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1 01:16: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学作品,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哥特因子的特点
“哥特”最早是用来形容建筑的形态风格特点,它是不被人看好的、带有批评色彩的风格特色。哥特式类似于新哥特主义,它们都是处在新古典主义的相对对面。但是,哥特式是一个独特、个性鲜明的派系单独的存在于西方的文学作品中。哥特式小说的发展历程都是在歌颂和赞扬人类情感曲折的变化历程,从偏激到快乐,运用很强的客观辩证思维逻辑来对抗原有固化的思维模式。哥特因子主要是指:神化而充满秘密的情景、莫名怪诞的死亡、历史悠久的幽静古堡、毫无征兆的恐怖、灵异的事件、悲感交集的厄运、故事里人物主角的悲观沮丧、家族诅咒笼罩等等诸如此类阴暗、晦涩、苍白的元素。“哥特因子”成为欧洲文学的第三大源头,出现在大量著名的英美文学作品中,它影响了整个西方文学史的发展,并引领着文学作品前所未有的潮流。尽管它在文人墨客中饱受争议,但哥特式文学作品在18世纪末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繁荣与高发展度,并在不同文学类型的影响下,将夸张惊骇的艺术手法运用到极致,使哥特式文学在历史的场合中经久不衰。
二、鉴赏英美文学作品中哥特因子的分析法
在鉴赏英美文学时,对于哥特因子的把握,可以从作品中的场景、人物、主题进行分析,以充分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主题,帮助读者更好的鉴赏。
(一)文学作品中哥特式场景分析英美文学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弘扬了中国文化传统,为满足剧情的发展和读者的需求,作者会在文学作品中发生的事的环境气氛渲染的神秘、诡异,以带动读者强烈的心理震撼。例如,《呼啸山庄》的发生背景应该在中世纪,但作品中的故事发生背景却移植到艾米莉・勃朗特生活时代的特定时期,受故事情节需要,作品给故事发生时渲染了一种深入人心的氛围,从而进行深入的展开。在此基础上,所描绘出来的呼啸山庄到处都是黑暗而密不透风的窗户,凌乱湿滑的墙脚,荒诞怪异的雕像,在呼啸山庄外是一望无垠、苍凉的荒漠。山庄内常年得不到光照而昏暗、阴凉。在阅读鉴赏时把握好英美文学作品中故事场景的特点,即可从此处入手,把握好哥特因子在英美作品中出现的分析。
(二)文学作品哥特式人物分析出现在哥特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其大脑意识里常常出现梦境中的场景,他们会产生毫无思索的冲动,做事缺乏任何头绪,没有调理的慌乱,接触周围事物时充满无端的恐惧。“特式人物”将人物性格的残暴发挥到极致,而这类人在性格向方面往往比较脆弱和感性,拥有亦正亦邪的故事人物会令读者着迷。人性的黑暗面在哥特式人物身上被发挥的淋漓尽致。例如,对《简・爱》中拥有中等身材、宽厚的胸膛、黝黑的脸庞、严厉的面部表情、浓密而粗黑的眉毛、紧锁的双眉和眼睛的哥特式人物罗切斯特加以分析,他的形象特征使人误以为他遭受过巨大挫败和愤怒,他向简・爱说:“我从未战胜过环境,命运待我不公时,我失去了理智,无法保持清醒,逐步绝望,最后转向堕落……”
(三)文学作品中哥特式主题分析哥特式文学作品常将阴森、恐怖等元素广泛布局在作品的各个方面,给整个作品定下恐怖、惊悚的基调。哥特文学艺术的高明之处是将恐怖以比较美感的形式展现出来,以此传达出哥特式的主体传达出痛苦会与现实存在很大的出入,以此来降低读者在阅读后现实生活中所受遭遇的痛苦感。闻名世界的文学巨匠莎士比亚的多部文学作品中将哥特式主题发挥到极致,《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对悲惨爱情的刻画、来势凶猛而狂暴的家族复仇;《李尔王》结束在主人公万念俱灰于荒漠野外的大肆嘶吼之中。这些主题细节的刻画都展现出阴森恐惧的氛围。作品中哥特式主题的彰显,也是在鉴赏时可以作为参考的因素,以此把握作品的中心思想。
综上所述,在英美文学的发展史上“,哥特因子”是保持英美文学在文学界中的地位的不败因素之一。在进行英美文学鉴赏时,把握好对作品中哥特因子的综合分析,就能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使我们在欣赏英美文学作品时游刃有余。
作者:刘品 单位:宁夏固原市原州区逸挥基金中学
对于我国而言,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过程当中,传统法律体制以及“礼治”思想对于封建统治阶层的特权性保护始终有增无减,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致使普通民众对于法律以及对于执法部门(即官府)的畏惧心理进一步突出。这些普遍性的社会心理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所刻画并映射的封建社会当中同样得到了极为突出的体现[6]。例如褚人获在《隋唐演义》中所提到的“民不与官争、穷不与富斗”、例如老百姓常说的歇后语“八字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以及“屈死不告状,饿死不做贼”等,均在很大程度上深入地刻画了老百姓对于这种特权阶层保护的畏惧心理,由此也就使得绝大部分老百姓在现实生活中选择做本本分分的“良民”,即便吃亏也要尽可能的不要纷争。即便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纷争,普通老百姓也会首先将纷争放在“上下”。“亲疏”以及“尊卑”的“礼治”关系网当中,而并非采取诉诸于法律的方式来解决纷争,这也正是中华民族整体法律意识较低的根源所在。
法律执行过程当中所受到的干扰因素尤为众多,进而也就导致了整个民族法律意识相对而言比较单薄,在出现纷争的情况下,更多地采取一种逃避的“非负责”方式来解决纷争。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基于对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与分析,不难发现:导致这一问题形成的最根本原因不单单表现为民间环境下普通老百姓对于诉讼问题的消极认知与意识,同时也表现为古代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统治作用之下,法官对于案件的判定没有完全以法律位置,更多是多重化的判定标准。我国传统封建社会下所存在的礼法冲突问题同样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当中得到了较为完整与真实的体现。[7]例如元代文学家、书法家杨维桢在《刑统赋序》一文中所提到的“刑定律有限,情博受无穷,世欲以有限之律律天下无穷之情,亦不难哉?”以及余戳卓同样在《刑统赋序》一文中所提到的“徒守其文在律之所已定者,不足以该其情也”。以上内容充分反映出了一个方面的问题:在儒家“礼治”思想作用之下,封建统治阶级,特别是法律条款及其相关行为的执行者对于能够应用多种标准(包括“理”“情”“理”“法”等在内)进行法律判定为骄傲,反而对于那部分斤斤计较于成文法律法规进行法律判定的行为为鄙视。这也正是礼法冲突作用之下法官判案多重标准的最集中化体现。在这一过程当中,所涉及到的“情”可以大致理解为“人情”,同样也是“人心”及“民情”的集中化表现。从对我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研究领域角度上来说,《汉书•文帝纪》一文当中对于上文所述这种多重化的法律判定标准有着这样一种表现:“今万家之县,云无应令,岂实人情?”与此同时,唐朝史家李百药所撰写的《北齐书》下《卢文伟传》同样有着这样一种表现[8],即“文伟性轻财,爱宾客,善于抚接,好行小惠,是以所在颇得人情”。
以上从文学作品的研究角度重点论证了“情”这一因素在多重化法律判定标准中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在上文所研究的多重化法律判定标准当中所涉及到的“理”基本可以理解为“理化”因素,也就是所俗称的“治理”以及“教化”。这一因素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当中同样有着明确的表现,例如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所编撰的《后汉书》中的《樊宏传》,当中所表现的“分地以用天道,实廪以崇礼节,取诸理化,则亦可以施于政也”。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在封建统治阶级统治模式以及儒家思想观念“礼治”因素共同影响的背景下,法官多重化的判定标准主要是针对一种能够与人心所向以及民情所向相符合的[9],能够有助于统治者治理以及百姓教化的价值判断标准,同时也就是所俗称的“传统伦理道德”。从一直存在于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统治阶层影响下的“礼法冲突”的角度上来说,所研究的“礼”在儒家思想观念当中表现为一种能够“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以及“明是非”的行为准则以及行为规范。在封建统治阶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观念影响作用之下,“礼”可以说不单单是封建统治阶层制定法律法规的理论基础与前提,同时也是与道德因素始终保持着“一一对应”的相关性关系。更为关键的一点在于:受到封建统治阶层思想观念灌输式的影响,儒家思想观念下的“礼”逐步沉淀为整个民族“集体无意识”的最集中化表现以及传统伦理道德思想观念的典型表现。从这一角度上来说,“道德”、“礼治”以及“法律”可以说是存在于封建统治过程中的密切联系的一个整体,在不断变化以及相互制约的过程当中始终保持一种均衡性状态。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出现“道德”、“礼治”以及“法律”这三类因素相互制约的特殊情况,“礼治”可以说是最有利于封建统治阶层维护统治地位,践行统治权力的最关键性因素。
文学与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知识资源的进入,自然打破了法学单一视角的局限,并有可能颠覆其所包含的压制性与绝对性因素。由此改变了我们对法律及对文学根深蒂固的理解,击碎了学科之间的门户之见。笼统地说,当带有虚构性特质的文学作品成为一种对世界的隐喻时,其实便在某种程度上激发了对本质主义思维方式反拨,这实际上构成了法律与文学之(真正的)精神底蕴。对于我国而言,法律当中参杂有大量的非法律因素,进而导致传统法律存在比较明显的缺陷与问题,并无法实现在面对法律问题过程当中的平等性与客观性。从这一角度上来说,“率公守法”并无法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亟待改进。究其原因,在于礼法冲突问题始终存在于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过程当中。本文针对有关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礼法冲突的相关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今后法律与文学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汪荣 荣霞 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由于广泛自由的关照视野、丰富深邃的内涵涵盖、多样灵活的写作手法、隽永凝练的文字语言等带来的对考生各种素养考查之便利,文学作品还将继续受到中考命题者的特别青睐。
《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的“评价建议”部分指出:“(阅读)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具体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可着重考查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纵观2011年各地中考,文学作品考查点依据课程标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筛选、概括类
此类题目属于考查对作品的主要内容及思路结构、主旨观点及感情倾向、写作特色及写作方法的整体把握的能力。主要侧重于考查把握文本重要显性信息的宏观有机再现能力。
如淮安卷第13题:“文中写了王老师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题干,明确问题指向,看是内容理解的还是方法分析的,是概括观点的还是分析表现的,问题涉及的文本区域,是篇章段落的还是重要语句的,等等,然后将捕捉到的信息进行归纳组织概括,舍枝节,排干扰,抓要点,不遗漏,一定可以得出准确全面的正确答案。
二、理解、评析类
此类题目侧重于考查文本隐性信息的挖掘探究能力。文学作品讲究形象、生动地反映生活、表现作者,话不说透不说满是其主要特点。关键人物的品性特点、关键事物的意义作用、深蕴其中的观点态度思想情感、别具匠心的材料安排手段手法,都应该成为阅读文学作品思考理解并评品的对象。
如宿迁卷第18题:“说说下面三个句子中加点短语的不同含义。”需要强调的是这三个句子中加点的短语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联系文章的具体语言环境进行理解、体会,领悟加点词在对应语境中的含义。
该题中加点的词相同,但语境不同,其含义也就不同,它们依次分别是指:突出事情发生时间的偶然性;突出陈乐平岗位工作的平凡;强调陈乐平身份的平凡。若只笼统答出“平凡”的含义,而不答具体的区别,那就远未理解作品的真正含义。
这类题目中尤其要关注的是人物形象的分析评价题。
如扬州卷第19题:“请你结合下面两句话中加点词语,对这对老人作出评价。”
解答这种题首先需要站立着阅读文本,防止只见树木,剑走偏锋,抓不住主要特征。还有就是要蹲下身子对重要词句设置问题﹑仔细研磨,尤其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细节。如针对“轻敲”一词就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老人为什么要“轻敲”各家的门?研磨一下,“老人有较好的修养,有礼仪,尽量不打扰别人”的答案自然就出来了。有时还要结合人物的身份、所处的环境做细致分析。而文中有些关键句,还会有意无意地把较为明确的重要信息泄露给我们。如上题中第(2)题如果抓住文中“义务巡逻”“刚……就……”, 再抓住“‘急促’设疑:老头为何急促吹响哨子?”进行分析,就可以得出老人“反应敏捷,为大家尽心尽力做好义务巡逻”的性格特点了。
三、鉴赏、品味类
这类题目主要指向文本字词句等的细部,主要包括对含蓄蕴藉词句含义的理解、重要词句在文中的作用、修辞手法的运用及作用、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的运用、妙词妙句的赏析等。
如盐城卷第18题:“‘做客’一词出自小说中青青的一句话,意蕴丰富,令人回味。请结合全文回答问题。(1)‘做客’有什么含义?(2)小说以‘做客’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随着青青口中“做客”一词的出现,不仅眼镜叔叔的眼睛湿润了,我内心最柔软的一角也被触痛了!但若不结合全文理解“做客”一词的丰富意蕴,是不会有这种震撼的。本文“做客”非普通意义上的“做客”,而是“家人做客”,问题也就不难解决了。
鉴赏、品味类考题形式多样,角度多变,但答题总有一些规矩不可改变。比如赏析句子,一般应遵照下面的公式,亦步亦趋地写出答案。句子赏析=识别特点+阐述作用+结合内容。识别特点即识别句子类型或运用的手法,如是否中心句、点睛句、过渡句、描写句、抒情句、哲理句、修辞句、整散句;阐述作用即尽可能用专业术语讲清楚上述各类型句子的特定作用,如中心句的概括凝练、点睛句的深化主题点明题旨、过渡句的承上启下、描写句烘托渲染、抒情句的情感倾向、哲理句的含义深刻耐人寻味、修辞句的生动形象富有文采、整散句的整齐和谐或错落有致等,有时还要谈及语言风格,如自然简明、含蓄深沉、幽默辛辣等。
四、感受、体验类
这类考题旨在体现鼓励考生联系生活实际或阅读积累,表达独特的感受或体验的新课标精神。答题时赞成开放性的创见,讨厌人云亦云。它几乎都在阅读理解的最后一题出现。
如宿迁卷第21题:“陈乐平的事迹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选择一点结合本文内容或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50字以内)。”
该题的评分标准是:谈启示2分,联系生活或结合文本2分,谈看法2分。所以解答此类题目时应观点明确,不可模棱两可。要有理有据,不可只说套话空话。要紧扣题目要求,不可放任自流。
[关键词] 文学作品;情景反讽;语用特征
一、引言
反讽(irony),源于希腊文eironeia,意为“佯装、掩饰”,最早是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出现的。到了中世纪,反讽叫做“ironia”,指运用语言的技艺,侧重于表层语言与深层意义之间的差异,进一步迈向了修辞风格。18世纪早期,反讽开始成为一种文学传统进入文学创作领域。反讽研究大多都集中文学和修辞学领域,近年来,语用学、心理学、认知语言学等领域的学者们也对它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反讽又被注入了新的血液,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话题。
二、情景反讽的界定
Grice(1975)认为反讽(irony)是一种特殊的会话含义,它的隐含意义是通过参考会话准则,从字面意义推断出来的。反讽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了事物的“意外性”(unexpectedness)和情景的“不协调性”(incongruousness),根据其在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大致可分为言语反讽(Verbal Irony)、情景反讽(situationalIrony)和浪漫反讽(Irony of popular romance)三种形式。言语反讽是叙事文学乃至诗歌创作中一种常见的言语上的微观修辞技巧;浪漫反讽是作者为始终保持创作主体与客体(作品人物)之间应有的距离而体现出的真实与艺术虚构、情感投入与理性反思、客观描写与主观议论等矛盾对立因素的有机结合;
情景反讽是“指某种事态的发展违反常情,与一般预料相反,有人称其为‘情景的嘲弄’(李定坤,1994)。情景反讽又被称为结构反讽(structuralIrony)。其相对于言语反讽的微观性而言,更追求一种整体性效果。在表现手法上是文本的主体立意、情节编撰、虚实结构等文体要素共同孕育的一种内在张力,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但这种不着痕迹的悖谬也赋予文体以较为广阔的阐释空间。如果说言语反讽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说话者的反讽意图,那么情景反讽则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的反讽意图并且和小说中的人物有关。本文主要从情境反讽的角度探讨文学作品中的反讽艺术。
三、情景反讽管窥
当情境反讽成为贯穿整个小说的基调时,在小说情节结构的设置、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意旨的凸显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情景反讽具有逆期待性、含糊性和间接性三种语用特征。
1 逆期待性
构成情景反讽最重要的条件当推逆期待性。我们对情景反讽的理解不仅应从语言的角度,还应从心理的角度。因情景反讽的理解不仅与语言本身的运用有关,还与交际者的心理期待有关。从语用心理方面看,说话者旨在给听者造成某种心理上的逆期待感受,听者会很自然的感知某种逆期待的不匹配,这种感知触发听者对话语的性质产生怀疑;从语言层面看,心理方面的感知使听者认识到该话语本质上不是对事态的一般描述,而是对事态的批评性评价或评议。所以逆期待性是情景反讽的重要语用特征之一。
凯特・肖邦《一小时的故事》通过对19世纪末期美国南方的社会背景、女性地位、婚姻观念等方面的阐释,探讨了小说中的主人公露易丝女性意识突然觉醒的历史背景,揭示了世纪之交的美国社会对于女性价值的漠视和对自由精神的束缚,剖析了妇女对于自由的追求只能以生命为代价的残酷现实,分析了作者的创作手法和作品的艺术特色,以更好地理解作品中的自由和死亡主题。作者提供的是玛拉德太太的丈夫的死讯这样一条线索,读者利用该线索启动的是一个悲痛,哀伤的场面,但是作者在小说中是这样描述女主、人公的:
“She could see i11 the open square before herhouse the tops 0f tress that were aU aquiver with thenew spring life.”She said it over and over under herbreath:free,‘free,free!There was a feverish triumphin her eyes.and she carried herself unwittingly like agoddess Of victory.
读者读到“spring life,free,feverish triumph,goddess of victory”这些词时,他们发现玛拉德太太不但没有深陷在伤痛中不能自拔,反而从其丈夫的死讯中得到解脱和希望,这就与读者事先的假设不符,读者不得不对自己的推理加以修正,加入新的语境信息再作推理,构建出玛拉德太太全新生活的图式,当她丈夫平安归来,依据常识我们推测玛拉德太太将会恢复以前的生活,不料小说的结局竟然是玛拉德太太因心脏病突发而香销玉殒。这样,现有的情景与我们的心理期待又一次发生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会推测作者的交际意图,不仅限于对女主人公的同情,我们可以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男权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妇女处于社会的底层,毫无自由和权利可言。作者真正的交际意图是鼓励女性寻求自由和解放。
2 含糊性(vagueness)
作者在描述故事中运用情景反讽,目的是为了通过显现(ostensiveness)引起读者的注意,显现触发了一定的认知环境。根据关联理论,认知环境是指交际时物理环境和认知能力的函数。交际双方可共享认知环境,但是对这种环境的理解或多或少存在差异,因为人与人之间的物理环境、认知结构、记忆能力和注意状态都不可能绝对相同,所以在同一语境中做出的假设也不可能绝对相同。作者或说话人实际上通过作品这个中介与读者或听者进行交际,他们的交际意图和读者或听者的识别之间肯定存在距离,因而使情景反讽的含糊性成为一种必然。
《警察与赞美诗》是欧・亨利的代表作品之一。幽默风趣、辛辣讽刺、构思奇特、情节曲折多变,是这篇小说的艺术特色。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合理性”。苏比曾几次惹是生非,想进监狱得以安身,可他总是“背运”。当苏比受到赞美诗的感化,欲改邪归正时,警察却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投入了监狱。主人公的反常心理,跌宕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令人捧腹之余又辛酸不已,警察该抓他的时候不抓,不该抓的时候偏抓。这一系列与情理相悖的现象无不使人哑然失笑。例如:
Soapy felt a hand laid 0n his arm,He lookedquickly around into the broad face of a policeman,
“What are you doing here?”asked the officer,
“Nothing,”said Soapy.
“Then come along,”said the policeman.
“Three months 0n the Island.”said theMagistrate in the Police Court the next morning,
读《警察与赞美诗》之后,即使是处于同一时代的读者由于各自的百科知识、文化背景、记忆能力以及视角的不同等原因,不同读者对该作品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有些读者可能只停留在对苏比愚蠢行为的嘲弄上,有些读者则会结合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推想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就是对这个黑白颠倒的社会的抨击。
3 间接性(indirectness)
Searle认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总是通过间接表达方式实现其交际意图的,也可以说句子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存在着间接关系,即所谓间接言语行为。作者或说话人在作品中并不直接表明对某个人物或某个事件的看法,而是借助情景反讽来讲述故事,并将其真正的意图隐含其中,希望读者或听者能够根据其文字表达的字面意义来推断出作者的真正的写作意图,这就是一种间接的言语行为,因此间接性是情景反讽的又一语用特征。
《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是一部脍炙人口的世界文学名著。马克・吐温在小说中成功运用情景反讽,体现小说反对奴隶制和种族歧视的两个主题,并揭示当时美国南方社会盛行的黑人农奴制度和种族歧视的荒谬性。小说中的情景反讽与哈克的少年身份和体现超验主义的浪漫主义色彩象征“自然”的密西西比河有关,从而使该小说的情节拓展和人物的心理活动充满了张力和戏剧性的悬念,也为小说平添了幽默和喜剧色彩。与此同时,情景反讽在小说中的成功运用间接凸显了当时美国南方白人所谓“文明”社会宣扬的虚伪道德价值观念与小说主人公遭遇的现实社会实际面貌之间的巨大反差。
“Some think old Rinn done it himself…But beforenight they changed around and judged it was done byrunaway nigger named Jim。”
从逻辑上人们判断杀死哈克的事情是哈克的父亲“老芬头”所为,因为他存在着图财害命的动机,但是人们很快改变他们的判断,把这件事情归咎于一个在逃的黑奴吉姆所为。读者根据哈克即在这一陈述的当场便可知哈克没有被害,这是通过哈克的叙述展示的,而后面人们把谋杀的嫌疑很快转嫁到黑奴杰姆身上,显然是出于作者讽刺的意图。它属于情景反讽,而这种情景反讽的逻辑推理的背后是马克・吐温着力表现的种族主义歧视主题。
鲁迅的著名代表作有: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阿Q正传》;
长篇小说:《故乡》;
散文诗集及杂文集:《野草》《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8部。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 审美观 文学教育
中职语文课本中大部分的篇章均文笔俱美、感情丰富,可是由于考试指挥棒的约束,我们仅以讲述分析性的命题为中心,艺术欣赏很难渗入。这种教法由于没有从形象到抽象的真切体验,学生的学习往往是被动的,除在一定程度上应付考试外,别无收获。
一、预设审美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
审美化阅读教学的鲜明特点之一就是情感性。语文是最富有生命和情感的学科,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唤起学生对文本情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感受到文本的各种情感。审美化的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成为热烈浓郁的教学情、学习情和各种丰富细腻的情感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怀着对语文教学的爱,怀着对学生的爱,用富含情感的教学方法、教学言语实现教学目标。如教学《祝福》时可这样导入:“漫天大雪,爆竹声声。在现代文学人物画廊里,艰难地走出一位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神色悲哀、白发蓬松、目光呆滞的四十岁上下的女人。那又瘦又长的左手提着一个装着破碗的竹篮,干枯的右手拄着一根下端开裂的长竹竿。她,就是祥林嫂——鲁迅小说《祝福》中的主人公,一个惨遭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迫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的《祝福》。”通过文学独白的方式,既高度概括出小说主人翁祥林嫂的形象,又营造出一种凄美之境,激起学生的审美热情。
二、重视朗读教学,培养学生审美感知力
审美感知力的培养方式主要有听和看,旨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领悟生活中的美。首先要重视朗读。朗诵教学是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审美感知力的重要途径。朗读往往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朗读过程是了解和欣赏的过程,教师要启发培养学生美读,品味其情调,或情绪激昂,或豪放悲壮,或凄切哀婉,或伤感低沉。朗读能让学生展开想象,涵养美感。如教学《雨霖铃》与《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可采用范读法指导学生把握好作品的感情基调,整体感知词的内容与词中所蕴含的人情美与深刻哲理。《雨霖铃》的感情基调格外低沉,词的上片描写了词人与爱人在深秋的傍晚依依惜别的情景,下片描写了词人想象别后羁旅生活的情状。《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视为宋词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表现出词人对历史战争场景的感怀与对英雄任务的敬仰,词末应进行低调处理,读得洒脱一些。其次要加强利用多媒体教学,运用幻灯、投影、录像、录音带、电视媒介等把文字作品变为具体可感的审美形象,提高学生的审美感知力。
三、激发审美情感,让审美主体走进艺术
著名的教育家普列汉诺夫说:“美则凭直感的能力而被认识。”文学作品是人类的一种特殊创造,它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所以,它本身便具有美的特性。在学习鉴赏活动中,当学生感受到某种美的事物、美的言行、美的情操时,就会产生一种兴奋、愉悦感,进而激起学生向往和追求美好生活、培养高尚情操的理想和愿望。如教学《沁园春·长沙》时,就可借助绚丽多彩的江南秋景展开想象,并用优美的语言散文诗般地表达出来。如“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由眼前岳麓山的枫林联想到祖国无数山岳中那一重重山、一层层树,让自然之神彩笔一抹,晕染得一片嫣红,比二月笑放的春花还要艳丽,比六月飘舞的彩霞还要绚丽。“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转化为散文诗:秋水澄澈,秋江碧波,眼前的湘江,时值秋季更加清澈晶莹,如碧绿的翡翠,又如透明的水晶。江面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渡。静中有动,生机勃勃。这样通过想象和再创造重新走进艺术创造的境界中,真切感受到词中所描绘的雄奇伟丽景物的壮美,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体会词中蕴含的革命者心灵的崇高美。
四、放飞情感思绪,用美好的情感创造美
中职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激发自己的情感,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德国著名文艺理论家莱辛说过:在艺术作品中,发现是美的东西,通常不是由眼睛,而是由想象力发现的。因此,想象力是创造美的基本前提条件。如教学《再别康桥》时,当我们读到“金柳”、“青荇”、“星辉”时,可以感受到徐志摩对于康桥的恋恋不舍;《赤壁赋》中“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可以体验到苏轼面对美景时的超脱情怀。所以说语文教材是一种很好的、能够帮助学生发现美的素材,这个素材中的自然、人物、历史、风俗等都体现出对于学生的审美教育的满足,让学生从中体会到或含蓄深沉、或热烈奔放的美,继而让学生体会到什么是真、善、美。学生的想象,就是对于美的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学生的思维拓展的过程就是审美能力提高的过程,所以教师必须对这种行为给予鼓励,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发挥其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要结合当地实际的教育情况,充分发掘和应用当地的教育资源,选取出当地优秀的文化传统,作为额外的文化美育资源,充当语文教学的鲜活案例,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地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总之,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感性的基础上得到理性的提炼,并不断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尽力捕捉新鲜而独特的情思。学生正是在这样的精神活动中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获得了审美的愉悦。逐渐将在作品中、意象中蕴涵着的美渗透到学生的心中,净化他们的心灵,提升他们的人格。
参考文献:
[1]李小琴.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新课程(教师版),2010(8).
关键词: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平凡的世界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4-0009-02
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两种艺术形式就已建立起了十分密切的联系。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搬上了荧幕。而影视剧作品的热播引发观众对文学作品的追捧,文字和影视作为两种重要的传播媒介,彼此对同一故事、同一人物的表现孰优孰劣,就引起了网络的热议。本文以热播的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为例,浅谈文学作品被改编成为影视剧作品时,各自的语言特点及其表达异同。
一、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语言的定义
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主要指我们现代汉语的范畴,通过将现代汉民族语言进行高度加工,形成符合社会规范化的语言。在文学作品的运用中,还会融入一些口语和方言,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征,更符合某一特定人物形象的需要。
影视语言指影视剧作品在传达和交流信息时所用到的各种技巧、手段的一种统称。构成影视剧作品的最基本的语言单元,即镜头;不同镜头按照表意的需要进行特殊的组接和安排被称之为蒙太奇;影视剧在表达的过程中还会借助灯光、音乐、音响、构图等多种艺术手法来辅助于作品的表达。
好的文学作品自然会成为影视剧改编的热点,小说与影视结缘,加快了这部作品商业化的运作,却无法改变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自身的特点。
二、叙事中的差异
很多作家都坦言,写作是条非常辛苦的道路。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必须借助文字来表达。而文字作为文学作品的唯一表现媒介,既是抽象的符号又能产生丰富的意境,这两者之间的联系,则是通过作者借助文学独有的表现手法达到的。相信很多人都会熟记《平凡的世界》小说开始的这段:“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路遥用这一段叙述,展示出故事发生的背景及环境。其中,对于惊蛰时节独有的雨雪天,作者采用了“细蒙蒙”、“纷纷淋淋”等词语进行了细腻的描绘,让读者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借助自己的想象去体验这场雨。最后一句“但那真正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更是对故事要展开的中心内容的铺垫。
相对来说,影视作品的语言就生动多了,不同景别的镜头产生出不同的表现效果。如远景和全景景别的镜头最适宜展现空间环境,一个镜头就可以把一大段的描写性的文字表现出来。在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通过三组远景景别的摇镜头展现黄土高原惊蛰时节雨雪天,洁白的雪花纷纷洒洒的飘落在沟壑万千的黄土之上,深深浅浅的白覆盖了这片窑洞,这是观众再熟悉不过的黄土高原。生动、具体、直观的展现,观众不需要借助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就能很轻松的知晓空间场景所展现的内容。这种独有的空间表现力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往往能带给观众更深刻的印象和感受。
文字的叙述虽然全面,但缺乏了一定的动感,可以通过语言的组织和内容的转换实现一种情感的传递;镜头虽然直接,但少了一种意境,往往需要音乐和语言的配合让观者产生一种情景上的互通。
三、人物塑造中的差异
文学作品用非常形象的语言将人物的外形、性格和思想描绘出来,让读者在字里行间去体会其中的含义和所要传达的感情。读者依据对文字的理解和想象参与作品中人物的塑造。很多作家为了对人物描写地更加生动具体,往往会借助特殊的修辞手法,如:讽刺、夸张、象征、比喻、对比等。影视作品则不同,将这些描写浓缩到演员的表情和动作之中,通过特殊镜头的展示,以一种动态的、立体的方式,让观众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感知作品中隐藏的文化内涵和中心思想。所以说,演员一出场就奠定了这个人物的形象,如小说主人公孙少平的出场,小说用了四百字详细描写了少平的外貌、衣着及步伐,留给读者的是一个忍受饥饿折磨、单薄、瘦弱的年轻小伙。每个读者都需要自己去想象,而少平在每个读者心中也是模糊的、唯一的。
影视剧作品在表现的时候就简单多了,演员袁弘黑瘦高挑的形象非常符合小说中少平的形象,当他踏着布鞋走过雪地时,特写镜头聚焦于他裤子上多出来的那块黑色补丁,不用过多的语言,观众已经知道这是一个家境窘困的少年。
影视语言比文学语言更加的形象、生动和直接展示人物形象,但文学语言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的描写,更加细腻的展开对人物心理的描写。有时候一段心理描写就是一整页,甚至是一个小章节。相对于文学作品没有固定字数限制的尽情表达,影视剧作品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而且要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完成一段故事情节的推演,势必不会在人物心理活动中花费太多时间。影视作品中对于人物心理的表现主要借助演员的表演,辅助于特殊的镜头和表现形式来展现。比如,在田晓霞牺牲后,孙少平在晓霞家中阅读小霞留下的日记,特写镜头分别表现了孙少平失去爱人的心痛和田福军失去女儿的痛苦,虽然不同于文学作品中细腻的内心描写,但特写镜头放大了人物痛苦的表情,通过一滴滴滚落的泪珠和痛苦的眼神,人物内心无法言状的痛楚就直接鲜明的表现出来了。除了特写镜头外,空镜头、主观镜头、长镜头都是影视剧中表现人物心理的镜头语言。
影视创作中的多种技术手段都可以达到对原著人物的心理、思想感情的视觉处理,如摄影的角度、构图、光线和色彩的运用,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室内场景的设置来体现。也可以通过闪回蒙太奇的方式进行表现,将影片中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通过镜头的方式快速地剪辑在一起,借助不同的色彩加以区分,或黑白、或发红、发黄、发暗,表现人物的所思、所感、所想和所虑。
影视作品是一种视听艺术,除了镜头的充分展示外,音乐也是对人物心理的直接是诉说。除此以外,内心独白和旁白也是影视作品中常用表现人物心理的手段之一。曾有观众质疑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使用了过多的旁白,干扰了叙事。对于像《平凡的世界》这样一部气势恢宏的作品来说,需要适当的旁白做补充性叙事,更重要的是,需要用这种方式来表现不同人物在不同状态下的心路历程。
四、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的语言共通性
由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作品,无论情节结构、时空处理、视听造型都遵从于原著。影视剧作品将间接、抽象、多义的文学形象转变为直接、具体、单一的荧幕形象,把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分析变成观众对作品的直接体验,是现代商业模式下媒介传播的必然趋势。
无论是文学作品中的文字还是影视作品中的镜头和声音,他们都是基于对作品中故事的全力展示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在思想内容的表达和语言风格上都具有同样的逻辑性,即遵从作品本身的风格和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设定。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一代人不懈奋斗的缩影,更是中国特定时期的代表。这部作品以质朴的语言、强烈的纪实感影响着中国文坛,多少年后,当同样充满了黄土泥腥味的电视剧作品同样也用这种质朴和纪实性震撼着观众、感染着观众。无论是使用规范的语言描述,还是镜头下影视剧演员的表情、语言和动作的着力刻画,都让那一个个鲜活的、真实的、透着强大生命力的孙少安、孙少平、呈现在观众面前。
参考文献:
[1]路遥.平凡的世界[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
在新课标教学理论的观照与实践的探索下,笔者以为实施中学语文文学作品教学的侧重点在于语言感悟,情感共鸣,思维拓展,审美体验,人文关怀等。
一、语言感悟是文学作品教学的切入点
语言感悟是中学文学教学的切入点,也是文学鉴赏的立足点。
新课程标准规定:“语文教学要培养语感”,要求“揣摩、品味,多角度进行语言感悟”。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快速领悟性与直觉思维性,尽量克服语文教学中肢解性的所谓语言能力训练的弊端,摆脱语言孤立性的毛病,融语言训练于知情义结合的语境之中。
语言是文学作品外化的载体和媒介。欣赏文学作品,就必须较好地把握文学语言。由于文学语言的内在张力与丰富的蕴涵,常常以含蓄见长,里面往往隐含着大量的信息。因此欣赏文学作品,常常要领会“言外之意”,聆听“弦外之音”,捕捉“象外之象”。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如果拘于有迹象的文字,而抛弃了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至多只能够鉴赏一半,有时连一半也鉴赏不到,因为那没有说出来的一部分反而是极重要的。”因此要捕捉语言的意蕴,语言感悟力就显得至关重要。那么具体教学中应如何操作呢?
1.着眼于朗读,读中带感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我们常常忽视学生整体与个体的放声朗读与默默吟咏。那么学生的语感如何培养?对文章的直觉感悟又将如何?
因此必须放开手脚,让我们的学生放声朗读,感受言中之情,领悟弦外之音。努力去把握作者在文章中闪动的情感脉搏,静心去倾听作者在优美的语言文字中潺潺流淌的心灵声响。读出迥异的文风、读出不同的形象;读出酣畅文气、读出严谨文理、读出微言大义!
2.得益于大阅读,拓展语境
不仅在课堂上要加强语言的涵泳,课外也要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加大学生的阅读量,加强语言文字的刺激,增加大量的语言储备,积累一定的语感,便于拓展学生的言语境界。利用新语文课本、读本、新课标所规定必读的名篇佳作、新教材迁移教学下的美文时文,同时把语言学习与生活体验结合起来,真正体现“小课堂里有大课堂,小语文中有大语文”,真正体现语感培育取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的原则。
3.潜心于品味,品中带思
立足于语言感知,通过多角度、不同程度的语言揣摩,以言语作为利器去品读文学作品,品中带思,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敏感度与直觉思维力。如鉴赏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前村雪地里,昨夜一枝开”、“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通过品读,感悟其“绿”之境界、“一”之精妙、“雪”之形象。在实际教学中就比较容易进入文学作品的内在蕴涵与情感境界,从而实现文学阅读教学与鉴赏由外向内的最佳切入。
二、情感体验是文学作品教学的共鸣点
古代文学理论家刘勰所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维,经定而后维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也。”一切文学作品都有它们内在的情理经维与情感脉络,解读、赏析文学作品就必须探本求源,寻找内理,把握心声。
1.利用文本优势,调动情感体验
编入新教材的美文中,有着深厚的情感底蕴,潜在的情感力量,因此充分利用文本优势,构建文学教学情感体系:忠诚爱国情如《最后一课》《黄河颂》;亲情如《散步》《爸爸的花儿落了》;豪情如《观沧海》等等。在文学作品教学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积蓄,在优秀的文学作品内在情感因素的驱动下,加大情感熏陶,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2.协同三者关系,促进情感体验
在文学作品教学中必须处理好“文本(作者)”、“教师(教者)”、“学生(学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即作家、老师、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观照,自然就必须处理好文情、师情、学情三者合一的情感共谐。因此把握好教学起点,以作品为载体,知人论世,把情感体验作为文学作品教学的共鸣点,努力创造出一个融作者思想、教者思路、学生思维情感体验于一体的多角度、立体式的共鸣与回应,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情绪,促进师生在教学场中的情感互动,更好地解读文学作品,还原文学的本性与本真。
3.创设课堂情境,激感体验
在实际教学中,可利用课前导入来铺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情感体验。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课前导入:“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庄重,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另外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里也有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感受一下他成长中的酸甜苦辣。”此解说词营造了情感教学氛围,无疑激发了学生对文本最初的情感体验。
4.精读精析,加深情感体验
一、中西文化差异性对中西文学作品翻译过的影响分析
(一)英美文学作品会受基督思想的影响对于英美文学作品而言,其主要的文化受到《圣经》思想的影响。《圣经》可以视为西方人心中的基本道德标准,而整个文化的形成在整个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对于文学作品的翻译人员而言,在作品的翻译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圣经》中的主要思想,从而在翻译的过程中更好的掌握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思想,在根本意义上减少文化表达差异性。在很多西方的文学作品中会存在诗歌以及戏剧作品,这就要求作品的翻译人员要了解基本文化内涵,在翻译过程中要掌握作者的主要思想内涵,将作品的内容得到充分的诠释,将差异性的文化降到最低状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作品翻译的内涵。
(二)英美文学作品主要以希腊罗马文化为基本内容在西方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其基本的思想会受到古希腊文化的影响,因此在文章内容的表达过程中会存在较多的宗教思想,虽然时代在不断的发展,但是由于思想的根深蒂固一些英美作者在作品创作的过程中还会展现古罗马的基本文化,而这些文化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翻译内容的差异性。这就要求相关作品的翻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要掌握神话内容的翻译技巧,将作者的基本思想通过全面性的分析展现出来,从而使读者在作品欣赏的过程中可以理解基本的内涵,从而减少翻译过程中由于文化不同所产生的差异性。
二、英美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基本技巧策略
(一)了解作品的立场以及作者的思想对于作品的翻译人员而言,在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一定会融入自己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因此,在作品的翻译中一定会与作者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差异性。这就要求作品的翻译人员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翻译模式,减少自己的主观意识以及情感融入,与此同时在翻译的过程中也要减少政治方面的影响,从而减少翻译人员的二次创作。妥善的处理好自己的情感立场,实现作者的思想表达。
(二)作品与翻译人员之间的主要关系在作品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翻译人员与翻译作品之间的关系,而这种关系在作品的翻译过程中占有重要的意义。翻译人员在作品的翻译过程中首先应该站在自身的角度进行思考,要对读者的基本思想进行了解,从而在这种基础之上使作品的翻译得到充分表达,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注重自己的表达能力,提高对文化背景的掌握能力以及文章的理解能力,从而实现不同视觉下的作品翻译。其次,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人员一定要了解作品的文化背景,恰当的选择翻译的语言,从而在根本意义上满足读者的基本需求。
三、结合中外文化背景差异开展翻译教学
对于我国现有的高等院校中的英语专业在校大学生群体而言,在学习英汉翻译课程的过程中,应当切实而充分地加强对中外文化体系中的差异性状况的学习与关照力度,要像上文中已经论述的那样,在实施英语文本汉译工作的过程中,在中文文本的表述性实践场域中,将翻译者对中外文化形态差异状况的学习成果,将翻译者对外国文化风俗以及历史流变的学习了解成果自然性地融合到汉语文本的表述过程中,实施英汉翻译的技法教学工作,重点不在于对具体技法形态的讨论和解析,而是在于将中外文化差异的客观状况有效地融入到英汉翻译教学工作的实践路径之中。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要想在减少文化内涵所产生的差异性,就应该要求相关的翻译人员在作品翻译的过程中掌握不同地区的文化内涵,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从而在翻译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作者的基本思想,在一定意义上实现综合性的翻译模式。与此同时,相关的翻译人员一定要在翻译的过程中充分展现不同地区的文化内涵,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西方文化,通过与作者的交流形成一种心理上的碰撞。因此,通过翻译技能的优化为我国与英美文化的交流奠定良好基础。
作者:蒋兴君 单位: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大力扶持和就业格局的变化,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的高职院校发展迅猛异常,在校学生逐年增加。但由于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设置上,往往倾向于以单纯的“职业能力”来定位学生的价值,存在重技能、轻文化,重操作、轻修养的问题,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使教育的历史使命和终极目标发生了偏离和错位,使职业院校毕业的学生走入社会后普遍存在文化素养较低,出现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发生偏移等问题。针对这一现象,一些有识之士纷纷呼吁,应在职业院校加强人文教育特别是优秀文学作品教学,加强优秀文学作品对学生的薰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培养出既有职业技能,又有丰富人文内涵的高素质人才。
一、目前职业院校文学作品教学存在的问题
1.文学作品课程的吸引力在悄悄弱化中华优秀文学作品教学已走过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其间曾有过辉煌,中国名著、世界名著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精神食粮,无论是工科生还是文科生,无论是重点大学的学生还是职业院校的学生,那个没读过《三国演义》、《红楼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母亲》、《战争与和平》。但时至今日,昔日风光已消失殆尽。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作为其研究对象的文学作品在当下功利化的环境中不断“边缘化”和“世俗化”,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一落千丈。另一方面,当代中国文学与古代文学、外国文学相比,其学科内涵与学养积累本来就有着先天的不足,在这一大背景的衬托下,更显捉襟见肘。
2.文学作品教学课时一减再减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成为教师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教育部连续三次召开全国高职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明确了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指导方针。基于这一方针,高职高专院校在课程的设置上进一步向实践倾斜,对一些理论性强、与就业直接关系不大的课程逐步削减,文学作品的课时量几乎减少了一半。
3.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和耐力与普通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在专业水平方面并无明显差距,只是人文素质和知识面处于劣势。总体而言,高职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知识储备不足,特别是对数对职业学院学生文学作品教学的思考姜霞(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16)摘要:围绕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要求,以专职教师的视角,就文学作品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和讨论,并结合教学经验进一步探讨了应对方法和措施。关键词:职业院校;文学作品;教学;思考学、外语缺乏学习热情,文学素养较差,不喜欢理论性强的学科,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较欠缺。此外,受社会风气的影响,现在的学生虽然视野较开阔,接受知识能力较强,但往往急功近利,坐不得冷板凳。对于教师布置的课下阅读作业,也大多虚与委蛇,敷衍搪塞,不愿意认真地去完成。或者迫于就业压力,忙于考这个“本”那个“证”,精力分散,上课自然就不可能专心致志了。
二、加强高职文学作品教学的措施
针对以上实际问题,笔者从一个专业教师的视角,就如何突出该课程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应对措施。
1.努力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富有特色的校园人文环境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文化背景,高职院校应当树立一个理想和目标,通过构建一种能体现人文关怀、尊重科学与民主、充满理性和自由之光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浸润其中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思维习惯和价值取向的自然生成,真正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作为专业教师,在上第一节课时,一定要先讲明该课程的性质特点及正确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以抵御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和错误观点的消极影响。通过张扬具有人文精神的文学教育,重建对文学的信心。
2.改革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满足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人文素质方面的要求根据以上情况,笔者对课程内容作了如下调整:在不多的课堂教学中,侧重于文学作品写作背景、中心思想、作者介绍等的讲解,将作品的阅读作为课下作业布置给学生。为了保证任务的落实不流于形式,要求学生一定要记读书笔记,并作为一项考查内容记入成绩。当涉及作品时,注意结合学生的阅读印象和碰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价。布置作业时,采取“少而精”的原则,既让水平一般的学生不感到无从下手,又要让好学生觉得有发挥才能的余地。这样,在对作业进行考评时,才能凸显档次,体现公正原则。教学内容的变革必然会牵涉到对教材的选择或重编。在教材的选择上,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那些覆盖面广、趣味性强、理论深度适中的教材。有条件的院校也可本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在博参深思的前提下编写针对性强的教材。有了合适的教学内容,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授依然很重要,但主要由教师点拨,要求学生在课后的阅读中去体验、去感悟作品,并写下心得和体会,既注重审美鉴赏力的提高,又强调写作方面的训练。同时,还加入了专题报告式、讨论式教学方法作为补充。所谓专题报告式,是由教师指定作品,让学生阅读,根据笔记选定一名学生做专题报告,其他学生参与讨论,教师最后分析总结;讨论式教学则由教师集中选出几个与所讲内容有关的话题,让学生分组自由讨论,并记录下讨论结果,中间教师可适当加以引导,最后再由教师对讨论结果进行分析、点评,并加以总结。对新的教学方式的尝试和运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突出并强化了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手段设计和制作教学课件,使学生迅速掌握学习要点,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可以通过建立影视资料库的方式,让学生结合课堂教学观摩经典作品,感受名作的艺术魅力,体会创作的奥秘。
3.依托校园文化平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职业学校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包括组织、应变、创新、观察、判断、交际等能力的灵活运用。职教学生因具有良好的能力基础和外向、好动、热情的天性,容易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学校可以学生社团为依托和载体,通过学生社团开展的各类文化活动,将专业学习融入文化活动之中,既可发挥职教学生的优势,又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更能在社团活动中不断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完善其综合素质。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文学活动,如创办文学刊物、组织诗朗诵、排演剧目,等等。
通过学校创办的校内文学刊物,从征集稿件、评审到输入、排版、印刷,每个步骤的每个环节,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所帮助,让学生的写作能力、交际能力、观察思维与辨析能力、编辑水平、电脑操作水平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团体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加强。鼓励专业教师参与和指导,教师通过亲身示范、点评作品等方式为学生的发展指明方向,帮助他们逐步树立写作信心,为今后成功地选择人生道路打下良好的人文基础。职业教育是一个巨大的、尚未完全开发的市场。正因如此,重视根据职教学生特点因材施教,加深其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及中国古典文学的研习,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知识底蕴,增强其文化素养和总体的知识水平和层次,在高职教育得到认可和发展的今天表现得尤为突出。
【摘要】在进行当代高职生德育培养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不同的教育形式来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励志文学作品类的阅读能够让学生在进行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道德精神,是德育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探讨了当前德育励志文学作品阅读与高职生德育小伙融合的必要性,目的是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让高职生能够有一个良好的社会价值观,提升学生的自主审美意识,塑造崇高的道德信仰。
【关键词】励志文学作品;高职生德育;教学改革
一、励志文学作品阅读激发高职生爱国热情
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要群体,因此,学生爱国意识培养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想要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爱国热情,就需要先了解我国的历史和文化,让国家不再是一个平面化的符号,形成爱国情感。励志文学作品中,有着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特点,包含着国家和民族在历史长河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战斗和奋斗的故事,通过励志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的发展历程。例如,孙黎的代表作《荷花淀》,主要的内容就是抗日期间我国《荷花淀》这一地区的男人和女人们在进行的过程中所发挥出来的革命意识和红色精神,以及当时我国在受到侵略之后人们的生活状态及日常的生活情景,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了解主人公当时所处的历史文化意义,所受到的革命压迫,以及妇女们在抗日期间所遭到日本兵无情的摧残。从另一面看在作品中还表达出了我国革命人士在与日本兵侵略者之间所展开的紧张的追逐战,其中“小船拼命往前摇”“大船追的很”等等,这些内容的描述,也能够帮助高职生在提高文学常识的情况下认识到所带来的战争危害,与当时焦灼的战争内容,将民族的存亡大业,体现在了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同时也通过激烈的战场打斗来充分的表达出战争所带来的残酷。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当时那个时代个人的生活情况,命运与国家之间的纽带,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革命情感,养成良好的先烈意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随时以国家的利益为先。了解主人公所表达出了坚强勇敢的革命品质,为国家随时准备牺牲的爱国情怀,通过励志作品能够让原本只躺在教材和教科书中的内容,进行一个详细的全面的宣传和教导,其中最为典型的文章中普通妇女的言论:“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这样的白话读起来却能够震撼心灵,引出学生的强烈共鸣。
二、励志文学作品阅读提高高职生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培养是一个人道德素养的主要表现特点,励志文学作品的阅读能够让高职生树立健康的审美意识,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就在于,学生直接面对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岗位意识,并且能够直面现代社会所存在的诱惑。当下很多学生受到网络不良因素的影响,形成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同时还养成了以貌取人的不良风气,已经难以辨别美与丑、善于恶,从而形成低俗不雅的审美取向。历史文学作品阅读的重要性就在于能够将人物鲜活的塑造出来,将其所具有的高尚人格体现在读者面前,潜移默化的纠正读者的审美意识,告诉读者正确的审美方向,有一个良好的职业追求,这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讲是重要的教育形式。例如,英国文学家所创造的《简爱》中塑造出来一个自尊自爱的优雅女性,女主人公有一段对白:“你认为,我贫穷,卑微,长相普通,个子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吗?你错了,我的灵魂和你一样充实,我的心和你一样丰富”这些文章内容都充分的说明了。一个人外貌美丑以及贫穷富贵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其所具有的自立自强,勇敢追求生活自由的品格,优秀的品质能够让人有一个良好的生活态度,在人群面前也能够充满自信,让读者能够不由自主的喜欢上文章中的主人公,并且认为优雅品质能够打动人心,这是励志文学作品的主要表达形式,也是让读者能够纠正自身的错误,形成审美意识的重要途径。
三、励志文学作品阅读塑造高职生健全人格
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数都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因此与社会的深度接触是学生养成良好的岗位习惯的重要途径,高职生能不能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正确地面对困难与挫折,具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理态度,主动进行解决问题方案的制定就变得越来越重要。高校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要致力于高职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提供一个有力支撑,这就需要通过励志文学作品来带给读者面对工作挫折的勇气,通过正确的文学作品的选择让学生在困难面前保持一个积极心态,在绝望中主动寻找希望。例如,在《平凡的世界》中有这样一段话“连伟人的一生都充满了那么大的艰辛,一个平凡的人吃点儿苦又算的了什么呢?”文学作品中的言论都极具感染力,能够让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同自己,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
总结
综上所述,在进行大学德育培养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励志文学作品阅读与高职生德育之间的契合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高职生的审美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崇高的信仰,培养学生健全的道德人格,弥补高职生德育培养中的缺陷和不足,通过励志文学作品来帮助学生养成借助作品中的情节起伏来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的习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励志作品文学为引导的教学理念,实现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解决道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优化高职生的个人素养。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茶文学作品英语翻译策略
1中国茶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茶艺语言的准确性把握不当,内容不迎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第一,译者在翻译时对茶艺语言的准确性把握不当。茶艺属于中国的独特文化内容之一,在许多细节的理解上有更加深刻的意蕴,以及在发展成形中,对翻译人员的专业性以及文学艺术性等方面都作出了明显的要求。茶文学作品本身语言形式就丰富多样,简单的直译难以表现茶文学作品的独特意蕴以及深刻内涵,因实际翻译过程中,语言的失真、对相关语言的理解不足都大大降低了翻译的准确性。茶文学作品中常常包含专业性的词汇,一旦理解上出现偏差,就会将这些专业性词汇错误翻译,或者是出现各种歧义的翻译问题,因此目前茶文学作品在茶艺语言的准确性上把握不当,尤其是专业性词汇的翻译上,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解与解读。第二,茶文学作品翻译的内容不能迎合英语的实际表达习惯。中国的茶文学作品包含中国发展悠久的茶文化,且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模式,茶文学作品翻译的模式随之也确定下来,但是中西方人的语言表达习惯是有着明显差异的,在翻译的过程中会出现翻译内容与西方表达习惯冲突的情况,或者是为满足表达习惯,牺牲茶文学作品的意蕴与内涵等情况。无论是哪一种情况,是只注重茶文学作品的翻译忽视双方的语言表达习惯、还是一味地迎合西方的语言表达习惯,冲突了茶文学作品的内涵解读等等,这些问题严重限制了茶文学作品的翻译质量,使得茶文学作品的翻译与英语表达习惯之间的冲突问题显著。
1.2茶文学作品的翻译技巧陈旧
中国的茶文化在不断地发展,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逐渐形成了固定的翻译模式,但是茶艺语言并不是全然没有变化的,茶艺语言中也不断出现全新的元素,茶艺语言的新元素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传统茶艺的陈旧内涵,推陈出新的同时,也做到了与时俱进。虽然茶艺文化在不断地发展革新,但是翻译的内容以及翻译时的技巧还与过去无异,绝大多数情况下仍然局限于传统的翻译方式,在理念创新上仍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当前翻译的模式固有陈旧,其中运用到的翻译技巧数量不足,要巧妙地在翻译作品中反映中国的茶文化,必须利用多种多样的翻译技巧,让文化意蕴充分表达,但是现阶段的翻译作品显然不足,且翻译内容难以满足时代的需求,受众不能很好地领悟到中国的茶文化,对茶艺的内涵也了解甚少,长期以往,将严重影响人们对于茶艺的主观印象,茶艺作品的翻译出现明显的文化缺失。
1.3茶文学作品译者专业素质低
茶文学作品的翻译虽然不属于生僻难以理解的翻译任务,但是对于译者的文化素养以及翻译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译者如果对茶文化完全不了解,在翻译时很容易受到主观思维的限制,将自己的片面理解叠加到茶艺作品的翻译中。茶文学作品的翻译要求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同时该项翻译任务属于系统的、专业能力要求高的翻译工作,译者在保持高度英文表述能力的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语文文学素养,对茶文化有一定的思考与解读,避免孤立的、片面的展开翻译工作。此外,译者良好的文学素养还可以支持其自主的了解与茶相关的文学知识,包括茶的种类、沏茶、品茶以及识茶的方式与方法,饮茶时的具体要求等等,包括我国诸多与茶相关的文化习俗、或是各类文化遗产,例如河南信阳的茶文化、茶艺表演等,对这些内容的了解与掌握,可以协助译者提升自我的文学素养,进而协助译者完成相关的茶文学作品的翻译。但是结合实际,可以发现绝大部分译者缺乏这样的意识,只是简单地将茶文学作品直译,忽视文化与内涵的解读,导致茶文学作品翻译以后整体质量偏低。
2基于中国茶文化优化茶文学作品翻译的策略
2.1强化茶艺语言专业化术语的培养
要保证茶文学作品的翻译质量,需要翻译人员对我国传统的茶文化有良好的认知度与理解度,片面的理解会导致翻译方面的错误,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往往都是来自于对茶艺语言专业化术语的理解不足,因而为提升相关人员的翻译能力,要解决中西方文化中的差异与不足,译者要找出翻译中有关茶艺作品的术语,进一步理解并解读,结合中西方的语言文化差异,在翻译时注意利用一定的技巧尽可能的减少文化差异,规范茶文学翻译作品的语言,做好中文翻译为英文时的协调与转换工作。茶文学作品包含的术语数量多,种类复杂,例如:表示茶味干调清香的专业术语包括“清冽”、“浓酽”、“沁著茶香”、“齿颊留香”、以及“芝兰之气”等,在形容茶的外形时,还使用“心芽”、“身骨”、“脱档”、“破口”、“短碎”、“黄头”等词汇;而人们形容品茶之后的直接感受,可以使用“喉韵”、“烟熏味”、“青味”、“锁喉”等词汇。这些专业性的术语,翻译人员如果不提前了解并掌握,在实际翻译时就会出现明显的知识空位,且茶的种类、地域、收获季节、口感以及炒制方式等都有差别。只有明确这些内容,并在翻译时巧妙地表现出,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展现茶文化相关的知识与意蕴,简单的直译只能让人们感受茶文学作品的浅层表意,不能促进中西方深层次的文化交流。所以译者要强化自身在茶文学作品中专业性术语的学习,再将翻译结果表现在作品中,协助展现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真实魅力。
2.2协助做好直译与意译之间的转化
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语言上不同的表现力,在中国的语言习惯中,在人称使用、语序表达等多方面不同于西方的文化,在茶文学作品的翻译中,难免会存在关于思维模式、风土人情以及其它诸多的文化差异,部分译者容易受到中文母语的干扰,在翻译时,很容易因为自身的语言习惯,导致翻译过程中“直译”现象的出现。直译是译者站在中文传统语言模式的角度,按照习惯的语法表达形式,对茶文学作品进行直接的翻译,即逐字逐句的翻译内容。这种翻译的形式,大大削减了茶文学作品中的深刻意蕴,同时翻译的语言文学性较低,文字整体表述枯燥乏味,甚至影响读者的实际阅读体验,茶文化的相关内涵以及意蕴难以在翻译作品中表现。例如,《茶经》是我国第一部较高水准的与茶文化相关的文学性作品,许多译者在翻译《茶经》时,面对《茶经》中涉及的“中庸”、“敬”的茶道精神等理解不足,包括《茶经》中谦和中庸的“和”茶道精神,这些内容译者翻译时不能很好地掌握翻译的技巧,导致实际翻译时只能直译,使得翻译结果偏离了文章的原意,不利于体现茶文学作品的实际内涵。因此,译者要注意协助做好直译与意译之间的转化,保证翻译的结果贴近文学作品本身的意义。
2.3提升翻译队伍中人员的素质水平
茶文学作品的翻译对于译者而言是有一定深度的翻译工作,译者必须对中式文化以及中西方语言相关的文化有一定的理解与分析,翻译人员的综合素质影响着作品的最终呈现面貌。对于译者来说,翻译时不能仅仅考虑西方国家的语言习惯以及语言表述特点,要站在西方语言的角度上,结合中式的语言文化,二者融合,加以对茶文化的理解与吸收,尊重双方国家的主要理念,把握好翻译环节的每一部分,进而准确无误的翻译茶文学作品。译者要注意从两方面提升自我的素质水平:一是在翻译工作中,译者的英语水平是翻译质量好坏的关键,因此译者要注意时刻学习新知识,积累并吸收英语词汇以及解释,熟练掌握中西方语言中的转换技巧,明确直译、意译以及各种词形的转换,将这些翻译方式组合着使用,避免单一的、孤立的使用某一种方式,协助自己英语翻译水平的提升。二是在中式文化的学习上,译者翻译茶文学作品,就需要对我国茶文化相关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与认知,在认识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与茶相关的知识体系,研究茶文学作品包含的深刻意蕴以及内涵,进而完善茶艺语言英语翻译的实际用语体系,且社会要逐渐建立起筛选机制,提升翻译人员的工作准入标准,协助把握译者的综合素质水平,进而提升茶文学作品翻译团队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