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农村人居环境汇报材料

农村人居环境汇报材料

时间:2022-10-28 12:19: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农村人居环境汇报材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农村人居环境汇报材料

第1篇

综合施策 打造特色 整体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近几年来,我镇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第一硬仗来打,把完善产业配套作为第一任务来抓,依托文化优势,注重特色打造,取得了初步成效。现汇报如下:

一、坚持文化为魂,将历史文化活起来

文化是乡村振兴第一内涵。我们将文化传承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注重文化融合,着力展现各村文化特色。一是挖掘主题。我们组织镇诗词楹联协会对全镇12个村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了充分普查、深入挖掘,确定了每个村的文化主题,以文化串点连线成片。如七红村突出“文烛故里”文化,二羊村突出崇善文化,黄金村做足费散人的文章,邵沈渡村突出“古渡口文化”等等。要求各村保留古树、旧物、老房甚至残垣断壁。七红村通过普查找到一座千年古闸—丰乐闸,洲岭村部旁保留了一堵写有“洲岭卫生所”的老墙。二是系统规划。注重保护乡土文化,以文化为切入点,从产业发展、循环路网、生态建设、公共服务、水利设施、新建区域入手进行全域系统规划,以科学、可落地的规划指导各项建设。三是连片实施。我们将全镇12个村划分为环排湖(二羊、江北、洲岭)、环莲花池(七红、南桥、城郊、古柏门、上关)和沿东荆河(黄金、袁剅、王河、邵沈渡)三个美丽乡村示范带,按照整体统筹、分步实施的计划,整合项目和资金,力争用三年时间全域建成美丽乡村,把美丽乡村“盆景”变成全域旅游的“风景”。四是重点突破。选取条件较好的村先行建设,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在省级美丽乡村试点七红村,投入1400多万元,打造以莲花池、高家桥为重点的示范片区。江北村挖掘明朝抗倭功勋严志道、严义、严先的忠烈事迹,以严家牌坊为中心,大力整治环境,建设美丽社区。二羊村以“二老坡”所在组为中心,全面开展清障除杂和清理石家沟,实施农村厕所革命。

二、坚持产业为本,把基础设施建起来

牢牢抓住沔城成为全国农业产业示范强镇试点的机遇,围绕“水”和“菜”做文章,积极引导土地集中连片流转,鼓励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形成“产业发展到哪里,基础设施就跟进到哪里”的发展格局。盛利食品投资5000万元的蔬菜加工及冷链物流项目投入生产,直接辐射带动了全镇蔬菜种植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东莞远方生物公司投资7000万元新建水产品饲料项目,吸引了跨国公司正大集团落户沔城,发展食品产业,公司在古柏门村连片流转土地500亩,建设高标准水产养殖基地。为了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根据产业发展的需求,我们积极争取项目投入,逐步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莲花大道,将镇区与振兴大道相连,进一步促进沿线南桥、上关蔬菜莲藕产业发展。拉通贯穿洲岭、古柏门、南桥、袁剅四村2公里的渔场大道,辐射水面面积近三千亩,打造特色水产养殖基地。争取项目资金500多万元,新建和改扩建了一批水利基础设施,重建了叶岭沟、邵沈渡、红旗闸三座闸,使全镇农业生产条件大幅改善。投资100多万元,实施麻思垸综合整治,新建麻思垸泵站,既解决了镇区雨水排放的问题,又解决了麻思垸近二千亩土地大雨就淹的状况,推动了土地流转。

三、坚持生活为基,让居住环境靓起来

从老百姓最关心的污水、垃圾和公共空间环境入手,加大村庄整治力度,提升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环境。一是清洁工程全域托管。巩固提高农村清洁工程,去年,我们投入140多万元,在镇区环卫清洁托管基础上,将12个村的环卫保洁整体打包给洁达公司,实现清洁工程全域托管。二是城乡环境全域整治。以创建国家卫生镇为总抓手,全面动员,全域整治,坚决整治“脏乱差”。对农村道路沿线、沟渠坑塘、房前屋后、垃圾死角等进行了全面清理。以村部周边或居住比较集中的区域为突破口,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行农村中心社区建设。洲岭村实施增减挂钩项目55亩,新修道路1.2公里,拓宽改造道路3.2公里,铺设碎石路2公里,疏挖沟渠3.2公里,新建抽水机房2座,发动群众清理垃圾杂物140多车,清理门前菜园23个,整治管线1500米,印发垃圾分类手册300多份。三是污水处理全线加速。辐射全域、日供水能力4000吨的自来水加压站已经完工,具备通水条件。新建镇第二污水处理厂,将集镇周边七红、南桥、上关、古柏门、城郊、江北等6个村的污水管网全部接入镇区主管网。积极推进厕所革命。新建3座旅游公厕,已完工1座;2座镇区公厕已开工建设;洲岭、二羊两村的厕改工作已经开工建设。与此同时,辐射全域、日供水能力4000吨的自来水加压站已经完工,具备通水条件。

四、坚持生态为要,使农村生态美起来

我们坚守绿色生态底色,注重绿色发展,努力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加快发展的最大竞争力和本钱。一是水系连通。高大力实施东荆河、通州河、护城河、莲花池“四水联通”工程。筹资450万元,疏挖护城河3.8公里,对莲花池城墙段100亩水面进行彻底清淤,疏挖大小沟渠10公里。投资520万元的水系连通项目正在进行规划设计。二是修复生态。投资1500万元的莲花池生态修复一期工程,完成了岸线整治、园林绿化、景观改造等,成为建设莲花池市民公园的引爆点。近期又通过流转收回了莲花池最后一块水面93余亩,收回了城墙外护城河及其周边40多亩土地及水面。投资500万元的柴河生态修复工程,计划年内开工建设。三是水利管护。坚持市场化运作、常态化管护,全面推进河湖长制,坚决整治全镇所有的臭水沟,按照“四洗”标准,对镇内河道沟渠和岸线环境进行了全面整治,进一步拆除挡河坝、迷魂网,封堵企业排污口。积极创新水利管护模式,加强河道长效管理,今年再次整合标段,提高管护工资,成功竞聘两家社会团体参与管护,在全市率先推行水利巡查监督员机制,受到各方好评。四是绿化造林。突出边界绿化和通道绿化,不断扩大绿量、提升绿质。投入300多万元,栽植各类景观苗木7.5万余株,仙监公路、柏袁路、青兰渠初具形象。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工程,更是一项综合工程,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此次现场会为契机,再加压力,再提标准,再强措施,举全镇之力,迅速掀起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热潮,全力以赴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场硬仗!

第2篇

一、乡村振兴相关工作推进情况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1.着力产业巩固提升。新增红梨花椒种植、生猪生态鸡养殖等产业扶贫项目。进一步扩大东西部协作、光伏等扶贫项目带动范围。防范化解439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利益联结资金风险。强化小额贷款、创业贷款等金融扶贫措施,拓宽消费扶贫渠道。

2.着力就业巩固提升。完成**镇易地扶贫搬迁点和**移民搬迁点两个创业就业服务站建设工作,推进集镇、**扶贫车间建设。围绕象鼻岭、集镇等搬迁安置点,开发公益性、服务型岗位。继续开展创业培训、实用技术技能培训、岗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加强送岗上门服务及务工宣传工作。

3.着力保障巩固提升。做好4100人低保、200人特困供养,和临时救助保障。自来水普及率、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参保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保持100%。进一步完善控辍保学预警干预、精准防贫预警监测,和动态帮扶工作机制。

4.着力扶志巩固提升。持续开展“三讲三评三诚信”活动。进一步完善落实村规民约,深入推进积分激励机制建设。推进“诚信超市”行政村全覆盖。创建市、区文明单位、文明镇、文明村,组织开展“最美昆明人”、“乡贤”、“星级文明户”评选,设置“善行义举”榜,选树更多脱贫、扶贫先进典

(二)加快“1+5”乡村振兴规划工作推进

**镇“干部回乡规划乡村振兴行动”启动以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干部回乡规划乡村振兴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干部回乡工作,并多次召集“四支队伍”召开会议对相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扎实推进“干部回乡规划乡村振兴”工作。截至目前,村级5个乡村振兴单项方案已经过市、区联审后修改完善。“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行政村规划在有序推进中,**镇2021年编制任务10个村,在进行招投标过程,前期基础材料、地形图整理、单项方案等已经消化完成。现在已经进入实地调研、走访阶段,其中,**村已经初稿完成,进行审核修改阶段。

(三)加快**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工作推进

1.我镇以规划为引领,全力做好示范村建设工作。编制好**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行政村规划和《**片区空间统筹及龙东格沿线村庄风貌整治规划》,同时根据示范村74项指标进行查缺补漏,加快象鼻岭安置点绿化、亮化、美化和沥青路面铺设等收尾工程进度,以及整治六不能(不能私搭乱建、不能乱丢垃圾、不能乱堆杂物、不能饲养牲畜、不能乱停车辆、不能乱栽乱种)等。

2.**镇**乡村振兴示范点人居环境提升项目推进情况。**乡村振兴示范点人居环境提升项目总共两个部分:生活垃圾分类收储和生活污水收集整治,正按计划有序推进,已完成项目总工程量80%左右,确保11月30日全面完工。

(四)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

1.厕所革命。**镇2021年总改造任务2074户,截止目前已开工建设1471户,开工率70.92%,竣工954户,竣工率46%。公厕建设方面完成3座无害化卫生公厕建设,完成8座行政村公厕改建,均已投入使用。对易地搬迁半边街安置点6座公厕改造提升。完成农村问题厕所摸排摸底工作,共计摸排出156座问题厕所,整改完成156座,公厕12座,完成整改12座。

2.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集中开展“清五堆、治五乱”行动,完成新街村、布卡村和易地搬迁安置点、廉租房等区域的“清五堆、治五乱”工作。开展村庄保洁行动涵盖20个村委会(社区)162个自然村,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20吨、清理村内水塘35个、清理村内沟渠18.9公里、清理村内淤泥15吨、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14吨、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2653人次、清理残垣断壁60处、开展进村入户宣传1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7000余份、张贴宣传海报75条。

二、防返贫预警监测及迎检查工作准备情况

(一)认真组织开展2021年度防返贫监测动态调整和信息采集暨监测对象“回头看”工作。根据国家、省、市、区防返贫监测对象动态调整和信息采集工作培训会有关精神,按照“应纳尽纳、应扶尽扶、应退尽退”的要求,认真开展2021年度防返贫监测动态调整和信息采集工作,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的情况。于27日召开了镇村干部大会,结合迎检工作对进行了安排。

(二)认真开展日常查漏补缺工作

1.对照“两不愁、三保障”,认真组织开展查漏补缺工作。聚焦农村道路、安全住房、安全饮水、公共服务等关键项目,认真组织“回头看”工作,查看受损道路是否维修到位,通村道路是否通畅;饮水管道是否完备、水龙头是否有水;农户住房是否安全,是否出现漏水、开裂等需维修问题,是否维修及时到位;相关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是否完好,是否及时修缮完备等。针对发现的问题逐一列出清单,明确镇村组三级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及时整改、补短强弱。研究探索出台长效管理办法,抓好项目后续管理,确保发挥功效,长久惠民。

2.开展收入巩固提升工作。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听取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对全镇因收入可能存在返贫风险的重点户进行了专项核查,及时纳入防返贫预警对象进行重点监测和动态管理,研究提出“一户一策”巩固方案,形成镇村组三级工作联动联防,确保重点对象不返贫。针对重点人群中的老人户、重残户、大病户、无劳力户等特殊群体易返贫户进行重点帮扶和保障,符合低保条件的及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对因突发特殊情况造成家庭负担过重的给予办理临时救助等。因户施策开展一对一帮扶措施和救助措施,保障收入达标。针对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开展送岗上门活动,开拓就业渠道,引导脱贫群众实现外出务工就业。针对不能外出就业的劳动力,有计划的组织开展技能培训班,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引导培训解决就近就地就业问题,开辟乡村公共服务岗位、光伏公岗等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

(三)认真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工作。

对国家、省、市、区督查、评估、检查发现反馈问题开展整改“回头看”工作,重点关注问题是否全面整改,整改措施是否切实可行,同时对历年历次、各级各类脱贫攻坚发现及反馈问题进行再梳理再排查,确保全部整改到位、指标达标,重点关注教育卫生政策落实、惠民资金兑现等群众关注焦点问题整改情况,决不允许出现口头整改、报告改、重复改等问题发生。真正将工作重心聚焦问题是否销号,整改结果是否真实可行,确保真改实改、彻底到位,反馈问题逐一销号清零。

第3篇

一、建立领导机制,落实工作责任

一是镇党委、政府成立了村容村貌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卫生工作领导任副组长,党政办、村镇建设管理中心、城管中队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和部署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原创:把任务分解到村到部门,把责任落实到人,形成职能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二是落实村容村貌管理责任制。成立镇环境卫生监察中队,由工作责任心强的三位镇干部担任,全面负责我镇环境卫生监察工作,聘请专职保洁员和垃圾清运员,并与他们签订责任书,同时制定了xx镇村容村貌管理细则及垃圾清运管理办法,将工作责任落到实处。三是各村配备了土地与规划协管员,明确工作职责,配合镇职能部门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工作。

二、宣传工作到位,营造浓厚氛围

一是在干部大会、农村工作例会上,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宣传村容村貌整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统一全镇干部的思想,增强工作责任感,并进行周密布署,把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好落实。二是通过张贴标语、出板报、墟天发放宣传材料以及驻村入户宣讲等形式,积极开展“xx是我家、美化靠大家”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造浓宣传氛围,不断增强干部群众的卫生意识、规划意识、环保意识,提高群众自觉参与村容村貌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加大整治力度,改善人居环境

一是为提高环境卫生整治效果,建立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我镇把环境卫生监管和环境卫生保洁工作彻底分开。于2004年12月成立了环境卫生监察中队,由正式干部任中队长,专门负责全镇环境卫生监管工作,不参与具体的卫生保洁工作。集镇范围内的环境卫生保洁工作发包给社会人员经营,由其聘请保洁员和垃圾清运员,具体负责环境卫生保洁、垃圾清运及农贸市场的日常管理工作。二是加大经费投入,不断完善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我镇先后投入10多万元建成一个简易垃圾填埋场、购置一部垃圾清运车,初步解决了垃圾去处问题。今年积极向市文明办争取10万元用于环境卫生整治。三是上门收集袋装垃圾。在集镇街道按每户每月收取5元卫生费,单位则按垃圾量收费,每天上午8:00准时出车上门收集并清运垃圾,做到垃圾日产日清。进一步扩大集镇区域的垃圾收集和清运范围,已将下至中学,上至xx一并纳入垃圾收集和清运范围。四是定期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在重大节日期间,由镇政府统一部署,组织各村、各单位、中小学校进行环境卫生大整治,重点清理道路两边的暴露垃圾、卫生死角、废弃土以及乱张贴等。五是以点带面,促进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全面开展。把xx、xx、xx确定为我镇环境卫生整治重点村,推行袋装垃圾和集中填埋处理,彻底改善村容村貌,目前正积极做好这些村的垃圾填埋场选址等前期准备工作。六是积极开展创建文明乡镇、文明单位、文明村及开展爱国卫生月等活动。居民住宅区、单位室内要求做到“六面光”;各沿街店面、住户实行“门前三包、门内达标”;统一组织除“四害”,确保群众的健康安全。七是全面开展农村改厕工作,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八是加强生猪养殖业污染治理,要求建立沼气池和化尸池,引导立体种养,污染物达标排放,原创:并严格把好规划和审批关,控制养殖规模,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九是抓好新村规划,严厉打击违法滥建行为。结合灾后重建家园工作,我镇已在xx、xx建立了两个新村,并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积极做好xx等村灾后重建家园工作;结合xx水电站移民工作,在xx村xx小组建立了移民安置新村;结合旅游开发,在xx村建立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四、存在问题

1、农村群众环境卫生意识较薄弱,垃圾乱扔乱堆的现象比较普遍,住在集镇所在地街道的沿河居民,垃圾随手往河里扔,而居住在农村里的群众由于还没有建立垃圾填埋场,垃圾大部分往河里倒,造成水源污染。

2、农村人畜混居以及改厕不够全面,卫生环境差,影响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3、个别群众对收取卫生费实行上门收集袋装垃圾不理解、不支持、不配合。

4、完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需投入大量资金,而镇村财力十分困难,存在资金缺口问题。

5、集镇没有农贸市场,影响镇容镇貌。

6、农村建设杂乱无章,房屋、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没有统一规划,影响村容村貌。但现要规划整治,没有资金来源。

五、今后打算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转变群众观念,提高他们的环境卫生和规划意识,增强群众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继续加大经费投入,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支持,为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第4篇

一、基本情况

县幅员面积3000平方公里,地形地貌为“八山半水分半田”,辖3镇5乡、67个行政村、253个自然屯,人口22.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9万人。2008年初全县农村共有泥草房10645栋。自开展农村泥草房改造以来,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泥草房改造工作,将其作为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不断创新举措,全力攻坚,加快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全县农村泥草房改造情况。2008年以来,我县按照省、市总体部署,结合县情实际,确定了利用8年时间基本消灭全县泥草房的工作目标,成立了组织机构,明确了完成时限和年度计划,并将农村泥草房改造列为全县重点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坚持以政策为导向、以农民为主体,制定完善扶持政策,创造性地采取了“十个一点”(即:农民主体筹一点、政府主导补一点、制定优惠政策免一点、对上沟通协调争一点、争取金融支持贷一点、抓住棚改契机省一点、协调建材企业让一点、施工企业让利减一点、加大集体投入增一点、组织帮建部门扶一点)和“五个结合”(即:农民自筹与多方融资相结合、拆与建相结合、合并建房与建节能房相结合、泥草房改造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改造工作与干部绩效评价相结合)等有效措施,确保了改造工作的顺利推进。目前,全县共改造泥草房3978栋,完成改造总目标任务的37.4%。其中:2008年共改造泥草房1404栋,完成任务指标的110%,发放补贴资金372万元;2009年共改造泥草房1386栋,完成任务指标115%,发放补助资金472.6万元;今年截止目前,改造泥草房1188栋,完成任务指标102%。我县泥草房改造工作始终走在全市前列,得到省、市的充分肯定。2008年,被评为哈尔滨市农村泥草房改造工作先进县;2009年,荣获黑龙江省农村泥草房改造工作先进县的光荣称号。

(二)省级示范村建国村泥草房改造情况。镇建国村位于县城以北2.5里处,辖5个自然屯,330户、1360人,全村共有房屋330栋,其中泥草房84栋,主次道路12条,道路总长10200延长米。2008年县委、县政府投入资金845万元,完成全村84栋泥草房改造任务,是全省唯一在一年内实现整村改造的示范村,硬化道路2.5公里,安装路灯60盏,改造栅栏10200延长米,护砌边沟10200延长米,新建一处600平方米“六位一体”村民活动场所,建成村民休闲广场2处4050平方米,建成5栋10户840平方米集中连片节能环保型居住小区一处,绿化面积4500平方米。在此基础上,2009年县政府投入400万元,完成全村330户庭院建设,硬化村屯道路1.5公里,购置安装卫生环保厕所330个,建成防火柴草房127个,栽种绿化树3000株、经济树种4000株、栽种花草5万余株,全面完成了示范村建设各项任务,形成了统一庭院硬化、统一卫生环保厕所、统一防火柴草房、统一庭院栅栏、统一垃圾存放的“五统一”新布局,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群众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成为全县泥草房改造的样板工程。

二、主要措施

(一)坚持民生为重,落实资金保障。农村泥草房改造是一项重要的惠农工程,能否如期完成,事关全县农民的切身利益。我县立足发展大局,以强农重农为核心,抓重点,破难点,科学谋划泥草房改造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强化推进措施,完善扶持政策,做到为民以真,惠民以实。积极采取“农民筹、银行贷、政府补、社会帮”的投融资运行方式,千方百计筹集改造资金,全力支持泥草房改造。县委、县政府每年从土地出让金、城市维护建设税、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中各拿出10%,专项用于农村泥草房改造,并采取捆绑式使用的办法,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集中投放”的原则,把财政、扶贫、民政贫困户救助、残疾人安居等项资金集中向农房改造建设重点倾斜,发挥资金的集聚效应,有效解决资金缺口大、改造进程慢的难题。对涉及的泥草房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关税费和政府性基金予以减免,共减免各种行政事业收费45万元。积极协调县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部门,畅通农房改造贷款渠道,为农户争取中长期低息大额贷款,共协调贷款1500万元,建房户节省贷款利息近30万元。优惠政策加上多方融资,使农民建房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建房标准大幅提高。根据粗略统计,改造农户建房资金平均需10万左右,档次与县城持平,农民住房向现代文明迈出了一大步。

(二)坚持实效为本,拓宽改造模式。在泥草房改造工作中,我县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探索改造工作的新方法、新模式,针对我县闲置无人居住的泥草房较多这一实际,提出了“因地制宜,拆建结合,以建为主”的新路子,并且实施分散改造和集中改造相结合,整理宅基地,集约建房,鼓励农户进城购房,凡是自愿进城居住的泥草房改造户,除享受泥草房改造补贴政策外,还将给予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城市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待遇,从而实现农村泥草房改造提速与城市人口增容双赢。为切实把改造工作抓实、抓细、抓好,特别是解决好特困户危房改造问题,我县加大对特困群体的帮扶力度,在政策、资金、物资、技术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从2010年起,全县每年帮助200户低保危房户实施泥草房改造,补助标准由每栋3000元提高到1万元。

(三)坚持多措并举,保持强劲态势。泥草房改造困难多、任务重、压力大。我县正视困难与挑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抓机遇,抢工时,抢进度,加快泥草房改造步伐。一是坚定不移在规划建设上抓推进。在改造中我们始终用规划指导建设,把泥草房改造规划与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整治、小城镇建设统筹考虑,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统筹兼顾,增强规划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并强化规划的实施和管理,切实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管理一个法、建设一盘棋”。同时,坚持因地制宜、因户制宜,根据各家各户实际情况,为农户免费提供设计方案。二是坚定不移在改造机制上求推进。将农村泥草房改造工作列入县政府重点工作进行目标考核,纳入绩效评估内容,对完成改造任务成绩突出的乡镇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对没有按时完成任务的乡镇,实行一票否决。在建房质量上,泥草办质量监管部人员随时掌握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情况,加强技术方面的指导,使农民建房少走弯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浪费,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改造任务。在资金管理和监督上,坚持公开透明、阳光运作的原则,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对泥草房改造资金进行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在社会帮扶帮建工作体系上,积极开展城乡共建和“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和一切积极因素,全力支持农村泥草房改造工作。三是坚定不移在合力攻坚上促推进。在泥草房改造工作中,各乡镇审时度势,迅速行动,认真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结合本乡镇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落实目标责任,细化推进措施,将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村、屯、户,确保改造工作顺利完成。各部门积极参与,密切配合,实行特事特办、急事速办,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加快泥草房改造进程开辟了“绿色通道”,在全县形成了以农民为主体、政府为主导、部门积极参与、社会大力支持、多方联动的泥草房改造攻坚态势,促进了泥草房改造提速升级。

(四)注重节能环保,加快节能房建设步伐。为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改造建设任务,我县积极宣传推广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大力倡导美观、节能、环保建房理念,引导农民更新建房观念,主动采取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建设住宅,我们也大力支持生产节能环保新型建材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对于农村新型建材企业(草砖、草板、节能墙板、复合墙板等)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优惠,并引进了凯欣轻质墙板厂和天成顺杰稻草板厂两家新型节能建筑材料生产企业。目前,已在镇建国村建成一处5栋10户840平方米集中连片节能环保型住宅小区,在会发镇爱国村建成一户环保节能轻质墙板示范房。今年还有27个稻草板节能房村部将相继建成。

(五)坚持宣传引导,深化民心工程。实施泥草房改造,农民是主体,其改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至关重要。因此,我县充分发挥宣传舆论的导向作用,以省级示范村建国村为样板,采取入户宣讲、媒体宣传、召开村民会议等方式,耐心细致地向村民介绍泥草房改造的重要意义、扶持政策、补贴标准和申办程序,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特别是针对部分群众“等、靠、要”思想比较严重的,积极做好思想发动,使他们真正认识到泥草房改造是自己的事,而政府支持是有限的,关键还要靠自身的努力,使农户的思想观念得到根本转变,提高了农户建房的积极性,加快了改造进程。

第5篇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地区三级干部会议精神,回顾“十五”期间建设工作的经验和成绩,分析当前建设工作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安排部署“十一五”期间的主要任务和20__年的重点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十一五”期间的建设工作

20__年是地区“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地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起始之年,地区各族人民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预计全地区生产总值219.36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7.2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24亿元,同比增长29.27;全年财政收入完成14.55亿元,同比增长32.8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3.38亿元,同比增长36.15,地方财政支出32.5亿元,同比增长19.61。“十五”期间,各县(市)、各部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革开放力度,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十五”计划主要发展目标全面完成,地区经济繁荣、社会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边防巩固。

20__年及“十五”计划各项目标的圆满完成,是地区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结果,与地区建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努力也是分不开的。五年来,地区城乡规划体系逐步完善,城乡规划管理进一步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预计五年累计完成投资13.24亿元,是“九五”时期的2倍,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成使用,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建筑业发展步伐加快,工程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20__年的15平方米提高到22平方米,城镇居民住房条件有效改善,有力地拉动了地区经济增长;城市“天山杯”竞赛和创建“园林城市”活动深入开展,地区城市面貌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以抗震安居工程为重点的农房建设成绩突出,改善了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带动了村镇建设事业发展;市政公用行业特许经营制度初步建立,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住房分配货币化开始试点,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建设事业法制建设力度加大,整顿规范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秩序工作深入开展,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在此,我代表地委、行署向建设系统各族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十一五”时期,是地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刚刚召开的地区三级干部会议,对地区20__年的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对加快建设事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地区建设事业总体上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也存在城乡规划管理相对薄弱,城镇功能不够完善,发展效益和质量不高,行政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十一五”期间,我们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自治区和地区的部署上来,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建设事业,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乡建设之路。各县(市)、各部门要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发挥城乡规划的调控作用,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立足扩大内需,抓好城镇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健康发展;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切实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上来,提高建设事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坚持深化改革,积极培育和完善建设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工作;要坚持依法行政,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消除影响发展的各种障碍;要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各族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地区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

实施城镇化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今后一个时期地区城镇化发展总的原则是:紧紧围绕加快“6122”工程和新型工业化建设步伐,积极推动阿克苏市和库车县城两座龙头城市建设,启动“阿温联盟”区域空间规划工作,结合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改善,突出特色,科学规划,量力而行,集中力量抓好其它县城建设,择优发展重点小城镇,逐步形成以阿克苏市、库车县为中心城市,其它县和小城镇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功能完善的城镇空间格局,提升地区城市化水平,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到“十一五”末,地区城镇化率力争达到40。围绕上述目标,我们要切实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工作,引导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要改进城乡规划编制方法,突出资源环境保护和空间管制的内容,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调控作用。要完善城乡规划体系,保证各类规划相衔接,通过地区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等,引导城镇化有序发展。要加快重点区域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指导区域协调发展。阿克苏市、温宿县要根据“阿-温联盟”合作发展框架的战略部署,尽快开展阿温城市圈规划编制工作;库车、沙雅、新和等区域性城市也要开展城市区域协调发展的研究工作。要建立健全城市规划管理委员会制度,稳步推行城市规划监察员制度,开展城乡规划效能监察工作,加强城乡规划监管,切实维护城乡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二是完善城镇功能体系,增强城镇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各县(市)要依据城镇体系规划,合理定位城市规模、发展方向和产业布局。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 生态环境建设,增强城市对人口和产业的聚集功能;依托资源优势,发展优势支柱产业和特色加工业,做大做强城市经济,提高城市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要以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重点,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规模适度、注重实效的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快小城镇建设。要注意繁荣小城镇经济,把引导乡镇企业合理聚集、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发展小城镇,带动和促进周边农村发展。

三是开展村庄整治试点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县(市)要在编制县域村庄整治布点规划、村庄整治规划的基础上,以中心村为重点,量力而行,稳步开展村庄整治试点工作。要充分利用己有条件,整合各方资源,坚持政府引导与农民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完善村庄的公共设施,改善农牧民生活条件,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

四是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为推进城镇化进程提供保障。各县(市)要积极稳妥地推行户籍管理制度以及与户籍挂钩的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消除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流动的体制;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逐步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系,增加农村发展活力;要采取税收、补助、贴息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村镇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进一步健全村镇管理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加强村镇建设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从政策、资金等各方面支持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工作。

三、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努力提高建设事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是实现“十一五”时期各项目标的根本保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建设事业在经济发展、节约资源、改善环境等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必须加强和改进宏观调控,在转变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机遇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建设事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一)把握国家投资方向,调整城镇建设投资结构

20__年,国家将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入,重点支持西部省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我们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各县(市)、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国家投资重点,引导城市建设资金投向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努力提高投资效益,把事关城市可持续发展,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基础设施建设好,改造好,力争实现地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5亿元的目标。阿克苏市、库车县的城市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投资多、影响大,必须加强管理,要保质保量完成年度建设任务。

(二)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推进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快速发展

20__年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建筑业仍然面临良好的发展形势。我们要加快建筑行业结构调整,拓展区内建筑企业多领域承揽工程的能力,实现建筑业快速发展,争取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5亿元。同时,要继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完善住房供应和住房消费政策,促进中低价位、中小户型普通商品房建设,规范经济适用住房销售管理,切实解决好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地区城镇住宅建设投资力争完成4亿元,实现竣工面积35万平方米。

(三)积极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促进建设事业健康发展

各县(市)、各部门要继续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扩大住房分配货币化试点,进一步放开搞活住房二级市场,提高房地产业的市场化水平。要以产权制度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继续深化建筑企业和勘察设计单位改革,增强企业发展活力。要认真贯彻执行《自治区市政公用行业特许经营条例》,积极推行市政公用行业特许经营制度,积极培育市政公用市场。要加大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房地产市场秩序力度,健全市场监管机制,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净化市场环境。

(四)加强科技创新,实现建设行业节约集约型发展

建设行业资源能源消耗相对多,资源能源节约集约的潜力比较大。自治区将于年内出台促进城镇建设资源节约、集约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体系,我们要结合地区实际完善监管制度,认真贯彻执行,促进资源节约工作开展。要按照自治区的总体要求,完善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要加快城镇供热体制改革,实施现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工作。要落实和完善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政策措施,建立现代化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要积极开展“创建节水型城市”活动,提高全社会节水工作水平。

四、加强领导,深入扎实地组织开展好城市“天山杯”竞赛活动

今年是新一轮城市“天山杯”竞赛活动考核评比年,我们要按照“以赛促进、建管并举、注重实效、全面发展”的原则,进一步端正竞赛活动的指导思想,把竞赛活动作为促进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手段,不断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

(一)进一步提高对城市“天山杯”竞赛活动重要性的认识。开展城市“天山杯”竞赛活动,是有效推动地区城市建设、改善城市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力量,积极参与和支持城市建设,把城市“天山杯”竞赛和创建园林城市活动引向深入,使地区城市环境更加清洁、安全、优美、舒适,更有文化品位。近年来,在其他评比和竞赛逐步取消的情况下,自治区人民政府继续保留城市“天山杯”竞赛和创建园林城市两项活动,就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全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上台阶上水平,进一步促进全区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坚定信心,坚定不移地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快城镇道路建设,优化路网结构,努力改善城镇交通条件。大力推行城市公交优先战略,方便城镇居民出行。加强供水、供气、供热、园林绿化和污水垃圾处理等工程建设,大力开展园林城市创建活动,不断增强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按照地区制定的城市“天山杯”竞赛活动实施方案,狠抓落实,不断把两年一轮的城市“天山杯”竞赛和创建园林城市活动扎扎实实的开展好。

(二)进一步加强对城市“天山杯”竞赛和创建园林城市活动的领导。各县(市)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扎实有效地完成好竞赛的各项工作任务。要在精心准备上下功夫增强主动性,在工作指导上下功夫把握好特殊性,在改进不足上下功夫增强 针对性,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增强实效性,在建设群众满意工程上下功夫增强责任心,在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增强服务性。各县(市)要尽快成立竞赛活动领导小组,召开竞赛活动动员大会,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参照地区竞赛活动方案,研究制定城区和县城分组竞赛方案,上报地区竞赛办备查。要邀请人大、政协以及社会监督员参加,严格按照自治区竞赛考核实施细则标准,对所辖城区和县城进行检查评比。

(三)要突出一个“实”字,思想上要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组织开展好城市“天山杯”竞赛和创建园林城市活动,更要促进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既不能在荣誉面前夜郎自大、沾沾自喜,更不能在困难面前瞻前顾后、畏缩不前。既要清醒正视城市建设事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又要正确认识又快又好发展的基本要求,实事求是地完成好每一项工作。既要勇于创新,又要把握适度,既不滞后,又不超越区情市情县情;工作作风上要脚踏实地。搞好城市“天山杯”竞赛和创建园林城市活动,不能停在纸面上,喊在口号上,不能浮光掠影表面化,而必须落到实处。搞好竞赛和创建活动,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必须从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着手,才能凸显“以人为本”这个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实效。城市“天山杯”竞赛和创建园林城市活动只有求实效、讲效果,才能把建设事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总之,无论干什么事都要实事求是,真抓实干,力求实效。

五、加大监察力度,确保清欠工作如期完成

做好清欠工作不仅要突出阶段性重点,更主要的是做到长抓不懈,采取有效措施建立长效预防机制。从目前情况看,地区政府投资项目拖欠款的清偿比例虽然已达到86.67,但是在近6000万元的清偿任务里,政府投资项目拖欠款任务还有2240.35万元,占任务总额的37.6。社会投资项目拖欠款任务还有3708.99万元,占总任务的62.4。清欠工作任务还十分繁重,因此,各县(市)、各部门一定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快清欠工作步伐,确保在20__年5月底之前完成政府拖欠款的清欠工作和6月底前完成地区所有建设项目拖欠工程款的清欠工作。

一要加强协调工作。20__年2月地区制定了《阿克苏地区关于防止拖欠工程款及民工工资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和《阿克苏地区关于加强建设工程投资规模管理的暂行规定》等文件,文件规定了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各部门一定要加强协作,密切配合,按照职责分工,履行好职责。

二要加强督查力度。地区清欠办要把督点放在工作滞后的县(市)和部门,要在督查方式、深度、时间规定方面有所创新,即督查方式应当是逐项检查,不能只听汇报、蜻蜓点水,不能只凭直观印象就下结论,而要重根据、求实证;督查要有深度,不仅要查任务指标的完成情况,还要查对未完工作任务的单位和个人是否采取了措施,成效如何,症结何在,责任归谁;督查时间要服从督查内容,要查就一查到底,查个明明白白。清欠工作关键是要认真负责,讲求实效,各县(市)要及时向地区汇报清欠工作的进展和督查情况。对在清欠工作中措施不得力、进展缓慢的部门和企业要在媒体上曝光,公开通报批评。

三要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各级清欠办要建立起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和考核体系,对工作中失职的主管部门和责任人,特别是主要负责人,要严肃追究责任。地区将清欠工作的完成情况纳入到各级政府、各部门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年度、业绩考核内容中,作为单位评先、个人评优、职务升降的重要依据。

四要加大司法干预的力度。对拒不配合清欠工作或采取种种方法逃避还款责任的业主,只要证据确凿,要尽快立案,尽快审理,同时要加大已审结案件的执行力度,形成良好的有利于清欠的法制环境。

五要加强舆论宣传力度。要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导向作用,要开辟专栏,大胆披露“劣迹”,定期清欠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对典型案件予以曝光,利用“反面典型”,使恶意拖欠行为和失职、渎职的行为受到震慑和惩戒,营造有利于清欠的舆论氛围。

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地区清欠办、监察局联合下发的《关于对拖欠工程款单位不予受理有关事宜的通知》要求,认真做好相关工作,齐心协力做好清欠工作,确保清欠任务的顺利完成。

六、认真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和目标条件,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要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我们既要加快发展,保证各族群众基本要求,又要兼顾公平,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一)继续抓好城乡抗震安居工程

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实施以来,地区共新建和改造抗震安居住房7.9万户,约40万人迁入新居,大幅提高地区城乡抗震防灾水平,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农牧民的居住条件,各族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这项工作、支持这项工作。20__年,我们要利用好国家和自治区的专项资金,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紧紧依靠群众,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继续抓好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实施,力争完成7.09万户抗震安居房建设任务。要把工程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科学的规划引导,全面提高工程建设水平,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二)建立和完善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

解决好城镇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执行《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合理确定保障水平,落实保障资金,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合地区区情的住房保障制度,为城镇最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保障。

(三)认真解决好突出问题

各县(市)、各部门要畅通渠道,妥善处理好群众反映的城市规划、工程质量、物业管理、供热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坚持把问题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城镇房屋拆迁问题,认真执行《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克服重建设进度,轻拆迁管理的做 法,以规范政府、政府各部门以及房地产评估机构行为为重点,保证群众的合法利益得到有效保护,拆迁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四)切实抓好建筑领域安全生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