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心理课程

心理课程

时间:2022-04-19 20:11: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心理课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心理课程

第1篇

论文摘要:“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且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团体心理辅导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的有效途径,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呢?我班分五个单元的活动进行了团体心理辅导——有缘千里来相会、我的自我我最知、生命的价值我探寻、我真的很不错和我的未来不是梦。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的新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而且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可见,心理健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健康成长与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另外,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据报导,在全国两亿多中小学生当中,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存在着学习、考试、人际关系、环境适应、青春期、与父母沟通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的认识与解决若仅仅依靠传统的伦理学与教育学恐怕是不够的,若能借助于心理学,特别是心理辅导的帮助,那么对于帮助学生全面认识自我,提高自信心,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有裨益的!而团体心理辅导日渐成为学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式和有效途径,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

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呢?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只有目标明确,才能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更有针对性,更具实效。第二,活动的选题尽量小,以小见大,便于实际操作,还要考虑是否与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心理需求相符合,是否能得到学生的认可。第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案的设计要坚持以发展性目标为主,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第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力求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多设计游戏、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使学生快乐地参与,并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启迪。

根据以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笔者针对我班学生的特点和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在每周一次的主题班会上,面向全班学生进行了团体心理辅导,并取得了喜人的成效,以下是团体心理辅导系列课程的教案设计。

一、课程目标:

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消除陌生感和孤独感;使学生学会和他人的沟通探讨,学习自我欣赏和欣赏他人,帮助学生澄清自己的价值观,思考自己的人生梦想,增强方向感。希望能在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给予他们指导和启发。同时还希望在团体中培养一份归属感和被接纳的感受,在体验与他人亲密交流、彼此信任的同时,学会关心、倾听和体察他人。提高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活动对象:全体学生

三、活动方式:团体心理辅导,由教师指导,班干部协助

四、活动时间:共五次,开学后每周一次一单元,每次2~2.5小时

五、理论基础: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罗杰斯人本主义发展观

罗杰斯的自我和谐理论

六、活动过程:(见附表)

参考文献:

「1《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培训(C证)》.

第2篇

今年六月是全国第18个安全生产月,为落实“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的活动主题,我局开展了“安全生产公开课”等一系列主题宣讲活动。6月26日,安监处邀请清华大学总裁班特约讲师、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特约讲师杨中兴、借助局工会微课堂群,为我局四百余名职工围绕“安全管理与安全心理”带来一堂微课程。

安全发展,以人为本,人作为安全的主导因素,人的安全心理在安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事故源于人、缘于心,因此调节人的不安全心理、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防止和避免事故发生的重要途径。本次安全讲座,从生产安全基础、与安全生产相关的心理因素、安全事故中的心理学、安全心理训练四个方面与大家分享了积极的安全心理对安全管理起到的促进作用。

两个小时视频、图片、文字、语音深入浅出的的授课方式,深深吸引了微课堂群里的职工们,大家踊跃回答,积极交流,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认识。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我们每个人增强安全意识、提升安全责任的一小步,汇聚在一起就是促进我局安全发展、实现本质安全的一大步,从而形成人人懂安全、人人要安全的安全文化环境,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质的飞跃。

第3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课程设计;师生交往

一、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缺乏针对性、形式化倾向、简单化倾向、重心理咨询,轻心理辅导、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人才等几方面的问题[1]。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在理论研究上主要受西方的影响,所采取或运用的方式、方法、技术、手段,许多甚至是完全照搬欧美国家的,可信度低,不适合我国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有的目标制定得过高过大,有的用心理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有的用成人的心理健康标准去衡量学生,有的以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去衡量小学生,缺乏针对性,学生了无兴趣。有些学校按照固定的教材、固定的内容、固定的形式上课,“大量讲授系统的心理学知识,甚至像其他学科一样进行非常严格的考试,这种流于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逐渐受到学生们的冷淡,效果不好。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心理知识传授、心理品质培养和心理辅导为内容,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征与规律,由具有一定心理学素养的教育工作者设计和组织的专门课程。

心理教育是否需要课程化,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反对课程化论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在实践上不能保证其实施的效果,课程化比较适宜于解决知识范畴的问题,但学生心理上还有情绪、行为等多种问题,不全是能够通过上课来解决的。也有学者阐述,心理健康教育应融于日常教育教学之中,融于班主任工作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之中, 因此,应防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在我看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的本意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计划,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实施上有所保障,虽然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实施设计方面还存在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是必然的趋势,当然,也不完全否定其他学者的看法,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外,学校心理咨询也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

(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发展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价值取向存在偏差。不少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持有的是学科本位或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忽视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影响了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发展性问题,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全体学生的心理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可持续发展。学生心理的建构过程也是其自我不断生成的过程,自我的生成又不断促进其心理建构[5]。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有:课程设计必须将学科、学生及社会三方面整合起来,课程设计必须以活动为基础,课程设计必须重视学生的整体参与,课程设计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课程设计必须凸显和谐信赖的师生关系,课程设计必须将情感贯穿始终。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步骤: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单元设计、完善设计并评估。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以师生交往为例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际上是师生双方的一种交往过程,只有当学生把教师看成是可以信赖尊敬,可以交流思想并能获得帮助的朋友时,他们才会敞开胸怀向教师吐露真情。反之,学生一旦不认可教师,就会导致心理隔阂,引起学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和闭锁心理,此时,教师的所有努力,即便是最好的教学内容配以最理想的教学方法,也难以收到预期效果。因此,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师生双方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建立一种和谐信赖的师生关系便至关重要。

(一)目标设置

心理健康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二)课程内容

内容要适合学生年龄特征,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有利于学生广泛参与,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对于交往态度的课程内容标准可分为如下水平,水平一是对交往对象具有较好的接纳,接纳班主任及科任老师的主要特点及话语方式;水平二是对交往对象以及交往活动感兴趣,乐于关注、善于体会;水平三是内化对交往对象以及交往活动的价值判断,体会与教师交往对促进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价值,形成对师生沟通的积极取向;水平四是建立对交往对象以及交往活动的积极价值观念,形成积极面对人际冲突的态度。

(三)单元设计

1.了解学生的需要。此环节就是了解师生交往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通过查阅资料等找出一般性需要,如对老师的惧怕心理、老师的误解等,同时通过问卷调查或谈话等发现本校、本班学生或某些特殊学生群体,由于处在特殊环境中或遇到特殊事件的冲击或压力而产生的解除困境、度过危机的需要,如对某个老师的特殊看法、学校的整体氛围。

2.确定单元主题。根据调查和充分的学情分析,确定最符合的单元主题。如:走进我的老师、和老师沟通等。

3.确定单元目标。①教学目标陈述的应是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应该陈述教师做什么。②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尽量避免使用含糊和不切实际的语言陈述目标。③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全面,包括认知、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

4.确定单元课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关于师生交往主题一般1-2个单元即可。

5.确定教学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有角色扮演法、心理测量法、学生自陈法、联想活动法、演讲法、游戏法、辩论法、专题讨论法等等。针对师生交往这个主题,理解和沟通很重要,因此可选取体验式为主的角色扮演法、辩论法等,让学生通过体验有认识上的体会,从情感上转变,更能达到改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更好的交流,使教师更好的教,学生更好的学。

6.拟定活动程序。在拟定活动程序时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由近到远、由浅人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要符合逻辑规律,即环环相扣、丝丝相连、循序渐进,做到既完整又系统。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活动所需的用品、资料都要准备好。

(四)评估与完善

评估反馈是设计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完成一个方案后要进行评估并且反复进行修改和完善。

第4篇

(一)课程内容脱离实际

传统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以心理学知识的传授为主,有意或无意忽视了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现状和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从而导致课程的内容与中小学实际教学的需要严重脱节。随着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推进,多数学校已开始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学生也不再是惟命是从的“乖孩子”。教师在这种新型师生关系中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如何引导学生的情绪等等问题,在现今的教育心理学课程中都很难找到相应的答案。

(二)重理论阐述、轻实践应用

长期以来,高师生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多以普通心理学学科体系来组织教学内容,这对于以此为专业的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适当的,但对高师生来说,则是不适当的。教育心理学虽是师范专业的基础必修课,但高师生学习这一专业课与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学习该课程应该不同,后者学习的侧重点在于学科理论本身,为日后从事该学科的教学与科研服务,而前者学习的侧重点在于学科理论与教育实际的联系,为日后的教书育人工作服务。正是这一差别,决定了高师生的教育心理学课程应该特别重视实践应用,而不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由于课程定位的错位,教师在课堂上基本上是给学生介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讲解教育教学中心理学基本规律的内容,而鲜有如何应用心理学知识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内容。由此导致高师生往往有轻视教育心理学课程的“老毛病”,在他们看来专业课程可以提升自己能力,而因为教育心理学课程由于实用性不强,只要临考背背过关就行了,从而缺乏对教育心理学课程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重教师教而轻学生学

作为培养高师生未来教师能力的课程之一,教育心理学课程应更加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为了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应重视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作为高师生公共课的教育心理学课程,却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型模式,非常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Barr和Tagg早在1995年即指出,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新的范式正在形成,传统的教师讲授范式正在被学生学习范式所取代。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将学生看成自己知识的主动发现者和构建者,而不是将学生看成“被动的容器”,由教师来给学生填充知识。全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典型,山东杜郎口中学即是通过强制规定教师在课堂上最多只能讲10分钟的方式,逼迫教师从学生的学上下功夫,让教师在教学中想方设法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学习。杜郎口中学改革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后,连续多年教学成绩突出,特别是该中学升入高中以后的学生,表现出了明显的学习优势。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育心理学课程确实存在教学上的弊端。

二、情绪劳动能力培养的教育心理学课程改革设计

(一)自我情绪体验与调控课程设计

生活中,人们会由于需要是否被满足而产生不同的情绪状态。对自我情绪的体验是个体认知自我情绪状态的重要前提,也是个体自我情绪调控的基础。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自我情绪的体验与调控能力是其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通过教育心理学的课程设计,可以而且应该让教育心理学课程肩负起培养高师生情绪劳动能力的任务。自我情绪体验与调控的课程可以采用情境回忆、情境创设等模式进行,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中安排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最高兴、最受打击等生活事件,然后请学生回忆当时的情绪感受,并指导学生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提示学生回忆自己是如何从负性情绪中恢复过来的,并让学生讨论这其中有没有情绪调控的内容,调控的方式方法是不是合理等等。情境创设则是教师创设某个能让学生产生较强情绪体验的情境,并引导学生感受和调控自己的情绪。情境创设的教学对于老师来说比较难掌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需慎重使用。

(二)他人情绪理解与调控课程设计

对他人情绪的理解与调控是高师生情绪劳动能力培养的又一重要方面,该课程的设计可以采用故事回放、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形式进行课程的教学。故事回放是教师选取典型的情绪情感故事,采用录像播放的形式,让学生先观看故事,然后请学生感受故事中人物的情绪与情感,并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分享;角色扮演的课程设计则可以安排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的情绪与情感,这种教学设计的关键是让学生真正投入到所扮演的角色中去,因此教师对故事情节的设计很重要,另外就是教师还需努力营造一种与故事情节相一致的情境,尽力让学生投入到角色之中,获得更深刻的他人情绪体验。对他人情绪的调控培养则需要教师在教育心理学课程中教授学生必要的调控技能,并安排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另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将调控技能应用于实际生活之中。在培养高师生情绪劳动能力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收集学生应用情绪调控技能处理生活问题的实际案例,以作为今后教学的重要展示材料。

三、结语

第5篇

关键词 心理学 乡土课程资源 乡土课程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4 文献标识码:A

桂林是一个具有丰富自然文化资源的历史名城,在长远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独特的历史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反映了当地居民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生活面貌和精神文化,成为了组成桂林优秀历史文化资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传统文化是一个地区独特的民族记忆,是一个地区向心力、凝聚力的源泉,是人类文明的珍贵结晶,是地区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所以我们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当地独特文化,大力开发当地乡土课程资源,拓展乡土课程的利用渠道,丰富学生的课堂,给课堂注入新鲜的文化血液。

乡土课程资源是国家课程资源的一部分,是与当地实际文化相结合的本土资源。开发乡土课程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不仅如此,乡土课程资源还有利于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促进当地文化的多样性。

为了将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具体化,本文将结合学科对桂林当地的乡土课程资源进行探讨。

1桂林心理学乡土课程资源概况

1.1自然资源

桂林的城徽象鼻山;夜色优美的两江四湖;学风浓厚,历史与文化完美结合的靖江王城、靖江王陵;神秘莫测的七星岩、芦笛岩、冠岩;举世闻名的漓江;异域风情浓厚的阳朔;一柱南天猫儿山;充满童趣的乐满地;自然悠闲的西山公园、风景秀丽的兴坪、杨堤等。

1.2文化资源

民俗文化资源:七星公园、西山公园的寺庙、桂林国际动漫节;恭城月柿节、桃花节;阳朔渔火节等节庆;桂剧、彩调剧;景区内神仙、名人造像;当地民间传统活动;当地的民间文学等。

历史文化资源:史前人类文化甑皮岩遗址;南方长城灵渠;李宗仁故居;白崇禧故居;徐悲鸿故居;八路军桂林办事处;图片湘江历史纪念碑园;中山不死纪念碑;猫儿山美军飞机失事遗址等。

2资源特点

2.1数量丰富

桂林作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积淀了许多自然、文化资源,有神奇壮美的喀斯特地貌景观,优美秀丽的山川平湖,千姿百态的山水景观,奇景尽现的森林景观,古色古香的人文景观,浓郁的民族风情,多样的节庆活动。丰富的课程资源为我们乡土课程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方便了学生进行户外素质拓展活动。

2.2种类繁多

桂林作为旅游名城,其乡土资源也是非常丰富的,既有各式各样的自然山水风光、节庆活动、历史遗迹,也有民族传统的文化艺术,还有古老的造型石刻、宗教风景,他们广泛地分布在桂林市区及周边区域,极其方便乡土课程的取材和实践。

2.3品质优良

桂林作为国际旅游名城,其资源不但数量丰富,而且品质优良。如“桂林的城徽”象鼻山;“南方小长城”灵渠;“华南之巅”猫儿山;“大自然的艺术之宫”芦笛岩,除了这些享誉国际的自然资源外,保存完好的人文资源也给乡土课程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如美军飞机失事地遗址等历史遗迹;摩崖石刻、碑帖、等人文资料;图腾、名人崇拜、祭天等民间活动。

3心理学乡土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

3.1通过户外拓展来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

课程资源不仅包括课堂上可利用的资源,还包括课外资源,乡土课程资源的一大亮点是让学生从实践活动中领悟课堂知识。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基于生活基础上的非科学领域的课程,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更注重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以心理健康为主的课程,不应该过度依赖教材和有限的校园环境,而应该重视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情感道德。我们可以通过户外拓展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和积极情绪。

3.2通过亲身实践提高学生身心素质

桂林地区适合作为心理健康课程的乡土课程资源内容很多,它们都能够给学生的认知过程以及日后学习带来影响。如通过漓江徒步开阔学生的视野,教授学生团体合作精神;通过猫儿山露营活动让学生学会克服困难并培养自我意识;通过乐满地游玩可以让学生从玩乐中感受快乐,学会合理发泄不良情绪。诸如此类的户外活动不仅能让学生锻炼身心,还能在活动中熟记课程的涵义和内容,从而达到课程目标。

3.3通过分析当地民俗文化来教授心理学课程内容

挖掘心理学乡土课程资源,最突出的应该是地方性的“乡土教材”,也就是本地文化、方言、习俗、食、住、行等资源,让学生在乡土资源中理解课程内容,把教材上晦涩生硬的抽象概念具体化,学以致用。如利用当地禁忌、动植物崇拜等现象给学生解释心理学中的人格理论、自我需要理论;以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把当地的民间文学作为课程资源,如以《刘三姐》等喜剧传说为范本来分析恋爱心理学内容虽然这些文化资源看起来与课堂毫不沾边,但他们却是很好的课程案例,可使我们更为直观简单地理解心理学课程中的抽象概念。

第6篇

关键词: 心理学 游戏 幼儿教育

一、前言

幼儿是指3、4岁至6、7岁时期的儿童,此时的幼儿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探索的欲望,并逐渐产生了参加社会活动的需要。但限于自身的不足,他们不能随心所欲地按照自己的需要融入社会。这种强烈的需要与自身现实产生了矛盾,他们选择了一种类似于现实生活氛围的情境并积极参与其中来解决这个矛盾,这就是游戏。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有关幼儿园课程的研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幼儿园课程改革的进程也大大加快。本文主要就幼儿心理学基础、幼儿游戏课程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简要讨论。

二、幼儿园游戏的心理学基础

1.幼儿游戏心理的本质特点与游戏课程

游戏课程是建立在幼儿心理发展的本质特点上的教育方案。关于游戏的本质有很多论述。传统理论学者格罗斯把游戏看作是儿童对未来生活的无意识的准备,是一种本能的生活练习活动,而席勒斯宾塞则把游戏看作是发泄体内过剩精力的一种方式。当代的游戏理论流派主要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动力说、桑代克的学习理论。中国国内心理学家朱智贤认为:游戏是适合于幼儿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方法,也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一种最好的活动方式。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孩子的某种机能的生理结构尚未达到成熟之前,学习训练是不能进行的,只有在达到足以使某一行为模式出现的发育状况时,训练才能奏效。他还认为,儿童行为的发育成长有他们的自然顺序,发展就是各种行为模式在环境作用下按一定的顺序出现的过程,有一定的生物内在进度表,并与一定的年龄相对应。所以,格塞尔十分重视行为的年龄值与年龄的行为值。

2.幼儿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幼儿游戏能满足幼儿身体器官发展的需要。由于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发展,幼儿在生理上需要不断地变换行为活动。在游戏中,幼儿可以独立地做各种动作,使得身体各器官和神经系统参与活动并得到发展。同时,幼儿在游戏时,总是能够获得愉快的心情,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促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在游戏中,他们能够不停地做各种动作而不知疲倦,但若让他们长时间地保持同一姿势会就使他们感到厌倦和不满。游戏可以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对周围人和事物的好奇与探索欲望,是幼儿理解环境、影响环境的需要表现,也是引导幼儿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契机。幼儿在游戏中需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索活动、操作活动,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想象而进行一系列模仿、表现与整合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智力象征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游戏创造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儿童的智力发展存有两种水平:已有水平和可达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区域就是幼儿智力的最近发展区。由于幼儿在游戏中享有充分的自,独立地进行各种活动,这就需要幼儿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得他们的表现总是超过了他的实际年龄,也高于他日常的行为,促使幼儿认知能力不断发展。游戏可以满足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需要。人际交往需要的形成与发展是人所特有的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日后走向社会必备的能力,而游戏是幼儿学习人际交往知识、能力的重要途径。幼儿在与成人的游戏交往中时刻感受到成人对他们的关爱,产生依恋感。而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学会了同他们沟通、交流的能力,通过交流彼此的探索过程和结果,这既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又可以使他们在游戏中学会尊重与合作,以满足他们社会性发展的需要。游戏有利于促进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人格是个体在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念、能力倾向、外形及生理的诸方面具有的特质,幼儿期是幼儿人格形成的关键期。游戏对幼儿来讲不仅仅是娱乐,更重要的是幼儿能在游戏中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可以借助游戏合理地宣泄不良情绪以获得心理平衡。而当幼儿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行为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时,他会体验到成功者的喜悦,借此树立自信,并进一步强化他们的兴趣、注意力。作为游戏的主体,幼儿能够自觉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学会增强注意力。另外,幼儿在游戏中会产生最初的道德感,为幼儿道德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保证幼儿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三、游戏心理学对游戏课程的基本理念的影响

游戏是一种教育性很强的主体性创造活动,既是幼儿生活的基本方式,又是幼儿教育实施的基本途径。以游戏为基本形式的幼儿教学则致力于解放幼儿好动的天性,让他们在游戏中获得乐趣,促进他们认知能力、身体机能和社会化需要的发展。以游戏为主的幼儿教学模式提倡幼儿间的合作性学习,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沟通与交流,开阔视野,发展思维,促进身体各方面的发展,进而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因此,游戏教学模式取代上课教学模式成为幼儿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游戏教学并不意味着把游戏本身与教学相等同。这是因为游戏无外在目的,游戏的目的在于游戏本身,追求活动过程的价值;但在实践的幼儿教育中,广大的幼儿教育工作者在游戏教学的实施中仍存有诸多误区,其中之一就是伪游戏教学模式的存在。这种误区有两种表现:第一,幼儿教育工作者把游戏作为幼儿纯粹的娱乐行为,游戏只是幼儿紧张学习后的一种放松,是不具有教育性的活动;第二,在幼儿教育实践中,游戏往往更多地被用作教师传递知识经验,巩固强化知识技能的媒介或载体,是教师控制教学行为的一种工具。在这种所谓的游戏教学中,教师总是想方设法让游戏的进程向着他们所预设的方向发展,以幼儿的符合度作为评价幼儿的标准。如此,整个游戏就成为教师导演的一出戏,学生成为被动执行角色的演员,幼儿所特有的自主性、创造性受到极大的局限和压制。此时的游戏体现了强烈的功利性,这种违背游戏本性和幼儿教育本真的游戏教学是伪游戏教学。真正具有教育性的游戏教学,应该是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保证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游戏教学的本质在于注重幼儿在游戏中自主地发挥创造力以获得身心最大程度的发展,协调他们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四、游戏心理学对游戏课程的内涵的影响

游戏是幼儿教育性很强的主体活动,幼儿在这种活动中获得身心发展,是幼儿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只要正确地组织和指导幼儿的游戏和活动就可以获得很好的教育绩效。但幼儿发展规律的特点提醒我们,要想通过游戏实现对幼儿的教育,使游戏和教学在幼儿教育中落到实处,游戏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幼儿接受教育的过程,就需要对幼儿的游戏活动加以正确的组织和引导。幼儿的游戏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自发的,所以也就具有了开放性的特点,这种特点加强了游戏的娱乐功能,而削弱了发展功能。因而教育者必须对幼儿的游戏活动加以引导,在不破坏幼儿游戏自主性的前提下对幼儿的游戏进行改造,使之变成系统、有序的系列活动方案;反过来说,幼儿园的课程必须是:在形式上要以幼儿喜欢和适应的方式开展,在内容上要以幼儿熟悉的生活常识和各种活动技能的训练为主,在目标上要以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核心,这就是游戏课程:游戏课程的目的是保证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形式上要以幼儿喜欢的游戏活动为主;内容要以幼儿熟悉的生活常识、维持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技能为核心,要以获得直接经验为主,以学习间接经验为辅;要保证幼儿的自主性活动和教师的参与指导相结合;以幼儿获得满足为基础,以社会要求和自我需要相结合的整体发展程度为评价标准。

五、结论

综上所述,游戏课程应以幼儿游戏心理为基础。游戏课程的设立应从教育学层面和心理学层面深入挖掘和探讨。开展符合幼儿游戏心理的游戏课程对幼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游戏课程应是以符合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目的的系列化游戏活动方案。当然目前这一问题的探讨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深层次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第7篇

摘要通过研究大学健美课程中学生的心理需求,根据需求的发展、变化的过程,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其运动参与兴趣,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充分开发其运动潜能,实现各自的心理期望和自我超越,才能满足个体的心理需要。

关键词健美专项课心理需要研究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健美运动是以表现人体健、力、美,采用器械或徒手的各种练习手段来发展力量与耐力,强身健体、塑造优美体型的一项体育运动。因而有简便易行,易于发展,练习方式灵活多样,男女皆宜的特点。因此在健美专项课教学实践中,研究分析健美专项课学生的心理需要,依据需要发展、变化的条件,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超越,满足每个学生强身健体、塑造优美体型的心理需要,提高学生终身体育能力是健美专项课成败的关键。

二、选择健美专项课的心理需要

高校体育教学实施的专项课教学是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需要而开设的,因为学生在技能储备、体重、体型、力量与行为习惯等诸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健美专项课教学中不能用同一教学标准和要求对待不同心理需要的学生,尤其是高校一、二年级的学生,这些学生感知精细程度不够但较为敏感;有一定自我控制力却不能坚持始终;情感丰富而情绪却不稳定。常表现出敏感、自尊心强、易冲动、有要求独立等特点,心理发展呈非线性过程。因此对健美专项课教学的实施,需了解主体需要、尊重个体差异、把握评价尺度。

三、健美练习内容与要求的心理需要

依据学生对健美练习内容与要求的心理需要,在教学中可从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的设置,来满足学生的不同的心理需求。运动技能目标方面:在以肌肉为动力,骨骼为杠杆,关节为枢纽的健美练习动作机理的前提下,向学生全面系统介绍健美运动的练习方法,依据学生的心理需求,重点讲解体表大肌肉,尤其是胸、肩、臂、背、腹部肌肉的练习方法,通过学生身体练习这个载体,使学生掌握健美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在学生现有知识结构和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科学、规范的锻炼,以提高学生自己健美运动的能力。

四、健美练习负荷的心理需要

学生这种对健美练习负荷的心理需要和选择健美专项课的心理需要是相对应的。因此为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心理需求,在健美专项课教学中必须阐明健美练习中练习强度和密度与健美效果的关系:即接近极限的力量练习虽然练习次数少、组数少,但是巨大的拉力能够引起最多的肌肉纤维损伤,在超量恢复后,练习者的力量就会得到最大的增长;中小负荷的力量练习虽然不会引起大量肌肉纤维损伤和重建,但是由于其练习次数较多,反复的收缩和摩擦最能够刺激肌肉纤维的横向增生,使肌肉体积显著增大。

五、健美练习次数的心理需要

在每次肌肉练习之后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让肌肉进行超量恢复,反映出学生能科学,理智地对待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同时也提示由于每周健美专项课的教学时数有限,课上的有效练习时间已不能充分满足学生锻炼的需求,为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提高学生健美锻炼的积极性,可以在学生中成立健美俱乐部,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每天向学生开放健身房,并派相关教师专门负责辅导,使健美专项课有效地向课外延伸。健美专项课课内外练习相结合,不仅可以为提高健美专项课的教学质量提供有效的练习时间保证,也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课外活动的内容。

六、选择健美考核方式的心理需要

在健美专项课教学中,肌肉增长的平衡度是最重要的指标,通过健美的各种练习来达到这种平衡指标,同时,在考试中完全取消了负重能力的考试,因为健美考试毕竟不同于举重考试。这样就解决了学生对健美专项课考试必须尊重个体差异的强烈心理需求。这样的成绩考核和评价体系,既符合学生依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乐趣和成功感觉的心理健康的课程目标;又符合对学习效果和过程评价的课程评价要求。充分体现每个学生超越自我不断进步的客观情况,成绩高低与每位学生不断战胜自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七、结论与建议

(一)健美专项课应加强健美练习机理和方法的教学,满足学生了解和掌握健美练习内在机理的需求,规范健美练习技术动作,提高其准确性,提高自我锻炼和终身体育能力。

(二)健美专项课应以改善肌肉形状、完美体型、增强体质为主要教学任务,采用多次数、中小负荷的重复练习,每周一次健美专项课教学,3次课外健美活动较为适宜。

(三)健美专项课应用肌肉的分布均匀度以及健美部分比赛项目为考核与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 曹锡璜,杨志韬,杨培林.健美运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 吴平.对男生健美专项课教学的研究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01(2):77.80.

第8篇

【关键词】通识课程;性心理;恋爱心理;方刚;课程效果

为了促进我国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类课程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教育部于2011年6月14日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其中专门对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类课程提出了要求,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自身性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认识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特点,了解大学生在性心理和恋爱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对性心理和恋爱心理的正确认识。”并提出了四点教学内容:“1.性心理的发展和大学生性心理的特点;2.大学生性心理问题及调适;3.大学生恋爱心理发展的规律特点和常见问题;4.培养健康恋爱观和择偶观。”此外,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教育部建议以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为主。可见教育部对于大学生性心理以及恋爱心理的教学非常重视,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类课程是否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具有理论和现实的研究意义。

近年来,随着性健康教育在高校课程中的逐渐普及,学者们也相继对该领域做了各项分析研究,通过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学者关于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问题上的研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于大学生的性观念、性态度、状况方面的调查研究;二是对大学生产生的一些性心理问题的调查研究及一些相应的教育对策等;三是讨论高校应该怎样加强大学生的性健康教育,应该如何开展性健康类课程以及如何构建大学生性道德教育模式等等;四是重点研究女大学生婚恋观、生命孕育观以及性安全意识等;另外还有一些较少的研究,如大学生婚前、大学生对待艾滋病态度、大学生婚恋观、医学类大学生的性态度和性观念等等。目前还没有学者对大学生性健康和恋爱心理类课程在高校中的授课效果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有所涉及,本研究正是采取典型抽样的方法为该领域的研究填补了一项空白。

目前,在我国各大高校中,大学生性心理与恋爱心理类课程的内容和开设方式上的争论很大,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也褒贬不一。本研究选择了在全国高校性心理以及恋爱心理类课程教师中较具代表性的方刚博士的“两性关系与两性文化”课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研究,以便得出一个对该课程教学效果定量分析的结论。这门课程在北京林业大学的学生、教师和领导当中都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和争议,目前方刚老师对该课程现有的授课方式主要是以老师的课堂知识传授为主,课堂讨论和学生意见的发表相对较少。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显示,学生对待这门课程以及对待老师的授课方式态度不同,并且不同专业的学生态度表现出差异性。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选修这门课程的所有学生共166人,其中男生50人,占总数的30.12%,女生116人,占总数的69.88%。在这166名同学中,心理专业学生共有70人,其中男生14人,女生56人;非心理专业学生共有96人,其中男生36人,女生6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抽样法由于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以全国选修性心理及恋爱心理类课程的所有同学为研究对象,所以本次调查以选修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方刚博士开设的“两性关系与两性文化课程”的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

1.2.2 调查法采用问卷的发放和收集了解学生对待本课程以及老师授课的一些看法和见解。本次问卷的设计者是北京林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胡涌老师及他的部分研究生;问卷的目的是旨在了解和调查当代大学生性别观念和对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问卷的形式是由选择题和开放式问题以及学生基本情况三个部分组成,其中,选择题共25题(其中3个多选题,其余均为单选题),开放式问题有2题,学生基本情况分别是年级、性别和专业的调查;本次问卷共发放166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1.2.3 SPSS软件分析法所有数据均输入计算机并采用SPSS 17.0系统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首先采用频数分析并且添加了柱状图和饼状图的效果更直观的了解一些选项题体现出的学生态度的大致情况;其次对于一些选项题采用做交叉表的方法分别以专业为变量比较心理专业和非心理专业不同态度的差异性,再以性别为变量比较男生和女生态度不同的差异性;第三运用卡方检验的结果显示心理专业和非心理专业以及男生和女生在选择每道题时是否有差异,应该说明的是,由于选择学习此课程的同学中,男女比例以及心理专业与非心理专业的比例不是一比一,因此会产生一点分析误差,但是不影响整体的调查研究结果。

1.2.4 访谈法通过对一些学生的个别交流和访谈,了解学生们对待这门公共选修课程客观的看法以及对待老师授课方式的评价和建议,从而反映出这门课程在北京林业大学开设后产生的教育效果。

其他非此专业的老师如北京林业大学人文学院严耕教授在课堂上调查学生对于方刚老师的两性关系与两性文化课程的认可度,能够间接反映出同学们的意见和各种态度。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第9篇

一、在“惨痛历史教训”类课文中渗透和培养对破坏世界和平的好战分子尤其是外来侵略者的憎恨

案例一:《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片段:

师:你读了这篇课文,心里是什么滋味?

生1:我觉得英法联军是的强盗!

生2:我痛恨英法联军!

生3:圆明园的毁灭是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这是中国历史上的耻辱!

师:价值连城的国宝统统掠走,这是第一恨。二恨,人拿不动的就用牲口搬。三恨,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最可恨,他们企图放火烧毁罪证。罪证是活的东西,销毁得了吗?

八国联军这一震惊世界的历史事件,永远昭示着侵略者的罪恶,唤醒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教学中通过对语言内涵的感悟,激发学生强烈的民族正义感和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带着这种强烈的憎恨情感,引导学生为祖国的明天更加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学生的学习目的性更加明确,学习动力就更加强劲了。

二、在相关“民间故事、传说”类课文教学中渗透和培养学生对不合理制度尤其是封建制度残害百姓的憎恨

案例二:《牛郎织女》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3、4、5自然段,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体会到了王母娘娘真是心狠手辣,令人憎恨!

生2:王母娘娘太残忍了。

生3:王母娘娘作为掌管天宫的最高统治者的代表,为了维护封建的专制统治,不顾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太令人憎恨了!

师:是啊,多么令人憎恨啊!请同学们课后查访搜集一下,我们身边是否还存在一些封建思想遗留下来的不合理的制度,并给予批判说服。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王母娘娘人物性格特点的同时,亦一步步启发、引导学生理解专制的封建制度正是文中人物悲剧的根源,从而很自然地激发起学生对封建制度的憎恨,进而拓展延伸,教育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小事做起,宣传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让悲剧不再重演。

三、在“童话、寓言”类课文教学中渗透和培养学生对社会上那些奸诈狡猾、背信弃义等小人的憎恨

案例三:《九色鹿》教学片段:

师:你对主人公调达的做法有何评价?假如是你(面对国王的重金悬赏),你会怎么做?

生1:我觉得调达是一个奸诈狡猾的小人,令人憎恨!

生2:假如是我,我要保守这个秘密,决不会伤害九色鹿。

师:看到同学们一张张淳朴、善良,富有正义感的小脸,老师感到非常的高兴、欣慰。在我们生活中,你是否遇到像调达这类卑鄙小人呢?如果有,你该怎么做?

生3:一次,我和妈妈逛街,看到一个青年迅速地走到一位身体残疾的乞丐面前把钱抢走,我赶紧喊:“快来人呀!有人抢钱了!”那人吓得赶紧放下钱,撒腿就跑。

……

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和解读又往往是多元的。本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换位体验,进一步体会调达的奸诈狡猾、背信弃义,令人震撼,刻骨铭心。接着,教师引领学生再现生活原型,激活生活积累,巧妙地将文本形象迁移至生活世界中去,由知识课堂走向生活实践,让学生深深体悟到社会上既有许许多多充满爱心的人,同样也不乏令人憎恨的小人。从而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让其辨别是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四、在“环保类”课文教学中渗透和培养学生对社会上那些破坏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损人利己行为的憎恨

案例四:《特殊的葬礼》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看了塞特凯达斯瀑布的变化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1:我内心感到无比的伤痛!

师:瀑布由滔滔不绝、一泻千里到奄奄一息,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生2:我认为原因是瀑布周围的许多工厂用水毫无节制,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造成的。

生3:还有就是沿河两岸的森林被乱砍乱伐,又造成了水土大量流失。大瀑布的水量因此逐年减少。

师: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呢?

生4:太可恶了,我恨那些任意破坏环境的工厂的老板。

生5:我恨那些肆意乱砍乱伐森林的人们,自然环境靠我们大家来保护,请不要为了个人的私利,而损坏了我们的大自然,最后是要受到自然的惩罚的!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教者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课文中语文知识的同时,还向学生渗透一种强烈的情感,对塞特凯达斯瀑布消亡的惋惜、伤痛的同时,产生了对破坏瀑布的人们的强烈的憎恨之情,从而教育学生要珍惜我们周围的大自然,保护自然环境。

第10篇

大学二、三年级的学生初初长成,人生经验浅薄,对人情事物的洞察力尚欠缺,学生在聚焦于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往往学习兴趣低下,他们在抱怨课堂的枯燥无味时,能力素质的提高也确嫌甚微,改变教师的教学手段迫在眉睫。同时,课堂的组织形式,课程的考核方式也因为授课方法的改革也应相应调整,具体介绍如下:

1教学方法的改革

通过新方法的尝试。如文献报告会,教学内容小组合作讲授体验,角色扮演,团体游戏活动,体现管理心理学精髓思想的中国名著的阅读分享,社会互动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成长

1.1文献报告会

教材往往撰写的是公认保守的观点,是对于某一知识比较浅显的介绍,而文献的查阅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朝纵深方面发展,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同时学生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与教材观点不同的声音,利于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具有“怀疑”精神,能从多视觉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此外同学在汇报文献的过程中也锻炼和提高了表达能力。当然,这种研究型的学习方法实施开展具有一定的难度,可在同学对课程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放在课程的中后期使用,如可要求同学针对职业倦怠,工作满意度等内容进行汇报。

报告会具有一定难度可在期末进行。

1.2团体游戏

提及“游戏”,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低幼儿童的学习过程中,才需要引入的辅助教学方式,在大学教学中使用这样的方式显得幼稚。但我们在实践中发现,一些跟课堂学习内容紧密联系游戏活动的引入,确实能打破以往课堂的沉闷,如个体心理环节教授“性格”章节时,可以“画自画像”或“我是谁”的活动展开。在群体心理部分,讲授群体动力,群体规范时,可分组“搭纸塔”,在活动中分析动力的产生,让同学在模拟的管理活动中体验到“从众”“群体思维”以及领导的产生。在教授态度章节时可进行角色扮演,请学生围绕态度转变(改变迟到员工的态度,改变吸烟态度,改变安全带使用等)表演场景。沟通章节讲授单双向沟通区别时可采用“你说我折”的活动。游戏活动让学生在体会课堂趣味性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直观体验。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兴趣,同学才有坚持学习的动力,在游戏活动获得了较高的愉悦情绪,学生的思维才会更加活跃,才更有利于知识的吸收。

1.3小组竞赛教学

管理心理教授群体心理的知识,旨在帮助同学能有更好的团队意识精神,小组合作讲授,组内人士分工完成幻灯片制作,报告资料的收集,课堂现场报告,让学生体会协调,组织。要能讲述,必须要理解,讲得好的前提是要理解透彻,这样促进了同学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同时,课程的准备和讲解的过程中,同学也更能理解老师授课的辛苦,更能将心比心,有利于课堂秩序的维护。

1.4古典名著分享阅读

中国作为一个千年古国,文化博大精深,管理学虽然看似舶来品,但在我们诸多的历史著作典籍都蕴藏了丰富的管理学思想,也有很多的优秀管理心理学的案例,如《西游记》中唐僧师徒活动,《红楼梦》中探春管理院子等都可以进行群体心理的分析。名著阅读的分享,让同学拓展了视野,从熟悉的故事中找到课本的知识,接受度高,发人深省。

1.5社会互动式教学法

授课的过程中,同学普遍反映课程与实践联系不紧密,授课教师也多为“学院派”,缺少实战经验。指导性不强。为此也可进行社会互动式教学,请进来,走出去。所谓请进来即是请来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的优秀管理者,请他们带着他们的案例为同学进行教学,走出去是让同学主动出去与这些优秀的管理者进行交流。如在沟通这一章节中笔者就设计让每组同学对医院或者学校企业的优秀管理者进行采访,内容可围绕管理活动中的最应该注意的事情,或者对同学学习管理的建议等进行,每组需要录像或录音(4分钟左右),完成后同学分组汇报,教师点评。通过这一形式一方面让学生有了真正接触社会的机会,克服羞怯,锻炼勇气的同时也增强了沟通能力 ,另一方也让社会对学生有了一个更加深入和直观的认识, 对学生将来的就业也是有所裨益的。

2课堂组织方式的改革:拆分小组教学为核心

课堂组织本身就是一种管理活动,虽然仍然按照班级教学的方式组织,但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教学管理,根据学生名单随机进行分组,分组后的小组自行推选小组长,并为自己的小组命名。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要进行本组同学课堂表现(回答问题,考勤,参与活动等)奖惩情况的讨论,这种方式实际模拟了管理现场,让同学体验了管理自治,小组长在接受小组学习任务后也务必带领同学努力完成任务。这一环节本身又让同学体验了分工和激励的重要性,与课程内容紧密挂钩。

3建立多元考核方式

既往单一以期末考试的考卷分数对学生进行学习考核,这对于管理心理学这门课程内容本身就极为灵活,诸多问题缺乏标准统一答案的课程,显得过于呆板。这种标准化测试方法,让教师为考试而教学,同时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和真实掌握程度,有碍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促进。教育的目的不是在于让学生背诵多少知识点,而且要让学生有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懂得融会贯通,懂得学以致用,故考试采用开卷考试的方式进行。

同时平时成绩所占比例提高,在总成绩中期末开卷的卷面成绩与平时成绩的比例各占50%。平时成绩同时也按照小测验占10%,作业10%,课堂表现30%比例打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在评价时除了教师的单向评价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也可纳入学科总成绩中,借此可鼓励学生做出最大努力。

第11篇

随着我国各大高等院校和大中专院校的招生力度不断加大,每一年的毕业生人数都在不断增加,就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作为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中职院校毕业生来说,压力绝对要大于本科院校以及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这种压力有来自用人单位的,也有来自同年的竞争对手的,但是最为主要的压力还是来自学生的内心深处。由于中职院校毕业生往往较为年轻,心理成熟程度和承受压力的能力要低于同年毕业的本科生和大专生,自我调节能力也比较弱,容易在几近残酷的就业竞争中迷失自我、失去斗志。所以在中职院校毕业辅导中,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让学生能够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即将到来的竞争,以顽强的竞争精神去争取每一次就业机会,最终在这场就业竞争中获得胜利。

一、自卑心理的辅导

自卑的心理在中职院校毕业生中体现得最为明显,由于客观因素导致中职院校学生没有接受高中教育,更没有接受大学教育,在文化素质和社会普遍关注的文凭上要低于本科毕业生和大专毕业生,这是这些学生自卑心理的根源所在,面对这种心理状态,我们要做的就是鼓励学生向前看,既往的事实已经不可改变,唯一能做的就是走好今天的每一步路,学历并不代表着一切,要在就业竞争中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并加以充分发挥,这才是取得竞争胜利的唯一出路,盲目的自卑只能导致自己在这场竞争中一败涂地。

二、自负心理的辅导

自负心理在中职毕业生中也是较为常见的,由于现在的学生多半都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条件优越,没有吃过苦、受过累,完全体会不到一线技术岗位的艰辛,在就业竞争中,由于自身竞争力的限制,对中职毕业生普遍持欢迎态度的往往是一线生产或者是技术岗位,然而这些岗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工作条件相对辛苦一些,而这些娇生惯养的学生对这些岗位工作完全不能接受,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就业心理辅导的时候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消除学生们这种自负心理,例如可以在临近毕业的时候组织学生去参加一线生产技术工作的实践,让学生慢慢适应这种艰苦的工作环境,在磨难之中历练自己,为自己今后更好更大的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盲从心理的辅导

在就业竞争中,中职院校毕业生经常出现一种盲从心理,大家认为好的岗位,就跟着一起竞争,完全没有考虑自己在这个岗位的竞争中优势有多少,这个岗位是否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这就导致很多学生走了不少的弯路。因此在就业辅导中我们要教育学生坚持以自己的竞争优势和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自己的职业规划为前提,杜绝在就业竞争中出现“人云亦云”的现象,要理性对待自己的每一次竞争机会,为自己正确的就业路线打下一个良好的开端,避免在就业的道路上走弯路。

四、攀比心理的辅导

这种不健康心理不仅仅存在于就业竞争中,而且存在于生活中的任何一个角落,这是一种虚荣和自卑的表现,在就业竞争中这种心理会让学生大费周折而不得其所。这种心理障碍的辅导要从平日的学习和生活中做起,要教育学生抛弃虚荣的心理,坚持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在攀比的过程中会丧失择业的优良时机,同时也会在盲目的攀比之中逐渐失去心理平衡,导致自己在就业竞争中逐渐迷失自己,最终输掉这场竞争。

总而言之,在中职院校的就业心理辅导中,教师要着重对学生上述不健康心理因素进行特殊辅导,让学生能够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并在竞争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理性地进行就业选择,在激烈的竞争中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选择自己爱好的同时也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为自己的职业之路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 河北省内丘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第12篇

Exploration on Practical Innovation of Group Counseling Course for Freshmen

LUO Yan, YANG Huiqin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Centre,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 Sichuan 621000)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perience and potential breakthroughs in the practice of group counseling in our school, with a view to further consolidating the experience and seeking new breakthroughs for reference and better serve the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college freshman; entrance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group counseling courses

近年来大学生故意伤害事件频发,使社会各界,尤其是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的问题。但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多采取学科式教学,实践体验式教学存在很大空缺。针对正常人群的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早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其实践模式被社会各个领域所认同,其后在法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团体心理辅导以其对教育发展和学生发展的贡献而受到了政府和学校的重视,国内的相关研究也从未停息,但是将心理团辅课融入新生入学教育仍处于探索阶段。

1 开设新生心理团体辅导课程的必要性

传统的新生教育主要是利用入学指南等书面宣传材料,通过开学典礼、组织参观、军训等集体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教育、专业素养教育等讲座形式开展,一般在开学半个月内完成,且多限于个人对学校基本情况的了解,越来越不能满足新时代需求,已有部分高校尝试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开展团体心理辅?А4送猓?跨入大学校门对绝大多数新生而言意味着人生中第一次长时间远离父母或亲人,在异乡开始独立生活,他们在心理和思想上都处在一个极具冲击变化的阶段,对新生活的不适应,对未来的迷茫,使他们迫切地想要找到归属感、明确自我定位、寻求自我价值,心理团辅课正是投其所需。

1.1 新生心理团体辅导课程的优势

以班级或专业为单位开设心理团辅课,覆盖全体新生,系统化教学管理,效率高。针对新生群体特质精心设计课程活动和分享重点,运用拓展训练、角色扮演、心理情景剧等团体辅导技术,新颖有趣,引人注意,实用性强。[1]使学生在入学时就知晓学校有专门的心理服务机构,并随着对课程的深入了解、深刻体验,无形中消除新生对心理咨询的偏见,有利于后续心理工作的推进,可持续性强。授课教师能够在课程活动中客观地观察学生的反应和表现,借此第一时间发现学生个体的优势和潜在问题。课程中将学生需要思考的问题和未来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呈现出来,使他们对这类问题有自己的思考和合理归因,避免内心冲突,预防心理危机。

1.2 心理团体辅导课程的理论依据

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的团体动力学理论,认为团体具有改变个体行为的力量,它使个体的动机需求与团体目标紧密相连,使得团体对其成员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导向作用。团体动力学不仅为团体辅导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团体辅导过程中团体气氛的营造、领导者的作用和要求等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见。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揭示出在满足了生存与安全需求后,人类会产生归属与爱的需求。因此,当个人成为团体的一员时自然而然地希望自己能在团队中找到归属感,与团队中其他成员有人际互动,贡献个人才智,得到他人的尊重认可,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认为人的大部分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模仿他人习得。心理团辅课正是在帮助新生创造一个观察的环境,让新生在彼此的观察学习中获得成长。

1.3 心理团体辅导课程的实证效果

以我校(西南科技大学)自2011年开设试点班、13年正式面向全校开设新生心理团体辅导课程为例,通过不断实践打磨,现已形成新生入学教育中独具特色、影响力十足的固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2011年王斌[2]研究发现,心理团辅课使新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支持及支持利用度显著提高。2012年杨惠琴、[3]罗万勋[4]分别对我校心理团辅课进行的反馈调查显示90%的学生“希望课程延续下去”,84.5%的学生认为教学形式“非常好”,62.3%的学生认为课程对自己心理素质的提高“非常有帮助”。2013年赵文[5]等研究指出心理团辅课能使新生时间管理状况明显改善,能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发展性问题。2014年我校通过高校教学生态监测云平台和i西科APP对4470名新生进行的大学适应性调查报告(内部资料)显示:入学教育环节中,对学生影响最深的是心理团辅课(50.36%),其次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13.18%),可见心理团辅课的影响率明显高于其他。

2 新生心理团体辅导课程的实施要点

2.1 课程主题的选定

整个课程设置由五次课与一次讲座组成,每次90分钟,主题选定结合新生适应需求与成长发展顺序的逻辑关系,量身定制,经过不断调整与筛选,目前保留五个主题,依次为团体建立、人际关系、自我认识、生命课题、目标规划。

2.2 课程内容设计

每次课由热身活动、主题活动、结束活动三大环节构成,各环节逻辑连贯、由动到静、由趣味性到认知性,避免过于活跃或严肃。课前分别组织各学院课程小组集体备课,发挥头脑风暴,创新活动设计。同时随着课程的推进,要充分考虑学生从陌生到熟悉、从个人到团队,从紧张到松散的发展历程,使整个课程从表象到情感再到理性,层层深入。这其中需强调:不能只看形式(运用了团体的方式),而不看实质(是否运用团辅的理念与注重?F体成员的互动)。

2.3 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新生心理团辅课在短时间内具有工作量大,强度大的特点,但不能因工作量而影响工作质量,为保证心理团辅课成为新生教育中的“必修课”、“精品课”,授课教师由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具有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心理辅导员及符合条件的辅导员(要求必须接受过心理团体辅导课程培训,对团体辅导理论有充分的理解,掌握团辅技术要领和丰富的学生工作经验)担任。

2.4 硬件场地配备

团体辅导场地不足或缺失对课程效果的影响不容忽视,这是课程顺利实施的一大挑战,总结有两点经验:一是寻找半封闭式、相对僻静的户外场地作前2次课教学地,安排多媒体齐备、有可活动桌椅的教室作后3次课场地;二是以班级为单位团体辅导人数较多,尤其户外上课时,需配备便携音箱、无线话筒、“小蜜蜂”等。

2.5 课程效果评估

课程从学生实际出发,课程评价理应回归学生,由学生对课程总体质量及细节建议进行全面评价,一方面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取5~8个班级通过课程前、后新生适应性的比较评估课程效果,另一方面由各学院心理辅导员对本学院新生进行系统抽样选取被试参与课程反馈调查,收集课程设置、主题选取、内容设计、获益情况等信息作为来年课程调整的参照。

3 心理团体辅导课程创新发展的突破点

3.1 扩大心理团体辅导课程的影响力

团体辅导对于个人的影响是深远的,自由、安全的氛围,真诚互助的模式,不但能够对每一位参与者产生重大影响,而且能够经由他们感染到身边的人。[6]这不仅是一种心理健康理念上的深层次改变,也可以作为现代大学生缓解心理压力,构建社会支持系统,协调生活冲突的方法推广开来。心理团体辅导课程本质上适用于大学生人群,并且易于广泛应用和长期推广,因此,除了在入学教育中开展新生心理团体辅导课程外,争取结合各年级特点,面向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开设团体心理辅导选修课程,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开发的路径。

3.2 探索心理团体辅导课程设计的切合性

课程实践的最终受益者是大学新生,课程设计应以新生的实际需要为主,课程活动选取首先考虑时代性、对象特殊性这两个关键点,重点落脚于学生的充分参与及分享、获得。[7]其次,活动力求新颖切题、不落俗套,各课程组不断从派出培训、引进培训以及日常学习中攫取,并在课程组中通过切身体验,群策群力攻克不足,优化活动设置,呈现更切合学生需求的设计。

2012年,课程组自编课程书目《成长的天空》,包括8个章节,经历3年的课程实践、效果反馈及访谈调查,通过反复的修订、删减和调整,修订版课程书目正在2015级新生中试用,其创新实践效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3.3 提高心理教育师资队伍的稳定性

面向全校新生开展心理团体辅导课程,首先需要一支庞大的授课队伍;其次,授课教师的人格特质、领导技术、专业能力、带领团体的经验等都会直接影响课程的效果。[8]按照每个班级40人左右计算,以我校近几年新生人数平均为7700人为例,需开设175个班,每个教师承担2个班的课程,需近90位授课教师。我校现有持证上岗的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共27人,2015年已选拔36名辅导员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但离实际需求仍有很大差距,仍须加大力度不断稳固、壮大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适时聘请专家学者到校为辅导员开展各类心理培训并选拔部分教师派出培训,同时注重在大二、大三学生中培养心理委员作为协同领导者,协助授课教师开展团辅活动。

3.4 争取加大硬件基础设施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