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初中生考试总结

初中生考试总结

时间:2023-02-03 07:37: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初中生考试总结,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初中生考试总结

第1篇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实效化 教学

课堂教学的实效化,是指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不仅牢固掌握课程中的基础知识,同时可以将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化需要教师在教学时,精心设计教学课程,采用多样式的教学方法以及进行及时的教学总结。本文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基于实效化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策略重点重点探讨研究。

1. 设计课程引导是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化的基础条件

在初中英语课程开展之前,教师设计符合课程内容的课程引导是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效化的基础条件。因为只有经过教师精心设计课程引导,才能激发初中生对于英语课程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程教学活动中去。同时教师设计合适的课程引导,可以集中初中生的学习注意力,促使初中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进行后续的课堂教学,为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例如,在开展初中英语课程Do you like bananas?时,教师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可以设计下面的课程引导。首先制作各类水果的英语单词卡片:apple(苹果),banana(香蕉), grape(葡萄)等,然后让初中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水果卡片,然后布置课程任务,让初中生比一比通过课程讲解,谁可以更快的将自己喜欢的水果记住,同时记住其他更多的水果类的英语单词。采用这样的任务型的课程引导,可以吸引初中生的学习注意力,将初中生尽快的将状态调整到英语课程中,为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化奠定了基础。

2. 创新教学方法是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化的关键所在

为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化,教师应该多思考多总结,创新教学模式,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是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效化的关键所在,教师在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式教学,才能激发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调动初中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在开展初中英语课程Can you come to my party?时,教学目标是让初中生学会用英语礼貌用语向别人发出邀请和怎样用礼貌用语来拒绝邀请以及陈述原因。教师在讲解本节课程时,可以创新教学模式,让初中生来角色扮演。比如A同学向B同学邀请参加聚会,B同学由于要去看医生只能拒绝邀请。A: Tomorrow is my birthday.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B: Happy birthday to you!I am sorry. I have to go to the doctor. 通过角色扮演的互动方式,激发了初中生的兴趣,同时为在同学面前扮演好角色身份,初中生会更加认真的准备,熟练记住课程中的单词、语法,这样就可以有效的提高本节英语课程的实效化。

3. 及时总结实践是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化的促进动力

新课程标准强调,初中英语教学需要注重英语交际能力,培养初中生实践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需要进行实际运用,只有在实践中使用英语,才能让教师了解到初中生对课程知识掌握了多少,对课程内容理解了多少。教师及时的总结实践之后,可以调整和修改后续的教学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化。

例如,在开展初中英语课程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时,课程教学目标是让初中生掌握过去进行时的使用方法。教师在开展教学后,可以采用的是情境总结法,根据课程内容设置类似的情境:What were you doing at ten last night?通过课堂讲解,初中生了解了过去进行时的使用方法,同时经过教师及时的总结实践,不仅让初中生复习巩固了课程教学内容,而且了解了应该过去进行时的使用的时机情境,真正地做到了学英语用英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教师在开展初中英语教学时,需要设计课程引导来调动初中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初中生学习英语的学习兴趣,及时开展实践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新课程标准下对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要求,才能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效化,培养出越来越多的高素质英语人才。

[1] 陈华. 基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语言科学化运用的研究[J]. 新课程, 2013(06).

第2篇

【关键词】初中生;写作;问题;措施

一、前言

写作是使用文字表达情感,反映客观现象,传承知识和信息的脑力劳动过程。与职业作家、专职写作人员的写作不同,初中生的写作是根据教师的指导、要求进行创作的一个过程。从考试的角度出发,写作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考试中,写作分数占的比重也比较大,一般在30%~40%之间。从初中生以后发展来看,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良好的写作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但在日常教学中,初中生普遍存在对写作缺乏兴趣、厌恶甚至抵触写作等问题,个别初中生甚至对写作产生了心理阴影。笔者总结了实际教学过程中初中生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对初中生的写作指导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初中生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写作语言不生动

初中阶段,学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语言内容的僵化是限制写作水平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学生由于平时不喜欢看书,对于一些优美的语句缺乏积累,在写作过程中缺乏一些华丽的辞藻,使得整篇文章如流水账一般。

换句话来说,初中生目前基本能够做到写作语言的流畅、完整,但是文字比较枯燥,不够生动,也就是常说的文章“不接地气”,写作语句没有出彩的地方,缺少语言的美感。这样的作文在考试中只能达到及格水平,离高分相差甚远。

(二)文章思路不清晰,重点不突出

良好的写作思路是优秀作文写作的基础,只有具备了清晰逻辑的思路,才能够保证作文写出来生动形象,具备一定的生命力。但是目前很多初中学生在文章写作思路上存在极大的局限性,一方面由于教师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忽视了学生写作思路的培养;另一方面由于学生没有良好的系统观,没有掌握文章的整体脉络,写一句想一句,导致文章缺乏系统性。

总之,文章思路、重点不清晰是初中生写作常见的问题,在写作中没有中心思想,随想随写,作文的前后没有呼应,该重点写的地方没有重点写,文章详略安排上不够恰当。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写作思路的培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三)文章立意较浅,容易跑题

立意是文章之本,初中生命题或半命题作文的立意一定要符合所给题目要求。现在有些初中生还没有意识文章立意的重要性,审题不严,不加思考就下笔写,写作容易偏题、跑题,考试中这种类型的作文荼鼗嵋起改卷老师的反感。

三、对初中生进行有效写作指导的措施

(一)推荐学生多读课外读物,丰富写作素材

写作的核心就是对语言文字以及积累的各种素材的理解运用。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字词句是写作的基础,识字多,词汇积累就会丰富,遣词造句才能顺利进行,立意行文才会行云流水。如果初中生日常的语言文字积累不够,写作素材匮乏,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好文章的。初中生记忆力比较强,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阅读爱好。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多读课外读物,教师不应该强制学生去读某些或者某一类的课外读物,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由学生自己来决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课外读物,可以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写作思路,积累有特色的写作素材,为以后写作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现在网络文学非常热,每天都有很多各种类型的网络文章、小说发表,有的教师对网络文学持有不同的观点,但是不能全盘否认,更不能限制学生的阅读,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指导,或者推荐比较好的网络文学,这也是初中生培养阅读写作能力、积累写作素材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式。今后要想更好地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水平,必须充分利用网络世界的各项功能来完成[1]。”

(二)认真进行作文选题,激发初中生的写作积极性

学生能否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反映自身写作的真实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作文题目的选择。一次成功的作文训练,不只是要看有多少学生得到了高分,更重要的是要看能否成功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喜欢写,愿意写。题目设计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好操作的激发学生写作需求的手段[2]。教师首先要拓宽作文选题的题材。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相对较弱,但是好奇心强,也比较容易接受趣味性的东西。因此,教师在选题时应该让题目尽量变得有趣。具体来说,作文题目要尽量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要新颖,并且有一定的思想冲击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其次,在日常作文训练中,教师布置完题目后,要注意及时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如何思考,如何把握题目,而不是让学生闷头自己去写。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互动和交流,了解学生在写作本题目时遇到的困难,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这样作文训练的效果会更好。完整的写作过程包括写前准备,学生在动手写作前对作文认真的思考[3]。那种随便布置完题目就等着学生交作文,然后花费大量的时间用来批改作文的训练方法效果其实并不好。

(三)多对学生进行鼓励性点评

在日常教学中,写作点评环节容易被教师忽略,部分教师的作文评语比较粗略,个别教师的写作评语比较严厉,这容易打击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写作热情。因此,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写作点评环节的重要性。点评是指导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很重要的环节,也是学生了解自己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发现作文训练环节存在问题并及时调整训练方法的重要依据。任何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作文得到教师的认可和鼓励。教师在对作文进行点评时,要尽量避免使用比较严厉的词汇,而是用委婉的方式,善于发现每篇作文中的亮点,鼓励学生再接再厉,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另外,在作文点评环节,也可以引入互动方式,让学生对其他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和分析。这样,学生在阅读其他学生文章的同时,也锻炼了自身的鉴赏能力,对阅读写作能力也是一种提升。

四、结束语

写作是初中生语文教学环节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初中生的写作训练和写作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日常写作指导中,教师应注重发挥学生的特长,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作文选题、作文点评等方面,结合初中生的实际特点,促使学生在快乐中不断提高写作能力,而不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限定。

【参考文献】

[1]陈素花.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J].赤子(上中旬),2015(20).

第3篇

【关键词】初中生 英语写作 指导训练

英语写作能够检测学生对所学习和掌握英语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不仅是表达的方式,也是知识信息的输出过程。英语写作体现出学生对单词、词组、语法、表达方法的运用,以及对文章的结构布局、语言组织和细节表达等谋篇布局的能力,并且在考试中所占的分值较大,所以,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对初中生英语写作的指导训练。

一、初中生在英语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写作教学较为薄弱,部分初中学校没有专门开设英语写作课时,英语教师利用平常的教学活动穿插写作教学,而且英语教材中并没有对写作教学进行专业详细的指导,写作内容比较零碎,经常依据各个单元的最后一课,导致英语写作教学缺乏系统性与统一性。

2.学生写作兴趣不高,而且部分学生机械盲目的模仿,没有自己独立的写作思路与模式,句子结构比较混乱,即时作文写作完毕,也不知道自己具体所写的是什么内容,从而导致不少学生对英语产生比较畏惧或害怕,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写作,缺乏一定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汉语式英语现象普遍,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由于学生受汉语知识的影响,写作中经常出现汉语式描述或表达方法,从而导致句子结构不正确,再加上教师的指导训练有限,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难以突破和提升,从而影响到他们对整体英语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二、提升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具体指导

1.激发英语写作兴趣。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写作指导是一个长期过程,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并且也难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指导效果。因此,初中英语教师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多使用英语、多写作,可以从简单的模仿开始,然后逐步掌握一些基本的句型、句式和表达方法等。

为不打击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与积极性,当教师发现学生的写作错误时,不能对其进行严厉的批评或指责,应该给予鼓励,针对问题或不足进行纠正与弥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以免挫伤学习信心。针对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教师应该使用形式多样的方法营造写作情境,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注意力。

例如,在人物描述的写作训练中,教师可以以“family”为话题,让学生对自己的家庭成员进行介绍,从而对写作产生兴趣。

2.积累英语句型句式。对于英语写作来说,在平常的英语学习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初中生学习积累句型句式,可以有效积累英语写作技巧与表达方法。词汇作为英语知识的基础,句型、句式与段落都由词汇组合而成,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通过多读、多看、多写、多记,对一些基本词汇熟练背诵和掌握,在写作时才能够做到心中有数,有内容可写。英语句型句式的积累,可以通过平常对英语课文的学习来进行,教师让学生认真学分析和研究教材中的课文,学习和总结其中的句型与句式等。

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词汇或词组,教师可以对其重点讲解,设计一些分解词汇或顺口溜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记忆和掌握,如come from和have a try等。另外,对基本英语句型应该反复练习和模仿,理解之后在运用到写作中。

3.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教师在指导训练初中生进行英语写作时,知识积累十分重要,而知识积累可以通过英语阅读来实现,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而且初中生的英语阅读范围不能仅局限于教材,应该走向课外,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来进行知识积累,同时拓展知识面与写作视野。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安排一定量的阅读任务,促使学生多进行英语课外阅读,从而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

另外,教师应该做好指导工作,根据初中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需求,帮助学生筛选阅读范围,确定阅读内容,给他们推荐一些好书、好报、好杂志和好电影等,应该循序渐进,由简入繁,由易到难。像《The Old Man and the Sea》、《War and Peace》、《英语周报》、《英语广场》和《Life is Beautiful》等,通过阅读提升写作技巧与积累素材。

三、总结

总之,写作教学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高度重视,可以抽出一定的课时,对学生的英语写作进行专业指导训练,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引导学生多观察和积累,为英语写作提供充足的素材。

参考文献:

[1]徐晓红.浅析初中英语中写作教学的“以读促写”[J].英语广场.2015.07:159-160.

第4篇

关键词:一般自我效能感;考试焦虑;初中生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6-0235-02

前言

当今世界面临着经济危机,就业问题越来越严峻,许多学校为了提高教育升学率,加强、加大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压力日益严重。本研究以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就学业自我效能与焦虑的相关程度,初步了解自我效能感对焦虑的影响。从而进一步了解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减少焦虑,并且将该研究成果用于实践教学当中,改善不合理的教育体制,学会鼓励教学,促进身心健康。

一、自我效能感与考试焦虑的概述

(一)相关研究

目前国内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焦虑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水平,有关自我效能与实际实践经验、言语说服、榜样、个体面临某活动任务的身体反应等都有研究。

国内学者毛晋平2003年在研究中学生的自我妨碍时还发现自我效能对学业自我妨碍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说明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信心的学生更倾向于使用学业自我妨碍策略。

(二)自我效能感与考试焦虑的含义

所谓自我效能感,其实质反映的是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或行为的能力的知觉,或对达成特定行为目标的能力的信念或信心。20世纪90年代,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发动完成任务要求所需行动的过程、动机和认知资源的能力的信念”。

考试焦虑是对考试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应,不少心理学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但迄今为止,对考试焦虑的概念仍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我国有学者认为,考试焦虑是在一定应试情景下激发的,在家庭、学校的压力以及考生自身的心理、生理等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以对考试结果担忧为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的负性情绪反应。

近几年,有关大学生考试焦虑的研究很多,也有对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但是对考试焦虑与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没有特定的专门探讨。本研究旨在从初中生个体出发,利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考试焦虑量表》,以蒙城县初一、初二、初三的学生为调查对象,研究自我效能感对他们考试焦虑的具体相关程度,从而能够找到更好的方法去学习和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主要是以蒙城县王集中学的初一、初二和初三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每个年级随机抽取45名被试,两个年级共发放135份问卷。回收115份,有效问卷114份,问卷回收率为85%。

(二)研究工具

1.《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SE)》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我们选用由Schwarzer等人编制,王才康等人翻译修订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该量表共10个项目,涉及个体遇到挫折或困难时自信心。采用李克特4点量表形式,GESE测试值越高,说明被试者自我效能感越高,即自信心较强。

2.《考试焦虑量表》

考试焦虑我们选用由Liebert等人经过多年研究,于1967年提出忧虑性和情绪性为考试焦虑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考试焦虑量表TAI的构成设计,就是根据忧虑性和情绪性两个概念为指导的。考试焦虑量表包括指导语、20道试题及使用说明组成。

三、结果

(一)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情况

通过对不同性别的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初中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p=0.003

(二)考试焦虑的情况

通过对不同性别的初中生考试焦虑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男生和女生在考试焦虑方面存在差异,且女生焦虑大于男生。通过对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学生考试焦虑进行One-Way ANOVA,结果表明: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学生考试焦虑平均得分显著差异,也就是说在所调查的七、八、九年级中,初中生的考试焦虑水平有显著的年级差异。见表1。

通过对自我效能感与考试焦虑的得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可以看出考试焦虑和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相关。根据表2,T1-T10的得分为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得分,T11-T30得分为考试焦虑的得分,用皮尔逊相关分析得出两者在得分上有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63,且显著性为0.0031。

四、讨论

(一)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情况

中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女生的平均水平。究其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分析:其一,男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更多的积极性,通过锻炼培养,提高了他们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其二,从社会文化来讲,男性往往被要求有更多的自信心,自我肯定,所以在学校中男生被赋予更多的责任和要求,因此潜意识中影响着男生的自我效能感。

在所调查的初中生中,我们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没有明显的年级差异。我们在意识中认为,随年级的增长,学生知识、阅历各个方面的丰富,一般自我效能感有所增加。但实际上,研究结果表明初中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却没有显著变化。可以从以下方面认识:一方面,初中生没有形成合理有效的自我效能感途径。主要表现为,没有形成积极、合理、正确的归因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不注重经验、方法的积累和总结。另一方面,从学校的角度看没有形成合理的自我效能感培养计划,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正是这内因和外因导致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二)考试焦虑的情况

经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初中生在考试焦虑方面存在性别差异,可能是在学校中女生更加关注学习,希望通过学习来提高自身形象,而男生更加关注朋友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多地参加各种活动,有更多的朋友支持和倾诉,因此考试焦虑较轻。

初中生在考试焦虑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究其原因大体从两方面分析:一是随着年级和年龄的提高,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学生本身都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希望自己能够学到跟多,考试考出优异的成绩。二是随着年级的升高,面对升学压力,老师、家长和同龄人对自己的要求和压力都要求很多,自己也思考着人生的未来目标,因此考试焦虑更加严重。

(三)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考试焦虑的相关

Pearson相关结果表明,初中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考试焦虑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也就是说初中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考试焦虑的水平。究其原因,一个自我效能感水平高的人,对自己的能力更自信!因此能够很好地复习,更加自信地去面对考试,并将其运用到生活各个方面。而自我效能感水平较低的人,对什么都不自信,表示怀疑,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因此对自己的预期自然很低,面对考试的时候更加紧张、不安,出现更多的生理和情绪上的反应。

五、结论

第一,在一般自我效能感方面: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性别方面存在差异,而在年级方面在统计上差异不显著。我们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第二,在考试焦虑方面:考试焦虑在性别方面存在差异,在年级方面统计上也存在显著差异,并随着年级的升高,考试焦虑也提高。

第三,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考试焦虑的关系:两者也有一定程度的相关,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的高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学生考试焦虑水平,因此如果要减少考试焦虑,学校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

参考文献:

[1]田宝,郭德俊.考试自我效能感是考试焦虑影响考试成绩的中介变量[J].心理科学,2004(2).

[2]Mash EJ WoffeDA.儿童异常心理学[M].孟宪璋,译.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253-254.

[3]田宝,郭德俊.不同类型考试焦虑影响考试成绩的差异模式[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3).

[4]王艳芳,张晓艳,桑青松.初中生时间管理倾向、学业自我效能感与焦虑的关系研究[J].心理健康,2008(3).

[5]韩英君.中学生人格特点与学业成就、学习动机、学业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

[6]王晓霞,刘丽.学生考试焦虑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0).

[7]刘晓明,郭占基,王丽荣.成就动机、自我概念与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1991(2).

[8]胡桂英.中学生学习归因、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策略和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2.

[9]周甜.中学学业不良学生学校适应性与自我概念、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8.

[10]钱珍.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学业归因、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第5篇

【关键词】数学习惯培养存在问题总结分析研究深化探讨

一、初中数学教学课堂的不良学习习惯

1.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学错误依旧是存在的,这就需要进行师生互动的升华。比较常见的数学教学问题依旧是很多的,比如单方向的教授关系,有些教师的课堂灌输方式依旧是保守的,比如教师单方向的课堂灌输,学生的单方面听取,这种单一的数学教学模式是枯燥的、抽象的,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提升,为了更好的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能动性,进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就需要进行学生的自由学习时间的控制,协助学生进行学习,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为了摆脱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有必要了解良好的数学习惯培养的重要性。由于初中传统教学内容及其课程模式的影响,影响了教师的教学习惯的深入培养。很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认知上存在偏差,比如认为学生是课堂的次要角色,教师的天职在于引导教学,学生的角色在于被动的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这对于学生的自身学习习惯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这就影响了日常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益,这就影响了学生的思维的升华。

为了保证初中生的良好数学素质培养,教师需要深入到学生的当下学习环境,进行影响初中生数学学习环境因素的分析。比如针对有的教师的填鸭式教育及其题海教学模式。这两种模式是普遍存在的模式。这体现在初中课堂教学的很多方面,有的学生认为数学学习唯一的作用就在于考试的应付,要取得考试的高分,这种观念需要进行辩证的分析,过于片面的分析是会影响学生的数学素质的。这种观念的形成一定程度来自于教师错误的理念灌输。毕竟即使教师自身具备良好的教学素质,也难免会在教学中出现疏忽,这与教师的自身教学素质也是存在联系的,由于这种综合环境的影响,学生难免会产生一系列的依赖性的习惯,这就影响了学生的成长性的发展。

在当下教学模块中,有的教师往往进行大量作业的布置,一系列的考试的安排,一定程度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压缩了学生的自由时间,这种外界环境的影响,也会限制住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思维,而这种思维更加不利于学生良好素质的培养,就会导致学生的应付心理的出现,片面的依赖教师,片面的学习认知,都是影响学生的自身良好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的。

2.受到外界学习环境的影响,在实际应用中,学生的思维会产生僵化的情况。毕竟数学这门科目就是比较抽象及其复杂的,学生如果具备不良好的数学知识体系会影响其数学解题能力的提升的,这就需要学生将实际知识应用于学习。这是学生自身数学习惯良好性判断的重要依据。实际上,学生完全可以自己掌握一些关键性的数学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如何的进行辅助及其培养了。在这方面就可以看到教师的重要作用,教师如何做好定位呢,有的教师将自己定位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学生是次要地位,这种错误的观念,而导致的实际结果,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的培养,容易让学生与教师之间出现不良的交流,这对于教师的自身教学观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培养初中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1.初中生的良好数学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进行辅导,这些辅助是辅的,也就是教师要拜托自身的主要角色的观念,做好细节性的辅助工作。比如在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进行良好习惯的培养,这种方法培养的是学生的基础习惯雏形。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的开始,引申入一些实际的物体,比如水果、钟表等,让学生进行园的知识的具体学习,这就把握住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式教学,让学生进行过去所学知识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这种良好习惯的认知。又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将相关联系的课程章节进行联系,比如数量及其位置变化与图形变换的结合,进行学生的启发性的培养,进行师生思维的良好互动,发挥教师的自身辅助作用,这是涉及到外部环境及其学生的主观意识层面的问题。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是讲究过程及其方法的,这分别体现了学生的行动能力及其心理素质。初中生对于数学习惯的观念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初中教师的影响,学生自身性格的影响,可以这样说,初中生的学习习惯也是一种后天的条件反射,这需要教师明确好这一概念,进行课堂教学氛围的仔细研究,抓好教学气氛的营造工作。

2.综合前面的分析,可以得知初中生的数学学习习惯,更依赖于学生的自身素质,心理素质,解题素质等。有些学生在考试中经常抱怨自己的粗心,由于粗心导致问题的出现。这就是一个反例,学生的素质本身就是一种习惯,粗心是其中的不良学习习惯之一,为什么学生会出现这种细节性的错误,这样的错误还有很多,教师要学会举一反三,注重细节,这是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基础。

三、结语

为了保证初中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要积极配合学生保证初中生的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养成,要影响学生,学会用现有的数学知识能力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信息处理能力,数学思维应用能力,这是非常必要的环节,在该学习模块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的有所教育,有所不教育,也就是要学会让学生自己学习,有所教学,有所不教学。教师要针对这一学习习惯的本质特点,展开数学教学模式的优化,以辅助学生的良好的数学习惯的培养。初中教师的备课不仅仅是对当前的数学知识的备课,更是对学生的自身学习心理、学习素质等的备课,从而实现学生的所需要的数学知识认知结构的优化,实现初中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汪轩亭. 影响初中生数学学习的三个因素[D]. 苏州大学 2008

第6篇

关键词:生物教学;学科特点;实验教学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新课程改革也给各学科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初中生物教学,不仅要把基础生物知识教给学生,还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我国教育部门要求学生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学习生物,初二结课,短短两年的学习时间对于学生来说只是学习上的小插曲,再加上初中生物不参加中考,只要会考成绩合格就能上高中。因此,大部分学生都意识不到学习初中生物的重要性,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其他科目的学习中去。而且,初中生物本身也不是简单易学的学科,如果初中生物教师不在教学方法上下工夫,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对学生“满堂灌”的话,很容易导致本就不重视生物学习的同学更加厌恶初中生物的学习,长此以往盒匝环的话,我国生物研究未来堪忧。因此,针对初中生物的学科特点,我们研究出了许多高效的教学方法,只要教师使用得当,学生很容易能建立起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在这些教学方法中,实验教学法被普遍认为最适合初中生物教学的方法。

一、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实验教学是理科学科比较常用的教学方法,其优点是直观形象,化抽象为具体,方便学生更好的理解初中生物知识。实验教学法,顾名思义,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设备和材料,通过控制条件的操作过程,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现象的变化中获取新知识或验证知识的教学方法。通常大家所认识到的实验都是在实验室里经由专门实验人员完成的,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一些高端的以往只会出现在实验室里的实验器材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现如今已经走进了教室,学生如今在教室里就能完成复杂的实验操作。这是教育史上一大进步,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实验教学法的主要组成元素是实验,通过学生对实验的亲自动手操作,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更深层次的理解课本上的知识。另外,一个完整的实验往往需要好几个人的共同努力和协作才能完成,因此实验教学在帮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情。更重要的是,实验教学不同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它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亲身体验生物知识的奥妙,这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成功地完成一项实验需要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地非常熟练才可以,这也间接的鼓励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钻研课本知识,为生物实验的完成奠定扎实的知识理论基础。同时,当学生亲身经历了实验过程后,其本身也是对课本知识加强巩固的一个过程,而且这个过程还伴随着同学间的欢声笑语,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知识。既然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此的受欢迎,那么应该如何科学有效的使用实验教学方法呢,下面以“显微镜的使用”为例具体说明实验教学法的使用。

二、如何进行实验教学

大家都知道在初中生物实验中,显微镜的使用对于实验的进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实验的都需要在显微镜的帮助下才能完成,特别是像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这种基本实验完全离不开显微镜,因此初中生物教学中教会学生显微镜的使用方法非常重要。要想灵活地运用显微镜,学生需要首先了解显微镜的结构,这一步骤初中生物教师只要在课堂上一一说明就行。在了解了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后,接下来便是显微镜的实际操作演示了。

(一)做好实验准备工作

借助洋葱表皮细胞的观察来进行显微镜操作步骤的实验教学。一个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需要许多步骤,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对于演示显微镜操作流程这个实验来说,准备好相关实验器材,显微镜、洋葱表皮细胞等等,只有确保做好充分的实验准备才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另外,在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显微镜之前,初中生物教师一定要向学生解释说明操作注意事项,避免实验操作过程中因学生的错误操作影响实验结果。

(二)教师做好实验指导

在准备工作就绪之后,确定学生已对显微镜的操作过程熟记于心,接下来便可分发实验器具,让学生真正开始动手操作了。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要在一旁指导,或在教室来回走动,观察大家的行为,如果有学生出现疑问应立马为其进行解答。

(三)做好实验总结工作

第7篇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心理健康状况是评判学生全面发展的标准之一,心理健康教育应视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初中生心理健康体现在各个方面,如生活、交往、学习、人格、自我意识等。初中班主任要实施好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认真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和长期的教学经验,制定有效的实施策略。

1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

1.1日常生活问题

现如今的初中生大部分属于独生子女,从小就在家庭提供的优越的环境下生长,集千万宠爱于一身。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学生们,往往形成了霸道专横、自私、自大的性格。他们从小就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这也就导致了他们独立意识薄弱,缺乏自我生存能力,依赖性极强。再加之,在过去的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的教育都呈现出应试教育的模式,学校的教育的价值观在于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在学校的价值取向的指导下,家长也

更加重视监督孩子的文化素养的学习。学校和家长两大主要教育力量都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2学习态度问题

学习是每个初中生日常主要活动,学习问题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初中生刚经历了升学,由一个熟悉的环境进入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并且学习的科目发生变化、增多,老师们的上课方式和手段也与以前不同。面对新的局面,若学生的适应能力不强的话,没有很好调整学习态度和方法,就会导致一系列的学习心理问题。更深层次的是,进入初中后,学生间的竞争凸显锋芒,激烈的竞争是的学生与学生间的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一部分学生甚至无法适应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过度紧张的神经使他们的神经涣散、注意力无法集中和逃学厌学的情绪。

1.3人际关系协调问题

人际关系处理是人生的必修课,而中学阶段是人际交往态度和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但是,与社会接触较少的初中生显然对人际交往知之甚少。人际关系处理是一门很博大精深的学问,人际关系包含内容繁杂,它包含与家庭成员的关系、师生关系、亲朋关系、同学关系等。这么众多的关系中,无论那一类关系不协调,都会使学生陷入焦虑烦躁当中,而无法专心其他事情。当前,初中生的人际交往问题主要表现在反叛和抵制家长,畏惧和抗拒教师,疏远和防备同学。当然,一部分教师忽略与学生沟通交流,甚至存在个别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差,歧视和挖苦后进生,给学生心理带来伤害,学生关闭与外界交流的窗户。

1.4第二性特征发育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叛逆是这是其学生的显著特征。他们反感父母的安排,反驳父母的建议,追求自我独立,不愿意受任何人的束缚。在青春期这个过渡阶段,学生的心理正逐渐向成熟发展。但由于还尚未达到成熟阶段,学生情绪带有两极性,他们时而欣喜若狂,时而低落悲伤。初中生的性意识也在这一时期萌发,他们对异性关系持羞怯但又极度好奇的心态,若在两性关系上没有受到正确的引导,可能导致他们做出伤害自己和伤害他人的行为。

2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2.1班主任提高自身素质

班主任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操作者,提高自身素质是必然的选择。这里班主任要提高的素质有自身心理健康素质和教育技能水平。只有自身拥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班主任才能以身作则,以身说教,用自己的行为的教育和感化学生,为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指明正确的前进方向。当然,自身具备高的心理健康水平还是不够,班主任还要懂得如何发挥出这些优势,即要懂得相应的教育技能。一片广阔的土地需要一把锄头。班主任只有在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时,才能锄好这块“土地”,才能在学生的心灵上播下一颗优良的种子,呵护它健康成长。

2.2营造健康和谐的班风和正确的集体舆论

和谐的班风班级每个成员都有感化和制约作用,健康良好的班级风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健康的班风也是班级凝聚力的具体显现,较强的班级凝聚力能够使学生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更加轻松愉快地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所以,每个优秀的班主任都十分重视促成班级凝聚力的形成,他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工作经验总结出,群体的约束力对于每个学生作用都是巨大的。因此,初中班主任可以引导组织一些班集体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进行思想交流,可以通过共同完成一项工作,打开心扉,建立深厚“革命友谊”,容易达成一致的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每个学生在良好的集体氛围内也会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状态,向班集这个整体靠近。

2.3协调多方面教育力量

学生的成长过程不仅受学校因素影响,还受其他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家庭就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因素。班主任的工作不仅是要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还要和家长多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在家里的表现,认真分析学生的具体的实际情况。很多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都源自于家庭,或者与家庭问题联系,所以,班主任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得到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协作。初中班主任要统一学校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协调教育的步伐,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3结语

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对于初中班主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求每个班主任的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出色地完成这个时代赋予班主任的使命。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必须以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为基础,进一步探讨实施策略。本文分析了初中生的心理状况,结合了个人长期的教学经验,研究和总结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希望能为广大初中班主任的喜力健康教育工作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 吴小华. 初中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调查[J].教育界,2012,(20):70-72.

第8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能力;提高;现状;对策

初中生英语的阅读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不断的探讨和完善。一般来讲,阅读速度与阅读理解能力是影响阅读效率的关键因素。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既要掌握文章基本的字词、词组,又要把握文章结构、作者意图、文章主旨及隐含的情感等等。

一、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现状及原因

1.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现状

当前,由于教学方法陈旧、学生练习方法不当是导致初中生英语阅读出现整体水平难以提高的现象,尤其是技能型阅读能力严重低下。笔者结合初中生的实际情况,总结了几点主要的阅读问题:(1)指读。即学生在阅读时,偏好用手指或钢笔指着句子阅读,注意力集中在词句上,导致阅读速度降低,对文章总体把握程度不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最后使得学生对文章主旨领悟不透。(2)声读。很多初中生的声读习惯难以矫正,影响阅读速度,也分散了注意力,最后导致文章整体结构把握不到位。(3)不懂精度和泛读,对所有段落都采用一种阅读方法。部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看到生词就会习惯性的停止阅读,且过分依赖英语字典,不弄懂每个词的意思不罢休,最后导致阅读中止,阅读速度和效率严重降低,同时对于上下文的语境推测单词的方法根本得不到掌握。

2.导致现状的原因分析

(1)教学形式不能多元化。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字逐句讲文章会导致学生形成固定思维,也逐字逐句的理解文章,边翻译、边理解、边记忆,长此以往,学生阅读时遇到不懂的词便会查字典,导致阅读速度降低。(2)英语阅读的教学指导过少。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对英语阅读的方法、技巧指导不够,把词汇、语法教学当成了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过多的将教学精力倾注在语法结构、词组、优美的句子上,缺乏对文章的整体回顾。导致学生阅读时的精力主要放在词组、句子等内容上,忽略了文章的中心思想。(3)学生阅读量不够、阅读题材狭窄。初中生处于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要有一定量的阅读量。平时学生的阅读内容局限在练习题、教科书,部分教师则侧重于考试题,导致了学生的阅读范围不广,题材少,学生的兴趣无法得到满足,影响学生的积极性。(4)学生缺乏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在传统英语教学中,学生的任务在于应付老师的作业,没有时间来进行必要的阅读训练,而练习题的阅读题材根本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兴趣,导致学生应付了事,学生的阅读水平得不到提高,信心缺失。

二、提高初中英语阅读能力的对策。

1.提倡教学任务模式,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教师是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引航者,其倡导的教学模式、培养方法都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1)教师应提倡教学任务模式。对于每篇文章,设定好应掌握的任务,包括文章主旨、结构、重点句型、词组等,并完成相关问题的设置,通过问答或话题讨论的方式来落实,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文章预习阅读,培养学生有针对性的阅读习惯,抓住文章重点,实现整体与细节的完美把握。(2)提倡学生进行课程外的阅读,扩大阅读量和题材积累量,摒弃指读和声读。对于初中生来说,课堂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对学生进行阅读题材、范围的指导。例如,可以采用集体订阅阅读素材的方式进行课外训练,让学生们真正的把阅读范围和阅读量扩大,阅读时注意精读和泛读相结合,摒弃指读和声读的不良习惯。

2.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

学生是阅读能力提高的主体和实行者,其兴趣、信心、主动性都注定了其阅读能力是否能够真正提高。阅读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率,对于初学者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好的阅读习惯并非一下子就能养成,只有在正确的指导下,在阅读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因此,每次进行阅读训练,要向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及注意事项。阅读时要做到:(1)阅读时要集中精神,切勿躁动。平时训练应设定好阅读时间,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遇到无关的生词跳过即可,忽略地名、人名的汉语意思,不可打乱阅读节奏,达到把握文章结构、主旨的目的。(2)带着问题阅读。教师可以设置好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很多阅读题的答案都在文章里,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3)提醒学生抓重点句、主旨段落,学会概括总结。一些文章篇幅较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抓住重点段落、句子,这样可以有的放矢,同时也节省了时间,这也是提高学生技能型阅读能力的关键点。(4)长难句注意划分主干。阅读中遇到一些较长、结构较复杂的句子,注意找出主、谓、宾等主干成分,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阅读时间,并迅速把握到句子的关键信息。(5)阅读时不要出声,要默读。默读是通过视觉器官直接感知文字符号,速度要比出声的阅读快得多。(6)不要逐字逐词地读,而要以意群或句子为单位。逐字逐词的阅读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单词上,不仅影响阅读速度,而且往往不容易抓住文章的中心大意。

3.精心设计阅读交际活动。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就是对学习材料产生兴趣。”现行的初中英语教材生动有趣,贴近生活,每单元都以对话形式出现,阅读教学在初中阶段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而语言技能的提高要通过老师的精心设计实现。阅读永远是第一性的,阅读交际的信息含量和重要程度是书面表达方式所不能取而代之的。教师在进行阅读会话时,必须考虑基础知识差异的问题,不仅要在笔头上苦下功夫,而且也要在口语表达上对学生进行更多的培养与训练。教师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能给学生设置一些偏难的会话主题,这样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对学生阅读表达的培养。角色扮演是提高学生阅读交流的好方式,让学生尝试着以不同的身份,在不同的情境中自由表现阅读技能,可以模拟“交际”场面,如看病、购物、找工作面试等,让他们从固定的座位上起来演示,从而做到学中乐,乐中学,学中动,动中学,课堂也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举办英语演讲比赛、故事会、辩论赛、主题班会,开展英语角、唱英语歌、校园广播、庆节日等也是很好的阅读交际活动。鼓励学生用英语互相问候、打电话、道歉、答谢等,形成一种英语交流的氛围。每个人实际上都有自己的某些天赋和潜能,教师应当充分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学生展现自我才能的机会,在真实的语境中感受英语,从而提高英语的阅读运用表达能力。

总之,想要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决非一朝一夕之事,还得多读多练。在多读多练的同时,认真总结适合自己的阅读技巧,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罗琴.谈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现状及策略[J].长三角.教育,2012.2:23

[2] 张翠平.浅谈如何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J].科技创新导报,2012.2:161

[3] 张宝侠.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提高探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14):209

第9篇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 初中物理 应用

初中物理是一门用来解释日常生活现象、促进科技发展的基础理科课程,与小学自然学科有相似之处,但由于该科目难度远大于自然学科,且初中生在初学物理时容易产生诸多逻辑问题,因此初中生对物理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学习的过程中极易逐渐丧失,不利于其物理学习成绩的提升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故需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其物理学习兴趣。启发式教学模式是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其实质是以初中生作为教学主体,以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为前提,引导其主动学习、思考的过程。本文从启发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意义入手,对其具体应用方式进行系统分析。

1启发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初中物理新课标强调的是初中生在物理学习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并激发其创新能力和怀疑精神,这就要求初中物理教师适应从“施教者”到“指导者”的转变,将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改变为启发式教学模式,以提高初中生主动学习物理的能力。注入式教学法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其传授的物理知识而缺乏自主思考过程的传统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则注重启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自我思考,引导其自身发觉物理问题答案,该方法可帮助初中生运用物理思维对课堂知识和自身学习进行分析、批评、判断及归纳总结,从而逐渐由原来对物理兴趣缺失甚至厌恶的态度转变为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提高整体物理学习水平和学习成绩,为高中物理学习(若选择理科)和今后逻辑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奠定兴趣和物理学习方法基础。

2启发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2.1激发初中生学习兴趣

物理是初中生由小学升至初中后新接触的课程,绝大部分初中生均无物理学习基础,且课堂上单纯讲解物理概念并指导学生练习对年纪尚小的初中生而言过于枯燥乏味,其即使在学习初期由于新鲜感等因素产生一时兴趣,也容易在长时间的学习中逐渐丧失积极性,而运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激发初中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是保障物理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学生知识吸收程度高的重要途径。启发式教学法相对于注入式教学法的优势在于其可通过情境设置、提出问题等方式启发初中生,使其尽快融入物理课堂教学中,并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观能动性,为营造轻松、有趣的物理课堂氛围提供有效帮助,这也需要教师提高自身教学素质,并把握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及其心理需求。

学生对难度较大的学科容易产生排斥感,其对物理学习的兴趣需要教师后天激发和培养,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如营造充满趣味的特殊情境、采用任务型教学方式等激起初中生对物理知识和日常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好奇心,进而使其产生物理学习兴趣和动力。例如,讲授“凸透镜成像”一课时,教师可通过对物体在阳光下自燃这一现象进行演示(确保安全前提下),分析物体自燃原因,并结合这一现象对物体燃烧需具备的条件、物体燃烧与凸透镜间的联系进行细致讲解,进行引导学生进入凸透镜成像学习的情境中,再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中常见的雨后彩虹、不常见的海市蜃楼等自然现象,逐渐启发学生对凸透镜成像课程的自主思考,从而使学生能够自然地将生活现象融入到课堂学习中,且其对这一章节的学习兴趣能够得以提高。

2.2教师对初中生巧妙设问

物理课程是一门相对而言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科目,初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很大程度上是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实现,教学经验丰富的物理教师一般通过设置巧妙问题吸引初中生对物理知识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其所提的问题,并尝试应用课堂及生活中所学的物理知识解答上述问题,因此巧妙问题的设置对激发学生物理学习潜能、营造轻松课堂学习气氛均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可有效避免因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不配合造成的冷场。教师不仅需要留意提问时的语气及问题内容,而且设置问题时也需注意其对学生的启发作用和引导作用,当教师所提的问题同时具备上述两点时,该提问则可被称为高水平提问,并具有提高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的可能性。

例如,在讲授“压强”一课时,物理教师可通过不间断提问引起学生对这一章节的兴趣,并自发进行独立思考,其可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在背单肩带书包与双肩带书包时肩部的感觉差异较大?”“为什么同属单肩书包,肩带越宽肩部感觉越舒适?”“从单肩、双书包带给肩部的感觉中你能够得到什么启发?”等,学生可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压强”一课所学知识解答上述问题。另外,学生还可在教师引导下结合自身生活实践了解压力、压强等变量间的关系,并利用自身理解对现实中所遇物理问题进行处理。

2.3学生相互讨论并归纳总结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相互讨论是初中物理启发式教学法中的重要环节,这是由于若仅局限于教师引导,容易加大其教学压力,且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而将自由讨论空间留给学生,则可使其吸取他人观点中有益的部分,从而帮助其培养发散性思维,并使其通过讨论、辩论提高自身语言表达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同时,教师可参与学生讨论,并对讨论内容提出疑问,激发其对物理知识的求知欲。学生经过上述三个步骤的学习,其在接受物理新知识的过程中不免会遇到若干问题,因此教师需引导其对每堂课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其建立系统的物理知识体系。例如,“动能与势能”这一课讲解完成后,教师可通过引导初中生对相关概念、计算公式等进行由易到难的归纳总结,全面巩固所学知识,为考试成绩的提升和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3结语

启发式教学模式作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可显著提高初中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对其各大、中、小考试成绩的改善、物理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培养均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从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出发,对其予以巧妙设问,并引导其对所学内容进行讨论和归纳总结,从而培养学生物理思维和学习物理的自主性,并使课堂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马勇.“启发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亚太教育,2015,31(08):91.

[2]谭征.启发性提问对初中物理教学的意义及应用方式[J].中国校外教育,2015,04(12):97.

[3]卢伟.巧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构建高效初中物理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4,06(21):187-188.

第10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本文简要分析了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题型失分的主要原因,然后结合原因分析了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帮助广大的初中生做好语文阅读理解题,考得好成绩。

一、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题型失分原因分析

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题可分为两大部分:表层理解题和深层理解题。所谓表层理解就是对文中的客观事实的感知和记忆;所谓深层理解就是根据文中的客观事实,在认真思考后进行逻辑推理、总结或概括,得出结论。深层理解题是建立在表层理解的基础上的,往往是考试的重点,也是考试的难点。总体来看,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题型失分的主要原因有:

(一)基础知识掌握不牢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题经常涉及一些简单词汇的理解与整合,同义词和多义词的辨析等等,很多初中生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即使是已经学过的词汇也难以理解掌握,对于句子甚至整篇文章的主旨更是把握不准。

(二)对于考试常用文体知识了解不够

文体知识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点,不同体裁的文章在写作手法上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叙事性文章主要是把握一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过程及结果等几大要素;议论文则要准确把握作者的态度和观点,并运用了哪些论据来证明论点;说明文的目的就是说明某一道理。如果对这些常用的文体的知识不够了解,就容易造成整体思维的混乱。

(三)缺乏一定的解题技巧

很多初中生不是不努力,只是缺乏一定的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而导致考试失分。这是相对较高级一点的错误。其实,语文阅读理解中往往会暗藏玄机,只要找到了这些表面文字背后的东西,语文阅读理解就迎刃而解了。要想找到埋藏在文字下面的答案,就需要具备一定的解题技巧。

二、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一)“看要求”

“看要求”,主要是指在做语文阅读理解题目的时候,先看题目要求,大体了解需要回答什么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读文章。这样能够提高阅读速度和解题的准确度。

具体而言,在看题目要求的时候,就要将题目中的关键字、词、句等有效信息标示出来,作为阅读文章的重点。值得注意的是,有的题目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与阅读材料没有太大的关系,这类题目直接就可以做了,还有的题目是根据阅读材料的主旨来设置的,这类题目要特别注意,因为文章主旨内容很有可能就通过设置的题目暴露出来,这样就可以大致了解阅读材料的主旨了。了解了材料主旨内容后,就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读材料”

读材料是理解和掌握阅读材料的主旨的主要途径,在阅读材料的时候,最起码要读两遍:第一遍要速读,就是快速地粗读全文内容,大体了解文章主题内容,明确文章的层次和结构,对阅读材料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可以对文中的重点结论和重点句子做出标记,便于根据题目设置再次查找;第二遍要精读,精读时就要根据后面的题目要求细细地分析阅读材料,主要的目的就是答题。根据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的难易程度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来看,建议先将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内容有了整体了解后,再下手做题目。一般来说,文章中的每一个段落甚至每一句话都是围绕文章主旨来写的,目的都是为文章中心内容服务的,所以在阅读的时候就要归纳出每个段落的中心意思,然后将每个段落的主旨串联起来,就是整篇文章的主旨,这是把握文章主旨非常有效的办法。

至于阅读的顺序,一般有两种:“顺读法”和“逆读法”。“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回到原文中寻找问题的答案;“逆读法”就是先看题目后读材料,然后寻找题目答案。一般而言,“逆读法”对于初中生解题更有帮助,因为这种方法目的性比较明确,能够尽快抓住与解题相关的信息,从而大大节约了阅读时间。

(三)“答问题”

以上环节都是为这一环节做准备的,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题型常常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发散性,所以初中生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时,一定要时刻牢记文章的主旨,因为很多题型的设置都是围绕文章主旨来的,只要能与主旨内容挂钩的,答题时一般都要体现出文章主旨。有的学生在答题的时候,根本无从下手,所以直接空题不答,这是语文考试的大忌,因为有很多语文考试答案是不固定的,只要与答案沾边,都有可能得分,但是,直接空题不答是一分都得不到的,所以即使不会回答也要根据自己的理解“言之有物”,坚决不能空题不答。

还有的同学因为答题语言组织不严谨,答题不规范甚至因为书写不认真而失分,所以会答仅仅是一方面,还要认真组织和规范答题语言,用最简洁的句子表达出整体意思,避免重复嗦,不知其所云。

(四)学会放弃

语文考试中,经常会有学生时间不够用,这就是因为没有把握好整体做题速度。语文阅读理解是耗时较大的一个题型,因此要有效掌控好阅读理解的考试时间,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千万不要为了一道或两道阅读理解题而影响整体的考试。当别的题目都做完了还有时间的话,再仔细思考剩余的题目也不迟。所以,有时候果断放弃是为了拯救整体成绩。

第11篇

关键词:灵活应用 网络信息 物理课程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0(c)-0196-01

1 初中生应用网络信息进行物理课程学习的内容和基础

1.1 初中生应用网络信息进行物理课程学习的内容

网络信息在初中生物理课程学习中的灵活应用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老师们的上课效率、减少维持纪律次数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加快了我们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能力,以便于最大程度的发挥出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网络信息在初中生物理学习中的应用不仅充当辅助工具的作用,更主要的是激发出大家对物理课程学习的兴趣,以此作为起点,使自身所掌握的物理学习方法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初中生的发展需要与时代保持同步,网络信息的应用便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是传统物理课程学习所达不到的,这种方式已经得到大多数同学的认可和喜爱。

1.2 初中生应用网络信息进行物理课程学习的基础

我们在学习物理时,因为物理知识和生活里的现象息息相关,而且具有一定的趣味儿性,所以我们都愿意去挖掘更深奥的知识,而不仅仅是课堂上所学习的内容,除了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应该得到我们的重视,最重要的是在学习中可以获取快乐,通过应用网络信息便可实现这一目的。物理学习不是一种被动的信息刺激,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凭借现如今强大的网络信息平台来获取自己喜欢的知识,由被动转变成主动,形成一种能动的过程。灵活应用网络信息进行物理课程学习的理论基础正是如此,初中生希望成为物理课程学习的重心,这样才能在课上真正学习到知识,更进一步接近自己未来的愿望。

2 初中生应用网络进行物理学习的两个重要因素

2.1 初中生基本特征的差异

虽然同在一个班级上课学习,虽然由相同的老师教课,但是我们的基本特征都有所区别,包括每个同学的智力水平、应变能力等等都应作为影响网络信息课程学习的主要因素。在进行物理课程学习时由于基本特征存在较大差异,相互之间进行研讨便存在较多问题。所以,在学习之前应该相互了解,这样有助于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所持的看法能够达成一致。与此同时所使用的学习仪器设备以及所处的学习环境都是影响自身能否灵活应用网络信息进行物理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

2.2 学习目标的不同

在利用网络信息进行学习物理课程之前,要对其进行预习,做到心中有数,在上课期间可以有针对性的学习。这种方法固然是好,但是随着我们预习的不断深入,产生疑问和问题的方向会存在较大差异,最终导致上课时只关注自己不会的地方,学习重点的不同便体现出来。一般来说物理学习以活动、实验为主的目标,所以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之间的讨论,在学习重点方面,小组之间经过多次交流和沟通,物理学习过程的高效性不言而喻,在老师的积极引导下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价值观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3 初中生在网络信息物理课程学习的优势

3.1 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多媒体技术得到有效的激发

网络信息的灵活应用对于初中生而言就是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比如说在进行物理课堂学习时,经常参观模拟仿真演练,一些看不见、摸不到的事物通过物理模型得到展现,使它在内心中得到形象化和具体化。课堂上对计算机播放视频与动画的观看,有助于大家直观的去了解一些抽象、复杂的物理知识,以便于去深入思考物理知识。

3.2 初中生学习的效率因网络信息环境而得到提高

在如此之大的网络信息环境下,一般主要通过超链接、动态识别库等形式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了解,通过超链接可以自主的选择喜欢的知识,因为超链接具有一个特性,就是能够将物理知识、概念等理论内容与实例、习题或是其他形式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喜欢哪种学习方式就选择哪种模式,因人为宜,自然而然就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与此同时,也不能忽略及时与教师进行反馈的重要性,有疑问的地方向老师进行询问,这样的话,能进一步提升学习的灵活性,使物理课程的学习更简单、便捷。灵活应用网络信息在初中生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其他方式无法替代的。

4 初中生在传统与网络信息应用中对物理学习情况的总结

4.1 初中生在传统条件下的物理课程学习情况

传统物理课程学习的内容是指借助教师对教学大纲要求的解读来获取基本物理知识,我们在每次考试中取得的成绩被当做评价学习情况的依据。具体情况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课上学习物理课程大多数是以填鸭子的方式进行的,即使自身对某一方面的物理知识出现疑问,由于教师的极少引导,上课积极提出问题的现象也较为少见。其次,没有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这一内容,导致无法将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这样对于老师们而言,减少了不小的教学负担,但是对于我们而言,物理学习过程较为枯燥,无趣。最后,由于传统物理学习方式、方法单一,导致自身的兴趣普遍偏低,上课与教师互动的情况少之又少。

4.2 初中生在网络信息条件下的物理课程学习情况

网络信息条件下的物理课程学习情况是:我们将物理实验作为学习的重点,相互之间积极研究、探讨物理问题,来培养自身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大多数根据大家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答和总结规律,由此不难发现学生是目前网络信息应用的核心,我们仍然采用传统课程学习中听老师传授知识的方式,课上氛围依旧活跃,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还可以自主将其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内容,通过网络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自身的学习热情比以往有了一定增加。

5 结语

21世纪是信息网络时代,初中生正受到网络信息热潮的吸引,在课程学习方面灵活运用网络信息便是提高初中生的学习动力主要方式,与此同时,我们才愿意、主动的进行学习。该文主要初中生在传统与网络信息条件下的物理课程学习情况、初中生在网络信息物理课程学习的优势等方面展开论述。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相信初中生通过网络信息在物理课程学习阶段一定会有更广泛的应用空间。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第12篇

摘要:初中政治教学作为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学科,是孩子正式接触、学习政治的入门课程。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政治使人周密……”因此,教师要注重从小培养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在日常政治教学中如何抓住学生们的兴趣点,让其在政治教学中体会到乐趣呢?这是我们初中政治老师们为解决如何让初中生更加喜欢政治课而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政治;学习兴趣;创新思维;课堂利用

教师应当把课后的练习与课堂所学的内容相结合起来,如果学生所做的课后练习与课上所学的内容毫不相干,那么学生将无法运用课堂知识,考试时便会无从下手。虽然我们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去考试,但为了学生以后能够更好的通过升学考试,我们的教学仍应以考试中的考题为中心去开展一系列的教学活动。那么教师该如何布置课后作业呢,作业不宜过多,新课标中提倡为学生减负,过多的作业则是变形的压力。但作业也不宜过少,必须要注意量的积累!

教师可以跳出传统的仅仅布置练习本上或者练习册的布置作业方式,可以开展更为灵活的方法。例如开展课后讨论小组,对课后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能力,开拓思维,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者可以开展探究活动,可以让学生实践探究某个问题,回到课堂后各小组进行成果展示。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此外,可以让学生自己做“老师”,让学生自己备课来进行试教!也可以让学生上讲台讲解题目,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老师应当耐心倾听,一遍及时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同时从学生的课堂反应中反思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在课后,老师可以成立学习小组,实行互助式学习,采取一对一或多对一的方法,让学生在互助的学习中不断提高!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初中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当今经济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这是时展的要求。

初中生是一群好奇心极强的群体,初中生的求知欲一般通过好奇、求知、探索三个阶段,对事物的极强好奇心构成了他们学习知识的一种内在动力。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初中生创造一个新的情景,例如可以讲一个小故事,然后根据此故事引导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培养学生勇于提问题、敢于发现问题的习惯,从而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并且,提高初中生的观察能力能够有效的培养初中生们创新能力。通过培养初中生善于观察事物的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细心习惯。一个乐于观察事物的人会对周围事物产生强大的兴致和求知欲。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初中生善于观察事物的习惯。例如,在教学生读图分析事件的课程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其形态、特征及几个图形的异同点,然后让学生举例一些类似图形的物品,同时也做到了课堂联系实际。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观察目的,观察不是盲目地看,而是要有一定的目的去看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意识具有能动性,给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适当给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察能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有所思、有所获。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学生培养能力的开始,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潜质,要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学生们的创新能力是需要我们通过各种反刺激、引导来实现的。再者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再者,提高初中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点,一般的课堂教学时间都是40分钟,如何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更有价值地授课,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思考的问题。首先,教学内容要突出学习的重点、难点,这样课堂教学会比较有序,而且思路比较清晰,其实一节课的知识并不多,因为新的知识都是建立在旧的知识的基础上的,关键是要抓住新知识的重点和难点部分。

曾经有人这样形容过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小学时,老师抱着学生走;初中时,老师扶着学生走;高中时,老师陪着学生走;大学时,老师看着学生走!所以,初中老师必须明白学生正是爱玩,对周围抱有强烈好奇心的时候,教师必须对学生怀有十分的耐心和热情,对其提出的各种小问题要不厌其烦的回答,并一步步引导其走到正确的学习道路上来。要建立和谐、友好、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可以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例如开展羽毛球比赛,踢毽子比赛等等!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便更好地实施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初中时期的学生是比较爱玩的,教师要在学玩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激烈而持久的动力。唯有使学生爱上政治,才会在积极持久的学习热情中获得能力!在初中生学习的过程中,会比较容易忘记知识点,因此教师必须对重点的知识反复的讲解,但是每次复习都应注意讲解的形式!如果每次讲解的方式都一样,学生们容易厌倦!可以采取做习题的方式,或者口头提问,或者多媒体播放等形式,越新颖越好!还有在对某些问题的解释与运用方面,如果教师在努力地解释后,大部分学生仍不能接受,那么教师便没有必要再去讲解了!部分理解能力较好的同学可以课后找老师解答,以便更深入地学习!

以上是笔者根据自己的以及其他老师的教学经验从课堂及课后总结的政治教学经验,初中政治面临的升学压力不大,但真正教会学生学习、思考、做人,仍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永远执着不懈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