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4 15:33:3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网络远程教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现代远程教育是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优势,向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一种网络教与学的环境,传递数字化学习内容,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活动。它具有与传统普通教育所不具备的品质和特点。第一,具有开放性和延伸性。第二,其本质特征是教师和学习者在时空上相对分离。第三,学习自主性特征。第四,现代远程教育是基于媒体技术和各种教育信息资源为中介进行的教育活动。网络课程在教 育部高教司2000年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中的定义: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两个部分。网络课程是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形式。现代远程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教师和学习者在时空上相对分离,这种分离一方面方便了学习者的学习,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学习交互的困难。如何实现远程技术和远程学习的完美结合,充分发挥远程技术功能更好地为学习者提供学习支持服务是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所在、价值所向和生命所系。网络课程利用现代远程信息技术手段、网络环境、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设计进行课程教授活动,通过点播或直播的形式,突破时空的局限,营造出开放的、互动的个性化学习环境,是实现现代远程教学的重要形式,也是解决远程教学交互难题的有效途径。
二、网络点播课程在现代远程教育中交互功能的应用分析
网络点播课程通过网络交互支撑平台提供学习者与学习资源、与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异步交互,主要实现学习者与学习资源的交互,网络点播课程学习内容的组织形式是非线性的超媒体方式,并同时呈现文本、视频和音频等多种信息,这种非线性特质非常有利于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学习者可依据屏幕上的非线性网状结构任意跳转搜索相关信息,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需要和能力等选择学习内容和调节学习进度,从而扩大学习者学习活动的自主性、选择性、灵活性和有效性。网络点播课程的双向异步交互形式主要为在线论坛。论坛可以向学习者提供开放性的分类专题讨论区服务,学习者可以在此发表自己的对于某个专题的观点、交流某些技术和经验、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也可以为其他学习者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或建议。这种协作式学习方式,使教师与学习者的交互不仅在学科知识方面,还有学习方法、学习策略、学习计划等方面,使教师可根据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也增加了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在线论坛是以文本形式进行,失去了面对面教学中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真诚而积极的关注,导致了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心与心情感交流的弱化,容易使学习者感到自己处在一种冷漠、机械的学习环境,而网络课程在直播的形式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三、网络直播课程双向实时视频交互在远程教学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网络直播课程在课程内容传输的战略基点上,能实现基于网络的双向实时文本、音频和视频交互。这种网络面对面双向实时交互功能对网络教学非常重要,它拉近了远端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情感距离,尤其是双向实时视频、音频交互,特别能激发学习者与教师交流的热情、兴趣,提高学习者与教师情感交流的质量,它使学习者能及时得到教师的实时辅导和其它学习者的信息反馈,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感,活跃学习思维,提高网上学习注意力,从而改善和提高自主学习的质量;同时教师也能及时获得学习者的反馈信息激发出更高的教学热情,并可根据学习者的需求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远程教学活动达到最佳的效果。2004年秋,我校开放教育本科会计学专业的《税务会计》课程进行教学模式改革试验,主持教师充分运用现代远程交互技术以提高远程教学效果。该课程以专题为单元进行的面授辅导采用了网络直播课程的形式,另外在首节的课程介绍和末节的期末复习指导以及专家讲座的网络直播课程中专门开设双向实时音频、视频交互,参加这次教学改革活动的10个分校的学生通过实时接收网络直播课程同时参加教学辅导。这种教学形式无论是在本地课堂还是远端课堂,其课堂气氛都生动活跃,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兴趣浓厚,教师与学习者互动强烈,尤其是远端的学习者更珍惜与专家网络面对面实时交互的机会,不仅提出学习上的问题,还提出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他们的热情感染专家给予详细的解答。课后,我们对《税务会计》课程的多媒体教材使用情况、网络直播课程意见进行了问卷调查,在收回的67份(发出80份)“多媒体教材使用情况调查”问卷中,在“喜欢的教学媒体”选项中,选择网络课程的占51%、在“希望提供的多媒体教材”选项中,选择网络课程的占67%,见表一;在回收的187份“网络直播课程意见调查”问卷中,在是否“喜欢网络直播课程”及其原因的选项中,喜欢的占46%,不喜欢的占23.5%,见表二。从两表中可见学习者是以文字教材为基础,网络课程是首选的配套教学媒体。而喜欢网络直播课程的主要原因是能远程实时听到优秀教师上课。不喜欢网络直播课程的原因是视频、音频效果不好,可见视音频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网络课程的质量和使用情况,高质量的网络面对面视频交互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四、提高网络课程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应用绩效的思考
2001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提出:高校人才培养,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必须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网络课程是应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交互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的现代远程教学活动,如何提高网络课程的远程教学绩效,下面分别从教师、教育技术人员、学习者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1、教师网络素质和教育技术素养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核心,离开教师的积极参与任何教育改革都无法实现。所以提高网络课程的远程教学绩效首先是提高教师适应远程教学需要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格雷格•柯瑟林提出了网络教师的素质要求:(1)乐于每天在计算机旁花上1—2个小时来阅读和回答学习者的问题;(2)喜欢与学习者进行一对一的交互;(3)每天有许多耐心来与技术打交道;(4)喜欢用键盘书写;(5)教学方法灵活并乐于尝试多种教学方法;(6)能熟练使用网络课程的基本要素(E—mail、BBS、实时会议等);(7)能描述出成功远程学习者的特征;(8)能描述出有效网络教学的技巧;(9)能评价网上学习项目的质量等。任何从事网络教学的教师都需要有在线学习的直接经验,以便深刻理解网络环境下学习的特征和规律,教师熟练掌握使用网络信息资源的技术手段,并把它应用于教学实践,可以加深与学习者的沟通,使教师既真正担负起学习者的朋友、指导者和共同学习者的角色,还能使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专业技能和思维方式得到完善和提高。教师要形成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和习惯,自觉地把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和技术转化为教学行为。教师对教育技术的应用不应只限于对原有教学内容的电子化,而应更好地实践将新的教学思想融入到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现代远程教学模式,探索适合自身的网络教学风格。
2、教育技术人员技术支持服务意识和技能
现代教育技术是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的必要手段,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这一定义说明,尽管教育技术离不开硬件的购置,软件的制作与使用,然而教育技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是教育技术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其特点是理论与实践并重。因此从事教育技术工作的人员,首先是教育思想观念要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为指导,特别要树立技术为教育服务的理念,在为教学提供技术支持服务的时候要有教育理论的指导。其次是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技术和技能,迅速适应教育中应用新技术的要求。目前,以多媒体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自身正日新月异地迅猛发展,要保证技术人员紧跟发展前沿,保证技术在教学应用中充分发挥作用,教育技术人员必须进行长期持久不断的培训,除了必要的校外培训外,快而省的实际做法可通过开展对教师和学习者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培训以提高自身水平。另外不断探讨网络课程的制作技巧也是提高技术人员自身水平的另一有效途径,在一个网络课程制作出来以后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及时改进网络课程的技术支持服务,通过对网络课程的动态维护,既使网络课程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又提高技术人员的网络课程制作水平,随着网络课程建设的发展,技术人员要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成为新型的满足现代远程教育要求的教育技术人员。
3、远程教育学习者的基本要求
网络远程教育有实时教育和非实时教育两种,实时教育采用集中式的方式,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技术进行教学活动,非实时远程教育是基于Web的多媒体教学,教育者将教育资源上传到网络上,受教育者可以在任意时间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教学视频资源、网络课件等进行播放和浏览,它更能体现学习的自主性、灵活性以及学习环境的开放性。多媒体视频资源以其将文字、语言、图形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形式,带给受众多方面的立体式的观感体验,十分生动形象,应用在教学上,能帮助受教育者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加深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多媒体视频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1.视频资源的获取和特点。
互联网中存在着许多的视频,这些视频的获取方式也各有不同,有的是原创的,有的是再加工形成的,在具体情况下,网络视频资源的获取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①在视频资源的开发中,可以利用Flash或者一些专用的影视制作软件,制作出视频动画。Flash的源文件格式为.fla,在输出时输出.swf格式,即可使其形成一个完成的影片档,在网页中打开。②通过利用视频捕捉卡和一些相关的视频制作软件,从摄像机中捕捉画面,对其进行整理加工,使其结构化也能获取视频资源。③使用数码相机拍摄数字动画,并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也可以很方便地将视频上传到网络中,且利用数码相机拍摄获得的视频还有着文件体积较小的优点。④有些视频资源还可以通过到其他资源较为丰富的网站上下载获得,或是直接购买DVD。作为视频资源的一种,网络远程教育中的视频资源除了具有视频资源的一般特征之外,因其还是一种教育资源,故而还具有其固有的特性。①数字化。远程教育网络中的视频资源最基本的特色就是其是以数字方式存储,数字存储常用的格式有AVI、QuickTime、MPEG和流式媒体格式,在网络远程教学的实时传输中,通常是以流式媒体格式为主。另外,由于未经压缩的文件占用的存储空间大,且会给播放的流畅度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数字视频上传前,应先对其进行压缩,这样文件的体积更小,上传起来更为方便,且使用先进、高效的压缩技术对数字视频进行压缩之后,并不会影响到视频的视觉播放效果。②单一性。在远程奇教育中,视频资源是教学资源的基本材料单元,它不需要有完整的教学流程或者前因后果,可以只是记录某个实验的过程或是一段历史资料,也可以只是与某一知识点相关的背景材料,在教学中,教育者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将其穿插到教学过程中。③独立性。由于教学视频素材不依赖于文字教材版本,也没有学段、学科的界限,其内容相对独立,因此,即使是教材的课程体系或是版本发生了变化,教学视频素材依旧可以被灵活地应用到教学中。④重组性。由于教学视频素材具有单一性和独立性,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也意味着它没有太多使用的界限,可以作为辅助教学的基本资料与其他资料进行随意的接合和重组,且即使同一段素材,在不同的学科和教学内容中也都可以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灵活应用。
2.流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开发和应用。
流媒体是指以流的方式在Internet中传输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文件的方式,其文件格式采用的是流式传输和播放的媒体格式。采用流式媒体传输的方式,用户只需要等待几秒或者几十秒的启动延时,就可以点击观看视频,且剩余的部分还会自动缓冲下载,极大地方便了用户观看视频。①流式传输方法。流式传输的方法主要有顺序流式传输和实时流式传输。顺序流式传播是一种顺序下载,在用户观看视频的时候,只能观看已缓冲好的部分,而不能跳到未缓冲的部分,它是由标准的HTTP服务器发送的,因此又称作HTTP流式传输,这种方法的缓冲下载是无损的,能保证最终的播放质量,但在播放时会有相对较长时间的延迟,适合用在一些高质量的较短的短片中。实时流式传输是实时传送的,它支持随机访问,用户可以通过快进或后退观看视频前面或后面的内容。它需要专用的流媒体服务器和传输协议,但在传输时,由于需要与宽带连接配配匹,在网络拥挤或者是以调制解调器速度连接时,视频图像的质量就会比较差,且其还需要一些如Re-alServer、WindowsMediaServer之类的服务器,以及RTSP、MMS的网络协议,在有防火墙时,网络协议可能出现问题,影响用户的观看。②流媒体播放方式。流媒体的播放方式有单播、组播、点播与广播三种。单播需要在客户端与媒体的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单独的数据通道,一台服务器发出的数据包只能送到一个PC机。组播是利用IP组播的技术构建起具有组播能力的网络,允许路由器将数据包复制到多个通道上进行传播,这种方式能使一台服务器对多台PC机进行连续数据的无延时发送,能够提高网络的利用率。点播为用户提供了对流的最大控制,能使客户端与服务器间进行主动的连接,但会迅速用完网络带宽;广播是指用户只能被动地接受流而不能控制流,这种方式在发送数据包的时候,是对所有的用户发送,而不考虑用户是需要,会浪费网络的带宽。③网络远程教育流媒体基本构建。远程教学流媒体平台构建,在远程教育系统中,流媒体平台由采集端和端组成;远程教学流媒体后台管理,教育系统中流媒体的服务平台一般支持NP、SP/CP、超级管理员和终端用户几种角色,不同角色的用户有不同的使用权限;流媒体硬件,流媒体硬件主要有点播服务器、服务器、采集工作站和Web服务器,不同的服务器配置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选择。
三、Flash流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开发和应用
Flash流技术是一种基于Flash的流媒体技术,其构建的系统有FlashMediaServer(FMS)、FlashPlayer和包括FlashMediaEncoder、Flash5.5以及Flash5.5VideoEncoder在内的流媒体文件制作工具三个部分。
1.Flash流技术系统。
FMS是由Macromedia公司推出的开发流媒体的服务器软件,其对应的客户端网络视频交互软件是FlashPlayer,它将传统的流媒体功能与开发环境结合了起来,能为更多的用处创建和提供交互式的媒体应用;FlashMediaEncoder提供自行录制影像和文件格式转换的功能,能够生成较高质量的FLV(FlashVideo)流媒体格式的文件,且使用较为容易,功能强大;FlashPlayer是用来播放Flash影片的播放器,也是当前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流媒体播放器;SWF是由Flash5.5软件制作出来的一种流式文件格式,这种文件的体积小、功能强,且有很好的交互性;FLV则是在Sorenson公司的压缩算法开发出来的一种流式媒体格式,这种文件格式能够使大体积的视频文件以流的方式播放,且同时能保持流媒体的质量;RTMP(theReal-timeMessagingProtocol)协议,也即是实时消息传送协议,是一种TCP/IP协议,是专门为高效传输多媒体文件和数据而设计的,使用它所传输的数据未加密,但使用支持SSL(SecureSocketsLayer,安全套接层)的服务器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
2.Flash流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目前全市中小学有信息技术教师54人,年龄在35至40岁之间,达到了40人,教师队伍相对比较年轻。通过加强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研究活动,举办网络备课活动,通过从教学设计到教学设计的实施(上课)的教学案例课,以快乐学习、合作学习和项目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设计能力和上课能力,突破信息技术课重视操作的教学局限,引领信息技术教师改变原有封闭、固守的课堂教学方式,创设民主、和谐、科学、快乐的教学气氛。
通过教研、培训、网络研修等方式全面加强了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市信息技术学科骨干教师、白山市信息技术学科骨干教师、吉林省信息技术学科骨干教师,使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素质在整体上有一个跨越式的提高。
二、教育科研课题引领教师开展网络研修
基于吉林省教育社区门户网站(*),以教育信息化为切入点,整合教育教学工作,进行有效的教育科研工作。结合我校确立的《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课题研究方案》,引领信息技术教师深入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网络研修促进教师研修能力提高”子课题研究。开展吉林省教育资源库试点——信息技术课教研(××市)工作(*?action-mygroup-gid-220和××市教师研修论坛板块*),上传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教案)500多课时。全面规划××市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技术框架,组建××教育区域性教师网络研修模块(*),规划48个学校或教研圈子,注重网络研修的技术管理,组织9名信息技术教师申报吉林省教育信息网信息员并得到聘用,对吉林省教育社区网站进行全面管理,在技术上保障我市各校深入开展网络研修工作,为课题结题做好材料收集与过程管理工作。
为加强我市中小学教师网络研修工作,举办了全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远程建立网络空间技术培训班。培训的主要技术规范是:依托吉林省教育社区门户网站(*,注册个人空间、管理个人空间、在空间信息、建立并管理学校圈子(博客群组)、在吉林省教育论坛主题信息等网络技术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远程网络技术能力,为各校开展网络研修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全市有1330多名教师建立了自己的个人空间(博客),自主开展网络研修活动。
三、教育技术培训基地和学校网站建设全面发展
开放农村远程教育多媒体网络教室的使用,加强机房日常管理工作,保持室内及设备的清洁,注意防火,及时关闭电源。加强学校计算机系统维护和网络安全工作,保障学校机房及部室计算机网络正常使用,为全市中小学教师提供良好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基地,创设了良好的教学研究网络环境和学校网络办公环境。
依托吉林省教育信息网加强××市教师进修学校网站建设(*),合理规划栏目,丰富模块内容,集成教育新闻资讯、教师网络研修、教师研修论坛、信息技术教育资源库建设为一体,及时学校公开的教育教学信息,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中,“××市教师进修学校”相关信息已被百度、哥俗、雅虎等搜索网站收录,全面推介我市教育教学成果。
基于吉林省教育信息网自助建站系统(*)建立全市中小学校网站体系,创建了以××市教师进修学校网、××教育督导网、××市教育科研网为信息与网络研修为主核心网站,全面规划全市28个教育网站体系,集教育网站\个人空间\教育论坛为一体,整合教育新闻资讯\教师博客日志\教育论坛主题,初步建立教师网络研修“网站+空间(博客)+论坛”技术模式,指导全市中小学校建立网络研修网站,为全市中小学校提供技术支持,提高教师网络研修的技术含量。
四、教师信息化教育取得了丰富多彩的成果
2009年,组织我市中小学教师参加了由教育部信息中心和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社组织的“惠普杯”中国教育信息化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信息技术教师在技术上给予指导。论文围绕“加强体制机制建设、强化资源整合与应用、推进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这个主题,结合当前我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涉及到推进教育信息化体制机制建设、整合教育信息化资源、服务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信息化建设对教学变革的影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及网络研修等方面,科学总结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有61名教师的57篇论文参加评选,获吉林省教育信息化论文一等奖24篇,二等奖33篇;获国家教育部中国教育信息化论文二等奖2篇,三等奖6篇,优秀奖9篇,17篇论文由中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论坛专刊收录(2009年7月)。
在2009年第九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吉林省赛区选拔赛中,我市有30名教师参加竞赛,有33人获一等奖,3人获优秀奖,获优秀指导教师奖3人,××市外国语学校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论文关键词:远程环境,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对策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以及下属各办学点,以高等职业教育为办学方向,其办学系统的构成是基于原江苏电大30多年的系统网络形成的教学管理系统,是一所具有远程环境特点的办学实体,具有独特的自身办学优势。在遵循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思想和办学规律的条件下,发挥独特的优势,进行江苏城职院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的调查与分析,对构建远程环境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调查目的与内容
本次调查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从事职业教育的基层工作者对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态度和看法,了解江苏城市职业学院专业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远程教育论文,客观地进行分析并寻求合适的解决途径,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稳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的整体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次调查的立足点是针对具有远程环境特点的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及办学点的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情况,调查内容的设置为4个主题17个分项,涉及对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存在问题等方面的看法和态度。
二、调查方法与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的方式主要是专家调查法和民意测验法,调查的手段主要是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为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及部分办学点(无锡办学点、常州办学点、南通办学点、昆山办学点、张家港办学点)的
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和研究人员,以及无锡办学点2008级三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部分学生。发放问卷调查表50份,回收有效表格49份,调查对象涵盖了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及主要办学点,可以代表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在专业建设问题上的基本看法和状况。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对系统办学环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态度
项目内容
选项
统计数据(人)
百分比(%)
对江苏城职院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看法
满意
10
20.4
比较满意
25
51.0
不太满意
11
22.4
不满意
3
6.1
在远程环境下学院是否需要重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需要
45
91.8
有一定需要
4
8.2
不一定需要
0.0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不断加速,教育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择业和参与社会垂直流动,拥有更大的发展前景,人们对受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强烈。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高等教育自1998年起连续几年进行大规模的扩招,其速度世所少见。同时,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也明确提出:我国高等教育要有较大发展,到2010年(后提前到2005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15%,进入到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我国高等教育必须继续扩大招生,然而连续几年的扩招几乎已经耗尽了现有高校的潜力,而且由于扩招幅度较大,配套措施跟不上,已经影响到一些学校的教育质量。于是,新兴的现代远程教育就成了许多人心目中另一绝佳的选择。由教育部批准试点的几十所高校网络教育学院中,绝大部分开展的都是学历教育,其招生对象在实际操作中也有许多是以高中毕业生为主。这种高中起点的学历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对为适龄青年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积极推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完成我们的计划目标提供了强大的现实支持。在社会舆论上它也风头正盛,以至于现在一提现代远程教育,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高校的网络学院。然而存在的不一定是合理的,这种高中起点的现代远程学历教育其现实合理性是值得商榷的。这实际上涉及到现代远程教育的定位问题。
下面我将主要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角度,来说明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主要不应定位在学历教育尤其是高中起点的学历教育上,而应该以非学历教育为主。国外现代远程教育以学历教育占主导的经验因为社会背景与教育传统的差异,是我们不能直接照抄照搬的。要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我们不宜对现代远程教育寄予不切实际的过高的期望。
一、社会并未做好接受远程高等学历教育的心理准备和制度准备
在我国,教育程度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由于我国的人事制度还不是很完善,教育就成为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在社会中居于弱势地位的人改变自身地位,实现垂直流动,获得更好的社会地位与生活条件最切实可行的甚至是唯一的途径。正是因为通过教育能获得更高的收益,人们才会付出巨大的投入(学费、时间、精力等)。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其它有效的手段,社会或具体的组织在接受、认可和选拔一个人时,最先注意的也是最容易辨别的往往就是这个人的教育情况,包括学历、学位、毕业学校、成绩等。这样,教育就成为一个人走向社会并被社会接纳的敲门砖、通行证,同时,社会(组织)对其认可的程度实际上就决定了一种教育形式的命运。那么,当今社会对现代远程学历教育做好接受的准备了吗?
一方面,高中起点的现代远程学历教育的开展紧紧伴随着高校大扩招的步伐,现在第一届扩招的本科学生已临近毕业,而从就业市场反馈来的信息不容乐观,竞争之激烈可以说是前所未见,签约率也较往年有所下降。这里面原因固然很多,但由于扩招造成的毕业生人数激增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仅广东一省,今年毕业生(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就达8.5万多人,比去年增加了2万多。种种原因相互交织,使得用人单位特别是相对较好的单位选择的余地加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也相对增大。再加上我国就业市场一向有盲目追求高学历、名校生,单位之间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存在,让普通高校学生在许多“点”上供过于求(一定意义上“面”上亦然)。当然也许有人会说出就业市场这种供过于求的现象只是表面的,实际上我国高级专门人才仍有巨大的缺口,如乡镇企业、西部大开发等等,关键是学生定位太高之类的话来。然而我们必须要注意的是,即使用人单位声称对不同教育形式毕业生一视同仁,但如果最终某一种教育形式的毕业生的就业单位多是其它教育形式毕业生不愿去或仅仅是他们最后一条退路而作为备选的话,那么这本身就体现了一种不平等,一种歧视。长此以往,就会在社会中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各种教育形式的毕业生就会分成三六九等,将某种教育形式彻底打入另册。而这些对招生、教学、就业等一系列工作,特别是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都会产生极其有害的影响,甚至会造成恶性循环,导致其社会认可度越来越低。
另一方面,现代远程教育主要以网络作为教学的媒介,相对于传统的学校教育,它更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更倚重于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但是,现代远程教育在突出灵活性和自主性长处的同时,也表现了控制难和评估难的不足。所有这些都使得现代远程教育具有一种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同普通学校教育相比,它就显得不是那么“正规”和“规范”。如此在一般人眼里,它能不能得到充分的认可是很难说的。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可以说是前车之鉴。虽然这两种教育形式开展的历史已经比较长了,也形成了自己一套比较稳定的体系,但至今在社会实际生活中,仍没有取得与普通学校教育平起平坐,“同工同酬”的地位。其中的原因可能很多,但不像传统教育那样“规范”和“正规”,不能被视作“正统”教育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现代远程教育会不会走上它们的老路,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用人单位招聘人员的目的是希望他们能为单位创造出高于其工资价值的效益来,但在招聘时单位只能凭借应聘者以前的相关资料来进行判断、选择(所以一个人的教育情况才会显得如此重要),并不知道这个人到单位后工作究竟如何。因此,招聘人员对单位而言可以说是一种“风险投资”。作为新生事物,现代远程教育一方面本身发展还不完善,很多东西还在不断的摸索之中,另一方面大多数人对其也并无深刻的了解,既缺乏感性认识也缺乏理性认识。因此对一般人而言,招聘远程教育的毕业生同招聘普通高校的毕业生相比,风险可能会更大一些(对其不了解)。这种情形也会影响到社会对(高中起点)远程学历教育的接受与认可。
二、许多学校并未做好开展(高中起点)现代远程学历教育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
我国高校网络教育学院发展非常迅速,1994年我国开始建设中国教育科研网,1997年湖南大学和湖南电信合作建立第一个网上大学,到目前已经有67所试点学校开展了现代远程高等教育。但是对于开展现代远程学历教育,一些学校并未做好充分的准备,表现出“仓促上马”的色彩。具体说主要有三种表现:1.经验缺乏。这些学校以前多只开展过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但这种辅的网络教学同纯粹通过(或基本上通过)网络进行教学是两码事。辅教学在教学中毕竟只处于从属的地位,主要教学方式还是课堂教学,而且这种辅教学常常也是在课堂上进行,师生同样可以就相关的问题进行及时的、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现代远程教育就不同了,它是一种师生分离的远距离教学,而且由于技术等因素限制,教学过程中多数情况下师生的实时交流还难以实现;在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效果的反馈和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都与普通学校教育大不一样。此外,现有高校多是“自力更生”地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相互之间及普通高校与电大之间的切实合作还比较少,资源(包括经验教训)共享难以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获得经验,快速健康发展的难度。
2.教学资源和支持服务体系不完善。一方面,现在还没有符合我们需要的、比较成熟的适用于编制远程教育课件的课程设计理论,在课件制作上多以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为主,他们深受传统的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影响,要很快设计出符合和表现现代远程教育特点与优点的课件来难度很大。现有课件许多是“教师头像+教师讲义”式的,或将课堂教学“copy”到网上,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一方面,许多学校都是“先上马再开发”,一边学历教育已经开始了,另一边还没有完整的课程体系,常常是开发一门课件就开设一门课,甚至是一门课边制作边教学,如此仓促如何能保证质量呢?远程教育课件具有很强的重复使用性,投资又很大,理应精雕细琢才是。我们现在这种遍地开花式的远程教育模式既造成了内耗,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竞争,更分散了有限的投入,难出精品。第三,教学支持体系还不完善。对于远程教育而言,教学支持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建立和维持一个高效灵活、强有力的支持服务系统是有效地开发、管理和实施远程教育项目的保证,关系到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和生存”。但从目前来看教学支持系统存在着理论研究不足、实践重视不够、作用发挥不大的问题,这是开展现代远程教育应该重视的方面。
3.教师的角色转换滞后。远程教学中的教师一般都是从事课堂教学的教师,由于对现代远程教育缺乏深刻的认识,又没有及时获得足够的培训,常常以课堂教学的行为方式来处理一些问题,不能很快实现从教学向导学,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控制者向学习的设计组织者、学生的参谋帮助者,从讲台上的管理者向平台上的合作者的角色转换。这也会影响到师生的交流沟通与教学质量的保障。此外由于扩招造成现有高校规模扩大,教师的工作量也相应提高,开展远程教学往往就成了一部分教师的额外负担,在这种情形下,一些利益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影响到教师积极性的发挥。
上面这些问题无论开展何种形式的教育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对于一个新生事物而言,探索试点也是必不可少的,为什么要特别指出开展(高中起点)学历教育是值得商榷的呢?这和学历教育本身的特点有关。一方面学历教育不同于其它的教育,它要求有明确的培养目标和严格的培养计划,相对而言在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过程的组织、课程体系的构建、培养规格的限定以及教学效果的考核等方面都有着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在目前我们社会垂直流动手段还很少的情况下,教育的重要性是异乎寻常的。通过学历教育获得的文凭是个人学识、能力的标签,因此就社会成本而言,学历教育的质量理应是有保证的。此外,我们也应郑重考虑对于一个高中毕业生而言学历教育的意义,他们将要付出好几年的黄金时光,并对此赋予如此高的期望值,无论是对其学业、就业还是一生的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以较大规模的学历教育为试点,在道义上也是说不过去的。因此,由于远程教育经验的缺乏、教学资源及支持服务体系建构的不完善以及教师角色转换的滞后和积极性缺乏等问题使得我们不宜过早开展大规模的远程学历教育。
三、学生也未做好接受远程教育的心理准备和学习准备
现代远程教育非常注重学生的自觉性,倚重于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高中起点的学生多在18岁左右,他们刚从高考的压力和教师谆谆教导与严格要求下走出来,长期的就学经历已经让许多人习惯了外界强大的压力与要求,突然开始接触远程教育,完全要在一种自主的环境下学习,自己来制定学习计划、学习目标,自己确定学习进度、学习时间,他们能不能适应这样的学习环境,能不能转变自己的角色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大有疑问的。而且,这个年龄段的青年人正处于一个容易浮躁的时期,再加上乍一摆脱学习的重压,要保持很强的自控能力去继续艰苦却又是自觉的学习是有点勉为其难的。同时,长期的应试教育也忽视了对他们自学能力的培养,他们能不能通过远程学习方式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培养目标令人担忧。
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比以往更广泛也更深刻,不仅要求掌握知识技能,对其非智力因素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我们承认远程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以及有效获取知识的能力上有着特殊的长处,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正视这种校园虚拟化、课堂虚拟化、交流虚拟化对学生成长带来的不利影响。高中毕业的青年人正处在他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最重要的时期,他们需要长者的指点带领,需要良好环境的熏陶;但在远程教育中,他们得不到学长们的传帮带、得不到师生间的心灵沟通、得不到大师们的言传身教、得不到校园文化的潜移默化……,他们所获得的(基本上)只是知识的传递与接受。在校大学生们尚需要辅导员、学生社团组织等来帮助促进其成长,又何况这些校外的学子呢?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文章(虽然有些幽默的成分在里面),对不同学校毕业的学生进行比较,甚至从为人处事的方式里就能分辨出他毕业自哪所学校,这种独特的气质与思维方式难道仅仅源自他的母校校名吗?这是在他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逐渐积淀而成的啊!所有这些都是现在的远程教育所难以满足的。
四、关于“国际经验”
西方一些国家(经常被引用的如美国)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比较早了,也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对于我们这样的后发的国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美国等国的远程教育是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其受教育对象中高中毕业生和普通高校在读生占有较大的比例。这就成了一些人声称中国现代远程教育也应以(高中起点)学历教育为主的一个重要论据。然而考虑到双方存在的客观差异,我们是不能照抄照搬别人的经验,走别人旧路的。具体说,下面几个因素表现得比较明显:
1.西方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其电脑、网络普及率比我们高得多。如美国到2000年已基本完成了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95%的中小学连上了互联网,“做好了全速进入互联网络教育的准备工作”。我国要实现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由于美国在儿童中就开始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使得他们的学生相对而言有着更强的操作电脑的能力和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观念与能力。在他们的学校中许多小学生就能够通过互联网搜集资料撰写一些小论文,这在目前对我们来说还是不可想象的,而这些能力对接受远程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因此,他们对接受远程教育有着比较充分的学习准备,更容易接受与适应。这种“数字鸿沟”是我们必须正视的现实。
2.中西方教育传统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前面已经提及的,我们的社会强调稳定、习惯与传统的力量,不太容易接纳新的东西,对非“正统”的教育形式在心理上存在着一定的提防、抵触心理,这造成对其接受、认可的难度比较大。二是学习习惯的差异,我国在教育传统上一向强调师道尊严,强调教师的权威和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在实际中更强调培养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和对权威、书本、教师的认可与服从的被动学习的风气。在近代西方尤其是美国则不然,他们更强调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更侧重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能力和学习过程的主动性、自主性,培养学生养成一种探索、怀疑的精神。这一差别决定了他们的高中生能够对远程学习很好地负起责任,对这种学习方式更易于适应和习惯,而我们的学生突然从学校、教师、家长的约束与要求下“解放”出来,要开始对自己的学习完全负责,这其中的角色转换即使能够成功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三是他们的高校多实行宽进严出的政策,而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更方便快捷、更易扩展、更能体现“有教无类”思想的教育形式,本身就具有“宽进”的涵义,因此远程教育在实施管理、社会接受与认可等方面都更易成功;而我们的高等教育则更多体现出严进宽出的特色,对于远程学历教育这种新的形式,如何看待招生的(相对)低标准,如何适应学生水平差异的扩大,如何实现科学的考核来评价远程教育质量都是我们必须思考的新课题。面对这种教育传统上存在的巨大差异,我们怎么能照搬别人的“经验”呢?
3.在社会认可方面,美国拥有多家非官方的高等教育鉴定机构,如一些院校协会、专门的鉴定机构等。这些机构拥有丰富的操作经验,同学校也没有什么利害冲突,能以比较客观的态度对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学水平等方面进行细致科学的测评。多年的实践成果使得他们的评价被广泛认可,一些学校往往会主动要求这些机构对其进行评估。这种比较规范的社会评估认证机构对保证学校教育质量、提高学校知名度与认可度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我国,还没有成熟的、得到社会认可的社会评估机构,对远程教育的设立与运作、对远程教学过程的分析与监控、对远程教育毕业生的考核与认可都还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些势必影响到远程教育的发展。
这些差异的存在,决定我们不能对西方的经验全盘照搬,而要考虑到他们这么做的社会背景与现实依据是什么,同我们的情形一致不一致,然后才能决定“引用”与否。如果仅仅因为他们走在前面就不假思索地跟在后面亦步亦趋,这就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不宜定位在学历教育尤其是高中起点的学历教育上,至少在目前开展这方面教育的时机还不成熟。我以为当前高校远程教育应主要定位在继续教育、非学历教育上,先从事一些提高培训之类的工作,以积累经验,培训教师,如果要进行一些小规模的学历教育试点,也宜从成人这一块做起。至于高中起点的专、本教育,则应该及时降温,要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还必须在普通高校上下功夫。毕竟,搂着电脑上网学习的生活不等于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李力.现代远程教育论M.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201.
[2]蔡宪.论高校远程教育的定位J.电化教育研究,2001,(11)
一、工作目标
围绕城区教育发展规划,加大教学设备资金投入,加快教学设备配备的步伐,完善信息教育制度化管理,加强信息化教育培训,抓好信息化教研和课题研究工作,加大教育宣传的力度。使今年城区信息化教育工作有更大的突破,教研工作取得更辉煌的成绩,教师信息素养继续得到提高,学校教学设备配备更现代化,学校“普实”配备达到新配备标准。
二、工作思路
(一)继续开展教育信息化教研工作,争取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工作上有更大的突破,在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工作上有所创新,在信息化教育课题研究工作上取得更显著的成绩。
(二)认真组织开展教师信息化培训活动,使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执教能力有更大的提高,现代教育手段在各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中的普及程度更广。
(三)认真做好教学设备配备工作,使学校的办学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
(四)强化教育信息化管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五)认真做好教育宣传工作,大力宣传教育工作中的新人新事。
三、工作措施
(一)信息化教研工作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研工作。继续组织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研活动,选拔优秀教师参加市、自治区、国家级课堂教学比赛。5月份组织一次城区级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堂教学比赛。10月份组织一次优秀课例展示。
2、信息技术学科教研活动。每学期组织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开展一次集体备课活动,让承担集体备课活动的学校安排一节公开课,让教师听评课。(我们将另行制订具体活动方案,分中学和小学活动两部分,每学期制订一次活动方案)
3、农村远程教育教研工作。继续组织开展农村远程教育教研活动,组织农村远程教育项目学校教师参加课堂教学比赛活动,并参与观摩优秀课例和评课活动。我们将在上半年组织一次观摩优秀课例活动和评课活动,下半年组织一次农村远程教育课堂教学比赛。
4、信息化教育课题研究工作。继续争取并承担更多信息化教育研究课题,以课题研究推动城区信息化教育向前发展,以论文比赛提高师资队伍的信息素养。我们将重点抓好中央电教馆重点课题“教育部-微软(中国)‘携手助学’项目”的研究工作,组织开展一至两次信息化教育论文比赛、开展一次课件制作比赛活动。
(二)培训工作
继续抓好信息化教育培训工作,配合市组织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农村远程教育项目学校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骨干教师参加培训。我们将于7、8月份举办一个课件制作培训班,培养城区各校课件制作人才,举办一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堂教学设计培训。
(三)教学设备配备工作
1、电教设备配备工作。通过调研、实地检查等方式,了解学校教学电脑、多媒体电教室、网络设备、广播设备的配备情况、损耗及管理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科学有效的为学校配备急需的电教设备。
2、普教实验器材配备工作。通过调研、实地检查等方式,了解学校理科实验仪器、音乐器材、美术器材、体育器材及设施、图书等器材及实验室等设施的配备情况、损耗及管理情况,科学有效地利用中央、自治区普教实验器材专项资金为学校配备实验教学器材,争取更多的学校达到国家新配备标准。
(四)信息化教育管理和“普实”工作
继续完善学校信息化教育的各项管理制度,重点抓学校功能室的管理工作,严查学校实验开出率达标工作,对于在功能管理和实验教学工作成绩突出的学校进行表彰和奖励。加强省级、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的管理,督促其开展相关教研和课题实验活动。
(五)中考理化实验操作考试工作
配合市招生考试院做好今年5月份的中考理化实验操作考试工作,制订科学可行的考试计划,科学合理地设置考点,尽量做到考生能就近参加考试,保证考生在考试期间的人身财产安全,备足考试所需实验仪器和药品,保证考试工作能顺利地进行。
(六)教育宣传工作
1、认真执行教育宣传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强制度化建设,严格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开展教育新闻宣传,确保教育新闻宣传工作规范、有序开展,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推进教育宣传工作长效机制建设,将创新贯穿于教育宣传工作全过程,不断开创新局面。引入创新的理念,以学校团队为单位扎实开展工作,充分利用宣传工作专业化、信息化,掌握创新的工作方法,提高思想宣传工作效率。
>> 教师博客 2013年第5期参考答案 中考版2013年第5期参考答案 2013年《时代英语》高二第3期教师参考答案 教师版名家谈语文2013年第9期学习国文的着眼点 教师博客之我见 2013年5期读者有奖调查表 2013年第5~7期“大人小孩讨论会”题目 教师为什么不写博客? 让博客引领教师成长 博客写作与教师专业成长 博客,体育教师的成长舞台 教师博客的应用与发展 博客10年及其它 2009年的博客盛宴 博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通过与网友的交流,反思不足,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不断开阔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课的思路。博客上写的教学反思便于保存、查找,为今后的教学起了一个很好的借鉴作用。
1.4利用教师博客,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教师的写作能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博客为教师的写作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实践的机会。一是以写促写,教师通过撰写日志和评论,参与交流,会不断提高自身写作水平。又因网络日志网友能看见,实际上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更能激发博主的写作热情。长期坚持写日志,可以达到练笔的目的。二是以读促写,在网络上有很多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的博客,通过阅读他们的博客,在分享教育智慧的同时,也可以借鉴他们的写作方式、写作风格,为自己所用,从而促进自己的写作水平的提高。
笔者在近五年撰写的教学论文和大量教辅稿件得以发表,正是得益于自己的博客。例如,通过博客平台经常浏览《流水飞涛工作室》,笔者得到一些习题编制的知识,开阔了教学资源整合的思路。在阅读《倾听花开》博客,笔者懂得了教师写作的源泉在平常的教学中。《倾听花开》博主是一位初中物理教师,但她让我明白理科教师的文笔也可以这样的优美。
2 利用教师博客的一点反思
2.1加强管理,提升博客质量
笔者浏览一些教师注册的博客,学习了不少的教学方面的知识,但同时也发现有些教师博客长期不更新,有的教师博客里充斥着娱乐八卦。笔者想说的是,注册、建立一个博客很容易,只要几分钟。但要坚持“博”得久、“博”得好、“博”得妙,却不那么容易。这需要教师的恒心和思考。在“学习+行动+反思”这种螺旋式研究方式中,教师应利用博客平台,持之以恒,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2.2加强宣传,提高博客知名度
网络资源是海量的。如何被别人知晓,这也是一个要考虑的问题。可以在班级和教研QQ群里广而告之,为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以及教师与教研员之间开创交流的空间。也可以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师博客评比。如:笔者的博客参加了2009年安徽省教育厅电教馆组织的“电教六项”评比,获得教师博客类三等奖。而且,定远教育网和蚌埠化学教研网等提供了笔者的博客的网址,又进一步提高了知名度。
2.3加强交流,综合利用博客
在博客里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尽隋展示自我、分享感受、相互交流,这满足了笔者倾诉的需要。而博客网络互动的特点,使得同行可以经常光顾自己的博客,和自己进行交流,这使得教师被关注、尊重、认同的需要得以满足。激发了教师“主体意识”,意识到自己“真正的存在”。
博客虽然有诸多优点,但在交流及时性方面还比较弱。为了扬长避短,拓宽视野,可以把博客与QQ、教育论坛、UC房间的网络研修等结合起来,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问题探讨,把网络教研引向深处。如:在线研讨、空中课堂等,进行听课、问题研讨活动,提高教研水平。多方面、多渠道地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教育的根本价值,就是给国家提供具有崇高信仰、道德高尚、诚实守法、技艺精湛、博学多才、多专多能的人才,培养和养育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培养合格公民,为国、为家、为社会创造科学知识和物质财富,推动经济增长,推动民族兴旺。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是践行人才强国战略[1]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需要。
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2]。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要重视德育队伍、德育制度、德育基地建设,鼓励学校与附近街道、企事业单位建立和完善社区组织,优化社区育人环境。实施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程,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和心理素质。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建立心理素质教育和咨询专门机构,开展心理咨询,实施心理疾病预防和危机干预。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和教研,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一是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国义务教育整体上正在由全面普及进入到高质量高水平普及的新阶段。要继续把普及和巩固义务教育的重点放在农村,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依法均衡配置义务教育资源,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加强校企合作、城乡合作、东西部地区合作,积极推动联合招生和合作办学,引导和推进集团化办学。支持民办职业教育健康发展。三是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坚定不移地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使一批高等学校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充分发挥其在培养创新人才和在知识创新中的核心作用,尽快使一批重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学术大师和领军人物,引领我国高等教育水平的全面提高[3]。四是大力发展远程教育、继续教育[4]。继续以农村为重点,完善现代远程教育的网络,坚持班班通、堂堂用,大力开发优质远程教育资源,促进教育信息化与素质教育、师资培训、教学和学校管理、农科教结合、发展农村和社区继续教育等紧密结合,以信息技术推动教育观念、教学技术和培养模式的全方位深刻变革。大力发展继续教育。以企事业单位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为重点,推动学习型组织建设。要以在职学习提高为主体,促进职前教育与继续教育相互衔接、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互沟通、有组织教育与自主学习相互补充,推进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三、加快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有计划地选拔一批优秀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充实中小学和高校教师队伍。建立校际有序流动机制,盘活教师资源;采取多种形式,重点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和重点产业、重点学科、重大项目建设急需的紧缺人才;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政策,基本解决各级教育的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建立农村地区教师补充新机制,建立城市、县镇教师到农村学校定期任教制度。提高教师待遇,设立边远农村地区、民族地区教师特殊津贴,实施农村教师安居工程,改善教师住房条件,遏止骨干教师流失现象[3]。
四、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工作[5]。一是大力开展群众性的教研活动。各级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和学校要有计划地开展学术交流、研究成果评比、教学竞赛等教研活动;充分发挥省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学会、职成教育学会、民办教育协会以及各地教研组织的纽带作用,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教研活动,调动广大教育科研人员和教师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二是以课题研究为平台促进合作研究。课题研究要改变过去课题组研究人员来源单一的状况,尽量吸纳不同单位、不同地域的人员参与课题研究,增强学校之间、区域之间乃至省际之间和国际之间的合作研究,拓展研究视野,提升研究水平。三是加快教育科研的国际化步伐。各级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和学校应主动组织或承办各种国际化的学术交流、成果展示会、专题研讨会和讲座等学术活动,并积极支持研究人员参与相关的国际化学术交流活动,学习和借鉴国内外教育科学研究的先进成果。
五、坚持财政优先保障,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6]。财政部门要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大幅度增加财政教育投入,推动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促进全社会加大教育投入,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强大的财力支撑。把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
扶困助学作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攻方向,使财政资源进一步向农村、经济薄弱地区、困难家庭学生倾斜,推动城乡、区域、校际间教育差距明显缩小,加快实现更加公平的教育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周济. 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在2004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 中国民族教育, 2004(01):4-13.
[2]周济. 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奋斗——在教育部2008年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 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 2008, 000(002):7-18.
[3]贺祖斌. 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J]. 中国高等教育, 2020(8).
[4]罗曼. 进一步实现贵州省教育事业均衡化优质化发展[C]//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0.
在区教育局的领导下,在省、市电化教育馆,省教育技术装备中心和市教学仪器站的指导下,在各学校的配合下,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认真做好第四批“省多媒体网络电脑教室项目学校”工程组织实施工作。
精心组织,按时完成了我区第四批“省多媒体网络电脑教室项目学校”工程的实施工作。自20__年实施“省多媒体网络电脑教室项目学校”工程至今,我区四批多媒体网络电脑教室项目学校共建设40个中小学(全区44所中小学,幸福、岗西、汪堰、瞿嘴四所小学规模因低于省项目学校入围标准未予实施)教室62个,电脑3326台(含62台服务器和62台教师机),总投入为13949307元。“省多媒体网络电脑教室项目”的实施给我区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带来了动力,使我区中小学学生与计算机的人机比从20__年前的36:1上升到现在的16:1,大大提高了我区中小学办学条件。
2、积极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研究活动,促进信息技术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⑴、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教师自身技术优势,建立QQ群,把教师间的距离缩短为零
我们根据各校信息技术教师的任务,将其划分了四个QQ群:__区网络管理QQ群、__区教学研究QQ群(分中小学)、__区学生作品QQ群(分中小学)、__区信息学竞赛QQ群(分中小学)。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将本校有关信息技术方面的问题和教育教学中的疑问和经验在网上QQ群中交流,提高了教研效率,拓宽了信息技术教研空间。
⑵、继续发挥各教研片的优势,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教研水平。
在区电教馆中心教研组的指导下,各教研片定时分段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每月每个教研片开展一次活动),各片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协作,教师的各方面能力和水平得到快速提高。
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和教坛新星的作用
利用__区第四届新课程研讨会的契机,骨干教师和教坛新星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以学生评价构想为思路,为全区展示了六节对比课,既开阔了教师们的视野,同时也为新教材、新指导纲要的学习和研读做好了铺垫(本次活动也吸引了来自全市其他县区60多名信息技术教师)。
⑷、加大培训力度,努力提高信息技术教师水平和能力。
暑期我们组织了__区首届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班,依托中国计算机函授学院对全区60多名教师进行了历时十天关于网络管理和信息学竞赛方面的培训,培训过后又要求教师们再培训的基础上撰写培训心得,并利用培训的契机,要求各校把网络管理和学生竞赛工作落到实处,做到有计划、有目的。
同时我们在参加省级培训的基础上,根据本区的特点和实际,举办了我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新教材的培训和研讨活动,努力指导和帮助一线教师学好、读好、上好新教材。
⑸、抓好新教师的上岗工作
由于近两年,我区各校上了很多机房,各校也招考和招聘了很多新教师,为了能使这些新教师能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工作需要,我们采取了“一帮一”的帮扶形式,让一些教学经验丰富、机房管理优秀的教师帮助他们(我们今年共结13个对子)尽快成长。
3、认真做好局教育网站维护充实工作,积极稳妥地推动我区教育管理信息化进程。
⑴、按国家有关法律为局教育网站办理了信息产业部认证的ICP和合肥公安局网警支队认证的HFCP,完善了我局教育网站相关手续。
⑵、在各科室的大力配合下,对区教育局网站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充实;同时将学校制作的主页链接到“__教育信息网”,充实了__教育信息网内容,为全区学校与学校、教育局与社会等各方面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
⑶、在合肥网警支队、省电视大学的支持下,举办了中小学网络管理员培训班,来自28所中小学网管教师参加了培训,经公安、人事部门组织考试,成绩合格,均取得省计算机安全培训领导小组颁发的网络安全员证书。
⑷、积极组织和参加合肥市优秀教育网站网站检查评比,我区五所中小学及教育局网站在全市一百多所参评单位中脱颖而出,进入复评阶段,占全市进入复评单位的20。
4、认真组织中学理化生教师参加市教育局举行的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核,参加考核的教师全部取得市教育局颁发的合格证书。
5、协助学校申报第三批“安徽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取得成功,经安徽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领导小组认定,省教育厅批准,我区六安路小学被确认为“安徽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同时我区四十二中,南门小学、亳州路小学的申报的国家级“十一五”教育技术课题被中央电教馆立项;六安路小学、杏林小学、大杨中心小学申报的省级“十一五”教育技术课题被省电教馆立项。
6、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科普活动等多项工作取得好成绩
20__年里,我们组织学校开展了“地震抗灾知识”等科普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四十五中学、四十二中学由于成绩显著被合肥市科协命名为“合肥市科普示范校”。在20__年全国、省青少年机器人比赛中,长江路第三小学足球机器人获得安徽省一等奖,全国一等奖;四十六中的工程设计安徽省一等奖,全国三等奖;在20__年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区共有三件作品被合肥市推荐参加省级评比。四十六中
王彦博《常见两种农药对杯钟虫、草履虫种群的影响》获得省一等奖,四十五中黄晗达《黄瓜叶面营养调理研究》省二等奖;其中四十六中王彦博《常见两种农药对杯钟虫、草履虫种群的影响》被安徽省推荐参加全国评比,并获得全国二等奖和茅以升少年科技奖。由于王彦博同学科技创新成绩优异从而荣获20__年度“合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全市4名)。合肥长江路第三小学孙荣春老师、四十六中刘经智老师获得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7、开展了教师学科网页制作竞赛、电化教育论文、CAI课件及师生电脑作品评选,取得了好成绩。20__年经区级评选推荐上报的学生作品获得市级一等奖8件,二等奖18件,三等奖21件。省级奖3件。教师作品,获市级奖23件,省级奖5件。
8.认真抓好全区中小学学生计算机竞赛活动,取得了好成绩。
在20__年合肥市中小学生信息学竞赛中,我区参赛学校共取得:
中学组团体第二名(合肥市46中学)第三名(合肥市42中学)第四名(合肥市45中学)
小学组团体第三名(合肥市长江路第三小学)第四名(合肥市南门小学)第五名(合肥市虹桥小学)第六名合肥市亳州路小学
个人名次:
中学组一等奖5人(全市7人)二等奖9人(全市18人)三等奖19人(全市49人)
小学组一等奖6人(全市12人)个人第一名长江路第三小学王肇欣
二等奖10人(全市25人)三等奖19人(全市33人)
在20__年安徽省“安联杯”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由我区为主要选手的合肥市初中代表队脱颖而出,取得历史性突破,一举夺得团体、个人一等奖。其中合肥46中寿鹤鸣勇夺初中组第一名,并光荣地成为5名省队队员之一。在初中组全部5个一等奖中我市选手取得1、2、3、5名的好成绩,获四个一等奖。由46中梅诗柯、46中孙徐湛、50中孙祥彦、50中刘兰兰组成的合肥代表队一队夺得团体第一名。合肥二队获得二等奖。
9、在区政府的支持下,通过政府采购,完成了对24所中小学补充图书及为34所小学配齐自然(科学)仪器前期准备工作。其后续工作正在进行中。
10、配合督导室完成了对寿春中学、双岗小学、红星小学、淮三小等学校督导评估工作。配合基教科完成了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质量测试报名信息抽样采集工作。完成了迎接国家“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复查考核的资料整理归档等工作。
总之,我区教育技术装备和电化教育及青少年科技活动等工作在20__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应该看到我区这些工作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1、教育技术装备保障机制不健全,相关制度没有得到落实和执行,各校教育技术装备发展不一,影响和制约了全区教育的均衡发展。
2、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对教育技术装备和电化教育及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认识程度不一,部分学校缺少具体负责教育技术装备和电化教育及青少年科技活动的人员或相关人员变动快,影响了相关工作的落实。
3、检查督促不到位,学校实验室、图书室、计算机室等专用教室的管理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和师生图书借阅率需要进一步提高。
我们将在新的年度里,在局党委和教育局的领导下,在督导、基教、人事、计财等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与各中小学通力协作,逐步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为我区的教育发展共同努力。
三、20__年工作思路
1、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以新《义务教育法》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意见”、“中小学电化教育规程”、“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等文件及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精神,在教育局的领导下,宣传贯彻执行教育部新的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20__年7月19日),加大对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的“建、配、管、用”工作力度,认真做好“省多媒体电脑教室项目学校”的管理工作;开展多项活动,大力推广电化教育,抓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及“十一五”国家、省级教育技术课题实验工作;指导学校“校园网”的建设和完善工作,推广“校校通管理软件平台”建设工作,协同相关科室,做好局机关政务信息化和系统内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工作,努力推动我区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在区科协的指导下,抓好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积极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
2、20__年的主要工作
㈠馆(站)内部管理
认真组织学习新《义务教育法》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文件精神,提高馆内全体工作人员与本职工作相关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坚持馆内工作会议制度。每月一次大会,研究当月的工作安排和工作步骤及方法;每周一次小会,交流工作完成进度和存在问题,讨论解决办法,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加强馆内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合力,为机关和学校(园)做好服务。
㈡、教育信息化工作
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协助和指导具备条件的学校做好“校园网”建设工作,力争在20__年使我区有50的学校建成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校园网。举办网络电脑教室管理教师培训班,提高其管理能力;定期下校指导,进一步加强对“电脑教室项目学校”的管理工作,促使电脑教室管理规范化,提高电脑教室使用率。进一步完善区教育网站软、硬件建设,做好局机关及学校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推动教育系统政务信息化;继续抓好“教育管理信息化”试点校软件应用和完善工作,召开全区教育管理信息化交流现场会,推广“校校通管理平台”软件的应用,扩大试点范围,推动我区教育管理信息化进程。
㈢、教育技术装备工作
宣传贯彻执行教育部新的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20__年7月19日),加强对学校各专用教室管理、使用的监督和指导力度。按照市教育局要求,督促各校(园)建立健全各专用教室教学仪器、设备明细账和校(园)教学设备总账,加强学校各专用教室的管理,建立健全各校(园)教育技术装备资料档案。结合督导工作,开展实验室管理培训和检查评比等活动,促进我区实验室管理规范化,提高设备使用率。参照市教育局有关办法,理顺关系,配合区政府采购中心做好学校教学仪器、设备的集中采购工作
。贯彻执行市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规范中小学“一费制”中电教费的收取、使用行为,做好电教软件的征订工作,为学校做好服务。㈣、信息技术教育及与信息技术应用工作
继续发扬我区城乡结合,技术强弱结合的特色,充分发挥四个信息技术教研片和中心教研组作用,继续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工作,重点为乡镇学校的信息技术教研工作。做好教育论坛的技术维护工作,为广大教师提供网络教研平台,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远程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深入学校,抓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及“十一五”国家、省级教育技术课题实验工作;继续开展中小学教师学科网页制作、电化教育(实验教学)论文、CAI课件、自制教具及师生电脑作品等竞赛活动;抓好区中小学生计算机竞赛活动,进一步提高我区教师和学生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和能力。
㈤、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在区科协的指导下,成立__区中小学科普工作协会;加强我区中小学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出台__区中小学科技创新活动奖励条例;举办科技辅导员培训班,提高科技辅导员业务能力;积极开展科普周活动和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力争在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竞赛中取得更好成绩。
关键词:军事地形学 教学方法 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4C-0062-02
军事地形学,是从军事的需要出发,研究识别和利用地形的一门应用学科,理论知识与技能知识联系紧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既传授抽象生涩的理论知识练好专业技能,又立足于该学科的长远发展,实现信息条件下的人装结合,使院校教育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实现提出的“能打仗、打胜仗”的目的?笔者认为在信息条件下军事地形学教学方法的创新应把握以下五个方面:
一、处理基础知识与前沿知识的结合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以其不断的创新和完善为前提条件的,军事地形学也不例外。在教学内容上,应结合教学对象,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把握好传授基础知识与传授前沿知识的关系。对合训学员,教学中应注重基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地形图知识、实地使用地图、地形对作战行动的影响作为教学重点。在此基础上,根据教学对象,传授一些具有引领作用的新知识与新技能,如电子地图、海图、航空图、卫星地图及卫星定位与导航等知识与应用技能,使他们初步具备利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分析地形的基本技能,为未来适应信息化作战打下基础。对分流学员,应结合专业、任务和职责,在进一步巩固基础理论,熟练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有重点地传授高新军事地形学专业知识与技能,如全球定位系统、北斗导航系统、军用数字地图、遥感图像、地形仿真以及战术地形保障系统等,学好与其从事的专业和职级相适应的知识与技能。军事测绘技术发展,确定点位能够在瞬间实现;地面上瞬息万变的目标不论藏身何处均可能通过遥感影像及时判别和捕捉;运用现代地形仿真技术,即时生成战场地理场景,指战员可以“身临其境”地进行“实地勘察”或协同演练。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应处理好传授基础知识与传授前沿知识有机结合,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既要注重打牢理论与技能基础,又要前瞻军事地形学的前沿知识,不断丰富学员对前沿高科技知识和装备器材的认识。
二、处理好知识传授与技能练习的结合
军事地形学是理论知识与技能知识联系紧密的一门应用学科,有别于其他军事科目,就因为它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趣味性,是学员非常喜欢的一门应用学科,也是各级指挥员必须掌握的一门应用技能。因此,作为教员在教学方法上,应处理好知识传授与技能练习的结合。教学中,大量的理论知识需要教员详细解读,同时又有许多基本技能需要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反复的操作练习,如公路里程的推算、方位角的测量、方向的判定、通视情况的判读、站立点和目标点的确定,仅靠教员在课堂上讲授难以达到教学效果,教员应该提供大量的实践操作和技能练习机会,才能使学员理解和消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在技能课的教学上,如果反复进行现地用图技能练习,不注重理论知识的归纳总结,就会影响技能练习的效果和技能技巧的掌握,只有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员在熟练掌握视图、用图技能的同时,进行理论知识的归纳总结,在理论指导下苦练巧练,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才能使学员尽快掌握基本技能,并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所以在军事地形学教学中,要理论讲授与学员技能练习相结合,通过反复练习,从练习中归纳总结,提高学员视图和用图能力。
三、处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的结合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网络信息方便快捷的互联网时代,多媒体技术、远程教育技术、网络视频教学等新型的教学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军事地形学得到了新的发展,教育教学手段不断更新。完善教学方法是提升军事地形学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之一,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是信息时代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和发展方向。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不仅能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必须处理好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的结合。军事地形学知识内涵丰富,内容生涩,许多抽象的理论知识,仅靠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把原理讲清楚、把道理讲明白,即便是利用传统模拟器材演示教学内容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地图投影,这一节通过多媒体技术、动画制作,使教学形象、直观,也使学员容易理解、易于掌握。可见,多媒体技术、远程教育技术、网络视频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领域的推广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军事地形学的教学难题,使军事地形学的教学形象、直观。比如电子沙盘、军用数字地图、战场环境仿真模拟系统可以将军用地形图自动生成具有直观视觉感受的立体影像,将传统的按图行进和按方位角行进与3D技术和电子显示结合起来,将枯燥、乏味的理论讲授升华为集声、光、电、形于一体的动态场景,使敌我情况显示更加准确,地理环境形象逼真,从而丰富了教学内容,活跃了教学氛围,激发了学员学习兴趣。因此,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科学编排教学内容、精心组织教学,对增强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处理好室内教学与现地教学的结合
实践性和操作性极强的军事地形学决定了教学过程是一个学好理论、练好技能,才能有效提升地形分析判断能力的过程。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员必须严密组织、科学编排整个学科的教学内容,有效地处理室内教学与室外教学的结合。在精讲理论知识的同时需要加大技能方面的操作练习力度,在掌握操作步骤和程序的基础上将学员带到生疏、复杂、陌生的室外进行现地操作,通过对理论知识的提示、技能知识的传帮带和学员反复操作练习,有些技能需要学员在全面学好理论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装备器材进行实际操作才能熟练掌握。比如,自动化指挥系统,GPS的定位与导航,北斗导航系统的操作使用等。因此,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按照先理论后实践、先室内后室外、由易到难、由图上到现地、先单要素后多要素练习、先单项作业后综合练习、先传统练习方法后高技术装备器材训练的顺序进行。只有这样才能使学员在充分理解和消化理论知识同时,熟练掌握图上、现地、机上的操作技能技巧,最终达到信息化条件下的人装结合,实现教学质量、训练水平和作战指挥效能的进一步提升,为最终赢得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执勤、处突、反恐和防卫作战的胜利提供可靠的地理信息保障。
五、处理好院校教育与部队职能任务的结合
院校教育要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这是新时期赋予院校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院校教育的出发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社会矛盾凸显,暴力恐怖事件呈上升趋势,加之外部环境动荡复杂,领土争端不断升级,武警部队遂行多样化任务越来越繁重。这就要求院校的教育必须贴近部队,贴近实战。作为培养部队一线指挥员的军队院校处理好教育与部队职能任务的结合。近年来,武警部队遂行多样化任务越来越频繁,要求越来越高,对指挥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备过硬的识图用图能力是部队一线指挥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部队遂行多样化任务,走、打、吃、住、藏、管都与军事地形学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密切关系,因此,军事地形学的教学应贴近部队、聚焦实战。把学员放到陌生环境中练“走”,让学员在生疏、复杂地形上练“打”,组织学员到艰苦环境中练“吃、住、藏、管”。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把学员素质转化为能力,以满足学员第一任职和遂行多样化任务的需要,从而提升军事地形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继续教育是教师成长的重要环节。但是,在有的学校,音乐教师工作负荷较重,工学矛盾十分突出,在继续教育的机会、时间和精力方面非常有限。因此,学校领导应当高度重视,从内容、形式和保障三方面着手,搞好音乐教师继续教育。
1丰富音乐教师继续教育的内容,注重针对性
音乐教师不同于一般的音乐表演工作者或者音乐理论工作者,他必须具有比较全面的、综合的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及与音乐教育教学相关的知识及技能。因此,音乐教师继续教育要突出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首先,提高思想修养。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在日常工作中,有的音乐教师往往把业务能力看得比较重,而忽视师德的重要性。这种观念对音乐教师的培养和成长是十分不利的。音乐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师德修养,作学生的良师益友。其次,提高文化修养。有的音乐教师认为,只要有了音乐专业知识就能够做好一个好老师,这种想法是片面的。仅仅有单一的、狭隘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能适应教育形势发展需要的。音乐教师应该在“大艺术观”的指导下培养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除学习哲学、社会科学、美学、文学、艺术概论、音乐教学法、科学方法论以及历史、地理、外语知识和现代教育技术等与音乐教学有关的文化知识以外,还应该了解戏剧、曲艺、舞蹈、影视、美术、书法等与音乐艺术有密切关系的姐妹艺术,以形成自己合理的、较高层次的知识结构,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厚积薄发、深入浅出。第二,全面综合的音乐学科专业修养。首先,夯实音乐教师的音乐专业理论和技能。音乐教师应当掌握全面、综合的音乐专业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在掌握音乐学科的主体性知识和技能,比如音乐基础理论知识、音乐技术理论知识、器乐演奏技巧、声乐演唱技巧、舞蹈、律动等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相关的文化艺术知识。其次,兼顾“一专多能”和“多能一专”。在音乐教师的知识技能结构中,“一专多能”要在单一的基础上求全,而“多能一专”则是在广博的基础上求专,体现了新世纪对音乐教师的高标准的要求。在音乐技能方面应该提倡某种特长,但是这个特长是音乐教育专业范围内的特长,也就是说这个特长要更加有利于音乐教育工作。在此基础上,具备某一较高水平的专业特长,对音乐教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第三,较高的音乐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首先,掌握音乐教育理论。当前,部分音乐教师的音乐教育理论修养不高,对于学习研究这门理论也不够重视。每一位音乐教师都必须熟悉教育学、心理学和音乐教育教学等基本音乐教学理论,并将它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其次,培养音乐教学实践能力和多种形式辅导能力。音乐教师的实践能力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的各种知识和技能的综合素质,具体包括从事课堂教学的能力、组织课外音乐活动的能力和从事音乐教育研究的能力,表现为教师掌握和运用教材的能力、备课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言传身教能力等,再次,提高音乐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能力。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必须既有教学的能力,又有进行科研的能力。音乐教师要不断增强科研的意识,把音乐教育教学研究和音乐教育科研看作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不断总结经验,探索音乐教育改革、学习应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开展教学试验,以科研带动教学工作。
2创新音乐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增强实效性
第一,建立多元、开放、互动的培训体系。音乐教师继续教育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建立远程培训、校本培训和面授培训三位一体的继续教育工作格局,采取脱产学习、攻读学位、科研教改、编写教材、学术交流、示范教学、网络远程教育、校本培训、自主学习等形式灵活、途径多样的形式,切实提高继续教育效果。第二,完善课程设置。音乐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应当体现鲜明的现代音乐教育理念,从我国音乐教育现状、改革目标和未来发展对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出发,帮助音乐教师具备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具备教育改革的使命感和开拓创新意识,了解国内外教育发展趋势、音乐教育动态和前言信息,掌握现代音乐教育理论、策略、方法和手段。具体来讲,可以开设8门课程:中外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音乐教育基础理论与实践,音乐教育心理学基础、国外音乐教学法研究、音乐教育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现代科技与音乐教学、音乐鉴赏与音乐文化、音乐专题系列讲座。这8门课程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主要涉及到以下与音乐教育相关的重要课题:我国的教育政策法规、素质教育的内容与意义、艺术教育在我国教育大框架中的地位与作用;音乐教学目标与教学设计、音乐教学模式、音乐教学评价、音乐审美心理与生理基础、音乐学习心理基本理论;国外著名音乐教学体系及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评价;教育及心理统计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音乐教育论文写作的基本程序与技巧;网络及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育中的运用、音乐软件与音乐教学及音乐作品分析;合唱指挥;乐队排练;学校文艺演出的创意与设计等。第三,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要求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学校要转变以前只重学历的培训模式,将理论培训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在建立名师工作室和校内实训基地,对青年教师开展传帮带活动,加强校本培训和骨干教师培养的同时,要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通过参观考察、座谈交流、挂职锻炼等形式,提高音乐教师的视野和素养,增强职业教育与用人单位需求的吻合度,从用人单位的需求出发,促进校企合作,开展人、财、物的合作与对接,生产与教学要素的有效互动,实现职业学校与工厂企业的九个融合,即学校与工厂融合、教室和车间融合、校长与厂长融合、教师和师傅融合,学生与学徒融合,理论和实践融合,招生与招工融合、育人与增效融合。
3完善音乐教师继续教育的保障,突出全面性
第一,转变观念,科学规划。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应该摈弃短视意识,充分认识音乐教育对学生人格培养、情操养成的重要性,认识到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角色,转变“音乐教师接不接受继续教育无所谓”的思想观念,把音乐教师的培养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结合本地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制定包括音乐教师在内的详细合理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规划,列入工作责任目标考核体系,定期进行专题调研。第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接受解决师资配置不合理的问题。教育部制订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提出,逐年增加教师数量,力争使全国专任教师平均生师比从24:1降至20:1,专兼职教师平均生师比从21:1降至18:1,“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35%,兼职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量的比例达到25%。学校领导要有长远的眼光,出台激励政策,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既要落实上级行政部门安排的培训指标,又要针对学校实际,制定与专业建设相匹配的教师培养规划,满足包括音乐教师在内的全体教师不同的培训需求,给予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师一定的培训时间并且减轻其教学任务,切实保障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解决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工学矛盾,着力提高教师素质。第三,加强监控,规范管理。教师知识水平的提高除了通过培训、研讨、会议或者外部顾问帮助等手段外,学校工作环境也是提高教师知识水平的一个潜在的丰富资源。有的学校并不缺乏教师培养管理的政策,但遗憾的是在落实过程中大量存在只有表面文件传达而没有跟踪管理的现象。学校要实行教师继续教育责任制、督查制、证书制和档案袋制,对教师研修的目的、安排、过程、效果进行监控,避免随意性,推进规范化和制度化,规范教师继续教育证书,完善继续教育档案,作为聘用、晋级、晋升的重要依据,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同时,政府要建立教师继续教育专项资金,加大师继续教育投入,改变过去继续教育费用由政府和学校包揽的做法,实行政府、学校、个人共同负担的方式,推动音乐教师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吴隽单位: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网络教学资源库;档案学教学资源库;用户;技术接受模型;使用意愿;问卷调查;结构方程模型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10-0027-06
一、引言
伴随着网络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整合教学资源,建设共建共享型网络教学资源库已然成为各级各类院校或专业改革教学模式,推进自主式、协作式远程教育,开展主动式、研究式网络学习的重要途径。网络教学资源库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通过对纷繁复杂的教学资源的集成、组织和再创造,使其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通过网络方便地提供给每一个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网络教学资源库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的产物,也是数字化学习(E-learning)顺利开展的重要渠道。
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持续推进的同时,与之相关的研究工作也在逐步展开。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理论、应用和技术三个层面。理论层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网络教学资源库概念、内涵的界定,总体框架的架构,建设原则的规范,以及建设质量的保障与评价之上;应用层面的研究成果侧重于网络教学资源库系统的实施,以及网络教学资源库实例的介绍;技术层面的研究成果则集中在教学资源库基础硬件设施的建设、软件系统开发等方面,网格技术、数据仓库技术、聚焦爬虫技术、内容图像检索技术等先进技术在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中的运用也在逐步探讨之中。
诚然,理论探索、系统设计以及技术保障等是影响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主要因素,但是,作为信息系统的重要类别,网络教学资源库自身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果,同样是值得关注与研究的。广大用户,尤其是学生用户对网络教学资源库的认识和接受程度,将成为衡量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成败的重要标准。但是,大量文献调研的结果证明,很少有文章对用户接受和使用网络教学资源库的行为给予科学的预测和解释,因此,深入探讨学生用户对网络教学资源库的接受程度、使用意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对于充实网络教学资源库研究成果,指导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这也成为本研究开展的基本出发点和立足点。
二、研究背景
使用意愿(Usage Intention)是个人对目标值将要采取的一种明确的活动或行为倾向。具体到网络教学资源库语境下,用户使用网络教学资源库的意愿即指用户在认识和了解网络教学资源库后所形成使用该资源库的行为倾向和行为强度。影响用户使用网络教学资源库意愿的因素很多,从技术接受的角度而言,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所依赖的信息技术的有用性和易用性将是其重要原因。本文引入信息技术用户研究中最具影响的理论之一——技术接受理论(模型),以A大学建成的档案学教学资源库作为具体研究对象,对网络教学资源库用户的使用意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1.理论基础
技术接受理论(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是Davis在理理论(Theory ofreasoned action,TRA)基本假设的基础上,吸收期望理论、自我效能理论等相关理论,提出的用于解释用户信息技术接受行为的模型。使用态度(Attitude,AT)和行为意愿(BehaviorIntention,BI)是其中两个重要结构变量,而影响这两个变量的关键因素,则被归纳为个体对技术的感知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PU)和感知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Use,PEOU)。感知有用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用户的使用态度和使用意愿,感知易用性影响着用户的使用态度,对于感知有用性也有着直接的影响。此外,模型中还包括一些外部变量(ExternalVariables),它们间接地影响着用户的使用意愿与行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TAM模型逐渐被广泛应用于ERP(Gefen,2004),电子商务(Genfen,2003:Pavlon,2003),即时通讯软件(Wang,2004;Yaobin Lu,2009)等领域的信息技术用户使用意愿研究中,其可靠性和解释能力得到了广泛的肯定。广大研究者在接受和应用该模型的同时,也对其进行一些延伸和改进,以提高原模型的适应性及预测能力。如Mahieson,Taylor和Todd,以及Lucas等人。2000年,Venkatesh和Davis对TAM进行了扩展,提出了TAM2模型,进一步细化了外部变量,提出了主观规范、公众形象、输出质量,和结果显示等变量。
2.研究对象
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一些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如医学教学资源库、地理教学资源库等学科教学资源库,服装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数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科学课程与教学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教学资源库,以及女性特色教学资源库等特色教学资源库。在图书情报、文献学领域内,信息检索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库也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A.大学建成的档案学教学资源库是该校重点建设专业项目的重要研究成果,由专业建设资源库、课程建设资源库、教学素材资源库和社会实践资源库四大子库组成,囊括了多种形式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如课程简介、教学队伍、教学大纲、多媒体课件、视频录像、习题库、试卷库和学位论文等。课程导航、资源库导航,以及专业专题导航的设置,可以帮助用户方便快捷地使用、上传和下载库中的资源,同时,该教学资源库提供的BBS服务、教育论坛和电子邮件服务,使用户突破时间或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同教师进行在线或离线网上交流,从而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研究将以其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全面分析用户对档案学教学资源库的技术接受和使用意愿。
三、档案学教学资源库用户使用模型
国内现有文献中,尚未出现与网络教学资源库用户使用意愿直接相关的研究成果。但是,吴秀娟、陶宗琮和王信周三人在从事网络培训教育系统、网络教育系统和基层教育服务平台研究时,也引入了技术接受理论(模型)。他们提出,信息系统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用户的自我效能,以及周围环境,都是影响用户使用意愿的重要因素。
参考上述的研究结论,结合技术接受(TAM)模型的理论内核,以及档案学教学资源库自身的特征,本研究在保留态度、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等基本变量的同时,还引入感知成本、社会影响和创新性三个变量,提出以下研究假设,进而构建出档案学教学资源库用户使用模型(如图1所示)。
1.感知有用性(Perceived Usefulness)
感知有用性是指个体认为使用某个系统或采用某项技术对其感知业绩的提高程度。Saade和Bahli在研究网络学习效果时,就以感知有用性为变量探讨了用户的使用意愿。档案学教学资源库的感知有用性是指使用档案学教学资源库对用户学习效率、专业水平的提高程度。具体来说,资源内容丰富、可信度高、资源组织结构合理,实时更新快,与专业密切相关,媒体表现形式多样等,都是档案学教学资源库有用性强的表现。在花费同样时间、精力的情况下,如果用户通过档案学教学资源库能够获取更多有用的学术资料,那么用户使用档案学教学资源库的意愿将更加强烈;反之则会相对降低。因此,本研究假设:
H1:感知有用性对态度具有正向显著性影响;
H2:感知有用性对意愿具有正向显著性影响。
2.感知易用性(Perceived Ease of Use)
感知易用性是指个体认为使用某个系统或采用某项技术的容易程度。同感知有用性一样,感知易用性也属于用户心理范畴。Brown在研究互联网学习时,就将感知易用性作为其中一个重要变量。档案学教学资源库资料分类体系合理、资源检索与调用快速、方便,用户与资源库信息交流便捷,界面设计合理易用等都会提高其易用性;同时,易用性也会通过影响用户对档案学教学资源库的感知有用而影响到对系统的使用。总之,如果档案学教学资源库越简便易用,那么用户就越倾向于使用该系统;反之则会降低。因此,本研究假设:
H3:感知易用性对态度具有正向显著性影响;
H4: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具有正向显著性影响。
3.创新性(Innovativeness)
研究表明,个体差异是影响信息系统成功和技术交互的重要因素。作为个体差异的体现之一,创新性是指个体尝试以广阔的视角去观察问题,接受新事物,使用新信息系统的倾向性。具有较高创新性的用户通常是充满好奇,勇于冒险、具有独立决策判断的。创新性与态度密切相关。在档案学教学资源库使用初期,档案学教学资源库对于任何用户来说,都是一种新的事物,用户越敢于接受新事物,尝试新系统,那么就越倾向于使用档案学教学资源库,反之,用户过分尊重原有学习习惯,不愿尝试新事物,那么使用档案学教学资源库的态度将会比较消极。因此,本研究假设:
H5:创新性对态度具有正向显著性影响。
4.感知成本(Perceived Cost)
Mathieson等认为,经济动机和结果是信息系统采纳研究的焦点,而成本往往成为左右用户使用信息系统意愿的重要影响因素。网络教学资源库是面向大众的公共信息资源,其中绝大部分网络资源都将免费提供给用户,但是,使用网络教学资源库过程中的时间支出、网络流量费用,也属于感知成本范畴。具体到档案学教学资源库上,当用户认为使用档案学教学资源库的时间支出或网络流量费用太高时,容易产生消极负面的态度;反之,当用户认为时间支出、网络流量费用可以接受,则会形成积极或正面的态度,从而影响使用意愿,因此,本研究给出以下假设:
H6:感知成本对态度具有负向显著性影响。
5.社会影响(Social influence)
Hartwick的研究表明,在信息系统或信息技术使用初期,用户尚未建立或形成稳定的评价体系,因此很容易受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使用的深入,用户经验的增加,用户的评价体系变得稳固,这时外部环境的影响力将会随之减弱。同样,用户使用档案学教学资源库的意愿也受周围重要人物(教师、同学)的影响,用户把他认为重要的人物的态度内化为自己的态度,形成自己的使用意愿。因此,本研究假设:
H7:社会影响对态度具有正向显著性影响。
6.态度(Attitude)
在Fishbein&Aizen(1975)的TRA模型中,态度被定义为个体接受一个目标行为的喜欢或不喜欢的情感。具体到档案学教学资源库上,用户对档案学教学资源库的使用态度是指对使用档案学教学资源库所抱有的正面或负面的情感。态度是一种集中反映个体对特定事物评价的认知表征,是用户对某些个体或观念的持久性评价、感觉和倾向。如果用户对档案学教学资源库持正面的评价,具有积极的使用态度,那么使用档案学教学资源库的意愿将会更加强烈;反之,使用的意愿将会弱化。因此,本研究假设:
H8:态度对意愿具有正向显著性影响。
四、实证研究
本研究通过实地走访和发放问卷的方法,使用SPSS和SmartPLS2.0软件处理和分析数据,利用PLS建立结构化模型来验证上述概念模型(图1)。PLS是基于因子分析的结构方程建模技术,是近年来广泛使用的多元统计数据分析方法。
1.变量设计与测度
研究模型包括7个潜在变量,每个潜在变量都由2-4个观测变量组成,所有观测变量的设计都来自于已有的文献,以保证变量测量内容效度。根据对各变量的操作性定义做了相应改动后形成本研究环境下的量表,变量及题项确定后,本研究小组制作了问卷,然后邀请了10位来自不同高校档案学专业的学生对问卷进行了预调查,他们都有使用过档案学教学资源库的经历或对档案学教学资源库具有较深刻的认识。根据意见反馈,本研究小组慎重修改了部分表述并增加了对一些术语的解释,使问卷更容易理解。问卷中的每个题项都由7点里克特量表组成,答题的范围选择是“强烈不同意”(1)到“强烈同意”(7)。
2.数据收集
本研究借助问卷星平台公布了问卷,通过邀请熟人和学生们自愿填写的方式收集数据。考虑到即使是一个专业型的教学资源库,档案学教学资源库开放和使用的对象也不应仅仅局限于图书情报、文献学学科范畴之内,而应该面向全体学生用户。因此,本研究以所有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在问卷中设置了甄别页以过滤不符合条件的填写者,并充分利用网站提供的筛选功能,提升回收问卷的有效性。问卷收集工作持续了约10周的时间,收到有效问卷375份,实际有效问卷大于理论需要的有效样本量。
3.样本特征分析
在被调查对象中,男女比例分别占41.6%和58.4%,女性略多于男性。从年龄分布上看,集中于18-24岁的青年学生,占到全部调查人数的95%。从受教育程度上看,有350名本科生,占被调查总人数的93.3%,有20名硕士研究生和5名博士研究生。从使用网络教学资源库的经验来看,有291个人使用过,与未使用过的人数比约为3:1。
4.测量模型有效性分析
测量模型有效性分析主要涉及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信度是指问卷的可靠性或稳定性,本研究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得到组合效度(CR)与Cronbach Alpha系数。一般来说,CR与CronbachAlpha系数达到0.7即表明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表1是平均变异量提取值(AVE)、Cronbach Alpha系数和CR。由表1可知,所有的CR和CronbachAlpha系数都大于0.8,同时各变量的AVE也达到最低门槛0.5。
效度考察测量的准确性,包括内容效度和建构效度。由于该量表中所有的变量和题项均来自前人研究的成果,因此可以认为是具有内容效度的。构建效度又分为区分效度和收敛效度。一般认为,每一个变量AVE的平方根值大于该变量与其它变量之问的相关系数值(见表2)以及相对于与其它变量的低因子载荷系数而言,每一变量的组成因子有较高的载荷系数说明测量模型具有较高的收敛效度和区分效度。
5.结构模型验证
本研究首先通过SmartPLS对模型进行路径参数估计,然后利用bootstrapping方法对原始数据选取容量为1000的重抽样样本,在此基础上检验路径系数的显著性。图2是利用软件估计出的各个路径系数及其显著性结果。由图2可知态度和意愿的R2分别是0.737和0.523,表现了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此外,模型中除了社会影响对态度的影响没有通过假设检验外,其他所有因果关系都得到了验证。为了消除样本特征对本项研究的影响,本研究也测量了控制变量(性别、年龄、教育)与模型中意愿之间的路径关系,结果表明这些变量对意愿都不具有显著性影响。图2中标识出控制变量及具有显著影响的路径关系。
五、结论与意义
SmartPLS分析的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成本、创新性对用户使用档案学教学资源库的态度具有直接显著性影响,并通过态度影响使用意愿;感知有用性对用户使用档案学教学资源库的意愿也有着直接显著性影响;社会影响对态度的影响则不显著。因此,本研究对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应用和发展具有如下启示:
(1)在本研究所建立的概念模型(图1)中,态度和意愿变量均呈现出较高的预测性,因此技术接受理论(模型)适用于用户对网络教学资源库使用意愿的分析。模型验证的结果(图2)表明,意愿可通过态度这一变量来解释。而社会影响未能通过假设检验,说明社会影响对用户使用网络教学资源库意愿的影响不明显。网络教学资源库是公共信息系统,一般不会强制用户去使用,因此,用户具有很大的主动性。随着用户自身经验的增加,这里也不排除部分用户自以为是,那么他们对教师和同学意见的依赖和接受程度就会降低,因此,在这里,社会影响没有成为突出影响因素。
(2)模型结论表明,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态度和使用意愿有着直接或间接显著的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是网络教学资源库所提供信息质量的体现,因此,制定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策略,强化用户使用意愿,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不断提升信息质量。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媒体形式设计过于简单,内容浅显重复,教学设计不合理,对学生学习针对性不强,都会降低教学资源库的使用率,引起大量网络教学资源的闲置。一个成熟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应该拥有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既能满足不同学历层次用户的信息需求,也能满足用户对不同课程用户的信息需求,此外,资源的类型也不应局限在单一的表现形式上,惟其如此,才能提高用户的使用意愿。
(3)模型结论表明,用户个人创新性品格对用户使用网络教学资源库的态度具有显著影响,进而影响使用意愿。因此,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同样需要重视潜在用户的创新需求,策划创新。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过程中,资源库管理者和教师是资源的者,他们在选择教学资源过程中,多是从教学者的视角来判断,可能会忽视一些对学生学习有益的资源。因此,创新网络教学资源库的信息服务,可适当赋予学生一定的资源权限,使其成为资源的提供者和评价者,同时,资源库还可以提供一些新兴功能,如记笔记、建讨论组等,以加强资源库建设者与用户之间的交流与互动,真正做到为学生所建,为学生所用,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意愿。
(4)模型结论表明,控制服务成本会对使用意愿产生积极影响,进而促成使用意愿。网络教学资源库还处于发展的初期,用户对网络教学资源库提供的信息和相关服务有着不同的接受程度,如果用户觉得成本支出大于自己的预期效价,那么用户使用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可能性就较小;反之,用户使用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可能性就会大很多。因此,在充分考虑保护知识产权、信息安全,确保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应尽量控制和降低信息服务成本,从而提高用户的使用意愿。
六、总结
随着校园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加快,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将会成为各类院校、各个学科整合教学资源,改进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对档案学教学资源库建设影响因素的分析,对用户使用意愿的实证研究,提出的理论启示和实践探讨,将是各类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借鉴和参考,有助于推动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顺利开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面向公众需求的档案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2009JJD870001)、安徽大学211工程三期教学质量工程重点教研项目“档案学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39020034)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