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校职称论文

高校职称论文

时间:2022-12-07 00:03: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校职称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高校职称论文

第1篇

[关键词]高校;职称评审;论文

高等学校实施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即职称评审)是对教师教学、科研等综合素质能力进行评价的方式之一。评审需要以高校教师已获得的各方面成果为依据,充分考虑教师的德、能、勤、绩等因素,对教师能否晋升高一级职务任职资格做出判定。而学术论文无疑是评价教师已获成果优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立一个公平、合理、人性化的学术论文的评定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资格评审中论文要求的现状

目前,在我省高校职称评审工作中对学术论文一般划分为以下3个级别:(1)权威期刊。在国家部委、全国学会(不含下属研究院、所和分会)、科学院所属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或相当上述级别的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科学论文;(2)学报级期刊。在部委及所属研究院(所)、全国专业学会及分会(不含省级学会)主办的学术刊物、大学学报上发表或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并收入论文集的科学论文普通期刊。学术刊物(须有国家或省有关部门批准的刊号或准印证)或在全国学术会议上宣读并收入论文集的科学论文。期刊级别由高到低依次为:权威期刊、学报级期刊、普通期刊。

我省在高校各个系列职称评审中对论文的级别、数量都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在晋升高一级职务任职资格时论文的级别和数量是否达到要求是教师能否晋升的必要条件,教师为了能够晋升高一级职务也必定会为此努力发表相应级别的学术论文这在很大范围内对教师起到激励的作用,激发了教师投身研究的热情,提高了教师发表学术论文的积极性。因此,以学术论文作为教师晋升职称的量化条件之一是教师资格评审中十分必要的一环。

二、评审中论文规定存在的问题

学术论文虽然能够较好体现教师的综合素质但以学术论文作为衡量教师能否晋升职称的一项标准却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学术论文评价体系不够完善

以刊物级别衡量论文学术水平高低的评价体系还有待完善。(1)刊物级别划分过于笼统。如不管是国际上公认的影响力极高的刊物或是国内影响力不高但主办单位级别较高的期刊都算权威刊物,在职称评审的论文规定中几乎没有加以区分。

仅以主办单位来认定期刊级别的方法不够科学。尽管一般认为期刊的主办单位等级越高其主办的刊物中论文的学术水平也越高,但是随着办刊方式越来越市场化,往往存在期刊挂靠主办单位、一个主办单位办多种期刊等现象。目前,我省一般认定全国性学会主办的权威期刊只能有一种,而现在这种挂靠和一单位多刊的现象就造成了刊物级别认定的困难,究竟认定哪一种期刊为权威期刊往往是由省教育主管部门指定,其公开性、科学性有待商榷。(3)对期刊单位主办的增刊、专刊、专辑等与其正刊在论文级别认定中没有完全区分。(4)刊物级别高低与论文学术水平不能完全划等号:级别高的刊物所收录的文章不一定就好,级别低的刊物所收录的文章不一定就差,仅以期刊级别认定论文学术水平高低的方法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

论文规定中仅以第一作者或独立完成的文章作为职称晋升条件,对第二作者以后属名发表的文章缺乏评价机制。在当前的科学研究中,有许多的研究工作是在2个甚至多个合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的,如果将论文排名第二及以后作者的贡献排除,则有失公平。另外,通讯作者署名的文章在职称评审中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这与国际上衡量作者对论文贡献的原则不相符。在当前高校中,教师在攻读高一级学位时完成的科学研究论文通常在文章发表时会将指导老师作为通讯作者加以署名指导老师也往往对文章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那么通讯作者对文章的贡献就不应被忽视;相对的,作为被指导者的教师虽然其文章发表署名为第一作者,但是其对文章的实际贡献力则应相应有所减弱。只有考虑每一位作者对文章的贡献情况,才能将论文的学术水平充分反映为教师的实际能力。

(二)高校教师各系列职称学术论文规定单一化

目前,我省高校教师、科研、实验3个系列在职称评审中均依据闽教职改[1997]010号文件执行对科研和实验系列教师的论文要求也是参照教师系列同级别的论文要求,没有考虑这3个系列在职责要求、工作内容等方面的区别,混淆了高校教师不同系列职务之间的要求,不利于高校按需设岗和激发不同系列教师从事本职工作的积极性。

论文规定没有考虑文科、理科、工科等不同门类学科间的区别。对于高校的体育、艺术、美术等学科教师在职称评审中与其他学科教师采取无差别的论文评审规定不符合这些学科通常的评价标准。体育、艺术、美术类教师更应以其实践能力、技术水平、成果效益作为职称评审的条件,采取“一刀切”的职称评审方式抹杀了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区别,不利于高校各个学科的发展。

(三)时间要求的规定不够合理

在每年度的职称评审中均对论文的发表时间有所要求,即时间需在任现职后至申报当年的12月31号之间。但时间与拿到期刊的时间往往并不相同,这样尽管论文确定发表时间是申报的当年,申报教师取得期刊原件却有可能在次年职称评审会议开始之后。而在目前的规定中,若评审会议开始时无法提供期刊原件的论文不得作为当年的评审条件。这看似符合程序,却缺少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最终造成部分符合申报条件的教师因为期刊无法及时取得而错过了当年的职称评审。

当前的资格评审一般耗时较长,从资格申报到评审结束往往要花费半年甚至更长时间。而若申报者在这一段时间发表了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则该论文既不能用于本次申报,也不能在申报者本次晋升职称后用于下一次职称晋升申报。这种对时间上的规定不利于激励高校专业技术人员发表学术论文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改革论文评审要求的思考与对策

任职资格评审条件的量化是当前职称评审改革的重要内容,而教师所发表的学术论文作为评审的硬件之一普遍被认为是最为容易量化的标准之一。但从目前资格评审中论文规定所存在的问题来看,任职资格量化评审在建立合理的论文量化前提下还须进一步加强资格评审的相关体制建设。

(一)建立科学的学术论文评价体系

彻底改变仅以期刊级别判定论文质量的现行标准,建立科学、合理、可操作的学术论文质量认定评价体系。学术论文评价体系必须能够真实、准确反映论文的学术水平。对期刊级别的认定必须将期刊的主办单位、刊物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刊物是否被较权威的检索、索引所收录一并加以考虑。判断文章作者对论文的贡献力还必须充分考虑论文作者人数以及是否有通讯作者等情况。对论文学术水平的判断还可以参照论文的被引用率、论文是否被权威检索数据库收录、论文获奖情况等方面。

当然,我省高校教师职称评审还可以引入论文的量化赋分方法,即将论文划分若干个级别后分别赋以论文基准分,论文实际得分=(论文基准分+论文影响因子得分)×作者排名系数。这种论文量化赋分的方法可以作为资格评审中论文评价的一个模式,不过量化赋分应以科学的期刊级别划分方法为基础,分值计算还必须考虑论文引用率及通讯作者的贡献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制定有利于激励专业技术人员的论文量化赋分评价体系。

(二)细分不同学科、不同系列教师评审条件

对教师(包括教学型教师与科研型教师)、科研、实验等不同系列资格评审的论文规定应有所区别。评审教学型教师职称应相对弱化对科学研究型论文的数量要求,转而可以对教学、教改方面的论文提出一定数量和级别的要求,同时在资格评审中对教学效果及其他教学实践环节侧重评价,如可以对获得教学贡献奖励的教师在评审教学型教师时给予适当加分。对评审研究型和自然科研系列教师职称的论文要求可以适当提高,以突出显示研究人员从事本专业领域的研究水平,同时应对其承担各级别的科研项目立项及完成情况加以综合考虑,对承担重大科研项目条件突出者相应降低学术论文要求。对实验系列也应相对弱化论文要求,转而侧重对实验技能、实验方法、创新水平的评价。

另外,对于不同学科的教师应区分各自学科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论文规定细则。对于体育、美术、艺术等专业技术要求很强的学科应弱化职称评审的论文要求,转而侧重考察申报者专业技术掌握情况。

(三)建立以人为本的学术论文激励机制

职称晋升是当前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激励的重要手段,而作为职称评审重要内容的学术论文评价也同样要以鼓励高校专业技术人员投身本学科研究、多发高质量论文为目的。

在晋升高一级职称的评审中,若申报者当前职称为确定而非评审晋升获得,则将时间要求定义为任现职以来是合理的。但若申报者当前职称为评审晋升获得,那么则会造成申报者在半年评审过程中发表的论文不能用于当前及更高一级职称评审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应将任现职当年的1月1日作为符合评审条件论文的起算时间。

只有将二者加以区别才能够较好衔接“申材料截止月31日”这一规定,才有利于全面评价申报者晋升高一级职称的论文条件,有利于调动高校专业技术人员发表高质量论文的积极性。

建立论文评价的事后补救机制。针对符合评审条件的申报者因部分期刊的印刷或出版问题致使刊物不能及时取得的情况,应同意该申报者参加当年的职称评审,并在评审会议中由学校人事部门对该申报者的论文情况向评委会做出说明。在评审会议结束之后,由学校人事部门负责审核该申报者期刊原件取得的情况。对于在日后确能提供期刊原件的申报者应对当年的评审结果给予确认,对无法提供期刊原件的申报者应取消其本次职称晋升资格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职称论文评价机制的改革归根到底仅仅是职称制度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高校岗位设置的完成必定要求改变当前评聘结合的职称评审模式。

职称的评聘作为高校一种自身的社会行为,不应受政府行为过多的干预。因此,改革我省职称评审制度必须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对具备自主评审条件的高校完全下放职称评审权。(2)对不具备自主评审条件的新办本科和大专层次院校加强评审指导。(3)对研究型、研究专业型、专业技能型种类型职称,采用不同的评审模式:以评为主、以考代评、以辩代评、辩评结合等。(4)高校要尽快出台自主评审以及岗位聘任的相关规定。(5)完善岗位管理与考核程序,制定职称评审晋升及岗位竞聘的约束机制。

无论是高校自主评审或是政府、社会组织评审,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论文规定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都是关系职称评审顺利进行的重要内容。职称评审中的论文要求一定要以激励高校教师投身研究、提高学术水平为导向,按照分类管理、细化评价要素、量化评价指标的原则,最终建立一个公平、合理、人性化的学术论文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福建省教育委员会职称改革领导小组,福建省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一九九六学年高等学校教师

[2]左惠凯,李晓燕.完善高校职称评定中学术论文量化标准[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第2篇

一、融媒时代的编辑出版人才需求

1、全面的信息整合能力

全面的信息整合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准的信息鉴别、筛选能力。信息爆炸时代,一方面是信息浩如烟海,令人眼花缭乱、难以精准捕捉;另一方面却是虚假信息、低俗信息泛滥,污染了信息生态环境,干扰了受众的有效信息获取。面对这种局面,编辑人员必须既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能够快速识别虚假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专业写作毕业论文和教育教育职称论文,欢迎光临DYlw.neT]信息,又要“独具慧眼”,能在信息的海洋中挑选出最有价值、最为受众所需的信息内容。二是高质的信息分析、整合能力。不同媒介来源的信息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编辑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要依据自己媒介的需要和特点进行有效地分析与整合,使其有机统一、互为补充、相得益彰,适应媒介所需。

2、精湛的技术操作能力

媒介的融合必然带来出版流程各环节具体工作的变革,网络的普及和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编辑出版从业人员的技术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要求其能够胜任多媒体资料的加工整理、多媒体格式之间的相互转换、多媒体编辑软件的使用等工作。融媒时代的编辑业务操作大多是借助计算机和互联网进行的,因此,编辑出版人员必须具备此类技术能力,包括信息检索、计算机操作、多媒体格式转换等。具体来说,相应的排版软件、版面设计软件、基础编程语言、网页制作软件、多媒体技术、交互式网站技术、自运行光盘技术等都是现代编辑必须掌握的看家本领。

3、高效的跨媒介传播能力

媒介融合时代,媒介内容产品的输出平台多样,纸媒、电子媒介、网络媒介无所不包;传播方式也五花八门,文字、图像、音视频、多媒体应有尽有。因此,作为编辑人员只熟悉单一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显然是不够的,还要具备良好的跨媒介传播能力,能够针对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选用合适的内容产品,甚至能够熟练掌握不同媒介之间内容和技术层面的相互转化。

媒介融合时代,任何只依靠单一媒介运作的内容产品,其盈利的机会都远远小于能够进行多媒体运作的产品。因此,各文化产品纷纷进军多媒体领域。2008年12月,《非诚勿扰》以传统纸质、互联网、手持阅读器、手机和电影5种方式同步出版和放映,取得了巨大成功。2010年,经由电影《孔子》剧本改编的小说,纸质图书由中华书局首发,数字图书则由中文在线、中国移动阅读基地、汉王公司同步发行,同样受到了广泛欢迎。以上案例说明,融媒时代编辑出版人员的跨媒介策划能力尤为重要,在产品策划之初,就要根据受众需求、媒介特点、传播效果等因素选择合适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进行有效地调整与控制。

4、良好的社交公关能力

媒介融合条件下,出版业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广泛和深入,任何一个出版项目的成功运作,都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的支持。编辑出版人员只有具备良好的社交公关能力,掌握丰富的内容和人际资源,才能为出版项目的顺利运作创造有益的社会环境,为出版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良好的社交公关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相关的社会资源保持密切的联系和广泛的互动。比如合适的作者、各领域的专家学者、相关文化、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等,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及时找到合适的作者和出版内容资源,顺利进行出版项目的运作。二是能够按照出版要求及时准确地找到最佳的社会合作单位,顺利开展合作,包括印刷单位、物流运输单位、产品承运单位、产品经销商等。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合适的时间找到最合适的合作伙伴,推出最合适的作品,从而取得最好的社会收益。

二、融媒时代我国编辑出版教育面临的问题

1、培养目标——定位不明、视野落后

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田胜立在数字化传媒时代编辑出版学学科建设暨专业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专题讲话中指出:“目前的编辑出版专业学科定位、专业特点、培养目标都不清晰”。虽然教育部对编辑出版专业有明确的培养目标要求,但就目前各高校的情况来看,由于受到学校资源、办学规模、教育经费以及师资等诸多限制,大部分高校的编辑出版专业仍然定位不够明晰,视野也较为落后。很多高校仍以培养传统的编辑和发行人员为主,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节。有的高校虽然在自己的培养目标里提出要培养数字出版人才,也开设了一些数字出版类的课程,但由于师资、经费、实验、实习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仍然是有名而无实。可以说,融媒时代,传统的编辑出版学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2012年修订的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目录上在新闻传播一级学科下面增设了两个特色专业: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出版,可以说这两个专业的增设适应了当前的数字环境和媒介融合趋势,是非常必要的。随后,武汉大学等5所高校率先正式开办了数字出版专业并开始招生。依托悠久的办学历史、丰富的办学经验以及雄厚的师资力量等优势,武汉大学数字出版专业的成功开设可以说是走在了全国高校的前列,也为其他高校的编辑出版学建设指明了方向。

2、培养模式——重“长”轻“短”、不够灵活

我国高校的编辑出版专业大都实行4年制的专业教育,即从一入学便开设很多编辑出版学的专业课程。从课程设置来看“大”而“全”;从教学效果来看却是“杂”而“不精”。不仅如此,由于专业课程所占的比例太大,导致大部分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深入了解自己更为感兴趣的内容。从学制情况来看,我国目前仍以长期教育为主,短期培训的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匮乏。我国的人才培养较为注重系统性与理论性,为学员提供的多是本科、硕士,甚至博 士层面的学历教育,而这些长期教育往往不能更好地满足出版从业人员特别是一些出版界的新人在短期内有针对性的强化学习。笔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借鉴一下日本的经验。日本出版界的从业人员大多只有短期出版职业培训经历,而非专业科班出身,学习的机构也多为两年制的短期大学甚至数月的短期培训班。短期培训往往针对某一具体主题的知识或技能展开,具有极强的技术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此类学校或培训机构开设的课程非常具体、明确,定位于实务性和可操作性,能够使学员迅速掌握操作技能并上岗展开工作。

3、课程设置——“理”多“术”少、实践不足

与国外相比,我国编辑出版专业的实践教学仍处在起步阶段。在我国,绝大多数课程都是在课堂上由教师讲授完成的,基础理论课程所占的比重过多,而国外则正好相反,如英国的牛津布鲁克斯大学经常组织各种研讨班和专题讨论会,还经常安排学生实地考察一线如印刷厂、出版社、零售书商等机构,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理”多“术”少、实践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师资限制。目前绝大多数从事编辑出版教育的教师仍然是来自各大高校的硕、博士毕业生,鲜有真正从事过编辑出版工作的,因此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和技能;二是实验条件限制。设施齐全的实验室、种类丰富的专业软件是保证实验类课程顺利开展的基础。而目前各高校由于经费等条件的制约,想开办起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编辑出版实验室还存在一定难度;三是实习条件限制。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身体力行的实习工作,纵观目前各高校的实习情况,绝大多数本科生的实习都集中在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时间多为一到两个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使学生对出版业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是很难的,因此实习的学生大多只能从事一些稿件修改之类的初级工作,对学生实践经验的积累是很不利的。除此之外,实习基地建设不足也是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4、师资队伍——来源单一、经验欠缺

第3篇

[关键词]学术反腐 大学生 创新教育

一、大学生创新教育与学术反腐间的辩证关系

充分认识创新在大学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了解大学科研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无论是从大学生本身提高而言,还是从整个国家创新力的发展而言,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伟大意义。大力弘扬大学生的创新与反学术腐败的教育,明确学术创新与学术反腐对大学生发展的作用和地位,将对我国打造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创新型国家有深远的意义。同时,对于大学教育来说,学术创新与反腐在大学生的教育中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历史重任,是高校及国家发展的动力及基础,迫使高校更加关注现代大学生的创新教育,更加关注整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否则,没有创新,高校就没什么生命力可言,高校就会失去发展的灵魂,失去发展的动力与源泉。

二、我国现代高校大学生创新现状

现代高校教育中,大学生创新所取得的成果是肯定的。随着科研队伍和科研领域的不断壮大,高校成为了国家科技进步的领头军,而大学生作为大学的创新生力军,在创新领域更是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果。但是,中国高校创新成果的数量是惊人庞大的,质量却不容乐观。目前,我国现代大学生创新问题主要体现的特点:“创新型人才”却创新乏力、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科研体制不健全、科研评价体系不完善(如,科研成果量化考核机制不健全、评价机制不健全等)、学术腐败泛滥等。现代大学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就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学术反腐教育,让大学生了解学术腐败史,从不同的历史时期或者角度对大学生创新进行剖析教育,让大学生自觉认识到:创新与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关系、创新与高校本身发展的关系、创新与国家发展的关系。高校教育更多的也是更重要的就是要把关注的目光放在对大学生创新教育上来,没了创新就缺失了高校教育的灵魂与发展的动力源泉。

三、我国现代高校学术腐败的现状

高校学术腐败主要体现在高校科研工作者与大学生为谋求小集体或个人的利益,在科学研究、科研评价和工艺技术创新中,做出的有损学术公平、公正等的不规范或不合法的行为。针对我国学术腐败问题,大致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1.霸权学术。主要是指在高校中担任一定职务的科研人员,他们在学术方面有一定的权威性,再利用自己所掌控的资源,垄断着某学术领域的项目立项、分配、结题、鉴定与奖项等学术相关的资源,可轻易地把别人的成果占为己有,或者利用讲学、招生、学位授予等大搞权学腐败,导致学术的畸形发展,造成恶劣的学术影响,势必给大学生的创新教育蒙上了厚厚的阴影。

2.炒作欺骗型学术。这类人利用科学技术的深奥性,故弄玄虚,把科学技术包装粉化成美丽的肥皂泡,用来欺骗民众。像什么“太空抗癌纳米技术”、“水变油技术”及“航天生物技术”等,无奇不有,类似学术的泛滥中,对教育、科研及新闻领域无疑带来极大负面影响,同时,也给大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带来极大的挫伤,甚至迷失正确的创新研发方向。

3.拉关系学术。目前,由于环境、思想等非学术因素的影响,导致高校学术演变为追逐名利、掠夺资源的手段,甚至发展到可以用来买卖的商品。“跑项目”、“跑职称”、“跑奖项”等,在功利的引诱下,完全丧失了学术道德与尊严,造成职称评定、学术评定等极端的不公平、不正常的怪现象。这样,裸地反映出人情关系在学术发展中的畸形作用,对高校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带来极大的挑战与无法预料的负面影响,同时误导了大学生对真正创新内涵的理解,严重挫伤大学生探索真理的动机。

4.丑恶的剽窃行为。高校学术剽窃,具体不外乎:署名剽窃、抢先发表、思想偷窥、抄袭搬家等。剽窃行为表象为:大段大段的窃、改头换面的剽及整文整书地占等。于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会获取到错误的信息--原来学术就靠一个抄字。试想,这样的环境下,就是对大学生进行一般的传统教育也会压力巨大,那创新教育还怎么谈及?

5.注水式泡沫学术。近年来,中国高校学术取得了“辉煌的繁荣”,大致表现为:高校的论文、专著及专利出现了加速度增长,可以说是硕果累累;同时,高校高级职称的学者(如享受国务院津贴的学者、长江学者、珠江学者、齐鲁学者、跨世纪人才与千百十人才等等)、获得各种称号专家以及拥有各种奖项的专家学者更是数不胜数。从量化结果看,中国的院士、教授、论文、专著与专利等,位于世界前列,但真正能产生社会巨大生产力或具有国际影响力度的大师级的专家学者或论文、专著等却鲜为人知。推敲其成因,无外乎高校的精英学者们在利益的引诱驱使下,急功近利地制造出了不少垃圾成果,如:奖金论文、职称论文、剽窃或注水的博硕士论文以及不堪入目的学士论文等。这样学术领域里泛出一堆堆的美丽肥皂泡,造成了学术资源的极端浪费,严重挫伤了大学生创新积极性。环境如此,大学生也不身在世外桃源,自觉与不自觉的过程中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给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

四、学术腐败对大学生创新性教育的影响

说起学术腐败,是全世界学术界所共同面临的普遍问题,而不是中国特有的产物。中国的学术腐败有其自身的特点,从目前已披露的案例来看,虽然数量不多,但恶劣影响极大。从近年来已经披露的案例来分析,均触及到到违法、违纪、违规、违反学术道德等方面。学术腐败的领域涉及到考试、职称评定、、申报成果、申请项目支助、申请奖项以及申报专利等,这些领域均存在抄袭、剽窃、弄虚作假及行贿受贿等腐败行为。同时表明,学术腐败范围之广,已经涉及到学术活动的各个领域,学术腐败影响之大,属于深层次的社会腐败范畴,与经济腐败一样具有强的破坏性,甚至比经济腐败的破坏力更大。因为,学术腐败直接渗透到高校的教育教学中,直接渗透到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伟大工程中。高校大学生作为教育被培养的对象,是创新的主题与创新思想的源泉,无疑地也将成为高校学术腐败的直接受害者。因为高校教师的做人、做事、学术思想与治学态度,不仅影响着学术水平的提高,而且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学术腐败对大学生的主要影响表现为:影响到大学生的学风;影响到大学生创新能力;影响到大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所以,作为高校教育,针对学术腐败影响大学生的诸多方面,将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性教育,是关系到大学生如何成长的深层次的问题。

五、坚持学术反腐与大学生创新教育的举措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弘扬创新精神愈来愈显示出它的强生命力。高校对大学生实施创新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学术反腐与创新教育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对大学生进行学术反腐与创新性教育,离不开高校的深化改革。虽然目前高校大力提倡创新教育,加大力度进行学术反腐,但真正能做到而又卓有成效的高校还是很匮乏的,因为客观学术评价体系的缺失、思想道德素质下滑、教学水平下降、创新教育的扭曲等则变成被人忽视的因素,全面的推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则是任重而道远的事情。

2.学术反腐与创新教育离不开正确的科学世界观。作为现代大学生应弘扬正确的世界观,从根本上产生创新意识,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摒弃一切唯心思想的侵蚀。通过高校系统教育与学习,使大学生逐步形成无论学业、科研、生活还是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正确而科学的思维活动,从而达到分辨一切事物真伪与内在联系的能力。

3.健全学术惩戒与创新奖励机制。目前学术腐败问题之所以有它存在的市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对学术腐败的惩戒机制,没有依靠的制度规范与法律法规,导致学术腐败的泛滥。因此,要铲除学术腐败,就必须建立惩治学术腐败的专门机构及惩处学术腐败的法律法规,完善惩治学术腐败的内容,做到就如制裁经济领域的违法行为一样,做到有法可依。另一方面,对于大学生创新教育也不能泛泛而谈,制造空洞的理论,同样要健全必要的奖励机制。对高校或者政府有关的各类各级奖励机制予以界定和规范,谨防在奖励创新招牌下,又产生新的学术腐败。总而言之,加强大学生创新教育,惩戒学术腐败,让大学生能自觉树立科研创新责任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脚踏实地用心做学问,用生命写文章,还高校学术以净土。

结语

大学生的创新,源于对知识、对真理的无限渴求与积极探索,从而,创新就无疑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内在核心动力。历史的发展证实了创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无论是从培养人才、科学研发方面,还是从服务社会方面,高校教育都必须立足在创新作为出发点;同样,要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就必须加大力度割除学术腐败这个顽疾,因为学术腐败严重腐蚀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动力。目前我国高校创新虽展现硕果累累,但同时也存在阵阵呼声的质疑:“为什么中国大学培养不出科研大师?”、“为什么到现在中国没有一个能荣获诺贝尔奖的人?”、“为什么大学充斥着如此多的学术腐败与泡沫?等等”。我们坚信,高校坚持以追求知识、探求真理的本质对大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坚持以割除肿瘤、增强免疫般对学术腐败下刀,未来高校创新的成就与辉煌,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上,就真的是无法以数字来运算与估量的。

基金项目:广东海洋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基金

[参考文献]

[1]张立、王华平.学术不端行为的模艰化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7,25,32-37;

[2]孟伟.西方发达国家如何应对科研不端行为明[J].科技导报,2006,8,91-94;

[3]高进军、李彦武.髙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防治一管理层、导师、研究生三方职责探析[J].学位勾研究生教育,2007(增刊),65-67;

[4]唐巧凤.合作论文中挂名署名现象探微[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2,2,158-159;

[5]余三定.关于整治学术腐败讨论的评述[J].云梦学刊,2008,29(2),6-15;

第4篇

关键词:高校;科研统计工作;管理;效能提升

0 前言

科技对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因此受到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广泛关注。高校是科研和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其科研统计工作是学校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工作如今已成为科技信息时代的重要构成。随着科技进步,科研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愈加突出。因此对高校科研统计工作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1 高校的科研统计工作

(一)科研统计主要内容

高校的科研统计主要包括研究人员、科研费用、课题项目、机构的统计等,能够将科研成果有效地统计出来,并且实现高效的学术交流和沟通[1]。一般来讲,高校科技统计工作主要为科研投入、科研活动和科研成果。

(二)科研统计任务

高校的科研统计任务主要为不断收集社科相关信息,并统计和处理这些数据和资料,以更好地将社科领域的内涵和规律加以了解。目前科研统计工作主要负责的有三个方面:①信息处理。高校的科研统计工作需要将不同的科学信息和资料等进行归纳、整理、统计、处理等,以形成完整的信息系统数据库;②咨询环节。咨询环节主要为采用目前已有的统计数据信息,参考相关合理的研究方式和创新的技术途径,加以全面了解和分析,掌握全部项目课题,以为高校的科研工作提供方法和参考依据;③监督环节。监督环节主要为对高校的科研成果和状况进行考察和调研,统计核实高校相关制度和规划开展状况,评价成果并给予成绩,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

2 高校科研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搜集信息方法过于单调

高校的科研统计工作宗旨为向高校的不同级别部门提供相关的科研统计信息,这一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并未认识到此工作的重要性,采用传统的信息搜集方式,缺乏对相关工作人员的技能重视和培训,很多科研统计工作都是由同时从事其他工作的人员负责,得到的信息和资料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工作缺乏预见性

原来的科研统计工作主要涵盖了和不同科研相关的管理资料、信息等,此后基于此加以归纳和研究,并制定出有一定的效用的科研统计上报文件。如今,高校科研活动数量逐渐增加,其科研的信息量加大。在此背景下,很多高校的科研统计工作缺乏预见性,没有对绩效、评职称、办学、课题研究等提供参考资料,一定程度上束缚科研的发展[2]。

(三)科研统计数据研究方式落后

科研统计数据种类丰富、数量繁多,为高校的科研统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很多高校的科研项目每年就能达到几千种,怎样将此类统计数据加以归纳分析是比较棘手的。如今,很多高校采用的数据统计较为落后,难以应对较大的数据量。且在建模等难度较大的环节上能力明显不足,无法及时准确地为相关部门提供信息和数据。

3 提升高校科研统计工作效能的措施

(一)实证搜集资料并审查

科研统计资料的完整和有效非常重要,对整个高校的科研统计工作起到很大的影响,其是科研成果发挥作用的基础条件。如今,高校科研活动增加,其数据量增多,且体现形式较为丰富。经常出现数据不真实合理的现象。高校应采用实证搜集资料的方式,结合信息化现代手段,将职称论文、专业课题、研究项目、合同等统一录入到计算机数据库中,并派有专业负责全程跟踪式监督和审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以此能够提高搜集信息的效率,防止误差的出现。

(二)加强科研统计信息化管理

由于高校的科研统计信息涉及到很多领域和方面的知识,统计数据形式复杂繁多,利用原有的人工统计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其科研统计数据现状,极易出现一些数据偏差和错误。在这个现代信息时代,高校应建立奇自身的科研相关网站,健全其科研统计数据库,第一时间将资料加以归纳、总结、传送、更新等[3]。利用信息化方式和计算机软件,其能够提高科研统计工作的效率,避免人工查询出现的误差,实现数据统计的真实和准确性。如北京大学在科研统计工作中,建立了自身的数据库,并为相关科研教师人员提供浏览权限,定期更新目前社会和市场最新的科研需求和项目,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

(三)健全科研统计工作管理体系

不仅是科研统计资料的现实分析,还有统计信息化发展等,全部需要保证其统计质量和数量。高校应该健全自身的科研统计管理体系,确保不同的工作有专人负责,明确分工,实施责任制度。

4 结语

高校科研统计工作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为高校科研提供参考数据和安全保证。如今,高校科研统计虽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通过利用信息化统计方式,健全科研统计工作管理体系,保证搜集数据的高效率和高准确率,提高统计能力,为高校更好地科研和办学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高伟.从科技统计看高校科研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理论界,2011,10(03):212-213.

第5篇

关键词:中职教师 职业倦怠 现状

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临床心理学家弗鲁顿伯格在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一个概念,主要用来描述个体在长期的工作压力下,由于得不到有效缓解而产生的心理、生理上的疲惫。在我国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中职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引来很多教育工作者投身到中职教育事业当中。但是由于诸多原因造成了国内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已经成为重中之重。本文主要是根据这种国内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现象进行相关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围绕教师工作相关的竞争压力大、总体工作量大,以及教师个人因素来对这个现象进行讨论。

一、工作竞争压力大

据教育部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08年,我国现有各级各类专职教师1463万人。以我国的北京市为例,据北京市教科院一项调查显示,北京市23所学校的中职教师人数已达到2500多人。据相关调查,目前北京市很多中职老师正在流行“下班上夜校”的充电行动。照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工作本身压力大、家长对老师过高的期望、教师之间的竞争和对老师学历的不断要求。但是经过调查,49%的教师认为工作压力最大的方面,还是来自于中职工作本身,因为他们要在工作中面对不同的学生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履行其重要的职责。比如很多学生厌学、基础差、课堂上难管理等问题,就需要我们的老师去解决。更有我们所谓的“问题学生”,比如学习上完全没有上进心,不能正确的看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性情暴躁易怒,言语行动带有攻击性等。面对不同问题的学生,这些也给中职教师无形中增大了压力。往往中职教师他们付出了很多辛苦,但是得不到学生们的不理解,长久下去就对中职教师照成过大的压力。

任何一个行业,当其人数达到一定的饱和之时,都会给这个行业带来一定的竞争压力,身为中职教师这一职业的这样一个竞争压力大的行业,很容易使中职老师产生职业性的怠慢,容易使老师产生反感的情绪。通过相关的调查,也确定了中职教师现下人数众多,是中职教师产生倦怠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总体工作量大

另外工作压力大也是中职教师残生职业怠倦的原因之一。下面让我们来研究一下中职教师的工作内容:首先包括备课、写教案,然后是上课上自习,写课后反思;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包括语文老师的批改作文);组织出题,监考,阅卷,试卷总结,满分卷展示;教师学期工作计划,教师学期工作总结;教科研工作计划,教科研工作总结;学生发展报告,学生导师制计划;单元计划,单元反思,学科计划,学科总结;写政治学习笔记;每个想评职称的老师还要准备写职称论文,发表文章,制作课件,讲公开课;暑假学习培训等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职教师工作任务是很繁重的。在我国,教师每年在校工作时间为1300个小时以上。他们要随时处在应激状态,上课时要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听讲,下课后又要管理好学生的活动安排,保障学生的安全,放学后还要提醒学生完成作业等等。

现如今中职院校课程的工作内容已经随着社会的发展变的而增长,课程内容也变的越来月多样化,这当然是一个好的现象,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的话,对于中职老师来说就会带来一定的压力。在压力的同时还会出现一些例如工资奖金分配,福利待遇,职称评比等不公平的现象,这些都导致了中职教师的积极性普遍性的不高,这下现象的产生也是增加教师工作量会带来不良后果的原因,再加上工作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的反差较大,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就会频频出现。

三、个人的因素

学校,是一个组织系统,教师一旦产生了职业倦怠,就会导致教师的岗位变动,离职等现象的产生,就会为学校的行政与人事工作带来很大的变动。教师,作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弘扬者,要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的广阔前景及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加强职业认同感,悦纳自我,肯定自我,同时,学校还可开办教师的心理健康咨询,让教师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走出职业倦怠的阴霾,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工作中体验到事业的成功及学生的尊重,这种成就感可以帮助教师更多地体验到工作乐趣,从而缓解职业的倦怠感。我们中职教师还应该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积极参加学校、教研室或学生的集体活动,与学生、同事、领导和家长友好交往,建立和保持协调的人际关系。

为预防和缓解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我们的社会、学校及教师个人三方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中职教师去预防和走出职业的倦怠,给中职教师充分的经济保持与社会地位。使中职教师能够体验到工作的成就感,保持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诉述,中职教师的倦怠现状对我国国内的教育事业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们应该从造成中职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因素入手,从根本上激发中职教师的工作激情,从制度上真正的关心中职教师,爱护中职教师,鼓励中职教师,帮助他们不断完善的自己,使他们从自己的内心里喜欢自己的职业,从而对教师的职业更加热爱,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当中,使我国的中职教师职业更加蓬勃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永鑫,杨淑芸.教师工作倦怠及其干预[J].当代教育科学,2004(04).

[2]刘永兴,张敏.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10(01).

[3]邱小捷,王江奇.中职教师职业倦怠心理透视[J].中国高等教育,2005(11).

第6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合适;创业教育;职称论文

目前,全国各类高职高专开展创业教育如火如荼,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之态,但这种看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下问题依旧明显:学生创业意识不强,创业激情淡漠,即使有那么几个到创业大海里扑腾了几下,最终还是回到岸上喘气。怎样扭转这个局面?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提出鲜明的创业观念并得到全体师生的认同:“创业就是就业,就业也可创业”,“创业从零开始”,“专业成绩好是好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创业更是好学生”,“课堂教学是基础,社会实践出真知”等。学院高举创业旗帜,旨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敢想敢闯的智谋型人才,为高职学生的就业广铺新路。但,作为一名从事大学生就业教育课程的教师,我认为:如果说高职院校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的话,那么就必须正视这种渴望,并为学生的创业活动添砖加瓦,更要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全新的适合高职学生的创业教育方式方法。

一、 激发学生创业激情,合理方式合理引导

对任何一所高校来说,创新创业教育最终的目的同出一辙:育人成才。高职院校应该积极探索将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和思政课程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掌握创业技能,首先应该让学生具备创业精神和创业激情,激发他们的自信心、敢为性,要让他们意识到,人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要创造可贵的精神财富。

譬喻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从2010年就做了这样的改革:打破传统思维,将“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以及“大学生思政”课程从原来的公共课部划分出来,并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并入学院学工处,将“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并入学院招生就业处,将“大学生思政”课程并入学院宣传部,并设立了相应的“大学生心理咨询室”和“大学生职业素质拓展实训室”。 二、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构建循序渐进的创业实践体系

创业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积累的过程,对学生的创业引导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黄冈职院构建了“志愿者服务—勤工助学—创业行动”三位一体的循序渐进式创业训练实践体系,先锻炼、后实战,科学培养学生的创业力。

⑴志愿者服务起步。高校中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缺乏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难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倡导学生们走出自身狭小的交流,实现人与人间的相互关爱,营造团结,互助,友爱,奉献的精神氛围,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技能,初步获得融入社会的能力。

⑵勤工助学热身。以前勤工俭学是一种贫困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自己资助的一种形式。现在,除了扶持自强自立的贫困生外,很多非贫困生也积极加入这个行列,在学生们看来,勤工俭学不再是单纯的解决生活费而已,其实这也是一种锻炼自己坚韧性,培养培养生存技能,基本掌握融入市场的能力。

三、 选择合适创业项目,让学生创业成功起步

有特色才能形成优势,有特色才能产生亮点,有特色才能构建影响力。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地方经济特色,研究高职学生特点,打出创业教育的特色牌。

⑴ 电子商务创业,起步低,双向突破。我院学生实行“无店铺经营”,很多学生在网上开网店,批零兼营,内贸外贸双向突破。营销学会每年举办四次院级营销活动,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其中,或买或卖,在讨价还价中领略经营的快乐。

⑵Ⅰ.设立创业一条街。学院准备开辟大学生创业一条街,旨在为刚走上创业之路的学生提供集电子商务、创意小店、物流为一体的创业平台。学院在创业园提供场地、水电、宽带和创业指导师,其他的都由学生自己负责解决。学生在这里“真刀实枪”训练,“真金白银”产出,实现了实践教学的全真式、全天候、全方位。Ⅱ.设立创业团队。目前学院就业协会已设立四个创业团队,二手商品回收团队、衣物干洗团队、快递业务团队、花卉销售团队。四个创业团队,配备不同的创业指导教师,每月评出最佳业绩团队,增加学生竞争意识。

如何给在校或已毕业的高职院校学生在创业这条路上更多的支持和建议,我觉得,不能人云亦云,有很多人说到创业,就照搬书上或别人的经验,其实,创业经验因人而异,针对大学生个性有的放失,每个高校要出台符合自己学生、符合学校、符合地方经济特色的创业教育,才能走的更远!以行动激发活力、以平台激发合力、以全方位指导构建牵引力,才能让创业教育理论系统化、创业实践形式多样化、创业成果效应辐射化,才能让创业学生的明天更有甜头、创业教育的发展更有盼头、具备创业力的学生勇立潮头!

参考文献

【1】 严金发. 高职学生创业热情高成功率低,难题如何破解【N】中国教育报,2011-4-8.

第7篇

一、研究型大学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目前,在国际上所公认的研究型大学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能够培养出世界一流水平的人才;二是能够取得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三是拥有一批世界水平的教授学者;四是教学与科研并重;五是学科门类齐全;六是学生素质高,研究生比例高;七是办学具有国际性,招收一定数量的留学生和访问学者。从以上特点我们可以看出研究型大学培养的是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其学科设置、师资队伍、办学层次均占据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国际领先水平。因此,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应是: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创新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能够在本领域内创造性探索与开拓并且掌握本学科先进的科学技术。

二、创新教育的特征与目标

(一)创新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具有如下特征:

1.创新教育在注重继承的同时,更加强调对知识域的突破和理论上的创新;

2.创新教育是一种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本,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创新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创新教育就是在此基础上的素质教育的深化;

3.创新教育以培养创新意识为前提,着重研究解决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培养问题。

(二)创新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该目标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才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造潜能。因此,培养学生创新愈识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追求创新、积极探索的精神。

2.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以独特性和新颖性为目标的思维活动。创新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有的放矢地开展创新活动。

3.创新能力的培养

要为学生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构建创新的知识结构,体现“扎实”、“广博”、“前沿”、“综合”。要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开拓新领域的能力。

4.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

创新过程不仅是一种智力活动过程,还包括许多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对创造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激发创新意识,而且能够促进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能力。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就是要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培养求真务实的作风。

三、构建创新教育体系

创新教育体系是研究型大学实施创新教育的保障体系。构建该体系应从研究型大学的特点和学科发展前沿角度出发,系统规范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物质环境等。

1.人才培养目标

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应是以创新教育为核心,注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全面掌握本学科专业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个性化发展,使之成为适应市场需求和学科或专业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应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模式,灵活培养。

2.课程体系的改革

课程体系是创新教育体系的关键。要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首先要切实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在继承的基础上,受到开拓性的教育,在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支持下,受教育者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面对客观世界提出挑战与创造。转变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必须正确地认识创新教育的内涵,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处理好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内学时与课外活动、人文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其次,在课程设置上,应贯穿以创新能力训练与培养为主的原则,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系统地全面职称论文进行基础理论与专业技能的训练,积极有效地创造必要的学习与训练环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三,建立平台式与模块式课程结构,所谓平台式结构是指在基础课和技术基础课设置时,以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理论为目标优化课程内容及门类,而模块式结构是指在平台式结构的基础上,设置学科发展前沿性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系列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选择性地学习,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活跃创新思维。第四,量化素质教育内容,建立课外学习计划,组织学生参与有关科研活动,注重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第8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数学教师 职业倦怠 成因 对策

[作者简介]梁薇(1964- ),女,广西桂平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预测与对策。(广西 南宁 530023)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5-0063-02

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高等职业院校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教育部2010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112所,高职院校1246所,高职高专学生招生人数占了高校的52.8%。从人数和规模上高职院校绝对是占到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不少高职院校都是从中专升格而来的,虽然也称为大学,但社会对其升学、就业等方面存在偏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遭到怀疑。高职院校的教师,尤其是基础课的数学老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各种因素下,高职数学老师极易产生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后,容易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降低了备课的充分性,降低了对工作的成就感,对身心健康以及工作、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对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的培养不利。高等数学作为高职院校工科的重要基础和工具课程,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数学课程本身的特性,及在我国加大实践动手能力,相应减少理论学时的高职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高职教育中数学课的地位呈现出较为尴尬的局面,一些专业随意删减数学课,一些专业教师对数学教学的轻视,导致高职院校数学教师与一般的教师相比,职业倦怠在呈上升趋势,因此,研究高职院校数学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探讨解决的对策,不仅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现实需要,也对提高数学教师的职业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数学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1.社会环境的压力。随着高职院校的逐年扩招,高职院校已占据了高校的半壁江山,但许多家长和考生并不认可高等职业教育,还根深蒂固地认为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末流教育,不能与普通高校相提并论。另外,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高职教育又面临诸多的发展困难和挑战,我国高职教育缺乏足够的政策和资金投入的扶持,许多高职院校办学条件简陋,也有些高职院校花巨资异地买地扩张,新建校舍,增添设备,举债度日,在这种背景下,高职数学教师和其他教师一样,承担繁重的教学工作任务,工作时间紧,上班路途时间增加,工作压力大,在心理上需承受较大的压力,久而久之,就会身心疲惫,情绪低落,对现状产生不满,失去了工作热情,产生了倦怠。

2.高职院校内部的压力。(1)来自高职院校内部管理上的压力。一些高职院校民主意识不强,官本位现象严重,管理方法和手段比较简单,广大教师缺乏参与学校管理和决策的机会,加上部分学校领导的官僚意识,一些教师在工作上也得不到学校领导的支持、鼓励和认可,其主人翁的地位和责任意识得不到应有的尊重。(2)来自高职院校有些专业忽视数学教学的压力。当前,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中,出现了过分强调“技能”而忽视“基础”的倾向,只满足让学生掌握某些操作技能,忽视学生后继发展能力的培养,殊不知,操作技能会过时,而学生的后继发展能力会让学生受益一生。在这种过分强调技能的短视思想指导下,许多专业大刀阔斧地砍掉能培养学生后继发展能力的高等数学课的课时,甚至一节不留。虽然工科中不少课程的很多内容涉及不少数学知识,但专业课教师在讲课中对涉及的数学知识采取绕过去、避而不谈的方法,导致一些专业教师认为上数学课是浪费时间,表现出对数学教学的轻视。在这种情形下,数学教师觉得自己在学校中受关注程度较低,可有可无,缺乏自我认同感,缺乏归宿感、成就感,有在学校里处于低地位、边缘化的感觉,担心发展下去会无课可上,下岗是压在高职数学教师心头的一块大石头,焦虑、烦躁的情绪油然而生。

3.教学工作的压力。(1)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素质为基础,突出能力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传统的数学教学已不适应,必须对高等数学课程进行改革,数学教学和专业融合是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的方向,而大多数学教师对各专业知识缺乏,难以顺利进行。(2)一些高职院校进行一刀切的“项目化为主题”改造课程,所有课程都必须进行项目化改造课程,发动教师进行具体课程的改革,要求每个教师通过学院组织的“教学设计能力”测评,用项目化改造对以操作为主的专业课比较容易,但对高等数学这门理论课程要用项目化改造课程的难度相当大,对于数学教师来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3)当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对数学教师的知识储备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加入数学实验的内容,是新形势下数学教学的要求,这些都迫使数学教师必须进行知识更新,不断学习。因此,种种原因使本来不堪重负的数学教师带来更多的新的压力。

4.高职学生数学基础薄弱的压力。高职学生招生录取的成绩较低,高职的招生生源质量得不到保障,在入学成绩中数学成绩低的情况尤其突出,甚至有不少只考二三十分的学生。这些学生连初中、高中的基础知识都没掌握,要掌握高等数学就更加困难了,上课时要经常补中学数学的内容,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加上高职院校师生比小,大多数高数课都是大班上课,教师工作量成倍增加。在繁重的工作中,数学教师被拖得身心疲惫。工作没有了激情,工作上便逐渐没有了追求,产生了倦怠的心态。

5.科研和职称评定的压力。数学教师除了要完成教学任务外,还要忙于继续教育,参加科研项目,职称评定。职称评定要求外语、计算机考试都过关,还要写职称论文等相关的工作。此外,还有评职的竞争,由于自身客观条件的限制及主观因素的不足,往往使一些高职数学教师难以如愿,造成心理严重失衡,有些数学教师甚至丧失了晋升职称的勇气,产生了消极、郁闷或觉得什么都不如意的失落心态。

6.职业劳动价值与职业劳动报酬背离的压力。对各种职业来说,它的劳动价值决定其报酬。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价值和进步作用,以及老师的劳动强度、全身心的付出,决定教师职业劳动应当有较高的劳动报酬和经济待遇。据资料表明,我国教师月工资排列在国民经济12个行业职工中倒数第三,与世界各国相比,中国教师工资是同档次发展国家的1/4。面对不合理的现实,教师就会产生不公的心理。加上有的高职院校课酬实行二级管理,虽然在同一院校中上课,但不同的系,课酬也不一样,作为理论基础课的数学教师虽然上课劳动强度大,改作业花费时间比其他课多,但课酬是在院校里处于低位。按照劳动分配的原则是按劳付酬,经济待遇低,就意味着没本事、无贡献。数学教师就会因自己的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的背离心理矛盾加剧,最终导致职业倦怠。

7.自身方面的压力。(1)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和个人的心理承受力、耐挫力也导致部分高职数学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一个教师不能正确对待公与私、名与利、奉献与索取的考验、人际关系不融洽,那么,在当前高职教育发展仍处于较为艰难的时期,其要求和欲望往往难以获得满足,易产生挫折感,造成心理失衡、情绪失落也在所难免。(2)身体健康方面的压力。不少数学教师因身心过于劳累,上课板书多,吸入粉尘多,用嗓多,不注意休息,存在不同程度的身体疾患,如咽喉炎、肠胃炎、支气管炎、肩背疼痛等疾病。由于高职院校大部分专业的全部数学课都开设在第一学期,导致第一学期数学教师任务过重,即使有病也要带病上课,无法休息,使数学教师不堪重负,产生身体倦怠。

二、避免数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对策

1.从社会层面来说。国家可通过制定有关政策,明确高职的定位,提高高职教师的地位。加大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投入,增加教师的经济收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通过舆论宣传等手段,使全社会消除对高职的偏见,了解高职教育,认可高职教育,支持高职教育,尊重高职教师。

2.从高职院校层面来说。(1)学校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首先,学校要尽力完善教学和文体生活设施,美化校园,满足教师教学、科研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其次,管理者要改变观念,建立以人为本、科学民主的管理制度,给教师较大的学术和专业自,为教师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决策提供机会,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增强其归属感和责任感。加强学院自身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注教师职业发展,多组织教师参加教学研讨和交流等活动,为教师提高专业技能和进修创造条件,促使其专业的发展。最后,建立有效的教师心理健康评价体系,学校要认真分析和正确对待教师中出现的心理挫折和职业倦怠,一方面,帮助查找原因,消除障碍;另一方面,要尽量创造条件为教师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关心和改善教师的生活待遇,设法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加强教师与领导之间、教师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缓解人际关系的紧张状况。(2)高职院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在高职院校的专业课强调“技能”是应该的,但不能忽视学生的再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培养,对于某些操作技能,学生可在短时间内获得,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一些操作技能很容易被淘汰。如今很多学校的专业都不设置数学课,但是,高等数学的学习就是培养学生再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良好途径,所以作为工科专业基础和工具的高等数学课,不能够被武断地去掉。

3.从高职数学教师自身层面来说。(1)高职数学教师要把自己的前途和命运与高职院校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以事业为重,以促进学校发展,培养合格的高职类人才为己任。一是要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主动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现代化教育和信息技术,不断学习,开拓进取,迎接新的挑战。只有以这种积极的心态投身于学校的工作中去,教师才能从根源上消除职业倦怠的困扰,做到心态平稳。二是高职教师要掌握一定的缓减压力、抵抗挫折的方法,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断增强自身的耐压能力,培养乐观、自信的个性,正确对待遇到的各种压力和困难,把压力看作是一种动力和挑战,在不断解决困难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增强自信。三是各位高职数学教师要加强身体锻炼,特别是中老年教师,只有身体好了,才能以健康的体魄应对繁重工作、迎接新的挑战。(2)高职数学教师要给自己合理定位。高职数学教师也要认识到数学的局限性,不能一味地埋怨各专业删减数学课,要找出自身的原因,在高职院校如果数学课脱离了专业课,就很难立足,所以,必须改变高职院校数学的教育方式、方法乃至内容,转变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对高等数学课程进行改革,课程和专业知识联系起来,讲专业所需,让学生真正地既学到了专业课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又培养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志和.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8).

[2]江秀华.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调适[J].甘肃科技纵横,2006(6).

[3]赵孟静.高职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及缓解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9(9).

第9篇

摘要:本文分别从任务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两方面入手讨论二者的各自特点及实际运用效度,根据商务英语教学的特点指出案例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相结合的必要性,并结合两种教学法的特点分析了实施模式及应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

目前,我国英语界积极提倡高校英语专业从单科经济式人才培养模式向着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的方向发展,商务英语教学改革面临新形势下的巨大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来指导,采用新型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商务英语人才。商务英语(EBP:EnglishforBusinessPurpose)作为ESP(EnglishforSpecialPurpose)的一个分支是区别于普通英语语言教学的。本文根据实际教学实践并结合商务英语的特点谈一谈案例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结合的必要性。

一、商务英语课程的内容特点及教学方法商务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ESP)的一个分支,而且也是目前专门用途英语中运用最广泛、发展最迅速的领域。顾名思义,它包含英语和商务两个方面,所以经贸英语、金融英语、营销英语、国际商务英语、外贸函电、外贸实务、商务谈判等为该专业方向的主要课程。商务英语类课程最大的特点是英语语言技能与商务专业知识(经济学,营销学,会计学,金融学,管理学,商法学等)的密切结合,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对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听、说、读、写、译)的培养,同时还应不断强化学生的商务专业技能。这就严格要求教师除了具备较高的语言素养和扎实的国际商务专业知识以外,还应具备熟练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因此,在商务英语的教学中必须注重专业英语技能及商务知识的培养。而我们的学生是在校生,谈不上有任何实际经验,只是简单从书本或杂志等途径掌握部分理论性商务知识,不可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更不能很好地实际运用。从英语专业技能来看,他们都可以很好掌握如英语语法、阅读、词汇等,但对于真实世界的工作状况知之甚少,更不会如何将英语语言技能和商务专业知识相结合。原有的英语专业教学体制只是强调语言技能的培养,所以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法无法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商务知识相结合,效果也并不明显。商务英语教学应该让语言能力教学为辅助手段,让商务信息的交流作为主要目标。于是,我们迫切需要找到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任务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的特点和结合的必要性

1.任务教学法。任务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娱乐活动中所从事的各种各样有目的的活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核心思想是要模拟人们在社会学校生活中运用语言所从事的各类活动,把语言与学习者在今后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结合起来。任务型教学把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做的事情细分为若干非常具体的“任务”,并把培养学生具备完成这些任务的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是将英语的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活动任务当中,使学生在使用英语完成任务的同时,不知不觉学会英语,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其实质是:英语课堂教学应具有“变化性互动”的各种活动,即“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对话性互动,进而产生语言习得。如果从认知心理学来解释,学生英语学习和习得的过程一方面是学生通过完成任务不断地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内化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地将所学过的知识表现出来的外显过程,而学生的主体性正是通过内化与外显的无数次交替而逐步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这种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有效改变以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极少有机会使用目标语进行交际的教学现状的最佳途径之一。

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主要是对具有一定真实性、实践性和针对性的典型事例、实例或个案分析通过分析、辩论、演绎、推断、归纳和总结,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致力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面向未来的教学模式。在案例教学中,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讨论过程中常能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所形成的是一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型的学习氛围。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法相比,案例教学法有很多优势,如在改革传统教学观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学会学习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案例教学法具有高度的拟真性、灵活的启发性、鲜明的针对性等特点。

3.二者结合的必要性。任务型教学法与传统的英语教学法有很大的不同:一是任务型教学开始就呈现任务,以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用语言做事;二是为了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学生的活动将以意义为中心,尽力调动各种语言资源进行意义构建,以达到解决某个实际问题;三是任务型教学具有目的性、过程性、综合性和思维的挑战性等特点,有效地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能力。任务型教学法模式,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做中学,学中做”全面发展。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以任务为教学策略基础,强调从运用语言的任务入手进行教学,让学生完成一项事实的任务进行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案例教学法与讲授法等传统教学法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教学材料不同。

传统教学方法使用的是教科书。教科书是对某一学科基础知识的系统化的理论阐述,并按照知识的内在联系来编排。案例教学法则主要使用的是案例材料。案例不是对理论的系统阐述,而是对一个真实情景的描述,这个情景中包含一定的思考题,并要求学生思考、分析、消化吸收。可以说,案例是适应特定的教学目的而编写的。第二,教学过程不同。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过程主要是教师对知识的系统讲授,这种结构式教学通常要求教师的讲授力求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概念准确、逻辑严密,而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案例教学的过程则主要不是教师讲授,而是学生之间的讨论和辩论。第三,教学目的不同。传统教学方法的目的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案例法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分析技巧、进行辩论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群体与人际协调技巧和沟通能力等。此外,由于将学生置于一种接近现实的情景之中,还能使学生积累一些将来用得上的经验。从哈佛案例教学模式中可以看出,案例教学把培养能力放在比获得知识更重要的位置,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过时,而针对实际情况学习的能力则能终身受益。所以,案例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对于实际的案例进行分析,任务型教学可以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讨论中,充分发挥其社会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中的自律、自我、自信、自主、自择和互动,有机地融合商务目标任务和英语语用能力训练,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商务运用能力。

4.任务型-案例型教学法的模式。任务型-案例型教学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1)任务型-案例型的目标(goals)。指通过让学生完成某一项任务而希望达到的目的。任务的目标可以是培养学生说英语的自信心。案例的目标是解决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在这个环节,教师要设定两个学习目标并认清二者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2)构成任务型-案例型内容的输入材料(input)。输入案例材料必须具有真实性,应以现实商务实践中的真实典型案例分析为目的,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语言,运用商务知识.从而该学习不应局限于教材。(3)基于这些材料而设计的各项活动(activities)。任务型-案例型的教学设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相连,层层深入,形式由初级到高级任务,再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并由数个微案例任务(mint-task)构成一串“任务链”。在语言技能方面,遵循先输入后输出原则,使教学阶梯式层层推进。任务型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它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创造出不同的任务化活动,让学生通过与学习伙伴合作、协商去完成案例分析任务。学习过程充满了反思、顿悟和自醒,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因,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他们的认识策略,培养他们与人共处的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并在完成任务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就感,实现自我价值。运用任务型-案例型教学法组织教学,强化了语言交际应用的过程,充分体现了语言的交际本质。

5.任务型-案例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的问题。从任务型教学法来看,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完成具体任务、并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它强调交际的过程和语言的功能,注重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因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语言运用能力。当然,任务型教学存在一些不完备的地方,比如任务的选择并有进行需求分析,任务的等级评定也是任意的,并且任何形式中心的活动在语言教学中都受到排斥,学生以对子或小组的形式来完成任务,教师在其间不直接指导都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从案例型教学法来看,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有别于国外发达国家,多数高校为规范和量化教学过程所强制采用的教学大纲及试卷库双重衡量和制约机制,仍是一种应试教育模式。案例教学对案例质量的要求较高,与之相对应的却是案例库资源供应不足,质量低劣。许多高校尽管重视案例教学的应用,但是在案例的搜集、整理上却相当滞后,大多采用国外移植的案例,这种案例因不大适合国情,难以使学习者产生身临其境的亲切感和真实感。有些案例直接采自报纸、杂志或传记文学中的内容,缺乏应有的规范和针对性。这些问题不解决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案例教学的开展。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制约案例教学的开展,案例教学的案例需贴近社会,来源于现实生活,这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时间、经费的投入,使许多教师望而却步,找些过时或典型性不强的案例来凑数或干脆远离案例教学。有些教师对案例教学的认识存在错误。

另外,有教师认为,案例教学法就是举例教学法。其实,二者虽然都要引用实例,却有很大不同。案例在案例教学中占据中心地位,教学任务都是借助案例来展开的,而举例在一般教学活动中则处于次要的地位。案例是组织学生进行自我学习、锻炼能力的一种手段,举例则是辅助教师说明问题的一种手段。当然,这并不排除举例也可以使学生锻炼能力、发展智力。最后,案例教学与举例说明的指导思想不同。案例教学重点在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而举例说明一般以说明问题为目的。对案例教学法的误认致使许多教师停滞不前而心态安然。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商务英语教学中,由于教学方法仍然有待研究,所以商务英语教师必须处理好与其他教学法的关系,以任务型教学为主线,并且提高典型案例的使用效果,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任务型-案例型教学法,英语语言能力和商务实践能力都可以得以提高。但是要想完善该教学法,必须针对各门课程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而稍作调整。

参考文献:

[1]St.John&JohnsonChristine.FromtheGuestEditor[J].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1996.

[2]MarkEllis&ChristineJohnson.TeachingBusinessEnglish[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TonyDudley-Evans&MaggieJoSt.John.Developmentsin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8.

[4]陈建平.案例教学法与商务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英语教学[J].宁波大学学报,2004,26(5).

第10篇

[关键词]福建省;农村师资;教师流动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0)07-0009-03

师资合理流动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然而,农村师资超常量外流严重削弱了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力量,成为制约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瓶颈。理性审视农村中小学师资流动现象,采取相应对策,扭转农村中小学教师超常量外流局面,对办好农村中小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中小学师资流动概况

2008年福建省小学在校生2471464人,其中农村小学在校生1311091人,占小学在校生总数的53%。与2007年相比较,农村小学在校生减少了15.7%,农村教师减少了417%。农村小学生师比从2007年的15.1:1下降到2008年的13.6:1。

2008年福建省初中在校生1512936人,其中农村初中在校生629789人,占初中在校生总数的41.63%。与2007年相比较,农村初中在校生减少了3.4%。2008年农村初中教师占初中教师总数的41.58%,其中,调入1568人,调出2732人,净调出人数是1164人。2008年农村初中生师比是15:1,与2007年生师比17:1比较,生师比相对下降。

200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在校生748828人,其中农村普通高中在校生占全省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14.51%。2008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教师52531人,其中农村普通高中教师占全省普通高中教师总数的14.48%。农村普通高中生师比14:1,与2007年生师比16:1相比,有所下降。从农村高中教师的调入与调出来看,2008年农村高中教师净调出36人。高中学生增加26.6%,教师反而流失的现象不得不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二、农村中小学师资流动特点

(一)师资呈单向性流动为主

根据对2009年农村初中校长培训班141位校长的问卷调查,141所农村初中三年内调出790人,占10%,辞职138人,占1.74%。根据对参加2010年1月第一期农村校长教育教学管理能力提升工程的76位校长的问卷调查,有教师调动的学校66所,占87%,近三年内共调出教师637人,占教师总数的11%,辞职33人。从流向上看,教师调动是从农村流向县城,从靠近城市的农村流向发达城市,从非重点学校流向重点学校,从办学条件差、待遇差的学校流向办学条件和福利待遇相对较好的学校。流动情况在农村各地区的分布不均衡,比较偏僻的贫困地区流失的情况反而较少;而距离城镇较近的地区流失情况反而严重。

(二)中青年骨干教师流出居多

根据对2009年农村初中校长培训班141位校长的问卷调查,141所农村初中有高级教师727人。仅占教师总数的9%;而农村师资外流,主要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学历以本科为主。根据对参加校长培训班的76位农村小学校长的问卷调查,农村小学调出教师的职称绝大多数是小学高级或者一级,年龄绝大部分在35岁以下,学校领导班子和热门学科教师流失率偏高。三明市清流县某农村中学,学校教师平均年龄39岁,近十年没有分配一位新教师来,而两年内优秀教师调动或者借用达到13人。近两年三明市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论文评审遭淘汰论文比例达到10%,其中绝大部分是农村教师。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农村教师流失之后,剩余教师素养不高的问题。

(三)优秀教师外流引发生源外流

师资外流的直接后果就是引发优秀生源流失。城市、县城高(完)中与农村高(完)中形成鲜明的反差。龙岩某县城一所独立高中,目前已经扩展到90个教学班,每个年段20~28个班,一个年段有1500名左右的学生。福州某校也有类似情况,为了应对不断膨胀的学生数,一年新招聘青年教师就达到30多人。城区高中教育的绝对优势,对农村普通中学的生存造成巨大的威胁。龙海某农村中学2008年高一只招了279人,临近的某农村中学只招了150人左右。泉州某农村中学,每届学生都有辍学的,最多的曾出现一届辍学100多人。

(四)师资外流的负面影响较大

外流中青年骨干教师的主要接收地区的教师工资、福利待遇都大大高过流出地,造成教师队伍的严重振荡,人心浮动。特别是年轻教师感到十分困惑和茫然,既看不到学校的希望,也看不到自己的前途;有的教师一边保留着教师岗位,一边干起了“副业”;还有一些教师干脆不打招呼就辞职走人,使学校领导措手不及。学科骨干流失,使得留在农村中小学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陷入恶性循环。

三、农村中小学师资流动问题分析

(一)守望岗位与心理落差的交织

农村年轻教师大多是20世纪70~80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从本质上说,他们接受过高层次的教育,深受父辈的影响,还是能够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但他们讲究更多的是付出与回报的效率比。影响农村教师稳定的因素主要是农村学校提供给农村教师的生活与生存环境。其实农村教师并不怕苦,他们害怕的是没有希望,得不到认可。故而要解决农村师资均衡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要解决如何让教师留得住和好教师愿意来的问题。

(二)乡土情结与血缘连结的缺失

目前农村教师分为三类:一是通过招考进来的年轻的大学毕业生;二是中青年的中师毕业生,后已进修大专或者本科,这部分人很多已在学校中层以上岗位;三是老年教师,从民办转正,这部分教师已经不多了。福建省农村普通中学教师占全省中学教师总数的32%,35岁以下的农村中学教师占农村中学教师总数的65%;农村小学教师占全省小学教师总数的60%,35岁以下的农村小学教师占全省农村小学教师的43%。这些35岁以下的教师大部分是招考来的,由于他们是外来人,缺乏乡土情结与血缘连结,无论是个人价值观还是个人生活都无法真正融入农村,总是希望早日离开农村,迅速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

(三)学校管理水平与教师发展的矛盾

福建省中小学校长中,特级教师149人,占校长总数的0.92%。高(完)中校长级教师占全省担任校长职务的特级教师总数的54%,其中正职校长占了64%,而初中校长中仅有7位是特级教师。小学校长级教师56人,占小学校长总数的0.5%。普通初中校长中具有硕士学位的仅8人。

具有专科学历的初中校长占总数的26%。调查的76位农村小学校长中,特级教师仅4人。小学校长中,中专(中师)及以下学历的占小学校长总数的34%。由于学校管理水平问题,部分中老年教师不求进取,一些年轻教师对自己的专业发展甚感担忧,对学校管理现状不满,这也是造成教师流动频繁的原因之一。

四、解决农村中小学师资流动的措施及建议

(一)现有的“控流”措施

一是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编制标准。2008年底,福建省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编制标准提高到城市学校水平,城市、县镇、农村初中学校统一按员生比1:13:5配备教师;小学在校生200人以上的学校按员生比1:19.5配备教师;在校生31~200人的学校按班师比1:1.7配备教师;在校生10~30人的至少配备2名教师;在校生10人以下的配备1名教师。全省增加6500个编制,优先用于补充农村小学紧缺学科教师,到2011年底前为农村小学足额配备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科学教师,使所有农村小学都能开齐开足国家和省规定课程。

二是实行“县管校用”的教师管理体制。2009年底,福建省政府颁发《关于福建省2010~20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实施意见》,福建省逐步实现县(市、区)域内公办学校教职工人事关系“收归县管”;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师资校际交流制度,促进校长、教师在城镇学校和农村学校、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合理流动;原则上在同一所学校工作满一定年限的教师都要进行交流,每年交流人数要达到应交流人数的10%以上;城镇中小学教师评聘中、高级教师职务应有在农村学校任(支)教一年或在薄弱学校任教三年以上的经历,其中城镇义务教育学校40周岁以下教师评聘高级教师职务应有在农村任(支)教两年以上的经历。

三是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2008年,福建省财政支出中1/4用于教育,教育财政支出支持农村教育发展:改善农村教师待遇,确保县C市、区)域内农村教师待遇不低于城镇教师待遇;设立农村教师奖励基金,对长期在农村从教、表现优秀的教师予以奖励;适当提高农村学校(含教学点)中、高级教师岗位的结构比例和农村教师在各级各类评先表彰中的比例;在农村地区学校建设教师周转房;实施农村紧缺教师代偿学费计划,高校毕业生到乡镇及以下中小学任教的,可直接转正定级,转正定级时薪级工资高定一级。

四是实施农村教师(校长)培训工程,不断加强教师培训机构建设,强化福建教育学院培训、教研功能以及在全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启动农村教师(校长)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到2012年底前将全省农村教师(校长)轮训一遍。2009年福建教育学院中小学教师培训和校长培训达10546人次,共举办中小学校长培训班29个,培训校长3385人次;共举办教师培训班91个,培训中小学教师7161多人次。其中,举办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省级培训班55个班次,培训3760名农村教师;独立举办农村中小学校长能力提升工程3个培训班,培训239名农村中小学校长。

(二)进一步“控流”建议

一是建立农村教师服务期制度。在改善农村学校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的优惠政策前提下,对新补充的农村中小学教师和靠农村优惠政策评上高一级职称的教师,教育主管部门都需要制定服务期制度,在聘用中给予明确规定。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可以率先在经济发达地区和交通方便的地方试行城乡教师双向、定期流动制度,所有教师无条件在城乡学校之间流动,以便彻底杜绝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和当地乡镇领导都要关心农村学校工作,共心农村教师生活,并对他们的工作绩效进行年度评估。

二是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共享机制。福建省三明市12县市区几乎都实行教师“上挂”与“下派”制度。“上挂”就是把农村学校的教师送到城市学校学习培训,通过“上挂”学到城市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达到参考式培训的目的。“下派”就是把城市学校的优秀教师派到农村学校支教,让“下派”的教师到农村学校做示范,把城市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传授给农村学校的教师,通过教师的相互交流,达到城乡师资统筹和教师培训的目的。对于能到农村任教三年,且成绩突出的,应予以特别嘉奖。

第11篇

一、通识教育解读

何谓通识教育?目前的学术界趋向于:以人类知识的角度,通过跨学科的互动和知识的整合,为学生拓展广阔的知识视野,获取广博的知识,并通过知识的提升和内化进而达到人格的完善。通识教育的核心是人的均衡发展,目的是通过知识间关系的构建、提升和内化,最终培养人。这与我国教育界近年来一直倡导的“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的诉求耦合。这种均衡发展的理念彰显着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从这个角度上讲,通识教育的性质是除专业性和职业性之外的具有广泛性、非功利性的普遍研读的教育,内容涉及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观,以培养健全个人为目的,直接指向人的发展。

(一)通识教育是一种全人教育

通识教育与全人教育的耦合之处在于对人的生活、道德、情感理智的和谐发展的关注。

全人即完整的个人,强调个人智力、尊严、人格的完善和充分的自我发展。全人教育是指充分发展个人潜能以培养完整个体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全人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针对现代教育中“非人化”回应的一种教育思潮。其强调人的整体发展,倡导培养完整的人,使人在包括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隆·米勒认为“全人”包括六个素质,即智能、情感、身体、社会、审美、精神。全人教育就是以这六项素质的整体发展为目标,以人的和谐发展为导向,培养具备完整知识、完善人格及拥有正确价值观和积极人生态度的人。全人教育可以缓解现代教育中人文关怀缺失、价值观错位、生命迷失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全人教育理念下学校教育要求学识与人格的平衡、个人与群体的平衡、身心与灵魂的平衡。

作为“全人”,完整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而通识教育通过跨学科的互动和知识的整合,使学生的知识广度获得拓展,而且通识教育用整体观来构建知识,能使学生获得整体发展的能力。广博的知识基础和宽广的知识视野进而使学生人格完善。这与全人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合。正如1945年哈佛《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报告中提出,通识教育应着眼于学生身体,道德和智力的和谐发展,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即有全面的知识、广阔的视野和完整的人格的有教养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全人教育是教育的诉求,而通识教育是实现这一诉求的有效途径。

作为完善的人,需有完整的知识构建,认为不同的学科只是不同的视角看待生活,学科彼此间有着广泛的联系。而通识教育主张以整体观看待知识,认为知识不是割裂的,而是系统的。强调人文、社会、自然的互动和整合。从这个意义上讲,通识教育则体现出全人教育的知识取向。

(二)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强调通过知识的内化进而转化为内在品质与外在能力与气质。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增加学生的人文关怀,引导学生进行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加强学生对周围事物的关心与思考。实质上,人文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综合提高。通识教育主张文理会通、古今会通、中外会通。知识的贯通学习及自主掌握是人文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前提,是奠定学生人文精神的手段。

二、职校公共艺术教育释义

职校公共艺术教育是指职业学校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开展的一种素质教育。它以提高受职校生的审美素质和艺术欣赏水平,发展职校生的创新思维,陶冶职校生的情操,塑造美的心灵,最终以促使其全面发展为教育目的,通过包含美术、音乐、舞蹈、书法等在内的课程学习或实践活动实施。

与专业艺术教育不同,作为职校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公共艺术教育不以传授专业技能知识为目的,从人文角度,主要引导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得到审美经验并内化为气质品质,从而形成完善的人格。这是培养职校生审美情感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洞察力、理解力、表现力、交流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通识教育理念下的职校公共艺术教育

唯物论认为,世界万物在一定条件下构建起联系。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虽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概念,但两者在内涵上却有着渊源。厘清两者的关系,可以为通识教育开拓研究领域,同时可以使艺术教育拓宽研究视野。

(一)通识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思辨关系

公共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两者的契合之处是以通识教育的观念研究公共艺术教育的前提。艺术教育以艺术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过艺术的陶冶和心灵的净化来实现人的完整、自由、和谐发展。公共艺术教育旨在通过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审美能力,从而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发展思维。这与通识教育的理念有着某种相通之处。

1.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追求人的自由发展

从历史上看,通识教育源于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主张人的自由发展,从而达到人格的完善。那时的“自由教育”中包含艺术教育。可见,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同源。从艺术教育本质上看,艺术教育亦是使人获得更多的自由。文克尔曼认为“艺术之所以优越的原因是有自由”。这种“自由”实质上是追求人的精神上、心灵上的自由。这与通识教育一脉相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形成的《艺术教育发展路线图》指出:“艺术教育应该为所有人提供参与文化和艺术生活的机会。”艺术作品中多数不充斥功利性,容易以最纯真、质朴、原始的情感打动人心。通过艺术教育,在艺术作品的欣赏中感受无功利性的喜怒哀乐,在情感领域中获得无限的自由。

2.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诉求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追求的是感情和理性相统一,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人格,即完善人格的形成。完善人格的形成包括智能的发展、道德完善和品格的提升。追求完善人格的形成是通识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完善人格的形成离不开美的熏陶。《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具有重要作用。”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艺术所表现的美具有和谐有序的特点,其平衡性使人身心得到满足而愉悦,进而使情感纯洁、情操陶冶、心灵净化。艺术教育能够通过调节、改善、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精神品质。通过艺术的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培养其高尚情操,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进而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最终使其心灵净化、情感升华。对于艺术教育能够使人身心合一的作用,古今中外有着共识。《论语·宪问》中孔子回答子路怎样成为完人时说:“若臧仲武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成人矣。”可见,孔子认为“诗、礼、乐”是培养完人的途径,对人的思想的启迪,“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即由诗开始,以礼为依据,最后由乐完成。《美国教育国家标准》指出:“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完整的人。”由此可见,艺术教育的实施为通识教育的目标达成提供了可能性与实施路径。

艺术教育能够促进智能发展。智能是个体认知方面各种能力的综合,包括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等。其中,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能的核心,创造力是智能的最高表现。近代心理学家在对世界知名的科学家和诺贝尔获奖者的大量研究后得出结论,天才的重大特征不是智商而是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艺术可以增强人的想象力,同时也能改善认知思维品质,培养创造力。其原理是艺术本身是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在内多向思维的活动。通过艺术创作、欣赏等环节,调动多种思维运用,起到培养、锻炼智能的目的。生理学认为负责艺术形象思维的右半脑的启动可以抑制负责科学的左半脑抽象思维的兴奋,以至左右半脑平衡,人们可以在工作、学习之余得到暂时的放松,从而劳逸结合,达到事倍功半。科学史上很多杰出科学家都是这种平衡协调发展的典范,以至于国外很多综合性高等学府均把艺术课程列为必修课。可见,艺术教育的启智作用是真实存在的。

艺术教育能够促进道德完善。康德说:“美是道德的象征。”在审美活动中通过审美形象唤起审美主体的情感来理解和体验审美客体。此时,美便是一种理想中的载体与道德境界紧密相连。对美的追求过程,实质上是在认识与道德、现实与理想之间作出了批判的选择。正如柏拉图说:“受过这种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很敏捷地看出一切艺术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丑陋,很正确地加以厌恶;但一旦看到美的东西,他就会赞赏它们,很快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里,作为滋养。因此,自己性格也变成高尚优美。”荀子在《荀子·儒教》中说:“诗言是其志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可见,艺术在思想志向上、道德规范中均发挥作用。

3.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一样彰显强烈的人文情怀

“人文”见于《易经》:“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辞海》对“人文”的界定为:“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综上,人文是指人类文化中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通识教育是关注人的教育,通过跨学科的知识整合,传承人类文明。而艺术教育认知功能不仅同通过艺术作品来认识世界和历史,而且可以认识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一代人的生活。雅思贝尔认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层次是由这一民族的陶冶方式所决定的,究竟有多少人受到陶冶,人们又是以什么样的敬畏心来对待陶冶的本质,这些都可作为衡量一个民族精神层次的标准。”艺术是人类创造的最为辉煌灿烂的精神财富。艺术作品中蕴涵着悠久的民族历史、宗教信仰、生产方式;蕴藏着人类最具代表性的伦理哲学;承载着人类最美好和最理想的情感和趣味;折射着真、善、美的价值观;散发着浓郁而强烈的人文情怀。

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是这样的一项人类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在艺术作品中,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能相互关联呈现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艺术作品中的感性特征呈现出外在世界与人内在世界的具体性,使人们能细致入微地体验自然的内在生命,人生的悲欢苦乐,现实生活的多面性与复杂性,更全面、更具体地感受生活的意义。所以,经过艺术熏陶的人,与自然有着更多的灵性沟通,常怀有悲悯之情和敬畏之心,因而更热爱自然与生命,更具有豁达平和的胸襟,更能明白生命的尊严和生活的价值。可见,艺术教育与通识教育在运作过程中均关注着人,传承着人类文化及文明,进而使学生学会与自我、他人、社会相处,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通识教育理念下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实践

1.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应诉诸于学生的整体发展

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必修课成为职业学校的课程的目的是解决职校“半人”教育现状。所以,职校生公共艺术教育有着比其他学校性质的公共艺术教育更为强烈的紧迫感和必要性。这就要求职校公共艺术教育要确立以学生整体人格的培育,素质全面发展为教育目标,强调以生为本,关注学生发展,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理念。通过艺术欣赏教学,使学生获得理解、想象、情感的艺术体验,实现受教育者与艺术作品的共鸣,从而将艺术作品中美好而高尚的情感内化为人的心灵,外化为人的行为,真正使艺术教育成为培养学生自由发展、完善人格的教育。

2.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方向应从人文角度诉诸实践教学

从人文的角度实施公共艺术教学,从根本上说就是强调艺术欣赏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淡化艺术理论和技能培养。职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定位就在于实施对象是非专业的职校 生,切不能把艺术课上成纯艺术理论的讲授或是艺术技能的传授,而是以人文的角度切入教学,拓展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学生用人文的眼光和价值观去审美,从而看待所有的事物,达成豁达、包容的人文情怀,进而提升人文素养。

3.职业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应以开放、多元的视角实施

开放、多元的视角审视职校公共艺术教育本身就把职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定位在通识性上。对于艺术的内容进行连接和整合,或是艺术门类间横向交叉融合,或是某一艺术门类知识的纵向拓展,使其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拓展公共艺术教育内容的广度。这在教育部刚刚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中已做明确要求。通过跨学科、跨门类的知识的整合和对话,可以激活学生的灵感和想象,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多层面的知识贯通、交叉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增强文化底蕴。

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公共艺术教育亦然。既然如此,职校公共艺术教育应以多元化的视角审视自身的发展。期待通识教育理念下的职校公共艺术教育在解决职校“半人”教育现状,促进职校生完善人格的形成等方面发挥作用。   [本文由WWw. dYlw.NE t提供,第 一论 文网专业写作职称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第12篇

摘要:培训市场是一个朝阳产业,在我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就业压力、传统教育体系的理论与实践脱节、资格认证制度的实施、办学政策的放宽等等因素为培训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培训服务产品具有无形性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离性、易消失性和可变性。应从市场细分与定位、“4P”、人员、有形展示和过程五个方面改善培训服务的营销组合策略。

培训在我国目前是一个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不少问题。研究该市场的特点,并探讨其中的营销规律,对我国培训市场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培训服务市场的机会与问题

(一)培训市场的发展机会

1.就业压力无论是高校毕业生为谋求好职位,还是下岗人员实现再就业,都希望通过社会培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这个市场十分巨大。据新华社消息,截至2003年9月初,全国毕业生就业率仅有70%,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另据报道,到2003年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3%,比上年底增加013个百分点。

2.传统学历教育体系的不足传统学历教育一贯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再加上教材老化、知识滞后等弊端使毕业生无法马上上岗。同时,企业也已经不像过去那样为新员工提供培训的机会,企业需要的是进入企业就能工作的专业人才。社会培训机构在这两个方面弥补了社会需求的不足。在教学方面,传授当前的新技术和新知识,结合社会需求及时开展培训。在实践方面,培训机构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或者制订相对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学员掌握更多实际工作所需要的技能。

3.资格认证制度的发展1994年3月,原劳动部、人事部联合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规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自此开始启动。经过近20年的发展完善,职业资格制度正在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并重,学科性教育和职业性教育两种教育并举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证书成为劳动力市场的通行证。在职业资格制度引导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业资格教育培训体系成为劳动者职业生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4.办学政策逐步放宽2002年7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力争在‘十五’期间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02年通过的《民办教育促进法》第35条和36条规定:“民办学校对举办者投入民办学校的资产、国有资产、受赠的财产以及办学积累,享有法人财产权”,“民办学校存续期间,所有资产由民办学校依法管理和使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第51条规定:民办学校在扣除办学成本等费用后,“出资人可以从办学节余中取得合理回报。”民办学校的出资人实际上拥有一种受管制的剩余索取权。

5.市场规模大培训市场规模巨大。IT、考研和英语培训市场的数字是很好的例证:2003年,IT培训市场受SARS影响,整个市场规模有所下滑,总体市场规模仍达到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4%;据粗略统计,全国研究生考试辅导培训市场总的市场容量每年超过十亿元;仅上海一地的外语培训市场,每年的市场份额就高达10亿元人民币。如果再考虑企业管理培训、相关职业资格培训等,潜力更为可观。

(二)培训市场面临的问题

1.市场竞争激烈培训市场准入门槛低,利润丰厚,吸引众多的进入者,使培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争夺生源,一些没有办学条件的培训班使出种种招数,以虚假承诺吸引学生、家长,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国外培训机构抢占中国市场,使本土培训组织面临更大的威胁。

2.缺乏合格的培训人才随着中国培训行业迅猛发展,合格的培训教师十分缺乏。就拿企业培训来说,目前中国极其缺乏本土的优秀企业培训,因此许多从事企业培训的机构不得不从境外聘请专职培训教师。但是,他们对中国这个市场缺乏了解,直接影响了培训的效果。企业培训对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资历要求很高,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还必须掌握高超的授课技巧。

3.培训市场秩序混乱从目前培训市场来看,依然存在着许多操作层面上的问题。大街小巷的宣传招贴、电线杆上的广告、闹市街头分发的培训简章、马路边拉起的招生横幅等等,给人们留下一种杂乱无章之感。在市场明显缺乏规范化,行业缺少品牌企业的情况下,已经造成了培训层次低、供需结构不合理、专业化不够等问题。

4.缺乏营销理念培训市场虽然红火,但培训组织普遍缺乏营销理念的指导。表现在定位不准确,缺乏长远规划,追求短期利益,缺乏品牌意识,竞争手段单一等诸多问题。缺乏以顾客为核心的服务意识。

二、培训市场的特征培训是由培训组织(如学校或者企业的某个部门)向另一方提供基本上是无形的产品或服务。培训过程可能与某种有形产品联系在一起,也可能毫无关联。培训是一种服务,具有服务市场的特征。

(一)无形性作为服务产品,培训是无形的。首先,培训与有形的消费品或工业品比较,其特质及组成服务的元素,很多都是无形无质。在接受培训之前,几乎无法感知。其次,在享受培训之后,个人素质、能力的提高,以及由此带来的其它利益,也很难被察觉,或是要等一段时间后,享用服务的人才能感觉到“利益”的存在。所以,购买者为了减少不确定性,他们会努力寻求培训质量的标志或证据。他们将会根据看到的地点、人员、设备、宣传材料、象征和价格,作出服务质量的判断。

(二)生产与消费的不可分离性培训产品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同时进行,二者在时间上不可分离。由于培训服务本身不是一个具体的物品,而是一系列的活动或过程,所以在培训的过程中消费者(学员)和生产者(老师)必须直接发生联系,生产的过程也就是消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学员都将对培训的质量产生影响。顾客的直接参与及其在这一过程中同服务人员的沟通和互动行为,无疑对传统的产品质量管理及营销理论提出了挑战。一方面迫使培训组织管理人员既要有效地引导顾客正确演他们的角色,确保服务过程的和谐进行,又要加强对服务人员的监督和激励。另一方面,由于不同顾客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负责提供服务的第一线老师是否具有足够的应变能力,以确保服务能达到每一个顾客所期望的质量水平,也是个大问题;学员与教职员工在沟通中的任何误会,都可能直接使顾客感到整个组织的服务水平不佳,甚至拂袖而去。所以,培训服务的质量管理应当扩展至包含在服务过程中对顾客行为的管理。

(三)可变性培训产品具有极大的可变性。由于培训取决于由谁来提供以及什么地方提供,培训服务行业是以“人”为中心的产业,由于人类个性差异,使得对于服务产品的质量检验很难采用统一的标准。一方面,由于服务人员自身因素(如知识能力和心理状态)的影响,即使由同一服务人员所提供的服务也可能会有不同的水准;另一方面,由于顾客直接参与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顾客本身的因素(如知识水平、兴趣和爱好)也会直接影响服务产品的质量和效果。

(四)易消失性基于培训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使得培训产品不可能像有形的消费品和工业品一样被贮存起来,以备未来出售;而且消费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亦不能将服务携带回家安放。虽然,录音(像)技术的发展能够把培训服务记录储存下来,但此产品已非彼产品,效果会有很大不同。如果顾客因个人原因中间缺课,这种损失表现为机会的丧失和折旧的发生,培训组织也不应该退还培训费。由于培训产品的不能贮存,容易造成供求在时间上的矛盾,从而可能使培训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

三、培训组织的营销组合策略

从广义产品概念来看,培训服务也是一种产品,传统的营销战略和4p营销组合很大程度上仍然适用。但是,服务产品毕竟有自己的特点,布恩斯和比特纳建议对其还要加上三个“P”:人(people)、实体证明(physical)和过程(process)。

(一)市场细分与定位为了抓住机会,在无序但竞争激烈的培训市场上取得成功,培训组织首先应在调研的基础上按一定标准(如职业、学习动机、科目等)进行市场细分(Segmentation);然后,根据自身情况、核心能力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Target)(如新东方选择想出国人员);最后,给自己的培训产品进行准确的定位(Positioning)(高端或者低端,综合还是单项等等)。

(二)4p组合的利用就产品(product)策略来说,要求要保证服务质量、合理组织培训项目、塑造培训品牌、准确预测产品生命周期、不断开发新的培训产品。从价格(price)策略上,可以运用价格差别策略平衡供求时间矛盾,解决培训服务易消失缺陷。另外,可以根据培训档次合理运用声望定价、折扣定价等策略。在渠道(place)上,根据组织资源和市场特点,合理选择面授、函授或者网上培训等方式。促销(promotion)在培训市场的运用一直处于低水平阶段,散发小广告一直是促销主流。其实,在合适的媒体上新闻报道或宣传文章,可能可信度更高、覆盖面更广,而且成本低。网络广告也是不错的选择。有实力的培训组织也可以作一些平面广告或电视广告。关键是要做好产品、渠道与价格的整合,形成特色,传递一致的形象。

(三)人员(people)人是培训服务产品的一部分,同样的课程,不同教师提供,效果可能有天壤之别。同一个教师,由于服务对象的表现不同,或者个人情绪等原因,效果也可能差别巨大。所以,一个培训组织选择高素质的培训教师、培训员工、以及对员工的激励与管理。格兰鲁斯曾主张服务营销不仅需要传统的4p外部营销,还需要加上两个营销要素,即内部营销和交互作用的市场营销。就培训而言,内部营销指培训组织必须对直接面对学员的教师及辅助员工进行培养和激励,没有满意的员工,不会有满意的顾客;交互作用的营销是员工与学员打交道的技能,尤其是教师与学员的互动沟通直接关系培训质量。

(四)有形展示(physical)培训服务的无形性要求培训组织要“管理证据”,“化无形为有形”。例如组织可以展示自己的办公环境、先进的教学设备;用图片介绍培训教师的教育背景和工作资历;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社会评价。目前流行的免费课程试听是展示自我、吸引学员的很好方式。著名民办培训机构新东方在起步阶段主要运用了这种方式来展示高水平的师资力量。

(五)过程(process)人的行为在培训服务中很重要,而这种重要性体现在服务传递的过程中,即教学过程中。过程结束,服务也就中止。要在培训过程中让学员满意,而不是事后进行补救。教学过程中教师表情的愉悦、专注和对学员的理解与关切,以及高超的课堂气氛调节艺术,都可以减轻学员不耐烦感,在一定程度上能平息因其它问题造成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