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育硕士论文

教育硕士论文

时间:2023-03-24 15:28: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硕士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育硕士论文

第1篇

一、写“毕业论文”及“论文开题报告”的目的

“研究生”顾名思义就是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学生,研究生毕业以后应该具有一定的、必要的科研能力,而写毕业论文就是对这种能力的考核和验收,如同任何学校的学生通过毕业考试来检验其学习是否合格一样。应该说,写毕业论文从本科班学生就开始了,只不过要求没有研究生这么严格罢了。

写“论文开题报告”实际上就是为写毕业论文作前期的准备工作,就是在指导教师(一般讲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指导教师,通常是一位)的帮助下,对论文的选题、论证、意义、价值、依据、内容、结构、写作、创新等等,进行必要的梳理和说明,最后通过开题报告的形式,再经过更高一级的指导教师小组集体决定论文写作是否可以进行下去。所谓开题报告,是指在个别指导教师指导下具备了开题资格(即得到了自己指导教师的认可)的学生,再向指导教师小组(通常有几位教师组成)进行汇报并接受其他教师(开题时自己的指导教师一般不发表意见)集体指导的过程。在开题前,有多少指导教师学生就要提前印多少份开题报告送到教师手里以便接受指导。

如果多数教师认为,某一学生的开题报告有问题,不适合进行下去(即写论文),就会以“不允许通过”的方式,使原来所作的前期准备工作作废,这样的学生就必须对论文构想进行调整,重新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准备下一次的论文开题报告,直到被通过为止。(现在,通常一年一次论文答辩,没有通过开题的学生另寻时间开题,尽量不耽误年度完成论文,如果有特殊原因只好推移到下一个学年度,如果再通不过,再往后推移,直至通过为止)而通过论文开题报告的学生,则继续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按照学校的要求完成论文的写作任务。

可见,写“论文开题报告”还不等于“写论文”,只是作论文的前期准备,写教育硕士论文与写别的论文也存在一定区别,应该弄清楚以下两个重要的不同。

二、写教育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应该注意的问题

1、注意“毕业论文”和“论文开题报告”的区别

这里注意两种误区:一是有的学生把写“论文开题报告”同写“论文”混为一谈,开题写的很详尽,费了不少力气,结果论文开题报告没通过,所有努力付之东流;二是有人很明白这个区别,在写论文开题时过于简单,把开题报告变成了写作提纲,结果言之无物,缺少必要的论证和说明,开题报告同样不能通过。

应该说,论文的开题报告,把论文中主要的东西进行了高度概括,让人通过开题报告基本能了解论文的主要论点、论据和大致轮廓,开题如能通过基本上论文已经完成一半,接下来就是一些细节处理了。开题报告包含“写作提纲”或“论文结构”,但它又不等于“写作提纲”或“论文结构”,而是把其内容分别进行介绍和说明。写论文开题报告,是为了通过这种介绍和说明,来论证论文选题、论据、意义、写作、创新等是否具有合理性,以期达到通过论文开题报告和最后完成毕业论文写作的目的。

2、注意教育硕士论文与其它论文的区别

一般说来,同本科班学生相比,教育硕士的论文比较专业化、深入化、要求理论深度、实践证明更精深一些,开题报告就是为此服务的,有的本科班学生甚至没有这个环节。

而同其他研究生论文比较,教育硕士论文还有自己的特殊性:一方面,在理论方面可能要求没有这么深入、专业、系统;但在实践、可操作性方面却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方面,特别是在职研究生,其论文要求必须同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要求所写论文对中学教学有一定(普遍)的指导意义。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硕士论文既有写作劣势又有写作优势,劣势可能更多地是在理论方面,在理论的系统性、专业性方面;优势则在实践方面,在教学经验方面。所以,要学会扬长避短,发扬自己的长处,在实践教学方面找到研究课题,选择适宜的题目写开题报告。

三、写论文开题报告的基本要求

通过几年对教育硕士论文开题报告的指导和学生是否能够通过的经验教训,我把论文开题报告的大致要求归纳如下:

1、选题:

2、选题意义

3、国内外研究现状

4、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关键词等

5、创新点(要重点考虑)

6、论文的理论部分

7、论文的实践部分

8、实践的效果与反思

9、结束语

10、参考文献

11、论文写作提纲

我觉得,写好开题及论文的关键是先确定好“创新点”和“关键词”,有的学生写开题报告时根本就没有思考这两个问题,显然没有弄清楚写论文是为了什么,把写开题和论文仅仅当成了完成任务或应付学校的考察。

写论文是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发现和解决问题就要有“创新”,如果没有创新,都是别人早就发现和解决过的问题,论文就没有任何意义可言。“关键词”恰恰反映了你的论文,是围绕着什么展开的,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论文写作应该围绕着关键词来写,关键词也是写作的中心问题,如果连考虑这个问题都没做到,可想而知以后的论文会是怎样了。

那么,写论文开题报告有没有好的方法呢?

四、写论文开题报告的方法

应该说方法很多,不同的人有自己的写作习惯,但无论什么方法都要尽量选择自己比较熟悉的东西来写。

第一,是确定“论文题目”。尽量选择比较小的或具体一点的题目,学会“小题大做”。一般来讲,论文题目是提前(分配指导教师之前)已经确定好的,而且被学校所认可的,如果没有极特别的原因是不允许任意改变的,可以进行小的调整,不能影响整个论文构想或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所以,没特殊原因不要任意改变论文题目。

第二,搜集材料。题目确定后,就应该围绕自己想要论述的问题去搜集材料,现在互联网比较发达,什么样的材料几乎都可以找到,要善于充分利用网上的材料。在搜集材料时,尽可能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为自己的论文创新点寻找出路。但切忌不可抄袭,把别人的东西不经过消化、整理,完全照搬过来算作自己的东西,这种科研恶习必须杜绝。学会利用别人的东西为自己服务。

第三,思考、整理材料。在这种思考、整理中找到自己的创新点,特别是结合自己的实习或教学经验,把所学理论和教学实际密切结合,把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体会进行理论升华,通过论文写作对今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指导。

第四,确定关键词。找出自己论文的关键词,作为论文写作的重点,并围绕这一重点来安排自己的论文写作,写好开题报告。开题中的安排要围绕自己的关键词来确定,它们构成了论文的中心思想。

第五,建议随时编一个“开题目录”。把目录放在前面,后面所写的内容,随时检查同目录是否一致,写完开题后目录是可以删除的,但在写开题甚至写论文时是很有用的,你可以随时发现问题,对论文进行修改,不要小看目录所起的作用。

第六,论文依据。应该以主流文化、主流文献为依据,文科论文应该注重搜集、引用经典理论,许多人把根据仅仅放在非主流思想文化上,不重视主流文化,这是在写教育硕士论文中应该引起注意的问题。

第七,注意“有的放矢”。有人在进行文献综述、介绍国内外成果、介绍研究方法等的时候,为了介绍而介绍,没有目的性,没有把这些介绍同自己将要写的论文结合起来。有时安排写作内容、写作逻辑结构时,也不能很好地为论文中心思想服务。其实,论文的一切安排,都应该围绕着论文主题进行,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可有可无或无关紧要的东西可以去掉。

第八,注重“参考文献”的作用。通过参考文献的搜集、整理、引用,也表现着论文的知识深度和广度,表现着研究水平和范围的不同,也表现着论文说服力和全面性,应该注重这个方面。

第九,实践部分是重点。这是教育硕士论文与其它论文相比,所具有的突出特点,学生应该把实践、操作当作自己选题、论述、创新的重点,这也是对教育硕士论文的特别要求,开题报告一定要把这部分写好,论述完整。很多学生把参考文献、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依据、方法、意义等等论述得非常详细,到了“实践探究”部分就没有什么可说了,这是不符合要求的。

第十,合理安排论文结构。这部分也可以叫列出“论文写作提纲”,这部分一般放在开题报告的最后,通过这部分使人能看到将来论文写作的大致情况,对论文的基本情况有个概述的了解。这部分内容也是对前面内容的高度浓缩,是把开题报告中的可行性论证进行一个写作规划,开题一旦通过即将按照这个规划进行写作。

第十一,多向指导教师请教,主动接受指导。这一点也是要特别注意的。作为学生要学会利用写开题报告和写毕业论文的机会,多向指导教师进行请教,充分地调动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中学到在平时所学不到的东西。许多优秀论文,都是和有经验的指导教师的指导分不开的。有的学生,把写开题报告乃至毕业论文当成应付差事,天天忙得被指导教师催着写,这样的论文质量是可想而知的。

作为教育硕士论文的“写作提纲”大致有以下部分组成:

绪论(导言、引言、引论等,总体情况介绍)

论文的理论部分(理论论述)

论文的实践部分(具体方法、技巧,应有创新性)

反思与对策(有一定的实践证明材料及其对材料的分析)

结束语及参考文献

第2篇

关键词 化学教育硕士 学位论文 论文选题 论文答辩

1996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决议决定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Ed.M),并于1997年开始招生试点工作,经过5批试点,招生单位由最初的16所院校,发展到2011年的57所学校。化学教育硕士学位也是最早设立的学科教学专业学位之一,攻读化学教育硕士学位的学员,除了需要系统地学习化学学科教育教学专业理论知识、政治理论、教育技术和外语基础知识以外,2~3年的学习期间的最重要任务就是学位论文的选题、论证、撰写、答辩。作者作为某高校化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多次参加了该校的化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开题论证及论文答辩,每次参与化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等相关活动,总有一些新的发现,并引发一些思考。现以某高校2008级化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及答辩情况为典型案例,发表一下作者的简单思考。

1 论文选题及答辩中的问题分析

某高校2008级化学教育硕士共有20位学员,另有上一届答辩未通过学员4位,24位学员分成A、B两组参加了论文集中答辩。每一答辩组设答辩主席1人、答辩委员4人,答辩专家主要由全国知名化学学科教学法教授、本校教师和中学化学教学及教研一线特级教师组成。24位学员的24篇论文涉及到中学化学教学与教研的各个领域,主要集中在课程实施、课程资源开发及化学教学法研究3个方面,24位学员的论文选题及答辩结果见表1。

无论是学员论文的答辩过程,还是学员的论文选题及撰写,都还是让我们从中发现了一些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与论文的答辩结果有直接的关联。现以“基本合格”和“不合格”2种等次的5篇论文选题、撰写及答辩情况为例,来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

《高一化学学困生的激励策略研究》是24篇学位论文中唯一的基本合格的论文,答辩主席宣布这篇论文基本合格,也就意味着这篇论文必须经过学员的补充、修改、完善,并再次通过专家答辩委员会审查,学员才能拿到学位证书。显然,从论文的选题可以看出,这篇论文需要在充分调研和检索文献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困成因进行分析梳理,根据有关理论提出有针对性地解决学困的具体办法。然而,这篇论文却缺少大量而真实的调查,大量地引用有关理论,更多地根据想象去设计方法与策略,直接导致了论文缺乏实际应用价值,给人的感觉是基于想象中的学困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案。

《诺贝尔科学精神在高中课程标准下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多媒体化学生态课堂构建研究》、《中学化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研究》等是被答辩专家定为不合格等次的4篇学位论文,这就意味着这4篇学位论文必须在选题、开题、撰写、送审、答辩等环节上,一切从零开始,并在下一年的学位论文答辩会上经过重新答辩获得合格以上等次,否则学员将不可能取得教育硕士学位证书。通过分析不难发现,这4篇不合格论文基本上都是在选题环节出现了问题。《诺贝尔科学精神在高中课程标准下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从论题的语法结构上就存在重大缺陷,从研究内容来看,该论文是运用诺贝尔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基于此,论题的关键词就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却被挂上了诺贝尔科学精神和高中新课程的名头,同时,诺贝尔科学精神是什么?诺贝尔科学精神与学生创新能力之间有什么关系,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从论题的结构上来看,《多媒体化学生态课堂构建研究》显然是由多媒体的应用和化学生态课堂2个命题组合而成的,在论文的文本中,不仅可以明显地看到2个命题相互粘贴的痕迹,而且还让我们感觉到,只要把“化学”替换为其他学科,并添加一些相关的学科元素,就可以成为各个学科都普适的论文。《中学化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是一个十分热门的选题,很多人做过相关研究,在中国学术期刊总库中以“中学化学”、“创造性思维”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到95篇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还不包括一些学位论文,所检索到文献大部分发表在20世纪90年代。由此可见选择这样一个论题来进行研究,没有独到的视角与研究思路,是很难写出原创性学位论文来的。《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研究》选择安徽省高考的一类主观题型作为学位论文的研究论题,显然是非常不合适的。高考的命题思路与特点研究,本身就是一个较为沉重及敏感的话题,更何况把一类题型作为研究对象,不仅研究的着眼点选择不当,而且撰写出的论文一点学术价值都没有。

同时,我们也看到3篇优秀论文之所以优秀的3个方面的共性:(1)选题新颖,3篇论文的选题都非常新,都是从独到的视角出发来研究相关领域的问题。(2)论文质量高,3篇论文的质量都非常高,折射出3位作者的科学精神、研究态度,以及科研水平。(3)答辩流畅,3位学员在答辩过程中表现出的流畅的语言、机智的应变能力、缜密的思维都得到了答辩专家的一致肯定。

综上可见,当前化学教育硕士在论文选题、撰写及答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是显而已见的,如果不能有效而及时地解决相关问题,不仅可能会影响到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而且还可能会对以后的教育硕士的学风与研风建设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关于教育硕士学位论文选题、撰写及答辩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必须要引起学位管理部门及教育硕士培养部门及攻读教育硕士的广大学员们的高度重视。

2 化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相关问题的思考

通过仔细研究24位学员论文选题、撰写及答辩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必然会引发我们很多的思考。一是如何选题,并进行充分的论证,从最为原始的阶段来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与学术价值;二是如何加强对学员撰写论文过程的监管与指导,避免步入只重结果而轻过程的导师指导模式;三是如何有准备地答辩,通过最为科学、直观的方式来呈现学员学位论文的全貌及研究成果。

2.1论文选题的取向问题

很多教育硕士的培养单位或机构为了管理上的方便,往往为普通化学硕士与化学教育硕士所提供的是同一份学位论文选题参考“菜单”,从而忽视了化学教育硕士身份特殊所决定的学位论文选题的取向性问题,也即化学教育硕士是基于学科理论、文献研究的学位论文选题,还是基于学科实践、行动研究的学位论文选题。作为不同于一般普通化学硕士的化学教育硕士,因入学门槛相对较低、来自于教学一线、集中学习时间短、科研条件有限等特点,决定了教育硕士的学位论文选题也应该有其特殊的一面,在选题时应尽可能取向于:(1)化学教学实践探索研究及教学改革行动研究;(2)化学教学及教育科学理论的应用模式及创新研究;(3)化学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解决模式及困惑、对策研究等。作为学员的推送单位最期待的选题是基于学科问题解决模式及基于学科实践探索模式的研究,都希望学员带着平时教学实践中所遭遇的困惑和所发现的问题入学,经过2~3年的系统理论学习,并以所在学校班级或学生为教学实践的实验样本,再带着通过以学位论文形式所呈现的问题解决模式、思路和方法等回到学校。当然,学员在选题时还要考虑到学员自身所占有的学科资源,以及所具有的环境优势、人文优势及科研条件等。

2.2论文撰写的规范问题

化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在撰写过程中暴露出的最大问题就是书写规范问题。目前,我们在答辩过程中所发现的学位论文不规范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3个方面:(1)论文格式不规范,如,有些学员不按培养单位关于论文撰写的具体要求去撰写,而是自行其事。(2)文字表述不规范,如,论文中使用的图、表及量与单位符号不规范,英文摘要与写作不规范,存在语法错误。当然,也存在极个别学员出现错别字、语句不通、标点符号错用的问题。(3)文献采用或引用不规范。如,引用参考文献格式不符合科技文献格式要求,根据参考文献找不到论文引用的文章,个别学位论文参考文献的序号标注在章、节标题上等。

2.3论文的开题论证问题

开题论证是学位论文撰写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甚至比论文答辩过程还要重要。论文开题论证是否充分,直接决定着选题的科学性、学员的撰写思路及学位论文的质量。如果忽视了开题论证这一环节,无论在论文送审时发现了问题,还是在论文答辩时发现了问题,都是难以补救的。因此,当学员选定论题及导师以后,一定要参加有关单位组织的开题论证会议,汇报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预期的成果与突破,广泛听取导师及专家的意见与建议。作为培养单位,这个环节绝不能省,必须做实做到位,作为学员,这一关必须认真过,早发现问题,早补救!

2.4论文的送审答辩问题

我们知道,学位论文的答辩必然涉及到2个环节,一是论文送审环节,二是现场答辩环节。学位论文在正式答辩之前,往往都要经过答辩专家的盲审,给出初步评审结果,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教育硕士论文的答辩往往都采取会议集中答辩的形式,如何在10分钟内把几万字甚至十几万字的学位论文概貌直观、生动地呈现给答辩专家,还要能够接受答辩专家的质询,是每一位学员都必须要面对的事情。我们在答辩过程中遗憾地看到,一些学员可能因为工作太忙,也可能是因为态度马虎,不仅不能流畅地介绍论文内容,而且也不能很好地回答专家提出的问题,论文答辩的结果可想而知。因此,学员必须认真汲取盲审专家提出的修改意见,认真写好论文答辩报告,还要对专家可能提出的问题做出预期,并精心地加以准备。

第3篇

教育硕士与现行的教育学硕士处于同一层次,但是规格有异,各有侧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主要功能就在于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并提供一个具有时代特征,更加科学、合理、先进、高标准的教师素质教育的模式[7]。这种模式将通过教育实践来实现其目的,进而促进教师将理论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际,培养教师的职业技能,全面提高教师的从业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8]。显见,教育硕士相比教育学硕士对职业性的重视程度迥异,综合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学界大多学者认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导师队伍建设、评价标准等方面,都应彰显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教育的职业特点。当前,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快速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突出问题集中体现在专业教育硕士培养中的职业性缺失。具体表现为:第一,在培养目标上,许多院校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满足基础教育教学和管理的高层次应用人才的认同度不高,只是把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当作一种高层次继续教育;有些院校出于经济利益的驱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导致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培训化倾向。第二,在课程体系构建上,教育硕士的课程体系是其培养工作的重点和中心,是培养目标和落实教育原则的载体。当前,教育硕士课程体系中理论性课程占据比例过大,忽视实践环节,凸显职业性的实践教学仍显不足,缺乏贴近教育实际的专业知识内容,不能有效指导工作实践,并且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职业实践处于二元分离状态。第三,在培养方式上,当下教育硕士教学方式单一传统,案例教学没有真正得以推广落实,难以适应教育硕士培养的需要。教学手段仍显落后,体现现代教育技术的方式没能在教学中广泛运用,发挥其应有实效。第四,在导师队伍建设上,当下,教育硕士导师大多是由学术性导师衍生而来,指导教师仍以学术性硕士培养方式培养教育硕士,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职业需求相关能力的培养;同时这部分指导导师缺少基础教育教学经验,难以承担培养教育硕士的责任。第五,在评价标准上,现行教育硕士评价标准主体单一,评价客体标准大多沿袭学术性硕士标准,尤其是硕士论文没有体现职业性的特点,评价标准机械单一,与教育硕士培养目标相背离,忽视教育硕士职业能力的培养。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职业性滑落的成因

(一)对教育硕士培养重视程度缺位与认识错位

我国自1997年首届招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以来,已经走过近15个春秋,从中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网获悉,截至2011年12月,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除港澳台外共有88个。培养单位由最初的16所试点单位增加到88所。纵观88所高校,其中大多数为师范大学或综合性研究型院校,前身大多开办过教育学硕士,之后才申办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换言之,这些院校在教育学学术研究方面颇有建树,尤为侧重学术研究,而教育实践的探索甚少,加之研究型院校以科研服务为导向,开设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大多以院校创收为目的,故此,从管理者的角度,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的理性研究,教育硕士培养目标与教育学硕士趋同,偏离专业学位的目标定位,缺乏软硬件环境的支撑,因此,无论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配备等方面都无法满足教育硕士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还有一些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师认为:教育硕士的水平与技能应体现在学术性上,没有学术性就谈不上高层次、高水平的专业学位,自然而然就将其等同于教育学硕士[9]。认识误区同样致使教育硕士培养质量下滑。以上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新型学位,没有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多数学校是“两块牌子、一套师资”,照搬教育学硕士的培养模式,不同程度地存在学术化倾向,重学术轻实践[10]。管理者与施教者对教育硕士人才培养重视不足与认识偏差,学术型与专业型研究生教育趋同,致使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职业性特征没有得以体现,影响我国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质量。

(二)职业化、多元化师资队伍缺失

教育硕士要求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学员的实践反思能力培养,增设实践环节。我国教育硕士缺乏专职的教学队伍和导师队伍,基本上依靠教育学硕士教师队伍,这部分教师队伍往往学术水平较高,可对基础教育的关注和了解甚少,普遍缺乏基础教育教学与管理的实践经验,论文指导中也偏向自己研究专长,偏离学生的职业实践。师资素质差距也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学历结构不合理,且各专业分配不平衡,无法达到专业学教师的要求。年龄结构不合理,中年教师比例较低,知识结构不适应,一些教师缺乏跨学科、跨专业授课的能力[11]。教育硕士学生多是来自不同学科和不同专业,同一套师资实难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的实践环节的薄弱,无法满足专业学位的职业性与实践性的需要,因此,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很难保证。我国的教育硕士培养实行导师制,采用的多是“一对一”和“一对多”的模式,阻碍学生的交流和创新,美国的教育硕士采取“院—系”纵向培养结构和导师集体指导制,由主要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其他导师指导研究生开展实际问题的研究,导师组拥有多元的教师队伍,既有杰出学者,又有资深管理者,学科背景涉及教育、历史等多个领域[12]。由此可见,我国教育硕士导师制培养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制约教育硕士学生的职业能力的提升。综上,无论从师资队伍或是导师队伍都无力满足教育硕士对职业能力的需求。

(三)情境化教育平台缺乏

实践能力的提升是培养教育硕士的关键工作,也是其职业性诉求的中心环节。教育硕士作为有强烈职业背景的专业学位的教育,及时满足职业性质而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知识体系的过程。在教育情景中,知识不再仅仅是一个静态积累的形态,而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13]。情境化是教育实践的外在特征,教育实践需要土壤才能成长,从而生成教师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因为教育硕士自身的特点,要求学生能够开展各种观摩教学、调查研究、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实践能力的提升除了需要实践能力较强的师资,搭建良好的职业环境,校内外实践场所和模拟平台对学生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各培养院校的实践平台建设情况令人担忧,培养院校为教育硕士自建模拟平台的凤毛麟角,且与中小学校的联系并不紧密,可供教育硕士实践的校内外基地付之阙如。专业学位强调教育硕士应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索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缺少一种能够更好地进行对话、合作、研究的学习情境,自然难以生成教育硕士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职业性回归的应然举措

(一)建立“重培养、慎定位”的人才培养机制

教育硕士是专业学位教育的一种类型,以培养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某一职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硕士会以旺盛的生命力发展首先在于它培养目标的职业定向性与职业实务性,其次在于它所培养人才的高素质、高层次性[14]。当前,教育硕士教育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除了管理者与施教者重视程度,还在于对教育硕士人才培养定位出现偏差,对教育硕士的职业性没有充分重视,认识偏差致使行为偏离。在国内虽然没有较好的经验借鉴,但是可以从国外的人才培养中汲取经验。各培养院校应充分认识到教育硕士对我国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作用,依据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确定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定位[15],逐步建立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的保障机制,完善管理体系,加大对教育硕士人才培养的研究力度,肃清错误认识,坚决反对套用学术性教育学硕士的标准来培养教育硕士,避免学术化倾向,让教育硕士回归到职业性的轨道,同时也不能过于强化职业性与实践性,使教育过程沦为技能培训,忽略高层次人才培养所必须具备的学术高度,理性看待学术性与实践性的关系。培养院校应结合学校自身特点,挖掘自身人才培养特色,大胆探索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探索中逐渐完善教育硕士的人才培养机制。

(二)构建“情境化、职业化”的教育平台

在教育硕士培养中,教育实践是促进教育硕士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过程,是教育硕士生在具体、真实教育情景中培养教师职业意识、职业情况、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的过程[16]。构建情境化的教学环境为教育硕士的培养提供了职业背景与实践平台。情境化教学环境不仅要求学校具有校内实践的场所,还应该包括校外的可供师生真正参与的实践场所。在与中小学密切合作的同时,选择适宜的中小学成为教育硕士的实践流动站,并把中小学教学和管理中遇到的难题作为课题或硕士论文题目进行研究,提出解决方案:一方面,提高师资和学生的教育实践研究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硕士论文的选题更有实际意义;另一方面,帮助中小学解决教学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实现优势互补,有利于形成相对稳定的校校合作机制。从教育硕士教育质量提升的角度看,学校还应尽量建立交互协作的平台。通过社会化的协商方式,为学生提供交互性协作的研究平台,以便学员之间、师生之间开展多层次的合作研究,这种多层次的研究不应单纯依赖学科专业课程组织学员,使教育硕士群体的智慧为每一个个体所共享,并内化为个体智慧[17]。因此,学校应尽量为教育硕士师生创设多层次交叉性的合作研究机会,加强与政府、学校、组织的密切合作,尽可能创设具体的、情境化的教学环境,推进教育硕士师生职业性与实践性的生成。

(三)形成“实践型、实战型”的课程体系

教育硕士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工作的重点和中心,是体现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我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践取向定位必须以职业实践的方式达成,职业实践性是专业学位区别于学术型学位本职差异。我国现有的教育硕士学位课程多为教育学课程的翻版,课程体系体现着较强的学术性。职业性与实践性课程较少,且比较笼统。这从中美两国教育硕士教育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比较[18]明显看出:美国爱达荷州立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硕士开设核心研究课程、专业研究课程及实践研究类课程,而中国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主要开设学位课程、专业必修课程及选修课程。美国教育硕士课程突出实践性与职业性。实践课程为必修课程是美国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重要特征,正是由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充分保证了美国教育硕士科研能力的提高[19]。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只有真正摆脱学术型课程体系框架,打破传统学科体系的思维定式,只有以职业为背景,以实践为导向,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宗旨,教育硕士的职业性与实践性才能够被真正确立。因此,各培养院校在课程体系建构时须进一步明确课程的价值取向,在课程开发上遵循职业实践性的特质。在课程取向方面,第一,课程应具有为教育硕士学院提供剖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理论基础和可以“举一反三”的范例;第二,课程具有为教育硕士学院解剖学生学科认识过程的机会;第三,课程应为学员提供对基础教育职能和功能进一步深刻认识的机会[20]。在课程开发方面,第一,要调整课程目标,凸显专业学位的职业实践性;第二,优化课程结构,增设反思性实践课;第三,整合课程内容,强调个人知识的建构;第四,改良课程实践,重视学生研究性学习[21]。针对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失调的现状,增加实践课与选修课,明晰课程内容与实践环节,且及时增加教学需要的前沿课程。借鉴国内外优秀的研究成果,逐步完善教育硕士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开发,使教育硕士课程设计与探索步入良性轨道。

(四)培育“双师型”、“双导师”的师资队伍与导师队伍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自身的特点与规模化发展的趋势,向培养院校的师资队伍提出新的目标和要求,一支高素质、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和导师是实现教育硕士培养目标的有力保障。这就要求教育硕士教师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在思想素质方面:思想道德素质高,有正确的教育观念,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第二,在知识结构方面: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关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发展,专业知识精神,基础知识广博;第三,在能力结构方面: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创新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科研能力[22]。因此,为打造素质过硬、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应做好五个方面:第一,按照教育硕士培养工作要求,各培养院校应组建专门的师资队伍和导师队伍,并出台教育硕士师资聘任管理办法,建立和完善教师评聘、培训、评价、激励制度,优化师资队伍,淘汰不称职的师资;第二,加强对现有师资队伍的观念引导,提高认识,肃清错误观念,要求他们逐步适应从学术型人才培养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变,要求教师熟悉基础教育教学及管理现状,具有从事基础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的能力,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第三,开展师资交流与培训,定期不定期开展师资培训,并逐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也可以通过委派教师深入中小学开展实践交流活动,提高师资的业务实践能力,及时掌握基础教育的发展变化;第四,吸收中小学具有高级职称、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或管理人员充实到教育硕士的师资队伍和导师,可以尝试将教育硕士设立“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做学术导师,进行学术引领,校外一线丰富的教师做职业导师,进行职业实践指导;第五,实现师资队伍学历结构、知识结构、学科结构的合理化和科学化,能力提高师资队伍水平,这就要求培养院校要有长远规划,积极制定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规划,设置配套政策,确保落实。

第4篇

[关键词]问题化学习;教育硕士;数学方法论;学术性;实践性

[中图分类号] G442;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6-0022-03

十多年来, 我国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由于缺乏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本质与特殊性的正确认识,出现了学术性倾向严重、课程教学过程中实践性缺失等问题。本研究针对学科教学(数学)方向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运用“问题化学习”教学模式,进行了数学方法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在行动中检验该模式对克服教育硕士培养中实践性缺失的问题的效果。

一、问题提出

(一)过去教学存在的问题

受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定式的影响,当前我国教育硕士的培养不同程度地存在向学术型硕士趋同的倾向,导致教育硕士陷入既没有明显的专业学位特色,学术性又不及教育学硕士的尴尬境地,影响了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1]对于该问题,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育硕士导师在澄清认识的基础上,努力找到改进的策略并运用于教学实践,显得十分重要。笔者试图依托数学方法论课程,从课程教学的视角进行探讨,以期获得一些启示。

(二)问题化学习模式的引入

从建构主义学习观点看,以问题为基础来展开学习和教学过程似乎已经成了人们的一条基本的改革思路。[2]近三十年来,有关“问题”的学习或研究,时常提到的有“问题解决”、“问题化教学”和“问题化学习”等,目前正越来越多地被许多教育和培训领域所采用和重视。[3]由于问题化学习的要旨是通过问题来建构学生的认知结构,以获得学习实效,且易于联系实践,因此我们决定用这种模式来改革自己的教学。

所谓“问题化教学”是指以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教学问题(或教学问题集)来贯穿教学过程,培养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认知能力与高级思维技能的发展,实现其对课程内容持久深入理解的教学模式。[4]“问题化学习”教学模式则更宽泛。王天蓉认为,问题化学习是通过问题来建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教学活动,它要求学习活动以问题的发现与提出为开端,用问题主线来贯穿学习过程和整合各种知识,并把对问题的思考和感悟作为对学习目标的追求与对学习结果的检验。问题化学习强调学习行为的持续性,是一种围绕问题的连续的学习行为,通过系列化问题的逐个解决,促进学习的有效迁移和知识建构。[5]

实施“问题化学习”教学模式时,应该从问题的发现(或提出)开始,用结构化的、有层次的问题来形成一定的问题系统,整合教学内容,并贯穿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在系列问题逐步解决的过程中,帮助实现学生学习的有效迁移,建构知识体系,获得能力提升。

(三)本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依托数学方法论课程,通过问题化学习模式在该课程教学的应用,检验能否凸显教育硕士培养的应用性、实践性特色,切实加强实践性教学;检验能否通过系列问题(或问题系统)的教学实施吸引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改善课堂上主动提问和思考缺失的现象;能否有机融合数学课程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实现教育硕士课堂教学的高层次思维活动开展,使师生、生生之间深层交流常态化。

二、行动规划

(一)行动参与者

参与者包括扬州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3级教育硕士6人(第一轮行动),2014级教育硕士8人(第二轮行动,另文讨论)。在学习数学方法论课程前,他们已经学习了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数学课程与教材分析、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等课程,大多数学生本科阶段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参加过教育实习,有说课、课堂试教和教学研讨等经历。

行动中,将全班学生自由组合成2个小组,每组3~4人。选派1人作为小组代表, 记录小组的成员的思维过程和工作过程,向全班呈现小组成果;另外指定4人组成评价委员会,对成果及展示过程情况评分。

(二)问题设置

与其他关于“问题”的学习或教学研究不同的是,“问题化学习”的教学设计,遵循以“学科问题为基础,学生问题为起点,教师问题为引导”的三位一体的问题观,设计取向上以“学”为中心,实施过程中有明确具体的操作流程。

1.实际问题。按照“问题化学习”模式, 第一轮行动的 教学过程中设置了三个开放性的课时问题:认识几何直观、波利亚解题表再探和函数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剖析。第二轮行动中将第三个问题改为单元问题:数学化归方法简论(第二轮行动,另文讨论)。

2.任务要求。课题学习结束时,组织交流小组成果,并上交小组及个人成果产品:第一,问题系统与教学设计;第二,实践材料,如案例分析、小论文等;第三,相关资源,如文献索引、相关文章、参考书籍以及相关网站等。

3.评分标准。在布置任务时,通报成绩评分的形式和标准(共20分计为平时成绩),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活跃成果展示会的气氛。参考[2]制定了学业成绩分数评分形式和标准[2](见表1)。

(三)时间安排

每个课题的任务都安排在6节课(时间跨度3周)完成,其中,第1、2节课用于设置问题(背景介绍、相关理论知识解读)与布置任务;第3、4节课(分两次)展开小组讨论;第5、6节课是全班展示成果,评价交流。其他工作(如查找材料、分析材料以及撰写报告等)由学生课外完成。

三、行动实施

(一)设置问题

第1、2节课,首先介绍课题的问题背景。以“认识几何直观”课题为例,问题背景是:几何直观是数学活动中生动而迷人的话题,对它的研究无论在内容上还是方法上远远超出对几何图形本身的研究。我国基础教育教学改革走进“后课标时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强调数学课程的十个主要的关键词(或核心概念),“几何直观”是其中新增的四个之一。数学方法论课程已学习了数学化归方法、数学思维过程、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和转化思想方法等。

其次,结合课题内容,带领学生感知问题化学习,认识学习中的问题系统,讲解“问题化学习”模式,包括其起源、理论基础、问题系统的表现形式、教学目标问题化的方法过程、影响因素以及相关实践与研究等。

再次,说明本次课题的学习任务的专题内容、过程、成果要求,评价方式和标准等。由于认识几何直观、波利亚解题表再探和函数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三个课题在过程、成果的要求上是有区别的,安排时应分别明确指出。

(二)研究问题

安排学生们在第3节课分组讨论问题与行动方案(教师参与讨论,适时指导)。各组成员按照 “问题化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对问题进行分析,确定行动计划,并给各组员分配工作任务。第4节课(间隔一周), 针对查阅资料和初级成果,讨论修订的方案,确定需解决的新问题,制订新的行动计划,并分配任务。

(三)成果展示

第5、6节课是成果展示会。各组代表向全班报告本组完成情况(限时20分钟),在另外20分钟内,自由提问、答辩。评委们根据各组专题完成情况与学生的临场表现进行评分。笔者作为听众,与大家一道不时提出疑问,最后作评点和总结,并对重新修改、完善的小组产品以及个人产品的要求作进一步的说明。

(四)反思小结

为了对今后类似课题学习积累经验,针对每个课题,要求学生从学习过程与效果两个方面进行反思,提出建议。需要呈交各组的小组及个人反思报告。

四、反思总结

学期末,对认识几何直观、波利亚解题表再探和函数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等课题的教学实施过程与学生成果进行了分析,并与部分学生做了深度交流。基于此,关于“问题化学习”模式学科教学及其能否凸显教育硕士培养的应用性、实践性特色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对学习效果的反思

已有研究表明,“问题化学习”不仅重视教师的“教”,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问题化的“教”,最终让学生学会问题化的“学”,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获得。从实践看,参与第一轮行动的6名学生都认为: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很好地将数学方法论课程的相关基本观点与中学数学教学实际有机结合,可以多角度、自主地接受知识,有利于对知识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从几个选题看,实现了常态的学习内容与前沿课题的碰撞,在经历的三次“问题化学习”活动后,学生们普遍增强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在“问题化学习”过程中,每次的讨论都有所收获,合作学习也是相当成功的。

(二)对学习过程的反思

查找资料环节,统计显示在每个课题学习的过程中,6名学生共查阅期刊文章70篇左右,图书10种以上,还有博士、硕士论文若干篇。学生在查找、阅读和整理资料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了对知识的概括、抽象和提取,用于建构自己的知识网络。这个环节使学生认识到拥有丰富的资料、全面了解专家的解读对学习的好处。例如,关于“几何直观”这一概念,学生经历了从“直观”到“几何直观”的解读,从《辞海》中的定义、心理学家解读和数学家(克莱因、徐利治)的观点的接受、思考的认知过程。在对核心概念的辨析过程中,学生们感到视野宽阔多了,加深了对概念的把握。

学生还感觉到,在接纳丰富资料基础上的讨论,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初步学会了判断知识的价值。如关于“几何直观”,通过案例对其表现形态进行讨论,更深刻的体会几何直观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就容易厘清几何直观能力主要包括:空间想象能力、直观洞察能力、用“图形语言”来思考问题能力(“数”“形”结合思想)。

(三)对成果展示的反思

在成果展示方面,学生们认为,与传统课堂教学比较,“问题化学习”的不同和精彩之处集中反映在最后的成果展示课上,特别对讲解、提问与答辩等环节感受很深。同时,学生在争鸣中学会了如何向别人表述自己的观点,如何质疑别人的想法等。有两名学生的产品整理成论文公开发表。[7] [8]

学生们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意见:关于波利亚解题表再探成果汇报时间较为充分;而认识几何直观由于专题涵盖大量知识,在短短20分钟左右就讲完了,对知识的陈述不充分;由于教学实践经验不足,函数教学的数学思想方法探究讨论的深度不够。笔者以为学生们从以往讨论时没话讲到感到时间不够本身就是进步,当然既然预先规定了时间,我们就要学会思考讲什么、如何讲。

(四)对评分机制的反思

关于引入评分机制,让学生参与评分。学生们体会是: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引发了大家对部分问题的争鸣,提升了讨论的效果,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讨论的积极性。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能够从学过的理论上找根据、查原因,提问能力得到锻炼。事实告诉我们,给予充分的外部动机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样在问题化学习中,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仍然是需要靠外部支持来维持的。当然也暴露出来一些不足,比如有时问题显得较为零乱,未能在合理的问题链或问题系统中进行探究,问题的质量有待提高等。

(五)对主题选择的反思

学生们认为,三次讨论的主题,是在数学方法论课程讲解了相关内容后,结合了课程标准或名著或重点教学内容,既体现了学术性又具有实践性,成果不只是为了给老师批阅,而是有现实意义,这使他们完成任务的动机明显超出寻常。在学习几何直观专题后,学生对关于“我国新课程已经把几何直观看做是贯穿高中数学课程的线索之一”、“几何直观是高中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有效工具”、“几何课程的设计更离不开几何直观”等教改观点有了认识,获得前所未有的深化和升华,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当然,关于函数教学的数学思想方法探究的学习,大家深刻体会到缺乏足够的教学实践导致问题讨论较为肤浅。

另外,有效的问题化学习设计,还应该体现在对学习目标的精确把握上。[6]经过一定次数的训练后,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设计问题,弥补学生该方面经验的“盲区”。

(六)对教师作用的反思

教师的指导和监控是十分重要的,要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之中。在问题化学习过程中,当学生发现自己已有知识不能够发挥实效时,教师应该设法促进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重构和反思,起到引导和搭建“脚手架”的作用。还有,在学生讨论问题时,教师要注意把握好讨论的节奏,引导学生营造一种积极思考的学习气氛。

知识与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的思维起始于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通过结合数学教育的热点问题、关键问题开展教育硕士的课程教学改革,有助于学习者将呆滞的惰性知识转化为活性的知识,大大促进知识与思维能力的协同发展,在平衡学术性与实践性之间的关系,凸显教育硕士培养的应用性、实践性特色方面发挥一定作用。

[ 注 释 ]

[1] 李子江.我国教育硕士培养的学术化倾向及改革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10(5):62-66.

[2] 刘儒德.用“基于问题学习”模式改革本科生教学的一项行动研究[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5):49-54.

[3] 刘儒德.问题式学习:一条集中体现建构主义思想的教学改革思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5):53-56.

[4] 祝智庭主编,胡小勇著.问题化教学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3.

[5] 王天蓉.问题化学习及信息技术支撑的方式[J].上海教育科研,2006(4):63-67.

[6] 祝智庭主编,王天蓉,徐谊编著.有效学习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84.

第5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 实验课程 教学改革 学生为主体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177-02

1.现存问题

1.1化学教师观念上存在误区

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很多高中化学老师认为化学实验教学只是辅助手段,所以在教学中给予忽视,通常是讲实验,不是做实验。教学紧紧围绕着高考成绩,只要会动笔答卷就行,不需要学生掌握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

1.2体制问题

部分高中,因为体制问题,保障高中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政策不明显。因为化学实验课课前准备需要时间,对教学过程的组织不好管理,对实验后的实验教室管理、设备耗材管理、以及责任事故容易带来麻烦事,所以很多高中老师刻意回避实验课。

1.3教学方法欠佳

通常,高中化学实验前教师明确讲清有关的新知识,然后进行实验演示,最后由教师作总结归纳。在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一般只是被动地接受、巩固和检验知识,实验起的仅是帮助学生巩固和检验知识的目的。即使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学生分组实验,都是在教师明确地将实验方案和步骤及注意事项详细地一一说明后,学生简单地重复的过程。学生在做实验时没有思考的空间,结果只能是机械操作、机械记忆。

1.4小结

总而观之,传统高中化学实验课程实施效果不好,抑制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背离了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长此以往,学生将养成不思考的习惯,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求实求真的品格和科学精神的养成。按照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即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高中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改革,是一个符合当前新课程改革要求的课题,这也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2.改革途径

2.1提升教学理念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活动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积极性。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学生始终处于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借助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创设实验情景,设置悬念,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激励性的语言与目光,创设的多发言、多交流、多表扬的探究氛围,能够消除学生内心的压抑,又会使学生学习兴趣得以保持,学生在自我探究过程中,自己设计实验、推测和预计实验结果,训练思维能力,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享受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快乐的同时,学习兴趣必然大幅度提高。

2.2突出学生的实验能力培养

在确保实验实施硬件条件充分的条件下,增加实验教学学时,利用积极的政策引导高中化学实验课程的实施。充分开展验证性实验,使学生通过对化学现象、过程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是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基础。这种感性认识可以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在实验教学中增强学生的主体性,增加学生的实验参与;开辟一些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小实验,通过学生亲自实验,探索化学知识,体验成功的乐趣,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注重对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总结,让学生眼看、鼻闻、耳听、脑思、手动,深化实验教学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化学基本素养。

2.3训练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化学实验不仅是一种实践活动,它更是一种方法和过程,学生通过亲历科学实验探究的过程,一方面获得有关的化学知识,掌握相关的化学实验技能;另一方面体验化学实验的科学方法,如观察的方法、实验的方法、实验记录的方法、对实验数据和事实的处理方法、科学抽象的方法、假说的方法、模型的方法。如此经过长时期的训练和积累, 就能逐渐达到新课程中要求的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总目标。

3.研究总结

(1)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表现得更加突出,只有确实把学生放在实验教学的主体地位,才能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才能够在确定实验问题、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和处理分析实验结果中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2)在化学教学中要给化学实验足够的课时,只有足够的时间,学生才能在实验中逐渐体会化学实验的魅力,在实验过程出现异常时去探索,否则,有些学生势必在实验中以应付差事的态度完成任务。

(3)为了确实改进化学实验教学,一个学校的化学教研组全体老师必须相互支持,特别是化学实验员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4)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为了克服旧的实验教学模式,化学老师要具备奉献精神。在课外,当学生提出自己的实验设计方案时,不但要给以表扬和鼓励,而且应帮助学生分析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并能满足学生验证其实验设计的要求,由于化学实验的危险性,在学生验证其实验设计时,化学老师要陪同学生,以防止意外。

(5)强调加强探究性实验,并不是彻底地取缔验证性实验,高中阶段验证性实验仍然是化学实验教学的一个主要内容。那么教师应设法在验证性实验中设置一定的问题情景,使验证性实验不再仅仅为验证而做,而是将验证性实验作为实验探究活动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与实验探究活动其他功能的发挥紧密结合起来。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每一位化学教育工作者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迎难而上,以培养适合时展要求的人才为己任,投身到化学课程改革中去,希望有更多的化学教育工作者关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从而把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李广洲,陆真.化学教学论实验[M].北京:科学山版社,2006,1.

[2]孙彩云.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2006.

[3]程国平.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2007.

[4]高剑南,王祖浩主编.化学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33-143.

[5]高剑南,王祖浩主编.化学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l,142.

[6]荆丽田.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2004.

[7]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山版社,2001,5.

第6篇

关键词: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生教育;教学策略

作者简介:唐忠顺(1967-),男,湖南永州人,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湖南 湘潭 411201)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148-02

与生机勃勃的基础教育新课改和百家争鸣的大学外语教改相比,有关外语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改革研究相对较少,而且目前国内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生的培养理念和学术论文规范上,对于微观层面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问题仍缺乏深入探索,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语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戴炜栋、王雪梅,2005)鉴于此,本文在结合笔者多年执教研究生课程的基础之上,对一门重要的研究生学位课程的教学谈谈自己的探索与感悟,以期与同行共同探讨研究生教育改革,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英语教学论”是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和教育硕士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学位课程。主修这门课程的研究生将来多数会从事基础外语教学工作。由于硕士是目前我国中小学师资中学历较高的群体,他们对推行中小学外语教学改革和提高基础外语教学质量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为此,我们对这门课程的教学进行了长期的、全面的探索:从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到课程内容的抉择,从教学方式的更新到教学评估体系的变革。经过多年的努力,一门充满活力的、动态的、开放的研究生课程已经建立。回顾我们走过的历程,主要在如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精心制定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在教学中起到指挥棒的作用,因此,课程教学改革首先从这方面入手。在课程与教学的运行当中,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是确立课程教学目标。(Tyler,1949)在考虑我国外语教学,特别是中小学外语教学的实际与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之上,把“英语教学论”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培养研究生的外语教学理论素养和外语教学方法。此课程教学目标的确立,一是考虑了硕士生未来职业的需要,二是考虑了他们将来从事基础外语教学工作后的可持续发展。外语教学方法的训练是他们的立身之本,教学理论素养是他们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在课程教学目标确定之后,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由于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时间、空间跨度很大,(Richards & Rogers,1986)外语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种类繁多而且日新月异,加之这门课程的学时有限,常常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挑战,教学中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基于这种情况,我们把教学内容分为刚性内容和弹性内容。刚性内容是指研究生必须掌握的课程知识,包括中外外语教学流派的评析、各种外语教学方法的语言学和心理学基础等等。弹性内容主要体现在对外语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前沿问题的分析讨论,这部分内容是动态的、开放的,随着外语教学改革的深入而变化的。

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我们克服以“讲授为主,讨论为辅”的“本科化”课程教学方式(罗尧成,2006)的弊端,采取“学生主题发言和教师讲授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堂讨论并重”的新型教学模式。例如,我们常常要研究生轮流在课堂上作主题发言,精要介绍一种外语教学流派或外语教学方法,然后教师在此基础上再补充完善。这样做可以培养研究生的自学能力和表述能力。教师讲授的主要是难点、疑点和重点问题。存在争议的问题和热点问题就构成了课堂讨论的内容。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两者相得益彰。

在教学评估方面,改变了以往单凭学期论文评定成绩的方法,而将研究生的权威著作阅读效果、课堂主题发言、课堂讨论、学期论文四项内容作为成绩考核的依据。这样做有利于促使研究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指定必读权威著作,严格检查阅读效果

实践证明,对于任何一门硕士学位课程来说,要选择一本内容全面、对问题阐发深刻的教材十分困难,因此我们常常给研究生指定几本有关外语教学与研究方面的权威著作,如J.Richards和T.Rogers所著的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1986),H.G.Widdowson所著的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1996)以及Peter Skehan所著的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1998)等权威著作。教师可以先在课堂上对这些著作进行纲要式地介绍,然后要求研究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以便于系统地把握外语教学的历史与现状,了解外语教学的基本概念(fundamental concepts),深刻领会外语教学法不断发展演变的轨迹和缘由。为了检查研究生阅读权威著作的效果,我们经常和研究生的导师积极配合,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严格检查,如提交读书报告或组织讨论交流。

三、师生共建课程参考文献库

众所周知,学术期刊是反映学科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的主要载体之一(另一主要途径是学术会议),它在培养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和撰写学位论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研究生除了要学习指定的权威著作之外,还必须经常阅读外语学术期刊。事实上,很多研究生对此非常迷茫。一是不知道应该阅读哪些期刊,二是阅读过的文献七零八碎,缺乏归纳整理的方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确定参考文献库所收录的论文必须来源于国内外外语类核心期刊。然后根据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把参考文献库进行逐级分类并逐年更新。一级分类包括:国内外外语教学流派及其批判与继承、语言学理论与外语教学、心理学与外语教学、词汇教学研究、语法教学研究、阅读教学研究、口语教学研究、听力教学研究、写作教学研究和中国外语教学改革研究等十大类。一级分类类别不宜过多、过细。在一级分类的基础之上,我们又进行了二级分类。例如,在一级分类参考文献库“词汇教学研究”下设了七个二级文献库:词汇量调查研究、教学大纲词表研究、词汇学习策略研究、词汇水平研究、写作词汇研究、口语词汇研究、心理词典研究和词汇搭配研究。研究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对二级参考文献库进行进一步分类,以构建个性化的参考文献库。为了及时更新参考文献库,我们对每届研究生进行了分组,每组负责及时更新一个一级参考文献库,教师定期查看更新情况并给予相应指导。

实践证明,参考文献库的建立,不仅使研究生对该门课程的研究范围、研究历史和最新研究动态有了清楚的了解,而且极大地方便了研究生进行文献检索,使他们对某一具体问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有了清晰而全面的把握,为他们未来的硕士论文选题提供了有用的文献资料。通过师生共建课程参考文献库,教师也把握了外语教学研究的概况及研究前沿,极大地开阔了师生的学术视野。

四、选择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专题介绍和专题讨论

如前文所述,由于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的时间、空间跨度很大,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庞杂,加之这门课程的授课学时有限,我们不可能在教学中做到面面俱到,否则就会陷入以“讲授为主,讨论为辅”的“本科化”教学方式。(罗尧成,2006)因此,有必要对课堂讲授内容进行抉择,对课程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我们选择了一些外语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专题介绍,然后让研究生在阅读指定专著和课程参考文献库的基础上,在课堂上就这些专题展开讨论。就这门课程而言,我们把重点放在了对各种外语教学流派的历史分析及批判继承上;难点在于各种语言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如何催生了外语教学法的产生和流变;热点问题是动态的,随着外语教学改革和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变化。

为了使研究生能更好地进行专题讨论,我们常常会提前公布讨论话题,并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选择话题,组成研究小组,进行小组合作,这样可以培养研究生共同发现式的、合作式的学习。(文秋芳等,2006;戴炜栋、王雪梅,2005)此外,我们会对每个研究生在讨论中的的表现进行记录评分,作为课程考核成绩的一个重要依据。因此,研究生都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讨论。我们发现,专题讨论既可以以点带面,又可以培养研究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文献综述能力和理论思辩能力,同时还可以检查和监督研究生的学习状况,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加同伴压力(peer pressure),营造科学研究的气氛和求实求真的科研精神。

有学者认为,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最大区别就在于“研究”二字上,离开这一点,就谈不上是研究生了。(林文勋,2005)而研究生的“研究”又集中体现在论文写作上。要写好学术论文,其关键是做好论文选题,因为“发现问题等于解决问题的一半”。过去,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发现多数研究生在论文(包括学期论文、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选题方面比较茫然,要么选题太泛,要么重复别人的研究,要么把没有人研究过的问题误认为是学术创新,即把学术空白等同于学术前沿。(林文勋,2005)通过专题介绍和专题讨论后,发现研究生在论文选题方面比较敏锐,选题通过率明显提高,而且他们所提交的学期论文选题和硕士论文选题基本上都来源于师生课堂互动所探讨的重点、热点问题或与之密切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涵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三维目标”、外语学习的最佳起始年龄、外语自主学习、我国基础外语教学改革、任务型教学法的本土化等等。

五、理论与实践互动,培养研究生的实际教学水平

我国研究生培养一直沿用“课程学习+发表文章+学术性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结果导致与社会需求脱节,学非所用,不少学生甚至遭遇毕业即失业的尴尬。(阮平章,2004)外语研究生的大多数课程都比较注重提高理论素养,(张德禄,2005)而研究生教育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将会在学术性的基础上变得越来越突出。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张和社会的快速变革,单一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已难以适应社会多元化的需要,分类培养是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的必然选择。(阮平章,2004)基于这些理念,我们着力提高研究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为他们今后步入社会做好准备。因此,在开设“英语教学论”这门课程的同时,尽可能地给研究生安排适量的教学任务或是让他们自己去寻求教学机会,或是让他们充当本校任课教师的助手,目的是让他们亲历外语教学第一线,从中获得深刻的感性认识。这对于研究生来说是弥足珍贵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锻炼机会。

六、结束语

“英语教学论”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位课程,根据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和社会对外语人才的要求,按照现代教学理念,对该门课程的教学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质性的改革,初步构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动态的、开放的学位课程教学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当然,课程教学改革的任务是艰巨的,我们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以进一步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Richards,J.,T.Rogers.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2]Tyler,R.W.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Instruction[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9.

[3]戴炜栋,王雪梅.英语专业研究生教学中的协作探究模式——界定、理据与应用[J].中国外语,2005,(4).

[4]林文勋.导师,你应该教给学生什么[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3).

[5]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6).

[6]阮平章.分类培养是研究生教育发展过程的必然选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8).

第7篇

论文关键词:化学史教育,科学探究能力,质疑精神,化学教学

 

1851年,英国科学促进会(BAAS)主席在一次演讲中呼吁,我们要教给年轻人的,与其说是科学结论不如是科学方法,更不如说是科学史。科学史作为人类长期以来认识自然、征服自然的真实记录,每个章节都留下了先行者探索的足迹,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前人的卓越智慧[1]。因此,科学史能从科学的方法、精神和态度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史还能从科学家的人格魅力等人文精神等方面的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科学史能让教师在每一个伟大的历史瞬间中得到自我充实并提高[2]。

化学史作为科学史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对大自然中相关的化学知识的系统描述,它是从化学发展的历史角度,对化学科学孕育、产生和发展过程的真实记录[3]。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化学史的讲述,可让学生们知道,他们所学的知识点并非凭空出现的,不是纯粹偶然的,而是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的。再现这些化学探究过程,也是帮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点的过程,可使学生掌握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能力质疑精神,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4]。以下是笔者联系教学实际,有关化学史融入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通过化学史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应该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去在孩子们身上把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出来。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的这句话说的含义是用尽一切办法去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5]。在化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学生介绍那些古往今来伟大的化学家成功的事迹,是诱发学习动机的一个极好的动因。教师可利用化学史上的故事,引导学生去寻觅化学家成长的足迹,追溯化学历史发展的长河,把学生引进化学家进行科研创造的实验室之中,了解每个科学成果背后或辛酸、或感人、或有趣的故事,从而积极有效地调动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怎么写论文。

例如:在卤素的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介绍氯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作为化学武器的历史故事,1915年,伊普尔前线阵地上,德军和英法联军两军对阵,英法联军指挥官通过阵前观察,发现德军阵地上出现大量的“啤酒桶”,顿时感到大惑不解,窃以为德军在开玩笑,遂不以为然,掉以轻心。甚至,指挥官还说:“打赢了大家就有啤酒喝了!”话音刚落,只见德军战壕里许多士兵迅速拧开了“啤酒桶”桶盖。在绵延几公里长的战线上,所有的“啤酒桶”全被打开了,冒出来的非但不是啤酒反而是浓浓的黄绿色的烟。顿时,在风的推动下,一人多高的黄绿色气浪紧贴地面,像潮水一样扑向英法联军阵地。跟在黄色烟雾后面的德国军队,没有开一枪打一炮,就轻松地突破了英法联军防线,把整个战线向前推进了至少4公里,重新占领了失去的一些重要的战略要塞。在这次毒气袭击中,英法联军死伤惨重,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个悲剧,仅仅是由于这个简单的分子式:Cl2。通过这简单介绍历史史实,使学生认识到氯气的毒性。不仅可以活跃课堂,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喜欢上化学课,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引入化学史教育,可以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珍贵的求知欲望。通过化学史料故事的催化质疑精神,培养并保持学习化学的热情,使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

通过化学史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是指科学家们用于研究自然,对所获得的证据提出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6]。利用化学史料,使学生重复化学家曾经经历过的、成功的研究途径和采用的科学方法。从提出问题开始,到提出假说、设计实验、实施实验、收集实验事实、处理与分析化学实验事实、运用一系列的逻辑方法进行科学抽象,直到得到规律性的认识,再用实验检验认识成果。这种做法易使学生产生亲临其境的感觉,把自己放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之中,这就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受到科学方法的教育,从中学习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正确方法。

例如在《苯的结构和性质》这节课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讲述苯的结构课堂教学做如下设计,将课本知识还原为发现这一知识的历史背景中。19世纪的欧洲,在电灯还未被发明的年代里,许多国家寻常百姓家里都使用煤气照明,煤气储存和运输通常都是压缩在桶里,用了一段时间后,桶里总会产生一种油状液体,但这一现象长时间被人忽视。182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这一现象后,立即对这种液体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了提取这种液体花费了法拉第整整五年的时间,当时他把这种液体命名为“氢的重碳化合物”。直到近十年后的1834年,德国科学家米希尔里希通过蒸馏苯甲酸和石灰的混合物,得到了与法拉第所制取的液体相同的一种物质,并把它命名为苯。此后,随着有机化学中的正确的分子式概念的建立,法国化学家日拉尔等人又确定了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分子式为C6H6。其中碳的组成含量如此之高,使化学家们感到困惑。如何确定它的结构式呢?当时包括凯库勒在内的化学家们都倍感为难。

苯的结构应该是怎样的?如果在座的各位是当时的科学家,根据你们所学的知识能不能推测出苯分子可能的结构?提出问题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在学生热烈的讨论过程中,实时启发学生进而培养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然后不失时机地再引入化学史。在1858年,这个时间距苯的分子式被确定已有二十多年了,德国化学家凯库勒集中所有精力,花了七年的时间,对大量的实验事实进行系统分析了之后,终于在1865年,对苯的结构提出两个大胆的假设:1)苯的6个碳原子形成了环状闭链,即平面六角闭链;2)原子之间存在着单、双键交替形式怎么写论文。在座的“科学家们”, 如果你们真的在当时知道了这些,如何验证凯库勒所提出的结构是否正确?

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其中有些学生提出用实验来验证质疑精神,结果发现这个结构式存在不合理之处。肯定了同学们的观点之后,讲述化学史上被人津津乐道的凯库勒关于蛇形苯环的奇幻故事,据凯库勒自己的描述这源自一个梦。那时他任教于比利时的根特大学,某天晚上,又是用功了一整天之后,犯困的他趴在书桌上打起了瞌睡,眼前立刻浮现出不停旋转的碳原子。碳原子构成的长链就像是一条蛇盘绕弯曲,突然这条蛇不顾一切地咬住了自己的尾巴,不停地盘旋在天空中。就在这时他触电般地清醒了,又继续工作了一夜,提出了苯环结构这个极具创意的假说。但是,苯分子的真实结构应当是:六个碳连成环状,苯分子中,既没有单键,也没有双键,而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凯库勒的这个结构式虽然是错的,但却是一个美丽的错误,后人为了纪念他在苯结构探究中的巨大贡献,至今一直沿用了他的结构式。

通过讲述这样不朽的传奇故事,学生不仅理解了苯的抽象结构,也深刻领悟到苯分子结构的发现绝非偶然,而是科学家们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忠于实验,勇于探究的必然结果,这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科学探究的内涵,并迸发出学习化学的热情。

通过化学史教育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化学是实现中学化学教学目的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贯穿于中学化学教学全过程[7]。实验是一种探究性活动,是有效实施中学化学教学目标的重要且必要的前提条件,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科学试验由两个步骤组成: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理解。科学家在实验中观察到的不是对象的自然变化,而是人造变化。通过观察这些变化来认识对象的客观性质,对实验作出解释,而解释的前提是理解。同科学观察一样,科学实验也必须遵循客观性原则,必须实事求是地对实验结果进行观察和理解,切忌主观主义。

例如:1822年,在著名化学家巴拉尔发现元素溴的前四年,德国著名化学家李比希收到德国商人给他的海藻灰的滤液,分析这瓶浸泡过海藻植物的溶液成分,借助当时李比希的实验设备和技术,完全有能力也有条件通过化学分析实验,从这瓶液体中发现新元素溴。但是,李比希在没有做任何系统详细的实验情况下,只用眼睛观察,就急于下结论质疑精神,认为瓶中之物是氯化碘,然后随手将这瓶液体放入实验柜里,这一放可就是四年。1826,法国化学家巴拉尔宣布,发现了新元素溴这种元素性质介于氯和碘之间,这一重大发现震惊了化学界。李比希看到了巴拉尔的报告以后,立即想起那四年前被他放进实验柜里的氯化碘,他急忙翻箱倒柜,把那瓶棕色液体找出来,认认真真的做起化学分析实验,确定这瓶棕色液体既不含氯,更不含碘,也绝非他所猜测的氯化碘,这正是巴拉尔所发现的新元素溴。如果四年前李比希采取严格的科学态度,认真通过实验分析那瓶棕色液体,那么发现元素溴的不是巴拉尔,而将是李比希。也许那时他只要通过实验验证一下自己的判断,不轻易下结论,这个重大的科学发现不会与他失之交臂。

通过结合化学家的真人真事进行化学史教育,不但可以使学生重视化学实验,还可以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在没有通过实验检验之前,绝不要轻易下结论,更不能用肉眼代替实验。从而在思想上重视化学实验,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体验科学家们的科学观察、科学谈究的过程,可以逐步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

通过化学史教育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学则需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宋人张载这句话指的是,做学问必须敢于质疑,勇于提出问题,从事科学研究,问题意识极为重要怎么写论文。只有敢于怀疑,勇于向所谓的权威提出不同意见,勤于思考,对事情有自己的见解,才有可能提和明确存在的问题。因此有人说,质疑是探求发展真理的前提和基础。将化学史教育融入化学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怀疑精神。每个化学史上伟大的发现,或多或少都起源于怀疑精神,质疑或许有时也会有出错,但是,只有经过千百次的锤炼,在不断纠正错误中探寻真理,才有可能获得科学上的重大突破。因此质疑精神,只有在怀疑中学会思考,才能提高学生对科学研究过程的认识,从而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近代化学的奠基者、怀疑派化学家波义耳如果没有强烈的创造愿望和敢于怀疑的创新精神,便不可能促使化学从医药和炼金术中分离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德国化学家维勒、柯尔柏也正是因敢于怀疑“生命力”学说,先后合成尿素、醋酸,打破了“生命力”学说的神话,推动有机化学的迅速崛起。然而德国化学家李比西、维勒却由于一时的疏忽,使他们与溴、钒元素的发现失之交臂,遗憾终生;普利斯特里虽已发现并制出氧气,但受传统的“燃素学说”束缚,让真理从自己的鼻尖下溜走了。

这一个个生动的例子,不仅让学生识到质疑精神在科学发明和创造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同时,还可以给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如何质疑提供了认识论的指导。如果学生们了解到科学史上许多当时的权威科学家,都曾犯过较为严重的甚至有些愚蠢的错误时,这难道不会大大增强他们质疑前人的勇气和信心?

古罗马西塞罗说过,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出生之前发生过什么事情,在生活中就会像一个无知的孩童。这个道理非常正确,西塞罗指出了历史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而化学的历史则是化学学科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因为科学只能给我们知识,而历史却能给我们智慧。因此,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把化学史引进课堂,结合化学史进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探索精神,启迪学生的思维和智慧,实验科学的教育目的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日华.试论在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 考试周刊 2008,(28): 181

[2]庞正龙.化学教育中渗透化学史教育的研究[R].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2007

[3]孙建新.谈高中新课程化学史渗透教学的策略[J]. 广东化工,2008,34(10): 124-127

[4]宋付州.化学史教育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山东: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2003

[5]张家治.化学史教程[M]. 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6]张子高.中国化学史稿(古代之部)[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

[7]郭保障.20世纪化学史[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第8篇

【关键词】 英语语法 能力

语法是学习一门语言的基础,只有了解了一门语言的语法结构,才能说出通顺流利,没有语病的语言。英语也是如此。高中英语学习了大量了的语法知识,这些同时也是高考考试时的重点。因此,有效的提高高中英语语法的教学策略,是现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当务之急。

1. 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现状分析

语法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按确定用法来运用的词类、词的屈折变化或表示相互关系的其他手段以及词在句中的功能和关系。包含词的构词、构形的规则和组词成句的规则。语法教学经历大体经历了显性语法教学和隐形语法教学两个阶段,显性语法教学是将纯粹的语法,包含句式结构,语法成分,词性及语态等内容,一起介绍给学生,其优点在于,学生能够从整体上建立起语法学习体系,使学生在语法学习过程中的联系分章节分内容进行,使学生在考试中能够掌握根据语法成分分析解题的方法,其缺点在于,语法的学习和口语,听力当中的应用联系很少,学生学习和联系的过程比较枯燥,学生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不同的语法结构,和句子成分等易混淆的部分的区别与联系之间的关系不紧密。隐形法通过情景创设,对话,任务型教学,对比性教学等多种方式,是学生在语境中进行学习和锻炼,而不直接灌输语法的概念和观点,意在是学生在情境中自然而然地体会语法成分等内容。其优点在于学生不用直接接触相对枯燥的接受方式,能够将语法学习与日常会话应用结合起来。其缺点在于学法的教学不够系统,联系的针对性不如显性教学。而且很多教师急于求成,没有足够的耐心,也间接性的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爱丧失。

2. 语言迁移论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当中应用

语言迁移法是通过两门语言在语法构成当中的相同点与相异点,是学生在学习外语的时候与母语结合起来,增加学生英语学习的代入感。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课程当中几乎没有结合语法成分进行分析,但是学生对于汉语的阅读量以及应用都是十分广泛的,相反学生对于英语的语法结构,句式,词性用法等都经过了比较详细的学习,但是学生的阅读量和平时日常生活当中的使用是比较少的。应用语言迁移论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对汉语的语法与英语的语法进行系统的比对,特别是针对倒装结构,时态语态,后置结构,从句结构等重点的语法内容,使学生能将日常接触的多的,应用的多的汉语言学习习惯与英语的语法学习融会贯通。增加学生语法学习在会话中的应用和感悟。同时学生了解了英语与汉语的区别与联系,也能够很好的掌握英语与中文之间的关系,能帮助学生掌握中文的语法,也是一种很好的督促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方式。这种迁移式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爱好,也能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

3. 从基础抓起,进行知识拓展

语法的学习是一个非常慢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教师在讲授语法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对学生有足够的耐心。不能因为学生进步慢就放弃对学生的希望,从基础抓起,建立起字、词、句的基础才能更好的学习以后大块的语法。时态的应用一直是高考考察的重点也是学生的一个难点,而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动词的时候建立强大的语法基础。对动词的过去式、过去分词、现在式都要足够的了解并能运用正常,才能更好的掌握时态。英语语法中一共有十六种时态,而高中只考察其中的一部分。教师可以将所有的时态讲授给学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是对其他时态的一种辅助,能够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英语的时态,在考试的过程中如果出了超纲拉分的题,也能让学生得心应手,取得理想成绩。但知识拓展是建立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教师不能顾此失彼,要先建立强大的基础知识,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语法拓展,这样与基础知识联系起来,学生才能更好的纵观英语语法的知识网络,建立英语语法的知识体系。

4. 结语

高中英语语法是非常重要的,不仅是考试的重点难点,也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只有好的英语语法,才能算是真正的掌握英语。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着重注重语法的教学,从基础抓起,适度的进行知识拓展,进行语言迁移等教学方法都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语法能力。同时,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毕竟语言的学习是一个慢的过程,要对学生有足够的信息和希望,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了解英语,提高英语能力。

[1] 徐婕. 语言迁移理论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J].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2007.

第9篇

关键词 观鸟活动 初中生 环境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把环境教育列为基础教育重要的内容,并将其视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价值取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进行环境教育的目标、方式和途径不同,收到的效果也就不一样。我国在1979年首次建议在中小学进行环境教育,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环境教育不断完善,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环境教育实施状况及对策研究不多,特别是对环境教育实施过程的关注不足。下面讨论如何利用校园观鸟活动开展环境教育的实施过程及策略。

1 环境教育

1.1 环境教育的目标和必要性

1975年的贝尔格莱德会议将环境教育的目标分类概括为意识、知识、态度、技能、评价能力、参与等。环境教育的目标从根本上就是培养人们的环境意识。

从各国各地区环境教育的开展来看,中小学生环境教育是一个最为重要的和最为活跃的领域,具有战略意义。中小学阶段是人生价值观、道德观形成阶段,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因此在这个时期开展环境教育会更集中、覆盖面更广,对培养青少年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道德观意义重大。

1.2 国内、外的环境教育

活动教学是欧美各国环境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其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途径。英国环境教育顾问John Baines曾说,环境教育的一个关键是在环境中进行环境教育,这是环境教育中最有吸引力和最成功的地方之一。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让学生亲身体验,使学生对环境产生热爱之情,有了环境情感,就易产生环境意识,就能产生发自内心的保护环境的行为。

我国的中小学生的环境教育,经过了近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效果差强人意。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环境教育形式单一,侧重于环境知识教育;环境教育的基点定位在环境知识和环境技能层面上,忽视学生的感受和情感体验。刘绍锋认为:大多数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理智上是认识的,但若在情感上不愿意付诸行动,势必难以形成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和爱护环境的态度。环境教育教学中要实现对学生能力、参与意识、良好环境行为的培养,就必须实施一种能够体现学生广泛参与,重视学生之间的经验和交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 观鸟

2.1 世界和中国的观鸟活动

观鸟指人们利用望远镜等光学设备,观察在自然状态下的野生鸟类。观察内容包括观察鸟类的形态、鸣叫等特征,并据此辨别鸟的种类;观察鸟类的取食、栖息、繁殖等行为,了解鸟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观鸟最初起于18世纪的英国和北欧,早期是一项纯粹的贵族消遣活动,当今在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比较普及,是世界上最流行的户外运动项目之一。

观鸟传入我国内地的历史较短。1996年,北京师范大学的鸟类专家赵欣如和首都师范大学的鸟类专家高武通过“自然之友”、“绿家园”等民间环保组织,开始尝试在民间普及观鸟活动。他们当时想组织一些活动来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最后想到了观鸟这种参与式、体验式与自我教育式相结合的活动形式,让人们通过观鸟走进自然,欣赏鸟类,认识生态,关注环保。

2.2 观鸟的意义

香港观鸟会会长林超英先生认为:观鸟是生物多样性教育的最好切入点。观鸟活动使人喜爱动物的天性得到发挥,同时也提高了观察事物的能力,培养了热爱自然、关注环境的好品质。观鸟是有效的人格教育方式,许多国家将观鸟列为青少年儿童的人格教育课程,学生一旦懂得爱护鸟类,就会有爱心,善待自然。观鸟还无形中训练了观鸟者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

3 研究过程

环境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它的实践性。研究探究发挥观鸟活动的实践性这一特点,在校园里成立观鸟社团,生物教师为主要的辅导老师,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以鸟类观察为主线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学生在参加观鸟活动中不断实践,亲身去体验,实现“在环境中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在开展研究时,设计了一系列与观鸟有关的活动,在学校里定期、有计划开展,具体活动如下:

活动一:在校园里开展日常观鸟活动。

学校的观鸟社每年都吸引很多热爱自然,喜欢鸟类的学生。活动初期,教师在观鸟社固定的活动时间里,对观鸟社学生进行观鸟基本技能的培训,内容有望远镜的使用、常见鸟种介绍及特征等。学生还在活动中练习使用《中国野鸟图鉴》、中国观鸟记录中心、中国野鸟图库等资源。课余,学生分组在校园内观鸟,练习使用望远镜,辨认鸟种。活动开展一段后,大部分的学生可以辩认校园的常见鸟种。观鸟活动培养了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对鸟类的情感。

活动二:到学校周边环境开展观鸟活动。

指导老师在课余或节假日时间组织学生到学校周边的佛山林科所、佛山的中山公园等地进行观鸟,让学生观察自然状态下的鸟类,提高观鸟的技巧。通过活动,学生大都能熟练使用望远镜、鸟类折页、图鉴等工具,认识的鸟种的数量也大大增加。实践活动帮助了学生提高观鸟技能,激发了他们观鸟的热情,还增加了其对家乡的认识。

活动三:在校园里开展观鸟活动的宣传。

观鸟社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出版观鸟墙报和举办观鸟讲座、组织观鸟游园活动,还开展了“我最喜爱的校园鸟种”的投票、“小塘中学观鸟社图标”设计和评选等一系列活动,向全校师生宣传观鸟的意义、观鸟的基本技巧,并进行校园常见鸟种的介绍等。观鸟社成员还到学校周边的社区开展观鸟的宣传,分发观鸟折页等。这些活动让更多人了解观鸟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观鸟、爱鸟的行列中来。

活动四:参加南海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到2011年,观鸟社的师生共在“中国观鸟记录中心”上上传了近80份鸟类观测记录。学生们根据日常的观察、记录及研究,写了多篇鸟类的科技小论文,获南海区的“詹天佑”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优秀实践活动的奖。2009年观鸟社的成员还参加了由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与中国科技部联合举办的气候酷派活动。活动期间,学生们在校园里开展一系列观鸟的宣传活动,并在SOHU上创建观鸟博客,宣传鸟类的生态作用、观鸟的意义、观鸟的技巧等,这让更多人从关注鸟类到关注气候,关注生存的环境。学生们在活动中培养了合作精神,锻炼了勇气和胆量,并保持了对观鸟活动的热情。

活动五:与外界的交流活动。

几年来,观鸟社的成员多次与广州、佛山、深圳、香港等地的观鸟爱好者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同时获取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在这些活动中,师生开阔了眼界,观鸟技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认识的鸟种大大

增加了,还出版了观鸟墙报、“小塘及周边环境常见鸟种”的书签和折页,发给周边的学校,进行观鸟活动的宣传。在与外界的交流中,知道了自己的特色,也找到了今后活动的方向。

4 研究结果

4.1 开发环境教育的校本课程

新的课程结构改革方案将“开发具有本土化特色的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列为未来环境教育任务之一。本研究根据我校的特点和开展的一系列观鸟活动,编写观鸟的校本课程,用于对学生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环境意识。

4.2 对学生的环境意识的影响

本研究把观鸟社的学生作实验组,与其同一年级,各方面水平想当的学生作对照组。参考王民编写的《中国中学生环境意识调查表》,开展观鸟活动两年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环境意识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两组学生在问卷得分都有增加,说明学生在两年里环境意识有了提高,实验组学生的得分比对照组学生提高得更多。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环境意识显著高于对照组(P

4.3 对学生行为方式的影响

学生在参加观鸟社后,都爱上了观鸟,爱上了鸟类,同时对鸟类的生存、本地区的环境状况也十分关注。在课余时间,学生们还在校园的观鸟点指导老师和同学观鸟,让更多人爱上观鸟,爱上鸟类,关注环境。学生们还写下了大量的观鸟感想,从学生的感受看到:观鸟活动触动了学生的内心,让他们对鸟、对大自然产生了发自内心的爱。

4.4 对学生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影响

观鸟社的学生在认识校园、本地区的常见鸟种,在了解鸟类的生存状况后,大部分的学生对鸟类仍有浓厚的兴趣,他们有的选择校园或居住地的常见鸟种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收集详细资料;有的回到社区开展鸟类情况调查,进行爱鸟、护鸟的宣传。几年来,观鸟社的学生们根据自身的观察及思考撰写下了多篇科学小论文,如《用心灵聆听鸟》、《佛山市林科所与横溪村鸟类调查》、《关注鸟类,关注农村》等。观鸟活动锻炼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的能力,学生的环境责任感得到了加强,环境意识得到了提高。

5 讨论

5.1 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环境资源开展环境教育

德国、瑞典等国家中小学环境教育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已有的条件,鼓励学生实践其中,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环境责任感,从而达到进行环境教育活动。

笔者所在学校校面积大,植物类型多样,周边生态环境良好,这些为校园提供丰富的鸟源。在学校开展以观察鸟类及其生存环境为主线的观鸟活动,学生们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环境视野,他们常能在真实的环境中,通过观察鸟的形态特征、聆听鸟的叫声等最直接的方式接触自然,亲身体验、真切地去感受。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陶冶了身心,培养了热爱自然的品德,从而形成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和爱护环境的态度,实现了从行为的积累到情感的升华的过程。

5.2 深入、持久地在校园开展现鸟活动,提高环境教育的有效性

在校园里开展观鸟活动时,老师最好能要照顾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让学生在活动中既学习了知识又提高技能,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体验、去感受。在学生掌握了观鸟技巧、熟悉了校园常见鸟种后,老师指导学生开展一些较深入的研究,如观察、记录学校及周边环境鸟类的变化,校园某一鸟种的观察和记录,到社区开展鸟类情况调查等。通过参加一系列观鸟活动,学生对鸟类有了感情,产生从更深层次上去爱鸟、护鸟的责任感,接受“在环境中教育”。在校内开展观鸟活动宣传时,要注意有序,有计划,这有助于观鸟活动的持续开展。

5.3 利用观鸟活动开展环境教育的思考

5.3.1 老师需不断提高自身的环境素养

在本研究开展以来,笔者和观鸟社的指导老师常利用周末和课余时间,到学校周边观鸟,了解本地观鸟地点的分布和环境,记录鸟种的情况及变化,掌握了大量的资料。笔者还多次到广州、深圳、香港等地参加观鸟活动,开阔眼界,学习经验,教师自身的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教师环境素养的提高,是观鸟社能健康发展、观鸟活动能持续开展的动力之一。

5.3.2 辅导教师最好能多元化

观鸟活动涉及许多有关生物、天文、地理等综合的科学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科学探求精神。如果活动的辅导教师除了生物老师外,能有其他学科的教师加入,那么学生不仅认识了鸟类,认识了丰富植物、动物的知识,还可以学习地理、天文的知识,了解当地的历史等,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能。这样,观鸟活动的内容会更丰富,更有生命力和吸引力,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活动中来。观鸟活动的环境教育的效果会更明显、有效。

5.3.3 学校、家长的支持,是观鸟活动顺利、持续开展的保障

观鸟活动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课外活动,作为一项课外活动,学校、家长的支持是观鸟活动得以顺利、持续开展的保障,也更好地发挥观鸟活动的环境教育作用。

综上所述,利用观鸟活动开展环境教育,符合环境教育的道德性、实践性的特点,弥补了传统环境教育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情感体验的不足。观鸟活动以其独特的魅力使环境教育生动、有效且可行,是开展环境教育的良好途径。

参考文献:

[1]程文忠.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的几个问题[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王民.环境意识及测评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21

[3]方淑荣.中学生物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教学模式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2004

[4]周华荣.中小学环境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J].江西教育,2004,7:7

[5]欧亚.中国观鸟的十年[J].World Vsion,2007,6:36―37

[6]孙大真.享受自然的全新方式一观鸟[J].中国林业,2005,4A:17

[7]韩联宪,杨亚非.中国观鸟指南[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4

第10篇

一、 紧扣教学目标,围绕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提问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在谈到教学方法时曾指出:“有些课堂效率很低,原因是教师不善于把注意力集中在最主要、最本质的教材上。”而对于小学数学教材而言,其中的数学知识系统性较强,新旧知识之间层层递进,螺旋上升。因此,对教师来说,一方面问题的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不偏离课堂教学的中心;另一方面更要选准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建立“先行组织者”,架起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

如在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知识,联系平行四边形性质,并作以下提问:(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什么图形?(2)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分别对应原三角形的什么?(3)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

这样,通过对已学知识点的回顾,启发学生寻找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之间的规律,建立已学知识与未知知识的联系,可以很好地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二、 遵循思维特点,基于学生的认知矛盾提问

小学生处于个体心理发展的儿童期和少年期,其思维的特点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对问题的设计要尽量清晰,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特点,切忌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问题。

同时,在问题提出后,教师应作适当停顿,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以调动全体学生积极思考。或者在学生答完问题后再稍停数秒,引出更确切与合理的补充;或者在学生陷入百思不得其解的境地时,给予一定的线索或解答;或者引出其他学生的不同解题方法,激发认知矛盾,进行一场“头脑风暴”。这样,提问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问题解决后带来的成就感。

如在教学二年级“乘法初步知识”一课时,教师在教授完乘法意义后,可再出示几道相同加数连加算式让学生改写为乘法算式。由于已经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即使是低年级学生,仍能较顺畅地完成上述练习。而后,教师又出示3+3+3+3+2,让学生思考、讨论:“你能将它改写成一道含有乘法的算式吗?”

经过学生的讨论与教师及时点拨,学生列出了3+3+3+3+2=3×5-1,3+3+3+3+2=3×4+2,3+3+3+3+2=2×7……

这样的训练不仅能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而跃跃欲试,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求异思维,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 精心设计问题,注意问题的难度、梯度与角度

一个优质的数学问题对于数学教学来说有着重大价值。因此,教师在课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精心设计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一) 掌握好问题的难度

小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是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问题太难可能会导致课堂“僵局”,学生“启而不发”;问题过易,可能会使学生不假思索,“不启而发”。因此,问题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到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而且要以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发展水平为基点,达到“跳一跳,摘桃子”的效果。

(二) 设计好问题的梯度

小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具象到抽象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将那些难以理解的概念、规律、公式推导等内容逐步分解,组织成一连串的“问题”,构成一个指向明确、思路清晰、具有内在逻辑的“问题链”,这种“问题链”便于教师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探究问题。

如在“三角形周长的计算”这节课中,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链”:

(1) 用这些小棒可以搭出哪些类型的三角形?如何计算它们的周长?(课件出示6cm、5cm、4cm长的三捆小棒)

(2) 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即等边三角形,如果每条边我们用a来表示的话,周长怎样表示?(3a)

(3) 有两边相等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怎样表示呢?需要知道几个条件?

(4) 刚才我们是怎样研究三角形周长的?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这样层层深入的提问,不仅让学生逐步学会求三角形的周长,而且使学生掌握了研究问题的方法、步骤与思路。

(三) 选择好问题的角度

问题的设计要尽可能涉猎知识的各个方面,并注意体现知识间的相互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钻研教材,理解教材的基本结构,精心预设问题“点”。

1. 问重点,其目的是帮助小学生掌握重要知识。一般而言,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定义、公式、概念、数学思想方法、技能等都是教学的重点。在重点处提问,重点就会突出;在重点处设疑,可以引导小学生根据已有的前经验和潜在经验进行积极的讨论,从而明确重点,理解重点,把握重点。

2. 问难点,其目的是帮助小学生化难为易。小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把握住教材中小学生感到难的问题,并在难点处设计多个问题,可以使小学生在思考问题时,目标明确,“层层剥笋”般逐步向问题的深度进军,从而突破难点。

3. 问混淆点,其目的是提高小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准确性。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对一些容易与其他内容相混淆的知识进行提问,可以使小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增强分析辨别的能力,提高思维水平。或设计对比性问题使学生在比较中分辨是非;或设计归谬性问题以提高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如“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在学习时学生很容易混淆,这就需要教师在这些知识易混淆处精心设计提问,把小学生容易出现错误的问题显现出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数学知识。

4. 问盲点,其目的是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所谓“盲点”是指视觉和思维上的“死角”,不容易引人注意却能影响学生的正常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盲点,精心设计问题以帮助学生发现、理解盲点。如在学习了正数和负数概念后问学生“0是什么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概念,打破思维上的盲点。

参考文献:

[1] [苏]赞科夫. 教学与发展[M]. 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6.

[2] [美]理查德·阿兰兹. 学会教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7.

第11篇

关键词:汉语;二语习得;词汇

引言:对外汉语教学的词汇,是一个包含很多概念的纵横交错的有联系的集合,是一个词汇语义网络,教外国留学生词汇的目的是要在留学生的头脑中培养出他们关于汉语的一个词汇语义网,这个网络越丰富、越精准,越能体现学生的汉语水平。陆俭明教授曾指出:“一个外国学生要学好汉语,重要的是掌握大量的词汇,要有足够的词汇量,因此词汇教学应该是一个重点,可惜现在大家对它的重视程度不够。”⑴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虽然有《汉语水平考试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作指引,有教材中的语境提示,但是目前的词汇教学还是存在着明显的系统性不足的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认识到汉语词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且对词汇教学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并逐渐形成了一些理论。本文结合近年来学界对对外汉语词汇研究的现状,对汉语词汇的对外教学的发展和走向做一总结。

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SLA,简称二语习得)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通常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学习。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大概形成于二十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已有三十五年的历史,主要研究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和结果,其目的是对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进行客观描述和科学解释。它对学习者的第二语言特征及其发展变化、学习者学习第二外语时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和个别差异进行描写,并分析影响二语习得的内外部因素。

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二语习得研究是个新领域,大都借用母语研究、教育学研究或其他相关学科的方法。进入21世纪以来,二语习得的研究范围远比20世纪七八十年代广,涉及语言学、心理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等众多方面。

一、词汇教学的现状

目前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现状:我国从系统地产生对外汉语教学专业一直到现在,主要应用了三种教学方法,分别是以句型训练为主的直接法、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目标的“结构”、“情景”、“功能”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还有“结构”、“功能”、“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但是这三种方法都是偏重语法教学,词汇教学所占比重很少,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⑵

二、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多年来,词汇教学是在对语言材料的学习过程中完成的,始终处于附庸的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种情况下,由于没有系统的词汇教学,学生不知道汉语词汇跟汉字的密切关系,学习和记忆词汇时有很大困难。因此,在适当的时候,在一个特定阶段,以词汇教学为纲,遵照汉语词汇规律,按照记忆的心理规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词汇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认知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词汇习得研究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阶段,只有不断地深化研究第二语言词汇的学习方法,才能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汉语学习的精髓。

1.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的学习

汉语词汇大致可以分为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基本词汇是是汉语词汇中最重要的部分,和语法一起构成语言的基础。基本词汇是基本词的总和,它包含的词比一般词汇中的词少,却很重要,它使用的频率高,生命力强,为全民所共同理解。基本词汇具有稳固性、能产性、全民常用性等特点。一般词汇中是指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人们交际频繁,要指称复杂的事物,要表达细致复杂的思想感情,单单用基本词汇是不够的,还需要大量的非基本词汇――一般词汇。一般词汇的特点是没有基本词汇那样强的稳固性,却有很大的灵活性。

词汇习得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因为词汇自身的海量性以及开放性,它不像语法那样有固定的规律,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词汇也在逐步增加,使得整个学习过程更加零散。

另外,文化差异在词汇学习中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有些词汇所包含的内涵是外国人无法理解的,尤其是古汉语中的词外国人理解起来是很困难的,如“舅舅”、“舅妈”等,这类词的学习需要结合一定的语境。

那么对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而言,到底掌握多少的词汇才能自由地使用汉语呢?这就取决于在与汉语母语者交流的过程中,甚至在中国生活的过程中学习者运用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真正地了解一个词汇的真正内涵不仅是需要理解词汇的发音、书写,更加需要掌握它的运用和隐藏的情感,不断地增强学习者的词汇认知空间,激发外部刺激所产生的长期记忆能力。

2.多义词的习得。

汉语中有很多多义词,即一词多义,这类词对于母语者而言也是有一定的困难的,外国人学习这类词时难度更大。针对多义词,有的学者认为可以通过利用隐喻的认知来完成,例如“再迟到,我就死定了”,以及“医院结果已经出来了,我快要死了”,同样的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之下却拥有不同的意思,词汇的多义词也不是固定和任意的,而是需要学习者联系上下文或者是环境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掌握一词多义的内涵。

四、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主要内容

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课型的词汇教学。

1.跟其他教学一样,汉语的词汇教学也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要教给他们能接受、容易接受的词汇,对于一些超出他们接受能力或者在他们目前的交际中暂时用不到的词汇可以暂时先不涉及,等到以后的教学中再教给他们,这样就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减轻他们对于汉语学习的畏难情绪,从而更好地学习汉语。

2.针对不同的课型,教师也要提前设置好针对具体课型的教学词汇。在学习汉语中,一般分为口语课、听力课、写作课、综合课等,针对这些课型,教师要提前准备好针对这些课型的汉语词汇,比如口语课上,教师要多教给学生在交际、对话中经常用到的词汇;在写作课上,教师要教给学生汉语写作中经常用到的汉语表达。在汉语写作中,我们经常用的是书面语,所以教师在教学生写作用语时也要以书面语为主。

3.不同国家,词汇教学不一样

对HSK词汇大纲中给出的词汇进行研究,刘富华发现汉日同形词有很多,这些词语对于母语是日语的留学生来说既有利又有弊,我们应该利用这些有利的地方回避那些束缚日本学生学习的地方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⑶

五、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教学方法

关于“怎么教”的研究。对于词汇教学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总结并继承了前期有效的教学方法,如语素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对比翻译法、演示描述法、联系扩展法等;二是探讨了一些新的方法,如集中强化教学法、集合式词汇教学法。

研究方法的变化带动了内容的更新,越来越多的方法被用到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研究之中,值得关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1.对比法。

在研究中,越来越多人的将汉语拿来和其他语言进行对比,以此来分析汉语词汇的特点。在对外教学中,人们多将不同国籍背景的学生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他们在学习汉语词汇时候的特点,这样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根据母语和汉语的不同,给出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尽管这个方面的研究还不多,但是已经有了初步的发展。

2.普遍联系法。

这个方法的关键在于联系,看到的面很多,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研究。普遍联系中有大的方面也有细化的方面,眼界开阔一些从大方面来,同时研究细腻一些,将细化的地方入手去研究。把握住词汇系统和教学之间的相关性,将各个方面的练习都围在这个圈子里面。杨惠元就是运用了这样的方法,强调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将词汇教学对整个教学的影响阐述出来。⑷

目前的对外汉语词汇教学虽然有了初步的发展,但是仍存在很多缺憾。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汉语词汇研究的研究论题广泛了,但是论题不够深入,没有探入词汇研究的本质。其次在教学方法上,经验性介绍的多,理论研究的少。特别是有些重要方面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汉语逐渐成为国际上颇为引人注目的语言之一,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中国。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一直以来并不是汉语国际教育中最为重视的一个领域,但随着汉语教学理论的发展与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目光投射到外汉词汇教学之中,对于词汇教学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丰富。

六、结语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研究现状是:1.国内关于汉语词汇习得的理论少;2.对国外的词汇习得理论介绍得少;3.研究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的学者少;4.研究成果少。针对这“四少”,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是明确的,即在研究理论、掌握方法等方面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5]姜欧.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研究述评[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

[2]曾立英.关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系统性的探讨[J].民族教育研究,2010

第12篇

关键词 中学物理教学;人文精神;培育

爱因斯坦曾说:“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①然而,在中学教育教学中,教育的功利化倾向仍然十分严重。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也普遍存在重物理知识的传授,过于追求考试分数和升学率,轻物理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育,使中学物理教学造成课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物理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失去了兴趣。所以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重视加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尤其重要。

一、中学物理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的内涵在于注重教育对象的价值取向和人格完善,主要是培养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理解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和态度,践行做人之道,实现人格的健全和谐。人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的人文素养,就是通过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授、环境的熏陶,使之内化为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成为人内在相对稳定的品格,体现在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准则之中。因此,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应当并重,应当都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中学物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去挖掘,利用教材中生动典型的事例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

1.物理教材中体现了物理学家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的人文精神。在物理学发展史上,许多物理学家都是以敢于怀疑,勇以创新的人文精神推动物理科学的不断发展。如爱因斯坦敢于在怀疑否定绝对时空的前提下,提出相对论的概念,并努力地加以论证;伽利略提出的瞬时速度是对亚里士多德的速度概念的发展和超越,以及从热的流质说到分子说;牛顿等科学家从光的粒子说到光的波粒二象性,以及从以太到量子场等的发展,都体现了物理发展史上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③

2.物理教材中体现了物理学家追求真善美的人文精神。物理学家对物理概念的研究实践和建立体现了物理学家对真善美人文精神的追求。比如牛顿力学把天上的和地上的运动统一起来,分子、原子结构理论把宇宙万物统一于同一本源等显示出物理学多样性的统一的美。又如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电会生磁,法拉第坚信既然电会生磁,那么其逆过程磁生电也应该会发生,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使他的研究取得了成功。这些都体现了物理学的对称美。可见,物理学科的发展史体现了物理学家对真善美及真理的追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以物理学家为榜样,学会从社会人文的角度来关注社会、关心他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自觉自主地把科学研究实践活动同整个人类的命运、前途相结合。

3.物理教材中体现了物理学家追求科学伦理和爱国爱人类的人文精神。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对整个人类来说是一把双刃剑,科技是流、是末,人文是源、是本。所以,中学物理教学要充分利用物理学史上物理学家的科学伦理品德来教育学生。科学知识技能之传授不是中学物理教学的唯一目的,在许多物理学家身上体现出来的科学伦理道德品质和爱人类的人文精神,是培育中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源泉。我国宋代学者沈括最早记载了磁偏角,比西方哥伦布早400多年,这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又如在讲解核能的利用时,教师应当指出核能总体上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但核能不能滥用。要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从小培育他们科学的伦理品质和爱国爱人类的人文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以后科学实践中树立正确选择研究、取舍使用科技成果的人文品质,使未来的科学家能对未来科学技术的进程和发展作出明智、人道的判断和选择。

二、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和方法

1.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物理学史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物理学的发展史不但对物理教学会产生很大的作用,而且其中物理学家的奋斗史本身就是一部很好的人文教科书。像法拉第、达尔文、玻尔、普朗克、爱因斯坦等物理学家,他们的科学创新精神、他们严谨的治学研究态度,以及他们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无不闪烁着人文精神的光辉,这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心灵的熏陶将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讲解开普勒三大定律的发现时,教师应当指出开普勒于1609年在《新天文学》一书中发表行星运动两个定律以后,他推测一定还有更普遍的规律存在。开普勒经过10年努力后,终于发现了开普勒第三定律,印证了他的推测,证实了行星运动周期和运动轨道半径之间的简单关系,体现了宇宙的和谐,体现了行星运动起来的和谐性和音乐性。又如在讲解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从人们信奉了2000多年的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到伽利略用斜面实验来建立新的力和运动的关系,到笛卡儿的补充,再到牛顿最后在此基础上得出了著名的牛顿三个运动定律的确立,这样从物理学史上长达二千多年的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争论情况来介绍,学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个知识点。课堂教学中介绍物理学的发展史和物理学家的奋斗史,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科学的科学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同时,除了课堂上讲授物理学史外,还可以让学生自主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资源搜索有关这方面的材料,在学生获取学习材料的过程中进行自化、进行自我人文熏陶。其次,教师要重视对物理教材中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精神进行全面深入的挖掘。同时,教师自身的人生价值观和人文素养对培育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一举一动都应当修养到不愧为人师的境界,并对物理学史上的科学家作出客观正确的审美评价,才能有效地培育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和谐协调发展,使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机融合,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此外,教师应当重视收集物理学家奋斗史的文字、图片、音像材料,结合物理教材内容,充分利用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地对学生进行物理科学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精神的培育。再次,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探究式的教学和学习,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如在焦耳定律的教学中,变通常的演示实验为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通过相互交流、合作探究的教学活动,不但可以实现教学相长,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而且也是培育学生合作精神的良好途径。

2.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教师在短短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上,不可能将丰富的物理学的信息量全部在课堂上教给学生,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在物理课外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乐于观察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勇于观察探究日常生活中的新用品、新器件,并从中发现掌握物理学的各种原理,这样才能不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比如,在家居生活用品中,电冰箱的原理、微波炉的原理,以及自然界中的下雪、下雨、结冰等自然现象都可以找到物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因此,要在日常生活中,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学习物理知识,并从中领会自然界和人类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以培育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同时,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和日常生活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认识人类在利用高科技从自然界中获取人类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和资源的同时,应当重视保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否则也将会给人类自身带来危害。如人类利用自己发明创造的现代先进的工具,随意破坏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地球上土地沙漠化、温室效应、能源枯竭、森林遭到破坏、酸雨、臭氧层遭到破坏、环境污染严重等重大问题,这将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质量。因此,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物理学产生兴趣,让学生体会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3.利用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首先,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物理学科的人文景观和人文文化应占校园景观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比如,可以在教学楼等墙壁上悬挂一定数量的中外物理科学家的肖像,并对其重要的科学成就作简明扼要的介绍,使学生耳濡目染物理学史上中外著名科学家的人格魅力和他们的人文精神;其次,在教室里,可以以墙报的形式,让学自主搜集中外著名物理学家的典型材料,由学生自己轮流办墙报,每月一期,通过墙报的形式来宣传介绍中外著名物理学家的事迹,这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三,在校园的公共场地,进行校园文化景观建设,可以融合包括中外著名物理学家在内的科学文化景观园,通过石雕、石刻、石碑等各种形式的景观文化来建设学校的校园文化,让科学文化、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校园中无处不在,无处不见;第四,利用办校刊来宣传介绍物理学等各学科的科学知识、科学精神、最新科技成就和著名科学家的轶事等。再者应当邀请名人或校内有一定学术造诣的教师定期为学生开设人文讲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校人文环境建设,在校园内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不断培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

总而言之,在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及课外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这是中学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作为教学一线的全体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的高低是一个重要因素。要逐步提高全体物理教师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逐步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目的,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和教育价值观,才能真正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教育和人文精神培育。

参考文献:

①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