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闽台文化论文

闽台文化论文

时间:2022-04-23 13:28: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闽台文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闽台文化论文

第1篇

>> 海峡两岸“自贸区”与“自经区”物流竞合研究 基于两岸特色经济合作模式来简论福建自贸区对港口经济的影响 上海自贸区为两岸经贸合作创造新机遇 海峡两岸自贸区可行性分析 两岸竞合水涨船高 闽台印刷产业对接的经济效应分析及两岸出版交流先行先试探索 基于动态规划的海峡两岸农产品物流最优路径研究 中美竞合结构中的两岸关系 自贸区物流管理研究 基于两岸社会融合的两岸文化交流研究 基于区域极化理论的厦门港与闽台两岸经贸发展关系分析 宁波对接上海自贸区对策研究 福州保税区:立足两岸拓展物流 两岸服贸协议的真假议题 两岸服贸协议的利弊与得失 闽台两岸太极流平台构架系统的可行性分析与对策研究 基于区块链的自贸区跨境支付研究 浅析苏州对接上海自贸区的对策 致力自贸改革试验打造两岸共同家园 基于竞争性视角的我国与自贸区伙伴货物贸易发展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 赢在自贸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 林晓伟,李非. 福建自贸区建设现状及战略思考[J]. 国际贸易,2015(1):16-21.

[4] 王勇. _湾“自由经济示范区”规划建设及对两岸区域经济合作的影响[J]. 台湾研究集刊,2014(6):53-56.

[5] 苏美祥. 闽台物流业合作的基础与推进策略[J]. 两岸经贸,2012(4):43-47.

[6] 魏澄荣,进,黄继炜. 闽台物流合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 亚太经济,2013(4):138-141.

[7] 陈冰芳,林强,叶玉娟,等. 闽台物流合作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 台湾农业探索,2015(1):26-28.

[8] 朱勇进. 闽台合作升级对福建物流业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J]. 物流科技,2012(9):50-52.

[9] Stephen Hoadle, Yangjian. China's Cross-Regional FTA Initiatives: Toward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J]. Pacific Affairs, 2007(2):327-348.

[10] 孙璞. 青岛港与日照港的竞合研究[D].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11] 薛永平. 辽宁省与日韩区域物流合作与竞争研究[D]. 大连:大连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第2篇

关键词:侨刊;期刊;经营

中图分类号:Z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330-01

福建省目前有《闽南》、《环球客家》、《中华妈祖》等90多家侨刊乡讯[1],自创办以来,在传递乡情、联络乡谊,团结海外乡亲共同传承中华文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福建省作为中国的著名侨乡之一,是侨刊乡讯发展的良好土壤,新时代侨刊乡讯应该在更高的起点上,创新性地改革规划,使之真正成为侨务部门联系海外乡亲的桥梁纽带,成为外宣工作有力的阵地平台。

一.海西区独特背景和新时代侨刊定位

海西区以福建为主体涵盖周边区域,对应台湾海峡,是具有独特优势的区域经济综合体。因此,当前福建本土侨刊乡讯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对海西区域经济文化的进行全面的报道,介绍家乡投资环境、会展和产品信息,对海西优良的投资环境进行宣传促进交流、促进投资。

此外,当前海外侨情发生了重大变化。有浓厚爱乡情结的老一辈华侨华人减少,新移民增多并且力量增大,华裔新生代成为华社的主体。现今侨刊乡讯的作用已经不只局限于简单的讯息传达,而是要成为促进交流、带动经济、促进投资的纽带。致力于将侨刊办成促进交流、促进投资的重要载体。

二.侨刊侨报网络化和经营市场化

互联网的出现,使地球变成一个“平面”。互联网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也大大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管理方式。侨刊乡讯如能与互联网结合起来,长期存在的读者面窄、时效性差的软肋都将得到较好改善。如《福清侨报》《鹭风报》等都创建了自己的网站,实现了报纸的网络化,其中属《鹭风报》做的作为精美,可以点击仿真版报纸,还可以自由切换简繁体字,并有新闻搜索等完善的功能。[2]

目前侨刊普遍存在经费不足、人员老化、稿件质量不高、编辑手法老套、未能跟上网络时代步伐、不能适应海外读者新的需求等一系列问题。许多百年侨刊都纷纷面临着生存的大考验。而经营的问题首先是内容的问题,一方面可以通过广告形式,增加和创造新的收入来源;另一方面要加强刊物内容的选题策划工作,在杂志的版面设计上做足功夫。

三.加强选题策划工作,做足版面设计功夫――以《时代列车》为例

《时代列车》杂志公开发行于海西区域、全国铁路系统及港澳台地区,是一本发行量大、受众数量较多的渠道媒体刊物。作为福建本土侨刊其定位为宣传海西和铁路文化,引导消费与休闲,力求为港澳台同胞提供一个了解家乡的窗口。

(一)报道新鲜资讯,促进两岸多方交流

《时代列车》杂志开辟“闽台资讯”版块,专门报道该月内闽台两地的重大新闻,以及两地经济、文化、政治各方面的交流活动。如《时代列车》2011年10月刊中针对2011年厦门9・8投洽会的专题系列报道、2011年11月刊中国庆闽台欢乐游的报道等。这些报道都客观生动地反映了福建与港澳台三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以及闽台两地的经贸往来。

(二)展现两岸经济文化,促进旅游产业

《时代列车》的宣传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台湾经济、文化的宣传;二是对福建本省各项资源的宣传。《时代列车》杂志中的“深度报道”、“旅游”等栏目都是基于这一定位进行选题。如2011年10月刊旅游版块中的《洗汤,很快活》,“洗汤”是福州方言直译而来,有舒服、惬意的成分。文章用乡土平实的语言将“温泉古都”――福州的特色用生动、极富乡情的语言表达出来,向海外同胞推介福州,希望能带动更多的港澳台同胞来闽旅游探亲。

(三)溯源闽台民俗,推广华人文化

侨刊乡讯的文化功能最主要体现在文化教育的功能上。以福建为例,虽然台湾同胞祖籍多数来自福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一代的华侨、华人对家乡的了解和情感都远不及上一代移民。[3]因此寻根溯源的华文教育、华人文化普及不可或缺。《时代列车》2011年11月刊中对湄洲祖庙举行的海峡两岸海上祭妈祖大典进行了详细的报道。湄洲岛作为妈祖的故乡代表着独特的民俗文化,能够唤起华人对文化、民族的认同感,对普及华文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增进海峡乡情,发挥“五缘”优势

乡情功能是侨刊乡讯特有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沟通乡亲、维系乡情、联络乡谊。台湾同胞中80%祖籍来自福建,闽台关系源远流长,闽台之间还具有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五缘”关系。

《时代列车》2011年6月至9月刊中的《忆龙岩》《话武夷》《品厦门》就是针对福建城市所进行的一系列策划报道。报道中所提及的客家风情、闽南语歌、蚝仔煎、沙茶面……这些地域风情、传统美食是福建与台湾居民熟悉的“共同话题”。系列报道立足于“日常生活”,报道普通但却亲近,最能引发认同感,打动人心。

(五)以图说话,充分发挥设计功能

“读图时代”受众阅读习惯已逐渐发生了变化,在文字与图片的比例上应加大图片所占的比重。使用更加活泼、明快的主色调,改变侨刊一贯太过沉重的黑白形象。《时代列车》在旅游、美食等栏目中刊载了大量精美的配图,增加刊物的时尚感、设计感,以求给予读者一个全新的视觉体验。旅游版块中采用的大幅图片,能够更加直观的展现海峡两岸城市的迷人风貌。

侨刊乡讯类刊物,缘起于海外侨胞怀乡思亲的情感需要,这种产生与特殊时代的刊物想要适应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必然要走上创新的变革之路。但革新不意味着放弃自身的“侨”味。“乡情”永远是侨刊乡讯最鲜明最动人的特色。以务实、创新的姿态,积极探索健康发展新路,应当是侨刊乡讯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朱清.侨刊乡讯是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J].福建理论学习,2009,02.

第3篇

关键词:生物安全;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00-03

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1]外来入侵生物对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农林业生产、对外贸易及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些外来入侵生物潜在的危险严重威胁着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安全。[2]另外,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也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3]因此,根据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生物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十分迫切。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需要,福建农林大学于2004年申报了生物安全专业,并获得教育部的批准,率先在全国设立生物安全本科专业。从2005年开始,植物保护学院设立生物安全系加强生物安全新专业建设,2005年9月招收第一届4年制生物安全专业本科生,2009年6月,首届毕业生已顺利毕业并获得理学学士学位。自生物安全系成立以来,按照人才分类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培养阶段安排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依托国家重点学科(植物病理学)和福建省重点学科(昆虫学),以“农业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应用生态研究所”和“益虫研究所”为依托平台,以专业实验室和校外实验基地建设为重点,进行了生物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现将生物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践教学目标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生物安全专业办学的实际,结合福建农林大学的学科优势和福建省闽台地域优势,生物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既要独具特色又要符合教育规律[4]。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和探索,确定生物安全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具备高尚的健全人格、宽厚的业务基础、扎实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敏捷的创新思维、厚重的社会责任、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潜在的领导能力,毕业后能在学术上继续深造或进入社会并开展终身学习的复合型人才。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素质”的人才培养目要求,结合“研究型”学院建设的实际,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在生物安全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实行分流培养,并根据培养类型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目标:“研究型”人才培养:强化专业基础培训和科研素质培养,通过提供良好科研平台,争取使这部分学生能够推免考试直接攻读硕士研究生,为生物安全科研方面的塑造后续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尤其是在生物安全检测技能、外来入侵生物的检疫处理技能、生物安全的评估等方面具有生物安全专业特长,争取获得国家或行业相关技能认证,为今后从事生物安全专业工作打好基础。“复合型”人才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经验和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和优势,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条件,在人文素质、学科文化和综合素养方面具有生物安全专业特色,调研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从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实践中完成毕业论文,为今后从事生物安全相关领域工作打好基础。

二、实践教学体系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通过整合和优化专业课程实验和加大实验教学的学分比例,设立创新性、综合性和探究性实验,建立了具有生物安全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依据培养阶段和实验性质的不同培养锻炼相应的实践技能。

1.基础培养阶段的基本实践技能培训。该部分实践主要在大一至大二上学期进行,主要是进行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基础培养阶段,以通识教育为重点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结合开设网络教学、自学课程、讨论课程、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增设《学科文化》课程,组织师生交流、读书报告(人文底蕴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学术沙龙(学生定期参与校、院的各类学术报告活动),通过总结、提炼、挖掘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深厚的学科文化引导学生巩固专业思想。这部分实践教学多为专业必修基础课的实验教学内容,包括《大学信息技术基础》上机实习(24学时)、《文献检索》上机实习(14学时)、《大学物理III》实验(15学时)、《植物学》实验(15学时)、《动物学》(12学时)、《微生物学》实验(30学时)、《学科文化》讨论教学(15学时)等。

2.专业培养阶段的专业实践技能培训。该部分实践主要在大二下学期至大三下学期进行,主要主要是进行专业实践技能培训。将专业基础课提前到二年级进行,将专业课的实验课独立开课,并提前到二年级下学期和三年级上学期执行,在三年级下学期即开展综合性、创新性和探究性实验,通过系统化培训全面掌握专业实践技能。这部分实践教学内容主要为综合性、创新性和探究性实验教学内容。综合性实验课程主要包括《基础化学实验》(80学时)、《生化实验》(45学时)、《分子生物学实验》(15学时)、《农业昆虫学实验》(36学时)、《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36学时)、《植物检疫学实验》(45学时)、《生物安全检测技术》(45学时)等。同时,为开展科研素质和科研文化的培养,学校、学院设立科技创新项目,鼓励学生申报国家、省、校级各类创新项目,学生双向选择导师,自主选择申报创新性实验项目开展创新性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设计、研讨的基础上,撰写创新性实验项目结题报告。由指导老师组成的评估专家进行评分,合格者计入学分。

3.综合培养阶段的综合实践技能培训。该部分实践主要在大三下学期至大四下学期进行,主要是进行综合实践技能培训,重点是培养效果的提升及定位,强化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在大三下至大四上(3月15日~10月15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毕业实习。在大四开设《科研实践》(3周2学时)、《综合实践》(3周2学时)、《工作实习》(4周3学时)等综合性实践教学。本阶段强化实践教学,实行宽口径专业教育,因材施教,分流培养。对于“研究型”,进入导师实验室,参加导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持各类创新项目,开展研究性工作。在完成创新项目的基础上,提前完成毕业论文,撰写学术论文、参加相关学术活动,提前做好保研和考研准备。对于“应用型”,进入校实验中心、动检局、检测中心和相关企业,主要涉及入侵生物诊断和鉴定、生物安全检测,服务社会,鼓励取得相关技能认证证书,开展专业技能综合训练并完成毕业论文,提前做好报考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招聘准备;对于“复合型”,通过科研院所、企业、基层单位联系,指导学生开展野外科学考察、社会实践、社会调研工作,调研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鼓励将实际问题带回学校进一步探讨,从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实践中完成毕业论文。

综合以上安排,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生物安全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进度安排(表1)。

三、保障措施

1.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经过几年的新专业建设,生物安全专业已建成“生物安全专业综合实验中心”,先后投资150多万元,对4间实验室进行改造,建成符合现代教学的多媒体实验室,添置了一批现代化教学仪器设备,诸如人工气候箱、超低温冰箱、基因扩增仪、酶标仪、电泳图象分析系统等高精教学设备。依托农业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应用生态研究所,益虫引进与利用研究所等,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目前已在校内建成了生物安全综合性实践基地并且安排专职指导教师负责指导,主要包括农产品安全(残留)检测、转基因生物检测、病原微生物检测、检疫性有物预防与控制研究基地等(表2)。

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经过几年的新专业建设,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生物安全专业与省内外生物安全专业相关单位联合建设了一批校外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表3)。在省内的实践基地主要包括指导教师科研基地,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和全省各市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等。在省外的实践基地主要与从事生物安全研究的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如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植物保护研究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建立了联合培养实践教学基地。

表3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生物安全专业校外实践基地

3.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①采取多样化的实验教学考核方法。生物安全专业实验教学考核采取多样化考核方法,分别按照实验报告、考察报告、专业论文、毕业论文等的质量和水平,参考实验过程中的表现来分三类综合评定:对于研究性实验与论文(报告),主要以揭示生物安全相关规律、机理,具体技术的应用效果和技术集成等为主,重点评价其研究内容和实验方法的创新水平;对于应用性实验与论文(报告),主要以生物安全相关的检测、检疫等为主应用性研究,重点评价其以其设备使用和实验技能水平。对于实践性实验与论文(报告),主要以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调查报告、考察报告为主,重点评价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水平。②采取双导师制的实践教学管理方法。在生物安全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合作单位开展合作研究,采用双导师制,促使学生的毕业实习与岗位工作相结合,顶岗实习,学生的实习、论文工作与岗位衔接,在场地与时间上实行弹性处理;强化学生的实践和岗位适应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经过四年来的实践,生物安全专业实验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学生专业思想稳定,学习积极性高,自觉学习文化知识,主动锻炼实践能力,积极塑造高尚品质,努力提高综合素质等已在学生中蔚然成风,综合素质培养效果明显,毕业论文质量提高显著[4]。在后续的培养中,生物安全专业实验教学继续按照人才分流培养目标要求,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支撑体系,加强实践技能培训。对于“研究型”培养对象,创造条件让学生主持或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计划项目,鼓励同学在毕业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鼓励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或考取国内外硕士研究生;对于“应用型”培养对象,指导学生获得相关技能认证(检疫员、检验员等),在技能方面有生物安全专业特长,让毕业生能比较顺利地获得能够发挥其技能优势和专业特长的工作岗位;对于“复合型”培养对象,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和优势,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条件,在人文素质、学科文化和综合素养方面具有生物安全专业特色,使毕业生具有继续发展的潜能和优势,为今后从事生物安全相关领域工作打好基础。今后,我们根据社会经济与生物安全科技发展的需要,结合福建农林大学的学科优势和福建省闽台地域优势,进一步加强对外联系与合作,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与考核,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使其在生物安全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万方浩,郭建英,张峰.中国入侵生物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24.

[2]宋宗水.外来物种进入与生态环境变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25(1):11-14.

[3]陆群峰,肖显静.中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政策模式的选择[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9(2):68-78.

[4]侯有明,艾洪木,杨广,黄居昌,等.生物安全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增刊):15-19.

第4篇

福建德化是中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陶瓷生产历史悠久,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古瓷都。德化陶瓷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和泉州海丝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陶瓷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据了解,故宫博物院现收藏德化窑瓷器700多件,其中有54件属于清宫旧藏。明代德化窑瓷器有200多件,堪称故宫博物院收藏明代地方窑瓷器的一个亮点。故宫博物院自20世纪50年代建立陶瓷陈列专馆以来,一直都开辟明代德化窑瓷器陈列专柜,所展出的德化窑何朝宗款白釉达摩立像、观音像等引来大批中外游客驻足观看,赢得他们交口称赞。

此次故宫博物院藏德化窑瓷器精品展的展品,涵盖明、清瓷塑,纹饰有五彩、青花等,包括25件故宫博物院藏德化窑瓷器精品和20多幅馆藏精品图片。特别值得关注是两件明代瓷塑大师何朝宗落款的观音像。此次故宫博物院藏德化窑瓷器回归故里展出,对进一步发掘和弘扬德化陶瓷文化,加强陶瓷技艺的继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展也展出了近200件国内众多民间收藏爱好者收藏的德化窑历代古瓷珍品,其中13件何朝宗精品更是首次在世人面前亮相。

德化窑是中国民窑的一个代表,千年窑火不熄。目前,德化已发现商周、唐、宋、元、明、清历代古窑址239处,遍布全县18个乡镇。此次研讨会期间举行的“德化古窑址标本展”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古窑址标本进行展出,受到古陶瓷收藏、研究者的关注。

馆长沙龙

11月2日下午,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馆长杨彦杰和法国巴黎东方艺术馆馆长Monigue(莫尼克)主持馆长沙龙活动,论道德化窑。

英国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馆东方艺术馆馆长刘明倩首先发言,拉开了馆长沙龙的序幕。刘馆长通过图片向大家展示维多利亚博物馆收藏的德化白瓷、青花瓷、五彩瓷,不同大小、姿态的明清观音像、狮子像,以及融合中西方文化元素的中国瓷咖啡杯、巧克力杯、啤酒杯等,让大家领略到中国瓷都德化瓷在异国的风采。英国苏富比艺术研究院东亚艺术研究员克尼特勒女士又向大家讲述了英国乡间别墅收藏的德化陶瓷。从17世纪开始,很多德化陶瓷就已经备受英国人的青睐,常常用以装点家居。

馆长沙龙活动现场气氛活跃,国内外博物馆馆长和在座的专家互相提问、解答,并对中国瓷在欧洲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等话题展开交流和讨论。韩国庆山博物馆馆长李京圭、北京艺术博物馆馆长张树伟、台湾金门大学闽南文化研究所教授徐纯以及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馆长丁毓玲等也纷纷发言,畅谈名扬海外的德化瓷。

德化窑学术研讨活动

11月3日召开了中国瓷都・德化窑学术研讨会,近20名专家、学者进行了德化窑主题发言,共同探讨享誉海内外的千年德化窑文化。

研讨会上,故宫博物院古陶瓷鉴定专家吕成龙发表了《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德化瓷的鉴赏》、中国古陶瓷学会叶文程发表了《对德化瓷文化的几点新知识》、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栗建安发表了《德化窑古代窑业技术――以考古发现为中心》、剑桥大学教授Janice(詹尼斯)发表了《德化瓷在宋元时期的远距离贸易:南泰国Satingpra遗址的挖掘》、英国苏富比艺术研究院东亚艺术研究专家Knlttler(克尼特勒)发表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化瓷在英国收藏界的地位》、德国德累斯顿艺术馆东方部主任Cora(科拉)发表了《德国德累斯顿陶瓷馆德化瓷藏品概说》、荷兰莱顿大学研究员卡内帕・特丽萨发表了《17世纪末侣世纪初销往欧洲及美洲新大陆地区的中国白》等精彩论文。

“德化白釉瓷塑举世无双、誉满全球,致使拥有制瓷实力的景德镇在瓷塑技艺上也自叹不如。”“17世纪的德化窑完全是世界官窑”“从其他艺术品中寻找创作灵感是明代德化窑瓷器一个显著的特点。”“明代有些瓷工未曾想到,他们的瓷器或许一辈子也进不了紫禁城,可是却成了奥古斯都大力王这个皇帝挚爱的收藏品。”……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不断抛出的新鲜观点让人折服,他们用图片展示出的大量精美瓷器让人惊叹。

此外,与会专家、学者还探讨了德化窑这个民间大窑厂、外销大窑厂所产陶瓷的内涵以及德化窑在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政治等交流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第5篇

闽南童谣教材是富有闽南特色的适合幼儿特点的童谣教育素材。本文所阐述的闽南童谣教材是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实际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闽南传统文化中的闽南方言童谣,对其进行整理、改编、配曲、游戏设计(包括游戏情节、玩法、规则等的制定),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幼儿园开展闽南童谣音乐活动。同时根据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各环节内容、时间、具体情况需要开展不同类型的闽南童谣音乐活动,验证童谣内容、玩法的可行性,进一步完善童谣内容和玩法,丰富幼儿园音乐活动类型及活动内容,进而推进幼儿园课程发展,创造性地开发、使用童谣教材。

二、选择闽南童谣作为教材的依据和动机

(一)理论依据

福建省文化厅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中指出:“继续完善乡土教材编写,在学校进行普及型教育。在幼儿园推行闽南童谣和游艺教学;小学开设方言、传统艺术、传统技艺课程;初、高中开设闽南民俗、乡土文化等文化课。”闽南方言童谣是阐述乡土文化的象征性素材之一,是闽南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过程中,我们更应充分挖掘和利用闽南方言童谣,通过闽南童谣教学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闽南童谣的艺术教育价值

1.闽南童谣是伴随儿童童年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而民间流传下来的童谣更能激发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如《古古古,鲤鱼娶查某》:“古古古,鲤鱼娶查某,龟担灯,鳖拍鼓,水鸡扛桥目吐吐……”就将好几种动物串在一起,或具体,或虚构,形态各异,足以令孩子们浮想联翩。

2.闽南童谣素材来自生活,源于民间。许多闽南童谣里将山水、树木、房屋、动物、气候等融为一体,或描述幼儿游戏,或刻画年节喜庆活动,或表现田园风光、农家生活,充分体现了与大自然的互动、融洽、和谐,对于幼儿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细品闽南童谣,其内容均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方式诙谐幽默、生动活泼。如童谣《不识字文字真是惨》:“不识字文字真是惨,亲像青瞑欠人牵,有人写批来给咱,央人看批人嫌没闲。”这首童谣不但有其独特的韵律美,还蕴含着生活情景、做人道理、简单哲理等。

3.闽南童谣描绘了闽南地方风俗民情,是闽南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它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多数童谣句式整齐、韵律明显,在语言组织上及方言表达上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仅让幼儿领悟童谣的作品风格、艺术特征和闽南方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传承和弘扬了民族、民间的文化。如描述闽南传统节日的童谣《正月点灯红》和《烧肉粽》就是让幼儿通过欣赏、表演、感受童谣的同时,了解家乡、祖国传统的文化以及民族的不同特色,感受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只要闽南人生活中涉及的内容,都有可能出现在闽南童谣中,它具有浓厚的民族情感与乡土气息。

4.闽南童谣虽然来源于生活,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但并不是所有的闽南童谣都适合幼儿,关键在于童谣作品的艺术形象要鲜明、生动,所描写的内容应是幼儿生活中比较熟悉和兴趣的事物,这样更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唤起他们欣赏的兴趣,充分发挥幼儿的联想和想象。因此,我们决定对《闽南童谣教材的选择和创编》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以闽南童谣为载体,以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为背景,选择和创编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的童谣教材,进一步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培养幼儿对闽南童谣活动的兴趣,有力地推进闽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三、选择和创编闽南童谣教材的原则

当我们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到丰富多样的闽南童谣后,首先对闽南语童谣进行筛选和改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然后再对它们进行配曲。在教学中,我们主要为童谣配上流畅、朴实的旋律,将童谣与音乐有机结合,通过节奏、韵律、旋律的贯穿,提炼出童谣中的艺术教育契机,使它们更具音乐魅力,从而打动和熏陶幼儿的心灵,引导幼儿热爱童谣、热爱音乐。在选择和创编的过程中,我们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一)科学性和教育性原则

科学性和教育性原则即所选童谣应该是健康向上的、具有教育作用的。如《请外婆》中 “外婆无嘴齿,猪肚炖莲子。莲子清又甜,豆腐煮豆生,豆生真幼嫩,外婆吃了笑纹纹……”短短几句惟妙惟肖的语言表现了孩子有趣的想法,培养了孩子尊敬长辈的情感。我们认为幼儿通过学习这些富有节奏、韵律的童谣,不但可以形成幼儿良好的思想品德,还能引发幼儿积极的情感,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游戏性和趣味性原则

游戏性和趣味性原则即所选的童谣内容要生动,有角色、有情节,也就是说尽量考虑到童谣本身的趣味性和游戏性。游戏是最受幼儿欢迎的基本活动,它能满足幼儿好动、好玩、好模仿的心理特点。所以在很多童谣中,我们都尽可能设计成有游戏情节的活动,以更好地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如闽南童谣《孤鸡》:“孤鸡,伊密,白鸡子,去找贼,找若有,做新妇,找若无,做乞食婆”,我们配上《头发肩膀膝盖脚》的音乐,并设计了类同“熊和石头人”的游戏:边按童谣节奏边跟着“大熊”走,等到童谣念完后“石头人”马上不动,幼儿做各种造型……这些童谣采用了念、唱、逗的不同艺术形式,易学便记,朗朗上口,节奏明快,活泼韵律,具有浓厚的游戏性和趣味性,使幼儿在欢歌笑语中领略生活的真谛,产生对闽南童谣活动较为持久的兴趣和向往,并获得更多的体验审美愉悦的机会。

(三)歌唱性和表演性原则

歌唱性和表演性原则即所选童谣内容的艺术形象特点要鲜明,要富于歌唱和用动作来表现,让幼儿可以运用脸部表情和身体动作与他人进行交流,享受和体验歌唱与表演的和谐与快乐。如《阿婆去买蚝》中幼儿边唱“阿婆阿婆去买蚝,寄人蚵,嫌臭鹾。掺蒜仔,好味素。吃依饱,去踢陀。”边自由结伴,两两相对愉快地进行表演,在情感交流的基础上形成了与同伴友好相处的良好情绪体验。

(四)时代性和创新性原则

闽南童谣教材既有传统的又有现代的,它要不断反映时代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这种发展有两层含义,一是要求不断增加和创编反映时代内容的新的童谣教材,就是要把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在童谣中表现出来。二是要求不断赋予传统的童谣教材以新的内容和形式,使之更适合现代孩子的需求和实际。创新需要想象,而想象又是创新的前提,在闽南童谣活动中,注重童谣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不仅能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萌发幼儿热爱童谣、热爱家乡的情感,而且能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让幼儿在闽南童谣活动中体验到快乐。如我们在创编闽南童谣《泉州小吃真正好》中,一方面继承了传统童谣的特点,另一方面结合“闽台一家亲”的特殊关系,把盼望台湾早日回归的心愿编到童谣中,继而运用角色扮演和打击乐的形式来表现童谣。这样赋予了童谣本身很强的生命力,受到了幼儿的喜爱。

总之,闽南语童谣教材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是其他素材所不能比拟的。让我们用“心”体验,用“意”创造,用“情”耕耘,不断挖掘和创编出更多符合幼儿要求和时代特色的闽南童谣教材,使闽南童谣这一朵传统文化之花放射出夺目的光彩,让那些有益幼儿身心健康的闽南童谣教材更好地发挥它的独特作用。

参考文献:

[1] 《文化传承与幼儿教育》论文集

[2] 让本土民族文化走进幼儿园.学前教育研究,2005(1).

[3] “文化、民族艺术与幼儿园课程”.学前教育研究,2004(1).

作者简介:

第6篇

存在人类社会,便不断地上演各不相同的纠纷。以调解方式解决纠纷是早期人类面对纠纷的普遍选择,在后来的国家法建立的过程中和之后,尽管国家法试图将这一领域纳入到自己的治理范围,可是调解的方式仍然顽强而富有生命力,内容逐渐丰富,方法日渐多样化而趋成熟。

对于这些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纠纷案例,比虚拟的案例更有价值,比逻辑推理更有血色,纠纷案例所提供的信息极为丰富与真实,因而有广阔的研究空间,吸引了众多的学者从不同学科背景出发,去揭示纠纷案例背后所掩藏的行为逻辑。本文是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纠纷研究的一项研究,其中将不涉及具体案例,展现纠纷研究的不同学科、研究成果,并试图对其进行简单评述。

一、村落社会纠纷研究的社会背景

在《江村经济》和《乡土中国》中,对中国的乡村社会结构及传统文化在西方影响下的变迁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成为了理解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结构与社会性质的经典著作{1}.先生是通过绅士权力在乡土社会的运作的分析,揭示中国社会中央官僚制帝国与皇权不下县的背后逻辑{2}.但是当前中国村落社会与先生所述“乡土社会”已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迁,以至于众多学者著书立说,试图揭示变迁中的村落社会的现实情景。弗里德曼的《东南中国的宗族组织》试图通过对地域化的宗族组织的结构认识,探究中国传统社会的构成法则,从宗族的视角揭示了汉人社区是如何实现国家与社会的关联{3}.杜赞奇试图从“国家政权建设”与“权力的文化网络”来认识传统乡土社会的变迁、变迁中的国家与社会之间关系{4}.黄宗智则揭示国家与社会的变迁中乡土社会是如何突破了“过密化”的运作方式{5}.事实上,这些研究将研究点放在乡土社会,而研究的对象则是“村落”。村落成为整个中国社会的缩影,观察、分析村落便可以折射出中国乡土社会本色和乡土社会的变迁。

对于是否可以将村落作为研究乡土中国的出发点存在着不同的争论。也有学者跳出村落,从其他方面来解释乡土社会的结构。魏特夫从水利的角度,认为中国乡土社会可以通过大江大河——大水利——小水利到基本农田的灌溉形成农耕社会的图景,从而形成了东方特有的专制主义{6}.施坚雅则从市场出发,形成了分析中国社会的市场结构理论。他认为“基层市场共同体”是中国乡村的基本单位,由基层集镇、中间集镇、中心集镇、地方城市和地区首府,构建了中国社会的图景{7}.

尽管分析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可是对于解释乡土社会的变迁,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变迁对于乡土社会的分化、解构、重建的影响,这些模式难以让人信服。自20世纪40年代(恐怕还要往前推至20世纪初)以来,中国基层的乡土社会事件主要有两件:国家政权建设{8}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贺雪峰先生在对中部以农业为主要生产生存方式的区域分析中,称为建国以来历次政治运动与市场经济的化约能力一步步消释、瓦解乡土社会的传统,构建新的乡土社会,提出了“新乡土中国”{9},从而有了重新认识中国乡土社会的认知,研究转型期乡土社会的性质的学术使命与命题{10}.但是对于国家政权建设或曰吉登斯民族——国家形成与市场经济是如何化约乡土社会的传统,重新构建新乡土中国却未展开论述。

国家政权建设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化约与瓦解的背后是现代化,是通常所说的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化为现代工业社会,甚至到近年来极为流行的“后现代”、“知识经济”、“新经济”时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所形成的断裂社会中,如何在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断裂的背景下,在由生活消费品向耐用消费品消费方式的转变,在资源重新聚集下,底层社会(农民、农民工和下岗工人构成)形成的背景下能否实现现代化,如何实现现代化则是另一个问题{11}.

当前乡村社会的纠纷研究所面临的正是这一背景:现代化及现代化过程中,后发外生型国家通过国家政权建设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而呈现的纠纷。在传统与现代、国家与社会、国家法与民间法等相互之间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新乡土中国的景象,只是学者们知识背景不同,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出发,所关注的焦点不同而已。

二、法律社会学的纠纷解决研究

就目前的研究现状而言,法律社会学在研究纠纷解决方面,有较多的研究成果。法律社会学是将法律现象置于其社会背景之中,研究法律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相互关系的一门社会学与法学的边缘学科。法律社会学的研究特点在于从社会整体观念出发,认识法律的社会基础和社会作用,从而更好地利用法律的控制作用解决社会问题。

1.关于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关系的研究

这是对于纠纷解决研究中一个独特的视角。体现这种关怀的著作或论文很多,影响较大的有:梁冶平的《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12}中的文章、范愉的“代替式纠纷解决方式(ADR研究——兼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13}、《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14}、谢晖编《民间法》{15}、何兵《现代社会的纠纷解决》{16}、高见泽磨《现代中国的纠纷与法》{17}、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18}、黄宗智《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19}等。

杜赞奇认为:在中国,建立民族国家与实现现代化,从一开始就是同一过程的不同方面{20},“在新的民族国家成长并试图确立其合法性的过程中,历史被重新定义,社会被重新界定”{21}.中国由于是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国家,其社会变迁呈现出国家自上而下的推行和实现,是“规划性的社会变迁”()。乡土社会代表着传统的习俗、习惯被视为旧的、落后的,而被所谓新的、先进的所替代。在国家法大规模“下乡”的过程中,即苏力之送法下乡,蕴涵的正是“规划性的社会变迁”,国家法与民间法在法制化进程中已经定下了各自不同的命运。

然而,尽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法治、依法治国等口号下,国家法形成侵蚀之气势,但是伴之而来的是民间传统、习俗复苏的现象,如王铭铭在闽台三村的观察{22}.家族法规、村规民约等民间法遭遇到国家法借助政权下沉而形成的“重创”之后,逐渐退居为内在的观念形态,但是并没有彻底消失,而是形成“地方性知识”,并在纠纷的调解过程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人情、面子的关联下{23},在秋菊打官司的分析中{24}表现出来。国家法与民间法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同历史命运成了纠纷观察者的理论关怀点。

2、法治与本土资源

第7篇

关键词: WebQuest 探究式学习 接受性学习 大学英语

一、引言

“WebQuest”的字面意思即“基于网络的探究式学习”,但事实上,WebQuest的内涵远丰富于其字面意思。根据其创始人伯尼・道奇(Bonie.Dodge)的定义,WebQuest是“一种探究式学习活动,学习者的学习材料大部分或全部来自于网络资源。WebQuest的设计要帮助学习者高效地使用时间,通过分析整合和评价学习材料,实现培养学习者思维能力的目标,而不仅仅是上网搜索信息”。WebQuest分为短期WebQuest和长期WebQuest,短期WebQuest的特点是:①学习者掌握重要的新信息并理解它们;②任务完成的时间是一至三课时。长期WebQuest的特点是:①学习者的任务是深入地分析一些知识,将其转化成其他形式,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创造出某种形式的成果,用网络方式或非网络方式展示出来;②任务完成的时间是一个星期或一个月。

二、WebQuest与大学英语教学

奥苏伯尔根据学生进行学习的方式,把学生的学习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其中,接受性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由教师、学生和教材组成的封闭环境下,被动地接受教师输出的知识,书本传递的知识、学习偏重于死记硬背、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在这样的学习方式下,学生得到的知识无论从质上还是量上都有其局限性”[2]。在接受性学习情境下,学习者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以定论的形式讲授教材,接受文化知识。它不要求学习者独立发现,只要求他们把教师所传授的东西加以内化,即把新学的材料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结合起来,并储存在认知结构中。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由于班级过大,教育观念落后等原因,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这种教育丧失关怀学生、注重学生思维成长功能,而封闭书本教学使课堂变得沉闷机械和程序化,使课堂没有生气,不利于学生发展,也会使老师思维僵化。这种注入式教育阻碍发展学生潜能,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削弱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典型的“接受性学习”。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影响下,探究式学习开始影响大学英语教学。“探究式学习指的是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学习活动”[3]。探究式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发现其局限性。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探究性学习的优势也有可能是接受式学习的缺点,只有正确认识其区别和联系,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接受式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联系,主要表现为两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一方面,探究性学习需要以接受式学习为基础。另一方面,探究性学习是促进接受式学习的重要条件。

三、WebQuest是大学英语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之间的桥梁

WebQuest是基于探究性学习的一种学习模式,因此它具有探究性学习的一切优点,因此它同接受性学习结合起来构成了完整的大学英语学习方式。另外,由于它基于探究性学习之上,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探究性学习的缺点。

1.伯尼・道奇(Bonie.Dodge)等在WebQuest发明之初就区分了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肯定了接受性学习并指出WebQuest不是万能的,并非适合所有知识的学习。这给我们在大学英语学习的启示是在大学英语教学学习中,要区分知识的类型,陈述性知识如词汇、人名、地名、术语等最好使用接受性学习方式;而语法、文章结构分析、故事情节等带有程序性知识特点,作为主题引导学生思维和探索的知识适合WebQuest学习模式。

2.WebQuest学习模式是一个以问题为导向,学生为主体,进程控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为手段的教师引导下的探究式学习系统。WebQuest一方面强调学生通过自己的高级思维解决问题、建构知识,一方面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资源的提供、任务和过程的设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关系是“主体――主导”关系,即通常所说的“双主”关系。因此WebQuest是“双主”类教学模式的一种[5]。在大学英语WebQuest学习模式设计上,要注意整体系统性,要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

四、结语

尽管WebQuest学习模式在国内有十几年,但关于WebQuest的研究和实践却大部分集中在中学。从发表的论文专著来看,我们对WebQuest学习模式的研究还停留在原有理论探讨和在各学科中的应用问题,没有深入地发展。而关于大学英语教学生中使用WebQuest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WebQuest之于大学英语学习的诸多优点不能引起学者甚至大学英语教师的重视,原因值得深思。

参考文献:

[1]石志华.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9:62-63.

[2]陈红.探究式学习在英国中学地理教材中的体现[J].中学地理,2005,6.

[3]任长松.对探究式学习的18种评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12.

第8篇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香港文化创意产业正向大陆积极拓展的实际态势,具体分析了深圳作为内陆腹地“门户”“桥梁”与“纽带”,在对接香港文化创意产业各方优势的基础上,如何实现“左右衔接、上下联动”的接轨提出了个人的思考与建议,旨在为加速深港文化创意产业的对接开拓新思路。

关键词 :深圳;香港;文化创意产业首次明确提出文化创意产业概念的为《英国创意产业图录报告》:起源于个体创意、技巧与才能,通过智慧财产权的生成与利用,而有潜力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的产业。创意产业的核心内容是文化与创意,推崇创新与个人创造力。目前,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其发展水平与规模也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我国创意产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经济发展与文化需求的不断扩大,许多大中型城市已意识到创意产业对于区域经济增长战略性产业扶持的重要性,不断加以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圳作为经济发展的先驱,联动对接香港文化创意产业迅速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

综观亚太地区,香港是最适合发展文化产业的地区之一。个性鲜明、中西合璧的文化形态成为文化产业充满活力的创意源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供了文化产业发展壮大所必备的法律保障,作为资金充裕的世界级金融商贸中心,发达的商业文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优势环境。与香港一水之隔的深圳又如何充分利用先机,如何将自身优势资源禀赋与文化创意产业无缝融合对接,以实现区域经济环境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以及综合竞争实力大幅提升的目标,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香港文化创意产业从深圳向内地拓展

根据香港大学文化政策研究中心的《香港创意产业基线研究》,香港文化创意产业行业涉及种类繁多,范围广泛,狭义上分为涵括11个行业在内的三大类:第一类是文化艺术类,包括音乐、艺术品、表演艺术、手工艺品与古董。第二类是电子媒体类,包括电影与视像、电视与电台、数码娱乐、软件与电子计算。第三类是设计类,包括建筑、广告、出版与印刷。香港以所列行业中的建筑、影视、文艺与广告四大方面表现最为突出,因此,影视、文艺与设计“三驾马车”是拉动其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的主要来源。发展至今,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不仅得益于自身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更重要的是在发展过程中建立起了较为成熟的配套机制,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腾飞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政府、社会中介组织、文化创意企业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便于三者的互相沟通、互相协调,三方各司其职、各尽所能。

长期以来,香港作为东西方交会的大舞台,形成了独特的多元融合的文化环境。进入21世纪,香港特区政府于2004年正式策划推出香港创意指数(HKCI),拟定创意的成果、结构及制度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作为香港的创意指数(简称5Cs)。在历经多年的经济转型过程中,对生产总值贡献率早已超出15%的相关产业发挥了巨大的催化与推动作用,促进了整体经济向知识型经济迈进,香港文化创意产业已经形成相当大的规模。众所周知,香港人地有限,资源紧缺,市场面临饱和的困境,而拥有庞大广阔腹地与市场的内地,却是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从血缘、地缘与文缘等关系上看,香港与内地相互依存,密不可分,而深圳作为其进军大陆市场的“门户”“桥梁”与“纽带”,有着天然的区位接轨优势。

二、深圳对接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

1.雄厚的经济支撑条件

一般来说,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格局具有一定的同步性。深圳经济总量连续多年来在全国内地城市中保持第四位,英国《经济学人》2012年“全球最具经济竞争力城市”榜单上,深圳位居第二,创造了“深圳速度”,是我国大陆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2013年深圳GDP为14500.23亿,同比增长10.5%,增速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比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分别高2.8和2.0 个百分点,人均GDP 为137476.82元,折合22198.02 美元(常住人口以1054.74万计算,汇率以6.1932计算)。同时,人均可支配收入与GDP实现了同步增长,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4653元,同比增加3911元,仍然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此外,深圳的经济总量、财税收入、地方财政收入等指标也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经济支撑条件。

2.独特的地缘文化优势

深圳地处珠江三角洲前沿,是连接香港和中国内地的纽带和桥梁,是华南沿海重要的交通枢纽,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服务、外贸出口、海洋运输、创意文化等多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公元前214年,秦朝派军平定百越,置南海郡,香港便由此开始置于中央政权的管辖之下,直至清朝,随着中原文明向南播迁,香港地区得以逐渐发展起来。东晋成帝咸和六年(公元331年)将南海郡东部另划出东莞郡,下辖六县中的宝安县的辖地,就包括了今天的香港地区和深圳市。香港和深圳的早期史前文化同起源于江南和岭南地区,因此,港深之间“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独特“五缘”优势,为港深两地文化创意产业的对接与合作创造了巨大的空间与潜力。

3.完善的硬件设施

日前,深圳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若干经济政策》《关于建设文化产业基地的实施意见》《关于扶持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通过政策及资金支持促进深圳文化产业的发展。继2004年提出“文化立市”战略后,2005年又提出要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继金融、科技、物流之后的第四大支柱产业。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的《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将深圳构建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创意中心”,2011年出台的《深圳市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又提出将深圳打造为“文化创意产业之先锋城市、国际时尚创意中心”的战略目标,并作为推动中国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重要平台成功举办了七届文博会。2013 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5002.50亿元,增长20.5%,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为1357.00亿元,并逐季度递增。

深圳市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创意设计业、传媒出版业、数字娱乐业、休闲旅游业、工艺美术业、动漫游戏业等优势产业,及独具特色的“文化+科技”“文化+金融”与“文化+旅游”三大发展模式。其中,以高新科技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的“文化+科技”模式,为文化创意产业高端起步、跨越式跨界发展奠定了强大的技术保障。以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和文化产权交易所为主导的“文化+金融”模式,在不断创新对文化企业金融支持方式的基础上,努力构建了文化产业投融资、文化产权交易、文化企业孵化的重要平台。以主题公园、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基地为依托的“文化+旅游”模式,有效地延伸了文化创意区域产业链。目前深圳已初步形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形态,已建和待建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共54个,其中已建成36个,先后产生了一批国家级、省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基地。

三、深圳对接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的思考与建议

深圳文化创意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据预测结果表明,2015年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仅有10%,而北京与杭州2009年的贡献就已经超过了12%,可见深圳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因此,若要使文化创意产业对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保持稳步增长趋势,可对接香港并从以下几方面借鉴学习。

1.建立健全的市场体制

香港连续10年被美国传统基金会评为世界上最自由的经济体系,是世界上主要的金融商贸中心。目前是亚洲唯一低风险地区,已成为美元和欧元的亚洲实时结算中心以及人民币最大境外流通中心。作为独立的关税区,香港还可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在WTO 框架下进行商贸活动,使企业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能够随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做出快速的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变。当今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现代文化产业所蕴涵的生产要素,已成为整个社会生产力最为活跃的方面之一。因此,深圳要主动意识到对接香港的自由市场环境,拓宽文化创意产业投资渠道,扩大资本资源,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参与文化事业单位改制调整,构建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企业投入为基础、银行信贷与民间资金为主体、股市融资与境外资金为补充”的多渠道文化创意产业投资体系与融资机制,建立起一条以市场内驱力为主动力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道路。

2.切实转变政府的角色和职能

在市场主导下,香港特区政府依照不同产业链的需要,承担着不同角色和职能,政府只提供必不可少的法治基础和商业环境,政策范围虽然有限,但执行力度却很有效。例如,近年来香港的电影业与银行业达成了共识,由政府成立电影贷款保证基金,银行以履行合约保证方式,给电影制作公司发放贷款,使各行各界在不同的平台上相遇、碰撞、交融,缔结出更多文化创意之良缘。作为内陆的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之初尤需政府扶持,某种程度上来说,地方政府的角色决定着区域文化产业的未来前景。因此,按照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和建设国际化城市的要求,深圳市政府要一如既往地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从以行政手段为主逐步向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转变,将重点放到产业规划、市场监管、政策支持、法规建设、公共服务上来,逐步理顺政府与文化市场、文化组织及文化个体企业之间的关系,实现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互动与繁荣。

3.提升文创产业的原创力和集群效应

创意产业已成为香港经济一个重要的增长点,目前香港文化创意产业每年生产总值已超过港币530亿元。创意所带来的利润并不单是创意价值的本身,而是创意与具体产品及产业相结合相融入的过程中所提升相关产业的利润。因此,“以创新思想、技巧和先进技术等知识和智力密集型要素为核心,通过一系列创造活动,引起生产和消费环节的价值增值,为社会创造财富和提供广泛就业机会的产业”。这一由上海经济委员会提出的定义,结合目前深圳文创产业的发展情况,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塑造文化品牌将创新意识渗透到文创的各个层次中,将创意成果转化为经营资源,实现创意成果的价值。综合整合文化资源,对现有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要注重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升级,打造特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并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运作、品牌经营、功能完善、集群发展”的方式,构建如创意街、产业基地、专业园区等各具特色、功能完备的产业载体,使之成为文化相关企业的专业化集聚地。

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香立、公正的司法制度和法治精神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之保证,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则是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企业与个人无须顾虑隐蔽不清的交易成本之保障,有利于实现商业上的公平竞争,奠定全社会良好的法律环境。文化创意产业是依靠智力和创意进行创作、生产、加工、销售,并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其经营与持续发展的创新型新兴产业,具有高风险性。因此,要借鉴香港成功经验和模式,认真总结深圳自身知识产权保护的不足和教训,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特点确定不同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重点,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纳入到企业发展战略中去,鼓励企业增强创新意识,提高专利申请的积极性。在全社会范围内,积极主动地宣传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系列相关法规,进一步改善本地区知识产权局、版权局、工商局等各职能部门条块分割的现状和管理体制,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管理效率与执法监督力度,切实保护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所有者的有效利益。

5.积极有效吸引创意人才

创意人才汇集的香港,在吸引创意人才方面极具竞争优势。对于人才引进,香港都持自由开放的态度,各类人才均可根据自身行业变化之需要,自由申请工作签证或以其他身份来港发展或定居。因此,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各个领域内,香港拥有众多高水平专业化技术及管理人才,为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强而有力的人力基础。文化创意产业是以人的创造力为核心的产业,创意人才对于产业的发展极为重要。首先,深圳要在引进创意人才方面狠下功夫,从香港的优质人力资源入手,特别是具有丰富国际经验的创意和管理人才。其次,要进一步扩大两地高校和科研机构中文创产业的理论研究学者及创意人才间的交流与互动,通过各种形式的联合的科研活动为两地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培养平台。最后,借鉴香港“人才引进优惠政策”的经验,确定本土化人才引进和培养战略。

参考文献

[1]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在首相布莱尔的推动下于1997年成立,在1998年和2001

年提交两份《创意产业图录报告》(CreativeIndustries Map-ping Documents).

[2]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行政长官2005年施政报告.policyaddress.gov.hk/2005/chi/.[3]宋阳.行业协会与香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及其对深圳文化行业协会的启示[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12(02).

[4]余德亿,郭运孝.福建闽台农业科技合作成效与推进策略[J].农经,2009(1).

[5]彭立勋,黄发玉,乌兰察夫.深圳特区经济报[N].多媒体数字版,2012- 12- 7.sztqb.sznews.com/html/2010-12/07/content1348349.htm.

[6]郭永航.政府治理创新视域下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以深圳市文化产业发展为例[D].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10.

第9篇

[关键词]省级卫视;新闻节目;区域化品牌;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G229.27[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2.06.016

近年来,省级卫视改革改版搞得轰轰烈烈,省级卫视总体上取得了较大发展,其影响日隆,收视份额和广告收入逐年增加,然而其新闻节目始终未能走上发展的正轨,其生存和发展有内忧外患之虞:内部环境,省级卫视的发展策略以娱乐节目为主,新闻节目被边缘化;外部竞争环境也不容乐观,它要面对央视新闻节目的巨大竞争压力,要应对地面频道新闻节目在地方市场的挤入,一旁还有海外新闻传媒的虎视眈眈。但省级卫视新闻节目有其重要价值:它是我国电视新闻事业重要组成部分,其存在和发展既是政治发展的要求,也符合公共利益和受众权益,对省级卫视自身发展亦有积极意义。2011年底,广电总局下发了被人们俗称为“限娱令”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该意见除了限制上星频道娱乐节目播出量外,还强调了新闻节目的重要地位,要求上星频道增加新闻节目播出量。意见重申“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是以新闻宣传为主的综合频道”,要求“从2012年1月1日起,每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每日6:00—24:00新闻类节目不得少于2小时;18:00—23:30必须有两档以上自办新闻类节目”[1]。这再次引起了人们对省级卫视新闻节目的重视,并重新引发了关于省级卫视新闻节目发展策略的思考。

面对省级卫视新闻节目的发展难题,本文引入竞争优势理论,结合品牌学、新闻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省级卫视的属性、职能、生存环境、发展机遇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分析省级卫视新闻节目竞争优势生成和优化的机制,探讨其发展策略。竞争优势的概念于1939年由英国学者张伯伦引入经济学领域,1980年代中期,美国管理学大师迈克尔·波特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使它开始大行其道。波特认为:“竞争优势归根结底产生于企业为客户所能创造的价值:或者在提供同等效益时采取相对的低价格,或者其不同寻常的效益用于补偿溢价而有余。”[2](P1)其代表作“竞争三部曲”最重要的主题就是阐述企业如何制订和实施竞争战略,并将其转化为获取竞争优势的具体实施步骤。鉴于竞争优势理论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在几十年的实践中也被广泛地证明了其有效性,1990年代初这一理论被引入中国。1997年前后,华夏出版社出版了波特的“竞争三部曲”,使得该理论在中国的影响日隆,在各学术领域的运用全面铺开,从宏观的国家竞争战略、区域经济发展策略、产业发展规划的探讨,到微观的企业管理、地方旅游业发展对策甚至幼儿园管理的研究都可见到该理论的运用。在媒介管理领域,有不少探讨媒介竞争优势的论文,但真正使用该理论的并不多,更多的研究成果只是在日常熟语的层面来运用这一概念。电视新闻节目战略管理研究领域对该理论运用则更少,省级卫视新闻节目战略管理研究领域运用这一理论的至今未见报道。本文拟对这一问题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以期在方法论和实际操作上有所贡献。

一、竞争景框中的省级卫视新闻节目透视在电视新闻竞争中,省级卫视新闻节目处于一种较为尴尬的境况。在全国性新闻节目方面,省级卫视同央视相比,在新闻采编能力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例如2011年1—8月,央视新闻时事类节目占据全国67.6%的市场份额[3],其他几十个上星频道的市场份额不到35%。除了东方卫视等少数省级卫视外,省级卫视新闻节目在全国市场上存在成本高、市场基础差、目标涣散等不足,难以取得竞争优势。然而省级卫视新闻节目又不能单纯走区域新闻的发展道路,因为它还有通过上星而产生的可以覆盖全国的渠道优势,存在着发展成全国性节目的可能。如果只做区域新闻,则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浪费覆盖优势,背离了其上星的初衷。二是地面频道的区域性更强,省级卫视新闻节目在这样的竞争中难以有多少优势。如2010年,在广东省,广东卫视的《广东新闻联播》市场份额只有0.255%,而同时段珠江台的《630新闻》市场份额有1.501%;在上海市,东方卫视的《东方新闻》市场份额为0.688%,而上海新闻综合频道的《新闻透视》市场份额为2.326%。[4]三是无法完成向全国宣传本省这一省级卫视新闻节目既定的传播任务。这样看来,省级卫视新闻节目发展战略的制订的确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况。而我们看到的事实状况也是多数省级卫视没能制订恰当的新闻节目发展战略,使得其新闻节目处于一种被央视、地方频道和凤凰卫视“夹在中间”的状况。那么省级卫视新闻节目有哪些可利用的资源,应该如何界定自己的市场位置,如何制订恰当的发展策略,如何在这种上挤下压的新闻竞争中取得优势呢?竞争优势理论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视角。

迈克尔·波特提出了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三种基本战略,即成本领先、标歧立异、目标聚集,并将这三种战略的基本关系以竞争景框表示出来(见图1)。[2](P11)

成本领先战略要求生产者“发现和开发所有成本优势的资源”;标歧立异战略是企业选择一种或者多种特质,并“因其独特的地位而获得溢价的报酬”;而目标聚集战略则是指企业并不拥有全面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主要“致力于寻求目标市场上的竞争优势”。[2](P12,P24,P15)如果企业不能获得成本领先,又没有特质,则会陷入“夹在中间”的状况,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位置。当然这三种战略有时是可以兼而得之的,例如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取得较高的生产率,生产出与众不同的产品占领某一细分市场,便可同时获得目标聚集、成本领先和标歧立异的优势。各种竞争优势的聚集会带来收益的累加,企业将会获得巨额的回报,使得它成为产业中的佼佼者。波特将同时获得多种竞争优势视为战略管理的高境界,他认为企业“应该一直积极探索所有不牺牲经营歧异性的节约成本的机会……也应该追求不以付出高昂成本为代价的标歧立异的机会”[2](P21)。

从竞争理论的视角审视,分析省级卫视新闻节目的属性、资源优势及其所处的市场环境,寻找可能同时获得目标聚集、成本领先、标歧立异三种竞争优势的可能性,帮助它成为产业中的佼佼者,是制订省级卫视新闻节目发展战略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在本省区域内,省级卫视是各省、市、自治区的重要宣传机构,是各省政府、党委领导的事业单位,是各省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属性虽然在某些方面束缚了省级卫视新闻节目的发展,但也将省级卫视送上了所在省“第一电视媒体”的位置,帮助省级卫视新闻节目形成一定的区域优势,使得它在本省新闻的采、编、播等方面拥有其他电视媒体所不具备的资源优势。这就使它能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新闻资源,也可通过其在本省的独特地位,排他性地获得竞争对手难以获取的信息,这就使得它获得了“成本领先”和“标歧立异”的优势。因此在制订省级卫视新闻节目发展策略时,它的这一优势是不可忽略的要素。然而如上文所述,它又不能单纯走区域新闻的发展道路,否则它无法完成向全国宣传本省的既定任务,也浪费上星的资源优势,还会在与地面频道的竞争中失去优势。在这种状况下,区域化品牌建设成为省级卫视新闻节目既能深耕区域资源、又能突破区域限制而获得多种竞争优势的发展策略。

二、区域化品牌建设:省级卫视新闻节目获得多种竞争优势的可行战略省级卫视新闻节目区域化品牌建设指的是,省级卫视通过充分发掘所在区域的新闻资源,深入探索所在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特色,做好品牌定位,并将这些区域特色融入节目中,通过有特色的内容、有个性的表现形式来打造高品质新闻节目,塑造独特的品牌个性,从而提高受众的忠诚度和传播效果,稳固在区域市场中的位置,并逐步扩大传播范围,向全国性新闻节目发展的策略。这一策略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区域化,它“是相对本地化和全国化而言,它是本地化的延伸,是全国化的过渡,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全国化”[5]。第二个层面是品牌建设,它要求省级卫视新闻节目立足于区域,塑造品牌个性,打造名牌节目,以尽量避免惨烈的同质化竞争,在众多新闻节目中脱颖而出,实现市场、文化价值最大化。区域化品牌建设可让省级卫视新闻节目“发现和开发区域资源”这一最大的成本优势,让其处于成本领先位置;而立足于区域的差异化品牌定位将有助于其标歧立异;稳固区域市场后,再瞄准全国市场的策略,又将使得其获得目标聚集的优势。因此区域化品牌建设将有利于省级卫视新闻节目同时取得低成本、歧异性和聚集性三种竞争优势,从而获得更多收益。具体而言,省级卫视新闻节目区域化品牌建设应包含以下几个要点。

1.做好品牌定位,塑造鲜明品牌个性,保障新闻节目的标歧立异。省级卫视新闻节目应该在对自身性质、功能、资源状况进行深入分析,对受众和市场进行调查的基础之上,设定发展的方向,并与消费者积极沟通,将自己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牢固占据受众心中新闻需求的某个位置,从而成功进行品牌定位。如上文分析,区域化应当是品牌定位的主要方向,区域化既体现在省级卫视对目标市场和新闻活动范围的定位,也体现在新闻节目的内容、风格上。这就要求省级卫视新闻节目在市场范围和新闻活动范围的大小、内容选择的普适性和区域性、风格的大众化和特色化等问题上把握好度,作出精准判断和定位,避免“夹在中间”的境况。此外,还要求设计口号、标识、色彩等品牌符号系统,强化其品牌形象,提高受众的品牌忠诚,最终取得“标歧立异”的竞争优势。例如福建的东南卫视根据自身区域优势,主牌,创办《海峡新干线》等涉台新闻栏目,这些栏目在主持风格、镜头运用等方面着力突出浓浓的台湾味,内容和风格富有特色,终于从众多新闻节目中脱颖而出,成为富有影响力的新闻栏目。

2.实行目标聚集战略。省级卫视新闻节目在发展初期可将市场范围聚集于本区域,品牌形象塑造上宜集中单一,品牌个性应鲜明,以利于受众对品牌的认知,在选择内容和确定报道形式时,应当让它们指向集中,以利于获得成本聚集和歧异聚集的竞争优势。旅游卫视可谓是这方面的典型,该频道突破了多数卫视所走的综合频道路线,将发展目标集中于旅游休闲领域,新闻节目主打旅游和时尚牌,这一策略使得新闻实力相对弱小的旅游卫视,也能以其鲜明的专业化特色和集中的指向,聚拢数量不少的中高端受众。

3.深入发掘自身资源,以成本领先为导向塑造品牌形象。省级卫视新闻节目可以围绕以下几点来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和品牌个性:权威、特色、亲和、深度。首先,权威指的是省级卫视应当树立自己作为所在区域新闻权威者的品牌形象。省级卫视是其所在省电视的旗舰,它在所处区域内的影响力和权威性是其重要资源,塑造权威形象正是在成本分析后的理性选择。其次,特色包括内容的特色和表现形式的特色。打造省级卫视新闻节目特色可从区域文化寻找源泉,如北京卫视新闻节目的重时政、好评论,广东卫视的重实利、尚开放,东南卫视的闽台风味,东方卫视的国际视野,都是发现和开发成本优势资源取得成本领先的成功例证。再次,亲和指的是通过内容的贴近、态度的平易、形式的灵活,来拉近与受众的距离,进一步发挥区域成本优势。最后,深度是对新闻的深加工,它可弥补省级卫视全国性新闻采集能力不足、时效性无法与央视相比的缺陷,是一种低成本的塑造高品质、高品位品牌形象的方法。

三、省级卫视新闻节目打造区域化品牌的新闻业务变革迈克尔·波特认为:“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的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过程……这些活动的每一种都对企业的相对成本地位有所贡献,并且奠定了标歧立异的基础。”[2](P33)他将这一系列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活动称为“价值链”,他认为企业竞争优势的生成和优化最终都必须落实到这些价值链中的具体活动环节。[2](P36)要做好省级卫视新闻节目的区域化品牌建设,使它获得多种竞争优势,成为产业佼佼者,除了做好宏观规划外,同样必须落实具体新闻活动环节,采取积极有效的新闻业务措施,精心打造新闻节目,通过一批名牌节目形成品牌效应,赢得受众和市场。具体而言,省级卫视新闻节目可通过以下新闻业务举措,来打造区域化品牌。

1.塑造“大区域新闻”品牌形象

长期以来,由于行政力量的强势影响,在多数省级卫视新闻节目的视界中,区域主要是行政区域,其新闻传播活动范围(新闻采集和有效传播范围)主要局限在本行政区域内,这就背离了信息传播和市场运行的规律。传播区域关注的是信息在整个意义共享空间的流动,而市场经济的规律又要求各种资源要素能自由配置,这都要求突破行政区域的局限。所以区域化品牌建设要求省级卫视超越行政区划的局限,在“大区域”做新闻。一些省级卫视新闻节目的成功从实践上证明了这一点。例如东南卫视地处福建,它抓住毗邻台湾的区位优势,深入挖掘所在区域(闽台区域)内最有价值的新闻资源——涉台新闻,创办了涉台新闻栏目,聘请台湾当地记者,并与台港澳媒体合作,较为成功地打造了“闽台大区域”传媒的品牌形象。广西卫视抓住广西是中国与东盟合作交流最前沿这一区位优势,深耕东盟话语,与东盟国家的媒体合作,在东盟十国设立记者站,创办多档报道东盟的新闻栏目,让广西卫视的传播腹地大大扩张。“大区域新闻”传播策略让广西卫视“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打造浓郁地域特色”[6]。

2.打造品牌个性鲜明的分类新闻节目

央视的综合新闻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如2006年,其综合新闻制播量占据了全国的50%以上[7],但是在各种分类新闻市场,除了财经新闻、体育新闻央视优势较大外,其他领域尚留下不少空间,省级卫视如果能根据受众的需要,把某一种分类新闻做足、做深、做透,则可以避开实力强劲的央视新闻节目的锋芒,又可以从内容角度塑造自己的品牌个性,使自己同竞争对手区别开。当然,省级卫视做什么样的分类新闻,要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来确定。1997年,山东卫视抓住山东作为农业大省的区位优势,创办了农业新闻栏目《乡村季风》,2001年该栏目获得第二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1998—2005年,它连续7年获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全国优秀对农节目一等奖,在这档栏目的基础上甚至发展壮大出了一个频道——山东农科频道,其成功可见一斑。此外如湖南卫视的娱乐新闻、宁夏卫视的证券新闻、旅游卫视的旅游资讯等也都已经形成了品牌,在分类新闻中占据了一定的位置。

3.以个性化、风格化表现形式塑造新闻节目品牌个性

通过个性化表现形式来塑造新闻节目品牌个性,是成本较低、相对比较容易执行的策略,所以近几年省级新闻节目对这一办法多有采用。江西卫视的《传奇故事》就是这方面的典型。自创办以来,该栏目就一直是全国同类节目的“领军人”,收视率高且稳定。除眼光独具的选材外,其最大的特色就是个性化、风格化的语言表达。《传奇故事》使用的是带有较强文学色彩的口语,其语言蕴典雅优美于朴素真实之中,做到了深与浅、雅与俗的完美结合,如主持人金飞比喻的那样“像是南昌特色的砂钵汤,外表不起眼,但品起来,醇味悠长”[8]。胡智锋评价道,“《传奇故事》通过打造自己的优质性、独特性”,实现了“品牌的不可替代性”[9]。安徽卫视的《超级新闻场》、辽宁卫视的《说天下》、北京卫视的《第七日》、四川卫视的《新闻连连看》、湖南卫视的《晚间》、吉林卫视的《午间道》等深受人们欢迎的栏目,或从报道方式,或从新闻语态,或从镜头运用,或从色彩运用等方面尝试了新闻表现形式的个性化、风格化,使得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呈现多姿多彩的景象。

4.以深度报道和批评性报道塑造高品质新闻节目品牌形象

在全国性新闻和国际新闻节目领域,央视和凤凰卫视拥有巨大优势,省级卫视在新闻的第一落点上难以与它们竞争,但省级卫视可在新闻的解释权上下工夫,以深度报道和批评性报道这两枚新闻节目的“深水炸弹”和“重磅炸弹”突入,扩大节目的影响力,在受众心目中建立高品位的品牌形象。这方面的典型是广东卫视的《社会纵横》。该栏目于1989年开播(当时名为《社会聚焦》),至今已活跃于中国电视荧屏20多年,栏目之所以能长盛不衰,与它20多年来坚持“聚焦舆论监督,揭开新闻幕后”的方针、做好深度报道和批评性报道密不可分。这种难能可贵的坚持为它赢得了声誉和尊重,其报道的深度和批评的力度使它“纵横南粤大地,成为广东新闻舆论监督的排头兵”[10],成为当之无愧的广东电视新闻第一品牌和全国著名的新闻栏目。此外,东方卫视的《深度105》、浙江卫视的《新闻深一度》、北京卫视的《特别关注》、云南卫视的《今日话题》、江西卫视《社会传真》等也都是优秀的深度新闻或批评性新闻节目。它们对提高省级卫视的品位、提升公信力、打造高端新闻节目品牌、汇聚高端受众、增加收入等,都很有意义。

5.做好重大新闻报道,迅速提升品牌价值

对重大新闻(特别是对发生于所在区域的)的报道,是省级卫视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而这类新闻曝光率、关注度高,如果省级卫视能做好相关报道,客观上也是其跨出“省门”,在受众心目中迅速确立地位、占据市场的极好途径。四川卫视的新闻实力并不强,但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它倾尽全台力量,连续18天直播,“创造了中国电视直播纪录的新奇迹”[11],出色的表现让它受到了人们的赞誉,也让它得到了回报,那段时间,四川卫视在省级卫视的收视排名从原来的第11名上升到第1名[12],其品牌价值得到了提升。2008年湖南卫视在雨雪冰冻灾害报道中的表现也颇为典型。当时湖南卫视果断调整频道节目播出计划,集中力量进行抗灾抢险报道。报道所体现出来的社会责任感和新闻报道的能力,多少改变了人们对湖南卫视“只会做娱乐节目”的印象。可以说,重大事件的报道,是检验省级卫视新闻素质、社会责任感和频道整体水平的一块试金石,客观上,也是省级卫视新闻节目扩大影响、跨出“省门”、提升品牌价值并获得竞争优势的好时机。

四、结语

省级卫视是中国电视的重要力量和承接上下之关节点,它对中国电视的整体发展意义重大。在我国特殊的体制下,省级卫视新闻节目的作用尚无可替代。它对一省的宣传工作,对所在区域公众政治权利、文化权利的保障,对新闻事业的整体勃兴,对维护文化多样性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所以省级卫视新闻节目如果整体凋零、全线退却,其消极影响恐怕将是深远的。中国的大众媒体目前正处于转型时期,诸多问题纠结在一起,而新闻作为最敏感的领域,有很多问题尚未明朗,省级卫视新闻节目之“难”就是这一状况的映射,这个难题不是一时一日用某种方案便可解决的。省级卫视新闻节目将走向何方还很难预言,但其重要价值、作用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不会改变,因此它不应该在停滞和放任中衰微,而应该在积极有效的作为中迎来局势明朗的未来。引入包括竞争优势在内的各种理论,深入剖析省级卫视的属性、职能、市场环境、资源优势,以求新、求实的态度积极探讨省级卫视新闻节目的发展战略,寻找恰当的发展路径,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之所以不惴浅陋、置喙其中,亦是希望引起相关方面的重视和讨论,最终解决好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国家广电总局.广电总局将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EB/OL].(2011-11-09)[2012-01-05]..

[2][美]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3]丁明豪.央视广告招标传达积极经济信号[EB/OL].(2011-11-17)[2012-01-05]..

[9]胡智锋,顾亚奇.《传奇故事》的成功之道[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2):46.

[10]王今,张步中.纵横南粤大地激荡民情民意——广东卫视《社会纵横》栏目舆论监督谈[J].中国电视,2007(3):61.

第10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协同发展机制

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不断深化,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信息交换越来越频繁,技术交流越来越广泛,生产要素的流动更加顺畅,世界经济已成为相互渗透交织的密切的复杂体系,任何区域都不能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独善其身。协同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一、区域协同理论的研究现状

(一)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经济学研究中的重要领域。区域经济发展,一方面表现为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另一方面表现为区域产业结构的不断演进和升级。区域产业结构一般有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基础产业所组成,因此,发展不仅包含了增长,还包含了功能的变化(Herrick&Kingder berger,1983)。一般认为,德国经济学家杜能(J.H.V.Thunec)开启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因为其于1826年发表的著作《农业和国民经济中的孤立国》中首次提出了“区位”问题,自此之后便产生了众多区域经济学理论流派。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1、中心推动或不平衡论――增长极理论及其发展

1955年,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Perroux)在《增长极概念的解释》一文中认为,经济的增长不可能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区域、部门、厂商,它将以不同的强度进行分散分布,在某一特定的经济空间内总会存在着若干经济中心或增长极、点,它会产生类似刺激作用的“磁力场”,呈现出“极化效应”,增长极、点快速发展之后,会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产生“扩散效应”,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终极影响。之后经过罗德文(Rodwin)、缪尔达尔、赫希曼等发展了增长极理论(张聚华,2002)。

2、线性推进论――梯度转移理论与点轴开发理论

极化推动的思想显然是非线性系统性,是一系列复杂地变动。梯度转移理论以一种层层递进的思想来强化发展,与极化思想有相似之处,但是其避免了极化理论的复杂性。点轴开发理论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空间线性推进方式,它是增长极理论聚点突破与梯度转移理论线性推进的完美结合(周旬,2006)。点轴开发理论在形式上与梯度转移有相似之处,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但在重视“点”(中心城镇或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增长极作用的同时,还强调“点”与“点”之间的“轴”即交通干线的作用。

3、网络结构开发论――网络开发理论与圈层结构理论

网络结构开发论综合了网络开发理论和圈层结构理论,它们分别以一种严格意义和非严格的网络结构呈现出来。增长极开发、点轴开发都是以强调重点发展为特征,在一定时期内会扩大地区发展差距,而网络开发是以均衡分散为特征,将增长极、增长轴的扩散向外推移。网络开发理论注重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整个区域经济全面发展。该理论的适用应选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区域之间发展差距已经不大,区域经济实力已允许较全面地开发新区的时候。郝寿文、安虎森(1999)在界定区域经济学概念的时候,强调了区域经济结构的重要性。他们指出,区域结构的存在,区域内任何经济活动通过区域结构的联系网络,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圈层结构理论最早由德国农业经济学家冯・杜能提出。他的主要观点是,城市是一个不断变动着的区域实体,由建成区至,由城市核心至郊外,各种生活方式、经济活动、用地方式都是从中心向呈现圈层状的有规律变化的。“圈”实际上意味着向心性,“层”体现了层次分异的客观性特征。圈层结构反映着城市的经济社会景观由核心向呈规则性的向心空间层次分化。

4、大推进开发论――大推进理论和平衡发展理论

大推进开发论有两种代表性理论,即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和纳克斯(R.Nurkse)的平衡发展理论。大推进理论的核心是外部经济效果,即通过对相互补充的部门同时进行投资,一方面可以创造出互为需求的市场,解决因市场需求不足而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提高储蓄率,进一步扩大投资,消除供给不足的瓶颈。由于平衡增长理论,避免了片面强调工业化、忽视其他部门发展的倾向,强调大规模投资和合理配置有限资源的重要性,重视市场机制作用存在的局限性和实现宏观计划化的必要性,为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迅速发展提供了一种发展模式,并对一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政策制定产生了一定影响,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张聚华,2002)。平衡发展理论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三)协同发展的研究回顾

1、协调发展与协同发展

协调发展强调以系统论的方法用全局性的视角来处理发展中的问题,并以自组织理论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通过区域内的人口、资源、经济、科技、环境、资源等六个系统及各系统内部各元素间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和相互促进而形成的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态势,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社会发展系统。由人口、社会、经济、科技、资源、环境元素构成,使系统内部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流和价值流这“五流”的运转合理有效并且形成协调发展系统。协调发展系统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开放系统、复杂系统、灰色系统、非线性系统(王维国,1998)。“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代表了当代“协调发展”的最高理念,作为其内核的“协调发展”,也被赋予了最新内涵,“协调发展”不仅必须“以人为本”尊重客观规律,而且既要顾及当代人,实现“代内协调发展”,又要顾及后来人,实现“代际协调发展”,还要保持“发展”在空间(包括地理空间、产业领域等)上的“协调”(熊德平,2009)。协同发展与协调发展一样同样大量应用了系统论和自组织理论,同样以“可持续发展”为最终目标,但协同发展更强调协同理论的应用。协同理论认为:慢变量支配原则和序参量概念,认为事物的演化受序参量的控制,演化的最终结构和有序程度决定于序参量,并由此形成的协同效应、伺服原理、自组织原理,由于其聚焦于发展问题的本质,使协同发展更具有操作性。

2、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1)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与产业发展

张平(2005)从胶东半岛区域产业结构同化、特点同化、职能同化的现象突出,各地区对生产要素竞争激烈,甚至不正当竞争等地区壁垒提出了解决策略:建立一个超越地方利益之上的组织;出台政策对地区的发展方向、规模与结构等合理引导,必要约束;建立信息互联互通平台,建立高效的交通物流网络;建立要素可以自由流动的区域大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刘慧怡(2006)界定了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基本含义并指出了区域旅游协同发展要遵循的一系列基本原则。余志勇(2005)在红三角区域旅游发展协同论中试图找出协同论中的“序参量”(Order Parameter),并认为各级政府、旅游企业、旅游人才和资金等因素是影响甚至支配红三角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主要“序参量”。粟路军,柴晓敏(2006)认为区域协同发展是区域旅游合作的高级形式,探析了区域旅游协同发展模式:以地方利益为基础,协同发展为目标,以市场交易为协同方式,以政府机制为协同保障,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分析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条件与障碍因素,构建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区际协调机制,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实施与监督调控。产业的有效互补是实现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基础;产业竞争力的协同提升是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核心;战略与对策的制定是推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保证(朱斌,2006)。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主要表现为隐性协同和显性协同(邹树梁、高阳,2006)。巫文勇(2006)建议出台《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以促进和保障中国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白晋湘(2007)将协同理论引入区域农业品牌中,并认为“区域农业品牌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怎样协同不同营销主体在满足目标市场消费者需要的前提下与区域品牌的资产最大化目标保持一致”。高明、刘俊杰(2008)得出协同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市场驱动力和政府调控力。

(2)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与城市发展

城市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在空间上的增长极,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充分发挥其作用,发挥城市之间的潜能和优势,促使区域经济快速高效可持续发展。“协同和发展是城市持续成长的“因”,是城市成长的基础和前提,是城市成长的保证和制约,是城市成长的关键和具体工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陈迪,2006)。

陈玉和等(2006)认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基于城市间的资源禀赋,实施差异互补,追求协同发展,并注意坚持市场机制和政府职能的差异互补。柳新华等依据烟台市在环渤海经济圈中的定位可以利用交通运输枢纽的而形成辐射线来增强烟台市与环渤海经济圈协同发展中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柳新华,2007)。建立金融协调机制,加强地区的金融合作,实施区域金融一体化战略是其重要途径(刘俊芳,2007)。

(3)集群视角下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许雪琦通过实证分析有力的证明了协同发展能够提升物流服务业和制造业集群之间各自的生产效率和利润,从而提升整个区域经济的总体竞争力(许雪琦2007)。建立区域产业集群的统筹发展体制主要用来解决区域内各地的“诸侯经济”,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和原有产业的发展现状来培育产业集群,实现区域内产业协同(张桂梅,2006)。有研究认为产业集聚的目的是通过群体协同效应而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产业集群的演化动力室竞争合作协同,通过协同演化可以促进双方效率的不断提高和达到集群整体的最优资源配置。

(4)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经济协同发展

钱亦杨、谢守详早在2004年就认为长三角大都市圈应该开展跨行政区规划,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大城市联系,增强大都市的内核功能;快速都市圈内的通道的建设;加快金融改革步伐,促进资本自由流动;积极发展本地区主导型产业,加快产业集聚进程。冷志明认为区域经济协调最主要的形式是区域产业协调,这是因为产业范畴直接或间接包括了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项地区经济活动(冷志明,2005)。在中国省区交界地域的经济发展问题上他提出利用密切的区域空间关系,打破行政区划限制走协同发展的道路,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发挥整体优势就成为了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冷志明,2005)。卢中华通过建立地市区域协同的内部影响因素模型,并以山东省临沂为例,找到了影响区域协同的主要因素有区域文化教育水平、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投资和农民的人均收入(卢中华,2006)。“准确的把握区际关系,是科学认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前提与基础。”经济先发区域和后发区域协同发展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彭荣胜,2007)。后发区域的发展滞后,会引致区域消费结构断裂,不利于先发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后发区域在劳动力供给方面对先发区域的经济增长形成桎梏,产业的梯度转移延迟,以及地方保护主义、区域市场分割和产业同构,会弱化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从而影响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先发区域也应当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中承担更多责任。

(5)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纵观研究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论文中,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瓶颈,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首先,政府干预产生的主要问题。中央政府的财政倾斜政策不利于一些地区的思想观念真正想着市场化方向转变。长期以来,一些贫困落后缺乏主动进取意识,依赖思想严重,认为外部支持和国家援助是天经地义和理所当然的,而不重视对当地优势资源的积极开发以及利用,从而并不利于这些地区想着市场经济体制思想的彻底转变。地方政府的引资目标责任制容易引发短期化行为。招商引资不应是短期,企业、资金和项目不是被引进来就可以了,更要能发展,只有这样才会真正促进地方经济的持续增长,否则的话,靠这种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只能是短暂的和粗放型的增长。地方利益驱动导致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趋同。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主要表现为地区之间工业结构的相思程度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据统计,我国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工业结构的相似率高达93.15%,中部与西部地区工业结构相似率高达97.19%(马广琳、刘俊昌,2005)。其次文化与思想观念障碍。不同地域、不同发展水平的地区之间文化与观念的差异是客观的存在的。这种差异将直接影响不同地区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给区际协同发展带来障碍。宏观领域主要体现在传统观念、价值观、、民族团体优越感、创新或变革精神等方面,微观领域主要体现在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等的差异(张绪胜,2001)。与此同时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念上有待迅速提升。正视问题,认识到并明确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根据资源环境人口等客观因素的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进一步明确区域的功能定位,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评价指标,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形势。生态保护、环境保护需要更有约束力,强制性的保护措施。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定位清晰,政绩考核具有针对性。坚持“先有理念,再有实践,逐步总结”,继续探索。

其次,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史无前例。由于没有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涉及一个自组织系统、开放系统、复杂系统、灰色系统、非线性系统,需要区域内各行业,各部门,包括政府以及企事业单位的通力配合,这使得协同这些子系统具有很高的难度系数。也由于这样的系统中,不仅在推出协同发展战略后会很长的滞后效应,而且该系统受到的干扰的因素,故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作用的效果往往难以在短期中体现出来。推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后,不仅在衡量其运行效果评价上比较困难,而且在改进和调控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按照规划的方向进行上,也具有相当的难度。不断调整操作对象,使得标的指标符合协同发展战略,并促使区域经济能够在能够适当的控制下,有序地发展。

二、目前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不足之处

第一,目前研究多为当地决策者提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对策。所得出结论都是一个范式。从分析本地的资源禀赋,历史文化定位开始分析,然后从全局出发考虑得到最后的对策:建立一个区域机构,协调统一;建立法规制度,减少内耗;加强区域内基础建设;便捷区域各要素的流动;保护生态等等。这样的对策在实际操作方面存在困难,涉及面广,难于掌控。

第二,协同理论中最主要的一块是自组织理论和伺服原理,然而目前的这方面的应用比较少。自组织理论的应用可以在重新组织系统内部子系统的结构而达到更佳的实际效果。找出区域经济中自有的发展规律,然后合理的调控各个子系统,使之符合区域经济系统自组织规律,从而自觉组织,又好又快地发展区域经济。同时在寻找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序参量,从而更好地为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创造条件。

第三,定性分析比较多,定量分析比较少应用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同时定性分析也不够深入,对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概念的界定,对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区别,对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战略目标的确立,对于区域经济中各部分该如何组织,如何发挥出协同效应,对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中引入实证分析不仅能增加说服力,而且能做出一些经济预测,有利于决策者分析当前形势做出正确决策。

三、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研究的必要性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战略,而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将得到长期贯彻执行。但是由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仍然属于初创阶段,不仅研究内容需要进一步丰富,研究案例需要进一步的扩展,研究方法需要进一步创新,加强有益的探索;而且因为在我国区域经济的两极分化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继续存在,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资源禀赋差异巨大,后天的经济基础又有天壤之别,所以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战略将在我国长时间的坚持。充分利用“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控”,充分调动区域经济内的有利因素,高效率的配置区域内资源,不仅能确保效率更能兼顾公平。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是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方法,是将协同学与区域经济学有机结合的理论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福利的有效手段,也是为执政者提供建议的有效途径。依据“先有理念,再有实践,逐步总结”,将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理论应用于区域经济发展中,积极探索,逐步总结,找出适合本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机制,对发展我国区域经济颇有裨益。区域协同发展是一项综合研究,协同发展论将人们对社会系统、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综合性、整体性和系统性认识的高度。社会生态经济系统的协同发展包含了自然协同、经济协同和社会协同。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得以顺利、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前提条件,区域协同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战略。国内外部分专家学者及实际部门的工作者对此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主要集中在:区域经济差异、区域(区际)联系、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协同发展内容和方式、缩小地区差距的协同发展、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协同发展、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研究等。目前区域协同发展的定性和实证研究较多,而针对特殊的经济区域协同发展能力的提高以及如何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展开实证研究较缺乏。针对转型时期区域协同发展水平的判定和综合评价,协同发展网络的构建,协同发展的趋势分析,协同发展模式选择,展开实证研究与评价是一个新课题。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构建区内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各要素全面发展的机制和框架,形成一个结构优化、富有活力、高效持续的区域经济系统,有效地解决区域持续发展的资源与环境约束。针对区域协同发展程度的综合评价分析有利于提高政府对协同发展的认识并树立新的协同发展观,促进有关政策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并为各级政府制定区域协同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可靠的数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Jerry Patchell,Kaleidoscope.Economies:The Proeesses of Cooperation Competitionand Control in Regional Eeonomic Development[J].1996.

2、白晋湘.基于协同的武陵山区区域农业品牌发展战略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07(3).

3、陈迪.基于PERE区域协同发展的城市成长[J].现代城市研究,2006(11).

4、陈玉和,吴士健,田为厚.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差异互补与协同[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2006(2).

5、郝寿文,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科学出版社,1999.

6、冷志明,中国省区交界地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J].开发研究,2005(4)

7、卢彩梅,梁嘉骅.产业集群协同演化模型及案例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2).

8、彭荣胜.区域协调与先发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07(10).

9、钱亦杨,谢守详.长三角大都市圈协同发展的战略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04(4).

10、宋家泰等.论地理学现代区位研究[J].地域开发与研究,1987(2)

11、王维国.协调发展的理论与方法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12、巫文勇.中国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控法》的制定[J].行政与法,2006(2).

13、徐伟.环渤海地区物流业协同发展分析[J].现代商业,2007(3).

14、叶峻.社会生态经济协同发展论[M].安徽大学出版社,1999.

15、余志勇.红三角区域旅游发展协同论[J].特区经济,2005(3).

16、张桂梅,尹逊涛.对胶东半岛发展产业集群的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2).

17、周旬.论区域经济发展经济理论在三峡库区综合发展战略中的应用――建立增长极-经济圈-扩动态模式[J].理论探讨,2006(1).

18、朱斌.闽台协同发展高科技产业探索[M].九州出版社,2006.

19、朱英明,张雷.城市群竞争力的区域分异研究――基于长三角二级城市群的视角[J].技术经济,2008(5).

20、张绪胜,朱文兴.西部大开发经济统计决策[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21、郭治安,沈小峰.协同论[M].山西经济出版社,1991.

22、熊德平,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