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价值观论文

价值观论文

时间:2022-08-12 06:38: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价值观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价值观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男护士;工作价值观;离职倾向

随着医疗教育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国男护士的比例逐年上升,但在我国的护士队伍中,除精神病院和一些综合性大医院有少数男护士外,其他医院中男护士极少。程金焱等曾就男护士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其中正在工作的占10.9l%,转行占49.27%。工作价值观是个体对工作需要的反应,即个体关于工作行为及在工作环境中获得的某种结果的价值判断,是一种直接影响行为的内在思想体系。通过对医院男护士工作价值观与离职倾向进行调查分析,能够掌握影响男护士群体离职的重要因素,为护理管理人员有的放矢地选择激励方式,稳定护理队伍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8年11月至2009年1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哈尔滨市6所三级甲等医院、大连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65名男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对象纳入标准:注册护士、愿意参加本课题、从事护理工作1年以上。

1.2方法

1.2.1研究工具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包括年龄、护龄、与所在医院的劳动人事关系等。工作价值观调查表,Elizur于1991年编制,有3个维度,即情感型价值观(5个条目)、认知型价值观(13个条目)、工具型价值观(6个条目),共24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6级评分,非常不重要计1分,不重要计2分,不太重要计3分,较重要计4分,重要计5分,非常重要计6分,得分越高,工作价值观认同度越高。离职倾向量表,1982年编制,共6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经常计4分,偶尔计3分,甚少计2分,从不计1分,量表总分等于各条目得分之和,得分越高,离职意愿越强。根据6个条目之间的相关性,条目1和条目6构成离职意愿I,表示辞去目前工作的可能性;条目2和条目3构成离职意愿Ⅱ,表示寻找其他工作的动机;条目4和条目5构成离职意愿Ⅲ,表示获得外部工作的可能性。本研究所使用的量表经我国台湾的李栋荣和李经远翻译并修订后用于中国员工,修订量表信度Cronbach’Sd为0.77,内容效度0.68。

1.2.2问卷发放由经统一培训的调查者统一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72份,剔除有空缺、遗漏的无效问卷7份,回收有效问卷65份,有效回收率为90.28%。

1.2.3统计学方法全部数据用Excel建立数据库,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采用(±S)分析护士工作价值观、离职倾向的得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护士工作价值观、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

2结果

2.1一般资料

65名调查对象年龄20~29(23.97±2.59)岁;护龄1~6(2.08±1.04)年;其中,正式护士20名,占30.77%;聘用护士42名,占64.62%;临时护士3名,占4.62%。学历:高中或中专22名,占33.85%;大专31名,占47.69%;本科及以上l2名,占18.46%。职称:护士53名,占81.54%;护师12名,占18.46%。婚姻状况:未婚59名,占90.77%;已婚6名,占9.23%。

2.2工作价值观与离职倾向现状(见表1)

3讨论

3.1男护士对情感型价值观的认同程度相对较高

表l显示,男护士认同程度最高的价值观是情感型价值观(5.06±0.49)分,可见男护士在工作中更重视“情感型价值观”,即希望自己的价值在工作中得到体现。情感型价值观是在人际关系背景下表达出的价值观,包括公正的监督、被尊重、人际关系等。马斯洛认为,除病态人格外,所有人都有自尊心,都渴望名誉、声望等,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会到自己的价值,这种需要一旦受到阻碍,会使人产生自卑感、虚弱感和无能感,以致丧失人生的信心。由于社会的偏见,认为护理工作应该是耐心细致的女性的专利,男性从事这一工作则被视为无能或无前途。男护士为患者付出的辛劳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承认,再加上职称评定、经济收入等方面的不合理,他们不能从工作中体验自我价值,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这是一种自我否定,是根据外部成就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确定自己的价值。因此,建议护理管理层大力开展改善男护士专业地位的项目活动,采取更加人性化、合理化的男护士管理及政策措施,例如:向社会、医务人员、患者及家属宣传男护士在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独立的角色。同时,男护士应该认清自己的优点与价值,积极发现自身优势,树立崇高的理想,理解护理工作的价值与意义,正确把握自身发展方向。

3.2男护士对工具型价值观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

表1结果显示,工作价值观中,男护士对工具型价值观的重视程度最低(4.90±0.61)分。工具型价值观也称物质型价值观,是指得到所希望的物质或实际结果的价值观,它包括薪酬、工作安全等。按照社会价值观理论,物质型价值观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低层次的生理及安全需要相似。人们只有得到物质和安全的基本保障后,才会考虑更进一步的发展,例如:人生目标的实现等。近几年,本院开始实行聘用制、岗位管理等,打破了过去“铁饭碗”的制度,男护士与组织之间的联系不再是终身制,而是由组织根据其绩效和贡献来决定是否续聘。

3.3男护士对认知型价值观的重视程度较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男护士对认知型价值观的重视程度较高(5.0l±0.49)分。认知型价值观表达了对工作本身的一些特征及员工自身的发展、成就的重视,包括工作兴趣、责任、成就等反映男护士高层次需要的内容。我国医院护理人员普遍存在工资低、奖金少的现象,而男护士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以满足。更为重要的是,管理者大都在重视男护士工作任务完成的同时,对男护士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制订也是高度重视,管理者尽量创造条件为男护士的个人发展提供机会,例如:创新科研的支持等,从而提高他们对高层次需要的重视。

3.4男护士未表现出强烈的离职倾向

从表1可以看出,获得外部工作的可能性得分最高(2.42±0.62)分,而辞去目前工作的可能性得分却相对较低(1.94±0.67)分。分析结果发现:由于内部因素和自身特点等因素影响,男护士并没有表现出强烈的离职倾向,这与国内学者的调查结果一致。员工是否产生离职倾向取决于自身对工作的满意程度,而离职行为的发生受劳动力市场人才供需比例、行业生命周期以及组织约束等外部条件的限制。目前,在男护士人力资源市场中,供小于求,呈现男护士短缺的局势,一些发达国家已将劳动力市场指向亚洲发展中国家,相对国内丰厚的待遇,对于目前工资水平仍然较低的我国男护士来说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因此,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男护士的离职意愿,将导致大量男护士的流失,尤其是具有丰富经验的高素质男护士,对于医院的管理和护理质量的提高都将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3.5男护士工作价值观与离职倾向相关性分析

表2结果显示,工具型价值观得分与离职倾向得分呈正相关。工具型价值观的男护士,其低层次的需要满足程度不高,高层次需要的满足也进一步受到了影响,因而在个人需要未得到满足的情况下他们易产生离职倾向。曾等对597名男护士的调查发现,优厚的福利、工作待遇等低层次需要是男护士最重要的激励因素。根据本次调查结果,物质需要的满足程度不高将对男护士产生一定的负性影响。因此,提高男护士待遇、满足其物质方面的需要是降低离职的关键。

第2篇

1价值观念不同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现代西方价值观念的产生肇始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当时西方价值系统以社会价值为基础,力图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建立更为有效的社会秩序,进而体现出价值,由于西方价值观念将人性看作是人的天然属性,因此“,人,生而平等”,在西方文化中开始有意识地强调人的“尊严”,他们认识到理性的光辉,力求以对个人利益的尊重来完善社会,使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乐观与信念。因此,西方并不排斥对个人利益和价值的尊重,例如:在17世纪荷兰追求平等交换甚至成为国家和国民的认知,这样的共识奠定了西方文化礼仪的基础,形成了西方文化礼仪注重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的特点。而中国传统价值观念将利益特别是金钱和地位放在了次要位置,文化中有意识地将文化价值放在首位,而对利益却置于有悖于“君子”修性的位置,这造成中国传统价值观念以仁爱为中心,在提倡国君———臣子、父母———孩子、丈夫———妻子、兄长———弟弟、朋友———朋友做到“忠”、“恕”、“孝”、“悌”的基础上,建立起仁爱为中心的社会和家庭架构,进而形成国家。在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中国文化礼仪中出现讲求“尊卑清晰”、“长幼有序”的特点,这一点与西方,特别是英美国家的文化礼仪有着巨大的差别。

2集体主义认同差距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对比中西方发展的历史,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是鉴别中西方文化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是产生中西方文化礼仪的重要基础。西方人认为:每个人有着自己的独特身份和个性,而千万个个性和身份独特的人才能构成丰富多彩的世界,在西方看来,只有尊重每个人的利益,发挥每个个体的优势,才能够有社会的发展,特别经常用“天助自助者”来阐述个人主义,这成为西方专有的文化符号,也成为西方文化礼仪的重要出发点。特别是在基督教的传统中,对个人更是突出和强调,在不断传承和发展中尊重个人隐私成为西方文化礼仪中一个公允的价值观念和基础,而这一点也经过不断地发展成为世界上礼仪的共识。应该看到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不等同于自私和利己,而是在尊重个人的利益与价值的同时,实现集体和社会的发展。在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认同上的不同出现了西方人特有的对家庭、友谊的不同理解,出现了对个人尊重的西方文化礼仪。在中国的文化和传承中集体主义一直是广为推崇和赞扬的美好事物,无论是孔子的仁爱思想还是墨子的兼爱思想都对集体主义有着共同的肯定与鼓励,在中国传统意识中,有集体作为基础才能够有个人的利益,“大河没水小河干”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中国传统思想里更加强调集体的奋斗,个人的成功属于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鼓励那些为了集体而做出个人利益牺牲的人。在这样的认知条件下中国文化礼仪更加重视集体主义,往往会出现对集体主义的膜拜,中国文化礼仪在表现形式上就变得更加含蓄和谦虚,带有强烈的“东方智慧”的风味。

3家庭观念不同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西方家庭结构较为简单,基本为“父母———孩子”的二元结构,多数老人在经济独立或者有自理能力时采用分开居住的方式,老人更愿意从精神和荣誉上给年轻人以指引,而很少从金钱、体力上给年轻人以帮助。而青年人认为自己代表着希望,如果跟老年人长期住在一起将会在荣誉、自尊、能力方面受到损害,因此也不会轻易组成老少几代、亲戚朋友的大家庭,这是西方社会的文化特色,同时也产生了西方文化礼仪的特点,对于西方家庭,成员被视为平等的主体,每个人有平等的发言权,因此,可以看见西方的孩子直呼祖父母的名字,而这一点在中国无疑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是“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才是家庭幸福和家族兴旺的标志,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中国家庭的结构属于“老人———子女———孩子”三元结构,家庭成员在一起居住和生活,在家庭中年轻人对老人的尊敬和服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家庭尊重老人的经历、付出和指挥,老人在家里有特殊的荣誉和特权,特别是在经济活动中,中国家庭有彼此支持和相互依赖的特点,这使得中国家庭更加重视自身的修为,避免因自身的不足和缺失,给整个家庭的其他成员带来损贬,这就使中国家庭成为成员共同认可的单位,因此,中国家庭具有更为强大的生命力和荣誉感。反映在中国文化礼仪上,中国更加注重“尊老爱幼”,遵循在礼仪上突出秩序,在秩序上强化尊重。

4对民族主义认同差距产生的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

民族主义是对民族的认可,中国历经了5000年的风雨,中国的国家形式也是由汉族独自建立的。我们说的社会礼仪标准也是在汉族文化的基础上独自建立的。汉族在历史上通常和他们的祖先生活,在工作期间和社会的连络用语言表达。只是表达一个微小的行动就能表明一些意义敏感的意思。当你说一半批评或仅仅说一些事物的时候,人们能了解什么。你想要说。如此当他们表达他们自己感觉的时候,人们不需要说出他们所有的意图。在西方人中的时候,举例来说例如美国是一个有超过二百年历史的移民国家。然而,美国人一定清楚地表达他们想要的和需要的。只有这样听话者才能很好得了解。因此他们的语言一定说出他们必须说的。

5结语

中西方礼仪具有着鲜明的地域、历史特色,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组成了世界礼仪体系的主流部分、在中西方的文化与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了各自鲜明特色的礼仪,特别是中西方文化中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念分歧,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主流认知不同,家庭观念理解不同等原因,造成中西方文化礼仪存在巨大的差异。当前中西方文化、社会和经济的交流正在加速,对于发展中的中国应该看到中西方文化礼仪的差异性,要全面认知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的内在因素,从而把握中西方文化礼仪差异的关键,进而在文化交流、社会交往和经济交换中更好地应用中西方文化礼仪,达到对工作、学习和发展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玥刘博单位:黑龙江工程学院外语系

第3篇

内容摘要:本文对组织理论进行了脉络梳理。笔者认为组织理论经历了一个从没有人的组织、没有组织的人,没有社会的组织到社会的组织的演变过程。并认为组织理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一种新的价值观系统,使人的本性得以真正体现。

关键词:理性系统自然系统开放系统生态系统价值观

本文通过对组织理论的脉络梳理来考察组织中的价值面,为组织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理性的古典组织理论

理性的古典组织理论认为组织是意图寻求具体目标并且结构形式化程度较高的社会结构集合体,它具有两个方面的结构特征:组织是有意图地实现相对具体目标的集合体;组织是形式化程度较高的集合体。在理性古典组织理论中,组织结构是为了有效实现目标而专门设计的。从根本上说,组织模型是机械模型,这个模型把组织作为可操作部件的结构,每个部件都可以单独改变,以提高整体的效能。理性古典组织理论的思想主要来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以及法约尔和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与科层制理论。泰勒提倡通过改变传统的经验管理来达到科学管理,其理论核心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它的重点放在计划、标准化和在作业层改进员工的努力方向,以便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通过最大限度地提高每个员工的生产效率,使劳资双方都能获得最大收益。行政管理理论提出了“自上而下”的理性化方案,主要阐述正式组织结构与一般管理过程的关系,其关注点是管理的行为和功能,以期通过协作与专门化寻求建立一个单一而有效的部门原则。韦伯则致力于对科层制结构特征的简要描述,以期能提高组织的效率。比较而言,泰勒主要是从微观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个体参与者的工作和决定予以考察,把结构特征作为影响行为的环境因素;而法约尔和韦伯则更多地是从结构角度出发,他们力图把组织形式的特征概念化并予以分析。

总之,该理论采纳了封闭系统战略:组织中的所有成分都是为特定目的而存在的,且都会对组织整体起到积极的甚至是最佳的作用;所有资源都是恰当有用的,且这些资源的配置都满足于组织计划;组织的所有行动都是合理的,组织的结果也是可预测的。由于理性系统强调的是结构特征而不是参与者的特征,因此,理性系统视野的价值观是“没有人的组织”。

二、自然的新古典组织理论

该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集合体,其参与者寻求多种相同或者不同的利益。但是,它也认识到组织远不只是达成既定目标的工具,从其本质上说,组织是力图在特定环境中适应并生存下来的社会团体,因此,不应把组织看做主要是达成特定目标的手段,而应把它本身看成是目的。它强调个体参与者从来都不只是被雇佣的劳动力,他们投入的是他们的智慧和情感:他们加入组织时带着个人的观念、抱负和计划,他们带来了不同的价值观、兴趣和能力。通过相互作用,所有这些因素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非正式结构,Roethlisberger和Dickson(1939)称之为“感情的逻辑”。与些同时,该理论遵循了功能分析,系统如果要生存,就必须满足一定的功能需求,而且所有研究都试图发现满足这些需求的机制。为此,该理论强调行为的结构,关注做了什么,责任和动机就成了更为突出的变量,这为理解组织行动提供了比正式结构更丰富和精确的指导。它的思想主要来源于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和巴纳德的协作体系和Likert的结构分析。人际关系理论主要研究员工在组织中的行为及其产生行为的原因,以便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提高生产率。而巴纳德的社会协作体系把组织作为有目标的沟通合作体系,将所有参与者整合到一起以使组织目的被成员接受的非物质性的、非正式的、人际关系的以及道德的行为基础。Likert通过对领导类型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第四系统组织。

总之,该理论认为参与者只有部分行为是与组织有关的,而只有这些与任务相关的行为才能作为问题来讨论;自然新古典组织理论则将与组织相关的行为界定扩展到个体活动和态度的方面。如果说理性古典组织理论采用的是结构机械模型,那么,自然新古典组织理论采用的就是有机模型。理性组织是设计出来的,而自然组织是演进出来的;前者是有意识地设计,后者顺其自然地发展;理性组织以精打细算为特征,而自然组织则以发自自然为特征。因此,自然系统视野的价值观是“没有组织的人”。

三、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

该理论认为组织是与参与者之间不断变化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活动体系,该体系根植于其运作的环境之中,既依赖于与环境之间的交换,同时又由环境建构。它强调个体要素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及其相互之间的松散性。个体要素被看成是半自主行为的主体,它与其他要素之间的联系是松散的,个体和子群体之间的联合时而形成,时而解体,协作与控制变成了主要问题。同时,系统边界也似乎是无形的,行动者的任务和针对组织或环境的行动也似乎是武断的,并依据系统运作而变化。开放系统并不只是使组织结构特征的一致性变得松散,而是将其注意力从结构转向了过程,强调的都是组织行动而不是组织,过程不仅被看成是组织的内部运作,而且是作为系统的组织自身运作。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的思想主要来源于西蒙的决策行为理论以及系统理论和权变理论。决策行为理论考察组织的结构特征对个体决策者的影响,并由此提出了基于有限理性的满意原则的“管理人”。该理论认为决策贯穿于管理的整个过程中。系统理论认为组织是由各种子系统构成的完整系统且与环境系统发生相互作用和影响。系统理论关注系统中的战略性部分及其相互依赖性,系统中把各部分联系在一起并相互协调的主要过程及其所追求的目标。而权变理论所要研究的是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各分系统内与各分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确定关系模式即各变量的形态。权变观点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出最适合于具体情况的组织设计。

总之,该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动态系统,组织与其环境的相互依赖关系在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中受到了应有的重视。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强调组织与其周围及渗透到组织的要素之间的联系的交互纽带,环境被看成是物质的、能量的、信息的终极资源,并成为系统延续的关键。作为组织与其环境相互依赖关系的开放系统,组织不仅要服务于人,建立和维护内部的运行机制,组织还必须建立基于价值的社会共同目标以服务于社会,维持一个社会的正常运行,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开放系统视野的价值观是“没有社会的组织”。

四、生态系统的当代组织理论

该理论认为组织是致力于研究人类行为、组织结构与其环境互动性的社会体系,主张行为个体、组织只有在与环境、背景的关系中才能得以生存、定义、描述和认识。生态系统的当代组织理论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关系的、生成的、演进的实体或一个视野中的实体,即现代社会的运行是在“组织实体”之间进行的,而不是在“生产者”之间进行的。现代社会是由各类组织机构组成的,组织机构是由全体成员共同构成的,而不是由各种生产资源要素构成的,组织就是社会中的一个社区,所谓“组织是社会的一个器官”。生态系统当代组织理论的思想主要来源于尼尔森和温特的演化理论以及组织生态学理论。演化理论主要是从组织内部的知识生产、传播和利用以及个体与组织的交互学习过程来解释组织异质性、持续竞争优势和多样化等问题。演化理论集中关注组织惯例、惯例的变体、环境选择以及成功惯例的累积性保留并认为惯例是有规律的、可预测的企业行为模式。而汉南和弗里曼的组织生态学致力于探讨组织种群的创造、成长及消亡的过程及其与环境转变的关系,该理论重点解释为什么会存在多种类型的组织,同时探讨了相同组织内的不同组织形式如何在长期的竞争环境压力下作出反应。

总之,该理论认为组织并不是为了自己而存在的,组织的目标是对个人和社会做某种贡献。组织是一个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将人们联合起来的社会结构系统。组织不能只关心利润,不能把经济绩效理解为利润,利润是组织也不能把组织目的定义为利润最大化,把组织的性质或概念,理解为“生产者”或“经营者”,而应该理解为社会经济和人文活动的组织者,理解为社会组织的管理者,使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人格生态得到和谐发展以期人类本性得以真正体现。因此,生态系统视野的价值观是“社会的组织”。

五、述评及其启示

理性古典组织理论和自然新古典组织理论的错误在于坚持了对组织认识的这种两分法。从理性的古典组织理论来看,由于过于关注组织的规范结构,理性系统的分析家实际上忽略了组织的行为结构。在坚持劳动分工是组织基础的同时,理性的古典组织理论却从个人的经验和有限的观察出发,旨在寻找组织设计的先验假设。此外,理性系统中的理性概念是有局限性的。在组织的最上层,指导整个决策制定的价值前提是处于体系之外的。自然的新古典组织理论放弃了理性的主张而代之于感情的逻辑,但是,在对非正式组织理论的重点研究中,自然的新古典组织理论却放弃了对非常重要的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的认识。借用权变理念的术语来说,自然的新古典组织理论只是极端地关注了有机型的组织。

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由于坚持了开放系统的这一正确主张,从而标志着严格意义上的管理学组织理论的形成。但是,开放系统既没有按照统一的研究纲领来进行,也没有据以运作的分析单位及其关键维度。正是这些缺陷,使得开放系统的现代组织理论根本无法提出对组织结构和行为的统一观点,而始终处于组织研究两分法的艰难境地。此外,西蒙的决策理论虽然始终致力于微观分析,但是,作为分析单位的决策前提却从未被人予以操作化,以便使之得到广泛而一般的应用。由于关注了决策前提,西蒙主义对组织结构的研究是薄弱的。而系统理论把组织的目标和价值分系统作为组织系统的子系统加以研究并认为组织的很多价值观来源于较为广泛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该系统从外界社会文化环境中取得信息并确定组织的价值观,以便组织履行社会大系统所确定的目标和职能。但是,组织系统理论没有更为深入剖析组织的价值观也没有予以操作化。

生态系统的当代组织理论使用变异—选择—保留的基本环境机制作为解释工具。但是,演化理论和组织生态学理论过多地与生态学系统进行类比,导致它没有涉及人的决策和动机,致使价值观问题也被忽略了,而且整个过程都被视作不可避免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对组织理论的研究中围绕着组织管理系统的价值观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使得组织管理面临基点不稳的问题,即组织的价值观问题未能得到彻底解决。面对这些事实,当代组织理论研究者们深思的是一个具有“二律背反”意味的问题:强调个人的自主性与强调组织的制约性一般是互斥的,但为什么成功的企业组织能有一种综合协调的机制扬个人自主性、个人的发展之长而避其短,使企业组织趋向良性运转呢?当代组织理论研究者们的回答是:建立一种以幸福为中心的价值观系统,而这种具有终极性的价值观系统正是组织管理系统的核心所在,它的存在对个人行动和组织的行为产生的韧性约束,推动了组织成功地迈向卓越,使人的本性得以真正体现。

参考文献:

第4篇

在网络社会中,价值观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因此,在理论层面上揭示网络价值观的形成、冲突与融合,应当成为当代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网络价值观的形成

网络价值观是反映网络对于人的意义或价值,是人们基于网络化生存、网络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对网络一般价值的根本看法,是网络文化的核心。由于网络社会是一个由技术塑造的全球即时连通的社会,所以,网络价值观有自己特殊的形成机制。

(一)内生性形成

社会发展的需要产生了网络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反过来又形成了新的社会形态——网络社会。网络是一个开放、自由、虚拟创造和交互活动的系统,它不仅使人的思维活动具有了非线性、创造性和超越性的特征,还大大彰显了人的开放性、平等性、多元性和主体性,从而形成了与现时代相适应的网络价值观。另外,互联网所具有的综合性、多样性和经济实惠性使网络价值观的广泛传播获得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它的发展速度超过了以往所有媒体的发展速度,形成了独特的网络价值观。

(二)强制性形成

网络方面的先进技术主要是由美国所掌握和主导,尤其在网络软件和硬件方面,其具有强大的优势,网络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被美国强行地纳入它的价值观体系。从硬件和软件方面来看,我们所使用的计算机操作系统、CPU芯片制造(WININTEL联盟)以及全球统一的网络协议和设备基本上都是由美国首先发明和开发的,而这些软件以及网络硬件及其结构并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它还包含发明者的价值取向。在网络社会中,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要国家支配着技术市场各种游戏规则,通过网络所具有的无穷魔力及其携带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价值观念,企图消灭世界上的一切异己因素,从而强制性地形成了网络价值观。

(三)引诱性形成

如果网络价值观形成中的强制性是“硬”和“暗”的一面,那么,网络价值观的引诱性形成则是“软”和“明”的一面。随着网络社会的不断发展,网络价值观的引诱性形成形式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价值观形成形式。这是因为,在网络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伴随着民族网站的兴起和民族国家文化意识的强化,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把非西方国家的价值观强行地纳入其价值观体系的做法遭到其他国家普遍而激烈的反对,不仅其早先的殖民化已不再可能,其他国家在技术方面也逐渐赶上并缩小了与其的差距。鉴于这种情况,在网络社会中,为了替资本和商品的自由流动扫清障碍,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越来越重视以非强制的方式引诱非西方国家的人们投入其价值观体系的怀抱。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对于非西方落后国家的人们本来就具有极大的诱惑性和吸引力,但其并不满足于这种发展程度上的“势差”自然产生的诱惑性和吸引力,而是利用网络传媒等一切手段不遗余力地对它们加以强化,借以输出其价值观念。

当然,网络价值观的各种形成形式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以互联网为交流平台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和相互影响的,有时很难分清某种网络价值观究竟是由哪种形式形成的,其往往是各种形式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网络价值观的冲突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存在的网络价值观相互激荡和碰撞,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网络价值观的这种复杂性必然引发各种价值观的冲突。

(一)个体价值观的倒塌和集体价值观的兴起

在网络社会里,社会结构体系由原来的单一性走向了全球性和各系统之间的联合,系统状态由原来的简单封闭性走向了无限制的自由开放性。“去中心化”已成为信息网络时代的社会特征,但由于权力极度分散化,众多的个体之间的价值也相互制约,从而使任何单个个体很难再产生巨大的价值,不再可能具有可以凌驾于系统以上的价值观念,一个用户终端出了问题,还有其他终端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所以说,“地球离开谁都可以转”这句话在网络社会里有更为真实的含义。

(二)文化复制能力的加强与网络价值观念冲突的“内爆”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的迅速发展,以生产与制造技术为标志的大规模产品生产线退居于次要地位。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标志的高新科技具有强大的复制能力,由此塑造出的文化也因此更易于移植。文化复制能力的增强有助于异质文化的交流与沟通,但同时也容易在全面复制过程中将原文化中所包含的矛盾和缺陷也移植过来,而这些矛盾与缺陷在短时期内可能不会爆发,但在与本土文化兼容的过程中,这些不可知的因素会逐渐显现出来,并在本土文化中引起“内爆”,从而引发更大规模的价值观冲突。

(三)商品化观念与共享观念的冲突

网络的主要优势就是它的交互性和资源的共享性。因特网孕育了一种创新的公共资源,这一资源的出现不仅归因于社会规范,还归因于它特有的技术架构。虽然在网络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博弈中,各国政府都谨慎地维护原有的工业体制,但是,网络资源的共享性无情地挑战和撞击着数千年来形成的私有观念,使人类的价值观有可能摆脱私有性。与此同时网络也使更多东西商品化,如网络使人的时间商品化,使人类文化自身商品化,并在世界各个角落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

传统的文化传播常常以版权的形式保护知识产权。在网络中,网上传播表面上看不直接获得经济利益,一些网络内容提供商仅对原创作品支付稿费,转载或通过“链接”的网络技术获得的知识资源往往是无偿的。但是,这种信息资源并不为某一网络内容提供商所独占,而是开放的、面向所有网民的,网络内容提供商并不从中攫取直接的经济收益,而公众却从中受益。然而,隐蔽在网络资源共享背后的网络内容提供商却企图通过向网民开放文化资源以吸引访问量,从而达到获取经济利益的目的,这就是文化的商品化。因此,在网络社会里,一方面由于网络社会的开放性、自由性和共享性要求人们自由地共享网络资源;另一方面,网络社会也是一个商品化的社会,受到资本的控制,在共享性的背后是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商业资本。为此,造成了网络社会的共享观和商品化价值观的冲突。

三、网络价值观的融合

网络社会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冲突,为此,我们必须把握网络社会价值观的冲突与发展变化趋势,并通过以下途径使网络价值观走向融合。

(一)网络文化:网络价值观融合的文化统一体

网络文化目前是最典型价值冲突的文化统一体。“不管承认与否,具有统一介质的网络社会所可能形成的统一的网络文化或许是解决全球文化价值冲突的捷径。”在网络社会里,没有国家的强权和身份的约束,只有个性的挥洒、意识的释放与观念的碰撞。这是一种以开放、自由和虚拟为特征的文化,它通过开放将价值观相互冲突的人们容纳在一起,通过自由将不同价值观的人们联系在一起,通过虚拟将观念与现实融合在一起,并将全世界错综复杂的价值冲突都史无前例地置于同一个文化中。这种统一的网络文化建构出一种新的社会秩序,从而使人类自身在网络社会里达到自身与环境的统一,心智与现实的统一,形成一种公共的新型文化,人们在这种文化中达成谅解与沟通。随着网络社会自身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这种新兴的网络文化不仅影响整个全球社会,也必将带来整个社会文化价值的重构。

(二)网络社会的全球市场:构建网络价值观融合的经济平台

认为,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人们的价值观与信仰,一种高度相互关联的经济形式无疑是形成网络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同时,在网络社会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必然包含对不同价值观的通约与调整,这势必影响不同国家的网络价值观。所以,建立统一的全球市场是解决目前网络价值观冲突的重要步骤,只有先有了全球统一的经济市场,才会有网络价值观的统一和融合。

全球市场以网络社会的节点跨国公司为基本载体,以网络的全球发展为重要推动力,它要求参与其中的各国经济实体必须遵守某些共同的规则,如相互尊重、遵重交易对象和销售对象的民族习惯等。因为任何一个跨国公司要想在其他国家投资生产,取得良好的效益,就不能不了解本国与这些国家行为方式、区域的差别,不能不了解这些国家的货币、语言、民族习惯等。这就为这些跨国公司本部所在国和它所涉及到的国家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经济平台。然而,这种交流绝对不仅仅是经济交流,它必然包含人才的交流、文化的融合、价值观的统合。:

(三)网络社会的全球组织:网络价值观冲突的协调机制

全球市场的建立并不意味着价值冲突的终结,网络社会中的全球市场仅仅是协调价值冲突的基础,全球市场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除去市场外,社会还需要有一些制度去满足和实现一些社会目标,如政治自由、社会正义等。也就是说,除去全球市场外,我们还必须通过网络社会中的全球性组织来协调网络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全球市场的不断发育成为全球组织发挥作用的坚实的经济基础。通过全球组织,每个群体都获得了自己的发言权,对依托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经济主义进行着纠偏与调整。

(四)用和合思想化解网络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

和合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核,是我国人文精神的精髓。“网络信息全球化使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更加紧密,走向和合体的趋势越来越大,差异与个体并存,整个世界不是统一体,而是一个自组织自调整的和合体。”[2]对于网络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我们尝试用一种新的思维方法,即用和合思想来思考和指导21世纪网络社会中人类的命运,也就是说,化解网络价值的矛盾和冲突,最佳文化方式和最优选的价值导向就是以和合的道德伦理力量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

和合过程是不同价值观互动的过程,要经过三个阶段:冲突、融合、新生。和合承认冲突,但这种冲突必须经过融合才能新生,但是,从冲突到融合必须有一个过程,这就是和合的过程,没有这一过程新事物就不能产生出来。若和合道德伦理能够表达网络社会人类生存的共同利益,那么,和合不仅是我国文化伦理价值的基本取向,它也会逐渐变成世界各民族文化价值的一种选择,从而化解网络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并昭示出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在当代网络社会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当然,和合思想作为我国文化的普遍性原理和价值原则,若能在新世纪的网络社会中有所突破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但我们也要理性地看待东西方文化互动中的和合思想,它只是为化解信息文明的矛盾和冲突提供了一种文化价值选择。

[参考文献]

第5篇

论文摘要:以爱森克个性问卷作为测量警察个性特征工具,以江苏省在职警察为样本,对警察的职业价值观与个性特征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得出结论为:在个性特征方面,倔强性影响警察的工作成就和能力的实现;社会成熟度影响警察对社会地位的认知;情绪稳定性影响警察的创造性责任感、提升等。同时表明,个性特征对警察职业价值观的关系属于微弱关系。

一、问题的提出

个性特征是个体在社会中形成的,个人所特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它在个体的言行举止方面体现了个体的独特性。美国著名个性心理学家奥尔波特G·W·allport认为:“个性是决定人的独特的行为和思想的个人内部的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警察个性特征是指带有警察职业特点的、区别于普通人的独特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警察心理品质的重要方面,它对警察工作的影响非常大,许多国家已经把个性心理作为选拨和训练警察的重要内容,并把它作为评定优秀警察的一个指标。

价值观间题一直是国际人文社会科学家们讨论的热门话题,特别是近二十年来,更受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的重视。他们通过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中人们价值观的横向比较,寻找和解释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原因。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关于儒家伦理对近代东亚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之作用的探讨。不仅如此他们还通过不同时代人们价值观的纵向分析,探讨特定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与价值观变迁之关系。这使我们看到了价值观对整个国家社会发展的影响。同对,价值观对个人的一生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价值观在职业认识上的体现,就是“职业价值观”,它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或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早期研究者Super于1957年提出了15项职业价值观的内容。OConnor和Kinnance于1961年将其缩减为独立性和多样化、工作条件和同事、社会和艺术、安全和福利、名望及创造性等6个向度。1982年Larcebeau则抽取了名望、利他、满意、个人发展等4个因素。这些都对职业价值观内部因素结构的探讨。1996年Halstead提出一个价值观的定义,认为价值观是对行为提供普遍指导和作为制定决策,或是对信念、行动进行评价的参照点,是使人据此而采取行动的一些原则、基本信念、理想、标准或态度。

而警察职业价值观是指警察个体对于自身职业价值的看法,包括所从事的职业的社会价值、收人,实现自己的理想、愿望等。它是警察个体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警察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群体,肩负着维护社会稳定、打击犯罪的重要作用,只有具备良好的适当的职业价值水平,才能把本职工作做好。也就是说,警察的职业价值观应当与当前社会主流中的绝大多数人所认可的价值观保持一致。如果警察的职业价值没有与当前社会中占优势地位的价值观保持一致,就会出现偏差,甚至出现违法乱纪行为。

警察的职业价值观不仅直接影响警察个体的工作表现,而且影响警察工作积极性的高低和完成任务的好坏,可以说警察职业生涯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警察的职业价值观念。因此,研究警察个性特征与职业价值现状并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从整体上把握警察群体的个性发展特点和职业价值观特点,可以为公安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龚耀先等人修订的爱森克个性问卷作为测量警察个性特征的工具,同时邀请江苏省社科院专家在调研的基础上一起编制警察职业价值调查问卷。

该问卷参照戴维斯职业价值需要理论分为五个纬度,第一个纬度是社会地位(包括自己和其他人对警察职业的尊重和承认等),第二个纬度为工作成就(包括警察自身能力实现和工作成就感等),第三个纬度为自律主动性(包括创造性、责任性和提升等),第四个纬度为利他主义(包括社会服务、道德价值等),第五个纬度为舒适的重要性,(包括工作独立性、变化性、福利待遇、工作条件等)。

该问卷包括20个项目。其答案与得分按四级评定方式组成,评价的范围是按照“非常重要”“比较重要”“一般”“不重要”的顺序排列的。得分越高表示在该纬度上表现愈好。该问卷的内在信度即内在一致性系数为o.75。

2.被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南京市和苏南、苏北、苏中选取样本点进行在职警察问卷调查。同时,在江苏警官学院按年级抽取样本,总计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4份,根据E卿量表中掩饰性大于70分即为废卷,又剔除1份问卷,最后有效问卷1003份。其中,学生380人(37.9%),在职警察623人(62.1%);男性850人(84.7%),女性1s3人(1s.3%)。年龄最小的18岁,最大的s9岁,22岁以下的332人(33.1%),23}40岁的s26人(s2.4%),41岁以上的14s人(14.s%);受教育水平:本科及以上223人(22.9%),大专603人(60.2%),中专177人(17.7%);政治面貌:党员462人(46.1%),非党员541人(s3.9%);警龄10年以下的624人(62.2%),11一is年的138人(13.7%),16年以上的241人(24.1%);警种:治安警442人(44.1%),刑警149人(14.9%),交警32人(3.1%)。

3.程序

(1)按指导语,采用纸笔测验方式完成。

(2)测试采用无记名方式,但请被试填上年龄、性别、教育程度、政治面貌、警种、警龄、工作单位,以备分类统计。

(3)用SPSS10.0对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三、警察个性特征与职业价值观总体状况的比较

1.警察EPQ个性特征总体状况比较(见表1)

在EPQ量表中,E量表测量被试个性的内外倾向,高分为典型外倾性,主要表现为爱交际,渴望兴奋的事情,喜欢冒险刺激,散于捕捉机会,好出风头,易于冲动,倾向进攻,乐观迅速,但自我控制差;低分为典型内倾性,表现为安静稳重,富于内省,严谨,办事可靠,偏于保守,善于自我控制。

在E量表上,学生得分高于在职警察,而治安警又高于刑警,说明学生相对在职警察,由于社会经验较少,外向性强,冲动,自控力较差;而刑警相对于治安警来说,由于工作性质面对的是刑事犯罪,养成了严谨、稳重、善于自我控制的个性。在性别方面,男性较女性自我控制性强,严谨性高;而女性外向性高于男性,易冲动,好出风头。在年龄和警龄方面,越是年龄和警龄越长,自我控制能力、办事严谨性高于年龄小、警龄短的警察。在教育程度上,受教育水平本科以上的警察得分高于大专的警察,而受教育水平大专的警察得分高于高中或中专的警察。这说明文化水平高的警察善于捕捉机会,乐观;而文化水平低的警察善于自我控制,办事可靠。在党员和非党员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党员得分低于非党员,说明他们的自控力强,办事严谨性要高于非党员。

EPQ的P量表调查个性的倔强性,高分会表现出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喜欢做奇特的事情,并且不顾危险。在P量表上在职警察高于学生,说明警察的个性特征更勇于面对危险。但在性别、年龄、警龄、政治面貌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只是受教育水平高的警察得分低于受教育水平低的警察,说明文化水平高的警察能够较好适应外部环境,处理好人际关系。

EPQ的N量表测量个性的情绪稳定性,高分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焦虑,易于紧张激动,对于各种刺激反映强烈;低分表示情绪稳定,对各种刺激反映轻微,易于恢复平静,善于自我控制,不易焦虑。从调查结果看,学生得分高于在职警察,男性高于女性,受教育水平大专以上的人得分低于高中或中专生,但在年龄、警龄、政治面貌方面差异不大。说明学生由于社会经验少,遇事易于紧张、激动和焦虑,而在职警察由于社会经验丰富,已经能够面对各种刺激,易于恢复平静。而警察职业的特殊性、治安情况的恶化、犯罪率上升,都会给男性警察压力,导致其易于焦虑,情绪稳定性低于女性。受教育水平大专以上的警察情绪稳定性较之于高中或中专警察,更善于面对各种刺激,易于恢复平静。

EPQ的L量表作为效度量表是测量人的社会幼稚水平,得分高表示人的社会幼稚水平低,比较成熟,办事老练。在L量表上,学生得分低于在职警察,女性低于男性,年龄越大、警龄越长的人得分越高,而受教育水平本科以上的警察得分低于大专的警察,大专以上的警察得分低于高中或中专水平的警察。党员得分高于非党员。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学生的社会幼稚水平较高,不太成熟。女性没有男性成熟,但随着年龄、警龄的增长,会变得成熟。但从受教育水平来看,可以发现,受教育水平低的人社会幼稚水平低,社会成熟胜要高,这说明受教育水平低的人由于社会经验、工作经验相对比受教育水平高的人多,所以行为表现比较成熟。

从警察职业价值观调查总体情况来看,自律主动性、利他主义的得分高于其他纬度,这说明自律主动性和利他主义在警察职业价值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下面逐一比较在各个纬度上的得分情况并逐一分析。

首先,学生与在职警察相比,学生认为警察的社会地位较高。女警察相对于男警察也认为警察的社会地位较高。从年龄段来看,22岁以下以及40岁以上的人都认为警察社会地位比较高,而22岁以上40岁以下的人或党员认为警察的社会地位不高。受教育程度因素在对警察的社会地位看法上差异不大。

其次,从工作成就方面来看,学生和在职警察、男性和女性看法差异很小,而随着年龄、警龄的增加,工作成就感增强。但受教育水平大专以上的警察在工作成就感上低于高中或中专水平的警察,党员的工作成就感高于非党员。

第三,在自律主动性方面,主要包括创造性、责任心、提升等。学生和在职警察都认为很重要,但学生相对于在职警察,认为警察的自律主动性更重要。

第四,在舒适重要性方面,主要包括经济收人、工作条件等。学生高于在职警察。年龄在22岁以下和40岁以上的人和警龄在10年以下和15年以上的人认为警察职业的经济收人、工作条件较好,而年龄在22岁以上40岁以下和警龄在10~15年的人则认为警察职业的经济收人、工作条件一般。受教育水平大专以上的警察或党员认为警察职业的经济收人、工作条件一般,而中专或高中的警察认为警察职业的经济收入、待遇还比较好。

第五,在利他主义方面,主要包括为他人服务、道德价值等方面,受教育水平高的警察较之于受教育水平低的警察,认为警察的服务意识一般,年龄在22岁以下和40岁以上的警察以及警龄在10年以下和16年以上的警察认为警察的服务意识比较好,而年龄在40岁以下的警察和警龄在10一巧年的警察的服务意识一般。党员相对于非党员认为警察的服务意识很重要,表现也较好。

四、警察个性特征与职业价值观关系

从以上EPQ个性特征和警察职业价值的结果分析,可以知道,由于年龄、警龄、教育水平和政治面貌及性别的不同,个性特征和警察职业价值呈现不同特点。下文将通过典型相关分析探讨警察个性特征和职业价值的相互关系特点。(见表3)

1.三个典型相关系数均达.OS以上的显著水平,第一个典型相关系数P二.380(p<.001);第二个典型相关系数p=.236(p<.001);第三个典型相关系数P二.158(p<.001),四个控制变量主要透过三个典型因素影响到效标变量(因变量)。

2.控制变量的第一个典型因素(X)可以说明效标变量的第一个典型因素(,)总变异量的14.49%,而效标变量的第一个典型因素(,)又可解释效标变量变异量的35.40%,控制变量与效标变量重叠部分为5.11%,因而控制变量透过第一典型因素(X与,)可以解释效标变量总变异量的5.11%。

3.控制变量的第二个典型因素(X)可以说明效标变量的第二个典型因素(”)总变异量的5.5%,而效标变量的第二个典型因素(”)又可解释效标变量变异量的14.76%,控制变量与效标变量重叠部分为0.82%,因而控制变量透过第二个典型因素(X与”),以解释效标变量总变异量的0.82%。

4.控制变量的第三个典型因素(X,)可以说明效标变量的第二个典型因素(”,)总变异量的2.5%,而效标变量的第二个典型因素(”)又可解释效标变量变异量的14.77%,控制变量与效标变量重叠部分为0.37%,因而控制变量透过第二个典型因素(X与”)可以解释效标变量总变异量的37%。

5.控制变量和效标变量在第一个至第三个典型因素的重叠部分共计为6.3%。也就是说控制变量经由第一、第二、第三个典型因素可以说明警察的社会地位、工作成就、自律主动性、利他主义、舒适重要性五个纬度总变异量的6.3%,而此三个典型因素可以直接解释警察职业价值五个纬度总变异量的22.4%。三组典型相关及重叠量数值以第一个典型相关较大,重叠量数值也比较大,为5.5%;第二组次之,其重叠量为0.82%;第三组最小,其重叠量为0.37%。这说明控制变量E,P,N,L所测的个性特征与效标变量社会地位、工作成就、自律主动性和舒适重要性及利他主义关系不密切,也就是说,个性特征与警察职业价值关系不密切,属于微弱关系。

6.四个控制变量中与第一个典型因素(X)相关较高者为P(倔强性),其结构系数为.737,在效标变量中,与第一个典型因素(”)的关系较密切者为工作成就(一833)。因而在第一个典型因素分析里,主要是控制变量中的P(倔强性)变量影响警察的工作成就。在EPQ量表中,P量表测量被试的倔强性,主要特征为高分表现出对他人不关心,不易于同他人处好关系。这说明警察个性特征中的倔强性,即处理人际关系和与人相处的个性特征,影响到其对工作成就的看法,即能力实现和成就感。四个控制变量中,与第二个典型因素(X)相关较高者为L,其结构系数为.654。在效标变量中,与第二个典型因素(”)关系较密切的为社会地位,其结构系数为一735。因此,在第二个典型因素分析里,主要是控制变量中的L(掩饰性)变量影响警察的社会地位的认知。在EPQ量表中,L量表是调查人的社会幼稚水平。社会幼稚水平低的人的行为表现更成熟。因此,警察的社会成熟度影响到其对警察职业社会地位的认知。四个控制变量中,与第三个典型因素(X)相关较高者为N(情绪稳定性),其结构系数为.809。在效标变量中与第三个典型因素(”)关系较密切者为自律主动性,其结构系数为.598。在第三个典型相关分析中,主要是控制变量中的N(情绪稳定性)变量影响警察的自律主动性,即创造性、责任心、提升等。这说明个性特征中的情绪稳定性对警察的创造性、责任心、提升影响很大。

五、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6篇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休闲运动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休闲价值观及活动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属于大陆文化,其发展的沃土是持久的农耕经济。在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劳动人民与土地密切相关。因此,人们在文化上更重视本民族的文化传承,有着较强的安土重迁思想,追求稳定,排斥冒险,较为保守内敛。从儒家追求的修身养性、克己复礼、实现内心宁静,到道家强调“无为而治”、用“坐忘”和“心斋”等方法寻求绝对的自由,再到佛教超脱世俗、追求“无我”和“空”的境界,都强调一种心态的平和、内在的修养和精神的宁静。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休闲观推崇体静心闲,认为休闲是在怡情养性中兼求养生。“从静中观物动,向闲处看人忙,才得超尘脱俗的趣味;遇忙处会偷闲,处闹中能取静,便是安身立命的工。”从洪应明的《菜根谭》中不难看出休闲对于中国人个体生命的意义。只有当人们内心趋于宁静,对世间万物的感知能力才会愈发细腻、敏锐,从而在与自然相互交融的过程中达到内心清明澄澈,实现精神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和谐统一,达到休闲的目的。中国的传统休闲运动以静态为主,体现出一种静态美和柔和美,侧重于康体和养生,追求个人的一种自在清净,如太极拳、八段锦、琴棋书画、花鸟虫鱼等持中守恒、含蓄内敛的休闲运动。

(二)西方文化对休闲价值观及运动的影响

西方文化主要属于海洋文化,其发展的背景是发达的海洋贸易。海洋的广袤无垠和流动变幻使人们大气、开放、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又因为海洋无法由私人占有,使人们有较大的自由度,较少形成保守思想和狭隘观念。海洋的艰险环境又培养出人们机智强悍的品质和热情勇敢的冒险精神。因此,西方人崇尚力量的品格和自由的天性,具有强烈的个体和开创意识。无论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还是工业革命后英国在世界范围内拓展殖民地,以及颇具移民文化的美国,都体现出一种对外征服和探索的倾向。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西方人倡导“生命在于运动”,在健体的过程中愉悦身心,同时注重个体自身需求和完整性,认为休闲是人的本性需要,人们能在其中实现并完善自我。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游嬉使紧张的身心得到弛懈之感”,就是强调休闲活动对于个人机体恢复和身心发展的重大意义。受此价值观的影响,西方的传统休闲运动以动态为主,趋于激烈与竞争。人们在舒缓筋骨的同时,注重张扬个性,寻求感官刺激,偏好集体和团队活动。因此,除了摔跤、拳击、攀岩之外,篮球、橄榄球和足球也都为人们所喜爱。

(三)中西方文化差异背景下的休闲运动项目差异

当代中国人的休闲运动注重调适心灵,强调内在性而非对抗性。2004年零点指标数据网对北京、上海、广州、太原、成都、长沙6个城市居民作了调查,报告显示参与人数最多的休闲运动项目是散步(占62.4%),其次为骑自行车和羽毛球。同2001年相比,乒乓球、游泳、羽毛球的参与人数激增2倍以上。这些运动都没有肢体的冲撞和对抗性,更多的是心理素质的展现。在西方国家,以美国为例,在参与休闲运动最多的30-40岁的人群中,仅在运动量方面是同龄中国人的10倍,而在运动类型上更喜欢攀岩、划水等户外项目,如登山、滑翔、潜水等极限运动已经成为了上层人士的象征。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对休闲价值观及运动影响的意义

目前,我国的休闲运动大部分还处于起步阶段,从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性着眼,审视其不同的休闲价值观,分析其对休闲运动偏好及选择的影响,有利于我国开发培育对路的休闲运动,策划出更具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发展我国的休闲运动市场,繁荣休闲经济。政府和休闲运动行业要针对中西方参与者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运动偏好,在保证整体供给的前提下,着力开发出具有中国特色、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满足我国主体人群需要的休闲运动类型,不能对国外休闲运动模式生搬硬套。应制定切实的经营方式及策略,促进休闲运动市场的发展。在休闲运动营销推广时,不能忽略目标市场的文化差异性。当这种文化差异对当前休闲运动的营销产生阻碍时,要利用强有力的营销手段(如网络营销、电视营销等),使之向目标市场所需的方向进行转化,从而达到促进全民理性地进行休闲运动的目的,帮助人们培育正确的休闲价值观及运动意识,提高公众的健康状况和文化修养。

作者:胡驰单位: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第7篇

“厚德博学”的校训源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于亿万中国人民内心深处,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先人留给我们的丰富的精神食粮以当代社会价值观的方式继承下来。所以“厚德博学”的校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善技创新”的校训体现着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着时代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最能激励中华儿女锐意进取。所以“善技创新”的校训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厚德博学,善技创新”的校训和“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学校精神既继承了优良传统,从祖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中汲取营养,又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反映时代前进的要求,展现时代前进的方向。两者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可以这样说,“厚德”就是致力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家国情怀,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理想,涵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人生操守;“博学”就是完善自我、造福社会的途径与手段;“善技”就是修身报国、服务社会、践行“厚德”之价值观的能力与本领;而“创新”就是在追求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新境界。准确把握校训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映射关系,便可把校训精神的传承、发扬作为载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新时期北工职院人才培养和校园生活全过程,使之成为指导学校办学、规范师生品行的圭臬。

2弘扬校训精神,培育优秀育人文化

校训精神具有文化的价值和功能,它通过励志、传道、尚德、增智、怡情、养心、明理、崇义等,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和创造能力,进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伟大实践中,以校训精神为校园文化的核心要素,将大学精神与价值的凝练融入校园文化、教风学风建设的全过程,理应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提振辐射示范效应的软实力。

2.1建设文化景观物化校训精神

校训精神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校训精神的内涵可以通过一些物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北工职院历来非常重视文化建筑景观的设计建造,这些建筑景观或精致、或卓越、或雄伟的表现,是建立在精心的设计施工和细致入微的管理基础上的。学校通过在校园内建造适宜的文化景观、积极营造最能够体现校训精神文化的代表性、标志性象征物,来营造育人气氛,展现办学特色,物化校训精神[3]。耸立在学校中心位置的校训石上镌刻着“厚德博学,善技创新”;校园文化广场浮雕墙上用小隶刻写着校训精神及其意义所在;老校门里的“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的雕塑,通过夸父的英雄故事激励师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渴望与追求,昭示着北工职院应具有勇往直前、敢于担当的志向和气魄;立于运动场一角的雕塑“擎”,力挺千钧终着地、步履些微须望天,用工业化表现手法叙述着北工职院人“团结拼搏”开创高职事业新征程,描绘出“求实创新、产教融合、服务社会”的学校精神内涵。这些建筑物已经成为学校一道道靓丽的人文景观屹立于校园内,师生往来穿梭,抬眼即见,岁月滋长、潜移默化,校训的精神文化已深深扎根于师生心中,成为内化的精神追求、外化的行为准则。除校园景观建设外,北工职院还将校训精神的宣传载体多样化、细致化。比如将校训精神写入招生简章、录取通知书、毕业纪念册等实物中,使校训精神融入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细微之处,从而使校训精神之精髓滋养后学,赓扬传承,绵延不绝,生生不息。

2.2营造文化氛围彰显校训精神

有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大学精神,就会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精心培育健康向上、蕴含校训精神的校园文化,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智力支撑和精神保障,为学校培养“三高”人才提供坚实的文化底蕴和思想基础,这既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北工职院按照提出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的要求,围绕校训精神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的校园文化活动,把“厚德博学,善技创新”校训所表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内涵、新追求,渗透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教书育人实践中,使之在“勤学、修德、明辨、笃行”的浓郁校园文化氛围中,内化为北工职院人面向新时代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师生们实现中国梦的自觉行动。学校充分发挥校园网络、校园广播、院报、宣传橱窗等宣传平台营造校训文化的氛围;通过定期举办讲座和专题活动对校训内涵进行宣传教育;开辟校训文化专栏、文化论坛、征文比赛等多种形式激发师生实践校训精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入挖掘整理校史、专业史、人物史,形成各具特色的学校文化体系;邀请杰出校友或典型人物为师生作报告,介绍校训精神对其人生事业的积极影响,提高师生对校训精神的荣誉感和自豪感等,从而深化师生对校训精神的理解、认识[4]。

2.3强化特色制度发扬校训精神

学校将校训精神的内涵转化为制度与体系建设,培育学生厚德之情操、博学之品行、善技之技能、创新之精神。保卫处开设失物招领网上平台,服务师生找回丢失物品,促成学生养成捡拾物品不动用、不挪用的习惯。后勤集团大力推广食堂餐盘自主回收制度,学生用餐后自己将残食送到回收车,培育学生的劳动意识、主人翁精神和为他人服务意识,从细微处培育“厚德”,营造一个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学校创新教育学习模式,有条件的课程均实施项目化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具有真实职业情境的项目化教室进行学习和能力训练。这样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主动学习,独立工作,以项目任务拉动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突出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在教学效果上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经济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收效显著,学习成果提高明显。为锤炼提升学生技能,学校将技能大赛融入日常教学中,通过开展技能竞赛活动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技能教学,突出“做中学,学中做”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学校设立了校内竞赛、市级竞赛、全国大赛的3级竞赛体系,校内技能大赛选拔出的优秀选手参加市赛、市赛的优胜选手参加国赛,通过这种3层选拔机制,鼓舞全体学生对技能大赛的参与热情,形成“以赛促练,以赛促改”的局面,带动学生整体技能水平的提高。学校建立由实验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构成的“三位一体”实践教学平台,使学生阶梯式获得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此外学校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开展技术合作研发,共建技术合作平台,建立顶岗实习、订单培训、技能培训、岗前培训、在岗培训等校企间人才、技术交流制度,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搭建优质平台。

2.4凝聚校友力量传承校训精神

“校训精神是一所大学的育人之纲与精神气质。校训精神更是一种血脉,它跨越时空,具有强大的穿透力,不仅停留在校园内,更会伴随每个校友的一生。[5]”校训精神承载着历代师者育人的殷切期盼,如同家风家训一样,代代传承,让学子们心有归属。校训精神不仅让青年学子深感认同,而且融入了无数校友的血脉之中。一代又一代北工职院人走向社会踏上工作岗位后,继续坚守着“厚德博学,善技创新”的校训精神传统,爱岗敬业、求实拼搏,他们就是北工职院校训精神活的宣传,是校训精神文化的获益者也是传承者,是校训精神文化的展示者更是传播者。北工职院一直非常关心支持校友工作,近年来,成立了校友会工作的执行机构理事会及其秘书处,建立健全了校友会工作的机制。校友理事会开展了系列切实有效的工作,为凝聚校友、弘扬校训精神发挥了积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学校将校友理事会工作机制建设列入学校承担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在石景山区建立“高等职业教育试验区”,依托校友理事会这个平台,拓宽社会力量关心学校建设,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途径。学校建设了校友会工作与校友交流的平台“北工职院校友网”,采集、整理广大校友的基本信息,将校友信息资源库嵌入到校友网站中,利用Web页面对数据信息进行维护和管理;定期学校大事、校友新闻、捐赠动态等信息,使校友能够及时准确了解母校的发展动态。学校采编出版了校友通讯,向各地校友会介绍学校办学育人成就与各地校友动态,进一步联络了校友,增进了校友与母校、校友与校友之间的感情,调动了校友关注和支持母校发展的积极性。学校在广大校友中及时、广泛宣传优秀校友的事迹与成就。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玉梅、“首都教育十大新闻人物”陈建民等杰出校友的事迹增强了广大校友的自豪感,激发了他们拼搏进取的斗志,从而使得北工职院校训的精神内涵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校友中熠熠生辉。中国国电集团总经理助理、地质84届校友许明军在校友座谈会上深情地说:“自己的每一个进步、每一点成就都来源于学校的培养,来源于严谨务实的校风校纪的锤炼。有母校才有我们的今天,母校校训精神将继续导航我们的前行!”

3校训精神引领学校科学发展

回顾北工职院的办学历程,学校能够几经变迁,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不断发展、壮大,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全体师生员工恪守“厚德博学,善技创新”的校训,发扬“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精神,以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为己任,主动适应行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持续深化学校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今天,学校已成为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之一,生动的实践充分证明,培育与弘扬校训精神大益于满足师生员工多层次、多方位、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大益于北工职院人增强对学校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大益于学校的科学发展。

4结语

第8篇

关键词:新教改;高中历史;价值观教育

高中生处于青少年价值观发展阶段的重要时期,做好价值观的教育、工作,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当前高中新课程改革中,为帮助学生能够从历史教育中了解历史的价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要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价值观的教育。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中价值观教育的效果,需要教师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找到适宜的有效方式。对于眼下我国高中历史教育中存在的价值观教育问题,需要引起教育界、学校和教师的高度关注,及时找出解决对策并改善教学质量。

一、高中历史关于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对高中历史教育的定义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可见,新课程改革后更突出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和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帮助学生树立对真、善、美的正确价值与“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新课程改革后,价值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主要内容为人生观、政治观、经济价值观、文化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人生观,要求学生做到“舍生取义”,当民族自由和国家安全面临外来威胁,中国人民应为实现民族自由解放而英勇斗争;政治观,要求学生做到“坚定不移”,拥有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相结合的政治立场;经济价值观,要求学生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将金钱和财物摆在恰当的位置;文化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要求学生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强调对优秀外来文化的融合与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

二、当前高中历史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价值观教育不受重视。此次新课改的特点就是把“价值观教育”列为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并且得到教师的支持与肯定。回顾近年来高中历史教师制定的教案,可以发现在教案设计过程中他们都很重视价值观教育,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确定相应的价值观教育取向。但在实际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观察到教师都过分重视“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和“过程与方法”的学习,“价值观教育”往往成为结语一语带过。2.价值观教育内容空洞。历史课程教学的过程是学习能力的训练和对历史的了解与应用,更应包含对价值观培养。一方面,历史学习中有许多感人的事迹,伟大的人格和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灿烂文明,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知识素材;另一方面,历史事实的学习使得学生对“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印象更深刻和持久。如课程《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教案设计将“价值观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开放式讨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看待个人在历史发展的推进作用”。3.价值观教育形式单一。教学目标需要依靠教学活动实现,随着教师教学思想的更新、教学方式的灵活选择和运用,对教学效果都有着重要影响。但在实际历史课堂教学中,大多采用教师讲解的单一方式,缺少与学生的互动,难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在中国近现代史讲课时,很多教师都会跟学生说一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作为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但形势单一过于呆板,给人感觉价值观教育成为一种口号。

三、高中历史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1.结合历史事实和先进人物事迹。历史并非枯燥乏味,它有鲜活的历史人物,内容丰富、形象生动,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具有积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取材,运用相关的历史故事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培育对历史事实的辩证分析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如在讲解中国古代史时,介绍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雕版印刷术,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历史事实的列举和介绍,可以激发青年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重要作用。2.采用多种多样的渗透方式。高中历史课堂的价值观教育,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说理法是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最常用的方法,需要历史教师授课选材内容丰富、感彩鲜明,且从中穿插价值观教育内容,做到寓教于史、循循善诱和联系现实,才能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其领悟正确的价值观。此外,授课时教师借助多媒体音频、视频、图片等进行说理教学,更能让学生置身于史实的复杂背景中,体验历史人物的真实心理活动和真实情感,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3.寻找教材的价值观教育目标切入点。新课改后高中教材多采取“专题式”汇编形式,虽然便于学生理解和教师讲课,但大量背景材料被省略,仅以一句话简单叙述,难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需要历史教师运用自身所具备的通史知识进行补充说明,为学生进行归纳概括、情感的过渡和升华,将间断的历史轴线重新衔接。此外,高中时期的青年学生已具备较强烈的自主意识,不再适应“填鸭式”说教教学,需要教师采用批判性思维,辩证性分析教材的思想内涵,合理选择历史教材中的价值观教育切入点。高中历史教育对学生的价值观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历史课堂上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渗透价值观培养的内容具有现实意义。高中历史教材内容丰富,包括中国史甚至世界史,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历史素材,教师可通过教材中的经典例子进行价值观培养,也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整理、添加,还可以引用本地特色、历史影像、时事政治等渗透价值观教育。同时,作为引路人的教师也应提高自身修养,坚持原则,全面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作者:崔海燕 单位:射阳县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王萍.高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5):147-149.

第9篇

道德教育不能脱离生活,价值观教育也是如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之中,以社会生活鲜明而生动的价值事实不断说明、印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角度看,我们需要关注、研究、分析、创设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情境。正如有学者在谈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时所指出的:“要选取大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大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生活情景,要紧密联系大学生不断变化的思想实际、生活实际,展开情感教育、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教育,引导大学生从中理解体会出其蕴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从而自觉地与自身的观念、行为进行对照比较,不断改正错误观点和不良行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行为。”[7]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模式的建构必须置入相关的生活情境中考虑。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模式的操作程序

操作程序是具体实施教育模式的程序性规定。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模式的操作程序是在把握模式的基本目标和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对在具体教育实践过程中基本操作过程的一种程序性规定,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一)确定具体目标

如前所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模式的目标主要包括:启发大学生的价值认知、培养大学生的价值情感、推进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与传播等三个方面。这三个目标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模式的总体目标要求。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丰富的内涵,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模式的具体实施模式的构建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确定不同的教育主题,进而确定相应模式的具体目标。比如,如果我们以“公正”作为教育主题,构建大学生“公正”教育的生活化模式,这一模式的教育目标就可以确定为启发大学生关于公正的价值认知、培养大学生关于公正的价值情感和推进大学生践行和传播公正思想。

(二)分析生活背景

分析生活背景就是根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不同主题和目标,具体分析这一教育主题及大学生相关思想认识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生活背景、了解大学生关于教育主题的相关生活经验和认知状况。其中,尤其要关注和分析在大学生生活中及大学生内心可能存在的价值冲突。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群体的构成及其利益取向复杂多样。可以说,每个社会群体都有其特有的文化、特有的价值取向,各种价值冲突就更加无法避免。这一现象必然会反映在大学生的生活世界中。而社会生活中以及大学生内心的价值冲突是高校教育特别是价值观教育重要的资源。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和价值教育必须在学生中引起真正的道德冲突和意见不一。“价值冲突对于大学生体认文化的多元化,确立主体性的价值评判标准,实现对社会、他人以及自我的理解与认同,选择实现和提高自我价值的实现途径,都有重要的意义”[8]。析生活背景是进行生活化教育的重要基础,也是设计具体教育内容、选择具体教育方法、开展教育活动的前提。比如,以自由平等作为教育主题的大学生社会主义自由平等的生活化教育模式,教育者就要分析大学生自由平等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背景、大学生关于自由平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状况,以及其中可能的价值冲突。

(三)设计教育内容

设计教育内容就是根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不同主题和目标,深入挖掘和分析与教育内容相关的生活性教育资源和生活性教育素材,实现教育内容的生活化。教育内容的生活化设计是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化教育模式目标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取材于生活,才能保证所要教授的思想品德规范是富有生命力和充满生命气息的,而不是僵死的概念、教条或其他外在于人的生命存在的东西”,“才能和受教育者已有的经验建立密切的联系,才能激起共鸣”[9]。同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也应该取材于生活,尤其应该努力挖掘一些受教育者亲身经历或者耳闻目染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生活事件,尤其是要尽可能多用身边的人和事说明、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理,使大学生能够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空泛的道理,而是可感可触、可亲可信的。事实上,在大学生生活中这样的人和事并不鲜见,用大学生生活中的寻常事例,更容易引发学生的价值观思考和共鸣。这里的关键在于,教育者要在不同的教育主题下,发现和选择恰当的事例,来充实和丰富教育内容。总之,教育内容设计应该坚持科学性与生活性相统一,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将教育内容生活化,与大学生现实的生活世界相融通。

(四)选择教育方法

选择教育方法就是要根据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以及教育对象的差异性,按照教育目标相契合、与教育内容相协调的原则,并结合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和确定具体而有效的教育方法或方法组合。教育方法直接影响教育效果,恰当的教育方法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保证。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育主题,选择具体的教育方法,既要坚持那些被实践证明的至今仍行之有效的传统方法,如,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陶冶教育法等,也要积极探索贴近大学生生活的新方法,如网络教育法、隐性教育法等。还可以积极研究并大胆地借鉴国外价值观教育的成功方式和方法,如价值澄清法、社会行动法等。此外,由于教育方法总是与相应的教育载体联系在一起的,一种教育方法可能同时需要多种教育载体。比如,媒体隐性教育方法[10],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传播者隐去教育者的身份和态度、立场,借助专题化的新闻信息、大众化的媒体活动和故事化的媒体作品,以及吸引大众参与的大型社会活动等,借助情节化的故事和主人翁的心灵表白,间接、渗透式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隐性教育。这种方法就同时利用了传媒载体、活动载体、语言载体等多种载体。因此,在选择教育方法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分析和选择与教育方法相匹配的教育载体。总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应在教育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力求做到教育方式结合现实、融入生活。

(五)开展教育活动

开展教育活动就是具体教育过程的展开,即教育者根据教育目标,利用选择的教育方法,借助恰当的教育载体,将经过设计的教育内容“传授”给受教育者的过程。它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生活化模式从理论形态向具体教育实践的转化,也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中心环节。教育活动的过程,实质上是帮助、引导大学生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和“外化”的过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模式的具体教育活动或教育过程,因教育主题的不同会有所区别。但不同主题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活化模式的具体实施,目的都是为了促使大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接受教育影响,其中心工作就是组织好各种具体教育活动。这些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分别具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但不管开展什么活动,作为教育者必须注意几个方面的共性要求:一是要精心策划与组织各种活动,如确定活动主题、确定活动团体的规模与结构、确认活动方式、对可能存在的活动障碍的预处理等;二是要切实将教育活动与大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三是要注意教育活动的实效,防止为了活动而活动,追求表面热闹与繁荣;四是要使教育活动,尤其是实践性教育活动真正成为大学生践行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六)评价教育效果

第10篇

一、教师不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作为政治教师,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具有公正思想、奉献精神、爱国精神,要具有高尚的人格,能够不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这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直接的教材。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高大的形象,能够通过自己的言行不断感染学生,净化学生的心理,使学生认识真善美的伟大,假恶丑的可恶。对学生,教师要怀着一颗仁爱的心,要尊重学生,使学生学会如何爱人与尊重人;教师要一心扑在工作上,在工作中要认真负责,使学生认识到责任意识和爱岗敬业意识的可贵;教师对教学事业要充满爱,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多奉献、少索取,使学生感受到奉献精神的可贵等。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多层次,全方位地影响学生,使学生能够爱老师、敬老师,能够自觉向老师看齐,这对于培养培养学生有效成人,有效成才,对于使学生逐渐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构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爱国精神

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爱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传统课堂课堂气氛过于压抑,学生在课堂上,不敢动,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没有与学生进行沟通辩论的机会,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很难得到培养。新形势下,高中政治课堂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需要积极为学生创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敢于表达,敢于发现,使学生能够在交流中不断创新,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比如,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育时,现代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识是肤浅的,很多学生认为,谈爱国是唱高调,与自己的生活联系不紧密。作为政治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空洞地谈爱国是毫无意义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新形势下,自己所认识的爱国行为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谈身边的爱国事件。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对爱国有个具体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就如何爱国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做法。这样,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发展自我团队意识,学生不仅有效认识到爱国精神的现实价值,同时,也能够以爱国精神指导自己的行动,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可以得到有效培养。

三、理论联系实际,发展学生的思想认识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现在的高中生,有很多人认为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理论性强,实践性差,认为思想政治只是讲一些骗人的理论,没有任何实际价值。因此,学习的积极性很差,学习兴趣不高。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理论联系识记的方式,改变学生的错误认识,不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和认识能力。比如,在学习一分为二辩证地看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引入课堂,如当代人一切向钱看的行为,社会不公的问题等。把这些现象引入课堂中,使学生能够剖析现象的本质,不断研究分析现实问题,用理论解释这些现行,并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这些社会不良现象的存在是必然的,是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的问题,但只要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完善,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不影响社会主义发展的大方向。这样,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可以使学生有效学习政治知识,更能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坚定学生的社会主义方向,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提高学生的认识分析客观事物的能力,对于发展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意义。

总之,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党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以培养优秀的人才高尚的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就需要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能够通过政治学习,能够认识到指导思想的正确性,认识到爱国主义的伟大意义,使学生能够成为团结、友爱、互助、诚信的现代人,能够成为具有拼搏精神,具有创新精神的现代人,这对于学生有效成人,成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蔺刚单位:山东省实验中学

第11篇

(一)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大学生价值观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大学生价值观基本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研究;另一方面就是根据突显出的问题,从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方面提出解决的对策。而本文研究如何在建筑工程专业技术教学中进行价值观教育,通过调查分析、整合教学内容,提出情景式价值观教育模式,研究专业课堂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的方法。

(二)研究意义

1.教育理论改革的要求。

本文的研究对深化教育理论改革,构建的完善教育理论体系具有深远意义。传统的价值观教育模式更重视内容和技能,忽略了发展学习者基于各自的价值观与信仰进行抉择和行动的能力。传统模式大多以教师为中心,教育者被视为知识和技能的所有者,同时也是价值观的模范;学生一般处于被动局面,仅仅学习手头现成的资料以及枯燥无味的理论。同时传统的价值观教育多数通过思想品德课向学生传授,与学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相分离,造成学生在工作中无法将课堂学到的正确的价值观应用到对实际问题的处理中。

2.当今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现状的要求。

青年时期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价值观对个人未来的发展、社会的变革与进步至关重要。然而,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价值观中存在许多消极的因素,因此,研究在校大学生价值观是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

3.建筑行业规范化对从业人员的要求。

建筑业是国家的重要产业部门,每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巨大。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是建筑业的基本工作方针。在当今建筑行业迅速发展的时代,建筑市场存在大量不规范行为,严重影响工程质量。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每当出现建设的时候,工程的质量就容易出现问题。一些企业为利润所诱惑,容易忽视质量,有的建筑企业质量管理走下坡路,组织不健全,人员素质低,质量管理名不符实,有的建筑企业故意偷工减料,粗制滥造,弄虚作假,以次充好。近年全国发生工程倒塌事故虽是个别的现象,但性质严重,影响恶劣。这就要求企业要提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加强管理。对于学校等教育部门来说,要强化学生素质教育,强化价值观教育,完善相应的教育机制。高职院校在培养施工现场一线的人才方面担当重任,每年向社会输送大量建筑类人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工程高质、有序进行。因此,在高职专业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培养专业人才正确的价值观,对建筑行业良好秩序的形成可以起到举足重轻的作用。因此,根据学生的内在需要和特点,结合校建筑工程学院各专业所开设的各门专业核心课程,学校要酌情增加价值观教育内容,为培养技术强、素质高的建筑市场从业人员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课堂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存在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课堂专业技术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存在一定的困难与阻力,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不足。

专业教师往往认为在专业教学中进行价值观教育,影响专业技术知识的讲解,影响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即使采用一些方法进行结合也是牵强附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也有的教师认为价值观教育是思想政治课课程的教学任务,不应该放在专业课程中学习;还有的教师认为教材的编写中已经穿插了价值观教育内容,直接按照书上内容进行讲解与授课即可,没必要额外考虑。鉴于这些原因,专业技术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学推进缓慢,流于形式。

2.缺乏计划性。

随意性和无准备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渗透效果。在价值观渗透教学中,大部分教师缺乏认真研讨或计划,对于具体学科内容和价值观内容无法做到“无缝对接”,使得价值观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当讲到某部分内容时,无法与价值观中的具体内容结合,而是中断专业知识的讲解,直接进行价值观教育,这样不仅教育效果差,还严重影响课堂正常的教学秩序。

3.缺乏系统性。

部分专业课在考虑价值观渗透教学时,各自独立制订教学计划,各自实现学科中的价值观教育,忽视整体性特点,抵消了力量。例如“建设工程监理概论”课程中讲到的人际观与“建筑结构”实事求是的职业观之间有不协调的内容,学生感到困惑和迷茫,反而影响了教学效果。

三、专业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内容设计

笔者根据实际,选取了建筑结构、建设工程监理概论两门课程为试点学科进行价值观教育渗透研究,探讨价值观教育与专业技术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研究了各学科教学中价值观教育渗透的内容,制订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1“.为他人着想”内容教育。

建筑结构课程中,在“单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计算”一节中,当进行截面设计时,根据已知条件,求出钢筋面积为As=620mm2。在选配钢筋时,根据钢筋面积表格,并满足施工间距要求时,可取414或者316。在讲到钢筋选取的时候,虽然从理论上讲两种选择都可以,但从正确价值观教育的角度出发,应该引导学生“为他人着想”,在选配钢筋时考虑到现场工人师傅施工的方便,选择3根直径16mm的钢筋可以比4根直径14mm的钢筋工作量会大大降低。钢筋选择的过程,也是实现“为他人着想”的价值观教育的过程。

2.职业道德观念教育。

在建筑工程建设监理概论教学中,当讲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三方关系的时候,加强监理人员职业道德观念的教育。监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应做到公正、科学、独立。公正即以事实为依据,以有关法律为准则,站在第三方立场上,公正的处理争端,既要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又不能损害和侵犯承建单位的合法权益;科学即建设工程监理是为业主提供的一种高智能的技术服务,这就要求从事的建设监理活动应当遵循科学的准则;独立性是公正性的基础和前提,工程监理企业如果没有独立性,公正性便无从谈起。在教育过程中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给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实现价值观的渗透教学。

四、课堂教学中渗透价值观教育评价

将价值观教育效果纳入考核体系,完善考核制度,由原来的期末考试为主的评价改革为过程性评价,建立“全过程”课程考核体系,“考讲”相结合有利于专业教学中价值观教育有效进行。在过程性评价中,增加学生“正确价值观接受度”的评价,即在教师对价值观的教育后,给出蕴含相同价值观内容的案例,通过提问、讨论、答题、情景模拟等形式考核学生处理同类问题的态度及价值观取向。当然此项评价应建立在融洽课堂气氛基础之上,这样能启发学生表达出内在的真实想法,使得教育深入化而非停留在表面。

五、结语

第12篇

现在,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人们获得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同时,各种信息参差不齐,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经历较少、各种思想还不成熟,如果做不到很好的指引,可能会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做出对社会、自身不利的事情。德育教育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根本,小学是人生中思想道德教育接受的第一站,直接决定着学生将来对于人生的态度,小学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领导者和实施者,在小学生心中是像神一样的人,小学生会在不知不觉得模仿班主任的举止、言行,因此小学班主任必须重视德育教育工作,帮助小学生迈好他们人生的起步。从接班开始班主任的工作就是一个长期的、不间断地、系统性全面的工程,这个工作的根本就是德育。

二、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不同与其他任课老师不同,具有特殊性。小学班主任需要组织班级活动,与学生的接触比其他老师要更频繁,更了解学生的心理,在日常中对学生的影响也更大。小学班主任的主要工作就是德育教育,因此,小学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小学班主任是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组织者、主要监督者、主要领导者和标杆榜样。小学班主任是德育教育的班级环境营造者。

三、小学班主任做好德育教育

1.在班级内形成良好的德育氛围

好的氛围有巨大的引导力量,可以约束、激励人,小学班主任在班内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德育氛围,争取慢慢形成人人做好事、不良行为无处存的风气,让小学生清楚的知道对错善恶,并对“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付诸行动,良好的班风,具有一种无声的教育力量。

2.利用社会实践进行德育教育

如今,大多数的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受着两代人、八个家长的宠爱,习惯于大家都围着自己转,慢慢形成了自私、霸道、攀比的性格,因此,针对小学生身上出现的这些不良习惯,小学班主任除了在课堂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小学生的实践活动,要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例如,鼓励学生在家中打扫卫生、整理房间、洗完等,例如,利用课余时间带小学生出去进行敬老活动、让小学生理解要尊敬老人、孝敬父母。让小学生帮农民拔草,让学生体会劳动的辛苦,不浪费粮食、不韭菜麦苗不分。如举办“举办学习雷锋活动月”“、每日一好事”活动,让学生学习助人为乐,乐于奉献的精神。

3.结合社会现象,举办德育教育的主题班会

德育教育的是为了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与思想认识,更好地投入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小学班主任可以结合当前关于德育的社会现象,举办主题班会,让学生发言,例如”扶不扶“,让学生即要提高思想警觉,又要培养正确的思想认识观。

4.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考虑到年龄差异因素

小学生虽然综合年龄较小,但年龄差异任然存在,一年级与六年级的学生的思考方式和思向深度差距很大,因此,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要考虑年龄因素,例如,对一、二年级的学生可以利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教育,告诉学生那些是对的,那些是错的,像狐假虎威的故事、孔融让梨的故事、揠苗助长的故事等等,或通过看有教育意义的动画片,让学生学习动画里人物的优秀形象,尤其小孩对动画里的人物都很崇拜,这些方式的德育教育不会生涩难懂,效果显著。对于五六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想虽然不健全,但已经有自己的想法,班主任可以结合社会现象讨论进行德育教育。

5.尊重、激励学生

班主任只有得到学生从心底的敬佩,在讲道理时,小学生才能接受,班主任要真的尊重学生,才会达到学生从心底的尊重,而不是害怕,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小学班主任首先要认真考虑学生的想法,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一下,平时课下相处,要像朋友一样与小学生相处,这样学生才会与班主任敞开心扉。另外,班主任应尽量多鼓励学生,能表扬的不批评,这样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尤其对那些胆小的小学生,更应该多鼓励,鼓励他们勇敢站起来回答问题,即使回答的不完美,也要给与表扬,鼓励他下次回答的更好。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