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能源动力论文

能源动力论文

时间:2023-03-24 15:27: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能源动力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能源动力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能源 培养计划 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067-02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作为首批入选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院系之一,通过依托学科和专业优势,积极利用现有资源条件,充分挖掘专业潜力,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层次和目标、工作思路、组织管理、培养体系、培养标准、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进行了系统的探索与实践,致力于培养具备能源动力素质的卓越工程师。

1 明确能源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标准

能源卓越工程师的培养遵从“教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量为主线”科学客观的教育理念,重视和强化“知识、能力、素质”同步培养机制,倡导个性化培养,注重卓越,所以能源卓越工程师是复合型高素质,科学技术基础理论雄厚,设计一流,富于创新,擅长管理,抱负远大,学风严谨,道德品质高尚,法纪严明,行业政策、技术标准熟悉,睿智进取,具备能源动力素质,具有国际视野,科学发展战略思维及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在重大科技领域和大型工程项目中能发挥领军作用的拔尖的科技人才。

能源卓越工程师应具有独特的能源动力专业人格素质,即明确国家能源行业需求与责任,总体了解世界能源格局,深刻认识国家能源策略,具备节能意识、知识与技能,具有环境与生态保护意识与基本理念以及大工程与技术经济分析能力。

2 制定完善能源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方案

能源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行本、硕、博“4+2+3”三段式培养模式,即本科阶段四年,硕士阶段二年,博士阶段三年,每个阶段均具有明确的培养目标,阶段间建立了相应的考试与推荐相结合的优胜劣汰分流和衔接机制,并实行校企联合、双导师制,对本、硕、博进行培养。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根据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对人的需求以及学生的个性、特长、爱好,制定了针对本专业不同行业方向的卓越工程师课程培养方案,并对课程体系和大纲进行了全面修订,明晰了主要课程和主要教学环节的教学基本要求,其中校外课程目录见表1。修订后的课程体系和大纲重视和强化“知识、能力、素质”同步,能够更好的培养有能源动力素养、满足包括国家需求、社会需求、学生需求在内多元化需求的卓越工程师人才。

3 创新教育体系,整合课程内容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立足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创新并实践了全程全方位教授引导式多资源共建能源卓越工程师教育体系(见图1)。

该教育体系立足卓越工程师计划,凝练教育理念,建立和实践了“与国际结合、与企业结合、与高水平科研结合”本科教学模式;重视和强化“知识、能力、素质”同步培养机制;调动和发挥了教授治学的引领作用;实行和落实了教授全程主导本科教学的施教举措,给予学生充分自主的探索空间,提供学生焕发潜能的一切机会;倡导个性化培养,注重卓越,培养有能源动力素养、满足包括国家需求、社会需求、学生需求在内多元化需求的人才。

在改革教育体系的思想指导下,学院进行了课程改革和整合。(1)建设了国际共建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与国际接轨;(2)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建立了多门校企共建课程,加强了工程素质教育,提高了师生的工程与实践能力;(3)按专业方向组建实验课程,注重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和实践技能提高同步;(4)共建各类专业平台课程,争创各级精品课程,发挥示范带头作用;(5)共建系列研讨型课程,根据专业特色和学生实际情况,教授全程跟踪和引导。

4 立足国家工程实践中心,校企合作进行实践教学

依托获批的9个国家实践教学中心,实行本硕博贯通培养的工程实践教育:

(1)本科阶段实施计划:本科阶段大约3年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时间,大约1年在中心开展实践训练,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对学生应明确其校内指导老师和企业指导老师,由指导老师对本科阶段的企业培养计划进行整体规划和指导,本科阶段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由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商讨后确定,可结合硕士阶段的方向设置企业实践的重点和应达到的具体指标。表2给出了本学院某方向在企业阶段的实践学习内容。(见表2)

(2)研究生阶段实施计划:中心教学基地作为研究课题的协助单位,为课题研究提供现场运行数据和资料,以及进行试验或验证的机会。学生下企业的具体时间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灵活确定,并保证硕士阶段至少有三个月的时间下到现场。中心要求导师要严格把关,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确定研究课题。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和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同时,加大实践环节的学时数和学分比例,研究生要提交实践学习计划,撰写实践学结报告。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围绕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依托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过加强校企的紧密合作,进行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实践,不仅推进了卓越工程师教育改革发展,而且为满足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培养需求进行了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研究生教学;教学内容;软件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1-0038-02

一、历史与现状

《计算流体动力学及其应用》是能源动力方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自上世纪90年代开设以来,前后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在1995—2000年期间,课程名为《叶轮机械的数值模拟计算》,只针对能源动力学院流体机械专业方向的研究生开设;自2001年起,课程改名为《计算流体动力学及其应用》,面向能源动力一级学科及其下属各二级学科的研究生,并成为能源动力学科方向研究生的一门基础课程;2006年以前,课程授课内容以计算流体动力学方面的原理和方法为主,选课学生主要为能源动力学科方向的研究生;从2006年开始,为适应广大研究生的选课需要,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调整,辅以CFD商用软件的实例和应用,以期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教学理念,并将课程面向全校研究生开放。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应用日益广泛。众所周知,计算机硬件水平的提升,将相应地促进CFD商用软件功能更加强大,应用更加广泛,最终使得CFD商用软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得选修《计算流体动力学及其应用》课程的研究生人数大增,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十几个学生,到现在的一百多个学生,而且涉及众多学科,比如船海、化工、建筑、电气、交通、材料、光电等。《计算流体动力学及其应用》课程的历史与现状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将要进行的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我们指明了课程建设的新方向,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并付之于实践。

二、课程定位

《计算流体动力学及其应用》作为一门研究生的学科基础课程,我们在进行改革之前,应该首先考虑它的定位。华中科技大学作为一所教育部的“985”和“211”的高校,一直以“研究型”大学著称。学校对于研究生的培养非常重视,导师为每一位研究生制定了详细的培养计划,课程的选修均有所考量。基于选修《计算流体动力学及其应用》课程的研究生人数众多,涉及的院系广泛,经任课教师讨论,申请学校研究生院同意,决定将该课程定位为高水平研究生课程。所谓高水平研究生课程,初步确立的含义为,高水平的学者,采用高水平的教材,以先进灵活的形式教授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高水平课程在内容上应该具有基础性、专业性和前沿性,前沿性可以体现在任课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实践,在讲授中融入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前沿内容。

三、教改实践

基于高水平研究生课程这样一个定位,我们开始着手进行课程的教学改革,具体内容包括:组建教学团队、改革教学内容、建设实践教学平台。首先,组建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学团队。教学团队由三位教师组成,他们均具有博士学位,高级职称。其中,课程负责人张师帅副教授,长期从事计算流体动力学及其应用方面的教学及研究工作,自2006年起,一直担任该课程的主讲教师;任课教师郭照立教授,是目前国内计算流体动力学方面的顶尖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并具有较高的国际知名度。郭教授团队在国内外权威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科学论文100余篇,SCI收录90余篇,SCI引用1200余次;任课教师陈胜副教授是一位青年学者,在格子Boltzmann算法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将《计算流体动力学及其应用》课程建设成一门高水平研究生课程,得到了教学团队中每一位教师的支持,大家一致赞同经常开展教学交流,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其次,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教学团队根据选课研究生人数众多,涉及的学科方向广泛,重新制定了《计算流体动力学及其应用》课程的教学大纲,确保讲授内容的基础性、专业性和前沿性。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控制方程的离散化方法、流场的求解计算方法、湍流模型及其应用、网格生成与计算技术、复杂流动的介观模型和数值方法、格子Boltzmann算法及其应用、经典CFD软件的基本用法等。而对于控制方程的离散化方法,将重点介绍有限差分法和有限体积法;对于流场的求解计算方法,将重点介绍SIMPLE及其系列算法;对于湍流模型及其应用,将重点介绍k-ε模型及其应用;对于网格生成与计算技术,将重点介绍结构网格和非结构网格的生成方法以及并行计算方法。同时,还将邀请国内外计算流体动力学方面的专家学者前来开展专题讲座。对《计算流体动力学及其应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是全体任课教师的共同愿望,大家积极讨论,并提出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编写具有自己特色的教材等建议。在改革教学内容的同时,教学团队还利用学院现有的条件,建立“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平台,该平台拥有高性能的计算工作站,可以开展并行计算、直接数值模拟等大型计算研究,为研究生开展离散方法、网格生成方法、计算方法以及复杂流动模型等研究工作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也为对计算流体动力学方面的前沿研究课题感兴趣的大学本科生开展创新性研究工作提供了良好条件。与此同时,该平台还拥有多种商用CFD软件,比如FLUENT、CFX、STAR-CD、PHOENICS、Flo-EFD等,成为广大研究生开展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相互交流的优良场所。还可以根据研究生的需求,安排任课教师不定期地通过软件平台为学生解惑答疑,引导研究生探索创新,提高学术水平。

众所周知,研究生学术水平的高低是一所大学学术水平的反映,更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反映。研究生不仅需要扎实掌握专业基础知识,更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目前,高等学校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研究生学术水平方面还有待加强。为此,本文提出了通过对《计算流体动力学及其应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并将之建设成具有基础性、专业性和前沿性的高水平课程,进一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同时,本文对实践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措施和经验进行了探讨。

参考文献:

[1]吴新颖.论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J].科技导报,2004,(2):40-42.

[2]李学艺,钟佩思.机械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1):22-23.

[3]李静波,柴育玲.研究生教育创新模式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5):10-11.

[4]别敦荣,万卫.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性比较[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4):77-80.

[5]姚聪莉.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透析[J].高等理科教育,2006,(5):50-54.

第3篇

关键词:汽轮机 教学改革 探索

高职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但传统教材中的某些内容已基本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传统的教学方法也难体现“教学做一体”的高职教学特点,同时由于大多数高职院校采用2.5+0.5的教学模式,本课程的学时较少,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也是摆在教师面前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人根据在汽轮机课程教学实践中的体会,结合火电厂热力设备检修工作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谈一些课程改革方案,希望能在该课程的教学与学习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教材

传统教材存在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理论部分所占比例过大,且难度较大。2、对汽轮机的结构及检修介绍得不全面,不能体现热动专业对培养学生检修、安装技能等核心能力的要求。

鉴于此,笔者提出了如下的教材思路:1、按照“以职业岗位为目标,以职业标准为内容,以教学模块为结构,以最新技术为视野,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总体要求来进行编写。2、体现突出结构、强调技能、强调规范化,强调系统、弱化理论的教材特点。3、采用项目与任务相结合的编写体例。

根据高职教育的理念,教材的名称可由传统的《电厂汽轮机》、《汽轮机设备》等更名为《汽轮机设备检修》,具有非常鲜明的高职特色。

二、优化教学载体

精选教学内容。针对“汽轮机设备及检修”课程的特点,要求授课教师在该课程授课之前,在做教学计划时,同时根据高职学生的教学特色,一方面照顾知识面的广度,另一方面要注重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深度,同时要兼顾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中的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

优化多媒体课件。为了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把收集到的和在电厂拍摄到的设备图片、视频反映到课件里,制作内容丰富、通俗易懂、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多媒体课件,这样就可以很形象地讲解电厂汽轮机原理、关键设备结构以及基本检修方法,学生也会有较为深刻的印象。

强化实物教学。利用模型教学、实物教学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教学效果。

注重现场教学。充分利用学生到电厂实践学习的机会,提升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同时也可通过对生产现场规章制度和工作过程的了解,感受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转贴于

三、强化学习效果

作为专业课程,教材各章节后一般不附思考题和复习题,学生在课后的练习机会很少。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每次课后把下一次课的主要内容以思考题的形式发给学生。在课堂讲授前针对上次课预留的思考题进行探讨,必要时可以采用提问检查等手段。讲授时,教师可根据思考题,配合教材,结合工程实际,有选择、有重点地作一些讲解,从而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习题课结束后,针对习题课的内容,留一部分课后作业,批改完之后,针对典型的错误,进行讲解,巩固学生们所学的知识。

在各个章节尽量多地给出前沿研究方向,并与阶段性的小论文或读书报告相结合。在保证完成基本教学任务与作业后,期中与期末布置两篇阶段性的小论文或读书报告,阶段性的小论文或读书报告体裁不限,可以是阶段性的学习心得、总结、综述、专题等,并以此作为期终考试成绩的一部分。 这种方法既考察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增加练习,同时为毕业设计和实践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

对于三年制高职学生,仍安排有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但以往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选题多采用教师命题的形式,而且命题难度超出了高职学生的实际能力,并且非常不实用。

本人曾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题目:编制某台汽轮机检修方案,内容涉及检修项目、工器具配备、安全措施、检修工艺等多项内容。因为其中某些内容学生曾在校内实训过,有一定的基础,而且学生在电厂实习中也有所收获,所以学生所做的课程设计不仅有内容,而且非常贴近生产现场,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五、结束语

高职教育具有非常鲜明的实用特色,强调与现场对接,强调学生岗位技能的培养,因此,我们应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一条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的课程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研究性学习;毕业设计

作者简介:曹丽华(1973-),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李勇(1964-),男,辽宁本溪人,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吉林 吉林 13201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吉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研究课题——能源动力类专业本科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2-0133-02

研究性学习,即改变原有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根据学科知识的特点,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从广义理解,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1]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其思维发生变化,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2,3]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要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既有已学专业知识的使用过程,又有对专业知识的创新过程,非常适合以这种“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该学习方法能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来不断激励学生,并为教师提供了与学生建立相互关系的独特机会。

一、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或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或理论推理能力;培养学生调查研究、查阅中外文献和收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分析、制定设计或试验方案的能力;培养学生设计、计算和绘图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验研究和数据处理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总结提高、编制设计说明书及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等,使学生在创新和实践方面得到一次系统的基本训练,达到从事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和实践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研究性学习强调基于问题、面向实际,凸显自主探究、合作互动,重点体现在“提出问题、自主研究、讨论互动、批判改进”等核心环节。[4]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法体系,按照学习专题的内容的性质和学习方式划分,其主要形式有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基于案例的讨论式学习和基于项目的参与式学习。[4]因此,在毕业设计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可以很好地实现毕业设计的目的和要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实现毕业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二、毕业设计题目的设定和学生的选题

第一,毕业设计题目设定的基本要求是遵循毕业设计教学大纲,符合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

第二,毕业设计题目的设定要理论联系实践,既有理论研究又有工程实际,体现出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原则,用以增强学生的兴趣和知识的实际应用。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生产实际、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辅相成的认识。

第三,毕业设计题目的设定要因学生个体的差异难易结合,因材施教,使所有学生都能感到所学知识的有用之处,又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创新。

第四,毕业设计题目的设定范围和深度应符合学生及本专业的实际情况,但又不失对本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

第五,毕业设计题目的设定一般可分为理论研究、实验研究、工程设计(实践)和综合等类型。本专业学生结合工程实践类课题的比例应不少于80%,首先保证基本工程训练,并在此基础上做一些提高性的、拓展性的研究专题;其次结合实际任务进行的毕业设计,应选择那些能满足教学要求,并有实际意义的课题。

第六,毕业设计题目设定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取课题,然后根据自选与分配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最后的确定。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根据选取的毕业设计课题进行研究性的毕业设计,但目标要明确、工作量要适当。

第七,学生除了选择指导教师设定的毕业设计题目外,也可根据本专业特点和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与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然后请指导教师审定后确定毕业论文的题目。

三、在毕业设计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组织与实施

1.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其学习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利用大学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导师所设计的问题,不但要学会查找资料、归纳总结,还要选取恰当的方法、手段,学会和导师交流,学会思考和创新。在毕业设计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就是根据学生个体的特点,有目的、有差异、有选择的设定毕业设计题目,既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又能使学生在研究中有所创新,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毕业设计的研究性学习过程

毕业设计采取个人独立研究的方式。指导教师根据毕业设计题目的设定要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设定若干个题目,由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题目。然后指导教师给出题目具体的研究目标和要求,指导学生相对独立的开展研究,用17周的时间完成整个毕业设计,撰写毕业设计论文一本。毕业设计具体的研究性学习过程见图1。

3.毕业设计的具体实施过程

(1)对毕业设计题目的理解。指导教师应帮助学生就研究题目的意义、所涉及的知识及存在的争议去理解毕业设计题目。鼓励学生从多种角度认识、分析该毕业设计题目所涉及的问题,有批判的去思考,大胆的去创新。

(2)搜集、分析、整理资料。查找与毕业设计题目设定的任务相关的国内外资料,深入理解毕业设计的任务,掌握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手段。

(3)开展调查研究和拟定研究方法。学生可根据个人理解对课题进行初步的研究,提出主要要解决的问题和思路,以及拟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撰写开题报告。

(4)讨论与修正。学生将初步研究的结果,在指导检查时或课余时间,与指导教师和同学进行讨论,汲取他人意见和建议,及时修正部分毕业设计内容的研究方法,体验研究性学习的快乐与收获。

(5)开展深入研究。学生根据之前对课题的理解和拟定的初步思路,对毕业设计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利用以往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在此过程中,还可能遇到新的问题,或提出新的问题,教师应鼓励其进行独立研究,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客观地、辩证地去分析和思考,以达到毕业设计的目的。

(6)撰写毕业论文。让学生按照毕业设计的撰写规范来汇报自己的结论,甚至可以鼓励学生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以扩大影响。撰写毕业设计大论文可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概括、推理和论述能力,学会展示自己的工作和成果,总结和反思自己的研究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将自己所研究的感兴趣的课题,通过查资料、钻研、质疑、解决的过程,最后以毕业论文的形式总结出来,对他们以后参加工作进行专业性的总结有很大的帮助。

四、在毕业设计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对教师的要求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相互合作、共同探索真理的过程。[4]因此,教师应转变观念,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平等地参与毕业设计题目的研究,启发引导、鼓励和支持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做学生的启发者、引导者、激励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尤其要注意在与学生相处时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由;与学生交换和分享各自对知识、生活的认识时,应尊重、理解和包容学生的不同看法,甚至允许学生对教师的思想和观点进行批评。

1.宽广的知识面和较强的知识交叉应用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性质使得学生在毕业设计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所涉及的知识远远超过某些固定的范围,学生需要教师指导和帮助的问题也与传统的毕业设计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知识的交叉应用能力,才能解答学生的质疑和困惑。

2.丰富的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

这是在毕业设计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基础。指导教师在对学生的指导过程中,要剖析题目的研究思路、比较研究的方法,以及相关的工程实践。如果自身没有相关的研究成果,没有这个领域的工程实践,对学生的指导就缺少了说服力,也就不能激起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兴趣,培养其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及启发式思维。

3.工作的热情和教学的投入

在毕业设计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要做好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要热爱教学和投入教学,要研究学生的需求、思维的方式和个体的差异,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要注重学生获取、应用和创造知识的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结果。

4.毕业论文撰写指导

撰写毕业论文是学生对整个毕业设计题目研究情况的归纳与总结。教师要使学生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格式,引导学生了解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和交流形式。同时,指导学生总结在毕业设计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所得到的收获,包括心理上的成长。在毕业设计的答辩中去展示成果,让学生的创新才智在进一步的思辩争论中得以发展。

五、结论

在毕业设计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但能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质疑、解疑、创新、总结和交流的能力,真正实现毕业设计的预期目标,同时也是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一个体现。本文的研究内容为在毕业设计中开展研究性教学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闫守发.开展研究性学习 培养创新能力[J].辽宁师专学报,2005,7(1).

[2]刘长风,刘学贵,冯静薇,等.研究性学习在环境工程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20).

第5篇

关键词:传热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齐晓霓(1974-),女,山东临淄人,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讲师;刘永启(1965-),男,山东枣庄人,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教授。(山东 淄博 255049)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理工大学教学项目基金“传热学教学方法的研究与探索”(项目编号:11202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2-0091-02

“传热学”是高等学校能源动力类、化工制药类、航空航天类、机械类、环境与安全类等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其与“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一起被称作热工类专业的三大支柱,[1,2]由此可以看到这些课程在上面专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只有认真掌握这三门课程,才有利于后面课程的学习和相关的工作研究,所以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新型教学方法,采取先进教学手段,保证教与学都能达到最佳目标。本文根据“传热学”的课程特点,依据笔者自己的教学经验,从课程定位、教学方法以及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水平和创新性思维等方面,针对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要点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明确课程定位

传热学是研究具备温度差异时发生的热量传递规律和测试的科学。因为自然界和不同生产领域普遍存在着温度差异,所以传热现象非常广泛。传热学也普遍应用在现代科学技术当中,是能源动力、化工制药、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必备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作用,在具体学习过程中要重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工程分析的能力,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提倡节约能源,让学生灵活运用各章的经验公式和通过图表进行计算的能力。同学们在传热学的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习时不觉得有多难,但处理具体问题时却感觉力不从心、无从下手。究其原因,传热学的理论推导较多,而且经验公式难以理解和记忆,做习题时学生难以下手。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并归纳出中学时学过的能量守恒原理作为一条横线贯穿着传热学计算问题的始终,能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以导热问题的数学描写为例来说明这种方法的思路,[3]在要研究的物体中任意去除一个微元平行六面体作为该微元体能量收支平衡的分析对象。假设物体中有内热源,它代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产生或消耗的热量,在空间三个坐标方向上,将任一方向上的热流量分解成x、y、z坐标轴方向的分热流量,对于微元体应用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建立起能量平衡关系式,即导入微元体的总热流量+微元体内热源的生成热=导出微元体的总热流量+微元体热力学能的增量。将三个方向上的能量平衡关系式写出后,相加即可获得总的能量平衡关系式,然后将各项热量传递方式的表达式代入平衡关系中求解,该方程可以针对物体的边界条件用简单积分求解。无论使用导热微分方程式直接结合边界条件求解还是简单积分求解,通过上述两种方法的讲解,可以让学生思路清晰,处理实际问题时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如果在实际问题中出现了更复杂的热传递问题,可以划分不同的单元,一个个解决。将这种能量守恒的思路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各章节中定律的连贯理解,达到了相当好的教学效果。

二、优化教学内容,适应传热学技术发展

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就都对“传热学”课程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尽管传热学的基本规律并无变化,但是研究手段的发展和工程应用领域的扩大进一步丰富了传热学的内涵。与此同时,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关于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已成为热门话题,部分国外优秀的原版教材被引进了大学讲台上。如何借鉴国外优秀教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让学生经常接触到本学科的前沿知识,成为“传热学”教学中的必要任务。传热学的发展日新月异,为了适应我国相关行业的发展,体现本学科的进展,要使学生学到最新的知识,必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把最新的知识引入到教学中。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删减了部分比较繁琐的数学推导内容,如一维无限大平板非稳态导热分析解的推导过程等;对于传统传热学中相对陈旧的内容也做了删减,包括管内湍流传热的齐德-泰特公式、米海耶夫公式、流体横掠管束的格里森公式等;增添了教材上没有涉及或涉及不深的有关传热学新技术的内容,如微纳米传热内容、强化单相对流换热的纵向涡方法。

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从人才培养的整体计划来看,培养能力是更为根本的任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一任务做了很大的努力:在每一章节末增加了本章内容的应用部分,举例更为接近工程实际,需要学生应用更多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对例题进行讲解时更为注重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讲授,对此类问题分层次进行剖析讲解;在每一章最后增加了小论文题目,在教学实践中组织学生撰写与课程学习内容相关的小论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传热学”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分析

大部分高校教师的教学模式都已从“独角戏”式的填鸭式教学过渡到“教与学的互动阶段”,例如在课堂教学中不再是教师一人唱独角戏,而是采用提问回答式、小范围对话式、逻辑启发式等教学方式,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现代科技的发展对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例如为了使教学过程信息量增大,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课堂中大部分课堂教学都采用多媒体教学。[4]那么,“传热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呢?“传热学”是以传导、对流、辐射和换热器四大内容去展开的。所以在教学中适当辅以多媒体课件有利于讲清有关现象的物理本质和基本原理。比如在介绍三种传热方式时用空调制冷过程、烧开水的过程等生动的动画,来说明热量传递的分类,就能使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肋片导热一节中,同学们对稳态下的肋片沿着热量传递方向的热量逐渐减少这一动画过程去分析问题时,很快就明白了肋片的导热实质与传统的一维稳态导热过程的差别。

但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并不是为了运用现代教学方法。那么运用多媒体课件是否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笔者调查了很多学生,他们大多认为:“传热学”中的纯理论推导难度很大,如果仍然采用多媒体课件,很难留下较深的印象,无法真正领会推导过程,虽然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大,但不逐步推导,能接受的内容就会很少,收效甚微。所以“传热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如果在教学活动中运用多媒体,就要预先确定教学内容。在讲解基础理论时,要以板书为主。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把抽象的事物用生动的语言和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更加形象和具体,再列举一些生活当中的实际例子,可以使教学活动收到良好的效果。在讲解较为复杂的公式时,最好的办法是板书,再加上对学生的提问,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把理论的讲解和生动形象的事物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掌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不易理解的内容要适当做些记录,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考试方法及成绩评定方法改革

为了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死记硬背的内容不列入考核范围。笔者在“传热学”的考核中也进行了改革。考试采用三种考核方式综合进行,这三种方式是闭卷、开卷和大作业。任课教师在进行课程考核时要出具两套试题:一套试题是开卷,主要目的是为了考核学生运用所学内容分析实际传热问题和解决实际传热问题的能力,并且在开卷试题中也要有考查学生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内容;另一套试题为闭卷试题,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题目主要包括简答题、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等。开卷试题和闭卷试题的考试时间和分值分别占总考试时间和分值的50%。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在同一考场中先后进行。

学生的成绩评定方法由传统的考试成绩评定改为“考试成绩+实验成绩+平时成绩”综合评定。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保证学生的大作业质量,提高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课堂讲授的能动性,任课老师在课程一开始就要在课堂上宣布最终成绩的评定方法: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10%;平时成绩考核根据课堂讨论情况、回答问题、大作业成绩综合评定,占总成绩的30%。

五、教学效果

1.课堂和实验课教学效果

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改革思路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回答问题,对“传热学”的学习比往届学生兴趣更高,在任课教师的引导下能够主动思考解决传热学问题的流程,主动查阅笔者提供的参考书目并提出问题。在导热、对流及辐射换热的实验课上,大多数同学能够自发、独立、主动地完成三个基本实验,有些同学还与教师探讨更深入的实验验证分析解的问题,完成笔者布置的选做内容。

2.大作业反馈教学效果

由于学生较多,从120个学生中抽查了交上来的50份大作业,学生在选题上发挥了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选题范围从生活实例到气候变化,再到工程实践,如天气现象谚语中蕴含的传热基理、太阳能利用,制冷系统中的传热学应用等,涉及到“传热学”各个章节的内容。大部分学生还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主动思考,初步掌握了模型建立、数值模拟及结果分析并验证这一流程,得到了一次系统的科学分析方法训练。学生在查阅资料并完成大作业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课堂上教授的基本内容,还自发引入其它课程或参考资料中的信息并将信息加工消化,例如进行传热过程分析的火用分析方法等。

总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了主体作用,提高了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结束语

总之,课程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在实际教学中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是有一定难度的。作为教师,要不断应用新型教学方法,提高个人修养,制作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课件。要想使全部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不但要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还应经常和学生进行交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全部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努力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刘立平,师少鹏.传热学课程教学的改革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

2004,(3).

[2]刘晓慧.传热学课程内容分类教学法[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

1996,(3).

[3]涂虬.热平衡法在传热学教学中的应用[J].武钢职工大学学报,

第6篇

一、课程内容建设

在上述课程体系架构的具体过程中,理论教学是课程体系的前提和基础。针对能源动力与环境工程相结合、相交叉的背景和特点,采用侧重、扩充和压缩等优化方法对“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教学内容建设重点进行了改革探索。教材是课程内容建设的蓝本,尤其是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材的合理选择与使用显得尤为重要。根据适用专业、授课对象和培养层次的不同,目前已有多种“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系列教材被用于课程教学,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为郝吉明、马广大等主编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近年来,由于出版业的国际化,国外的著名教材也被引进和吸纳到课程教学中来,例如NoeldeNevers编著的《AirPollutionControlEngineering》(2ndEdition)及其影印和中译本。这些国内外教材在内容设置的系统性、新颖性与前沿性和生动性与趣味性都具有独到之处。经过比较,采用文献为主要教材,其他作为参考或辅助教材,相辅相成,结合学习。为更加适应能源与环境工程专业特色的要求和需要,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与调整。主要原则是选择借鉴、批判吸收,同时体现教学内容科学性、专业性和指导性的特点,具体涵盖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内容的模块化。为便于全方位立体化掌握课程的结构、理清课程的脉络,尝试采用知识主线与模块化教学的方式。即全部内容按照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技术方法—设备设计及运行条件这一贯穿全局的主线进行,并结合具体内容将其模块化,如图2所示。二是内容的倾向性与前沿性。即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努力做到结合专业特色对课程内容有所侧重。例如强化了固定源燃烧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内容、典型污染物PM、SO2、NO、CO和汞的形成机理;重点讲述了燃料燃烧过程中所需理论或实际空气量理论或实际烟气量的计算方法;简化了大气污染气象学基础,强化了高架连续点源扩散的高斯模式及其推论和在特种气象条件下的应用;重点讲述了颗粒的粒径分布及颗粒动力学基础,加深了电除尘器和袋式除尘器的机理、应用与设计;强化了SO2、NO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简化了移动源污染控制、VOC和全球温室效应的内容;补充了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CO2的捕捉与封存以及汞污染控制的相关知识。此外,结合所讲内容的前沿性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例如在概述部分适逢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于是着重以新标准为基础并将其与原标准GB3095-1996进行了系统的比较与剖析,包括污染物种类、阈值、功能区分类以及AQI的技术规定(HJ633-2012)等,以加深理解。又如在排放标准别选取与能源环境专业特色密切相关且最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代替GB13223-2003)比较讲解,并让学生课后登录环境保护部网站的环境保护标准栏内查阅汇总最新的相关标准。在颗粒污染控制部分,补充了目前国内外关于PM、汞形成机制与过程、存在形态、控制方法等知识;在气态污染控制部分,更新了再燃脱硝和催化还原烟气脱硝的最新进展等知识;补充了CO2的捕捉与封存的最新知识,包括陆地、海洋封存以及CO2的物理化学法(吸附、吸收、低温等)、化学链燃烧以及生物法等前沿知识;补充介绍了美国汞污染排放的规范以及汞的吸收、吸附等烟气脱汞技术的最新情况,从而达到拓宽视野、增强兴趣的目的。三是内容的基础性和应用性。课程重点和贯穿主线是由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至基本理论,再至基本技术和设备设计。为实现在体现专业特色的前提下学以致用的目的,我们在设备设计和运行条件等内容的讲授过程中引入真实的工程设计案例,以增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例如对电/袋除尘的设计、脱硫设备的设计运行等。

二、教学方法与条件建设

除教学内容外,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教学方法上也进行了积极尝试和探索。一是适应新的大气污染控制形势的发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与启发式教学,根据国内外本专业发展趋势,积极调整授课内容,使课程教学内容始终紧跟国内外的学科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重点,讲清难点;结合实际,引入课堂讨论,提高学习兴趣,同时注重教辅建设。二是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包括提供工程实例的资料,对实用性强的案例进行分析;利用生产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或实习等机会,强化学以致用的能力。三是实现教学手段多样化。采用常规方法、多媒体方法以及网络课堂等综合手段授课,增强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和灵活性。注重重要知识点的板书教学,在强化学习效果的同时提高对知识的系统化、逻辑化、重点化的掌握能力。同时结合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制作电子教学和实施课程上网等。例如充分发挥学校课程中心的网络资源平台优势,积极采用电子教案、电子课件、电子习题解答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此外,还借鉴其他相近领域的教学参考,在网上提供大量国内外名校的精品课程和开放课程网页链接等供学生课后参考自学。目前“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已经初步形成立体化、多手段组合的教学体系。四是教学改革尝试素质与考核相结合的方法。例如答疑方式从常规化向网络化倾斜,建立QQ群或者在线答疑等,初步尝试和探索双语教学的有效方法,探索和改革考核办法,现实行半闭卷或开卷考试,加强考题设计科学化,注重全程考核等。注重采用互动式教学手段,尝试通过科研小论文等形式,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三、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人员基础。课程建设过程中注重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以及教学方式等的培养。目前“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已形成了5人的教学团队,其中包含热能工程、环境工程专业的人员。教学团队的学历、职称、年龄以及学缘结构较为合理。课堂教学主讲教师基本具有博士学位;课程的辅导、指导等主要由青年教师负责。全体在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团队成员平均年龄40岁,80%为高级职称,80%具有博士学位,80%的本科、硕士或博士研究生的学历教育中至少一个不是在本校完成的,40%具有在国外访学经历。

四、结束语

通过对能源与环境类专业“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建设与探索,我们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条件以及师资队伍方面的建设形成了一定特色。在今后的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更加适应具有能源环境类专业特色的高等教育的形势,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和专业素质的培养,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课程专业型、基础性、应用性的特点,进一步深入推进“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作者:赵兵涛单位:上海理工大学

第7篇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专利;基础设施;标准

F426.471

一、前言

汽车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工具,现在机动车的碳排放量已占到全社会碳排放量的相当比重,为促进城市交通领域的废气排放,实现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对于汽车尾气排放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同时加大对纯电动车的补贴力度,尤其是纯电动客车,补贴力度空前。在此政策的刺激下,新能源汽车获得了销售快速增长的发展。今年8月底,据汽车新闻网站Roadshow报道,目前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正在经历只注重数量而忽略质量的发展模式,这种混乱的发展模式自然会造成新能源汽车不可持续长期发展。如何提高新能源汽车技术实力,提高自主品牌,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才是今后新能源汽车要考虑和发展的重点。

二、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分析

近几年,在国家的大力引导和支持下,经过多年产学研联合攻关,通过开展各类示范运营,使新能源客车关键技术研发取得重大突破,技术性能与科技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缩小,其中部分产品有的已经基本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纯电动汽车的关键零部件也获得了重大发展,如今年8月份,超威团队历时多年研发,生产出超威黑金高能量电动汽车电池,将石墨烯技术运用于铅酸电池合金板栅中,攻克了世界级技术难关,并实现工业化的规模生产,这在世界范围内尚属首次。此事件说明国内在新能源汽车经过长期的时间积累,已经在关键技术上进行了突破。

一方面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国家政策扶持下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对于研发资金投入的不足[1]。据调查,我国企业研发经费人均支出仅为美国的1.2%、日本的1.1%,这一显著差距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并未得以改观。科技计划项目的技术成果市场化程度依然偏低,导致产业核心技术和高端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2]。同时,企业在冒进思想的主导下,对己有产品缺乏充分试验验证便仓促上市,市场运行实效有待观察;关键零部件的产业链尚未形成,大部分关键原材料、零部件及制造装备依赖进口,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和投入尚不明确;标准体系的完整性和实用性还有待提高。我国政府希望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10倍,政府采取补贴方式促进这种快速增长的形成,但由于企业为了吸引政府补贴,出现野蛮发展、骗补等的乱象,造成新能源汽车的畸形发展。

三、新能源汽车专利技术分析及探讨

国内汽车企业期待在新能源领域进行“弯道超车”,能在世界汽车市场异军突起,需要打造自己的核心技术,通过技术积累,构筑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的专利战略。新能源汽车真正的发展是核心技术的发展,掌握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是根本之道。而产权保护对于引导、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效应。国外为了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发达国家在专利审批方面采取建立绿色专利加速审批通道和“专利审查高速公路”全球网络。快速的专利授权有助于绿色专利的商业化使用,从而增加了企业研发绿色专利的动力。

现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低下,虽然近几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取得的专利很多,但真正核心专利缺乏。特别是国外已经在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上取得了许多专利,形成了技术壁垒,国内新能源汽车需要在创新技术上增大研究[]。同时,国内新能源汽车专利申请起步比较晚[3-5],技术积累较少,总体研发水平不高,随着技术实力的积累,专利申请量呈快速增长趋势,2013年至今的专利申请略有下滑,一方面是由于专利申请从申请到公开的周期延迟,另一方面是此阶段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如电池技术突破难度加大,进行技术调整阶段。

针对现有新能源汽车专利的发展形势,企业应该增加自身的技术实力,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专利保护是需要技术的支撑,增加自己的研发能力,才能在研发获得更多的专利,才能取得相应的核心技术。

四、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分析及探讨

在基础设施层面,《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和《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文件中不仅明确了我国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发展的目标,而且在配建比例、建设用地、商业模式等方面给出了具体可行的明确指示,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电动汽车基础设施政策体系。但由于新能源汽车整车产业化尚未完全实现,目前的研发仍然主要集中在能源动力等方面,而相关充电设备与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发展刚刚起步,因此在这一领域中各个汽车企业没有绝对的领先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充电设备和公共服务设施技术标准尚未达到完全定型的阶段,因此无法形成主导设计方案。

美国在电动汽车充电技术层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如今美国电动汽车产业链已基本形成[6],并培育出一定规模的商业化运营市场,这与美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具有重要关系。国内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根据各个城市发展的规划,与电网结合、统筹规划,建立接口标准统一及后期检修、标识统一。同时,增加无线充电装置的试点,在无线充电技术上增加研发投入,争取在无线充电技术方面取得核心专利,为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取得话语权。

五、新能源汽车国家标准分析与探讨

技术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当技术和产品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以减少产品生产的成本,防止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标准不同而引起的成本上升。新能源汽车在早期的发展过程中,没有统一的标准,各个企业都以自己企业制定的标准来生产,国家标准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行业的良莠不齐和鱼龙混杂。仅仅依靠汽车行业的QC/T推荐标准作为一种参考,并不具有相应的权威性和广泛性。虽然地方保护政策和差别定价、二次检测以及众多地方性规定都刺激企业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并不利于整体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长足发展,不利于企业危机感的提升,不能有效的刺激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近几年,国家加强建立和完善市场标准体系和准入机制,从根本上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体制,以期改变汽车产业发展建设的传统、陈旧的观念和思想,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创新发展。并在2015年l布了新版GB/T国家推荐标准,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围绕动力电池系统已基本上构建了完整的标准体系,形成了行业的准入门槛,国家标准的颁布将加速动力电池行业的洗牌,提高行业集中度水平。

六、总结

电动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技术的支撑和知识产权的保护。尽管政府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导向日渐明确,扶持力度加大,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能力以及产业化环境均亟待提高,这需要依靠汽车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研发,力求掌握实质性核心技术,配合合理的专利战略布局,避免知识产权纠纷。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国内还需要制定宏观战略目标,战略规划应该立足本国的国情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制定短期和长期的发展规划。同时,同时汽车企业应该将自主创新融入现有引进技术中,学习“华为”公司的技术引进、消化吸引、创新的良性循环。在技术引进时注重专利创新性,缩短与新能源汽车国际先进技术的差距,形成以基本专利为核心的攻守兼备的专利网,构筑自己的专利壁垒。国家和企业主动参与新能源汽车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积极推广技术领先的自主知识产权在同行业内普及实施和许可使用,力争质变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标准,形成真正的产业国际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薇薇.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绿色知识产权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2]刘志超.论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才智.2016,7:227-227

[3]刘慧.新能源汽车产业中国专利申请状况分析[J].时代汽车. 2016,7:76-77

[4]王静宇,刘颖奇,Ari Kokko.基于专利信息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研究[J].情报杂志. 2016,35(1):32-38

第8篇

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升研究生教育内涵李利华

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中社会歧视现象探析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孙杰

金融危机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王中杰

师范生教科研素养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以宿迁学院为例朱沛雨

基于企业需求的大学生职业素养与高职院校教学适应机制研究关冠军,任保奎

高校艺术生文化素养问题刍议曲辉

高校研究性教学保障体系构建的思考陈安军

我国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现状评析杨彩霞

我国高校网络教育质量评估系统的构建李光理

高校社团建设与"三型"校园建设孙美晖

激发高校学生社团活力的几点心思考王晓亮

黑龙江大学学生社团现状与发展策略张学成

关于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践路径研究康渝生

21世纪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新变革于玉宏

对新形势下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的若干思考艾政文

"绿色教育"理念下能源动力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高丽丽,史琳

地方院校机械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王会

综合性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项子微,蔡文伯

新加坡和中国高校德育比较及启示姚丽丽

美国高等职业学校实施人文教育的基本经验郑敏

对高校研究性教学之认同模式、特点与要求李芳,周爱珍

省属高校专业课双语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汪怀远,宋华

试论传播学教学中科学精神的培养姜德锋

商科院校法学本科商法学课程体系的个性设计胡艳香,陈蓉

生物工程专业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实验教学体系之建构韩晓云,赵辉,李秀凉

对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几点构想郑颖慧

高校物流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张小洪,吕莉萍

哲学史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构建赵海峰,罗跃军,王志军

计算机硬件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惠丽,吴玲

高职院校宝玉石专业课程体系之构建张博

高校工商管理类课程案例教学应用探讨靳利军,蔡岩松

自编案例竞赛教学法在管理学课堂中的应用实践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伦蕊

CDIO模式下SAPFI教学实践平台建设商秀娟,陈美娜,赵玉欣

高校学生诚信品质发展性评价标准探讨——以上海师范大学为例夏天,吴钢

论校园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影响的评估机制邱哲

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研究肖云,孙晓锦,XiaoYun,SunXiaojin

从大学"啃老族"再论职业生涯规划王彬洁

大学生家庭教育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王春梅,WangChunmei

河北省高校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兰健,杨磊

关于完善高校岗位设置管理工作的若干反思曾雄军,ZengXiongjun

高校网络用户的偏好及其控制黄丽霞,李建军

略论教学秘书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角色定位及职责朱欣

教学型大学教学秘书激励因素分析——基于某教学型医药院校教学秘书的问卷调查罗娇艳

高校研究型实验室管理初探杜亚琳,马鸿艳

以评估为契机探讨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徐嘉,杜学元,XuJia,DuXueyuan

行政管理案例分析课程的合理化设计教军章,何颖,JiaoJunzhang,Heying

行政管理案例教学中"冷场"局面的应对张晓峰,ZhangXiaofeng

情境模拟方法在行政管理案例教学中的应用袁洪英,段绪柱,YuanHongying,DuanXuzhu

"任务驱动"与"项目驱动"相结合的创新教育研究冯林,郑薇薇,FenLin,ZhenWeiwei

实现教材观转型破解原理概论教学难题詹宏伟,ZhanHongwei

我国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策略探索马丽枝

司法考试体制下法科大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胡东,哈书菊,HuDong,HaShuju

试论大学英语教师自主性的影响因素和实现途径祝晓燕HtTp://

由一次探索性实践所引发的大学英语教学省思程京艳

培养元认知策略提高英语写作效果实证分析刘晓光

多媒体教学与数学教学内容匹配的研究王胜奎,徐光辉,王家军

大学生学业导师导学方法实践与思考戴长雷,孙思淼

大学英语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刘红梅,LiuHongmei

构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质量科学评估模式的探索谷真研

大学生职业辅导课程的效果评估研究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祝治国

诚信教育:高校德育的逻辑起点倪丽娟,NiLijuan

论生活化思想政治教育杨艳茹,林萍,YangYanru,LinPing

新时期高校党校教学内容初探高文祥

关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宋大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析丁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初探刘峥

传统文化的汲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庞海波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载体探索徐群,李娟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分析吕慧

市场导向: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构建黄晓梅,岩磊,HuangXiaomei,YanLei

ESP理论下我国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路径宗雪萍,俞惠,ZongXueping,YuHui

从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科定位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庆利赢

略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管理刘昱,陈友华,LiuYu,ChenYouhua

高校学生课外管理教育问题及对策邓雪妍,DengXueyan

高校学生就业信息平台建设研究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版) 王磊

坚持重点课程建设改革实践教学贾铁军,JiaTiejun

计算机专业生物信息学课程建设探新于啸,张喜海,孙红敏

"形势与政策"课网络教学的策略探究黄昕,李晓衡,高征难

大学生学习方法变革探析张美萍,闯垒,韩

从党史发展角度讲授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演变问题苑芳江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经济学教学改革调查研究崔艳娟,徐晓飞

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高慧,涂道伍

职业技术学校信息技术课有效教学方法研究王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教学模式探讨崔红丽,CuiHongli

工科类高校公共选修课新型教学模式研究周祖鹏,李雷梅

高校经济学教学模式探析郑伟东

关注创新能力培养的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构建姜红

第9篇

关键词:无边界职业生涯;女大学生;就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0-0179-02

一、无边界职业生涯对就业能力的新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企业组织生存发展的不确定性明显提高,管理学家一致认为,今后组织的变迁和发展将呈现出信息化、分散化、虚拟化、组织形式扁平化、组织经营多元化等特点。尤其是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少企业面临组织瓦解、规模缩减或者经营转型的困顿,这使得更多雇员必须在组织内部的不同岗位和角色间转换,或者在不同的组织间流动,即出现了无边界职业生涯(boundary-less career)现象,无边界职业生涯管理理论也就应运而生。在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对职业生涯的成功极为关键,劳动力身上的投资使其对其他雇主而言更加具有吸引力,这就是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的就业能力的本质。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组织和员工之间的心理契约发生了改变。在旧的心理契约下,员工以对企业的忠诚换取长期或终身的就业保障;在新的心理契约下,员工以工作绩效换取可持续的就业能力。在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用人单位对于劳动力就业能力的期望值变为能迅速掌握不断变换的环境下所需要的能力以及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所能采取的策略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等综合素质,就业能力的构成中“可迁移能力”成为人才选拔中的核心标准。

二、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女大学生的就业困境

组织发展需要雇员具备多元化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多样化的岗位要求,而女大学生的弱势在于其专业选择集中于人文社科专业。研究发现,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业已形成所谓“男性学科”和“女性学科”①,即在语言文学、历史、艺术、教育及医学等人文社科学科专业,女生比例远远高于男生;而在物理、工程、数学、计算机技术、化学等自然学学科专业,男生比例远远高于女生。笔者对所在学校部分学院的2011级新生进行的性别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女生在高等教育学科和专业中的分布,是她们在劳动力市场上和收入上的缩影,相比之下“女性学科”在劳动力市场上普遍处于弱势地位,女性高等教育的状况限制了她们参与社会的条件、资格和能力。在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需要劳动力在职业生涯发展中从事两种以上职业,不断学习和提高多种技能,培养灵活的就业能力,不断积累、提升人力资本,在不同职业甚至不同行业中寻求发展。麦可思研究院针对2010届不同专业大学生签约率所做的调查显示,在众多专业中,签约率排名前10位的本科专业依次为:能源动力类、化学类、机械类、化工与制药类、材料类、土建类、电气信息类、工程力学类、材料科学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而麦可思统计的2007至2009连续三届大学生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则依次为: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此外,从2007至2009届三届的半年后就业率来看,三年就业率平均下降最快的本科专业大类是历史学。显然,签约率高的专业90%属于“男性学科”,失业人数多、就业率下降快的则几乎全是“女性学科”。需要指出的是,专业或学科的性别差距不仅仅是个人选择的问题和单纯的教育问题,而且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问题,在无边界职业生涯影响的背景下如何帮助女大学生增强自身的可雇用性,提高自身就业能力需要多方的协调和努力,由于篇幅有限笔者仅从高等教育视角进行分析。

三、女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1.双性化人格。在无边界职业生涯影响下,雇员的工作会有较频繁的变动,职业生涯成功的标准转变成个人市场竞争力即就业能力,无形中给劳动力尤其是在就业市场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女性劳动力带来更大的压力,需要健康的心态和理想的人格帮助其取得职业生涯的成功。当代女大学生群体中,多数人不同程度地缺乏健康自信的心理素质,相对于男大学生,她们的心理劣势表现在:成功恐惧心理、自卑心理、依赖心理、攀比心理、情绪的自控力弱等方面,这些心理特征会直接影响到她们在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职业发展与适应。双性化人格亦称心理双性化,指个体既具有明显的男性化人格特征,又具有明显的女性化人格特征,也就是兼有强悍和温柔、果断和细致等人格,按情况作不同表现,双性化人格已被公认为是最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在校期间应通过各种途径有意识地培养女大学生的双性化人格,积极引导女大学生用发展的观点去审视自己、观察社会,在尊重两性客观生理差异的前提下,通过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获取多方面多角度的社会信息等方式发展“双性化人格”,以新型人格取代性别角色刻板印象。

2.资源管理能力。结合无边界职业生涯管理的要求,笔者将女大学生需要培养的资源管理能力分为社会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两类。(1)社会资源管理能力。大学期间是女大学生积累社会关系的生涯预备期,无论是大学期间的班级同学、知音挚友还是由于学习工作关系结识的各类学生团体负责人、不同院系甚至不同学校的朋友、校院两级的老师以及实践活动中结识的社会人士,这些都可以视为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潜在社会资本。以哈佛商学院为例,其许多毕业生成就辉煌,不能仅仅归功于“人力资本”的因素,哈佛商学院毕业生之间所建立起来的相互支撑的关系网络在毕业生以后的工作中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女大学生自身的就业社会资源包括:血缘或亲缘关系中的社会资源、校友资源、学生组织资源、社会或科研实践资源,另外还有公共就业社会资源,如本校或者其他高校的就业信息平台等,通过学校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拓宽女生相对闭塞的信息获取渠道,学会甄别、筛选信息,并做出快速反应。(2)信息资源管理能力。信息资源管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种纯粹的技能教育,而是培养女大学生具有适应无边界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的知识结构,开发其可持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的系统化教育。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侧重点不同,内容涵盖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应用技术、信息检索技术以及信息意识、信息观念、信息道德、信息法规等内容的多方面多层级教育。具体来说,大学一年级应该重点培养女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基本技能,如文字处理、电子表格、信息存储等常见的计算机应用程序的使用;二、三年级重点培养专业检索技术和信息资源利用能力,女大学生在信息能力培养方向的主动性较弱,需要学校通过讲座或者相关课程进行引导,高校图书馆在信息资源、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明显,但仅仅靠图书馆的入馆教育很难从信息能力养成角度引起大学生的兴趣,可以建立图书馆与各院系的合作机制,结合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信息资源管理能力的培养,在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掌握信息检索、加工、利用和交流技能;四年级重点培养专业信息资源利用能力,对女大学生有所侧重地结合实践经历,学以致用,更好地为其毕业就业服务。

注:

①这一现象并非我国所特有的,从全世界范围的高等教育来看,已形成一些“女性主导”的学科与专业领域,不同国家“女性学科”虽略有差别,但女性数量很少的专业各国几乎相同。

参考文献:

[1]郭晓霞,王建红.无边界职业生涯对大学生择业的启示[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6):42-43.

[2]章梅芳,刘兵.我国科技发展中性别问题的现状与对策[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6-11.

[3]赵莉.论无边界职业生涯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11,(3):80-81.

[4]丁芳,贾文苹.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改善对策[J].当代教育科学,2009,(11):52-53.

[5]袁迎菊.女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04,(5):10-12.

第10篇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demand of wuling mountain area power talent, the personnel cultivating mode and course system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were researched. The personnel cultivating mode of “college construction and education together with the enterprise, four modernizations and five stages” was presented, Combined with the personnel cultivating mode,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was built.

【Key words】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Personnel cultivating mode; Course system;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趋势,随着武陵山片区各区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城乡电力需求越来越大,同时伴随智能电网的迅速发展以及城网、农网智能化改造升级陆续开展。电力及其相关企业对电力系统运行与维护、电气传动与节能以及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技术人员需求日趋旺盛。

吉首大学作为武陵山片区唯一一所综合性大学,为当地培养电气方面人才责无旁贷。我院充分结合我校实际及武陵山片区经济发展的社会背景,构划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发展之路;对服务于武陵山片区经济建设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进行研究。结合电力及企业的人才需求,根据行业的动态发展,提出了“校企共建、校企共育、四化五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我院的专业基础、实际情况,以及新形势、新技术下与其他专业之间的相互衔接,推进“一强二弱,强弱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为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实践能力,以培养复合型科技人才为目标,构建“五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1 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立足武陵山片区各区经济建设,面向城乡电网改造升级以及智能电网的发展。培养适应武陵山片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创造能力强、素质高的电气工程人才。结合电力及企业的人才需求,根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新发展、新要求,提出了“校企共建、校企共育、四化五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

1.1 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实现校企共建

以《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战略实施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湖南教育强省发展战略方针。大力推动电气专业建设与电力行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构建“校企一体,教培共融”的办学模式。利用多种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校企共建研究所、实验室、实践基地;从专业建设规划、实践教学、人员培训、项目合作等方面开展合作。实现基地共建共享、师资队伍互通互利,教学培训相融相促。培育适应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需要的专业特色。

1.2 利用校企共建资源,实现校企共育

紧跟新型工业化和电力行业人才市场需求变化,适应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战略需要,依托产业建专业,校企合作强专业,形成以武陵山片区区域电力技术类和能源动力类两大专业群为主的专业发展格局。企业专家人员、技术人员融入师资队伍,参与专业建设、开展专题讲座、指导实习及毕业设计;聘请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将产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引入课堂教学。

1.3 实习“四化五阶段”的全过程培养模式(图1)

通过调研了解武陵山片区对电气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广泛听取各兄弟院校及专家的的意见及建议,构建了“四化五阶段”的全过程培养模式。“五阶段”培养模式结构框架如图一所示。在“五阶段”培养模式过程中同时实现“四化”,即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化、专业知识与实践项目层次化、课程设计及创新能力综合化、毕业设计及顶岗实习实战化。

①武陵山片区人才需求刻析;

②课程体系优化,实现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化;将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同时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习之间的相互互动;

③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培养,实现专业知识与实践项目层次化;主要面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践训练”三个阶段的教学全过程,课程应由验证性加深过渡到综合性,再由综合性发展到创造性;分阶段分层次进行,遵循循序渐进;

④课程设计及创新能力培养,实现课程设计及创新能力综合化;对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应以3~4学生为单位设计一个课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⑤毕业设计及顶岗实习跟踪,实现毕业设计及顶岗实习实战化;毕业设计应紧密联系科研或者实习中的生产实际,实习理论与科研、实际生产紧密结合。

2 课程体系建设

随着电机、通信以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控制等高新技术的推广,控制与通信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我院在控制和信息类专业发展已趋成熟,且经过多年的发展弱电方面已经有许多科研成果作为支撑,为开展电气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根据我院的专业基础、实际情况以及新形势、新技术下与其他专业之间的相互衔接,创建“一强二弱,强弱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

“一强”主要是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中有关强电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二弱”主要是针对控制和通信专业中有关弱电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强弱结合”主要强调了相关学科的渗透与融合,即强电与弱电相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设备与系统相结合。

3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针对复合型科技人才素质和能力要求,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成“基本技能、初步设计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五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框图如图2所示。

①基本技能层:主要包括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基础实验以及人文素质等方面进行基本技能训练;

②初步设计能力层:具备计算机控制、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电气控制与PLC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具有一定的课程设计能力;

③综合应用能力层:能熟练掌握与电气专业密切相关的电力系统控制与通信两方面弱电知识和技能,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④工程实践能力层:主要在专业实验、专业实习、毕业沦为设计以及工程项目等工程实践方面进行培训;

⑤创新能力培养层:培养较强的科技创新、产品研发制作能力,主要进行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的训练。

4 结束语

我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围绕武陵山片区各区经济建设和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服务于武陵山片区能电网的迅速发展、城网与农网智能化改造升级以及相关企业对电力系统运行与维护、电气传动与节能以及新能源开发与利用。推进专业建设改革与创新,提出了“校企共建、校企共育、四化五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并结合“一强二弱,强弱结合”的课程体系建设,构建“五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良好的学风和教风建设,使培养的学生更加适合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谭博学,张存山,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33):38-39.

[2]张永炬,杨善晓,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探讨[C]//第四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2007:178-180.

[3]谢卫才,李靖,等.应用型电气工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C]//第六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2009:692-696.

第11篇

[关键词] 学科建设; 问题; 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23. 062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2)23- 0104- 02

对高校而言,学科建设是各项工作的基础、根本与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载体,是提升核心竞争力、办学层次与社会声誉的必由之路。H校作为一所新组建的本科院校,加强学科建设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1 H校学科建设现状

近几年来,H校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水平,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体系。目前,H校共有工、管、经、文、法、理六大学科门类,分属16个一级学科,设有16个教学院(系、部)及3个工程中心,在校本科生近25 000人,建有33个实验中心和157个实验室,其中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十一五”期间,H校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热能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等4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30余项,其中省六大人才高峰等人才项目5项,省级科技成果奖7项,市厅级科技成果奖20余项。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学校始终依托特色学科,发挥行业优势,与企业走合作共赢之路。现已拥有康尼公司等6家股份制科技企业,在干线铁路和城市轻轨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具备了国际竞争的实力和水平,在机电工程、电力工程等成套技术与装备方面也具备了国内领先的竞争实力, 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8亿余元。此外,学校还先后和国内外30多家知名企业签署协议,吸纳社会资金3.64亿元共建实验室和实习基地,这对H校学科建设起到了重大的支撑作用。

2 H校学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H校在组建本科院校后1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学科建设从无到有,从自然生长到主动建设,从意识淡薄到逐渐增强,从整体实力较弱到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体系。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所新组建的本科学校,与历史较为悠久的兄弟本科院校相比,在学科建设方面仍存在着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① 观念滞后,仍有一些教师和管理人员对学科建设意识淡漠,重视教学与专业建设,轻视科研与学科建设;② 学科队伍整体实力不强,缺乏优秀的学科带头人,缺少具有稳定研究方向的学术团队,部分学科的学术梯队出现断层现象;③ 学科研究方向凝练不够,难以形成明确的、稳定的研究方向;④ 学术氛围尚不浓厚,教师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少,学校举办重大学术会议少,教授国内外合作研究经历少,在各级学术组织中任职少,职位偏低;⑤ 学术研究水平不高,全校科研工作中,单兵作战、小打小闹多,兵团作战、联合攻坚少,缺乏高层次科研课题与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缺乏高水平科研成果,如高水平学术论文、有影响的学术专著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等;⑥ 学科的整体布局急待进一步整合与优化,与学科研究方向、学科研究团队相一致的学科研究平台建设尚未真正形成,学科建设经费投入不够,即使对一些已有的重点学科有较多经费支撑,但也存在使用绩效不高等问题。

3 H校学科建设的主要思路

3.1 学科建设的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校党代会提出的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工程”。“筑基地,搭平台;凝方向,促优化;聚人才,组团队;出成果,彰特色;上层次,上水平”。实施“特色发展战略、错位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战略、合作发展战略、依托发展战略”。坚持“统筹规划、区分层次、分步发展、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推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立足于为地方与行业经济发展急需服务;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在培养人才、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3.2 学科建设基本原则

H校学科建设一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各校学科之间存在差距,主因是师资队伍水平存在差距,学科建设的核心是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以及学术团队的培养与形成,这自始至终需要每一位教师的充分参与。因此,以“教师为本”无疑是学科建设工作的出发点与着力点。二是要坚持突出重点原则。即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学校人财物毕其功于一役,使其长足发展,最终带动全校整体学科水平的提高。三是立足于服务地方与行业经济发展原则。在H校,尤其要重视紧密结合地方与行业经济建设需要,加强应用学科建设,加强产学研用结合,使学科建设具有更好的社会适应力和更持久发展的活力与动力。四是系统性原则。学校必须将学科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协调好各方面关系,使其形成合力,以提高该项工作的质量与效益。

4 H校学科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4.1 选好学科带头人,建设好学科团队

学科带头人是一个学科学术团队的灵魂与核心,其水平将直接影响学科发展的水平与特色,学校应采取超常规措施,多渠道、多形式充实重点与特色学科的力量,花大力气培养和引进能迅速提高H校学科水平的高层次人才,要建立一套“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优秀人才选拔与任用机制,对选的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给予重点扶持,如提供国内外研修机会,鼓励与支持参与国内外一流大学及高级别科研院所科研项目,提升学术层次,督促学科梯队开展经常性学术活动。其次,要改变当前科研工作中因“单兵作战”、“单打独斗”而导致无法承担重大研究项目的状况。科学的内在发展趋势是学科间不断交叉、渗透与融合,新学科与新领域不断产生,这就需要我们组建好学科团队,搭建好学科平台,开展多学科、跨学科合作,以集成优势,形成合力,提高效率,从而承担更重大、更高层次的科研项目并收获更高水平、更丰硕的科研成果。

4.2 构建好学科平台,营造好学科建设环境

一是要建设好硬件平台,包括先进的教学、科研设施,良好的研究工作环境。这既是承担高水平科研任务、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的前提条件,也是吸引与稳定人才的关键。对H校而言,当前要搭建好大电力、大机电、大文科三大基本平台;要发挥原有优势与特色学科,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建立若干个特色鲜明、研究方向相对稳定的校级重点实验室与研究所,力争具有更多的省级重点实验室与工程研究中心,已有省级重点实验室要向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迈进;要与企业共建研究院,以集中学校在人才、科技与基础实验室条件方面的优势和企业在市场、研发和资金方面的优势,通过这个重要平台,校企共同遴选项目、优化资源、应用集成、孵化产品,建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和博士后流动站,以进一步推动H校学科建设快速发展。二是要建设好软平台,包括科学的学科建设发展思路与先进理念,扎实作好学科有关制度建设工作,积极探索学科建设的新模式与新机制;要进一步明确各相关职能部门在学科建设中的职责,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为学科建设工作给予支持;要建立一套符合学校实际情况且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高水平论文、专著、教材、科研项目获奖、鉴定、专利等成果给予奖励;要进一步活跃学术氛围,加强学术交流活动,营造良好的学科建设氛围。

4.3 凝练好学科方向,打造特色优势学科

学科研究方向的凝练是学科建设的基础与先导。H校学科建设必须与区域、行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地方、行业进行长期有机融合,积极作为,为地方支柱产业与创新体系提供有效服务,以增强H校学科建设活力并形成优势与鲜明特色。结合H校实际情况,在选择重点发展的学科方向时,要注重以下几点:①要充分预见到学科发展的趋势,瞄准机械、能源动力、电气、控制科学、材料科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发展的前沿,促进学科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对H校学科发展从高端进行设计,给予优先建设与倾斜投入。②要切实发挥自身的特色优势,以现有国家级品牌特色专业和省级重点建设学科为基础,整合有限资源,凝练特色方向,形成3~5个体现行业特色、省内领先、国内先进的学科群体。③要充分利用H校以工为主的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在大电力、大机电和大文科三大平台基础上,大力推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培养3~5个新的学科增长点,不断创造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增强H校为社会和地区经济服务的能力。

4.4 加强科学研究,以项目带动学科发展

科研是提高教师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学科建设的载体。由于H校是一所新组建的本科校,需要进一步浓厚学校科研氛围,强化教师科研意识,提升教师科研积极性。学校要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和发展思路,强化校级项目立项的指导性作用,充分发挥校级课题作为各级纵向课题预研项目的功能,使校级课题成为申报更高级别纵向课题的基础。积极培育学术团队承接研究项目的能力,认真研究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科技项目指南,努力提高项目申报水平,力争使H校在承担国家级重大科研计划和科技攻关项目上有所突破。要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周边高校间的科技合作,推动产学研用紧密结合。要进一步疏通信息交流渠道,完善组织运行机制,认真了解和把握地方与行业企业的科技需求,充分发挥H校应用型的特点与优势,获得更多来自企业的科技项目。同时,要密切跟踪宏观经济与产品技术发展方向,通过开展由政府或企业支持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集成,与企业研究人员共同进行应用研究,直接参与企业的研发活动,加强与企业的技术合作,在合作与服务中开展技术创新,锻炼学科队伍,提高学科水平,推动应用性学科发展。

4.5 健全学科建设体制,完善学科发展机制

一是要制定好学科建设规划,明确学科建设目标。学科建设规划要根据H校以工为主、“应用型”特点,紧密结合区域与行业发展需要来制定,并且学科建设规划中的学校目标、职能部门目标、二级院系目标与教师个人目标要衔接协调,形成整合一致、职责明确的目标系统。二是要制定科学的科研管理规定。如适当减轻学术骨干繁重的教学任务,可实行教学编制和科研编制两条路并行,构建良性循环的教学和科研团队,为不同需求的教师提供发展平台。又如完善科研管理、科技奖励与激励制度,如省级以上科研项目经费配套奖励办法、科研工作量考核办法,鼓励出版高水平论文、专著、译著,申报专利等,确保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健康有序开展。三是要建立健全学术队伍建设机制,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全校教师积极投身学科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保证学科建设各项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四是要制定好学科带头人遴选标准和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激励、竞争与约束机制。重点建设优势学科,营造有利于学科带头人成长和学术梯队形成的工作环境,明确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在个别重点建设学科试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对有利于学科发展的高水平论文、专著、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奖、兼职研究生导师等方面采取特殊的措施与政策,力求在相关指标方面有更多的收获,实现跨越式发展。五是要优化资源配置,建立以学科建设成果为目标的资源(人、财、物)投入机制和工作绩效考核与激励制度,实行“学科特区”政策,在经费投入,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特殊扶持政策,采取灵活自主的人、财、物等资源配置,参照硕士点评审指标体系,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补强H校的弱项。建立科学、规范、可操作性强的学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对重点建设学科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评估一次,评估的结果作为学校学科建设规划、布局、资金投向及制定相应措施的依据。

主要参考文献

第12篇

大家好!

决定参加这次竞聘前,也曾度德量力,思虑再三,之所以参加副经理职位竟聘,一方面,是对公司人事制度改革的拥护和支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做改革的参与者与推动者。这也是作为党的干部必须敢于接受挑战、敢于接受考验的最好体现;另一方面,是想借次机会锻炼自己,接受大家的检阅与评判,争取更好地为公司发展服务的机会。我1993年大专毕业参加工作,在采矿厂工作4年,在工作年,现任公司团委书记。这些年来,在两级党委、组织部门的培养下,在同志们的关心与鼓励下,我一直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勤奋学习,严于律己,政治思想不断成熟,工作经验不断丰富,知识储备不断增长,感觉可以更好的为公司的发展服务,希望有一个进一步施展才华的实践平台。

我具有竟聘副经理的优势条件:

1、勤思善学,知识结构合理。大专毕业后,我参加了党校本科班学习,继后考取党校研究生学习班,以优异成绩毕业,获得优秀毕业生荣誉。在学习工作中,做到学以致用,学理论与学业务相结合,学习方向与工作实践相结合,化劣势为优势,长期持续的学习使我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及时了解、掌握新知识、新动态,把知识不是束之高阁而是很好地用在实践中,与公司和时代的发展相适应。

2、经历经验丰富,沟通能力强。我有基层与机关经历相融合的优势。任职矿业公司团委书记锻炼了我,增强了我从全局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锤炼了我协调能力与组织能力;5年基层单位的任职从全方位丰富了我锻炼了我,增强了立足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带队伍、抓管理的经验。机关与基层相结合以及长期做副职的工作经历让我更易于把握领导的意图、沟通左右的心声、倾听群众的呼声,能很好的沟通上下左右,协调公司与员工的关系。

3、精通业务,善于创新,管理能力强。各个岗位的工作经历和不断的学习积累,我掌握了采矿、选矿生产技术、矿产资源、质量、计量、专利、情报信息、计算机网络、抗震防灾等管理流程,熟悉人力资源管理。长期做副职,能做到识大体,顾大局,处理问题较为周全,工作认真负责;具有正确处理与领导和其他同志的关系的素养;做工作,办事情,能够做到思路清晰,行止有度,头绪分明,恰到好处。在基层工作时,一个人负责有几千人的---场,在各种复杂的情况下,独自一人组织完成了------的各项艰巨任务,受到了领导的表扬。在任职矿业公司团委书记工作期间,也都能较好的处理协调好与上下左右的关系,做到补位不越位。在实践工作中,注重调查研究,创新管理方法,先后撰写的《青年矿工的教育和培训工作》《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推进采矿增长方式转变》《无故障管理模式与实践》等20篇论文分别在《冶金经济与管理》《中国矿业》《全国党政干部论坛》《中外企业文化》等刊物上发表。

4、作风扎实,严于律己,诚实正派。我遵循诚实待人、严于律己之道,在为人上,胸怀坦荡,公道正派;在工作上,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率先示范。要求别人做到的事,自己首先做到,从不揽功诿过,假公济私,与人争名利。在采矿场4年工作中,既树立了干部的良好形象又与职工结成一片,用良好的人格魅力和做人宗旨同职工建立了深厚感情,受到了职工的拥护,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在今年的工代会上以全票直选为场工会主席。

诚然人无完人,在认识自己优势的同时,我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还存在不足,不过我有信心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不断完善自我,开拓进取,在追求公司的发展中和同志们共同进步。如果领导和同志们信任我支持我,给我一个机会,我将以实际行动回报你们的期望。

我的工作设想如下:

1、创新生产经营管理机制。如果不改革创新,实行科学管理,现代公司制度就无法建立。公司要生存发展,做强做大,也必须走改革创新的道路。我的设想一是针对公司接替资源少,资产闲置过多,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探寻新的资源优化组合,推出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战略,采取与地方“外联”、“外劳”、“外包”、“外协”等多种形式组织资源优化组合;进一步规范基层公司管理,针对各主业矿内部的实际,从组织结构、资产权属、财务核算、考核分配四个方面进行改革,按内部模拟子公司形式独立运作,实行多创多收的挂钩分配政策,降低主业矿产品成本。二是要始终把班组建设、考核分配机制当做夯实公司的基础、调动职工积极性。要把班组建设成为生产、管理、核算、分配的四个基本单元,实行自我经营、自主管理、单独核算、按效分配,使班组模拟“小公司”、“小实体”运作。三是从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转变,不断改革旧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针对产品成本高的问题,抓住构成成本的能源动力消耗、材料备件消耗、金属料消耗及资金利用等主要因素,推行目标管理,建立目标管理体系,全面实行物资计划、采购、结算三权分立、互相制约的管理模式,大力开展招标、比价采购等。四是注重把管理创新与科技进步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计算机和自动化监控技术应用到计量管理,实现物资计重全过程自动化控制,有效地堵塞漏洞,实现物资计量现代化管理。

2、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人力资源在企业中是最具有潜力也是最具有弹性的。员工个人的工作热情、工作态度、对组织的认同是极为重要的因素。如果通过方方面面的措施,赢得了员工对公司的热爱,必能极大地发挥员工的潜能,实现员工与公司共同发展的双赢。因此在公司发展战略的大框架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战略是“人文管理”,即尊重个体,肯定个人尊严与价值,尊重员工的参与权和知情权,为每位员工提供发展与创造空间,树立员工的主人翁感与归属感。培养精诚团结、求实进取、开拓创新、诚信为本的理念,提高团队合作精神和企业凝聚力,这是一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二是建立合理的沟通渠道。实现员工和公司的对话,达到上下一心,同舟共济,理解支持公司决策,为公司营造良好的运营软环境。三是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制度。做到令行禁止,赏罚分明,严格绩效考核、奖惩制度,调动一线员工的积极性。以薪资、福利和期权股权吸引人。在公司股份化、集团化的前提下对薪酬进行集约化管理,增进激励,提高效能。四是建立畅通的晋升渠道,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用公司良好的发展势头,让员工有自信、自豪感。在职务晋升上,惟才是用,不论资排辈,创造不拘一格的用人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创新创造力,让每一位员工都成为公司的优良资本。五是建立科学的现代培训机制。紧紧围绕岗位工作的需要,以素质和业务能力建设为核心,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训实效,培训与使用结合”的原则。实现四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创新培训理念。树立人才培训是基础建设的理念,培训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才培训是最具效益的投资的理念,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培训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理念;二是创新培训机制。加速建立统一规划、分级实施、政策支持、经费保障、激励与约束相结合、适应公司发展需要和员工的全面发展需要的培训教育新机制,并坚持做到“不培训不定级,不培训不任职,不培训不上岗”;三是创新培训方式。开展培训的方式应灵活多样,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岗制宜、因人施教。重点是继续规范初任培训、突出上岗培训、深化专业知识培训、强化更新知识培训,同时开展专题研讨交流培训、在岗工作培训、网上培训、挂职锻炼培训、选送院校培训或进修等方式,充分调动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创新培训内容。要打破现行培训比较单一的局面,对不同专业、不同职位、不同级别的员工,试行不同的培训教育,并逐步开辟MPA案例培训,使培训的内容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培养新型的公司文化。公司文化是一种共同价值观的体现,是公司理念、习惯和管理模式的一种沉淀。形成优秀的公司文化首先要管理扁平化,强化组织观念,铲除官僚作风,树立平易近人的风气;其次,注重团队建设,团队精神首先从提倡牺牲自我的利益开始。再次,员工之间需要多沟通,关于沟通的问题,一直是我最关注的问题。员工与管理者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都需要沟通的有效载体。解决员工的实际困难,真正关心员工的生活,生日、生病、结婚等时刻送去公司的关怀等等,都是提高公司凝聚力的方式。

4、摆正位置,当好参谋助手。作为副手,要掌握公司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加工,向公司提供有价值有分量的建议和主张,协助总经理作出科学决策。其次,要统筹兼顾,顾全大局,当好总经理的参谋助手。使做出的决策既符合公司的利益又能兼顾员工的意愿。总而言之,要做到尽职不越权,帮忙不添乱,补台不拆台。

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家和万事兴。只有团结,工作才能形成合力。平时工作难免有产生误解、矛盾和磕磕拌拌的事。所以要协助总经理拓宽和疏通民主渠道,遇事和大家商量,虚心真诚地听取群众意见,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做好领导和群众,群众和群众之间的协调人,多和大家交心,交朋友,一碗水端平,努力营造一个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相互理解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工作环境,一个"即有民主,又有高度集中,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的工作氛围。

6、以服务为目的,不以名利为目的。我始终认为当领导就意味着要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只有奉献,不能索取,不能有任何私心杂念,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公正廉明,经常和群众换位,想群众的感受,事关群众个人切身利益问题上,多为群众争取,尽量让给群众。同时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做好表率作用.孔子在《论语》中就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就是告诫领导者必须培养正气,以身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