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林业大学论文

林业大学论文

时间:2023-03-24 15:27: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林业大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林业大学论文

第1篇

作者:马超 蒋一婷 徐桂娟 郑彩霞 单位: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探索,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形成了“一主两翼,两渠相融,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学生获取知识、增强能力、素质养成”为主线,以理论与实践为两翼,以第1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实现第1课堂与第2课堂2个渠道的融合,以及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综合教育3个层次为一体。目前,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每年招生2个班,在校生人数维持在每年260人左右;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尤其是在生物技术专业招生质量逐渐下滑、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加的大环境下,仍然保持了招生录取分数位居全校前3名和95%以上的就业率。但是,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深化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突出人才培养的专业特色和行业特色,增加所培养专业人才的竞争力,仍应成为生物技术专业下一步发展的重点之一。因此,笔者在与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社会用人单位充分沟通的基础上,结合自己近年来的教学体会,提出以下建议,以期对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有所帮助。进一步明确、细化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大学的办学特色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一所大学的比较优势和核心价值的体现[2]。加强办学特色建设是林业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也是林业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需要。大学的学科建设是大学工作的龙头,是最能体现办学特色的因素,建设特色学科是林业高等院校加强办学特色建设的关键;而建设有林业特色的学科就要突出重点,整合资源,抢占学科制高点,注重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学科群[3]。目前,全国开设生物技术专业的高等院校有几百所,如果各高校的生物技术专业缺乏自己的特色、人才培养没有自己的侧重点,那么所培养的毕业生就难以在众多的相同的专业人才中占得就业先机。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设置的专业课程主要以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为主,另外还设置了一些专业选修课。这种课程设置模式基本上是全国各高校生物技术专业普遍采用的模式,没有体现出林业行业高校自己的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点。同时,北京林业大学的生物技术专业与学校的生物科学专业相比,在课程体系、教学计划、教学环节等方面,均大同小异,差异不超过15%。因此,建设体现林业行业特色和专业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应是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点之一。目前,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拥有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树木花卉育种生物工程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毛白杨研究所、林木花卉良种繁育研究中心和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林地资源利用研究中心;同时还拥有植物学、林木遗传育种、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5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以及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和细胞生物学2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可见,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在林地资源的培育、开发和利用领域具有自己的资源优势和学科优势,并有多年的科研积累和人才培养经验。因此,把“林地资源的培育、开发和利用”作为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和专业培养方向能够充分反映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的科研特色和行业特色。在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将生物技术专业细分为“林地资源培育”和“林地资源开发与利用”2个专业方向,其中“林地资源培育”专业方向开设的课程以与遗传育种相关的课程为主,侧重于培养具有林地资源培育实用技术的专门人才;“林地资源开发和利用”专业方向开设的课程以与林地食用和药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相关的课程为主,如开设药用植物学、天然产物化学、生物药剂学、生物药物学、中药新药的研究与开发、药物分析化学等,侧重于培养具有林地资源开发实用技术的专门人才。在此基础上,再围绕特色人才培养的要求开设选修课程,并尽可能使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系统化,切实体现行业特色,加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例如,可以借鉴复旦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选修课体系,其系统地开设了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制药、药物分析方法与应用、新药研发概论、药物遗传学、药事管理学、药学文献检索、药用微生物学等30多门与药学相关的选修课,充分体现了其生物技术人才培养的“药学”特色。

精简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突出重点课程目前,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人文社科类基础课、自然科学类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4部分。人文社科类基础课、自然科学类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主要是依据教育部的生物技术专业规范而设定的,各个高校基本大同小异,所以专业选修课的设置成为体现专业培养特色的重要环节。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由于没有确立明确的特色培养方向,所以在课程设置过程中一度根据就业市场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专业培养方向,且不断地增加选修课的数量,希望课程体系能够涵盖本科毕业生就业、考研可能需要的所有专业课程。例如,由于生物制药领域就业前景较为乐观,所以为学生开设了生物制药、药理学、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化学分析技术、药政学等专业课程。这些课程的教学大纲主要参考药学院开设的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制定,对“如何与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知识背景相融合”“如何体现出与药学院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区别”等问题缺乏深入的思考。显然,单纯地开设生物制药方面的课程,尤其是完全照搬药学院等其他院校相同课程的教学大纲,是不可取的,也无法体现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特色。目前,林业系统,尤其是林业基层单位,对林地药用资源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巨大,尤其缺乏具有林业知识背景、熟悉林地药用资源、具有林地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和制药专业技术技能的人才。因此,笔者认为,只有将生物制药技术方面的课程,如生物技术制药、药理学、药用植物学、药用植物化学等课程,与“林地资源开发和利用”这一专业方向紧密结合,将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在林地资源的培育、开发和利用领域所具有的资源优势和学科优势与生物制药技术相结合,才能使生物制药技术落到实处,并使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充分体现自己的人才培养特色。除了精简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之外,还要突出重点课程。选修课程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而思考和创新的空间被压缩。以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为例,大学3年级上学期的必修课学时就达414学时,再加上选修课的学时,总学时可达500学时。这意味着1个学期的开课数量超过10门,学生每天至少要进行6学时的课程学习,由此学生的学习压力可想而知。另一方面,所开课程往往存在内容重复或相互重叠的现象。例如,生物制药课程与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微生物工程、蛋白质与酶工程等课程就存在部分内容的重复,基因工程课程与分子生物学课程、细胞工程课程与细胞生物学课程之间也存在部分内容的重复。因此,笔者建议,要精简课程体系,协调各门课程的授课内容,突出重点课程和课程重点内容,强调课程特色,以降低课时总量、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提供空间和创造条件。

加强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与生物技术专业内容的衔接为了强调化学、数学、物理、计算机等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对生物技术专业的重要性,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本科生物技术专业规范》对这类课程的修读学分做了硬性规定,如化学类课程不少于13学分,数学、物理不少于8学分,计算机类不少于6学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各高校的生物技术专业更是进一步强化了对自然基础学科尤其是化学类课程的重视程度。例如,北京大学生物技术专业规定学生需修读20学分的化学类课程(含实验)、8学分的数学类课程;清华大学生物技术专业规定学生需修读14学分的化学类课程、12学分的数学类课程。而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规定学生需修读18学分的化学类课程、11.5学分的数学类课程,且学生修读数理化和计算机等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的全部学分需达到37.5分,占全部培养计划总学分的24%。这使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大学第1、2学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用于课程学习了。但是,遗憾的是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似乎正成为专业课程改革的死角。由于这部分课程均由理学院等外院教师负责讲授,而授课教师对生物技术专业课程的需求缺乏了解,教学内容大多拘泥于讲“试题”和“公式推导”,侧重于推理、原理讲解和逻辑分析,缺乏案例分析和应用,更缺乏与生物技术专业相关的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例如,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开设了高等数学和数理统计学课程(共计11.5学分),学习时间分别安排在3个学期,但最后的结果是当在专业试验课程中面对简单的试验数据时,却鲜有学生有意识地运用统计学知识;有的学生甚至连起码的t检验和F检验都不知如何运用。因此,笔者认为,生物技术专业应该加强数理化和计算机等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的改革,特别是要加强这些课程与生物技术专业内容的联系,使学生能够将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与专业技能应用紧密地联系起来。进一步优化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布局由于人文社科类课程和自然科学类基础课程的修读学分占本科人才培养计划全部学分的一半左右,所以很多高校将这2类课程放在大学第1、2学年集中开设,而把专业课主要安排在大学第3、4学年。然而,在大学第3、4学年,学生面临着来自考研、出国深造、英语等级考试以及就业、毕业设计和科研实践等方面的压力,难以把全部精力放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因此,笔者建议,高校的生物技术专业要打破目前的这种条块化课程分配格局,将人文社科类课程适当分散安排在大学的4个学年里;将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以及专业引导性课程尽可能安排在大学的第1学年,将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尽可能安排在大学第2学年;同时将免疫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等课程尽可能安排在其他选修课之前。这样,学生既可以尽早接触专业课程、掌握专业基础知识、了解专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又可以提高学习基础课程的兴趣;更为重要的是能有效地缓解大学第3学年专业课学习的压力,提高对专业知识尤其是其他选修课程内容的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此外,在课程安排的细节上,应该认真考虑专业课程之间知识的衔接性。例如,目前生物技术专业将有机化学、生物化学课程安排在同一学期就有些不妥,应予以适当调整。加强生物技术专业工程类课程的“工”科内容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是以理科为主、工科为辅的理工科复合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研究型人才。为此,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开设了基因工程、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等工程类必修课以及蛋白质与酶工程、生物制药等选修课程。然而从课程教学大纲来看,这些课程仍是以理论教学为主,适当搭配了一定课时的实验教学,但几乎没有工科方面的教学内容。这势必造成学生对生产设备缺乏必要的了解,在中试和生产车间实际操作环节中缺乏相应的生产设备维护、维修的基本知识。因此,笔者建议,对现有的工程类课程,要适当调整课程教学大纲,增加工艺学、设备、化工原理等方面教学内容的讲授比例;同时开设1~2门工科类基础课程,让学生了解一些工科基础知识。

加强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规范学术道德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新形势下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因此,在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文献检索、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论文写作等科研素质是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现在,很多课程的考核均采用撰写论文或者综述的方式,相对于传统的闭卷考试来说,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是,如何查阅文献、引用文献、撰写论文,有些学生到毕业都没有真正了解和掌握。在很多学生头脑里,撰写论文似乎就是百度、谷歌搜索外加复制、粘贴的过程;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只要不是全文照搬,经过适当拼凑加工就不算论文抄袭,更谈不上对论文所引用、参考的文献进行认真的选择和甄别了。因此,笔者认为,在大学生入校之初,高校就应该开设“文献检索”必修课程,使学生掌握查阅中英文专业文献的方法、了解文献的引用规则以及撰写科技论文的专业规范和学术道德。例如,浙江大学开设的“生物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复旦大学开设的“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都颇有实用价值,值得借鉴。这些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培养查阅文献的技能,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学术道德的认识。为此,笔者建议,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可以尝试将文献检索、实验设计、生物统计、科技论文写作等课程集合为一个模块,作为学生的选修课,在大学第2学年开设。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学术道德。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合并、联合办学、共建等已成为高校体制改革的主题。过去条块分割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正在被条块结合的体制所取代,高等教育综合化趋势日益明显。作为林业行业性高校,做好行业性与综合性的融合工作将有利于丰富林业高等院校的内涵、增强学校的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学校对社会的贡献力、提高林业院校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4]。2010年,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应届毕业生(2006级)考研率达41.82%、就业率达94.55%,应该说又是成绩卓著的一年。但是,挑战依然存在,形势依旧严峻。因此,加强生物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改革仍不容忽视。通过明确、细化专业培养特色,调整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布局,加强课程间的衔接,适度调整理科、工科类课程的比例,以及加强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和学术道德的规范,可以使现有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更为科学、特色更为突出;可以进一步突出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在“林地资源的培育、开发和利用”领域的专业特色,增强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从而为我国林业领域培养一批既具有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又具有较强的生物技术实践技能的林业生物技术专业人才。

第2篇

关键词:林业高校;在线教育;慕课;教育信息化

随着林业建设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林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已发展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学科门类的林业教育体系:目前我国拥有独立的高等林业院校6所,森林警察学院1所,一大批高等农业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设有林学院或涉林专业。据不完全统计,在校林科专业本专科(含高职)学生约13万人,全国开展涉林研究生教育的单位75个,在校林业学科研究生总数约1.3万人。

一、林业高等院校推进在线教育的实践

面对不断扩大的教学规模和不断提升的办学目标,在强调“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当今时代,伴随着日益先进的计算机互联技术,以在线教育技术为代表的新型教育模式陆续提出,凭借其跨时空、易传播、可再现等特点,强有力地促进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北京林业大学作为全国重点林业院校之一,积极推进在线教育,在优质共享资源开发、学习平台建设、管理与制度等方面开展了较多探索性工作。

1.合作机制与平台

(1)发起创建亚太林业教育协调机制

北京林业大学提出倡议,在国际组织――亚太森林网络的支持下,在2010年创建了亚太地区林业教育协调机制,该机制的协调办公室挂靠北京林业大学。通过该机制的沟通与协调,发挥亚太地区各国主要林业院校的共同优势,就林业教育热点议题开展全方位的合作交流。

(2)成立林业教育信息化研究会

为了给研究林业教育信息化提供更好的平台,北京林业大学于2014年12月倡议并发起成立中国林业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研究会。2016年5月,中国林业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理事会议暨第一次学术年会在南京林业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林业高等院校代表交流了各自在林业教育信息化领域取得的成绩与宝贵经验。

2.共享资源开发与应用

(1)开发亚太林业慕课

在以“在线教育”为名的各类教育模式与技术中,慕课是当前最为热门与流行的教学形式。慕课可通过整合多种社交网络工具与多种形式的数字化资源(如教学视频)形成丰富的课程内容,利用互联网传播,使全球各地的学生能够突破传统课堂在时间、空间和人数方面的限制,便捷地享受到国内外著名高校的优质课程。[1]

在亚太森林网络组织的资助下,由北京林业大学和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共同主持,联合墨尔本大学、菲律宾大学、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已开发完成6门全英文的林业慕课,该慕课项目已获得加拿大国家级优秀创新教育技术大奖。

(2)建立网络课程资源联盟

2014年5月8日,北京林业大学发起创建了“全国林业高等院校特色网络课程资源联盟”,首批联盟单位成员包括10所林业高校。2016年5月16日,全国林业院校继续教育网络课程资源联盟也在北京林业大学成立。网络课程资源联盟的成立,显示了林业高校对网络资源开发与应用的高度重视,通过网络课程资源的共享、互换,也进一步提升和扩大了各高校学科的学术影响力,从而促进网络课程资源的进一步开发。

(3)创办北京林业大学在线教育平台

北京林业大学在线教育平台目前是由三个子平台构成,分别为:亚太可持续林业管理创新教育项目平台、全国林业特色资源课程联盟平台和北京林业大学在线学习资源与课程平台。目前一大批亚太地区林业慕课、国家级精品课程、北京市精品课程和校级精品课程已上线,同时借助网络课程资源联盟内的资源交换与共享,实现了与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林业高校的课程资源交流。

(4)慕课情境下的翻转课堂探索

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通常译为翻转课堂,其核心思想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学习的时间与内容。通过在课堂外布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自主检索或由教师主动提供不同形式的教学资源,使学生更加主动专注地研究相关问题。回到课堂上师生之间再进行有针对的交流,解决实际的问题。

北京林业大学积极探索翻转课堂的实践,以《森林有害生物控制》课程为例:首先给参与翻转课堂的学生提供大量的包含知识要点的课件、思考题、视频、图片、文献等课程参考资料;然后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修改完善课件;第三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演讲并由任课老师进行点评并主持讨论,同时布置户外观察作业,补充课堂教学现场感不足的问题;最后,建立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适应的新型考试考核方式。应该说,教学效果很好,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使学生的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得到很好的锻炼,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如何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实践证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极受学生欢迎。

3.管理与制度创新

(1)创立北京林业大学网络课程制作中心

完成在线教育课程的开发需要一定的硬件条件做支撑。北京林业大学网络课程制作中心目前已拥有一套智能高清广播级数字录播系统,其中包括三机位的高清摄像机、多通道录制系统、多功能控制系统、手动及自动导播切换系统、大洋非编工作站和多套多媒体辅助教学配套设备。同时,为指导各位老师更好地完成在线教育课程的开发录制,北京林业大学制定了一套与国际接轨的慕课开发基本规范和流程。

(2)提出在线教育管理认证制度

为配合推进在线教育的实施,北京林业大学推出了面向教师的《北京林业大学视频类公共选修课管理办法》和面向学生的《北京林业大学视频类公共选修课学习指南》。针对不同级别的视频类网络公开课(本校、外校、著名在线教育网站),规定了其选修的门数与学分数,并通过不同形式如提交课程论文、开展主题汇报等进行考核,最后给出两级制(通过与不通过)的成绩认定。

二、对当前在线教育一些问题的思考

在线教育领域内影响力最大、接受与普及程度最多的形式是慕课。当前,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各类慕课类网站百花齐放、层出不穷,足以令人感慨信息时代知识传播的便捷。然而,面对玲琅满目的慕课,如何去粗存精,这就需要进一步对慕课的功能与定位进行思考。

1.慕课的组成要素与功能定位

以教育为目标的慕课,其组成要素必须包括授课视频、习题作业和论坛互动。授课视频是慕课最重要的要素,它是经老师对教学内容精心梳理、提炼,将相关的教学资源碎片化,再进行多层次的问题设计和系统的数字化设计,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有机整合而成的网络教材。习题作业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必需环节,学生的每一次学习信息经过网络平台大数据处理,都能够即时地反馈给任课教师,老师才能据此再组织深入的教学与答疑。同时,论坛互动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吸收内化”的重要环节,也是“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之一。具备以上三个要素的慕课,才能真正具备有效的教学作用[2]。

慕课具有显著的优势与特点,但是我们也必须认清慕课与传统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慕课首先必须是可共享的优质课程资源,但慕课本身绝不可能完全替代现有实体课程,只能作为改进传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的补充。慕课具有自由性、自主性等诸多特性,是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石,也是进行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的前提,但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塑造他们的道德情感和审美情趣等,单纯的线上教学形式是无法做到的。所以,慕课情景下的混合式教学,即在线教学与面授教学的结合形式或线上线下教学结合(O2O,Online To Offline)是新型教学模式[3]。

2.慕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切事物都必须经过从孕育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就慕课而言,可认为总体上仍处于发展初期,还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1)对于提供的课程教学质量论证不够充分,受限于课程时间与录制成本,尚未实现每门课程知识点的系统化,大部分慕课还属于片段化、以知识科普化为主,难以满足专业核心课程的需求,而不同学校专业课程体系的封闭性与现有慕课资源的开放性尚未有效衔接。(2)慕课的学分论证和互认机制尚处在探索阶段,缺乏成熟的机制或范例,对于慕课的自主性而言,学生完成考核的诚信考试机制并不完备。(3)对于我国现有的一些慕课而言,普遍存在国际化较弱的缺陷,课程内容是中文版居多,英文版极少。

3.慕课适合的课程类型

虽然目前各类慕课百花争鸣,但我们须认识到,慕课不是万能万通的,对于不同类型的课程,其适应性不一样:慕课的教学形式最适合于开展公共基础课教育(如数理化、人文社科、素质养成、思政等通用型、广谱性课程),其次是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对于具有很强的自然生态地理区域特点或属性,并且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门类,如林学,要在全球范围内共享相同内容的一门课程是不可能的,有时在像中国这样疆域大、自然生态地理类型很多的国家,即使在一个国家内共享相同内容的一门课程也不现实。以《树木学》课程为例,仅在中国就分南方本和北方本两种教材。因此从另一个角度说,慕课的形式一般更加适合理论课,而开发实践类课程则比较困难。此外,慕课在继续教育领域会更加容易进行推广。

4.慕课引发高校重构教育分工

慕课是具有规模开放效应的公共社会产品,从制作到运行维护都需要专业化的分工团队,因此,随着慕课的不断普及,它可能引发高校在一定程度上重构教育分工。为了提供高质量的慕课,学校需要组织高水平的主讲教授和辅导教师;为了更好地把握慕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学校需要组建专业的课程运行团队,包括教学设计专家和课程管理人员;最后,为了实现最佳的慕课教学体验,学校也需要聘请专业的课件设计与制作人员。

5.慕课健康发展的关键在教学管理变革

2015年4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指出,要大力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当前国家政策层面正在积极引导,但出台的配套政策少,在“教”与“学”两者之间未形成一种良性机制,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和制定,例如:缺少慕课质量评价标准,品质必定良莠不齐,但标准由谁制定?质量由谁评价?慕课成果如何纳入各级教学成果评奖体系?学生学习效果和学分认证如何评价?可见想要推动慕课并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先理顺教学管理的相关环节,做到“学生受益、教师乐意、学校满意”,并形成良性循环。

三、结束语

教育信息化是高校彰显优势特色、提升核心竞争力和体现软实力的重要路径,尤其对于在线教育的命题而言,是发展的机遇,但更是挑战。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时代的潮流,以慕课为代表的在线教育模式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教学效果和教学体验。但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盲从或随波逐流,网络教学是与时俱进的教学手段之一,但不可能完全替代经典教学方式。

对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的工作而言,其任务可总结为四个“共”:引导社会与学校达成共识是基础,推动学校共建课程是手段,保证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是目的,完成教育质量管理的共认是关键。在这共识共建共享公认的链条中,“共认”是关键环节,是推进在线教育工作的“最后一公里”,教育管理工作者应共同跨越。

参考文献:

[1]韩艳辉.MOOC起源及其概念初探[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6).

第3篇

论文摘要:通过对高等林业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各馆数字资源的建设情况,指出了数字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作者的解决办法。

数字资源是指图书馆引进(包括购买、租用和受赠)或自建(包括扫描、转换和录人)的,拥有磁、光介质或网络使用权的数字形态的文献资源。数字资源具有内容丰富、检索快捷、获取方便等特点,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越为各馆所重视。数字资源建设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图书馆服务水平的高低。目前,关于高等农业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研究很多,而对高等林业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研究相对较少。鉴于此,笔者通过因特网访问全国高等林业院校的图书馆,对各馆数字资源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森林是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是人类的天然氧吧。发展林业产业,既能提供支持经济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又能提供绿色环保的可再生资源,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有着广阔的前景。发展林业,关键是人才。

1、调查情况说明

1.1调查范围

由于本科层次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情况相对较好,图书馆网站的管理和维护水平较高,便于网上调查工作的开展。因此,本次调查选取国内本科层次的高等林业院校图书馆进行调查分析。

1.2调查时间

2009年8月。

1.3调查方法

通过访问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edu. cn/,选择该网站“中国大学”页面列表中的各省区市的林业高校网站,由各高校主页分别访问各馆主页进行调查。

1.4调查结果

目前,全国共有8所以林业命名的本科层次院校,遍布祖国各地。其中3所为“211工程”院校(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占总数的37.5%。据调查,8所林业院校的图书馆网站都可以直接访问,能够代表国内高等林业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水平。

2、林业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情况

林业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总体情况如表1所示。

2. 1馆藏书目数据库建设情况

调查显示,8所高校图书馆都建有自己的馆藏书目数据库,都能在校园网或互联网上提供图书查询、新书通报、图书续借等OPAC服务。8所高校图书馆共引进了4种不同的图书馆管理系统,使用最多的是江苏汇文图书馆管理系统,共有4家图书馆采用,占调查总数的50%,其次是深圳朗思管理系统(ILAS ),共有2家图书馆采用,占总数的25%,其他为重庆图腾管理系统1家,清华大学新洋图书管理系统的1家。8家图书馆中,在互联网上提供OPAC服务的共有5家,占62.5 %。其他3所院校只对校园网提供OPAL服务。

2. 2中文数字资源建设情况

调查的8所院校共引进中文数据库130个,馆均引进中文数据库16个。除西南林学院外,其他7所院校引进的中文数据库都超过了10种。引进数量最多的三个中文数据库分别为:中国知网、重庆维普和超星电子书。

2. 3外文数字资源建设情况

8所院校共引进外文数据库123个,馆均引进外文数据库16个。由此可见,各馆希望通过引进外文资源,紧跟国际林业科学的发展步伐,提高本校的科研学术水平。其中三所“211工程”院校引进的外文库都超过了20个,显示了三所院校雄厚的资金实力和科研能力。

2. 4试用数字资源情况

各馆共引进试用数据库158个,馆均引进试用资源20个。从表1来看,各馆都很重视试用资源的引人,将其作为一种拓宽采购范围,满足读者需求的重要手段。引进的试用数字资源种类丰富,囊括了专业数据库、电子图书、音视频资源等。

2. 5网络资源使用情况

通过调查,6所院校提供了网络导航服务,占调查总数的75% ,3所院校提供学科导航服务,占总数的37.5%。在提供网络免费资源的院校中,没有对网络资源再加工,多数院校只是简单地列出了部分常用网址的链接,对教学科研帮助不大,没有发挥因特网的优势。

2. 6自建特色数据库

特色数据库是衡量一个图书馆信息服务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由表1可以看到,各馆都自建了特色数据库,但数量相差较多。其中,自建研究生论文数据库的院校6所,占总数的75 %,自建随书光盘数据库的院校7所,占87.5%。自建数据库的质量不高,具有专业特色的数据库更少。其中,北京林业大学的花卉蝴蝶数据库、福建农林大学的亚热带果树病虫害数据库令人印象深刻。

3、调查发现的问题及对策

3. 1开放与合作意识巫待加强

林业院校是专业性院校,与综合性院校相比,无论是办学规模、软硬件设施还是资金都存在相当的差距。因此,林业院校图书馆之间加强开放与合作就显得至关重要。林业院校可以参考CAI,IS农学中心的有益经验,与国家林业部和各省市林业科学院合作,联合组建一个全国性的林业数字图书馆。林业数字图书馆可以在馆际互借、图书编目、专业数据库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将林学数字资源更好地整合起来。同时,还应进一步发挥全国林业院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的组织协调作用,在购买数据库(特别是外文数据库)和学术交流方面多下功夫,将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避免重复建设。以现有的条件为基础,实实在在地建立起一个可操作性强、可持续发展的高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通过这种共建共享体系,对电子资源实现总体规划和协调发展。

3. 2异构数字资源缺乏统一检索平台

许多被调查的院校引人了大量的数字资源,但缺乏对这些资源的加工整合。读者面对数量众多的数据库,要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建立异构数字资源的统一检索平台就尤为重要。高等林业院校图书馆可以先购买相对成熟的异构资源检索软件,再逐步摸索,掌握关键的技术环节,不断完善检索系统功能。这样一方面节约了读者的检索时间,扩大了检索范围,提高了检索效率,另一方面,促进了图书馆服务方式的转变,由简单的引人数字资源转变为加工整合数字资源,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层次,有利于图书馆未来发展。

3. 3缺乏一套科学的数字资源评价机制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共有7所图书馆提供数据库介绍,5所图书馆提供数据库计数(反馈)功能,其中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还提供了数据库的点评功能。各馆对数据库的背景知识和使用方法介绍较多,对数据库收录文献的范围特点和使用技巧介绍的很少。如何对数字资源进行科学的评价,是图书情报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也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经费的使用效率,因此各馆应给予高度重视。可以说,为每个数据库添加访问计数功能是最简单直观的评价办法,但还应结合读者座谈、网上点评或问卷调查的方法进一步加以了解。这样就能即时剔除使用率较低的外购数据库,引人读者反响较好的试用数据库,不断完善自建数据库,动态地管理数字资源。

3. 4未能有效地加工整合非书资源

这里所说的非书资源包括随书随刊资源、教学课件、网络课堂、外语学习资源、其他音频视频资源等。这些资源散落在院校的各个地方,毫不起眼,如果能够将它们整合起来,加工整理出我们需要的数据,将对教学科研产生极大的帮助。图书馆对非书资源的加工整合具有先天的优势,可以利用现有的人员和设备开展工作。例如我们可以按照文献类型建立光盘库、课件库、图片库、视频库等,也可以按照特定的主题来建库,如林业生态库可以包涵与林业生态有关的光盘、图片、视音频、课件等。如果能够真正将非书资源有效的加工整合,那么各馆的自建数据库也就有了取之不尽的信息来源。我们欣喜地看到,某些图书馆已经在这个方面进行了有益地探索,如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就引进了畅想之星非书资源管理平台。

3. 5对网络资源缺乏深度挖掘

因特网虽然蕴藏着丰富的信息,但是缺乏组织和管理,检索效率低。这就要求图书馆员善于捕捉因特网中的专业资源,通过规类、整合,弥补馆藏资源的不足,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例如我们可以建立学科导航,与专业院系合作建立专业学科网站,甚至可以利用互联网开展一些相对简单的定题等专业服务。针对外文文献的不足,我们还可以罗列一些网上免费的开放存取(OA)资源,方便读者获取。在开发利用时,应积极与用户交流,从用户的需求出发搜集、整理并及时对这部分信息进行分析、评价,有鉴别地加以选择和利用,尽可能选择那些学术性、权威性、可信度高的信息资源。

第4篇

关键词:风景园林;气候适应性;综述

中图分类号: TU986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适应性研究不断涌现,风景园林领域也不例外。

在理念认识层面,最早有美国麦克哈格1992年在其著作《设计结合自然》中详细的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密不可分的依赖关系,并提出以生态原理进行规划操作和分析的方法。[1] 近几年,有张卓予(2009)[2]、包满珠(2009)[3]、赵彩君(2009)[4]、胡承江(2011)[5]、杨锐(2011)[6]等讨论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强调了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在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

在设计方法研究层面,有冯潇(2009)的博士论文《现代风景园林中自然过程的引入与引导研究》总结了风景园林中引入与引导自然过程的原则与方法。 [7]赵彩君(2010)在其博士论文《城市风景园林应对当代气候变化的理念和手法研究》中通过对理论的总结,以及技术手段、设计手法的阐述,将科研成果、设计实践和应对策略相结合。[8](美)奇普·沙利文(2005)的《庭园与气候》按照传统上用以解释现实世界本质的四元素“土”、“火”、“空气”、“水”划分为四个部分,展示了过去伟大的建筑师和设计师是如何利用这些元素来创造微气候的。[9]柏春(2009)在《城市气候设计 城市空间形态气候合理性实现的途径》书中提出“城市空间形态气候合理性”的概念,并从这一概念出发,建立一个关于城市气候学与城市设计学交叉研究的体系、框架以及实现途径。[10]冷红(2009)在《寒地城市环境的宜居性研究》一书中提出寒地城市环境宜居性建设的科学理念和设计方法。[11]荆其敏、张丽安(2012)《设计顺从自然》本书主要介绍了设计与自然生态的关系,提出设计顺从自然、设计顺从气候、设计顺从地形地貌、设计从土从石、设计从风从声。[12]

在应用理论研究层面,按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类型来看,有谭刚毅(2003)[13]、赵彩君(2011)[14]、王建华(2008)[15]等对传统园林气候适应性及各气候应变措施进行了研究; 何海霞(2008)[16]、郭虓(2012)[17]等对民居院落气候适应性进行了研究;在居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中,有张亭(2005)[18]、郑洁(2005)[19]、朱俊华(2011)[20]、刘姝宇(2010)[21]等总结了居住外环境气候设计的方法及策略;在校园规划设计的研究中,有冒亚龙(2010)[22]、李帅(2010)[23]、宣怡(2012)[24]等探究适宜地域气候的生态校园规划与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校园规划布局结合地方气候等规划与设计策略;对于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研究有冷红(2011)[25]、阎晶(2010)[26]等探讨城市生态公园的规划设计的策略与具体方法;谭晓红(2004)[27]、肖锐(2012)[28]、梅洪元、代阳(2012)[29]等从气候角度出发对街道的绿色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对于广场规划设计的研究有毕晓莉(2011)[30]、刘伟毅(2006)[31]等提出了广场的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周瑞祖1996)[32]、程静静(2010)[33]、陈玉玲(2010)[34]、唐芳、张秋钤(2011)[35]等对于风景区进行了气候资源评价的研究,并提出了开发利用的建议。

根据以上研究发现,近年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研究界深刻地认识到了气候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且对于不同类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项目中的气候适应性设计应用理论都有所研究,但是针对气候适应性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的研究相对欠缺。

参考文献:

[1](美)麦克哈格(Mcharg,Ian L.)著;芮经纬译.设计结合自然[M].北京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2]张卓予.微气候学对景观设计的影响[J].山西建筑,2009,v.35(32):15-16.

[3]包满珠.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园林建设[J].建设科技,2009,No.156(19):30-33.

[4]赵彩君,傅凡.气候变化——当代风景园林面临的挑战与变革机遇[J].中国园林,2009,v.25;No.158(2):1-3.

[5]胡承江,李雄.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风景园林的发展[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6]杨锐.风景园林学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园林,2011,v.27;No.185(5):18-19.

[7]冯潇.现代风景园林中自然过程的引入与引导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

[8]赵彩君.城市风景园林应对当代气候变化的理念和手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

[9](美)奇普·沙利文(Chip Sullivan)著;沈浮,王志姗译.庭园与气候[M].北京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0]柏春著.城市气候设计 城市空间形态气候合理性实现的途径[M].北京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1]冷红著.寒地城市环境的宜居性研究[M].北京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12]荆其敏,张丽安著.设计顺从自然[M].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13]谭刚毅,陆琦.广东传统住宅庭园的气候适应性与实用性[J].中国园林,2003(4):23-26+83.

[14]赵彩君.与气候为友—中国传统园林适应气候的特色研究[C].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15]王建华.基于气候条件的江南传统民居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08.

[16]何海霞,张三明. 中国传统民居院落与气候浅析[J]. 华中建

筑,2008,v.26;No.13912:210-214.

[17]郭虓.气候对中国传统民居庭院空间的影响[D].中央美术学院,2012.

[18]张亭.京津石地区居住外环境气候设计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5.

[19]郑洁.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小区户外空间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

[20]朱俊华.基于微气候模拟的居住区低碳规划方法初探——以香港牛头角

上邨规划为例[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南京市政府.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南京市政府:,2011:8.

[21]刘姝宇,徐雷. 德国居住区规划针对城市气候问题的应对策略[J].建筑学报,2010,No.50408:20-23.

[22]冒亚龙,何镜堂.映射气候的大学校园规划[J].城市发展研究,2010,v.17;No.10304:39-47.

[23]李帅,敬鑫,于海漪.北方工业大学校园微气候测试与分析[J].华中建筑,2010,v.28;No.16312:58-63.

[24]宣怡.湿热地区大学校园户外空间的气候适应性研究[D].华侨大学,2012.

[25]冷红,甄玮.基于微气候优化的寒地城市小型公园绿地规划研究——以哈尔滨太平公园为例[A].江苏省扬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1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C].江苏省扬州市人民政府、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1:6.

[26]阎晶.西北地区城市生态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

[27]谭晓红. 城市街道空间地域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4.

[28]肖锐.不同气候地区街道布局研究[J]. 中华建设,2012,No.8405:84-85.

[29]梅洪元,代阳.回应气候的寒地城市街道绿色设计[J].建筑学报,2012,No.53212:104-107.

[30]毕晓莉,刘起.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西北地区城市开放空间设计——以白银金鱼公园全民健身广场设计为例[J]. 华中建筑,2011,v.29;No.17310:47-49.

[31]刘伟毅.夏热冬冷地区城市广场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32]周瑞祖,周永忠.五洩风景区旅游气候资源分析[J].浙江气象科技,1996,01:3-8.

[33]程静静.黄山风景区气候旅游资源分析及开发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0,v.12;No.12901:42-45.

第5篇

基于国内外林业经济相关领域重要期刊《林业经济》、《林业经济问题》、《欧洲林业研究》、《加拿大林业研究》等的相关介绍,利用2006-2010年统计数据,对国内重要期刊《林业经济问题》和《中国林业经济》进行影响因子分析,同时,对国外SCI源期刊影响因子及其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为国内学者了解SCI期刊并向国外投稿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SCI 林业经济 核心期刊 影响因子

林业经济学是研究林业部门生产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发展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学科[1],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林业生产单位的组织形式及林业经济管理体制;林业中的劳动力、土地资源及其他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林业生产部门的结构、林业生产布局与林业区划等。目前,国内学者对林业经济相关领域国外期刊,特别是SCI源期刊不甚重视,在相关期刊上不多,由于科学研究成果主要以论文形式展示,从而导致国内学术界研究成果不能较好地呈现给全世界。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Web是一个综合性、多学科的期刊分析与评价报告,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价和分析国际性学术期刊[2]。同样,《中国期刊引证报告》也对国内期刊进行了评价[3]。因此,本文选择与林业经济相关的国内重要期刊以及国外SCI源期刊进行着重介绍,并根据中国期刊引证报告以及JCR公布的历年数据,对影响因子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国内学者投稿提供参考,从而有助于我国林业经济领域的研究成果及时、准确地传递到国外,更好地促进我国林业经济领域的发展。

1.1《林业经济》

《林业经济》创刊于1979年,由中国林业经济学会主办,2004年曾更名为《绿色中国》(理论版),2006年起恢复使用《林业经济》。作为林业经济专业核心期刊,主要刊载反映我国林业经济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林业重大问题的理论研究和探讨等,其定位是各级林业及相关领域决策者、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研教学人员、信息与图书资料管理人员。1991年进入“中文核心期刊”行

1.2 《林业经济问题》

《林业经济问题》创刊于1981年,由中国林业经济学会和福建农林大学共同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作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文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科学和文献计量评价数据的来源期刊,在国内林业经济领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期刊主要刊载国内外林业经济学领域重大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其读者定位于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行政领导和行政管理工作者、农林大中专院校广大师生。

1.3 《中国林业经济》

《中国林业经济》创刊于1993年,由中国林业经济学会、东北林业大学主办。同时,由中国林业经济学会林业经济管理研究会以及中国龙江森工(集团)总公司、中国吉林森工(集团)总公司、中国内蒙古森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等承办。主要刊载理论研究、调查研究以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学术文章,其读者定位于林业工作者、林业学者及管理者等。1996年、2000年该刊连续两次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科技期刊,2002年评为黑龙江省级优秀期刊。该刊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

1.4 林业经济评论

《林业经济评论》创刊于2011年,由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办,以文集(论著)的发刊方式面向国内外发行,每年定期出版。主要刊载林业经济理论、资源管理与政策、林产品市场与贸易、保护经济与管理、林业产业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其读者定位于广大国内外林业经济工作者,致力于打造发表高水平林业经济研究成果的学术平台,并以此作为进一步扩大我国林业经济管理研究在国内外影响的一个窗口。该刊采用匿名审稿制度,兼收中英文稿件,发表以翔实资料为基础的具有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的学术论文,倡导规范、严谨的研究方法,鼓励理论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学术取向,不收取版面费。

2.1 Europe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欧洲林业研究》由Springer Berlin/Heidelberg出版,作为国外林业经济相关领域的顶尖杂志,主要刊载与木材和林业相关的生物、经济、社会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和综述。其内容主要包括林业领域研究进展、土壤化学、地区林业等。期刊读者定位于林业经济研究人员、管理者和决策者。其主编为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森林科学与资源管理学院的Hans Pretzsch教授。

2.2 Canadian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加拿大林业研究》创刊于1971年,系同行评审期刊。主要刊载林业科学方面的有关内容,主要包括保护生物学、林业经济学、造林学木材科学等论文。期刊也会针对当前的热点问题出版专刊。该刊被遴选为过去100年中生物和医学领域100种最有影响力的期刊之一[4]。其主编为加拿大魁北克大学蒙特利尔分校的Daniel Kneeshaw博士以及加拿大自然资源部林务局的Pierre Bernier博士。

2.3 Forestry

《林业》系同行评审期刊,主要刊载有关林业可持续发展、树木研究以及政策等论文。该期刊更多偏向于发表温带和寒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论文。其编辑工作分工较细,各编辑所负责的事务各不相同。

2.4 Annals of Forest Science

《林业科学年报》系涉及多学科的国际期刊,每年一般出版8期。主要刊载林业可持续经营、生态学、树木生理学等研究论文。林业可持续经营以及生态学是该期刊的重要主题之一。其主编为法国国家农业研究院南希中心的Erwin Dreyer。

2.5 Forest Science

《林业科学》作为林业相关论文的索引数据库,为学者提供论文的摘要信息和全部的参考文献,主要刊载林业可持续发展、热带森林碳汇和森林遗传资源等论文。覆盖范围较广,收录文献从1939年至今,数据库更新较快,平均每周更新一次。其主编为Victoria Bonham和Bridget Biggs。

3.1 国内期刊影响因子的变化

由于缺乏《林业经济》、《林业经济评论》的数据,本文仅选择了《林业经济问题》和《中国林业经济》两种期刊进行分析。《林业经济问题》作为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近年来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 2006年影响因子为0.477,而到2010年,其影响因子上升为0.950,增长幅度高达99.16%。《中国林业经济》不是核心期刊,其影响因子在2006年为0.166,2007年为0.333,随后变化平稳,影响因子始终处于0.3-0.35之间(见图1)。了解期刊影响因子变化情况,为林业经济相关学科科研工作者更好地评价自身研究成果提供依据,也可为其今后论文投稿指明方向。

3.2国外期刊影响因子的变化情况

根据《JCR2011年引证报告》,林业经济相关SCI源期刊的影响因子均低于2.0,以0.5分作为分档标准,对期刊进行分类划定,结果显示,影响因子多集中在0.5-1.0分之间,所占比例为63.64%,整体而言,林业经济类相关期刊影响因子水平不高,1.5分以上的期刊仅有2个,所占比重为9.09%,而1.0-1.5分之间的期刊有5个,占比重为22.73%(见图2和图3)。

选择林业经济领域中SCI源期刊,对2006-2010年影响因子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总体变化情况有三种:一种为上升趋势;另一种为下降趋势;还有一种就是其变化趋势并不明朗,不能较好地预测其未来是否上升和下降(见图4)。呈现上升趋势的期刊有:CIENC FLOREST、J TROP FOR SCI、J FOREST RES-JPN、FORESTRY、EUR J FOREST RES、SILVA FENN、INT FOREST REV、NEW FOREST、AGROFOREST SYST、CAN J FOREST RES等,其中CIENC FLOREST、J TROP FOR SCI、J FOREST RES-JPN、FORESTRY、EUR J FOREST RES保持了稳步的上升态势(见图4A)。呈现下降趋势的期刊主要有:FOREST CHRON、J FOREST ECON、ANN FOREST SCI、J FOREST、FOREST SCI,其中FOREST CHRON表现出一直下降的趋势,而其他期刊尽管有升有降,但总体以下降为主(见图4B)。影响因子变化趋势并不明显的期刊所占比例并不是很大,仅两种期刊: FOREST POLICY ECON和SCAND J FOREST RES。

第6篇

关键词:景观设计;景观序列;道路线形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公路景观设计理论框架是研究公路景观问题的基石,因此在研究公路景观相关问题之前,必须构建合理而且尽可能完整的理论框架,这对进一步深入研究公路景观的细节具有重要意义。

1 公路景观设计理论的基本含义

公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功能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公路的需求从运人载物转变到保证安全条件下的出行,而目前正向追求满足设施与自然和谐情况下的乘车舒适方向发展。正是这一功能需求的改变,公路景观设计才日益被重视起来。这里界定公路景观设计理论的含义:公路景观设计理论是在公路可视范围内,研究公路景观规律并应用于工程实践,如何保持与自然更好的协调,如何更好的服务用路者,以减少交通事故、增加司乘人员舒适性的理论。

2 理论的基本框架

公路景观设计理论有着丰富的内容,它是以视觉原理、色彩学、美学等学科为基础的,主体包括公路线形、公路景观的表现手法、景观地域分异规律、公路景观构成、公路景观序列和公路景观评价等内容,其中待研究的可以量化的指标有多个,除了公路合理的线形外,其他基本的还有顺直路段(所谓顺直路段指直线路段和平曲线半径大于某临界值后的大半径平曲线路段)单一景观最佳长度、路侧结构物距路边的合理距离、立交桥空间尺度,对于路用绿化植物,例如中央分隔带,植物的高度、冠径、间距等都可以而且需要进一步量化。

3 高等级公路景观的涵义和构成

景观生态学的创始人C.Troll将景观定义为一组以类似方式重复出现的、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陆地区域。现在一般定义为:景观是指由地貌和各种干扰作用,特别是人为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功能和动态特征的宏观系统。在认识上人们通过视觉、感觉(知觉)对景观产生印象、生理及心理反映,其形成的综合效应是“舒适性”。不同的建设(建筑)类型对景观的要求或研究有所侧重,道路景观侧重在道路上以一定速度运动时,视野中的道路及视线所及的空间四维景象。公路景观是道路使用者的视觉所能看到的各种自然景观与公路、交通要素的综合体,是公路三维空间加上时间和人的视觉、心理感受等形成的综合环境效应,即道路使用者在乘坐交通工具运动过程中对公路及公路环境的印象。

图3-1 公路景观包含的内容

4 高等级公路景观设计原则

百科全书对公路景观设计给出的原则是:因地制宜、风格鲜明、环境保护、兼顾效益。

4.1 功能性原则

公路首先是供车辆行驶的,进行高等级公路景观设计,始终要把公路的功能性原则放在首位。要充分考虑公路的特点,以满足公路的交通功能为首要宗旨。

4.2 自然优先原则

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尊重自然,正视自然,保护自然,恢复自然。自然景观资源包括原始自然保留地、历史文化遗迹、植被、湖泊等,他们对保持区域基本的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及保存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一旦遭到破坏,将难以恢复。进行高等级公路景观规划,必须考虑自然景观资源。

4.3 可持续原则

景观的可持续性可认为是人——景观关系的协调性在时间上的扩展,这种协调性应建立在满足人类的基本需要和维系景观生态整合性之上,人类的基本需要包括粮食、水、健康、房屋和能源;景观生态整合性包括生产力、生物多样性、土壤和水源。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高等级公路景观设计也要遵循可持续的原则,把道路景观这个由多个生态系统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进行多层次设计,使整个道路系统的结构、格局和比例与本区域的自然特征和经济发展相适应,谋求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的协调统一与同步发展。

4.4 地域性原则

高等级公路少则几十公里,多则几千公里,故穿越的地区较多,不同地区的自然景观有不同的结构、格局和生态特征,因此修建高等级公路要统筹规划,分段设计,因地制宜,景观协调,注重特色,尽可能保持特殊地区尤其穿越少数民族地区时,要突出少数民族文化特色。

4.5 综合性原则

高等级公路景观规划是一项综合性研究工作,其综合性包括两方面含义。其一,高等级公路景观规划设计的分析不是某一学科能解决的,也不是某一专业人员能完全理解景观内在的复杂关系并作出明智规划决策的。高等级公路景观规划设计需要多学科的专业队伍协同合作进行不懈的努力,这些人员包括道路工作者、景观规划者、景观建筑师、园艺师、地质工作者、生态学者等。其二,要兼顾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要在分析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同时考虑社会经济条件。只有这样才能客观的进行高等级公路景观规划设计,增强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5 高等级公路的线形与环境的协调

线形与地形配合是公路与环境协调的主要内容。线形与地形配合首先取决于合适的技术标准,从总体上看,公路路线线形的要求是随着公路等级的升高而升高的,一般来讲,公路等级越高几何线形越流畅越美观,而地形特征是影响选择设计速度的主要因素。公路建设要尽可能减少人工痕迹,在所处环境中不但不刺目,不支配环境,而且要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与周边的生物共生。公路要有合适的视觉比例,如视野中公路所占比例过大,也必然显得生硬单调。与地形不协调的路线极难形成优美的景观,因此公路与环境协调最重要的工作是抓住地形特征,避免对地形的任意分割,使路线与地形有机结合起来。

6 总结

现代的人们并不仅仅满足事物的用途,还要求感受事物的美,这样人们总是尽可能使事物的功能与美融合起来。能吸引人并能给人以乐趣的各种事物与美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创造性的产物,同样交通也不能忽视功能与美的和谐统一。人们进行交通活动时,首先要求的是安全顺利的完成空间位置的变更,同时也要求提供舒适的车内环境和良好的道路视觉环境。这些就是人们对道路美学方面的需求,也是公路景观设计理论的出发点。

参考文献:

[1] 张阳.公路景观学.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4:3-48

[2] 张玉芬.道路交通环境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10-26

[3] 于胜男.高等级公路景观设计与评价.北京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3.5

[4] 彭巍.高等级公路景观设计与评价.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硕士论文,1998.5:3-62

[5] 黄笑锋.公路绿化与公路交通问题的研究.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0.4:40-54

[6] 张秀丽.道路建设与景观协调性研究.长安大学硕士论文,2002.5:11-36

[7] 尹吉光.高速公路绿化初探.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3.6

[8] 崔文波.高速公路景观研究初探.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3.6:15-55

第7篇

关键词:马尾松 叶枯病 为害症状 防治方法

中图分类号:S791.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马尾松QPinus massoniana)分布广泛,主要生长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属于特有乡土树种,其适应性强,生长较迅速。是我国主要用于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马尾松是我国南部地区重要的用材树种也是我国长江流域各省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素有“先锋造林树种”的美誉。福建省是马尾松林的主要分布地区之一,在全省的山地丘陵地区都有分布,福建全省用材林面积中马尾松优势种的林分占到了52 %,占到全省蓄积量的41.5%,为福建省提供了大约一半的优质用材量。马尾松在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提供木材产品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社会、生态和经济价值,特别是其主要林产品——松脂和利用根茎培养的中药茯苓,是其它树种无法生产和替代的物资。由于十多年来速生桉人工林侵占原来马尾松的广大地盘,挤压了原有松林的面积,导致松材的产量和松脂的生产缩减,随之引起价值上涨;同时速生桉带来水源减少、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引起社会的关注,近年来林农重新栽种马尾松的热情逐渐增加。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木材和纸张的需求不断增加,马尾松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出现了马尾松人工林地力衰退、生产力持续下降等问题。由于造林需要,马尾松育苗工作也在各地苗圃展开。在马尾松育苗的同时,一种危害幼苗的病害——松苗叶枯病也在各地发生,值得引起育苗者的关注。

1 为害情况

在上世纪80年代广西森林病虫害普查时,该病曾经在广西各地普遍分布。目前在桂东南培育马尾松的苗圃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仅博白一县境内的亚山、旺茂、东平和那林多个乡镇苗圃均有出现。2012年10月调查其发生率30%至100%,受害程度轻度至严重。该病可危害加勒比松、南亚松、赤松等其它松类,但目前主要危害马尾松和湿地松。罹病苗木先从针叶前端产生黄色小段斑,然后颜色逐渐加深,病部向针叶基部蔓延,全叶变为深褐色后随之枯萎。除苗木外,造林后还可危害幼树,能使松苗成片枯死。发病多从植株下部的老针叶开始,逐渐向上传染给上部针叶。病害针叶后期枯萎下垂,但不脱落,全部围绕在原来主干上,症状明显容易判别。

2 病原

文献记载该病原菌为半知菌类丛梗孢目尾孢属赤松尾孢菌Cercosporapini-densiflorae Hori et Nambu。病菌在针叶气孔下形成发达的子座,孢子梗束从气孔伸出,形成淡黄色的线形分生孢子,孢子扩散后在其它针叶上粘附、入侵,再次产生病斑、形成病叶,造成病害不断蔓延。病菌可在病株残体和寄主上越冬,夏初形成分生孢子靠气流传播,重复侵染或感染新生植株。

2.1 与其它病虫害的区别

该病与松苗立枯病、赤枯病、生理性病害和松突圆蚧危害有下述主要区别。(1)立枯病。多在幼苗期、苗木尚未木质化之前出现,在圃地上经常形成一个“鸡窝”状死苗点,在根茎部腐烂、缢缩,全株枯黄死亡而不倾倒。(2)赤枯病。叶片上最初产生淡黄色、后变浅褐色段斑,病斑与正常部分交接处有红褐色环圈,后期病叶浅灰色、病斑上出现黑色小点,病叶卷曲。(3)生理性病害。缺肥(尤其是氮、磷)、水浸、严重干旱等引起,产生嫩梢和针叶变色、干枯,根据环境和自身管理状况不难判断。(4)松突圆蚧。在发生区的半年生苗木会发生,受害针叶枯黄或脱落,撕开针叶基部可以看到如针尖至大头针顶端大小的浅黄白色小点,即为该蚧虫。若是立枯病、赤枯病可以适当参照叶枯病进行防治;是生理性的病害应对症治理;是松突圆蚧的用内吸杀虫剂防治。

2.2 发生情况

调查发现玉林各县(市)大部分苗圃不再生产散播的裸根苗,而采用营养杯育苗。2012年5月份新叶开展不久便发现零星病叶、病株,8月份病害蔓迅速,至10月上旬在重病区已经覆盖全马尾松苗圃。由于采用营养杯的直径大小和其排列的疏密、畦面宽度的不同,病害发生范围和危害程度有明显差异。营养杯小、排列紧密、畦面超过100cm、苗龄长的,感病多、发病重;畦面离行人沟高(10cm以上)、长期无积水的发病轻或未见发病;连年反复播种松苗、管理粗放、杯土的土质差、苗木的菌根少的发病就重。如旺茂镇的一片苗木由于多种原因导致100%为感病株。

3 防治

多种原因可以对松苗叶枯病发生和危害程度产生影响,对该病的防治工作要贯穿在育苗全过程。

3.1 种子的杀菌消毒

种子本身就有带菌的可能,最好在浸种催芽前对种子进行杀菌。如用1/1000的高锰酸钾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杀菌。

3.2 杯土的处理

营养杯土应该在装杯前先行暴晒,为黄泥土的要提前风化,时间1至2个月;配制时加入有机肥的必须经高温沤制;最好选择壳斗科植物(如红锥、米锥)的地段育苗或取土,因其容易使苗木形成菌根,可减少病害发生和增强植株生势。杯面最好覆盖1cm厚度的火烧土,有壮苗和减少病害发生的作用。

3.3 选择大小适合营养杯和合理的畦宽、畦高

根据苗木出圃时间(半年苗或一年苗)选用营养杯,出圃时间长的宜用较大、育苗短的可略小;育苗时间长的畦面不应超过100cm,以80cm左右为宜。畦面高度根据圃地情况来确定,在雨天和喷淋时都不积水。

3.4 加强水肥管理

改变松树是可以管理粗放的观念,从种子脱帽开始要注意淋水、施肥。施肥可以用花生麸、骨粉、人尿、复合肥等沤制,使用浓度先淡后浓。注意淋水,保持杯土湿润,防止受旱,连续干旱阶段病害容易发生和加重。

3.5 防治病害

未发现病害之前,可喷洒0.5%波尔多液进行预防;病害出现后可喷1%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1000—1500倍液,或者按说明使用其它防治真菌的农药,半个月后重复一次;大雨过后应该再次喷药。及时摘除发病变色的针叶,拔除重病株并深埋或烧毁,不要丢弃在圃地和四周空地。

3.6 加强后期管理

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合理安排、适时出圃,减少苗木密集、挤压情况出现;未能及时出圃的苗木由于针叶的伸长,苗木下部通风透气的状况逐渐受阻,可能引起病害的发生和传播的加剧,应该适时移杯,加大植株间的距离;减少畦面的宽度,增加光照,提高植株木质化和抗病能力,把苗木的高径比控制在1:100以内,适合优质或合格苗标准出圃。经过一系列科学管护,能够培育出无病的粗壮苗木供造林需要。这种苗木上山后不易出现叶枯病等病害,为提高造林成活和林木速生打下坚实基础。

4.小结

松苗叶枯病是危害马尾松苗木和幼树的主要叶部病害,对苗期和幼林生长影响较大。由于回归种植松树对苗木的需求,当前在苗圃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叶枯病比较普遍。本文观察该病害的为害情况、症状、病原、发生情况、防治方法,与相似的病虫害区别等进行探讨,以培育健康苗木供造林需要。

参考文献

[1]鲁绍伟.北京市八达岭林场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性评价水上保持学报,2006.,(3): 15-25.

[2]李秀英.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与应用[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硕士学位论文,2006.

[3]甘敬.北京山区森林健康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4]赵小亮.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第8篇

[关键词]工业废弃地 景观设计 研究动态

伴着世界范围内关于工业生产形势的转变,在城市的市中心内不断出现了许多工业废弃地。这时出现在人们眼前的不得不解决的问题。而在解决的过程中,需要兼顾地方文化特色的同时还要注意其使用价值,注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要把重心放在对于环境污染的解决上。在预想的范围内,提前对可能会发现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做好处理方案。

一、概念

(1)工业废弃地

工业废弃地是只之前曾经进行过工业生产活动的地方,以及与生产活动相关的交通,仓库等用途的地点,但最后废弃不用的地段。

(2)棕地

棕地是包括废弃不用的,在一定年限内未进行使用的,或使用价值为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性质的用地及在用地内存在的各类工业设施和材料。对于棕地型土地的重新开发和改造时,容易遇到一个在其他类型用地上不存在的问题———污染。这就给改造工作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困难。同时,棕地也被认为是按照城市规划政策或城市复兴目标有再开发可能的土地。

(3)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

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是对工业废弃地的景观部分为重点的改造活动,而被改造的对象需要具备历史,文化,技术,审美和科学研究价值。景观设计的要素主要包括:场地规划,废弃地设施以及废弃材料的艺术加工。从气候,土壤,水汽和植物等方面着手。具有丰富的内涵,深远的文化意义和现实的研究价值。

二、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的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废气景观,国外的研究与国内相较是超前的,这与历史上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以及工业转型和城市的发展程度是分不开的的。而非其景观这一课题也成功地饮起了足够的重视。他们也早已意识到,面对适量如此放大的城市废弃物以及废弃景观,规划和设计是无法解决与之相关的所有问题。今年来哈佛大学提出的景观都市主义的理论,是对四大学科(景观设计,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所遇到的问题的能动反应,它是一种革新性的城市景观研究的实践方式。

(2)国外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的发展过程

工业废弃地的景观设计是在欧美发达国家在20世纪逐渐兴起的,20世纪的90年代快速发展。国外工业废弃地景观丰富经验的设计阶段如下:1960年由于传统的工业革命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工业废弃地的景观设计开始出现,1970年美国景观艺术家参加在新的地方实践中更新了煤矿与大地艺术相结合,在20世纪的80—90年代,生态思维和进一步发展科学和技术促进工业设计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废弃景观;1990年,鲁尔区工业标记荒地景观设计成熟,21世纪初,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和促进繁荣的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的生态审美观念的普及。

(3)国内研究进展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国内相继出现了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的实际项目,国内学者在总结国外设计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提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三、结语

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较,我国目前的工业废弃地的景观设计明显还处在一个刚刚开始的阶段,出于对目前城市工业废弃地问题的急需解决和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日趋严重,我们要对中国的工业废气地景观改造的问题上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要将研究深入下去。废弃景观是我们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这一理想的重要方法,是具体解决城市积极而有序前进的一个新方法,也是延续城市活力的有效手段。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课题那么简单,他代表了全世界人们对与城市环保问题的重视。因此,有必要对工业废弃地景观的发展和前景及其理论实践进行系统的研究,对这一领域的景观设计实际操作形成一个准确的认识,从而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工业废弃地景观设计的发展和方向。

参考文献:

[1]牛慧恩. 美国对“棕地”的更新改造与再开发[J].国外城市规划,2001

[2]梁芳. 我国后工业公园设计探讨[D].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7.

[3]蔡海燕,彭震伟. 德国埃姆歇地区的空间、生态和经济更新—从埃姆歇园国际建筑展(198921999) 到埃姆歇景观公园规划(200022010) [J]. 现代城市研究,2007(4):82288.

[4]潘百红;吴健 国内外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研究现状。北方园艺

[5]吴健;潘百红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研究综述。现代农业科技

[6]吴健城市记忆的延续:长沙火车南站工业遗址景观设计研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7]谢欣明上海产业类历史地段景观改造研究。南京农业大学硕士论文

[8]黄滢城市工业废弃地景观的更新设计。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

第9篇

论文摘要:林业GIS教育是现代林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理工类GIS教育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行业GIS教育,有着其自身发展的特点。在简要回顾我国GIS教育和林业GIS教育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林业GIS教育的发展特点,即GIS技术的应用和理工科院校GIS教育的发展推动了林业UIS教育的发展,层次化、规模化的林业UIS教育逐步形成;指出目前林业GIS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GIS人才培养水平参差不齐、林业GIS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GIS相关课程的设置不尽合理、教学条件较差和教学方法比较落后等。针对林业GIS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包括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保证林业UIS教育的质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业界叶林业GIS教育的重视程度;结合专业特点,合理设置GIS相关课程;改善教学条件,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深化教学方法改革,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指收集、管理、操作、分析和显示空间数据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我国GIS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即20世纪70年代的起步阶段、80年代的准备阶段、90年代的发展与产业化阶段。目前,GIS已经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土地管理、农作物调查与估产、交通、能源、通讯、地图测绘、林业、房地产开发、自然灾害的监测与评估、金融、保险、石油与天然气、军事、犯罪分析、运输与导航,110报警系统、公共汽车调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一大批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被开发成功,如GeoSTAR. CityStar. MapGIS. Supermap等。

伴随着GIS技术的发展,GIS教育也蓬勃开展起来。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150多所高校开设了GIS专业。在GIS教育中,林业GIS教育是发展比较慢的领域;而且由于地域经济条件、师资力量等原因,林业GIS教育的发展并不平衡,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发展快,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发展快。

一、我国林业GIS教育的发展历史

随着GIS技术的发展,社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于是我国的GIS高等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起步,并迅速发展起来。1988年,第1个专门培养GIS人才的本科专业在武汉开始招生;1989年,大陆第1本GIS教材《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黄杏元教授编著)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3年,第1个GIS硕士专业在武汉开始招生;1994年,中国“GIS协会”成立,同时成立了“教育与科普专业委员会”;1997年,我国正式在地理学和测绘学2个一级学科下分别设立了“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二级学科,并开始相关博士点和硕士点的申报和招生;1998年,教育部对高校的本科专业进行调整,把原来的504个专业调整为249个,但仍在原地理类专业中增设了地理信息系统理学本科专业。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能够培养本科生、硕士、博士、博士后及留学生的完整的GIS高等教育体系。

林业行业是应用GIS比较早且比较广泛的领域。林业科技工作者从事林业GIS工作,既要掌握GIS知识,又要掌握林业专业知识;否则,将不能有效地把GIS技术与林业科研和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也不可能使GIS技术在林业生产、科研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求林业GIS教育承担起培养林业GIS开发、应用和技术推广专门人才的任务。林业GIS教育是随着理工类GIS教育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目前,虽然全国几所高等农林院校开展林业GIS教育的方式不同,但是GIS相关课程的地位已经在林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显现出来。例如,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于2004年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叫;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也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专业,而且“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南京林业大学开设了“城市规划(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和“遥感与GIS”课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在林学专业开设了“GIS与 GPS导论”课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在“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开设了“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这都充分证明了林业GIS教育在现代林业教育中有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二、我国林业GIS教育的发展特点

(一)GIS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林业GIS教育的发展

GIS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GIS在林业森林资源管理、病虫害防治、造林规划设计、城市林业等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林业行业对GIS专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林业教育部门必须紧跟GIS的发展趋势,培养大量不同层次的复合型人才。此外,“数字地球”“数字中国”和“数字林业”等观点的提出,也势必推动林业GIS教育的发展。

(二)理工科院校GIS教育的发展推动了林业GIS教育的发展

迅速发展起来的理工类院校GIS教育,为各行各业培养了大批GIS专门人才;其中一些GIS专门人才通过对林业专业的接触和学习,又逐渐成为林业GIS教育的骨干力量,有些甚至成为林业行业培养林业GIS技术人才的教育专家。同时,高等林业院校或相关研究所也派出具有相关GIS基础知识(计算机、地理学、测绘学等知识)和林业专业知识的人才,到理工科院校的GIS专业学习和深造,从而培养了一批从事林业GIS教育工作的实践者,加快了林业GIS教育的发展步伐。

(三)层次化、规模化的林业GIS教育逐步形成

目前,我国的高等林业GIS教育已形成了层次化、规模化的发展格局。高等林业GIS专门人才的培养单位涉及农业大学、林业大学和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以及相关的林业研究所;依托的专业有林学、地理学、测绘学、计算机科学等,同时也依托于相关的林业科研项目。高等林业GIS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主要是林学学科与理工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层次包括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以及各级GIS技术人才培训。

三、我国林业GIS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GIS人才培养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各类林业GIS人才培养单位的教学水平、教学条件不同,所以林业GIS人才培养的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单位培养的林业GIS人才不尽如人意、名不符实。从毕业生就业需求的角度看,林业人才市场上出现了对林业GIS方向毕业生的需求增加而毕业生的相应能力偏低的矛盾现象。这给人才培养单位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林业GIS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

在高等林业GIS教育方面,虽然我国大多数高等林业院校都开设了GIS专业或GIS相关课程,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林业GIS技术应用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特别是林业GIS教育的普及程度远远比不上发达国家。1994年,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专门成立了教育与科普专业委员会,旨在推动我国的GIS教育(包括林业GIS教育)、培训、科普工作以及与国际GIS业界的交流。但是,目前高等林业院校对GIS教育的认识不到位,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从而影响了林业GIS教育的快速发展,甚至错过了发展的最佳时机。

(三)GIS相关课程的设置不尽合理

1.课程的先后顺序不合理

GIS所处理和表达的数据对象是地理空间数据,而地理空间数据具有几何图形和属性特征。其中,图形数据一般采用专用格式进行表达和存储,而属性数据大多采用商品化RDMS (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管理。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GIS课程之前,必须首先学习和掌握有关的基础知识,包括多种空间数据的采集手段(如普通测量学、GPS、林业遥感等)、制图方法(如地图学、计算机制图等)、软件知识(如软件设计基础、程序设计语言等)、数据库和数据结构等基础知识。因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些特点,合理安排GIS相关课程的先后顺序,否则很难保证GIS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

2.课程的教学时数不合理

有的高等林业院校将GIS相关课程的教学时数设置为30学时,而且理论学时多、实验学时少,这种情况远远不能满足林业生产单位对林业GIS人才的要求。GIS课程作为“数字林业”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支撑课程,其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时数的设置应充分考虑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应保证有足够的教学时数。

(四)教学条件较差,教学方法比较落后

目前,有些高等农林院校还没有专门的林业GIS课程实验室,经常将其与一般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室混为一谈。这就造成GIS相关课程与其他计算机课程竞争教学资源,从而导致GIS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减少、教学管理不方便、教学成果难以持久保存。这进而使林业GIS教育的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此外,林业GIS相关课程的实践性特点非常强。但是,由于林业GIS相关课程的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大多数课程仍然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没有开设足够的实践课程,所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四、改进和加强林业GIS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师资力量的培训,保证林业GIS教育的质量

为了提高林业GIS教育教学水平,一是应该加强高等院校中GIS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切实培养一批业务精通、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尤其是对非GIS专业毕业的教师,还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其对GIS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二是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关政策,规范GIS教育市场,对有条件开展GIS教育的单位和部门颁发资格证,对无条件开展GIS教育的单位应取消其办学资格。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业界对林业GIS教育的重视程度

充分利用林业行业的宣传媒体,如报纸、杂志、网络等,宣传林业GIS教育在推动林业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业界对林业GIS教育的认识水平。同时,充分发挥中国林学会林业计算机信息分会等GIS应用分会的作用,在每年召开林业计算机信息分会年会之际,加大林业GIS教育的宣传力度,多展示GIS应用于林业的先进技术和产品,从而推动林业GIS教育的发展。

(三)结合专业特点,合理设置GIS相关课程

高等林业院校是开展林业GIS教育的主要阵地,肩负着培养林业GIS技术高级专门人才的任务。因此,高等林业院校要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和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认真研究教学计划,确定GIS相关课程的开设目录和相应的教学时数以及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等;要制定科学合理的GIS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使学生以充分掌握GIS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目标。特别是没有GIS专业的教学单位,如果要开设GIS相关课程,尤要慎重,应充分考虑开设GIS相关课程所需要的师资条件和教学硬件条件,不能盲目开设。

(四)改善教学条件,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学条件包括师资力量、实验条件、教学手段等。林业GIS课程教学对实验条件的要求不仅是一般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室,还要求有专门的实验室,即GIS实验室;同时,还要求配备性能比较高的计算机、空间数据输人输出设备(如扫描仪、绘图仪等)和优质的GIS操作平台。因此,高等林业院校要发展林业GIS教育,在具有合格的师资队伍的前提下,还要加大投资力度,建立专门的、开放的林业GIS教学实验室。

(五)深化教学方法改革,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

第10篇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以及高等教育自身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近几年来,南京林业大学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形势的发展和变化,通过适时调整办学思路,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教学监督体系,着力进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经济的发展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制度;教学监督;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3-0017-03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以及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许多高校把开展和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和发展的目标。学校如何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将创新、创业理念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如何突破课堂教学局限,将创新、创业思想契合到大学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成为摆在高校面前事关未来发展的重大课题。在国家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近年来发展迅猛,各种创新教育理念和创新创业教育方法层出不穷,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和进步。南京林业大学是一所以林科为特色,以资源、生态和环境类学科为优势的多科性大学,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我校对教学管理进行优化、改革,不断探索和完善具有南京林业大学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人才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它体现着人才培养特征,是学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性指导文件,也是一所学校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集中体现,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提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需要在新的人才需求导向下迅速更新教学理念,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提高本科生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

2008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我校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实践环节加入了素质拓展与创新学分。要求学生必须修满素质拓展与创新学分规定项目的6学分,方可毕业。素质拓展与创新学分由“社会实践”和“素质拓展与创新学分”组成,“社会实践”为必修模块,占1学分。每学年末由学生本人提交证书复印件或证明材料,以班级为单位将材料交到学院后,由学院审核确认后记录学分。

2014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增设“通识教育平台”。通识教育必修课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类课程、《军事理论》课程、外语类课程、计算机类课程、就业与创业指导类课程、《体育》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占12学分,要求全校学生必须修读2学分的生态环境类课程,经、管、文、法、艺术类专业学生须至少选修4学分自然科学类课程及2学分艺术类课程(艺术类专业学生须另选2学分其他类的通识选修课程),理、工、农类专业学生至少选修4学分人文社科类课程及2学分艺术类课程。通识教育平台选修模块由原来的6学分调整为12学分;并且增加了生态环境类课程,体现了我校办学特色;英语类增设了提高型选修课程。此外在专业教育平台选修模块增设差异化培养模块,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进行选择。

2016年学校又适时进行了新一轮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1)在通识选修模块中增设创新创业类选修课程,每位学生须至少选修2学分的创新创业类课程。我校从高校邦平台引入一批创新创业教育网络课程资源,作为全校创新创业教育公共选修课程,包括《创新思维开发与落地》、《创业启蒙与案例分享》、《创业基本功与精益创业方法论》、《打造无敌商业计划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基础》等,涉及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创业基本知识培养等。学生可根据自身时间在课程开放时间段内完成所选课程的视频学习任务、参与讨论和平时测验。线上有专门教师队伍负责为学生提供线上的导学、解疑服务。这种利用网j手段和翻转式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模式,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强化了过程考核。(2)增设创新拓展平台。2016年我校对本科生创新创业与素质拓展学分认定管理办法进行修订。首先,由原来的“素质拓展与创新”环节改为“创新创业与素质拓展”环节,强调了创新创业。其次,由原来的两个模块增设为三个模块,分别为“创新创业实践类”、“寒暑假期社会实践”、“素质拓展类”,其中“创新创业实践类”、“寒暑假期社会实践”为必修模块,分别不得少于64学时和32学时。最后,创新创业与素质拓展学分认定及成绩评定依托大学生成长服务平台Pocket University(简称PU)实施。借助PU平台学生可在网上提交申请,并上传相关证明材料,由学院在网上进行审核。这种网上审核方式相对以往的纯手工审核方法更加科学,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环境

高校的正常运行必须建立在科学、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之下。在制定教学管理制度时要遵循教学管理的发展规律,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并充分考虑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制度环境。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本科教学管理质量和水平,健全与完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规范教学管理行为,教务处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对我校2012年版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汇编》和《教师手册》进行修订,编印了2015年版《南京林业大学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汇编》和《教师手册》。组织教学管理人员集中培训学习规章制度,组织青年教师学习《教师手册》,并开展系列培训。在学校试卷保存与归档管理规定的基础上,2016年各学院出台了试卷归档细则,对试卷材料要求进行详细说明,进一步加强试卷管理的规范性、合理性。2016年学校对课程考试提出了新要求,进一步规范教师阅卷方式。此外教师必须对成绩评定进行详细说明。学生成绩由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的依据是学生出勤率、课外作业、期中考试(测验)、课堂交流与讨论表现、项目报告等。终结性评价由平时成绩、期中(测验)成绩、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三部分构成,并要明确各项所占比例。

为帮助每一位大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大学学习,2016年我校教务处编写了《本科生学习指南》。指南涉及了绝大部分W生大学期间可能会遇到的学习方面的问题,可以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大学生在读期间如遇到与学习相关的问题,可先查看指南中是否有相关的回答或建议。

我校修订2016版教学大纲,要求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每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特色课(不包括通识教育类课程)至少设置1个学时的创新创业类教育环节的内容。

三、建立科学的教学监督体系,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学校不断完善教学督导、考场巡查、学生评教、各类教学检查等教学监督与反馈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学校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和校、院、系三级监督的教学管理模式,实施学生、教学督导组、专家同行、学院中层领导干部组成的“四维”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通过教学质量动态信息收集、分析、反馈系统,对全校教学活动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监控,有效规范了教学管理,确保教学工作有序,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持续不断提高。

每学期,学校组织开学第一天教学检查、期中教学检查和期末考试检查等常规教学检查,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深入教学第一线检查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教学支持保障等情况;组织教学纪律随机检查。利用视频监控设备对教学纪律进行检查,并对教学检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全校通报,有效促进了优良教风和学风的形成。组织校内专家对试卷档案、毕业设计(论文)等进行专项抽检。加大考试巡查力度,在每学期集中考试周实行校、院二级巡视的基础上,对非集中考试周的课程考试进行全面检查,并利用视频监控设备加大考风考纪管理,有效促进了良好考风的形成。利用毕业设计(论文)信息管理系统,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申请、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答辩、成绩等各个环节实行全程网络监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了过程管理。每学期组织全校学生对所有理论课、实验课、体育课和实践环节进行网上评教。

为了进一步完善评教体系,力求做到学生关心课堂教学效果、教师热心投身教学,通过评教真正发现教学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改进教学。2016年我校对评价工作进行了改革。(1)评教指标体系改进。从“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维度,按照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过程制定了相应指标,学生针对各条评教标准在系统中点击相应等级,系统后台按照既定算法自动汇总评教成绩。(2)评教分数权重优化。考虑各学院的课程特点存在差异性,同时结合学院的工作实际,各学院可在学校的通用指标基础上增设学院的特色指标或调整通用指标的分值权重。(3)在学期中增加一次诊断性评价。原期中教学检查是发放纸质问卷调查表给部分学生填写,各教学办汇总,不仅工作量大,而且学生反映的问题无法全部反馈给教师。现期中教学检查改由学生在网上填写“问卷调查表”,每个学生都可以提出对所上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任课老师可查看学生提出的建议,了解学生的需求,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综合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适当调整。

四、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实践教学对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校始终把加强实践教学作为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一个重要切入口和突破口,学校为大学生搭建创新实践平台,构建国家、省、学校和学院四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实施体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家级、省级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多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各项重大赛事中,学校学生均取得了优异成绩。我校学生在2016年第八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喜获丰收,共夺得全国总赛区等级奖两项、优秀奖两项;江苏分赛区一等奖三项、二等奖四项、三等奖八项及优秀奖多项,共计获奖三十余项。2016年(第九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总决赛中,我校参赛队伍共斩获全国二等奖两项和全国三等奖一项。我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中连续四届斩获一等奖。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创业教育。2014年学校成立水杉大学生创业园,新设立了“创客空间”,有六十多个团队入驻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80%以上注册了公司,提供创业实践岗位300余个。水杉大学生创业园被评为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学校依托省级创业示范基地引导大学生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推动创业实践,构建了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全方位拓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成立了学生职业发展协会、未来企业家协会等学生社团,定期邀请优秀企业家、政府官员、专家等进行企业经营管理、企业文化、宏观经济形势等方面的讲座。2016年我校“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果入选团中央“千校千项”项目。我校“戏剧实现梦想”公益项目获得江苏省志愿服务展示交流会最高奖项“特别荣誉奖”。2016年“创青春”速度中国杯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在我校成功举办,我校捧得“创青春”省赛优胜杯,四个项目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

五、结语

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为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应当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管理方法,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尽管我校在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社会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仍存在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例如:需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通识类课程体系,加大力度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将教学督导评教、专家同行评教、领导干部评教等与学生网上评教相结合,全方位、多角度地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以避免单一学生网上评教产生的评教结果偏差,保证评教结果的客观、公正、可信,保护教师认真从教的工作态度和改善教学的积极性。今后,需不断探索与实践,不断改革与创新,严格管理,逐步优化,进一步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尹新明,彭文博.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凸显创新创业教育特色[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03):54-57.

第11篇

关键词 实验林场;作用;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 S757.9;S759.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3-0218-02

实验林场和森林公园能为教学实习和科学实验服务,其自然资源不仅能绿化城市、改善生态环境,而且也能通过合理开发向公众开展科普教育、举行生态旅游活动,为生态文化传播和公众生态文明提升做出贡献。通过对其自然资源及教学科研资源的充分利用,使实验林场和森林公园成为生态文化的示范区,成为生态文化的教育和宣传中心,为生态文明建设做贡献。

1 高校实验林场的重要作用

1.1 实验林场的科技示范作用

科技示范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通过组织科研、创新和推广将成熟技术运用于生产过程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形成规模效益,为同类地区树立科技示范样板[1]。实验林场是林业院校重要的教学、实习基地,也是科研实验长期稳定的场所,具有林业科技示范功能。

实验林场的自然资源为林业院校提供教学实习内容。例如,北京林业大学(妙峰山教学)实验林场海拔范围为100~1 153 m,植被垂直变化明显,共有陆地植物121科447属955种,反映出华北地区森林景观风貌,山体岩石种类多样,具有华北石质山区典型代表性,昆虫类14目122科539种,适用于农、林、地质等多学科的教学实习。实验林场每年安排校内教学实习达180余班次、6 000多人次,校外教学实习的达120余班次、4 000多人次[2]。教育实习依托实验林场的资源达到教学目的,科学研究同样需要实验林场的资源,取得研究成果。妙峰山实验林场建立至今,先后有40多位专家教授依托林场从事科研工作,承担了“八五”和“十二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子课题、国家及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及骨干教师资助项目、国家林业局重点研究项目,以及横向课题等近50项科研项目,发表了200余篇科研论文,获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及众多奖项,为林业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教学实验林场具有科技示范的功能。首先,教学实验林场自身就具备科技示范的性质,是其他林场的学习典范。林场经营管理水平高,综合效益好,社会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才能作为教学内容承担起教学的任务;相反,林场管理混乱,综合效益低,社会服务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就不能称之为合格的教学实验林场。其次,科研实验和技术创新成果,可以通过实验林场的平台展示。例如,妙峰山实验林场鹫峰牡丹芍药研究基地是我国芍药属(Paeonia)重要的基因库和新品种培育与新技术研发的中心,培育的新品种具有重要科研价值和较高观赏价值,重要研究成果可以利用实验林场的平台向社会群众展示。最后,实验林场能通过开展技术人员培训、技术转移为林业生产等途径,推广林业技术,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可见,教学实验林场利用教学和科研实验资源成为林业学科创新和林业技术宣传推广中心,是良好的科技示范区。

1.2 实验林场的林业科普作用

林业科普是林业事业长远发展的一项关键措施,不仅能提高林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推动林业技术的推广,也能提高社会公共科学素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3]。学校课堂教育是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但仅靠课堂教育提升公众科学知识水平是远远不够的,科普教育基地建设也是全国公众科普能力提升的重要平台。实验林场具备科普工作所需的资源优势:林场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能补充中小学生生物、地理等学科课本知识,并通过与野外实践相结合,加深中小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生态环保意识;实验林场的教学资源、科研实验场所和研究成果展示等可以被林业科普工作充分利用,提升中小学生对林业科学的认知水平,有利于林业知识的普及。目前,林业科普活动的主要场所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林业科研院所、林业展室等[4],实验林场承担的林业科普工作较少,应充分利用实验林场的资源,发挥其林业科普作用,增加实验林场的社会效益。

北京林业大学妙峰山实验林场于2003年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作为科普教育基地,北京林业大学实验林场积极开展科普讲座、举行森林体验、培训等科普活动,如“森林与人”系列科普活动,增加青少年对森林的了解,激发青少年参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的热情。濮阳林科所实验林场主要用于林业科学研究,同时作为国家林业科普基地,对农民和观光游客开展科普活动,并成为濮阳市中小学生林业实践教育场所,提升了普通群众林业知识水平。

1.3 实验林场是生态旅游的示范区

生态旅游是20世纪80年代新兴的一种旅游方式,以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在旅游活动中享受自然景观,接受环境保护教育,并参与自然环境保护[5-6]。森林旅游资源是生态旅游的主要资源,实验林场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能被生态旅游利用,此外实验林场的教育实习及科研资源,可以成为对公众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内容,并通过对实验林场的合理规划,在不影响实验林场教学实习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完善生态旅游的硬件措施和软件措施,拓展实验林场的社会服务功能,使实验林场成为生态旅游的示范区,为广大人民提供休闲旅游和生态文化教育的场所。北京林业大学妙峰山实验林场于1992年被原林业部批准成立鹫峰森林公园,2003年晋升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9年公园通过举办鹫峰梅花节、鹫峰生态文化节、鹫峰登山节和鹫峰彩叶节等系列主题旅游文化活动,年游人量11万人次。

1.4 实验林场的生态文化示范作用及传播功能

生态文化示范基地必定具备生态景观和教育资源[7]。首先,实验林场自身具有的生态功能,如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水土保持和生物保护等,是生态文化的示范;其次,实验林场以林场资源为载体,发展科普教育和生态旅游,成为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和宣传中心,起到生态文化示范作用。实验林场通过开展科普和旅游活动,将生态文化赋予到活动过程中,使生态知识得到普及,生态意识得到加强,为提升公众生态文明水平做出贡献,使实验林场的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发挥,实现林场的社会效益。

2 管好实验林场和森林公园、践行生态文明的对策

2.1 做好生态文化教育工作

实验林场要充分发挥生态文化示范功能,需要具备丰富的生态教育资源、完善的基础建设和管理措施。实验林场具备丰富的生态教育资源,对这些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实验林场发挥生态文化示范功能的关键,这就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管理措施,加强生态文化的宣传。在园区里建设科普长廊展示科普知识,在合适的地点设立通俗易懂的科普展板介绍相应的科学知识,制定生态文化宣传稿件,培养科普工作人员向参观及游玩公众进行讲解等措施,开展生态文化教育。例如,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在青龙谷景区入口建设科普长廊,安装景点解说系统宣传森林生态文化,并安放植物科普展牌和林业科普宣传牌,使参观群众在游玩过程中学习生态文化知识[8]。

2.2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培养市民生态意识

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水平,培养人民群众生态意识,需要实验林场对内做好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工作和生态文化教育工作,对外做好生态旅游产品和生态文化的宣传工作,转变大众旅游方式,培养生态旅游意识。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应充分利用实验林场或森林公园的特色资源,形成特色旅游体验,吸引大众参与到生态旅游活动中去。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就利用其资源,开发出六大生态文化节:杏花节、梨花节、丁香节、避暑节、红叶节、冰雪节,吸引人们积极参与生态旅游,并建立碳汇造林示范基地,增加居民环保意识。鹫峰国家森林公园则利用园区中的北京国际梅园开展科普和生态旅游活动,鹫峰牡丹芍药研究基地也可以作为科普及生态旅游场所向公众开放,让游客在优美的环境中学习生态文化知识。山西省龙城森林公园则充分利用景区中的革命战争遗迹将自然景观与爱国主义教育充分结合,不仅使游客接受绿色文明的洗礼,而且使游客领略了红色革命的不屈精神。开发特色生态旅游产品是生态文化工作的基础,对旅游产品的宣传工作则对居民生态意识的培养起到关键作用。媒体网络可以作为实验林场生态文化活动的宣传媒介,也可以让宣传走入校园,走入社区,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生态文化活动中来。

2.3 宣讲森林文化、生态文化,弘扬生态文明

实验林场和森林公园开发生态旅游项目能通过大众化的方法宣传和教授生态文化,专业化的生态文化宣传则需要专家教授参与到普及生态文明活动中来。例如,定期开展生态文化的专题讲座,撰写森林文化、生态文化相关的书籍,制定生态文化建设的专刊,开展学校生态文明教育,使大众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使人们对生态文明有更广泛和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投身于生态文明建设中去。

3 参考文献

[1] 刘占朝.省级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规范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6,26(4):79-81.

[2] 姜金璞.鹭峰国家森林公园的管理与开发[J].林业科技通讯,1994(1):30-31.

[3] 陈俊飞.浅议林业科普在林业建设中的作用[J].山西林业,2001(4):7-8.

[4] 吴,秦向华.加强林业科普工作的思考[J].中国林业,2010(14):58.

[5] 唐善茂,王志云.近十年来我国森林生态旅游研究综述[J].现代物业,2010,9(10):105-106.

[6] 田园.我国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3):116-118.

第12篇

>> 山核桃采摘工具包的设计研究 山核桃栽培与管理技术 美国山核桃与浙江山核桃果实品质的比较研究 山核桃产区林下生态修复与重建技术研究 山核桃秋播育苗技术 山核桃的造林技术 湖南山核桃幼林经营技术研究 山核桃施硼增效技术研究 美国山核桃嫁接与栽培技术探讨 美国山核桃种植技术简介 山核桃的丰产栽培管理技术 石质山地荒山核桃造林技术 美国薄壳山核桃栽植技术 薄壳山核桃栽培管理技术 我国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 苏南丘陵地区薄壳山核桃幼林与白茶复合栽培技术 山核桃叶与美国山核桃叶中化学成分的初步分析 临安山核桃网络营销现状分析 常州市高新区薄壳山核桃发展可行性与现状调查 野生山核桃实生育苗技术调查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09-09-08.

[10] SANDERS K F. Orange harvesting systems review[J]. Biosystems Engineering,2005,90(2):115-125.

[11] 费喜敏,汤 勇,徐秀英,等.农户层面的山区特色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以浙江临安山核桃为例[J].林业经济问题,2009,29(3):218-222.

[12] 楼叶青.山核桃安全采摘装备更新换代 既安全又方便[EB/OL].http:/// html/main/xxkdView,2012-07-13.

[13] 浙江大学.高空采摘作业保护装置[EB/OL]. http:///project/9155, 2012-08-09.

[14] 吴 昊,董希斌.林木种子采收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J].森林工程,2011,27(4):24-29.

[15] 张铁军.移动式水果采摘梯[J].新疆农机化,2008(3):49.

[16] 曾婉华. 国外林木种子收集技术的分析(综述)[J].林业机械,1985(3):45-47.

[17] 方勤敏,刘小燕,刘少山.1STZ-25型上树采种(果)设备的研究与设计[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00,28(6):10-12.

[18] 曹双喜,曹双边.水果采摘梯[P].中国专利:CN 882149628, 1989-12-27.

[19] 邱定武.蜈蚣型采摘踏板[P].中国专利: CN 202232187U,2012-05-30.

[20] 杜志宏.果实采摘器[P].中国专利:CN 201127192,2008-10-08.

[21] 苏和生,余哲学.一种果实采摘器[P].中国专利:CN 201182085, 2009-01-21.

[22] 倪继正,陈晓蕙.一种山核桃采摘器[P]. 中国专利:CN 201378951, 2010-01-13.

[23] 陈 浩.一种果实采摘器[P].中国专利:CN 201639998U,2010-11-24.

[24] 胡蝶飞.一种果实采摘器[P].中国专利:CN 201682807U,2010-12-29.

[25] 雷泽民,宋春喜,赵永峰.果实采摘机[P]. 中国专利:CN 201213381 751100, 2009-04-01.

[26] 武际可. 甩鞭子为什么会响?——兼谈鞭鞘效应[J].力学与实践,1995,17(5):72-73.

[27] 蓝 峰,苏子昊,黎子明,等.国内外果园采摘机械的研究及发展探讨[A].2010国际农业工程大会“十二五”低碳农业装备技术创新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 北京: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10.19-24.

[28] 张进疆.澳大利亚的核桃采收与加工[J].新疆农业科学,1999(6):281-283.

[29] 张晓文.林木种子(球果)振动采集技术现状及展望[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6,18(1):84-88.

[30] 陈瑞贤. TD-40型抖动式林木采种装置[J]. 林业机械,1990(4):36-37.

[31] 张 兰,迟玉敏,洪天池,等.便携式振动采种机的研制[J]. 森林工程,1997,13(1):43-44.

[32] 姚文斌,俞伟鹏,张 蔚.便携式山核桃采摘装置[P].中国专利:CN 102246636A,2011-11-23.

[33] 赵伟忠,徐建锋.一种便携式振动果实收获机[P].中国专利:CN 201120166884X,2012-01-11.

[34] 陈 度,杜小强,王书茂,等.振动式果品收获技术机理分析及研究进展[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8):195-200.

[35] 王 纲,李秀刚,田 真,等.电动采摘车[P].中国专利:CN 2747846, 2005-12-28.

[36] 汪咸吉,卢秀姣,方卫国,等.乙烯利催落山核桃果实试验[J]. 浙江林学院学报,1995,12(1):103-105.

[37] HARRELLR C, ADSITP D, POOL T A, et al. The florida robotic grove-lab[J]. Transactions of the ASAE,1990,33 (2):391-399.

[38] 张 洁, 李艳文.果蔬采摘机器人的研究现状、问题及对策[J]. 机械设计,2010,27(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