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4 15:34: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哲学研究生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是研究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以及书面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撰写学位论文是培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环节,是研究生养成创新精神、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撰写学位论文的严谨训练,研究生科学研究的素养和独立工作能力会得到较大提升[1]。研究生如何在入学伊始,就抓紧先机,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写作意识,对今后的工作和学习都十分重要。
1医学研究生加强论文写作培训的必要性
随着高校研究生招生数量的不断增加,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亟待提高。各高校都要求研究生毕业时要在相关杂志,但是现实表明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普遍不高,其原因有:①由于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增长速度远低于招生人数的增长速度[2],扩招后研究生师生比严重失调,有的导师兼职太多,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指导研究生的论文写作。②研究生学习心态不正确:学生忙于医学专业课,只关心计算机考试和英语考级,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文水平如何没人重视,很少有人下工夫学习中文,或学术研究心态浮躁,简单重复、模仿别人,导致学术论文质量问题很多。③研究生应用写作基本功差:一些人缺乏文科基础,文学、艺术修养及文字的基本功较差,语言文字表达欠佳,在论文写作时表现为论点不明,语句不通,逻辑混乱,错别字多,人文素质亟待提高。
2医学研究生提高论文写作意识的途径
2.1广泛阅读写作和阅读是紧密相连的。书籍和杂志中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贮存着人类宝贵的人生经验。阅读是通向科学圣殿的阶梯,可以使人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长智慧,感悟人生道理,了解时代信息。古人云:“厚积而薄发”,持之以恒的阅读,必能集腋成裘,积沙成塔。阅读也是研究生积累写作素材的一个重要途径,对科技写作能力的提高很有必要。尤其是阅读与自己写作有关的本专业的文章和书籍,从其选题、取材、论证等方面认真学习、思考,分析其文章好在何处,有何特点,有何规律,可以使自己在业务能力和写作水平上快速提高。如果是初学者不知如何下笔,还可参考其格式,写入自己的材料、观点,逐步规范整理成文。很多人并没有接受过专业写作培训却能将文章写得很好,即源于平时的广泛阅读。
2.2建议院校开设论文写作及相关课程建议有条件的院校应开设科技论文写作课,通过理论教学和写作训练开启学生的学术思维,针对研究生论文出现的情况,教师从论文的体裁、结构、语言、文字等方面予以指导,并适当介绍国家标准和编辑常识,为研究生正式进入课题研究和发表学术论文打好基础。实践证明,知识结构决定了一个人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为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可以结合医学专业,增设文学、哲学、艺术等方面的课程,开设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等选修课程,并在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规定必须修满的学分。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还可以推荐一些人文类经典书目,供研究生参考阅读[3]。
2.3营造科研氛围在读研究生应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如参加研究生科研组织或社团,定期开展学术活动;参加以实验室或科室为单位的小型专题研讨会,培养自己的主动思考和探索研究的能力;主动参加学术报告会,如:某疾病的研究现状、怎样申报科研课题等讲座。在学校网站上开设论坛,采用网上讨论这一更加自由的形式吸引更多人参与学术讨论,多渠道提高论文写作水平。
2.4勤练笔“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论文写作是一个积累、感悟和融会贯通的过程。研究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应注意以札记、随笔、团队活动后的实践报告等形式,将平时的生活素材转化成文字,锻炼自己的文字写作功底。在工作和学习中多观察、勤练笔,培养自己对科学研究的自信心和严谨的科研态度,为今后科研打下牢固基础。
这里转发20XX级XX同学的论文致谢,写得不能算十分出彩,但表达的感情却是真挚的,当然博主也没有她说的那么好,“那只是一个传说”。苏醒同学是我校首批(4+2)全日制硕士毕业生,2006年由我校初阳学院保送成为我的门徒。苏醒同学读研期间品学兼优,多才多艺,深受师生爱戴,学位论文“基于历史发生原理的新课程高中概率教学研究”获2008年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现供职于浙江一所党校。
致谢
此刻的窗外淅淅沥沥地下着小雨,昨天还烈日当空高温30度,今天却温度骤降,天色大变。来金华六年,早已习惯了这反复多变的气候,也习惯了许多原来的不良习惯。然而至今却仍没有养成轻松地表达自己情感的习惯,正如此刻的自己,直视电脑屏幕上那简简单单的“致谢”二字良久,却始终没有键下一个字。我己经能够深切体味鲁迅“说不出话来”的境地,只不过他是被太多的愤懑压抑胸口,而我却是因太多的谢意感动而哽咽。
感谢我的恩师——张维忠教授。清楚地记得二年前的那个秋天,一个电话,五分钟考虑时间,我做下了有生以来最有意义的抉择,放弃区域经济的保研机会,选择了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于是,我得以有机会投在张老师门下,开始走上了一条饶有趣味又不失深度的学术之路。张老师常吝于言敏于行,寥寥数语却总能醍醐灌顶,用无声的行动来展示治学为人的五彩哲学,他用严谨治学扎实研究的实践来诠释靛青般深厚的学术态度,用火红热情的赤诚之心来教育我们待人接物之道,用黄色雏菊般温暖关爱的教学方式让给予我们有了家庭式的幸福感,用有如蓝天般广褒宽容的胸襟来提点我们如何笑面生活,正视挫败,用青春活力积极乐观的绿色生活来告诉我们快乐其实可以随时随地。张老师用他那特有的人格魅力感染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从最初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迷茫到今日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觉醒,从彼时的搜肠刮肚、生搬硬套堆砌文字,到此刻为这四万余字的毕业论文点击保存,是张老师引领着我一路成长。在我为前途担忧迷茫,为论文焦灼困顿时,又是张老师一次次无私给予慈父般的关爱——让我挺过了那些难关。在这短短的两年间,我曾在心里无数次的默念谢谢,但是今天,在面对着这从选题伊始到最终定稿都饱浸张老师无数心血的四万余字时,却发现这简单二字已经无法负荷内心那无限的感激,我想唯有用更加努力地追求卓越才是对张老师最为真切的回报。
感谢傅克昌老师,您的风趣乐观、豁达睿智常深深地感染着我,每次看到您那充满童真的笑容总会不由自主在您面前装嫩起来,真的很庆幸三年前能成为您指导的实习队的队长,使我能够更多也更早地向您学习。
感谢杨光伟老师,您的认真细致、严谨执着让我看到了一个学者对于学术的无限热爱,您所作的研究更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震撼,为我们开阔了更为广阔的视野。
感谢徐元根老师,您那丰富的人生阅历,低调的处事原则都给我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潜移默化的指导。
感谢蔡铁权老师,您那深厚的专业素养使我们这些晚辈为自己的浅薄而汗颜,您那严谨的教学态度以及对白己近苛刻的学习要求都让我们为自己的懈怠而愧疚,您那曲折的求学经历,执着的治学精神更让我们对您崇敬不己,虽然在师大不过短短六年,却有幸二度聆听您教授的课程,大一的《科学史导论》让我至今仍印象深刻。
感谢温州二中的谢树光老师对问卷的指导与建议,感谢温州第二中学、温州中学以及温州第十一中学师生 ,是他们的积极配合才使得本论文的实证部分得以顺利地进行。
此外,还要向我敬爱的师兄师姐,亲爱的七仙女以及可爱的师妹们致以最为真挚绵长的谢意,是他们让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让我体味到了团结的力量,或许明天我们将会各自天涯,但我相信总有那么一根感情线牵引着我们,让我们彼此不会疏远;同时,还要感谢我们“4+2”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其它十二位友人,在他们身上我收获的不仅仅是互帮互助的同窗之情,更是浓得化不开的亲情。
最后,谨以此文献给我此生最爱的人——我的母亲。
艺术学理论研究的路径与指向
在学界有一个基本共识,就是对任何一种理论研究、一种学问乃至一门学科,都认为应该是有特定的指向、依据特定的视角研究现象世界的特定方面,从中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抽象提升而形成概念、范畴及其逻辑体系。当我们运用这些已知的规律或范畴去探究未知世界时,它们便成了方法。由此可知,理论研究乃至一门学科的研究方向的确立,其规律、范畴与方法是对同一“智识”的不同认知或不同表述;另一方面所谓研究、学问、学科可以由两种不同的路径来完成,一是自上而下,一是自下而上。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也是如此。很显然,硕士生和博士生的研究方向,以及学位论文的选题也不例外。如上所述,艺术学理论研究应该从高度抽象的艺术理论(即艺术学原理)出发,运用艺术学所特有的范畴与方法研究具体的艺术现象,解决各艺术门类之间的具体问题,这便是自上而下的研究路径。我相信,艺术学理论也应该像文学学或文艺学那样,有跨越各种艺术门类之上,具有高度抽象的艺术学理论的研究论文,也热切希望我们的研究生能够做出这样的理论文章。然而,常识告诉我们,艺术的一般规律正是从艺术门类的特殊规律中抽绎出来的。没有一种艺术的一般规律,可以脱离各种艺术门类而存在,因此从艺术门类研究中抽绎出的艺术学理论一般规律,这便是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从学理上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这两种研究路径是相辅相成的,相互间也是不可偏废的。但是,鉴于艺术学理论学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以及我们的研究生实际的知识积累与研究能力,我们又不能不对这两种路径作务实的考量。首先,我们应当认清艺术学理论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它与文学学或文艺学的研究对象有显著的不同。文学学或文艺学属下的各文学门类(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虽然同样存在着形式的差异性和规律的特殊性,但它们都是以语言文字作为自己的物质载体和表现手段,应当说,文学学或文艺学研究者作跨门类的、抽象的研究相对方便一些。而艺术学理论研究对象则大不同,不仅美术、设计等造型艺术门类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音乐、舞蹈、影视等表演艺术门类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直至造型艺术门类与表演艺术门类之间更是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对于研究者几乎可以说是隔行如隔山。这给艺术学理论研究进行跨门类的、抽象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我想,西方的一些艺术学理论学者常常将自己的研究设定在某一领域也是依据其差异而定的,比如有选择造型艺术门类范围,或者说设定在相邻近的几种艺术门类的范围。也许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专家们跨门类跨得太大,难免要说外行话,闹出大笑话。换言之,艺术学理论自上而下的研究选题,不仅需要有抽象思辨能力和对艺术学原理的把握,还需要具备既广阔又深厚的艺术门类研究的积累,二者缺一不可。依此推论,没有对各种艺术门类既深且博的研究,绝无可能做好高度抽象的艺术学理论研究。从现实状况看,我们的大部分研究生,不仅硕士生很难有这样的知识积累,博士生也很少有能这样精通两门或者更多艺术门类专业知识的储备。即便是我们的教师,在这方面的积累又能做到什么样程度呢?再者来看看艺术学理论这一学科的研究现状,尤其是它在我国的发展,也同样制约着我们采取自上而下的研究路径。在西方,现代意义的艺术学理论研究虽说是建立于19世纪末,但始终是被当作处于变幻流动的学术研究,没有真正进入到高等教育的常态化教学体系。所以,它可以不断出现新视角、新指向,产生新观点、新方法,却难以像文学学或文艺学等其他学科那样形成精密完备的、具有经典意义与权威性的理论体系。西方艺术学早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传入我国,但真正全面产生影响,以至在我国学界获得认同却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的事。而且,在我国又有一个特殊现象,就是艺术学学科设立在前,理论研究反而滞后。就是说,我们已经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也有一些学者在努力撰写这方面的理论著作,但由于学界至今对艺术学理论的基本理念、基本构架、基本范畴还没有形成较为明确的共识,甚至还在为“什么是艺术学”争论不休,还在为艺术学学科究竟是不是一个“伪命题”存有疑虑,因而学界始终没有能拿出一部普遍认可的艺术学理论教材。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我们有什么理由一定要求研究生作自上而下的研究呢?因此,我认为,现阶段的自下而上的艺术学理论研究,绝不仅仅是由于个人能力或整体研究的不足而不得不采取的权宜之计,可以说,这主要是一种务实的、有利于学科建设的长久之计。当然,我们不能要求艺术学理论研究者精通每一门艺术,但同时我们也无法相信,一个甚至连某一个艺术门类都不精通的人会成为真正的艺术学理论家。这种说法可能会引起争议,但在这里,我只是就共性而言,就事论事。事实上,倘若研究者不能根植于艺术门类的研究,甚至连研究对象的学术发展状况、学术前沿都不了解,又如何去深入研究,揭示出规律性的问题呢?同样,对各艺术门类都只知道一点皮毛,不深入了解研究对象,就急于提升上去,描述一般性规律,犹如沙滩上造房,没有不失败的。我们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包括我们教师在内,如果能够扎扎实实地以各种门类艺术的理论研究为基础,从中抽绎出跨越各种艺术门类之上的艺术学理论,逐步形成高度抽象、较为完备的艺术学理论体系,这无疑是对艺术学学科建设极有价值的贡献;也只有学科建设发展到这一阶段,才能有真正属于这个学科的自上而下的研究路径。
艺术学理论与美学的区分
说到这里,有必要谈一谈艺术学与美学的关系。因为,艺术学理论偏重思辨、指向一般的特征,从表面上看与同样以艺术为研究对象的美学(这里主要是指18世纪末以来又被称为“艺术哲学”的美学概念)很近似,所以人们常常将二者混淆起来。现在有不少采取自上而下研究路径的艺术学研究论文,实际上是不自觉地从美学立场出发的。我在这里不能不加以辨析。大家知道,艺术学创立之初,是因为其时对艺术做理论研究的任务主要由美学(艺术哲学)承担。然而,美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它来自于对人的感性认识的研究。艺术之美包括形的美、音的美、色彩之美,乃至风格之美,固然也是美学的研究对象,与艺术学理论在研究对象上有一定的交叉重合,但由学科性质所决定,美学对艺术现象的哲学思考是指向人类的一般认识规律的,与艺术学理论对艺术现象的研究指向艺术创造的一般规律大相径庭。由此,也决定了二者的着眼点、思维方法的不同。换句话说,美学(艺术哲学)是从美学本身的观念原则出发评判艺术,它对艺术品的研究方法、所获结论,与其把包括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在内的一切美作为对象,并没有根本的不同;美学的任务,是要揭示人类感性认识的基本规律,揭示作为人类认识“初级阶段”或“低级形式”的审美活动,有怎样的独立价值、特殊意义,以及如何发展与完善人类的感性认识。这种以艺术作为典型性对象自上而下的美学研究,对于以往偏重理性认识进行研究的哲学,当然是极为重要的补充,但对于艺术领域涉及的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活动来说,却显得有点不着边际,难免有隔靴搔痒之弊。美学家可以不精通艺术门类,艺术家也可以不懂美学(艺术哲学)。正因为如此,艺术学应运而生便有了自己的存在空间。进言之,与美学(艺术哲学)不同,艺术学理论的研究不论是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其指向必须是包括艺术起源、艺术本质、艺术创造、艺术作品、艺术发展规律等等在内的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活动。换言之,艺术学理论不仅以艺术作为研究对象与出发点,更把艺术作为自己研究的终极指向。费德勒曾经严辞批评美学对艺术的研究只是抓住了艺术表层的、部分的附加属性,而无法深入研究艺术活动内层的本质,这样的研究对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活动是有害的。因此,他在创建现代形式的艺术学的同时,努力与美学划清界限、分道扬镳。用日本学者黑田鹏信的话说:“美学,把美做对象,是最稳妥的事。倘使把艺术当作对象,还是艺术学来得妥当。”④由此可见,美学(艺术哲学)理论体系再高深、再抽象、再完备,也不是今天的艺术学理论应该直接拿来作为自上而下研究的逻辑起点的。如果我们仍以美学(艺术哲学)的立场来讨论艺术学,那只能是走回老路,扼杀艺术学。了解这段历史,认清艺术学与美学(艺术哲学)关系的目的性,是要提醒我们的研究生不要把艺术学理论的研究论文写成纯粹的美学文章。艺术学理论研究偏重思辨、指向一般,唯有深刻的理论抽象与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揭示,艺术学理论才有可能对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活动产生启发、引领的作用;但它的抽象上升是有特定的范围的,也就是说,艺术学理论研究只能抽象上升到艺术一般,而不需要像美学(艺术哲学)那样指向认识一般。由此,我想概括出以下几点艺术学理论研究应有的特征:1.艺术学理论论文应立足于艺术本身并且以艺术活动为终极指向,而不是泛泛地立足于哲学,并且以哲学认识为终极指向;研究对象不是以艺术为典型的感性认识,而是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活动本身。2.艺术学理论论文选题应侧重研究艺术创造者与艺术活动之间的关系,研究艺术创造者如何从事艺术创造,其基本问题是艺术创造者与艺术对象之间、与艺术创造之间的关系。3.艺术学理论论文主要是考察具体的艺术活动,从各种门类艺术的理论研究中总结抽绎而来,所要揭示的应是艺术活动内在规律,或者艺术创造者观照现实、从事艺术创造的一般规律,而不是从一般美学原则演绎而来,以主观性原则对艺术现象作一般的价值判断。4.艺术学理论研究中的艺术主体可以是艺术接受者,但更主要指向艺术家,艺术创造可以涉及艺术审美,但主要指向艺术品的创造、传播过程。5.艺术学理论论文的研究结论,不应是给艺术家一些何为美与不美或者如何判别美与不美的抽象原则,而是必须对艺术家及其创作行为具有直接的引领作用。可以说,是艺术家迫切需要的,对艺术活动有指导、引领意义的研究命题,就是艺术学理论论文的好选题。如此说来,对于艺术学理论研究并不意味着我们绝对排斥借鉴美学的一些理论来研究艺术学。为什么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各种学科的观点或方法来研究艺术现象,却独独不能借鉴美学的观点或方法呢?当然不是。艺术学研究可以从政治学、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各种学科获取营养和方法,当然也可以从美学中获取营养和方法。我们反对的是,不知道艺术学与美学的分工,直接以美学原理来研究艺术,甚至以美学取代艺术学,以为这就是艺术学理论自上而下的研究路径,结果一脚踩空,得出一些大而无当的结论。
艺术学理论研究
所谓广度,是衡量涉猎艺术门类或多或寡、运用方法或综合或单一、研究结论或普适或专门的维度。所谓深度,则是衡量我们的研究无论抽象提升,还是深入挖掘,所能达到的透彻程度的一个维度。相对而言,广度是一种横向的研究视角,而深度则是一种纵向的研究视角。这两种视角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例如,我们可以借鉴、运用多种其他学科的范畴或方法来考察某一艺术现象。从跨学科的开阔视野或方法的综合运用来看,这样的研究是有广度的。如果做得好,有助于人们全面认识、深入理解这一艺术现象,那么,这种研究的广度也同时具有深度的体现。但如果对所运用的各种范畴或方法缺少深刻的理解,对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缺少深层次把握,这样的研究必然是杂芜零碎的,既没有深度,也不见广度。同样,我们可以用一种范畴或方法来考察多种艺术门类,从涉猎的范围来看,这样的研究是有广度的;如果做得好,有助于人们从多种艺术现象中认识艺术一般规律,它又体现出另一种深度。但如果不精通所涉猎的多种艺术门类,对它们的共同艺术规律缺少把握与抽绎能力,这样的研究又只能是生搬硬套的,同样是既没有深度、也没有广度。此外,从揭示某一艺术现象所隐含的艺术规律中作举一反三的研究,也可视为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同样,从综合考察多种艺术现象所共有的艺术规律中作举三证一的研究,也是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的。但如果举一而不能反三,其深度必然大打折扣;举三而无法证一,其广度也会受到质疑。由此可见,艺术学理论的研究广度与深度,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在这里,我想侧重谈谈艺术的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关系。从目前本学科研究状况看,艺术学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基于“艺术自律”的认识,将艺术视为相对独立、自成体系的艺术家特有的精神活动,侧重于艺术形式、艺术活动自身规律的内部研究;这样的研究被称为艺术形式分析。一是基于艺术是人类精神活动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认识,认为艺术家及其艺术活动始终处于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学术、宗教、风俗乃至技术的全面包围与直接影响之中,努力揭示社会文化与艺术家及其艺术活动的必然联系;这样的外部研究被称为艺术文化学。据此来说,无论艺术形式分析(内部研究)还是艺术文化学(外部研究),这两类论文选题也都属于艺术学理论研究的范畴,都是我们需要和欢迎的。至于艺术形式分析大多表现为对深度的追求,艺术文化学大多体现出研究的广度,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绝不能因此而错误认为,艺术形式分析方面的论文只应追求深度而无须考虑广度,或者艺术文化学方面的论文只需追求广度而可以不考虑深度,那样做,我们不可能有真正的深度或广度。如前所述,在艺术学理论研究中,深度与广度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作为关于艺术的内部研究,艺术形式分析既可以侧重研究艺术一般,也可以重点考察艺术特殊;既可以从艺术一般出发而指向艺术特殊,也可以从艺术特殊出发而指向艺术一般。可见,它的广度,可以表现为对多种门类艺术中存在的共性形式因素的综合考察与比较研究,也可以是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某一艺术门类的某种形式的考察,甚至还可以表现为某一艺术门类某种形式的研究结论具有较为广阔的艺术学意义。假设这样的研究只限定在某一门类艺术的某种形式,只会运用某一种方法作就事论事的研究,获得的结论也仅仅局限于此而不具有艺术一般的意义,那么,它既没有广度,也不可能有艺术学理论意义上的深度。如果说它有价值,充其量也只是艺术门类研究的价值。反过来看,假设艺术形式分析虽然横跨几种艺术门类,但考察的形式因素并不真正具有跨艺术门类的共性;运用的研究方法虽然种类繁多,但研究者并没有理解这些方法各自的功能、适用范围以及它们之间的互补性;获得的结论虽然抽象、具有一般意义,但超出艺术之外而指向其他学科,那么,虽然表面上看它有广度,但不可能有艺术学理论意义上的深度,因而这种广度也是虚假的。作为关于艺术的外部研究,艺术文化学同样必须是广度与深度的统一。其深度的体现,主要是研究者能够深刻把握与透彻阐发社会文化(包括政治、经济、学术、宗教、习俗乃至技术)对艺术家及其艺术活动的影响作用。实际上,在社会文化诸因素和艺术家及其艺术活动之间,存在着各种层面的联系与种种发生作用的中介环节。假设这类研究不能揭示出其间真正的联系,做实中介环节,也就是说,如果艺术文化学研究缺少深度,便会造成两张皮的现象,其广度只能是虚假的。假设这类研究虽然揭示出社会文化诸因素和艺术家及其艺术活动的联系与种种中介环节,但只停留于表面,而未能深入到艺术形式内部考察社会文化因素如何影响艺术家及其艺术活动,或者所得的结论不是指向艺术,而是指向社会文化,那么,它既不见深度,也不具有艺术学理论意义的广度。进言之,艺术形式分析如果真正做到了研究深度与广度的统一,常常会类似于艺术文化学研究。同样,如果艺术文化学研究真正能够深入,又常常与艺术形式分析有相似之处。换言之,艺术形式分析与艺术文化学这两种研究仅仅是各有侧重,而不应该绝对的对立起来。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认为,艺术形式分析如果能够有效地引入艺术文化学的一些观点与方法,便获得了研究的广度;艺术文化学如果能够有效地进入艺术形式分析的层面,便获得了研究的深度———这两种情况都是我们乐于见到的。
关于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生论文选题的基本意见
当然,我的这一说法和提倡也多为个人意见,是根据现实状况而提出的,期待大家的讨论。最后,我想补充谈一下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之下的各类二级学科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我们硕士生和博士生所选择的不同研究方向之间的关系。它对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也有直接的影响。我们知道,在艺术学理论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中,艺术理论侧重研究艺术本质、艺术起源、艺术分类、艺术活动(包括艺术创作和艺术形式)的基本范畴或基本规律等等。艺术史侧重研究作为历史现象的艺术家及其艺术活动发生、发展、演变的规律,可以包括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又可切块为艺术通史、艺术断代史、艺术思想史、艺术风格史、艺术类型史、艺术接受史、艺术传播史、地域艺术史、民间艺术史、艺术考古等等。这是两门最主要的艺术学基础理论学科,也是目前艺术学理论学科研究生主要选择的研究方向。作为应用理论研究,艺术批评、艺术管理也可以涉及多方面领域,包括古代的、现代的,研究领域所涉的内容也十分丰富。在史与论、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之间,我们不能只注意专业方向之间的差异性,而忽略它们的相互关系。否则,将它们孤立对待,只能作茧自缚,致使研究思路受到很多限制。再进一步说,如果我们仅着眼于二级学科之间的差别性,这些专业方向看起来很细碎、很繁杂,但实际上,它们是密切联系的,是我们研究同一艺术问题的不同观照侧面。同样以艺术家及其艺术创作活动为对象,艺术理论侧重于观念体系、范畴体系、方法论体系的研究,虽然比较抽象,但却是靠艺术史研究支撑的,是从艺术史研究中抽绎出来的。艺术史侧重于对已经发生的历史现象的研究,从中揭示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发展规律,这样的研究显然也离不开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支持。而艺术批评、艺术管理作为直接干预艺术创作和艺术活动的研究,更是以艺术理论与艺术史的把握为根据的。因此,一方面,我们应该依据对艺术学理论研究与艺术门类研究的关系的认识,从总体上把握我们研究生学位论文命题的性质,确保其属于艺术学研究界域;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认清艺术学理论各专业方向的各自侧重及其相互关系,使我们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既有明晰的专业方向的指向性,又不至于割裂地看问题,而能综合运用艺术学理论各二级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展开史论结合、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结合的研究。关于艺术史研究,有必要多说两句。现今西方的艺术史研究,大多放在历史学的门下。研究的对象主要是造型艺术史,除绘画外,建筑、雕塑和陶瓷等工艺美术及其他造型艺术都包括了。这相当于我国在美术与建筑、设计分家之前的美术史范畴。我们可以把它称为狭义的艺术史。前面我已经提到,造型艺术史之外,包括音乐史、舞蹈史、影视艺术史在内的表演艺术史研究,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狭义的艺术史呢?西方的艺术史似乎不包括它们;我国现在设置在一级学科艺术学理论中的二级学科艺术史,与西方现存的艺术史最大的不同,是不仅将造型艺术作为研究的对象,也把音乐、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作为研究对象。概括来说,视觉艺术史、听觉艺术史、表演艺术史都涵盖了,我们可以称之为广义的艺术史。我们如果注意到艺术史研究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就应该根据研究者的学术背景的不同,对其研究范围的广、狭采取包容的态度。要一位艺术学理论学者什么门类艺术都懂才能做研究,无异于天方夜谭。但是,我们可以要求研究者能够将一般落实到特殊、在特殊中抽取出一般,能够将研究的广度与深度统一起来,将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融汇起来,将史、论研究结合起来。那么,什么样的命题才是艺术史的研究对象而有别于常见的门类艺术史的研究对象呢?我提出如下几点仅供参考:1.以艺术门类的历史素材为研究对象,但研究宗旨是讨论艺术本质、艺术分类、艺术起源、艺术形式的发生与演变等问题。2.以两个和数个艺术门类的历史素材为研究对象,研究宗旨是讨论它们之间共同的规律性问题。3.以历史上重大艺术现象为研究对象,而这些艺术现象并非局限于某一艺术门类,而是多种艺术门类共有的表现,研究宗旨是讨论它们之间共同的规律性问题。4.以历史上某门类艺术的艺术现象、艺术作品、艺术家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历史学、伦理学、人类学、文化学、语言学、图像学、经济学、政治学、考古学、民俗学、宗教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抽绎出其中与其他艺术门类具有共性的规律。5.以历史上某一艺术流派、团体或艺术家为研究对象,讨论其与社会之间产生的多种相互影响,揭示其艺术思想、风格、传播等在社会历史中的发展规律。6.以上诸种研究的交叉研究。总之,不论是从两种或数种门类艺术素材出发,还是从一种门类艺术的素材出发,艺术史的研究,在总体上表现为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它可以做微观的研究,但必须回到宏观的宗旨上来;它可以深入地剖析研究对象,但必须揭示某个具有共性的艺术规律问题。从一般到特殊,再从特殊回到一般。在这里,我要再次强调的是,艺术学理论研究必须从特殊上升到一般,上升到“艺术一般”。如果我们的研究仅仅满足于从特殊到特殊,仅仅在某个自己熟悉的艺术门类中兜圈子,不去思考或者没有能力从自己的特殊研究中抽绎出艺术一般规律,我们就无法真正建构起艺术学理论研究的框架,而只能永远停留在艺术门类研究的层面上,这同样是对艺术学理论学科的扼杀。
结语
1建筑史论研究中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
建筑学是一门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其中的建筑史论研究也是一个需要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专业,是从建筑的角度研究人类社会,服务于人类与社会的发展。在人文社会建设过程中,建筑史论研究更应以人文关怀为前提,结合地理、环境、生态、哲学、艺术、民俗、历史、土木、心理、社会、经济与交通等多学科知识与研究方法,形成一个开放的研究系统。其中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论研究中不可或缺。
1.1建筑史论研究生涉及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是两个大的、相互独立的学科群。在建筑史论研究中,人文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来自于人类学研究,而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主要来自于社会学研究,因为这两门学科与建筑学研究最为紧密。如前文所述,人类学与社会学在西方社会中分属人文与社会两个学科类型,但在我国,二者关系紧密,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式互有借鉴。一般来说,人类学以定性研究为主,社会学以定量研究为主。在建筑史论研究中,主要应用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分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两类。在建筑史论研究中应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为调查问卷,研究过程包括问卷设计、方法与数据统计等。问卷调查首先要做问卷设计,针对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对问卷的内容、用词做合理的布置,并进行信度与效度的考证。散发问卷可以是随机抽样,也可以做全样本的调查,可根据研究条件做具体调整。回收问卷后对问卷进行统计,剔除不可信的问卷结果,最后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研究结论。建筑史论研究中的定性研究包括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与田野笔记等,这是进行田野调查工作的一般程序。这一研究工作开始于“进入田野”,它不只是指进入所要研究的场地之中,而且需要与当地社区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关系,从而进行进一步的考察。参与观察强调与当地社区处于相同的情境下,参与到他们的活动当中,在活动之中观察建筑与人的关系,多用于对建筑文化的研究。深度访谈是对参与观察的补充与深化,对个别的、重要的社区人物进行访谈,挖掘研究对象(一般为历史建筑或建筑遗产)的历史及其与当地社区的联系,多用于建筑遗产保护研究之中。田野笔记分为速记、日记、日志和笔记四种类型,建筑史论研究中的建筑速写、草图也是笔记重要的组成部分。
1.2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论研究中的应用
建筑史论研究中时常需要应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如对特定建筑历史、聚落建成史、建筑文化与建筑遗产保护的研究等。总结如下:建筑与城市的历史发展研究。对相关社区人群的走访,更广泛地掌握历史信息,尤其在缺乏文献资料的地区,如少数民族地区。这种研究方式在民居研究中应用最多,通过居民访谈了解民居的发展历程、各部分功能用途,推测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建筑与城市的文化表达研究。通过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理解文化内部人群对建筑、城市空间的理解,对他们的文化阐释进行二次阐释。也可应用定量研究方法,对当地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居民行为与观念有一个定量的数据统计,支撑研究论证。建筑与城市遗产价值阐释与保护对策研究。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通过田野考察与问卷调查,更广泛地理解不同遗产社区对遗产价值的理解,分析遗产发展趋势与保护策略。通过广泛接触,了解居民对于遗产发展的需求,制定适当的遗产保护、管理与遗产地发展策略。
2建筑史论教学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必要性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建筑史论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在建筑史论教学中,尤其是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之中,讲授这些研究方法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
2.1多学科综合研究的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日益走向普及化,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与专业研究并重。建筑史论研究作为人居环境科学的组成部分,更需要具备多科学的知识背景与研究方法,向综合研究的方向发展,满足我国目前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要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论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在教学环节中需要加强对这些研究方法的传达。
2.2建筑史论研究生的学科背景
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生大多具备建筑学本科的学历与知识体系,具备基本的建筑设计、建筑表现与建筑技术等建筑学基本能力,研究生阶段主要着重培养他们在独立研究方面的能力,研究方法是教学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均以综合性大学为主,但不少建筑院校仍以工学学科为主,在人文、社会、艺术、历史等学科建设方面有所欠缺,相应的,建筑学本科毕业生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很难满足研究生阶段综合研究的需要。因此在研究生基础教学环节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对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十分必要。
2.3综合性大学建设的需求
建筑学本身即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历史、艺术、社会、技术等不同的学科专业,将建筑院校建设为综合性大学也是顺应学科发展与满足社会需求的途径。尤其在以理工科为主的高等院校中,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在现阶段难以满足建筑学,尤其是建筑史论研究的培养需要。那么在没有相应的人文、社会院系的条件下,在建筑学学科内部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成为弥补这一缺憾的手段。在建筑史论课程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也是在现有教学条件下的现实需求。
3建筑史论教学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从现实条件来看,在建筑史论教学环节中讲授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具备基本的教学基础,同时研究选题多样、学生实践便利,因此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3.1满足基本教学条件
建筑史论研究工作多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相关教师具备应用这些研究手段的能力,能够很好地在教学中传授这些研究方法,指导学生从事相关研究。同时,人文、社会科学在国内外发展较为成熟,已有很多基础的教学参考书目与教材,能够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与一些涉及新技术的教学内容相比,对基础研究方法的讲授不涉及教学设备问题,现有教学条件能够满足讲授、学习需求。
3.2研究选题多样
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是综合性研究,涉及内容广泛,与人文、社会科学联系密切。因此在课程选题与研究生论文选题中,或多或少均会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内容,应用这些研究方法。在课程教学环节中学习到的研究方法能够迅速、及时而有效地应用于科学研究与专业实践之中,具有教研联系密切、理论结合实际的特征。
3.3学生实践便利
任何建筑必然存在与特定的时代与社会环境之中,因此任何建筑实践必然与社会人文环境发生关系。学生在教学环节中习得的研究方法能够很好地应用于专业实践中,如城市社会调查、建筑遗产考察、建筑修复设计、旧城区改造等,有很多便利的实践方式。
4结语
关键词:规划设计;自然生态;林盘;乡土景观;地形建筑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1项目概况
1.1项目区位
宏观层面:三岔湖是天府新区的“后花园”
三岔湖位于四川简阳市西部边缘的龙泉山东麓,距成都40千米。拥有27平方千米的开阔湖面,蓄水量为杭州西湖的三倍,岸线曲折悠长,岛屿众多。
国务院批复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中,天府新区(图1)被明确的提出,作为四川省乃至整个中西部重要的发展核心。三岔湖景区正是被划在了天府新区的范围之内,位于新区的东南边界内(图2),三岔湖重要的自然生态、景观以及城市休闲服务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其作为天府新区的“后花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
微观层面:北游客中心片区是三岔湖景区的“会客厅”
三岔湖北游客中心片区位于三岔湖景区辐射范围内丹景山处,三岔湖湖区东南角,面积2500亩(图3)。北游客中心片区处在整个景区与成都、简阳、天府新区连接的门户位置上,能够依赖便捷的交通(成简高速、第二绕城高速,第二国际机场)与外界便利地沟通。出色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自然环境,让周边市民能够快速摆脱大城市的喧嚣和钢筋水泥的包围,回归川中丘陵自然生态当中。
1.2地块现状
地块内现状开发建设较少,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完整,以山林和农田、耕地为主,另有少量民居,水系丰富。规划范围内景观视线极佳,南紧邻三岔湖湖区大坝,视野开阔,是进行眺望观景的理想场所。除大坝外的临水区域岸线曲折,拥有多个保存完好的半岛,水深条件良好,腹地开阔。
今年3月,笔者对该规划地块进行详细调查,并对周边的山水环境和人文环境做了深入
的分析研究,发现三岔湖地区具有独特山文化,水文化,岛文化,以及林盘文化,集合诠释出“道法自然”的哲学观与风水内涵。
2项目定位
2.1相关上位规划解读
在《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中(图5),三岔湖所在的东部片区被定位为:两湖一山国际旅游文化功能区,以休闲度假、会议展览、文化交往为主导功能。
2008年,三岔湖新城(图6)的规划出台,新城总体定位为国际性山地湖泊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成都平原城市群新型旅游城市。虽然规划对项目地块并未有明确的定位,但我们从交通、规划结构等多方面可以开出地块作为配套服务,门户展示的重要地位。
根据《四川省三岔湖旅游开发规划报告》的研究,三岔湖的日旅游环境容量控制在2万人,年控制在400万人次。根据客源来看,一般以中近距离旅游为主,远距离旅游为辅,主要以成都市周边的旅游者为主。旅游者停留时间一般在2到5天,“一日游”也占很大比重。三岔湖景区作为成都周边地区乃至整个四川省的“后花园”的角色进一步被确立。
2.2总体定位
通过对以上这些上位规划的解读,并且根据地块的自身区位条件,依托规划背景与现状分析,我们将天府新区三岔湖北游客中心片区总体定位为三岔湖景区北部游客集散、休闲、体验中心。
2.3功能定位
在功能方面,我们比较分析了国内众多景区的游客中心,发现大部分游客中心已经沦为旅游纪念品的集中销售场所,而失去了原本服务休闲的功能。在此次规划中,我们希望能把游客留下来,而非是经过性的一次性消费。所以,我们把主要的功能定位于生态观光和休闲度假。另外辅助功能定位于商务会议,康体疗养和时尚购物,以期满足于不同客源地、不同年龄、层级的游客的需求。
2.4具体项目选择
在具体的项目上选择上,遵循生态友谊、功能融合的原则,规划了一个游客服务中心、一个观景台、一个湿地公园、一个旅游小镇,一个游船码头。
一个游客服务中心
笔者认为,游客服务中心不仅是提供游客门票等的购买,以及集散、供游人休息的临时性的接待区和中转区,还应该是介绍展示、整个园区的小型博物馆。通过服务中心本身建筑和景观的展示,结合图片、文字、多媒体的手段,使游客对整个园区产生初步但直观的印象。
一个观景台
利用马鞍山的天然地形优势,规划观景建筑,包含观景平台、展厅和多功能休闲厅,除观景眺望的主要功能以外,还承载三岔湖景区展示,和游憩休闲的功能。
一个湿地公园
湿地公园包括温室、专类园、采摘园以及原有的农田和水系等。我们希望借由湿地公园的景观,一方面达到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保持物种多样性的作用;另一方面,营造质朴的田园风光,吸引城市人群。
一个旅游小镇
旅游小镇是地块内最具功能性的一个项目,包括零售、商场、酒店、会所等多个子项目。融合休闲、娱乐、购物、游憩等多重功能,也是地块内最具活力的区域。
一个游船码头
在三岔湖景区的发展过程中,水上交通、水上游览将占很大比重,地块既作为游客中心,水上交通的集散点必不可少。在规划中,我们希望游船码头并不只是简单的交通站点,同时也附有商业、休闲的功能,使码头成为一个滨水的重要功能区域。
3规划结构与分区
依托项目定位,所需项目选择,根据场地的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进一步确定规划结构为:“ 一线、五片、三核心”(图7)。
其中,五片为西部马鞍山观景台眺望观景组团,西北部旅游小镇休闲娱乐组团,中部田园风光组团,东部湿地公园生态体验组团以及南部码头观光组团。
三个核心为:西部观景台观景核心,中部游客中心文化核心,西部湿地公园的生态核心。
一线指的是一条观景游线。我们意识到,五个片区虽然在地理位置上相对独立,承担功能也不尽相同,但是让他们各自成团,进行独立设计是行不通的。方案用一条观景游线将五个分区进行功能的串联,同时观景游线的景观效果也从物理空间上对他们进行了缝合。
4规划与设计策略
4.1规划理念
无论在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中对山水景观的利用上,还是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朴质的生态观一直被广泛运用,严格遵守。三岔湖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一草一木,山水之间,都透露出“天人合一”的禅意。笔者认为,只有将自己的设计隐身于场地之内,山水之间,才是对地块的尊重:1.自然山水始终是此次规划设计的主题,任何后期的设计都不应该抢掉山体的主体地位。2.对于地块内友谊的元素,尽可能加以保存和利用。3.借鉴吸取当地的文化元素,聚落格局,使我们的设计更有本土特色。
4.2建筑设计引导策略:生态与当地特色并重,主张自然人文的诗意栖居。
生态与当地特色策略之一:地形建筑的引入——以景观台为例
在规划地块中,西部的马鞍山是制高点,是全局的“精神场所”所在。从审美角度看,马鞍山自高为43米,与南面的三岔湖和北面的丹景山,正好构成前景、中景、背景的山水写意画面。 笔者注意到,由于马鞍山山体不高,体量不大,要想延续原有的山水自然景观,必须让景观台以一种更谦虚的姿态出现,让他融入到山体当中。于是,我们借鉴了“地形建筑(landform architecture)”的手法。地形建筑秉承大地艺术的实践,以人工化方式介入、回应、整合和重构大地的形态。它们的形态以其水平延展的体量、连绵起伏的界面和整体巨大的尺度,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建筑单体/群体的概念而进入了景观(landscape)的范畴。
地形建筑让景观台整体建筑风格休闲化、生态化。而且建筑更加服从山势,建筑与建筑,建筑与平台相互穿插,尽可能少的改变原有地形。例如,我们将多媒体展厅设计在山顶陡坡处,这样可以利用陡坡布置观影的阶梯看台,将建筑与山体、环境融为一体。建筑在整个形态上更为舒展,观景面更宽阔,而且在保证足够使用面积的前提下降低了建筑高度(建筑主体为一层,最高处12 米)。此外,建筑顶面可以完全开放作为二层观景平台。在材质的应用上,除了现代的钢筋混凝土之外,加入原生态、当地元素,如石材和原木等,使整个建筑进一步隐身于青山绿水之间(图8)。
生态和当地特色策略之二:林盘模式的借鉴和改良——以旅游小镇为例
川西林盘是成都平原上所独有的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作为集生产、生活和景观一体的复合型农村居住风貌,它在特定地域环境与文化背景下形成并留存至今,成为川西传统农耕时代文明的结晶。 “浅丘林盘”是三岔湖特有的生态农居风貌。其独特的由林、水、填、屋等要素的组合,共同构成了川西特有的田园风光(图9)。
旅游小镇的建筑借鉴了“林盘”的布局模式,方案将林盘建筑中的堂屋、厢房、耳房、天井等进行打散重新排列,有机组合。设计出的每个院落有不同布局、不同体量、不同功能,并不是一个组团的单一复制粘贴(图10)。
在建筑风格上面,以现代建筑为主,大面积的落地窗和飘窗,加深的挑檐,高度采用了一层、两层、三层互相组合的方式。但是,建筑还吸收川西民居的建筑氛围和元素:青瓦白墙,飞檐斗角。立面加入了石材、木材等原生态建筑材料,使建筑形态更加丰富有层次。此外,在个别院落里,设计加入了当地特有的茅草屋和土坯房,增加建筑的趣味性,同时契合人们对乡土风情的怀旧需求。
4.3景观设计引导策略:乡土景观元素借鉴,打造恬然迤逦的田园风光
乡土景观策略之一:林盘景观提取——以度假小屋景观为例
林盘的环境景观形态就是一幅周边沃野环抱、中间密林簇拥、小桥流水的美丽画卷,林盘内建筑聚落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浑然天成的气质和相映成趣的美感是林盘景观意向最典型的。田、林、园、水是解读林盘的环境景观形态的图示语言的核心要素(图11)。
方案在景观设计上,尤其是建筑周围的环境营造上,我们提取了田、林、园、水的元素,设计成“大林盘”的景观格局。在度假小屋的设计中,6间度假小屋围合而成一个半封闭空间,林盘的宅院空间由中央广场所替代——建筑和广场形成一个组团院落的布局。院落周围环抱以高大的乔木,水系在屋前或屋侧流过,组团跟组团之间间隔以大面量的绿地或农田——这也正是沿用了“林盘”的基本格局。
乡土景观策略之二:农作物景观营造——以湿地湿地公园农田景观为例
在此次方案景观的设计中,植物是重要的造景元素之一。规划地块生态保存较好,植被丰富。笔者在调研时,正值当地油菜花开花季节,森林植被与农田植被黄绿相间,一些农舍间杂其中,颇有“室外桃园”的氛围(图13)。如何在保证一定开发量的同时,延续这种氛围,是此次景观营造的一大难点。
庆幸的是,以农作物作为景观植物在国内早已有了不少成功的案例。如最典型的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景观:通过将稻田引入校园,使大田稻作既有生产功能,又能满足校园学习、美育和文化及农业劳动教育的等功能。与案例用现代景观设计的手法重新打造农业景观不同的是,我们地块内的农田是现有的。所以在后期的规划设计中,我们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地块内植物的原有内容和肌理,只是用规划和景观的手法对他们进行了梳理和引导:
1.改变个别地块的种植内容,使原本零碎种植的农作物能够形成片状或带状景观。当地农田的作物都是农民根据自我意愿种植的,自发性较强,内容比较杂乱。就观赏性而言,过于随意,视觉吸引力不足。所以,需要对一些地块进行调整。我们选择了当地最主要的植物油菜进行了整体性设计,形成成片的油菜花田,打造吸引游客的乡土特色景观。
2.保留地块内的原生林。地块内植被丰富,原生林随处可见。尤其是一些山林保存完好。我们将一些状况讲好的原生林完全保存下来,并参照其中的植物种类,作为对一些状况不够理想的山林进行核心植物的补植和强化的树种。
3.在新的植物种植的时候,尽量选择地块内原有的植物或本土植物。由于植物多样性的需求,规划中拟补种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一些乔灌木以及地被植物,核心乔木如:小叶榕、樟树、桂花、垂柳、祯楠、峨眉含笑、银杏等;灌木:小叶女贞、火棘、杜鹃、海桐等。地被植物:凤尾藏、万年青、麦冬、肾威等。
5总结
三岔湖是拥有独特山文化、水文化、林盘文化的灵性场所。在对于三岔湖观景台片区方案的调整过程中,我们正视了:生态环境、山水景观始终指引着我们的规划设计。于是我们通过地形建筑、覆土建筑、林盘格局、农作物景观等规划、建筑、景观的手段,是我们的设计更贴近于场地。真正站在场地的背后,烘托并放大场地的自身价值。
(天府新区三岔湖北游客中心概念性规划与设计项目参加人员:李翅、朱斯斯、李程、黄哲娇、石岩、郭琪、高洁等)
参考文献:
[1] 樊奔. 三岔湖:“风景区”里的城市. 西部广播电视2009(9)
[2] 崔超.山水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方法初探.研究生论文.2011.3
[3] 华晓宁.地性建筑.现代城市研究.2005(8)
[4] 杨洁 杜娟 周佳.. 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解读——以林盘为例. 建筑与文化.2011(12)
关键词:生态责任;合作博弈;旅游
从国际方面说,不管是《寂静的春天》公开出版,还是政府的公共政策中出现 “生态环境”这一名词,但在此之前的环境污染(如伦敦烟雾事件等)已经对社会公众的身心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但是不管怎样,生态危机的出现,已经严重的影响人民的生活,当然随之出现的种种迹象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美国社会学者莱斯特•R•布朗(Lester Brown)先生也郑重地指出:“我们花很多时间为经济赤字而烦恼,但是威胁我们经济长远前景的是生态赤字。经济赤字是我们彼此之间的借贷,生态赤字却是我们取自于子孙后代”贾中成在他的博士论文中提出写作的初衷正是来源于此。当然作为当今经济增长热点的旅游业,其生态责任的研究便成为重点。
一、合作博弈的评述
合作博弈(cooperative games)又被称为联盟博弈(coalitional games)。其主要是指在博弈中,若协议、承诺或威胁具有完全的约束力且可以强制执行的,合作利益将大于内部成员各自单独经营时的收益之和,同时对于联合体内部应存在具有帕累托改进性质的分配规则。也就是说合作博弈是针对结果而言,是把合作视为先验条件或者前提而对联盟收益分配的处理,且所有局中人接受与其他局中人甚至竞争对手共同努力争取更多收益。其大致可分为可传递效用博弈(联盟成员的效用可以叠加)与非传递效用博弈(效用不具有编辑支付性质)。合作博弈强调的是团体理(Collective Rationality),强调的是效率(Efficiency)、公正(Fairness)以及公(Equality)。在合作博弈的框架下才会有出现“双赢”的可能,它通常能获得较高的效率与效益。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生态责任的国内外研究
西方发达国家没有提出生态责任的概念,但是其同样关注政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其更注重的是生活中的生态问题。但是,综观西方发达国家对政府在生态问题方面的责任研究,我们就会发现,他们似乎不太重视基本原理,范畴和科学体系的探讨,而比较重视对人类经济社会未来发展和所谓的“全球问题”的研究,他们较早的认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性,所以他们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比中国起步早些。
国内对生态责任的研究并不是很早,谢菊(2007)在论生态责任中提出生态危机已向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政府、企业和普通公众等生态责任主体必须切实履行各自的生态责任:政府应该倡导正确的生态观,完善政府生态制度,推进生态和谐的法制建设;企业从绿色消费,绿色生产,和企业间的生态和谐入手来从而达到个体、社会、生态的三赢效果;公众应尊重并崇尚自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另外通过环境NGO来推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李外禾(2007)在论政府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责任中提出在政府在经济社会中作用,进一步深化了有关责任政府的相关理论,为建立新型的政府奠定了理论基础是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完善和补充。它着重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出发,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定位为“政府调控行为,科技能力建设和社会参与”三位一体的系统复杂工程,深化了可持续发展系统观的相关理论。李晶(2009)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政府的的生态责任研究中分析了政府生态责任缺失的原因以及在建设生态文明中政府应具备的责任,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建设,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发展中实现生态保护;其次,加强对国民的生态教育,营造生态文化与道德体系,再次,健全政府生态制度;另外,推进生态保护的法制建设;最后,强化生态国际合作,注意保护国家的生态资源不被掠夺,警惕各种掠夺生态资源的形式,防止国家的流失,维护国家的环境权和发掌权。毕铁居,吴绍琪(2006)在和谐社会与政府生态责任体系的构架中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三方面介绍了和谐社会遇到的问题,从而提出了构架制度化的生态责任政府,首先政府树立新的生态观念,倡导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矫正错误的自然观念,坚持代内公平、代际公平与自然公平的辨证统一,坚持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辨证统一;其次,建立生态责任政府,完善政府生态责任,,明确资源产权关系,建立广泛的资源环境有偿使用制度等张存良(2007)在和谐社会中政府的生态责任中,提出政府实现领导者生态责任问责制和丰富政府生态责任履行方式等措施冯清(2007)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政府生态责任研究中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政府、生态责任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又列举了政府生态责任引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了我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生态问题及其原因,通过研究分析得出结论,政府生态责任的培育应做好以下工作:加快相应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走生态管理制度化的道路;在实现旅游资源“两权”分离的基础上,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加大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开发力度;加强宣传教育,培养生态意识、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抓住时机,大力推进生态旅游等措施宋宝莉.揭r纹.窦玉凯(2007)在企业承担生态责任: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步中,运用企业生态责任战略地图模式,分析之处企业承担生态责任从长期看能够增加企业价值,并探讨了应如何增强企业的生态责任意识贾成中(2009)在企业生态责任的经济学分析中认为,人类的经济活动的直接执行者――企业的行为是直接影响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性因素,只有改变企业的行为模式,通过制度性约束改变企业的经营理念,变原来的“经济人”为“社会人”,再向“生态人”过度,从思想上彻底改变,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并据此得出结论:企业变“经济人”为“生态人”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趋势,是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类社会活动对自然的一种责任体现。企业承担生态责任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宏观层面的政府政策引导将是企业生态责任实现的重要因素,即使是限制性政策也会为企业带来无限商机;其次,产业政策、区域性政策以及行业协会管理等中观经济环境的完善和发展,是政府宏观政策制度作用于企业微观行为的“中介”传递功能实现的保证;最后,企业自身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是实现企业生态责任的内生决定因素,企业生态化建设是企业生态责任的实现路径,同时,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的绿色选择等外生变量亦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姚海静(2006)在企业生态责任的哲学基础研究中就企业生态责任的哲学基础这一问题展开讨论,从人性的视角分析企业生态责任的正当性,指出企业本质不是纯粹的经济组织,而是人性实现的场所。人性是企业责任的哲学基础,人性的生态本质决定了企业必须对自然界承担道德责任。从四部分来分析企业生态责任的哲学基础:首先,企业生态责任的提出;其次,从企业本质着手寻求企业生态责任的正当性;再次,从人性异化的角度分析企业生态责任缺失的根源;最后,论述人性限度内的企业生态责任。
(二)博弈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博弈论在中国的发展,研究者运用博弈论来研究旅游现象和问题,博弈的经济模型的方法也被引人了旅游研究中(以经济管理和应用数学专业为最多)。由于经济模型能更为全面、更为便捷的反应研究对象的特性.因此,简单的博弈经济模型的在旅游研究上的运用是这一阶段的代表。相关博弈模型研究主要以有限博弈和纯策略博弈为主(局中人具体明确了一个非随机性的行动计划,即选择一个策略的机率为100%,其它则为0,其中田喜洲、王渤(2003)建立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旅行社与消费者对产品选择的博弈模型,运用成本理论和博弈树(序贯博弈)进行分析得出提高旅游市场效率的最佳策略选择以及齐子鹏、黄昆(2003)建立旅行社间的价格竞争博弈模型并进行需求分析得出纳什均衡策略集合,用以解释旅行社业发生价格竞争的原因和价格联盟终遭解体的原因的研究最具代表性到了2004年以后,博弈模型的建立又向前迈近了一步。2004年以后的研究由有限博弈向重复博弈发展,同时由原来的纯策略博弈向混合策略博弈(局中人可以按照一定的概率,随机地从纯策略集合中选择一种纯策略作为实际行动,即选择一种策略的机率为0.4的条件下,选择其它策略的机率相加为0.6发展。如:田喜洲(2004)通过建立旅游市场监督人员与旅行社,运用在完全信息条件下静态博弈分析后,得出混合战略纳什均衡策略,来解决旅游市场效率低的问题而梁艺桦,杨新军(2005)通过合作博弈与竞争博弈的优劣对比,运用合作博弈的研究方法,对旅游企业产品建立模型进行分析。并用合作博弈对旅游企业模型研究,提出单纯的合作战略或竞争战略已经不能适应日趋复杂的区域旅游活动,合作竞争战略才是新阶段我国区域旅游活动开展的首选策略春宇,黄振方,舒小林(2009)在旅游地利益主体博弈关系变迁的演进论解释中对现今旅游地利益主体关系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辨析其研究现状与不足,提出以旅游地演化理论为指导,从时空角度动态审视旅游地利益主体博弈关系的演化过程及其规律性、演示其关系的演化轨迹与逻辑内涵,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旅游地利益主体博弈关系演化理论研究框架,促使旅游地利益博弈达到一种能够实现自我调节的动态均衡状态。
三、结论
伴随着旅游业飞速发展,旅游景区的生态安全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研究的重点,生态责任的研究已经成为近几年的热点,但是当前对生态责任的研究,基本上归属于纯理论学科领域,还没有构架起通向实践领域、指导生态保护实践的桥梁,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在实践过程中,对生态责任的研究只是局限于政府或者企业或者社区居民或者旅游者单个生态责任研究,并没有就政府,企业,旅游者和社区居民四者之间构建一个和谐的生态体系,对旅游景区的长远和谐的发展和解决当代民生问题的实践并没有搭建一个明晰的生态平台。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视野中,如何确保生态和谐,如何构建生态和谐的责任体系,政府,企业,旅游者,和社区居民应该承担哪些生态责任,怎样实现其责任及其这四者之间的应建立怎样的合作关系来确保生态和谐等等问题,都是现阶段旅游景区所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参考文献:
[1][美]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M]林自新,戢守志译,东方出版社,2002.p21.】
[2]谢菊.论生态责任.【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7.04.0028】。
[3]李外禾.论政府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责任.[D]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7.04】
[4]李晶. 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政府的的生态责任研究.【J】农业.农民.农村2009.01043】
[5]毕铁居,吴绍琪.和谐社会与政府生态责任体系的构架【J】特区经济2006,0493】
[6]张存良.和谐社会中政府的生态责任.[D]中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
[7]冯清.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政府生态责任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7.11】
[8]宋宝莉.揭r纹.窦玉凯.企业承担生态责任:构建和谐社会的第一步.[J]生态经济.2006-10-020】
[9]贾成中.企业生态责任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9】
[10]姚海静.企业生态责任的哲学基础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
[11]吴长文.营梢观念的发展与博弈均衡一兼谈旅游企业的市场决策〔J].商业经济与管理,1997,(3):56一58.
[12]N爱其.旅游市场进人博弈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0.(11):12。一122.
[13]田喜洲,王渐.旅游市场效率及其博弈分析一以旅行社产品为例【J〕.旅游学刊,2003,(6):57一60.】
[14]齐子肠,黄昆.从价格竟争到价格联盟:旅行社业存在的一个博弈均衡解〔J].数t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6):112一114.】
[15]【田喜洲.旅游市场监督博弈分析【J】经济经纬,2004-03-040】
[16]梁艺桦、杨新军.区域旅游竟合博弈分析,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02-023】
[关键词] 高校 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体育活动 现状 对策
基金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陕西省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体育活动与健康状况研究》(04G016Z)
本文以陕西省高校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健康状况与体育锻炼为研究对象,了解陕西省高校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身体健康状况和体育锻炼现状,从而为有关部门关心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身心健康提供参考。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陕西省高校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段分层抽样的方法,抽样范围涉及到国家重点高校的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省属学校的延安大学、西安文理学院,地方高校的安康师范学院、咸阳师范学院7所高校。
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网络,查阅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优秀硕士研究生论文全文数据库等共138篇,同时阅读了健康社会学等相关书籍10余部。
(2)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的需要制定了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涉及个人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工作情况、个人生活方式及体育锻炼情况五部分内容。问卷发放前,对问卷进行效度与信度检验,效度检验:通过本领域内的15位专家对问卷内容进行效度检验,经计算,效度为78%;信度检验:采用再测法,用同样的问卷分别进行2次测试,两次测试时间间隔1个月,以两次测试结果求相关系数,R=0.83。问卷发放首先根据陕西地域特点及高校层次,采用分层抽样,抽取7所高校;其次,在抽取的每一所高校中再进行随机抽样,抽取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005年5-6月对抽取的调查对象同时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600份,其中,有效问卷565份(男性380份,女性185份),有效率94.2%。
(3)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调查问卷利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
高校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健康与体育锻炼存在的问题
经过我们调查分析后,高校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身体健康和体育锻炼现状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关注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健康意识不够。有近三分之一的人两年来未进行身体健康检查,一方面反映部分单位有关部门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身体健康关心不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把自己强烈的健康意识观念没有转化为体育锻炼实践行为。
2.患病率高,令人堪忧。在检查结果中,有25.6%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疾病,患病人次达到参加健康检查患病人数的两倍;患病种类多。
3.不良的生活方式。调查结果表明,在高校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中吸烟者占到51.5%,即一半还多,有14.5%的人经常饮酒,一日三餐不规律者几乎达到三分之一,68.4%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睡眠不足7个小时。另外,还有62.9%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认为自己工作压力较大,这些因素是影响他们健康的主要因素。
4.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较少,体育锻炼的组织性和方法的科学性差。从调查结果分析知,高校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不足三分之一;有四分之一的是自己一个人锻炼,参与单位组织和社区组织的体育锻炼比例较少;体育锻炼方法多是自己摸索出来的,多数人认为缺乏科学性。
高校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健康与体育锻炼发展对策
1.加强全民健康意识教育。一方面,加强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自我保健意识,另一方面,有关部门应该将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健康列入议事日程上来,定期对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尤其是亚健康健康检查。
2.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提倡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戒烟限酒,生活饮食、起居有常,这样对他们身体健康才能有利。
3.提倡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高校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存在大量的潜在体育锻炼群体,即有一半多属于偶尔参加体育锻炼,若能将这些群体组织发动起来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这样不但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体育人口标准会提高,同时在他们锻炼过程中,予以科学指导,进行科学手段监控,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也会有较大的改善。
4.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和高校体育教师的作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主要职责就是科学指导锻炼群体,同时兼有运动损伤医务监督等职责,发挥他们的作用,科学指导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体育锻炼,减少他们在锻炼过程中走弯路。
5.各级单位积极组织高校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参加体育锻炼。一方面,专门组织专业技术人才体育活动,定期举办健康专题讲座,每年定期专门组织专业技术人才运动会或体育活动。另一方面,各高校工会应发挥自己的作用,把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体育锻炼组织起来是当务之急。
6.积极争取各级体育部门每年对专业技术人才进行体质测试。各高校人事管理部门可以联合工会和体育部,可以每年共同进行体质测试,人事管理部门也可以把体质测试结果作为专业技术人才综合评定指标之一。
在一般情况下,平均分数可以有效的表现一组数据的集中程度。然而当组内数据方差太大时,平均分数就不具备代表性了。在平面设计学科中,老师评判学生的作品往往依靠自己的理解来打分。由于不同老师对同一作品的理解不同,最终打的分数也就不同,这样就产生了分数上的差别。举个例子,现在有学生A和学生B两人,其中学生A具有很强的形体构想能力,但创作的作品却缺乏足够的技巧,其中甚至还有模仿他人的痕迹。学生B却各方面都平平。老师甲因为学生A杰出的形体构想能力给他打了很高的分数,教师乙因为学生A的技巧一般打了及格分数,而教师丙却因学生A模仿他人作品而打出了很低的分数。学生B各方面都很平均,最终两人的平均分都是60分。其实学生A和学生B相比,他在平面设计上的实力是高出学生B不少的,然而却因为老师丙评判理念的缘故最终只得了与学生B同样的平均分。这样一来,学生A很容易会认为自己的学习成效与学生B差不多,进而失去了进取心。平面设计教学最终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平面设计类人才,如果只是一味的“教”与“学”,很难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老师们可以教会学生理论知识,但却无法教会学生创造性思维。想要让学生真正的成才,就必须要引导训练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然而当前绝大多数平面设计教学工作者都仅仅认为平面设计教学仅仅是单纯的“教”与“学”,有些人甚至还将平面设计教学与传统美术教学划上了等号。殊不知美术仅仅是供人欣赏的,而平面设计却充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平面设计教学理解的错误,也是当前平面设计教学的问题之一。
二、如何破解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的错误倾向
破解平面设计专业教学中的错误倾向,可以采取创新教学思维观念、改进教学内容以及提升教学方式和手段等三种方式来进行解决。
1、创新教学思维观念
传统教学思维观念是阻碍当代平面设计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传统教学思维只是单纯的将知识灌输到学生的大脑中,学生的理论知识往往都非常强,但却欠缺创造性和实际操作能力。老师课后给学生布置下作业,通过为学生批改指点作业的方式来促使学生不断进步。然而学生的作业中大多都是抄袭和借鉴他人,很少有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这样一来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进步了。因此平面设计教学首先要创新教学思维观念,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的创造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激发出来,自发的进行学习,效率会比以往的“填鸭式教育”要高得多。而创造性的思维则可以让学生变得更富有创意,从而设计出更多具有创新性的作品。老师进行教学的目的不再仅仅是将理论知识传递给学生,还要与学生一同研究探索,协助学生构架知识体系,协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2、改进教学内容
当前平面设计教学的内容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完善,良好的教学内容可以让老师教有所依,学生也可以进行更加系统的学习。改进教学内容可以以大课程为基础,在上面架构小课题,并以此来将课程的知识模块串联起来。随后老师就可以根据课程的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来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还可以由老师列出课题、性质和方式,由学生进行题材、方法和媒介的选择。这样的课题可以跨越多个学科的综合性知识,也可以只包含单一学科的专业知识。课题可以从一个内容深化为具有相关性的一组内容,也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作业方式。课题的形态可以由一种形态开始,进而联系其他形态理论来进行说明和分析,也可以从以人为本的涉及模块开始,进而转化到自然形态的自然法则。在课程设置方面,美国底特律创造研究学院就很值得我国高校学习。底特律学院第一学年上学期设有设计基础、设计基础工作室课程、排版、艺术与设计写作课程,下学期设有设计基础、设计基础工作室课程2、印刷术2、排版2、艺术史阶段研究等课程;第二学年上学期设有:材料与方法、视觉化技巧、视觉媒体入门、视觉传播入门、艺术史阶段研究等课程;下学期设有互动媒体入门、视觉传播入门2、平面设计史、西方文艺研究、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课程;第三学年上学期设有中级视觉传播、视觉化与再制作技巧、平面设计选修等课程,下学期设有中级视觉传播2、平面设计选修2、艺术史、选修等课程;第四学年上学期设有高级视觉传播,自然科学、平面设计选修3等课程,下学期设有高级视觉传播2、演示技巧/作品集合卷宗、平面设计选修、哲学等课程。从底特律学院设置的课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的平面设计课程缺少类似的特色学科、特色课程和特色教学方法。学校设置的课程应当与社会接轨,要以培养学生成才为目的,要跟上时代的脚步,而不是单纯的走形式化、理论化。
3、提升教学方式和手段
当前平面设计教学方式和手段亟需提升,最佳的方式就是通过真实情境来进行教学。老师在授课时可以通过学生身边所发生的真实事件入手,使用专业知识来分析该事件,促使学生进行联想,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在这种教学方式中,老师的角色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习知识环境的塑造者和学生存在问题的引导者。老师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可以促使其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学生和老师之间可以进行自由的交流,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逐步开发自己的联想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得到快速的提升。总的来说,在实际的平面设计教学过程中,老师根本无法通过传统的学生作业成绩来为学生作出评价,唯一的评价标准就是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和每个学习阶段的总结答辩。每当一个学习阶段结束后,老师要让学生根据该阶段学习的成果来撰写总结性论文,最终以答辩的方式与老师进行探讨。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于老师的探讨中进一步获得成长,另一方面也是公正的对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这是传统的作业和考试所远远不能及的。
4、工作室培养模式
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更好的就业,因此在培养学生时可以对其进行针对性培养,使其更加适应当代企业的需求,工作室培养模式就是这么一种极具针对性的设计教育形式。工作室以专家、教授为教学核心,组建不同学科方向研究的师资队伍。学生在进行两年左右的基础训练后,可根据社会的需求以及自身的喜好选择不同的工作室。工作室采用开放式教学,责任教授负责设立研究方向和组建研究资料师资群。教师根据企业需求设置课题,以当前企业热点为中心展开教学。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在毕业前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从而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
三、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未来平面设计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社会对于平面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会变得更大。在这种时代形势下,未来平面设计教学的发展充满着巨大的潜力,前景一片光明。当今时代已经跨入了信息技术时代,无数高新技术的出现使得高新技术教学不再只是梦想。未来平面设计教学需要朝着适应时代的方向,通过教学、实践、研究三元归一的教学模式来培养更多的平面设计人才。未来社会对平面设计人才最大的要求就是创新性,平面设计教学的发展也应顺应时代潮流,以创新思维去改进当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进而培养出更多专业的平面设计人才。
作者:胡娅静 单位:河南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爽.国内平面设计发展状况探究[D].开封:河南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3.
[2]杨浩.基于艺术设计专业的微媒体学习生态圈构建[J].创意设计源,2013(01).
关键词:保定市;高层次人才;评价
资助项目:2011年保定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编号:201102112)
中图分类号:C96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4月23日
近年来,保定市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针对下一步的经济发展方向,保定市提出了要构建低碳环保型的产业结构、技术先导型的产业结构、龙头带动型的产业结构。要实现这个发展目标,高层次人才的作用就越来越突出。因此,对保定市高层次人才科学的评价和选拔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高层次人才的界定
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发展水平下,人们对高层次人才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到现在为止,对于高层次人才及其相关概念的界定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在实践中都没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定义。总的来说,高层次人才处在人才结构中最高端的位置,具有非常渊博的学识和精湛的技能,处在各个领域的前沿,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能以自身劳动为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从职称和学历来看,高层次人才是指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的人。从工作岗位的重要性来看,高层次人才是指在较高层次的关键岗位任职,在各主要领域中能起到核心带头作用的重要人才。从贡献角度看,高层次人才是指对全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按照研究领域的不同,高层次人才可以划分成以下三类:第一,高层次的管理人才,这些人既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背景,又具有管理才能,在各种组织中处于领导地位,管理组织中的各项事务,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第二,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是指在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能够得到同行和专家的认可,有着较高的造诣和威望,对全社会的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的人;第三,高层次的技能人才,是指具有相应的理论知识、掌握了先进装备的使用和维修、在生产领域和服务领域能完成高难度或关键动作工作,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劳动者。
二、保定市加强高层次人才评价选拔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发挥高层次人才在保定市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保定市近些年来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2,000亿元。但是,和其他经济发达城市相比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速度慢仍是基本市情。工业化进程不快、城镇化水平较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仍然突出。加强保定市高层次人才的评价和选拔工作,可以增强高层次人才配置的有效性,这也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可以使有限的高层次人才资源发挥更大的效能,是保定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有助于促进保定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保定市高校众多,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制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较快,但是高层次人才分布不平衡。保定市第一产业高层次人才不足,占农业人口的比重小;第二产业主要是高新技术产业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严重缺乏;第三产业的高层次人才主要集中在教育系统,金融保险、证券期货、商业贸易、物流交通、营销决策等高层次人才急需增加。保定市提出了要构建低碳环保型的产业结构、技术先导型的产业结构、龙头带动型的产业结构,要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就需要促进相关产业高层次人才的流动,通过科学的评价和选拔手段吸引和合理配置人才,这样才有助于加快和更好地促进保定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三)有助于保定市高层次人才的开发利用和保值增值。高层次人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对于地理位置被北京、天津、石家庄包围的保定市来说,高层次人才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我们在尽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上还要充分利用现有的高层次人才资源。人力资本的闲置是比物质资本的闲置更为严重的浪费,人力资本在一定限度内的合理利用不但不会像物质资本的使用那样造成磨损而贬值,反而还会由于经验的增加、知识的积累等原因发生增值。通过评价和选拔工作可以把高层次人才配置到更合适的工作岗位上,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发挥他们管理、技术等各方面的才能,既可以达到对他们的充分开发利用,又可以使其人力资本不断地保值增值。
三、保定市高层次人才评价选拔中的常见问题
(一)评价选拔责任主体的能力有限造成评价责任转移。保定市很多用人部门在评价选拔高层次人才时由于评价难度大,能力有限,往往会出现评价责任转移的现象。高层次人才的价值最终要通过对社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来进行衡量,社会评价一个人的贡献有时很难找到合适的依据,大部分人都把被考察对象的职务或是职称的高低和其贡献大小相联系。而职务和职称一般都是由被考察对象单位来决定的,这样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评价权力就转移给了单位。单位在招聘和选拔人才时主要依据的还是学历。而学历又主要来自于学校,这样用人单位在进行招聘和评价选拔高层次人才时就把评价的权力又交给了学校。学校在确定一个人的学术水平时、在确定研究生能否毕业时,主要考虑的指标是学生在学校期间发表了多少文章,参加了多少课题。而发表文章的权力主要是由学术期刊来掌握,课题一般是由政府的各职能部门来决定的,这样对于学校的评价权力又转移到了学术期刊和政府的手里。这种评价责任的转移使得对高层次人才的评价选拔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处于评价权力最顶端的学术期刊或者政府部门为了一己私利就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学术垃圾和国家不需要的科研项目,这样既浪费了国家的钱财,又影响高层次人才的培育和成长。
(二)评价选拔的指标体系有待完善。保定市大部分单位对高层次人才的评价选拔指标主要还是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来确定。首先,人的素质包括很多个维度,这四个方面并不能全面、科学的评价人才。其次,对于品德、知识、能力等在具体的评价指标确定时也主要采取的是一些主观性的指标,一般采用民主评议、群众讨论这样的办法来确定,这些主观性的指标不易量化且可操作性差,会使得指标体系显得不合理。最后,对于绩效的评价主要反映的是高层次人才的工作成绩和创造的经济效益,从评价的方式上可以分为直接评价和间接评价,直接评价主要包括学术的水平、经济效益以及对社会带来的其他各方面的效益,直接评价指标可以直接反映高层次人才的绩效,但是其主观性还是较强,不易评价,可操作性差。间接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科研项目的数量、的数量、获得各种奖励的数量等等,间接指标比较精确能够量化,但是各种科研成果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使得评价时很难采用同样的标准,需要不断地进行细分,相应的指标权重也不好确定。
(三)评价选拔采用的方法简单,缺乏针对性和配合性。保定市目前很多单位对高层次人才的评价选拔方法主要采用的是同行评议法和文献计量法,在评价选拔中针对不同维度的指标应该采用相适应的评价方法,同行评议法和文献计量法并不适用于所有指标的测评。同行评议法主要应用的是定性评价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由熟悉行业情况的专家进行深层次的测评,缺点是对跨行业跨专业的情况不易把握且有时因为主观因素过多专家之间不容易达成共识。文献计量法主要是根据科研项目、学术文章等能够量化的文献数量来进行评价选拔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有明确的定量指标,评价时不受个人因素以及其他主观因素的影响,缺点是容易产生急功近利思想和学术道德问题。在对高层次人才进行测评时并不能只采用这两种方法,对于品德、知识、智力、态度、个性、技能、经济效益等各方面的指标还要选用最适合自身的方法来进行评价。
四、保定市加强对高层次人才评价选拔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评价人员的专业培训,借助人才测评服务机构提高评价能力。用人单位应当认识到高层次人才评价选拔工作的重要性,应当加强各单位人力资源部门评价选拔人员的业务培训,包括对于高层次人才评价选拔基础理论和方法的培训,高层次人才评价选拔成功案例的观摩培训、高层次人才评价选拔的操作实习与研讨等各方面。针对对企业意义重大自己又不好把握的人才的评价和选拔工作,还可以借助有经验的专业人才测评服务机构来完成,这样既可以利用人才测评服务机构的专家和经验优势减少由于企业自己的能力和经验不足造成的评价误差,又可以在经历整个专业测评机构的评价过程中学到不少知识提高自身的评价能力和评价水平,从而真正摆脱对于科研项目、学术文章的简单依赖。
(二)针对不同人才构建相适应的多层次、多维度、可操作的指标体系。保定市高层次人才的评价选拔指标体系主要应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来细分得到,纵向细分增加了指标体系的层次,横向细分增加了指标的维度。横向细分时主要应该包括身体健康情况、品德素质、文化水平、智能素质、心理健康程度、其他个性素质、业绩成果等,纵向细分时身体健康情况又包括体质、体力、精力等,文化水平又包括学历层次、任职经历、知识结构等,品德素质又包括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等,智能素质又包括智力、技能、才能等,其他个性素质又包括气质、态度、需要、动机等,业绩成果又包括工作绩效、工作奖励,等等。指标体系里的每一个指标都要满足可操作的原则,为了使指标可操作、能测量,纵向细分有时要进行很多次,要分出很多个层次,一直到每一个指标都能直接测量为止。
(三)针对指标体系各指标特点选用最全面、最有效的评价方法组合。在对被评价的保定市高层次人才指标体系里各个指标进行评价时应根据每个指标的特点选择最适合的评价方法,而且在最终给出评价结果之前应该设计一些综合评判的项目,选用一些综合评定的方法。比方说,要评价一个人的管理才能,我们可以采用评价中心的方法;要评价一个人的性格,我们可以选择心理测量问卷中的卡特尔16因素测验;要评价一个人的品德素质,可以采用问卷法和投射法;要评价一个人是否诚实,可以采用生理学测验中的测谎仪测试;要评价一个人的实际操作能力,可以采用工作样本测试、工作模拟测试等;要评价一个人的工作绩效,可以采用科学计量法、经济分析法来衡量一些定量指标和投入产出的效益情况;要评价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除了身体检查之外还可以采用药物测试等方法。对于一些主观性指标的评价,可以采用专家咨询法、模糊计量法等;对于一些综合评价的项目,我们可以采用同行评议法、综合评价法等方法来进行。总之,针对保定市不同类型人才不同目的的各种考核指标,我们在评价选拔时一定要选择最容易测量的方法,要将各种评价方法配合起来使用,在最终进行总体评价时还要采用一些综合评价的方法使得评价结果更准确有效。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红光,杨晨.高层次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4.
【关键词】 孕母; 女性伤害; 女性主义关怀伦理; 视角
Surrogate motherhood in feminism perspective
ZHANG Shuo,WANG Caixia
Daqing Campus of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Daqing163319, 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ART), it is no longer a dream that the majority of infertile families could have their own children, but surrogate motherhood has caused many ethical disputes. If women’s legitimate right and interests have not been protected, it will bring the family and society many ethical and legal issues, and will therefore affect the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scholars or feminists’ viewpoints for or against surrogate motherhood, and puts forward the feminism perspective on the issue of surrogate motherhood, and explains its relative significance.
【Key words】 Surrogate motherhood; Harm on female; Care ethics of feminism; Perspective
生物医学的进步和发展、人工辅助生殖技术(ART)的开展,为生育方式创造出除了自然生殖方式以外的其他可能与选择,使不孕夫妻求子的需求逐渐得到满足。孕母是体外授精应用和发展的产物,我国在法律上明文规定严厉禁止实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术(国家卫生部在2001年3月出台的《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中第三条规定: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不得实施任何形式的代孕技术),这使得中国的一群女性――无子宫、子宫切除、子宫破裂或子宫严重粘连破坏的女性,想通过合法的渠道来应用孕母去生育与本身有血亲血缘的孩童的希望彻底破灭。孕母的产生给社会带来了很多问题,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其涉及的范畴包括医学、伦理、法律、宗教、婚姻、妇女权益与儿童权利等各个领域,由于各国受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的影响,处理此问题时至今仍存在着争议,未能达成共识。
1孕母的伦理争议
孕母在辅助生殖技术开展的基础上解决部分女性不孕不育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给不孕不育夫妇带去福音的方法。但是,代孕技术的产生和孕母的存在引发了很多现实中的矛盾和纠纷,关于代孕伦理问题的争议,反对方和赞成方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
反对方认为:(1)孕母能导致亲属关系混乱。如母亲替女儿代孕,姐姐替妹妹代孕,祖母替外孙女代孕,此情况下出生的子女身份微妙,很难确定其在家庭中的地位和辈分;(2)孕母打破了家庭伦理观念,将第三者引入生育过程,可能导致现有的家庭结构解体,不利于婚姻和爱情的稳定性;(3)孕母使人类的生育动机发生了根本变化[1]。许多女性靠“租子宫”赚钱,即把子宫变成赚钱和制造婴儿的机器,使生殖商业化,这不仅贬低了妇女的价值和尊严,也容易产生富人雇佣穷人为孕母、与传统道德观相悖的社会不公正的现象;(4)孕母自身所承受的伤害是长期的。把身怀十月的婴儿给予别人时难免怅然若失,这群妇女认为自己是主动放弃了孩子的抚养权,长时间的自责会导致后期的忧郁,会令她们心理上受到严重打击和伤害,甚至出现绝望和过激行为,严重影响社会安定。
赞成方认为:(1)在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下,人人有权选择自己的生育方式。当技术条件允许时,国家、社会及他人没有理由干涉并禁止妇女实施这种技术,否定孕母的行为无异于剥夺了不孕妇女的生育权,限制了她们的自由;(2)孕母不同于借腹生子。借腹生子是男女两性通过方式自然受孕,而孕母须依靠体外授精及受精卵或胚胎移植等人工辅助生殖技术才可完成,并在夫妻双方商量权衡之后才做出决定实施的,不会严重破坏家庭感情和结构;(3)孕母的存在是人道主义的体现。它可以满足不孕不育夫妇拥有自己孩子的愿望,使他们避免终生无后的凄凉人生,这无疑为不孕夫妻提供了一种更为人道的选择。(4)孕母符合市场经济的“供需理论”,禁止并不等于不存在,只要行为诱因存在,行为就必定发生,不孕不育夫妻的存在使得孕母的存在成为必然[2]。
2女权主义者对孕母的辩论
孕母的伦理争议必然渗透着女性阵营是如何意识和看待女性本身的哲学思维和伦理观念。在生殖健康问题上,引入女权主义视角不但是重要的,而且是必要的[3]。对女性主义而言,存在着多种派别,有的极端,有的温和,所以在女性主义阵营的内部,同样保持着对孕母不同的态度与争论。
2.1代孕行为是贬低了人性还是尊重了妇女的自
一些女权主义者、伦理学家、宗教团体等提出“子宫工具说”、“生命商品说”的理论,认为代孕母亲为了钱而将子宫“出租”,使人类的生殖器官变成了制造和加工婴儿的工具,继而将孩子推向了市场,进行商品买卖;妇女的心理受到威胁,一个妇女如果在金钱诱使下签完代孕合同,就会反复接受人工授精,直至怀孕为止,这样孕母在怀孕的几个月中,每天24小时都处于一种商业的生育奴隶状态下,这践踏了女性的尊严,贬低了人性。
当代西方学者和大部分女性主义学者对孕母进行了伦理辩护。女权主义的主流目标是男女平等,包括要在生殖和性方面赋予妇女自由选择权利,即尊重妇女的决定,使妇女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决策。生殖被视为基本人权,没有理由限制特定人群方可使用孕母。代孕者究竟是否被商业化、奴隶化,应该听取代孕者主体的声音,而不应由旁观的女性主义者来评断或代言。事实上确实存在着部分女性在经济贫困情形下成为别人的孕母的情况,但大多数女性是充满爱心地帮助其他对自身生育方式走投无路的妇女拥有属于自己的孩子,帮助自己的亲友保全家庭。台湾学者陈美华认为在社会普遍教育女性要充满爱心与协助他人的情形下,女人自然倾向于帮助别人怀孕,愿意与他人分享她们的所有,包括她们身体本身。孕母体现的社会互助价值观念,行为本质上属于利他行为,许多孕母并不以获得经济利益为动机,怀着帮助他人、造福他人的崇高理念,在给他人送去“生命的礼物”同时,也在成就自己。孕母展现出来的这种社会互助精神应该值得提倡,在尊重个人自由的民主社会中,国家不应干涉个人的生育自由,限制个人繁衍后代的选择方式,剥夺个体的自由生育权,女性的主体性应得到理性的面对和尊重。
2.2代孕是父权文化下的压迫还是解放了妇女
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让我们所置身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对妇女处于不利地位的环境,父权主义渗透在人们的思想、行为及一切两性关系中,贬低女性的地位思想和行为。人工受孕、孕母等人工辅助生殖技术被许多的女权主义者及部分女性团体批评为复制父权血亲主义,把代孕的本质看作是传统父权文化压迫女性的产物,是典型的传宗接代这一父权思想在作祟,通过现代生殖技术压迫女性,使代孕者的身体成为服务父权的工具[4]。为了打破血亲迷思的父权传统,国内外的女性主义者都一致地将收养或领养视为解决不孕的最佳选择,认为开放代孕会助长父权的思想。
部分女性主义学者从性别和家庭的角度来分析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一是女性与男性一样都想要属于自己的孩子,如果技术上可以实现并满足这种愿望,那么“理所当然”的收养论也要具有选择性。台湾学者陈昭姿认为在整个社会鼓励浓厚的血亲观念,甚至也会为寻找到失散多年亲人感动痛哭流涕时,却要这些不孕的人去领养,打破血亲迷思,这是对不孕人群不公正的体现,在伦理上也是不人道的。领养是解决不孕的可能途径之一,但不可能也不应该成为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没有理由让不孕妇女独自承担解放女性的重担和使命。二是一直以来,女人被视为等同于生殖的意识形态根深蒂固,不能孕育生命的女人不是完整的女人,不孕很容易使原本幸福的家庭破裂,那么对于一个先天子宫发育不良而主动不能怀孕生子的女性来说,是否注定要放弃情感,放弃婚姻,或是做破坏别人婚姻的第三者?不孕的女性有没有恋爱、结婚的权利?对女性权利和内心情感的重视也是对人性的尊重,代孕有助于女性从文化偏差(女人=生殖)解放出来,有利于维护家庭的稳定和爱的延续。
2.3 代孕行为是种高尚的美德还是应给予报酬
社会民众、学者及部分女性主义团体认为孕母一旦签署了代孕商业契约,就等同于把身体当做追求利益的工具,出租了子宫,她们虽然获得了高额的经济补偿,却无法掌握自己身体的自,成为代孕商业化的奴隶,承担着有偿代孕的污名;许多人更担心这是一种在男权和医学双重的父权体制下,中产阶级族群对弱势(经济上和种族上)妇女的剥削。自由主义国家要求孕母无偿代孕的一大关键在于:他们不希望,也不愿意将孕母视为一种工作,在不逾越伦理范畴的情形下,它可以是女人义助女人的慈善行为,值得容忍或赞扬。
那么代孕应该无偿吗?孕母实际上就是出借子宫代替委托人怀孕,期间可能涉及金钱交易,但也有不涉及金钱交易的,如亲属之间的互助行为。很少女性愿意无偿代孕,一个妇女如果同意了做孕母,就会一次次接受人工授精,直至怀孕为止,从怀孕再到生产连串长达一年的时间,必须经历害喜、担心流产、行动不方便、不断进行产检、历经产痛、等待身体复原等生理、心理上的各种经历体验,在孕母付出如此多艰辛劳动之后,却要求孕母无偿付出,成为一个理所应当的利他者,在道德上并不公正。任何劳动和付出都有其市场价值。从历史上看,像烹饪、照顾、清洁、养育等家务工作的商业化,都带来了更多女人就业和在家庭领域外的自我价值的实现[5]。孕母的生育过程也是一种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得到补偿是无可厚非的。无偿代孕是种利他行为,值得赞颂,但不能将高尚的道德行为视为义务。有偿代孕除了肯定孕母的劳动付出,还能使双方的权利义务更明确化,并避免名义上无偿实际上却有偿的现象出现[6]。
2.4 子宫工具说与买卖婴儿论
孕母契约如果涉及交付子女、给付报酬的内容常被指为买卖婴儿契约,甚至是卖身契约。部分女权主义学者认为此类契约实以女人的子宫作为物化的工具,胎儿的孵育器,目的是用以满足父权领域中男性的生殖需求。其次为了获得孩子及其抚养权而给代孕者一定报酬的行为被视为买卖婴儿,没有保障孩子的利益。
台湾支持孕母的学者引用医学观点来反驳子宫工具化的罪名,认为人体器官均为功能性器官,而子宫的功能就是给婴儿提供孕育的场所,深刻的批判子宫工具化有些过于严厉。严格来说,在自行怀孕自己基因后代的情况下,子宫与身体仍然是一种工具载体,更重要的是,在子宫拥有者出于自愿的前提下提供子宫,既非逼迫,又何来子宫工具化一说?[7]代孕是女人善用自己的子宫造福于不孕者的善行,为有需要的人献上“生命的礼物”。
孕母如同买卖婴儿吗?委托者为了获得孩子而给代孕者支付一定报酬是肯定其劳动价值,或者为了表达心中的感谢和感激;其次代孕和买卖是存在很大的差别:①买卖是指买卖双方交易成功后,买方拥有此商品的任意处理权,但孕母所生的婴儿和其他正常生殖的婴儿一样,受到法律的各项保护,受到家人的爱护,不孕夫妇并未因为孕母的契约而获得任何法律外的特权;②买方的父亲是与小孩有血缘关系的亲生父亲,并非市场上任意的买家,此种情形就好像父母离异后,小孩的监护权判给了父亲而父亲又再婚,离婚时母亲丧失了小孩的监护权。孩子未来健康的成长,真正的关键取决于这些母亲和家庭能否和小孩子有良好的亲子关系,给他一个和谐的环境。据报道,孕母和委托人及孩子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有可能的,这也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3 对孕母提倡女性主义关怀的伦理意义
女性主义关怀伦理是伴随西方女性主义运动发展而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的一种新的伦理理论,它是建构在女性主义视角之上的,肯定女性独特的道德体验,强调关怀中的相互对话,相互理解,对待他人要仁慈,要富有同情心,在相互关系和关怀中倾听不同者的声音,缩小和消除由情感、价值观及人际关系相互分离问题产生的距离,从而重构人类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和谐的关系。罗蔚提出在当代社会中,一些与女性相关的道德事务,如生命伦理学中的人工流产、体外授精、孕母等道德问题的解决,必须以女性关怀伦理作为道德判断的新视角,来解决和处理当代价值多元化背景下的价值冲突与伦理困境。
女性关怀伦理在面对孕母问题时,首先,它认为人与人之间均不是独立的个体,每一个人都需要关怀与被关怀,只有关怀的情感才是建立人们之间信任关系的基石,只有关怀的行为才能给予被关怀方温馨感受。不孕妇女与孕母虽然在表面上是契约关系,但实质上不是商业的奴役关系,在很多情况下,孕母是委托方夫妇的亲戚或朋友,她们是真心希望能帮助自己的亲友,给予家人或友人关怀,并不存在剥削和奴役。其次,它认为关怀者与被关怀者之间要建立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关系,在道德选择和判断中相互理解和对话,如果孕母生活中有难处,需要委托人的支持与补偿,那么在相互信任的关系结构中,大可以排除代孕者敲诈或者用自己的子宫功力赚钱,同时根据回报公正的原则,孕母提供怀孕的子宫应该得到补偿。此外,女性作为孕母与不孕者的主体,她们面临代孕事件时,首先考虑的并不是自己的所得价值,而是考虑这一行为对其爱人、家庭及胎儿的责任冲突,尝试以对人和对己的关怀来解决这些冲突,她们不希望任何人受到伤害,最大限度的避免代孕技术使用可能带来的危害。
马克思曾把妇女解放作为人类解放的标尺,把一个社会对妇女的态度看作这个社会文明的标志。因此,在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特殊视角下思考和理解孕母问题,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首先,以女性本身的视角去思考和解决女性自身的社会基本问题,研究女性如何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待世界,以自己的心灵去感受世界,以自己的方式表现世界,从而使女性作为行为主体[8],以女性独特的视角对社会伦理道德问题――孕母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为看待自我和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行性分析。其次,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倡导仁爱的、富有同情心的道德心,营造良好的道德情境。从女性关怀伦理角度讨论这一社会问题,建立一个充满美好而善良情感的道德生活,健全和完善现代人的道德心理形态,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和以人为本,具有积极重要的社会意义。再者,给与孕母女性关怀和理解,使得女性从生殖中解放出来,激发冲击改变传统社会伦常秩序、解放女性的潜在力量,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标准,建立新的生活方式和满足新的需求,更好地维护女性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最后,促进女性的独立自主,为女性的生存和发展争取到更多的空间。代孕使女性能够跨越怀孕阶段而成为母亲,使女性在生育上具有更高的自主性,满足女性不育者的最基本的权利――健康权与生育权,拓展了女性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独立,尽可能体现社会公正、平等。
参考文献
1 黄丁全.医疗法律与生命伦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467-468.
2 侯巍.孕母的合法化及其规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9(2):75-76.
3 邱仁宗.生殖健康:伦理学和女权主义的观点[J].浙江学刊(双月刊),1994(6).
4 朱红梅.代孕的伦理争议[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12):12-15.
5 何春蕤.怀孕与母亲[EB/OL].sex.ncu.edu.tw/.2006-07-07.
6 陈妍静.对当代西方伦理学中孕母争议的一个「性别伦理之省思[D].台湾:国立中央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06:65-66.
7 袁玮.再论孕母问题的伦理问题[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