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卫生学校论文

卫生学校论文

时间:2022-12-23 05:57: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卫生学校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卫生学校论文

第1篇

当前中专卫生学校的计算机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很多计算机教师并不是本专业出身,专业水平不够扎实,对于难度较高的计算机操作问题不能有效解决,也就不能给那些喜欢钻研的学生以有效的指导。教师也缺乏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结构,对学生的心理不能有效把握,不能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方式,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二、优化中专卫生学校计算机教学模式的策略

1.引导学生明确计算机学习动机和目标

思想决定行为,中专卫生学校要想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让他们拥有明确的计算机学习动机和目标。中专卫生学校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计算机教学的目标就是学以致用,满足学生参加工作后的计算机技术能力需求。计算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与就业市场状况紧密联系起来,要让学生明确知道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会用到哪些计算机技术。同时,中专卫生学校应经常组织学生到医疗行业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观摩、学习和专业实习,让他们体会到计算机技术能力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进而让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目标得到明确,提升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计算机学习效果。

2.选取和研发中专卫生学校计算机专用教材和教学软件

我国中专卫生学校有着自身独特的教育特点,中专卫校的计算机教学也应该考虑到自身的专业特殊性,要选取和研发与中专卫生学校计算机教学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教材和教学软件。计算机教材和教学软件要注意及时更新,其内容要与中专卫生学校的医学教育特点紧密联系,还要与中专卫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目标范围紧密结合。

3.不断创新计算机教学方式方法

中专卫生学校计算机教师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要采取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地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一些学生喜欢上网玩游戏的特点,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增添一些与所教授课程相关的益智游戏,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另外,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趣味性较强的与课程相关的漫画和插图,并给学生以启发式的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教师最后再给予讲解。通过这样的方式,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计算机教学质量水平。

4.不断加强计算机师资队伍建设

一切伟大的构想和蓝图都是要由具体的人来实施的,中专卫生学校要想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就必须不断加强计算机师资队伍建设。中专卫生学校要努力引进一批专业出身的高水平计算机教师,以提高计算机教师队伍的整体战斗力。同时,中专卫生学校还要加强对现有计算机教师的专业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技术技能。另外,中专卫生学校还要加大对计算机教师队伍的工作考核力度,对于工作质量高的教师要给予适当奖励,对于教学效果不佳的教师要帮助他们找出问题所在,全面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

三、结语

第2篇

卫生职业学校的教育科学研究管理工作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但由于卫生学校强调专业性,因而长期忽视教育研究工作并缺乏有效的监管,致使教研管理距离正规化相去太远。现就某卫生职业学校教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如下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1 现存问题

1.1教研管理组织结构不健全 缺乏健全的组织结构,一般仅设一个职位,不能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科研组织管理网络,教研管理机构形同虚设。

1.2职责不清 卫生学校中教研管理所承担的工作,只是安排学术活动、参与听课和教评教学检查、论文收集、校刊审编和各级科研课题申报组织而已,没有形成以教研管理牵头的致力于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严密的、制度化的管理机制。

1.3日常管理不规范 教研管理工作的主要问题在更多时候出现在日常管理上。首先是日常工作随机性比较大,工作目标没有硬性规定;其次是资料归档不规范,相关的科研课题过程及成果资料、各学科和教研组教研活动资料、教师个人教研档案等档案资料缺失或不完整;再次是业绩考核不清晰。

2 卫生学校教研管理职责

在医学教育工作中,教研管理服务对象主要有三种:一是学校的教学主管部门(主要是教务科和学生科);一是教研人员,主要是教师;三是教学工作的对象,即学生。与此相对应,教研管理的职责从宏观上应分为三大块。

2.1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开展学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

教研管理部门是实施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工作最基本的工作单元和组织机构。除了组织开展正常的教研工作外,它的另一项重要功能就是,承担着研究制定学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规划与计划以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任务,组织相关科研课题和项目的申报,并促进成果转化。应当说,教研管理在学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方面最具发言权,因为教学本身就是学科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源头和重要表现形式。为了能够提出更可行的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方案,教研管理应注意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及时总结和积累各种问题,并及时反馈,这会为将来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提供教学第一线的支持与论证。

2.2开展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素质,优化资源配置

在实施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教研管理部门需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全体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工作。采取专业培训、课题研究、举办研讨会等方式,进行有计划的培训,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专业水平。 转贴于

2.3组织教育教学实践和改革的相关研究,培养医学人才

卫生学校的科研内容要与本校教学实践和学生管理紧密联系,确定校内科研主题,组织教研活动或课题立项研究,开展交流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成果与心得,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同时,教研管理部门还要组织成员进行必要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关注学术前沿问题,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并促进科研成果向教学实践的转化,从而达到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医学生的目的。

3 完善教研管理的方法

3.1优化组织构成 设置主任、副主任和成员岗位,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3.2进行制度化管理 教研管理应有整体建设计划和发展目标,制定职能细则、行为规范和必要的监管制度;教研室负责领导和组织专业建设、常规管理、督导工作、师资建设考核和制定工作计划和总结(包括专业课程建设、教学、科研、学生实践、师资培养等方面);教研员个人要有学期计划和学期总结,即要总结上一学期教研计划完成情况,针对所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制定新学期教研计划。

3.3建立教师培训制度 在新进教师的带教工作中,强化科研能力的培养;定期对全体教师进行教育科研能力培训,以保障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始终能跟得上理论的进展,把握理论前沿。

3.4建立教研交流制度 即要定期进行教研活动,如集体备课(认真研究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计划、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分析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互相听课和对应的学习与交流,对研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典型的问题进行专题立项研究。教研室对教研活动进行必要的督导。

3.5建立科研管理制度 制定管理制度,组织教研员申报科研课题,将有价值的成果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实行适当的奖惩制度,督促教师提高学术水平。

3.7建立教研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包括建立教学文件、教学档案、图书资料以及教研员个人教学和科研档案。及时收集、整理重要教学文件并保存归档,以备各类教学评估、上级检查;及时收集、整理并妥善保管日常教学工作原始档案,这是教学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建立教师个人教学及科研档案,即建立教师个人教学论文及编写教材档案、教改立项档案、科研论文及著作档案、教学获奖档案和科研获奖档案,并在年末及时更新,为学校的各种统计工作提前做准备。

第3篇

【论文摘要】为适应当前社会对综合性卫生人才的特殊需求,这要求卫生教育者把教书与育人相结合,通过对德育教育方武的创新,不断培养出“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救死扶伤、团结合作、人文关怀”的新型卫生职业技术人才。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正经历着深层次的变革,新形势要求卫生教育者把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道德养成紧密结合起来,将素质教育融入到培养学生的各个教学环节之中,以培养“作风严谨、操作规范、尊重科学、医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为己任,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培养新型高素质卫生人才。为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实用性人才,这要求卫生职业教育德育工作者不断创新的教育模式,以发展的高标准应对现实的严要求。

1 中等卫生学校学生的特点:学生年龄小。综合素质不高。

学生在校年龄多为15岁—18岁,他们一方面思想活跃,渴望成才,但也韧性不足,遇到困难、挫折容易消沉泄气;同时缺乏辩证的思想方法,往往主观、偏激,容易被误导,既有表现自己才华和知识的强烈愿望,又受鄙薄职业教育观念的影响,承受着应试教育失败、对个人发展前景迷茫的心理压力等。

他们多是中考落榜生,这部分学生多存在厌学情绪,难教、难管、违纪率高,多数的学生不是因为对专业感兴趣或有明确的职业理想,而是在家长考虑了社会就业形势、个人就业能力甚至人际关系网等各种因素后为子女选择的学校和专业,因而他们缺乏学习兴趣、动力、压力。

2 德育教育思维创新:树立主体性的德育观和健康积极的人才观。

医学是一门神圣而又高风险的特殊职业,要使上述年龄普遍偏小,同时综合素质急需提高的学生毕业后能顺应岗位需要,做一位爱岗敬业、医德高尚、医技高超的医务人员,这就对卫生学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授人以技,同时还要授人以德。德高方能服人。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要从根本上改变德育教育模式。

改革开放使人“主体性”的思想得以确立。对学生而言即要求德育的出发点不是禁锢人、束缚人、约束人。而是以学生情感发展和精神成长为本,明确“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发展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理念,即主体性的德育观,它以培养主体性道德素质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它要求我们在学生道德个体性培养过程中不是简单地将一种主观愿望强加给学生,而是要将社会道德要求转化为学生自我要求,形成内在的道德认知和自觉的道德行为。

3 德育教育内容创新:以培养健康积极的心理素质和职业素质为本。

新时期我国卫生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医患之间矛盾被媒体最大化,这就要求德育工作必须重视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能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能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对自己及他人负责;能面对现实,正视挫折,并能从挫折中崛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相信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相信他人、相信组织和社会,遇到困难不退却,对前途充满信心,始终保持乐观、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工作,消除和预防矛盾、痛苦、抑郁和悲伤等消极的心理状态,唤醒、保持和调动学生的信心、热情、乐观向上、宽容大度和持之以恒的心理状态,这有助于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繁杂、苛刻的医疗工作。

4 德育教育方法创新。

4.1 说理教育法:即教师借助语言和事实启发、引导医护生自觉地接受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提高道德认知水平、指导道德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在说理过程中,应注意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愉快、民主氛围,这样有助于淡化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痕迹,防止居高临下。此外还应注重情理交融,以情动人,以理服人;注重说理的逻辑,做到有理有据。同时注意说理形式多样化,说理可以采取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

4.2 讨论法:即教师组织和指导医护生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道德问题展开讨论。讨论的教育意义在于经医护生集体讨论的道德准则有助于医护生个体态度的改变,且讨论的过程也会影响医护生的道德发展,并收到提升医护生道德判断能力的效果。但应注意在开展课堂讨论时要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愉快、民主的课堂氛围,确保医护生在课堂讨论中有自由思考的空间,并能主动而又真实地表达他们的观点。还应根据医护生道德发展阶段特点,启发其积极思考,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

4.3 实际锻炼法:医学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它的教学活动与专业课实验、实习及实际操作同实践技能活动紧密相连,因此其德育教学就不仅仅局限于几十平方米的教室,课堂的外延更加宽泛了,既可能是实验室,又可能是实习基地,也可能是临床医院的病区、病房,还可能是医疗卫生服务的社区。基于这一特殊性,故其德育教学方法可以采用实际锻炼法。实际锻炼法是一种组织受教育者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接受锻炼、训练,从而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教学方法。在德育教育方面,实际锻炼的主要功能在于通过组织医护生参加社区医疗服务和到医院见习、实习等实践活动,帮助他们把医学伦理道德知识、观点、信念、情感转化为道德践行,增强道德意志,丰富道德情感,不断提高道德认识。

总之,中等卫生学校的德育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教书育人的阵地,适时地结合教学内容把德育渗透到本门课教学中,使我们的教育做到既教育人,又发展人,坚持德育观念、内容、手段的不断创新,以培养适应新形势需要的新型卫生专业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第4篇

当时,蒋德才在南川区鸣玉镇中心卫生院已工作14年,获得中级职称后,他觉得自己在职称评聘上“已经走到头了”。

“当时,全区所有乡镇卫生院只有一人获得了高级职称。”蒋德才心里明白,能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评上高级职称的人,几乎是凤毛麟角。

2015年7月,《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职称评聘办法》正式实施,为基层全科医生的职称评聘,点亮了另一盏“灯”。

通过这次职称改革,蒋德才获得了副高职称。

“这项职称改革更大的意义在于,让更多的基层全科医生看到了希望。”蒋德才笑了。

扎根

蒋德才出生于一个医生世家。从小,他就跟着父亲四处出诊。

病人的痛苦和医生的重要,成为蒋德才眼里揉不碎的记忆。

高中快毕业时,蒋德才告诉父亲想学医。

这也正合父亲的心意。

随后,蒋德才考入涪陵地区卫生学校(今重庆市医药卫生学校),学习西医专业。1994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家乡南川市(今南川区)鸣玉镇中心卫生院。

“办公楼是间土木结构的屋子,人在楼上走动,楼下不停掉灰,苦得很。”蒋德才记忆深刻。

尽管如此,蒋德才还是坚持了下来,很快在卫生院独当一面。

1999年,蒋德才得到一个到南川市(今南川区)人民医院普外科进修的机会,进修时间为半年。后来,他又多次外出进修。

“到外面去学习,才晓得我们和大医院的差距有多大!”蒋德才说,以前,基层卫生院不仅设施设备不齐、落后,医务人员的水平也参差不齐。

一次,卫生院有位病人的治疗效果一直不好,有医生让蒋德才去看一看。

“血糖高得连血糖仪都测不出!”蒋德才说,当时的医生没有提前了解病人的病史,因此没有对症下药。

“要规范医生们的行为,提高他们的技术和意识。”蒋德才常把年轻医生召集起来,将其所学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们,逐渐提高了卫生院的整体医疗水平。

22年来,蒋德才在南川的三个乡镇卫生院待过,除了救死扶伤,他也不断规范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培养了一批批年轻医生。

坚守

在同级毕业生中,蒋德才是唯一一个留在乡下工作的。

“这些年,对我真是一个大磨练。”蒋德才说。

年轻的时候,蒋德才也想去更大的舞台发展,机会并不是没有。

1999年,蒋德才在南川市(今南川区)人民医院进修时,医院普外科就想留他,卫生院却不愿放他走。

蒋德才想了想,还是放弃了这次机会,因为卫生院还有许多病人在等着他。

但蒋德才却在不断目睹身边的同事离开。

南川区南平中心卫生院的赵正明,是蒋德才的师兄。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蒋德才听说赵正明去重庆主城发展了。

“好几个都走了。”蒋德才说,他的校友陈彦,在南川区中医院上班,待遇比他好,但也辞职去了赵正明所在的医院。

这不免让人内心失落。

但失落也只是一时的,面对病人,蒋德才始终初心不改。

2013年,蒋德才已调至民主乡卫生院担任院长。一天,他接到一位村民电话,对方家人因为胆道结石,在区人民医院做了手术,后因感染性休克和肝衰竭,住进了重症监护室。

“我们已经要求放弃治疗,把他拉回家来了,但看他还有口气,想再试一试。”村民说。

蒋德才想了想,说:“你先把他送到卫生院来。”

在详细了解病人情况后,蒋德才决定给病人做手术。

“这怎么行,病得这么重,治不好怎么办!”卫生院有人反对。

“这是我们的应尽之责。病人的情况并没有家属说的那么严重,而且家属很配合,我对病情有把握。”蒋德才说服了大家,顺利完成了手术。

直到现在,这个村民都还很健康。

在这样的磨练中,蒋德才逐渐成长为基层医疗机构最宝贵的资源――人才。然而,在他以及其他基层医疗人才面前,却横亘着一道门槛。

门槛

2008年,蒋德才通过了主治医师中级职称考试。没多久,有人建议他再去考考高级职称。

“太难了。”蒋德才连连摆手。

彼时,在南川区所有乡镇卫生院里,只有大观镇中心卫生院的庹小刚获得了高级职称,还只是副高。

蒋德才曾和庹小刚交流过。

“对于想评高级职称的基层全科医生来说,计算机、英语和论文是短板。”庹小刚说。

蒋德才心里也清楚,英语和计算机自己几乎没什么基础,全靠自学,论文更没时间弄。

而这些,几乎是所有基层全科医生评聘高级职称需要面对的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重庆市人社局也留意到了。

“乡镇专业技术人员学历相对较低,外语、科研等能力相对较弱,但不能因为外语不好就拦住那些医术高明的人,评价标准还是要接地气。”市人社局专技处处长杨锐说。

2015年7月,《重庆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职称评聘办法》正式实施,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全科医生评聘各级专业技术职务,免考职称外语和计算机,不作科研和论文要求。

去年夏天,蒋德才看到了这个消息,于是研读政策,积极申请,顺利获得了副高职称。

去年,在重庆开展的基层全科医生高级职称评审中,共有111人申请,57人得以通过。

激励

获得副高职称后,蒋德才接到了许多咨询电话。

“都是其他医生打来的。”蒋德才说,这次职称改革,实实在在激励了基层医生。

“《办法》将全科医生的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居民满意度、居民医药费用控制情况作为职称考核内容的重要标准,这对基层全科医生提出了量化要求,促使我们更好地为病人服务。”蒋德才说。

扎根基层22年,蒋德才深知基层环境就像把“双刃剑”――它能把一些医生磨砺得越来越好,亦能让一些医生安于现状,医疗技术不断退步。

“虽说是在基层,你也必须得不断学习,这样才能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蒋德才说,职称评聘的门槛虽然降低了,但是如果没有相匹配的医疗水平,你也跨不过这道槛。

2009年3月,在鸣玉镇中心卫生院,蒋德才几乎已经是那个“爬到顶端”的人,但他却做了一件令人咋舌的事。

“在没有任何人推荐的情况下,我自己带着资质证明,联系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学习。”蒋德才说,他孤身一人来到重庆主城区,在重医附一院呼吸内科学习了半年。

第5篇

关键词: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8-0000-01

Study on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ssessment Process Data Processing Method

Deng Xiaozhen1,Zeng Hui1,Guo Xianglan2

(1.Health School of Ganzhou in Jiangxi Province,Ganzhou 341000,China;2.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Ganzhou 341099,China)

Abstract: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21st century world is facing an important research topic is the evalu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valuation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a multi-factor,non-linear problem,not only the complexity of the evaluation process,and data processing and evaluation methods are also many.

Keywords:Regional;Sustainable development;Evaluation;Method

一、评价指标筛选与权重确定的方法

(一)评价指标筛选的方法。评价指标的选取是评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为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筛选指标筛选的方法一般有:频度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及其他方法。

1.频度分析法。对目前可持续发展的报告、论文进行频度分析,选择那些使用频率较高、被普遍认可的因素作指标。

2.主成分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是一种数学变换的方法,它把给定的一组相关变量通过线性变换转成另一组不相关的变量,这些新的变量按照方差依次递减的顺序排列。

(二)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很多,但通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或两者种相结合来指标权重。

1.层次分析法(AHP)。层次分析法是美国著名的运筹学专家匹兹堡大学Saa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目标系统分析方法,具有系统、简洁、灵活等特点,主要对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多因素复杂事物进行分析,通过划分有序层次使之条理化,并根据客观情况对每一层次的相对重要性给予定量表示。

2.模糊综合评判法。模糊综合评判法是基于评价过程的非线性特点而提出的,它是利用模糊数学中的模糊运算法则,对非线性的评价论域进行量化综合,从而得到可比的量化评价结果的过程。

二、评价指标属性值标准化的计算方法―隶属函数法

评价指标属性值标准化的计算也就是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系统设计了大量相互关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评价指标,各指标均具有不同的量纲,缺乏统一的衡量性。为此,必须将各指标统一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以便于考核评价工作在一致化的状态下进行。

目前,常用隶属函数法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从指标体系各指标的特性分析,可将指标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发展类指标(也称效益型指标),该类指标值是需要满足的基本要求,取值越高越好,如人均GDP;二是制约类指标,该类指标的取值超过一定限度会限制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如万元污染物排放量等指标。根据这两类不同性质的指标,可采取两种不同的隶属函数将其标准化。

(1)发展类指标的归一化函数:

(1)

表示i指标归一化后的数据, 表示当年度该指标的原始数据, 和 分别表示该区域i指标的最小值和规划目标值。

(2)制约类指标的归一化函数:

(2)

表示i指标归一化后的数据, 表示当年度该指标的原始数据, 和 分别表示该区域i指标的下限值和规划上限值。

三、评价指数的计算方法―加权平均法

(一)中层评价指数的计算。中间层评价指数是根据所属各指标的权值,通过对所属各指标值线性加权来计算,即:

(3)

式中: 为指标标准化值; 为中层评价指数; 为第i项指标权值;n为中层指标所包含的指标数。

(二)高层评价指数的计算。高层评价指数是对中间层评价指数进一步线性加权计算得到,即:

(4)

式中: 为高层评价指数; 为中层指标权值; 为高层指标所属的中间层指标数。

(三)综合评价指数的计算。综合评价指数是对高层评价指数再一次综合,即:

(5)

式中: 为高层评价指数; 为高层指标权值: 为高层指标数。

四、结论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方兴未艾,本文通过区域可持续评价过程中数据处理方法详细探讨,因为数据处理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了评价结果的准确与否,因此重点分析了指标的筛选、权重的确定、指标数据标准化和评价指数等整个评价过程的数据处理方法,给读者起着一个抛砖引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郑玲娟.浙江省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及能力评估[D].浙江:浙江大学,2006

第6篇

论文摘要:现代师德是一个由教师能力、人格、价值观三大维度构成的综合体,其核心内涵是服务。在通常情况下,表现为以人为本、时代精神、平等合作、为人师表四个关键用语。本文介绍了任职学校推行师德建设的评价方法,以及师德建设的体会。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必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这为卫生中专学校加强师德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力量,师德水平高低是关系师资队伍建设,关系学校教学、科研、教育管理,关系校风、学风,关系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卫生中专学校的教师整体素质是好的,师德是优良的,但在现实中也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出现了某种程序的道德滑坡。因此,必须加强师德建设,本人认为,卫生中专学校要以“培养敬业精神,塑造一支师德优良、业务精湛、学识广博、身心健康的优秀教师队伍”为目标,与时俱进,赋予师德新的内涵,依据《教育法》、《教师法》、《职业技术教育法》制定易于操作的卫生中专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评价方法,并不断在实践中完善。

1师德内涵的新阐释现代师德是一个由教师能力、人格、价值观三大维度构成的综合体,其核心内涵是服务。在通常情况下,表现为以人为本、时代精神、平等合作、为人师表四个关键用语。

一个核心:服务。现代师德的核心是服务,集中表现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包括: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提高学生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严格要求学生。

三个维度:能力、人格、价值观。(1)能力是基础。现代师德必须具备创造性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的学习能力;兼收世界文化精华,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的传承能力;把握社会发展方向的创新能力。(2)人格是动力。健全的教师人格是师德的根本,崇高的教师品质是师德的灵魂。现代师德必须强调独立自尊性和民主利他性这两个人格特点。(3)价值观是方向。师德在促进教师主体内在知、情、信、意、行诸因素谐同发展,舍弃旧传统,弘扬新道德的过程中,其必备的价值取向不能丧失,如科学精神、人文意识、奉献品质、创新观念。

四个关键词:以人为本、时代精神、平等合作、为人师表。以人为本就是以鼓励人的自主发展为主旨,以爱为核心,以理解人、尊重人、信任人为趋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是教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源泉;现代教师观非常强调平等与合作的理念,平等是对尊严的要求,合作是发展的基础;为人师表即是教师必须在自己的道德、情操、品行和作风等方面给学生作出好的榜样,起表率作用。

卫生中专学校教师的师德体现在以医疗卫生学生为本,在学生面前起表率作用,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以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发扬时代精神,教师之间平等合作,为卫生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2师德建设的评价方法师德评价是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抓好师德评价工作,对于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具有重要的约束和促进作用。

2. 1建立师德评价体系,形成师德目标的导向机制。师德评价体系是师德建设目标和师德建设内容的具体化。师德评价体系主要由政治思想、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四个方面组成。

2. 2全过程实施民主评价,形成师德建设的制约机制。民主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原则,师德考核的民主评价是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一是实行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本人任职学校的的具体做法:教师根据师德要求进行认真总结自评占10%。学生在每门课结束时,对教师进行评价占30%。教研室对教师进行民主评价占30%。学校领导对教师进行师德评价占30%,最后将各方面的测评情况综合出测评结果,进行奖惩。二是师德评价结合年终考核每年开展一次。三是师德评价的结果在教师晋升、评奖等事项中实施一票否决制。对在教学环节中严重失职的,违反教书育人规定、有失教师身份并在学生中造成严重后果的,以及师德总体评价连续不合格的教师,学校在其晋升聘任职称、评选先进等事项中,给予一票否决。

2. 3评建结合,以评促建,形成师德建设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包括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两个方面。在精神激励方面,一是用卫生学校事业的发展前景来鼓舞人,通过学校事业发展为教师实现个人价值提供环境保证。二是努力为教师个人进步创造条件。青年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是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的重点,学校不仅激励他们在业务上积极发展,还要注重做好吸收其中优秀分子人党的工作。三是大力宣传和弘扬师德典型,形成讲师德的人受人尊敬的舆论氛围。在物质激励方面,主要是对受学生欢迎、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优秀教师在工资、待遇、工作条件等方面给予重奖。

3师德建设的体会在推进师德建设过程中,本人认为:师德建设重在教育。搞好师德建设,必须通过宣传教育广大干部教师对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目标、内容等形成共识。认识是师德水平提高的过程,也是广大教师受到教育的过程。对教师进行师德评价的目的在于教育,使教师对照评价标准,得到教育和改进,而不在于惩罚。

第7篇

蔡国平,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教授、生物学和海洋生物学博士生导师。1946年1月出生于福建泉州。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化学专业,1981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生化专业,获医学硕士。蔡国平老师曾先后在湖北宜昌地区卫生学校、宜昌地区卫生防疫站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任生化教师、卫生化学技师和助理研究员。1985年6 月起,在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任讲师、副教授、教授。2003年派往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任职至今。先后任生命学部主任、深圳市健康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深圳市超级水稻研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深圳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深圳研究生院海洋生物技术中心主任、深圳市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物联合实验室副主任、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市北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干细胞研究联合实验室常任理事。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生命学部努力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加强与院外科技力量的合作,发挥官产学研结合的优势,聘任姚新生、袁隆平、孔祥复、辛世文等院士为双聘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与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及美国若干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发挥双方的优势,在健康科学与技术领域,辛勤耕耘,努力创新,积极推动科学研究与应用相结合,建立若干联合实验室和技术中心等。蔡国平教授和生命学部老师们关爱学生,重视教学工作,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蔡国平教授的科研工作,主要涉及医学细胞分子生物学及健康科学与技术等领域。1)代谢性疾病的细胞分子学研究,研究糖尿病、高血脂症和血管硬化及血栓等的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促溶血栓系统活化的相关多肽因子;2)自身抗体与抗磷脂综合症等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机理研究;3)若干纤维化疾病相关因子及细胞外基质的研究;4)骨髓基质干细胞和前脂肪细胞的分化与基因调控及其与相关疾病的研究;5)针对上述疾病的创新药物(化学药物、生物技术药物)和纳米医学技术以及保健品的研究开发,6)海洋生物学与海洋生物技术的研究;7)膜和细胞生物物理学研究等。蔡国平教授在国内外发表了科研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40余篇。蔡国平教授还参与编写了著作4部、译著一部。蔡国平教授申请了若干专利。如《硫代磷酰化氨基酸及其甲酯在制备缓解慢性疼痛药物中的应用》、《薤白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专利(从该植物的提取物中分离具有降血脂、控制血糖作用的有效活性分子)、《肝宁在抗肝纤维化中的新用途》专利、《Fc多肽在抗磷脂抗体综合症治疗中的应用》专利(重组人Fc片段,可应用于制备治疗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新药,可以成为作为免疫增强剂的人IgG免疫球蛋白的有效替代品)、《血清b2-糖蛋白I 作为促溶栓活性物质的应用及其功能肽段》专利(血清b2-糖蛋白I及其活性片段对溶栓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可应用于制备促溶栓药物)。

蔡国平教授希望海峡两岸加强在生物科技与产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与产业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第8篇

一、前言

当前,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体育教学工作者,对于如何在体育课上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的问题日益重视。现对江苏省三所卫生院校女生的体育兴趣现状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发现,影响体育兴趣的主要因素有体育学习太辛苦、场地器材少、体育基础差怕人耻笑、身体素质差怕受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意见。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1.研究对象

随机以江苏省三所卫生院校共计380名女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380份,回收363份,回收率为95.5%,有效问卷363份,有效率100%。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体育专业学生体育兴趣方面的义献资料。包括近几年的学术论文、各种出版刊物和网上资料,了解其总体情况,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对三所卫生院校女生进行问卷调查。该问卷分三个部分:你对体育课的兴趣,影响你对体育课兴趣的原因,你对提高体育课兴趣的意见。

(3)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363份问卷,运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体育课兴趣的调查分析

由表2知,在被调查的380名女生中有7.1%左右的女生体育课兴趣很大,33.6%左右的女生体育课兴趣为较大,38.9%左右的女生体育课兴趣一般。然而,有20.5%左右的女生对体育课没有兴趣。需要指出的是。根据调查显示,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同学并非对体育课毫无兴趣,而是某些因素抑制了她们对体育课的兴趣。这些影响因素,我们将在下文中加以论述。

2.影响体育课兴趣原因的调查分析

在三所院校368份有效问卷中体育课兴趣一般和对体育课没有兴趣的女生共有219人。现对影响体育课兴趣的原因进行分析。

由表3知,影响卫生院校女生体育兴趣的原因主要有七种。其中因“身体素质差怕受伤”和“体育基础差怕人耻笑”影响学习兴趣的分别占11.4%和15.5%。因为卫生学校的女生日渐成熟,自尊心强,如果身体素质和体育基础滞后或有过不良运动史,会导致自信心不足,缺乏兴趣。因“体育学习太辛苦”和“对体育本身不感兴趣”影响学习兴趣的分别占21.9%和7.3%。这主要与女生对体育认识不足,个人意志薄弱,以及这一时期女生的生理特点反映出抗疲劳能力差等因素有关。因“场地器材少”和“喜欢的体育项目少”影响学习兴趣的分别占20,4%和8.2%。这与当前学校场地器材不足所开展运动项目受限,不能满足学生需求有关。因“教师教学问题”影响学习兴趣占10%。这可能与教师的工作责任心不强或教学水平有限、没有精心组织教学和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有密切关系。

四、建议

1.在选择教材、优化教学内容上尽可能兼顾学生的体育兴趣,满足学生自身需要。如选用具有较高锻炼价值且深受女生欢迎的体育舞蹈、形体练习、健身健美操及游戏等项目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充分考虑卫生院校女生的个体差异并以此为依据,实施“分类要求、全面挖潜”的教学策略。让“体格健壮者”吃饱,满足他们的发展需要;让“中等生”吃好,提高他们的现有水平;对“弱体格生”。给予热情关怀。加强教育和耐心指导,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更多成功的体验,提高她们的发展速度,克服畏难厌学情绪。

3.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使教师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诸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运用上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满足教学需要,让教师有施展才干的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学习条件和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缪本海,我院新生体育课兴趣现状调查与分析[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3).

第9篇

论文摘要:近年来,国家卫生部对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政策以及难度都有较大的调整,中等职业学校的护理专业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往往由于基础底子较薄,应试能力较差而较难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由于考试难又导致学习上形成畏难情绪,进一步引起学习兴趣的降低,导致恶性循环的产生。本文就中等职业卫校应对护士资格考试进行教学改革并提出对策。

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以下简称CLEN)目的是评价护士是否具备护士执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从2009年起,国家卫生部对GLEN进行了重大改革,考试对象由原先从业一年在职人员改为在教学、综合医院完成8个月以上护理临床实习的毕业生。在2010年再次改革,将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和职称考试分开。此项工作落实推进的主体单位改为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各级卫生职业院校。由于CLEN的通过率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就业率,也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水平、教学质量,这次改革不仅给中职卫校在校毕业生带来更大的压力,而且促使学校专业教师对教学方法改革进行思考。

1中职卫生学校生源质量下降的原因分析

1.1招生规模的扩大

随着高校的扩招,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专学校也逐步开始扩招,2006年,我国新人学中职生达650万,到2010年中职学校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一些学校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无限度招生,在扩招的同时,学校的各种资源配置又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1.2招生标准下降

由于生源数量不足,大部分中等卫校护理专业的招生已取消了分数限制,部分学校十年前学生的人学分数为中考成绩550分左右,而现在只要参加了中考,不考虑分数就可以人学,导致生源质量进一步下降。

1 .3毕业生就业困难

随着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制度。中等卫校护理专业被选择的机会减少,以目前我国的三级甲等医院招工为例,用工单位对学历的基本要求是专科及本科,使中等卫校毕业生的就业难度进一步加大。

1.4执业护士认证制度加大了学生的就业难度

以往我国没有执业护士认证制度,只要是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就可以从事护理工作。自从我国实施执业护士认证制度以来,卫校学生毕业后必须通过执业护士认证考试才能从事护理一线工作,而部分学生对执业护士认证考试望而却步,他们担心不通过就无法就业,从而放弃选择中等卫校护理专业。

2变革措施

2.1因材施教,量力而行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曾提出多元智力理论,他认为人的各种智力只有认知领域的不同,而没有优劣、主次和轻重之分圈。因此,对于同一班的学生应进行分层教学。对于层次较高的学生,在课堂上,利用临床实际护理问题引导他们提出自己的看法,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神经外科病房发现病人突然出现神志昏迷,呼之不应,该如何处理?存在什么问题?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更能增加其对护理课的兴趣。对于层次较低的学生,应依据他们不同的智力特点、求知态度和学习心理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立足于用,即引导学生在一个新的结构中运用旧知识去解决新问题,重点培养其动手能力,使其成为技能型人才,这点在实验课中尤其重要。

2.2以学生为本,注重自主性培养

为使中职在校毕业生能够顺利通过CLEN,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教学上必须注意以下方面。

2.2.1鼓励学生勇于创新

和谐的师生关系应是平等、合作、朋友式的关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应是既合作、又竞争的讨论式气氛。可采用开放型的研讨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查资料、体验备课、讲课、课堂讨论、演讲、辩论等课堂互动活动。在讨论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独特见解,并加以表扬,鼓励他们勇于创新,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2.2.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护理临床工作实际案例为出发点组织相关教学内容,如解释静脉补钾为什么要控制滴速?血压的生理波动规律以及给高热病人降温的措施有哪些?给病人导尿时要注意什么?如何鉴定血型及如何做到安全输血?从具体案例出发,通过分析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有助于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认识到课堂所学知识与护理实际工作信息相关。

3开展行之有效的考试培训班

第10篇

出于个人理想的追求,出于对医院改革的积极参与,出于对外科的深厚感情我来到了今天的竞聘现场,我竟聘的岗位是外科护士长。在此谢谢院领导给我这次展示的机会。

我是外科护士,生于年,党员,大专学历,于1990年7月毕业云南省卫生学校,1990年7月31日分配到本院外科开始护士生涯至今20年。期间六次评为最佳护士,两次履职优秀,1996年论文护士应谨慎语言,1997外科应该加强TCU病房质量管理获院三等奖,2002年前列腺等离子切割术后并发症预防及护理、三腔球囊尿管用于膀胱造瘘术的护理两篇论文获院2等奖。1997年曾被科室派往云大医院外3科进修重症监护。回来后积极投入外科临床护理中,随着临床护理的迅速发展,唯有不断学习才不至落后,于2006年通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三年专科护理,取得大专文凭,2007年通过了中级职称考试,取得主管护理师资格。通过学习从中找到了乐趣用理论指导实践,也升华了我的服务理念和对专业的浓厚兴趣。长达20年的磨练我已经成为具有丰富经验的护师,能熟练掌握外科各项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能熟练应用外科现有的仪器,熟知外科每个人的脾气性格,能和大家和睦共处。工作期间曾协助护士长带教护生,目前还协助护士长管理科室帐目。积极参加医院组织各种活动,丰富医院文化的过程中,我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具备了一定的协调沟通和组织管理能力。在院党委,外系支部的帮助关怀下,我由一个腼腆,沉默寡言,不管闲事的人,变成了一个有思想,有行动有主见的人,我觉得自己真的成熟了,对外科的爱超越了一切,外科兴旺的时候我为它高兴,衰退的时候我难过。目前外科精神涣散,护士付出得不到回报,工作积极性不高,但依然能履行各班职责,我希望改变这种现状,通过努力创造一个积极,进取团结和睦的大家庭,我想是党考验我的时候了,我应该站出来,说我能行。

如果我当选,我将做好各方面、各层次的沟通和协调工作,尽力化解科室、医护、及护患间的矛盾;以谦虚、谨慎和积极工作的态度对待领导;以和睦相处、取长补短的态度处理与兄弟科室间的关系;以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对待病人及家属;以博爱之心和心理感悟来体察、理解科室的每位护士和其他工作人员。我知道,只有关心、体贴、理解护士,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她们的潜能和创造性。也只有做好沟通与协调、团结工作,才能把科室方方面面有限的资源用于最需要的地方。我的新浪博客里的座右铭是认真去做每一件事,用心去感受每一人,别计较得失。

如果我当选,我将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在外科科主任业务指导下,按照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具体工作,认真履行护士长职责和义务。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为患者提供优质、便捷、高效、文明服务”的服务理念,把好入院宣教与出院指导关,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做好出院访视工作。

2提高科室凝聚力,使科室人人都以主人翁精神参与管理。挖掘护士潜能,调动科室人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为科室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友爱的环境。(1)记住每个人的生日,送一份小礼品。(2)手术延长保证手术医生吃到热菜热汤。(3)科室成员生病住院全科探望给予关心。(4)每月一次工会活动,劳役结合。(5)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让矛盾过夜。

3不断加强医护,护患沟通,定期征求各方意见,及时采取整改措施。更好地为病人提供优质亲情服务。

4。重点管理护理安全,杜绝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开展法律意识教育,防范安全隐患。制定切实可行的岗位责任制。做到有章必循、责罚分明。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及时完成各种有效记录,把好护理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关。[本5,增收节支,创造科室效益的同时节约不必要的开支,降低医疗成本,保障科室走持续发展的道路。(1)控制药比,(2)增加纯收入。(3)严格管理科室各种仪器,专人管理。(4)专人把好领用耗材,结帐关

6科室做到年有目标,月有计划。鼓励护士每人每年完成1-2篇论文。定期业务学习和经验交流,随着科室腔镜发展,护理不到位的情况下加强学习,可外出学习,或通过网络等学习术后护理,病情评估,措施实施。

第11篇

【论文摘要】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动手能力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有一批“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本文从“双师型”教师的特点着手分析了“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的条件。并结合我校的现状和设想来阐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日益旺盛,中等职业教育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日渐扩大。如何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劳动者,保障劳动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人们逐渐认识到:经济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而教育的关键则在师资。教师在教学环节中起主导作用,教师队伍的强弱将直接影响着教学环节的成败,具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已是中等职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加强“双师型”师资建设是职业学校加强职业技能教学,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十分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由于专业要求的特殊性,使卫生职业教育相对其他行业的职业教育凸显明显的“个性”特征。本人从事临床教学22年,仅就“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问题谈一下初浅的体会。

一、“双师型”教师的含义和特殊要求

1.1“双师型”教师是对职业学校非文化课教师的素质要求。职业学校通常将课程分为文化课和专业课,根据所教学科不同,又将教师分为文化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所谓“双师型”教师是对专业课教师(非文化课教师)而言的。目前对“双师型”教师含义在职教界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双证书”。既取得普通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又取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二是“双职称”。即取得教师职业技术职称,又取得其他职业的技术职称;三是“双素质”。既要求具备胜任专业理论课教学,又具指导专业实践教学的素质;四是“多素质”。既要求具备教育家的素质,又要求具备工程师、技师的素质和能力。这些观点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双师型”教师的基本特征,但有些观点如“双证书”、“双职称”过于简单化。有的观点如“多素质”又过于神秘化。笔者认为“双师型”教师就是在教学中,能够把专业理论和临床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师。他们应该具有在本专业临床一线工作的经验,有能够胜任专业理论课教学和实践课教学的能力。

“双师型”教师的核心在于教师的“双素质”。“双师型”教师最显著特征是把专业理论与临床实际结合起来,高效率地教会学生。按照上级的教学要求教师要达到让学生“一听就懂,一学就会,一用就灵”。这不是获得证几个证书或几个职称就能解决的问题。证书或职称只表明具备某种单项职业资格或能力水平。“双师型”教师所追求的是各种单项知识、能力、经验结合和综合表现,体现出来的是教师的“双素质”。应该说证书或职称是“双师型”教师的必备条件,但绝不是证书或职称的简单叠加。道理很简单,单项素质的简单相加,并不能完成综合性的任务。

1.2“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对教师的特殊要求。我国《教师法》规定,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师法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这是《教师法》对教师的一般要求。作为职业学校教师除符合《教师法》对教师的一般要求外,还应该有以下特殊要求。

1.2.1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操作能力是指履行生产岗位职责的实践能力,是任职顶岗所必需的实用性职业技能、专业技术和技术应用能力。包括熟悉技术工作的内容和操作流程,掌握职业技术规范,熟练的专业技术操作能力。基本的实验能力和设计能力等。

1.2.2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职业教育通常采用以横向为主的模块式课程体系,要求教师具有知识、技能的横向联系和综合运用能力。“双师型”教师既能在教学岗位完成教学任务,又能在生产岗位完成生产任务。他们是教学行家,也是生产能手,能将各种知识技能相互渗透、融合和转化。

1.2.3具有本专业临床一线的工作经历。亲身经历的临床案例和书本上有着许多区别,只有在本专业一线的经历。才能获得本专业实践经验。成为“双师型”教师应该具备这样的经历。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及其培养对策

2.1“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

目前,虽然从国家、省、市,包括中等职业学校都非常重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对专业课教师提出了实践能力的要求,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由于办学机制和人员调配机制的制约,致使教师比例、结构不合理。“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仍然不高,整体素质不强。据有关部门统计2007年,辽宁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2.4万人,其中“双师型”教师0.36万人,占15.4%。由于对“双师”的理解有岐义,统计中有拼凑的因素,实际情况未必达到这个比例。以我校比例,学校建校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现有专任教师196人。其中专业课教师100人,占教师总数的50%。绝大多数为大学毕业后(有很大部分是成人本科)直接分配到我校工作。没有在医院工作经历的教师。且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到了50%,这些教师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必需的专业技能,缺乏职业教育教学基本素质。按上述标准统计,我校有“双师型”教师7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l%,离辽宁省“十一五”师资培养计划提出的“到2010年,“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的比例应不低于60%”的目标还有不少差距。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2.1.1“双师型”教师行业经历普遍不足,“双师型”教师来源单一。以我校为例,约95%的“双师型”教师是医学院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育工作的,来自临床一线的专任教师凤毛麟角。并且,职后锻炼的机会少,有临床实践经历的教师只占专业课教师总数的5%左右,绝大多数教师的行业经历呈空白状态,实践能力普遍不强,导致专业课教师从教时间越长,临床实践能力越弱,尤其是与行业动态接轨的实际应用能力相当匮乏。导致只会按课本内容“讲疾病”而不会真正看病、治病、护理病人。

2.1.2“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不够健全。职业学校专业门类繁多,参差不齐,组织“双师型”教师的专门培训操作困难,运作成本高,且培训专业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适合学校需求。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往往教学任务较多,专业课教学的替代性差。由于受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多数专业课教师外出培训与交流的机会很少,部分教师从未外出参加过培训学习,参加“双师型”教师专门培训不足,导致教师不了解新的职教精神,缺乏现代职教理念。2.1.3“双师型”教师的人才调配机制尚未建立。目前,职业学校人事分配体制仍然建立在传统的师资配备观念与模式上,没有充分体现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资源的独特性。卫生学校一直没有自己的附属医院,教师定期到关系医院进修学习制度在主管局(卫生局)未形成政策性文件,教师只是进修生的身份,这种年年进修的状况不光增加了学校的费用,对“双师”的影响也很大,某种程度降低了双师,特别是高级职称教师参加临床实践工作的热情。(况且我校高级讲师占专任教师的46%)。

2.2“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对策

2.2.1开展师范类学生和医学院校学生的“双证书”教育。就目前来看,卫生学校教师的来源仍然是师范院校毕业生和医学院校毕业生。因此,作为职业学校培养师资的工作母机——高等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和医学院校应进行“双证书”教育,即学生在毕业时既获得学术性证书又获得职业技能证书,这样既缩短了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周期,又能从源头上解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2.2.2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充实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首先,在学校财力允许的条件下,建立灵活的学校用人机制,充实壮大“双师型”教师队伍是解决“双师型”教师短缺的措施之一。其次,吸纳高职院校的初步具备“双师”素质的本科毕业生充实师资队伍。现在的许多毕业生在高校已取得了高级和中级职业技术证书,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当今,把他们接收到职业学校中来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然后在工作岗位上再对他们进行培养和培训,使他们较快地成为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

2.2.3对专业教师进行在职培训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点。

2.3教师拟订个人的双师素质的培训提高计划专职教师都要定出个人的双师素质培训提高计划。计划要具体,具有可操作性。要写明:每学期在什么时间进行技能技术的学习和实践;争取在何时考取何种技能技术证书。计划经教研室讨论,上级部门审核,严格执行,每学期检查。

2.4利用没课的时候或寒、暑假安排专业教师到医院、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以往教师进修都是以医生的角色,随着我校以护理专业为重点的转变,面对着新的教材模式、新的思维语言环境,应在进修时以医生、护士的双重角色,来身临其境,适应教学。因为没有自己的附属医院,只能依托关系医院进行合作,由于医院对学校师资的渴求度不同、以及教师的层次不同,所以在“双师型”队伍建设中,迫切需要卫生行政部门的具体政策(如:主管局的某个科室专门有人管理学校“双师型”教师和医院所属科室的协调关系,保证双师教师能和临床很好的衔接,是主人而不只是进修生)和周边医院的大力支持。

2.5加强进修培训。学校要积极组织专业教师参加省级或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为教师继续深造学习创造条件。通过培训,拓宽了专业教师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双师”素质。同时,鼓励青年教师继续学习深造(报考研究生等),提高学识水平和专业能力。

2.6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搭建平台。根据办学实践,校各科多组织多参与教研活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参加各类教学基本功(如护理技能大赛、专业课的操作比赛等),以此直接促进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2.7通过教师间“拜师结对”,以老带新等方式,促进教师整体素质提高。

三、畅通医药类教师执业资格证书考试报名的渠道

目前,我校医药院校的毕业生,也参加临床实践,但还无法直接报考执业资格,报考的教师必须通过非正式渠道才能通过卫生行政部门的审核报名考试,但注册就没可能了。这成了制约卫生职业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构成的瓶颈;上级要求“双师型”的百分率,主管局就应该开通绿色通道,上下达成一致。

四、建立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机制

第12篇

关键词:男护士;招生;就业;前景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8-0244-02

0 引言

随着医学模式及社会观念的转变,医院护理正在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向以”患者需求“为中心转变,整体护理也正在逐渐被人们所认可和接受[1]。而男护士作为我国新兴的一种职业,正逐渐成为大医院护理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备受社会关注。那么男护生的招生及就业情况如何呢?

1 国内外男护士状况扫描

护理职业一直是国际上地位较高、薪水丰厚的职业之一。护士在美国平均年薪达5万美元,而美国缺护士30万人。在澳洲,护士最容易找工作或获得升迁,只要拥有了澳洲注册护士的资格,等于拿到了通向英联邦国家工作的“绿卡”。因此,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流畅的国际交流语言的护士在国际上就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2]。

据卫生部注册护士信息数据库最新统计,截至目前,我国的注册护士总量已达218万人,其中男护士为2.1万人,约占注册护士总数的1%。医护比例严重失调。在国外则大不相同,国外男护士在护士队伍中的比例远高于我国。如在美国,男护士比例占到近10%。而且美国护士的社会地位较高,男护士的薪酬也要比女护士高一些。

2 男护生招生情况

从上世纪90年代,国内医学院校针对护理人才持续走俏,男护理人才尤其受宠的现实情况,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打破了本、专科只招收女生的惯例,开始招收男生。但根据各医学院校近年来的招生数据显示,每年护理专业所招收的学生中,男性护理人数仅占护理专业总人数的2-4%,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几年来,在我国的护士队伍中,男性比重也只在1%左右徘徊,个别地方甚至更少。虽然男护士就业形势一直看好,但并不被广大考生认可[3]。是什么原因造成男护生招生冷清的现状呢?

2.1 传统观念的束缚 多年来,很多医院的护士清一色是女性,许多人认为,护士就应该是具有文静、细心等特点的女性所从事的职业,男子汉当护士丢人,男性从事护士职业太没有前途。由于广大学生和家长对男性从事护士职业缺乏认同感,报考的积极性不高[4]。

2.2 社会对护士的认可、对护理行业内涵的理解不够 大多数人普遍认为护士职业的技术含量太低,在很多医院,护士就是打打针,配配药,照顾一下病人而已。而实际上,护理也是一门很重要的科学,护士就是“半个大夫”,在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护士对于患者病情的观察、用药效果的观察及康复护理等等,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可由于目前护士工作相对单一,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

2.3 给予护士的地位和薪金不高,也是造成男护生生源紧张的原因,护理行业普遍偏低的工资无法体现护理的劳动价值,再者和女性相比,男性在社会及家庭中承担的责任更重,付出的和收入不成正比,也造成男性护理人员的流失。

2.4 长期以来,学校培养的护理人才以中等专业技术人才为主,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的护理人才很少,一些人对男生当护士形成了误解和歧视,认为护士和医生相比没有优越性,也是造成生源紧张的主要因素[5]。

2.5 心理压力大 由于在体力、精力、应变能力、操作能力等方面有许多女性不可比拟的优势,男护士大多数被分配到急诊科、精神科、男性科、重症监护室、泌尿外科等科室。男护士长期处于责任重、 压力大、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容易导致心理疲劳。另外,男护士在工作时可能不被患者及家属理解,甚至会遭受患者的打骂,在受到伤害后长期压抑而得不到发泄,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6]。

2.6 个人及家庭因素 护理工作需要三班倒,节假日不固定,生活无规律,而且常常要值夜班。作为男性来讲,以上种种不利因素造成了男护士择偶、婚姻受到强烈冲击,家庭不稳定,亲人的抱怨更增添了男护士工作的消极情绪。男护士作为护士中的特殊群体,承受着来自社会、家庭中更大的压力,因此男生在报考护理专业时都持慎重态度。

3 男护生就业情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和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当毕业大学生都为工作发愁的时候,护士专业的男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怎样呢?

3.1 需求激增,“男丁格尔”成稀缺资源 从病人需求、个性化护理及保护病人隐私权角度,男护士独具的优势日益显现,各大医院需求量激增,有些医院甚至表示,要护士只要男性。笔者通过走访省内各大医院看到,越来越多的医院出现了专业男护士的身影,各三甲医院的男性科、急症室都能看到男护士忙里忙外,他们的细心程度和专业知识丝毫不比女护士差[7]。据悉,目前省内各大医学院校的护理专业均招收男生,男学生面对就业时往往很容易就能找到“东家”,有些男生刚进校门就被“抢订”。据某卫生学校负责招生工作的一位老师介绍说:“上世纪80年代,学校的护理专业曾招收过男生,可是由于就业形势差一度停招。2004年,随着两名本科毕业的男护士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正式上岗,省内综合性大医院“女天使”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业内人士对此进行了积极评价,认为高学历男护士的出现,是护理事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在人性化的护理行为上开了先河。现在医院对男护士的需求量很大,一些民营医院也都希望引进男护士,向这些男护士们抛出了“橄榄枝”,以高薪优待吸引他们南下谋求发展。

3.2 个别男护士就业后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不太容易安于现状。据了解,男护士转行的情况的确不在少数。中国男护士论坛曾进行过一个“关于男护士就业情况的投票”,共31名男护士参与调查。结果显示,正在工作的男护士仅有5人,转行的男护士2人,待业中的有24人,比例高达77%。造成男护士转行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至于男护士转行,大多数人认为,“待遇不高是主要原因”。毕竟,男性的生活压力大,护士的工作不是简单的打针、发药,很琐碎,地位也不能跟医生比,有些男护士对外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护士。因此,为了变换工作环境,或者通过考研改学其他专业,也都在情理之中了[8]。

4 对策

4.1 针对当前我国男护士紧缺的局面,要加大相关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全国许多中等卫生学校和医学类本专科院校,都开始招收和培养男性护理人才,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但目前的培养速度和规模,还很难与整个社会的需求增长相一致。由于男护士“适销对路”,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设立男护士班,以进一步扩大男生的招生规模。

4.2 继续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改变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上更注重对学生专业思想的引导。对他们进行人文教育,尽早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和社区,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帮助他们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的思想。

4.3 护理专业人才一直都是国际公认的技能型紧缺人才,应加大培养具有较强的护理专业发展潜能的、有评判性思维能力的男性护理专业骨干。

4.4 随着改革开放,国际医学交流日益频繁,社会宽容度日益增加。我们要积极转变观念,让全社会都能理解和尊重护士的工作,无论男护士还是女护士,都是社会需要的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4.5 男护士要想发展下去需要个人的努力,医院、社会的支持,也需要病人、患者的理解,有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切实提高这个特殊群体的待遇,让男护士在选择这个特殊行业时没有后顾之忧。

4.6 男护士应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不断完善自我,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更好地为患者健康服务。

5 就业前景展望

5.1 在国外护士就业前景 目前护士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是最短缺的人才,其收入可观,工作稳定,生活保障度高,比起国际贸易、管理、计算机甚至MBA等看似热门好听的专业毕业生都有优势.随着国际医疗市场对护理人员的需求激增,“护士荒”现象已日益突出地摆在各国医学界面前。未来10年,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新加坡、日本及全球其他国家将急需200万护理人才。国际人力资源公司已经把目光瞄准中国。世界性的护理人才资源的短缺,给我国护理人员创造了更多迈出国门、迈向国际市场就业的机会。但发达国家引进护士人才条件也较高,一般要求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较高的自身素质和流畅的国际交流语言。

5.2 在国内护士就业前景 护理专业被教育部、卫生部等六部委列入国家紧缺人才专业,予以重点扶持。在我国,护士的数量远远不够,医护比例严重失调。按照卫生部要求,我国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的比例是1:2,重要科室医生和护士的比例应是1:4。而目前全国1:0.61的医护比例远远达不到卫生部的要求,与1:2.7的国际水平相差很大,与发达国家1:8.5的比例相差更远。根据卫生部的统计到2015年我国的护士数量将增加到232.3万人,平均年净增加11.5万人,这为学习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随着我国向老龄化社会转变,将来从事老人医学的人才将走俏,保健医师、家庭护士也将成为热门人才。另外,专门为个人服务的护理人员的需求量也将增大。可以预见,未来的护士工作范围将会越来越广,综合素质要求会越来越高,除掌握护理专业知识外,还要运用应用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关系学等学科知识去护理患者,还需参加诊断病因考试,写论文,管理麻醉品和治疗普通的疾病……护士只扮演医师的助手角色的时代将会一去不复返。而高学历男护士将会凭着性别、体力、心理承受力强及知识面宽广、容易同各种病人沟通、护理科研能力强等优势在护理工作中占据有利位置,成为各大医院极为抢手的目标人才。

6 小结

近几年,由于男护士就业率高,愿意献身护理事业的男性日益增多,护士先生的大量涌现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开放。在很多医院,男护士都成了业务骨干,但在短时间内,护士界“男女”各撑半边天的可能性不大[9],男护士要成规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国内外良好的就业前景在给男护士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我们相信,拥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的男护士们,更善于和病人交流,在尊重患者人格的基础上切实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医院整体护理服务质量会因“男丁格尔”们的加入有全方位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北京首批高学历男护士上岗,女患者拒绝服务[N]. 北京晨报,2005年08月31日.

[2]男护士:招生难 就业易[N]. 健康报 2008年6月25日.

[3]就业形势好报考人数少 男护士招生连年遇冷[N]. 高考网,2006年12月06日.

[4]男护生招生和就业形势分析[J].科学之友,2010,(6):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