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商贸服务业

商贸服务业

时间:2022-04-01 06:30: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商贸服务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商贸服务业

第1篇

1、区商务局的政府职能和管理的行业

(一)、贯彻执行国家、自治区及*市关于商贸流通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定*区商贸流通发展规划。

(二)、研究提出流通体制改革意见,培育发展城乡市场,推进流通产业结构调整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化流通方式。

(三)、负责对*区各种经济成分的商贸流通企业实施宏观管理和指导,研究拟定现有商业企业的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推进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指导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改造。

(四)、负责全区流通领域的行业管理,包括从事日用工业品、副食品、服务、旅游、进出口的经营活动。监测分析市场运行和商品供求状况,组织实施重要消费品市场调控和重要生产资料流通管理。

(五)、负责全区商贸流通领域的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工作,协调指导商业企业的招商引资活动,帮助商业企业申请项目,争取资金。

(六)、研究拟定规范市场运行、流通秩序和打破市场垄断、地区封锁的政策措施。对煤炭和成品油市场经营业户的资质进行初审,对其经营场所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布局。

1、组织实施烟、酒等重要消费品市场调控和监管,对煤炭、成品油、散装水泥等重要生产资料的流通管理。

2、负责对拍卖、典当、租赁、医药流通、民爆器材经营流通、旧机动车交易、废旧钢材等旧货流通行业业户的资质进行审查并对其业务指导和管理,监督其依法经营。

3、负责全区畜禽屠宰市场的规划、审批和管理。

4、负责全区综合市场、专业市场、集贸市场等各类市场建设的规划和审批及各类市场物业的规范和管理。

5、负责全区危化品经销行业的规划、管理或备案。

(七)、分析研究国际、国内贸易政策,提供区内外贸易、进出口贸易信息并组织相关活动,指导并帮助企业按国际化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争取商品出口配额,解决贸易争端。

(八)、负责外经贸发展促进资金、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项目的申报和管理;协调办理出口退税工作;指导外经贸企业的会计、统计业务;收集、分析、对外经贸信息和信息咨询服务。

(九)、代表区政府协调海关、商检、外汇管理、国税等中区直部门落实有关外经贸企业的优惠政策。

(十)、承办*区人民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其它工作。

2、全区商贸流通及服务业的基本情况

到*年全区各类商业网点达1.98万个,其中:城区网点15268个,农区网点4450个;商品交易市场38个(含4个在建市场),交易额66.9亿元,其中:城区市场22个,年交易额58.3亿元,农区市场16个,年交易额8.2亿元;年销售额超亿元的市场有8个;规模较大的业态形式有综合、专业及集贸市场38个,连锁超市60个,大中型百货店9个。大型宾馆10所。全区现有建成营业面积144万平方米,其中:市区114.5万平方米;商贸流通业从业人员有7.8万人;新型商业流通业态正在形成,各类连锁超市网点已发展到60多家,国内大型连锁超市店、品牌店纷纷进驻*区,连锁经营收入近10亿元,年均增长90%,占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由2000年的0.95%,增长到了14.5%。几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及环境改造的快速发展,社区商业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现代物流开始起步,多层次物流体系、多元化市场格局日渐形成。

全区个体商业实现营业额50亿元以上,占全区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的80%以上,剔除石油、烟草等垄断行业营业额,个体私营商业已经成为商贸流通业的绝对主力。

二、区商务局的重点工作

*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以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核心,以推进流通现代化发展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调整业态,扩大规模,提高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充分发挥流通行业在我区经济增长中的先导性作用,促进内蒙古东部商流、物流、信息流中心城市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

1、打造蒙东商流、物流、信息流中心城市,做大作强蒙东物流园、工业物流园。以*物流园区为核心,加强物流信息整合,促进以信息化建设为重点的现代商贸物流业的发展;

2、要加快我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就要尽快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在现代商贸流通理论的指导下,改变现有的商业网点布局不合理、企业规模整体偏小、业态雷同、服务功能不全、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的粗放式发展方式。我们认为,制定发展规划,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高起点建设全国性商品批发市场。走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共同发展的批发市场体系建设路子。并建立适应商品特性的流通方式,按专业特点分层次组织批发市场。为此,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避免出现重复建设、有场无市的局面,要改变现有的招商、摆摊和赶集等落后模式,充分发挥大批量集散、配送、加工、信息处理等现代物流功能;二是继续构筑多元化的商贸网点建设投资格局。在政府的统一规划和管理下,通过招商引资和调控投资导向,积极调动本地商人积极性,鼓励各方按规划要求参与商贸网点建设投资;三是加强软件建设,强化商业网点建设监督、管理和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商贸网点建设的现代化、规范化程度,提升商贸流通品位;四是积极引进国际知名品牌连锁企业,催生新型流通业态,加快流通活市进程。整个流通经济以开放、激活零售业为重点,加快发展商业连锁、超市、专业店、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会展营销等新型流通业态方式。

3、根据科区商业网点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科区商务局会同市商务局共同聘请北京时代澳商城市环境研究院完成了《*市城区商业网点规划*-2010》编制工作,并经*市政府批准实施。

4、目前推动的重点工作

一是全面推动*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工作,加强农牧区商业网点建设改造力度,满足广大农牧民的生产生活需要。到*年底前,将有196个“农资农家店”以崭新的面貌为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二是协调、服务、建设好以华融五金建材市场及木里图工业园区综合物流园为代表的市、区重点市场物流项目。

三是着力培育以百货大楼、金叶广场、太平洋商业广场、露天市场为主要构成的明仁大街城市商业中心,规范发展大中型零售商业网点。

四是着力培育以清谷新禾、万顺达淀粉、威世国贸、兴合化工、富铧农业等外贸企业为主的出口创汇能力,特别是要改善出口产品结构努力提高加工贸易在出口总值中的比重,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档次,逐步改变我区“大内贸,小外贸”的局面。

五是大力扶持餐饮服务业,特别是以蒙古族饮食风格为主的特色餐饮。

第2篇

商贸服务业是我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推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满足消费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更快更好地发展我市商贸服务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保证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现就促进我市商贸服务业发展提出如下意见:

一、大力发展连锁经营

(一)促进连锁经营企业跨区域发展。对*市内实行跨区经营的直营连锁企业,凡采用微机联网、实行统一采购配送、统一核算、统一规范管理和经营的,经市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核准后,可由其总部向总部所在地税务机关统一申报缴纳增值税和所得税,并按财政体制进行市、区财政结算,以不影响直营门店所在地的财政收入(具体结算办法由市财政局会同市国税局、地税局研究制定)。

(二)简化行政审批手续。连锁经营企业申请增加书籍报刊、烟、盐、音像制品等专营、专卖经营范围,增加公用电话、代售邮票等便民服务项目,可由连锁企业总部向有关审批机关统一申请办理有关批准文件(或许可证)。总部取得批准文件(或许可证)后〔门店不需再办理相应的批准文件(或许可证)〕,持加盖总部印章的批准文件(或许可证)复印件,向门店所在地有关部门备案,由门店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相关登记。

(三)优化管理服务。根据连锁经营企业的特点,工商、环保、质监、城管、物价等部门要推行多部门联合检查,并将检查的重点放在总部和配送中心,减少多头和重复检查。市公安交警部门要尽可能对连锁门店货物配送车辆在市区通行和卸货停车提供方便。

(四)发展社区便利连锁经营。对符合社区建设要求并达到一定门店数量的社区便利连锁经营企业(专营店),给予一定的奖励。

二、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

(一)给予用地政策支持。对符合规划并对*经济具有较强推动作用的市重点引进和扶持发展的大型物流建设项目,如物流园区(基地)、物流配送中心、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等重点物流发展项目,应优先安排其物流用地,并按工业仓储用地政策实行有偿使用。

(二)积极发展现代物流配送。为鼓励工商企业注重自身核心业务,把原材料采购、仓储、产成品配送等物流服务外包给第三方专业物流公司,市积极扶持若干家有一定规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对其技术改造项目,经审查后可按其投资额给予一定的财政资助;对其购置企业自用的0.75吨以下的物流配送货车,交通管理部门应优先发放营运证照,交警管理部门应优先审批第三方物流企业配送车辆的通行线路(物流企业应统一配送车辆的标识)。

三、积极推进电子商务和流通领域的信息化建设

(一)积极推进BtoB、BtoC电子商务。为吸引更多的商户入网,促进我市电子商务的更快发展,对运用电子商务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入网费用补助;对网上交易成绩突出的电子商务网站、网络服务公司和商品交易市场,给予一定的奖励。

(二)加快信息技术在商贸服务企业的普及应用。对具有行业特点的信息交易平台建设项目,以及大型商贸服务企业或新型业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财政资助。

四、增强商品批发市场的集聚力和辐射力

为增强*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对以批发为主体,集聚和辐射力较强的商品批发市场,积极鼓励其向远郊布局,并予以重点培育,以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对按规划到远郊投资建设大型商品批发市场的,经市有关部门认定后,其土地出让价格可参照工业仓储用地价格实行优惠,并给予一定的财政资助。今后,老城区建城区范围内一律不再审批批发市场,城市主干道两侧从严审批商品交易市场。

五、加快推进特色商贸服务业的发展

为加快商业特色街区的建设,从*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商业特色街展示活动,并进行评比。对评比优秀的特色街区予以表彰奖励(表彰奖励办法另行制定)。

要切实做好“老字号”的保护和发展工作。对尚存的“老字号”商号、商标采取保护性措施,为“老字号”申请注册商标提供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帮助,对申报省市著名商标的,给予大力支持。

要加大特色商贸服务业的宣传促销力度,把特色商贸服务业作为我市重要的旅游资源,纳入旅游宣传促销范畴;将特色商贸服务业别优秀的单位列为政府推荐的窗口单位;对特色商贸服务业的宣传费用给予一定的资助,采取区政府、市商贸发展资金共同承担的办法解决。

六、鼓励企业做大做强

第3篇

义乌市场之所以能够兴盛不衰,关键在于把握住了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趋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成功地运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会展业和旅游购物等现代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流通业态,引领了专业市场的发展方向。

1.努力发展电子商务,以网上市场提升有形商品市场。为顺应市场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需要,从2000年开始,义乌市政府控股的中国小商品城集团筹资40亿元,先后进行了拥有4.7万个商位、规模140万平方米的国际商贸城一、二期工程建设和对篁园市场区块的搬迁改造,并进行大型停车场、酒店、餐馆等功能配套建设,预计到今年10月份将全面完成市场硬件的提升改造工作。在加快市场硬件改造提升步伐的同时,致力于发展电子商务,建设网上虚拟市场,为有形市场配套电子商铺。首先是加强数字硬件建设,国际商贸城一、二期全部完成了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目前小商品市场内的4.3万个商位已全部实现宽带接入,电脑普及率接近40%。其次是与商务部电子商务中心等合作,开设了“在线义博会”、“中华商埠”等5家网站,从事电子商务服务。中国小商品城集团投资600万元,组建了“中国小商品数字城”网站,推出个性化黄页、网上商品搜索、网上商品展示等服务,以及短信、即时通讯、网络传真等多种便捷交流工具。目前上网站的供应商已有1万余家,采购商注册会员近万家,上网产品超过10万种,产品图片超50万张,日点击率超过5万人次,成为我国规模最大、会员数量最多的商品市场商务网站。电子商务的兴起,大大延伸了有形市场的有效辐射半径,为市场经营者走向全球打开了通道,搭建了服务平台。

2.大力培育现代会展业,以企业精品展示聚集国内外商流和客流。现代会展业能够有效促进商贸、休闲、观光、旅游、购物等多种服务业的发展。从1995年举办首届中国小商品城名优新博览会起,会展业在义乌已经有10年的发展历史。10年中,“义博会”由一个县域展会,逐步升格为省级展会,进而成为我国三大知名展会之一;展会的主办方,由义乌市政府上升为浙江省政府,进而是国家商务部;“义博会”的规模,由5000平方米展区、348个展位、1亿元成交额,上升为6万平方米展区、3000个展位、74亿元成交额,境外参展客商达1.2万人。10年来,义乌会展业也由单一的“义博会”,发展成了一大产业,形成了玩具展、五金展、文体用品展、工艺品展、印机展、袜机展、汽车展等一批固定性展会;展会项目由当初的1个上升到去年的15个,今年计划举办30个;展会的专业化、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目前全市注册的展览公司达21家,90%以上展会项目按市场化操作。会展业的发展,为义乌市场注入了强大的凝聚力,增添了强大的活力,使义乌成为聚集四方产品制造厂家、云集八方贸易商家和招徕境内外消费者的商业洼地,成为休闲购物的旅游胜地。

3.加快建设现代物流中心,以方便迅捷的物流来支撑商流和信息流。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货源大部分来自市外,90%的商品销往外地。为适应商品大出大进,买全国货、卖全国货的经营特点,义乌小商品市场的经营组织者非常重视发展物流业,他们从建立现代物流网络、培育物流经营主体和建设物流仓储设施三方面入手,改造提升传统交通运输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在现代物流网络建设方面,从比较单一的公路铁路运输发展到公、铁、空、海运结合、国内外运输成网的物流网络,并成为全省重点建设的三个“大通关”点之一。在物流经营主体培育方面,从鼓励发展个体运输户、零担运输等传统运输企业,到培育壮大铁路中转托运、航空货运和海运等新兴专业化物流企业和国际物流企业,目前,全市已有航空货运企业200多家,海运经营户800余家,托运处400余家,卸货点300多家,形成了货代、货运和装卸一条龙物流服务体系。在物流仓储建设方面,从千家万户的分散解决货物仓储保管,到建设江东货运市场、宾王货运中心和南方联货运中心,近年来又集中建设了占地400亩、年吞吐量20万标箱的国际物流中心(一期),全球最大的10家海运集团已有8家在义乌设立办事处。物流业的发展,保障了义乌市场货物进出的方便迅捷和费用低廉,有力地支持了市场的迅速扩张。去年义乌市场货物运输量达233338万吨,日均货流量高达6.4万吨,义乌海关已成为国内第一个日出口标准集装箱超过1000只的内陆海关。

4.积极利用市场商贸资源,大力发展商游结合的购物特色旅游。在小商品市场大发展的同时,义乌市又提出要加快发展购物旅游,形成了依托中国小商品城优势、建设国际购物天堂的旅游业发展思路。他们制定了全市旅游发展规划,加大了旅游宣传力度,加快了旅游促销网络建设步伐,加强了宾馆、旅行社等旅游基础建设和市场建设中的旅游配套设施完善,出台了旅游促销优惠政策措施。经过努力,全市形成了25家星级宾馆、4600张床位和7家旅行社的接待能力,开发了上海、江苏等客源市场,初步形成了义乌的购物旅游品牌。去年全市接待游客突破300万人次,同比增长41%,其中境外游客18万人次,增长64%;接待购物旅游团队1562个、6.7万人次,其中境外团队168个、3460余人,旅游创汇1亿美元。去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22.85亿元,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8%。

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会展业和旅游购物等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和兴起,使得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生产者经营小商品的聚集之地,而是已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区域业发展中心。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使义乌市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省的先进行列。

服务业的发展,壮大了市场,推动了商贸城走向国际化。目前义乌形成了以小商品城为龙头,10多个专业市场和30多条专业街为依托,30多个国内外义乌分市场相呼应的市场体系。2004年,境外企业驻义乌代表机构达463家,其中当年新增205家,常驻义乌的外商有6000人,全年入境外商有来自179个国家和地区的6.5万人次;境外企业和外商在义乌银行开户的有7000多家,其中当年新增1275户;义乌小商品已出口全球182个国家和地区,有结算业务的国家和地区达200多个,去年发往世界各地的集装箱达35万标箱,市场外向度达55%以上,成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

服务业的发展,聚集了人气,推进了义乌的城市化建设。市场的繁荣和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的大发展,创造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打工经商者。目前,义乌有本地人口68万,外地暂住人口76万,流动人口20万,市区人口已经在100万以上。人口集聚和市场设施建设,又带动了义乌城市建设,促进了房地产业的繁荣。目前义乌建成区面积达到50平方公里,已经成为浙中地区最具生机活力的一座现代化新城。

服务业的发展,提升了产业,推动了义乌工农业的发展。首先是带动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目前,义乌市有各类工业企业1.4万余家,形成了饰品、袜业、胶带、文化用品、制笔、拉链、化妆品等优势产业,尤其是文化体育产业的高速发展,形成了5000家企业、10万人从业和140亿元年产值的产业规模,其中印刷企业发展到800多家,成为中国印刷业的四大基地之一。其次,商贸旅游业也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去年义乌开展“市场带百村”、“旅游进农家”活动,帮助农民发展“农家乐”旅游,促进了蔬菜、花卉、水果等效益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仅观光农业就为农民带来5000多万元的增收。

第4篇

建材家居市场的基本情况

一、目前**区家庭装修材料、家居用品等建材家居商品经营商户主要分布六大片区:

1、人民路的建材商业街

2、以中山东路及中山西路为中心的建材商业街

3、香江家居建材大市场

4、天一园家居广场

5、凯震建材大市场

6、四方园建材家居广场

二、各片区分布状况及商业特征:

1、人民路片区

b.该片区已有二十来年经营历史了,在消费者中印象较深,但因店面较小、档次较低、商业形象差,已形成不了市场效应。

2、中山东路及西路片区

b.属中心城区,人流量较大,主要以灯具、五金水暖、低压电器、板材经营为主,目前经营状况相对较好。

c.由于没有统一规划,经营较零乱,没有停车场地,且城市建设道路拓宽后,人行道变狭小,消费者购物不方便。

3、香江家具建材大市场

a.位于城南井冈山大道46号,市场建筑面积2300

b.一期二楼和二期一、二楼主要经营家具,其余为建材、厨卫洁具、装饰材料等经营场地。

c.一期二楼是较早的家具市场,有一定的名气,现经营设施已显陈旧。目前该市场向太平桥延伸,经营不锈钢材料、铝材批发,商铺不多,但交易量大。

4、天一园家居广场

b.该场地为商住式建筑结构,一楼为经营店铺,目前有30家商户在经营,主要经营商品种类为家具。

5、凯震建材大市场

b.主要经营建材、家装饰品等。因进场商户免两年租金,故无空置商铺;近期有6000m2仓库推出使用。

6、四方园建材家居广场

b.一层共有商铺323间,按商品类别分七个区:板材、线材、油漆涂料区、陶瓷区、地板区、建材超市区、管材、型材、顶材、小五金区、石材区、卫浴区。二、三楼主要经营家具、厨具等。

c.初具规模,一层近300间商铺已开张营业,37000m2营业面积已装修,地下层3000m2仓库近期推出交付使用,市场定位:以建材家居为主,形成赣中地区最具规模、最有影响力的、集展示、交易、信息、仓储、服务为一体的建材家具贸易集散中心。

建材家具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组织化程度低,存在散、乱、差、小现象。全区建材家具市场大小七个,由商品市场整合运作产生,存在着散、乱、差、小现象。散:七个市场盲目发展,难以形成中心。乱:人民路和中山路片区由于没有统一规划,经营的商品种类比较杂乱。差:购物环境差。经营户经营在场地内切割瓷砖、金属材料,送货车辆随意停放。小:临街的店铺面积小,特别是2007年城市建设人民路和中山路主车道拓宽后,人行道变狭小了,这些地段商户经营也自感没有以前方便,也无发展空间,已不适应城市建设发展的需求。

二、管理模式滞后,缺乏市场整体推广意识。目前我区较大的建材家居市场都是开发商在市场内建设若干单个商铺,然后或出售、或出租、或出售后市场代出租、或业主购买后出租、自营;经营户租赁(购买)商铺自主经营,市场统一管理,业界称为“摊位制”经营模式。这种模式往往经营与管理相分离,特别是市场始建初期,采取初始的物业式管理模式,管理停留在保安、保洁服务水平,缺乏现代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且市场整体经营、品牌意识不强,难以发挥大市场优势。

三、商品价格透明度差,售后服务不规范。建材家居商品的消费具有特殊性,绝大部份消费者都是首次消费,对这些产品缺乏辨别能力,精明的消费者货比三家后,往往是卖方出价,买方砍价,价格透明度差,出现同一商品价格在不同的市场差距很大的情况。价格不透明影响了消费者对商家的信任,市场竞争也处于价格竞争低水平。售后服务也打折扣,推销商品时把商品说得天花乱坠,一旦货物出手,商家自己就变成“上帝”,消费者想要退货比登天还难。

几点建议与思考

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超市化经营模式。与市场“摊位制”经营模式相比,超市化经营更具有全新的经营方式:商品全部统一采购、统一经营、统一定价、统一销售、统一配送、统一结算,提供导购、网上购物、加工定制、无理由退货等特色服务。超市化经营提供了优质的产品、合理的价格和完善的服务,目前在全国很多城市大行其道。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建材家居超市会越来越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二、提升市场经营管理水平。随着四方园家居广场的开业,标志着我区的建材家居市场的硬件设施上档次、上规模,而市场的治理模式、经营理念、营销策略成为当前需要提高的重要软件因素。提升软件因素一是市场发展定位要高,要以立足吉安市、面向全省、辅射周边的高度,打造江西省的知名品牌。二是明确经营模式:市场化经营、商场化管理。市场化经营就是摊位商户自主经营,商场化管理就是把市场当作商场经营管理,是经营与管理相结合,要把商户自主经营、市场经营和管理相结合,三管齐下。三是建立完善质量与服务监督制约机制,完善规章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强化培训,持证上岗。

第5篇

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未包含的服务业一般经营项目,可根据企业申请,灵活核定能体现其行业和服务特点的经营范围。申请从事服务外包业务的企业,其经营范围可使用“以服务外包方式从事”字样登记。

2.凡法律法规未禁止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经营的服务行业和项目均允许其经营,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企业大力发展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支持发展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专卖店等现代流通形式。

3.支持企业以自有或第三人持有本区注册登记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办理出质登记,引导民间资本的有序流转。支持投资人以其持有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作为出资,投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促进资本自由流转。

二、扶持政策

(一)鼓励服务业做强做大

4.对服务业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凡收费标准有规定上、下幅度的,一律按下限额度收费。

5.对新办除房地产开发企业外的服务业企业,自批准设立之日起3年内,年缴纳增值税在10万元及以上的,所缴纳增值税地方留用部分的80%奖励给企业;年缴纳营业税在5万元及以上的,所缴纳营业税地方留用部分的50%奖励给企业。

6.对上缴地方财政收入(扣除优惠奖励后)首次达到200万元、100万元和50万元的服务业企业(房地产开发项目除外),分别给予企业经营者10万元、5万元和2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二)鼓励服务业重点项目及重点行业发展

7.鼓励现代物流业发展。对新设立实收注册资本3000万元以上或固定资产投资1500万元以上的现代物流企业,自运营之月起5年内,企业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地方留用部分80%奖励给企业,企业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水利建设专项基金地方留用部分70%奖励给企业。

对现代物流企业信息系统项目当年新购置(开发)计算机网络信息硬件、软件及配套硬件投资额100万元以上的,给予项目企业5万元奖励。

8.鼓励引进星级酒店。对新引进按四星级及以上标准建设的酒店,在规定建设周期内(从土地挂牌成交之日起,四星级酒店为30个月,五星级酒店为42个月)建成开业的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可享受50%的返还奖励,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和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可享受50%的返还奖励。

对四星级酒店建成投入运营之月起5年内缴纳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地方留用部分的80%奖励给企业;对五星级酒店建成投入运营之月起5年内缴纳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地方留用部分全额奖励给企业。

对新评定为五星、四星、三星级酒店的,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和2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9.鼓励发展专业市场。对新引进的固定资产投资1500万元以上的专业市场,从土地挂牌成交之日起2年内建成开业的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可享受50%的返还奖励;自运营之月起3年内,企业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地方留用部分80%奖励给企业。

对新评定为省一星级至五星级文明规范化市场称号的专业市场,分别给予2万元、5万元、10万元、15万元、2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升级的按标准给予补足。

10.鼓励引进大型商场超市。对一次性新建建筑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商场超市,从土地挂牌成交之日起2年内建成开业的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可享受50%的返还奖励;自运营之月起3年内,企业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地方留用部分80%奖励给企业。

11.鼓励发展金融业。对新设立的独立核算金融机构或实收注册资本3000万元以上的担保公司,自运营之月起3年内,企业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地方留用部分60%奖励给企业。

12.鼓励旅游业发展。对新引进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旅游景区建设项目,自运营之月起3年内,企业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地方留用部分80%奖励给企业。

对新评定为国家5A、4A、3A景区,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和2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在*区注册的旅行社,被评为全国百强和省内50强的,分别给予3万元和1万元的奖励。

13.对实收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上的服务业企业或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以上的服务业建设项目,优惠政策实行一事一议。

第6篇

一、商业项目会审

建立商业项目联合会审制度,由区经委牵头,通过各职能部门联合会审,加强对商贸服务业业态调控。

(一)会审原则

1、根据《区商贸服务业“十一五”规划》及各街镇(工业区)的商贸服务业专业规划,对大型商业投资项目是否符合规划进行会审,控制重复建设和不合理布局。

2、新建大型居住区商业配套设施的建筑方案设计进行会审。在控制总量的基础上,既要集中配置便利店、室内菜市场、大众化餐饮(早点)、大众化理发、书报店、药店、洗衣店、维修回收站等必备性商贸服务业业态,又要控制延街小商铺建设。

3、重点商业圈和主要商业街的设计方案必须进行会审。使我区主要商贸服务业设施体现总体规划的设计理念。

4、对新城和各镇的商贸业规划进行会审,以达到对商业面积的“控制总量、盘活存量”的目的。

(二)会审范围

1、新建、增建大型商贸服务业态方案。

2、新建住宅小区的商业设施配套方案。

3、新、改、扩建商业用房的设计方案和业态布局。

4、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或投资超过1000万元以上的三产项目(不需新建商业用房)的项目论证。

5、重点商业圈、主要商业街、新建住宅小区、旅游开发区、工业区的商业布局方案。

(三)会审主体

1、设立区商贸服务业投资建设项目会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区经委、发展改革委、建设交通委、规划局、房地局、环保局、招商局(区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中心)、工商分局。

2、由各街镇(工业区)牵头所在地市政、环境、土地、工商等组建商贸服务业投资项目评估小组。

(四)会审方法

1、各街镇(工业区)的商贸服务业投资建设项目,由街镇(工业区)预评估小组直接对商贸服务业投资建设项目是否符合本地区商贸业规划布局进行初步筛选和评估。区属公司的商贸服务业投资建设项目,由区属公司和项目所在街镇(工业区)预评估小组进行沟通,共同对项目进行预评估。通过各街镇(工业区)及区属公司预评估筛选出的商贸服务业项目,向区经委申报。

2、对各街镇(工业区)及区属公司申报的商贸服务业项目,由区经委牵头,组织联席会议单位召开区商业项目联合评审会议,对项目内容进行评估,并确定该项目能否准入。

3、区经委代表商贸服务业投资建设项目会审联席会议出具业态认可意见,分送区发展改革委、经委、建设交通委、规划局、房地局、环保局、工商分局、食品药品监管分局。各职能部门按照业态认定意见办理相关手续。

二、立项审批

(一)商贸服务业项目立项审批

按照《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区经委<关于完善和加强工商领域投资项目管理的实施意见>通知》金府办[2006]4号要求,区经委与区发展改革委协商一致,对商业项目的立项作如下界定:

区发展改革委审批政府财政性资金投资的项目及六类经营性投资项目。

区经委对现有商贸业服务业用房的改、扩建;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或投资超过1000万元以上,新开设的商业设施(不需新建商业用房),从业态布局出发,进行审核立项。

(二)立项审批受理

在区审批中心受理服务窗口受理商贸服务业投资建设项目的立项。受理通过项目会审的商贸服务业审批项目,由区发展改革委和区经委按职责负责立项审批。

第7篇

这些地区,普遍把服务业与一产、二产有机融合在一起,把发展现代化服务业与提高传统服务业有机融合在一起,把优先发展生产业与优化消费业有机融合在一起,把积极发展城市服务业与不断拓展农村服务业有机融合在一起。高起点、高标准制定服务业发展规划,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明确产业定位,明确功能布局,明确招商方向,形成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局面;常熟市在布局架构现代服务业发展时,确定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科研创意产业、文化旅游业、商贸服务业、房地产业六大服务业集聚区,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服务业集聚区的做法;对我市很有借鉴意义。本人对各地加快服务业项目建设进度,实行从项目准备、包装策划、资金落实、建设管理的全程服务、全程推动、全程监督的经验也印象深刻。

前几年,我市制订并出台“十一五”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和城市商业网点规划,这些规划对我市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总体来说,城市定位明确,缺乏统筹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统筹城市化与服务业发展的先进理念,所以定位不够高,特色不够明,亮点不够多,实施中存在着“各干各”、“单打一”等现象。对于商贸服务业项目布局与建设,缺乏强有力的项目审议协调机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无序性。

经贸局作为市经济综合部门,理当成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的参谋。我市在实现“一高两进”三步走战略目标和工业经济提升发展目标中,迫切需要以商贸商务、现代物流等生产业作为突破口和重要支撑,加快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辐射强劲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本人认为,下一步我们将重点谋求以下九个方面的新突破:

一是政策创新上的突破。要围绕我市新的城市定位,着眼于构筑三省边际现代物流集散地和三省边际商贸商务名城,以全市服务提升大会为契机,以本次考察理念收获和外地实践经验为借鉴,进一步明确我市“一主两副三点”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布局,积极参与我市商贸商务业发展专项政策和规划的深化完善,起点要高,抓手要准,措施要实,行动要快,督查要严。

二是现代物流上的突破。组织开展我市物流(服务业)现状调查,紧密对接我市“4+X”重点培育产业,主动参与制定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和市扶持现代物流业发展政策,促进第三方物流业发展。围绕我市“二区四中心”的现代物流业空间布局,今年计划浙闽赣边际物流中心建设完成前期、力争动工;指导加快建设商贸领域物流中心——驰骋物流基地二期工程。

三是项目推进上的突破。全面落实2012年服务业重大项目实施计划(商贸23个),能早则早,能快则快。今年要改造提升农贸城,推进城北大型超市建设,完成时代广场(精品商厦商场部分)土建,推出汽车综合市场等项目招商。汲取和借鉴这次考察经验,以及我市工业投资项目审议的有效做法,制定出台由市经贸局牵头的商贸商务(服务业)项目落地协调审批办法。

四是招商领域上的突破。要像全力抓工业招商和产业招商那样,突出抓好商贸、物流服务业“大、好、高、外”项目招商,积极争取引进国际化大型连锁企业。最近,我局正与综合实力位于物流企业前列的广东一客商洽谈一项物流大项目,要紧盯不放,全程服务。

五是特色街区上的突破。着力推进现代服务业总量扩大、行业集聚和产业提升,重点推进“两区、六街”建设,进一步完善并出台特色街建设管理办法,加快培育城区中心商圈和特色商业街区。

六是龙头培育上的突破。加快我市商贸服务龙头企业培育。最近,我市已公布第一批重点商贸流通企业名单:市左邻右舍便利商店有限公司(连锁经营企业);万众商贸有限公司(百货零售企业);国际大酒店有限责任公司(住宿宾馆企业);刘氏贸易有限公司(批发企业);成坤农贸城有限公司(商品交易市场)。一方面,要发挥现有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新的业界龙头企业。

七是新型业态上的突破。推进千镇连锁超市扩面提升,今年要新增农村连锁便利店50家,覆盖率超80%,并继续鼓励和支持我市连锁龙头企业跨区域布设网点。推进社区商业建设,实施“双进”工程,提升服务内涵,完善便民服务。积极培育电子商务,鼓励我市现有特色产业门户网站优化升级,开展网上交易;鼓励商贸骨干企业、大型商场超市建立网上商城,引入BtoB、BtoC等现代交易方式。发挥会展经济效应,走出去、请进来,培育和参与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展会,促进特色农产品和工业品营销推介,提高知名度。

第8篇

坚持政府指导,市场运作原则;坚持多元化投入,多种所有制共建原则;坚持改造与新兴并举原则;坚持分类推进、突出重点原则;坚持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原则;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原则。进一步扩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提升服务业总体竞争力,努力实现我区服务业的全面开放和快速发展。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坚持更高标准,追求更高水平,实现率先发展”的总体工作要求,以国际化提升服务业能级,以市场化做大服务业规模,以信息化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以法制化改善服务业发展环境,紧紧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战略机遇期,以优化服务业结构、完善服务业功能、提高服务业竞争力、拓展服务领域为重点,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提高服务业整体水平。

三、主要目标

到2010年,基本形成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载体、以重点项目为带动,构建起集现代商贸业、现代物流业、现代旅游业、现代金融业、现代房地产业、信息产业、商务总部经济等产业于一体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成为滨海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区域,国际物流中心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型和高经济增长型旅游区,北方重要的临空商务区。

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26亿元,年均增幅26%,占全区生产总值的50%;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20亿元以上,引进项目全部达到或超过*区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规定。

四、重点任务

(一)以融入滨海整体发展为契机,实现“四个突破”

1、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实现突破

(1)在总体规划中突出服务业在全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从融入滨海新区服务滨海新区的战略高度,积极发挥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的导向性作用,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20*年,全面实施《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意见》和《*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方案》,落实《*区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2)培育“214”产业发展模式,做大做强现代商贸业、现代物流业两大优势主导行业,全力构筑信息产业的先导地位,充分挖掘旅游业、金融业、商务及总部经济、房地产业四大潜力产业的后发优势,形成主导产业支撑、先导产业引导、潜力推进的产业发展模式。

2、在构筑经济板块方面实现突破

(1)打造军粮城散货物流园区、大毕庄商贸物流区、新立商务商贸区、华明商务商贸区、临空商务区、海河中游循环经济商务商贸区、*湖旅游区、海河智慧城、*软件园9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形成产业、项目、人才、资本“四集聚”的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经济板块。

(2)20*年,按照规划全面启动军粮城散货物流区、大毕庄商贸物流区、新立商务商贸区、华明商务商贸区、*软件园5大服务业经济板块的建设,企业入驻占地面积平均达到30%,*湖旅游区按总体规划批复的实施进度进行20*年-2010年的规划建设;完成临空商务区、海河中游循环经济商务商贸区、海河智慧城3大服务业经济板块的规划。2009年,完成军粮城散货物流区、大毕庄商贸物流区、新立商务商贸区、华明商务商贸区、*软件园5大服务业经济板块规划建设总量的50%,企业入驻占地面积平均达到50%,同时,规划筹建临空商务区、海河中游循环经济商务商贸区、海河智慧城3大服务业经济板块。2010年,完成军粮城散货物流区、大毕庄商贸物流区、新立商务商贸区、华明商务商贸区、*软件园5大服务业经济板块规划建设总量的70%,临空商务区、海河中游循环经济商务商贸区、海河智慧城3大服务业经济板块规划建设总量的50%,9大服务业经济板块企业入驻占地面积平均达到60%。

3、在创新招商选资方面实现突破

(1)树立科学招商的理念,严把项目质量关。招商选资项目要符合经济板块规划与产业定位,要体现出“增强服务功能,完善服务体系”的优势与特点,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支撑,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依据服务业集聚区承载的不同功能,实施以产业定位为导向的招商战略,把规划招商、项目招商、产业链招商和增强服务功能、完善服务体系有机结合起来。转变招商理念,创新招商引资方式,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以吸引大项目、好项目为重点,全面推动由单项项目招商向产业链招商、从低效益招商向高效益招商的转变。20*年,引进10个亿元以上,其中3个5亿元以上规模项目;2009年,引进15个亿元以上,其中5个5亿元以上规模项目;2010年,引进20个亿元以上,其中8个5亿元以上规模项目。

(2)树立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的发展理念,提高服务业对全区经济、社会的贡献率,用国际化眼光重新审视*区的定位,努力挖掘和彰显人文、科技、旅游等资源,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为投资者营造出与世界接轨的平台。20*年,把改善投资环境作为增强招商选资力度的关键环节来抓,建立重点投资项目审批“绿色通道”,落实和完善对服务业发展和重点项目扶持奖励政策,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

4、在重点项目建设方面实现突破

(1)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作用,通过政府的规划和政策引导,发挥重点项目在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领域中的积极作用,引进国内外知名度高、实力强的企业参与我区重点行业的改造提升,实施服务业品牌战略,积极推动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化。

(2)加快推进续建、新建项目的建设速度,促使项目早竣工、早投产,积极推动拟建项目落地速度,加快在谈项目进度。20*年,要全面推行重点项目挂牌服务和督办制度,落实项目责任制。加大依法行政力度,对占用土地不开工、不建设的,该收取土地占用费的收土地占用费,该依法收回的依法收回,以此促进项目投资方早投入、快投入。20*年—2010年,确保新建重点项目落地开工每年达到10个以上。

(二)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目标,增强“四个功能”

1、增强现代物流服务功能

(1)落实军粮城散货物流园区控制性详规,加快园区建设。1年内完成1平方公里起步区建设,2年内完成码头疏浚扩能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3年内在园区内注册营业收入亿元以上物流企业达到5家以上,依托钢铁和装备制造业,全面提升钢铁物流和内河运输功能,5年内成为海河下游重要的钢铁仓储物流基地。

(2)结合外环线补圆,规划提升大毕庄商贸物流区,依托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以及争取国家公路运输“主枢纽”工程,引进国内外知名的物流企业、提升和改造区域内现有物流行业,全面完成大毕庄物流区的产业与功能定位,建成服务滨海新区、辐射三北地区、面向全国的商贸物流基地。20*年,依据规划完成布局结构调整,2009年,完成物流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基本完成规划区内整体新建和旧区改造提升。依托现有专业市场的改、扩建以及引进和建设新的专业化市场,提升和完善区域的商贸流通功能。力争每年新建营业额5-10亿元的各类专业化市场2个以上,使该区域成为全市最具实力的十大商贸物流区。

(3)做大做强物流企业集团,20*年,培育和引进物流企业集团4家,2009年,培育和引进物流企业集团6家,2010年,培育和引进物流企业集团8家,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结点丰富的物流网络。

2、增强旅游休闲服务功能。

(1)加快*湖基础设施建设。20*年,完成京津塘二通道出口、*湖浚深、西区挖湖等工程,启动西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万科体育运动公园、社区学院、水域天城等一批拟建项目落地开工;2009年,建设实施沿湖综合配套区项目,推动环球产品交易中心、宝龙集团商业广场、亚洲文化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基本完成东区商住区建设;2010年,形成东西两湖较为完备的基础设施配套体系,商务商贸综合配套区形成规模,初步建成天津市新的重要的生态居住区、滨海新区产业功能区的高档配套服务区和特色旅游休闲度假区。

(2)以*湖旅游区为龙头,大力整合、深度开发我区旅游资源,开拓旅游市场,构筑都市风情、休闲文化、温泉度假、农业观光、现代工业、现代商务相结合的新型旅游业。充分挖掘和利用我区历史文化资源,拓展文化旅游,到2010年,基本形成农业休闲旅游区、农家乐旅游点,海河沿岸休闲文化特色旅游区相结合的生态旅游体系。充分体现大型商贸设施异业聚集效应,形成集购物、娱乐、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全业态新型旅游模式。

3、增强金融保险服务功能

(1)优化市场结构,培育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大力促进金融保险业向科研、生产和环保领域渗透,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风险防范体系。

(2)积极发挥保险业在我区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年金管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解决“三农”问题以及应对公共突发事件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引进服务创新、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养老、健康等各类专业性保险公司。使金融保险业成为我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和资产管理者,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加快服务业经济板块集聚金融机构的步伐。在进一步扩大和完善中心城区金融服务功能的基础上,规划建设好华明商务区金融板块,按照总体规划要求筹备*湖金融区。到2010年,我区要成为全市金融创新和发展的高效承载区域。

4、增强服务外包服务功能。

积极承接国内外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财会核算、技术研发、工业设计等服务外包业务,全面提高我区服务外包产业整体水平,把服务外包作为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的重中之重着力抓好,把我区建设成为高端的服务区域。20*年,全面启动软件园项目建设;2009年,以万新(张贵庄)金融商贸组团、航空城临空产业组团、高新技术产业组团的规划建设为基础,积极引进、培育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服务外包主体;2010年,基本完成软件园建设,打造我区以IT产业为基础的强大的服务外包功能。

(三)以城市化发展战略为主线,完善“六个体系”

1、完善信息与科技服务体系

全面提升我区信息服务业能级和竞争力,加快“数字*”建设步伐,深度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加快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壮大软件产业,拓宽服务领域,形成功能社会化、经营产业化、结构网络化、手段现代化的信息服务体系,为全区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到2010年,基本建成现代物流、科技服务、中介服务等一批专业化信息平台,培育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专业信息与科技服务企业5家。

2、完善商贸流通体系

(1)打造不同特色的现代商贸集聚区,全面提升各类专业化市场的集散辐射水平,培育以农副产品、钢材、建材、轻工产品等专业化市场为主导的现代贸易平台、构建辐射周边的大型专业化市场体系。3年内新建扩建8个交易额10亿元以上的专业化市场,其中新建扩建2个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和6个生产资料及工业产成品市场。

(2)以万新(张贵庄)中心城区、华明新市镇、军粮城(无瑕)新市镇、新立(么六桥)新市镇、大毕庄新市镇、*湖旅游区、航空城等功能区的规划建设为契机,打造各个区域的现代都市型商业中心。3年内新建5个营业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营业额达到10亿元的大型商业中心。

(3)以“三进工程”为契机,加快培育大型连锁龙头企业和大型配送中心,积极发展各种新型商业模式,着力提升零售商业能级和业态水平,大力发展便民商业和生活服务业。到2010年,在全区范围内逐步建立起以国际轻工商贸城、不锈钢市场、天津滨海钢材交易中心、金钟蔬菜批发市场等专业批发市场为龙头,以各镇街乡各类专业化市场为骨干、以新市镇、社区(村)商业中心网点为网络的各具规模、功能完备、相互配套的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生产资料市场体系。全面实现“三进工程”连锁经营全覆盖、全连锁、全达标的目标任务。建成1条国家级商业街,3条市级商业街。

(4)到2010年,以华明商务区、新立商务区和机场临空商务区的等大型商业设施和重点商业项目的陆续投入运营为标志,同时结合海河经济带综合开发,沿海河发展商贸服务带,形成商务商贸和产业配套服务区,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管理规范、服务优质的开放型商务商业体系。3年内建成五星级酒店3家,三星级以上酒店5家;营业面积达到5000—10000平方米餐饮设施3家。

3、完善中介服务体系

加强行业自律,实现规范发展,努力提高中介机构执业水平,形成专业化市场化程度较高、门类齐全的中介服务体系。政府通过政策引导、购买服务,扶持中介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引进和培养中介服务知名品牌,促进中介服务业集聚发展。3年内培育引进50家以上包括法律、公证、会计、审计、税务、知识产权、计算机、软件服务、证券分析与咨询、市场调查、社会经济咨询、房地产、广告业、职业中介科技中介等服务机构。

4、完善文化服务体系

进一步完善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服务体系,依托市场机制,加快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医疗保健、体育健身等领域的产业化进程。3年内,以*湖旅游区为载体,着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引进3家以上营业额1000万元以上文化创意企业;做优做强今日*、*广电等媒体,举办1次以上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大文化活动;结合城市化进程,3年内在中心城区、新市镇和经济功能区同步完善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医疗保健、体育健身等文化服务设施;依托*湖水上项目和体育场馆建设,打造体育健身休闲集聚区,争办2次以上有影响的国内外重大赛事;规划完成*湖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5、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推进全区城市化进程,以满足居民生活多层次需求、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坚持社区服务网络化、社会化和规范化的方向,整合政府、社会和社区资源,构建覆盖全区的公益性、经营性等多元化的社区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家政服务,形成统一有序的家政服务市场,建立家政服务培训基地;规范发展物业管理,扶持大型物业管理集团;健全以疾病预防、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积极发展休闲娱乐、体育健身服务,完善老年人服务体系;发展各类专业化服务公司,为市民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3年内新建社区全部实现专业化物业管理,老社区(居民区)逐步健全完善专业化物业管理体系,按照要求,全面实现便民商业、医疗卫生、娱乐健身等服务业态进社区。

6、完善房地产业体系

适应城镇化发展和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的要求,健全和完善房地产开发建设和服务体系,促进全区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以城中村改造、新市镇建设为基础,加强对房地产业的规划,做优做强房地产业。3年内基本完成*湖生态居住区,华明街、新立街、金钟街、军粮城镇配套房地产业开发建设;培育引进10家以上大型专业化物业管理、房地产咨询、房地产价格评估、房地产经纪等企业。

五、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区现代服务业领导小组的作用,科学制定和实施全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统筹协调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各街镇乡、经济部门、行业管理部门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形成全区联动的工作机制。

2、落实责任制。把发展现代服务业列为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考核内容,坚持行政首长负责制原则,将工作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单位。制定考核办法,建立监督机制,定期进行检查考核。

3、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服务业管理体系,规范统计、分析、监测、跟踪、服务等基础性工作。转变政府职能和工作作风,转变发展思路,积极主动为服务业的发展服务。

(二)科学制定政策,积极引导各类资源向现代服务业集聚

认真贯彻落实各项产业政策,支持重点项目尽快实施。制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政策和措施,按照相关政策要求落实匹配扶持资金,形成对项目较完善的政策扶持体系。

(三)做好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1、落实和完善人才政策。建立健全现代服务业人才评估体系,充分发挥政策的杠杆和导向作用,形成现代服务业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良性机制。

第9篇

关键词:兵团;商贸流通;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F7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1-0019-03

商贸流通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商贸流通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日益被人们所认知。它不仅能够多方面地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提供广阔的就业门路,而且以其特有的服务职能,促进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

一、兵团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现状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兵团国内贸易快速发展。2000年,兵团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亿元。到“十五”末的2005年,兵团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4亿元,增长73%,年均增长11.5%。“十一五”的前3年,兵团国内贸易继续稳步增长。2006年,兵团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1.38亿元,比2005年增长19.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7.2%,实现商品销售总额378.48亿元,比2005年增长2.5%。2007年,兵团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16亿元,比2006年增长16.9%,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1.2%,实现商品销售总额459.93亿元,增长21.5%。2008年,兵团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9.88亿元,比2007年增长22.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3.2%,实现商品销售总额517.02亿元,增长12.4%。

“十五”期间,兵团外贸进出口规模迅速扩大,年均增长达到32.8%。2005年,兵团实现进出口总值31.05亿美元,比“九五”末增长3.5倍。“十一五”的前3年,兵团外贸保持了高增长势头。2006年,兵团实现进出口总额35.05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2.8%。2007年,兵团实现进出口总额55.60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62.1%,占自治区进出口总额的40.5%。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从下半年开始,兵团进出口增势逐月回落,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88.2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8.4%,占自治区进出口总额的39.7%,下降3.7个百分点。

二、兵团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商贸流通业观念陈旧

当前,全国都在强调扩大内需以及经济转型,但是政府部门主要决策层和主流经济学界并没有认识到“流通革命”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性。此次经济危机最该引起人们反思的是长期轻视流通业(包括轻视对国外市场的流通渠道体系和具有自力的经销体系)导致的“产品销售危机”,最该重视的是流通业滞后导致的财富流失、流通秩序混乱(垄断导致财富分配不公)以及最终消费受阻等“流通问题”。然而,似乎政府出台的对策体系以及现行的主要决策最终还是回到了重视生产、重视投资的老路上。如果流通革命没有完成,建成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以及最终实现工业化都将是空话。

(二)缺乏影响广的自主品牌企业

“十五”期间,兵团实施品牌推广初见成效。推出了“新天”、“伊力”牌系列酒类制品,“天业”牌节水器材等一批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兵团品牌。但是,计划经济的惯势和“官商”思想的影响,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农副产品贸易、民营经济、药品经营、盐业经营等分属于多个部门、多套班子、多套人马,各吹各号,各唱各调,部门利益至上,诸候割据称雄,批零分离,内外贸脱节,国内外市场分割等因素制约着兵团形成影响更广的品牌企业。

(三)市场机制不完善

由于兵团长期以来计划经济色彩较浓,导致兵团缺乏宏观功能强大、体系健全的市场网络,存在开放程度不够、市场信息不灵、流通不畅等问题。以农资批发为例,兵团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配发,但由于配发环节繁琐,导致本该低成本的农资配发到职工时反而高出市场价格的现象。以石河子地区为例,统一采购的农资要经过师、团、连三级配发,繁琐的环节不仅导致效率低下,而且使得成本逐级提高,最终的价格居然比市场价格还要高出大约0.5元/公斤。此外,兵团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信息、技术、咨询等所占比重较小。

三、兵团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需求分析与前景预测

(一)收入增加提供广阔的市场需求

从“十五”开始,兵团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速,恩格尔系数呈逐年递减态势。2007年,兵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达到10521元,比上年增长17.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2%。团场农牧工家庭人均纯收入6193元,增长28.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7%。在岗职工工资总额116.94亿元,增长17.1%。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6272元,增长17.0%。可以预见,消费动力将对兵团商贸流通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城市化进程加快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城市化水平是发展商贸流通业的环境条件。以兵团4个城市为例,2007年,兵团4个城市――石河子、阿拉尔、图木舒克和五家渠共完成生产总值138.5亿元,占兵团经济总量的31.4%;四市人口达到74.11万人,占兵团总人口的28.7%;四市人均生产总值18842元,比兵团平均水平高出1754元。其中,石河子市经济总量占到八师垦区的71.8%。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制约城市化进程的体制、政策因素逐渐弱化和消除,城市集聚效应的扩大,城镇人口进一步相对集中,从而将大大加速商贸流通业的发展。

(三)外向型经济发展拓展新的空间

新疆作为中国向西开放的窗口,发挥着桥头堡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与中亚五国的经贸合作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在中亚五国相继独立后的近10年来,经过经济转轨、复苏与发展,中亚五国的经济实力和自主发展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强化。中国新疆依托其地缘、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与中亚五国的经贸合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2001年,中国与中亚五国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使得新疆与中亚五国的经济贸易联系更加密切。新疆与中亚地区紧密的贸易关系为兵团商贸流通业拓展了新的空间。

(四)兵团商贸流通业发展的重点

一是以主城商圈带动商贸。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以兵团4个城市为中心,集现代商业、新型商贸和商务办公、餐饮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和区域性商务中心。二是以物流发展提升商贸。以“信息化”为基础,“集约化”、“标准化”为重点,建设配套完善、功能强大、服务一流的区域性现代物流园区,健全物流运输与信息系统平台,大力发展多种运输方式互补的联合运输形态和综合运输配送体系,建立优质、高效、周到、快捷、安全的现代流通产业。三是以市场发展推动商贸。围绕兵团4个城市和中心团场公路交通沿线,建设、培育壮大一批大中型商品交易市场和出口基地,进一步增强聚合幅射能力。四是以产业联动壮大商贸。加速与一、二产业的渗透、融合,促进生产、批发、零售、运输、仓储、金融、信息服务产业链条一体化,拓展流通产业发展空间,壮大流通规模,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快速发展。

四、兵团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对策与保障措施

(一)转变两个观念

一是转变“重农工、轻服务”的观念。兵团是靠农业发展起来的,兵团的农业机械化程度已是全国最高,但是服务业发展滞后,根本原因是对服务业发展重视不够。要想改变兵团服务业滞后的现状,就必须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具体说来:一是从上到下转变观念,重视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二是从上到下成立专门的服务业领导办公室,专门负责服务业发展;三要编制兵团服务业总体发展规划。兵团有农业规划和工业规划,但是没有服务业发展规划,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对服务业的重视不够。

二是转变“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人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商贸流通业作为经济发展中的先导产业,对繁荣区域经济,拉动消费需求的重要作用,在思想上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以商兴工,工商联动”,没有流通就无法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利润,第三产业就会失去支撑力。因此,要提高商贸流通业的地位,就要切实加强领导。

(二)调整人员结构,引进和培育商贸人才

如前所述,兵团服务业人才匮乏,今后一段时间,要加快培养亟需的信息服务、金融保险、中介服务、服务业政策与管理等方面的人才,采取委托培养、联合办学等形式,加强对商贸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造就一批既精通技术又善于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要抓住机遇,招聘引进一批年轻化人才,补充新鲜血液。通过几年时间的努力,使兵团的人员结构得到改变。

(三)加快企业改革步伐,培育商业龙头企业

一方面,加快对大中型国有商业企业改制的步伐,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公司制改造,成立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公司制企业。对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中小流通企业,要打破地区、部门、所有制的界限,通过资产重组、兼并、破产、拍卖等形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的经营组织形式;另一方面,以现有流通骨干企业为重点,引导一批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市直商业企业,以资产为纽带,以品牌为载体,通过兼并、重组、联合等方式优化配置县区商业资源,使有限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同时,以做大做强为目的,主动与国内大型商业企业嫁接,实施大集团发展战略,尽快形成跨区域、跨所有制的大型商贸龙头企业集团。

(四)加强“三个结合”,促进产业相互带动

一是坚持商贸流通业与工业相结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工商联手,加快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升级,通过实施本地化战略、走出去战略,共同组建分销网点或委托商业企业总经销,提高兵团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二是坚持商贸流通业与农业相结合。围绕兵团农产品出口,开拓新的经营服务领域,组建一批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积极培育和发展农产品基地,提高农产品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化程度。三是坚持商贸流通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加大兵团旅游景点区的商业服务网点建设和扶持力度,完善购物、餐饮、住宿、娱乐、休闲等配套设施。加大旅游产品和旅游食品的开发力度,达到商贸服务业促进旅游业发展、旅游业推动商贸服务业发展的互动效果。

参考文献:

[1] 蒋洪颖.谈兵团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及改革思路[J].新疆农垦经济,1996,(03):30-31.

[2] 韩江涛.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镇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J].淮海工学院学报,2009,(01):75-77.

[3] 孙卫青.入世对兵团商业流通业的影响及对策[J].兵团党校学报,2004,(04):25-26.

第10篇

今年,*街道继续深入贯彻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建设为核心、以招商引资为动力、以环境创优为保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和理念,优化投资和发展环境,全面实现发展新跨跃。按照“一业带动(高端商贸业)、两翼腾飞(解放路高端商贸、顺城路文化旅游)、资源置换(以拆迁置换土地资源)、梯次开发(由两翼向中间)”的总体思路,坚持四个兴街,加快把地区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商贸转型为以文化、旅游、商贸、金融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争取用3-5年时间建成富有历史文化特色,全国知名、全市一流的时尚休闲街区。

一、依托项目建设拉动区域发展

重大项目建设是实现率先转型的重要载体和抓手,要坚持不懈地通过抓大项目、上好项目来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大项目带动大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服务水平,做大区域经济。围绕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上项目,积极招商引进高留税企业,结合地区顺城路古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及解放路周边现代服务业项目的不断壮大,大力实现“文化兴街”、“商贸兴街”规划,加快把地区发展转型为以文化、旅游、商贸、金融、信息为主的现代服务业街区。

二、整合区域资源推动区域发展

一是深度挖掘地区文化旅游资源,逐步打造顺城路自南至北东岳庙广场、古玩一条街及永兴坊、永正坊旅游文化广场的开发建设;二是扩大解放路商圈辐射效能,充分利用民乐新都会、万达广场、裕华、民安项目,引进培育现代高端服务业,实现地区解放路沿线高端商贸服务业新格局;三是整合地区闲置资源,全面盘点资源,充分激活效能,推动引导闲置资源向楼宇经济、总部经济转变,实现街区经济跨越发展。

三、提升城市形象支撑区域发展

经过去年城市提升年建设,*地区城市面貌有很大改观,街区城市提升效果优化了投资硬环境,极大推动了地区经济项目发展,招商引资工作。今年我们在继续提升改善城市环境的同时,加大特色街区建设,打造地区“二横四纵”特色街区板块建设,“二横”即:东新街民族小吃一条街、东五路饮食娱乐一条街;“四纵”即:解放路现代商贸服务街、尚俭路购物步行街、尚勤路汽车装饰街及顺城路古玩旅游街,切实实现“一街一品”,为地区经济发展做贡献。

四、做好民生工程服务区域发展

关注民生,改善地区群众生活状况是我们发展壮大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今年我们将利用地区拆建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利用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居民就业机率,使地区老百姓充分享受发展成果,切实得到实惠。

第11篇

一、指导思想

围绕“现代工贸强镇、山水宜居新城”建城目标,以提升镇域现代服务业总体规模和档次,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吸引力为目标,以整合资源、优化环境、扩大开发、培育特色为重点,依托现有杨江大道两侧商贸日臻成熟优势,加强政策引导,激发民间资本,实施开发改造,聚集人气商气,推进商贸服务业率先发展,加快“活力杨江新城”建设步伐。

二、规划范围

“十里商贸长廊”东起镇政府西侧三角、西至江桥新闸桥,南北以杨江大道人行道外侧边线为界各60米(联动开发不受60米限制),全长约5公里,将杨汛商圈、江桥商圈和经编广场商圈连接为一体,力求将其打造成一条杨汛与江桥遥相呼应的城市“金腰带”。

三、目标原则

1、总体目标:“十里商贸长廊”按照“一年奠基础,三年出形象,五年基本建成,到2015年基本形成应有规模能级”的总体目标要求建设,初步形成集家居生活城、文化休闲广场、餐饮娱乐、经编专业市场、大型生活超市、大型农贸市场、花鸟市场、品牌连锁卖店、高星级酒店、高档写字楼、大型旅游项目(景观房产)、仿古建筑(古玩一条街)、大型生产资料市场、现代物流市场(含联托运)、汽车美容装饰一条街、婴童(老年、妇女)特殊商品专卖广场、生活保健城等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业综合体。

具体目标如下:

第一阶段,2009年8月-2010年底,力争沿线3个以上村(居)和3家以上企业启动改造地块的拆迁工作,完成拆迁20000平方米以上;力争5只以上商贸项目新开工建设;5只以上商贸项目竣工投运,新增商贸服务业企业10家以上。

第二阶段,2011年-2012年底,力争完成拆迁20000平方米以上,新开工建设项目5只以上,新竣工商贸建设项目5只以上,新增商贸服务业企业15家以上。

第三阶段,2013-2015年底前,力争完成拆迁20000平方米,新开工建设项目5只以上,新竣工商贸建设项目5个以上,新增商贸服务业企业20家以上。

2、工作原则:坚持“统筹规划,政企(村)联动,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原则进行。

四、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十里商贸长廊”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许志炎、张伟江任组长,朱国庆任常务副组长,柯洪炜、丁春峰、何平任副组长,王利芳、陈峰、徐兴华、徐关荣、丁爱金、倪兴林,沿线村(居)委书记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开发建设指挥部,指挥部设在城建开发公司内。朱国庆兼任总指挥,丁春峰、徐关荣兼任副总指挥。

2、强化舆论引导。充分利用报纸、有线电视、板报、横幅、宣传单等各种形式,加强十里商贸长廊建设规划、相关政策的舆论宣传,使镇党委、政府的决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引导辖区企业、村居、群众、商户和各地客商积极支持、参与的十里商贸长廊开发建设,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3、统筹规划调控。规划是龙头,要切实加强规划调控管理。十里商贸长廊,除必要的公建项目外,原则上都要规划建设多层及以上建筑。要以《杨汛桥镇城市总体规划》和《杨汛桥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按功能分区情况,抓紧编制完成现代服务业近期发展规划和商业业态定位等规划工作,抓紧编制杨江大道立面整治改造规划和杨江大道控制性详规,为“十里商贸长廊”建设实施打好扎实基础。

4、加快拆迁改造。要根据立面整治改造规划,搞好拆迁计划编制工作;抓紧完成沿线企业、村(居)拆旧建新或局部改造意向调查,鼓励沿线企业、村(居)“退二进三”、“腾笼换鸟”,利用闲置场地发展商贸服务业,鼓励和调动他们参与“十里商贸长廊”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两侧居民住户转变为商业门头,充分发挥集聚效应。同时加大村居改造力度,为“十里商贸长廊”建设实施提供更大空间。

5、加强政策扶持。对拆迁出让用地,原企业主或村居集体为主进行投资开发的,该地块的土地出让金镇政府净收益部分80%奖励;工业企业所用土地为集体性质的,该地块的土地出让金镇政府净收益部分对企业和村居分别按照60%和20%予以奖励。原企业主或村居集体与其他投资商合作开发且开发企业注册在杨汛桥的,该地块的土地出让金镇政府净收益部分予以80%奖励。对其他开发商通过拍卖所得土地,按照纯住宅、纯商贸、商住综合类别分别给予土地出让金镇政府净收益部分20%、50%和30%予以奖励。对村居、企业供地贡献奖,按照杨镇委[2009]42号文件执行。

6、加大招商引资。建立招商服务信息平台,充分利用报刊杂志、新闻媒介、网络等,整合招商资源,最大限度地和吸收商务信息,营造十里商贸长廊良好的招商投资氛围;针对十里商贸长廊商业业态需要,进行点对点的上门招商,争取每年引进3家规模以上商贸服务企业落户并开业;进行商贸用地集中推介,每年召开商贸土地项目推介会,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开发投资。

第12篇

发达的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显着特征,也是衡量城市发展繁荣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区新的城市定位明确提出,xx是*城市发展主轴上的重要新城,建设成为*之间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和生态宜居城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于加快提升我区城市功能,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新的城市发展定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题目

近年来,随着全区城市化、产业化进程加快推进,服务业呈加速发展势头。

1.规模不断扩张,作用更加明显。20*年,全区服务业完成增加值57.7亿元,同比增长23.9%;占全区GDP比重由*年的34.4%增长到36.9%;从业职员16.4万人,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31.2%,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同时,服务业在提升城区功能、增加居民收进、推动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门类日趋齐全,结构逐步优化。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形成以批发零售贸易为主导,房地产、交通运输、餐饮住宿为支撑,信息中介、金融保险、社区服务等产业竞相发展的服务业体系。20*年,批发和零售贸易占服务业增加值的39%。在居民改善居住条件和会议培训等需求的带动下,房地产业、餐饮住宿业得到快速发展,超过服务业均匀增速。20*年,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35.2%,占服务业比重11%。

3.大项目建设步伐加快,特色集中发展趋势显现。近年来,随着城市开发建设的加速推进,有力带动了现代商贸设施开发,服务业呈现大项目多、投资规模大、现代服务业投资比重大的新特点。目前全区列进市级29个重点项目中,服务业项目14个。服务业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逐年增加,由20*年的26.7%上升到20*年的54.6%。城区1*国道沿线*时尚广场、优联第六城、华北国际产业品原料城等项目加快建设,贸易商贸主轴带框架基本形成。国际保税物流园“两库”投进运营,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功能基础条件明显提升。随着开发区软体区、中国艺术家聚集区、大黄堡湿地开发等项目建设推进,文化创意、休闲宜居等面向*现代消费需求的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但我区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还存在一些差距和题目。一是总量规模小,发展水平不高。20*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36.9%,低于**市40.4%的水平,也低于全国39.3%的水平;人均服务业占有量略低于全国水平,不及**市的1/3和塘沽区的1/4。在服务业中,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偏低,真正代表现代服务业的现代物流、科技研发等新兴服务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影响范围广、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和服务品牌还比较少。二是集聚度低,结构不尽公道。业态比较分散,产业不够集中,没有形成体现城市服务功能和形象的服务功能区,缺乏产业集聚和规模效应。产业结构不均衡,生活业比重大,生产业比重小,为第一、第二产业提供配套和服务的能力薄弱。三是服务基础设施落后,服务业科技水平低。特别是会展场馆、影剧院、体育中心等文化休闲设施欠账比较大,现有旅游景点设施比较陈旧,接待能力差。服务业整体科技含量低,信息网络系统建设滞后,信息化程度不高,现代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应用还不广泛,服务方式和手段还比较落后和单一。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宏观环境的改善和*区域城市化、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全区现代服务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更加有利。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政策措施实施意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进步到战略任务的高度;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制定了专门意见,明确了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这为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营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二是产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目前,我区正处于产业化进程由低级向中级迈进的阶段,产业生产规模加速扩大,产业结构加速升级,将有力带动物流仓储、商贸流通、信息科技等直接为生产服务的相关行业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xx新城开发建设的全面推进,将为服务业创造更多的载体和空间,同时进一步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集聚,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支撑。三是*同城化趋势显现。随着*一体化发展进程加快,受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本钱上升的制约,*两地的服务产品价格相对较高,溢出趋势明显。xx作为*重要节点和关键,具有明显的区位、交通和环境综合上风,有条件通过对接*、服务*,承接两大城市服务产业转移,实现服务业发展层次、规模和水平的提升。四是社会消费需求升级。随着城乡居民收进的不断进步,居民消费热门逐步转向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医疗保健、旅游休闲等领域,特别是*两大城市现代消费需求潜力巨大,为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

我区现代服务业在发展中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对其今后发展形成严重挑战。一是在发展空间上,受*两大服务高度发展城市的抑制性覆盖比较明显,特别是金融、科技、技术服务、咨询等辐射力强的服务业在我区发展空间有限;同时由于相似的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与周边地区在服务业上很难实现错位发展,现代物流、休闲旅游等潜力大的产业面临激烈的区域竞争。二是在观念上,受传统思维限制,有的部分和职员对发展现代服务业缺乏足够的熟悉,缺乏应有的信心和决心,服务业发展难以真正摆上位。三是在体制上,缺乏同一治理、统筹规划和协调推进,特别是对物流、中介等一些行业缺乏有效的治理、服务和引导,影响了服务业的规范和发展。四是在政策上,长期以来注重第二产业的发展,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相对较少,带有导向性的考核和激励机制还未建立起来,影响了乡镇街道和相关部分发展服务业的积极性。五是由于收进、创业本钱、发展机会等方面原因,有些领域存在“自己的人才难留住、外地人才难引进”的现象,造成现代服务业所需的高层次专业人才紧缺。

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重点

1.指导思想。围绕新的城市发展定位,坚持改造传统服务业与引进培育新兴服务业相结合,发展生产业与巩固提升生活业并举,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培育市场主体,改善发展环境,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创新服务业治理体制和运作机制,进一步做大服务业总量规模,优化服务业结构,打造“借势*、广域辐射、特色鲜明、集群发展”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2.基本原则。一是处理好发展服务业与其它产业的关系,加强服务业与其它产业特别是与制造业的分工合作,形成协同和协调发展的格式。二是处理好发展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的关系,积极运用现代经营方式、服务技术和治理手段改造传统服务业,使二者相辅相成、协调发展。三是处理好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鼓励各种经济成份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服务业发展,进步服务业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专业化程度。

3.发展重点。按照服务业发展规律,围绕发挥xx比较上风,优先发展符合城市功能定位的行业,集中气力在具有相对上风和发展远景的领域突破:一是现代物流业。发挥我区区位、交通上风,依托*产业化大生产需求,通过国际保税物流园、华北产业品原料城、环渤海农副产品物流交易中心等大型物流园区、配送中心以及运输关键和场站建设,形成规模公道、布局科学、功能齐全的物流基础设施和服务系统,引进和培育一批现代物流企业,建设辐射能力强、组织效率高、与制造业和商贸流通业联系紧密的现代综合物流服务体系,使xx成为*两大城市物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物流结点。二是现代商贸业。大力实施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现代商贸业态,形成高效畅通的批发经营网络和业态先进的零售贸易格式。结合xx新城开发建设,以1*国道、前进道开发为带动,加快在建贸易项目建设,引进一批新的商贸龙头项目;加快规划建设一批专业市场和社区市场;进一步提升农村“三进工程”建设水平。三是文化创意产业。依托开发区软体区、中国艺术家聚集区等龙头项目,重点发展科技创意和业务流程外包、艺术品创意等产业领域,大力支持产业链延伸、产业配套和产业集群发展,逐步建成*之间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基地。四是休闲旅游业。发挥xx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上风,通过运河、湿地、森林公园、水库等开发发展文化休闲旅游,通过中国自行车王国、地毯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带动产业旅游,通过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建设促进农业观光旅游,形成旅游产业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发展格式。五是会展业。挖掘*会展服务需求,积极推进会展场馆和设施建设,引进培育专业化的会展经纪、咨询、策划等服务机构,积极承接和举办各类论坛、展会,带动餐饮、住宿、商贸、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

四、强化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组织实施

1.加强组织领导。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区域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领导,抓好落实,强力推进。做实现代服务业工作机构,理顺工作机制,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搞好与市有关部分的协调沟通,为项目运作和企业发展解决实际困难和题目。建立健全我区现代服务业统计体系,正确反映发展状况与变化趋势,为决策提供依据。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考核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分的重要指标,调动各方面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积极性,形成发展协力。

2.制定科学规划。坚持规划先行,从我区的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城市功能出发,尽快完成现代服务业布局规划,加快物流、旅游、商贸等产业的专项规划编制,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指导。按照分类聚集、适度集中的原则,规划建设现代服务业的各种功能区或专业街,推动产业集聚,扩大产业影响,形成聚集和规模效应。

3.营造良好环境。加大宣传力度,搞好干部培训,在全区上下形成重视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良好氛围。对重点领域和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促其尽快发展壮大。坚持“非禁即进”的原则,对法律、法规、规章未禁进的行业全部放开,鼓励和支持各类资本自由进进,破除行政限制,降低进进门槛。在放宽进口关的同时,加大行业治理规范力度,搞好行业诚信建设,为产业发展创造健康、有序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