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事业单位学习材料

事业单位学习材料

时间:2022-08-15 05:15: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事业单位学习材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事业单位学习材料

第1篇

我市退休干部队伍在逐步扩大,管理服务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为了切实做好这项工作,经请示市人民政府批准,决定建立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管理经费和活动经费的开支项目,现将具体问题通知如下:

一、管理经费:各级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按国发(1978)104号文件规定退休(退职),并且在原单位管理的退休(退职)人员,管理经费每人每年30元,由各单位人事部门掌握使用,主要用于印发学习材料、召开小型座谈会、运动会、表彰会,观看文艺演出和组织参观本市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就等项开支。

二、活动经费:每年由区、县财政局拨付一定数额的活动经费,由区、县人事局统一掌握使用,具体数额由各区、县自定。主要用于组织全区、县退休人员文娱、体育活动,重大节日慰问活动、表彰奖励在退休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以及退休后有突出成绩的退休人员,组织全区、县退休管理工作经验交流会等项开支。

三、列支渠道:上述两项经费均列入离休退休人员其他费用科目。以上经费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它用,不得平均发给退休人员个人,余额可以结转下年使用。

四、本通知自1990年7月1日起实行。

第2篇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十项规定、泰州和市委十项规定精神,深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现就不断加强、改进和完善镇机关老干部党支部和镇老干部协会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改进完善镇老干部党支部学习制度

1、镇老干部党支部负责组织老干部学习,并实行每两个月活动一次的办法(每次拟定周六上午),活动具体时间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确保适时适量。老干部因身体、家庭、气候及交通等因素不能参加活动的,也可履行请假手续,确保安全、有效。

2、镇老干部党支部每次学习活动,由镇党委安排一名副乡级领导干部全程参与,做好沟通反馈,对于离退休干部提出的意见、要求、建议,应及时向镇党委、政府做好汇报。

3、镇老干部党支部要结合国内外形势和党员教育工作等有计划地准备学习材料,做好学习计划,切实保证学习效果。

4、学习方法、方式要灵活多样,通过集中学习,组织讨论、座谈等方法达到学习的目的。

5、镇老干部党支部要每年开展一次以党员自我教育为主的民主评议活动;每半年召开一次组织生活会,党员向党支部汇报自己的学习、思想情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6、镇党委、政府每半年召开一次工作情况通报会,通报情况,倾听意见,沟通思想,排忧解难。

二、调整提高并规范镇老干部协会工作

1、老干部协会入会对象为:凡镇机关离退休老干部和在村担任过村党支部书记的(含主持工作的副支部书记),且未受撤职处分的,本着自愿、条件许可的原则,方可参加协会组织。

第3篇

当今,职业学校的学生们对英语的驾驭能力同以前相比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着费时、低效、应试教育先于素质教育等问题。职业教育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质,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教师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会他们如何自主学习。根据笔者就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英语听说的重视程度以及对英语听说模块教学的认可程度都较高,但听说模块教学效果却不是很理想。

高教司司长张尧学撰文《加强实用性英语教学,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中指出:要加强对网络环境下的语音实验设备的研究,多开展交流和多媒体教学,充分利用语音实验室和网络来开展英语听说教学。

早期的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研究仅限于如何把学习材料电子化、形象化,而今天的基于计算机软件的英语语言教学不仅仅要提供电子化的学习材料,还注重课件的智能化、模块化,管理的自动化、人机互动,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策略和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基于网络和计算机的技术外语教学结合基于人本主义的自主学习模式逐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被认为是实现改革思路、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新的、最有前途的模式。目前,这一教学模式在我国尚处于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中。

以下是笔者运用此模式进行英语听说教学的一些实践体会:

一、基于多媒体与网络环境下的听说模块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行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即数字化环境的高职英语教学,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的,建构主义理论是模块教学法的核心。模块教学是指由若干个不同但互相联系的功能部件组成的动态的教学过程。模块贯穿模块教学的始终,它具有综合性、独立性、开放性、灵活性、模块学习个性化等特点。建构主义的思想观念由来已久,却是多媒体数字化技术使创设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真正成为可能,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手段所具有的优势,非常适合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所以在多媒体英语教学中,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组织教学。

在听说教学中笔者采取了课堂面授和网络自主学习交替进行的模块教学模式。笔者认为,这样做既能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同时又保留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互动的优秀部分。

二、结论

基于多媒体与网络环境下的英语听说模块教学模式,既能发挥模块教学综合性、独立性、开放性、灵活性、模块学习个性化等特点并将其应用到听说教学中,又克服了传统课堂英语教学中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的毛病,从而实现英语学习从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模式的转变,促进英语听说教学的提高。

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会遇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干扰,需要强大的计算机管理功能来控制学习过程,并实现教师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教学,学生认可基于多媒体与网络环境下的英语听说模块教学模式,即采用“教师面授+上机学习”的综合模块教学模式。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教学环境以及模块化的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摆脱了过去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实现了语言综合运用的主动式和个性化教学,为学生英语听说交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极其有利的教学平台,是提高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手段改革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牛津高级阶段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117页。

[2]毛忠明 冯奇 郑娟 “大学英语多种教学模式改革实验报告与分析”.《外语届》,2004年第5期。

[3]张庆宗 “自我效能与英语学习策略运用的调查研究”.《中国外语》,2004年第2期。

第4篇

[关键词]就业市场 商务英语 人才需求

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社会需求是职业教育的生产力。只有坚持改革、创新,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才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2006年8月至2007年9月,吉林省教育学院外语系《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开发与课程设置改革的研究》课题组在吉林省、辽宁省、浙江省以及北京、上海、深圳、杭州、义乌、大连等地进行一次市场人才需求社会问卷抽样调查,力图调查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了解一些基本情况及所占比例,为商务英语专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依据,并按社会需求和就业导向进行课程开发和改革,重新制定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的教学计划,使专业及其课程设置更趋完善、有效,并符合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时效性。

一、关于调查问卷

1.问卷调查的问题

本次调查问卷是由课题组成员共同设计的。由三部分组成,即调查单位基本情况、主体问卷以及对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情况调查,共设计问题35个,其中调研单位及被调查者个人基本情况5个,市场人才需求和课程设置调查具体问题30个。

2.问卷调查的途径

此次调查问卷发放采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邮寄问卷,二是通过走访的方式,直接到调查单位发放问卷,与管理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采访,并把答卷当场提交上来。邮寄的调查问卷以及走访单位的范围包括全国5个省、12个市,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问卷156份,其中有效问卷128份。

二、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的单位主要涉及国营和事业单位、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商贸和股份制公司、个体及私营公司等。从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占22.0%、中型企业占31.5%、小型企业占46.5%。从企业的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占10.4%、民营企业占23.5%、中外合资企业占9.0%、商贸和股份合作制公司占25.5%、个体和私营公司占31.6%。

调查以公司和企业管理者为对象,其中企业经营者职务为董事长、总经理、厂长、企业高层副职占26.0%,市场部及人事部经理职务占38.5%,工程师和技术人员8.7%,公司职员17.5%,其它职务占9.3%。受调查的128人中,男性占64.1%,女性占35.9%.

三、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情况

在本次调查中,在问到调查单位目前是否有引进商务英语人才计划时,有60.9%的单位选择了“有”;暂未考虑和没有的分别为23.4%和15.6%。这说明市场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需求是比较大的,培养的前景是乐观的。调查中,认为最受企业欢迎的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类型是“学习成绩好,并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的”占60%,其次是“社交能力强”的占27.9%,而“学习成绩好”的占12.1%.可见综合素质高是最受欢迎的毕业生类型。

在问到对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具体要求(可多种)时,提出“英语口语好”的比例最多占61.6%,依次是“交际能力强”占53.8 %,“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业务能力强”占42.6%,“有一定的商务实践能力”占40.5%,“英语+商务”占19%,毕业生“要过英语四级”的占18.5%,“有国家二级计算机证书”的占10.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就业观念”占5.6%,“形象气质佳”的占3.1%。

对于职业资格证书对毕业生是否重要的问题上,调查单位表示重要的比例为45%,认为不太重要,重实际能力的占54.7%。由此可看出用人单位已倾向于看重毕业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但从统计的比例数也可看出目前不少单位还是重视毕业生是否拥有各种证书。

四、对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教学及课程开发的要求调查

在本次调查中,调查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和课程设置的问题是比较关心的。在问到商业英语专业的英语基础课是否需要以商务内容为学习材料时,有82.5%的单位选择了同意;不同意也不反对和不同意的分别占12.3%和5.2%。这表明商务英语专业的英语基础课的教材以商务内容为学习英语技能的材料是符合市场需求的。

在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课教学应该用英语进行还是借助汉语讲授的问题上,同意借助汉语讲授商务知识的比例最高占45.3%,同意用英语讲述的比例占33.6%,不同意也不反对的比例是21.1%。可见,赞成借助本族语学习商务知识的比重较大,说明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英语技能的培养相关性不是十分大。

在问到针对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大学期间应开设哪些课程为好时,有31.5%的经营者建议开设“商业英语精读”和“商业英语听说”课程;要求开设“国际贸易实务”、“商务礼仪”和“市场营销学”的比重也较大分别为25.6%、14.1%和10.9%;“商务英语写作”占18%,“电子商务”占16.3%,“国际金融”15.3%,“经济学”占14.6%,还有提出开设“社会学”和“管理学”等。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

通过此次调查了解到,用人单位对学校培养学生方面有较高的要求,其中认为学校应该培养学生能够与各种人打交道,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的比例最高达到了43.5%,其次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务操作能力(21.5%)、培养能力和知识相并重的学生(19.3%)不太清楚或无建议(15%)。

在问到“您作为用人单位,能否就高等职业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培养方面,提出一些宝贵意见和建议”时,有的调查单位表现出很强的社会负责感,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2)培养思想道德好的学生;3)要求学生打好英语语言基础,口语流利并具有较强的商务实践能力;4)学校要注重教学质量;5)找实践单位,参加社会实践学习,进行实用型教育;6)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书面表达和翻译能力;7)鼓励学生增强自信精神;8)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交往能力,提高整体形象等。

从此次调查问卷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和学校的要求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的特点,既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英语语言技能,尤其是英语口语水平,又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商务实践和商务沟通能力,也对学校提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这些调查结果应引起我们极大的关注和重视,有待在今后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进行调整和强化,它也是进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开发和课程设置改革的重要依据,具有宝贵的参考和实用价值。

第5篇

当许多党报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纷纷在强调导向正确的同时,并将引导艺术和引导水平放到了一个重要位置,随之,重大主题策划报道就成为党报的一个重要报道形式。

正如新闻局局长胡孝汉所言:“主题宣传是以特定主题为报道对象、报道内容和报道重点的新闻宣传活动。具体说就是以党和政府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要决策部署为主题,集中连续开展的重大宣传报道活动。”主题宣传策划可以集中在对有限资源的高度整合和对报道主题深度的自觉挖掘,以期实现主题宣传效果的最大化。

地方党报如何争取更多的读者,如何通过主题报道策划增强宣传力和影响力,彰显主流与公信?近年,《包头日报》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

2013年,《包头日报》在主题报道策划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和实践,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营造出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一、加强主题宣传策划 发出主流声音 推出权威报道

地市党报围绕重大主题,进行策划报道,发挥媒体主观能动性,通过最佳资源组合,实现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最大化。 2013年上半年,《包头日报》紧紧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这一主线,围绕自治区乃至包头市多项工作重点进行宣传报道,树立精品意识,整合报纸资源,集中优势力量,做深做精重点新闻。例如,2月初,总理来包头视察,强调要加快棚户区改造步伐。即《包头日报》以此为题材,策划推出了棚户区改造之路系列报道,4月1日至3日相继在一版头条配图刊登了《总理心愿――宜居梦照进现实》《涅重生――棚户区改造之路》《十年再造――未来任重而道远》,基本形成重大题材重点打造的设计思路。

2013年是包头市迎接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的关键年,又是包头市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头一年。为进一步做好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工作,《包头日报》编采工作推行了编辑、主任、编委及总编辑“三级”策划制度,发挥集体智慧,整合资源,形成了编辑与记者联动、突出重点宣传报道的局面。从创建文明城市、“中国梦”到“8337”发展思路、贯彻落实全委会精神、北梁棚户区改造等一系列宣传报道,无论哪一次“战役”都凝聚了大家的集体智慧,通过开设专栏、开辟专版、撰写系列评论以及重点稿件有点评有链接,形成多角度、立体化、全覆盖的宣传报道模式。如在包头市迎接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过程中,要闻版先后推出创城专栏“我为创城加一分”“做客《包头日报》”“曝光台”“身边好人”“文明风景线”等,一版推出系列评论《提升市民整体素质 培育城市文明之魂》《依靠人民群众创建文明城市》等,刊登了大型系列报道《包头,众手托起文明城》《包头,创城聚合正能量》《包头,文明进程无止境》。

二、创新写作 通过综述性报道实现新突破

围绕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包头日报》在一版头条开设专栏《包头如何与自治区发展定位‘无缝对接’》,推出了《全面转型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创新驱动装备制造业迈向高端》《我市煤化工产业初具规模》等重量级报道,并刊发贯彻落实“8337”发展思路系列评论10篇――《当好贯彻落实“8337”发展思路的主力军》《“八个定位”高层次提速我市发展》等,开设专栏《8337新闻观察 走进旗县区》《贯彻落实8337发展思路》等。针对全市落实全委会精神宣传报道工作,2013年9月21日,《包头日报》召开采编部门主任会议,反复酝酿,拟定了以解读报告、系列评论、深度报道、理论阐释等形式展开全方位、多角度的新闻宣传,以营造声势,形成氛围,编辑部随后组织大规模、长时间、多角度、集中式的报道。为了给广大干部群众提供全面、详实的学习材料,要闻版分16个专题,以整版的形式,深入解读全委会重点内容。同时围绕三个主题,即: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贯彻落实全委会精神;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六破六立,组织撰写了18篇系列评论。把贯彻落实“8337”发展思路与落实全委会精神相结合,在一版头条开设专栏――《贯彻“8337”发展思路 落实全委会精神》;开设基层访谈专栏,深度报道各旗县区、各委办局及重点企事业单位就贯彻全委会精神提出的具体工作思路、工作内容及落实情况;同时开设《贯彻落实全委会精神》动态专栏,报道各旗县区、各委办局、企事业单位贯彻落实全委会精神动态新闻。如此形成的强大舆论攻势,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形成了良好影响。

三、提升版式语言表达 形成特色与影响力

为了走出全国地市党报同质化影响,2013年3月,《包头日报》邀请《南方日报》美术总监赵小星,指导《包头日报》的第二次改版工作。3月15日,《包头日报》进行了全新改版。改版后,从内容到形式做了一些调整;一、二版集中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新增“旗县区专版”,集中报道旗县区动态;适当压缩了副刊版面,力求做到精致化、艺术化;精简了一些冗余元素,使报头变得更为清爽;版面留白也更加合理有序,使读者易读、悦读;集中设计了报花,使各版报花风格趋于统一。

第6篇

1 中国招标业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招标工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一个艰难的推行和发展历程。20余年来,招标工作已经深入固定资产投资的各个领域,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招标业曾经是一块肥沃的黑土地,招标机构像雨后春笋般出现。截至2006年底,山东省各类招标机构粗略统计不下400余家。其中具有国际招标甲级资质的单位有5家。如今,对招标机构而言,这块黑土地已开始向贫瘠转化。其原因有二:一是作物太密,空间不足;二是良莠不齐,无序竞争。招标机构必须建立应对的思想准备和有效的措施。

1.1 招标市场规则将趋于规范和完善

招标市场的进入需遵循一定的法规和具备相应的条件,对不具备条件或采取挂靠、出借资质证书等欺诈行为的,建立清出制度,逐步完善资质和资格管理。为保证各种市场主体在平等的条件下开展竞争,政府将制定更加完善的保护公平竞争的规则。

1.2 加强招标机构的管理与监督

对招标机构和招标投标活动必须实施监督,应设立独立的行政管理和监督机构,逐步将目前其具体的实物性监督管理转变为程序性监督,变事前、事中监督转变为事后监督,主要负责有关招标法规的制定和检查,负责招标纠纷的协调和仲裁,负责招标机构的认定等。

1.3 专职招标机构发挥作用的空间进一步拓宽

在我国,组建和发展专职招标机构是经历了10多年改革实践探索的结果,它是我国进口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改革一个标志。伴随着我国改革指导思想的转变,注重于搞活国有经济和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强调企业制度创新与政府职能转变,致力于各方面改革的配套推进,强调法制建设,力求改革方案制定与实施的规范化。

2 山东省机电设备招标中心提高竞争力的条件分析

2.1 有利条件

(1)国际招标业务优势。

目前,山东省机电设备招标中心每年的国际招标额仍占山东省国际招标市场份额的40%以上,连续多年国际招标业绩名列全国前三位。目前中心还是世行贷款、亚行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招标在山东省内的唯一授权招标机构。

从项目建设的程序上来看,进口设备的采购往往技术复杂,交货周期比较长,因此国际招标一般也是项目建设中最先启动的招标环节。中心在国际招标方面的优势有利于借助前期的国际招标为依托,进一步承揽后续的国内设备招标和工程招标。

(2)人力资源优势。

招标投标是一项具有高度组织性、规范性、制度性及专业性活动。山东省机电设备招标中心1988年成立,当时从经贸委、省内其他机关和各大国有企业抽调业务精英组建而成,这些人员均有着良好的知识结构和水平,是中心的骨干和基础。20年来,中心又陆续补充了拥有高学历、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目前的员工中80%具有中高级职称,大都成为招标行业的专家,为更好的开展招标工作提供了保障。相比其他许多招标机构的从业人员连短期的培训都没有经过,采取“师父带徒弟”的老式办法,边干边学,中心在人力资源方面优势明显。

(3)广泛的客户群和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山东省机电设备招标中心作为山东省内最早的专职招标机构,为山东省内的许多重大建设项目组织了招标采购,20年来积累了广泛的客户群。并且凭借着优良的工作水平和优质的服务,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力,这对于招标工作的开展有着很大的优势。许多新建项目的业主都是主动前来洽谈委托合作事宜,中心从而“被动”承揽了许多项目,而且在其他项目的招标工作竞争中,中心的品牌优势也是其他招标机构所无法比拟的。

2.2 不利因素

(1)体制问题。

山东省机电设备招标中心是省政府下属的正厅级事业单位,业务归山东省经贸委管理。长期以来享受机关事业的政策,行使部分管理职能;同时又参与市场竞争,作为一个企业进行运转。机关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和完全市场化的运作行为完全不搭配,也不符合中心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在内部管理体制上,延续了机关事业单位的传统,机构设置冗繁,办公程序复杂,管理效率偏低,综合管理部门、后勤部门对业务部门的配合程度不高。业务处室的分工不能动态适应经济发展水平格局,薪酬、奖励分配制度及比例也存在一定问题。

(2)招标项目结构问题。

在项目结构中,目前山东省机电设备招标中心的国际招标业务额约占招标总额的50%,而从山东招标行业整体分析,国内招标所占额度要大大高于国际招标。虽然国际招标的市场准入门槛较高,利润率也比较高,但是中心在国际招标方面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已经很高,取得更高的突破将会非常难。而国内招标作为整个招标行业的重心所在,中心长时间没有实质性突破,影响了的中心的发展和增长速度。

(3)信息化建设问题。

目前我国的国际招标已经建立了全国统一的招标平台,政府采购也建立了省级的招标平台,相信下一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招标项目实行电子招标。而山东省机电设备招标中心目前的信息化建设仅限于硬件的配置,而相关的软件以及信息管理系统还没有配套,并且作为山东省规模最大的招标机构,至今还没有建立自己的网站,这对于扩大中心的宣传和更好的开展工作是十分不利的。

3 山东省机电设备招标中心内部管理与改革方案研究

3.1 实行内部体制、结构改革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探讨体制改革的思路,加紧改制前的准备工作。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机制上激发企业的活力,同时在中心内部按照企业运作的模式进行结构重组,将各业务部门按照地域划分重新组合,所有人员实行竞争上岗,确定部门和部门负责人的考核指标,实行部门和工作人员的双向选择。没有竞争上岗的人员由中心统一安排,设立一年的考察期限。

3.2 调整业务结构

确定以国际招标业务为主向,大力发展国内招标业务,在内部分配政策上予以扶持,在国际招标业务保持稳定的增长的同时,国内招标业务量在中心内部所占比例实现较大幅度的提高,工程招标和政府采购等同步增长,使业务结构合理优化,为中心的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3.3 加强中心的品牌建设和宣传

在部门结构中,确定以综合部门为指导,业务部门为主要力量的项目回访制度,做到“事前提供咨询帮助,事中完善招标服务,事后加强回访联络”,切实从项目单位利益出发,做好全方位服务工作。做好开展招标工作国际质量认证工作,统一招标标识和着装,持牌上岗。确定各业务部门每年做一个典型项目,由综合部门统一整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中心的社会认知度、信誉度,使山东省机电设备招标中心不仅在山东行业闻名,而且争做全国行业内的先锋。

第7篇

要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要精讲多练、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更要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厚积薄发。

一、合理安排教学课程。

中专信息技术教学,开始阶段最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浓厚兴趣。兴趣是促使学生学习进步的动力,很难想象对信息技术没有一点兴趣的人能学好信息技术。

我们可以从学生感兴趣的简单易学的东西入手,如教学生做精美的卡片、带学生上网冲浪、学习五笔输入法、玩玩打字游戏等,但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哪些东西要求学生掌握,哪些东西只要学生了解。激起学生对电脑的浓厚兴趣,这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总之,开设的课程以要实用为主,少而精;至于教学方法,不必费时讲太多的理论,主要教他们操作的方法与步骤,有些教师抱着让学生深入了解的心态,结果理论太多,适得其反。

二、了解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

1.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智能水平、学习习惯、知识基础等,都是选择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在上课之前要对自己所带班级的学生进行深入了解,调查研究学生的这些特点,掌握实际情况。然后根据情况确定讲课的内容、重点和进度。这样有的放矢,因人而异,可提高教学的效率。

2.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使大多数学生习惯于以书本为准,以教师为准,学生的主体意识薄弱,求新、求异思想欠缺。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自己去发展知识,而不是停留在书本或讲课内容上。

3.教师要做的工作不仅仅是把有关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研究学生的认识规律,即他们是怎样接受知识的,怎样才能让他们更快更容易更有效地接受知识。只有知道了这些问题的答案才能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三、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优化教学过程。

1.构建专业领域主题知识网站,营造主动、自主学习的空间。

自主学习包括自主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材料、方式方法、检测和评定学习效果、自主补漏和矫正。学生是否能够自主学习,就要看教师是否能够根据学生学习水平的不同进行相应的指导。传统教学中,学生在校没时间自主学习,在家又缺少教师的指导,这种时空上的矛盾无法克服。网络教育的应用,打破了师生间的时空限制,使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2.注重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侧重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要求人才的培养更要注重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为培养适合企事业单位一线需求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十分重要。

3.注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分级考核。

为了达到“以学生为本”、“保底不封顶”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采取分班分层、合班分层等形式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并在课程教学中注重每个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为学生提供知识和能力拓展的空间。

四、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到实用知识。

1.实践操作边讲边练。

每当学习操作内容时,一堂课中我一般只安排10—15分钟进行讲解、示范。如果操作较难,讲解一个操作时就让学生同步操作,其后就是布置类似的练习让学生动手实践并且运用小助手帮助的教学方法,这样同学基本都能掌握所学的内容。有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适当调整讲课内容,精讲重点、难点、疑点,把时间更多地留给学生去操作实习。如果内容较简单,有时采用连续讲解后让同学自己完成任务,或者是采用自学的方式。这样每堂课讲授的知识学生们都能应用于实践并得到巩固,最终达到熟练掌握。

2.用比喻法让抽象的概念知识变得简单易懂。

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中各方面的知识错综复杂,丰富多彩,涉及许多具体的概念,学生掌握这些具体概念才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清楚、准确地讲述每一个具体概念,帮助学生搞懂每个概念的实际含义与引申含义,并且能够正确地区别这些概念,以及怎样灵活地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具体的、实际的问题。

五、定期举行信息技术应用活动,形成浓厚的校园信息化氛围。

1.安排班级年级内的活动。

在每单元教学结束时可以安排一些活动,用以巩固本单元学习的信息技能。

2.安排全校性的信息技术周活动。

每一学期安排一次大型的信息技术周活动,对于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是有帮助的。在活动中可以安排一些作品展览,举办一两次信息技术前沿知识讲座,组织一些信息技术应用类比赛,等等,形成浓浓的学习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的氛围。

3.重视兴趣小组活动的开展。

开展信息技术兴趣小组活动可以发挥部分学生的特长,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首先,我们应认识到信息技术类兴趣小组活动开辟了信息技术的第二课堂。其次,参加兴趣小组活动的成员是喜爱电脑的,他们渴望学到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兴趣小组学习的内容可以是课堂知识点的延伸、拓宽,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可以是学生下一阶段学习的内容,到时他们就能发挥小老师的作用。

4.经常展出优秀的作品。

利用校园网、橱窗等展出一些学生的优秀作品,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热情,给学生多一些展示才能的机会,在校内也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另外,为学生课外应用信息技术提供计算机及网络设备也是十分重要的。适当开放学校的微机室,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提供便利条件是非常必要的,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是有益的。

六、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学质量。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学的主要实施者,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手段。在培训内容上要以落实课程纲要为核心,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学习,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针对信息技术知识更新快的特点,要加紧执教教师的理论及实践培训,只有高水平的教师才能教出高水平的学生。

第8篇

关键词:高职高专 商务英语 实训模式 人才培养

Abstact:The author in this article sta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usiness English practical training model in senior vocational education from the textbook compiling, course development, teachers’ construction, teaching model and training mode combined with the question of business English training course. And it further demonstrates the plan of vocational business English personnel training construction.

Key words: senior vocational educationbusiness English practical training modelpersonnel training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高职教育是否可以健康发展,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人才培养的效果与市场需求是否符合。而人才培养的效果只有通过系统的专业实训才能得到保障。因此,各院校无一不大力发展专业实训建设。然而,作为文科类的商英专业实训环节整体则较为薄弱。因种种原因实训课程难以开发,实训基地难以建立,实训管理难以实施,从而,实训的内容也很难保证按计划完成。商英实训模式建设改革刻不容缓。

一、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实训课现状

(一)实训课程缺乏科学依据和有效手段。当前,能真正对商务英语实践技能进行综合训练的实训基地普遍面临经费不足、综合性不足而难以建设。而该专业学生实习很难能被公司大批同时接受,即使接受了所担任的作业也比较单一,偏向文秘类,商务综合技能并不能得到锻炼。大部分院校苦于缺乏适当的实训模式,其实训课程多采用商务英语考证培训、涉外秘书证培训等课程,而实训模式则多是学生个人参与企事业单位实习,没有集体实训规划及实训目标,更无从考察实训管理及实训成效。

(二) 实训课程缺乏专门教材,实训教师缺乏专业性。实训课程大多都缺乏专门的适合学生程度的实训材。实训教学内容存在随意性大,体系不完整等问题,学生对实训整体内容无法有一个直观的书面的把握等问题的产生。另外,实训教师一般是现有的专业课教师来担任,其所拥有的知识结构常常比较单一,无法满足商务+英语这样跨学科的教学要求,双师型教师的缺乏问题的解决刻不容缓。

(三)实训目标缺乏科学性,缺乏系统项目建设。实训教学环节质量高低关系我们高职教育的质量,所以实训环节的建设和实施就尤为紧迫。尽管有些高职院校也花财力物力和人力大力建设模拟实训中心,但多偏向于单项能力,而商英类实训总的来看仍难以实施,即使进行也多以考证培训为其主要形式。而对商务综合能力几乎未纳入考量,这正是由于实训环节缺位造成的;而这对商英专业的健康发展、人才培养目标的真正实现都是极为不利的。

二、高职高专商务英语实训课的必要性

实训教学是高职高专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实践技能的重要途径,是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应用型英语高级专门人才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同时商务英语本身就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如果没有大量的实际操练训练,就容易偏于理论并失去其应有的实践性意义。相反,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训,在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不把外语作为一门语言来学,更不作为一门学问来学,而突出实际技能的培养。学生置身于现实的工作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快地提高高职商英专业学生的实际使用英语去从事涉外商务活动的能力,从而达到增强其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总的说来,实训不同于一般课堂教学,它让学生接触到多种形式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方法,运用新的软件系统,新的学习平台,加大对学生的感官刺激,使教学更多地体现趣味性、形象性。

三、高职院校商务英语实训课对策研究

(一)以项目为引领带动商务英语专业实训建设

项目设计是商务英语课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指在该课程学习结束时进行,旨在帮助学生运用商务英语课程教学中获得的认知及习得的能力在模拟或真实的商务环境中独立设计实施项目,该项目设计的实施集中体现了“三结合”的教学理念(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与该专业的教学有效结合、将单元化和个性化教学有效结合、将职业内涵目标和专业素质教育有效结合)。以项目为引领带动商务英语专业实训建设对于商英实训模式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加快实训教程教材编整、加快双师型专业队伍建设

实训教材应打破学科课程限制,以工作任务模块为主要引领;并且要突出行业特点,与市场实际相结合。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商务英语理论的研究者,而是旨在培养“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教师是构建以能力训练为核心的教学模式的主体,是教学改革的主要策划人和直接执行者。高职院校首先应从政策上给予支持,集中校外专家、行业兼职教师和专任教师的共同智慧,建立了一支具有“双师”结构、校内任与行业兼职相结合的教学团队。校外专家可以由来自兄弟院校同类专业的专家和相关行业的高级管理担任。企业高管可以在人才培养规格的设计、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分析及教学内容的安排方面能给予建设性的意见。

(三)加快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要按照交易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紧密联系社会实务部门和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新模式,学院提供场地,充分利用和发挥社会物质资源和智力资源,教学活动过程和专业岗位实践活动相结合,实现“双赢”和共同发展。推进校外定岗实习力度,使校内实训、校外定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笔者结合当前商英实训建设的缺陷,从教材、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师资建设等几个方面对高职商务英语实训模式的建设进行了初步探讨。商务英语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训作为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总结和推陈出新。

参考文献:

[1]陈静.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翻译实训课程研究 [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7).

[2]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

[3]薛超. 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项目设计实训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第9篇

一、 确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是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的迫切需求而产生的,是为社会的职业活动直接服务的,教学就应该紧贴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学科教学目的不再是理论体系或专业技能体系的要求,而是就业岗位的要求和职业素质的提高。教学计划的制订和课程的设置,要从理论为主逐步向实践为主转变,要紧紧围绕市场需求不断的更新。课程体系的建立、教学计划的制订、实施,以及教学过程的组织,都要体现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征,并根据计算机专业发展的特点和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要及时做出动态调整。只有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去适时动态调整课程体系,才能增强学生对于市场的适应能力,职业教育才能办出活力。

要掌握市场需求和行业技能要求就必须采取“走出去” 的办法,建立毕业生跟踪制度,深入到市场和用人单位了解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特点和行业技术领域、职业岗位与课程设置的实际衔接的紧密度为主要目的,重点围绕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度、与岗位的符合度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符合度,为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制订提供依据。在深入行业企业开展调研的同时,要积极寻找项目(课程)开发、订单培养、专业共建、实践教学等方面的合作伙伴,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工作。

课程体系的设置强调以市场为导向围绕职业岗位需具备的能力进行设置,同时它必须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学生既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承受对象,也是改革的利益主体。教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更有效的帮助学生成才。只有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性,认真研究学生的需求和身心发展规律,将以市场为导向和学生为主体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确立科学的课程体系。

二、 加强职教“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目标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否能保证人才的培养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要达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师既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具有熟练的专业操作技能,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又能胜任实践教学,也就是能够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的“双师型”教师。现有的教师队伍不能完全符合这一要求,学校不可能因此而对教师进行调整和大量调入,这就要求学校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的自身建设,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训和培养。

现有的专业课教师并非专业理论知识不足,而是技能意识不够,缺乏行业岗位的从业经验和项目开发的实战经验,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节。职业教育需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提高师资综合素质的培训计划,对于所有教师以校本培训为主,积极开展以骨干教师为重点的全员培训。重点建设的专业要有步骤地安排教师“走出去”进行校外进修和培训,安排一定时间的专业调查和实践,了解行业的技能需求,提高教师的技能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不同层次的培训,提高现有教师的专业实践意识和能力。

同时,要广泛吸引企事业单位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行业一线有特殊技能的人员“走进来”到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让他们对学生实操训练进行指导,或对某一类技能型操作进行专业性指导,这样的聘用还能起到带动本校教师的作用。 只有这样逐渐建立起“双师型”教师队伍,才能保证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与以往的学习经历相比较,学生进入职教后学习目标转向了就业,他们接触的是一个全新的专业,开始时都有一定的兴趣和学好的信心,但由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滑坡和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如果无法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段时间后就使得不同程度的学生产生不同的变化,甚至失去了对课程的兴趣。如果采用传统单调的教学模式,单一的教学手段,不仅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影响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以理论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而学生的思维方式正处于发展阶段,这样的教育模式忽略了学生潜在的个性差异,阻碍学生探索思维的发展,学生在课堂上基本上是处于被动的,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正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对待,不仅仅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理论知识,而且还要使学生学会一定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索性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课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制订教学计划,整合并重构教材内容,以职业岗位和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为参照系,以工作过程为主线对教材内容重新进行序化,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结合计算机专业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原则进行教学设计。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既不能一带而过,又不能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否则,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职教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应以技能教育为中心,必须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来进行课程和教学设计,要体现技能教育的特征。要保证理论教学的同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实践教学中要注重技能目标设立和确立具体的操作任务,建立学生实践操作档案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使学生真正在操作中培养能力提高技能。强调技能教育并不是放弃专业理论教学,计算机专业的技能是建立在一定理论基础上的,没有专业理论的支持技能就失去了其支撑的基础,但仅仅只重视理论知识的教育又与我们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相悖。所以,在职教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既要注重理论的讲授,同时又要加强实践教学。教学模式的改变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协调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只有将理论教学与技能培养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真正的技能型人才。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都能按照自己个性特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这样使每个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方式改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需要先进的硬件设施进行支持。否则,科学的教学方式将无法实施。

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将各种电教、网络设备的功能充分应用于教学,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学习环境。比如网络技术的应用,将计算机教育转化到网络中去,将每节课教学内容和从internet上收集的相关资料制作成网页放于校园网上,让学生能在课余时间去利用等手段。这样不但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计算机的作用,还能在学习的同时熟练掌握我们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具体的教学活动,如批改学生作业,讨论答疑,提供查阅的信息资料,都可以利用网络,使时间与空间搭配高效结合,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高效快捷的学习平台,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强化教学效果。

四、 改革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创新潜力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大多数职教计算机专业的考试,仍然采用“笔试”的考核方式且理论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考核内容完全取于教材,只考共性的、统一的知识技能,加之计算机课程的实践性很强,“笔试”考核方式无法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所以考试的实用性就大打折扣。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在教学的考核方式上进行修正,采用一些实用的考核方式,让考核的方式多样化、个性化,让考核真正适应学生、适应行业就显得十分必要。因此,考核方式必须进行改革和重新设计。

职教计算机教学考核应注重过程考核和综合能力,特别是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估。一方面,采取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根据不同的技能模块和等级模块采取上机考试、操作考试、专题制作、实结报告等考核方式测评学生的成绩。考核的内容不能完全依附于教材,要与行业需求和岗位能力结合起来,使学生了解行业需求掌握岗位技能,真正能学以致用。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参加国家计算机水平考试、信息技术认证资格考试、职业资格考试、各IT 厂商的专项认证考试。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以此评定学生的成绩。

第10篇

1.1自卑心理比较强

高中毕业生的向往就是进入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大学学习,而去什么样的学校则由高考成绩决定。高职学生进校后与周围的本科生相比,总会有一种无形的自卑感,情绪低落,且情感敏感、复杂。这是因为大多数的学生认为与本科生相比,自己没有学历上的优势,是现实教育等级划分造成的。

1.2盾心理比较强烈

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也曾在高中时期奋斗、努力过,但高校录取分数线是入学门槛,其结果让父母和他们都难于接受。大学入校后,理想中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与现实校园硬件设施不完善的差距,大学无忧无虑的生活和开放式管理模式导致学生不适应,身心发展不平衡,思想情绪波动较大,孤独感与融入大学生活的矛盾,梦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

1.3学历低,就业艰难

面对高科技、高学历人才的用工要求,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历成为阻碍就业的门槛。在强调能力、强调科技、强调金钱的现实社会中,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的他们有着比其他人更强烈的成功欲望,在无钱、无权、学历低的找工作大军中,在企事业单位中找到一份适合自己工作的机会大大降低,就业与择业难让他们提前体验了职业生涯规划的困惑。

2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体育学习

2.1高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功能

大学《体育与健康》包括体育运动与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对基本的体育技能作了详细的描述,使学生在了解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体育运动、体育锻炼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在运动中提高身体机能,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就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大学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2.2高等职业学校体育课内容

大学体育课把握“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能力本位教育理念为统领,开设的课程内容包括运动生理学、营养保健、足球、篮球、排球、田径、健美操、武术等常见体育项目,引入以陀螺、户外运动、高脚竞速等为主的新兴体育项目。按照《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分4个学期介绍各项目比赛规则和动作技巧。

2.3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体育学习形式

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对于《体育与健康》公共必修课程重视不够,主要学习渠道以课堂学习为主,课余时间偶尔参加体育类社团、学校组织的运动会或主题性体育活动,课外锻炼的理论知识掌握不多,空闲时间自主学习、自主锻炼较少,很少有学生记录课堂笔记,课后更无预习和复习,与其他专业课相比,无论是时间还是金钱花费都很有限。

2.4高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教学方法

现中小学生普遍提倡“赏识”教育,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孩子们在点赞声和家长的呵护中成长。而这些孩子在高等职业学校中一旦受到老师或家长的批评,后果不堪设想。在我们这个信奉了几千年“棍棒下出孝子、严师出高徒”的教育理念中,学校的教学方法在所谓的压迫式教育、赏识教育等多种教育理念中徘徊,各高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各有千秋,大多只能根据学生身体素质情况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减小动作难度,按照学生情况分组教学,教师多做示范讲解,最终使学生身体素质基本达到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

2.5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喜欢的体育项目

在高等职业学校开设的常见《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田径、拓展训练、球类和操类项目。其中学生比较喜欢传统轻松的篮球、羽毛球和乒乓球项目,对运动量大和协调性有要求的健美操、排球和足球项目学生选择较少。

2.6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

《体育与健康》课程在高等职业学校一般开设两年,学生要通过课堂教学、课外体育锻炼,身体素质测试达到国家规定要求才能获得相应学分。对于95后的大学生来说,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和运动的天性不是很明显,部分学生为了获得学分才参加活动、锻炼,很少有主动参加课外活动锻炼身体、提高运动技能,更有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只是为了消磨时间。

3激励教学法的途径

激励教育就是教育者在充分挖掘学生闪光点的基础上,应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通过激励、唤醒、表扬和鼓舞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克服优缺点,正确看待问题,健康地成长、成才。

3.1榜样作用,带头学习

高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和班级体育委员是班级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不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作为体育教师应多组织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多关注体育运动规则、裁判动态及国家对体育课的政策法规,在学校内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课堂上多做示范讲解,体育教师时刻在服装、品格、专业技能、涵养上注意自身的形象。

3.2树立典型,确定目标

先进人物言行具有导向性,以先进人物为榜样激励大学生,对优秀生进行表扬,对大学生进行正面教育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能起到立竿见影的示范作用。体育教学中发现有体育特长、对动作掌握较好者,可以作为典型让其他同学模仿学习,让他一对一帮助其他同学。相反,如有调皮捣蛋者,教师也要主动引导学生,多与他们交流,给予帮助,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肯定。

3.3应用网络,多渠道开展教学

网络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库,它所实现的是信息共享,在教育领域中,网络学习成了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网络信息更成为教育的主要资源,体育教师把传统的、静态的书本内容转变为由声音、图像、文本等构成的动态画面,并通过互联网使教育内容信息化。体育教师利用网络,建立信息群,通过网络视频学习材料,让学生能在休息之余,通过手机、电脑反复观看视频,普及观看比赛的赏识能力,使教学过程的教学效率最大化。

3.4挖掘大学生的特长,实施情感激励教育

高等职业学校体育教师要充分挖掘各大学生的特点,对每个学生做到因材施教,对学生的成绩和进步加以肯定和点赞,时刻观察他们所取得的那怕是点滴的、微小的变化。在课堂教学环节,体育教师要多提供让他们展示特长的机会,对动作掌握较慢者进行反复的疏导和练习,争取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积累自信走向成功。

3.5制定目标,成为学生的导师

高等职业学校教师有义务和责任对学生做好教育和帮助。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学生也可自行制定学期学习计划,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内容进行学习。学期末,教师对照学期计划和学习过程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打分。

3.6加强大学生之间的合作,实施竞争激励教育

由于各大学生的先天身体素质、教育影响和主观努力程度的不同,同一个班级的大学生在学习上会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应从实际出发,课堂教学中实施有差异的分组、分层教学,形成敢、忙、帮、超的学习氛围,适当安排以5~10人为小组开展教学比赛,检验学习效果。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培养大学生适应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的需要。

3.7教师要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第11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培训管理 课程建设

一、《培训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材结构趋同,内容与实际有较大脱节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有关培训管理方面的高校专业教材结构都有较为相似,多是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或培训部门为主体的视角出发,围绕着这些相关部门人员日常培训工作的主要流程(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拟定、培训组织与实施、培训评估等)而展开阐述。然而,随着培训实践的快速发展,培训早已突破企业组织的界限,演化成一个新兴行业,大大小小的培训组织、拓展机构、管理咨询公司以及独立于企业经营实体的企业大学(或学院)的涌现,使得培训管理的内容呈现越来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局面。因此,一方面,除了各型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或者培训部门以外,以上诸种培训机构也将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未来就业的途径;另一方面,当涉及到课程外包或者要聘请外部培训师时,企业培训部门也免不了要与外部的培训机构打交道。因此,现有的《培训管理》课程结构与内容难以让学生了解企业培训相关工作的全貌,因而需要进行一定的扩展和充实,以填补与学生未来面对的工作实际存在的鸿沟。

2、缺乏有效案例,学生无法进行知识贯通

在现有的《培训管理》教材中除了内容和结构滞后于实践发展之外,缺乏有效的课程案例也是不容忽视的缺点。其实,诸多教材中并不乏大量有关培训的案例,然而这些案例绝大多数是国外知名企业的培训实践,缺少真正有效的国内案例。而且这些案例要么内容陈旧,要么介绍不深入,很多时候只能作为课程理论知识介绍部分的点缀和辅助,起不到案例教学应该起到的作用。在这些案例中,虽然介绍了很多公司的培训实践,但看不出有何差别和特色,没有梳理出共性,也没有总结出差异点,既无法让学生对课程相关知识有更好的学习吸收并进行知识的贯通,也无法让学生受到深入的启发。

3、以理论讲授为主,缺乏实践演练环节

相比于学生1―2年级所学习的专业基础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3―4年级所开设的课程则主要是围绕专业所需要掌握的技能而展开的。例如《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工作分析》、《招聘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以及《培训管理》等。这些课程应该更为侧重于加强学生专业实践的锻炼和实际技能的提升,然而目前部分高校由于对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问题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安排不够合理。例如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偏少,一般仅占总课时的10%左右,实践教学的内容比较单一,主要以论文和调研报告为主,相当部分的论文和调研报告也是谈理论多,联系实践较少等。以上这些缺失在《培训管理》课程的实施中也难以避免,这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学习完了以后对于怎样有效地开展企业培训工作仍感到茫然。

4、评价形式单一,缺乏激励性的考评方式

我国学生长期以来养成了被动学习习惯,过度依赖教师的资讯传递,缺乏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的动力。虽然高年级的专业核心课程应该更加强调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提升,但是对于学生学习的成效考察较困难,占主流考察形式仍然是卷面考试。这不仅错误强化了学生对课程知识内容的记忆,也不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和未来就业竞争力的提升。而且高年级的大学生自主意识更强,仍然趋同于大一大二的授课方式和考核方式会弱化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出勤率。因此,作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培训管理》课程也亟需开发出务实新颖的考评方式,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与学习动力。

二、《培训管理》课程建设的探索

在对《培训管理》课程以往教学中存在主要问题的思考与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所在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建设实践,本文从教学结构与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对《培训管理》课程建设实践进行了总结与分析。

1、以学习需求出发,建构课程结构与内容

高校的课程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应该满足学生专业学习的需要,而对于不同性质的专业显然学生学习的需要是存在差异的。例如理论性学科教学的目的可能更多在于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与分析能力,而类似人力资源管理这类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则应该更加侧重于提升学生实际问题的诊断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然而,长期以来各高校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仍较为侧重理论的学习,学生所学习的内容仍然是以现有的教材为根本,这使得学生所学总是与现实实践存在一定的差距,专业技能无法得到较好的锻炼。例如学生学完《培训管理》课程后,对相关的培训理念与企业培训管理流程等知识点可能记的非常清楚,但是对企业培训的实际操作仍感觉无法上手,所学的内容没有落到实处。企业的培训工作是一门专业性质很强的工作,不仅涉及到企业宏观层面的培训需求分析、计划拟定、组织实施与评估,更需要培训课程资源、培训师资源的配合。这就要求培训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对培训这项业务工作本身有深入的理解,甚至有时候培训管理人员也要担当培训课程开发与培训实施的工作。由此可见,企业培训管理的基础在于培训,如果对企业培训如何做都不甚了解,是无法对培训工作进行有效管理的。只有对企业的培训工作做到从全局到局部到微观的全方位理解,才能最终有助于企业建立良好的培训体系。基于以上分析,在分析以往相关课程教材与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对企事业单位的培训经验,构建了如下《培训管理》的课程结构,并在不同部分侧重于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达成最佳的学习效果。由表1可见,该《培训管理》课程增加了培训管理理论基础以及培训师及培训课程开发实务,并极大地加强了学生课程实践部分的比重。

2、以有针对性的案例作为课程学习的导引

相对课程其他部分的内容,传统的培训管理流程的内容往往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他们没有真正做过企业培训,对企业的培训流程没有丁点感性认识。与此同时,培训管理的四大流程其实构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培训环”,而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为了填充学生学习的内容,在各个流程中往往添加了很多与之相关的内容来组成教学内容,这一方面使得某些流程的内容与其他流程的内容分配不均匀(例如往往把各种培训方式与方法放到了培训的组织与实施部分,因而这部分学习内容相对较充实,而培训计划拟定则显得内容比较单薄);另一方面也人为的割裂了学生对各流程之间内在紧密联系的认识,不利于他们从整体角度看待企业的培训管理实务。因此,一方面为了强化学生对整个培训管理流程的认识,将这部分课时精简到12学时,同时又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效率,在每一流程的学习之前,采用了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是指在教新的学习材料之前,先给学生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新知识更抽象、概括和综合,并且能清楚地反映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与新学习任务的联系。每章学习前,教师选择了一个非常有针对性的案例作为“先行者组织者”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启发其建立起所学内容与前后内容的联系。这些案例经过教师的编排,内容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能让学生很快进入案例所描述的情境,并作出一定的分析和判断。例如在讲到培训需求分析时,以一个公司对某一高级工程师外派培训失败的案例引入,对于这个案例学生都能回答一二,但是教师在点评时应将学生的回答及关注要点导入该公司的培训需求分析的失误上来,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并建立如下重要的职业理念“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的首要环节”,“好的培训需求分析将使得培训成功一半”。又比如在讲到培训组织与实施时,以某公司内部培训的一节课的现场情况描述引入,教师在点评学生回答时也应引导大家认识到培训计划在实施中出现不符合预期的情况需要随时进行培训的纠偏工作,虽不再能达到最初的设想,但能将企业的培训投入风险降到最低,而将培训收益扩展到最大。从学生的课堂反馈来看,这些先导性的案例使得他们对下面要学习的流程及其重要性建立了很好的观念固着点和学习兴趣点。

3、以理论讲授为辅,加大实践环节的力度

虽然在课程的概述与理论基础部分,都还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但是除了这些进行知识铺垫的部分外,整体看来本课程更强调和强化学生培训及培训管理技能的提升。因此,相比于以往加大了实践环节的力度。因为知识的学习可以靠听课和复习记忆来实现,而技能性的学习则只能靠更多练习,正所谓想学会游泳还是需要下水去练习,而不能光说(听)不练。例如在培训师及培训课程开发实务部分为了让学生更深入理解针对企业成人学员的学习特点,必须以学员为中心,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加大课程的互动水平,分别设置“最能代表我的动物”、“泰坦尼克号”、“解开千千结”等管理游戏以加深学生对培训方法的使用过程及适用范围的理解。

4、建立以提升专业技能为目标的考评方式

为了突破以往课程考评方式的局限性,加强学生对培训管理技能的练习与掌握,课程结合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的思路,将学生的课程实践演练成绩计入总成绩的40%(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这种考评设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知识学习与技能演练的兴趣。在课程实践演练环节,将全班同学分成六个团队,并提供六个通用管理能力培训的课程题目供其选择,每个小组选择了一个课程题目后就以组为单位展开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工作。具体实施时,要求每组内再划分为四小组(每小组约三人),并各自承担不同的任务,见表2。每个小组推选一位组长,由组长全盘统筹活动。为了能更加全面客观的考察各组学生参与课程实践的成效,教师对小组演练的评估再细分成对现场授课效果、小组评估报告、课程资料包三个方面评价,并分别设置40%、30%、30%的比重。其中,要求各小组所提交的课程资料包至少包括课程大纲、讲师手册、学员手册、演示文件、评估工具(以及评估的报告)等资料。以上课程演练各环节的设定真实的模拟了企业培训以及培训管理的各项实践活动,有助于让学生获得企业培训管理工作的感性经验,并总结了其中的经验和教训,从而能够对前面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得到更加深入的理解。此外,虽然小组内分工明确,但是小组任务的整体性又决定了所有组员必须相互支持与配合,有助于提升学生团队合作与沟通的能力。

三、进一步完善《培训管理》课程建设的建议

虽然《培训管理》课程的改革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果,但从学生的改进建议以及教师课堂实践中的体验与课后的反思来看,仍存留如下问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1、进一步加大参与性、体验性的课程内容

课程中增加了很多学生参与性与体验性较强的环节,例如案例研讨、管理游戏以及培训课程的实际演练等,学生反馈从这些实践的参与环节收获很多,但是与企业丰富多样的培训方式与活动相比,这仍是不够的。为了更加增强学生的参与性,使其获得更多企业培训的感性经验,未来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加大参与性、体验性的课程内容,比如角色扮演、行为模仿以及拓展训练等。与此同时,在实施这些活动之前,教师需要加强与学生对活动目标的讲解和沟通,活动实施之后,教师也要就活动中好与不好的地方进行点评,唯其如此,才能让学生对培训中安排活动的本意有更深入的理解,以避免学生走入“为了活动而活动,为了互动而互动”的培训误区。

2、进一步完善课程实践环节的组织与管理

虽然课程的活动安排与实施较为顺利,但是实施过程中仍旧暴露了一些安排不当的地方。例如在开展“解开千千结”等活动时,发现现场的场地不够大,无法较好的实现游戏的目的,而学生在进行培训实践演练时,由于一般教室的课桌比较固定,无法实现企业培训中多样化的座位安排。未来《培训管理》的教学中可以在专门的企业培训模拟教室中进行,并配备更多优良的培训设施与活动材料。

3、进一步加强与实际工作的过渡

绝大部分学生认为课程结构简洁清晰,内容安排循序渐进,并且通过课堂培训的实践演练环节,能够使自己对企业的培训活动有深刻的理解。然而光靠课堂的讲解与实践仍旧无法完全领略各型组织严谨务实的培训管理流程、丰富多样的培训方式与方法,以及培训管理实践中的难点与操作策略。因此,未来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的联系性。例如可以聘请企业负责培训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来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座谈,使得学生能更加深刻的理解企业培训的重要意义,并能更好地将所学转化为所用。

(注:本文系华侨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资助,项目编号:NO.09BS604。)

【参考文献】

[1] 钟和平: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4).

[2] 马万民:高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2008,27(4).

[3] 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第12篇

一、工程招投标和物资采购方面情况

根据实际,所有交通工程建设项目工程及大宗物资采购和对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严格根据《物资采购和建设工程招标管理办法》、《基建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补充规定》等相关制度执行,工作规范,程序严格,加强了监督,做到的招投标及物资采购工作公平、公正,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员廉洁廉政,有效地降低了经济成本,对预防经济违法违纪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1、工程招投标要严格按照《xxxx建设项目公路工程招投标流程图》的流程操作。交通局纪检组及监察对招投标进行全程监督。纪检组及监察室通过将公布招投标投诉电话及电子信箱等方式,加强了招投标工和的监督。

2、与承包人鉴定建设合同严格依法招投标,在选择合格的承包人的基础上项目法人应按照《招投标法》、《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在不违背招标文件实质性内容的前提下,本着实事求是、科学公正的原则,就招标文件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合同谈判的形式,协商一致达成共识后签订合同协议书。合同按照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订立,招标人和中标人没有出现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得其他协议。

3、交通工程建设项目公开招投标确定中标单位后,建设单位和中标单位及时带有关手续和中标通知,双方单位法人、委托项目管理人(即项目法人或项目经理)到xxx纪委监察局,进行廉政谈话,并签订《建设工程廉政合同》。

4、严格基本建设程序,公路建设及招投标从业单位和人员的管理行为规范,更好地促进了交通工程建设市场体系,提高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进一步加强了交通建设市场的监管。对工程建设项目实行了“黑名单”制,对违反规定的坚决记入“黑名单”并严格依法处理。

5、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物资采购内部控制体系的审计监督健全。建立了科学、有效的物资采购管理制度和运行体系。对体系中的关键控制点要重点关注,建立相互协调的岗位职责,建立和完善物资采购管理的决策制度、报价制度、采购制度、验收制度、付款制度、监督制度。使采购部门、保管部门、使用部门相互控制、相互制约、明确职责、规范流程,增加透明度,为专业管理和审计监督提供有效的工作平台,实现廉政的目标。

6、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物资采购合理的综合平衡采购计划的审计监督。重点审查交通工程物资采购计划的编制依据是否充分,有无相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其中物资采购的范围、规模、数量、品种、金额、有无超标采购或盲目采购情况;特别是新建项目是否立项、有无计委或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物资采购资金来源是否合法、合理、有无挤占挪用情况;是否遵循法定程序办理相关手续,有无随意调整采购计划情况。通过巡查了解,采购计划平衡监督到位及时。

7、物资采购招投标环节的审计监督到位有效。一是审查招标程序的合法性审查到位。充分的好了招标准备工作。对招标准备阶段,应审查招标项目的手续,资金落实情况,招标所采用的形式,是公开招标还是邀请招标,审查招标内容的合规性、合法性以及招标方式相关规定的一致性审查到位。及时审查招标文件的完整性。招标文件是评标及签订合同的依据,应审查招标人是否按规定编制了招标文件,是否了招标公告或发出招标邀请书,招标文件中所列示的有关评标要求及评标标准的合理性、规范性,招标文件与招标通知书的一致性。同时,严格供应商准入资格,对供应商的供货、售后服务、注册资本等综合实力进行分析、审核,符合条件,并经实地考察后给予准入资格,进入供应商数据库。审查标底价的准确性。标底的制定是招投标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中标与失标的主要换算量标准,价格的竞争就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因此,标底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招投标过程的公正性,影响竞标、评标的准确性。

二是审查开标的严密性到位。开标重点审查投标人的资质进行符合性审查,审查标书的密封完好性、有效性、标的填写格式、标书的递交时间。同时要审查开标程序的规范性,所有标书必须在纪检监察审查及相关部门人员的监督下当众开启。评标小组的组建必须在招标评委库中,评委采取随机抽签方式临时组建,评标委员会组成专家是否在5人以上且为单数,其中技术、经管等方面的专家不得少于成员总数的三分之二,评标委员会组成人员的资格是否合规。

三是审查评标办法的合理性到位。评标的审查,是招投标审计监督的重中之重,这一过程应根据招标项目的不同类型,重点审查评标的内容,评标的依据,评标的方法和评标的过程,应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评标过程平等、公正的对待所有投标者,评标方法和投标报价应采用合理性和科学性,评标过程应保密,不受外界干预,杜绝人为原因造成评标不公平现象。一般采用最低价格中标原则,竞争评标的结果就是质优价廉者中标。但同时注意是否存在投标单位相互串通,抬高价格,共同作弊的现象。

四是审查定标的合规性到位。定标是招投标双方相互选择的结果。中标结果是以签订合同来约束双方的行为,通过严格的履约执行完成标的,从而实现双方的希望目标。定标审查的主要是经评审小组按照法律程序和评标的条件与标准,研究确定的中标单位与招标履行合同订立之前的手续办理过程。审查定标程序、方法的合规性,切实做到优价中标,使定标价格既符合市场行情,又符合交通工程物资采购的效益目标。

五是审查合同条款的完整性到位。采购合同是明确采购单位与供应商双方权利和义务的重要载体,如明确双方的权力和义务,双方必须认真签订采购合同。在审查采购合同时,要认真审查合同条款是否完整,条款中金额、品种、规格、材质、数量、质量、价款、交货时间、付款方式、付款账号、交货地址、运输方式、结算方式、售后服务、采购方式、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赔偿规定等各项内容是否准确。招标文件和询价书是否一致。同时对合同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审计,查实合同的执行率,检验合同交易的经济效果,总结合同管理中的经验和不足,强化合同管理,规避交易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二、转包分包方面情况

交通工程层层转包分包控制不严,容易造成工程质量难以保证,施工安全难以保证,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难以保证,交通系统干部的廉洁自律与队伍形象更难以保证,造成各种工程质量低劣、拖欠民工工资、商业贿赂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纪检监察巡查组通过对各工程项目的实地查看及走访调查,各工程项目对转包分包控制严格,无转包分包现象。从以下几方面有效控制了无转包分包现象的发生。

一是加快交通建设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对参与建设的企业事业单位进行信用登记和信誉评价,对社会公布;二是进一步完善项目组织管理实施方式,加快推进设计施工总承包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的试点工作;三是进一步引导和培育工程分包和劳务市场,严格资格准入和登记制度,严格企业资质的评审;四是进一步推进监理制度改革,完善监理责任追究制;五是进一步强化行业协会在引导企业诚信自律、创建健康行业文化等方面的职能,促进企业自觉抵制转包和违法分包。六加强对领导干部及工作人同的管理。对利用职权指定转包、分包的交通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和项目业主单位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无论是否获利,均按照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对涉及转包、违法分包的施工企业要按有关规定责令改正,处以罚款、降低资质直至吊销资质证书等处罚。同时违规企业和人员将记入“黑名单”,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其进入交通建设市场。构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设计变更方面

1、工程设计变更控制严格。一是设计变更意向文件上报及时。做到未经书面同意擅自对工程内容(抢险工程除外)进行变更且实施者,其实施部分的费用由实施者承担。如最终变更方案未能通过,则必须将已实施的内容恢复原设计,全部费用由实施者自负。二是每一项设计变更(包括重大、较大、一般、小型设计变更),从变更意向的提出到现场的勘察,方案、费用的确定、以及所有相关会议召开的全过程,组织者都及时通知各相关从业单位的合同部派人参加。各级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项目执行办的合同部负责人或派出人员应按时参加。三是施工单位在收到设计变更图纸后要尽快编写上报设计变更费用文件,如超出设计变更费用文件的上报时限而不上报者,施工单位要按批复的方案来实施变更内容,但费用由施工单位自已承担。四是做到设计变更费用文件的上报要准确,且资料、签字真实齐全,需要实际测量数据来确定变更工程数量的,承包人及各级监理机构要有各自独立的变更前、后相关的各项测量、试验的实测资料及图片,文件中还必须有各自独立的变更工程数量计算及变更费用计算。施工单位缺少部分或全部实测资料,无法证明变更后数量来源的,则该变更虽已成立但费用由施工单位自负;如果各级监理单位缺少部分或全部实测资料而无法证明变更后数量来源的,则依据项目办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2、设计变更程序规范。一是各级监理单位收到设计变更费用文件后,要在审核或审批时限内处理完毕,如超出审核或审批时限没处理完者,将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罚。二是对于所有与工程数量有关的变更,必须有设计单位出具的经设计单位签字并加盖变更设计公章的标准的变更设计图纸,且图纸中必须有变更后的工程数量。三是设计变更图纸要求签字齐全,且有设计单位的变更设计图章,签字盖章不全的则被认为无效图纸,不予接收。设计单位接到变更设计通知后,应在《自治区交通建设管理局交通建设工程设计变更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规定的时限内出具变更设计图纸,超出规定时限未交付变更设计图者,将依据相关规定对设计单位进行处罚。四是施工单位不得对取消和减少费用的变更项目久拖不报。各级监理单位可依据有关文件和会议纪要,在各自允许权限范围内,对减少费用的变更可直接下发变更令。对超出权限以外的变更可代为办理费用变更相关手续后上报。

四、财务管理及资金拨付方面

1、进一步提高建设单位财务管理的意义和指导思想的认识。明确建设单位财务管理基本任务在政府工程建设中,建设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方针政策,依法、合理、及时筹集使用建设资金;做好基本建设资金的预算、编制、执行、控制、监督和考核工作,严格控制建设成本,减少资金损失和浪费,提高投资效益。

2、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降低建设成本,杜绝浪费与腐败的关键。制度不健全。把关不严,就有可能增加建设成本,甚至给腐败留下空间,给国家造成不应有的财产损失。为使财务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理可依,违规必究,围绕科学,规范,透明,优质,高效管理政府工程的目标,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仅包括财务审批制度、财务保管制度、费用报销开支内部制度等日常管理制度。

3、及时筹措建设资金,保证工程用款。交通工程式建设单位根据政府下达的年度项目建设资金计划,深入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及时筹措项目建设资金。建设单位应及时向政府计划部门反映建设资金使用情况,做好项目建设资金计划的申请工作,落实资金来源,确保工程用款。

4、加强工程款支付的审查工作,推进财政直接支付制度,保证专款专用。一是财务人员在审查,办理工程款支付时,应充分发挥监督、审核把关的作用,不仅严格按照合同规定,还必须依据由项目负责人、监理单位签字确认的工程月进度报表反映的计量情况审核办理,以免超进度支付工程教。二是财政直接支付是指,由财政部门开支付令,通过国库单一帐户体系,直接将财政资金支付到供货施工单位帐户。

5、资金拔付严格。在交通工程建设项目中,各项目资金拔付严格按制度进行,严格按合同约定拔付到位。对工程建设过程出现的问题,依合同严格执行到位。

五、廉政合同执行方面

为避免“豆腐渣”工程,防止“工程建起来,干部倒下去”的现象发生,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坚持工程建设和廉政建设一起抓,质量责任和廉政责任一起担。在交通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全面实行了工程建设合同与廉政建设合同同时签订、同时检查、同时验收的双合同制度。为了严格履行廉政合同规定的条款,达到廉政合同的要求,交通工程建设管理局建章立制,加强学习,努力提高廉洁自律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严格依法办事、按章操作,主动接受地方政府、新闻媒体、纪检监察部门及上级领导机关的监督。及时总结、分析廉正建设工作开展情况,扎扎实实地把廉政建设引向深入。

1、加强制度建设,狠抓源头控制。各工程建设开始前,交通局与局机关和各代表处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把工程建设质量和廉政建设,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行目标管理,预防腐败现象发生,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从而使工程建设管理系统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各代表处也未雨绸缪,均制订了党风廉政建设具体办法或条例,并公布上墙,经常组织职工学习。

2、注重预先防范,全面推行监督关口前移。一是抓岗前培训,筑牢思想防线。在年度工程建设全面开工之前,长江建管局都要抽出时间,对建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做好思想发动工作,强调在抓工程质量、进度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廉政建设。交通局结合“三讲”教育、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警示教育活动,组织局机关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有关廉政建设文件和学习材料,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吸取、的教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切实将党的各项政策、纪律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副处级以上干部全部提交了书面学习体会。

并将有关学习材料及时印发到各工程代表处。一线党支部组织本支部党员和驻现场的设计代表、监理机构中的流动党员一起学习,将廉政工作与工程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开创了参建各方廉政建设新局面。并适时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月活动,局属各单位组织廉政建设学习、参观,各代表处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

二是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廉政自查和检查。各代表处定期组织学习廉政手册,对照廉政条款进行自查;经常检查执行廉政合同情况,随时提醒工作人员注意自己的言行。局机关领导利用赴一线检查指导工作机会,经常检查各代表处廉政建设情况,使反腐倡廉警钟长鸣。

3、加强思想教育,增强自律能力。(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加强对各级干部和管理人员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教育,使大家真正为党和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明白手中的权力每一分都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做到不仁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不正之风不沾,真正在思想筑起一道防腐长城。(2)加强党纪法纪教育。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把加强党纪、政纪条规教育,增强党员干部的政策和法纪观念,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对党纪、政纪条规和中央、省委反腐败倡廉的有关精神及交通系统关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集中学习讨论,交流学习体会,使大家明确是非界线,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做了会有什么后果,不断增强自我保护和拒腐防变的意识。(3)加强警示教育。日常工作中,以全国交通系统和本地区发生的腐败案例为反面教材深入开展警示教育,通过学习和案例分析,使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重点工程是腐败问题的易发、高发地,面临着许多权钱交易的诱惑,必须从我做起,从细微处做起,筑牢思想防线,增强反腐意识,提高免疫能力。通过不断理论学习、形势政策教育、法制教育和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等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4、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办事行为。制度是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行为和行为准则,是工作顺利进行和工作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我处是新组建单位,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客观存在,因此制度建设显的十分重要,必须着力抓紧抓好,力求在制度建设上不留盲点。通过健全的制度规范,使大家在工作中事事有章可循,件件有据可依,以杜绝和减少工作中决策中的随意性,从制度上遏制不当行为的发生,保证建设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5、实施机关效能,争取广泛监督。实施机关效能,就是从工程建设立项到验收交付使用的全过程实现公开透明,杜绝暗箱操作。通过制定科学、可行、操作性强的制约机制,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软件系统,保证工程招、投标、工程分包、材料、设备采购、工程设计变更、工程检测、验收、计量支付、资金使用等公开透明。为确保工程建设过程在“阳光”下操作,一方面争取交通厅驻项目办纪检组对我处廉正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另一方面继续加强与海港区检查院的联系,深入开展“干部优秀、工程优质”共建活动;同时我处在网站上设立了廉正建设专栏,专门开通了网上举报地址,在机关、各施工监理单位安装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通过不同渠道了解工作开展情况,随时接受群众监督。真正建立和形成一整套“政策公开、制度完善、要求明确、管理强化、监督到位”有效的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推动沿海高速公路建设持续、健康、稳步的开展。

6、成立专门组织,强化监督落实。为了确保各项廉正措施落到实处,收到实效,筹建处成立纪检组,其主要任务通过对执行环节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检查监督,在过程中发现问题,在过程中解决问题,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制度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纪检组工作人员要深入到施工、监理单位、各支重办,抓源头、抓环节,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有效遏制违法违纪现象发生。

7、建立考核机制,实施责任追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

情况的考核工作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科室的工作目标考核、年度考核等结合起来进行。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的考核结果作为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好的干部,不能提拔任用,不能评为先进个人。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不好的科室部门,不能评为先进单位。对于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职责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及科室部门,按照规定实施责任追究。

六、对今后防止交通工程建设中违纪的几点建议

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目前,国家已制定了一些交通工程建设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但还不完善,有的太笼统,操作性不强,应进一步完善。同时,各级交通主管部门、业主、设计、施工、监监理单位都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健全各项便于操作的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工程合同》、《廉政合同》双合同制。

2、切实建立起交通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在招标审查时,除对施工、临理单位的资质、业绩进行审查外,还要对其能否承担起相应的经济责任的能力进行审查。也就是说,一旦出了工程质量问题是否有能力承担起返工责任,并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严格追究经济责任和刑事责任。建立交通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一要建立健全施工档案。路段、施工队伍、设计单位、业主、监理单位及有关个人档案都要输入电脑,永久保存备查;二要从三个方面落实责任制,一是落实行政责任制,二是落实经济责任制,三是落实法律责任制。

3、领导以身作则,带头遵纪守法。一是在交通工程招投标过程中,领导要带头执行纪律,做到不打招呼,不递条子,不搞权钱交易。二是不搞“领导工程”,不搞“献礼工程”,严格按科学规律办事。三是对属下的工作多一些指导、支持和督促检查,少一些直接干预。四是制定明确具体的岗位责任,明确每个岗位的职权和责任。

4、严格按基建程序办事,防止违纪行为的发生。一是做好各项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防止“三边工程”;二是规范招投标行为,真正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交通工程建设市场竞争机制。要严格把握交通工程建设和监理市场准入关,资质和资信不够条件的不得进入交通工程建设市场。严格实行公开招标,认真坚持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不搞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防止行政干预,杜绝人情风的干扰,严格制止少数发包人违法违规,权钱交易,暗箱操作。三是加强工程管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严禁工程层层转包。一经发现转包,应坚决制止,并按有关规定给予严厉的处罚。四是层层把关,把偷工减料、不按规范施工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把好每一个关口,一个环节不合格,绝不进入下一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