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计算机专业毕业实习

计算机专业毕业实习

时间:2022-09-30 12:16: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计算机专业毕业实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计算机专业毕业实习

第1篇

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实习,是开端也是结束。展此刻自己面前的是一片任自己驰骋的沃土,也分明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职责。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相关的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文章,提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阅读。

 

 

       实习报告一

一实习目的

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二实习任务

计算机基础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三实习内容

1.mysql数据库的安装。配置和使用

2.java基础,java网络编程

3.linu_基础命令,linu_bashshell编程,linu_服务器的配置,linu_常用软件的安装配置使用

4.网络安全

5.计算机的日常维护

四实习过程

1.网络基础的实践

20xx年1月6日,我把电脑从学校搬回家里。20xx年1月13日,家里的网络通了。在这段时间内,我和家人去网通的商那里报装了adsl1m包年的套餐。我在商那里观察了他们的网络布线情况。那里有一个modem和一个交换机,上面密密麻麻地布满了许多网线和一些电话线。20xx年1月13日,安装人员终于来到我家,帮助我们接通了网络。家里电脑的上网方式是虚拟拨号上网,使用的ppp协议。线路连接方式是:电话线modem电脑网卡的rj45接口。电脑在学校上网的线路连接方式是:电话线分离器电话机路由器电脑主机的rj45接口。在学校,提供服务的运营商是中国电信;在家里,提供服务的运营商是中国网通。使用中国电信的打开南方的网页快,例如打开qq空间;使用中国网通的打开北方的网页快,例如看央视的视频。我的电脑在家里出现的问题有:1.打开不了qq空间(在学校可以)2.linu_上不了网(在学校可以)。

2.数据库的学习

20xx年2月,我开始做毕业设计。数据库sql200在_p2安装过程中失败。失败的原因本人至今不知道。大二时曾经安装过sql_,后来使用出现问题,我把它卸载掉。本人重装系统后发现:原来重装前的系统可以安装sql_,从那一次开始,安装都失败了。有一次,安装sql_过程中出现系统蓝屏。本人得出的结论是:sql_软件与_p2系统不兼容。本人是盗版软件的受害者。因此,本人下决心学习mysql。msql是稳定的,开源的中小型数据库。在不同系统都可以安装,使用mysql.。大二学习的数据库是sql_,这段时间学习的数据库是mysql。mysql是使用命令行的方式,sql_是图形界面。他们的语法都是sql语言。所以,学习难度不大。他们的语法之间有细微的差别。

3.计算机日常维护与网络安全

从20xx年3月至今(在电脑上网期间),我认为微软自带的ie浏览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差。本人偏爱firefo_浏览器。firefo_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较强,可以根据需要安装插件。不知道为什么,本人用_p2系统安装光盘卸载ie失败,只好用ie修复专家把ie的部分屏蔽。但是有的网页只能ie用打开,如在央视在线观看视频。在使用系统_p2的过程中,计算机的蓝屏故障频繁。蓝屏故障的原因有软件安装问题,有时候软件卸载引起的问题。所以我决定学习linu_,在windows中打游戏,看视频。

4.linu_的学习

本人在校使用linu_系统上网学习中未发现计算机蓝屏。本人对linu_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非常欣赏。除了毕业设计时间外,本人在今年上半年在家认真学习linu_。鸟哥linu_私房菜是很好的教材。平时经常linu_在系统下操作,如安装,卸载常用软件,打游戏,听歌等日常活动。本人学习了linu_的基础命令后学习了的linu_基础编程。可以通过学习linu_的编程,熟练掌握vi编辑器的使用。学习程序写注释,编写程序所需注意的问题。本人对的linu_网络安全感兴趣。本人正在学习鸟哥的linu_私房菜服务器版结合复习网络基础的内容。

5.java的学习

本人在学习java之前学习过html语言,javascript基本语法,c、c++语言的基本知识。在学校学习的c语言,c++,为我在学习java的路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java的跨平台性,较强的安全性,功能强大性是我把它作为学习的目标之一。我首先读懂书中的每一个程序,然后做书本的习题,接着与答案对照,然后通过写书中的程序复习,提高自己的编程水平。以前,我认为编程就是编程。后来,当我学习网络编程时才发现学习网络编程需要网络基础知识。上面套接字,url,端口号等。学习多线程这部分是需要有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挂起,执行,睡眠等各种状态的相互转换,同步方法等。学习,需要用到很多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是过去我所学习过的。学习编程语言,的方法是多想,多写,坚持。在解决问题时,需要的是足够的耐心,检查,核对程序是需要细心。

通过拉网线,mysql的学习,计算机的日常维护与网络安全,linu_的学习,java的学习。这些实践性课程的学习,是我能更好地理解基础知识。大一,大二所学的理论知识,是学习应用知识的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一种比较好的学习方式。

6.实习体会

三年的大学生活,我对计算机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在校的理论学习,实践学习,我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我把它用在家中的实习,它能指导我实践,得出的结论是自己不会的东西很多,需要不断地选择性学习。过去相对独立的学科的融合性不断增强。通过在家的实习,我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如文档习惯,自身知识结构的问题等。我会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对设计,连通网络的人表示敬意和感谢。

实习报告二

实习时间

20_年_月_日到_月_日

实习地点

xxxxx

实习目的

透过理论联系实际,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潜力,为顺利毕业进行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为自己能顺利与社会环境接轨做准备。

实习资料

能对电脑交易和具体的电脑安装步骤进行了解,并查阅资料巩固自我缺漏的电脑经验。

能将具体的计算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在电脑交易的同时,将自己的所学所想所感付诸实践。

能够熟练掌握必须的计算机技巧,比如安装系统,安装插线,识别型号,处理图形和flash等。

能够与别人进行必须程度的计算机交流,并且带给各种买卖信息以及电脑_能好坏的识别。

能够推销贩卖计算机,并且积累丰厚的社会交流经验和提升自我的语言表达潜力。

实习体会

职高生活让我对计算机理论知识有了必须的了解。但实践出真知,唯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经过实践和实习,我对未来充满了完美的憧憬,在未来的日子,我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继续学习,不断提升理论涵养。

在信息时代,学习是不断地汲取新信息,获得事业进步的动力。作为一名青年学子更就应把学习作为持续工作用心_的重要途径。走上工作岗位后,我会用心响应单位号召,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学习理论、业务知识和社会知识,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用精良的业务知识提升潜力,以广博的社会知识拓展视野。

二、努力实践,自觉进行主角转化。

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也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使理论得以检验。同样,一个人的价值也是透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也只有透过实践才能锻炼人的品质,彰显人的意志。务必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潜心体会,并自觉的进行这种主角的转换。

三、提高工作用心_和主动_

实习,是开端也是结束。展此刻自己面前的是一片任自己驰骋的沃土,也分明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职责。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学习,深入实践,不断提升自我,做好个人工作计划,努力创造业绩,继续创造更多的价值。

第2篇

关键词 毕业生 珠三角 起薪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3.093

Vocational Computer Graduates Starting Salary

Survey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in PRD

ZENG Jiehao

(Guangdong Technical Colleg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Guangzhou, Guangdong 510935)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graduate starting salary is of concern, the university would like to know the situation in guiding graduate starting salary of the job search process. Based on the 2012-2014 college computer graduate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starting salary for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employment, vocational graduates to guide computer job.

Key words graduates; PRD; starting salary

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本项目2012年启动,选择广东省广州市某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连续三年对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在珠三角地区(特指广东省七市:东莞市、佛山市、广州市、江门市、深圳市、中山市、珠海市)就业的实习起薪情况进行调研,调研时间节点为每年毕业离校入职的时间(6月底)。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调研对象2012-2014年的人数情况(单位:人)

可以看出,毕业生在珠三角地区就业,以在广州市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52.43%。说明毕业生对广州市就业存在倾向性或者广州市的就业机会比其他市更多。

2 珠三角就业实习起薪状况

本项目从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珠三角地区就业实习的平均起薪、起薪波动、专业对口与否的平均起薪等进行统计分析。

2.1 平均起薪情况

从表2可获得以下信息:(1)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深圳市的实习起薪在珠三角七个市里是最高的,在江门市是最低的,在其他五市相差不大。(2)深圳市连续三年的实习起薪呈递增趋势,其余六市的2014年均出现下滑状况,中山市下滑情况最为明显。

表2 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各市的实习平均起薪情况(单位:元/月)

2.2 起薪波动情况

表3 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各市的实习起薪方差情况(单位:元/月)

从表3可获知:深圳市的实习起薪方差最大,即起薪波动最大;佛山市和广州市的实习起薪方差最小,即起薪波动最小。

2.3 专业对口与否的起薪平均值和方差情况

从表4可获知,(1)从起薪平均值来看,就业是否与专业对口的实习起薪差异不大。(2)从起薪方差来看,就业与专业不对口的话,在深圳市和中山市就业,起薪的波动都是非常大的。

表4 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各市就业与专业对口与否的实习起薪情况(单位:元/月)

3 求职指导的建议

通过对广东省广州市某高职院校的2012-2014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珠三角地区就业的实习起薪情况统计分析,给予高校开展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求职指导以下的建议:

(1)人才培养主要服务本市。广州市的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珠三角地区就业,在广州市就业人数占了较大的比例,这也可能意味着广州提供的就业岗位较多,值得高校继续保持广州市就业市场的维护。当然,深圳作为特区也具备相当的岗位需求,但广州毕业生跨地区求职的难度也导致在当地的就业人数远不及广州。

(2)起薪要与当地消费水平合并考虑。深圳市的实习起薪是明显比其他市要高,不过不能忽略的是深圳市的人均消费也较其他城市要高。选择就业地域必须与当地消费水平相结合进行考虑,而且还需考虑的是不同城市的工作与生活的压力、品质、方式等等。

(3)起薪波动较大考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深圳市作为调查城市中起薪波动最大的城市,更有可能为追求高薪酬的毕业生提供机会。

(4)求职者要乐于接受从事非专业对口的工作。从实习起薪平均值来看,是否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几乎没有什么差别,当然也要从长远的职业发展、核心职业竞争力等角度综合判断。

参考文献

第3篇

一、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竞争力弱的原因探析

1.教学内容陈旧,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计算机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层出不穷,中职院校学校的计算机教育在强化专业基础的同时,还应结合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传授新知识和前沿技术,让学生能学以致用,适应社会的需求。学校教师通常拥有5~6年的实战经验,多数担任过研发一线的项目经理。同样,学校里为数不少的计算机老师多年来工作仅限于课堂教学,没有更多的实践经验,因此教师不能及时更新知识结构,紧跟计算机科学前沿的发展,这也是计算机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主要因素。

2.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实践能力弱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师生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实践环节考核的复杂性和操作难度等众多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差的原因。这也是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招聘应届毕业生的主要原因。

3.就业观亟待改变

在大学毕业生中,部分学生的就业观念陈旧,期望值过高,不是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而是凭空想象,一步到位,理想化,再就是相互攀比、讲条件,从而造成就业难。

二、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根据学生就业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实际情况,我们针对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在优化教学体系,加强实践环境建设,开设职业指导与技能培训,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方面提出以下措施。

1.优化教学体系

(1)夯实基础,突出优势。学生就业只凭专业基础是不够的,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必然要求学生有某一方面明显的优势,如已掌握了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并在网络或者数据库等方面有一定的研究。这就是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这就是我们“宽口径”“厚基础”和“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理念。

(2)重视实践,鼓励创新。现在计算机专业大学生最缺乏的是什么?根据我们实际教学效果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学习了很多理论,但往往没有加以实践、应用的机会,久而久之就生疏了;还有的学生认为书本上的知识都是几年甚至十几年前的了,即使自己掌握了这些东西,也还是与新技术有着十几年的差距。

这说明两个问题:第一,我们的学生缺乏实践的环境。第二,我们的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实践创新是我们强调的重点。基本的理论有了,就要加以应用,在实践中不断思考、提升自己对已有理论的认识,把这种新的认识应用到新的需求中,达到实践创新的目的。这是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我们需要重点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2.建设实践环境

(1)建立专业核心技能培养为目标的多种形式的实践实习教学与培训基地。学校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形式,与协作单位在合作研究、双师型教师的聘用、共建实验室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另外,学校积极与合作单位建立挂钩实习合作关系,每年选拔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到产学研合作单位顶岗实习。实习形式采取分散与集中相结合、毕业设计与岗位工作相结合,实行双导师制,为学生配备学院教师与挂钩单位业务人员组成的指导教师。实习结束后,实习单位在同等条件下接收优秀实习生,或为学生出具就业推荐书。

(2)探索第二课堂的多种形式和活动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就业能力。

3.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学生就业难度加大,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应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为了促进大学生更好就业,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加大就业宣传力度。要让大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了解市场、了解企业用人需求。政府、学校要加强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方面的指导、培训,不能盲目地追求就业率。

(2)扩大就业渠道。只有大力发展经济,不断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渠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我们专业的部分教师积极“推销”学生,为学生就业联系企事业单位,为扩大学生就业渠道做出贡献。

三、结束语

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就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2-0207-01

据调查,2007-2009年中,计算机专业的就业率飞速下降,已经达到历史最低水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排名第2[1]。

这样的情况是否是单纯的属于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过多和就业社会需求不够所产生的必然结果?后根据调查分析得出,事实并非如此.例如,智联、中华英才网等知名招聘网站,网络工程师等IT相关职位常年处于招聘热门职位前列,每一天的招聘信息竟达到万余条[2]。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无法就业、并且需求单位也招不到理想人才?

一、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低下的原因分析

根据目前我国计算机专业的教育现状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发现,普遍存在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低下并且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轨的情况。

(一)教学题材过于陈旧,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伴随着计算机科学的诞生到发展至今,各种新的尖端技术层出不穷,软件更新更是日新月异.不仅仅是计算机的专业人士,计算机科学已经普及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年龄跨度也从老人到孩童.那么,在这种全民皆能计算机的社会背景下,如何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呢?我想,学校除了要不断加强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还应该综合当前计算机的发展,不断让学生了解新知识,新技术。

当前社会上的主流计算机培训学校,平均每18个月左右教材进行一次更新,教学过程融入主流的技术和产品,使学员掌握最新的技术;师资通常拥有5-6年的实战经验,多数担任过研发一线的项目经理。然而据了解,为数不少的学校还在使用5年前出版的教材,有些课程甚至还基于Windows 95/98平台进行授课,教材更新慢,新知识、新技术很难快速进入课堂。同样,学校里为数不少的计算机老师多年来工作仅限于课堂教学,没有更多的实战经验,由此师资不能及时更新知识结构,跟紧计算机科学前沿的发展,也是计算机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主要因素[2]。

(二)教学方法不当,学校教学条件有限

目前,很多老师还是采取传统的“填鸭式”、“照本宣科”等老旧的教学方法,并且完全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灌输,缺少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对学生学习的创造性和思维的拓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对教学的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学校每年的招生规模都在很快的扩大,这样就引发了新的问题,学校的硬件(计算机)设施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这降低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践性。还有由于学校紧张的教学经费,很多老旧的计算机不能够及时的进行更新,跟不上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在学校现有的设备下是没有办法进行的,这就影响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从而导致学生实践能力低下.

正如摩根资本与投资集团公司中国总裁刘建华曾说过:“我们不会轻易去用毕业生,因为招聘应届毕业生,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成本去培养。应届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很差,比如,像一些基本的办公技能,传真机、打印机的使用,都得手把手的去教。”[3]

二、提升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建议

要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和使用、对计算机知识的创新和应用开发能力能够逐渐的掌握并运用,从而提升就业竞争力,为了这一目标的完成,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学生学习观念,完善学习环境

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充分的运用到今后的实际工作之中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计算机基础教学这门课程的实践性是很强的,教师应该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在每一章节的理论知识过后,添加以下实例,让同学们去参与和应用,让同学们乐在其中,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二)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随着计算机知识的不断更新,想要学生有优秀的实践操作能力,必须改变现有的教学方式。要尽可能多的接触计算机才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前提条件。我们应该采取讲练结合的机房授课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动手操作,使其能够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的能力能得到更好的发挥,这样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会更加容易。

(三)加强实践和实验教学管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计算机专业教育中实验和实践教学是,比较重要的环节,此环节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决定了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就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措施作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科学合理地安排实验教学内容,增加课程设计和综合设计内容,做到难易适中且实验任务不能过重,如果多数学生无法正常完成的实验就没有开设的价值。

第二,加强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的指导、管理和考核工作,重实绩和实效,通过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同时也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工作业绩。

第三,建立、健全实验教学的考核体系,由于实验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有效的考核方式将极大督促学生动手提高操作能力。

第四,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科研和项目开发活动,提高科研和项目开发水平,同时也尽早了解社会需求。

(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受打击能力

我们要多鼓励那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对他们多加辅导和关注;对于有一定进步的学生要多给与肯定,树立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信心。让他们在学习中通过互相帮助去解决问题,达到提高他们自信心与交流能力.对那些没有信心的学生,我们要增强他们的耐挫力。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去剖析其产生挫折的因素,并教导他们如何去调整自己,防止他们有忧郁、过度紧张等的不良情绪。从而达到在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中,胜不骄败不馁,立于不败之地.

三、结束语

总之,伴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在社会生活中的迅速普及,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竞争力势在必行.通过转变学生学习观念,完善学生学习环境.优化当前的教学结构,增加实验项目、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等一系列紧跟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措施,来有效的提升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第5篇

关键词: 计算机专业 就业 问题 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化,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但是,随之带来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自1998年高校实行扩招以来,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加之今年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如何有效地解决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亟待关注的话题。

一、目前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脱节。

计算机专业是一门动手能力很强的学科,而我国高校大多重视教育理论的灌输,忽视动手能力的培养。从目前看,我国高校计算机的课程设计多偏向于理论,教学实践环节涉及相对较少。对于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市场往往需求的是应用技术型人才,而现在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大多理论强,岗位需要的专业技能不足,与社会需求脱节,这就造成了学生实践技能的缺乏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矛盾,以致出现一些用人单位不愿额外投资培养没有工作经验的毕业生。

(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择业期望值不切实际。

据2007年的一份就业调查显示,在地域和单位性质的选择上,经济发达地区、国企和党政机关仍是计算机毕业生的首选。大多数毕业生倾向于到经济发达和薪酬高的地区就业,很少有人愿意扎根基层、支援西部、服务农村,并片面认为学计算机专业的是高技术人才,去落后地区是大材小用,无法实现自身价值。在薪资待遇方面,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月薪在一千五百元以上。由此看来,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大多就业期望值过高,不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工作经验要求明显提高。

今年受金融风暴的影响,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特别强调具有工作经验,这一要求使许多下岗单位的中层管理者与应届毕业生挤占市场的问题更加突出。而对于大部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实习经验大多是在电脑公司或企业从事一些简单的实践,如组装电脑、安装系统、组装网络等,很少有学生能够独立开发某个系统,他们的工作经验可谓十分匮乏。用人单位对应聘者有工作经验的要求无形中给许多毕业生设置了门槛。

(四)高校提供的就业指导服务不到位。

首先,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教学课时太少,远远不能满足毕业生的需求。其次,就业指导专业化教师匮乏,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多是从事行政工作的学生管理人员,平时对就业工作的指导只是搜集一些就业信息,开展求职技巧培训工作或者邀请一些就业成功人士作经验交流,缺乏有针对性的专业化指导。再次,就业指导的教育方法单一,缺乏系统性。许多高校在就业课程教法上仍采用传统的讲授方法和教学模式,相对来说实践课时较少,因此难以从实践角度提升学生的求职能力。

二、解决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性为目标,合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紧跟社会需求,客观分析本专业的就业地区和市场需求,及时根据市场的反馈信息调整教学内容。高校要结合自身教学和管理实际,增加实践性强的教学课程,给学生提供实践动手的机会。同时,努力探索“高校+企业”办学新模式,加强与行业、企业和技术推广单位的合作,根据市场需求来培养专项人才,使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很快进入角色,适应职场环境。

(二)更新就业观念,找准人生坐标。

人才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我国毕业生就业的主要方式,在这种形势下,要帮助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改变传统意义上的“一锤定终生”的就业观,引导他们在全面、客观分析自身性格、特长和能力的基础上,以平和的心态,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能力倾向和职业个性倾向,主动搜集就业信息和推销自己,不能一味地考虑工作的经济收入、待遇条件、工作地点等因素,而应该树立社会意识、长远意识。就业选择不能走极端,要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从而真正实现人生价值。

(三)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建立“全程化”就业指导体系。

应该树立“全程化”就业指导理念,把就业指导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针对不同年级的不同特点,分阶段进行个性化指导。对于大一学生,可通过职业兴趣测试、心理测试、职业介绍等形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我,明确学习目标,适应大学生活。对于大二学生,在引导学生学好专业基础课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实践,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对于大三学生,主要进行素质拓展教育,让其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个性化的发展方向,做好进入社会前的职业准备期的规划。对于大四学生,重点则放在提升求职面试技巧、进行模拟招聘训练、做好心理调试等就业指导上。

(四)明确自身目标,提高综合素质。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大学生不仅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与电脑打交道,进行人机对话,缺乏人际沟通能力。在激烈的求职面试中,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由于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与人沟通能力弱,往往处于劣势地位。因此,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首先要充分利用学校这个平台积极参加学生会组织的社团活动和暑期实践活动,锻炼自己的口才,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其次,提高应对挫折的心理素质。当代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或挫折,便一蹶不振,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至关重要。要积极引导学生充分了解就业信息,让其沉着、冷静、客观地面对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受挫后积极调整求职策略,争取新的就业机会。

(五)搭建就业平台,培养创业意识。

计算机专业是一门知识更新快、应用领域广的学科,学生只有不断丰富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才能适应贸易市场的需要。因此,在就业的过程中,高校要努力拓宽就业渠道,积极搭建就业平台,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积极为学生创造实践动手的机会,在校内可以举办各种发明创造大赛,如装机大赛、程序设计、网页制作、网站建设等。第二,鼓励学生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种资格技能证书考试,取得相应的证书,以增加就业砝码。第三,主动与用人单位联系,做好毕业生推荐工作。应鼓励学生参加实习。在用人单位实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了实际工作经验,还在实践中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甚至表现突出的毕业生还实现了在实习中确定工作。第四,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创业意识,认真加强创业指导。学校应邀请成功创业校友、优秀企业家作创业经验报告会,组织学生到创业基地进行实地参观、学习,教育学生打破传统的就业观念,开动脑筋,大胆尝试,以激发其自主创业的热情。

(六)提高教师自身业务水平,建立一支高效高质的就业指导队伍。

第6篇

(1.湖北民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湖北恩施445000;2.湖北民族学院科技学院,湖北恩施445000)

摘要:对地方应用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合湖北民族学院5年来近900名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反馈信息及毕业前调查问卷等数据,统计分析毕业生在薪资、就业意向地、单位性质、自主创业、考研等方面的情况,提出提高就业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 :民族院校;计算机;毕业状况;影响因素

文章编号:1672-5913(2015)17-0039-04 中图分类号:G642

基金项目:湖北民族学院校级重点项目( 2013JY209);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3058)。

第一作者简介:李超,男,讲师,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数据质量评估、软件体系结构等,springxun@163.com。

1 背景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规模的扩大以及计算机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普通高校计算机类应用型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面临着困难、机遇与挑战。我国500多所院校开设了计算机专业,培养方式各具特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2013-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分别为699万、727万和749万,其中每年计算机毕业生规模超过10万人。目前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的人才中,美国达180多万,印度达90万,而中国不足40万。《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涉及的十大高薪资专业中,有4个属于计算机类专业(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网络工程),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相似。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IT行业日益显现出蓬勃生机,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仍将很大甚至会出现人才短缺。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存储与计算等新兴产业的发展,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在给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生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向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与手段提出挑战。多数对新技术掌握得比较好的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甚至未毕业就被企业预订,而不注重新技术学习的传统型毕业生则面临着职业转型。如何培养出优秀的软件开发人员或管理人员,缓解中国软件人才供需错位矛盾,是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2 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前调查与就业后统计

2.1 调查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为湖北民族学院计算机专业近5年来的900名毕业生,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统计并分析毕业生的实际情况。

2.2 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与分析

1)期望月薪。

薪资是毕业生就业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访谈发现,多数毕业生主要结合工作所在地的物价及消费水平、个人综合能力、工作性质等评估自己的薪资。对毕业生就业前的期望薪资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得到期望薪资分布表,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多数毕业生期望的月薪在3000~5000元。通过对湖北民族学院2013届和2014届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反馈信息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毕业半年后毕业生的实际薪资达到了每月5 285兀,高于全国平均值。(《2014年毕业生薪酬全面调研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大专毕业生和普通本科毕业生的起薪分别为2 850元和3 050元)。同时,2010-2014届毕业生的实际薪资与期望薪资吻合程度很高(达到87.6%),甚至出现一些实际工资比期望薪资高出很多的情况,这说明毕业生对薪资的定位比较准确和理性。

2)报考研究生与录取比例。

通过对2010-2014年报考研究生以及录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得到图1所示的报考研究生及录取比例情况。

从图1中可以看出,近5年来报考研究生的比例(报考人数/毕业生人数)维持在15%~25%,报考比例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报考录取成功率(录取人数/报考人数)维持在45%~60%,报考录取成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意向就业地区。

在考虑就业地区时,49.29%的毕业生选择去一线城市发展,32.44%选择去二线城市,18.27%愿意去三线城市或农村。通过毕业生反馈的信息发现,2010-2014年,超过80%的毕业生实际在地级以上城市就业,其中5成多的毕业生在省会以上城市就业。毕业生就业区域以省内特别是武汉以及深圳、上海和北京为主。每年到这几个城市就业的比例基本维持在50%左右。这在很大程度上与行业差异相关,计算机行业在这些经济发达地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景。

4)就业单位性质。

调查问卷对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进行调查统计,得到的毕业生就业去向意愿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以发现,多数毕业生准备或愿意去企业工作(占46.87%),其次是去事业单位和报考研究生继续深造(分别占16.23%和19.05%),而自主创业的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占7.29%)。在选择企业时多数毕业生愿意去大中型公司,他们主要认为相对于小型公司,在大中型企业里的锻炼机会较多且薪资较高。

2.3 就业职位的相关性及就业质量

1)就业职位与计算机专业的相关性。

39.25%的毕业生认为所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对口,24.60%认为比较对口,19.95%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对口,16.20%认为不对口。从事与计算机专业“不相关”工作的毕业生认为没有从事计算机专业相关工作的原因主要有3个:①专业知识没有学好,不能胜任相关工作;②转行从事技术管理、市场营销、职业经理人、媒体、政府管理、社会组织、教学等工作比较容易;③计算机专业虽然薪资比较高,但是劳动的强度也比较大,从长远考虑还是选择从事其他职业。

2)就业质量。

湖北民族学院计算机专业2010-2014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达到97.25%,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毕业生毕业3年后的平均薪资远高于学校的其他专业,薪资也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由麦可思研究院最新公布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3届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高于93%,而薪资排名中前20的专业中,与计算机直接相关的专业全在其中,其中软件工程排到第3位;2010届毕业生毕业3年后薪资最高的5个专业中,计算机相关的专业占3个,分别为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网络工程。

3 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1)所属专业。

超过80.63%的毕业生认为所属专业是影响就业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应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由麦可思研究院最新公布的《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3届就业率较高的50个本科专业中,与计算机直接相关的专业涉及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工程、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显然,选择一个好的专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率以及就业质量。

2)开设课程的合理性及教学质量。

超过78.57%的毕业生认为所开课程及教学质量对就业影响很大。高校的教育机制往往滞后于市场的发展速度,培养出的大学生难以满足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即时需要,这导致“大量大学毕业生就不了业,而一些急需的工作岗位又找不到人”。同时,高校扩张导致大学毕业生的总体素质相对下降,许多高校存在注重规模、数量而忽略培养质量的问题,使得许多毕业生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与市场需求差距较大。计算机新技术的出现与发展非常快,因而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必须掌握一些新技术,以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

3)创新工作及项目实践活动的开展。

近年来,湖北民族学院建立的实践创新活动中心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毕业生,他们在毕业后很快融入相关工作,相当大一部分毕业生很快成为项目的技术骨干甚至项目负责人。超过75.32%的毕业生认为开展项目实践和创新工作对就业影响很大。通过对反馈信息进行统计与分析发现,进入学校创新中心长期参加创新工作或项目实践活动的毕业生的就业率接近100%且薪资要明显高于其他毕业生。

4)外语过级及专业资格认证证书。

超过72.58%的毕业生认为外语等级证书及专业资格认证证书对求职及后期工作影响很大。目前许多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都会对外语设置相应的门槛,对特殊职位设置相应的认证资格要求。因此,毕业前通过外语过级以及资格认证考试,对就业有一定的帮助。

5)实习情况。

统计显示,67.42%的毕业生认为实习对自己的就业有很大帮助;7.21%的毕业生认为实习帮助不大。为了提高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湖北民族学院与许多企业签订实习培训协议,让毕业生去企业实习,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6)学校的就业服务。

高校的就业服务对毕业生的就业有积极作用。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45.18%的学生认为学校良好的就业服务可以帮助毕业生就业。当被问及对学校就业服务是否满意时,43.65%表示满意,26.16%表示比较满意,13.86%表示一般,还有16.33%表示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是由于湖北民族学院地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同时计算机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有其特殊性,因此这里每年举办的大学生招聘会比较少。

7)学校的综合实力及专业影响力。

针对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部分用人单位在选拔人才时除了考虑毕业生的个人综合能力外,还会看毕业生来自高校的类型,如“211”和“985”。反馈信息中,25.75%的人认为学校的综合排名及专业影响力对其就业产生影响。由于计算机毕业生相关用人单位更加看重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因此相对于其他许多专业来说,毕业院校类型对学生就业的影响较小。

8)其他因素。

(1)个人及家庭因素。反馈信息显示,毕业生的沟通与表达能力、工作积极性、诚信、谦虚、自信、自制力、团队合作及管理能力对于就业具有重要、正面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并快速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单独”家庭、父母的价值观、家庭经济状况、社会关系等也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导致“有业不就”现象普遍。

(2)就业形势与国家政策。创新、自主创业机制不够完善。据调查,很大一部分高校毕业生有自行创业的激情,但绝大部分因为各种困难而受限。国家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有所优抚,但是对于大学生自主创业机制还不够完善,在政策上还存在程序复杂化等多方面问题。

(3)求职市场和单位设置“过滤条件”。有专家指出,用人单位“经验准入”门槛过高给应届毕业生就业增加了难度,用人单位经常要求有相关工作经验,这给应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设置了障碍。同时,许多院校只考虑“211”和“985”院校的学生。

(4)户籍对就业的影响。反馈信息显示,近25.50%的毕业生认为户籍制度对就业有影响。户籍问题会涉及购房、未来子女的上学、其他政策福利等问题。

(5)性别对就业的影响。反馈信息显示;65.2%的女生认为性别会对其就业产生影响。通过统计发现,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用人单位特别是软件开发单位比较倾向选择男性毕业生。

4 结语

影响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的因素很多,毕业生及学校应该从以下两个主要方面提高就业率及就业质量。

(1)大学生在校期间应学好专业知识,多考取各级证书;同时多参加社会实践及创新活动,锻炼自己的沟通协作和组织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转变就业观念。 (2)学校应该在注重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紧跟行业发展要求,以人才需求为导向,加强新技术的学习,同时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袁义.2014届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流向分析:以湖南工业大学计通学院毕业生为例[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26): 26.

[2]邢朝霞,何艺宁.大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3(12): 42-46.

[3]余启军.高校毕业生就业单位去向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4(23): 120-122.

[4]方胜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3(6): 162-165.

[5]于丽娜.浅谈影响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相关因素[J].高校论坛,2014 (5): 68.

第7篇

【论文摘 要】由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分析其主要原因,存在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和多数毕业生实践能力弱等原因。针对以上原因提出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建议:明确就业目标及方向和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提倡学以致用,加强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管理,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近年来,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下降,部分学生一毕业就意味着失业。专业人士认为主要是高等院校扩招后,毕业生人数迅速增加,而就业需求增长速度过小引发这样的后果。2007~2009连续三年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中,计算机专业的就业率也迅速下降,达到历史最低水平,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排名第2[1]。此种现象是否纯粹属于该专业毕业生过剩和就业需求不足产生矛盾的必然结果?经过调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例如,智联、中华英才网等知名招聘网站,网络工程师等IT相关职位常年处于招聘热门职位前列,每一天的招聘信息竟达到万余条[2]。是什么原因造成毕业生就不了业、而用人单位也招不到人才?

1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竞争力弱的原因探析

就当前我国计算机专业教育现状及学生就业情况来看,普遍存在就业竞争力弱且和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应届本科毕业生就业难,而用人单位招不到所需求人才;其次,各种计算机职业培训学校招生和就业十分火爆;第三,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呈上升趋势,普通院校毕业生就业呈现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众说纷纭,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作者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1.1 教学内容陈旧,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计算机科学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层出不穷,高等学校的计算机教育在强化专业基础的同时,还应结合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传授新知识和前沿技术,让学生能学以致用、且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当前主流计算机培训学校每18个月左右教材进行一次动态更新,教学过程融入主流的技术和产品,使学员掌握最新的技术;师资通常拥有5~6年的实战经验,多数担任过研发一线的项目经理。然而据了解,为数不少的高校还在使用5年前出版的教材,有些课程甚至还基于Windows 95/98平台进行授课,教材更新慢,新知识、新技术很难快速进入课堂。同样,高校里为数不少的计算机老师多年来工作仅限于课堂教学,没有更多的实战经验, 由此师资不能及时更新知识结构, 跟紧计算机科学前沿的发展, 也是计算机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主要因素[2]。

1.2 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实践能力弱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然而高校的扩招使得进入高校的门槛逐级降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有下降的趋势,使得多数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由于教学资源配置跟不上扩招的速度,师资、实验和实践条件不能充分满足教学需求,加之师生对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不够、实践环节的考核的复杂性和难操作性等众多原因,很大程度上造成学生实践能力差。这也是很多用人单位不想招应届毕业生的主要原因。正如摩根资本与投资集团公司中国总裁刘建华曾说过:“我们不会轻易去用毕业生,因为招聘应届毕业生,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成本去培养。应届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很差,比如,像一些基本的办公技能,传真机、打印机的使用,都得手把手的去教。”[3]

2 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建议

要提升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作者多年主管毕业生实习工作和就业指导,结合在用人单位的反馈和,就学校和毕业生力所能及的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2.1 及早进行专业和就业指导、明确就业目标和方向,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

在本科学生大一入学就建议开始专业指导和就业指导,通过课程和讲座相结合的方式,给学生介绍专业知识体系、主要就业方向及所需的专业素养。让学生在大学一年级起就了解计算机专业的知识体系、主要课程、就业方向及相应的专业素养,有利于他们在夯实基础知识基础上进行有目的、有选择的学习。进入大学三年级后,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就业倾向等引导学生选择专业方向(如程序开发、网络工程、嵌入式系统等),并根据学生的专业方向指导学生进行课程选修,同时在毕业设计选题和毕业实习等主要实践环节也要依据学生的专业方向进行,从而构建合理的专业知识体系。

2.2 优化课程结构、提倡学以致用

学校应结合计算机学科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要求,为保证教学内容的延续性和先进性,定期修订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同时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紧跟专业发展的方向,使学生能够及时掌握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新技术和新知识。同时在主干课程和专业方向课中紧跟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和社会需求,采用主流技术、方法和平台进行教学,使学生所学

知识能在今后职业生涯中发挥作用,做到学以致用。

2.3 加强实践和实验教学管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实验和实践教学是计算机专业教育中比较重要的环节,本环节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决定了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也是用人单位对应届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最不满意的地方。就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措施作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科学合理地安排实验教学内容,增加课程设计和综合设计内容,做到难易适中且实验任务不能过重,如果多数学生无法正常完成的实验就没有开设的价值。第二,加强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的指导、管理和考核工作,重实绩和实效,通过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切实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同时也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和工作业绩。第三,建立、健全实验教学的考核体系,由于实验教学不同于理论教学,有效的考核方式将极大督促学生动手提高操作能力。第四,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科研和项目开发活动,提高科研和项目开发水平,同时也尽早了解社会需求。

2.4 认识不足、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当然,计算机专业学生也需要看清就业形势,认识自身不足,有意培养自身道德修养、语言与书面表达能力、组织与社会活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诚信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能吃苦精神,加强基本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也要积极参加各种竞赛、比赛活动,参加与专业及专业方向相关的主要认证考试(如软件设计师、网络工程师、各种厂家或专业的认证考试)。

3 结语

总之,通过学校和学生共同努力,通过建立完善、合理的知识体系,强化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专业和就业指导,做到学以致用、紧跟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等措施,将极大的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毕业生学生就业困难、用人单位要不到所需人才的难题才能得到逐步解决。

参考文献:

[1] 麦可思研究院. 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年.

第8篇

但目前却存在这样的现象,很多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甚至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改行从事了与专业不相关的职业。一部分毕业生虽然从事的职业与计算机专业相关,但是就业质量不高,对自己的发展和前途不甚乐观。

一、就业难的原因

1 思想认识不到位,就业择业意识有待转变。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教育,大学生就业不能再局限于事业、行政、金融等单位,而应该寻找和发现适合自己专业、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单位,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就业岗位对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只有尽可能多地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2 教学课程体系相对滞后,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基本技能有待提高。信息化建设和推广的迅速发展,使中小学信息技术的基础教育日益普及,传统的课程体系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计算机课程体系要紧跟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使学生在具有扎实计算机基础的同时,不断学习计算机新技术、新方法,掌握新技能。而现今的课程体系造成学生在校学到的只是一些基础知识,与市场需求的前沿知识有相当大的差距。这其中有课程体系结构的问题,还有一部分是教育体制的问题。现行的教学计划一般是一四年为一个周期的,不会轻易改变课程的设置。

3 专业认识不到位,大学生职业规划体系有待加强。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不到位,突出表现为:不知道自己所学习的专业知识毕业后有什么用,不知道将来自己能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自己能干些什么,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不明确,对自己的将来比较迷茫。这种状况同样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体系的构建

基于上述内容,应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更新课程体系,加强专业教育,进行大学生职业规划体系重构对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人才培养至关重要。这项工作的开展和实施迫在眉睫。

1 采用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法,转变大学生就业观念。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了各种各样的心态,其本质是价值观和理想信念问题。可以通过组织企业名人讲座、企业人力资源专家作报告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专业的特点和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从而树立强烈的工作事业心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另外一个方面,还要做好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咨询工作。教育学生要根据计算机专业特点和实际专业技能,正确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从而确定自己合理、科学的就业期望值,达到“知己”的目的。在课程教育过程中着重加强学生专业教育,引导学生明确本专业的学习方向,增强实际技能,使大学生逐步树立自信心,也可以积极地参与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藉此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2 改善课程体系,增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丰富实践经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发展迅猛,这要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根据计算机的学科变化而进行动态的修订与完善,同时要求计算机专业人才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因此,根据计算机专业的特点,依据CC200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等专业规范,结合学院2006年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和用人单位需求,我们在课程体系改革方面做了如下尝试:

在构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新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有特长”的原则,学生在大一、大二时学习专业基础(数学、英语、电子技术、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等)及专业主干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操作系统、软件工程、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等)的学习和基本素质的培养,构建学生下一步学习的基础平台,然后从大三开始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自身两年的专业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学习兴趣和特长,从软件开发、硬件技术和网络应用三个方向(或者称为三个模块)中选择一个深入系统地学习,同时设置专业任选课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面并加强专业特长的学习。

同时实践教学融入教学之中,不同阶段实践环节也有不同定位。大一、大二时实践教学设置为基础实验、动手能力训练、认知实习;大三时实践教学设置为专业课程设计、社会实践、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大四时实践教学设置为专业综合实习、工程项目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由于计算机专业工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和企业需求,课程体系改革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加大实践教学学分比例,加强实践教学的内涵和考核,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联合培养人才,实施学生辅导员与导师制,加强学生专业教育和引导。

3 采用就业指导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做好学生的职业规划。根据计算机专业的企业需求和就业特点,帮助大学生做好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工作,并把它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全过程。

一年级结合入学教育、专业认知实习、各种学生课外活动,进行专业学习适应性、素质能力培养、理想信念教育和专业认识的就业指导,二年级结合就业指导课和社会调查活动,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和职业规划的系统指导,帮助大学生了解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将来就业的岗位及前途,如软件开发、网络维护、嵌入式开发等;三年级结合课程设计、社会实践和就业指导课,加强求职择业观教育和专业特长教育。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规划学生的学习方向、定位学生专业学习的目标,以及挖掘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和施展个人才能的就业方向;四年级加强大学生对就业择业的认识,讲解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和求职择业技巧指导,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帮助大学生做好求职择业的心理调适,深入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企业的实际需求。结合毕业实习,帮助学生定位、细化学生努力的方向和适合自己将来发展的工作岗位,并给予修订和指导。

第9篇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 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学习阶段最后的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高职院校对这一实践性教学环节非常重视,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但近年来,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的质量星下滑趋势,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1.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质量不高的原因分析

1.1 基础知识不扎实,专业知识不全面

毕业设计是对学生三年来所学知识的一次全面检验。其涉及的知识面广,且对专业知识的深度有一定的要求。它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相当的专业素养。但事实上,有些计算机专业的高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对各种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掌握又参差不齐,因此在选题时,有茫然不知所措的;有避难从易的;有到网上下载,东拼西凑的;甚至直接抄袭的。这样粗制滥造的毕业设计只能是应付交差,质量根本无从谈起。

1.2 选题质量不高

因为缺乏对综合性项目的实践经验,高职学生在选题时容易出现盲目性:有些题目单一,研究内容单薄,缺乏深度,不能达到综合检测的目标;而有些教师的命题也有局限性,有些题目脱离生产实际,是常年积累下来的“虚命题”,应用价值不显著,学生提不起兴趣。这些因素也造成了毕业设计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1.3 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最后一学期进行,但迫于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高职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就开始找工作,制作求职简历,参加各类招聘会,到企业顶岗实习等。这不仅占用了大量的毕业没计时间,也极大地分散了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精力。学习研究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不足,毕业设计的质量也必定大打折扣。

1.4 考核流于形式

毕业答辩时,有些学生已经找到了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一部分学生抱着只等答辩通过,拿到毕业证就回家的想法,主要精力却没有放在答辩的准备工作上。而一些教师也不想“为难”学生,抬抬手,学生也就顺利通过了答辩。虽然有明确的考核制度,但制度的执行力缺失,答辩只是过过场,毕业设计的质量也很难保证。

2.提高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针对以上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旨在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2.1 做好学生毕业设计的动员工作

在毕业设计开始之前,要教育引导学生端正态度,克服浮躁心态,积极迎接准备。有些学生担心做毕业设计会影响找工作,教师应从思想上纠正这些错误的观点,消除他们的顾虑。可借鉴往届毕业生的成功案例,宣传毕业设计对应聘职位的积极影响,让学生认识到做好毕业设计的重要意义。

2.2 选择有实践经验的指导老师

要选择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从事过项目开发的教师作为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实践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在选题和指导方面的作用是相当关键的。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有:(1)适应性原则。教师应立足当前计算机的应用前沿来命题,使其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和适应性。(2)创新原则。创新是计算机发展的根本动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尝试别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每位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数应控制在6个以内,如果指导的人数过多,必定会分散指导教师的精力,从而影响指导的效果。每位指导教师只能指导一至两个相近课题。同时,可成立毕业设计督导小组,选派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富有科研开发经验的教师参加,对毕业设计工作进行指导和督查。

2.3 严格考核程序

指导教师在整个毕业没计工作中的作用是:引导、辅导,激励学生有足够的信心完成毕业设计工作;同时教师也要严格要求学生:在布置完毕业设计任务之后,应要求学生定期汇报研究进展,同时提供详细的研究日记或研究记录,并每隔一段时间把学生召集到一起,交流研究的成果和心得,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困难,进行解答和分析,并对这一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同时对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提出要求。

毕业设计答辩通常由5位专家组成一个答辩小组,学生一律以ppt形式进行演示答辩,按照相关规定考核,严格把关。答辩不过的学生原则上应推迟毕业,并按一定的比例评出优秀论文,以激励优秀学生。这样能够教育毕业生重视毕业设计环节。

第10篇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实习;实训;机制

计算机专业相对于其他工程型专业而言,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专业,在生产过程中该专业对设备的依赖性远小于对工作人员的依赖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实习环节的复杂性。

国内各人才培养单位都在进行有关实习、实训培养模式的研究。中南大学刘安丰等老师提出了“计算机本科专业软件实习工厂”的实习实训模式,用校内的统一管理和实习环境来规避这种复杂性[1]。西北师范大学陈幼明老师提出用“基于互联网的毕业实习管理平台”对分散式实习采用虚拟统一管理,解决过程控制问题[2]。这些探索都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了“面向就业的实习实训机制”,希望能够从实践的角度推动“实习实训”这一重要环节的建设。

1面向就业的实习实训必要性分析

按照第三方教育分析机构麦可思公司的分析报告,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在2007、2008、2009连续三年失业率在各专业中排名前十位,2010年该机构的《就业报告》中更是将计算机专业划入“红牌”专业,对计算机专业的招生与教学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通过实习、实训环节提高计算机专业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计算机专业的教育者们必须面对的课题[3]。下面对武汉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就业现状进行分析。

首先,IT行业企业地域集中,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国内的IT企业多数集中于深圳、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杭州、苏州等一线沿海城市。这些城市的计算机专业从业人员占全国计算机专业人员的90%以上。因此,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就业出现了向这些城市集中的现象,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生活成本偏高,于是学生对薪酬期待自然居高不下。

其次,在地域集中的同时,IT行业企业规模偏小。国内IT行业的龙头企业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公司规模也只有万人,与传统行业动辄十几万人的大企业相比,对实习生的接纳能力有限。规模较小的计算机公司则根本没有接纳实习生的能力。

第三,IT行业人才需求极不稳定。2009年金融危机发生,各IT企业为规避风险,招聘门槛提高、规模缩小、薪酬待遇降低,2010年经济回暖,各企业规模迅速扩张,招聘人数放量增长、扎堆招聘、待遇超常规提高。市场的不稳定给学校的各个教育环节都带来了巨大冲击。

第四,非IT行业的IT部门对毕业生综合素质要求高。金融、交通、公安等非IT行业对计算机专业的人才需求虽然保持稳定,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超出IT企业平均水平的要求。例如建设银行数据中心、新华社湖北分社、湖北省保密局等每年都会招聘,但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独立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

单位与学生的相互预期存在巨大差异。各个用人单位一般都希望学生毕业参加工作以后就能够迅速解决工作中的技术问题,独立负责一方面的业务。而学生普遍希望工作单位能够提供一位“导师”,和一段时间的培训环节,以便熟悉工作、熟悉社会。于是,单位和学生都将目光投向学校,希望学校能够提供一个环境对学生在毕业前进行职业训练。但由于场地和教师的限制,学校无法向学生提供全封闭工作环境、应用型工程项目平台等全天候的项目训练空间。

因此,在武汉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毕业实习环节,我们发现统一的实习实训不但在理论上不可行,而且在实践中也没有太大的操作空间,只能采取面向就业的个性化安排。

2面向就业实习实训的分类

2.1按照实习性质的分类

不同的单位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想,所以必须把准备就业的学生按照一定的机制进行进一步细分。

1) 研究型实习。针对非IT行业的技术部门要求,组织有志于到这些单位工作的学生参与相关课题研究,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分学生管理参照研究生的管理模式,学院提供机位,相关课题的负责老师和研究生提供指导,学生参与相关技术工作,为学生提供接触项目甲方的机会。如我院有一部分同学参与了公安部门“人脸识别”相关课题的研究,从而顺利在公安部门就业,提前锁定了自己的就业方向,实现了就业与实习的一体化。另有一部分同学以组队参加全国信息安全大赛、挑战杯比赛等形式在校内进行研究型实习,通过这一环节的锻炼,也迅速找到了和自己兴趣点相关的理想单位。参与研究性实习的毕业生占准备就业毕业生人数的15%左右。

2) 生产型实习。顶尖的IT企业往往希望通过自己的“实习生项目”锁定全国最有前途的计算机精英,他们会以提供来回车票和生活补贴的形式吸引应届毕业生。例如,腾讯公司在网站上“腾讯2010实习生招聘现已正式启动,有700个实习岗位虚席以待。本次招聘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西安,哈尔滨7个城市……”;百度公司实习生计划要求“如果你是2011、2012、2013年的本科、研究生或博士毕业生;如果你对互联网及搜索技术有浓厚的兴趣;……实习时间保证每周至少有三个全天的工作时间,实习时间可持续三个月以上。”通过向这些实习生项目推荐学生,每年我院有二十多位同学在相关公司获得生产型实习岗位,并在实习结束后获得了工作岗位。近年来更是产生了上下级的联动效应,通过在职校友“内推”进入相关企业的同学持续增长。此类实习学生占准备就业毕业生的20%。

3) 创业型实习。从全国各专业毕业生的创业率统计来看,计算机始终是毕业生人数创业最多的专业之一。从“知识经济”概念提出以来,计算机专业也是制造富豪最多的专业之一。因此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在毕业生当中推出了“创业型实习”的概念,鼓励学生参与创业型企业和自主创业。2010年度有二十同学参与了苏州博视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初创,并在该公司进行创业型实习,最终有六名同学留在该公司成为核心开发团队的成员,另外十二名同学也在实习结束后与中联电子、百度、TCL等知名公司签约。学院另有六名同学发起成立了“易餐网”网络服务公司,正在进行公司注册等前期准备。此类实习学生也占准备就业毕业生的20%左右,近年来数量呈上升趋势。

4) 虚拟型实训。参与以上三种毕业实习的同学一般来讲都是动手能力较强,平时表现较为主动地同学。对于另外一部分动手能力较差,表现也不够积极的同学。学院通过主动联系校外实习基地,有组织的外出封闭式实训来完成这一环节的任务。2009年度、2010年度,学院分别组织了30名同学赴深圳优迈科技公司和苏州安博教育集团进行了虚拟项目的实训,通过实训,提高了相关同学的动手能力,让他们熟悉了完整的项目流程,了解了与工作相关的知识。这种虚拟型实训为学生提供了与工作环境完全一致的管理模式,提供一个虚拟项目,配备一名项目经理、制定一种开发工具,通过边讲解、边工作、边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进入工作角色。此类实习学生占准备就业毕业生的30%左右,属于学院重点组织和关注的对象。

2.2按照实习时间的分类

对于同一个学生而言,在毕业前一年的时间当中,他可能参加两种以上性质的实习模式。不同的阶段对于个人而言的意义将会完全不同。因此,按照时间阶段对于毕业实习实训进行分类也非常必要。

1) 职前实习。对于一个准备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而言,他有接近一年的时间来找工作,在没有确定工作岗位之前可以参加学校和企业组织的任何一种实习实训,直到找到合适的单位和岗位为止。权利义务相对比较模糊,管理困难大。职前实习一般为2~3个月。

2) 入职实习。是指一名学生确定工作单位之后,在从与用人单位签订三方协议后,到正式报到上班的这一段时间内在用人单位进行的实习,时间一般从该学生找到工作开始,到毕业为止,岗位、内容相对固定。权利、责任、义务清晰,管理相对容易。入职实习时间为两个月到一年不等。

3面向就业实习实训的效果分析

1) 就业质量提高明显。通过有组织的毕业实习与实训,学院在就业淡季的2009年,就业率逆势上涨两个百分点。此后2010年就业率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就业质量提高明显,毕业生的平均起薪达到了5000元,约为全国平均数据2663元的两倍,个别毕业生年薪达到了20万元。尤其是参与了虚拟型实训的同学两年来就业率都达到了100%,让以前的“就业困难户”找到了脱困的手段。在2010年度学院组织的毕业生回访中,各用人单位对于这种实习实训环节中学校与单位对接的模式非常满意,有二十多家企业与学校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十几家单位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设置专门奖学金、助学金鼓励学生前往实习。

2) 创业团队增长迅速。通过这种政策的激励,计算机专业的创业团队从无到有发展起来。实习实训基地之一――武大计算机学院校友创办的天源迪科公司在2010年上市,极大地鼓舞了学院学生参与创业的热情。包括毕业生的两支创业团队在内,目前在校生共有六支创业团队,注册了两家公司。随着创业型实习的滚动式发展,今后的创业团队仍然将会继续增长。

3) 带动低年级业余科研团队建设。面向就业的实习实训,尤其是研究型和创业型实习多数都是以团队的形式进行的,有些是由原来的一些业余科研立项的研发团队发展而来。四年级学生参与的这些活动和他们获得的成绩都会迅速地通过各种舆论渠道影响到低年级的同学,直接效果就是低年级同学参与业余科研的热情空前高涨。2010年度武大计算机学院2009级学生申报业余科研立项66项,参与人员近三百人,占该年级全体学生的86%,丰富了计算机专业的第二课堂教育。生产型实习的校企对接渠道最为便捷的是各种技术俱乐部的内部推荐和校友的内部推荐,于是,校友、技术俱乐部负责人与普通同学通过这个渠道建立了畅通而广泛的联系。扩大了专业性学生社团的影响,营造了学术氛围和创新环境,体现了业余科研团队的组织凝聚功能和社会沟通功能[4]。

4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1) 学生分散,管理成本巨大。以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为例,2010年度的学生毕业实习实训中一百余名学生分散在二十多家单位,九座城市,其中两处集中实习实训地点还派了老师带队。不同的单位对实习生的管理有很大的不同,学生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迥然相异,实习内容千差万别。由此造成学校的管理成本相对学生在校内学的方式而言无疑是巨大的,为我们的管理工作和资料收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虚拟化统一管理应该是计算机专业实习实训环节管理方式的发展方向。

2) 经费筹集渠道不稳定,投入不足。与示范性软件学院相比较,普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培养经费当中无法拿出大批经费用于解决学生毕业阶段实训问题。学院组织的两次虚拟实训所需要的经费都是利用国家政策通过培训机构向当地政府申请的经费,一旦政府支持政策发生变化,这种模式将无法维持。因此,实习实训环节的经费问题是困扰教育者的一大障碍。

3) 对学生的甄别、组织相对困难。处于毕业环节的大学生,选择面非常宽,可以选择出国、就业、考研、推荐免试研究生等多种发展方向。由于社会的发展和“唯学历论”等思想的影响,有很大一批学生在毕业的环节里选择“考研”作为自己的选项。虽然作为教育者明知其中有很多人是以“考研”的名义对实习、实训进行逃避,但无法用行政手段加以甄别、干预。另有一批准备就业的同学利用种种社会关系已经确定了自己的工作单位,对学校统一组织的实习实训不积极参与,也让组织者很为难。

4) 企业、学校、学生个人尚存在一定分歧。一般用人单位希望学生实习最少时间为六个月,并且希望学生能平滑的从职前实习转入入职实习。而学生对于职前实习罕有较高期待,一般希望通过一个单位的职前实习积累经验,进入更高层次的单位进行入职实习,而且对职前实习的容忍时间不超过三个月。学校从就业率的角度考虑,一般会支持企业的看法,于是三方的观念存在一定差异,由此会导致一定的实习纠纷。也给企业、学校的后续合作工作造成困扰。

5结语

综上,从武汉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来看,面向就业的实习实训机制能够在复杂的就业环境中用灵活性应对复杂性,以职前实习+入职实习的方式逐步解决面对的困难,从而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也能为校企合作建立固定的纽带。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经过探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相信存在的问题将会在后续工作中继续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加以解决。

参考文献:

[1] 刘安丰,赵辉,赵岩,等. 计算机本科专业软件实习工厂的构建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09(10):143.

[2] 陈幼明,王立群. 计算机专业分散式毕业实习过程控制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2010(3):145.

[3] 麦可斯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 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11.

[4] 赵健,甘泉. 关于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科技团队建设的若干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08(6):3.

Research on Practice and Training Mechanism Facing to Employment of Computer Major

ZHAO Jian, HUANG Zhiguo

(Computer School,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第11篇

【关键词】 网络人才 计算机网络 课程置

2007年8月,中国人事部批准成立中国-东盟人才资源开发与合作广西基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对于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点产业领域专业人才里2010年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达到3万多,到2015年增长到4.5万左右,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需要占到了三分之一,在这个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的时候,作为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我们应该迎头赶上,培养出能适应企事业单位的人才,但目前我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育教学现状又如何呢?

现在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同时导致招生困难。究其原因,有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但主要是中职学校计算机类专业培养的学生特色不突出,学生存在着“不软不硬、不上不下、博而不精、适应期长”等缺陷,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毕业生数量的增多或质量的下降,而是学校没有真正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学生。

我校是国家重点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是重点专业,计算机网络是一个重要的方向。我校每年有计算机专业毕业生150人左右,但就业情况令人担忧。据了解,我校的前几届毕业生能够在计算机相关工作岗位工作的学生不到30%,计算机网络专业对口就业的人数比例则不足10%。而且大部分(80%以上)从事的是计算机销售与技术支持、数据录入、办公文秘等岗位的工作,有的学生到单位做的工作甚至完全是与本专业脱离的。并不是社会上没有对口的就业岗位,而是很多岗位我们毕业生无法胜任,而这些岗位恰恰就应该属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究其根源,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置的不合理是一个重要原因。

我校目前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程置现状是:一年级计算机各个专业的课程几乎完全一样;到二年级时每个专业每学期也只有一到二门可以体现专业特色的课程,其余课程置所有计算机专业都相同;到了三年级,网络专业有了自己的专业课程,但是第一学期还未能结束时部分学生就已经出去实习了,学不了什么专业技能。这样的课程置虽然体现计算机专业的学科性特点,但是缺乏实用性。学生毕业后掌握的技能覆盖面的确广,但全是皮毛,做不了实事,无任何就业优势。下面是我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两年半的时间里所学的课程:《计算机基础》、《硬件维修》、《常用工具软件》、《网页制作》、《图像处理》、《动画制作》、《网络操作系统》、《局域网组建与维护》、《交换技术》、《视频编辑》、《AutoCAD》。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程置有部分是多媒体应用技术方向,很难体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专业特色。这不是我校特有的,据了解,其他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这里的“能力”不仅是指操作技能,而且是以操作技能为中心的各种能力的综合,是指一种综合的适应社会需要的职业能力。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应该是一种横向为主的模块式教学体系,其核心要素是以职业岗位技能的专项性和操作性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职业技能、专深的岗位业务知识、较强的技术再现能力为目标。以下是对我校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置的几点建议:

第一,注意把用人单位的需求转化为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并在课程计中体现出来,应该多听听就业指导中心的意见。另外,我校校园网建过程中曾经和很多网络资讯公司有业务往来,也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有价值的建议。课程置的决策参考应该是来源于社会需求,所以,我们应该动用所有的有用资源来获得最有价值的参考,才能计出最合理的课程体系。

第二,课程目标应该是综合的、具体的。无论是每门课程本身计的目标,还是整个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目标,都要有明确的宗旨和指导思想,以便高瞻远瞩,全面驾驭各项工作。无论是总目标,还是分目标、子目标,都要力求具体化,有针对性,有明确的内涵。总目标的表述可参照行业特点,但分目标与子目标要尽可能行为化。

第三,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理论教学要适度,要做到少而精。要以够用为度,不追求专业理论知识的完整性,而是严格按照职业岗位工作的需要去精选适合的专业理论知识;“精”要以实用为度,即着眼于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课程内容要突出专业理论在生产实践中的直接效用性,重点介绍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范围、应用范例,有利于学生真正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范例和应用方法。

第四,应该置模块化的课程结构。也就是把教育内容编排成便于进行各种组合的单元。一个模块可以是一个知识单元,也可以是操作单元,还可以是一个情境模拟单元。如通过立计算机网络试验室,可以让学生置身于仿真的环境中从事网络管理工作,增加真实感。学生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学不同的模块,也可以对模块做增减。

第五,开发适合我校实际的校本教材是落实新课程置的有效途径,这是将新课程置落到实处的最直接手段,也是最有效的。

教师是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能动因素和核心力量。努力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才能“理论讲解深入浅出,操作演示正确无误,实践管理高效有序”。我校计算机专业的老师们应以此为目标,外塑形象,内强素质,苦练教学基本功,争取个个成为“双师型”教师。学校也应该大力支持专业教师参加各类专业技能进修、有计划地选送部分教师参加实验实训基地建和企业生产劳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克服计算机专业师资队伍所面临的掌握新技术的瓶颈,下大力加强计算机教师专业技术技能培训。鼓励教师到相应的企业实习,了解和参与任务完成的全过程,增加实践经验。计算机网络、局域网组建与管理维护的任课教师应到具体的网络公司参与组网、管网实践。

第12篇

由于诸多现实问题,使得当下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环节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业基础知识的整体把握不够,缺乏系统的科研训练

科研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不足,知识串联和综合技能应用能力欠缺。多数软件功能不完善,论文写作内容空洞,重点不突出,格式不规范。

2.多数学生认为毕业设计时间安排不合理,项目不能在充裕的时间内完成,加之学生外出找工作、考研、实习与毕业设计

时间部分重叠,毕业生关注重心转移,学生普遍忽视了毕业设计,真正用在毕业设计上的时间大大缩水。项目进度偏慢,难以实现预期的毕业设计效果。

3.学生在认识上存在误区,思想上不重视

近年来,受高校扩招和教育产业化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学生在思想上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一些学生认为毕业设计只要能合格就行,从而忽视毕业设计环节,甚至有的同学认为从网上下载代码和论文就可以过关或者直接把上一届同学的毕业成果拿来上交,加之毕业设计过程中监管不力,使得抄袭现象时有发生。

4.毕业设计的题目具有局限性,选题不合理,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

目前,绝大多数设计(论文)题目由指导教师给定,并非根据学生个人兴趣、爱好和特点来选定,学生往往只是按教师的指导查阅部分资料,然后根据教师的设计或方法完成后续工作,因而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缺乏学生本人的创新性思考。

5.指导老师倾向放宽要求,毕业答辩流于形式

因为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任务重,造成教师在毕业设计的投入上力不从心。另外教师不希望看到学生因毕业设计(论文)不合格而影响就业,所以对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检查就相对放松,没有严格要求,几乎没有学生因毕业设计质量不合格而推迟毕业,这无形中致使学生对此项教学环节不够重视。加之学校在制度上对答辩的监督不够,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管理,造成了答辩过程流于形式,未达到真正的检验目的。

二、构建基于CDIO工程理念的毕业设计模式

为了解决毕业设计环节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缩小企业用人要求与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之间的差距,更好地实现工程教育改革目标,以CDIO能力培养为导向,按照构思、设计、实施、运行4个环节进行计算机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保证毕业设计改革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1.结合工程需求,明确设计任务,构思实施方案

改变目前的“导师命题-学生选题”毕业设计模式,充分强调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毕业设计题目的确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毕业设计题目的设置应具有一定的工程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一方面题目应反映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体现出计算机专业的工程背景的特点,结合学生本科阶段学习的主要课程。学生可以根据他们在企业实习中发现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研究,也可以根据企业工程师或校内指导教师的相关科研项目进行研究。选择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明确工程背景的题目作为毕业设计题目,选题源于生产实际现场,其目的在于培养和加强学生的综合工程能力。毕业论文选题过程采取项目申报、立项的形式进行,学生打算参加哪个项目,小组成员要共同协作写出项目申请书。确定具有应用价值和明确工程背景的题目作为毕业设计题目,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学生胜任未来相关技术岗位工作。学生在明确设计任务后,构思实施方案,同时指导教师要对方案进行审核,让学生修改完善。方案确定后要进行任务分解,制订相应的工作进度。

2.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倡导团队合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学生在相关课程的学习中已经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系统设计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而分析和设计是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过程中的关键过程。因此,该阶段的任务是集中完成具体的设计,即描述实现设计的计划、需求、流程以及算法。计算机软件的设计不仅仅是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等基本过程,还需要确定系统中功能模块的范围、定义和功能设计等细节。由于课题小组成员各自分工不同,需要团队成员经常沟通、讨论。遇到困难问题,团队成员应该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遵从CDIO工程理念,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知识。设计阶段应完成系统的体系架构、功能模块的划分、接口的规范设计、开发工具的使用说明等任务,并提交相关设计说明书等资料。

3.加强过程监控,利用校企联合的形式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项目的实现、运作实现阶段

即把设计的内容转化为实际的软、硬件系统,包括编码、调试、测试等过程。在编码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养成好的开发习惯,保证代码的结构化、可读性和可移植性;及时进行模块测试,写出测试计划,提交测试分析报告。此外,这一阶段教师还要做好毕业设计评估工作中对毕业设计工作的中期检查,完成中期报告。除了阐述设计思路、工作原理、关键技术外,教师还要参照任务书检查已完成的任务、尚需完成的任务、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等,同时对毕业设计工作进度给予评价。教师通过中期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督促学生按任务书中的要求和时间进度完成工作。中国的工科高校大多是关门办学,缺乏与产业和社会的沟通互动,这样的工程教育难以满足产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实践和生产。为了加强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学校要考虑学生就业实际,促进校企合作,探索“走出去”(送学生到企业实习)和“请进来”(聘请岗位一线人员为指导教师)相结合的新路子。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和就业的机会,学生在实习阶段可一边学习,一边进行毕业设计和论文的撰写。现在大部分学校都采用“3+1”的教学模式,即学生在学校进行3年的理论学习加1年的实践学习。学生在第七学期就到实习企业,熟悉工作环境,适应岗位需求,尽快胜任工作。另外,通过聘请企业的工程师担任毕业设计的副导师,对学生进行工程实战的培训,从工程师的宝贵经验中得到启示。通过对企业的管理程序、生产流程等方面的研究,提高了学生的工程素养、业务技术和社交能力。

4.制定科学的的评价体系,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评价标准是实施CDIO的关键,根据CDIO工程理念对学生的要求,对毕业设计教学的评价应从专业技术知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个方面进行,通过制订多元化、多层次、可供组合的毕业设计质量评价标准与指标,实现科学合理的评价模式。评价不能像传统评价模式,只集中在毕业设计答辩环节,应该体现在毕业设计的多个方面,贯穿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突出阶段性的特点。引人CDIO模型后,评价的功能应由侧重成绩“优差”转向侧重包括品德、兴趣、特长、能力等学生的个性特点,力求知识与能力的协调统一,突出对学生的工程意识建立、工程实践能力和产业经验的评价。完善的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和健全的规章制度是提升毕业设计质量的保障和必要条件。首先,学校通过制定统一的规章制度,在管理者、指导教师和学生中形成工作规范和约束机制。这些规章制度要包括毕业设计基本要求、过程管理和监控等具体内容,明确对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基本要求,规范毕业设计过程中任务书、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报告和论文的格式。学校要结合专业特点,组织相关专家制定合理的开题、毕业设计质量评分标准、答辩程序及考核工作条例等,并依据毕业设计工作流程建立网络化管理、实时跟踪过程管理,使整个毕业环节的过程管理有章可循。其次,学校要成立专门的毕业设计工作委员会并聘请经验丰富的退休教授成立学院毕业设计督导组,通过抽查措施形成监督机制,对毕业过程每个阶段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各阶段检查的主要内容如下:前期检查学生的选题是否合理,审查任务书填写是否规范,落实学生的开题工作情况,了解课题研究所需的条件是否具备;中期主要检查学生执行情况、毕业设计的记录情况、毕业设计的工作进度及毕业设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后期主要检查毕业设计任务完成的情况,审查各阶段提交的文档是否完整规范,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是否合理。通过毕业设计督导组评价、学生对设计毕业工作的反馈等机制,将毕业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效果的提高落到实处。通过各种教学奖励、学生综合测评等措施形成激励机制。按照不同阶段不同权重进行全面考核评价,对学生以及指导教师分别进行表扬、奖励,这样可激励广大师生更为重视毕业设计。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