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旅游系学生会

旅游系学生会

时间:2022-10-22 03:39:09

旅游系学生会

第1篇

新的学期、新的开始、新的气象,旅游系学生会又开始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与学习之中,承接XX年度上学期的工作。我们决心总结上学期的工作经验,去粗取精,预将取得的工作经验带入到新学期里。

回首上一学期我系学生会的工作历程,我们取得的成绩均与老师的指导、同学们的支持分不开的。当然工作中还存在许多尚待改进之处,因此,总结上一学期的经验与问题,我欲将今年的工作计划予以安排,把工作的“全面”推进改为“有针对性、有重点”的进行。学生干部要以身作则,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从身边小事做起,体现学生干部“来源与同学,服务与同学”的工作宗旨。在本期我们不仅会保留以往优秀的传统活动。而且将引入新理念,新思路为学生会发展注入新动力,实践创新。根据工作计划的调整,我们将重点活动以及特色活动的前后期宣传作为本学期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与院报取得联系,同时拓宽渠道,增加宣传上的力度。现将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如下

1、完善学生会的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制度建设是学生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完善的制度可以把学生会的各项工作纳入到有章可循的框架之内,实现学生会的规范化管理。为使学生会组织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确保学生会工作正常运行,我们在总结上学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学生会的各项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特别是学生会档案管理、会议制度以及办公室值班制度等等,加强内部建设。

2、抓紧对系部学生会的指导工作,加强彼此的交流和联系

本学期我们将加强对系部学生会工作的指导,通过更广的途径、更新的形式去了解系部学生会的工作情况,听取他们对院学生会工作的意见及建议,展开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如主席团联席会议、部门会议、公益活动等,去促进彼此间的联系,使整个学生会系统更加有效率地运作,增强学生会系统的凝聚力。

3、加强沟通合作,提高服务水平.

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为广泛听取同学们对学生会的意见,及时了解同学们所需,集思广益,加强学生会与同学的联系,更好地为同学们服务。我们将充分利用学生会成员和各种活动及会议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工作。注重于实效性、广泛性和深刻性,尽量调动整个学生会系统的力量,聆听多方面的声音。

4、抓好学生会成员个人的形象工作

学生会成员是学生的代表,是旅游系的全体成员的代表。时时刻刻要注意个人的形象问题,督察组在这方面要严格把关,时刻监督好各部门部长,干事以及主席团人员,出现不良现象应及时上报,并给予其严重批评。同时开展相应的活动,提高学生个人修养,活跃校园气氛。我相信只要努力旅游系迎来的将是一个展新的面貌。

第2篇

关键词:旅游学;学科性质;研究对象;学科体系

旅游学的基本理论问题,是旅游学建设与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也是旅游学界同仁十分关心的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不少学者在这个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发表了很多研究成果。但是,由于该课题的研究难度较大,到如今仍然是旅游学术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不少问题仍然悬而未决。然而,旅游学要建设与发展,这又是一个绕不过的坎儿。怎么办?答案只有一个,只能是锲而不舍地继续研究下去。鉴于此,笔者就该方面的问题冒昧地提出一些认识,以达抛砖引玉之目的。

一、旅游学的性质

1.旅游学属交叉科学中的综合科学

当前,世界科学发展的总趋势是日益走向高度交叉与综合。所谓高度交叉,是指自然与自然、社会与社会、自然与社会等各学科间相互交叉。有学者指出,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是21世纪世界性的科流,学科交叉是众多新学科产生的源泉。学科交叉绝不是某些人的个人志趣和愿望,而是当前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体现,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决定的。所谓高度综合,是指学科越分越细,新学科、新分支、新门类越来越多,而同时不同学科分支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多,以各种不同方式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从而呈现出高度综合的总趋势。然而,不管是交叉或综合,所产生的新学科都具有高度的交叉性。例如海洋科学,它本来是地学的一个分支,后由于交叉融合,现在又陆续分化出海洋地质学、海洋地貌学、海洋水文学、海洋工程学、海洋经济学、海洋生物学、海洋生态学、海洋气象学、海洋化学、历史海洋学、空间海洋学、区域海洋学、军事海洋学,等等,达百门之多。至于旅游学,同样地,出现了旅游地理学、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美学、旅游规划学、旅游策划学、旅游社会学、旅游人类学、旅游伦理学、旅游生态学、旅游文化学、旅游政治学、旅游资源学,等等,也有几十门之多。和海洋学所不同的是,旅游学的这些分支学科大多是社会科学学科间的交叉融合,而海洋科学多是自然科学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与海洋学、旅游学相类似的学科还有很多,如资源学、管理学、数学、城市学、规划学,等等,不一而足。

交叉科学是在众多的不同学科之间、不同交叉学科之间发生非线性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系统。按照交叉途径和形成特点,交叉科学又可分为边缘科学(在两门或两门以上专门学科的交界处生长起来的学科群)、横断科学(对各专门学科中具有普遍性、共同性的问题进行研究而发展起来的学科群)和综合科学(以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同一客体进行研究而产生的学科群)。从旅游学的形成过程、形成特点和内容构成看,旅游学当属交叉科学中的综合科学。

2.旅游学属软科学

说旅游学是交叉科学中的综合科学,是从旅游学的理论构成和形成特点而言的。若从旅游学的作用和功能而言,旅游学又是一门软科学。软科学是以系统科学理论方法为基础,以现代科学知识和计算机等现代技术为手段,对“人-事-物”系统进行跨学科、跨领域、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是为各级、各类组织的领导在管理和决策过程中实行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服务的,是实现整体优化效应,以解决和促进科学技术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为目的的一类综合性理论和应用科学的总称。旅游学正是这样一门软科学,它是对以“人-事-物”为内涵的旅游系统进行跨学科、跨领域、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是以服务于旅游资源开发、旅游经济发展、协调旅游与其它产业关系和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多学科协同研究。

我们说旅游学属于软科学,不仅在概念上二者是一致的,而且旅游学具有以下与软科学相一致的各种特征。

首先,旅游学本身还不是一门独立的体系化的专门学科,而是一个有机组合的学科群,其研究范围主要包括旅游发展战略研究、旅游规划制定、旅游管理组织、旅游法规政策制定、旅游生态环境和文化保护、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等。

其次,旅游学的宗旨和功能是为旅游企事业管理和旅游经济发展等决策服务,即通过旅游研究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科学的决策理论、方法和程序。

第三,旅游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文化学等一些专门学科和一些横断学科、带头学科。

第四,旅游学的兴起与发展除了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自身的发展为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之外,更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分工的细化、以及管理体制和管理技术的变化等。总之,旅游科学是应时而起,应运而生,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第五,旅游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融合而形成的。所以,旅游学不但具有科学属性,而且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和人文属性。因此,旅游学的建设与发展不但需要严格的科学理论与方法,并且需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精神,实现物理、事理、人理相结合,科学精神、社会良知与终极关怀相结合。

鉴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旅游学是一门名副其实的软科学。

二、旅游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特点

1.旅游学的研究对象

任何科学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旅游学自然也不例外。关于旅游学的研究对象,以往不少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认识,概括地讲有要素论(包括六要素论、四要素论和三要素论等)、现象论、活动论和其它理论等。笔者认为,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旅游系统,即旅游学是研究旅游系统的性质、结构和运动规律,系统内部人-事-物各要素之间,以及旅游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共同促进旅游系统良性发展的一门科学。

(1)关于旅游系统中的“人”

旅游系统中的“人”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包括所有与旅游有直接关系的旅游活动者,如游客、旅游管理者、旅游企业经营者、旅游科研教学人员等。对旅游系统中的“人”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各种人的主体空间行为、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人与物之间的各种关系等。在旅游活动中人们因所处的主体地位不同,其对事物的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都会有很大不同,进而又会影响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旅游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旅游活动者与旅游环境之间的关系等。根据旅游系统中人们活动的作用与性质,可将旅游活动中的人分为3种类型:一是基础旅游活动者,包括旅游教育人员、旅游科研人员和政府机关的旅游管理人 员等;二是辅助旅游活动者,包括旅游开发、旅游文化和旅游环保工作人员等;三是核心旅游活动者,包括游客和旅游企事业单位经营者等。

(2)关于旅游系统中的“事”

人的主体空间行为、人与人及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等,必然会通过一定的“事”表现出来,这些“事”就是介入旅游系统中的人所进行的各种活动。这些活动包括4个方面:一是游人的旅行游览活动;二是为满足游人的旅游需求,旅游经营者所进行的各种服务性旅游生产活动;三是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开发、生产活动;四是旅游科研、教学活动和各级政府所进行的旅游管理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旅游者、旅游产品生产者、旅游社区和国家各得其所。正是这些活动,才使游客与旅游目的地建立联系,发生作用,进而使旅游系统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并不停运行与发展。在上述一系列活动中,第一和第二、三种活动,即旅游消费与旅游生产活动是旅游的核心活动,其它活动可称为旅游的辅活动。

(3)关于旅游系统中的“物”

旅游系统中的“物”是指旅游系统中的“人”活动的作用对象,由各种各样的客观物体所构成,包括旅游资源、旅游景观(含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人造景观等)、旅游服务设施(含旅游食宿、购物和娱乐设施等)和旅游基础设施(含旅游交通、电力通信、供排水、科研教育、环保和安全设施等)等。其中,旅游景观是旅游系统中人们活动的最终目的对象物,因而是旅游系统中“物”的核心内容。旅游系统中的“物”是旅游系统得以运行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数量、质量、特色、时空组合关系、可利用性等,对旅游系统的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旅游系统与外部环境的联系

旅游系统的运行不仅受其内部结构和具体内容的影响,而且还与外部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因为,旅游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与外部环境时刻保持着密切的人流、物流、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等的交换与联系。如果中断了这些交换与联系,旅游系统将无法运行与生存。因此,旅游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与联系同样是旅游学研究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即旅游学不仅研究旅游系统本身,还研究旅游系统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2.旅游学的研究目的与任务

作为一门科学,不仅要明确其研究对象,而且还要明确研究的目的与任务。一般而言,科学研究有两大目的:一是认识的目的,即认识研究对象的性质、结构与运动规律;二是应用的目的,即把已经认识的事物的性质与规律转化为方法与手段,用来改造和利用研究对象,解决实际问题。前者的研究成果一般形成科学的基础理论,后者的研究成果一般形成科学的应用性理论。旅游学的研究大多是把二者结合起来进行,且把重点放在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上。这就是目前我们所见到的旅游学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较少,而应用性成果较多的原因之一。具体而言,旅游学的研究任务,就是在认识旅游系统的要素结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矛盾运动、发展变化规律,以及旅游系统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基础上,着重研究旅游系统中人们通过各种活动对旅游客体进行充分利用,以及对旅游系统进行优化控制的原理、原则和方法等。从目前旅游学的研究现状看,其研究任务主要在于解决对旅游系统的控制、管理和应用等实际问题,为正确处理旅游系统中人-事-物三方面的关系提供科学的智力支持。

3.旅游学的特点

根据旅游学的性质、研究对象、目的和任务,可以概括出旅游学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1)交叉性

旅游学的交叉性特点是由其自身的形成特点决定的,即旅游学是在众多不同学科及不同交叉学科之间发生非线性相互作用的情形下所形成的理论系统。旅游学的交叉性特点告诉我们,凡是与旅游有关的一些重大课题,必须采取多学科协同攻关的形式完成,任何一个单一学科都是无能为力的。旅游规划问题是这样,旅游经济、旅游环境、旅游生态、旅游管理、旅游社会问题等,也莫不如此。

(2)综合性

旅游学研究对象的系统性、多因素性和各要素间相互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旅游学研究内容的综合性。旅游学的内容不但在整体上是多学科交叉渗透、相互融合贯通的综合性产物,而且它的各分支学科也同样如此,即在旅游学的各分支学科之间也同样存在着多层次的交叉、综合,存在着大学科包含小学科,小学科又相互跨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现象。总之,不论从哪个方面看,旅游学的综合性特点都是十分鲜明的。

(3)系统性

旅游学虽然是由众多学科交叉而成,但其内容并非是散乱无序的。旅游学就如同由几十万个零件构成的一架飞机,每个零件、部件和每个机械系统都有其存在的必要,它们共同构成了飞机这个有机的整体。我们说,飞机有飞机的系统性,自行车也有自行车的系统性,其不同点仅仅表现在系统内部的要素、结构、功能等不同而已。旅游学虽然是由很多层次不同、大小不一的分支学科组合而成的,但各个分支学科都有自己明确的研究对象、目的和任务,都是围绕旅游系统中的某一要素或子系统而进行研究的。因此,不论从旅游这个大系统看,还是从各旅游子系统看,旅游学的系统性都是不容置疑的。

(4)群体性

旅游学的群体性是指旅游学是一门科学,而非一个学科。它就象物理学、化学、地学、生物学、经济学、管理学一样,是众多科学门类中的一种。众所周知,某一门类的科学是针对某一研究对象的认识和知识相统一的复合体,是由众多学科或交叉学科构成的多层次的庞大的知识系统,而学科是某一门类科学之下的一个分支。科学与学科之间的关系类似于生物学中的属与种的关系。旅游学正是由一系列与旅游研究相关的交叉学科组合而成的学科群。

旅游学与管理学一样,同样属于交叉科学,也同样都是软科学,各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学科群。因此,在大的科学分类上,把旅游学归类于管理学之下是很不合适的,特别是把旅游学归类于工商管理学这个二级学科之下更是不妥,这种做法违背了科学分类的基本原则。这种不科学的分类的后果,只能是严重阻碍我国旅游学的发展,进而严重影响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同时,对于管理学的发展来说,有了这样一个巨大的“累赘”,也是有害而无益的。

(5)实践性

旅游学与某些基础性科学的一个基本区别就在于它的实践性,它是研究旅游、认识旅游与更好地发展旅游的统一,即旅游学研究旅游不仅是为了认识旅游系统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更重要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旅游实践活动。如对旅游发展进行更好地管理、使旅游消费者具有更美好的旅游经历、使旅游产品生产者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使社会旅游活动得以可持续发展等。

三、旅游学的学科群结构

关于旅游学的学科群结构问题,不少学者曾经做过比较深入的研究,如谢彦君把旅游学科体系划分为研究旅游活动、研究旅游产业和研究旅游供求 关系三大模块,各模块包含有相应的学科;吴必虎则把旅游学科划分为10个大的方面,每个方面包含有相应的学科。另外还有其它一些分类。以上学者的分类大多是根据旅游学的研究现状和应用特点进行的,因此具有很强的现时性、应用性和直观性特点。然而,笔者认为,既然是学科体系划分,就应该按学科划分的规范方法进行。根据常用的学科分类方法,通常把学科分类为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两个层次。

由于旅游学是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交叉地带汇流融合而成的新兴学科群,所以它必然与许多科学或学科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如地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生态学、伦理学、美学,等等。因此,笔者认为,由这些科学或学科与旅游交叉融合而形成的新兴学科所研究的,是关于旅游活动、旅游现象和旅游问题的起源、结构、形态、关系、发生和发展规律方面的内容,这些学科应该作为旅游基础理论研究学科群,如旅游地学、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文化学、旅游社会学、旅游生态学、旅游伦理学和旅游美学等。而在这些基础理论学科之下派生出来的用于指导实际旅游活动的一些应用性的学科,应统称为旅游学的应用理论研究学科群。当然,在旅游学的应用理论研究学科中还可以作更具体的细分,如旅游企业管理之下可以细分有旅游景区管理、旅游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等。

第3篇

关键词:大旅游时代;旅游高等教育;课程体系;职业素养

我国已经逐步进入了大旅游时代,大旅游时代对我国旅游高等教育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探索适合大旅游时代的旅游教育规律是现阶段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

1 大旅游时代呼唤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

我国旅游业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从单纯的创汇目的,迈过传统意义上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成为一种关联度高、带动系数强的综合性现代服务产业。2009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要求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与此同时,全国许多地方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或优势产业,提出“建设旅游大省”、“旅游强市”的目标。2010年5月,在北京召开的第十届世界旅游旅行大会也鲜明地提出“旅游,世界第一大产业”的概念,一个“大旅游”时代正在到来。

什么是大旅游?早在1999年,赵荣,李宝祥就提出,“凡是暂时离开日常居住地到异地去进行不是以获取有报酬的职业为目的且有精神消费和物质消费行为的活动及其引起的一切关系和现象的总和,其外延远比传统的理解要大得多,可以把它称之为‘大旅游’”。2000年乔力等提出“大旅游概念是一个具有开放性的多向互动的具有综合效益的整体系统,具体包括旅游客体、旅游主体、旅游中介多个系统,具有一种新的价值取向,谋求的是综合整体效益”。侯晓丽等2005年将大旅游概括为大资源、大产业带、大产业链、大市场、大系统等几个方面。2007年徐琳等提出“大旅游是为满足游客不断增长、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需求,旅游产业链不断延伸和扩展而形成的具有高度的产业关联性和多重综合效益的旅游业发展模式,它比传统旅游产业的内涵更为广泛和全面,是旅游产业化发展进入成熟阶段的一种必然模式”。此外还有部分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大旅游概念进行了研究。

大旅游是指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闲暇时间增多,旅游需求与供应同时升温,旅游由奢侈行为转换为普通社会活动从而形成的全民旅游。大旅游具有两种特性。首先,大旅游是充分发挥文化内核作用的旅游,《意见》第十一条要求: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和旅游业发展全过程。旅游商品要提高文化创意水平,旅游餐饮要突出文化特色,旅游经营服务要体现人文特质。其次,大旅游是注重服务质量的旅游,《意见》要求:提高旅游服务水平,以游客满意度为基准,全面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纲要》。以人性化服务为方向,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以信息化为主要途径,提高旅游服务效率;以品牌化为导向,鼓励专业化旅游管理公司推进品牌连锁,促进旅游服务创新;以标准化为手段,健全旅游标准体系,抓紧制定并实施旅游环境卫生、旅游安全、节能环保等标准,重点保障餐饮、住宿、厕所的卫生质量。在大旅游格局下,游客需求呈现多样性与多层次,并催生旅游产品的多层次与多类型,推进传统旅游业与其他相关行业的结合,形成如《意见》第九条指出的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林业、商业、水利、地质、海洋、环保、气象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大旅游需求推动着我国旅游业的大发展,在《意见》中,国务院对我国旅游业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力争到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

“大旅游”时代,无论从旅游的规模、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旅游新兴业态的发展,还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要求等方面,都对承担着旅游专业人才,尤其是中高级管理人才培养重任的旅游高等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旅游高等教育必须整合教学资源、加强学科建设、优化专业设置、深化教学改革,方可适应大旅游对旅游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2 大旅游格局下的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供需匹配分析

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教育的支持。在我国旅游业起步之时的1979年5月,第一所旅游大专院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正式建立,开始了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之后,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建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成为国家旅游局直属院校。1980年,浙江大学(原杭州大学)经济系设立了旅游本科专业,这标志着我国综合性本科院校开始设立旅游专业。

2009年,全国共有高等旅游院校(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设有旅游系或旅游专业的院校)852所,教师22140人,在校生498379人,占当年全国在校大学生数比例的2.3%,旅游专业已经成为一个大专业。

2.1 专业设置与行业发展关系

最初,我国旅游高等教育设立的是两年制的餐厅管理、客房管理、财务会计三个专业。几年后,扩展了翻译导游、旅馆管理、烹饪等专业。随着大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逐步成为一个集宾馆、餐饮、旅行社、景区景点、旅游商品、旅游规划设计、旅游信息、旅游文化和会展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行业系统,旅游院校也已发展形成了旅游管理、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会展管理、旅游策划管理、景区管理、餐饮管理、休闲旅游、生态旅游、旅游财务、旅游统计、旅游规划、旅游信息、烹饪与营养科学、导游英语、导游日语和服务业管理、航空服务等近30个本专科专业和方向。

与行业发展紧密相联是旅游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的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当旅游业出现新业态或新产品并提出人才需求时,新旅游专业方向就会应运而生,如会展管理专业,生态旅游专业。正由于旅游教育呈现紧跟行业发展的特点,因此旅游高等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与旅游行业的发展始终比较贴近。

2.2 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关系

目前大多数旅游类专业课程体系,其基本框架和课程名称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衔接。但由于旅游教育与旅游行业密切相关,所以大多数旅游高等院校都强调教学的专业性和实践性。为适应大旅游格局的需求,在开设必要基础理论课程的前提下,各旅游高等院校都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以及学科优势,开设了相关专业方向课程。目前比较主流的专业方向课程有饭店管理、餐饮管理、旅行社管理、会展管理、旅游景区景点管理、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市场调查、投资项目管理、前厅与客房服务、导游知识与技能、旅游信息系统、旅游财务会计、旅游法规等。此类课程设置与专业所依托的学科门类对课程的基本要求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既具有专业共性,又具有各校特色的课程体系。

由于旅游学科发展的不完善,导致旅游专业许多课程设置还依赖其他学科。除了“旅游学”或“旅游学原理”等旅游基础理论课外,其余许多课程基本是其他学 科在旅游学科的应用和移植。这些课程大都采用了传统学科的知识体系,来解释或解决旅游问题,比如目前涉及到的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心理学等一级学科门类,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二级学科门类。这些分属不同学科体系内的不同课程,带着各自的思维逻辑和演绎方法,要在旅游管理一个专业内集成,确实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特别是按照现行的学科专业设置规则,旅游管理属于工商管理下的二级专业,要依靠一个二级专业来协调统筹不同学科体系下的课程,并应对十分巨大而复杂的人才需求必定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现阶段仅就课程体系、课程名称而言,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与人才规格要求还处于基本衔接状态,但是从学科内在逻辑与人才成长规律的角度来看,旅游管理的课程体系内核与人才需求还存在脱节、甚至较严重脱节现象。

2.3 旅游学科发展与专业建设关系

伴随大旅游时代需求催生的旅游专业的发展,旅游学科的体系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旅游活动是包含旅游吸引物、旅游过程和旅游保障系统在内的综合社会活动,涉及社会、经济、文化、自然、历史、地理等诸多方面,因此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学科并没有完全形成。吴必虎2005年在《中国旅游专业教育发展报告》中对全国69所开设旅游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院系名称做了统计后发现,我国旅游教育所依托的学科背景主要为管理学、历史学、地理学、经济学、林学以及建筑学等。其中,分布最广的为管理类院系,占所有学科背景的39%。因此,旅游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实际尚未完全脱离对其他学科的依赖,尚未真正形成独立的核心内涵。

不成熟的学科与专业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旅游教育界有一种几乎成为共识的观点是,由于旅游学科地位不高,所以旅游教育发展困难。2010年7月,受中国旅游协会教育分会委托,本文作者承担“2010中国旅游本科教育年度报告”课题,在面向旅游本科院校的调研问卷中,设置了一道关于目前旅游教育存在什么问题的开放式问答题,在回答这个题目的87份问卷中,有46份认为旅游专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学科和专业地位不高,占比52%,远高于对人才培养模式(14%)、经费(4%)等的关注。

2.4 旅游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的变革与发展

我国旅游教育发展历程始终关注对旅游人才培养理念的探索和完善。旅游高等教育建立初期,旅游人才的培养理念紧紧围绕培养旅游业经营管理应用人才的实际出发,强调专业性和实践性,既重视理论学习,又重视实践环节。当时的政府部门也非常强调旅游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1980年12月,国家旅游总局在武汉召开全国旅游教育工作座谈会,会议提出我国旅游教育在“七五”期间要办好三件大事:一是研制旅游教育发展规划;--是办好旅游院校,提高教学质量;三是积极发展包括职工培训、旅游电大、函大等在内的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这种因产业的需求而培养旅游人才的办学理念,对满足我国旅游业起步阶段的人才需求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8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旅游业逐步成为重要产业。与此相适应,旅游教育开始扩展办学层次,形成专科、本科、研究生并存格局,旅游教育的内涵也从主要围绕旅游企业的需求向适应社会多方面对旅游人才的需求方向发展。1995年在青岛召开“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旅游教育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旅游学研讨会”,与会者一致认为,未来的旅游业将需要大量复合型、开拓型、一专多能型人才,必须培养基础知识牢固、实际操作能力强、适用面广、善于经营管理当家理财的人才。

9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旅游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高校的急剧扩招,使涉足旅游教育的高校越来越多。在此期间,虽然总体上旅游教育尚能坚持其实践性、应用性特征,但也确实存在部分院校并不具备基本条件却仓促上马,在课程设置和教育方法上未能把握应用型专业的办学规律,出现了课程设置针对性差,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脱节,实习环节流于形式等现象。同时,伴随着高校升级热,旅游教育也相应陷入了本科教育“理论化”、专科教育“本科化”、职业教育“普教化”的怪圈,并最终造成旅游专业毕业生从事旅游行业的就业率偏低,流失率不断上升等现象。有资料表明,综合性大学旅游专业毕业生的行业就业率大约在10%~20%之间,几年后从本行业流失约20%~70%。历史比较悠久的单一性质旅游院校毕业生行业就业率能达60%,但几年后的流失率也在20%~40%左右。

随着大旅游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旅游院校意识到,旅游院校的人才培养与行业要求的不适应,以及学生在旅游行业从业率不高等问题,既关系着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关系着旅游院校的生存问题。如果旅游教育不能形成较好的学生专业对口就业率,旅游教育的地位就不可能真正确立。面对我国逐步形成的大旅游趋势,如何不断完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成为行业倚重的人力资源平台,是旅游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

3 适应大旅游格局的旅游高等教育发展途径

应当承认,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在总体上为我国旅游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特别在我国旅游业发展起步之初,吃、住、行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最大瓶颈之时,旅游院校培养的一批酒店管理、导游人才对我国旅游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大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高等教育如要继续保持当初对旅游业发展的保障力度,确实需要一番自我的扬弃和提升。

3.1 提振专业信心,集中办学精力

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与行业要求差距较大,专业就业率较低是当前学界与业界的基本共识。究其原因是不少旅游教育工作者还纠结于旅游学科的地位和旅游专业相比于其他专业的受重视程度,众多旅游教育研讨会演变成对这些问题的诉苦会,总体弥漫着一种对办好本专业信心不足的气氛,似乎只有把旅游学科提升到一级学科,才能办好旅游教育,才能提高目前较低的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专业对口就业率。目前尚未有权威数据可以表明学生的专业就业稳定率取决于学科的成熟度。据麦可思公司2009届各专业大类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分析,本科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最低的是哲学、法学和历史学,专科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最低的是法学、环保和气象。30年前,旅游学科甚至专业都极其不成熟的时候,旅游高等教育已为我国旅游业输出了第一批精英人才。所以,一个成熟的学科固然能够促进专业的发展,但是不能简单地反过来推论,学科不成熟专业就一定不能发展。

在大旅游范畴不断扩张的今天,在我们可以预见的未来,或许很难有宣布旅游学科已经成熟的机会,事实证明,今天最影响旅游专业学生行业进入的“学生对行业的忠诚度”和“行业对学生的吸引度”等问题与学科的成熟度并无必然联系。因此要办好旅游高等教育,首先是旅游教育工作者要提振信心,不要在自身对专业建设上精力投入不够的同时,把学科的成熟度作为掩饰专业地位不高的挡箭牌。要充分认识到,我国旅游业的大发展,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这种机会是其他许多专业企盼未及的,面对这种机会,只要众多的旅游教育工作者把 精力集中于教学科研之上,旅游高等教育完全可以得到新一轮大发展。

3.2 明确培养目标,突出专业重点

大旅游无边界。国务院《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林业、商业、水利、地质、海洋、环保、气象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生态旅游、森林旅游、商务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医疗健康旅游、邮轮游艇旅游。显然,旅游越来越显现出大旅游的态势。30年前,旅游目的地主要为自然风光和人文胜地,当时旅游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满足“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需求的服务与管理人才,随着旅游方式不断创新、旅游外延不断扩展,旅游人才的培养边界也被无限扩大,越来越多的旅游新业态和新产品都对旅游教育提出新任务。旅游是社会性的,构成旅游的最基本要件是旅游吸引物、旅游客源、旅游通道和旅游保障体系。因此,旅游行为的完成是社会各方资源整和的结果,所有的人才培养机构都有能力为这种社会整和提供人力资源支持。而纯粹的旅游高等教育是不可能概括大旅游的所有人才需求,它必须在庞大的旅游人才需求中,寻求最具旅游本质特性、最具自我核心竞争力的需求来实行人才培养计划。

大旅游的人才需求非常庞大,要依靠全社会的大教育来匹配,旅游专业适应大旅游发展的路径不能简单归结于不断扩展旅游专业方向,而要紧紧围绕旅游业核心要素的人才需求展开和深化。什么是旅游业的核心要素?19世纪英国旅行商托马斯・库克创办的世界第一家旅行社――托马斯・库克旅行社,作为世界近代旅游业诞生的标志,反映了旅游业需要通过位移实现其本质功能的根本特征。在旅游业发展历程中,旅游的边界不断扩大、位移,但旅行依旧为旅游业的本质属性。旅游高等教育在不可能满足日益复杂的旅游对各类人才需求之时,紧紧抓住旅游本质属性所需人才的培养是旅游高等教育的核心责任所在。旅游可以无边界,旅游教育不可能无边界,如果我们试图去不断追随旅游业的发展,要求旅游专业渗透到大旅游涉及的方方面面,其结果必定导致旅游教育在永远跟不上行业发展的同时,不断失去自己的特色而逐步走向终点。大旅游时代给旅游教育带来的最大压力是旅游人才需求的多样化,而不断地追逐这种多样性,并在追逐中失去旅游管理专业的本源,也恰恰是旅游管理专业面临的危险。旅游业的核心是“游”,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也应该围绕着“游”的过程展开,基于管理学、服务学基础上的如酒店管理、旅行社与导游管理、景区管理和餐饮服务管理等专业,不论从人才需求量角度,还是从其在旅游过程中的核心地位而言,都应该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

3.3 直面格局内核,创新培养模式

大旅游格局造就大行业需求。目前业界对旅游高等教育的主要判断是,旅游教育与行业需求脱节、学生知识结构与岗位实际运用分离,行业就业率低、跳槽率高。而学界则认为业界人才发展战略缺失,对人才用得多培养少,特别是普遍流行的低薪策略成为专业毕业生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虽然业界和学界对现状的引致原因分析不尽相同,但对如何尽快缩小旅游人才培养与行业要求差距的愿望同样迫切。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更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保证。首先,大旅游格局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必须厘清专业和学科的关系问题。学科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专业分支,是与知识相联系的一个学术概念;而专业则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是社会分工、学科知识和教育结构三位一体的组织形态。学科属于科学知识分类,专业属于社会劳动分工。一个学科可以组成若干专业,不同学科之间也可以组成跨学科专业。今天影响旅游专业办得更好的原因主要不是旅游学科的不成熟,而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相对薄弱。其次,大旅游格局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旅游管理大专生的培养目标相对比较清晰,而本科生的培养理念还有待提炼。在精英教育时代,本科毕业生不被作为应用型实践型人才培养,宽泛的旅游管理教育不影响学生在理论上对旅游的理解和认识。但是当高等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以后,在大学毕业生成为行业一线服务人员以后,宽泛的旅游管理课程体系显然不能满足变化了的就业需求。因此从某个角度讲,随着大旅游的出现以及本科生就业方向的一线化移动,抽象的旅游管理专业演变成了具体的有应对岗位需求的专业,如酒店、旅行社,旅行商务等,在这种培养模式下的高校学生,其大学四年所学仅为旅游核心行业中的某个方面。在大旅游格局下,不把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往具体的旅游业内某类岗位调整,就无法解决大部分学生毕业后就职于一线岗位的专业适应性问题。再次,大旅游格局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必须解决分类培养的问题。大多数旅游行业都有让员工从基层干起的用人惯例,这种惯例导致刚进入旅游行业的中专、大专和本科毕业生行业适应性并无太大区别,毕业生对行业的认知与基本服务技能成为其能否胜任岗位的重要评价标准。旅游高等教育的任务要在基本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培养他们比中专毕业生更多的发展潜力和创新意识,在培养学生服务技能、管理技术、经营潜能的配比方面,做到既恰到好处地关注其服务技能,以取得良好的行业进入条件,又注重他们管理技术、经营潜能的培养,得到比低学历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

3.4 夯实课程基础,提升师资水平

人才培养的目标需要借助课程体系得以实现。旅游管理专业不被充分肯定的原因之一在于许多院校虽然有准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但这种定位并未很好地体现在课程体系上。对于旅游管理这类应用型很强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不能从现有的师资条件出发,也不能仅从业界的理解出发,必须基于教育部门确立的基本规范基础上,依靠学界业界共同合作,才能制定出体现人才培养基本目标和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基础的知识、技能、理念的课程体系。课程不仅是学科与专业的连接点,也是学生得到知识与技能的直接感受体,更是学校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直接载体。因此,在总体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以后,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是抓好课程建设。目前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面临的很大问题是,许多学科采用的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教学规律、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等一般课程建设的常规措施,在旅游高等教育中是否已有效实现。在大旅游格局下,夯实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基础的主要任务为,在凝练出时代需求内核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落实教学环节。

人才培养的目标、模式和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是旅游高等教育成功的关键环节。但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无法系统地理解高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学生最易感受的是各门课程,是能否在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学到更多知识、掌握更多技能。然而,一个现实的景象是,由于几乎全国所有的省市和地县都把旅游作为支柱产业,因此旅游规划、旅游研讨活动特别活跃,旅游教师可以获得比其他专业教师更多的社会服务机会,这使得教师在提升其理论与实践结合、专业与行业结合能力的同时,却一定程度影响了部分教师对课堂教学和科学 研究的积极性。如果没有广大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对本专业的投入热情,高校设计得再好的人才培养模式、再合理的课程体系,都会在课堂、实验室、实训场所等最终环节上功亏一篑。因此,必须大力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提升教师的敬业精神,并由此形成扎实的课程基础,否则,旅游管理专业终将因基础不实而难以取得应有的地位。

3.5 强化职业素养,树立服务理念

旅游业是服务业,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旅游行业不仅需要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需要对服务行业的认同和无时不在的服务意识。大旅游格局下,旅游行业岗位需求急剧增加,但学生专业就业率持续偏低,固然包括行业比较辛苦,收入不高等因素,更存在学生对专业认同偏低和服务意识缺失等问题,如果不能很好树立学生的专业认同和服务意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就业率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旅游业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旅游高等教育成功与否的首要前提之一是能否让学生在学期间树立起良好的服务意识。正如中国饭店协会会长张润钢所言:“饭店职业教育的首先任务是培养起受教育者强烈的职业意识、职业习惯和职业能力,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都应被视为实现这一目的的载体。只有把知识和技能紧紧地依附在这种意识、习惯和能力上的教育,才可以称为是成功的饭店职业教育,这些知识和技能也才能够具有活的灵魂,能够得以应用。”“大学教育,说到底就是为大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动态适宜的、有利于其健康成长与发展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条件。”旅游高等教育中,服务意识和职业素养是一种非知识层面体系的能力,良好的服务意识和职业素养的养成难以靠课堂教学实现,必须依靠教育教学环境影响来实现。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服务意识较弱,如果在校期间得不到应有职业素养熏陶,其逃离旅游行业就成为必然的事情。曾经有经过宾馆实习后返校继续学习的学生感言:“宾馆的实习告诉我们员工应该怎样对待客人,如果在学校里,老师对学生能象宾馆员工对客人一样,那么我们进入岗位就容易得多。宾馆要求清洁卫生一丝不苟,可我们的教室那么脏乱,这能形成我们对环境的高标准高要求吗。”所以,仅靠找到若干旅游专业的教师,就想办好应用型旅游专业,这在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实现。校园是学生感知良好服务意识的最好课堂,一个符合旅游业服务标准的教育环境是旅游专业学生职业养成的关键所在。要保证旅游教育的成功,要刻意在校园里创造一个类似旅游服务场所的氛围,让整个校园充满旅游的气息,从细微的环境养成人手,形成学生的服务理念,才有助于学生未来的行业进入。

参考文献:

[1]赵荣,李宝祥,论大旅游与西安市旅游业再发展[J],经济地理,1999(4):99,103

[2]乔力,李茂民,高连营,大旅游概念与2l世纪旅游业的发展[J],山东社会科学,2000(5)40-43

[3]侯晓丽,董锁成,贾若祥,旅游规划整合――对“大旅游”内涵的再认识[J],旅游学刊2005(4):43-50

[4]徐琳,董锁成,艾华,等,大旅游产业及其发展的影响和效益[J],地理研究,2007(3):414-424

[5]李翠林,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生态旅游[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3(1):19-21

[6]熊清华,田里,林铃,等论旅游、大旅游及云南旅游产业的发展[J],云南社会科学,1996(4):9-15

[7]黄耀丽,李凡,郑坚强,等,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结构体系初探[J],地理研究,2006(4):730-740 [8]中国旅游人才研究院,2010年中国旅游人才发展现状与趋势[M],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9]吴必虎,黎筱筱,中国旅游专业教育发展报告[J],旅游学刊(旅游人才与教育教学特刊),2006:9-15

[10]杨卫武,旅游人才供需矛盾与旅游高等教育改革[N],中国旅游报,2006-06-30(3)

[11]麦可思研究院,大学生求职决胜宝典(2010)[EB/OL],http://220.166.50.103/63.pdf

第4篇

一、缘起

我国旅游学科发展多年,但一直归属于其他学科而没有独立的学科位置,这与旅游学科的基本问题、普遍性问题及本质性问题等研究不到位有关,这些问题的研究又关系到旅游哲学研究。曹诗图先生的《旅游哲学引论》一书(以下简称《旅哲》,对该书中的引文只注明页数)的出版[1],填补了国内旅游哲学的学术空白。作者在书中做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明确提出:“理论基础的薄弱和旅游哲学思想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旅游学科和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不建立旅游哲学,旅游学科研究的层次就上不去。”(第3页)为此,作者对旅游概念、旅游本质、旅游的价值和功能,以及旅游对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进步具有的意义等旅游学科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分析和论证,提出了很多新观点和值得探讨的问题。作为国内第一本旅游哲学的研究著作,该书的意义无疑是开创性和建设性的。笔者对作者的很多真知灼见深表赞同,尤其是旅游学科的健康发展更是离不开旅游哲学。但什么样的旅游哲学才是我们需要的?《旅哲》一书展现的内容是否合乎哲学逻辑?笔者认为尚有很多值得讨论的地方。本文试图通过对《旅哲》的概念、思路和逻辑框架等内容做一简要述评,以探索这方面的问题。

二、旅游哲学的逻辑起点和逻辑走向

任何哲学或某学科的体系一定是建立在元概念及相应的逻辑起点之上的,“旅游”这一概念无疑是旅游哲学和旅游学科的元概念和逻辑起点。《旅哲》对旅游研究、学科建设和旅游行业发展中,由于概念失当导致诸多消极影响作了详细的分析和点评,指出:“一个基本概念不清的学科,肯定很难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目前旅游学科发展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都与‘旅游’的概念不清有关……为了促进旅游学科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对‘旅游’的概念进行科学辨析和准确定义。”(第15页)作者将旅游概念作为逻辑起点进行旅游哲学框架的构建思路无疑是正确的,对于旅游哲学研究的指导思路同样是符合哲学精神的:“旅游哲学首先是一种反思、批判的旅游人生态度。它对旅游的一切问题都要追本溯源、寻根究底,做一番反省性或前瞻性的思考;它在别人很难发现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对人们通常未加省察和批判就加以接受的一切成见、常识等进行批判性的考察,质疑它的合理性和存在权力。”(第15页)(“权力”换做“权利”似乎更准确一些)如果作者紧紧扣住旅游概念的逻辑起点,并按照上述的研究思路走下去的话,可以说旅游哲学的体系构建就会合法展开。但是,笔者认为,在接下来的论述中,作者没有很好地坚持和贯彻自己提出的逻辑思路,导致了《旅哲》的旅游哲学构建和逻辑走向出现了偏差。例如,在对旅游概念进行评述时,作者并未对概念本身进行“追本溯源、寻根究底,做一番反省性或前瞻性的思考”(第15页),在列举了六种旅游概念后,便直接做出了判断:“除其一、其四中谢彦君教授的定义这两种定义外,其他大多没有抓住旅游的目的和本质———以审美、消遣为主的游览活动与愉悦体验。”(第18页)①为了论证这一点,或者说补充逻辑分析过程的缺失,《旅哲》给出了旅游的基本属性和基本特征作为立论的支撑。但通观下来,这些所谓的基本属性和特征,除了“异地性”之外与休闲概念的基本属性和特征没有任何差异。所以,作者自然得出“旅游是‘休闲型旅行’或‘异地休闲性活动’”这样的结论(第34页)。哲学研究的逻辑走向,要求对研究对象进行追本溯源、寻根究底的反省性或前瞻性的思考,即意味着对概念界定时,要进行前提性的逻辑清理,而不仅仅是对现成结论的逻辑归纳和总结。在哲学意义上,理论中的概念罕有孤立存在的情况,每个概念后面都会有一个概念群或者概念框架的支撑。对这些概念群或概念框架的追问,是哲学逻辑的本有之意。从《旅哲》来看,旅游的概念显然是建立在休闲的概念框架之上的,而这种建立是未加追问和逻辑清理的。至于为什么旅游概念要建立在休闲概念框架上,作者没有给出逻辑上的追问和必然性原因。按照书中的逻辑,旅游既是一种休闲,那么将旅游的理论放在休闲学中论述就可以了,还有必要单独建立一门旅游学吗?如果对旅游概念向前进行逻辑清理,我们会看到:休闲本身是否成为一门学科?休闲概念本身是否能够界定清楚等问题,还处在商榷之中。再看旅游概念中“异地”的概念。

什么是异地?异地概念是地理学概念、社会学概念、日常生活概念还是行政辖区的位置概念?是从空间还是时间(如24小时的移动距离)的框架之上进行界定?如果说异地是针对居住地而言,那么离开居住地多远算是异地了?异地与居住地有没有必然性的联系和划分?例如,故宫、十三陵或近郊等景点是否可以成为北京人的旅游目的地?北京人到这些地方从事休闲活动或娱乐体验是否算是旅游?再如,以居住地和工作地为对应而谈异地的话,那么飞机或者火车交通行业的乘务人员,到了异地之后,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与朋友一起去休闲一下,上咖啡馆喝咖啡聊天,或者到当地的电影院看一场电影,听一场音乐会,这些活动是符合“异地休闲性活动”的,也符合《旅哲》中对旅游的定义:“旅游是人们以消遣、审美、求知等为主要目的,到日常生活环境之外的地方旅行和逗留的各种愉悦体验。它是人们的一种短期(连续时间不超过一年)的异地休闲生活方式和跨文化交流以及高层次消费活动。”(第34页)但是,这些符合前述定义的异地休闲活动难道也算是旅游?按照《旅哲》的思路,“旅游的目的和本质”是“以审美、消遣为主的游览活动与愉悦体验”。但是,在现实中的红色旅游和黑色旅游的目的和本质显然不符合作者对旅游概念的判定尺度。《旅哲》中虽然肯定了“红色旅游”“对于传承革命精神和对旅游者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都十分明显”(第70页),但从本源意义来讲,“红色旅游”的目的和本质,已经脱离了审美、消遣和愉悦的体验,更多地要求的是政治性体验和意义。例如,人们游览重庆渣滓洞集中营时,旅游的目的是追忆和体验先烈们为了追求自己崇高的信仰,敢于同敌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甚至牺牲生命的革命精神。当我们游览南京大屠杀纪念馆、731部队遗址或者奥斯维辛集中营时,带给旅游者的是战争给人类造成灾难的震撼心灵的体验,其目的意义指向是倡导人类和平、拒绝战争。如果硬要说这种体验会变相或升华出审美、消遣和愉悦的体验,则实在牵强。因为这不仅辜负了红色旅游倡导者的良苦用心,而且也亵渎和歪曲了这些旅游目的地的神圣性。显然,这些现实中存在的旅游现象与《旅哲》中给出的旅游概念的界定逻辑是相悖的。因此,这种从目的、属性和特性来描述的思路是无法准确界定旅游概念及内在逻辑的。最终,作者对于旅游概念的处理,不得不放弃自己提出的“追本溯源、寻根究底,做一番反省性或前瞻性的思考”(第15页)这种哲学逻辑上的努力,提出:“鉴于对旅游下一个公认的权威性的定义非常困难,我们认为在进行旅游研究时也没有必要以一个公认的概念或定义为逻辑前提和必备条件,就像‘文化’的概念和定义有数百种却并未妨碍文化研究的发展一样。”(第35页)这里的关键不在于一个概念有多少种定义,而在于放弃和违背了对“逻辑前提和必备条件”的追问和清理———最基本的哲学原则和逻辑思路———的旅游研究是否还能称得上“旅游哲学”?虽说像“文化”、“自由”和“正义”等概念至今也没有一个公认统一的定义,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对其概念的逻辑前提和必备条件的追问,正是在这种追问之中,这些概念和学科的内容才得以日渐丰富和清晰。旅游哲学所要做的恰恰是要追问和反思旅游概念或定义的逻辑前提和必备条件,唯此才符合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哲学的逻辑走向。孙正聿先生指出:“哲学在本质上是批判的,批判性是哲学的根本特性。哲学的批判性是由它的反思性的思维方式决定的。反思的哲学,不仅以思想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并且要寻找构成思想的根据、尺度和标准,把思想的前提作为考察的对象。”[2]这意味着旅游哲学的研究思路的逻辑走向是要走向旅游概念和旅游理论的逻辑前提和根据,而不只是对现有的研究结果的梳理、归纳总结和判断。只有建立在这样逻辑走向的旅游哲学研究成果才不会成为空中楼阁。

三、旅游哲学理论体系的建构

旅游哲学理论体系按照什么模块来建构,关乎整个旅游哲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在《旅哲》中,作者按照“旅游本质论”、“旅游价值论”、“旅游伦理论”、“旅游批判论”、“旅游矛盾论”、“旅游本体论”、“旅游方法论”和“旅游实践论”八个模块来构建自己的旅游哲学体系,颇具新意。在“旅游价值论”中对“旅游与人的精神世界”、“旅游功能”和“旅游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内容的阐述具有很强的建设性意义;“对旅游异化和旅游功利主义的批判”、“对旅游矛盾的哲学分析”和“旅游伦理道德建设”等内容,针砭现实中的旅游负面现象,更具批判性和启发性。然而,作为学术研究来讲,开拓与创新固然可贵,但不意味着可以抛弃传统而不顾。旅游哲学作为应用性的创新哲学,在建立自己的理论框架时其依托思路还是要参照哲学原有的成熟框架。《旅哲》的八个部分很容易使读者理解为旅游哲学体系含有八个相等的层级内容。对应哲学的基本框架,笔者认为《旅哲》框架划分方式及内容还是有必要进一步澄清其内在逻辑。从现代西方哲学的角度来讲,哲学基本框架大体分为三部分:本体论(或存在论、形而上学等)、认识论(或知识论等)和价值论[3]。本体论是一切哲学的根基,主要是指关于研究对象存在本身的理论或研究。没有本体论就没有认识论和价值论,以及其他哲学分支的延伸。西方哲学史上,本体论也被解释为形而上学或者存在论,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哲学家那里的称呼方式和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按此逻辑,关于旅游本体论的内容应该是旅游现象存在的研究。从现实世界来看,生活中是否存在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被称作“旅游”的实体性事物?从哲学视角来看,“旅游”本质上就是一个概念符号,这个概念符号是指向现实中存在的现象还是指向思维中存在的现象?旅游现象是如何出场,出场的必备条件是什么?如果这种概念符号既在现实中存在又在意识思维中存在,这种意识思维又如何能够与现实中的旅游现象达到同一的?其逻辑前提和必备条件是什么?如果这个对应的事体在世界中是不存在的,那么探讨和研究旅游的所有问题都是伪问题。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会出现伪问题,背后是否还藏着什么样的真问题?换言之,我们如何认识旅游现象才会有本真性或真理性的反映?……这些都是旅游本体论不可回避、不可不追问的问题。《旅哲》在“旅游本体论”中虽引用了孙正聿先生关于“本体”和“在”的论述,但对本体论的引用理解上似乎发生了偏差:“哲学的‘本体’观念和哲学的‘本体论’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是与人类独特的生存方式联系在一起的。

人类作为改造世界的实践—认识主体,其全部活动(包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的指向与价值,都在于使世界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把世界变成对人来说是‘真善美’相统一的世界”(第160页)。作者在此用价值论的理解代替了本体论的理解,用“旅游的真善美”代替旅游存在问题的研究,这就直接导致旅游哲学成为无根的研究。在“论旅游之真”中再次涉及旅游本体论问题时,作者对本体论理解的偏差遮蔽了对旅游本体(存在)问题的反思和追问:“‘真’就是‘有’或‘存在’。旅游在这点上没有质疑和讨论的必要。因为从旅游的起源、发展的历史和旅游业已经成为当今全球最大的产业的现实来看,旅游之‘真’是有目共睹、毋庸置疑的。”(第161页)在人们最该追问的地方,旅游这个看似最明显的概念反倒成了旅游哲学中最晦暗的概念。要知道,无论在现实还是在哲学意义上,“存在”和“存在者”都是迥然不同的概念。我们以在现实中存在了亿万年的物体燃烧现象为例进行说明。在几个世纪前,当科学家们研究物体在空气中燃烧时,很多人认为燃烧现象的本质是因为物体存在着“燃素”。大量的科学家投入毕生精力对此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提炼出“燃素”。但科学研究发展所揭示出的最终事实是:燃烧现象是存在的,但“燃素”这个“存在者”是不存在的。此外,历史上还有地心说的理论、光传播现象和“以太”的理论等研究理论都是如此。海德格尔(Heidegger)不无深刻地指出:“不能把‘存在’理解为存在者,令存在者归属于存在并不能使‘存在’得到规定。存在既不能用定义的方法从更高的概念导出,又不能由较低的概念来表现。”[4]《旅哲》中显然没有辨析这一点,作者就以所谓的“旅游的起源、发展的历史和旅游业”认定为旅游之“真”的存在,并将“旅游的真善美”本来归属为“旅游价值论(认识论)”的内容来当做了旅游的本体论内容,这不仅遮蔽了旅游的“存在”,而且直接导致了旅游“本体论(存在论)”的真实的缺失。

这种缺失并不因为把某些章节内容归到“旅游本体论”的名下而得以完整。旅游本体论的缺失,使得《旅哲》中认识论和价值论都偏离了应有的方向,成为无根之。我们常说:“透过现象看本质”,“本质”和“现象”是属于哲学中“看”,即认识论要涉及内容。当然,这种认识论是建立在本体论基础之上,并紧密结合的,也就是认识论是否能达到与本体论相统一的问题。认识论或称知识论,在哲学中是讲关于人类认识来源、能力、内容、限度和真假等问题的研究或理论。从哲学的字面意义上看,《旅哲》中的“旅游本质论”、“旅游批判论”、“旅游矛盾论”、“旅游方法论”和“旅游实践论”似应归属这一部分。但从作者表述的内容来看,“旅游批判论”和“旅游矛盾论”更多讲的是旅游的负面价值和消极价值的内容,这部分归到旅游价值论中比较适当。《旅哲》把“旅游方法论”当做认识论来阐述,罗列了“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地关系论”、“旅游者的空间行为理论”和“旅游产业互动与整合理论”等十多种理论,这些应是对旅游研究和认识的不同视角。如果说“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和“哲学方法的运用”还算涉及旅游哲学的认识论的话,那么“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相结合”、“表现学方法的运用”和“比较文化研究方法的运用”等则是完全跳出旅游哲学自说自话了。笔者认为,在旅游研究中使用多种研究方法和理论,对促进旅游研究的发展的确是必要。但是,若把这些内容当做旅游哲学中认识论的必要内容,实在是勉为其难了。旅游哲学的认识论是要考察我们关于旅游认识的来源是主体还是客体,认识方法是怀疑的还是独断的,认识理论是实证的还是经验的,认识内容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认识反映的是真的还是假的,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如此等等。从哲学角度讲,认识论与本体论是紧密联系的,缺失了本体论的认识论,是无法完成认识论乃至对事物本质认识的任务。同样原因,在《旅哲》中我们无法达到“透过(旅游)现象看(旅游)本质”的效果。因为,从逻辑上来看,将“电影”、“电子游戏”或“听音乐会”等若干现实中的词汇替换成“旅游”一词,都可以得出“经济是……的表象”,“文化是……的内涵和核心属性”和“体验是……的本质”结论。在这种泛用普适的逻辑结构中,旅游认识论被彻底遮蔽,如何认识旅游的本真性已经遥不可及。价值论主要是研究事物是否满足及如何满足人的需要、兴趣和目的问题,是关于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哲学理论。现代西方哲学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是将伦理学和美学包括在价值论中。价值论应用在旅游哲学中,主要应体现为研究旅游现象是否和如何满足人的需要、兴趣和目的,旅游价值的性质和构成,旅游为什么给人们带来正面价值、积极价值或者负面价值、消极价值,以及如何评判其价值标准等。

在《旅哲》中,“旅游价值论”、“旅游伦理论”、“旅游批判论”和“旅游矛盾论”主要阐述的是这方面的内容,但缺少了独立成章的旅游美学或“旅游审美论”部分,书中“旅游本体论”中的“旅游的真善美”论述也应属于旅游价值论内容。《旅哲》的这部分内容,按照旅游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归纳描述了和旅游价值相关的流行观点,并对现实中旅游现象的负价值和消极价值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批判。应该说《旅哲》这部分理论联系实际,用的工夫比较大,写的比较精彩,即便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失却哲学性的分析和反思。从哲学角度看,价值并不是一个实体性概念,而是一个关系性范畴。“价值是表示:客体(一切客观事物)与主体(人)的需要关系,是表示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肯定或否定关系。”[5]进一步讲,价值意味着客体对主体的需要有效应。这表明,价值不存在于单独的主客体任何一方,而是存在于两者关系之中。这就意味着研究旅游价值,要从旅游现象中的主体需要和客体功能(功效),以及二者的关系入手研究旅游的价值关系和价值。《旅哲》没有对认识价值的本质和其概念内涵进行辨析,从而造成旅游价值研究的偏离,进而混淆了主客体的价值关系和价值,造成旅游价值评价研究的简单化。把旅游现象中主体的内在需要当做内在价值,把客体的功能(功效)当做外在价值来研究了。在现实中,价值关系与价值是要注意区分的。价值关系是产生价值的基础和前提,价值则是价值关系中客体对主体的效应,是价值关系的运动结果之一。《旅哲》中引用荣格(Jung)的“原始意象”和海德格尔的“基本本体论”推导出:“以消遣、审美为主要属性的旅游则是追求生命自由的最好方式”,“人外出旅游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为了远离家中的表面化、不真实的生活,寻求更为本真的体验作为在家生活的补充”(第55页)。而在现实中,对于一个有饥饿需要的人来讲,用米饭满足吃饱肚子的生理需要,远比旅游需要更真实,其体验也更具本真性。即使在现代,很多人可能终其一生,只是在自己的小镇或者生活社区休闲娱乐生活,而不去旅游,因此无法建立起所谓旅游价值关系,更无从实现旅游价值。对常人的生存或生活来讲,旅游未必是必然的需要。换言之,旅游只有对发生需要的主体才有价值。我们要追问的是,什么时候主体才会出现旅游这种必然的需要?旅游价值对主体需要是偶然性的还是必然性的?如果产生了旅游需要,那么这种需要在主体内又是以什么方式构成?不同的旅游价值主体和客体,旅游价值关系是如何形成的?旅游价值客体是如何满足不同旅游主体的需要?等等。按照社会中人们的正常生活逻辑,旅游价值必然是建立在人的生存需要和价值满足基础之上的[6]。

在人的内在需要机构中,旅游需要与生存需要的结构关系和演变是比较复杂的。把旅游价值判定为:“旅游是生命对外部世界的渴求,是对现实生活羁绊或人生枷锁的挣脱,是精神的放飞”,“旅游是对世俗生活的超越,是灵魂的洗礼”,“旅游是充盈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是灵魂的升华”等内容(第56至58页),则有点失之简单。没有对旅游价值关系等前提清理的论述,无疑会遮蔽旅游价值生成的基础。《旅哲》中讨论的“旅游层次或境界”问题(第61页)从哲学层面讲本质上是旅游价值评价问题。价值评价是价值论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它表明评价者(主体)对价值关系的认识及其现实结果或可能性后果的反应,以及对价值客体的态度。《旅哲》借鉴冯友兰先生的四种“人生境界说”,提出“俗游”、“物游”、“知游”和“神游”四种旅游境界说来评价旅游价值的高低(第62页),是颇有新意的。但是,产生旅游层次的原因不在于旅游者“在旅游中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对精神的自觉不同”(第62页),或者对旅游本质的认识程度深浅而划分,而是由于旅游者对旅游价值不同层次需要认识和满足程度的评价而产生。旅游者的需要不同,对旅游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以“俗游”为例,某个人参加旅行社去旅游,旅游对他来讲实现的价值只是觉得大家都去旅游了,自己也要去旅游一下才能找到某种社会认同感或归属感。或者,某人旅游就是为了向大家显示一下自己有钱或有经历的虚荣心。我们并不能因此评判他是“盲目的”和对“旅游的内涵与价值之于他的意义是很小的”(第62页)。因为,从这个旅游者的角度来讲,他对旅游的内涵和价值是很明确的。旅游过程完成后,旅游价值对他来讲就得到了实现。《旅哲》中也认识到了主体需要对价值评价的影响,“不能说只有追求‘神游’境界的旅游才是最完美的,而应当说,只有个体生命尽其兴,在旅游中各得其所才是最完美的”(第64页)。价值评价实际上要遵循两方面的标准:一是主体的需要标准;二是客体的属性和规律,因为它制约着人们所需要的东西实现的可能性。现实中,以满足主体饥饿需要的性质来说,我们不能简单地判断燕窝鱼翅的价值就高于米饭的价值。从量与质的变化上来说,价值对需要的满足是有边际效应的,同样满足饥饿的需要,第一碗米饭和第二碗米饭对主体来说价值是不一样的。从空间来讲,同样的一瓶水,对于一个日常生活的人和在沙漠中行走的人的价值又是不一样的。这些都涉及主客体两方面的具体情况。即使是同一旅游客体,对同一主体的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旅游需要和价值都是不同的。不同时代的人和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旅游需要和旅游价值实现更是多种多样的。如果对具体历史进一步研究的话,就会发现,即使是《旅哲》中推崇“神游”的历史名人,虽说留下不少关于旅游的璀璨经典的文献,但又有多少人能达到作者所设想的“对旅游本质与真谛的认识最为透彻”的境界。这些人类历史上的旅游名人,除了徐霞客、达尔文等极少数人是为了求知和高级精神的需要而旅游,绝大部分不过是为了谋生(包括负有政治使命或经商)的需要而附带产生的所谓的旅游现象。谈到旅游的功能问题,《旅哲》将之视为“旅游的外在价值”(第65页)。虽说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但二者又有本质上的区别。我们说某物的功能,是强调它自身所固有的作用特性或单方面的能力。价值强调的是事物与主体间的相互效应。事物的某种功能是否有价值只有在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中才有意义,并不取决于功能自身是否存在。如千斤顶有顶起重物的功能,但我们不能说它对重物有价值。稻米在大自然中具备种子功能,只有被人食用时,才有食用功能和价值。

第5篇

[关键词] 旅游资源 保护性开发 内涵 要素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旅游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以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综合性大众社会活动。”现代旅游活动的日渐普遍,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旅游地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与繁荣,但是,“一枚硬币有两面”,旅游绝非天生的绿色产业,如果开发与管理不当,旅游业在产生有利效应之时,也会带来不利影响。同时,旅游资源是“在自然和人类社会中能够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客体”,具有脆弱性、易损性特点,如果开发利用不当,极易遭到破坏,且旅游资源不可再生,一旦破坏,覆水难收。因此,现代旅游活动的风起云涌、旅游需求的飞速扩张与旅游资源的脆弱性、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形成了强烈反差,滚滚旅游潮流所产生的旅游垃圾、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植被破坏、传统文化加速变异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突出。随着我国旅游业向纵深层次发展,全球面临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许多省份纷纷建设旅游大省和旅游经济强省等时代背景之下,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成为热门话题,引起了许多学科领域的学者及政府部门、企业人士、社会公众的关注,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这一提法随之而生。学者们从各自学科体系出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和观点,但目前的研究还是比较集中于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及保护意义的讨论、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观念的强调、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辩证关系的论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对策措施的探讨、旅游环境的保护等方面,而关于何为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这一基本问题的理论论述则很少涉及。在此,论文欲对这个问题谈谈本人的一些理解。

二、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内涵

旅游资源作为旅游活动的客体和对象,是旅游业发展的首要基础。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和战略措施,这一理念直接源于生态旅游的保护性开发观点。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理论认为: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以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为特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造成负面影响为直接目的的旅游方式,最终目标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核心是对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强调环境的美化与优化,协调人地关系与人际关系;在保护和开发关系处理上,坚持保护是开发的根本前提,保护与开发融为一体。事实上,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对传统旅游开发思想的革新,对其它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借助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理论的启示,将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概念界定为: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以保护为根本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最大目标,强调利用性保护,通过一系列科学方法对旅游资源所进行的开发与利用。因此,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理念具有以下内涵:第一,以保护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首要原则和根本前提。在传统的旅游资源开发中,也提保护的问题,并把保护和特色、效益、市场等一起列为导向原则;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以市场和经济效益为先,保护则被忽视成一句空口号,很难落到实处,因此才出现了旅游发展中的诸多弊端和问题。而在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中,保护为首要原则和根本前提,诸如特色、效益、市场等其它原则必须居于保护原则之下,这彻底改变了传统旅游开发中 “保护”只能作为附属原则的地位。第二,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最大目标。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在全球性能源危机与环境危机不断加剧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下环境意识的觉醒,这一理论形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1987年布兰特夫人向第42届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提交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为标志,在这份报告中,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构成危及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根据unep《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可持续旅游(sustainable tourism)的实质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其目标体现为:让人们更加明白和理解旅游能给环境和经济带来的好处;在发展中维护公平;提高旅游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感受;保持上述几个目标所依赖的环境质量。在传统旅游开发、旅游经营管理的实际操作中,经济效益总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和评价依据,而社会效应、生态效应常常是经济效益的陪衬。但保护性开发以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的最大综合效应为衡量指标,以实现旅游业和旅游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最大目标。所以,保护性开发必然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选择。第三,强调开发利用性保护。在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上,强调合理的开发、利用是积极有效的保护手段,强调通过合理利用来实现保护。即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积极的、开放式的保护,是把合理开发利用作为保护与持续发展手段的理念,这与封闭、保守的绝对性保护不同。第四,拥有一个以保护性开发为核心构建起来的运作体系。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由旅游规划、旅游项目建设、旅游经营管理、旅游监测四个环节组成,使保护与开发得以紧密结合,且各环节都以“保护性开发、利用性保护”为指导思想,在管理上,借助法律政策、经济金融、科学技术、教育引导、社区参与等一系列手段或方式,以保证在实际操作中使保护得到真正落实。相比之下,在传统旅游开发中,缺少旅游监测环节和保护设施,并且,传统旅游开发以经济效益为首要原则和最大追求目标,再加之投资主体多元化,而政府宏观调控乏力,规划执行随意性大,所以,在传统旅游开发中,从早期的旅游规划,到中期的项目建设实施,再到后期的经营管理,都以经济效益为驱使动力,缺乏切实可行的保护方案和运作体系,科学利用与资源保护在政府、企业和旅游者三个层面上脱节。第五,开发过程前后联系、有机循环。传统的旅游资源开发一般由旅游规划、旅游项目建设、旅游经营管理三个环节组成,规划设计与建设开发、经营管理过程往往是分离的,这样,前期旅游规划中提到的保护问题很难在后期的具体实施建设、经营管理中得到落实,而后期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也无法反馈回规划之中,致使规划因难以重新优化而成为纸上谈兵。与传统旅游开发过程的直线僵硬程式化不同,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过程是一个前后紧密联系的有机循环体系,包括旅游规划、旅游项目建设、旅游经营管理、旅游监测四个环节。如图所示。

       

三、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组成要素

从旅游角度而言,导致旅游资源受损的旅游因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旅游者的认识和行为。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长期不断的大量涌入,其表现出来的行为、意识及观念,天长日久之后,必然影响到旅游地文化生态。而旅游者在旅行游览过程中的不良行为或游人过量造成的旅游环境超负荷运做,将直接导致对旅游资源的破坏,特别是影视摄制组等团体旅游者的商业行为 ,其破坏性更为可怕,电影《无极》剧组对香格里拉碧沽天池的破坏,电视剧《神雕侠侣》摄制组对九寨沟景观的污染,乃典型案例。第二,旅游业及旅游经营者的认识和行为。旅游业的经济性必然使追求经济效益成为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经营管理的一大基本目标。所以,短期旅游经济行为与旅游资源的保护之间有一定冲突,但从长远看,旅游业的经济性与旅游资源的保护性是一致的。但是,在实践运作中,由于旅游经营者的素质不高、环境意识淡薄、法制意识淡漠、缺乏可持续发展远见等原因,旅游企业及旅游经营者一方面无法正确、深入地评估、诠释和表现旅游资源的价值与特色,导致粗制滥造的旅游产品及商业化旅游景观泛滥,另一方面,旅游景区点管理混乱,还有,因受丰厚经济利益的驱动,旅游企业不断过度利用旅游资源,甚至出现“杀鸡取卵”式违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掠夺性开发。第三,旅游地政府及旅游决策部门的认识和行为。我国旅游业是政府主导型产业,政府的认识和行为对旅游发展具有关键性影响。在我国,特别是在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先进有效的旅游管理及监控,旅游教育、旅游认识与旅游发展速度脱节,故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难免一些问题与事故的发生,造成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此外,某些政府官员认识错误,未经科学论证与规划,就任意进行旅游开发,致使旅游资源惨遭建设性破坏或破坏性建设。如云南的某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当地政府以所谓振兴旅游业、扩大旅游收入的名誉,拆除了该城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耗巨资建造所谓“清式风貌”民俗文化一条街,使珍贵的人文旅游资源惨遭毁灭性破坏。第四,旅游地社会公众的认识和行为。社会公众是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的主人与最终保护力量,其关于旅游业及旅游资源的认识和态度对资源与环境具有决定性影响。如以民族文化而言,其产生、传承、发展或衰退、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居民对其之认识、态度及实际行动。

因此,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可归结为旅游者、旅游业、旅游地政府和旅游地社会公众四要素的组合。首先,对于旅游者来说,应注意环境意识的培养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尊重和珍视自然赋予的物质财富及人类创造的精神价值,让保护成为自觉行为,做到文明旅游。其次,对于旅游业及旅游经营者来说,应充分认识旅游资源的特点及经济价值,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在旅游经营中,务必严格遵守相关法规与章程,不能只讲经济效益,而不管环境效应、社会效应和文化效应。再次,对于旅游地政府而言,应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上,谋求可持续的三大效益协调发展;政府不能只注重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及脱贫效果,必须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通过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等手段为保护提供有力保障,重视并协调好政府、企业、旅游者、社会公众的利益关系,同时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逐步提高全社会的旅游产业认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最后,对于旅游地社会公众来说,保护性体现在对家乡的热爱,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正确看待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正确认识资源及环境的价值与重要性,明确自己所负有的责任与合理利用的权利;并善待与尊重旅游者,营造良好的旅游社会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1]李天元:旅游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16

[2]杨桂华 陶 犁:旅游资源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7

[3]杨桂华 钟林生 明庆忠:生态旅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2001:138~139

[4]罗明义: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亚太地区部长级会议述评[j].旅游学刊,2002(3):75~78

[5]陈忠晓 王仰麟:生态旅游刍议[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4):56~59

[6]傅岳瑛 刘 琴:我国西部生态旅游的现状和开发建议[j].旅游管理,2002(5):41~44

[7]司金銮:中国可持续旅游产业理论问题探讨[j].旅游管理,2001(5):29~32

第6篇

[关键词] 旅游资源 保护性开发 内涵 要素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旅游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以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综合性大众社会活动。”现代旅游活动的日渐普遍,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旅游地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与繁荣,但是,“一枚硬币有两面”,旅游绝非天生的绿色产业,如果开发与管理不当,旅游业在产生有利效应之时,也会带来不利影响。同时,旅游资源是“在自然和人类社会中能够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客体”,具有脆弱性、易损性特点,如果开发利用不当,极易遭到破坏,且旅游资源不可再生,一旦破坏,覆水难收。因此,现代旅游活动的风起云涌、旅游需求的飞速扩张与旅游资源的脆弱性、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形成了强烈反差,滚滚旅游潮流所产生的旅游垃圾、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植被破坏、传统文化加速变异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突出。随着我国旅游业向纵深层次发展,全球面临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许多省份纷纷建设旅游大省和旅游经济强省等时代背景之下,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成为热门话题,引起了许多学科领域的学者及政府部门、企业人士、社会公众的关注,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这一提法随之而生。学者们从各自学科体系出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和观点,但目前的研究还是比较集中于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及保护意义的讨论、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观念的强调、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辩证关系的论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对策措施的探讨、旅游环境的保护等方面,而关于何为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这一基本问题的理论论述则很少涉及。在此,论文欲对这个问题谈谈本人的一些理解。

二、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内涵

旅游资源作为旅游活动的客体和对象,是旅游业发展的首要基础。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和战略措施,这一理念直接源于生态旅游的保护性开发观点。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理论认为: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以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为特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造成负面影响为直接目的的旅游方式,最终目标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核心是对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强调环境的美化与优化,协调人地关系与人际关系;在保护和开发关系处理上,坚持保护是开发的根本前提,保护与开发融为一体。事实上,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对传统旅游开发思想的革新,对其它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借助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理论的启示,将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概念界定为: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以保护为根本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最大目标,强调利用性保护,通过一系列科学方法对旅游资源所进行的开发与利用。因此,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理念具有以下内涵:第一,以保护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首要原则和根本前提。在传统的旅游资源开发中,也提保护的问题,并把保护和特色、效益、市场等一起列为导向原则;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以市场和经济效益为先,保护则被忽视成一句空口号,很难落到实处,因此才出现了旅游发展中的诸多弊端和问题。而在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中,保护为首要原则和根本前提,诸如特色、效益、市场等其它原则必须居于保护原则之下,这彻底改变了传统旅游开发中 “保护”只能作为附属原则的地位。第二,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最大目标。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在全球性能源危机与环境危机不断加剧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下环境意识的觉醒,这一理论形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1987年布兰特夫人向第42届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提交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为标志,在这份报告中,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构成危及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根据UNEP《可持续旅游发展》,可持续旅游(Sustainable Tourism)的实质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其目标体现为:让人们更加明白和理解旅游能给环境和经济带来的好处;在发展中维护公平;提高旅游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感受;保持上述几个目标所依赖的环境质量。在传统旅游开发、旅游经营管理的实际操作中,经济效益总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和评价依据,而社会效应、生态效应常常是经济效益的陪衬。但保护性开发以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的最大综合效应为衡量指标,以实现旅游业和旅游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最大目标。所以,保护性开发必然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选择。第三,强调开发利用性保护。在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上,强调合理的开发、利用是积极有效的保护手段,强调通过合理利用来实现保护。即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积极的、开放式的保护,是把合理开发利用作为保护与持续发展手段的理念,这与封闭、保守的绝对性保护不同。第四,拥有一个以保护性开发为核心构建起来的运作体系。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由旅游规划、旅游项目建设、旅游经营管理、旅游监测四个环节组成,使保护与开发得以紧密结合,且各环节都以“保护性开发、利用性保护”为指导思想,在管理上,借助法律政策、经济金融、科学技术、教育引导、社区参与等一系列手段或方式,以保证在实际操作中使保护得到真正落实。相比之下,在传统旅游开发中,缺少旅游监测环节和保护设施,并且,传统旅游开发以经济效益为首要原则和最大追求目标,再加之投资主体多元化,而政府宏观调控乏力,规划执行随意性大,所以,在传统旅游开发中,从早期的旅游规划,到中期的项目建设实施,再到后期的经营管理,都以经济效益为驱使动力,缺乏切实可行的保护方案和运作体系,科学利用与资源保护在政府、企业和旅游者三个层面上脱节。第五,开发过程前后联系、有机循环。传统的旅游资源开发一般由旅游规划、旅游项目建设、旅游经营管理三个环节组成,规划设计与建设开发、经营管理过程往往是分离的,这样,前期旅游规划中提到的保护问题很难在后期的具体实施建设、经营管理中得到落实,而后期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也无法反馈回规划之中,致使规划因难以重新优化而成为纸上谈兵。与传统旅游开发过程的直线僵硬程式化不同,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过程是一个前后紧密联系的有机循环体系,包括旅游规划、旅游项目建设、旅游经营管理、旅游监测四个环节。如图所示。

三、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组成要素

从旅游角度而言,导致旅游资源受损的旅游因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旅游者的认识和行为。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长期不断的大量涌入,其表现出来的行为、意识及观念,天长日久之后,必然影响到旅游地文化生态。而旅游者在旅行游览过程中的不良行为或游人过量造成的旅游环境超负荷运做,将直接导致对旅游资源的破坏,特别是影视摄制组等团体旅游者的商业行为 ,其破坏性更为可怕,电影《无极》剧组对香格里拉碧沽天池的破坏,电视剧《神雕侠侣》摄制组对九寨沟景观的污染,乃典型案例。第二,旅游业及旅游经营者的认识和行为。旅游业的经济性必然使追求经济效益成为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经营管理的一大基本目标。所以,短期旅游经济行为与旅游资源的保护之间有一定冲突,但从长远看,旅游业的经济性与旅游资源的保护性是一致的。但是,在实践运作中,由于旅游经营者的素质不高、环境意识淡薄、法制意识淡漠、缺乏可持续发展远见等原因,旅游企业及旅游经营者一方面无法正确、深入地评估、诠释和表现旅游资源的价值与特色,导致粗制滥造的旅游产品及商业化旅游景观泛滥,另一方面,旅游景区点管理混乱,还有,因受丰厚经济利益的驱动,旅游企业不断过度利用旅游资源,甚至出现“杀鸡取卵”式违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掠夺性开发。第三,旅游地政府及旅游决策部门的认识和行为。我国旅游业是政府主导型产业,政府的认识和行为对旅游发展具有关键性影响。在我国,特别是在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先进有效的旅游管理及监控,旅游教育、旅游认识与旅游发展速度脱节,故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难免一些问题与事故的发生,造成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此外,某些政府官员认识错误,未经科学论证与规划,就任意进行旅游开发,致使旅游资源惨遭建设性破坏或破坏性建设。如云南的某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当地政府以所谓振兴旅游业、扩大旅游收入的名誉,拆除了该城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耗巨资建造所谓“清式风貌”民俗文化一条街,使珍贵的人文旅游资源惨遭毁灭性破坏。第四,旅游地社会公众的认识和行为。社会公众是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的主人与最终保护力量,其关于旅游业及旅游资源的认识和态度对资源与环境具有决定性影响。如以民族文化而言,其产生、传承、发展或衰退、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居民对其之认识、态度及实际行动。

因此,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可归结为旅游者、旅游业、旅游地政府和旅游地社会公众四要素的组合。首先,对于旅游者来说,应注意环境意识的培养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尊重和珍视自然赋予的物质财富及人类创造的精神价值,让保护成为自觉行为,做到文明旅游。其次,对于旅游业及旅游经营者来说,应充分认识旅游资源的特点及经济价值,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在旅游经营中,务必严格遵守相关法规与章程,不能只讲经济效益,而不管环境效应、社会效应和文化效应。再次,对于旅游地政府而言,应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上,谋求可持续的三大效益协调发展;政府不能只注重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及脱贫效果,必须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通过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等手段为保护提供有力保障,重视并协调好政府、企业、旅游者、社会公众的利益关系,同时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逐步提高全社会的旅游产业认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最后,对于旅游地社会公众来说,保护性体现在对家乡的热爱,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正确看待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正确认识资源及环境的价值与重要性,明确自己所负有的责任与合理利用的权利;并善待与尊重旅游者,营造良好的旅游社会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1]李天元:旅游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16

[2]杨桂华 陶 犁:旅游资源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7

[3]杨桂华 钟林生 明庆忠:生态旅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2001:138~139

[4]罗明义: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亚太地区部长级会议述评[J].旅游学刊,2002(3):75~78

[5]晓 王仰麟:生态旅游刍议[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4):56~59

[6]傅岳瑛 刘 琴:我国西部生态旅游的现状和开发建议[J].旅游管理,2002(5):41~44

[7]司金銮:中国可持续旅游产业理论问题探讨[J].旅游管理,2001(5):29~32

第7篇

1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优化

实践教学体系是在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设计的,培养方案是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因此进一步修订现有的教学计划,优化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是进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建立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

1.1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

旅游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专业教学计划制定重要依据,作为一般本科院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既不同于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要求,也有别于重点院校专业培养要求。因此在制定方案时,我们需要针对性的调查,了解作为应用型本科专业行业的要求,了解行业对本科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培养规格、目标和专业方向,确定相应的课程模块,确定开设的课程及具体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案。基本思路如图1。

近年来,我们分别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塘、关中天水经济带、成渝经济区等旅游业发达的地区企业高层作了广泛的访谈和抽样调查,其范围包括旅游业三大主导产业(饭店、景区、旅行社)、旅游规划设计企业和会展公司,了解行业对应用型旅游本科人才需求的要求。

旅游行业普遍要求:良好的职业道德、知识面广、吃苦精神、善于自我平衡的心理素质。饭店行业还要求:掌握酒店管理和操作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外语交流能力、礼仪沟通人际交往能力。旅行社要求:旅行社管理和操作的基本知识、随机应变的能力、礼仪沟通人际交往能力、较高的导游服务水平。景区要求学生:掌握景区管理和服务的基本知识、环境学的知识、基本的地理地质气象等知识。会展管理则要求有初步的策划设计能力、营销能力。旅游规划企业要求学生会使用CAD软件、掌握旅游地理、旅游资源仅本知识,了解历史、文化、社会民俗。对比我们的培养方案,我们以前的方案与这些要求存在一定的出入,因此需要确立新的培养目标,修订教学计划,重新确定各模块的课程。

图1旅游管理专业专业教学优化及基本思路

1.2修订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针对行业的需求,我们对以前的培养目标进行修订,我们认为作为地方一般本科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主要是面向地方经济,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旅游服务技能,适应中国旅游发展需要,能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单位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复合性应用型专门人才及旅游教育人才。学生主要立足陕西,面向全国,就业方向主要为高级饭店、旅行社、风景名胜区、旅游规划设计单位、旅游策划咨询公司、会展公司、旅游行政管理、涉外企业等。

根据培养目标,我们选择设置了饭店管理和旅游景区与会展管理两个方向,以便培养学生掌握更精专的专业管理知识和技能。我们认为饭店管理方向在培养学生具备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具备比较全面扎实的饭店管理知识和能力,同时具备熟练的相关服务操作技能,侧重培养现代饭店管理所需人才。旅游景区与会展管理方向在培养学生具备旅游管理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一是使学生具备现代商务会展旅游相关业务的知识和能力,具有从事会展策划、会展营销和服务的初步能力;二是使学生具备较全面扎实的景区管理知识,具有开展各种风景区管理、规划设计的初步能力。

1.3 修订优化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要通过课程体系实现,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通过课程体系的改革,可以达到全面改造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目的,使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更加突出,使专业的应用型更加凸现,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实践诠释理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使学生拥有更加符合旅游行业工作实际需要的知识结构和技能。我们在调查的行业基础上又征集了不同地区旅游管理院校专家的意见,确定了旅游管理专业各种模块,确定了专业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

按照学校修订培养方案的意见,课程体系中的通识教育由学校统一安排,含公共基础课和选修课,这类课程是依据教育部要求开设的。我们主要确定学科基础、专业基础、职业能力和实践课程模块。因此我们对这四个模块进行的广泛的调研和深入的探讨。

学科基础课模块主要考虑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潜力,理论较强的课程。根据教育部工商管理类专业的要求,经过讨论和征求业内教育专家的意见,确定了开设经济数学、管理学、西方经济学、基础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旅游学、旅游资源学、饭店管理学、旅游经济学等。这类课程对学生就业影响不是很大,但作为专业基础,我们认为这是本科教育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基础课模块主要为学生就业提供支撑,学生通过学习后,入职技能会提高,为学生搭建一个比较高的平台。我们开设了旅游地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制图、旅游统计学、旅游法规、旅游英语、旅游规划与开发、客源国概况、旅行社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职业能力课程模块侧重于实际操作,作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基本的技能,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和学生的兴趣,我们开设了饭店管理和景区与会展管理两个方向,饭店管理方向有前厅管理、客房管理、餐饮管理、饭店英语等4门,景区与会展管理开设景区项目策划与设计、旅游景区管理、会展概论、会展经营与管理,这两个方向的课程都是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对开,强调了动手能力。在专业能力课中,我们增加了人选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2门课,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课程开设了旅游项目投资与评估、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礼仪礼节、形体训练、商务谈判与技巧、公共关系学,同时规定学生必须利用假期完成2个短期实习或取得相应的证书。实践课程模块除了学校统一要求的外,我们开设了旅游企业认知实习、旅游地理与旅游心理学野外实习、旅游拓展综合能力训练、毕业论文等。

2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尊重认识的过程,从宏观认识到微观,从简单到复杂的规律,我们设计了认知的整个过程。

2.1 健全管理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要顺利开展,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目前我们的管理体系通常采用校院系三级分工负责管理模式。校教务处具有监控职能的教学管理单位,负责实习计划的审批、实习总结、实习成绩的管理,通过监控,保证实习确实按质按量完成。二级学院负责专业性实训中心、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实习计划的申核,实践教学、科研、生产、培训任务的下达。旅游系组织实施、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实践教学管理章程的拟定。校外实训基地由院企双方根据合作协议共同管理,按培养计划安排教学环节,实施质量监督和考评。目前存在不足的是:学院并非独立的法人,一旦出现纠纷并不能承担完全的责任,因此,我们认为校外实习基地应该是学校法人与相关旅游企业签订的协议。

2.2实践教学层次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应有循序渐进的层次性,它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因此,应用型本科旅游管理专业中实践教学应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形成“认知—模拟实训—专业短期实习—长期定岗实习—研究实践”的全方位的立体化分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1)第一个层次:旅游认知实习。认知实习的课程主要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习的重点是对专业知识进行认知,让学生对今后的工作产生感性认识;实践的方式有酒店参观实习、旅游景区考察,会展和旅行社实际参观,进行案例分析讨论、课堂演示等多种形式的实际训练,此外还可安排野外集中实习,我们在这方面安排了旅游地理学与旅游资源调查实习、游客市场调查实习,旅游拓展能力训练实习等。

(2)第二个层次:模拟实训。模拟实训是利用校内实训室,如形体训练房、多媒体教室、模拟餐厅、模拟客房、模拟酒吧、导游模拟实训室、旅游规划设计室,以及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信息系统等实验室。在校内进行模拟实训是配合专业课的课程实习,也是校外实战实习的前奏,它既减少了师生在学校与企业间的奔波,提高了实习效率,也节省了教学经费。

(3)第三个层次:专业短期实习。专业短期实习目前主要有三大块内容:一是旅行社短期实习,目的是了解和熟悉旅行社中的计调工作、接待工作和综合业务工作等,主要在暑假进行,为期6周。二是酒店短期实习,目的是了解和熟悉酒店中的各主要部门的服务流程和基层管理等,主要在寒假进行,6周时间。三是旅游景区短期实习,目的是了解和熟悉旅游景区的经营体制、运行模式、管理方法及景点导游讲解的技能等,一般学生利用暑假完成。 (下转第107页)(上接第60页)

(4)第四个层次:长期定岗实习。本层次是为提升学生专业能力而设计的,主要利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时间至少半年,最好实施轮岗实习。通过专业实践,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场所,另一方面学生的到来给旅游企业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为旅游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同时旅游企业也能从中发现和选拔人才。

(5)第五个层次:研究实践。旅游管理本科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而且要有一定的研究能力,这里研究实践不是单纯的研究,而是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研究实践的资料应尽可能采用真实案例,特别是在定岗实习过程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综合利用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方法,通过独立思考,站在一个旅游管理者的角度,独立提出解决各种问题的对策,撰写论文,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另外,研究实践也可以选用来自教师的科研工作紧密结合的课题。一方面教师的某些课题和项目的前期调查、问卷统计等工作可由高年级的旅游管理学生来做,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科研,提高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及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指导老师应要求学生围绕论文选题或专题设计项目,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来完成毕业论文。

本文为陕西省本科院校教改项目《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与创新》部分成果,项目编号:09BY68。同时受陕西省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点资助

参考文献

第8篇

1 山东构建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现实条件

1.1 国家和省政府的政策支持

休闲体育旅游不仅是推动体育旅游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推动体育旅游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目前,世界各国将休闲体育旅游列为本国体育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并开始制定出扶持休闲体育旅游发展的各项政策和制度以及成立相应的休闲体育旅游研究和管理机构[2]。我国政府对休闲体育旅游的发展也高度重视。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出的《促进中国体育旅游发展倡议书(2009年)》提出旅游部门和体育部门科学谋划,努力实践,创新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引导体育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2009年)》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体育、医疗健康、邮轮游艇等旅游项目,并大力培育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休闲、登山、滑雪、潜水、露营、探险、高尔夫等各类户外活动产品,以大型体育赛事为平台,培育新的旅游消费热点[3]。国务院颁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基本落实,城乡居民旅游休闲消费水平大幅增长,健康、文明、环保的旅游休闲理念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国民旅游休闲质量显著提高,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国民旅游休闲体系基本建成的发展目标[4]。2013年4月2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更加鲜明地提出“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并组织实施有利于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产业政策,促进旅游与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的融合”。由此可见,党和政府出台的这些政策性法规文件,不仅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国民休闲重要性的深刻认识,而且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推动旅游和体育旅游发展的强大决心。《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提出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发挥资源优势,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2013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深入实施国民休闲纲要,打造国际著名旅游城市和著名旅游景区,培育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增强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工作重点。2013年8月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提升旅游业综合竞争力加快建成旅游强省的意见》中提出要坚持文化引领,推动旅游与教育、科技和体育等融合发展;力争到2017年,将山东建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旅游强省,成为我国重要的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目的地。2014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更加明确地提出加强旅游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文化与教育、科技、体育、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在国家和省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已有15个市将休闲体育旅游作为重要的体育旅游竞争产业优先发展。目前,山东在构建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上已经具有经济、政策和独特的资源优势,已经形成了区域特色。

1.2 山东主要旅游资源及休闲体育旅游文化特色

休闲体育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有赖于与旅游资源的融合[5]。山东省作为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一个具有传统旅游文化积淀深厚、地域旅游文化特征鲜明的旅游大省,其境内共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约493处,古建筑、古遗址16 500多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99处,馆藏文物76余万件[6]。如泰山国家5A级风景胜区和东营黄河入海口国家级湿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一些重要旅游资源,已经成为我国自然与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体系和全国主体体育文化旅游功能区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始的自然体育文化生态面貌,造就了野、奇、特、新为主要美学特点的人文体育景观、湿地体育人文景观、草地人文体育景观和海滩体育人文景观,以及历史悠久的民俗体育文化组成的休闲体育旅游人文景观资源。特别是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后,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促进了区域内人文历史和自然生态景点等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建设,使人们走近生态,回归自然,是山东省旅游产业开发的主题,而特色休闲体育旅游的打造更是旅游产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山东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见表1)。

2 山东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

构建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就是能够有效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休闲旅游健身需求,更加有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休闲旅游健身活动,促进国民身心健康,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机制健全、运行有效、主动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体育事业条件下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保障服务系统。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作为一个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体育旅游事业的革新行动,不仅突出体现在发展体育旅游产业方面,而且成为不断为广大人民群众供给、改善和满足休闲旅游健身需求的运行和保障机制。享有基本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与现代休闲社会的高度关联、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进入一个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时代或以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为基础和支撑的休闲时代,是实现山东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谋求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山东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 务体系,主要是通过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休闲体

3 山东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发展策略

3.1 构建政府政策扶持体系

由于休闲体育旅游是一项新兴的体育旅游发展方式,目前国外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加大了对休闲体育旅游的政策扶持力度。构建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政府政策扶持体系,是政府为解决构建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而采取的措施所欲达到的目标、指标和效果,体现了政府对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调控意图与政策取向。不同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政府政策扶持体系,代表着对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发展形势的不同判断,反映出不同的利益指向。同时,为适应选定的政策的发展目标与实现的途径,更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支持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政府政策扶持体系,才能充分发挥政府扶持政策对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引导、调节作用,实现山东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在“十二五”期间山东休闲体育旅游对扩大内需,促进循环经济得到有效增长的功能作用显著,政府对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扶持政策将具有长期性、系统性和持续性的推动作用。因此,各级政府和相关体育部门及各旅游机构,要逐步通过加大对休闲体育旅游的财政支持政策、管理实施政策和安全预防措施政策,景区(点)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与资本市场支持政策、扩大就业规模、完善产业链、提供就业援助等方面的政策扶持体系,形成政府政策扶持体系与休闲体育旅游良性发展的互动关系。

3.2 构建休闲体育旅游资源规划体系

构建山东休闲体育旅游资源快速发展的科学规划体系,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优势资源,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对加快促进山东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实现山东多元化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快速发展具有整体效率和效能。然而构建休闲体育旅游资源规划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构建涉及到众多部门。本文将休闲体育旅游资源发展的规划体系划分为休闲体育旅游法规体系、休闲体育旅游行政体系和休闲体育旅游运作体系3个要素3.3 实施青岛奥帆赛休闲体育旅游路线组织战略发展模式

2008年青岛奥帆赛的成功举办,带动山东海滨休闲体育旅游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海滨休闲体育旅游迎来发展的黄金期[7]。如青岛通过步入后奥运时期发展海滨休闲体育旅游近5年来的实践经验,再次证明在奥运综合效应中,像青岛奥运帆船这样的重大国际体育赛事对海滨休闲体育旅游的拉动是最直接、最显著、最持久的[8]。特别是随着“十二五”时期,青岛实施奥帆赛海滨休闲体育旅游后续效应战略目标的确立,青岛市紧紧围绕打造奥运帆船之都、创建我国最佳海滨休闲体育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青岛奥帆赛休闲体育旅游已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其中在2011年投资约1 280亿元建设的77个旅游项目中,海滨休闲体育旅游项目占了34项,促进青岛海滨休闲体育旅游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跨越式增长。仅2012年青岛市共接待国外、港澳台旅游人数1 270 076万人,其旅游总收入突破了807.6亿元,约占青岛市GDP的10.5%以上,其中海滨休闲体育旅游收入为309亿元,在全省17市中遥遥领先。近几年,青岛国际大型(如2010-2013年青岛国际帆船和国际极限帆船赛青岛站)体育赛事逐年增多,带动休闲体育旅游经济快速发展,为青岛海滨休闲体育旅游产业带来生机,青岛海滨休闲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青岛海滨休闲体育旅游发展的高潮持续不断。为此笔者提出了实施青岛奥帆赛休闲体育旅游路线组织战略模式的发展思路。

实施青岛奥帆赛休闲体育旅游路线组织战略发展模式,不仅是大力发展青岛海滨体育休闲旅游,实现青岛体育旅游跨越式发展的最佳模式,也是推动山东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重要举措。实施青岛奥帆赛休闲体育。通过科学地实施优势组合、季节组合和游览时间组合的组织发展战略模式,可根据休闲体育旅游者的爱好和经济状况、闲暇时间等因素,构建统一的青奥帆赛休闲体育旅游市场体系,打造无障碍青奥帆赛休闲体育旅游圈,通过组织一日、二日、三日和多日游的青奥帆赛休闲体育旅游线路,形成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等的青奥帆赛休闲体育旅游利益关系。在政府、社会公众、旅游者和志愿者的大宣传促销之下,将青奥帆赛休闲体育旅游推向国外市场,吸引更多的国外休闲体育旅游者,促进青奥帆赛休闲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体育旅游强省服务。

3.4 降低休闲体育旅游的脆弱 性

休闲体育旅游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复杂性、脆弱性的产业,易受自然灾害、流行性疾病、经济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休闲体育旅游的脆弱性是其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内外部因素的干扰,休闲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或损失。一旦休闲体育旅游的脆弱性超过某一临界阈值,就可能造成休闲体育旅游产业的危机,形成休闲体育旅游风险,从而严重影响休闲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近几年,我国国内连续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流行性疾病(如2003年的非典、2009年HINI流感、2008年5.12汶川和2010年青海特大地震、2008年初南方特大雪灾和2010年南方特大干旱)等事件,给我国休闲体育旅游造成了重创,严重影响了休闲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从表3整理的我国10年旅游国内旅游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国际国内旅游、比去年同期增长、国内另外,由于山东省大众旅游和盲目地旅游开发对环境的破坏,造成休闲体育旅游生态环境的脆弱,如何通过山东休闲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促进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积极主动地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不仅是在和谐发展观指导下的一个必然的课题,也是体育旅游学科体系建设中不能回避的问题。因此,要实现山东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降低休闲体育旅游的脆弱性。所以,山东休闲体育旅游

不能作为大众旅游来发展,应寻求更好的细分市场和客源类型。

4 结语

休闲体育旅游与旅游联姻将有力地推进旅游产业向多样化、社会化、大众化方向发展。2008年青岛奥帆赛和2009年全国运动会的成功举办提升了山东的知名度,并使山东城乡的经济规模、体育场地软硬件设施建设跃上新的台阶,这为山东后续的休闲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注入了的新活力。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入境游接待国。基于这样的判断,认为未来山东休闲体育旅游市场将会更加活跃。在确保生态环境健康的前提下,对山东休闲体育旅游及其他体育旅游资源进行合理适度开发,构建完善的山东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山东休闲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建议山东休闲体育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应根据休闲体育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区域和不同实际现状,实施不同的发展策略模式与实现路径。

参考文献:

[1]平永忠,任保国.乡镇政府在新农村社区体育建设中的作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32(2):32-35.

[2]马向文, 郭戈,苏振南.我国体育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府扶持政策探讨[J].体育与科学,2011,45(1):69-73.

[3]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2009年)[N].中国旅游报体育与科学,2009-12-02.

[4]国务院办公厅.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N].中国旅游报,2013-02-03.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2):8-11,16.

[6]朱红香.体育旅游资源相关概念及开发原则初探[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2):48-49,52.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27(10):15-19.

[8]黄义军,林腾.烟台市海滨休闲产业的发展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35(2):38-41.

[9]任保国.后奥运时代北京旅游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J].滨州学院学报,2010,26(1):36-40.

第9篇

关键词:市场需求;旅游专业;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042-02

一、引言

旅游教育与旅游行业密不可分。旅游教育是旅游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反过来,旅游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内容与类型又影响着旅游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方式,两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市场需求决定了旅游专业建设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进而决定着旅游专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根据旅游产业需求状况,如何加强专业建设,如何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彰显自己的特色,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我国旅游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1.定位不准确。在我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片面地将旅游业定性为能创造财富的朝阳产业,忽视了其对人类精神的巨大推动作用与旅游活动在提升人类精神境界中原本应扮演的重要角色,导致了旅游业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它最佳的发展轨迹。旅游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简单地将旅游教育定性为理论教育学科或以理论教学为主,忽略了旅游教学的本性要求——实践性,致使旅游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过程中片面地强调培养学生的经济、管理理念,忽略了学生教育的社会实践性,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以致目标定位不明确,教学内容、课程设置针对性差,培养出来的人才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方面难以适应旅游行业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例如课程体系设计没有把培养学生未来获取职业岗位的能力作为重点,偏重于理论性或学术性而不是以职业为导向的相关技能培育,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与能力与旅游行业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2.人才培养难与市场需求对接。如今,我国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高校应该首先把培养合格的普通劳动者作为己任,改变学校办学定位的偏差造成教育产品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其次,旅游教学严重滞后市场需求。旅游行业是实践性极强的行业,旅游教育应贴紧行业实际,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由于我国旅游教育起步较晚,旅游学科建设赶不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严重滞后于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与速度。尤其是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严重脱节,使旅游教育培养严重滞后于旅游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再次是旅游教育课程体系严重脱离人才培养的规格。现在旅游教育课程设计基本上是采用经济与管理学科理论知识体系来配置,解释旅游行业的运行、本质与规律,严重忽略了旅游教育的独特性与实践性。

3.旅游行业和旅游院校结合不紧密。目前我国旅游院校与旅游行业的交流与合作,还停留在低水平层次上。不少院校关起门来办学,与行业管理部门、行业协会、旅游企业等联系很少。加上课程设计的学术性与理论性,这样从“学”方面造成了旅游教育与行业的实际需求严重背离与脱节。旅游教育与行业结合不紧密,一方面造成学生的知识技能结构与旅游行业的实际需求不匹配,操作能力弱,与实际用人单位要求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另一方面,也会导致担任专业课程的教师没有机会到旅游行业挂职锻炼,没有充足的行业实际从业经验,导致教师实践性专业素养不高,从“教”方面造成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结合不紧密。

三、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分析

1.培养目标定位。旅游教育必须针对旅游行业需求,面对行业目标岗位群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需求来实施教学,设定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做出较准确合理的定位(见图1)。可以看出,旅游业所需要的旅游管理人才需求量,在旅游人才的四个层面中呈三角形格局,对服务操作与基层管理层面的人才需求量最多,逐级向上依次减少。

图1旅游人才培养层次与市场需求结构

这就要求不同层次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具有针对性,即按市场需求、岗位分析来确立专业涵盖的就业目标岗位群进行合理定位。一般来说,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应该以培养“白领”阶层为主,侧重于管理与开发理论、技能和方法的教学与实践,走知识与能力并重的道路;旅游管理专科(包括高职)教育,应致力于旅游“灰领”阶层,偏重于高级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走“高级技能型”道路,要求在拿到学历证书的同时,拿到职业资格证书。总体来说,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扎实旅游开发、旅游企业管理理论和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听说能力,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或旅游教育机构及旅行社、饭店、景区从事行政或技术管理、旅游产品开发、旅游规划及旅游营销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技能人才(见图2)。

图2旅游专业培养目标与就业岗位群

2.培养目标实现路径分析。旅游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包括软件和硬件两个子系统。软件子系统又包括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教学实施等几个子系统;硬件子系统包括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两个子系统。这些系统取决于专业方向的设置和培养目标的定位,这两方面根源于市场需求,这样才能保证生产出来的“产品”——学生找到合适的岗位,顺利就业。在整个旅游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尤其是要注重与强调旅游教学的本质要求——实践性,建立与加强旅游教育与旅游行业的互动。通过与旅游行业互动可以了解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规格。了解行业要求的目的是为了使旅游教育有的放矢,培养出能够符合行业要求的学生,以期建立起旅游教育与旅游行业“教学指导与行业顾问”关系,形成旅游教学与行业共生、主客体互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互动式教学运行机制与模式,使旅游教育活动具有行业的适应性与岗位的针对性(见图3)。

图3基于市场需求的旅游人才培养路径与客体互动

四、结语

旅游教育是职业性与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必须以旅游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其中尤其是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十分重要,它统领着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育内容及培养的方法与途径,居于整个教学体系的核心地位。因此,应该根据地方旅游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本校的学科优势,加强旅游教育培养目标的研究与分析,创建自己的特色教育,使旅游管理人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Paul R.Fidgeon,Tourism education and curriculum design:A time for consolidation and review,Tourism Management,2010,31(6):699-723.

第10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 经济学 旅游经济关系 可持续发展

从经济学角度剖析生态旅游的兴起

(一)从需求角度看,生态旅游满足了消费者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经济学存在的前提是资源的“稀缺性”,即相对于人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有限的。由此延伸到生命的有限性,于是人们都希望在有限的生命里能尽量满足自己的愿望,实现自己的理想。漫长的地球演变和几千年的人类发展史也给后人留下了众多奇特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同时,现代文明也造就了大量的人文景观和科技奇迹。人们由此产生了旅游的意愿,希望能在有限的生命里更多的探索环境、尽量的享受美景。

从需求方的角度来看,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更加符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取向。与传统的观光休闲旅游形式不同的是,生态旅游更加注重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对生态环境的融入程度。也就是说旅游者更重视旅游的体验。由于对自然与人文生态认识的深入,旅游者已不满足于传统的走马观花式的观光休闲的旅游经历,而更希望以体验的方式充分理解旅游地自然的、文化的、生活的内涵和特征,从中获得美学体验、娱乐体验、教育体验与避世体验。

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提高,人们更多地具备了购买旅游产品的能力,另外从传统经济学的工资决定理论来看,收入和闲暇之间存在替代关系。收入水平越高,人们越有条件以较少的劳动换得所需的收入,同时对于提升生活质量的精神需求也更为强烈,也意味着以劳动替代闲暇的机会成本愈高,因而更愿意将时间用于闲暇。更注重旅游产品品质、强调旅游者旅游体验的的生态旅游无疑成为人们的优先选择。这使得对生态旅游的消费需要能够转化为现实的消费需求,并且市场潜力巨大。

(二)从供给角度看,生态旅游供给者具有很强的供给意愿

在市场经济中,只要有市场需求,同时这个行业的投资回报率能达到或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率,那么就会有相应的供给。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主要提供休闲消费服务,因此旅游市场的商品价格往往会高于一般有形消费品市场,生态旅游更是充分利用了自然环境和资源,其投资回报率更有优势,所以企业也乐于投资。

旅游业具有很强的“乘数效应”。 旅游业发展可以带动如住宿、餐饮、交通运输、娱乐零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即旅游需求增加能带来多倍的旅游收入的增加,因此,旅游业的发展对于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提高了地区GDP、增加了政府税收,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就生态旅游业而言,兼具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点,关联产业的发展更可以吸纳大批的劳动力。因此政府很乐于推动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增加旅游产品的供给,满足日益壮大的旅游需求。

对于供给者而言,为了满足消费者高质量的旅游体验要求,必须把保护旅游景区的资源和环境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努力生产出高品质的生态旅游产品。因此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是对现代人消费需求的一种迎合,符合经济学的原理。

从经济学角度看生态旅游发展的积极意义

实践中旅游业的发展往往以环境和资源的破坏为代价,这也为现代经济理论所诟病。但是良性的生态旅游发展可以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生态旅游的良性发展可以同时实现三重目标:一是保护旅游地环境和自然资源;二是实现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体验;三是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因为生态旅游需要满足旅游者更高的心理和审美要求,只有保护资源与环境才能给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体验,这就从客观上促使旅游开发部门改善旅游区的环境,以增加旅游的吸引力。对旅游者的吸引又能带来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提升了他们保护资源和环境的积极性。由此可以形成良性循环,而这个良性循环的形成根源于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

因此生态旅游的开发可以兼顾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即与生态旅游开发相关的投资者、经营者、政府以及当地居民等利益相关群体可以在生态旅游发展中同时获益,这也体现了生态旅游在旅游经济系统运作过程当中公平性的经济学原则。另外生态旅游发展为生态旅游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开辟了稳定的融资途径,大大缓解了政府拨款不足带来的资金缺口。近年来政府有了更多的资金用于以环境保护为目标的基础设施建设,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生态旅游开发中旅游经济关系的失衡

生态旅游系统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和自然生态有着天然的联系,是和谐、共存、共赢的关系。但是生态旅游本身并不会因为其提倡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而必然实现可持续发展。其存在着固有的、潜在的非持续发展因素,比如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的冲突。如果只是一味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就会割裂与自然生态的联系,使其发生不可逆的破坏,产生生态危机,最终影响自身的利益。因此尽管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是生态旅游本身的使命,但是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在生态旅游发展中也是不可避免的主要矛盾,因为任何形式的开发或多或少都是对已有系统状态的破坏。

在生态旅游开发实践中,生态旅游参与者,无论是政府、开发经营者、当地居民甚至包括旅游者都曾出现过理性缺失的情况,最主要表现为因缺乏对旅游承载力的科学评估而超出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开发。这种开发背离了生态旅游发展的初衷和积极意义,带来的是严重的生态威胁。在这种生态危机背后隐藏的实际是生态旅游经济关系的严重失衡。具体表现为生态旅游系统内的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如政府对生态旅游市场缺乏科学评估导致生态旅游地盲目开发,使其无法真正满足生态旅游者的高体验需要;旅游经营者和当地居民之间因为利益分配失衡带来旅游地发展危机;旅游经营者盲目扩大市场规模导致旅游产品供给违背生态原则;经济利益最大化与游客数量控制的矛盾无法协调等。长此以往,只会使生态旅游经济难以为继,最糟糕的是可能带来对生态环境不可逆转的破坏,使得子孙后代付出代价。从经济学角度的意义来说意味着子孙后代丧失了未来选择和参与这些旅游活动的机会,这对他们是不公平的。究其根本原因是经济利益凌驾于生态利益之上,利益诉求者割裂了与生态系统的联系,在孤立的经济系统内寻求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从长远来看其结果是事与愿违。

和谐生态旅游经济关系构建

(一)充分发挥生态旅游经济行为主体的生产者属性

生态旅游经济行为主体是生态旅游经济关系的所有参与者,在一般社会生产关系中,他们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但是在生态旅游经济关系中,他们不自觉的更多地以消费者的身份自居。事实上在生态旅游经济关系中,他们同样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不仅消费自然,向自然索取,同时也在进行能动的生产,这种生产不仅意味着发展旅游经济、增加物质财富,更意味着作为旅游经济活动的组织者,可以能动的建设自然,管理和调控人和自然的关系。比如通过科技的发展来改善自然,拯救濒危资源;通过教育的进步来教育人类,提高环保意识;通过制度的创新来改进管理、科学决策;通过法制的健全来规范、引导生态旅游经济行为,使之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只有充分认识到生态旅游经济行为主体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身份,充分发挥能动的建设者作用,主动尊重自然、爱护自然,才能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的关系,实现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进化。

(二)充分发挥旅游地居民的能动作用

有别于传统旅游开发的是,生态旅游开发应当充分强调当地居民在环境、资源保护中的主力作用。传统的旅游开发往往强调旅游者对环境的爱护,重视旅游对当地经济增长的贡献,忽视对当地居民直接经济利益的影响。事实上当地居民应当是保护旅游景区最为重要的力量,他们居于旅游环境中,对环境保护的动力不仅来自于居民自身对生活环境的美学追求,更多的来源于因所居地独特的环境和资源优势而带来的直接经济收益,这也意味着资源和环境的破坏,他们也将是最直接的受损者。因此即便多数居民未必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但是对于所居环境和资源却有着朴素而直观的保护意识。因此在生态旅游开发中,应当充分利用当地居民的这种环保意识,并将这种直观意识转化为更为积极主动的意识,根植于他们的内心并加以传承,这样会使他们成为环境保护最直接而有效的力量。

(三)充分发挥政府“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生态环境资源属于公共资源,产权归属是模糊的,其消费没有排他性,生态旅游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都试图能在活动中“分一杯羹”。但是该产品是有竞争性的,尤其当使用者人数足够多时,竞争性很大,即每个人对生态资源的消费活动都具有负外部性,都会降低其他人可以得到的资源质量,而个体在消费中是不可能考虑这种负外部性的,就会产生过度消费。因此如果单纯运用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不可避免会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这也是政府应当介入当地生态旅游经济开发的直接依据。政府应当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对生态旅游市场进行适度干预,为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比如政府可以在经济效益的考核评价机制上尝试进行改革,以此引导当地生态旅游的健康开发。如改变传统的投入―产出的效益评价机制,重新构建一套对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价值可以进行定量评估的体系,将旅游项目开发可能带来的环境损益作为核心指标纳入该评价机制,并且严格推行,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就减少“急功近利”的旅游开发。再比如采取绿色GDP的核算体系,将反映经济活动的负面效应,比如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纳入核算体系,从现行GDP中予以扣除。尤其对于依赖生态旅游资源比较明显的地区,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成绩考核可以考虑采取这一指标,这也是对地方政府可能存在的“急功近利”的经济开发的一种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引导。

(四)充分发挥资源共享优势并实现区域旅游竞合

旅游经济的开发必须考虑旅游基础设施承载力和旅游服务设施承载力, 它是旅游者能够顺利实现旅游目的的基本条件。因此旅游开发过程中,需要考虑在满足旅游地居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如何最大限度地满足旅游者的需要。同样为提高生态旅游地的可进入性,生态旅游开发也要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关键是要尽量降低开发和保护的矛盾,一方面是做到合理的开发以及后期良好的经营管理, 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旅游资源的生命周期,这对旅游资源来说也是一种保护。另一方面如果能够在保证旅游地居民和旅游者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旅游地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无疑是更有益的。比如可以规划区域的旅游竞合,从相对更大的生态系统空间范围去合理规划和共同发展生态旅游,整合旅游资源,充分利用已有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减少生态旅游开发地内的旅游设施开发,发挥区域生态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将开发可能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区域旅游竞合是区域旅游发展的优选之路,对于生态旅游来说,更需从区域范围内加强合作,才能更好地保持区域生态环境的系统性与平衡性,从而真正促进生态旅游的持续发展。

因此在生态旅游经济发展中应当坚持遵循生态规律、尊重客观经济规律,最终达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这也是生态旅游经济开发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刘慧芬.里下河地区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研究[D].扬州大学,2012

2.邹君,杨玉蓉,谢小立.生态旅游的经济学内涵浅析[J].生态经济,2003(10)

3.唐静.生态旅游经济关系的二重性辨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6)

第11篇

关键词:科学;旅游观;内涵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旅游已经成为中国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产业也从占国民经济的微小比例发展发展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旅游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产业体系、行业形态、企业主体、消费群体、国际地位、全球影响发展了深刻的变革。中国的旅游已经成为全球旅游不可忽视的重要的角色。它的实力体现在:是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有最大的出境旅游消费群体,已为第四大入境的接待规模,中国,正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旅游发展道路。

《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 31号文件)提出的“旅游发展观”,不仅在我国旅游发展史上,即使在全球旅游发展史上,都是一个重要标志。树立科学旅游观,是搞好旅游发展的关键。为此,深刻领会旅游观内涵,是我们发展旅游产业的第一步。

一、科学的旅游发展观

(一)科学发展观科学理论。科学的旅游发展观是科学旅游观的首要前提,其决策主体是国家。研讨旅游发展观就是要依据科学发展观的理论,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可持续发展观内容,遵循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可持续发展规律。在我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基础薄弱的国情下,选择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华民族彻底摆脱贫困、创建高度文明的明智选择。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人类全面发展和持续发展的高度概括,综合考虑自然层面及人文层面的问题。在当前多元化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发展旅游业,就是要把视野拓展到自然和人文两个领域,注重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与自然生态问题,及人文资源、人文环境与人文生态问题。从单纯地关注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局部的自然属性,到同时或更加关注社会经济属性,把握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寻找全球持续发展的途径,这是现代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环境社会学与社会生态学兴起的根源,更是我们发展旅游经济工作的指导方针。

(二)科学发展定位。制定科学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及发展方式。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以及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成为旅游发展的大背景下。面对纷繁多变社会环境、经济结构、城乡关系、生态条件、及全新国际影响的中国。我们要确定,国家发展旅游的目的超越了创造外汇收入、刺激国内需求、带动经济发展的经济功能,而更加强调其实现社会和谐、平衡区域发展、满足民生需求、促进文化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乃至提升国家形象的非经济功能。在此背景下,因此,在功能定位、发展目标、绩效评估等方面,要摒弃过去单纯以经济指标来衡量发展的做法,高度重视旅游在民生、环保以及国家战略等层面的作用;要摒弃过去只看到经济成本而忽视社会成本和生态成本的做法,以经济、社会和生态的综合最优来衡量发展结果。

通过数量增加、结构变化、质量改善等不同途径,建立“生产要素的分配、投入、组合和低成本使用的方式”的发展方式。保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资源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利用,保证人类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既要尽量满足人类的需要,也要维护自然界的平衡,既要尽量考虑人类的利益,也要注意人类未来的利益。因而,我们坚持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兼顾,科学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处理好人文与自然、旅游产业与资源的关系,实现旅游开发适度,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精品打造与文化发掘相协调,加快产品体系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旅游精品”战略。

旅游产业是国家经济的关键领域,其发展方式是决定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方式。过去30多年,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主要以资源、土地、人力以及资本等生产要素大量投入和低成本使用为前提,以规模扩张、数量剧增为内容。当前,“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政策引导、激励机制、配套措施等方面,要通过鼓励开发方式、业态类型、商业模式、服务方式等的创新,降低旅游发展对要素投入的依赖和消耗。总之,推动旅游业发展要与新型四化建设相结合,突出旅游业产业链长、融合度高、综合带动作用大的特点,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

二、科学的旅游治理观

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和相关部门是参与治理的主体,科学的旅游治理观的推动者,也是旅游治理观的实现主体。首先,强调要处理好政府与各相关部门的关系,包含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其他政府部门,各类社会组织。不同类型企业、当地社区、游客等各个主体,实现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的重构。推动政府依法监管,行政手段越来越让位于法律手段、市场手段和社会手段,避免过度参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让“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协调互动,共同发力;但要清楚,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和相关部门的作为空间并没有变小。相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意味着旅游行政管理机构的责任更大,需要其具备更大的勇气、更宽的胸怀和更高的智慧来调动、协调所有治理主体,建立更加符合未来发展需要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模式,实现对旅游事务的协调。

三、科学的旅游经营观

科学的旅游经营观是科学旅游观的重要要体现,其执行主体是旅游企业和接待主体。

(一)遵循市场规律,开发旅游产品。旅游经营中,需要遵循市场规律,以用户需求、商业逻辑 ,资本理性为指引,紧紧抓住游客尤其是主流群体的消费心理,通过产品、服务、营销等方面的系统努力,超越对手,超越自己,赢得市场的认可。因此,经营者的产品开发、服务供给、项目设置、设施建设都应围绕游客的需求而展开,应符合市场的发展规律。旅游产品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旅游消费需求发展。

(二)推动旅游开发与本土资源有机结合。 旅游经营往往与自然环境和当地社区紧密联系在一起,有的依赖于风景优美的自然生态,有的根植于独具特色的人文环境,有的处于当地老百姓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之中。因此,旅游经营者在满足顾客需求、 实现自身盈利的同时, 对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当地社区都毋庸置疑地负有责任。 经营者的产品开发、 服务供给、 项目设置、 设施建设应考虑到对自然环境和当地社区的影响,设法实现生态保护和社区受益,这是旅游经营与其他一般经营者的重要区别。忽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当地居民排除在外的旅游发展、既不符合全球旅游发展的普遍伦理,也难以获得长期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推动旅游开发向集约型转变,更加注重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文化传承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科学的旅游服务观

科学的旅游服务观是科学旅游观的重要体现,其执行主体是所有和旅游活动有关的服务主体。作为现代服务业的组成部分,旅游业的核心是服务。推动旅游服务向优质服务转变,实现标准化和个性化服务的有机统一。在旅游服务体系中,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在发展中国家, 由于公共服务发展相对滞后,而应获得更多的重视。旅游商业服务的成熟在于从福特主义的标准化、生产线式供给转向后福特主义的消费者导向、差异化经营和大规模定制。旅游公共服务的健全在于政府从“管治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以及各领域的协调配合、无缝衔接。不管是商业服务还是公共服务,均应从游客角度出发,重视对其旅游活动各阶段、各环节、各层次需求的满足。

五、科学的旅游消费观

科学消费观是科学旅游观的重要体现,其实践主体是所有旅游者。旅游,是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出现的必然需求,是依赖于自然和文化资源的消费行为, 是体现精神品位和个人素养的社会行为。 旅游消费的成熟、 理智、 科学, 体现在既不过分追求奢华炫耀,也不一味贪图便宜;体现在掌握价格规律,面对各种产品服务,有自己的分辨能力和理性选择;体现在了解自身内在需求而不盲目跟风;体现在知晓自身权益,并有愿望和能力通过恰当的方式加以维护;体现在明白旅游活动可能会给生态环境、 当地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并尽力通过自身努力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体现在知道旅游消费往往是在公共空间里发生的,应考虑到他人的感受和利益。 科学的旅游消费观是成熟游客的重要表现, 而拥有大批成熟游客又是一个国家旅游发展成熟的重要表现。培育成熟说的游客是我们要不断努力的工作。

六、用科学旅游观统领旅游业健康发展

要用科学旅游观统领旅游发展的全方位、全过程,在当前,以下几点显得尤为重要。

(一)、深化改革,建立科学的旅游管理体系。现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管理体系不科学、不顺畅造成的。因此,树立科学旅游观,应从建立科学的旅游管理体系抓起。首先是要建立科学的旅游行政管理体系。现有的旅游行政管理体系建立在当初小旅游、小行业的基础之上,主要职能是行业管理。现在旅游已发展成为跨产业、跨领域、跨国界的大产业,而且发展势头正猛。各级政府要从产业管理的角度,从有利于旅游发展的高度,科学、合理地设定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机构、职能、编制,使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有权、有职、有人、有能力管理旅游这个大产业。其次是要建立科学的资源管理体系。改变现在资源多头管理,开发各行其是,标准政出多门的现象。应该设立一个总口子,凡是列入了旅游资源的开发,都要通过这个总口子把关。最后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各种旅游行业协会,把一些应该由市场管理、市场调节的职能从政府剥离出去,交给社会和市场,强化社会管理,行业自律,市场调节。

(二)、循规而行,合理有序推进各项工作。要遵循发展规律,根据当地的资源情况、综合条件,确定旅游的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和各项指标,切忌不合实际的高定位、高指标。要遵循自然规律,科学有序地开发利用旅游资源,要有“留有三分地,留给子孙耕”的理念,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要遵循工作规律,科学合理地确定各项工作的位置,不搞一头独大。既要搞旅游的宣传营销,提高知名度,更要重视产品建设,旅游环境建设,做到名符其实,甚至实超其名。让游客喜出望外,不让游客失其所望。要坚持依法兴旅,用法律保障和促进旅游发展。

(三)、融合发展,拓宽旅游发展空间。探索产业融合。现代经济的发展,使产业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旅游的触角已经深入到各个产业,各个产业也越来越向旅游靠拢。一产围绕旅游转型,二产围绕旅游升级,三产围绕旅游拓展已成为趋势。作为旅游行业本身,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加快产品融合。人民群众对旅游产品个性化的要求日益明显,单一的产品只能满足部分游客的需要。要提高旅游产品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必须多产品融合发展,可以一种产品为主,其它产品配套,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发展新的业态。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医疗康体旅游、文化研学旅游、老年关怀旅游,不断催生新的旅游业态。

(四)、强化引导,形成科学的旅游行为。大旅游、全旅游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即旅游的管理者、旅游的建设经营者、旅游的消费者或叫享受者也就是游客。前面两者是为后者服务的。游客的行为,游客的要求往往影响管理者和建设经营者,影响着旅游的发展。由此而知,游客的科学旅游行为是科学旅游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游客的科学旅游行为观,真正的、全面的科学旅游观就无法树立。因此,要高度重视对游客的引导工作,做到政府、社会、企业一起努力。政府要制订游客行为守则,并对违规违法行为有强制性措施。社会要形成共识,对不文明的旅游行为,对破坏公共设施、破坏旅游设施的行为群起而讨之。企业要加强宣传,做好沟通,引导好游客行为。游客要加强自律,理性消费,文明旅游,和旅游管理者、经营者形成良好关系,共促旅游发展,共享旅游发展成果。

总之, 科学旅游观是我国未来旅游发展的重要指引, 而科学旅游观的形成与践行则需要国家、 旅游行政管理机构、 相关部门、 旅游经营和服务主体以及所有旅游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候志强,郑向敏. 《科学旅游消费观念的培育模式研究》. 《旅游学刊》,2006年2月6日.

[2] 《以科学旅游观引领创新发展》. 《中国旅游报》,2014.08.25.

第12篇

无论是旅游学术界,还是政府的旅游行政主管机构,或是教育行政主管机构的人士,如果稍加注意便会发现,旅游学科多年以来始终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境地,而且近些年来,这种尴尬局面似乎越发明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自旅游学科萌发以来,始终没有自己独立的地位,而总是从属于或被划入某一门传统学科。例如,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早期的学科分类目录或图书馆文献目录中,旅游被划入经济学科,以“旅游经济”子学科命名。与此同时,旅游研究中的一些内容会被划入历史类或文化艺术类。1997年国务院学科目录调整后,旅游被纳入管理学科,列为工商管理之下的二级学科,以“旅游管理”命名,一直持续到现在。总而言之,始终未能自成一体。然而耐人寻味的是,被归入工商管理中的旅游管理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却与工商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其二,旅游研究在国外已有了将近一个半世纪的历史,在中国也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但尚未形成一套独立的理论学说和理论体系,而更多地是利用或借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论研究旅游问题。这种借用在很多情况下甚至成为一种套用,或像国内某些人的做法,沦为一种简单的“贴标签”工艺,例如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旅游文化学等。此外,一些较为成熟的学科都会有一些支柱性子学科,例如经济学中的“经济学原理”、“经济史”、“经济学说史”,法学中的“法理学”、“法制史”、“法律思想史”。又如历史学中的中国通史、世界通史、断代史、国别史以及政治、经济、文学、史学和法制等专题内容的历史。然而旅游学科却始终缺乏这类支柱性子学科,给人以“发育不全”的印象。其三,以学科为存在基础建立的本科院校旅游专业(此处暂且不谈以实业运作为基础建立的高职院校的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上越发面临困难,被用人单位指为“理论脱离实际”、“高不成低不就”、“不好用”等。围绕上述旅游学科的尴尬局面,人们不可避免地会提出一些质疑:旅游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现象,涉及的关系和问题如此复杂,能否可以有一个学科独立地担当起对之加以深入研究的功能?旅游现象中的问题涉及众多不同学科的理论,旅游学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体现这一学科内在规律性和特点的理论基础、基础理论、方法和方法论是什么?旅游学的根本研究对象是什么?既然旅游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用现有学科的理论几乎完全可以解决,为什么一定还要有独立的旅游学科?笔者首先十分愿意肯定这些质疑者的探索精神,科学研究就是从对有关问题的疑问开始的。但笔者同时以为,对上述质疑似乎不能简单地做出结论,说旅游学难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或者说旅游学就应当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质疑是科学研究的开始,却不是它的全部,我们需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以理性思维,从这些质疑提出的出发点切入,一步一步深入研究:我们需要追踪国内外旅游学术研究的轨迹,需要探讨旅游学科得以建立的基础,如果旅游学科的建立在逻辑上是可行的,那么,我们需要科学地构建它的理论框架,形成它自身的方法论。此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就是旅游学科建设者的科学素养。

一、旅游学术研究轨迹

一种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的出现,通常会引起学者们的兴趣,对之加以研究,通过研究发现问题,探讨规律,提出假说,形成理论以至创建学科。旅游现象也不例外。旅游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自19世纪中期在欧洲出现以来,也引起了各科学者的广泛兴趣,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范围、不同深度和广度研究旅游问题。既然科学研究是创建学科的开始,因此,我们似应首先追踪国内外旅游学术研究的轨迹,了解学者们的工作和成果。

1.国外旅游学术研究毫无疑问,国外旅游学术研究早于中国,因为作为真正意义上的旅游,本身就是舶来品。国外整个旅游研究进程大体上分为三个时期,即认知时期、确立时期和发展时期。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国内学者始终十分关注国外旅游研究动向,试图从国外研究中吸取有用的成分。例如,南开大学申葆嘉教授1996年在《旅游学刊》发表系列综述《国外旅游研究进展》。申葆嘉教授认为,国外旅游研究的重要问题包括旅游经济学研究、旅游社会学研究、旅游人类学研究、旅游的环境和生态学研究、发展中国家旅游研究以及旅游研究方法和方法论[1]。华东师范大学学者张立升以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95~2004年10年内的382篇文献作为样本,从研究热点、研究新视角和研究的薄弱环节三个方面综述了国外旅游研究动向[2]。文献资料表明,国外旅游学术研究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学者们从自身研究兴趣,从不同学科背景、不同角度进行旅游研究,并非出于一个统一的组织,为了特定的目的而进行,因此,其研究成果是一个自发形成过程。尽管从表面上看显得较为松散,但是如果用心去观察,依然能够对研究范围、研究热点、学术研究活动的规律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

2.国内旅游学术研究国内旅游学术研究如果用如火如荼来形容,丝毫没有夸张之嫌。应当说,国内的旅游学术研究几乎和旅游事业同时起步。经过30年的努力耕耘,用成果卓著来形容也不过分。2010年,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旅游研究论文集》,包括“30年研究评论”和“旅游科学年会论文”两个部分,共收录了154篇论文,计106万字,第一部分分为旅游综合研究、旅游产业经济、区域旅游发展与规划、其他旅游研究等四个栏目,第二部分内容主要涉及旅游教育、旅游产业、旅游经济与管理、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地方旅游实践等五个领域。论文作者所代表的学科包括旅游经济学、旅游地理学、旅游管理学、旅游人类学、旅游社会学、旅游市场学、旅游公共管理学和城市旅游等[3]。从国内旅游研究总的情况看,旅游产业研究、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旅游教育、旅游基础理论和旅游经济管理等方面的论文所占比例较大,反映出国内学者研究领域的集聚程度。相对而言,应用性研究较多而基础理论性研究较少。但是,近些年来出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趋势,这就是基础理论性研究的数量和研究质量都在提高。其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逐渐意识到,不能长期停留在就事论事的研究层次上,应用研究需要基础理论的指导,需要从理论研究中找到根据。此外,中国的旅游研究还有一个与国情相关的特点,这就是由于中国当下实施的是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因此,包括旅游研究内的各项旅游工作都是在政府的规划和管理机制下进行,遂使旅游研究中有相当部分是为政府的旅游发展政策服务的,而且政策导向和相关的激励措施十分明显,例如研究课题经费方面的支持、研究成果评奖以至研究人员的职称晋升等各个方面。毋庸讳言,会有一些功利主义现象存在和发展,会有一些研究工作及其成果事实上未必建立在科学理论和方法论基础上而成为政府旅游发展政策的注解。最典型的例证就是一些区域性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中,不顾实际情况,千方百计地论证旅游可以成为当地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3.旅游学术研究与旅游学科的建立在旅游学术研究中,特别是在国内的旅游学术研究中,都在探讨旅游学科的建立问题。其关键性内容有:旅游究竟能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框架结构如何?旅游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处于什么位置?关于这些问题,笔者首先注意到,国内外研究的关注点似乎有较大区别:国外学者更多地是出于自身研究兴趣,更多地关注其所研究问题本身,而国内学者则更多地关注旅游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这种现象可能与中国文化中更重视整体而非局部、更重视综合而非分析的倾向有关。已有多名学者在其论文或著作中提出了明确的观点。例如,石培华等在《旅游学科的自省与超越》一文中认为,“旅游学科在不断的反思中自我超越,逐渐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学科支撑的综合性旅游学科群,并逐渐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一个不断成长、潜力无限的新兴学科”。“针对独特的研究领域,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并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研究模式和方法体系”[4]。胡善风等在《关于加强旅游学一级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一文中认为,“设立旅游学一级学科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中具有战略意义的一件大事”,并且将建立旅游学一级学科的客观根据总结为政府对旅游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作用的重视、旅游学科和专业建设取得的成就、旅游学研究的深入和研究水平的提高以及学术交流的增强等[5]。曹诗图在《试论旅游学科的构建》一文中认为,“旅游学科这一综合性的社会人文科学应是独立的一级学科,不应该从属于管理学科或经济学科”。“在旅游学科体系构建上可以分为基础层次、应用层次和哲理层次等三个层次”,并且认为,“旅游学科要想成为一门真正的学科和独立的学科,必须在组织机构、概念体系、学科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规范等几个方面都达到学科所要求的标准”[6]。杜江、张凌云等在《解构与重构:旅游学学科发展的新思维》一文中认为,“改变现有的将旅游学科设置在工商管理项目下的不合理格局,构建一个面向未来的、前瞻性的、跨学科、多维度、多层面的旅游学研究体系框架已日趋成熟”[7]。上述学者的研究及其结论有几个共同点:第一,对旅游学科的前景充满信心,这种信心行将成为鼓励学者继续从事旅游研究的较强动力;第二,看到了旅游现象运行固有的自身特点,并将其认同为旅游学科从逻辑上得以成立的重要基础;第三,清醒地认识到旅游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完善尚有许多工作待学者们继续努力。笔者以为,从旅游学术研究的开始到旅游学科的建立是一个受其内在规律性制约的、水到渠成的,并且很可能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往日经济学、社会学、史学和法学等学科上百年的建立和发展历程已经很能说明问题。对一门学科发展的信心能够促进但不能代替其发展过程。我们需要以科学的态度,以理性思维构建旅游学科。这就需要我们科学地确认其建立基础和客观地评价其发展现状,学科的理论框架更多的是遵循科研规律的形成过程,而不是刻意设计策划的过程。在百家争鸣和大浪淘沙的过程中,有一些具有事实根据和科学根据的学说和学派逐渐得到公认从而被确立,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修正和发展。殊途同归是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不同国家的学者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研究条件下,会得出相同或十分类似的研究结论或研究成果,这是由于他们遵循了共同的旅游运行和旅游研究的客观规律。在学术研究上不能人为地、刻意地追求共识和统一,更不能借助行政手段将旅游理论统一到某一名或某几名学者的学说上,否则必然是树立学霸。方法论也是在研究过程中逐渐总结和提炼出来的,能够从本质上反映出该学科的自身规律。最后,学科建设者的科学素养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而这一科学素养的成就过程也只有在学术研究中才能实现。

二、旅游学科建立的三大基础

学术发展规律表明,一门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需要具备三大基础,这就是文献基础、理论基础和人才基础。在这一点上,旅游学科和其他许多学科在本质上没有明显区别,这是各学科的共性。但是,某一学科之所以能够区别于其他学科而独立存在,一定有其个性,而且这一个性经常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由此看来,我们需要紧紧围绕旅游学科的个性,讨论其文献基础、理论基础和人才基础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旅游学科的研究对象是旅游现象及其运行的形态、结构和规律,因此,旅游现象运行的个性从根本上决定着旅游学科及其存在基础的个性。

1.文献基础作为旅游学科建立基础的文献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大类是学术研究文献。这是最重要的一类,因为建立学科主要依靠学术和理论方面研究。学术研究文献有两个突出特点。首先是文献的积累和积淀从数量和质量上看都是一个自然而然的成长过程,这个过程是受旅游现象运行和发展进程及规律制约的,因此很难人为地扩张和拔高。举一个极端的例子:中国的旅游业是从1978年正式开始的。假设政府当年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要求科研机构研究理论问题,一年必须产生3000项研究成果。这种要求即使从形式上有可能做到,所谓研究成果的质量却是可想而知的。除了口号、空谈和脱离实际的“研究结论”之外,不会有任何有意义的东西。其次是文献之间有一个传承、继承和不断深化发展的关系。新的理论和研究成果总是在原有成果的基础之上,根据事实的发展变化提出,这里所称基础可以涉及数据、思路、假说、研究方法以至研究灵感各方面。新理论在原有理论基础上形成的过程,从哲学上看,经常是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过程。第二大类是旅游实业界的经营管理运作文献。这类文献之所以重要,主要是由于旅游学科并非是一个纯理论学科,它与旅游业务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而且,从事研究和建立学科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有效地促进旅游业务发展。实业界的文献涉及范围会很广,可包括统计数据、经营管理流程设计方案、业务运作情况记录、典型案例描述和分析等。这些业界的文献为旅游学术研究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提供素材,启发思路。第三大类是政府的相关法律政策文献。各国政府通常都会对通过法律和政策手段对旅游事业发展实施宏观调控。因此,这类文献对旅游事业本身和与此密切相关的旅游研究产生重要影响。尤其在中国这样实施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的国家,政策法律文献对旅游研究的重要影响更是不容忽视。

2.理论基础旅游学术研究和旅游学科的建立是以一定的科学理论为基础、科学学说为指导进行的。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现象,因此作为旅游研究和旅游学科建立的理论基础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多种学科的理论。至于旅游学科的理论基础具体会涉及多少学科,目前尚难以最后确定,随着旅游研究的不断深入总会有新的发现。但是笔者根据目前的研究成果认为,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其一是哲学基础。这不仅因为哲学是众多学科之母,不仅因为旅游研究需要哲学思维的总体指导,也由于在旅游研究和旅游学科建立的过程中的确有一系列属于哲学层面的问题,例如,旅游发展中各要素、各变量之间的逻辑和辩证关系、旅游发展规律。其二是社会学基础。鉴于旅游是一种综合性社会现象,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和规律的发现,需要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作为基础和指导。根据笔者的理解,社会学中的社会交换理论、冲突理论、符号互动理论等对旅游现象的分析和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三是经济学基础。在旅游运行中会出现大量经济现象,而旅游产业问题本身就是经济学问题。因此,相关经济学理论应作为旅游经济问题研究的重要基础。例如,市场供需理论、产业经济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其四是人类学理论,特别是文化人类学、旅游人类学理论。这主要是由于旅游运行中会出现不同文化类型和作为其核心的不同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之间的接触、碰撞、冲突和交融。人类学理论正是研究和解决这类问题的主要理论。其五是环境科学理论。这一理论的核心作用就是用以指导旅游发展中必然会出现的环境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最后是美学和艺术方面的理论。人们的旅游需求属于一种高层次的文化需求。随着人们旅游经验的不断积累,旅游质量的不断提高,必然会有一系列审美问题和艺术问题被提到日程,除了引起旅游学者新的兴趣之外,也会引起旅游学者的研究和探讨。笔者之所以将上述几个学科的理论作为旅游学研究和旅游学科建立的理论基础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根据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旅游的研究和认识水平推测,上述问题是旅游运行所涉及的几个关键性、实质性问题;二是从国内外旅游学术研究的现状看,也主要是从这几个方面对旅游现象展开研究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笔者以为有两种情况值得特别注意。其一,关于哪些学科是作为或应当作为旅游研究的理论基础问题,这里有一个不断深入的认识过程。例如,申葆嘉教授最初在旅游研究中主要以逻辑实证主义作为其理论基础,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他发现,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社会逐渐进入所谓后现代主义时期,一些社会现象,尤其是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单纯用逻辑实证主义很难得到有效的解释。因此,他注意研究和吸收西方社会在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成果,例如结构功能主义、新实用主义、现象学、符号互动等方面的理论学说,用于其旅游学术研究,后来发现许多问题从这些成果中找到了理论依据和较为满意的答案[8]。其二,在旅游学科自身的理论建立之前,学者们主要是从其他有关或可能有关的学科出发,利用这些学科的理论研究旅游问题并作为旅游研究的理论基础,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些作为旅游学研究和旅游学科建立的各学科理论之间会围绕着旅游现象的规律发生整合,形成能够更为有效地分析、解释和说明问题的新理论。走完从借用到直接应用的过程,类似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等理论在生物研究中的形成过程。

3.人才基础

以理性思维从事旅游研究和建立旅游学科还必须有坚实的人才基础,对人才基础有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数量就没有质量。旅游学术研究和旅游学科的建立需要有一支稳定的队伍。这不仅指从形式上有足够的人员,更重要的是这些人能够坚持不懈地从事旅游研究和学科建设工作。这些人应当有合理的分工,例如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分工、专职研究人员和兼职研究人员之间的合作。人才质量问题当然更是实质性问题。旅游研究的多学科性、综合性、复杂性,对研究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高尚的学术道德和为学术研究工作热诚奉献的职业精神。其中,学术道德是一个合格的学术研究工作者必须始终坚持的第一要务。第二是科学素养。旅游学术研究工作的性质和特点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必须受过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系统训练,具有坚实的社会科学理论基础和与此密切相关的研究方法论基础。能够始终如一地做到从事实本身出发研究问题和思考问题,尽量坚持价值中立,较少受个人主观臆断或个人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坚持逻辑思维。第三是文化素养。此包括旅游科学研究工作者的个人文明素养和对旅游研究所涉及的文学、艺术等相关学科的兴趣、知识和能力。最后是悟性潜质。悟性潜质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知识面和理论功底的基础上,并经常与之呈正相关关系。此外,还包括对旅游中异文化事物和因素的好奇心、兴趣和分析理解能力,而这一能力对旅游研究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三、旅游学科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论

旅游学科要成为真正科学意义上的一门学科,不仅要有体现自身特点的理论,而且这些理论之间不应是各自独立,相互无关的学说单体,必须构成从某些共同规律和原则出发,相互之间有着内在逻辑关系的理论框架。目前,国内已有部分学者在尝试研究和提出旅游学科的理论框架。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但是笔者以为,旅游学科毕竟尚未正式形成,毕竟是一个发展中的新学科,因此,不宜过早地做出结论。较为妥当的做法是学者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一些观点和假说,经过一个百家争鸣,大浪淘沙的过程,最终使符合科学规律的结论自然形成并被公认和接受。根据笔者的理解,旅游学科的理论框架可以分为基础理论、专业理论和应用理论三个层次。

1.基础理论基础理论是旅游学科的核心性、根本性理论,其研究对象是整个旅游现象运行的结构、形态和基本规律,其适用范围为整个旅游学科。旅游学基础理论为本学科中各个分支性专业理论提供依据、原则和指导思想。首先是旅游学基本原理。需要说明的是,旅游学基本原理并不简单地等同于目前在各旅游院校使用的教科书《旅游概论》,后者从总体上看只是对旅游或旅游业的一般性介绍,并未在学科意义上成为系统理论。迄今为止,国内严格的学科意义上的旅游学基础理论有三部著作:其一是谢彦君教授1999年所著《基础旅游学》,其二是申葆嘉教授1999年所著《旅游学原理》,其三是申葆嘉教授2010年的新作《旅游学原理》。两位学者在理论体系、方法论等方面有较为明显的不同,而申葆嘉教授1999年和2010年的两部《旅游学原理》尽管同属于旅游学基础理论范围内的著作,但2010年的新作与1999年的作品相比,有了很大的进展。它是作者十余年来对旅游现象及其运行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成果。正如该书的副标题所称,是旅游现象运行及其规律的系统理论陈述。第二是旅游发展史。旅游发展史之所以列入旅游学基础理论范围,在于它并不是旅游发展过程的简单描述,而是运用经济史、社会发展史、历史唯物主义等方法论对旅游现象产生和发展演变过程进行纵向研究,并且从这一研究过程中探索旅游发展规律,预测旅游发展趋势,从而对各国和全球的旅游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提供指导性理论。第三是旅游学说史。旅游学说史的作用在于对学者和学术界关于旅游问题的各种理论学说进行梳理。从这一梳理过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学术界是如何对旅游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各种学说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的,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特别是如何有效地指导了当时的旅游发展实践;各种学说又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了修正、完善,或者是在什么背景下失去作用而被摈弃。在旅游学说史的研究中可以发现旅游学术活动自身的规律,指导学者科学地从事旅游学术研究和旅游学科的建立。

2.专业理论

专业理论是在旅游学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关于旅游现象及其运行的各个分支性专业领域的理论学说。笔者根据旅游现象运行的实际状况认为,旅游的专业理论包括旅游经济学理论、旅游宏观管理理论、旅游法学理论、旅游社会学理论、旅游人类学理论、旅游环境与生态学理论、旅游文化艺术理论等。旅游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旅游运行中出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例如旅游的需求与供给、旅游产业和产业链的形成和演变、国际旅游中的外汇收支平衡。需要说明的是,旅游经济学并不是旅游和经济学的简单叠加,由于旅游现象本身所具有的文化性、无形性等特质和规律,使旅游运行中经济问题与有形物质产品中的经济问题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区别。虽然学者们最初是运用一般经济学原理研究旅游中的经济问题,但最终形成的科学的旅游经济学将是旅游理论和经济学理论的“化合物”而非“混合物”。旅游宏观管理理论的主要作用在于为国家和政府相关主管机构对旅游活动、旅游业以至整个旅游事业实行宏观调控提供理论依据。目前,无论在发达国家抑或发展中国家,政府都在越发重视对旅游实行宏观调控。这种调控的目的固然是出于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但也必须是建立在科学和理性的基础上,这就需要理论的指导,否则很有可能违背旅游发展的客观规律,使该国旅游发展遭遇挫折和损失。旅游法学理论主要用于指导旅游现象运行和旅游事业发展中必然存在的法律关系和法律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之所以认为必然存在是由旅游现象性质决定的。其思路如下:旅游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因此,旅游的有效运行必然要求法制,需要通过立法手段规定旅游活动和旅游业各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与旅游经济学类似,旅游法学也不是旅游和法学的简单叠加。同样由于旅游的文化性质,使旅游法上的权利义务责任与普通的民事法律关系或经济法律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别,遂使旅游法学成为专业色彩较浓的法学。旅游社会学理论重点用于研究和解决受旅游现象和旅游发展影响已经出现和行将出现的社会结构、人口、劳动力、家庭等方面的变迁问题。较为典型的例证是:一些原先的农业地区建设为旅游区,原先的农民离开土地甚至离开家园,与此同时,外来的大量旅游者和旅游开发商涌入,人口和劳动力的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并由此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这些都是旅游社会学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旅游人类学是旅游学基础理论和文化人类学理论有机结合的产物,其研究对象是旅游运行中不同文化类型以及作为文化问题核心和灵魂的不同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之间的接触、碰撞、冲突和融合。在旅游过程中,主人和客人往往出自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来自不同地区的客人所属的文化背景又不相同。如何有效地协调相互之间的关系,使旅游顺利发展,并在旅游发展中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吸收和交融,促进各自的和相互的文化发展与进步。此外,还有旅游接待地的文化商品化问题、道德规范变迁问题等都是必须认真解决的课题,旅游人类学在此类问题的解决中能够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旅游环境生态学理论侧重研究和解决环境和生态与旅游发展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问题。目前,此类问题在一些旅游接待地,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旅游接待地已十分明显,旅游污染甚至不亚于工业污染,从而构成对当地居民正常生活和生存的威胁,已经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密切关注。发展旅游环境生态学理论,有效地指导各国和整个国际社会解决旅游环境问题也是当务之急。最后,旅游文化艺术理论是随着旅游现象的出现和发展,从一般文化艺术理论中衍生出的新的分支,其内容涉及文学、美术、音乐、舞蹈等各方面。旅游文化艺术理论对于丰富文化艺术理论的内容,促进新的艺术形态和形式的产生,指导作品的科学创作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