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服装零售报告

服装零售报告

时间:2022-01-28 10:49: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服装零售报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服装零售报告

第1篇

以消费者为中心,严格执行各类标准

消费者是最终用户,只有以消费者为中心,满足消费者需求,才能真正提高市场占有率。

(一)国外服装企业标准执行情况。国外服装公司客户都有自己明确的质量标准和手册。要求所有的供应商去遵守。如澳大利亚的零售商Myer、Just Group,欧洲的HM、ZARA等等都有严格的标准。在这方面,欧盟的限制要求(REACH法规中的SVHC清单和限制清单)是最多的。对于服装零售商的质量标准,供应商也必须遵守,从面料辅料准备开始,要求面料辅料生产商按照客户标准要求进行生产。面料完成后由第三方权威测试公司如SGS、ITES等等按客人指定的内容进行测试。测试结束后,把原始报告提交给客人。如果测试结果没有达到客户要求,供应商必须重新对面料和配料进行整理。如果还不能达到要求,也有可能取消,或者进行成衣穿着测试,客户也可能根据具体款式结合测试结果具体分析。如面料纰裂测试不过关,但款式肥大,客户有时也会接受。不过最好是在面料安排前把实际能够达到的结果告诉客人并与客人协商。

成衣进入流通领域后,亦有可能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如消费者把洗标要求干洗的服装,水洗了,消费者就自己承担责任。但如果消费者按要求洗涤,而企业没有提供正确的洗标要求,造成严重缩率,褪色或拉链开裂等问题,会招致客户全部退货,供应商应该承担全部责任。

(二)国外公司服装标准化实例。新西兰著名服装公司Pumpkin Patch是儿童服装公司,在美国、英国、澳洲、新西兰、中国都有销售门店。

1.它要求它的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必须满足以上各国的法律法规要求,定期与供应商签署合约,保证产品符合有关标准,并承担因不良产品带来的一切后果,比如小孩吞食松脱的扣子而死亡;小孩穿着没有危险标识的睡衣,烤火炉取暖太近而造成烧伤等。

2.国外政府通常没有专门抽查服装等检测部门,但法制健全,任何人都可以去商店买到成衣然后拿着检测报告把商家告上法庭,所以商家均不敢掉以轻心,否则有可能招来巨额赔款和不得不销毁产品。

3.为了能跟踪每件产品,Pumkin Patch 公司要求供应商提供服装工厂和配料工厂详细联系地址,并定期审核。

4.一旦出现质量事故,比如产品大货已完成或者已上架销售,才发现纽扣含铅量测试不合格,它会采取全球调货原则,把这批产品挪到对服装纽扣含铅量没有要求的国家,比如新西兰、澳洲等国家。总而言之,全球各国在服装特别是有关安全方面都有不同程度严格的服装标准去约束。对于强制的国家标准,是必须遵守的。如果没有遵守,而遭到投诉,本地供应商会遭到重罚。

国内标准执行情况

我国标准分类。我国的标准按性质可分为两类: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代号为“GB”,是国家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要求对于一些标准所规定的技术内容和要求必须执行,不允许以任何理由或方式加以违反、变更。推荐性标准,代号为“GB/T”,是指国家鼓励自愿采用的具有指导作用而又不宜强制执行的标准,即标准所规定的技术内容和要求具有普遍的指导作用,允许使用单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加以选用。

目前我国纺织品和服装消费品,主要有两个强制性标准:一个是标识标准,GB 5296.4—1998《消费品使用说明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一个是安全技术标准,GB 18401—2010《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从事纺织产品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不符合GB 18401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

服装除了强制性标准外,还有很多其他推荐性标准,其中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每个服装标准都有它的适用范围,生产企业按照自己的服装特征自觉地执行相应的产品标准,比如羽绒服执行的产品标准GB/T 14272《羽绒服装》,牛仔裤执行的产品标准FZ/T 81006《牛仔服装》。也有很多的产品标准可以适用于多种材料的服装,比如FZ/T 81007《单夹服装》,它的适用范围是棉、麻、丝、化纤及其混纺织物为原料成批生产的单、夹服装。但一件服装执行的不仅是一个产品标准,它还有一个乃至几个引用标准,如服装号型标准、相应的面料标准等等。每当新标准后,标委会、第三方检验室等部门就会举办新标准宣贯会,帮助服装生产、管理、检验等部门正确理解和执行新标准。

政府职能部门对产品的监督管理

我国大多数生产企业按照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对产品进行出厂检验,符合标准的合格产品方可出厂。此外,政府职能部门还要监督抽查,促使企业严格执行产品标准,保证产品质量。

(一)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对生产企业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抽查,严把厂门关。 对不合格企业和产品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二)工商部门对流通领域商品质量进行监督抽查,对不合格商品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零售终端的市场如何做好标准化工作

标准化工作在零售终端至关重要,零售终端面对的是一个个消费者,每个消费者挑选一件服装,就是对商品质量的全面验收。所以要加强对服装商品质量的全面监控,就必须重视商场的标准化工作。

市场商品标准监控工作,体现为进店前监控和进店后销售中监控。进柜后的监控又分为内部检查与外部检查。

进店前检查。服装类品牌方生产厂家(简称厂家)与零售终端卖场(简称卖场),达成经营合作意向后,卖场采购负责人会向厂家索取相关的证件《服装类质量检验报告》。一般来说厂家提供的质检报告按检验方式分为:抽样检查、送样检查。按商品区分为:面料检查、成品检查。一般合作前期采购负责人收取的报告通常为委托检查的《服装类质量检验报告》,实际上只能证明报告中所列出的商品具备合格的销售条件。

进店后销售中检查。各品牌厂家商品进入卖场销售中,由于之前所索取的资质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如服装换季、新品上架等,卖场终端就要跟进一一对应的产品合格证。

1.内部检查,内部检查从部门职责划分为,卖场内销售部门的检查和负责公司产品质量和顾客投诉的部门检查(客服部),客服部起到了对销售部的监督作用。销售部门负责后续的日常跟进检查,这期间主要检查《商品质量检验报告》的有效性。这里的有效性主要是检查专柜的报告是否过期,一般性报告如果标注有效时间,按报告上具体日期进行复核。如没有标明时效性的,按一年有效性进行复核。服装类商品的质量检验报告可分为面料与成衣两种类型,但是流通零售终端所有上柜的商品,国家没有强制要求每一款均要有合格的质量检验报告,而是按出厂的《合格证》来检验是否可以进入零售企业进行上柜销售。从这方面来看,服装类商品由于占整体百货零售市场份额较大、产品种类繁多,国家是无法做到最细化的质量监控的。那么,有责任心的企业所承担的工作量就会增加较多。

2.邀请第三方技术机构帮助检查。工商部门对流通领域商品的监督抽查,对受检企业来说极具法制约束力,但这类监督抽查是有计划性的,不是经常性的,一般情况下是一年一次。如果这样的抽查一年内次数多了,企业要增加经营成本,会产生逆反心理的。在这种情况下,商场要不断加强质量监控,主要是靠内部手段了。对经过培训的商管人员有能力检查服装的外观质量,但内在质量问题很难感官看出,这就需要我们联合第三方技术机构,利用实验室手段对商品进行检验。 对不合格商品主要是以整改为主,整改不了的,下柜停止销售。这样的检查供应商能积极地配合,并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在商品零售终端发现的标准执行中常见的问题

(一)服装标准使用不当。生产企业对该标准的适用范围没有很好地理解,在吊牌上使用错误的产品标准。比如一件含羊毛10%的针织服装,标识标注的执行标准为FZ/T 73018《毛针织品》,FZ/T 73018《毛针织品》的适用范围是含毛量大于30%的毛针织品,显然含羊毛10%的针织服装是不能执行FZ/T 73018《毛针织品》,应用FZ/T 73005《低含毛混纺及仿毛针织品》。

(二)吊牌使用说明标识不全。有的生产企业技术力量薄弱没有执行标准也就是无标生产,在服装的吊牌不标注执行标准。有的生产企业对服装号型规格、纤维含量、洗涤方法标识不全,标注错误。最典型的是纤维含量比如一件亚麻30%粘纤70%服装纤维含量标示为麻30%棉70%。还有的生产企业钻标准的漏洞,某项指标按某个标准考核是不合格产品,执行另外一个不考核该指标的产品标准。

(三)标准制定滞后的问题。如目前针对一些特殊类型的服装产品,尚无确切的适用标准。比如一件服装前片是粘纤机织面料,后片和袖子是聚酯纤维针织面料等等。还有的标准对某些关键指标考虑欠周到,修订不及时,比如FZ/T 01053《纺织品 纤维含量的标识》规定当标签上的某种纤维含量小于等于15%时,纤维含量的偏差为标称值的30%。而当纤维含量在3%以下时也用标称值的30%考核羊毛羊绒含量和棉麻含量偏差显然不适用。

针对以上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第六条规定: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企业的产品标准须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已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很多的服装生产企业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都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控制产品的质量,有的企业标准pH值严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有的企业标准在上级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技术指标。

消费者并不了解一件服装所执行的所有标准,他们关心的是款式、材质、价格,他们希望购买的服装是穿着合体、舒适、安全,洗涤后保持原样的服装。他们的这些要求,就涵盖了服装产品各方面的理化性能。这就是为什么各个国家的服装公司都把这些测试指标,作为制定服装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

总结标准在零售中的应用阶段

第一,被动阶段。主要表现为多数企业对质量不重视,市场上存在三无产品。政府主管部门技术监督局和工商局用强制性的标准,通过抽查、检验,对不合格产品进行处罚、公示下架的方式,进行强制规范,使得生产厂商在应付抽查过程中,被动提高了产品质量。

第二,由被动向主动过渡阶段。随着生产厂商对自己产品质量的重视,主动开始做内部质量控制。现在我国正处于由政府的强制要求期,向企业自发控制品质过渡阶段。

第三,主动对质量控制,拥有自己的品牌。企业为能满足客户需求,主动对服装质量进行控制的行为,并创出自己的品牌。品牌是一种财富,是某种品质的保证。国外企业视自己的品牌如企业的生命。这也是我们最终的发展方向。

结束语

第2篇

以前只有单通道销售渠道的服装零售业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供应链开始实现大变革。今天,服装零售商必须优化其供应链,从任意点提供消费者要买他们产品的位置。服装零售成功的公式很简单:给消费者以合适价位、质量、潮流的服装,在具有吸引力的商店配置可人的销售员,在幕后,所需的供应链要支持产品准时到达零售商店,很大程度上这是可预测的过程。

今天的服装零售,实体店只是一个存在渠道,在一个迅速扩大的多渠道世界中,这让零售景观更复杂。服装零售商的典型渠道包括实体商店、大卖场、电子商务网站、社交和移动商务、邮购目录销售、其他季节性或一次性使用的渠道,还有广播零售。

这很容易想象导致供应链头痛的情况。众多的渠道反过来提振了购物者对于每个渠道的期望。今天,一个典型的消费者都会预期交叉渠道的服务,比如网络销售、免费送货、免费退货、移动零售站点等等。由第三方物流供应商Exel赞助公布的一份白皮书《电子商务&多渠道履行订单:供应链灵活性是满足不断变化需求的关键》,从白皮书的标题我们就可以一看究竟。

在一个变动日益频繁的环境下,在适度保持成本的合理性时,企业的供应链都必须保持足够的灵活性和可持续性。

供应链的可见性

零售购物还指望有一个可靠的品牌体验――无论通过哪个渠道购物都是一组一致的产品、促销活动、价格、产品说明、送货费和退货政策等。在最近的Gartner的研究报告中阐述:66%的消费者认为跨渠道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新的需求都让超竞争的服装市场更加苦不堪言――季节性、短周期、消费者变幻无常、激烈的价格竞争、多渠道的争夺,从而企业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优化供应链,以满足新的多重渠道的压力,同时提供一致的服务标准,保持成本控制,并在适当的时间,提供合适的产品到适当的位置,这就是服装零售商面对的新现实。

服装一直以来都有时限要求,各种新渠道的加入,大大增加服装供应链的复杂性。虽然每个零售商的做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一个必须完成的工作是――供应链的可见性,这是在新的服装零售环境中取得成功的保证。

运输管理以消费者为中心,将可在多渠道的世界中保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了解您的产品在哪里,是否以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运输,这是应对多种销售渠道的关键。可见性元素是管理多个供应链至关重要的。同时维护多个销售渠道让库存管理和订单处理过程变得复杂。

但服装零售商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很多情况下,基础设施不具备必要的资源或技术以支持跨渠道库存,可能没有必要库存可见性或多渠道订单管理系统;可能有多个仓库管理系统,但不能集中运作,无法允许库存在整个网络流转。

Nordstrom是一个多渠道服装零售商,利用技术提供跨渠道库存可见性。作为基地位于西雅图的高档时装连锁店,在美国31个州运行231家店,包括110家Nordstrom Racks,2家Jeffrey精品店、1家treasure&bond店,以及1个大卖场。Nordstrom还通过网站、邮寄目录以及旗下子公司HauteLook在线销售。

过去几年,Nordstrom已经能够获得高库存周转率(2010年和2011年均为5.6),同时又不增加库存成本,只是更好地利用跨所有渠道的库存。该公司为购物者提供在线购买和在商店提货的服务。如果顾客想要从购买巴宝莉防水短上衣,当天晚些时候可以在本地的实体商店提货。此外,该公司使用商店作为事实上的履约中心――即客户希望购买防水短上衣,如果Web分拨中心缺货,就可以从Nordstrom任意实体商店调拨。

将实体商店和Web库存融合还可以帮助零售商避免降价促销的现象,零售商灵活性建立库存可见性可以获得很大优势。

今后该公司目标是在多渠道商务中卓有建树,目标包括:加强整体网络和移动Web 体验;构建IT基础架构来推动电子商务增长;实施增强工具来提高初始库存分配和分类;扩大网上商品选择;开发更多与客户接洽的定制方法。

以谁为中心?

销售渠道的数量不断增加,运输管理的复杂性也一样。标准服装零售分销模式是服装进入配送中心,通过地面运输以合理固定的方式和时限运输到商店中。为此,服装零售商优化其运输网络,从中获取利润。

Web和移动渠道的增长,服装零售商不再只是负责处理实体商店的运输。他们现在还必须服务电子商务模式。模式发生了变化,包裹托运成为这场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在多渠道的世界中保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服装零售商必须树立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运输管理流程,并将新渠道纳入传统运输规划中。企业必须采取整体视图对待其运输网络,从新的和不断变化的渠道中获得订单,找到方法来减少风险、复杂性和成本。Web渠道初步设想是所有订单直接通过包裹向消费者发运,往往从中央分拨中心始发,最终这是昂贵的流程。为了降低成本,公司可以考虑替代做法,如在实体商店收件,本地交付,或推迟交货,存货通过现有运输路线进入本地实体商店后再运输给消费者。

退货是服装零售中的事实,而逆向物流是更复杂的业务。客户订单可能通过互联网、移动电话或社交渠道退货。

服装零售商通常使用支持实体环境的订单和仓储管理系统。当公司扩大后,包括其他销售渠道时,他们通常添加新的系统以支持该特定的购买行为,但是新旧两套系统不一定能“融合”。此外,多渠道服装零售商通常提供在线额外的SKU单位,例如一件T恤在实体商店可能只有蓝色和白色,但在线客户还可以选择紫、灰或红色。而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在线SKU库存是由第三方运作。跨渠道退货在实践中困难重重。特别是季节性商品,比如购物者在线买游泳衣,决定到实体商店退货,而这时实体商店已经准备秋天的产品了。

那么,如何应对退货的烦恼?许多零售商转向技术帮助,实施系统使他们能够跨实体商店网络查看库存水平。智能零售商将本来退货到商店的产品直接运输到Web订货的另一些消费者手中。这种策略使零售商减少了货品周期时间,还降低了操作和围绕退货的运输成本。无论是改造逆向物流程序、更改库存战略、调整运输管理,或实施新的技术,今天的服装零售商正在优化其供应链,以跟上迅速发展的多渠道零售世界。

超越供应链

英国时装市场是成熟、竞争非常激烈的,而且市场碎片化,开拓新市场是解决之道。英国的时装公司Jacques Vert Group已欣然接受多渠道零售的方法,这是公司关键的战略成功因素。公司运作四个女性时装品牌――Jacques Vert,Planet,Precis和Windsmoor,向英国、爱尔兰、加拿大等约1000家独立店和百货商场,及通过在线和社交/移动渠道出售其服装和配件。

然而,该公司的供应链技术系统不能跟上这种前瞻性的思维、多渠道的方法。时尚变化迅速和不可预知的方式让公司不得不另寻途径,通过技术实现多渠道机会的最大化,因为它最近与欧洲零售商Irisa Group合并了,后者运作7个女装品牌。解决方案是2012年2月实施的两个系统:英国Retail Assist公司的Merret端到端集成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多伦多的QuickAssortment的商品和分类规划软件。

由于Merret的动态库存补给能力,Jacques Vert Group以前是一天一次批处理,如今每隔15分钟更新库存,更适合于电子商务渠道。通过系统改进了性能、适应性和可用性,推动了生产力。反过来,可用性技术一直在促进公司增加分拨中心和商店营业时间,支持公司提供针对本地市场的价格,提高利润率。

第3篇

总部位于纽约的梧桐投资(Sycamore Partners)是一家由前金门资产投资公司(Golden Gate Capital)高层创建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公司最近确认了另外一笔零售业投资――将以每股14美元的价格收购少年新潮服装零售商Hot Topic,交易总额达到6亿美元。此次交易被看做是与Hot Topic生死相关的一次收购。根据惯有的收购条件,此次收购预计将于Hot Topic的第二或第三财务季度完成。

Hot Topic成立于1998年,最初以销售与音乐灵感相关的配饰为主,现在以服装销售为主,主要有摇滚风格的T恤和骷髅图案的服装等。公司还拥有Torrid品牌,主要针对年轻、个性的女性销售衣服、内衣和配饰等。2013年2月,Hot Topic的第四财季报告显示其销售额为2.33亿美元。

公司发言人詹尼佛・维德斯表示,Hot Topic并没有主动寻找投资,但当公司收到了梧桐投资提出的收购要约时,公司董事会认为梧桐投资给出的价格是可以考虑的。梧桐投资给出的价格在Hot Topic3月6日股价每股10.75美元的基础上给出30%的溢价。丽萨・哈珀将继续担任公司CEO,同时也是该公司最大的股东。此次收购是梧桐投资最近的一笔交易,该基金去年完成了第一只基金的募集,规模为10亿美元,这是一只针对消费和零售业投资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由金门资产投资公司前高管斯蒂芬・科鲁兹尼和彼得・莫罗创立。

2011年时任金门投资董事总经理的科鲁兹尼离开公司创立了梧桐投资,后来时任金门投资负责人的莫罗也加入进来,两人成为梧桐投资的创始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科鲁兹尼是一位著名的零售业高管,据说是2007年金门投资从Limited Brands手中收购Express的关键人物。2011年11月,梧桐资本收购了Limited Brands旗下另一家公司Mast Global Fashion(Mast Global Fashion是Limited Brands旗下的第三方服装采购部)51%的股份,此次交易规模为3亿美元。

去年8月,梧桐投资还收购了女装零售商Talbots,收购交易总额为3.91亿美元,根据报送美国证监会的文件显示,梧桐投资出资1.755亿美元。此外,梧桐投资还拥有Pathlight Capital,这是一家专为消费零售业企业提供借贷的公司。去年9月,Pathlight作为管理和中介机构为家用家具企业Furniture Brands提供了5000万美元的贷款;10月,Pathlight以银团的身份向RadioShack提供了1亿美元的定期贷款。RadioShack曾是美国信誉最佳的消费类电子产品专业零售商,2010年曾是众多投机商追逐的对象。

Guggenheim Securities的彼得・康米萨尔担任Hot Topic的财务顾问,Cooley是法律顾问,美国银行大卫・拉塞尔为梧桐投资提供财务顾问服务,Winston & Strawn和律师事务所Gary M. Holihan担任梧桐投资的法律事务人。

撰稿:Luisa Beltran

来源:PEHUB

第4篇

中国服装协会的2015年上半年服装行业经济运行分析显示,2015年上半年,我国服装行业整体运行基本稳定,各项指标增速进一步放缓。而线上B2C市场服装服饰品类整体形势喜人,交易额不断刷新市场交易纪录,同时,整个线上服装市场正朝着高端化方向发展。

销售额波动较大 电商增速超50%

今年上半年,我国服装销售总体运行平稳,略趋回升,增速呈现震荡起伏态势。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2015年1~6月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7%,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2.5个百分点。受春节影响,一季度销售金额波动较大,二季度呈现上升趋势,销售数量比2014年同期提升,但销售金额波动较大。

相比之下,2015年上半年北京商场服装销售情况较为乐观。从北京商业信息咨询中心统计的近20家亿元商场数据显示,女装总销售额整体虽呈下降趋势,但5月以来,开始逐步回升。男装情况与女装相似,上半年,男西服总销售额整体呈下降趋势,4月开始回升,并在整个二季度保持了回升态势。

从上半年整体来看,上海十大商场服装销售形势不容乐观。据上海服装行业协会网络定期统计报表显示,上海十大商场服装大类商品销售额、销售量同比双双下滑,且波动较大,降幅与上年同期相比进一步扩大,平均价格同比小幅增长。值得一提的是,虽然1~6月各大服装品类售量额同比均呈下滑态势,但是童装品类迎来曙光,销售额实现逆势增长。

与实体零售业的平稳运行相比,今年上半年B2C市场服装服饰品类交易额迎来大幅增长。根据易观智库的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B2C市场服装服饰品类交易规模达2469.5亿元人民币。两季度分别以超过50%的同比增速不断刷新市场交易纪录。从市场的整体形势来看,整个线上服装市场正往高端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知名服装品牌已成为线上服装销售的绝对主力,低端品牌将逐渐淡出视野。

消费回归理性 服装单价下降明显

由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重点大型零售企业服装零售价格相比去年同期下降明显,其中4月降幅最大,同比下降12.3%,部分服装品牌均价下调20%~30%。

其实,服装品牌价格下调与近两年各大快时尚品牌的逆势扩张以及电商渠道不断向实体渗透不无关系。在新消费趋势下,CHANEL、GUCCI等纷纷放出5折促销“大招”。这些表象的背后,是消费回归理性的大趋势。

红豆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未来,服装服饰消费将回归理性,奢侈品品牌的销售将变得困难,“平价”将成为公众消费的“主流”习惯。

一份由中国・常熟男装指数中心的“北京、成都、泉州男装消费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消费者对当前性价比认可度不高。受调查的三个城市消费者对市场中男装“款式质量好”认可率为46.7%;“可选择性多”认可率为43.1%;“价格适中”认可率为38.7%;“性价比高”的认可率为33%;对性价比认可度最低。

同时,部分消费者明确表示不认可目前市场中男装产品价格适中的占比均超5%,其中成都地区占比最高为8.3%。可以看出,虽然目前消费者对于产品品质更为看重,但对价格是否符合产品价值也很重视。

畅销品牌重叠度低 南北大不同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全国范围内,畅销男装品牌以雅戈尔、金利来为主,杉杉、报喜鸟、九牧王、皮尔・卡丹等多次上榜;女装榜单中,最畅销品牌为ONLY、VERO MODA,二者交替领先,拉夏贝尔和哥弟紧随其后。

而一线城市中具有绝对代表地位的北京和上海,畅销品牌名单并不雷同。女装名单中除VERO MODA和ONLY有重合外,其余名单并不交叉,同时,北京地区ONLY更受欢迎,上海地区VERO MODA略占优势;男装中重叠名单只有雅戈尔,其余榜单大相径庭。

根据北京商业信息咨询中心提供数据显示,北京地区畅销女装和男装品牌累计销售额排名中,玫而美、玛丝菲尔和哥弟分列女装品牌冠、亚、季军;萨巴蒂尼、威可多和观奇洋服分列男西服品牌冠、亚、季军。同时,ONLY、VERO MODA几乎是上半年北京地区销售量最多的品牌; 男装销量排名中,以法都、胜龙、顺美、杉杉、金利来和雅戈尔为主。

第5篇

网络销售的挑战

网络销售是21世纪开始在中国流行的一种新兴营销模式,以其便捷快速的销售特色迅速发展壮大。网络销售目前在中国的所有消费领域中发展最为迅猛。网上购物群体已经达到了一亿,市场规模今年预计超过3600亿日元,3年之后达到9360亿日元。在欧美,网络销售早已进入到成熟发展的阶段,网络购物已经有了相当数量的消费人群;其特点是以家庭主妇和都市白领为主。这其中又以女性占据多数。很多白领为了节省时间,几个月甚至一年没有去过商店的不占少数,所有的日用需求都是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易,因为品类的繁多,价格的合理,人们可以免却许多逛街购物所带来的不变。坐在电脑前。打上所需要的产品名称,通过网上刷卡便可享受送货上门的服务,这样的购物体验在未来的中国将会被广泛采用。

网络销售的优势

互联网是获取流行信息最快捷、最简便的信息渠道。网络销售之所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迅速发展与其独特的经营模式分不开。无论对于消费者还是经营者来说,网络销售都以其特有的运营手段带给双方不小的获益空间。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购物,无需担心店铺的营业时间,24小时都可以随心购买喜爱的商品,同时也大大节省了购物路途所消耗的交通费用和时间;那么对于商家而言,网络开店无疑是缩小创业成本的上佳之选,许多年轻创业者为了尽量实现人生梦想。都是从网络经营开始起步的,通过这样的平台也成就出不少的青年才俊。那么网络销售到底带给买卖双方尤其是消费者哪些具体的好处?它又是怎样威胁着中国当下的时装零售业呢?网络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

捷简单便:大都会的快节奏工作方式留给人们闲暇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小,上街购物已是都市白领们的奢侈之想。网络购物的出现可以省却许多不必耍的时间损耗,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在家,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可以随时随地的挑选心头好。在选择商品上也占了相当的优势,点击商品名称,网络上瞬间出现成百甚至上千的商品可供挑选,从质量到价钱都可逐一进行比较,这在普通的零售店面是难以做到的。因商品种类的有限,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总要在多家店面挑选比较,耗时耗力,此举决不比网络来得方便省事。更有一些年轻的消费者为了避免让父母察觉其经常性的购物习惯,可直接让配送方送货到工作单位,再找合适的时间带回家,这样既满足了自己的购物欲,也顾及了家人的感受。

节省时间:无论在商品的购买还是运送过程中,网络消费都显现了其优越性,免费配送到指定地点,节省了购物时间的同时也省却了体能上的消耗。传统的购物形式是消费者必须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消费过程,经常为了货比三家而奔波于各个零售店。但是网络购物的优点在于消费者只须坐在电脑前便可完成从选货到购买一整套的过程,货品还可在指定的时间和地点被送货上门,这种便捷省时的购物体验非网络销售所不能。

降低购物成本:其一,因网络经营开店成本较低。为商家省却了许多运营成本,其实际受益者便被转加到消费者身上,商品成本的降低直接体现在商品的价格上。此外,网络上的店铺数量多到惊人,如何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除了有质量上乘的商品外,价钱也是重要的考量条件。因为有前期的低成本运营,所以网络商家大大压低商品的价格,对于消费者而言始终有着相当的诱惑力,这种本行业的竞争又使得消费者成为最大的受益群体。而品牌零售店,因各方因素使得商家很难超越底线的压低商品价格,从店面的租金到奢华的装饰,零售业者们从不敢怠慢,这无形中使得商品的价格增加,运营成本上升。最后便把所有的费用分摊到每一件商品上,使得单价提升。这样相较于网络商品,也就难有强势竞争力。

网络销售的发展空间

互联网在中国的出现虽然相比世界其他发达的国家较晚,但这并不影响其发展的速度。据一些权威统计报告显示,目前中国是世界最大的互联网使用国之一。强大的潜在市场发展空间为网络经销商们提供了用武之地。互联网为中国的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购物平台,这让已经厌倦了传统购物形式的消费者找到了新的去处。网络消费迅速的扩张全因它优于传统意义上的零售商,价格的合理;丰富的商品;送递的快捷;时间的可控性均领先于连锁零售店铺。这无疑会对时装零售商带来巨大的挑战。对于网络销售,虽然在此时已占据了上峰,但就未来发展而言仍存在相当大的发展空间,换句话说也就是它未来的发展会更加的丰富而又多元化,对传统时装零售商们的威胁也就越来越大。

手机网络购物的兴起:这是个对于中国人来讲较为陌生的词汇,但在日本,这样的购物形式早已被广大年轻消费者所采纳,尤其受到女性消费者的认同。使用手机购物表示网上购物行为可以不同于使用电脑在网上购物,比上网消费更加的便捷简易。无论你身处何地,只要拿出手机用去三五分钟,便可购买你所喜欢的商品。大多数采用手机购物的消费者通常是到时装零售店看好自己喜欢的款式与型号,再使用手机上网进行消费,这样既可以参加网上积分,又省却了运送战利品的精力,总之。这样的一种新兴购物模式对于旧式传统零售店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创新。相较于电脑上网更加的方便快捷。当互联网商机在中国日益蓬勃之际,手机上网购物可说是后生可畏。

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网络平台:网络购物虽然在近几年有了较为迅猛的发展,但在其安全性与诚信度上对于买卖双方都存在着一定的隐患。在这个虚拟又真实的网络交易平台上,部分的消费者对于网上购买商品还是心存顾虑,人们对于网上资金交易安全性的担忧不无道理。多年来各种案件的发生也时时提醒着人们使用网上交易要小心为妙,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高与相关法律依据的进一步完善,网络店铺的秩序性与安全性将会得到相应的保护与制约。从而让商家与消费者都能通过网上交易平台进行安全可靠的商品交易。来自发达国家的网上交易规范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借鉴。

物流体系的成熟进展:物流行业是随着经济多元化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商业模式。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不断成长,物流行业也得到了因果提升。公司越来越规范,服务越来越好,配送效率也越来越高,这将帮助网络店铺获得更多的优势,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价值,更好的服务。可以说它与网络平台的关系好比是鱼和水的关系,两者是捆绑在一起同步发展的,倘若有一方滞后,另一方的发展速度将会受到影响和限制。

电子商务市场的扩大:旧式的消费形式是消费者拿着钱到商场去选购喜欢的商品,但是随着互联网日益走向成熟,电子商务市场也就随之扩大。很多创业者在创业初期放弃了传统的经营模式,采用了简单便捷的电子商业运营系统,消费者可以不再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网络上选购商品。以网上结算的形式进行交易,免去了随身携带现金,同时还可以享受付款送货的优质服务。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加入到网络购物的人群将会与日俱增,这为电子商务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以中国的总人口作比对,这个市场的未来将是可以预见的光明。

总体来看。网路销售必将成为中国未来主要的销售渠道之一。人们从他的诸多好处上获取利益,这无疑会对传统的品牌连锁经营带来巨大的潜在威胁。网路销售是大势所趋。

国际品牌进驻的挑战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人以购买产自上海的国产品牌为荣,从服装到日用品。但这一现象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实施,国际知名品牌的强势进驻而产生了新的变化。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名牌”这个概念便在中国生根发芽,就像空气一样缓缓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不可否认它是时尚的代名词,是潮流的绝对指标。精湛的做工,考究的面料,鼎鼎大名的国际品牌号召力,所有一切都为他增加着无穷的魅力与诱惑力。中国有相当数量的年轻人以拥有“名牌”而骄傲。这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无可厚非的。可以说,随着国际奢侈品牌广泛而全面的进驻,对中国时装零售业无疑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这种冲击力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产生深远影响。

快速式服装在中国的崛起

快速式服装文化进入中国也就是近三年的时间,但其影响力与覆盖面之广之大是任何人都始料来及的。来自瑞典的H&M和西班牙的zARA以其款式多变,品类繁多,价位适中而迅速风靡全球,同时也给中国的时尚消费圈注入了新的能量与血液。他们的成功正是其适应了当今社会的发展,消费者价值观的转型与时尚产业的角色变换。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合一应俱全。快速式服装文化的崛起是对传统时装零售店的全面宣战的开始。

快速式服装崛起的原因:首先是它对市场流行趋势的快速反应,这方面的成功完全依靠团队在收集资料上做足功课,在第一时间把第一手资料通过整理迅速变为实物推向市场。其中繁复的审批程序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缩小,效率上得以保障。其次是快速式服装都有自己一套完整的物流体系,这为货物的顺利运输提供前提。各色配备精良的货运公司随时待命把新货品运送到世界各地。在时间上得到优质的保证。第三点是款多量少为快速式服装提供主动权。极少的货品积压为公司带来充足的流动资金,借此可以提前准备下一季的服饰或对受追捧的款式进行追加。流动资金的充裕是零售行业的一大优势,也是占有先机的基础。第四点是快速式服装在店面的陈列上也备受消费者的肯定。大量的款式和品类在同一时间和空间进行展示,这无疑会为消费者提供上佳的选择机会,消费者在同一家店面就可买到各类各种的货品。陈列的商业推广策略使得服装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瞬间缩小,让服饰更具亲切感。提高了消费者的购买欲。

传统零售店的问题所在:相较于快速式服装模式的运营,传统的服饰零售店就会发现许多问题所在。首先款少量多是当下大多数服装零售店所面临的困惑。年轻的时尚追求者们比起以往的时装消费者有本质上的改变,他们不再只沉浸于对服装面料的一味追求上,也不会在意服装的式样是否可以穿着长久,而更加看重的是服装款式是否新潮,色彩是否流行。反应在消费上也是会选择款式紧随市场变化。价位合理,色彩出位的样式。在做工上也没有太过严格的考虑。毫无疑问这些市场的需求对于传统的服装零售店是一次考验,以往零售商们所提供的服务已经无法满足眼下消费者们的需求,一种款式生产出大量的现货屯集在货舱中,款式保守,色彩单一,这些特征都无法强有力的吸引到消费者,所以变则通,不变则亡!其次,传统服装零售店因为服装款式的单一与色彩的乏味,在店面布局上也难做到吸入眼球。走进店面,供消费者选择的样式少之又少,在这个一切都讲求效率的年代,让消费者一间间店铺的挑选喜爱的商品并不切实际,人们更多的是希望能在同一家店买到自己喜欢的产品。究其原因还在于源头本质上的问题所在,那就是款少量多所带来的一系列弊端。第三点是关于零售店管理上的,办事缺乏效率,决策缺乏果断,其结果是造成整体服装生产链的不断扩大延长,使得新品很难在最短的时间段亮相市场,让产品缺乏竞争力。快速式服装的经营模式恰恰在繁复的审批手续中解放出来,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最新的款式送到消费者面前,这无疑在时间上争取了上风,从而得到市场良好的回馈!

国际知名品牌的强势进驻

“名牌”这个概念最早被中国人使用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LV,Gucci这样的国际顶级奢侈品在中国改革开放走向第二个十年来到时,中国人对他们的认知还是知之甚少。人们好奇的打量着眼前这些貌似普通却标价高昂的商品不知所措。显然他们高贵的身段很难与当时大多数的中国百姓拉近距离,人们看待他们更多的是敬而远之,“名牌”只是以一个词汇存在于社会之中。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实施,国人的生活水平可说是与日俱增。眼界也就大幅度的提升。今时今日,人们购买“名牌”虽不像吃饭那样平常普通。但比起二十年前已有了相当长足的进展。年轻的消费者们对于“名牌”的喜爱程度也不同寻常。国际知名品牌瞄准了中国未来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大规模的进驻中国。

国际名牌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如今,在中国各发达城市,国际知名奢侈品牌随处可见,尤其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会,更是到处都林立着各色美轮美奂的华服盛装。近几年,奢侈品大量的涌入到中国与我们国力的不断增强密不可分,国人的购买力在大幅度的提升,中国又是地大物博,未来的市场发展空间相当具有实力。正因如此,各个品牌看准了机遇全面进军中国市场。这让原本在改革拜放之初处于垄断地位的国产时装零售店骤然失色。无论从服装的款式还是面料,再到色彩都难以与国际品牌相抗衡。唯一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价格也在国人实力的不断增强和消费观的转变上失去价值。这样的现象对中国的时装零售业无疑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世界名牌在中国的发展可说是日渐光明,从最初的无人问津到如今的疯狂扫购,他们的未来发展之路还会越走越长,随着经济的不断提升和发展,这条路也会越走越光明。

名牌进驻对中国时装零售业的冲击:中国时装零售业在改革开放这三十年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主要起步也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经过近二十年的风雨一路走过来。近些年,国产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蓬勃景象还依稀可见,国产名牌逐步确立。但是随着国际知名品牌大规横的强势进驻,中国的自主品牌瞬间失去光彩。从款式到做工,从色彩到面料都无法与之抗争。即便如

此,有些国产品牌的价格定位却是相当之高,这与国际顶级品牌的价格定位差距不大,在这样的情形下就显现出其缺乏竞争力的一面。再有,消费者随着自身素质的提高,对知名品牌的认知度大大增强。尤其在这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年代,消费者的视野放眼世界,国际间的交流日益增多,国人对世界知名品牌也如数家珍,社交场合如果没有名牌榜身都会显得暗淡失色,这样的情形不会在短时间内有本质上的改变。那么对于国产品牌的冲击力度也就会随之加大。此时正是中国服装产业需要调整策略与战略的关键时机。

国内行业竞争的挑战

对于中国的时装零售业来说。来自国内本行业的竞争压力并不亚于来自外在的行业竞争。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兴旺的时装零售业,在经历了近二十年的昌盛后开始走向衰退。除了行业兴衰的必然规律和主观发展的局限性外,还与独立设计师品牌的兴起和时装零售业成本的提高密不可分。

改革开放之初。能够叫出名字的国产时装品牌少之又少。甚至人们对于品牌概念的认知还相当的模糊,大多数的时装是摆在百货公司售卖的,没有什么品牌区分,有的只是男装,女装,童装的差别,专卖店的形式也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左右才开始出现的。当年被喻为潮流指标的“左丹奴”曾经让不少的年轻人为之着迷。进入九十年代初期,一些具有长远投资眼光的企业开始在中国设立专卖店,档次参差不齐。代表品牌包括:LV,GuccI,Esprit等等。国内的企业家们看准了时尚产业即将在中国开花结果。都纷纷把资金投入到创建服装品牌之上。此时的播种在未来的十多年间便获得了不小的回报。许多的企业家看到了这一产业的甜头,纷纷加入到时尚大军。到二十一世纪交界时,中国的国有自主时装品牌已经多如牛毛。这恰恰呈现了“自由经济滥觞的一种现象一一低水平重复浪费的恶性竞争,使得资源被大量浪费……一大堆企业互相竞争,一窝蜂地做某个行业。这就是中国的业态。被称为‘饿狼现象’。这种竞争的最终结果就是大家都无法生存。”我们说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的必然规律。有巅峰就会有衰败,在所有人都争抢同一杯莫的时候,对于明智者来说就到了重新调整战略的时候了。中国的服装零售业正是处于这样的一种情形之下。

独立设计师品牌在中国的兴起

独立设计师品牌是近几年在中国悄然兴起的一个时尚文化产业。从较为知名的设计师到无名小辈,零散分布在全国各地。2006年。当影星高园园身着祁刚为她设计的礼服亮相戛纳影展时。那带有强烈中国风又不失西洋性感的服装倾刻间让西方媒体惊艳不已。此后的多次影展中国的女星们都是身着本国独立设计师的作品亮相国际,他们的手笔越来越自如,挥洒越来越大气。说到独立设计师,无论在欧美还是在中国他们都是为小众服务的群体,从最初的极小众到如今的小众,这个数字还在不断攀高,这与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紧密相连。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把钱花在提升自己个人生活的品质上。基身订制的服装除了合体舒适,更重要的是可以独树一帜,与众不同,这是张扬个性化最好的途径之一。从价位上分析,几年前如果要请独立设计师设计完成一件作品。其价格可说是相当的昂贵。随着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和消费者逐年增多,竞争的压力也使得订制服装的价位更加的亲民,相对大众化的价格同时又给这个行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空间。由此产生了一种良性的商业循环。让消费者与经营者都从中获取利益。可以说中国独立设计师的崛起,为中国的时尚产业注入了新的血液与能量,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购物平台,但正因如此,它的出现也给传统的中国时装零售业带来了不小的威胁,这种威胁会随着这一行业的不断发展而变得越来越大。

时装零售业成本的递增

第6篇

找准定位:满足二三线城市消费需求,为二三线品牌消化库存

唯品会主要销量来自一线城市之外,主要货源渠道是靠与二三线品牌商合作,通过低价拿到过季货源以及尾货,以限时抢购的模式进行快速分销。

唯品会最早定位于奢侈品特卖网站,但受困于此类品牌对价格定位极度敏感等原因,公司发展一直不顺。后来公司开始尝试售卖一些国内二三线品牌服装的库存,销售竟然有了爆发式增长。这些品牌在北京、沪杭、深圳等地的需求并不高,电商竞争也非常激烈,所以唯品会的定位在二三线城市是非常正确的。这一定位也正顺应了近年来我国二三线城市消费升级的趋势,以及服装企业盲目发展后去库存的需要,所以唯品会才能快速增长并实现盈利。

唯品会在一线城市的订单仅仅占到13%左右,而二线省会城市占据了30%,四线城市和县乡都占比超过了20%。用户集中在广东、江苏、四川、浙江、福建一带的二三四线城市,年龄为20-40岁的中高等收入女性,重复购买率超过80%。

根据淘宝网《2012年县域网购发展报告》,目前我国网购市场的特征是三四线地区网购的增长速度、购买次数、人均花费均高于一二线城市。这主要是由于经济增长带来的消费升级需求和网购弥补了三四线地区实体店少、购物不便的缺点。下图是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关于各线城市网络消费额及其与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二三四线城市的购买意愿也强于一线城市。这一强劲的消费需求是长期持续的,支撑唯品会继续发展。

2011年2月年开始,我国纺织服装、服饰业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长在30%左右,处于历史高位。2011年底产成品存货6643亿元。2012年继续去库存,存货同比增长速度由21%降到14%,2012年底产成品存货8309亿元,存货周转天数平均为230天。2013年情况有所好转,存货增长率维持在6%-8%,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电商是去库存最佳的渠道。一是电商依托互联网,货物吞吐能力强,能够快速大批量处理尾货和过季货品;二是像唯品会这样的限时限量特卖模式,不会冲击原来品牌商的线下价格体系。

起初,唯品会采取预付款15%买断供货商尾货,卖不完不退货。随着规模做大,唯品会掌握更多话语权,实现后付费,卖不完可退回去,而且用户成规模后,退货量很小。最终形成良性循环,更多的供应商加入唯品会的阵营。此外,对于一些发家于网购的服装品牌,唯品会在服饰领域的口碑也能帮助其销售。

中国折扣零售市场适合电商发展

上世纪70年代美国国内经济增加值增速较60年代明显放缓,同时由高油价传导的高通胀,侵蚀了美国居民的实际购买力。这时,传统正价渠道压力较大,但逆周期折扣零售渠道往往能够通过准确的客户定位与营销手段来获得消费者的青睐。美国可选消费品百货方面正价渠道被诺德斯特龙、梅西、希尔斯等几家百货垄断,市场占有率高,折扣百货服饰渠道主要有全国连锁的TJX和ROSS公司。

在目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宏观背景下,折扣零售也将迎合新的消费需求,但中国的折扣零售市场将更适合线上电商的发展。

这是因为传统零售行业的基本规律是规模效应,美国的服装折扣市场经历了长期的市场淘汰与整合以后,最终市场被少数连锁巨头垄断。美国最大的折扣零售商TJX最初的品牌T.J.Maxx创立于1976年,主要卖服装,目标客户中等及中上收入阶层的家庭。由于发展成功,在1989年收购了原有母公司及其旗下其他品牌,成为了TJX集团。1990年收购加拿大的折扣服装零售商Winners,后者拥有5家连锁店。1992年在美国设立HomeGoods品牌,提供折扣时尚家居用品。1994年将T.J.Maxx开到了英国和爱尔兰,之后成为欧洲最大的折扣零售商。1995年并购了美国最大的折扣零售商Marshalls,当时Marshalls有496家店,合并后在全国超过1000家店。目前TJX在全球已有3200家店,公司计划长期增加60%,达到5150家店。

TJX将自己的成功因素归结为两点。一是无论经济好坏,时尚品牌商品的折扣零售都有巨大的需求,公司现在通过提升店面体验扩展客户群和提高渗透率;二是精简、快速的存货周转,公司致力于将合适的商品在合适的时间送到合适的店铺。从而不断吸引客流以及获得较高的采购毛利率。

从TJX的历史来看,公司非常注重单店的经营效率,如果折扣零售市场出现新的增长点,公司会积极介入,但如果不能带来更高的效益,则会果断放弃。1995年,TJX卖掉了原母公司旗下专注年轻女性服装的Hit or Miss,1996年为了更专注已有品牌,又卖了另一家公司。1998年设立了定位更低端的A.J.Wright,2010年宣布关店裁员,其中90家店铺转为T.J.Maxx等已经成功的品牌。2003年收购Bob’s Store,后者有31家店,主要在东北地区经营服装和鞋袜,2008年又将其卖出。目前TJX旗下有四个品牌:在美国的Marmaxx和HomeGoods以及TJX Canada和TJX Europe。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单店收入分别为843、874和893万美元。坪效分别为1068、1120和1849美元/平方米。

TJX目前在美国拥有2471家门店,排名第二的ROSS的门店数量为1276家。顾客线下购物已经足够方便,而且已经养成了消费习惯。所以美国的折扣零售是线下为主,线上为辅。反观中国,线下渠道并没有演化出规模化、连锁化的折扣零售渠道。国内各色奥特莱斯数量已达300-400家,但多数各自为战,进货渠道鱼龙混杂。目前国内影响力较大的区域性奥特莱斯主要有北京燕莎奥特莱斯、上海青浦奥特莱斯等,其中青浦奥特莱斯2013年销售额30亿,净利润1.45亿;在中国上游积压库存多通过区域性或全国性批发市场收集并消化,如广州石井、白马服装批发市场。据估算石井市场年折扣销售额在百亿规模,白马市场销售额则数倍于石井市场。

唯品会2013年的销售额已经超过100亿。唯品会依托互联网,已经具有了规模化优势;依托物流团队,能够将货物送到奥特莱斯和批发市场开不到的三四线城市。唯品会已经培养起了这些地区用户的购买习惯,所以我国的折扣零售市场将是电商主导。

2013 年中国服装折扣零售额2365亿,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低于美国1.4%~1.5%水平。2013 年唯品会以市占率4.3%绝对领先,而线下奥特莱斯十强合计占4.7%。

2013财年 TJX的(截止2014年2月1日)收入为274.23亿美元,美国2013年居民商品消费支出146377.24亿美元,TJX占比约0.19%。按折扣零售市场的龙头年销售额大概能占该国零售总额的0.2%估算,我国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4380亿元,0.2%就是468.76亿元,为唯品会2013年销售收入的4.6倍。近年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在10%以上。

两个优势:买手团队和仓储物流

折扣零售市场也吸引了其他电商的加入。凡客、1号店先后进入名品特卖市场,再加上天猫已有的品牌特卖,京东、苏宁也有计划涉足这一领域。最积极的是当当,2013年5月7日,“当当尾品汇”开通,专注做线下中高端品牌的尾货特卖。7月9日,有消息传出唯品会将砸下2.7亿元,以报复性还击“某快速崛起的特卖平台”抢夺市场;时隔一天,品牌商也曝光了当当尾品汇将在7月份备货4个亿进行大规模促销。

面对众多电商的加入,CFO杨东皓回应:“譬如说我们招商的团队非常庞大,经验也丰富,另外我们的仓储物流标准化很高,物流差别也很大,所以流程很复杂的,他们不一定能够学得会,还有客服系统跟他们都不一样。”总结起来,买手团队和仓储物流可以看做是公司抵挡竞争对手的护城河。

供应方面。唯品会有超过1100个品牌的独家销售权。采购团队现有881人,有丰富零售业经历。以瑞丽、昕薇等时尚杂志的编辑以及百货行业的女装买手为主,确保挑选的品牌符合潮流和消费者的欣赏角度。顾客也可以在网站上提建议想要买到的品牌,公司再去检查。每次举办闪购前考虑历史数据、流行趋势、季节和顾客反馈。收集、分析、使用顾客行为交易数据,通过顾客关系管理和智能商务系统,也向品牌商提供部分信息。为了给消费者提供良好的消费体验,唯品会还建立了一个800人的呼叫中心。

仓储物流方面。从仓库到各城市的干线运输,唯品会自建。唯品会的四个仓库分别在广东省、江苏昆山、四川成都、天津。城市间运输,唯品会和当地两个以上有实力的公司签约,实现城市乡村无盲点快速覆盖。2011年开始在上海的自己送。唯品会在闪购模式下,它的仓储属于快进快出的管理方式,它与上游厂商合作,不能售完的产品也会迅速退还给厂商。

当当的物流包括平邮和EMS等,由中国邮政经营,在9个城市有21个物流中心,包括3个前交付中心。物流中心拥有仓库面积共39万平方米。在19个城市有当日送达服务,158个城市次日送达,在766个城镇有退货、换货服务。

天猫的物流是交给第三方的,包括EMS,顺丰、申通、圆通、中通、韵达、宅急送、百世汇通、海航天天。有超过5000多条城市间线路的“次日达”和“1-3日限时达”服务。

京东在2007年开始建设和经营自己的全国性物流基础设施。在34个城市有82个仓库,总面积130万平方米,在460个城市有1453个输送站和209个提货点,配备18005名送货人员,8283名仓库工作人员和4842名客服人员。一半以上都能在下单当日或次日送达,截止2013年底,在31个城市当日送达,在206个城市次日送达。

比较而言,唯品会在供应方面有优势,目前已有7800个品牌,其中1100个独家品牌,买手团队在其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毛利率由不到20%稳步提高至今年一季度的24.9%。相比TJX接近30%的毛利率,还有上升空间。下表是唯品会、TJX、京东和当当网在最近两个财年存货和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的对比,唯品会的存货周转次于京东,应付账款周转天数约为三个月,对上游议价能力较强。京东的存货和账期管理能力最强,当当网由于增加了商品品类,存货和应付账款周转天数都有明显提高。

唯品会的定位还没有遭到其他电商的正面进攻,当当是做中高端品牌的;天猫的“尾货特卖平台”2013年刚开始做;京东主要模仿的是特卖模式,但品类不局限于服装。

唯品会“自建+外包”的物流方式为其节约了不少成本,仓储物流费用率不升反降,2013年为12%。但物流能力还有待增强。杨东皓表示,为了实现增长目标,唯品会计划在未来几年时间里投资2亿美元以开设3个大型新仓库,每个的面积都将为10万平方米左右。

拓展品类是顺应垂直型电商发展趋势

2014年2月14日,唯品会以1.325亿美元收购乐蜂网75%股份。母公司东方风行(Ovation)同意排他性地提供其品牌下的化妆品、服装、护发产品、食品和其他消费品给唯品会和乐蜂网。2014年2月21日,唯品会继续投资对乐蜂网的持股达到80.75%。

为了实现产品多样化,唯品会推出了团购频道,卖家具、卫浴用品等的居家特卖,卖儿童产品的亲子特卖。在乐蜂网上也提供多样的产品和服务,包括品牌化妆品、服装、健康产品、食品和其他消费品。

唯品会收购乐蜂网后,公司CFO杨东皓称,未来公司仍将专注于闪购领域,并坚持服装、鞋包为主要经营品类。去年乐峰网母公司营收有30亿元,其中乐峰网是20亿元,自有品牌是10亿元,乐峰网销售第三方产品一直不赚钱,自有品牌则基本有对半的毛利。2014年一季度乐蜂网贡献营收不足5%。但是740万的活跃用户中有100万是乐蜂网带来的。

唯品会通过收购乐蜂网切入美妆领域,京东从3C类产品拓展至全领域,聚美也开始卖服装。垂直类电商在一个领域做到第一后,往往会开始拓展品类。单一商品的份额提升有限度,电商的导流成本和仓储物流成本又较为昂贵,所以对垂直类电商来说,要充分利用已有资源,拓展品类。新拓展的品类能够提高客单价或购买频率和提供新的增长点。

总结

唯品会是品牌折扣零售商,在中国,折扣零售市场正处于增长快,行业龙头逐渐形成的过程。在线下折扣零售集中度低的情况下,唯品会发挥电商优势,瞄准中国消费增长最快的群体,获得了迅猛的增长。这个行业对唯品会这样的龙头来说还有数倍成长空间。

第7篇

1越南品牌服装生产企业的现状

越南的零售业发展拥有巨大潜力,同时也具备向其他东盟邻国市场辐射的能力.根据国际相关机构2009年的调查数据,在全球最具吸引力的30个零售业投资市场中,越南排名第3,仅次于印度和俄罗斯.但服装零售业的发展吸引了很多国外品牌进驻,使得国内品牌面临很大的挑战.1.1外来品牌入驻情况目前,越南服装市场约有140个国外品牌,占服装市场份额的60%[1].拥有国际高级品牌,如D&G,LouisVuitton,Gucci,Valentino,RobertoCavalli,RenéCaovilla和Milano等;拥有国际中等品牌,如Giordano,Bossini,Esprit和Mango等;拥有亚洲地区品牌,如Lining,Giordano,Bossini,Charles&Keith,Carlorino,Nose和Noir等.国外品牌价格虽然超过大众消费水平,但还是获得消费者的青睐.1.2越南国内服装品牌情况越南品牌服装仅占市场份额的40%.由于对本地市场比较了解,同时店铺分布广泛,越南品牌仍拥有较稳定地位.但在设计和营销管理能力方面还有局限.因此,国外品牌的大量涌入,将带来很大的挑战和困难.图1为越南品牌服装价值情况.图12005—2008年越南服装品牌价值比例图Fig.1Vietnamsclothingbrandsvaluesharesfrom2005—2008表1为越南品牌服装的消费人群.从表1可见,大部分越南品牌服装的消费群体以上班族为主.因为这个群体收入比较稳定,并且工作对着装有一定的要求,重视着装个性和风格,所以对品牌服装有较大的需求.越南零售品牌服装生产企业的主要特点:1)企业资金来源为国内自筹资金、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政府提供的官方发展援助资金(ODA)或外国直接投资(FDI);2)规模不大,品牌定位多为中级线;3)经营产品种类主要为休闲服和工作服;4)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加工成本低;5)管理和技术在不断更新,品牌形象广告促销能力低.少数越南服装企业采用OBM(OwnBrandManufacturer)运营方式(即代工厂经营自有品牌,或者说生产商自行创立产品品牌,生产、销售拥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如ThoitrangViet,VietTien,NhaBe和AnPhuoc等品牌.规模较大的越南服装企业一般都有外资协助,如ThoitrangViet从2008年接受IndochinaCapital公司的ICV基金会的财政援助,从而成为越南全国知名品牌之一;VietTien推出的Manhattan产品系列是美国PerryEllisInterna-tional集团和PerryEllisInternationalEurope公司的转让品牌;而AnPhuoc品牌与法国的PierreCardin品牌名称联系在一起[2].

2越南品牌服装的消费市场

通过统计有关越南品牌服装的相关数据和搜索消费信息,得到越南服装品牌市场的消费特点如下:1)以年轻群体为消费主体越南品牌服装市场消费者以年轻人居多.年轻人的消费特点为:对新鲜、奇异服装的热衷、敏感与尝试,在消费时注重时尚性、潮流化,追求与众不同的个性,对品牌服装相当了解,并有追求欲望.此外,15~29岁人口属于已有收入的年龄阶段,对服装消费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因此,越南品牌服装市场在年轻消费群体中有很大的市场发展潜力.2)农村消费群体有较大的市场潜力由于城市居民拥有较高的收入(见图2),越南各品牌服装主要集中在各大城市,如河内市、胡志明市、海防市、岘港市、牙壮市和芹苴市等6大城市.因此,品牌服装竞争比较激烈.但70%的越南人口居住在农村地区(见图3).随着越南政府的工业化、现代化、都市化改革政策的制定,农村工业区的建设发展较快,如果以适当的商品定位进入,农村消费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3)越南服装消费市场具有地区流行性传播对服装流行作用较大,越南服装流行传播的方式主要包括服装类电视节目、网络、杂志和报纸等.但服装传播方式的数量还较少,内容传达形式也不够有吸引力,而且主要针对大城市的服装市场和年轻消费对象.同时,由于越南领土狭长,每个地区又受到不同风俗习惯和气候变化因素的影响,服装流行趋势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图2越南城市和农村居民平均收入比较Fig.2Urbanandruralmonthlyaverageincomecompare图3越南城市和农村人口比较Fig.3Averageurban-ruralpopulation4)消费者喜欢定制衣服越南的布料市场具有数量众多、规模较大、价格便宜、款式丰富等特点,如河内市的ChoHom和ChoDongXuan,北宁省的NinhHiep,胡志明市的BenThanh和TanDinh等市场.所以,很多越南人更喜欢直接购买布料到缝纫店量身定制衣服.定制服装的另一个原因是国外成衣产品尺寸不适合越南人,成衣款式和成衣产品还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3越南服装的营销渠道

近年来,服装销售渠道呈现日益多样化的趋势,传统的批发、零售等服装销售渠道已扩大到无商店零售,如互联网、电话、商品目录、送货上门等方式.越南服装营销方式主要有实体店、网上购物和其他渠道.

3.1实体店越南零售服装市场营销实体店包括服装专卖店、购物中心、超市、自营服装店和传统服装市场等5种主要渠道.2007—2008年,越南只有200~250个超市、购物中心,但到2010年已经增加到约530个超市、购物中心.主要表现出4个方面的特点:1)服装专卖店或购物中心由服装生产企业或其商开办,选址大多在人气高的大城市中心地区,产品均为国外品牌或国内著名品牌,针对高消费人群.2)服装超市供应的服装虽然款式不赶潮流,质量也一般,但价格比较实惠、货源多,由越南小企业生产或中国进口,并经常以打折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这些品牌主要借助超市的人气来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和业绩,针对中等收入消费对象.3)自营服装店指规模比较小的沿街服装店,大多在人流比较集中的街路旁.店内服装款式丰富、货源更新速度快、价格便宜.自营服装店货源较复杂,大多从中国广州进货,定位对象为年轻消费人群.4)越南传统服装市场还占有很大的优势.传统服装市场集中在农村地区,临近其他商品市场,货源复杂.具有交通方便、价格便宜、规模大、种类丰富等优势.

3.2网上购物根据Cimigo公司2011年4月公布的《越南网民报告:互联网的使用与发展》[3]中指出:越南网上购物发展很快,网上购物者占上网人数比例从2007年的28%增长到2010年的48%;40%的上网者曾经进入在线购物网站,如enbac.com,123.com和5giay.com等购物网站,并通过Vietcom-bank,ACB和Techcombank等网上银行交易.网上购物的消费人群大多为北方人(河内市占58%),年龄在15~34岁.目前,越南网上购物还处于发展初期,购物网站还比较零散、规模较小,电子商务比例较低[4],如图4所示.但其发展潜力较大,消费对象主要为上班族、学生等年轻人群.由于越南社交网站挟着庞大的用户社群效应,以及结付工具简单等优势,为民众运用社交网站提供服务增加了便利.因此,通过社交网进行销售、促销、推广服装产品,将会成为越南服装销售不可缺少的渠道.

3.3其他渠道除了实体店、网上购物以外,越南服装零售市场还有临时服装展会、临时特卖场等销售渠道.由于展会上通常聚集很多品牌和商家,这也是企业达成销售合同,找到合作合伙的好机会.而对消费者来说,价格是敏感点,大众化的品牌可以利用换季降价、节日促销、大型活动期间打折等对品牌服装进行有效的促销.

4销售策略

第8篇

环保组织希望通过对品牌管理向上游延伸的呼吁,找到推进加工企业的环保动力

包括“自然之友”、“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达尔问”、“环友科技”、“南京绿石”在内的5家环保组织于10月8日在北京召开新闻会,《为时尚清污》调研报告。报告中,环保组织把目光投向一直颇受环境污染质疑的纺织印染行业,试图在服装原材料供应商与大型国际品牌、零售商之间建立起对应的关系。

不过,环保组织的目的并不在于做一道“连线题”,而是尝试监督产业链中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另一种方式。

投诉无果

在环保组织调查的共49家品牌和零售商中,有包括H&M、耐克等在内的17家品牌对材料供应商的情况进行了积极的回复,ZARA、优衣库等10家品牌表现一般,另外有玛莎百货(Marks and Spencer)、维多利亚的秘密、阿玛尼等22家品牌毫无回应或敷衍回应。

玛莎百货是英国最大的跨国商业零售集团,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其特有的货品自行设计或与制造商一同设计的生产方式,使玛莎百货与制造商的关系非常密切。而在环保组织的实地调研中,玛莎百货的两家疑似供应商浙江庆丰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和浙江庆茂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庆丰”和“庆茂”)表现不佳。

2012年9月10日和11日,5家环保组织的工作人员与所在地的环保机构展开了杭州萧山区庆丰和绍兴市斗门镇庆茂的实地调研。

参与调研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王晶晶向《新商务周刊》介绍,庆丰厂旁最近的一个小区(居住区)天辰国际离该厂只有一墙之隔,小区修建四五年来,居民们一直受到厂子排放酸气的困扰;而庆茂厂西墙边紧邻着一条河,河的对岸就是村民居住的地方,庆茂有时偷偷把水排入河中。

天辰国际居民说,去年,在无数投诉信的轰炸下,当地环保部门曾经组织庆丰邀请居民代表走进工厂参观整个生产流程,消解他们的疑虑。在那一次沟通后,酸气排放的情况有了很大的好转,可是没过多久,一切又都恢复到了之前的状况,后续的投诉也都不了了之。

根据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的污染地图所收录的监管记录,庆丰在2009年就被萧山政府列为萧山区83家印染化工整治企业之一。

居民芦先生曾在6月18日写了一封投诉信,他说:“自入住小区4年来,该印染厂一直不定期间断排放刺鼻酸气,这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和困扰。再过一个多月,我的宝宝就要出生,作为父亲,我无法容忍我的孩子在这样一个环境下生长。”

在实际的调研中,温州“绿眼睛环保组织”的干事郑元英也观察到,所有的住户都装了空气净化器,“他们不敢开窗。”绍兴公益网的大石说:“庆茂村民反映,佩戴的银首饰许多都会发黑。”

2003年,庆茂建厂,之后村民们就开始了漫长的投诉之路,他们找工厂、找环保部门,但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环保组织的调研刚开始时,村民表现出了极大的不信任,他们见过太多次的“沟通”,对于解决问题已不抱太大的希望。

寻找“龙头”

环保组织坦言,纺织业中存在的排废问题很大,被调研的49家品牌或零售商在产业中占了一些比例,但并非全部。纺织行业包括的范围太大大多,因此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的马军说:“环保组织力量有限,因此一定要找‘龙头’,把作用放在龙头。”

此次行动更像是一次“抛砖引玉”的尝试。

3月22日,环保组织第一次致信玛莎百货,希望就玛莎百货疑似供应商违规情况进行核实,同时呼吁玛莎百货对其供应商环境行为进行管理,没有回应。4月9日,环保组织了《为时尚清污》第一期调研报告。

30日,环保组织收到了玛莎百货的回复:“我们自然会对所有外部机构(类似你们组织)的关于我们供应商的沟通认真对待,并对可能提出的各种关切进行检查核实,所以你们的要求可能会被解决。”

“可能会被解决”——面对这种翻译语言的模棱两可,环保组织并不满意。10月,在第二期调研报告后,玛莎百货向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做出回复,承认庆茂为其主要的供货商,但坦言在收到环保组织的信息前未能了解庆茂的违规行为。玛莎百货希望环保组织再给他们多一些的时间,并承诺会把问题调查清楚。

H&M则得到了马军的点名表扬。他介绍说,H&M在接到他们发出的信件后,主动利用中国污染地图数据库,寻找合作的供应商是否有违规的行为。H&M在接受《新商务周刊》采访时具体介绍说,对于那些有违规记录的供应商,H&M会要求他们在IPE的网站上做出反馈,说明解决违规问题的具体方法,并在内部进行后续追踪。同时,H&M还强烈要求供应商们公开他们的排放数据,目前,已经有几家供应商在IPE的网站上公开了数据。

H&M的积极回应正是环保组织希望引出的“玉”。环保组织希望品牌或零售商能够日常化检查供应商在中国污染地图数据库中的违法记录情况,在与新的供应商签署合同之前,检查污染地图上是否有环境违法记录,鼓励工厂将排放和水效、能效数据公开,并在改正措施完成后,通过第三方审计的方式,确认改正工作完成以获得公众认可。

“服装加工厂”

中国很久以来都扮演着“服装加工厂”的角色。就产业链来讲,从起点的棉纱供应到终端的成衣加工,中国都是世界工厂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世界知名的服装品牌在给中国带来大量订单的同时,也带来了污染。根据《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1)显示,纺织行业在中国40个主要行业的工业排水排名中,总废水排放量位列第三,年排放废水将近25亿吨。

第9篇

3月27~28日,中国百货零售领域的目光再次聚焦,由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主办的第11届中国百货业高峰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召开。

进入2013,随着中国经济进一步转入结构性调整,市场需求和消费结构都将发生新的变化,经营环境和市场因素都将呈现新的特征,一些行业专家断言,中国零售业已进入“微增长”时期,增长方式的转变,必然使谋变、创新、转型、突破成为行业未来一段时间发展的主旋律,而这些在2013年尤显突出。为此,第11届高峰论坛主题确定为“微增长时期的变革与突破”。在此主题下,来自政府部门、专业机构、行业企业的精英人士同聚一堂,展开关于未来发展的全新思考与方法探求,探寻“微增长”时期的变革新路。

论坛年会上,特别邀请到第十一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张志刚就当前中国流通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发展转变发表演讲,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姚景源对十后国民经济的宏观走势进行生动阐述,商务部领导从行业管理部门的角度,解读行业发展政策导向,提出行业发展的指导性意见。中国百货行业年度报告是历届论坛备受关注的一项内容,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会长楚修齐的年度报告中,全面对2012年的行业发展进行梳理,以期为下一步的前行校正轨迹,实现引领。同处全球经济危机尚未消散的阴霾中,中国百货零售业更加需要了解国外同行的应对之策,为此,论坛请来英国RMC零售管理顾问公司资深顾问Joseph Leftwich,他以大量实际案例介绍英国零售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CEO论坛是历届高峰论坛上商场领军人物抒发己见,让与会者品味行业精髓的饕餮盛宴。本届CEO论坛上,围绕“微长时期的变革与创新”这一主题,中国百货领域中龙头企业的领军人物,北京王府井百货集团董事长刘冰、石家庄北人集团总裁,北国股份董事长白珊结合企业发展情况,介绍置身于高竞争、高成本的发展环境下,企业在理念更新、战略调整、扩张策略、营销创新、管理突破及服务提升等方面的探索实践。来自韩国的流通领域投资分析专家,介绍了韩国零售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为中国同行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和视角。本土化妆品牌的优秀代表,珀莱雅品牌总经理裴竹祥珀所介绍的品牌打造成功之道,可以使百货店在企业品牌塑造方面获得借鉴。

本届论坛的热点对话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荆林波主持,北京新燕莎商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傅跃红、青岛利群百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丁琳、天津海信广场总经理李汉语、北京长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清、IBMG国际商业管理集团公司董事长李生等围绕“思变新生――增长转型新思维”这一话题,展开一场充满激情的头脑风暴。

论坛期间举办的三场平行专题研讨会把握行业发展脉动,针对当前行业发展现实问题,分别以“经营模式的转型与突破”、“品牌再造给力新增长”、“微增长时期的精细化零售管理”等议题进行颇具深度的专业性探讨。

随着百货店的扩张发展,对优秀品牌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本届论坛特别增加一场服装家纺品牌与百货商场交流对接会,由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品牌工作室联合举办,王府井百货、大商集团、利群百货、翠微大厦、乐天集团、合肥百大、赛特购物中心、西单商场等近30家大型连锁化百货企业的代表,以及从工信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重点跟踪培育的服装家纺自主品牌企业中选择的40家品牌企业代表,就百货店与品牌的合作关系,品牌的共同培育等进行交流对话,并组织一对一的现场洽谈对接。

为配合商务部第三批全国百货店分等定级工作,论坛还组织参会代表参观考察“全国首批金鼎百货店”代表企业翠微大厦和北京燕莎友谊商城,通过深入走进金鼎企业,领略金鼎风采,创建金鼎品牌。

走过十年路的中国百货业高峰论坛以独到的专业性和绝对的权威性逐步确立了其引领行业发展的重要地位,已成为百货零售企业,品牌生产者以及相关行业机构普遍认可和期待的最具价值的高端交流平台。2013年,站在新的起点上,第11届中国百货业高峰论坛再度出发。

第10篇

然而,随着电子商务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升级、营销手段的不断丰富、交易支付方式越发多样以及物流配送更加及时的情况之下,我国传统的零售业在线下的交易方式、营销手段以及广告方法等方面却鲜有成就,所以要实现零售业有效健康的发展,充分了解电子商务所带来的诸多影响是必须跨越的一步。

一、电子商务对零售业市场环境所造成的影响

(一)电子商务对零售业带来经营环境与产品的影响

电子商务的市场运作模式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随着互联网逐步的普及,对于传统零售业常态的市场环境造成巨大冲击,一方面打破传统零售业地域市场划分的优势,实现了无区域划分的市场竞争环境。例如传统零售产业的经营模式是通过厂家、经销商、批发商到零售实体店铺,再到与消费者产生产品交易来实现各个经营团体的利益实现,而这种方式中同行业之间的竞争手段往往以区域地点划分,所面临市场竞争压力较小;而电子商务的开展形式,是通过厂家或者销售店家直接与消费者产生交易来实现利益转化,缩短产业链条中利益分配最大化的同时,也使得竞争形势从区域转向全网,面向全国的市场,增加了零售业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的产品内容日益丰富也对零售业造成压力,例如早期的电子商务产品仅仅局限在服装、图书、数码产品等方面,对传统零售业冲击有限,尤其是对于消费者日用品以及快消品等冲击并不大,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所发表的《2015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16140亿元,相比2014年上半年的10856亿元,同比增长48.7%。其中包括生活电器、智能产品以及母婴用品等都成为热门零售商品,对传统线下的零售百货商超等造成巨大冲击。

(二)电子商务营销手段的丰富性对零售业带来的挑战

电子商务在页面板块的展示、产品交易形式以及电子商务营销互动的方式上面都有着重大的发展。在2014年以前电子商务的营销手段运用主要通过低价、包邮等简单的营销方式增加流量,而目前电子商务可利用的营销手段已经得到丰富,包括秒杀、大转盘、刮刮奖、代金券以及签到积分兑换等趣味的营销形式均可实现,潜在消费者通过互联网可以快速获取营销信息并方便的参与进来,有效的实现了绑定消费者创造更多消费空间,而传统零售业依旧采用DM宣传单等陈旧的营销方式,难以绑定消费者,逐步的使得顾客从线下消费转向线上消费。例如,美团、大众以及百度糯米等O2O代表的生活服务类电子商务平台便通过消费满减、免费体验等形式积攒大批消费粉丝,据报告显示,截止2015年6月,中国网购用户规模达4.17亿人,而2014年上半年达3.5亿,同比增长19.1%,占领巨大的市场份额。

(三)电子商务的粉丝客户维护对零售业带来的影响

任何形式零售业的经营,都离不开市场客户的开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运用在目前的商业竞争中依旧有道理,而追求粉丝客户的关注与流水是电子商务经营的根本,也是电子商务运用的重要优势。目前,电子商务在客户平台的构建上,往往通过多元化的平台以及丰富的生活推广内容来吸引粉丝的关注,从关注粉丝中培养潜在顾客的转变以及引导顾客粉丝的消费行为。以淘宝网店经营为例,其客户平台的构建不仅仅局限在目前阿里巴巴所提供的淘宝会员、微淘等形式中,还逐步搭建网店的自媒体经营,包括微信公众号、QQ服务号、新浪微博、QQ群等形式,通过自媒体的信息运营内容绑定粉丝对店铺的关注,以便其营销信息的开展,从而彻底的转变粉丝的消费行为。而传统零售业在开展客户的培养中则显得较为单调,其顾客的维护主要通过会员卡、折扣卡以及积分卡等形式来实现,且粉丝参与也并不及时,因而造成传统零售业客户维护的滞后。

二、零售业在电子商务压力下的应对措施

(一)做好品质服务定位是解决电子商务市场环境营销的基础

尽管电子商务在市场区域环境以及产品销售类目方面对我国零售业务造成巨大冲击,然而由于电子商务经营门槛较低,电商服务模式无形化等特点也产生偏高的投诉率。根据检测报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全国电子商务用户涉及电商投诉数量同比2014年上半年增长2.03%。所以传统零售业应当利用其地区优势及可视化的服务质量赢得消费者青睐。例如,做好产品品质的把关,进行商品直观的展示,并为顾客带来可接触到的服务形式,拉近与消费者的关系。

(二)转变顾客维护理念是零售业根据市场发展的必然选择

零售业市场开拓与发展的基础在于对客户的维护,正如司马懿所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在经济运营中亦是如此,得顾客者得市场。在传统的零售业经营理念中,认为仅仅通过品质服务及价格的优势就能够吸引顾客,对于顾客维护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因而在今后的发展中,零售业需要适应顾客的生活习惯,不仅在顾客的产品需求上做出关怀,还需要不断的“迎合”顾客的兴趣,引导顾客的关注点与消费需求,做好顾客的粉丝服务。例如大型连锁的零售企业则可通过自媒体平台的搭建做好营销内容运营,如微信公众号等,而小型的零售店铺也可通过为QQ群等来加强与顾客的交流拉近与顾客之间的关系,最终实现顾客粉丝的绑定。

(三)有效的互联网技术实现传统零售业营销手段的升级

电子商务营销手段的运用是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所实现,然而互联网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福利是开放的,不仅仅是针对电商,因而传统零售业应当转变营销思路,巧妙的借鉴电子商务的营销手段来实现传统线上线下有机的整合。例如,一方面运用开放性的营销技术实现消费者到店的引流,比如HTML5页面技术的宣传效果,同样可实现积分兑换、代金券领取核销方式的实现;另一方面则是入驻电商平台,与电子商务产生良性的合作并借助其营销福利实现消费者的引流作用,如入驻生活服务类平台美团、糯米等网购平台,借助其强大的推广能力实现线下实体零售店铺的曝光赢取利润。

第11篇

“传统的百货业与品牌商采用的是联营模式,品牌在百货公司的商场里设立专柜,产生销售额之后,双方按照合同的约定,按比例分成。”广百股份董秘邓华东表示,长期的联营模式导致百货企业的商品同质化非常严重,加上电商的低价冲击,传统百货业的经营与利润空间均受到挤压。

而发展自营业务已经成为百货企业们寻找新利润、面对新冲击的一项积极尝试。2012年,银泰百货成立自营部,并尝试“买手模式”运营自营品牌;广百股份与香港六福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绕过中间商首次试水珠宝直接业务。

“虽然很多百货公司在提升自营比例,但是,自营模式对资金、企业管理能力的要求比较高,未来五年内,不可能成为百货业的主流业务模式。”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主任郭增利认为,虽然与联营模式相比,自营模式显得更为灵活,更有利可图,但他对百货企业大规模向自营模式转型,持相对保守的态度。

联营模式之困

虽然银泰百货、广百股份等零售企业已经在做自营模式的探索,但联营模式依然在百货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

中信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截至2012年10月份,从收入结构看,国内百货80%~90%的收入来自联营收入。目前百货行业的联营比例高达95%左右。

在上世纪90年代,联营模式支撑着我国百货业渡过了资金难关,有效规避了经营风险。但是,如今联营模式下的中国百货业似乎越来越“穷”。

广百股份在2012年年报的董事会报告中表示,联营模式导致商品同质化,再加上电商低价冲击,传统百货业的经营与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综合多家上市公司的财报,2012年度,王府井百货(600859.SH)的毛利率为17.51%,武汉中商(000785.SZ)的毛利率为12.73%,广百股份的毛利率为16.4%。

有零售行业资深人士表示,租金、人力等成本不断上涨,在联营模式下百货行业的纯利润已经低至5%左右。“而在自营采购模式下,百货零售企业的纯利润可以达到10%以上。”该人士表示,自营模式可以释放出被中间商拿走的利润。

此外,联营模式除了挤压零售企业的利润区间外,也增加了流通环节,进而推高了终端产品的价格。经过层层商环节之后,百货商场里商品的终端价格已经被推高太多。这也是百货商场产品价格偏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特别是在与电商的竞争中,联营模式下的百货公司在产品价格上根本不具优势。而走自营模式,百货公司在价格把控上可以争得更多话语权。

试水自营采购

目前国内的直营模式分为自营采购和自有品牌两种情况。自营采购即“买手制”,由百货公司买手决定采购什么品牌、如何卖;而自有品牌为百货公司根据自己需求创立的品牌,然后委托代工生产。两种情况国内百货企业均有涉及。

广百股份成立铂尚珠宝首饰有限公司,六福品牌产品,同时在部分门店尝试品牌服装或以买手制自营品牌的经营模式。

在2012年度报告中,广百股份表示,2013年,广百股份继续扩大面,提高自营商品在销售中的占比。邓华东则表示,广百一直在积极尝试打破联营分销单一模式,向和买手制转型。

无独有偶,武汉中商也在2012年度报告中表示,要扩大自营,大力发展自有品牌,先试点,再逐步扩大范围。

天虹商场(002419.SZ)方面也称,积极搜寻和引进品牌资源,进一步拓宽品牌,加快已引进品牌的开店业务。有熟悉天虹商场业务的人士表示,其自营业务在逐步增多。

一位零售业资深人士表示,目前行业内自营采购做得比较好的是武汉中商,估计比例达15%左右;王府井百货的自营采购比例约5%。在国内自营采购能做到5%以上比例的不多。“总体来说,百货公司自采自营总体规模还很小。”

今年上半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调查结果显示,样本企业品牌联营、自采自营和柜台租赁三种模式的比例约为89.6:7.1:3.3。

新华百货董秘李宝生表示,目前新华百货的业务模式100%为联营,暂时没有发展自营业务的打算。

自营模式的风险

“自营模式确实有很多好处,比如最直接的体现是可以改善企业的利润率,实现差异化经营,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郭增利认为。

如同硬币的两面,自营模式的高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资金占用比较多,尤其是库存需要巨额周转资金。这可能是百货公司启动自营的首要压力。另外,长期联营模式导致百货企业普遍缺乏专业的买手人才、管理水平积累不够也是比较大的问题。

“自营化比例的扩大有助于商场更好掌握货品资源,避免受制于品牌商和商。但自营模式必须以足够的销售额、利润贡献率为支撑。”零售专家藏文辉认为,走自营模式如果经营不善,将面临重大风险。

从国际零售业发展的趋势看,自有品牌是企业提高毛利率、体现差异化经营、维护客户忠诚度的重要手段,自有品牌在零售业中占比最高的国家是瑞士,占比达到45.4%。

多位零售行业的从业者均认为,自营模式是未来百货业的转型方向之一。

第12篇

无独有偶,全球第二大服装零售商H&M宣布2016财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缩水29.6%;而号称快时尚“一姐”的优衣库也承认受业绩下滑影响,其母公司迅销集团净利润在2016财年上半年更是暴跌55.1%。

从2006年第一家快时尚品牌进入中国以来,就在中国市场上高歌猛进。然而,10年之后,大部分快时尚品牌都陷入了“业绩下滑”的泥沼中。 自毁品牌:从白富美的试衣间到打折大卖场

“传统服装公司设计师会为每一季设计新的款式,我们则不同,设计师们随时都在设计、加工并新产品,只要有新的流行趋势出现,就抓住时尚趋势,再融入自己的设计元素,就能轻松成衣。这样一个成衣周期有多快?在H&M不超过20天。” H&M方面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这些快时尚品牌们吸粉的灵丹妙药就是手握“快宝剑”,每隔几天店里就会上新款;跟那些奢侈品大牌的款式非常相似,可价格却便宜很多;而且门店越开越多,遍布主要商区和社区,凭借低价、快速以及多样化品类火极一时,出现爆炸式发展。

然而, 在轻松分享了零售市场红利之后,随着自身品牌内涵不足和品质魅力的缺乏,在快速变化的互联网商业时代,它们集体迷失了。

零售业专家闵光亚表示,快时尚品牌在用更快的速度去把一些一线大牌的款式模仿后推给消费者,但从速度而言,快时尚并不快,所谓的“快”更像伪命题,毕竟,季节性的服装销售格局是不会变化的,随着全球零售业的低迷,快时尚也丧失了免疫力。

更糟糕的是,快时尚祭出打折清库存的险招,让自己立刻从白领试衣间沦为了大卖场,开始步入恶性循环。

目前,快时尚品牌正在为“无底线打折”行为付出代价。由于全年不间断打折,H&M、GAP在消费者心目中已被打上“随时随地打折”的烙印,品牌的影响力在急速衰退。其中,GAP在2014年竟被福布斯评为“未来10年最可能消失的10个时装品牌”之一,逼得GAP全球总裁Jeff Kirwan不得不站出来发声。 90后更爱网红和小众化产品

快时尚前几年无限风光的主力军是当初初入职场的80后们。

2006年,当号称“时尚、洋气”的Zara进入中国市场后,无论是明星还是普通人都立刻喜欢上了它。

随之,H&M在2007年发力中国市场,2010年GAP也来了,顿时在百货和超市垄断的零售市场掀起巨浪。彼时的年轻主力军80后们真的极少看到这样有大牌设计感、价格又亲民的品牌,而且,产品周转速度非常快,满足了80后们求新求变的心态。但一晃10年,一切都变了。

时尚产业专家周婷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随着内地新兴中产阶层的兴起,将有更多消费者选择出境购物,或购买品质、设计水平更高的服装。即便对于不愿打“飞的”出境购物的消费者,传统一线品牌在内地的降价策略也为他们提供了购买便利。没了时尚感,价格差变小,快时尚品牌的优势自然变得不堪一击。

90后消费者们说得更加直接。“快时尚的衣服款式严重雷同,宁肯选择一些网红和年轻设计师品牌,或许你们80后都没听说过的自创品牌,那样更能吸粉儿。”95后Lulu告诉记者,她们更想要的是个性,而快时尚并不能满足。

在Zara门店做过两年销售的Selina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后台的大数据显示很多老顾客已经30多岁,更年轻的90后和00后显然不再像前辈一样追崇印花、条纹等设计,加上本身面料又不好,就失去了最初争夺市场时的价值。消费者经过这些年的培育,无论眼光还是需求都变了,但品牌依然一成不变。 瞄准二三线城市,在印度开设电子商务网站

在中国一线城市快时尚门店已呈饱和状态,互联网零售对线下实体商业形态形成猛烈冲击,这给快时尚的战略发展带来新的选择难题和应对思考。在这种情况下,快时尚品牌将目光瞄准二三线甚至三四线城市。

据悉,GAP今年将在中国新开门店40家,优衣库今年也将保持在中国开店80家至100家的速度,H&M预计今年将在中国新开60家至80家新店,KM逆市大幅增长,斥资6亿,年内将在中国开设新店300家。这些新开店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

但是,中国市场可能无法充当快时尚的那一根救命稻草。

英敏特亚太地区研究总监Matthew Crabbe认为,GAP进入中国只有短短几年时间,模糊的市场定位还不足以引起中国消费者注意其独特之处。在他看来,GAP只是又一个进入繁忙的中国市场的新品牌,而Zara、H&M、Uniqlo 等早已在中国站稳脚跟,“GAP进入中国的时间太晚,并试图将西方的营销理念运用于中国市场,而不是针对中国市场的特点来制定销售理念。”

最近,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发表的报告预测称,印度奢侈品行业在2013年至2018年之间将增长86%,比中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增速更快。就像在西方市场快时尚也经历了广受欢迎的时期,印度近年来也被证明是对快时尚品牌极具吸引力的新兴市场。 快时尚品牌在用更快的速度把一线大牌的款式模仿后推给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