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25 08:06:1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美丽乡村考察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藏娘唐卡;传承现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81?穴2012?雪01-0106-07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Zangniang
Thangka Inheritance in Zhongda Township, Yushu County
LIU Dong-mei Zhaxisongbao Zhaxicaicuo
Abstract: This paper is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Zangniang Thangka inheritance in Zhongda, Yushu. The main aspects of this investigation focus on the humane and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of inheritance, the history and reality of inheritance, the form and artistry of Thangka, and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from families and temples. The aim is to provide a guide for the protection of Tibetan Thanka and its inheriting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urther study.
Key words: Zangniang Thangka;current situation of inheritance;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本文以青海省玉树县仲达乡藏娘唐卡、画师及家庭、寺院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对以家庭、村落、寺院等传承模式的唐卡艺术实践的考察,认识和分析藏族唐卡传承的人文与地理环境、传承的历史与现实、唐卡的形式技艺以及影响传承的诸种因素,以求全面反映藏族唐卡传承的现实情况,为进一步研究和实施对唐卡艺术及相关传承文化环境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田野点概况
玉树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有三江源之美誉。玉树州州府与玉树县政府所在地均为结古镇,位于扎曲河与巴曲河的汇合处,海拨3680米。据1996年的统计,全州人口248180人,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96.1%,属康巴[1]。历史上,这里曾是唐蕃古道的重要驿站,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
藏娘村位于玉树藏族自治州州府结古镇以北120公里,通天河南岸,海拨3800米。藏娘是藏语的音译,73岁的老人昂色告诉我们,藏娘的意思是世界的中心,“虽然卫藏那边说他们是世界的中心,但我们坚持各有各的说法”。历史上的“藏娘”并不单指一个小村子,而是涵括桑周寺周围、通天河两岸的八个村落的区域,称为“拉扎德嘉”(藏语音译,意为神裔八村),具体指藏娘(包括仲青、外达、次嘎)、郭达、歇格、寨格、贝格、多通、叶达、格松达等自然村。现在藏娘是一个自然村的名字,在行政上和另外6个自然村一起合称歇格村,属玉树县仲达乡,离乡政府所在地有40公里。
由于村庄境内的藏娘佛塔为佛教圣地,因此这个位于通天河畔的小村在康区乃至全藏都颇为有名。藏娘佛塔相传由印度高僧弥底嘉那所建,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建于1030年),塔内供奉着佛祖释迦牟尼的舍利子,人们相信围绕此塔转经有无量的功德,尤其对胃病有独特的疗效。每年冬天,待通天河结冰之后,从藏区各地前往藏娘佛塔朝拜转经的信众特别多,佛塔附近的草地上全搭满了帐篷。我们在藏娘村时,村民们正在佛塔下方修建一排排的水泥房,为前来朝圣的人提供住宿。显然,藏娘村从来都不是一个闭塞之地,只不过因为地理和气候的原因,与外界的交流极受季节的限制。夏天为高原雨季,泥石流会堵住前往藏娘的乡村公路,此外,上涨的通天河水也可能将部分路段淹没,使汽车无法通行。
从佛塔往东不到100米处即是桑周寺,僧舍错落有致地修建在山坡上,外墙均粉刷成黑、红、白相间三色竖条纹,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的标志。桑周寺的活佛尼玛多吉(弥底嘉那第三世转世)已于2006年圆寂,现在寺院由江永迟村和更嘎泽仁两位寺管会管家共同主持。寺内现有54位僧人,最大55,最小14岁,主要来自附近的村庄。山下是村庄,这里的民居都是由石头垒成,古朴而坚固,成为藏娘另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桑周寺内和藏娘村的人家中保存下了大量代代相传的唐卡,主要由藏娘的历辈唐卡画师所绘。这些唐卡绘制精美、画风独特,被称为藏娘唐卡。
至今,绘制唐卡的艺术实践仍在藏娘村继续。不少优秀的画师走出藏娘,迁到州府结古镇定居,并有画师经营起了唐卡店,出售电脑喷绘或人工手绘的唐卡;桑周寺在结古镇商业中心格萨尔广场成立了一个名“藏娘唐卡工艺交流中心”的唐卡店,并在青海省省会西宁的南山公园建立了一个博物馆,展示藏娘唐卡。我们的调查时间是2009年7月11日至26日,调查地点包括藏娘村、结古镇、西宁等地。
二、藏娘唐卡艺术传承的历史与现实
王氏家族400多年来,子孙繁衍,分成很多支系。一个支系居住在一个大宅院中。大宅院占地面积都很大,并都有一个名称。因此常以大宅院称呼所属支系。我是“大夫第”支系。“大夫第”落成于嘉庆元年(1796年),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按民国10年编的《慈溪王氏宗谱》(以下简称《宗谱》)记载:“大夫第”支系第一代,王严理,三岁丧父,“赖母冯太宜人守节教养。稍长,从名师游,多目以国器。会应学使者试,不售。遂慨然弃举子业,理家政,与臧获同劳动。由是家益以起”。母亲去世后,“由布政司经历遵例捐授通判,分发河南”。因处理一起积案,成绩卓著,“抚军甚嘉公才,辄倚重之,旋命摄汝宁通判。篆任三月,民情大洽。然公为吏廉,薪水有歉,则自家邮寄。久之,赀斧难继,因乞假回里。时年已五十余矣”。
“大夫第”第一代生了五个儿子,其中第三子,又在“大夫第”东面,离东浦河约10米处建了一座大宅院,叫“白屋”。我在1929年生于“白屋”。因此,“我的直系家族”指的是“白屋”支系。我是该支系的第五代。
“白屋”占地面积1万余平方米(东西长120米,南北宽85米),在黄山村是一个较小的大宅院。
“白屋”分内外两个长方形圈。外圈由普通围墙组成,形成“白屋”的外形。内圈东西长约60米,南北宽约50米,由山墙围起来。所谓山墙也就是比较高的墙,用来防止外面的火烧进来。内圈是两层楼房,呈H形,中间一排五间,坐北朝南,为正房;中间一间是大厅,面积约100平方米;两层楼高七八米,称为落帽厅,意思是戴着帽子抬起头来看房顶时,帽子就会掉下来。东西两侧为厢房,各六间(按一层计算)。正房和厢房围成南、北两个大庭院,面积各有三四百平方米。山墙和外部围墙之间,东西两侧各有一排平房,南北则是两个大园子。
厢房和山墙之间、山墙和平房之间、平房和围墙之间均有天井。天井地面也由石块砌成。天井中放有大水缸,接屋檐上落下来的雨水。雨水的用途,除饮食等日用外,还备用于消防。至于一个天井放几只大缸,视天井大小而定。山墙和平房之间的天井最大,由于我家占有西侧南部厢房四间,也就是两个区域,故有这样大的天井两个,每个天井放七八个大缸。厢房和山墙之间的天井较小,一个天井放三四个。
南边那个园子呈倒U形,也就是北面是东西长约60米的五马头山墙,南北宽约15米,其东西又各有一个由两排平房,中间一个天井组成的院子。这个园子,中间铺有石板路。北边的园子呈L形,也就是东侧有房屋,西侧没有,因此比南边的园子要大些。
“白屋”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内圈的南边山墙,由东西两堵高约十米的五马头山墙和中间的大门组成。大门有三个门,中间最宽,两侧的门较窄,中间的大门上有精美砖雕的门楼。所谓五马头山墙也就是墙的中间分三层,中间最高一层最短,往下两层则向左右两侧挑出,并且一层比一层宽。由于高,加上周围又是稻田,很远就可以看到,也显得雄伟。
“白屋”内部又分若干区(单元),区与区之间有弄堂相通。一个区由若干楼房和平房组成。如王惕斋居住的区,在“白屋”的西南部,约占“白屋”四分之一。其中楼房4间(也就是楼上、楼下共8间。这是名义上的,如同现在一厅两室装修后,一厅可能分为客厅和餐室2间一样,我家的2间实际上分割为9间房子。另2间是我伯父的,空着),平房区有10间加1厅,南部园区旁平房有4间。
晚清时期,黄山王氏家族有四个族兄弟去日本谋生。王氏四个族兄弟中,王惕斋最先去日本,约在1870年,也就是明治维新初期,1910年回国,在日本40年。其他三个略晚几年,其中王治本(R园,1835-1908)是1877年东渡日本,1907年底或1908年初回国。王藩清(琴仙,1847-1898)东渡日本的时间也是1877年。王汝修(泻睿1843-1895)还没有看到确切的东渡日本时间,估计也和王治本同时。他们为中日文化交流都做出过贡献。
王惕斋是在1870年去日本的,7年后即1877年在东京开设商店“凌云阁”,销售、出版汉文书籍以及文具等。王惕斋虽为商人,但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娴熟的日语能力,在中日政界、学界具有广泛的人际关系。与日本学者尤其是汉学家交往密切,曾作书赠予大河内悬于其书斋。1884年,日本维新人士、汉学家冈千仞游历中国,王陪同游览苏杭等地。
日本人冈千仞(1833-1914),字振衣,号鹿门,原仙台藩士。精通汉学与西学,明治维新后,曾任修史馆编修官、东京府书籍馆干事等职,后因对藩阀专制不满而辞官办塾,以教导学生及著述,前后有“弟子三千”,著述达300余卷。冈千仞与在日本的王氏四兄弟皆有密切的来往。
冈千仞于1884年5月29日暮岜醭舜来中国。他在中国访问行程近万里,历时320日,会见中国官员、文人近200名。见过李鸿章、盛宣怀等达官贵人,俞樾、李慈铭、汪士铎、王韬等名流学者。交往时大多用笔谈,有时亦由陪同的王惕斋口译。交流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学术等各方面。冈千仞为人豪爽,往往直言不讳,畅抒其见,甚至有时与对方展开激烈辩论。冈千仞在访问期间,“有所闻见,必手记”,这些日记总题名为《观光纪游》,约6万字。
《观光纪游》已于2009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在整理者张明杰所写的《冈千仞游华及其所作游记》一文中说:“该游记虽冠以‘观光’之名,但着眼点并不在山水名胜,实际上更像是一部考察记,一部晚清社会活生生的考察报告。”
冈千仞于1884年7月18日到黄山村,住王惕斋家,8月1日离开。下面是《观光纪游》中与“白屋”有关的部分记载。
王氏,慈溪大族,分宗以来,族人同居三世,广厦连宇,画为十数区,分灶同产……此间士大夫屋宅,四周垣壁,高二三丈,重门严锁。填石若砖为中溜,设大瓮四五,以贮雨水,日煎茶非雨水,不发香味。堂设坑床、案桌、椅子,揭名人书画,文房器具,灿然照座。屋内分六七区,族人各占一区……闺阁尤极美丽,卧床丹,帷帐四垂,价自四五十元至百元。
此处所说的“重门严锁”,现在已很少见。现将“白屋”中王惕斋部分“重门严锁”情况介绍于下:自外面进入南部园区旁平房区有门、进入南部园区有门、进入平房区有门;王惕斋的平房区与相邻的他家平房区有门、平房区进入楼房区有门、王惕斋的楼房区进入他家的楼房区有门;楼房区内进入其他楼房有门、轩子间进入庭院有门;楼梯上有盖板,放下后,楼下就不能上楼。区内,房间与走廊之间有门(少数如草房、柴房只有出入口而无门),由于建筑是一排排的,房间与房间之间相连,因而彼此之间也有门,因此一个房间可能有两个门,甚至三个门。二是“卧床丹,帷帐四垂,价自四五十元至百元”。这种闺阁中的床,在过去的宁波地区是比较普遍的。这种床叫“拔步床”。我小时家里有两张这种床,称它为“大床”。床面长和宽各2米多,四角有立柱,立柱上部有横梁,顶部和四面终年用帐幔围住。正面有一个“门廊”,1米左右宽,和床等长、等高,也有顶。需踏阶而上。中间是床沿,两旁为三面有壁的“小房间”,一端为可坐人的木柜,打开木柜盖,是一只有盖的马桶;另一端是梳妆台或比较高的木柜,木柜自上而下为两层抽屉和有两扇小门的柜子。床的木壁上有雕刻。现在宁波保国寺有这种床的陈列,叫“千工床”,是这种床中最高档的。
关于家教与习气,《观光纪游》记载:“观王氏家庙。壁书先中书君家训十二条。族人登科第者,皆书联额揭壁。族约尤严,日降人非流者,不得与祭。非流谓窃盗犯刑,操俳优、仆役、剃刀、舁丁诸贱业类。庭设舞台,每春秋奠祭,演杂剧,会族人观之。”“子弟至八九岁,必延师学举业……而子弟知读书有才气者,专耗精神于八股之学。及其累试不第,漏不平于酒色,颓然自放,不役心世事,猖狂为达,放诞为豪,妄庸为贤,迂疏为高。或至溺洋烟,荡资产,卖子女,缩性命,不自悔焉。余来此累月,略得中土之病源,附记于此。”“更设烟具别室,二人对卧。且吃且话,此为常法。余痛驳烟毒缩人命、耗国力,苟有人心者,所不忍为。砚云不悦,曰:‘洋烟行于中土,一般为俗,虽圣人再生,不可复救。’此虽非由衷之言,亦可以知其成弊害,一至此极。魏源尝论烟害曰:‘耗中土之精英,岁千万计。此漏不塞,虽万物为金,阴阳为炭,不能供尾阊之壑。’又日:‘日本水战火攻,不如中土,止以陆战之悍,守岸之严,刑罚之断,号令之专,能禁,断烟害,使彼不得轻犯。谓我水战火攻,不如洋人,犹可;谓守岸禁邪不如日本,可乎?不可乎?号令之不行海外,犹可;今并不行于海内贩烟、吸烟之莠民,可乎?不可乎?’此实沉痛之言。而中人不猛省于此,何也?”
冈千仞以上所记应是“白屋”处于鼎盛时期,但他也已看出“白屋”王氏家族已埋下“家道中落”的阴影。果不其然,约50年后,当我四五岁时(1929年生),祖母把我从杭州父亲家带回“白屋”居住时,“白屋”支系后人,只有我一个儿童了。原来大房、二房的房子已由砚云(仁厚)的独生子王义衍,因抽鸦片而又无谋生本领,卖给“大夫第”支系第五房王志湘。王志湘,在上海经商,已成富翁,并不想在家乡买房,只是从接济族人出发,买了“白屋”的房子,而且也从来没有回来住过,只是委托管家管理房子。管家一家也就是三四个人,加上还有约三四个人的亲戚的一家,也只10人左右。此时,“白屋”空空荡荡、冷冷清清,充满凄凉之景。我家是第三房,但伯父家在上海(8口人),父亲家在杭州(连我6口人),祖母则在上海、杭州、黄山来回走动。“白屋”平时由长工看守。我回来后,也就是3个人。据宗谱记载,王义衍曾有过四个妻子、一个儿子,此时已只有他一个人,住在大夫第,无所事事,坐吃山空,凄凉地度他的晚年。由于大房、二房已无人,因此每年春节在大厅悬挂“白屋”祖先画像一事,就由我家来办。这样,占地1万多平方米的大宅院、曾有男女婢仆六七十名的大家庭,此时住“白屋”的只剩下我和祖母2人,算上住在“白屋”外的该支系人,也只有15人左右。
研究“家道中落”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家道中落”。从上面列举的不完全的“家道中落”的原因中可以看到,“家道中落”有的是客观原因,如战乱、灾害、无后代、被诈骗、抢劫或侵吞等;有的是主观原因,如无谋生能力、颓废不求上进、染上不良嗜好等。失业则可能两种原因都有。因此避免“家道中落”首先要避免主观原因。“富不过三代”就是“家道中落”中主观因素造成的一个类型。避免主观因素造成“家道中落”,最核心的要求就是抛弃依赖上代,树立依靠个人发奋图强、自强不息、自立于社会的上进心。即使客观原因造成“家道中落”,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也能依靠这种精神实现“中兴”。
从这个具体例子中,还可以看到一些类型的乡村存在衰落的因素,即由时代变迁造成的衰落因素。在农业经济时代,乡村作为社会的基层,既提供农产品,也提供各类人才,包括文化精英。如20世纪40年代,清华大学社会学教授潘光旦和曾分析了915个清朝贡生、举人和进士的出身。其中,52.5%出自城市,41.16%出自乡村,6.34%出自介于城乡之间的市镇。
在一个乡村中,一般有各类人员。我把大多等舜邮屡┮档南绱宄莆农村,基本上是培养士人的乡村称为“士村”。黄山村就是一个“士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