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都市文化论文

都市文化论文

时间:2023-03-24 15:27: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都市文化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都市文化论文

第1篇

 

一、工作目标

通过在淮安高质量举办第29届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研讨会,力争将本届研讨会办成全国科协系统影响力最强、学术层次最高、系列成果最为丰硕的海峡两岸都市交通学术会议之一,也将促进淮安市海智工作高质量发展。

预期成果:组织以江苏、淮安交通建设成就为重点的成果展示,广泛宣传“十三五”国家交通发展巨大成就,增强中华民族自信心,搭建两岸专业人员开放交流平台;搭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合作桥梁,推动长三角都市圈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形成专家建议上报中国科协、国台办;组织两岸人才专业考察、专家建言献策,提出淮安发展枢纽经济、建设枢纽城市的对策建议;遴选一批高质量论文,出版有正式刊号论文集;拓展和推动两岸青年人才科技交流、文化融合。

二、工作举措

(一)全方面争取支持。保持与中国科协、省科协、相关主承办单位的密切沟通和联系,及时沟通相关信息,力争使研讨会能得到更多省、市领导的重视和支持。积极争取中国科协领导和省市相关领导的支持。活动拟邀请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理事长、省政府原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原常务副主任史和平担任名誉主席,江苏省科协党组书记、执行副主席孙春雷、上海市科协党组书记、执行副主席马兴发和台北市交通安全促进会理事长邱裕钧担任大会主席。认真落实陈之常市长“要围绕会议主题,在交通年度工作中予以重点推进,让与会代表可感知”的批示精神,逐条细化落实。

(二)全身心求实效。为确保本次活动的效果,深入研究历届研讨会的机制和成果,围绕淮安“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发展定位,提出召开圆桌献策会议、合作项目签约的建议,也提出了遴选主旨报告专家、完善活动主题和主要板块活动的设想,得到了省科协的重视,并在论坛方案中予以体现。同时,我们将宣传工作纳入全市外宣大盘子统筹,在信息、体制创新等环节,集聚全国、省级媒体资源,凸显淮安的交通优势,加大媒体宣传力度、激发和放大活动效应。

(三)全景式谋协调。研讨会将按照“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的原则,协调做细做实筹备工作,确保在淮安举办一届高质量研讨会。加强与省市科协及市相关部门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和沟通,对接好各项筹备工作,活动报批、资源汇聚、上下对接等各项筹备工作将有序推进。按照中国科协、省科协相关领导的要求,做好专业展览、疫情防控等相关工作的推进。进行项目化推进,明确责任,挂图作战。

(四)全方位抓落实。本届研讨会精心组织实施研讨会的各板块活动,全方面集聚海峡两岸专家智慧,搭建两岸专业人才开放合作平台,谋划淮安枢纽城市的对策、发展路径,持续推动淮安现代产业创新发展。

一是举办开幕式和主题报告会。拟邀请中国科协、省科协、淮安市领导致辞;拟邀请两岸3位左右重量级专家作主题报告。

二是举办4个专业分论坛。都市圈交通一体化论坛,将围绕都市圈综合交通、城乡交通一体化、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和站城融合主题开展。智慧赋能现代交通论坛,将围绕车路协同与自动驾驶、交通大脑技术及存适性、智慧物流系统建设和数字赋能交通治理开展主题研讨。公交优先绿色出行论坛,将围绕人文交通发展实践、公交优先发展策略、慢行交通出行优化和出行服务信息共享开展主题研讨。都市交通青年论坛,将围绕两岸青年专业人才成长、两岸文化融合开展专题研讨。

三是举办科技成果展示和专业参观。将组织与会专家参观江苏交通发展成果展示;组织台湾及市外嘉宾参观淮安交通建设成就。

四是组织专家建言献策圆桌会.将组织相关专家围绕淮安市交通发展征求与会两岸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

五是举办闭幕式。各分论坛交流汇报成果;第30届研讨会举办地推介。

三、工作进度

1-3月份,研究商讨研讨会主题、内容和组织架构,确定研讨会方案。

4月份底前,完成调研、细化研讨会方案,研究确定研讨会主题、内容和组织架构,形成研讨会方案。

5月份底前,开展论文征集,印发论文征集通知,在海峡两岸同步开展论文征集工作。

6月份,组织论文评审、专家邀请,对征集到的论文进行评审,确定交流论文,编撰论文集,邀请演讲嘉宾。

6月份,完成会议报批,向江苏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报批、中国科协的项目经费申报等工作。

第2篇

英文名称: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主管单位:成都市人民政府

主办单位:成都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四川省成都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4-342X

国内刊号:51-1064/C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1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第3篇

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文献包含了学科研究的最新热点与动向,分析科学主题文献有助于把握学科研究方向,了解最新研究进展。本文主要采用科学知识图谱(CiteSpaceIII),对休闲农业相关文献进行全面的统计与分析。科学知识图谱能够针对科学主题的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学科网络机构的生动可视化展示,其相关参数主要包括:①时间跨度(Timespan)、时间切片(SliceLength)、频次(Frequence)、中介中心度(Centrality)的设置;②节点(Node)、连接线(Link)、网络密度(Density)、聚类指标(ModularityQ)的分析,③节点圆环大小、连接线、时间的识别。主要指标说明:①若聚类参数0.4≤ModularityQ≤0.8表明结果聚类程度较为合理,ModularityQ>0.8表明结果聚类程度较高;②生成的可视化图谱中,节点圆环的大小与分析对象出现频次成正比关系;③节点圆环外层年轮宽度与中介中心度大小成正比关系。

1.2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后称CNKI),分步对CNKI数据库中休闲农业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收集。首先,关键词为“休闲农业”,期刊来源类别为“核心期刊”、“CSSCI”,时间跨度为2000~2014年,对已发表休闲农业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得到457条记录。其次,以博、硕士论文为主要来源,时间跨度为2004~2014年,检索经清洗后得到博、硕论文228篇。再次,增加“乡村旅游”、“都市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农家乐”等五个关键词进行补充检索,共得期刊论文1298条记录。最终,经过辨别、整理、去重,删除会议纪录、报道、无作者等,得休闲农业期刊文献1062条文献,以此作为本文研究的数据样本。

2结果与分析

2.1研究概况

研究成果方面,休闲农业研究在近十年中呈现快速、稳定增长趋势,从2000年的15条,到最高峰2010年184条;前期主要以休闲农业理论基础、概念定义等方面探讨为主,2008~2013年研究成果出现爆发式发展,其中以2013年为最,博硕论文以70篇占主要地位,单位则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代表。总之,休闲农业正逐渐成为国内农业与旅游研究的热门领域。研究内容方面,休闲农业较多与乡村旅游、都市农业、观光农业、休闲旅游、农业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交叉研究,现有休闲农业研究成果本身则以规划设计、对策性研究、发展模式等为主。

2.2研究结果

采用CiteSpace软件,首先,以2000~2014年为时间跨度,以1年为时间切片长度,以“keywords”(关键词)为网络节点,选择前50个关键词为每个时间区间被引词,以词频15次进行排序统计,得到174个连接点,288条连接线,网络密度为0.0191,生成可视化共被引网络结构图。其次,进行聚类分析,共得16个聚类,形成清晰的可视化的关键词共被引聚类知识图谱,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反映在节点的大小上,频次越多,节点越大。从知识图谱中可知,“乡村旅游”频次最高,其次是“都市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农家乐”等。取关键词频次15次以上,得到18个高频关键词进行排序。结合现有研究与关键词知识图谱可知,休闲农业的研究领域主要与乡村旅游、都市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农家乐、生态农业等领域联系较为密切、互有交叉;研究方法主要有聚类分析、TCM(旅游成本分析法)、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内容分析法、SWOT分析、情景变量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HP)、空间计量模型、双钻石模型、DEA(数据包络分析法)、因子分析法、CVM(条件价值评估法)等;研究热点主要有区域休闲农业、休闲农业资源评价、休闲农业资源开发、利益相关者、游客满意度、休闲农业规划与设计、发展模式、休闲农业标准体系、体验营销、空间结构与布局、生态保护、农耕文化等方面。

3休闲农业热点研究进展

休闲农业具有农业基本属性,是农业经济的一种,但同时又结合了农业计划、农业建设、农业生产和农业部门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系统地继承与发展了传统的农业经济,是农业多功能性最重要的载体。本文重点论述休闲农业5个热点研究进展。

3.1基础理论研究

范水生等就休闲农业的概念进行过全面深入的探讨,果雅静等、牛君仪就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较有研究,牛君仪认为有农业展示、农事参与、生态旅游、民俗文化、农家生活体验、农村度假娱乐等六种模式。王德刚则对世界旅游农业发展历史进行梳理总结出世界农业旅游大致经历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与创意农业三个历程,高志强等则对休闲农业的产业特征及演化过程进行深入研究,张强等则对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所促进的产业、资源、经济、城乡之间的融合进行阐述,而在宏观层面,刘春香对我国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有所研究。总之,休闲农业基础理论研究已涉及休闲农业概念、定义、类型、模式、政策、行业标准、产业分析等多个方面内容,形成完备体系。

3.2区域性发展问题

唐苏华等研究提出干旱区新绿洲五种休闲农业开发模式。郭利田、孙兆慧等、胡爱娟等对区域间的休闲农业合作与发展进行探讨,齐永华等对我国城郊型农业的农业资源利用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赵玉榕主要以投资机制为主要切入点研究厦门借对台优势发展都市农业的政策建议,王树进等、王晓峰等、朱华武等则运用空间计量相关方法以省域角度休闲农业的空间布局与发展进行研究。就现存研究而言,区域性的休闲农业发展问题仍是休闲农业宏观研究的热点,主要以研究生论文研究为主。

3.3休闲农业旅游研究

游客满意度方面,陈胜科等、苗红等、赵仕红等、田彩云等在旅游者消费需求、游客需求特征、满意度评价模型、实证研究等方面进行过深入研究。旅游成本方面,邱生荣等采用情景变量法分析休闲农业游客的旅游行为进而指导休闲农场的科学管理与经营。旅游安全方面,陈水雄等对休闲农业的旅游安全进行过分析,提出海南构建休闲农业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的的相关措施。旅游开发方面,周丽洁就湖南省休闲农业旅游市场进行过对策研究。乡村旅游方面,王会娟、郭焕成等、杨载田等、耿品富等、张剑刚等则研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产品体系、发展创新与路径、管理经营模式等方面。此外,王颖晖对休闲农业的旅游服务创新进行整合概念模型分析。总之,主要存在与旅游结合、产业协作、旅游成本、旅游安全、游客满意度、消费需求等方面的研究。

3.4休闲农业资源评价与开发

资源评价是休闲农业开发与设计的前提条件,阿布都热合曼•哈力克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休闲农业资源评价构建了资源条件、开发条件、旅游条件等三方面的定量评价模型并实证分析,黄志红对休闲农业体验价值建立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肖光明构建了包括7项评价要素、26项评价因子和具体等级的休闲农业质量等级评价体系,并针对休闲农业园区进行实证分析。而在大区域的休闲农业产业方面,孔庆书等对河北2011年12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进行全面的DEA效益分析,刘军等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发展基础、协调能力、可持续能力等三大系统层的43个评价指标针对湖南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研究。在研究成果方面,以规划设计类为主的产业实践应用以硕士论文成果为主,而赵毅、邹宏霞等就休闲农业的规划、产品设计等有过研究。

3.5休闲农业与新农村建设

周彬等认为休闲农业的发展与新农村建设具有一致性,罗文斌等主要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休闲农业的社会居民经济社会影响感知度。钟平等、王圣军、姬汝茂、张胜利等针对新农村建设与休闲农业发展关系进行过深入研究,较多以新农村建设的角度探讨休闲农业的开发与发展对策研究。

4结论与讨论

第4篇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考察法对成都市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现状进行研究;研究认为虽然成都市在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效果,但仍存在公共体育服务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体育行政部门内部运行协调不足;政府建设公共体育服务投入资金不平衡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也制约了公共体育服务的推广。因此,在了解成都市公共体育构建中存在的不足之后,提出了健全政策法规建设;创新公共体育服务提供方式;加快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体育设施建设标准等完善成都市公共体育服务的路径。

关键词:

公共服务;体育;构建

1、前言

1995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5-2010年),呼吁人们“加强体育锻炼”。2011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又出台了《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全面落实中国全民健身事业,促进和保护公民在健身过程中的合法权利,提高公民身体素质。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文献,为本论文的撰写提供理论依据。

2.2、实地考察法

运用了实地考察法对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场所以及成都市体育服务设施的建设情况进行调查。

3、成都市公共体育服务的构建现状

自《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来,成都市注重群众体育活动的发展,致力于向民众提供高水平的公共体育服务。成都市构建公共体育服务取得了一定进展。下面将从政府体育行政组织、政府政策文件、群众体育活动开展以及体育场馆建设等方面介绍成都市公共体育服务的建设现状。

3.1、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行政组织构建

成都市的体育服务组织构建相对完整,主要由组织管理网络以及人员管理网络组成。成都市体育局是成都市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主要职能部门,是整个公共体育网络的核心。

3.2、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政策保障

2005年成都市委市政府制定《关于加强建设体育强市的决定》,决定实施“全民战略”,推进群众体育。2010年成都市体育局制定《成都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规划要求到2015年,城乡居民参与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显著增加,市民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公共体育设施更加完善,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基本健全。

3.3、成都市体育服务设施的建设

成都日报2015年对成都市各区县的体育场馆进行调研,得出成都市五个城区中,体育场馆的分布情况。锦江区地处城市中心区,土地资源较为紧张,区内尚无大型公共体育中心。锦江区通过打造社区中小型体育健身设施来满足群众的健身需求,主要建设乒乓球赛、健身室和篮球场,2015年锦江区体育设施容纳30万人次健身。武侯区现有的建设场馆可以容纳每年上万人次进行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建身,目前正在规划建设一个能容纳35261人的体育中心,区内的学校较多,可以暂时缓解体育场馆的短缺。青羊区内体育设施相对完善,截止2009年,区内拥有体育场馆598个,其中标准体育场馆379个,非标准场地219个,占地面积达98.41万平方米。近年来建成了8000平方米的青羊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1540平方米的区体育学校综合训练楼、800平方米的多功能综合运动馆。金牛区体育设施相对集中,区内的金牛体育中心拥有4000平米保龄球馆、1500平米健身中心、标准田径场、5000个座位足球场等,每年到金牛体育中心健身、休闲群众达到近百万人次。成华区体育场馆相对较少,目前正在筹建新的体育中心,新的体育场馆将可以容纳9000人进行体育锻炼。

3.4、成都市公共体育服务构建中的不足

随着成都市城市的不断扩张,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成都市民对体育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成都市现有的公共体育服务能力尚不能完全满足。同时,成都市现有的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中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提出改进成都市公共体育服务方面的政策建议时,需要明确存在的问题。

(1)公共体育服务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首先,在法律政策方面,成都市没有出台构建公共体育服务的总的纲领性文件,没有提出明确的公共体育服务的长远目标和清晰路径。其次,没有提出从政府行政管理、政府财政投入、政府绩效考核等方面构建系统性的政策配套。最后,成都市在制定现有的全民健身规划中没有提出绩效评估机制,不能很好的考核全民健身活动的推进情况。

(2)体育行政部门内部运行协调不足。政府体育行政部门运行不协调将影响着公共体育服务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成都市的体育部门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协调不足,这种协调不足既有部门间的协调不足,也有部门内部的协调不足。体育行政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导致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一些矛盾和不利因素。

(3)政府建设公共体育服务投入资金不平衡。首先,在成都市财政对各个地区的体育项目投入中,部分地区获得相对较多的资金头多,建立了更多的体育场馆,而部分地区却没有市一级的体育场馆,只有以社区运动中心作为补充,这种地区的体育场馆分布不平衡,影响了各地区的居民获得平均的公共体育服务。其次,成都市对体育的投入,更多的投向了竞技体育,忽视了大众体育的投入。

(4)现有体育场地不能满足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一是体育场地数量不足。调查得知,成都市拥有体育场地5003个,体育场地总占地面积为1732.5万平方米,总量十分庞大,但是,人均体育设施面积为0.57平方米,中心城区仅为0.43平方米,距离1.03平方米的全国平均水平有很大差距。二是体育场馆设施的分布不平衡。在研究成都市公共体育服务现状时指出,成都市的五个主城区的体育场地分布不平衡,体育场地的不平衡分布使得不同地区的市民不能享受平等的公共体育服务。三是成都市的体育场馆设施利用效率低。成都市体育场馆的开放率和使用率比较低,一部分公共体育场馆很少用于公共体育服务活动。部分体育场馆多用于进行专业的体育比赛,主要是政府举办的体育赛事以及大型的商业比赛,没有兼顾体育赛事和市民健身的作用,普通市民健身的区域占体育场馆的一小部分,绝大部分区域处于闲置状态。四是学校的体育场所向公众开放较少。成都市的标准体育场地为3130个,其中属于教育系统的达到2297个,占73%,但是绝大部分属于学校的体育场馆并没有向社会开放,成都市体育场馆中,属于教育系统的占了73%,属于公益性体育场地仅占27%。

(5)社区体育资源匮乏。在构建公共体育服务过程中,社区体育的构建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社区是居民参加体育锻炼最方便的场所。朱佳文指出,有85.6%的居民认为本社区的体育设施不齐全。调查显示,大部分参加体育锻炼者没有得到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业体育指导。社区体育的发展尚未达到规划目标,这与社区体育发展所需的硬件资源和人力资源投入匮乏有关。

4、完善成都市公共体育服务的路径

4.1、健全政策法规建设

首先,应当制定成都市构建公共体育服务的总的纲领性文件与规划,“推进全民建身”上升到“构建公共体育服务”。其次,制定构建公共体育服务的配套性政策文件,将政策实施的覆盖面从体育部门扩张到相关政府部门,如财政税务部门、国土部门等。最后,协调目前各部门的已经出台的政策,使各部门出台的政策目标达成一致,实施计划达成一致,避免各部门的协调不足。

4.2、创新公共体育服务提供方式

首先,加强政府主导作用,政府部门作为公共体育服务的主要供给者,应当起到主导作用,成都市政府在实施公共体育的战略时,应当明确公共体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确定政府、社会和个人在发展公共体育服务中扮演的角色和应承担的责任。政府应当改变过去只注重竞技体育,忽视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战略,将全民健身运动提高到构建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整个体育事业的高度。其次,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公共体育服务领域。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公共体育服务构建的积极性,扩大社会资源进入途径,多渠道增加公共体育服务投入。最后,制定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和土地等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出资兴办全民健身事业。

4.3、加快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制定体育设施建设标准

首先应制定成都市体育设施建设标准,达到体育设施投入的均衡与科学。成都市应当分级别建设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市级、区级、片区级、社区级等四级体育设施,不同级别的体育设施服务于相对应的人群和区域。参照国内外城市的建设标准,制定成都市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其次,按照已经制定的标准与规划,加快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建设。加大社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健身广场等健身设施建设力度,拓展服务功能,加快我市健康绿道体系建设。按照国家有关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定额指标规定,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保证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用地需求。最后,提高现有体育设施利用率。由政府补贴方式,实行部分公共体育设施实现对普通居民的免费开放,积极创造条件将学校、政府机关的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

4.4、完善社区体育设施,打造社区体育文化

首先,完善社区体育设施,在社区建立基础的体育设施,如羽毛球场地、乒乓球场地、健身器械场地等小型运动场地,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其次,以社区为单位开展全面健身运动,目前在开展“运动成都”的全面健身活动时,居民多是以学校、体育协会、工作部门为单位参与健身活动,如组织居民以社区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将将扩大活动的覆盖面。最后,打造社区体育文化,在社区范围内组织居民集体健身活动,开展社区运动比赛,普及科学体育锻炼知识,增加社区居民科学健身素养,最终达到营造社区体育文化的目的。

4.5、发展体育建身休闲产业,壮大体育旅游业

首先,大力推进体育健身娱乐活动、体育用品销售、场馆组织、管理活动、体育设施建设等方面工作,形成体育健身休闲与旅游、娱乐、餐饮、房地产等配套的体育健身休闲产业体系。成都市目前拥有众多农家乐,鼓励部分农家乐打造运动健身的特色,扩大居民的休闲方式。其次,壮大体育旅游业,充分利用成都丰富的山水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以运动体验、运动休闲度假和重大赛事观战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旅游,与旅游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体育旅游线路和产品,推动观光游向体验游、度假升级。

参考文献:

[1]樊炳有,高军.体育公共服务———内涵、目标及运行机制[M].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

[2]樊炳有.体育公共服务的理论框架及系统结构[J].体育学刊,2009,16(6).

[3]王才兴.体育公共服务国际比较与启示[J].体育科研.2008,29(2).

[4]汪静.成都市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现状与策略[J].体育世界,2009(7).

[5]张五平.成都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情况调查[J].商业文化,2011(6).

第5篇

【论文关键词】都市农业 郑州市 策略分析

【论文摘要】都市农业是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通过都市农业的发展,促进城乡经济互促。本文通过对郑州市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分析,提出郑州市发展都市农业的重要意义,从战略的角度给出发展郑州市都市农业的若干对策。

都市农业是当城市经济、社会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时,地处都市的间隙地带及其延伸地带,紧密依托并服务于城市,以城市生态保护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出口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化农业为标志,实现农业产业化,通过规模经营满足都市的市场需求,建立集生产、服务、休闲、消费、观赏为一体的,经济、社会、生态、辐射、示范等多功能并存的现代农业模式。

都市农业是一个非常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通过都市农业的发展,促进城乡经济互促,从而推动成品农业的发展,使农业产业链延长,促进农业向第三产业的渗透,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对农业现代化、城市健康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促进作用。近来,中原城市群的崛起,为促进郑州市快速发展,缩小城乡的差距,实现城乡产业全面融合成为郑州市重要的战略思路。

一、郑州市区位优势分析

郑州市是河南省省会,地处于中华腹地,九州之中,十省通衢。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总面积7446.2km2,市区面积1010.3km2,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282km2。郑州市总人口724.3万,其中城镇人口436.3万,是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的地理过渡带,有“雄峙中枢,控御险要”之称。郑州市处于从东向西区梯级发展的过渡带,各类物资资源、技术、信息再转移的位置非常明显;郑州市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是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带,境内大小河流35条,分属于黄河和淮河两大水系,其中流经郑州段的黄河150.4公里。在郑州这里南北方的品种均可引种,农业发展条件良好。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重要作用。据统计,郑州市已拥有300多家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和12家大型粮食、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达180亿元左右,发展都市农业的市场优势明显。

二、郑州市资源优势分析

郑州市矿藏资源丰富,其中煤炭分布较广,耐火粘土品种齐全,铝土储量占全省总储量的30%,天然油石矿质优良,是全国最大的油石基地之一。郑州市还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许多有名的土特产品,譬如:新郑的大枣、黄河鲤鱼、中牟的西瓜和大蒜、广武的石榴、荥阳的柿饼等等,这些有名的特产为郑州开发特色都市农业项目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另一方面,郑州市作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力资源丰富,拥有雄厚的农业科技力量和综合的科技优势,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持。都市农业是一个复合性的功能系统,围绕着休闲娱乐、生态宜居、体验参与的特征,将郑州市进行规划建设。譬如:优质粮食生产区、生态涵养发展区、生态经济林果带。

三、将区位和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对策分析

1.打造都市农业观光园区和绿色生态农业产品园区

都市农业把农业与旅游观光与休闲娱乐融为一体,用旅游的理念来包装和提升农业,变农业园区为旅游景区,为市民提供特色、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空间,同时注意对青少年的教育功能,突出农业观光园区的绿色、朴实的乡土气息。大力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赏农家景、购农家物”为主要内容的乡村特色旅游项目。

通过发展都市农业,改善都市及郊区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形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山水融合、城乡一体的城市景观。新郑奥星实业总公司,就是充分利用新郑大枣的资源优势,将一年产值不足200万元的企业,发展成一个综合性的企业,公司目前集红枣产品加工、科技示范种植为一体,年产值达1.36亿元,有效的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2.加快郑州市主导产业的发展

发挥郑州市的区域优势,调整整个区域的布局,突出发展都市农业的主导产业。优先发展郑州的农业商贸物流业、农产品加工业、观光农业、绿色蔬菜产业、花卉苗木产业、水产养殖业、奶产业、林果业、以及种子种苗业。实现农业结构向区域战略性的调整,培植农产品加工业的龙头企业。通过加强硬件和软件的建设,构筑大市场和大流通,从而提高郑州市农产品的经济效益以及市场占有率。 转贴于

3.整体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

要想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都市农业就必须提高农民的素质。郑州市可以通过加强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和职业技能,培养一批有文化、会管理、懂经营的新型农民,以便使其更好地满足都市农业发展的需要。

4.增加发展都市农业的科技投入

都市农业是高科技农业,发展都市农业需要加大与各大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来开发都市农业资源,研究并引进都市农业所需的设备技术和新品种,用科技作为农业技术产业的孵化器,这种合作关系将进一步加强都市农业发展的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培训,都市农业的发展为高新技术提供发展平台,并且可以促进农业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示范和推广,加快都市农业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

5.增加发展都市农业的多元化投资体制

都市农业是一种高产出,并且高投入的产业,要快速发展都市农业,就必须制定相关的都市农业扶持政策,逐步提高财政资金、借贷资金对农业的投入比重。然而仅依赖政府的投入对于都市农业的发展来说是不够的,应该优化都市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结构,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坚持以政府的投入为导向,以社会投入为主体。政府的财政资金重点扶持现代农业的示范园,观光、生态农业示范园和创汇农业基地的水、路、电等基础设施,开发能产生生态效益或者社会公益性效益的项目。

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多样化的社会资金都参与到都市农业开发与建设上来,大力鼓励个人投资都市农业发展。扩大城市对外开放的力度,通过股份制、设立基金等吸引外商独资或合资参与到都市农业的发展建设,用都市农业的特色经济发展来吸引外国的资金、人才和技术,实现投资的多元化。同时,像参与合作的高等院校以及科研院所也可以通过技术入股的方式对都市农业投入建设,建立国家、集体、企业、个人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以高科技来武装农业,形成都市农业的科技配套工程,整体加快都市农业的建设水平和速度。

参考文献

[1]中原楼市网.把摸郑州城市发展脉络[J/OL].2007.

第6篇

关键词:成都市;高校;健身气功;公共体育课;发展

健身气功是一种根据自身的形体活动、呼吸吐纳与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运动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健身气功还通过调身、调息、调心“三调”为主的修身养心术调顺人体系统功能状态,改善身体健康状况,达到个人身心的高度和谐[2]。2003年2月,国家体育总局将健身气功设立为我国正式开展的第97个体育运动项目,正式推出了四套健身气功新功法[3]。新功法的推出是健身气功发展所迈出的一大步,为了更好的促进健身气功的发展,我们要在国家政策与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努力发挥好高校的文化传承和传播载体作用,充分认识到高校不仅是知识积累更是知识升华的地方,也是未来社会力量的发源地。通过借助高校这个特殊的平台,在高校师生的互相学习和交流中促进健身气功的推广以及相应储备人才的培养,并通过高校科研团队的习练和创新科研方法来不断探索健身气功在人体科学方面的奥秘[4]。我们要想让每一个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在心底深处播下祖国传统健身气功文化的种子,传承和分享我们祖先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就有必要对健身气功在高校的发展进行调查研究,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健身气功在高校的传播发展,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还能为健身气功事业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最终将中国的传统养身文化持续发扬光大,并且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5]。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了成都市高校中已开设了健身气功课程的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以及成都体育学院等五所高校进行调查。以160名在校学生和15名在校教师为研究样本。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研究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搜集查阅了多种论文、期刊、专著等文献资料。从多种途径了解以及掌握健身气功项目在高校的开展现状、推广方式以及发展前景等问题,为文章的撰写寻求思路以及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1.2.2问卷调查法 在对本次问卷的问题设计中采取的是封闭型回答与开放型回答相结合的方式,在调查过程上采取的是现场填写并收回的方法。本次共发放学生问卷160份,回收157份,有效问卷148份,回收率为98%,有效率为94%;教师问卷发放15份,回收14份,有效问卷14份,回收率为93%,有效率为100%。

1.2.3 访谈法 在本论文的调查研究过程中走访了部分健身气功方面的专家以及高校公共体育课的任课教师,对健身气功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前景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地咨询和深入地讨论,从中获得关于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为本论文的深入研究分析提供依据。

1.2.4 数理统计法 对调说贸龅慕峁进行整理,运用EXCEL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进一步生成图表、表格,为论文提供数据支撑。

2.调查结果与分析

在2003年的“全国试行推广健身气功工作会议”之后,新编的四套健身功法得到了广泛推广。随着健身气功事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也为了使健身气功项目更加丰富多彩,国家于2009年底又编创了5 套新功法。新功法的创编不仅丰富了健身气功的内容,为健身气功注入了新生力量,同时也为广大习练爱好者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6]。但在本文中所指的健身气功是2003年最先推广的那四套功法,其原因在于这四套健身气功功法推广发展的时间较长,在高校里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更具可行性。

2.1高校健身气功课程开设情况

在四套健身气功功法中,易筋经、五禽戏和八段锦在高校中最受欢迎。其中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和成都大学均开设了易筋经、五禽戏、八段锦三门课程,成都中医药大学和成都体育学院这两所高校的健身气功课程设置较全面,开设了四套功法教学课程。另外,在开课形式方面,四川师范大学和成都中医药大学是以必修课形式教学,其他三所高校以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最后,四川师范大学和成都大学这两所高校没有统一的健身气功教材及教学大纲,也没有理论课时,说明对于健身气功课程的建设还不够全面;成都中医药大学和成都体育学院均有教材及大纲,亦开设了理论课,说明其健身气功课程发展得较为完善;成都理工大学有教材与大纲,但无理论课时的设置,说明还应该加强该课程的组织管理建设。总体来说,在所开设健身气功课程的五所高校中课程的开设情况较好,但是各高校还需加强重视,不断完善该课程的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实现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同步发展,以满足高校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2.2高校健身气功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众所周知,教师肩上承载着“教育”的重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先导。通过调查分析得出:现在成都市高校担任健身气功课程教学的教师有72%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21%的教师是体育教育专业;7%的教师是其他专业。并且在高校参与健身气功教学的教师中有64%的教师参加过健身气功的培训;36%的教师经常参加培训;而没有参加过培训的教师为0%。另外有64%的教师对健身气功有过研究、发表过文章;7%的教师经常研究健身气功课题,发表过3篇以上的文章;有29%的教师没有参与过健身气功课题的研究。整体上来说,成都市高校健身气功教学的师资力量拥有较大潜力,但现阶段的队伍建设情况还不容乐观,有待进一步发展壮大。

2.3学生学习健身气功的主要情况

通过在各高校中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发现:57%的学生参加过公共体育课健身气功课程学习;43%的学生没有参加过公共体育课健身气功课程学习。原因包括健身气功课程是新增项目学生对此不熟悉,再有就是缺乏宣传推广,对健身气功知识普及不够以致学生不愿意学习该项目。并且高校学生学习健身气功的年限普遍较短,这是由公共体育课的课时所决定的,同时也包括该项目推广力度不够大、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兴趣等原因。但是,通过调查发现高校公共体育课是学生接触了解健身气功的主要途径,所占比例达到67%,其他途径还包括学生社团组织以及网络媒体的宣传推广,所占比例均不高。学生学习健身气功的目的也呈现多样化发展,但另笔者感到担忧的一点是仍有29%的学生只是为了拿到课程学分,与个人兴趣爱好以及健身气功项目本身无任何关系。令人欣慰的是,在所调查的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在习练健身气功之后感觉良好,可见健身气功之功效毋庸置疑。

2.4影响健身气功在成都市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发展的基本因素分析

首先,学生认知程度不高,有73%的学生仅听说过健身气功;还有27%的学生根本没听过也不知道健身气功。足见健身气功在高校的宣传推广道路还任重道远。另外在对于健身气功课程是否有必要开设的调查中发现,有72%的教师和2%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开设该课程;21%的教师和56%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该课程;0%的教师和37%的学生持无所谓的态度;7%的教师和5%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开设该课程。数据说明并不是所有的教师和学生都很支持健身气功在公共体育课中开设,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部分师生对健身气功项目的认识不够深刻,没有领略到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其次影响健身气功在成都市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发展的因素还包括学校领导不够重视、缺乏先进教学理念、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学生学习兴趣低等。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健身气功在成都市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的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公体课中健身气功项目的教学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统一的教材大纲。2)健身气功任课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次数不多、研究成果较少。3)学校公体课的课程安排单一,以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4)健身气功项目在高校宣传推广的力度不够大。5)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高,难以进行大力推广。

3.2建议

3.2.1领导应该加强宏观调控,对健身气功加以重视,以提高师生的积极性 首先学校高层行政主管部门要进行宏观管理,其次是学校管理公共体育课的主任老师要进行重视,力求从上至下达到对健身气功项目的重视,提高师生们参与健身气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公体课健身气功的发展。

3.2.2学校应注重培养健身气功教学骨干,提高教师的专业科研水平 在高校推广健身气功,目前迫切需要加强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培养有教学资质和经验的健身气功专业教师[7]。另外,健身气功任课教师应该在保证课堂教学的同时多从事健身气功项目的科学研究,增强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为高校健身气功的发展提供更多科学理论依据。

3.2.3教务部门应完善健身气功的教学体系,督促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 学校教务处应编排统一的教材、大纲,确定好实践课的课时并增加理论课学时,以使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健身气功的作用和原理。另外,任课教师们要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安排合理的运动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2.4把健身气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中,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组织的宣传作用 各高校与当地体育主管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健身气功对大学生的健身价值,把健身气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加大对健身气功科学性、有效性的宣传力度,加强组织管理并积极开展高校间健身气功的交流比赛,成立健身气功俱乐部、社团组织以及协会等学生组织[8]。以在高校师生之间举办健身气功知识讲座、举行健身气功项目展示活动、组织在课余时间习练健身气功等方式进行大力宣传推广,达到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以及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

3.2.5组建健身气功专业训练队,使项目开展走向专业化 通过访谈了解到在本次调查的五所高校中都有代表队参加健身气功比赛的经历,很多同学看到过健身气功专业队的训练因而知道了健身气功,所以健身气功专业队对于高校健身气功的推广宣传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就目前情况看来,高校健身气功专业队的管理还不够“专业化”,有部分高校甚至是临近比赛才组织学生进行突击训练,这样不仅不能提高学校健身气功的专业化水平而且不利于促进健身气功在高校的发展。因此学校要加强健身气功专业训练队管理,使项目开展走向专业化道路从而促进健身气功项目在高校中得到更好的发展。(作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2] 吴坤.弘扬中华气功增强民众健康[J].武林长风.2004, 9.

[3] 戴薇.浅谈健身气功基本要领[J].教育教学论坛,2011(6):250.

[4] 郭炳德.民族传统体育走进高校体育教学的思考[J].武汉科技学院报,2004, 17(7):65-66.

[5] 姚琼,左家伟,牛爱.体育院校开设健身气功课程的现状调思岸圆哐芯[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26(6):124.

[6] 徐娟.四川省高校健身气功推广策略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3.

第7篇

论文 关键词:

 

都市女作家立足日趋 现代 化、多元化的当代都市社会,侧重表现五光十色的都市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性别问题和性别现象,这使其创作不仅洋溢着浓郁的都市情调和开放的时代氛围,还体现出强烈的性别意识甚至鲜明的女权色彩。因此,在某种意义上,都市女性写作主要体现为一种性别写作,是一种与众不同的“性别文学”。与传统文学观念中凸显“革命意识”、“阶级意识”、“ 政治 意识”、“社会意识”等“主流”文学和“正统”文学相比,这种远离“中心”、一直被忽略、被边缘化了的性别文学,无论其审美旨趣还是其价值取向,都明显溢出了传统文学理念及其美学法则的既定规范,而表现出强烈的先锋性和另类色彩。这种都市女性写作的先锋性和另类色彩,不仅体现在对传统文化观念和传统文学法则的解构上,还体现在对新的文学生态、新的文学观念的建构上,尤其对性别诗学——即女性性别写作理论的积极建构,体现了都市女性写作最突出的价值和最明显的特征。

 

特征之一:个人化写作

 

“长期以来,由于社会制度对女性的性别歧视,男性笔下的女性形象完全表达了一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因此,女性在接受文学中的女性形象的时候,只能遵循统治者的理论来认识自己,形成自我意识。”日本当代著名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家水田宗子在这里所深刻揭示的,是女性形象及女性自我意识在男性作家笔下被扭曲、变异的事实。 历史 地看,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其被压抑、被书写、被误读的命运由来已久;而只有当女权时代到来以后,尤其当越来越多的觉醒女性成为“写作的娜拉”以后,女性被书写、被误读的命运才开始出现转机。在

显然,对“身体写作”现象进行单边主义的道德评判是非常短视和片面的。而一旦走出道德批评的浓重文化阴影,进入到性别批评和性别审美的广阔视野,我们就会发现“身体写作”对于性别诗学建构的突出意义和价值。这种意义和价值至少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身体写作”体现了都市女作家对性别压抑、性别禁锢的自觉突破和大胆反抗。古往今来,女性一直处于男权社会的严格“规范”和“训诫”之中。在男权社会对女性实施的各种约束和戒律里面,“身体控制”和“性控制”可谓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诸如“三寸金莲”、“节烈”等,都是男权社会长期以来用以控制、摧残女性身体的最臭名昭著的罪证。显然,男权社会之所以处心积虑地规范女性的身体,其根本用心是要控制她们的思想和行动,这正如法国当代杰出的女权主义批评家埃莱娜·西苏深刻指出的:“身体被压制的同时,呼吸和言论也就被抑制了。”因此西苏呼吁女性一定要“写你自己。必须让人们听到你的身体。……妇女必须通过她们的身体来写作,她们必须创造无法攻破的语言,这语言将摧毁隔阂、等级、花言巧语和清规戒律。”

第8篇

经济管理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一)

摘要:客观分析传统汽修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阐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要领及特点,探索理实一体化在汽修专业课中的应用实践,进一步表明了理实一体化在汽修教学中所占的优势。

随着我国汽车业的飞速发展,近年来,不仅实现了汽车的产量剧增,汽车的档次也有很大的提高,对汽车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别是汽车使用、保养维修等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那些进入角色快,学习能力强,动手能力强,创新能力出色的人才倍受企业亲赖。针对这种情况,我校提出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学生,以技能为中心,把学生培养成满足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线实际需要的技能型、应用性的复合人才的培养目标。基于这个目标,在汽修专业课教学中,我们改进传统教学的单一模式,尝试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教学。

传统汽车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开进行,采用的是先学完理论知识,后集中时间安排实践环节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是为理论教学服务,理论教学的内容与实践脱开,形成教、学两张皮,实践环节流入形式。显然这一模式不能高效培养出适合当前企业急需的汽修工人。我校从2015年开始,对汽修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将原来的2节理论课和2节实践排在一起,每次4节课,在实训室上课,便得在学完理论后能及时实践,促进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要领及特点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一种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它是以一定项目(任务或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情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组织、协调、引导作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打破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某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融于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一个教学任务由同一教师讲解,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室,师生双边交流,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是现在职教课改所提倡和鼓励的,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有如下特点: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引入现代培训理论,强调以学生为认知主体,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加强了学生认知过程和能力的培养,克服了课堂教学的抽象枯燥的缺点,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过程是讲解示范、实践操作、发现问题、提升技能的过程。中职学生大多文化基础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而定性的理解能力和模仿能力较强,对于看得见摸得着的知识很容易接受经济管理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经济管理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认知。

理实一体化在汽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汽修专业课程特点,我们将课程内容划分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汽车整车维护、汽车性能检测、汽车故障诊断、汽车驾驶等等不同教学项目,在各个项目中又分为若干模块。每一个模块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内,完成从基本理论知识到操作技能的全部教学内容,将传统的听中学,学中做方法改变为做中学,学中做,采用分组操作交流讲座的方法将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不仅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训练综合能力,也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质量。其中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涉及复杂的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和修理方面的内容,知识点多,难理解,操作技术要求高,实践性强,它是汽修专业的核心项目,学好它有利于我们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也是汽修专业学生所必备的知识。下面我们以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中的曲柄连杆机构模块为例,谈谈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汽修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汽车发动机的特点,能较熟悉地进行曲柄连杆机构拆卸和组装!。整个模块教学安排在汽车实训室进行。教学的思路:理论讲解、动手实践、实践中针对各部件分析讲解、总结提高。所有的理论和实践均围绕拆装这个模块展开:首先介绍拆装的准备工作,再介绍拆装的步骤,拆装要领及操作期间的注意事项,教师规范地给学生做示范,边示范边讲解,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内完成理论和实践教学任务。具体实施步骤:

分组

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6人一组,拆装曲柄连杆机构,小组成员由教师按能力和水平搭配,并选出一位学习能力强并善于组织的学生为组长。同时告诉学生曲柄连杆机构拆装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拆时容易装时难,老师进行规范的符合工艺的示范操作,然后强调拆装的顺序及注意事项,并要求学生记下拆装的顺序,强调零件摆放有序,装和拆的顺序是相反的。

拆卸曲柄连杆机构

首先以组为单位,通过讨论列出注意事项,老师总结并作补充,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开始规范操作,完成对曲柄连杆机构的拆卸,使学生对于曲柄连杆机构各部件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同时强调拆下的零部件要摆放有序,针对各实物部件详细讲解其结构及工作原理,使学生对其结构、原理不再停留在原本处于割裂状态的原理和实验上,而是在这个环节得以结合,显示出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突出特点和优势,效果非常好。

组装曲柄连杆机构

要领:先拆后装,力矩相同,记号对正,方向正确。老师就在学生中间,从学生操作中老师能及时发现学生理论知识的缺陷,及时纠正学生在组装操作中的不规范行为,同时学生在组装时遇到问题要及时解答,以避免因问题的堆积而造成学生厌学、弃学现象。

分组竞赛

组内成员先单独思考,再讨论交流,为充分调动各小组的积极性,增强荣誉感,让各小组之间产生竞争,评出优胜小组,同时拆装的过程也是考核学生的过程,教师组织拆装的计时赛,检查经过拆装后的曲柄连杆机构是否漏装、错装及倒装,检验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总结提高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优势

推动校本教材的改革

促进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训基地的建设是顺利实施实训教学,培养合格人才的保障,更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所必备的。汽修是一门实践性非常高的学科,无实训设备就是纸上谈兵,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各个学校的汽修实训设备相对较差,实验室的建设迫在眉捷。

目前,很多学校都是只有几台老式发动机底盘,汽车模型室,汽车仿真电路实习台,设备普遍较落后经济管理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工作报告

WiseMedia

为了适应理实一体化教学和现代化科技的发展还需配备汽车构造实训室、汽车构造拆装实训室、汽车电器电控实训室、汽车检测实训室、汽车驾驶训练场等等,通过汽车教学实训室项目的建设,逐步形成以手脑并用,理论联系实际为标志的教育技术基地,从而可以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实施。

加强了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进程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与汽车企业签约,让汽车生产和维修企业成为学校汽车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能及时了解汽车行业中的最新动态和前沿技术,将书本中抽象的理论知识与生产中具体的对象和过程相联系,达到理论联系实际。

加快理论与实践能力相融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步伐

双师型老师是同时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备良好的师德修养和良好的行业职业道德的专业老师。目前汽修老师专业理论水平较高,但实践技能较弱,需要各个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四新培训、顶岗培训、出国培训与专业资格的考证,在重视传统机械、电子两大专业的同时更要关心汽修这个高度机电一体化的专业,必要时可以聘请来自汽修第一线的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扎实的高级技术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到校兼职,这样不仅充实汽修教师的队伍,而且还能使得汽修专业的老师有机会学习他们实践中的宝贵经验,这将大大提高这一专业的教学水平和实践技能,极大地深化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

理实一体化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会学,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汽修教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丰富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儿松熊结标.模块教学法在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5.11.86页

[2]杨培娟.加强实践动手能力优化高职汽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职业教育研究,2015.460页-61页

[3]孙长峰.高职财会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5.1141页

[4]周万民.四阶段教学法在数控车削自动编程与加工实践课中的运用­­─理实一体化初探[J].职教通讯,2015.261-62页

[5]周凤霞.理论实践一体化:《生物监测》教学的应用实践职业教育研究2015.760页-61页

经济管理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二)

选题背景和意义

选题背景

近年来,随着网络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也催生了一种新型的通过电子信息网络进行交易的经济活动,买卖双方并不需要当面接触,典型性的代表有阿里巴巴淘宝这一类通过网站订货和购物,这就是电子商务。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止20XX年6月底,中国电子商务市场B2B交易额达到2.05万亿元。预计20XX全年B2B交易额为3.85万亿。截止到20XX年6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子商务行业网站总量已经达20700家。其中,B2B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有8200家,B2C、C2C与其他非主流模式企业达12500家。预计201年电子商务行业网站总量将超过2.3万家。电子商务无疑已经成为当前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电子商务已经席卷了经济的各个层面。

随着电子商务逐步成为经济主流和商业核心,许多企业纷纷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行业网站,希望向深度和广度的方向发展。杭州市是国家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和国家信息化试点城市,被称为中国电子商务之都,电子商务建设和应用起步都比较早,基础扎实,涉及领域广泛,成效十分显著。B2B信息服务模式的电子商务行业网站建设规模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杭州目前B2B网站约有1200余家,较为著名的的有中国化工网中国化纤信息网全球纺织网等。但整个电子商务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平均每天就有两个以上的电子商务行业网站推出,规模大小不一,质量也参差不齐,各具特色。激烈的竞争引来了服务、产品和网站建设内容的大大丰富。对电子商务行业网站的评价和选择已引起专家和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选题意义

电子商务行业网站评价研究有利于电子商务行业网站自身升级

电子商务行业网站评价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反馈和学习工具,能够将评价的期望值或是电子商务行业内网站建设的领军企业的评价值反馈到网站内部。从而帮助电子商务行业网站企业找到相应的改进方向经济管理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经济管理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有利于为网站建设积累经验

电子商务行业网站评价研究可以帮助电子商务行业网站更好地理解电子商务技术的商业价值,为以后的网站建设提供必要的经验积累。

有利于推动杭州市电子商务的建设和发展

目前浙江的电子商务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杭州市作为电子商务之都,电子商务行业网站评价研究为网站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参照标准,促进网站建设的合理健康发展,为杭州的经济转型提供新途径,是杭州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壮大的动力源泉和希望所在。

有利于健全的网站综合评价体系

目前针对网站的评价体系还不完善,只能对网站进行定性或部分定量的描述,不能展开客观有效而又全面的评价,对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网站评价研究能改善传统评价方法不是适合电子商务这一新型商业模式的现状,有助于弥补当前对电子商务行业网站系统评价研究的不足之处。

有利于用户对电子商务网站的使用

网站评价结果有助于减少互联网用户的信息收集成本开支,有助于用户找寻到最好最合适的网站,以获得最好最合适的产品和服务。

总之,深入研究电子商务行业网站评价方法,提出一种适合电子商务B2B行业网站特点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促进电子商务B2B行业网站健康发展,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率,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国总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国内电子商务行业网站评价研究成果

杨明智,庄玉良[1]认为内容、易用性、电子商务功能是评价一个企业电子商务的首要标准,以前的研究更加关注于网站的内容,而对运营情况的关注较少,人们访问网站的主要目的是获取信息,因此网站提供怎样的信息(内容)和如何获取这些信息(易用性)就成为衡量网站质量的关键指标。

姚远[2]认为应把电子商务企业和它的运营过程中的设计的各方面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来考察。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并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最终的评价结果经济管理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章经济管理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出自http://gkstk.com/article/wk-4501200492989.html,转载请保留此链接!。综合考虑电子商务价值链中各个环节对电子商务企业价值驱动的作用,同时对各个方面进行分步骤、分方面考虑和评价,这样更加科学和实用。

胡冰川,张运华,夏德峰[3]认为企业网站评价包含三个原则:动态性、差异性和整体性。他们认为企业网站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整体评价,网站设计,内容提供,网站推广及其他。网站自身特征及其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要站在动态和整体的角度上对企业网站进行指标评价和分析;网站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发展时期表现出的不同特征决定了要采取差异性原则。

周述文,郭晓军,孙爱平等人[4]认为评价一个电子商务行业网站,要把商业性电子商务网站和非商业性网站分开,才能有针对性的评价。并提出对于商业性电子商务网站可以从网站的销售总额、成本利润率、库存量、股票价格、服务上的指标(热情度、客户对服务的满意度、连线以及响应速度)、服务的可靠及安全性等五个一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对于非商业性的电子商务网站则可以从信息量的大小、信息更新的速度、信息的质量等三个大指标进行评价。

任永功[5]提出了以大学或企业网站为例子建立的包含了三项一级指标、九项二级指标的网站评估体系,其中一级指标为:网站内容服务指标、网站功能服务指标、网站质量指标。

傅浩,李威巍,李满梅[6]提出利用内容分析法对城市门户网站的地区营销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并建立了网站的评估指标体系。其主要评估指标为:信息内容、信息搜索、技术支持、顾客分类、在线反馈、隐私保护、电子政务服务、附加功能服务和网站连接情况。

李君君,陈海敏[7]提出了一种基于因子分析和对应分析的电子商务网站评价方法,即利用实时监测工具收集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和对应分析对网站进行排名和定位。这是一种很好的定量分析方法,不但保证了评价的客观性,而且还能通过对应分析图找出各个网站存在的优势、劣势,并能为企业提供网站质量改善的发展方向。

李钊,苏秦,姜鹏[8]从网站软件评估理论、专家观点、客户感知质量和电子商务全面质量评估等四个方面,概述了国内外网站质量评估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的现状,并提出了关于网站评估规范性及细分指标体系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曾志元[9]从消费者视角出发,以市场营销4C理论中的4C分支和网站页面整体效果为评价指标,提出了基于消费者视角下商务网站评估的4C+1W模式。他认为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及组织对网站的评估主要是集中在对网站的功能、内容、技术及应用状况等指标进行评估,而很少从消费者视角下对电子商务网站评估的研究经济管理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工作报告。而4C+1W模式正好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该评估模式可以让管理者能更有效地评估其网站在网络营销中的状况。

彭银香[10]探讨了电子商务网站运营情况的评价模型,从商务网站运营状况、网站绩效、服务质量三个方面建立了电子商务网站运营状况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

WiseMedia

同时她还构建了电子商务行业网站建设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包括电子商务网站功能、电子商务网站内容和电子商务网站实施三个主要方面。

黄爱白等人[12]在对国内外大量电子商务网站进行深入分析和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B2C电子商务网站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模型。他们设计的三层模型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组成。其中指标层的一级指标包括服务指标、信息服务、技术指标和信誉指标等四项指标。并对国内外148家B2C电子商务网站进行以上相关指标的调研和分析,确认了他们设计的该指标体系几乎不存在指标之间重复和交叉的现象。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N)[13]使用的评价指标有:站点的浏览器的兼容性,引擎上的出现率,站点速度,连接的有效率,被连接率,拼写错误率,站点设计。

我国在电子商务网站评价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不成熟,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站评价的原则、评价方法和平均指标体系等方面,缺乏实证研究。

国外电子商务行业网站评价研究成果

JungpilHahn和RobertJ.Kauffman[14]认为当前的网站评价方法的准确性会受到网站频繁更新、受访者缺乏专业知识等情况的影响,且仅仅强调网站可用性这一点不符合商业运作的特征。因而他们强调利用生产经济学的边界估测方法评价网站性能,考察网站将所提供的用户功能等输入方转化为交易行为等输出方的能力,最后计算出某些指标来衡量和发现网站中潜在的无效用户功能。

HopeN.Tillman[15]站在用户的立场上,分析用户如何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提出评价网络信息的基本标准,并提供了网上常用的一些网站评价工具。他认为网站信息与其他载体来源的相关信息的比较情况可作为评价网站质量的必备指标。

F.J.MirandaGonzalez和T.M.BanegilPalacios[16]提出了一种可以适用于评价商业、教育和非赢利性机构网站的通用性评价指标体系:WIS(WebAssessmentIndex),由可接入性、速度、内容和导航四项指标构成。但是因为行业特色、机构特点以及网站目的差异性,WIS对于全面衡量网站缺乏具体针对性经济管理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经济管理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EfthymiosConstantinides[17]认为传统的市场营销理论已经不适合电子商务条件下的企业经营,提出新的以4S为框架的新的电子商务营销理论:网站(Site),范围(Scope),协作(Synergy),系统(System),充分强调了网站在电子商务和企业营销中的重要性。他认为电子商务行业网站是公司的门户,是公司与顾客交流的场所,企业网站的首要任务是吸引访问量、建立目标顾客的联系,创造品牌。

AlastairSmith[18]提出在可实用性指标下设用户界面友好性、检索功能、检索率、连通性等网站评价指标。他设计了包括图像和多媒体设计的评价网络信息资源一级指标。

Kimetal[19]研究得出了符合使用者满意的评估指标体系经济管理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章。其所采用的评估准则及评估项目主要有:1、商业功能:提供订单追踪、产品或服务的常见问题集、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信息、响应在产品与服务的抱怨;2、企业信用:网站运作有清楚目标、公司新闻及公关报道、一般的企业信息;3、内容可靠度:文件或参考文献的来源、最后更新日期或文件更新的频率、作者姓名电话等;4、网站的吸引力:网站设计的视觉吸引力、图片和文字清楚的呈现、对于到访者有不同的吸引因子;5、系统架构:网站的使用速度、提供搜寻引擎、网站任何时间的可用性、清楚的网站架构;6、导览功能:可连接到相关信息来源、关于连结和使用者输入领域的说明、连结到首页。

DeniseE.Agosto[20]提出的一个从青年消费者角度出发用于评价网站的理论指标体系模型,该模型结合了个人偏好概念、对象锁定特性、人的处理能力限制和内容联系限制来预测青年消费者的评价决策。

PairinKaterattanaku1[21]认为应将网站建设的质量或效率定义为网站设计是否适合客户应用,商务网站质量改进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用户,用户对于其质量最具发言权。

TomoeEntani,KazutomiSugihara和HideoTanaka[22]认为层次分析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群决策方法。它通过用成对比较矩阵的特征向量,进行两辆相比较,根据矩阵的各个元素,对比出优先级别。为决策者提供考量依据

淘宝精品

经济管理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工作报告。并且,从给定的权重矩阵中能反映出决策的态度。

Hassan等人[23]提出把基准化技术应用到网站评估中,并开发出一个用于衡量网站可用性与内容有效性的构架,经过测试,证明了该工具对于基准整个网站的可用性与内容的有效性具有重要价值。

美国肯特州立大学的图书馆和媒体服务中心[24]设计出网站评价问卷从作者、网站目的、准确性、时效性和可用性五个方面提出20个问题,旨在帮助用户评价网站。该评价问卷注重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并在用户点击率、浏览网页数,链接率、被链接率、网络影响因子等方面设置定量指标。

研究的内容及可行性分析

研究的内容:

本文通过对电子商务行业网站评价内容,评价指标体系和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介绍和总结,阐述了用层次分析法对电子商务行业网站进行评价的方法,并以杭州B2B行业网站为例来展示利用层次分析法对电子商务B2B行业网站进行评价的具体应用。

论文框架

一绪论

研究背景

国内外研究综述

研究思路和研究构架

二电子商务行业网站评价简介及理论基础

电子商务B2B行业网站概述

电子商务B2B行业网站评价

常用的评价方法

三电子商务行业网站评价的指标体系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步骤

现有指标体系的比较

面向杭州市B2B行业网站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四电子商务行业网站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比较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其求解过程

基于层次分析法电子商务B2B行业网站评价

五杭州市的电子商务B2B行业网站评价方法实证分析

案例背景介绍

对B2B行业网站评价实证分析

六总结

参考文献

可行性分析:

理论研究作支撑

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层次分析法在电子商务B2B行业网站评价应用的深度。

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难点

论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分析杭州B2B行业网站实际特点,构建符合杭州B2B行业网站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

(2)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在电子商务B2B行业网站评价方法。

论文的难点:

对案例进行评价模型构建,包括评价指标设置、指标权重设置以及数据对进行处理的评价模型的选择三方面内容。

结合电子商务B2B行业网站的特点,建立符合B2B行业网站实际情况的指标体系,科学、合理地设置指标权重。

研究方法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来说明层次分析法在电子商务B2B行业网站评价中的具体应用,以及电子商务B2B行业网站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论文的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20XX年7月-20XX年8月

第二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0月

在导师的指导下,拟定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阶段(同时完成文献综述的初稿)

第三阶段:20XX年11月

参加开题报告答辩(同时拟定写作提纲)

第四阶段:20XX年11月下旬-12月中旬

第五阶段:20XX年12月下旬-20XX年1月下旬

第六阶段:20XX年2月-20XX年3月

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论文定稿工作,最终完成论文写作,并进行论文答辩的准备。论文定稿阶段

第七阶段:20XX年3月

主要参考文献

[1]杨明智,庄玉良.企业电子商务行业网站评价研究[J].情报杂志,2015,2:1~3.

[2]姚远.基于AHP的电子商务评价系统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5:1~7.

[3]胡冰川,张运华,夏德峰.企业网站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15(02):98~100.

[4]周述文,郭晓军,孙爱平,汤海虹.电子商务行业网站的分类及评价探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5,11:748~754

[5]任永功,李义勇,张庆.网站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与建立[J].教育信息化,2015,9:76~77

[6]傅浩,李威巍,李满梅.地方政府门户网站地区营销绩效实证分析[J].城市问题,2015-5:68~73.

[7]李君君,陈海敏.基于因子分析和对应分析的电子商务行业网站评价[J].情报科学,2015,08:1252~1256.

[8]李钊,苏秦,姜鹏.电子商务行业网站质量评估的研究述评[J].情报杂志,2015,4:7~10.

[9]曾志元.基于消费者视角下电子商务行业网站评估模式研究[J].商业现代化,2015(05):70.

[10]彭银香.电子商务行业网站建设的模糊综合评价[J].商场现代化,2015,11:169~170.

[11]王知津,李明珍.网站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与过程[J].图书与情报,2015(03).

[12]黄爱白,赵冬梅.B-C电子商务网站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商业研究,2015(01):192~194.

[1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XX:15~18.

经济管理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三)

选题背景及意义

选题背景

xx年,成都市正式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设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将建设现代农业基地确定为主要目标之一。经过四五年时间的城乡统筹试验,成都市现代农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农民收入实现了持续稳定增长。xx年,成都市实现农业增加值285.09亿元,比xx年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达到8205元,比xx年增长15.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470.19亿元,比xx年增长4.4%'。具体到种植业和养殖业方面,近年来,在成都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不断完善种植业发展规划,传统农业和优势特色农业产业2同步发展,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特色产业带。xx年末,成都市粮食作物产量达到274.78万吨,与上年产量相比稍有减少,为xx年产量的98.5%;油菜产量达23.86万吨,增长1.8%;蔬菜产量达494.69万吨,增长2.2%3。养殖业方面,通过调整畜禽结构和倡导规模养殖,成都市建成了一批生猪、肉(奶)牛、鸡鸭兔和水产等规模养殖场。xx年成都市获得市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生猪养殖场45个,蛋鸡养殖场6个,肉鸡养殖场8个;获得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7个,奶牛养殖场2个,蛋鸡养殖场3个,肉鸡养殖场1个,肉(獭)兔养殖场3个4。

然而近几年来,频繁发生的干旱、洪费、暴雨、泥石流、冰雹、雪灾、地震、禽流感、猪流感、植物病虫害等各种灾害给原本承受灾害能力就很弱的农业造成了巨大损失,这不仅会延缓农业发展速度、阻碍农民增收、妨碍农村稳定和农村经济增长,最终影响了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还会给国家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农业防灾减灾机制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

xx年5月四川省被批准为六个恢复试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省份之一,为成都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一个相对于商业性农业保险的概念,是指政府为了保障农业生产、实现农村经济稳定增长而实施的农业保险或农业保险制度,它能够有效分散农业风险以及分摊损失,是世界各国对农业支持保护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经济管理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开展在稳定农民收入,保障农业资本安全,改善农民信贷、经济地位,进而稳定农村金融市场,促进农业、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不仅是完善中国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农业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安全阀。xx大以来,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多次出台文件对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作出明确要求。与此同时,四川省、成都市也十分重视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四川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意见》(川府函(xx)96号)、《关于开展xx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的通知》(川财金(xx〕14号)、《关于印发〈成都市xx年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成农险组(xx)2号)和《关于印发〈关于完善成都市农业保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成农险组(xx)2号)等文件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开展。由此可见,成都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工作才刚起步,面临着的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相应的法律法规还没出台,制度设计极不完善、相关政策也很不成熟,政策性农业保险中各主体行为协调性亦有待加强,统筹城乡背景下成都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道路显得任重而道远。

选题意义

四川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业基础地位仍较薄弱,农业抗风险能力还有待加强。制约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长、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很多,特别是中国发展滞后的农业保险,还远远不能满足农村、农民抗御自然灾害的需求经济管理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章。因此,发展中国的农业保险,特别是政策性农业保险迫在眉睫。成都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在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模式上的探索和创新,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特别是xx年在都江堰市和xx年在都江堰市、彭州市、蒲江县试点的称猴桃保险的做法,不仅是从理论和实践上践行着城乡统筹发展,而且还可以为全国其他地区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提供借鉴,因此,本研究在选题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研究目标和内容

研究目的

本文研究的目的为在分析国内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情况和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成都市统筹城乡的背景对成都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与运行模式的探索进行研宄,最后结合成都市探索的称猴桃保险模式,为丰富和完善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运行模式和制度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研究内容

(1)提出问题,介绍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宄意义。

(2)简单阐释农业保险的基本原理、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必要性以及政策性农业保险具有的功能与特征。

(3)分析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模式,为本文的下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4)概括介绍成都市试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试点情况,然后重点分析了成都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建设、运作模式和财政补贴情况。

(5)以成都市探索创新的称猴桃保险模式为例从相关制度建设、实施细则、实施状况、取得的成效进行分析,并基于以上分析对称猴桃保险发展模式进行简单评价。

(6)在前文的研究基础上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基于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本文的研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文献研宄法。通过对文献的检索与阅读,认识了农业保险的性质以及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问题,政策性农业保险三方主体的行为以及中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等,对与本文相关的研宄有较深入的了解经济管理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工作报告

WiseMedia

(2)对比分析法。通过对国内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简介,对国内不同模式间进行对比分析。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统筹城乡背景下成都市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制度建设和运作模式,然后以成都市探索创新的称猴桃保险模式为例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总结得出成都市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中存在的问题。

本研宄的数据主要来源于xx年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成都市财政局网站、球都市农业信息网、成都市统计年鉴、成都市称猴桃协会和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等相关网站和组织。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9篇

关键词: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内驱动力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11(b)-0174-03

随着西部大开发进入加速发展阶段,西部地区正在经历着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社会模式快速转型之中。西部地区民众的思维模式、行为观念、生活方式也都随之变迁,越来越多的民众将体育活动融入到自己的生活方式之中。成都市作为西部地区的一个中心城市,对整个西部地区发展具有较强的辐射,吸引及带动作用,哪些因素将会影响成都市群众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值得讨论和商榷的,而内因是影响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研究征集了众多专家、教授的意见,认为,在成都特定的人文、地理环境下,影响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驱动力是:经济状况、消费观念、文化素质、体育价值观念。该文的研究就集中在这一维度上,力图从内部环境来揭示影响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因素。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的确定

由于经济状况对群众参加体育活动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以成都市19个区县2014年人均GDP为分层抽样的标准,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锦江区、新津县、崇州市3个区县16周岁及以上的城乡居民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社会体育健身与娱乐活动情况进行调查。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2010年至2014年CNKI收录的相关期刊论文,共217篇;并整理分析了相关理论专著,为该研究在理论上和方法上提供依据与支撑。1.2.2问卷调查法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问卷1927份,回收率达96.35%,其中有效问卷1830份,有效率为94.97%。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众多专家对问卷的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进行检验,对问卷所设问题确认率较高,通过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相关系数大于0.8,调查的材料可靠,真实度较高。1.2.3数理统计法将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并采用SPSS17.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讨论

2.1经济状况对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我国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标准划定为:每周参加3次及以上体育锻炼,每次锻炼时间持续30分钟及以上,每次锻炼的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的人[1]。调查显示,在1830份有效问卷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为708人,可知成都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7%,其比例略高于全国水平(31.2%)[2]。在分析经济状况对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时,采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个人月收入和家庭月收入两个指标来进行评价。从个人月收入来看,总体趋势是随着个人收入的增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呈“波浪型”逐步攀升,在“6000~9000元”段有小幅回落,在“12000元以上”段达到峰值。(如表1)从家庭月收入分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基本呈马鞍状分布,比例最低点为收入最低段“6000元以下”,在“9000~12000元”段达到峰值,比例为34.9%,此后随家庭月收入的增加,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逐步递减。(如表2)综上分析得知,成都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与个人月收入呈正向相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与家庭月收入虽然未表现出正向相关,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峰值为家庭月收入“9000~12000元”段这个较高收入等级,更高收入段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比例几近于20%。通过以上路径分析,可以推论经济状况的确影响着成都市群众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经济状况是影响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绝对条件,要形成稳定的体育参与人口,还需要进行多层面,多视角的因素分析。正如有分析认为:经济因素对中国体育人口形成影响是直接而突出的,中国体育人口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经济的发展[3]。

2.2消费观念对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必将导致居民消费结构的重大变革,从而引起体育娱乐服务消费需求的增长[4]。成都市大众的消费观念势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成都市群众体育的拓展与延伸。通过成都市群众在用于个人发展和享受消费需求的调查分析,仅有32.4%的群众选择并进行了与体育相关联的消费,在问卷所设计的8个选项中的,排列在第5位,说明体育消费还不能被成都市大众所接受,而排列在前4位均为中国文化中较为传统的消费形式,分别为居住、食品、衣着、子女教育费用。由此推论:成都市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加上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使得成都市群众在其地域文化中更加强烈的传承着我国社会传统的意识形态,而这些传统意识将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成都市群众对新兴、前沿的消费方式的认可和接受,体育消费作为一种前沿的消费形式,势必受到影响。研究通过成都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体育消费金额和体育消费结构来论证体育消费观念对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通过分析可知,成都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体育消费,只有15.1%的体育消费在“500元以下”段“,1000~1500元”段的选择率最高,达到28.6%,各个消费金额段的比例较为均衡可见。全国的调查统计结果高达58.5%的人全年消费总额在500元之内[5],可见成都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体育消费水平高于全国体育锻炼人群的体育消费水平。(如表3)体育消费结构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们在体育消费过程中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体育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体育消费结构划可分为实物型体育消费,参与型体育消费与观赏型体育消费。分析显示,成都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体育消费结构依然以传统的实物型消费为主体,主要集中于购买运动器材和运动服装,受新网络媒体的影响,订阅体育报刊杂志的比例甚少。参与型消费的比例达31.8%,主要用于参加不同类型的健身健美、户外运动等活动。观赏型消费投入较少,一方面由于消费观念的取向原因;另一方面由于成都市所举办的高水平运动赛事甚少,2014年成都市举办的国际体育赛事仅有15个,且多为较边缘化的赛事,势必影响群众的观赏兴趣。体育消费结构过度倾向于实物型消费,导致体育消费结构出现失衡的现象,但随着成都市大众意识形态的转变,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参与型和观赏型消费有迅速发展的趋势。另外,在体育消费结构的全部12个选项中,平均选项数为4.7项。这在一定程度上从逆向验证了当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体育消费结构逐步趋于合理和均衡时,其与体育活动亲和度将更为密切。(如表4)

2.3文化素质对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文化素质在人们意识中的不断积淀将固化为稳定的思维模式,进而内化成个性化的文化理念。由于影响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原因是多源的,那么文化素质可理解为影响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根源。群众体育蓝皮书:中国群众体育发展报告(2014)认为: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率与学历呈基本正向相关。在该研究中,将文化素质转化为受教育程度来进行分析。数据所示:非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受教育程度,其比例呈“马鞍状”分布,峰值出现在“初中”和“高中(中专)”两个学历段,说明非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受教育程度分布主要集中于中等学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受教育程度,虽然比例最高值仍然为“高中(中专)”学历段,但“本(专)科”学历段的比例也达到了28.4%,这两个学历段的比例和达到64.8%,说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受教育程度主要分布于中高等学历,受教育程度水平略高于非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值得注意的是,具有硕士学历水平的群体,由于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和工作性质的原因,参与体育运动的比例较低。(如表5)

2.4体育价值观念对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日本学者佐伯聪夫在回顾日本大众体育发展过程中指出:“经济的增长并不是大众体育发展的惟一社会基础,价值观念是一个影响体育参与尤为重要的因素”[6]。我国也有类似观点认为:体育观念可理解为行为主体对体育的看法和态度,它是制约群众体育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之一[7]。我国正处于社会迅速转型时期,而成都市正经历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战略发展机遇。在这一宏观背景下,新的思潮将冲击成都市大众原有价值观,并开始逐渐构建新的,符合时代变迁的价值模式。体育价值观作为人生价值观的下位层面,也势必会受到冲击和转变。调查显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参加体育活动的前3位动机为:增加体力和健康,散心解闷、消遣娱乐,增加与朋友情感交流。中选频率在20%以上的选项有7项,可以看出参加体育活动动因(体育价值观)呈现出多元性的特征和发展趋势。观察数据得知:与生理健康相关的价值取向总和为130.6%(排序1、5、6、9、11);与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相关的价值取向总和为145.9%(排序2、3、7、8、10)。分析得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心理和社会健康价值取向总和高于生理健康价值取向总和,验证了成都市大众参加体育活动的体育价值观呈多元性特征,说明了成都市大众更注重体育活动所蕴涵的促进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的价值。(如表6)

3结语

(1)经济状况影响成都市群众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率却未与家庭月收入呈正向分布。说明经济状况是影响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绝对条件,要形成稳定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并逐步扩大这一“亚人口”群体的数量和比例,还需要进行多层面,多视角的因素分析。(2)一定量的体育消费支出,是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前提条件,也是体育活动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成都市整体经济环境的良性发展,加上大众消费观念的不断革新,使得成都市体育消费水平高于全国整体水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的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化和均衡化,并符合体育消费的个性化、多元化趋势。由此推论,体育消费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如何拓宽体育消费领域,优化体育消费结构,是不容忽视的问题。(3)成都市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水平和程度与文化素质基本正向相关。为增强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建议应把中、高等学历人群作为突破口,由此带动更多的民众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但不能割裂事物统一联系的观点,由于文化素质对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是隐性而间接的,需要通过由文化素质影响的经济收入、体育价值观念等因素来间接影响成都市群众体育的发展。这需要运用统一联系的理念进一步认识和分析成都市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4)成都市群众的体育价值观正在逐步建立和发展,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具备较为和谐的体育价值观,对健康的认识冲破了传统的生理健康范畴,与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的全新四维健康观较为匹配。从而显现出成都市体育活动参加者的体育价值观呈多元性特征。但也应清醒认识,体育价值观作为一种新型价值观念,它的形成和完善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与当地经济和事业等同步进行,循序渐进的逐步形成成都市群众的体育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公报

[2]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2014年6~69岁人群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质状况抽测调查结果[EB/OL].

[3]仇军.中国体育人口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176.

[4]陈宁.全民健身概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48.

[6]苗大培.论体育生活方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45.

第10篇

论文内容摘要:都市农业作为一种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产业,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和结果,越来越受到理论界的关注。本文在讨论都市农业基本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外都市农业的差别,最后提出了我国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发展都市农业的战略意义

(一)都市农业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兴起

早在1898年,都市农业理论就产生了。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就提出田园城市的理论,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一切福利结合在一起。从20世纪2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发生了几次从城市中心向郊外推进的浪潮。第一次浪潮由于巨大的人口压力、住宅紧张和交通拥挤促使城市中较富裕的人开始向郊区迁移。第二次浪潮由于城市工业迅速发展,城市不断向邻近农村渗透,形成了城市化过程中的郊区城镇化阶段。由于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高度城市化的弊端和人们对城市环境在文化、教育、休闲等方面的要求,使都市农业应运而生,它被认为是都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

(二)都市农业的概念在理论和实践探索中不断完善

“都市农业”最早见于1930年出版的《大阪府农会报》上。1935年日本学者青鹿四郎在《农业经济地理》的定义:分布在都市内的工商业区、住宅区等区域内,或者是分布在都市的特殊形态的农业。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者提出“都市农业区域”和“都市农业生产方式”的概念。1969年日本矶村英一教授提出“都市第三空间理论”。20世纪70年代初台湾农学家李谋监提出了“城乡互赖理论”。1974年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尾孝岭提出了“环境农业理论”。

在我国,俞菊生比较系统整理了国内外学者对都市农业的定义。李岳云认为,都市农业是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以满足都市居民多层次需求的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新型多功能农业。顾海英、周小伟认为,都市农业是动态的地域经济概念,是随经济、科技、社会进步分阶段发展的农业。目前,较一致的定义是:都市农业是都市经济发展较高水平时,随着农村与城市、农业与非农产业的进一步融合,为适应都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需要,在整个城市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紧密依托并服务于城市的、生产力水平较高的农业生产和运行体系。

(三)都市农业特征的多样性使其承载多种功能

关于都市农业的特征,有的学者认为都市农业具有特定的空间布局、功能的多样性、高度智能化和信息化、高度产业化和市场化、发展可持续性的特征。有的学者认为,从区位上看,都市农业既存在于都市内部,又包括都市化地区与周边间隙地带,因此具有市场区位优势明显的特征;从都市农业的消费群体来看,它有明确的城市指向,即城市需要决定都市农业的发展。关于都市农业的功能,有的学者认为都市农业具有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有的学者则认为都市农业除了具有经济、社会、生态功能外,还具有第四项功能——辐射、示范功能;还有的学者把都市农业的社会功能具体化为教育功能、文化功能、游憩功能等。刘斐,戴学来认为,与传统农业相比,都市农业具有城乡融合性、功能多样性、高度集约性、高度开放性、环境复杂性等特征,但其本质特征是“围绕城市、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具有生产基地、生态屏障、旅游休闲、引导辐射和示范教育等多种功能。

综上,都市农业是一种与城市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农业现象,是都市圈内进行的农业,是城郊农业的高级阶段,发展都市农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从城市角度看,都市农业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现代都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从农村角度看,发展都市农业是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有效途径,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统筹城乡发展角度看,都市农业既合理利用了资源,又优化了农业产业结构,是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的必然选择。

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对都市农业的探索实践

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为了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对大城市地区农业生产的制约,提出了“城郊型农业”的概念,并定位为一种以城市为依托,适应城市市场需要,利用优越地理位置,以生产鲜活农副产品为主的商品性农业。到了90年代中期,为了适应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客观上要求改变农业单方面为城市食品供给服务、保城市“菜篮子”供应的定位模式。1998年,在北京召开了首次全国“都市农业研讨会”,标志着我国开始了都市农业的理论研究活动。

我国大城市进行现代都市农业的实践探索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形成了比较典型的上海模式和北京模式。上海发展都市农业的定位是基于都市规模扩大,城镇化水平高,制造业逐步外移,城市环境质量恶化,农业发展面临发展与空间、发展与效益、发展与需求的矛盾,以及市民对良好生存环境的要求而确定的。北京市明确提出要以现代农业作为“都市经济”新的增长点,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市场制高点、强化其食品供应、生态屏障、科技示范和休闲观光功能,使京郊农业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先导力量。北京都市农业功能定位为食品生产基地功能、生态屏障功能和休闲度假功能。其他地区都市农业的探索以及形成的不同模式,从总体上看是符合各地实际的。各地存在的普遍问题是都市农业经济效益较差,自我发展的后劲不足。主要表现为投入较少,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以及产品结构趋同,名特优产品不多,高附加值产品规模偏小等。

(二)对都市农业的理论研究

在理论研究方面,作为一个多学科交融的新领域,都市农业研究主要涉及城市与农业两大学科体系,而我国城市经济科学主要研究非农问题,农业经济科学则主要研究乡村农业问题,农业和城市经济相交叉的理论中有关农村城市化的研究甚多,对都市农业的讨论较少。加之都市农业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较短,还停留在国外发展都市农业的理论、经验介绍层面上,对都市农业的理论深化、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发展水平、效益以及城市发展的关系等尚缺少系统的深入研究。

在实证研究方面,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地走在了前列:邓蓉等通过对产业结构演进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农业布局的区位理论和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分析和研究,探讨了都市农业发展的理论根源,并据此对北京都市农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俞菊生等提出了构筑上海都市农业的两大突破口和六大创新体系;牛宝俊等则从农业科技角度对广州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三个圈层、三大板块、四个绿化走廊、一个江心岛”的总体布局模式。

国外发展都市农业的主要模式及其理论探索

(一)都市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都市农业在国外发展较早,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较高,能充分利用科技提升都市农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同时各国结合自身实际,在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生产功能、文化休闲功能等方面各有侧重,呈现不同发展模式。以生产、经济功能为主的美国模式。在美国,都市农业占美国总面积的10 % ,其生产的农产品价值已占美国农产品总价值的1/ 3 以上。美国有学者认为:都市农业是一种创新与变革,加强了农民和消费者的联系,增加了区域食品供给,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以生态、社会功能为主的德国模式。上世纪70年代以后,市民农园宗旨由保证食物供应和建立健康的生活理念转向以农耕体验和休闲为主的经营方向,逐渐形成以生态、社会功能为主的都市型农业模式,并在欧洲流行。经济、生态和文化功能兼顾的日本模式。日本政府1970年制定《新城市计划法》,1971年制定了《农业振兴地域整治法律》,主要内容是规定保护农业和绿地面积,限制市内新的开发行为和无计划的扩展,鼓励农民安心经营农业,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观光旅游农业、建立自然休养村、专业观光园、娱乐农园、农业公园等。

(二)对都市农业的理论研究

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经营性工厂化农业的研究。在城市化水平高而土地稀缺国家,位于城市化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农业,能率先享受城市强大的资本、设施、科技和劳动力的高度密集性、经济辐射力、便捷的交通以及先进的生物技术,具备了实现工厂化生产的条件,这方面研究重点放在新的农业生产方式与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上。服务型都市农业的研究。Dana sill首次将都市农业纳入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研究范围,认为要积极接纳都市农业作为提高居民收入,改善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这一方面研究,以日本的研究成果最丰富。

实现我国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国外经验与我国实践相结合

由于起步较晚,我国发展都市农业的实践呈现出发展不平衡,集约化、规模化水平不高,科学技术和人才的利用水平比较低的特点。而国外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都已有很长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发展模式。这些经验、教训和发展模式都将给予我国的理论研究提供国际借鉴,从而避免在都市农业的实践探索中走弯路。

(二)产、学、研相结合

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要依靠人才、科技的优势, 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要重视生态环境、文化及经济性等,这是都市农业发展共性的一面。但是,不同地区的条件优势、地理位置不同,发展都市农业的切入点和模式也不同,切入点和模式不同,其内在的经济规律也不同。因此,应积极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参与都市农业,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更要加强城郊农民新型专业技术培训,以增强都市农业发展的后劲。

(三)宏观战略与微观规划相结合

从宏观上,都市农业发展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广阔的市场需求的基础上。东部、中部地区的省会城市和沿海地区的大中城市,应当发挥城市资金、技术、市场、信息和人力资本集中的优势,借助高新技术的应用,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尽快实现由城郊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的战略转变。在沿海大中城市、省会城市和中西部一些较大的城市,都市农业应当逐步成为农业的发展方向,成为这些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从微观上,都市农业的发展是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根据城市经济、社会、生态需要及周边农村需要进行规划、引导发展的,应该在充分论证基础上,由近到远、由点到面、由单一类型向多种类型、由近郊向远郊逐步推进。

(四)加大投入和结构调整相结合

为了增强都市农业自我发展的后劲,政府必须站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都市农业。一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投入管理机制。要充分运用WTO规则中允许的 “绿箱政策”,加大政府对都市农业研究、培训、推广、病虫害防治、市场促销和基础设施等项目的补贴;另一方面鼓励社会力量开发都市农业,规范民间资本投资机制;最后通过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还要加强市场调研,逐年缩小传统产品的种植比例,增加种植名特新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搞好营销服务,延长都市农业产业链,实现我国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第11篇

论文摘要:旅游房地产是由旅游业和房地产业交叉而产生的综合性学科。近年来,旅游房地产作为一种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经营模式,发展前景广阔。本文在此背景下分析了成都旅游房地产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一、旅游房地产概述

1.旅游房地产概念。旅游房地产,是指以旅游景点、休闲度假、旅游商务、旅游住宅等产业为依托而进行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其开发模式与旅游业密切相关,常以景区或旅游接待作为其开发的功能,。旅游房地产是旅游与房地产两种行业以多种形式的结合,是旅游业与房地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出现的一种房地产业态。

2.旅游房地产分类。旅游房地产种类繁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按照物业形式可划分为:度假村、度假酒店、产权酒店、时权酒店、景区住宅、景观型房地产等;按照房地产项目在旅游景观中所承担的功能划分可分为:旅游景点房地产、旅游商务房地产、旅游度假房地产等。随着旅游房地产的发展,很多种旅游房地产存在交叉领域,并不能单纯地归属于哪种类型。

二、成都旅游房地产开发现状

目前成都市旅游房地产的开发热点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景观住宅。这类住宅多建在旅游资源突出的大中型城市市内或市郊。通过依靠旅游资源条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成都景观住宅的项目开发主要集中在郊区,以为客户提供假日休闲居住功能为主要目的,偏重于房产功能的第二居所为主。目前成都景观住宅项目开发有两种主要的形式:一部分是借景。靠着处于景区或其他吸引人气的场所附近,比如天下青城、锦里等;另一部分是项目自建旅游地,如荚蓉古城、国色天乡等,此种旅游地产地价相对更便宜,获利更丰厚,但风险也更大。

2.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村。指发展商利用旅游开发区、旅游景区、休闲度假区的优越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开发的具有观光、餐饮、娱乐、住宿等多种功能的住宅项目。成都休闲度假村的开发最大的特色就是“农家乐”占主导地位。“农家乐”是近年来在成都市区周边兴起的一种由农民利用自家院落以及依傍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市民前来吃、住、游、玩、购的度假村形式。农家乐作为成都市乡村度假村的主要形式,现状是规模小而分散,产品形式趋于雷同。

3.产权酒店。产权酒店即将酒店的每一个单位分别出售给投资人,同时投资人委托酒店管理公司或分时度假网络管理,获取一定的投资回报。一般情况下,投资人均拥有该酒店每年一定对问段的免费居住权。成都的产权酒店仍基本属于新项目开发。有些采取了变相或不完全变相或打擦边球售后包租、返租返利的模式推向市场。这其中就会存在着短期行为、炒作行为甚至是欺诈行为。成都产权酒店的发展可仍存在投资陷阱等问题。

4.主题公园。主题公园是为了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休闲娱乐需求和选择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游园线索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目的地形态。成都主题公园的代表项目主要有:成都华侨城、国色天乡、海洋极地世界、大溪谷。从目前已经亮相的项目来看,成都主题公园式的投资策略、盈利模式及开发思路都已经非常清晰。投资商一般是先修主题公园和配套商业,当公园环境出来后再开发住宅,然后利用主题公园的环境和资源提升住宅的品质和价格。

5. 主题街区。主题街区是具有特定的主体及核心吸引物,满足城市居民及旅游者的特定需求的一定的城市区域空间。主题街区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利用文化的作用,使之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成都的仿古主题商业街主要有锦里、文殊坊、大慈寺片区商业街、宽窄巷子、金沙古蜀文化旅游街、水井坊酒街、熊猫文化一条街、青羊坊等。同时也有西式风格的特色商业街如铜梓林欧洲风情街、平安桥西式风情特色商业区等。

三、成都旅游房地产发展对策

1.树立正确的旅游房地产的观念。旅游业的发展与相关部门和行业的发展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旅游业的发展在带动和刺激相关部门和行业发展的同时,还依赖着相关部门和行业。成都市在旅游房地产发展的过程中,应将旅游房地产视为综合性产业,将其发展纳入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之中。同时要把旅游房地产的开发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组成部分,成立专门的旅游房地产管理部门,负责指导全市旅游房地产的开发和经营。同时房地产开发商应转变观念,正确看待旅游房地产。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房地产业必须找到可以发展的结合空间,找出新的开发题材。

2.开发与原有旅游资源保护相得益彰。旅游开发的前提必须是加强对作为旅游业基础的旅游资源的保护,特别是对那些具有不可替代性的旅游资源的保护。旅游资源进行相关开发时,如措施不当,易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在资源遭受破坏后,有些资源如植被,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后,可以自然恢复,但有些资源,一经破坏便根本不可能恢复。比如说人文资源,即使重建,往往其历史价值已不复存在。因此,在进行旅游地产开发时,不能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只注重开发不注重保护。

3.培养高素质的旅游房地产项目管理人才。成都旅游房地产的开发和旅游景区开发紧密相关,但旅游房地产的开发往往只关联房地产商。房地产开发商虽然熟悉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与运作,但缺乏旅游业的相关专业知识,没有把其作为一种旅游产业来经营和管理,未能积极参与旅游规划。为了成都市旅游房地产的健康发展,要大力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培养目标主要为旅游房地产的管理人才、策划人才和营销人才

4.完善旅游房地产市场监管体系。要完善宏观的旅游房地产市场监管体系。就必须明确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的职责,摆正其地位,将原来的政府部门全包全管改交为政企分开,宏观调控,权责明确“政府宏观监管调控,市场主导开发经营”的新模式。政府部门主要不是通过直接参与的方式,而是通过营造环境、创造条件、建立市场、规范秩序、加强监管等手段推动旅游业的发展。除了政府宏观监管和旅游主管部门的行业监管外,还应通过并发挥旅游证券金融体系、旅游者群体的反馈和能动作用来加强对旅游房地产市场的监管。

参考文献

[1] 王赞强:旅游房地产初探[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第12篇

【关键词】:地铁空间;设计;文化;环境

【 abstract 】 : in the modern era, the subway gradually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modern city construction part, metro space is peculiar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city with space, it has access to the entire traffic in the city, and take the residents of daily travel need. So, for space reasonable artistic design appears especially important, can strengthen its space functional, comfort, artistic and demand, but also can make it present a space the city'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and culture breath, meet the needs of people's spiritual culture.

【 key words 】 : the subway space; Design; Culture;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 TU9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空间设计主题化

现代设计往往赋予空间特定的文化内涵,通过对于装饰的不同手段,提高整个空间设计的空间层次以及基于地域的环境可识别性,向群体传达出特定的意义。现代地铁除了是交通性、技术性的空间外,也应当是文化性、标志性的空间。因而,车站的文化气质是其艺术性、个性和场所性的体现。

1.1主题文化装饰

文化性是从内容上表示空间的最有效办法。在空间内含上强调地铁地段的文化特征来形成识别性,创造有场所感的车站环境,是当代地铁站设计的基本目标之一。地铁空间不仅整体上要统一体现地域特色,站与站之间同样要体现文化的差异和趣味性。

世界上最早的地铁―巴黎地铁的空间设计就是采用装饰上的主题化设计,巴黎的铁每个地车站各有特色,如巴士底车站的墙壁上贴满了关于攻占巴士底监狱的图片并摆放着一些历史文物,俨然让你接受一回"革命传统"教育;同样在国内中大站位于岭南的最高学府一中山大学南门。车站运用大面积的墨绿色搪瓷钢板,流露出浓浓的书卷气息。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意境和无穷的求知愿望.涌动着强烈旺盛的活力和创造力。

1.2文化趣味性

在当代城市中,地铁由于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如安全快捷以及低污染等,成为当代都市主要交通工具。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地铁对于人们的作用也不仅仅只是一个交通工具,而地铁站空间也并非是一个换成地点这么简单了。人们精神上的需求越来越明显,将生活艺术化,将生活高品质化是现代都市人的愿望。所以,人们需要在换乘的同时,不仅可识别要求得到满足,而且心理和精神上也得到的平衡与享受。美化地铁环境,在地铁站中设置公共艺术品,就是让我们离艺术与生活更近一步的有效方法。在地铁站这个特殊的公共空间中,对于当代快节奏生活的都市人来说,人们更需要生活化、自然化的东西。

2.地铁空间导向设计

地铁空间设计必须提供给乘客简单明了的导向指示系统,在秉承功能为主的设计原则下尽可能的将设计元素简洁化,迅速传达信息并且准确无误。

2.1 实体元素的诱导传达

地铁导向标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引导乘客迅速、安全、顺畅的完成整个车站的过程。统一使用地铁线路以及车身的颜色,所有图像、文字和颜色均统一,结合地下空间的环境特点、乘客的心理及视觉要求进行设计,满足了乘客疏散的主要功能需求。单一的线性通道本身具有极强的导向性,导向性往往采用界面上的线来完成,如通过路面铺砌形成的方向线、墙面角线、装饰线、顶部灯带等来加强通道的方向感,此外,还可以通过通道尽端的光诱导来实现。

岔道是容易使人产生迷惑或焦虑情绪的空间节点,除了运用标志传达的手法之外,还可以从中间界面处理来增强岔道的“可读性”:如对从属的支道空间采取顶部降低或地面抬高的手法,来暗示主要干道与支路之间的关系;对不同支路空间界面采用不同肌理、色彩处理方法,以提醒通行者注意区分,并对下次通行产生记忆帮助。

界面上有规律的视觉符号的分布可以对通道中人的运动速度起到加快或缓解的调节作用,铺地材料的色彩、图案、质感等,伴随人的行走路线有所变化,可引导步行者变换方向。

2.2地铁空间色彩运用|

色彩,特别是较为鲜艳的色彩能使车站站台识别性增强,使人一目了然,快速识别。纯色比较适用于用于宽敞单一的空间界面。所以,善用导向标志系统的色彩,发挥其调节作用,不仅可以满足视觉导向和信息传达的要求,也可以调节地铁空间内部单一的色彩空间。但运用时要注意导向系统脉络清晰,对于导向系统色块的运用做到点线面协调运用,切勿使空间看上去杂乱无章。

3.光环境的透明化和自然化

在地铁站空间设计中,如果将整个设计比作一幅画,结构设计和材料设计为地铁站的“实”,那光环境设计就是地铁站的“虚”。“实”为主,空间形态肯定明确,形态细致。给人明朗的感觉。在空间关系上明确、肯定,形态上不含糊,给人明朗、清爽、力的感觉。那么,“虚”就在不影响空间导向明确的前提下与实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氛围,传达着设计者的一份关切,一份提供给使用者的温馨与舒适。而实际上地下空间的人工光源变化少,也不同于自然光给人的自然贴切的导向作用和心理反应,会使人产生乏味的感觉,所以合理的光环境设计是极其必须的。

3.1光环境的透明化

为了增加地下空间的导向性,我们要重视光环境设计的透明化:透明有空间通透、环境交融之意,让自然光、环境信息通过透明的空间介质与深层的空间交融,让人获得更多自由空间信息,增强对环境理解。“透明”是一种设计理念。它能使空间更富于变化,使人的视界更远、感知范围更大,利于人的位置感的形成。所以,‘透明”通过增加环境的多样性从而提高环境的可识别性。所以为消除地下空间封闭带来的不利条件,应尽可能的让自然光、环境信息通过通明的空间介质和深层空间交融,让人获得更多的空间信息,增强对环境的理解,使空间更富于变化。

3.2人工光的自然化

地下空间一般受条件限制,很多部分无法引入自然光线,这时我们可以模拟自然光:采用模仿自然光线的室内照明手法,利用顶棚或侧墙隐藏人工光,人们看不到光源和灯具形式但是溢出的光却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人工光源的自然化设计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因为自然光的照度能力有限而且并非地铁空间每一处都能利用自然光源,所以人工光仍然是空间环境的主体。所以人工光的利用中要合理安排灯具位置,光源强弱,甚至灯光色彩,以期能够让乘客能在心理和生理上能够顺利的接受空间的光环境,顺利的完成行走路线。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2]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3]严晏. 地铁车站空间界面的可识别性设计.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朱小雷.大城市地铁枢纽站换乘与衔接高效空间设计初探.广州:华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