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养生文化论文

养生文化论文

时间:2022-07-01 11:06: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养生文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养生文化论文

第1篇

德国国际中医学会副主席、德文版《中医学报》主编英悟德博士于2012年9月访问成都中医药大学时,曾专程到《养生杂志》编辑部拜访本刊主编马烈光教授。2013年9月,英悟德博士偕同德国气功养生医学协会主席田丽思博士再度访问成都,与马教授商谈中德双方在中医养生及刊物编辑出版方面的交流合作事项。两位德国专家还欣然同意受聘为《养生杂志》专家顾问团成员,并接受了本刊专访。

曾担任过德国前总统和现任总理默克尔女士翻译的南京大学王民教授这次陪同英悟德博士和田丽斯博士来访,并协助翻译,谨此致谢。

马烈光:今天非常欢迎英悟德博士莅临养生杂志社,就我们共同关注的中医养生文化进行交流,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医养生未来定能在德国结出硕果。

其实,早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我曾在成都中医药大学与德国中医学专家进行过座谈,就中医养生文化进行了深入探讨,那时的中医还不为世界所熟知,但在交流过程中,我发现德国专家对中医已经有较深的研究,着实令人吃惊。后来,我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坐诊时,多次带教德国留学生,他们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治学严谨,一丝不苟,中医理论和实践能力都较强,对中医养生也有相当的了解。这些都说明,中医养生很早就已经在德国传播,并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国际中医学会想必在这方面也作了很多工作。下面请英悟德博士谈谈,国际中医学会如何在德国传播中医养生以及取得的成就。

英悟德:国际中医学会(Interna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ociety-Societas Medicinae Sinensis, SMS)成立于1978年,是欧洲最早成立的第一个国际性中医药学术研究组织。创始人是德国著名的汉学家和中医理论专家满晰博教授(Prof.Dr.Manfred Porkert)。SMS不像欧洲一些研究中医的组织那样只从事针灸研究和治疗,而是全面研究传播传统中国医学,包括中医药理论、针灸、气功、推拿、太极、食疗、中药应用等。SMS每年都开设和举办各种有关中医药讲座、培训班和研讨会,并举办相关展览,还经常组织德国医生到成都中医药大学来学习、进修,包括在中医附院的临床实习教学。

SMS编辑出版德文版《中医学报》(季刊),翻译介绍中国重要的中医药研究论文以及国外专家有关学习和应用中医药的文章。这是欧洲最早出版并坚持至今的一份中医学术性期刊,读者覆盖欧洲以及北美一些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

马烈光:据我所知,英悟德博士在中医养生方面颇有研究,并出版过有关道教养生、太极、气功和食疗专著。请问您对中医养生文化进行了哪些深入的研究?

英悟德:我是1984年参加SMS的,1986年担任德国《中医学报》主编,1996年被选为学会副主席。在此以前,我在读大学时就学习了中文,开始对中国太极拳进行研究。我在慕尼黑大学的硕士论文就是专门研究太极拳的,并在慕尼黑有名的“Gesundheitspark”健康预防中心教授太极拳。这在当时是德国最早的一本专门研究太极拳的专著,在此以前只有法国巴黎大学戴思博(Prof.Catherine Despeux)在法国出版过有关太极方面的书。

我读博士后,也继续深入研究中医太极、气功。1986~1988年得到德国科学院的资助,派我到中国来进修学习,在北京受到中国中医学会的接待,并安排我在中国学习中医养生和气功,收获很大。

我在学习研究中医养生的同时,也对道教养生进行探讨,读了一些有关道教养生方面的经典著作。对唐代司马承祯所著《服气精义论》很感兴趣。我认为这是一本很有特色和价值的书,它不仅广征博引了许多道教经典论述,并与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相结合,发展了陶弘景服气疗病的思想,使道教气功疗病法进一步完善。这对我启发很大,我决定把它翻译成德文,并以此作为我的博士论文。我的论文受到学术界重视,德国有名的基金会(The studienstiftung des Deutschen)主动给予赞助,已正式出版。这篇论文在德国受到关注,因为当时在德国没有这方面的著作,对中医养生经典理论还没有人作系统介绍,直到现在,这本书在德国也还很有价值。

马烈光:中医药膳食疗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同时药膳食疗充分体现出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我看到您在德国和韩鹏教授合著了一本《中国食疗》,书中详细介绍了食物的药用价值、烹制方法以及中医脏腑常见病的食疗方法和应用。这本书的出版在德国受到各方关注,影响颇大。请您就此做详细介绍好吗?

英悟德:好的。我在研究中医养生的时候,也读了一些有关中医食疗的书,深知“药食同源”的重要性和食疗在养生方面的作用。欧洲人对中国饮食文化很感兴趣,推广中医食疗一定会受到西方人的欢迎。所以,我花了几年的时间申报了专门研究课题,对中医食疗进行研究,对有关中医经典食疗文献资料和一些现代资料以及中国饮食文化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得到成都中医药大学刘继林教授和范家永教授的大力支持,最后与SMS前主席、德国著名中医临床和教育专家韩鹏(Prof.Dr.Carl-Hermann Hempen)合作,编写《Chinesische Diaetetik》(中国食疗)正式出版。在这本书中,介绍了157种西方常用的药用食物的具体应用和滋补作用,也介绍了中医食疗理论和食疗养生学说,受到读者广泛欢迎。在SMS办班、讲座中,我们也将中医食疗列入计划,并曾举办有关食疗专题展览,起到广泛宣传作用。现在在德国,一些中医研究组织也开始了对中医食疗养生的研究和宣传。

马烈光:中国的养生文化绵延几千年,不仅福泽中国人,也极大地影响了整个东南亚。现在中医养生走出国门,将给五大洲的朋友带来健康和长寿。那么,中医养生在德国的发展前景如何?

第2篇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课程是一门面向我校本科生开设的人文通识类选修课,以探寻中医学产生、发展历史进程中的文化动因为背景,是贯通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药学理论的交叉型课程。本课程的目标不仅要开拓中医学生文化视野,更要领会到中医药文化之真精神,提升中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中医学生独立的思想、求新的激情、进取的灵气,进而为复合型和创新型的中医药人才的养成奠定基础。但是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基本仍偏重于扩展学生知识面,停留在对知识的一般了解,而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与再造过程,从而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人文精神的塑造。这种局面的造成,是与长期比较单一的教学方法密切相关。因此,笔者希翼通过"两线并行"教学方法的探索,弥补传统方法的缺憾,在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后,教学效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得以明显加强,在此作一分享。

 

1 "两线并行"教学方法

 

"两线并行"即教师知识传授线与学生自主创造线并重,共同运用于教学实践。传统的授课方式只有一条线,即知识传授线,教师将教材内容传授灌输给学生,这种方法以教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缺乏深入探究,不利于知识内化以及能力的养成。因此,需要增加一条线,即自主创造线,在第一条线的展开过程中,教师通过诸如"成果导向"等教学模式的构建,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入研究基础上达到知识的内化和创造,这一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以及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2 "知识传授"教学方法的改进

 

在《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课程中以教师为主体对于传统文化及中医学的一些基本理论的介绍是必不可少的,必要的"灌输"也是需要的,这样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进而为深入研究、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但这种"灌输"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工夫,才能使学生将知识铭刻于心。

 

2.1教材语言转换为教学语言 由于教材语言文言色彩较浓,专业术语、引经据典颇多,理论性强,照本宣科显然不适合本科生教学。因此,教师需要经过内化后,深入浅出,转变成通俗的、简单易懂的教学语言,以学生能最大限度的理解为宗旨。同时可用案例、图象及影视资料播放等教学方法作为理解的辅助手段。

 

2.2形象案例教学 收集与课程相关的各种人物传记、逸闻趣事、医事典故、历史文化小故事等,一方面作为教学内容的有力支撑点,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案例教学使教学内容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易于学生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目前,本课程已收集到了诸如《中国历代名医传》、《中医药趣闻》、《冷庐医话》、《肯堂医论》、《先哲医话集》、《医医病书》、《吴鞠通医案》、《临证指南医案》、《古今医案按选》、《叶天士医案精华》、《扫叶庄医案》等十多种文献资料中的案例。在此基础上争取进一步加以扩充,构建材料更为丰富并与课程具有密切相关性的案例类资料库,进而使教材抽象的思想理论形象化、具体化与直观化。

 

2.3艺术感染教学 通过播放影视视频资料,使学生内心受到震撼。在《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课程中,已经收集到的视频资料,如《跨越时空的文明--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纪录》、《江南贡院》、《孔子万世师表》、《黄帝内经:中医医史文化、医理文化、养生文化》、《乱世郎中》、《医痴叶天士》等近20部,下一步的工作即对这些资料进一步整理、筛选,提炼出适合向学生展示的视听资料,不断地推陈出新,寻找和收集使学生易于接受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并具有时代精神的优秀视频资料,构建视听资料库。

 

2.4文化体验教学 主要有两种形式:①组织观摩,即针对相关授课内容,选择中医文化景点组织观摩,使学生更为感性的掌握授课内容。比如可依托上海中医药博物馆的有利条件(此馆即设在我校内,免费对外开放),把教学地点迁移到馆内,针对授课内容带领学生参观各个相关区域,并做重点讲解,如讲到〈道文化--养生文化〉这一内容时,就带领学生走进养生康复馆。②学生自行体验。由于课时有限、经费紧张等现实问题,教师推荐一些反映中医文化的民间博物馆、民间中医诊所等让学生自行前往,直觉体验中医文化的力量。

 

2.5重视互动教学 在知识传授中要注意的是,这种"灌输"不是一言堂,在讲课期间,教师应根据学生思维活跃、乐于互动的特点,不断通过穿插提问、讨论甚至辩论、表演等丰富多彩的互动形式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与此同时更能加深对授课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 "自主创造"教学方法的设计

 

   随着第一条线的展开,学生对新知识已初步掌握,而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在一定情景下通过人际协作与互动实现意义建构与生成的过程。"[1]因此,学生需要通过协作探究来提升认知的层次,达到对新知识的迁移、应用和创造水平,实现知识的内化,这是教学的真谛。基于此,笔者通过设计"成果导向"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进行知识的自主创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1"成果导向"教学 William Spady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一个教育学领域的新理念,随后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高校实施,取得了明显效果,得到了广泛好评。成果导向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出发点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相比,成果导向教学不是以学生必须学什么为出发点,而是以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做什么,能够具有什么样的能力、技能等竞争力[2],即在知识内化同时,培养各种能力。知识成果是形式,能力技能是实质。因此,它是一种强调能力培养、能力训练的教育系统。[3]笔者在《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课程中注重贯彻"成果导向"理念,取得一些有益经验。

 

3.2"成果导向"教学方法的实施

 

3.2.1 学习成果的设定 如笔者在讲授到"儒文化与中医学"这一单元时,在讲解儒文化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先秦、两汉、宋明)及其基本思想后,即提出"儒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这一课题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研究,撰写研究论文,作为学习成果,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3.2.2 开展协作探究活动 上述课题可以分解成儒学三大发展阶段的每个阶段对中医学发展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六个子课题展开论证。因此,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知识构

 

构成、能力倾向与认知水平,自行选择研究方向并组成小组,通过收集资料、交流协作、探索研究共同完成研究论文的初稿。

 

3.2.3学习成果的研讨与提交 学生在完成研究论文初稿后,在课堂中进行汇报与展示,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和评论,同时教师进行辅导,提出完善建议,并说明理由。在多方意见的指导下,研究论文加以改进,并提交终稿。

 

3.2.4学习成果的评价 教师与学生一起参与对学习成果的评价打分,对于能在高质量的论文期刊上得以发表的论文、获得学校"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经费支持的研究论文等优秀学习成果,还要追加分数并发放小礼品。总之,有了成果,学生体会到了求知的快乐、收获的喜悦、激励他们取得更多成功。

 

3.3成果导向教学体现的独特价值 在小组协作探究,撰写研究论文,获得研究成果同时,更是培养了学生诸多能力。

 

3.3.1迁移运用能力 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自觉地运用古代思想精华引导当今社会的发展。如在宋明儒学对中医学影响的研究中,学生发现自宋以降,在儒学影响下形成的儒医群体,其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技,是推进宋代医药繁荣、医患和谐的重要力量。而在医患纠纷不断、医生道德价值受到严重质疑的当下,如何培育医学生核心价值观成为日益关注的问题。学生认为可以撷取儒医仁爱济世、刻苦习业、求实不欺、人际和谐等思想精髓,有的放矢地融入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大氛围中,进而使医学生价值观教育收到更好的效果。这种思想不仅表现出较强的迁移运用能力,而且具有创新意义。

 

3.3.2分析批判能力 在对先秦儒学"仁爱思想"的深入分析过程中,学生发现儒家的仁爱思想存有差等,而这一思想也渗透进不少医家的思想观念和行医活动。如张仲景主张医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把患者区分为上中下三等,有明显的差等思想,对患者不能一视同仁。因此,学生认为对两千多年前形成的儒家仁爱思想,不能全盘接受,对其糟粕,我们应坚决予以批判,这样才能体现"医乃仁术"的精神实质,进而构筑和谐的医患关系。

 

3.3.3开拓创新能力 通过协作探究,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关注当下老龄化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作为医学生希望在老年医学的养生保健和疾病证治方面有所贡献。在研究成果中,学生开创性的发掘出儒家所倡导的仁孝之伦理道德观,天人合一、形神兼备之整体和谐观以及注重日常生活之世俗观念等对传统老年医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并推动了传统老年医学的发展。这种发现另人振奋,为现代老年医学的发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与探索。因此,我们决不能低估学生的开拓性,只要教法得当,创造力就会迸发。

 

3.3.4交流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 探究活动是以小组协作方式展开,学习成果也是以小组团队形式体现的,因此在探究过程中组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必不可少,精诚合作相当重要。在整个成果获得过程中,师生之间、协作组内、协作组间交流沟通非常频繁,学生表达沟通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为日后踏上医务岗位,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奠定了良好基础。与此同时,组员间相互信任、相互扶持、相互帮助的团队协作和团队荣誉精神亦处处得以体现,这也是中医药科研事业谋求更好发展的重要保证。

 

4 结语

 

"教师传授知识"使学生了解知识,"学生自主创造"使学生内化知识并培养能力,两线并行运用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课程中,能真正体现课程教学目标和宗旨。笔者的教学实践也证明,运用两线并行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所提高,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但因为实施时间不长,特别是成果导向教学这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还在进一步探索中,需要在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第3篇

关键词:太极拳健身;文化传承;健身原理;太极文化

引言:太极拳作为我国传统的拳种之一,它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背景,自太极拳诞生自今,已经普及到了世界各个角落,成为人们最喜爱的体育运动之一。太极拳运动起来其动作柔缓,圆活,能够协调各器官系统运动,而且运动强度适宜,不受场地、器材、年龄及自身条件的限制,适应各类人群。要想到达到太极拳对自身的影响,就必须要坚持不懈的练习,才能发挥它健身的功效,它能使人精神愉悦,减少疾病,身体健康延年益寿,这就是太极拳能够长久不衰,并且发展到世界各地的真正奥妙所在。

1.太极拳的健身原理

太极拳起源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的土壤,它是集中国古典哲学、中医学为一体,同时将武术、气功融于一体,是中华传统健身体育的精华,练习太极拳可以使之健身、修身、防身之功效,通过分析总结其健身原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1.1练习太极拳能锻炼人的神经系统,提高人的反应速度

练习太极拳需要意识配合,要求精神贯注,“意守丹田”身心不存在杂念。练习者始终要将思想集中在所练习的动作上,从而排除了其他外界的干扰,这样能更好的指挥全身各个器官的变化和配合动作的协调,进而使大脑神经系统受意念控制的能力得到提高。练习太极拳是采用意识和运动相结合的锻炼方法,使大脑皮层运动中枢保持相对集中的状态,久而久之联系者的反应速度就会超过平常人。

1.2促进气血流通,保持心血管系统健康

太极拳在练习的过程中采用的是“腹式呼吸”,在呼吸的时候胸腔内的膈肌和腹肌舒张,使腹压不断改变。如果腹压增高,则腹腔静脉受到的压力作用后会把血液输入右心房,这样促进了血液循环,进而增加血管壁的弹性,对延缓心血管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中老年人高血压、冠心病等症状也有很好的疗效。长期锻炼太极拳则气血饱满,健康长寿。

2.太极拳健身功能

2.1太极拳的动作姿势有利于气血的运行

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动作舒展大方,其动作姿势要求身体的各个部位必须保持一定的弧度或弧形,这样才能便于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放松,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有利于经络和气血更好的运行,不容易造成运动性局部受挤压而导致的组织器官缺氧,因此,太极拳运动是健身运动中最为理想的有氧健身内容之一。

2.2太极拳运动有利于神经系统的保健

随着现代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体的大脑皮层相应的区域也跟着长期处于高度兴奋的紧张状态,这样很容易导致神经的过度紧张和兴奋,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太极拳在运动过程中有松、静、自然的状态,有利于阴阳、虚实、的转换,对中枢神经有显著的保健作用,长期进行练习太极拳可有效的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改善,使人动作协调、灵敏,心情更加愉悦舒畅,增强了人体自身的身体素质,提高了健康水平。

2.3太极拳运动具有调息和调心之功效

太极拳从发展至今,其阴阳变化、动静兼容的运动机理一直在不断完善。在健身养生过程中体验外动内养,内动外静,不断改变人体结构、促进人体健康。在练习太极拳“静”中体会健身的快乐,从拳中品味它的文化神韵和艺术美。太极拳练习时讲究运动如抽丝,体会拳劲连续不断地缠丝劲,在运动中体会运动如抽丝,行云如流水般的感觉,从而达到对人体调息之功效。太极拳还有“以心行意,以意导体,以气运身”,所谓气就是气遍全身不停滞,这些要求需要长时间认真去练习才能达到,在不知觉中就能起到丰富生活调节心理的作用。

3.对现阶段太极拳传承的研究

3.1太极拳文化的渊源

太极拳动作可以说是刚柔并济,是既可以积极防身又可以增强人们体质、防止疾病的优秀拳种之一。太极拳文化的历史悠久,其流派也相对比较多。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其说法也很多,有唐朝许宣平、宋朝张三峰、明朝张三丰、清朝陈王廷和王宗岳等几种不同的说法。据查询相关史料:其实太极拳并非一人所创造,而是前人不断发掘、整理、创新而来的。中国武术史学家唐豪等人考证得出两大分支:一支是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家族中流传而来的太极拳流派,而另一支是传承则是武当派,武当派武术密不外传,这一支中唯一流传下来的是赵堡太极拳。

太极拳在我国已经传承了数百年,一支绵延不断,从未间断,太极拳名家辈出,流派众多。近几十年来太极拳健身运动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开展的相当好。

3.2太极拳健身文化的内涵

数百年来,在太极拳的传承过程中不仅结合了古代健身养生术,而且还吸收了中医经络学、阴阳学说等理论精华。太极拳不但充满了唯物主义思想的哲学,还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它是一个充满哲学的拳种。

它的文化内涵和最终目的是解释人类的生存意义,为人们的生存创造赋予轻松、自由的精神境界。

3.3太极拳健身文化的传承

太极拳最早的健身是以《周易》为基础理论做铺垫,在此其理论基础上太极拳又加以演变,后来又发展出太极刀、太极拳剑、太极棍等。最早的太极哲理也是始于《周易》,太极原理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另一种形式。但随着时间的迁移太极拳也在动作上不断改革与创新,现在也形成了如陈、杨、孙、吴等流派,但其太极健身的核心始终没有改变,它是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太极文化就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结论:综上所述,太极拳是集中国哲学、道教学、医学、养生学于一体的拳种,它运动符合人体的生理变化,太极拳练习强身健体,确实有效。它不但包含大自然的阴阳学说,还强调整体的观念,要求身心合一。长期练习太极拳能疏通经络、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而且还可以增强人的记忆力,增强人的判断力,传承太极文化我们责无旁贷。(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参考文献:

[1] 李莹.太极拳健身作用及原理[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4(3):82-83.

[2] 安静,李金龙.论太极拳的养生健身功能[J].搏击.武术科学,2008(5):28-30.

[3] 郭志禹.太极拳养生文化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4(28):50-53.

[4] 赵玉洁.太极养生文化的传承[J].科技信息.2008

[5] 席永平.太极拳的文化软实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术论文2012.

第4篇

一、时间和地点

2007年10月18―21日,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丹江口和道教圣地武当山举行。

二、主办单位

湖北省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十堰市文体局、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管委会、武当杂志社

三、主要内容

(一)主要议题

研究探讨、交流武当武术及传统武术继承发展对策及战略规划。

1、武当武术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武当武术产业、市场研究;3、武当武术旅游经济开发的研究;4、武当武术竞技技术的开发研究;5、武当内丹养生功的开发研究;6、武当武术竞技规则研究;7、传统武术器械、服装、培训、书刊开发应用研究;8、道教圣地、太极祖庭的建设构想;9、振兴中华传统武术的方略;10、传统武术的基本功能研究;11、传统武术普及推广的基本措施;12、武当武术联谊大会制度化研究;13、武当武术向海外推广的经验;14、内家拳各门派怎样尽快普及推广本门功法,迅速壮大本门派队伍;15、传统武术技术的提高途径。16、其它议题。

武当武术功理功法的探讨。

1、各门派新挖整传统功法套路;2、各门派功法拳理介绍、习拳心得和体悟;3、各门派历史源流、前贤宗师的传记及奇闻轶事。

(二)主要形式

武术论文报告会,学术交流座谈会。资深专家、教授专题讲座,授课解疑。

武当内家拳传人、名家功夫表演交流。 评奖。设挖整传统项目奖、名家表演奖、优秀论文奖、特别推广贡献奖等四个奖项。考察武当武术文化,道教文化,汉水文化。

四、 参加人员

特邀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各大体院的资深武术专家、教授和有关部门领导。

民间太极、形意、八卦、大成、通臂、南拳、八极拳、咏春、蔡李佛拳及峨嵋等各个拳派传人。

海内外各武术团体、馆校、武术名家、名人、传人及传统武术爱好者。

五、日程安排

01

六、奖励办法

挖掘传统项目奖:新近挖整的武当内家拳功法套路,特点突出,具有推广价值,演练水平较高,有传承的史料,经大会组委会评定为一、二、三等奖,分别发给奖金500~1000元,并推荐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武当》杂志上刊登宣传。

名人名家功法表演优秀奖:参加武当内家拳功法展示表演的名人名家,经大会组委会评审录取一、二、三等奖,颁发证书,给予奖励。

优秀论文奖:参加研讨交流的论文,经大会组委会评审录取为一、二、三等奖,颁发证书,给予奖励,论文先在《武当》杂志上发表,并可结集出版发行。

特别推广贡献奖:为弘扬武当武术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员,经大会组委会评审,发给特别贡献奖,授予“武当百杰”光荣称号。

大会向参加会议的每位代表赠送精美纪念品一份。

七、参加办法

凡愿意参加大会人员,请与大会办公室联系,索取报名登记表,或从武当杂志网站下载(省略)。

大会收到报名表,登记审查批准后,发给会议通知及正式代表证。正式代表需交会务费700元(包含三星级宾馆食宿费、考察费、3人间600元),不足部分由大会补助。有论文参加评审者,另需交评审费100元。论文必须在2007年7月30日前寄大会办公室。

参加功法套路展示、交流表演者需交排演费100元,在报名时寄交大会办公室(报名时间截止8月30日前)。

参会观摩的列席代表需交大会会务费1000元,享受正式代表同等待遇。

因故不能参会的论文作者需交会务费300元,享受列会正式代表同等待遇,会议结束后,论文可刊登发行,证书、奖牌、纪念品一并寄发。

大会报名时间截止8月30日,参会者可提前报名,同时把论文、习武简历、登记照(二寸免冠)二张,以及相关材料和用寄大会组委会办公室。

八、组委会办公室联系方式

邮编:442700湖北省丹江口武当杂志社

第5篇

孙老个头不高,腰板挺得很直,脸庞白里透红,视力和听力与常人无异,只有花白的头发和胡须,才使人意识到他已是100岁高龄的老人。见到他,记者才对“鹤发童颜”一词有了直观的感受。

博学的“业余画家”

孙老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幼随母习画,10岁参加了北平艺社,13岁又加入了湖社画会,人称“神童”。在书画界,孙老画猫是极有名气的,但出人意料的是,这位蜚声画坛的“猫王”,曾是辅仁大学物理系研究生中的佼佼者。从1942年起孙老先后在几所大学教授任教,桃李满天下。孙老在诗词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每画皆自题有诗词,画就诗亦成,诗情画意,相得益彰。

业余习画的物理学教授,“一不留神”却成了享誉海内外的著名画家。1936年在加拿大温哥华画展上,孙老获得了金质奖。1972年他重拾画笔之后(“”时期,被迫搁笔)以十年的功夫完成了绘有形神各异的1200只猫的《千猫图》,在1985年法国文化节和1987年法国阿菲叶市中国节画展上两度荣获金牌奖。这些奖项在世界文化艺术领域享有较高的声誉,只颁给对世界文化有很大贡献的人。

别具特色的养生术

问及孙老长寿的秘诀,孙老爽朗地笑了:“哪要什么秘诀,身体好、精神爽完全得益于我的职业。教书、读书、写诗作词、画画让我颐养天年呐!”孙老说,自己自幼体质虚弱,经常生病,或许是职业的原因,成年后,他不但极少生病,而且身体越来越好。他总结自己的养生之道,有以下几点:

读好书,足以养生祛病

孙老说,他的兴趣爱好就是读书,从物理学专著、数学论文、中国诗词、美学理论,西方美术史,凡是认为有益的书都兴致浓厚地通读。读书所产生的宁静状态,是修身养性的最佳境界。

绘丹青,将万事看空

孙老从小酷爱书法、绘画,他介绍说,中国各种职业中,以书画家的平均寿命最长。写字作画时需澄心闭息,切不可心猿意马。精神专一,大脑才能排除杂念,迅速进入一种入静状态,这种创作过程是调身、调心、调息相结合的过程,它与气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君子应当意志坚强,能经风浪

孙老幽默地说:我的性子有点像猫,比较温和,这也是我喜欢画猫的一个原因。性格平和,并不是懦弱无刚,不能习劳耐苦,难经风浪。意志坚强可以抵御外界的不良刺激;意志坚强,可以令人神清气爽,增强抗病能力,维护身体健康。

养生之道无定法

第6篇

修行是为了每个参加者自身素质和境界的提高,塑造完美的人格。早在唐代“茶之十德”就是茶修境界也是养生方法。其提出者刘贞亮言:“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驱病气,以茶利礼让,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体会茶之十德的关键在于品茶。静心品茶的感受与结果就是十德,以十德为方向去体会和实践,就是茶修。

千载儒释道,万古山水茶。中国的儒生们以茶修德,佛教以茶修性,道家以茶修心。三教归一携茶已走过了千年,同样也走在今天。茶修是介于茶艺与茶道之间一种以茶为载体,体现茶人精神修为的茶文化活动。它在形式上既追求环境、茶人的外在美,也引导茶人由外向内,觉察内心的宁静规整,和谐圆融。

参与茶修的知名茶人有哪些?

茶人普遍参与茶修,在各地寻茶、参与茶事活动,抑或守着杯盏,度过茶中岁月。在举国皆办茶博会的大潮之下,茶人们更是按捺不住,每年开春时节就像候鸟一样飞到茶区。而此时,现代意义上的茶修更多展示了在茶中旅行,以茶悟道、以茶修行的过程。比较有代表性的茶修人物有:

范增平—茶修一直在路上

范增平是第一位把茶艺带进中国大陆的使者,深入参访大陆18个省市产茶区及台湾的茶园,在北京、天津、上海等20多个城市公开演讲和表演茶艺,推动并参与中华茶艺专业教育的设立和茶艺师认证考试制度的完成。曾应邀前往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及港澳等地讲学,开班授徒。接受中外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专访,不计其数。也数次担任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报告人兼主持人。现任台湾中华茶文化学会理事长,台湾明新科技大学教授,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和中华茶文化研究所客座教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荣誉理事。出版《台湾茶文化论》、《台湾茶业发展史》、《中华茶艺学》、《生活茶艺馆》、《生活茶叶学》、《喝杯好茶》、《台湾茶人采访录》、《中华茶人采访录》、《台湾茶艺观》等多部著作,多篇。20多年来,专业从事茶文化研究发展,不遗余力。

范增平在台湾东吴大学读书时,曾一度钻研哲学、禅学,在禅学公案中读到“吃茶趣”的内容,很感兴趣。此后,他对茶开始情有独钟。自1979年开始,他向台湾茶文化大师林馥泉先生学茶。那段时间,他跑遍了台湾各地的茶园,他住在茶农家里体验生活。为了开阔眼界,他还先后去了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港澳等地考察茶文化。

范增平说,在台湾时,大约有3年时间,他不看报、不看电视,只是潜心钻研并领悟茶艺的精髓。作为研究的成果之一,就是他发明的茶艺“三段十八步”。据他说,这套很民族化的茶艺,是根据中国传统,汲取日本、韩国等茶文化的精髓,有机结合而发明的。

20年来,他曾应邀赴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港澳等地讲述茶艺学,并开班授徒,多次担任过国际茶文化学术研讨会的论文报告人兼主持人。他还着有《茶文化的传播及其社会影响》、《喝杯好茶》、《台湾茶叶发展简史》、《台湾茶文化论》等10余部著作。

研究并推广茶艺成了范增平矢志不渝的信念。他说:“我的愿望,就是用茶文化沟通两岸关系,让两岸人民通过品茶、谈茶,增进了解,通过对中国传统的茶文化传播,加深两岸人民同祖同根的血肉亲情,从而携手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

范增平频繁往来于台湾与祖国大陆之间,苦心孤诣地从事茶文化的教学与传播,北京、上海、云南、广东、广西、福建、湖南、辽宁、内蒙古……祖国大江南北的18个省市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听过他讲授茶艺的直接听众数以万计。

许玉莲—约会茶修

《喝茶慢》的前言中悄凌所撰写的很细腻地刻画了许玉莲老师的茶形象:爱茶,从来没有间断喝茶,是否像玉莲那样喝出丰润的心呢?依我看未必,以茶为师,能像玉莲那样学到师父神髓的人不多吧,她是唯茶是命,处处留了心。从这么一杯茶里学会如何运用触觉、视觉、嗅觉、味觉去感觉去生活。以前她任由不喜欢她的人不喜欢她,有茶作伴之后,“现在的我,比较像一个应门人,凡叩门的,我必为他开门。”有这么一句话,真是太好了。一杯茶不只是一杯茶,人生况味,尽人茶,才叫好茶,玉莲乃此高手。“生活像泡茶,不一定要百年普洱,不一定要雨前龙井,只要有足够对生活的善意,在普通的茶里有无尽的滋味”,泡茶喝茶则不只是生活,而是“走进自然美学的生活”。

许玉莲是马来西亚紫藤文化企业集团的茶艺老师,同时也是马来西亚许多报刊的专栏作者,本刊专栏作者,已出版《约会中国茶》、《喝茶慢》、《茶人的第三只眼》等书籍。她以一位女性独特敏感的视角品茶、讲茶、说茶,传达着茶人最真实和深刻的感受。

跟随她的笔下可以到各地区茶修,马来、欧美和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等,品味各种各样的茶,认识各种各样的人,体会各种茶文化,种种激荡之后,最后是透彻心灵的茶修箴言:“我在想,有茶喝,能喝茶,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那怕你是恶婆娘、伪淑女、真好人或天涯沦落人,只要你喝,茶就能滋润你干涸的心。”

的确,不是每个人都是天生爱茶的,爱茶是一个过程。希望你有空约会茶修:当我心疲倦,让我心沉淀。

林治—茶修的境地

林治自从1969年从西安下放到福建武夷山茶户插队劳动,从此茶成了“穷通行止常相伴”的良师益友。1994年读《金刚经》悟透人生“如梦如幻如露如电如泡影”,决心“潜花惜月惜情惜缘惜人生”,因此从福建南平地区财政局领导岗位上辞政下海,执著于自己心灵的追求,在武夷山创办了六如茶文化研究所。十年来编著出版了《武夷茶话》、《中国茶道》、《中国茶艺》、《中国茶情》、《神州问茶》、《铁观音》、《中国茶艺集锦》。2004年当选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2005年当选为全国茶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同年回到西安创办茶道养生中心。

茶修的主要方式

茶旅

随着中国茶文化的复兴和旅游产业发展,以茶文化为主体的茶文化旅游得到了飞速发展。

茶文化旅游是以茶文化及其衍生艺术形式为主要吸引物,以了解茶文化、认识茶文化、欣赏茶文化为主要目的,融观景、品尝、参与、购物于一体的一种文化主题旅游。茶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为了解、鉴赏和体验茶文化外涵,而对茶文化旅游区进行的旅行,从而使旅游者获得精神和文化享受的一种旅游类型。

茶文化旅游具有很强的休闲娱乐性和文化性。在茶文化旅游中,主要是通过有关茶的艺术呈现形式来突出这一特点,特别是茶文化的核心茶道,它在表演历程中,所展示出来茶的休闲、养生的文化都能使旅游者得到身心的愉悦。除了茶道之外,茶文化旅游的其他形式所追寻的目的也是使旅游者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得以休闲娱乐。其次,茶文化旅游的文化性是有关茶叶的生产、加工以及饮用等方面而产生的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在这些呈现形式中,都是围绕茶的这个核心来表达,如让旅游者参加茶叶的采摘、炒制历程,使游客体验到茶叶的生产文化;通过茶艺表演,使旅游者体验中国茶的“廉、美、和、敬”的茶德文化;通过旅游者欣赏茶诗、茶画和茶歌等艺术,使游客体验茶文化的精神外涵。

再次,节会旅游带动茶文化旅游发展。近年来,节会旅游在很大程度下带动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我国的一些茶叶产区开展的茶文化节,吸引了小量游客前来参加。许多地方政府改变了过去“茶叶搭台,经贸唱戏”的老传统,纷纷在茶文化节时把旅游要素也整合进去,这样达到了“以茶促旅,以旅促茶”的良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下带动了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禅茶的觉他

禅茶文化的精神“正、清、和、雅”;禅茶文化的功能“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将正气融入感恩中,将清气融入包容中,将和气融入分享中,将雅气融入结缘中;在弘扬禅茶文化的精神和落实禅茶文化的同时,发挥禅茶文化凝集人心、化解矛盾、优化自身素质、和谐自他关系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弘扬禅茶文化的根本社会价值所在。

天下名山僧占多。名寺藏名山,名山多名茶,茶叶生产的初期发展,得力于寺庙佛教徒的普遍种茶、饮茶。寺僧多饱学之士,对茶学、茶文化频多学术贡献。历代迄今,古寺名刹均为旅游热点。今海外来国内的游客中,台胞、华侨、华人、佛教国度及汉文化圈之游客,颇热衷去佛教胜地顶礼膜拜,有的游客、旅游社团是专为朝香、开光而赴大陆的。在旅游业中有意识地体现“禅茶一味”,对游客了解茶史、茶文化、丰富旅游内涵裨益匪浅。中国茶文化融儒、道、释为一体,因此,如同佛教的寺庵,旅游区的道观及孔庙等,亦可使游人接受茶文化的熏陶。

第7篇

关键词:旅游,保护环境

 

自然环境是人类栖息之地,也是人类生活的物质之源,又是人们的游赏对象。古往今来的旅游者,都将观光赏景视作一种休养生息、调节生活、消除疲劳的乐事。因此,有不少的旅游者,为了能充分地享受大自然的美。他们不辞穷苦,爬山涉水、寻幽探胜,留连于清溪碧流之间、忘返于奇山异峰之中、逗留于滨海沙滩之畔、漫步于林荫绿地之下,而沉浸在优美的意境里,滋生一种超尘拔谷的情怀,自由邀翔的灵性,去尽情地领受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美,以陶冶情操、愉悦心情、启迪睿知,得到享受。因此,保护好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先决条件。尤其在当前,随着历史的进步,时代的前进,经济建设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加激起人们的旅游兴趣。在新的旅游热潮的情况下,我们更应重视搞好环境保护工作。现就发展旅游与保护环境的关系,谈几点初浅的看法。

一、只有环境美,才有旅游价值

大自然是美的源泉,无论是山川的自然风光,还是田园的秀丽景色,或是滨海的波涛浪花,都是美好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参考网。优美的环境,既可使人们留连忘返,沉浸在美的意境里,也可使人们得到陶冶情操,激发热情,充满活力。“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就是形象地说明了大自然的美对人们的精神感应作用。因此,人们通过游览风景区,欣赏自然风光,瞻仰名胜古迹,赞叹能工巧匠的高超艺术,享受大自然的美,而获得精神生活上的满足。

当然,由于旅游者的种类、年龄、性别、职业、阅历、性格及思想意识、文化素养、宗教信仰、审美水平、具体环境等的不同,对美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差异,正如孔夫子所说“智者乐山,仁者乐水”那样。科技论文。如有一些旅游者在游览名胜古迹时,常常会对一些古代建筑、文物古迹,以及与文化传说有联系的风物,感到特别的兴趣。对这些人文景致的欣赏,实际上包括了对古代人们改造自然,创造美好生活的赞美。旅游者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进行游览,既增长知识,又获得美的享受。这种知识的获得和美的欣赏,往往是联系一起的,从而进一步增添了游览的兴味。科技论文。但是,大自然的美,都与绿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绿色是生命之色,绿色的环境能引起人们愉快的精神状态,并使人们得到良好的休息,而保持旺盛的精力;绿色还有净化空气,改变自然环境的作用,因而,只有环境美,才具有旅游价值。所以,我们这一代人不仅负有保护和利用好现有的环境,为开发、建设更多、更好的旅游区,发展旅游业的任务;而且更负有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更多、更好的生存、生活环境,以创造更多的旅游财富的责任。

二、开发与保护并重,才能确保环境美

要加快发展旅游业,必须一方面在修葺原有旅游景点的同时,开辟新的旅游景点;另方面在合理地开发新的旅游资源时,应注意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切忌对旅游环境进行建设性的破坏和破坏性的建设。

首先,要依照法律来保护环境。建设旅游风景区、开发旅游资源时,要充分利用现行的许多法规条例,以确保风景旅游区的环境免受污染的破坏。如利用“森林法”,既可制止对森林的乱砍滥伐,防止水土流失,又可直接保护自然环境,保护风景旅游区的旅游资源;又如利用“水污防治法”,对保护江、河、湖、海水体免受污染的危害,对维护旅游用水环境等,都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要充分运用法律武器,对风景旅游区的环境加强管理;以保护旅游资源,为发展旅游业创造条件。

其次,要树立防重于治的新观念。保护旅游风景区环境的目的,是为了促使风景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转化,为人类的休养生息,创造越来越好的条件。因此,必须贯彻树立防重于治的思想,做到防患于未然。要避免重走资本主义世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无论是山林、水体、风景名胜,只要是已辟为旅游区,或计划要开发为新的旅游区,都应事先就其环境保护方面,制定规划,采取措施,按其重要程度,实行分级管理,分级保护。论文参考网。不能等到问题成了堆,再来补救、治理,而处于被动局面。

为了让更多的游客都能饱览我国奇妙绝伦而绰约丰姿的旅游资源,我们必须在从事旅游业工作中,注意旅游风景区环境的保护和管理,特别在当前仍有很多人尚未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时,把保护风景区环境作为发展旅游事业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就显得更为重要。

1、要应用美学观点,搞好旅游风景区的环境规划

一个良好的旅游风景区,必须是风光秀丽,环境未受破坏和污染,能满足旅游者观赏和行动的心理活动环境。论文参考网。科技论文。因此,必须应用美学的观点搞好环境规划。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园林、建筑、地质、地理、生态、气象、环保、文物、历史、经济、管理、旅游和美学等多种学科协同配合,对风景区环境进行综合考察、评价、预测合理的旅游规模等,从而提出旅游风景区的环境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最佳方案。这个最佳方案,一定要从美学的观点出发,按规划的要求,提出严格禁止在风景区范围内大兴土木,建工厂企业;严格控制在风景区兴建各种楼、堂、馆、所和旅游饭店,使风景区环境免受不必要的污染。并提出在必要地段,实行封山育林,确保风景区生态平衡,以努力把风景区建设成为一个有益于人类健康,构成为一个适合于康乐消费的舒适、优美的旅游环境,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2、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游客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发展旅游业,虽可以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多的效益。但也产生一些旅游污染等消极因素。如当游人到一些风景名胜区去,有的人对那些维妙维肖、栩栩如生的象形俏物,都喜欢自觉或不自觉地用手抚弄、拍打,一不小心就会碰伤景物;有的人看到风景区内的花草树木长得逗人喜爱,便信手攀折、摘取而独自欣赏,甚至有的人为了爬山省力,就随意拆树砍竹以充当拐杖之用;有的人不仅在风景区到处乱扔果皮杂物,甚至随地大小便;有的人还在风景区的显眼之处,随意刻上“×××到此一游”的标志,惜以“留芳百世”等不文明行为。

对上述这些不文明的人为破坏、污染风景区环境前景物、植被和环境卫生等,均会降低风景区的旅游价值。因此,为了创造舒适优美的旅游环境,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高游客自觉地爱护风景区旅游资源、保护风景区旅游环境;另一方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风景区旅游环境的保护措施。

3、要研究环境容量,保证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利用

众所周知,旅游风景区的环境,对于污染物的净化能力,以及对于旅游人群的承接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因此,一旦游客人数过于拥挤,人流疏散不开,必然会产生践踏风景区的绿化地、花圃、园林,甚至也往往会造成对旅游设施、荷塘水榭、花草树木、亭台楼阁的破坏。同时,游人过多伴之而来的,是抛撤的垃圾狼籍满地,噪声超过标准等。可见,人流超过了环境的正常允许限度,就必然会产生对旅游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而且也包藏着危及旅游者的人身安全的隐患。因此,为了顺利地发展我国的旅游业,必须加强对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根据每个风景区的具体情况,提出可容纳游客的最大限量指标,来控制门票的出售量,以确保风景区环境的良性循环。同时要设法维持旅游区道路的通畅,以便及时疏散人群,降低对环境的压力。并做好旅游指导工作,使游客的不规律的活动,变为比较易于控制的行动,以缓和旅游人群对旅游热点的冲击。

总之,为了让更多的海内外游客都能饱览我国风景旖旎的自然环境和奇妙绝伦、丰姿绰约的旅游资源,必须保护好我国的旅游资源——自然环境不受污染,璀璨文化不受破坏,这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所以,在开发我国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必须注意抓好环境的保护工作。

第8篇

潘教授颇有儒者之风,谈吐稳健。说到中医养生之道,潘教授如数家珍,徐徐道来。

中医养生就是要讲究顺应自然。那么如何顺应自然呢?

一、顺应自然节律

自然有自然的节律。比如春天来了,植物吐芽,万物生长,这时人应当怎样做呢?

人也是属于自然的一种生命,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人的生理必然受其影响,呈现一种蓬勃向上的生机。春天温度渐高,人除了要渐减衣服以外,还应顺应春天的生机,宜“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

同样的,夏季阳气向上、向外,植物在阳光下生长茂盛,而人也应顺应季节的变化,“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不要厌恶阳光,多在户外活动,让汗也开张,让体内阳气外泄。

秋季天高气爽,生机收敛,人也应该收敛生机,“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减少人体能量的消耗。

冬天天气冷了,植物停止了生长,动物也蛰伏起来了,这时人保存精气,收敛阳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以免人体精华和阳气外泄。

这些都是我们的祖先根据自然规律得出的养生之道。

二、顺应自然规律

自然包括很多方面,包括人体的生长和衰老、新陈代谢等都是一种规律。不同的生命、不同的人,生长在不同的地域,都要尊重这种自然规律,生命规律。

比如说,大家都知道要多运动,都说运动对健康有利,这话对不对呢?答案是既对也不对。为什么?

运动是调节人体生命的一种手段,如果完全不动,身体可能会不好,肌肉也会萎缩,心脏功能、肺活量等等人体的机能状况都会受影响。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萎靡的状态,不活动,身体气血就会流动不畅,百病丛生。所以人是应该运动的,这是调节生命状态的一种手段。

但运动也要因人而宜,不能违背人体的生命规律。老年属于衰老衰退的阶段,运动时要根据身体状况、健康状况、年龄状况去整体调整,而不能一味按照既定的标准去执行。规定自己每天要达到一定的运动量是非常机械的做法。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与年轻人不同,而且每个老年人的身体情况也各有不同,甚至有些身体状态比较差的老人是不适合运动,而要静养的。运动要顺应自身的生命规律,就是说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不承受度来选择运动方式和运动量等。

比如80岁的老人,运动10分钟左右比较好,而90岁以上的老人,运动5分钟甚至不动,对他的健康也许更好。而年轻人呢,也许运动40分钟会更适宜。

同样的,也可以用顺应自然规律的角度来看“水土不服”。我们平时常会说出差啊、旅游啊,会水土不服。那么什么是水土不服呢?仅仅是喝的水和家乡不同,就会引起拉肚子、消化不良吗?事实上异地温度、气候、饮水、饮食的改变,都是引起水土不服的原因。从西医角度讲,可能与到了另一个地方,人体内菌群等内环境不能适应生活上上述突如其来的诸多改变,因而也算违背了自身的生活规律。

再从饮食角度来看。我们东方人大部分属于农耕民族,数千年来以五谷杂粮为主食,我们的消化系统早已习惯了这种饮食结构。而西方人是农牧民族,饮食结构以牛羊肉和奶制品为主。所以东方人对豆制品的植物蛋白接受度比西方人高,而西方人对动物蛋白及奶制品的消化功能比我们东方人好。为什么会这样?从微观角度讲,体内的基础代谢、酸碱度乃至益生菌的种类、数量、菌种之间的比例东西方可能都有很大的差异,现在有人宣传补充捷克菌种,这未必适合中国人。潘教授认为,这种做法看上去很科学,其实往往违背了生命最基本的规律――顺应自然。正因为如此,现在不少人盲目崇洋,吃洋快餐,学西方人的饮食,以为那是时髦,其实出问题很多。

三、养生养什么

传统中华文化向来很注重养心。

现在一般的养生就是讲怎么吃、怎么喝、怎么动。而古人有句话非常精辟:“擅养生者养心,不擅养生者养形”。“形”就是形体,包括吃、动等物质活动。

擅养生者养心,传统中医的“心”不是指“心脏”,而是指情志活动。“养心”就是要调整人的精神状态,这是第一要点。假如家里有大事,比如家人生了重病,或是遇到突发,或是整天忧心忡忡,汲汲于名利,甚至心术不正,喜怒忧思悲恐惊的七情处于不协调、不正常的状态,那是怎么也养不起来的,你说去运动呀、吃营养的东西呀,都是养不起来的。养心这才是最重要的。这是我们中华养生的大智慧。

中医养生中还强调一个静。什么叫静?心要静,形体也要静。静说穿了就是节约能耗。

有研究发现,基础代谢率高的人寿命短,处于热带的人基础代谢率高,处于寒带的人基础代谢率低。生活在寒带的人平均寿命就要比生活在热带的长。

又比如,江苏如皋是我国著名的长寿之乡。如皋的百岁老人从不做什么健身运动,只是做些日常农活和家务。平时也不吃什么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他们最常吃的就是萝卜干、大麦糁子稀饭等这些粗茶淡饭,这样就活到一百多岁。我们现在有些养生家,让人喝奶吃肉,并且理直气壮地说,这是补充高蛋白,其实中华养生的一大诀窍就是“素淡饮食”,“腹宜常空”。静,使生命处于一种低能耗状态,腹中常空,吃低热能饮食,使人体基础代谢率降低,也是节约能耗,这就是生活艰苦、身体少动,生命反而得以延长的道理。这些理论,妙理无穷,往往为常人甚至一些所谓的养生家所忽视,其实这也是中华养生的大智慧。

潘教授最后总结说: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有句名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在谈养生的书很多,有的甚至还标上了所谓的“健康圣经”,但却观念陈旧模糊,给养生下了统一制式的定义,很少从智慧上、生命规律上、自然规律上来谈养生。应知道人类在大自然面前非常渺小,和自然硬碰硬,最终吃亏的必定是人类自己。顺应自然,才是养生的至道。

专家简介

第9篇

【主题词】十 生态旅游 探讨 巴马

“此景只应天上有,人生能有几回游。”这是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杨汝岱到巴马神奇美丽的自然景观时,由衷地发出的感慨。是啊,向往青春永驻,追求健康长寿,是千万年来人类一直追逐的梦想。而巴马正是创造生命奇迹的地方、是世外桃源、人间遗落的一片净土、是养生长寿度假的理想天堂。近年来,巴马提出了打造“寿旅名县”的战略目标,并成功依托长寿品牌和生态资源做大、做强旅游行业,较好地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环境三大效益的统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以落实十精神为目标,利用得天独厚的旅游品牌优势和资源优势,及时、便捷、高效地抓好各项建设,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人瑞圣地旅游事业的康庄大道。

一、巴马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状况

(一)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和条件

巴马地处广西西北部,面积1971平方公里,聚居着瑶、壮、汉等12个民族。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一处至今仍保持完好的原始生态处女地:这里远离尘嚣,环境清幽,峰峦叠嶂,四季常青,雨热同季,冬暖夏凉,宜物宜人,被称为“天然氧吧”。有千姿百态如魔法世界的百魔洞、如梦似幻的时空隧道百鸟岩、神秘莫测的世界第三大天坑群、终年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碧波荡漾的盘阳河。在这片充满神奇的土地上,演绎着无数的生命奇迹;丰富而独特的养生长寿旅游资源,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人士来观光、度假;长寿现象倍受世人关注。巴马作为世界著名长寿之乡,长寿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独特,近年来发展步履坚实,异军突起,摘取全国旅游标准化省级示范县、广西优秀旅游县、全国县域旅游之星、中国十佳最美小城、国家4A级景区等诸多名片,是自治区明确重点打造的长寿休闲养生旅游业重点品牌,是广西继桂林、北海之后精心打造的重要旅游名片。

人脉源长,寿泽古今。巴马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著名的人瑞圣地。长寿现象一直倍受国内外人类学家和医学界的关注。长寿资源品位高、名气大;类型多、互补性强;特色鲜明、吸引力强。有独特的地质地貌和历史悠久的人文历史,有神秘诡异、恢宏奇异、千姿百态的山水自然景色,还有绚丽多彩、深沉悠远的人文景观。地理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对于渴望暂别喧嚣城市生活,回归自然,亲身体验大自然之美的世界游客来说,巴马无疑是休闲度假疗养的人间胜地,更极具科考价值。温总理曾赞扬“巴马山好水好生态美,是个养生长寿的好地方”。巴马不仅是世界著名的长寿之乡,也是一片投资置业的热土,巴马正展现出独有的魅力和灿烂的前景。景色神奇人欲醉,养生天堂在巴马。巴马将以它独特的长寿旅游元素融入世界的脉搏,给人类缔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二)旅游开发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旅游观念淡薄,生态知识贫乏

人们普遍对旅游开发价值的认识不全面,许多人文景观资源尚未有效挖掘、整理和宣传、推介。对谈旅游、谋旅游、搞旅游的氛围还不浓。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同时,旅游者的生态旅游知识贫乏,环境保护意识差,影响自然保护区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更新。

2、缺乏监管机制,监测设备短缺

在开发旅游前未制订详细的旅游规划,盲目发展,导致旅游开发失控。在自然保护区缓冲区甚至核心区内开展生态旅游活动,造成保护对象受到损害。在旅游保护区中,很少定期进行环境监测。一些保护区已出现人满为患的现象,使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地域减少,它们的生活空间和养料系统也发生变化。

3、法制有待健全,人才亟待培养

旅游环境和秩序有待改善和规范。虽然指定了一些与生态旅游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关联的法律和法规,却缺乏相关方面的法律制度的约束。懂生态学和旅游学知识,能正确把握生态旅游内涵的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4、缺乏建设资金,开发投入有限

由于财力拮据,资金短缺,导致旅游景点景观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特别是交通、通讯等设施远远不能满足要求。支撑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等服务管理设施基本空缺,不具备大规模接待游客的条件。

5、文化挖掘不深,结合产业不够

文化底蕴深厚、氛围浓郁、独具特色,发展旅游潜力巨大。但对资源挖掘、提炼、包装不够,在文化、文物的搜集整理、加工以及挖掘文化价值上还远远不够。文化与旅游未能有机结合,致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不足、不快。

二、巴马发展生态旅游的几点建议

建立巴马长寿文化生态旅游名县,应以长寿乡村作为切入点,点、线、面相结合,把构建桂西旅游圈和广西黄金旅游带结合起来。以“全面控制、永久保护”为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指引,以生态旅游、养生度假为主要方向。打造一个集“养生度假、有机农业、高端净水”为一体的世界级生态文明样版。

要以落实十精神和实现休闲养生旅游高端化优质化为目标,走休闲养生旅游路子。坚持高端化优质化发展方向,是巴马旅游实现转型提质的必由之路。要发展品牌高端化、基础建设高端化、旅游产品高端化、旅游服务优质化。以最小的经济社会成本保护资源和环境,创造一流的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确保全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坚持政府主导、健全管理机制

人民政府要再接再厉、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善于落实,努力建设勤政务实、运转高效、依法管理、清正廉洁的政府。要凝心聚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面提升“创新巴马、精致巴马、生态巴马、幸福巴马”建设水平。

全机制。正确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的关系,是纵深推进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能力,通过产业政策手段积极引导、规范旅游市场主体的行为。成立专门管理机构,负责对旅游工作实行宏观管理,制定发展战略并监督其实施,通过多渠道投资融资,建设旅游宾馆、旅行社、旅游车队等企业,大力培养本地的旅游业经营管理、导游人员。要充分考虑当地群众的利益,鼓励和引导群众制作相关旅游产品,提供向导等服务,促进农民增收。

二是同心协力。旅游业具有拉动投资和消费双重效应,能够刺激经济增长,解决社会就业等社会问题,是发展生态经济、富民强地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产业突破口和结合点,同时,旅游业又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部门、各行业大力配合支持,所以要本着“政府主导、企业投资、市场运作、群众受益、持续发展”的原则,形成领导牵头、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加强旅游宣传和引导,从而形成全社会都支持配合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2、完善相关法规,坚持依法整治

一是有法可依。要建立健全旅游服务监管体系,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效提高生态旅游良性发展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建立生态旅游的法规体系和标准,使生态旅游开发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立足生态环境的承受力和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把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和科学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进。同时要积极做好自然遗产等相关项目的申报工作,切实加强景区的保护与建设,带动生态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依法治旅。要加大旅游执法力度,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促使旅游业走“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这一健康、可持续发展道路;做好旅游市场整顿和规范工作,落实旅游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旅游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高起点定位,重科学开发

要树立高端品牌,抓住时代热点。从增进环境优化与人文关怀互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角度,探讨制约因素,寻求解决之道。要有一流的建设,一流的管理。要以重点乡镇旅游开发规划为骨架,不断制定完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措施,形成以重点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专项规划为支撑的生态旅游规划体系。华昱巴马养生旅游项目的两个重点就很有创意:一是以功能养生、商务养生、度假养生为功能定位,把百魔洞开发成集长寿养生、民俗体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4A级旅游景区和综合型养生度假基地;二是以养生与度假休闲为功能定位,打造以高端客户为目标人群的龙洪养生度假区。最终建成一个有特别地理个性、有文化影响魅力的国际知名社区。此外,将沿盘阳河两岸沿线建立有机农业区。同时对盘阳河、龙洪河水资源实施保护。争取三至五年将其建成中国最美丽、最生态的示范农场。

在编制旅游区总体规划时,必须对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制定符合县情和生态旅游开发目标的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景观规划、水资源和能源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种专项规划,实现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的衔接统一。也就是区旅游局陈建军局长所提出的:要与巴马整体规划和自然条件结合起来、与广西旅游发展结合、与世界发展的潮流结合、与民族文化、民俗风情结合、与广西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结合起来,特别要注重环保,加入生态养殖。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体现自然之美与和谐之美。

4、创新投入体制,加快精品建设

要“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时展无止境、认识真理无止境、理论创新无止境”。这是十提出的英明论断。

一是创新体制。要大胆对外开放、招商引资,通过经营权转让、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提高景区开发、保护、管理水平。全面实行产业发展项目化、资金投入多元化、建设管理标准化。坚持采用公开、公正、科学的方法和规定的程序对旅游资源开发进行招投标,确保开发档次。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多渠道筹资、多方式合作、多元化经营”的旅游投入体制。

二是开发精品。要深入挖掘文化元素,打造旅游文化精品,传承和发扬地域文化的精华,从“观赏和保护现代生态为主,感知壮瑶文化为辅的自然与人文生态旅游地”这个定位出发,形成以甲篆、龙洪自然风光为主线,以神奇的长寿文化为热点,形成以长寿宫、水晶宫、龙洪和赐福湖为核心有效辐射全县的旅游精品开发网络。

5、整合优势资源,营造良好环境

一是坚持保护优先。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强景观协调板块的引导和控制,塑造好区域整体景观。力求旅游风景观光点联成一线,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成为集旅游、度假、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知名旅游胜地。

二是加强环境整治。要加强对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的宣传和实施,完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报告制度、舆论监督等制度,加强平安文明旅游景区创建,加强景区基础设施的改造完善提升,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加强讲解员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加强经营摊点的管理,加强景区的安全防范工作。还要根据生态旅游出现的新问题不断地完善和充实旅游区的规章制度,使生态旅游成为安全、舒适、愉悦的理想活动。

三是纳入农村建设。要把乡村旅游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工作布局,利用现有的政策条件,从生产发展和基础设施改善等方面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创造条件,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要切实搞好生态旅游开发规划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有机衔接。充分利用农民新村清洁、优美的环境,大力发展农家宾馆。使生态旅游与现代村镇建设在相得益彰中,拓展农民创业的路径。

6、加强宣传教育,强化生态意识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要树立生态保护第一的思想,提高景区居民群众的旅游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增强爱护自然景观,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意识,构建高水平的旅游信息服务体系。运用网络、电视、报刊等各种传播媒介,建设旅游产业信息平台,包括包装内容深化宣传、整合资源联合宣传、依托节庆活动重点宣传、对接媒体广泛宣传等。遵循旅游宣传的规律,完善内容、找准载体,创新办法,不断推进旅游对外宣传工作。

二是树立生态观念。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十提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要对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进行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宣传、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展生态知识的介绍,提高旅游者的生态意识,从而自觉地保护旅游地的生态环境。要求导游人员能够对游客进行生动活泼的环境教育,使他们成为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宣传者和传播使者。

7、加大扶持力度,加快环境建设

一是突出政策扶持。政府应制定专门政策,从资金、人才等方面加大对旅游业的扶持,切实加强旅游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建设。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大力扶持重点旅游项目开发、旅游产业配套建设、旅游资源保护和旅游宣传促销等工作;积极兑现国家、区、市优惠政策。同时,要把发展生态旅游同扶贫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促进脱贫致富。

二是完善服务设施,特别要完善与景区相毗邻乡村的配套服务功能,以有效缓解景区面临的环境压力。加快以公路、通讯、电力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建设,让旅客流连忘返。要注重协调配套,把基本服务设施项目建在景区核心区之外。要坚持林、草、水并举,强化景区草原管护、围栏封育和重点区域治理,保持景区良好的生态环境。

8、深挖文化内涵,建设人才队伍

第10篇

论文摘要:中国武术之所以博大精深,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它内部饱含着丰富的中国古代哲学理论和方法。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在其自身的发展中从道家思想中汲取了许多重要内容,对武术自身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从道家本体论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关系的视角进行分析与探讨,对传统武术文化蕴涵的道家思想进行了刹析。

1中国传统武术与道家思想的发展渊源

1.1道家思想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老子、庄子的思想为代表并包括秦汉黄老、魏晋玄学等思想的总称,其哲学的最大特点是崇尚自然、无为而治。道家思想从形成至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曾为促进中国古代的政治、科学、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是中国四大国粹之一。武术经历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继承与发展,到现在仍然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原因就在于它生长于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华民族,受到深刻的中国哲学思想的影响,也就是说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为中国传统武术理论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才使得中国传统武术文化体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其它事物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然武术也不例外。它的变化发展过程受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尤其是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的影响,这些不仅可以从武术的运动方式、技术理论、训练手段中可以看出,而且在武术精神及其运动理念中也都深刻的体现出来。

1.2道家思想是影响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的核心思想

温力先生认为:“武术的民族特色不仅表现为中华民族对武技的理解和运用,而且也表现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包括思维特点、欣赏习惯、感情意志、理想道德观等等,这些不仅影响到了中国武术技术的风格特点,并且影响到了武术技术体系的形成”。所以要真正了解和领悟武术的精神,就必须深人的分析研究其内在包含的中国哲学思想文化内涵。中国几千年的哲学思想体系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家、佛家和道家,但是从这三种哲学思想的地位来看,道家思想的地位是最重要的。因此,可以说,道家思想是整个传统文化的哲学基础,是影响整个传统文化的重要因素。

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也有过精辟的论述:“道家对大自然的思考与探究,奠定了中国古代科学基础”。中国武术的各个方面都与道家哲学思想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道家思想是非常博大精深的,在各个发展时期的观点也不完全相同的,各个代表人物的观点也不尽相同,但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是不变的,这就是道家的本体论。哲学中所说的本体论,主要是探讨何为万物之本源的问题,道家的本体论主要表现在道论、气论、天人合一论这三个方面,而这三方面是中国武术文化形成的主要理论基础。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武术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道家思想的核心作用。

2道家本体论对中国武术文化的渗透和影响

2.1道论与武术的关系

道家的创始人相传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之本源。中华武术吸收了这一思想,认为“道”也是武术的最根本的本质特征。道家认为,“道是万物之始,万物之宗”。而武术理论中的“一招变万招、万招归一”的理论思想正是从“道”的思想中领悟而来。“一招变万招、万招归一”的思想指的是武术的动作是从原始单一的进攻防守动作,按一定的路线演变成千万个技术动作,而千万个技术动作又通过长期演练最后达到形成一种形神合一。这种形神合一就是武术训练阶段的至高境界。

“道”的观点首先是由老子提出的,老子关于“道”的学说是宇宙生成论,即“道”是世界万物的总根源,演化出了天地万物;同时又是本体论,即“道”是世界天地万物的总根据。道生万物,万物归于道,拳术理论也是如此,武术种类虽然千变万化,而它们包含的道理是相通的。这种思想将中国武学的理念推至了最高顶峰。所谓武学最高境界实质也就是摆脱武术招式的束缚,这也就是俗话所说的“无招胜有招”。追求武术的本质和“悟性”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经过日积月累的实践、摸索才能“得道”。“道”生成了万物,是万物存在的根据。那么,“道”是怎样进行活动和遵循什么样的法则行事呢?老子提出了“道法自然”的命题,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道法自然,就是不违背自然,一切顺应自然。老子主张人们的思想行为应该像道一样“生而不有,为而不悖,长而不宰”,就是说道生养万物,哺育了万物,而不占为己有,有所作为而不居功自恃,成长了万物却无意做主宰。万物自相治理,不加任何干预。从形式上看,道是无为的,自然而然的,这充分体现了“道法自然”。

2.2气论与武术的关系

在先秦时期,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比较模糊,道家学派虽然提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仍尚未能给道一个合适的命名。道家为了表述本体观,用“气”字来代表万物的根本,来体现“道”。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气”是庄子对老子“道”的具体化。庄子认为,构成宇宙的本体是阴阳之气,万物的生成,是阴阳之气的聚合,而万物的灭亡,则是阴阳之气的离散。“气”在武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俗话说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气被看作是武术的根本,是武术的本体与精华所在。气与养生更为密切,气是武术养生的重要理论基础。庄子本人也非常注重养生,他的养生基本方法是,“合斋”与“坐忘”。道家认为:气是构成、维持、充养人体和生命活动的根本物质。武术养生是以养气炼气为主旨。武术养气皆不外通过静心平息,存养气息,以求全身内气凝聚充盈于丹田,太极拳的“气沉丹田”、形意拳的“聚气于丹田”、少林拳的“气贯丹田”等,将养气炼气法融人站桩的“桩功”练习,以意念引导气息,配合劲力的聚蓄、运转、爆发的劲力练习等,都是武术内气炼法。 道家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故以精、气、神为修炼的基础,以宝精、固气、音神为修炼原则,从而达到精足、气充、神旺的目的。道家的行气、吐纳、服气等养生术,实际上就是道家的“气功”,是道家以“气”为万物本源的认识论基础上创造的种养生方法。道家气功特别是内丹功被广泛融于武术体能和技能锻炼中。道家气功同武术结合,是中国武术的一大变革和跃进。

2.3天人合一论与武术的关系

所谓“天人合一”指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内外的和谐统一。所谓“天”并不是指天上的神灵主宰,而是“自然”的代表。所谓“天人合一”是说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世间一切人事,都应该顺应自然,不能违背违自然规律,才能够获得生存与发展。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更认为天人本是合一的,《庄子·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因此天人合一思想的主旨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武术是人体的运动,只有严格遵守自然的法则,顺应自然变化,遵循自然规律,才能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武术练功十分重视按自然界四季和人体机能的变化,采用不同方法,来达到相应的练功目的。只有顺应四时气候变化,才能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道家强调要达到天人合一,就应该要遵从自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武术主张从大自然的生物与现象中获得灵感和启迪。武术模仿各种飞禽走兽的形象、动作、攻防,创造出新的武术动作。如大鹏展翅、白鹤亮翅、金鸡独立、野马分鬃、神龙摆尾等拳术术语。又如五形拳是根据虎、蛇、猴等五种动物的攻防动作创出的。形意拳更是依据道家“五行”之说立论,用“五行”与“五拳”相配,用“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劈、崩、钻、炮、横”五拳。习武要与社会和谐相处,要先立德后学武。道家“天人合一”思想中所主张的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在武术中则表现为追求“人际关系和谐”。武术非常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提倡武德,处理人际关系时强调宽厚、容忍。习武与比武中点到为止,避免致人于死地;遵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理念;以门派规矩约束人的行为,维持武术内部的和谐平衡。武术将人体视为心与身是统一,将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和锻炼。内外兼修、和谐发展,绝不是为了培养争勇斗狠、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

第11篇

关键词:凌河流域;DO;COD;水质监测

前言

溶解氧(DO)是水体的资本,是水体自净能力的表示。天然水中溶解氧近于饱和值,藻类繁殖旺盛时,溶解氧含量下降。水体受有机物及还原性物质污染可使溶解氧降低,对于水产养殖业来说,水体溶解氧对水中生物如鱼类的生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当溶解氧低于4mg/L时,就会引起鱼类窒息死亡,对于人类来说,健康的饮用水中溶解氧含量不得小于6mg/L。当溶解氧消耗速率大于氧气向水体中溶入的速率时,溶解氧的含量可趋近于0,此时厌氧菌得以繁殖,使水体恶化,所以溶解氧大小能够反映出水体受到的污染,特别是有机物污染的程度,它是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水质的综合指标。因此,水体溶解氧含量的测量,对于环境监测以及水产养殖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际上发展的主流是基于荧光淬灭原理的光纤溶解氧仪。

在水质监测中,化学需氧量(COD)是评价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废水,水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强氧化剂的量,其结果折算成氧的含量(以mg/L计)。

凌河:凌河区位于锦州市区东半部,是锦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辽西沿海经济区中心城市的核心城区。辖区面积41平方公里,占主城区面积的58.41%,人口37.5万人,气候条件:降水集中、季风明显、风力较大。

目前大、小凌河流域湿地水质状况:根据1997年至1999年大凌河流域主要河流断面水质监测数据,分枯水期和丰水期两个特征水文期,对大凌河河流水质进行了详细评价,评价总河长498km.分析结果表明,辽西沿海河流总体水质状况较差,污染严重,干、支流河段水质多为Ⅳ类或更差,且丰水期水质劣于枯水期.

小凌河评价河长105公里,代表河段两个。丰水期:缸窑口段为Ⅲ类水质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锦州段为Ⅴ类水质。枯水期:锦州段为超Ⅴ类水质。在日益发达的工业发展进程中,小凌河也面临着极大地威胁。与此同时,我市也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治理小凌河污染。

通过对DO和COD进行监测和评价,及时了解水环境质量现状和趋势,为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材料与方法

实验材料:GPS导航仪、多参数水质分析仪、采样器、棕色瓶、哇哈哈矿泉水、黑色记号笔、标签、笔记本等。

实验方法:根据排污口、源头、入海口、湿地等设断面进行采样点布设。

采样时间:2013年5月29-31日

实验方法:先用采样器进行水样的采集,装到棕色瓶当中然后用塑料袋包好,回到实验室测量DO、COD的含量。测量之前先用试剂调解零浓度,在进行测量。每测量完一个水样都要用纯净水清洗一次。记录数据。

结果与讨论

通过室内实验,得出研究结果,得到数据:

凌河流域DO含量上游比其他断面要少,水体自净能力较弱,而其他部分DO含量差不多,水体自净能力较强。COD的含量上游要比其他断面要多,受有机物污染较重,中游下游以及入海口COD的含量较多受有机物污染程度轻。导致这种情况

是因为凌河流域包括大凌河、小凌河及其支流,内有7条主要支流,目前仅有1条支流为四类水质,其他6条支流均为劣五类水质。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截污干管、湿地处理、河道清污、工业点源治理、畜禽养殖治理等工程,集中治理水污染,从根本上改善凌河流域水质,全面实现凌河流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达到四类水质的目标。

结论

凌河流域上游部分污染比较严重,下游部分污染较轻。经过湿地处理等使流域得到了改善。

参考文献

[1]马永才;李英;韩永生总有机碳与高锰酸盐指数及化学需氧量的相关性[期刊论文]-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何容信.刘长海.谭超.He Rongxin.Liu Changhai.Tan Chao辽河水质中CODMn与TOC的相关关系探讨[期刊论文]-环境科学与管理

[2]靳辉.丁冬以新思路寻求新突破辽河水质持续改善[期刊论文]-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第12篇

    论文摘要:道家与道教既相因又相异,本文在探讨道家哲学精神在道教中内在延续的同时,试图从哲学与宗教的区别角度,着重指出道教不同于道家的文化个性,即其通神体验与斋酸仪式。

    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兼容并包,在许多方面呈现出与外来宗教完全不同的特色。毫无疑问,道家思想作为道教立教的理论基石,对道教思想的文化特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本质上说,道家与道教思想的根本精神是相通的。但是作为出现在中国历史大舞台的一种宗教形态,道教所包含的丰厚内容已远非道家所能涵盖,如以合道成仙、长生不死为主的终极追求,通神体道的宗教体验与宗教感情,养生、长生、永生的理论和修持,以斋醮科仪为主的宗教活动等,当道教裹挟着这些作为宗教特质的因素与其内在的道家哲学精神同时作用于中国社会时,其影响力必然与单纯作为哲学思想作用于中国文化的道家学派有很大的区别。本文力图在探讨道家哲学精神在道教中内在延续的同时,更突显出道教作为一种宗教的文化个性及影响力。

    一、道家哲学精神在道教中的内在延续

    道教是对道家理论的宗教化发展,道家效法自然以实现人生超越的思想是道教理论和实践的哲学基础,在历史上,魏晋玄学以后,道家之学主要是通过道教而得以延续发展的。道教系统吸收道家的思想理论,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下面将从三个方面阐述这个问题。

    首先,道教吸收道家“道”论以建构自己的宇宙观。

    “道”是道家理论的核心。老子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④这种不可名状、无法把握的但却无处不在的东西就是“道”。“道”普遍地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宇宙万物乃是以“道”为其最大共性和最初本源的有机统一整体。道化生万物的模式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一”是指宇宙混沌一体;“二”是指宇宙剖分为阴阳;“三生万物”是指阴阳合和生成新的统一体“和”,三者交互运动再化生出宇宙万物。庄子继承《老子》以“道”为启始点的宇宙论,对其进行了更为生动的阐发。他不仅通过“道”在蝼蚁、在瓦甓、在屎溺等议论来阐述“道无处不在”的理论,而且将道与气相联系,提出“通天下一气”的宇宙观,道生一,而一就是混沌之气,气是万物的直接起源,宇宙万物均由气聚合而成,人的生死即气的聚散:“生死皆气之变化”“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既然万事万物在本原上是统一的,就有了互相转化的物质基础:“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可以说,老、庄“游心于物之初”,舍弃了宇宙万物一切具体属性,寻找到了产生宇宙万物的总根源——道,从而体悟到了宇宙万物之中最本质的共相。

    道教以“道”名教,“道”的信仰成为其根本信仰,道教的所有经典也将“道”当作生天生地、化生万物的宇宙本原。如《太平经》说:“夫道何等也?万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极之中,无道不能变化。元气行道,以生万物,天地大小,无不由道生者也。”@《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日道”∞等。而道的物质形式即气,万物由气构成,“天地开辟贵本根,乃气之元也。”“元气恍惚自然,共凝为一,名为天也;分而生阴,而成地,名为二也。因为上天下地,阴阳和合施生人,名为三也。三统共生,长养凡物名为财。”④这正是用元气生成天、地、人,将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具体化了。

    同时又因为天地万物乃至人类皆是同源同构的,万事万物之间皆可以相互转化,使道教炼丹术也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道教提倡并从事炼丹、服气、守一等多种道术的修炼,这些修炼大都模仿自然,以“天人一体”为理论基础。在道教看来,天地大宇宙,人体小宇宙,人体本身即一小天地,它是大天地的一个缩影。因此,通过效法自然的修炼,就能够“人与天合”、“神与道合”,人便能与天地自然一样永恒长存。在道教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金丹道,“视修丹与天地造化同途”,其以铅汞等物炼制长生不死之金丹的外丹术,就是希冀“假求于外物以自坚固”,即期望通过服食“百炼不消”的自然物以“炼人身体”,使人与天地自然一样“不老不死”;而其以人体为实验场,以体内精、气、神为药物,修炼永世长存之神丹的内丹术,如果排除其神秘化因素,其参日月、返自然、还本我、修性命的天人合一之道也为人类开发生命潜能、探究心灵奥秘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其次,道教吸收道家的贵己重生思想发展了自己的养生长生乐生理论。

    道家是重生的,老子说:“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庄子也有一套养生的说法,《养生主》有所谓“保身”、“全生”、“尽年”,《达生》中说:“养形足以存生”,《在宥》强调治身:“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庚桑楚》大肆发挥“抱一”乃卫生之经的道理,“行不知所之,居不知所为,与物委蛇,而同其波,是卫生之经已”等。

    道教继承老庄思想,认为人生命最为贵,“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一切万物,人为最贵。”“夫万物以人为贵,人以生为宝。”@而且把生命同道家的最高概念“道”相提并论:“生,道之别体也。”0道教将生命与生存看作是神圣的,对生命的价值作了最高的肯定。因为道教的最高理想就是长生不死,拯救人类摆脱死亡的困扰,让生命升入永恒存在的境界,这也是道教能够深入人心的基本精神所在。在贵生的基础上,道教更提倡要“乐活”,以“生”为乐。《太平经》说:“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汲汲若渴,乃后可也。”还认为“人命最重”,认为神仙就是“不贪尊贵”、“但乐活而已”的人。葛洪更坦率地指出“生可惜也,死可畏也”,活着,就要愉快,就要追求最大的精神和物质的满足。在这种长生久视的生命律动的推动下,道教格外地注重养生,积累了非常系统的养生理论。为了长生,他们无所不为,服食、行气、导引、存思、坐忘、外丹、内丹、房中等都属于道教养生术的范围。其主要宗旨就是要清净无为、少私寡欲、反朴归真、炼精化气、注意禁忌等。

    再次,道教吸收道家任性逍遥思想发展自己的精神超越理论。

    道家逍遥境界是一种超越万物、超越是非、超越生死,超脱于一切“生人之累”、“人间之劳”的无执无着的自由境界,达到逍遥境界之不易,不管是高飞九万里的大鹏,还是破浪而行的大舟,御风而行的列子,“犹有所待”,只有“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才能无待于世俗之物,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这实质上是一种精神的驰骋,心灵的神游,是人心的彻底解放和绝对自由。为了达到这一境界必须从纷繁的世事中超脱出来,忘却天下万物,忘却自我,无思无虑,无欲无求,然后才能体合大道,进入“逍遥游”的理想境界。

    道教吸收这种观点,并通过对老庄的阐发将精神超越理论发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道家的超越精神主要通过无物、无我、物我两忘来实现,消解了物物差别,消解了自我意识,最终实现物我之间相互交融。而道教学者则更进一步地指出仅仅消解自我意识与物物差别,还不能达到真正的逍遥,只有将消解本身也消解了,才是真正的无执无着,他们借助佛学的“中观”理论创造了一个重玄境界,对老庄之学进行了重新解读:“有欲之人,唯滞于有;无欲之士,又滞于无。故说一玄,以遣双执。又恐学者滞于此玄,今说又玄,更祛后病。既而非但不滞,亦乃不滞于不滞。此遣之又遣,故日玄之又玄。”“玄”理归于无滞,既不滞于有,也不滞于无,即“非有非无”。玄虽然否定了有无,但还不能执着于这个“玄”,还必须继续否定,才能彰显“重玄”之理。玄是非有非无,重玄则是非非有非无,经过这样双遣双非的双重否定,才能得到重玄之道。“夫摄迹忘名,已得其妙,于妙恐滞,故复忘之,是本迹俱忘,又忘此忘,总合乎道。有欲既遣,无欲亦忘,不滞有无,不执中道,是契都忘之者尔。”我物两忘之后,更要将忘却也忘却,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不滞,才能达到精神上的极度自由和超越。

    道教内丹的修炼,其目的也是为了追求一种绝对的精神自由。如全真道以不生不死的“真性”作为成仙的主体,它强调的“得道成仙”不再是魏晋道教倡导的肉体长生,而是真性永存,精神超越。“修行之士,必先明心见性”,认为只要向内体悟自己的本心,使妄念不生,就能得道成仙。“一念不生,即脱生死”,心性修炼的根本就是要断绝世俗的种种欲望,以保全性命之真。修心的根本在于清静,“惟常清静难行,但悟万缘虚假,心自澄,欲自遣,性自定,命自位,丹自结,仙自做。”@全真道从心性论出发倡导性命双修,使道教的修行理论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由对形而下之术的探求转到了对形而下之心性的修养,推动了道教理论和中国传统心性哲学的发展。

    二、道教相异于道家的宗教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