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消费行为分析论文

消费行为分析论文

时间:2023-03-24 15:25: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消费行为分析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消费行为分析论文

第1篇

消费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行为和过程。体育消费行为是大众享用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和生理活动,是指人们在参与和观赏体育活动方面的个人及家庭、社会的消费支出。体育消费形式包括个人体育消费和社会公共体育消费两方面。

1.个人体育消费行为包括体育商品消费和自然消费,所谓体育商品消费是指通过体育市场,利用货币支付的形式来购买各种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以满足体育消费需求。在这个过程中,体育市场作为一种中介,将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联系起来,交换其社会劳动,实现体育商品的价值。这看似单纯的经济行为,其实是社会交往的一个特例,因为市场是一种特定的社会结构类型,而市场的社会结构实质是一种特定的互动类型,这意味着,一定文化与社会规范将会影响到大众体育商品消费的市场规则。

所谓体育自然消费,是指在体育市场以外,不借助买卖行为来满足人们的体育需求。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其一,或许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残余表现形式。其二,或许是由于长期受传统消费模式的影响,造成人们体育消费意识的迟钝。其三,由于中国人口二元化的特点,有可能造成一部分人体育消费欲望淡漠或缺乏购买力。其四,由于第三产业滞后,影响到体育产业、体育消费市场的开拓和发育。

2.社会公共体育消费

所谓社会公共体育消费,广义地可理解为社会有组织的消费。包括满足个人体育需求的体育事业以及由政府提供的体育文化娱乐设施,如学校、社区、公园、体育中心、体育场馆等社会体育公共产品,事实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国家政府机构是最大的体育消费者,但是,消费经济学难以很好地说明政府的体育消费行为。因为,作为政府的体育预算,既要考虑到经济发展所能提供的可能性条件,也要考虑到作为国家的政治义务和责任,以及大众生活需求的变化,还要考虑到整个世界大众体育发展的走向。

二、体育消费行为的制约

在消费者的消费决策过程中,面对相同外部条件的变化,不同人会做出不同的反应。这是由于个人消费心理的影响,如消费者的求新心理、求名心理、求美心理、相互攀比心理等。消费者个人的消费心理,通过个人对消费需求的主观偏好表现出来。在不同的消费心理驱使下,消费者在体育消费需求形成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观偏好,反映了消费者对体育的不同价值取向。而消费者的不同价值取向,除了不同的个体差异外,还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一般来说,人们通过支付货币获取体育产品与体育服务的选择过程包含了体育消费欲望的产生,消费动机的形成以及消费欲望的满足这样几项活动。其中,人们体育消费欲望的产生是和一定社会的文化形态以及社会形态相联系的。这意味着人们在购买体育商品和体育服务的过程中,消费行为不过是一个中间的经济行为,消费者用这种行为来“生产”体育生活方式。这样,消费者就不仅仅是单纯的“消费者”,还是一个“生产者”,即生产这种新型生活方式带来的享受与发展的满足。具体表现在:一方面随着我国工业社会的加速发展,促进了产业重心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变,催生了体育产业的形成。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也在影响和制约着体育产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一方面我国社会结构和经济性质的变化促进了人们生活方式和生活行为的变化。在观念要素方面,由于人们的商品观念、生活质量观念和社会生活参与观念等的形成,使人们生活的总体价值观念迅速发生了变化,极大地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同时也刺激了人们的体育消费向更高层次发展。但另一方面,由于体育消费者自身的素质差异,他们的体育消费支出和体育消费行为中,难免会出现“附和消费”的特征和受到“消费惯性”的负面影响。

1.体育消费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体育消费结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变动的总体方向是:“生存健身需要发展需要享受需要”。世界体育消费发展的大趋势是非实物型体育消费逐年提高,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非实物型体育消费已达60%以上,我国平均占30%左右。而据对兰州市民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调查中获悉,兰州市民体育消费项目依次是:运动服、鞋占32.3%;体育书报杂志占19.1%;体育器材占16.6%;体育欣赏门票占13.4%;而租场地18.1%(再加上健身、训练杂费的0.4%才18.5%)。体育消费结构却还处在生存健身需要这一层次,这说明我省城市的体育消费结构水平偏低,体育消费结构不合理。造成这种较为单一的体育消费格局,一方面是由于体育产业部门无力提供高质、多样的无形体育劳务产品,另一方面却是和消费主体的体育需求、对体育消费的认识和态度、个性、生活审美情趣以及当时的心理状态等各种主观因素有密切的关系。

在体育消费结构中,男性体育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女性,男性体育消费以实物性为主,其次是观看体育赛事、订阅体育报刊杂志等观赏型体育消费的支出;女性体育消费则以参与型为主,实物型消费居次。另外,男性的劳务性消费要高于女生。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一方面是男、女性的生理原因和心理特征的不同,使得不同性别的消费者对体育消费观的认识不同,所选择的消费内容有较大差异。

2.市场经济规律没有充分体现在体育消费之中

我国体育的整体产业化水平较低,市场机制在体育产业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各个环节难以贯通,市场配置各类体育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很不健全,政企不分、行业垄断、限制经营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许多项目尚未进入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产业化发展轨道,福利型、事业型的单位过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组建的公司化实体太少。现有的体育经营实体,尤其是健身娱乐实体和竞赛表演实体经营内容单一、经营方式落后,服务品牌、服务营销的意识薄弱,这些方面从供给的角度制约了我国人民体育消费的增长。

三、体育消费行为的合理化进程

建立和完善大众体育消费结构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其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一般来说,文明程度高、文化素养好的消费者往往在体育消费过程中选择性更强,具有明显的自定性。而文明程度低,文化素养差的消费者,则往往在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上出现短视。为此,要建立合理的体育消费结构,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要加强大众体育消费能力的培养

所谓体育消费能力,一般是指消费者所具备的关于如何进行体育消费、如何使用体育消费对象的知识和才能。它和人们的整体消费水平密切相关,是他们日常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由于体育消费能力属于一种高层次的特殊能力,所以它需要人们在后天接受一定的文化教育和现代生活方式的熏陶,以提高他们对现代生活的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实行,大众个人收入在不断提高,体育产品的购买力也在不断增强,同时,人们对体育产品的消费力也在提高。这一切,既决定着我国体育消费状况,同时也决定着体育市场容量的大小、繁荣程度及整个体育产业的状况,从而推动着我国整个精神生产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多年来,受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意识和消费结构还没有根本转化,使体育消费欲望和体育消费水平还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因此,深入分析消费群体中不同的体育消费特征,尽可能根据他们的闲暇时间、不同年龄的体育消费潜力,准确地进行市场定位,开发体育健身消费的热点服务,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根据我国实际,可采取低税、减税甚至免税的办法来鼓励大众化的中、低层次体育消费,对于一些奢侈性体育消费品可以提高消费税率,限制其生产、供给和消费,并可抽取其中部分税率用来扶持和发展大众化的体育消费产品,拓展和繁荣体育消费市场,推动大众体育消费行为的形成。

2.引导家庭化的体育消费行为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内部结构最为紧密的社会群体。家庭化的体育消费方式是近年来我国体育消费领域中的一种新的消费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孔文清(2002)对北京、上海、吉林、成都、兰州、包头、郑州、福州、广州等9城市居民1999年家庭体育消费为559.73元,比1996年191.21元平均每年增加17.56%,表明我国家庭体育消费需求越来越迫切。在家庭这样一个亲密的社会群体中,人们可以共同进行体育消费,享受家人团聚的乐趣、亲情的交流、消遣和娱乐的体验以此达到增强家人的身心健康,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满足人们多样生活需求的目的,可以预料,随着我国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日益发展,家庭化的体育消费方式将会成为整个社会的体育消费的主要趋势之一。

3.引导大众从自然性体育消费向商品性体育消费行为转化

目前,我国仍存在着体育商品性消费和体育自然性消费这样两种消费行为方式。由于人们在个人收入、消费水平方面尚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更兼有个人对于自身生活的感悟和对于自身生活理想的追求方面的差别,所以消费者对于自身体育需要的满足,亦会体现出个性化特点。这意味着,目前对于某些家庭来说,采用一些小规模的、不需要较多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费行为方式,如散步、园艺、垂钓、健身慢跑等自娱、自乐、自练的行为方式,仍然是很需要的。然而,随着大众自身素质的改善、大众体育消费需求领域进一步扩大和大众体育消费的项目日益增多,自然性体育消费终将会因为其内容单调、消费效果差,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强的发展性消费需要而逐渐为大众体育商品性消费行为方式所取代。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影响大众体育消费行为的因素很多,通常人们认为起决定性作用的主经济因素,但社会、心理因素的重要作用也日渐显现,井正在受到人们的认同和重视。体育消费者行为的形成,其实是由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综合作用于消费者感观的结果。因此,从社会学的视角对我国大众体育消费行为进行探索,可能会对如何引导大众的体育消费行为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摘要]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体育消费的内部结构及市场经济规律在体育消费中的问题,指出大众体育消费行为主要由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构成,家庭体育消费将是大众体育消费合理化的主要趋势。

[关键词]体育消费行为社会学研究消费结构家庭体育消费

参考文献:

[1]陈华:体育消费行为理论探索[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7(6):50-56

第2篇

论文摘 要: 对于女性消费者而言,补偿性消费行为时而发生,分析女性补偿性消费行为之心理为企业在环境不断变化,新产品、新通路不断繁殖的今天制定营销战略和策略提供参考和借鉴。

1 补偿理论概述

阿德勒对补偿是这样定义的:补偿(compensation)指个人所追求的目标、理想受到挫折,或由于本身的某种缺陷而不能达到既定目标时,改变活动 方向,以其他可能成功的活动来代替,从而弥补或减轻心理上的不适感,这就称为补偿。阿德勒认为,许多在身体上有残疾的人,常采用这种方式来弥补与正常人的 差距。阿德勒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发现我们自己所处的地位是希望加以改进的。——没有人能够长期地忍受自卑之感,这种自卑 感一定会使他采取某种行动,来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在阿德勒看来,一个人不管处在多么有利、多么优势的情况下,他总会渴求更完美、更理想的状态。现实和 理想的差距使自卑感成为人类心理上的一种普遍的负荷。然而,自卑感并不是心理上的变态现象,它是人类不断增进自己的内驱力。

2 补偿性消费相关概念

2.1 强制性消费

强制性消费(compulsive consumption)是指反复的,而且经常是过度购物行为,作为压力、焦虑、沮丧或无聊的解毒剂。在某些情况下这样的消费者与吸毒者没有什么两样,他 们对消费行为无乎没什么控制能力,并且在消费完后,个人会体验到强烈的遗憾或负罪感。它是一个“非正常”消费者的消费活动,是一种极端形式的补偿性消费的 病态形式(Woodruffe,1997)。O’Guinn和Faber提到的这一现象的其他方面也支持了这一假设。比如他们强对于很对人而言,强制性购 买与消费者对情感和他人帮助的的需求紧密相关。

2.2 上瘾性消费

Elliott(1994)将上瘾性消费行为 (addictive consumption)与强制性消费行为区别开来,他认为这种行为应该被称之为嗜好,因为它是一种正常行为想一种病态行为的延伸,而不仅仅是一种由于某 种不情愿的压力而违背本人意愿去做某事的强制性行为。上瘾性消费行为是采用各种各样的补偿性行为来弥补感知到的不足或情感需求的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应付焦 虑状态和压力以及自尊和自我的缺乏,它是正常消费行为的“非正常”延伸(Elliott,1994),是补偿性消费的一种“非正常”表现形式 (Woodruffe,1997),这中论调更加证实了补偿性消费是一种“正常”的,普遍的消费行为。

3 女性补偿性消费行为心理

女性作为人类社会的半数,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从来都是不容忽视的。女性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可以说,认识女性,确定女性的地位,维护女性的权益和尊严,给女性的生存发展一个无限广阔的自由空间,这不仅仅是对女性的认识问题,更是对整个人类的认识问题。马克思曾经高度评价过女性的历史作 用,认为“没有女性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1992年,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和联合 国1995年《世界女性报告》也分别指出:“女性参与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女性的贡献以及女性的权利已成为社会和经济改革的中心”。历史经验证明,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对推动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女性社会地位一直是西方女权主义者所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我国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在当今的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已得到极大的提高,但远未达到她们想要的水平。

Adam Galinsky和Derek Rucker在其论文《Desire to Acquire:Powerlessness and Compensatory Consumption》中提出并验证了如下假设:

(1)人们想要极力避免缺乏权力。(2)地位是权力的来源之一。(3)消费者可以藉由拥有地位,来补偿缺乏权力的无力感。

Adam Galinsky和Derek Rucker的研究显示,对现状感到无力的消费者,倾向花更多钱买相同功能或被广告暗示与社会地位有连接的商品。在当今的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已得到极大的 提高,但远未达到她们想要的水平。社会一方面女性要继续传统的角色,照顾好家庭和小孩,成为贤妻良母;另一方面希望她们同男人一样干事业。因此女性的社会 地位是极其不平等的,必然存在心理不平衡,需要通过某种方式来弥补(江贵松,陈文容,2004)。在购物的过程,能体会到如上帝般的感觉,受到贵宾样的待 遇。如走进商场时受到营业员的热情的招呼、问候,这些都是女性消费者在家里和单位里很难体会的。特别是如果营业员是男性的时候,能充分让女性体会到与男性 平等或超过男性的感觉(Woodruffe,1997)。刘仪伟主持的电视节目《天天饮食》之所以能成为女性喜爱的节目,一部分原因可能是从中能够学到很 多烹饪技巧,但更大一部分原因来自男性下厨弥补了女性再社会地位上企图超越男性得补偿性心理动机。《我的野蛮女友》能红遍大江南北,也归功于其在很大程度 上满足了女性要求在社会地位超过了男性的要求,弥补了其失衡的状态。所以购物能充分补偿女性在社地位的不平等(Woodruffe,1997)。

第3篇

【关键词】信息消费 互联网 高校大学生

随着全球范围内信息技术创新不断加快,信息领域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大量涌现,不断激发新的消费需求,信息消费已成为日益活跃的消费热点。为促进信息消费持续稳定增长,国务院已制定相关政策,在《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互动新媒体、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促进动漫游戏、数字音乐、网络艺术品等数字文化内容的消费。加强基于互联网的新兴媒体建设,实施网络文化信息内容建设工程,推动优秀文化产品网络传播,鼓励各类网络文化企业生产提供健康向上的信息内容。”]当前的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一代,对信息技术极为敏感,易于接纳与吸收新鲜事物,又具有娱乐和学习等多重需求,信息消费也随之呈现出新的变化。因此,本文将唐山市各大高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利用问卷星进行网络调查,以期了解唐山高校大学生信息消费的现状,剖析目前大学生的信息消费行为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高校大学生信息消费的相关对策。

信息消费是一种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经济活动[2]。大学生信息消费类型大致分为娱乐消费、科研消费、信息获取以及电子商务等几个方面。娱乐消费其中包括:电影、视频以及游戏等方面的消费;科研消费包括:为完成学业、论文从网上获取专业信息,或者获得图书文献资料,以及为考研、出国等活动而准备的信息等;在信息的获取方面,主要是通过PC电脑端、移动互联网、广电传媒、广播、图书、报刊等方面获取资讯性信息;电子商务主要包括两类,一是生活消费,其集中体现在以淘宝、美团等为代表的各类app上的购物消费,二是经营消费,体现在利用微信、淘宝等网站进行的经营行为,也作为本次调研的一个新指标,这主要是考虑到目前有一部分大学生利用各种互联网平台进行创新创业的活动,反映出在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背景下信息消费行为的新变化。此外,信息消费时间与信息消费金额等也构成了此次调查高校大学生信息消费行为的基础指标,反映其信息消费行为的现状及特征。

1.调查方案与数据收集

1.1调查方案

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结合高校大学生信息消费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设计调查问卷,选取唐山华北理工大学,唐山学院、唐山师范学院、河北能源技术学院、唐山职业技术学院五所高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利用问卷星平台进行网络调查,应用SPSS等相关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1.2数据收集

本次调查总共发放500份问卷,调查对象是这些高校在校学生(其中包括专科生,本科生还有研究生)。最终回收有效问卷是482份,有效回收率为96.4%,符合样本分析所需要的最小样本数。从被调查者的性别上来看,男生占243人,占50.5%。女生占239人,占49.5%。从被调查者学历上来看,硕士生占77人,占16%,本科生人数占207人,占43%,专科生198人,占41%。从被调查者专业背景来看。文科类学生为171人,占35.6%,理工科类学生为311人,占64.4%。从抽样的整体情况来看,可以满足本研究的需要。

2.数据分析

在本次回收的482份样本中,我们运用了SPSS软件将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信息消费行为存在以下现象:

2.1信息消费类别分布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信息消费与高校大学生密不可分,已经融入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娱乐等方方面面。信息获取是唐山大学生信息消费类别中比例最大的,达到了89%;以网购为代表的电子商务生活消费部分达到了79%;以游戏、电影/音视频、网络文学为代表的娱乐类信息消费分别达为29.5%、75.5%和51%;科研部分中获取专业知识、图书资料、考研/出国等分别占到26.5%、21.3%、20.8%;而以做微商,开淘宝为代表的电子商务经营类消费也达到了4.9%(见表1)。

其中,唐山大学生主要从新闻类网站、社交类网站、以及资讯网站上获取资讯类信息,主要类型分布比例为:新闻资讯(85%),好友动态(72%),好友转发文章(69%,心灵鸡汤、科技前沿、时政军事、养生保健等)、招聘\招租信息(32%)等。总体而言大学生信息获取主要围绕时事、好友和就业,表现出大学生心系时政注重社交,关心就业的特点。另外,大学生在信息消费中娱乐占比较大,需要引导,防止荒废学业,沉迷游戏。电子图书馆、教育专网等基础设施的建立,使学生们更加方便的获取知识。以网购为代表的电子商务生活消费已经是校园中主要购买商品的渠道之一。在本次调研中的新增指标――电子商务经营消费,比例已经接近5%,反映出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下,确实有一部分大学生利用互联网在课余期间进行创业活动,通过亲身实践和锻炼为走出校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将来的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4篇

【关键词】银行客户;虚拟网店;数据挖掘;智能分析

1.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商家与银行建立了各种样式的支付交易业务,为银行客户在各商家店铺中消费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以网络为平台的一种新型电子商务的兴起,更是促进了银行卡电子消费的热潮。银行、商家、持卡顾客,交易、消费中的各类数据在不断地产生,但当前对客户的消费行为数据还没有较高水平的研究、挖掘。本文就顾客消费行为进行研究,以此提高银行和店铺对顾客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2.银行业务及客户介绍

2.1 银行业务

银行业务,由名称可知,银行为客户能提供和办理的与银行相关的业务和服务。根据银行业务办理的复杂程度和银行业务对银行网点的不同依赖程度,可把银行业务划分为:以一般性客户贷款、普通外汇买卖、商业贸易性融资等为主的传统业务和以银行的衍生产品、租赁、引进战略投资者、结构性融资、收购兼并上市等为主的复杂业务;而按照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组成情况,银行业务则可分为: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这三类主要业务。其中,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是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和资产的重要基础。中间业务是指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而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包括交易业务、清算业务、支付结算业务、银行卡业务、业务、托管业务、担保业务、承诺业务、理财业务、电子银行业务。资产业务是商业银行运用资金的业务,包括贷款业务、证券投资业务、现金资产业务。

2.2 银行客户

根据与银行业务或银行服务中存贷款客户的性质和特点,可把银行客户分为对公的客户和对私的客户两种,对公则主要针对的客户是公司单位、政府部门;对私则是普通的私人单人客户。

3.银行客户消费行为及数据挖掘技术

随着银行商业化发展的不断推进,多数银行为追求高营利,不断拓展其下属支行和营业网点,及其办理业务领域。如商业银行开展的吸收存款、发放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国际结算、代销兑付承销债券等传统商业银行业务以及银行卡业务。

3.1 银行客户消费行为

本文提及的消费行为是指银行客户在现实社会和网络中所发出的消费行为,如:银行卡刷卡消费、存款、购物、转账以及相应的网络中的网购、转账、缴费等银行客户消费行为及通过银行系统进行的各类操作记录。

将银行客户的消费行为、喜欢、时间等相关信息进行汇集、传输、存储到相关的数据库系统中,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从数据库中发现并抽取所需的消费行为信息,对各种数据之间的关联与规律进行分析、挖掘,并归纳性推理,从中挖掘出潜在的有价值的知识,帮助银行决策者进行正确的决策和市场客户拓展。

3.2 数据挖掘相关技术

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不清净的、待确定的数据中挖取隐含在其中的、但又可能是潜在的、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数据挖掘的目的是对给定的数据在经过数据预处理之后,选取合适的数据挖掘算法进行知识发现。常用数据挖掘算法有: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决策树、统计分析、模糊集等方法。

4.基于数据挖掘的行为分析研究

根据当前国内各银行现有的银行客户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拥有顾客互动模块、公共信息模块、银行产品信息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工作管理模块等不同模块。通过对银行客户的消费行为信息采集,特别是对银行客户网上消费行为的研究,用户的爱好和习惯则会成为银行、商家共同营销的感兴趣的知识。同时,国内外信用卡市场在国内争夺银行客户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对国内各类银行信用卡业务的营销、客户维护等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运营模式应逐步转变成为以客户为中心、以服务为中心、以数据为中心的运营模式,从银行客户的消费行为中发现用户的偏好和消费趋向,注重银行服务的人性化设计和管理,让我国各类银行对所拥有的信用卡和储蓄卡客户的处于稳定和增加中。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在银行客户信息和银行卡管理中应用的深入研究和应用,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银行客户消费行为有针对性地细分、挖掘是为银行、商户、银行客户提供群体服务和提高营业网点营销服务的一种创新应用。银行客户消费行为数据挖掘过程的简要框架如图1所示。

通过对银行客户的消费行为分析、挖掘,具有一是银行能根据各营业网点实际情况,综合分析,找准市场定位,挖掘潜力客户;二是根据消费行为,能给客户提供更加满意的银行产品服务,起到提升服务品牌的目的;三是提高银行对客户管理的精准性,使管理和效益达到双赢目的;四是通过消费行为分析,改进不足和完善服务,提高客户忠诚度,更有利于银行产品市场营销。

5.综述

通过对银行、商户、银行客户的综合信息,特别是银行客户消费行为信息等进行综合汇集,在实体商户中的消费行为、网络中的电子消费行为、历史银行业务等信息的综合数据挖掘,结果表明:对银行客户消费行为智能分析可在客户维护、银行产品研发、客户群建立、银行商户管理、银行客户信用等管理方面,有利于改进和提高银行管理工作。同时,及早发现银行客户的资金流转、交易的异常情况,并进行重点追踪、分析,以便后续工作需要。这在银行业务管理中具有较好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岩.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黑龙江大学学位论文,2012.

[2]范明,孟小峰.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8:1-63,70-117.

[3]范明,范宏建.数据挖掘导论[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4]王新刚,李晓明.数据预处理在高校专业课程改革中的应用探讨[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26(10):149-151,176.

[5]聂晶,孙捷.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构建研究[J].科技创业周刊,2005(10):95-96.

第5篇

【关键词】农民工;两栖消费;补偿性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当今中国正在经历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加速转型,伴随着这一进程,大量农民从农村进入城市,形成了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重要的群体—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既受到他们的来源地农村的消费模式和消费观念的影响又受到他们的打工地城市现代消费理念的影响,这构成本研究的起点和大的社会背景的支撑。

笔者是在春节回乡期间,观察到大量的炫耀性消费的现象,而这又在农村的婚俗嫁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通过笔者的询问和初步接触,从中发现了一些值得去深入研究的问题,农民工在城市的消费以节俭为主,而回到农村他们遵从的却是另一个消费的逻辑,他们种种消费行为让我感到有些震惊,如笔者通过询问了解到有些人回乡后在麻将桌上的输赢动辄万元以上,而他们自己对这并不以为然“在外面挣钱就是回家来花的,要好好放松”是他们给出的回答。而又有一些是为了应付“面子”而不得采取的行为,“都是熟人,不好推辞,打个麻将都打不起,别人会觉得你在外面混得不好”;诸如此类的谈话让笔者不禁思考,到底是何种原因导致这样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其背后的动因和运作逻辑到底是怎样的,值得去深入探究。

二、农民工群体的两栖消费

我国学者王宁通过研究发现消费行为具有场域性,在不同的场域遵从不同的逻辑。在一些场域,人们采取炫耀性消费的行为模式。在另外一些场域,人们则采取非炫耀性消费的行为模式。本研究把研究对象定为农民工群体,他们的两栖消费所体现的场域分别是在城市和农村,在城市他们奉行节俭主义,而回到农村他们的消费行为多呈现出炫耀性的成分。从现有研究来看,农民工群体在城市的消费能力很低而且消费结构单一,价格对农民工消费起着主导作用。而且农民工的消费研究正在经历从消费结构到消费文化的转变,农民工消费文化的解读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无疑,农民工回村后的炫耀性消费是消费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方面,媒体也多次报道了在农村消费中出现的铺张浪费现象,炫耀性的成分可见一斑。

三、动因探析

(一)两种消费观念的冲击

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农民工的消费行为受到农村和城市两个不同地域的文化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的影响。这就使得他们的消费行为体现出以下特征:一方面原有农村地区的消费经验和消费习惯使得他们表现出保守和同质性的特点;另一方面收城市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他们认同并模仿,从而体现出开放和异质性的特点。

但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城市居民消费行为对农民工消费的示范效应并不大。农民工进入城市之后,仍以老乡、 亲友为主要交往对象,他们很少融入当地社会,他们会将自己和城市居民区隔开来。从居住地域看,他们大多居住在城乡结合部地区,进一步加剧了他们与城市居民之间的隔阂。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 处于一种“半城市化” 状态。城市居民的现代消费观念和消费时尚对他们的影响是有限的。

(二)身份困境与社会认同

农民工群体是我国二元社会结构的特殊产物,从户籍制度上来讲他们是农民,然而他们都以到城市打工为主要收入和经济来源和传统农民已不同,另一方面他们和城市里的工人又不同,他们没有城市户口,不能享受城市的各项保险和福利政策。现代社会具有很大的流动性特征,加之城市生活需要高昂的生活成本和城市居民对其的社会排斥心理,农民工对自己的身份愈加困惑。他们在城市里被认为是“二等公民”,在记忆深处他们把农村作为自己的根,农村的乡土文化给他们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进入城市,城市的现代性生活让他们不断迷失,他们不知道到底自己应该归属于和何种身份,当权利和利益受到损害的时候他们往往都成了牺牲的一方,社会没有提供一种正常的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渠道。各种制度上的门槛将他们区隔在外,他们对未来感到茫然。

(三)参照群体和示范效应

除了工作上和城市人有必要的交往以外,通常情况下,他们和城市人的交集并不多,而更倾向于和自己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和身份背景的老乡交往,不论是从生活条件还是个人经历以及在城市的工作环境来看,他们的同质性都较高,与老乡、亲戚的交往占据了他们闲暇活动的大多数时光。在行为选择上他们大多数是以自己的老乡和邻里作为参照群体,而不是以城市居民作为参照群体,当然这是在城市的情况,由于在城市里农民工群体都是消费水平比较低,能省则省,所以相对剥夺感也较低。然而回到农村后,则显示了完全不同的一面,那些在城市里打工挣钱相对较多的农民工会显示自己,为了提升自己的地位他们会进行炫耀性消费,此时他们所消费的商品不再是只有使用价值而更多的是具有“第三价值”—符号价值,商品作为一种符号,让他的社会身份得以大大提高。这样,农村社会变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分层,消费行为的示差性开始不断显现出来。消费行为的示范效应在农村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跟风”势头愈演愈烈,这在农村的嫁娶方面更为突出。

(四)作为一种补偿性的消费机制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阻隔,农民工群体虽然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但他们并没有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福利制度和各种社会保障,也没有取得社会认同,很多城市居民对农民工抱有偏见,认为他们素质低,城市诸多社会问题的出现是由于他们涌进城市所造成的。有些农民工尽管收入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却依然没能将自己的经济优势转换成政治优势和文化优势,他们没能在城市赢得认同,没能建构起自己的社会关系网,城市居民的抵触情绪依然十分严重。这样,他们将自己的目光定格在自己所属群体当中,中国人自古就有衣锦还乡的说法,他们通过消费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尽管有时候可能会是一种身份假象,他们通过人情消费来谋得他人的认同以及社会关系的发展。

补偿性的运作逻辑在这里就体现出来了,正是由于在城市地区他们无法取得应有的社会身份和社会认同,他们会缩减在城市的消费开支,大家都一样,来城市是来打工挣钱的不是来过好日子的,这是他们的普遍心理。然而回乡以后他们渴望能够得到认同,渴望能够提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他们唯有借助消费这一手段来彰显自己的身份、地位,期望将自己在城市里失去的从农村得到补偿。通过消费他们对自己的关系网进行巩固和再造,能够消费高档商品能够彰显自己的面子。

四、总结与讨论

农民工群体反乡后的炫耀性消费是一种新兴的现象,现有的研究尚未能给出有效的解释,该种消费行为不仅仅社会中上层才有的,处在社会底层的农民工群体当中也在日益凸显。希望本研究能够唤起研究者以平等的姿态、以主体性的视角参与到农民工社会生活当中去,从他们的生活世界出发去研究行为的意义,而不仅仅是把它当作一个静态的研究对象,从结构层面和客体的角度加以研究。

出现这种两栖性消费行为,原因可以到城乡二元体制机制中进行寻找,农民工群体的两栖性消费行为遵从一种补偿性的逻辑(城市生活难以融入,边缘人的生存状态,在农村社会生活中找回自我认同和彰显社会身份地位),他们选择一种示范性的参照群体进行比较(与自己同属农村人群体进行比较),另外在大的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传统与现代两种截然不同的消费伦理的激烈碰撞也为后续研究提供了一个视角。

参考文献

[1] 王宁.“两栖”消费行为的社会学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2] 王宁.炫耀性消费:竞争策略还是规范遵从[J].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

[3] 刘飞.农村婚假炫耀性消费研究——以鄂中A村的个案研究为例[D].中山大学社会学专业硕士论文,2006年.

[4] 梁彩花,周金衢,张琼.返乡农民工炫耀性消费行为的社会心理分析[J].广西民族研究,2010年第4期.

[5] 周凤.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进城农民工家庭消费研究——以浙江省长兴县的实证研究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专业硕士论文,2012.

[6] 张晶.趋同与差异:合法性机制下的消费转变——基于北京地区青年女性农民工消费的实证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第6期.

[7] 王宁.消费与认同:对消费社会学的一个分析框架的探索[J].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1期.

第6篇

关键词:网络消费 回归分析 实证研究

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的飞速发展,网络覆盖率逐年提高,网络对传统购买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购买活动定位为网络,使网络消费成为一种时尚的标志。网络消费具有选择空间大、购买资源丰富、追求个性化消费、消费环境更具隐秘性等特点。

目前,我国的购物网站与日俱增,网络消费行为也在日益增多,网络消费正以一种全新的购买方式进入我国商业市场,逐步改变传统的购买行为。截止到2013年底,我国网络消费者的规模达到3.02亿,较2012年增幅24.7%;2013年网络消费的交易金额达到1.85万亿元,较上一年度增幅高达40.9%,2013年网络消费的市场占有率为7.9%。

我国网络消费的主体仍为中青年群体,其中20-29岁的年轻消费群体所占比重高达56.4%,30-39岁的网络消费群体比例为22.5%,网络消费行为是一种年轻、时尚的标志。在对网络消费者的受教育程度进行调查后发现,我国网络消费者的学历水平以大学本科居多,所占比例为35.9%,其次是大中专学历,从趋势来看,我国网络消费行为正在向低学历群体渗透,网络消费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从网络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方面来看,目前我国网络消费者的人均收入水平正在逐年升高,收入水平在1000-5000元之间的消费者所占比例已经达到62.2%,我国东部地区的网络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较中部地区偏高一些,消费者收入水平在5000-8000元之间的比例占到14.3%。较高的居民收入水平保证了我国网络消费的迅猛发展。

网络消费行为的不断普及正在对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我国网络消费的迅速发展,能够带动我国产业信息化的发展,促进经济的蓬勃发展。本文对我国网络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首先提出影响我国网络消费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由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中国网络购物市场报告等提供的权威、准确的统计数据,利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由此得出对我国网络消费行为产生影响的影响因素,并确定其影响程度,为我国网络消费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网络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实证分析方法

线性回归分析是目前研究领域使用率比较高的一种统计学分析方法,它能够揭示一个因变量和数个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线性关系。影响网络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是多元化的,本文利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影响网络消费行为的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期找到与我国网络消费水平存在线性关系的影响因素。

(二)研究假设

网络消费行为正在逐步成为我国居民的主流消费形式之一,网络消费行为本身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从国内外的研究综述中可以看到,影响网络消费行为的因素的是多元化的,到目前为止,对于具体有哪些因素会对网络消费行为产生影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

根据我国网络消费行为的特点和现状,在本文进行影响因素实证分析之前,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一:我国居民年人均收入水平的高低与我国网络消费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社会学家凡伯伦曾提出一种观点:富人建立消费标准,下层人群愿意去模仿。反映在我国互联网领域具有同样的功效,即中高收入人群在网络消费行为中会引导低收入人群的网络消费行为,网络消费需要借助互联网络为平台,同时需要上网设备等硬件投资,中高收入群体往往更容易进入到这个新兴的网络购物领域,因此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会对我国网络消费水平产生显著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正面影响。

假设二:我国计算机使用数量的多少与我国网络消费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网络消费行为需要借助计算机等硬件设备完成网上挑选商品、支付货款、使用商品以及售后评价等环节,计算机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只有借助计算机这个媒介才能实现网络消费行为;但是随着我国手机用户的逐年增加,手机购物在不断普及,可能会影响计算机的使用数量。因此本文假设我国计算机使用数量的多少与我国网络消费水平成正相关关系。

假设三:我国消费者上网时间的长短与我国网络消费水平呈现负相关关系。随着我国居民上网时间的增加,网民对网络的了解程度也在不断加深,由于对网络风险的认知程度会随之提高,多数网民或许会担心网络交易产生的负面影响,例如个人信息被盗用、银行资金被盗取等现象的发生,导致消费者拒绝进行网络购物。因此本文假设消费者上网时间的长短与我国网络消费水平成负相关关系。

假设四:我国网民人数的多少与我国网络消费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根据效仿效应,当一部分网民首先尝试在网上进行购物行为时,如果这部分网民对网络购物体验的评价是满意的、称心的,那么这种评价体验会迅速在周围的网民中传播,会有越来越多的网民选择网络购物,并且随着我国网民人数的增多,本文假设我国网络消费水平也会同向增长。

(三)指标选取

根据前文对我国网络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假设,本文拟选取年人均收入水平(元)、计算机使用情况(万台)、消费者上网时间(小时/周)、网民数量(人)这四个指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的因变量为年人均网络消费水平(元)。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通过这四个变量指标的变动对网络消费水平产生的不同的变动结果,找到这四个指标中与我国网络消费水平具有线性变动关系的指标,从而得到影响我国网络消费行为的影响因子。本文的指标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中国网络购物市场报告等。

建立模型如下:

Y=a+b1x1+b2x2+b3x3+b4x4 +ε

其中:x1表示年人均收入水平(元),是指我国网络消费者年平均每年收入情况,本文选取我国2003-2013年居民年人均收入的数据样本(见图1)。

X2表示计算机使用情况(万台),是指我国消费者年使用计算机的数量,以万台计量。选取2003-2013年我国计算机使用数量的数据样本(见图2)。

X3表示消费者上网时间(小时/周),是指我国网络消费者每年平均一周用于上网的时间,以小时/周为计量单位。本文选取2003-2013年消费者上网时间的数据样本(见图3)。

X4表示网民数量(万人),是指我国消费者中超过半年以上使用网络资源的人数。本文选取2003-2013年我国网民数量的数据(见图4)。

Y表示年人均网络消费水平(元),是模型中的因变量,是指我国网络消费者平均一年用于网络消费的金额,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我国人均网络消费水平。该指标通过我国年网络消费总金额与我国年网络消费人数的比值得到。本文选取2003-2013年我国人均网络消费水平的数据(见图5)。

(四)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将整理搜集得到的数据代入spss16.0软件中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使用逐步回归法,即将因变量Y对x1、x2、x3、x4分别进行回归,对每一个回归方程进行分析判断,从中得到最优的一个回归方程。再逐步引入其他自变量做回归分析判断,最终得到一个最优的估计模型。

本文在对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后,得到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本模型的复相关系数为0.975,判定系数为0.951,校正判定系数为0.945,本回归方程的拟合度较好。

由回归模型方差分析可知(见表2),该模型的F统计量观察值为174.055,概率 ρ值为0,小于显著水平0.05,说明建立的回归方程是有效的。

由表3模型外的变量可知,计算机使用情况、消费者上网时间、网民数量这三个自变量的概率值均大于显著水平0.05,不能引入回归方程,这三个指标与因变量年人均消费水平(Y)不存在线性关系。导致这种结果出现的原因,一是由于本线性回归分析选取的样本数量不够多,可能不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线性关系;二是选取的各个指标之间可能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如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势必会引起我国网民数量的增多。

通过线性回归系数表4可知,自变量年人均收入水平的概率值为0,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与因变量年人均消费水平(Y)存在线性回归关系。构建的回归方程为:

Y=-2610.529+0.309x1

结果分析

本文在选取了年人均收入水平(元)、计算机使用情况(万台)、消费者上网时间(小时/周)、网民数量(万人)这四个指标后,最终通过显著性检验的指标只有年人均收入水平这个指标,说明年人均收入水平与我国网络消费水平存在线性回归关系;而选取的另外三个变量指标:计算机使用情况、消费者上网时间、网民数量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均被剔除,说明计算机使用情况、消费者上网时间以及网民数量这三个指标与我国网络消费水平不存在线性回归关系。

通过线性多元回归分析,可以证明前文在对我国网络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的假设中,只有假设一:我国居民年人均收入水平的高低与我国网络消费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得到了验证,其他三条假设均未在本实证分析中得到验证。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本文在对网络消费行为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时,选取的样本数量不够大,不能够较为准确的反映样本指标与我国网络消费水平之间的线性回归关系;二是选取的这四个样本指标自身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如我国居民年人均收入的提高,会导致我国居民上网人数的增加,同时居民年人均收入的提高也会使我国计算机使用数量增加。

由前文建立的线性回归方程可以看出,影响我国网络消费行为的因素是我国网络消费者的年人均收入水平,当我国网络消费者的人均年收入增加1个百分点时,我国的网络消费能力能够提高0.309%。

我国消费者年收入水平的提高,保证了消费者在网络消费时具有较强的购买能力,购买能力的增强促进了我国网络消费水平的不断发展。因此,我国消费者人均年收入水平与我国网络消费水平存在正比例变动关系。

网络消费行为,即通过网络进行购物的过程,它要求的最基本的硬件投资是一台能够上网的计算机。在计算机刚刚兴起的时候,由于我国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拥有计算机的人数只占到我国居民总体人数中很小的比例,网络消费的概念还没有形成。随着我国居民人均收入的稳步增长,计算机开始在我国居民的生活中不断普及,网络消费的概念也慢慢让越来越多的人熟悉和了解,随后,网络消费行为渐渐兴起并逐步改变着我国居民传统的消费模式,成为主流的消费方式。

通过上文提供的关于我国网络消费者人均年收入水平的数据统计图可以看出,在2006年以后我国居民人均年收入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时,我国的网络消费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与壮大,我国网络消费者具有一定的收入水平和经济实力是保障我国网络消费得以迅猛发展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

我国网络消费发展对策

综合上述分析,我国国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对网络消费行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作用,收入水平的提高推动了我国网络消费的发展。但是保证我国网络消费能够持续、快速的发展,只依靠提高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是不够的,与此同时,还需要在我国建立起健全的网络消费法律保障体系,规范网民的消费行为,提高网民安全意识,同时推进配套硬件设施建设等。据此,本文就如何发展我国网络消费提出以下建议,以期为我国信息产业化的发展提供帮助。

第一,切实提高居民的整体收入水平,加大国家对困难地区的经济扶持力度,进一步缩小我国的贫富差距,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居民的整体购买力水平,让越来越多的居民能够参与到网络消费中去,从而发展我国网络消费市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第二,加强对网络消费市场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网络消费法律保障体系,降低我国居民的网络消费风险,保障我国网民的上网隐私和上网安全。同时,逐步规范网民的网络消费行为,引导我国网民健康、正确地使用网络资源、进行网络消费。

第三,提高消费者的网络消费安全意识,在公共网站普及正确、安全使用网络资源的网络知识讲解,加大对我国网络消费者在安全的网络环境下进行网络消费行为的宣传教育力度,倡导网络消费者理性地进行网络购物行为,切实保护网络消费者的隐私权和知情权,在保障我国网络消费者权益的同时切实发展我国的网络消费,促进经济增长。

第四,规范网络运营商的销售行为,防止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制订相应的网络运营商管理规范,严厉打击网络虚假信息、虚假销售行为,对于出现过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等不良记录的商家,采取罚款、批评教育等手段,对于情节恶劣的商家直接将其从网络销售平台剔除,净化我国网络销售平台是保障我国网络消费水平提高的前提。

第五,加强我国网络消费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消费的技术含量,使网络消费更加亲民化、大众化,让我国居民能够轻松、便捷的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网上消费,使我国网络消费朝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带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琪.网络购物消费者行为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5)

2.裴思远.网络消费者行为研究:综述与评析[J].中外企业家,2010(4)

3.倪清燃,张根荣.网络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J].经济师,2008(2)

4.季文静.网络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3

5.刘雨亭.论电子商务对消费者的影响[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1)

6.尹世杰.消费力经济学[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第7篇

区位理论来源于经济学,后在地理学领域得到一定发展。因而早期区位研究深受经济学方法论的影响,多采用抽象、演绎的思维方式,通过一定的合理假设,探求事物的最佳区位和空间的最优组合。微区位是区位在微观尺度上的研究。该尺度上,距离意义明显淡化,区位周边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交通环境、产业环境等成为微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

从另一角度看,微区位研究涉及共性和个性研究两方面。前者主要涉及城市空间、环境结构、区域场势等背景基础研究,后者则结合区位主体的自身性质,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城市商业微区位关联效应研究探讨不同主体的区位选择特征。本文以商业区位研究硕士论文为切入点,探讨区位关联问题;其中既包括区位关联本质、形成机理等共性的探讨,也对商业区位中的关联类型及其特征、不同关联类型间的相互联系等个性问题进行分析。

首先,从逻辑实证主义角度入手,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手段,利用MapInfo制图功能,对商业研究样本进行空间定位,直观反映出不同商业行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Excel、SPSS10.0等通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从中观层面对各商业行业研究样本进行系统、高效的研究分析。

其次,以结构主义方法论为指导,从城市空间结构、商业网络结构的背景入手,通过对微区位共性研究的背景影响因素探讨,研究分析在城市空间,这一差异场势平台下,商业区位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引入经济学中的外部经济理论,对区位关联的本质及形成机理进行理论分析。

再次,在共性研究的基础上,同样注重个性研究。不同区位主体,其区位选择特征也不同,不存在超脱于主体的共同区位理论。尽管本文仅以商业为研究对象,但不同商业行业间,在经营门槛限制、店铺规模、行业自身空间结构等内容上依然存在较大差异。研究注重案例收集,在对微区位关联类型进行划分时,通过对同类案例的分析,归纳总结不同关联类型的特征表现,探讨各关联类型间的发展联系。避免与实践脱节、实用性差等研究缺陷,进一步加强本研究的实际指导意义。

最后,关注现代居民消费行为特征,从人本主义角度,研究不同亚文化人群消费行为差异所引起的商业微区位关联现象。一方面,对亚文化人群密集区域周边的不同商业区位关联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对已具备一定规模的商业中心(街),因主体消费群的社会文化类型不同,所引起商业中心(街)购物消费文化差异,而最终导致新入驻商家文化定位的关联效应也进行了探讨。

商业区位研究,相对于其他区位主体研究,较为成熟。但以往商业区位相关研究多为对传统区位理论的验证与补充,或利用商业经营理论,对商铺区位选址过程进行探讨。其中较注重硕士论文商业集聚效应对区位选择的影响分析,对于城市微观环境下各商业经营单位由于经营内容、行业性质、销售特征等引起的相互联系及其空间区位效应尚缺乏深入研究。

本文以人本主义方法论为指导,从消费者购物行为偏好入手,借鉴近年来城市地理学及区位论研究中科学、有效的研究方法,结合不同商业行业区位选择特征,试图较为深入、全面地探讨商业区位关联效应这一论题。

三、具体研究手段

第8篇

关键词:高职生;媒体舆论;同质群体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2

整个社会物欲横流,政府行为表现之一就是拉动内需,鼓励消费,也许是中国比较传统的文化背景使老百姓不敢消费,因此目前刺激消费的举措很多。睁开眼睛,打开电视,广告到处可见,这些对没有踏入社会的高职生就有很大的影响,当然,高职生的消费行为还受其家庭背景和同质群体影响。从总体情况来看,高职生消费现状除了受外部环境影响之外,最终消费决策还是由自己做主,因此,高职生的心理因素、性别差异和习惯不同对其消费的影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大众传媒因素

大众传媒就是大众传播媒介的简称,目前主要包括电视、互联网、手机、报纸、杂志等手段,向为数众多的人们提供消息、知识、思想、观点、广告的活动。据有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电视、互联网、手机用户、网民数量已经是全球第一,媒体消费已成最近增长最快的消费品。对于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的高职生,一方面,他们从小接触互联网;另一方面,有限电视普及农村,从而这批学生成为媒体发展的受众群体。由此可见,这些学生的信息量非常大,再也不是那种“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书人,对国家乃至世界的信息获得非常便利。对于高职生群体来说,大众传媒对其消费如何产生影响,笔者拟从媒体舆论导向和广告煽动效应两个方面进行定性分析:

(一)媒体舆论导向对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高职生消费行为影响。媒体舆论导向传输的是一种文化,一种潮流或者说是一种思想,媒体受众会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消化吸收,从而对其行为具有导向性。最近江苏卫视推出的电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非常火爆,引起很大的舆论反响,也带动了很多媒体开始探讨消费主义、拜金主义、享受主义等,并带给学生很多这样的舆论导向:找个好工作,不如找个好老公;工作好不如嫁得好;找个有钱老婆可以少奋斗几年等,这些与中华传统的吃苦耐劳、辛勤劳作这些传统美德相背离。

社会的媒体关注热点会对高职生有很大影响,虽然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高职生多数为住宿生,在学习期间看电视比较少,但是每个学生都有手机,手机可以上网,因此,社会信息透明度很高,从他们的语言中,可以揣测这种媒体舆论导向对他们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行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一,偏激的媒体舆论使很多学生家长树立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思想,因此,很多家庭开始张罗应届毕业生的相亲活动。这些学生在校期间不是将学习视为首要任务,而是将逛街,如何装扮自己视为重任。第二,媒体过分关注所谓的富二代生活及明星、歌星的私生活,在无形中使年龄不足二十岁的高职生盲目崇拜物质主义,追求享受的生活。没有明确价值导向,不要说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在他们身上没有体现,过分好逸恶劳、拜金主义却显得非常严重。

(二)广告煽动效应对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高职生消费行为影响分析。吴茜在其硕士论文《大学生消费行为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中提出:大学生是对商品广告反映最敏感、最强烈的一个群体,他们对一些广告的反映速度、反馈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超过其他年龄段的人,特别是对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广告尤其如此。高职生的年龄比大学生小,没有形成自己的消费模式,其可支配收入来源相当,因此,高职生受广告影响更为明显。

广告是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对于由铺天盖地广告陪伴成长的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高职生一代,他们更是不习惯没有广告的时代,对于广告就有一定的依赖性,并且很受广告煽动效应影响。

第一,目前广告代言人选择大腕明星,对于追星的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的高职生具有很大促动作用,有些学生喜欢某些产品的原因变得异常简单就是喜欢本品牌的代言明星。第二,学生属于感性消费的代表群体,容易相信广告语言,并受商家促销活动牵制,听说促销,就等同于便宜,因此表现出过于冲动消费。第三,目前广告符合学生求异、求新心理。因此,广告嫁接的媒体如果具有这些广告,将会吸引学生眼球,并会增加对此的消费。追求广告带来的知名效应,追求广告带来的信息效应、享受广告带来的鼓动效应,因此,广告煽动效应对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高职生的消费行为就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二、社会环境因素

(一)社会环境中的文化因素。随着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中国老百姓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由原来的先赚钱再消费到现在先消费再赚钱的转变。记得在转型时期有一很经典的营销学案例讲的是中国老太太和美国老太太的那段对话。中国老太太说,“我终于赚足了钱可以买一套房子。”美国老太太说,“我终于把我们房子的贷款还结束了。”到底是先存钱还是先住房的问题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发展至今,大家还是比较接受贷款买房的消费观念,这种消费观念刺激了高职生对生活质量的期望值提高。这种消费主义文化背景,对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的高职生有一定的影响,具体见以下几名学生的认识:

物质主义盛行的社会观念对高职生的消费理念影响深刻。在学校教育中虽然一直强调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但是从学生的消费行为中看不到这些优良传统,学校也没有给新时代的生活作风进行定义,没有明确的指导作用。

从这些学生的谈话中可以看出:一方面,他们追求物质生活,另一方面,他们对这种社会观念有意见,也有些人试图去改变自己,但是很难控制。总之,社会环境中的文化因素对高职生的消费观念就像是一只无形的手操纵着,挥霍不去。

(二)社会环境中的物质因素。市场经济繁荣,产品琳琅满目,物流发达,为学生消费带来更多的可能,一方面,扩大了消费范围和消费空间;另一方面,为炫耀消费、过度消费、攀比消费提供了物质保障。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同质产品应运而生,对于没有消费经验的学生来说,这种物质流充斥着他们在消费长河中摇曳不定,对其影响可见一般:

第一,卖方市场的供给远远大于买方市场的需求(供>求),可替代产品、换代产品层出不穷,从而加速了产品被淘汰,缩短产品生命周期。物质商品的不断更新,对于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的高职生来说,正好是追求新鲜的年龄阶段,这样的社会物质背景,刺激他们消费,消费欲望膨胀在所难免。第二,目前物质产品的价格相对来说价格比较便宜,使作为没有足够收入来源的高职生消费群体可以支付,再说这些学生没有认识到何谓勤俭节约?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中过多掺杂的是个人感性和情感消费。

三、家庭环境因素

根据市场调查得出家庭收入不同对高职生消费支出具有影响,这也是不难理解的问题,总体来讲,家庭收入较高的高职生来自家庭的新经济来源就会多一些,家庭收入较低的高职生来自家庭的经济来源就会少一些,90.2%的高职生生活费来源于家庭,因此,家庭收入情况直接影响高职生的消费行为。

还有就是家庭文化背景、父母的职业对孩子的消费行为也有影响,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人生第一所学校,都说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很多的消费行为都沿袭家长的消费行为,但是中国多数的家长都有个观点就是:“再苦不能苦孩子,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一切的一切都是开绿灯”。这样的家庭理念教育下,使很多孩子理解成父母养育那是理所当然,就不去考虑父母生活的艰辛,一味地向父母索取,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第一,家长过分纵容孩子,对孩子的生活费不关心,也不敢过问,每个学生在家庭里的地位就像“小皇帝”,高高在上,在他们的意识里,上学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父母,因此家长对孩子只能顺从,没有引导和批评。第二,家长的消费倾向对孩子消费行为的影响巨大,孩子如何消费?或者说消费什么?他们的第一任消费老师就是家长,那家长的这种榜样作用对他们来说一直是模仿的对象,还有家长的引导消费会让孩子养成对应的消费习惯,很难去改变。

四、同质群体因素

同质群体是由特点相似的个体组成的群体。组织行为学研究将群体分为同质和异质群体,相比较而言,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高职生的年龄特征更容易受其同质群体的影响。

同质群体对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这些高职生的影响确实很大,证实了古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一方面表现在:同质群体会在空间上给你带来相似消费的可能,由于大家的身份背景相似,平时消费需求相似,那当高职生甲在消费的同时会对高职生乙带来面对面的消费冲击,因此,消费乙比较容易采取从众消费行为。另一方面表现在:长时间的朝夕相处,使同质群体在时间上对其消费影响带来保障。比如高职生甲有了手机消费,那平时高职生甲和高职生乙一起吃饭,一起学习形影不离,那手机给甲带来了哪些便利和快乐,乙最清楚,因此,高职生乙就有手机消费的动机和欲望。为什么,大中专的好朋友在一起久了,别人就会觉得他们相像,原因就在于此。

五、个体行为因素

高职生的年龄、性别、心理特征和习惯对其消费行为比较有影响。第一,他们的收入来源比较单一,其可支配消费金额比较少,那在消费的优势因素利诱下,应该首选就是满足其生活中的习惯,这点从马斯洛的消费层次理论可以推测,第二,消费也是一种行为,是行为就受惯性影响,因此,高职生的消费习惯对消费行为影响颇大;第三,他们有别于其他消费群体,不仅消费心理不够成熟,而且他们追求不被控制的心理在消费行为中有所体现,因此越是家长、社会、学校不认可的事情,他们越是喜欢去做。第四,还有高职生普遍存在攀比心理、炫耀心理,这些心理对他们的消费行为产生很大影响。

参考文献:

[1]高博.透视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

[2]黄小兰.试论当代大学生健康消费心理的培养[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8(5).

[3]刘聪,欧阳力胜.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J].甘肃农业,2006(6).

[4]高明,陈美玲.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畸形消费心理及治疗[J].商场现代化,2006.12.

第9篇

论文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学习的行为理论中的三种类型,并且重点探讨了社会学习理论在市场营悄中的作用,以求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概述

市场营销指个人或群体通过创造并同他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营销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产品和服务满足顾客需要的程度和交换过程的管理水平。

市场营销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市场。对于产品生产企业而言,透彻分析影响目标市场购买行为的有关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广告、奖励等促销策略致关重要,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学习是指人类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学研究生院营销学副教授雷戈里卡彭特认为:“未来的市场营销观念将突出消费者学习、品牌观点决策及竞争优势等特征。因此在营销过程中恰当使用学习理论诱导消费者注意和产生购买动机有积极的意义

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半个多世纪以来出现了大量研究成果,涉及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心理学的认知理论和动机理论。分析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知觉、注意、态度、兴趣、体验和记忆等认知过程以及研究消费者购买动机,从行为理论考察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比较少。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介绍社会学习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从而为企业、商家的营销活动提供理论支持,也希望为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研究消费者行为提供更广的视角。

2.三种类型学习的具体应用

学习的行为理论(behaviorltheoryoflearning)涉及的是可观察行为的变化,强调在个体生活的环境中外部条件的作用。包括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学习、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学习和社会学习三类。

2.1经典性条件作用

经典性条件作用又称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由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Pavlov,1849一1936)通过研究狗的消化而发现。

2.1.1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学习的程序

(1)条件反射建立之前,狗对食物产生条件反射,对铃声则无反应。

(2)条件反射建立中,铃声与食物多次结合出现,引发狗的无条件反应。

(3)条件反射建立后,狗对铃声产生反射,听到铃声就分泌唾液。

2.1.2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学习在营销中的一些启示

首先,避免消极情绪产生,促使顾客恰当使用泛化和分化。在某些情境下,消极情绪可能通过经典性条件作用习得。如果一个顾客在一次消费中发生了不愉快,他可能会对这家超市、这种品牌的商品,甚至与他接触的售货员产生厌恶的情绪,进而影响他的再购买行为。因此,在营销过程中我们应尽力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其次,将消费行为与积极情绪结合。例如,我们可以将自己经营的商店、超市按照人们的审美需求布置得舒适、温馨。顾客逐渐“爱屋及乌”,将来自环境的偷觉与消费行为之间建立联系。

2.2操作性条件作用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学习又称工具性条件反射。指通过对人的积极行为进行奖励而发生的学习,它的结果是增加或降低人们学习的频率。斯金纳认为:“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那么其强度就增加。

2.2.1奖励的方式

操作性条件作用比经典性条件更常见,我们如何利用它来引导消费者的行为呢?那就是我们应采用奖励来强化顾客的消费行为,奖励的方式也应该多样化。

(1)连续强化,顾客的每次消费行为都得到强化。如买一送一活动。

(2)固定比率强化,当顾客的消费金额或购买的产品达到一定数量时得到一个刺激。如消费满XX元送XX。

(3)固定时距强化,在固定的时间间隔后得到强化。如在淡季一些商家采取降价等促销方式来吸引顾客。

(4)可变时距强化,在一定时间间隔后得到强化,但时间间隔不确定。如在一些重大节日(国庆节、劳动节、中秋节)搞促销活动。

2.3社会学习

社会学习又称观察学习、替代学习。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Bandura)提出。指通过观察他人对刺激的反应从而使自身获得相应的知识、行为的过程。个体的消费行为主要受相关群体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关注消费者本人,还要关注相关群体,那么哪些人会成为相关群体呢?主要包括卓越、受人欢迎和尊敬的人以及类似的人两类。促使消费者获得新的我们期望的消费行为,同时表现这种行为,这是我们营销者努力的目标。

3.社会学习的应用

上文已经提到两类人会成为相关群体:

(1)卓越、受人欢迎和尊敬的人

这类群体也称渴望群体,指有共同目标和志向,在实现志趣过程中互相影响的群体。如影视明星、体育明星,这类群体虽然影响强度不大,但是影响面比较广。所以企业在选择广告促销时,都喜欢找名界名人。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过去我们都把名人作为一种纯精神的偶像来敬仰,现代的名人则更多体现一种商业价值。除了极少数“追星族”之外,普通百姓也会对名人表现出一种热情,这种热情更多是一种消费性质的,它可以而且事实上已经被转化为生产和商业活动。

(2)类似的人

家庭成员和亲朋好友也会成为榜样。“金杯银杯不如口碑”,口碑营销作为营销传播的一种有力方式,其日益增强的影响力正在被人们重新认识,消费者的愉快购买行为不仅影响他本人的再购买,也会影响他周围顾客的购买行为。而且消费者购买的许多产品是为家庭中其他成员购买的,或作为礼品、或作为公用品。在某种程度上必然是家庭成员共同协商的结果,在共同支配型家庭是这样,其实即使在各自自主型家庭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也不可能完全不受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这样家庭成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就构成了消费者的“购买组织”。

因此,我们要十分重视提高每位顾客的满意度,争取更多高满意度的顾客,建立起高度的顾客忠诚,这也是企业占领和扩大市场份额、提高效率的关键。

3.1社会学习的发生

(1)注意(attention)

当学习正在发生时个体需要关注学习的行为。注意指从大量的信息中,我们选择一些元素并且进一步加工它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赋予元素以意义。营销者要减少无关刺激的干扰,尽可能让消费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欲售产品上。

(2)保持(retention)

人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贮存和巩固的过程。为了使消费者能更好地保持我们希望他们模仿的消费行为,我们应该采取各种方法促进这种结果的发生。

(3)动机(motivation)

指提高机体和指导行为趋向一个目标的特定内在需要和欲望。个体要有动机去模仿他观察到的行为,动机可分为生物因素的和社会因素的。在营销中,我们要结合动机的不同种类,按照产品的各自特点诱发消费者的购买动机。

(4)模仿的潜力(potentialofmodeling)

指个体在身体、心理、情绪上有能力达到期望的行为。我们给还未脱离贫困的消费者看“宝马”的广告,能期望他们购买吗?

3.2社会学习的启示

(1)将消费者的注意集中在最重要的地方。注意具有选择性,弗洛伊德认为:遗忘的原因是压抑说,我们趋向注意使我们愉快的事件,而压抑使我们痛苦的事件。每一天消费者通过不同的通道感觉到成千上万的信息,每个信息都试图劝告、说服和改变他们,但只有极少数信息会被进一步加工。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注意的选择性特点合理安排户外广告的位置、电视广告的播出时间、人员推销的地点、报纸广告的版面,当然这也是在考虑销售成本的前提下进行的。

(2)合理激绪。热情是可以传染的,无论我们自己,还是我们产品的代言人以及展示给公众的广告形象都要有对自己品牌的热情,并将这种热情传递给消费者,促使消费者对我们的产品产生同样的感受,据此我们在邀请名人做广告时,也要考虑名人的形象和我们产品的特点是否符合,名人广告的效果受名人可信度的制约,企业选择名人做广告时,应从专业性、吸引力、品德和名人与商品的一致性四个方面考虑所选择的名人是否合适,以提高广告的效果。

4.小结

第10篇

论文关键词:消费者行为理论  消费者行为特点  营销策略

一、消费者行为分析的理论基础

炫耀性消费。所谓炫耀性消费是指主要为了夸示财富而不是满足真实需求的消费活动,这种消费的动机是谋求某种社会地位,其深层含义是人与人之间在需求和效用上存在相互影响..

体验经济。约瑟夫·派恩11(BJosephPiFie11)和詹姆斯·吉尔摩(JamesHGilmore)曾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文章预见了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1999年在他们合著的《体验经济》一书中,进一步诠释了体验经济的实质。所谓体验是一种创造难忘经历的活动,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商品为道具,围绕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消费者在消费前、消费中和消费后的体验,是研究消费者行为与企业品牌经营的关键。体验营销与传统营销的主要区别表现在体验营销认为顾客是理性和感性的复杂结合者,注重干考察消费场景,关注顾客的购物体验。

生活形态理论。生活形态的概念由心理学家Adler(1927)首先提出的,它是个人认知干一定的社会、文化空间下所显现的外在形态。随后,米歇尔(1978)基于大约1600户美国家庭的调查研究,设计出了称为VALS(valuesaFIdlifestyles)的系统,开始应用干商业并被国外200多家公司和广告商运用于营销实践中近几年来,我国多家大型市场研究机构、企业为了适应分层与分众的消费趋势,开始运用实证的、定量的研究方法并陆续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应用成果。例如,向采发(1999)研究了上海市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定量分析出六类群体。何建新等(2001)基于16400个居民调查进行了消费者层的划分及应用研究。

注意力限制理论。该理论认为消费者具有注意力的限制,消费者最多可以同时注意7个(±2个)单位的信息,太多的信息会使消费者不知所措。面对数以百计的商品组合,大多数消费者是不会花费时间和精力在比较了所有的品牌和包装的产品说明和价格后再进行明智的选择的,一旦消费者发现自己的选择错误,就有一种后悔甚至被欺骗的感觉,这将不利于零售企业的销售以及企业忠诚度的建立。

二、当代我国消费者行为特点分析

1我国消费型态的变化

1M1在《多种形态的我国城市消费者》一书中,运用VALS分析方法,将我国城市消费者细分为如下7类:平实型消费人群;潜力消费人群;消极消费人群;实力消费人群;中坚消费人群;弱势消费人群;经济型消费人群。并对各个消费群体的消费特征以及在各消费领域的消费偏好进行了具体的描述。这些划分有利干零售企业更透彻的研究某一细分市场的消费者的生活形态,把握其价值观、消费倾向、业余活动等将成为广大商家营销策略的设计基础。

2消费需求的变化

随着社会发展和时尚的变迁,生产企业的研发能力不断增强,形式各样的商品不断推向市场,消费者的求变心理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随着不同的收入群体的形成,消费需求多元化的态势也很明显,高、中、低各消费群体形成了不同的消费特征,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进一步融合,更多的国外品牌、服务将落户我国,使我国消费者的消费形态,生活方式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

3消费意识的变化

消费者的消费意识有了明显的变化,消费行为更加理性化,质量观念和维护自己权益的意识日益增强?这种消费意识的转变表现在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性的增强上,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变得“苛刻”而“复杂”,对于商品和服务的厂家、价格、品质、品牌、地点等因素进行比较,选择最佳的因素进行组合,决定消费一国内学者对消费者超市购买行为的调查研究也表明消费者的价值导向越来越强:消费者选择性的增强,表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更加理性化。

4消费者对商店忠诚度的变化

随着消费者价值导向增强、购物经验增多,相对于对产品品牌的忠诚度,对商店的忠诚度比较低: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组织的相关调查,在我国超市业,顾客的忠诚度偏低,只有18%的顾客表示在通常情况下,自己只固定去一家超市,而固定去2~3家超市的顾客占到444%。

三、基于消费者行为分析的零售营销创新策略

1做好市场调研及市场细分

进行市场调研、明确目标细分市场对于提高企业的战略营销水平,指导零售企业开发不同产品满足不同层次需求,尽可能减轻新产品研发投资风险、激发广告创意以及结合市场的普遍性与行业的特殊性,预测行情等能够发挥积极指导性作用:而进行市场调研、明确目标细分市场是以对我国消费者的分层定位和消费者生活形态研究为基础的,研究当代消费者的生活形态,然后分析他们的价值观、消费倾向、业余活动,企业可以细分这一群消费者市场、进行营销创新提供决策依据.

2创造价值以引导消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人们越来越乐于利用商品来展示自己独特个性,展示自己的社会地位,炫耀性消费现象也日益增多。炫耀性消费现象通常表现为崇拜消费、品牌消费、以及攀比消费等方面。首先,可以利用消费品的地位联想功能,如消费品所代表的社会地位、身份和品位,达到满足人li],U理需求的目的:其次,采取名人策略,利用消费者崇拜名人和权威的心理,在消费品领域,用演艺名星、体育明星、做品牌或广告代言人,可以引导消费的潮流,创造出超出产品本身的价值

3关注顾客体验需营造优雅购物环境

消费者体验是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密切相关的,零售业是与顾客“密切接触”的行业,每一次接触都会传递给顾客一种体验?不同的消费者在不同业态的商店中购物,都会获得一种整体零售体验,这是零售企业提供的一系列经营要素的组合,这些要素会激发或抑制顾客的购物兴趣。许多因素,如售货员的数量和素质、商品陈列、环境气氛、付款时间等都会影响顾客的购物情绪因此,零售企业要精心策划舒适、愉悦的购物环境和气氛,给顾客留下美好的知觉体验。同时,零售企业员工应处处尊重顾客,并与顾客进行情感上的沟通,给顾客留下难忘的情感体验:

第11篇

(本论文仅供参考,如需转载本文,请务必注明原作者以及转载来源:论文图书馆 lwlib.com)

内容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消费主义逐渐蔓延于世界各个角落。许多学者把消费主义当作金融危机的诱因进行反思,后危机时代重新审视消费主义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出现了反对消费主义扩大化现象,甚至将应对金融危机政府所提出的正常性刺激消费政策误解为在提倡消费主义。究竟消费主义与正常性消费的区别标准是什么?本文试图理清消费主义与正常性消费的区别,着重研究消费主义内涵与特征及消费主义与正常消费的区别标准。

关键词:消费主义 正常性消费 区别

消费主义(consumerism)始于19世纪,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发展,使西方资本主义告别短缺经济进入了过剩时代,生产对消费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消费不仅决定着生产,而且更决定着生产循环和再生产。刺激消费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促销花样手段不断翻新,使得19世纪末以美国为代表的早期资本主义国家首先步入消费社会,作为一种主流价值取向,20世纪五六十年代达到登峰造极地步,遍及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消费主义逐渐蔓延于世界各个角落。20世纪80年代,随着各种西方思潮涌入,消费主义逐步开始影响我国,冲击着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论文下载。

消费主义的内涵与特征

(一)消费主义的内涵

消费与人们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马克思说过“人从出现在地球舞台上第一天起,每天都要消费,不管在他开始生产以前和在生产期间都是一样的”。消费(consumption)长期以来理解为“用尽”、“耗费”。十八世纪中期后,成为与生产(production)相对而言的概念。如今,消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消费指人们在生产与生活中对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劳动力和劳务进行消耗的过程,它包括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程远,2003)。生产消费指生产过程中工具、原材料、燃料、人力等生产资料和活劳动的消耗,是社会再生产的四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一,是人类生产活动的最终目的;个人消费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对各种物质生活资料、劳务和精神产品的消费,是人类生存和实践活动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

狭义消费指个人消费(江林,2007)。个人消费具有两重性,即具有自然过程和社会过程的性质。一方面,人们消费各种消费资料和劳务来满足生理和心理需求,如消费食物来解除饥饿,消费衣物来预防寒冷等,这反映消费的自然过程。另一方面,人们消费活动又总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下进行,它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地进行,因而人们的消费活动具有社会性,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的需要和享受具有社会性质”。

通常人们所讨论的“消费”指狭义上的消费,即个人消费。在个人消费中,生活消费是最终消费,也就是马克思说的“原来意义上的消费”,消费真正目的所在,即人们每天消费已经生产出来的消费资料(包含劳务资料)来满足自己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消费行为,它直接与劳动力再生产相联系。通常情况下“消费”指生活消费,这里所指的消费主要指人们为了满足生存和继续生产所进行的消费活动的总和,它是一种需求得以满足和实现的过程。

消费主义是一种崇尚和追求过度的占有和消费来满足自我和人生目标的价值取向,以及在这种价值观念支配下的行为实践。它既不是一种单纯的价值观念,也不是一种单纯的行为实践,而是两者的结合(卢嘉瑞等,2005)。作为一种推崇消费之上、享受之上的社会思潮,以追求过度消费作为满足自我和人生目标的价值取向,并在此价值观念支配下把无限占有物质财富、贪婪追求无度消费作为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学者王宁(2001)认为,在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中,消费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的需求与满足,消费主义代表了一种意义的空虚状态以及不断膨胀的欲望和消费激情。

现代消费社会中,消费与人的真实需求之间关系已经背离的越来越远,商品和形象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符号载体”,不断刺激着人们的欲望,实现着一种欲望的满足,而不再是单纯需求的实现。法国社会学家波德里亚认为,消费此时作为一种交流体系,承担着一定的“自我表达”和“身份认同”功能。消费主义宣扬“消费是人生的终极目标”的文化思想,视消费为自我满足的根本途径,把自身愉悦建立在无节制地花钱、追求物质消费的奢华上,并将其视为理所当然的新潮和前卫。在消费社会中,消费本身就是目的,因此它是自我推进的。

(二)消费主义的特征

一是鲜明的物质主义特征,物质主义把人的全部需要都建立在对物质的追求和渴望之上,表现为享乐主义和对物质的无限追求。特别重视对物的占有和消费。

二是突出的象征符号特征,消费主义除把物质商品看成“物质”外,更多把商品看作是一种代表身份或者地位象征符号。物质消费是自我表达和社会认同的主要形式,看作是高质量生活标志和幸福生活的象征。三是极强的感染特性。通过有形物质消费达到心理上的满足,这种外显行为很容易引起人模仿,且一旦接受了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人们就难以摆脱,容易失去理性判断力和批判力,把物质消费这种虚假的需求(desire)当作人类和个人的生存本质。

消费主义与正常性消费

正常性消费是为需求而消费,是一种必需,是生产和生活得以延续的根本;而消费主义,已不仅仅是为了需求的消费,更侧重于为了消费而消费,以便通过这样的消费达到一种身份的彰显和虚荣的满足,是一种欲望膨胀的表达,消费不是一种生存和生活的必需,消费成为了一种手段,满足的是一种意义的空虚状态以及不断膨胀的欲望和消费激情。比较两者之间的区别,关键看是否超过了“度”,消费中超过了 “度”就是消费主义,否则属于正常消费。怎样认识和把握消费主义中的“过度”,卢嘉瑞认为,就个体而言消费中的“过度”包括:超过本人或家庭支付能力(包括信贷力)的消费;浪费性消费,包括占用大量物质财富而不消费或很少消费和某些少数人侵犯了大多数人利益的消费;超过规定标准的消费;影响和危机到了人们正常工作和身心健康的消费。只要没有超过上述限度的消费,均属正常消费,理应得到支持和保护;而过度消费才是消费主义,必须反对。

笔者认为,消费主义与正常性消费临界点的“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消费心理需求过度,另一方面消费行为过度。消费心理过度指消费心理超过实际的消费需求,即消费满足的已不仅是实际需求,而且是为了满足一种欲望的膨胀,一种虚荣心的增长,一种身份的彰显。“传统心理学把‘需求’界定为一种状态:一旦需要得以满足,这种紧张状态就会最终消灭。在消费社会中,社会成员的需要恰恰相反,它即使得以满足之后也不会消失—如果可能的话,它将变的更加强烈”。在消费社会中,消费目的已经不限于需求的满足,穿衣不仅仅为了御寒,吃饭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当丰衣足食之后,人的需求并没有得以实现,或者说人的消费需求已不再是这些,而已经膨胀到消费本身就是目的,消费成为了满足异化需求的手段。

消费行为过度指消费行为超过了自身实际消费力。马克思对消费力有两种解释,一是人们消费各种物质资料和劳务的能力,称为绝对消费力;二是人们购买消费品的支付能力,称为社会消费力。绝对消费力指人的实际必要的需求,就像人必须穿衣遮体御寒,必须吃饭维持生命体的健康运行和劳动力的再生产。

社会消费力是符合个人购买力的消费,就是指与个人的收入水平相符的、在个人支付能力承受得起的范围内的消费。符合个人消费力的消费在合理消费的“度”之内,均属于正常性消费,必须同时满足绝对消费力和社会消费力两个条件。很多有钱人具有充足的社会消费力,但属于挥霍浪费的消费,这种消费导致社会资源闲置,造成了社会供需的结构失调,造成社会贫富悬殊之间矛盾的激化,是一种典型的消费主义,应该采取各种措施予以杜绝。合理消费指在自己的支付能力或者信贷偿还能力承受得起的范围内,而且是自己的绝对需求或者真实所需,所占有的消费品不会闲置,也不至于挥霍浪费。

消费主义与消费行为分析

(一)消费主义与刺激消费

在我国,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2009年受全球金融风暴影响,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放缓,国家明确提出通过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方式带动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然而有人误认为,政府提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政策是在提倡消费主义。其实,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并不是提倡人们为了消费而消费,不是提倡人们不顾自身消费力(实际需求和消费力)盲目消费。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所采取的诸如“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等一系列惠民生、促消费政策,有效激发了城乡居民的消费潜力,促进了家电、汽车、住房、节能环保产品等行业的生产和结构调整,使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对我国经济稳步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出口没有明显回升前提下,扩大内需,扩大居民消费对于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有着重要意义,这对解决生产过剩、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有着重要影响。可见,刺激消费实际是保障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障国家经济稳步回升的战略举措。

(二)消费主义与品牌消费

品牌消费在消费主义中的突出体现是以符号消费为载体的炫耀性消费和为追求品牌自不量力的盲目消费。符号消费是消费主义的本质内涵和特征之一,指在消费中忽视商品的实际效用,更多地把商品当作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这种符号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人的身份或社会经济地位。消费此时作为一种交流体系,承担着一定的“自我表达”和“身份认同”的功能。而在实际消费中,这种符号的具体化身就是品牌。以符号为载体的炫耀性消费和为追求品牌自不量力的盲目消费都是消费主义的表现,是不合理消费。

通过正常性消费与消费主义的区分标准来衡量判断,前者属于消费需求的过度,而后者则是消费行为的过度。所以,这两种消费都是应该反对的。笔者并不是反对所有的品牌消费。品牌本身是一笔价值巨大的无形资产;品牌往往又是质量的象征,因而名牌产品特别是国际名牌都有着耀眼的光环,受到消费者趋之若鹜的追捧,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人们偏好或享用名牌产品,是一种社会进步,是社会发展、物质丰富、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体现。所以,品牌消费不是一种炫耀性消费,确实让人们感到放心和舒心的消费。在消费需求和消费行为都适度的情况下,消费者追逐名牌才是大势所趋,必须正确区分品牌消费与消费主义。

消费主义与超前消费

超前消费是拿将来挣到的钱提前进行消费。借贷消费是最典型、最普遍的超前消费。超前消费——“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这是消费主义的显著特征之一。消费社会的符号性、物质性和享乐性的本质使得人们尽情陶醉于消费带给他们的虚荣心、攀比心理满足,人们通过符号消费彰显身份、地位和价值,在这种消费理念下,大多数人在透支、负债的情况下过着一种纸醉金迷、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这种消费方式就是应该反对的超前消费。

然而并不应该反对所有的超前消费,在经济繁荣时期,借贷消费有一定好处,在消费者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贷款提前享受自己所期望的生活,它又可以刺激消费,从而刺激经济增长。消费者一般也能通过固定收入来源还贷,因为经济增长了,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偿还贷款不成问题。但即便是在经济繁荣时期,也不能盲目提倡超前消费,必须把握政策消费与消费主义之间的“度”。除了满足消费需求的度外,更重要的要符合消费力方面的度,尤其是社会消费力的度,要量力而行。这个“力”就是收入约束和信贷约束下形成的购买力和信贷力,突破了购买力和信贷力的约束盲目追求高消费,这种超前消费会对个人和社会经济带来严重的负面后果必须反对。而在符合收入约束和信贷约束下形成的购买力和信贷力并不应该反对这样的超前消费。

消费主义与高消费

消费主义宣扬“消费是人生的终极目标”的文化思想,视消费为自我满足的根本途径,把自身愉悦建立在无节制地花钱、追求物质消费的奢华上,并将其视为理所当然的新潮和前卫。在消费社会中人们往往通过消费的高低作为衡量自身价值的大小。然而,高消费并不一概都是消费主义,不能一概反对和限制。高消费是随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和继续扩大所产生的一种现象。由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然而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两级分化已是不争事实,社会分层因此而加剧。社会经济结构多层次化决定了消费群体的多层次化,而消费群体的多层次化又必然表现为消费水平、消费质量和消费结构的多层次化。

高收入阶层(这里指诚实劳动获得合法收入的高收入阶层)的收入高于中、低收入阶层,其消费水平自然也高于中、低收入阶层,他们的高消费是很正常的行为。对这种高消费不仅不应当反对和限制,而且要给以鼓励和支持,积极为他们拓宽高消费的领域和空间,根据他们的需要提高各种消费的档次。有需求就可以供给,要供给就必须生产、扩大再生产和生产创新。这样做,既增加了就业,又扩大了需求。必须区分高消费与消费主义,应该把握正常消费与消费主义“度”,在适度合理消费需求引导下,符合自身消费力情况下的消费,即使高于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水平,只要属于正常性消费,而不应一味地反对和抵制。

参考文献

1.王宁.消费的欲望[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5

2.程远.大学生消费问题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3

3.江林.消费者行为学[M].科学出版社,2007

4.卢嘉瑞,吕志敏.消费教育[M].人民出版社,2005

5.王宁.消费社会学[M].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第12篇

关键词:大学生;网购行为与心理;“双十一”

一、研究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以网络为平台的电子商务也得到了“突破式”的进步,网购逐渐成为国民消费方式的最主要内容之一。对于传统购物来说,网购具有商品种类丰富,价格便宜,方便快捷等优势。近年来,“双十一”网购节日兴起,其在社会消费领域所创造的“需求神话”与网络电商所营造的节日氛围中逐渐从一种校园亚文化异化为全民W络购物狂欢节,并最终使“双十一”网络购物行为固化成为一种被大众定期礼拜的公共节日仪式(吕欣,2014)。“双十一”所蕴含的丰富隐喻生动折射出了我们当下的社会现状,同时也反映出了伴随互联网一起成长的当代年轻人的内心渴求,“双十一”也成为中国当下鲜活的“时代标本”。

二、文献综述

大学生群体具有思维敏捷活跃、容易并乐意接受新鲜事物、心态开放等特点,并且其拥有能够自由支配的生活费用与大量的课余时间,这些都使网购这种兼具实用型和时尚型的购物方式迅速风靡于各大校园并被其普遍接受。

1.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

当前关于大学生消费状况的研究大致分为两种观点:一种是健康消费观,即认为大学生的消费是合理的;而另一种则持相反论点,认为大学生消费是不合理的消费观。对于前者认为大学生正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由少年向中年、由学校向社会过渡阶段的群体,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既存在与少年、中年群体相似的一面,却又与其具有不同的特点。但从整体上来看,多数学生能够秉承勤俭节约的思想意识和生活习惯,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进行合理适度地消费。这是由于大学生已经开始远离父母独立生活,其在消费时已经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对于消费商品的选择上,其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使需求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刘志伟,2002)。对于后者,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当前大学生的消费并不合理,甚至存在盲目追求、奢侈浪费等现象。他们认为大学生当前消费的盲目性、攀比性和从众性,使得大学生消费偏离了正常轨道(宋佳霖,2011)。例如,超前消费的信用卡、促销打折的广告都引诱着大学生进行不合理的消费。除此之外,很多大学生经常压缩个人日常开支,将省下的钱用于人际交往、娱乐等非必要的消费,导致自己的日常生活面临捉襟见肘的现象。

2.大学生“双十一”网购现状的研究

当代消费文化不仅仅是对商品使用价值的消费,也是对商品本身的一种消费,其表现为一种符号消费。也就是说人们除了追求基本的物质需求满足,还将商品作为一种显示自身身份,地位,价值的符号来消费(陈黎,2015)。随着网络消费热潮的升温,2009年“双十一”网购狂欢节的诞生更是促成了全民参与网购的热潮。虽说“双十一”作为非传统的购物节日而存在,但却在无形之中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消费文化。这种消费既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符号,引领着消费热潮。

“双十一”狂欢购物节通过依托在大学生中流行的“双十一光棍节”,将普通的网购赋予了新的含义,引起了众多大学生的关注和共鸣。大学生是极易接触并热爱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双十一网购正好迎合了他们的这种特点,使他们在双十一网购这一新鲜的活动中能获得一种新的身份体验。而这种体验不仅满足了他们自身对商品的需求,同时也产生了一种新的主体际性的符号交流。

3.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

总体来说,大学生进行网络消费的心理状态主要有三种。首先,他们认为网购价格便宜,购买方式便捷。对拥有固定生活费的在校大学生来说,同样的商品网购对其更有吸引力,因为网购商品较实体店便宜,并且能够货比三家,给其充分的比较空间选择合适自己的商品。除此之外,网购方式便捷,大学生拥有较多的课余时间可以在网络上逐一挑选,省去外出烦恼。其次,当代大学生都拥有追求个性的心理,希望自己能够与众不同。在虚荣与求异的心理促使下,他们从网购中追求时髦与个性,以此来凸显自己的不同。最后,从众性与宣泄性消费。从众性消费是一种追随群体的消费行为,这种随群消费在大学里更是随处可见。而我们所说的宣泄性消费包括正面和负面进行宣泄其内心情感的消费。大学生群体虽然已经到了民事责任年龄,但他们的心理还尚不够成熟,且容易被外界环境所影响,情绪起伏波动比较大(宋佳霖,2011)。网购作为他们宣泄的途径,适当发泄有利于其心理健康,但过高消费却也能造成极大浪费与不利。

三、相关核心概念

1.消费观

消费观是人们对消费水平、消费方式等问题的态度和总体看法,是价值观的组成之一,是人们用来价值判断与衡量消费及有关事物的尺子(罗子明,2002)。在这种判断标准的指导之下,人们通常会选择躲避开不利的、与自身三观不符的、不喜欢的或者不接受的商品和消费行为,而选择去追求积极的、价值判断美好的商品和消费行为。

2.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消耗某种商品和服务时大脑思维活动的态势,即心理态势,是一种内心活动。这种心理态势的形成受到消费者的个性、气质、知觉、想象、感觉、情绪、记忆、兴趣、联想、情感、意志等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一定的社会环境的影响(顾文钧,2002)。人们通常在消费时,心理也会经历认知、情感、意志这一普通心理学的基本过程。

3.消费行为

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为了获得劳务与消费资料而从事的选择、购买与使用的活动,也称为消费者行为。一般一个完整的消费行为要经历几个阶段:问题认知、信息收集与评估、购买决策及购买后评价。从横截面所涵盖的内容看,消费行为由许多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构成,而且更偏重于后者。内隐行为主要有两个方面,即消费者的决策过程及影响决策过程的个人特征内部要素(霍金斯、科尼,1987)。但众多学者强调,消费行为是由影响消费者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条件共同决定的。

4.理性消费

理性消费是消M者根据自己的工资收入、爱好及其它约束条件选择自己所能购买的商品,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孟超,2015)。理性消费最根本的特征是满足人的需要,但杜绝奢侈浪费等不良消费习惯。秉持以人为本、保护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理念进行的消费行为,倡导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而在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没有完全具备“慧眼”的大学生群体,面对社会的诱惑,并不能理性思考,所以常会出现盲目与不合理的消费行为。

四、研究方法

本文采取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大学生“双十一”前后消费行为与心理的相关信息。

1、文献研究法。文献研究是一种根据研究目的或课题需要,通过收集和分析现存的,以文字、符号、数字或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以用来探讨和分析各种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及其他社会现象的研究方式(风笑天,2012)。通过文献研究能够全面、正确地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并从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本文主要通过对网络核心期刊的搜索,整理大学生网购行为与心理现状、影响因素等相关资料,确定基本的研究目的与方向。

2、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指以书面提出问题的形式来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本文通过问卷编制、施测及数据分析等方式,共抽取483个大学生样本,获取了影响当代大学生网购行为与心理的因素及其对自我网络消费行为与心理的认知水平等方面的信息。

3、访谈法。访谈法是指通过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直接接触与直接交谈的方式来收集资料的研究方法。本文分别通过对两名大学生及两名电商进行访谈,了解分析“双十一”等消费节日对大学生网购行为与心理的影响。

五、调研总体情况与样本分析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主要是在校大学生,其中,主要以江苏和北京的高校为主。在整个调查过程中,共回收有效问卷483份。

2.数据基本分析(SPSS)

本次调查的样本中,男性共有174人,占总样本的36.0%,女性人数共309人,占总样本的64.0%,年龄分布为18-26(21.75±1.747)。此次被调查的对象所处高校985或211比例为32.9%,与全国985、211工程占全国高校三分之一的比率大致接近。所以,样本高校分布较好,具有代表性。而在年级分布中,样本大都分布于大三、大四区间,其专业分布中,以文史、艺术类为主,比例最少的为医学类。在日常消费模式调查中发现,接近半数的大学生在消费中会根据产品的质量价格状况决定。而剩下的多为网络消费模式,选择以实体店消费为主的大学生占极少数,此现象也反映出如今实体消费的低沉状况。被调查大学生的每月生活费成正态曲线分布,多半集中在1500元左右,更有大半学生月生活费超过1500元。这说明现在大学生的生活水平已显著提高,且具备较高质量的消费能力。而在主要消费项目上,饮食、生活用品、衣服鞋帽位居消费项目前三位。此外,旅游出行、话费网游、教育支出也相差无几,分列后几位。说明现在的大学生群体,消费结构不再似往常单一,也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与品质。

3.相关性检验分析

(1)高校与其相关因素的调研数据分析

上表为高校(985或211与非985及211)与其相关因素的卡方检验结果,其中每月生活费的Pearson卡方值为10.255,自由度为4,显著性概率值P=0.036

高校(985或211与非985及211)与其相关因素的卡方检验结果

(2)性别与其相关因素的调研数据分析

下表为性别与其相关因素的卡方检验结果,其中每月用于网购费用的Pearson卡方值为13.118,自由度为3,显著性概率值P=0.004

六、结果与讨论

1.影响当代大学生网购行为与心理的因素

大学生消费群体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不同,一方面,他们消费需求旺盛,但另一方面他们经济尚未独立,消费行为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面临许多矛盾。经过分析,笔者发现大学生自身的需求、生活环境以及性别的差异是影响其消费的主要因素。

(1)自身需求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当人们满足了低层次的需求后,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基本的生存需求已不再是人们的追求。本次调研也发现,当代大学生们的生活水平已不同于从前,他们更加注重生活水平的提升也更加追求生活的品质,即使自身还未能实现收入的自我增加或者在生活费用尚不能完全自我掌控的情况下,他们仍然会选择在最大程度的自我支配中达到自我需求与满足。因此,自身需求是大学生进行消费的最重要因素,而网络购物所带来的便利在满足他们需求的同时,也为他们带来了可控范围内自我支配效用最大化的满足感。

表5.4性别与其相关因素的卡方检验Y果

(2)生活环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消费能力也不断提升,加之货币的不断膨胀,物价飞涨,以及商家的促销诱导等,很容易营造一种高消费的社会风气。而心智不够成熟的大学生极易受到社会的影响,形成大手大脚的消费习惯。同时大学生往往对自己期望过高,觉得自己“腹有诗书”、高人一等,在大手大脚的同时又希望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且追求标新立异的消费方式,攀比、从众心理也都随之而来。电商利用大学生们不买就亏了的心理,借助“双十一”努力降低价格减少库存,大学生们则在商家的大力促销、社会的鼓吹以及周围人的带动下进行从众消费,消费观也随之产生偏差,理性消费行为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表现甚少。

(3)性别差异

生物学将人类划分为男性和女性,而这不仅仅影响男女性的进化历程,也使其在心理和行为上产生极大的不同。已有学者通过研究归纳男性与女性在网购行为的差异,首先男性较为极端,要么是忠实的网购支持者,要么绝不进行网购活动,女性的作为则更为温和;其次,男性更喜欢看评论,比较,选择性价比高的商品,而女性更注重网购互动带来的虚拟体验;最后,男性更加柱状网购过程,女性则更容易享受网购带来的快乐(蒋欢,2010)。根据调研发现,女性网购次数及“双十一”活动的参与度要远高于男性,从女性特质就可以理解这一结果的产生。女性较男性来说更容易受到外在环境,如促销活动、打折活动等的影响;其次,女性更加注重商品的直观感受而不同于男性购物性价比为首选的经验;最后,女性是感性的动物,消费易冲动,且极易后悔。男性消费较理智、自信,很少购买让自己后悔的物品。

2.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的对策与建议

基于对“双十一”大学生消费行为与心理的分析,通过大学生对自我消费心理与行为的认知,为引导其树立理性消费观及正确的消费行为,我们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开展。

(1)宏观层面

首先,和谐的社会需要有健康的消费环境,而良好的消费环境将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所以在社会中树立理性和谐的消费观以及合理的消费环境对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曾经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即使放在如今高消费的社会环境中也应该值得提倡与宣扬。另外,政府也应以身作则,进行廉政文化建设,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严惩的现象,并及时纠正社会上的不良消费习惯与行为,引导大学生树立绿色消费、理性消费的观念,并为大学生的理性消费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中观层面

一方面,大学是个“小社会”,也是大学生大学时光中所处时间最多的地方,合理健康的大学风气对其影响颇大。不论作为重点高校还是普通高校,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促进学校、学生等各方面的进步。因此,学校应当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减少奢侈、浪费现象,引导学生树立绿色消费的观念。另一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生活费用的最基本来源方,对于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等应及时制止,对待孩子的生活费支配问题,既要给其一些自主支配权,也需要给予及时的提醒和建议,减少不理智的消费。除此之外,父母的社会经验丰富,对于金钱的判断具有成熟性,合适的时机应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同时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防止其攀比、从众心理的产生。

(3)微观层面

作为大学生,首先应当具有良好的自我认知,做大学生之应该做,想大学生之应该想,增强自我控制能力,避免盲从跟风,减少不理智行为与心理的出现;其次,要培养自己正确绿色的消费习惯,量入为出,学会理财。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与家庭条件不同,对于消费的能力和水平也各有千秋,要杜绝随大流的习惯,对自己的消费水准有合理的心理预期,防止一时爽快而导致日后捉襟见肘的现象产生;最后,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在本质上与社会各类消费人群具有区别,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显得尤为重要。提高自身觉悟,适时反思自己不合理的消费行为,这些都对自我合理消费观的推进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吕欣,需求深化与赛博空间合力共谋的消费社会陷阱――“双十一光棍节”盛行背后的文化解读[J].现代传播,2014年第12期

[2]风笑天,《社学会研究方法(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33

[3]刘志伟,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心理特点及企业营销策略[J].商业研究.2002.2

[4]宋佳霖,当代大学生不合理消费问题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3卷第6期,2011,12

[5]陈黎,消费文化视角下的大学生双十一网购行为[J].品牌:电子商务,2015,2

[6]罗子明,消费者心理学(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36

[7]顾文钧,顾客消费心理学[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9):6

[8]霍金斯、科尼,消费者行为 [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

[9]孟超,从“双十一”购物节谈国民理性消费[J].太远大学学报,第16卷第1期,2015,3:35

[10]蒋欢,网络购物影响因素的性别差异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