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乡村医生协会工作计划

乡村医生协会工作计划

时间:2022-06-01 10:05: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乡村医生协会工作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乡村医生协会工作计划

第1篇

工作指标

1.根据领导变动情况,及时调整本乡镇“行动”领导小组,并把“行动”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卫生规划,制定相关政策。将辖区内90%以上的单位、村等健康专兼职人员加入到“行动”中来,通过各类培训,培训率达75%以上。

2.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

3.农村户用沼气普及率达到25%,适宜农户普及率达到30%。

4.小学生健康教育实施率达到85%,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达75%,相关卫生行为形成率达65%。

5.农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达80%,相关健康行为形成率达70%。

6.“行动”实施的村卫生面貌得到基本改善,在巩固原有“示范”村成果的基础上,新增加1-2个卫生村建设。

工作要点

㈠认真履行好各部门职责。政府将“行动”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与建设新农村、创文明乡镇、省级卫生村等建设有机结合。其他单位要把“行动”工作纳入本单位的工作计划,并与本单位日常宣传教育工作相结合。同时,还要加强各单位、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和联络员会议,及时部署工作,促进我乡“行动”工作顺利开展。

㈡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促进活动。结合我乡实际,配合市里到我乡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组织卫生、计生人员深入农村、学校、企业等场所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各村及有关部门要办好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定期刊出与“行动”相关的知识,以提高农民卫生保健意识,促进行为、生活方式有利于健康的方向改变。

㈢加强健康教育网络队伍培训。强化妇幼防疫医生、乡村医生、计生干部、乡村干部和学校、企业等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的培训,以提高健康教育队伍的素质,不断健全健康教育信息网络。

㈣抓好试点工作并全面展开。以上坪村、龙共村为卫生村示范点,卫生村要达到“十个有”标准建设:1.有组织方案。各村应按照乡“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制定“行动”的具体计划。2.“行动”要有健全网络。要健全由本地乡村医生、村计生小组长、小学教师以及村里威望较高的老干部老同志等成员参加的村级“行动”网络队伍,充分发挥网络队伍的作用,让他们成为“行动”核心信息阵地的核心力量。3.村有大标语。每个村要有三幅以上“行动”核心信息内容的大幅宣传固定标语。4.乡村有专栏。每个村至少有一个以上的健康教育宣传栏,至少每2个月出一期。5.乡村有广播电视宣传。广播电视站每周安排2次以上的健康知识方面的节目,有广播设施的村要给予转播,认真办好“乡村健康金话筒”、“卫生健康栏目”活动。6.学校有健康教育课。中小学开设有健康教育课,每周一节,做到“五个有”,即:学校有计划、课程有安排、教师有教案、学生有课本、学期有测试。7.户有2种资料。每户家庭有2种或2种以上健康教育资料。8.骨干有培训。对计生专干、乡村医生、妇女主任、计生小组长等,通过讲座、讲课或以会代训的形式每年给予一次以上的健康教育培训。9.农民有参与。在开展“行动”的各项活动中,要争取农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促进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改变其在农村生产、生活中所存在的陋习,以提高农民的健康意识。一是通过广播、标语、传单、专栏等大众媒介营造“行动”的氛围。二是召开座谈会和举办健康教育讲座,让农民了解“行动”的意义和目的,自觉主动地参与“行动”。三是通过对“行动”骨干力量的培训后,聘请他们做健康教育的义务宣传员,负责家庭、邻居或一个片区的健康教育工作。四是举办健康知识竞赛活动来激发农民们学习掌握健康知识和参与“行动”的积极性。10.活动有成效。结合开展“文明卫生家庭”、“卫生之家”等活动,对村民家庭卫生,进行检查评比,将结果公布并给予适当奖励,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

㈤开展检查评比,促进行动工作的落实。各成员单位要把“行动”工作列入本单位考核内容。乡“行动”办公室具体负责“行动”工作的组织、督导和考评工作,并按要求向市“行动”办公室报送检查评比情况。

第2篇

按照市残联的工作要求,与区卫生局共同实施了“康复进社区、服务进家庭”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试点工作。经过医务人员、残联干部的辛勤努力,开展了康复需求筛查、签订康复服务约定书、提供上门康复服务等工作,为各类残疾人建立健康档案、提供简易的健康体检和康复知识咨询,并指导残疾人进行生活技能、自理能力、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功能康复训练。现汇报如下:

一、试点工作概况。

20__年,我区在两个镇进行了“康复进社区、服务进家庭”的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试点,今年6月份又在全区18个镇、街道(园区)全面推进。两镇从20__年1月1日起、其余各镇、街道(园区)从20__年8月1日起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医生正式开始上门进行康复服务。

据统计,全区18个镇、街道(园区)有持证残疾人13827人,进行康复需求筛查8186人,签订上海市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约定书7024人,占有康复需求残疾人的85.8。(其中肢体残疾3670人,智力残疾1570人,视力残疾807人,听力语言残疾583人,精神残疾363人,多重残疾32人。)

二、领导重视,形成共识,做好准备工作。

作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的试点区,区政府非常重视,在04年初列为区政府122项重点工作之一,区残联以及残康办成立了由区残联、卫生局、财政局、两个试点镇残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拟定了试点工作计划和社区康复服务约定书,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原则、服务内容、工作步骤,保证了我区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为做好此项工作,我们在20__年10月13日与区卫生局一起在洞泾镇召开两个试点镇工作研讨会,市残联、市卫生局的领导参加了会议,会上对“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试点工作的对象、要求、工作节点等作了说明,与卫生部门明确了工作职责,各级领导也提出了试点工作要求。

三、摸清底数,互相配合,推进试点工作。

根据残疾人的康复工作应努力做到覆盖面广、时效性强、满足残疾人的迫切需求的原则。我们认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试点工作要从满足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需求出发,并结合当前社区卫生工作的一些特点来开展工作。在实施中,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对2个试点镇的居(村)委会行政主任、社区医生进行康复知识培训,明确康复服务的对象、服务的内容和要求。

第二、由行政主任、社区医生上门对残疾人进行康复需求调查摸底,填写《康复需求登记表》,了解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康复服务。

第三、卫生、残联齐心协作,确保整个试点工作的扎实推进。一是区残联、区卫生局分别把“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纳入到对相关的基层残联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考核内容之中。二是试点镇残联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方共同对“服务约定书”的内容进行多次的探讨、研究,完善相关服务内容,力争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服务。三是作为试点工作的启动标志,20__年12月23日在张泾村举行了“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签约仪式,10名视、听、肢、精、智等残疾的残疾人代表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康复服务约定书。

四、全面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

1、为了进一步推进残疾人康复工作,在全区全面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我们在开展试点工作的基础上,6月17日,与区卫生局联合召开会议,进行工作部署。会上,两个试点单位进行了交流发言,下发了《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方案》,要求各基层残联和社区卫生中心在7月份完成对残疾人的上门康复需求调查,在8月份开始上门服务,并要求重点做好各类残障儿童(包括新生残障儿童的早期康复服务)、新发生的“三瘫一截”患者和患有各类慢性病的残疾人的康复服务。

2、为扎实推进此项工作,区残联、区残康办要求各基层残联分别组织社区残疾人工作助理员和乡村医生就“康复进社区、服务进家庭”工作的签约形式、服务内容和步骤等进行业务培训。通过培训,让他们了解了各项康复业务知识,掌握了开展工作的具体要求。

3、9月、10月两月又对各基层单位开展的“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进行了抽查。针对存在的问题,11月4日,区卫生局、区残联联合召开了有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分管领导参加的会议。会议总结了前阶段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对下阶段如何进一步完善服务内容和方式,提高服务质量进行了探讨。

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开展康复服务既满足了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需求,又为残疾人康复回归社会创造了条件。但由于残疾人康复工作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还滞后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在开展“康复进社区、服务进家庭”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第一、康复知识不够普及,基层康复工作者队伍专业知识比较

欠缺。一是参加服务的乡镇社区医生由于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对整个残疾人康复的理念认识不清,对各类残疾人所需要的康复服务不太了解,在实施康复服务中从医疗康复考虑得较多,缺少针对不同类型的残疾人康复需要提供相应的康复指导,服务方式简单化,资料填写不到位。二是残疾人对医生的信任度不强,有的视力残疾人和精神残疾人的康复需要较专业医生的诊疗,社区医生就难以提供专业的服务,引起残疾人不信任医生,不欢迎医生的上门服务。

第二、社区康复服务体系需进一步完善。我们认为这项工作的开展需要依托社区康复服务机构。而各镇(街道)的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站正在逐步完善之中。在农村地区地域广、居住分散,镇、村、家庭三级康复服务体系还未建成,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这项工作的实效。

六、做好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的几点建议。

到2015年,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这一目标的提出是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是社会公平、公正的具体体现。提供条件帮助残疾人康复,使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与全国人民共奔小康,是政府的职责,是社会各方面的义务。

1、要运用社会化手段,整合社区资源,争取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广大残疾人生活在基层、生活在社区,因此我们要在动员社会、调动各种力量,整合康复资源方面不断探索,争取社会各方面对康复工作的支持。一要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到社区建设之中,为残疾人提供就地就近的服务。二要建立和完善以社区为载体、家庭为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康复站为骨干的康复训练与服务三级网络体系。三要以“资源共享”的理念在社区现有公共服务设施中设立康复点,提供康复服务。

2、加强康复业务培训和宣传。加强康复工作者队伍建设是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的保障。因此,要发挥残疾人康复专家技术指导组的作用,加强对残疾人康复需求筛查工作的指导和对康复服务医生的业务培训,建立一支素质好、有技术的社区康复服务员队伍。要加强对残疾人及其家属的宣传,帮助树立康复信心和信念,变要我康复为我要康复。

3、卫生部门和残联要形成合力。在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中,要做到残联、卫生分工不分家,逐步形成区残联、区卫生局抓管理,基层残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抓落实,村、居委干部、社区医生抓实效,残疾人协会、社区助残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康复服务工作格局。

4、规范服务、提高质量。残联和卫生部门要做到“五个定”即一定服务对象、二定服务内容、三定服务方式、四定服务时间、五定服务人员。

社区康复医生要加强业务学习,熟练掌握康复训练与服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充满爱心、真心,耐心为残疾人服务;要在服务中加强与残疾人的沟通,增强其战胜残疾的信心和勇气。

第3篇

怀着大爱做小事

特蕾莎修女曾言,“我们不见得都能做大事情,但是我们能怀着大爱去做小事情。”是的,行善之举何曾有过国界之分,但凡益于社会,便该大力提倡!许荣劳先生祖籍福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贯穿了他的整个童年。

尚在小学期间,他所就读的学校就设立了好人好事的奖励机制,互帮互助的氛围极其浓厚。每次放学回家,他都会热情地为邻居或长者挑水担柴,力所能及处皆不吝伸出援手。这样的好习惯,被他完整保留,一直到正式加入社团之前,对身边的人皆有求必应。

许荣劳先生于1973年来到香港,于1984年进入美国友邦保险(百慕达)有限公司工作,至今27年过去,已是资深分区经理。实际上,令他投身保险这行的缘由,正源于从小培养的那份乐善之心。

许荣劳先生有位堂兄,当年亦在香港打拼,他上有母亲,下有妻女,须独自抚养六人,负担很重。那一天,本轮到这位堂兄上夜班,但令人扼腕的是,或许是劳累过度,他在白天休息时突发心肌梗塞,悄然去世,时年仅三十八岁。作为近亲,许荣劳先生将往生之人的骨灰带回家乡,负责操办其后事。

至今,他都不忍回忆,直叹道:“(一家人的顶梁柱轰然倒下)亲者一片哀伤。”葬礼过后,有好心人曾提醒许荣劳先生,“您的堂兄是否买过保险?”彼时,人们对保险的概念还较为模糊,并未普遍接受,许荣劳先生亦然。经此指点,他开始了解其中的奥妙所在。

原来,保险是一种风险管理方法,分为财产、人身等许多种类,投保人定期交纳保金,在遭灾时即可获得赔偿,减少经济损失。世事留心皆学问,由浅入深,他与保险结缘。为了帮助更多的人受益,他以此为业,而为了对客户负责,他更是不离不弃,从未转行。问及时,许荣劳先生斩钉截铁地说,“这是对客户的承诺,如果一走了之,原有的业务无法跟进,定必辜负人家的一片信任。”言外之意,许先生始终在为他人着想,把付出当作最大的寄托。

不知不觉间,他与并肩同行的团队成员相伴多时,少则十年,多则二十三年,为公司已创出不错的成绩和良好的口碑。2012,龙年初至,许荣劳先生已制订了新的工作计划,欲招贤纳士,吸收更多年轻的成员,一同迈向未来。相信,怀着一颗精诚为客户服务的真心,他与所带的团队定将续创辉煌。

忠诚不二为公益

对待事业,许荣劳先生专心致志,对待公益,他亦是忠诚不二。1994年,许荣劳先生加入国际狮子总会中国港澳三零三区香港南九龙狮子会,自此一路服务至今,钟情不悔。

家喻户晓,国际狮子会是一间国际性大型服务组织,分区遍布整个世界,仅中国港澳303区就已发展了66个属会。所有会员无不履行“我们服务”的宗旨,继承出钱、出力、出席、出心的“四出”精神,但显然,并非每一个分会的具体情况都为大家所熟知。

据了解,南九龙狮子会成立于1976年,至今已有36年的历史。会员约有50余名,汇集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数年来,除响应303区带头举行的大型活动,及扶助受灾地区之外,他们还齐心协力地在福建省内捐建了三所学校,在乳源瑶族自治区修建两间乡村医疗站。

虽然善举从未间断,但是总结成果,许荣劳先生的感受并不徒留喜悦,“因会长换届,服务主题接连更替,以至有时我们不得不留下遗憾,那就是之前做的部分事情之后没有持续跟进。”认识到这一点,2001至2002年,他担任该会会长期间曾特地和热心会员们一道,花费了一番功夫,找回原来帮扶过的学校,继续给予支持。由于当时工作表现突出,他还获得了“最佳会长”的荣誉。

许荣劳先生介绍,在自己加入南九龙狮子会的那一届,为施展望狮兄就任会长,施狮兄曾领导本会联合福建希望工程基金会,分别出资二十万元,为福建漳州平和县山区捐建了崎岭中学和时坡小学。遗憾的是,鉴于换届、更换服务主题等原因,助学义举未能持续。

寻回这两所学校之后,许荣劳先生和该会成员开始着手扶持工作,接下来的每一年都定期出资,积极援助学校的基本建设。渐渐地,电脑房、图书室、运动场皆一应俱全,奖学金和助学金亦有效启动和运作,令学校的外在面貌和内在风气焕然一新,整体质素大幅提升。可喜的是,在此过程中,双方还形成了帮扶结对形式,由各会员个人选择家境贫寒的助学对象给予资助。

许荣劳先生就曾支持了多名学子,其中有一位学子成绩相当优秀,而许荣劳先生一直资助她到高中毕业,后因其兄长已毕业参加工作,减轻了家中负担,已能自力更生才圆满中止。提及时,他还不住地夸赞这孩子聪明,尽现长辈的慈爱之心。现在,他又援助了三名贫困学子,致送温暖的行动似乎无意停止。

随着人口政策的提出,独生子女家庭日益增多,人们负担减轻,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许荣劳先生说,“时坡小学刚开始时有200多人,最后一年仅剩80多人,加之交通变得方便,山上学生多已下山,唯只有被迫关闭。崎岭中学尚在,但学生数量亦生变化,由最初的1200人锐减到如今的800多人。”如此境况并没有打消大家助学的积极性,其后,他们又将一间“沙溪中心小学”纳入受助范围。

该校位于广东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区,是当地的一所重点小学。“这所学校人数较多,但生活条件尚显简陋,我们便出资完善了(教学楼、食堂)卫生间,另做了些改良设施的工作。”这般义举感染了当地政府,亦出资修建了运动场,令他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南九龙狮子会不仅帮助贫困学子,亦关爱残障儿童。数年前,该会还在福建捐建了一间特殊的学校,里面有一群特殊的孩子。据许荣劳先生叙述,该校大约有一百多人,大约每名教师需要照顾四五名学生,由于情况特殊,当地政府对该校的学子给予了长期的支持,但在教师的福利方面则稍显欠缺,因此,南九龙狮子会专设立了教师奖,以作鼓励,执着至今。

助人之心 始终常在

捐资助学,区区四个字,但实践起来远不止四年,担任南九龙狮子会会长之时,许荣劳先生帮助的地区不大,受惠的学校不多,但无论如何,都达到了利于教育,利于后代的目的,值得学习、借鉴。可与之媲美的是,他对扶助失明人士有一腔不移之志,万众瞩目的“视觉第一•中国行动”,他为之坚持了十年,这就是一例。

据悉,“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由中国残联、卫生部与国际狮子总会共同发起,是全世界最大规模的一项防盲治盲行动,已取得丰硕成果。至2011年为止,为706万人成功完成了白内障复明手术。行动分为三期,第一期是1997―2002年,主要减少白内障致盲人数,实现负增长;第二期是2002―2007年,主要培训眼科治疗人员,完善医院眼科治愈能力;第三期于2011签订合作意向书,尚在进行当中。

许荣劳先生是众多参与者里的一个,任“视觉行动”小组主席,在第一、二期实施时全程跟进。众多省会中,他主要帮忙负责福建省内的视觉行动。每年,他都会和一批新会员来到对应地点,查明需要,适时反馈。“当地人需要我们的鼓励和关心。”他如是说。若非怀德怀仁,怎会为非亲非故之人尽心尽力十年?这便是善念已融入心中的结果吧!

他是南九龙狮子会的活跃份子,另在总会的龙舟队里还担任有小组召集人一职。一年中,定时训练九个月,一为年长的狮兄,二为狮子会中学,意在锻炼身体、娱乐心智、培养感情,这项运动令一向推崇身心健康的他积极性高涨,甘愿为之忙碌。提及于此,许荣劳先生还添加了一项“财务健康”。他强调,“身体、心理、财务这三样的健康对我们来说都非常重要。我们需要的并不多,应该学习一下山区的孩子,他们生活在简陋的环境之下,但是笑脸依旧灿烂。”

生活中的许荣劳先生澹泊、乐观,不盲目追求华而不实,业余时间多用来看书、看励志碟、爬山、划船,日子好不惬意。最近,他认知了一位台湾医生,开始研究其发明的原始点疗法,经亲身尝试,觉有不错效果,便热情地跟身边的朋友们分享、交流。

助人之心,始终常在,可敬,可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