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09 03:32: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社会主义建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青年学生,是我们国家有文化教养的劳动后备军。大家正在遵循着“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指示,紧张而愉快地锻炼和提高着自己。高中三年级的同学,不久即将完成学习计划毕业了,摆在大家面前的中心问题是升学志愿问题。这个问题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每个同学的发展方向和参加祖国建设的具体道路,在大家生活上是一个重大的关键。正因为如此,可能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不同想法,一个人可能在晚上和早晨的想法不同,有的同学也可能因彷徨犹豫而感到苦闷。大家一定在想像祖国建设事业的伟大面貌,设想我们国家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如何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建设事业需要些什么干部和技术人材,自己究竟学什么专业考什么学校好。每个人都会抱有做理想事业的宏大志愿,都希望在祖国建设事业中发挥个人最大的力量,做出不平凡的贡献,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英雄。
究竟应当怎样来考虑和对待这个问题呢?愿提供如下意见,希望能对同学有所帮助。
一
国家建设计划是一个极复杂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建设、政权建设等各项建设事业,都是密切关联、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必须按照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分别轻重缓急,有计划地、按比例地发展,才能保证各项建设事业相辅相成地以最大的速度前进。
同学们都已经了解,就整个的国家建设计划来讲,工业化是联系一切、决定一切的中心环节,而且首先要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重工业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是改变整个国民经济面貌起决定作用的环节。但另一方面还必须认识:工业是不可能孤立的发展的。随着工业的增长,同时必须相应地发展农业,否则就没有足够的粮食、工业原料和销售市场;必须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贸易和信贷事业,否则生产就会停滞;还必须相应地发展教育事业来培养科学技术人材,发展医药卫生体育事业来增进职工的健康。同时,必须进一步地巩固和加强人民民主,以保障经济建设和各种社会主义改造事业的顺利进行。因此,在制定国家建设计划时,必须根据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的要求,分清主要次要,先发展什么后发展什么、多做什么少做什么,按比例的平衡的发展。但列入国家建设计划的每一项事业,就都是整体计划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都是重要的。任何一项事业不能按计划完成,和其他事业脱了节,就会影响甚至推迟整个的国家计划的进展。
有了正确的路线,有了正确的方针政策,制定了正确的国家建设计划,不等于解决了一切。决定国家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在于执行计划的人,正如斯大林同志所说“干部决定一切”。国家必须根据各项建设事业当前和长远的需要,分专业按比例地培养各项建设人材。按照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培养干部计划,一九五四年度全国各类高等学校计划招考新生九万余人。其中工科约占百分之三七点四二;高等师范约占百分之二七点六,医科约占百分之一点一七,理科约占百分之六点三四,农科约占百分之三点,林科约占百分之一点六,文科约占百分之七点八六,财经约占百分之二点一七,政法约占百分之二点二一,体育约占百分之一点一,艺术约占百分之点四三。各科之中又分若干专业,各专业的招生比例也各有不同。
各专业的招生人数,虽有多寡,但都是建设事业所必需的,不可少的。能否按计划完成今年的招生任务,将直接影响第一个五年计划内培养干部的任务。这就要求投考高等学校的知识青年特别是今年的高中毕业生按照国家计划分别升入各类高等学校和专业学习。
二
谈到这里,同学们就遇到了一个难题:既然国家建设的各个方面都需要人
材,各个工作都很重要,那又如何去考虑和决定目己的升学志愿呢?可能有的同学会想:“祖国需要我上哪里我就上哪里”,“校长动员我上哪,我就上哪”,甚至可能有的同学怕别人批评自己个人主义思想而“不敢考虑志愿”。无条件地服从国家建设需要的精神是十分宝贵的。社会主义建设,要求个人利益服从国家的整体利益即全体人民的公共利益。只有在保证公共利益的基础上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个人利益。但同时也需要每个社会成员自觉地、积极地在各项建设事业中充分发挥不同的才能和创造性。因此,党和政府非常关心每个青年的发展方向,十分重视如何尽可能地照顾个人的志愿。升学志愿是可能加以选择的,也是应该严肃地加以考虑的。当你们能够确定了自己革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按照个人性格,找到自己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和日常生活中的适当岗位,并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作用的时候,将是祖国对你们的最大希望,也是你们最大的快乐。
1为我国深化改革提供了思想保障
解决在过去30年里,改革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问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目的。然而面对着的各种社会矛盾的阻碍,举什么旗帜,走什么道路,建设什么社会成为了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和前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出现,为我国深化改革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未来社会从总体上个划出了美好的蓝图。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国的各领域都取得飞速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在实践中有萌芽走向成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迎来了崭新的时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未来社会的描绘,它仅仅只是一种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指导,绝不是我们建设的教条。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启动和推进的,但又是遵循了这一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条件也在发生巨大的改变。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中,我们专注于回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使我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在全面深化改革攻坚克难得关键时期,改革所产生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如何协调好各方利益,在确保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同时,积极调动社会各阶层力量投身到改革的事业当中来成为了改革成败的关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它是将中国社会发展的实情和相结合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打破了我们将建设的目光只局限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建设。它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新思想,在建设怎样的社会主义的问题上给出了新的认识,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绘了美好蓝图。
2为我国深化改革指明了发展目标
改革不是倾覆,解放不是否定,创新不是折腾。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当中,我们改变的是经济运行体制、社会管理模式,然而,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在任何时期都不可动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从根本上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的目标。它既坚持了社会主义的前进道路,又对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最终目标做出了规划。但是它并没有的提出教条式的条款,而是在坚持的指导之下,结合中国现实国情,对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社会进行了特征上的描绘。在深化改革发展的今天,我们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特征作为我们建设的总目标,更是我们的思想指南。它将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具体化,将人民主的思想形象化,让人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社会主义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新气象,让社会风气更加正派。在全面社会改革的今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仍然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总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为深化改革的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未来社会的表述从本质上,坚持社会主义性质不变,坚持党的指导思想不变,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变,坚持人民利益导向不变。改革不是倾覆,改革必须为社会主义服务,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在对深化改革实践指导中,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不变”的同时,进一步论证了改革带来的制度完善和创新,使人们认识到改革社会主义发展所带来的巨大活力。
3为我国深化改革巩固了政治基础
人民民主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政治保障,更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政治核心。无论改革如何深入坚持人民民主的思想始终不变,我们在推进深化政治体制的改革过程中,不是为了将人民民主性质改变,反而是通过改革更加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制度。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民主的思想本质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不谋而合。在新时期新阶段,我国人民民主有了新的变化,在坚持工农联盟牢不可破的基础上,我们更要团结所有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社会阶层。人民民主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我国改革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生力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政治保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社会阶层也发生着变化。从整体上来看工人阶级仍然是我国的领导阶级,而农民阶级依旧是我们最为可靠的盟友,但是由于我商品经济不发达,社会生产力较为落后,依靠新兴阶层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建设力量,为实现社会主义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和谐社会理论所提到的充满活力就需要有这些新兴阶层的参与,他们所提供的社会创造力更能够保障社会的创新发展,而这也更能够体现人民民主在维护社会安定有序中的巨大作用。然而,在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社会中间阶层与无产阶级的矛盾,也会随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逐步加强而扩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产生进一步化解了这一矛盾的产生,有效地推动了人民民主的发展。通过对民主法治建设的完善,使人民享受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兼容共同,是资源的分配更加合理,促进社会结构的合理化建设,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最终真正实现人民民主。
4结语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不仅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核心理论,更为实现“中国梦”的提供了社会建设上的理论保障。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为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为我国社会发展制定了总的目标。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对改革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不仅从理论上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内涵,更从实践上为我国深化改革的发展目标指明了方向,巩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提升了我国人民的民主自利,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夯实了社会基础。
作者:刘超腾欢公立政王俊博单位:重庆邮电大学
关键词:高校教育;党建工作;校园文化
一、党建工作在高校中的作用
在高校推行党建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特色。高校作为培养高端人才的场所,既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在我国,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奉献精神、诚信待人以及艰苦奋斗的良好品德,这些品德不仅是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品德,也是我国延绵几千年的传统品德。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尤其是网络普及之后,国外一些不太健康的思潮逐步随着网络侵入到当代青少年思想中,像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金钱崇拜等观念,严重影响着我国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进入高校之后,随着学生上网次数的频繁以及接触的知识面越来越广,对外来的思潮也容易不加分辨就盲目接受,尤其是在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的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这样更容易使高校学生容易被个人主义、金钱至上等观念迷惑,影响着高校学生人生观的培养。高校党建工作就是针对这些现象而开展,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思想中,并且让学生能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拒绝外来思想的入侵。党建工作作为意识形态教育,不能像课堂教学那样直接将价值观传授给学生,而是要通过文学作品、艺术形式等手段,来渗透到学生思想中。因此高校中的党建工作必须和校园文化建设相联系,才能体现。
二、党建工作和校园文化的关系
党建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既有外在的联系,又有内涵上的联系。党建工作和校园文化都是意识形态的教育,要通过寓教于乐的手段来达到教育目标,做到以人为本,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活动隐性接受。在内涵上,党建和校园文化目标一致,都是确立人生观、世界观和理想信念的教育。人生观、世界观和理想信念的教育都是人格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接班人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要求。校园文化是将办学精神、教育制度、教育行为和办学物资融为一体的文化,其中精神文化是根本,通过精神文化的逐步渗透,来达到教育人的目的。而党建工作也是通过精神渗透的方式,来达到塑造人格,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除了人生观培养,校园文化的另一个任务是弘扬我国传统文化。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提倡的道德是“利他束己”、“诚信待人”、“爱国爱民族”、建立和谐社会。这种优良的民族传统是中国发展到今天的主要思想基础,也是中国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根本。这种优良的传统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因此高校教育中,不仅要学习先进的科技技术,还要传承和发扬古老的民族文化。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对人才的要求是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有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爱国家,爱民族的人才。这些要求和我国儒家思想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致的。因此党建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在内涵上是一致的。党建工作和校园文化在树立荣辱观方面也是一致的。我国传统文化中的荣辱观是“明礼仪知廉耻”,这里的礼仪是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只有那些在个人与集体中,能够舍弃个人利益,成就大局的人,才能受到他人尊重。在知廉耻方面,也是从“诚信”“孝悌”观出发,将尊重他人、严于律己者作为道德楷模。这些观点也是校园文化所提倡的。党建工作和校园文化在外延上也有交汇。由于党建工作是树立学生的人生观教育,党的思想、作风、廉政建设都离不开文化这个载体,利用文化的精髓、力量来教育人,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文化载体,正好成为党建工作培养人,教育人的平台。党建工作还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核心,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而这个人生观必须是符合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因此校园文化的建设要围绕党建工作来展开。党建工作和校园文化的另一个外延交汇是服务对象不仅有高校学生,还包括高校教师和所有高校工作人员。
三、党建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1、党建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党建工作在校园文化中的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武装和教育师生。可以用不同的节日、纪念日来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通过缅怀先烈的革命事迹,来教育师生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培养学生为他人奉献,为信念而奋斗的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党建工作还可以向学生宣传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和前景,让师生们心中能够勾勒出美丽的建设宏图,围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奋斗。党建工作更要向师生普及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像实现“中国梦”,建立和谐社会,这样能够帮助师生从自身做起。
2、党建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促进作用
党建工作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引领作用之外,还要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来传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目前,我国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出现随大流现象,甚至还有过分崇洋的现象。例如,很多学生对于自己的民族文化知之甚少,却喜欢追逐韩国、日本、美国等外来文化。这些外来文化中有积极的一面,但也有消极的一面,像韩国文化过分渲染颜值,美国和日本文化过分渲染暴力,这些都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针对这种现象,党建工作要利用自身的权利,来引领和促进学生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将自己的本土文化向学生传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家乡和民族文化,从中发现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分辨外来文化的精华与糟粕。
作者:文英 贾蓉 单位:湖南省怀化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校 师德 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德是教师学识修养、人格魅力的集中体现,是教书育人的宝贵资源和重要载体,承载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的重任。师德不仅体现着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学校的精神面貌,而且关系到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加强师德建设,对于提高广大教师的道德水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1 高校师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剖析
目前,高校教师师德方面总体情况是好的,绝大多数教师热爱职业、严谨治学、为人师表,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做出了贡献。同时,我们也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所形成的多元价值取向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社会不良思潮也冲击影响着教师队伍,高校教师中也出现了一些“道德缺失”现象。
1.1 高校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政治信念不够坚定。个别教师放松和忽视理论学习,缺乏理想信念,追求名利地位,计较个人得失。二是爱岗敬业精神不强。部分教师把从事教师工作仅仅作为一种职业和谋生的手段,得过且过,少数教师甚至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职业”上。三是教书育人意识淡薄。部分教师只满足于在课堂上给学生传授专业技术知识,缺乏对学生道德素质和身心素质的培育,没有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四是学术道德下滑。个别教师缺乏学术诚信、严谨治学的态度,时有发生学术不端的行为,如抄袭、剽窃、伪造学术成果等。五是为人师表意识不强。少数教师缺乏自尊自爱,如有的上课自由散漫,有的仪表不整,举止粗俗;甚至有个别教师自由主义思想泛滥,任意发牢骚或表露不满情绪,给学生留下不良印象。
1.2 师德问题成因剖析
上述师德问题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使得少数教师心理失衡,价值观发生偏移,影响了职业意识和奉献精神。二是部分学校重师能、轻师德,对教师缺乏有效而必须的思想政治教育。三是师德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忽视师德在教师总体考核中的比重和作用,导致部分教师漠视师德师风教育。四是师德师风监督机制不到位,目前很难采取一种有效的方式去界定和测评教师的师德状况,从而导致有些素质不高的人被选进了教师队伍。五是部分教师法纪观念、道德意识淡薄,缺乏“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2 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途径与措施
高校教师是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培养者,也是学校声誉的奠基者和传播者,更是优良校风的建设者和示范者。因此,加强高校师德建设事关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
2.1 坚定职业信仰是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基础
信仰是伦理学的一个基本命题,特定的信仰系统可以支撑特定的道德体系。信仰系统的存在可以使职业变得神圣起来,职业信仰可以提升现实人格的境界和心理感受。教师把职业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的时候,就会有一系列动机和行为,而且会有这一动机所产生的道德方面的是非评价与人格特征,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教育是需要信仰的事业。高校教师因为大学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职业信仰的有无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教师是学生告别学校生涯走向社会的最后驿站的引导者,高校教师必须肩负起教书育人的使命,使学生成长成才。教师必须使自身的职业精神内化为思想境界,并使之上升到信仰的高度,才能迸发出钟情教师职业、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高尚的师德才能自觉内化为一种优秀的品质和习惯。
2.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师德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主要包括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基本内容。高校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基地,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不断加强高校教师的思想道德建设,才能使高校教师不仅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技能,而且更具有优秀的品格修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准,承担道德示范、文明传承的社会责任。
(1)要用指导思想武装头脑。特别是要善于用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教育高校师生,不断探索加强教育的新方法,新手段和新机制,把单纯的说教和灌输,变为生动的传道、有力的解惑和深刻的激励,启发学习兴趣、钻研热情和求索欲望,不断提高教育的效果,使的立场、观念和方法在师生的思想深处由知识转化为素养,从而使成为他们始终把握正确价值取向的思想动力源泉。
(2)要积极宣传中国特色的共同理想。加强由一系列经济发展目标、政治改革目标、文化建设目标、社会进步目标构成的共同理想的教育,使广大师生深刻认识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成就,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引导他们为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未来努力奋斗。
(3)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广泛开展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促使教师通过集课程教学、实践教学、社会考察为一体,创造能力培养的机会,激发他们创新的心智和灵感,激励他们奋发进取。
【关键词】社会主义;价值观;高中历史
前言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内容,主要将爱国、社会及个人三方面进行社会主义价值的体现。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构建过程中融合了精神与我国的国情进行结合,使其在社会主义价值观构建的同时更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体现在高中教学的各个学科中,本文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中历史课的融入方法进行研究。
一、国家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中历史课的渗透路径
在高中历史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历史教学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合,对高中生进行国家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教师在历史课得到教学过程中通过对近现代史中的历史知识进行讲解,并将社会主义价值观中的爱国层面的教育进行阐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构建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教师在的历史内容讲解过程中,如果仅仅是按照教材对日本的侵略行为进行讲解并教育学生要构建爱国主义的价值观,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的教育并不能起到主导作用。教师首先应该通过多媒体对当时的情景进行播放,使学生在短片的观看过程中了解到历史发展的真实情况,同时也使学生能够在看短片的过程中体会到当时社会大众的真实感受,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其次,教师在短片的播放过程中通过对历史知识的讲解引导学生构建爱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更能使学生对于教师所讲的历史内容产生认同,并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同时使学生在构建价值观的过程中也能产生一定的危机感,了解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国家的重要意义。
二、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中历史课的渗透路径
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较多,但是由于其在社会生活中较常见,因此学生对其社会层面的价值观重视程度不够。历史教师应该在相关的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注重高中生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构建,使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体会到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通过历史知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使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了解社会实践中社会层面价值观的真正含义,并且能够为学生未来社会生活带来较大的帮助。教师在高中历史社会主义建设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联系社会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意识形态及我国的政治与经济制度的建立过程中的社会价值观层面进行动态的分析,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形态的价值观能够更具体。历史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教学,请几名同学进行情景表演“穿越”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立的初期,如果不是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形态对其价值观的构建,进行情景表演。通过教学情景的表演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三、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中历史课的渗透路径
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高中生的个人发展极其重要,能够帮助学生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同时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社会衡量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对学生以后的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于学生诚信、友善、敬业等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道德规范于准则,使学生在未来社会发展中能够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历史教师在秦国商鞅变法的内容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商鞅在变法过程中通过的诚信建设而获得百姓信任与支持,对学生进行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古人在思想落后的年代都能够认识到诚信对于个人及社会发展的重要,在当今的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更需要诚信建设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总结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最重要的精神力量与追求,并且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历史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爱国精神的培养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与历史学科的融合能够使学生在进行学科的学习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的价值观。希望通过对本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中历史课的渗透路径探讨,能够对我国高中学科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场教学初探[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6.01:61-65
[2]谢正宇,于伟彪.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道德建设研究[J].河北企业,2016.01:99-100
[3]周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内在逻辑及实现[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35-40
摘要:以核心价值体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是社会主义社会伦理精神建设的根本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深入发展阶段的重大课题。因此,要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以理论作为直接理论源、依托传统文化的优质资源,汲取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借鉴和学习世界优秀文化文明成果,惟如此才能完成社会主义伦理精神建设的重任。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来源;伦理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经30余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创造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市场经济体制也已初步确立,社会法制建设、政治文明建设也逐步推进。然而,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价值观念多元化迅速冲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有效地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课题。
一、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共同体
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有其必要性,这种必要性根源自人类社会存在的秩序,其中尤以价值秩序为根本。人类社会为何需要秩序尤其是价值秩序,这是因为人类特立独行于宇宙天地之间而又迥异于草木禽兽万物的特殊性。对此,荀子曾有清晰的分析,他言道:“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 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故宫室可得而居也。故序四时,裁万物,兼利天下,无它故焉,得之分义也。”(《荀子•王治篇第九》)所谓“义,宜也。”可参照《礼记•中庸》“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礼记•中庸》)简洁而清晰地勾勒出儒家价值体系的核心范畴“仁”和“义”。
可见,核心价值体系乃是构建一个社会共同体秩序的观念体系,这一观念体系贯穿人类社会生活的始终、左右人类社会生活的点滴,作为内在人心的观念自觉地规范着人的言和行。今天,我们可以概括地说,所谓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在一定社会中被人们普遍认同了的基本价值观念构成的体系。构成核心价值体系的诸多基本价值观念反映了生活实践中人们普遍认同的价值关系、价值评价标准,如对于社会行为、现象的是非善恶美丑的评价。核心价值体系是这些普遍具有的一般的价值观念集合,它展现的是人对于自身的存在种种本质的最一般的规定,如见义勇为是善的行为能够得到普遍认同,关爱生命的举措能够得到普遍赞扬,因为这些行为体现了实践主体对人之作为人的本质规定性的肯定。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于人的存在的普遍本质的全面呈现,回答的是“什么是人”、“如何成为人”的问题。
落实到单个人来看,人以某种价值观念及体系所确立的道德理想作为自我存在价值追求,努力实践得以实现,就是实现了自我存在。如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提出了“主静立人极”[1](P.6)的学理要求,恰恰体现了“立人极”的伦理价值诉求,也是对人的存在而确立的本质规定。潘维教授曾解释说,“什么是‘社会价值观’?人与人之间发生交往关系的场合被称为‘社会’;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关系’;人们关于社会关系的‘是非判断’就是‘社会价值观’,它集中体现为社会‘纲常’,也就是埋藏在我们意识深处的‘社会行为准则’。……社会行为准则的前提是界定身份认同,即确定‘我(们)是谁’。自我身份界定清晰,与身份相关的行为准则就能得到公认,价值观就比较稳固并能社会关系,整个社会才能和谐。”[2]
因此我们说,建设核心价值体系本质上确立的是价值本体,进而挺立人的本体存在,根本上解决的是人存在的合理性和实现的问题,是对“什么是人”、“如何成为人”的问题的解答,我们的古人已有深刻的认知。然而,在当今我们社会主义建设深入发展时期,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社会精神建设的重要问题被提出来,摆在全社会的面前,恰是要解决此前30年强调物质文明建设而忽视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弊端,就是要着力解决社会主义的人的问题。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居主导地位的、社会普遍认同的基本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系,是从核心价值观层面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人”、“如何塑造社会主义的人”的问题给出的解答。
2006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议》首次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十七大报告则进一步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并将其概括为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
关键词:生态文明;;自然;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80-02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给人类提出新的问题和挑战。自然作为人类生存和活动的载体,在人的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资源的无限制和不合理使用以及对环境污染的忽视导致了严重的生态问题。生态问题是历史和现实发展的产物,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应对日益严重的全球化生态问题的重要举措。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
马恩所处的时代,生态问题虽然没有突出的表现,但是在他们的著作中已经不乏对人与自然关系以及环境问题的深刻见解。马恩的生态思想为今天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方法论原则。
(一)马恩生态思想的出发点:人与自然的统一
马克思抨击了工业文明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即人与自然“二元分立”的理论,主张以唯物的观点和辩证的方法看待整个世界。认为,从本体论上来讲,自然的存在先于人类,人类源于自然。同时,人存在于自然界中,对自然界有着天然的无法摆脱的依赖性。马克思指出:“人直接的是自然的存在物。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1]马克思不仅强调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而且人对于自然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1]383恩格斯所说的“统治”绝不是站在事物的对立面进行统治和支配,而是主张人作为自然的能动的一部分,自觉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来“统治”,这种统治和支配是建立在“人对人来说作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对人来说作为人的存在”的基础上。
人与自然的统一不仅表现在人是自然的能动的存在物,同时自然界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在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中,自然首先表现为“感性的”自然界。马克思指出:“人的感觉、激情等等不仅是在(狭隘)意义上的人类学的规定,而且是真正本体论的本质(自然)的肯定。”[2]在人类学的意义上,“感性”的自然界意味着自然界在人之外的存在及其对人的效用;而在本体论的意义上,“感性”的自然界不过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作为“本质的对象……对人的存在”[3]。
的自然观为我们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妥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奠定了理论的基础,为人类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自然环境说明了原因。环境伦理学家阿伦・盖尔认为“文明的标志是对世界本质和人在世界中的地位的深层设定,因此也就是对何为值得人们奋斗的终极目标的深层设定,这种设定充斥着包括实践和制度在内的全部文化领域,并在漫长的时期中被体现并表达这些深层的生命形式所复制。”[4]因此生态文明是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设定为人们奋斗的终极目标,并且在社会发展的历程中通过人来不断完成、复制和发展的。
(二)人与自然统一的实现形式:实践
马克思恩格斯当时已经站在唯物辩证法的高度关注人和自然的关系。人类必须通过劳动才能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从而满足人类生存繁衍的需要。在马克思的视域中:“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5]劳动作为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实现形式,不是以人为中心的征服对象的劳动,而是根据人和自然都必须遵循的规律来“中介、调整和控制”这个物质交换的过程。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都是以人的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因而生态环境必然沦为被生产所奴役的对象。恩格斯拒斥这种短视行为指出:“到目前为止,存在过的一切生产方式都只在于取得劳动的最直接的有益结果。那些只有在以后才显现出来的、由于逐渐的重复和积累才发生作用的进一步的结果,是完全被忽视的。”[6]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先进科学技术的滥用,创造了“繁荣”和“胜利”。恩格斯毫不留情地戳破了这种虚假的“繁荣和胜利”,他警醒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然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1]383
马克思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内在统一、和解的最终方向。要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现生态文明,必须将自然问题的解决付诸实践,将社会问题与自然问题联系起来加以考察。
二、破除资本主义霸权逻辑,实现以生态为导向的现代化
资本逻辑下的生产方式是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的根源。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异化本质的佐证。经济危机与生态危机之间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表现为两者相生相协。所谓经济危机,与之相伴的不过就是过度竞争、效率迷恋以及成本削减,而这必然强化对工人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压迫,加大成本外在化的力度,加剧环境恶化。与生态危机相伴的日益加大的能源成本、交通拥挤成本,以及高额的地租等都会带来原材料的短缺,最终造成通货膨胀和利润的骤减[7]。西方环境运动积极试图解决经济危机和环境危机之间的恶性循环,但他们从未触及资本主义的制度,因而永远也无法摆脱生态危机。有的生态学家呼吁开展一场“将生态价值与文化融为一体的道德革命”,试图从道德层面解决生态危机,建立一种生态伦理。另一些环境学家主张从经济的角度解决生态环境危机,提出经济“非物质化”,实际上就是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减少“每单位货币GDP增长对环境的影响”。经济的“非物质化”增长是一幅美丽的经济增长图景,但这种图景始终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不切实际的幻想。科学技术的伟大功绩早就被资本主义的发展成果所证明,部分生态学家企图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来解决环境问题。事实上“杰文斯悖论”早就指明用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科学技术,最终都导致了对自然资源需求量的增加。
世界范围内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社会主义建设中忽视环境问题的教训以及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日益严重的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对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始终以的理论为指导,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结合我国国情,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一)培养、树立生态文明的意识自觉
人本身并不必然会成为环境的敌人,而人是所在的社会制度、生产方式造成了这种困境。生态文明的建设依赖于我们在理论和实践的自觉。“生态文明”概念首次以国家意志的形式表达是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生态文明建设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迫在眉睫。建立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首先要求我们要有生态文明的意识自觉,将生态建设纳入经济发展的指标当中去,克服追求经济高效发展的片面性。十将生态文明纳入社会文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中,形成五位一体的科学发展观,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对我党以及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环境保护观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改变旧的生产目的和方式,满足人的真实需要
社会主义要从传统的现代化建设的模式中走出来,实施“以生态为导向的现代化”,生产目的和形式都要做出相应的变化和调整。我们实行市场经济,绝不能沿袭资本主义无限制的扩大生产,使得劳动产品最终成为异化的力量来反对劳动者,反对自然的道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确立生产的目的,首先应该要明确生产是为了满足人民的需要,满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真实需要而不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虚假的需要”。同时,我们还需要确认自然的尺度,即尽量满足非人类生命物种发展的需要,必须使生产限制在“生态系统的承载力”的范围之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有以这两个基本目的为前提来发展生产才是符合社会主义的要求,否则就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没有本质的区别。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永恒话题,需要我党以及全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中不断探索正确的道路。的理论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的基石,但是我们不能寄望于在马克思的著作里去找一个现成的生态环境伦理规范。的理论具有现实地处理生态问题的能力,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利用这种能力,通过不断地实践创新,摒弃资本主义在经济发展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老路子,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8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50.
[3]卜祥记.“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探析[J].哲学研究,2012,(4).
[4]阿伦・盖尔.走向生态文明:生态形成的科学、伦理和政治[J].与现实,2010,(1):191-202.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随着财政投资融资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区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都积极吸引市场资金,从单一的政府投融资转变为与产业化有机结合的综合投融资方式,投融资主体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这就有效缓解甚至解决了社会主义建设中资金短缺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各级政府应借助合理、科学的投资理论,将社会资金高效应用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才能有效推动现代化建设健康、快速开展。
一、革新盘活地区存量资产方式
各级财政机构应大胆创新理财思路,敢于打破传统的投融资途径。除了税收之外,政府手中的资金投资带来的资产,也是其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比如,市政基础设施、城市土地、公共资产等,这些都可以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资金。因此,各级政府及财政部门应依据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健全政府资产管理制度,最大限度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以获得最优化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在实际操作中,应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将土地资源盘活。重视对国有土地的转让、出让管理,提高国有土地使用收入,借助“生地变熟地”的形式增加土地转让收入;以构建整部资源制度、培植资源为目标,逐渐健全政府资源的市场制度,尽力优化政府管理资源的经营成效,使得政府管理资源的收入变成财政收入的核心途径。重视对土地收入的管理。构建高度垄断的国有土地市场管理体制与机制,提高地租征收额度,加大管理矿产资源的收入。第二,将闲置资产盘活。加大经营与管理政府闲置资产的力度,公开拍卖一直处于闲置状态的资产,提高国有资产的盘活比例,尽可能提高政府收益。需要注意的是,可盘活的闲置资产,不仅仅包括现实中能看到的客观资产,还可涵盖那些尚未被激活的一些闲置资产,如果能恰当、科学地处理这些资产的话,就会大大增加流动中的社会资金数额,从而促进社会区域性及总体性的发展速度,进而大幅提高区域经济的市场竞争力与市场活力。
二、革新传统的投资融资方式
为有效拓展融资途径,各级政府及财政部门应充分借助民间资本、金融、财政,努力正确专项资金及国债资金,利用资本这一纽带,尽可能扩大融资途径,增强融资能力,促进市场运作,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及金融资本渗透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中,加速了各项事业及全区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筹资机制不仅要进行形式上的创新,而且还要大胆创新筹资方法与制度,这是因为仅仅表面的创新是不能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长远发展需要的,而只有方法与制度的创新才属于彻底的、根本性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稳稳妥妥地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才能始终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源泉。
(一)科学操作、创新机制
在拓展融资途径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三点:第一点,构建融资主体。从完善机构、健全手续等为切入点,构建以多个担保公司、投资公司为中心的企业承载主体,开辟出一条以自我为主体、一方为担保的新型融资方式,依据区域经济实际情况及发展计划,制定合理的资金供应及筹资计划,积极夯实融资工作基础,努力与发展银行、开发银行、市投资公司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做好工作互信与业务协调工作,为合理解决区域建设资金问题创造有利条件。第二点,依托可靠的融资平台。努力探究融资新路径,积极做好项目评估,主动与开发银行等机构建立利益共享、项目依托的机制关系。第三点,扩大担保途径。借助务实的工作,吸引尽可能多的大企业充分区域融资的担保主体,构建出一个科学而又实力雄厚的融资平台,以大大提升财政融资的水平与能力。
(二)捕捉信息,把握政策
为切实提高融资实效,应始终将获得无偿资金当成促进全区经济迅猛发展的核心途径及财政工作中心工作来做,恰当找好工作着手点,高效开展工作。紧紧依据国家的投资趋势及产业政策,及时向上级汇报该地区的真实财政问题及困难,多方式、多途径收集信息,并提供可信的数据资料,筛选一批涵盖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城乡经济、建设新农村、扩大内需等优势项目,不断健全项目库,不断丰富项目内容,并动态管理项目库没尽可能优化申报项目的质量,恰当增加向上要、跑、争的力度,以获得上级对我地区的最大化扶持。
总之,从大量实践中我们得知,只有树立并践行科学的发展观,扎实从本质上完善、强化区域财政投资融资体质,才能真正增强区域经济的市场竞争力,才能使得区域经济获得更具生命力的发展时机。
敬爱的党支部: 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实现****的最高纲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低纲领。在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坚持了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既坚定了我们可以实现****的信念,又结合不同阶段的实际,实事求是,不断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我们党在建党之初就明确了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是有史以来人类所追求的最美好的社会制度,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具有不可抗拒性和必然性。但是****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之上才能得以实现的,实现****需要***人的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但我们应该坚信,****必然能够实现,无论任何时刻,****都应是***人最主要的力量源泉和精神支柱。
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的一员,我始终坚定地将****作为人生最高的信仰,我坚信,通过每个***人的坚持不懈的努力,终有一天,我们理想的花蕊会绚烂地绽放!我们党在为****奋斗的过程中,结合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国情,制定了不同阶段的具体奋斗目标,并创造性地发展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将努力具体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坚持拥护中国***的领导核心地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民族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分析现今面临的各种问题。
最后,我们要坚持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具体做到: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最高纲领——实现****,脚踏实地的实践党的最低纲领——理论联系实践,积极践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对先进事迹和先进个人的学习,我意思到作为一个入党积极分子应该站在时代的前列,站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胸怀****理想,要立足本职工作,埋头苦干,用一流的业绩来保证党的历史任务的完成。同时我要为以此来鞭策和要求自己,争取早日加入中国***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可能的现实条件,为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以上就是我第二堂课的学习心得!!!
汇报人:lunwen.cnkjz.com
2010年12月3日
95年前的今天,一群胸怀天下的爱国分子、有志之士、热血青年团结在一起,在国破家亡之际,冲出家门,举起救民族于水火的旗帜,唤醒了沉睡中的国人。从此,一代又一代青年继承五四精神,高举“救国图存”的旗帜,投身到拯救中国,振兴中华的洪流中。
历史的车轮继续前行,95年后,“五四”精神仍激励着我们为民族兴盛而奋斗,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添砖加瓦,为中华之繁荣昌盛出一己之力,为新时期的青年运动续写壮丽篇章。
我们站在了高铁建设的工地上,手拿梦想的施工图,瞭望祖国的大好山河,我们的青春在这张蓝图上激舞飞扬,我们用青春谱写梦的篇章。
青春需要激情,需要奋斗,需要用汗水和热血浇灌出梦想的花朵,青春更要激舞飞扬。
青春需要用知识照亮梦的征程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里的这句话,时刻提醒着我们“人不学习要落后”。“鸟欲高飞先振翅”,我们的铁建梦要想随高铁一起飞的更高更远,必先使自己羽翼丰满。我们的青春要想不留遗憾,必先用汗水将梦浇灌。古有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匡衡凿壁偷光,今天我们高铁建筑施工的技术青年一样可以通过勤奋苦读、刻苦专研,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用勤奋拉开舞台的帘幕,用知识照亮梦的征程。
青春需要注重细节,安全生产重于泰山
“知识改变命运,细节决定成败”。千里之提毁于蚁穴,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近年来,一起起安全事故,触目惊心。多少家庭因此而家破人亡,多少孩子因此而流离失所,多少母亲因此而日夜哭泣....“安全生产重于泰山”的警钟长鸣,要求我们注重细节,把好生产的每一关。对生命负责,对每一个家庭负责。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个舞步!为梦想远航把好安全关。
青春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青春热血沸腾,青春充满斗志、豪情,青春是一首诗,是《再别康桥》的水草,是林黛玉的《葬花词》,青春更应该有的《沁园春.雪》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情壮志,青春也该有万里中爬雪山、过草地的毅力与决心,更该有那样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严寒哪得梅花扑鼻香,高铁建筑施工员不去太阳下,风口上,砂砾中,不手拿图纸、头顶烈日,怎么让我们的铁建梦随高铁一起飞翔,怎么让青春激舞飞扬。
青春当有“舍我其谁”的壮志
梦想的序幕已拉开,青春的舞步正迈开,我们的青春当有“舍我其谁”的壮志,我们的梦想当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
1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
1.1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从国家的角度来讲,任何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都必须要扎根于本国传统文化中,只有这样可以始终保持生命力和影响力。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有深刻文化基础的,并且也具有必然的现实基础,而这个深刻的文化基础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它是鼓舞民族精神的重要动力,并且也影响着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行为,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现阶段我国文化体系的主体,就离不开传统文化做基础[1]。
1.2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
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具有传承性的特点,正是基于这种传承性特点才决定了传统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源泉的地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它所提及到的方方面面都不同程度的反应力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例如十所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悠久的历史发展中有明显体现,这就不难看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之间是具有传承性关系的,两者是密不可分,相互融合的,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必须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2传统文化视角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对策
价值观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实现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样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来说,也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
2.1重视德化教育
大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是否得当会对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在当前市场化经济繁荣发展的今天,很多大学对于人才的培养过于注重实用性,把培育的重点放在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播上,而忽视了学生意识层面的塑造和完善,这就需要高校在把握传统文化内涵的前提下,切实加强道德教化功能,进一步增加大学课堂传统人文主义教育的比重,把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丰富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2]。
2.2重视课堂教学的渗透作用
大学阶段的学生思想意识上具有较为独立的思维方式和处事原则,在对新的文化意识进行接受需要有一个反复的过程。首先,合理选择教育内容,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含多个层次和内容,是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文化形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选取精华,以那些具有积极、乐观、向上的文化精髓为主,实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完美融合;其次,合理安排教学课程。要改变传统的轻视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增加和传统文化相关的新课程,并增加教学时数,形成一个新的课程体系,在各个课程的安排上科学合理。同时也可以定期的举办关于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和学术报告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从实践中强化意识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在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过程中还要重视社会实践的强化作用,通过实践来丰富理论体系[3]。高校在这方面要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走向社会,通过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等等来把枯燥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实践,从而使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可以更好的将其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中,养成一种自觉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 思政教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主要纲领和重要依据,高校学生则是我国经济建设、直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主力军。因此,对高校学生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思政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更是保持高校学生与我国经济建设发展步伐一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
一、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思政认同教育的必要性
1.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人生目标,明确发展方向
思政教育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同时更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环节,对高校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关注自身社会价值的实现,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扮演好自己在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的角色。
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其理想和价值的实现创造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先辈们在长期探索中总结出来的科学理论,是通过反复实验践行出的真理及真知,同时更是符合当前我国发展国情、有效保证我国社会经济建设有效进行的重要途径。基于此,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思政教育在高校学生群体中的开展来说,不仅能促进学生精神状态与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步发展,还能为学生个人理想及社会价值的实现创造航标、提供方向。
二、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思政教育开展的具体策略
通过上文论述,我们已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及内容有了了解和认识,基于这一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现状,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与策略:
1.课堂育人,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道路认知教育的重视程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大学生系统社会主义理论教育的重担,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主渠道。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为思政教育的中心对大学生进行教育,首先应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现状及模式,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全过程。
2.文化熏陶,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参与积极性。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加强校风建设、稳定校园氛围、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利用校园文化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报纸、书籍、广播等传媒手段,注重运用互联网络进行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的培养,既要用教育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人,又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人、鞭策人,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开展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为重点,使社会主义更深入学生的思想。
3.社会实践引导,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的实践性。实践活动对于促进青少年融入社会、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增加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在思政教育过程中,应建立行之有效的教育机制,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机制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从自身、从小事做起,明确自身肩负的社会责任及历史使命,正确处理生活中出现的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冲突,坚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把社会主义建设得更好。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思政教育在高校学生群体中的开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更是引导当下大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新时期有了新的目标及任务,当代高校学生是我国社会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及接班人,只有大学生认同这一道路,他们才会明确自己的任务及人生的发展目标。高校应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纳入到高校必修体系中,以符合学生特点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道路认同教育,引导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发展,保证高校学生群体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作用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杨静 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认同全过程与践行机制研究[J]. 才智,2014,24。
[2]王继云 朱宗友 张继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的思政教育――基于对皖北部分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调查数据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