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建筑遗产保护论文

建筑遗产保护论文

时间:2023-03-24 15:34: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遗产保护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建筑遗产保护论文

第1篇

[关键词]长春市历史保护区形态类型

中图分类号:TU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20217-01

一、相关概念释义

(一)长春市历史保护区

长春市非历史文化名城,但是在其城市形成期的三个特殊历史阶段内遗留下大量的建筑遗产,并由此形成了长春市目前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由于这些建筑遗产的分布状况,决定了分三类对象进行划定长春市城市紫线:

(1)保护街区;(2)保护区;(3)历史性建筑。

论文把保护街区(相当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的历史文化街区)和保护区(由两栋以上历史性建筑组成一个保护区,保护区的保护范围包括历史性建筑、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范围)统称为历史保护区,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二)型态类型

为了能够配合长春市的城市设计实践,以城市典型空间中的城市街道和广场二大要素进行划分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形态类型。同时又具根据保护区的空间特点对保护区的形态类型进一步细致划分,归纳类型如下:街道型、广场型、组团型、院落型、其它型。

本论文以街道型保护区为例研究了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保护方法。

二、保护方法

本论文以街道型保护区为例研究了长春市历史保护区的保护方法。

(一)场所定位

沿长春市重庆路步行街现今有三幢相邻特色建筑,即长春市春城文化娱乐发展集团�光大银行�西部转角处带有北欧风格的建筑。其中光大银行和长春市春城文化娱乐发展集团的前身分别是国都饭店和丰乐剧场,现被法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三幢特色建筑,可作为商业街上的重要城市建筑景观。同时由于重庆路是长春市最重要的步行商业街,建筑底层可结合具体实际情况,整治为商用。这样在重庆路步行街上营建一个具有特色城市建筑景观的综合商业区,同时这种特色建筑景观本身就可以产生一种广泛宣传效应,即而形成特色场所,吸引市民高效活动于其中。所以把这三幢历史性建筑所在区域划定为重庆路步行街保护区。

(二)保护范围划定

在严格遵守《城市紫线管理办法》基础上,长春市历史保护区核心保护范围的划定主要考虑历史性建筑本身用地范围,即指历史性建筑拥有的产权用地范围。如果保护区内各历史性建筑分属不同产权单位,以所有建筑产权边界的总和为参考标准。这也是其它类型保护区保护范围划定时所遵守的准则。其次综合考虑建筑周边道路及现存环境状况。重庆路步行街保护区内的三幢历史性建筑沿主要街道重庆路一字排开,主要立面都朝向繁华的重庆路,状况良好。建筑背立面方向为大面积2-4层砖混结构的混杂建筑,状况较差。三幢建筑的左右山墙所夹区域分别为建筑和次要街道。以上状况为街道型保护区的通况。所以街道型保护区在尊重产权边界的基础上,核心保护范围主要控制好保护区的左右边界和三幢建筑背立面方向的后边界,而三幢建筑主立面的边界与主要街道边缘重合。此类保护区的建设控制范围的划分也同样注意控制好左右边界和三幢建筑背立面的后边界,而三幢建筑主立面方向的边界与核心保护范围边界重合。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总结出街道型保护区保护范围划定的共同特点。核心保护范围沿历史性建筑主立面方向的边界与主要街道边缘重合,历史性建筑主立面后侧和两侧边界根据实际情况参考产权用地范围具体划定。而建设控制地带前后边界的划定以核心保护范围为基准,主要是控制好历史性建筑山墙两侧的范围,如有次要街道与次要道路边缘重合,如为建筑,则划定范围为D≥h,h为靠近核心保护边界的历史性建筑的高度,D为核心控制范围边界到建设控制地带边界的距离。如果此距离D的范围不能包括一幢完整建筑时,延长其长度到这一幢完整建筑的产权用地边界。

(三)整治不利景观

在保护区保护范围确定以后,根据实际情况整治不利景观。在具体整治时,主要从空间形态和保护区周围环境两方面进行。

第2篇

传统建筑工艺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珍珠。是构成当地历史传统、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对于研究当地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中国古建筑营造法式研究长期以来偏重于研究官式实例,民间建筑研究偏少,而传统建筑设计均由师徒相授、世代相传,由于是口授心传,缺少系统的理论文献,加上中国幅员广阔,民族众多,地方做法更是多种多样、异彩纷呈。在我国急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传统建筑的实物在不断减少,具有传统营造技术与经验的工匠年岁渐老,历史已经将他们推到了边缘,不少工匠带着几千年人类初始文明积累传承的工艺和经验在各个角落悄然谢幕,无声无息地淡出了我们的视线。在大量营造技术濒于失传、传统民族文化陷于危机的当今,对其进行抢救性研究和保护是维系历史文脉、守住历史记忆的需要,对探究社会变迁中地方性历史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亦有不可低估的意义。作为当代建筑历史学人,搜集、保护和研究这些宝贵信息是对祖先和子孙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建筑沙龙将推出系列论坛,通过论坛寻找末代建筑工匠、记录地域性传统建筑与传统建筑工艺、通过守住这些珍贵历史记忆来告诉世人我们曾有的智慧与精彩;通过论坛引进科学精神,继承发展民族建筑文化,从学术的角度研究传统建筑技术与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使之薪火相传;通过论坛从旧有建筑文化中感悟中国人的文化心理需求并探求解决现代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沙龙将邀请从事传统工艺研究的众多专家学者与工作人员,有遗产保护专家、建筑历史工作者、民俗研究工作者、旅游部门人员、民间木匠等等。本次沙龙以专家视角为主,邀请著名遗产保护专家朱光亚教授、数位从事建筑遗产保护以及传统建筑工艺研究的博士生,在我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就传统建筑工艺保护的话题各抒己见或“发思古之幽情吟伤今之离恨”,痛惜每天都在消逝的遗产;或“书生意气,挥斥方道”,唤醒人们珍重遗产之意识;或“以我之所学,化我之所用”,以经世致用之态度探讨积极的对策。

说到传统工艺,不由想到了《庄子・养生主》篇中的庖丁解牛故事,那篇妙文不妨看成是对传统工艺登峰造极部分的描写,一把尖刀在庖丁手中,“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依,砉然向然,奏刀(马砉)然(哗哗作响,飞刀进出),莫不中音(莫不合乎音律)……每至于族(每遇筋骨交错处)……动刀甚微(小心切入,慢慢剖解),(言桀)然已解最终哗啦一声,肉骨分开,如土委地(如泥土散落)”。在匠人手中的工具极简单,不过一把刀,工作的对象或日材料是一头杀过的牛,产品则是剖解后的牛肉。核心的技艺是庖丁数十年练出来的剖解牛的那一套“依乎天理(依牛天然结构),批大却(插入筋骨缝隙),导大(穴款)(页空隙进刀),因其固然(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的超级剖解技艺。这里就已经有了传统工艺的最简单的概念:大量使用人力,也使用工具但倚重人的技巧,是古代人工制作产品的各种过程。传统工艺的基本要素是:材料、工具和工匠智慧与技艺。

要说传统工艺在当代社会中发挥作用的最佳实例莫过于烹调了。君不见随着商业大潮,不仅四大和菜系名扬海内外,还发掘出“孔府家宴”,“御膳”,“红楼宴”之类的系统佳肴。考古新发现的元明酒窖一眨眼就上了广告,让某种酒的历史一下子上去了五百年。可饮食男女们只知道享用这鲁菜、湘菜、淮扬菜,又有谁知道在产生这些菜系同时产生过的那些鲁系、湘系、淮扬系的古代建筑系统的真味何在和命运何在呢?

或谓建筑怎能和须臾不可断绝的吃饭相提并论,人是铁饭是钢,中国人吃起来讲究的就是味道,房子却是现代的好,传统建筑工艺怎能比得过现代工艺,留它何用呢其实不然,吃饱饭的人讲究的还多着呐。传统建筑工艺的遗失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麻烦。2006年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在设计苏州博物馆时设计了一个叫宋画斋的庭院,贝先生心目中的建筑是一个体现了宋代优雅气度的草亭,亭的图画出来了,却找不到会做草顶的工人,因为苏州和整个苏南经济发展,生活富裕都不盖草房子了,直到最后从依然相对贫困的苏北找到一些老人才算对付过去了。2004年义乌和江南几处新建的古典建筑发生过多起的屋面整体滑落事故,巨大损失之外严重威胁游人。对义乌事故检查结果是施工单位已经不知道传统屋盖上的钉帽中有钉子,这钉子是要钉进屋面木基层中的,他们将截取的钢筋取代钉子插在灰背中,同时因传统苫背做法的失传,为防水加铺表面涂铝箔的防水卷材,在夏天的暴晒和暴雨的骤冷骤热的胀缩变形中屋面瓦作整移滑下。更严峻的是古代建筑遗产的修缮,由于古代工艺的失传,大量的彩画、壁画等已难以修复和重绘,2007年深圳的国保单位大鹏所城修缮,面对着古代极普通的夯土墙,在深圳却找不到会夯土和会打土坯的施工单位。

随着对地域文化、民间文化的重视,新世纪文化遗产保护运动日益强调保护好地方上的建筑遗存,日益强调保存地方建筑中的地域特征,并将保存其原生的工艺特色看成是保存文化基因,看成是延续地域文化自明性的基本前提条件,由此引入国际上保存其原真性(authenticity)概念。人们也认识到,延续性保护而不是冷冻式保护对于木构体系尤为重要,只要传统的建筑工艺延续在世间,地方建筑遗产的修复就有希望,地方建筑的特色和原真性的保存在实践中就不再是空话。如果说传统建筑遗存是传统文化物质产品和物质载体,那么传统建筑工艺就是产生这一有形载体的无形文化遗产,是传统建筑文化的基因。保存民族地区的文化基因对于民族和地区文化的延续形式意义深远的。

传统建筑工艺中人的经验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因而它的研究就必然与寻访工匠,记录工匠工作过程相关联。工匠的技艺虽然常常因人而异,但一个地区的工匠技巧仍然有着共同的部分,显示其地区特色。对老工匠的访谈记录工作,在日本、韩国及我国的台湾地区都已有相当成果。我国大陆则是在近年才较为注意这一领域的研究的。传统工艺又不是凝结在一个时间段一处狭小地区一成不变。传统工艺的变迁史,就是技术发展史。因而即使某地某些工艺因工匠的消失而灭绝也不应就此绝望,古代有“礼失而求诸野”的传统,工艺亦然,“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通过他处相近的工匠访谈依然可以获得启发。由于我国的传统建筑体系是经验体系,传统建筑工艺

虽然包含着世代匠师经验和智慧的结晶,有些科学性精髓至今我们还未及认清,需要深入解析,但这并不是说传统的建筑工艺都是无瑕疵的和在延续性使用时都是不可改变的,我们要作到的仅仅是在认清它们的基础上决定新的取舍。

《考工记》有云,“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从根本上认识积淀在传统工艺中的文化意味,努力抢救整理,保存中国建筑文化的基因,当代圣贤仁智之事也。

片段的历史遗存――谈福建传统建筑匠艺研究

传统建筑匠作技艺中的木作雕刻、泥塑、油作、漆作、彩绘等工艺也与整个传统营造运作机制相同地面临社会变迁的无奈处境,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技艺消亡危机。其中冲击最小的要算是木作雕刻了,很大的原因是材料与工具的稳定性,并由于经济因素及社会审美观的改变,雕刻工种的施作量似乎较传统社会中提高,但匠师的技术以及题材内容的丰富性却逐渐与昔日的匠艺形成差异了。另外通过调研发现整个福建地区的雕作技艺也具有区系特征,这又影响了油饰的效果,因此新的问题是,随交通的方便打破了原来稳定的区系匠派,给各地工匠带来了竞争的冲击,因此对此工艺的研究应关注各区技术的特点和表现方式与图案题材的搜集。

冲击较大的则是油作与彩绘作的技艺,原料和工具的变化促使这两种极度需要对原料技术高度掌握的技艺猝然地与传统脱了节,加上现代社会对经济效益的要求以及审美观的变化 等,已经严重地威胁了传统的技艺做法,尤其是传统的彩绘技艺,几乎要随老一辈匠人而消亡了。传统的营造体系中,非但大木作没有图纸,就连雕刻作和彩绘作都是不留画稿的,关键在于每一场施作的尺寸、预算和题材内容的要求都不尽相同,无法复制。福建地区高温高湿又有蚁蛀之患,昔日的彩绘无法保持太久,一旦剥落殆尽,已无能力进行修缮工作了。因此,关于这两作的技艺研究有几方面要点:一是对传统技术的研究、对题材内容与图案的研究与搜集,二是对每一地区的特点进行分析与建档,三是提出培养匠艺人才的可行性建议。

福建地区的建筑彩绘甚有特色,几处文保点遗留的彩绘皆十分可贵,例如国保级建筑的莆田宋构――玄妙观,以及明代的东岳殿;省保单位如闽北绍武明代的宝严寺大殿、福州文庙、漳州文庙、泉州文庙、安溪文庙等……。这些遗留的建筑彩绘皆面临着保护的难题。据我们的调查,目前几乎没有足够的技艺进行修缮或完善的保护。除了文保单位之外,许多民间的祠堂、民居与丛林寺庙遗留的彩绘亦十分丰富,它们表现出福建南方地域的彩绘风格,与北方或苏式、徽式彩绘十分不同的特点,同时福建各区的彩绘亦各有特色,其中闽南地区的彩绘技艺有可能较接近宋元时代的古法,这一地区也是当前营造活动中较重视彩绘工种的地区,但根据我们的调查在漳泉市区的彩绘匠师已经不完全了解上一代的技艺了;材料与工具的改变是最致命的影响,这也与油漆作的材料变化相联系的 其次是现代社会要求效率与降低成本,皆促使传统彩绘匠艺随老匠师的凋零而一去不复返 。在福建的最南端,与广东接壤的漳州诏安地区可能还能访求到懂传统彩绘技艺的匠师。

传统建筑匠作技艺的调查、研究和传统建筑的研究很不相同,它涉及太多的人文因素,除了工匠的寻访需要靠各地文物部门的推介与协助之外,工匠自身的凋零技术的变迁、社会的变迁……种种,莫不与人的因素息息相关,当我们对昔时的营造工艺有了进一步了解时,会发现原来传统匠艺是这般整体的一种体系,但现在它以及它与人互动的一切关系已经不复存在了(建筑、工匠与社会)。又发觉目前文物修缮、保护至下一阶层的利用问题等等,皆存在着种种问题:人的问题、主事者的问题、工匠技术的问题……,最后不得不推大范围为整体社会的问题,这是一个不可逃避的、无法逆转的事情,因为时代有它的规律,我们现在处于另一个新世纪,不再与传统的文化世界相接续,物质型态、精神型态全转换了,不再回到过去历史记载中的世界里……。这是不可逆转的事,因此最终人只能到博物馆去认识自己的过往,最终所有的工艺只是片段的历史遗存,而最终的历史也只存在于每个人的自我理解之中 。

2006年5月,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等5项传统建筑工艺成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为多年前提出的“将传统建筑工艺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设想成为现实而欣慰,同时又遗憾其混于89项传统手工技艺中,数量不多,地位不显。

传统建筑工艺不同于制造一般实用或赏玩器具的手工技艺,它生产了人类的栖身之所――建筑和城市,创造了我们今天的建筑遗产和历史城市,外化为建筑遗产的形式,内化为建筑遗产的科学和艺术价值。

传统建筑工艺也不同于偶然的创作和短暂的实验,它是经过时间检验而世代相传(传)的,适合特定地域的带普遍性的(统)建筑技术及其过程。这种稳定和统一的建筑工艺造就了地方建筑风格,并进而构成了城市传统风貌的基调。

因其无以伦比的生产对象和生产成本,传统建筑工艺无以伦比地“给现存的社区提供了一种与先辈们相连续的感觉,对文化认定很重要,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保护也有着重要意义”。它不应该也不可能如现在大多数的传统手工艺一样为了作秀而被圈养保护。传统建筑工艺的保护,应该和其生产对象――建筑遗产的保护相结合。

21世纪的今天,一方面,解放前从业的传统建筑匠师们已至风烛残年,即将集体退出历史舞台。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多种原因,大多数地区的传统建造活动和师徒传承早已断裂,传统建筑工艺濒临失传,既无用武之地,又无后继之人。

另一方面,当代建筑遗产保护和修缮工程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民工化和技术趋同倾向。

建筑遗产的保护修缮工作是专业性极强的技术工作,在意大利、日本等国大多由专家带领当地工匠亲自参加施工,但我国目前甚至连国家级文保单位的维修施工也主要由农民工完成,专家只是偶到现场指导。现场的技术人员和农民工都没有传统的师承,其技术来自学校或施工单位培训用的一些通用施工教材,除了粗略的区分南方、北方做法外,很少关注地方做法的特殊性。

而现实的建筑遗产大都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设计单位的研究设计图纸即使巨细无遗也不能保证可以在施工中得以实现。2003年国家出台文物保护工程施工资质管理办法后,拥有资质的施工队伍数量减少,往往出现跨市甚至跨省的施工作业,地方做法以及由此形成的地方风格如何在保护修缮中得以延续更加让人担忧。

地方建筑遗产(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给传统建筑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生产性保护的契机,而后者为前者的真实性和多样性提供了可持续的保障。首先对掌握传统建筑工艺的匠师登记造册,实行属地管理,允

许其独立或联合开业。本地建筑遗产修缮优先由本地匠师施工,或者采取本地匠师和具有文物保护工程资质单位联合的方式进行施工,增加传统匠师收入,并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招徒授艺,并对其传统建筑工艺进行记录整理。其次,在政策上允许和鼓励历史街区和村镇居民聘用传统匠师以传统建筑工艺进行住宅的小规模自我更新,不仅对历史街区(村镇)的风貌保护有利,更可以恢复传统的建造活动,实现传统建筑遗产和传统建筑工艺同步的、可持续的保护。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建筑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日益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保护对象亦逐渐由有形的物质实体(建筑本体)拓展到无形的非物质要素(建筑工艺)。2006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总计518项,民间美术分类51项,其中与传统建筑工艺关联较大者有7项,传统手工技艺分类89项,其中与传统建筑工艺密切相关者有6项。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及首批中国民间文化166名杰出传承人中与传统建筑工艺密切相关者有16人。由此可见,传统建筑工艺的保护和传承己开始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在这样一个宏观环境和前提框架下,如何对列人名录及更多名录之外的传统建筑工艺进行有效保护和科学传承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时代课题。

中国传统建筑工艺种类繁多,涵盖木、石、瓦、泥、彩画、砖、窑、雕等诸作工艺,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转变,传统工艺面临着认识不足、研究缺乏或滞后、市场及效益不好、老匠师后继无人、人亡艺绝、传承断脉等诸多方面的问题,总体可概括为二:一为保护,二为传承。当前形势下迫切要做的就是为传统建筑工艺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生存环境,确保其生命力和延续力,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保护,在保护和传承中永续发展。对此,主要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确立政府在保护传承中的主导地位。现阶段的我国,传统建筑工艺保护和传承尚处于启动和起步阶段,社会力量还有待进一步成长,需要有效确立和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制定出台相关的法规政策、建立健全相关机构、设立专项基金、培养人才及社会宣传等举措来建立政府主导的保护机制,为保护和传承提供政策环境、制度保障、资金支持、人才储备和社会基础。

2、寻找、保护老匠师和培养新传承人。传统建筑工艺作为活态的文化遗产,主要靠的是口传心授、师徒传承,其传承即匠师的传承是最重要和最具实质性的,留住了人,就留住了工艺,留住了传统。对此,需要抓紧时间调查、寻找尚健在的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老匠师并给予积极的鼓励、扶持和保护,建立传统建筑工艺匠师资料库,记录、整理有关工艺资料和口述史料,同时注重培养年轻一代匠师,建立师徒传承为主、学校培养、古建企业自身培养和社会培养为辅的有效传承机制。

3、加强传统建筑工艺普查确认、归类建档、整理研究和实践应用。充分利用政府主导优势,组织联合有关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工艺匠师和社会志愿者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传统建筑工艺普查调查、整理研究和建库存档,并根据分析研究和价值评定进行分类分级保护,尤其需要加快对那些濒临失传和灭绝的工艺进行抢救性收集、记录、整理和出版。同时,还应将传统建筑工艺积极应用到建筑遗产保护维修实践中,在实践中抢救、研究、保护、传承传统工艺,培养出一批称职合格的新一代匠师。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鲜活的生命力传承了更多的人类记忆。

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中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本公约中,只考虑符合现有的国际人权文件,各群体、团体和个人之间相互尊重的需要和顺应可持续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在2005年3月26日《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05]18号)中指出:“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大量有历史、文化价值的珍贵文物与资料遭到毁弃或流失境外,随意滥用、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正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2006年,国家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共计518项。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文化遗产日”。这标志着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了全新的阶段,为中华民族瑰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唱响了时代的福音。

“西兰卡普”,美丽的土家族织锦,就是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族工艺中的奇葩。

土家族人民能歌善舞,性格朴实刚烈,传统的民族文化代代相传。中国“四大名锦”之一的土家织锦,就是土家人引以自豪的传统民族工艺品。2006年7月8日,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授予湖南省龙山县为“中国土家织锦之乡”荣誉称号。(图1) “西兰卡普”又称“打花铺盖”,它是一种极富民族特色的土家织锦。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美妙的构图被列为中国四大织锦之列。在土家族习俗中,土家姑娘从十一、二岁起就开始学习彩织。姑娘结婚时必须有自己织出的打花铺盖作嫁妆。因而,土家姑娘在婚前的日子里总是起早贪黑,精心制作她心爱的打花铺盖。关于打花铺盖的来历,在土家族地区流传着这样的一个传说远古时代,有一位心灵手巧,穿针走线,织了有100种花朵图案的姑娘,她叫西兰卡普。后来,遭到了嫂子的嫉妒,诬陷她夜里出门私会,败坏门风,于是唆使其哥,对她残忍迫害而死。噩耗传出,土家族姑娘非常怀念她,把她织的彩锦,取名西兰卡普。成了土家姑娘的嫁妆。现在打花铺盖均用三块西兰卡普缀连而成。

第3篇

许多情况下,20世纪中期所建的工业厂房的大空间和结构体系对于目前的生产条件已经不再适用,这在当代亚洲城市的发展战略中非常显著。对这种工业旧址不分青红皂白的毁坏注定是一种失败,不仅要去了解一个城市工业历史重要阶段,而且要去利用20世纪这种建筑的大尺度和结构遗产。与其它形式的建筑遗产相比,工业旧址鉴于他们实际功能遗留下来的是城市记忆的另外一种形式。市政厅和一些有名的住宅综合体的设计在形式上是为了突出一个场所的特征,然而,对于工业厂房改造的实践就需要一种不同的改造方式,因此也会产生一种不同的建筑纪念性。位于德国的Zollvereln煤矿综合体和位于鹿特丹的VanNelle Factory都是20世纪现代建筑历史上具有革新意义的两个范例。强有力的建筑布局、革新的建筑结构和细部处理都为了满足程式化的有效而介入的。由于工业旧址的经常是限制入内的,尤其当他们尚在施工的时候,所以,公众对于其存在的感知也毫无疑问的被限制住了。这就使工业旧址以城市保护的姿态出现的时候经常是处于一种非定性的状态。在这些地方,就可以想象和实践新的社会影响模式和场所识别实践而无须受某些场所特性的负担。

德国Zollverein的改造,使之成为综合文化场所,还有位于英国泰晤士河岸的发电站被改造成为泰特现代艺术美术馆,这些都是对lB3_业厂址改造中获利丰厚的例子。在这些工程改造中,陈旧的工业结构和奢侈的大跨空间被处理为活动场所的设施,并且鼓励当代的城市生活、艺术和创意产业的融合。这些改造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无疑受益于UNESCO对干Zollverein综合体作为世界遗产的认识,还有就是得益于伦敦的公众对于遗产高度的认识。与之相比较而言,上海当代对于旧工业遗址的改造就显得更加实际并以政治利益为前提。把旧工业厂房改造成为艺术和文化场所在上海成为了可能,并于其北边的类似城市――北京有着长时间的竞争关系。由BAU改建的上海雕塑中心便是作为20世纪的贸易港口和金融中心的上海这么个当代城市更新项目中的范例。上海当地政府发现,如果和北京相比宣称其文化声誉会促进城市经济和城市发展。为了和北京一较文化声望,2005年上海市政出台了一项颇具野心的政策,在城内划了100个艺术文化场所。为了形成这样的景象,个人的主动性也被调动起来。与此同时,内环线内尚可适用的废弃的旧工业厂址也为被划为此类场所。

位于幽静的淮海路西端,便是曾经是法国殖民地的徐汇区商业主干道。上海雕塑中心便建于一个占地8hm2并且重新作为钢铁厂的工厂内。它被掩藏在一派商业办公楼后边,并被个开放的停车场所围合,这个建筑就被改造并重新定义为普遍意义上的艺术工厂。现在它为开放的雕塑馆和一些私人的艺术展馆还有一些设计公司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适用这样巨大的工业空间是一种挑战。如何使空间的使用和这种有纪念价值的巨大的工业结构不相冲突呢?我们如何引入一个新的方案――个集雕塑艺术、私人艺术展馆、艺术工作室于一体的综合体――如何使宜人的尺度介入广大的工业空间7如何重新定义这座建筑而是其现存的结构体系变动最小呢?

在上海雕塑中心的改造中,这种问题通过创造一系列巨大的连通空间来解决。私人的艺术展馆和艺术工作室需要比较私密的空间,于是在现存的工厂东半部分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新建的三层高的建筑体。展览空间就被安排在了西部。通过这种处理,使现有工厂通过植入现有空间和结构来重新定义。这座工厂作为新的艺术展览空间和美术馆被保存了下来。通过多种视角和建筑内无阻挡的视线联系来达到这种效果。通过这种策略,旧厂房不是作为一个被占有、填充、改造的建筑而存在,而是作为一个空间上的新设计在纵向得到了处理。

在这座位于建筑东部的三层高的结构体中,有一系列可看到的走廊,开放的平台和的环通路线。这个改造中BAU强调的是现存结构体作为周边厂房的传统元素的考虑。进一步通过使房问作为一个可融入部分融入这个新的结构体系中。这种房间和走廊的组合方式使其中的使用者意识到他们的活动使其在厂房内有存在感。因此,空间之间的关系不仅仅靠这些私人的展厅维系,而且也存在于下层更加私密的艺术展厅和工作时还有一些公共的展示场所。在旧厂内部,人们之间靠着一种的街道尺度的内在环线连廊相联系。

工业建筑中结构体系的重复也在这种新的建构体中出现。作为一个植入这个现存的19m宽190m长的旧建筑中的的新建筑,这些私人展馆和艺术工作室成为一个三层的平台,无论是艺术团体还是企业家都可以观察并介入现场的艺术事件中。

位于西半部的展览区域被一个连续而开放的坡道为何,从而使人们可以从一系列不同的视角体验艺术展品。严格的观察艺术品的二维视角,仅仅在站在艺术品前边的时候才能体会到,在这里就被从根本上改变了。中间下沉的地板以前被用作机器深坑,现在变成了一个讲演空间,有时候还会被用作额外的尺度宜人的展示空间。在下陷空间内摆放一系列台阶和供坐的平台,可以提供一种在一般艺术展厅中不常见的独特的视角。这种视角对于雕塑艺术就特别有效。

东西部的过渡是通过主入口后边一个透明的看起来像漂浮的二层的建构物来连接的。这个构建是靠的钢柱支撑,谈论会的时候会作为一个会议场所。厂房中漂浮的透明体表明BAU试图使艺术场所之间有很强的视觉联系,使艺术团体和广大公众可以有互动的对话。这种意图更通过入口处的为重大活动所作的一个大门来得到加强。这些他们为了联系室内空间和周边的城市公园异或那些工业综合体而设计的门和可视的联系,象征了上海雕塑中心的城市现状。

通过上海雕塑中心的这个设计BAU阐述了当代艺术场所的形式――融合了城市艺术空间和鲜活的艺术展览方式。起初的品质在于交流的促进、对话、城市艺术场所的开放型还有社区。新模式的第二点在于体验艺术的同时感受巨大的工业厂房。这个意图通过尝试做一个环绕展示空间的连续坡道所营造的鲜活的平台来实现。使观察成为一个灵活的体验行为。这种设计融合了观察者,艺术品和展示空间之间的互动。

通过在建筑中间设置一个巨大尺度的主入口更加显示了这个19m宽190m长的建筑的分割。主入口三层高的空间、工业尺度的门、巨大的阳台都是对旧有功能的记忆,并且也是对艺术团体和上海公众是有益的。入口显示了建筑和位于厂房综合体中公园之间的联系。这种积极的状态使之有自己的遗产价值。上海雕塑中心激发了改造其他周边厂房的兴趣,包括最近曾一度被废弃的公园景观的改造,使之成为雕塑展示的开放平台。

第4篇

关键词:手工测量数字近景摄影测量 三维激光扫描全站仪测量

Abstract:The ancient building is the na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it is the national tradition of a carrier, they experienced years of vicissitudes of life, natural and man-made destruction, which needs to be protected, accurate surveying and mapping drawings ( including text ) is an ancient building protection work foundation. This paper primarily discusses the mapping of ancient architecture method, as well as with the traditional measurement method of difference.

Keywords:Manual measurement, digital close-range photogrammetry,3D laser scanning, Total station measurement

中图分类号:TU7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古建筑测绘各种技术与方法探析

古建筑测绘是保护、发掘、整理和利用古代优秀建筑遗产的基础环节,为建筑遗产保护提供科学记录的档案,使保护工作科学、有效地进行,同时又为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史教学提供翔实的基础资料,为继承发扬传统建筑文化、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创作提供借鉴。

从古建筑测绘上述概念出发,其工程目的其实质就是真实客观地反映古建筑的原貌,为古建筑提供详尽、系统的资料,作为技术档案保存,为日后的修复、重建提供可靠的资料,同时为研究一个国家、民族或地区的建筑群的传统、特征、特点提供详尽可靠的资料,按照需要测制不同比例尺的平面图、侧面图及等值图等,是保护、发掘、整理和利用古代建筑遗产的基础环节,可为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建筑史教学提供翔实的基础资料,可为继承发扬传统建筑文化、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筑创作提供借鉴。我们如果从测绘学的角度真实客观地反映古建筑的原貌,往往不会考虑工程目的深层次意义,可能造成古建筑测绘工程目的部分流失,所以要更多地是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要求测绘内容。

古建筑测绘中手工测量实质上是把大多数测量问题都转化为距离测量,主要利用卷尺进行距离测量和简易高程测量,通过直角坐标法或距离交会法进行平面定位。电子全站仪是集距离测量、角度测量、高差测量于一体的测量设备。全站仪的基本功能是测量水平角、竖直角和斜距,借助于内固化软件,可以组成多种测量功能,如可以计算并显示平距、高差以及镜站点的三维坐标,进行偏心测量、悬高测量、对边测量、面积计算等。在单体建筑测量中可用免棱镜全站仪的悬高测量、对边测量等功能。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方法是由摄影机拍摄的数字影像为基础,通过计算机分析与处理,获取数字图形和数字影像的摄影测量技术。

在古建筑测绘中,利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采用人机协调策略在电脑上还原三维立体模型,可以借以精确描述古建筑复杂的几何变化。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方法主要由三维激光扫描仪和系统软件组成,在获取空间信息方面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手段,使传统的单点采集数据变为连续自动获取数据,从而提高了测量的效率;它还具有测量精度高、全天候、多方位、无需布控制等优点,在快速获取三维数据并建立三维立体模型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根据工程实施的目的要求,这两种方法由模型可生成立面图、平面图、等值图、投影图、透视图等,可为古建筑测绘成果的数字化进而最终建立古建筑保护工程管理系统,提供高效的管理、查询与分析功能。

从古建筑测绘的工程目的出发,我们应尽可能地采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方法和三维激光扫描系统方法测绘古建筑图件,它对于古代建筑的保护、维修或重建工程是最合适和最理想的方法,也是其它方法所无法替代的。是古建筑测绘实践应提倡的方法。如果我们不仅仅重视测绘的结果,还更重视测绘的过程、重视对古建筑设计的体念,就应该采用手工测量方法更为合适,但应加入免棱镜全站仪测量技术,主要是全站仪对边测量技术、悬高测量技术等,可以对一些手工难以量测的部位进行快速测量,从而提高作业效率。在工程实施中,应吸收有测绘类与建筑类经历的人共同参加古建筑测绘工作,同时还要求有测绘背景的人有一定的建筑知识、有建筑背景的人有一定的测绘知识,并根据工程规模的大小采用相应的测绘技术方法,才能满足古建筑测绘的目的与要求,从而取得良好的工程实施效益。

二、古建筑测绘实例介绍

地点:杭州留下镇的一条古街

主要的测量工具:就是皮尺、卷尺、全站仪还有速写本等。

测绘目的:这次测绘是为了让我们对古街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大致规模和结构。

第5篇

论文摘要:介绍了工业遗产的内涵,明确了城市工业遗产的价值,探讨了工业遗产改造利用的优势及条件,论述了城市工业遗产利用与社区发展的关系.

工业技术的飞跃带来了城市的迅猛发展,产业结构随着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变革。传统的工业文明受到强烈的冲击,大量的劳动力由第

一、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许多位于市中心的传统工业企业由于自身经营不善、地价上涨、环境保护等因素逐渐衰落或迁出市内,位于市内的旧工业建筑大多丧失了原来的产业功能,面临着人们去与留的选择。这些旧工业建筑往往只有近百年或几十年的历史,但它们同样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证,承载着社会发展的信息。由于大量的工业遗产没有纳入文物保护范围之内,很多范围内的工业遗产不断受到毁灭性的威胁。

1工业遗产的概念及价值

根据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TICCIH)2003年发表的《工业遗产之下塔吉尔》中的定义,工业遗产是指具有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技术、审美启智和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包括建筑物、工厂车间、磨坊、矿山和机械以及相关的加工、冶炼场地,还有仓库、店铺、能源、生产和传输使用场所、交通设施、工业生产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以及工艺流程、数据记录、企业档案等。

工业遗产的价值:

(1)历史价值:对认识普遍的或某类工业活动和过程具有典型的重要的意义。

(2)社会价值:工业遗产记载了普通大众的生产和生活,是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础。

(3)科技价值在机械工程工艺建筑和规划等方面具有技术和科研价值。

(4)审美启智价值,在工厂(场)建筑和构筑物的规划设计工具和机器的设计以及建造工艺方面具有美学价值和启发后人创造思维的启智价值。

(5)独特性价值:有的工业遗产在场地适应、布局、机械安装、城镇等工业景观、档案及留给人们的记忆和习俗等非物质遗产方面,都具有内在的独特性。

(6)稀缺性价值某些遗产在工艺场地类型和景观方面濒临消失,使该工业遗产独具价值而需备加关注,那些早期的具有开创性的工业景观更是如此。

2工业遗产改造利用的优势

工业遗产是城市工业文明发展的物质见证,具有不同与自然文化遗产的特有的史料价值,在肯定工业遗产价值的前提下,一方面要保护好工业遗产所涵盖的历史信息,再则要做好再利用工作,这样才能使工业遗产的生命得以延续。

旧工业建筑在基础设施、结构状况、区域位置、历史文化性以及建设周期等方面均具有改造利用的独特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2.1旧工业建筑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坚固的主体结构,改造建设周期短,成本低,见效快,投资风险小。

首先,旧工业建筑的基础设施在给排水、电力电讯、燃气动力等方面的容量远高于一般的民用建筑,改造项目可以以原有的基础设施为依托,不用增加新的市政设施接口,只需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扩大容量或改变位置,改进设备即可,此一项即可有效减免投资方和政府的前期投入。其次,工业建筑往往都具有坚固、耐久的主体结构,结构受力简单明了,具有共性,便于安全可靠地进行改造。最后,旧工业建筑的拆迁矛盾小,比起一般的旧居住区的住宅拆迁矛盾来说,工业建筑则少了很多限制问题,不用安置拆迁住户,无需考虑居民的返迁补贴,可以快速改造,重新投入使用。而且还节省了拆除原有建筑和清理场地的费用。

2.2旧工业建筑空间开敞,平面规整,立面平整简捷,改造利用的可塑性强

旧工业建筑与一般的民用建筑相比,在空间结构、平面形式、立面造型等方面具有较大的改造优势。在空间结构上,工业建筑一般空间比较宽敞,不仅层高较高,跨度也大于一般的民用建筑。在平面形式上旧工业建筑一般规模大、占地多,建筑空间的布局往往遵从一种体现效率与生产逻辑的秩序。因此,建筑的平面形状大都规则整齐,可以适应多种建筑功能的使用要求。在立面造型上我国旧工业建筑大都为近代建造,建筑立面一般简捷、整齐,而且其外墙一般为围护墙,改造时可以根据需要拆除重砌或直接加以利用,为立面的改造提供了更大的可塑性。

2.3旧工业建筑具有历史文化性的优势

旧建筑改造与新建筑相比较,其最大的不同和优势就是其历史文化性,时间在旧建筑上留下了历史的烙印。旧工业建筑作为工业时代的产物,记载了城市工业文明发展的历程,是城市发展史关于工业时代的实物展品。把时间所赋予旧工业建筑独特的历史场所精神与现代的崭新空间进行对比、碰撞和交融,往往能造就出不朽的建筑杰作。

3城市工业遗产再利用与社区发展的关系

随着人们对文化娱乐活动需求的不断提升,对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活动场地的社会需求也不断增大。类似广州这样的超大规模城市,仅仅依靠若干大型的体育活动场馆是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的。而现如今广州市区内土地可谓寸土寸金,已经基本没有可供开发修建的剩余用地,大量的老建筑,尤其是有着良好利用条件的老工业建筑就成了提高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切入点。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组成要素。近些年来,许多城市都在大力开展社区文化建设,并将其作为城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人们比较关注社区文化建设为满足城区居民所提供的精神需求和智力支持。随着大规模的旧城区改造及经济结构调整,城区的相当部分工业建筑已被拆除,建成了商品房和公共绿地。但还有剩下的部分老厂房、老仓库零星分散在城市中心区域的各个区域,客观上要求加快旧工业建筑的更新改造和利用。事实上,在总体实施“退二进三”的结构调整过程中,旧厂房由于内部结构破旧,外观景致陈旧,周边环境脏乱,成为与中心城区功能定位不相符的“瑕疵”,要么被关闭闲置,要么随意改变土地、房屋用途、临时地租借给小商铺、小公司、小作坊和外来务工人员。这是一种自发的、非常规的从各自利益为出发点的改变,缺乏整体协调,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由于行政管理职能的交叉,造成土地利用效率降低,仍旧无法体现土地最佳利用效果,阻碍了区域功能和形态的进一步升级和优化,不利于土地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的发挥。

社区文化建设与城区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社区文化建设能够加强人与人之间的相识、沟通、理解和友谊,为城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另一方面,社区文化建设能够提升社区环境和街道建设的文化品位,有利于社区及街道的招商引资。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可以将社区公共服务建设有效的和工业遗产的改造利用结合起来,使老工业建筑从新获得新生。

第6篇

黑河清真寺概述

黑河清真寺位于黑河市爱辉区中央街395号,始建于1908年(光绪34年),1918年(民国7年)扩建,1925年、2002年又先后扩建和改建,1990年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最大时两万多平方米,目前有约3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多平方米,是黑河地区仅有的建筑文化遗产。但是现在并不被政府所重视,几乎淹没在居民区之中。四周均已建成楼房,视野不清,噪音、空气污染以及人为污染较严重,自然景观受到影响,人文环境有所改变,对清真寺影响较大。

黑河清真寺的整体布局

随着伊斯兰文化在中国内地的广泛传播,伊斯兰建筑与传统建筑结合,形成循守中国内地建筑特征的宗教建筑,每座寺院都有礼拜堂、邦克楼、水房、经堂等,且采用了中国内地传统的建筑样式,建筑单体按规则的中轴对称布置,组成规整的院落。黑河清真寺也基本属于此种类型的清真寺。寺院采用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四合院布局,现为一进院落,在院落的空间处理上,以中心大殿建筑布置为院落的几何中心。清真寺的布局处理“有定制,无定式”灵活多变,空间层次丰富有序,整个建筑组群虽有明确的主轴线,但并不强调轴线两侧的严格对称。由于伊斯兰教的圣城麦加位于中国的西方,教徒都必须面向圣城方向做礼拜,所以,黑河清真寺的大殿建筑采用“坐西朝东”的方位,位于东西朝向的中轴线上,殿门设于东面,这与中国传统建筑“坐北朝南”完全不同。北面是小礼拜殿,俗称北讲堂,其内也包括阿訇办公室、沐浴室、市伊斯兰协会办公室。南面原是南讲堂,现在是礼堂、会议室和食堂。东面为一栋东西向房是接待室、管委会办公室和车库。西南角还有埋宜汰停尸房和仓库。形成一组完整的空间序列,有主有次,循序渐进,是中国传统建筑与伊斯兰建筑元素很好结合的群体布局。

多元化的大殿单体建筑

1.大殿外部的建筑形式

礼拜大殿是穆斯林礼拜和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即是叩拜真主的场所,也是克尔白的象征。清真寺建筑群的布局一般都是以礼拜大殿为中心展开的,它是整座清真寺的灵魂。礼拜大殿为中国、伊斯兰、俄罗斯合并的建筑风格,建筑面积为600平方米,整个大殿由前廊、正殿、望月楼组成。整体平面为前出廊式,前廊有普通的一步台基、四根廊柱和梁、枋等中国古建筑构件组成。前廊屋顶为卷棚歇山式。正殿为三开间单层建筑,立面为中国建筑最富表现的三分法形式,由台基、屋身、屋顶构成了单体建筑立面的三大组成部分,清代匠作称之为“三停”。立面有三座门,每座门都有四扇,每座门的正上方均悬挂着一块大匾额。中门为“亘古清真”,右门为“首建宏功”,左门的匾额“”中被破坏,现在悬挂的“宏扬主道”。正殿与望月楼的一层连在一起,平面为正方形。正殿整体建筑为俄罗斯“木克楞”结构,其建筑结构全部采用原木排状交叉码垛而成,无一砖一瓦一钉一支柱,与中国古典穿斗式、抬梁式木结构建筑有很大区别。正殿屋顶为硬山式。正殿后方有三层的望月楼,是伊斯兰建筑特有的建筑形式,用来望月。一层也为“木克楞”结构,并且无窗,与正殿相连。二三层为正六面体,六面各有一扇小窗,二层窗为拱券型,三层窗为六棱形,与望月楼整体造型相呼应。顶盖是六棱形飞檐,便于雨雪的排放。飞檐上方原是一个大琉璃球,因“”中被破坏,现已换成钛钢镀金的金属球,大球上面是一根金属杆,顶端镶嵌着一个月牙形的伊斯兰特有的建筑标志。

2. 大殿建筑内部空间形式

黑河清真寺礼拜大殿的内部空间最具有宗教特色,既是穆斯林进行宗教活动的核心,也是教民日常重大庆典的中心,是清真寺最为圣洁的场所。其内部空间的组织,强调伊斯兰教的精神内涵。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寺内无任何偶像。大殿前部低矮,殿内空间通达,屋面几成一条直线,无举折。后窑殿则位于主轴的西端,是摆放圣龛的地方,用拱券型龛门突出了其重要地位。圣龛处的装饰较为华丽,多为真主的赞辞。殿内右面摆放讲经台,用于阿訇传授教义。整体空间的设计制作,显示了穆斯林对心灵向往的圣所的崇敬。整个空间,层次分明,具有明确的空间序列。

3. 大殿建筑丰富多彩的装饰手法

多元化的建筑装饰,是黑河清真寺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其最鲜明的特点。黑河清真寺有明显的伊斯兰教装饰风格和中国内地传统建筑装饰手法,以及俄罗斯民居特色。伊斯兰的装饰纹样堪称世界之冠。 伊斯兰宗教建筑装饰只用几何纹、植物纹、文字作装饰,植物纹样,主要承袭了拜占庭的传统,历经千锤百炼终于集成了灿烂的伊斯兰式纹样。黑河清真寺的整体建筑就多用阿拉伯文字图案、几何纹样作为装饰。建筑色彩以绿色为基调,多采用蓝色点缀,突出了伊斯兰教的宗教内涵,红色的廊柱又充分发挥了中国传统装饰手段。同时,窗棂采用了许多俄罗斯常见的木雕装饰和造型。在中外艺术手法对比中求统一,层次丰富而含蓄。

黑河清真寺建筑遗产的保护

第7篇

关键词: 大遗址, 缓冲区, 遗址公园, 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城市遗址景观的营造是城市规划的核心之一。相较普通公园,遗址公园的景观更能对人们的情操和行为产生驱动作。然而,我国在遗址公园的规划开发中,遗址往往因为在环境中孤立,或是遗址环境的氛围不符合本体文化,导致遗址的保护开发无法整体化、体系化,进而降低或破坏了整个遗址本体的文化、利用价值。[1]因此在景观规划时,只有将遗址环境和遗址本体相结合,才能更好展现完整的遗址历史文化成功的景观环境的塑造,可以营造出遗址的历史文化意境,突出遗址特色。因此,关于遗址缓冲区景观营造的研究必不可少。本文将结合阿旁宫遗址缓冲区的景观规划设计项目进行初步探讨。

遗址概况

1.1 项目位置

西安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的十三朝古都,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国古都”之首。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阿房宫遗址公园位于西安市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古皂河西岸、渭河以南,东距西安市中心约13公里。其中阿房宫前殿遗址位于原西安市未央区与长安区交界处的红光路以北200米、西宝高速公路疏导路以西400米,现均位于沣东新城所辖范围之内。[2]本次阿房宫遗址缓冲区景观的设计范围,是在遗址保护范围的基础上减去夯土台遗址的面积,加上上天台遗址南侧边界向南扩50米的面积。公园总用地面积约为1.24 平方公里(图-01)。

(图-01)

1.2 阿房宫遗址的历史价值

阿房宫遗址及其周边秦汉上林苑建筑遗迹是中国历史上保存下来的早期大型宫殿建筑夯土遗址群。

阿房宫遗址所在的上林苑地区是古代都城主动规划建设的功能区,是生态、景观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典范,是秦代宫殿、苑囿建筑的标志和代表。

阿房宫遗址及其周边秦汉上林苑建筑遗迹是构成西安市历史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重要的城市标识物和历史记忆。

遗址为研究秦代及先秦大型宫殿建筑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对拓展历史界、考古界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具有实质意义。

1.3 阿房宫遗址的社会价值

阿房宫遗址所在地域属于中国文明起源标志性地区之一,它所具有的文化遗产价值有较突出的历史教育意义,可充分发挥文物见证历史、弘扬传统的独特功能,是我国社会发展领域重要的历史文化教育基地。

秦阿房宫前殿遗址的所在地区,不仅处于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范围之内,更位于陕西省政府推进“西咸一体化”建设的西咸新区之中,在教育、历史文化研究、城市绿地、土地资源合理调配等方面承担着重要的城市功能。

阿房宫遗址是组成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悠久历史文化不可缺少的瑰宝。

设计研究

理论探讨

遗址保护是文化遗产保护中重要的内容,《威尼斯》强调,建筑遗产保护中应尽可能采用与遗址本身不同的材料,以体现遗产的原真性和可读性;[3]另外,建筑材料应该考虑可还原性。国外许多国家在遗址保护管理方面起步较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以法国和意大利为代表的欧洲遗址保护管理模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美国遗址保护管理模式最具代表性。

保护文化遗产并不排斥对其进行合理利用。无论是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还是埃及等发展中国家,多姿多彩的文化遗产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旅游资源。国外许多国家在遗址保护与利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各国在保护和利用方式上又各具特色。[4]大致上来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建设遗址公园和遗产廊道的整体保护利用方式;一类是以原貌保存、局部多方式展示、渐进式复原保护展示、遗址博物馆为主要方式的局部保护利用方式。本文所研究的阿房宫遗址缓冲区景观是属于整体保护利用建设的范畴。

2.2 规划原则

2.2.1保护遗址原真

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和“对不可移动文物必须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规划在不影响夯土台遗址原状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出阿房宫所承载的秦朝历史文化积淀和宏伟空间气势。

2.2.2强调历史延续

通过阿房宫遗址所承载的秦朝历史文化去展现秦代历史在其前后朝展历程中的传承延续,串接整个西安历史文化脉络,形成以阿房宫为核心的大西安历史文化长廊。

2.2.3构建区域生态

作为西安城市绿地系统重要组成部分,阿房宫遗址和周、汉、唐遗址群将共同构建城市遗址的生态型绿色廊道,以高瞻的生态定位推进“美丽中国,美丽西安”的实现。

2.2.4促进城镇发展

将遗址作为文化资源纳入社会发展中,利用阿房宫遗址价值,发挥其资源优势,纳入统筹发展中,通过科学合理的用地功能布局实现城市空间综合开发利用,谋求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的双赢。

2.3 规划策略

2.3.1有限空间的无限隐喻

隐大山水于小地形;喻大文化于小空间。“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见图-02) “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史记・秦始皇本纪》 。(见图-03) 以隐喻的手法再现秦渭南新朝宫建设的宏伟构想,重现南渡渭水,连接咸阳,以南山为阙的空间图景(北渭水南终南山)。

(图-02)(图-03)

2.3.2 尊重传统礼制和历史文化

分析秦朝空间尺度,以秦尺为基本模数,建立一套意象设计控制网,作为前朝空间设计的的主要理念和控制要素,以方形的城市平面和经纬分明的城市街道组织空间秩序。充分挖掘阿房宫历史文化价值及其所代表的秦朝历史文化,如文化、大一统文化(统一六国、统一度量衡及文字);秦朝建筑讲究尺度巨大、规模宏广;秦朝尚黑、尚水、尚六等诸多显著特点。

2.3.3遗址保护与休闲体验的结合

公园内侧近夯土台部分留出一定空间尺度作为遗址保护的缓冲隔离带,并以草坪和自然的疏林种植烘托夯土台遗址的历史沧桑感。公园空间为文化体验及城市休闲空间,满足游客及居民的休闲活动及科普教育需求。

2.3 景观结构

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总体空间结构根据山水环抱的景观格局,以阿房宫前殿遗址本体为核心,由内到外形成由疏到密的空间结构层次,水环以内为疏林草地,对遗址起到防护隔离的作用,水环以外主要为文化休闲体验、生态隔离、城市生活等功能空间,与周边区域相互衔接的南北入口形成主要的城市空间轴线,整体上构成“一轴、双翼、五环、多点”的总体结构。(见图-04、图-05)

一轴:南北向历史时空轴线;

双翼:东、西入口;

五环:遗址观赏环、疏林草地环、文化展示环、生态缓冲环、城市休闲环;

多点:分布于园内多个休闲体验节点。

(见图-04)

(见图-05)

结语

文章分析了当前遗址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保护遗址原真、强调历史延续、原则下遗址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法,认为遗址公园中所有的保护设施须具有可还原性,同时在构建区域生态和促进城镇发展四个规划原则下遗址缓冲区景观的营造途径,留存遗址的历史信息,充分梳理其文化资源,同时又和遗址周边的居民生活和城镇发展相互平衡作为规划设计的重要素材。以阿房宫遗址景观缓冲区规划设计为例,系统阐述了这一原则与方法,是对目前国内大规模的开发遗址,建造遗址公园,并对遗址公园缓冲区景观营造途径的初步探索,而对遗址的保护与利用中的缓冲区景观营造体系可进一步展开研究。

遗址公园景观空间营造探究-以河姆渡遗址公园景观规划为例,焦鑫,[硕士论文],华东理工大学。

阿房宫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前期研究(文本)。

第8篇

关键词:公地悲剧;徽州古村落;保护;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B824.3;F5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16)05000803

一、“公地悲剧”及其成因

(一)“公地悲剧”理论

1968年勒特・哈丁教授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公地的悲剧》一文,正式提出了“公地悲剧”理论。他以在公共草场放牧为例,多增加一头动物所得的收益归牧民个人所有,而因牧民不断多养一头动物所造成的草场退化后果则由全体牧民分摊,即每个牧民只需承担由过度放牧造成的损失的一部分,因此理性的牧民会选择扩大自己的畜群。由于畜群不断扩大导致的直接后果――牧场过度使用、草地状况恶化,最终导致牧民无法在公共草场继续放牧并获得利益,发展成为“公地悲剧”。哈丁认为,在一个信奉公地自由的社会中,每个人都会追求本人的最大利益,而整体正在走向毁灭的终点,公地自由会带来整体的毁灭[1]。

哈丁在提出“公地悲剧”理论后,列举了海洋、广告、国家公园、市区免费停车位等实例,他的论述主要在于有限的资源由于自由进入和不受限制的使用最终导致过度剥削。针对“公地悲剧”,哈丁提出了管理上的解决办法,如出售为私人产业、污染者付费、管制与规范等。

(二)“公地”的特性

“公地”的所有权掌握在多人(组织)或社会全体成员手中,它能为人们提供生存、发展、享受的物质条件,每一个成员都拥有使用权且不能阻止他人使用,从而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乃至枯竭。亚里士多德在数千年前就曾指出:“凡是属于最多数人的公共事物常常是最少受人照顾的事物,人们关怀着自己的所有,而忽视公共的事物;对于公共的一切,他至多只留心到其中对他个人多少有些相关的事物。”[2]“公地”也正因为其特性,才会产生被过度使用的结果。

首先,由于“公地”本身不具有排他性,人们在使用时付出的成本极低,而约束自己使用所得到的益处却被分散到了所有共同使用者身上,因此社会成本不会成为个体在做决定时的首要考虑因素,“公地悲剧”的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由于人们在使用公共资源时缺乏自我约束。其次,“公地”的维护与改进会令所有使用者受益,但并不是每个“公地”使用者都会为此承担相应的成本,有一部分使用者规避了责任,因此“公地”具有责任规避性。最后,“公地”的使用存在集体性,因为个人选择的公共资源利用活动所取得的利益要低于集体行动所取得的利益,个人决策会在公共资源系统中收到结果,并对未来资源利用的收益和成本产生影响。在最坏的情况下,独立决策进行的资源使用活动可能摧毁公共资源本身[3]。

二、徽州古村落开发过程中“公地悲剧”的表现

徽州古村落历史悠久,是徽文化的载体之一,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包括黟县西递、宏村,徽州区呈坎村等,这些古村落在历史、建筑、美学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同时其独特的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也吸引了各地游客前往观光游览,这使得徽州古村落不再闭塞,成为了可供人们选择的“公地”。随着时代的变迁,古村落昔日的资源基础与现代文明之间产生了碰撞,其原有的生活O施跟不上居民的现代生活方式,旅游开发不当使生态环境也遭到了破坏,直接导致了“公地悲剧”的产生。

(一)现代生活方式与古村落物质文化载体间的矛盾

从文化学研究的角度来看,村落及其所属的人类文化产物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小文化区,它反映了特定人群(或曰小社会)的技术水平、生计方式、社会结构、社会控制、思想信仰以及文化人格等方方面面[4]。古村落之“古”反应了其物质文化载体的历史性,徽州古村落的形成是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而如今居民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却已经突破了传统社会的模式,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古村落做出改变,矛盾也因此而起。一方面,古村落要保留古风,就必须保持其原有的建筑以及原生态环境;另一方面,现代徽州人不能只停留在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上,因此,现代生活方式必然会对古村落产生一定的破坏。

首先,古村落遭到了生活性的破坏。随着社会的发展,古村落原有的居住条件已不能完全满足居民的需要,面临着功能的改善与更新。古村落中的居民有权享受现代化生活,但这也意味着原有的建筑结构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尤其是电路和水管的铺设,会对古村落原貌产生影响。此外,一些村民对古民居的保护认识不足,毁旧建新,古民居中开始充斥着一些风格迥异的建筑,还有的在沿街住宅的墙面上开门凿窗,售卖商品,这些都极大地破坏了古村落的原貌。近年,徽州地区很多年轻人都在异乡生活,有些把家中长辈也接到工作城市共同生活,造成了一批古民居人去楼空,疏于管理导致古民居遭到破坏。

其次,古村落商业化气息过浓,影响古韵。由于旅游开发等原因,古村落的主要功能不再限于满足主人居住舒适的需要,其在居住之外最大的功能是实现利益最大化。如今部分开发完善的徽州古村落已然变成了旅游产品,整个村落都成为了商品交易市场,沿街旅社、餐馆、古玩商店随处可见,农业经济退居其次,商业经济已经成为了主导,掩盖了古村落原有的静谧而祥和的居住空间。同时,利益的刺激使得古村落陷入了十分尴尬的形象错位,“古”只能停留在表面的环境,居民的精神世界和整个村落的文化氛围不再纯朴,居民不再像先辈那样积极自觉地维护村落生态环境,尤其年轻人的文化认同感降低,这也成为了古村落潜在的“公地悲剧”。

(二)资源利用方式与古村落原生态环境间的矛盾

古时的徽州村落是徽商返乡、文人退隐的乐土,而今日的徽州古村落凭借其独特的自然资源与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海内外游客,成为了旅游胜地。徽州古村落旅游的开发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旅游业已经成为了部分古村落发展经济的主导产业,旅游在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在开发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对古村落的原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

首先,文物的破坏。部分古村落由于缺乏合理的管理和保护,使得一些文物,如砖雕木雕等遭到了盗窃并以高价倒卖。此外,还有一些文物商贩经常走家串户,村民们受到利益的驱使以低价将家中古董卖出,甚至会通过卸、锯等方式将建筑构件拆卖,破坏了古民居的完整性。古村落私人住宅的保护,也面临着一个严峻的挑战:私人住宅是居民从祖辈继承下来的,所有权在村民,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古民居的使用权会归开发商所有,即古民居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存在着各自独立的情况,这就造成了村民与开发商之间的矛盾。村民作为古民居的继承者,每年所得的旅游收入甚至不足以用于老房子的修缮,一些不具备旅游开发条件的古村落中古民居只能任其倒塌。

第二,环境的污染。由于徽州古村落在近二十年打响了知名度,很多在当地拍摄的影片、纪录片以及真人秀节目播出后也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随着古村落旅游的进一步开发,前来游览的游客人数不断增加,打破了古村落原有的宁静,旺季景区内游客过于饱和,据新浪安徽网报道,仅2015年10月5日一天黟县西递古村就接待了1.234 2万人次,宏村2.2万人次,古徽州文化旅游区5.327万人次,龙川0.68万人次,同比2014年增长了8%,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不当会造成生活垃圾堆积如山、水源遭到污染、噪声不绝于耳、古街路面磨损等问题也会日趋严重。以宏村为例,环村流淌的水圳水质不再清澈,水面偶尔会漂浮着废弃的矿泉水瓶和塑料袋,古村落的微观生态遭到了破坏。此外,为了旅游业更好地发展而更新的基础设施,很多也未经过生态方面的评估,开山采石、伐木造园、填河筑路等现象使古村落的宏观生态遭到了全面的破坏。

三、“公地悲剧”视角下徽州古村落的保护

古村落独有的资源优势是徽文化的载体,开发利用是必然的选择,但为了避免“公地悲剧”的产生和严重化,必须要对公共资源进行系统的管理和保护。旅游开发是建立在旅游资源上的,旅游资源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如果徽州古村落的原有风貌消失了,那么旅游开发将无从谈起,所以保护徽州古村落就是发展当地旅游业[5]。哈丁针对国家公园的“公地悲剧”提出了出售为私人产业,或仍保留为公共财产但要分配人们进入的权利,以财富为基础或以拍卖的方式。根据徽州古村落“公地悲剧”的表现,保护可以从自然生态、人文景观、人口与社会三个方面来进行。

(一)自然生态保护

徽州古村落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显示出了高度的和谐,黟县西递、宏村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为“人与自认结合的光辉典范”。徽州古村落在最初设计之时都注重与自然相得益彰,比如徽州区所辖呈坎村就是按《易经》“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依山傍水,形成三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宫[6]。由此可见,自然生态是徽州古村落保护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自然生态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可以在某些区域建立保护区,比如宏村的南湖与月沼,限时限人数进入。政府和旅游开发商平时应加强宣传,提高当地居民对生态的保护意识,对于游客某些破坏自然生态的行为,可招募志愿者进行制止,情节严重者可借鉴“污染者付费”的解决办法,采取相应的惩戒措施。

(二)人文景观保护

明清时期徽商达到鼎盛,“儒商”在外经商所得大量财富除了修缮家宅,还被用来捐建家乡学堂、祠堂、牌坊等,因此徽州古村落的文士气息与其他古村落相比显得更加浓厚。旅游开发过程中旅游设施的建设要应该要注重保持古村落的原貌,为游客营造最真实最本质的旅游环境。在外部设施建设更新时,应使用与当地建筑风格相符的建筑材料和方法,减小与总体环境的差异,而在内部设计上可以尽量考虑舒适度,尽可能地为游客和住户的居住以及生活方便着想。总之,在古村落旅游设施的建设过程中,要处理好“新”、“旧”之间的关系,使居民在享受现代化生活的同时也要让游客体会到古村落的本真。对于盗卖文物、破坏古民居等违法行为也要依法进行打簦而对于建筑遗产的保护必须首先明确责任主体,确定保护机制,政府、开发商和居民在古建筑保护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要清晰。

古建筑以外,古村落的历史沿革、风俗传统、神话传说等也是人文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内容的保护也需要引起重视。首先,对于能够以书面化形式呈现出来的部分可组织专家进行研究并整合梳理,对于濒于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徽州戏剧和雕刻,应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提升民间艺人的社会地位,同时可在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相关专业课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打好基础。

(三)人口与社会保护

旅游旺季人流量超负荷,给承载力有限的古村落带来了巨大的人口和社会压力,古村落在开发过程中被迅速商业化,失去了原本淳朴、宁静的古风,昔日礼让有序的古村落处处充斥着议价声的嘈杂,古村落像是只保留了驱壳而丢失了真正的内涵。因此,古村落的旅游开发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合理规划旅游项目,旅游旺季要采取相应措施分流游客,对商业化倾向要进行遏制,积极营造真实的古风古貌。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降低和对古村落的保护意识差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要组织学习徽文化,让居民充分了解自身所处地区文化的丰富内涵和重要性;其次,政府要积极争取投资,多形式筹集资金并给予居民合理的补贴,一方面有利于古民居的修缮,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居民的经济负担,减少居民商业。

总之,徽州古村落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成为“公地”并出现“公地悲剧”现象有其特定的原因,为了解决这些负面现象就必须深刻意识到其根源所在,并在开发过程中注意古村落原貌的保护,这样才能实现徽州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G Hardin.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J].Science,1968(162):1243-1248.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48.

[3]郭守前.资源特性与制度安排――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的制度经济学分析[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02 .

[4]吴宗友.论徽州古村落的文化及学术价值[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3) : 43- 47.

[5]邹林芳.有关古村落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探讨[J].科技资讯,2007(31):203-204.

[6]丁俊杰.基于建筑类型学下的“徽质空间”分析[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第9篇

关键词:工艺技术;建筑品质;建议;主观因素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一、影响建筑品质的主观因素分析

(一)社会因素

(1)建筑活动中的社会角色

建筑的决策者通常是由那些能够在建筑活动中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的一方来担当,建筑师则更多的是扮演参与决策的技术专家或服务者。正因为这种社会角色分工存在的必然性使得建筑活动不仅是单纯的造物活动,同时也是执行者与决策者在建设目标、建设方式等方面的博弈,这个过程必定会受到执行者与决策者在社会活动中的工作职能的影响。

(2)市民文化与大众审美

市民文化和大众审美是一个地区长时间积淀下来的意识形态方面的共性特征。这些特征是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气候环境、生活习惯、、历史事件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对于工艺技术的表达具有选择作用。客观的工艺技术在文化特征与大众审美的综合作用下,具有了民族精神与地域性特征,避免了工艺表现的趋同性,从而保证了建筑工艺表现的艺术价值。

(二)行业因素

中世纪末期,为了与不断涌入城市的逃亡农奴竞争,并最终维护已有利益、保护辛苦学来的手工技艺,各行各业手工艺人联合起来成立了行会。不断完善的行会制度,逐渐形成了各行各业对于职业精神与职业素质的要求和行业内部的运营机制。如果将建筑师的职业实践作为建筑理论的一部分进行研究,那么职业精神、职业素质以及行业内部的运营机制必然对建筑品质的塑造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引导与督促作用。

(三)个人因素

建筑活动具有艺术创作的主观性与偶然性。建筑并不是一个单向的、精准的数理推导过程,而是在满足特定的功能要求、技术要求的基础上,自由发挥建筑师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进行创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建筑师的个人能力、文化背景、审美情趣、成长环境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其对于工艺的选择与应用,进而呈现出不同的工艺表达方式。这种个人因素的影响存在于每一个建筑活动中,其作用方式、影响结果又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和偶然性。

二、当代中国建筑实践中影响建筑品质的主要因素

(一)建筑师的技术展开与工程控制能力有待于提高

对于当前中国建筑实践而言,非技术性因素是影响建筑品质提升的关键因素。其中,首当其冲的是建筑自身的职业能力,特别是建筑师的技术展开能力和工程控制能力有待于提高。

首先,与国外优秀建筑师相比,中国建筑师选择适应性技术的能力欠缺。以盖里为例,他的作品是典型的参数化设计成果,建成效果也得到了世界广泛的认可。他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本人及与其相配合的专业设计团队采取了一系列的适宜性工艺技术。

其次,中国建筑师在技术落实环节的工程控制能力不足。在建筑实践过程中,凡是建筑专业的问题都是可以控制的,但这些问题不是单纯的功能和空间问题,更多的是与各专业技术相关的交叉问题。解决这些交叉问题既需要建筑师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同时也需要建筑师对建筑相关技术有全面的、清醒的认识。当然,作为一个集体创作行为,建筑师自身职业能力的充分发挥必须在良好的行业运营机制下才能够实现,于是又引出了当代中国建筑实践中影响建筑品质的另一个因素,即建筑行业运营机制。

(二)建筑行业验收与反馈机制有待于完善

建筑活动是一个极复杂的多系统合作过程,其行业运营通常包括“可行性研究――规划与建筑设计――商业合同――施工――竣工验收――保养与反馈”六大部分内容。每一部分工作内容都有对应的评估系统与技术支持系统,对建筑师各环节的工作进行了严格监督,保证整个建筑设计流程的有效运营。然而,在中国当前的建筑实践中,由于建设周期短、工期紧张,通常不能保证建筑活动全过程按照标准运行,特别是在“竣工验收”和“保养与反馈”阶段,缺乏良好的、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这造成了建筑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的监督与保障、工艺经验得不到及时的总结与反馈,阻碍了建筑品质的提升。

(三)市场对于建筑精致性的需求不明显

在市场规律逐渐发挥主导作用的建筑活动中,缺乏对于精致性的需求是当前建筑品质不高的原因之一。理论上讲,建筑的精致性需求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其一是业主方对商业价值的需求;其二是施工方在技术突破方面的需求;其三是设计方自我实现需求。在当前中国的建筑实践中,这三方面对于精致性的需求都不明显。

(四)建筑产业链需要进一步系统化

建筑工艺需要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产业协同工作,它们彼此之间存在良性竞争和合理的经济制约关系,这有效地督促了相关厂家进行技术改进,保证了建筑工艺的圆满完成。而中国的建筑行业还没有形成如此精细、严谨的技术体系。尽管近几年建筑行业相关技术厂家正在向专业化、精细化、系统化的方向转型,然而健康产业链的形成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三、提高建筑品质的几点建议

(一)工艺系统架构

具体而言,工艺系统的知识构架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第一个层面与工艺技术相关,它包括材料知识、工法知识、设备知识、施工知识、构造知识6个子系统;第二层面与意识形态相关,它包括设计理念、比例形式、象征意义3个子系统。技术层面的各个子系统直接关系到是建筑的实施过程,是建筑品质塑造的必要条件。而意识形态层面各子系统则是建筑师希望通过建筑传递出来的精神含义,是建筑能够得到大众认可的感观依据。两个层面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协同工作,最终实现工艺经验的圆满完成及其与判断经验的耦合。

(二)适宜性技术调整

建筑工艺与制造业相比较为保守,对于建筑工艺体系中单项技术的提升与调整并不是一味地追求技术指标的刷新,而是要针对建筑所在地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环境特征进行适宜性调整与可行性技术开发。适宜性的技术调整与可行性的技术开发能够在特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优势,塑造工艺表达的地域性特征,实现高品质的建筑需求。

(三)产业链整合

当代技术体系是一个自组织系统。按照经济学家理查多.龙西尼(RiccardLeoncini)的观点,当代技术系统是按照自组织演变模式和选择机制向前发展的。一个系统的进化是其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连续、平稳地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换的过程。而健全的产业链是各个子系统之间协同工作的基本生产模式。在建筑行业内部建立、健全系统化的专项技术产业链有助于建筑品质的提升。

结语

建筑品质的研究主体是建筑师,研究对象是建筑的工艺技术呈现。建筑品质问题的内涵是建筑活动中所必需的技术条件,而外延是与建筑活动相关的人文环境。建筑师判断建筑品质的基本原则是在特定的媒介条件下,工艺经验的圆满完成以及其与判断经验的耦合。影响建筑品质提升的因素由主客观两方面组成。论文从主观方面进行了必要的分析,针对中国当代建筑实践的现状问题,提出了提升建筑品质的意见。

参考文献

[1]秦佑国.细部设计概论:兼论工艺技术[J].建筑创作,2010,01:176-179.

第10篇

关键词:苏州市域小城镇;审美取向;调查研究;一体化;协同发展

Abstract: aesthetic orientation is the basic foundation of design, is a core problem in higher education training design talents, standing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rapid urbanization,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Suzhou surrounding small towns construction and research of various groups, based on the data and empirical research, analysis of different aesthetic subject in the context of modern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trend; Advocate a healthy aesthetic concepts to guide the aesthetic orientation of the modern designers, to meet the needs of people, to build urban image and building environmental aesthetic value of the unity and development system, promote the small towns in urban and rural coordinati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as a whole aesthetic perspective.

Key words: small towns in the area; Aesthetic orientation;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Integration;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9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研究背景及目的

1.1研究背景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美丽中国”建设是当代中国城市发展“梦想”的主题,小城镇作为连接乡村与城市节点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美丽中国”的构建不是城市的独舞,乡村集镇的共同繁荣才是发展的最终剧本。同时随着苏州周边小城镇与苏州“同城化”程度的提高,市域小城镇形象将作为苏州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传递着苏州地域文化特色,这是苏州城市转型的有效资源载体。

自工业社会之后,城市进入了消费社会的新阶段。消费活动及其文化已经渗透到当今社会生活方式之中,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代人的审美价值取向。同时,随着美学观念的改变,已经形成参与美学与分离美学并存的境况。传统小城镇建筑历史悠久、文化沉淀丰富,在城镇一体发展的背景下,新环境依托老建筑,形成新旧对比鲜明的美学范式,这需要设计人员站在空间造型与审美的角度来审视新老建筑与城乡环境,同时,也需要从生存的角度介入设计,拷量建筑形态与环境景观美的形式与内涵是否相悖或同一。

随着空间消费的转型,建筑空间的商业性异化主导着当代建筑设计,商业空间形式上的包转使得建筑设计被符号、权威、利益所绑架,建筑的日常性以及生存体验逐渐被猎奇心理导向下的艺术造型和利益驱使所替代,城市形象趋于同质和泛化,缺乏活力和特色。

消费社会与城市转型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新课题,建筑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直接参与到城市空间生产中去,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基于西方审美取向俨然已经凌驾于当

代建筑设计之上,令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日渐式微。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设计美学构架逐渐失去了自我认知原则,审美脱离本土、弃绝民俗、异化以及传统价值观念的流失使得中国城市建设趋于平庸肤浅,粗劣的模仿或低俗的造型意象已成为当代建筑设计的毒药,侵熏着设计行业的灵性和骨髓,如何净化这种不健康的设计之风是本次研究的主要出发点。

1.2调查研究目的

审美观决定着人的行为准则。对于设计人员来说,城市建设源自他们之手,正确的审美导向是塑造良好城市形象的基本条件,因此本次调研主要通过对审美大众的心理趋向、价值取向以及行为取向的调查来了解当代民众、政府甚至是设计人员自身的审美价值取向,从而为设计人员的审美价值判断提供依据,通过对苏州市域小城镇建筑美学的调研把握当代设计精神,以生存与发展为出发点,梳理多元审美取向,寻找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建筑设计之路。

2案例调查

2.1调查选取点及调查内容

2.1.1调查选取点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苏南以小城镇发展带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具有代表性,是中国城市化程度最高并且发展稳定的经济发达区域,本调查地点按照路径选取横塘(核心城区)、木渎(城乡结合部)以及同里(小城镇)三个地点进行调研,通过这种不同区位的调研使得本次研究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苏州市域小城镇建筑环境的审美价值取向,使得本次调查研究更具科学性和实践性。

2.1.2调查内容及方法

根据研究需求,本次调研主要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不同人群的审美认知,不同时空的什么特征以及当代审美异化的表征。基于此,本课题以苏南小城镇调研对象,针对不同年龄结构、教育背景、社会地位以及不同领域的审美主体以及不同地域、不同历史时期下的小城镇景观形象有选择的做了具有针对性的问卷调查。

本次调研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的:

(1)按调查对象分类:①非专业人士、②专业人士、③名人专家。

(2)按勘测路径:①核心城区、②城乡结合部、③小城镇。

(3)按调研内容:①空间环境、②建筑形态、③民众生活风貌。

2.2样本基本属性分析

(1)区位及环境

横塘镇位于苏州高新区南侧,随着苏州城市建成区的扩展2002年并入市区,2004年横塘镇改为横塘街道,由于受苏州市区影响较大,横塘镇原有城镇格局已慢慢退化,镇区环境形象已市区原有城镇风格并以现当代建筑居多,古镇氛围淡化;木渎古镇位于苏州城西,太湖之滨,是江南著名古镇。木渎古镇在天平、灵岩、狮山、七子等吴中名山环抱之中,故有“聚宝盆”之称。随着旅游的开发,过度的商业化包装掩盖了木渎古镇形象,但整体空间格局保持良好,由于紧邻木渎工业区,大量的人口集聚以及配套服务设施的落后使得形象趋于混乱,缺乏严整的视觉秩序,严重影响了古镇传统形象;同里古镇位于太湖之畔古运河之东的苏州市吴江区,始建于宋代,是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距苏州市18公里,由于同里古镇较早的得到保护及开发,同时受苏州市区影响较小,整体形象依然朴实原味,城镇空间机理得到较好的保护,建筑环境淳朴自然、江南古镇形象鲜明。(图1、图2)

(2)产业空间结构:

由于横塘镇已并入苏州市区,产业结构也融入苏州产业布局当中,古镇形象的缺失使得旅游产业发展并不突出,倒是商贸交易市场火爆,完全的一幅商业市区景象,同时工业也是其主要产业支撑;木渎古镇是木渎旅游产业开发的主要支撑,旅游及其配套服务业是木渎古镇的主要产业形式。随着周边工业发展,随着了“园林”和“乾隆”两大文化亮点的突出以及“姑苏十二娘”水乡文化品牌塑造,创意产业也成为木渎古镇产业结构的一部分,工业是木渎镇的主要产业支撑,如此的产业结构对木渎古镇的建筑环境以及形象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已趋成熟,同时与其镇域的生态农业、科技研发等创新产业结合,形成以旅游产业为主导、多元产业并进产业结构形式,避免旅游业发展的古镇过度开发和商业化包装是同里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图3)

(3)审美主体结构

随着横塘并入苏州新区,人口构成中新苏州人占据的绝大部分,文化和社会意识也逐步城市化,木渎古镇由于周边工业较为集中,审美主体原著居民、游客等还包括大量的产业工人并占了主要部分,人口流动性较大,由此而产生木渎审美主体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人口构成社会层次差异较大,同里古镇形象的审美主体主要是以游客为主,城镇发展以及形象包装以迎合旅游开发为主,同时专业人员是主导同里古镇形象保护与开发的主要参与者,并将作为政府的献策者基于参与到同里审美价值取向的判断之中。(见表1)

表1:

3不同层面的审美取向总体特征分析

3.1时空差异背景下的审美特征

时空差异背景下的审美特征分析是全面了解苏州市域小城镇审美价值取向的主要途径,审美取向深受时代性、地域性的影响,不同年代背景下的审美环境不同必然导致不同的审美价值取向差异,同时由于地域文化、发展水平以及生存环境的不同也造就了不同地域性的审美特征的差异性。

3.1.1基于时间序列的审美特征

时间序列是是在历史性范畴内进行表述的,苏州市域小城镇拥有悠久的历史沉淀,这也是其富有特色的城镇形象的本质所在。基于时间序列审美特征是时间一维性的外在表现以及是对历史的尊重,正像圣马可广场的围合空间是由不同历史时期建筑构筑一样,在和谐统一的秩序感中标现时代符码的建筑构成将会使其更富情趣和历史意义。小城镇建筑形态是不同历史时期逐渐累积而成的,尊重历史的叙事性是寻找小城镇建筑形象生成原因的基本切入点。在对苏州小城镇建筑环境的调研中,62%的居民倾向于传统的沿河而建的建筑形式,而同时在选择居住住宅建筑风格的时候却只有12%的受访者选择传统建筑风格,由此可见,城镇居民对于传统文化拥有着强烈的归属感,而现代生活方式确实他们的的必然选择,建筑内部空间自然要符合这种基于当代生活方式的生存审美需求。由此可见,审美是随时而变的,时代背景下的审美是人的审美价值的历史性特征。(图4)

3.1.2基于空间区位的审美特征

空间区位的审美特征是基于地域范畴内建筑的主要体现。从大的范围来说,北方的厚重、江南的轻巧、岭南的开朗,不同地域的建筑由于不同的空间区位呈现出不同的建筑风格。由于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就不同的地域文化,基于这种文化氛围下的审美价值取向必然具有地域内涵,因此,地域区位的差异也影响着小城镇视觉空间形态。苏州市域小城镇星罗密布,除了在江南文化的大背景下的传统形象特质,也包含着自身多种因素影响下的城镇形象。在本次调研中曾针对不同区位下的城镇进行调研,选取横塘、木渎和同里三种与苏州市区不同关系的古镇分析其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审美价值特征。横塘属于苏州市区,由于受苏州城市化影响较大,原有城镇空间形象形态已不复存在,内部人口构成的混杂使得城镇视觉体系混乱,1000多年的文化积淀也在城市化的冲级中遗留甚少,江南小桥流水景象只能成为部分原著居民的回忆。而木渎位于苏州近郊,尽管整个镇区已有工厂、商业建筑,但核心区的古镇形象保存良好,原有呀园林宅院成为支撑江南形象的主要节点。同里则远离苏州市区,城镇发展一直在保持自我格局的自然状态下发展,再加上古镇保护专家的精心呵护和地方严格的保护政策,同里城镇形象依然带有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情调,同时由于原著居民并没有搬离景区,江南传统生活方式得以保留,当地市井生活气息依然浓厚,社会文化民俗在旅游业的发展下也重获了新机。(图5)

3.2主体差异视角下的审美特征

在对小城镇审美主题的差异性分析中,主要分解出一下审美主体:本土居民、设计人员以及政府三种角色,并由于不同的审美价值认知而具有不同的审美特征。

3.2.1非专业审美主体认知

本土居民的审美价值取向是建筑设计的主要涉及依据,建筑不仅仅是空间的塑造,也是时间的沉淀,建筑是历史,是当地居民记忆的载体,建筑承载的是他从出生到死亡与它相关的所有人的回忆,而正是使用它的人,尤其之作为个体的人的记忆,建筑才对我们有意义。因此,建筑设计不是凭空的造型,而是基于本土居民使用过程中的认可以及生存需求的满足的这一本质下的美学设计,这也是环境美学下的思想体现。本土居民的认可主要包括生存环境、生活质量以及空间品质的提高,是基于参与体验美学的特征表现,因此也是最重要的审美主体。(图6)

非专业审美主体往往更从内心心理感受出发,通过自身的参与式体验而产生最本质的审美感受,如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游客游览的知觉体验等等都会左右着他们对城镇视觉美学的判断,非专业审美主体的美学认知是建立在诸如亲地性、可达性、均质性甚至是愉悦性的心理认知基础之上的,因此把握非专业审美主体的美学认知是体验“以人文本”思想的基本出发点,作为审美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审美需求是当代建筑设计人才不得不考虑的。

3.2.2专业人才培养中审美导向

专业人才审美价值取向直接决定着城镇空间品质的高低,随着城市脱离原有自然状态的下的发展,专业人才的介入很大的影响着传统古镇的形象发展方向,特别是在城乡一体化的大背景下,随着新科学、新技术与新结构的广泛拓展,不同的建筑师对于建筑形态的理解与加工方法存有差异,由此所表现出建筑形态的多样性,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建筑师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方式的不同,都将造成古镇视觉构成的重组与变异。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不仅仅是对建筑艺术造型的设计培养,也是对生命的潜在能力的发展和挖掘,对生命的感悟力、鉴赏力、创造力等不仅需要有理性的知识,更需要有情感智慧的生命潜能的激发培养,审美教育是通过感性形式对人的生命本身进行塑造,使之更加完美合理的一种教育。

专业人才审美价值观的形成是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审美判断价值体系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受西方教育体系的影响,高等建筑设计人才的培养缺少国学情操的浸,传统文化基底的薄弱成为当代建筑人才的短板并进而影响建筑与城市环境的设计。同时,专业人才缺乏体验式的审美情怀,然而建筑设计需要公民建筑意识,要有服务意识和体验意识,造型、艺术、功能的体现需要联系使用者的需求和体验,专业人才培养的审美导向需要人文情感关怀。

3.3.3管理角色审美价值取向特征

管理角色是城市发展的统筹者,管理者的审美需求是建立在城市总体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城市形象的构建只是城市整体发展的一部分,政府职能的履行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直接关系城镇的空间发展形态,随着经济发展形势转型的提出以及政府职能角色的改变,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基础上不再以经济总量来衡量发展水平的政策思维都将改变着管理者审美价值判断的标准,“美丽中国”与建设生态文明的提出都反映了基于公民意愿的审美诉求的价值转变,当然城镇管理者必须认识到“美丽城市”的核心价值在于生活、工作在城市里的人们拥有一种积极、乐观的美丽心情以及公平、舒适的生存环境,而不仅仅是城市拥有“美丽”的物质躯壳。

3.3当代社会审美价值导向及问题特征

3.3.1当代社会审美价值导向

美国哲学家提吉拉曾将现代美学转变概括为三个方面:转向艺术、转向人的独创性和转向人类境况,城市是承载人类生活的主要空间载体,城市美学是美学范畴内人的基本生存需求、艺术情操,社会伦理、文化以及空间等要素综合成体的整体感知(图7),基于城市美学的当代社会审美价值导向需要以下几方面切入:

(1)艺术视觉导向

艺术是美学的主要表现形式,“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指富有创造性的方式,形状独特而美观的”,建筑属于艺术的一部分,因此将不可避免的参与到美学价值评价之中。卡米诺西特曾对现代主义的组装时城市建造进行批判,认为城市不仅仅是基于功能需求的生存实体,同时也需要通过对建筑以及城市设计进行艺术处理,从而回归传统文化内海的表现上来。不得不承认城市的本质是满足人的生存需求,但马斯诺需求定律告诉我们人类在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之后还需要精神文化层次的满足,城镇的艺术正是基于这一前提来进行构建的,艺术视觉导向下的审美价值取向是美学理念下的原始出发点,因此小城镇建筑环境审美价值导向通过艺术视觉导向将对城市居民的整体艺术修养形成积极影响,同时也是提高建筑空间品质的主要手段之一。

(2)空间消费导向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空间资本运作是空间消费的基本理论,随着空间中的消费向着空间的消费的转变,建筑环境视觉形象的包装成为消费吸引力的主要手段。由于全球化深度的不断拓展以及消费社会的到来,特别是人的精神诉求的增加,基于亲地性的集体记忆以及对空间氛围的消费倾向使得转型期的中国城镇不得不面对城市形象的夸张表达,人们不再局限于与对实体商品的需求,空间经过包装之后也成为一种可以消费的对象,商品形式的异化促使建筑形式风格的商业化,因此,空间消费的审美导向是当代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糅合的产物,并将基于对今后的建筑与城市设计产生影响。

(3)生存美学导向

环境恶化、资源殆尽、公平缺失以及管理混乱都为当代城市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分离式美学下的建筑与城市设计因缺少人文关怀而逐渐受到质疑,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社会问题的突出,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地域认同的迷失,生存境遇成为人类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人的自身生存、人与自然的关系都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人的审美价值。生活空间品质的下降、道德信仰的缺失甚至多发的自然灾害和疾病、饥饿所带来的恐慌使我们不得不面向生存美学,这就需要我们在创造优美视觉城市形象的同时也达到生存境遇的改善,保证生存境遇改善与视觉美观的统一是审美价值观念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历史风貌区形象的维育过程中由于过于偏重物质空间因素,传统的“分离”审美方式缺少人文关怀,造成传统空间活力下降,富有特色的当地风土人情也不复存在,基于文化产业的衍生品价值并没有得到提升,只留下一个缺乏活力的“空壳”风貌区形象,而缺乏“人情味”的审美是难以感受到美的存在的。(图8)

3.3.2当代审美导向下的问题特征

(1)视觉构成混乱盲目

基于审美主体的审美取向差异,当代审美价值的社会导向趋于多元。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进行,城市社会文化要素的传递越发快捷,多元文化的融合造就不同审美取向的艺术方式。基于不同价值基础的当代文明改变着城市空间原有的社会性以及文化性,当代城市形象异化同时又在改变着传统的审美价值取向,消费主义、时尚主义侵蚀了原有的城市空间秩序,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社会空间重组加重了城市空间的消费性和速食色彩。同时,随着城市问题的突出,生存境遇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使得生态文明建设更有意义,低碳生活理念也慢慢得到体现。因此,不论是城市的艺术造型,又或是城市文化空间的耦合还是可持续性的发展需求,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在此背景下显现的当代社会性导向必然表现于多元,并将直接影响当代大众的审美价值取向。

当代城镇形象内涵趋于多元是在文化构成多元化的基础上进行完成的,然而文化构成的多元并不能否定审美导向的秩序化,视觉构成缺乏整体协调,没有明确的表达诉求。

(2)形象沦为视觉符号的简化

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成果是巨大的,然而快速的经济发展扰乱了文化本体的稳定性,特别是近现代经济发展的落后带来的文化上的不自信,自我认知的否定只会造成形象符号化的简单模仿,城镇建筑环境的视觉优化成为一种空洞的建设布景运动。然而随着城镇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整体空间品质的下降,使得这种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产生的建筑空洞而无助。同时由于受西方设计文化以及消费文化的影响,城镇外部空间的设计往往成为被广场主导,而富有中国特色的街道空间却在失去城市机理的影响下日趋弱化,消费性建筑的点是布局打乱了原有细密的城镇空间秩序,传统的生活方式、社会风俗也在这种切割式的建设活动中逐渐消失,形象的过度符号化没有给城镇视觉带来特色,反而将原有的城镇风貌破坏,得不偿失。

建筑环境的塑造是带有文化多元性、地域同源性和认知亲地性的多种元素的组合,视觉吸引力只是城市形象建设的一方面,缺乏地域文化和时代精神的建筑是难以经受时间的。

(3)缺乏对生存艺术的尊重

同时,城市美学具有潜在的图底性,对于审美主体来说,社会整体审美导向性具有格式塔的心理特征,不同人群的审美认知是传统审美取向与当代审美突变相互博弈产生的结果,弗洛伊德的研究表明人的不自觉的行为大多来源于潜意识的心理映射,审美过程除了主动地辨别还应包括潜意识的情感寄托,如归属感和亲地性。因此,审美价值的社会性导向不仅是视觉导向同时也是心理导向,当代审美取向是一种格式塔心理学的图底关系的耦合,这包括:生存图底、环境图底、视觉图底以及空间图底等等。随着美学范畴的扩大以及深化,不同审美主体的图底取向将不相同,由此产生的审美取向将决定不同的价值观导向并产生不同的城市空间视觉效果,审美取向的趋同化和泛地域化是当代城市形象趋于同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对于热衷于标志性建筑的设计,大多数建筑师缺少对公民建筑空间的兴趣与思考,例如博物馆、文化馆展览馆或是高端酒店的设计更能为建筑师带来欲望表达和声誉提升,而承载城市的日常的人居、休闲建筑不屑一顾或草草了事,这种缺乏对生存艺术和人文关怀的建筑设计成为影响城市空间形态构成的主要原因,由此而导致“到处皆标志,到处无标志”的混乱城市形象,建筑师成为具有强烈欲望表现欲的操纵者,而不是城市形象低调的引导者。

4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小城镇建筑环境审美导向思考

4.1当代语境下的审美导向

哲学认知的加深与人类科技能力的进步引发了观念层面的变革,潜移默化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取向,这也导致建筑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发生转换。从古代的手工艺建筑美学.到工业时代的机器建筑美学.再到现在信息时代的高科拄建筑美学,建筑形态审美的取向不断跃迁,建筑美学的原则悄然变异,而建筑形态的不断创新正是反映了这种变迁。新的观念影响着建筑师时世莽的认知,进而影响了建筑师的艺术风格和作品内容.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建筑师重新以一种更加关联、交互和动态的思路撂索建筑彤态创作。

当代建筑设计缺少对生存体验的尊重,现代审美导向的多元化需要映射到建筑设计的每一个细节,建筑装饰、形式以及空间等需尊重表皮与内在的统一,装饰与空间是外延与内在的协调,建筑设计的本质是空间的设计,形式则是两者的纽带。

特定时代的建筑艺术是特定时代哲学意识的反映。随着当代哲学对人类及其生活本质探索的深入,随着人类主体意识的不断觉醒,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建筑艺术不仅是生活的“理想”,不仅是对生活的描述、美化、评价,更是生活本身。建筑艺术作为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其多变的形体和丰富的空间,向人们展示着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历程,展示着各种文化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的特点,建筑之所以被称为艺术就在于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美的物体、美的空间、美的环境。它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既包括地基、结构、空间、物理、材料、设备等自然科学,又包括哲学、艺术、美学、环境心理学等社会科学。它既是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是物质生活本身,又是人们审美的对象——精神生活的需要。正是由于建筑与人类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建筑应该而且必须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是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

4.2传统建筑保护更新导向

每个时代都有主流的审美价值取向,传统建筑的保护要尊重这种具有时代特色的形象表达,首先需要认识的是原真性及过程性审美表达是辩证统一的,原真性保护的基本原则然而历史是发展的,不能因为保护这个时代的建筑遗产而就否定后来的,不仅要保护“第一历史”,同时也要认识历史发展的过程性,对“第二历史”及其以后的延续都要做出保护与更新的回应;其次,城市旧城的保护与更新还要注重生存环境与生活质量的提高,良好的城镇形象是需要富有生活气息的居民活动支撑的,同时历史建筑的再利用是重现建筑活力的基本手段,同时也是建筑保护的目的,只要这样传统建筑的保护才更更有可持续性。

4.3新建筑设计导向

城市发展需要新建筑的增生,新建筑的设计要注重整体风貌的协调,在历史街区的建筑设计中借鉴欧洲“插入式”的新建筑设计方法,通过与周边建筑外饰上的延续来保证整体风貌不被破坏,视觉秩序的保持是当代建筑环境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方面,也是审美价值取向在整体视觉上的体现。同时要尊重地域特色,将具有地域特色的符号融入新建筑设计之中,地域建筑技术上的运用与发展,吸收地域建筑就地取材的据点,尽量运用采集运输便利的材料作为建筑和营造环境的原材料和装饰元素。同时关注旧有生存经验与当前生活方武的关联,人类的意识形态与接受尺度源自于生存经验的积累,这注定了一定地域甚至一个民族对自身传统与日性的亲切巷.因此具有传统文化印记的设计容易感召受众的生存经验,达到共鸣。结合文化保护意识与当代文化建立意义上的共存,要做到地域建筑特色的自觉追求,前提就是地域建筑环境的留存。

当然,每个时代都有着自己的审美价值判断,新建筑的设计在汲取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的同时更要符合自身发展的时代特征,历史是发展的,当代建筑环境的设计也将成为未来的历史,保护好历史遗留的并进行开拓,也是当代建筑师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图5)

5结论与展望

随着快速城镇化的足迹推向乡村聚落,审美取向的多元化开始以突出国家的、民族的乡土的拟或是民俗的审美为主导。曾经的后现代的混乱逐步趋于秩序,在此语境下的城乡建筑设计更加强调个性与多元、开放与包容的审美价值观:建筑毕竟是本土的、场地的、与周边自然与人文环境密切相关的空间物质形态,生活化是其本质,象征性是其民众审美附加价值,时空压缩与文化离散,让今日的建筑本体语素呈现多维、复合并令人难以言表的美感情怀。

建筑设计人员是建筑环境营造的主体,对城镇环境的审美影响重大,对建筑内外环境氛围的营造甚至可能是决定性的。本次调研通过对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角色的审美主体以及苏州市域小城镇的调研分析,总结并把握当代小城镇审美价值特征、审美价值取向的方向,为当代建筑设计与管理人才的培养提供导向参照,为高校建设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过伟敏,史明.城市景观形象的视觉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季松.从空间到文化从物质到符号—消费文化对中国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和机制研究[D].东南大学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3]文剑钢.小城镇形象与环境艺术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4]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马武定.城市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肯?泰勒, 韩锋, 田丰.文化景观与亚洲价值:寻求从国际经验到亚洲框架的转变[J],中国园林,2007,11.

[7]刘经芬.建筑的本质及审美取向[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2.

[8]王征,梅洪元,刘鹏跃.当代建筑形态创新倾向[J].华中建筑,2012.

[9]程相占,阿诺德·伯林特.从环境美学到城市美学[J].学术研究,2009.

作者简介:

1.单怡,女,本科生,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研究方向:环境设计(室内设计)

2.文剑钢,男,教授,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城市设计,建筑环境艺术

3.陆晓婷,女,本科生,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研究方向:环境设计(室内设计)

4.李禹函,女,本科生,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研究方向:环境设计(室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