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编辑出版学专业

编辑出版学专业

时间:2022-11-02 14:11: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编辑出版学专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编辑出版学专业

第1篇

[关键词]数字出版 出版教育 课程体系 数字化演进

[中图分类号]G23[文献标识码]A

数字时代的来临使出版业发生了许多变化。出版业数字化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新要求,进而对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将带来我国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实践新一轮的调整和改革。

目前,数字出版成为出版产业发展的新业态、新趋势。数字出版运用新的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其出版物集多种媒体于一身,由图文、音频、视频、动画等元素构成。这就需要从业人员既能掌握数字出版技术,又懂得设计艺术,既有扎实的出版理论素养,又要具备数字出版实践操作技能。高等院校编辑出版学专业应在“宽口径、厚基础、多技能”的要求下,以“大出版”、“大传播”为目标培养适应新技术新媒体发展和信息时代传播多元化趋势,拥有策划创意、信息处理和分析能力,能够在数字出版领域从事网络出版、创意策划、新媒体出版技术与管理、数字装帧设计、媒体运营、数字版权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1]。课程设置是以培养目标为依据的,因此,数字时代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体系应积极适应出版业现代化、网络化、专业化发展趋势做出相应调整。

一、我国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数字化发展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以及媒介融合不断加强的背景下,当前出版产业发展有两大趋势:一是随着国际化、市场化的发展,出版社的经营管理成为核心;二是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在出版业中的广泛应用,出版业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各个环节对从业人员的信息技能有了更高要求[2]。对此,一些院校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作出了相应调整,以应对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和升级带来的变革(见表1)。

从表1可以大致看出:一是与其他学源背景相比,设在信息管理院系下具有图书情报学学科背景的编辑出版学专业,其课程体系数字化更加明显;二是脱胎于印刷专业的编辑出版学专业,其课程的技术色彩更加浓厚;三是与大陆相比,港台地区更为重视数字出版技能的传授。

武汉大学与南京大学的编辑出版学专业都设在信息管理院系下,因此课程的数字化和信息化转向更为明显。相比较之下,南京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较多沿袭图书情报学专业课程。武汉大学编辑出版学专业则不仅新设了更多有针对性的数字出版课程,如数字出版导论、网络编辑、多媒体应用技术、网页设计和网站建设等,并从2008年开始实行文理兼收的招生政策。2011年,教育部公布年度我国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同意武汉大学新增“数字出版”本科专业。武汉大学自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原有的编辑出版学专业之外独立招收数字出版专业本科生,以适应转型升级后的出版行业对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高级专门出版人才的需求。这标志着我国数字出版高等教育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北京印刷学院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变化并不大,但是它于2008年新增了传播学(数字出版)专业,其课程以数字出版相关的技术、内容加工与传播类课程为主,而以传统编辑出版学课程为辅。大陆其他高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往往只是增开“网络与电子出版”“电子出版技术”等较少量的数字出版课程,似乎尚未形成出版学课程体系数字化。此外,台湾世新大学的出版学具有悠久的历史,现今设在图文传播暨数位出版学系下的数位出版学专业也脱胎于原来的印刷专业,因此其课程设置特点与北京印刷学院非常相似,其中网络信息媒体相关课程与传统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的比例不相上下。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代表性高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在媒介融合以及出版数字化的冲击下,我国编辑出版学专业大多对本科课程设置进行了数字化调整,但是仍需加强和拓展。

二、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数字化演进中的问题及对策

由于我国数字出版教育和培训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高校编辑出版学专业本科课程数字化演进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2篇

编辑出版学教育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至今已30余年,始终存在着学生就业对口难的问题,很多出版企业认为编辑出版专业的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而不愿意聘任,出版产业对编辑出版学学科认同度低,甚至很多人对编辑出版学本科教育提出了质疑。而编辑出版高等教育影响力也逐渐减弱。[1]因此,怎样进行编辑出版学教育改革,使之适应出版业界对出版人才的需求,提高编辑出版学学科的认同度和影响力,是目前困扰编辑出版学教育界的重要问题。

(一)数字出版的繁荣需要大量高素质编辑出版人才。2011年新闻出版总署正式了《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和《数字出版“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数字出版总产值要达到新闻出版总产值25%的奋斗目标。2011年,我国数字出版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全年收入规模达1377.88亿元。数字报纸、电子图书和互联网期刊均保持了高速的增长势头,平均增长幅度超过25%。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相关数据表明,2011年,18-70周岁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AD/MP4/MP5阅读等)的接触率为38.6%,比2010年上升了5.8个百分点。

这表明,数字出版在我国已经初具规模,发展前景广阔。并且随着移动数字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采用数字化阅读方式,未来的数字出版将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一个产业的兴起,离不开人才的培养,而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在发展繁荣的同时,也面临着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化转型中产品形态单一、数字出版核心技术研发相对落后、产品创意创新不足等发展问题。[2]解决这些问题,人才是关键。随着数字出版产业的繁荣,出版业对数字出版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对数字出版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

(二)编辑出版学教育是培养数字出版人才的主力。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仅仅依靠出版业现有人才的转型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数字出版人才问题,还需要高等院校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来培养。

近年来,很多传统出版企业由于数字化转型的需要,逐渐开始招聘编辑出版学专业的毕业生。那些熟练掌握电子书刊编辑技术,能够整合信息进行数字化编辑的毕业生受到出版企业的青睐。由此可见,培养既有较强文字编辑能力,又能够胜任数字出版工作的复合型人才,是编辑出版学教育能够做到的。因此,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是编辑出版学教育发展的机遇。编辑出版学教育应该积极根据出版业的需要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数字出版人才培养模式,这有助于编辑出版学专业摆脱学生就业不对口的困境,并促进编辑出版学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编辑出版学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培养目标从传统书刊编辑向数字编辑转变。由于我国很多编辑出版学专业最初是挂靠中文专业进行招生,是以培养传统的书刊编辑为目标,注重学生的文字功底和文字编辑能力。而从近年来编辑出版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来看,大部分都到网络媒体担任编辑,到传统出版业从事编辑工作的占少数。

顺应市场需求的转变,高等院校在编辑出版学专业增设了新媒体课程,但是要把培养目标从以传统书刊编辑为主,转变为培养适应传统纸媒与数字出版编辑的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以适应数字出版的要求,仅在课程设置上微调是不够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实现培养目标的全面转变,围绕培养数字出版人才的目标进行课程设置改革和教学模式的构建。

(二)课程设置上要发挥优势,整合新媒体。目前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核心技术研发不足、数字产品创新创意不够,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高素质的数字出版人才。

因此编辑出版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要加大新媒体课程的设置,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新媒体编辑技术。相比传统出版业如图书等较为复杂的制作工艺,电子书刊的制作软件对于学生来说更便于学习和实践,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空间,这是新媒体的优势。同时,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软件更新快,技术操作越来越简单,使得更多人能够掌握这些技术,因此在数字出版人才未来的竞争中,技术竞争只是低层次的竞争,核心竞争力在于数字出版产品的创新和创意。而创新和创意能力,仅靠学习新媒体技术是远远不够的。

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的区别在于传播方式的不同,它们之间还是有很多共同之处的,因此,编辑出版学教育向数字出版转变,并不是要完全放弃编辑出版学教育30多年形成的优势,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应保持编辑出版学教育的优良传统和优势,淘汰一些不适合社会需求、落后于时代的课程,增加能够反映新媒体、新技术的课程,同时要保留编辑出版学学科的核心课程,保持编辑出版学学科的特色,在此基础上整合新媒体课程。避免出现顾此失彼,只重视新媒体而忽视编辑出版学学科的基础教育。

在课程设置上仍要坚持通识教育,要求学生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文字运用能力,这是创新和创意的基础与源泉。同时,这些人才要在深刻理解并掌握传统出版流程的基础上,学习新媒体的编辑,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目前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需要。这需要新媒体课程和传统书刊编辑课程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将传统编辑出版的优势和数字出版编辑技术更好地结合在一起。

(三)提高教师素质,改革教学方式方法。数字出版是一个新生事物,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的改革能否成功,教师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数字出版的发展,技术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而数字技术发展速度很快,尤其是软硬件的更新。如何传授给学生不落后于时代的新媒体编辑技术,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这要求教师有很强的学习能力,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同时要具备使用各种社交媒体的能力,便于了解行业动态,利用各种方式和学生交流沟通。

数字出版技术的掌握,除课堂上的理论学习外,还需要学生做大量的练习和实训。因此教师要减少课堂教学时间,将学生组成实践小组,大量时间用于数字出版物的策划、编辑、制作,使学生能够从海量信息中选择、加工,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这需要教师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媒介进行教学,除了课堂教学外,课下大量的时间要用在指导学生进行作品的创意和制作,这对教师的指导水平、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高等院校要通过多种方式聘请业内人士给学生授课。同时,要创造条件,给教师提供一些数字出版的工作体验机会,提高师资水平,这是保证教学改革成功的重要一环。

(四)实践教学要突出媒介融合,利用网络平台培养数字出版的综合能力。传统的编辑出版学教育,按照媒介的不同开设课程,如期刊编辑学、图书编辑学、网络编辑学等,这些课程都需要学生进行专业实践。为了适应数字出版多媒介融合的特点,有必要对这些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整合,打破媒介和课程之间的界限,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实现课外在线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数字出版知识掌握的程度、实践操作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熟练掌握电子书刊的多媒体编辑技术。学生的专业实践顺应媒介融合的趋势,有利于学生树立全媒体的概念,提高其综合运用多种媒介的能力,培养其数字出版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如河南大学编辑出版学本科生在学习图书编辑学课程时,要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制作模拟图书,因为纸质图书成本较高,以往这些图书仅限内部交流。而数字出版成本低、平台多,很多网站提供E-book制作软件,因此现在可以要求学生在制作纸质图书的同时,动手将纸质图书的内容数字化,制作成电子书。同时指导学生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络进行图书的策划、营销等,借助各种数字工具和信息资源创设与主题相关的“情境”,并针对不同学生实现个性化的教学辅导。构建网络课堂进行辅助实验教学,通过多种社交媒体和学生在线交流等,打破不同课程媒介之间的界限,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种媒介的能力,体现出媒介融合的特色。

编辑出版学专业要响应我国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业的号召,以此为契机,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文化艺术基本素养,掌握数字出版编辑加工基本技术,具备数字媒体编辑出版传播技能,了解数字出版产业运作规律的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满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对数字出版人才的需求,这将是编辑出版学教育改革的目标。

(本文为河南大学2012年教学改革项目“数字出版环境下编辑出版学教学改革研究”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建伟.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现状与发展[J].中国出版,2013(3).

[2]孙寿山.数字出版产业的新业绩、新挑战、新举措[J].现代出版,2012(5).

第3篇

关键词 媒介融合 跨媒介传播 编辑出版学教育

进入21 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科技的进步以及市场竞争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媒介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跨媒介传播成为未来媒介发展的主要方向。然而,在新的媒介环境下,传统的编辑出版学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学科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从目前的社会需求情况来看,各类编辑人员尤其是新媒体编辑人员仍缺口巨大。有专家预测,在未来3-5年中国的新媒体编辑人员的缺口在60-80万人之间。可见,高水平、高素质的复合型编辑人才仍是未来业界所急需的专门人才。

一、融媒时代的编辑出版人才需求

1、全面的信息整合能力

全面的信息整合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准的信息鉴别、筛选能力。信息爆炸时代,一方面是信息浩如烟海,令人眼花缭乱、难以精准捕捉;另一方面却是虚假信息、低俗信息泛滥,污染了信息生态环境,干扰了受众的有效信息获取。面对这种局面,编辑人员必须既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能够快速识别虚假信息,又要“独具慧眼”,能在信息的海洋中挑选出最有价值、最为受众所需的信息内容。二是高质的信息分析、整合能力。不同媒介来源的信息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编辑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要依据自己媒介的需要和特点进行有效地分析与整合,使其有机统一、互为补充、相得益彰,适应媒介所需。

2、精湛的技术操作能力

媒介的融合必然带来出版流程各环节具体工作的变革,网络的普及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编辑出版从业人员的技术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要求其能够胜任多媒体资料的加工整理、多媒体格式之间的相互转换、多媒体编辑软件的使用等工作。融媒时代的编辑业务操作大多是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的,因此,编辑出版人员必须具备此类技术能力,包括信息检索、计算机操作、多媒体格式转换等。具体来说,相应的排版软件、版面设计软件、基础编程语言、网页制作软件、多媒体技术、交互式网站技术、自运行光盘技术等都是现代编辑必须掌握的看家本领。

3、高效的跨媒介传播能力

媒介融合时代,媒介内容产品的输出平台多样,纸媒、电子媒介、网络媒介无所不包;传播方式也五花八门,文字、图像、音视频、多媒体应有尽有。因此,作为编辑人员只熟悉单一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显然是不够的,还要具备良好的跨媒介传播能力,能够针对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选用合适的内容产品,甚至能够熟练掌握不同媒介之间内容和技术层面的相互转化。媒介融合时代,任何只依靠单一媒介运作的内容产品,其盈利的机会都远远小于能够进行多媒体运作的产品。因此,各文化产品纷纷进军多媒体领域。2008 年12 月,《非诚勿扰》以传统纸质、互联网、手持阅读器、手机和电影5 种方式同步出版和放映,取得了巨大成功。2010 年,经由电影《孔子》剧本改编的小说,纸质图书由中华书局首发,数字图书则由中文在线、中国移动阅读基地、汉王公司同步发行,同样受到了广泛欢迎。以上案例说明,融媒时代编辑出版人员的跨媒介策划能力尤为重要,在产品策划之初,就要根据受众需求、媒介特点、传播效果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进行有效地调整与控制。

4、良好的社交公关能力

媒介融合条件下,出版业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广泛和深入,任何一个出版项目的成功运作,都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的支持。编辑出版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社交公关能力,掌握丰富的内容和人际资源,才能为出版项目的顺利运作创造有益的社会环境,为出版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良好的社交公关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相关的社会资源保持密切的联系和广泛的互动。比如合适的作者、各领域的专家学者、相关文化、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等,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找到合适的作者和出版内容资源,顺利进行出版项目的运作。二是能够按照出版要求及时准确地找到最佳的社会合作单位,顺利开展合作,包括印刷单位、物流运输单位、产品承运单位、产品经销商等。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合适的时间找到最合适的合作伙伴,推出最合适的作品,从而取得最好的社会收益。

二、融媒时代我国编辑出版教育面临的问题

1、培养目标——定位不明、视野落后

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田胜立在数字化传媒时代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暨专业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专题讲话中指出:“目前的编辑出版专业学科定位、专业特点、培养目标都不清晰”。虽然教育部对编辑出版专业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要求,但就目前各高校的情况来看,由于受到学校资源、办学规模、教育经费以及师资等诸多限制,大部分高校的编辑出版专业仍然定位不够明晰,视野也较为落后。很多高校仍以培养传统的编辑和发行人员为主,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节。有的高校虽然在自己的培养目标里提出要培养数字出版人才,也开设了一些数字出版类的课程,但由于师资、经费、实验、实习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仍然是有名而无实。可以说,融媒时代,传统的编辑出版学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2012 年修订的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上在新闻传播一级学科下面增设了两个特色专业: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出版,可以说这两个专业的增设适应了当前的数字环境和媒介融合趋势,是非常必要的。随后,武汉大学等5 所高校率先正式开办了数字出版专业并开始招生。依托悠久的办学历史、丰富的办学经验以及雄厚的师资力量等优势,武汉大学数字出版专业的成功开设可以说是走在了全国高校的前列,也为其他高校的编辑出版学建设指明了方向。

2、培养模式——重“长”轻“短”、不够灵活

我国高校的编辑出版专业大都实行4年制的专业教育,即从一入学便开设很多编辑出版学的专业课程。从课程设置来看“大”而“全”;从教学效果来看却是“杂”而“不精”。不仅如此,由于专业课程所占的比例太大,导致大部分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深入了解自己更为感兴趣的内容。从学制情况来看,我国目前仍以长期教育为主,短期培训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匮乏。我国的人才培养较为注重系统性与理论性,为学员提供的多是本科、硕士,甚至博士层面的学历教育,而这些长期教育往往不能更好地满足出版从业人员特别是一些出版界的新人在短期内有针对性的强化学习。笔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借鉴一下日本的经验。日本出版界的从业人员大多只有短期出版职业培训经历,而非专业科班出身,学习的机构也多为两年制的短期大学甚至数月的短期培训班。短期培训往往针对某一具体主题的知识或技能展开,具有极强的技术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此类学校或培训机构开设的课程非常具体、明确,定位于实务性和可操作性,能够使学员迅速掌握操作技能并上岗展开工作。

3、课程设置——“理”多“术”少、实践不足

与国外相比,我国编辑出版专业的实践教学仍处在起步阶段。在我国,绝大多数课程都是在课堂上由教师讲授完成的,基础理论课程所占的比重过多,而国外则正好相反,如英国的牛津布鲁克斯大学经常组织各种研讨班和专题讨论会,还经常安排学生实地考察一线如印刷厂、出版社、零售书商等机构,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理”多“术”少、实践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师资限制。目前绝大多数从事编辑出版教育的教师仍然是来自各大高校的硕、博士毕业生,鲜有真正从事过编辑出版工作的,因此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和技能;二是实验条件限制。设施齐全的实验室、种类丰富的专业软件是保证实验类课程顺利开展的基础。而目前各高校由于经费等条件的制约,想开办起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编辑出版实验室还存在一定难度;三是实习条件限制。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身体力行的实习工作,纵观目前各高校的实习情况,绝大多数本科生的实习都集中在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时间多为一到两个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对出版业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是很难的,因此实习的学生大多只能从事一些稿件修改之类的初级工作,对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是很不利的。除此之外,实习基地建设不足也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4、师资队伍——来源单一、经验欠缺

我国多数高校的编辑出版专业脱胎于文、史院系,专业教师很多是此类专业转行过来的,往往缺乏一线工作经验,应用技能极其欠缺。此外,我国高校在引进教师时由于受学历、职称等因素限制,大多是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高材生,这些人虽然有着比较全面系统的理论基础,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在教学中往往更为注重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却很难将实践跟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与此同时,业界的从业人员虽然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由于大部分没有高学历、高职称而又被排除在高校的门槛之外,难以引进。另外,由于受经费等条件制约,目前高校还无法让更多的编辑出版专业的教师到其他高校或是出版单位深造和锻炼,于是就出现了课程讲授时重理论而轻实践,甚至很多实践类课程无法开设的尴尬局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借鉴一下欧美发达国家的做法。以美国为例,美国各高校聘请的教师绝大多数是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业内资深编辑。在课程建设上也多以实践类的课程为主,一些高校经常组织学生到出版公司、印刷厂、书店、互联网络公司等出版部门考察甚至现场授课,进行直观教学。美国的大部分高校都有一个专业委员会,委员由出版界德高望重的资深编辑、高层领导、著名作家等组成,定期为学生的就业和专业发展提供咨询和指导。

媒介融合趋势下,编辑出版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无论是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还是教育方法都应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式的要求,遵从媒介融合的大趋势,找到一条真正适合媒介融合趋势的编辑出版学教育发展路径,培养出高素质、复合型的优秀编辑出版人才。

第4篇

关键词:创新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能力 编辑出版专业

一次又一次的“传播革命”与它引起的“信息爆炸”,无情地变革着人类的编辑活动。编辑活动也在遵循着信息传播理论发展自己、变革自己。编辑技术需要创新,编辑方法需要创新,编辑观念更要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现编辑革命的前提和基础,这就要求在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校编辑出版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出版专业师资队伍不完善。当前,各高校编辑出版专业教师严重缺乏,有高学历的出版教师没有实践经验,许多教师没有在出版和新闻单位工作过,许多教师讲授图书营销学却没有策划营销过一本书。教师由于缺乏实际出版工作的经验,因此授课时不能站在现代信息技术及国际化出版经营管理的角度进行考虑。对现代数字印刷技术、国内外现代出版传媒集团的运作方式、经营理念又不甚了解,因此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书本上20世纪90年代的陈旧知识。因此,专业师资缺乏是造成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出版专业课程设置缺少专业依托。当前,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主要包括编辑出版学基础理论知识、出版业务流程基本知识、各类排版技术、新闻学、中文等,各学校出版专业普遍没有学科专业知识,通亦不通,专也不专,学生没有学科专业知识和素养,很难做好编辑出版工作。

课程设置缺乏体系。编辑出版学各门课程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而现行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缺乏长远规划,缺少系统性,课程数量多、种类杂、内容重复。有时又相互脱节,缺乏有机联系,课程体系不够科学和严谨。

出版理论与出版实践相脱节。现行编辑出版专业在教学中偏重理论灌输,轻视实践练习。在课程设置上,编辑出版专业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课程时间长,实践时间短,不能自觉运用出版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学校安排的几课时或十几课时见习和实习,不能达到实践教学预期的目的。

编辑出版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以理论课程为基础,大量增加实践课程,全面培养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大幅度增加学生见习、实习的学时学分。精讲理论课程,增加实践教学和案例教学,在实践中理解理论。在实践中领悟和完善理论。从编辑、出版、印刷、发行等多角度选取典型案例,师生共同解析、共同研讨,切实地培养学生分析编辑出版现象、解决编辑出版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要积极与出版单位建立联系、建立实习基地,通过安排大量的社会实践课程,让学生了解出版现状,发现问题,增强编辑出版技能,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平台,让学生了解社会,为学生就业创造更好的条件。

以基础理论课程为脊柱,加强特色课程的设置,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特色专才。让学生在两年或三年内得到更为广泛的语言文学基础知识、新闻采写基础知识、各种出版物编辑发行基础知识,这些仅是高校编辑出版教育的通识教育内容。而出版的特色教育才是专长教育,因此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办出自己的特色,这样才能满足出版界对人才的多种需求。以吉林师范大学出版教育为例,以编辑古籍书刊为特色是适应文化发展的一个方向。在当今社会,国学书籍和一批以古籍文化为内容的期刊深受一大批人士欢迎,如何加强道德修养重建社会道德秩序、如何开启人生智慧构建火生的精神家园等话题,都是人们在21世纪精神家园的焦点话题,如何将古代文化分层次分角度重构展现、如何拓展发行古籍渠道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以传统出版课程为基础,增加数字出版课程,培养适应出版产业发展的数字出版人才。传媒产业格局因为网络媒体的冲击发生了巨变,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如日东升。这一趋势给编辑出版专业的教育带来了空前的挑战和机遇,传媒业中需要大量的复合型网络编辑人才,他们既要具备丰厚的人文社科知识背景,又要懂得现代传播技术。因此。我们要以传统出版课程为基础,增加数字出版课程,丰富办学内容,提高办学要求,培养适应出版产业发展的数字出版人才。

构建编辑出版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途径

编辑出版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上,主要是培养采编校策划实践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级专门人才,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转变教育观念,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传统教育重视理论轻视实践,重视一元化教学而忽视个性人才的培养,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缺乏创新与活力。各高校应该鼓励出版专业教师到出版社和期刊社一线实践,提高自身的编校实践能力,同时设置创新实践学分,为学生拓展实践空间,使受教育者学会思维、学会发现、学会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施创新教育。

改革教学评价制度。高校要彻底改变以考试为中心、以死记硬背为基础的教学制度,打破“重期末,轻平时”的考试方式,要努力做到考试方法多样化、考试内容多样化、考试方式灵活化。考试方法可采用笔试、开卷和实践能力考查等,特别是要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策划能力、排版设计实践创新成果等进行全面考核,改变以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评价学生质量的认知观:考试内容除了知识记忆性和技能技巧性的内容外,还应包括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的非教师讲授和非课本内容的拓展知识,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开放性个性和创新意识精神的形成。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持续过程,能力和知识评价活动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的平时实践创新分数比例应该增加,要重视学生的图书策划、报纸的制作和期刊的制作每一项实践,对教学实践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

在实践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训练学生的创新思惟,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多种思维结合的成果。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就要从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到聚合思维的结合中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多动手、多参与、多操作,鼓励学生图书策划、报纸版面安排和期刊的栏目设置与众不同、标新立异;鼓励学生勇于异想天开。敢于创造突破。各学科教师应带领学生分组实践:出版物的策划、编辑和发行等一系列环节都在可能实施操作的前提下实践。最后以竞赛的形式展出优秀成果。每个学期的模拟训练都应在教师――出版社(报社、期刊社)――学院――学校-(教务处)的配合下完成,让学生的大量实践更加切合实际。让实践训练不流于形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模拟实践成果、有更多的创新实践机会,最终形成更加、完备的综合实践能力。

第5篇

儒与商的结合

编辑概论老师吴平教授在给我们上第一课时,就道出了编辑出版专业的精髓:“看得懂书里的内容,证明你是一个读书人;懂得书籍的发展与历史,证明你是一个懂书的人,而能够看见书籍的未来,你才是一个编辑出版人。”对于书本的喜好我们不仅仅要停留在博闻强识的基础上,我们更应该站在图书发展未来的角度去看待一本本与我们为伴的书籍。

在平日的学习中,图书出版概论、编辑实务、图书发展史、中国出版编辑史等等课程都在给我们讲“书”论“书”,这或许没有文学院老师在课堂上“风花雪月”“闲庭漫步”的诉说来得轻松愉悦,但是在编辑出版专业学习中,大至文学巨著,小至出版刊物,这些书籍并不只是几张轻薄纸片的叠加,而是文化信息的汇集;编辑出版人则是当代的“传道士”,把握在我们手里的是书籍、是文化,对于自身的文化修养的提升就自然成为一切学习的基础与前提。

编辑出版顾名思义,编辑与出版相辅相成。所以关于图书出版发行方面的学习是我们学习的关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市场营销的4P、4R理论等商学院的课程也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内容,以至于我们还常被其他专业的同学笑称是“文化水平最高的市场强盗”。如今的图书营销更是场“头脑风暴”的较量。近期特立独行的韩寒借“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论调,卖书赠金,了一番波澜不惊的图书市场。限量版的《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定价高达998元,为什么这么贵?只因书中真的附赠了一条10克的纯金,其市价有3000元!此种新鲜独特的营销手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确是抢占了不少风头。在当今文化引领生活格调的时代,一个新的理念意味着一阵新的时尚潮流抑或一个新的盈利点,从市场调研、选题出炉、策划营销,每一个环节必须步步为营。图书的火爆证明了其创新的营销手段是成功的,在网络信息大行其道的时代,图书市场或许也需要类似的“调味剂”刺激一下出版商的神经。

不过,编辑出版工作者,到底是文化人、公关人还是商人?前阵子很火的养生书《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在全国都掀起了“绿豆养生”的热潮,甚至各地绿豆还因此一度价涨如飞。可随后不久作者张悟本就被查出学历造假,之后相关单位也陆续站出来否定了其书中养生观点,张悟本事件无疑给编辑出版者们敲响了警钟。作为编辑、出版工作者,我们应该是文化市场的把关人――卖出去的书可以退回去,而不负责任的偏方吃出来的病还能吃回去吗?故而在接受各类型的作者来稿的时候,我们不但要有坚实的编辑技能、深厚的文化功底、敏锐的市场眼光,还必须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做好文化把关的角色。

懂文化又懂市场的出版者

要了解市场的文化需求,做好图书发行策划,就要走进市场。从大一开始,我们就开始跟着导师开展不同类型的市场调研,图书批发市场、书店是我们调查的主要场所,而批发商、经销商、出版商则是我们调查的主要对象。易中天的《品三国》在中国红透半边天时,我们也趁势研究。当时在课堂上几乎从编辑课程到营销课程,都对此书做了里三层外三层的解构,发现《品三国》的风靡最关键的是得益于电视媒体与图书媒介二者相辅相成的宣传,传统图书的营销手段多以渠道开发为主,图书广告的宣传主要设在书店,极少覆盖其他广告媒体,百家讲坛虽或只字未提《品三国》,但易中天个人魅力及百家讲坛的声名在外,无疑已为《品三国》做出最好的媒体宣传。这也说明了图书营销的方式仍可待发展,谁能创新求变,谁就能够把住市场的脉搏。

要体会做一个真正的编辑最好的实践便是自己构思策划、组稿、装订一本“书”了。大二的编辑理论课程我们要分小组“出版”一本书。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使用专用编书软件,而且对于纸张的选择与开本的设计必须兼顾实用与经济,内容的编排与色彩图像的应用也必须“图文合一”,最终还必须通过“校园营销”的“市场”化考验,当时我们可是真正过了一把“出书”瘾。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们当时也是天马行空地设计着班刊的每个环节。令我们颇为得意的是,对于扉页(即书籍封面或衬页之后、正文之前的一页,如图3)我们跳过了呆板的留白设计,选择将班级全体同学的“大头贴”拼凑成一张“脸谱”,让每个同学最灿烂开心的瞬间都停留在班刊上。而封面则简洁地摆上“我们”二字,只竖排在靠近外切口(即图书页面可翻阅的边缘部分,如图4)的地方,这象征小组成员的五个彩色手掌印,寓意鲜明。

出版装帧印刷的选择是最令我们头痛的。人靠衣装马靠鞍,什么样的包装最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同时又符合图书的性质,能够将图书中的元素最好地表现出来呢?考虑到内容的多以诗歌和散文为主,字数不多而图片较多,我们便参考了画册的装订方式,采用骑马钉,即将各书页叠加后直接在版心装订铁丝的装订方式(如图2)。此种装订方式简便,而且这样也可避免因版心(即图书页面中主要内容所在的区域,如图4)被部分装订而影响内文图片的观看效果。为使内文图片呈现效果更好,我们还决定下重本通体采用价格颇高的铜版纸,只因我们坚持求精不求多的理念。

从主题策划、版面设计到组稿写稿,我们希望能用最简洁有力的文字与最青春生动的画面记录陪伴我们一路走来的同学挚友,尽管这本小小的班刊没有任何的发行量,仅仅是老师布置的一次作业,但是做着“编辑梦”的我们,不想错过任何一次将自己的理念和想法付诸实践的机会。我们会为了封面的标题绞尽脑汁,也会为了文章的取舍与同伴争论不休。记得当时由于对飞腾编辑软件还不熟悉,在排版的过程中总是遇到各种问题,有时仅是为了将图片和文字设置成合理的比例,都需要花上我们一晚上的时间,一不留神,甚至错删一大段文字还没发现。面对各种难题,即使争论得面红耳赤,大家都从未想过放弃,因为在我们脑海浮现过无数次的班刊成品还没问世,我们怎忍心半途而废?此时的我们已跳出了学生的角色,制作这本班刊的是一位位专业的“准编辑”,所以班刊的每个细节我们都会严格把关,否则出来的成品将是粗制滥造的次品。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苦心经营,人生中首本自编自订成形的“书”便诞生了。那种华丽丽的荣誉感,真有一瞬间成为成功人士的错觉!这虽是一本制作不够成熟的班刊,但是我们能从这次实践中感受到编辑出版人是需要一份执著与信念看待每一本图书的,因为只有如此坚持着自己的编辑梦,才能编辑出让读者满意认可的刊物。

作为现代市场的文化产业的“把关人”,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人不仅要求文化底蕴深厚,博学多才,而且还要有一个精明的经商头脑。能做好一本书,又能将之成功地卖出去,这种“编辑家”、“出版家”、“营销家”的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才是众单位抢着要的“香饽饽”。

报社、出版社和杂志社是编辑出版学专业毕业学生的首选,编辑与出版各分天下,记者、编辑、编务、策划等工作内容自然是愿意从事编辑类的同学需要考虑的工作内容,而营销、发行等则是希望在出版行业大显身手的同学需要面对的工作。由于编辑工作是一本图书或一份报刊的内容总监,大部分出版机构对于编辑工作经验的积累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刚毕业的学生能够直接从事编辑工作的人不在多数,你大多会从基础性的工作做起,如到出版社从事图书编辑的同学可能需要先做一段时间的校对,而报刊编辑则可能需要从记者做起,这对于同学来说是考验也是积累。不过随着网络文化的不断发展繁荣,编辑出版一词除了与传统出版机构挂钩,到网络出版公司从事网络编辑工作也成为众多毕业生的“挚爱”,网络编辑工作是数字化信息时代的产物,网络信息的及时性与广泛性就要求网络编辑必须具备较快信息反应速度与良好的信息判断能力,网络编辑可以说是当下编辑行业的新生力量。

无论所学课程的偏向如何,当代“儒商”始终对编辑出版人做出的最恰当的注解。既需通晓古今,成为“儒”,也要精明干练,做个“商”,二者相成,方可称之为“儒商”。

开设院校小解析:

学校名称 专业名称 专业特色

武汉大学 编辑出版学 全国设置编辑出版专业最早的高校,以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类著称,注重培养学生的营销能力、实践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管理能力

第6篇

关键词: 编辑出版专业 项目教学法 应用

一、编辑出版专业的特点及应用项目教学法的必要性

编辑出版专业是一门对理论与技能都要求较高的一个专业,主要用于报纸、图书及网络等多种媒介的传播。该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文学素养,熟练掌握现代出版学等理论知识和方正飞腾、Photoshop等软件的操作方法,能够运用方正飞腾、Photoshop等软件进行文字与图像素材的编辑,如利用方正飞腾对图书内容进行排版,如利用Photoshop对图书封面与插页进行设计等。学生通过相关理论知识和相关软件的学习,最终能够独立完成报纸编辑出版,图书编辑出版,以及网络编辑出版等工作。而当下电子与网络出版课程成为编辑出版专业为适应当前数字出版大趋势的课程,因此实施项目教学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教学模式,其主线是项目,其主导是教师,其主体是学生,其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的过程。项目教学法鼓励学生在合作的形式下去相对独立地完成项目,在实施项目时,制订方案,实施项目,以及评价等都由学生全程掌握。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中心地位,认为学生有丰富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教师不需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只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与鼓励。项目教学过程不仅是学生发挥其所学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更是学生提高操作能力的过程,在该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反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多方面都能得到有效提高。

二、项目教学法在编辑出版专业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编辑出版专业作为应用性极强的课程,一直是提倡进行实际实践,而项目教学法作为实践性极强的教学方法之一,在编辑出版专业教学中有很强的借鉴和应用意义。下面笔者就如何在编辑出版专业教学中具体应用项目教学法进行剖析。

项目教学方法如果想要有效地实施在数字出版教学中,首先要进行确立项目,简言之,立项。编辑出版的立项要求以编辑出版的实际教学内容为依据,以教学中能够接触到的实际对象为素材,结合本专业的学生特点和实际情况紧扣主题,既要包括编辑出版的基本知识点,又要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还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项目。在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上来看,所立之项应该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不宜要求过高,也不能要求过低。一般来说,教学中的项目的确立会比较小,有利于学生单独或者结成规模较小的小组完成,这样既可以树立学生在编辑出版方面实际操作的信心,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编辑出版教学中,较为常见的电子与网络出版课程教学项目就是进行电子日历的制作。通过实际情况可以发现,对于一般本科学生,这个项目是比较适合学生单独操作的,学生选择的素材可以来源于生活,也可以来自于其他媒体。以自己生活中的素材制作电子日历,使学生看到了实际的成果,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而教师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需要注意的方面,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方法,并且进行作品点评,给学生制定项目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

(二)讨论项目内容,制订编辑出版的项目计划。

合理的项目计划是项目教学成功的关键。按照“制作电子日历”项目的任务要求,需要根据学生收集的素材,由学生独立或者由二至三人的项目小组共同制订该项目任务的计划、确定工作程序,然后教师给予指导并认可。在现代编辑出版专业教学中,电子与网络出版课程是一个重要课程,作为数字出版方向的引领课程,进行一个完善的项目教学计划颇有必要。在学生进行该项目实践之前,教师以就方正飞腾软件的操作进行讲解,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使用技能。因此,在制订计划时,教师要告知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详细的讨论,以减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一些问题出现的可能性。由于电子日历的制作的一些问题不单单呈现在技术层面上,也出现在一些审美习惯和艺术水平上,所以教师在指导计划制订时,需要进行特别指导。

(三)实施并实现项目计划。

这一阶段是项目教学法的实质性阶段,也是最为关键的阶段。教师作为项目指导者需要掌握学生的项目实施的步骤和相关的材料,通常,在项目实施前,教师还必须对学生进行引导,把握项目方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还要对学生参与情况进行掌握,争取每一个学生都参与进来,避免挂名的情况出现。此外,项目实施过程中难免会有新的问题和困难出现,这时候就需要教师进行指导,避免项目实施中断。在这一阶段,若是以项目小组的形式完成项目任务,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按照筛选出来的实施方案进行任务分配,大家各司其职,达到有条不紊的工作状态。这一阶段中,教师的任务逐渐淡化,以学生为主要项目实施角色,逐渐熟悉编辑出版专业中需要掌握的操作技巧。

(四)项目评价阶段,这一阶段包括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教师评价。

通常来说,这一阶段作为完成项目的最后一个环节,实际上是查看学生的项目实施的效果、任务完成情况和实际成果的阶段。与传统教学方法一样,好的评价通常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差评则会削弱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所以教师要把握好评价的尺度,尽量使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但也不至于过分自我满足。项目评价阶段,还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这样可以使学生相互学习各组的长处。项目评价的最优效果就是,学生既有所收获,又认清了自己的不足之处。这一阶段的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总结,使同学们思路开阔,获得收获,体验成功的乐趣,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电子日历的制作作为电子与网络出版课程的项目教学法成功实践的实例,不仅使学生与教师出色地总结了本课程的学习心得,而且给其他的课程教学提供了可以参考的范例。

三、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评价

编辑出版专业实施项目教学法一定阶段之后,根据其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与分析,是项目教学法的主要环节之一,也是十分关键的环节之一,因为项目教学法教学效果的评价直接影响着项目教学法的可持续发展,其既是对前一段教学工作的总结,又是接下来的新的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对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进行客观全面的总结与分析,才能够使项目教学法真正落到实处,让项目教学法的优势与编辑出版专业的教学工作得以有机结合。本研究对我校编辑出版专业的129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与面对面访谈,主要从学生编辑出版理论知识、编辑出版相关软件应用两方面对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编辑出版理论知识的分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文学知识的积累,另一方面是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前者范围较广且难度较大,作为一个专业的编辑出版人才,其文学方面的积累不是一时的,是一世的,因此,在此对文学知识的积累无需过多分析,只需培养学生日常积累文学知识这一良好习惯。后者较为具体,考查内容主要是课本与教师讲授的相关理论知识,考查方式一是传统的试卷方式,二是结合具体操作,从具体实践当中观察其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试卷来看,大部分学生对编辑出版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从具体操作来看,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

(二)编辑出版相关软件应用的分析。

编辑出版相关软件的应用可以直接反映学生的操作能力,学生制作出的报纸、图书、网页等主题鲜明、色彩丰富、结构合理、内容丰富,其成果的水平超出了预期的水平。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能够依据编辑出版相关理论知识,按照项目的要求与项目教学法的流程对编辑出版相关软件进行应用,制作出较高质量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沈小雄,韩理安.以实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为龙头,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中国高教研究,2011(3).

[2]杨方琦.项目教学法在“非线性编辑”课程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0).

[3]郑家茂,熊宏齐.开放·创新——实验教学新模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邵益文.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迫切需要总结和提高[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

[5]林余荫.编辑出版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探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第7篇

【关键词】通识教育培养模式 专业能力发展 业界需求

“2+2”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陕西师范大学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进行的重大教学改革,2010届是在该模式下毕业的第一届本科毕业学生。作为编辑出版学专业2010届学生,笔者综合考察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活,发现无论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专业实习还是就业和考研,结果出现了似乎与改革初衷相悖的情况。那么,改革背景下的传媒类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现状如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发生呢?本文将对其进行探讨。

一、传媒类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现状

教育部于1998年下发的《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①为了顺应当今教育改革的趋势和潮流,适应高等教育发展需求和社会发展需求,陕师大于2006年开始进行“2+2”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实行“2+2”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原则上前两年按一级学科为基础的大类进行通识培养,学生主要学习通识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后两年进行专业培养,学生主要学习专业课程模块、教师教育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实践教学模块。陕师大编辑出版专业开办于2002年,在“2+2”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探索发展已有四年,但从2010届编辑出版专业学生四年学习的总体情况看,培养效果并不显著,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缺乏院系归属感和专业认同感。陕师大“2+2”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前两年在基础部接受通识教育,后两年在院系接受专业教育”的教学管理模式,以期达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目的。但现状是,学生在基础部两年后回到院系学习专业知识时,却出现了心理孤独,无归属感,情绪低落,拒绝沟通,学习无积极性等问题。笔者对陕师大2006级编辑出版专业30名毕业生进行的调查中发现,90%的学生认为在大三回到院系学习后,明显感觉没有归属感,曾经出现过心理孤独等问题;77.6%学生认为在院系两年的专业课学习,学习效果不明显,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提不起来;66.7%的学生认为基础部的两年学习,让他们的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缺乏专业课程的引导,影响后期专业课的学习;学生在基础部(雁塔校区)学习的两年,出现课堂上拒绝和老师沟通、师生信任不足,逃课严重等现象。这说明,“2+2”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模式还需进一步探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融合和过渡问题。

2、专业教学质量不高。笔者对陕师大2006级编辑出版专业30名毕业生对专业课程教学效果的满意程度的调查显示,仅有26.7%的学生表示满意。部分教师也表示,教学效果不好,学生逃课现象比较严重。学生表示,在基础部的两年通识教育中,专业理论教育介入不深,只是针对性的开设了部分专业基础课;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欲望最强烈的两年中,没有引导他们了解行业需求,学习相关专业软件。大三进入院系再学习专业课程,就显得力不从心,尤其是专业软件方面的学习,因为这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才能学好。但现状是,大三第一学期刚入院系学生需要适应周边变化了的环境,第二学期很多同学就开始考虑考研或者是就业问题,就很难把精力放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特别是对选择就业的同学,在专业老师的引导和自身的了解当中,同学们对行业需求是有了一定的认识,但那时再集中精力投身学习软件课程,时间就显得特别紧。

3、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创新精神不够。编辑出版学生所应具备的实践、创新能力是具有一定的出版市场理念,能从市场发现选题、策划选题并驾驭选题,还能够不断吸收新的信息、新的知识,在对其进行整合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但现状是,编辑出版学生在这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的。

4、毕业生就业情况稍逊往年,考研情况不容乐观。截止目前,陕师大2010届编辑出版毕业生(30人)的就业情况是87%,其中多数同学从事的是非传媒、非出版工作。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已是不争的事实。《华商报》某部门主任曾坦言,编辑出版毕业生大多具备一定的文史知识和编辑出版基本知识,但是没有一定的学科背景,加之实际操作技能欠缺,学历水平偏低,所以报社在招聘编辑时,不看好编辑出版本科毕业生。在走访调查的过程中,也有毕业生谈到:那些出版社、杂志社、报社等事业单位招聘编辑的条件要么是硕士以上学历,要么是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背景,如中文、历史、经济等,这些都是毕业生无法改变的;还有就是一些民营的广告公司等单位招聘的条件几乎都是要求必须会使用一定的操作软件,自己空有理论知识而缺乏专业的操作能力。还有一部分毕业生自我定位较高,不愿意到民营单位和个体工作室就业,认为不稳定,工资待遇低,发展前景不大等,一直将就业目标锁定在事业单位和国有单位。理论高度不如研究生,技能操作不如专科生,没有学科专业知识背景等,这些都使得编辑出版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难上加难。

二、通识教育模式下传媒专业学生发展困境原因分析

1、学院与基础部管理脱节,导师制效果不明显。学生缺乏院系归属感与专业认同感,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学院与基础部没有实现教学、管理的有效协调。“2+2”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前两年不分院系在基础部接受通识教育,一方面基础部极力淡化学生的专业意识和院系归属,让学生在淡化专业的大氛围中学习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学院在长安校区,基础部在雁塔校区,学院与基础部的学生几乎处于无沟通状态,也难以形成实质性的院系影响。虽然在大二时开设了部分专业基础课程,但也仅限于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与同学进行短暂的交流,无法深入地对学生进行专业引导和职业教育。可以说,学生入学的前两年学习潜力和可塑性都很强,两年的时间对基础部产生了一定的感情,但由于没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业引导和院系接触,在第三年回到院系学习后,没有专业意识,缺乏职业素养的熏陶,加之周遭环境、学工人员到课程教师都有所变化,自然会对学院和专业产生陌生感,无法形成认同感。

第二、没有充分发挥导师制的作用。《陕西师范大学关于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有关规定》中指出:学校在一、二年级本科生中实行了导师制。导师由各学院从政治觉悟高、责任心强、能为人师表的教师和党政管理干部及离退休教师中遴选,应当明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引导学生认识专业,关心爱护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及时向学校和学院反映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各学院要制定出《导师考核和管理办法》。②

但导师制在执行上却没有落实到位。有的学生在校四年,除了第一次学院组织导师和学生见面之后,就几乎没有和导师见过面或交流过。学生在基础部不可能自主地对本专业文化产生认同感,只有在导师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中,才能逐渐了解专业、认识专业。后两年回到院系学习才不会产生隔阂,以致影响后期的专业课程学习。《导师考核和管理办法》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学院向学生发放的《导师考核表》上,学生所反映的“有些导师缺乏和同学的沟通,不具备责任心”等事实也不被学院所重视。还有就是,现如今学校对于教师的科研能力的重视至极,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很多教师平时忙于科研活动,没有太多的时间履行导师的责任,这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状。

2、通识教育未能注意专业实践和理论研究能力的有效兼顾。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都是通过专业课程而习得和提升的,如果教学质量不高,势必是导致学生在理论和技能等方面知识的欠缺。

“2+2”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前期按学科大类培养,即入学前两年按一级学科为主体的大类进行培养,主要学习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后期进行专业教育的基本人才培养体系。这使得在学生入学的前两年专业课程无法提前介入学生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基础部两年淡化专业的大氛围的学习中,没有针对性地受到专业引导和职业塑造,在进入院系进行专业培养时,缺乏前期的专业教育和职业思想熏陶,没有建立起专业认同感,缺乏专业理论基础,没有培养起对专业的一种热情和职业追求,最终导致学生在后期专业课程学习时积极性不高。

3、教学实践环节薄弱。陕师大“2+2”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模块在理论上强化了见习、实习和科研训练环节。设立本科生专项科研经费,实施学校和院(系)两个层面的本科生科学研究计划。要求学生在第二、三学年,在导师的指导下,以立项的形式,每学年至少独立开展或参与1个与学科专业或课程相关的科学研究项目,完成2―3篇学年论文或综合设计,从而将实践环节和科研训练贯穿本科教育的整个进程,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问题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并没有突出和落实实践教学,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缺乏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各种课外实践活动――参与暑期社会实践,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参与到行业的实际工作当中,参与行业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不仅仅是死背一些理论知识,而是了解、掌握出版产业的发展动态和新理论、新知识。

第二,毕业实习不到位。毕业实习对于学生锻炼实践能力,激发创新品质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实习放羊的现象。

一方面,陕师大编辑出版专业实行的是自主散点实习,这种实习制度让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问题就在于很多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实习单位,从而降低了实习积极性;学校自主散点实习也给学生提供了钻空子的机会,由于不是有组织的实习,加之部分学生不注重毕业实习,就使实习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

另一方面,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实习期望过高,就造成了有实习单位可以去,但是学生看不上单位的问题。如部分学生自己找不到实习单位,编辑出版专业的教师都在极力帮忙,推荐学生到业界去实习,但问题是,很多学生不乐意去。

参考文献

①③刘玉清、张金桐,《适应业界需求的编辑出版本科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校外教育》,2009

②陕西师范大学关于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有关规定[EB/OL].2006:[2010-5

-09].

第8篇

2011年11月18日,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正式升格为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信息管理学院的成立,是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长期注重内涵、辛勤耕耘的结果,也是国内外图书情报学界共同努力相互支持的结果,更是新时期汇集学科力量,凝聚发展方向,提升综合实力,促进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为我国图书情报科研和教育的重要阵地,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历史悠久。从1913年克乃文先生开设图书馆学专业教学已经具有90多年的历史,从1927年李小缘先生和刘国均先生创建图书馆学系也有84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图书情报事业的开创者和推动者之一,南京大学图书情报和档案管理学科一直秉承“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的办学理念,埋头苦干,奋发图强,推动各项工作稳步前进,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目前,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拥有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图书馆学、档案学和编辑出版学4个本科专业,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编辑出版学和信息资源管理5个硕士点和博士点,是国内最早拥有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编辑出版学和信息资源管理博士点教育的3所高校之一,拥有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并建有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其中,情报学为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003年),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是省一级重点学科(2007年)。2010年,新增图书情报和出版学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2011年顺利完成二级学科博士点备案。2011年,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正式加入国际iSchools组织,成为亚洲地区第三家加入该组织的教学机构。

经过多年的发展,师资队伍规模和学历结构得到大幅发展,师资队伍更加年轻化。从创系时的6名教师发展到教职员工56人,其中专职教师和研究人员45人。在师资队伍中,教授22人,副教授15人,讲师8人,博士生导师13人,各类领军人才12人次。现有在校学生1 171人,其中本科349人,研究生196人,夜大或成教学员464人,其他学员162人。2002年以来,累计承担各类纵向项目89项,各类委托项目和横向项目94项,累计科研经费2 700多万元。其中,2004年以来承担国家社科重大、教育部重大和重点招标项目5项,重点项目4项。2002-2011年全系共发表学术论文1 880篇,专著48部,SCI、SSCI和A&HCI以及EI论文42篇,获得各种奖励27人次,综合实力和整体研究水平已经进入国内先进行列。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还建有国家信息资源管理南京研究基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国家创新基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南京大学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保密局南京人才培训分基地等一批国内有影响力的基地和平台,建成了情报学重点实验室、信息分析和知识服务实验室、信息数字化集成实验室、竞争情报研究实验室、多媒体技术研究实验室以及南京大学信息技术研究所、南京大学信息产业研究所、出版科学研究所等8个研究所(室);2008年7月以后又陆续组建了保密实验室、电子编辑工程实验室、档案现代化与信息安全实验室、信息资源管理实验室和信息检索教学实验室等5个研究机构,与国家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出版集团等战略合作伙伴正筹建数字图书馆联合实验室和网络出版实验室。

因此,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是前辈先贤和教职员工多年辛苦耕耘、坚持守候的结果,是南大信管人艰苦创业、励学敦行的结果,也是学校和业内同仁长期关心扶持的结果。在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成立庆典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评议组第一召集人、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主任马费成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评审组组长黄长著研究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战略合作伙伴、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贺德方研究员,以及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吉林大学等国内兄弟高校院系负责人等都对学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并对学科建设和学院发展寄予厚望。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成立,是对南京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发展的肯定,但仅仅是“万里走完了第一步”,是新起点、新号角。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孙建军教授代表学院表示还将进一步深化学科发展,加强团队建设,注重凝练,突出优势学科、优势方向的优先发展地位,在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建设中有所作为;继续以质量建设和创新服务为抓手,深化国际合作,继续推进“知情意互融、教学研合一”的教学理念,积极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与校内外兄弟院系、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加强沟通、紧密合作,彼此促进,抓住文化繁荣的时展契机,抓住交叉学科与新兴学科的大好发展机遇,又好又快地推进学科发展。

站在发展新起点,开启科学新。重任在肩,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殷切期待国内外同仁能一如既往地支持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发展,将竭尽所能地与学界同仁共同成长,携手共进!

(裴 雷 供稿)

第9篇

关键词:全媒体出版;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116-01

一、全媒体出版实验教学的能力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

全媒体出版又称“复合出版”或“跨媒体出版”,它是指以内容为核心覆盖尽可能多的媒介,覆盖的媒介种类包含纸质出版物(报刊、图书)、广电媒体、手机媒体、互联网媒体和手持阅读器五类,是一种整合多种介质形式对同一主题进行多媒介同步发行的全新出版理念。它对我们国家出版产业最大的影响力打破了以往根据介质成立经营实体,各类型出版单位相互融合,跨界经营。

全媒体出版对教学能够显而易见的影响主要在于颠覆了编辑出版学专业几十年来根据媒介种类和业务流程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配备等工作,它要求我们以全新思路出发建设全媒体出版实验教学。

全媒体出版实验教学的能力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是“一个实验平台、数个受众群体、数种媒体展示形式、综合出版能力”,即以“浙江万里学院传媒实验中心”下属数字编辑出版实验室拥有的社区全媒体实验平台为基础,学生通过课内实验和课外实训,掌握受众阅读行为确定、信息查询与确认、不同载体的加工技巧与等专业核心能力和技能,能够针对不同的受众人群,以报纸、杂志、网站、电子杂志、广播、电视为载体,选择具有价值的媒体内容进行加工。

二、全媒体出版实验教学主要内容和评价方式

(一)掌握社区全媒体实验教学平台

社区全媒体实验教学平台是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和《东南商报》以数字编辑出版实验室基础上建成。实验硬件基础是两台服务器与四十六台计算机的局域教学网、短版印刷全套设备,软件主要包括Adobe系列软件、方正飞腾排版软件、Zinemaker电子杂志制作软件等。实验平台包括公开发行的《东南商报》社区周刊(每周一两版)、《宁波社区》电子杂志、宁波社区网(省略)、东南商报社区周刊系列微博(新浪微博省略/207899789、腾讯微博t.省略/dnsbshequ),与往常的虚拟演练不同,这些实践平台的产品都要最短几秒钟,最长一周时间内与用户见面。

对平台掌握熟练与否的评价方式是通过学生注册率、每天上线时数、内容率、互动度、软件熟练度等指标来考核。

(二)认知分众时代用户需求

传统出版时的读者概念慢慢消退,取而代之的满足用户需求慢慢成为全媒体出版运营的出发点。用户因为年龄、性别、工作种类、收入、社会地位等不同,对出版内容、展示形式、媒体类别需求差别极大,80:20法则和长尾理论并行不悖,在实验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树立“用户池”、“资讯流”、“媒体端”等概念,不断追踪热点需求,迅速转化为课堂实验内容。

考核学生是否认识到分众时代用户需求的办法是通过多种方式来完成,目前最重要方式是以互动策划书征集形式完成。以满足亲子人群资讯需求为例,社区全媒体根据最近热点,提出互动策划书规范及要求,学生做出策划书并在宁波社区网网站上,由爸爸妈妈们即时点评,最受好评(论坛中打分最高的)入围,并作为《东南商报》社区周刊亲子汇栏目的策划方案。

(三)熟练交叉使用各种出版工具

传统出版时代的出版实验课是基于出版形态不同、内容不同分别训练的。全媒体出版实验教学是立足于用户用一个账号(论坛注册,并与新浪腾讯微博、Q号捆绑)、使用多种媒体前提下开展的。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我们让学生首先以隐形用户身份注册账号,使用各种媒体,寻找出该媒体的卖点、技术特征,然后才是作为学生学习如何制作电子杂志,如何采编报纸内容,如何微博信息,如何做好网站互动。

考核学生是否熟练交叉使用各种出版工具的办法是将全班学生分组列为实战全队,定时交换媒体类别,共同制作和各种媒体内容。考核是以阅览量、下载量、转发和评论量等评价指标来完成。

三、全媒体出版实验教学开展情况

全媒体出版实验教学项目的组成人员由浙江万里学院编辑出版学专业教师和《东南商报》社会新闻部记者组成,以双师双挂(校媒互派人员进入对方单位挂职,互相参与实际业务)形式介入教学环节。

第10篇

【关键词】市场经济;出版机构;编辑出版;工作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经济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而经济体制的变化也会对于社会发展中的各个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于我国的编辑出版机构而言,市场经济这种大背景就是一大挑战,其中的经济发展的自我调节机制使得编辑出版机构压力倍增。在市场经济中,不管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都会按照一般商品生产、流通的产业链进行,编辑出版业也就成为了一种受市场规律支配的、面向市场大众的文化产业。因此,编辑出版机构如何采取正确的措施应对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是所有的出版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1.1市场经济背景下出版物的特殊性

因为市场经济的影响,编辑出版物也具有了特殊的属性。这种特殊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使用价值的不同。在市场经济中,一般的物质产品的使用价值具有短期性、直接性的特点,价值判断的标准比较统一。但是就出版物而言,它的使用价值更是具有长期性以及间接性,而且出版物的价值判断标准也是复杂多变的;另一方面,交换价值不同[1]。在经济学中,商品的交换价值由商品生产所必须的社会劳动时间决定,但是对于出版物却是不太适合的。因为出版物的发行更多是依靠独特的、创造性的写作和编辑活动,其中的劳动时间很难进行比较、计算。

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对于编辑出版机构的性质也需要有一个新的定位以及认识。编辑出版机构进行的工作活动兼具文化性、经济性,同时服务于物质文明建设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在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基础上按照出版工作行业发展规律工作。由此,也决定了编辑出版工作的两重性。

1.2.1兼具文化、经济活动

在市场经济发展背景下,编辑出版机构进行的工作活动兼具文化性、经济性两种特性。编辑出版机构进行的活动贯穿在出版物(精神生产、物质生产)的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所谓精神生产指的是出版物的规划、设计、选择等工作,物质生产指的是出版物的印刷、营销工作。对于现今所有的出版机构而言,都兼具有文化、经济企业的双重特点[2]。

1.2.2物质、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两手抓

伴随着市场经济活动的发展、成熟,市场经济中的经济发展以及文化事业发展的相关度越来越高。一些从事于物质生产的单位也渐渐渗透了文化性,特别是现今许多企业注重的文化精神、职业道德建设等。但是,这并不能抹灭这类企业追求物质财富、经济效益的本性,相对于这些企业,编辑出版社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市场经济中的编辑出版机构一方面要为经济建设服务,另一方面也要为政治、文化建设服务,在保证自身发展的基础上,还要把社会的效益纳入考虑因素,做到满足社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1.2.3 多重发展规律的遵循

在市场经济中,编辑出版机构不仅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还要按照出版工作行业发展规律办事。编辑出版机构作为市场经济竞争中的参与者,就需要遵循市场经济中的价值规律、供求规律,需要根据市场的需求调节自身的出版生产,更需要正确对待市场中的竞争机制,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工作者的积极性,增加出版机构的生命力。另一方面,编辑出版机构作为文化工作部门,不能仅仅把经济效益当做活动的目标,而应该要注重文化的建设、积累,要做到坚持社会主义的出版方向。

2. 编辑出版机构应对市场经济的举措

在深刻、全面、客观地分析新形势的情形下,编辑出版机构工作者需要认识到市场经济既是一大挑战,更是一大机遇,需要认识到出版工作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致性,在重视出版工作特殊性的前提下采取有效的措施更好地应对市场经济,包括重视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增强质量意识、注重市场的多元化需求以及遵守职业道德等,现具体阐述如下:

2.1 重视市场经济中的竞争

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发展编辑出版工作,编辑出版的相关管理层必须要创新工作模式,树立起良性的市场竞争意识。编辑出版机构的竞争关键点在于选题,制订选题的适当、独创与否对于出版物的关注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3]。如果编辑出版工作者不对市场、读者的需要有一个很好的了解,单凭主观意志、经验进行选题的确定那么注定会是失败的。因此,编辑出版机构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应该更加注重市场需求的动态,对读者的需求进行深刻的剖析,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2.2 增强质量意识

质量是声誉的关键,在市场经济中,编辑出版机构尤其需要注重质量问题。出版物的质量代表着出版机构的形象,也保障着出版物的使用期限[4]。出版物的对于编辑工作者的专业素质、业务水平具有较高的要求。在编辑出版工作者的选题、审稿过程中需要做到认真、深刻、全面、客观、综合考虑等,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一丝不苟的态度保障编辑出版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2.3 注重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在市场经济中,了解大众的需求对于编辑出版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编辑出版机构需要对机构的现状有一个很好地定位,需要根据市场的发展动态进行机构长期发展的规划。编辑出版机构在参与经营活动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开发出版资源,进行高质量作者队伍的建设;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最优的出版物生产成本、制作方法的选择;争取在市场中占领更多的份额,及时了解市场的反馈信息,进行出版物的多元化宣传。

2.4 遵守职业道德

在市场经济中,编辑出版机构需要特别注重职业道德的遵守,增强责任意识的树立[5]。市场经济对于编辑出版机构的一大挑战就是诱惑的增强,特别是金钱、利益的诱惑。因此,编辑出版工作者需要严格的遵守职业道德,抵制不良诱惑的侵蚀,做到对社会、对读者、对出版物质量负责,为纯洁市场经济中的价值观、文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3.结束语

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发展、以及逐渐成熟对于编辑出版机构而言,既是一大挑战,也是一大机遇,编辑出版机构应该在正确认清形势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更好地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

参考文献:

[1] 黄崇亚. 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传播与版权,2014(04):41-43.

[2] 李建伟,杜彬. 2012年编辑出版学发展与创新[J]. 新闻爱好者, 2013(12):10-13.

[3] 郝振省. 新技术条件下编辑出版工作面临的挑战[J]. 中国编辑, 2010(06):53-54.

第11篇

截止2018年4月,南昌工程学院共开设51个本科专业、14个专科专业。

包括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园林、测绘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地质工程、 风景园林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工程测量技术土木工程、城乡规划、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建筑学、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市场营销、旅游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保险学、审计学环境设计、广告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画、产品设计、汉语言文学、音乐学、编辑出版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英语、翻译、法语商务英语土木工程、建筑工程技术、旅游管理、会计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工程测量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应用电子技术、通信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专业。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2篇

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新出政发[2010]10号)的规定,出版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不得少于72学时。编辑人员主要通过参加新闻出版总署、省(区、市)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委托其认定的教育培训机构组织举办的培训班和参加省级以上(含省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认可的继续教育活动,完成相应的继续教育培训。

以新闻出版总署教育培训中心为例:2013年培训计划中有29期短期培训班和2期远程教育培训;2015年总局教育培训项目计划(新闻出版方面)有140期短期培训班,培训时间1~15天不等;截至2016年11月底,局培训中心2016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80期(含远程培训),另外,2016年完成了3期出国(境)培训项目计划。

一、编辑继续教育体系的现状和问题

总体而言,现有继续教育模式保证了出版企业培训机制的基本规范运转,有利于出版行业与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发展。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大部分编辑都背着一系列任务额,所以编辑的工作状态往往饱和度较高,时间紧、任务重。参加继续教育就需要寻找时间和效率的平衡点,必须得到人事部门通知后逐级向上申请,获得审批后方可参加。这种培训,时常成为“临时抱佛脚”的行为,受时间和机会局限,培训内容的匹配度和可选择性都不高。而远程网络培训,虽然可由编辑自主选择学习时间,但课程数量有限、更新较慢,学员无法与教师或同期学员之间进行实际交流。总之,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和编辑本职工作的影响,传统继续教育无法完全满足编辑继续教育培训的需求。

而翻转教学,就能够解决这一难题。

二、什么是翻转教学?

近年来,国内对于“翻转教学”的译介和研究相当热烈。梳理一下翻转教学的历史,如下。

首先是理论史。“翻转教学”来自美国。据悉,美国迈阿密大学的几位教授在“经济学入门”课程中使用了“翻转教学”的概念。2000年,莫林・拉赫(Maureen Lage)、格伦・普莱特(Glenn Platt)和麦克・特雷利亚(Michael Treglia)发表了题为“Inverting the Classroom: A Gateway to Creating an Inclu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的论文,介绍了该校“翻转教学”的情况。同年,韦斯利・贝克(J.Wesley Baker)在第11届大学教学国际会议上发表了“The classroom flip: using web course management tools to become the guide by the side”的论文。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翻转教学”的用语――“Flipped Class Model”。简单理解,翻转教学就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简称。

翻转教学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存在基础,以视听型(如视频/PPT展示)等在线微课为基本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并以师生线上互动为补充。

其次是实践史。2006年萨尔曼・可汗创办了一家非营利教育机构――可汗学院,利用网络影片免费授课。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Wood land Park High School)的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Jonathan Bergmann) 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开始采用“翻转教学”模式,把课堂实时讲解与PowerPoint软件演示相结合的教学视频上传到网络,形成在线教学课程供学生下载学习,解决了为因故缺课的学生补课的问题。

与此同时,加拿大学者大卫・科米尔(David Cormier)首次提出了慕课(MOOC)一词――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缩写,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2008年,加拿大学者乔治・西蒙斯(George Siemens)和史蒂芬・道恩斯(Stephen Downes)发起了慕课运动。

2011年,斯坦福大学尝试开设了3门网络在线课程。2012年2月,在线学习盈利性网站优达学城(Udacity)诞生。2012年4月,斯坦福大学教授达芙妮・科勒(Daphne Koller) 和安德鲁・恩格(Andrew Ng) 创立了免费在线公开课平台Coursera。2012年5月,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创办了旨在为全世界的学生提供免费课程的非盈利性网站edX。2014年5月,edX宣布新增15所高校的在线课程项目。2014年7月,全球最大在线课程联盟Coursera发力中国市场。

目前,翻转教学正在风靡全球,改变着21世纪世界教育界的模式,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

三、翻转教学的优势和意义

《零边际成本社会》中写道:“新的协作教学法在世界各地的学校和团体都得以应用。该教育模式把学生从传统教室封闭的私有空间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在多个开放式的共享空间、虚拟空间、公共场所和生物圈中学习。”

萨尔曼・可汗也在书中分享道:“科技进步还提供了另一个潜在的好处:互联网让教育唾手可得,无论是知识还是机会都能更加公平地被人们获取。高质量的教育并不一定要依赖校园,贫富差距也不会导致教育资源的非平均分配,世界各地的学生都可以像比尔盖茨家的孩子一样接受同等的优质教育。……随着我们的世界越变越小,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会变得越发紧密,整个世界就会变成一所巨大无比的学校。”

2013年全球首富卡洛斯・斯利姆・埃卢评论说:“萨尔曼・可汗找到了一个最好、最经济的方法,它可以为全人类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提高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包括世界上那些最贫困的穷人。”

简而言之,翻转教学可以形成一种完全无国界的全球性课堂。

未来出版业从业人员,只有适应“互联网+”时代,才能与时俱进,提升自身内在素质,从而满足行业发展的要求。今天的编辑继续教育体系,可以借鉴翻转教学的实践经验,探索具有“互联网+”特色的新型模式。

1.办学思想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以“昌明教育、传承文化”为宗旨。以翻转教学为主、传统继续教育为辅,两者互为补充。以国内高校、行业资源为主,以国际高校、行业资源为辅,两者相结合构成基本办学资源。

办学思想和培训目标,应充分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培养具备系统的编辑出版学理论素养与实践技能、拥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知识、适应互联网发展需求的编辑出版专业人才,从而全面推动和促进出版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国际化。最终致力于让中国编辑成为全球出版行业所需的核心人才,让出版成为永续发展的百年大业。

2.办学举措

编辑继续教育新模式,应学习世界一流大学的办校风范,吸收翻转学院的教学经验,充分集中政府、高校、企业以及其他资源,发挥“互联网+”时代的社交红利;应以出版职业规划为导向,并适合互联网时代需求,将继续教育与终身教育相结合,致力于培养国际化编辑人才的新型教育生态系统,建成兼容并包、循环发展的出版大学堂。

这种教育新模式,不仅以原岗位职业为基础,更要以通识教育与精英教育共举、终身学习与职业学习并行、传统教育与翻转教学互补为基本原则,以国内全行业为基础平台、国际资源为补充,进行开放式培养,设立全方位的编辑培训基础体系。

从内部来讲,分三个层次:一是出版企业内部。主要建设完善的企业内部培训制度体系,并把企业内部培训作为企业年检的考核标准之一。具体措施如下:对编辑人员实行师徒制、建立管理与使用书稿档案馆、资本与财务运作透明化、初步实践项目合弄制、定期举办专家座谈会、由读者服务中心带动实时读者交流会、建立国内市场畅销书图书馆、建立国际学术经典图书馆、建立工具书图书馆、组织全员阅读周分享活动、市场调研分析会等等。二是相关行业合作。以企业品牌类型为主要分类依据,组成典型企业小组,通过同一小组或者不同小组成员间的人员交换培训,不断优化行业整体培训机制。三是国内。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编辑学会、中国出版协会、中国翻译协会等为联合主体,定期组织学术研讨会、主题出版策划开发会等;以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为第一批试点基地院校,建立高校出版学院与出版行业、出版企业的联合互动,实现从学生实习、毕业求职到编辑短期培训、在职硕博培养的升级模式。

从外部来讲,分两个层次:一是行业外部培训。通过组织编辑人员对非出版行业的全国优秀企业进行参观、学习、调研,培养编辑人员换位思考和创新能力,开发和拓展适应全民阅读的更多出版品类和形式。二是国际交流与培训。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以政府文化部门为龙头、以知名出版企业为先锋,逐步推动国内出版企业与国际高校、国际出版机构、其他国家之间的出版互动。比如:为各国出版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为各国出版相关研究学者尤其是知名学者提供调研平台和机会,同时,为在职编辑人员提供传统的年度继续教育、日常短期培训、长期的学历培养教育和丰富多彩的翻转教学机会,从而实现中国出版人才构成的国际化、出版业务范围的国际化和编辑及管理人员培养体系的国际化。

3.学时制度

除了翻转教学外,还需要基础的短期教育,如24学时、48学时,同时建立短期周末学习班、夜校式基础教育、中长期的学院教育。按实际课程内容安排,争取翻转教学和传统继续教育能够保证每一个月、每一周甚至每一天都有课程可选、可学。

4.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应遵循创新发展和协调发展两大理念。

创新是互联网时代编辑培训体系建设的必然特征。培训内容将进一步得到细分,时代气息浓厚的、与出版相关的新鲜领域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在整体培训中的数量和质量上都应提升。比如:数字出版、跨界出版、移动阅读、微信营销、大数据的获取与使用等。要注意把握培训中的“协调性”:做到行业培训与社内培训的协调;互联网新技术、新经验培训与传统技能培训的协调;职业培训与高校继续教育培训的协调;轮岗培训与社际交换培训的协调。课程可包括:通识教育基础课程:逻辑学、史学、哲学、文学、心理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出版学基础、编辑学原理、数字出版导论、中外出版史等;核心课程:编校实务、版本学、目录学、校勘学、信息检索、营销学、国际外交文化礼仪、大数据分析运用与出版实践等;拓展课程:数据分析、实用外Z(英、法、德、西等)、常见职业疾病防治、职业心理健康等。

5.授课方式

授课方式与时俱进,遵循创新和开放的理念。目前,继续教育培训期间的互动方式已经基本由面对面谈话、电话、邮件转到QQ群以及最新潮的微信面对面建群、视频教育网站等。

正如萨尔曼・可汗所说的那样:“这是一个复杂而紧密相联的世界,所以,通过Skype网络电话或者谷歌环聊(Google Hangouts),可汗学院的课堂之间也可以互相联系。如果说我们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一门语言或让他们具有全球视野,那么还有什么方式比经常与全球师生互动更好呢?”

未来,各高校、各培训机构的官方APP以及其他依托即时通讯工具的社群学习有可能成为编辑继续教育培训的新宠,基于“互联网+”时代技术优势的翻转课堂将成为编辑继续教育培训最为常见的形式之一。

在这样的继续教育中,未来的中国编辑,也将成为具备国际经营视野、国际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出版竞争力的出版从业者。

6.教师聘用原则

共享经济是“互联网+”时代的又一社交红利。共享是编辑培训体系建设的基本点,教师聘用原则也要体现这一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各国先进行业经验的共享、各学科优秀知识的共享、各相关行业人力资源的共享、职业经验的共享、大数据的共享、资本的共享等等。例如,可聘请以下人员为教师:业内的专家,如韬奋出版奖获得者、行业领军人物、各品牌出版企业的负责人或者中坚力量、中国好编辑获奖者等;海内外知名的学者,尤其是已经退休的学者;与出版实务联系紧密的相P行业的一流专学者;其他一切热爱出版、乐于分享出版经验的从业人员。

7.入学条件

彻底拆除编辑继续教育中对于培训对象层级划分的壁垒,真正实现有教无类。入学条件建议遵循开放发展理念,充分展现编辑继续教育培训崭新模式的高层境界。出版业作为文化创意型产业,应具有更广泛的开放、包容、公正、客观的特性,让所有培训课程成为开放性学习资源,提高编辑的学习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凡编辑出版从业人员均可参加各类培训,不分职位等级、不设学历门槛、不拘专业背景,自由选择。在全行业范围内,鼓励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逐步实现编辑职业化。

参考文献:

[1]吴永贵.民国出版史 [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

[2] [美]克莱・舍基著.胡泳,哈丽丝译.认知盈余[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 [加]安东尼・曾,[美]理查德・哈林顿,[加]谢全仁著.陈丽芳译.企业家的基因[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4] [日]伊贺泰代著.朱悦玮译.麦肯锡用人标准:未来的人才标竿[M].北京: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

[5] [美]拉斯洛・博克著.宋伟译.重新定义团队:谷歌如何工作 [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6] [美]布赖恩・罗伯逊著.潘千译.重新定义管理:合弄制改变世界 [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