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班主任工作论文

小学班主任工作论文

时间:2023-03-24 15:01: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班主任工作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班主任工作论文

第1篇

小学班主任面对6、7岁--11、12岁的儿童,工作更加繁重。我相信,任何一位班主任都希望胜任这项工作并把自己从繁重中尽量解脱出来,那么,如何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就至关重要。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亲近学生,研究学生;展现自我,树立威望。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班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 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活动观察。

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全班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二要研究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爱好等),了解个人的生活环境,掌握哪些是积极分子,哪些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学生等等。

在亲近与研究学生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努力展现自身广博的文化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学生对你"既亲近又崇拜",既认定你是值得信赖的老师,又把你当作好朋友,树立起班主任崇高的威望。那么,你的教育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干部队伍的组建和培养。

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干部决定的。小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我称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唯有慎重地选拔和培养干部队伍,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

当选的干部应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干部队伍的组建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须精心培养:其一,要大力表扬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其二,在鼓励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更严格要求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其三,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三、以强化常规训练带动教育教学工作。

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一个学生调皮捣蛋、不合常规的举动往往会使一堂好课留下遗憾,使整个集体活动宣告失败,甚至使全班努力争取的荣誉付诸东流,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利益。因此,要扎实有效地加强一个学生的常规训练。 训练的内容包括《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参观常规以及路队常规等等诸多方面。训练可以通过集体或个人、单项强化或全面优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

四、拟定集体与个人的远、近期目标。

有目标才有动力。班主任要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和本班实际情况,拟定全班与小组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远、近期目标,让每一个学生明确我们全班和小组正在努力奋斗的目标是什么,避免盲目、低效地学习和生活,从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动力。 然后,要对每一个学生拟定切实的个人远、近期目标,将集体的动力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帮助和鼓励每一个人进步,使每个人都在明显而又易于承受的压力下自觉要求自己。

目标的制定不是目的,如何通过努力去实现目标,提高学生的素质才是目的。因此,鉴于小学生年龄与心理特征,有两点需注意:一是近期目标较之远期目标更有激励作用;二是目标的制定必须切实,要让孩子能"跳一跳摘到苹果",不能好高骛远,以免丧失孩子信心。 五、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及其途径。 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班主任应在班内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竞争活动。必须强调,这是"互助"、"友好"的竞争而不是"敌视"和"保守"的竞争,其目的是为了取得共同的、更大的进步。

1、激发与外班学生的竞争意识:

从集体活动的表现、班级荣誉的争取、留给老师的印象以及个人获将情况等等多个方面激发全班由整体到个人的与外班的竞争意识。这也是一种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

2、设立定期评价制度:

以《评价手册》和"月评表"等相对固定的评价模式,对学生个人和小组的各种表现定期评价,使每个学生和小组明确近期优缺点何在,在班上居何位置,从而增强警惕性和进取心。

3、建立互助组:

以互助小组、"1+1"小组(一一对应的优生帮助差生形式)、小组帮助组员等等多种互助方式促使差生取得更大进步,共同实现个人、小组与集体奋斗的目标。 4、奖励和批评:奖励与批评的方式各种各样,目的都是鼓励先进、指出缺点、激励所有学生争取更大的成绩。奖励比批评的教育效果更明显。

六、重视主题班会与主题队会的开展。

要注重每次活动的实效性,使每次活动都让学生得到一次思想和灵魂的洗礼,留下深刻印象并指导自己以后的言行。其主题可以根据社会影响、学生思想动向以及偶发事件拟定。比如激励学生好好学习的班会《我和小萝卜头》,教育学生正确对待金钱的班会《金钱是什么》以及宏扬红岩精神的队会《热血热泪洒热土》等等,主题都非常优秀。

七、协调与科任老师和家长的关系,建立丰富的信息网络。

班主任只凭自己的威信和力量是不可能取得教育成功的,他必须力争本班科任老师和家长对学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态度,并时常同他们交换意见。 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联系的重要途径,班主任应高度重视,确保会议质量,尽量与家长取得共识。会上可以请个别优秀家长介绍成功教育孩子的经验,可以谈教改的方向,谈本期教学内容及要求,谈本期整体情况,进行作业展览或者谈学校对家庭教育的建议均可。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班主任工作才能更加顺利轻松。

此外,班主任还要通过观察、与学生谈心、干部和同学之间互相监督汇报以及听取来自校领导、其他老师、社会的意见等等途径,建立起丰富的信息网络,随时掌握与调控学生的思想行为动向。

八、学生个性特长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应时代需要所培养的人才应是高素质的,是有创造性的人才。班主任在使素质不同的全体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尽可能大的提高和发展的同时,更要努力发掘学生的潜能,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创造能力,培养他们成为班上各方面的顶梁柱和带头人,也为培养21世纪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九、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策略。

对学生的评价必须讲究策略。班主任要把握"激励胜于颂扬,表扬胜于批评"的原则,让学生"在鼓励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爱的熏陶,情的感染,懂得理的澄清,保证学生健康地成长。

十、做好个案总结和班主任工作总结。

第2篇

关键词:温馨教室,班主任,教育质量

 

有灵魂的教育不应只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更应关注学生身体和心灵的健康成长,而幸福成长的感受与师生共同营造的环境密切相关。从2006年起,上海抓住教室这个学校教育的关键因素,,“温馨教室”建设工程在上海所有的中小学校全面推广。更多的学生在学校这个“温馨”的“家”中感受并获得真正的幸福。成为优秀的班主任,是增强温馨教室建设效果的重要途径。论文大全。

1.加强职前班主任培养

主要指师范生在接受高等师范教育期间的班主任专业培训。如果说培养合格的班主任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高等师范院校的课程设置中应当给班主任专业课程以一席之地。首先建议开设班主任专业课程。要培养合格的班主任就要有一定的培养途径,所以相应的课程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相应的课程学习,培养班主任所具备的素质。通过班主任专业知识课程,帮助学习者掌握班主任专业知识。通过班主任专业能力的训练,帮助学习者形成班主任工作的专业能力。通过班主任专业道德课程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道德修养。当今世界科学知识正在高度分化,高度综合,各科学相互渗透,互相交错,出现了很多边缘科学。班主任工作是以青少年一代为教育对象的,它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及管理学各个方面,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知识来解决班主任工作中的问题。随着班主任工作的深入研究,班主任工作己逐渐从教育学、学校管理学中分化出来。吸收心理学、统计学、卫生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形成有自己特色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有自己的研究对象、规律、过程、原则和方法。应作为师范院校学生及中小学教育和教育工作者必修课。班主任课不仅包括一些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包括一些基本技能训练,如音乐、美术、编墙报、演节目。同时还要进行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加强实践环节。这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开设这门课程,将会大大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自觉性、科学性,减少盲目性、局限性。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质量,改进班主任的工作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为发展我们的教育事业作出贡献。另外,加强班主任的见习和实习。中学里由于缺乏教育实践,不少刚毕业的高等教育师范生教一门功课还行,带好一个班却很难。为培养班主任的后备力量,建议师范院校实行“见习班主任制”或“助理班主任制”。可以借鉴前苏联师范大学的做法,将班主任见习贯穿整个师范读书期间。这样可让师范生在职前培养期间就熟悉班主任工作实际情况,为胜任班主任工作进行必要的储备和积累。我们知道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在毕业前都要到中学进行实习,这是他们正式走上工作岗位前的一次实战演习。这场实战演习,对他们今后的实际工作都有深远的影响。

如今的实习内容、任务大致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一个是学科教学的实习,另一个是班主任的实习。本意要求两个任务都要认真完成,然而现实生活中大家都很重视学科教学的实习,投入的精力时间都很多,把学科教学的实习作为中心,班主任的实习往往只是附带。建议对实习时间适当延长,以便有专门的时间开展班主任实习工作。建议班主任专业培训制度化,纳入学分范围。建立班主任岗前培训制度,特别把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纳入班主任培训的内容之中。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遭遇一些困惑甚至障碍,只要教育者能够提供及时的帮助和指导,一般不至于酿成大问题。班主任与学生具有天然的联系优势,若班主任具有丰富的心理健康知识,就能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少走许多弯路,还可以在班级管理、学生品德发展方面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加强班主任校本培训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管理的基础,班主任必须对班级管理的概念、流程、方法、可能性有充分的理性认识。学校应利用班主任例会时间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指导。论文大全。包括班级、学生管理的理论知识培训及具体的业务操作培训。

通过理论培训,让班主任接受最新的、符合时展要求的现代教育理论。让班主任了解现代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理念:科学、民主的观念和合作的意识。用新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指导开展工作;通过业务操作培训和工作方法指导,班主任能有条不紊地、有效地开展常规管理工作。如在培训中针对班主任的工作艺术,师生心灵沟通的方法等指导。定期组织班主任老师开展经验交流、问题会诊,有效地指导班主任的实际工作。班主任的工作方法由以前的“传”、“堵”逐渐转变为学生乐意接受的“疏”、“导”的方法,有助于提高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实效。改变当前一些班主任仅仅把自己作为上级管理的执行者和传声筒现象,只被动执行命令而不考虑班级实情和学生需要,导致班级管理的僵化和形式化,优良的班集体难以形成.。人心涣散,班级既定目标难以实现。因此,在实践中,我们应立足校本。根据班主任的工作实际、年龄结构、治班水平、带班特点,以不同形式、不同内容对其进行分层培训、分类指导。

3.实行班主任专业化

班主任工作虽然有很多条例、规范指导,但是由于缺乏专业化学习与训练,班主任工作的随意性、经验性、盲目性仍十分明显。因此南师大班华教授提出了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新理念。认为班主任是学生的主要精神关怀者,需要用专业化的体系来规范、用专业化的机制来运作,专业化的标准来评价,就可以从根本上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目的性、计划性、智慧性,树立班主任职业新形象。

班主任专业化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不仅要求班主任具备高尚的人格、远大的理想和爱去关爱学生的思想境界,还要求班主任懂得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专业知识,具备广泛的交际沟通能力、心理疏导和调试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班主任由经验式、敬业式向专业化变。班主任只有向专业化方向不懈努力,才能享受到班主任劳动的快乐和幸福。论文大全。才能真正做到给学生营造家的氛围和良好的精神家园。将班主任工作真正做到得心应手。学习是班主任走向专业化成长的必由之路。通过学习,树立班主任专业化的理念,帮助班任实现专业追求。只有学习才能提高班主任生命的质量,丰富班主任生命的内涵,才能让班任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班主任教师由于所从事的工作性质特殊,其专业化水平日渐成为深化素质教育、推进温馨教室建设中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 马国勋. 创建“温馨教室” 营造和谐校园[J]. 小学德育, 2009, (02) .

[2] 梁丽丽,杨建明. “温馨教室”建设初探[J]. 新课程(教育学术版), 2009, (05) .

[3] 张丽霞. “温馨教室”凝聚你我他[J]. 思想理论教育, 2008, (24) .

[4] 高永平. 构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关于建设“温馨教室”的实践与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 2008, (24) .

[5]学校细节:温馨的教室让我们更爱这个家[J]. 上海教育, 2009, (08) .

[6] 任绪斌. 试谈教学过程中师生人际关系的内涵与特点[J]. 山东教育科研, 2000, (Z1) .

[7] 俞东. 浅析温馨教室建设中的人际关系[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 (05) .

[8] 严立云,蔡文香.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策略[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08, (03) .

[9] 毛佩珍,顾芸华. 游戏使校园更和谐——行知小学“温馨教室”建设初探[J]. 生活教育, 2008, (06) .

[10] 匡伟好. 建立积极的课堂人际关系[J]. 江西教育, 2004, (09) .

第3篇

xxx同志是我校的一位骨干教师;该同志热爱教育事业,刻苦钻研业务,爱岗敬业,爱生如子,与同事团结协作。服从学校的各项工作安排,勇挑重担。工作能力强,能出色地完成各项教育教学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该同志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积极参加课改培训及教学科研活动,勇于创新,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学成绩突出。十几年来,她一直任语文课教学,所教的班期末成绩显著。她指导本班学生参加2008-2009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全县教学质量检测,荣获六年级语文科一等奖;2009年初考,所教的六年级的xxx同学语文科考得94·8分,为全乡第一名,班级均分79·59,排在全乡同年级的第一名,荣获县小学毕业水平测试语文科优秀指导二等奖。

该同志自从参加教育工作十几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而且班主任工作突出,能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真情相待、以理服人;热爱学生,善于做学生思想工作,有较强的班级管理能力,所带的班级班风好,学风好; 2009年9月她服从领导安排,担任了全乡语文科班级均分倒数第二的五年级班主任,在此期间,她不负众望,班级班风有了巨大的改变,2012年7月5日全县教学质量期末测试,她接任的五年级语文科班级均分由原来的全乡同年级的倒数第二跳到全乡同年级的第二名,黄峥昌同学语文科考得93·5分,为全乡年级的第一名。

在做好教学、班主任工作的同时,该同志还注重知识的更新和充实,积极学习各种教育理论,以充实自己,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学习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她在2008年全县小学教师“我能利用远教资源上一节课”优质课评比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她本人撰写的论文《浅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荣获2009年全县中小学教师专题论文评比三等奖;教学设计《设计一条公益用语》荣获2009年度广西小学语文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

鉴于xxx同志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优异表现,同意推荐她评选为靖西县“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第4篇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当前中小学青年班主任职业幸福感缺失的状况,从主客观方面分析其原因,提出了从职业价值观、自我心理调适等方面来重新点燃青年班主任职业幸福火焰的措施。

据调查,全国有400万中小学班主任,其中90 %是青年教师,他们带着自己的教育理想,抱着极大的工作热情走上班主任工作岗位,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在学生快乐成长的过程中,感受着班主任工作带来的职业幸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工作的热情开始下降,职业的幸福感也逐渐消退。各地关于班主任职业状况的调查显示,“不愿当班主任”一项的统计数字在一些地方竟然接近七成。笔者在一次班主任培训中调查也发现,认为“班主任工作是幸福的”比例只有12%,特别是青年班主任的这一比例更是微乎其微。为什么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不久的青年班主任,其职业幸福感的火焰会那么早地熄灭呢?笔者对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青年班主任职业幸福感下降的原因

(一)职业价值观出现偏差

职业价值观是一个人对所从事的职业的哲学认识和态度,即为什么从事这个职业,它包含了从事这个职业的个人理想和追求。职业价值观决定一个人对工作的态度及结果,也决定着他职业幸福感的形成。调查表明,当前青年教师对班主任工作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职业价值观。第一种是把班主任工作当作一种事业,把学生的茁壮成长当成自己的人生追求,具有这种价值观的青年教师对平凡的班主任工作始终充满着热爱,班主任工作给他带来的成就感、幸福感会经久不衰。第二种是把教书和班主任工作仅仅当作一种解决自己生存问题的谋生手段,或将自己的职业当做寻找“更好”职业之前的跳板,这是一种低标准、低层次的价值观,也是最难体验职业幸福的价值观。持第二种价值观的教师一旦出现工作上的挫折,或认为自己的付出和所获得的回报不对等时,就会出现心理上的不平衡和对所从事工作的认识偏差,职业幸福感的感受水平就会越来越低。

(二)职业心理素质不健全

班主任的职业心理素质,是指班主任在从事教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所应具备的特殊的心理能力,它包括对班主任职业地位的认同感、幸福感、对学生的爱心、融人学生的童心、职业挫折承受力、职业情感的调适力等。班主任工作的特殊性要求班主任要具备与常人不一般的职业心理素质。由于很多的青年班主任对此并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因此一旦遭受到工作上的挫折或其他打击,工作的热情就很容易衰退,职业幸福感就很容易下降。

(三)超负荷工作,心理压力大

近年来研究表明,班主任的生存状态令人担忧,“他们普遍感到工作重、压力大、待遇低,缺少幸福感”。很多教师认为当班主任太苦太累、要上课,又要教育和管理学生,既要在家长和学生之间沟通,又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提升自己,搞好教学与科研,此外学生安全更是时刻挂在心头,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操不完的心。在这种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下,青年班主任的工作幸福感自然会降低。

(四)缺乏科学的班主任工作评价机制

班主任工作责任重大,社会、学校领导、家长对班主任的期望值都很高,但目前对班主任工作缺乏科学健全的评价机制,晋升评职称大都以教学和科研论文等硬指标为主要条件,许多青年教师感到班主任工作没有成就感。南京师范大学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齐学红认为,增强班主任的职业幸福感需要一个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需要建立发展性评价系统。

二、重燃青年班主任职业幸福火焰的途径与方法

(一)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青年教师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意味着工作与祖国的兴衰息息相关,而一旦承担了班主任工作,其责任就更加重大了。因此每一位选择了献身祖国教育事业的人,就必须把个人的自我实现价值和所承担的教育责任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的发展与学生的成长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从学生的成长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二)以审美的观点认识自己的职业

1.班主任的职业美—面对灵动的生命

班主任面对的是最阳光天真的学生,他们单纯、可爱、好学、充满朝气,在这样一群灵动的生命中,青年班主任如果能以美的眼光来看待,他感受到的是那种纯洁无暇的爱和尊重,就犹如一位伟大的雕塑大师,在把一块块天然的白玉雕塑成材的过程中获得美的感受。这就是班主任的职业美,也是班主任工作幸福的源泉,这是其他职业所不能比拟的。

2.班主任的工作美—分享成长的快乐

每一位做父母的都深刻地体会到了孩子的成长就是自己最大的快乐,班主任工作也是如此。班主任的辛勤劳动和付出换来了许许多多孩子的健康成长,在分享孩子们成长的快乐的同时,工作的幸福感也就油然而生了。因此青年班主任要力求把自己的工作升华为一种热爱的事业,并将其融人生活之中,做一名工作着并快乐着的班主任。

(三)提高心理自我调适能力,享受班主任工作的幸福

1.以阳光的心态面对一切

青年班主任不能选择工作环境与职业压力,但可以选择心态。林肯曾说过:你决心有多幸福,你就会有多幸福。所以在工作与生活中青年班主任要学会阳光地思考问题,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

通过对比参照找出班主任工作的优势与快乐。有的青年班主任总抱怨自己压力大,其实了解一下其他行业,每个行业都有压力。青年班主任应该看到,学生对老师的尊重,每年享受的寒暑假,教师职业的稳定,经济地位的提高,社会上人们对教师职业的向往等,都显示出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

2.学会开心地工作

(1)调整工作的期望值。期望值过高是青年班主任找不到职业幸福的个体因素之一,当既定的目标无法实现时,如孩子们考试的成绩、班级的状况、自身的发展等,作为青年班主任就要理智地调整目标,重新制定实现目标的策略。

(2)带着童心与孩子们交往,在交往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青年班主任应保持自己的童心和童趣,随时能与孩子进行童心回放,使自己与孩子之间有共同的兴趣和语言,走进他们的心灵,感受工作的成就和快乐。

3.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1)学会微笑。高尔基曾说过:“只有爱笑的人生活才能过得美好。”微笑是人类最甜美、最渴望的语言,也是每个人最容易拥有的财富。青年班主任的微笑是每一个孩子、同事、家长最喜欢的表情。

(2)学会倾听与赞美。倾听与赞美是班主任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是班主任通往孩子们心灵的缕缕阳光。

(3)学会心存感恩。对于年轻的班主任来说,孩子们身上许多美好的品质需要你去发现,目前你所拥有的一切值得你去感动。拥有感恩的情怀,既能感动同事,也能感动学生,更能感动自己。

4.掌握科学的自我释压的方法

压力是青年班主任成长的土壤,但过大的压力也会导致青年班主任不良情绪的产生,而这种不良情绪的长期积压,很容易让青年班主任产生心理疾病。因此,作为青年班主任应该学会如何将心中的不良情绪以科学的方法宣泄出来,以减轻或消除心理压力,从而体验班主任职业的幸福。

(1)自我暗示

这是一种运用内部语言或书面语言的形式来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暗示对人的情绪有奇妙的影响。如果你很忧愁,你不妨这样试一试,每天对着镜子笑几次,并大声地对自己说:“我会是个快乐的人!”这种暗示能使自己保持愉快的心情。

(2)合理地选择情绪宣泄方式。

方法一:言语宣泄,即班主任通过谈话的方式,向亲人、朋友或同事讲出你的烦恼通过这些宣泄,平静不良情绪,降低内心痛苦,从而保持畅快心情。

方法二:写作宣泄,即班主任通过写日记、网上聊天、网上博克等方式将不能讲的痛苦写出来,然后扔掉。也可通过写愤怒日记的方式进行反思;

第5篇

我乡小学现有班主任37位。在他们当中有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的老班主任,有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较丰富的中青年班主任,还有踏上工作岗位没几年的年轻班主任。班主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不能光凭经验办事,必须不断地加强理论学习,注重理性思考,提高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为全面提高我校班主任队伍的素质和能力,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的德育工作,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教育部,省、市、县关于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及培训方案等精神,按照学校的工作部署,为确保我校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制定本方案。

二、培训目标

1、提高全体班主任的素质和班级管理水平。在2011年12月底之前,全体班主任完成20学时的校本培训任务。通过培训,全面提高班主任履行工作职责的能力。

2、构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建立班主任上岗制度、班主任聘任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和规范管理等工作制度,并形成长效机制。从2011年下半年起,凡进入班主任队伍的教师,在上岗前或上岗后半年时间内均应接受不少于20学时的专题培训。

3、进一步推进校本培训的发展。根据我校校本培训计划,开展班主任全员培训。通过实施班主任校本培训计划,进一步完善我校校本培训制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培训对象

全校在岗班主任和班主任后备人员。

四、培训原则

1、针对性原则。针对不同年段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班级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要求,研究设计培训内容。培训工作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远程培训与面授辅导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

2、实效性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从班主任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针对现实问题设计与安排培训内容,重视经验交流,突出案例教学。

3、创新性原则。积极创新培训内容、方式、方法、手段和机制,针对教师在职学习的特点,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的作用,不断提高班主任培训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4、灵活性原则。采用集中校本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五、培训内容

根据我校班主任工作的实际需要,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班主任工作规范、班主任素养、班级管理、班队主题设计、班主任专业成长等五个专题模块。

1、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

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3、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

4、班级管理方法与创新。

5、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选学)

6、学科德育渗透与道德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专题。(选学)

六、培训模式

采取县级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并完成相应培训任务。

(一)县级培训

1、选派一名分管领导参加县班主任培训的培训者培训。

2、推荐优秀班主任参加县骨干班主任培训。根据县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的统一部署,我校推荐优秀班主任参加培训,并充分发挥骨干班主任的引领作用和示范作用。

3、积极参加县教育局统一部署的专题培训。

(二)校本培训

1、建立班主任学习制度。学校德育领导小组每月推荐有关的专题文章,方便广大班主任学习。同时,学校购买有关班主任成长的书籍并积极向班主任推荐有关的专业书籍,组织教师学习,进行学习心得交流。

2、建立班主任反思制度。班主任老师每学期写两篇班队工作文章,可以是总结,教育反思,也可以是叙事或案例,记录自己在班级管理中的成功经验、失败之举,或者面临的困惑,为自己留下进步的轨迹。

3、举行班主任专题论坛。我校班主任专题论坛关注班主任工作中的典型问题。第一学期的主题是班级管理系列之一——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与良好班集体的建设;第二学期的主题是班级管理系列之二——班队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第三的主题是班级管理系列之三—学生管理工作的艺术。学期通过务实的交流,探讨班级管理中的普遍性问题,展示优秀班主任的先进理念和宝贵经验,让更多的班主任老师从中受益。

4、加强班主任理念转变的培训。培训的方式有专题讲座、班队活动案例交流、教育叙事交流、观看录象等等。担任培训工作的老师为学校行政领导、优秀班主任。

5、推广优秀班主任的工作经验。每学年举行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评出优秀班主任进行表彰,并将他们的经验推广。

6、聘请有关的专家、优秀班主任来我校作报告、作讲座。

班主任校本培训安排如下:

七、培训方式及方法

1、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指新学年的开学前,对班主任进行有关班主任日常行为规范方面的集中培训;分散培训,指利用班主任会议时间,分专题学习有关教育方面的知识。

  1  

2、在职培训和参观考察相结合。比如到相关学校或单位实地考察等。

3、实验研究与相互探讨相结合。即把班主任工作与教科研工作结合起来,在日常工作中相互探讨,在课题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名师传授与自我总结相结合。请本校或外校有丰富育人经验的老师做专题报告,每位班主任撰写育人心得或论文等。

5、读书读报与上网学习相结合。每位班主任除了将指定的书阅读外,还要充分利用网上的有关资料学习。

八、培训措施

1、成立芍药山小学班主任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组长:杨勋海

副组长:王传香

组员:朱俊忠 查传菊 徐翠 梁夫霞

培训工作小组

组长:王传香

组员:朱俊忠 查传菊 徐翠 梁夫霞

2、建立健全班主任校本培训制度,规范班主任培训的操作程序,做好培训工作精细化,不断提高培训效率和质量。

第6篇

一、调查方法、对象、内容及时间:

此项调查采取问卷的形式,于XX年1月10日对我校20名班主任的年龄、班主任工作年限、班级管理等情况进行了调查。

二、班主任基本情况及分析

我校现共有班主任31人,其中女性班主任占100%,全校班主任平均年龄35.3岁,调查的20名班主任工作平均年限为6.5年,均为大专以上学历,优秀班主任为35.2%。

1、年轻化的班主任队伍

从统计数字来看,我校班主任队伍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在调查的20位班主任中,年龄在30--39岁为45%;年龄在40—49岁的班主任约为30%;年龄在50岁以上的班主任仅占2%;

青年人的优势是精力旺盛,思维活跃,思想观念较新,对新信息接受快。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中,更容易转变传统的、落后的班主任管理观念;更勇于探索新的班级管理、班集体建设的方法;在新课程改革中步子较大。但青年人身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劣势,由于缺少教育工作的经验,有的班主任的基础工作不够扎实,导致班级管理不到位,有的同志虽有新的教育理念,但由于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缺乏的教育措施,使教育理念难以成为科学的教育行为,影响了教育效果。

2、进入发展期的班主任占大多数教师

班主任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担任班主任的前三年,对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方法还较为生疏为称为初期;第四至六年,对班主任工作规律有了一定的把握,我们称为发展期;第七年以后,一般的班主任工作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工作起来较为得心应手,是班主任工作研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时期,可以称为成熟期。

从统计数字看,20位班主任中,3年以下为2人;3-5年为3人;6年以上为15人进入成熟期,占全体班主任的75%。大量班主任进入成熟期,预示着只要管理、培养措施科学合理,全校德育工作会扎实推进,会有更多的优秀班主任教师脱颖而出。

3、教师学历层次大幅度提高

随着教师队伍的自然更替和培训进修工作的开展,我校班主任教师的学历层次明显提高。今年的本科率为15.6%,大专以上学历达到76.2%,越来越多的人进修本科课程。学历提高的重要优势是基础科学文化水平得到提高以及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得到增强,这使做好班主任工作有了比较好的知识背景,为今后教育质量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教师开展德育科研工作还不普遍

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和改进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有效措施,从统计数据看,近年内区级以上德育论文获奖教师8人,获奖教师占32.1%。德育科研上,据不完全统计,除为数不多的老师参加课题研究外,学校大部分班主任教师的德育科研是空白。

三、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建议与措施

面对我校小学班主任队伍的现状,我们认为提高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有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1、注重开展采取分层培训活动

多年来,班主任工作能力的提高主要靠教师自身的努力,而有部门组织的、促进班主任成长的活动明显较少,效果不明显。所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措施之一是根据班主任的实际状况、根据各层面教师的需要组织不同层面的培训,优秀班主任培训,青年班主任培训,

(1)优秀班主任的培训。培训要以教育科研能力为重点,使他们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促进个人的班主任工作风格的形成和成熟。

第7篇

所谓“威信”,“威”无非是指威望,威严,威风,而班主任的“威”不是以势欺人,恐吓人,才使得你有威,让人畏惧,它是通过你自身的各种文化素养产生的榜样力量及表现出来的让人敬重的风度。“信”无非是指信任、信赖、相信,而这个“信”它是建立在一个人的言谈举止所表现出来的内在博学化为外显的知识的富有,令人仰视。二者其间迸发着由内心到外在的一种强烈的奉献精神,由此产生信任。特别是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威信是班主任有效开展工作的保证,为此,我认为班主任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以高尚的师德形象,做学生为人的楷模。班主任是各项工作任务的中间者和具体执行者。他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都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班主任要注意自身的修养,努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给学生以示范,做学生的榜样。前苏联教育家申比廖夫曾说:”没有教师对学生直接的人格影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工作。因此,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加强自身修养是对每位班主任的基本要求,在小学生面前更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

二、以不断的学习,做知识的富有者。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最不能原谅的就是教师的一知半解。在知识更新加快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今天,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因此学生并不因为教师年龄比他大就信服和尊重你,而是因为你确实有知识才敬重和信任你,小学班主任如果没有真才实学是很难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因此,小学班主任必须不断用新知识充实武装自己。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还要熟悉所学专业的一切知识,了解其它学科的知识。

三、以多种能力做学生的敬仰者。小学班主任要具备的能力很多,如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个别谈话和谈心的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的能力,总结工作的能力等等。但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首先必须有体察学生的思想、情感、需求,捕捉学生的心理信息,把握他们真实态度,以达知人知面知心的能力,应有启迪学生心灵的能力,应有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的能力,应有较高的演讲和对话能力,更要有把小学生培养成“人”的能力。

四、善于发现,做学生的指导者。首先,我们给孩子们一片自由的空间。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所受的教养、熏陶不尽相同,各方面存在差异,如兴趣、意志、性格、情感和动机各显示其独特的个性。我们除了广泛接触孩子,还采取个别谈心等方法来了解孩子们的内心活动,感受他们的情感世界。并通过开班会、联欢会等活动,让学生淋漓尽致地显示其“才华”,发挥一“技”之长,并适时加以鼓励与指导,有时给予适当的奖励,听说小学师德论文教师师德论文。有时只是一个赞许的眼神,有个会心的微笑。这些,也许成功就孕育在里面,将来的科学家、作家、运动员、发明家也许从此就诞生了。

五、以百倍的细心,做学生身心健康的促进者。现在的小孩子都表现的比较早熟,他们有的过早表现出了很多不好的神经症状:对抗行为、嫉妒行为、贪玩、厌倦学习、破坏等,我发现造成他们这些行为的原因的多方面的,有来自社会的,有来自家庭的,也有的来自老师和同学,有的是因为家庭关系的重大变异,有的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有的因为和同学间关系不融洽,还有是的因为心理缺陷等。总之,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了孩子们的正常思维、心理,导致了一些不正常的行为。我经常通过体育游戏来培养学生们克服困难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友爱互助的品质,我还通过开主题班会介绍一些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告诉他们人生的道路不会总是阳春三月,也有风暴、霜冻。困难、挫折、不幸都是暂时的,也许还是成功的加速剂,前进道路上列车的剂。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更重要的是要以安全做保证。安全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底线,也是班主任工作的首要职责。班主任时刻要把学生的安全铭记于心,要做到时时讲、事事讲,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给学生创设一个平安和谐的学习氛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营造积极向上的班集体。由此赢得学生舒心、家长放心、社会满意,为此也无形中树立了班主任的威信。

总之,班主任的威信是建立在一职多能的基础上的,所谓威信不如说人格。正如苏联教育家说的那样:没有教师对学生直接的人格影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工作。

第8篇

心理学论文4900字(一):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小学生挫折教育论文

〔摘要〕当前我国小学阶段的挫折教育尚不完善,主要表现为儿童承受挫折能力弱,缺乏面对挫折的平稳心态和应对挫折的基本方法。积极心理学视域中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和积极情绪体验的获得,为小学生的挫折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思路指导。据此,本文提出小学生挫折教育的方法策略,包括引导儿童进行积极的自我教育、积极的挫折预防教育、家校联合形成教育合力等方式,全方位、高效率地开展挫折教育。

〔关键词〕挫折教育;积极心理学;小学生

当代小学生生活在社会稳定发展的新时代,家庭与学校为儿童成长营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由于家长和老师的关怀与呵护,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已养成遇到问题就寻求家长老师帮助的习惯,缺乏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和能力。因此,有必要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让儿童在小学阶段感受挫折情境,学会应对挫折事件的方法,具备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以实现儿童的心灵成长,培养儿童积极向上的情感力量。

一、小学生挫折教育及其不足

(一)小学生挫折教育

美国心理学家阿姆塞尔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挫折—奋进”理论认为,在挫折的情况下,人们会更加努力,行为效率也会提高。挫折教育是一种带有人文关怀性质的教育理念,它是教育人在困难情境中认识自我、提升自我的一种方式[1]。因此,挫折教育可以视作挫折与成功之间的“高速公路”。

综合来看,挫折教育是基于遭受挫折的主体对挫折事件本身或者是对受挫情境的感受和产生的不同的情绪体验,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培养摆脱困境能力的教育。挫折教育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方式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既包括解决问题的技术技巧,也包括面对问题时平和的心态和积极的情感。儿童受挫之后,在正确方法的指导下能够获得个人成长,更加奋进,从而在正确的道路上取得成功。挫折教育的关键点在于当儿童面临挫折情境时,父母和老师要在家庭和学校中为儿童提供及时、恰当的指导,使儿童经历从挫败中感到积极情绪体验的完整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抗挫折能力的教育目的。

(二)小学生挫折教育的不足

1.家庭中挫折教育的不足

当前社会,部分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尤其独生子女家庭体现得更为明显。他们代替孩子处理生活中的一切事务[1]。很多家长只是注重儿童的学业成绩,对于孩子综合素质发展的关注度不够,儿童自身的个性发展、情绪情感的发展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自然而然处于不受重视的位置。

由于没有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没有养成平和面对问题的心态,因此,当儿童必须独自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时,便会对挫折产生一种恐惧感,缺乏面对挫折的勇气。在挫折事件发生时,家长仅仅抚慰儿童失落、害怕的消极情绪,而没有教会儿童面对不同的挫折时如何采取相对应的解决方法,致使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提升。家长在帮助儿童面对挫折、解决问题时,安抚儿童的情绪固然重要,但更应该对儿童提供成长性的帮助,使儿童在消极的情境下有积极的发展。

2.学校中挫折教育的不足

目前在小学阶段,学校进行挫折教育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二是在班级中进行心理健康建设活动。虽然这两种方法有助于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但也有弊端。一方面,這两种途径都建立在传统的教学班级的基础上,而传统的教学班级人数较多,笼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能达到最初预想的学习效果。并且,这种集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很难关注到个体的发展,更不能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正确面对和克服挫折。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老师配备不齐,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多是班主任一人承担,老师难以有充分的精力开展挫折教育活动。

现阶段,挫折教育的重点大多还停留在事情发生后的问题解决上,而忽略了挫折发生之前的发展教育,错过了最佳的教育时期,长远的教育效果也大打折扣。挫折教育不仅要帮助那些处于挫折情境中的学生,指导其如何摆脱困境求得生存,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环境条件下的学生,引导其建立积极有效的心理防线[2]。

二、积极心理学及其对挫折教育的指导意义

(一)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心理学思潮[3]。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人类功能的积极方面,更加全面地了解人们的积极情绪、积极行为和积极的人格特质等[4]。在积极心理的影响下,个体能够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培养积极的人格特质,提高创造力以及构建积极的组织系统[5]。个体通过找寻生活中有意义的事情,进而从中获得乐趣,以积极饱满的状态投入生活中,才能够达到更高的幸福水平。

(二)积极心理学对挫折教育的指导意义

在积极心理学的四项基本研究内容中,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于儿童的个性发展以及情绪情感的发展至关重要。积极的情绪体验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主观幸福感的体验,二是心理幸福感的体验,三是社会幸福感的体验[6]。主观幸福感是人们可以自我感受的对于过去发生事情的满意度体验,对未来探索新鲜事物有好奇心以及对现在所处环境的快乐体验。心理幸福感体现在,人们可以接纳既有积极一面也有消极一面的完整的自我;对自我的行为有执行力和控制力;建立友爱的、和善的、积极的人际关系。社会幸福感指的是人们可以适应并且融入社会环境中去,在社会群体中有存在感和认同感,对社会的持续发展有信心并且能够参与到社会发展中去的积极情感。

儿童积极情绪的发展既可以通过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得到实现,也可以从生活经历的成功事件中得到实现[7]。常常被人们忽略的挫折事件作为一种生活经历,会给人们带来更加强烈的情绪体验,真正的自信来源于克服困难之后的成功体验[8]。失败、受挫的经历带给儿童的直接情绪往往是消极的,但是如果此时父母和老师给予其关怀和爱护,并帮助儿童找到失败的原因,有助于儿童更好地完善自己并获得成长。从最初的消极情绪体验转变到积极的情绪体验,挫折事件带给儿童的不仅仅是快乐的体验,还有乐观、勇气和毅力等更多积极的情感。因此,挫折事件是儿童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由此体验到的积极情绪也成为人们增强主观幸福感所必须拥有的情绪能力。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小学生挫折教育的方法

(一)引导儿童进行积极的自我教育

在遇到挫折与困难时,儿童常常会陷入自我怀疑中,“我为什么总是做不好?”“我怎么这样笨呢?”等自责、懊恼的消极情绪困扰着他们。这种消极情绪会降低儿童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而自我教育则会帮助儿童正确认识挫折,增强战胜挫折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教育就是受教育者根据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要求,积极发挥主体的自主性,有意识地把自身作为教育对象,为提高自我素质而进行的教育活动。自我教育包括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监督、自我改造,充分体现了个人道德修养的自觉能动性[9]。

应加强引导儿童自我教育,学会接纳完整的自我。在引导儿童进行自我教育过程中,使儿童逐渐了解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进而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调控和自我改造,接纳既有积极一面也有消极一面的自己。家长和老师协助儿童学会从消极和积极两方面分析挫折事件,加强对挫折事件两面性的认识,引导其不仅看到事情本身的难点,更要看到克服挫折之后的自我的成长点。引导儿童重点关注挫折的成长点,并协助其抓住成长契机自我发展,增强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培养其真正的自信。

加强引导儿童自我教育,使其提高抗挫折能力。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儿童随时有可能遇到挫折,重要的不是想方设法避免遇到挫折,而是如何去对待挫折。正确地对待挫折,要培养儿童积极的自我评价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自我效能感,使其相信自己拥有战胜挫折的能力。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在入学后加速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也进一步发展,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的独立见解,自我评价的稳定性增强[10]。当陷入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情绪中时,家长和老师要及时引导儿童关注事物的积极方面,不断对儿童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其逐渐学会自我激励和自我调控,进而调整好面对挫折的心态,学会以积极的情感来扭转消极的心理状态,提高抗挫折能力。

(二)积极的挫折预防教育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培养积极人格特质是挫折预防教育的有效手段。积极的人格特质犹如一层具有弹性的保护膜,在个体遇到挫折等消极事件时,能够维持个体心理状态的稳定性,助其以从容、平和的心态解决问题。由于小学阶段是儿童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在该阶段培养儿童积极的人格特质,可以有效地进行挫折预防教育。积极情绪能够促进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而积极情绪是可以培养也是值得培养的,它不仅代表着人们情绪感受的状态,也是一种随着时间推移而实现心灵成长和改善幸福感的手段[11]。通过激发儿童积极的心理潜质,对乐观、勇气、热情、自信等积极情绪进行强化和及时的积极反馈,进而培养其积极的人格特质,能增强面对挫折时的心理承受能力。人们对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主观感受影响着幸福感体验,通过提高积极情绪体验能增强主观幸福感。因此,积极情绪的不断发展能促进积极人格特质不断完善,进而能够有效开展挫折预防教育,实现儿童的心灵成长。

挫折预防教育的另一重要手段是创设挫折情景,引导儿童积极思考解决方法。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积极的力量和向积极状态发展的潜力,教育则可以挖掘这种潜力,更好地培養人。老师在挫折事件发生之前给儿童设置挫折情境,通过语言、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儿童感受挫折情境,并引导儿童积极思考,寻找克服挫折的方法。之后,每个人将自己想到的方法与同伴交流,寻找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法。通过不断创设学习、生活中的挫折情境,提高儿童的抗挫折能力。同时,鼓励儿童参加实践活动,敢于直面挫折,在实践中寻找最适合自己认知方式和行为特点的解决方法,学会自我调控情绪,将内在的潜力挖掘出来,发展出应对挫折的能力。由此,促进儿童在逆境中体验积极情绪,在挫折中发现积极意义,久而久之便形成开阔的胸襟,使其具有积极情绪反应,拥有更强的能力以战胜挫折。

通过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和创设挫折情境的方法,可以将以往以补救教育为主的方式转变成为以逐渐渗透、循序渐进的途径为主的挫折教育方式。在挫折发生之前,通过创设挫折情境,使儿童掌握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法,以提高挫折预防教育的有效性。

(三)家校配合及时干预

家庭与学校是小学阶段儿童主要的活动空间。根据亲子依恋关系理论,学龄期儿童对父母有较强的情感依赖,父母的爱能给儿童战胜挫折的勇气和信心,父母的言行举止影响儿童的认知判断和行为选择。因此,学校与家庭应紧密配合,共同帮助儿童健康成长,提高抗挫折能力。

儿童的情绪表达和行为表现方式与成人有所不同,父母与老师应耐心地观察儿童,运用适合儿童接受的方式进行沟通。瑞吉欧教育系统非常强调教师作为“儿童的观察者”的重要角色,要求教师对儿童的行为进行解码[12]。通过解码分析能够更好地了解儿童行为,使父母与老师能有序、细致地观察儿童。细心观察是父母和老师对儿童进行挫折干预的前提和基础,恰当的沟通是挫折干预的有效手段。由于儿童第二信号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肢体语言的运用会增加沟通的有效性,因此在与低年级儿童沟通过程中,丰富的肢体语言能使交流更加准确、灵活。

充分挖掘家庭、学校的积极教育功能,双方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可以高效率的手段对儿童展开一系列挫折教育,培养学生面对挫折积极乐观的心态,维护身心健康,建立稳固的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体系[13]。

四、结语

学龄期是心理发展阶段中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儿童逐渐学会独自面对挫折、解决问题的过渡期。在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通过积极引导儿童进行自我教育,帮助儿童接纳自我,提高战胜挫折的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通过创设挫折情境,培养积极人格特质,对儿童进行挫折预防教育,使其掌握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最后,家校应该联合形成教育合力,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指导下,全方位、高效率地开展挫折教育。

心理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心理学视野下中学班主任工作策略研究论文

【摘要】中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出现了全新变化,对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诸多新要求。为此,班主任除了要掌握全新知识和技能,也要从中学生的成长特征和心理习惯出发,积极创新工作理念。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下,班主任要将心理学与日常工作、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各个环节相融合,充分发挥心理学的指导优势,实现班级管理与学生培养的全面融合。本文分析心理学对中学班主任工作创新的相关启示,从细处关心、全体成长等多个视角探究心理学视野下中学班主任的工作策略。

【关键词】细处关心;全体成长;心理学;中学班主任;工作策略

心理学在现代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班主任理解并熟练应用心理学理论,深入学生成长内心,构建高效互动沟通机制,有利于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习成长难题,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与传统的班级管理方法不同,利用心理学指导班级管理,能让班主任有效转化思考立场,更好地理解学生成长、学习存在的具体难题,为学生提供细致入微的优质服务,切实提升中学班主任的工作水平,实现全体学生成长的预期目标。

一、心理学对中学班主任工作创新的具体启示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内容复杂、类型多样的重要工作,传统班主任工作对学生心理变化缺乏充分了解,影响了班级管理实效。因此,系统化应用心理学,帮助班主任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以艺术化的策略和思维来处理班级管理工作,从本质上拉近了师生关系,改善班级管理效果,为中学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提供新的有效启发。

(一)细处融入,为学生全面成长提供有效指引

在中学教学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承担了重要职责,既需要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成长动态,也需要及时收集学生学习成长的各种问题,通过及时有效干预、科学合理引导,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有效引领。但受认知局限和管理精力等因素影响,以往班主任主要关注学生是否违纪、是否存在困难等问题,缺乏对细节的有效考虑。在心理学视野下,要求中学班主任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内在思维出发,通过关注班内学生的细节问题,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提供有效指引。

(二)全体成才,为学生共同成长提供有效帮助

以往中学班主任工作主要采用“抓两头”的管理思维,即重点关注班内“学困生”和“优秀学生”,缺乏对班内全体学生的充分考虑,未能真正发挥班主任的应有职责。在心理学视野下,要求班主任关注班内每个学生的成长需求,打破了传统班级管理局限,使班内全体学生均能获得应有关注和指引,符合当前中学教育改革的“生本理念”要求。

(三)正面指引,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有效指引

传统班主任工作实施“问题导向”,即采用“收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管理思维,多关注学生学习成长的负面因素,对学生幸福感、成就感和责任感等积极理念培养缺乏有效关注,影响了学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从心理学视角开展班主任工作,既关注学生的消极情绪,也重视挖掘学生的成长潜能和积极情绪,通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勇气和积极心态,使学生的心理品质得到根本性改善。

二、心理学视野下中学班主任的工作策略

在心理学指引下,中学班主任管理班级活动不再是传统的“被动应对”,而是主动关注的新思维。因此,班主任通过塑造正面形象,规范个人行为,聚焦学生成长的细节,关注全体学生成长需要,从而为学生提供有效指引和精准服务。

(一)完善基础:营造积极乐观的班级管理环境

从心理学视角看,环境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有直接影响。因此,班主任想要有效改善管理效果,提高管理质量,需要为学生创造温暖、生动的教学环境。第一,班主任要结合学生特点和班级特色,融入学生兴趣、爱好等积极心理导向,为班级管理打造积极、温馨的氛围环境。比如,利用班内墙面为学生表达情绪、展现自我提供空间,为师生沟通开启新平台。第二,班主任要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师生关系,营造班级管理柔性氛围,引导学生获得愉悦体验。通过尊重学生需求、鼓励学生的积极行为,塑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比如,在开展班级管理时,构建学生合作、相互尊重的学生协作管理模式,有效改善班级管理机制。

(二)夯实力量:重视选拔学生干部,消除班主任与学生的心理差距

学生干部是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辅助,也是对学生学习成长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关键力量。在心理学视野下,班主任开展管理工作时,要重点发挥学生干部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沟通优势,有效收集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实际需要,切实提高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班主任要重视选拔负责任、善沟通的学生干部,通过倾听学生干部的相关建议,消除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心理”差距,有效解决班内学生学习管理的各项问题。此外,重视激发班主任管理班级的效能感和成就感,尤其要消除班主任的“疲惫”心理。要以自我效能理论为基础,重视改善班主任的工作态度,加大精力投入,通过品读班级管理的幸福感与成就感,使班主任实现个人价值与工作价值的全面融合。

(三)关注细节:结合心理学方法,关注学生学习成长的各环节

细节是班主任開展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班主任工作的普遍“短板”和薄弱项。因此,在心理学指引下,中学班主任创新管理工作要立足学生的心理特点,关注中学学生心理多样性,重视探究学生学习成长中的细节问题,为学生全面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有效指引。班主任要重视利用观察法、交谈法等多种心理学方法,真正融入学生内心,有效收集和把握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细节问题。班主任要以学生心理特征为基础,关注学生的内心变化,了解学生的具体需要和个性化心理特征,掌握学生内心的真实需求,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全面性。同时,班主任要将心理教育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通过将心理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班级活动、校园文体、社会实践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心理沟通优势,以多种途径、多个平台高效开展班级管理。

(四)全体成长:优化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差异化需求

在心理学指引下,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时,要尊重学生的独特需求和个性化需要,制定面向全体学生的差异化管理方案,通过实施“因材施教”的学生管理思维,真正实现班内学生全体成长。首先,班主任在创新班级管理机制时,需要从构建全新、高效的师生沟通关系出发,通过遵循中学班级工作规律,掌握沟通艺术,全面了解学生成长心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有效对接班内学生成长学习过程中的各项需要,引导学生养成爱学、乐学的积极心态。其次,班主任要学会使用各种科学、合理的心理学理论,发挥心理学的指导优势。班主任要理解并熟练应用“罗森塔尔效应”,为班级管理设定合理期望,认可班内所有学生,对全体学生学习成长给予充分信任和行为指引。要合理应用“关爱心理”,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成长愿望,使学生真正成长为班级管理的“核心”。最后,班主任要形成正确的班级管理心态,充分尊重学生差异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中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变化、习惯培养的重要时期,班主任要从学生心理变化的特征和规律出发,综合考虑学生的心理认知能力,实现班主任工作与学生健康成长的全面融合。

第9篇

论文摘要: 作为一名教师是辛苦的,而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更是辛苦的。一个班级就是一个集体,而这个集体的领头羊就是班主任,几年来的班主任工作也让我深刻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琐碎而复杂。人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做班主任工作更是这样。

经常有人这样问我:你是做什么的?我总是会微笑地告诉他们,我是老师。总有一些人带着羡慕的口吻历数着做教师的种种优越:天天和孩子们在一起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还有那么长的假期多舒服啊!对于他们那种极其羡慕的口吻我总是一笑置之,因为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又怎能得到完整深刻的认识呢?

作为一名教师是辛苦的,而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更是辛苦的。一个班级就是一个集体,而这个集体的领头羊就是班主任,几年来的班主任工作也让我深刻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琐碎而复杂。人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做班主任工作更是这样。

一、“含泪的微笑”从心灵深处感化学生

在班上,常会有这样的一些孩子,由于环境、家庭等各种原因,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够认真,一切感到无所谓……班上就曾经有过一位小男孩,表达能力极好,也挺惹人喜爱,可就是不爱学习,不愿写作业。我接手此班后,发现他缺乏激情。为了帮他树立信心,我请他担任小组长,协助我检查其他同学作业。大概是他感受到存在的价值,开始写作业,但仍不能按时完成,我却故意不知。几天后的一次班会上,同学反映此事,我装出惊诧的样子,深表不信。同学把他的作业送上来,我看了以后,说:“老师对他一向很放心,今天可能由于什么特殊的原因没有完成吧!”我瞥了他一眼,只见他两行晶莹而悔恨的泪水夺眶而出。从此,他的学习更加努力了,最后,还被同学一致推荐为“三好学生”。正是这种“含泪的微笑”,正是这种“信任”深深地刺激了学生的心灵,鞭策着他们的行动。其实,我常常觉得参与班级管理的同学应该是广泛的,绝不能把差生冷落到一边,而是要让其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从内心深处迸出进步的火花。

二、“让学生跳起来”强化对学生能力的训练;

在很多时候,在某些方面,必须施加一定的压力,使人接受锻炼,才能促其发展。班上的有一些孩子存在胆怯懦弱的现象。而这些孩子又缺乏基本的锻炼,渐渐形成自我封闭的性格。在全体同学面前,甚至连一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来。常常听到孩子们说,上课不敢起来发言。我究其原因,发现他们由于胆小,或者怕在同学面前丢脸,因此常常不敢参与一些课堂和班级活动。对于这样的学生,不能听之任之,而应积极创造情境,逐步培养其自信心,促其性格朝健康的方向发展。我曾悄悄地对一位性格内向,很文静的女孩子说:“老师这几天较忙,对班级管理可能力不从心,你愿意坐我的助手,和老师一起管理班级吗?”看着我诚恳的目光,她接受了。之后的几天中,我观察她,发现她能够组织学生早读,组织学生扫地,有条不紊地组织班级工作。她开始变化了,并且变化出乎意料:性格开朗活泼了,似乎变了一个人。她的变化,更加坚定了我让孩子们“跳起来”的信心,我总是寻找各种机会,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孩子们都找到自己的发展空间。

三、“端平一碗水”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

所谓“爱无差等,一视同仁”,一个班级犹如一个家庭,班主任也应像家长一样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由于孩子们所处的环境不同,再加上种种其他原因,他们在学习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这时候班主任不能依据成绩主观去给他们下结论,进而呈现出喜爱和冷落。更不能特别偏向于心目中的好学生,让他们享受一些特殊的“待遇”:座位安排在前面,犯了错误可以不处罚,各类活动优先考虑等等。其实,这样的结果是可怕的,容易使学生走向极端。好学生因此而骄傲自满,差学生则极易失落,自暴自弃。班主任的角色就是一个平衡杠,调节学生的心理,对差生给予一定的关怀,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而对易骄傲的学生,则适当的来一个“当头一棒”。比如在学期结束时,一定不能把“优秀学生”等称号授予固定的几个学生范围内,而是要拿出一定比例的名额,优先考虑进步较快的同学。让“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同时回响在每个同学的耳边。让这两种声音共同汇集成一种爱,激励每个同学都能看到自身的闪光点,从而在心中种下自信的种子并生根发。

四、“着眼细微处”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习惯

第10篇

学校的发展,管理是保障。而班主任是管理的主力军,为保障学校教学的正常进行;提高德育工作者队伍素质,我政教处根据上级领导的要求,对班主任从培养、交流、指导到考核,制定相关计划,充分发挥职能,力争使我校管理平上个新台阶。

一.加强培训,提高班主任自身素质

随着教育形式的变化,班主任的观念和工作水平的提高,已做为首要任务摆在我们面前,为此,我们首先将组织我校优秀班主任教师(包括部分校领导),对全体班主任教师定期进行培训。其次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和每月至少一次公开的德育活动课。同时,由政教处负责收集有关资料,定期打印下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还将聘请外校优秀班主任和有关专家来我校讲学。促进我校班主任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发挥班会课的作用,加大教育力度

班会课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如果发挥好作用,将对学生习惯的形成、素质的提高及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都将起着重要作用,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发挥自我教育的作用,我们树立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班会课主导思想,由教师精心设计,让学生自己组织、自己完成,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考问题能力及合作意识,体现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的原则。

三.加大考核力度,使班主任工作向制度化发展

为了加强班主任工作,我校成立了学校、政教处、学年三级管理网络,辐射全校的43个教学班,,制定了十六中学学生考核细则、十六中学班主任考核细则、十六中学教师考核细则。规定了三级管理范围、方法,并督促各级管理网络严格执行各项规定,对班会、课间操、眼保健操、卫生、纪律等方面,每天都进行检查、督促,并把检查结果和奖金挂钩,在管理过程中实行天检查、周总结、月通报有效的促进学校班主任工作的向科学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四.加强教育科研,提高班主任工作水平

科技兴国;科研兴校。本年度我校将继续参加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陈会昌教授的国家教育科学规划“九五”重点项目《社会经济转型期中小学生个性、品德发展和教育》课题改革实验,采取符合我校德育工作实际的干预措施,实施尊重平等教育。并提出了“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人格”的育人宗旨,并把教改的成绩(班主任教师的论文及班级的变化)向全体班主任教师宣传,鼓励更多的班主任教师参与教改,投身教改事业,在教改中锻炼自己,提高工作水平。

总之,建设一只合格的班主任队伍是我校的办学重要指导方针,我们将在抓管理、促教学的道路上不断开拓前进,为国家、为大庆多培养有用的现代化人才而不懈努力奋斗。新晨

第11篇

原 则

1.自愿与服从相结合的原则。班主任岗位是具有较高素质和人格要求的重要性岗位,应由思想道德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身体健康、乐于奉献的教师担任。绝大多数中小学在班主任的确定上采用任命制,即在期初研究课务分工和教师搭班时,直接指定所在班级班主任兼任者,且在宣布课务分工的教师会议上,学校领导一般都要同时宣布几条纪律.大意是顾全大局、尊重领导、服从分工。

其实,对于担任还是不担任班主任问题上,不同教师有不同教师的心理应答,学校领导事前应当做好了解和沟通,坚持自愿与服从相结合的原则,既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又让教师在心理调适中各得其所,让不同人在不同岗位上张扬个性,实现价值。如若一味采用任命制,教师唯服从是天职,遇上某位确有特殊情况,不想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即使服从了,注定也不会用心去履行班主任工作职责,反而会带来被动应付,不利于学生又快又好地成长。笔者曾遇到一位不愿做班主任工作的教师,理由是孩子当年读高三,家属又常年在外,不当班主任是想腾些精力照顾孩子迎接高考,说得不无道理。眼下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是父母唯一的寄托和希望,这种人之常情学校领导应当考虑,可偏偏没有考虑,虽然作了调整,但给我一条启示:在 “自愿”与 “服从”之间,要互相兼顾,既不可放任“自愿”,也不可一味“服从”。

2.年轻与能力相统一的原则。学校管理者在配备班主任时,一般优先考虑年轻教师,因为他们精力充沛、朝气蓬勃,况且年纪轻轻,不压点担子,接受锻炼,对其成长和发展没有好处。但年轻教师也有年轻教师的短处,如年轻气盛,办事易于急躁;实践经验不够丰富,处理偶发事情能力不强;缺乏与学生及家长沟通的技巧等等。因此,在选聘班主任过程中,应首先考虑其对学生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否则很可能会步入力不从心的工作状态,以致教师烦、学生乱、家长有反映。我校的做法是发挥年轻与能力在班主任配备中的优势互补作用。 一是同轨班级班主任中,注意老、中、青班主任的搭配,老教师经验丰富、办事稳重、实践能力相对较强,可以对年轻班主任进行传、帮、带,年轻班主任精力充沛,在年级组内可以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二是让年轻教师跟优秀功主任同班,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优秀班主任的工作方法与艺术,为今后聘任班主任做准备。三是明确年轻教师担任优秀班主任的副班主任,在优秀班主任的指导下,直接进入准班主任角色。

3.兼职与本职相促进的原则。做班主任和授课一样都是中小学的主业,班主任队伍与任课教师队伍建设同等重要。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管理者在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分配上,要充分考虑教师本职(含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分管工作与兼职工作的轻重缓急,做到相互促进,而不是相互抵触或叠加,导致忙东忙西。忙不出东西。如,有的中小学为体现校长、主任身先士卒、率先垂范,要求中层以上干部出任班主任,这未尝不可,但一要充分考虑其在学校发展中的分任工作,二要充分考虑其所承担学科教学任务。

倘若一位副校长分管教育教学,执教毕业班语文,又兼任班主任,很容易造成顾此失彼现象,因为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量的无限扩张必然导致质的显性下降。再 比如学校其他兼 职工作 ,如图书管理员、体育器材保管员、食堂会计等也要充分考虑其工作特点,结合教师本职工作 尽量安排学科教学任务相对较轻,年龄稍长 的教师担任 ,年轻教师应优先安排到教学第一线,发挥更大潜能。

4.用心与用 力相统一的原则。学校管理者要打破班主任选聘中的一般思维定势,即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学生老老实实、班级安安静静等殊不知这类班主任偏重于用力工作,追求风平浪静、平安无事,工作方式大多是传统的,管理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 “听话 ”,一些学校管理者相 中的恰恰是这样的班主任,这样的班主任也往往受到工作上的肯定而成为每学年班主任选聘中的首选对象。诚然,为了履行工作职责,班主任需要付出几倍于他人的努力需要吃苦耐劳、奉献精力和才智。但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给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生活条件的优越、独生子女的特点,增加了对学生管理的难度。班主任应该 “特别有爱心、特别有学问、特别有修养、特别有智慧、特别爱读书、特别爱思考。”在班主任选聘上,必须坚持用心与用力相统一的原则,不能只讲“敬业” ,不讲“用心”,用心地敬业,才能胜任班主任工作。

建设策略

加强新时期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必须体现时代特色和班主任的专业特性。 一方面做好培N T作,提升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加强制度建设,提供基本保障,但重要的还是走出传统的管理方式,在尊重、激励、发展中推进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进程。

1.服 务比检 查更重要 。检查是学校管理者了解班主任工作状态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唯一方式,千万不能满足于“我看你做得怎么样”“请向我汇报你做了些什么”,而是要走 出办公室,走近班主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困所难,为他们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服务。如,向新班主任提供政策辅导,包括宣传校级及其以上的新规章、学生报刊征订的方法方式、各类收费标准等。为班主任提供物质保障,如配齐班级卫生沽具、班级环境布置需要的文化用品、欠缺的学生桌椅等等。

2.指导比评比更重要 。评比可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达到争先创优的管理目的。但评比不能代替工作指导,评比也不能过多过滥。作为管理者应当首先发挥 “领…‘导”即带领和指导功能,大可不必把更多的心思花在如何评出高中低,甚至区分出三六九等上。就指导而言,有管理者示范型,既 “说给你听”也 “做给你看”;有同伴互助型,有意安排 “以老带新…‘师徒结对”;有案例培训型,针对班级管理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 “可以这样做”“为什么这样做”“怎样做更有效”的平等式探讨。

3.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班主任工作涉及班务管理 、活动组织 、学生行为规范整合教育资源、协调科任教师等,学校管理者在班主任工作业绩的考量中,不能唯结果论成败,应当关注其履职过程。譬如,根据上级文件,组织学生进行助残捐款 ,有的班级捐款的总额多 ,有的班级捐款的总额少,不一定说捐款总额少的班级所在的班主任工作不及前者,宣传是班主任的职责,而捐款则是学生的行为,可能还掺和家长 (监护人 )的意志。再譬如,根据上级文件,建议学生征订相应报刊,更不能采取任务分解式,进行 “完成任务”和 “超额完成任务”的简单评价。评价班主任工作当以其一贯的工作作风和务实的工作过程为主要标尺,坚决摒弃看似简明易行,实质简单粗暴的陈旧方式。

4.表扬比批评更重要。一个人的成长与进步既需要表扬 的力量 ,也需要批评 的力量 。因为表扬能对被表扬者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激励其不断进步;批评能使受批评者认识问题所在,警告其吸取教训。对学校管理者而言,对班主任队伍的培训和引导,要科学地运用好表扬与批评的武器,做到 “表扬用喇叭,批语用电话”。对班主任队伍中的新人新事新风尚,要大张旗鼓地给予表扬和肯定,而对班主任队伍中不尽人意的地方,即使需要批评,也要讲究方法和策略,采取个别指正、电话交流、便条提醒等方式,大可不必吹胡子、瞪眼睛,特别注意不要当着同行和学生的面数落班主任,伤其自尊并在学生面前丧失威信。

第12篇

班主任作为学校面向学生开展各项工作尤其是实施德育工作的执行者、监督者,在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形成中起着“航标导向”作用,在沟通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过程中起着“桥梁纽带”作用。在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二元背景下,班主任工作正在由过去的教育与管理时代走向现在的研究时代,现代教育呼唤班主任专业化已成共识。班主任专业化从职业群体角度看,是指班主任从经验型向专业型的不断发展,逐步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地位的动态过程。从个体角度看,是指班主任专业持续发展,日臻完善的过程。北京教育学院白铭欣教授曾指出:“班主任职业从业者是‘专业人员’,也就是说,班主任应该成为教育实践家和教育艺术家。”班主任专业发展需要班主任学习专业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更多地对自己的工作进行理性思考,实现从实践者到研究者的转变,需要不断探索、分析、总结、提炼、构建,从而开创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一、加强理论学习,让理念引领班主任专业化自主发展

转型期,教育主体处于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之中,班主任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真正转变观念,加强班级管理能力,符合时展。理论的学习既需要班主任内在的动机,也需要学校的引导与管理,可以采取“专家引领”与“自主研修”相结合、“校内为主”和“校外为辅”互补的策略。

1.专家引领与自主研修

专家引领是聘请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专家到校内开展专题讲座,与班主任面对面交流。专家讲座可以让班主任足不出户就吸收到各种新的教育理念、德育理念,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而与教育实践专家的交流,能给班主任工作思路和方法提供指导和借鉴,同时也给班主任一种暗示:教育家不一定都来自于高等学府,扎根在基础教育一线,只要积极主动学习、不断思考,同样能够成名成家。

自主研修即班主任积极主动地对班主任工作的内在规律、技能技巧进行主动探索,不断反思自己的实践,将学到的理论不断应用到实践当中,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丰富。自主研修有三个途径。一是理论研修。阅读德育理论书籍,例如《德育原理》《德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书籍,钻研理论知识,提高专业修养,提升专业水平。二是课题引领。课题研究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班主任从事课题研究是理论知识的反馈和转化过程,通过课题研究,可让班主任在实践中反思理论,在实践中探索规律。通过课题研究促使班主任学习,从而加快班主任专业成长。三是实践反思,实践反思即理论应用过程、顿悟过程,班主任通过写工作反思、手记、论文,通过召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等,可以内化班主任对理论的理解,这同时也是一个自主构建过程。班主任专业化自主发展成果将在这一阶段得到体现,提升班主任的工作成就感、自我效能感。

2.校内为主与校外为辅

所谓校内为主,即班主任的专业化应充分立足于学校自身。学校不同,师资、生源千差万别,脱离实际的专业化有急功近利之嫌。校内为主即要求充分利用学校内部的各类教育资源,通过合理配置,使其发挥最大效能。例如通过班主任导师制、主题班会示范、班主任网络论坛、班主任讲坛等形式,搭建校本研修平台,既可让班主任充分展示个人专长、班级管理的亮点,也可让更多的班主任体现其工作的价值,增强班主任工作的成就感、自我效能感、幸福感。

所谓校外为辅,即有选择地借鉴校外资源,优化班主任专业化自主发展过程。可以通过班主任外出业务进修、跟班实习,这样既可吸取同行的先进理念,先进做法,也可以开阔班主任的视野,使其思维更广,思考问题更全面。之所以校外为辅就是要强调校外的资源始终不是学生原生性资源,只可借鉴。如果对校外资源照单全收,不仅不利于班主任专业化自主发展,而且还会使班主任形成依赖的思想,从而形成一种阻碍和约束。

二、加强过程管理,让规范引领班主任专业化自主发展

通过学校管理引导班主任自主专业发展,即发挥“管理育人”的功能,鼓励班主任充分发挥个人特色管理班级,但对班主任工作应该做出基本的规范。

1.制定班级管理规划

规划是班级管理的起点。一个班主任如果对班级的管理没有一个总体的想法,即在规定的学段期间,班级整体应该朝什么目标运作,日常工作应该如何监督、调控等,那么,平时工作起来就会没有方向感,工作没有计划性,工作方法没有针对性,更多的只是被动应付。所以,要求班主任制定《班级管理规划》是促进班主任管理水平自主发展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

2.制定学生培养规划

学生培养规划的制定、实施、调整水平,可以显现出班主任的理论修养和实践操作能力,也是衡量班主任自主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学生培养规划包括群体培养规划和个体培养规划。群体培养规划针对整体特点,个体培养规划则侧重于关注个体差异,这就需要班主任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身体状态、学业观、家庭背景、学习背景、学习能力、学习状态等,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培养目标。此后的班级管理工作要紧紧围绕规划,适时调整,这一过程实际上也是班主任对群体研究水平和个别教育水平的提高过程。

3制定自主发展规划

自主发展规划体现班主任个人专业自主发展的动机与需求,也体现班主任对工作的态度与信念。根据班主任个人的自主发展规划,学校可以为其提供多种形式的帮助,搭建各种适合其成长的平台,并予以及时指导与鼓励,增进班主任自主发展的认同感、自豪感、成就感、效能感,树立榜样,激励更多的优秀教师加入到班主任队伍。自主发展规划可以体现班主任对工作自主发展的诉求,在实施自主发展规划过程中,班主任对规划的调整其实都是班主任教育理念与工作方法更新的结果。

三、加强制度建设,让机制激励班主任专业化自主发展

有人说,最有效的管理是使用了最有效的激励方式。加强制度建设是班主任专业化自主发展的保障,当然,制度引领要体现人性化、体现班主任自主发展的内在需求。

1.着眼动态评价,增进班主任自主发展的效能

建立以班级目标管理、学生行为动态考核为中心的班主任考评制度,将学生日常评比、班级竞赛、班级工作规划、总结、论文、个案等多项内容纳入考核范围。评价不在于结果,关键在于通过评价过程让班主任知道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长处,弥补不足。

2.关注过程评价,提高班主任自主发展的潜能

通过开展发展性班主任评价,用发展的眼光评价班主任,促进班主任发展。发展性班主任评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参与评价者的选择。(2)班主任工作评价方案讨论修订方式。(3)评价信息收集。(4)面谈评价。(5)撰写评价报告。(6)商议进修提高的具体办法。班主任发展性评价真正实现了阳光操作,有利于建设有梯度、有活力的班主任队伍。

3.突出主体评价,激发班主任自主发展的动力

评价往往都是“自上而下”的,由德育处、教导处的行政领导完成,缺少了班主任这个评价主体。班主任缺乏主动的参与权、执行权和选择权、评价权。这种评价机制吞噬了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热情。不少班主任都表示:自己愿意参与到班主任评价的整个过程中,包括标准的制定、过程的实施、结果评定等。参与到其中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与尊重,可以让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更有激情和动力,为班级管理工作投入更多的心思和精力。如此,每个班主任都是评价的主体与客体,评价中有自己的发言权,班主任在专业化发展上有了热情,也会思考自己的目标、努力方向、应采取的措施等,不断完善自己,逐渐走上一条专业化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