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小学生美术论文

小学生美术论文

时间:2023-03-24 15:26:07

小学生美术论文

第1篇

【关键词】乡土文化资源;生活教育理论;美术教学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主要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个方面。他主张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美术教学应充分利用当地的民族、民间资源,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乡土文化,体现美术教学的地域性。”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荣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由广大农村滋生和培育的本土文化,包含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名人传记、村规民约、家族族谱、传统技艺、古树名木等诸多方面,为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创作素材。因此,美术教师要在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引领学生“追根溯源,挖掘乡土文化资源中的创作因子”“变废为宝,撷取乡土文化资源中的课程要素”“行走乡野,激活乡土文化资源中的创新思维”,发现美术学习与乡土文化的内在联系,担负起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责任,利用乡土文化资源追求艺术的真谛。

一、追根溯源:挖掘乡土文化资源中的创作因子

乡土文化资源具有地方性,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武义县虽只是个小县城,但这里风景优美,古村落星罗棋布,人文资源丰富,素有“温泉之城”“萤石之乡”的美誉,拥有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美术教师要发挥乡土文化资源的优势,带领学生走进乡村生活,走进自然社会,通过参观、游览、体验,感受自然造物之美,把悠悠老街、杂花野草、劳作村民等作为美术学习的内容和创作题材。

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相比,乡土资源为美术教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当地的古民居灵秀,街巷蜿蜒曲折,石板路高低错落,马头墙起起落落,斗拱额枋姿态各异,窗花木雕生动形象,处处都是景,步步可入画(见图1)。农村家庭使用广泛的生活用具和农具,如蓑衣斗笠、农用风车、竹制簸箕、鱼篓等老物件(见图2),不仅是画面感极强的写生对象,而且带着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痕迹,是打上地域特色烙印的优秀创作素材,为美术创作提供灵感。此外,当地庙会、大蜡烛、擎台阁等传统民俗文化古朴灿烂,特色鲜明,博大精深。学生耳濡目染甚至亲身体验,不仅可以激荡起热爱家乡的情感,感受先人质朴的情感、勤劳的作风,而且有利于把握特色,开展美术创作。

美术教学生活化符合当下生活实践艺术化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自然,走向社会,学会观察生活,丰富情感体验,挖掘乡土文化资源中的创作素材,为美术创作奠定基础。

二、变废为宝:撷取乡土文化资源中的课程要素

《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因此,教师要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开展美术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发现美、感受美、认识美,从而产生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

三年级教材中“造型·表现”领域的比重较大,安排了《找果子的刺猬》《夸张的脸》《威武的大将军》等内容,要求学生用泥塑的方法进行创作。但农村学生的美术学具受家庭条件、物流状况等因素的影响,经常会出现准备不足的情况。于是,教师将彩色橡皮泥换成当地随处可见的小溪石,要求学生以小溪石为主、橡皮泥为辅进行组合造型。小溪石看似用处不大也无人理睬,却是便于学生观察、想象和造型的课程资源。事实证明,因地制宜地利用乡土文化资源调整教学内容的做法,不仅深受学生喜爱且获得意想不到的作业效果。学生在活动中找到了创作灵感,跃跃欲试“点石成金”,享受着艺术创作的快乐。于是,当地农村学校纷纷推广“小溪石动物”系列造型活动,并把山上的树叶、果实,田里的泥巴、稻草等乡土文化资源做进一步的开发与拓展,努力将这些乡土文化资源开发成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和创新能力的校本美术课程(见图3、图4)。

三、行走乡野,激活乡土文化资源中的创新思维

儿童绘画是一种思维活动,是儿童用于表达思想感情的特殊视觉语言。“儿童绘画之父”“儿童美术教育者”西泽克认为:“儿童不应该在花园里发育,而应在旷野里生长,小孩子像花草一样,他的发育也依照永久不变的公律,花草需要日光、雨水、空气、营养。”由此可见,儿童的美术学习需要自由,需要自然发展,教师利用乡土文化资源给予学生多样化表现的机会,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表现独特感受。

写实性表现是指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事物进行的描述。但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表现性写生绘画练习,提倡学生在观察描绘对象时不拘泥于对象的固有形、固有色,鼓励他们基于客观观察加入想象,以表现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象。如学生观察外公休息时的瞬间神态,用简洁的线条进行人物写生。作者以生活为基础,又结合外公的特征进行了大胆想象,使作品表现出儿童线描画稚拙的趣味和怪诞的效果(见图5)。生活体验是学生写实性表现的基础,但他们不以表现真实情境为目的,而是以生活为原型,把积累在脑子里的意象进行抽取、加工,把最典型的形组合在一起,是一种基于生活、具有想象力的写实性表现。

第2篇

摘要:“二・四”分段六年制农村小学教师美术教育专业是高等师范院校顺应时展需要、面向农村小学教学所设立的一个全新的专业方向。本文对学生文化修养的结构层次及途径作了分析。在教育中应本着以美术文化为核心,培养学生多元文化观和涵养人文精神的建构原则,多渠道、多途径地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

关键词:课程设置;农村小学;文化修养;综合培养

根据湖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培养工作意见的通知》的文件指示,计划培养为全省农村乡镇及以下小学定向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湖南地区初中起点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的招生培养工作于由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承担该项任务。

从培养目标上讲,本专业方向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有专长,具备农村小学教育专业知识,胜任农村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并能从事教育科研工作的农村小学教育工作者。从培养规格上讲,本专业方向要求毕业生具有扎实、宽厚的文化科学知识;具有较为扎实、系统的学科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为系统的小学教育理论知识。在使学生接受全方位培养、能承担农村小学教育及多门课程教学工作的前提下,要特别加强学生的文化修养的培养。因此,该专业方向的美术课程设置要符合农村小学教学的实际,符合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的需要。

1文化修养构建的层次

围绕美术文化这个核心把与此相关的文化修养分为三个层次,即美术文化素养、美术及艺术理论素养、人文社会知识素养。而这三个层次是既分主次又相互相联系的。

1.1美术文化素养

美术是一种文化,它用自己独特的造型语言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对于以基础美术教学为职责的教师来说,首先要建构自身的美术文化。美术文化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美术学知识,即要认识并掌握美术作为一种造型艺术的本质特性,作为造型艺术的特殊性在美术语言上的体现,如透视学、解剖学、构图学、色彩学等。美术语言是美术作品得以存在的基本形态,美术的其他种种价值都必须依附于这一基本形态才能体现,所以也被称为美术本体。引导学生去体验、感悟、发现美术语言的特征和规律,较深入地理解美术的本质。美术包括不同的门类,如绘画、工艺、书法等,要掌握不同门类的基本常识及创作特点。中西美术有共同点也有许多差异,要掌握中西方绘画的不同特点,这些既是美术文化的基础,也体现着美术作为一种造型艺术的特殊性。二是美术史知识。中西美术经过人类社会的发展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美术作品。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美术时潮,涌现出无数著名的具有影响力的美术家,一部美术史就是人类美术文化的全部精英史,它构成了美术文化深厚的基础,也是美术文化的具体的视觉体现。因此,美术学和美术史论虽然不同于美术技能和具体的美术作品,但它们是关于美术的基本知识经验积累和对美术理性认识的结果,是美术学科有机的组成部分,也是核心部分。

1.2美术及艺术理论素养

美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种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范畴、审美理想等。艺术是美的最集中体现。通过美学理论的学习,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另一方面构建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指导人从审美的高度创作和鉴赏美术作品。艺术理论是关于艺术本质、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接受以及艺术与社会等关系的规律研究。艺术理论的学习,对于学生掌握艺术本质及其艺术规律从而指导自我从事美术创作和美术鉴赏具有重要的作用。理论教育是一种理性的科学探究活动,旨在分析作品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性质,阐释作品的审美价值、思想意义、艺术风格等。它的学术性、价值判断的倾向性、必须符合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因此,美学及艺术理论素养是学生文化修养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1.3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素养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如果按学科来划分,包括哲学、宗教、历史、政治、伦理等,它们都是人类文化活动的具体体现。美术与这些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件美术作品总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条件下诞生的,优秀的作品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无论中西艺术的发展都经历了从与一般的物质生产性的制作技术混为一体的“技艺”向作为精神性生产的视觉文化的转换。在中国,唐宋以来由于众多文人介入美术创作,使得艺术创作的精神性特征得以强化,对文化修养的强调,凸显了中国绘画独有的文化内涵。在西方,在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绘画被提升到与科学并立的精神生产的地位。要达到对艺术的真正了解,我们就必须懂得,艺术是人类文化的视觉呈现,一切艺术创作都具有强烈的精神性和积极的实践性。如果我们不否认艺术与其他文化形态的这种密切关联性,不否认艺术精神性特征的话,就应该将艺术放到与其他文化类型的关系中加以审视。而现代艺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与科学意义上的哲学、文化学、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有了一种更为密切的联系,并且与其他学科有了一种更为深入的融合。因此,艺术作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底部构架必须有人文学科的支撑,深厚的文化底蕴无论对于美术创作还是欣赏都是必须的。

2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入手,加强大学生文化修养

实现学生文化修养的完整系统建构,培养合格的农村小学美术教师,不仅在于认识到建构什么样的文化修养体系,更在于如何建构的问题。

2.1调整课程结构,具体落实《初中起点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美术学方向)人才培养方案》

这一指导方案是根据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对六年制小学教育专业美术学方向提出的新的要求而制定的。“方案”把课程分为六个学习领域,加强了“美术理论与历史”、“美术与人文教育”两个领域,增设了“教育研究方法基础”、“ 教育法规学”、“ 小学美术教学论”等课程,基本上涵盖了我们上面所述的文化建构的三个层次。总体上看,“方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在克服重技能,轻人文的弊端,丰富了课程的人文内涵,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方案的实施对培养具有人文精神、较高文化修养的基础美术教师具有积极意义。

通识教育是一个柔性的课程体系,没有一个统一的程式化模式,应该融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于一体。学校里面的课程可以横跨多个学科,学生也可以自由选择专业、课程以及教师。这种弹性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让学生明白自身的需求,加深自我的文化积累,对学生创新能力和文化修养的培养都大有益处。改革高校课程设置,减少专业化课程设置的数量,为学生学习业余知识提供充足的时间,有了充分的时间,有助于学生依靠传统的读书方式,提升自我修养。文化修养是靠每天的积累,积少成多,由小江汇聚成溪流。因而高校需要调整专业课程设置,为学生课外学习提供更多时间空间。拥有充足的时间,对学生积累文化知识,提升文化修养大有裨益。

2.2合理利用院校其他专业的人文课程

院校在学科门类上的设置比较齐全,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哲学等学科皆有设置,这一方面为美术学习构建了一个特有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这些学科也是美术学习加强文化修养培养的课程资源。因而在加强美术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拓展其文化艺术视野方面,使美术专业学生广泛接触其他人文学科成为可能。合理利用这一课程资源,做到优势互补,打破各专业的封闭状态,鼓励美术专业的学生选修其他系部的人文学科,实行学分制计入学生学分中。在这个资源共享和学科融合的平台上,建构学生的人文素养。

2.3开设人文学科的讲座

高水平的人文学术讲座既具有对某一问题研究的深度,又具有该学科的学术前沿性,对于学生了解某一人文学科的现状,涵养其人文素质,培养其对于人文学科的兴趣都有积极的作用。学院应尽可能地多为学生邀请校内外的专家开展学术讲座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是建构学生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增加文化类讲座和科研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加强大学生的文化修养绝不仅仅是简单的依靠必修课和选修 课,还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和多种角度进行。环境对于人的成长有巨大的影响,学校的文化氛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历史传统、学术风尚、管理风格、社团生活、景观布置、建筑特点等诸多要素。高校文化氛围的营造需要学校重视人文类活动的开办,科研项目的投入,名家讲座更是必不可少,用科研活动和名家思想来感染和熏陶学生。当然,光靠学校的努力是不够的,还要学生自我的努力和吸收。书读的多少并不能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只有学生根据所学的文化知识融会贯通,自我吸收和升华,才能化为自身的文化修养,内涵修养。

2.4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态度

人文学科的资源极为丰富。除了博物馆、美术馆、大型画展等可视的历史文物、艺术作品外,图书馆有大量的人文学科书籍。在学生人文素质的建构过程中,教师要起到引导的作用,一方面培养他们良好的自学态度,另一方面要教会他们学习的方式,为他们开列书目,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探讨中了解其所学知识。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文化知识的受授都靠教学过程来完成,自学是最重要的途径,也是最为灵活有效的方式之一。

2.5文化修养类选修课,为学生加强文化修养拓宽渠道

部分高校对于文化类选修课的重视程度并不高,选修课数量不多,关于文化修养类的选修课更是屈指可数。更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们选择选修课,最先考虑的是选修课是否容易通过,上课是否轻松等问题,其次才考虑选修课内容是否感兴趣,质量好不好。缩减专业课程设置,适当增加文化类选修课的数量,拓宽文化修养教育的空间,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提升个人素质具有较大的帮助。另外,保障选修课的质量,提高审美层次,增加吸引力,也是加强学生文化修养的一大关键。

3结语

跟上基础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及对高师美术教育提出的新的要求。农村小学美术教师除了应该具备本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必须具有较为全面的综合文化素养及最基本的教学理论与探讨美术教育教学的自觉意识。只有解决了这些最为根本的问题,高师美术教育建构学生完整全面的文化修养,从而培养合格的农村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目标才能得以保证和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 詹小平.普通师范院校培养高素质农村小学教师的研究与实践[J].湖南一师学报,2005,5(2):3033.

[2] 陈黎明,田刚.从源头输送农村教师――免费定向培养客观上提高了农村教师队伍素质[J].瞪望,2007(7):24.

第3篇

民族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缺少了民族文化,一个国家就缺少了灵魂,但我国传统民族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日渐衰退的局面,因此,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民族文化美学价值的关键,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美术教师的重要任务,是提高美术课程文化艺术水平的方法。本文分析了我国民族文化发展及传承的现状,指出了民族文化对于美术教学的意义,针对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美术教学;民族文化;渗透与传承

引言:

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民族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作为我国文化的精髓,民族文化对于各个领域的影响都很大,尤其是美学教育方面,美术作为民族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对于民族文化起到传承和弘扬的作用。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推进,小学美术教学作为提高小学生鉴赏能力和艺术素质的重要课程,在小学教育整体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元素,巧妙融合民族文化,是小学美术教育工作者的思考的重要的课题。

1我国民族文化发展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较大,在西方文化渊源流入中国的过程中,难免对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带来一定的冲击,一些定力不强的人多少有些崇洋,对本国的民族文化不够重视,认为民族文化历史太过久远,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已经过时了,这种论调一度制约着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其次,学校教育针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做的不到位。学校作为教育学生和培养人才的摇篮,在传承传统文化的作用可谓是举足轻重,一些民族文化就是靠教育才得以发展下去,但由于一些教育机构和相关部门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缺少民族文化意识,导致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知之甚少,自然对于文化传承与弘扬没有确切的认识,也不清楚民族文化对于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导致民族文化的传承面临一定的困境。

2民族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价值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艺术表达方式的综合,是随着历史积淀下来的,具有民族特色,区别于其他民族或国家的文化特征,民族文化是不同民族的人们智慧的积淀,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集体标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巧妙融合民族文化的元素,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不同民族之间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深入感知民族美术艺术作品中蕴含的独特魅力,进而激发学生关爱民族文化,保护美术遗产的积极性和热情。我国近些年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基础理论,还要注重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小学生处于教育启蒙阶段,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现在小学学校及教师的不可忽视的责任。发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也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加强在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的内容,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提升学生智力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美术教学可以使小学生学会观察美、感受美,进而提高创造美的能力,民族文化作为美术艺术的土壤和泉源,它为美术创作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素材,一些画家们都是在民族文化感受中找到了创作的灵感,历代美术大师都将民族文化作为一种基础表达,蕴藏在自己的画作中,我国悠久的艺术发展史验证了民族文化在美术传承中的重要价值,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民族文化的关键。

3小学美术教学中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策略分析

3.1提高美术教师专业素质,转变其传统教育观念:

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部分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较低,对于美术教学的文化属性不够重视,对于传统民族文化在美术中的应用理解不透彻,加之学校在美术教学上投入的资金与政策支持相对于其他学科相差很多,导致美术教学效果不佳。首先,学校和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提升对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学校要组织美术教师进行民族文化学习和深造,掌握民族文化精髓,进而提高美术教学的文化性。其次,教师要在美术教学课堂中引入民族文化的教学内容,以民族文化为基点,强化美术教学,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一些民族文化博物馆,带领学生欣赏一些美术遗产,深入了解民族文化对于美学的价值和意义。

3.2注重艺术欣赏,提高学生审美素养:

美术教学的基础方式是模仿,教师在教授学生绘画线条及绘画基础理论知识时,将一些线条的使用,和一些简单静物的绘画做好演示,学生以模仿为主,但要想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就要强化美术方面的积累,具体可以采用的办法就是加强艺术欣赏。首先,教师要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例如运用多媒体课件将一些各民族不同的美术作品形象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然后讲解不同民族绘画风格,作者画作要表达的意思和情感。例如,山西剪纸也是民族艺术的一种,一些节日运用红纸剪出很多寓意吉祥的动物。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绘画展览,为学生订购画册,为学生创造民族艺术欣赏的机会,进而提高学生观察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小学生民族艺术审美素养。

3.3注重美术实践,提高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最终要落到学生的实践作品上,美术教学不单单教授绘画,还有一些剪纸、叠纸、手工等课程,美术理论知识必须经过实践才能发挥其价值和意义,因此,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是美术教学的关键。例如三年级第五册有一节美术课程名为《红色的画》,红色是我国传统艺术中运用较多的颜色,我们经常称之为“中国红”,代表着丰收、喜庆的含义,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例如红灯笼、红对联、红剪纸、红蜡烛等等。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一特点,让学生以红色为主题,可以绘画,也可以做剪纸、手工作品等,既可以锻炼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能够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有效传承传统文化。

结语:

由于素质教育理念的日益加深,小学美术教学在小学整体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小学美术中渗透民族文化,对于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姜影 单位:吉林省德惠市万宝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第4篇

现代美术教育对美术教师的素质要求

现代美术教师的素养包括先进的教育观,广博的社会文化知识,开放的审美情怀,多元美术知识结构,明澈的美术发展视野等。如此,给21世纪的美术教育者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一个合格的美术教师除应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文化科学基础知识;除了具备完成美术教学的综合能力外,还应具备合理、全面的美术学科素质结构。

现代美术教育课程理念是多元的和具有通过性的,这里有两个核心的概念:一是“通道”,二是“经验”。所谓“通道”是指它对学生素质教育的贡献体现在它具有一种非达标性的目的设定,“过程及目的”。所谓“经验”是指它通过具体的审美实践活动,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学生人生体验的丰富。美国教育家艾斯纳所倡导的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简称DBAE(学科基础教育)。他尊重美术教育的学科独立性,强调美术教育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这些理念对世界美术教育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推动和影响。美术批评、美术史、美学以及美术实践,在专业化的美术教师素养中都具有核心的价值。而具体到现代美术教师所应该具有的能力结构包括:⑴人文素养。⑵教育理论及实践能力。⑶美术文化拓展及研究能力。除此之外,现代美术教师还应不同程度的具备丰富的姊妹艺术知识、前瞻的文化发展观。

现代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构成与设计

现代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设计应以现代中小学美术教师综合素养的建设为基础,以推动中小学美术文化的普及,推动中小学生人文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完满为核心价值目标。

本科四年的美术教育专业,美术师范生所要学习的课程应包括基础文化知识类课程,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美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类课程,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等五个部分。

1.基础文化类课程应涵盖基础人文学科和部分自然科学学科的文化常识。它是作为教师素养的基本保障和学习钻研更深层的艺术教育以及美术文化的基础。一般大学都会开设诸如大学语文、大学外语、哲学基础、现代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文化课程。这些课程一般不作为学生专业技能的主体学科而开设,应该在具体内容和程度上合理配置。

2.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是教育类专业的通修课程,包括教育学、教育政策与法规、教育心理学、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是所有教育专业学生的基础理论与素养的保障,也是学生获取教师资格证的必修课。

3.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第一大核心专业课程。它具体包括:美术教育史、美术教学方法论、美术教学实践(或美术教育见习与实习)、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等。往往在美术学院的教育专业中很多学生并没有把这些课程当作专业核心课程来看待,更多的是把它们笼统的归类为文化或理论课程,这是本质性的错误。造成这样的认识究其原因根本来自于学科教育中对这些课程的性质、作用以及价值的忽视。加上美术学院大的教学环境中对美术实践类课程的推崇与侧重,也是使其形成的重要因素。加强对这些课程的核心地位的引导也是专业课程建构中的重要环节。

4.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是美术教师美术专业素养的基础。它的地位仅次于美术教育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课程构成中的第二大核心。对于它的构成应具有现展的课程观念,应具有包容意识和综合意识。其中美术文化理论课程应包括:美术史、美术概论、美学(或艺术哲学)、美术批评、现代美术研究、艺术比较学等。其次,美术专业实践类课程可以因不同的校本资源来合理配设。建议开设课程包括:造型基础(以现代开放的素描实验为基础)、色彩基础(色彩知识与主观色彩表现实践)、自由绘画(自觉的、自主的、非特定媒介的绘画实践)、现代媒体艺术、综合艺术实践(以社会生活与现实为背景,开展总体的、综合的、多元的视觉表述、艺术策划)等。另外,传统的书法、国画、油画、工艺设计、版画、雕塑(或陶艺)、水彩、水粉、摄影等可以以选修的形式开设,具体的内容则以鉴赏和基础技法训练为主,点到为止。

5.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是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得以滋养与丰满的途径。各学校应结合自己的办学基础开设相关的拓展课程以供学生选学。在这个板块中综合类大学相较于美术学院更显得得天独厚。建议所开设课程应尽可能的宽泛和丰富。可开设的课程如:艺术人类学、艺术市场学、音乐鉴赏、现代艺术传播与媒体研究等等。

对综上这些课程的课时配比需依据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以及各学校资源的整合、综合利用的整体考量之后来设计。建议在第一部分基础文化类课程中做到文理兼容,理论性与应用性相结合。在第二部分普通教育基础理论类课程中,尽可能做到对先进的教育理念与经典的教育理论综合阐释,兼容并蓄使其具有包容性。在第三部分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类课程中,应尽可能多的展示国内外最优秀的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研究与调研、总结相结合。在第四部分美术理论与专业实践类课程的设置中,应以前瞻的眼光来看待发展中的美术文化,以作为素质教育要求下的中小学生的美术需求为出发点,以美术教师综合的现代美术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来设计。在第五部分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的设计中,应充分的考虑到现代美术教师应具有的艺术文化素养的广博性和可延展性。

具体到每个课程板块的比重,因第一、第二部分为国家调控课程,已基本固定。第三、四、五部分的课程内容应至少是等分的比例。其中第三部分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的比例应保持2:3左右。第四部分则较为复杂,建议美术理论课程与美术实践课程的比例为2:1;美术理论课中传统美术文化与现代美术文化的比例应保持2:3左右;创造性、实验性美术实践课程与传统技法实践课程内容的比例至少保持1:1的比例,甚至2:1。在美术实践课程中民间 美术的研究与实践内容应占到其总内容的1/4左右。现代美术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创造与管理也应该在所有课程中有所涉及。第五部分艺术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应兼顾到传统与当代、理论与生活实践相互补的原则。

如此设计与配比是基于对现代美术师范生的自身素质的需求而考虑。总体设计理念是立足当代美术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以美术的发展为前瞻,以美术文化的传统为滋养。也只有具备了当代意识的美术教师,才能在美术传播中紧密的联系生活,发觉现实世界的审美本质。

现代高等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课程实践研究

明确了美术教育专业课程组织的方法与原理,还应该对不同的美术课程实践有一定的理解和认知。课程的实施包括课程定位、课程研究、课程实践、课程总结与评价四个部分。

1.课程定位是课程实践的基础。每一门课程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设计目的。特定的课程针对受教者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促使受教者在某一方面得到完善与发展。每一门课程与其他课程都具有关联性,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互为基础。认识每一门课程的目的、意义与价值是进行课程实践的开始。

在美术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中所罗列的美术教育史、美术教学方法论、美术教学实践(或美术教育见习与实习)、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课程就具有关联性。其中美术教学方法论是美术教学实践的前提和指导。美术教学实践是美术教学方法论的具体应用与检验。美术教育史是理论与实践知识的补充,现代美术教育研究与论文写作则是所有这些课程的总结与深化。这几门课程的安排也应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总结。

2.课程研究是针对不同课程的具体内容、秩序、组织、知识点、难点、重点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对课程的深入研究是课程实施的关键和保障。

比如在美术理论课程中,美术史的内容就应该有所侧重。因为课程时间的限定,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就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对于非艺术史论专业32课时的西方美术简史授课内容里,西方传统美术文化与现代美术文化的内容合理的比例应该是40%比60%。而在中国美术简史的教学中,32课时的教学时间里对中国传统美术文化与现当代美术文化的比例则应该是70%比30%左右才更合理。

在美术实践课程里,自由绘画的提出和设立则意在模糊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等狭隘的画种界限。鼓励学生自主的选择工具媒介,自觉的寻找适合自己的艺术造型语言。从而自由的吸纳更多元的美术技巧,创造更为原创的、丰富的视觉信息。

3.课程实践是对课程的具体实施和体验。不同的美术课程实施的方法存在极大的差异,没有绝对的正确与标准。教师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应保持主导的地位,参与与旁观相结合。

理论性课程建议以学生课外的资料收集、整理,加课堂讨论为主。教与学双方提出问题以学生自主研究并解决问题为目的。美术史类的课程则建议以比较美术的方法来展开。

实践类的课程也由学生自己提出方案,学生个体独立实践与集体小组实践相结合。教师适时地旁观与指导整个过程,但不能生硬地左右学生的实践成果。

4.课程总结与评价是课程实施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理性的思考课程实施中的具体问题与客观的界定课程得失的重要环节。评价则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对课程实施的评价,另一个是对课程中学生学习的评价。

第5篇

【关键词】提高 充实 创新 主体 敬佩

高中美术新课标下,美术欣赏这一模块是高中生最先接触到的。如何让高中学生对美术这一科比较感兴趣,同时激发对美术的热爱,美术欣赏教学这一模块开展得好与坏关系非常重大。如何上好美术欣赏课,让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这对我们美术教师在新课标下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高中美术教师首先要在理论上充实自己,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美术理论知识,同时对政治、地理、历史、文学等都要有充分的了解

美术欣赏涉及科学知识领域和人文知识领域,在学科联系中,美术欣赏与中学历史、地理、政治、文学、物理、化学、音乐、生物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联系。比如青铜器的冶炼工艺涉及金属熔点和合金的概念;美术作品的时代背景与政治、历史紧密关联;美术作品的发祥地及作者的生活地域又与地理相衔接;花鸟画中各类花鸟形体结构的理解完全依赖生物课学到的知识。作为一名高中美术教师,要想把美术欣赏课上好,首先对美术理论知识的掌握一定要熟练,不但对中外美术史要比较了解,对各种绘画理论要知晓,同时要大量阅读课外书籍,了解各种艺术的发展变化,并且不时读读有关文学、地理、历史、政治方面的书籍。这样,讲起美术欣赏课来才会得心应手、触类旁通。如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时,就有必要介绍有关“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以及“人文主义精神”;欣赏阎立本的《步辇图》时,可适当讲述有关和唐朝的历史,特别是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和亲的意义;再如,在欣赏古希腊雕塑《掷铁饼者》时,学生如果不了解古希腊人有裸身参加体育竞技运动的风俗习惯,他们肯定对大量的人体雕塑疑惑不解,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明白,正是这一点才奠定了西方人以人体为美的传统审美观念。

二、美术欣赏课教学的方法要灵活多变,不断创新,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1.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和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的知识包容量巨大、覆盖领域广阔,是学生学习、获得知识源泉的宝库,具有资源无限开放性和共享性,它弥补了其他媒体传播方式上的不足。表现在美术欣赏教学课上,网络就是博物馆、美术展览馆和图片库。学生可以方便快捷地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到所需要的作品图片及其相关背景资料,并可以将学习内容下载保存,再通过软件进行编辑处理,以供学习使用。作为高中美术教师要利用网络这一优点,不时安排一些欣赏课题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探究,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权威者转化为学生的合作者,随时掌握学生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

2.让学生上讲台,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以前都是教师讲学生听,老师和学生没有交流,一节课完全是老师讲授,学生听了就听了,下课就忘了,学生兴趣不高,往往是老师准备了大量的时间费了不少精力,学生对欣赏作品还不了解。让学生上讲台成为主体,当小老师,其他学生当评委,个个学生都参与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参与进来,课堂效果会好得多。在配合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共同学习讨论,小组长可根据任务角色具体分配到每个人。由于每个学生对知识理解掌握的深度和广度不一样,在自学过程中会产生许多问题和想法,这就为交流创造了条件。成员之间彼此提出自己的看法,听取他人的意见,互相取长补短,完善对新知识的理解,形成共识。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进一步强化小组合作的意识,让每个小组成员都认识到个人贡献对小组的影响,每个人的成就与小组荣誉的关系,鼓励学生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这种方式教学,学生十分喜欢上美术课,学生不但可以对美术知识加以掌握,同时还可以对自学能力、对语言表达能力、同学之间的沟通能力给予锻炼。

三、美术老师要让学生对自己产生敬佩感

作为学校的一个专业美术老师要充分发挥自已的特长,经常画一些作品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觉得你这个老师有自己的东西。同时,言行举止要大方得体,对学生亲切友好,这样学生就会对你产生敬佩感。上欣赏课时,学生由于对你个人的敬佩,对你的课就会产生兴趣。

我想,如果作为高中美术老师能够做到以上几点,不断总结完善自我,一定能把高中美术欣赏这一教学模块的教学任务完成好,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美术史课程 欣赏教学 相关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5-0069-03

【Abstract】The thesis clarifies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the history of art on cultivating the professional quality, especially the teaching ability of art appreciation of the history of art in normal schools on the basis of a large quantity of data coming from the relative research of the relative research of the normal students learning situation of the history of art and their teaching performance of artistic appreciation during the teaching practice period.

【Key words】The history of Art Artistic Appreciation(Understanding Art) Relative Research

一、研究背景

基础教育改革中,美术课程的“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能力,注重体验和感受,发展美术能力,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这一理念,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广博的社会文化知识;丰富的美术常识;掌握灵活多样的欣赏方法;基本的美术能力”这些美术学科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要求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直以来,国内外的美术教育者,无论是斯蒂温•艾迪斯、玛丽•埃里克森、沃尔夫、艾斯纳等;也无论是邵大箴、尹少淳、还是屠美如和边霞,都从观念和意识上一致肯定美术史学习对美术欣赏能力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容质疑的价值。其中国外有关艺术史学习有助于艺术欣赏能力的提高这一研究,涉及到该领域的许多方面,深入探讨了艺术史研究性质、原理、对象、范围等各个方面对艺术欣赏所产生的有益影响。这些研究成果对美术教育、美术欣赏教育以及艺术史课程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而我国对美术欣赏教育及其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直到近年才逐渐受到重视,并有一些研究成果陆续发表,但主要还是以定性研究为主,研究成果缺乏深度,这一方面的研究急需进一步深入开展。

二、研究目的

美术史课程是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作为一种美术专业理论知识,是师范院校美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美术史学习可以拓展学生的美术专业知识,丰富学生的视觉审美经验,提高他们的美术欣赏水平。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师范生的美术史知识越丰富,对美术史学习方法掌握的越灵活,毕业后从事美术欣赏教学的专业素质就比较好;相反,师范生的美术史知识和美术史学习方法掌握的较薄弱,毕业后从事美术欣赏教学的专业水平就比较差。那么,师范院校美术史课程与小学美术教师欣赏教学能力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它们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如何?师范院校美术史教学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影响小学美术教师欣赏教学呢?这是本研究所要探讨的问题。

三、研究方法

首先,对经过一年(2005~2006学年)美术史学习的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四次考试(两次期中考查、两次期末考试)成绩以及平时成绩平均化,作为学生个人的美术史学科总评成绩。

由于一般的美术史考试试卷的内容,只顾及美术史学科的知识方面以及反映一定程度的思维水平,对于课程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的呈现比较少,因此,在取学生美术史成绩时,加入了学生日常教学活动的参与和表现情况的评估成绩,包括对美术史学习方法的操作表现,做法是考查和考试成绩占总评分的60%,平时成绩占40%。

而后(2007上学期),我们随机对参加美术教育实习的10名学生(上学年原班学生),进行美术欣赏教学能力的评估,给予评估成绩。

评估范围包括实习生在教学中美术知识、美术欣赏方法与角度、美术欣赏流程、文化意识、美术评述能力、美术欣赏教学方法六个方面的内容。

评估人员中固定成员包括本校美术系(2名)与教育系教师(1名)和两名教学经验丰富的小学专职美术教师五人组成;由于每次听课还有许多其他教师和实习生参加,在统计评估成绩时也不同程度地参考了这些人员的评价信息。

评估方法是先由评估人员在预先设计好的听课评估信息表中,对不同评估内容进行评估,接下来在课后的评课讨论时给予总评成绩。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小学美术欣赏课除了8节“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教学课以外,还包括了2节其他学习领域的随堂美术欣赏评估。

最后,用斯皮尔曼二列等级相关法求出师范生美术史学成绩与小学美术实习教师欣赏教学能力的相关系数。

此处运用等级相关的方法,主要是由于在本研究中,两个变量(美术史学习成绩和美术欣赏教学能力成绩)的原始资料本身不是精确度很高的度量资料,而是属于等级性资料,是一种等级秩序性分数,因此,在此采用等级相关这一方法。

四、研究实施过程

2005年11月至2006年1月,第一次美术史考查与考试,统计总评成绩。

2006年4月至6月,第二次美术史考查与考试,统计总评成绩。

2007年5月至6月,美术教育实习评估。(实习学校:本市师苑小学、实验小学、珍珠园小学)

五、研究结果

将收集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处理,对所统计的成绩赋予等级,并计算出两个变量每对数据所赋予等级的等级数之差D,及差数的平方之和,即∑D2。如下表:

10名学生美术史学习成绩与美术欣赏教学实习成绩等级相关计算表

rR=

在这里,rR表示等级相关系数;D表示两个变量每对数据等级(不是指原始的等级)之差;n表示样本的容量。

则相关系数为:

rR=

=0.815

最后,对相关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

1.将样本相关系数值与等级相关系数界值表(参见统计用表)中的临界值相比较做统计决断。得出:0.815**>0.794=rR(10)0.01,结论为相关系数在0.01显著性水平上与总体零相关有显著性差异。或者说,从总体上看,学生的美术史学习成绩与其美术欣赏教学能力之间存在着正相关。

2.因为n=10<30,计算其t检验统计量的值为:

得出:

查t值表(参见统计用表)得出:t(8)0.01=3.355,因此3.975**>3.355=t(8)0.01,其结论为10个学生的美术史学习成绩与其美术欣赏教学能力样本相关系数与总体零相关有着显著性差异。或者说,从总体上看,学生的美术史学习成绩与其美术欣赏教学能力之间存在着正相关,与上一种检验方法结果相同。

六、分析与讨论

影响小学美术教师欣赏教学能力的因素有很多,从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理论课程设置来看,美术史课程的学习情况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变量,对提高小学美术教师欣赏教学水平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

1.美术史学习成绩与小学美术教师欣赏教学能力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研究结果表明,美术教育专业师范生的在校美术史学习成绩与实习中所进行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能力水平有较密切联系,在总体上两者存在较高的正相关。这一结果与人们的经验相吻合,即师范生的美术史知识越丰富,对美术史学习方法掌握得越灵活,会直接影响毕业后从事美术欣赏教学的专业素质。在对美术史学习成绩排名靠前和靠后的学生的情况了解中,我们还发现美术史学习成绩靠前的学生一般也是在美术欣赏教学实习中能力较强、专业素质表现较高的学生,反之,则是比较差的学生。

如果把学生的美术史平时成绩单独剔出,并与其美术欣赏教学能力的成绩加以相关性比较,则会发现其相关程度更高,其中的原因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2.美术史学习成绩与小学美术教师欣赏教学能力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对照《10名学生美术史学习成绩与美术欣赏教学实习成绩等级相关计算表》,其中等差级数的绝对值变化幅度很小,从1到3.5之间,没有更大的数值了。这说明,在这10名学生中,没有出现一位美术史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在美术欣赏教学实习中其能力或素质等级却很低的情况,相反的情况也没有出现,即美术史学习成绩很差而美术欣赏教学等级很高的情形。

3.美术史学习成绩与小学美术教师欣赏教学能力可能存在某种因果性

美术史学习成绩与小学美术教师欣赏教学能力的成绩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这就意味着两者之间存在某种共变关系,即师范生的美术史学成绩高,从事美术欣赏教学的专业素质就相对较好;相反,师范生美术史学成绩较低,从事美术欣赏教学的专业水平就相对较差。此外,两者之间还存在着某种顺序关系,即学生必须先具备一定的美术史知识与美术史学习方法,才能挥洒自如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进行美术欣赏教学,美术欣赏教学能力或者说美术欣赏教学中专业素质水平的获得与提高,需要美术史学习的支持。如果共变关系和顺序关系同时存在的话,那么,师范生美术史学习成绩与小学美术教师欣赏教学能力之间就有可能存在某种因果关系。

七、结论与进一步的思考

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的美术史学习成绩与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质之间在总体上存在着较高的相关性。美术史课程学习情况的好坏影响着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质尤其是小学美术欣赏教学水平的高低。对美术史知识与方法的掌握程度一般可以简明地表示师范生毕业后从事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水平,是预测在校师范生(未来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质的一个很有价值的指标。

由于关系研究自身所具有的局限,即所得到的相关不能在相关的变量之间建立必然的因果关系,因此我们更应该慎重考虑今后如何在采用这种相关的方法进行分解之后还能够使研究保持很高的有效意义。然而即便如此,本研究所采用的量化和实证方法对一些人文和社科类学科的研究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所获得的数据对本课题后续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支持;笔者在其它一些理论研究基础上,开发了一些以提高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质尤其是美术欣赏教学能力为目的的师范美术史课程教学活动,获得较好的成效。今后可开展一些美术史教学的行动研究,使具有师范性特色的优秀美术史课程教学形成模式,便于在各地师范院校中推广,真正发挥本课程在教师教育中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 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张行涛、郭东歧. 新世纪教师素养.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美]梅雷迪斯•D.高尔等著.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许庆豫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5 屠美如. 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研究.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 尹少淳著. 美术及其教育. 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

7 [美]艾迪斯、埃里克森著. 艺术史与艺术教育(宋献春、伍桂红译).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8 [美]沃尔夫、吉伊根著. 艺术批评与艺术教育(滑明达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9 常宁生著. 穿越时空――艺术史与艺术教育.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第7篇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优化;全面发展

当前,中国的基础教育正在面临着新一轮的改革,小学美术教育就是现行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小学教育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小学美术教育能够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个性的激发和创造力的培养。但是从新课程改革时日至今,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的老师和校领导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思想模式,小学美术教育令人堪忧。在此针对目前小学美术的教学现状,提出一些优化措施,以推进小学美术教学的改革。

一、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小学美术教学现状,不重视学生的视觉表达、绘画教学符号化等问题长期存在。不少教师把理论知识和呆板的技能教学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严重抑制了学生通过美术表达情感的能力,把美术变为简单的笔画能力训练,背离了课程改革的初衷。在此,对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作简要剖析。

第一、缺乏对美术教学的重视。随着国家对教学的投入,很多学校也不断扩大了办学规模,但是对美术教学设施的投入仍然不足,归根到底是校领导对美术教学缺乏重视的结果。此外,老师的不重视也引发了教学质量低下等问题。目前,我国基础教学现状是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对语文、数理化以及有助于学生提高升学率等相关课程的掌握,而对于一些艺术课程,如美术、音乐之类则得不到重视。这在目前很多院校皆有体现,如大量占用美术教学时间用于满足其他“主科”老师或拖堂要求学生完成课堂任务,这严重影响了美术教学的课堂时间有效性以及教学质量。

第二、教学模式化。不少学生在幼儿时期表现出很好的绘画天赋,但是在目前的教学模式之下,单一的教学模式严重地扼杀了学生的绘画天赋和创造性。学生们并没有通过美术教学放飞心灵、自由表达内心情感,反而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发展。具体表现如:教师为了体现课改师生互动的精神,相尽办法构建课堂互动,于是把传统的“满堂灌”变为“满堂问”,但也只是做一些低价值的提问;此外,就是课堂分组讨论,这本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手段,但是有些教师为了减轻自身的教学任务,无论问题难度如何都让学生自由讨论,这就演变成为学生之间的相互攀谈、脱离教学课堂内容。

二、优化小学美术教育的对策

随着社会改革的推进,新的基础教学理论也在不断的提出和改进。新理论的兴起要求我们教学工作者不仅要重视教师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自我的作用,美术的学习也不仅仅只是模仿,而要重视对知识的学习和创造。从此角度,笔者从以下方面提出一些优化教学改革的对策。

第一、要明确美术教学的特点,才能将课改深入落实到具体教学之中。首先,美术教学是“一门”技术学科,具有其独特的继承性和延展性。美术教学不仅要教授学生最基本的美术知识和绘画技巧,塑造学生具备基本的美术思维和绘画基础。同时美术教学还要不断创新和发展,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其次,小学美术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综合素质。通过美术学习和鉴赏,不断加深学生对美的理解和认识,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学校要充分开展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将美术的魅力渗透到每个学生身上。最后,小学美术教育能够为生活点缀色彩。小学生天性烂漫,美术课程不仅能够教授绘画技巧,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小学生通过美术教学不断学会发现美、鉴赏美,激发儿童的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要注重对教师专业素养的培养以提升教学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学目标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院校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以优化教学改革。小学美术教育要求教师拥有良好科学文化素养、综合的创造性思维方法以及对专业技能的良好掌握程度。教师要以人文素养为基础,加强对美术专业知识和美术专业技能的掌握。我国的教学现状还是偏重理论知识传授的应试教育过程,而艺术教育具有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培养独立人格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创新教育观念,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作为教学己任。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形成民主的教学作风,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思维成果。综合来说,就是要求教师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较强的创新思维以及丰富的现代教育知识和技术

第三、教学与兴趣相结合。音乐和美术在本质上拥有一些共同的特质,彼此能够相互促进和协调。因此,在指导学生绘画的过程中,可以有选择的播放一些轻音乐,用和谐美妙的音乐让学生感悟到不同的意境,增强学生绘画创作过程中的艺术效果。通过运用音乐手段,给学生心理生带来以美的感受,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可以通过音乐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意境,将自己感受到的以绘画的方式表达出来。由此,可以开通情境创作课,如播放《春天在哪里》,营造一种特殊的氛围,让学生听完歌词后绘画出春天景物的主要特征,然后反复播放歌曲,增强他们对春天里事物的感受。通过让学生的视听感悟停留在一片绿意盎然的画面之中,如此能够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教学感悟,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第四、优化教学方法,系统评价学生学习。在美术教学中应注重模教学仿训练向探究式教学方式转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以及创新思维。传统的教学方法多是以“欣赏”、“临摹”和“写生”为主要教学形式。因此,要善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框架,通过探究式学习来提升教学质量。在学生描绘绘画对象时,要让学生把握住整体与局部、主体和实体、具体与抽象之间的关系。此外,在教学中还要正确评价学生的美术学习成果,实现教学观念的转变,注重学生的整体学习过程。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 键 词:师范性 美术性 教育体系 测评体系和标准

高等师范类美术教育专业在我国的规模和数量都相当庞大,作为中小学美术教师的主要培养基地,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质量将直接影响中小学美术师资的水平,而中小学美术教师则担负着培养全民族的审美艺术和审美情操的重任。随着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重点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加强高师类美术教育专业的现代转型正体现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重要特点。

传统高师类美术教育专业中的培养模式和课程弊端,已经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相对滞后。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的国家教委制订了中学美术新的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美术是基础文化课,是美育的主要途径,改变以技能教学为主线的中学美术教学模式,并提出以科学美术学为基础的,立足于素质教育,强调以艺术观和修养教育为中心通贯整个教材的指导思想,以审美教育为重点的课程体系。这给美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高师美术教育还很难和中学美术教学的实际相结合,中学美术课还只是教画画,老师的精力集中在考前班的辅导上,有些美术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还难以胜任美育教学的实际需要。因此,对当前高师美术教育专业进行剖析,进行教育方向的现代转型刻不容缓。

一、“师范性”与“美术性”认识的混同与现代转型的轨道

高师美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中等学校美术教师,属于专业美术教育,即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长期以来,高师美术教育基本按照美术学院的模式教学,对自身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教学以培养绘画技能为主,专业课的针对性过于集中,以培养美术专家的方法培养美术教师,偏离了办学方向。由于突出了绘画功能而忽视教育功能,教学的过程只停留在技法知识系统的总结上,缺乏对整个美术教育理论体系的研究和探讨,学科理论的完整性和严密性不足。而事实上,因为教学重心集中在绘画上,学生专业水平(包括创作)的高低,成为学生成绩乃至教学水平的体现,学生大都把精力放在所感兴趣的课程上,一进校就考虑以后选修课,造成偏科严重,实际上等于接受了纯艺术教育,而无心于今后的美术教学。结果是学生的专业技能不全面、不扎实,其根源正是对“美术性”“师范性”认识的模糊。

高师美术教育和专业美院的定位,从理论上讲是完全不同的,高师培养美术教育人才,美院则培养美术创作、美术研究的专业人才。高等师范教育的目的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师资,然而,一些高师美术教育的目的却模糊不清,究其原因,是对高师美术教育培养目标——中学美术教师的职业特征模糊不清。结果导致在实际的教学中忽略了这一定位,造成一些误区。首先是课程结构失衡,不合理,绘画课过于膨胀,美术理论课、艺术鉴赏、教学理论等课程的比重偏少,学生对文化基础课不够重视。而且有些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尚未开设美学、手工课,加上教学的重点在绘画上,技能训练只注重表现,轻视分析,对于各课程的美术原理、美学特征、艺术特色等缺乏必要的研究和探讨。学科之间没有互通,理论上处于隔阂状态,美术的概念和范畴变得狭小。重“技”轻“道”,使学生只会笔头的功夫,而自身的艺术修养,欣赏能力不高,综合素质比较差,很难适应中学美术教学工作的实际和需要。

因此,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现代转型当务之急应在课程设置上转轨。首先是把“专业型”的培养改变为“复合型”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教学能力;从课程设置的内容上由单一性趋向多元性,在教学中针对基本事实,突出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应用,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对某些专业课程作适当压缩,增设选修课程,选修课安排在一年级至四年级,分限定性选修课和任意性选修课两种。限定性选修课的课时相对较多,为多能一专的“专”服务,如油画、中国画等。任意性选修课程内容比较丰富,如版画、雕塑、电脑美术、手工设计与制作、美术鉴赏与评论、卡通与插图、摄影、陶艺、广告设计、服装设计、环艺设计等,任意选修课由学生自己选择完成规定学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选修课对培养中学美术师资很有用处:每门任意选修课的课时安排并不多,但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画路,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对推进某一专业的深度或广度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同时在任意选修课中加强学生绘画的创作辅导,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中学美术教学任务。

二、高师美术教学模式的缺陷与现代转型的方向

美术教育体系不够完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和单一。国家教育部尚未出台高师美术教学大纲,无法从宏观上理顺、规范教学的重点和内容,笔者认为总体上还处在迷惘和困惑状态。另外,对高师美术教育的出路和发展相对缺乏理论研究、探讨。各省市之间、校际乃至与国外的交流较少,信息相对封闭,加上学科协作尚未完全建立,又没有统一的教材,各校之间教学就存在很大差异,从而影响了美术教育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更主要的原因是美术教育理论薄弱,对美术教育的作用构成和美术教学体系的教学构造缺乏规划和建构。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相当的功利思想,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单方面传授自身实践的经验、方法,缺乏整个文化教育关系上的观照和融合。

由于对高师美术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造成培养人才上出现误区,即将专业教学误认为仅仅是技能,强调技能方面的精确性和熟练性。培养的目标,主要让学生掌握某一画种后,再兼顾其他技能知识的学习,要么是面面俱到地培养“万金油”式的人才。从现在中学美术教育的途径看,无论哪种培养方式都是不完备的。中学美术课实质是传授审美文化的基础课,从这个意义上说,关键还在于提高中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具体说,就是要求学生对审美文化领域范围内的各专业都要了解一点,能看、能评。如果我们只强调某一绘画技法,或是什么都接触而缺乏主线,这样就违背了师范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可以探索学分制的模式,将开设的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美术理论课确定成相应的学分数,在完成了所规定的学分后,才能让学生按需选修,这样就能使学生平衡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专多能”。

作为高师美术教育体系的探索,就要摆正技能和美术综合知识的关系。美术技能训练只是对美术基础的了解和掌握,在注重基础训练的同时,要增加精神文化素质方面的教育,特别是要积极引导学生对中学美术教学体系的研究和探讨。教学工作要围绕着“美术教育”的大方向,使学生能够把所掌握的美术技能、知识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正确地发挥和运用。所以,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要把“技”“艺”“道”贯穿和结合起来。“技”是“艺”的基础,没有“技”无以谈“艺”,“技”为“艺”而存在;对“艺”的追求,有赖于“技”,又激发“技”的提高,最终升华到“道”的范畴。通过技能造型的学习训练,递进到对艺术原理的思维和理解,然后懂得如何把所学的知识自如地运用于教学之中。简言之,就是专业教学不光要传“技”“艺”,更要注重传“道”,在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了解课程的重点、要点,乃至基本的教学方法和步骤,让学生能画、会教。

另外,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小学美术教育“美术设计”的观念和练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高师美术教育就应跟上时代的发展,教学内容不能局限于绘画的门类。一些实用设计课如电脑艺术、环境艺术要尽快进入课堂。同时要推广多媒体教学,进一步充实完善艺术资料(图片、音像),教学活动不能只依靠课堂(画室),对于一些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如服装、摄影、手工制作等可以通过讲座、观摩等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丰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开阔了眼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

三、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水平测评体系的缺失与现代转型的建立

不同专业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知识结构、不同的测评标准。理工科重实验,成果为论文;文科的科研以论文、论著衡量水平;体育成绩采用比赛形式;音乐成绩评定则多倾向于汇演形式。

美术及美术教育也应有各自的水平测评体系。不同的美术形式有不同的特点,纯艺术的适合展览形式,设计艺术采用设计大赛,服装设计用模特展示,大量的民间美术、民间工艺也应采取相应的形式。西方现代艺术有的只注重过程,不要结果,行为结束后,作品用照片的形式保留。全国美展不应只局限在国、油、版、雕上,可分为纯艺术与非纯艺术两大板块分别进行。当今美术的内涵应当拓宽,评估形式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建立各自的评估体系。美术教育的水平以对美术教育的思路、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手段的研究成果为主,建立全国性与地区性的测评体系与权威机构。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美术教师,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美术教育家,才能使高师美术教育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才能在未来美术教育中紧跟社会,与时代同步。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教育正在向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方向进行改革,加强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要部分,而艺术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合格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人才已成迫切要求。因此,对高等师范类美术教育专业现代转型的探讨,其意义是广泛的、长期的,是实现“多能一专”复合型高师美术教育事业的有力保证,和建设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高师美术教育事业的基本途径。

参考文献:

[1]李勇.美术教育学[C].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8.

[2]王伟.当代美国艺术教育研究[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4.

[3]钱初熹.美术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张小鹭.现代美术教育学[C].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第9篇

【关键词】高中美术 课堂教学 全面发展 小窍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7.023

现代社会更青睐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人才,要求不仅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要多才多艺,有良好的道德情操。美术作为一门既能够使学生变得多才多艺,又能够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学科,自然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起重视。本人作为一名高中美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深深的体会到教师将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就有助于教师有效开展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小窍门展开论述,希望对广大高中美术教师的教学有一定的启发。

一、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美术是一门学科,同时也是一门高雅的艺术,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专业素养如何,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因此,高中美术教师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美术学科学习,要求教师首先要注重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一方面,教师要努力的提升自身的专业理论水平。在很多人眼里,美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因此,认为教师只要能够对学生进行绘画教学即可,没必要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同时,理论知识也较为枯燥,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上远非如此,理论知识对学生的美术学科学习至关重要,只有在理论知识点的引导下,学生才能更加有效的展开绘画活动,也只有在理论知识点的引导下,学生才能在美术学习的大路上走的更远。因此,为了更加有效的对学生开展美术理论知识点的教学,要求教师注重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进而从一种更加有效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讲解。

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绘画水平。教师在注重提升自身的美术理论水平的过程中,也要注重不断提升自身的绘画水平。绘画作品能够直观的展示给学生,对学生的绘画学习也是一种有效的引导,教师的绘画技能不断提升,不管在提升学生的绘画技能方面,还是在激发学生的绘画激情方面,对学生都是一种鼓励。

二、将理论知识点的讲解与学生的绘画活动结合起来

上文已经提到,对学生进行美术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培养学生的绘画水平,对学生的美术学习都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二者都引起重视。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注重将理论知识点的讲解与学生的绘画活动结合起来,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理论知识点较为抽象是美术学科的一个特点,如果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单纯的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点的讲解,势必会给学生的理解带来较大的困难,同时学生对该如何运用理论知识点指导实际的绘画活动也会产生一定的障碍。而教师如果单纯要求学生进行绘画,而缺乏理论知识点的指导,学生的绘画也变得不再“专业”。教师只有将理论知识点的讲解与学生的实际绘画活动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当然,想要实现理论知识点与实际的绘画活动有效结合,需要教师下一番工夫。首先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多下工夫,认真思考如何才能更好的将理论知识点的讲解与学生的绘画活动结合起来。其次,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要能够灵活掌控,进而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指导。

三、为学生提供更多写生的机会

作为一名高中美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深感学生写生的机会不多。进入高中阶段学生要进行多学科学习,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同时受高考的影响,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与家长,都希望学生能够将更多的时间用于高考涉及到的学科的学习,因此,对美术学习没有引起重视,写生作为美术学习的一个重要课程组织形式,自然也没有引起重视。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生想要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有新的突破,取得更大的进步,就必须在生活中寻找灵感,而写生就是学生获取灵感的一个重要途径。

新时期,为了更好的开展美术教学,教师一定要对学生的写生活动引起重视,积极组织学生到大自然写生。本人作为一名高中美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就注重组织学生写生,本人发现写生不仅对学生的美术学习有很大帮助,而且对缓解学生的大脑疲劳,促进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都有很大帮助,因此教师组织学生写生,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而且对学生以更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也有很大帮助,因此,高中美术教师在新时期的教学中,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美术教学理念,积极组织学生写生,更好的发挥其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四、鼓励学生进行创新

创新是美术这门艺术的灵魂。每一幅美术作品都源自于生活,而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创作出更多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就目前的高中美术教学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已有知识点的讲解,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就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新时期的教学中,高中美术教师一定要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起重视。

当然,培养学生的美术创新能力不仅对教师的教学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学生本人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过程中不可操之过急,要对学生进行逐渐引导。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针对一个话题让学生自由的发挥想象力进行创作,这就为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创新,并对学生的创新活动大力表扬。通过美术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对学生的美术学习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很大帮助。

五、为学生提供进行自由想象的空间

第10篇

问题一:误认为要“美术文化”就不要“知识技能”。《课标》指出:“美术学习应当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因此,有些教师认为美术学科注重美术文化学习,知识技能不重要了,或者可以完全屏弃了知识技能。教学中只要根据课前收集的大量图片、录像资料,引领学生欣赏,师生一起在欢乐的游戏中感受体验,鼓励学生大胆表现,不要求教师的课堂示范;认为要当一名美术教师只要知道一定的美术文化知识便可,无需有专业的美术技能、技巧了。甚至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不但不涉及美术技能技巧的教学,而且就连学生对技能方法提出疑问时,教师也不作正面的回答。认为这样是体现《课标》理念的课堂教学。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对《课标》的错误认识。

案例:在一次美术教学公开课上,教师上的是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十五课《乘着大象》一课。这是一节“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并侧重于绘画表现形式的美术课。因为教师没有对作画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作适当阐释,练习时有几位学生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惑。

生:老师,用蜡笔时怎样才能彩出均匀的颜色?师:你想怎样彩就怎样彩?生:老师,大象、人、还有其他的景物要分别画在纸张的哪个位置?大小要怎样安排?师:位置自己定,大小也自己定。生:老师,蜡笔和彩色水笔怎样搭配会画的更好?师: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反思:作为美术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作画技巧、方法一点都不解答那算美术老师吗?这位老师在教学中始终没有进行技能技巧的教学,学生作画时难免会产生种种疑问。从学生的问话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彩色、构图等美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渴求,然而使人遗憾的是:教师未对学生的问题作出任何适当的解答。课后,与授课老师进行交谈,他说:“为了体现新《课标》淡化对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新理念,所以不再传授技能了。”这一案例现象背后所隐藏的是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完全撇弃,是对《课标》理念的误解。《课标》在“基本理念”中的表述是:“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这里的“绝不仅仅是”并非全部否定了技能技巧的训练,虽然《课标》强调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的层面上来,但不是把技能技巧完全排除于美术教学之外。

如何把握“技能技巧”和“美术文化”之间的关系?两者并非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应该是彼此协调、同时并存、相互包容的关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美术文化学习的同时不能放弃知识技能的教学。反之,只有在美术活动中,在培养学生美术兴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结合知识技能教学,才会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问题二:误认为“师生互动”就是“满堂提问”。《课标》提到:“应提倡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平等关系,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为了体现这一精神,想尽了办法去构建互动的课堂,包括把传统的“满堂灌”变为“满堂问”,认为这样就体现了师生交往互动,以至出现了一系列价值不高或无价值的提问。

案例:人教版二年级的《会转的玩具》教学片断:师:老师带来的这个玩具会叫吗?生:不会。师:会不会跳呢?生:不会。师:那它会怎样呢?(师转)生:会转。师:对,你们觉得好不好玩呢?生:好玩。师:这个玩具漂亮吗?生:漂亮。师:转起来好看吗?生:好看。……

反思:如果教师的提问就象“知不知”、“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怎么样”之类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把课堂教学变成废话连篇的问答,将大大降低了知识的智力价值;把互动庸俗化为“满堂问”,课堂上一问一答,表面上师生在互动,实质上是用提问的方法去灌,直到学生钻进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套子里,使之“就范”,才肯罢休。课堂教学提倡师生平等的互动,提倡教师设计有价值的问题,对一个问题可以展开思考、讨论、对话等形式来进行。

问题三:误认为“评价学生”就是“夸奖肯定”。《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围绕着发展这一主题,但同时就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差,认为赏识、夸奖、表扬和肯定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一味地夸奖和肯定,听不到老师客观评价的声音。这是新课程美术教育的一大误区,请看以下2个评讲作品的案例。

案例1:师:大家看,这幅画漂亮吗?生:漂亮。师:这幅画好看吗?生:好看。师:同学们真棒。……

反思:这难道是一位美术教师引领学生对作品的评价吗?美术教师对美术作品的评价难道是“这张漂亮,那张好看”。最后一句“同学们真棒”就算是评价了吗?这种流于形式的、粗浅的教学评价,是教师不加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是对学生、对教学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问题四:误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分组讨论”。《课标》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提倡“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会增加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的机会,能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学习动机、人际交往能力等,但教师为了突显合作学习在美术课堂中的作用,往往会出现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讨论这一形式,误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小组讨论”,只要有疑问,无论问题难易,甚至一些毫无讨论价值的问题都要在小组里通过讨论这一方式来完成。

第11篇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艺学;中国现代美学;日本近现代文艺学;日本近现代美学

中图分类号:1206.6;1313.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283(2012)02-0019-06

收稿日期:2011-12-30

基金项目: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BZW012)

作者简介:彭修银,男,湖北广水市人,中南民族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文艺学、美学作为现代形态的学科,20世纪中后期才在中国得以建立和发展,但20世纪初的“西学东渐”及新文化运动将西方一些近现代学术思想、观念、体系和方法译介到中国,对中国文艺学、美学学科的创立起到了重要作用。日本的现代文艺学、美学学科也是在明治维新以来全面学习西方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也就是说,中日两国现代形态的文艺学、美学学科体系的构建都脱胎于西学的母体,受到西方近现代艺术观念、美学思想的巨大影响。不同的是,近代日本先于中国实行文明开化,完成了文艺学、美学的近代化历程,成为东方国家学习西方文化成功的榜样。加之日本是中国引进西方文化的最近之“桥”,自然而然充当了中国输入西方艺术观念、美学思想的“中间人”。相对于西方来说,日本更为直接地对中国文艺理论、美学思想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换提供了借鉴。中国文艺理论家、美学家自日本引进和移植的近代文艺学、美学术语、概念、范畴,为现代形态的中国文艺、美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中国现代文艺学、美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有意无意中遵循着“西方-日本-中国”的运行模式和轨迹。

那么,是什么因素促成日本近现代文艺学、美学对中国现代文艺学、美学学科的影响呢?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些初步探讨。

学术影响是在文化层面上进行的。文化的核心是其结构,文化变异的根本层面也是其内在结构的调整。在影响的实际发生过程中,最深刻、最有力也最有效的是在基本结构层面上进行的东西。异文化能够对本土文化产生影响,为本土文化所接受,乃至在本土文化中生根发芽,并传播开来,也必须以发生在本土文化的结构层面上为前提。因而影响总是具有特定的“结构性倾向”。也就是说,当本土文化用自身的结构性方面来会解和转化异文化的东西,影响才是实质性的,有成效的。影响的有效发生,是影响者和接受者之间产生的复杂运作过程。一方面影响者具有先在的可取之处,存在施加影响的优势;另一方面,接受者又有接受影响的需要和能力。影响者固然可以以其自身优势对接受者进行启迪、规范并左右其发展动向;接受者依据其自身固有的文化和思想背景也可以对影响内容进行选择、阐释,并进行创造性的转化。近现代日本文艺学、美学能够对中国现代形态的文艺学、美学产生有效影响,首先应该归功于日本文艺学、美学学科本身在近展壮大,具备了施加影响的优势和能力;其次与中国传统文艺学、美学亟待向现代转换的现实需要息息相关。更为重要的是,中日两国在文化结构上既具有共同性,又不完全相同,为影响得以发生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一、近代日本文艺学、美学学科的发展和繁荣

1853年,美国海军舰队总督佩利率军逼近日本江户湾,日本面临着与13年前的中国清政府相似的选择――开国还是锁国。有着丰富应对外来新文化经验和能力的日本明智地发现了江户时代锁国两百多年的弊端,当机立断,开始了自上而下全面学习西方的热潮,从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到先进的思想、政治制度、经济体制乃至西方文化,无不引而化之、用之。从1868年开始,日本实行明治维新,学习西方的步伐和程度进一步加快、加大,借助“殖产兴业”、“富国强兵”和“文明开化”三大政策,以制度的形式巩固引进西学的成果。在此后约20年时间里,“文明开化”的强劲东风席卷整个日本思想界,“破历来之陋习,求知识于世界”的呼声高涨,英法的功利主义、实证主义、天赋人权思想迅速在日本传播。在文艺领域,随着“洋风东渐”,西方的文学思潮也大量涌入日本。写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等相继在日本文艺界上演。西方的美学、文艺学学科便是在这时候进入日本的。

著名思想家西周(1829-1897)因吸收孔德、穆勒的哲学和美学思想而撰写的《百一新论》在介绍西方美学思想方面迈出了第一步。接着他又在育英社中讲授“百学连环”,提倡“佳趣论”,并在此基础上写出日本第一部独立的美学专著《美妙论》,论述作为哲学的一个分科的美妙说成立的理由和研究对象、内外部要素等。本书的最大贡献在于赋予西方的美学学科一个名字,叫做“美妙学”,之后又经过“善美学”的演变发展而为我们今天通行的“美学”。紧随西周介绍西方美学、艺术思想的是中江兆明(1847-1901)。中江兆明翻译法国维隆(Veron)的《Aesthetique》(通称《维氏美学》),成为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翻译出版的第一部系统的西方美学和艺术学理论著作。该书从孔德的实证主义和斯宾塞的进化论出发,排除观念上的理想美,主张艺术上的真实和个性,并将美学定义为“审美之学乃是谈论艺术之美的学问”,将艺术区分为“使人眼目愉悦的艺术”和“使人耳愉悦的艺术”,初步阐明了艺术之美的意义和本质。同时中江兆明还在该书中论述了西方浪漫主义与日本中世纪文学的关系,强调“文艺作品之美,在于作者的个性明显的显现”。这些著作与其后的其他西方美学译著一起,为日本摄取近现代西方的艺术精神,对日本近现代美学的构建产生了重大影响。

明治时代,西方近代文学中的几乎各种流派都曾在日本文坛匆匆走过。有人甚至说:“日本是世界文坛的支店,只要看明治以来的日本文坛,就能够晓得世界的文艺如何变化,如何的推移,可以说:近代的日本文坛,片刻不曾放过注意的眼来应此去彼来的欧洲新作品,新思潮……”这是很切合实际的看法。日本文艺理论界长期保持了对理论的极大热情,既努力译介西方几百年来的文艺理论,又着力解决国内现实的文艺问题。到明治中期,由于新兴的文艺运动向美学求取其理论基础,客观上需要一种给予文艺活动以准绳,并给文艺活动奠定理论基础的学问,几乎所有作家都涉足理论领域。他们与专门的评论家、理论家以及大学的文学研究者、教授共同构成了一支强大的队伍。这支队伍的主要任务便是引进西方美学、文艺学以创建适应日本新兴文艺发展需要的文艺学学科。文艺创作的繁荣带来文艺理论和批评的发展,文艺理论和

批评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促进了文艺创作的进一步繁荣。这种情况的结果便是,日本仅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就完成了西方用四五个世纪才走完的文历程。

最早将西方文论介绍到日本的,是福地樱痴。福地樱痴1874年为《东京日日新闻》的主笔。在这一年的4月、8月和12月,福地樱痴曾分别发表过《论振兴文》《文论》《论文之必要》3篇论文,对当时的文界起了启蒙指导作用。西周的“百连环”和《知说》也是简明平易的文论。

1885年,“小说改良家的首领”坪内逍遥(1859-1935)出版了《小说神髓》,第一次从文的独立性出发,对日本近世文中占主导地位的泷泽马琴之流的劝善惩恶的文观进行了批判。主张文作为一种“美术”(艺术)有其独立的价值和权威,强调“小说之主脑,人情也。世态风俗次之”,提倡以追求人性为主的近实小说理念,确立了小说在艺术上的地位,标志着日本具有近代意义的文观念的诞生。

继坪内逍遥之后,二叶亭四迷(1864-1909)翻译了别林斯基的《艺术论》,接受了别林斯基现实主义美和文艺批评理论的影响,吸纳别林斯基对人生与社会关注的精神,以及把握近代人性自觉和革命的民主主义思想。1886年4月10日,二叶亭四迷又在《中央术杂志》上发表了《小说总论》,这“是一部优秀的阐明近代现实主义文原理的文理论著作”,从而批评并完善了坪内逍遥开创的日本近代现实主义文理论。

从西方引进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和美思想的同时,日本者也着力于引进西方浪漫主义。著名美家森鸥外(1862-1922)创办刊物《栅草纸》,宣称“以审美的眼,评论天下文章”,积极进行近代文艺理论和美批评的启蒙工作,传播西方浪漫主义的文艺精神。

夏目漱石不仅以小说创作闻名于世,他融合西方现代艺术精神和东方艺术思想而成的艺术论在日本近代文艺史上也具有重要意义。1907年5月,日本大仓书店出版夏目漱石的《文论》。该书被日本著名文评论家吉田精一誉为“整个明治和大正时代惟一的最高的独创的”著作,“在思想的深刻性上”无人能及。在另一论文《文艺的哲基础》中,夏目漱石以文艺“为人生”、“为社会”作为思想基础,强调艺术的“三为”(为自己、为日本、为社会)原则,强调艺术发展的标准(精神),强调采纳西方艺术必须发挥日本自身的特色,并将“真、善、美、壮”确立为文艺的最高理想,显示了他对东西方艺术精神交流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谈论日本近现代文艺对中国现代形态文艺的影响,厨川白村是一个不能逾越的坎。尽管在日本近代文艺史、文艺理论史和文艺批评史上,厨川白村常常是被忽略的,甚至几乎在所有的《日本近代文史》上都找不到他的名字,但他在引进西方艺术精神方面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并对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文艺界产生过极大影响,其影响超过日本任何一位著名的文艺理论家或批评家。日本者实藤惠秀说:“厨川白村的文艺思想,一度成为中国文艺理论的准绳。”。这话是切合实际的。厨川白村的《近代文十讲》以大量实例系统地介绍了近代欧洲文艺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五六十年间欧洲文艺思潮的鸟瞰图。《苦闷的象征》于1924年2月由日本改造社正式出版。全书分为创作论、鉴赏论、关于文艺的根本问题的考察和文艺的起源四大部分,涉猎的内容较广,且“在目下同类的群书中,殆可以说,既异于科家似的专断和哲家似的玄虚,而且也并无一般文论著的繁碎。……而且对于文艺,即多有独到的见地和深切的会心”,是鲁迅在北大和北师大讲授文批评所用的讲义。厨川白村的其他主要著作也几乎全部译成中文出版,如罗迪先译《近代文十讲》、鲁迅译《出了象牙之塔》、绿蕉译《走向十字街头》、夏丐尊译《近代的恋爱观》等。

在小说研究方面,木村毅的《小说研究十六讲》分论小说与现代生活、西洋小说发达史、东洋小说发达史、小说之目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小说的结构、人物、性格、心理等共16讲,辨析了小说的性质、特点、发展、流派等,被日本术界公认为是日本最早的全面系统的关于现代小说的研究著作,在日本一直不断重版。该书与其后的《小说的创作与欣赏》,在中国都有两个版本,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建设和小说知识的普及产生了一定的作用和影响,郁达夫的《小说论》在写作上就主要参照了《小说研究十六讲》。

此外,诸如《日本文评论史》《日本文论争史》《日本现代文艺理论》等理论著述,《文概念》(本间久雄)、《文的本质》(松浦一)、《诗的原理》(蔌原朔太郎)、《文艺批评史》(宫岛新三郎)等专门的、系统的、有一定独创性的著作,以及上田敏的《现代的艺术》、木村庄八的《少年艺术史》、中井宗太郎的《近代艺术概论》、板垣鹰穗的《近代美术史潮论》等艺术史和艺术理论著作,与上述名作一起,繁荣了日本现代文艺术和美界。这些著作在全面吸收和借鉴西方文艺理论和美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日本文论的基本术语、概念、基本理论体系和思维模式,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中国借鉴的对象。

总的说来,近代以降,特别是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后,日本不但经济崛起,创造了东亚经济发展奇迹,而且其“文明开化”政策的感召也迎来日本近代文化的繁荣。正如一位日本者所说:“日本明治末叶直到现在,最发达的要算文艺。”①较之儒家文化圈更先进的具有现代性特征的日本新兴文化,凭借其极强的对外辐射能力,深深影响了正处于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从清末民初直至“五四”、解放前的中国。日本从无到有,进而发展壮大的现代文艺、美科作为日本近代文化的一个分支,在以上述诸人为代表的先驱们的开拓发展下也具备了向外输出的条件,给正在迷惘和摸索中的中国现代文艺、美提供了宝贵的术资源,在多方面影响着后者,并推动和促进了后者的萌生和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论、美思想实现现代转型的现实需要

有者断言:“从传统的中国文艺术理论,在没有外来影响的情况下直接建立一种现代中国美,是不可能的。”这话虽然不够中听,仿佛有“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之嫌,却正是当时中国思想界的真实状况。不仅如此,我们甚至完全可以以此类推,得出这样的结论:从传统的中国文艺术理论出发,在没有外来影响的情况下直接建立一种现代中国的文艺,同样是不可能的。“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取决于理论满足于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明末清初占主导地位的文艺、美话语仍为中国传统的文艺、美话语。例如“情景”、“情理”、“写意”、“达情”、“气韵”、“文质”、“空灵”、“中和”、“兴观群怨”、“风骨”、“滋味”、“品第”、“韵外之致”、“妙悟”、“格物”、“因缘”等范畴,以及感悟、评点式的言说方式,“文以载道”的文观念,都给美、文艺理论带来了局限,

并最终阻碍了其进一步的发展。不要说文学的定义、本质、起源、特性、种类等文艺的基本问题,在当时的人们并没有进行过严肃的追问和科学的考察,就连如何创作新文艺,如何理解新的文学艺术现象,如何认识和看待新的文流、流派,如何鉴赏新的文学作品,这些在今天看来是文学的常识性的问题,在当时,不仅对于普通的文艺大众来说,甚且对于专门的文艺工作者来说,都是困扰他们的、极为陌生而需要了解、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说,正是中国文艺学和美学急欲打破传统,实现现代转型的现实状况,决定了她需要接受外来文艺学美学思想的洗礼和冲击。

追溯我国文论和诗学的发展历程,在近代梁启超、王国维之前,传统的文学理论形态是“诗文评”,传统的学术心态和治学方式是“文以载道”。所谓“诗文评”,细究其来有以下特点:一、偏重于对作家、作品的品评、评点、议论,其中可能涉及对诗文的基本看法,但往往是有感而发,不成系统;二、分体文论占多数,如诗论、画论、赋论、词论、文论、戏曲论、小说论等,较少有综合性的着眼于一般文学原理的探讨和理论构建。所谓“文以载道”,即绵延中国数千年来的文艺功利主义传统――古典文学和艺术只是封建道统的附庸,没有自己独立的地位和价值;古典美学一贯将美善混同,遵循的是以善待美的美学原则。“审美他治”的思想在古代中国始终占据着核心地位。

世易时移,随着封建政权的日益瓦解,封建的“道”随之湮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载道”的“文”也因失去了存身的土壤而成为漂萍,无所依遁。晚清民国的赤子已经开始感受到“欧风美雨”的新鲜气息,“五四”的青年更是在“民主”和“科学”的氛围中憧憬着新生。他们要求摧毁一切封建道德,冲破所有封建束缚,高张个性和自我。特别是大批留学生回国,带回了国外许多新的,在他们看来是更先进更现代的思想。科学主义的话语占据了当时的话语强势,并渗透到中国现代化思想的每一个领域。反映到文艺方面,那些严重缺乏创造力的传统文论的外在表现形式,如诗话、词话等,在外来的进化论、象征主义面前自然不堪一击,有亟待改进甚至被扬弃的必要;而中国历代以来奉行的以等级观念看待各种文学样式,尤其鄙视小说、戏曲的审美价值的陈旧的文论观念,因为与“维新”、“民主”的大潮相悖,自然首当其冲受到批判和抗拒(梁启超领起倡导政治小说,视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可为先锋,周作人“人的文学”观和稍后的“革命文学”观是其发展);传统文论的评点等陈旧的思维方式,因为缺乏系统的归纳和整合能力,没有一种作为指导思想的权威的统摄力量将丰富的文论材料构成理论体系,也行将走到末路。

19世纪下半叶所产生的诸如刘熙载的《艺概》、康有为的《广艺州双楫》等文艺学著作,纵然不乏丰富的文艺、美学思想,但却没有现代美学的精神作为指导。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虽然把叔本华美学化人中国传统背景和审美经验,使“境界说”显示了长久的魅力,但还是局囿在“x话”的形式框架中而未能突围。只有在《(红楼梦)评论》中,王国维借引叔本华的哲学、美学思想,用悲剧观念阐释《红楼梦》,才显示了全新的现代文学观念,令国人耳目为之一新。稍后的梁启超深谙西方启蒙主义文艺美学的思想,以长篇论文大力倡导改良主义的小说理论。他的《译印政治小说序》和《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两篇文章,立足于对读者审美心理的分析,阐述小说的魅力之源,在理论形态上已经偏离传统文论的感悟与评点方式,开始理性的推理与演绎,悄然改变着中国文论和美学的理论形态,给学界带来极大震撼。梁启超和王国维的实绩已经昭示了古代文学理论形态现代转型的开端。在他们的策动和启发下,文艺界纷纷把目光转向国外,寻求新的理论资源,探讨现代文论和美学转型的道路。而当时的一条主要的探索途径,就是经由日本而接触、吸收欧美文论,从而为“改写了中国传统文论的样式,直接提供了思想、观念及研究方法”。

三、中日文化的差异性及其技能会通的线路

中日文化之间既具有共同性,又不可避免存在着差异,这是近现代中日之间能够实现文化交流的前提所在。首先,中日两国同文同种,同属“汉字文化圈”,在语言上障碍较小,日本的许多文艺学、美学新学语较易为中国引进和接受;其次,中日两国同属“儒家文化圈”,在思想上渊源颇深,二者的差异没有小到不值一学的程度,也没有大到让中国感到威胁而产生排斥抗拒的程度。

毋庸置疑,在近代以来的日本文化脉络中,依旧流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血液,“中国对于日本文化的理解由很好的‘因’很远地种下了……”中日之间这种源远流长的文化渊源正是两国能够实现文化交流和往来的坚实基础。近代以来,日本文化向中国传播和输出,在很大程度上也得力于中国和日本同属于“汉字文化圈”。日语词汇中50%以上来源于汉语,其含义与中文大体相同。早在19世纪末,人们就注意到中日两国文字的接近有利于中国学习日本。如在后来成为“六君子”之一的杨深秀在向朝廷的奏议中就明确说道:“中华欲留学易成,必自日本始。政俗、文字同,则学之易;舟车、饮食贱,则费无多。”①张之洞在以“中学为体”而大为著名的《劝学篇》中的一段论述更有影响:“至游学之国,西洋不如东洋。一路近省费,可多遣;一去华近,易考察;一东文近于中文,易通晓;一西书甚繁,凡西学不切要者,东人已删节而酌改之。中东情势凡俗相近,易仿行。”如此优越条件,的确吸引了不少中国青年游学东洋。

由于日文中词汇多用汉字构成,因而在20世纪,中国翻译日文书籍,引进了大量由汉字构成的日语词汇,进一步增强了两国在语言上的联系。法国汉学家汪德迈曾说:“共同使用汉字作为记录各民族口语的工具这一事实仍然是汉文化诸国聚合的一个强有力的因素。它从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汉文化圈内部的语言障碍。尽管各国民族语言差异极大,但是从交流角度出发,一个中国人在日本、朝鲜,或一个日本人、一个朝鲜人在中国要比一个法国人在意大利更为方便。”虽然日本文化具有自身的特点,但它更适于作为一种介于中国和西方之间的“过渡文化”――它本身既与中国古代文化相联系,又与西方现代文化相联系。

第12篇

论文摘要:案例教学法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教学中得到一定程度的运用,但在美术理论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研究和运用比较少,缺少理论性指导和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运用案例教学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典范来呈现实际教学中可能发生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对实际教学情境做出判断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教学中已得到一定程度的运用,但在美术理论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研究和运用比较少。缺少弹论性指导和可资借鉴的实践经验。运用案例教学可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典范来呈现实际教学中可能发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主动探究学习,进而把握之中的基本原理、问题解决技巧等,促进学生的实践体验,进行评价反思,培养学生对实际教学情境做出判断的能力。 

 

一、案例教学法概念的界定和理论研究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撰写或编辑起来的原始材料、案例报告或案例研究,包含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是对一些实际教学情境的描述。高师美术学理论类课程中的案例教学法可界定为:以一些典型的美术教学现象为媒介,以问题为向导,分析体验再现的、真实的美术教学情境,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与自主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在美术理论课程中的运用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两方面的意义。 

美术理论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的理论依据主要有建构主义学习论和后现代教学观。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自已知识经验的过程,将主体原有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活动相互联结,进而成为内化的知识经验。美术理论类课程案例教学通过创设美术教学论、中外美术史、汉画像石艺术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将美术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与教学实际情境结合,从而建构起自己的亲身体验与内化知识。小威廉姆e.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预测的教育领域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不可预测的系统或网络,永远处于转化和过程之中。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师生关系、评价手段等环节案例教学都依据后现代课程观的理念,教师与学生在共同探究有关课题的过程中相互激发提升。 

 

二、美术理论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模式 

 

案例教学法在美术理论课程中的应用需要将案例课程的设计、案例课堂运用的基本过程和案例教学的评价与反馈,作为相互关联的部分,引导学生把美术教学理论与技能运用到教学情境中。案例课程的设计首先应明确教学目标,比如,录像案例《苏州园林》的教学目标为,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让学生了解苏州园林的艺术价值和其中蕴涵的人文精神。案例在教学中施行的步骤包括案例引入、创设问题情境、案例呈现、案例讨论、诠释与总结。案例教学在本质上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学习,案例教学可说是随着系列问题不断深入的思维激发。教师首先向学生呈现要展开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观看案例并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录像形式的案例比较感性鲜活,可在学习的初级阶段运用;案例教学进展到更深层面时,可使用凝练的文字形式的案例。在条件允许下,可以运用人物角色扮演、视频播放、实地调查、艺术作坊考察、参观博物馆和美术馆等新型的案例呈现形式。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师美术理论课程中的开发运用 

 

美术教学论课程包括美术教学的前提、美术教学理论的基础、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的演变、中国学校美术教学的历史、美术教学设计、美术教学的内容及方法、美术教育评价、美术课程资源开发、美术教学研究、美术教师专业化成长,通过案例教学,可以丰富学生对美术教育教学原理的认识。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在开始接触美术教学论时会对定义、原理等抽象概念感到枯涩、乏味,由此学习兴趣缺失。引入案例教学,在感性切入的基础上原理更简明清晰,使教学原理和教学实例一体化,具象与抽象结合,达到理论与实践统一;可使学生体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所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教育教学知识,而且具有实际的教育教学技能;可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学教育教学实际景况。通过教学录像等创设现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学习经验丰富的教师怎样进行课堂教学。 

中外美术史是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是提高学生美术理论水平和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系统的介绍中外美术的整个发展过程,及各个时期优秀的美术作品,涉及绘画、雕塑、工艺、建筑等艺术形式,重点放在绘画部分。使学生了解中外美术史的全过程,并学会分析评价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美的鉴赏能力。通过对中外美术史历程中若干问题的讨论,引发学生对中外美术史料的把握以及对美术发展规律的探讨的兴趣,掌握美术史学习和研究的方法,为以后进一步研究美术史以及从事艺术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结合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课程设计、课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播放中外美术史视频资料、图书馆阅览画册,以及参观博物馆和美术馆等。 

唐代绘画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黄金时代,革故鼎新,形成了恢弘豪放、雄健宏大的风格。以唐代人物画单元探究学习为例开展案例教学,可分为兴趣导入、分组探究、实践体验及信息搜索、展示探究成果、相互评价五个阶段。兴趣导入:了解唐代人物绘画发展概况,搜索相关书籍做好笔记,并分组;各小组接受学习任务,并制订学习计划。分组探究:各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校园局域网上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以及因特网上查找的信息,了解唐代人物画文化背景知识及技法;各组将获取信息整理归纳并为制作演示文稿作准备。实践体验及信息搜索:学生通过教师的唐代人物画师生互动网页,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一幅唐代人物画进行临摹,对唐代人物绘画进行切身感受;学生对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并制作成演示文稿。展示探究成果:各组发言人通过多媒体制作的演示文稿,展示自主探究学习成果:学生通过发言人的讲解体会唐代人物画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并解答由发言人提出的本组研究的问题:根据演示文稿对唐代人物画不同风格的发展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相互评价:最后各组展示实践活动的成果,谈谈对人物画现代地位的亲身体会,发表自己对人物画与不同艺术题材之间相互作用的看法,畅谈振兴人物画的想法;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最后教师做总结。使全体学生对唐代人物画这一艺术的理解更深刻。本案例通过系统的对唐代人物画的探究学习,结合情感体验,使学生了解唐代人物画的基本特征,使凝聚着数千年来中国文化精髓的艺术精神得以传承与发扬。重点对历史政治画与绮罗仕女画进行探究,教师采用有效的情境设置,学生通过调查、比较、分析等探究性学习,掌握绘画艺术风格,进而进行临摹与创作,培养学生审美情操。 

汉画像石艺术赏析主要讲述中国汉画像石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介绍汉画艺术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分析汉画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分析汉画艺术的美术史意义,为进一步研究汉画艺术奠定深厚的基础。有利于学生理解本民族和i徐州地区的艺术传统,提高民族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自觉发扬民族传统,弘扬民族文化的精神。对徐州地区的文化特色,汉画像石做赏析式讲解,教学内容应注重科学性、应用性、实践性。结合教学,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课程设计、课题研究等实践活动,播放汉代画像石视频资料、图书馆阅览画册,以及参观国内画像石博物馆等。例如学习徐州地区汉画像石的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包括徐州狮子山楚王陵汉墓、徐州汉画艺术馆经典藏品、徐州白集画像石墓的图像配置和观念信仰和徐州茅村画像石墓考察与研究;学习作为传统文化元素的汉代画像石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古为今用,从袁运生的油画作品看汉画像石在中央美院教学的具体应用为案例,探讨汉画像石艺术在现代社会的产业化开发。充分利用徐州本地区丰富的楚汉文化艺术资源,在实地考察中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关注,提高作为文化传播者与传承者的文化自觉性。 

对案例教学的评价不应只限于课程教学结束后的终结性评价,而应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在教学活动中采取过程性评价,绝对评价、相对评价与个人内评价相互结合,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与校外评价共同进行,从而对教与学的双向活动进行有效的调节,使学生内在素质得到成长,教师持续反思提高教学技能与智慧,促进优质课程的生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