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现代化进程论文

现代化进程论文

时间:2023-01-05 11:45: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现代化进程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现代化进程论文

第1篇

根据孙的说法,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属于“后发外生型”,是在殖民侵略,国家遭遇外部挑战的情况下“被迫”开启的,可以说是一场激变,一次剧烈的脱节,一次对外部挑战的积极回应。

中国的现代化觉醒从林则徐、魏源到李鸿章、,再到康梁和五四时贤,对西方的学习经历了由军事到技术再到制度最后到全盘吸收西方文化的过程,并且最终选择了革命这条最彻底的道路。

在遭遇殖民侵略之前,中国自身是缺乏足够的现代性因素积累的,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中国社会对现代化的认识有了很大的转变。“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国家的手段是创新,而“后发外生型”国家的主要手段是“采借”,因为他们可以在早发型国家的现状中看到自己未来的前景。但中国在“采借”的过程中呈现出一些畸形的表现:以西方的现代化指标为标准,一味追求“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水平”,以西方的理论为圭臬,一味的强调民主、人权,将几千年的中国经验化为零,缺少对现实的反思和对传统价值的认同,我觉得,这种将西方价值理念奉若普遍真理的思想实际上也是中国现代化过程遭遇的深刻危机。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与西方是不同步的。中国刚进入前工业时期,西方“早发内生型”国家已经步入了后工业时期,而且“后发外生型”国家的现代化具有“一揽子解决”的特点,因此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与西方相比,除了一些共性的问题,比如贫富差距大,腐败滋生,道德失范、环境恶化等,也有一些不同于早发内生型国家的特殊问题.

这种现代化进程的不同步一方面使中国可以采借西方国家已经积累起来的现代化因素,另一方面也给中国现代化造成了不利的国际环境。西方国家虽然鼓吹自由贸易自由市场,但他们无法容忍中国与之自由竞争,他们掌握着全世界的话语权,必然会利用其所谓的道德优势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与经济利益。根据沃勒斯坦的“核心-边缘”理论,中国在国际分工中属于依附型的地位。我们通常只看到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却没有看到在GDP的快速增长中,中国付出了劳力和血汗,过半的利润是流向外资企业的!另外,中国也存在盲目跟随国际潮流的问题,在实体经济未发展成熟时将注意力转向金融业,其实是将自身置于被动、危险的境地,因为世界金融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美国利用金融工具向全世界借钱,中国用产品换取了大量外汇,而拿到的只是账单不是货款;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又把“负责任大国”的帽子扣给中国,试图让中国为其危机买单。

政治方面,以西方为主体的现代化在全球蔓延的过程实质上也是西方意识形态在全球被兜售、推销的过程。中国的现代化催生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群体,就是所谓的金融买办集团。这些人是现代化的既得利益者,自然也成为西方意识形态的消费者和宣传者,再加上中国历史上缺少明确的“国家”观念,多强调“天下”观念,因而中国现代化不仅没有像“早发内生型”国家那样强调民族国家甚至民族主义,相反,却引发了我们民族认同的危机和“西方化”危机。

文化方面,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贯穿着一条向西方学习的主线。五四时贤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全盘否定,对西方文化进行了全面歌颂,后继的知识精英们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也习惯性的忽视了本土文化资源,传统礼俗和社会人伦。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决定了他的认同。为了维护其知识的有效性,他们也必然要维护西方的意识形态,而不知甄别辨析。这种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切断了民族文化传播的途径,是一种单向的文化选择,中国思想界逐渐失去了精神独立,中国的知识界逐渐失去了支持产生的热力,知识精英将西方的思想理论奉若神明,在社会科学界表现为学科主体性的消失,一味的崇拜西方经典理论和研究方法,不能立足中国经验、回应中国的现实问题,这种知识界自信心的消失其实是现代化过程中中国人思想精神崩溃的写照。

其实在路径选择上,西方现代化的道路并不具备普遍性,现代化道路和模式的选择首先要基于本土的文化、历史传统。现代化的思想中包含一种目的论的历史观,把人类社会的实践理解为一个通向终极目标的途径,这一点与马克思的思想有契合之处,马克思也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一种现代化工程。中国现代化过程中所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是西方国家不曾经历的,如孙提出的四大现象:错位、失衡、畸变、两难。因此我们找不到解决问题的范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世界秩序的不公、西方话语霸权更是为中国现代化设置了障碍。中国,尤其是中国的知识界应该如何应对现代化的冲击?“早发内生型”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标榜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思想,而在“后发型”德国,李斯特也提出了“幼稚工业保护主义”,实际都不具有普遍性,都是国家利益本位的。将西方的东西理想化,拿来作为我们抽象的价值模式,不注重文化特殊性,就会导致全球主义、西方中心主义,就等于默认了西方的霸权主义。我觉得,中国首先应该从精神奴役中挣脱出来,创造出符合中国现实的维护自身现代化利益的学说,掌握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性,而不是去寻求同西方的现代化理论对话,更不是去拥抱西方的意识形态,而是与之分庭抗礼。就像摩罗在《中国站起来》中讲的,在“文明的交往中,区分‘我们’与‘他者’,寻找那些使我们成为我们的东西”,要敢于挑战世界的潮流,承担自己的历史使命

第2篇

近年来,图书馆加快了自身现代化的进程。各种现代技术,如缩微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光碟技术、数字技术等在图书馆得到广泛地推广应用。计算机应用于图书馆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图书馆经历了由闭架借阅向开架借阅过渡,由人工管理转变为计算机的自动化管理过程。通过使用计算机的自动化管理,对读者的借还书手续进行了简化,为读者节省了时间,同时也减轻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种类也逐渐的丰富起来,从过去单一的纸质书籍,到现在大量的有声图书,电子图书、有像图书也被收录其中。然而,在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虽然庞大,用户却往往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准确地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经常在查找论文期刊读物的时候,登录多个网站费尽周折好容易找到与自己需求相同的文献资源,当点击时却发生了需要付费的情况,使用户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值得欣喜的是,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开始受到有关部门越来越多的重视,一些网络组织共商合作,使得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有了初步规模。图书馆,在丰富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种类的同时,还应该具备应用新技术的能力,更应该及时掌握用户的需求,并对用户的需求提供相应服务。沈阳大学图书馆通过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开通如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超星数字图书、天方有声图书馆等平台,为全校师生提供各项服务,帮助有需要的师生读者能够及时、准确、快速地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获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

二、现代物流在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应用

随着全球市场化的逐渐形成,电子商务、网络经济等新兴事物在经济中所占到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图书馆传统的物流采购模式必须进行改革,在新形势下,将现代物流管理应用到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中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意义。

1.现代物流在图书采购部门的应用

电子商务的出现改变了商业模式,现代物流技术的出现加快了物流业的发展,图书馆对文献资源的采购方法随着他们的出现也在改变。图书馆图书采购人员只要通过互联网就可以查询到所要购买图书的全部信息,通过比较,采购人员很容易就能选取到最合适的图书。通过网络化采购,采购人员可以免去亲自跑书店去了解图书的各类信息、跑订单等烦琐的工作程序,所有这些,通过网络就可以完成,极大地缩短了采购的周期,从而提高了人员的工作效率。图书发货方式往往由邮寄或是利用交通工具直接送达这两种方式,而采用传统的图书发货,周期长,且不易追踪订单,在采购方式渠道下,图书馆物流形式过于单一,反馈信息慢,不适合图书馆的发展。采用现代物流技术,就可以实时追踪订单,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调整,尽快地将客户所订购的文献传递到客户手中。

2.现代物流在图书馆流通部门的应用

任何图书馆都不可能满足各式各样的读者对种类繁多的文献信息的需求,这就需要加强各个图书馆间的协作,大力发展各个图书馆间的资源共享。而传统的图书馆的馆际互借,需要读者亲自到馆借还,很不方便。地理位置相隔较远或数量较大的馆际互借,更是无法在质量和时间上满足读者的需要[3]。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将现代物流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运用到图书馆中,不但可以扩大图书馆的虚拟馆藏,还可以扩大图书馆的读者群,缩短图书馆与用户间的时空距离,为读者节省时间,提供方便。

3.现代物流在图书馆参考咨询部门的应用

在社会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学术研究的日益复杂的背景下,用户在图书馆信息参考咨询过程中对信息需求等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信息参考数据的获取,而是更注重对有深度的信息内容和文献全文获取。将现代物流技术的原文传递与信息网络的高覆盖性相结合,能够更加快速的将文献信息传递到更多的用户手中。运用物流管理技术,借助网络还可实现图书馆的非中介性的文献传递。

第3篇

关键词: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批判;当代意义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2)03-014-02

从十九世纪中叶起,随着马克思实践哲学观念的确立,各种哲学流派以不同的方式冲击着体系化、政治化、贵族化、独断化的传统哲学理念,从而把哲学彻底从“天国”拉回“尘世”。现代哲学通过胡塞尔的现象学、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卢卡奇的西方等思潮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开始把目光专注于人在其中现实的交往与生存、现实的创造价值与意义的生活世界。不管是研究经典中的关于日常生活的思想,还是研究西方者的日常生活批判思想,这些都对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和建设起着极大的启示作用。

一、日常生活的理论范式

在探讨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之前,我们有必要对“日常生活”这一概念范畴进行简要的界定。

日常生活是与每个人的存在息息相关的领域,我们每天生活于其中,但是要给出一个确切的定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国内日常生活批判大师衣俊卿教授认为,为构建日常生活的理论范式,必须同时构建起非日常生活世界的理论范式。只有在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相互关联中才能对日常生活做出合理的界定。他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日常生活的理论范式。

(一)内涵与外延的界定

衣俊卿教授对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的定义是:“日常生活是同个体生命的延续,即个体的生存直接相关的,旨在维持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总称。……非日常生活是同社会整体或人的类存在相关,旨在维持社会再生产或类的再生产的各种活动的总称。”[1]就外延而言,日常生活包括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日常消费活动是获取和消费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等旨在维持个体生命延续的日常生活资料的活动,是人类生活最为基本的层面。马克思认为,“人们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行以及其他一些东西。”[2]

(二)时间与空间的界定

每个人都存在于一定的时间与空间之中,具有特定的时空框架,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也同样具有各自独特的时空特征。从时间角度看,日常生活表现为相对凝固、恒常少变、均匀流逝的特征,而非日常生活则更具有节奏多变性、延伸性和拓展性。从空间看,日常生活表现为固定、狭窄、封闭的特征。虽然现在的城镇化和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有所改变,但是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在相对固定和狭窄的圈子里进行。

(三)结构与图式的界定

相比较对日常生活的内涵与外延、时间与空间的界定,对日常生活的结构与图式进行说明则更能够进一步深化日常生活这一范畴。日常生活相对于非日常生活自由自觉的存在不同,其表现为一种自在性、自发性和天然性。日常生活的结构与图式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1)以重复性思维与重复性实践为主的自在的活动方式;(2)以传统、习惯、常识、经验等为基本要素的经验主义的活动图式;(3)以生存本能、血缘关系、天然情感为核心的自然主义的立根基础;(4)以家庭、道德、宗教为主要组织者和调节者的自发的调控系统。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一个相对完整的关于日常生活的概念:日常生活是以个人的家庭、天然共同体等直接环境为基本寓所,旨在维持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的总称,它是一个以重复性实践和重复性思维为基本存在方式,凭借传统、习惯、经验以及血缘和天然情感等文化因素而加以维系的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领域。

二、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概况

通过对日常生活概念的一般界定,我们把握了日常生活的特点,同时也看到了日常生活的主要缺陷:自在的日常生活是人们熟悉、安全、亲切的家,但也成为或保守或滋生和助长异化的温床。尤其是现代化的进程中,沉重的日常生活作为传统文化的基本寓所,成为现代化的巨大文化阻滞力。回归日常生活世界,成为众多学者共同的心声。

基于此,国内外的哲学家们把目光和研究重心转向生活世界,特别是日常生活世界的时候,也对日常生活世界展开了全面的批判,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从不同视角将注意力聚焦到生活世界上,提出了关于生活世界的构想和批判理论。所谓批判,就是分析、反思、追问的意思,具有否定的意义,并在对现存合理性追问的同时,进一步探讨其被超越的根据和条件。

(一)国外方面

胡塞尔的现象学、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列菲伏尔的西方及东欧新等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哲学流派有一个共同的学术取向,即对日常生活世界的关注,他们各自提出了关于生活世界的构想理论和批判理论。这表示着20世纪哲学的一个重要转向,与这一转向相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极大地拓宽了当代哲学的视野。

(二)国内方面

目前,中国正处于重大的历史转变时期,一方面,现代化的进程呼吁对传统日常生活的批判与重建,呼吁人的素质的现代化;另一方面,西方高度工业化过程所带来的日常生活世界萎缩、破碎的消极后果和负面效应也清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如何兼顾两方面因素,寻求一条日常生活世界和非日常生活世界从传统向现代协调擅变的途径,是需要我们深思的课题。衣俊卿教授曾说:“促使我进行日常生活批判的原动力并不只是现代哲学、人类学、文化哲学、历史哲学,以及西方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进展,而主要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实际进展。”[3]凭借他对哲学生命激情的投入和对中国现实的深切关怀,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基本建立起一套中国特色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体系。

在日常生活批判领域,衣俊卿教授先后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资助优秀年轻教师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五个项目,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三十余篇,主编出版了中国第一套日常生活批判丛书,其中包括《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日常交往与非日常交往》、《日常思维与非日常思维》、《中国传统日常生活世界的文化透视》、《走向中国的日常生活批判》。

此外,众多国内学者也把目光投向日常生活世界,参与到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研究和构建当中,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三、日常生活批判的意义

把人们习以为常、熟视无睹的日常生活世界确定为哲学和社会历史理论的重要范畴,其意义和价值是多方面的。

(一)有助于我们克服传统思辨理论哲学和纯粹意识哲学范式的抽象化弊端,使哲学理性真正回归生活世界

传统哲学理性主要表现为生活世界的一种外在教化,是普通民众的“立言人”和“代言人”,而不是生活世界内在的文化启蒙。传统社会历史理论往往只关心非日常生活世界的政治经济运行规律等宏大问题,而实际上,正是日常生活世界的内在的文化图式,从深层次上影响和制约着特定时代的个体的行为方式和社会运行的内在机制。

(二)以日常生活批判形成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实现人自身的现代化

在日常生活批判的视角下,实践是一种既有目标追求又有价值准则的主动创造活动,是在对现实的批判中改造客观现实,进而不断生成新的能力,达到新的境界的过程。日常生活批判对人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它是现代化中实现实现人的发展的必然选择。[4]

(三)日常生活批判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中国现代化进程之所以迟缓的根本原因在于,现代性的生成遭遇到异常发达的日常生活世界的内在文化图式的严重的文化阻滞。因此,在中国语境中,开展日常生活批判,就有了特别的现实意义。对于一个民族而言,要实现文化的转型和人自身的现代化,必须经历日常生活世界的批判重建过程,使人超越传统日常生活结构和图式对人的创造活动的束缚,由自在自发的日常生存状态向自由自觉的非日常存在状态跃升。这是日常生活批判的宗旨,也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的内在机制,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四)日常生活批判是大众化的重要视域

大众化就是要使以抽象系统理论化形式存在的渗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化为人们的习惯性日常意识,直接支配人的选择和行为。影响大众日常生活的范围大小、程度深浅、时间久暂是衡量其大众化程度的基本标准。要真正将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世界,就要从对理论本身和日常生活世界的关注入手,一方面,要使面向大众的日常生活,在与大众日常生活的结合中实现的通俗化;另一方面,由于日常生活世界的保守性和重复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成为现代化的文化阻滞力,需要对日常生活世界展开全面的批判,使人们由自在自发的生活状态向自由自觉的生活状态转变。因此,面向、回归日常生活世界是大众化的必然要求和选择。[5]

综上,日常生活世界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领域,是个人生产与再生产的活动总称,处于整个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地位。因而,这是一个不容被忽视的领域,只有对日常生活进行分析、反思和重建,即日常生活批判,才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从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北京:人明出版社,2005:12-1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3]衣俊卿,欣文.日常生活批判:一种真正植根于生活世界的文化哲学――衣俊卿文化访谈[J].学术月刊,2006,(1).

第4篇

[论文摘要]企业文化作为社会大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客观地存在于每一个企业之中。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就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把握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才能使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适应于改革开放的需要,适应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企业文化作为社会大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客观地存在于每一个企业之中。优秀的企业文化,将极大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反之则将削弱企业的组织功能。正如《财富》杂志评论员文章所指出,世界500强胜出其他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面对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和中国加入WTO,中国的企业和中国的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的企业和企业管理也面临着与国际化接轨的严峻课题,既要面临同行业企业间的激烈竞争,同时又面临着全球化经济和网络时代所带来的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企业文化的创新已成为企业创新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展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就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把握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要加强企业文化的研究,提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中的科学理论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企业文化的发展适应于改革开放的需要,适应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一、要加强我国企业文化研究

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在对企业文化的概念和结构进行探讨之后,便马上转入对企业文化产生作用的内在机制,以及企业文化与企业领导、组织气氛、人力资源、企业环境、企业策略等企业管理过程的关系的研究,进而对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业绩的关系进行量化的追踪研究。二十一世纪中国企业文化的研究应该坚持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主要侧重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探讨中国企业文化的基础理论,研究企业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文化的关系、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企业环境、企业发展和企业创新的关系等,提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理论;

(二)加强企业文化的应用研究,关于企业文化的测量、诊断、评估和咨询的实证研究,在此过程中,推动企业文化实践的发展;

(三)加强企业文化的追踪研究,企业文化的塑造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作品,它要随着企业的发展和变化而作出及时的调整和改变,才能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对企业文化进行追踪研究的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二、要正确处理好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既是社会文化变迁的缩影,又通过其新技术、新产品所倡导的理念引导市场潮流、引领社会时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人们的观念,从而为社会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丰富社会文化的内涵。社会文化对企业文化产生影响的途径之一是通过企业家这个载体,将其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人性的基本假设、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运用于企业发展和企业管理过程中,形成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准则、行为规范、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企业产品的文化品味。这是社会文化渗透于市场经济运作过程的一种重要形式。一种开放的、适应性强、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很明显是多数成功企业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源泉和基础,而这样的企业文化来源于企业家对社会发展方向的把握,来源于企业家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对当代社会文化变迁过程的深刻理解,来源于企业家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观念和素质。没有这些对社会生活的深厚积累,要塑造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并把握其发展是比较困难的。社会文化对企业文化发展产生影响的另一个途径是对市场和社会环境的渗透。不同的社会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市场的价值选择和对市场的适应性,社会文化的变化也会引起人们在价值选择和对市场的适应性方面的变化,影响人们对产品的认同程度和心理需求。例如,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观念由原来的注重产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转变为在严格对待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产品的品牌、售后服务、环保性能和更新换代的前景,产品和服务的个性化、多样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因此,企业在塑造自己企业文化、确定企业经营理念时,一定要把握社会文化变化的趋势,在产品的目标定位、企业的经营策略、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方向上作出相应的调整,使产品、经营和社会文化之间产生协调与相容,在此基础上,企业为社会提供的就不仅仅是一种产品,而且是一种文化。

三、注重企业环境变化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影响

二十一世纪是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企业环境包括企业的技术环境、人力资源环境、金融环境、投资环境、市场需求环境等,这是企业发展所依存的客观环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短期效益和生存,力度较大。此外,还有政策、法制、社会评价、公平竞争、社会信誉等主要由人为因素控制的社会发展软环境,对企业文化发展的影响看起来较为隐含较为间接,然而实际上对企业长期的经营业绩和企业的竞争力有着潜在而深刻的影响。这些环境因素在二十一世纪会呈现出更加复杂的联系和难以想像的变化,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其发展战略、经营策略和管理模式方面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企业文化的内涵也要反映出环境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所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对企业内部要保持较高的整合度,对外要有较强的适应性,通过对企业主导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改革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的转变,使企业文化成为蕴藏和不断孕育企业创新与企业发展的源泉,从而形成企业文化竞争力。

四、企业文化的发展

任何一种管理模式都有它适用的条件,都有其利与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管理模式,也是如此。企业文化现象之所以于八十年代在美国和日本引起重视,这是日美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也是与西方社会后工业阶段的现代化进程有着密切的关联,它代表了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趋势。因为一种管理模式的有效性不可能脱离与之相匹配的生产方式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所以,要正确看待国外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不要简单地肯定或否定某种管理模式的有效性,而应将其放置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之中,结合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才能把握中国企业文化发展的趋势。

第5篇

关键词:法国,农业现代化,启示

 

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中国政府追求的战略任务之一。总结和借鉴素有“欧洲的中国”之称、当今世界农业现代化成功的典型国家——法国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应对入世后国外农业的挑战、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以及解决“三农”问题,探求出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农业现代化的含义

1.现代化的基本内涵

在现代化理论中,虽然不同学派和不同学者对现代化的理解和定义有所不同,但学者们普遍接受现代化的两个基本内涵:一指发达国家工业革命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二指发展中国家在不同领域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发展过程。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中指出,作为人类近期历史发展的特定过程,把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的实现作为现代化完成的一个主要标志也许是合适的。

2.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含义

农业现代化是现代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应该以现代化理论为基础,结合农业特点而提出。关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涵义多种多样,目前,较为一致的为:(1)农业现代化是一个转变过程,(2)农业现代化是所达到的相应水平时的一种农业状态。现阶段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可表达为:通过科学技术的渗透,工业部门的介入,现代要素的投入,市场机制的引入和服务体系的建立,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用健全的社会化体系服务农业,使农业在形态上成为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农业。其基本目标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改变农业生产结构、投入结构、资源结构和生产方式等,提高农民素质和收入,实现农民富裕、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法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经验

从20世纪60年代实施农业现代化开始,法国农业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法国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广泛应用自动或半自动的农业机械,农业生产过程已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并己发展成为高效率、集约化的现代农业。法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是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管理方式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是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生产体系和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系统的过程。法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无疑是成功的,总结他们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主要采取了的一些措施,借鉴其成功经验,对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有重大意义。

1.注重农业的经济投入

法国农业之所以有大的发展,是因为战后法国政府加强了财政干预,大力扶持农业,包括增加农业预算支出、扩大农业低息贷款、提供巨额农业补贴,尤其是在高速发展时期,农业投资曾长期占有较高比重。如1975年法国政府用于农业的财政支出为33.379亿法郎,用于农业投资的新增贷款50亿法郎。国家农业投资占总投资的73.9%到1987年法国政府农业财政投资已经达到了269亿法郎。法国政府采取的农业投资政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从税收、财政补贴和信贷等角度对农民购买生产资料特别是农机具给予资助。 (2)以补贴和贷款的方式对农民实施的水利、道路、电气化和土地整治等农村基本建设工程给予资助。(3)对农产品价格实行保护政策。(4)农业发展科研教育和培训及农产品销售合作社等项目的政府投资。政府对农业的大量投资,加速了资本和土地的集中,大力推进了农业的专业化和一体化生产,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2.构建农业经济合作组织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把家庭小规模生产联接起来形成社会化的大生产,把家庭小范围的经营和整个社会的大市场联系起来,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在法国,农业合作社种类很多。农业流通领域的合作社是农业合作社的主题,包括农产品收购、加工、销售和生产资料供应等。在法国的120万个农场中,有100万农场主参加了产前、产后的流通领域合作社。法国流通合作社属于纵向联合的合作社,合作社来组织、协调和推动家庭农场按照市场需要进行生产,通过流通领域合作社的运作,使家庭农场成为了食品加工企业的专业化和商品化的生产基地。这种不经过农业生产合作社就把农业生产者纳入到纵向一体化的合作轨道是法国农业合作社的最大特点。

3.加强农民的教育和培训

农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现代化农业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经营者的文化技术素质。法国把农业教育作为农业政策的重要组成。法国政府对农业教育进行改革,提倡公私共同兴办农业教育,由高等院校、农业高中、农业初中和半工半读4个层次组成农业教育体系,围绕“学以致用、就地施教、面向农村”开展教育,提高农业经营者的文化技术和管理水平。同时,通过国家、省和农场3级技术推广委员会,尽快把农业科研成果推广到生产实践中去,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4.农业规模化经营

对土地集中和农业互助合作给予财政支持。为了扩大农场经营规模,法国政府购买“无生命力农场”的土地,并优先卖给大农场主。政府规定出售土地的农场主可得到35年的预备年金,以鼓励老年人提前退休。对于转业来经营农业或扩大农场规模的青年农民,国家给予财政援助。对购进土地的大农户给予免税登记、无息或低息贷款。对停止经营的农场主或出租土地者(出租土地18年以上)由国家发给奖金。农场经营规模的扩大促进了农业机械广泛而充分的运用,加速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5.用多层次、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农业现代化

法国的现代化农业,是由多层次、多元化纵横交错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来保障的。,启示。,启示。这些服务组织不仅跨地区提供科研、生产、试验、推广、教育培训、技术信息咨询、质量认证、销售及跟踪维修等服务,而且依靠自身拥有的实用的技术、准确的信息及可靠的手段,为农业生产及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在农业经营者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启示。,启示。法国形成了由政府、农会、农民以及私人企业等组成的有效服务体系。,启示。法国农用工业比较发达,私人企业销售网遍布农村,有的还开办出租业务,出租农场主买不起的大型农业机械,例如联合收割机等,服务周到。在政府的倡导和扶持下,农民也合作开办一些生产资料合作社和生产资料供应社,进行产前服务。生产资料合作社由若干农户集资,主要是用银行贷款购买农业机械,雇佣驾驶员,共同使用。生产资料供应社主要供应化肥、农药、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另外,由于法国农产品过剩,有关销售问题,除了私人企业外,农民们组织了各种产后服务的合作组织。

三、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几点启示

1.国家要加大农业投入,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

面对市场的国际化和竞争,投资成为农业发展的关键,可以说,如果没有深刻的技术革命和财政投资,法国的农业生产不可能有飞跃式的发展。现代农业需要高科技、人才和资金,不是靠农民自身的力量可以做到的,必须依靠国家的支持。借鉴法国的经验我国应因地制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按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要求,多元化多渠道筹集资金,并激励农民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当前,应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导向,集体和农民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驱动,外资投入为补充的农业投入机制,逐步完善农业投资机制,提高基本建设投资效益,确立投资主体的职能,制定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同时,政府为了保证资金的按时到位和合理使用,还应该加快农业投资立法进程,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克服政府投资的随意性。通过法规约束,来保证对农业投资的稳定增长及对资金使用的有效监控。

2.国家要建设齐全的农业经济组织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系统

多年前,我国农业改革建立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以分散的小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围绕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应积极引导和支持以行业或产品为纽带的各类民办的专业协会、研究会和合作社等农民自发的服务组织,发挥其在保护农民利益、沟通市场信息、组织产品运销等方面的作用。当然,要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必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借鉴法国的经验,当前流行的靠订单联系起来的“公司+农户”模式是一种松散而不持久的“订单农业”产业化模式。最好的办法是:在实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要采用产业一体化组织战略,塑造崭新的产业组织结构。,启示。成立各种行业协会和产加销联席会议等行业组织,让商品生产专业户普遍加入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各类市场主体高度组织化的结果是,在农业产业内部和涉农领域形成平衡的组织结构,从而有力地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要加强政府在基层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大以资金为主的政策扶持。要改善金融服务,切实解决农民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贷款难的问题。要强化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监管。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担当起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监督管理职能,制定农业服务的行业标准,规范服务行为,明确服务质量。大力推行服务质量承诺制,服务收费公示制,不断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

3.国家要努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广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是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我们要发挥在农业科研、教育方面的优秀,要以农业院校、农函大、文化技校为阵地,抓好乡村干部、农技人员以及广大农民的教育培训。根据农村的现状和实际情况,开展农民教育、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加强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加强非农产业就业技能培训,加强市场知识方面的培训,有选择地组织农民到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参观考察,或外出经商、打工,以贴近市场、开阔眼界、提高素质。

4.国家要扩大土地经营规模

制约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是土地经营规模小,而且极度分散。土地逐渐集中,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必经之路。在有条件实行土地规模经营的地方,应实现土地大规模经营,以促使农村产业分工。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进行土地流转机制创新。培育核心农户,强化农业现代化实施主体。对自愿放弃土地的农民给予经济补偿,顺利实现土地集中。

5.国家要走绿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国家要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努力使人口、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所以,农业现代化必须建立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基础上。法国当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向是绿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追求可持续发展,创造人和与自然和谐的环境。这也是当今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根据我国国情,坚持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贯彻计划生育、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三大基本国策,把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要控制农业人口增长,提高农业人口素质;要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土地资源、水资源和其他各种农业资源,坚持利用、开发、整治、保护相统一的原则,以提高农业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要高度重视水利规划,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要建立农业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加大治理污染的力度;要大力推广生态型农业生产模式,发展绿色食品;要切实加快绿化建设,逐步建设生态绿地系统,构筑城乡绿色生态屏障,以创造一个优美洁净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科学管理,促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顾焕章,张超超.中国农业现代化研究[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

[3]洛纯.法国农业概况[J].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1998,6.

[4]严官金.农业与农村现代化[M].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第6篇

论文关键词: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建设规划;需求分析;教育技术;现代化

近年来,我国特别重视并强调利用教育技术推进教育改革。建设数字化校园,实现教育信息化,强化各项管理,提升综合实力,是各类学校的一项紧迫任务。数字化校园是学校的一张网络名片,是一部永远放映的宣传片,学校可通过这个窗口向世界展示自身的实力和形象。

数字化校园是将现实校园的各项资源数字化,形成的一个数字空间,以现实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延伸。它是以网络为基础,从环境(包括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的全部数字化。校园网络及其应用系统构成整个校园的神经系统,完成校园的信息传递和服务。在数字化校园里,可以通过现代化手段,方便地实现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活动的全部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管理水平的目的。

总体设计方针与目标

设计方针我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总体设计方针是:在未来的三到五年里建设一个包括数字环境建设、数字管理建设、数字教学建设、数字生活建设在内,能充分使用教育技术手段的数字化学校,以资源和数据共享为主导,有步骤、分层次地完成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

建设目标第一,建设以高速、稳定、可靠、可控校园网为基础,覆盖全校主要楼宇及公共设施的数字化网络通信平台,使之成为数据、监控、广播的综合通信平台,满足数字化图书馆系统、数字化教学系统、校园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校园服务一卡通系统等的建设要求,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卡、一库、一网”数字化校园格局。第二,建设覆盖全校楼宇及室外空间的通讯网络,满足实现有线及无线通讯系统,有线电视(包括数字电视接收系统)、校园公共广播、背景音乐、消防应急广播系统、校园安保监控系统等的要求。第三,建设智能化系统,并保证建成后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建立相应的软、硬件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科学管理和网络信息集成。第四,系统软、硬件配置采用模块化、开放式结构,以适应系统灵活组网、扩展和系统能力提升的需要。第五,系统配置采用有长期动态寿命的产品,回避使用短期过渡性技术产品。第六,实现各个子系统有机互联、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能耗、节约能源。第七,设备配置在保证系统可靠性、先进性、容错性和易维护性的同时,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性价比。第八,立足高起点,采用成熟、先进、实用的技术,进行系统的优化集成设计。按照“按需设置、量体裁衣”的方针,提出系统近期的实施方案、中期的扩容方案和远期的发展规划。

建设需求分析

我校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要将校园网络与教学系统、管理系统、安全监控系统、电视系统、广播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等进行合理的结合,构建成一套科学、便捷、稳定、有效的,能满足学校教学和管理智能化和数字化运行的综合系统。因此,必须建设好硬件基础平台和网络支撑平台以及若干应用系统。

硬件基础平台建设(1)中心机房建设。该中心是全校主要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放置地,是全校办公、管理、科研、教学、运营中心。整个中心机房建设包括装修、线缆敷设、照明与应急照明、空调系统、机房的防雷接地系统、机房的供电系统等。(2)综合布线系统。该系统用于传输数据、语音、影像等信息,可将教学楼、办公室、电脑、电话等的传输网络与其他信息管理系统相互连接。(3)防雷与接地系统。所有的通信设备、交换设备、控制设备、服务器、电源和用户终端都是互相连接在一起的,各个设备的零电位有差距就有可能给设备的正常工作带来影响,外界所带来的影响也可能使设备造成损坏,尤其是雷电,因此良好的接地是整个系统稳定运行的前提和保障。

网络支撑平台建设(1)网络交换系统。整个校园网设计为主干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三层网络结构。需要利用网络交换设备将全校所有的教学办公区、学生宿舍区楼宇,以及广场、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礼堂、体育馆的服务器、pc机等进行网络连接,使整个校区形成一个整体,实现校园网的统一、集中管理。(2)网络存储及备份系统。网络中心将储存各类教育、教学和管理信息,其中包括多媒体教学信息库、外部教学资源数据库、教学音视频数据库、多媒体教学光盘等,主要涵盖了资源管理系统、资源媒体介质管理、资源浏览和检索、数字化教室等,从而具备校园业务变化的适应性、高度的安全性,能大容量数据存储处理等特点。(3)网络管理系统。整个校园网建成后,将有大量的交换机、服务器等网络设备,需通过一种高效的、快捷的手段来完成对网络设备及系统的安全控制、性能优化、运营管理等,同时节约人员成本。

基础应用建设(1)校园一卡通系统。主要包括pos消费机、读卡器、条码机、写卡器、水控器等,从而实现学生收费管理、校园消费、上机管理、学籍管理、图书管理、转账(银行)、会计业务、查询服务、综合业务、门禁考勤、医疗管理、水控管理、科研经费、巡更等。(2)led屏幕显示系统。在学生公寓、综合楼、教学楼、实训楼、食堂等楼宇入口及综合楼、运动场主席台设置led显示屏,用于显示文字、表格、动画、视频等,也可实现新闻节目、文艺晚会、运动会、体育比赛的直播或转播等。(3)有线电视系统。可以实现全校性的视频影音传送,实现教学影音资料的资源共享,还可以实现教学及综合活动同期实况转播,召开全校电视会议等。(4)监控及报警系统。对校门、校园内、图书信息楼等要害部位和重点部门进行监控及入侵报警,只要通过该系统在监控中心就能发现校门、园内、要害部位等的情况,发现问题即时解决,不需要保卫人员到处巡逻,节约人员成本。(5)多媒体教学系统。节目播出均可以实现电脑控制,可以接收并播放音视频信号,具有教学评估功能,多媒体教室也可接收并集中控制各类节目源等。(6)多媒体查询系统。充分利用图、文、声、像以及交互性等多媒体特征对用户的操作、信息查询与接收等进行合理导引,以便用户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查询到最多的信息。(7)计费系统。可以按流量、时间和包月计费,可以对接入的用户进行验证和控制,为数字校园的规范管理提供可靠保障。(8)电话语音系统。学校可与当地电信运营商协商,由运营商投资建设和管理,学校只是按照使用付给投资方使用费。(9)智能建筑管理系统(ibms)。包括楼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集中监视和综合管理、分散控制、系统联动、优化运行等,从而提高本项目的运营管理水平,降低运行成本等。(10)信息网络安全系统。以整个校园网安全建设、管理、运行为重点,保障整个校园网络、各类应用、管理等的正常运行,降低校园网系统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

建设项目列表

根据以上需求情况,设置建设项目:综合布线;中心机房、计算机网络及整体网络建设;校园一卡通;监控及报警;防雷、接地;有线电视、校园广播;多媒体教学和查询;led屏幕显示;学生机房、数字语音室、模拟导游室、电子阅览室等;办公会议室、教学多功能厅、演播室等;校园精品课程全自动录播;网络数字教学点播平台;各类教育教务、办公自动化及其他网络管理软件;楼宇自控系统、建筑智能管理等。

网络建设规划

网络建设是建设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必须放在第一位(无线网络建设可以视条件择机进行)。网络建设包括: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供电系统;校园管道系统;机房:双路供电、不间断电源、制冷、防雷与接地等系统。

网络环境建设包括校园主干光纤;数字结构化布线;校园网络架构;ip地址与nat;统一储存;认证与计费;出口管理;网络安全;网络管理;运行与维护;行政管理与制度。

网络应用系统建设包括网站;基于网络的视频监控系统;多媒体系统;多种教学系统;精品课程等。

构建数字化校园进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推进了学校教学内容的数字化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加快了教育技术现代化进程,进一步改善了学校各专业的教学条件,强化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力度。但在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经费投入不足、不及时由此延误了部分项目的建设,影响了项目建设的整体效果,影响了项目功能的发挥。

技术力量分散对教育技术的人力资源没有进行充分有效的整合,技术力量分散,不利于发挥技术优势。

管理水平不高注重硬件系统的投入,忽视制度和管理体系建设。学校应投入相应的人力和经费,建设与之相配套的优质管理服务保障体系,还应制定一整套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建立以人为本、以教学为中心的服务体系,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第7篇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7)03-0156-02

戢斗勇研究员是广东中青年学者中不断有创新成果问世的文化人之一,新近又完成了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课题《文化生态学――珠江三角洲现代化的文化生态研究》,并由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这部书是作者几年来做了大量艰苦的研究工作而完成的专著,在研究珠江三角洲文化生态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文化生态学体系的全面方案,其中包含了一批有创新价值的学术观点,突现了鲜明的学科性和实践性。

一、戢著初步构建了体系较完整的文化生态学的理论框架,具有鲜明学科性

“文化生态学”是20世纪中叶以后在西方兴起的新兴学科,由美国的斯图尔德首先提出, 他在1955年出版的《文化变迁理论》一书中阐述了文化生态学的基本理念。在他那里,文化生态学是人类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的是环境对文化的影响,由此研究不同种族、宗教的地域环境制约因素。直至20世纪90年代,文化生态学在美国仍然是人类学系或人文地理系的课程。这一状况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期才得到改变,随着以电视、网络为代表的新传播媒体的流行,人们把目光投向了新旧媒体的文化生态关系,1997年出版了D・克里克的《文化生态学:变化中的传播》一书;日本学者也发起了“传播新技术与文化生态学”的国际研究;1999年9月在吉隆坡召开了“文化生态学国际讨论会”。目前,文化生态学已进入“大文化”研究的视野之中,探讨文化生态学的概念、斯图尔德的理论在当今世界的应用、媒体伦理学、文化资本、城市信息环境与文化生态、儿童成长与媒体生态、媒体的全球化和文化变迁、传播革命的基本性质及其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尤其是文化的正、负面影响、新媒体环境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多媒体与社会改造、后现代思想与新媒体的关系等等。可以说,文化生态学已成为世界文化研究的新的前沿性学科。但在国内,文化生态学只是在某些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的著作中有简单介绍,以及有数篇文化生态学主题的论文,尚未有文化生态学的专著出版。也就是说,文化生态学虽然已经问世数十年,但概论性质的基础理论还不成熟,而这正是戢著的着力点。他在书中初步建构出一个较为完整的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体系,包括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历史、特点、任务以及文化生态的系统、资源、环境、态势和规律等内容,在文化生态学基础理论和学科建设方面成为一家之言。

二、戢著以文化生态学理论来观照珠江三角洲的发展,具有鲜明的实践性

珠江三角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生态问题研究,目前在国内外尚属空白。戢著则把“大文化”观念上特别是在广东建设文化大省《纲要》的“文化”范围上建构起来的文化生态学理论体系直接应用于研究珠江三角洲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主要探讨珠江三角洲经济社会的现代化与文化之间的依存互动关系,以及不同类型文化之间的依存互动关系。作者以“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和科学发展观为指针,认为珠江三角洲现代化的文化建设,应以主导性文化产业的有机构成和不同类型文化的综合优化为其发展战略。作者指出,文化生态学是研究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内部及外部环境的科学,它不仅要研究文化与外部经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也要研究文化的内外各种不同形式及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其旨归是要使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形成良好的功能态势。因此,文化与现代化之间无疑存在着“生态”的关系。经济社会的现代化是文化生态的最为重要的影响因子。一方面,文化是现代化的内容之一和主要软件;另一方面,现代化也制约着文化的形态和变迁。书别强调了珠江三角洲文化的原生态是以近代文化为标识的;珠江三角洲文化的新生态则以改革开放后的现状为标识。而衡量珠江三角洲文化生态是否平衡和优化的标准,乃是珠江三角洲实现现代化的近期和远期目标所提出的客观要求。珠江三角洲现代化的进程说明了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以及现代化决定了文化的形态、格局和特征,引起了文化的变迁。我认为,珠江三角洲的个案为文化生态学关于文化与外部环境的互动研究提供了生动的实例。作者以现代化的标准和进程来分析珠江三角洲文化,说明珠江三角洲文化中的各种文化形式如器物文化和制度文化及观念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都市文化与乡村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粤文化与港澳文化、理性文化与非理性文化、学术文化与应用文化等,应当有一个恰当的生态格局,这是颇有见地的看法。目前珠江三角洲文化的各种形式,其格局大致上符合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但也有不尽人意之处。珠江三角洲现代化向纵深发展有赖于文化生态的优化。作者提出,珠江三角洲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应当注重文化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使人们明确不仅资源环境有生态保护的问题,文化也需要生态保护和优化;提出珠江三角洲现代化的文化发展战略和文化产业化之路,在于以信息化社会为基础,建设具有珠江三角洲特色的现代文化,使珠江三角洲文化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示范区或有代表性的先进的地域文化。

由于具有上述的学科性和实践性特点,这部著作无论是对于推进文化生态学学科本身的成熟和发展,还是对于推进珠江三角洲现代化过程中和谐文化的建设,都有重要的积极的意义,都能给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提供及时的有益的思考。

第8篇

[论文提要]广场是城市的物质建设和精神的示范地和集中地,“广场文化”则是城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结晶。一个城市有高雅的“广场文化”,不但能提高居民的修养和道德情操,而且对社会秩序的完善和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以及良好的道德规范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那么怎样走好“广场文化”这条路是当前急需研究的课题。本文笔者对城市广场和广场文化的定位以及发展作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城市广场文化浅析

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广场迅速涌现,“广场文化”也随之兴起。“广场文化”是城市文化形态的主要表现之一。广场是城市的物质建设和精神的示范地和集中地,“广场文化”则是城市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结晶。

“广场文化”可以概括为,建设和利用城市公共、开阔的空间进行城市特有的文化、经济、政治交流和活动,从而形成富有特色的文化氛围,构成城市三个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场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发展理念,在物质文明层次上,是在城市建筑中充分考虑空间的合理布局,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进行建设和管理,营建城市高凝聚力和广场空间,包括广场及周边的构筑物、在此空间中的物质生产和交换;另一方面,在精神文明层次上,要充分利用广场这个开阔的公共空间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培育现代化社会精神文明,推崇现代文明生活,形成具有地方特色文化氛围。我市“和谐文化进万家”系列广场文化活动就是一个成功典范。

“广场文化”必须植根于当地的历史、地理、文化、风俗,为发挥该城市的长处而形成。只有保持浓郁的当地历史文化同时吸收海内外先进文化,才能建立自身独特的“广场文化”。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这既有利用于保护生态环境,又使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在文化广场建设中,要搞有持久生命力的城市标志,而不是满足一时的虚荣和表面化。

一个城市有高雅的“广场文化”,不但能提高居民的修养和道德情操,而且对外来者也具有同化功能,使社会秩序归于文明,城市成为礼仪之邦。健康、高雅的广场文化演出有助于大众文明程度和社会公德水平的提高,对社会秩序的完善和人们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以及良好的道德规范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从发展态势看,今后城市竞争将在文化的高层次上进行,文化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那么怎样走好“广场文化”这条路?

1、制订地方性广场法规,在法制上给予城市广场明确的地位和保证。保证广场的建设和依法使用,广场及其四周要有相应的标识。

2、充分利用广场开展各种文化、社会、教育、商业活动。广场是城市进行科学化、民主化、现代化教育的课堂,是城市三个文明展示、交流的平台。广场是城市公众生活中最重要和最大规模的空间,党和政府在组织群众、教育群众、团结群众时充分利用广场文化形式是十分有效的,也是我国政治生活走向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方式。同时,广场也是群众自娱自乐、自我教育的良好载体。寓教于广场娱乐之中,是城市生活中的重要方式。

3、以文艺演出、展览来营造广场的文化氛围。让国内外的艺术家和艺术品在城市广场演出和展示,使“广场文化”成为城市的文化品牌,这样不仅对提高市民的素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也使城市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有利用提高城市的经济、文化地位。

随着各种规模、形式的广场文化活动的开展,“广场文化”将成为全社会文化艺术普及和提高的重要途径。有了合理的形式和充足的空间,“广场文化”必然会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得到更大的繁荣。

第9篇

关键词:信息化,发展经验

 

信息化浪潮正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经济发展的进程,并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人们也越来越迫切地意识到信息化不仅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而且还是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它关系到科技、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军事、国家安全的全局,其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经济增长能力的重要标准。

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一直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取得了一些成绩,为实现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建国六十周年之际,及时总结我国信息化发展进程的经验对我国未来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从我国信息化发展历程不难看出,我国信息化是在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在推进工业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顺应世界潮流,在较高的起点向前推动的。在相对落后的基础上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我国信息化发展最核心和最根本的特征,它是建立在我国特殊的国情基础上的,体现了我国信息化发展的特殊性。从这个特殊性出发,就决定了我国的信息化不能走西方国家的老路――先工业化再信息化,而必须把工业化和信息化结合起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并进,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可以说,工业化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信息产业的发展,都需要有工业化的发展作为载体和后盾。信息化技术的基础研究、开发应用,要由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所获得的资金积累来支持,同时,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发达的制造业为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因此,高度发达的工业化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必要保证,没有发达的工业化作基础,信息化就缺少相应的物质基础、产业依托和技术支撑。信息化的发展不能脱离工业化的基础,不能盲目跨越工业化这个阶段,继续完成工业化仍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历史任务。

2、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信息化是由国家主导,还是由市场主导一直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从发展趋势看,以市场为主、市场与政府互补进行导向是信息化导向的基本方式,这一基本方式也可以概括成“在政府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一方面,政府通过统一规划和基于长远及全局利益的统筹协调来弥补市场的不足;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大力推进资金筹集、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的市场化运作。通过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走出一条低成本、高效益的中国信息化道路。论文大全。

首先,信息化的发展既提出了加快市场化进程的现实需求,也为加快市场化的进程提供了物质手段。市场化的发展也为信息化提供了具有支持和促进作用的活动舞台和发展空间。因为信息化的发展取决于科技进步的脚步,而市场经济是科技进步的土壤和水分,只有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科学技术才能冲破传统的束缚,取得日新月异的发展,信息化才能获得发展的动力。

其次,我们在强调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时候,也不能忽视政府的作用。在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推进信息化,政府的地位有其特殊性。政府在信息化推进中的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这主要是因为:①信息化是信息技术、信息网络普及应用和广泛渗透的过程,但它不仅是技术本身,而是更深刻地涉及到管理制度、组织结构以至思想观念变革。因此,信息化是一场革命,需要政府强有力的推动。特别是对于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国民教育素质较差的发展中国家,信息化的推动更需要政府高层领导卓越的政治远见和战略决策。② 推进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而且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的组织协调工作不可缺少。

3、以应用需求为主导

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自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逐渐成熟,已经成为当今信息化浪潮的驱动力量,但它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影响和由此引发的变革,取决于在各个领域的渗透和应用。技术是手段,应用才是目的。信息化实质上就是不断扩大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各个层次上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提高了信息资源转化为财富的潜在能力。只有抓住应用环节,才能产生效益。信息化应用发展是由应用需求拉动和信息技术推动两方面来驱动的。论文大全。一方面,信息技术的新发展为各种业务应用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另一方面,信息化应用发展又为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推动力和更广阔的信息产业市场空间。信息化进程就是一个信息技术应用与信息技术、信息产业相互推动、相互依存的进程。

4、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结合

信息化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正是由于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具有源源不断的创新性,才使其成为当代最先进、最活跃的生产力。技术创新已成为推动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要动力。鼓励技术创新,首先要增加研发的投入。近年来,国家财政对科技的支持不断增强,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研发经费年均增长速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其次,还要形成一定规模的研发力量。我国的研发力量主要由大学、科研所和企业组成,其中大学和研究所主要从事基础类研究和技术开发类研究,企业的研究则集中在试验发展领域,技术力量有了一定的积累。

在信息时代,技术革新的速度远远高于人和组织的转变速度。信息技术的高速更新和广泛应用,对原有结构、业务流程的变革和资源的重新整合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技术创新必须与体制创新相结合。从静态的观点看,现有的信息技术设定了信息化发展所可能达到的上限,但实际上能达到多少则是由制度决定的。从动态的观点看,良好的制度能够推动技术可能性边界不断扩大,而不良的制度只能造成技术进步停滞不前。

5、坚持人才队伍建设

信息化人才是信息化发展的成功之本,对其他信息化要素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信息化的依托和关键。信息化行业是技术变化快、渗透能力强和国际化特征显著的行业,其中人才直接关系到信息化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被认为是信息化推进的核心和动力。论文大全。因而,积极推进信息化人才建设,在各行各业实施信息化人才战略,是顺应时展的需要,关系到信息化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不仅可以对各类人才发展起到统领作用,而且对推动整个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信息化是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对我国来说,信息化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通过信息化可以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可以为进一步改革、开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反之,错失信息化良机,我们将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成为“边缘化”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会越来越远。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全新的事业,信息化也是一个渐进的历史化发展过程,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层出不穷。不断认真总结各个时期的经验教训,可以避免大的决策失误,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减少资源的浪费和不必要的损失,保证我国信息化建设始终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1、怀铁铮.信息化――中国的出路和对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2、游五洋、陶青.信息化与未来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第10篇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医药在世界的反响越来越大,运用中医药治疗疾病已遍及五大洲,中医药正在为世界人民健康服务,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各国人民的认可。素有“国粹”之誉的中药产业有望成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强势产业和朝阳产业,在全球市场一体化的支持下高度增长。

吉林省作为中药的生产大省,应适应大的世界经济环境,在中药的国际竞争力方面不断加强。正确的评价吉林省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正确的认识,发展优势,不断改善其中的问题,是使得我省中药产业得到更好发展的关键。

二、吉林省中药产业现状

2007年2月,科技部正式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吉林)基地”授牌,确立了吉林省作为国家北药基地的产业地位。吉林省具有雄厚的医药科技和人才优势,中药产业基础良好,是吉林省发展速度最快的支柱产业之一。

吉林省共有大中型中药企业20户,吉林修正药业集团等一批知名企业已经成为上市公司,是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的主力军。“长春高新区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园”、“通化医药城”和“延边敖东医药城”即“一园两城”建设已初具规模。吉林省是国家重点建设的现代中药及生物制药产业基地。

吉林省科技厅厅长卢连大在东北亚博览会现代中药及生物制药项目对接会上表示,预计到2012年,现代中药产业与生物制药产业实现有机地结合,医药工业产值有望达到1000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9%-12%,成为吉林省新兴支柱产业。

三、吉林省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1.吉林省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定性分析

总体来看,吉林省中药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情况可以概括如下:首先,有着多方面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雄厚的研发实力和人才储备;较强的生产能力和产业基础。其次,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诸多的劣势也在整个吉林省的中药产业中显现无疑。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差;产品质量及科技含量低;产品剂型不适应国际市场需要;企业名牌不足;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基础研究投入不够;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国际市场营销信息系统。

以上可见,吉林省中药产业具有明显国际竞争优势,当然也有不可避免的劣势,总体来说优势大于劣势,机遇与挑战并存,只要准确把握影响吉林省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就能使其在全国及世界的竞争中保持长期优势。

2. 2006年各地区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

学者马松林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做出分析,认为以下因素对于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影响非常重要:

(1)二、三产业发展水平和科技投入水平对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可称为经济、科技水平因子。

(2)中药产业的自然资源状况,称为自然资源因子。一个地区自然资源的状况对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3)中药的应用情况,中药产业的产出水平,可称为中药产业国内发展水平因子。

通过2006年的相关数据得出排名,以下2006年我国各地区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排名吉林省相应位置:

①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整体水平排名:前十名包括广东、山东、江苏、浙江、河北、河南、四川等。从全国看,吉林省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排名第11位,相对靠前。

②经济、科技水平因子排名反映了各地经济、科技水平对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对于整体水平影响最大。本值吉林省排在第13名,说明经济、科技水平对吉林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起到了推动作用,但作用相比其他两因素较弱。

③中药产业自然资源因子值吉林省排名第9,说明吉林省中药资源比较丰富,中药产业发展潜力很大。

④中药产业国内发展水平因子值吉林省排名第10位,说明吉林省中药产业国内发展水平较高。

通过以上排名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对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显著,中药自然资源状况是影响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条件。2006年吉林省在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排名中处于中上游水平。特别在中药自然资源方面优势突出,但科技发展水平相对滞后,仍需进一步提高。

四、对于发展吉林省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对吉林省中药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提出以下三条主要建议。

第一,提高吉林省的中药科技发展水平。增加对中药产业的研发投入,大力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实现中药企业从科研到生产再到营销的全面现代化和标准化,尤其是营销方面的现代化,运用现代营销理念,加强中药文化的传播,重视中药的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的选择,实现中药销售渠道的多样化,实现中药营销的绿色化,实现中药营销网络信息化都可以帮助吉林省中药企业显著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第二,大力扶持吉林省中药企业发展,鼓励中药企业兼并重组,尤其是中小企业的集群化发展,实现规模化经营。今后,要为企业形成规模效应创造条件。

第三,保持吉林省中药自然资源优势,将中药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吉林省是传统的中药材生产大省,目前中药材的产量、人工栽培种植面积均居全国前列,形成规模种植面积万亩以上的的重点县(市)有多个。今后,要将中医中药紧密结合起来;要积极保护中药材种植面积,遏制中药材种植面积减少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河南中药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及政策建议,马松林,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第2期,P41-43

[2]吉林省长白山地区中药业发展模式研究, 魏冬明,吉林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湖北回族乡,回汉关系,和谐

 

美国社会学家密尔顿·戈登(M.Gordon)在1964年出版的《美国生活中的同化》一书中曾提出7个“变量”:文化;社会交往;通婚;意识;偏见;歧视;权利分配,来具体衡量和测度族群关系。我国学者马戎根据国外有关理论,总结了8个测度民族关系的变量指标,即语言使用、宗教与生活习俗的差异、人口迁移、居住格局、交友情况、族群分层、族际通婚和族群意识[1]。本文借鉴学者们的研究,从变量分析以及政策方面探讨湖北回族乡和谐的回汉关系。

一、回汉民族居住混合杂居,有利于民族间的交往

民族居住格局是指特定区域内不同民族在空间上的排列与组合情况,它可以反映一个民族所有成员在居住地与其他民族相互接触的机会。民族居住格局是民族交往的一种场景和变量,通过居住格局可以来观察和调节民族交往的内涵、形式及质量。同时,它作为族际社会交往的客观条件之一,决定着两个具有不同语言、宗教、文化传统的民族间是否有相互交往的机会,且不同民族集团成员间广泛的社会交往有助于增强相互理解,在交流和互助中建立融洽的关系。一个特定区域(如某一省级行政区)内的民族构成(是单一民族还是多民族)、人口比例及各民族居住空间的组合状况(是相对隔离居住还是明显交错居住),可以反映民族凝聚程度、民族间交流合作的空间条件和相应的发展动力[2]。

散杂居是湖北回族的重要特点,就回族民族乡回汉族居住格局来说,基本上属于“混杂居住模式”。各回族乡的回民居住集中程度比较低,每个小聚居区域较小且都有汉族居住。就洪湖市老湾回族乡来说有回族4586人,在回族乡及下面的兴隆村、和平村、六和村三个村有回族聚居区。以兴隆村为例,其共有5个村民小组,回族组有3个,共有253户,人口有1276人,其中回族680人,从这种比例来看,回族人口占全村人口的一半稍多一点,单从数字上来看,回族与汉族在有限的空间内交错杂居或是近距离居住的可能性就很大。而事实上,笔者一行人走访时发现各回族村回民总体居住相当分散,只有几家相连的小集中区,其周围是汉族居民。这种居住格局是各民族增进了解、增强民族感情的重要环境。“空间分布上的交错穿插决定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生产者、日常生活方面接触和交往的不可避免性,从而使回汉民族关系更具有开放性、直接性、高频性。”[ 3]基于此居住格局,湖北回族乡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是回民与汉族人的接触,回汉民族的交往频率很高。回汉人民的日常交往表现在娱乐、节日问候、相互帮助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交错杂居格局为回汉民族交往、合作提供更多的机会与可能,是回汉关系良好发展的平台。

二、民族通婚增多,有利于回汉民族的相互了解

根据西方民族社会学理论,族际通婚是体现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惟有两个民族之间语言能够沟通,有大量的日常社会交往、价值观念彼此认同,在法律上和权利分配方面基本平等、相见时没有民族偏见和歧视行为这样的客观条件下,才有可能发生族际通婚”[ 4]。传统回族一直主张族内婚和教内婚,但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回汉通婚的比率在不断的上升。散杂居地区由于受回汉人口比例差距、文化素质程度差异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毕业论文题目,回汉通婚的比率往往要高于聚居区。就湖北回族乡来说促进族际通婚比例上升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回民传统观念的现代变迁是其族际通婚比例上升最根本的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广播电视等媒体的传播以及农村地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传统观念都在现代化的冲击下不同程度地发生变迁。回民关于婚姻的思想观念变迁则表现为对自由恋爱的理解与赞同。据对湖北回族乡的调查了解到,三代之内有回汉通婚的家庭占大部分,年轻一代几乎都没有族内婚观念,95%以上的年轻人是回汉或是回族与其它民族通婚,而长辈对于现在年轻人的婚姻选择都表示支持。其次,打工热潮也是有利于族际通婚的重要条件。打工热是近年来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而绝大部分家庭都被此浪潮波及。在此过程中,年轻人接触外面开放世界并融入它,他们改变的不仅是服装上更潮流,更重要的是观念的现代化,自主的选择婚姻便是最直接的体现。笔者走访中发现,没有读书的年轻人绝大多数都外出打工,而他们往往是在工友中寻找结婚对象,家人对此已经习以为常,事实上这成为中国农村大众家庭的普遍现象。

各民族的现代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此过程中观念的变革是其最重要的一环,散杂居回族民众传统的婚姻观念的变革有利于民族间的交往,民族的界限在婚姻中被越来越淡化甚至消失。现代化成为族际通婚的重要条件,族际通婚是民族关系发展的条件也是结果,回汉通婚是以友好的回汉关系为前提的;反过来通婚又推动了回汉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互助。

三、学校教育是民族交往的重要场所

湖北散杂居聚居区由于回族人口占总人口的较少比例,加之经济条件的限制,很多回民区没有回族学校。例如洪湖市老湾回族乡、赤壁回族镇都没有回民中、小学,回族的学生都直接进普通中小学,与汉族及其它民族的学生一起学习、生活。这样的教育环境反而是为各民族交往并相互理解创造了最天然的有利条件。学校里回汉师生都能彼此理解并尊重对方的生活习惯,生活和学习上相互帮助。如此以来,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纯粹在教育中来发展和体现,民族的界限被打破,师生及同学交往超越了民族身份。与此同时,民族团结意识在教育中被发扬,也促进了民族间文化及思想的交流,有利于回汉人民从小就建立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观念。此外,高等教育场所更是各民族交往、民族感情培养的重要场所。近年来教育在回民的生活中日益被重视,回族大学生在高校中的数量也逐渐增加,回民的传统文化在高校里被越来越多的人理解、接受。回汉和谐的民族关系在教育场所被广泛的传播论文开题报告。

四、回族的宗教信仰得到尊重

伊斯兰教作为回族的宗教信仰,在回族的形成和发展中起了很重要的纽带作用,而伊斯兰文化是回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伊斯兰文化表现在生活上的风俗习惯使回族在生活中与汉族有很大的特殊性,以往的回汉民族矛盾也往往由风俗习惯上的误解而产生。但是,随着回汉人民交往的日益密切,回族的风俗习惯被理解和尊重。据笔者一行访谈及问卷的结果看,基于日常生活上的直接接触、交流,汉族人都知道回民生活上的禁忌,并能尊重他们的伊斯兰教信仰。同时,政府高度重视回族的宗教信仰,2006年洪湖市老湾回族乡筹资10万多元兴建了民族贸易货栈和清真牛肉供应点,尊重并支持回族人民的信仰传统。与此同时,承载于两个民族之上的两种文化不断的潜移默化,回族人过春节,汉族人也喜欢上回族人的清真食品,回汉文化的差异随着社会生活一体化的发展而逐步缩小,文化隔阂因为开放的文化发展空间而消失。回汉民族的交流空间在回族宗教信仰得到尊重的事实下更加开阔,回汉人们在生活中逐渐淡化了民族身份,回汉关系也直接建立在最简单的邻里之间。

五、经济发展,回汉差距缩小,是回汉关系和谐的基础

近年来,社会经济水平普遍提高,湖北散杂居地区的回族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与汉族相当,在工作及生产领域没有民族身份的差别对待。湖北洪湖市老湾回族乡中三个回族村之一的兴隆村是政府新农村建设的一个试点,所有村民都享受当地政府扶持新农村建设的福利,比如村风优良、村容整洁的建设等。村里的回民和汉族人一样主要以养鱼、种田为生计,每年的收入有三四万块钱。走访中,我们看到很多家回民都是新建的漂亮楼房,在村里依然很醒目。同时,乡政府把农民增收作为近几年的工作重心,各项促增收的措施都得到实施,主要表现在:以“民营兴水利、民主谋水利、民众干水利”的思路继续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以1000亩为目标,继续扩大生态甲鱼养殖规模,积极支持生态甲鱼养殖协会申请绿色食品标志;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积极做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补贴等工作。此外,政府对民族乡给予资金上的扶持政策。2005年以前湖北省民宗委每年给予每个民族乡10万元,用于民族乡发展社会事业。从2006年开始,每个民族乡的民族事业费上调到20万元。在政府及回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回汉贫富差距日益缩小,回汉民族和谐的在经济基础上有了保证,能够促进和谐民族关系的建立。

六、坚持民族平等,民族政策得到贯彻执行

各民族平等毕业论文题目,是我们一向所坚持的原则。在湖北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政府坚持民族平等、注重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洪湖市老湾回族乡实行干部梯度培养,即培养老、中、青三代干部,在24个乡政干部中有3个回族干部。此外,国家对回族的优惠政策都得到落实。据统计,调查地100%地落实了少数民族子女中考加5分,高考升学加10分的政策。另外,回民商人减免税收政策的落实也使很多回民商户获益匪浅。同时,政府关爱回民生活,根据当地情况为回民发放牛肉补贴,照顾回民因牛肉价格上涨所带来生活上的不便。例如洪湖市每年拨2-3万元作为牛肉补贴基金,城镇回民每人每年7元牛肉补贴,农村回民2.5元。尽管钱不多,却体现了国家关爱少数民族民生问题的宗旨,这有利于民族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努力建立和谐社会的方略。

回汉关系从总体看是和谐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回汉关系也会因少数个人的矛盾而成为其中不和谐的音符。特别是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回族的传统文化不断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回族的民族认同感更多地表现为民族意识的加强。尤其是在发生民族冲突、过民族特色节的时候回民的自我意识就更强烈。[ 5]个别回民与汉族人的矛盾到最后演变成回汉民族矛盾的例子已不止一个,我们应该看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尤其在散杂居地区,回族是较弱势群体,回汉之间的矛盾和问题如果处理不善,单纯的人与人的矛盾可能会因为回族民族内聚力及被激发的民族自我意识而致使所有回族人都参与矛盾的处理,最终可能会演化为民族矛盾。这就要特别引起社会尤其是政府部门的关注,在第一时间合理地处理散杂居地区的经济、生活纠纷等问题或矛盾,坚决杜绝个人问题向民族问题转化。

此外,着重发展是民族关系长久和谐的基础。“我国民族问题的实质也是民族的发展问题,而这一切集中表现为民族物质利益的矛盾”[6]。大力扶持回族发展,搞活回族经济、重视回族教育、加快回族的现代化进程,是维持社会和谐的有力保证,也是加强回汉民族团结的最有效途径。

[1] 作者介绍:李亚,1986年12月17日生,女,河南南阳人,硕士,武汉长江工商学院预科部教师,助教。

注释:

[1] 丁宏主编. 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民族关系研究[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132~133。

[2] 马戎. 拉萨市区汉藏民族之间社会交往的条件[J]. 社会学研究,1990(3)。

[3] 马宗保. 回汉民族居住格局分析[J]. 第12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M]. 1999:438。

[4] 马戎主编. 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380。

[5] 马宗保. 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回汉民族关系[M]. 银川:宁夏民族出版社,2002:111~113。

[6] 李吉和,周彩云. 我国中、东部地区城市民族关系特点刍议[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7)。

第12篇

论文摘要科技期刊文化力既是科技文化力的组成成分,又是整个期刊文化力的组成成分,是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提升民族科技文化素质的潜在动力。传播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宣传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是科技期刊的重要作用。科技期刊文化力作为一种隐性人文资源,能够实现社会价值的增值。深入研究和探讨科技期刊文化及其作用力,对于科技期刊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科技期刊文化力的概念和内涵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文化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整个国家文化力的组成部分。期刊文化力也是整个文化力的组成部分,笔者曾专文进行过论述[1]。科技期刊文化力既是科技文化力的组成部分,又是构成整个期刊文化力的重要成分。

编辑文化是社会大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编辑文化与其他文化系统一样,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编辑文化的表层结构是编辑物质文化,中层结构是编辑事业的体制,而其深层结构表现为观念形态等因素[2]。

“文化力”是与综合国力系统中的经济力、政治力等因素相对而言的,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它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发展状况和建设成果,蕴含着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力量和智力因素,核心是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创造力的充分发挥[3]。期刊文化力是文化力中的重要元素,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期刊文化发展与积累所形成的现实力量,既包括这个国家或地区期刊文化的现实水平,同时也包括对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文化形态等方面的作用力、影响力和辐射力。科技期刊文化力是期刊文化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期刊编辑的使命是创造和建设科技文化力,不断地推动科技文化事业向前发展。科技期刊编辑通过科技文化选择、科技文化积累、科技文化缔构和科技文化传播,将科技文化成果奉献给社会。这些科技文化成果被存储后,一方面,在社会上被广泛传播,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存储下来的成果获得积累,可以为后人的知识创新提供基础,进而转化为促进和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促使历史进步[4]。

科学文化是有别于人文文化性质的文化,它使人类获得了一种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变革自然的力量,科学文化以其推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而加速着人类社会的前进步伐。作为科技载体的科技期刊,承担着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作用。深入探讨科技期刊文化力的内涵,对于科技期刊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过程是作者的科技文化创造、编者的科技文化选择与读者的科技文化认同的过程,作者、编者、读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文化制约与文化互动的关系。科技期刊的文化责任在于,既能根据自身的读者定位、内容定位来满足当下人们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文化需求,又能在提升人们的科技文化品位、塑造人们的科技文化品格的过程中致力于人类科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长远目标的实现。

2科技期刊文化力是提升国民科技素质的潜在动力

科技期刊能够积极主动地引导人们形成开放性的科技文化视野,把我们的科技文化发展纳入到全球科技文化发展的大格局中,积极地推动国内外各种科技文化的对话和交流。科技文化的全球化实际上是形成了一种全球范围内的科技文化对话、交流和整合的机制,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使人类在一些基本的文化价值观念上取得共识,而同时使各民族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因此,科技文化的全球化实际上也是不同科技文化的交流和冲突的过程,是不同文化精神的矛盾运动的过程。只有当世界各国都积极地融会到这种文化整合包括科技文化整合中,才不会使全球的文化世界变成单一文化的天下[5]。

科技期刊可以引导人们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形成自觉的现代化视野,积极推动适应中国现代市场经济的现代科技文化精神的生成[6]。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发展和科学的启蒙,中国民众的文化精神和行为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理性、科学和创新的思想观念以及各种现代价值观念已经逐步体现在人们的行为中。但是,必须看到,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条件下形成的许多阻碍现代化进程的文化观念还在社会生活和社会运行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全球化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有助于我们克服传统文化对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阻碍,推动现代社会所必备的积极的文化精神的形成。只有积极参与全球化的科技文化对话,不仅要批判其他科技文化的弊端,同时也批判自己科技文化的缺陷,才能形成在全球化的科技文化格局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的中国科技文化,整个国民科技文化素质才能不断提高,而科技期刊在其中起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3科技期刊文化力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潜在推动力

先进的科技文化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落后的科技文化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为先进文化的中国科技期刊文化应以它先进的文化理念和文化传播优势主动担当起引导者的角色。对读者而言,其价值观念的改变、自身科技文化环境的净化、科技文化品位的提升都难以回避科技期刊文化力的引导作用。这种强大的引导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无论是大众型科技文化期刊还是小众型科技学术期刊,实现刊物的科技文化定位既是一个适应读者的过程,又是一个引导与提升读者的过程。

科技期刊文化具有很强的产业属性。科技期刊文化产业经营的范围广泛,它包括科技广告经营、网络经营以及其他相关科技产业的经营,可为拉动经济增长提供广阔的舞台。它必将成为经济建设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新的增长点。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期刊严肃的文化使命与对市场利益的追求,是对立中的统一,是推动期刊发展的相辅相成的双重力量。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科技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市场资源。不论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还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都说明文化与经济是一对可以双赢的统一体。

另外,科技期刊文化力作为一种隐性人文资源,不仅可以驾驭显性物质资源,而且可以实现价值的创造,实现社会价值的增值[7]。凝结于科技期刊编辑身心之上的文化力,包括他们的精神力、知识力、智慧力和创造力,是期刊社创造性增值的力量源泉,它能创造出新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科技期刊文化力可以在期刊社内部人际之间传递,还可以在行业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传递;借助于科技期刊文化的导向功能、开发功能和规范功能,使得人们的思想、文化和心理,逐步变得科学化、优良化。通过长期的、持之以恒的作用,将会展示出科技期刊文化力“水滴石穿”式的潜在力量。

参考文献

[1]吴成福.漫谈期刊文化力[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8-49.

[3]彭国元.期刊文化新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张春明.编辑与文化力[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1999,22(4):394-398.

[5]李小娟.论全球化时代学术期刊的文化视野[J].理论探讨,2001(3):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