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数学学科论文

小学数学学科论文

时间:2023-03-24 15:05: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数学学科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数学学科论文

第1篇

一、一年来工作回顾

(一)继续做好新教师培训工作。近几年来,分配到我镇工作的新教师相对较多,为了使这些青年教师尽快成熟于讲台,我们对这些青年教师进行了“教材与教法”及“教学常规工作”等方面的培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如骆驼山小学邹新丽老师走上讲台一年的时间,参加今年县青年教师数学课堂大赛荣获三等奖。

(二)举行教学设计、论文专题讲座。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镇数学教师撰写教学设计、论文的水平,4月12日,在中心小学举行了“小学数学教学设计及教学论文专题讲座”活动,我镇各所学校的数学科组长和各校青年教师共50多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本次讲座,重点对我镇近两年获得市、县一、二等奖的优秀教学设计、论文进行案例剖析,从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论文所应具备的基本要素入手,使我镇数学老师对教学设计和论文的基本思路有了清晰的认识,并进一步明确了今后撰写教学设计和论文的格式以及基本要求。

(三)加强教师对数学课标的理解,提高教学理论水平。针对当前教师队伍对《数学课程标准》并没有真正深入理解的状况,小学数学科在上年度要求每一位数学教师要精读《数学课程标准》。通过强化对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深入领会《标准》的精神,提高数学教师对教材的整体把握能力和数学教学的专业理论水平。为检查这次阅读活动的效果,在本年度初我们开展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测试活动,从测试成绩的反馈情况分析,绝大部分教师对《课标》的掌握情况良好,并能熟练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

(四)组织数学科组长及教师开展专题研究活动。3月1日组织全镇小学数学教师观看了山东省第小学数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年会的录像课,大大提升了全镇小学数学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数学素养。9月27日,为提高各校数学科组长的评课水平,在中心小学举行了一次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专题研讨活动”。活动先由中心小学的杜界飞和骆驼山小学的李艳玲两位老师分别展示了“乘除法(一)”和“运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两节研讨课,接着在会议室进行了数学科组长评课的活动,活动中先后有7位数学科组长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点评和提出了宝贵的建议。会后,我们对“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范畴进行了专题总结,对促进全镇的小学数学技能水平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成绩与反思

(一)本年度取得的成绩

1.李艳玲老师荣获县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能手。

2、邹新丽老师参加县青年教师教学课堂大赛荣获三等奖。

3.李义堂、李艳玲老师荣获县小学数学技能比赛优秀辅导教师。

4.李明军等四位老师的教学论文、教学设计分获县一、二等奖。

(二)不足与反思

1、我镇青年教师相对较多,经验不足,下年度要加强对新教师培训工作。

第2篇

1 国内关于PCK的研究

1.1 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的比较

李琼、倪玉菁和萧宁波(2005)经采用问卷测查法,考察了32名小学数学专家与非专家教师的学科知识,得出两类教师在数学知识与数学学科本质的理解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与非专家型教师相比,专家型教师对数学知识具有深刻的理解,包括深层的概念理解与结构化的知识组织;专家型教师倾向于用“问题解决”的观点看待数学学科与学生的数学学习,即将数学问题的解决看作为猜想、论证与解释的活动;而非专家型教师则更倾向于“掌握知识”的观点,即认为做数学题目就是按照既定的步骤,一步步得出答案的过程[1]更进一步在2006年,研究了小学数学专家型与非专家型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结果表明:除了教学设计思想这一维度外,两类教师在理解学生思维、诊断学生错误想法与所采用教学策略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异专家教师能够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了解学生错误概念的本质,所采用的策略倾向于从学生错误概念的本质入手,通过图形、实物等有意义的表征方法,以及启发性问题,关注学生对概念深层理解的过程;非专家教师仅从学生错误的结果出发,未联系到学生新的知识与已有知识的联系,因而会直接引导学生掌握运算规则[2]

上海市青浦实验研究所(2007)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比较了小学数学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的PCK研究选取了青浦区两名小学三年级的教师,运用文本分析、录像带分析、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测试与问卷调查相结合法,通过新手与专家教师在①教学设计中目标、内容(任务)、对象、策略四要素;②课堂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三要素;③课后反思内容、特征;④对PCK的认知比较;⑤对PCK生成和发展的体认这五个方面的比较,得出结论:(l)小学数学教师PCK的特征:综合性、情境性、个体性、实践性、默会性、开放性;(2)新手与专家教师PCK存在明显差别:主要表现在学科内容向学生有效获得的二次转化中,第一次“转化”主要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中,表现为对课程目标、内容,学生认知基础、风格、个性的把握,教学方法、策略的选择;第二次“转化”主要体现于课堂教学中,表现为知识的呈现,课堂的决策、监控、补救,媒体的使用,教学的指导、评价,生成问题的应对,师生关系;(3)教师PCK生成与发展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的经历历练,进行反思,教师对教学的态度也是很重要的[3]

钱旭升,童莉(2009)以Shulman数学知识向数学教学知识转化理论为基础,选取某市农村中学一名新手教师和一名专家教师通过概念图和课堂教学录像编码的方法,研究其数学知识向数学教学知识转化水平Shulman将学科知识向PCK转化的过程分为理解、表征、适应三个环节,论文中将知识转化的过程作进一步的细化:将表征又进一步细分为教学任务的运用、表征的方式、表征的目的以及对教科书中规定的任务水平的调整等四个方面;将适应分为对学生和对数学知识两方面的适应性,即对学生状况的关注主要体现在教师对学生学习某数学知识困难的预见,对数学知识的本质的关注主要体现在表征的形式与该数学知识关系的紧密程度上,得出结论:(l)专家教师在数学知识理解上更加深刻;(2) ①表征的目的:新手教师倾向于验证,专家教师倾向于防误;②教学任务运用,专家教师注重探究和解释,新手教师平均着力于探究、解释和记忆;③表征方式:专家教师有更多的情景表征、具体操作表征和语言表征(有图形、语言、符号、具体操作表征);④对教科书任务调整分保持、提高、降低三个维度,新手教师趋向于使用教科书上的任务,表现为对教科书中任务的易化,使得许多高认知水平的任务降低为记忆型等低认知水平的任务;专家教师不一定用教科书的任务教,但更有效[4]

杨秀钢(2009)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比较了高中数学新教师与经验教师的PCK研究选取了所在学校的两名高一数学教师,通过理论文献研究、数学教学目的观数学观的调查、教案分析、课堂观察和课堂叙事、教师访谈等研究方法相结合,得出结论:(1)新教师和经验教师的教学设计存在显著差异,这和上海市青浦实验研究所2007年对小学数学新手和专家教师PCK比较的个案研究的发现一致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还有教学例题与习题的选择上,新教师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中突出新课程理念,但对教学内容理解不够深刻,认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是一样的,学生理解的知识缺乏,教学的例题与习题基本上都来自教材,不敢稍加变动;(2)教学反思方面,新教师多是对教学内容知识作出反思,对整堂课缺乏总体的反思,而经验教师善于对教学的过程的整体进行反思,比较深刻;(3)新教师认为对自己来说提高PCK的最主要方式是多听老教师的课,多和同事交流,因为这样做对他的日常教学帮助是最大的而经验教师认为主要途径是靠自己去钻研,去经历,去主动反思,态度是最重要的,最喜欢听优质课,可以开阔视野,收获多一些[5]

1.2 PCK的发展

范良火(2003)通过问卷调查、课堂听课和教师面谈,在对美国芝加哥大都市区三所优秀高中的所有77名数学教师的研究的基础上得出:教师 “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反思”以及“和同事的日常交流”是他们发展自身教学知识的最重要的来源,“在职培训”和“有组织的专业活动”也是比较重要的来源,但是相比之下,“作为学生时的经验”、“职前培训”和“阅读专业书刊”则是最不重要的来源[6]这对教师PCK的发展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刘清华(2004)在其博士论文《教师知识的模型建构研究》中认为,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来发展他们的PCK,并根据其重要性,分为:最重要的来源(教学经验和反思、同事的日常交流)、重要的来源(作为学生时的经验、有组织的专业活动、教科书与教学参考书、在职培训、阅读专业书刊)和一般的来源(职前知识)[7]

PCK的获得途径为:第一,作为学生时的经验、职前培训、在职继续教育、有组织的专业活动(如专题讲座等)、参加优质课或观摩课的听课或比赛、教科书及其参考书、与同事的日常交流、阅读专业书刊、自身的教学经验与反思、参加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和其他方面(如老教师和骨干教师的指导等). 这11个方面都是教师PCK的来源,只是贡献程度不同;第二,对教师PCK的获得起重要作用的主要有自身的教学反思和经验积累、与同事的日常交流、有组织的专业活动、参加优质课观摩课的听课和比赛、教科书及其他参考书、自己阅读专业书刊这六个方面;第三,教师获得PCK的主要方式包括经验总结、反思提升、教师间的日常交流、参加优质课或观摩课的听课或比赛等[8]

在已有的文献中,还没有比较系统地直接针对教师PCK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只是散见于极个别的小论文中,如刘清华提出影响教师知识建构的成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社会和个体发展状况、教师实践、学习或教学过程各阶段学习者的特征[9]

孙芳明(2004)在其硕士论文《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及其相关对策研究》中提到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包括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内在因素三个方面,其中内在因素包括教师的内在需要(认知需要、道德需要和情感需要)、性格特征和职业倦怠等几个方面[10]

衷克定、张溉(2000)在《教师策略性知识的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指出,教师的教龄、学历、所在学校类别对教师的策略性知识有着显著的影响[11]

熊宜勤、莫文(2006)在《教师教学策略知识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中也得出了相同的研究结论,教师的教龄、学历、学校类型对其教学策略知识有着显著的影响[12]

吴捷(2004)在《教师专业成长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认为教师的专业成长的影响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在因素两个部分,外部因素有:社会环境因素、工作环境因素、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特定事件、职后培训;内在因素有:职业精神和职业理想、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对案例的研究[13]

王俭等在《基于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一文从学校的层面提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四大策略:更新观念策略、外部刺激策略、内部激励策略与“载体”策略其中内部激励策略包括:坚信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力量来源于教师内在的自我更新激励、让教师学会角色反思、让教师学会自我评价;“载体”策略包括:说“故事”与说课、行动研究、开发个案(案例写作)等方式[14]

余文森教授指出“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构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体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三足鼎立,缺一不可” [15]

景敏通过对辽宁某中学数学教师采取“行动研究方法”研究在职教师PCK的发展行动研究的重点在数学教学任务设计上,历时一年半,发现有关教学任务设计的研究实践对中学数学教师PCK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其中包括:(l)对数学学科知识的理解;(2)数学任务的设计; (3)对学生前有知识和认知水平的认识;(4)对现代技术信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认识[16]

黄毅英、许世红从教学法角度较明确给出了数学教学PCK的结构特征,并提出一般的数学教学知识内容MPCK结构图和优秀教师的MPCK结构图:

图中CK(content knowledge)表示有关数学学习知识,包括学习的对象、学生学习背景、学习环境、教育宗旨图1表明,MPCK是3个基本集合MK、PK、CK的公共部分一般而言,职前教师、职初教师、在职优秀教师的MPCK基本结构框架是一样的,但是,3个基本集合与集合的交集的大小有区别通常情况下,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MK、PK、CK往往会增大,而且它们的交集部分会越来越大,形成的MPCK就会越来越丰富图2显示出在职优秀教师的MPCK集合往往比职前教师的MPCK集合大得多这两个结构图较好的解释了数学教师PCK的变化发展及优秀教师和一般教师的区别在职优秀教师的MPCK结构显示,即使他们的MK、PK、CK不一定很完备,但是形成的交集往往比较大,通常体现出以下的特征:(1)数学教学法知识(简称MPK)灵活;(2)数学内容知识(简称MCK)丰富;(3)教学内容知识(简称PCK)多样研究者还指出了教学知识结构解读、引入数学史、学与教过程中的常见疑点是3个常见的PCK培训切入点,并研发了三个案例,分别从MK、PK、CK三个角度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案这样的案例对职前、职初教师非常具有启发性可以极大地丰富他们的MPCK,为教师培训提供切实可行的范例[17]

童莉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初中数学教师数学教学知识的发展研究》中,选取重庆市2所省重点中学、2所市重点中学、2所市区普通中学和2所农村普通中学作为学校样本,对样本学校的初中数学教师进行整群抽样调查,得到了影响初中数学教师数学知识向数学PCK转化的主要因素表现为三个方面:基础系统、动力系统和效率系统在基础系统中,教师对数学知识理解的广度、深度和贯通度是教师数学知识向数学教学知识中的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中教师对数学知识理解的贯通度影响的程度尤其明显;在动力系统中,教师所持的数学观、数学教学观、自我教学效能感是教师数学知识向数学教学知识转化的影响因素其中,问题解决取向的数学观更能有效地促进教师数学知识向数学PCK的转化;在效率系统中,教师的数学教学经验对教师数学知识向数学PCK的转化有着重要的影响这里的教学经验包括数学知识学习的经验、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经验、教学案例的经验等根据研究的结果,对职前数学教师的数学教学知识的发展提出建议:(1)在课程设置方面,应注重数学课程与教育学、心理学课程的匹配和融合;(2)在课程结构方面,应增加实践性课程所占的比例;(3)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应提倡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建立;(4)在教学内容方面,既要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也要注重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教学的实际问题对在职数学教师的数学教学知识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1)以行动学习为主要的教研方式;(2)用概念图的方式进行教学经验的总结;(3)注重数学教学观念的转变;(4)促进教学效能感的发展[18]

董涛在其博士学位论文《课堂教学中的PCK》中揭示了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PCK的六种成分:作为学科教学的统领性观念的学科内容的知识、教学目的的知识、对于特定课题的学生理解的知识、内容组织的知识、效果反馈的知识和教学策略的知识这六种成分对教学的影响的机制是不同的学科内容的知识与教学目的的知识统称为学科教学的统领性观念,这种统领性观念决定了特定课题的教学价值,回答了为什么教的问题学生理解的知识关注的是教给谁,他们将怎么学的问题内容组织的知识划分了学科内容的层次,确定了特定课题的教学定位,回答了教什么的问题教学策略是解决怎么教的问题,是按照学生怎么学的及相关课题是如何关联的来确定的效果反馈的知识回答了教得怎样的问题,及时让学生知道学习的结果,消除学生的误解[19]

2PCK研究对师资培训的启示

教师可以通过经验总结、反思提升自己的PCK,教师间的日常交流对教师的教学帮助是最大的,参加优质课或观摩课的听课或比赛可以开阔视野,收获多一些职前培训应重视加强教师体认其学科领域内的实质知识与章法知识,学科内的重要概念与对学科所拥有的信念,使教师们能对学科概念有深入的理解与体会,构建有意义的与完整的学科领域知识对于职前教师而言,发展其PCK的主要方式是师资培训职前与初任教师本身的教学库贫乏,再加上由于许多职前教师只经验过教导式的教学方法,因此他们的教学方法基本上亦属于教导式(Stofflett,1994)如果教师能在培训中体验利用概念改变(或建构式)之教学法教学,相信教师日后会运用相似的方式于其课室教学中因此协助职前或初任教师统整与发展其PCK之方式,应以建构主义为基础配合反省的演练,由各学科与教学领域中任课之教授提供机会(例如:发问、讨论、作业、实际演练等),并由任课教授自身示范,教学实例之讨论,课室教学之观察,有经验教师的参予与分享等,使职前教师能不断思考学科与教学领域之统整并直接的建构PCK于其教学库中另外,教师学习教学之方式宜以实例的方式呈现,以便于教师能全方位的建构与储存PCK于其教学库中,过去仅利用讲述的方式传达命题知识(Shulman,1986)如原理、定则,较不易被教师作有意义的储存并熟练的运用在教学情境中造成师范生常认为与教育相关的科目的理论非常多但与实务不能相连诚如前面所述,如授课教授能以具体实例来讲述相关学理,并让教师能由实务的演示与讨论中自行建构与体会一般之教学知识,相信对于教师转移教学知识到特定的学科教学领域中有非常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琼, 倪玉菁, 萧宁波. 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科知识: 专家与非专家教师的对比分析[J]. 教育学报, 2005, (6): 57―64.

[2]李琼, 倪玉菁, 萧宁波. 小学数学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 表现特点及其关系的研究[J]. 教育学报, 2006, (8): 58―64.

[3]上海市青浦实验研究所. 小学数学新手教师和专家教师PCK比较的个案研究[J]. 上海教育科研, 2007, (10): 47―50.

[4]钱旭升, 童莉. 数学知识向数学教学知识转化的个案研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 4(3): 155―157.

[5]杨秀钢. 高中数学新教师与经验教师PCK比较的个案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46―55.

[6]范良火. 教师教学知识发展研究[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08―214.

[7]刘清华. 教师知识的模型建构研究[D]. 西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4. 56―70.

[8]廖冬发, 周鸿, 陈素苹. 关于中小学教师学科教学知识来源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探索, 2009,(12): 90―92.

[9]刘清华. 教师知识的模型建构研究[D]. 西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4: 73―87.

[10]孙芳明. 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其相关对策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4: 3―26.

[11]衷克定, 张溉. 教师策略性知识的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J]. 心理科学, 2000,(4): 488―490.

[12]熊宜勤, 莫文. 教师教学策略知识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J]. 教育导刊,2006, (5): 15―17.

[13]吴捷. 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教育探索, 2004,(10): 117―119.

[14]王俭, 余秋月, 洪俊彬. 基于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J].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2,(5): 41―45.

[15]余文森. 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三个基本要素[J]. 黑龙江教育,2003,(10): 18―19.

[16]景敏. 在职教师教学内容知识发展研究[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17]黄毅英, 许世红. 数学教学内容知识结构特征与研发举例[J]. 数学教育学报, 2009, 18(1): 5―9.

[18]童莉. 初中数学教师数学教学知识的发展研究[D]. 西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9: 115―175.

第3篇

本学期,我县小学教研工作紧紧围绕县教育局工作部署,体现教研工作的连续性。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常态课的有效性,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为目标,发挥教研室在课程改革中的研究、指导和服务的职能,全面推进我县教学研究工作稳步发展。

一、以省教改试点项目结题工作为契机,推动课堂教学转型。

上学期,在深化省教改试点项目“改进教学方式,提高学习能力,构建高效课堂”研究工作中,我们对“团队•互动”教学模式又进行了深入研究,进一步完善了该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初步探索出高效课堂的评价要点,不断丰富其理论内涵,取得研究新成效(研究总结发表于《xx教育》小学版2015年第7、8期)。“团队•互动”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已作为我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典型经验编入《xx省基础教育改革试点2015年度报告》)。本学期,我们将以省教改试点项目结题工作为契机,巩固发展项目研究成果,努力推动我市课堂教学转型。

各学科试点校和12所“先学后教,高效课堂”课题实验学校应在课堂教学、实验研究材料和实验研究报告等方面做好结题准备工作。

二、开展各学科教学专题研讨活动,落实新修订课标理念。

落实新修订课标理念,让教学回到学科教学的本质属性,回到学科教学的核心任务和学科独特的学习方式上去,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新走向。新学期,我市将举行基于学科本质的课堂教学专题研讨活动(语文:“落实语用目标,提高语用能力”;数学:“关注学习过程,促进目标整体实现”;科学:“关注实验过程,提升科学概念”;英语:“关注语言实践,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各中心小学、市直小学要围绕各学科研讨专题,积极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研讨活动,全面落实新修订课标理念。

三、大力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教学改革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关注教师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研究和教学改革的热点。年底,我们将举行以“强化校本教研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主题的xx市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各校要依托教研组、备课组,大力开展集体备课、课例研讨、课题研究、教师读书、网络教研等各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积极搭设教师学习、实践、交流的各种平台,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激发教师教研热情,努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切实加强过程性监控,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教学质量监控包含“监”和“控”两个方面。“监”是对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监测;“控”是通过对监测信息的分析总结,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矫正,从而实现对教学过程的有效控制。今年秋季,我们将继续加强教学质量的过程性监控,确保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1、各校要继续根据学校实际,建立课堂达标、阶段检测的教学监测机制;要针对课堂练习、作业批改和阶段检测发现的问题,切实做好后续性补偿矫正工作。

2、各教学片区要继续组织学科单元练习命题交流研讨活动,严格把好命题质量关,确保单元练习内容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3、召开2015年全市小学毕业考质量分析会议。

4、继续组织开展课堂教学调研活动。

5、举行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探索评价方法,促进能力发展”专题研讨活动。

五、月份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定教研工作计划。

2、召开市小学教研工作会议。

3、举行2015年全市小学毕业考质量分析会议。

4、举行小学语文学科(语文S版)研训活动。

5、组织参加泉州市小学数学(北师版)教材研训活动;

6、组织参加泉州市小学英语新课程教材研训活动(外研版)。

7、组织参加举办泉州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评优活动。

8、举行市小学数学案例评选活动(“综合与实践”领域)。

9、组织参加语文出版社第六届“三优”评选活动。

十月份

1、举行市各学科课堂教学专题研讨活动(语文:“落实语用目标,提高语用能力”;数学:“关注学习过程,促进目标整体实现”;科学:“关注实验过程,提升科学概念”;英语:“关注语言实践,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开展省教改试点校教学研讨活动。

3、开展有效教学支持志愿者活动。

4、举行市小学科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5、组织参加第四届xx省小学习作(写话)教学观摩研讨会(主题:探讨习作(写话)教学的学段特征)。

6、组织参加泉州市小学数学案例评选活动(“综合与实践”领域)。

7、组织参加泉州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研究基地校教研活动。

8、组织参加泉州市小学数学学科基地校教学研讨活动。

9、组织参加泉州市2015年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优活动。

十一月份

1、开展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探索评价方法,促进能力发展”专题研讨。

2、各教学片区开展课堂教学专题研讨活动(水头、仑苍、省新、罗东、蓬华等中心小学)。

3、做好省教改试点项目结题工作。

4、开展“三位一体”教研团队活动。

5、开展课堂教学调研活动。

6、组织参加泉州市小学科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7、组织参加泉州市“十二五”规划(第二批)课题《基于汉字科学的小学识字写字教学科学化研究》研讨会暨市学科教研基地校教学研讨会。

8、组织参加2015年秋季泉州市小学科学教学研讨活动。

十二月份

1、举行市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评选活动。

(论文主题:强化校本教研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举行市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3、开展片区单元命题研讨活动。

4、组织参加泉州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评优活动。

2016年

元月

第4篇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文化;教育

文化是教学的源泉和动力,小学生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不能仅仅是对数学公式、数学习题类型的死记硬背,不能失去数学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一、内涵概述

(一)数学文化教育的概念

数学文化教育是在新课改中提出的一项针对数学教育的新理念,其具体是指,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及数学学术教学转化为灵动性、动态化的数学文化活动,并在该动态化的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意识、精神的传达,亦重视对其数学文化素养的培养,并将其内化成个体学习过程中心理活动,从实质上得到学生对数学教育的认可。

与传统的数学教学观念有所不同的是,在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其强调的不再是数学的技能教学,而是一种数学文化意识、数学文化创新的形成以及一种数学文化精神及数学文化氛围的熏陶。

(二)数学文化教育的功能

1.有利于学生正确数学观的形成

正确的数学观是学生学习好数学的基础,而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教育则有利于其正确数学观的形成,从而为其学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数学文化教育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其不仅涵盖了数学知识、数学技巧等数学技能式的教学,亦将整个数学文化置于人类的文化系统中,并突破其学科性的限制,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思维的广泛性以及其在其他学科中的价值,形成关联性的数学观。

2.有利于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

数学是理性思维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理智态度、批判头南和抽象思维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文化教育,可以将学生置于完整的数学理论及实践系统,培养其理性的数学文化理念。

3.有利于学生应用意识的树立

只有存在数学意识才能将数学与实践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并将其应用在实际的生活过程中。通过数学文化教学,可以在学生很小的时候就培养其数学文化意识,并同学深刻的、动态化的数学文化教学方式将数学文化意识纳入到学生的文化素养之中,从而将数学应用内化成学生的一种自觉行动。

二、小学数学文化教育的实践探索

将小学数学文化教育积极的实践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两种教学途径,具体表现如下:

(一)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教育

1.增强数学感染力

将数学文化教育渗入到小学课堂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小学生拥有较强的好奇心,且其与中学生、大学生相比其耐心性、识别能力明显处于弱势,感性思维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在小学课堂中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视觉转换的方式,摒弃繁复、枯燥的数学的数字化、公式化教学模式,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感染力,使其利用自己的好奇心,充分探索数学奥秘。

例如小学数学图形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色彩鲜艳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探索欲:<E:\123456\速读・下旬201602\Image\QQ截图20160111125034.png>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播放出以上两张图片,并提出问题:大家有没有见过以上两种物体呢?两张图片中都存在哪些图形?每种图形有几个?鲜艳的画面感总是很容易就引起小学生的记忆力,并把枯燥的数学图形教学转化为图片的识别,增强了数学课堂教学的感染力。

2.体验数学的魅力

魅力无论是对小学生还是中学生、大学生来讲都极具吸引力,其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亦能增强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因此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要增强数学教学的魅力性,并在探究体验中,领悟数学的真谛。

数学文化教育包含的内容较广,且其并不仅仅停留在数学知识的教学中,亦包含着数学趣事轶闻、数学名人及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相关数学文化背景的引入,让学生在自主探索、欣赏中体验数学的魅力,如引入我国著名数学大家华罗庚的数学学习故事等,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及魅力,引发小学生对其学习的向往。

(二)在小学数学的课外教学中延伸数学教育

在小学数学的课外教学中在进行数学的延伸教学时,一般都是通过数学作文的方式进行,与语文作文的纯文字性叙述有所不同,数学作文在于作文写作的数字性体验。

例如,要求学生在数学作文的写作过程中体现一种数学计算,就以某位小学生的数学作文写作为例:今天我和妈妈一块逛超市,我们总共买了4种水果,有17个,其中有5个我最爱吃的火龙果,2个爸爸爱吃的橙子,妈妈爱吃的橘子比姐姐爱吃的苹果多了2个,姐姐问我给她买了多少了苹果?我说给她买了4个苹果,姐姐夸我算的真棒!

以上是数学作文的主要写作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提高其对数学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兴趣,完成数学素质化的教学目标。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呼吁下,数学文化教育是小学课堂进行数学教学的必然趋势,通过数学文化教学,不仅有利于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目标的实现与教学任务的完成,亦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发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为其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秦安.数学课程中数学文化相关概念的辨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9,18(04)

第5篇

数学是一门讲究推理的逻辑学科,初看与文学沾不上边。但是,要想教好数学学科,做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文学素养却有很大的作用。下面我以数学教师为例来谈谈数学教师与文学素养间的关系。

人物一:潘×,女,中文专业专科毕业,教龄22年,北碚区小学数学骨干教师,我镇中心校骨干教师,数学学科教研组长。三年来,有六篇论文(或课案)在市区级发表或获奖,教学成绩优秀。

人物二:李×,女,中文专业本科毕业,教龄4年,北碚区静观镇中心校数学骨干教师,兼任英语学科组长。近三年来参加区赛课和说课比赛,获区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三次;论文、课案两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四篇在区发表或获奖;辅导的学生参加全国英语竞赛两名获国家级一等奖,一人获三等奖,自己也获国家级英语辅导一等奖。

从上面教师的情况简介中我们不难看出两人的如下共同点:两位教师都是学习中文的;两位教师是数学教师,而且都是数学学科的镇(或区)级骨干教师。

从以上共同点进行分析,虽然不能说学习了中文就能教好数学,成为一名好的数学教师,但我认为具有较高的文学素养肯定对上好数学课、当个好的数学教师有帮助。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规定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目标,这一课程目标反映了课程标准对未来公民与数学相关的基本素养方面的要求,也反映了数学课程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价值:一是数学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全面落实课程目标对学生的要求,在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二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并将其纳入课程目标,让学生切实经历和感受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活动过程,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实践的机会、探索的机会、创新的尝试,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师具有较高文学素养对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有好处。因此,在新课程由实验转变为常规教育教学活动的现阶段,希望我们的老师(不光指数学教师)多读读书,哪怕是与我们所教学科不对口的

书――因为开卷有益。

常言道:小学教师是万金油。这句话用现在的理念来理解,就是要求小学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从这个意义来说,作为小学教师也应该博采众长,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学识和才干,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培养更多适应未来社会的有用之才。

第6篇

题目:分层异步教学模式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研究

摘要:本文立足于分层异步教学模式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 提供几点增强其应用的策略, 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提供借鉴。

关键词:分层异步; 教学模式; 策略;

近年来,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的转变当中。

目前我国小学数学的学习方式比较刻板, 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而分层异步教学法能够根据学生的智力发育情况进行分类, 同时进行学习, 设置不同深度的问题和内容, 进行针对性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分层异步的学习方法并不是为了扩大学生之间的差异, 而是通过不同方法的训练得到相同的学习效果, 其根本目标在于消除差异, 达到更好的教学目标。

一、分层异步教学法对小学数学发展的意义

1. 分层异步教学概述

分层异步教学法并非是在近年来才开始兴起的, 而是从古代就有的。最早出现在《论语·先进篇》, 是由我国著名教育大家孔子提出的, 也被称为因材施教、因教而学、因材择学等[1]。而分层异步教学法是对其的发扬和丰富, 它要求将学生分为不同的类别, 再进行适应的教育。小学生正处于智力快速发展的时期, 不同人的智力水平不尽相同。而数学是一门对智力要求较高的学科, 在不同的年龄段智力发育程度也存在差异, 采用相同的教学方法很可能导致学生之间差异越来越明显, 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因而分层异步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它不仅仅能够解决上述的问题, 而且能够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智力水平发育, 在适宜其学习内容的前提下, 再进行拓展训练, 就会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2. 消除学生差异

就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而言, 学生之间的学习情况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如果教师一味按照相同的进度进行教学, 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幅降低。数学学习好的学生学不到更多的内容, 只能止步不前, 而且会对数学学科产生轻视心理, 而丧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不再努力学习数学;另一方面, 数学学习差的学生长期赶不上学习进度, 就会产生自我放弃的心理。这两者现象都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数学的学习兴趣, 更不利于学生自身数学内涵的发展。而分层异步教学法能够将两者进行分离, 再进行不同方式的辅导, 能够快速提高基础差的学生, 而且对基础好的学生进行拔尖, 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非常有利。最为重要的是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潜能, 在完成基本学习的同时进行自我扩充[2]。

二、分层异步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策略

数学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 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逻辑思维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指导意义, 而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 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当前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宜小学数学的发展, 而且也无法达到教学大纲的目标, 需要转变成为分层异步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的宗旨就是因材施教, 具体而言就是根据学生的材质和智力水平的发展进行不同程度的教学内容, 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

1. 科学分层

有效合理的把学生分层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为基础的一部分, 如果分层不到位后续学习就无法进行。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 有分为两层的, 即成绩优秀和欠缺的;也有分为三层的, 简单来说就是上、中、下阶层。就作者个人而言, 将教学分为三个层次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知识, 因而本文就针对三层分段进行简述。首先在分层之前, 教师必须对学生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单纯依靠成绩进行分层是非常不科学的, 而且不利于阶层之间的进步[3]。其次, 第一层次就是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非常牢固, 而且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第二层次就是对基础知识掌握较好, 能够接受知识的学生;第三阶层就是基础知识掌握欠缺, 而且学习的自主性也不高的学生。另外, 分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小学生的智力发育非常快, 要根据学生能力的提高进行调整, 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数学学习。

2. 异步教学

异步教学并不意味着学生进行完全不同的教学, 它要求在进行相同教学内容的同时进行不同的训练模拟[4]。这也就是说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是相同的, 而对于较快掌握的学生进行扩展。数学最为重要的就是做题, 小学也不例外。如果教师认为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足以接受新知识, 就可以进行题库的拔高训练。教师可以把训练题目分为三类, 即基础题、能力题、拔高题, 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调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适当调整教学目标, 而且要积极鼓励学生, 避免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3. 差异化评估

第7篇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整合”就是讲两个或多个要素统一的构成一个整体的综合模式,并且使得模式内的各个要素互相渗透、作用、联系,将模式内部的因素构成具有协调性、同一性的各个因素,使得模式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益与价值。“课程整合”的教育体系是我国在现代社会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观点,其对传统学科教学的优势进行了继承与学习,又具有一定相对独立的观点。对“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施计划主要试讲学生作为主体,并且进行创造性的发挥,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使得学校的传统知识教育朝着自主的、鲜明的特色课程方面发展[1]。

2.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内容的整合

在目前使用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存在缺陷最大的就是时常出现的1993年的各类统计信息,教材的教学内容陈旧,与当今时代的发展存在很大的距离。华罗庚说过,产生数学是一门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与数学与实际脱离了。现实生活中的材料不单单能够使得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内容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而且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得学生意识到在实际的生活中也是蕴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的。所以在选择数学教材时应该特别注重其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对实效性引起足够的重视。

数学知识是源自与生活,又能够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如在进行小学数学第五册《两步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资料的统计与归纳,将奥运赛事作为课程的引发点,并且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的存在,依靠学生对直接形象材料的兴趣,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想象进行激发。又例如在进行小学数学《亿以内的读法与写法》时,可以安排学生通过网上搜索等手段获得数据[2]。学生会获得各种各样的丰富材料,例如两个星球之间距离。中国土地的面积等。这都是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的数学材料,是十分有教育意义的。

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整合起来,充分利用各类信息资源,使得学生获得更加丰富多样的内容与材料。另外,教师在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内容整合的同时还能够拓展知识范围,对传统学生的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改变。学生能够在信息技术模式下的学习过程中获得不同的个性思维锻炼,进而使得学生获得个性化发展。

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形式的整合

目前我国所实行教学形式是班级授课,简单的说就是学生集中在学校进行价值授课。授课时间与地点受到了统一的限制。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教学形式也应该在信息化的发展下进行新的变化与改革。所以,教师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资料查阅以及社会调查,将数学学习延伸到课外。这一举措不单单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还能够进一步丰富学生课外知识,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以及处理信息的能力[3]。例如小学数学第八册的《十进制计数法》授课过程中,教师能够以教学目标位前提,对教材进行进一步的分析预处理,并且以与传统模式不同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课堂教学时,学生在接受任务后,在教师帮助下对教师或自己所提供的资料进行个性化与合作性的自主学习,并且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将任务完成。最后,教师与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评价与反馈。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转变至计算机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领域,通过网络的信息丰富,通信及时等特点,进一步促进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丰富教学形式[4]。

4.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方法的整合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十分单一,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合作探索的机会。在计算机信息技术下的教学方式则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十分开发,学习过程有一定的交互性。在内容形式方面也突破了传统的教材限制,开始出现多媒体化。例如在进行《有余的除法》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安排课堂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计算机能够将习题的正确与否快速的传达给学生,并且给出不同的提示、指导。这一举措不单单能够使得学生最大程度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还能够帮助教师是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更加准确的信息反馈,进而及时采用补救措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的创新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势与特点,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充分,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主动认识,让学生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

5.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探究性课题的整合

在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时代,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探究性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可以在校园局域网或者教师的个人主页上进行研究课题公布“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全校各年级学生都会充满兴趣的参加到课题讨论中来,在围绕题目的基础上通过网络资源搜索对有关资料进行查阅[5]。最后在教师的帮助下,对自己搜索的成果进行归纳整理,写成小论文在网上。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探究性课题相结合,能够使得学生改变学生地位,主动的进行交流沟通,在学习参考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享自己的结论与喜悦。

6.信息技术与小数学科整合所要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课程整合”的过程中主要需要注意以下问题:1)将计算机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引入课堂时需要注意到教师掌握信息静思湖的能力与知识,尤其是小学生由于不具备知识能力而遇到的障碍。2)合适的网络课件以及平台缺乏,使得课程整合难以达到系统化的高度,十分分散与零碎。3)缺乏相关专家与理论的专业指导。

7.结束语

在未来教育发展的道路上,信息技术将是主导的课程学习方式。其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将成为我国教育模式中的重点 内容。所以,学校与教师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积极提倡使用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课程进行有机整合,在一定时间内获得最佳的教学模式,进而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成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的具体方式[J];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03期

[2]米彦民;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年06期

[3]陆所成;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的整合[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年08期

第8篇

一、认真组织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

1.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1)各镇(小学)应继续采用多种学习形式,组织数学教师进一步学习关于新课程的理论和《数学课程标准 ( 实验稿 ) 》,以及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文章,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推进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2)各镇(小学)还需要组织四年级以上的数学教师继续学习《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按照修订大纲的要求,结合数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切实有效地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平与效益。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促进教师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在加强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促进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获得充分的发展。要重视教师的教学反思和总结,组织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使他们在专业化方面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努力抓好教学研究工作。

1.认真做好新教材分析培训工作。

(1)开学初进行三年级上册教材的分析培训,帮助全区三年级数学老师了解教材的内容编排及意图,理解教材的教学指导思想,明确教学的要求和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2)各镇(小学)由分管数学教学的教导主任和一、二年级数学教研组长负责,结合本镇 ( 小学 ) 实际,采用恰当形式进行数学一、二年级上册教材的分析培训 。

2.切实开展课堂教学研究。

(1)当前既要重视课堂教学中数学活动的展开,又要注重数学活动的实效性。区拟在9月份开展新教材课堂教学研究活动。要通过观摩现场教学,交流教学经验,增强数学活动的实效。各镇(小学)要重视校本教研活动,认真组织新教材的的专题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改进课堂教学。

(2) 各实验小学要注重数学课堂教学研究。区拟在10月份举行实验小学教学研究活动,交流各校教学情况和教学改革的思考,促进实验小学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形成各自的教学特色。

3.开展课改小组研究活动,重视学科基地、课改基地学校和教材实验样本班的教学工作。

(1)课改小组成员要加强对数学课程改革的研究,了解数学新教材的教学状况,并对本校或当地的教学进行指导。区拟在本学期举行2 ~ 3次交流和研究活动。

(2)数学学科基地要加强数学教学的研究,形成骨干教学力量的队伍,力争经过几年努力,成为教学示范基地。课改基地学校要加强对新课程教学的管理和研究,定期开展教学研究,力争为课程改革的推进提供新的经验。

(3)教材实验样本班所在各校要继续做好教材实验和教学资料的积累工作,认真开展所定教学专题的研究工作,重视对教材和教学的评价工作,做好跟踪调研工作。

三、认真抓好课题研究工作。

教育教学课题研究有利于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的水平,发展教师探索教学规律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增强教师教学改革的意识和自觉性,促进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1.各校努力抓好现有课题的研究。现有课题应按照教科室的要求,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与课题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切实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以便探索和总结教学规律,取得预期成果。

2.抓好《改善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研究》的课题活动。本学期继续定期开展理论学习和研究活动,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相关问题。各参加课题研究的学校和教师要按照选定的重点研究内容,制定研究计划,分别开展研究活动,并积累研究资料和总结研究成果。

四、其他工作。

1.做好培养青年教师工作。

各镇 ( 小学 ) 要继续重视引导青年教师努力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为青年教师提供教学实践的展示机会,培养青年骨干教师。教研室将探索和研究如何开展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的方案,在明年上半年开展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

2.论文评选工作。

第9篇

1. 课题提出的背景。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发展, 特别是电脑和资讯技术的快速发展, 人类正面临一个迅速变化的、开放的社会。为了生存, 要求数学教育培养出有更高数学素质、具有更强的创造能力的人; 从数学教育内部来看,“新数”运动的急剧衰落, 人们在对历史的反思中认识到数学教学模式应在综合化的过程中达到优化, 在这一过程中, 开放题被认为是最富有教育价值的一种数学问题的题型, 它的出现是时代呼唤的结果。 开放题在国内的实践主要是中学阶段,随着《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实施,作为基础教育源头的小学开展开放题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

2. 课题研究的意义。作为一种新型的习题类型,与体系严密、结构严谨的传统数学习题相比,数学开放题还只是襁褓中的婴儿,特别是小学阶段其理论、实践尚未自成体系。本课题将开放题的教学引申至小学阶段,势必会引发课堂教学的一场新革命,对学生思维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研究将从小学数学开放题教学的具体案例出发,从理论学习到教学实践,再到经验提升,通过扎扎实实的研究,探索“数学开放题教学促进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具体规律,丰富开放题教学的相关理论,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实践案例,完善开放题从小学到高中的完整教学体系。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述评

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数学开放题是20世纪70年代在国际上引起人们重视的一种题型,开放题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题而言的,其特征是题目的条件不具备或者结论不确定。它起始于1971年,以岛田茂为首的日本学者率先研究“开放式结尾”(open-nded)问题,并于1977年发表了名为《算术,数学课的开放式问题――改善教学的新方案》的报告,随后各国相继开始研究数学开放题。数学开放题被正式纳入日本2002年文部省颁发的《算数数学学习指导要领》之中,已上升为国家教育意志。

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1980年《外国教育》第四期首次刊登了国际数学开放题研究的文章――日本学者译田利夫的《从“未完结问题”提出的算术、数学课的教学方案》。之后,学者戴再平、王慧斌、王凝等相继有文章介绍数学开放题教学研究的动态;1984年戴再平教授更是以三个开放题和几个封闭题在浙江省三个县进行课堂数学测试,并作了系统的比较分析;1993年戴教授把数学开放题引进我国中小学课堂,接着,张天孝、朱乐平等也做了不少开创性的工作;1998年和2003年两次有关“数学开放题及其教学”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2000年4月开过“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研讨会”,戴再平的《开放题――数学教学的新模式》一书中有小学数学开放题教学课堂案例,涉及到数学开放题教学在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目前,数学开放题教学的要求已写入《数学课程标准》,相关教材中已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通过以上梳理与分析,我们发现:虽然国内数学开放题的教学实践近几年活动频次增多,质量明显提高,相关论文、研究报告已超300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理论及教学实践研究仍相对薄弱,具体表现在:①缺乏有计划、有系统、成系列的开放题开发。现有资料与教材联系不够紧密,教学缺乏系统性。②研究尚停留在习题解决,缺乏对开放题教学的整体把握,其教育功能与价值发挥严重不足。③开放题概念推广力度不大,对学生思维发展的作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④开放题对学生思维的重要作用尚未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特别是教材编写机构的足够重视,现行教材中尚未有系统的体现。⑤数学开放题专项培训尚未纳入教师培训规划,一线教师缺乏相关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更缺乏集体或独立编制开放题的能力。⑥开放题研究主要集中在初、高中,小学开放题研究尚是一片等待开垦的处女地。小学数学开放题教学的运行模式,开放题与传统封闭题教学的关系,开放题问题解决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具体影响等,都还缺少典型的、可资借鉴的案例。

三、课题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 数学开放题。数学开放题的英译为open question of mathematics。开放题概念在国内表述不一,存有争议。本课题采用戴再平教授的观点:“答案不唯一,并在设问方式上要求学生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探索的数学问题。”

2. 数学思维。数学思维以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以及反映出来的结构和模型为思维对象,以数学语言符号为思维载体,并以认识和揭示数学规律为目的的一种思维,简言之是指人关于数学对象的理性认识过程。

3. 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数学知识及经验较为贫乏,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低年级小学生一般尚不能指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只能采用具象的认知。即使中高年级的学生在掌握了一些科学定义后,初步了解了事物的本质与非本质特征,初步学会独立进行一些简单的逻辑论证,但抽象逻辑思维仍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尚需借助直观形象或熟悉的实例辅助思考。

4. 数学开放题教学促进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练习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当的习题不仅能巩固知识、形成技能,还能启迪思维、培养能力,数学开放题能更有效反映学生高层次的思维。数学开放题不具有定向的解题方法,具有答案不唯一或者条件不完备等特点,解题无固定模式可循,学生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积极开展探究活动,从多纬度用多种思维方法进行探索,仅靠死记硬背、机械模仿往往不能找到或找全正解。小学数学开放题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其核心就是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一步训练、发展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缜密性、评判性和灵活性,促进学生良好数学品质的养成,从而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初步探索出数学开放题促进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具体规律,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益、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学校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

1. 通过研究,积累一批经典有效的课例;编制一套有体系、高质量的数学开放题集;探索、研制开放题课堂有效学习的观察表。

2. 通过研究,形成编拟有效数学开放题的方法和策略。

3. 通过研究,初步探索出开放题教学对学生思维发展的具体影响。

五、研究内容与成果

1. 研究现状调查与分析。为了解小学阶段数学开放题的研究现状,保证课题研究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课题组开始实验前做了详尽的前测工作。面向福建、湖南、四川、内蒙、浙江、河北、湖北、甘肃、南京、泰州、淮安、苏州、宝应等地以及盐城本地不同类型学校的小学教师发放调查问卷一共280份(其中盐都本地90份),收回有效问卷250份。(结果如下表)通过对有效问卷的分析,我们认为,数学开放题在小学教师中的普及程度令人堪忧,不同地域、不同类型学校教师的认识差距较为明显。部分教师对开放题的概念也仅是粗浅了解,谈不上深入学习、研究和探讨,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开放题价值认同速度缓慢。

小学数学教师对数学开放题

情况了解统计表

2. 校本教材研讨与开发。课题组通过查询、梳理,发现开放题在教科书及部分数学试题虽有出现,但从概念上看尚未正式明晰,从数量上看仍然偏少,从教材版本上看重视程度不一,从编制质量上看有些题目仍然比较粗糙,从体系上看更是缺乏长期规划、缺乏系统性,散见为主,多偶尔为之。加之小学阶段适合数学课堂教学的成功范例很少,普通教师独立设计开放题的整体能力还没有达到,故教学常陷入“无源之水”的窘境。针对这一现状,课题组积极与教研部门及大学专业研究人员主动沟通、交流、吸纳、合作,依托“杨传冈数学名师工作室”,成立专门的小学数学开放题研发团队,充分发挥学校数学骨干力量的人才优势,集中众人智慧,整体架构、分层编制、科学体例,调整、充实、完善现有教学文本中的样例,使之形神兼备,更合乎规范,体系更加完备,形成了一套覆盖小学六年的开放题校本教材,每学年全一册,每册40个章节,上、下学期各20个章节对应20个教学周。在实践中,加大教师开放题教学课例的研讨,促进教师学习、操作、总结、反思,在此基础上做好校本教材的校正与修订,使之更加完善。

3. 习题编制方法与策略。

(1)活用教材,变“封”为“开”。课本中部分封闭题可以转化为短小的的开放题,改编后可以随堂使用,不仅未增加学生过重的负担,还能强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巩固数学技能的练习。

(2)挖掘视角,精巧编制。“没有固定的解决方法”、“没有固定答案或有很多可能答案”、“不同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解决途径”等是数学开放题的特点,其类型可归纳为四类:“条件不足的问题”、“逆的问题”、“计数问题的弱化”、“变化与推广”。可以从以下三个视角精心编制数学开放题:比较某些对象的异同点,形成解决某些问题的多种结论;以一定的数学知识为依托,探讨问题解决的多种策略;以某一数学定理为依据,设计具体情景,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3)话题开放,走向深入。实践表明,数学课堂中组织学生开展一些开放性的讨论研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造了条件,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生知识习得与能力培养。当然,要做到这些,前提是适当发掘和编拟一系列适合学生的开放式讨论题。

4. 评价标准制定与使用。课题组通过教学实践与探索,初步确立了全面性、过程性、发展性三个视角作为衡量、判断小学数学开放题有效学习的标准。

开放题题目编制评价不仅要关注知识点选择的关键性、解决问题的方法、计算的准确性、表达的条理性、完整性,更要考察其思维创造性、独特性、灵活性、批判性、广阔性和深刻性等。开放题教学前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或选择开放题,厘清每道题目或每个问题的设计意图,问题内容应包含对思维深度、广度、严密性、灵活性、批判性的考量,从而发挥其实效性。

开放题学习历程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求解方案的多少,更要关注学生问题求解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及内在心理活动变化。对学生获得开放题答案过程的评价,应包括参与活动的程度、自信心、合作交流意识、独立思考的习惯、数学思考发展水平等方面。

开放题使用时机评价不仅包括对教师选择或设计开放题是否具有发展性眼光的评价,不同年龄段、不同学期教学要求应不同;另一方面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在解决开放性问题中的进步,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历程,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估能力。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开放题教学要适时、适度、适量。

六、取得效果

1. 教师层面。通过本课题研究,杨传冈数学名师工作室的整体研究实力有了整体提升,增强了团队凝聚力,提升了理论素养,提高了研究能力,锻炼了教学技艺,还带动整个集团数学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课题研究期间,课题团队中有1人新晋升为盐城市名教师,2人新晋升为盐城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2人新晋升为市教学能手、区学科带头人,2人被列为区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研究成果较为丰硕,其中主持人在省、市级教育杂志发表本课题研究论文2万余字;课题组10多次面向市、区进行公开教学和学术讲座。课题研究还通过网络研讨的方式,吸引了区内及全国各地的教师近300人,不仅更新了这些教师的教学观念,而且在研讨过程中有效引领了他们的专业成长。

2. 学生层面。无论从实验班与普通版的实验数据对比分析,还是从日常教学中学生思维状态比较,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问题解决的能力明显增强,数学思维的广度、深度、缜密性得以充分锻炼,数学素养明显提升。

七、成果创新之处

本课题研究立足数学课堂教学实践,针对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以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系统借鉴、整理、选择教学经验,从尝试使用已有开放题进行实验逐步过渡到自编、自创的开放题进一步进行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整合,在开放题编制、开放题教学对学生思维发展影响、开放题对后进生转化、开放题教学有效教学评价、开放题与传统封闭题的关系处理、开放题教学对教师专业提升等方面取得突破,进而初步建构起学生思维发展的策略体系。

1. 积累了丰富的小学数学开放题题库。基于实践探索、反思调整的基础上编制了一套小学数学开放题举一反三校本教材,实现了小学六学年全覆盖,整体性较强,各年级螺旋上升,为小学数学开放题的日常教学提供了必要的范本。

2. 用鲜活的案例为“小学数学开放题教学”的相关理论创新作支撑。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了课题组顾问――盐城师范学院段志贵教授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他评价此课题与高等院校文献式的理论研究完全不同,源自于一线教学,来自于实践,从案例切入,另辟蹊径直面学生数学学习对思维发展的影响,致力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课题具有生命力,同时也能以鲜活的案例为开放题教学理论的创新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10篇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数学教学大纲提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工具,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我校从九十年代初着力建立健全教学研究活动制度,讲求实效开展教学、教研、科研等专题实验,全面提高学校数学教学水平。下面从几方面进行总结:

一、加强领导,落实管理,健全教研网络

学校以教学为主,教学工作管理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因此,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关键是制定最佳的管理方案,进行科学的管理。我校数学教学,教研的管理层次是:主管教学领导计划实施,教导处分管布置,教研大组研究安排,各备课组讨论落实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数学科各项教学教研制度,是切实提高数学教研、教改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建立健全教学研究活动制度

每学期根据校务工作计划提出的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研、教改质量的要求及措施。切实安排教师业务学习;集体备课,"三级练兵"和"三个一"教学活动等教学研究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

1.坚持教师业务学习制度

根据教育的发展需要,教师业务学习要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地进行,靠紧教改专题、联系教改实际,针对性强地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学习有关数学教研的先进经验和方法,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形式以集中和分组进行。

2.坚持集体备课教研制度

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按学校编定时间进行,坚持做到定时、定地、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集体备课的要求是:

(1)深入钻研数学教学大纲和教材,力求掌握各年级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掌握各单元的教学目标,每课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全面了解、分析学生状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基础、智力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

(3)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科任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方法,做到教学程序层次分明,教法选择要符合教学目的和任务,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真正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4)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写好教案,精心设计板书和练习作业。

(5)数学大组长负责大组教研活动,副大组长负责部级教研活动,备课组负责级组教研活动。

3.坚持"三级练兵"和"三个一"教学活动制度

每学期根据教学工作意见提出的教学要求,围绕教改的专题,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地开展"三级练兵"和"三个一"教学研究活动。数学教研大组长负责校性研究课,副大组长负责部级研究课,备课组长负责级组研究课,及时组织好开课、听课、评课活动。要努力改进教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精讲精练,培养创新精神。

(二)建立健全作业布置和批改制度

布置和批改作业是巩固学生所学数学知识、检查师生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具体要求是:1.布置作业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要围绕教学目的利于加强数学双基、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2.作业分量适中和难度适当,严格执行国家教育部有关规定,严格控制作业量,面向大多数学生,减轻负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3.教师应与教学同步,力求作业及时布置,及时收缴,及时批改,及时评讲反馈。4.作业的题型要多样,训练要严格,书写要规范。

(三)加强领导,落实管理,提高教研、教改质量

学校校长,主管数学教学的行政,经常深入教研组参加教学教研活动,指导教研组开展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深入课堂听课,评课,了解教学情况,定期开展教学常规检查。检查备课,批改作业,及时做好质量分析及教学总结,做好情况反馈,使教和学协同同步发展,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根据实际,讲求实效,开展专题实验

__x小学办学历史悠久,是__一所名牌学校,现有师生x千x百多人。早在九十年代初,学校曾在省特级教师__x老师带领下,进行小学数学整体化教学改革,取得一定的实验效果。但随着教育观念的更新、学校教育设备更新,尤其是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讲话的发表,更是坚定我校进行小学数学专题实验的决心,这也是学校初步完?quot;硬件"建设,面临提高 教育教学质量的实际需要,把注意力转向"软件"方面的必然。就是要使数学教学改革在"减负"号角吹响下,实现最终的"提质"。因此,学校根据实际,选准实验方向,切实有效地开展专题实验。

(一)选准数学专题实验方向,确定实验内容

我校在1994年就率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在1997年5月确定申报了教育部"九五"重点课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会学习"研究》子课题《小学学习指导/!/理论与实践研究》,__x校长任子课题组组长,并获批准立项,同年九月就开展实验。其中,实验组成员中就有3名是高、中、低部的数学教师,分别针对《高年级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良好习惯》和《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等三个专题进行实验。

(二)在教学中实验,以实验促教改

在知识经济及创新教育的呼唤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开展小学数学专题实验,就是要把就范式的教育改变为创新式的教育,克服因循守旧的思想,要有独到的见解,要有创新意识。学校以课题组三位数学骨干为点,以点带面,在全校数学教师中掀起搞数学专题实验的热潮。

"学会学习"专题实验是在正常教学秩序下实施研究,在教学中实验,以实验促教改。我们在三年多的实验中,通过设计《昌黎路小学学情调查表》进行学情调查、举办家长、学生学习心理咨询活动、开展"教学探索交流活动日"活动等一系列的实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学会学习,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做到

1.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在学情调查中,有85学生认为读书是"为了探索知识,充实自己",也有10左右的学生是"为了升学或为了获得教师和家长的夸奖"。因此,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与兴趣都是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而这种学习的需要又取决于数学自身的特点,这需要有激励、推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部动力,并借以达到学习的目的。李传茂主任在数学活动课设计中,运用学法指导,在《机智的葫芦兄弟》中,把教材要求的年、月、日教学,通过"生日礼物"、"智斗蛇精"、"快乐大本营"三个环节开展活动,注重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借助动画片《葫芦兄弟》的生动形象,引导学生动口算、动口说、动脑想,在活动中获取知识,锻炼意志,体会学会学习的快乐,以趣导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构建知识结构,培养学习能力

实验中,教师根据学生能力发展和知识结构的形成,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思维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如何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单纯知识训练为突出思维训练,灵活多变,确定"自学基础为起点,培养能力为重点,指导方法为主线"的教学思路,构建知识结构的三个阶段:①以"培养自学能力"为突破口,围绕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尝试指导学生看书学习的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②课堂引进"看、摆、讲、练、评"五种学习活动,提出"一法为主、多变交叉配合"的观点,促进课堂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最佳配合。③课堂教学整体化,改变过去"题海训练"倾向,使学生明算理、懂方法、精训练、减轻过重负担,发展学生智力。__x主任在《对培养小学生会学数学的探索》中总结出"三鼓励三培养"的教法探索,从而提高学生学会学习数学的能力。

3.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

我校根据学校发展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有较大型的、现代化的多媒体软件制作、刻录装置、卫星地面接收站、语音室和多媒体电教平台,后来又启用了阶梯式多媒体综合电化教室。是省百所电教实验学校之一,这需要高效地将已有的现代教育技术服务于教学改革之中,运用学校的"语文电教模式"的实验成果,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之中,适时、适量地运用电教手段与学生的知、椤⒁狻⑿型骋缓托常岣呓萄ЧH缥庋┙嗬鲜υ诮萄?quot;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化静为动,利用低年级学生的无意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突出"红珠子比绿珠子多4颗"的知识点,使学生理解"求较大数用加法计算"的方法,达到从具体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飞跃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开展小学数学专题实验,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学会学习?quot;及时雨",在实验中,不仅教师向"科研型"转变,学生也从中受益菲浅。学校在实验中尝到了开展专题实验的甜头,现在已经申报省级子课题《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方式研究》,已获沿海版教材编委会批准立项,现正展开实验。相信昌黎路小学科研兴教的路越走越宽敞。

三、更新观念,师生互动,提高素质水平

我校的教学、教研、科研一直走在全市的前列,从92年"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的实验到"从应试教育转轨素质教育"再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直充当着"排头兵"和"领头雁",学校的数学教研组被湘桥区教育局评?quot;先进教研组",李传茂、周坚两位老师还被评为湘桥区数学科带头人。

当今,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新的教学理念应运而生,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小学课堂改革进入了重要时期。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教师不能把自己当做至高无上的权威,充当知识的"施舍者",而应当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体验、领悟和创造中学习数学,因此变传统的"讲授式"为"启发、引导式";课堂上,我们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变"以师为本"为"以生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鼓励学生向教师质疑问难;课堂教学改变以往的传授知识为目标,在引导学生探索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唯一践能力;课?quot;学会学习"的研究,更使老师们告别了"只注重塞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而不重视得出结论的方法及过程"这种旧的教学模式,教师们深深认识到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掌握知识更重要;由于老教材已经滞后于新大纲的要求,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所以我们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由于教师观念更新,能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乐学数学,并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具有创新精神。因此取得了教学的大面积丰收,每学年参加区的统考,全校各级数学平均成绩都名列区的前茅,面对整体数学素质的提高,我们付出了努力做出了成绩,对于数学特长生的培养更具有经验,92年以来,我校参加数学奥林匹克赛获全国数学会一等奖3人,二等奖16人,三等奖11人。参加"育苗杯"数学通讯赛获省奖的共51人;参加"华庚杯"数学竞赛获二等奖8人,三等奖4人。教师中具有培养学生参加各级数学竞赛能力的有10人,其中获国家二级教练员称号的有2人,被省数学会评为优秀辅导员1人。

青年教师参加数学教学观摩赛获区一等奖2人,二等奖3人,市二、三等奖3人;参加沿海版数学教学设计赛获市二等奖1人,获省二、三等奖的4人。教师们在不断地实验、科研过程中,也总结了很多的经验,并积极撰写论文,其中获得__区数学论文一、二、三等奖的有9篇,市级奖的2篇,省级奖的2篇,获全国"学会学习"研究课题成果奖的论文10篇,其中__x老师的论文《善于运用比较》刊登在《小学数学教学》,__x老师的论文《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学习的培养途径》被 选入上海三联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生"学会学习"研究》一书。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1、虽然老师们都认识到观念要更新,但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驾轻就熟,教学方法没有多大的创新;

2、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业务水平还有待提高,对学生还存在着不放心、不信任,存在着把知识嚼碎后塞给学生;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素质教育;重要性

一、前言

德、智、体、美、劳是素质教育中的主要内容,这五项内容与小学教学息息相关。小学数学虽然有独特性,但是也与其他事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向学生播种数学的知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以及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的能力,还需要把现代教学的性质体现出来,逐渐实现小学教学素质教育长久的计划。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中小学数学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并且还需不断完善。

二、小学数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价值

1.有利于提高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指在对所发生的事物中及时做出观察、分析、思考等一系列的反应,最终做出正确的判断。小学数学具有思维条理易懂、逻辑思维性强等特性,是一门十分谨慎的学科[1]。为了学生们形成条理性和发散性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应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需要让学生把问题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学习与实际生活相交融,进一步引领学生找到问题的关键点进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思维发散能力逐渐提高。最终,使小学生对该问题进行深刻的理解,从而使其具备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2.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

让学生先认识数学这个科目,在学会整数、分数、小数等四则计算法则的同时,也要让小学生懂得长度、周长、面积等数学概念,再逐渐接触几何、空间等数学知识,使学生更加完整的了解数学,从而达到融汇贯通的状态[2]。并且数学也和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同时也为学习其他科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文科方面,地理角度的理解离不开数学基本法则;在理科方面,计算公式等的运用更加离不开数学知识。由此可见,小学数学教育在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水平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3.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中华民族的数学史具有十分悠久辉煌的历程,为人称赞的数学家数不胜数。既有为验证哥德巴赫猜想正确性而数年一直在苦心研究的陈景润,并且还发表了《大偶数表示一个素数以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成积之和》论文,还有热爱数学事业,勇敢克服自身残疾等障碍,自学苦读并拿到了数学的桂冠[3]。在中国有非常多的数学家,满心只为数学事业,在数学的领域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后人留下了学术知识,同时还有满腔的爱国热情。所以,小学教育不仅把学术知识传授给小学生,更是向学生们传递了一种爱国的情怀。

三、小学数学教育的实施策略

1.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教师应该善于变通,把数学方面的学术知识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变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而让学生对学习的理解更进一步的加深,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此外,在教学中大多数的课堂所做的仅仅是向学生们传授知识,课堂不免得有些乏味,不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学质量难免下降。因此,教师应该营造一个丰富多彩的课堂,为学生制造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从而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2.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水平无法达到一致的标准,教师没有办法为每一个学生制定学习方案,就会向学生传授一个统一的学习方法。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不成熟,具有依赖性,最终就导致了学生逐渐失去了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做的不仅传授给小学生学术上的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进行自主思考的,只有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并且处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才能够达到数学教学的良好效果。

3.提高小学生数学语言的水平

掌握数学语言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讲是提高其逻辑思维水平的基础,数学语言也可以说是小学生运用数学这门学科的垫脚石,了解并且学会如何运用数学语言这项技能是小学生在今后参加数学学习活动的唯一途径。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向小学生们传授知识时,应该对数学语言给予重视,使学生有能够自主运用数学语言的想法,在学习上这可以极大地提高小学生们逻辑性、思考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中小学教育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日后的素质教育中,仍会把素质教育做为小学教育的主要教育方针,同时相关教育部门应逐渐增强小学数学的教育水平,进一步改善小学教育方法,逐渐实现小学教学素质教育的长久计划。

参考文献:

[1]李丰.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2)36:104.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审题能力;学习提高

小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教会年轻人思考”,有目的的思考、产生式的思考,也包括形式的和非形式的思维。学习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探索、亲自去发现。高中数学学科是许多学生认为难度较大的一门课程。课堂上学生大多反映能听懂课,但是学生在自己解数学题的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状况例如:无从下手或者是一看题目就会,一做就错;再而就是犯一些“低级错误”(没有看清题意)等等。审题的正确与否关系到解题的成败。数学教师也意识到在数学解题中审题的重要性。

1 研究领域的研究必要

1.1 数学学科的地位决定了研究的必要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无论我们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离不开数学。同时,数学在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以及高等教育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我国的大学入学考试、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数学都是必考科目。而高中阶段的数学,必须进行一定数量的解题训练才能达到理解、巩固、熟练地掌握数学知识的目的,并形成技能。因此,问题和解题在学习数学知识和增强运用数学能力的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

波利亚的《怎样解题》一书出版30多年后的1980年,美国数学教师联合会在一份指导性文件《行动的议程》中提出:“问题解决应该成为80年代学校数学教育的核心”,“应当在各年级都介绍数学的应用,把学生引到问题解决中去”,“在解决问题方面的成绩如何,将是衡量数学教育成败的有效标准”[4]。这一口号很快得到了世界各国数学教育界的普遍响应,并由此掀起了一股问题解决的热潮。这股热潮一直延续到1990年代,在美国关于数学教育的一些主要刊物1991年所发表的论文中,问题解决占据了首要的位置,约占全部论文的五分之一。进入1990年代,美国仍在提倡“问题解决”,它表明这一改革以强劲的势头不断地深入发展。并且,美国学者开始从哲学、文化等角度反思问题解决的得失,提出数学地思维等更全面体现数学实质的新思想和新观点,并对问题解决的评价由结果转向过程分析。

1.2 数学教育的目的决定了研究的必要

小学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教会年轻人思考”,有目的的思考、产生式也包括形式的和非形式的思维。学习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探索、亲自去发现。正如著名认知心理学家诺曼所说:“真奇怪,我们期望学生学习,然而却很少教他们如何学习。我们希望学生解决问题,却很少教他们解决问题的思维策略。类似的,我们有时要求学生记忆大量材料,然而却很少教他们记忆术……。”[6]

1.3 数学离不开解题,而审题的到位与否对成功解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学教学而言,不仅要把“题”作为研究的对象,把“解”作为研究的目标,而且也要把“解题活动”作为对象,把学会“数学地思维”、促进“人的发展”作为目标。波利亚认为,如果学生还没有理解题目,就着手计算和作图,那就可能发生最糟的事了[7],所以解题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解题是数学学习的核心内容;

(2)解题是掌握数学,学会“数学地思维”的基本途径;

(3)解题是评价学习的重要方式。

2 数学审题

数学审题不仅是一种阅读能力,更是数学解题的灵魂。数学审题就是弄清数学问题中字、词、句的各自的数学意义以及他们之间的数学联系,运用数学语言翻译联系的关系,熟悉数学问题的情境。具体地说:就是弄清楚数学问题的已知条件是什么、这些条件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运用数学语言替换文字信息,以及数学题目中的字、词、句、数学符号、图表等信息本身的含义和隐藏的含义,所求所证能用数学语言将其表述出来即是书面形式呈现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为进一步问题解决奠定材料基础。弄清楚所求与已知有怎样的关系,即如何用所设定的“基本元”去表述已知以及所学习过的知识原理,去构造等式、不等式、方程等的形式的关系。所求究竟与哪些知识有关系、与哪些数学概念相关;审题不单单是阅读题目,还是一种翻译能力的体现,数学思想的高度运用。审题是要求学生把数学题目可以翻译成完全数学元素的形式即数学符号为主的数学语言的形式。审题翻译的过程就是学生理解、消化、沉淀所学知识的过程,学生亲身体会知识运用于各种数学情景的过程经历。

数学审题法,就是指在具体的数学问题情景中运用数学语言将数学题中隐藏某些数学信息、与题目中信息有关联的数学知识点翻译出来。是采用记录书写的方式将其用数学信息表述出,信息直观化的形式刺激学生视觉,更有利于顺利解题的进行。审题翻译法能够深入细致的分析数学题目、化隐为显、化暗为明、化抽象为具体、化特殊为一般的方法。翻译法的宗旨是排除问题解决的障碍,也只有排除了障碍才能打通思路,找到解题途径。

3 运用数学审题法的教育价值

学生在审题时运用翻译法有利于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巩固,应用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利于学生缜密思维的形成。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利于学生直觉思维的培养,直觉思维具有整体性、直接性、突发性、创造性,利于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利于学生将各种数学关系利用起来,亲身体验到知识点是活在数学情境中,从中找到更多自信。利于提高了学生观察能力、组合能力等,对基础知识也有温习巩固之效。利于学生将关系联系起来,找到更多自信,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也温习巩固之效,也能亲身体验感受数学情景中数学知识的运用。利于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意识的形成。有效的促进学生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将本学科知识连贯起来。而且教师可以真正的言传给学生学科之间学习的互通性,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事物之间的联系时千丝万缕的联系,深刻体会到题目中所给的任何信息都是有价值,将尊重他人的道德意识形象的在翻译法嵌入。

【参考文献】

[1]王剑锋.新课改理念下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与实践[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

[2]俞雪明.高中生数学审题存在问题与案例分析[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8.

[3]周竹荣.基于语义的教学网格门户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