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

时间:2023-03-24 15:25: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大学生人际交往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障碍

1.前言

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提出解决大学生人际沟通障碍的办法,课题组历时一年,对恩施及周边5所高校(湖北民族学院、恩施职业技术学院、三峡大学、长江大学、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1000份调查问卷。收回975份,有效问卷958份,其中男生497份,女生461份;各年级比例为大一267人(27.8%),大二289人(30.2%),大三245人(25.5%),大四157人(16.5%)。结合调查结论,课题组咨询了各高校心理健康中心的辅导老师和相关负责人,听取他们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的认识和看法。

2.在校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分析调查所得资料,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对人际交往认识不够。在对1000名学生个案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在回答“如果你的人际交往出现困难,会不会向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寻求帮助”的问题时,有将近80%的学生回答“不会”。在回答“你是否会关注心理健康中心开展的有关人际交往能力提升活动”。只有30%表示会积极参加,有45%的同学表示时间、机遇凑巧会参加,而有25%的学生则表示完全不会参加。而在回答“学校开展的有关人际交往讲座,提升社会适应力的专题活动多不”时,有近60%的学生表示不知道有这类的专题和讲座,有26%的人回答偶尔举办,而只有14%人回答很频繁,而这14%的人中大部分是学生部门或学校社团的活跃者。但从各高校心理健康中心了解到,他们每个月都会进行一次不同主题的心理辅导或活动,持续数日甚至一个周,但参加的人却是寥寥无几。

(2)人际交往目标不成熟。在回答“你交往的第一动机是什么”时,有57.6%人回答是为了“获取信息”,有20.1%人回答是为了“拉关系”、“办事方便”,只有22.3%人回答是为了“思想交流,获得友谊”。可见大学生出于真正交朋友的目的并不是很多,大多数大学生和他人交往都是为了获得现实的利益,或物质的,或非物质的。

(3)人际交往缺乏自信。在回答“你觉得自己善于和人交往吗”的问题时,74.5%人回答自己不是很善于交往,对自己的交往能力表示怀疑,15.2%人回答感觉良好,觉得自己在人际交往中不存在问题,能与人和谐相处,和周围人关系融洽;而只有10.3%人回答自己很善于交往,认为自己是交际的人才,和什么人都有话题谈。在回答“你是否会主动和不熟悉但见得多的人打招呼”时,只有29.3%人回答“会”,有57.2%人回答“可能会”、“看情况”;另外13.5%人回答自己从没有想过和他们打招呼。

(4)缺乏人际交往技巧。在回答“和他人沟通时你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吗”时,有65.3%的人回答不能,有16.5%的人选择因为害羞而不能完全表达(女生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18.2%的学生回答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在回答“你认为自己人际关系不好的原因是”的问题时,有超过2/3的同学回答是自己人际交往技巧缺乏,排在第一位的是“不懂得交往技巧”比例高达40.4%。“时常避免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是不知道该不该表达自己的想法”占15.3%,还有就是“不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在回答“在和别人发生冲突后,你会言归于好吗”的问题时,有28.7%的同学回答“从不”、“很少”,40.1%的学生选择了“偶尔这样”只有31.2%的学生选择“常常这样”。

(5)与异往困难。大学生与异性的交往非常重要。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的恋爱观并不是很健康,又由于自卑、羞怯等心理因素的影响,大学生与异性的交往变得困难。缺乏异性知己,甚至有些大学生不知道怎么与异性相处。在回答“你为什么会在大学谈恋爱”的问题时,经过权重的分析,发现前几位的分别是“随大流”、“寂寞”、“感受恋爱的乐趣”、“获得生理满足”、“寻找人生伴侣”、“寻找学习动力”和“追求美好的爱情”。另外在回答“和异性相处时,你会?”时,有45.7%的人会觉得非常不自然,而有6.9%的学生选择从不与她们进行交往。

3.在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问题,究其原因,通过分析调研材料和请教相关专家,笔者认为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因素。家庭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最深刻的。家庭对大学生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家庭教育、家庭结构和家庭的和谐程度[1]。小孩的模仿学习能力很强,因此家长的一些行为习惯,待人处事的风格会直接影响到小孩,他们从小就模仿其家长的行为,因此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会对直接投影到他们以后处理人际交往问题上。从家庭结构上来讲,通过调查的数据显示,家庭成员越多的大学生更善于人际交往,而单亲或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出现交往困难。此外,家庭的和谐程度也会影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从小生活在温暖,和谐家庭的学生,会形成积极主动的交往观念,具有较强的交往能力。

(2)学校因素。除了家庭,学校是大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中国一直以来的应试教育观念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深远,学生在升学的高压力下,埋头苦读,平时就忽视了与人交流的重要性[2]。此外,高校的教育体制也不利于大学生的日常人际交往,高校学习相对宽松,自由支配度大,学生平时都是以个体进行各种活动,缺乏与人合作的团队意识,与人沟通困难,如果与同寝室的人关系不好,很容易引发各类安全问题。

(3)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和社会风气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观念和理念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际关系更注重物质利益的交换,情感的交流慢慢淡化。科技的发展拓宽了人们的传播空间,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扩大了人际交往的范围。但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而社会风气的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也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逐渐变得功利化[3]。

(4)自身因素。心理障碍是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最重要的因素,一些常见的心理障碍极大的阻碍了大学生主动与他人交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最大障碍。包括自卑心理、羞怯心理、猜疑心理、嫉妒心理[4]。要改变这些不积极的心理因素,社会、家庭、学校要通力合作才行。如何使大学生的心理教育达到社会、家庭、学校的一致性将是未来的重大挑战。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建立积极的人际交往关系任道重远。

4.在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方法与措施

通过访谈各高校心理辅导老师并结合调查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指导大学生的日常人际交往行为。

(1)从大学生自身方面来讲,要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调查发现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以自我我中心,人际交往观念存在严重偏差。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应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提倡君子之交。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坚持诚信为本的原则。诚信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准则,真诚的交往可以加深彼此的了解,增进感情[5]。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要摆脱自我为中心,要考虑双方共同的价值利益,是双方都能获得满足。人际交往其实也是一种交换关系,即人们都希望在人际交往中能获得不少于他们所付出的回报[6],在人际交往中要克服功力主义,自我主义。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还要学会正确的认识自我,大学生只有正确的进行自我认识,明确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找准自己理想中追求的目标,在现实中的水平,才能发现差异,知道自己改进的方向。古人言“人贵有自知之明”说得也是要正确的评价自己,不贬低自己,也不高看自己。

近年网络的大行其道,使很多大学生都沉迷于网络,从而忽视了现实中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7]。一大批大学生生成了真正的宅人,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缺乏乐趣。当代大学生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就要克服宅的影响,打破平常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8]。一方面是平时上课多和不认识人坐在一起,并积极主动的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认识更多的陌生人,扩大自己的人际交往范围。另一方面多关注学校,社会上的热点问题,积极寻找大家的共同点,就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挖掘深度的意见,并争取能形成自己的看法,赢得大家的尊重。三是可以多利用网络工具进行沟通,积极参加班级QQ群、微博群里的话题讨论,拉近彼此的距离。这样在网内网外都能让同学感觉到自己的存在,人际交往就更容易打开生面。

(2)从高校方面来讲,高校要提供良好的人际交往平台,让大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人际交往才发。高校应改变传统的模式,创新性的发展一些人际交往平台,切实指导、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一是加强师生沟通机制,及时的疏导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心理。大学教师和辅导员应该多和同学进行交流和沟通,利用各种形式增加师生之间的了解,如邮件,QQ、微博等及时沟通工具。二是积极发挥心理辅导中心的作用,要改变辅导中心在大学生心中的不好印象,认为只有心理有疾病的人才会找心理辅导老师。三是加强寝室文化建设,发挥公寓文化节的真正作用,通过一系列趣味活动调动同寝室,寝室与寝室之间的关系,活跃公寓氛围。四是增加班级趣味活动,大学是一个缺乏班级凝聚力的地方,原因在于班级很少活动,或者是举办的活动老套,不能吸引90后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参与者寥寥无几。班级开展的活动应该集时尚,趣味性一体,激发大家的热情。应多开展聚餐,联谊,郊游等,而现在高校担心安全问题,不支持甚至禁止这类活动,极大的削弱了学生参加班级活动的积极性。五是高校应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纳入日常的教学内容。多开设一些人际关系课程。如《管理沟通》、《人际关系》 《大学生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提升小组》 《大学生人际交往指导》等。通过这些选修,必修课的学习,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懂得更多的人际交往技巧。同时充分发挥“大学生口才与演讲协会”等社团的作用,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9]。

(3)从社会方面来讲,整个社会应给大学生提供积极向上的人际交往环境。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出现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更有有效的途径和工具,社交新媒体出现极大的改变的人们交往的方式。借助于网络,人们可以不必面对面的交往,这使得有自卑心理和羞怯心理的大学生在网络中与人交流变得更加简单和自然。新媒体的好处就是它的开放性和去权威性,互动性,虚拟性[10]。新媒体的这些特点使得人际交往可以完全忽视个体的差异性,面向社会大众。在网络中大学生可以寻到彼此共同的爱好,易于产生共同话题,在现实中面对面的交往时也有更多的谈资。一些性格内向,有自卑心理和羞怯心理的人,因其对网络上的某件事特别了解,也会赢得大家的重视和关注。这将极大的增强他们人际交往的自信心和能动性。安全感,归属感增加,人际交往的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孙崇勇.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调查研究[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3)

[2]刘雷.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安康学院学报,2012(8):108-110

[3]倪嘉波.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8(2):126-127

[4]赵崇莲等.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主观因素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6

[5]邹平.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6]申武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及其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黄少华,魏淑娟.论网络交往理论[D].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2):8-11

[8]周福华.“宅”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社会工作的介入—以武汉区X高校为例[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9]李双双.大学生人际压力与人际交往效能感、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第2篇

关键词:拓展训练大学生人际交往建议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2(c)-0023-02

1拓展训练的含义

拓展训练是一种比较新型的学习方法和训练方式,其最先是起源于西方国家,之后传入我国。主要方式是将受训者带到特定的环境当中,通过参与专门设计的课程以及各种各样的活动与考验,帮助参训者提高其心理素质并培养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受训者能够发现自己平常生活和学习工作中意识不到的一些问题和缺陷,并通过拓展训练进行改进,拓展训练能够全方位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各种能力,因此符合当前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也顺应了当前大学教育的发展潮流和趋向,故而受到很多大学的欢迎,纷纷引进了拓展训练的课程。

人际交往是我们立足于社会中不可避免的一种活动,大学生从高中过渡到大学,面对的是一种新型的人际交往,难免有所不适应,对大学生人交往进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拥有良好人际交往能力的大学生往往更加开朗、乐观,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助力作用。高校开展拓展训练除了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外,还能够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这个大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2实验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该校学生120名,其中68名为男生,52名为女生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主要是通过中国知网、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等网络平台以及图书馆查阅相关的研究动态、期刊、文章等,搜集并整理了相关的研究成果,以此来作为这一研究的理论依据。

2.2.2访谈法

主要是通过走访本校及本市相关高校的一些体育教师、组织过拓展训练的教员以及参加过拓展训练的学生,与他们进行交谈和访问,询问他们对于拓展训练的看法,并了解拓展训练在当前的开展状况及在学生心目中的评价。

2.2.3问卷调查法

为了能够更好地看出当前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在这次研究中向受调查的学生发放了120份的调查问卷,收回12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20份,有效率100%,本次问卷主要是根据郑日昌教授主编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来进行测量,分别在参与拓展训练之前和进行拓展训练之后来进行前后两次的测评。

3实验结果及分析

在参与拓展训练之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基本情况如下,人际交往中困扰比较少的有68人,占总人数的56.7%,人际交往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的有37人,占总人数的30.8%,人际交往中困扰程度比较严重的有15人,占总人数的12.5%。而在拓展训练之后,人际交往中困扰程度比较严重的降到21人,占总人数的17.5%,人际交往中困扰程度比较严重的人数下降到9人,占总人数的7.5%,人际交往中困扰比较少的人数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长,有90人,占总人数的75%。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首先拓展训练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有很大的影响,经过一个学期的拓展训练之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其中人际交往困难的学生人数下降了5%,感觉人际交往比较困难的人数下降了13.3%,通过拓展训练是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提高主要是基于以下的原因:首先,拓展训练使大学生对人际交往有了正确的认识,很多大学生从高中生学到大学后面对巨大的环境落差,没有适应大学的人际交往环境,不能够正确认识大学中的人际交往,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感觉到困扰,通过拓展训练中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和适应,再加上长期的相处,使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其次,很多学生认为人际交往很难是因为他们一直囿于自己的活动空间内,不愿意迈出自己的舒适空间,大学生活自主性比较强,因此部分学生与其他同学之间的联系就比较少,联系减少就更容易产生隔阂,这种恶性循环导致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越来越差。通过脱战巡来你能够使广大学生迈出自己的小空间,拥抱广阔的社会和同学之间的交往,和同学们一起进行拓展训练的活动使他们和同学的交往越来越多,人际交往能力也能够得到很大提升。

再次,当前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低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同學之间没有多少接触和相处的机会,当前大学的授课方式并不是按照班级的形式来组织,学生与同学之间的接触和联系都比较少,学校也没有创造这种机会,这就导致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通过拓展训练学生之间相互的联系增多,同学之间共同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再一起相处,能够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4.2建议

首先,当前高校应当组织丰富的拓展训练活动,拓展训练中的活动形式可以是丰富多样的。我们在拓展训练中常用到的有如下几种:其一,孤岛求生,即在特定地点安排3个模拟的孤岛,在每个岛上安排适当的任务和器材,例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3张拼图,才能够离开荒岛,学生以3人或4人小组的方式进入荒岛并完成任务,这就需要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和组织能力,使其合理安排分工,尽早完成任务,脱离孤岛。其二,背摔,这是拓展训练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活动方式,由小组中的一个成员站在1.4m左右的高台上闭眼笔直地向后倒下,小组其他成员在其背后负责将其接住。这一活动锻炼的是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以及团队沟通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团队思考方式。其三,盲眼接力,这一项目3人或4人一组,由接力的方式来完成,一人负责指挥,其他人则负责闯关,闯关的人要蒙住双眼,根据指挥着的指令来通过自己这一阶段的障碍物,当地一个闯关这通过后就成为了指挥者,一次类推,这一活动能够锻炼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协调能力。

其次,当前高校应当正确认识拓展训练的作用,尤其是其在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影响。很多高校认为拓展训练只是体育训练的另一种,甚至有些学校认为拓展训练只不过是把体育课搬到了野外去上,是一项既浪费资金有没有什么效果的项目,不值得进行推广,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当前我国高校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差,学生的心理问题严重已经成为一项非常严重的问题,拓展训练的开展能够使学生快速地融入到学校和社会这个大集体中来,培养学生乐观、坚毅的个性和的体魄,既有利于学生强身健体,又有利于学生乐观心态的培养,高校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积极在学校中开展拓展训练。

最后,学生要正确认识拓展训练的作用,与高校相同,很多学生对拓展训练也存在很大的偏见,他们普遍认为拓展训练就是去吃苦,因此不愿意参加这类型的活动,这就需要学校在拓展训练的宣传和组织上加大力度。一方面,加大拓展训练的宣传力度,在校园广播、校报以及学校贴吧、网站上对拓展训练进行宣传,增强学生对拓展训练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学校在拓展训练的组织方面要更加用心,可以咨询相关的专家,是拓展训练的活动更加丰富有趣,使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爱上拓展训练。

5结语

拓展训练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对于大学生人际交往有很重要的积极影响,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高校应当加强对拓展训练的重视,一是要正确认识拓展训练的作用,尤其是其在人际交往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二是要进一步丰富扩展训练中的活动;三是要加强对拓展训练的宣传,使学生认识到其作用,从而进一步发挥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张学生,张小青.拓展训练课程对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29):63. 

第3篇

[关键词]护理 大学生 科研活动效果

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这就要求高校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大力发展创新教学途径,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护理学是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随着医学模式、健康观念及人口结构的转变,护理学知识结构也相应地由生物科学扩大到心理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现代社会要求护理专业人才既要具备熟练的护理专业实践技能,还要具备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综合素养及创新能力。

国内外研究表明,大学生科研活动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科研活动正在蓬勃发展,但是也面临着一大难题。这个难题是:如何科学地评价大学生科研活动效果?对大学生科研活动效果进行评价与分析,既能够为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也能够给大学生指明努力的方向,引导大学生朝着培养目标健康发展,还有利于发现高校在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便进行相应的改革,促进大学生科研活动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对我校护理专业大学生科研活动效果进行评价与分析,以提高我校大学生科研活动质量和效率。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湖州师范学院医学院2005级、2006级、2007级护理专业大学生,共120名,均参与了学校或学院立项的大学生科研项目研究工作。

2.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问卷调查表由13道题目组成,经过专家修改和认证,符合问卷信度和效度要求。对120名研究对象发放问卷调查表,由研究对象独立完成后以无记名方式返回问卷调查表。本研究共发放问卷调查表120份,回收有效问卷调查表116份,有效率96.7%。有效问卷调查表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1.科研活动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影响。将科研活动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影响分成3个等级:明显改善、有改善、无改善。计算各等级大学生人数占被调查大学生总人数(n=116)的百分比,即可反映科研活动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影响效果,结果见表1。表1显示:参与科研活动后,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判断能力以及科研选题能力得到明显改善的大学生比例位居前三位,分别是81.9%、77.5%和73.3%;综述写作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没有得到改善的大学生比例较高,分别是8.6%和6.1%。

2.科研活动对大学生科研品质形成的影响。将科研活动对大学生科研品质形成的影响分成3个等级:明显改善、有改善、无改善。计算各等级大学生人数占被调查大学生总人数(n=116)的百分比,即可反映科研活动对大学生科研品质形成的影响效果,结果见表2。表2显示:参与科研活动后,毅力与勇气、严谨与恒心、科研兴趣与热情得到明显改善的大学生比例分别是86.2%、78.5%和86.2%。

3.科研活动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将科研活动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分成3个等级:明显改善、有改善、无改善。计算各等级大学生人数占被调查大学生总人数(n=116)的百分比,即可反映科研活动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效果,结果见表3。表3显示:参与科研活动后,口头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得到明显改善的大学生比例分别是65.5%、76.7%和78.4%;口头表达能力没有得到改善的大学生比例较高,为4.3%。

三、结语

大学生科研活动与大学教师或专职研究人员所从事的科研活动不同。大学生科研活动的目标是:在科研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科研品质、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等综合素质。对大学生科研活动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是提高大学生科研活动质量和效率的关键环节。只有设计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才能真实地反映本校大学生科研活动水平和存在问题。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本校的科研活动目标,要注意纠正学生容易忽视的偏向性,适当增加某些指标和加大其权重,使得科研活动目标能够顺利实现。

本研究观察到,本校护理专业大学生科研活动在提高大学生科研能力、促进科研品质形成以及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均发挥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科研活动在促进科研品质形成以及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两方面效果最明显。大学生科研活动在提高大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判断能力以及科研选题能力等科研能力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是在提高综述写作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方面尚不十分理想,这也是大学生科研活动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是提高大学生科研活动质量的关键点,需要调动学校、学生和教师等多方面力量协同解决。

总之,提高大学生科研活动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大学生科研活动效果开展阶段性评价与分析,能够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调整和改进大学生科研活动方案,指导大学生科研活动下一阶段工作的开展,确保顺利达到大学生科研活动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建中,赵剑曦,黄长沧等.以科研训练为主线培养研究型人才.中国大学教学,2005,(5):30-32.

[2]李继平,刘素珍,李卉青.对21世纪护理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现代护理,2004,(10):1-2.

[3]杨慧,俞安平,恢光平等.国内外本科生科研训练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5):65-66.

第4篇

一、以江南大学为例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设计1.研究对象:以江苏省无锡市江南大学学生作为被试,用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72份,有效问卷245份。其中男生127人,女生118人。2.研究工具(1)大学生自尊量表。采用山东大学张艳青的硕士毕业论文《大学生自尊量表的编制与初步应用》中的大学生自尊量表。该问卷共有40道题目,包括学业自尊、人际自尊、家庭自尊、身体自尊、利他自尊、社会自尊和整体自尊等七个维度。该量表运用折半信度测量法测量出信度0.86,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有效性。(2)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该量表由郑日昌编制,共有28道题目,包含人际交谈、人际交友、待人接物和异往等四个维度。得分越高,说明人际关系困扰程度越严重,得分越低,说明人际关系越好。该量表的a系数为0.86,分半信度为0.78,内部一致性效度和结构效度都符合测量的要求。3.数据统计数据的统计与处理运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基本的统计值,T检验、差异分析、相关分析等。

(二)调查数据分析1.大学生自尊水平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自尊总体处于中等水平(M=143.18)。从自尊的维度上看,家庭自尊的平均得分最高(M=23.65),整体自尊(M=17.41)和学业自尊(M=17.31)平均得分处于中等水平,社会自尊得分(M=15.87)最低。究其原因,可能是现在独生子女家庭比较多,学生得到父母的关心更多,因此大学生家庭自尊处于较高的水平。而社会责任感方面,由于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加上社会风气及这方面的教育有些问题,导致大学生更加注重自身的利益,整体社会责任感偏低。性别差异上,男生总体得分(M=141.92)低于女生自尊的总体得分(M=144.57)。在人际自尊、家庭自尊、利他自尊维度,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而在身体自尊维度,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2.843,p<0.05)。笔者认为,女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比男生好,在人际沟通中更加愿意敞开心扉,交到更多的朋友,所以女生人际自尊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而在家庭自尊维度上,女生与父母的交流更多一些,可能与父母的关系相比男生更加亲密一些。在利他自尊维度上,由于性别的差异,女生在为人处事方面会更多地考虑他人的感受,也愿意更多地为他人考虑,而男生则比较关注自己,对他人的关心相对较少。女生对自己的外形和身体状况更为在意和敏感,而男生则对此相对随便一些,因而女生的身体自尊维度得分较男生低。不同专业大学生的自尊也存在差异。文史类的大学生自尊整体得分(M=143.38)高于理工类(M=142.88)的学生。在身体自尊维度方面,文史类学生得分显著低于理工类学生(t=-2.578,p<0.05)。由于文史类的学生当中女生占的比重较大,而理工类的学生当中男生占的比重更大,与之前身体自尊在男女性别上的差异吻合。就生源地而言,来自城市的学生和来自农村的学生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总体自尊及学业自尊、人际自尊、家庭自尊、利他自尊、社会自尊等维度上,城市的学生平均得分高于农村学生。这与之前很多学者的研究有些出入,可能的原因是由于国家的政策扶持,农村发展迅速,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学生越来越少,很多农村学生在城市接受教育,因此城市农村在各个方面的差异都在逐渐地缩小。独生子女学生在学业自尊维度上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学生(t=-2.661,p<0.01)。在总分及其他各个维度上,独生子女学生得分也低于非独生子女学生。这源于独生子女学生在学业方面来自家庭方面的压力更大,而非独生子女学生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相对来说有所分散,因此,独生子女学生的学业自尊相对低。以上调查说明,大学生自尊发展处于中等水平,不同性别、专业等大学生的自尊发展存在一定差异。大学生自尊水平不同对其人际关系是否有影响,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做了以下调查研究。2.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分析总体而言,大学生人际关系处于中上水平(M=7.79)。交际与交友维度的得分最高(M=1.47),而待人接物的得分(M=2.49)相对较低,人际交谈(M=2.16)和异往(M=1.67)维度的得分居中。这一结果说明当代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较少,这与之前一些学者的研究有一些出入。这大概与社会的发展有关,现在的学生越来越开放,特别是90后,他们接触到的东西多,获得人际交往的技巧与途径也多;而家长和学校也越来越重视这方面的教育,使得大学生人际交往正常,人际关系困扰较少。性别差异上,男生人际关系总分显著高于女生(t=2.418,p<0.05),在待人接物维度上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3.30,p<0.01)。由于女生普遍在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在待人接物方面,女生更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而男生相对来说考虑的没有女生细致,也就更容易犯错,因此,男生在待人接物方面出现的困扰要明显多于女生。文史类的学生和理工类的学生在总体和各维度上的得分均无显著差异,理工类(M=8.21)学生人际关系总分高于文史类(M=7.51)学生。由于文史类学生读的课外书比较多,而理工科的学生则比较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因此,理工科的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不如文史类的学生,影响其人际关系困扰也相对比较多。来自农村学生(M=1.79)人际关系总分高于城市学生(M=1.52)。农村学生在异往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学生(t=-1.376,p<0.05)。由于生长环境的差异,来自城市的学生从小接受到的关于待人接物方面的教育比较多,而来自农村的学生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受到人际关系方面的教育比较少,特别是在与异性的交往中,城市的学生更加开放,而来自农村的学生则相对比较腼腆,其与异往方面出现的困扰就明显多些。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学生在总体和各维度上的得分均无显著差异。从总体来看,非独生子女学生(M=7.84)得分高于独生子女学生(M=7.76)。说明非独生子女的人际关系困扰多于独生子女,这与之前学者的研究有一些出入。究其原因,现在的非独生子女家庭,家中兄弟姐妹也不多,家长对其重视程度也越来越大,虽然和独生子女有一定差距,但差距已经明显缩小。由于独生子女所受家长的关注和照顾更多,家长和他们的沟通也更频繁,因此,他们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的困扰可能要少于非独生子女。三、大学生自尊和人际关系的相关性分析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到,除了身体自尊和待人接物、社会自尊与异往之间不存在显著性相关外,其他各个维度之间,包括总分与总分之间,均存在极其明显的负相关,即自尊与人际关系困扰呈负相关,说明自尊与人际关系呈极其显著正相关。自尊水平越高的大学生,他们的人际关系也就越好,自尊水平越低的大学生,他们的人际关系越差,人际困扰也就越多。高自尊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人生抱有积极的态度,对自身能力的评价也较高,具备良好的调节能力,所以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处理问题更加积极乐观,人际关系也就越好;高自尊的大学生内心世界是和谐的、轻松的、自然的,他在与人交往时内心也就更加轻松愉悦,自然和谐。与之相反,低自尊的大学生,他们对自身持有一种消极的态度,自我评价偏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对未来没有信心,内心充满矛盾和冲突,因此,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就会表现得比较消极,容易造成各种人际关系困扰,甚至影响其身心健康。

二、建议

大学生是未来的社会精英群体,是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自尊的发展,关系到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发展。通过我们的实证调查得出,大学生的自尊总体处于中等水平,人际关系处于中上水平,大学生自尊水平和人际关系呈正相关。提高大学生的自尊水平,有效地协调其人际关系,对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我们建议:

(一)引导学生悦纳自我,提升其自尊水平提升大学生的自尊水平,首先应该引导其积极地看待自我,评价自我。积极客观的自我评价是自尊的基础与核心,悦纳自我就是在正确评价基础上无条件地接受自己的一切。通过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帮助其塑造良好的自我意象,提高其内在的发展动力。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肯定自我价值,客观地看待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成功与失败,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自我,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对自己做出积极的评价。此外,教师应创设机会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鼓励学生多样化发展,发现和培养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多方面展示自我,通过成功经验的累积,使大学生逐渐建立对自己能力的稳固信心,从而提高自身自尊水平。

(二)健全心理咨询体系,调适其交际心态为了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高校应该建立、健全心理咨询体系,帮助大学生处理人际交往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教师要特别关注男生、理工类学生和农村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通过心理咨询等形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指导他们掌握一定的交往技术与方法,帮助他们克服人际交往中存在的自卑、孤僻、自傲等不良心理,让他们以良好的心态进行人际交往。通过人际交往心态的调适及能力的培养,让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交往方式,逐渐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使自己处于和谐的人际关系中。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全面发展大学生的自尊水平、人际关系状况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通过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和人际关系,还可以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高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讲座,也可以开展不同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还可以将心理教育与校园活动结合起来进行,如心理剧大赛、手语操比赛等。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优化大学生的心理品质,提高其人际关系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总之,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对其人际交往有明显的影响,高校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教育活动,不仅能提高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协调其人际关系,也能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作者:王宁新甘梦雅宋旭恩单位:江南大学人文学院中央财经大学

第5篇

[论文摘要]网络交际已经成为大学生人际交流的一种新的方式,它在给大学生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文章分析了网络交际给大学生认知、情感、意志、道德和个性等方面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就如何预防其负面影响提出了一些建议。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频繁,网络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也走进了大学生的世界。互联网以其自身的独特魅力冲击和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社会生活,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最为时尚、最合口味的学习、娱乐和交友方式。尤其是网络聊天交友已经成为大学生的一种非常流行的交际手段和生活时尚。笔者自编《大学生上网时间调查表》,调查了某高校500名不同年级的在校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大学生有过上网交际的行为,大学生人均每周上网2~3天,每次上网3~5小时,大三学生上网比例是四个年级中是最高的。

正常的网络交际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作用。国内的许多学者对此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但是,网络技术在给人类送来幸福、实惠、享乐、希冀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忧愁、痛苦、危机和失望,在给人们带来物质殷实、信息丰富、交往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情感危机、道德滑坡、人性异化。本文希望通过探讨网络交际对大学生心理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一些具有一定建设性的意见。

一、大学生网络交际的特点

1.间接性。网络交际是一种间接交往。在网络交际中,人与人之间不再是面对面的直接交流,而是以电脑为中介,以简单的文字符号来传递思想感情,缺乏现实情感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被人与网络的依赖所代替。网络交际的间接性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无须面对面的互动机会和自由想象的空间,能够满足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未曾满足的社交需要,因而深受大学生的青睐。

2.虚拟性和匿名性。网络是一个虚幻的世界,网络交际是一种无身份、无性别、无年龄的“三无”交往。在网络中,社会物理空间交往被电子网络空间所代替,大学生完全可以使用代号或虚假的姓名出现而不必担心被人发现,即使最亲密的网友,在现实生活中也可以不必有任何联系。这让人产生了一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朦胧感和“咫尺天涯”“天涯咫尺”的梦幻感,网络交际的这些特点对正处于多梦季节的大学生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3.平等性。在网络世界中,人们的身份是一串没有意义的字符,在这里的交往是纯文本式的交往,没有诸如社会地位、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别显示,而是以互悦互重、平等友好的方式来进行的,消除了现实人际交往中的各种社会暗示和物质表象带给人的心理负担,这对于具有强烈成人感又无一定社会地位的大学生来说,当然是最乐于接受的交往方式。

4.自由性。网络是跨越国家、民族、文化的全新世界,人们在特定的社会中必须遵守的社会规范,在这里却可以大大弱化。在这里,大学生可以自由言说,随心所欲,不计后果,不负责任。因此,可以将受到意识压抑的潜意识心情释放出来。

二、网络交际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

1.认知偏差。首先,过度的网络交际容易使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变得单一化。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人对他人的认知是通过视、听、触等多种感觉通道实现的,人们的一切经验都来自于直接的交流体验,而网络交际使现实人际交流中的直接经验让位于文字符号,实际上是把人对他人的认知单一化了,它存在对人类身体经验中感性经验丰富性的剥离,也存在交往判断中想象的扩张。其次,过度的网络交际导致大学生对现实认知的歪曲,诱发大学生对现实的不信任。网络交际的特征给大学生带来一种表面安全感,使他们容易敞开心扉,尽情倾诉在现实中难以倾诉的感受,这就使一些大学生错误地认为:网络可以直接面对心灵,而不像现实生活那么虚伪和沉重,进而得出“网络比现实更为真实”的结论。

2.情感冷漠。长时间的人机对话,会使大学生出现感情冷漠。有研究表明:因花费过多时间上网交友,会导致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孤立,使抑郁和焦虑等负性情绪增加,从而减少社会生活的卷入度,使人格的发展受到影响。特别是大学生在网络交际中常会遇到情感杀手和感情陷阱,使他们感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虚伪可怕,这种网上的情感体验被移植到现实人际交往中,便会不再相信人与人之间的真实感情,产生情感冷漠甚至社交恐怖。

3.意志力减弱。沉湎于网络交际的大学生,上网频率和时间常常要比计划的高和长。据了解,虽然这些大学生在上网前也曾为自己定下上网的时间,但一旦在网上遇到可聊之人就会忘却时间,一发而不可收。下网后又责怪自己不能自控,但又抑制不住自己想上网的欲望,为此他们自己也觉得万分焦虑和沮丧,有些人索性就放纵自己,随心所欲了。可见,长期沉迷于网络交际,会降低一些大学生自我监控的信心和水平。

4.道德弱化。网络的匿名性和隐蔽性是弱化大学生道德意识的主要原因。在网络的虚拟空间里,人们可以随便给自己加一个名字、职业等,可以任意宣泄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不满而不必顾忌政府的限制和师长的监督,无须对自己的言行承担责任。习惯的网络道德弱化行为,又容易使他们忽视现实生活中的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力。

5.角色混乱。在网络这样一个虚拟的空间里,上网者大都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情况,以假面具来武装自己。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无法将现实中真实的自我和网络中虚拟的影像统一起来,常常会产生“我是谁?”的迷茫,角色混乱代替了自我认同,从而影响到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化发展。

6.自我效能感降低。过度的网络交际挤占了现实交际的时间,使大学生现实中的人际交往的实践减少,这样势必会使他们的现实人际关系受阻。从网络交际中的侃侃而谈到现实交往中的处处受挫,使他们心理出现巨大的落差,降低了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无助感、无能感和无力感,会使他们反过来更逃向网络来寻求心理补偿,进而形成恶性循环,甚至会患上网络交际成瘾症。

三、预防网络交际对大学生心理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的对策

1.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养成道德自律。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虽然有其外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但一些大学生对是非、善恶的辨别能力不强是一个重要的内因。要利用高校思想教育阵地,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形成大学生对网络道德的正确认识,增强道德判断力,使大学生学会选择、识别良莠。在鼓励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创新的同时,要提高他们的个人素养,养成道德自律,推进网络文明建设。

2.提高教师和家长的网络素质,加强对大学生上网的引导和监督。在对大学生上网的引导和监督上,教师和家长应了解基本的网络操作常识,提高网络素质,由教育者角色转变为“网友”。比如,教师可以通过qq、e-mail等交流工具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3.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化生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学校可以利用学生会和各种社团组织,开展多种适宜学生发展、又使学生感兴趣的活动,通过活动,增强学生之间的实际人际互动,从而减少网络交际在其交际关系中的比重。

4.开展心理咨询,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建立健全校内心理咨询机构,积极开展心理咨询,及时对那些心理有困惑的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大学生的各种心理冲突得以宣泄、矛盾得以缓解,减少大学生对网络交际的依赖性。

5.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引导大学生进行科学健康的网络学习。学校应加大对校园网络建设的资金投入,系统地向学生讲授网络的作用及大学生应如何正确利用网络。网络条件较好的学校,还可以指导学生使用网络做作业、学外语、了解课外知识,同时要针对大学生普遍感兴趣的问题,在网上进行讨论、讲解或开展健康的网络比赛。也可以鼓励大学生参与到网站建设和个人主页设计中去,将他们的注意力引到健康的网络轨道上来。

[参考文献]

[1]赖海雄,郭建中.网上交际与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2(1).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0241-01

寝室是大学生活的主要场所,它不仅是大学生生活和休息的场所也是他们学习的园地,信息获取的窗口,思想交流的渠道,娱乐的天地。大学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寝室中度过的。据统计,大学生在寝室中的活动时间除去睡眠,每天仍有5-7个小时在寝室活动,如果加上睡眠时间,每天几乎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寝室度过的。可见寝室人际间的相互作用既频繁又紧密,大大地增加了寝室人际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而且,现阶段很多高校实行学分制,一个班的同学可以选择不同的课程,只需要按照教学要求完成足够的学分就可。学生选课以后同一班级的人很多时候并不在同一教室上课,而且每个学期选课不一样,一起上课的同学也总是经常变动。所以原来传统的班级概念也就越来越淡化了。而寝室却不一样,寝室里面的成员相对固定,在一起的时间也非常多,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寝室氛围的影响,学生中的事端也往往发生在这里。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如何处理好寝室人际关系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一、概念界定

(一)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指在现实社会的实际活动中,通过交往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心理关系(包括认知、情感)和相应的行为表现。这就是说:其一,人际关系是在人们在实际活动中产生的,人际关系是现实社会生活的产物,离开现实的社会生活不可能产生人际关系;其二,人际关系是通过交往而形成的,这种交往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既有语言的也有非语言的。各种形式的人际交往是人际关系形成的基础;其三,人际关系虽然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等等,但主要是指上述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微观的心理上的关系和距离,是在一定认知和情感的基础上形成的关系;第四,作为人的心理联系的人际关系又总是外化为人的行为,并在人与人的实际交往中形成一定的模式。

(二)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

大学生寝室成员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结成的以精神关系为主要内容,以语言、思想、知识、情感为媒介的交往中相互结成的关系。

二、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的主要表现

(一)缺少沟通、交流

寝室人际关系不和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寝室成员间缺少沟通、交流。比如夏天晚上开窗子而不征求室友们的意见;寝室搞集体活动时不征求他人意见或表现地漠不关心;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在和寝室同学发生争议时,一定要把对方彻底驳倒才罢休。

(二)寝室内的小团体现象

由于同学间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经济状况等方面的不同,使得寝室里的同学很自然地和与自己情况相似的同学组成了小团体。比如来自同一地区的学生由于生活习惯、语言沟通的一致而经常一起出入,这样很容易形成小圈子,使得寝室同学间的关系显得敏感而微妙。小团体一旦形成,就会对寝室其他成员产生有意无意的排斥,表现为整个寝室人际关系的不和谐。

(三)不适当的攀比、炫耀、嫉妒

在人际关系不和谐的寝室,成员间还往往表现出不利于个人成长、发展的炫耀行为。比如炫耀自己的衣服、首饰、手机等;在家庭背景及异性朋友方面,有的同学老是在炫耀自己的身世、地位以及家庭生活条件以显示自己的优越性,谈恋爱时,就恋人的相貌、学历、工作、家世等进行炫耀、攀比,引起不必要的矛盾与摩擦。

三、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生活习惯的差异

因为来自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家庭,使得寝室内的同学之间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生活习惯的差异可以在多方面表现出来,比如作息时间冲突:作息时间引发寝室矛盾主要表现为:如有人担任班委干部,有人进了学生会、社团等学生团体,经常忙到很晚;而有人要参加自学考试、英语等级考试、有关职业资格证的考试等,要学习,作息时间冲突,引发矛盾;有的同学习惯深夜看书,夜晚开灯到很晚,影响他人入睡;有的同学清晨起床过早,且做事不注意轻手轻脚,吵醒他人;有的同学通宵达旦沉溺于无休止的电脑游戏,制造噪声,影响他人休息。

另外,不良生活习惯很容易引发寝室成员之间的矛盾和摩擦。比如乱扔垃圾;乱放物品;不爱护寝室公物;使用寝室水电时不注意节约;爱贪图小便宜,未经室友同意,使用同学的生活用品等。

(二)自身因素

1.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很多人没有住校经历,没有与多人共居一室交往的经验。而宿舍聚居这种非常紧密的接触显然就会使大学生产生一些问题,许多大学生都会用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来看待或者处理这些问题,如果他们事事以自我为中心的话,就会出现冲突,显然,自我中心思想的存在是宿舍人际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

2.个体差异显著。同一宿舍的同学可能来自不同城市,不同家庭,他们各自的成长背景也就不同,因此也造成他们在很多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3.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存在许多差异,这种不同文化背景、多差异的接触碰撞,往往导致学生出现一些消极的心理问题,其中的主要心理问题就是自傲和自卑心理,这两种心理很可能会进一步发展成嫉妒和自负等更加消极的心理问题。嫉妒与自负在当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和谐的宿舍人际关系发展。

(三)缺乏人际交往技巧

大学生们刚刚脱离对父母、老师的依赖,成为相对独立的自由人,在人情世故、为人处事方面缺乏一些基本技巧,在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更多的是凭自己的感觉,往往以自我中心考虑问题,其结果是遇到矛盾、冲突时不能合理解决。所以,当宿舍发生矛盾的时候,很多大学生都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很想解决矛盾,促进宿舍关系融洽,但不知道如何处理,往往使一些完全可以避免的问题升级、恶化。

(四)性格、兴趣爱好及价值追求的不同

人际吸引的一个重要规律就是相似吸引,即人们往往喜欢与那些和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这种相似包括:信念、价值观、人格的相似,兴趣、爱好的相似,社会背景、地位的相似,年龄、经验的相似等。不同的相似吸引,就容易出现不同的小圈子。

(五)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力度不够

无论是人际交往经验的缺乏还是在人际交往认知上的不足及处理人际关系技巧的缺乏,这些往往与学校在教育和管理上的力度不足有很大的关系。在日常管理中,学校主要偏重于对学生遵纪守法方面的教育,而对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出现的问题重视程度不够,认为他们都是大学生了,应该能够处理好这些问题,对于学生之间发生的矛盾、冲突往往采取训斥、处罚的方法,没有从根本上重视对学生宿舍人际关系问题的教育。

四、解决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一)高校的相关部门应通力合作,全方位、多途径地加强教育和管理

1.学生公寓管理部门应与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合作,重视并处理好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如在寝室内部出现大的问题时,公寓管理人员应第一时间与辅导员取得联系,通力合作,齐抓共管,一起将表层现象和深层问题共同解决,多角度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2.加强寝室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调动寝室成员的积极性,增强寝室成员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建立融洽的寝室关系不无裨益。如开展“寝室文化艺术节”,内容可以丰富多样,如寝室装扮大赛、水果拼盘大赛、寝室名称设计比赛、棋艺比赛、征文比赛等形式,学生寝室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参与到其中,给寝室集体一个展示自己凝聚力的平台。又如开展“文明寝室”、“标兵寝室”的寝室评比。

3.开设人际关系学讲座、课程,加强教育。高校应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教育,使他们了解人际关系学的基本理论,人际交往的意义,人际交往的艺术,人际冲突的原因以及人际冲突的应对策略等相关知识。纠正他们在人际关系认知上的偏差,培养他们尊重、坦诚、宽容、信任等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掌握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技巧。

(二)寝室人员自身的调适

1.摆正心态,有和性格不同、追求不同的室友长期共处的心理准备。心理学家认为,不同的气质类型必然会引发不同的性格表现以及价值取向。由于同学来自不同的地域,生活环境、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教育环境等的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观点和态度,有不同的价值追求,这些不同有时候会使彼此融合,但更多的时候会产生撞击,处理不好会衍生不可调和的矛盾。作为寝室一员,要有放低心态,站在了解、走进、融合的高度做好和性格不同的室友长期共处的心理准备。

2.掌握人际交往技巧,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健康的个性总是与健康的人际交往相伴随的。个性品质优良的人,与别人的交往也积极,符合社会的期望,也更能与别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发现,个性成熟的人可以很好地理解别人,容忍别人的不足和缺陷,能够对别人表示同情,具有给人以温暖、关怀、亲密和爱的能力。无论是处理今天的寝室关系还是以后的职场关系,实际都反映人的社会生存能力,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大学生在保持自身人格完整的同时,如果能够掌握人际交往技巧,就能消除隔阂,建立起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

3.坦诚互助。以诚待人是人际交往得以延续和深化的保证,在交往中,只有彼此抱着心诚意善的动机和态度,才能相互理解、接纳和信任,才会在感情上引起共鸣,使交往关系得到巩固和发展。互相帮助对于宿舍成员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纽带作用,帮助别人的同时,还能深化和完善自己。

4.互相尊重,宽以待人。尊重他人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原则。事实上,每个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但人际交往是双向、互感、互惠的,所以,要想得到他人尊重首先要学会尊重他人。宽容是指在承认人与人之间差异的基础上,尊重他人的存在方式。互相尊重,,宽容相待是增进同学友谊的重要途径。

5.加强自身修养,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加强自身修养是处理寝室人际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大学生在自身修养方面应做到保持应有风度;不乱发脾气;不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论不休,得理也应让人;尊重他人,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别人应做到:不取笑别人;不强加于人;不失信于人;还应做到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不力图改变别人,与其改变别人,不如尝试改变自己的行为。面对不兼容的情况,可以从调整自己做起。如时间冲突,只要适当调整彼此的时间节奏并多加注意,也是可以避免的。此外,寝室成员还应注意生活小节,如爱护寝室公共设施,做好寝室清洁卫生;不占他人便宜;在听音乐或唱歌时,顾及他人情绪,降低音量;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不随意地宣布自己的钱物丢失,以免造成室友之间彼此猜忌,气氛紧张、压抑。

6.加强沟通,增强凝聚力。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指出,如果一个人被别人抛弃或拒绝于团体之外,他便会产生孤独感,精神会受到压抑,严重的还会产生无助、绝望的情绪,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大学里,对人改变最大、影响最深的就是朝夕相处的室友,寝室成员间因为不同性格和生活习惯带来的摩擦,关键在于大家都要坦诚,互相体谅。同学间如果有不良情绪,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像寝室中出现的“卧谈会”就是一种良好的沟通形式。通过沟通,可以促进了解,增进友谊。

(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宿舍管理队伍

加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大学生宿舍管理队伍,使他们扎根于学生寝室中,以学生寝室为基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关心大学生的全面成长。如果能把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大学生“家”里,学生会产生一种亲切感,从而增强教育的效果。目前,我国绝大部分高校主要依靠专职学生教育干部来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通过宿舍管理人员来对大学生进行教育,造成宿舍的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脱节。大多数高校的专职宿舍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据某大学调查表明,大学生宿舍的专职管理人员多数是高中文化水平,有些甚至是初中、小学文化。一般来说,管理人员层次高不仅可以提高管理的水平,在学生中也容易树立威信。所以,应不断提高宿舍管理人员的文化素质和学历水平,缩小与学生之间在文化知识方面的差距,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和需求,更加科学、合理地制订规章制度。宿舍管理教育者不应仅仅是具体的管理人员,更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おおげ慰嘉南祝

[1]董珊.寝室人际关系对大学新生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1).

[2]李海燕.大学新生应如何处理好寝室同学之间的关系[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OO6(3).

[3]姜余,严和来.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心理咨询[J].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2oo5(12).

[4]周颖.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9,(2).

[5]王甫勤.大学寝室人际关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大学教育科学》,20081.

[6]申艳婷.大学生和谐寝室人际关系的构建[J], (教育与职业》,2008,2.

[7]周婷.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1).

[8]刘维,王慧琦.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理论界,2006,(8).

[9]张卫平.解析女大学生寝室的人际关系[1]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4):471-473.

[10]肖建伟.大学生人格、宿舍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关系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9.

[11]陈公.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12]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第7篇

论文关键词:心理问题,分类归纳,成因分析

 

年轻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情感体验最丰富、学习生活最多彩、行为心理最活跃的时期。大学生在此期间要切断个人与父母、家庭在心理联系上的“脐带”,构建自己独立的、成熟的心理世界。在这一过程中,内心种种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加上社会转型与变革的时代背景,使得大学生产生了许多心理问题,相当比例的大学生患有明显的、复杂多样的心理障碍与疾病。

一、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归纳

第一,逆反心理。青春期的大学生正值逆反心理强烈时期,表现为用好奇、猜疑、推测的心理去冲破规定的束缚,用标新立异的行为引起别人的注意,用否定权威的方式寻找自我价值,长此以往形成了单一的对抗思维,脱离常理,性格偏执。

第二,自卑心理。由于青年人的情感不稳定,他们在顺境中自信心比较强甚至骄傲自满,但是遇到挫折就会出现自卑心理,悲观失望,对自己评价过低,这种心理不但对身心健康有害,而且在学习上也不易成功。

第三,妒嫉报复心理。嫉妒报复心理是一种属于情感范畴的狭隘心理。这种人一旦心理不平衡时就会产生怨恨或愤怒情绪,这种情绪一旦成为行为,就会制造谣言、挑拨离间、寻机报复分类归纳,这些负面行为也使他们心理烦乱。

第四,抑郁心理。抑郁心理应该说是一种情绪障碍,是在原有性格基础上,遇到挫折后产生的一种较为长久的悲观心境。学习和生活中压抑的情绪长期得不到消除,就可出现心理障碍。表现为食欲不振,夜不成眠,少言寡语,近虑远忧,缺乏信心,消极悲观。

第五,人际交往障碍。由人际关系不良所导致的过度焦虑使一些大学生不能适应集体生活,内心常处于一种渴望理解与自我封闭的矛盾中,对自己的交际能力作否定性评价,并时常会因一两件小事加剧挫折感。

第六,强烈的自我意识心理。自我意识的完善和加强是个体成熟的表现,但过分注重自我则是有害的。遇到问题时,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容易过分强调自我而不能进行客观思考,造成人际关系的不和谐。

第七,性心理障碍。性心理障碍也称性行为变态,是指与生殖活动没有直接关系,在寻求性满足的对象和方式上与常人不同,且违反社会习俗。常见的性取向变态的有同性恋,性行为变态有恋物癖、裸露癖、窥视癖、异装癖等。

第八,躁郁症。躁郁症是指一种心境情感性障碍,表现为躁狂和抑郁交替出现。有的表现为躁狂的症状,如过度的兴奋、意念飞跃,甚至有夸大妄想、躁动不安、易怒、暴力攻击等表现,严重的会出现精神混乱、幻视幻听等精神病症状。

二、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由于环境应激带来的心理问题。

(1)学校环境的变迁。多数学生首次离开亲人和熟悉的环境,开始独立生活。这会使其产生不同程度的环境应激。当应激过限时就会出现失眠、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焦虑不安、神经衰弱,甚至出现擅自离校、退学等冲动行为论文范文。

(2)学习条件和方法的变化。进入大学后开放式教学使其抓不住课程重点,也不在被教师关注,对新的大学课程学习方法也探讨不明白,使其在学习问题上疲于被动应付,心理压力增大,自信心降低、自卑感加剧。

(3)生活习惯的变化。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同学生活习惯非常不同,寝室的住宿条件和食堂的饮食条件又比不上家里优越。学生对这些不适应产生的心理应激便会影响到正常的学习生活。

2、与自我有关的不适应带来的一系列心理问题。

(1)“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矛盾的不适应。大学生在脑海里设计出的未来与现实社会中的客观障碍相互矛盾,结果少部分学生企图逃避现实,甚至反过来攻击现实,消极颓废,不求上进,极个别的甚至因厌世而自杀。

(2)在发展自我过程中的不适应。大学阶段的青年人已经产生了发展自我的需求。但在这复杂的过程中,有的没能达到期望的目标,还有的忽略了自我的优势,进而害怕暴露弱点而采取了某种防御性的心态,缺少交流,不安多疑。

(3)自我统一性的确立及其混乱。自我统一性是指对自我存在意识的一种感受。在其形成和确立过程中分类归纳,部分学生在多种价值体系中很难找到自己的目标和人生观,也失去了自我和存在感,结果陷于苦闷绝望,甚至自杀的境遇中。

3、由于人际关系以及人格因素等导致的心理问题。

(1)人际交往中的障碍。大学生们尝试人际交往,并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为将来进入社会作准备。在此过程中,部分人会遭受挫折,或表现为自我否定,苦闷焦虑,并由此导致人际关系紧张,交往出现障碍。

(2)人格中的不完满。在大学阶段个体的人格特征在遗传和后天因素的影响下已基本形成。但是部分大学生人格特征中还存在着不良方面,从而对他们的学习、人际关系、社会活动以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自我等造成一定影响。

(3)对身体内部发展着的动机变化的不适应。大学阶段的青年个体内分泌机能和自律神经机能都在发展变化中,与之相伴的是心理需求的变化。比如与异性的交往及对学习和自我发展关系的处理等,使部分学生陷入强烈的动机冲突之中,表现为焦躁不安,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

4、由其它因素造成的心理不适应问题。

(1)对重大丧失的不适应。在大学阶段,学生有面对各种意外事件的可能性,诸如严重的外伤或疾病、亲人亡故或重病等。当这些事件对个体意义特别重大,并未能被妥当处理时,就会对其各个方面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出现心理问题。

(2)早年伤害性体验带来的不适应。部分大学生在幼年、童年,甚至青少年时期曾经历过不幸的遭遇,并造成严重的伤害性体验,以致于对他们的行为模式、生活态度、性格产生了恶性影响。进入大学后,他们仍会以仇恨、多疑、逃避、攻击、不合作等行为模式对待周围的一切,使其不适应社会,影响了自我发展。

姓名:姜博

单位:黑龙江东方学院

第8篇

关键词:语言 表达能力 培养

目前,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已成为许多高校管理者与教职工的共识,并为此开展了一系列的探讨与实践。语言表达能力,作为用人单位最看重的能力之一,也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着力培养的能力。遗憾的是,从教务管理部门到相关教师和学生,并没有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低下:从语句不通的请假条,到不知所云的论文;从课堂发言时的扭扭捏捏,到招聘面试时的吞吞吐吐。教师及用人单位的领导们常为大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现状表示忧虑、惋惜。中国社会调查所曾对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32的学生撰写课程论文时常常无从下笔,怯于与陌生人交谈的占31%,认为自己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仅占25%。语言表达能力的不足,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自尊与自信,使他们怯于沟通、不敢与陌生人交往,从而制约了其他能力的展现。

一、造成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低下的原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存在的问题,源于多个方面。

1.中学语文教育的缺陷

在程式化高考的重压下,原本鲜活的语文教育被扭曲了。例如,古人教育强调背诵,通过诵读经史子集,自然培养和塑造学生的语感。而现在引入诸多语法教育,其实无助于写作的训练,反而破坏了学生对语言的鉴赏能力。貌似“科学”的支离破碎的分析,让文章本身的美感丧失殆尽。应试为主的语文教学模式让不少学生对语文产生厌学情绪。有的学生对语文课索然寡味,根本不听;有的学生认为语文学与不学一个样;有的学生功利性强,认为语文在考试中争不了更多考分,不如去学其他学科更见效;有的学生虽然学,也只是为了在考试中获得好的分数而已。而真正热爱语文的学生不多。加之以教条的方式把语文命脉的人文性与政治思想等同起来,更让语文教学“雪上加霜”。如此,隔膜生活、远离社会的语文就丧失了本应有的亲和力。学生们从小学开始,就被迫在作文中写假话,说空话,从而错过了培养独立思考、真实表达、善于沟通的良机。

2.高校培养方案的缺失

尽管许多高校的领导和教学管理者都意识到语言表达能力对大学生的重要性,也在多种场合强调要加强这方面的培养。但是,在操作层面上却很少有人关注。其中的原因,一是学时问题。英语及其他公共课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专业课内容为适应社会在不停地膨胀;学生在校四年(或五年)中,受到表达方面的训练几近于无。二是师资问题。真正研究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师少之又少,能够开出《表达学》类课程的更是凤毛麟角。许多教师没有意识到课堂发言是学生锻炼表达的难得机会,很少主动关注学生的表达培养。三是学生的认识问题。学生很少真正接触社会,尚未了解语言表达能力低下对自己前途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下,学校既缺乏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定性要求与定量测评,也缺乏主观上的激励机制,长此以往,便造成大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欠缺。

3.沉浸网络世界的缺憾

目前一些大学生迷恋网络,沉浸在虚拟世界之中。学习人际交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需要时间及精力的投入。由于大学生恋网,在人机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使得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与别人交往的机会,减弱了与他人交往的愿望。

一项调查显示,11.4%的学生因上网而对日常的人际交往越来越淡漠;9.8%的学生发现自己依赖网络而减少了与身边朋友的交流;7.6%的学生因上网和家人的交流减少了。人际交往的减少很容易加剧自我封闭心理,造成人际关系淡化,导致一部分大学生脱离现实,只满足精神需求。一些学生在真实的交往中感到紧张,不适应,产生孤僻的情感反应,产生对现实人际交往的逃避和恐惧,甚至还会出现“网络孤独症”等症状,造成人际关系障碍,并表现为语言表达能力低下。

二、提高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对策

重视对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刻不容缓。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提高对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重要性的认识

高校管理者及教师要充分认识语言表达能力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及意义,把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全面、系统、规范地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包括培养目标、规格要求、教材、考核方式等。同时,教育并引导学生充分意识到语言表达能力对应聘就业、社会交往以及成就事业等方面的重大影响,从而自觉地有目的地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修养与训练。

2.开发相关课程,完善培养体系

高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应以社会及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为导向,开发出语言表达能力系列训练课程。如有的高校在全校范围开设了语言表达艺术、名篇朗诵鉴赏等公共选修课程以及校园招聘模拟大赛等活动,都有利地激发了大学生的语言表达热情。有的学者就高校培养学生表达能力问题提出了三大教学课程体系:基础语音类、语言艺术类、实用口语类。基础语音类的课程主要解决普通话的基础语音问题;语言艺术类主要包括演讲、朗诵等课程;实用口语类可根据学生的专业及社会需求开设面试求职、竞选演说、主持人口语艺术、教师口语艺术、记者口语等课程。

3.寓语言能力培养在日常课堂教学之中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营造平等、民主的学习环境。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强化教学的双向交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时间,为学生创造语言表达的机会,使学生想说话、敢说话、能说话。同时,要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以往的考试总是以卷面答题为主,其中又以客观题为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发展倾向于应对笔试的方面。可考虑逐步改变传统的考试方式,不断增加口试方面的内容。

4.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第二、三课堂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自然延伸,是学生学习成果交流的平台。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有形资源,尽可能多地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创造机会。例如学工处、团委可组织、扶持和引导相关学生社团(普通话推广协会、诗歌协会、辩论社、电影协会、演讲协会)的建设,通过社团活动的影响力,在同学中形成榜样示范力量。适时举办各种竞赛(主持人大赛、辩论赛、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模拟招聘等),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比赛中得到锻炼。如哈尔滨工程大学在一年级本科生中开展“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专项训练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逻辑思维、口头语言表达等语言运用技能,以此为学生搭建锻炼自我和展示自我的平台,丰富学风建设和德育教育实践载体,从而达到锻炼胆识、增强自信、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高素质、强能力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的神圣使命。加强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第9篇

论文摘要: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和人民的重托,大学生的素质高低决定着未来社会的走向和发展状况,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不仅影响其个人的学习和成长,还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心理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和人民的重托,大学生的素质高低决定着未来社会的走向和发展状况,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不仅影响其个人的学习和成长,还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心理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方面。

一、高校开展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明确规定,德育的内容应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2002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践来说,在大学生中加强心理教育是由现代社会的客观条件和大学生自身特点决定的。大学作为人生的重要阶段,充满机遇和挑战。求学、就业、交友、恋爱等使大学生面临多维的人生选择,现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际关系纷繁复杂,而校园与社会的联系直接、迅速、频繁。大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但缺乏社会经验,其思想处在正在形成但尚未定型的时期,很容易受到社会思潮和社会变革的冲击,这些都会使大学生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困扰。

因此,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变革中主动适应社会,对于培养大学生成为真正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服务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高校德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和环节。

二、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现状

1、生理结构变化导致的心理障碍

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时期,生理上日趋成熟,他们有了性冲动和要求,渴望追求异性,但由于性心理的不完全成熟,生活经验欠缺,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缺乏认识,产生紧张、恐惧、羞涩的心理,在得不到及时纠正和排解时,轻者会出现性心理障碍,重者会作出不正确的行为,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有资料表明,高校每年受处分学生中因性犯罪受处分者占20%左右,而且性心理障碍的学生比例也在逐年递增。

2、情感丰富、强烈且不稳定产生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正在迅速发展,在追求自主自立自强的过程中容易

偏激,感情用事,同时自我调控能力差,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经常徘徊在自尊和自卑,自信与自负,自控与失控的矛盾之间,部分大学生依赖性强,挫折承受能力差。

3、竞争激烈而残酷引发的心理问题

一些大学生由于学习和就业的压力,加之大学里强手如林,家长和个人的期望值过高,自尊心和好胜心得不到充分满足,容易产生失落感,部分学生由此走向极端,导致精神失常或自杀行为的发生。

4、人际关系不和谐促使的心理问题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条件。由于社会的纷繁复杂价值大学生缺乏相关的社会经验,一些大学生经常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遭遇挫折,由此而孤独、迷茫、愤怒,严重的还会出现社交恐惧症。

5、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

所谓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是指那些在生活上、身体尚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学生。他们或者家庭贫困,衣食拮据,或者身体病残,自理困难。这些困难往往造成并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使他们中很多人在精神上心理上存在各种障碍或疾病,成为精神上的弱势群体。这些人大多性格内向孤僻,沉默寡言,不愿也不敢在集体活动或公开场合出现,甚至不交朋友不谈恋爱,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以上只是常见的一些原因引发的心理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困扰着大学生。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治疗

高校应根据大学生活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学科门类及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特点,广泛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加强高校心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及时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可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借助书信、电话、网络等形式向大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和服务,使不同的心理问题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同时,健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高校应配备从事心理教育的专业人员,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使班主任和辅导员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心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培养成熟的恋爱观和科学的性观念,加强性道德教育,使学生明确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从而正确处理恋爱和学习之间的关系。

3、采取多种方式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

力。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首先应放在帮助他们适应新环境、较快完成转变上。同时,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人际交往中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对待挫折与失败。

4、努力营造宽松、公正、向上的校园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加强人际交往中的品德和修养,增进大学生之间的交往,使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张弛有度,避免过分焦虑。尤其是对毕业生要配合就业指导工作,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职业特点,客观分析自身条件,做好就业心理准备。

6、关注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对这类大学生,高校应注重在物质生活上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把他们看成是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在精神生活中要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积极、平衡的心态,使之健康成长。

综上,心理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组成部分,在大学生认识自我、完善个性、开发潜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期高校加强心理教育,对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21世纪的建设者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第10篇

论文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作为特殊社会群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优。本文对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特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着力点,为更好地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参考依据。

对于健康的概念,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在定义时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又有了新的定义:“一个人只有在躯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四个方面都处于完满状态,才可说有真正的健康。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文化程度高,自我期望值高,倍受社会瞩目和期待,但尚处于成长阶段,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原因,他们的心理和行为有可能偏离正常发展的轨道,比一般的社会人群更容易产生心理和行为的异常状态。有调查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低于全国常模,(3)心理障碍已成为近年来大学生休学、退学的第一位原因。(4)因此,认真分析和研究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努力采取措施,通过各种途径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心理障碍的表现

心理障碍就是由不良刺激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异常现象,主要是正常心理活动中的局部异常现象,属于轻度的理异常。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有:

(一)人际交往障碍

大学生已不满足于狭小圈子内的人际交往,他们把交往的触角伸展到不同系科、不同院校、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别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友好往来,由于交往对象流动性大、稳定性差,给不少大学生带来烦恼,感到知心朋友少了,交往动机由重情轻利向注重实利的方面转化;同时,现今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很多学生缺乏生活锻炼和生活自理能力,常遇到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交往能力的屠弱,对复杂局面难以应付或缺乏心理准备,不知怎样交往或交往失败。因而感受到强烈的“人际危机”,故封闭自己的心理,导致性格孤僻和心理焦虑。

(二)应对挫折能力差

挫折是在个体需要和动机受到阻碍或干扰时所出现的情绪反应状态。挫折对人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客观因素,即挫折时间的长短、程度的轻重以及受挫目标的重要性;二是主观因素,即个人主观上对挫折的感受、态度与反应。大学生在追求社会理想和个人抱负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遇到某些心理挫折,会引起或大或小的心理冲突,失落、自卑心理油然而生,同时,由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质量越来越高,对大学生在知识结构、素质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加之就业选择中的种种压力,使得相对缺乏实际生活磨难的当今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力和对挫折的承受力不足,容易导致种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严重者甚至发生一些不应有的恶性事件。

(三)情感焦虑,情绪体验强烈

一方面,从生理发育来讲,大学生处于生理发育的成熟期,由于高中阶段高考的压力,会忽略同异性的交往。进人大学,由于身处思想活跃的骄子之间,生理的成熟,周边环境的影响,对异性的渴求尤为强烈,但由于缺乏经验和处理恋爱问题的能力,常会为感情纠葛而产生焦虑情绪,造成学习成绩急剧下降;要么一方可能陷入感情漩涡不能自拔,甚至产生毁容、他杀或自杀等心理危机;另一方面,大学生正处在情感活跃的时期,他们对外部世界及内心世界许多方面的自我体验都比较敏感,尤其当涉及到的是与他们相互联系的事物时,很快就会引起情绪、情感反应。他们尤为关心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与地位,关心别人对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有时,他人无意中的一句话,会在他们心头掀起轩然大波,有时,他们还会由此及彼,引发一连串的联想,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由于人际交往的障碍,闭锁心理的形成,往往会产生情绪焦虑的病态心理。

(四)不完全社会化

大学生经过各种心理体验之后,随着生理的成熟,在理上基本已处于安定状态,达到了心理的成熟。但是,心理上的成熟并不意味着社会性的成熟。社会性的成熟,是在青年步人社会,经过诸种社会体验和社会实践活动得以最终实现的,也就是说,作为一名社会成员,在事业、家庭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成熟。在社会生活达到成熟以后,青年才能够作为社会一员被社会所接受和承认,由此,也必须承担社会所赋予的各种责任和义务,标志着社会化进程的完成。大学时期,由于处于“边缘人”的地位,即虽然已脱离孩子的群体,但尚不能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常被排斥于成人行列之外。由于这种不完全社会化,使得大学生典型的心理表现是内心矛盾、抱负水平不确定和易采取极端立场。

二、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成因分析

(一)家庭环境因素

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是以其少儿时期的思想、观念为基础的。从家庭生活方式和为人处事的态度来说,和睦、温暖、重感情、守信用、讲民主、讲礼貌的家庭氛围,往往使个体形成谦虚、礼貌、随和、诚恳、乐观、大方、自信、向上的良好的心理品质。反之,专制、溺爱充满矛盾和纠纷的家庭,易使个体形成粗暴、蛮横、自私、孤僻、清高、冷漠等不良的人格特征。另外,现在的大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一方面父母的溺爱,过于保护,造就了任性、依赖、适应能力差、交往能力弱、骄横等不良心理;另一方面,父母对考试、升学、成才过高的期望值,又使得他们背负沉重的压力,产生焦虑、恐慌、内疚等心理,产生心理障碍。

(二)社会环境因素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市场竞争的激烈,网络时代的到来,使我们处于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新事物、新思想、新潮流,使我们原有的传统的、稳定的价值体系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经济体制转型引发的政治、经济形式的变化和文化的多元性,使得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的大学生,主体的、核心的价值信仰产生了危机,缺乏了主体的社会信仰标准,自我观念不确立,自我同一性难以形成。加之,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高要求,使大学生面对社会人才的激烈竞争而感到仿徨,对未来的命运,人生价值的体现产生不安和焦虑,充满了矛盾和迷茫。另外,由于市场经济大潮的冲突,大学生们对传统的社会伦理价值标准的认同度普遍降低,同时,缺乏对新旧观念整合的能力和经验,传统的道德思想观念和现代化生活方式的交叉并存,使当今大学生缺乏应有的自我心理防卫机制而产生道德困惑、认知失调。

(三)学校环境因素

素质教育是以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而现在的大学生由于中学时期面对高考的压力,大多数是处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埋头苦读,在生活上依赖于父母,在学习上依赖于老师,自理能力差,适应能力弱。进人大学,学习的关键在于自觉性和自学能力,老师重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大学生如果不能迅速地改变学习方法,形成新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就不能适应学习的要求。另外,还有些学生对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不满意,精神上空虚,无以寄托,由此会感到挫折,产生焦虑。 (四)个人因素

1.情感闭锁性与交往心理的矛盾

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当走进高等学府的时候,不仅需要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还面临着重新融人新的群体,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的问题。随着生活空间的扩展,社会阅历的不断增加,大学生的交往愿望越来越强烈;广泛的兴趣、丰富的情感、充沛的精力、活跃的思想,使他们交往的内容变得丰富;日益增强的自我意识水平和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为人处事不墨守陈规,无论在交往方式、交往内容与交往对象的选择上,虽不能避免受到传统习惯的影响,却十分重视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喜欢用自己逐步形成的观念和尺度去评价社会事物,交往观念具有明显的自主性,同时,更渴望理解、尊重。但在现实中,又会采取一种封闭自我的做法,不愿意暴露自己的情感,担心被同学瞧不起,有的甚至觉得自己的真诚得不到同学的理解,换来的是别人的虚伪或误解。闭锁的心理和人际交往的需要形成极大的反差,因而易产生心理的郁闷和情感的焦虑。

2.自尊感和自卑感相互交织

自尊感和自卑感是自我体验中一种两极的反应形式,是相互对立的两种情感。

从整体上看,大学生的自尊感特别强烈。首先,他们把自尊感放在其他情感之上,当自尊感与其他情感发生抵触、冲突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把维护自尊放在首位。其次,自尊的情感体验、反应特别强烈,尤其当自尊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自尊感受到伤害时,常表现出极大的愤怒、恼羞,容易引发激情。第三,大学生对自尊感特别敏感。由于自尊感强,而对什么是真正的自尊、什么事才涉及到自尊又难以把握,以致微不足道的一点小事也会被他们联系到维护自尊的“重大问题”上去。

但是,也有少数大学生具有自卑感。有的还十分严重,甚至自暴自弃,以致达到自毁的地步。其产生原因,除与他们的身体生理、知识能力、家庭经济、以往的挫折经历等客观因素有关,更主要的是由于自己不能正确进行自我评价,不能接受自我。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着力点

(一)教育大学生努力完善自我

自我完善是个体在认识自我、悦纳自我的基础上,自觉规划行为目标,主动调节自身行为,积极改造自己的个性,使个性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要求的过程。自我完善是个体自我教育最重要的方式,它实际上是一个合理确立理想自我、努力提高现实自我的过程。树立正确的理想自我最为重要的是要熟悉和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为理想自我的确立寻找合适的社会坐标;积极探索人生,理解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为理想自我的确立寻找合适的人生坐标。提高现实自我是大学生不断修正现实自我的行为和相应的心理活动,使之朝着正确理想自我的目标发展。努力发展自己,又绝不固守自我,而是积极主动地为社会服务,勇担历史重任;既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又不仅仅追求个人价值,而是在为他人和社会服务、为国家和民族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价值。

(二)教会学生移情,主动与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健全的人格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会较好地与人沟通和相处,搞好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人与人在情感上的联系。这种情感联系越密切,双方所共有的心理世界的范围也就越宽,人际关系也就越亲密。而移情恰恰是沟通人们的内心世界的情感纽带。“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这种积极地参与他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可以把自己和他人拉的很近,并能化解很多矛盾和冲突。很多人之所以缺乏成功的交往,仅仅是因为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总是采取消极的、被动的退缩方式,总是期待友谊从天而降。然而我们知道,根据人际交往的交互性原则,别人是没有理由无缘无故对我们感兴趣的。因此,如果想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主动交往。在与人相处时,学会倾听,学会忍耐,学会接纳,学会拒绝,学会表达,学会豁达,学会共享,学会幽默。

(三)建立专兼职心理咨询队伍,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第11篇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交效能感 量表

一 问题提出

社交效能感(social self-efficacy)是人们对自己的社交能力的一种主观知觉,对指引其在人际交往中的行为表现有着重要的意义[1]。自Bandura提出自我效能感概念以来,自我效能感成为了心理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其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涉及教育领域、职业与组织领域、身心健康领域,相比之下,对社交效能感的研究很少。而在我国的教育,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往往是比较忽视的,这是有关学生社交效能感研究较少的原因之一。

从学校心理咨询工作的情况看,新生入学普遍存在学校适应方面的问题,其中包括人际关系的适应。河北省某高校通过连续几年跟踪调查显示,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当代大学生呈现出的心理问题增多,而且在重要性次序上发生了变化。情感、社会交往和学习在老一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上的重要程度分列前三位,现在的前三位仍是这些问题,但社会交往上升到第一位,学习问题排第二,情感在第三位。南师大社调协会的调查显示,大四的毕业生在就业签约时,有近七成的学生对社交能力感到信心不足。社会已发展到一个"表现"的时代,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会与他人相处沟通,培养自身对交际能力的信心,是一个必需解决的事情。因此,对大学生的社交效能感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 大学生社交效能感问卷的编制与施测

1.社交效能感概念及维度的界定

社交效能感这一概念理论上来源于自我效能感。社交效能感(social self-efficacy)是指人们对发展和保持社交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的信心或信念,表现在外在行为及言语上就会积极的投入与人的交往活动中[1]。

在对社交效能感的概念理解上,研究者是比较一致的,但在确定其维度上,有一定的差异。一种是认为社交效能感是单维的结构,另一种认为其是多维的结构。有研究者认为是两因素结构,包括社交效能感和社交信心两因素[2]。也有研究者认为是四因素结构,由无社交困境、社交信心、与别人分享兴趣、发起交流的意愿构成[1]。我们根据前人的研究以及对社交效能感的理解,认为社交效能感是多维度结构,由社交信心、语言表达、社交主动三因素构成。

2.问卷项目的编制

在Bandura的定义中,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对自身完成某项特定任务或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是随着具体的任务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所谓的任务相关效能感(task-related efficacy)[3],有的职业效能感量表及学习效能感量表以这种任务相关效能感来编制。另一种是领域相关效能感(domain-related efficacy),指人们对自身在完成某个活动领域中的任务的自信程度[3],比如,社会工作效能感、英语学习效能感等就属于领域相关的效能感。对领域相关效能感的测量,基本方法是让评价者对自身在某个活动领域中所具有的相关能力或能够在该领域中所取得的成就水平进行评价。本研究采用领域相关效能感来编制社交效能感问卷。

在问卷编制的初期,先进行了开放式问卷调查,请被调查的大学生被试尽量多的列举出在校园生活中遇到的交往困境,“您所碰到的人际交往困难的情境有”、“您认为从哪些事情上可以看出一个人在人际交往方面是自信的”。除开放式问卷调查的结果之外,还参考了Peter・Merit、Steven・L・Anderson、Fan等人的研究,并根据拟订的社交效能感的维度,选择了频次较高的题项,并请数十位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生对题目进行评定,最后形成了包含52个题项的问卷。每一个题项采用五点量表形式作答,从“一点儿也不像我”、“有点像”、“一般”、“较多像我”到“非常像我”,依次记分为1到5分。

3.问卷的施测

对问卷的初测于2004年10月在苏州大学进行,抽取大二到大四的学生为被试,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施测,有效问卷212份,其中男生为91人,女生121人;大二、大三、大四分别为95人、87人、30人;文科115人,理科96人。

三 社交效能感量表的结构分析

1.项目分析

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本研究属于态度调查,所以未对项目进行难度分析。而采用相关分析法,以各个项目与总量表的相关以确定项目的区分度。为保证问卷项目的质量,以相关系数0.4作为临界值。删除相关系数低于0.4的10个项目。

2.探索性因素分析

对问卷的线形检验发现,KMO系数为0.89,Barlett球形检验结果在0.00水平显著,说明样本数据呈较好的线性,适合进行因素分析。

运用主成分法,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进行因素分析,删除共同度小于0.35,在因子上的最大载荷小于0.4,或者题项最大的两个因子载荷之差小于0.2的题项,结合因素分析的碎石图,以及先前的因素结构构想,最终确定社交效能感量表为5因素结构,共25个题项。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7.89%。各因子特征根及方差贡献率见表1。各题项的因子归属及因子负荷见表2。

表1社交效能感量表因子特征根及方差贡献率3.3因3.因子命名

根据原来的理论框架,以及开放式问卷的归纳结果,研究者在初测编制问卷时将社交效能感分为三个维度:“社交信心”、“语言表达”、“社交主动”。与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可以发现:

“语言表达”的题项与因子3相对应,包括5个题项,指的是个体在交往中,能找到很多共同话题,并能以轻松、幽默的方式来表达,使别人能与他很容易的相处,命名为“亲和力”。

“社交信心”的题项主要分散在因子1和因子2中,因子1是指在与陌生人交往过程中,个体能轻松面对,能够找到话题进行交流,命名为“应对陌生人”,包括4个题项。

因子2指个体在与别人的交流中,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且很有信心,身体语言表现自然,命名为“社交信心”,包括7个题项。

“社交主动”的题项分散在因子4和因子5中,因子4指个体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交往活动,并建立各种交往关系,是个体对交往的参与倾向,命名为“社交主动”,包括4个题项;

因子5指当个体遭遇交往困境时,能良好的处理,令自己放松,从而使自己的交往关系得以维持和巩固,命名为“应对社交困境”,包括5个题项。

四 社交效能感量表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通过因素分析得到的社交效能感问卷结构,可以进一步运用验证性因素分析确定模型对实际数据的拟合程度,从而检验理论模型的正确性。

本研究采用AMOS4.0软件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

调查数据的收集于2004年12月在苏州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行,以班级为单位抽取学生510人,获得有效数据350个,其中男生197人,女生153人;大一153人,大二82人,大三70人,大四45人;文科123人,理科107人,工科120人。

采用最大似然法对量表的结构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在拟合指标上,选取了χ2、、GFI、AGFI 、NFI、RMSEA、CFI作为评价模型拟合程度的标准。一般认为,GFI、AGFI 、NFI、CFI这几个拟合指标的数值一般在0~1之间,越接近1,模型的拟合度越好。拟合指数在0.9以上,即可认为模型拟合很好,其值在0.8以上,表示可以接受。RMSEA值越小表示拟合得越好,低于0.05表示非常好的拟合。侯杰泰等建议RMSEA的界值为0.08,越小越好。由于χ2的大小易受样本大小的影响,而将它与自由度结合起来考虑,即用χ2/df作为检验指标。χ2/df的理论大小为1,越接近1,表示样本协方差矩阵S与被估计的协方差矩阵E相似程度越高。实际研究中,χ2/df在2以内即被认为该假设模型拟合度较好[4]。χ2/df在2.0到5.0之间时,可以接受模型[5]。

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见表3。模型A是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的原模型,从计算的结果来看,题项17在因子4中的负荷只有0.02,但在因子1中的修正指数(MI)最高(MI是103.17),显示它可能归属于因子1。分析BB17所表达的意思,与F1不太符合。因此考虑删除题项17,得到模型B。模型B的拟合指数优于模型A,因此选择模型B。从表3结果来看,模型B是可以接受的,即理论模型与数据的拟合程度达到了统计要求。验证了社交效能感由5个因子构成的假设。

五 量表的信效度分析

1.信度分析

本研究以克伦巴赫α系数作为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总量表的α系数为0.87,各个因子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都在0.6~0.9之间,除因子5外(0.56)。各因子与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在0.54~0.85之间。说明该量表的一致性较好。

2.效度分析

(1)量表的内部一致性效度

为考察量表的内部一致性效度,计算了量表各因子之间的相关(见表4),问卷各因子间的相关在0.14~0.56之间,是较低或中等相关,因子与总分之间的相关是中等或较高相关,说明本问卷的各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又能较好的反映问卷所要测量的内容。

另外计算了题项与各因子之间的相关,题项与其所属的因子相关系数在0.55~0.8之间,而与其它的因子呈现出低相关。表明本量表的同质性程度较好。

(2)量表的效标关联效度

社交回避及苦恼问卷(SAD),是用于评价回避社会交往的倾向与身临其境时的苦恼感受,是一个比较成熟的量表,它由社交回避分量表(SADAV)和社交苦恼分量表(SADDIS)构成[6] 。根据社交效能感的分析,可以看出,社交效能感是影响在人际交往中的行为表现的重要因素。因此,采用SAD作为社交效能感的效标进行效度检验。社交回避及苦恼问卷的测试是与社交效能感问卷同时施测的。结果见表5。

从表5可见,除因子3的相关较低外,社交效能感量表各因子与社交回避及苦恼问卷呈中等负相关,并且相关达到显著性水平。社交效能感总量表与社交回避及苦恼问卷的相关为-0.70,即社交效能感越低,社交回避及苦恼就越高,因此,用社交效能感量表可以预测大学生的社交行为。

通过对量表信度、验证性因素分析、内部一致性效度、以及效标关联效度等的分析,可以看到,该量表达到了心理测量学对量表的要求。

六 讨论

本研究参考了关于自我效能感的其它领域,如学习效能感、工作效能感,以及已有的社交效能感的研究。从以往的研究中可以发现,社交效能感是一种单层次多维度的结构。根据这一理论构想编制的大学生社交效能感问卷。根据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了5个因素,解释总变异的57.87%。在验证性因素分析中数据能较好地解释和拟合问卷结构,这也进一步验证了理论构想。对量表的信效度分析,表明量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有效性,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从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发现,与预先拟订的结构有一定的差异。我们设想的是三因素,而因素分析的结果是五因素,有的因素被分成了两个。这是由于:对社交效能感量表的编制主要是参考国外的量表,而且国外的量表也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标准,因此可能不太符合我国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另外,探索性因素分析受数据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在确定因素时,严格按照因素分析的相关要求,同时还考虑研究的构想。从后面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内部一致性信度、内部一致性效度、效标关联效度来看,该量表是比较全面和稳定的。

七 小结

本研究通过因素分析确定了大学生社交效能感量表结构,抽取了5个因素,分别是应对陌生人、社交信心、亲和力、社交主动、应对社交困境。经检验,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对大学生社交效能感的状况的测量。

参考文献

〔1〕Fan,Mak・A. Measuring Social Self-Efficacy in a Culturally Diverse Student Population [J].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1998.

〔2〕Steven・L・Anderson,Nancy・E・Betz. Sources of Social Self-Efficacy Expectations: Their Measurement and Relation to Career Development [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1.

〔3〕孟晋.工作效能感的评估及其相关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1.

〔4〕 吴志明,张厚粲.评价中心的构想效度和结构模型[J].心理学报,2001,第33卷,第4期.

〔5〕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6〕汪向东,王希林,马弘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J],1999.

A Study on University Students Social Self-Efficacy

Zhou WenliGu Yuandong

第12篇

论文摘要:贫困生心理脱贫是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工作中的一个重点问题,本文针对认识因素、人文素养因素等两方面的探讨,对贫困生心理脱贫主体性因素进行分析。  

 

目前,在校大学生中,贫困生的人数逐年增加,据国家有关部门1996年的调查统计,当时在校大学生困生就有几十万人;1999年,我国560万在校生中,贫困生有100.5万人;2000年则增至142万人。近7年来,贫困大学生的人数和比例呈迅速增长趋势,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总数已高达300多万人,各高校贫困生的平均比例高达25%。 

 贫困大学生由于长期受到经济方面的压力,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容易产生情绪不稳定、难以控制的现象,长此以往,不但会影响贫困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还会对贫困生造成不同程度的生理疾病。如何从贫困生主观方面着手,分析贫困生心理脱贫的主体性因素,提高贫困生脱贫工作的实效性,是贫困生工作的一个重点环节。 

 

 一、认识因素 

 

 对于贫困生心理脱贫的主体性因素分析,我们应该首先从认识因素入手,这虽然违背了主体性本体论维度先于认识论维度的观点,但反向辨证的分析,当人们真正的去认识世界和外部环境以及自身时,存在才变的引起人们的注意,讨论先后性和主导性才变的有意义。 

 从认识因素入手分析贫困生心理脱贫,不仅要分析贫困生对贫困的认识,还要分析贫困生对价值观、自身意志的观点和看法。认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贫困生的思想解放,是心理脱贫的指导性高度原则。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思想力量和思想武器一直被赋予强大的破坏力和能量,因此,认识因素的分析,是贫困生心理脱贫主体性因素分析的首要任务和逻辑起点。 

 (一)对幸福感的体验 

 当人们出生后第一次有认知能力的时候,他们首先产生了对身边第一性环境的印象,比如说父母,家庭,兄弟等等,这一期间,几乎所有的生活在经济困难条件下的儿童都不能对“贫困”产生一定性质的理解,因为一种概念性的观念单单凭借感受的信号处理是毫无根据的。在此阶段,大多数的人只能一致化的感觉到温暖与幸福,这是由于社会共识对危险、安全、厌恶的同一认可而对家庭普遍原始关怀行为的绝对性领导。这就使得所有人类的原初性体验有了幸福和愉快的基本色调,这种色调隐藏在人们的潜意识当中,使一种经验和记忆存留在现实意识域之外,一但有了特定环境或条件的刺激,就可能重新被唤起。而教育是最有效的刺激方式之一,教育可以针对人们的弱点和兴趣进行一种注意式的引导,使神经系统以巨大的能量释放方式激活原始的温暖、幸福的记忆。这给贫困生重新正确认识人生意义,实现心理脱贫提供了可能性。 

 (二)贫困和价值观的认识 

 随着成长,人们对社会开始有了一定的接触,这时才开始了对“贫困”的认识。大多数的贫困生开始有意或无意的拿自身的基本情况与他人进行对照,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在经济条件上与外界的不同,产生了贫困的认识。贫困的思想在外源域方面与精神问题和心理贫困丝毫没有联系,只能在生活条件方面影响贫困生的生活质量。但正因为认识的存在,使贫困生产生了贫困的经验,经验作用于内部心理活动系统,使自我感知的现实境况与所期待的和理想的有所不同,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情绪,在内在理性上就是对贫困的认识。虽然,人类在社会文明高速向前发展的条件下,越来越强调精神文明的重要性和引导性。但不可否认,人类作为生物所必须的满足性需要还是会在人类有意识的行为中起一定的作用,当然,这种有意识行为,也包括有规律的心理活动。这种规律性的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自卑、失落、焦虑、紧张等等。起初的一些心理现象只是表示了单独的独立主体意识,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社会系统的影响,但人的生存永远不能离开群体社会,所以贫困认识的进程还没有到此结束。 

 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念。处于完全相同的生活环境的人,会产生基本相同的价值观念,使社会有共同认可的普遍的价值标准,从而发现普遍一致的或大部分一致的人群行为模式。但人的生活环境是不可能相同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接受程度也是不尽相同的,这就导致贫困生对价值观的不正确认识。在这里,我们主要想强调的是贫困生对金钱价值的过高评价和无理追求,以至形成的虚荣和攀比。 

 但我们应该清楚的发现,对于贫困生来说,无论是对贫困的认识还是对价值观的认识都是处于一种后天的环境影响状态,即与人类低层次的缺失需要无关,又不与人类高层次的成长需要发生任何关联。也就是说,贫困生对贫困和价值观的认识是在社会生活中,由于错误的内外环境,包括个人发展的不成熟的恶意扭曲、社会总体价值倾向以及被忽视了的认识性教育而形成的主体性非本源印象,其不稳定性和本体潜在的敌对意识在理论上是存在的。如果我们可以抓住贫困生在认识世界方面的主观因素,对贫困生进行正确的人生意义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再教育,就可以纠正贫困生对贫困生对贫困和价值观的表面错误认识,实现科学的价值观再认识过程,摒弃对贫困的歪曲心理,达到心理脱贫的主体性条件。 

( 三)意志的形成 

 在认识、经验积累、人生观形成之后,意志便会产生。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1]通常情况下,贫困生心理发生不愉快或者长期处于不愉快的状态下时,这里所指的不愉快,是一种抽象意义上的整体心理不协调,他们会主动采取办法抛弃心理问题,回到正常状态,这包括生理过程,也包括意志过程。生理过程主要指一些无意识的体液和神经系统的调节;而意志过程则是贫困生有意识的心理行为活动。这一意志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准备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在准备过程中,贫困生会有意识的在思想上确定抛弃心理问题、调节心理状态、稳定心理情绪的行动目标,虽然目标的确定,往往受到动机冲突性方面的阻碍,但动机冲突的解决是必然的一种发生,即便带有难免的舍弃性。目标确立之后,贫困生就会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进入执行决定阶段后,明确的目的性会促使贫困生克服困难,努力达到主体心理脱贫的结果。 

 意志存在四种特点,由于这四种特点的优越性,心理学上赋予其“意志品质”的褒义描述。“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性”自觉性是指行为人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的认识,能自觉地支配行动,使行动服从于个人意愿;果断性是指行为人迅速的把握时机采取决定的品质;坚韧性是指坚持不懈的克服困难,永不退缩的品质;自制性是在行为过程中调控情绪、把握尺度的能力。由于四种品质的存在,使贫困生有主动调节心理压力、实行心理脱贫的主动性趋势,并在脱贫行为中能够果断的采取相应的措施,适时适度的进行行为调节,最终依靠坚韧的意志品质完成心理脱贫的自我行为。学校在贫困生心理脱贫的工作中要充分利用主体意志的优势,扩大贫困生自我心理脱贫的效果。 

 以上的分析给我们从认识角度入手解决贫困生心理脱贫问题提供了可能性基础。 

 

 二、人文素养因素 

 

人文素养因素是贫困生心理脱贫主体性因素的又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指人类通过对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而形成的内在品质性涵养。人文素养体现在人类社会生活的整体基调上,例如文化涵养、审美追求、理想信念、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等。 

 人文素养的种类繁多,大体上有:音乐素养、文学素养、美术素养、历史素养、交往素养、礼仪素养等,依照不同的发展方向,在这里,我们将人文素养分成艺术素养、文史素养和人际素养。人文素养是在人类社会进步的同时,行为主体对社会经验关系和人类历史的抽象积累,从而内化为自身人类共性特征的过程。作为人类共性特征的存在,每个人都有以上所述几方面的人文素养,不同点是在不同的素养方向上存在横向和纵向和差异,这些差异在艺术素养、历史素养和社会人际素养几个不同的方面影响贫困生心理脱贫: 

 (一)艺术素养 

 1增强创新素质,提升个人优越感,增强竞争意识:音乐、文学、美术在作品创造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多方协调配合,例如,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首先要有意识的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发现生活中的可创作性元素,依照元素的表达情感,不断思考和推敲,在思维过程中丰富情节的组成因子,最后创作出作品。这与科学创新的要求和过程是相符合的。贫困生往往由于家庭的经济条件的限制,不能很好的依照个人的兴趣爱好进行一些音乐、写作和绘画方面的学习,使他们在音乐素养、文学素养、美术素养等方面得不到正常的培养和发展,特别是农业户口的贫困生,他们一方面在经济条件上不允许拥有艺术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繁重的农业劳动占据了他们大量的时间,使其艺术天赋完全被掩埋而得不到表露。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型社会,谁可以掌握科学技术的创新力量,就可以在众多的强国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的教育事业以素质教育为主要实施路线,其中作为教育的高等阶段,大学生的教育更加是以创新素质教育为主要基点。如果可以对贫困生进行艺术素养的教育,发展其在音乐、文学、美术方面的天赋,培养他们音乐创作,文学写作,美术绘画方面的技能,无疑可以开发他们的观察意识,质疑精神,发散思维和整和能力,提高他们在科学科技创新素质方面的竞争力,补充他们因贫困而产生的创新素质缺失,使其在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的大学教育中脱颖而出。这不但可以增强他们自身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提升个人优越感,抛除自卑倾向,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信、勇敢的顽强品质,积极的参与到竞争当中去,增强竞争意识。 

 2调节情绪,树立理想:几乎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在表达特定的情感和思绪。以音乐创作为例,如果当时作者的心情是惬意的,愉悦的,那么,音乐作品所表达出来的信息必定是轻盈流畅,沁人心脾,通常情况下,这时的乐谱节奏会连接紧密、跳动迅速,旋律平缓、清新自然,多以小调式渲染。同样,如果作者当时怀着一种激昂奋发的心态,那么,音乐作品所表达出来的信息也必定雄浑有力,回肠荡气,而这时,乐谱节奏就会紧张有序、激烈迸发,旋律起伏、奔腾变换,多以大调衬托。 

 人类对感知的理解生来就是相通的,在贫困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如果可以经常加入以轻松欢快或者激昂立志为主题色调的艺术作品的欣赏,就可以提高贫困生对美好生活的认识程度,激励他们对人生目标的追求。使其自主的进入一种缓解紧张,追求理想的心理状态。 

(二)文史素养 

文史素养主要指一个人对人类文明历史的了解和认识。高度的文史素养表现为一个人对人类历史曲折发展的正确认识和文明血泪史的客观看法,这在其对个人现实生活中的辨证自我感知有着指导性的作用。 

 人类文明历史的过程其实是理性与德性相互交相进步的进程,在人类繁衍生息的过程当中,理性思维和德性的行为是精神与肉体达到高度统一时意志和内心世界人性高度的唯美色彩呼唤的产物。其中,理性是人们用以思考和推理的,是人类全部智慧的源泉和人类认识外部事物真理的趋向性表征。而德性则是对人类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肯否以及规范化的道德模式的进程。当将理性与德性充分的结合而用以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时候,人类的文明观念就出现了。诸如“讨论什么是虔诚的,什么是不虔诚的;什么是适宜的,什么是不适宜的;什么是公道,什么是不公道;什么是明智的,什么是不明智的;什么是刚毅的,什么是怯懦的;什么是治国之本,什么是一个善于治人者的品质等问题。”[2]而所有的认识和讨论并不光是人类生存活动的终点,这种理性与德性的综合严整在实践中得以实现,致以形成了人类文明的历史。 

 提高贫困生的文史素养,可以提高其在道德与理智方面的认识,形成整体认识客观世界和自我心灵世界的辨证思维机制。使其正确意识到贫困的心理本源和外物的虚幻本质,以类唯心主义思想产生战胜心理贫困的美德理性思想。进而回返到理性的认识起点,真正意识到脱离心理贫困的重要性,和建立心理脱贫的计划进程,在德行与品质的驱动下,逐渐完成这一目标,最终达到唯美主义人性的顶峰。 

 (三)人际素养 

 在人类进入社会性群居之后,人际关系就随之产生了。人际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交流思想、分享经验、联络沟通时形成的特定人际交往关系。人际素养则是人们在人际交往的基础上形成的内在的交往动机、品行及技巧,是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行为表现的原则和目的趋向。 

 在校大学生由于特定的交往范围,其人际素养有一定的特点。1.大学生群体是有着共同的受教育目的而组成的集合,所以,不存在尊卑、等级的区别,在人际关系上表现为平等互助、团结友爱;2.大学生由于正处于求知阶段, 思想比较单纯, 对美好的未来充满向往和自信。因此在日常交往中总是崇尚高雅, 鄙视庸俗,崇尚真诚, 鄙视虚伪,较少带有功利色彩,理想色调浓重[3];3.由于校园群体生活的丰富多彩,使大学生容易受到人际交往的吸引,乐于进行交际,使大学生人际交往带有愉悦基调。 

 本科贫困生同样具有以上三点人际素养的基本特征,只是由于长期的经济困难和心理压力,而形成了阻碍人际关系发展的障碍:1.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不能在中小学阶段经常参加出游、夏令营等集体生活的活动,缺乏集体生活经验,导致一时间无法接受在校群体生活,经常带有羞涩感;2.大学是一个人才汇聚的地方,导致大多数贫困生在经过高考的努力而进入大学后,失去了原有的优越感,不敢在集体活动中表现自己,回避竞争、回避交流,逐渐产生懦弱的性格特征;3.大学生往往是家长眼中的明珠,总是享受着优越的生活待遇。这使贫困生从狭小的角落走出后,对繁华的纷繁世界产生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理上的不平衡,略带自卑之感。 

 如果我们可以针对贫困生人际素养方面的特点,给贫困生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引导他们正确解决心理方面的问题,扫除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将有助于贫困生消除不必要的心理阴影,达到心理脱贫的目的。 

新形势下,贫困生心理脱贫工作已经成为社会和学校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它既是新经济时代提出的命题和挑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面临的艰巨任务。我们应该积极发挥教育方面的优势力量,吸纳社会广泛支持,努力开展贫困生心理脱贫工作,为祖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参考文献: 

 [1]郭念锋,等.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67. 

[2]严火其,韩璞庚.德性与理性的历史变奏[j].人文杂志,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