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传统建筑文化论文

传统建筑文化论文

时间:2023-03-24 15:04: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传统建筑文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传统建筑文化论文

第1篇

闽南人根据自己的生活环境、文化传统及审美情趣,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闽南的建筑风格,闽南传统民居、祠堂、寺庙、宫观、牌坊等极具闽南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传承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其中,泉州地区的红砖古厝已经成为闽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民居建筑风格。

(一)红砖建筑文化的起源

红砖建筑文化起源并发展于泉州。泉州地区盛产含有三氧化二铁的土壤,经过烧制加工就能得到颜色绚烂的红砖,产量高成本较低,且该红砖耐久性,耐腐蚀性强,非常适合闽南地区潮湿、温差大及台风多的气候条件,因此在闽南地区得到极其广泛的使用[1]。厦门、漳州,台湾地区都有大量的红砖建筑。在泉州古街古巷中还保存着大量具有西洋风格的闽南红砖古建筑,俗称“洋楼”,把闽南民居古建筑的文化元素和西洋建筑的文化元素融为一体,成为泉州闽南民居古建筑的又一特点。

(二)泉州红砖建筑的传承

泉州的红砖建筑文化得到了一定的传承与发展。位于泉州清源山风景区内的锦绣庄民间艺术园,占地30亩,总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整个民间艺术园完全按照闽南传统红砖建筑文化风格建设。锦绣庄采用闽南独有的官式大厝形制,闽南人称之为“皇宫起”,即按皇宫式样建造的大厝。建筑的屋顶脊饰则采用燕尾脊,建筑正脊两端线脚向外延伸并分叉,按照民间流行的说法,只有举人以上的官宅方可使用,但泉州地区的居民对于燕尾脊的使用十分普遍[2]。锦绣庄的部分外墙装饰则采用闽南的烟炙砖,拼接出各式各样的造型,其中以“万字封壁”最具代表性。这些图样寓意吉祥,内容讲究虚实平衡,形成了独具韵味的墙体艺术[3]。泉州市政府在旧城区的改造中也体现出了对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涂门街、北门街、东街等民居的整体改造就传承了闽南红砖建筑风格,这样的改造既让旧城区居民的生活得到改善、城区街道焕然一新,又不失老泉州的韵味,可谓一举两得。

二、提高土建人才传统建筑文化素养的必要性

(一)闽南传统建筑文化呈逐渐消亡趋势

虽然泉州的闽南传统建筑文化得到了一定的传承和保护,但整体上闽南传统建筑文化元素正在淡出人们的视线,很多具有闽南传统文化特点的古建筑的现状令人堪忧。由于年久失修,很多红砖古建筑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很多屋主由于常年居住在外,没有对红砖古建筑进行修缮,导致这一部分红砖古建筑被长期废弃。而有的红砖古建筑虽然进行了修缮,但是采用的却是现代化的修缮手段,使得很多红砖古建筑原有的文化内涵、文化特色被现代气息所覆盖,失去了其应具有的历史文化价值,这些现象在闽南地区还较为普遍。传统建筑文化元素保护意识的缺乏,是导致传统建筑文化呈逐渐消亡趋势的重要原因。

(二)现代建筑缺失地域特色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钢筋混凝土高楼大厦已经成为城市的新面孔,城市正在失去其原有的文化内涵,失去了地域的建筑文化特色。泉州地区新的建筑已经很难找到闽南文化的特点,取而代之的则是设计风格日趋雷同的钢筋混凝土现代建筑。现今大部分的工程和建筑项目都采用招投标的方式,但最终选择方案时,很少考虑建筑与当地传统建筑文化的融合与协调,更多的是盲目地追求建筑物外观的新潮,最终导致地域建筑文化特色的消失。主要原因首先是决策者以及设计师们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缺乏正确的认识。如今国内的建筑市场,决策者和开发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设计师的设计,对于设计师一些关于传统建筑文化的设计观点并不认同,一味追求建筑的现代化,扼杀了不少包含传统建筑文化元素的方案。其次,土建行业的从业人员,特别是设计师对于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不少设计师直接借鉴国外的建筑设计方案,而忽视了城市的传统建筑文化元素,设计时很少考虑建筑方案与城市环境的融合,导致了城市传统风格的缺失,泉州也不例外。

三、土建人才传统建筑文化素养提升的对策

(一)政府应为土建人才的传统建筑文化素养的提升创造条件

政府可建立土建从业人员的考察实践基地。可定期组织土建从业人员,特别是设计人员参观具有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特色的古建筑和含有闽南传统建筑文化元素的现代建筑。泉州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红砖建筑就是位于南安市官桥镇漳里村的蔡氏古民居建筑群。蔡氏古民居于清同治六年(1867)至宣统三年(1911)兴建,现存较为完整的宅第共16座,是第五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氏古民居主体建筑均为硬山燕尾脊五开间大厝,左右为卷棚式厢屋,单体建筑多为三进或二进五开间的布局,被誉为闽南建筑的大观园。因此,蔡氏古民居可以作为一个亲临体验学习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实践基地,让土建从业人员对闽南传统建筑文化有更直观的认识。政府应加大对于土建人才传统建筑文化素养提升的投入。展示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博物馆可作为土建人才的传统建筑文化素养提升的教育平台。泉州最具代表性的闽南传统建筑文化博物馆是闽台缘博物馆。闽台缘博物馆占地154.2亩,主体建筑面积23332平方米,主体建筑采用“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运用闽南传统建筑“出砖入石”的特色工艺,红白相间,浑然天成。博物馆内展示了闽南传统建筑样式、闽南传统文化生活内容、闽南传统工艺品等闽南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闽南传统建筑文化博物馆可以作为土建人才培养的教育平台,来提升土建人才传统建筑文化素养。还可以在即将进行改造的旧城区中规划一些展厅、小型博物馆来展示闽南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生产施工工艺、建筑设计的独到之处、建筑文化与民俗风情的关系,例如红砖的烧制过程、墙体出砖入石的砌筑方法、泉州红砖古厝“皇宫起”的建筑特色和产生原因等。这些博物馆、展厅不仅可以作为土建人才重要的教育平台,又可以成为新泉州人了解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窗口。当然,教育平台的建设、教育展厅的布展都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经费的投入,并作为闽南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土建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土建人才培养中的独特作用。行业协会可为会员单位提供各种市场信息、咨询与服务,为会员的信息交流、业务交流和业务培训提供机会和搭建平台。因此,土建协会要在每年的培训计划中,有意识地设计闽南传统建筑方面的培训内容,包括泉州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起源与发展;闽南建筑文化与泉州当地民俗的关系;泉州本地文化与外来文化碰撞交融的文化成就;闽南传统建筑艺术欣赏、建筑技术学习、建筑人文思想介绍、建筑案例点评等等,渐进式持续地对土建人才进行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教育渗透,不断提高土建人才的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素养和建筑技艺。而且行业协会在本行业中具有一定的权威,一般能够参与制订本行业政策、法规,具有一定的法规制定与管理权限,并成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的依据。因此,行业协会是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土建行业协会要充分重视发挥这一桥梁和纽带作用,把传承和发扬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历史责任与政府的城市规划的科学理念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使之成为政府城市规划的参考依据。

(三)土建人才继续教育要重视传统建筑文化元素

第2篇

【关键词】建筑文化;建筑载体;低层次;中层次;高层次

一、建筑文化的内涵的含义

建筑作为人类的创造物,本身便是文化的重要构成,而建筑文化则是建筑师通过建筑这一媒介来体现特定时期的人的审美情趣、生活方式、思想意识等。因此,建筑文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从物质方面看,指城市、乡村、建筑物、园林、道路等人为的空间环境实体;从精神方面看则指通过物质(即空间环境实体)体现出来的建筑理论、人的审美观、价值观、哲学观等。概括地说,建筑文化的内涵可理解为四个方面:1.建筑载体,即建筑实体的形式,可见的,是完成的环境的一部分;2.建筑实体形成的设计方法,指简单的建筑设计方法论;3.建筑设计方法的创作思想,指更高一步的建筑设计理论,建筑设计流派等;4.建筑创作思想中所体现的人的习俗、生活方式、价值观、哲学观和审美观等。

二、我国传统建筑文化内涵的多层次剖析

我国传统建筑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建筑思想和理论,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从传统建筑的某些特征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可以得出中国古代建筑涵盖广博而深远的艺术思想。以下试选择我国传统建筑中最具特征的四合院及园林造园中的“留水口”作具体分析。

2.1 四合院

四合院是我国北方最具广泛性的传统居住模式,而事实上在南方也存在着这种建筑方式,如浙江、重庆民居中的“天井”、云南白族地区的“三坊一照壁”等。它以十分简便的方式在室内室外之间划分出过渡空间,增加了空间的层次。这些具体的“院落”形式是看得见的东西,即前面所讲的载体。而它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

2.1.1 低层次的理解 “围合” 的设计手法,即将四幢房子沿周边布置,追求一种较为封闭的、以“我”为中心相对安逸的空间。

2.1.2 中层次地理解“聚”、“共享”的创作思想。中国传统社会以“家族”为单位,注重“家”的地位和作用(《墨子.经说上》:“宇东西家南北”),尽管在房间布置上也体现着传统社会的礼制等级,但合院的“共享”是不争的事实,是“家人永聚”在建筑上的体现。

2.1.3 高层次的理解传统建筑对 “亲情、人情”价值及“天-地-人”思想的体现。中国文化讲究“家族崇拜”,即对先祖包含有莫名的 敬 仰 与 畏 惧 , 从 某 种 意 义 上 讲 先 祖 即“神”,它存在于“家”中,因此传统四合院注重“内-外”分隔,强调“墙”的重要性,通过“墙”的作用使空间一分为二,从而得到祖先(即神)特别的庇护,体现一种闭关自守的思想;而西方文化的“神”是独立于家之外的教堂中的,因此西方合院更注重空间的渗透,形成“内-外 -外 ”的空间关系,以此在心灵上向往“神”,并得到“神”的庇护,体现一种开放活泼的思想。

2.2 留水口

“留水口”是中国传统园林中独特的理水方式,即在主体水面的边岸留出若干水弯,形成水体源流畅通、延绵不断的错觉。这种处理方式突破了水面的封闭感,增添了水体的天然情趣,是塑造园林意境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包含了更深的文化内涵。

2.2.1 低层次的理解 “不尽尽之、不了了之”设计手法,即追求一种诗情画意,以“不结束”来结束、“不闭合”的闭合。

2.2.2 中层次的理解“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国治.园说》)的创作思想,即力图不留人工斧迹,追求自然的美。

2.2.3 高层次地理解“天人合一”、“无为”等价值观、自然观及哲学观的综合体现。

三、现代建筑空间的文化内涵

现代建筑应该以现代的材料、工业化的建造方式、简捷明快的造型以及设计者的个性体现现代建筑文化。事实上,所把握的建筑文化层次越高,其抽象程度、概括程度也越强,通用性也越显著。作为现代建筑设计,仅仅知道设计方法,在具体的设计中便不可能很好地运用,而如果把握住深层次的创作思想,甚至高层次的创作观、价值观、审美观,则将对我们的设计提供丰富的构思思路,也能更好地将设计方法灵活运用。可以说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文化内涵每提高一个层次的理解,建筑所包含的思想也就高了一个档次。以下就建筑空间谈一点看法

3.1 对建筑空间的理解

建筑设计,表面上看似乎是对建筑物的组成部分如墙体、屋顶等的造型,而实际上是根据使用需要对空间的划分和分隔。这种“实体为实、空间为虚”的虚实关系是对建筑空间一种较低层次的理解,建筑空间设计的要素表现为场所(即空间的视觉中心)、路径(即空间的方向性或导向性)及范域(即空间的限定范围)。而对建筑空间更高层次的理解,则是通过对建筑空间的组织及设计,创造出无限的艺术意境,既而由艺术意境升华为某种思想境界。

3.2 现代建筑空间的形成是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

西方现代艺术的许多方面都受益于东方民族、尤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如现代绘画讲究变形、讲究表现画家个人的情感,这在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就可发现;现代艺术重视抽象的形体美,抽象绘画、抽象雕塑兴盛一时,成为现代艺术的象征,而在中国在晋代文人士大夫就开始了对抽象形体美的重视,中国画中的泼墨山水画、园林中的孤山假石都带有抽象艺术的意味。可以说中西文化的结合是现代艺术的源泉。

建筑上也一样,从传统上看,西方人重模仿,直捷明晰、重形体、特征、造型;而中国人重物感、重内心对外界的感受,着意于空间艺术感染力的渲染。中国传统空间的基本构成单位是“间”,由“间”组成“幢”,再由“幢”组合成庭院,“庭院”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无论是皇宫、庙宇还是一般的民居,庭院都是人们的主要活动中心,也是室内外空间的过渡和延伸。中国传统的“大”建筑不是庞然大物,而是虚实相间的建筑群,设计时既要考虑实的部分也要考虑虚的部分,组合方式十分自由灵活,空间具有很强的流动感和导向性;而西方的传统建筑多是砖石结构的,其建筑内部空间要求越多,建筑的体量也就越大,室内外空间相对独立而缺少联系,建筑形式着重于形体各部分比例的和谐和形式美。现代建筑所追求的空间的对比与变化、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度,以及空间的衔接与过渡、渗透与层次、引导与暗示,正是中西传统建筑空间融合的结果。

四、结束语

以上就建筑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多层次的分析。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该逐步从低层次的设计构思转向高层次的设计构思;从掌握简单的设计手法过渡到把握住建筑的设计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的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侯幼彬《建筑的“软”传统和“软”继承》建筑师第三十九期

[2]朱文一《“院”的本质与文化内涵的追问》清华大学建筑学术丛书 《建筑学研究论文集(1946-199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第3篇

【关键词】 指导思想;构造方法;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6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02

一、中日两国建筑文化发展史

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形成。仰韶、龙山、河姆渡等文化创造的木骨泥墙、木结构榫卯、地面式建筑、干栏式建筑等建筑技术和样式,为中国的建筑体系播下了种子。夏代和商代是建筑体系的萌芽期,出现了壁垒森严的城市和建于夯土台上的大殿,产生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空间构成要素――廊院。周代和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建筑体系已初步形成。周代建筑布局对称严谨,此后历代宫殿、坛庙、住宅、方格网城市等建筑群体的布局原则基本遵从周制。这一时期的建筑还追求高大、华丽和宏伟。

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过程。秦朝和汉代,建筑体制宏伟,博大雄浑。不论阿房宫、始皇陵、万里长城、汉长安城、建章宫等实体,其影响早已深深烙印在中国人的心底。经过魏晋南北朝的过渡,隋唐两代开始对外来文化进一步兼收并蓄。尤其是在盛唐,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达到了顶峰。晚唐、五代和宋辽金元时代的建筑,则上承盛唐之余脉,下开不同之风格。其中尤以宋代建筑最为杰出,它以自己的“醇和秀美”逐步替代了唐代建筑的“雄健深沉”。明、清时期之后,中国渐趋保守,建筑与世界潮流相悖,建筑文明不可避免的趋向保守。尽管如此,明代的长城、南京城、北京城和紫禁城,圆明园、颐和园、避暑山庄、天坛等都是中国建筑的瑰宝。

中国建筑文化的今天。现代建筑飞速发展,高楼大厦林立。“鸟巢”的设计,激发人们的自然天性。长安街旁一座建筑平地而起,这就是世界最大的穹顶建筑――拥有世界一流舞台和音响的中国国家大剧院。她将成为中国的最高艺术殿堂,成为当代中国文化的象征。东海大桥的贯通,改写了上海不“上海”的历史。中国建筑文化进入了新的发展时代。

日本建筑文化历史起源。日本古建筑早在公元1世纪便形成了它基本的特点。比如使用木构架、通透轻盈。这些特点是在中国南方建筑流派的影响下形成的,同时也是因为日本盛产木材。日本的木构架采用了中国式的梁柱结构,甚至还有斗拱。总的说来,日本古代建筑和中国古代建筑体系有很深的渊源,它们具有中国建筑的大部分特点。但日本在汲取中国建筑的成就的同时,更加注意与日本民族文化的结合。日本现代建筑文化经历了一个吸收消化、打散再重组并与传统文化融合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丹下健三、矶崎新和安藤忠雄为代表的三个发展阶段。

丹下健三将西方的理性主义与东方特有的空间想象力有机的集合在一起,走出了具有自身与民族特色的重要一步。矶崎新另辟蹊径走一条创新之路。他把人类历史中所能玩味的都拿来参与他的设计,从而形成了巴洛克式的日本风格。安藤忠雄则从丰富的民间生活汲取素材,表现纯朴的自然美,形成简约、精练的风格。这是日本建筑文脉发展的必然,材料的运用上也很单纯,或者混凝土或者木材或者钢材,总之什么材料都充分显露其天然质感。

二、中日两国建筑文化发展的联系

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很多领域很早就有来往。中日两国的建筑文化可以说相互影响,但中国建筑文化对日本古代建筑文化的影响最为深远,而日本对中国建筑文化的影响主要在现代建筑文化,特别是设计建设理念上。

中国古建的三大外在特点就是如同鸟翼一样延伸出的屋檐、屋檐下面承重的斗拱、以及高大的台基。日本采取中国建筑体系的主要形式,即梁、柱、斗拱等结构体系。日本受唐建筑文化影响比较大,采用了律令制度下的建筑生产和组织形式。中国古建筑的营造,常用事先做好的构件,通过组合像积木一样拼接而成,造法和现代极为相似。因其特点是各个部件可以直接互换使用。整修天安门时,所用的木料就有一部分取自已经拆掉了的北京的城楼的木材。日本的建筑,也模仿中国方法营建。日本建筑之精华所在的宗教建筑、都城及宫殿,都采取中国传统的造法和形式与布局。

日本建筑在吸收中国建筑文化的基础上,营造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他们建筑美学特征集中体现在平易亲切,富有人情味,尺度小,设计得细致而朴素,精巧而素雅。同时,日本古代建筑也擅长于呈现材料、构造和功能性因素的天然丽质,如草、木、竹、石、麻布、纸张等材料,都被利用得恰到好处。日本古建筑的特色还体现在它的夸张表现上,如伸展得很远的飘檐、硕大的斗拱、过于华丽的装饰、园林中的枯山水等。

三、中日两国建筑文化的差异

中日两国建筑指导思想的差异。中国地大物博,建筑文化有一个特色是具有地域性。中国的建筑文化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自古有“南人习床,北人尚坑”的说法。中国北部地区和南部地区的建筑文化不一样,原因是二者所处的环境差别。日本的建筑文化与本身地理环境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日本是四面环海的岛国,除了台风和地震之外,还经常遭受暴风雨、洪水、山崩等自然灾害。房屋如何建造才能经受住自然灾害的袭击,无论远古还是现在都是设计者面前的课题。日本是地震多发的国家,建筑防震与抗震是头等大事。为此日本农村的房屋以平房和两层楼房为主,城市中则以低层建筑为主,除了采取防震、抗震措施外,还要在窗户的玻璃上贴上红色三角标记。发生地震时,专业救护人员即可从该窗户中进入施行救援。日本的建筑文化具有安全性的特点。

中国传统建筑装饰通过图画、象形、表意、表音的形式表达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建筑创作中,充分照顾到传统文化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和作用,发展人文精神,创造出了有民族特色的、符合当地人群生活习惯的、并具有多种文化特征的建筑风格与建筑环境。中国古建筑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中注重人生,强调“实用理性精神”。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尚俭的民族。这种价值观表现在建筑艺术上,则是一种很现实的实用观点,即“适形”与“便生”。日本深受禅宗思想的影响,日本建筑文化包含浓厚的自然本位的思想。日本人广泛接受禅宗追求自然,让自然成为悟道的观点。日本建筑文化体现禅宗的空寂思想,“日本的审美更趋向于禅的空寂与枯淡”(见叶渭渠《日本文明》)。“空寂”日语语义为幽闭,孤寂,贫困。日本的园林设计中的“空道”体现了“空寂”的文化内涵。

中日两国建筑设计理念和创作方法的差异。中国人的居住理念总结来说是含蓄、私密、安全、休闲、安逸、低调、亲情、邻里、亲土性。这些实际是中国建筑文化的内涵。中国人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做人做事以及居住空间跟外国人不一样。四合院就是个例子,体现了一个大家族,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的概念。四合院代表了中国人的居住理念。日式建筑的房屋大多是以木材和纸板材搭建,现代的日式住宅设计则充满了沉稳、富有个性。不管是钢筋水泥还是古木梁柱、传统优雅纯粹的日式空间,透过内部设计的装潢,愈来愈多的日本人尽情享受和风家居的生活乐趣。回归自然是日本建筑文化的最大的特色。无论是在色彩、功能还是在造型的设计上都推崇贴近自然,让使用者置身自然。日式庭院就是个例子,它强调室内与室外的互相映衬,通过景石摆放、植物定位、构景布局来表达深刻的哲学思想和日本文化。同时,日本人讲究禅意,索要淡泊宁静,清新脱俗。所以日本房屋家具装饰和点缀较少,造型简洁直线条,几乎没有豪华、奢侈的风格。

中日两国建筑形象的差异。中国传统的建筑形象强调各种屋顶造型、飞檐翼角、斗拱彩画、朱柱金顶、内外装修门及园林景物等,充分体现出中国建筑艺术的纯熟和感染力。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中即有榫卯和企口做法。半坡村已有前堂后室之分。商殷时已出现高大宫室。西周时已使用砖瓦并有四合院布局。春秋战国时期更有建筑图传世。京邑台榭宫室内外梁柱、斗供上均作装饰,墙壁上饰以壁画。秦汉时期木构建筑日趋成熟,建筑宏伟壮观,装饰丰富,舒展优美,出现了阿房宫、未央宫等庞大的建筑组群。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寺、佛塔迅速发展,形式多样,屋脊出现了鸱吻饰件。隋唐时期建筑采用琉璃瓦,更是富丽堂皇,当时所建的南禅寺大殿、佛光寺大殿迄今犹存,举世瞩目。五代、两宋都市建筑兴盛,商业繁荣,豪华的酒楼、商店各有飞阁栏槛,风格秀丽,明清时代的宫殿苑囿和私家园林保存至今者尚多,建筑亦较宋代华丽繁琐、威严自在。

日本建筑形象轻巧简洁。日本的鸟居设于神社的入口用来标志神域的大门,很有空间感。它的形态和空间意向和中国古代的牌坊有相同之处,但它却不同于牌坊的建筑形式。中国牌坊一般为砖或木结构,在左右的两柱上架梁、板。后来牌坊日趋复杂,出现了斗拱、屋檐、吻兽等庄严华贵的形式。鸟居则简化了牌坊的构件,留下两根立柱,柱上架横木,省去了一切装饰,简朴之至。伊势神宫是日本神社建筑的代表,它是以木材和茅草等为主要建筑材料建造的木结构草葺屋顶,无天花板和屋檐的日本古代建筑物。日本皇宫建筑,它不如中国皇家建筑的奢华高大庄严,更多的是简素、轻巧、自然。如日本皇家建筑桂离宫内的御幸门,不过是一道竹篱笆。但园内建筑矮小精巧,白木结构、草葺或树皮葺人字型屋顶,白墙白格子门,摈弃了人工装饰、涂色和多余之物,完全表现出皇家的尊贵清雅以及日本传统建筑简素的特质。日本的茶室建筑,功能上为开展茶道活动的场所,实际是借茶道来内省自我,外观自然的精神家园。它以简朴为特色,采用树皮、竹子等天然的建筑材料建成。如以千利休唯一的遗留建筑而闻名的妙喜庵茶室“待庵”,是以薄木板做成的轻型屋顶、显出木头的自然性质的圆木和树皮、露出麻刀的土墙所构成。

中日两国建筑布局、格局的差异。中国传统建筑在儒家等级思想的影响下,采用中轴线对称的布局,如唐长安城、北京紫禁城等。颐和园,中国皇家园林中处理政务的宫殿依旧讲究轴线对称,园林与宫殿分离,建筑红墙绿瓦、色彩艳丽、厚重的宫门、显示出皇家的威严、庄重和豪华。日本的建筑及城市设计早期也有中轴线对称的格局。在日本飞鸟、奈良时代所建的飞鸟寺和四大天王寺,都是在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中门、塔、殿堂和讲堂,四周以回廊加以连接,并且左右对称布置。日本藤原时代建造的平安京城,参照大唐定城内道路棋盘式格局,强调中轴线两边设置东西市。直到公元13世纪,大多数寺院才采取日本式木结构非对称性布局,放弃仿唐做法。如日本法隆寺采用的是建筑向一侧集中的不对称格局。同样日本皇家建筑桂离宫也采用了不对称布局。院内古书院、中书院、御幸殿、月波楼、松琴亭、赏花亭、园林堂、笑意轩等多栋建筑多集中在西侧,整个建筑群布局简练。该建筑与地形有机结合,使人工性与自然性巧妙融为一体,恰似中国的皇家园林。日本建筑由对称向不对称的发展,一方面适应了日本丘陵的地形,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日本崇尚自然、摒弃人工的审美取向。

四、中日两国建筑文化的共性与保护

二千年来,日本的建筑形式就受中国建筑模式的影响,建筑文化交流频繁。今天走在日本的街头,仍然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中国古建筑中的各种元素。但简单认为日本古建筑就是中国古建筑的翻版是不恰当的。日本在学习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同时,加入了很多自己的民族文化.最终形成了比较特别的日本古建筑形式。日本建筑体现的简约、抽象、具体的艺术特点加上本国建筑文化精神风格,值得我们学习,并在老建筑的保护、新建筑的设计、自然生态观方面都给予我们比较好的启示。

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世界变得更加色彩缤纷。人类居住的理念,建筑构想、建筑方式、建筑样式不断深化。中日两国的建筑业突飞猛进,不论大中小城市到处涌现充满“西方气质”的现代化办公楼、商业中心以及住宅小区。虽然不乏建筑的成功优秀之作,但或多或少地失去了中日两国各自建筑文化的特色和风格。原来以木材为主要建材建造的东方建筑,近年来几乎被石构建筑取代,古代建筑保护问题已经被提到议事日程上。建筑遗产保护是文化遗产的保护的重要部分。中日两国在建筑遗产的保护上有其相同之处,都通过立法来保护建筑遗产,法制化是建筑遗产保护的趋势。

中日两国建筑文化的发展都有自己的独特性。通过比较中日建筑文化,我们能了解中日两国建筑文化的发展史。通过中日建筑文化比较,学习不同国家建筑设计的优点,扬长避短,才能使本国建筑文化发扬光大。

(大学生科研项目课题论文,排名并列第一)

参考文献

第4篇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the advance of the modernized process, protecting the cultural resources of the ancient villages is faced with the huge challenge. Through the field study on the ancient villages in Hezhou,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 in protecting the cultural resources of the ancient villages’ buildings, and putted forward a series of countermeasure in strengthen protecting.

关键词:建筑文化资源 保护 问题与对策

Key Words:cultural resources on buildings protect problem and strategy

作者简介:刘红艳(1979―),女,广西岑溪市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法学学士,讲师,贺州学院人文与管理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08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思想政治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问题研究等。

[基金项目]论文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立项课题“桂东古村落文化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8BZS002)

中国历史文化村落和乡土建筑遗产之多、地域分布之广,世界罕见。各个时期的文化遗产就像一部部史书,记录着沧桑岁月。保留文化遗产才能使历史连绵不绝,才能使各村落散发出历史的魅力和时代的光彩,才能使人类的发展需求不断得到满足,才能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进步。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如此精心保护文物建筑、历史村落。但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一批批“市镇”涌现而大批“市村”却消失了。据研究,从1985-2001年,中国的村落从940617个锐减到709257个。仅2001年就减少了25458个,平均每天减少约70个,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表示,中国现仅有“古村落”5000个左右,古村落文化资源保护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如何对古村落建筑进行合理保护与开发,既保护和发展古村落文化资源,又尊重村民意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是我们急需探讨的问题。

一、贺州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

古村落建筑不仅包括建筑本身,还包括建筑所处环境的集合,也就是传统建筑环境的各个层面。建筑在拥有物质属性的同时,还包含了生成这种物质所依据的社会文化属性,把各种社会关系、规范纳入到建筑空间组织之中,因而古村落传统建筑呈现出持续的、稳定的发展脉络,是对历史文化、社会关系的延续,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社会、经济、文化、自然等因素影响的综合反映。

贺州市位于广西最东部,是湘、粤、桂三省区的交界地,辖八步区、平桂管理区、钟山县、富川瑶族自治县、昭平县,境内文化古迹琳琅满目,自然风景秀丽多姿,人文景观独特迷人。贺州有黄姚古镇、临贺故城、富川古明城、客家围屋、桂岭四方营等古镇古村落。各村落里古建筑文化资源丰富,存有大量富于地方特色的古建筑,包括寺庙、祠堂、会馆、古井、古塔、古民居、石板街道等。比如,临贺故城内有寺、庙、祠、馆、观30多座,中原文化、百越文化、楚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富川县秀水村秀峰山下有石牌坊和状元楼;富川县福溪村鼎盛时期曾经有过24座古戏台、24座庙宇、24座石花广场和一座风雨桥,现在保存完好的还有风雨桥和古戏台、古庙宇各3座。

二、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的保护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如果我们不加以重视,历史悠久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就会隐退人世,永远消失。

(一)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保护究竟保护什么,由谁保护,怎样保护

中国古村落保护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提出来了,但长期以来一直停留在专家、学者的奔走呼号上,相关政府部门并没有出台具体的保护、规划措施。而且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保护究竟保护什么,由谁保护,怎样保护,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二)认识不清,重视不够,发展思路狭窄

一些基层干部思想文化意识弱化,存在“经济是硬指标,文化是软指标”的模糊观念,对村落文化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往往“说起重要,做起次要,忙时不要”,没有把古村落建筑看成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和对历史文化的延续,认为建筑就是建筑,和文化无密切关系,甚至还认为陈旧的建筑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不到任何的推动作用。有的古建筑被用于任意堆放柴草,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有的古建筑只能立在现代新建筑夹缝中……

(三)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保护投入太少、基础薄弱、任务实施艰难

在我们所进行调查研究的古村落中,大多数只剩下年老的村民留守,青壮年村民几乎都长年外出打工。比如在贺州市沙田镇龙井村,我们看到的多数都是老人,为我们介绍龙井村文化资源的是一个年过八旬的老人,该村的支书和主任也差不多50岁了。少数留守村落的年轻人要么就是种植自己的几分土地,要么是靠养殖谋出路,对于古村落文化资源保护他们了解不多关心也不多。再加上各乡镇各村委迫于捉襟见肘的财力和抓经济的压力,对村落文化建设发展的投入十分有限,更别说用于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保护的专项资金了,因此,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保护任务实施艰难。

(四)有的建筑被破坏或翻新、保护不足,未发挥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相互促进作用

在我们考察的一些古村落当中,很多都没有把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相互融合的意识,而且很多古建筑、古民宅遭到破坏或者翻修一新,有的古村落在维修时缺乏保护意识,破坏了原来的历史风貌;大多数古建筑民宅的雕刻和壁画缺乏维护,有的已经脱落,有的已经模糊不清,有的颜色暗淡,有的常年被雨水浸湿,已经严重发霉,如贺州市贺街镇李氏大宗祠。出现这些情况的古建筑还是非常多的。

三、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保护对策研究

中华文化的根基在村落,西安、洛阳和北京等都是从村落发展起来的。近年来,无序开发和保护不力导致中国古村落有破坏加剧之势。因此,中国古村落的保护迫在眉睫。

贺州的古村落大多地域偏远、交通不便,唯有利用传统文化内涵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优势,努力寻求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路径,使得古村落建筑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保护古村落文化资源中,将古村落建筑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与传统文化继承相并举,与和谐文化发展相一致,与生态保护相协调,努力探索古村落建筑保护与开发新模式,探索古村落建筑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不仅能有效地保护古村落建筑,而且还提升了新农村的文化品位。

(一)强化保护意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保护和文化建设

古村落的保护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古村落的保护不仅仅是保护古建筑群,而且是保护古村落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因而保护古村落也不仅仅是古建筑学家、文物学家的研究范畴,也是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和文化、教育专家研究的范畴。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强古建筑遗产保护,加强宣传,形成“保护古村落”、“保护古遗产”的共识,促进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保护和文化建设的发展。

(二)加强旅游业的管理,创新建筑文化旅游发展思路

加强贺州乡村旅游,特别是加强对乡土性、乡村文化的开发利用,较好地体现当地民居风格和乡土文化气息,不破坏古村落原有的风貌。抓住各种机遇,争取项目和政策支持,促进贺州道路交通建设和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的开发。在目前乡村道路尚未完全拓宽的条件下,搞一些徒步旅游、自行车旅游和休闲生态旅游,根据古村落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建筑风格,依山傍水建设休闲公园,或者搞一些有意义的庙会、集会、宗祠祭拜等活动,或者积极开发民俗文化、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和高品位、高档次的旅游景点,同时积极保护和开发古建筑文化资源,把贺州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古民居、古门楼、古城楼、古戏台、古宗祠、古庙、古井、古桥等古建筑资源开发成旅游景点,既可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具有创新意识的时代文化,又可提高古村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发展非物质文化,与建筑文化相融合,促进和谐文化建设

富川县福溪村总共有13 座古门楼,门楼面向福溪,建筑呈敞开式,立柱、抬梁、屋檐造型古色古香,每一座门楼都挂有进士、文魁、武官等功绩牌匾,门楼成了光宗耀祖的地方。据统计,福溪村历史上出了五位进士和35位有品秩官员,一块块官宦恩赐的牌匾仍熠熠生辉。而富川秀水村历代科举进士就占了33名,有3个在宋代被御封的“神童”,后来还出了一位状元,故以“状元村”名之。秀水村保存着中国规模庞大的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群,保留着上至皇帝下到知县赐封、贺赠的花式各异的匾额,是一个天然的中国文史教博物馆,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气息。

因此,在搞好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要把非物质文化建设摆到重要位置,把建筑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相融合,以各种非物质文化促进建筑文化的发展。比如,唱大戏促进戏台的建设,表演促进舞台的建设,祭祀促进宗祠的建设,以科教文体促进村落古建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狠抓科教文体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以及一些民间民俗活动的开展,尤其是民间舞狮、舞龙、舞大刀、闹花灯等特色民俗活动;要经常性地开展活动,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由群众唱主角,广泛开展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除此之外,对于一些特定节日和特殊意义的活动要格外重视,比如具有贺州地方特色的“炸龙”、“脐橙节”、“盘王节”、“茶会”、“二月二”等,以此来进一步发展民族文化,发展非物质文化,与古村落建筑文化相融合,共同推动和谐文化建设。

(四)处理好古村落文化资源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当前“撤老村建新村”的新农村建设口号、现代快餐式文化对古村落文化资源和遗产形成全面围攻的趋势。在传统农耕文明下形成的古村落文化,经不起现代市场经济文明的冲击而很快土崩瓦解。要保护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必须处理好古村落文化资源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把古村落文化资源的保护列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同时,不破坏原有的古村落风貌。古村落建筑文化资源给后人的启示远远超出了建筑领域本身,我们在欣赏它的同时,还需要去保护它、延续它,这对于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切实保护好千百年来形成的物质、非物质遗产和文化传统,走出一条保护古村落、建设新农村的和谐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曹国新.文化古村落:一类重要而特殊的旅游资源[J].江西社会科学,2003,09.

第5篇

关键词地域性自然环境文化延续适宜技术

Abstract:At present, the form of regional architecture design becomes complex. We try to search after some essential relation between the nature and buildings in this article and conclude that the regional architecture can be used for mitigating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nature and buildings. In addition it is a solution of drive the regional architecture design to a fontal way.

Keywords:regional; Natural environment; Cultural continuitynature;Appropriate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是人类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知道,从古到今,人类的活动从未离开过建筑。远古的人类就常常就地取材,利用原始而实用的建造技术营造栖身之所.它们大多针对各地的气候条件、地理状况,慢慢地发展到现在形式各异的建筑。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其中合理的部分逐渐形成固定的模式被传承下来,从而使建筑带有浓厚的地域性。

建筑的特点总是与“地”紧密相连,它建于一个固定的场所属于一定的地域,这个地域的自然条件以及社会、文化、经济背景等因素都对建筑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说,建筑的地域性来源于自然,源于历史文化。建筑的地域性体现在建筑能够具有本土精神。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建筑的独特之处往往和地方因素紧密相关。建筑师在设计时客观真实地积极与自然呼应,传承文化,体现当地风貌。这正体现了“一切建筑都是地域建筑”。

地域性与自然环境的适应

任何一建筑都建于一个固定的场所,始终与周围环境联系在一起。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环境,就建筑特点来讲,地域主义的建筑仍然立足于当地技术发展水平,在建筑空间组织及其形式上都与当地气候环境,地理状况和资源利用等因素密切相关。建筑的形态特征,空间组合和构造方法也普遍地反映出当地建造技术的发展水平。例如,传统建筑中的材料大多就地取材,来源于自然材料如:石、木、土、竹等等。无论是原始的地域建筑还是当代地域主义建筑,均能在技术水平上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域材料、地域资源,巧妙而合理地利用本地传统技术进行建造,其建筑形式几乎完全由当地的气候特点、地理状况、地域风俗等决定。

就我国而言:北方建筑比较厚重,南方建筑比较轻巧。在民居中,有皖南民居的马头墙,因为大量的徽居是密集建造的,相邻建筑之间用防火山墙分隔,这些墙的角部造型类似马头而称为马头墙,它主要起隔绝火焰、避免火灾蔓延的作用。还有湘西吊脚楼,福建土楼和傣族竹楼等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另外,我国的传统民居从南到北都有合院形态,但因地域气候差异,南方与北方院落形态还是有差异的。在南方地区,天井较狭窄,四面的房屋很紧凑,因为南方夏季炎热、潮湿,日照时间长,天井狭窄,有利于形成阴凉环境,而且在冬季也不致受到风沙雨雪影响。北方则表现为建筑南北向较长,院落空间开阔,以便得到充分日照。

二、地域性与文化延续的关系

地域性除在建筑中体现出地域气候特征之外,更多的是对城市文脉的回应。一个民族或地区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固定的文化的表达方式、宗教文化、社会思想以及自然条件等影响因素都使建筑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成为建筑文化中丰富的内涵。西方天主教从哥特建筑上表现出神秘耸上的升腾之感,东正教堂从群穹顶式建筑中表现出教意的辉煌,而伊斯兰教拱券和高塔则表现出对真主的虔诚……这些都透出了宗教文化的特征。比如说形式各异的建筑,其建筑是各有特点,各自反映了不同的历史方化,反映了不同的地域性。中国的传统建筑较之西方古典建筑有着明显的不同,我们可以从地域文化中找到答案。比如,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思想基础是“人文主义”,它提倡尊重人和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文艺复兴就是在此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其建筑风格讲究理性、极富条理性,如意大利圣彼得大教堂,它所显现的是以对称、规整、具有条理的美。而在中国,不少传统建筑体现了儒家思想和封建等级制度,比如北京的故宫,严格遵守中轴对称,它深刻地表达了君权至上的思想。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建筑受到地域性文化的强烈影响。

建筑师在创造某地的建筑时,通常需要充分考虑该地的文化传统和风俗特征,并结合建筑的功能要求对这种传统和特性加以体现。如印度的建筑师柯里亚在其设计中包含了大量的印度建筑语法,如伞形、百页、露台、水池等,都是从寺庙、宫殿凉廊住宅原型中提取的表现炎热气候特征的元素的组合。中国福建的民居土楼,这种建筑形式的出现,是跟该地域的环境、气候完全结合在一起的。这种村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完全体现了一种聚居功能,它把中国传统的家族观念和中国传统的文化揉合在一起,成为一种聚居的村落形式。这跟一个地区的文化和环境是完全分不开的。所以说各个地区的建筑文化有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建筑创作也是一种地域文化的延续。

地域性与适宜技术的应用

现代设计中,绿色建筑、生态建筑都为很多设计师所运用。其实,生态建筑根本离不开特定的地域环境,它们都是扎根于所在的地域土壤,融合于地域环境之中的。

生态建筑是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它不仅应从设计方案上考虑与生态环境相结合,而且应在建筑材料、施工、节能等方面处处体现生态化。建筑设计要通过使用现在地方资源来满足地方需要,减少对外来物质的选用。应该更多地使用木材、天然石材、可再生能源等天然节能型材料。我们都知道建筑技术总是从十分具体的地方条件发展而来的,一定的建筑技术首先满足产生这个技术的地方的需求;而技术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必须有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方化等方面的条件才能合理地加以利用。有些技术虽适用于一些地方,但并不一定适合于其他地方。又如,在设计中,要选用有地方特色的自然采光和通风技术措施。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来做出安排。如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充足的地方,可以运用这些能源来减少照明和空调的负荷。运用这些带有地域特色的技术,可以体现地方传统。而这些地方性的适用技术也是我们今天解决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的重要手段。

所以,在设计中提倡使用当技术,不仅可以降低成本,减少能源的浪费,更可以体现地方特色。

总之,地域建筑是地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体现。社会在发展,时代在不断前进,将思想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作为地域建筑追求的目标,对传统建筑形态和特征进行研究,结合具体的地域条件,形成具有现代材料、现代技术和地域文化特征的地域建筑。

提倡建筑的地域性和本土性并不是说要排斥外来的文化。我们可以学习外来的先进文化和先进技术。经过消化、吸收,结合自己的需要,来解决我们所面对的问题,使其最终适合本地的建筑。因此,在建筑创作中,建筑师应该自觉地继承地方建筑文化传统,吸收精华,弃其糟粕,这才能创造出有地区文化特色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马玉洁,多元文化下建筑创作的全球化与地域性[J],山西建筑,2007年25期

[2]赵钢,地域文化回归与地域建筑特色再创造[J],华中建筑,2001年04期

[3]王青,地域建筑文化与全球化语境[J],山西建筑,2008年02期

[4]赵琳、张朝晖,新地域建筑的思考[J],新建筑,2000年05期

第6篇

论文摘要:传统符号是文化历史的浓缩精华,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建筑与符号的内在联系出发,本文分类解析传统建筑符号的特征及其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指出传统建筑符号的多义性、复合性,及其反映形式与内容间的特定关系。希望通过在建筑设计中对传统符号的运用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一、符号概述

早在中国古代就已有了关于“符号”思想的记述,在《易传·系辞》中提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形容,象其物宜,是救谓之象。象也者,像也。”在古罗马时期,哲学家圣奥古斯丁对符号下了这样的定义:“符号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使我们想到在这个事物加诸感觉的印象之外的某种事物”。创造与运用符号能充分体现设计师的艺术功底与素养。

历史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独特建筑,其建筑随着文化而兴盛衰亡。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考察,我国的建筑遗产是一份丰厚的,独特的建筑符号遗产。当今如何发掘和保护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并且使传统建筑符号文化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延伸发展,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二、建筑与符号的内在联系

符号学作为形式语言的—种表现形式,在中西建筑中却早已存在。

从对符号理论的研究中可以发现,符号是传递信息的媒介,建筑的视觉信息正是以符号为载体传达的。建筑符号是一种艺术符号,也是一种表现性符号,它们都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必须围绕着一个特定的主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符号如同人类的语言,没有语言人们无法表达感情、交流思想。没有符号,建筑也难以显现其隐喻与象征。因此,应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支持下,结合未来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重视吸收地域环境文化的优秀传统,努力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不断地探索传统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意识的结合方式的形式语言,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大众。

三、传统符号的分类及其应用

根据符号本身的抽象性及其涵义的复杂性,美国哲学家皮尔斯把符号划分为图像性、指示性、和象征性三类,运用他界定符号的原则传统符号也可分为“图像符号”、“指示符号”和“象征符号”三大类。

1.图像符号

图像,即用线条、颜色显示出来事物的形象。

在传统建筑中一些具象的彩画、纹饰石雕、木雕、琉璃饰件及门式、窗式等,都属于图像符号或它的复合体。传统建筑的图像符号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和概括(如来自水波形象的水纹,来自云彩形象的云纹);其二是对动植物的描绘与概括(例如山鱼或飞鸟的形象简化而形成的几何纹样、植物、动物纹样、传统吉祥图案以及历史题材典故等。传统的图像符号最主要特点就是它的直观性。

2.指示符号

指示符号是指表现形式与内容涵义之间存在着内在因果关系的符号。指示符号在建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传统建筑符号的主干。传统建筑的构件形象和空间形象,大多数都是指示性符号及其复合体。 转贴于  指示符号在建筑中又可分为两类。

一类指示符号所表达的内容就是它自身,是—种“本体形态”的符号,实质上反映着作为符号载体的构建自身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关系,如窗户的形象表达采光、通风、眺望的功能意义,门的形象表达着出入交通开启闭合的功能意义;另一类指示性符号是与它所表达的内容相分离的“标志形态”的符号。在一些建筑细部上也时常可以见到指示性符号的实例,如表示方向的标志、箭头;表示工作状态的灯光。

3.象征符号

象征即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象征符号是指表现形式与内容涵义之间存在约定俗成联系的符号。

五千年的中华历史,培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每个地区、民族在他们的建筑中都应用了独具特色的象征符号,它们的研究对于建筑设计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北京香山饭店是现代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相结合的经典之作,饭店的外墙上有规律地排列着中国传统的如意等图案,象征事事如意,传达着浓浓的中国文化。

四、三种符号在建筑设计中内在联系性

在中国传统符号之中,图像、指示与象征之间并非有着严格的界限,传统建筑符号呈现着多种多样的复合形态和变叉方式,有时一种符号既具有图像性,同时又具有指示性、象征性。

建筑符号内容层面的复杂性和内涵层次的多意性,以及认识主体本身的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不同,都会带来对符号认识的不确定性。建筑符号的意义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它是以当地文化作为基础,与建筑所处的地理环境、使用者的生活方式、生活经历以及人们的观念有密切联系的。三种建筑符号的组合运用,是对于符号和符号之间的制约关系的处理,要在实践中逐渐了解符号同的相同、相似、相反关系,通过恰当组合达到不同的效果。

五、结 语

传统符号是历史文化的浓缩精华,在一定时期和地域内产生,是人们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生活文化的反映,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但传统符号的意义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间、地点、社会背景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传统符号具有丰富的多义性,我们可以根据表达需求灵活地运用图像性、指示性和象征性的手法,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充分挖掘我国传统符号文化的丰富内涵,以使其现代设计中得以延伸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英]罗宾·乔治·科林伍德,艺术哲学新论,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8

[2]张书鸿:《室内设计概论》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9

[3][英]G·勃罗德彭特:符号、象征与建筑,北京: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4]罗楠著:《当代建筑创作手法解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第7篇

1.1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出现裂缝的主要情况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多出现在住宅楼,商业楼、公建用房相对少些。

1.2 结构楼板裂缝出现的时间

一般都在结构封项半年后陆续出现,如不及时采取补强措施,在1至2年时问内,裂缝仍会继续发展。

1.3 裂缝所在部位及其特征

1.3.1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多分布在房屋外墙转角所在房间的楼板上。裂缝一般呈45度斜向,有时一只角同时出现两条裂缝,裂缝基本上为上下贯通。

1.3.2 部分裂缝产生在板内电线管埋没位置。

1.3.3 个别工程的楼板裂缝垂直于板跨方向,或呈不规则状分布。

2 裂缝成因分析

2.1 设计方面的因素

2.1.1 外墙节能保温措施不够引起的裂缝。季节性温差变化大的地区,外墙节能保温措施不够会导致裂缝。

2.1.2 住宅长度超长。住宅平面超长,由于温差和材料变形,会造成墙体和楼板横向开裂。

2.1.3 平面形状变化大。平面形体变化太多,往往使平面布局不规则,凹凸变化大多,而这些转角由于应力集中形成薄弱部位,受力后特别容易产生裂缝。

2.2 材料选用方面的因素

2.2.1 水泥品种。水泥的选择是关系到收缩问题的关键。

2.2.2 外加剂应用不当也会引起的裂缝。

2.2.3 混凝土配合比。在原料一定的条件下,水灰比对混凝土收缩有很大的影响。混凝土收缩主要取决于单位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而用水量的影响比水泥用量大:在用水量一定内条件下,混凝土收缩随水泥用量的增大而加大,反之增大的幅度较小:在水灰比一定条件下,混凝土收缩率随水灰比的增加而明显增大:在水灰比相同条件下,混凝土干缩随砂率增大而加大,但增大的幅度较小。

2.3 施工方面的因素

2.3.1 钢筋安放位置不正确、钢筋间距偏大楼板浇筑时厚度控制不符合设计要求、浇筑震捣不密实等原因也容易导致楼板产生裂缝。

2.3.2 由于楼板模板支撑刚度不够、或模板支撑的稳定性不够或拆模过早,都会引起楼板的裂缝:

2.3.3 施工浇注混凝土时为铺设架板,施工人员在钢筋上踩踏,致使板面负筋下沉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偏大,引起板面开裂。

2.3.4 混凝土浇注后,没有按规定的要求进行养护,导致楼板收缩开裂。

2.4 混凝土温度变形和收缩变形导致楼板裂缝

钢筋混凝土梁、柱、墙、板等构件共处在同一个大气环境中,当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时,这些构件的混凝土相应都会产生温度变形和收缩变形。

3 防治措施

3.1 提高部分外墙的保温隔热标准

在设计中提高部分外墙的保温隔热标准,特别是对外墙转角处的里墙面,要采用加贴保温隔热材料的办法,使温差对楼板变形带来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3.2 住宅的平面布局合理

在设计中尽量考虑住宅的平面布局,避免形状突变,在形状突变的边角相应增加配筋。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在外墙转角楼板处增配放射性配筋。

3.3 楼板厚度、配筋设计要合理

一般板厚宜控制在跨度的1/3O左右,在板的配筋计算时要注重板的挠度和裂缝验算。

3.4 楼板内电线套管采取补强措施

楼板内PVc电线套管,只允许平行于楼板受力方向埋设:埋在楼板内的PVC电线套管上下部,应加铺宽度不小于400毫米的钢丝网片,作为补强措施。

3.5 严格控制好混凝土施工

要控制好原材料及配合比,特别要重视砂、石的粒径及含泥量。

3.6 严格现场施工管理

浇捣楼板混凝土时,必须铺设操作平台,防止施工操作人员直接踩踏上皮负弯矩钢筋。随时将位置不正确的钢筋复位,确保其位置准确。现浇板上不要过早上人、堆料、施荷加载。

3.7 混凝土浇捣后,必须留有足够的养护时间认真做好现浇板养护工作,是保证混凝土强度、防治裂缝产生的重要环节之一。如果忽视对混凝土的浇水养护,会降低混凝土强度,使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来不及补充水分,因大量缺水而产生裂缝。传统材料认识解开了束缚。成都地区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材料更应该与时俱进,在现代新工艺和新理念的支持下不断的进化、改变,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演绎成都地区的现代建筑,去展示传统建筑材料自身的不朽和魅力。

除此之外,由于传统建筑材料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依存度非常高,在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环境污染严重,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对其行生态化改造势在必行。今天,先进的生态型生产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并被日益广泛地应用到各种材料的生产过程中,在传统建筑材料的生产过程里,提高他们的环境协调性能,按环保和生态平衡理论设计制造新型建筑材料,发展节能、利废、环保型的生态建筑材料是完全可行,也是势在必行的。

就传统建筑材料本身而言,它曾经仅仅是一种载体,只能通过建筑师与设计师来实现其自身的价值,但在今天,传统建筑材料被赋予了现代的技术与思想后,让建筑与设计变得更为实用与高效,建筑与设计思想脉络也更为透彻、清晰。我们应当在现代建筑基础上,逐步且理性地融合传统建筑文化,以现代建筑为基点,成就特征鲜明的成都现代建筑。

图一:(贝森总部办公楼)

图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办公楼)

参考文献:

[1]褚智勇. 建筑设计的材料语言[M].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第8篇

关键词:福建土楼;夯土营造技艺;传承与保护

中图分类号:F590.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4-0171-02

土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建筑材料,早在石器时代的人们就掌握了基本的生土建筑的营造技术,根据考古发现距今六千年前的半坡遗址中就有大量的以生土为材料的建筑。生土建筑由于材料来源较为便捷而且稳定性良好,直到现在仍然运用广泛。本文要讨论的福建土楼就是典型的夯土建筑,那个时候客家的先民为了躲避战乱居家南迁,并在当地就地取材建立起了自己的家,这就是福建土楼发展的基本历史成因。福建土楼的营造技艺在明清时期到了发展的巅峰,其主要的建筑特点是墙体称重量大、工期长,相对于水、竹、石头等建筑材料其土墙材料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一、福建土楼夯土营造技艺综述

一个地区建筑文化的形成是地方历史文化的沉淀和自然地理环境相互影响、作用的结果。从建筑技艺上讲,传统的土楼构筑技术主要是靠夯土版筑,即通过夯杵等工具将黄土进行夯实并且干燥后来构筑墙体。福建土楼的土楼外墙使用的土配方非常的复杂考究,不仅是建筑材料,其营造技术还特别注意夯筑的工序,除非土质非常好或者天气好,否则夯筑的过程必须坚持一天只行墙一周的原则,等到夯好的土楼质量达标才能进行第二圈的夯筑,每一圈行墙之间的连接处要一定要保证密闭性,必须使用泥刀、竹片进行修正。

从文化意义上讲,土楼围屋建筑的向心性、对称性特点及聚族而居的特征,可谓是儒家文化和宗族精神的缩影。所以说,土楼营造技艺的建造与延续,不单单是出于生存、防御的需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对理想精神家园的追求与渴望。钱程、尹培如(2014)提出,夯土技术在新时展过程中创新的思维和方向。根据保护的不同等级的要求,在原始复原、改良维护、保护探索三个层面进行研究。刘托(2012)指出,随着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提速,我国文化遗产的存续受到猛烈冲击,包括营造技艺在内的一些依靠言传身教进行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迅速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传统建筑营造技艺面临现代建筑思想和建造方式的巨大冲击而目益萎缩,已至濒临失传的境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

二、福建土楼营造技艺保护现状

(一)保护现状

据一些建筑土楼的老师傅介绍:土楼的选址有以下几个主要的参照标准:一是要选择向阳避风,靠近水路地方,从而有利于生活、生产和出行。二是要按照“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传统风水文化,实际来看就是左侧有流水,右边有山坡,前方有开阔,后方坚实的外部环境,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地势不但能避开凛冽的北风,同时能获得最佳的光照、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开阔的视野。三是要根据山势的高低、坡度的缓急来选择楼址,使土楼与山体,山势相呼应,配比适当,和谐统一。

历史的经验证明,做好土楼的保护规划,最为根本的一条就是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留住原住民。只有留住原住民,方能保护好土楼,保护好土楼的历史文化。此外,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土楼的文化研究、强化对土楼和土楼群周边的环境保护,确定土楼保护的有效技术措施,做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制定激发土楼原住民保护热情和资金投入的政策措施,编制土楼保护与新区建设的规划设计等。

(二)相关影响因素

福建土楼申遗成功,更引起国内外众多游客的兴趣,土楼的旅游观光热潮正在兴起。按照《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有关规定,珍贵的文化遗产有着向公众进行展示的要求。因此,利用土楼开发旅游产业,也就成为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土楼保护的有效途径。

1.地理因素。福建属多雨、潮湿、温热地区且多白蚁,土木结构的建筑由于缺乏妥善维修保护,会出现老化、腐烂,如何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维护已迫在眉睫。土楼没有垂直的排水系统,只在一层地面有排水沟槽,卫生、洗澡和厕所的问题无法解决。许多原汁原味的土楼客栈因为这个问题而失去了接待游客的竞争力。

2.旅游业发展因素。土楼旅游虽然吸引游客,由于景区交通及服务等问题,令人遗憾的是,众多旅游者来去匆匆,尚未能做到留住来客和招揽回头客,因此也就尚未能发挥土楼应有的作用。为此,在土楼的旅游产业开发中,为避免粗放型的无序发展和超容量开发,应根据土楼保护优先的原则,做好开发富有创意性土楼文化特色的旅游产业规划。

三、基于保护原则的福建土楼营造技术思考

(一)原始原貌恢复

我们上文探索了福建土楼详细的营造技艺,在核心保护区要完全地按照传统的方式对进行修旧如旧,严格地逐一进行标记。邀请当地善于传统建筑的工匠参与到文物保护当中,对土楼的修复尽量使用传统技艺。

(二)改良研究传统的工艺

要求对原有的土墙进行保护,对于风化现象较为严重的墙体要根据传统的方式进行修补。在缓冲地带的维护中没有必要严格的按照传统的营造技艺,可以对传统的营造技艺进行一定的改良,主要的目的是真实地还原建筑的风貌。主要的改良方向有以下几点:强化墙体的耐久性;适当使用现代机械,减少人力投入;适当增加土墙的渗水性避免脱落;在墙体外侧增加一定的色彩和质感变化,保持艺术性的前提下做到美观。

(三)保护性探索和研究

周边的环境协调区可以基于保护性原则进行适当的研究和改造,一般有两种思路:第一种是不改变土质的原料,也就是说,在原材料不断的情况下对其加工的过程进行探索和创新,例如利用泥土装袋化、统一配料、标准施工等多种方法提高土质的加工过程,将传统的土材料的加工变成现代化的加工运作方式,并且严格控制泥土生产的温度、湿度等条件,运用统一装配的方法来建造生土建筑,极大地提高了土墙建筑的效率。第二种思路是保持其外形的情况下,对泥土生产的过程进行改良。这个形是保持其风貌的关键所在,由于周边的环境协调区的保护原则没有那么严格,因此在保证其原始风貌的前提下对内部的材料和结构进行大胆的创新。考虑到保护区是不允许出现于原始建筑风格相差很大的建筑的,而且为了旅游以及文物展示的需要,必须要在其原始的外观下对建筑的内部进行创新。

华侨大学的研究生团队对福建省土楼建筑区中周边环境保护区新建建筑进行了研究,经过试验和调查发现这些可以量化生产的面砖能够在非常好地还原原始风貌的情况下保持建筑的坚固性和耐用性,而且其表面的土质纹理也非常的逼真,并且这种技术也在后来经过了加工和改良,这种探索的成果也逐渐转化成了实际的工程应用,将普通居民建筑或者店铺建筑的外部做成了非常好的土质感,并与保护区内部的土楼建筑形成视觉上的统一。

(四)传承的载体

有调查发现,目前拥有土楼营造技艺的能工巧匠屈指可数。土楼维修之以所工匠难寻,一是因为会修土楼的人少之又少;二是因为这个维修活危险系数大;三是因为报酬低。目前懂得土楼营造技艺,掌握了核心技术的人数少且年龄又大,最小的都已近60岁。老师傅曾带过的几十个年轻徒弟这几年也都转了行。如果个人无法承接工程,土楼营造技艺也就没了传承的载体。这些“祖先留下的珍贵财富”虽然历经百年风雨屹立不倒,但是如果没有日常维护保养,也易损易坏,这就需要培养一批能工巧匠去维护它、修缮它。所以,还需要政府或企业牵头,集中老匠人,成立项目部。只要有工程,土楼营造技艺也就有了传承的载体,那么,无论是师傅还是徒弟,参与土楼维修也就有了报酬,这才有可持续发展性。古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中存在着各种障碍,通过建设实训基地、开展技能鉴定、培训和专业建设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古建筑营造技艺的保护方法,立法保护、书面传承将是更进一步的探索。

四、结语

2015的第十个文化遗产日,主题是“保护成果 全民共享”,旨在宣传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就,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民生的实践,提高全民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福建客家土楼建筑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不仅如此,其营造技术也体现着当地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我国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土楼建筑蕴含着天人合一的思想集合居住、方位、生产生活等各种需要为一体,其营造技艺的继承和发扬工作非常的重要。本文详细地分析了传统的福建土楼营造工艺,并且以保护性为原则分析了营造技术的传承和改良思考,对此类传统建筑的保护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土楼建筑与文化[J].中外建筑,2006,(6).

[2] 李俊杰.永定土楼世遗地景观中客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 刘托.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整体保护[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2,(4).

[4] 韩洁.谈建筑遗产保护与开发中的环境价值认知――以“福建南靖土楼”为例[J].中外建筑,2008,(5).

[5] 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6] 卢丽华.永定客家土圆楼“和谐”美学特征研究[D].成都: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第9篇

论文关键词:数码时代  建筑理论与实践  形态变化

在新世纪之初,信息科技正在重塑世界,数码技术将不仅更新建筑师手中的工作,而且也将更新建筑师头脑中的观念,工业时代的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会引起建筑文化的反应,如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运动。因此数码时代也必然产生新的建筑文化。什么样的空间能反应二十一世纪的科技成就.生活和文化?数码技术将怎样改变建筑师的工作方式?如何面对和创造怎样的未来生活?这是建筑师一直在思索的问题。在日益发达的信息化时代,这个问题比以往任何时代更显得迫切。

数码时代的建筑学诞生了许多新的概念,常见的有信息建筑(informationarchitecture);数码建筑(digitalarchitecture);虚拟建筑(virtualarchitecture);超建筑(transarchitecture):信息建筑是未来建筑的总的发展方向,将极大的影响我们未来的生活。而数码建筑的概念基本包括在信息建筑的概念之中,较集中的关注信息数码技术对建筑形态的影响,更加贴近当前建筑学本身。虚拟建筑则是信息建筑得以实现的关键手段。超建筑则摆脱了传统建筑学束缚,具有前瞻性和超前性,将为信息建筑的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索。

数码时代的建筑理念与实践

建筑师们掌握了数码工具,而且每一天这种工具便更趋完善,强大的逻辑计算能力,nurbs技术、动画物体物理属性设定技术以及三维输入输出设备的进步使我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创作自由。中世纪的人们在修建哥特教堂的时候总是希冀建成世间最设高耸华丽的塔楼,在二十世纪经济快速发展时,宏伟壮丽的摩天大厦被用来炫耀经济实力,在数码时代,打破传统概念的新建筑形态成为了表达时代精神的最佳道具。

1989年,弗兰克·盖里(frankgehry)在巴塞罗那奥林匹克村设计的雕塑“鱼”,第一次在真实设计和建造中运用了ibm开发的catia,创造出不寻常的建筑形象,多维复杂的曲面和尺度不同方向各异的空间构件颠覆了观众对建筑空间形象的传统认知。catia把自由带给了建筑师,这可以说是数码时代建筑创作的开端。

在雕塑“鱼”之后,盖里利用catia的强大能力,创造出许多其它出人意料的建筑形象,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布拉格荷兰国家大厦等,极大挑战了传统的建筑营造和审美观念。古根海姆博物馆更是引发了对建筑美学认识的争论,但对于建筑工程的实践来说,这是一个伟大的进步。

莫斯在美国加州库尔文设计的“伞”(umbrella)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憾。在旧仓库的改造工程中,莫斯维护了场所的原有形态以及老建筑的基本结构,同时又插入了“畸形体”一一伞,来重塑场所性格,异形的三维扭曲的巨大玻璃瑰丽多姿,覆盖了一个安置在建筑转角处的室外表演场所的上方,标志了建筑的入口斜坡,带来了非比寻常的视觉冲击。这是建筑师和玻璃制作公司以及结构工程师的成功合作。

这些早就成为我们熟悉的致力于建筑形态探究的建筑师在遭遇到新的创作可能性的时候,理所当然的利用数码技术积极探索新的建筑形态,对传统建筑空间用数码技术积极探索新的建筑形态,对传统建筑空间加以变异,改变建筑的围合界面,从而达到改变建筑形式的目的,可以说是利用计算机达到解放建筑形式的目的。

荷兰的联合设计工作室(un studio)是集合了建筑学、城市学、工程和基础设施等各方面专家的联合工作室,实行包容建筑学所有方面的整合性设计程序。他们的设计始终与电脑技术紧密相关,追求将形式推向数学的极限以创造复杂而又统一的结构。联合设计工作室的墨比乌斯住宅是体现数码时代建筑特征的实例。在这个设计中,“墨比乌斯环”作为设计的构思图式推动了设计要领的深化和建筑空间的形成。墨比乌斯住宅水平延展开来的体量低悬在台地上,螺旋交缠的运动空间为使用者带来了对环境的不同认知。在新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建筑师个人对技术发展的敏感不足以在追赶新技术上做出决定性的成就,只有联合各种专业人员,才可能在新建筑的探索上取得成功,这是联合设计工作室给我们的启示。

fo a提出了整体建筑(m onolithicarchitecture)以及地景(landscape)建筑的概念,从自然地貌中寻求建筑空间新形态。近来foa引人注目。刚建成的横滨国际客运码头(yokohamaintemationalferrytemina1),从计算机的虚拟构成真实的结构和材料的组成,方案在理想状态和现实制约中力求取得平衡。方案最后保留了计算机创造的连续表皮造就空间概念,随着建筑的扭动,地面、墙面、顶面自然地转换,空间效果也类似墨比乌斯环。整个建筑就如同是被建筑材料包携起来的地貌景观一样,人们在“山谷、丘陵、缓坡、洞穴”之中体验连续界面带来的不同寻常的建筑空间体验。

格雷戈·林恩(greglynn)是哥伦比亚大学展开数字化建筑研究之后涌现出来的代表人物,他宣称他对数字建筑的兴趣主要存在于数字化的模拟状态,着重研究在数字化状态下空间形态的演化特征,并提出了动态之形(animateform)的概念,把传统上关注静态的建筑学推向了一个新的动态的领域。林恩针对具体建筑项目的设计便不缺乏建造的可能性,现在像大批量利用现有设备制造标准构件一样,大批量制造不规则构件定制技术的可能性已经具备,相信他对真实建筑项目的实现一样雄心勃勃,事实上从最近林恩的建筑实践来看他可正在从他的纯理论走向实践。

渡边诚(makotoseiwatanabe)在数码建筑上的研究和通常依造型软件来塑造复杂混沌的形体的做法也不同,他更倾向于根据工程需要制作特定的电脑程序,给予有特定意义的参数,从而生成某种合乎逻辑的形态,就好像生物进化,在外界和内在条件冲突、磨合中得到合乎道理的完善存在。早在他从1990年开始的“诱导城市”(theinductioncity)中,渡边诚便设想城市和建筑形态的产生应当由环境中存在的确定的要素来决定,于是“诱导”的概念就产生了,使用特定的电脑程序,对环境要素加以回应,然后符合环境和个体本身需要的形态就出现了。就好像是地貌的形成是地质和环境的合作,生物的形态是自生的繁衍需要和环境的选择的结果一样。

大江户地铁线饭田地铁站(iidabashisubwaystation)就是这样解说道:“这件作品的形象,地下的部分象是植物的根,植物是将根伸到有柔软的土的地下,和有水分的地方,而让“叶子”之间尽量不重叠,这样可以享受太阳光的洗礼,在水和光处于最好的条件的情况下寻找最理想的形。如果条件能够满足,自己就可以自由地成长,这就是我的设计想法。”在这个设计中,他便运用了自行开发的软件,给予环境参数,诱导建筑形式的产生,整个过程自动发生,地下运动的是象浪一样发光的网,通到地上之后形成翼的形状。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先制作电脑图像或是模型,得到预期的形态,而是使用电脑程序,设定形态产生的模式,通过程序自动地在解决形态问题同时形成空间。

对于这些建筑师来说,数码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对建筑空问的新的认知,带来了建筑创作的新的方法,帮助他们面对新的时代面临的新的问题。多学科的交融发展、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交流方式,新的美学思考和技术极限,这些是他们努力思考和试图回答的问题,数码技术帮助他们理解,协同他们给出答案,也创造出新的建筑形象。

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由于新的数码时代建筑学思考的深入,数码建筑教育的开展和普及化,数码时代的更有冲力的新生代力量正如雨后春笋一样迅速的出现,越来越多的新的建筑师加入到数字时代建筑形态的研究中,他们可以选择成为创作可实现的真实的有数字时代特征的建筑的建筑师,也可以选择成为在网络世界中和游戏世界中创作和建造的虚拟建筑师,传统的“建筑师”的定义正在被改变。

他们所接触的建筑教育和对空间的认知和前辈们已然不同。出生在数码技术开始大行其道的时代,成长在数码技术广泛应用的生活中,使用网络进行远程交流,玩网络游戏,他们对生活、交往、空间的理解和认知都有着独特的观点和想法,无所顾忌的探索,创造出全新的建筑形象。

在具体现实性的数码时代建筑范畴中,设计依然和建筑的实质存在相联系,不管如何复杂的建筑形体和空间,依然需要遵从最基础的力学原则,解决最基本的建筑的功能性的要求,解决物理的、生理的要求。当然,数码时代的建筑同时也要承担起对新时代的思考和设想。数码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得到了新的创作方向和不同以往的解决方法,也带来了新的审美的取向,建筑越来越轻盈、透明、开放,也变得更具有柔性、动感、混沌的特征,迥异于传统。新的具有数码时代特征的建筑将不断的挑战我们的认知,带来新的不同的形象,让人产生新的体会。

第10篇

传统建筑工艺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珍珠。是构成当地历史传统、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对于研究当地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中国古建筑营造法式研究长期以来偏重于研究官式实例,民间建筑研究偏少,而传统建筑设计均由师徒相授、世代相传,由于是口授心传,缺少系统的理论文献,加上中国幅员广阔,民族众多,地方做法更是多种多样、异彩纷呈。在我国急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传统建筑的实物在不断减少,具有传统营造技术与经验的工匠年岁渐老,历史已经将他们推到了边缘,不少工匠带着几千年人类初始文明积累传承的工艺和经验在各个角落悄然谢幕,无声无息地淡出了我们的视线。在大量营造技术濒于失传、传统民族文化陷于危机的当今,对其进行抢救性研究和保护是维系历史文脉、守住历史记忆的需要,对探究社会变迁中地方性历史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亦有不可低估的意义。作为当代建筑历史学人,搜集、保护和研究这些宝贵信息是对祖先和子孙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建筑沙龙将推出系列论坛,通过论坛寻找末代建筑工匠、记录地域性传统建筑与传统建筑工艺、通过守住这些珍贵历史记忆来告诉世人我们曾有的智慧与精彩;通过论坛引进科学精神,继承发展民族建筑文化,从学术的角度研究传统建筑技术与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使之薪火相传;通过论坛从旧有建筑文化中感悟中国人的文化心理需求并探求解决现代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沙龙将邀请从事传统工艺研究的众多专家学者与工作人员,有遗产保护专家、建筑历史工作者、民俗研究工作者、旅游部门人员、民间木匠等等。本次沙龙以专家视角为主,邀请著名遗产保护专家朱光亚教授、数位从事建筑遗产保护以及传统建筑工艺研究的博士生,在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就传统建筑工艺保护的话题各抒己见或“发思古之幽情吟伤今之离恨”,痛惜每天都在消逝的遗产;或“书生意气,挥斥方道”,唤醒人们珍重遗产之意识;或“以我之所学,化我之所用”,以经世致用之态度探讨积极的对策。

说到传统工艺,不由想到了《庄子・养生主》篇中的庖丁解牛故事,那篇妙文不妨看成是对传统工艺登峰造极部分的描写,一把尖刀在庖丁手中,“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依,砉然向然,奏刀(马砉)然(哗哗作响,飞刀进出),莫不中音(莫不合乎音律)……每至于族(每遇筋骨交错处)……动刀甚微(小心切入,慢慢剖解),(言桀)然已解最终哗啦一声,肉骨分开,如土委地(如泥土散落)”。在匠人手中的工具极简单,不过一把刀,工作的对象或日材料是一头杀过的牛,产品则是剖解后的牛肉。核心的技艺是庖丁数十年练出来的剖解牛的那一套“依乎天理(依牛天然结构),批大却(插入筋骨缝隙),导大(穴款)(页空隙进刀),因其固然(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的超级剖解技艺。这里就已经有了传统工艺的最简单的概念:大量使用人力,也使用工具但倚重人的技巧,是古代人工制作产品的各种过程。传统工艺的基本要素是:材料、工具和工匠智慧与技艺。

要说传统工艺在当代社会中发挥作用的最佳实例莫过于烹调了。君不见随着商业大潮,不仅四大和菜系名扬海内外,还发掘出“孔府家宴”,“御膳”,“红楼宴”之类的系统佳肴。考古新发现的元明酒窖一眨眼就上了广告,让某种酒的历史一下子上去了五百年。可饮食男女们只知道享用这鲁菜、湘菜、淮扬菜,又有谁知道在产生这些菜系同时产生过的那些鲁系、湘系、淮扬系的古代建筑系统的真味何在和命运何在呢?

或谓建筑怎能和须臾不可断绝的吃饭相提并论,人是铁饭是钢,中国人吃起来讲究的就是味道,房子却是现代的好,传统建筑工艺怎能比得过现代工艺,留它何用呢其实不然,吃饱饭的人讲究的还多着呐。传统建筑工艺的遗失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麻烦。2006年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在设计苏州博物馆时设计了一个叫宋画斋的庭院,贝先生心目中的建筑是一个体现了宋代优雅气度的草亭,亭的图画出来了,却找不到会做草顶的工人,因为苏州和整个苏南经济发展,生活富裕都不盖草房子了,直到最后从依然相对贫困的苏北找到一些老人才算对付过去了。2004年义乌和江南几处新建的古典建筑发生过多起的屋面整体滑落事故,巨大损失之外严重威胁游人。对义乌事故检查结果是施工单位已经不知道传统屋盖上的钉帽中有钉子,这钉子是要钉进屋面木基层中的,他们将截取的钢筋取代钉子插在灰背中,同时因传统苫背做法的失传,为防水加铺表面涂铝箔的防水卷材,在夏天的暴晒和暴雨的骤冷骤热的胀缩变形中屋面瓦作整移滑下。更严峻的是古代建筑遗产的修缮,由于古代工艺的失传,大量的彩画、壁画等已难以修复和重绘,2007年深圳的国保单位大鹏所城修缮,面对着古代极普通的夯土墙,在深圳却找不到会夯土和会打土坯的施工单位。

随着对地域文化、民间文化的重视,新世纪文化遗产保护运动日益强调保护好地方上的建筑遗存,日益强调保存地方建筑中的地域特征,并将保存其原生的工艺特色看成是保存文化基因,看成是延续地域文化自明性的基本前提条件,由此引入国际上保存其原真性(authenticity)概念。人们也认识到,延续性保护而不是冷冻式保护对于木构体系尤为重要,只要传统的建筑工艺延续在世间,地方建筑遗产的修复就有希望,地方建筑的特色和原真性的保存在实践中就不再是空话。如果说传统建筑遗存是传统文化物质产品和物质载体,那么传统建筑工艺就是产生这一有形载体的无形文化遗产,是传统建筑文化的基因。保存民族地区的文化基因对于民族和地区文化的延续形式意义深远的。

传统建筑工艺中人的经验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因而它的研究就必然与寻访工匠,记录工匠工作过程相关联。工匠的技艺虽然常常因人而异,但一个地区的工匠技巧仍然有着共同的部分,显示其地区特色。对老工匠的访谈记录工作,在日本、韩国及我国的台湾地区都已有相当成果。我国大陆则是在近年才较为注意这一领域的研究的。传统工艺又不是凝结在一个时间段一处狭小地区一成不变。传统工艺的变迁史,就是技术发展史。因而即使某地某些工艺因工匠的消失而灭绝也不应就此绝望,古代有“礼失而求诸野”的传统,工艺亦然,“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通过他处相近的工匠访谈依然可以获得启发。由于我国的传统建筑体系是经验体系,传统建筑工艺

虽然包含着世代匠师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有些科学性精髓至今我们还未及认清,需要深入解析,但这并不是说传统的建筑工艺都是无瑕疵的和在延续性使用时都是不可改变的,我们要作到的仅仅是在认清它们的基础上决定新的取舍。

《考工记》有云,“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从根本上认识积淀在传统工艺中的文化意味,努力抢救整理,保存中国建筑文化的基因,当代圣贤仁智之事也。

片段的历史遗存――谈福建传统建筑匠艺研究

传统建筑匠作技艺中的木作雕刻、泥塑、油作、漆作、彩绘等工艺也与整个传统营造运作机制相同地面临社会变迁的无奈处境,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技艺消亡危机。其中冲击最小的要算是木作雕刻了,很大的原因是材料与工具的稳定性,并由于经济因素及社会审美观的改变,雕刻工种的施作量似乎较传统社会中提高,但匠师的技术以及题材内容的丰富性却逐渐与昔日的匠艺形成差异了。另外通过调研发现整个福建地区的雕作技艺也具有区系特征,这又影响了油饰的效果,因此新的问题是,随交通的方便打破了原来稳定的区系匠派,给各地工匠带来了竞争的冲击,因此对此工艺的研究应关注各区技术的特点和表现方式与图案题材的搜集。

冲击较大的则是油作与彩绘作的技艺,原料和工具的变化促使这两种极度需要对原料技术高度掌握的技艺猝然地与传统脱了节,加上现代社会对经济效益的要求以及审美观的变化 等,已经严重地威胁了传统的技艺做法,尤其是传统的彩绘技艺,几乎要随老一辈匠人而消亡了。传统的营造体系中,非但大木作没有图纸,就连雕刻作和彩绘作都是不留画稿的,关键在于每一场施作的尺寸、预算和题材内容的要求都不尽相同,无法复制。福建地区高温高湿又有蚁蛀之患,昔日的彩绘无法保持太久,一旦剥落殆尽,已无能力进行修缮工作了。因此,关于这两作的技艺研究有几方面要点:一是对传统技术的研究、对题材内容与图案的研究与搜集,二是对每一地区的特点进行分析与建档,三是提出培养匠艺人才的可行性建议。

福建地区的建筑彩绘甚有特色,几处文保点遗留的彩绘皆十分可贵,例如国保级建筑的莆田宋构――玄妙观,以及明代的东岳殿;省保单位如闽北绍武明代的宝严寺大殿、福州文庙、漳州文庙、泉州文庙、安溪文庙等……。这些遗留的建筑彩绘皆面临着保护的难题。据我们的调查,目前几乎没有足够的技艺进行修缮或完善的保护。除了文保单位之外,许多民间的祠堂、民居与丛林寺庙遗留的彩绘亦十分丰富,它们表现出福建南方地域的彩绘风格,与北方或苏式、徽式彩绘十分不同的特点,同时福建各区的彩绘亦各有特色,其中闽南地区的彩绘技艺有可能较接近宋元时代的古法,这一地区也是当前营造活动中较重视彩绘工种的地区,但根据我们的调查在漳泉市区的彩绘匠师已经不完全了解上一代的技艺了;材料与工具的改变是最致命的影响,这也与油漆作的材料变化相联系的 其次是现代社会要求效率与降低成本,皆促使传统彩绘匠艺随老匠师的凋零而一去不复返 。在福建的最南端,与广东接壤的漳州诏安地区可能还能访求到懂传统彩绘技艺的匠师。

传统建筑匠作技艺的调查、研究和传统建筑的研究很不相同,它涉及太多的人文因素,除了工匠的寻访需要靠各地文物部门的推介与协助之外,工匠自身的凋零技术的变迁、社会的变迁……种种,莫不与人的因素息息相关,当我们对昔时的营造工艺有了进一步了解时,会发现原来传统匠艺是这般整体的一种体系,但现在它以及它与人互动的一切关系已经不复存在了(建筑、工匠与社会)。又发觉目前文物修缮、保护至下一阶层的利用问题等等,皆存在着种种问题:人的问题、主事者的问题、工匠技术的问题……,最后不得不推大范围为整体社会的问题,这是一个不可逃避的、无法逆转的事情,因为时代有它的规律,我们现在处于另一个新世纪,不再与传统的文化世界相接续,物质型态、精神型态全转换了,不再回到过去历史记载中的世界里……。这是不可逆转的事,因此最终人只能到博物馆去认识自己的过往,最终所有的工艺只是片段的历史遗存,而最终的历史也只存在于每个人的自我理解之中 。

2006年5月,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等5项传统建筑工艺成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为多年前提出的“将传统建筑工艺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设想成为现实而欣慰,同时又遗憾其混于89项传统手工技艺中,数量不多,地位不显。

传统建筑工艺不同于制造一般实用或赏玩器具的手工技艺,它生产了人类的栖身之所――建筑和城市,创造了我们今天的建筑遗产和历史城市,外化为建筑遗产的形式,内化为建筑遗产的科学和艺术价值。

传统建筑工艺也不同于偶然的创作和短暂的实验,它是经过时间检验而世代相传(传)的,适合特定地域的带普遍性的(统)建筑技术及其过程。这种稳定和统一的建筑工艺造就了地方建筑风格,并进而构成了城市传统风貌的基调。

因其无以伦比的生产对象和生产成本,传统建筑工艺无以伦比地“给现存的社区提供了一种与先辈们相连续的感觉,对文化认定很重要,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保护也有着重要意义”。它不应该也不可能如现在大多数的传统手工艺一样为了作秀而被圈养保护。传统建筑工艺的保护,应该和其生产对象――建筑遗产的保护相结合。

21世纪的今天,一方面,解放前从业的传统建筑匠师们已至风烛残年,即将集体退出历史舞台。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多种原因,大多数地区的传统建造活动和师徒传承早已断裂,传统建筑工艺濒临失传,既无用武之地,又无后继之人。

另一方面,当代建筑遗产保护和修缮工程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民工化和技术趋同倾向。

建筑遗产的保护修缮工作是专业性极强的技术工作,在意大利、日本等国大多由专家带领当地工匠亲自参加施工,但我国目前甚至连国家级文保单位的维修施工也主要由农民工完成,专家只是偶到现场指导。现场的技术人员和农民工都没有传统的师承,其技术来自学校或施工单位培训用的一些通用施工教材,除了粗略的区分南方、北方做法外,很少关注地方做法的特殊性。

而现实的建筑遗产大都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设计单位的研究设计图纸即使巨细无遗也不能保证可以在施工中得以实现。2003年国家出台文物保护工程施工资质管理办法后,拥有资质的施工队伍数量减少,往往出现跨市甚至跨省的施工作业,地方做法以及由此形成的地方风格如何在保护修缮中得以延续更加让人担忧。

地方建筑遗产(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给传统建筑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生产性保护的契机,而后者为前者的真实性和多样性提供了可持续的保障。首先对掌握传统建筑工艺的匠师登记造册,实行属地管理,允

许其独立或联合开业。本地建筑遗产修缮优先由本地匠师施工,或者采取本地匠师和具有文物保护工程资质单位联合的方式进行施工,增加传统匠师收入,并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招徒授艺,并对其传统建筑工艺进行记录整理。其次,在政策上允许和鼓励历史街区和村镇居民聘用传统匠师以传统建筑工艺进行住宅的小规模自我更新,不仅对历史街区(村镇)的风貌保护有利,更可以恢复传统的建造活动,实现传统建筑遗产和传统建筑工艺同步的、可持续的保护。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建筑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日益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保护对象亦逐渐由有形的物质实体(建筑本体)拓展到无形的非物质要素(建筑工艺)。2006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总计518项,民间美术分类51项,其中与传统建筑工艺关联较大者有7项,传统手工技艺分类89项,其中与传统建筑工艺密切相关者有6项。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及首批中国民间文化166名杰出传承人中与传统建筑工艺密切相关者有16人。由此可见,传统建筑工艺的保护和传承己开始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在这样一个宏观环境和前提框架下,如何对列人名录及更多名录之外的传统建筑工艺进行有效保护和科学传承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时代课题。

中国传统建筑工艺种类繁多,涵盖木、石、瓦、泥、彩画、砖、窑、雕等诸作工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转变,传统工艺面临着认识不足、研究缺乏或滞后、市场及效益不好、老匠师后继无人、人亡艺绝、传承断脉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总体可概括为二:一为保护,二为传承。当前形势下迫切要做的就是为传统建筑工艺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生存环境,确保其生命力和延续力,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保护,在保护和传承中永续发展。对此,主要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确立政府在保护传承中的主导地位。现阶段的我国,传统建筑工艺保护和传承尚处于启动和起步阶段,社会力量还有待进一步成长,需要有效确立和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制定出台相关的法规政策、建立健全相关机构、设立专项基金、培养人才及社会宣传等举措来建立政府主导的保护机制,为保护和传承提供政策环境、制度保障、资金支持、人才储备和社会基础。

2、寻找、保护老匠师和培养新传承人。传统建筑工艺作为活态的文化遗产,主要靠的是口传心授、师徒传承,其传承即匠师的传承是最重要和最具实质性的,留住了人,就留住了工艺,留住了传统。对此,需要抓紧时间调查、寻找尚健在的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老匠师并给予积极的鼓励、扶持和保护,建立传统建筑工艺匠师资料库,记录、整理有关工艺资料和口述史料,同时注重培养年轻一代匠师,建立师徒传承为主、学校培养、古建企业自身培养和社会培养为辅的有效传承机制。

3、加强传统建筑工艺普查确认、归类建档、整理研究和实践应用。充分利用政府主导优势,组织联合有关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工艺匠师和社会志愿者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传统建筑工艺普查调查、整理研究和建库存档,并根据分析研究和价值评定进行分类分级保护,尤其需要加快对那些濒临失传和灭绝的工艺进行抢救性收集、记录、整理和出版。同时,还应将传统建筑工艺积极应用到建筑遗产保护维修实践中,在实践中抢救、研究、保护、传承传统工艺,培养出一批称职合格的新一代匠师。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鲜活的生命力传承了更多的人类记忆。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中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际人权文件,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在2005年3月26日《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18号)中指出:“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文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正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2006年,国家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共计518项。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这标志着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了全新的阶段,为中华民族瑰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唱响了时代的福音。

“西兰卡普”,美丽的土家族织锦,就是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族工艺中的奇葩。

土家族人民能歌善舞,性格朴实刚烈,传统的民族文化代代相传。中国“四大名锦”之一的土家织锦,就是土家人引以自豪的传统民族工艺品。2006年7月8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授予湖南省龙山县为“中国土家织锦之乡”荣誉称号。(图1) “西兰卡普”又称“打花铺盖”,它是一种极富民族特色的土家织锦。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美妙的构图被列为中国四大织锦之列。在土家族习俗中,土家姑娘从十一、二岁起就开始学习彩织。姑娘结婚时必须有自己织出的打花铺盖作嫁妆。因而,土家姑娘在婚前的日子里总是起早贪黑,精心制作她心爱的打花铺盖。关于打花铺盖的来历,在土家族地区流传着这样的一个传说远古时代,有一位心灵手巧,穿针走线,织了有100种花朵图案的姑娘,她叫西兰卡普。后来,遭到了嫂子的嫉妒,诬陷她夜里出门私会,败坏门风,于是唆使其哥,对她残忍迫害而死。噩耗传出,土家族姑娘非常怀念她,把她织的彩锦,取名西兰卡普。成了土家姑娘的嫁妆。现在打花铺盖均用三块西兰卡普缀连而成。

第11篇

论文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公共艺术设计 相关概念 应用方式

论文摘 要:公共艺术设计,作为艺术的一个“年轻”的门类,应当如何在保持其民族个性的同时,面向世界,面向时代,吸取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精髓,创造性的转换到现代产品设计中去,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个传承与发展。作为当代的公共艺术设计来说,首先应当明确传统文化的概念和重要性,按照具体的设计要求,尽可能将这种传统文化表达和呈现。本文以公共设计中的广告设计和公共建筑设计,探求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一、传统文化和公共艺术设计的相关概念

首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全称应该为传统的文化,两个关键词,一个传统,一个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创造的,能够代表本民族特点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汇聚的总和,对社会实践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传统文化是一种物质与精神的凝练与积淀,同时也是我们对昨天的人类社会活动中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和后人对我们所创造的文明成果的称谓。其次是公共艺术,公共艺术是指设立于公共场所空间,提供并任由社会自由介入、参观和观赏的艺术。这是一种外在的,可视的艺术创作和存在方式,同时在整体上又是一种蕴含着丰富社会精神内涵的文化形态,是艺术和社会群体之间联系的纽带,也是当代政府、公共社会、艺术家群体之间进行合作和对话的重要方式。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的公共艺术设计一直走到了今天,这条百年发展的道路上,有过坦途,也有过曲折。就当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的公共艺术设计主要存在着两个问题。一个是设计中缺乏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过分的运用“拿来主义”,使得设计不符合中国人所有特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要求;另一个是一些设计者盲目的借鉴经典设计,造成了作品的雷同,造成作品陈旧没有新意。鉴于此,有必要着重探讨一下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公共艺术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1、在户外广告设计领域中的运用

户外广告是公共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十分大众化的艺术题材,用来完成一定的宣传任务,起到报道、广告、劝诫等作用。在中国,户外广告又叫做招贴广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公益或文化的招贴,可以简称为宣传画;一种用于商品的广告招贴。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这种公共艺术设计形式有着很大的影响,能够为设计师们提供大量的素材借鉴和创作源泉。首先是文字方面,传统文字元素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特别是中国当代极为著名的设计师,都十分注重传统文字的运用。这其中的佼佼者当属香港著名设计师靳棣强先生,他的招贴设计中,常常包含水墨、书法等元素,他甚至创作过以水墨画风格系列作品,他巧用水墨画,通过设计和思考,使作品不落俗套,同时在作品上富于深意,强化了情感的表现,展开一幅有着浓郁意境美的画面,在自己的作品中呈现出强烈的意境美感,将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和现代的设计观念巧妙地结合起来。其次是图案元素,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不计其数的精美图案,同时这些图案都还有其深刻的寓意在其中。作为招贴设计来讲,版面是有限的,要在有限的版面中表达尽可能多的内容和精神,就要常用一些“以一当十”、“以少胜多”的创作技法,中国传统图案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运用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写意手法,恰到好处的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意象,不仅彰显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同时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同。最后是色彩的运用,中国人对于色彩有着独到的认识和理解,这种认识和理解,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审美习惯。陈幼坚设计的《文山茶叶》的招贴画,以文山地区连绵不绝的青山为主要的背景,用写意的手法表现出来,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情画意,因为茶叶本身就是绿色的,画面浅绿色的选择,正好和茶叶本身的颜色相一致,让人仿佛置身于文山的茶园之中,沁人心脾。

2、在建筑设计领域的运用

公共建筑也是公共艺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很多的建筑艺术设计中,虽然也意识到了对于传统文化因素的运用,但是往往是将一些具体的符号简单的复制和照搬,表现为一种简单的形式主义,真正的融合和应用,应该是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符号、材料、技术等元素,经过抽象和转化,创造性地运用到创作中来。

首先是要以传统文化符号为形态,意思是说应当将非精神的传统形式现代化的继承下来,促成传统和现代的交融。例如中国上海的金茂大厦,这无疑是一个现代建筑,但是这座大厦采用的却是中国传统宝塔的构造。塔是中国独具特色的一种建筑形式,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唯一个高层建筑类型,将塔的形象运用到现代化的超高层建筑中,是一个完美的结合。整个大厦挺拔但不失尺度,简单而不单调,强烈地冲击着观赏者的视线。其次是以传统材料为手段中国的传统建筑以木材为主,追求自然朴素、真实亲切的美感。虽然现代都市中,无法将木材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但可以使用现代材料,采用简洁的造型,在设计中隐喻传统木构建筑文化中“自然”、“中庸”的精神本质。2002年威尼斯双年展上获得“建筑艺术推动奖”的“建筑师走廊”项目中,张永和设计的二分宅一方面利用平面达到了“引入不同的景致、空间、意境”这样一个目的,另一方面采用了古老的夯土墙,和土墙内侧的木构支撑来强调中国传统的“自然性”,只有木构内侧的拉铁留下了现代的痕迹。作品显示了设计师对材料的思考以及对生态自然的关注,恰当的发挥了材料的表现力,尊重传统却不是模仿传统的形式,表达了对创造现代中国住宅的意图。也正是在一个个具有民族责任感的设计师的努力下,我们的公共艺术设计才逐渐地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最终赢得了世界的认可。

21世纪是一个设计的时代,信息化、绿色化、个性化、多元化的设计需求是这个特定时代的呼唤。全球化不仅是经济、信息的全球化,更是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的全球化,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世界的也是民族的,在追求个性化产品设计时代,设计的民族化是产品设计发展的一大重要方向。中国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与艺术精神。今天,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并没有随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汹涌浪潮而消失,相反却越来越受到重新认同和进一步的肯定,设计界正主动向传统艺术文化汲取营养,探索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设计”之路。

参考文献

[1]方浩,《传统艺术理念在现代设计中的延伸》,载《装饰》,2003年总第128期。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北京;广义建筑学;建筑理论;可持续发展;继承;反思

1999年6月以“21世纪的建筑学”为主题的世界建筑师大会,在代表着东方思想哲理和建筑文化的长城脚下召开。会议讨论并通过了由吴良镛先生执笔的《北京》。这标志着跨世纪的建筑师们在回顾和反思百年来现代建筑发展成果的同时,对新世纪开始了理性的思考和展望。正如《北京》中所说:“我们需要激情、力量和勇气,以更广阔的视野、更深邃的眼光,自觉思考21世纪建筑学的未来”。

一、批判的历史:对“批判”与“反批判”的再思考

从1928年的CIAM成立到1959年“十人小组”的继位;从1933年的《雅典》到1977年的《马丘比丘》,现代建筑意识形态的变迁无疑是一部批判与反批判的历史]。建筑——作为人类有意识改造自然的主观活动,其内容总是受到人类认识自然客观程度的限制。因此,这种“认识一改造一再认识”的互动式前进也决定了建筑思想“批判与反批判”的发展模式。

今天,《北京》的发表,正是基于对现代建筑批判史的继承与反思,其关于广义建筑学理论的提出,同时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和时展的必要性。

其一,这种批判与反批判的发展模式决定了现代建筑的发展是在人类不断改善自身环境的斗争中实现的。从CIAM成立之初提出的“最小生存空间”到关于“功能城市”的《雅典》,再到之后《马丘比丘》所提出的关于城市与区域、建筑与技术、环境与文化等面I临的问题及对策,不难发现,随着人类认识自然活动的不断深入,建筑文化也正不断拓展其领域,从早期所关注的单纯建筑活动转向关注与之相关的其他领域,诸如城市、科技、生态、环境、经济和人文等。因此,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从传统建筑学走向广义建筑学是现代建筑理论发展的必然,也是新世纪发展的方向。

其二,这种批判与反批判的斗争极大地促进了2O世纪建筑思想的新陈代谢。新的建筑思想和流派层出不穷,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建筑设计作品,同时也促进了技术和艺术的革新。然而,多种建筑思想的并存与碰撞、批判与反批判,也使整体的建筑观念走向支离破碎。正如吴先生所说:“这固然反映出时代思想的活跃,同时也反衬出哲学和艺术观念上的混乱。”其将我们共同的问题分裂成个别单独论题的做法,使得建筑学的前景趋向狭窄和破碎。”因此,广义建筑学理论的提出是对20世纪建筑思想的反思,是及时而必要的,其为新世纪的建筑观确立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二、迷惘的现状:“十字路口"的徘徊与思考

吴先生指出:“100年来,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即建筑学和建筑职业仍处在发展的十字路口。”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能否在世纪更替的“十字路口”上选择一张适合自身发展的“识路地图”,这将决定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建筑业发展的得失成败。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创造了建筑发展的奇迹。但是,如今的现状令人迷惘而担忧:盲目开发、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语汇混乱以及特色丢失等方面的恶果已经明显而集中地暴露出来。“持续发展的传统模式与恣意妄想的现代主义之间的矛盾”,使国内的大部分建筑创作始终停留在建筑语汇的抄袭和堆砌上。而且,这种缺乏整体意识的无序开发和粗制滥造的低级创作正以迅速蔓延之势,从大城市发展到中小城市,再到县城、乡村。其结果,除了能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堆不知所云的建筑“垃圾”之外,还能留下什么呢?《北京》的发表,不仅创造性地提出了新世纪的“识路地图”,而且深深唤醒了我们作为建筑创作者的使命感。“把巨大差距的责任都推向社会的行政命令和商业行为是不可取的,因为用以描绘建筑、城市和环境的建筑语言毕竟还是由我们建筑师‘出手,的。

三、“大转折’’的未来:关于广义建筑学理论的思考

对于未来百年建筑学的发展状况,目前我们也许还难以准确地勾画,因为这不仅仅取决于建筑本身,更决定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北京》所提出的“广义建筑学’理论及其十个基本观点,就像吴先生所说的将成为“下一世纪的识路地图”,它将从设计理念和方法论的高度为未来的建筑设计提供指导。

1.关于基本原理及其学术建构的思考

“一法得道,变法万千……为今之计,宜回归基本原理,作本质上的概括,并随机应变,在新的条件下创造性的加以发展。”

现代建筑在中国发展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多年,面对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流派纷呈的建筑风格,中国的建筑师们在实践中进行了很多尝试和摸索。然而,我们对于基本原理及其学术建构的思考和研究尚有不足。

其一,对世界现代建筑理论基本原理建构的研究不足。目前,国内的绝大多数作品依然停留在对国外建筑的模仿和抄袭上。诚然,我们的现代建筑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建筑理论、建筑技术等方面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但是,“拿来”之后,更重要的是消化吸收和变通地运用,而非不加思索地生搬硬套。这就需要在学习西方建筑造型语汇的同时,更深入地研究其理论基础及建构。弗兰姆普敦先生在“千年七题”的报告中说:“……在我看来,应优先教授1650年至今的建筑和城市历史”,这也正是中国的建筑师们应该重视和补习的一课。多做一些回归原理的基础性研究,也许这才是解决目前国内建筑语汇混乱状况的有效途径。

其二,对本民族建筑理论基本原理建构的研究不足。中国5000年文明史曾经创造出辉煌的建筑成就,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积累的民族。但是时至今日,我们对本民族建筑文化理论的研究尚待深入。吴良镛先生曾指出:“中国建筑的研究在达到一定广度后,需要逐步地,更为自觉地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理论研究阶段。”国外很多著名的建筑师根植于本土文化的成功创作之路,已经为中国建筑师们作出了榜样。

综上所述,目前中国的建筑师们迫切需要对本民族以及世界建筑理论基本原理进行深入研究和概括整理,去伪存真,回归本原,“有意识地探索建筑若干方面的科学时空观”[1],以进一步提升我国建筑创作的品位和内涵。

2.关于“人居环境循环体系”及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新建筑与城镇住区的构思设计都要纳入一个动态的、生生不息的循环体系之中,……这也是可持续发展在建筑与城市建设中的一个体现。

我国是开展可持续发展研究较早的国家之一,在人居环境科学建设方面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现实的发展状况令人担忧: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无休止的高层和别墅建设、建筑设计的求洋仿古……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很多人对环境问题的漠不关心。建设者一味追求短期效益和设计者一味追求经济利益,使我们的环境构成遭受日益严重的破坏。

针对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的国情,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都应该避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综合衡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尽管大自然是慷慨的,但它对无节制攫取的报复也是非常严厉的。西方发达国家“先发展后治理”所造成的无可挽回的破坏,对今天的发展中国家提出了警告。尽管对于建筑师来说,“我们无法承担那些明显处于我们职业以外的任务”,但是在对市场经济的服务过程中,我们应该把“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作为一项基本的职业道德原则加以贯彻。

广义建筑学对建筑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建筑师们要追求人本、质量、能力和创造,……在有限的地球资源条件下,将广义的建筑学视野、整合的建筑学内容、融贯多学科的方法,作为综合创造的新起点,建立一个更加美好、公平的人居环境。

3.关于“多层次技术建构”的思考

“充分发挥技术对人类文明的促进作用,扩展建筑技术功能的内涵,直至覆盖心理范畴……每一个设计项目都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

社会经济的繁荣与科技的进步,使先进技术逐步表现为全球化的倾向,新的技术美学观正在逐步形成。但是,“高技派的建筑要么太昂贵,要么或者由于其它原因而无法在今天一般的技艺水平下实现。因此,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在发展中国家对低技术、低造价、低能耗的建筑的进一步研究具有实际意义。今后十年,我国将新建50座大城市,这个潜在的巨大建筑市场,将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商家加入竞争,这无疑会促进先进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警惕一些西方建筑师试图把资源浪费严重的建筑移植到中国。因此,避免对高科技的盲目崇拜,“积极而有选择的把国际先进技术与国家或地区的实际相结合,推动技术进步¨,才是我们的成功之路。

另一方面,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其“建设力量和破坏力量在同时增加”,如何更好地利用这把“双刃剑”为人类造福,是在现代建筑不断受到优化技术支配的今天,全球建筑师们所面临的课题。弗兰姆普敦先生在“千年七题”中有针对性地指出:“我们推荐高技派的和其他一些建筑师近年来的努力,如马来西亚的杨经文和德国的赫尔措格的设计思路。我们要探索设计具有适合生态特征的建筑,……形成一种混合的时尚。除此之外,笔者认为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扩展建筑技术的内涵,将其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相结合,如利用新技术降低建筑能耗、延长建筑寿命、开发无污染建材以及进行建筑再生等等。这些做法也许更有助于我们回归建筑本原,发掘技术的潜能。

针对以上思考,笔者认为中国建筑在未来几年有必要作三方面的努力:

其一,深入研究现代建筑思想基本原理,并进行本质上的概括和整理,以解决建筑语言混乱问题;同时立足民族文化,创造性地加以发展。

其二,增强环境意识,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大规模建设中,注意做到有序发展,合理开发,建立人居环境动态循环体系。

其三,加快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路线;同时不断扩展建筑技术内涵,大胆创新,推进建筑产业技术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