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4 22:19: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少数民族经济,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民族地区,民族经济,区域特色
一、少数民族地区的基本特点
少数民族地区是指地处我国边远的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些地区大多属于中西部地区,较为偏远,信息滞后,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难度较大,较为贫穷落后。这些区域为多民族聚居,民族关系复杂,较为封闭,科学文化落后,商品经济观念比较淡漠,社会发展水平较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差。[1]同时少数民族地区大都地处国防第一线,容易受国内外政治变化的影响。
但是,少数民族地区也有其自身的一些优势。一是自然资源丰富,有待开发,发展潜力巨大。二是大多与我国周边国家接壤,具有对外开放的条件。三是民族融合趋势明显,文化交流频繁,多种文化交汇丰富。四是环境状况较好,人文自然旅游资源丰富。
二、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区域特色发展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平衡,东西部差距较大,而少数民族地区多属中西部地区,发展形势非常严峻,国家经济的协调发展重点难点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党的十报告提出了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少数民族地区起步较晚,步伐较慢,是其中的难点,从大局来看,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直接影响着全国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步伐。因此,今后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西部大开发战略,更加有效地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维护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和边疆繁荣。党的十报告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因此,从中央到地方,都要转变观念,与时俱进,尤其是中西部少数民族地方政府更应解放思想,加大改革开放,缩小自身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早日实现与全国共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三、民族地区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在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之前,首先必须了解各民族地区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找出制约发展的原因,从思想上先认识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思想观念等主客观因素,严重影响并制约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当前,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需要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基础设施落后,自我发展能力弱。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分布在偏僻的高寒山区、低深河谷地区,生态环境差,地质地貌复杂,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经济建设成本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加之投资不足,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比较缓慢,如农田水利设施较差,人畜饮水困难,缺水问题突出,住房条件较差。[2]封闭的自然和社会环境限制了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开发与流动。
第二,产业结构单一,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大多以农牧业为主,种植业仍没有跳出小农经济、小规模经营的圈子,经济效益不高。由于群众科技文化水平不高,种植养殖科技含量低,管理粗放,严重影响农牧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加之信息不灵、交通不便、销售渠道不畅、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往往造成增产却减收的尴尬局面。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来源不足,财政自给能力低,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收不抵支的状况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受资源匮乏、地域偏僻、信息闭塞、灾害频繁等因素制约,农牧民增收十分困难,收入不稳定。
第三,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教育投资不足,国家拨付的教育经费主要用于保证教师工资,使得学校无力改善办学条件。老百姓的教育观念未跟上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边远山区医疗设施简陋,群众看病就医难的问题仍然存在,老百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仍有发生。
四、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区域特色发展的对策
造成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环境和条件,这是内在因素;二是国家投资宏观决策的特殊作用,此为外因。[3]为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方面少数民族经济区域特色发展需要依靠国家的政策关注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少数民族地区自我发展机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进:
(一)进一步转变少数民族群众的思想观念。思想观念保守、陈旧,无法顺应时展的潮流,这是制约少数民族经济区域特色发展的一个最大障碍。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才能焕发出经济发展的精神活力。为此,要想脱贫致富,改变腐朽落后的思想观念尤为重要。政府在加大对少数民族群众帮资金、帮技术的工作力度的同时,要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意识和科学素质,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群众的“造血”功能,进一步激活农牧民群众要求致富的强烈愿望,从“要我富”的观念向“我要富”的转变。
(二)进一步加强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各级领导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指导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做好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合力,扶贫攻坚,关心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引导少数民族地区的基层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鼓励他们正视民族地区的困难和问题,带领群众知难而上,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
(三)用足、用好、用活民族政策。多年来,中央十分关心和重视少数民族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政策,要正确理解、深入吃透民族政策,并结合当地实际,用足、用好、用活民族政策,注重总结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经验,不断探索发展规律,选好突破口,采取既能符合政策要求,又能推动当地工作发展的有力措施,创造性地工作,确保民族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变“输血”为“造血”,进一步增强少数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四)建立完善有效的体制和机制。少数民族地区由于思想观念陈旧,体制和机制落后,严重制约了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要深入调查少数民族地区阻碍体制和机制创新的主客观因素,大胆创新,按国家政策的要求,在用人制度上、激励措施上、财经制度上、考评标准上进行全面创新,彻底打破旧框框、老套套,让政府的工作职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五)增加财政投入,努力改善基础设施。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信息闭塞是制约少数民族经济区域特色发展的瓶颈。[4]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受资金短缺的制约,需要国家继续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在项目、资金上予以倾斜,每年集中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当地的交通、能源、水电、通讯以及教育、科技、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在实施少数民族地区建设项目中,应当结合实际,减少或免除项目配套资金。当地政府应研究、论证、储备和争取实施一批发展项目,并努力争取上级的支持,力争在几年内使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有一个大的改观,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夯实基础。
(六)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民族特色产业。结合少数民族地区自身的资源状况和特点制定长远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实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色经济有较大发展,产业化经营水平有较大提高。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和环境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旅游业,依靠科技和农牧资源,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大力发展无公害和有机农牧产品。
(七)加强劳动力输出,提高市场经营意识。解决好少数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问题,是增加当地群众收入的有效途径。它既能解决少数民族眼前脱贫的问题,又可让少数民族群众在打工中学习技术,学习管理,积累资金,改变观念,为原住地的经济发展储备人才,积蓄后劲。在提高劳动者市场经营意识方面,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技能培训,让广大农民掌握基本的农业生产知识和实用技术,提高农民就业和创收能力。
在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革的历史进程中,能否建设一个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区域特色发展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使少数民族地区逐步脱贫奔小康,从而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和历史原因,民族地区的发展还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在部分人口较少民族和西部边远地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群众收入和加大民生投入依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黄健英.论少数民族经济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J].学术探索.2009(01)
[2]韩辉.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着力点[J].满族研究.2008(04)
1.传播信息功能
互联网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介之后的第四媒介,在信息传递方面的作用已经出现了超越传统煤体的趋势,传播功能是网络文化的最大功能。现今社会人们普遍上网浏览新闻已经成为习惯。这个趋势也有越来越强化的势头。在我国互联网的应用中,新闻信息传播功能非常突出。据相关调查的数据显示,我国网民有78.5%经常上网浏览新闻;传统媒体和新闻机构大多都有网上平台。较强的传媒功能,使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可以近距离接触网络,充分享受网络文化的富足和平实。
2.交往功能
网络文化在社会中的人际交往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人际交往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性的表现,人的交往由时间、地点、环境、方式、心理等要素构成,其中地点、空间、方式等因素会收到现实客观条件的约束和限制。网络给人际交往提供了超越现实交往障碍的平台,有许多网民从未谋面但却情投意合,网恋已经成了新的恋爱方式,。“人人”、“陌陌”也是在新时代下网络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应用程序。
3.娱乐功能
互联网不仅是网民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更是网民休闲娱乐的新方式。许多网民在空余时间选择上网的内容多数为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看综艺节目、聊天等娱乐性的活动。为什么当今社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娱乐性上网方式?这与当今社会人们的压力有着特别大的关系,特别是奋斗中的年轻人。人们选择娱乐性上网活动会在某种程度上缓解经济压力、家庭压力、社会压力。随着网络聊天工具和网络游戏的出现,赋予网络文化极大的娱乐功能,也极大地促进了网络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民上网的直接目的,不再只是获取信息,而是聊天交友或者玩网络游戏。
二、网络文化对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的影响
民族价值观是人们对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最基本的看法,它影响着人们采取何种态度和方式来处理具体的民族问题,其实质是维护和发展本民族利益及地位。经济价值观是支撑人类经济生活的精神支柱,它决定着人类经济行为的取向,决定着人们的什么样的心态和旨意去开创自己的新生活,因而它对于人类的经济生活具有根本性的导引意义。经济价值观作为人对经济生活意义的反思和追求,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会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少数民族,其文化、价值观各有不同,但其经济价值观在形成过程中由于相似的历史变迁而具有相通性,并且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少数民族的经济价值观由少数民族价值观直接决定,与周围的环境、政策、文化等诸多要素有着密切关系。少数民族的经济活动也表现为人的社会性活动。社会性主要是由社会文化所决定的,在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形成的过程本身意义上就是文化的存在物,伴随每一种文化的诞生,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也在发生着一次变迁。在今天的社会,网络文化的出现一样会对少数民族的思想、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产生影响,特别是经济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对传统经济价值观的继承与超越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人们对于新生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少数民族也不例外。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虽然由于经济落后,网络普及时间不长,但网络发展很快。网络文化已经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产生了很强的影响。通过对网络文化影响下的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与少数民族传统经济价值观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形式对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产生了非常大的积极影响,少数民族传统经济价值观在网络文化影响下有着有合理的继承与发展。
1.继承了传统经济价值观的优秀与精华
(1)以和为贵。
和为贵,是儒家倡导的道德实践的原则。出自《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在形成过程中也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经济理念中也有与儒家思想相同之处。以和为贵就是要按照礼来处理一切事情,就是要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关系都能够恰到好处,都能够调解适当,使彼此都能融洽。
(2)厚德载物。
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崇,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在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经济价值观中,历来成为少数民族经济活动中崇尚的道德境界。儒家思想把追求“厚德”的君子人格,集孝、悌、忠、义、礼、信、诚等诸多道德于一身,而少数民族则把君子人格的高尚道德应用到经济活动中,成为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
(3)重义轻利。
重义务轻利益、重责任轻利益、重仁义轻利益。在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中表现为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不能单纯顾及满足个人私利,而以牺牲公共利益为代价。义与利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哲学家探讨的话题,也是少数民族经济活动中经常会面对的矛盾关系。义体现社会公利的道德标准,利泛指个人利益。在义与利关系上,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主张“义为上”,号召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追求义,即社会公义,主张多为社会做贡献。但主张“义为上”并不是否定个人利益,但主张合理个人利益的获得。
2.超越了传统经济价值观的历史局限性
(1)天人合一,个人本位论。
少数民族价值观首先是从原始宗教发展而来,这是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的早期形式和内容,也在少数民族传统经济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少数民族的原始先民对超自然神灵的信仰及崇拜,在经济价值观中体现为“天人合一,个人本位论”。在现今社会,网络文化的影响下,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超越传统观,塑造科学和理性价值观。
(2)家族、等级价值论。
在少数民族传统经济活动中多数以家族形式参与其中,并且有着严格的等级之分。网络时代,平等理念的传播,那更多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有进会参与经济活动,并成为主体,网络文化传播的新思想、新观念超越传统的集体、家族、等级价值观,塑造了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中平等主体观。
(二)对传统经济价值观的冲击
网络文化以其特有的开放型、平等性、互动性迎合了现代社会的发展,也成为少数民族经济活动重要的信息传播平台,由于互联网络空前的开放和自由,使得当代的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在网络文化的冲击下有了现代化的意义。通过在网络平台上对整个国家文化、整个世界文化的了解,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自身也在力求具有时代性的特点,能够跟的上时代的发展。当代的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不仅追求于经济的增长,也诉求于经济生态的平衡、公正和进步;不仅关注当代人的幸福,也珍视后世的幸福。
三、网络文化对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影响的对策
摘 要 构建循环经济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循环经济体系的定义,阐述了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必要性和优势,并且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资源和环境现状的分析,提出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对策。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循环经济体系 可持续发展
一、循环经济体系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以循环利用物质为基础,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从而使得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的一种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的“循环”,是相对于传统工业经济的“线性”而言的。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模式,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过程。而传统的工业经济则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和污染排放”的线性经济,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一次性的[1]。所以,物质资源的循环使用是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目前,循环经济体系尚无明确定义,本文认为循环经济体系是循环经济的实现形式,体现循环经济的特点。循环经济体系由横向三层次与纵向三条块综合构成。横向三层次是指:在企业层面形成循环经济小循环,在工业园区形成循环经济中循环,在区域层面形成循环经济大循环。纵向三条块是指三次产业各自形成循环经济增长模式,重点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形成循环经济增长模式。一个区域构建起循环经济体系,即是在整个区域实现空间上、地域上的循环经济增长模式。
二、少数民族资源与环境现状
(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资源的利用
少数民族地区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种资源呈现出日益减少的趋势,生态环境也随之恶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水资源。我国少数少数民族地区水资源分布很不均匀,一些少数少数民族地区如广西水源丰富、年降雨量较大,一些少数少数民族地区水资源并不丰富,有些地方还处于干旱地带。内蒙古、宁夏的人均水资源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少数少数民族地区大型支撑性灌溉工程非常少,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低,城市污水处理率、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都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第二,矿产资源。无疑是少数民族地区引以为豪的“长项”,尤其青海、等地,矿产种类及储藏量,都要大大高于中东部地区。但是,由于科技力量不足,少数民族地区对矿产资源的勘探并不充分。而且这些地区是生态脆弱区,在一些进行了矿产开发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科研水平的掣肘,无序和低水平开采现象严重,已经导致了资源的大量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第三,土地资源。少数少数民族地区山地、丘陵和山间平坝分布较广,普遍存在着耕地资源不足的问题,并且受自然因素和人类不合理经济活动的综合影响,可利用土地资源损耗浪费严重,使得土地侵蚀与退化日益加剧,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土地荒漠化等问题。
草原、森林资源。近年来由于过度追求高产出,高收入使生产能力超出生态承载能力,致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新疆、内蒙古、草场都由于超载放牧和使用不当而严重退化,并出现沙漠化的迹象,并且已经直接影响到农牧民增收[2]。少数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形成的对本地区的森林资源过度依赖,以及不法商家高额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每年有大量的森林被猎伐。草原过度放牧和森林过度开采都造成了资源的过度浪费,严重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工业污染现状
根据《中国统计年签2007》的统计数据,可从下述三个方面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工业污染现状。
第一,工业废水排放及处理情况。全国工业废水达标率平均为90.7%,而少数民族地区的内蒙古、、宁夏和新疆工业废水达标率分别为77.0%、28.2%、64.8%和61.1%,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二,工业废气排放及处理情况。从工业废气各组成成分去除量和排放比例来看,全国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和工业粉尘去除量与排放量的比例分别为0.64、27.27和9.0。内蒙古的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和工业粉尘去除量与排放量比例为0.32、30.25和5.9;广西的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和工业粉尘去除量与排放量比例为0.51、10.3和4.1;宁夏的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和工业粉尘去除量与排放量比例为0.10、12.1和4.1;新疆的工业二氧化硫、工业烟尘和工业粉尘去除量与排放量比例分别为0.04、9.53、3.3。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废气排放和去除量比例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除了内蒙古以外,工业烟尘去除量与排放量比例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粉尘去除量与排放量比例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三,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及处理情况。新疆地区固体废弃物处置情况较突出,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与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之比为0.00007,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00329。广西与宁夏的这一数据分别为0.00390、0.00376,仅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优势
(一)国家的政策支持力度及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及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为少数民族地区构建循环经济体系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国家先后在少数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了一批循环型工业企业;近年来优先在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中西部地区安排水利、电力、交通、环境和资源开发项目,并实行投资倾斜,引导国内外资金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注入更多的资源;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农田基本建设和草原基本建设,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对土地贫瘠进行治理,扶持少数民族农村经济的发展;支持和帮助少数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科技教育,加强少数民族师资队伍建设,举办民族院校和民族班。
(二)应用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
目前,在各少数民族地区内,基本存在已建成及在建的循环经济型企业、循环型生态工业园区,各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实践及研究,可总结并借鉴已有应用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从而将循环经济模式扩大到全区,建立起少数民族地区循环经济体系。
(三)独特的后发优势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三个层次上的九大优势:首先,与东部地区相比,少数民族地区在资源富集、市场潜力巨大、劳动力成本低廉三个方面有潜在优势;其次,与西部其他地区相比,少数民族地区在沿边开放的区位、丰富多彩的文化、优惠倾斜的政策三个方面具有相对优势;最后,少数民族地区还有能源战略接替区、生态安全的屏障、巩固国防的保障三个绝对优势。与发达地区相比,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化、信息化和教育水平都比较低,少数民族地区能够利用后发优势,少走弯路,把跟随战略转变为赶超战略,能更快更好的构建起循环经济体系。
四、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循环经济体系的对策
(一)建立资源节约机制
为了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循环经济体系,必须最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建立自然资源节约机制。自然资源的节约主要表现在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上。节约资源,降低自然资源,从而原材料的消耗,是自然资源的节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即将工业废弃物及生活废弃物加以循环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也是自然资源的节约。因此,节能降耗,污染减排,统称自然资源的节约。自然资源节约机制,包括建立目标机制、价格机制等。
(二)建立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的联动机制
为了保证环境质量的“生产和再生产”,必须建立资源耗费和环境治理的联动机制,将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结合起来[3]。应由政府和国家组织制度环保法,建立法律机制,用国际和国内的环保法规规范环保行为,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建立税收机制,根据污染物排放量的大小和相应税率收取环保税,以此收入作为治理环境的投入;建立行政审批机制,限制严重污染的企业的开办;建立行政监督机制,对于环保不合格企业,实行关闭、停产整顿和高额罚款的处罚,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社会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运用经济手段推荐污染治理的市场化进程。
(三)建立生产活动影响的评估机制
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循环经济体系,还必须建立生产活动对自然和社会影响的评估机制,以便有可能去支配和调节这种影响。首先,对每一项生产活动,特别是像水电、火电、核电建设、化工企业的开办等生产活动,对自然生态所产生的近期和远期的影响,要组织相关自然科学专家进行评估,依靠专家进行决策,以使生产活动对自然生态的改变为人类的目标服务。其次,对每一项生产活动,特别是像电子计算机的生产等生产活动,对社会生态所产生的近期和远期的影响,要组织相关社会科学家进行评估,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发挥它们对社会生态的积极影响,限制他们对社会生态的消极影响。
(四)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利益导向机制
首先,结合投资体制改革,调整和落实投资政策,加大对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的资金支持。把构建少数民族地区循环经济体系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对一些重大项目利用国债投资或进行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并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鼓励民间资本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进行投资。其次,进一步深化价格改革,健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积极调整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同时,进一步完善财税政策,通过财税杠杆的调节,促进循环经济快速发展。建立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五、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措施
(一)创新观念,奠定发展循环经济的思想基础
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更新发展观念,理清发展思路,辩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必须辩证地认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转变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必须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单纯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观念。
第一,树立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内部要减少物料的使用,达到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目标;建立生态工业网络,把不同的工厂联结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在生产过程中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和再利用。
第二,树立正确的政绩观[4]。彻底转变单纯追求GDP增长的狭隘观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对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逐步建立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树立新的经济增长观。要积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二)科学评价,引导循环经济健康发展
第一,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机制的基本思路。一是理论评价与具体操作相结合。建立评价机制包含两种类型:理论评价主要从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原理入手,从各个方面较为全面地反映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潜力、资源利用的节约程度及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水平。操作型评价偏重于研究区域的实用性,从更为宏观的角度评价城市循环经济发展状况。二是经济和资源环境指标相结合。循环经济更加强调资源的节约和高效率利用。因此,从“3r”准则出发,设定三个类指标,建立评价机制:减量投入指标、污染减量排放指标和资源再循环利用指标,旨在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效率和减量化投入水平,改善环境质量。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旨在评价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经济总量上实现高速度增长的同时,提高就业率,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和科学文化水平。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则是利用各项环境质量指数,从侧面反映出当地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
第二,构建循环经济评价机制。构建循环经济评价机制应考虑五个方面的指标。一是经济社会发展指标[5]。应包括人均GDP(绿色GDP),低能耗、高产出行业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以工业废弃物和垃圾为生产原料的循环类型企业产值,循环经济增加值。这一评价体系主要反映经济发展的质量状况。二是资源减量投入指标。应包括单位GDP能耗,单位GDP能耗降低率,单位GDP耗水量、耗电量等。用以表明单位能源利用率。三是污染减量排放指标。主要包括废气排放率,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工业烟尘达标排放率等。主要说明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四是资源再循环利用指标。主要包括生活污水处理率、回用率,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城市垃圾回收和综合利用率等,这一指标体系主要反映资源回收利用水平。
(三)完善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第一,坚持制度创新。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和生态规律,将生态环境纳入到经济循环过程中参与定价和分配,改变外部不经济这一长期困扰的问题,使企业自觉“循环起来”,构建资源再利用和再生的生产环节的赢利模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其关键在于建立一个有效的激励政策、合理的费用机制。如政府投入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收费和税收机制等。只有通过制度安排,通过市场机制,企业才会去追求经济的循环。
第二,构筑政策法规和技术支撑体系。大力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除国家制订法律外,地方政府要依照法律法规制订政策法规性文件,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发展循环经济还必须有强大的科技支撑体系。尽管个别企业、个别产业、个别领域与循环经济发展相关的技术得到了应用和推广,但整个技术支撑体系是零碎的,不全面的和薄弱的,其深度和广度远不能满足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多数企业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比较落后,资源利用率和废物处理率都比较低。在电厂烟气脱硫、化工厂废液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等对发展循环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直接影响到循环经济的推进。建立强大的技术支撑体系,对关键性技术进行攻关势在必行。
第三,依靠科技,建立绿色技术设计、开发与应用体系,形成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实施系统[6]。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增长方式是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治本之策。开发和应用节能降耗的新技术,能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应着眼于积极开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替代材料,加快对新材料的替代和开发研究,实施产品“前端”研发、“中端”控制和产品“末端”治理的研究,加快研究开发低成本的、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等,大力推动传统产业向循环型可持续发展产业的转型,开发和建立包括环境工程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在内的“绿色技术”体系。
六、小结
从资源流程和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影响的角度考察,循环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是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和有效载体,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严行方.循环经济.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8(09):67-69.
[2]西闻.广西贵糖创新发展循环经济.消费日报.2008(09):161-164.
[3]王来喜."后发优势"论及其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启示.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7-10.
[4]张小兰.少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开发应走循环经济之路.贵州民族研究.2006(2):38-41.
关键词:“一带一路”;云南;少数民族经济;供给侧改革
一、背景介绍
云南的少数民族经济发展与国家的重要战略规划联系密切,如当前正在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精准扶贫政策等等,都反映出云南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性。然而,由于云南所处的地理位置和云南在地理环境上的特点,致使云南省少数民族经济远离经济核心区和大市场,经济活动的分散等等因素,使云南的少数民族经济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经济辐射的边缘区,云南少数民族经济容易陷入一种边缘困境之中,形成低水平的均衡;首先,云南少数民族以乡村经济为主要形式,同时分布有一些资源型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是云南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民族地区矿产、旅游和民族文化资源虽然极其丰富,但是对于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创新还处于低层次的阶段,发展文化产业是云南少数民族经济供给侧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对少数民族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其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是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利用自身优势发展优势产业的必要举措,供给侧改革不仅能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同时也能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云南少数民族经济与“一带一路”战略的联动作用,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过剩产能的转移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下面将重点分析云南少数民族经济如何借力“一带一路”战略与供给侧改革的外部性机遇,走出发展的边缘困境。
二、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困境
1.少数民族乡村经济制约了其融于“一带一路”战略
乡村经济制约生产要素的流动和生产力的提高。乡村经济具有封闭、规模小、低层次和自给自足的特点,由于从生产、分配、交换到消费这四个环节都可以在一个封闭的经济环境中完成,因此这种经济形势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民族地区与外部的经济联系。“一带一路”战略的一个落脚点就是要实现区域内部以及跨区域间的资源有序和自由地流动,降低物流、人流的成本,促进资本、劳动、技术和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基于此,首先,民族内部有限的市场需求不利于民族内部的经济资源与外部的相互流动,外部经济因素的进入也存在一个高成本和低收益的现实问题;其次,由于云南独特的自然和地理特征,境内多高山,坝地面积狭小,这在某种程度上就造成了一个地理空间上不可接近性。根据刘易斯的理论,“可接近性是一种资源,可接近性对刺激经济增长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世界银行2009年的世界发展报告也认为“经济活动集中地区和落后地区的距离是主要的特征。如何帮助公司和工人减少与经济密集区的距离是政策面临的挑战。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降低交通运输成本,从而促进劳动力流动,正是政策的主导机制。”所以完善的基础设施是降低不可接近性的重要前提。其次,乡村经济体系内部,农牧产品种类虽然丰富,但不集中,难以形成规模,再加之土地集中程度比较低,农业生产会增加无效劳动时间,造成低下的劳动生产率,而人口的居住分散还会增加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不利于形成产业规模和发挥集群效应;最后,云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人口受教育范围和程度严重偏,劳动力素质低下。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最终要靠劳动者消化吸收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劳动力是重要的生产要素,所以劳动力素质的低下不利于生产技术的推广和传播,这都将制约少数民族融于“一带一路”战略。
乡村经济是典型的短缺经济。从乡村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乡村经济都处于一种小规模、不连续、低水平的循环之中,民族地区乡村经济的参与者主要是少数民族。首先,他们生产的产品要满足其自身的生存需要之后才能将有限的剩余产品用于市场交换,农业产出的有限,制约了交换的规模;再加之农业生产受气候、土壤、地形等外力因素的影响较大,在有限的技术条件下,市场上商品的供给会出现较大的波动性。产出的低下与供给的较大波动性相叠加,由此造成了乡村经济的供给不足;其次,供给与需求密切相关,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消费水平低,市场需求有限,低消费难以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所以,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经济为主导的经济类型的宏观背景下,供给侧改革首先要解决的是商品的短缺问题,其实是层次问题,这是少数民族地区与中东部地区供给侧改革的不同之处。
2.云南中心城市对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省会城市经济辐射作用不明显。大中城市尤其是省会城市是一个省的的经济文化中心,它对周边地区经济的辐射,是带动一个城市所在的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昆明作为云南省的省会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于与其距离较近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相对于与其距离较远的地州来说更加明显,如玉溪、曲靖,由于距离昆明距离比较近,经济发展水平在云南全省排名也是靠前的,而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滇西北和滇西南,经济发展则比较滞后,经济发展的边缘困境在这些地区表现的尤为明显,在自身远离省城昆明的不利条件下,这些身处经济辐射边缘区的区域,市场受到了限制,有限的市场需求反过来制约本地区的资源开发,低收入的现状很难依靠这些地区的自身力量得到提高,因此,在经济发展外力作用不明显的条件下,经济辐射有限的边缘区域极易陷入低收入水平的“贫困陷阱之中”。所以,在边缘困境作用明显的区域同时也是贫困人口集中的区域。
地理环境的封闭弱化了中心城市与省内各地州之间的经济联动。快捷高效的交通网络是区域间经济联动的必要条件,虽然近些年云南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云南交通网络发展的滞后,仍然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一大瓶颈。云南的少数民族多分布于滇西、滇南以及滇西北距离昆明较远的地区,由于云南省地形以山地为主,境内多高大山脉,地理环境的封闭使昆明市与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地州联动作用受到很大的限制。目前,云南是全国少数几个没有建成系统的高铁网络的省份,运输网络主要还是以传统的公路运输为主,只有少数几个地州有普通铁路直达昆明,其余地州只能依靠公路与昆明相连接,这种局面制约了运输规模的扩大以及运输效率的提高,并由此形成了高的运输成本。同时,多山的地形,导致交通线路建设的长周期和高成本,也制约了政府对道路交通的投资,这些因素,都会弱化昆明与省内各地州的经济联动。因此,加强昆明其他地州之间的交通建设(如高铁网络),拓宽路网,减少人员和物质的运输时间,对于突破这种限制至关重要。同时云南地州也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形成小的区域性经济辐射中心,加强与省城昆明的联动。
3.少数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不适应“一带一路”战略的要求
资源型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关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库兹列茨对此早有论述,根据他的观点,产业结构调整的核心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是实现资源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转移,即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以生产率的提高为取向。根据传统的增长理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A・KβL1-β,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要素的投入,因此要保持一定的增长率,就要尽可能地增加投资来提高GDP增长率;仅仅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驱动经济增长的方式是一种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高的投资率很容易造成产能过剩,同时这种经济发展方式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是相违背的。首先,民族地区有限的劳动力与资本供给,难以维持高的投资率;其次,生产要素的投入会面临一个边际报酬递减的现实问题,即当要素投入达到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这一临界点时,再继续投入生产要素会得不偿失。然而,炼铁、电解铝和铜冶炼等这些资源型行业是云南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显然这些产业已经不能够适应“一带一路”战略的要求。数据显示,仅2013年全年年亏损额最大的十家企业中,有4家来自于大型资源型企业。其中,云南有两家,分别是云南铜业集团和云南锡业集团。除了价格一路走低的因素外,产能过剩是造成资源型行业严重亏损的重要原因,过去那种靠短期刺激经济的方式已经不能让产能过剩行业走出低迷,资源型产业大多已经处于供给老化阶段,如不进行产业内部的优化,亏损还将继续下去。“一带一路”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实现过剩产能转移,在与沿线国家开展贸易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创造外部市场对资源型产品的市场需求,从而帮助消化我国过剩的产能,如规划中的昆明与瑞丽的高铁线路,昆明至越南河内的高铁以及已经开工建设的昆明至泰国的高铁都可以帮助消化云南过剩的产能,同时也可以产生正的外部效应。
具有民族内涵的文化产业发展滞后。云南是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具有代表性的有丽江的纳西古乐、大理白族的扎染技艺、香格里拉的藏族黑陶以及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等。文化产业是创意性的产业,同时也是边际效用递增产业,文化产业的核心在于文化创意的生成,而其发展的关键在于创造性与文化特殊性。下面通过建立文化产业创意增值模型来说明创意如何推动产业增值发展文化产业的必要性。假定(1)文化商品的供给短期不变,创意所推动的商品效用不断提高;(2)创意水平与文化商品价格成正比;(3)用U=U(X)=A・X2(A>0,X>0)这一函数式来表示严格单调递增的效用函数;(4)A值越大表示创意水平越高。
如图,当创意水平处在TU1时,Q1所对应的价格水平为P1,同时需求曲线处于AD1位置,供求均衡点在A1;当A变大即创意水平提升时,效用曲线变为TU2,Q1所对应的价格上升至P2,同时价格上升不会引起需求降低,反而导致需求曲线由AD1向右上方平移至AD2,供求均衡点由A1移动到B1点,其余以此类推。综上,根据模型,系数A所代表的创意水平在文化产业的增值过程中起关键性的作用,是文化产业增值的驱动力。因此,通过提升文化产业的创意水平来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产业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合理途径。
4.制度、教育以及医疗供给的长期缺乏成为发展障碍
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缺乏制度保障。云南贫困人口较多,除了自然的原因外,贫困问题也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长期缺乏有效的制度供给有关。好的制度供给可以规范人的行为,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交易成本,所以制度供给对于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好的制度只有与传统文化因素相适应才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由于云南民族众多,风俗文化的地区性差异显著,这在某种程度上会限制制度的适用范围。要使云南少数民族经济与“一带一路”战略形成良好的联动机制,必须建立健全市场制度,如明确的产权制度、清晰的契约制度、灵活的金融制度和充分的保险制度,只有强化制度供给,少数民族地区才能更好低利用“一带一路”战略所带来的外部机遇,减少与域外的不适应性,提升经济的运行效率。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与医疗供给严重不足。由于各种限制性的制度,商业资本无法进入到教育与医疗的领域,这一现象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尤为明显,在少数民族地区,资本更多是进入生产性行业,而不是非生产性领域。再者,优质的教育资源无法配置到这些地区,造成人力资本的长期缺乏,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另外,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也比较之后,医院硬设施与发达地区差距巨大,医疗供给不能满足需求的现实长期存在。要解决民族地区教育与医疗供给小于需求的问题,就需要政府取消供给抑制政策,让商业资本进入这类领域,提高少数民族的人口素质,增加人力资本存量,这也是少数民族地区乃至云南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直面的问题。
三、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进一步发展的几点建议
综上所述,根据云南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诸多问题,首先,云南少数民族经济要借力“一带一路”战略和供给侧改革政策,必须减少乡村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障碍,增强乡村经济系统内部与外部市场的联系。要增强内外联动,必须有快捷高效的运输体统与运输网络,少数民族经济内部要利用当前国家出台的精准扶贫政策,发展集约型农业,提高人口居住密度,降低交易成本,增强内部经济活力,提升乡村经济的规模和层次。同时,政府要加强引导,根据民族地区乡村经济的供给短缺和市场需求状况,鼓励轻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转移部分剩余劳动力,解决乡村经济供给不足的问题。其次,充分发挥省城昆明的区域辐射作用,以全省正在建设的高铁网络为契机,构建多渠道、高效率、低成本的辐射带动网络,促进资源向民族地区流动,为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开拓新的市场;第三,优先发展高附加值的文化产业,适当减少和淘汰落后产业,引导资源由效率低的传统经济部门向效率高的部门转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挖掘民族文化的内涵,创新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提升文化创意水平,注重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如加强与企业及昆明高等院校的合作,引进外部资本和人才),不断提高文化产业的新意和创意,满足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促进产业增值。最后,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经济和把握机遇的能力,应该加大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力度,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和医疗事业发展,增加教育与医疗的供给,提升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维护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同时,由于教育与医疗是商业资本进入门槛比较高的行业,要解决这些行业的供给不足必须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滞后实际,加强制度建设,引导一定规模的商业资本进入这些领域,适当降低行业门槛,提高教育和医疗的供给水平和供给质量,这也是当前供给侧改革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郑长德.不发达地区如何突破核心--边缘困境[J].区域经济评论,2013:15-22.
[2]刘易斯[美].经济增长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
[3]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
较大,经济型精英人才较少;四是城市民族街区基础设施较差,特色尚不明显;五是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较强,对涉及本民族的荣辱、利益等方面的问题较敏感。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及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下,市民委锐意进取,扎实工作,着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城市民族工作取得显著成绩,走在全省前列。
一、主要情况及基本做法
1、积极争取领导重视和部门支持,为城市民族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做好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各级、各部门对民族工作的认识得到加强,对民族工作的关心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几任书记、市长亲自带队深入民族聚居地区进行实地调研,分管领导深入现场,帮助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如清真宰牛场的迁建、大南门民族文化街区的规划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的修缮创建、清真寺消防通道等问题,市领导多次协调、亲自督办,才得以落实。每年开斋节,市几大班子领导都专程到南关清真寺,亲切慰问回族同胞,市财政拨出专款祝贺节日。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各级各部门积极为少数民族办实事,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已形成良好的传统,极大地推动了我市城市民族工作的开展。
《实施意见》出台和市民委兼职委员工作制度建立以后,市民委注重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与合作,社会各界对民族工作的关注支持力度明显增强。市财政设立了民族工作专项经费并纳入财政预算;市规划局出资编制完成大南门民族文化街区规划;市交通局帮助开通了清真寺消防通道、修建新回民公墓水泥路;市农委积极帮助民族村场开发新农村建设发展项目;市公安局及时处理影响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苗头性事件;市教育局将少数民族学生初中升高中由原先加3分改为加5分录取;市体育局配合市民委,积极开展少数民族群众体育运动。由于各部门通力协作,进一步拓展了城市民族工作的空间,为民族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2、注重发挥社区和基层群众组织的作用,为城市民族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城市民族工作的基础在社区、在基层。社区和基层群众组织在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维护民族团结、化解民族矛盾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难以替代的作用。市民委加大指导帮扶力度,积极支持民族社居委发展民族经济,创办社会公益事业,做好民族团结工作。一是以民族团结工作为抓手,努力创建文明和谐的新社区。南水回族社区所在地大南门是我市传统的回族聚居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城市改造后,许多汉族居民相继迁入,回汉之间因生活习惯不同而引发的矛盾纠纷日益增多。街道办事处和社居委充分尊重回族的风俗习惯,努力排除一些不安定因素。专门在大南门街设立了民族一条街的标志牌,严禁在此区域内经营销售回族禁忌的生熟食品。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这项规定得到了广大经营户的充分理解和自觉遵守。社居委不断加大对党的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开展民族团结宣传周活动,召开汉族和少数民族群众联谊会等形式,增进了相互间的理解和尊重,密切了邻里关系,增强民族间的凝聚力,营造和谐的社区生活氛围。二是以扶贫帮困为重点,真诚为少数民族群众服务。南水社区内共有少数民族312户,其中生活特别困难的有30户,主要是五保户和夫妻双双下岗户。社居委逐一登记在册,将他们作为重点扶持对象,优先考虑最低生活保障,定期开展慰问。社居委还积极帮他们谋求重新上岗的机会,解决再就业中遇到的困难。社居委还创立了妇女维权岗,组织社居委的工作人员、辖区内的公安干警、居住在社区内的司法界专业人士,主动上门处理侵犯少数民族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的情况。三是以发展经济、弘扬民族文化为突破口,不断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质量。社居委积极寻求支持,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因地制宜,兴办和协办少数民族传统行业和便民商业网点数十家,网点遍布辖区内的大街小巷,既发展了少数民族经济,又方便了群众生活,还帮助一些少数民族群众解决了就业问题。在积极发展经济的同时,社居委组建了南水民族艺术团,定期开展自娱自乐的社区文化活动,丰富社区群众生活,大力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设立了星光老年之家,使老人们老有所乐。开展了美在家庭活动,宣传家庭伦理道德,倡导尊老爱幼,邻里团结。社区内少数民族群众和汉族群众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民族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南水回族社区先后多次受到省市表彰,被命名为全省和谐社区。
根据伊斯兰教的民族特点,市民委注重发挥伊斯兰教协会在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方面的独特作用。在深入调查摸底,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指导市伊协及时换届。现任领导班子年龄结构更加合理,文化水平、整体素质大幅度提高,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真正成为政府联系广大信教群众和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纽带,在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4、努力维护民族团结,为城市民族工作的开展营造优良环境。一是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活动。每年九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期间,市政府分管领导发表电视讲话,进行宣传动员;几大班子分管领导亲自走上街头,宣讲民族政策;市民委精心组织,细致安排,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各种活动。如举办民族政策知识竞赛,组织广场文艺演出,召开民族工作座谈会,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等。目前,市文广局、市民委正在积极创作一台以**回族历史人物为主线、以民族团结融合为主题的黄梅戏《民族英雄马大用》。通过不懈努力,党的民族政策更加深入人心,遵守民族政策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在全市上下形成了维护民族团结、关注民族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及时妥善处理民族问题突发事件。制定了《**市处理涉及民族方面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了应急工作机制,为及时妥善处理民族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注重对涉及民族方面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民族部门及时介入,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积极发挥作用,确保将矛盾纠纷全部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三年来,我市先后妥善处理大大小小涉及民族方面纠纷近20起,促进了民族团结,维护了一方稳定。
二、存在问题
我市的城市民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清真食品的监督管理无章可循。长期以来,我市清真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的经营只接受工商和卫生等部门的管理和监督,民族工作部门基本没有参与进来。个体清真食品工商户均未通过市、县(区)级民族工作部门认定,国营清真食品企业也没有经过市、县级民族事务部门审批。清真食品生产,尤其是个体经营,完全处于一种自发状态,监督管理无章可循,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着清真不真的现象,一些个体工商户乱打清真招牌的现象非常普遍,回族群众对此反映比较强烈。
2、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难度加大。由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居住分散,流动性大,加上一些人员主动接受管理的意识不强,使得户籍管理等有关部门对其情况难以掌握,在管理和服务上的难度加大。外来少数民族人员来宜经商等逐年增多,其风俗习惯有时得不到当地汉族群众的尊重和理解,一些侵害少数民族权益的行为时有发生,导致突发性事件增多。
3、城乡民族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清真食品行业仍是城市民族经济的主导产业,虽在近年有了一些发展,但规模小,竞争力弱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各民族村(场)基础条件差、生产形式单一、增收渠道狭窄的问题仍是制约民族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4、城市民族工作开展不够充分。由于城市少数民族居住比较分散,人数少,容易被忽视,加上人员职业构成复杂,各行各业都有,工作开展的难度很大。基层部门对民族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民族工作的性质、内容理解片面,对民族工作存在着畏难情绪。
三、对策及建议
1、通过多种方式进一步加大民族政策宣传力度,尽力普及民族知识,增进汉族对少数民族饮食习惯的了解和尊重,增强相关部门为少数民族服务的意识。各级政府应按照《城市民族工作条例》的要求,加大对民族村(场)、民族企业的扶持力度。
2、建议在基础条件较好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少数民族社团组织,广泛调动少数民族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热情。
3、进一步加大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力度,充分发挥他们在发展民族经济社会事业、巩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地区借助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了快速发展,,但是在经济开发的过程中,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和制约民族地区资源开发利用、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本战略。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经济发展 可持续发展
一、民族经济与生态环境寓于统一体系
民族经济与生态环境这一命题的真正意义在于探讨民族经济活动中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正确的理解和处理这一关系的基本出发点是人类建立的经济系统存在于环境的母体中,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又共同寓于生态经济系统中。
民族经济活动不仅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进行,而且以其中的生态资源作为劳动资料或劳动对象,完成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这个物质变换过程,说到底就是人的劳动生产过程,即将经济能量、经济物质作用于生态系统中的自然能量和自然物质,以取得人们需要的经济产品的过程。
二、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由于历史的原因,农业是少数民族地区最主要的产业,又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较为落后,没有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在开发资源的同时也存在着大量的浪费,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科技不是很发达,所以资源利用率很低,,主要表现为森林间题、草原生态问题和农田生态问题。
现在的森林生态却出现了森林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严重失衡。长期以来人们忽视森林生态规律,严重过度砍伐,破坏了森林生态的平衡。同时,草原生态是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方面,草原植被的覆盖可减轻土地干燥、风蚀、沙化。长期以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致使民族地区草原生态存在一系列严重问题:一是草原退化严重。由于草原牲畜严重超载放牧,使草原生态系统内部结构遭到破坏,失去平衡。二是草原沙化、农田荒漠化严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三是能量流失严重。草原植被减少,而牲畜又超载放牧,往往造成牲畜的大批死亡和掉膘。草原、农田退化、沙化和能量流失等生态破坏,结果必然造成畜牧业、农业生产发展缓慢乃至数量质量的下降。
三、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
从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演化可以看出,生态环境的变化受到自然力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自然力对环境的影响是长时间起作用的,变化是缓慢的和逐步积累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是直接的。可归纳为下述方面:一是区域性生态环境的改善,扩大了人类生存的空间,但在现有发展力水平的基础上,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定的负效应;二是在落后的经济形态下,人口的迅速增加必然导致局部区域生态环境的继续恶化;三是粗放的生产方式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索取,导致植被资源的破坏;四是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失衡或不合理所引起的生态破坏问题;五是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人类活动排放的废物所引起的环境污染。
因此,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既存在着正效应,也存在着负效应。当前突出的矛盾是,人类经济活动对环境的负效应在总体上已导致环境质量的明显下降,少数民族地区脆弱的生态向逆行方向发展。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土地承载力过大,就会出现对资源进行不合理的过度开发。
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让当代人了解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所谓可持续发展,即既能满足于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叫可持续发展。民族经济活动中生态环境问题的不可避免性,根源在于民族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需求的无限性与生态系统满足这一需求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①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生态失衡问题十分严重,要走出“发展破坏环境,环境影响发展”的怪圈,必须寻找一条使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兼顾当代和子孙后代利益的发展道路,那就是可持续发展道路。②
首先,必须加强对生态规律的认识,强化协调发展意识、资源意识、生态意识、环境意识。必须加强宣传力度,使各民族树立生态环境公德观念和生态环境价值观念,认识到实现生态环境的相对平衡和逐步改善,是经济持续发展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
第二,要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我国政府已制定了30多项资源和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各地也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制定和颁布了600多项相应的地方性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开展大规模的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对科学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资源,制止各种破坏性、掠夺性开发,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使我国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避免了环境质量相对恶化的局面。民族地区法制建设应适当向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倾斜,加大这方面的立法和执法力度。如果说民族地区在经济立法方面应更多地强调贯彻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维护社会主义统一的大市场的正常运行,那么在环境和资源保护方面应在国家法律体系的指导下,充分运用民族区域自治的有利条件,发挥更大的自主性、创造性,主动制定、健全和完善有关地方性法规,并予以切实地贯彻执行。
第三,严格依法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我国政府1994年3月的《中国21世纪议程》白皮书指出:“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位”,《中国社会发展报告》也提出“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发展”。确立以人为本位的观点,明确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发展,不仅需要限制人口的盲目增长,更要着眼于提高人口素质,提高各民族群众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水平。应把爱护资源和环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形成人人关心节约资源和爱护环境的良好社会风。科学技术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在人口数量不变的情况下,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科学技术的运用,必将减轻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人口素质提高了,就容易使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因此,国家应继续制定各项优惠政策,增加投资,增加优惠信贷,使民族地区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能增强自身发展的“造血”功能时,应增强其宏观治理规划的指导。
注释:
[1]施正一.民族经济学教程[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第91页
[2]孙梅.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J].新疆社会经济,1999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洪银兴.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李桂荣,张欣.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循环经济[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6(4):26—28.
关键词:中国;民族发展;述评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7-0228-04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因理论指向的针对性与兴趣点的差异,西方少有直接针对中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相关研究,但其发展理论与民族(族群)经济方面的成果将为中国民族发展问题的研究提供重要参照与借鉴。
当代西方发展理论经历了经济增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中心的综合发展四个阶段,反映了发展本质从以物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的转变、发展的内涵由单纯的经济层面逐步渗透到非经济层面、发展的质量由注重单一的经济增长过渡到经济与社会、经济与环境、经济与人之间的协调发展。西方关于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理论包括均衡发展理论与非均衡发展理论。西方民族经济理论研究传统已超过百年,涵盖族群所有经济(如Edna Bonacich、John Model,1981)、族群圈子经济(如Mary Kritz等,1981)、族群行业经济(如Martin N.Marge,1997)、族群控制经济(如Ivan Light、Steven J.Gold,2000),近期研究旨趣则主要集中在由大量的国际移民而形成的族群经济活动(包括移民所扮演的经济角色、移民族群经济活动的优势与劣势等),有少数学者曾对中国民族地区的贫困与生态环境问题(Paul J.Bolt,2000)、制度政策对民族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影响(Katherine Palmer Kaup,2000)以及民族全球化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与对策(Colin Mackerras,2003)等问题进行过深入细致的研究。
但上述研究大多摈弃了对社会背景与社会制度的分析,掩盖或忽视了不同国家内部(或民族间)存在的巨大差异,从而使其结论缺乏普遍意义。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中国专家学者的该项研究在1988年以前主要侧重于民族类型发展的研究,基本上是以社会发展代替民族发展。此后随着中国少数民族经济这一新兴学科的诞生,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成果十分丰硕,研究主要涵盖如下内容:
一是民族发展的环境、条件、制约因素研究,如孙青(1989)、金炳镐(1989,2002)、石亚周(1991)、熊锡元(1993)、乌尔希叶夫(1994)、王希恩(2007)等。二是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研究,如“云南少数民族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课题组(1986)详细探讨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与调适,郭大列(1997)深入分析了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特征及解放后的变迁历程,郑晓云(1992)、瞿明安(1995)等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变迁作了著述,高丙中(1997)探讨了民族现代化与生活方式的转型及不同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三是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研究,如(1987)明确提出边区开发是一个与沿海地区发展同样重要的大问题;潘乃谷、马戎(1993)对边疆地区发展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以及影响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将边疆地区粗略地划分为九个不同类型的调查区域。四是小民族发展研究,如于长江(2003)、王铁志(2005)、郭锐(2004)、韩忠太(2006)等对赫哲族、德昂族、苦聪人、布朗族等小民族现代化过程中的文化变迁与适应、扶贫开发等问题开展的调查研究,菅志翔(2006)对保安族族群认同问题、何群(2006)对鄂伦春族的生存发展问题的著述。五是民族地区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研究,如黄健英(2006)全视角地分析了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与特殊性,郑洲(2007)、杨君昌(2007)就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城镇化建设、统筹民族地区城乡社会经济等问题展开探讨,覃国慈(2006)提出要利用乡村精英的力量来促进民族地区新农村的建设,和少英(2006)认为增强主体意识是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六是民族发展战略研究,如米文宝(2001)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黄健英(2003)的起飞战略,胡鞍钢、温军(2003)的新追赶发展战略,杨明洪(2004)超常规发展战略,曹征海(2005)的和合加速战略,李建中(2006)的赶超战略,鄢杰(2005)、杨云(2007)的跨越式发展战略,王来喜(2006)的资源转换战略等。七是民族发展的专题研究,如李甫春(2009)等众多学者分别对民族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资源开发、体制改革、生态环境保护、扶贫开发、新型工业化、循环经济、公共服务、城镇化、财税政策、利益共享、社会保障、教育卫生体育、社区发展等一系列具体问题所展开的专题研究。八是民族发展观研究,先后经历了吴金(1989)的人本发展观、马尚云(1990)与石亚洲(1991)的整体系统发展观、郝时远(1996)的发展观、贾唏儒(2000)的个性发展观、金炳镐(2007)的和谐发展观、王希恩(2007)的科学发展观。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中国相继有一批关于民族发展问题的综合性专著问世,代表性的有:
陈达云、郑长德编著的《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基于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从资源环境、发展差距、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人力资源开发、城镇化动力机制、新型工业化道路、旅游资源开发、扶贫开发、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发展、金融发展、全球化及发展战略等方面,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和深入的研究,并针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政策建议。
郑长德所著的《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科学出版社,2009),综合运用经济学、金融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经济人类学等学科的理论和力法,以经济发展理论为基石,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对西部民族地区资源,三大产业的发展,资本形成,金融与发展,外周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人口增长、人口转变和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关系,贫困问题,城乡差距问题,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和西部民族地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问题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西部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转型的思路,为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措施和建议,为西部民族地区乃至全国的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实践提供了决策参考。
岳天明等著的《中国西北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通过历史归因的考察凸显了中国西北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现状及其特征,通过对西北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构建西北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动力系统的思路,探讨了这一地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最终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社会运行规范化与西北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上。该书不仅借鉴了中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尤其是大量运用了社会学、民族学的理论来揭示动力系统的构建和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问题,同时能够将这些理论运用到西北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当中,从而使这一成果形成了既具有地域特色又不失理论创新的独特风格。
滕堂伟所著的《双重视角下的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从区域优势理论与区域产业理论的双重视角出发,尝试构建了“以产业与市场成长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发展路径”分析框架。针对资源丰富的内陆地区包括西北民族地区为什么会出现所谓的“富饶的贫困”,为什么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政策倾斜逐渐弱化的背景下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仍然持续扩大,资源优势不能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等问题,提出了市场利用能力是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根本原因的假说,揭示了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众多特殊性。在对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新型工业化路径、模式以及产业政策体系设计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伍琪凯梦、崔亚虹编著的《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民族出版社,2006),着重从对中国小康社会理论的全面认识及其国际、国内相关数据的比较,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民族地区的小康水平的比较出发,分析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论证民族地区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的对策及可行性措施。
马林编著的《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论》(民族出版社,2006),从可持续发展基本理论出发,结合民族地区实际,运用系统论原理,阐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模型、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民族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探索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及对策。
同时,近期关于民族发展问题的专题性著述更似雨后春笋,不胜枚举,如:王德清(2007)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战略与教育需求的研究,马岳勇、姚维(2005)从新疆少数民族社会心态的视角对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研究,唐志君(2007)对中国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路径的探索,王飞跃(2008)、荣仕星(2009)对于民族地区公共政策问题的系统研究,李皓(2006)对民族地区经济结构的深入分析,王允武等(2008)对西部开发背景下中国民族地区经济法制问题的研究,鲍敦全(2007)关于国际化竞争对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影响的研究,杨蕴丽(2009)从劳动节约的视角系统对西部民族地区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探索,钟大能(2008)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进程中的财政补偿机制的研究,党秀云(2009)对中国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体系创新的研究,贾银忠(2007)对中国西南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研究,宋才发(2009)对西部民族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的法律保障研究,谢丽霜(2007)对民族地区投资活动的环境效应研究,王桂琴等(2007)对民族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研究,等(2006)对民族地区市场化问题的研究,唐新民(2008)对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研究,王雅红(2005)对西北民族地区城市发展的研究,黄建明(2007)对民族地区社会保险问题的研究,祁晓玲(2009)对民族地区人才竞争机制的研究,李彦等(2006)对民族地区退耕还林的法律保障研究,胡晓红(2006)对西北民族地区环境资源法律制度创新的研究等等,都极其丰富发展了中国民族发展问题的研究领域与视角。
中国学者的上述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对策性,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学学科特别是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学的发展,并有力地指导了民族政策的制定与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但存在着过分宏观(抽象)或过度微观(具体)的倾向;定性分析过多,定量分析过少,即使有数量分析,也只是堆砌数据,缺乏计量经济学基础上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Edna Bonacich and John Modell,The Economic Basis of Ethnic Solidarity,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1981.
[2] Mary Kritz,CharlesKeely,and SilvanoTomasi,eds.,Global Trends in Migration,NewYork:Center for Migration Studies,1981.
[3] Martin N.Marger,Race and Ethnic Relations:American and Global Perspectives,4th ed,USA: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7.
[4] Ivan Light & Steven J.Gold,Ethnic Economies,London:Academic Press,2000.
[5] Paul J.Bolt,China and Southeast Asia’s Chinese:State and diaspora in Contemporary,Asia Praeger Publishers,Westport,Connecticut
London,2000.
[6] Katherine Palmer Kaup,Greating the Zhuang:Ethnic Politics in China,Published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by Lynne Rinenner
Publishers,Inc,2000.
[7] Colin Mackerras,China’s Ethnic Minorities and Globalisation,Published by Routledge Curzon,2003.
[8] 孙青.加速民族发展的基本因素[J].内蒙古社会科学,1989,(1).
[9] 金炳镐.论民族发展的诸条件、环境[J].黑龙江民族丛刊,1989,(4).
[10] 金炳镐.论民族发展的规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2).
[11] 石亚周.论民族发展环境[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1,(6).
[12] 熊锡元.试论制约民族发展的几个重要因素[J].民族研究,1993,(3).
[13] 乌尔希叶夫.论民族发展的基本模式、因素和趋向[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4,(6).
[14] 王希恩.科学发展是解决中国民族发展问题的必由之路[J].民族研究,2007,(6).
[15] 张银花.少数民族发展:纵向跨越与横向和谐的统一[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6,(1).
[16] 金炳镐,张银花.论民族和谐发展[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7,(6).
[17] 吴金.论当代民族进程和中国民族发展的多元化战略[J].内蒙古大学学报,1989,(2).
[18] 马尚云.民族发展的整体系统观[J].内蒙古社会科学,1990,(1).
[19] 石亚洲.论民族发展环境[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1,(6).
[20] 郝时远.取代与改造:民族发展方式选择[J].民族研究,1996,(4).
[21] 贾唏儒.论民族发展[J].青海社会科学,2000,(1).
[22] 于长江.现代化过程中的赫哲族:“文化”还是“生产方式”[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23] 王铁志.人口较少民族的现代化――以德昂族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6).
[24] 郭锐,刘芳.文化转型与文化适应:以云南省金平县者米乡苦聪人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4).
[25] 韩忠太.西双版纳布朗族两种脱贫模式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26] 社会主义国家重点项目《云南少数民族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课题组.云南多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问题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
[27] 郭大烈.云南民族传统文化变迁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
[28] 高丙中.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29] 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30] 瞿明安.中国民族的生活方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31] .边区开发与社会调查[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
[32] 潘乃谷,马戎.边区开发论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33] 菅志翔.族群归属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 一项关于保安族的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34] 何群.环境与小民族生存――鄂伦春文化的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5] 黄健英.起飞:西部民族地区大开发的新思维[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36] 米文宝,等.宁夏西海固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M].西安:西安地图出版社,2001.
[37] 黄健英.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38] 温军,等.民族与发展:新的现代化追赶战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9] 杨明洪.区域超常规发展论:基于中国西部若干民族地区的实证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40] 曹征海.和合加速论:当代民族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41] 李建中.民族经济赶超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42] 鄢杰.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43] 杨云.西部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研究――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44] 王来喜.资源转换论:西部民族地区资源优势转换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45] 郑长德.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6] 陈达云,郑长德.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47] 岳天明,等.中国西北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8] 伍琪凯梦,崔亚虹.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49] 马林.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50] 张友,等.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51] 鲍敦全,等.国际化竞争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52] 黄毅,等.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53] 王德清.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战略与教育需求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54] 滕堂伟.双重视角下的西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55] 马岳勇,姚维.新疆少数民族社会心态与民族地区发展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
[56] 唐志君.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路径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57] 王飞跃.公共政策与民族地区城乡统筹发展对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58] 李皓.转型与跨越――民族地区经济结构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59] 王允武,田钒平.西部开发背景下民族地区经济法制问题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60] 杨蕴丽.西部民族地区节约型社会建设研究:基于劳动节约的视角[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61] 钟大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进程与其财政补偿机制的形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62] 党秀云.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体系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3] 贾银忠.西南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64] 宋才发.西部民族地区城市化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的法律保障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5] 谢丽霜.民族地区投资活动的环境效应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66] 王桂琴,刘秉龙.民族地区工业化进程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
[67] ,韩琳.中国民族地区市场化问题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68] 唐新民.民族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69] 祁晓玲.民族地区人才竞争机制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0] 黄建明.民族地区社会保险发展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71] 王雅红.西北民族地区城市发展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72] 荣仕星.中国民族地区公共政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3] 李彦,宋才发.民族地区退耕还林及其法律保障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74] 胡晓红.西方民族地区环境资源法律制度创新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Commentary on Nationalities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Resently
CHEN Hong
(Yunn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Kunming 650031,China)
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
(5)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民族关系研究:内视、自觉与正义 纳日碧力戈
(14)论中国民族政策体系与集成 余梓东
(22)加快推进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事务服务体系建设——以锡林郭勒盟为例 塔娜 沈燕平
(28)新疆“四个认同”教育的思考 李瑞君 贺金瑞
民族经济研究
(35)民族经济学发展中的“二重困境” 黄磊 李皓
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
(39)论社会转型期民族的成因及其治理 高永久 左宏愿
(46)西部农村突发事件与社会救助研究 姚丽娟 吴振华
(51)论徘徊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游牧 阿拉坦宝力格
(59)“小民族”思想初探——结合笔者鄂伦春族研究实践 何群
(65)关于西北民族地区环境建设的生态思考 安丰军
无
(70)《民族文化交融与元散曲研究》出版 满福玺
民族历史研究
(71)匈奴挛?氏部分成员多病、早逝原因初探 王庆宪
(76)“改土归流”:土司家族政治命运的转型 杨庭硕 杨曾辉
(86)北京清代书院经费支出考察 赵连稳
民族文化研究
(93)湘西民族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王兆峰
(102)抢花炮仪式文化的生命力及功能解析——广西柳州三江县抢花炮活动实证调研 韦晓康
(109)全球化视野下民族性建筑的再思考 赵海翔
民族语言文字研究
(113)青海同德县公务员语言使用、语言态度调查 王远新
(121)锡伯语文的式微及其原因探析 杜秀丽
无
(128)壮侗语研究新成果简介 杨帆帆
民族语言文字研究
(129)藏缅语的“的”字结构——兼反观汉语的“的”字结构 闻静
民族文学研究
(135)少数民族文学理论批评进展述要——2009年发展报告 乌日斯嘎拉
(142)清代满族诗人铁保与朝鲜文臣的诗文友谊 曹春茹
民族教育研究
(148)关于写作心理语言的思考 陈利群
(154)大学教育管理者的视角: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校园文化 余海波
无
这次全市民族宗教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工作,分析形势,统一思想,部署任务,推动全市民族宗教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刚才,对*年全市民族宗教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隆重表彰,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你们表示热烈祝贺!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强化责任,切实增强做好新时期民族宗教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
民族宗教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地位。过去的一年,全市各级民族宗教工作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牢记使命服务大局,履行职责当好参谋,依法行政搞好服务,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少数民族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民族团结不断巩固,宗教事务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形成了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为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成绩的取得可喜可贺,大家要倍加珍惜。
党的十七大报告,“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这为做好新时期民族宗教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民族宗教事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全国范围来看,西方敌对势力在直接利用经济和政治手段对我实施西化、分化难以奏效的情况下,越来越重视利用民族和宗教牌对我施压,不断利用民族和宗教问题大做文章。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民族宗教问题日趋凸现,一些社会问题很容易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交织混杂,引发新的社会矛盾。从我市来看,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和纠纷依然存在,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亟待提高;宗教领域的一些违法、非法活动时有发生,控制与反控制、渗透与反渗透的斗争更加尖锐。我们一定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充分认识民族宗教问题的特殊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民族宗教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和群众性,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持之以恒地贯彻落实好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促进民族关系、宗教关系的和谐发展,努力开创全市民族宗教工作新局面。
二、突出重点,创新工作,努力维护好发展稳定的大好局面
在市委、市政府*年百项重点工作中明确了今年全市民族宗教工作的主要任务。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特别是民宗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要紧紧围绕任务目标,创新思维抓重点,强化措施解难点,狠抓落实促发展,努力实现全市民宗工作的新突破。
一是要坚决维护民族宗教领域的团结稳定。团结稳定是民族宗教工作的永恒主题。要坚持把维护稳定、增进和谐作为民族宗教工作的核心任务,始终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摆到重要议事日程。要大力开展创建民族团结进步和谐乡村、和谐社区、和谐单位活动,积极营造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浓厚氛围。要落实社会稳定工作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民族宗教工作网络,深入开展经常性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及时发现可能引发突发性事件的苗头和倾向性问题,力争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确保民族宗教关系健康发展。对于涉及民族宗教的突发性,一定要慎重对待,严格区分不同性质的矛盾,严格依法办事,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事件的发生。在处理突发性时需注意把握三点:一是及时控制局面,绝不能激化矛盾。要在第一时间将真实情况掌握好,将人员稳定好,将局面控制好,绝不能将小问题酿成大事件。同时,要及时上报情况。二是要稳妥化解,依法处理。事发县区或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要亲临一线,坐阵指挥。要苦口婆心做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依靠群众,依靠法律,依法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三是要及时做好总结工作。事件处理完毕后,要及时总结事发原因,汲取经验教训,制定补救措施,完善长效稳定机制,切实维护好我市民族宗教领域来之不易的和谐稳定局面。
二是要全面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是民族工作的第一要务。要认真实施国务院《少数民族事业“*”规划》和《*贯彻国务院少数民族事业“*”规划的意见》,全面落实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全面提升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水平。要加大少数民族扶贫工作力度,大力实施“少数民族帮扶工程”和“鲁羊扶贫工程”,努力增加群众收入,尽快实现脱贫致富。要重点支持一批有发展前景的民族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促其上规模、上档次、创名牌。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快少数民族村居基础设施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要加快少数民族社会事业发展,切实解决好教育、科技、医疗、文化、体育、计划生育等方面的问题,努力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健康、思想道德水平。
三是扎实推进宗教事务依法管理。依法管理是正确贯彻自由政策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客观需要,是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要深入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找准切入点,切实提高依法管理能力和水平。一是抓管理。从“管场所、管人员、管活动”三个方面入手,严格依法行政,努力把宗教活动纳入法律法规和政策范围,提高宗教事务管理水平。二是抓团体。加强宗教团体自身建设,帮助指导爱国宗教团体增强自养能力,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宗教界合法权益和团体利益。要做好宗教界人士的教育、培养、选拔工作,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确保宗教领导权和主导权牢牢掌握在拥护党和政府的爱国力量手中。三是抓引导。要鼓励和支持宗教界发扬爱国爱教、团结进步、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多作贡献。各级民宗部门和广大干部,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包括信教群众在内的各民族群众的积极性,把群众的注意力引导到加快发展、改善生活上来,共同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要加强对境外宗教渗透的调查研究,正确把握对外开放与抵御渗透的关系,积极探索抵御渗透的新办法、新途径、新策略,绝不让境外宗教渗透在我市打开缺口,为全市稳定工作做出应有贡献。
三、高度重视,狠抓落实,不断加强对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
20__年来,我县民宗局在市民宗局的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结合全县工作实际,认真扎实地开展了培育少数民族致富带头人工作,成效显著,全面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现将工作简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为了加强此项工作,县局年初就成立了培育少数民族致富带头人领导小组,建立了由局长任组长,民宗干部、部分重点镇分管领导为成员的班子,负责全县少数民族致富带头人培育工作。各有关重点镇也成立了相应班子,负责本镇少数民族致富带头人培育工作,为该项工作提供了组织人员保障。
二、制定方案,早作安排
年初,我局在安排20__年民宗工作要点时就重点安排布置了全县少数民族致富带头人培育工作,并以民宗【20__】3号文件下发到各镇和县政府有关部门,使大家明确培育对象和任务。
三、摸清家底,针对培育
今年4月,我局在全县开展了城市、农村少数民族基本情况大普查工作,弄清了全县少数民族的分布、性别、族别、年龄、文化程度、政治面貌、婚否、职业、健康状况、房屋结构、家庭人口、经济状况、主要经济来源、是否享受低保等,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制定了开展培育少数民族致富带头人具体方案。从而保证了培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四、开展培训,建立档案
开展致富带头人培育,我局采取一是开眼界;二是技术培训;三是送信息;四是指导技术;五是帮助资金。今年3月我局组织致富带头人重点户到遂宁、阆中等地参观学习少数民族致富经验。全县共举办少数民族致富科技培训班二期,参训人员110余人。建立了少数民族科技致富带头人档案库,致富带头人30余人。为全县少数民族致富提供致富信息17条,送技术下乡26次,提供致富帮扶资金30万元。全县共建立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实用基地2个(食用菌、柑桔基地),为当地和少数民族解决就业人员400余人。
五、领导关怀,成效显著
全县培育少数民族致富带头人工作,县委、县政府、县政协以及县委统战部领导非常重视、关心,亲临培训班,多次过问,并到致富带头人家中了解生产、致富情况,帮助解决有关困难和问题。今年,县领导走访少数民族致富带头人、勤劳致富人家、贫困户32家,关心、鼓励、帮助他们,并送去慰问金、慰问品价值6000余元。
1 前 言
贵州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除汉族外,全省世居的少数民族有苗、布依、侗、水、仡佬等17个。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贵州少数民族人口达1 254.7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6.11%。因此,贵州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与少数民族自身的完善,尤其是与少数民族的就业问题息息相关。而在影响就业的因素中劳动力的素质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少数民族人口和劳动力的素质对于就业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因此,必须重视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培养,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的综合素质。鉴于此,本文以贵州少数民族人口为例,针对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素质对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影响进行探讨,并就如何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就业素质提出对策与建议。
2 贵州地区少数民族人口的就业现状
2.1 就业结构单一,农村劳动生产率低下
贵州少数民族人口就业以第一产业为主,产业结构明显不合理。2010年人口普查的统计结果显示,贵州少数民族人口中,从事本文由收集整理第一产业人口比率高达88.68% ,第二、第三产业分别仅为3.15%和6.17%,并且省内各民族自治地方第一产业就业人口都高出全省平均水平。从三次产业构成看,少数民族区域还主要从事第一产业,并且农业部门所占比例非常大;第三产业其次;第二产业所占比例偏低。这充分反映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还处于最原始、最低水平的阶段,农业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成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柱产业。
同时,由于劳动技能和自然条件的限制,少数民族人口所从事的第一产业生产大多是传统式的农牧业和养殖业,其生产效率低下,贵州各地少数民族聚集区种植业劳动力比重普遍在85 %以上。农业经济表现为一种非集约的农耕型或种养型经济,而不是集约型经济和农工商复合型经济,其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少数民族就业人口收入增长缓慢。从农业和非农业劳动力劳动报酬的比较来看,民族地区农村的比较利益明显不足。2010年民族自治地方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 958元;非农业劳动力全年人均纯收入约为6 440元;兼业劳动力全年人均纯收入约为5 280元。三者的收入比为1 ∶ 2.18 ∶ 1.78。贵州少数民族农民的流动性很低,这不利于就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2.2 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就业不充分
劳动力过剩是影响充分就业的不利因素之一。深究其劳动力过剩的原因,主要在于就业吸纳能力不足以及劳动力供给过快。
(1)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非常迅速,劳动力的供给量逐年迅速增加。目前贵州少数民族人口质量较低,人口数量的过快增长将阻碍人口再生产和物质再生产的发展,不利于就业人口、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贵州省总人口中,2010年少数民族人口为1 254.7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6.11%。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实行少数民族计划生育政策,但无论是政策的要求还是实际的生育率都比汉族人口高。按照国际上的通行标准,15岁至65岁为劳动适龄人口,由第五、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可知,2000年我国劳动适龄人口为6. 79亿人,其中少数民族为5 050万人;2010年我国适龄劳动人口为7.85亿人,其中汉族7.22亿人,少数民族为6 320万人。相比之下,汉族劳动适龄人口增加了14.90%,而少数民族增加了25.14%。
(2)农村耕地相对于劳动力,其吸收能力越来越小。在少数民族人口快速增长的同时,农村耕地相对于劳动力,其吸收能力越来越小。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低,多种经营不发展,缺乏建设和积累资金,就业的吸收能力不足,发展缓慢,造成就业适龄人口的大量冗余和就业不足。过多的农业过剩人口,必然会造成农业人口的就业挤压、生活水平特别是人均生活水平的下降,并且少数民族人口就业渠道狭窄,总体上收入较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极其有限。
3 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素质对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影响分析
少数民族人口就业与其人口素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人口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人们掌握生产技术或技能程度的高低。少数民族的人口素质与就业状况相互影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少数民族的人口素质对就业水平和层次的影响
贵州少数民族教育整体水平和农村水平都低于全国水平,贵州少数民族农村水平低于贵州整体水平。贵州少数民族的低层次教育水平所占比例非常大,按初中、小学水平相加计算,分别为70.74%(整体水平)、72.27%(农村水平),农村低于整体水平1.53个百分点;按未上过学、扫盲班、小学、初中4个低层次水平相加计算,分别占93.32%(整体水平)和97.29%(农村水平),高于全国相应水平4.9和2.42个百分点;按高中水平以上计算,所占比例不到7%,整体为6.68%,农村仅为2.71%。以上数据充分反映出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素质整体水平非常低,不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由于文化素质低,少数民族人口对新的生产技术的接受和自我消化能力较差,在农村承包经营的体制下,少数民族地区相当多的农民全面筹划、独立经营、谋求自主发展的能力不足,缺乏现代经营和管理的知识和能力,这一切都与就业者的文化素质低直接相关。
3.2 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少数民族人口素质偏低,不利于贵州少数民族经济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将成为制约少数民族就业问题解决和生活水平提高的瓶颈。一方面,乡镇企业和城镇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其具有一定技能和专业知识,而相对来说,少数民族人口中具备这些专门技术和专长的人口所占比重较低,由于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低,使得大部分少数民族就业人口只能从事较简单的体力劳动,或者滞留在有限的土地上从事低水平的农业生产活动。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人口由于其与汉族存在民族差别,本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程度不高,不接触或者很少接触其他民族先进的科学理念和思想,那些富余的农村劳动力不愿主动外出谋生,而对于已转移的富余就业人员还存在就业不稳定的情况,回流现象比较普遍,这种思想观念上的落后,也影响了农牧区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的顺利转移。
3.3 人口素质对少数民族的就业面和就业选择的影响
从职业构成来看,贵州少数民族就业人口中,农林牧渔人员占88.63%,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少数民族的就业面较为狭窄,行业比较集中。这种不合理的职业构成虽然是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但民族习俗和文化素质也起到重要的作用,与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低有较大的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农村少数民族人口的素质偏低限制了农民工的就业范围,从而导致他们的择业范围狭窄,形成了低级劳动力市场竞争过度,高级劳动力市场供给不足的结构矛盾。同时,也给进一步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增加了难度。
3.4 少数民族的人口素质对少数民族城镇职工的影响
随着城镇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企业破产法的推行,以及政府机构改革的实行,城镇劳动力下岗问题将会波及全国各个地区的城镇,贵州少数民族城镇职工也不例外,如果文化素质不高,在这场竞争中压力必然也大,相反,较高的素质则有利于较好的就业。从长远看,经济发展最终将会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道路,就业者的素质必然成为就业和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提高民族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使各族人民在这场就业机制改革的大潮中具有同等的竞争能力和机会,是一条必由之路。
4 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与就业质量的对策建议
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的提高,不仅关系到就业状况的改善,更为重要的是关系到民族经济的兴旺发达,关系到社会的繁荣和稳定,因此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4.1 提高基础教育水平
从经济的角度看,教育对于劳动力资源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民族素质,必须重视基础教育。因此要积极办好九年义务教育,改善教师待遇,稳定基层小学教师队伍。积极兴办“希望工程”, 保证入学率。坚持科教扶贫,努力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的素质,采取切实有力措施逐步扭转这种局面,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力度。要着重普及教育和义务教育,认真落实减免贫困户中小学学生学杂费的政策,同时,加强宣传教育,解决贫困户子女上学难的问题。同时,针对少数民族农村文盲率高的现状,兴办各类成人扫盲班和夜校,帮助少数民族文盲群众早日脱盲。
4.2 发展教育和职业培训
针对少数民族人口素质较低的弱点,加大对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扶助和投入力度是提高贵州少数民族整体文化素质和适应新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必然要求。根据就业的需要和生产组织特点,采取多种教育形式,如职业教育、业余文化教育和农村技术教育等,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职业技术教育是提高劳动力就业素质的核心手段。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可以使人们学到社会所需要的具体的职业技能,有利于人们的职业选择。因此,应该在基础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兴办各类职业技术学校,举办培训班和各种补习班。也可以采取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科学知识讲座等各种灵活的方式,聘请有经验和技术的人任教。除发展普通中学外, 大力发展职业中学, 培养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同时大力加强在职人员的在岗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以适应改革的需要。
4.3 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和扶植力度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产业,也是很有潜力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应加大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技术的投资、及时对种植业结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化建设,实行农科教结合,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逐步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学习机会和发展机会,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非集约型农耕方式向集约型农耕方式和农工商复合型经济方式的转变,提高少数民族农民的经济收入。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全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分析我市民族工作面临的形势,总结经验,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民族工作任务。首先,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市民族工作战线的同志们,向所有关心支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做好民族工作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长期以来,特别是2002年全市民族工作会议暨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民族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国家和省、市先后安排少数民族专项资金近3000万元,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通过市民族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民族工作社会参与程度不断提高。在定点帮扶活动中,各成员单位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为民族地区优先安排了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质量效益型农业取得重大进展,以xx文化、xx文化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城市民族经济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民族企业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少数民族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各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全面提高。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继承和发展,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风俗习惯得到充分尊重,平等权利得到切实保障;流动人口引发的民族矛盾得到有效化解,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进一步形成,民族工作的创新发展为我市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保证。
当前,我市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适宜创业、适宜人居、适宜人的全面发展的城市,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的民族问题,切实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
正确处理民族问题,是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各民族间相互融合的共同因素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各民族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上的不平衡依然存在。由于历史、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薄弱、经济结构失衡、经营方式粗放、文化教育卫生事业落后状况仍未根本改观。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新形势下,因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引发的民族矛盾大量增加,影响民族关系的不稳定因素增多,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妥善化解民族矛盾,协调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既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对各级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检验。我们必须以执政党宽广的战略眼光和胸怀,正确认识和看待新形势下的民族问题,全面贯彻执行好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及时发现和妥善解决民族关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推动全市民族工作健康发展。
巩固发展民族团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共同发展,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我市作为少数民族散杂居城市,具有比较明显的大分散、小聚居特点。这种特定的人口结构也是导致民族团结问题容易被忽视、淡化的因素之一。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正确把握我市民族工作的市情特点,克服松懈思想,牢固树立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在制定政策、处理问题时,一定要从我市的多民族市情出发,充分考虑各民族在社会发展水平、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统筹兼顾,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充分照顾少数民族的特殊需要和实际利益,维护和发展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
实现共同繁荣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我市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少数民族人口、民族乡(镇)总量分别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仅对全市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全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也具有一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现阶段,我市民族问题的关键是发展问题。没有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就没有民族问题的最终解决,就没有小康目标的顺利实现。解决好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就抓住了新形势下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的根本,也就能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开创全市民族工作的新局面。因此,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紧迫任务,也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要紧紧抓住实施“十一五”规划的良好机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利用既是大城市、又是大农村的整体优势,努力缩小各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现较快发展。
二、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按照中央、全省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民族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振兴xxx”的大目标,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的发展取向,努力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加快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把城市民族经济发展纳入我市经济社会总体规划,优先扶持、重点投入。引导民族地区按照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构筑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体系。积极支持民族企业拓展空间,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发展外向型经济,提升民族经济整体实力。重点解决好农业科技含量低、比较效益不高问题,促进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和转换增值,实现增产增收。着力抓好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的建设,大力培育既有民族特色,又有规模效益的优势产业。引导民族乡(镇)利用地域和资源优势,重点提高都市型、生态型农业的质量和效益;利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优势,重点提高开发型、特色型农业的档次和水平;利用冰雪文化、民俗风情文化、传统饮食文化优势,积极发展特色旅游。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要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加大对民族地区一般性和专项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在财政、计划安排、项目建设上给予政策倾斜,重点扶持民族地区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公益事业。要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市民族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对口帮扶机制,加大推进力度,切实解决民族地区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条件。由于历史原因,我市民族乡(镇)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根据我市实际,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先解决好民族地区的水、电、路问题,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优先安排和扶持一批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有重大拉动作用的交通、水利、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同时,还要重点抓好主要公路干线的升级改造,进一步优化民族地区的路网结构。坚持不懈地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节水灌溉工程,认真解决人畜饮水问题。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重点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之路,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同时,促进少数民族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全面进步。要始终坚持以科技为先导、以教育为基础、以文化为支撑的方针,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进步。高度重视民族教育的发展,坚持不懈地提高少数民族整体素质。采取特殊政策,逐年增加民族教育经费,确保有效投入与经济增长比例相适应。在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民族教育体系建设,改善教育结构,逐步向学前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延伸。加强民族地区师资力量建设,切实改善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继续做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优秀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工作,积极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加大对民族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优先解决贫困地区卫生院(所)的实际困难,支持民族地区建立新型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提高少数民族的健康水平。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振奋民族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切实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逐步解决人才匮乏问题,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进步提供人才支撑。
三、提高全市民族工作整体水平
民族工作是全党、全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高度重视、全力抓好的重要工作。在加快改革、扩大开放、保持稳定、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民族工作部门要始终保持清醒认识,一以贯之地做好民族工作,不断提高全市民族工作整体水平。
加强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教育,营造民族团结的社会氛围。要坚持不懈地在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中,开展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教育,用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来统一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各级党政组织要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公民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三个离不开”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各级党校、行政院校要把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作为领导干部的必修课。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中小学校德育教育内容,不断培养中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宣传部门、新闻媒体要广泛宣传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事迹,营造民族团结的社会氛围。在处理民族关系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的方针,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要采取教育、疏导和化解的方式来解决。属于违法犯罪的,不论涉及哪个民族、信仰哪种宗教,都要依法处理。对于极少数蓄意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犯罪分子,要坚决依法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