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与战争有关的诗句

与战争有关的诗句

时间:2022-06-06 02:27: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与战争有关的诗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与战争有关的诗句

第1篇

王文婧: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不少吟咏马的诗句。如:《齐风・载驱》中有“四骊济济”的诗句,写四匹黑马很强壮;《小雅・四牡》有“四牡”的诗句,写四匹马“马不停蹄”;而《小雅・白驹》共四段,每段以“皎皎白驹”(洁白的马)起兴。此后,有关马的诗文层出不穷,不胜枚举。

张晗瑾:战国后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名篇《离骚》中就有表示诗人愿乘骏马奔驰来为楚王充当开路先锋的诗句:“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左甜:汉武帝刘彻的《天马歌》是一首专门咏马的诗篇:

太一贡兮天马下,

赤汗兮沫流赭。

骋容与兮万里,

今安匹兮龙为友。

此诗咏天马,形神兼备,堪称中国诗歌史上较早的一首通篇咏马的佳作。

:唐代是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也是马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唐诗中咏马的诗句和诗篇数量多,质量也高。大诗人李白的诗中就有一首《紫骝马》:

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

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

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

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

苏志丛:唐诗中咏马的作品质量高,从杜甫的《房兵曹胡马》一诗可窥见一斑。全诗如下: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这是一首咏马抒怀之作。前四句是实写,写马的来历;后四句由实写转为虚写,写马的气概、马的品格,并以马比喻房兵曹这一人物,希望房兵曹能为国建功立业,将咏马与咏人有机结合起来,也表现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这首咏马诗篇,堪称中国马文化的代表作。

韦韬:还有著名诗人李贺,他以《马诗》为题的就有23首。如: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显然,这是作者渴望建功立业而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嘶鸣。其他著名诗人如王维、王昌龄、岑参、杜牧、李商隐等,也都有咏马的诗篇或诗句。

袁朝霞:有关马的文章也相当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唐宋家”之首韩愈的名篇《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这篇文章,短小精悍,发人深省,读之,令人赞赏不已。

李家兴:有关马的笔记小说也有不少,内容也很丰富。晋代干宝《搜神记》卷十四之《女化蚕》篇,记载了一则与马有关的传说。

远古时,有一个女子,父亲远征,家中仅有她一人,养了一匹马。有一天,她因思念父亲,就对这匹马戏言道:“你能为我迎得父亲归来,我就嫁给你。”马听此言后,就脱缰而去,一直跑到这女子的父亲处。其父看到马很惊喜,便骑马回到家中,从此,对马“厚加刍养”。但马不肯食,见其女出入,动辄“喜怒奋击”。这女子就将其中的缘故告诉了父亲,父亲则“伏弩射杀之,暴皮于庭”。一日,这女子拿着马皮跟邻女玩,对马皮说:“你是畜生,怎么想娶人为妻呢?招来屠杀剥皮,又何苦呢?”话未说完,马皮就将此女卷走。过了数天,在大树枝间,人们发现,该女与马皮皆化为蚕,“而绩于树上”。邻女“取而养之,其收数倍”,因而将其树命名为“桑”。桑,即丧。后来,人们祭拜“蚕神”,希冀养蚕丰收。

此马对女子的爱是那么执著,以至死后马皮卷走女子双双化为蚕神,这是多么神奇的传说呀!

李广:近现代也有许多写马的诗文,如臧克家的《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

凤霞:还有周涛的《巩乃斯的马》,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雄浑的马蹄声在大地奏出鼓点,悲怆苍劲的嘶鸣、叫喊在拥挤的空间碰撞、飞溅,划出一条条不规则的曲线,扭住、缠住漫天雨网,和雷声雨声交织成惊心动魄的大舞台。而这一切,得在飞速移动中展现,几分钟后,马群消失,暴雨停歇,你再看不见了。”多么形象生动啊!

…………

第2篇

一、从文章的主旨导入

兴奋升温 ,容易调动人的情绪,使兴奋加值。抓住刚刚过去的,但学生仍沉于余味之中的事情作为导入的一个点,既合学生的口味,也有利于展开教学。例如,教《范进中举》这课时,由于刚学过鲁迅先生的名作《孔乙己》一文,同学们已经对那个封建社会残害的孔乙己有了深刻的了解。一上课我就告诉他们,在封建社会,科举制度残害的人不单单是孔乙己一人,趁机我向同学们介绍即将要学习的《范进中举》,文中写的是那个54岁才中举,为功名富贵挣扎一辈子,结果喜极而疯的范进,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科举制度的残酷及当时世态的炎凉。这样就很快地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也为他们跟文中主人公范进的悲惨命运作对比,为加深课文的理解做了铺垫。

二、有意识的创设情境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对事物,事理进行直接描绘,或借助电化教学媒体渲染气氛,创设情境,已引起学生的共鸣,这种情境式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课文内容,产生了兴趣。如在导入《国宝——

大熊猫》这课时,我设计了师生间的对话。话题是:你印象中的大熊猫是怎样的?当学生积极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后,我就用简洁的语言过渡:大熊猫憨态可掬,温厚活泼,人见人爱,而且非常珍贵。下面我们就一同走进《国宝——大熊猫》,去进一步了解它,认识它。这样,学生就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带着对知识的渴求,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和老师一同走进课文。又如教学《春》时,可引导学生背诵古今描写春景的诗句,或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春色导入。这种导入法,创设了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学习情境,引起学生思想感情的共鸣,进而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意境之中。

三、从背景导入

历史是风,从远古吹来,吹到今天,也吹向明天。过去的每一天都成为历史,历史待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待在每一寸光阴里。让历史作载体,让历史做纽带,让历史见证昨天,让历史启迪今天,从而借助历史作语文课堂的导入,学生脑中再现了历史,既加深了印象,也激活了课堂。例如,有关战争题材的文章,或许现在的中学生接触的并不多,但从历史课本上他们都了解到了古今中外的许多战争,从现在的新闻上也了解到了还在进行的战争,战争场面大多是刀光剑影,血流成河,是硝烟,是战火,是哀嚎,大部分学生都知道这样的战争场面。上《梅岭三章》那课时,我先让他们说说战争的场面是不是总是那样:风烟滚滚,枪声四起等。而后进入文章,让他们领略与他们的想象相距较远另一种战争的场面,这样就能启发他们的思考,

进入新的文章,战争题材的文章很多,战争的自然环境,场面,人物等都可以作为一个切入点,用来导入不同的文章,善用昨天的历史,也要善用今天的历史,让历史的风吹醒沉睡在旧模式下的语文课堂,让历史的风吹出语文课堂导入的新意。

四、创设旅游闻味的情境

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课堂上提出课本外的内容时,学生积极性很高,对这些内容很感兴趣。教师课堂中如能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以一些故事来导入课文,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皇帝的新装》一文,教师可把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事先辅导,让学生上课前登台讲给同学们听:“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特别喜欢穿得漂亮。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有一天,京城来了两个骗子,自称能织出一件很特别的衣服:任何不称职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最后,皇帝就这样光着身子参加完游行大典。”这个荒唐的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

五、从朗读的角度导入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关的诗文,请同学们上台激情朗诵,把学生引入到诗文的美妙意境中去,也是导入语文教学的一个好方法。如:同学们,你们有谁读过郭沫若先生的《天上的街市》(请同学上台朗诵)“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我想他们此刻,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动情的诗歌,把我们的思绪带到茫茫宇宙。在浩瀚的星际,除了我们人类已知的星球外,还有什么些奥妙呢?今天我们将要学的是介绍包括牛郎织女星在内的有关天文知识的文章——《卧看牵牛织女星》。

第3篇

农耕文明的历史案头,开放的是诗歌的花朵。

一个诗人,无论身处何方,在他的内心,都为业已凋零的农耕文明,点燃了一缕安息香。

在北京写诗歌,在上海写诗歌,和周成华在河南西峡写诗歌,都是一样的。

不同的是,周成华写诗歌的时候,呼入的汽车尾气相应少一些,而北京上海的诗人们呼入的尾气多一些而已。

瘦肉精猪肉在城市的餐桌上漫步,生长素喂养的鸡肉喂养城市孩子的天空。

周成华在西峡,胃部里的蔬菜,更加接近绿色,肺部呼吸的空气,更加纯净一些。

尽管如此,周成华还是在诗歌里挽留即将彻底和人类告别的农耕文明。

让子弹撤退返回枪膛 /让城墙撤退返回土壤 /让枪械撤退返回熔炉/让鱼类撤退返回海洋/ 让霓虹灯撤退返回月光 /让皮鞋撤退返回木屐 / 让污染撤退返回清澈/让添加剂撤退返回自然/ 让事故撤退返回萌芽之前 / 让军政权撤退返回生命/让时间撤退返回事情的原委 /让我撤退返回母亲的腹部/让五谷欠收的种子撤退返回土地/ 让熔炉的钢铁撤退返回铁矿/让城市撤退返回故乡/让脚步撤退返回村庄/《撤退》

周成华的《撤退》,首先是谷川俊太郎式的撤退。

无论人类工业文明的车轮如何碾碎农业文明的梦想,而人类的生存还是和农业文明紧密相连。

就是工业文明的先驱者瓦特活着,也要天天吃面包。而面包来自小麦,小麦来自土地。

就是眼睛躲在眼镜后边的比尔·盖茨,也要喝咖啡,而咖啡来自咖啡树,咖啡树长在地上。

周成华撤退了,时代没有撤退,他要求撤退的事物,都在大地上顽强地和诗人对抗着。

其实撤退是很美好的一件事情,只是人类在某些时候不得不坚守脱离了大地法则的事情。

比如军政权的撤退,肯定比一个人的撤退更要困难。军政权不会撤退,那么子弹也不会撤退,生命们也就荒凉了。

最后,包括很强势的人,由于不会撤退,生命也荒凉了。

就是让脚步撤退返回村庄,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毕竟工业文明给与人类的物质生活,集中表现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里。

人类的的脚步总是梦想着告别村庄告别泥土,不是万不得已,是不会向村庄撤退的。

周成华的撤退,也就带着浓重的乌托邦色彩。

诗人的土地情结,注定要把诗人固定在农耕文明图腾柱上。诗人知道,那根图腾柱也会訇然倒塌。诗歌只是图腾柱的几个碎片而已。

五谷的种子在水泥地下/ 痛在开垦的脸上 厮杀/国家的版图是统一的/河流缓缓地流淌 走马 /《日月星辰 河流》

滋养小麦玉米/的土地/榨干 圈养的城里人/浸泡在麦香里洗濯/欢声笑语 走进/玉米的耳朵/副券的废品 收获/《侵略》

工厂把脚田野/吐着炊烟/南极日渐温暖 /一对男女/在海上暧昧表演/月球的诉状/递交太阳系/判词如下:炙烤出地球上/两条腿动物的芯片/《欢歌笑语》

土地是农耕文明的载体,田园牧歌只有在土地里在村庄里,才是严格意义上的田园牧歌。

假若有一天,所有的田园牧歌都必须到诗歌里寻找,或是到唐诗宋词里寻找,悲哀的就不仅仅是诗人了。

周成华意识里的田园牧歌,正在消失。在某些地方,已经荡然无存。

在村庄幻化出的城市里,孩子们已经看不见泥土。寻找种植一盆花的泥土,如同寻找田园牧歌一样艰难。

寻找一个泥土那样质朴的人,也十分困难。我们在和人说话的时候,语言和唾沫里,都带着镍币的叮当。

质朴的消失和泥土有关,谄媚的到来和泥土的消失也有关。找一个一点也不谄媚的人,不比找一个一吨重的钻石容易。

作为诗人的周成华,总在自己构筑的乌托邦里寻找。不管他的寻找有没有意义,也不管他的寻找能不能和他人达成共识,他还是执意寻找着。

诗人寻找的快乐,只有诗人自己知道。

2

诗人的土地,比一个村庄宽阔。在诗人狂想的时候,诗人的土地延伸到世界之外,诗人看清楚世界上每一粒尘埃,诗人就看到了世界的本质。

关键是诗人本身,就是世界的一粒尘埃。他落在风里,落在河流里,落在树叶上,然后都皈依于尘埃本身。

因而,诗人无时不处在莫名的虚无里。对自己,对历史,都有一种飘忽的状态。

周成华也是如此。他经常认为人的生命就是一阵风,来的时候和去的时候,都无依无靠。

正是这样的漂浮状态,让诗人回到了历史的河流里,打捞那些已经沉淀的不仅仅是诗人一个人的碎片。

历史是每一个人的,诗人的历史之所以与他人的历史有所不同,是诗人很容易走进历史的某一个片段,沉入其中。

周成华在历史的缝罅里,触摸偶尔一朵开在岁月边缘的花朵,哪怕是枯萎的,也带着过往年代的芬芳。

一枝三棱钢枪/行走在现代的枪管/七十万战者/三年时间/千里之外/和被战者/在历史的空寂河流/培植一株溢血的玫瑰/

长城:一根金线/ 装帧《史记》/走遗的史迹/地球上的一根腰带 太阳系舞 /李斯 厕中硕鼠/蚕食嬴政的锦文/绝句 斜插历史缝隙/闪光 一把钥匙秦陵 一把钥匙/走动簧的寂静/秦军自咸阳驱步/向历史的四界刺杀 /《大秦帝国》

周成华的历史观是诗歌的历史观,那些历史的章节在某个早上或是晚上,被周成华简化为自己的诗句。

那些飘落在历史大风里的生命,被诗人忽略不计,被风忽略不计。只留下一个嬴政的名字,七十万大军,都是没名没姓的尘埃。

诗人想看清楚这些尘埃一样的生命,眼前漂浮的也只是一片模糊。

在清除与模糊之间,诗人和历史相遇。最后,周成华手里拿着的,是一株溢血的玫瑰。

一些花瓣,给了嬴政;一些花瓣,给了那些飘落的尘埃;还有一些,留给诗人自己。

诗人的手上,经常弥漫的,是历史花朵的醇香。

项羽的剑悬在天空/乌江的水清澈两千年/ 楚河 汉界/厮杀的战争不断 /大汉两百年的碑文/刻着:剑 /亭前 院后/现在 未来 /楚河 汉界/由谁定言 某某胜负/一把剑悬在天空/ 河水缓缓流淌/《棋局》

历史章节里的男人,都是失败者。项羽失败了,嬴政也失败了。透过历史之剑的光芒,映射出诗人的淡然。

诗人不淡然又该如何呢?河水缓缓流淌,在历史之河的岸边,谁也找不见自己的影子。只有那些历史的失败者,幻化为浪花,构成河流本身,在河床上流淌。

站在岸上的都是看客。

诗人是看客之一,只是多愁善感罢了。

在历史的棋局旁边,看客们看到的是历史的河流缓缓流淌,谁也不曾看见一把剑悬在天空。很多人都这样再次上演失败的悲剧,让历史记忆。

只有诗人清醒着,也就只有诗人空虚着。时间长了,诗人都变成了者。

清醒的诗人,想推醒睡着的人,十分容易。想推醒那些假寐的人,就很不容易了。诗人就是那些想推醒假寐者的人,诗人就陷入了自己的痛苦之中。

周成华的《历史·风和红薯》,又让历史回到泥土的现实之中,回到时间超越历史的轮回之中。

篆刻的碑文/标榜的锦绣/有风走过/有雨走过/顷刻凋零/埋在土壤的红薯/一年又一年 / 青了又青/拱开大地的母腹/吐出太阳的碑文

历史在时间里,十分短暂,事件可以复制,而事件里的人不可复制。我们说历史重演,就是说重演历史的人,都是演员和模仿秀,而不是真实的历史再造。

诗人和历史握手的瞬间,也成为历史,一闪而过。

诗人写出一首关于历史的诗歌,这首诗歌也成为历史,远离诗人而去。

3

诗人在哪儿?

诗人都认为自己属于某一个流派,某一个圈子。

那是诗人们喜欢把自己生活的原点无限扩大,造成的一个假象。

把自己的诗歌摆在离开自己生活原点的基础上,让自己虚幻起来,才是诗人产生自认流派的前提。

周成华在西峡写诗,没流,也没派。

周成华无意向任何流派靠拢,也无意在流派纷呈的民间诗歌刊物上占据一个页码。

周成华是孤零零的独行客。如同他诗歌简洁得无法再简洁的语言,孤零零站立于一张白纸上。

周成华从诗歌的独行者,想到一个人究竟隶属于谁?隶属于哪片具体的土地?隶属于哪条具体的河流。

屈湾组隶属古垛村/古垛村隶属丹水镇/丹水镇隶属西峡县/西峡县隶属南阳市/南阳市隶属河南省/河南省隶属中国/香港隶属中国/澳门隶属中国/台湾隶属中国/我——一个正在写下上述文字的人 隶属于谁/《隶属》

周成华问自己的时候,不如说是他在问自己的诗歌。

周成华的诗歌构成了他自己孤零零的一块领地,他在这块领地中间,寻找自己的隶属感。

他在隶属于国家的同时,也隶属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县,一个镇,一个村,一个组。

他也隶属一个组中间的一个院子,院子里的几棵大树,大树下的一间房子。

最后,他隶属他的父亲。

最后,他隶属他自己的诗歌。

他自己的的隶属地筑起篱笆。那些篱笆都是用他自己的诗歌编织的,爬在篱笆上的牵牛花,都是他诗歌开放出的语言花蕾。

或许一个诗人,孤零零走在大地上,太阳的光芒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那个影子就是他的隶属。

或许一个诗人,孤零零的走在一座长满森林的山岗上,他的一声呼喊和落叶一起落到地上,那些声音就是他的隶属。

一块 一块 砖/砌成长城/石头 是另一种语言/一个一个 青年/砌成军营 /进入的是炉火的温度/一张一张 通行证/砌成门卫/石头是另一种土壤/《温度和钢铁》

周成华的隶属感忽然明朗了,他站在个人的角度,来看待一个人与国家的隶属关系,一块砖与长城的隶属关系。

没有渺小和宏伟的概念,也没有独特和共同的概念。

每个人都是一个环节,每个人都是一个链接,很多独特的隶属,结合在一起,才使每一块石头,都是另一种土壤。

在这样的土壤里,既产生个体,也产生集体;既产生柔弱,也产生坚硬。

谁也不会离开土壤种植一棵橡树,谁也不能离开世界蔑视一粒尘埃。

就连最特立独行的诗人,也要几个人几十个人在一起,喝的酩酊大醉,让醉话砌成诗歌。

周成华孤零零的日子,隶属于时间河流的一朵浪花。

隶属于很多汉字,隶属于很多诗句,隶属于诗集里某一页后边的一朵尾花。

最细微的隶属,在诗歌里属于宏大纪实。

4

有冷漠的哲学家,没有冷漠的诗人。

周成华的语言有些冷静,甚至有些冰冻的感觉,但是周成华的诗歌并不冷漠。

在他诗歌的触觉触动到的地方,都会盛开一些表面冰冷而内在发烫的质感。

他对于战争,特别是当代战争,有他自己的解读。

当然,他的解读是他自己的,也可能是另外一个读者的。

而他自己也不能让别人沉在相同的感觉里,来感觉一场战争的硝烟和硝烟之后的结局。

太阳的语言 流淌/花蕊 露珠 跌落/相左的思想 对峙/躯体 燃烧 在利比亚/百货店老板 添油加醋/《销售公司》

中国人关注战争,不是战争本身,而是自己寂寥生活的添加剂。

对于战争的议论,弥漫在酒桌上,弥漫在杂货铺里。

都是看客,都能构建一个枪口插鲜花的局面。

战争的诗歌,就是导弹上开放的鲜花。

战争遗留给国家的,是平分的残缺。

周成华在残缺面前,把经过战争的土地拟人化了。

战争的之后的意识形态的战争,在周成华的诗歌里被模糊了。

周成华追求的,是一个土地和生命交织的战争,把人类强加给战争的各种意识,消散在土地的忧伤里。

同一个母体的两只/架起两挺机枪/三八线 /祭祀的 产房/《统一·分裂》

很短的诗歌,搭建了一个很广袤的战争之后不可缝补的裂痕。站在这道裂痕面前,能听见子弹呼啸的声音过后,婴儿在襁褓里的啼哭。

围绕着啼哭的声音,一个民族挤干自己的,在三八线两边,各自喂养各自的仇恨。

周成华在诗歌里说:仇恨,就是战争遗留给世界上的唯一财富。

5

回到生活,比回到诗歌容易。

把琐屑的生活诗歌化,比生活本身艰巨。

一个人的生活,来自一个家族生活的河流。

周成华在家族生活的河流里,看见了离开生活的父亲。

尽管那样的注视,是一个生活的幻觉,但那是一个人对于生活的回望。

我们暗夜里仰望星空,离开我们的父亲其实就居住在浩瀚的星海里。

你在任何一个星星上,都能看见父亲巨大的背影,笼罩着自己的生活。

和父亲的一次见面/是妻子不在家的一个晚上/大雨滂沱/鞋子 被大雨疾速卷走/赤脚追赶 未果/看见父亲 已是奄奄一息/双手握紧双手/和父亲这次见面/是父亲去世十年后的一个晚上/《和父亲的一次见面》

梦,是诗人寻根的伊甸园。那些远去的事物,都在梦里和诗人见面。

在梦里,诗人看见了时间的箭头离开弓弦,朝着自己的方向走去。

诗人想抓住时间的箭头,但是两手空空。

时间和人一样,都朝着一个方向走去,不会回头。

就像树上的苹果落地,不会回到枝头上去。

只有梦,把离开的父亲拉回来,把落下的果实安装到枝头上。

周成华在梦里,返回某一个日子。父亲属于那个日子的一个果实,被生活的艰辛品尝后,落入黄土里去了。

要看见他,除了梦,就是祭祀了。

五妈是第五个婶娘/最后 走的/六爹 是田野遗忘的一棵麦子/一茬庄稼收割/ 一茬正在呼吸/暗夜 弯月收割/圆月复始/土地是一张静静的床/送行者 行走在送行的队列/墓者 挖掘自己的墓室/时间:覆盖的土壤。

周成华把梦放置在土地和时间的背景里,家族离去的人,就成为时间里的庄稼。收割着生长着,生生不息。

土地那张静静的床上,躺着弯月和满月。

时间周而复始,土壤里的庄稼周而复始,人离开生活,就不会周而复始了。

只有那些记得祭祀的人,才通过土壤看见远去的人。

祭祀就是根的崇拜。回到根部,诗歌就回到了线装的《诗经》里,汨罗江水打湿的《离骚》里。

6

周成华是一个人,他孤立于诗人之外,反而总想找到文化的隶属和文化的孤傲。

一个诗人喝醉和一群诗人喝醉,有本质的差异。

周成华一个人喝醉,浪迹天涯的时候,他注视着自己文化的隶属在漂移和遗失。

端阳 流浪/首尔 阴阳鱼在游着/艾离开了根/在门口站着/屈原左手持《离骚》/右手念子归/在干涸的汨罗江躺着/孩子胸佩香囊/手戴五色线/双眼站着奥特曼/在读着祖国 长江 黄河/艾离开了根/双眼噙着泪珠(注:韩国抢注端阳节为世界文化遗产成功,继而抢注汉字没成)/ 《端阳节》

周成华在首尔,明白了隶属也是归一和皈依。

在归一和皈依之外,很多隶属都属于游离。

一个诗人,在某个时间,都会丢掉流派,归属生命的根和自己的文化认同。

谁也看不见自己的文化认同留在自己脸上的影子,谁也看不见文化认同能否纠正自己的脚步和身影。

诗人却能看见文化认同在血液里流淌,构成自己诗歌的河流。

诗人却能看见文化认同在诗歌里流淌,构筑自己诗歌的天空。

一个诗人的东方天空,不因自己读了艾略特而挂在英格兰的山岗上。

也不因你读了特朗斯特罗姆,就忽然摇身一变,长出一个大鼻子,成为17世纪的海盗。

就是写出诘曲聱牙的句子,依然有唐诗和宋词的影子,笼罩着诗歌的灵魂。

因为还没有一个中国诗人说自己超越了李白,也没有一个俄罗斯诗人说自己超越了普希金。

周成华的《千里马和道德经》,就弥漫了自己的文化归属和社会归属的矛盾。

马在古道奔驰/马在街道徜徉/千里马血统 / 飞扬千里/宝马在街道漫行/缺失的阿拉伯数字/ 铜钱 散发 酒气/虫子一样/蚕食《道德经》

诗人的诗歌和生活在某些时间里,构筑的天空不是相同的色彩。

在诸多色彩的后边,诗人产生了迷惘。

所有的诗人都是迷路者,他找到的路,就是自己丢失的路。

诗人在很多时候,都认为自己在世界之外,而不是在世界之内。

——周成华也是如此。

可你/一转身/就去了/把我留在了/生命和时间之外/可你/一转身就去了/ 把我留在了思想和梦想之外/可你/一转身就去了/把我留在了世界之外 /《我在——》

第4篇

这是我第一次完整阅读泰戈尔的诗集。

我知道,在缺乏作者生平背景知识以及有关诗歌的专业素养的前提下妄评大家之作是不理智的。可我。仍愿意以膜拜的姿势,细品那流转于纸页间的佳酿,然后写下幸福的文字。

有这样一本诗集,它以母爱为信仰赞颂,以探索为目的低吟,以花朵的色彩来描绘,以长笛的乐音来相和;有这样一位诗人,他真正将生育自己的世界热爱,歌唱勇敢。歌唱真爱,歌唱那份天地混沌初开的悸动与美好;有这样一种语言。它源于心底的天籁之声。集天地间的灵气,甫读出口便能叩响人们的心弦;有这样一位读者。时隔百年,跨越国界与种族,再次把这本人性的圣书,放在心尖瞻仰。

早在读《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时,便知道泰戈尔不凡,无关于他的殊荣与头衔。一个人活于世,若能随意从万物中获取灵感,信手将自己心底深处的感情倾注于其中,除了他对自然生命无比深厚的爱,我不作他想。如同人们评价:他的诗歌是送给神的礼物,他本身是神的求婚者。他一直以一种贴近生活的姿势,将世人眼中的平凡叙述辗转成最美丽的文字。他的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画卷,我仿若能看到遥远圣殿里苏普里雅执著的双眼,我仿若见证了长街小巷中优婆鞠多与那一场动人的邂逅,我仿若听到战争中号角的吹响,我仿若亲见新娘拾起长笛的倩影。我甚至可以想象到百年之前,这样一位宽厚慈蔼的老人,用他温热的唇,轻轻开合诉说:You will play on it the music ofmidnight when the lonely crescentmoon wanders among the stars...如此语句,如同甘霖,浇洒在我因高中繁忙生活而荒芜的心田,让我在书山题海中仍能找回那最初的纯净。

出版社给了《采果集》很高的评价,称之为“岁月的飨宴”。我一直很赞同一句话:若没有足够的岁月历练,有些话最好不要轻易写下。而这本作者用心沉淀、经过岁月长河洗涤的书籍,捧起,越发有沉重之感。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无法擅自对诗歌创作主旨进行以自我为中心的臆测。然而书中那份虔诚却是显而易见的,是对生命的虔诚,是对宗教的虔诚。是对善意的虔诚,抑或是对真爱的虔诚。有人说,诗人是人类的儿童。于我而言,《采果集》确如一个童话――轻嗅一路芳香打开大自然清新的课本,再看字旁大片的留白,仿佛坠入了诗人编织的一个梦幻。文字是他的,意象是他的,意义是他的,体会却是你的。读诗,很多时候是读自己。

闲暇时,我很用心地把喜欢的诗句抄下,如此或许可以更好感受他生命跳动的脉搏。倾听他对世界的询问,细看他心底的清丽画卷。我已开始追溯那份岁月的深沉。

抬头望天。我突然想起泰戈尔的一句话:天空没有鸟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

第5篇

一缕阳光照在身后

那里是唐朝的版图

我把历史甩得很远很远

走出祖先目光所及的范围

有关故国的概念

让我痛心不已

也许我真的伤了

今夜须把身体挂起来治疗

难以想象

唐朝阳光里有多少虫子

有的长着翅膀

有的像诵经和尚

刀光里有的是故事

剑影中离人伤心流泪

泪水遮挡他们的微动作

抑或是我的眼睛

采摘时光长河里的叶

喂养我心中的蚕

如果能顺利吐出丝

如果能如愿织成绢

我将给你缝制最美的嫁衣

嫁人毕竟是件大事

仅次于国与国的战争

阳光依旧在照耀

黑暗里的那些想法

压住我的衣兜

衣兜里还有一把家乡的泥土

我在踌躇,是自己走到阳光下

还是让阳光径直斜过来

那都是照耀过祖先的阳光

一幅古画

古画里残存的秋意

已被重金收买

雪,以及冰封

都隐藏在纸张背后

一睁眼,也许就是千军万马

一闭眼,也许又要孤独一人

你所向往的爱情

能不能力透纸背

你所希望的子孙满堂

会不会又是一场奢望

古画里的家园

早已经沧海变桑田

你所许下的誓言

被凝固成画面

你说,怎样让普通的咒语

变成幸福的箴言

千万别总是沉默不语

一张纸燃起的火光

真是一个极短的瞬间

断剑

理想被折断

伏在家乡田野里哭泣

焚烧再多的秸秆

也医不好一柄剑的伤口

蜘蛛们仍然在战斗

网有无数泪滴

哪一片叶子会神机妙算

推演出千年后的瞬间

我想关上所有窗子

在室内生无数小孩

断剑创口狞笑着

仿佛看透我的心思

其实我只是个现代人

害怕断剑害怕篡改历史

我的想象力早已枯竭

纵然再苦读十年

也分不清哪个孩子

可能成为英雄

唐朝诗人

做一个唐朝诗人

可以用文字排出剑阵

赢得万朝来贺

那时的文字好扭捏

进入后宫时程式繁琐

从唐诗里截取一个笔画

就能纵横千里

有谁献我美酒有谁献我美人

我的右腿为毒箭所伤

我把笔画做成拐杖

行走在史家异样的目光里

我总幻想成为唐朝诗人

想过那些崇高的荣誉

想过无数的金钱和美女

独独缺少流传千古的诗歌

哪怕只有短短几行

世界突然静谧得可怕

那些残缺的诗句萃发新芽

我想唤醒沉睡的诗人

他们从唐朝睡到现在

有的已腐化成泥

有的却羽化成仙

唐酒

英雄泪滴在刀锋上

酒杯里残存的苦

今夜可能醉不成了

辜负千里外望穿双眼的美人

一滴唐酒一点墨

晕染着不断扩大的版图

海疆那里有条鱼

它想醉成一座小岛

唐酒能有多大的威力

挥剑在石壁上刻写誓言

我能想到厨子在忙碌

天下苍生皆为蔬果瓜菜

唐酒壮了英雄胆

唐酒红了美人靥

唐酒在纸上笔走龙蛇

唐酒在坊间哀怨缠绵

将军那匹战马

吃了撒有唐酒的草料

一路不停从唐朝跑到现在

还在奔向不可预知的未来

我想伸手抓住它的缰绳

第6篇

【关键词】孟子;诗经;知人论世;以意逆志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1-230-02

引《诗》之风,早在先秦时期即已流行。翻阅先秦典籍,不管是史传散文,还是诸子百家的论辩,到处都有引《诗》的例子存在。即便是在日常的交往中,在君臣的对话中,在外交的策略中,也不乏其例。可见,《诗经》对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广泛影响。正如孔子所说:“不学《诗》,无以言。”孟子似乎也对《诗经》是情有独钟,《孟子》一书仅仅七篇,然而引“诗”却多达近40次,这不可不说是一典型代表了。

一、《孟子》中引“诗”统计

就《孟子》中的引《诗》情况,历来都不乏学人统计。但由于各家参阅版本不一,以致结果也不甚相同。如洪湛侯在其《诗经学史》中引用梁玉绳之统计,曰:“七篇中言《书》凡二十九,援《诗》凡三十五”,又如汪祚民在《〈诗经〉文学阐释史(先秦―隋唐)》中对《孟子》引“诗”也做了统计,说:“《孟子》一书引《诗》、论《诗》共39次,其中,孟子本人引《诗》共30次,论《诗》4次。”

今以阮元《十三经注疏》本《孟子注疏》为底本,统计出《孟子》中引《诗经》38处,就具体篇章来说,《梁惠王上》3处,《梁惠王下》5处,《公孙丑上》3处,《滕文公上》5处,《滕文公下》2处,《离娄上》7处,《万章上》4处,《万章下》1处,《告子上》2处,《告子下》2处,《尽心上》1处,《尽心下》2处。从所引《诗经》篇目来看,《国风》有4处,分别是《豳风・鸱^》、《豳风・七月》、《邶风・柏舟》、《邶风・凯风》。《大雅》有19处,分别是《灵台》、《思齐》、《皇矣》、《公刘》、《绵》、《文王有声》、《文王》(引4次)、《假乐》、《板》、《荡》、《桑柔》(引2次)、《下武》、《云汉》、《A民》、《既醉》。《小雅》有4处,分别是《正月》、《大田》、《大东》、《小弁》。《颂》有3处,分别是《我将》、《s宫》(引2次)。

二、孟子引《诗》之方式

孟子对《诗经》的引用,概括来讲,主要有两个方面,分别是“用诗”和“论诗”。就“用诗”来说,《孟子》引用《诗经》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为自己的立论说理服务。具体来说,有四个方面,笔者将分而论之。

首先,孟子用“诗”来论证他的治国思想。如《梁惠王上》中说: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鹿攸伏,~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于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在这里,孟子用《大雅・灵台》中的诗句提出了他的“与民偕乐”的思想。又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孟子在这里又借用《大雅・思齐》中的诗句来说明他“推恩保民”的主张。

其次,孟子用“诗”来论证他的外交思想。如《梁惠王下》中说: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太王事獯,勾践事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诗》云:“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文中孟子提出的“以大事小”、“以小事大”的邦交理念,是一种反对战争推行王道的邦交政策,为支持自己的主张,孟子用《周颂・我将》中的诗句来说明。

第三,孟子用“诗”来论证他的修身思想。如《离娄上》中说:暴其民甚,则身弑国王;不甚,则身危国削,名之曰“幽”“厉”,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诗》云:“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此之谓也。

孟子认为君王当以仁修身,不仁之后果,轻者“身危国削”,重者“身弑国王”,然后用《大雅・荡》中的诗句说明历史借鉴,强调以仁修身是一条经过历史验证的修身经验。又如《滕文公上》:吾闻出于幽谷迁于乔木者,未闻下乔木而出于幽谷者,《鲁颂》曰:“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周公方且膺之,子是之学,亦为不善变矣。

在这里,孟子引《鲁颂・s宫》诗句以提出的学子的修身从师理念。

第四,孟子用“诗”论证他的哲学思想。如《告子上》: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是孟子性善说的具体阐述,其引《大雅・A民》的诗句来证明。

而孟子的“论诗”,又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分别体现在他著名的“知人论世”说和“以意逆志”说上。“知人论世”说出自于《孟子・万章下》。其中有曰: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孟子为何会对诗本文产生兴趣,这当然不是他的自觉意识,与他的用诗一样,还是出于学说纠纷、思想争锋的必要。孟子关注本文的举动仍是一项思想举动而非文学举动。后世学者对《万章下》这段话有不同的解释,我们认为孟子这一段论说有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论“读书”(“颂诗”),即“论世”以“知人”,“知人”以解读其诗书,解读其诗书则又有益于“知人”、“尚友”;一是论“尚友”,即“论世”、“读书”以“知人”,“知人”以“尚友”。这两层内容中第一层更有意义,它体现了孟子首倡的解读诗书的方法,它得到后世学者的普遍承认、继承和发展,引起了广泛的影响。

孟子的“以意逆志”说,主要是在《万章上》中: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以上这一段,就是孟子的“以意逆志”说的主要概述。文中关于文、辞、志、意的解释,比较通行的观点有两种。一种以《孟子注疏》为代表,赵岐注云:“文,诗之文章所引以兴事也。辞,诗人所歌咏之辞。志,诗人志所欲之事。意,学者之心意也。”孔疏云:“故说诗者不以文而害逆其辞,又不可以其辞而害逆其诗人之志,以己之心意而逆求知诗人之志,是为得诗人之辞旨。”一种以朱熹为代表,“文,字也。辞,语也。逆,迎也。言说《诗》之法,不可以一字而害一句之义,不可以一句而害设辞之志,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今人杨伯峻《孟子译注》也从朱说。大体而言,孟子认为“以意逆志”就是要求读者要认真把握诗歌中的字、词、句和整个篇章,从而从整体上领悟诗人所要表达的心志,而不是拘泥于个别的词句,机械地停留在字词或文句的表面而曲解了作者的原意,才是正确可取的读《诗》方法。

其实,在春秋战国之时,诸子百家引《诗》是普遍的现象,但是大多断章取义地用诗,拘泥诗句字义,这也是诗脱离乐的必然结果。然而从孟子的“论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说是对春秋以来流行的断章取义引《诗》方法的否定。

三、《孟子》引《诗》方式之间的矛盾

孟子的“论诗”主张,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说诗方法论,其开创之功自然不可被忽视。但是由于所处时代的复杂,他为了推行自己的主张,他的引《诗》也与先秦其他诸子一样,不乏断章取义穿凿附会,注重政治效用,引《诗》的主要目的是借以阐发他的王道仁政的思想。也就是说,孟子的“论诗”与“用诗”之间存在着矛盾。这一点在《孟子》一书中比较显见,如《梁惠王下》: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货。”对曰:“昔者公刘好货,《诗》云:‘乃积乃仓,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思戢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故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粮也,然后可以爰方启行。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王曰:“寡人有疾,寡人好色。”对曰:“昔者大王好色,爱厥妃。《诗》云:‘古公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爰及姜女,聿来胥宇。’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王如好色,与百姓同之,于王何有?”

这一段中总共引《诗》两处。前引诗句出自《大雅・公刘》,根据程俊英的《诗经注析》中所说,这首诗是“叙述周人祖先公刘带领周民从邰迁豳的史绩”,而这几句诗描写的是公刘率领周民经过周密的计划和准备之后,开始其迁徙行动,与文中所讲的好货完全无关。后引诗句出自《大雅・绵》,“诗从古公父迁到岐山叙起,描写他开国奠基的功业;一直写到文王能继承古公遗烈,修建宫室,平定夷狄,外结邻邦,内用贤臣,使周族日益强大”的诗,而这几句描写的是古公父偕同妻子太姜前往岐地查看建屋的情形,也与好色完全没有关系。可见,孟子并没有从整个篇章来把握作者之意,而是牵强的引用,借以阐述仁政之意。又如《滕文公上》:滕文公问为国。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诗》云:‘昼尔于茅,宵尔索;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

这一段中所引诗句出自《豳风・七月》,据《诗经注析》中所说,“这是一首农事诗,描写农民一年四季的劳动过程和生活情况。”这也与文中的“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完全没有联系。

可见,孟子的引《诗》并不是纯粹的文学审美活动,而是根据自己的说理目的,对所引之《诗》进行断章取义的摘取,有时甚至与自己的阐说完全毫无关联,所以说,孟子的“论诗”与“用诗”之间是存在着矛盾的。

总之,在先秦时期,引《诗》是一种普遍现象,孟子的引《诗》虽也不乏断章取义,但也可以说这是孟子说理的一个特点。我们不能过分指责他的断章取义,与其说是断章取义,倒不如说是对《诗》的另一种阐释,使《诗》富有了儒家特色。而其提出的“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说,更是影响深远,被后来之学者广泛接受,这一点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参考文献:

[1](清)阮元刻.十三经注疏[M].中华书局,1979.

[2]杨伯峻.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2008.

[3]洪湛侯.诗经学史[M].中华书局,2002.

[4]汪祚民.《诗经》文学阐释史(先秦―隋唐)[M].人民出版社,2005.

第7篇

初中语文诗歌鉴赏中存在误区。部分教师在认识上还存在偏差,对于课本中的古诗词,教师在教学中不予以重视,很少会对这些诗词进行评析,这样一来很多学生也就仅仅为了应对考试而去死记硬背,根本无法理解这些选入课本的优秀诗词的深层次内涵;由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存在差异性,很多教师无法科学地引导学生开展诗歌鉴赏活动,虽然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会涉及到古诗词的评析,但是却没有真正地引导学生鉴赏,时间一长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自然就会失去兴趣;在考试中很多关于古诗词的题型都是以联句的形式,考查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名句,对于学生来说只要将这些诗句全部背诵下来就足以应付考试,这种低层次的评价测试机制无法让教师和学生重视古诗词的鉴赏教学。

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可考虑如下方法:

1.诵读吟唱来感受诗歌

诗歌属于一种语言的艺术,古代诗词有很多都是能够进行配乐演唱的,因此我们要在教学时抓住古诗词的音乐性,让学生在诗歌的诵读吟唱过程中形成审美心境。哲学家柏拉图曾经这样说,音乐能够将节奏和乐调的力量注入到心灵的最深处。所以古诗词的教学我常常采取吟唱的方法,结合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基础水平来科学地选择教学策略。我曾经尝试过很多优秀的古诗词教学手段,比如说诵读法、故事导读,这些方法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针对初中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特点,因此我在教《望岳》这首诗的过程中就选择了吟唱的手段,先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这首诗,再引导学生进行吟唱,要求学生在吟唱的过程中体会诗歌的情境,之后我选择了一首情感相似的歌曲作为背景音乐,引导学生进行诗歌演唱。学生不但非常喜欢这种学习方法,同时还能够较快的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情感。

2.创设有效的教学情景

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一个活泼的、个性的、不断创新的过程。我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科学地创设教学情景,以此来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我在教学中常常会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开展诸如配乐朗诵、配乐讲解等活动。例如我在讲《钱塘湖春行》这首诗的过程中,首先我要求学生从整首诗中找出诗人所描绘到的所有景物,如孤山寺、早莺、新燕、乱花、浅草等,之后我再要求学生拿出一张纸,通过自己的想象在纸上画出这些景物,最后评选出画得最好的学生。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很快就被激发了出来,他们能够较快的进入诗中描绘的意境中去,更容易理解这首诗感知春天万物复苏、燕舞莺歌的诗意。

3.培养学生的鉴赏兴趣

我们只有给学生设计出一个有效的教学环境,同时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鉴赏诗歌的兴趣,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地进入到诗歌所描绘的内容中去,进入到诗人的心中,让学生真正的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我在引导学生鉴赏唐代大诗人王维的《竹里馆》这首名诗时,我向学生这样讲道:王维在诗中仅仅用“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二十个字就把一幅明月高照,一人独自弹琴的美景呈现在我们眼前,请大家闭上眼睛感受一下,诗人独自一人在寂静优美的竹林中抚琴,月光如此的清凉,当一阵清风吹过竹林时,大家是否能够听到悠扬而动人的琴声。在我的引导之下,学生很快进入了诗中描绘的意境,很容易的就掌握了诗人所表达出的情感。

4.结合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我们知道在很多古代诗歌中,都会描绘出当时的社会生活,不同时期的诗歌具有不同的特色。例如说唐代的诗歌多是积极向上的,诵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气势,其实这是与唐朝的强盛息息相关的;宋朝的国力衰弱,常年有战事,因此很多诗词都比较悲凉。再如《观沧海》表现了东汉末年的战争时代,《饮酒》则表现了东晋时期一些仁人志士的归隐之意。从不同的角度来讲,诗人自身的亲身经历常常也会在诗歌中出现,诗人的遭遇常常决定了一首诗表达的主题与情感。例如说陶渊明的诗常常会和田园生活有关,而文天祥的诗则更多的是体现出他在山河破碎之际的爱国情怀。我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诗歌的时代背景以及诗人的遭遇来对诗歌进行鉴赏,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了诗歌内涵,增强他们的鉴赏能力。

我国从古代开始就有了诗歌教学的传统,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是让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和鉴赏诗歌,具备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能够独立地理解和掌握诗歌的涵义。同时,在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标准中也明确提出,初中学生应该掌握一定的优秀古诗词,同时可以有意识地在古诗词的学习和鉴赏过程中不断增强自己的语文品位以及审美情趣。我国丰富的古诗词博大精深,很多传世佳作具有非常好的教育意义,其中也蕴含了非常深刻的人生哲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丰富思想、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

第8篇

关键词:唐诗 古代体育活动 解读

唐朝是我国一个盛世的封建王朝,为我国以后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社会生活的繁荣昌盛孕育出了我国古代最为璀璨夺目的诗歌文化,至今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唐诗被广大人民所传诵。与此同时,体育活动在唐朝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普及和发展,所以在很多的唐诗里面我们都会读到关于古代体育活动的句子,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想象出古代体育活动的繁荣状况,从而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古代的体育发展状况。

一、关于唐代体育题材诗歌的总体概述

唐诗是中华民族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一直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研究,但是遗憾的是我们众多的研究都是从文学的角度出发的,更多的是探讨了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很少有人从古代体育文化的角度去审视和研究,对其中的关于体育活动的描述进行评价和衡量。通过对唐诗的阅读和分类,我们会发现里面有很多关于体育活动的描述,很多作者都是选取体育活动作为自己创作的题材。比如诗人韦应物的诗歌《寒食后北楼作》:“园林过新节,风花乱高阁。遥闻击鼓声,蹴鞠军中乐。”简短的几行字就为我们描绘出了将士们在寒食节的时候进行蹴鞠的热闹的场面;唐代诗人张建封在诗歌《竞渡歌》中用“飞万剑、鼓声似雷”为我们描述了在端午节的时候人们进行龙舟竞赛的壮观场面和激烈的划舟场面。在唐朝,踏青、荡秋千和蹴鞠都是比较受欢迎的体育活动,在众多的诗歌中都有所体现。像这样的体育题材的诗歌不胜枚举,同时从这些诗歌的描述中,我们也可以想象出古代劳动人们的体育活动的盛况。

二、体育题材的唐诗的主要分类

(一)球类体育活动在唐诗中的体现

球类活动在唐朝受到了王室和普通老百姓的喜爱,就连妇女也十分喜爱这一活动,唐朝的球类活动主要有马球,蹴鞠和步打球,所以在唐诗中有很多关于此类体育活动的描述,这样我们也可以推想球类活动在唐代人们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在王建的诗歌《朝天词十首寄上魏博田侍中》中:“山川初展国图宽,未识龙颜坐不安。 风动白髯旌节下,过时天子御楼看。……君臣不作多时别,收尽边旗当日来。”我们可以了解一些古代打马球的规则,如果是皇帝参与了马球赛,那么第一球必须由皇帝来打,皇帝在打马球的时候,不仅要有王妃贵族的注视,同时还要有龟兹乐曲来助兴,从这诗歌中我们仿佛感受到了当时马球上运动健儿的矫健身影和旁边人群的欢呼声。

(二)射箭体育活动在唐诗中的体现

中国在很久之前就出现了弓箭,在原始社会时期,射箭是人们狩猎的有效方式,对推进人类文明的进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弓箭经过逐渐的演变,转化成为人们战争的武器。在古代,射箭被当做战争中最基本的一项技能,射箭具有攻击距离远,杀伤性强的特点。

在我国的唐朝,在朝廷所举办的科举考试中,射箭是武举中的必考科目。所以在唐代,许多妇女都有机会参与到射箭的运动中来。在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中就有对当时宫女射箭的描写,杜甫在其所写的诗歌《哀江头》中写道:“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

(三)棋类体育活动在唐诗中的体现

在唐朝,围棋运动也受到了许多僧侣的喜爱,在唐代的许多关于体育题材的诗歌作品当中,许多是描写僧人下棋时的场景。在白居易所著的《思渭村旧居》一诗当中提到“兴发饮数杯,闷来棋一局”,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在唐代,许多诗人墨客都把围棋作为自己喜爱的休闲娱乐的方式。例如张乔所著的《咏棋子赠弈僧》和白居易所著的《池上二绝》等等,在这些诗歌作品当中,都对僧人下棋时的专注和闲适的场面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写。

三、体育题材的唐诗中看古代体育的盛况

(一)唐代的体育项目多种多样

我国唐代时期是我国体育发展的一个繁盛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出现了多种多样的体育运动项目。在这些项目中,既有之前已有的体育项目,又有唐代独创的体育项目。这些体育项目类别也是丰富多样。例如在唐代的球类运动中有蹴鞠、马球和步打球等;唐代的休闲运动项目包括荡秋千、踏青划船以及放纸鸢等;唐代的技术类体育运动包括有射猎、武术和围棋等。在这个时期有许多诗歌的内容都是和体育运动相关的,例如唐代的诗人张建封所著的《酬韩校书愈打球歌》中就对军队当中的将士进行体育活动做了详细的描写,将士把作战时的策略合理运用到了球类的运动当中,体现出那时将士们高超的竞技水平。在马戴所著的《射雕骑》一文当中,对当时少数民族射手精湛的骑射技艺做了描述。在王建所著的《秋千词》当中,对少女荡秋千时的欢乐心情与动人活泼的场面进行了生动的刻画。在元稹所著的《有鸟二十章》一文中,对儿童放风筝时的情景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唐代的体育运动项目多种多样,并且受到了男女老幼的共同欢迎。

(二) 唐代的体育活动具有强大的群众基础

在我国唐代的体育活动当中,参与体育运动的人群庞大,职业遍布各行各业,所以说唐代的体育活动具有强大的群众基础。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对体育活动有着极大的热情。在唐代,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体育活动的需求,新兴的体育活动层出不穷,并且在这些体育活动当中按照等级、年龄、性别、知识水平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划分。比如唐代诗人张建封在诗歌《竞渡歌》中用“飞万剑、鼓声似雷”为我们描述了全国人们在端午节的时候进行龙舟竞赛的壮观场面和激烈的划舟场面。

(三)唐代的女子体育活动蓬勃发展

我国唐代时期,社会思想比较开放,很多女性得以参与到各种体育活动当中,这就极大地扩充了当时体育运动的人群。在唐代,女性在社会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女性的活动不会受到限制。在这个基础之上,唐代的社会中又盛行体育风气,所以很多的女性也加入到了体育运动当中。如王国维的诗歌《寒食城东即事》中描写古代女子体育活动的名句“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从这个诗句中我们可以得知踏青、荡秋千和蹴鞠都是比较受女孩子欢迎的体育活动。在诗歌《岳州观竞渡》中,作者为我们描述了在岳阳举办的声势浩大的龙舟竞赛体育活动,比赛的氛围紧张,扣人心弦,场面热闹非凡,江边更是人山人海,在江边还有歌女在为比赛进行献艺表演,以此来为自己所支持的队伍助威呐喊,为了提高队伍的士气,女子也参加到体育活动中。

四、结语

文学作品是古代劳动人们取材于生活同时高于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是对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一种艺术性的升华和记录。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殿堂里的一朵奇葩,里面蕴含了众多有价值的文学史料,通过对唐诗中体育题材诗歌的解读,可以让我们对古代的体育活动有更多深刻的了解,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

参考文献

[1]余清风、张宝强.唐代体育诗歌的勃兴及其原因初探[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04).

[2]刘秀萍.对古代体育文学的探讨[J].时代文学,2008(11).

[3]黄鹂、孙义良.从中西方文化的深层结构审视中国体育文化[J].体育科学,2008(02).

[4]刘博、张保强.唐代女子体育的盛况及其原因探析[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32(02).

第9篇

关键词:艾略特 新批评 神话原型

1922年发表于英国《标准》和美国《日晷》杂志的艾略特的长诗《荒原》的确是文化界和文学界的一大事件。诗的标题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对现代文明的看法似乎准确地反映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社会和文化。战争本打算拯救欧洲文明,但却成为历史上最残酷,最具毁灭性的一场灾难。是怎样的文明促使爆发了这样的战争?《荒原》破碎凌乱的结构具有如此多的诗歌技巧方面的革新,彻底地改变了人们对于什么是诗歌以及怎样创作诗歌的看法。以至于后来的诗人都无法绕过这座高山,无论是模仿还是反对,都要认真审视这首艾略特的诗歌。艾略特在大学时代就开始写一些传统的诗歌,但自从他于1908年阅读了亚瑟・西蒙的《文学中的象征派运动》之后,了解了拉福格和其他一些法国象征派诗人,改变了他对诗歌的看法。《普鲁弗洛克情歌》就创作于这一时期。此后,庞德开始热情地向文学界介绍这位年轻的美国诗人,说他“完全通过自己的训练而变得现代化”。

艾略特的评论性文章与他的诗歌同样重要。在那篇影响深远的《传统与个人才能》中,他称西方的诗歌传统是一个有机的,富于弹性的平衡体。当有新的诗人进入时,他便不停地改变。文章还称不应通过社会、历史和政治的因素来理解诗歌,而应通过其他诗人及诗歌来理解文学这一自足的世界。他的另一些文章贬低那些说教式的,解释性的,或叙述性的诗歌,如密尔顿和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创作的作品。而褒扬那种晦涩的,讽刺性的,简洁的和象征性的作品,如17世纪的玄学派诗人多恩和赫伯特。

在《传统与个人才能》中,艾略特关于诗歌的非个人化主张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含义:

1.诗人与传统的关系。任何诗人都不能脱离诗的传统而单独具有它的完全意义。“他就得随时不断地放弃当前的自己,归附更有价值的东西,一个艺术家的前进是不断地牺牲自己,不断地消灭自己的个性。”要做到消灭个性这一点,艺术才可以说达到了科学的地步了。

2.诗人的创作过程具有非个性化的特点。诗人的心灵实在是一个储藏器,收藏着无数的感觉,词句,意象,搁在那儿直到能组成新化合物的各分子到齐了,心灵的催化作用则开始发生作用,于是诗便产生了。

3.诗歌表现情感具有非个人化的特点。艾略特认为诗人表现的情感并非是他个人的情感,也不是诗人在生活中某种特殊事件所激发的情感。个人情感可能是单纯的,粗疏的,甚至是枯燥乏味的,而诗中表现的情感则是极为丰富复杂。

从这一系列理论可以看出艾略特与20世纪之前大部分诗人的不同,也就不难理解遵循这一理论创作的《荒原》给西方诗坛带来的巨大震撼,使《荒原》成为了现代派诗歌的先声。《荒原》由五个不连续的片断构成(死者葬礼,对弈,火诫,水里的死亡,雷霆的话),每一个片断都包含有多个人物,多个声部,有关文学和历史的暗示,当代生活的碎片,以及众多的神话和传说。艾略特曾说:“我是凭借这些片断抵御生活的幻灭。”全诗缺少叙述性及解释性的语言,而是通过反复出现的“死亡与复活”的神话组织诗篇。在《荒原》中,艾略特几乎句句引经据典,使用了多位诗人的诗句甚至是词语,来印证诗人与传统的不可分割。如在第一节“死者的葬礼”中对于伦敦城的描写:

并无实体的城,

在冬日破晓的黄雾下,

一群人鱼贯地流过伦敦桥,人数是那么多,

我没想到死亡毁坏了这许多人。

叹息,短促而稀少,吐了出来,

认人的眼睛都盯住在自己的脚前。

关于“并无实体的城”见于法国象征派诗人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中的《七个老人》:

熙熙攘攘的城市,充满了梦影

鬼魂在白天也陪伴着路人。

“我没想到死亡毁坏了这许多人”和“叹息,短促而稀少,吐了出来”均可见于但丁的《神曲》之《地狱》篇。

如此多的一长串人/我从来没有想过/死亡已经毁灭了这许多人

以及对于那些不能拥抱上帝的异教徒的描写:

在这,我能听见的/没有痛苦,只有叹息/永恒的空气都为之颤抖

对于诗歌与传统的关系,在新批评运动主将韦勒克和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中也有论及:“从个人经验到艺术完成之间有着一段距离,其中也包含着作家想象、虚构和创作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文学传统和惯例决定了作家创作的方式。”可以对比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的创作理论来理解这段话:“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它起源于在平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艾略特之不同于浪漫主义诗人可见一斑。新批评运动的支持者认为每一首诗都是一部自足的文学作品,需要对其意象、暗示、歧义等做出分析。艾略特的文学评论为他们提供了理论,而他的诗歌则提供了样本。威廉・维姆萨特与门罗・比厄兹利合写的《意图谬误》和《感受谬误》两篇论文旨在为新批评提供理论依据。传统的文学批评,无论是古典主义的“模仿说”,或是浪漫主义的“表现说”,把意图作为评价作品的标准。维姆萨特和比厄兹利则认为,“作品的真正意图是个不可靠的概念,从作者心理起因中寻找批评标准的做法是一种‘谬误’”。于是,新批评的操作原则在另一位其支持者布鲁克斯的手上化为四个要点:在处理诗的结构方面,应把握“反讽(irony)”和“诗的戏剧化结构(poem as drama)”;在处理诗的语言方面,应把握“含混(ambiguity)”和“悖论(paradox)”。

艾略特在其《玄学派诗人》中的一番话可以和新批评运动的主张互相参照:“就我们的文明的目前状况而言,诗人很可能不得不变得艰涩,我们的文明涵容着如此巨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这种多样性和复杂性作用于精细的感受力,必然会产生多样而复杂的结果。诗人必然会变得越来越具有涵容性、暗示性和间接性,以便强使――如果需要可以打乱――语言以适合自己的意思。”

“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掺合在一起,又让春雨/催使那些迟钝的根芽”,《荒原》的首句为人津津乐道的一个“四月”和“残忍”的联系可以说明艾略特关于诗歌语言的主张。“四月”这一在浪漫主义诗人笔下温馨的季节在艾略特笔下有了新的含义,这一催生人的欲望的季节也会带来痛苦。另举一例,第三节《火诫》中那个女打字员在经历了那毫无意义的后:

她回头在镜子里照了一下,

没大意识到她那已经走了的情人;

她的头脑让一个半成型的思想经过

“总算完了事,完了就好”

美丽的女人堕落的时候,又

在她的房里来回走,独自

她机械地用手抚平了头发,又随手

在留声机上放上一张片子。

根据艾略特原注,该段源自英国感伤主义作家哥德密斯的著作《威克菲尔德牧师传》,当奥莉维亚重返她的失声之地时唱道,

当可爱的女人堕落时/……什么能洗涮她的屈辱?/为了掩盖它/为了隐藏它/为了向爱人忏悔/拥抱他/只能死去

而女打字员所做的是“随手在留声机上放上一张片子”,两相对照,讽刺的意味立即显现。艾略特给《荒原》所写的注释很多也起到了反讽的意味。

然而,新批评运动的反对者克兰认为“‘新批评’将批评活动变成一种狭隘的实践操作,似乎只能从象征,反讽等方面去分析作品”。另一文学家奥尔森指责燕卜逊只考虑词语,文学问题被简化为“歧义问题”的讨论,而置“诗歌本质”问题不顾。芝加哥学派针对新批评的薄弱环节,提倡一种全面的批评。认为情节、人物、思想、语言应该统一起来考虑。他们采用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和方法,探讨文学作品的模仿性,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怜悯”与“恐惧”的情感作用等一般文学理论与问题。

M.H.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中说,对待文学批评,“一种较为可行的办法是采用一个不把自身哲学强加于人的分析图示,在有待比较的理论中,把尽可能多的理论所共有的主要特征利用起来,然后慎重地运用这一分析图,随时准备将一切有助于眼下不同的特征收纳进来”。

基于这一见解,本文还试图通过《荒原》谈谈弗莱的神化原型说。

艾略特在《荒原》的注释中说,“不仅是题目,就连整个诗歌的计划和诗中的许多象征”都受到了魏斯登女士的著作《从仪式到神话》和弗雷泽《金枝》的影响,尤其是《金枝》第四部有关阿贴士、阿东尼士和欧西利士的有关神话。这些神已经被视为人格化的繁殖神,他们的健康,尤其是性能力的健忘就会迎来丰收,而他们受到伤害,性能力一旦遭到破坏,大地就会荒芜,河水就会枯竭。繁殖神的复活,荒原又会复生,万物重新昌盛。因此,这一带的先民举行仪式,祈祷他们的复活,以求五谷丰登,种族繁荣。

弗莱对神话原型概念给予了新的解释,使得这一概念真正进入了文学研究领域。他主张把作家的具体作品放到作家的全部作品中去。后来,又进一步主张把某些文学结构要素置于文学传统中考察。那么,是什么把诗人和传统联系起来呢?其中必有一个中介因素,这便是“原型”。在《批评的剖析中》,弗莱指出,原型就是“典型的即反复出现的”意象。在弗莱看来,神话是一种结构形式,神的诞生、历险、胜利、受难、死亡、复活是一个完整的循环故事。正如昼夜更替,四季循环一样。神的生与死,死后又复活,包含着文学的一切故事。文学总的说来是“移位”的神话。

基于这一“原型”说,弗莱把西方文学划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被称为“神话时代”,文学紧密地依附于神话。而在近百年间,大部分的严肃创作都有趋于讽刺文学的形式,处于第五个阶段。这些文学作品的主人公在能力和智力方面低与我们,使我们感到是在居高俯视一个受奴役、受愚弄或荒诞的场面。在讽刺文学中,人失去了自我的尊严,外在环境变成了一个与人自身无法协调的荒诞世界。

从《普鲁弗洛克情歌》中的百无聊赖的“用咖啡匙量走我的生命”的年轻人到《荒原》中的女打字员,似乎正表现了这种荒诞意识,显现出类似神话那种人类无法控制和理解的世界。弗莱试图通过远离文本,来找寻文学创作中的规律,而且还把西方的文学史分为五种模式,这与上文讨论的新批评论者注重文本,形式的“近观”法不同。希望能如艾布拉姆斯所说,能从各种角度来解读《荒原》,对其有一全面的认识。

参考文献:

[1]The Norton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atureShorter Fourth Edition W. W. Norton &Company1995.

第10篇

一、意境型题目的鉴赏评价

(一)提问方式

1、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意象)?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

2、前人评论这首诗的意象(意境)图的优或劣,你同意吗?为什么?请就全诗某一联赏析。

3、诗中某两联写了什么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或关系。

(二)答题步骤

描摹诗歌图景――概括意境特点――表达作者诗情。

解答提示:描摹诗歌图景。即用自己的优美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象、意境描摹出来。这里应注意几点:①用自己的语言而非翻译。②描摹主要景物而非面面俱到。③语言应优美形象而非平铺直叙。概括意境特点。即用一句简炼的话准确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景氛围特点。这里应注意的是:①一句简炼的话。②概括意境特点时用一两个双音节的形容词即可。如雄浑壮阔、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怆、生机勃勃等。马致远《秋思》的意境特点就是萧瑟凄清。因此,意境就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意”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境”和谐的统一。

表达作者诗情。即根据这首诗情景氛围的特点,谈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可根据不同类别的诗确定作者诗情的倾向。如:①送别诗:A离愁别绪,依依不舍;B情深意长,互为勉励;C别后思念,坦陈心志。②怀古诗:A抒物是人非,盛衰无常之感慨;B是古非今,借以劝谏当朝统治者。C赞古人业绩,表缅怀之情,抒英雄迟暮之感慨;D渴望建功立业,悲叹壮志难酬。③战争诗:A边塞征战的壮烈,山河沦丧的痛苦;B统者的穷兵黩武,百姓的和平向往;C怀才不遇,渴望建功立业;D对百姓离乱的忧愁,对民族命运的担忧。④思乡怀人诗:A征人厌战,向往团聚安宁的生活;B贬滴时,思乡怀人;C闺中怀人。⑤咏物诗:咏物言志,表赞美、仰慕、怜悯、哀伤之情。⑥写景诗:一切景语皆情语。抒已忧愁哀思、远大抱负、伤春悲秋、田园归隐等。这些诗的归类都可以看出诗情倾向,也是答主旨题的依据。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答题时只注意了“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的正衬思维方式,而忽略了王夫之“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的反衬的思维方式。

(三)答题示例1

阅读宋林景熙的诗《溪亭》,然后回答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表现其情感?(07广东卷)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答案参考:(描摹图景)诗人以清秋、落叶表明季节已入深秋,万物凋零,一片萧索;以日暮月初白、孤灯表明一天之中的时间变化,(概括意境特点)构成了冷情幽寂的氛围,(表达诗情)表现诗人心绪不宁、孤独寂寞之感。

二、形象型题目的鉴赏评价

(一)提问方式:

1、这首诗以什么为诗歌的主要意象(刻画了什么形象)?

2、运用什么手法刻画形象的?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

(二)答题步骤

塑造的什么形象――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特征――分析形象意义

解答提示:塑造的什么形象。可用一句话概括形象的总体特征和意义。形象是由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的。它既指叙事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翁(包括作者)。如:豪放洒脱的形象,忧国忧民的形象,寄情山水、归隐田林的隐者形象,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爱恨情长的形象等。形象更多的也指即兴即景中的景和物。这些景和物已被人们赋予了特定的含义而成为具有审美意义的形象。如:梅花的傲霜斗雪、不畏权贵,大雁的春秋迁徙、游子怀乡,杨柳的缠绵悱恻、惜别怀远,流水的时光易逝、怀古思念等。

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时应注意:①分析景物形象要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来分析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借物抒怀,托物言志的诗,往往在对事物形象的描绘中寄寓诗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理想,因此既要分析诗中所描绘的物的形象,也要分析诗中寄寓的思想感情,可从形象的色彩、指向、强度、虚实、动静等角度分析;分析人物形象,就要借助诗歌中人物的外貌、神态、举止的描写,体会作品主人翁鲜活的形象,进而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思想感情。②一定要结合诗句具体分析。这里特别区分一下意象、意境和形象:意象侧重于融入作者主观情感的物象;意境侧重由一个或一个以上意象组成的环境氛围;形象可以由一个意象承担,如诗人笔下最先开放、傲霜斗雪的梅花常用来比喻敢为人先、不畏权贵的君子形象;形象也可由人物直接出场,如白居易《卖炭翁》;形象也可是从意境氛围中感觉出来,如王维《山居秋暝》,我们通过山村月夜清幽明丽的景色的描写,窥见诗人闲适超逸的隐者形象;也可以通过诗中的抒情或议论分析出形象意义,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塑造了李白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形象。

总结形象意义。就是分析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或蕴涵的哲理。可用一句话概括总述,也可以放到步骤一里合答。

(三)答题示例2

阅读宋刘一止①《小斋即事》一诗回答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07全国卷III)

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②方。

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

我者世愈疏,一拙万事妨。

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

注释:①刘一止:宋微宋宣和三年(1121)进士,曾任监察御使等职,有记载说他曾因“忤秦水会”而被罢官。②局:指棋盘。

答案参考:(什么形象)托琴棋二物言志。(形象具体特征或个性特征)诗人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方正、方――有棱角。正因为自己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学的兴亡了。(总结形象意义)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三、“诗眼”型题目的鉴赏评价

(一)提问方式

1、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字是哪一个?为什么?

2、某个字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3、此诗某联某句中的哪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字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二)答题步骤

释该字表面义和句中义――还原析句,描摹图景――烘托意境,表达诗情

解答提示:释该字表面义和句中义有时可合一起答,也可融入到第二步骤里答。古人写诗讲究炼字,力争一字传神,为全诗增色甚至成为诗眼,关键在几类词上极下功夫。①炼动词或非动词活用为动词。如“江碧鸟愈白,山青花欲燃”,不仅突出了山花火红的颜色,而且赋予了一种动态美。②炼形容词。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给人一种坚毅挺拔之美,浑圆之美。③炼数量词。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说明梅花之少,暗中突出一个“早”字,④炼虚词。如“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写出了戍边将士无一例外的思乡之情。⑤词类活用。如“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绿”在句中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道出了作者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抓住了这些词,就抓住了诗的关键。

还原析句,描摹图景。将关键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或想象,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分析字句、描摹图景,以品味炼字的精妙。动词,抓住它的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形容词,抓住它从形、声、光、色等方面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身临其境。数量词,抓住它意蕴深刻,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词类活用,化腐朽为神奇,增强表现力、感染力。再如叠韵词,可增强韵律感和起强调作用;颜色词,既可表心情,也可增强描写的色彩感、画面感。还应注意某个炼字使用的修辞手法。诗中用的较多的是拟人、夸张和通感。从稍大点的角度入手,应注意,该字处于写景句中,应抓住形象性、生动性;处在抒情句中,应从给定词上强化感情上入手;处在起始句、结尾句,应从结构上领起下文或总结上文入手。有的题目说某字词是全诗关键,为什么?应特别注意从该字词对突出主旨的作用和结构上的作用两方面考虑。

烘托意境,表达情感。用一句简炼的话总述即可。

(三)答题示例3

阅读王安石《葛溪驿》,回答问题。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07四川卷)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答案参考:(1、2点合答)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的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烘托意境、表达诗情)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

四、语言特色型题目的鉴赏评价

(一)提问方式

1、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的语言艺术)。

(二)答题步骤

准确点明语言特色――具体分析语言特色――表达怎样的诗情

解答提示:这类题不重在炼字运用的巧妙,也不是对某一两句采用何种手法做分析;而是重在对整首诗的语言风格的鉴赏。语言风格类的词语有:平淡、工丽、直率、委婉、自然、清幽、雄奇、奔放、悲慨、洗练、沉郁、清新等等;语言特色类的词语有:行云流水、形神兼备、简洁洗练、浅显如话、平淡无奇、词藻华丽、雄健雄浑、低沉、苍劲、舒缓、悲凉、淋漓尽致等等;前者侧重对整首诗的语言评价,后者侧重对语言运用时特色上的整体评价。

准确点明语言特色。一般选择一两个词即可。所以必须牢记一些语言风格特色的术语。

具体分析语言特色。要结合诗中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注意即使在描摹图景,组织语言答案时也尽量要体现出这种特色。

表达怎样诗情,诗情也一定要体现分析的这种特色。

(三)答题示例4

读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答案参考:(点特色)该诗语言如行云流水,冲和而不平淡,情深而不直露。(析特色)首句点明“荆吴”比邻,先说宽慰话;次句写眼前景点,写出了诗人心中的茫然,前两句平和含蓄,情不外露。三句承上句的“渺茫”,十分自然;“何处泊”一问,含说不尽的殷切之意和关怀之情。结句恰如巨闸顿开,将惜别之情推上顶峰。(析诗情)款款深情,浓浓别意,尽在“天涯一望”之中,“断肠人”抒离情又不在露。言有尽而意无穷矣。

五、技巧型题目的鉴赏评价

(一)提问方式

1、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艺术表现手法(表现技巧),来抒发作者情感的?有什么作用?

2、前人说该诗中的某句某联有如何如何的效果,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试结合全诗分析。

(二)答题步骤

指出何种手法――怎样使用该手法――该手法表达怎样诗情、主旨或艺术效果

解答提示:指出何种手法。首先应准确,其次应熟悉掌握一些表现方法。如:①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抒情手法分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后者又分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托物寓理(哲理诗)三类。②表现手法分A衬托:正衬、反衬,后者又分动静相衬,声寂相衬,乐哀相衬三种。B象征 C烘托 D白描 E虚实结合 F动静结合,化静为动 E点面、抑扬 正侧面结合G起兴H色彩渲染I观察角度变化③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夸张、双关、用典、反问,顶针、互文等。

怎样使用该手法,一定要结合诗句赏析。要特别注意:勿对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如果具体分析到某诗句时,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一般应从整体上谈诗的某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第3点无须繁述。

(三)答题示例5

阅读清代徐兰《出关》一诗回答问题。“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07山东卷)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 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ei):旌旗。

答案参考:(何种手法)描写、对比、象征(借代),(怎样使用该手法,也可两点合起来答)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对比鲜明,“桃花”与“雪”分别指代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该手法表达怎样诗情、主旨或艺术效果)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六、主旨型题目的鉴赏评价

(一)提问方式

1、关于这首诗的主旨或内容,有人认为是这样,有人认为是那样,你的看法怎样?试简要说明理由。

2、这首诗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的沧桑。试结合有关诗句加以赏析。

(二)答题步骤:

析具体诗句写什么――说表达什么情感或暗寓什么(答时可调换,也可融在一起答)。

解答提示:

该类题型侧重的通过分析诗句的具体内容,以得到作者的观点态度和作品主题的社会意义。它应对的是考纲中“评价古典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答题示例6

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请结合诗歌对比作简要分析。(07江西卷)

金陵晚望(高蟾) 金陵图(韦庄)

曾伴浮云归晚翠, 谁谓伤心画不成,

犹陪落日泛秋声。 画人心逐世人情。

世间无限丹青手, 君看六幅南朝事,

一片伤心画不成。 老木寒云满古城。

答案参考:两着诗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感情。高诗作者通过晚望金陵,从“落日”、“秋声”等意象中,生出一片伤心之情。诗人认为这种沉重的伤心,世上的画家是画不出来的。韦诗作者通过观看金陵图,认为画家用“老木”、“寒云”等意象,足以表现对国势衰败的伤痛之情,所以说,伤心是画得成的。

七、句意型题目的鉴赏评价

(一) 提问方式:

1、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未联或未句的理解或赏析

(二)答题步骤

阐明句表义(可挖掘深层义)――指出描写作用或诗情意趣

解答题示:解释诗句时一定注意分两层:句表义和句里义,然后结合全诗指出其作用或表达何种情感、意趣和观点。应特别注意句意型题里一般侧重的未联未句中的分析鉴赏。

(三)答题示例7

阅读王维《新晴野望》一诗回答问题。尾联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07全国卷II)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答案参考:(句表义,句里义)尾联写了农忙时节,农人全家在农田里忙于耕作的景象。(指出作用或诗情意趣、观点)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①再一次突出表现了“新晴”这一诗题,因为“新晴”,诗人才能看到农人们“倾家事南亩”的景象。②给前面所绘的一幅静态画面平添无限生机,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第11篇

[关键词]杜甫诗;女性题材;女性观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4-0073-02

中国古典诗歌从最早的《易》爻辞中妇女 “乘马班如,泣血涟如”(《屯》上六)的悲叹和《诗经》中有关“弄璋”、“弄瓦”(《小雅・斯干》)的男女判别起,几千年男女不平等的历史演化,谱成一曲曲女性命运的悲歌。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其诗中多面展示了女性的命运,虽然男权的阴影并没有消失殆尽,但他所表现出的具有积极价值的女性观念,无疑显示出诗圣的过人之处。

一、痛怜怨妇哀情,关注人生权利

征妇历来是苦难妇女的代表,杜甫诗中的征妇概念突破了原有的内涵:一是征人之妇,即传统意义上的征妇。《新婚别》中塑造的虽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然而,新婚之夜的肺腑之言中,我们感到的是她对夫君前往“死地”的绝望,是“嫁女与征夫,不如弃旁路”的凄惨。仇兆鳌注云:“此诗君字凡七见,君妻君床,聚之暂也。君行军往,别之速也。随君,意之伤也。与君永望,志之贞且坚也。频频呼君,几于一声一泪。”?q?生离死别,令人怆然泣下。二是征男之母。母爱相比夫妇之爱更为博大、无私,孩子是母亲的心头肉,儿子诀别赴征,而且他们还是弱冠的“中男”。《新安吏》中,杜甫描写了这样凄惨的一幕:“中男绝短小,何为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中男年幼,当然不可能有妻子,但为什么父亲不来送呢?“县小更无丁”,有父还用抓孩子吗?“有母”之言外,正可见另一番惨景。真所谓“天地终无情”。再看《垂老别》:“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明知老伴一去不回,还在哑声叮咛,自我保重,努力加餐。字字血泪,读之让人肝肠寸断。家庭的支柱被抓走,希望不复存在,走了的、留下的,生命是否还能延续?留给妇人的只有恐惧、悲怆、愤恨、绝望。三是妇为征人。一首《石壕吏》道出史上鲜见的悲惨一幕――老妪赴征。当她哆哆嗦嗦地诉说:“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的那“一何苦”时,内心潜藏着多少老来失子的悲惨,可现实又何至于此呢?被逼无奈的她只能“请从吏夜归”。仇兆鳌注云:“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子孙、姑媳残至如此,民不聊生极矣。”?r?诗人的视角,不再关注她们作为女性的需求与缺憾,而更关注的是她们作为一个活生生的脆弱生命如何生存的问题,诗中就黑暗社会对人性、人格、人的生存权摧残的控诉可谓入木三分,而这一切,都发生在脆弱的女性身上。

由于大部分男子在战争中死亡,于是,社会上便出现了 “丈夫死百役”(《遣遇》)、“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的畸形社会现实。“千家今有百家存”,但见“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白帝》)。连寡妇都被剥削得精光,岂不可哀,秋天收获的季节尚且恸哭,则冬春可知。《又呈吴郎》中,诗人描写了一位被残酷的剥削压榨逼向了啼饥号寒之境的老妇,为了生存,他迫不得已扑枣于邻。诗人禁不住为之恻隐,为之落泪。诗人不仅同情她,还劝告别人善待她。这种思想感情浇注在诗歌中,呈现出一种动人心魄、感人肺腑的感染力。“穷年忧黎元, 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爱,是杜甫诗歌人民性的一个主要特征。

现实生活中女性的苦难是广泛而深远的,除征妇和寡妇之外,还有众多的女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负薪行》中,诗人为“一生抱恨常咨嗟”的老处女抱打不平,提出了值得注意的社会问题:“四十五十无夫家”的畸形社会到底是何原因?难道是“巫山女粗丑”吗?不是,这里也曾出现过王昭君那样的美女。从诗人对“土风坐男使女立,男当门户女出入”的男女不平等现象的批判中折射出了男女平等的一线曙光。今人张锡厚评此诗云:“《负薪行》是一首值得注意的以妇女问题为题材的诗篇……这里反映出来的妇女观带有民主色彩,他的认识已经靠近妇女解放问题的边缘,这是他比同时代诗人高明的地方。”?s?此诗也表现出作者对传统落后思想的摒弃。

二、礼赞巾帼风采,反思历史现实

现实生活中女性有悲苦而令人同情的一面,但更有其欢乐而值得礼赞的一面,在她们身上,不乏积极健康、值得称颂的闪光点和人格魅力。杜甫在讴歌这些光辉女性形象的同时,总会发出感伤时事、慨叹古今的慷概之气。诗人将浪漫情怀渗透于对沉痛的历史现实的反思之中,他的感慨和心思,总是在一咏三叹中流露出来。《琴台》诗中,诗人从“茂陵多病后,尚爱卓文君”凌空写起,短短两句,如仇兆鳌言:“病后犹爱,言钟情之至。”?t?暗点他们琴心相结的爱情美好,并对卓文君蔑视世俗礼法的气概给予由衷赞叹。她那“野花留宝靥,蔓草见罗裙”的光彩照人形象,既浪漫而已飘然逝去,诗人凭吊琴台,流露出对相如、文君反抗世俗礼法,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无以为继的悲伤。《佳人》中,杜甫刻画了一位冰清玉洁的佳人,也抒发了一介书生在风云际变中坚持节操的人生感喟。《听杨氏歌》中,诗从“佳人绝代歌,独立发皓齿”的赞美写起,以“老夫悲暮年,壮士泪如雨”的愁绪结束,道出世无知音之感慨。仇兆鳌云:“前以佳人起,后以杰士收,感慨无限。”?u?诗人把对女性的赞美渐渐化为“民胞物与”的博爱情怀,女性意象渐次淡化。在诗《〈剑行器〉并序》中,诗人由李十二娘的舞剑勾起对昔日公孙氏的回忆,想当年公孙氏是何等的英姿飒爽,并表达了对世事沧桑的感叹。“由此可知,杜甫对擅长舞蹈和音乐的妇女的态度是同情和歌颂的。”?v?诚如王嗣云:“此诗见剑器而伤往事,所谓慷慨也,故咏李氏,却思孙氏,咏公孙,却思先帝,全为开元天宝五十年治乱兴衰而发。”?w?

三、劝惩狎妓世风,寄托规讽意旨

唐代社会世风开放,士子狎妓冶游成为风尚。宴会上,歌伎奏乐歌舞,劝客饮酒,赋诗助兴。士子异地为官,远离亲人,身边往往有陪伴以填补心灵的空虚。然而,唐朝还远没有开放到社会各阶级平等的地步,歌伎、仍然在这个等级分明的社会中处于最下层,生活在如此背景中的杜甫,自然也与她们有接触,且留下了有关携妓的动人诗篇。在他为数不多的有关携妓的诗中,诗人有艳羡情绪的表达:“上客回空骑,佳人满近船,江清歌扇底,野旷舞衣前,玉袖凌风并,金壶隐浪偏。竞将明媚色,偷眼艳阳天。”(《数陪李梓州泛江,有女乐在诸舫,戏为艳曲二首赠李》其一)然而,杜甫的诗言在此而意在彼,诗的结韵曰:“使君自有妇,莫学野鸳鸯?”这里表现的是诗人惯用的艺术手法――欲擒故纵,先敷衍词章,再下点睛讽喻劝惩之笔。同样,《宴戎州杨使君东楼》诗云:“胜绝惊身老,情忘发兴奇。座从歌妓密,乐任主人为。”依浦起龙说:“所谓‘发兴寄’也。”?x?表达出的是“楼高欲愁思”的意旨。从《陪贵公子携妓丈八沟纳凉遇雨二首》之二“雨来沾席上,风急打船头。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等诗句看来,“诗人已发现了受侮辱、受损害妇女精神上的痛苦”。?y?《陪王侍同登东山最高顶,宴姚通泉,晚携酒泛江》诗中虽也写到“复携美人登彩舟”,但诗人亦不忘“人生欢会岂有极,无使霜露沾人衣”的规劝,仇兆鳌说:“从乐极生悲,结出规讽之意。”???无疑显示出杜甫出淤泥而不染、卓尔不群的高贵之处,也是他老老实实做人的一贯作风。

四、爱怜糟糠之妻,谱写人间真情

杜诗中有30余次咏及其糟糠之妻,这在一个诗人的创作生涯中,是具足够份量的。日本学者笕久美子认为,在关于夫妻情思的诗登上公众之堂的过程中,李白、杜甫无疑是属于开时代之先河的人物。???

读这些诗,其糟糠之妻的形象便浮现于眼前。如:“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入门闻号G,幼子饿已卒。”(《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去年潼关破,妻子久隔绝,今夏草木长,脱衣得走西。”(《述怀》)“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睹我颜色同。痴儿未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百忧集行》)“经年至茅屋,妻子衣百结……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北征》)诗中描绘的是一个确确实实存在于杜甫的物质与精神世界中的,任何人无法替代的、与自己在凄风苦雨中相依为命的人生伴侣式的妻子形象。他笔下的妻子衣着朴素,质朴自然。她独撑门户,任劳任怨,在诗句字里行间折射出的是一个普通男人的真情,爱怜、愧疚、欣慰、感激……此外,其诗中也抒写了妻子雅致闲适的一面:“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江村》)“昼引老妻乘小艇,睛看稚子浴清江。”(《进艇》)自然流露出对妻子的欣赏与赞美,使妻子的形象更加饱满真实。可见,杜甫与妻子的关系是与支配关系无缘的,他们有着真切而牢固的感情基础,他对妻子的知疼、知爱与他诚实做人、正直做事的一生相连,也是杜甫今天信受崇敬的原因之一。

总之,杜甫真诚地为女性唱出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赞歌,他那怀物博爱之心,不但为生活在那个血腥苦难的社会中的人们所需要,而且永远是我们不朽的民族精神,属于任何时代。然而,他那“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北征》)的“女祸”论调,作为其时代与阶级局限的反映,无须讳言,必须摒弃。

[注 释]

?q??r??t??u??w????仇兆鳌:《杜诗详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33页、第530页、第808页、第1481页、第1818页、第1948页。

?s?张锡厚:《关于杜甫世界观中的几个问题》,《文学评论丛刊》(第三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

?v??y?马锡鉴:《杜甫的妇女观》,《温州师院学报》,1990年第1期。

第12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方法 初探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只有不断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学中,教师不是居高临下,而是与学生平等相处,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趣味性,历史教学才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历史教学改革的主战场是其教学实施,理念的体现、课标的落实以及新教材的运用都是通过教学形式展现出来的,历史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们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了历史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可以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比如讲点课外知识以扩大知识面;讲点有趣的典故以引起思考;讲点历史变化变迁的原因;开历史故事会让学生自己讲述历史;组织学生编个历史剧等。这样使学生始终有兴奋点,思维一直围绕历史转,从而冒发思想的火花。在教学各个环节中都要注意兴趣的激发。一是结合时事,激发学生的兴趣。上课时,可利用时事资源,引发学生对当今世界各个地区发生的热点问题感兴趣。如朝鲜核问题、我国举办奥运会、伊拉克战争等,让学生对国内外的形势变化发展的思考;二是利用古今对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利用古今的一些名人或英雄相对比,探究中华民族的一些发展史和人文美德;三是借助实物、图片等教具创设相关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和兴趣。如动员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珍藏的各朝代钱币,学生平时买的文物古迹宣传片,以及在名胜风景区拍的相片等,在课堂展示出来,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引发了创新思维。

二、文史结合法

在历史课中引入语文教学方法,是完全可行的。自古文史相通,历史与文学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任何文学作品都产生于一定的历史背景并反映某一个方面的社会现实,同样,任何历史内容都是依靠文学形式(有些是实物形式)记录下来的。因此,对历史的表述不仅可以借鉴,而且必须借鉴文学的方法。历史课和语文课的共性实在太多了。把一些语文教学方法运用到历史课之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例如:1.引用古典诗歌。在讲东汉连年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时,我引用当时诗人王粲的诗句“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通过这首诗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那种凄惨的情景。我国的古典诗歌,是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用于课堂教学,很能拨动学生心弦,激感,“寓情于理”,“以情动人”以达到以诗证史的理想效果。2.史学、文学与音乐三者相结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唐朝诗人王之涣的诗,在讲授唐朝辉煌灿烂的文学艺术成就时,我用音乐的形式,把这首诗唱出来,让学生感受这三者的美妙之处。3.史学与美术相结合。

三、知识串联法

所谓知识串联法,就是抓住历史线索。这线索犹如网之纲,纲举目张,基本知识就会一网而尽。历史知识一般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基本要素构成,上历史课必须把这些基本要素讲清楚,这是历史课与其他课程的最大区别。这些要素又可演化成为历史的基本线索,并以这些基本线索把相关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好像用线串珠子一样。历史教学抓线索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线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思路又是由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及教学条件来决定的。

四、点面交叉法

所谓“点”,就是历史纵向和横向联系的交叉点,我上课时,往往抓住某一个知识点,谈今论古,谈古论今,或者谈中国论外国,或谈外国论中国。比如讲到世界某段历史时,我就问:“这时的中国怎么样?”历史课的教学点,还包括现实社会的一些“热点”和“焦点”问题,启发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比如:在讲的历史时,结合2008北京奥运圣火的传递,圣火在法国巴黎被抢事件,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让学生不感觉历史枯燥无味,而是活鲜鲜的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五、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在开发历史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多媒体教学以其信息量大、简洁灵活、动态感强、传递迅速、形象直观、声画皆备等特点被广大历史教师所采用。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处理好历史教学中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有利于历史教学中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同时也加强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