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三年级数学个人总结

三年级数学个人总结

时间:2022-03-17 12:25: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三年级数学个人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三年级数学个人总结

第1篇

一、小学三年级数学作业个性化设计的理论基础

三年级数学作业个性化设计与实施的研究,以新课程改革理论为指导,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发展的机会,在智力水平上得到提高。有效整合“三维目标”,突出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等基本素质。以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为教学活动的目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且要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创造最近发展区,并且使其逐步转化成为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确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探究欲望,积极为学生搭建探究平台,提供探究空间。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经验和信念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世界独特的理解。因此,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更要关注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理解。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数学作业设计以书本知识、理论知识为基础,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注重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兴趣,突出学生的参与性,发展学生个性,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运用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小学三年级个性化作业的实施形式

作业形式的多样性是作业个性化设计突出表现特征之一,在保留c继承、借鉴与吸收的基础上,大胆改革作业的形式和内容,结合数学学科特点,不断创新了作业的形式,保留了传统的文本型的作业形式,创新实践了以下作业形式:

1. 实践型作业。学有所得须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基本功能。因此,设计了系列数学实践活动型作业,以提高学生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如,学习 《圆的认识》 章节后,设计布置了“画出各种看到的圆”等实践型作业,要求学生根据实际看到的实物画出圆的图形。

2. 探究型作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亮点之一。因此,个性化作业设计要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学会主动求知,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和科学求知的精神。

3. 学法交流型作业。学好数学方法很重要。因此,根据学生学习实际设计些学法交流型作业,不仅可以让学生经验共享,而且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4. 日记型作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一些很好的念头和想法,这些思想非常有用,但又转瞬即逝,如不及时把它们记录下来,便留不下什么痕迹。只有记录下来并深入思考,才能使这些思想逐渐变得明确、易记忆,并在今后的学习中发挥作用。因此,设计了日记型作业。如对课堂数学概念、计算方法及理解和运用情况;对课程内容、课堂讲授方式及作业、考试等问题的意见;自由表达关心或渴望倾诉的问题,包括自己的收获、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等日记型作业。

总之,小学三年级数学个性化设计的研究是结合学生年龄的特点、个性特点、知识结构,总结出创新作业的新形式,以提高学生数学作业的兴趣,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以及个性的培养,实现全面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设计研究的内容与方式一方面要从传统的作业模式入手,另一方面不断创新方法和手段,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

三、小学三年级个性化作业实施的原则

小学三年级数学作业应该按照“有所布置”、“有所不布置”、“有所增加”、“有所减少”。“有所布置”是指对于灵活性、操作性强的、实际应用的作业应该有的放矢地进行布置;“有所不布置”是指对于实用性不强、陈旧脱离实际的数学作业应该不布置;“有所增加”是指对于创造性的、新颖的、综合能力全面协调的作业可以增加布置;“有所减少”对于理论化的、重复的、脱离实际的作业应该少布置。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教师应具有目的性,对于每一章节每一段内容应基于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之上进行作业布置,同时还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动手能力、协调能力,培养发散性思维以及趣味爱好,将新颖的作业方式不断地融入其中,使其更加地活跃。

根据学生素质、基础、接受能力的不同,教师应对其进行层次化布置作业。对于优秀的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小学数学的基础理论以及简单的课本练习就可以尽量少留或是不留,将学生从重复的已经掌握的作业中解放出来。对于良好的学生,基础知识较为扎实,小学数学的基础理论和简单的练习还需要巩固和复习,留出适当的时间对作业的难度进行延伸。对于及格的学生,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小学数学的理论基础需要不断的练习、掌握、复习,并且对原来相关的知识还要温习,所以可以在数学基本功方面进行作业的布置,以夯实基础为主攻方向,循序渐进地进行学生创造意识和能力的提高。

结语

第2篇

目前人们及一些教师仍然持着关于阅读对提高数学学习能力作用关系不大的观点,认为数学语言简单枯燥,没有阅读美感。从而在小学生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忽略了数学语言及其相关文化的教学和感受,数学课本纯粹是一本习题集司空见惯,教师布置看书作业时也是草草了事,小学生们往往错过了自我理解数学语言中的数学思想的机会,也“看”不出书中的问题和自己独到的体会。

二、关于小学生对数学阅读存在的现状分析

当前的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不侧重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多半是教师在念、学生在听;教师讲解,学生记。以至于许多小学生认为学习数学就是听老师讲公式和记结论,做做习题听老师讲解。导致这种现状有三种原因:数学阅读仅是一种口号,缺少实践;数学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缺少数学阅读方法。

1.数学阅读仅是一种口号,缺少实践

所谓口号式的数学阅读表现于课堂教学上教师一面提倡多阅读课本,一面却在课堂结束前几分钟就布置好作业,接下来的几分钟给学生自由“阅读”课本,往往学生就在这几分钟完成作业,课后的阅读也只是一种形式和敷衍。这几分钟的放羊状态不仅表明教师没有把学生当作教学的主体,还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脱离实践,以至于学生认为数学阅读可有可无,只要完成作业就算是完成数学学习了。

2.数学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

与语文、英语、体育等其他科目比较,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并没有语文教学那样亲切生动的字词句,也没有英语那般充满新鲜感,也没有体育那般活泼,有的仅是数学符号和一些枯燥的公式,也因此课堂教学上缺乏趣味性。

3.课堂教学上缺少阅读方法

一些数学教师存在着一种主观观念,认为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在于语文教学上,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忽视多小学生的阅读方法指导。小学生的各方面学习能力还处于初始阶段,缺少主动性和探究性,他们也就以一种冷淡的态度对待数学阅读。

三、新课标下小学低年级数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对策分析

小学低年级数学的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自主探究、动手实践、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学阅读等都是关于学习数学的主要形式”。结合小学生对数学阅读存在的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进行全面的培养:课前预习、课上精读、体会数学语言中的语感、“动静”结合、讨论与读结合。

1.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了解课堂上要将的内容,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有了自己的初步印象,遇到一些自己感兴趣却费解的知识也会在脑海中形成一个独立的疑问空间,而这个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学生关注课堂上教师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书上画标志,尝试提问自己等方式来指导学生如何课前预习。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中《除法》,学生初步预习该节内容,认识除法,并带着疑问怎么去用除法运算。

2.课上精读

课上精读重在教师的引导,在数学课堂上,教师给学生传授概念时,应该逐字逐句以及精心阅读,同时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琢磨思考教材中的例子,从教材中的例子归纳总结出除法的概念及如何运用。如除法的概念中换成其他字或者省略某些字或者加上其他字等这种提问方式来引导学生精读课本。这种培养方式不仅可以防止学生因口误或者记录笔记时产生的概念性错误,让学生更能够准确地去掌握知识概念,提升授课效率。

3.体会数学语言中的语感

数学语言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简洁和严谨。教师口头讲授不一定能够获得预期的效果,因为学生的领悟对于收获知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苏教版的小学1~3年级数学教材,并没有给出完整的数学相关知识的概念,章节结构基本是“例子导读――想想做做――试一试――练习――活动――复习”。这种教材结构模式更加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教学中就更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体会数学语言的语感,让学生掌握阅读数学的方法,阅读课本中的数学语言,从中领悟归纳总结数学思想、方法和观点。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课《认识分数》中我们需要通过阅读课本中的内容,领悟出分数的形式以及分数的是怎么读,而课本中没有明示给出怎么读,此刻教师就起到引导学生去体会数学语言,从中掌握分数这个概念及用法。

4.“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中“动”指的是动手操作,“静”指的是用脑思考。解题方法通常是产生于学生的动手实践与动脑思考过程中,阅读与写结合,有助于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提升阅读能力。苏教版的小学低年级数学课本中设计模块中的做做与想想、试试,就是为了让学生“动静”结合。如第三册下《认识图形》中,课外扩展的“奇妙的剪纸”模块,学生在教师的辅助下阅读,尝试剪纸。学生在完成剪纸这一任务时必须要阅读课本中介绍的图形,并且按书上介绍的步骤来操作,通过手脑结合训练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还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5.讨论与读结合

讨论与读结合,指的是由课堂讨论促进学生阅读,在师生交流、学生之间的交流阅读中发现问题,并共同解决问题,加强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认识和了解,并且积极创新的一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对策。教师指导学生对课本阅读的过程中,并大胆提出问题,在课堂上开展讨论,从不同出发点上启发学生去深思,从“要我读”转向“主动读”,最后做到“我能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开发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创造性。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除法》中“想想做做”模块中“一共有448人,平均排成7个人方队,每个方队有多少人”,先让学生阅读,然后一起讨论,最后再读,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的根本所在以及找出解决方法。

四、意义

加强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是数学教学及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同时这也是符合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终身学习与教育”。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助于教师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指导、文本以及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顺利完成,同时也是一种启发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直接手段。

参考文献:

\[1\]乔晓燕.浅谈小学教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焦作日报,2009,(6):9-10.

第3篇

我区数学教研工作,要继续在课改精神指导下,贯彻落实“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以“数

学课堂教学活动化的研究”为学科发展方向和操作把手,立足课堂教学实践潜心钻研、大胆探索,努力在课程实施、教育科研、队伍培养等几方面做出成绩,初步形成钟楼数学学科教学特色。

二、主要工作:

1、加强学习,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是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前提。在实践中,

我们要丰富学习内容、变换学习形式、扎实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成效,这之间相互联系、互为因果。学习内容的选择要结合学校学科发展情况以及教师自身需求情况,学习的形式可以是个人自学,可以集体研修,也可以专家辅导。各校数学教研组要把准本校教师学习的需求情况,对症下药,有条件的学校还可针对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的不同采用菜单式选择的方法,为教师的个性化学习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切实提高学习成效。

在学习的基础上,要积极引导教师结合实践撰写课程故事、案例分析、教学论文,及时地反思行为、总结经验,形成工作的新思路。努力争取将这些所思所感在各级各类杂志上发表并获奖,本学期将继续组织参加省、市“教海探航”征文活动(区投稿截止时间:5月15日~18日)。期初,钟楼教育网站“教研之窗”的“小学数学”专栏进行了重新改版,调整为三大板块:信息速递、教材教法、“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化的研究”专页。信息速递主要介绍各方的教育改革信息(也包括我们区内各个学校的研究情况)和一些课改前沿资料;教材教法又包括教材资源(主要是一些教材分析)、优秀课例、推荐论文、精彩题目;“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化的研究”专页中又涉及了课题方案和实施阶段成果。这一专栏的创设,无疑又为教师展示才华提供了舞台,为教师间相互交流架设了桥梁,希望老师们能向大家推荐你认为有价值的学习材料,并将自己的学习成果(撰写的课程故事、案例分析、教学论文、精彩课例等)与大家分享,来稿可发送至:ming555@21cn.com。

2、立足课堂,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课堂教学,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本学期,我区数学组将以三个活动为载体,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三年级数学教学研究活动

三年级教材的是第一次试用的国标本实验教材,教材编写者根据新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要求设计编写的教材形式新颖、内涵丰富。与老教材相比,许多内容进行了比较大幅度的删改和调整,并赋予了它新的价值和内涵。因此,如何读懂教材,准确把握教材要求,适时地创造性使用教材应该成为三年级教师培训的主要内容,也是大力推进新课程实施的关键举措。本学期,我们除了组织教师参加市统一组织的教材培训;结合面上的常规调研深入课堂与老师们共同研究、处理教材,设计教学活动;还要求各校数学教研组特别关注本校三年级的实验情况,经常性、常规化的进班听课,组织校级层面的年级调研,为三年级老师提供实验帮助。同时教研室将组织第二次“三年级数学教学研讨活动”,选择教材中教师较难把握的内容,指导青年教师设计教学活动,公开教学交流,组织教师进行互动式研讨。以此来提高教师的教材理解能力,教学研究能力。

数学精品课资源库建设活动

针对“常州市中小学精品课资源库建设实施意见”,我区数学学科组将做好组织、指导工作,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同时形成我区数学学科资源库,达到点上深钻、面上共享的目的。(时间安排:3月10日~20日;10月10日~20日)

“五城区会课”活动

一年一度的“五城区会课”活动今年上半年4月将在我区隆重举行。作为东道主,我们除了认真做好组织安排工作,更重要的是精推细敲一节有质量的高年段数学课。这是一次锻炼队伍的过程:研究课的过程是团队集体作战的过程;这是一次推出新人的过程:青年教师将在磨砺课堂的过程中崭露头角,踏上新的平台;这更是一次“百家争鸣”、吐故纳新的过程:我们将在与兄弟城区的相互交流中进一步开阔视野、扬长避短。

3、依托课题,推进学科教学研究。

上学期初,我区数学组就提出了把握重点、深入研究,初步形成我区数学学科发展方向的想法。经过一学期的思考、论证、听取意见、尝试实践,现初步形成了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并结合实际制定了几个研究重点、操作变量。

我们研究的主题是“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化的研究”。

所谓“活动”,整合着考虑,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内隐的思维活动和外显的实践操作活动。观察维度:活,是指活跃的学习氛围、灵活的思维状态;动,又可指教师能动地设计教学,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

所谓数学教学活动化:是指数学教学的形式应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活动为主。教学是一种认知过程,更应是一种活动过程,这种活动不仅是为了实现教学的认识任务做铺垫,而要使学生的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数学思想方法都得到充分地发展。

所谓课堂教学活动化:在“数学教学活动化”思想的指导下,本课题研究的着力点落实在课堂之上。在课堂上让学生围绕具体的学习目标,根据一定的学习材料,自主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和独特的学习方式,并通过交流、评价等而获得知识、并且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围绕以上认识,我们将研究的重点落实在这样几个层面:活动目标的确立,数学活动的设计(包括材料的取舍、情境的创设、方式的选择),活动过程的展开和活动的评价这四个方面。希望通过研究能达到,锻炼一支具有一定科研水平的教师队伍,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有明显的提高,初步形成钟楼数学学科教学特色的目的。

本学期,我们研究的形式主要采用点面结合。点:确立核心研究组成员,在理解课题思想的基础上于实际教学中尝试探索。面:即各协进组可抓住研究内容的一个方面作为本学期活动主题,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

4、锻炼队伍,储备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

我区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数学学科带头人及青年骨干教师,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提升教育教学内涵,储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针对学校层面更多的青年教师,各校教研组也要制定务实可行的培养规划,加快培养进程、加大培养力度,努力使他们在已有基础上再上新台阶。

05年下半年,常州市将举行新一轮“青年教师素质大赛”,内容包含教学设计、评课和上课。主要分两轮:第一轮:教学设计和评课,淘汰一半选手,再进入第二轮:上课。“评课、上课”是传统项目,我们依然应紧抓不放。需要各学校教研组关注的是本次活动的新增内容:教学设计,设计的内容可以是一个片段(新课引入、操作活动的展开、合作学习的组织、练习的设计安排等等),可以是整堂课的组织安排。各校教研组要在本学期校本教研的过程中有效地安排好这个环节的培训,以此为载体锻炼青年教师队伍,为校本教研的高效推进推波助澜。

三、日程安排:

二月份:

1、一~六年级数学教材分析

2、“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化的研究”课题组核心成员碰头会

3、“小学生数学报”读报知识检测工作的具体部署与落实

三月份:

1、贯彻数学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2、“小学生数学报”读报知识检测初评

3、“华杯赛”初赛

4、小学毕业考试研讨活动

5、教学常规调研

6、“精品课资源库建设”申报

7、“五城区会课”前期准备

8、协进组拟定计划,组织活动

9、学科基地活动

10、“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化的研究”课题组活动

四月份:

1、“五城区会课”活动

2、“小学生数学报”读报知识检测复评

3、“华杯赛”复赛

4、三年级数学教学研讨活动

5、第二次数学教材分析

五月份:

1、常州市小学数学教学优秀青年教师会课活动

2、“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化的研究”课题组活动

3、区“教海探航”征文竞赛

六月份:

1、毕业总复习研讨

2、部分年级分析性检测

3、教学研讨活动

4、“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化的研究”课题组活动

5、期末考试

第4篇

本学期,我校数学教研组的工作开展将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学校课题研究为入手,用课题研究有效地解决课程改革中的实际问题,让课程改革促进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进一步加强教学科研,探寻解决课程改革中的困惑的路径与方法,开展“务实教研,教研务实”,努力提高我校数学教学的整体水平。

二、工作要点

(一)、加强理论学习,增强课程改革的意识

1、本学期,教研组要组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各位教师要认真研读《数学学科课程标准》和《课堂常规》,并结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其他学习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在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标准》的理解和把握。

2、根据本校的教学特点、重点研究的课题、教师的不同需求,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把集体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把专题学习与问题探讨相结合、把学术交流与教学反思相结合,提高理论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3、充分发掘我校教师的自身优势,发挥资深教师的引领作用,以学校教研组的学习培训为基地,围绕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出现的困惑、问题和需求,定期开展学术研讨,带动广大教师共同走进新课程。

(二)、扎实教学研究,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1、本学期要加强课改年级的教学研究力度,宣传课改新理念,把课改的精神落实到每位教师身上,提高广大教师的课改意识与课改热情。

2、积极开展小学数学学科课程与教学协进的研究活动,进一步明确活动目标,改善活动方式,提高活动的水平。本学期要进行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研究,以协进研究的方式,发扬互帮、互助、携手共进的精神,促进教师间的交流,构建全校师生共同发展的研究网络,达到教育资源与教学经验的共享。

3、进行教师备课改革的研究,经常组织教师集体备课。常规调研时将备课检查作为一个重点,及时了解教师课前、课中、课后研究教材、把握课堂实效的情况。及时总结和推广数学教师的成功经验。

4、教育科研是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使教育教学工作不断向规律靠拢的过程。因而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育科研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用课题研究解决课程改革中的问题,让课程改革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入。教研组将不断提升教科研水平,逐步由“职业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

5、在理论学习、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开展教改实践,让教师在文本理论、个人观点与教改实践的对话中进一步激活思想,认真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本学期将组织教师参加市、县征文活动;收集、整理“教学情景设计及典型教学案例”,开展“老教材新思路”备课活动,以此来促进教师新理念的内化,教学新行为的改善,总结和推广教学改革成果。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三)、抓实常规管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1、严格规范数学教学常规。期初每位教师要认真制定各年级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组织数学学科的质量调查。配合教导处每月对教师业务常规情况以检查与考核。

2、加强培优辅差工作。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教师要早一点打算、多一点行动、少一点埋怨、早一点落实转化措施、多一点关心体贴。要花大力气来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3、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备课、上课。规范教师的业务行为,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4、继续组织好每月一次的业务学习。结合我校本学期的校本培训,围绕专著的学习、课题研究,以教材分析、说课、评课为主,定时、定人、定内容,提高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要求认真准备、积极发言,继续深化我校数学教研之风。

5、认真组织好教研课,形成教师课堂教学风格。本学期仍要求人人上好教研课,并结合自己所报科研课题进行,将课题研究与平时教学实践、教研课、教学专题总结等结合起来。组织教师进行说课、听课、评课,以提高教师的说课、评课水平,推选教师上好校级研究课。通过以上活动,使每位教师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活动安排

第1周:备课,做好开学的准备工作。

第2周:做好各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五年级数学观摩课。

第3周: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和《课堂常规》

第4—5周:一年级数学课例研讨,主讲人:郭田

第6—7周: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主讲人:张立茹

第8—9周:主题研讨:低年级数学高效教学。主讲人:张丰福

第10周:期中阶段总结。

第11—12周:数学计算过关抽查。

第13—14周:三年级集体备课。主讲人:谢学平

第15—16周:主题研讨: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主讲人:齐云飞

第5篇

通过近一年的实践探索,总结如下:

一、小组建设是抓手

在实验过程中,重视学习小组建设、培养得力的小组长、组建合适的学习小组是突破点。学习小组建设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相对稳定”的原则,引导和放手学生自己创建组内文化,自主研究小组的名字、目标、口号和规则,形成组间竞争、组内默契合作的团队,以此为突破点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座位的调换是个难点,为了保持各学习小组的相对稳定,形成默契配合的良好局面,座位调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尽量减少单个调换。其一,学习小组组成科学合理;其二,老师的管理中主要抓小组长,培养得力的小老师,组员尽量让组长去管理,兵管兵,兵教兵,锻炼学生策划、组织、管理、协调、表达、倾听的能力;其三,建立学习小组捆绑式评价机制,小组之间相互竞争,淡化个体,强化集体。

二、班级内课任教师通力合作是助推器

新的教学方式的推行,班内任课教师统一思想认识、学主导思想、统一评价方式是助推器。千万不可以某学科的老师单独去做,而是一个班的课任教师一起确定学习小组,各班任课教师就是一个班级教学和管理的研究小组,要有共同的方向和目标,相互尊重、协作、关心,共同研究学生,研究学习小组建设策略,共同解决班级落后和疑难的方面。

三、自主、开放的操作系统是保障

教学三环节:课前、课中、课后。

教学流程五板块:问题质疑,问题探究,解疑分享,思维拓展,课末检测。

1.课前。学生独立尝试自学,完成《问题生成单》,根据自学情况,提出1-2个有一定研究价值的问题。样例见下:

三年级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问题生成单

2. 课中

(1)问题质疑(时间:建议5分钟)。

各小组长组织交流课前尝试自学情况,着重讨论、比对每位组员提出的问题,筛选出一个本组最有代表性的问题,教师集中各组选出的问题,简单点评后呈现到教师的投影仪上。教师要对展示了问题的小组或个人进行奖励。

(2)问题探究(时间:建议10分钟)。

针对投影上展出的问题,各小组选出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或几个,并依据教师提出的“学路建议”(学路建议中教师提出流程建议、学法建议和时间分配建议),在组内自主学习讨论。讨论完成后小组成员可以跨组进行交流、互访,并向全班推荐较为优秀的小组或个人;收到退件的小组或个人展示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学路建议”样例参考:

三年级数学《时间计算》学路建议

(3)解疑分享(时间建议:10分钟)。

各小组代表汇报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全班分享并可提出各自的质疑。教师应根据各小组的汇报情况进行有效指导和重难点知识的点拨,对交流展示成果的小组或个人进行奖励。

(4)思维拓展(时间建议:5分钟)。

教师根据课堂学生探究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拓展性质的高一层次的问题,促使各小组成员的再一次学习、探究、讨论。

(5)课末检测(时间建议:10分钟)。

课末检测内容包含A类基本检测单和B类拓展检测单。

3.课后

第6篇

见解:

一、树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很多老师重视对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习惯于把自己的思想强制性地灌输给学生,扼杀了学生头脑中的新想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引导的作用从而让学生较好地掌握书本知识。怎样做好引导呢?首先要让学生充分预习交流。四人小组互相交流预习知识、互相提高,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然后每一小组的代表发言或自由发言,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完善对要学知识的认识,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还能有效地扩大学生的认知面,学生敢于想象,积极思考,突破了书本知识的局限。

二、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深化、整理

小结重难点知识,教师对学生构建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整理,

形成明确的学习重点、难点,并加以点拨,使学生自我学习的知识得到深化。

尝试练习,在学生初步全面理解掌握了内容方法的基础上,

让学生尝试做一些习题,体会解题方法的运用,这样能使学生感受到自我价值的体现,通过评讲,矫正了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偏差,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

归纳总结,通过交流、试练,学生进一步明确了知识的要点,归纳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更加深刻了。

提高练习,在学生理解掌握本课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判断对错、改正,在实践中运用等多种形式,巩固所学成果。

课堂小结时,学生再次弄清本课内容及解题方法,提高学生认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了学生说、练的时间,减少了教师说课的任务,整节课学生的手、脑、口得到充分的展现。

三、培养学生的激情

在数学课堂中,还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激情,当学生取得进步或成绩,让他们拍拍手或踏踏脚,这样他们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也让他们显得朝气蓬勃,在今后的人生中,他们拥有激情,就拥有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在数学教学中,还能让学生体会到今后生活的重要信息,如

农副产品与电子产品,虽然农副产品的利润没有电子产品多,但

农副产品的销售量大,也不失为一种经营项目。再比如计算一个加油站,三年左右就可积累五十万元的资本,这些知识难道对学生今后的人生不会产生积极影响吗?

总之,小学数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开启智慧,让学生获得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拥有一份积极、乐观、向上、自信的人生体验,可见,小学数学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

第7篇

以学校和教导处工作要点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以促使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出发点。课堂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加强教学质量的调研与监控,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质。

二、工作目标:

1、规范教学常规管理,优化教研组活动,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技能。

2、深入课堂教学研究,确保课堂教学学生知识巩固率100%。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认真学习领会新标准,积极开展新教材研究工作,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加强与兄弟学校教学的交流与协作,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研能力。

4、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数学在生活中的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三、工作重点:

1、聚焦疑难、研读课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2、明确主题、突出重点、扎实开展教师素养提升活动。

3、构筑平台、严格要求、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4、注重评价、加强指导、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5、加强“小数学家”培养。

四、工作措施:

(一)落实新课程标准,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师生发展。

1、认真学习新标准,严格执行新标准的指导思想。本学期主要任务:以会“理解新教材、处理新教材、教好新教材”为研究目标,落实新标准在教学中的运用,加强新老教师的合作,提高我校教师的专业成长。

2、开展课堂教学的研究,转换教师角色,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健康、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倡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扩大学生信息交流面,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信息交流面要达100%,培养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强化常规管理,优化备课,提高教学质量。

1、备课:本学期继续推行备出优质课,实用课。教师共同探讨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的教学模式。严格杜绝“只带一本书进教室”,重视个人的二次备课,完善教案的各环节。组织定期检查教案。

2、上课: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在教学中要注重现代化手段的运用,课中要明确目标,讲透知识点,训练要扎实有效,同时要注意师生活动时间的分配,要及时检测教学效果。

3、作业的布置、批改。作业设计既要在量上有所控制,更要注意质的精当。批改要正确、及时,字迹要端正,符号要规范,并有批改记录。

4、辅导:继续做好提优补差工作。各班教师要有组织地搞好学习有困难的个别学生的辅导工作,注重“情商”的教育,做到措施得力,成果显著。

5、考核:改进评估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方位评价。以新标准规定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为依据,评估的方法和手段要多样化。除笔试外,还要通过课堂提问、观摩、谈话、学生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6、听课:本学期各教师每学期参加听课总节数不少于10节,要边听边思,及时评注。

(三)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本学期,结合各级教研活动,35周岁以下老师至少上一节优质公开教学。

2、组织教师外出听课,并作好反馈工作。

3、加强校际间的教学交流,提升学校知名度。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2】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为知道,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业务能力不断提升为目标,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根本,坚持科学育人,同时凝聚整个教研组的力量,促进每个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工作职责:

1.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为老师们学习、交流、提高创设一个良好的研讨氛围,提供一个的研讨平台。

2.继承和发扬我组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爱岗敬业的精神、良好的教风和教学研究的热情。在全组发扬团队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形成浓厚的教研之风、互学之风、创新之风。

3.在学习、实践、研讨中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探索,总结新课程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提升本组教师的教科研能力,组建一支适应新课标要求的数学教师队伍。

4.学期初制定好工作计划,使整个教研活动制度化、系统化,使每次教研活动有记录有总结;学期末做好工作总结,真正为全组教师服。

5.完成学校交办的其它工作,规范数学教学常规,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二、主要工作:

1.发挥教研群体作用,提高教研实效,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 , 积极开展学校教研组活动,每周星期四开展数学教研活动。做到教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做到新的理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1)教研活动经常化。根据教研组的具体情况制订切实有效的实施措施,教研活动的重点应该放在课堂教学。结合本学期推广的双向五环教学模式,实施“开放的课堂”,教师间相互听课评论交流,促使每位老师上好“常态课”。

(2)教研活动专题化。针对教研组的具体问题,善于发现数学教学实际中的薄弱环节,研讨在实际教学中的解决办法,集思广益、交流探讨,促使广大参与教师有所收获。

(3)鼓励本组教师多参加校内外的教学教研活动和教师间的学习,做好学习笔记和听课笔记。通过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4)本着以“在借鉴中成长,在探索中提高,在发展中完善”的学习方针,教师要多问、多听、多看,写好记录及反思,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方法。

2.扎实做好常规教学工作:备课要充分,目标要明确;上课要认真,方法要灵活;作业布置要突出重点、适量,讲求效果,有收必改,有练必评,有错必纠。

3.各数学教师认真拟定好教学计划。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习惯培养,做好辅优帮困的工作。

4.协助教导处不定时深入课堂检查“教学常规”执行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尤其是备课质量、作业批改的情况检查。

5.定期开展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研讨活动,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互相交流学习与教学工作经验。

四、各月主要活动及具体安排:

三月份:

1.配合学校教研计划进行上学期期末调研质量分析。

2.各数学科任教师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3.听、评五年级数学课。

4.听、评六年级数学课。

四月份:

1.听评四年级数学课。

2.听评三年级数学课。

3.配合教导处检查教案及学生作业。

4.听评二年级数学课。

五月份:

1.听评一年级数学课。

2.学生作业评比、优秀作业展览。

3.检查学生数学作业。

4.检查本学科教案。

六月份:

1.学习优秀随笔。

第8篇

自10月份赴谷岗支教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系和帮助下,支教工作已顺利地走过一个学期的时间,现我将这半年的支教工作总结如下:

一、快速融入,主动转换角色。

来到登仙桥小学后,学校分配我主教三年级数学和班主任工作,附带上社会、自然、音乐等一些副课。因为自己是教书的门外汉,所以为了快些进入角色,我努力学习如何安排课时、如何备课、布置作业等技巧。在逐步熟悉教学的基础上,我的教学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针对班级学生基础较差,成绩参差不齐的现状,我在日常教学中动脑筋,想了很多办法,例如对分层教学,趣味课堂,积极鼓励,重点关注等等。经过我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孩子们的成绩稳中有升。成绩提高了,同学们逐渐变得自信,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更加浓厚,学习也更加积极主动了。

二、以身作则,做教师发展的领路人

支教期间,使我了解到农村小学除了在教学设备、教育经费、师资条件等方面相对不足之外,还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教育教学的信息相对匮乏,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相对较少。在这种情况下,指导教师课堂教学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我的肩上,为了不负众望,我采取了以下措施:报到第一天,在获知所教班级后,我就依据新课程标准认真研究教参,多方参阅各种资料,深入细致备课。在教学中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不强求一律。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分组合作、自行探究、积极引导和热情鼓励等各种教学手段,真诚对待每一个学生。感受后进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和看法,信任他们,鼓励他们,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在丰富、宽容、轻松的课堂气氛的感染下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创造性思维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树立主人公的意识。

凡是涉及到学校利益的事,我总是从“登仙桥小学”这个角度去考虑,凡是关系到学校声誉时,我总是以一个“登仙桥小学”的身份去争取……这样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教师们就不自觉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这个人比较随和,没有架子,容易接近!”听教师们说出这样的话,每次我都是会心地微笑着,打心眼里我为自己能够被教师们接受、理解而高兴,为自己能够融入登仙桥小学这个集体而高兴。

我很多同学他们都在不同的城市工作着,他们很富有,买一件衣服可以是我一个月的工资。当然我是羡慕他们的,可我富有吗?不,我很穷。老师这个职业就让我不可能挣很多钱,我常常想跳槽吧。可我又有那么些自卑,一个朋友说我,这几年我的工作已经让我丧失了在外面工作的能力。算了吧,我心态也是比较好的人,还是好好把学生教好吧。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自己的精彩!不要去羡慕别人,为我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远目标快乐起来吧。

时间转眼既逝,马上又要开始开展第二期工作,但是我始终抱着认真学习、努力提高的心态,我不因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而变得作风懒散,更不因在这里工作时间较短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支教,让我走进了农村教育的一线,支教对我来说,是一次磨练,更是一种宝贵的人生经历。我要积极总结这半年支教工作的得失,在总结的基础上发现不足,努力提高自己,在下半年的支教工作中争取更加优异的成绩。

第9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效果良好的教学活动应该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在这个教与学的统一过程中,学生应该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与合作者”。因此,学生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主动参与而且“富有个性”的过程,在接受学习以外,更应该着重发展学生进行动手实践、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自主学习方式,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一系列的发展数学思维的自主学习过程。长久以来,课堂讲授式的教学模式一直是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控制者,不经意地把知识当成了教学的中心,学生则微妙地成为了接受知识的附属物,即使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产生了一些互动也仅限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一简单的形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模式,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都没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地参与到整个自主学习中来。源自美国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就从根本上实现了数学教育培养的这一目标,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如此,“翻转课堂”还改变了夸美纽斯以来传统的课堂结构以及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理念和班集体教学的传统教学流程。在学生的思维与自我意识开始逐渐发展并正在成型的小学高年级阶段应用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数学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c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更好地锻炼与发展,更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日后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一、何为“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也称作“颠倒课堂”,是一项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完全颠倒了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由教师创建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实现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而后回到课堂上,学生和教师共同针对学习中产生的疑问和困惑进行交流讨论,答疑解惑,完成作业。也就是说学生在家自主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则变成了教师和学生互动的场所。这一教学模式最早是在2011年由美国明尼苏达州几位教师开始在五年级数学课堂上使用,继而在全世界的范围内推广开来。“翻转课堂”重新调整了课堂内外的学习时间,把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转交给了学生,学生可以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和学习节奏,通过观看教师的视频讲座,还可以通过阅读电子书、听播客、线上与教师同学讨论等多种形式,更加自由灵活地完成知识的自主内化。

二、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尽管“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是先进行教学实践,而后才逐渐发展出了相应的理论,然而无论哪一种教学模式或者教学理念,其背后都隐含着不可忽视的理论背景与理论基础。现阶段对于“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并没有统一的认识与定论,但是根据已有的研究,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至少涵盖了掌握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自组织学习理论等。

1.掌握学习理论

翻转课堂的两位创始人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认为掌握学习理论(the Theory of Mastery Learning)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理论基础。这一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和课程论专家布卢姆(Bloom) 提出的,其基本观点为:承认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但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为学生提供所需的个别化帮助以及所需的额外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顾及每一个学生,导致不同接受程度的学生学习的效果参差不齐。对此,布卢姆指出,“只要提供适当的先前与现实的条件,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会一个人在世界上所能学会的东西。”翻转课堂提供了布卢姆所说的这一适当的先前条件,即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来安排观看教学视频的进度,他们可以随时停下来进行思考或者根据视频为学习的内容做笔记,还可以随时通过互联网平台或者学习软件向教师寻求帮助。由此,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自主安排学习,从而达到所有学生都能掌控自己的学习,即“所有人都能学会”这一目的。

布卢姆还从三个方面对教学效果进行了界定,即: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并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线索、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程度以及如何吸引学生的学习。这三个目标恰恰为考察翻转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提供了三个重要标准,因此,掌握学习理论不仅是翻转课堂教学的理论依据,同时还对翻转课堂的具体实施与评价标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掌握学习理论所强调的知识的接受和记忆过程主要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级阶段,在接下来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所接纳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和自我内化则更加重要。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翻转课堂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学生置于教学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自主进行知识建构,而非单纯地、被动地从老师那里接收信息、获得知识。虽然掌握学习理论认为翻转课堂通过教学视频这一模式解决了学生个体差异所导致的在传统课堂上的接受程度不一致这一问题,但是没有强调学生需要针对具体问题对知识进行重新加工、整合与再创造这一知识建构过程。因此,在学生观看视频的同时,要通过查阅相关学习资料以及在线提问等方式来进行自主学习,这就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所提倡的学习的主动性。在这之后,教师要在课堂讨论和交流中设计好需要学生进行或自主进行或小组之间进行的探究式教学活动,这也是一种学生进行知识的自我加工。因此,在翻转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者创设情境、协作探究、展示交流和意义建构,实现了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内化。

3.自组织学习理论

自组织学习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期印度教育家苏伽特?米特拉(Sugata Mitra )通过著名的“墙中洞”教育实验总结出的教育和学习理论。所谓“自组织”,就是在一定条件下,系统无需外界的特定指令,自行??生、演化,继而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自主组织过程。通过放置墙上的电脑来监控孩子的学习行为,苏伽特?米特拉发现,只要借助计算机以及网络支持,孩子可以自己教会自己和他人各种知识和技能。这样,学生的学习就是一种依托于信息技术的自组织的过程。这一理论不仅推动了建构学习理论的应用和实践,同时也为翻转课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在翻转课堂的教学中,学生主要依靠电脑和网络,通过自我教育和互助教育完成知识的输入与获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自主地对教学视频中的知识进行个性化学习,甚至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互助问答等来实现学习系统的无序到有序的转变,然后通过课堂上的交流讨论与小组活动,通过教师的答疑解惑来实现由低级有序过渡到高级有序的自组织过程,从而完成自身对知识学习的系统内化、拓展乃至创新。

三、小学高年级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1.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应用“翻转课堂”的适用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方面的应用应受到足够的重视,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开发并有效利用相关信息技术来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资源,促进学生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数学问题。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也强调教育信息化应该以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和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其核心应该是学习方式和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快速崛起的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进作用,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小学教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都需要顺应这一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将“翻转课堂”应用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不仅是响应国家对教育教学信息化的要求,更是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的优势,在考量数学学科自身特点和高年级学生认知水平与思维能力之后所进行的一种有针对性的新型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的学习实际上应该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更应该是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具体的活动展开的,因此数学教学要向学生提供更大空间的自我探索,协作讨论,实践调查和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多样性的弹性发展空间。然而,传统的小学高年级数学现场教学局限性很大。由于高年级阶段的数学体现出越来越强的逻辑性、准确性、严谨性以及推理性,传统的教学方式很容易出现死板枯燥的情况,课堂时间的利用率也往往不高,无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而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的翻转课堂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新课预习的实施变得更容易,学生通过视频就可以在课前学习新的知识与内容;其次,能够更加高效地利用课堂上的时间,集中进行讨论、答疑、解惑,并进行实时反馈,增强师生间的互动与实践;再次,能够很好解决试卷讲评刻板枯燥的问题;最后,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课上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与自主学习的意识。

2.小学高年级数学“翻转课堂”的建构策略

翻转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由传统课堂的“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这个过程主要包括课前自学、课中研讨和课后反馈补偿等环节。

(1)教师设计教学视频,学生进行认知探索

尽管翻转课堂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然而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引领者,对于整个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而言至关重要。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翻转课堂第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学生课前观看教学视频自主学习。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设计教学视频,才能更加准确、精炼地把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展现出来呢?

首先,教师需要充分研读教材,深度挖掘教材所蕴含的数学思想,了解各个阶段的不同知识对于学生的要求和目标,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教学视频。可以以具体的问题为线索,根据知识点创设生活情境,将数学知识和生活的具体实例挂钩,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趣味性。

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认识几分之一,从而建立初步的分数概念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在设计教学视频的时候,可以借助书上的主题图,从八月十五家人分吃月饼这样的生活情境来引入如何分月饼才能保证公平这一话题,从而让学生对分数产生初步的思考。接下来借助学生手头准备的圆形手工纸和视频中具体分月饼的步骤操作来感受“平均分”。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生更为熟悉的披萨来展示平均分和几分之一这些重点知识。

其次,结合小学高年级数学的学科特点,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地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知识。比如,数的计算法则等数理知识需要通过记忆与反复训练的方法来掌握;而诸如解决问题的具体应用,几何问题的方法多样化和最优化等学习策略就需要经历讨论和探究才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视频的时候就需要做不同的设计和安排,对于前者,教师只需要直接在视频中介绍知识点让学生观看学习即可;而对于后者,则需要教师在教学视频中进行启发式的提问来引起探究的兴趣,以便后续的课堂讨论进行得更加顺利与高效。

再次,教师还要设计一定数量的与视频内容相匹配的任务单,以此为基础检验学生自主观看视频学习知识的效果。教学视频与任务单相辅相成,学生可以结合任务单,在观看视频的时候有针对性地学习知识,并且随时可以通过暂停视频、查阅教材资料、回看视频等多种方法来完成任务单,还可以进一步在网络交流平台上留言、质疑、求助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视频呈现的内容,同时还主动积极地进行探索研究,实现了对新知识的系统探求。

(2)教师组织课上实践与研讨,学生进行知识内化

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强调实践化,注重使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直观操作和认知,进而掌握知识并加以熟练应用。在具体课堂研讨开始前,学生已经通过观看视频对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熟悉和掌握,因此,在面对面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当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从而对知识进一步巩固和具体化。数学的教学实际上也是一种探索问题的过程,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需要为学生创建个性化和合作化的探究学习,给学生充足的探究研讨时间。教师可以根据本课重点内容设计讨论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研讨,也可以由学生自行根据观看视频学习时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来展开讨论。翻转课堂除了改变教学的形式,更重要的是改变教学理念,让学生来主导合作讨论,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宏观的掌控者和支持者,不要过多干预学生的讨论,让学生自主掌控讨论的进程,但是教师要根据随时出现的问题、困惑或者分歧进行必要的点拨和适当的指导。

以四年级上册“运算律”一课为例。在课前观看教学视频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就可以记住并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涵义,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直接引导学生来观察并总结乘法分配律,由学生自主得出“和与一个数的积等于积的和”这一结论。接下来的课堂研讨中,学生讨论的问题主要围绕“乘法分配律的逆用”和“两个数相乘时运用乘法分配律”这两个话题。教师要不断进行巡视,总结学生讨论时出现的困惑和疑难,及时加以点拨。比如,两个数相乘可以将其中一个因数换成两个数的和或差,然后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这样的总结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乘法分配律在计算中的意义,体会了运用运算律所实现的简便运算,将知识内化为了自己的认知。

学生实际上也在彼此的交流讨论中明确了解题思路,解决了各种问题,同时在小组合作中有效地实现了优势互补与共同进步。讨论的过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系统内化,还能够充分锻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τ谂嘌?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数学的逻辑思维,以及小学高年级的数学综合素养的培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3)教师总结、多元评价、巩固复习

课堂讨论结束之后,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进行总结与评价,以巩固学习研讨的结果并集中解决出现的问题。这一评价过程可以分为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个阶段。首先,学生可以选择在小组内部或者班级内部展示各自的研讨成果与结论,然后教师和学生可以共同就此展开自评、互评、师评等多元评价。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各种评价的结果巩固学习的内容并随时发现问题,然后在教师的辅导下加以解决。另外,根据数学学科学习的特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于一个单元所有内容的展示以及评价情况,为学生小组本单元的学习进行总结和总体评定,以检验学生讨论的效果和进入下一单元的准备情况,从而使学生更加顺利地进入到下一个单元的学习中去。

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有很多基本知识和基础练习都需要一定时间的常态化训练,从而达到熟练掌握。这就要求学生课后要结合视频内容、课上的讨论、课后的评价等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教师可以设计每单元复习的习题和试卷,通过网络交流平台随时掌控学生完成的情况与完成的效果,并同样可以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讲评试卷和评价结果,从而实现让学生全程参与翻转课堂的各个环节,形成对知识体系的系统全面的梳理和掌握。

第10篇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9-0026-02

1 引言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它的作用日趋重要,包括应用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小学数学教学作为最初培养学生计算、推理、证明能力的基础学科,将它的教学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无疑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逻辑判断能力、想象联想能力等[1]。对此,笔者就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做了一些研究,旨在通过此研究,进一步思考如何将信息技术手段更好、更科学、更合理地服务于小学数学教学,以此来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现状

笔者在研究的过程中对自己所任教的学校的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主要设置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你对教师在数学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是否认可?二是你对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教授不同内容的过程是否认可?三是你对教师在以后的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有什么期待?在调查过程中,笔者发现绝大多数学生比较喜欢教师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教学,并且认为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更形象生动地展示出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从而让自己更能够掌握所学内容。在学生对未来的期待中,笔者发现,他们希望以后教师制作的课件更灵动一些,最好多加上一些动画,不能仅仅靠图文这一种展示[2]。

3 信息技术服务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案例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观察物体”的教学 教授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辨认出从不同的观察角度看到的物体的形状,让他们明白,通过不同的观察角度看到的物体是不一样的,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这一部分主要是巧用信息技术手段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合适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因此,在导入的时候,笔者借用小学生最喜欢的话题――动物来进行的。导入语是这样的:“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们喜欢小动物吗?都喜欢哪些小动物?”然后点名让学生起来回答,学生会说很多见过的、熟悉的或者喜欢的小动物的名字。这时候,笔者借助多媒体,展示备课时准备的一些动物的图片或者视频,然后让学生对这些小动物进行一一辨认。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观察到的小动物,仅仅是笔者电脑屏幕上展示的动物的那一面,为了让学生明白从不同角度看到的是动物不同的一面,笔者就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实物小动物,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深入观察总结,进行体悟。在体悟结束之后,适时引入课本上要学习的内容,可能有一些学生还是不太明白一些抽象的东西,譬如物体、多面体等,于是引导他们拿起自己手头上的文具盒或者比较厚的一本书来进行观察,之后进行当堂“连一连”的检测。为了让学生将这一部分内容掌握得更扎实,教师可以再回到导入部分使用的小动物上来,在PPT上出示几个小动物从不同角度观察出现的不同样子,让学生对号入座。这一种课程的整合,比较适合在低年级的学生群体中使用,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领会分数产生的实际意义,能够认识并且会读写分子为一的分数,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分数的切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笔者使用情境故事的形式进行导入:“《西游记》大家都看过吧?话说有一天,孙悟空和师父唐僧经过一座山,这时候正值桃子成熟的季节,看到满树鲜美的桃子,孙悟空不由得垂涎三尺。这时候师父说想吃不要紧,不过要先考考你:如果这棵树上有四个桃子,我们两个人平均吃了它,每个人能吃几个呢?请写出这个数来。孙悟空很快就写出来了这个数。师父又说:如果只有两个桃子,平均分给我们两个人,每个人分几个呢?孙悟空又很快写出了这个数。最后,师父说:现在只有一个桃子,如果要平均分给我们两个人,每个人分多少呢?这时候,孙悟空抓耳挠腮了半天,愣是没有想出来。同学们,你们能帮帮他吗?”

学生就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开始了分割行动。很多学生都能够按照常规的思维方式,将桃子一分为二,但是并不能规范地用分数表达出来。笔者就在幻灯片上进行讲解和展示,即把一个桃子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这个桃子的一半,拿到数学上来讲,就是二分之一。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让他们拿起手头提前准备好的纸张进行折叠,分别对折一次、两次、三次……然后让他们用分数准确地来表达出每一份是多少。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不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了所学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3]。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植树问题”的教学 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解决相关的植树问题,从而在寻找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在课前,让学生每人准备10支相同的铅笔,上课之初,教师让学生将铅笔有间隔地排列在课桌上,然后问学生:10支铅笔之间总有多少个空格?然后告诉他们:“在数学上,这样的空格叫做‘间隔’,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这样的‘间隔’。例如:在植树过程中,为了让树木长得更茂盛,需要在每一棵树与另一棵树之间留下一定的‘间隔’;在楼梯和楼梯之间,为了方便行人上下,需要留下一定的‘间隔’;在房屋设计过程中,每一根柱子与另一根柱子之间要有‘间隔’……如此看来,我们今天就从‘植树问题’入手,来探究一下‘间隔’问题。”

在学生基本明白之后,教师就可以在幻灯片上出示相关的题目:在全长300米的绿化道路旁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作为环卫工人的你,请算算一共需要买多少棵树苗?学生用尺子、线段在本子上勾画、讨论之后,教师适时引导并且在幻灯片上展示,跟学生一起总结出相关的规律。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过程中,学生培养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4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困惑与问题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过程中,的确给师生的教学带来极大的方便,但是很多时候一些问题也会随之出现。有时候,教师因为频繁使用幻灯片展示内容,虽然课容量相应地变大了,但是难免会出现学生对知识不消化或者消化不良的状况;有时候,教师设置的情境故事非常有趣,但学生的注意力出现偏差,在注意故事的时候,忽略了对所学知识的兴趣;等等。

5 结语

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效整合是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但真正实现起来还任重而道远,这需要教师的不断实践与探索。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56-68.

[2]刘成章.信息技术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11篇

诚实做人,踏实做事

2019年在不知不觉中拉上帷幕,回首这一年走过的路,还是留下了一些或深或浅的足迹。虽然期间有过忙碌,有过艰辛,有过困惑,但更多的是充实,是快乐,是收获的幸福,回顾即将过去的这个学年,学校的教学工作稳定有序顺利开展,我的业务工作也在锻炼中逐步成长。我于今年十月份开始担任顺德路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分管学校的教务教研工作并协助校长、主任搞好学校各项日常工作。同时兼任数学教研组长和三年级数学学科的教学。任职以来,本人恪尽职守,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

为了在新一年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现对一学年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本人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方针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教师的行为规范。牢固树立教育是一种服务的意识,为学生服务,为教师服务,为学校服务。真诚热情公正的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能深刻认识到,中层干部应做身正为范,学高为师。做自觉遵守学校制度的表率,要求教师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工作从不推诿懈怠,以较高的要求来约束自己。

二、教学工作方面。本年度继续担任三三班的数学课的教学任务,本人能牢固树立以教学为本的思想,时刻不忘我是一名教师,严谨教学是我的风格,追求教学优质高效是我的教学目标,每一节课。我都精心设计。

三、 学校管理工作方面。作为学校的一名中层干部,能做到相互团结,相互尊重,相互配合。工作认真负责,坚决服从组织决定,办事公平公正,敢于承担责任,不计报酬,不计名利。

四、本学年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在校长的指导下,和教研组长制定好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教研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更有针对性实效性。积极组织教师深入学习课程改革教育丛书,领悟新课改精神新课程理念,逐步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2、每周四下午,组织数学教师集中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理论,互相探讨课堂实录,做好学习记录。组织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虚心学习各位教师的先进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3、学校开展第三届数学《聚焦智慧课堂,提升核心素养》的主题教研活动。还请来了全国著名专家刘德武老师来学校指导讲座。我在此次活动中授课,也作为研讨课供大家交流讨论。全体数学老师学习了如何说课,如何备课,如何讲课。通过学习刘德武老师的讲座,学习到了数学的本质不是教知识,而是使学生具有使用数学的能力,教育应该是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活动后,及时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撰写教学反思,同时认真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工作。4、平常对教师的教学常规性的工作进行了检查,包括备课、听课、作业、教后反思工作等等。5、课堂教学是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学工作的核心,因此,本年度,平时工作重点抓课堂教学,抓聚焦课堂改革,促进教学高效的实施情况。和校长一起听了所有数学老师的数学常规课。课堂常规课通过看备课是否与上课一致,查备课的有效性,通过听课看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情况,大家一起研讨。业务水平有了显著提高。6、每月底组织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考试。提高尖子生的思维能力。7、协助学校组织各类活动。安排好兴趣小组活动,组织好学生的各种竞赛活动,关心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任何事情都是在不断的反思改进再反思再改进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的,我的工作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存在的不足有:一、组织教师业务学习工作深入,创新力度不够。二、深入课堂深入班级不够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有些工作方法还在沿袭旧制,缺乏创新精神,管理缺乏力度。四、个人课堂指导、评课的力度还不够。我想这是我今后的工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也是自己锤炼的方向,相信在大家的帮助下能不断地加以克服。

教导处的工作任务很多,事情琐碎繁杂,但我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恪尽职守,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作为教导处副主任在学校是要负一定责任的,因此我时常会感到一定的压力。但好在学校的校长支持,老师们帮助。正是大家的团结协作,才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人也将一如既往的尽自己的力量,为学校的不断发展做出贡献。

第12篇

教研工作会议主持词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两家子小学课程改革成果展示活动暨校本教研会,参加这次会议的除了我们全场教师外还有教师学校小学部的各位专家,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

两家子小学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走过了5年多的时间,5年的探索,5年的思考,5年的实践,两小人用我们自己的不懈努力,执着追求,冲破最初的迷惘与困惑,逐渐走向成熟,在新课改的进程中,我们感到了一丝欣喜,收获了一点成绩,当然,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各级领导的支持与指导。今天我们在这里展示5年来的教研成果。并以此活动,再次深化一种认识,强化一种理念,促进一个提高。

今天大会的议程有五项内容:

一、语文、数学两个学科的课堂教学展示

二、 两位教师对两节课堂教学进行评析

三、 英语、综合实践、校本三个学科的说课展示

四、 教学校长业务讲座

五、 大会总结

研究课堂、攻坚课堂、决战课堂是我们教学工作的重点,课堂教学是每一位教师业务能力的最终体现,新课改下如何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让我们先来看由小大洼小学李铁老师执教的三年级数学课《可能性》。

(数学课堂教学)

李老师的课让我们深深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精心的设计再现了一节高效的数学教学,感谢李老师的精彩教学。下面为我们做展示的是马家小学赵丽娟老师,她所讲授的内容是六年级语文课《最后一头战象》。

(语文课堂教学)

如果说李老师的数学课是高效的,那么我想用感性这一词来形容赵老师的这节语文课,动物的情感在这节课中是那样的深刻,令人感动。赵老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语文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对于两节精彩的课堂教学,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见解,下面,让我们来听一听两位教师对这两节课的教学评析,首先请王淑芳老师对这节数学课进行评课。

(评课:数学)

感谢王老师对这节课深入透彻的评析,下面请中心小学教学主任郎益杰对赵老师所执教的语文课进行评析。

(评课:语文)

感谢郎主任对这节课深入浅出的评析,两位老师运用简练的语言,有理有据的对两节课堂教学进行了评析,让我们豁然开朗,受益非浅。尤其是王老师的评课,让我忽然想起吴主任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王老师的评课不但提出了优点,也指出了不足,我上台时正好看到了吴主任在座,就临时加了这样一段话。)而我想说,我们教师,就是在遗憾中不断的追求完美,而这种追求的过程就是我们不断提高的过程。

如果说讲课是教师业务能力的综合再现,那么说课绝对是教师个人魅力的集中体现。说课做为一种教学研究活动,是促进教师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不断提高的有效手段,做为岗位大练兵的一种形式,我们也不断强化教师的说课能力,今天,将有三位教师在英语、综合实践、校本三个学科领域以说课的形式来展现他们崭新的教学理念。

第一个为我们进行说课展示的是中心小学王鹏山老师,他说课的内容是六年级英语Unit3 He Likes Sports. Lesson 14.

(英语说课)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课程,从主题的确立到活动的开展,教师应如何进行有效的指导,请听宋晓光老师以〈花卉与生活〉这一主题为例,所进行的说课。

(综合实践说课)

宏扬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诵读经典诗文是我校校本课程的核心宗旨,校本课程,这一课改下的新课程该如何讲解,让我们来听听中心小学赵金丽老师的说课〈枫桥夜泊〉。

(校本说课)

三节精彩的说课充分展示了三位教师的业务水平及专业风采,也让我们看到了新课改下新的理念、新的教法所赋予课堂的新的活力。

一个教师的成长离不开理论的学习,专业的引领,赵老师的《最后一头战象》为我们很好的诠释了新课改下的语文精读教学。那么语文课中的略读课文应该怎样讲呢,让我们一起聆听冯校长为我们精心准备的业务讲座《略读课文该怎样教》。

(讲座)

冯校长的讲座让我们对语文课堂的略读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相信大家一定受益非浅。让我们以掌声感谢冯校长的透彻讲解。

接下来,请张校长为我们做大会总结

(大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