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哲学博士论文

哲学博士论文

时间:2023-03-24 15:04: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哲学博士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哲学博士论文

第1篇

环球网记者李宗泽报道 此前英国媒体曾经报道,英国驻美国华盛顿大使斯恩瓦德曾帮助卡扎菲之子赛义夫撰写博士毕业论文。斯恩瓦德方面于4月2日对此正式予以否认。

据法新社4月2日消息,英国外交部确认斯恩瓦德确实在赛义夫留学伦敦经济学院(LSE)期间与其见过面,但坚称他并没有参与撰写赛义夫的博士论文。

英国《每日邮报》此前援引LSE消息人士的话称,斯恩瓦德对赛义夫的研究显示出“浓厚的兴趣”,并对赛义夫的作品提供过“积极的协助”。不过,该消息人士也表示,这种协助是非正式的,而且是合法的。

赛义夫在2003年获得LSE的哲学、政治和社会价值的硕士学位,2008年又获该校的哲学博士学位。

据报道,受到此次“论文风波”的影响,LSE正展开相关调查,该校已成立独立调查部门,调查该校与卡扎菲政府之间的关系。而就在上月,校长霍华德戴维斯因与卡扎菲的特殊关系而被迫辞职,他承认接受了赛义夫提供的30万英镑资金。

第2篇

我国自1980 年建立新的学位制度以来,博士生教育发展迅速,并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博士生培养模式。但由于开展的时间较短,在博士生培养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还存在着种种亟待解决的问题。西方的博士生教育,可以溯源到中世纪法国的巴黎大学以及英国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现代意义上的博士生教育起始于德国的柏林大学等新型大学,并广泛地影响到欧、美、亚洲的众多国家。美国的博士生教育在借鉴和移植欧洲模式的基础上,锐意改革创新,已愈益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广泛公认和仿效的成功范例。吉本斯等人认为:“我们正经历着科学、 社会和人文知识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传统的以理论独尊、试验性科学、学科内部驱动、以大学为核心的知识生产范式(即“模式1”),正在被新知识生产范式(即“模式2”)所取代。[2]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提出是导致专业博士学位的教育理念与培养模式发生根本转变的一个关键性动力因素,而专业博士学位也随着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因此研究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对博士生的培养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

1994年英国学者吉本斯等六人合著出版5知识的新生产:当代社会中科学与研究的动力6,论述了知识生产和科学研究范式正在发生转型,提出了知识生产模式1(Mode 1)与知识生产模式2(Mode 2)的概念。模式1指柏林大学创立以来的知识生产模式,致力于纯粹的科学研究,问题的设置和解决在学术共同体内特定的学术背景中进行。吉本斯等人认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一种不同于传统知识生产模式1的模式2开始出现。知识生产模式2跨越了模式1存在的学科边界问题,研究问题的选定和解决途径不是被设定于单一学科框架内,而是跨学科或多学科的。学术网络和无形学院构成知识生产模式2的源起组织和制度基础,因而,它是非等级、异质性的组织,形式灵活产的场所呈现出社会弥散的特征,来自各领域的要素被整合于知识生产的全过程,其解决方案同时包含了理论与经验、认知与非认知的成分,具有极大的-异质性.特征。[3]模式2知识生产直接关系到公众的现实利益,因此社会问责渗透到知识生产的整个进程之中,不仅反映在对研究结果的阐释和传播中,还体现在对研究项目优先次序的设置上。知识生产模式2区别于以往的知识生产模式1表现在以下几个特征:

1.知识生产更多的置身于应用的语境中。者意味着研究问题的选择、研究的宗旨、研究成果的传播都收到应用情情境的制约。

2.知识生产一跨学科或超学科的方式进行。跨学科是一个动态演进的知识建构的模式,问题产生于应用的情境中,并根据问题组成临时性研究团队。

3.知识生产的社会弥散化。知识生产的场所和从业者呈现出“社会弥散”和“异质性”的特征。

4.问责制与反思性。在模式2中,学术研究还必须考虑到研究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后果,考虑到知识需求者的要求,换言之,必须更加具备“反思性”。

5.扩展的质量控制系统。对研究质量的关注已经不限于知识本身,同时要兼顾社会、经济或者政治的因素,质量成为综合的和多维度的概念。

二、我国的教育博士的兴起与教育博士专业学位改革

我国的教育博士起步较晚, 历史短暂。当教育博士学位在英、美等教育发达国家蓬勃发展的时候, 二十世纪末我国的教育专家和学者开始意识到,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 社会对博士生的要求日趋多样化, 不仅需要基础理论研究人才,而且需要大量高级管理人才和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而且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影响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对高等院校的高级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于是设立教育博士学位成了一些有远见卓识的专家、学者关注的课题。他们, 陈述己见, 探讨在我国设立教育博士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可行性, 积极呼吁借鉴国外经验, 设立我国的教育博士学位(EdD)。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率先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探索。1999 年根据高等教育的实践性特点, 以及高等教育发展对高层次教育管理人员的需要, 华中科大举办了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学位课程“大学校长博士课程班”, 在高等教育管理方向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培养过程与评价标准进行了初步、积极探索, 开展了高等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试点。华中科技大学的大学校长博士课程班的举办, 是对我国学位制度改革尤其是设置专业博士学位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其课程设置、培养方向和模式与北大的教育博士(EdD)基本相同。在培养目标、入学条件、课程学习和学位授予四个方面都体现了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新型要求。

1. 培养目标

模式2的特征体现知识生产更多的置身于应用的语境中。因此北大教育博士(EdD)培养目标明确, 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研究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及宽广的国际视野、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教育行政管理人员。

2. 入学条件

知识生产的社会弥散化这一特点体现在入学条件上,北大教育博士(EdD)项目招收具有硕士学位, 在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等院校任中层职务以上的行政管理人员、社会力量办学机构董事长和院校长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理论基础的教育行政 管理人员。

3. 课程学习

由于知识生产模式2中知识以跨学科或超学科的方式进行,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 教育博士(EdD)的课程由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及个人课程组成, 共计 30学分。必修课包括英语、与当代社会思潮; 专业必修课包括教育研究过程与方法、教育政策研究、组织理论与高等教育管理等; 限选课包括高等教育经济与财政、中外高等教育史、教育制度分析、高校管理专题等课程。通常每门课程结束后, 学生须在规定时间内, 按照学术范式完成大约5000 字左右的论文作业。另外, 邀请国内外著名教育专家、学者举行讲座也是该项目的一大特点。同其他专业博士学位一样, 北大教育博士 (EdD) 以群组为单位开展教学。教学是整个学习过程的重要的组成 部 分 。 修 读 方 式 采 用 在 职 学 习的方式, 学生也可利用全修的方式修完学分并取得博士学位。根据北大教育学院制定的培养计划, 学员首先进行两年的课程学习,以便系统、全面、深入掌握本专业及相关的理论知识, 接触最新的学科前沿研究成果, 了解最新的学科发展。但教学更多的是一种指导和训导, 学生自身不同专业背景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课堂研讨提供条件, 学生在相互间的交流中受益、提高,从而增加学员学习兴趣。

4. 学位授予

知识生产模式2对问责制与反思性和扩展的质量控制系统有了新的要求,北大教育博士(EdD)项目实行双导师制, 由北大教育学院与相关单位的有博导资格的各一位导师共同指导博士论文。学位论文是整个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修完各门功课并不意味着可以直接准备 论文答辩。北大教育博士(EdD)实行严格的资格考试和淘汰制。学生须在两年课程结束后, 参加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综合考试以取得博士论文写作、答辩的资格。

三、启示

新的知识生产模式的出现对我国当前的高校改革和创新有许多重要的启示。

首先,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告诉我们,知识生产方式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大学不能固守传统的以基础先行和学科驱动的方式来进行生产知识,而应该强调对社会经济更多的回应和更多的服务。再次, 新的知识生产模式要求大学改变固有的办学理念,与各类企业、研发机构、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建立各种伙伴关系。因此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的发展与改革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尽管西方有人认为,随

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哲学博士将不再占据优势地位。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我国与美英澳等国的社会发展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专业博士学位的发展不能以哲学博士学位的削弱为代价。

第3篇

1915年,赵元任获得哈佛大学乔治与马莎·德贝哲学奖学金,到哈佛研究院攻读哲学博士学位。在哈佛,赵元任继续研究语言学,选修了葛然简教授的《言语学入门》,还选修了梵语。他经常去麻省理工学院听中国朋友讲方言,并向他们学习。1941年到1946,赵元任回哈佛任教并参加《哈佛燕京字典》的编辑工作,在这期间加入美国国籍。1946年,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拍电报请赵元任出任南京中央大学校长,赵元任简单地回电:“干不了。谢谢!”赵元任沉默寡言,待人和蔼可亲,很少发脾气,但在哈佛大学任教时,却发过一次脾气。当时,中国学生杨联陞自清华大学毕业后申请哈佛奖学金,哈佛只给杨入学许可证,但是杨如果没有奖学金就无力念哈佛。赵元任为此向学校经办人据理力争,对方固执地不肯变通。赵元任很生气地说:“这种学生不收,那么哈佛还收什么人?”在赵元任的争取下,哈佛给了杨联陞全额奖学金。

杨联陞

杨联陞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求学哈佛,五十年代成为世界汉学界一流学人。他治学从经济史入手,兼治文史,曾任赵元任助手,与论学谈诗二十年,谊兼师友。1947年,他最终决定留在哈佛任教,就是听了的英文电报:“建议接受哈佛聘请。”还说过,等杨联陞回国时“北大仍旧要”。杨联陞执教哈佛几十年,仍心系故国。历史学家黄仁宇回忆说:“1965年的一天,我与哈佛的杨联陞教授、普林斯顿的刘子健教授同在芝加哥大学的何炳棣教授家中晚餐。饭后,何唱《霸王别姬》,刘唱《四郎探母》,都是慷慨悲歌。杨即席说:‘我们为中国的母亲同声一哭!’不待解释,我们知道他所说意义。”周一良认为杨联陞在美国几十年,“本质上还是一个中国旧式的读书人”。1990年,哈佛大学为杨联陞发的讣告说:“杨联陞教授在国际上以学术辨析能力与才思敏捷著称,是几代学生所亲切怀念的好老师。”

陈寅恪

陈寅恪向来只求学问不求学位,早在13岁时就到日本求学,之后到瑞士苏黎世学习,1913年到法英等国游学。1919年,30岁的陈寅恪来到哈佛大学,师从篮曼教授学习梵文、巴利文以及佛学,前后两年半。陈寅恪在美国,据其好友吴宓讲有两大豪举:购书和请客。“哈佛中国学生,读书最多者,当推陈君寅恪,及其表弟俞君大维。两君读书多,而购书亦多。到此不及半载,而新购之书籍,已充橱盈笥,得数百卷。”请客方面,陈寅恪一般去的饭馆都是醉香楼。这家中式餐馆并不大,但店内器具摆设及餐具,完全是中式的,使来者有宾至如归的亲切感。1924 年,赵元任拟辞去哈佛大学中文教职,赴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之聘。管理该教席的主任有意让陈寅恪接任,赵元任于是写信询问正在柏林大学学习的陈寅恪。陈寅恪幽默地回信说:“我不想再回到哈佛,我对美国留恋的只是波士顿中国饭馆醉香楼的龙虾。”

梅光迪

梅光迪六岁随其父攻读四书五经,十四岁中秀才,过目成诵,有“神童”之誉。1911年,在见到梅光迪名列清华学校留美学生名单时,其好友在日记中曾用“狂喜不已”来形容自己的高兴。1914、1915年间,梅光迪在美国西北大学读书时,克莱恩教授在一次演讲中指着白璧德的新著《现代法国评论大家》对同学们说:“这本书能让你们思考。”梅光迪从此对白璧德的思想生出一种顶礼膜拜的热忱。为了能够聆听这位新圣哲的教诲,梅光迪1915年秋转学到哈佛大学。在白璧德的启发下,梅光迪认识到,中国必须以冷静、理智的态度,使西方的人文主义思想与中国古老的儒家传统相映生辉。在疾风暴雨的“五四”中,梅光迪等人以《学衡》为阵地,介绍古希腊的学术文化著作,介绍白壁德等人的思想理论以及孔孟伦理,试图以此挽救中华传统文化的危亡。作为文学革命之争的老对手,先生曾坦诚地说:“文章无敌手,只怕宣城梅。”

张光直

1954年,张光直从台湾大学毕业,到哈佛大学读人类学系的研究生。上课的时候,著名学者莫维斯教授看到这个亚洲学生总是一言不发地坐在教室里,也不记半字笔记。而到了考试时,这个学生却交了一份理论丰富、证据翔实的答卷。教授这才知道班里有一个天才青年。文化人类学大家罗克曾称赞他说:“快要在我们系里得博士学位的张光直真了不起,十年来在人类学系里读博士的学生都比他不上。考博士口试时,他对各教授问他的各问题,答得那么应对如流,对理论对事实,都能把握得那么精深正确;不到半小时,大家都认为不须再问下去,于是都起来和他握手道贺。现在我们已经内定了聘他在本系做助教,今夏交博士论文后,即正式发聘书。” 在哈佛的执教生涯中,张光直几乎独立一人培养了三代考古学研究生,这些学生目前正执掌着北美、欧洲、澳大利亚和亚洲重要大学的教席。他在哈佛大学创立中国考古专业,使哈佛成为西方学习中国考古学的中心。李润权评价说:“在西方世界,近40年来,张光直这个名字几乎是中国考古学的同义词。”

第4篇

后金融危机时代,主要发达国家在加大创新力度、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做大做强实体经济、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战略部署,以期抢占新一轮发展的制高点。同志在党的十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指出:要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突破重大技术瓶颈。加快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应用,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国际发展新趋势和十报告重振实体经济的坚强决心与宏伟目标,为面向工程技术领域的我国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的新一轮发展与振兴指明了方向。

当前,我国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中不仅没有出现基础性学科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且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工程技术领域领军人物也非常稀少。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从制造业大国到制造业强国,需要大批工程技术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成为中华民族现代工业体系的脊梁,引领新型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抢占全球产业价值链高地,亟待立足国内,定位高端,将培养工程技术领域拔尖人才上升到国家战略,办出世界一流的高等工程教育,从源头上解决制约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瓶颈。本文将结合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的特点,探讨工程博士培养的若干问题。

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立与发展背景

新世纪以来,全球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工程技术领域的变革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外部环境日趋融合, 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之间知识流动的非线性、新技术的高度跨学科性,以及信息技术与网络基础设施的影响,需要新的工程研究和开发范式。“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大工程观”(Big E)视野下的工程教育已成为各国工程教育改革的努力方向。为适应这一要求,与哲学博士(Ph.D.)、教育博士(Ed.D.)、医学博士(M.D.)、法学博士(J.D.)、工商管理博士(DBA)等并肩,工程博士(Eng.D.)成为国外优秀学生在工程技术领域接受正规教育的最高学位。从国际经验来看,相比其他类型的专业博士学位,工程博士教育起步较晚。1965年,美国工程检查协会(NCEE)通过一项决议,敦促高校发展工程博士计划,并指出:发展工程博士教育计划需要聘用具有现代工程实践经验的教师。1967年,美国底特律大学率先设置工程博士学位(Eng.D.)。随后,德州农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哥伦比亚大学纷纷设立工程博士计划,培养博士水平的专业工程师。在20世纪后半期,德国、法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也相继实行了工程博士培养计划。工程博士学位在主要发达国家的设立与快速发展,反映了现代经济社会对高层次工程专门人才的旺盛需求,也反映了博士学位呈现多样性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我国的情况而言,伴随我国新型工业化社会向纵深发展,同样面临着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严重匮乏的现实,从而制约我国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为了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对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特别是能够发挥领军作用的高端人才的需求,完善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我国于2011年批准设置了工程博士专业学位,并于同年开始在清华大学等25个学位试点招生,这是培养我国工程技术领域拔尖创新人才的一项重要决策。积极推进工程领域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一方面是贯彻落实国家科技、人才和教育规划纲要,促进协同创新,推动教育、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完善我国学位制度,丰富我国学位门类,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关于我国工程博士定位与培养的几个基本问题

国际化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如何调整、产业如何转型升级等复杂挑战接踵而至,急需中国工程师具备更高的受教育水平、更宽广的视野,尤其是掌握能够引领创新、创业和全球工程实践前沿的综合能力。尽管国外专业博士学位的发展,特别是工程博士学位的发展特点对于我国的专业博士学位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然而,如何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格局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工程博士培养体系依然需要各类高校的积极探索与广泛参与,这也是作为我国工程领域培养高层次技术人才主渠道的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实现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目标的分内之责。

1.工程博士学位的定位

长期以来,我国的博士研究生培养,主体采用学术型培养模式,侧重培养科学研究和创新知识的能力,从而造成培养目标单一,重理论研究轻工程实践、重学术论文轻工程设计的思想根深蒂固。据调研显示,在以工程技术为主的企业工作的学术型博士(Ph.D.)约占毕业博士生总数的比例不足15%,大部分人主要分配到大学、科研机构、政府等部门工作。一些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即使进入企业,也由于不适应企业工程环境而无法很好地胜任工作。所以,纵然我国拥有体量庞大的工学博士研究生教育,但依然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对高层次工程技术型人才的现实需要。我国工程博士学位的设置正好适应了这种需求。工程博士实质上是一种职业学位,强调实践性,与强调学术性的工学博士(Ph.D.)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评价标准和要求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工程博士教育强调应用、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工程博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相关工程技术领域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以及规划和组织实施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能力,在推动产业发展和工程技术进步方面作出创造性成果的工程技术领域领军人才。以服务面向的差异为依据,将博士层次的培养划分为学术型与专业型是非常有必要的。

工程博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需要在技术、技能、管理、素养以及满足社会需要的绩效等方面得到适度平衡。在课程安排上应当既让学生接受大量新知识、新技术,又使他们有能力阅读和理解本专业的前沿文献。攻读学术性学位(Ph.D.)的目的是为以后从事学术活动和理论研究打好基础,而攻读专业性学位则是为今后从事某一职业做好准备。作为工程专业学位的最高学位层次,工程博士的定位应当是:以工程实践为导向,工程绩效与前沿理论兼备,培养与学术型博士层次相同、类型不同、目标有别、质量评价标准侧重不同的创新型、精英化的专门人才。

2.课程体系

工程博士的定位使得其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与学术型博士(Ph.D.)既有内在联系,又有明确的区别。美国的一些大学在工程博士的培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的工程博士课程体系由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职业发展课程三部分组成。工程博士的专业基础课程部分与学术型博士需要学习的专业基础课程类似,“数学”“概率”“统计”等课程都是必修课程,只是学术型博士更加侧重理论性和分析性,而工程博士强调的是实用性和综合性;专业技术课程部分,工程博士相比较学术型博士而言增加了拓宽专业领域的跨专业、跨学科的交叉综合课程;职业发展课程部分则是工程博士单独开设的,需要修完工程管理、商务管理、经济学等涉及职业发展的相关课程。此外,工程实习在工程博士培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一般要求到企业进行至少一年的现场实习,专门从事研究和设计开发工作,类似于攻读学术型博士学位后期的科学研究环节(如综合实验、学术发表等)。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的工程博士学位初步显示的特色体现在对有助于专业发展的基础课程模块和校外实习环节作出了明确规定。

3.师资结构

工程博士学位的定位表明,仅仅依靠校内学术型的师资显然是难以满足工程博士学位培养需要的,应充分考虑到工程绩效的需要,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师资配备要充分引进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一线专家和高级工程师,以传授工程创新能力。例如,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工程博士的培养大纲需要由以外聘专家为主组成的顾问委员会审议,而顾问委员会由航空等产业界专家组成,同时在学校的全职教师中约有40%的教师有丰富的产业从业经验。正是基于这个独特的办学理念,该校的工程博士毕业生遍布全球航空航天、战略安全、汽车机械等领域,在他们各自的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

4.实习环境

为保证工程博士的培养质量,可以不受课程内容和本校教师的限制,选择校外企业现场进行实习训练,但学校必须严格把握实习的质量。实习指导书规定,在实习开始之前, 学生和未来的指导人要共同制定实习目标,通过实习,使学生不仅要在工程技术方面作出贡献,而且还要在经济、对外联络、工作联系和环境等方面有所作为。

5.评价指标

培养目标决定评价指标,学术型博士(Ph.D.)的培养以学术论文为主要评价介质,而攻读工程博士学位是为今后从事某一职业(或岗位)做好准备,宜以工程技术能力、工程实践的经验积累和技术成果转化程度作为主要评价指标。评价体系大体包括:攻读学位者掌握基础课程的程度,博士论文的选题及过程是否显示出攻读者具备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与技能,工程技术方面是否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研究成果在工程技术方面是否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或应用前景,并且具有可操作性和在工程应用领域的推广价值等。

6.培养质量约束机制

工程博士学位的定位表明,工程博士是以解决面向工程技术绩效为目标的,高校内部现有学术型的培养质量约束机制难以保障其目标的实现;另外,当前我国行业企业在学位质量保证体系方面尚缺乏有效整合,企业的短期绩效压力使其自身难以解决对高层次工程技术创新人才的需求。因此,探索与行业有天然联系的高水平大学主导的产学研用高度融合的工程博士培养质量约束机制,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综上,工程博士学位是构筑工程技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亟待吸引综合能力强、工程学术兴趣浓厚、具备发展潜质、具有一定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从事创新性、研究性学习,使其中绝大部分成长为相关工程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的产学研用协同模式有利于为工程博士培养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已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目前,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不仅传承了服务行业企业的优良历史传统,在及时地跟踪和解决行业企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战略和技术问题、构筑行业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行业企业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行业企业技术研发运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形成了特色优势学科群。此类大学在自己的主体学科领域内具有突出优势和较为宽广的学科群,在学科前沿的开拓、学科方向的把握、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与互动发展方面优势显著,并在某一行业或专业领域独占鳌头。简而言之,这类大学既有核心行业企业特色学科专业,也有适用于行业企业发展最新需求而新崛起的新兴专业、交叉学科,具有相对完整的理论与产学研用融合的教学科研体系。

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与本行业企业的天然联系、相互信任,以及对本行业企业发展的全面和深度了解更有利于解决教育、科技、产业相互脱节的难题,在推进高校和企业在招生工作、培养方案制定、导师团队建设、课程教学和实践训练、学位论文工作等方面实现校企全面合作、协同创新更是有着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

1.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与行业企业的天然联系有利于校企双导师制的契合

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创新成果的吸纳和消化以及先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都需要在企业里得以实现。因此,构建以高校导师学术结构为基础、企业导师实践结构为发展的产学研用交互知识和技术培养体系,是工程博士培养师资配备的必然选择。具体而言,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导师的主要职责是完善工程博士的实践结构,从工程实践经验和社会影响上给学生提供支持,同时进行规范管理,督促学生认真工作,通过“干中学”帮助工程博士积累从事开发和管理大型工程项目所必需的宽广知识和经验。高校导师的主要职责是夯实工程博士的学术结构,传授给学生系统、完整的学科知识,拓展学生专业知识面。由此,充分发挥高校导师与企业导师由于工作领域不同或学术背景不同形成的在学科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特长等方面的特点和优势,能够有效促使工程博士研究生在参与工程实践过程中扩展知识面,培养和提高实践创新能力。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与相应行业企业之间长期的深度合作,为工程博士培养所要求的双导师之间的高度契合提供了相对成熟的经验和环境。这使得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在培养工程博士的师资配备上既能够体现高校在知识理论上储备充分的优势,又能够充分体现行业企业特质,能够较好地满足行业企业对未来支撑和引领行业发展科技前沿工程人才的需求。

2.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与行业企业的天然联系有利于培养课程体系的契合

培养工程博士的课程体系既要反映理论基础的厚度,也要突出工程技术对高层次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能力的有机融合应成为工程博士培养课程体系的显著特征。鉴于此,工程博士的课程设置应当由行业企业与相关高校共同协商,发挥各自优势:企业方提出需求、高校按照相应的人才培养规律提出方案,进行周密、反复的论证,并适时跟进企业和社会需求进行动态调整,进而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协调、互利共赢的内生性课程体系。在工程博士培养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双方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和拓展性,既能满足工程博士掌握国内外专业基础的新知识理论、新技术开发,拓宽知识领域和国际性学术视野,又能突出与社会环境、工程实践的有机结合,并以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共同提升工程博士的工程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与行业企业的天然联系有利于实习环境的契合

鉴于工程博士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工程博士必须经历至少一年的“工业见习期”,与医学院的“住院见习期”相类同。在此期间,学生需要频繁往返于大学和资助博士论文的公司企业之间,接受高校导师和企业导师(专业工程师)基于工程绩效的双重指导,从事创造性的研究和设计开发工作,并通过与产业企业的工程介质无缝对接,分享大量隐性知识与经验。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大学而言,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与相应行业企业往往建立了“互利共赢”的长期战略合作,校企之间在重大科技专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高端人才培养(培训)、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已经积累了较丰厚的物质条件、组织资源和成熟的合作经验。因此,基于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与行业企业间的天然联系构建起的相对稳定的产学知识交互、人才流动的创新平台,能够为工程博士实习创造良好的企业环境。

4.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与行业企业的天然联系有利于质量约束机制的契合

工程博士的定位要求其培养方案应高度重视能力导向和实践应用导向, 形成大学与行业企业互动、产学研用主导的培养质量约束机制,是工程博士实现价值诉求的关键一环。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长期以来与相应行业企业建立起来的“血肉”联系,使得工程博士的培养能够充分依托各行业协会和行业内龙头企业既有的有关工程师能力鉴定、认证、资格框架等基准规范,将人才培养的质量控制在较高的水平,也有利于工程博士培养的国际化衔接。因此,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有能力将与行业企业的天然联系转化为培养方向一致、创新介质确定、情境关联有序的平台有机体,在高度细分与整合的质量约束机制下,实现工程博士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同步提升。通过大协同、大循环、大交叉的集群创新,构筑工程博士培养高地。

第5篇

奥尔波特在克利夫兰接受了中学教育,虽然在同年级的100个学生中排名第二,但他并不认为自己具有卓越创造力。1915年他考入哈佛大学,主修哲学和经济学,选修心理学和社会伦理学,后者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19年,奥尔波特以优异成绩获得文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罗伯特大学教授英语和社会学。1920年回到哈佛,1921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1922年获得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他撰写的博士论文是《适用于社会诊断问题的人格特质实验研究》。从选题看,奥尔波特远离了当时占主流地位的精神分析,而是讨论了尚处于萌芽阶段的特质理论,这也许是美国大学中第一个关于此主题的论文,他也注定将成为一名拓荒者。从1924年起,奥尔波特开始在哈佛大学任教,开设了美国最早的人格心理学课程。此后,除了1926年到1930年在达特茅斯大学作为助理教授外,他的整个学术生涯都是在哈佛大学度过的,其学术资历发展脉络为:1930—1936年任助理教授,1936—1942年任副教授,1942—1967年任教授。 

奥尔波特一生都致力于改进关于“人是什么”的概念。他于1937年出版的《人格:一种心理学的解释》(Personality:A psychological interpretation)成为人格心理学独立的标志;1961年出版了关于人格最重要的著作《人格的类型和成长》(Pattern and Growth in Personality)。其他论著还包括《个人与信仰》、《偏见的本质》和《谣言心理学》等。 

奥尔波特在有生之年曾获得过许多荣誉。1939年,他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63年,荣获美国心理学会金质奖;1964年,荣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1967年10月9日,奥尔波特因肺癌去世,这一天距他70岁的生日还差1个月。 

一、奥尔波特建构人格理论的背景 

奥尔波特反对精神分析过于强调无意识,他认为一个健康人具有理性观念和意识功能,他们活动的力量完全是能意识到的、可以控制的,而潜意识只有对偏态、变态的人才会发生作用。奥尔波特也反对精神分析以病态人格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做法,在他眼里正常与不正常并非是连续的序列,而是截然不同的类型。因此,奥尔波特选择健康成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很少涉及精神病人,他的人格理论体系是面向健康人的。奥尔波特还反对精神分析对童年经验的夸大,他强调的是当下,是此时此刻的影响。尽管他同意弗洛伊德提出的本能对幼年期的行为动机有相当的解释力,但他不相信本能论可以解释变化的、即时性的大多数成人的动机。这是奥尔波特建构健康人格理论的认知基础。 

奥尔波特的健康人格理论得以形成,还源于他对早期行为主义的批判。行为主义作为一种刺激—反应心理学,将人格视为一切动作的总和,是各种习惯的最后产物,这点为奥尔波特极力反对。他拒绝将人看作一个纯粹的“反应”机器,相反,他认为人类可以更为积极,人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主动的,是受到自己的意图和价值观所驱使的。虽身处行为主义关于机械、被动和回归驱力的观点盛行的年代,奥尔波特仍坚持认为意识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目标,特质是人格的元素。行为主义认为个体行为仅产生于很少几种基本的内驱力或需求,而奥尔波特提出的动机的“机能自主”则打破了这样的信念,他重视自我的功能,并提出自我发展的阶段理论。这是奥尔波特建构健康人格理论的行为基础。 

此外,奥尔波特深受“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的影响,他从詹姆斯那里继承了人文主义和折衷主义,不但关注自我,关注意识,在解释不同层面的心理状态时,还应用各种心理学理论,博采众长,甚至能应用哲学和文学的材料。奥尔波特的健康人格理论还得益于早期形成的人本主义、存在主义和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强调人的潜能发展,人的独特性、尊严与价值,强调此时此地对人的影响;强调整体和意识经验,关注现象场,重视对现象场的直接描述,反对任何将整体拆分成部分的还原主义研究趋向。毫无疑问,奥尔波特从中汲取了理论建构所需的各种养料。 

二、奥尔波特的健康人格心理学 

(一)对人格的界定 

奥尔波特在追溯人格术语历史后,又诠释了在神学、哲学、心理学、法律、社会学等领域的49个人格定义,然后提出了自己的第50个定义。他在1937年的《人格:心理学的解释》一书中,给出了后来得到多数心理学家推崇的定义,“人格是个体内部决定个人独特的顺应环境的心身系统中的动力结构”。后来在其1961年的《人格的类型与成长》一书中,又把上述定义中的“决定个人独特的顺应环境”改为“决定具有个人特质的行为和思想”,进一步说明了人的行为不仅仅是适应环境,而且影响环境,使之适应人们的需要。奥尔波特的这个定义,强调了人格的独特性,世界上绝不会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了解某个特殊个体的唯一途径就是研究这个特殊的人;同时也强调了人格的整合性,人格是一个心身系统,并具有推动和引领个体行为的动力作用。于是,注重研究个体而不注重研究制约人类的规律,成为贯穿于奥尔波特研究活动始终的主题。 

(二)人格的发展阶段 

奥尔波特的人格发展阶段观点就是他所提出的关于自我统一体的形成过程。他把人格定义为一种“动力组织”,并把它命名为“自我统一体”,即人们认为生活中那些温暖的、核心的和重要的行为和特征。自我统一体是人格统一的根源,是人格特质的统帅,包括个体认为对自我认同和自我提高至关重要的那些生活组成部分,也包括一个人的价值观以及与个人信念一致的、属于个人所有的良知。他认为,完善的自我统一体机能即人格,从出生到成年,需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发展才能实现:躯体自我感(1岁);自我认同(2岁);自我增强(3岁);自我延伸(4岁);自我映像(4-6岁);理性运用者(6-12岁);追求自我统一体(12岁至青春期);理解者自我(成年)。 (三)健康人格的基本观点 

奥尔波特对人本主义和心理健康个体的关注先于马斯洛。他强烈主张健康成人的人格原则,不能由动物园、儿童、过去或精神病患者的研究引申而来,所以他研究了大量机能成熟的健康成年人,提出了健康人格的六个标准,其观点与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的观点十分相似。事实上,奥尔波特也在用另一种方式表达着自己就是一个心理健康的成年人。 

1.自我扩展的能力。健康的成人有很多朋友和爱好,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范围极广。他们不以自我为中心,积极参与解决一些与自己无关的问题和活动。他们对工作、游戏与交往有非自我中心的兴趣,并且家庭、社会和精神生活对他们很重要。 

2.与他人关系融洽。健康的成人有能力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富有同情心和友爱,没有占有欲和嫉妒心,能宽容自己与别人在价值观上的差异。尊重别人,有健康的性态度,不会为了自己的满足而侵犯他人的权利。他们能够对他人表现出温暖、理解和亲近,可以容忍别人的不足与缺陷。 

3.情绪上有安全感或自我认可。健康的成人能忍受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冲突和挫折,经得起各种不幸的遭遇。能耐受恐惧和不安全的情绪冲击。并且,健康的成年人具有一个积极的自我映像,可以接纳自己的各个方面,不受消极情绪的支配,能保持乐观的态度。 

4.具有现实的知觉。健康的成人能够准确、客观地理解现实、接受现实,并不是根据自己的期望去看待事物。 

5.良好的自我意识。健康的成人对自己的优缺点十分清楚,能准确把握自己的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知道自己有什么、缺什么,能调整其相互关系。他们无须将自己的过失或弱点归咎于他人,知道自己心中的自己与别人眼中的自己之间的差异。并且,健康的人还有幽默感,能自嘲,很少靠攻击或性方面的话题引人发笑。他们能觉察生活中不和谐的事情,无须伪装或者故作姿态。 

6.统一的人生哲学。健康的成人有明确的人生目的。他们着眼于未来,对工作有使命感,而且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三、奥尔波特健康人格理论的贡献与局限 

奥尔波特对人本主义心理学作出了杰出贡献。他认为自我是个体人格一致性、动机、记忆连续性的基础,这种自我心理学与弗洛伊德以患者和病人为研究对象,以探索潜意识为主的观点完全不同;他强调以健康成年人为研究对象,强调研究意识、动机,重视生活目标和意义的追求,强调促进个人价值观的建立。反对美国主流心理学中非人化和生物主义的情绪,为构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奠定了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能发展成为脱离精神分析传统、与行为主义对立的心理学的第三势力,奥尔波特功不可没。 

奥尔波特奠定了人格心理学在心理学大家庭中的地位。在奥尔波特之前,很少有心理学家能够像他那样对人格定义的表述字斟句酌,对以前人格定义的分类进行深入研究,竭尽全力地全面透视人格理论。他认为人格是心理学理所应当的研究主题。奥尔波特是美国第一个开设人格心理学课程的心理学家,也是美国第一部人格心理学教科书的作者。在他的著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清晰的思维、精炼的语言,成为未来理论家效仿的典范。特别是在1929年的第九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他发表了论文《什么是人格特质》,提出将特质作为人格的基本单位。他的理论观点对于后来的人格心理学研究,如卡特尔的16PF、大五人格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必须承认,奥尔波特的理论没有将许多已知的有关人格的知识整合进来,也没有对无意识动机驱动的行为、次级驱力所激发的行为做出足够的解释;他对人格的理解只是一个狭窄的角度,即仅仅对几种动机做出了解释。虽然他充分描述了心理健康成人的机能自主动机,但是他并没有对儿童的动机、神经症和精神病患者的动机做出解释,也没有对普通成年人的动机做出分析。他没有分析神经症和精神病患者的动机是如何形成的,也没有讨论什么会妨碍一个人成为心理健康的人,没有提出如何能够成为机能自主的人。虽然他勇敢地反对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有些观点确实过于偏颇。 

(1)把人和动物、常态和变态、儿童和成人完全对立起来,对于它们之间的连续性和同一性则缺乏研究。可以说,他割裂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2)过于强调人格的独特性,忽视了人的共同性和普遍性。有人批评他不是一个科学家,因为科学家通常会用共同规律的研究方法去发现普遍的规律,而奥尔波特过于强调个案法,过于强调探寻特殊性。 

(3)过于强调意识和人格健康,忽视了潜意识和病理性人格,过分强调内在因素对行为的影响,忽视外在环境对行为的作用,忽视了人格的社会根源。 

第6篇

(中南大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摘要] 事实证明以治疗和矫正为目的的心理学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的幸福问题,这促成了现代心理学从“消极心理学”转向“积极心理学”,在“预防重于治疗”的理念下,通过发掘人的优势与潜能来促进人的幸福,实现生命的意义。研究探讨了复原力的内涵及其两个核心要素:经历重大困境和积极适应。此外还从能力论和结果论视角分析了复原力的心理机制,综合而言复原力是个体的高自我效能感、认知、情绪和行动等诸方面综合作用的过程。进而,探讨了积极心理学“预防重于治疗”理念下复原力培育的思路:训练正确认知评估、激发积极情绪调节、叙事治疗重构生命故事、问题解决定位等。

[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复原力;正确认知评估;激发积极情绪;叙事治疗

[中图分类号] B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5)01-0025-05

[收稿日期] 2014-11-17;[修回日期] 2015-02-06

[基金项目] 2011年度湖南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建构主义学习观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11YBA309);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荣格道德整合思想及其当代价值”(11YJA190022);国家留学基金资助(资助证书号:20130375015)

[作者简介] 叶湘虹(1972-),女,湖南望城人,哲学博士,中南大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道德心理学;丁晶(1989-),女,山东青岛人,中南大学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

一、积极心理学的主张:预防重于治疗

自从1879年科学心理学诞生以降,心理科学就承担着三项使命:治疗心理疾病,帮助人们生活得更加幸福完善,发现并培养人类的卓越才能。然而,自二战以来,心理科学一度把视野集中在人类的精神痛苦,心理学家们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于心理疾病治疗而忽略了后两项使命,试图解救人类于水深火热的痛苦深渊。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努力,心理学家们研究消极负性心理(如焦虑、抑郁、紧张、恐惧、愤怒等)的文献与研究积极正性心理(如高兴、生活满意度、幸福、爱等)的文献比一度达到21:1,心理学家们创建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已逾三百种,然而人们却发现这种“消极心理学”或“受害者心理学”不但没有减轻人类的精神痛苦,让人们生活得更幸福,反而每况愈下,抑郁症成了发达社会的头号杀手,精神疾病负担已稳居世界医疗负担的前列。1998年,以时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马丁-塞里格曼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学者研究发现:以治疗和矫正为目的的心理学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的幸福问题。基于此,他们带来了心理学研究思路的一次华丽转身,从“受害者心理学”转向了“积极心理学”。“过去的50年,心理学只关心一件事——心理疾病,而且做得不错……但是这种进步的代价很高:为了要摆脱问题状态,我们会变得更痛苦,甚至还不如从前。人不只是要改正错误或缺点,还希望找出自己的优势和生活的意义。”[1]

积极心理学对待心理疾病的基本理念是强调“预防重于治疗”。它立足于三大研究基石:一是积极情绪,二是积极特质(主要是优势和美德),三是积极组织系统。相信人类具有一定抵抗压力与障碍的潜能,来凸显人性的积极方面和健康功能,从而实现精神上的复原。“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和幸福感不是从外部输入的,而是我们自身固有的。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积极的品质,即我们与生俱来的快乐和乐观的潜能。”[2]当个体遭遇危机时,我们通过关注积极心理学两大核心品质:乐观和希望,调动其积极潜能和优势美德应对挫折与伤害,把握未来并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实现心理复原,本文就是基于该视野——“预防重于治疗”来讨论复原力问题。

二、复原力的内涵

20世纪70年代以来,心理学家关注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发现他们发展归宿各不相同,于是开始探讨其背后的心理原因。一个研究是1970年代中期,Anthony追踪了24个父母是精神病患者的儿童发展,发现其中三分之一出现了精神疾病或相关困扰,三分之二却能健康成长,且成年后依然正常[3]。另一个研究由Werner及其同事对505名出生于1955年的人进行了长达20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同样处于贫穷、父母酗酒、父母离异患有精神疾病的成长环境中,其中三分之二的儿童成年后出现了严重的心理与社会问题,三分之一的儿童成年后却表现得开朗、有胜任力和同情心[4]。心理学家们对适应良好儿童身上的品质有了浓厚的兴趣,是什么让身处困境中的儿童成长良好呢?学者们普遍认为,那是因为他们身上存在某些保护性因素,保护因素包括内在保护因素和外在保护因素两部分。内在保护因素包括自我效能感、良好特质和社会技能等;外在保护因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和社区的影响与支持。在复原力研究初期,学者们认为保护性因素可以预测复原力的发生,即个体只要有保护性因素,他们在压力环境中都能有效适应。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研究发现一些个体在某些情境中体现了良好的复原力而在其他情境中又可能表现出适应不良。到了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深入研究后发现,保护性因素与环境作用的过程,即保护性动态过程才是个体抵抗压力、达到良好适应的关键。它并非单纯避开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而是利用个体的心理力量和环境资源,来打破消极影响,促进其对环境的主动掌控和应对。

2005年,美国心理学会(APA)给复原力下了定义:指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生活压力时的良好适应过程,意味着从困难经历中恢复过来。个体历经困境或压力情境能迅速恢复到原来、甚至较原来还好的心理状态。心理复原力具有两个核心要素:经历重大困境和积极适应。Rutter认为复原力具有四种作用:第一,通过改变个体认知和减少接触危险因素来降低危险因素的影响;第二,减少负性事件的消极连锁反应;第三,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与自尊;第四,为个体提供获取资源和希望的机会[5]。目前,学界主要从能力论(又称特质论)、结果论和过程论方面对心理复原力进行界定[6]。能力论(又称特质论)认为复原力是一种能力或特质,是个体在面对压力和困境过程中保持健康功能的能力。结果论从结果角度来理解复原力,认为尽管面临着严重困境,个体仍能表现出适应或发展的结果。过程论认为复原力体现在个体的人格特质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中,是一个流动的、具有动力性的复杂过程。

三、复原力的心理机制分析

从上述三种心理复原力理论来看,无论是能力论还是结果论,其最终心理复原结果状况的出现必然都要经历一个心理复原的动态过程,所以论文将从能力论和结果论两个视角来分析心理复原的内在机制。

(一)基于能力论的复原力心理机制分析

关于心理复原力的能力论研究,学者们根据个体心理复原力的高低而划分了高特质性复原力和低特质性复原力两类,他们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应对生活困境时个体在情绪感受性、情绪反应和情绪恢复方面的能力高低差异。当生活压力事件导致个体产生了较强负性情绪反应,能否从消极情绪中快速恢复决定着个体能否顺利实现心理复原。所以心理复原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维持积极情绪和迅速从消极情绪中恢复的能力两个方面[7]。基于以往研究,Tugade等提出了特质性复原力的双重加工理论,而Waugh等则提出了特质性复原力的情绪灵活性理论。

双重加工理论:该理论认为心理复原的机制是情绪调节和积极情绪性的相互作用;其心理复原涉及两个层面的加工:一类是消极情绪与积极情绪加工,另一类是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因此叫做双重加工理论。其加工机制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高复原力个体具有积极情绪特征,积极情绪是复原力的核心特征,他们在负性生活事件中常能体验积极情绪,并依此来应对困境。第二,高复原力个体有更强的从负性情绪中恢复的能力,这种恢复能力根据所遭受到应激情境类型不同而表现不同,当遭遇短期的、急性应激事件时,个体常常依靠自己所建构的自动情绪调节方式应对;当遭遇长期性应激事件时,个体常常会使用有意情绪调节方式来应对,从而从负性情绪中恢复到积极情绪状态。第三,高复原力个体具有良好的积极情绪间隔尺度,从而保障他能灵活地选择应对策略从应激事件中恢复过来。积极情绪间隔尺度是指个体表征情绪体验在准确性和具体性上的倾向,主要体现在用词语表征情绪体验上的个体差异[8]。高情绪间隔尺度的个体既能准确觉察和感受自己的情绪体验,又能准确命名自己的情绪,还能分清各项情绪之间的差异,从而能灵活选用恰当的情绪调控策略来应对各种情绪,实现从负性情绪向积极情绪的恢复。

情绪灵活性理论:该理论认为遭遇应激后的调节过程并不能决定个体复原状况如何,个体只有根据环境现状能灵活调节情绪者才能更好地适应困境并复原,也就是说情绪表达的灵活性才是心理复原力的决定性因素。该理论也包含三方面内容:第一,高特质性复原力个体具有情绪灵活性,能根据应激事件的实际需要调整情绪反应。第二,高特质性复原力个体有能力在应激状态下做出既灵活又准确的情绪反应,这样可保证他在对一类刺激做出反应时不会泛化到另外类别的刺激上,从而减少了负性情绪的泛化和心理能量的无谓消耗。第三,高特质性复原力个体能根据应激实况进行灵活而相应的生理响应与生理抑制,他能在消耗较少生理资源的前提下应对慢性的、不可控的或重复出现的困境,从而长时间地面对困境却不被击垮,并且获得成长。

(二)基于结果论的复原力心理机制分析

关于心理复原力的结果论研究,学者们强调从发展结果的角度——即个体在遭遇负性生活事件后的积极适应状态来解释心理复原力。持结果论的复原力理论十分强调心理复原与认知、情绪恢复状态的关系。持结果论观点的学者提出了三个理论假设:创伤记忆的表征转变理论假设、认知情绪调节理论假设和积极情绪理论假设。

创伤记忆的表征转变理论假设[9]:Lanius研究发现,个体在创伤记忆提取时,心理复原个体更多使用语言性质的信息来提取创伤记忆,而非心理复原个体更多使用非言语性质的信息来提取;在回忆创伤事件时,心理复原个体多使用言语性编码特征的信息表达方式,而非心理复原个体多使用非言语的视觉信息或创伤情绪体验信息表达方式。这说明,在经历同样的创伤应激后,心理复原个体较之非心理复原个体表现强的地方是,他们的创伤记忆已经从情境记忆系统表征转变成了言语记忆系统表征,言语是思维的中介和物质外壳,这说明他们对创伤记忆已经经过了认知评价和理性分析过程,大大减轻了创伤感,从而实现了心理的复原。

认知情绪调节理论假设:众多学者(Mcnally, Amir, Leiner, Bomyea等)研究发现无论是对创伤刺激的内隐记忆还是外显记忆,非心理复原个体都比心理复原个体表现得要明显。此外,创伤刺激对心理复原个体的认知干扰也较少。然而,Blair等[10]研究者发现,非复原力个体的认知并非异常,而是对创伤事件的情绪加工过程出现了异常。那么,创伤性情绪与心理复原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Ehlers等研究发现,在遭遇困境时,非复原力个体唤起的并不是回忆创伤事件本身,而是重新体验到了与创伤事件相关的生理感觉与情绪状态。可见,当个体遭遇创伤事件后,深远影响个体的并不是对创伤事件的记忆与认知,而是由创伤事件所带来的负性情绪体验。这也说明非复原力个体其认知并不会出现异常,而是其情绪加工过程出了问题。综上所述,创伤后的心理复原并非由创伤记忆的消失所带来,而是通过创伤性事件相关联负性情绪体验的强度减弱以及持续时间缩短来表现。

积极情绪的理论假设:众所周知,积极情绪是心理复原的核心因素。在Davidson看来,心理复原过程包含积极情绪体验和从消极事件中恢复情绪两个方面。积极情绪性体验与高特质性复原力人群体验到的积极情绪密切相关,情绪调节与高特质性复原力人群从负性情绪中快速的情绪恢复有关[11]。另有研究发现,积极应对方式、人际信任、社会支持等不但可以增加积极情绪,还可以减轻消极情绪。因为,Fredrickson认为,积极情绪的螺旋式上升,通过扩展——建构效应和消除效应实现了个体在遭遇困境后的心理复原[12]。积极情绪的解除效应:经历负性生活事件后的消极情绪导致人们的思维范围狭隘,行为模式固定刻板而考虑有失周全。而积极情绪促使心理复原的机制主要体现在它使创伤后的个体产生了适应性的功能。一方面,积极情绪可以降低消极情绪体验;另一方面,积极情绪可以通过取消负性情绪反应准备状态,来有效撤销消极情绪体验及其所带来的自主性生理唤醒,从而达到解除负性情绪反应和生理体验的作用。积极情绪的扩展——建构效应认为积极情绪通过如下两方面机制来工作:第一,积极情绪可以在个体遭遇创伤后迅速反应打开其心扉,通过创造性、灵活的思维与认知来应对压力事件。第二,积极情绪不但能扩展个体的瞬时思维——行动系统,还能有效建构个体的智力资源、心理资源、社会资源和体力资源等应对困境,复原心理。

基于以上分析,复原力既与个体的积极情绪程度有关,也与个体对压力困境的正确认知评估有关;既与其负性情绪的调节能力有关,也与其创伤性情绪记忆表征的转变程度有关;既与其负性情绪减弱及其持续时间的缩短有关,又与其灵活运用有效资源的积极行动力有关。综合前文,我们在积极心理学“预防重于治疗”理念指导下,将从训练正确认知评估、促进积极情绪调节、叙事治疗重构生命故事、问题解决定位等四个方面探讨个体心理复原力的培育。

四、积极心理学“预防重于治疗”理念下的复原力培育

关于人的创伤经历,一直存在一种误解:认为人要尽力避免经历创伤,因为创伤对个体不利,会给个体带来伤害。殊不知,亲身经历和参与处理自己的创伤经验并非坏事,处理得当反而可以让个体获得心灵成长。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预防重于治疗”理念来进行心理复原力培育,一个基本出发点是:围绕人的乐观与希望品质开发个体的积极潜能,培育个体的心理复原力。

(一)训练正确认知评估

前文中“创伤记忆的表征转变理论假设”认为:高复原力个体的创伤记忆多用语音记忆系统表征而非多用情绪记忆系统表征,他们更常采用积极认知评估来调控情绪与行动。所以复原力的培育需要从增强保护性因素——即训练正确的认知评估着手。Tebes认为,危机后的认知变革就意味着增强了对不良环境的适应,这是复原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个体对压力事件常见的评价:伤害/损失评价、威胁性评价和挑战性评价。伤害/损失评价发生在压力事件消退之后;威胁性和挑战性评价发生在压力事件之前或存在于对压力事件的预期之中[13]。其中,威胁性评价是指对事件可能存在损伤的评价;挑战性评价是对事件是否可以给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带来机遇与利益的评价,他常常是更为积极的评价。研究发现,当个体对压力事件做威胁性评价时,常常引发的是敌意性反应,更倾向于使用对抗性应对、逃避应对、自我约束应对等应对策略。当个体在认知上视压力事件为挑战时,可以激起个体在压力困境下正确认识自己的处境和能力,能对情境与他人客观判断,能对内外资源进行可行的把握和利用,促进个体的合理决策以调控行为。挑战性评价有助于个体从消极情境中复原,而威胁性评价则不太利于个体的心理复原[14]。所以,我们的认知评估训练的重点在于,让个体把压力困境理解为是一种对生命的挑战而不是威胁。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认知评估训练能让个体发现“生命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有积极意义”,“生活中的一切痛苦经历都将增益其生命智慧”,从而获得复原力的可持续发展认知资源。

(二)激发积极情绪

心理复原力的重要特征表现为:A.维持积极情绪,B.从消极情绪中恢复的能力,C.高情绪间隔尺度,D.情绪反应灵活性,E.负性情绪的耐受性。当个体遭遇压力事件后,个体能自动化地、自觉地使用积极情绪来应对困境,个体的心理复原周期会大大缩短,复原效果会大大提高。

Davidson,R.J.也认为高特质性复原力个体常常表征为积极情绪特征[15]。因为积极情绪具有扩展——建构功能与撤销功能。当个体遭遇压力事件时,我们需要激发个体的积极情绪来拓展其瞬间思维活动,扩大其注意范围,使认知由僵化变为灵活,充分调动和运用应对困境的资源,让生理应激水平尽快回复到基准线。通过积极情绪的激发与维持,可以使个体通过有意或自动加工过程来抑制消极情绪,使其有意调节情绪来处理困境的能力得以提升。如此一来,他们具有更强的从消极事件中快速恢复的能力,从而大大缩短了情绪恢复的时间,并且在应对焦虑、恐惧、抑郁等负性心理反应时所消耗的能量更少,可以有效保存其心理资源和身体能量。

促进个体积极情绪,可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A.培养积极品质和优势美德:心理复原力的能力论或特质论认为,心理复原力是个体的一种能力或特质,拥有优势美德和积极信念,可以促进个体从负性情绪中恢复。B.培育情绪认知能力:通过体察个体在压力困境下的生理反应,来觉察自己的负性情绪反应,善于识别情绪线索,为有针对性地调控情绪打好基础。C.训练情绪控制能力:使用多样化的手段与方式调控情绪,转化心情,并让个体在其中体会到较强的自我效能感,促进其情绪调控中的能动性与自信心。D.提升情绪恢复能力:认可和接纳压力,认识到负性情绪在人的生存过程中有其适应性和保护性意义,而后通过积极调控来快速地摆脱负性情绪。E.建构广泛的社会支持网络:让心理复原的外在保护因子起到积极作用,实现心理复原。

(三)叙事心理治疗解构和重构生命故事

叙事疗法持这样的基本观点:人本身并不等于问题,问题怎样影响人们才是重要的议题;文化具有多元性,因此要尊重每个人的差异性,相信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力量,都有属于他的独特知识,每个人都是自己问题解决的专家。换句话说,从积极心理学理念来看,就是要相信每个人都有积极潜能,能处理和应对自己的生命困境。

叙事疗法把当事人遭遇的所有危机和问题都当作故事,经过咨询师与当事人一起外化故事、解构故事和重构故事,使处于压力困境中的当事人,从故事中了解危机了解伤害,借用内在和外在资源来重建自己的生命意义。叙事疗法一般经历这样三个阶段进行治疗:外化、解构和重写。第一阶段,外化。把问题与当事人分开,让当事人看到问题对自己的影响,把问题和人分离开来,我遭遇了某些负性生活事件,但我不等于这些问题。第二阶段,解构。要建构复原力叙事,首先要通过找寻坚强的故事来解构那些痛苦的旧故事。该阶段重点放在当事人生命历程中曾成功应对困境的经验上,为重构新的叙事奠定基础。第三阶段,重构。这个阶段的任务是要让来访者接受新定义的叙事,来分享一个新的替代性话题,从而达到讲述一个新的生命故事或一个更新过的旧故事的目的,实现心理复原。该阶段可以做如下工作:鼓励当事人用发散思维、尤其是与以往不同的方式来探索生活;在对自己与众不同的欣赏和探索中,提高个体适应环境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实现心理复原。

(四)问题解决定位

压力产生于人——环境配合不佳。危险因子和保护因子对个体的影响通过人——环境交互过程来实现。内部复原力因子所起到的作用如何,将决定个体的复原性质与复原程度:复原重组、适应或适应不良。定位于问题解决思路培育复原力,其重点并不放在处理当事人的情绪和病因上,而是通过加强个人与环境的互动促进个体有效解除困境,增强自我效能感,提高复原力。该方法由三个步骤组成:

第一步,暂停:当个体遭遇压力情境时,常常倾向于选择逃避、否认等方式来防御,使自己产生暂时安全的错觉而求得短暂的心理平衡。然而,对困境的逃避与否认对于问题解决和心理复原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我们需要训练当事人在逃避思路上暂停、稳住,激发其面对问题的勇气,使其敢于承担责任。第二步,推理:当事人有了直面问题的勇气,敢于承担责任后,就需要留出一些时间和精力来思考所需要解决的问题、面对的困难、采取的步骤、可供利用的内外资源、如何利用资源并如何行动等。在危机应对过程中,善于寻求他人帮助、善于进行思维变通、主动寻求困境解除者往往具有更高的复原力。第三步,复原:当事人确立好自己的解决方案与应对策略后,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把所有的应对计划付诸行动。积极心理学家奇克森哈利(Mihaly Csikszentmihalyi)说,改善生活品质的简单方法,就是掌握自己的行动。在意志力训练过程中,首先,我们要让当事人自己确定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尤其注意这个目标不应当由他人来确定,而应当由当事人自己来确定,并且该目标一定要可行;其次,坚定解决问题的毅力,强化当事人的问题解决意识,由当事人自己决定,不论问题解决成败如何,都有勇气承担责任;再次,就是下达命令,执行近期、中期和长期计划,以实现心理复原。在行动过程中,个体与环境互动的最终目的是创造一个保护性的环境与心理氛围,促进个体从危机中复原,若出现适应不良时,个体还应训练一个心理复原反省与补救机制,通过自省、求援和专业心理帮助等方式审查失败的应对方式重建新的应对方式,以保障个体的心理复原。

鲁迅先生说:“有希望就有光明。”积极心理学对人的个体潜能和优势品德的关注,推动着复原力研究更加深入。我们除了要关注个体遭遇负性生活事件后的心理复原,更要关注个体积极心理品质与优势潜能的开发,立足于“预防重于治疗”,达到“治于未病”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 马丁-塞利格曼.真实的幸福[M].洪兰 译,辽宁沈阳: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卷出版公司,2010:(前言)5.

[2] 刘翔平.当代积极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8.

[3] Anthony E J. The syndrome of the psychologically invulnerable child[M].The child in his family:Children at psychiatric risk.Chichester,England;John,1974:524-544.

[4] Werner E E.Resilience in development.American Psychological Society,1955(4):81-85.

[5] Rutter M. Psychosocial resilience and Protective mechanisms. American Journal of Orehopsychiatrics,1987, 57:316-331.

[6] 阳毅,欧阳娜.国外关于复原力的研究综述[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5):539-541.

[7] Davidson R J.Affective style,Psychopathology and resilienee:Brain mechanisms and Plastieity[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11),1196-1214.

[8] 雷鸣.PTSD大学生的认知情绪特征与心理复原[D].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11:11.

[9] lanius R A,Williamson P C.Densmore M,etc.The nature of traumatic memoties:A 4-T FMRI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analysis[J].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natry,2004,161(1): 36-44.

[10] Blair K S,Riehell R A,Mitehell D.G.V,Leonard A, Morton J, Blair R J R.They know the words,but not the music:Affective and semantic Priming in individuals with Psyehopathy[J].Biological sychology,2006,73(2),114-123.

[11] 雷鸣,戴艳.心理复原的机制:来自特质性复原力个体的证据[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6):874-882.

[12] Fredrickson B L.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3):218-226.

[13] 毛淑芳.复原力对自我复原的影响机制[D].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8.

[14] Fredrickson B L, Tugade M M, Waugh C E, Larkin G R.What good are positive emotions in crisis- A prospective study of resilience and emotions following the terrorist attacks on the United Stat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3(84):365-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