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语文教师竞聘

小学语文教师竞聘

时间:2022-08-07 03:15: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语文教师竞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语文教师竞聘

第1篇

上午好!

我首先感谢领导、老师们的信任和支持,给我这个机会参加竞聘演讲。

我是一名工作在教学一线的老师,党员,大专,小学高级,长沙市骨干教师,三证一历符合要求,普通话为二级甲等,计算机为现代信息技术高级证。现已执教13年,我竞聘的岗位是语文教师,我之所以竞聘这个岗位,是因为我具有以下的五个优势:

一、我有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的心。我明白教师的苦与累、平凡与无私。没有鲜花陪伴,没有掌声共鸣,没有丰厚的收入,没有豪华的享受,有的只是生活的忙碌,有的只是肩头沉甸甸的责任。但我无悔于自己的选择!我深深爱着教师这一行,用我的汗水,用我的智慧,用我这颗跳动的火热的心!面对着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我揣摩着、尝试着,与他们真诚的交流着,就在这样的轨迹中演绎出一片灿烂晴空。

二、我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自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不忘学习,勤钻研,善思考,多研究,不断地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在全国、盛市、区论文竞赛中,多次获奖。2011年,我参与编写了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阅读与训练》六年级分册;今年四月,我还参与编写了由广州出版社出版的《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同步作文》一书。由此我坚信我的专业知识对语文教学工作是完全能够胜任的。

三、我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我深知语文教师在学校基本学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语文教师的职责、任务与规范,明白语文教师所应必备的素质和要求,悟出并实践过较好的方法和策略。学校的领导也非常信任我,让我在2011、2011两年间连续带两个毕业班,毕业班成绩突出,其中2011届毕业生李雅捷在全区毕业生摸底测试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我也因此两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2011年被评为天心区先进教育工作者,2011年被评为天心区优秀教育工作者。在2011——2011年的年度考核中均被评为优秀。

四、我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在教学工作中本着为学生服务,把爱献给学生的信条,保持作为教师的言行和风度,踏实教学,关爱学生。经过这十三年的学习和锻炼,我的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对教材的整体驾驭能力、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的判断分析能力及应变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完全能胜任语文教学工作。

五、我有较好的年龄优势。我正当青春年华,身体健康,精力旺盛,敬业精神强,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工作中去。

假如我能够通过竞争上岗,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自己的教学工作,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1、更加科学规范地做好日常教学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在顺应课改潮流的前提下,认真落实各项教学常规工作,确保教学质量稳中有升。

2、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和本班学生实际情况,配合学校的校本教研,设计并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2篇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叫___,大专学历。___年分配到实验小学,___年和___、___、___等几个位同志一起,被任命为实验小学的中层副职,从此,便走向了教育教学的管理之路。

___年到99年期间,辅助过三位教导主任,致力于实验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并主管学校语文教学的研究和管理。九年的时间,写过17个学期的学校教学工作计划,18个课题实验方案。

在语文教学管理和研究方面,针对学校教师的实际状况,制定实施了《分层推进、全面提升》的教师培养计划,把全校语文教师分三个梯队,进行分层管理,按照一年一提高,三年全提升的培养思路,使全校几十位语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研究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并且对外形成了实验小学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98年在市语文优质课评选中,市教研室领导曾带着疑惑的语气问我:你们学校每次参评都是新面孔,每个选手都很优秀,你们学校还有多少这样的人才。

在9年的语文教学研究和管理中,听过并指导过的语文课在500节以上,其中获县市级以上奖励的课在100节以上,95年指导的《伟大的友谊》一课,获省级优质课奖,填补了我县小学语文课在省级获奖的空白。

99年到03年期间,担任实验小学教导主任,我把管理语文教学的经验和做法推广到各个学科的管理中,有效地加快了各个学科研究水平的提高,先后和广大教师一起,进行了语文、数学、劳动、音乐、体育、思想品德、活动等学科的研究,四年的时间,有7节课获得省级奖励,其中语文两节,数学一节,劳动两节。音乐、体育、思想品德、活动等学科的研究也同时达到了市级先进水平。

99年到00年期间,理顺了学校教科研组织,分六大块分化了31个县级以上的实验课题,编写了《实验小学教科研手册》,从组织到制度,一直到课题的分布,都进行了细化,使学校教科研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形成了全校上下齐心搞科研的良好局面。这期间,学校被确定为省级重点课题实验基地,被授予省级和全国级创造教育先进集体。

03年8月到04年7月,担任现代学校的校长,新办学校,新的工作环境,迫使我重新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

首先,调整管理思路,狠抓内部管理。教学、德育、医务、生活、保卫五块管理层层有序,制定了学校24小时管理程序和管理规定,保证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健康、安全等管理有条不紊。

其次,拓宽办学思路,寻求发展特色。作为民办学校,如果和普通学校一样,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和发展的空间,因此,办学特色是这类学校发展的关键。

一年来,围绕“特色”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培养教师的特长。对于首批聘用的教师,虽然都比较优秀,但对于创办特色学校来说,还有一定程度的不足。因此,初步构思了教师三年培训计划,在过去的一年里,主要依据开展的各种活动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如普通话、英语会话比赛,目的在于提高教师的双语会话水平;形体训练主要是提高教师的外表形象;读两本好书活动,主要是增强教师的内在修养;课件制作比赛,目的是提高教师掌握现代教学技术的水平;每周坚持开展的听评课活动,主要是提高教师的业务研究水平,并且通过互相研究,逐步形成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风格;全员系列健身运动的开展,目的在于锻炼教师的身体素质,而且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趣味体育活动,便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朋友式的平等师生关系。

2、发掘学生的特长。本着人人能提高,个个有特长的原则,在全体学生中先后开展了绘画、泥塑、歌咏、背诵、写字、洗衣、救助、制作、演艺、朗读等学科、生活、技艺方面的系列比赛活动。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找到了乐趣,增强了自信。16个与学科和活动课紧密相关的区域专题,几百件泥塑作品的展示,几十米长的巨幅画卷,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同时,在一年的时间里,学生的12件作品和3篇作文获国家级奖励,学校也被命名为国家级艺术示范学校。

3、开发了特色课程。从一年级开始,增设了英语、泥塑、信息技术、文学欣赏、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并且亲自靠上,狠抓这五门特色课程的研究。目前,均有不同的收获,国家级刊物《小画家》上,刊登了我们的作法;《欢歌笑语闹玉盘》综合实践活动课光盘,已经通过了市、省两级的评比,并代表省送往中央教科所参评。

总之,现代学校在创办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得到了家长的认可,招生人数由去年的212名,目前已经超过600名。

第3篇

关键词: 中文专业毕业生 就业形势 应对措施

中文专业是一个具有较深厚历史积淀的传统老牌专业,也是一个传统的就业强势专业。曾几何时,中文专业一度是一个热门的专业。而今,随着高校扩招步伐的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冲击,中文专业就业形势也日渐严峻,中文专业的毕业生开始面临着一种尴尬的择业境地。面对中文系毕业生就业形势日渐严峻的局面,很多人不禁要问:中文专业毕业生“过剩”了吗?

一、中文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的社会挑战

1.毕业生总量上升,市场需求量减少。

高等教育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和近几年的连续扩招,使得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一年比一年高。2008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559万,2009年增长到592万,而2010年又增加38万,达到630万人。与之相反,原来一直是接收大学毕业生主渠道的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由于持续的机构改革和人员精简,近年来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大大减少。尤其是2008年1月1日起执行新的劳动合同法后,企事业单位雇用劳动力更加慎重,加之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下岗人员再就业,岗位竞争更加激烈,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2.就业政策调整,就业难度加大。

为适应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经历了从“统包统分”到“统分与自主择业相结合”再到“双向选择”的调整和变化。近年来,师范生就业政策也逐步放宽,在很多省份已取消了师范与非师范的界限,毕业生全部进入市场“双向选择”。这样一来,原本可以回原籍由地方教育系统“消化”的中文师范生也被卷入市场,同非师范生共同竞争职业岗位。此外,由于中小学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教师岗位竞聘要求更加严格,凡进必考,大大增加了中文师范生就业的难度,师范生初次就业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3.岗位吸纳量小,需求层次提升。

一个单位招聘文秘人员一般是1―2个,就这1―2个文秘岗位,有的单位还不一定要中文专业学生,反而可能会聘用一些有其它专业背景,具备一定的口头、文字表达能力的毕业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层次的提高,市场不再过于强调“专业对口”,而更加青睐掌握本专业的同时习得相关专业知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在专业、学历与技能、经历之间,用人单位更看重实践技能和经历。一项大学生就业意向现状的调查显示:在大学生选择对就业“作用非常大”的前5位因素中,实用技能和实践经历排在榜首,占全部因素的58.5%。

4.相近专业涉足,岗位竞争有加。

中文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有:企事业单位文秘、中小学语文教师、新闻记者编辑和广告公司文案等。近几年来,档案专业的毕业生在企事业单位的文秘、档案部门就职的为数甚多。在一些单位,有的尽管是作为档案专业人才招进的,也并非仅仅做档案业务,大多要兼职从事文秘或人事业务。而新闻专业的出现与发展则为新闻企事业单位、广告公司培育并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僧多粥少”,中文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竞争加剧。

5.市场经济升温,中文就业遇冷。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到来,尤其是所谓教育产业化的定位宣传,“中文无用”的论调渐渐流行起来,“中文系毕业的学生不好找工作”成了最流行的观点。于是,一些大学的中文系更名为人文系,还有一些干脆不办中文系,改为新闻或广告系。与此同时,一些有着中文背景的专业,如旅游管理、商业文秘、新闻学、广播电视主持人、广告、编辑出版等新专业又开始红火起来。

二、中文专业毕业生就业趋冷的内在原因

1.高校中文专业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和人才培养目标相对滞后。

在课程设置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和研究的课程一般分为三类:一是必修的大学公共课程,二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另外,各个学校还会根据本校教师的治学专长,开设一些选修课。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大多局限于文学类科目,课程设置比较单一。在实践环节上,由于一些高校不重视,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所学的知识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动手实践能力差,不能较快地适应社会需要。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一味地注重学术型、研究型中文人才的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轨。现行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和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着很多弊端,严重影响了新型中文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必须尽快进行改革,切实建立一套有助于突出从师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新型课程体系。

2.中文专业就业服务力度欠缺。

目前很多高校都设立有招生就业处和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还更多地停留在学校层面,没有深入到下面各个院系,并且这种就业指导和服务基本上是宏观方面的,而针对某个专业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就更显欠缺和不足。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大学生的就业。学校和院系应该根据当下的就业形势,提前对学生开展就业相关的服务,提高服务的前瞻性、计划性、针对性。这种服务包括实习单位的介绍、就业形势的分析、就业观念的教育和个人自我价值的肯定等鼓励。

3.毕业生就业心理存在偏差,自身观念亟待转变。

许多中文专业的学生没有认清严峻的就业形势,自身期望值过高,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三、高校中文专业应对形势的对策

1.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规划专业,合理设置课程。

如何加强和改进中文专业建设,高校应该首先有一个科学的定位。北大注重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中文人才,不能所有的高校都一拥而上,争相效仿。层次比较高的院校在培养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基础上,可适当增加一些应用类课程,层次较低的院校则更须注重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其次要给中文专业一个合理定位。中文专业是培养什么人才的?如何培养人才?在中文专业建设方面,一是有一个规划科学、思路清晰、体现高教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建设规划;二是强调教学计划的作用发挥,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在人才培养上体现社会需求;三是保障措施要科学有力;四是教学条件要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五是要进一步强化实践环节的建设,实习基地要进一步明确,切实发挥“基地”聚合效应;六是要突出中文专业建设的特色,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

2.以培养中文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通才”含义的理解也有了新的内涵。现代社会对知识技能共性的要求愈来愈高,对具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有增无减。不仅要求具有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要求必须具备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大容量的新知识储备,要求从事者知识水平高、内容新、实用性强。这就是现在所说的“T”人才或“图钉式”人才,“―”代表广博宽厚的基础知识,“|”代表精深实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结合中文专业特点,中文专业的教学应采取“中文+x”的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现在很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学分制,以学分制的实施为契机,开设中文专业选修课程。人们常说“文史哲不分家”。因此首先中文系学生应该对历史和哲学有所了解和掌握。其次可开设一些中文应用性强的科目,例如影视评论、公文写作、新闻学、编辑学、广告策划等方面的课程。最后可开些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演讲与口才、人际交往与沟通等技能型课程。中文专业必须将人文性和工具性、实用性紧密结合,与时俱进。必须将中文作为一种工具,古为今用。广东教育学院的做法是,在学好经典文学的基础上,增加了演示、编辑、文秘、计算机等实用型课程。同时,还通过各类选修课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强化中文专业就业指导,增加就业服务力度。

深化对中文学科的专业认识,以就业为导向,不断强化就业指导,增加就业服务力度。学校应根据当前日益严峻的中文就业形势,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就业相关服务。其中包括专业自身认识和就业前景分析,就业形势分析,就业观念教育和个人自我价值的肯定的鼓励包括实习单位的介绍。要在做好学校的就业指导和服务的基础上,强化各院系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一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辅导活动,另一方面实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以此来拓宽就业渠道,帮助毕业生顺利毕业。

4.学生要做好职业定位,合理规划职业生涯,积极转变观念,主动迎接挑战。

职业定位是职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科学合理的职业定位有助于个人未来职业的发展。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人通过分析和确定自身的知识、技能、兴趣、动机、态度等个人特征,以及可以获得的选择和机遇后,设立职业生涯目标,制定达成这些目标的行动计划的过程。职业生涯的发展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探索、建立、成功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活动,它贯穿于一个人终身的职业过程。中文专业毕业生,应该在广泛了解和深入分析本专业的前提下,对自己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定位,在此基础上,从大一开始就应该对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要转变传统落后的就业观念,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必须与时俱进,积极转变观念,主动适应挑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做复合型的中文专业人才。学生应该构建深厚的文化底蕴,厚积薄发,为成长成才、实现人生奋斗目标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应强化素质拓展,打造专业能力,提升综合素质,提高自己在职场的核心竞争力;应利用一切可能,进行职业实践。因此,在今天中文专业毕业生实际上并没有过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中国入世后发展步伐的加快,社会上对中文专业的人才需求量依然很大。但并非单一型的中文专业人才,而是需要具备既掌握一定的专业素养,又具有较高实践能力的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梁晓声.中文有什么用?――梁晓声答中文选修课学生问.中国教育报,2003年4月22日,第7版.

[2]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导论.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3,第2版.

[3]郑洁.当代大学生就业意向现状调查.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

[4]独之秀.中文类各专业就业分析.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

[5]林春田.大学中文教育改革与探索.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