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金融实证论文

金融实证论文

时间:2023-03-24 15:27: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金融实证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金融实证论文

第1篇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一) 题目

银行联系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理论机理与实证研究

(二)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

由于美国次贷危机而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国际金融市场陷入停滞,金融市场的危机不断传播最终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国际经济的混乱,严重扰乱了国际经济。在 2003 - 2007年期间强劲增长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在随后两年中出现了明显的大幅下滑。从那时起,研究人员就强调了金融与投资之间关系的重要性。

许多国家积极寻求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因为他们认为跨国企业将通过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增加资本积累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促进经济增长。事实上,大量的实证证据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往往会为本国和东道国带来净收益增长效果。这就促使研究人员彻底的调查其决定因素。有力的影响因素包括市场规模,文化和地理接近度,相对劳动力市场禀赋和公司税率(Eicher等,2012;Blonigen和Piger,2014年)。金融发展,特别是两国之间的银行联系当然也应该加入这个名单。

2.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测试银行联系是否促进外商直接投资,为这类不断增长的文献做出贡献。我们论文的主要贡献有两方面:首先,我们展示了一种新的渠道,在这种渠道之中,金融通过向银行提供银团贷款形成的银行联系的积极影响展现了对投资的重要性。其次,我们证明这种影响可能对于当地金融发展程度越低的国家越大。

因此,该论文为越来越多的关于金融与外商直接投资关系的文献做出了贡献。最近,Claessens等人(2015)表明国际银行的海外业务在促进投资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样,通过对美国进行研究,Michalski和Ors(2012)利用实验来表明48个毗邻州的银行整合导致国家间投资和贸易出现了增长。他们的分析更接近于·克拉森等(2015),因为他们将银行业整合定义为银行资产的跨国所有权。本篇论文对这些结果进行了扩展,以表明在国际投资环境中,不仅所有权联系,而且通过银行间银团贷款建立的银行之间的关系也有助于投资的增长。

此外,通过将银行联系与外商直接投资联系起来,本篇论文在关于金融流动在国际商业周期中的作用的文献中有所贡献,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金融流动影响国家间经济关系的机制。最后,本篇论文还涉及关于银行联系的更一般性影响的文献,虽然这类文献在全球金融危机后不足为奇,主要集中在银行联系的风险和传染方面。我们的论文通过证明银行联系在全球经济中发挥积极作用,为这一类型的文献做出了贡献。

第2篇

论文关键词:金融产业成长,经济增长,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

 

一、引言

随着西方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理论的引入,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已成为我国当代经济学界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我国学者利用国内数据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大量实证研究,由于方法和指标体系的不同,研究结论各有差异。全国层面谈儒勇(1999)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发现我国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显著正相关;王志强和孙刚(2003)采用带有控制变量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发现1990年以来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双向因果关系。区域层面周立、王子明的研究表明:中国各地区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都密切相关, 促进金融发展有利于经济的长期增长;冉光和、李敬等分别对我国东部和西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后认为: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金融发展引导经济增长的单向长期因果关系, 而无明显的短期因果关系,东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明显的双向长期因果关系和双向短期因果关系。此外张兵、胡俊伟( 2003)、孙涌( 2003)、胡金焱、朱明星( 2005) 分别对江苏、贵州和山东三省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目前,国内理论界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很多,但是大部分是对我国的整体情况做分析,对于省际情况的研究较少。我国是一个具有区域性特点的大国,经济在地域间的发展是不平衡的,金融发展的差异也很大, 因此研究一个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于该区域的经济发展更具有指导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本文对重庆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二、变量选择、分析方法与数据说明

根据数据的可收集性和经济政策的连续性,论文选取了两组指标: 一是反映经济增长的指标,二是反映金融发展状况的指标。(一)经济增长指标。通常一国或一地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考虑到人均GDP 数据比总GDP 数据更能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并为剔除物价因素和人口因素的影响,本文采用了实际人均GDP的环比增长率( G) 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实际人均GDP 是通过重庆市GDP缩减指数( 以1978 年为基期) 加以调整得到的。(二)金融发展状况指标。本文选取两个指标来反映金融发展状况: 一是衡量金融规模的金融相关比率指标( FIR)。FIR指某一时点上现存金融资产总额与国民财富之比。通常,人们将其简化为金融资产总额与GDP之比。限于数据的可获得性, 本文的金融资产总额包括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国家债券发行额和企业债券发行额。二是反映金融结构的指标( BANK) , 即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在金融总资产中的比重, 可以衡量金融中介( 银行系统) 在金融体系中的相对规模和作用。

在分析方法上,为了避免模型出现伪回归现象,本文首先利用ADF 单位根检验检验变量的平稳性,并对非平稳性变量进行处理使之成为平稳时间序列。为进一步检验二者的因果关系,分析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本文采用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对数据进行检验和分析。如果各变量均是单整的,我们将对其进行协整检验以确定金融产业成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本文样本区间为1997—2009年, 所有数据均来源于《重庆统计年鉴》, 除以上说明外 数据未作其他处理。本文应用Eviews5.0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检验。

三、实证分析

(一) 单位根检验

采用ADF法对对变量G、FIR、BANK进行单位根检验,根据检验结果(表1)可见各序列一阶差分的ADF 检验值均小于5%的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即G、FIR、BANK都是一阶差分平稳的, 即三者都是I(1),即一阶单整。所以这三个变量具备了协整关系的必要条件,由此可以进行协整分析和因果检验。

表1 变量单位根检验结果

 

变量

检验类型( C, T, K)

ADF 检验值

临界值

显著水平

G

(c,t,2)

-3.76

-3.93

5%

G

(c,0,2)

-3.83

-3.21

5%

BANK

(c,t,2)

-1.01

-3.88

5%

BANK

(0,0,2)

-2.33

-1.98

5%

FIR

(c,t,2)

-2.43

-3.88

5%

FIR

(0,0,2)

-1.60

第3篇

关键词:波动指数期货;股票市场波动性;GARCH模型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2

一、绪论

2013年12月3日,在“2013 第一届中国金融衍生品机构论坛”上,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戎志平表示,中金所未来或考虑编制中国的波动指数并推出波动率指数产品。波动率指数产品将是未来中国衍生品市场的一个热点。

国内的大部分文章集中在讨论股指期货的推出对于股票市场的波动性的影响,对于波动指数产品的研究非常少。郭宁(2011)研究了VIX指数与有色金属期货价格的关系,许祥云、朱钧钧、郭朋(2013)研究了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和人民币NDF汇率的动态关系。

国外对于波动指数的研究与国内相比更加成熟和完善,但是大都集中在VIX指数与宏观政策之间的关系、VIX指数产品的定价以及怎样运用VIX指数产品进行套利等。Paul Dawson and Sotitis K. Staikouras(2009)研究了美国CBOE 的VIX指数期货的推出对于S&P500指数波动性的影响,并得出VIX指数期货的推出减小了股票市场的波动性。

二、实证研究

(一)研究方法

我们对GARCH(1,1)模型进行改进,加入虚拟变量 ,模型为:

Dt=0;VIX指数期货推出之前,Dt=1;VIX指数期货推出之后。若实证结果显示Dt的系数γ1是显著的,那么VIX指数期货的推出对于股票市场的波动性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二)实证结果分析总结

1.研究对象及数据说明

我们选取了美国、德国以及香港的股票市场进行分析和比较,选取的数据时间段避开了金融危机这段时间。我们选取了各个股票市场的对股票分红调整后的日收盘价作为原始数据,用公式rt=ln( pt /pt-1) 来计算对数收益率,数据来源是雅虎财经。

2.实证结果以及分析

变量 系数 标准差 Z值 P值

D(美国) -1.62E-06 8.44E-07 -1.917298 0.0552

D(德国) -1.48E-07 4.99E-07 -0.295753 0.7674

D(香港) -2.03E-06 1.15E-06 -1.767216 0.0772

美国数据的p值是0.0522,所以说虚拟变量在统计意义上还是显著的。由于系数是负的,说明VIX指数期货的推出减小了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对于德国而言,p值是0.7674,说明波动指数期货的推出对于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并没有产生显著意义的影响。对于香港,虚拟变量D前面的系数是负的,p值是0.0772,说明VIX指数期货的推出显著减小了股票市场的波动性。

此外,我们将样本由VIX指数期货推出的时间为分界点将样本分为两个子样本,期货推出之前的样本记为样本A,之后的记为样本B,得到如下结果:

变量 A(美) B(美) A(德) B(德) A(港) B(港)

常数项 1.91E-06 3.08E-06 1.28E-06 6.83E-06 4.58E-06 9.40E-06

ARCH系数 0.077415 0.032547 0.057746 0.121432 0.074323 0.024067

GARCH系数 0.910917 0.894278 0.930504 0.802846 0.909077 0.882332

美国:在波动指数期货推出之后α1+λ1变小了由原来的0.988332变成了0.926825,而GARCH系数也由原来的0.910917变成了0.894278。也就是说当VIX指数期货推出之后,旧的信息对于股票市场的冲击有所减少。而ARCH系数有所减少,所以波动指数期货的推出并没有增强市场对于新的信息的吸收能力。

德国:波动指数期货推出之后α1+λ1变小了由原来的0.98825变成了0.924278,而GARCH系数也由原来的0.930504变成了0.802846,ARCH系数由原来的0.057746增加到0.802846。说明市场对新的信息的吸收能力增强,而旧的信息对于市场的波动性影响的持久性降低,这表明该VIX指数期货推出之后信息的传递效率有所增加。

香港:波动指数期货推出之后α1+λ1变小了由原来的0.9834变成了0.906339,而GARCH系数也由原来的0.909077变成了0.882332,说明旧的信息对于市场的波动性影响的持久性降低,而ARCH系数有所减少,所以波动指数期货的推出并没有增强市场对于新的信息的吸收能力。

参考文献:

[1]Paul Dawson and Sotiris K. Staikouras The impact of volatility derivatives on S&P 500 volatility. The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2009,vol,29,No.12.

[2]Antonios Antoniou, Phll Holmes,Richard Priestley The effects of stock index futures trading on stock index volatility:An analysis of the asymmetric response of volatility to news. The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1998,Vol. 18, No.2.

[3]朱杰.股指期货交易对现货市场的波动性的影响[D].南京大学硕士论文,2013.

[4]肖潇.股指期货对股票现货市场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论文.

第4篇

根据《审计署办公厅关于2010年至2011年审计机关优秀审计论文评选结果的通报》(审办科发[2012]134号),陕西省审计厅(以下简称省厅)向审计署报送的5篇参评论文(含研究报告)中,有4篇分别荣获全国审计机关优秀论文评选二、三等奖(其中二等奖1个,三等奖3个),获奖论文包括《国家审计管理创新实践与思考》、《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作用路径与实现机制》、《经济案件线索审计研究及其案例分析》和《国家审计机关聘用审计风险防范研究》。

《国家审计管理创新实践与思考》一文,在对国家审计管理创新的理论基础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国家审计管理模式现状与弊端,结合陕西审计管理工作实践,从计划管理创新、现场管理创新和审理稽核创新等三个方面开展了实证研究和探讨,在法律政策、机制制度、组织管理和技术操作层面,对国家审计管理创新进行了梳理提炼和经验归纳,针对国家审计管理创新的构成要素,提出了进一步强化审计管理创新的保障机制,主要包括:组织、技术、制度和人力保障机制,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政府审计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作用路径与实现机制》一文,基于国际金融危机的视角,从金融危机理论及其生成机理分析入手,提出了政府审计应对金融危机的战略目标;对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免疫功能进行了定位;分析了政府审计应对金融危机发挥免疫功能的自身优势;在描述当前我国金融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政府审计维护金融安全的作用、路径;构建了政府审计应对金融危机、维护金融安全的机制框架;并从审计理念、方式方法与技术手段等层面提出相应策略和建议。

《经济案件线索审计研究及其案例分析》一文,以研究经济案件的本质属性、特征、表现形式为切入点,从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点上,探寻挖掘经济案件线索的有效路径,并通过大量的审计案例,对审计在发现经济案件线索的总体思路、主要方法和技巧等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多层次分析和论证,运用多种学科及相关理论,归纳、梳理和提炼发现经济案件线索的科学有效的审计方法,为审计查找经济案件线索、加大审计执法力度、提高审计监督水平提供了思路。

《国家审计机关聘用审计风险防范研究》,主要从聘用审计的委托关系、聘用审计的动因、聘用审计的作用、聘用审计的过程管理和基本指标评价等方面构建出了一套国家审计机关聘用审计风险防范体系,充实和丰富了现有国家审计理论,同时为构建合理科学的聘用审计风险防范体系提出了科学的建议。

这次由审计署组织的2010年至2011年全国审计机关优秀审计论文评选活动中的参评论文共193篇,其数量与规模较以往明显增多,经专家评委匿名打分评审,通过审计署领导批准,共评选出优秀审计论文70篇(其中一等奖10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40篇)。从这次论文评选结果的分布情况看,主要包括审计署机关7篇;地方审计机关40篇;特派办和派出局19篇;审计署4篇。

近年来,陕西省坚持正确的审计理论研究方向,始终围绕审计工作重点和实践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大力开展审计理论研究工作,创新研究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审计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的研究水平,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针对这次全国审计机关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省厅高度重视,按照审计署优秀审计论文评选活动的基本条件和规范要求,从2010年至2011年公开发表的论文中进行了严格评审筛选,向审计署申报了参评论文,获得奖项4个,获奖项目占全国审计机关论文获奖总数的5.8%,占地方审计机关论文获奖数额的10%,显示出了陕西在审计学术理论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新成果。

(本刊记者)

第5篇

关键词:区域金融创新;金融理论;金融体系

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蓬勃发展。由于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汇率、利率变动频繁,国际银行业竞争加剧,再加上科学技术特别是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金融业务已经不能满足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客户融资的要求,从而推动着金融不断的创新和发展。金融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们将金融领域的这一系列变化称之为“金融创新”。当代区域金融创新理论起源于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至80年代形成,进入90年代如火如荼。

一、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为了从理论上阐述区域金融创新,西方经济学家陆续提出不少不同的见解,由此产生了许多不同的理论流派,形成了色彩缤纷的当代区域金融创新理论流派。

在20世纪60年代-90年代,欧美国家有大量的学者研究了区域金融问题,根据SheilaC.DOW、CarlosJ.Rodriguez-Fuentes(1997)的研究,西方关于区域金融的研究主要是从宏观货币经济学展开的,研究的主要内容有: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货币主义模型和凯恩斯主义模型)、公开市场操作的区域影响、区域货币乘数、区域金融市场(区域利率差异、区域信贷市场),此外,一体化金融市场内部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的影响(LuigiGuiso、PaolaSapienza和LuigiZingales(2002)、Jayaratne和Strahan(1996)也是西方区域金融研究的重要方面。

西尔柏(W.L.Silber)从供给角度来探索金融创新。西尔柏研究金融创新是从寻求利润最大化的金融公司创新最积极这个表象开始的,由此归纳出金融创新是微观金融组织为了寻求最大的利润,减轻外部对其产生的金融压制而采取的“自卫”行为。西尔柏从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和工具创新分析框架中推出的金融创新理论对于从供给角度研究金融创新时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

凯恩(E.J.Kane)提出了“规避”的金融创新理论。所谓“规避”,就是指对各种规章制度的限制性措施实行回避。“规避创新”,则是回避各种金融控制和管理行为。它意味着,当外在市场力量和市场机制与机构内在要求相结合,回避各种金融控制和规章制度时就产生了金融创新行为。

希克斯(J.R.Hicks)和尼汉斯(J.Niehans)提出的金融创新理论的基本命题为“金融创新的支配因素是降低交易成本”。这个命题报考两层含义:(1)降低交易成本是金融创新的首要动机,交易成本的高低决定金融业务和金融工具是否具有实际意义。(2)金融创新实质上是对科技进步导致交易成本降低的反应。

威廉·L·斯尔帕(William.L.Silber),美国著名的经济和金融学家,他在1983年5月发表了《金融创新的发展》一文,在文中他详细阐述了金融创新的原因,并用直线程序模型加以说明。斯尔帕认为:创新活动是经济推动力的产物,在金融部门中,不定期的观察结果表明大多数金融成果都源于经济刺激。金融创新是微观经济的框架,它是约束诱导、技术的进步和立法的结果。

二、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对中国区域金融创新的研究,中国的金融学者们做了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

张军洲博士在《中国区域金融分析》(1995)中提出了区域金融的概念内涵:区域金融理论是以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金融发展空间结构变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区域金融是指一个国家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在外延上表现为具有不同形态、不同层次、和金融活动相对集中的若干金融区域。他对区域金融概念的内涵要素进行了如下界定:一是空间差异要素。二是金融结构与发展水平要素。三是吸收与辐射功能差异要素。四是环境差异要素。这些要素的差异形成了区域金融概念的丰富内涵。

唐旭博士在《货币资金流动与区域经济发展》(1999)中主要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类型出发,讨论了区域经济发展引起的资金流动的原因、途径、趋势、效果,以及资金流动引起的经济效果的实证分析;指出随着经济计划体制的转型,资金流动管制有了很大的放松,直接导致了区域资金流动的加大;提出了在了解国内资金分布和流动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差别政策,显得日益重要。

殷得生和肖顺喜在《体制转轨中的区域金融研究》中对体制转轨中的中国区域金融发展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他们运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了我国东西部区域金融的差距,运用交换和分工等原理,提出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的一些措施。他们在方法论上有所突破,他们认为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金融结构构成了区域金融研究的主题,也是区域经济学发展的核心。他们强调了中央、地方与企业三方的利益冲突,蕴涵了博弈论的思想。他们的研究较为全面。

刘仁武博士在《区域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2002)中通过区域金融结构和进入发展理论框架,运用实证的方法讨论了区域金融的均衡、区域金融调控、区域金融风险控制的问题。刘仁武对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的概念进行了创新,提出了金融结构健全和金融发展可持续的理论框架。

支大林博士在《中国区域金融研究》(2002)中对区域金融的重要概念和范畴进行了理论界定,认为区域金融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提出区域金融成长的概念;指出时空性、层次性、吸引与辐射性和环境差异性共同表现为区域金融的属性;从质和量两方面对区域金融成长的规定性进行了分析和概括。

三、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研究的展望

区域金融创新理论的提出,主要是基于全球一体化的金融中心创造出连续24小时连续运转的金融市场。作为国际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血液循环作用的金融市场,其蓬勃发展的基础是金融创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金融创新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而区域金融创新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重要。因此区域金融理论还将面临更多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Shaw,E.,FinancialDeepeninginEconomicDevelopment,Oxford:OxfordUniv.Press,1973

[2]Austin,TheProvinceofJurisprudenceDetermined,BeiJing:ChinaRenminUniv.Press,2001 

[3]杨星.金融创新.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

[4]徐进前.金融创新.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5]张军洲.中国区域金融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6]唐旭.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7]殷得生,肖顺喜.体制转轨中的区域金融研究.学林出版社,2000

第6篇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高职院校;论文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9-0245-02

一、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在选题上存在的问题

本文对某一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2008届和2009届的专科毕业生毕业论文写作情况做了问卷调查。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论文选题的范围分布得比较均衡,但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选题过大。例如,“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创新探析”、“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等选题,其内涵和外延都较广,类似的选题甚至连硕士生和博士生都无法独立完成。论文选题过大将导致学生无法深入地研究选题,加上难度较大,大部分学生可能会通过简单的拼凑去完成论文,使论文质量下降。

2.选题重复。例如“集团公司盈余管理问题研究”、“初探盈余管理动因及利弊分析”、“浅析企业盈余管理及其识别”、“浅析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盈余管理”、“关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初探”、“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分析”、“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手段、动因及治理研究”等,这些都是有关盈余管理方面的论文选题;与“职业道德、会计信息失真”和“应收账款管理”有关的两类题目选中的频率特别高,人数在两届学生中变化不大,这些学生的文章内容也大同小异。而具体财务操作方面的选题较少,且集中在会计电算化方面。这是因为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较窄,对会计专业知识在实践环节中产生的问题很少加以思考。大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都是在校学习,很少有机会进行社会调研,写作论文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图书馆里的相关文献,相似选题过多将导致学生论文内容雷同的几率增大。

3.选题的时代性不强。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人员、总务行政人员等影响。外部会计环境角色主要包括购货方与销售方、银行工作人员、工商税务工作人员等。世界性金融危机在近十多年来应该算得上是比较重大的宏观经济事件,其对会计的影响不言而喻。但是,在2009届会计电算化专业专科毕业生论文的众多选题中仅有一个选题与金融危机相关。此外,目前关于这次危机的可参考的文献资料相对较少,大部分学生不愿意或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完成这样的论文,以致很少有学生选择这类选题。

二、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毕业论文在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1.研究思路老套。从调查结果来看,有80%~90%的毕业论文都是遵循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述的,这种思路的优点是简单明了、结构完整。其缺点是中规中矩,对所论述的问题只是泛泛而谈,很难写出深度,也无创意可言,难以提高论文质量。

2.实证研究不够。调查结果显示,在2008届和2009届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中,采用实证研究的仅占15%,大多数论文采用的是案例研究,只有极个别学生能提出研究假设,综合运用财务管理、会计学、统计学和计算机基础知识,从实践中收集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大部分学生的毕业论文属于规范研究,基本理论叙述的内容偏多。随着网络的发展,基本理论的相关资料无须实际调研就很容易取得,此外,难以评价理论性文章的优劣,使得这类论文容易通过审核,这些因素都使大多数毕业论文成为口号式作品,没有任何创新。

三、影响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

1.专业训练不足是制约论文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毕业论文写作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只有经过严格的训练,在对所学课程进行融会贯通、具有较强写作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完成。但是目前各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专业课考核以试题考试为主,部分学生存在“考一门,忘一门”的现象,这种考核方式使许多学生无法真正学到专业知识,无法具备融会贯通所学知识的能力。许多高职院校没有开设或很少开设专门的论文写作课,虽然有些高职院校在论文写作前会安排几次专题讲座,指导老师也会就“如何写论文”作简单的指导,但不少学生在写作时仍感觉到很多困难,但又不知如何展开研究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要么大段抄袭,要么需要指导老师单独指导。

2.就业压力大,分散了学生精力是造成论文质量下降的重要客观原因。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通常较大,特别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就业形势更加不容乐观。由于毕业论文成绩对学生就业并没有直接影响,因此,很多学生将主要精力都放在求职上,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完成毕业论文。造成学生不重视毕业论文写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许多学生缺乏一种严谨的治学态度,认为文章是“抄”出来的,致使毕业论文成为东拼西凑的“杂文”。

3.指导老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论文质量。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固然取决于学生的写作态度和能力,但在这一过程中,指导老师专业水平的高低和精力投入的程度将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有些指导老师对理论课程的教学十分精通,但对相关的实践课程教学却不熟悉,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论文规范条文尚不清楚。有些指导老师平时很少写论文,实践经验也较少,缺乏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素质和能力,无法指导学生撰写高质量的毕业论文。有些指导老师不重视毕业论文的写作,觉得没有必要将精力投入到论文写作的指导上,平时疏于对学生的严格管理,从选题到指导学生写作直至交稿都流于形式,学生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无法得到细致的指导。

四、提高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建议

1.确定论文选题时要考虑周全。在确定毕业论文选题时,指导老师应考虑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所拟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本专业培养目标。二是所拟论文选题是否具有可行性,论文选题的大小、难易程度应与学生所掌握的理论基础相适应。三是在拟定选题时应避免毕业论文选题过于集中,限制了学生选择的范围。四是所拟论文选题应做到与时俱进,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应该多涉及国家会计政策的变革和经济领域改革对会计的影响等问题。

2.论文的写作应注重规范研究和实证究的相互结合,鼓励学生联系实际会计问题。目前会计电算化专业毕业论文大多数是理论研究,结合实际的情况主要还是对在文献、网络或其他资料中查找的案例进行有限的分析。有少数学生会结合自己实习或工作的单位的实际问题来撰写论文,指导教师对于此类同学应当大力鼓励。学生在实习工作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或工作单位正在进行的项目和论题相关,有助于学生搜集第一手的数据,直接进行调查研究,且因和学生正在从事的工作直接相关,更能调动学生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兴趣,研究成果也更具实践意义。

笔者所带2009届毕业论文中,有一同学所选择的论题是《作业成本管理的研究》,她所实习的单位正好在其实习的部门进行作业成本法的试运行工作。该同学就结合企业运行的实际情况比较了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异同,论述实施作业成本管理的条件、实施步骤及需注意的问题。由于该同学亲身参与,有切身体会,所以论文内容充实,理论联系实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与其他选择类似论题的同学东拼西凑的论文相比,该同学的论文明显质量更高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会计专业的论题几乎都和企业实际有关,如企业盈余管理的研究、企业内部控制方面的研究等等。学生如在实习或工作时,做一个有心人,注意观察和思考,并搜集相应的数据资料,将使论文的撰写进行的更为顺利。

可见,如果学生的论文选题可以和其工作或实习的某一部分联系起来,能够明显提高论文质量。学生能言之有物,对研究更有兴趣,更愿意深入思考,写出的论文也具有实际价值。因此,学校和老师都应当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实习阶段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使得论文的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3.提高指导老师的专业水平。高职院校应积极组建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较强、业务素质较高的论文指导老师团队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组建这样的论文指导老师团队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整合和提升校内资源,制订师资培养计划,加强青年老师实践性环节的锻炼;二是充分利用校外资源,从会计师事务所所和企业聘请同专业领域的高级专业人员担任论文指导老师。

4.加强毕业论文的组织管理工作。第一,要制定规范毕业论文质量的标准,保证毕业论文工作有序进行。尤其是毕业论文格式规范的管理,学校论文管理者应对采取一定的措施,如与学校文印室或校外的文印社等联系,将格式调整和装订等工作,交由专门机构和人员去统一完成。使得指导教师和学生都能从格式调整等工作中解脱出来,将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论文结构、内容本身。将时间都用在对论文的撰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而不是花费大量时间去关注字体、字号等论文形式的问题。第二,要加强毕业论文的过程控制,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对论文指导老师的考核。在学生收集资料和初稿撰写的过程中,指导老师要及时与学生沟通(一般要求每周一次),了解其写作情况。第三,在论文答辩过程中,要注意提高论文答辩的质量。老师需成立答辩小组,根据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通过答辩对学生的毕业论文作一个合理的评价。答辩是毕业论文考核环节的一种常用手段,也是毕业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应客观评价,严格把关。对于参与答辩的评审老师,应当采取背靠背的形式,指导教师与自己所带学生不安排在同一答辩组,保证论文的评分更加客观和公正。每组答辩的学生不宜过多,答辩时间的安排也不宜太紧张,对论文答辩质量作严格要求。

参考文献:

[1]林叶.会计专业毕业论文写作应采用课题研究模式[J].财会月刊:理论,2007,(9).

第7篇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社会科学方法论;实证主义;人文主义

中图分类号:F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01

宏观经济学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其中充斥着许多人为因素的不确定性,因此必须遵循某种方法论来减少这种不确定性。本文通过实证主义和人文主义范式分别来阐述,指出研究宏观经济学问题必须注重与方法论的结合。

一、宏观经济学的特殊性

宏观经济学有其特殊性,正是由于这种特性使宏观经济研究变得复杂多变。一是,整体性。宏观经济的整体性是指宏观经济虽然针对不同的主体可能有不同的经济行为,而且经济行为的范畴会存在差异,但是从宏观层面的经济来讲,其整体性不可忽略。也就是说,社会也好,各级政府也罢,它们在宏观经济方面都必须以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在制定政策措施时,必须相互配合以达到共同的目标。二是,社会性。宏观经济的社会性是指宏观经济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出发,要从宏观的层面上把控整个国家乃至社会的经济局面,正如本文的前一部分所述,社会及各级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的主体,使得它们的经济行为具有了一定的社会责任。三是,协调性。宏观经济的协调性是指通过宏观经济活动,要促进社会各个领域的共同而协调的发展。从历史的发展长河来看,任何一个阶段的发展与进步在不同利益群体方面都不可能以同样的速度进行,也就是存在着不同步性,在这种情况下,协调显得尤为重要。

二、宏观经济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宏观经济的特殊性的存在,要想准确研究宏观经济具有一定的难度。宏观经济研究成果普遍缺乏科学性和创造性。科学性是要求学术成果所表述的内容具有可靠性,体现在论据要准确翔实,文字表述精炼不可含糊其辞,许多经济学研究达不上要求。研究成果的创新性要展现研究的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实际上大多数研究成果不是材料堆砌,就是过多借鉴别人的理论缺乏自己的创见。像多数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都是材料堆砌而成,以时间为序最多,却没有时间地点提出理论的缘由等,这样的综述意义不大。研究成果中的模型的“借鉴”,几乎都是直接照搬国外的东西,再直接用中国的数据进行检验,而数据的质量又不高,只要得出结论就可以,不管其正确与否。

三、方法论的必要性

方法论的定义为多种多样,《韦伯斯特大学词典》将方法论定义为“做某件事,或为做某件事的方式、技术或过程”。但在《应用经济学方法论》这边书中,方法论一词实证指:给定领域中进行探索的一般方法的研究。因而,经济学研究方法论就是对经济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的研究。书中方法一词指的是:用于完成一个既定目标的具体技术或工具,这种用法和国家科学院科学指导委员会的用法一致。在社会科学方面,社会研究方法是通过科学的方法,系统地收集和分析关于社会现象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的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和规律做出科学认识的活动,是设计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宏观经济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的研究,并没有一个成熟的科学的理论研究方法,如果认为宏观经济学科的理论不需要经过科学的检验和检测就能成功,这显然是不对的。现代宏观经济理论如果想要发展就必须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形成科学的行为准则,同时这种“行为准则”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中形成科学的“方法论”。在宏观经济学科研究领域,“方法论”十分重要,它是现代科学和经济理论研究领域的核心问题。因此,对我们科学地学习和研究宏观经济学科研究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不可或缺的。

四、从社会科学方法论角度研究宏观经济理论

(一)实证主义

从研究特征来看,实证主义社会学对“科学建构”的强调依赖于把自然科学作为社会理论构造的模式,强调科学就在于说明现象的成因,对现象的未来进行分析和预测。并对自然科学这种普遍性和精密性的精密性,主张重量化的研究方法,因此实证主义主张以事实说话,从宏观经验事实来研究宏观经济问题。定量研究是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具体化,它侧重于对宏观经济数据的数量分析和统计计算。实际上,实证主义研究早已渗透到不管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研究中。实证主义研究有着其他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如自行检验。实证主义在研究宏观经济中有很多的内在的检验,这些检验可以验证和控制经济学家在自己能力范围外的研究结论。

但是实证主义分析是基于特定引导假定下,而特定引导假定本身就存在主观性,而这两者又是无法隔离的,因此实证主义不是撇开价值观纯粹的科学研究,不同的经济经济学家对于同一现象的实证研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二)人文主义

经济学是关于人的学问,不仅要研究资源配置问题还要研究理想人行为的问题,经济学研究一方面要注重效率,另一方面还要关注人的伦理道德。经济学的核心和基础上价值论,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促进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文主义强调收集信息,从整体上进行理解和诠释。它注重定性研究,并偏重本分析或叙事表达,它们认为人力的行为是多样化的,个人根据自己的实践情况来决定自己的行为。人文主义的社会价值是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因此人文主义从定性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宏观经济问题,并让宏观经济理论向对人们有价值的方向发展。注重强调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自由公平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而宏观经济发展又必须以自由公平为基础和前提。

参考文献:

[1]沈军,白钦先.论金融研究方法论的范式转换[J].经济论坛,2006(5):123-128.

[2]孔祥毅.山西金融史及其研究.2013.

第8篇

关键词:货币供应量;货币流通速度;股票市场

1、前言

伴随着全球资本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资本市场对国内经济、国际经济的影响力迅速上升,特别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融危机爆发之后,资本市场受到不小的冲击,各国纷纷采取货币政策以减少此次危机带来的损害。在这个背景下,货币政策与资本市场的关系成为当前货币理论研究中的热点。

美国应用经济学家Goodhart将资产价格用作制定货币政策的思想,研究发现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之间没有影响。Prinkel和Keran应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与股票价格变化之间存在正向关系。Berkman和Lynge研究发现货币供应量变化与股票价格变化之间存在逆向变化的关系。Pearce和Roley在研究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关系时,发现没预期到的货币供应量变化与股票价格变化之间成反比。Hardouvelis研究发现货币供应变化与资产价格之间存在明显的逆向变化关系。Lastrapes研究发现在货币中性的条件下,货币供给量的突然变化与股票价格短期变化之间存在正向关系。

我国学者对中国货币数量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也已作了大量的研究。钱小安发现沪指、深指与M0同向变化、与M1无关、M2反向变化。孙华妤和马跃的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的货币供应量对股市都没有影响。易纲和王召指出,在短期、中短期和中长期,没有预料到的货币供给增加,使股票价格上升;而在长期,没有预料到的货币供给增加,不影响股票价格,货币中性。周英章和孙崎岖认为股票价格对M1影响最大,对M0影响次之,对M2影响最小。王召和易纲在《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一文中指出:若投资于高科技或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那么扩张货币政策的结果是股市价格的上升和商品物价水平的下降。这些研究主要侧重于对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我们发现上述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有:(1)或许是受期限较短的约束,这些研究大多忽视了1998年中国货币政策体制性变革因素可能对研究结论的影响。(2)有些研究仅从金融变量与宏观经济的相关性入手来进行实证检验,由相关性高低来确认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之间关系,这是不够的。(3)有些研究不大关注计量检验的前提条件,选取数据较为粗略。

本文应用1993年到2009年的经济金融月度数据,主要应用动态式的计量检验方法对M1和M2及其变化与股票价格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和理论分析,以确定二者之间的关系。

2、样本和变量的选择及模型设定

2.1样本数据选择

本文选取1993年-2009年的上证指数的月度数据、流通中的现金(M0)月末余额、狭义货币(M1)月末余额和广义货币余额(M2)月末余额进行实证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月报、中经网统计数据库、部分年份统计年鉴和相关处理数据。

2.2变量的选择

本文在选取宏观经济变量时,考虑了2个条件:(1)数据的可得性;(2)数据的代表性。本研究选取了上证指数月度值、流通中的现金(M0)月末余额、狭义货币(M1)月末余额、广义货币余额(M2)月末余额和货币数量余额的增减变化率共5个指标为模型分析变量。

2.3模型设定

(1)本论文在研究M0、M1、M2与股票价格之间协整关系的分析时,主要运用的是股票指数回归残差序列的ADF检验,来判断协整关系。

(2)本论文在研究M0、M1、M2与股票价格之间Granger因果检验,本文按照上述数据资料,对股票价格与M0、M1、M2分别进行Granger检验。目的是关注M0、M1、M2的变化与股票价格变化之间是否存在影响关系。

(3)本论文在研究新增货币量增减方向与股票价格关系和货币增速与股票价格关系时,主要运用统计分析中的相关系数和计量模型回归进行研究的。本文的主要结论也是出于此部分的分析。

2.4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论文就是基于这种想法,大体思路如下:

(1)分析M0、M1、M2与股票价格之间协整关系,目的是探索它们之间在长期是否存在一定的均衡关系,从而证实本文研究的必要性;

(2)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分析M0、M1、M2与股票价格之间因果关系,目的是检验他们之间的短期动态关系,为下文的研究提供依据;

(3)研究分析新增货币量增减方向与股票价格关系,目的是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制订及实施和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的完善提供一个前瞻性的预测分析参考。

本论文将采取数学模型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股票价格与中国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关系。

3、实证分析

3.1, M0、M1、M2与股票价格之间协整关系的分析

我们应用Eviews软件对股票价格与M0、M1、M2之间协整关系进行检验结果,结果发现SP与M0、M1、M2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见表1),

而且按照下文的Granger因果分析,我们认为是SP的变化对货币供应量存在长期的影响。

3.2 M0、M1、M2与股票价格之间Granger因果检验

在确认了货币供给量和股票价格的平稳性和协整关系后,我们对M0、M1、M2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结果发现,M0、M1、M2不是SP的Granger原因,而SP却是M0、M1、M2的Granger原因(见表2)。这意味着M0、M1和M2并不能引起股票价格的变化,但是股票价格对M0、M1、M2有一定影响。这说明在中国应用货币供应量的信息是不能提高对股市的预测能力的。

3.3新增货币量增减方向和股票价格关系

按照前文的分析结果,M0、M1和M2并不能引起股票价格的变化。那股票价格和货币供给量还有没有深层次的关系呢?本文研究结果见图1、图2、图3。从图1、图2、图3可以看出,在中国新增M1的增减方向与股指的涨跌方向基本同步而M0和M2却没有这种结果。若某年新增M1是增加的,那么该年上证指数是上涨的;

若某年新增M1是下降的,那么该年上证指数是下跌的,这也与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为正而且达到0.4相互印证。这为我们预测股市的走向提供了一个很有意义的方法,提高了投资者对股市大势走向的判断能力,但是这只是我们的统计分析描述。

3.4 M2-M1增速和股票价格关系

从图4可以看出,在中国货币供应量M2- M1的增速时间趋势图与上证指数走势大体一致。结果分析表明:由涨转跌时,M2-M1的增速领先,指数变化可能滞后;由跌转涨时,指数领先,M2-M1的增速滞后,与前文类似,这同样有助于提高投资者对股市大势走向的判断。

本文应用计量模型,对上述统计分析结果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它们之间的相关程度,增加可信性。模型回归结果如下:

SP1=-6 041.738 951+0.693 124 946 4*M11

(3.785 821)R2=0.627 026

由于上述统计分析表明SP的变化量与新增货币供应量M1走势一致,所以本文只做它们之间的回归。回归结果显示,模型拟合较好,这正好能印证前文的分析。

4、新增M1增减和M2-M1增速影响股指走势的机制

综合上述对中国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关系的检验发现:新增货币供应量M1增减的时间趋势图与股票价格变化的走势非常一致;货币供应量M2- M1的增速时间趋势图与上证指数走势也大体一致。所以,中国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是通过新增M1和M2- M1增速变化来实现的。这种传导模式与一般的经验和理论都不相符。而且从我们的实证分析来看,在中国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却没有带来股票价格的变化,也就是说目前中国的货币政策不能有效地通过资本市场传递。我们认为在这个传递过程中可能存在以下主要障碍。

(1)中国股票市场规模较小。中国股市起步较晚,规模过于狭小。至2008年,沪深股市总值扣除不流通的部分仅占GDP比重的仅为7.2%,这一比率远低于美国的139%、英国的163%、中国香港的200%。

(2) 中国居民家庭参与股票市场的程度较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引起价格的变化,只有当居民持有股票占其全部金融资产的较大比重时才有明显的作用。据统计全国参与股票市场的家庭还不到0.46%,而且都集中在城镇和大中城市。所以货币供应量增加时,股市财富效应和流动性效应影响作用大大降低,股票价格上涨的可能性很低。

(3) 中国股票市场上市公司数量少,直接融资少,股票融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较低。同时上市公司结构不合理、股权结构不合理和市场投资结构不合理也是货币政策不能有效地通过资本市场传递的重要原因。

从理论上讲,货币供应量变动可直接影响居民货币余额,从而通过利率变动影响进而影响流入股市资金。但我们的研究表明货币供应量变动对股市的直接影响不大,这可能是中国特殊的体制和文化背景所致,而股市却对货币供应量变动有着较大的影响,中国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影响进入股市的银行可贷资金的变动进而影响股市的。在国家建立了银行信贷资金合规进入股市的途径后,货币政策变动(比如新增M1变动)通过货币市场利率渠道影响股指。实践证明,在中国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货币供应量难以对股票市场产生有效影响,同时货币供应量的可控性相对也较差,央行难以通过货币供应量来有效影响股票市场。这与本文分析结果一致。

在有些研究文献中,不同的货币政策指标对股市影响是不同的,存款利率和M1对股市的影响要比M2对股市的影响更为迅速,而且从长期来看,M1对股市回报方程的解释力要大于存款利率的解释力1。在中国M1层次反映的是现金与企业活期存款,流动性强,而M2主体部分为定期存款和居民储蓄,所以M2增减变动对股市的影响应该不如M1的增减变动,这与我们的结论相符,即新增货币供应量M1的时间趋势图与股票价格变化的走势非常一致。股市对M1增减反应一致不难解释,在中国M1对存款利率变动比较敏感,存款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息息相关。M1的增减变动会影响银行可贷资金的调节,进而对利率产生影响,从所以影响证券经营机构的融资成本和融入量,最终影响到股市回报2。按照货币市场利率和股票市场价格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可知,当M1相对上年是增加的,则会引起利率的下降,导致股市可贷资金的增多,大量流动资金从货币市场流入股票市场,股票价格上升;当M1相对上年是减少的,则会引起利率的上升,导致货币投机需求减弱,进入股市资金成本上升,股市资金趋紧引起股票价格回落。本文认为在股指达到最低开始反弹时,指数有上升趋势,但实体经济会滞后一段时间,所以会出现由跌转涨时,指数领先,M2-M1的增速滞后;实体经济从繁荣转向不活跃时,M2可能进入其他市场,M2-M1变化要先于股指变化。

以上认识对于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是有意义的,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制订及实施和投资者的投资决策的完善提供一个前瞻性的预测分析框架。但是,这种结论只适合目前中国股市,是暂时的、相对的,并且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货币供应量与股市之间的关系将越来越密切。

5、结语

本文通过对货币供应量M0、M1、M2与股票价格关系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得出如下结论:

(1)应用VAR模型、ADF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得出在中国M0、M1和M2并不能引起股票价格的变化。

(2) 通过实证检验表明:SP与M0、M1、M2的水平序列不平稳但一阶差分平稳;SP与M0、M1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SP与M2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3)对新增货币量增减方向与股票价格变化关系分析表明在中国M1的时间趋势图与股票价格变化的走势非常一致,若某年新增M1与上年相比是增加的,那么该年上证指数上涨的可能性很大。

本文发现当中国中央银行意图影响股票市场时,只能选择其他货币政策工具,而不能是货币数量。同时,本文认为投资者在预测股市走向时要尽可能关注新增货币数量M1变化,它们与股票走向很一致。但以上结论仅基于月度数据分析所得,而且时间跨度相对大,其可信度尚需时间和实践的进一步检验,而它们之间是否有更深层次的传递机制还有待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中国可持续增长的机制:证据、理论和政策[M].经济研究,2008(10):13~25,51.

[2]盛松成,吴培新.中国货币政策的二元传导机制-“两中介目标,两调控对象”模式研究[M].经济研究,2008(10):37~51.

第9篇

参考文献的撰写是体现学术研究发展的过程,论文的学术研究都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的,审计学论文参考文献写作的标准格式是什么样的呢?来看看学术参考网的小编采编收集的审计学论文参考文献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审计学论文参考文献:

[1]赵悦.管理层股权激励与企业投资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2]伏艳辉.ERP环境下的会计业务流程重组[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9(01)

[3]李瑞科.河北水勘院内部控制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0

[4]郭振东.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基于现金流量的财务业绩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

[5]石磊.企业公允价值内部控制基本框架构建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

[6]夏勇.ERP环境下内部控制系统建立与实施要点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4)

[7]阎达五,张瑞君.会计控制新论--会计实时控制研究[J].会计研究.2003(04)

[8]李广丰.免征农业税后哈尔滨市乡镇财政运行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9]理查德·L.莱特里夫(R.L.Ratliff)等编着,《内部审计原理与技术》翻译组[译].内部审计原理与技术[M].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

[10]雍凤山.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8

[11]吴岚.会计信息及时性与内部控制成效关系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

[12]郑卫国.国有转改制企业的内部控制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8

[13]梁志坚.华北铸成工程有限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D].河北工业大学2008

[14]李毓珂.格拉默车辆内饰(长春)有限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

[15]代亚涛.嵌入衍生工具的供应链金融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16]鲍国明等编着.审计环境[M].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

[17]廖洪着.新编会计制度设计[M].中国审计出版社,1996

[18]刘志远,刘洁.信息技术条件下的企业内部控制[J].会计研究.2001(12)

[19]连彬.大庆TT公司基于EVA-BSC的业绩评价体系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20]董玉娟.黑龙江省低温研究所中试基地外加剂产品营销策略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审计学论文参考文献:

[1]姜伟毅.华电能源第二发电厂内部控制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4

[2]李汀.A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4

[3]李洁.GN公司基于风险管控的内控体系建设与实施研究[D].南昌大学2014

[4]张继伟.上市公司基于股权再融资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5]孙奇淼.分税制下哈尔滨市财政转移支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6]郭峻.管理层股权设置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关系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7]郑洲.粮食物流系统成本优化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8]樊娟.作业成本法在A灯具制造公司的应用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4

[9]谭明辉.建筑安装企业成本控制模式的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2

[10]周光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11]张幻彬.中国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农户小额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12]吴纪忠.基于供应链视角ZQ集团营运资金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13]王亚鸣.社会人假设下企业利益相关者诉求与财务绩效关系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14]王书涛.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投资规模关系的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15]卞晓雯.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16]严德俊.我国装备价格形成机制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17]钟姗.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18]沈雯雯.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粮食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19]李威.声誉对控股股东侵占行为的约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20]范钦亮.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审计学论文参考文献:

[1]孙光国,杨金凤,郑文婧.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理论框架、关键概念、运行机制[J].会计研究.2013(03)

[2]孙光国,杨金凤.财务报告质量评价研究:文献回顾、述评与未来展望[J].会计研究.2012(03)

[3]王颖.高等学校内部审计运行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

[4]张宁.关于中国电信战略转型的内部审计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

[5]谢涤宇.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与企业内部审计的演进[D].湘潭大学2007

[6]王玉兰,简燕玲.上市公司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及履行职责情况研究[J].审计研究.2012(01)

[7]程新生,孙利军,耿袆雯.企业内部审计制度改进了财务控制效果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当代财经.2007(02)

[8]程娟.内部审计机构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定位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

[9]庄江波.内部审计职业化建设与发展[D].厦门大学2001

[10]张欣.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主要问题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6

[11]傅黎瑛.公司治理的重要基石:治理型内部审计[J].当代财经.2006(05)

[12]王光远,瞿曲.公司治理中的内部审计--受托责任视角的内部治理机制观[J].审计研究.2006(02)

[13]耿建新,续芹,李跃然.内审部门设立的动机及其效果研究--来自中国沪布的研究证据[J].审计研究.2006(01)

[14]刘国常,郭慧.内部审计特征的影响因素及其效果研究--来自中国中小企业板块的证据[J].审计研究.2008(02)

[15]戴耀华,杨淑娥,张强.内部审计对外部审计的影响:研究综述与启示[J].审计研究.2007(03)

第10篇

沈艺峰教授,出生于1963年,厦门鼓浪屿人,1985年毕业于厦门大学财政金融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加拿大圣玛丽大学(Saint Mary’s University),获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199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会计系,获管理学(会计学)博士学位,他曾先后在美国俄勒冈大学、加拿大康克迪亚大学、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学习和访问,2004-2005年为美国康奈尔大学富布莱特学者。现任厦门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国内著名财务学家之一。

沈艺峰教授是中国财务学界最早从事资本市场财务学实证研究的学者之一,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公司财务和资本市场理论,包括:资本市场效率、公司资本结构、IPO、资本成本、投资者保护与公司财务、行为财务、法律外公司治理机制等。沈艺峰教授发表的有关市场效率检验方面的研究成果,被视为国内真正意义上实证研究的开端。近几年来,沈艺峰教授结合我国法律制度建设的实践,开创性地采用历史研究的视野,考察了我国不同历史阶段中小投资者保护对公司财务的影响,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不仅丰富了法与金融学研究领域的文献,而且引领了对国内法律制度与金融发展方面的研究探索,对于完善我国金融法律制度建设、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另外,沈艺峰教授在股权分置改革、行为财务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也为科学解释股权分置改革中的难点问题、上市公司股利偏低、公司管理者的非理等提供了可靠的经验证据。

沈艺峰教授最新主持完成的“公司财务管理若干基础问题研究”项目得到专家评议组的高度评价,评审结果为“优秀”。该项目以公司财务管理若干基础问题为研究对象,分析、检验与评价法、非理、社会制度差异与市场微结构等难点对公司财务管理基础问题的影响,结合国外现代公司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构建结合我国国情的公司财务管理理论分析框架和研究假设,得出具有基础性、前沿性、原创性以及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比如将公司治理中的财务管理问题从所有权高度分散下股东、董事会和管理者的契约安排扩展到所有权高度集中下投资者法律保护与所有权结构的新思路上;创建我国投资者法律保护指数;从公司股利政策、投资决策、兼并收购和公司治理中管理者的理性假设转向非理性假设,从外部影响因素分析扩展到对管理者内在心理因素分析,利用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等学科的思想,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的“锚定效应”、“群聚现象”和“羊群行为”、公司股利政策中的“迎合行为”、兼并收购及公司治理中的 “过度自信”等管理者非理展开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这些成果丰富和发展公司财务管理的基础理论,为解决我国公司财务政策选择和资产定价面临的难题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沈艺峰教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社科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在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出版专著(译著)8部,主要学术研究成果发表在《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世界经济》、《会计研究》、《金融研究》、《经济学动态》、《投资研究》和《中国经济问题》等国家级重要学术刊物上,曾获福建福建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中国会计学会优秀论文奖及国际学术会议优秀论文等近十项奖项。

沈艺峰教授以渊博的知识、诙谐幽默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将财务学理论演绎成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不但受到同学们的喜爱,而且也激发了同学们对财务理论学习的兴趣。在学习和生活上,他时常勉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要有社会责任感,以开放进取的精神不断学习、崇尚学问、注重学品修养、追求学术创新。正是怀着对学术理想的无限向往和对教育事业的热忱,沈艺峰教授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追求,在教师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

第11篇

【关键词】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实证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四川是西部大省,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的经济增长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国民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84.61亿元的增长到2010年的16898.6亿元,增长了约91倍。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金融也在快速发展,金融体系逐渐完善,金融工具日渐丰富。在中央启动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设立成渝经济区的战略规划后,四川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发挥金融的作用,推动四川经济进一步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我国学术界从上世纪90年代起,逐渐开始了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成果也较为丰富,但研究视角多集中于全国范围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鉴于我国处于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格局,针对单一省份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将针对四川省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展开研究,以期能为促进四川经济增长及金融发展提出适当的政策措施建议。

二、现有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逐渐得到重视,出现了许多研究成果,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格利和箫、戈德史密斯等的金融发展理论,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理论,赫尔曼和斯蒂格利茨等的金融约束理论等;到20世纪90年代,西方学术界掀起了一股实证研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热潮,代表人物是King和Lvine(1993)、Singh(1997)以及Rousseau和Wachtel(1998)等;这些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出现,既丰富了经济学的内容,又为政策制定提供了借鉴。

1969年,现代比较金融学之父戈德史密斯运用统计数据,对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作了横向的国际比较和纵向的历史比较,其主要结论为:从长期看,各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大多存在着平行关系;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发展中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在某些情况下,金融机构的存在和发展也许会给经济带来消极影响,所以,从理论上看,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难以确定的。麦金农和肖(1973)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具体情况,提出了金融压抑与金融深化理论,把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纳入研究体系之中,他们认为金融深化既可促进经济增长,也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卢卡斯(1988)认为金融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被夸大了。King和Lvine(1993)在戈德斯密斯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更多的数据和指标进行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结论表明,金融发展决定经济增长,二者存在正相关关系。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学术界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开始了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谈儒勇(1999)选取了1993—1998年有关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季度资料,分别对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金融中介发展与股票市场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其结论为: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相当有限的,金融中介(特别是存款货币银行在配置国内信贷过程中相对于中央银行的重要性)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显著的、很强的正相关关系;我国股票市场和金融中介市场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互补关系。

王志强、孙刚(2003)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和金融效率三个角度分别选取了指标来衡量中国的金融发展水平,并加入了三个控制变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和物价水平,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表示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其检验结果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相关比率、金融结构比率和储蓄与贷款之比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即以金融相关比率、金融结构比率和储蓄与贷款之比衡量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同时,经济增长又推动了金融的全面发展。

王志虎(2010)年利用1991—2009年间数据,对我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表明:金融发展单向引起经济增长,且金融发展显著地正向影响经济增长率,但对经济增长质量影响显著为负,总体上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显著;我国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效率过低,不利于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

冉光和、李敬、熊德平和温涛(2006)选择各省国有银行贷款占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来衡量金融发展水平,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对数值衡量经济增长,引入各省资本形成总额占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各省通货膨胀率指标作为控制标量,实证研究西部和东部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差异,得出如下结论: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金融发展水平引导经济增长的单向长期因果关系,而无明显的短期因果关系;东部地区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水平既有双向长期因果关系,也有双向短期因果关系。

赵新伟(2010)用选择金融相关比率FIR作为衡量金融发展规模的指标、FAE(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之比)作为衡量金融中介效率的指标、FMD(乡镇企业、私营部门和个体经营户所得信贷之和与总信贷之比)作为衡量金融市场化程度的指标,选取人均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对陕西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金融相关比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金融中介效率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但二者并不是互为因果的关系,金融市场化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其中金融相关比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大于后两者。

第12篇

论文关键词:羊群行为,大豆期货市场,豆粕期货市场,玉米期货市场

 

1.引言

随着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对金融市场中的羊群行为研究也就成为现代金融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羊群行为(Herding Behavior)一词源于生物学对动物聚群特征的研究,指动物(牛、羊等牲畜)成群的移动、觅食的现象,后来这个概念被引申来描述人类社会现象,指与大多数人一样思考、感觉、行动,与大多数人在一起,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金融市场中的羊群行为指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他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的投资决策和投资组合,或者过多依赖于舆论而不考虑私人信息的行为,具体表现为在某个时期,大量投资者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或者对于特定金融的特定资产产生相同的偏好。

国内外学者对金融市场羊群行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股票市场和基金市场。国外已有研究表明证券市场存在羊群效应(Krous和Stoll(1972),Lakonishok、Shleifer和Vishny(1992),Christie和Huang(1995),Chang、Cheng和Khorana(2000)等)。国内学者的研究亦得到相似的结论(宋军和吴冲锋(2001)大豆期货市场,施东晖(2001),常志平和蒋馥(2002),杜莉和王锋(2005)等)。由于期货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与心理与证券投资者类似,有学者即提出期货市场是否存在羊群效应呢?但与股票市场和基金市场相比,对期货市场的相关研究甚少,且结论多有争议。其中Gleason,Lee和Mathur(2003)对欧洲期货市场上的5类共13个期货合约(欧洲三月期国债、欧元、金融时报期货指数等)进行了研究,发现并不存在羊群行为。Robert J.Weiner和 Green(2004)对伦敦石油交易所的原油及纽约商品交易所的燃料油的羊群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两个期货品种存在羊群行为,其羊群行为不是基于不完全信息的信息流羊群行为而是基于薪酬条款的羊群行为。

国内对期货市场羊群行为的研究只限于依照证券市场的理论对期货市场的羊群行为在报纸网站上进行简单的介绍,而利用期货交易数据,对我国商品期货的羊群行为进行规范的实证研究还没有人涉足过。我国期货投资者结构与西方投资者的结构不同,我们国家现在基本上是个体投资者,这样其羊群行为的特征与西方羊群行为的特征一定有很大的不同论文的格式。本文的研究可以帮助监管机构找到我国期货市场上这些非理性行为是否存在的依据,同时通过研究可以找到非理性投资行为存在的制度根源,从而为监管机构对症下药,为防范期货市场非理性投资行为规则和制度的安排打下基础,如采用有效的监督方法与消息披露制度;再次,可以帮助交易所进行有效地风险控制与投资者理性行为的培训。此外,股指期货的推出更突显了本研究的意义,股指期货是建立在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两个市场的基础上的,把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既然以往的研究表明,我国股票市场上存在着明显的羊群行为,那股指期货上市以后,这一问题很有可能同样存在于期货市场。所以,对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羊群行为的研究对股指期货羊群行为的防范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本文接下来将运用大豆、豆粕和玉米三个交易品种进行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期货市场羊群行为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2.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羊群行为存在性的实证研究

期货市场中的“羊群行为”是一种特殊的非理性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个体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和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对于个体投资者来说,羊群行为表现为模仿机构投资者和模仿其他个体投资者,而机构投资者由于具有高度的同质性大豆期货市场,对期货分析师的建议等相同外部信息可能做出相似的反应,在交易活动中表现为羊群行为。当机构投资者存在羊群行为时,许多机构投资者将在同一时间买卖相同期货合约,买卖压力将超过市场所能提供的流动性,从而导致期货合约价格的不连续性和大幅波动,破坏了市场的稳定运行。在我国期货市场上,羊群行为表现为存在大量的跟主力持仓做的投资行为,或者在同一个期货经纪公司开户的投资者往往持有同方向的期货合约

本文旨在解决三个问题:1.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的期货价格是否是真实、合理的,即验证期货价格的有效性;2.如果期货价格是有效的,那么期货价格与前二十位期货经纪公司的总持仓量(以下都简称为总持仓量)之间是否具有引导关系,准确地说总持仓量是否引导期货价格。3.如果期货价格与总持仓量之间具有因果关系,那么市场持仓主力的变化与前二十位期货经纪公司的净持仓(以下都简称为净持仓)变化是否一致。

2.1实证思路

本文以分析同一个期货经纪公司开户投资者的买卖方向来判断期货市场是否存在羊群行为。另一方面投资者是否受前二十位期货经纪公司总持仓量的影响,主要通过前二十位期货经纪公司的总持仓量是否引导期货来判断,因为期货价格的变动代表市场个体散户投资者的持仓方向变动,如果存在总持仓量对期货价格的引导关系,接下来则判断市场持仓主力的变化(即个体投资者的变化)和前二位期货经纪公司的净持仓变化作比较,看他们看多和看空的方向是否具有趋同性。如果具有趋同性,则说明个人投资者会受期货经纪人影响或参考期经纪持仓量来决定买卖方向,则说明市场存在羊群行为。

围绕本文的研究目标,本章的实证分两个步骤展开:1.从大连商品交易所选取大豆一号、豆粕、玉米三个品种,运用E-G协整检验检验其期货价格的有效性,若品种通过了E-G协整检验,则进一步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2.根据期货市场期货价格,成交量和持仓量三者的变化,总结市场持仓主力的变化,然后与前二十位期货经纪公司的净持仓变化进行比较,检验两者变化是否一致。

2.2数据来源

我国目前较为活跃的期货品种为大豆、豆粕、玉米和小麦期货合约,具有良好的代表性,能够较好地反映期货价格的行为特征。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本文选取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大豆、豆粕和玉米这三个品种。在当前的研究中大豆期货市场,研究人员采用同时对多个合约作分析的方式进行研究,这显然无法说明一个期货品种乃至整个期货市场的状况。因此,必须产生连续时序的合约数据,以更好地反映总体。从目前的文献看,生成连续数据的一般办法是,选择市场上交易量最为活跃的主力合约,将其作为该期货品种的代表,把不同时段的主力合约的交易数据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连续的时间序列数据。本文将分别收集黄大豆一号、豆粕以及玉米每天主力合约的收盘价、成交量、持仓量和前二十名期货经纪公司每天的主力合约的持买仓量和持卖仓量的数据。其中黄大豆一号、豆粕和玉米期货合约的时间跨度从2007年6月1号至2010年6月1号,共 737个样本。数据来自大连商品交易所论文的格式。

2.3 实证研究

期货市场的羊群行为表现为同一个期货公司开户的投资者往往持有同方向的期货合约。所以我们只要检验出市场的价格走势是否受到前二十名期货经纪公司总持仓量的影响,就可以证明市场是否存在羊群行为。我们首先对豆一的期货价格和总持仓量进行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然后根据期货市场期货价格,成交量和持仓量三者的变化,总结出市场持仓主力的变化,然后与前二十位期货经纪公司的净持仓变化进行比较,检验两者的变化是否一致。

2.3.1 ADF检验

在检验各个品种期货价格与总持仓量之间的协整关系之前,首先要对相应品种的期货价格和总持仓量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本文的ADF检验结果在Eviews5.0中得以实现。求得各品种期货价格和总持仓量序列及其差分序列的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2-1,表2-2)。

由表2-1和表2-2可知,黄大豆一号(A)、豆粕(M)和玉米(C)的期货价格和总持仓量序列都是不平稳的,而它们的一阶差分都是平稳的,也就是说,本文所选的三个期货品种的期货价格序列以及总持仓量序列均为I(1)过程。经过试验,当黄大豆一号期货价格和总持仓量序列的滞后期为3,豆粕期货价格和总持仓量序列的滞后期为1,玉米期货价格序列滞后期为3,总持仓量序列滞后期为1时,检验方程的赤池信息准则AIC(Akaikeinformation criterion)和施瓦茨准则SC (Schwarz criterion)值最小。

表2-1 各品种期货价格序列及其差分序列的单位根检验结果

 

变量(P)

ADF检验结果

1%临界值

结论

A

-1.888896

-3.438972

不平稳

-28.87283

-3.438984

平稳

M

-2.194207

-3.440275

不平稳

-13.62202

-3.440305

平稳

C

0.474587

-3.438996

不平稳

-26.43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