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态城市建设

生态城市建设

时间:2023-01-20 00:49:4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态城市建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态城市建设

第1篇

西方有位诗人曾说过:“上帝创造了村庄,而人类建造了城市。”城市既然是由人创造的,那什么是城市呢?城市的内涵十分丰富。古时,城市是“城”与“市”的组合词,“城”指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墙,《管子·度地》说“内为之城,内为之阔”。“市”古时指集中做买卖交易的地方。现今,不同的学科对城市概念的界定也各不相同。而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城市是人类客观活动的结果,是人类各种活动的痕迹,且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类意志和文化理想的人工环境。城市是一种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求,而创造出来的人居环境。它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不断追求人文环境,尝试塑造集聚人类理想的空间和氛围。人文主义技术哲学的开山鼻祖-芒福德从城市发展的历史过程来认识城市,他认为城市是大地的产物,是时间的产物。生态城市的概念第一次被提出的时间可以一直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前苏联学者扬斯基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适合人类居住,且人与自然能和谐相处的最理想的城市模式。在这种模式中,物质、能量、信息被充分高效利用,技术与自然、人与自然能充分融合,人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使得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社会生产力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与此同时,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发展处于一种良性循环的模式。我国著名学者董宪军教授在总结人们对“生态城市”理解的基础上,将其归纳为3种类型,分别是:(1)环境说。这种观点只是简单地将生态城市理解为自然环境优美、城市绿化建设较好的都市花园城市。该观点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占据了主导地位。目前我国仍有一些部门比较推崇这一观点,如城市管理部门;(2)理想说。这种观点认为生态城市只是人们的一种理想,是不可能被实现的,因此不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该观点将“生态城市”的概念过于绝对化和理想化。(3)系统说。这种观点从城市生态系统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生态城市是只要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等各个方面能良性运行的城市。系统说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可接受。众多理论中,马世骏等学者提出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是对系统说最简练和直接的表达。根据这一理论,生态城市应该是社会、经济和自然共同和谐发展的城市。

二、生态城市建设

(一)过去城市建设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现代的城市总是和稠密的人口、高度集中的工业和错综复杂的交通设施分不开的。人们创造了现代化城市,也给自己的城市生活环境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后果。我国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展,工业污染、空气污染以及噪声污染,使城市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总结我国过去几十年的城市发展模式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粗放型经济模式的长期存在。马克思认为,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由劳动生存率所决定的。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而生产技术的进步又使得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较低,为了实现高产值的目标,需要采取主要依靠增加劳动力、物力、资金等多种生产要素的投入的方式,这是粗放型经济模式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这种粗放型经济模式在促进工业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城市的生活环境受到破坏。人们长期生活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身体健康也会遭受损害。政策措施体系不完善。近年来,随着“生态化”、“生态文明”、“生态城市”等概念的提出,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追赶建设生态城市的潮流。我国生态城市的发展和建设起步较晚,生态观念滞后,法规政策体系不健全。分析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我们可以发现要想实现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必须依赖于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并要有很强的生态理念。而我国目前制定的政策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和保障,大多数企业只做“表面文章”,惩罚力度不够,导致相关企业“毫不顾忌、为所欲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下,过度注重重工业(煤炭业、钢铁业)的发展,而忽视其他产业的发展。即便是在改革开放以来,重工业仍旧占据我国工业发展的大比重。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城市人口迅速增加,而原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根本无法满足需求。城市人口过度集中,交通拥挤,建筑稠密,缺乏空地、阳光、绿地,居住环境恶劣,医疗通讯等公共服务设施无法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需求,因此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既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的提高,又对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而建设生态城市是人们生活得更好的必然选择和最佳选择。从城市的发展脉络来看,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相继到来,评价城市的标准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相比较原来只注重工业、技术和现代建筑,新的标准更关注文化、绿野、自然和人类之间的和谐度。这样的改变也展示了城市发展的生态化趋向。生态城市建设符合生态观的要求。马克思说:“对人类来说,孤立的、被固定的、与人类分离的自然界是不存在的。”建设生态城市是从客观上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生态城市建设有利于促进经济转型。传统经济是资源型经济,是一种消耗资源过多、环境污染严重且经济效益低下的经济体制。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要形成一种新型工业化模式,具有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物力等资源都能被充分发挥等特点。而建设生态城市正是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走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生态城市建设有利于和谐社会的生成。我国目前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时期,城市化建设是推动我国经济结构改革的重要举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建设生态城市有利于节约资源,改善生活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生成。生态观相关理论的生态经济理论是由经济、社会、生态等发展理论构成的。建设生态城市是生态观在21世纪的完美阐释和实践,是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和谐社会生成的重要保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探索

城市的生态系统是生态城市的建设核心。这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多目标的动态复合系统,且内部规模庞大、关系错综复杂。它也可以划分为自然、经济和社会三个子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自然系统是前提,经济系统是基础,社会系统是目标,这三个子系统相互影响,并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职责,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缺一不可。

(一)以人为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危机的日益严重,生态哲学作为一种新的哲学范式应运而生。生态哲学强调用整体论和生态学的观点观察自然、人类,解释现实世界,理解并解决实际问题。人类应在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和认识中,正确把握生态规律与城市发展的结合。因此,要大力弘扬“天人合一”的思想,建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以人为本,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发展,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积极开展。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马克思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这三者改造要统一的角度上论述生产力,他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力量和自然力量的结合,并非只是单一的某种力量,并且只有使这种结合达到最和谐的状态,才能使生产力得到长久的发展。在过去的经济模式下,我们片面注重提高经济效益,却忽视维护生态效益,使得生态环境恶化,资源严重浪费。新时期下,我们必须结合生态观和中国国情,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生成。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发展循环型经济,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加快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四、结语

第2篇

一、突出特色,抓住“灵魂”,高起点确立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

之所以提出打造“草原水城”建设目标,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认识。

一是外地的发展经验启示我们,水是城市建设的活力之源,建设现代化宜居城市,必须做好水的文章。我市清水河治理总投资10亿多元,三期工程已经完成,张家口因“水”而“靓”;迁安投资12.5亿元综合开发流经县城的滦河水,铁岭投资4亿多元引入柴河水在县城开发人工如意湖,两座城市因“水”而“兴”。三座城市的经验启示我们:水是城市建设的活力之源;建设宜居城市,有水必须下大力开发,没水必须下大力引水;只有加速开发和充分利用水资源,城市面貌才能根本改观,居住环境才能显著改善,城市品位才能明显提升。

二是独特的资源禀赋提醒我们,水是城市开发的最大潜力,建设特色化宜居城市,必须做大水的文章。*拥有水库5座,大小湖泊12处,水面6.1万亩,位居全市第二;全县林地面积220万亩,草地202万亩,林草覆盖率67.8%。这种水草林相间且面积之大的自然禀赋在全市乃至全省范围是少有的,特别是闪电湖、库伦淖毗邻县城和青年湖横贯县城南北,这是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具备了打造“草原水城”的良好基础。

三是形势的发展要求促使我们,水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命脉,建设品牌化宜居城市,必须做足水的文章。城镇化建设是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平台。各地都在加大工作力度,争相建设有品位、有特色、有影响、有知名度的现代化城市。作为后发地区,需要认清形势,正视差距,负重加压,以快补晚,以更新的理念、更高的站位、更大的魄力,把城市建设往大里谋、往远里谋、往深里谋,强化责任意识和品牌观念,做足“水”的文章,真正把青年湖的潜力挖掘出来,把青年湖的希望拱托出来,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

二、明确思路,统一思想,高站位认识“草原水城”的战略意义

打造“草原水城”必定会成为*城建发展史上的一座新的里程碑,对加快*经济发展、提升城镇建设水平、提升城市形象和改善民生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1、打造“草原水城”是加快发展的新平台。城市是产业集聚的平台,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支撑。一方面,随着草原水城建设的有序推进,必将集聚更多的城建项目和相关产业,集聚更多的人口到城镇创业,有效拉动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草原水城”这一独特而新颖的城市建设定位,使得湖光山色、绿水草原的优势更加突出,“秀水”与新城相互辉映的胜景更加迷人,必将为旅游添加新内容,使名气提到新高度,把接待提至新水平,加快实现“生态旅游强县”奋斗目标,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2、打造“草原水城”是城镇建设的主攻点。只有把“草原水城”作为城镇建设的主攻点。才能让“水”的元素更好地体现在全县城建工作的总体思路中,通过沿河修路、傍路建房、以房兴商,为县城建设显魅力,为城建工作增亮点,实现城市价值与品位的双提升。也只有主攻“草原水城”,才能把地形地貌、水系水域、草原草场、楼堂馆所放在城建工作的全局中去谋划,合力去攻坚,*县城才能因水而“大”、因水而“活”、因水而“特”。

3、打造“草原水城”是提升形象的突破口。打造“草原水城”,可以更加科学巧妙地把*独特优越的自然禀赋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以草原、湖水、森林、建筑为内容,以自然、休闲、生态为主题,达到山水、树木、花草、建筑相互衬托、整体协调、局部精细的总体格局,展现“翠意缀城市、绿水城间流”的崭新城市面貌,使其真正成为*对外开放的“金名片”,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改善招商引资环境,必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4、打造“草原水城”是改善民生的落脚点。城镇建设事关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打造“草原水城”的落脚点就是为了改善民生。建设一个环境优美、宜居宜业宜娱的精品县城,已经成为全县广大群众的迫切愿望和共同心声。“城在水间建、人在绿中居”的“草原水城”新定位必将有效改善人居环境,凸显“以人为本”理念。同时,在建设过程中,通过住房、用水、卫生、休闲、娱乐等条件的改善,可以大幅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三、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加速推进“草原水城”建设步伐

实施“草原水城”战略,涉及拆迁改造、道路畅通、产业发展、生态恢复、素质提升等方方面面,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一要注重规划,加大谋划力度。推进城市建设,必须高标准、高水平地搞好规划设计。“草原水城”规划编制注重体现前瞻性和独创性,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在更广泛的空间范围内和更长的时间跨度上进行规划,不管是总规、控规、详规,还是建筑设计,宁可花大价钱,也要请“高”人、请“大”家,做到放开市场、好中选优,只认资质、不认地域。特别是统筹生态、环境和城市关系,统筹道路、水系和城市的关系,突出“草原”和“水”两个标志性元素,对城市的主基调、标志性地段、重要建筑等每个层面、每个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力求使每个建筑都成精品,每个区域都是景观,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张图纸干到底,全力打造具有*特色的高品位城市。

二要拓展空间,加大拆迁力度。没有大破,就没有大立;没有大拆,就没有大建。建设“草原水城”,必须以超常规的魄力和决心,坚决克服怕添乱、怕告状、怕上访、怕出问题等“怕”字当头思想,下功夫摸清底数,掌握第一手材料,科学制定拆迁方案,强化各项拆迁措施,下大力做好群众工作,拆出气势,拆出规模,确保拆迁任务顺利完成,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拆迁带来的新变化。同时,高度重视和解决拆迁过程中的民生问题,一方面,要组织召开听证会,认真吸收拆迁户的意见建议,避免节外生枝,造成经济损失和工作被动;另一方面,对于生活确有困难的群众,要通过实施新民居建设工程,列入城镇或农村低保范围等途径,给予妥善安置,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确保各个环节不出问题。

三要打造亮点,加大建设力度。按照谋划一批重点项目,推出一批亮点工程,整合力量进行集中攻坚的原则,对所有建设工程全部排出进度、倒排工期,打造亮点,确保按时优质完成。今年重点扎实推进青年湖周边的建设工程,确保9月底前青年湖大桥竣工剪彩,向国庆60周年献礼。其它城建工程都要加速推进,能快则快、能超则超,绝不能打持久战。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决不允许出现“半拉子”工程和“豆腐渣”工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大型专业商场、便民超市、星级宾馆、精品小区建设,完善县城功能,提升县城形象。

四要破解难题,加大投入力度。打造“草原水城”,解决投入问题,必须更新观念,创新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走“以政府投资为引导、适当负债为调节、市场化运作为主体”的多元投融资路子,实现“以城兴城、以城聚财”。成立政府投融资公司和资产经营公司,灵活运用抵押、拍卖、置换等方式,把政府所属全部固定资产推向市场,大做经营城市文章,把死钱变成活钱。出台优惠政策融资,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把政策放到最宽,把服务做到最优,吸引外地客商、民资和社会闲散资金参与工程建设。加大土地收购储备力度,实现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高度垄断,重点加大水、电、路、讯等配套建设,特别要加大青年湖周边等“草原水城”规划范围内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把“毛地”变成“净地”,把“生地”炒成“熟地”,实现土地升值,以地生财。要加大项目争取和整合力度,灵活运用上级投资,筹集更多的资金参与“草原水城”建设。

五要提高层次,加大管理力度。城市是建起来的,更是管出来的。要以“三制”建设为重点,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理顺体制,按照“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口”的原则,整合优化现有管理资源,加快城市建设与管理职能的分离,加强工程监管,对于在建设过程中不按设计施工,私自降低工程标准、偷工减料,侵害群众利益甚至造成不安全隐患的,将坚决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失职渎职行为。建立机制,强化城建、交通、公安、工商等部门职能,加大对卫生秩序、交通秩序、市场秩序和治安秩序的整治力度,建立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健全法制,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规章,依法办事,强化监管,真正做到城市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把城市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

六要讲求文明,加大创建力度。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是优化发展环境、打造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必须明确创建标准,抓住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突破。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教育,规范行为,扎实开展文明市民、文明示范、文明窗口等群众性创建活动,切实破除“城市环境、农村习惯”,为推进城市文明搭建良好平台;要坚持体现特色、注重品位,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城市功能,注重文化内涵,彰显城市魅力,同时搞好城区的美化、硬化、亮化、绿化、净化,重点抓好镇容村貌改善和乡风文明建设,形成崇尚科学、诚信守法、勤劳致富、勤俭持家的文明和谐新风尚。

四、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为打造“草原水城”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广泛宣传。对外,要充分发挥电视、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的作用,把县委、县政府打造“草原水城”的战略目标宣传出去;对内,要通过各种途径把“草原水城”的战略目标宣传下去,统一全县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思想,使其更好地为建设“草原水城”服务,提升*的知名度。结合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草原水城’怎么建?我们怎么干?”思想大讨论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切实为建设“草原水城”奠定浓厚的舆论氛围和坚实的思想基础。

第3篇

关键词:张掖市;生态城市;路径

引言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特别是河西走廊的生态地位对全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包括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但其生态环境又十分脆弱,水土流失、荒漠化等问题严重。因此河西走廊的开发与建设,要把生态环境建设摆到突出位置。特别是伴随着西北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资源、环境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把生态城市的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才能缓解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态势,实现城市生态、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

一、张掖市生态城市建设现状

张掖市地处我国甘肃西部、河西走廊地带,是古代丝绸之路东西文化交流、对外开放的重镇,位于西北干旱区,属于内流河流域。由于黑河的存在,张掖自古以来就发展了农田水利,农业生产较为发达。

(一)张掖市城市发展现状

1.经济发展概况

2014年张掖实现GDP为353.43亿元,而同期甘肃省实现生产总值6835.27亿元①,张掖市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生产总值的5.2%。其产业结构得到继续调整,农业经济稳步增长;工业经济减速调整,节能降耗工作取得进展;旅游产业增长强劲,旅游综合收入占GDP比重为16.7%,成为了张掖市的支柱产业;第三产业结构比重超过第二产业,社会就业、招商引资、财政收入都实现了进步与增长,经济结构初步呈现出“倒三角”的黄金发展格局。

2.城市发展概况

近几年以来,张掖市城市得到了长足发展。根据自身所处的地域环境,立足区域发展,重点抓住生态建设、现代农业和通道经济三个方面,201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121.3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6.93万人,城市化率达到了38.68%。城区绿化率超过40%,人均绿地面积超过14平方米,超过宜居城市的标准[1]。

具体来讲,张掖市从生态建设的角度出发,加快当地的生态修复,健全黑河流域水环境治理与保护机制,大力实施水源涵养林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增强了张掖市的水土保持能力和森林防风固沙能力。其次,张掖市根据自身农业发展特点,以生态农业为方向,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同时着力推进城乡一体化,缩短城乡差距,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逐步推进生态经济。第三,张掖市以生态城市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适合当地的兼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发展模式,有效提高了金张掖的城市形象和城市竞争力,彰显了城市文化特色与品位,吸引与聚集了大量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把生态文化逐渐转变为产业优势、投资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第四,张掖利用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发展河西走廊城市中心的定位,以管道经济为突破口,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与东西城市进行有效交流和恰接,打造河西走廊文化品牌,这对于吸引资金与技术的注入、有效实现农业产业化、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十分有利

(二)张掖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

张掖不仅拥有着厚重的历史,还拥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历史曾经的繁荣与张掖地处河西河西走廊,深受黑河流域的润泽不无关系,独特的水文化与历史更加激励着“金张掖”迈向新的复兴。张掖在河西走廊拥有先天的区位生态优势,再加上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入与张掖市人民和政府对自身发展的要求,建设生态城市、发展生态经济,繁荣生态张掖具备了自然客观条件和自身发展的主观愿望。

张掖市所处的黑河流域是国家重点治理和保护的流域。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具有巨大的生态作用。国务院提出了以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为根本,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流域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尽快遏制生态恶化趋势。为保障规划报告的实施与落实,国家水利部2002年批复了张掖市作为全国首个节水型社会的试点,以期探索干旱区水资源利用、开发协调经济发展的模式。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生态环境建设提上日程,张掖市根据自身发展现状制订了《张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规划(2000-2020)》,提出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本出发点,紧抓黑河流域和祁连山地带的生态保护。同时张掖市又根据城市发展现状制定了《张掖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0)》,循序渐进的将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发展放在当前及今后经济发展的优先位置,做好城市区域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建设相同步,逐步建成高度优化的城市生态安全新格局②。

西部大开发十年以来,西部生态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逐步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2011年国务院下发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其中张掖大部分属于限制开发区域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和禁止开发区域的国家地质公园与自然保护区。2012年国家发改委下发了《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针对生态环境建设又提出了健全生态补偿机制等五方面的措施,这就进一步对张掖市所处的河西走廊的生态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

近几年,张掖市根据前期政策、规划制定实施情况,继续对城市发展、经济建设、生态保护建立了更加切实可行与最新的发展规划与相关政策,提出了构建生态安全六大屏障项目,张掖市切实实践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价值关键的取向与理念的逐步形成。

二、 张掖市生态城市建设的困境

张掖市虽然在生态城市建设取得了进步,但是张掖市城市发展仍然面临着新的压力和困境。

(一)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较弱

张掖市经济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2014年张掖市的三次产业结构为25.2:33.7:41.1,第一产业比重比全省高1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比全省低2.9个百分点。按照配第―克拉克定律和产业结构发展的一般规律,张掖市的产业结构特别是第一、三产业结构集约化能力不足,在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不能有效支撑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也难以实现人流、物流和资金流的聚集,因此城市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难以促进生态城市建设实施。

(二)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均衡

2013年张掖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8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489元,城镇居民收入是农村的将近两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5583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8227元,这个比例也几乎是两倍。可以看出张掖市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差距很大。再加上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机构和社会保障的不健全,城乡差距只能越拉越大。中心城市发展如果不能有效带动周边城镇的经济要素流动,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拉大,城市化水平不能有效提高,中心区域的扩散效应不能有效发挥,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就会出现失衡。

(三)生态软环境不完善、生态保护意识淡薄

城市生态化发展限制因素多。生态保护与管理的相关机制尚未得到完善,生态工作的监督、激励、生态补偿机制以及绿色GDP考核等软环境的不成熟,生态城市建设与规划就难以为继。人们生态意识还没有提高一个较高的水平,公众参与意识淡薄,城市居民还无法从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体会到生态化所带来的利益与必要,生态城市建设就收到了制约、建设步伐也变得缓慢。

(四)生产、生活用水与生态用水矛盾激化

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考虑保持固有水资源及合理分配利用。张掖市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及城市的扩张扩大了对生产、生活用水的需求,而生态城市建设又必须有效保障城市周边湿地、保护区的水资源需求,防止区域水位下降和水质恶化。

这两方面的矛盾日益成为今后生态城市发展和城市经济发展的关键,水资源问题是张掖市建设生态城市最大的困境。

三、张掖市生态城市建设路径选择

张掖市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既应该从生态城市建设的一般理论出发,借鉴国内外其他生态城市建设的经验,因地制宜,利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契机,根据自身所处干旱区的地域特征、自然环境、资源禀赋和城市、经济发展现状,借鉴科技导向型、项目实施型等发展方式,提出适合张掖市生态城市建设独特的发展路径。

(一)发展节水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

水资源匮乏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一直是位于干旱区的张掖市发展所必须考虑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张掖市农业占比比较大,但是农业产业附加值低,农业又是大量消耗水资源的产业,所以张掖市要不遗余力的继续贯彻实行节水型城市的政策,发展节水型农业,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将虚拟水战略引入水资源管理体制当中,合理配置农业用水,提高农业产业附加值,逐步优化农业发展结构,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同时,要逐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大力发展生态型畜牧业,逐渐降低农业所占GDP比重和农业从业人口,这不仅提高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解决了张掖市生态城市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进一步促进生态城市复合性发展。

(二)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生态化

生态城市建设应遵循循环经济的相关理念与思想,把能源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清洁能源的发展运用到发展生态经济中去,促进产业生态化发展,逐渐促使相关产业链延伸与完善,积极发展生态型工业园区,提高工业用水效率,这是张掖市生态城市发展的关键。

张掖市应利用建设生态工业园发展空间,积极引入高科技、高资源转换率、高附加值的绿色产业与高科技产业,促进新能源开发与利用,推进生态型工业内涵式增长。具体来讲,要加快张掖所处的河西走廊风能、太阳能利用,并结合当地的优势与特色产业,建设一条低成本高收益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全面完善产业生态化和产业升级[2]。

(三)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城乡一体化

张掖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同时在“一带一路”政策导引下,张掖市建设生态城市应当合理利用当地的自然人文与地域特色,有效发挥生态旅游高附加值、绿色环保的特色,注重把城乡生态环境连城一片,逐步实现城乡发展的生态化转变,这样既发展了生态旅游,有效合理利用了当地的旅游资源,还能逐渐突破城乡二元结构与城乡巨大差距的失衡,促进城乡生态、经济双向一体化。

(四)加快软环境建设、提高城市竞争力

加快软环境建设,首先要培养与激发城市居民的生态价值观念、生态意识与参与意识,使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主体―人把自己放在生态城市公民的思想观念中来,这样才能体现生态城市和谐性;另一方面,要完善生态城市制度、法规环境,创建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招商引资环境,健全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继续做好良好的监督、评估机制;最后,要提升生态城市管理水平,做好生态城市文化品牌,提高城市创新能力与综合竞争力[3]。只有这样,张掖市生态城市建设才能实现持续性发展。(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注解:

① 数据来源:2014年张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② 资料来源:张掖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0).

参考文献:

[1] 张鹤,张学明.生态立市 科学发展 谋求战略转型―全省新建项目观摩活动启示之张掖篇[N].甘肃日报,2012.8.28(04)

第4篇

一、生态城市的内涵及发展现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实现了高速的跨越式发展,但发展是以资源的大量消耗、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为代价,粗放型发展方式的弊端显而易见。随着社会的发展,集约式的发展方式逐渐成为主流,社会各界越来越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包括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城市的发展规划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七十年代由国际教科文组织提出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推进,生态城市的概念逐渐得到完善。虽然生态城市建设逐渐推进,但是世界上仍没有真正意义的生态城市,而且生态城市也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概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生态城市的概念是这样表述的,生态城市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社会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四者保持高度和谐,城市环境及人居环境清洁、优美、舒适、安全,失业率低、社会保障体系完善,高新技术占主导地位,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最大限度的发挥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所谓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是通过人为构造的经济、社会、生态持续发展的系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的推进,城市中的人口迅速增长,水资源日益短缺,交通日益紧张等问题的出现,使人们认识到建设生态型城市的重要性。根据调查了解到国外从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生态城市模式的探索,他们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完善管理和政策等保障体系,通过模式的探索取得显著地成效,其中德国的埃尔兰根市被确定为最接近生态城市的城市。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起步较晚,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生态城市的研究和探索,为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制订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还完善了相关的保障性政策。

例如哈尔滨的生态城市建设,哈尔滨利用自身的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努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加强对水资源、交通设施、城市绿化的管理,拓宽和延伸清洁能源的使用范围。通过低污染、高收益的方式来进行生态城市建设。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

生态城市的建设可能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如果将生态城市建设具体到某一个城市,那么必须提供相应的具体指标来进行衡量,建立的指标体系可以让基本的居民了解当前城市的环境发展状况,同时可以监测当前的环境发展势态,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为生态城市的建设决策提供相应的依据。

生态城市建设的指标体系的选择必须谨慎,要经过专业的论证才能进行推广,指标体系的选择必须进行严格的筛选,其中筛选可以以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技术等方法进行严格的论证,通过这些方法的使用可以保证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经过论证选出合理的指标体系,经过最后的审查检验过程方可推广使用。

生态城市建设指标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根据现有的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的发展理论,将指标尽量定量化;其次,参考发达国家生态城市建设的指标值;再次,根据已有的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来规定特定城市的指标值;最后,参考国内城市的现状值作趋势延展。根据以上的几项原则建立起符合自身城市发展的指标体系,做到从本城市的实际出发,立足实践,使生态城市按照指标获得良性发展。

但是,指标体系一经建立并不意味着永远不变,必须辩证的认识指标体系的运用,从实际出发,切不可夸大其发挥的作用,世界是发展的,生态城市也是不断改进的,因此指标体系的建立并不意味着永远不变,必须结合生态城市发展的实际,做到与时俱进,不然生态城市的指标也会偏离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较为常见的生态指标体系分类主要是在分析城市经济、社会以及自然的基础上做出的,主要分为自然生态指标、经济生态指标和社会生态指标;再者就是根据生态城市建设的协调度、结构和功能来建立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这是两套不同的生态城市指标建设体系有一定的相通之处,都是将城市指标体系分为不同的层次,主要有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其中二级和三级指标涉及比较详细准确的定量数据,因此,定量指标的建立会有一定的缺陷,随着统计资料的不断完善,二、三级指标会得到不断地补充和完善。

图1 生态城市评价一、儿级指标体系

从图一中我们了解到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二级指标体系,其中一、二级的指标较为宽泛,将二级指标再次按照经济、社会、自然的顺序依次进行分解,其中在经济系统中的经济水平所包括的三级指标有:城市的人均GDP等;经济结构的三级指标有:三大产业所占城市产业的比重、高新信息技术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收入水平的三级指标有:恩格尔系数大小、可供自由支配的资金占总资金的比重等;经济效益的三级指标主要有:单位GDP能耗、单位GDP污染排放量等。

在社会系统中,社会保障的三级指标主要有:失业率、合作医疗保障率、传染病发病率、犯罪事件发生率住房保障率等;科学教育的三级指标主要有:科研经费占GDP的比重、万人在校学生数等;资源配置的三级指标主要有:人均生活用水量、人均生活用电量、燃气普及率、万人商业网点数、基尼系数、恩格尔系等。

在生态系统中,环境质量的三级指标主要有: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地下水质标准度、大气中TSP浓度、噪音的平均影响度、大众对环境的满意度等;绿化情况的三级指标主要有城市森林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公园绿地所占比重等;垃圾处理的三级指标主要有:生活垃圾的循环利用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等。

三、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1.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兼顾生态和效益的统一

当期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在不断地推进,其中探索自然循环和生态建设的关系是研究的共同点。每一个城市结合自身的区位以及资源等优势来发展生态产业,加速生态城市的建设,我国的生态产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不具备产业化的条件。比如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必须充分分析太阳能产业发展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如果太阳能产业耗能大于生态方面的收益,那么发展太阳能产业是得不偿失的。发展任何一种生态产业,建设任何一种形式的生态城市,必须平衡生态和效益的关系。

2.建设生态城市必须循序渐进

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尚处于探索时期、初级阶段。必须认识到生态城市建设经验的重要性,结合自身的实际,加强生态城市建设的经验总结和创新,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进行。所实现的生态城市必须是城市所用的能源必须是清洁的,像风能、太阳能等;城市中所排放的有害气体必须得到无害化处理;城市的公共交通也必须是清洁能源驱动的;城市的建筑也必须是由清洁材料来构造的。从根本来讲,生态城市建设也是环保的一个过程,环保是一个过程,不能跃进,不能空想,必须循序渐进,遵循时展的规律。

3.建设生态城市不能忽视文教、宣传、保障等方面的建设

生态城市的发展是全方位的发展,在发展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大多数的城市会忽视文教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作用,生态城市不仅仅是环境上的生态,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提升到居民文化精神上的生态化,所谓文化精神上的生态化就是提高公民在日常生活中生态城市建设的意识,做到生态城市建设的公民化,落实到公民的日常生活中去。其中,公民文化精神的生态化离不开宣传的作用。必须加强城市居民的养老、失业等保险率,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保障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宋永昌等.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12(5):16 ~ 19

[2]王如松,欧阳志云.天城合一:山水城建设的人类生态学原理 [J].鲍世行、顾孟潮主编:城市学与山水城市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3]陈勇,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模式,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8,20(6):27-32

[4]沈清基,生态城市及其规划方法的探索——Franco Archibugi的生态城市和城市影响一书评价,城市规划汇刊2001,132(2),76-80

[5]黄肇义、杨东援 . 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 [J] 城市规划,2001,25 (1):59~66

[6]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城市规划 1997(6):17-20

[7]马军卫.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多维度思考[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6).

[8]赵运林,邹东升.城市生态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5.

[9]戴天兴.城市环境生态学[M ].北京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

[10]Register R. Eco-city Berkeley:Building Cities for A Healthy Future.CA:North Atlantic Books,1987.13 -43

作者简介:

纪晓东(1967—),汉族,青岛市规划设计评审中心,研究方向:规划编研与规划管理。

第5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城市;基本经验;泰州市

本世纪以来,生态城市建设成为世界各国降低资源能源消耗、转变旧有发展模式、谋求城市新兴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在国内外双重压力下,中国对生态城市的关注也从学者的理论探讨迅速升温至政府倡导的建设实践。截至2011年2月,中国28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有230个①。生态城市建设,已成为中国各个城市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抓手。

一、泰州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泰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带,地势平坦,自然条件较好。千百年来,这里风调雨顺,安定祥和,被誉为“祥泰之州”。作为1996年新成立的地级市,泰州市环保基础设施的历史欠账很多。目前,城市生态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城乡二元结构特征明显

2012年,泰州市三次产业结构为:7.1:53.1:39.8②,对环境污染小的第三产业比重较低,工业整体水平和质量不是很高,重化工产业结构占比过重,产业生态转型严重滞后,已成为泰州生态市建设的制约因素之一。同时,泰州城乡二元结构较为明显,农村地区环境基础设施缺乏,乡镇工业、农业等面源污染、养殖业等集中污染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用地遭受蚕食和挤占。

(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机制有待完善

首先,大多数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对如何推进生态建设还在探索之中,对于其具体目标、实施方案、保障条件、监督考核机制等基本内容不甚了解,甚至充满迷惘。其次,由于机构、队伍、经费、手段等多方面因素制约,环保部门被赋予很大期望也伴生巨大压力。生态建设如何实施,谁来牵头实施,并不明确。第三,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干部环保实绩考核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生态城市特色彰显不足,名气不够响亮

当今世界生态名城建设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其问题指向性。它往往不试图在城市中全面铺开,而是面向问题、抓住重点、逐步推进,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培养人才、教育公众,树立形象,并扩展到对其他问题的解决③。比如日本有些城市的建设重点在于生态工业园和循环经济,而欧洲的一些城市则重点考虑生态社区。建设生态城市,泰州还有待于走出一条富有地方特色的路子,用科学的理念规划建设城市,找到更科学、更细致、更统一、更适合泰州风格的定位,建设生态的、富有特色的、宜居的泰州。

(四)生态名城建设的合力机制没能形成,公众参与度不够

公众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主体,政府在制定城市生态发展政策时,必须建立在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全民的参与,生态城市的建设只能沦为空谈。当前,泰州生态城市建设更多涉及的是政府和企业,公民参与的力度、深度与广度明显不足。当务之急是强化公众参与,包括加强环保民间组织力量、加强环境教育以及加强公众环境参与等等,改变只依靠政府力量单枪匹马打天下的局面。

二、国外生态城市实践的基本经验

1.以科学规划引领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优化

在生态城市建设实践中,各国都非常重视城市规划。尊重城市生态规划的核心作用,保障其长期、持续及有效实施,不仅能更好地诠释生态城市建设的理念和目标,也能引领和规范生态城市的发展进程,对于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优化更有重要价值。在这点上,巴西巴拉那州的州府库里蒂巴市做的尤其出色。库里蒂巴特别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其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举措受到国际公共交通联合会的推崇,库里蒂巴市也因此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接近生态城市的城市③。

2.以法律体系保障生态城市的建设进程

通过法律体系的构建来保障生态城市建设有序推进,是大多数生态城市重要的成功经验。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一些发达国家通过立法来推进城市生态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总的来看,各国在生态城市建设中,都注重营造崇尚法治的社会氛围,注重通过严格的立法来保障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协调,充分发挥立法的规范、强制和保障作用,通过构建符合城市生态化发展要求的法律体系,使法律成为推进生态城市建设进程的根本制度保障。

3.以资源的循环集约提升城市生态系统效率

城市生态系统的效率提升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性问题。各国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特色做法,大多以资源的集约和循环使用来实现提升生态系统效率的目标。多个生态名城垃圾回收和分类处理的创意做法则显现了资源循环使用对于生态城市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总体上,目前各国生态城市建设的重点趋向,还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效率提升,尤其表现为低耗高效模式的设计。

4.以具体项目推动阶段性目标的实质发展

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不只在于描绘宏伟的蓝图,而是要基于特定城市生态系统的特色需求,抓住特定地域、特定时期的生态发展瓶颈问题,从小处入手,从居民、企业和社会可以接受的具体行动入手。如德国弗莱堡对大气环境的改善,就是从优化公交换乘网络、减少私人汽车出行、增建自行车停车场等具体项目着手的④。从某种意义上说,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阶段性目标往往更具有借鉴价值。

5.以绿色技术保障微观结构的功能提升

生态城市的本质是以技术进步和管理经验为支撑的城市发展模式,因此,绿色技术的推广应用的作用很大,尤其是在居民小区、独立建筑等微观尺度的结构改进和功能优化上更有价值。例如,德国弗莱堡开发建设的由一百多户住宅单元组成的二、三层南北向太阳能住宅小区,其建筑就采用了屋顶太阳能光电池板、热能防护墙等设施来充分利用太阳能能源。节能环保方面的绿色技术对于生态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对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有很大的启示价值。

三、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思路和路径选择

(一)生态城市建设的基本思路

不同类型城市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其表现形式不同。因此,各个城市都有必要结合特定的发展条件和困难问题,因地制宜探索生态城市发展的特色路径。学习而不盲从成功经验和特色做法,以“市情”为基点,有的放矢,在注重发展与环保的平衡寻找到发展与环保的平衡,才是城市生态建设进步的基础。尤其要注重三个下功夫。

1.在制度层面上下工夫

十报告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其核心就是要改变“GDP至上”的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评价体系,把单纯的强制性环境约束指标转变为有效衡量生态文明发展的考核标准。生态建设,周期长、见效慢,需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思维方法和各单位、各部门、各地区间的协同机制。

2.在城市规划上下功夫

城市生态规划应从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各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一旦被批准,必须具有法律权威性,任何改变都须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在规划的年限上,国外生态城市规划的年限一般较长,如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的“影子规划”,时间跨度为300年。而我国目前规划设计一般是20-30年,近期目标以5年居多,往往延续性较差。

3.在城市特色上下功夫

弘扬城市特色,必须做好三篇文章:

(1)加快城市绿化建设步伐,做好城市“绿”文章。增加绿化面积,优化布局,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绿化体系。

(2)加强城市水环境治理,做活城市“水”文章。如泰州境内,河湖众多,“以水为魂,水城融合”,就是泰州做好“水”文章的题中应有之义。

(3)挖掘城市生态特色,做大城市“名”文章。截止2012年底,我国国家级生态市(县)共39个①,除三亚、珠海、厦门等城市的知名度较高外,其他城市离生态名城还很有相当大的距离。要明确城市的“亮点”和独有魅力,挖掘城市特色。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径选择

1.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动力、公众参与为手段,整体推进生态城市建设

(1)政府应成为生态名城建设的主导力量。要做到政策导向提前,变“末端处理”为主的防治手段为“源头控制”为主的预防措施。生态环境投资大、周期长,具有较强的外部效应,政府必须加大并保持对生态建设的投入规模。政府应发挥引领和调控的职能,通过价格、税收等政策调控,遏制奢侈消费和铺张浪费等不良行为,为大多数民众提供适宜合理生活方式选择的条件。

(2)市场推进就是将价值观体系引入环境保护。通过税、费和环境产权的手段提高公众和企业的环保意识和契约意识,达到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的目的。一方面,政府应通过政策调控市场价格,另一方面,还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和吸引省内外、国内外的投资者投资建设生态环境项目和相关的经济开发项目。

(3)公众参与生态建设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实践中,几乎所有生态城市的成功案例都谈到了公众参与的价值。在巴西库里蒂巴、澳大利亚的怀阿拉等成功经验中,都涉及了环境教育的做法。此外,公众参与还应体现在公众参与环境决策和环境监督,督促和保障政府环境责任的承担和履行。

2.发展城市绿色经济和绿色产业,建设高效的生态经济体系

(1)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是调整农业产业、产品结构,形成区域特色种植业、养殖业结构体系,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转化。二是加强生态农业衍生产业建设。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农产品的深加工利用。三是推广以户用沼气为纽带的各类生态模式,加强农业循环经济项目的建设。

(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构建生态产业。一是广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绿色产业、环保产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高消耗、高污染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转变。二是构建循环经济发展平台,确定实施循环经济的重点和途径,推进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建设。三是调整、优化现有产业布局,加快化工业区和生活居住区之间的绿化隔离带、防护林、生态廊道的建设。

(3)大力发展生态服务业。大力推广生态旅游经验,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打造当地生态旅游品牌,促进物流业生态化。包括:逐步淘汰或改进排污量大的货车车型,发展低公害车;减少对环境有害的包装材料,加强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等;引导销售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宣传绿色消费理念;进行生态住宅居住区的有益探索,在人、建筑和生态环境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系统。

3.保护和建设良性循环的和谐的自然环境

(1)加强对城区水环境保护和管理的力度,加强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饮用水源地的保护,严禁水源地的污染排放。

(2)进一步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开展对空气污染从源头治理,提高大气污染监测监管水平。加强机动车尾气专项治理,推广绿色燃料,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倡导绿色低碳出行方式。

(3)建立先进的垃圾处理厂,采用先进的垃圾气化发电技术,变废为宝,减少垃圾填埋对土地的占用和对环境的污染。

(4)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机制创新力度,推进资源环境价格改革、污染责任保险、生态补偿等政策创新,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和多元化生态投入机制。

4.不断加强农村生态建设,促进城乡生态协调、平等发展

(1)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总体空间发展格局。国家环保总局把“国家生态城市”调整为“国家生态市”,一字之差,就是要在生态建设中体现城乡统筹,让城市生态文明延伸到乡村田园。因此,要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搞好整体规划,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市、生态镇、生态社区以及生态村落。

(2)大力改善农村环境卫生设施。推广使用无害化卫生户厕和卫生公厕,实行生活垃圾集中堆放、生活污水定点排放,建立人畜粪便管理制度、秸秆综合利用制度等。

(3)推进生态示范项目建设,发展绿色产业。积极推广清洁能源,推广集中式供气的沼气等新型生物能利用方式。重点推进清洁水源、清洁家园、农林牧渔复合生态系统、景观生态农业、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工程建设。

5.提升居民的生态文明素质,优化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氛围

为使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真正内化为每个市民的自觉行动,有必要积极开展生态文化建设,鼓励市民从细节处多提宝贵意见、从自身和身边事加强自律和他律。只有以市民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活泼地诠释生态文明内涵,才能赢得市民内心的认同。总之,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不仅要充分借鉴吸收国内外成功经验,更要结合城市发展的特殊条件,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基本道路。

参考文献:

[1]李景源等. 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p56,p102.

[2]2012年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第6篇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城市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城市,深圳市较早感受到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较早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较早启动了生态城市建设。

深圳市毗邻香港,两地不仅经济、社会合作密切,政府间互动交流也很频繁。面对环境污染问题,深圳市积极学习、借鉴香港地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先进理念、技术和污染控制经验,同时结合自身实际,推进治理创新,构建了一系列环境保护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强化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引导多元力量参与生态城市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生态城市建设也要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做法,总结自身的经验教训,推进生态治理创新,开发新的治理工具和手段,提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成效。生态建设具有显著的正外部效应,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主Р⒉灰馕蹲乓簧令下就可建成环境友好型生态城市。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很重视环境保护,然而,雾霾天气、水体污染、垃圾围城却仍是很多城市挥之不去的政策议题。严峻的现实表明,推进生态城市建设,改进城市环境,离不开治理创新,离不开有效的政策手段和行动路径。

首先,生态城市建设需要科学分析城市发展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短板,合理规划布局重要基础设施和重大建设项目。生态城市建设涉及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与环境等多个子系统,要求彼此之间高度耦合、协调发展。其中,重要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对城市发展具有导向和路径依赖作用,一旦决策失误、导致发展失衡,城市将不得不付出巨大代价。深圳市在十年前提出了“生态立市”战略,在城乡发展规划中,注重研判资源和环境的短板,守住生态底线,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布局重要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留住青山碧水,打造美丽海湾海岸带,建设宜居生态城市。

其次,生态城市建设需要明确重点发力点,选择优先行动领域,确保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生态城市建设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牵涉到方方面面,在规划时应突出重点,明确优先行动领域,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城市生态建设。不同城市的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阶段存在差异性,建设生态城市需结合自身特点,选择合宜的行动领域。深圳市以大气质量提升、水质提升、公园绿地建设为重点,实施大气环境、水环境、绿化美化三大提升行动,通过控制污染物排放、全面禁行黄标车、扶持新能源汽车、健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检测污染预警体系、完善污水处理厂布局、推进公园绿地与生态绿廊贯通等一系列举措,促进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力求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

最后,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发挥多方行动主体的作用,构建多方参与、合作治理格局,从而形成合力。传统行政管理将政府视为唯一的责任主体,凡事由政府包办。随着公共事务的复杂化,单纯依靠政府力量已经难以有效应对各类公共问题和挑战。提升公共治理能力,改进公共服务供给,需要动员企业和社会的力量,构建跨界运作机制,发展合作和伙伴关系。深圳市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一方面,积极宣传绿色发展理念,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引导整个社会增强环保意识,营造支持生态城市建设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市政府提供政策优惠和财政支持,引导企业加大技改力度,支持低碳节能产业发展,依托社区组织开展各类环保志愿活动,引导市民从自身做起,参与环境保护和低碳生活,为生态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总之,生态城市建设是城市治理的持续过程,它没有终点,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建设生态城市既要利用新技术,也要推进政府治理创新,既要确立阶段性的目标任务,也要创新治理手段和工具,提升执行力,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让老百姓能够看到改进、看见成效。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

责编/贾娜 美编/于珊

第7篇

关键词: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景观设计途径

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 A

低碳生态城市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基础,以降低温室效应为目的而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活环境。作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其景观设计非常重要,因为,景观设计体现生态城市的设计理念和生态效果,研究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景观设计途径对其有现实意义。

1.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及其景观设计发展现状

由于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自然生态、人类及社会系统的关系发生变化,人们开始注意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面对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环境的不断恶化、资源与能源短缺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建设低碳、节能、环保的生态城市思想应运而生,尤其在我国,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的低碳生态城市是在2009年的城市发展和规划国际会议上被提出来的,是以降低温室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目的,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目前,我国还处于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初级阶段,针对低碳生态城市的景观建设研究并不多,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1]由于我国是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每年大量的城市人口流动加大生态城市建设的难度,必须针对我国国情发展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模式,实现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城市建设目标。景观设计是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对其建设途径的研究并不多,而且一般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的理论层面,对其宏观景观概念研究浅显。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景观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通过不同途径将各个元素相结合,来完善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

2.研究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景观设计途径的意义

景观设计是对对土地和土地上的空间及物体构成的综合体系的合理分析、科学分析、有效布局、设计、改造、保护管理以及恢复的科学及艺术。通过研究景观设计的途径,可以对外界空间上的一切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提出设计方案,实现设计理念和目的。[2]当前,我国景观设计发展中存在较多问题,例如:过于注重外形与气势而兴建的中轴式景观大道,忽略了人文需要和生态理念,过分追求形式主义和美观华丽,缺少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规划。归根结底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景观设计途径出现问题,造成了自然资源和资金的浪费。研究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景观设计途径可减少生态浪费,纠正错误设计理念,发挥低碳生态城市的功能。

3. 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景观设计途径

3.1可持续发展途径

我国目前存在着土地资源匮乏,土地利用率较低的情况,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生态城市是发展的主要方向。在景观设计方面可采取以下途径实现:第一,多重利用土地进行紧凑型城市建设,通过建设集约型社区来优化城市的格局,对城市的交通进行合理规划,建设格局灵活、交通线路流畅的城市,推行绿色交通方式,开放公共绿地,实现最低耗能,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第二,开发地下空间。面对土地资源紧缺的现状,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一条有效的解决途径。城市交通转向地下发展,建设地下商场、娱乐休闲场所、餐饮等,提高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第三,城市废弃地的修复与更新。除了土地资源匮乏等问题,工业废弃地与城市垃圾填埋地成为影响城市生态环境的一大问题。对这些废弃地进行修复可缓解土地利用率低的压力,利用科学手段对这些地方进行整理规划和更新,也可减少环境污染问题。[3]

3.2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途径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是在城市及社区展开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一系列设施建设,包括公园、森林、野生动植物及其他自然地域等。绿色基础设施能够保证空气和水质的清洁及自然环境的安全,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绿色基础设施体系包含绿地、湿地、森林、乡土植被等,将这些要素向结合,构成统一的整体。从宏观角度分析,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可为野生动物提供生活栖息地,可以调蓄管理洪水、改善水质,保证城市土地发展格局。从微观角度分析,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限定了城市土地发展的条件,引导城市格局因素的相互作用,作为一种媒介与大自然相连接,保护了生态的完整性及文化归属感,形成了自然与城市的绿色通道,保证了城市景观的连续性。建设绿色基础设施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首先,发展城市森林。森林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森林系统的结构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利用树木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土地资源提供营养,美化城市的同时还具有强大的净化功能,是建设生态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其次,合理开发水资源。水作为人类生存所需的重要物质,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前提。我国目前水资源缺乏严重,合理利用水资源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基本条件,我们可以在城市中建设雨水花园,对雨水进行收集和存储,对其综合利用,实现减少水资源流失现象。再次,对湿地的保护与重建。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但是长期最求经济的迅速发展而忽略了湿地的合理利用和开发使得湿地面的不断变少,失去原有功能,造成水资源枯竭,影响了水资源的储备和河岸的防洪抗洪能力,导致水涝灾害的发生以及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破坏。所以为改善气候环境、抵御洪水、减少污染、保护濒危动植物必须对湿地进行保护和重建。最后,实行屋顶绿化。屋顶绿化一般分为三种,分别是绿色植被、屋顶草坪以及将生态、观赏、活动、休息融于一体的屋顶绿化。屋顶绿化可以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利用绿化植物净化空气,增强土地和水的循环利用,缓解城市视觉污染压力。除此之外,屋顶绿化还能减少种植土地紧缺的压力,为人们增添生活情趣。

3.3通过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途径

低碳生态城市景观设计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应用大量新型科学技术、新型能源及新型材料,运用科学、理性的分析与规划,将设计细节与理念相结合,达到设计的创新。当前,太阳能的应用成为景观设计的一大亮点,例如中山歧江公园的“琥珀水塔”以及上海世博会上用太阳能光伏电板制成的建筑材料等,运用新能源减少能源的消耗,减少环境的污染。新型材料例如半导体照明的使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能源。此外,可再生能源也是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景观设计途径之一,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作用是降低碳的排放量,主要途径是减少石油化工能源的使用,发展低碳建筑,使用可再生能源是主要的发展方式。立足于我国国情,发展可再生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是主要任务。

结语:

综上所述,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景观设计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与深入的研究,同时,国家政府和研究机构也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文化城市时代的景观探索与实践―――从生态学“入世”到文化

身份的认同[J].建筑与文化,2010(3):14-15.

第8篇

【关键词】科学技术;生态化城市建设;城市建设问题

随着人对自然改造能力的提升,对经济效益的需求也逐步增大,人的价值观也发生了歪曲,在这个阶段中,为了获得经济效益,技术开始各行其道,人们不断地发明各种新的技术,科学家们也埋头于科学的发现和技术的发明,新兴技术的出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并满足和不断膨胀了人的经济欲望,使其技术失去了自身发展的合理性,反而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科学技术带来的城市建设问题

(一)生态问题。科学技术的大量应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水平,但由于人类不合理地运用科学技术,导致了城市生态和环境的破坏,在我国很多城市,由于重工业的发展,使得城市的很多水源与大气层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其次,大规模的开垦和过度放牧造林与草区的破坏,也使得城市中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最后,大量资源的开采利用造成了资源短缺枯竭。科学技术违背规律的使用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资源的匮乏。

(二)社会问题。从社会的角度上来看,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鼓励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我们的农业总产值在世界名列前茅,综合国力也不断增强,但是,贫富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也随之而来,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发育,经济利益间的冲突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此外,随着科学技术地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攀比享受风日益严重,这些问题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和能源的消耗,私家车的大量购买造成了一系列的交通堵塞问题,废弃物的排放影响着城市的空气质量。

(三)经济问题。经济的发展当然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持,丰富的资源与和谐的生态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传统工业经济的发展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这种经济发展方式,只看重科学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大量的环境问题,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的建设和资源之间的冲突极具爆发,从而带来了大量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平衡破坏等大量的问题,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生态问题已经成为了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实现科学技术的生态化转型,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来促进经济发展。

二、生态城市构建的措施

生态城市是环境优美,经济高效,生活舒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建设生态化城市,关系到人民福祉,关乎到城市的发展,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趋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城市的构建摆在突出位置。

(一)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科学技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在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显示出了巨大的力量,科学技术在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以及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等方面都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其经济价值是十分明显的,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科学技术在促进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同时,必须使自己行动建立在对其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凡是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环境污染,社会异化,经济膨胀的技术,都是与生态化发展相违背的,城市生态发展需要选择适宜的技术,保证发展过程低污,低废,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逐步走上清洁生产,绿色消费之路,这是实现城市生态化的基础。

(二)坚持以人为本和利益公平化原则。城市是人类居住的场所,人类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生态化城市的发展需要满足人的需求,城市生态系统要求配置与实现体现以人为本和利益公平准则,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人对自然,空间,环境等各种资源的需求是城市发展的出发点,落脚点,以满足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为基本目标,在城市中,公平不仅体现在获得生存与发展权利的平等性,享受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平等性,拥有公共资源的平等性,也体现在维持公共秩序与规则,保护公共资源与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的平等性,甚至也应体现在共同承受压力,侵害和灾难的平等性。生态城市建设必须以限制少数人的恶欲为基本制约,不能让少数部分人享受城市的欢乐,而让大部分人来承担这种欢乐背后所带来的资源,环境和社会负担。

(三)倡导节约型消费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科学技术带来了丰富的物质文化成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社会中渐渐形成了一些不良的风气,很多人开始看重物质的享受,养成了攀比的生活作风,享受型的生活方式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从而导致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因此,要建设生态城市就必须宣传和普及生态意识,树立人与人,人与环境和谐的生态价值观,在全社会倡导节约的消费方式,其次,生态化城市的建设还要加强城市资源和能源的节约, 通过适度提高能源价格,推广环保标准,发展公共交通,减少资源的空间运输跨度等方式减少城市对资源能源的消耗。

(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按照自然生态循环的规律来指导人类的经济发展,它是我国现阶段城市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优化城市产业结构的基本途径,循环经济置身于人,在自然和科学技术这个大范围中,要求人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遵循的自然的客观规律,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在资源承受能力范围内发展经济,在考虑人自身发展的同时,不仅要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力,更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当中,我国相关部门也应借鉴国外发展循环经济成功经验,在建立完善循环经济发展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探索适合本国,本地特点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倡导社会循环式消费,使循环经济成为生态城市真正最有效的经济特征。

第9篇

【关键词】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太阳能;马斯达尔

Masdar eco-city construction Implications for ChinaRen na(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of Lanzhou Jiaotong University , Gansu , Lanzhou ,0210726 )

Abstract: China is in a stage of rapid urbanization , over-exploitation of energy resources damaged to the environment becoming more serious , people gradually improve the living environment ,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urban is urgent to change, ecological urban construction is a new urban development patterns and an inevitable trend of modern city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Masdar eco-city construction , combined with China's actual situation , to put forward a few suggestions on China 's eco-city construction .

Key words :Eco-city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Solar ; Masdar

作者简介

任娜,女,汉,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规划设计。

稿件联系人:任娜单位: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 F06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中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能源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对环境的破坏日趋严重,人们对生存环境的需求也逐渐提高,传统的城市模式迫切需要转变,生态城市建设是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通过对马斯达尔生态城建设的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太阳能;马斯达尔

城市是人口、建筑、交通、工业、物流的集中地,具有能耗高、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等特点。中国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现有的城市发展模式和工业模式所推动的城市发展是不可持续的,城市本身要转型,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这就需要在城市开展进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城市在发展中坚持环境、社会、经济三者的和谐统一,为当代城市面临的困境开辟了一条新路。

一.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BA)计划”中。目前对于生态城市的概念,国际上并没有统一表述。但是最终目的都是一致的,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表1 国内外学者对生态城市的定义中出现的关键词一览表

学者 关键词

国外 前苏联,扬诺斯基(1981) 理想、健康

美国,雷吉斯特(1987) 健康、活力、紧凑、节能、和谐

澳大利亚,唐顿(1992) 平衡、修复

罗思兰(1997) 可持续、绿色

国内 马世骏(1984) 有效、复合

王如松(1988) 高效、良性循环

黄光宇(1997) 复合、可持续、循环

沈清基(1998) 整体、和谐、循环可持续

梁鹤年(1999) 可持续

任倩岚(2000) 高级、理想和谐、高效、循环

李明光(2001) 和谐、高效、循环

黄肇义、杨东援(2001) 公平、可持续、和谐、高效、复合、和谐

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出发,生态城市不仅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而且是空间结构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建筑广泛应用、人居环境文明,在一定区域内城市、人与自然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的生态健康的城市。

二.马斯达尔生态城市建设实践

1.马斯达尔生态城概况

沙特阿拉伯作为世界上五大石油出口国之一,为了应对石油资源枯竭和全球变暖的危机,阿布扎比政府决定要探索新能源和清洁技术,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于是2008年决定在距离阿布扎比市中心17公里的位置兴建马斯达尔城,但不使用该国的一滴石油。

马斯达尔生态城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郊区兴建的一座新城,同时也是世界上首个达到零碳、零废弃物标准的城市,被称为“沙漠中的绿色乌托邦”。城市用地面积640公顷,规划容纳人口5万人[1],是一个国际性高科技创新城市,预计2016年开发完成。马斯达尔城是世界自然基金会“一个地球生活”行动计划与阿布扎比政府合作的一项可持续发展战略,马斯达尔将履行自己的承诺,遵循以下十项原则:零碳、零废弃物、可持续交通、可持续材料、可持续食品、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生境与野生生物保育、文化与遗产保护、平等与公平贸易以及健康与福祉[1]。

2.城市总体布局

围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积极引导城市紧凑发展、建设绿色交通体系、兴建绿色建筑、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引入国际先进数字模拟技术、政府强力支持来实现零碳、零废弃物的标准。

马斯达尔生态城呈方形布局,每条边的长度达到近1英里(约合1.6公里),建在一个23英尺(约合7米)高的地基上以“捕获”沙漠的强风。总体布局通过一个带状公园将城市的两部分结合起来,针对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和建筑特征,城市的建设大量融入最新的技术,这些技术可被推广至其他任何一个致力于探索生态城市发展的国家。在马斯达尔市6.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将有30%的土地被划做住宅用地;24%为办公用地;13%的商业用地;6%的学校用地;19%为交通用地和8%文化与娱乐用地[10]。

(1)建筑设计

全城以坐东北朝西南的走向兴建,以获得最佳采光及蔽荫效果,屋舍仿传统阿拉伯式建筑,兴建高度(除了马斯达尔总部外)以五层楼为限。

马斯达尔总部

马斯达尔总部大楼设计以零浪费、零碳排放为目标。建筑面积135000㎡,共7层[10],作为马斯达尔生态城的核心建筑,不仅仅有完善的内部功能,具备办公、商业、零售以及文化的功能,强调实用性,建筑顶部11个风锥的集合实现良好的自然通风以及冷却的功能[10];而且与外部环境联系紧密,设计注重结合阿拉伯本土建筑的特征、内部庭院以及绿化种植形成和谐的视觉感受;更重要的是,该建筑在利用新能源和新材料方面已处于领先地位,一个巨大的顶棚一个巨大的覆盖顶棚提供了天然的遮蔽,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光伏和太阳能板阵列一体化的建筑。这使得可以收获一年运行所需能量的103%[10]。一个郁郁葱葱的空中花园在顶层也创建了一个微气候,其中包括水景和种植当地植物的宁静社区空间。同时,高热惰性的外部玻璃幕墙阻断太阳能热量的进入,同时保证视野的通透。热工技术在该项目的应用还包括利用地下管道降低外界空气的温度,并提供地下行人通道以连接公共园林空间与公共交通系统[10]。

马斯达尔学院

马斯达尔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建立马斯达尔科技学(MIST),为可再生能源技术提供一个研究与实验基地。马斯达尔学院被定位为“世界上第一所专注研究清洁能源的高等院校”,以推动创新理念、发展关键技术为主要目标。马斯达尔学院一期建筑主要包括宿舍楼、图书馆、实验楼、风塔等。特点:a.建筑形式和建筑材料都体现了被动策略和高技术的融合[2];b.注重传统要素和现代技术的融合;c.因地制宜,高效节能。

(2)交通体系

通过一条便捷轻轨联系着外界,可以很方便地到达阿布扎比及其周边地区。人们驾车抵达马斯达尔之后,汽车不允许进入城市,城市内部街道完全无化石燃料车辆运行。城市内部出行主要以个人捷运系统(Personnal Rapid Transit)和步行为主。

个人快捷系统由磁力传感器引导,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提供电力,人们可以任意编程到达指定的地方,如果出现障碍会自动停车。为了满足每日15万人次的运输需求,个人捷运系统将提供2500组车辆,实现200公尺内有交通工具[11],方便人们快捷高效的出行。同时人性化的出行设计,可以方便人们在200米内就能够抵达基本的设施,具备遮荫系统的街道和庭院使得步行环境更加吸引人。

(3)能源资源的利用

零碳城市意味着100%使用可再生能源,不使用石油和汽车,实现以太阳能为主导的能源自给自足,还包括风能、氢气发电,与其他相似规模的城市进行比较,马斯达尔将减少75%的石化燃料的消耗量、300%的用水、400%的废弃物[3],无论是在施工过程还是建成之后都实现零碳,同时还限制零关税、零税收、零资本流动。环绕这座城市的是风能与光电农场、试验场和发电站,在这些设施的支持下,马斯达尔城得以成为一座完全能源自给的城市。

a.电力

施工过程他们已经建成了中东地区最大的太阳能电场来为这个市提供电力,以此来抵消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因柴油燃烧和水泥烧制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所有的建筑都按照绿色建筑设计,力求降低电力需求。马斯达尔总部是一个典型例子,通过使用太阳能光伏板、自然遮荫与采光、重质型被动式太阳能阻热、太阳能制冷、风力发电、地板送风统等技术,总部大楼的建筑能耗变为-3%,甚至可将多余的电力输送给其他建筑使用[1]。为了便于施工形成微气候,在施工过程中,先建天蓬和风塔,为其余建筑遮阳。有的项目通过反光镜把光集中在一个圆形区域再反射到中央塔,塔再把光线向下集中1米宽的光束,用来产生热量并驱动发电机[1]。

预计每日全城电力仅需200百万瓦,为现有同等规模城市的四分之一(约800百万瓦)。马斯达尔建成后,将全部采用可再生能源,包括垃圾发电(8%)、真空管集热(15%)、聚光太阳能发电(35%)和光伏发电(42%)[1]。

b.水资源

为了降低对用水的需求,每天只需约8000立方公尺的水量,远低于传统每天2万立方公尺的用水量,实现用水量降到相同规模城市的2/5[11]。通过废水循环利用和对海水进行除盐处理,实现居民用水,制造饮用水的海水淡化厂将以太阳能做为电力来源。实行雨水回收和废水再利用,废水经过简单处理用于工业用水、清洗建筑和街道并用于制冷,雨水用于灌溉。另外,储水盒用水将会更有效率,包括在所有的居民住房中安装节水龙头、洗衣机、两段式冲水马桶等。

c.垃圾处理

短期内透过回收再利用的机制,减少98%废弃物的产生,预计2020年达成零废弃物、零掩埋的目标。所有的垃圾经地下真空管道系统收集与分类,其中50%将会被回收利用,33%用于垃圾发电,剩余17%的生物垃圾将采取生物降解的方式处置,最终实现零废弃物[1]。

(4)新技术

设计过程中,除了应用传统的分析和经验,建筑师还使用数字模拟技术,以期能够做出科学的决策。例如建筑师借助风环境、光环境、能耗等各种环境技术模拟软件,确定方案设计各个层面的合理形式。数字模拟技术给设计的实用性、科学性提供了极大的保障。

三.对我国建设生态城市的启示

1.真正理解生态城市的内涵

在真正理解生态城市内涵、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推进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尚处于探索和试验阶段,在建设阶段可能有一定的盲目性,但是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其不能完全采纳发达国家的既有经验。需要科学的决策和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以及低成本规模的应用推广实现中国特色的低碳生态城市目标。

2.重视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与利用

按照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原理,生态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应以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开发和应用可再生资源和清洁能源为主。在电力方面,在施工过程和建成之后都采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包括垃圾发电、聚光太阳能发电和光伏发电;在水资源方面,降低用水需求,沿海城市通过太阳能发电来实现海水淡化,实行雨水回收和废水再利用政策,做到真正的节水;在垃圾处理方面,建立垃圾回收再利用机制,实现垃圾回收利用、垃圾发电和对进行生物降解。

3.引进高新技术的支撑

高新技术可以为建设生态城市提供技术支持,能帮助市场满足甚至创造新的需求,开创新的市场空间、产业;能引领新的生活模式和社会人文。

4.政府引导,全民参与

在面对马斯达尔生态城建设的这种野心勃勃的想法,政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从资金到人才的引进方面,都值得别国效仿。在领导和决策层面与时俱进,更新观念,以先进的思想、方法和视野进行管理。一方面完善生态城市规划管理体系,以国家层面和法律法规的形式健全城市规划管理机制;另一方面,建立健全适合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税收政策,激励地方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生态城市建设中;最后,构建规划中的公众参与机制,追求以人为本的立足点。

参考文献

1任艳林.马斯达尔:阿布扎比的零碳城市[J],世界建筑,2010.

2刘丛红,康珍珍.传承与创造—马斯达尔学院设计解析J],作品解读,2012.

3郭磊.低碳生态城市案例介绍(二):阿拉伯马斯达尔(下)[J],城市规划行业网,2010.

4郭磊.低碳生态城市案例介绍(二):阿拉伯马斯达尔(上)[J],城市规划行业网,2010.

5沈超.国外建设生态城市的做法及其带给我们的启迪[J],城市观察.

6李孔燕,黄民生,何国富.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对上海的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06.

7余慧,张娅兰,李志琴.伦敦生态城市建设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创新导报,2010.

8何碧浪,黄凌翔,重建与改造—国外生态城市建设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生态经济,2011.

9栾志理.日、韩低碳型生态城市规划对我国的启示[J].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2011.

第10篇

关键词:低碳生态城市、问题、绿色城市、低碳经济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我国推行低碳生态城市的现状和实际意义

目前,低碳生态城市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主流方向,低碳生态城市在规划建设理论研究方面也越来越深入。

我国众多城市也进行了相关方面的规划建设实践。2011年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共提出了15项指标,在八项有关资源环境的指标中,有七项具有强制约束性。由此可见,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在我国政策层面已经得到了极其高度的重视。可以说,在我国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只有采用低碳发展的模式与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才得以真正实现,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然而,就我国现状的国情来看,在很多方面仍并不具备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条件,包括方法体系、理论基础、政策体系、规划原理及建设技术与经验等。因此,我们国家的低碳生态城市就目前来说才刚刚起步,与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生态城市还有一定距离。

二、现阶段中国进行低碳生态建设所遇到主要问题

第一、大城市的建设过于盲目,忽视中小城镇

据统计,全国约90%的地级市以上的城市都提出建设低碳生态城市的设想,并以此为发展的目标。但往往停留在规划层面,建设中的实际运用还不成熟。同时,中小城市则缺少对自身的生态建设的关注。

第二、对“新城开发” 过于盲目,对建成区的生态改造不够重视

新开发地区实践低碳生态城市虽然投入较大,但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大部分城市在进行低碳建设时选择了“新城开发”,把推动缓慢、见效慢的建成区改造放置一边。而建成区的低碳生态改造才是城市建设的主要点。

第三、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没有充分的结合中国国情和客观需求

地少人多是我国最大的特点,开展低碳生态城市首要必须结合国情,在不占用耕地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滩涂地、盐碱地等未利用地的生态化改造来进行建设。

第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建立的指法标体系不具有权威性、导向性

任何的城市建设都需要指标体系的引导。我国缺乏指导性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各地区有地方性的指标体系,但都存在一些导向不明的问题。

第五、低碳生态城市的概念多样,定义不明确,

“低碳生态城市”这一概念很早就提出,而对其还没有一个明确、公认的理解。各种概念的混淆,例如“低碳城市”“绿色生态城市”等,对这些概念的确立一个统一的、明确的基础。因此,在实际工作中 ,也出现了滥用概念,偷换概念的问题。

第六、没有确立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地位、编制方法和体系等

低碳城市的规划还处于探索阶段,各个地区的编制方法、内容、指标都没有得到明确规定,缺乏统一的宏观的指导,无法对规划后的城市建设起到良好保障和引导作用。

第七、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过多追求技术的奇、新、特,没有合理控制建设成本

中国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丰富的传统经验和智慧,因此,这些传统的经验与智慧加上部分简单的措施就可以使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达到很好的效果,但是,现在进行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却不再运用以往的方法,而是在技术上有了更高更远的追求,并且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些奇、新、特的技术在没有熟练运用之前往往成本难以控制。

第八、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存在一个误区,就是打着“生态”的旗号干着“反生态”事情

低碳生态城市的目标是减少对自然的破坏,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而事实上,很多地区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都具有很大的问题。在生态敏感区进行开发建设,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也给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留下隐患。

三、低碳生态城市内涵详述

第一、低碳生态城市的内涵和目标

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在促进城市良性发展中是一项重要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二零零九城市发展与规划的国际会议中,仇保兴博士首次提出了这种发展模式,组成低碳生态城需要把生态城市与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复合起来,这个理念关联度高且交叉性强。明确指出了建立在以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加深刻的认识为基础,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目的,建立和谐、高效、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就是低碳生态城市。

第二、低碳生态城的主要类型,具体如下:

1、在技术方面具有创新的生态城市。

2、适用性较强,适合宜居的生态城市。

3、逐步演进式的生态城市。

4、灾后重新建设、改造的生态城市(一般为乡镇)。

第三、我国各地低碳生态城的初步实践

中国截止到目前有很多改革试验区正在规划建设中,包括曹妃甸国际生态城、中新天津生态城、深圳光明生态城等,目前统计显示,已在实施生态城市计划的城市有十几个,着手规划生态卫星城的城市已有二十多个,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投入低碳生态城建设的城市会越来越多,可见,我国正在以最快的步伐迈进世界生态城市的行列。

四、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对于我国经济的重要影响

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就是要提高能源结构与效率,这是低碳经济的核心。在最大限度上减少石油与煤炭等高碳能源消耗的经济,就是低污染、低能耗的经济。

发展低碳经济,首先要转变发展的观念,在发展模式上进行创新,使发展质量得以提高。

发展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为我国经济社会得以快速发展打下基础,对加快低碳城市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顺应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中做出积极应对与选择。可以说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快、多变的国际环境的应对,及对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实现来说都是具有重大影响的举措。因此我国生态城市的发展道路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五、关于低碳生态城市形成模式及建设建议

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不是单纯的节能减排,是通过改变人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模式,改变社会经济与发展的模式,平衡与协调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使生态城的规划设计中的每一个环境都贯彻生态理念,因此,这不是一项短期的社会工程。

若想使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城市得到可持续发展,想重新建设与自然平衡的城市与多元价值的社会,需将绿色低碳价值与文化融合起来,构建一种新的社会体制,此体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与活力。城市里社区,不只是拥有教育、居住、医疗等一些基础性的设施,更是有一定社会学意义的社区,是一群人能凝聚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形成制度性与规范性的整体。

城市研究者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研究,包括:绿色低碳本质、可持续性本质等相关的一般性的抽象问题,向着对绿色低碳城市具体的制度问题、文化问题、环境问题以及能够使这些问题得以缓解的方面转化,并对规划政策与措施进行理论研究,从而对决策者做出的决定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是积极的影响,使生态城市的理想逐步得以实现。

无论是城市的开发者还是城市的规划者,都需要反思自己,在创作思想和开发思想方面的反思,不管是在城市的规划还是建筑的设计中,都应该注重有关地域城市在文化方面的营造,注重适合技术的应用,在自然建筑环境方面创造的适应,在我国创造具有文脉的城市文化。使东方国家在对于现代以及后现代主义的理解上更具多样化,更具全面化,只有如此,我们的城市建设才能成为真正的绿色低碳城市,而不只是虚名。

六、结束语

我们最终的目标就是低碳生活,众多城市也在努力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并且数量越来越多,我们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在中国实施低碳经济指日可待,我们必将在最短的时间内走向低碳生活,实现我们的低碳生态城市的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仇保兴.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趋势--低碳生态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9, 16 (a) :1-6.

[2]庄贵阳.中国:以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挑战[J].环境经济,2007(1):70.

[3]方虹.国外发展绿色能源的做法及启示[J].中国科技投资,2007(11):35.

[4]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与环境,2008, 18 (30) :14-19.

第11篇

太湖流域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是我国大中型城市最密集、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流域内多为平原河网地区,江湖相连,水系沟通,流域水面率达15%,但河道水面比降小,水流流速缓慢;且由于长期以来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大量的废污水排放,水污染治理相对滞后,流域河湖水质相对较差,水生态环境破坏相对较严重。东南诸河地处我国经济较发达、水资源较丰沛的东南沿海,境内多为山溪性河流,一般源短流急,独流入海,地表水质总体较好,水生态多样性较丰富。下面具体以无锡市、衢州市两座全国水生态文明试点城市为典型进行研究。①无锡市。无锡市位于江苏省南部,地处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腹地,以太湖为中心形成了西部宜兴地区和北部锡澄地区的空间格局。无锡市境内河网密布,江南运河从中穿过,长江、太湖是境内河网水资源的重要补给源。总结无锡水域特征:水系发达的平原水网,水资源短缺的经济富庶之地,水环境容量较小的流域上下游地区,水生态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水管理现代的智慧城市。②衢州市。衢州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钱塘江源头,是闽浙赣皖四省边际中心城市,长三角、泛珠三角和海西三大经济区交汇的重要节点,东部沿海连接中西部地区的“黄金通道”。衢州市境内山地丘陵居多,河流水系呈羽枝状分布汇集于衢江,不仅水质良好,而且水资源丰富。境内河流分属钱塘江和长江鄱阳湖两大水系,以钱塘江水系为主。总结衢州水域特征:水资源丰富的山丘地区,水环境优良的流域上游地区,水生态多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名城,水管理亟待提升的起步地区。

二、不同水域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模式和实践

1.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工作重点为建设合格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必须提高城市规划中水系规划的地位。目前,城市规划多以空间布局和用地规划为主导,很少把水系规划与社会、经济、产业发展、人文因素等真正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绝大部分城市和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规划依然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因此,在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过程中,坚持将城市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和水系规划有机结合,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构建水资源安全、水环境健康、水生态和谐、水文化鲜明、水管理现代的水生态文明体系,这是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作的重点内容。

2.不同水域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1)无锡市水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和实践

无锡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的重点建设内容,建议为:①加强落后产能淘汰和经济转型升级,减少污染物排放,重点在于点源污染的防控;②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充分利用好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源;③加强江河湖水系连通,畅通段头浜等毛细血管,通过调水引流增加河湖水动力,提高河湖水环境容量;④加强太湖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市域范围内湿地建设,减少城镇化建设对水文循环产生的影响;⑤在全国率先开展产、学、研结合的水生态科技产业园,在水生态环境治理相关领域孵化出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并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推广;⑥深入推进建设“感知太湖,智慧水利”物联网决策指挥管理系统,达到水利现代化管理的国内领先水平。当前,无锡市已提出紧紧围绕全力打造“魅力无锡、创新无锡、创业无锡、幸福无锡”和建设“生态城、旅游服务城、科技城、宜居城和滨水花园城”的现代化特大型滨水花园城市的总体目标,坚持节约保护优先和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保护并重,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建设水生态保护工程、加强水生态文明理念宣传等措施,全面提高无锡的水资源保障、水环境保护、水生态维护、水管理完善和水文化传承能力,充分展现无锡市“水脉湖韵领秀水乡、智水灵城佳绝吴地”魅力,切实把无锡建设成为全省、全国水生态文明的先行区和示范区,为加快实现现代化滨水花园城市目标奠定基础。无锡市明确要求在2014—2016年试点期构建起安全集约的水资源体系、健康畅达的水环境体系、和谐秀美的水生态体系、严格现代的水管理体系和彰显特色的水文化体系。在实施中,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先行,筛选提出以太湖水环境治理为核心的16项重点示范项目,形成了辐射全市的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点。示范项目具体包括:太湖新城水生态城(含万达文化旅游城)建设、马山国际生态旅游岛、无锡城区古运河生态景观带、宜兴三氿生态风光带、江阴滨江生态风光带、水生态科技产业园、河湖治理研究科技创新园、湿地公园、长广溪湿地公园、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园、工业污水处理回用示范园、龙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九里河生态修复示范园、洋溪河水生态修复示范园、百余个“美丽乡村”建设。

(2)衢州市水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和实践

衢州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的重点建设内容,建议为:①深化水源地保护,加强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建设钱塘江流域上游水生态屏障;②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减少畜禽养殖、农田施肥等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源头控制水环境污染;③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发展原水产业、洁水渔业、生态旅游业等,加快转变生态优势、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④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严格工业项目落地专家决策咨询机制,实行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环境准入制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⑤加强水文化传承和水生态文明宣传,培养市民节水、爱水意识,减少水资源浪费;⑥创新水管理机制,重点开创源头地区水生态约束激励、水生态补偿、水工程生态建设和河湖健康管理等机制;⑦加强水利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水利的科技管理水平。当前,衢州市已提出按照水利部《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意见》和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五水共治”有关要求,牢记“钱江源头筑屏障,一江清水送下游”的责任使命,紧紧围绕“打造生态屏障,建设幸福衢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以水质论英雄”的理念,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为核心,通过水生态文明建设,加快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把衢州建设成为“浙江最具魅力新水乡”,实现“活水丰源、清水贯衢、净水兴业、美水惠民”的总体目标。目前,衢州市已明确在2015—2017年试点期构建起稳定可靠的水安全体系、健康优美的水环境体系、和谐多样的水生态体系、丰富鲜明的水文化体系、严格高效的水管理体系。同时提出全面实施以衢江水生态综合整治为核心,推进信安湖水利风景区文化旅游惠民工程、城区引水入城和水系连通工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及水量保障工程、沿信安湖水系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开化国家东部公园生态保护、美丽宜居乡村创建、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治理、龙游全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及水系连通工程等在内的8项重点示范项目,改善衢州市城乡水生态环境质量与人居水环境,全面提升衢州全市水生态文明水平。

三、结语

第12篇

关键词: 城市化,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

中图分类号:TU31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目前城市中普遍存在着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等污染问题。同时也伴随着交通拥挤、绿化覆盖率低、活动场地局限等问题。建设一个自然环境与人们和谐共存的生态城市,可以减缓并逐渐消除这些环境污染和场地局限等问题,这也是目前我国城市发展的需要。德国在生态城市的建设方面有着悠久了历史,同时也是世界上生态城市建设比较完善的先驱者,其中一些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的。本文希望通过对德国生态城市弗莱堡的建设发展过程的分析与阐述,来探究德国绿色科技、太阳能利用、可持续建筑在实际中的应用,并能够对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像我们知道的一样,德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在世界范围内都处于领导地位,位于德国西南部的弗莱堡是一个拥有22万人口和155平方公里的城市,他以太阳能作为能源与产业的重心,从1970年开始,经过不断地发展建设,在交通,节能技术,垃圾处理,绿色经济等方面都有着突出的成绩。

交通运输

弗莱堡在战后开始重建道路,许多道路被加宽到刚好够一个电车轨道。从70年代开始,弗莱堡设计了城市的第一个综合交通管理计划和自行车交通网络。这项计划的目的是提高流动性,同时减少交通阻塞并有益于环境保护。它设置了回避优先等级和环境友好型交通方式,如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优先。这使得弗莱堡成为了短距离紧凑型城市,在这里,人们的需求都在步行距离的范围内。

弗莱堡的公共交通网络不断发展壮大,今天的电车轨道网络包括30公里和168公里的城市公交线路以及区域铁路系统连接。70%的人口居住在一个电车站500米的覆盖范围,列车在高峰期的间隔时间是7分半。政府建设的公共交通方便,快捷,可靠和舒适,同时收费也比较低,目前的月票价格是51欧元。

目前弗莱堡已经拥有四百公里的自行车道。这包括自行车优先车道,街边自行车道和独立的自行车道。这些年来,由于自行车的推广与免费地图和其他信息的发放,自行车到城市的容积流量从15%增加到28%,公共交通从11%增加到18%,而私家车辆由38%下降至30 %。

节能技术及可再生能源

弗莱堡的能源政策有三个基本支柱:节能,高效的技术和可再生能源。为了提高现有建筑物的能源效率,佛莱堡设立了一个住宅保温和节能改造支援计划。2002至2008年,政府提供了约120万欧元,补充了约14万欧元的投资,平均每座建筑物减少能源消耗是原来的38%。在弗莱堡的高效开发的技术是其中最主要的热电联产(CHP)。目前共有14家大型热电联产电厂,约90小型热电联产电厂。两个大型工厂附近垃圾填埋场利用填埋气体作为燃料。其他使用天然气,沼气,地热,木屑,和/或油加热。沃邦的热电联产电厂,例如,用80%的木屑和20%的天然气区提供电力和热能。随之而来的是发展一个重要的区域供热系统,它可以取代个人的石油或天然气燃烧炉。

在弗莱堡处理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电和有机物发电。

太阳能是佛莱堡目前为止最明显的可再生资源。整个城市的公共和私人的光伏发电装置共约400处。目前,弗莱堡的15万平方米的光伏电池,每年生产的电量超过1000万千瓦时。

弗莱堡与沿海或平原地区不用,这里并不适合风能发电,因为它处在一个丘陵起伏,树木繁茂的区域。不过,也有5个风车坐落在城市的边界的山顶上,平均每年生产1400万千瓦时的电量。德莱萨姆河贯穿弗莱堡,但没有大的水电站。每年约发电190万千瓦时。

占弗莱堡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市场份额最大的是有机物发电,每年的发电量为16.6万千瓦时。黑森林为其提供了充足的木片原材料和木材颗粒(大部分来自工业废弃木屑)。太阳能厂热电联产电厂燃烧菜子油。

发展沼气。通过私营部门和国有废物管理公司的合资,弗莱堡家庭的沼气池可以产生沼气和有机肥料。沼气燃烧产生约700万千瓦时的电力。

但是,弗莱堡的城市每年的用电总需求量超过1000万千瓦时,因此,尽管有上述努力,只有3.7%的城市的电力来自本地产生的可再生的资源。

垃圾管理

在德国,人们注重避免产生过多的垃圾并且积极配合回收工作,因此固体垃圾量在下降。全国大约有70%的废物被回收和再利用。生活在佛莱堡的每个家庭都配有三个垃圾箱:一个是用来装纸质垃圾,一个用来装有机垃圾,一个用来装非可循环垃圾。装有机垃圾的垃圾桶每周会被工人清理一次,其他两个垃圾桶每两个星期清理一次。玻璃质地的垃圾必须按颜色投放到社区的垃圾桶里。有害垃圾,如电池,油漆,农药等,可以被丢弃在临时收集站或回收站。同时,对于一些金属质地的包装垃圾,会用黄色的袋子来收集。弗莱堡有二十六个临时收集站,每个收集站每年接收有害垃圾两次,另外还设有三个常用回收站。弗莱堡每年回收的软木塞超过一百万个,这些软木塞会被当地癫痫疾病中心的残疾工人加工成环保保温材料。

除了方便消费者回收,另一方面,德国针对废物循环制定了相关法律来约束制造商。自1996年以来,制造商必须考虑避免产生废物,废物回收,与环境兼容的产品设计。

绿色经济

政府鼓励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并且对区域公共事业给予补贴。弗莱堡已经成为欧盟的“太阳谷”。其中制造业,研究和教育,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尤为显着。总体来说,共有“绿色经济”企业1500家,员工近10000人,每年的产值为500万欧元。

弗莱堡生产的不仅是国家的最先进的太阳能电池,但也需要机械制造细胞。一个令人兴奋的是新的发展的翻倍效率的太阳能电池,通过使用集中的太阳辐射的镜片产生。总体而言,约80种业务运营的太阳能技术产业雇佣员工超过1000人。

这个城市经常举办为科技交流提供平台的国际会议。同时它所举办一年一度的弗莱堡太阳能首脑会议也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环境教育是另一个蓬勃发展的业务,仅在环境教育领域,就创造了700个新的就业机会,其中就有大学里的环境经济学专业。还有一个太阳能的技术人员和安装人员的培训中心。学校内外的环境教育都在鼓励年轻一代的环保意识。城市的绿色声誉也吸引了所有的研究人员,会议人士,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

结语

本文所阐述与分析了弗莱堡生态城市建设发展的简要历程,希望会对我国的生态城市发展建设有启发和推动作用。文中涉及到一些生态城市建设理念,从交通,废物处理,绿色经济,节能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着手,相信会对我们的生态城市建设有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里贾纳・格雷戈里.绿色城市,佛莱堡。2000.

[2] 思前.德国“最绿色的城市”弗莱堡质量探索2008-6.56-57.

[3] 林淑霞.创新应用案例-德国弗莱堡绿色建筑科技,内政部建研所智慧化居住空间网站

[4] 鞠美庭.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经典案例[J]. 科技潮,2007,(10):24-25..

[5] 所罗门・迪特着.弗莱堡绿色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法,2009.

[6] 王玲着.基于结构形态的建筑造型研究.重庆:重庆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