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土地治理论文

土地治理论文

时间:2023-03-24 15:41: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土地治理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土地治理论文

第1篇

论文导读::国家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推动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农业投资活动已经进行了22年,土地治理项目是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最基本、覆盖面最广,也是对农业生产作用最直接的项目。连续大规模的土地治理项目对宏观区域农业经济到底产生了哪些影响,影响有多大,及其影响的机理是什么等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县域农业是土地治理项目的着力点所在,本文从县域的视角,用有无项目对比的方法和计量经济学模型从粮食生产、农业结构、农民收入和农业现代化等方面研究了土地治理项目对县域农业经济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周至县,土地治理项目,县域农业经济,影响因素

 

农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根,农业项目是县域经济的点。为了促进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国家已经持续推行农业综合开发22年。土地治理项目是农业综合开发中综合性最强,覆盖面最广,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最直接的项目。周至县是陕西省西安市八个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之一,1996年成立了周至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在连续15年国家土地综合治理项目的支持下,基本完成了全县的中低产田改造任务。现有文献多是从微观角度评估土地治理项目的影响,评估的摘要方面评估土地治理项目的宏观影响,并探索其对县域农业经济的影响机理,以弥补当前土地治理项目的区域经济层次评估[9]理论的缺失。

1. 周至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现状分析

从1996年开始,周至县被纳入陕西省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并成立了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土地治理项目是周至县农业综合开发的经常性项目,从1996开始的15年里从未间断,项目投入逐年增长影响因素,从1996年的296.7万元提高到2010年的1041万元,累计投入资金9115.854万元,其中水利措施资金6214.11万元,农业措施资金1548.884万元,林业措施资金670.38万元,科技推广措施资金412.48万元,其他措施78万元。土地治理项目是改善周至县农业生产条件的最主要资金来源,每年支持周至县实现土地综合治理800-1000公顷,到2010年基本完成了全县15600公顷的中低产田改造,完善了全县的农业基础设施。2010-2011年的冬春连旱中,周至县受旱面积达8000公顷,全县利用430眼机井和配套水利工程设施,灌溉作物6640公顷,为粮食稳产增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周至县有无项目对比分析

土地综合治理项目对周至县粮食生产有直接影响,目前周至县参与土地治理项目的乡镇主要有12个,去除2010年刚加入的尚村镇,这里选取11个实施过土地综合治理的乡镇进行研究。有无项目对比分析是项目评价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对项目实施前后进行对比分析,也可以对项目区与非项目区进行对比分析。

2.1 项目实施前后对比分析

通过比较项目区在土地治理项目实施前后的粮食单产变化趋势,初步评价土地治理项目对周至县粮食生产的影响,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周至县实施土地治理项目前后项目区粮食单产对比图

第2篇

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兴起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背景。

(一)国际背景:全球化下新区域主义的崛起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区域主义(Regionalism)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一般是指地理上彼此相连的国家或地区之间,通过政府间的合作和组织机制,加强区域内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互动意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和生产组织结构的重组,区域主义和“新区域主义”(NewRegionalism)进一步崛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诺曼•D•帕尔玛教授在论著《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新地区主义》中首次提出新区域主义概念,主张通过“多方面的”、“开放性”的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联合,建立全面协调发展的国际新秩序。[1]新区域主义在西方国家产生了广泛影响并形成了热潮。在新区域主义的推动下,当今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以大都市区为重点,通过构建大都市区的各种制度、政策和管治机制,实现跨行政区管治的“大都市区域主义”和“大都市区域治理”改革正在进行。与此同时,“涉及不同层次政府和发展主体之间以及同级政府之间的权利互动关系”(Newman,2000),通过区域各种集团的对话、协调和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地动员和利用区域资源的“区域治理”理念和区域合作实践蓬勃发展。放眼世界,遍布全球五大洲的区域合作和“区域一体化协议”正在盛行,由27个欧洲国家组成的超国家联合体“欧盟”已成为当今世界区域一体化的典范;美、加、墨三国缔结的“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及由此形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成为了与欧盟遥相呼应的宏观区域联合体;东盟“10+1”的区域合作也正在积极推进;[2]跨国界或跨境的多边经济合作组织如“中华经济区”、“新—柔—廖成长三角”、“澜沧江—大湄公河地区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等方兴未艾。显然,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和区域化并行发展、全球主义和新区域主义共同崛起的时代。为了迎接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机会与挑战,当今世界的新区域主义方兴未艾,区域合作与区域一体化正在蓬勃发展,这给我国政府和学界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如何应对全球化和区域化带来的新挑战和新问题,打造区域间合作的平台,以提升区域竞争力,推动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一体化进程?这是需要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予以专门探讨和回答的问题。

(二)国内背景:市场化下区域公共问题的凸显与区域合作的推进古典经济学的经典代表A•斯密认为,当自由市场经济发轫之际,政区间的竞争就不可避免。在他看来,如果一个国家不能提供对产权的有效保护,那么,资本所有者就会迁往其他国家,从而促进国家间政区竞争机制的形成。因为“土地是不能移动的,而资本则容易移动。土地所有者,必然是其地产所在国的一个公民。资本所有者则不然,他很可能是一个世界公民,他不一定要附着于哪一个特定国家”。[3](P408)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市场化和社会开放化的背景下,区域间竞争已经出现并有愈演愈烈之势。一方面,经济发展中形形的地方主义、山头主义等恶性竞争屡禁不止;另一方面,先发地区之间追赶式的激烈竞争此起彼伏。这表明,如何趋利避害,规范区域间的竞争行为,促进区域间的良性合作,是区域公共管理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同时,如何应对经济市场化下大量区域公共问题的凸显,也是区域公共管理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在传统的农业社会甚至工业社会条件下,社会的公共问题相对单一,公共事务比较简单,加之社会处于一个封闭发展的时期,因而国内某个行政区域内的政府能够在自己的管辖权内较为得心应手地去解决和处理其内部公共行政问题,生产和供给相应的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而无须寻求外部支援和相互合作。但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化的推进,许多地区的“内部”社会公共问题与公共事务已变得越来越“外部化”和无界化,跨行政区划的“区域公共问题”逐渐凸显,并有复杂化、多元化和规模化之态势。[4]如跨国或跨行政区划的环保问题、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人口与资源问题、流域治理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区际法律冲突问题、地区稳定问题、流行病的防治问题以及区域发展的协调互动等等,已经远远超出单边行政的能力域限,以往某个地方政府进行的单边公共行政已无法应对大量的“区域公共问题”,而相关区域内由双边或多边的地方合作或联合治理便提上议事日程。在上述背景下,我国省际间、地区间的合作,如“长三角区域合作”、“环渤海区域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粤港澳大珠三角区域合作”、“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等正在蓬勃发展。[5](P10-11)这需要从区域公共管理的层面,研究探索如何建立健全系列的区域合作机制、联动机制等,以共同应对解决大量的区域公共问题。

二、中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发展

中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一)区域行政研究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

该阶段的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改革开放先行点和发达区域的实证研究。如中山大学在国内最早开设行政管理硕士点“区域行政”研究方向,并率先对广东、香港、新加坡的行政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先后出版了《广东行政改革研究》、《香港行政管理》和《新加坡行(市)政管理》等著作和发表系列论文。二是政府间关系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关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地方政府间关系以及在转型过程中政府间关系的演变,如林尚立的《国内政府间关系》、谢庆奎的《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薄贵利的《集权分权与国家兴衰》和辛向阳、董辅乃等学者的研究。三是行政区划研究。区域行政与行政区划密切关联,甚至许多区域行政问题之所以产生就是因为行政区划的约束。刘君德等在《中国行政区划的理论与实践》、《中外行政区划比较研究》、《从封闭走向开放———中国行政区经济透视》、《中国省区经济研究》等系列论著中,明确提出“行政区经济”概念,用以分析我国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画地为牢”、“各自为政”、“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形形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并研究了中国行政区划的历史渊源、现实利弊以及调整改革问题。同时,还有一些学者关注省管县体制、市管县体制等。[6]此外,区域经济学有大量的对区域公共问题的研究,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关系的协调,这类研究多侧重从国家宏观战略的角度来分析具体区域的整合与发展,或从某一区域的角度来分析其战略定位,以促进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二)区域公共管理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

从1998年开始,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需要,中山大学相继在行政管理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以及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行政管理研究中心、行政管理重点学科设置了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方向,至今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先后出版了如《珠江三角洲公共管理模式研究》、《区域公共管理导论》、《区域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协调研究》、《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等10多部论著,并在《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中山大学学报》、《学术研究》发表了系列较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有关论文观点已被全国不少重要刊物引用。这些论著的出版和论文的发表,明晰了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路向,构建了国内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国内其他学者也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区域公共管理的相关问题。据粗略统计,目前开展这方面研究的主要大学有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湖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湖北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及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等学会和研究机构,发表了1000多篇相关的论文和出版了一批著作。同时,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教育部社科研究项目及许多省市高校项目指南都设立了“区域公共管理研究”选题,仅以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统计,就有15项相关项目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具体来看,目前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区域公共管理基本理论的研究。随着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兴起,对区域公共管理基本理论的探讨吸引了不少专家学者的兴趣。如区域公共物品治理、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区域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变革、区域公共管理视野下的行政区划问题、区域公共管理系统分析、区域公共管理的多元主体协调等方面的研究。二是政府间竞合关系研究。随着近些年来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进行了地方政府间关系协调、地方政府间合作、地方政府间竞争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区域合作等问题研究。如“当代中国政府间横向关系协调研究”、“当代中国政府间竞争关系研究”、“政府间竞合关系研究”、“珠三角公共管理模式研究”、“长三角区域合作研究”等论著的出版和论文的发表。三是流域治理的研究。流域治理是典型的区域公共管理问题。近年来,已有若干篇博士论文围绕“流域水污染网络治理机制”、“珠江流域公共治理中的政府间关系协调”和“政府主导下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等问题进行研究。还有不少学者就“流域污染治理机制”、“流域治理制度框架”、“流域治理中的政府间环境协作机制”、“流域治理模式”等方面问题进行研究。总体上看,国内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正在发展,其学者社群也正在形成和发展。但国内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尚存在如下不足:一是区域公共管理理论体系有待完善。尤其是区域公共管理的方法论、区域政策工具研究目前还几乎是空白。二是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及现代化发展中出现的大量区域公共问题,如大都市区治理、不同功能区域的管理、流域治理、跨界跨行业协调联动机制的建设以及区域治理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等,目前还缺乏具体、深入的研究探讨。三是国内以往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关注中国,采用的是中国问题研究法(sinologicalapproach),而对国外区域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借鉴尚关注不够,尤其缺乏系统、深入地比较研究。

三、中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前瞻

(一)区域公共管理方法论研究

研究方法对一门学科的发展非常重要。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本质上是问题导向的,其发展虽然需要通过理论到理论的思辨与演绎以使新的理论更深刻、更精细,但更需要从现实的问题出发,树立研究的问题意识,通过理论与实践的高度互动,以检验理论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并进一步推动理论的发展。因此,对区域公共管理的方法论进行深入地研讨,运用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是促进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深入发展的重要前提。国外在此方面的研究已经具有比较完善的方法论,如运用博弈理论分析区域间的竞争与合作,运用制度分析方法分析都市圈的区域公共问题治理,运用交易成本政治学分析大都市区治理模式,运用政策分析方法研究区域发展,运用政治经济学方法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等。从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现状看,目前对此方面的研究尚较为薄弱。

(二)大都市区和城市群的治理研究

一是大都市区治理研究。相关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市场化和城市区域化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发育形成的有都市区。[7]都市区的出现,使我国城市政府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从区域公共管理的视角,研究并借鉴国外大都市区治理的经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大都市区治理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二是城市群的治理研究。与欧美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国家的城市化道路不同,后发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道路主要是大城市群。在大城市群中,城市之间相互的交流和交易的活性化是大城市群的活力所在。如何有效地防止和治理大城市病,是区域公共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后20-30年,中国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将会出现几亿人口规模的大城市群,这意味着中国将面临建设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大规模、高密度的城市社会的挑战。

(三)区域政策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政策经历了以经济特区为重心的沿海地区优先发展阶段、以浦东开发为龙头的沿江沿边地区重点发展阶段、以缩小区域差距为导向的西部大开发阶段和以区域协调发展为导向的共同发展阶段。从政策效应看,它培育了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增强了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拓展了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丰富了区域发展的内涵。但目前,区域政策尚难以有效解决区域差距过大的问题,现代区域政策框架仍在探索阶段,实施过程中的协调机制不完善以及政策工具过于“简单化”。[8]在区域政策目标、政策框架、政策机制、政策实施工具和政策绩效评价等方面仍需深入研究。

(四)流域治理问题研究

我国已进入了环境压力剧增、污染危害高发的阶段。而在这其中,与水有关的问题相当突出,尤其以跨界水污染最为典型。如近年来的松花江水污染问题、清水江水污染问题、太湖蓝藻问题以及新安江、东江流域生态补偿问题等。流域治理涉及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关系,生态补偿问题,上、中、下游地方政府关系以及地方政府间关系诸多复杂问题及其合作、协调关系。

(五)跨区域、跨行业协调联动机制问题研究

如前所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跨区域、跨行业的区域公共问题日益凸显,如医药食品安全监管、跨境警务合作等。以食品安全监管为例,从2004年开始,食品安全由地方政府负责的基调就已经定下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提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当地食品安全负总责,统一领导、协调本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和整治工作。新的食品安全法草案也明确地方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负总责。但是,许多地方政府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并没有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强有力的监管,如三鹿问题奶制品事件。[9]另一方面,一旦出现问题,也缺乏区域间的及时通报及联动机制,而往往以简单化的“区域封杀令”为首选。如2005年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宣布全面封杀广东潮安凉果事件。[10]可见,跨区域、跨行业区域公共问题的协调联动机制研究是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中十分值得拓展和深入研究的内容。

(六)不同功能区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十一五”规划提出我国区域将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并将实施不同的区域政策,预示着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在生态保护上更有约束力,在政绩考评上更有针对性。显然,如何实现这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以及每类主体功能区内部的协调发展问题,对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及科学的绩效评估是区域公共管理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如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人口管理政策等。[11]此外,还要特别关注老少边穷等落后地区发展的问题。老少边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社会发展相对较慢,形成了区域发展中的落后地区。如何完善对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方面的扶持机制,促进这些地区的发展,是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不可忽视的问题。

(七)区域一体化与区域合作的制度化和法制化研究

目前,我国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珠三角区域一体化、长株潭区域一体化等区域一体化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区域一体化的本质是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按区域经济原则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组织专业化生产和分工协作,建立统一大市场,以实现优势互补、联合协作,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产品、生产要素市场的优化配置,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可见,区域一体化及区域一体化进程中亟需解决的制度、政策鸿沟和壁垒是当前区域公共管理的热点问题。与此同时,如何解决区域合作中存在的重形式轻内容、重协议轻实施等问题,使区域合作和协调走上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是区域公共管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第3篇

20xx年评选高级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我参加教育工作20年来,一直工作在“九分石头,一分土”这块贫脊的土地上,在这国家级贫困县里,在这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我遵纪遵法,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刻苦钻研教学业务,努力进步教学质量。特别是任校长后,不畏艰苦,迎难而上,勇于教育改革创新,彻底改变了全镇小学教育的落后面貌,工作成绩明显,通过几年的努力,大塘中心小学已成为我县、市有影响学校,我的办学经验影响和推动着本县、市和周边县、市,甚至于广西部分农村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现把任职以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力推行学校治理改革

20xx年8月,我受命于学校治理混乱,教育教学质量低下的大塘中心小学,我上任后,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在忻城县首先推行教师竞聘上岗制,激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从硬件、软件重新整体规划学校的发展,在实施教师聘任制度时,认真、果断、不怕得罪人,把教学能力和工作表现都较差的教师重新安排工作,把工作表现好教育教学质量优的教师提拔重用。引起学校用人大地震,劲吹用人唯贤之风,学校教师工作积极性及学校治理水平大幅进步。

在调整学校布局时,科学规划,撤并教学点80%。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举办寄宿制学校,全镇学生寄宿就读率35%,大大改善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题目,解决了部分留守儿童家长的后顾之忧,通过撤点并校,全镇小学教师比原来减少23人,为国家节约了办学经费,显示出其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办学效益,在“两基”攻坚期间,两次代表基层学校在“两基”攻坚大会上作典型发言和表态发言,成了各乡镇学习的榜样。

二、大力推行教学教研改革

在小学任数学教师期间,我善于指导学生自学后相互讨论、相互交流,教学成绩一直是全乡镇最优秀的,并且每学期为全镇教师上示范课,同时肩负指导青年教师上好数学课。任领导和教研员后,我大力推行教学教研改革,进步教师教学、教研能力。我镇老教师占全镇教师总数40%,这些老教师大多数没有经过正规师范教育,都是从民办教师转正的。教学理论、教学能力相对较差,教学成绩不理想,群众意见比较大。为了解决这些基础较差的老教师,我反其道而行之,别人以老带新,我则以新带老,成立帮扶对象,除学校及中心校每学期要组织理论学习外。青年教师还要为老教师上示范课。同时每学期镇级骨干教师要深进老教师课堂进行指导,开展集体备课,每个学期我还带领辅导员到各校巡回检查、指导,帮助他们进步业务水平,经过几年的努力,经全镇老教师学习新课标,学习理论尉然成风,教育教学质量大幅进步,教风、学风明显改善。

为了进步教师的专业素养,在我的规划、组织指导下,大力开展校本教研。为了使教师尽快理解什么是校本教研,我多方收集材料,汇集成册,先选择给部分基础较好的骨干教师作理论培训,然后,偿试开展校本研究。第一年,校本教研成果明显,在此基础上,我要求以这些骨干教师为基础,以教研组开展活动为平台,以点带面,教研活动以每周一主题,教师以“沙龙”形式开展,由点及面,由浅及深,层层推进,循序渐进,学校校本教研搞得大张旗鼓,同时在开展校本教研时,我还夸大留意总结和反思,要求每课一反思,每半月进行一次阶段反思,每学期在反思的基础形成一到二篇教学论文,并亲身指导教师撰写教学论文,现在学校以完成了一个课题研究,还有一个课题正在研究当中,教师每年都有几十篇教学论文获奖,我校的校本教研经验还在来宾市校本教研探讨会上先容,获得专家及同行好评,为了培养教学能手,我无数次地为教师听课评课,指导教师上课,刻苦学习业务,辛勤耕耘,终有成果,我校参加全县语文、数学、品德课赛均获一等奖,我校组织的教师课赛评议团同时获一等奖,每到我校评议团评议教师课赛时出色到位,掌声阵阵。近几年,我校有4位教师代表忻城县到来宾市参加教学比赛,并获奖。

第4篇

论文摘要:在我国,土地资产是国有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政府可以经营的主要资产之一。研究土地 经济 问题,既要重视土地资源的保护和优化配置,又要注重土地资产的价值运行。

一、土地评估理论

土地评估的定义,学术界认识不同。有学者认为:土地评估是指估价人员依据土地估价的原则、理论、方法,根据土地的经济属性和自然属性,综合评定出某块土地或多块土地在某一权利状态下及某一时点的价格过程。从现阶段我国国情看,以城市土地为对象进行估价,了解城市土地构成及特征十分必要。

城市土地的构成及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城市土地构成具有二元性。包括:已开发的土地是土地物质与土地资本的综合体;土地资本与土地物质具有“不可分离性”。

2、城市土地资本的特点。包括:土地资本的依附性;土地资本的价值具有积累性;土地资本的补偿性和收益性。

3、土地资产价值可从四个方面进行要素分析。一是自然因素:包括位置、尺寸、形状、正面宽度、土壤条件、表层土、排水、轮廓、地势、植被、可达到便利程度、基础设施、气候、景色和污染程度;二是经济因素:影响价值的经济因素能够反映出土地对社区经济和区域经济的适应性;三是 社会 因素:主要有对居住模式的态度、 人口 趋势、 环境 特点、 建筑 欣赏水平和 文化 有利环境等;四是政府因素:包括各级政府的影响,这些因素一起被称作 公共 政策 。

二、我国城市土地二级市场的现状

(一)我国土地市场发展历程及现状

1949年新

三、土地资产价值实现的对策

(一)树立土地可持续利用观

土地生产性、有限性、稀缺性、不可替代性等特征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十分必要。土地可持续利用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土地资源本身的高效、持续利用;二是土地资源与 社会 其他资源相配合共同支撑 经济 、社会持久发展。

(二)加强土地 市场 管理

1、规范政府行为。首先,政府是土地市场的需求者。我国的经济体制决定了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事业单位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政府。同时,政府又是土地市场的垄断供给者。政府必须公开土地需求与供给的实际状况,保证土地需求的公平竞争。

2、加强规划管理。从市场上得到土地的各用地单位,必须按照规划部门对该块土地使用方向的规定使用土地。同时,管理者应兼顾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来实行土地规划。

3、加强土地市场信息管理。土地信息包括土地供应地区、条件、土地使用价值以及直接使用价值以外的价值。土地交易具体内容有:土地供给总量信息、已供给土地宗地信息、土地使用权市场交易信息、土地市场预测信息、政府供地限制目录。

4、采取措施应对土地使用权隐形交易。当前阶段,加强对城市土地隐形交易的治理仍然是规范城市土地二级市场的重要任务。

(1)加强地籍管理,完善土地登记制度,促进城市土地二级市场的健康发展。

(2)分阶段的全面推进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扩大土地有偿使用的覆盖面,健全和完善城市土地市场体系。

(3)建立合理、严密的土地税制来控制土地投机,维护土地二级市场的交易秩序。对未按规定期限 投资 开发和在一定时期内多次转让的土地交易从严征税,以提高土地投机的 成本 。并通过控制抵押贷款的发放等手段,严格限制一定时期内土地转手频率,防止土地炒卖的出现。

第5篇

关键词:恢复治理;治理保证金;测算方法;征收标准

中图分类号:F423文献标识码:A

截至2008年初,国内已有20多个省(市、区)建立了保证金制度,但没有形成统一的保证金计算标准或计算方法。与国外的保证金核算方法相比,我国统一的保证金征收标准很难满足实际的治理需要。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恢复治理工程的实施,还可能引发行政主管部门和矿山企业互相推诿责任的现象。因此,建立一套合理可行的保证金测算方法势在必行。本文从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成本的角度提出保证金的测算方法,并构建了测算模型,最后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保证金测算方法与模型的可操作性。

一、基本概念剖析

(一)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内涵。土地复垦是指通过综合整治措施使被破坏的土地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土地复垦技术标准》要求土地复垦方向的建设必须符合相应的行业技术标准,重点强调的是土地的可利用能力的恢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是在土地可利用能力恢复的基础上,注重地质环境保护,强调为生物群落创建一个安全稳定的地质环境,所以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应是土地复垦的最终目标。而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主要内容是农业活动或者社会经济活动所需要的土地问题和环境问题,所以土地复垦应是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核心部分。

(二)保证金征收标准。实施保证金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约束企业恢复治理因资源开采而破坏的地质环境,保证金只是为实现这一目的而实施的经济担保手段。所以,合理的保证金征收标准应是恰好可以约束企业完成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任务。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令44号)规定,缴纳保证金的数额不得低于恢复治理所需的费用。陈琳琳和李丽英利用福利经济学理论,探究保证金的缴纳标准,她们认为合理的保证金征收标准在数额上应该等于恢复治理成本。

笔者认为,如果保证金高于治理成本,企业为了经济利益会治理,但会加重企业负担,造成经济资源浪费;如果保证金等于治理成本,企业治理会提高声誉,增加隐形资本,企业不治理,隐形资本受损,所以企业会治理;如果保证金低于治理成本,企业为了经济利益可能不履行治理义务。因此,在理论上保证金应该等于治理成本,所以以治理成本测算保证金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二、保证金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治理标准。确定合理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标准是测算保证金额度的前提,是确定治理目标、考核治理质量的参照标准。所以,明确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标准是实施保证金制度的基础。

保证金制定的目的不仅包括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还包括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所以可以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目标分为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即基本目标是通过恢复治理使地质环境破坏降低到最低,发展目标是通过恢复治理使破坏后的土地恢复其生产能力,满足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结合这两个治理目标,笔者在参照有关标准的基础上,将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标准概括如下:(1)恢复治理后的地质环境安全稳定,防止滑坡、泥右流等灾害发生;(2)水土保持与侵蚀控制,场地应有排水措施;(3)景观地貌与周围地区相协调一致;(4)具有可供植物生长的表土层和水生动植物生长的无污染水源;(5)动植物及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应达到开采前或周围地区的中等水平;(6)土壤质量和生产力水平应达到开采前或周围地区的中等水平;(7)不同用途土地的治理,都要符合相应的行业技术标准。

(二)治理模式。治理模式直接影响治理效果和治理成本,从而影响保证金数额。笔者依据《采挖废弃土地复垦技术标准》中对不同用途土地的治理要求,在借鉴安徽省等成功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经验的基础上,对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模式进行总结分类。(表1)

三、保证金的测算方法与模型构建

(一)保证金测算方法。一般情况下,恢复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基本程序是:首先将治理范围根据地面塌陷状况、积水状况、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划分为不同利用分区,然后按照其规划利用方式和相应的治理标准进行恢复治理。但对于相同的治理区域,如果划分的利用分区不同或者规划利用方式不同,其最后的治理成本就不同。笔者认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成本可通过计算各利用分区的治理成本等计算得到,从而得到保证金征收标准。

(二)保证金测算模型构建。通过以上分析,保证金的测算模型构建如下:

C=C1+C2(1)

式中:C―总治理成本;S―治理区面积;C1―总的治理费用;C2―其他费用;Pi―第i种治理模式的单位治理费用;Si―第i种治理模式的治理面积;N―治理模式总数。

各种治理模式的单位治理费用可通过对我国典型煤矿区进行实地调研,统计分析其恢复治理到上述治理标准所需的单位治理费用。治理的面积可根据规划直接量算。

其他费用是指没有发生在恢复治理阶段的费用。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其他费用的各项除拆迁补偿费之外都可通过工程费用得到,工程费用一般占到治理总支出的95%,由此说明其他费用可通过工程费用和治理费用间接得到。而拆迁补偿是企业与户主之间的经济关系,在测算治理成本时可不考虑。

通过以上分析,公式(1)可改进为以下形式:

式中:r1―工程费用占治理总费用的百分比;r2―其他费用占工程费用的百分比;其余参数同上。

工程费用占治理总费用的比例和其他费用占工程费用的比例随技术改进、社会经济发展等变化,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r1和r2。

四、实证研究:以安徽省A煤矿为例

(一)A煤矿地质环境破坏状况。根据《安徽省采煤塌陷区调查与预测》报告,A煤矿开采结束后,造成地质环境破坏总面积2,198.23hm2,其中1.5米以下非常年积水区1,272.13hm2,1.5米以上或1.5米以下的常年积水区926.1hm2。

(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模式选择。通过土地适宜性评价,1.5米以下非常年积水区属于二级耕地,积水区水质无污染。根据环境恢复治理基本模式,确定治理耕地756.56hm2、防护林带515.57hm2、水产养殖836.3hm2和湿地公园89.8hm2。

(三)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测算。根据宋蕾在其博士论文中的研究结果,经过数据处理得到治理费用,水产养殖17.65万元/hm2、防护林带20.17万元/hm2、耕地50.38万元/hm2、湿地公园8.64万元/hm2。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中,其他费用中各项费用与工程费直接的数值关系,转换得到其他费用占工程费用的13.92%,工程费用占治理总费用的95%。根据公式(2)计算得到A煤矿应缴纳保证金72,522.56万元。

五、结论

本文明确了保证金的征收标准,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标准,总结了基本的治理模式;初步构建了保证金的测算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模型的可操作性。

(作者单位:1.中国矿业大学;2.江苏省资源环境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

主要参考文献:

[1]于左.美国矿地复垦法律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煤炭经济研究,2005.5.

[2]张涛.北京市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缴存标准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8.

第6篇

[关键词]区域公共管理研究 区域公共问题 新区域主义

[中图分类号]C9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09)05―0045―05

1982年,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在中断了30年后开始恢复重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和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其分支领域――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也应运而生且日益发展,成为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新兴研究领域。本文着重就中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兴起的背景、发展状况及前瞻作一梳理和研讨。

一、中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兴起的背景

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兴起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背景。

(一)国际背景:全球化下新区域主义的崛起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

区域主义(Regionalism)最早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一般是指地理上彼此相连的国家或地区之间,通过政府间的合作和组织机制,加强区域内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互动意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和生产组织结构的重组,区域主义和“新区域主义”(New Regionalism)进一步崛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诺曼・D・帕尔玛教授在论著《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新地区主义》中首次提出新区域主义概念,主张通过“多方面的”、“开放性”的国家或地区之问的联合,建立全面协调发展的国际新秩序。新区域主义在西方国家产生了广泛影响并形成了热潮。

在新区域主义的推动下,当今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以大都市区为重点,通过构建大都市区的各种制度、政策和管治机制,实现跨行政区管治的“大都市区域主义”和“大都市区域治理”改革正在进行。与此同时。“涉及不同层次政府和发展主体之间以及同级政府之间的权利互动关系”(Newman,2000),通过区域各种集团的对话、协调和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地动员和利用区域资源的“区域治理”理念和区域合作实践蓬勃发展。放眼世界。遍布全球五大洲的区域合作和“区域一体化协议”正在盛行,由27个欧洲国家组成的超国家联合体“欧盟”已成为当今世界区域一体化的典范;美、加、墨三国缔结的“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及由此形成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成为了与欧盟遥相呼应的宏观区域联合体;东盟“10+1”的区域合作也正在积极推进;跨国界或跨境的多边经济合作组织如“中华经济区”、“新-柔-廖成长三角”、“澜沧江-大湄公河地区的次区域经济合作”等方兴未艾。

显然,当今世界是一个全球化和区域化并行发展、全球主义和新区域主义共同崛起的时代。为了迎接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机会与挑战,当今世界的新区域主义方兴未艾。区域合作与区域一体化正在蓬勃发展,这给我国政府和学界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如何应对全球化和区域化带来的新挑战和新问题,打造区域间合作的平台,以提升区域竞争力,推动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和区域一体化进程?这是需要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予以专门探讨和回答的问题。

(二)国内背景:市场化下区域公共问题的凸显与区域合作的推进

古典经济学的经典代表A・斯密认为,当自由市场经济发轫之际,政区间的竞争就不可避免。在他看来,如果一个国家不能提供对产权的有效保护,那么,资本所有者就会迁往其他国家,从而促进国家间政区竞争机制的形成。因为“土地是不能移动的,而资本则容易移动。土地所有者,必然是其地产所在国的一个公民。资本所有者则不然,他很可能是一个世界公民,他不一定要附着于哪一个特定国家”。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市场化和社会开放化的背景下,区域间竞争已经出现并有愈演愈烈之势。一方面,经济发展中形形的地方主义、山头主义等恶性竞争屡禁不止;另一方面,先发地区之间追赶式的激烈竞争此起彼伏。这表明,如何趋利避害,规范区域间的竞争行为,促进区域间的良性合作,是区域公共管理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

同时,如何应对经济市场化下大量区域公共问题的凸显,也是区域公共管理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在传统的农业社会甚至工业社会条件下,社会的公共问题相对单一,公共事务比较简单,加之社会处于一个封闭发展的时期,因而国内某个行政区域内的政府能够在自己的管辖权内较为得心应手地去解决和处理其内部公共行政问题,生产和供给相应的公共物品与公共服务,而无须寻求外部支援和相互合作。但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化的推进,许多地区的“内部”社会公共问题与公共事务已变得越来越“外部化”和无界化,跨行政区划的“区域公共问题”逐渐凸显,并有复杂化、多元化和规模化之态势。如跨国或跨行政区划的环保问题、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人口与资源问题、流域治理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区际法律冲突问题、地区稳定问题、流行病的防治问题以及区域发展的协调互动等等,已经远远超出单边行政的能力域限,以往某个地方政府进行的单边公共行政已无法应对大量的“区域公共问题”,而相关区域内由双边或多边的地方合作或联合治理便提上议事日程。

在上述背景下,我国省际间、地区间的合作,如“长三角区域合作”、“环渤海区域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粤港澳大珠三角区域合作”、“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等正在蓬勃发展。这需要从区域公共管理的层面,研究探索如何建立健全系列的区域合作机制、联动机制等,以共同应对解决大量的区域公共问题。

二、中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发展

中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发展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一)区域行政研究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

该阶段的主要研究成果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改革开放先行点和发达区域的实证研究。如中山大学在国内最早开设行政管理硕士点“区域行政”研究方向,并率先对广东、香港、新加坡的行政管理模式进行研究,先后出版了《广东行政改革研究》、《香港行政管理》和《新加坡行(市)政管理》等著作和发表系列论文。二是政府间关系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关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地方政府间关系以及在转型过程中政府间关系的演变,如林尚立的《国内政府间关系》、谢庆奎的《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薄贵利的《集权分权与国家兴衰》和辛向阳、董辅乃等学者的研究。三是行政区划研究。区域行政与行政区划密切关联,甚至许多区域行政问题之所以产生就是因为行政区划的约束。刘君德等在《中国行政区划的理论与实践》、《中外行政区划比较研究》、《从封闭走向开放――中国行政区经济透视》、

《中国省区经济研究》等系列论著中,明确提出“行政区经济”概念,用以分析我国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画地为牢”、“各自为政”、“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形形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并研究了中国行政区划的历史渊源、现实利弊以及调整改革问题。同时,还有一些学者关注省管县体制、市管县体制等。此外,区域经济学有大量的对区域公共问题的研究,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关系的协调,这类研究多侧重从国家宏观战略的角度来分析具体区域的整合与发展。或从某一区域的角度来分析其战略定位,以促进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二)区域公共管理研究阶段(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

从1998年开始,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需要,中山大学相继在行政管理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以及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行政管理研究中心、行政管理重点学科设置了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方向,至今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先后出版了如《珠江三角洲公共管理模式研究》、《区域公共管理导论》、《区域公共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协调研究》、《当代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等10多部论著,并在《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中山大学学报》、《学术研究》发表了系列较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有关论文观点已被全国不少重要刊物引用。这些论著的出版和论文的发表,明晰了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路向,构建了国内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理论框架。

国内其他学者也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区域公共管理的相关问题。据粗略统计,目前开展这方面研究的主要大学有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湖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湖北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及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等学会和研究机构,发表了1000多篇相关的论文和出版了一批著作。同时,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教育部社科研究项目及许多省市高校项目指南都设立了“区域公共管理研究”选题,仅以2008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项目统计,就有15项相关项目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具体来看,目前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区域公共管理基本理论的研究。随着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兴起,对区域公共管理基本理论的探讨吸引了不少专家学者的兴趣。如区域公共物品治理、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区域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变革、区域公共管理视野下的行政区划问题、区域公共管理系统分析、区域公共管理的多元主体协调等方面的研究。二是政府间竞合关系研究。随着近些年来地方政府间横向关系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进行了地方政府间关系协调、地方政府间合作、地方政府间竞争以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区域合作等问题研究。如“当代中国政府间横向关系协调研究”、“当代中国政府间竞争关系研究”、“政府间竞合关系研究”、“珠三角公共管理模式研究”、“长三角区域合作研究”等论著的出版和论文的发表。三是流域治理的研究。流域治理是典型的区域公共管理问题。近年来,已有若干篇博士论文围绕“流域水污染网络治理机制”、“珠江流域公共治理中的政府间关系协调”和“政府主导下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等问题进行研究。还有不少学者就“流域污染治理机制”、“流域治理制度框架”、“流域治理中的政府间环境协作机制”、“流域治理模式”等方面问题进行研究。

总体上看,国内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正在发展,其学者社群也正在形成和发展。但国内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尚存在如下不足:一是区域公共管理理论体系有待完善。尤其是区域公共管理的方法论、区域政策工具研究目前还几乎是空白。二是对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及现代化发展中出现的大量区域公共问题,如大都市区治理、不同功能区域的管理、流域治理、跨界跨行业协调联动机制的建设以及区域治理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等,目前还缺乏具体、深入的研究探讨。三是国内以往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关注中国。采用的是中国问题研究法(sinological approach),而对国外区域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的借鉴尚关注不够,尤其缺乏系统、深入地比较研究。

三、中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前瞻

(一)区域公共管理方法论研究

研究方法对一门学科的发展非常重要。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本质上是问题导向的。其发展虽然需要通过理论到理论的思辨与演绎以使新的理论更深刻、更精细,但更需要从现实的问题出发,树立研究的问题意识,通过理论与实践的高度互动,以检验理论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并进一步推动理论的发展。因此,对区域公共管理的方法论进行深入地研讨,运用科学规范的研究方法,是促进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深人发展的重要前提。国外在此方面的研究已经具有比较完善的方法论,如运用博弈理论分析区域间的竞争与合作,运用制度分析方法分析都市圈的区域公共问题治理。运用交易成本政治学分析大都市区治理模式,运用政策分析方法研究区域发展,运用政治经济学方法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等。从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的研究现状看,目前对此方面的研究尚较为薄弱。

(二)大都市区和城市群的治理研究

一是大都市区治理研究。相关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市场化和城市区域化的发展,目前我国正在逐步发育形成的有都市区。都市区的出现,使我国城市政府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如何从区域公共管理的视角,研究并借鉴国外大都市区治理的经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大都市区治理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城市群的治理研究。与欧美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国家的城市化道路不同,后发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道路主要是大城市群。在大城市群中,城市之间相互的交流和交易的活性化是大城市群的活力所在。如何有效地防止和治理大城市病,是区域公共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后20-30年,中国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将会出现几亿人口规模的大城市群,这意味着中国将面临建设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大规模、高密度的城市社会的挑战。

(三)区域政策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政策经历了以经济特区为重心的沿海地区优先发展阶段、以浦东开发为龙头的沿江沿边地区重点发展阶段、以缩小区域差距为导向的西部大开发阶段和以区域协调发展为导向的共同发展阶段。从政策效应看,它培育了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增强了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拓展了区域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丰富了区域发展的内涵。但目前。区域政策尚难以有效解决区域差距过大的问题,现代区域政策框架仍在探索阶段,实施过程中的协调机制不完善以及政策工具过于“简单化”。在区域政策目标、政策框架、政策机制、政策实施工具和政策绩效评价等方面仍需深入研究。

(四)流域治理问题研究

我国已进入了环境压力剧增、污染危害高发的阶段。而在这其中,与水有关的问题相当突出,尤其以跨界水污染最为典型。如近年来的松花江水污染问题、清水江水污染问题、太湖蓝藻问题以及新安江、东江流域生态补偿问题等。流域治理涉及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关系,生态补偿问题。上、中、下游地方政府关系以及地方政府间关系诸多复杂问题及其合作、协调关系。

(五)跨区域、跨行业协调联动机制问题研究

如前所述,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跨区域、跨行业的区域公共问题日益凸显,如医药食品安全监管、跨境警务合作等。以食品安全监管为例,从2004年开始,食品安全由地方政府负责的基调就已经定下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提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当地食品安全负总责,统一领导、协调本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管和整治工作。新的食品安全法草案也明确地方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负总责。但是,许多地方政府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并没有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强有力的监管,如三鹿问题奶制品事件。另一方面,一旦出现问题。也缺乏区域间的及时通报及联动机制,而往往以简单化的“区域封杀令”为首选。如2005年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公室宣布全面封杀广东潮安凉果事件。可见,跨区域、跨行业区域公共问题的协调联动机制研究是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中十分值得拓展和深入研究的内容。

(六)不同功能区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十一五”规划提出我国区域将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并将实施不同的区域政策,预示着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在生态保护上更有约束力,在政绩考评上更有针对性。显然,如何实现这些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以及每类主体功能区内部的协调发展问题,对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实施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及科学的绩效评估是区域公共管理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如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和人口管理政策等。此外,还要特别关注老少边穷等落后地区发展的问题。老少边穷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社会发展相对较慢,形成了区域发展中的落后地区。如何完善对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领域方面的扶持机制。促进这些地区的发展,是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不可忽视的问题。

(七)区域一体化与区域合作的制度化和法制化研究

目前,我国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珠三角区域一体化、长株潭区域一体化等区域一体化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区域一体化的本质是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按区域经济原则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组织专业化生产和分工协作。建立统一大市场,以实现优势互补、联合协作,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产品、生产要素市场的优化配置,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实现区域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可见,区域一体化及区域一体化进程中亟需解决的制度、政策鸿沟和壁垒是当前区域公共管理的热点问题。与此同时,如何解决区域合作中存在的重形式轻内容、重协议轻实施等问题,使区域合作和协调走上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是区域公共管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八)区域公共管理国际比较研究

目前,学界关于国际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文献还有待丰富,国内外区域公共管理的比较研究也有待加强。因此,需要加大力度翻译国外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系列著作,对国外区域公共管理经典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研究并参考借鉴国外区域治理前沿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精华,并与中国区域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进行比较研究,以深化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推动区域公共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参考文献]

[1]Norman D,Palmer,New Regionalism in Asia and Pacific[M],Lexington,Mass:Lexington Books,1991。

[2]刘彩虹,区域委员会:美国大都市区治理体制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5,(5)。

[3][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4]杨爱平,陈瑞莲,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政府治理形态嬗变的一种比较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4,(11)。

[5]陈瑞莲,区域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6]陈瑞莲,论区域公共管理的缘起与发展[J],政治学研究,2003,(4)。

[7]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8]陈瑞莲。谢宝剑,回顾与前瞻:改革开放30年中国主要区域政策[J],政治学研究,2009,(1)。

[9]郭巍青,三鹿奶粉事件的再审视――政府管理体制必须创新[J],南风窗,2008,(23)。

第7篇

[关键词]土地现状 土地整治 优化土地利用模式 土地未来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4-258-1

0前言

各地方政府为了推动经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毁林建厂,毁耕建路,这也使得农村土地进一步缩减;最后就是农民意识方面,过去由于政府管理力度的有限性,使得农民建房没有合理规划,低层建筑错落无秩序,整体无规则,大量占用土地。然而中国的土地是有限的,如何合理的利用土地,如何提升土地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下农村土地综合治理的重要研究领域,与此同时,农村土地状况和基础设施也严重落后于现实要求,在这一社会状态下,土地综合治理迫在眉睫。

1我国土地现状考察

1.1农村居民居住建筑不合理,家庭式工厂设置无规划

现在我国农村普遍建立在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基础之上,现以河北省作为粮食生产大户来统筹讲中国农村现状。以河北省为例,多数村庄都是靠田建屋,院落偏大,高低层建设不合理,不但分散凌乱,而且使得交通受阻,房屋光线遮挡,空气不流通等问题严重,这都是由于过去人们随遇而安的思想和政府缺少统一规划造成的,见缝插针式的房屋到处可见,家庭式小工厂穿插其中,不但影响整体秩序,而且环境也受到了破坏。据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房屋建设都存在以下问题:(1)村庄无公路、公路狭窄、路面质量差;(2)房屋朝向不合理,高低不同,面积大小不同,错落无秩序;(3)居民建筑容积率低,大多沿袭以往的“有天有地,单独门户”的落后观念。正是由于这些农村居民居住条件的不合理性,使得农村土地利用率大幅度减低,阻碍了土地综合治理的脚步。

1.2自然灾害的发生和政府监管力度的不当导致农村土地利用的不合理

现阶段,农村改革飞速发展,但农村土地建设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水利系统的建设,如果天气风调雨顺,农民可以获得丰收;如果赶上自然灾害,农民就承受了巨大的损失。农村大部分土地使用黄河水灌溉,有的老井因多年失修,不能正常灌溉,长此以往,得不到灌溉的地方慢慢变为荒地;其次,政府监管力度不足,导致灌溉机器丢失现象,这都是造成农村土地严重缩减的重要原因。

2农村土地整治措施,探究土地发展的内在潜力

(1)转变思想,优化土地集约管理根据国家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首选我们要积极响应,转变传统的住房观念,拆除不合理住宅,统一建筑。提高农村居民建筑的容积率,据调查,河北省农村居民住宅出现了闲置和未使用问题,所以农村土地整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合理利用农村闲置土地,对于建住宅建在交通发达、环境好的居民坚决不当钉子户。其次杜绝政府规划的四周新,中间破的现象,严谨杜绝土地浪费现象。

(2)加强农村土地配套设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用地

首选是路的建设,目前河北省对外交通公路配套设施很完善,对外交通状况良好,但村庄内部道路错落无秩,层次不齐,更没有实现村村通公路的局面;再加上公路质量差,尤其是下雨天,更是泥泞不堪,机动车无法动弹的画面屡屡皆是,因此必须加强农村公路的建设,尽快实现从家门口到家门口的公路到头建设,提高公路施工质量,为农民的出行和实现机械化提供有力的条件。其次是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河北的一些农村忽视水利系统建设,出现任意填埋,导致水系统的不畅通不完整;再加上任意污染水系统的现象,导致原本碧海蓝天的水系统变成了支离破碎的污水池,这也使得农田得不到有效的灌溉。所以必须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对水系统的重视,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新建一批小型蓄水池,建立一批引水渠道,充分保障水利的供给,使农田得到有效的灌溉,达到庄稼的可持续利用。再次是提高农村电力设施的建立,据考察河北省大部分农村电网简陋,变压器陈旧老化,电线离住宅区距离近而且普遍偏低,恶劣天气经常出现停电现象,为此,我们要加大对农村用电系统的监管力度,搞好农村电网设施,充分保障电力设施的供电能力,只有这样,一些先进的电器产品才能得到利用,才能改善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3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未来发展趋势

(1)优化农村土地基础配套设施,加强农村精神生活建设,提高农村可持续发展进程。我国对农村土地综合治理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是有效的通过土地资源的利用来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地形、气候、经济条件的不同,所以制定出整治方案也不同。同时提高各地文化素质教育等精神方面的整治,丰富人们的文化娱乐生活,合理提高基础农村设施,建立长期有效的适应当地农村土地整治发展的可行性方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在保证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下,保护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前提。(2)提升政府部门的监管力度,使农村土地综合治理得到有效保障。新农村土地整治建设过程中,政府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在土地整治成功案例中借鉴经验,对于绿化带中乱扔垃圾,填埋绿化带等行为要严厉查处;对工业用地要合理规划,建在离村庄较远,交通便利的地方,重污染的企业要严厉整治,要严格控制工业土地占有量。

4结束语

土地是人类生存之本,如何有效的利用土地,建设新型环保住宅的发展已提上日程。作为新时代的我们要爱护自己的家园,要创新土地整治制度,使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循环流转,合理有效的利用闲置土地,从根本上减少浪费土地,破坏环境的现象,我们要不断的吸收先进的科学理论,借鉴土地整治成功项目经验,更新模式,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宋建分.新农村建设用地问题的思考[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

第8篇

关键词:沙门不敬王者;慧远;佛教中国化

一 、《沙门不敬王者论》之内容

《沙门不敬王者论》是东晋净土宗名僧释慧远所作之佛教论文,凡有五篇,分别是:《在家》、《出家》、《求宗不顺化》、《体极不兼应》和《形尽神不灭》。

“一曰在家。谓在家奉法则是顺化之民。情未变俗迹同方内。故有天属之爱奉主之礼。礼敬有本。遂因之以成教。”①《高僧传》中浅显易懂的解释了慧远的哲学论文,分明在家出家之别,在家还是世俗中人,故仍敬奉帝王。“二曰出家。谓出家者。能遁世以求其志。变俗以达其道。变俗则服章不得与世典同礼。遁世则宜高尚其迹。……虽不处王侯之位。固已协契皇极在宥生民矣。是故内乖天属之重。而不逆其孝。外阙奉主之恭。而不失其敬也。”②此篇讲出家之人乃是遁世之士,不处王侯之位却依然心忧天下,靠近皇权却不依附于皇权。“三曰求宗不顺化谓反本。求宗者不以生累其神。超落尘封者不以情累其生。不以情累其生则其生可灭。不以生累其神则其神可冥。冥神绝境故谓之泥洹。故沙门虽抗礼万乘高尚其事不爵王侯。而沾其惠者也。”③是讲述僧人返归本体,不顺应自然去寻求解脱,亦是强调与世俗世界的不同。“四曰体极不兼应。谓如来之与周孔。发致虽殊潜相影响。出处咸异终期必同。故虽曰道殊所归一也。不兼应者。物不能兼受也。”④该篇则是说佛法与名教虽然理论形式和实践方法不同,但是殊途同归,最终目的和宗旨是一致的,这是强调佛法与世俗的联系。“五曰形尽神不灭。谓识神驰骛随行东西也。”⑤该篇反驳了神灭论的观点,认为神是不灭的且是可以转移的,表达了慧远大师认为精神、灵魂是不随形体消失从而不可磨灭的,是超脱生死而成佛的主体的佛教观点。

二 、《沙门不敬王者论》出现之历史背景

慧远在其文章中提到了他写作这篇文章的缘由,“晋成、康之世,车骑将军庾冰,疑诸沙门抗礼万乘。所明理,何骠骑有答。至元兴中,太尉桓公亦同此义,谓庾言之未尽,与八座书云。”⑥

佛教自汉传入中原,虽然经过三国西晋的发展,但是此时也只是作为异质宗教存在,并未形成强大到足以影响社会、民众和国家的力量。不过到了东晋时期情形就变了,佛教在民间与士大夫阶层均迅速发展,对社会生活与政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一时期,它作为有别于传统儒学、礼制的外来文化之特性便显现出来。东晋成帝咸康六年,庾冰“为帝出诏令僧致拜”⑦是站在名教的基础上维护礼法,他不反对佛教,而是反对佛教干涉政治。针对庾冰的观点,骠骑将军何充从佛教的社会功用来反驳,此时的争论并未分出高下,至元兴元年权倾朝野的桓玄请出了老子,阐述沙门的兴衰存废也是依赖于王者,理应礼敬,接着下令沙汰沙门,面对此种情形,慧远大师作了《沙门不敬王者论》。

看似这是一场佛学与儒学的争论,实则背后隐藏的是执政理念与当权者的争锋。桓玄沙汰沙门,认为沙门礼敬王者,并不仅仅是表面需要沙门臣服于王权。东晋佛教的急速发展,寺庙经济异军突起,这对世俗地主的经济状况是重大打击,寺庙开始与朝廷争夺劳动力、土地、财税,佛门与世俗间经济利益产生严重冲突。另一方面,僧侣与上层统治者结合,佛教僧尼干预朝政,佛教团体中组成人员复杂。显然由于这些的存在,佛教不再是纯粹的哲学理论或信仰,它已经对世俗政治发生作用,且是消极的。正是佛教牵扯皇权,所以才引起如此重视。

三、《沙门不敬王者论》折射出慧远之思想

桓玄来势汹汹,慧远大师作此文章来阐述他认为沙门与王者应有的关系。慧远大师同意桓玄所指出的佛教存在的问题,但同时又不同意桓玄沙汰沙门的做法。这五篇中慧远明确分别了在家信佛与出家修道的不同要求,同样用老子的观点来阐释沙门不同于世俗的理由,与此同时,慧远调和了名教与佛教的关系,他对在家信佛的教徒作了要求――忠君孝亲,将佛教与儒家伦理道德统一起来,对出家沙门提高要求,保持身心方能自度度人,不从王道政治之教化,保证佛教在社会生活中的独立性。

第四篇直截了当写明了,如来与周孔发端不同,终期一致,并不否定王道之教化作用,这是调和儒家与佛家之矛盾,。也是在向统治者昭示,佛教之存在亦是最终要普度众生、稳定社会的,与儒家倡导的教化民众、治理社会结果一样,佛教之存在是可以辅佐帝王治化的。慧远大师有“内通佛理,外善群书”⑧的理论基石,以“和而不同”的方式,巧妙地将儒释结合,在政治的高度调和名教与佛教,成为后来主流佛教遵循的准则。

慧远大师在文章最后鲜明提出有神论,指出“形尽神不灭”,这是中国佛学理论的创造性贡献,解决了佛教在中国传播的理论障碍,在此基础上提出佛教涅论,和因果报应理论。这些理论被以后中国佛教奉为圭臬,为之后中国佛教不断本土化开了先河。

四、余论

这场争论最终桓玄同意沙门可不拜帝王,看似护佛一方胜利,实际上佛教已经纳入儒学之看法,大别于印度佛教。同时也可看出,慧远的佛教变通思想适应中国。佛教在中国化过程中,向儒学作出了妥协,也只有这样它才能在华夏生存。儒学作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佛教面对强势的儒学,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协调性,也正是佛教的中国化使之在这片土地上存在并发展壮大。慧远大师是佛教中国化的先驱,作为早期佛教的代表人物,他既通佛理,又明儒学,面对佛教在初期遭遇的困惑,以《沙门不敬王者论》为代表作采取调和处理,兼容并蓄,理论观点影响后世佛教中国化之方向,意义深远。(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1](梁)释慧皎撰:《高僧传・卷六・慧远传》,汤用彤点校本,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2](梁)释僧佑撰:《弘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3](唐)道宣撰:《广弘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4]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方立天:《慧远与佛教中国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注解

①(梁)释慧皎撰:《高僧传・卷六・慧远传》,汤用彤点校本,中华书局,1992年版。

②同上

③同上

④同上

⑤(梁)释慧皎撰:《高僧传・卷六・慧远传》,汤用彤点校本,中华书局,1992年版。

⑥(梁)释僧佑撰:《弘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第9篇

论文关键词:城市建设;城市污染;环境问题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环境和资源的压力

城市规划中的环境问题跟经济活动和人口的密度成正比,因而,巨大的资源与环境压力也接踵而来,加上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城市猛增的人口,人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和升级的消费,都带给了紧张的城市环境和资源更重的压力。

(一)大气的污染和大气污染物

大气污染物目前已知的约有100多种。主要由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和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引发,后者更甚,特别是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死带来的。城市中的空气污染源大致来自于以下方面:1、工业:工业是导致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因为工业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性质复杂,种类繁多;2、交通运输:尤其是城市汽车,数量多又集中性强,它所排放的污染物能对人呼吸器官直接造成很大的危害,严重污染城市空气,是城市空气的重要污染源;3、各种喷雾剂,新增了空气中的有害成分,造成空气污染(如各种空气清新剂、杀虫剂等)。城市化日渐加快,相伴相生的工业、交通运输业也发展迅速,这些发展就导致了更多空气污染。当污染物:大量的废气、粉尘、硫氧化物、碳氧化物、氮氧化物、臭氧等被排入大气中后,空气的质量就受到了严重的破环。

(二)废水污染

城市水污染主要涉及如下三点:

1、工业废水;2、生活污水。生活排放污水的数量正在逐渐增加,有资料显示,有一半的废水是生活排出的;3、农业中用的化肥、农药,通过雨水进入到到河流中后,使地表水受到污染。据相关环境部门调查,我国城镇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水中的污水每天至少有l亿吨。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的河段水已受到污染,全国不适合鱼类生存水占到1/3,不能用于灌溉的占到1/4,严重污染的已达到了90%,有一半的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标准,40%的水已不适合饮用,甚至水体污染已经成为导致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的罪魁祸首。

(三)固体废物污染

固体废物主要涉及到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三种。另外,也包括农业固体废弃物和建筑废物。固体废物一定要妥善处理后才能丢弃,否则就会对大气、水体和土壤带来严重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固体污弃物具有两重性,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对于不同的人而言,被废弃的某物品有可能是废物,但如果转换一定条件,废弃物也能变为资源。防治固体废物污染就是利用废物的这个双重性,使固体废物减量、无害化,并且变成资源。对于不能利用和一定会产生污染的固体废物,一定要妥善处理。

(四)噪声污染

噪声一般可分为高、低两种。一般而言,低强度的噪声对人体是无害的,而且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高强度的噪声则会对人体有害,使人疲劳,情绪低落,甚至引发疾病。高强度噪声,无论是对人的听觉、视觉、智力还是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等都有伤害。高强度噪声主要来自工业机器、现代交通工具、高音喇叭、建筑工地以及商场、文体娱乐场所所带来的喧闹声等。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噪音污染已发展为城市污染的严重灾害之一。城市的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机动车数量的猛增。

二、防治污染的举措

(一)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

大气污染的治理应当在维持现有城市的能源与交通状况的前提下,找出危害广,影响大的最严重污染物,以便能有针对性的有效治理。城市规划的大气污染治理方法主要有:1、合理工业布局;2、减少交通废气的污染;3、绿化造林

(二)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

生活污水主要是有机物的污染,工业污水主要的污染物就没那么简单了。虽然每个城市水污染的程度各异,但仍可普遍采取如下措施加以防治:1、提倡节约用水,对废水进行循环再利用。实在不能用的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排入水管道中;2、划分区域用水,在污染严重区域开办废水处理基地,尝试多种处理方法,采用新的科学方法净化水,严格杜绝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倒入江河湖海中。

(三)固体废物综合整治计划

处理城市生活垃圾一般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填埋,另一种就是焚烧。虽说目前,我国填埋生活垃圾已经发展到稳步推进的阶段,但实施填埋时一定要妥善处理土地资源,确保最大限度的减少填埋场的污染和浪费,变填埋气体为资源。焚烧垃圾主要适用于可燃垃圾,东部沿海城市因其土地资源的宝贵性,就决定了焚烧处理会慢慢演变为这一地区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

(四)综合整治和规划噪声污染

第10篇

关键词:公共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171-03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自2004年开设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两个专业,不断探索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本文将在分析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必要性的基础上,介绍该学院在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并分析其尚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完善实践教学路径的对策建议。

一、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公共管理学科是1998年教育部学科专业目录中新增设的一级学科,下有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与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等专业。公共管理类专业须培养应用型人才,是由公共管理学科属性、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和本科教育就业导向的三个需要共同决定的。

1.公共管理学科属性的需要。公共管理是政府为促进社会整体协调发展,采取各种方式对涉及社会公众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过程。公共管理学是当代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门运用管理科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政府、非政府公共部门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的应用科学。公共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必须尊重公共管理学科的特点与规律,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能将所学的理论真正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2.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发展的需要。2013年,中央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管理”到“治理”一字之差,却体现了政府治国理政的理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从原来的政府单一主体的行政化管理到现在的多元主体的合作治理。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需要政府进行更富有成效的行政管理,而且需要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需要公共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具备更强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公共管理的人才培养须强化应用型的特点。

3.本科教育就业导向的需要。我国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可分为两类:一类为通才,也称通识性人才、复合型人才,是具有通识性特征的博雅人才;另一类为专才,也称专门人才,包括学术型专门人才与应用型专门人才。[1]“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2]对于大部分地方的高校来说,一般都侧重于培养应用型的专业人才,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就是一所依托上海现代产业、主动服务地区经济,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办学定位的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校,绝大多数学生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在就业导向的背景下,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也必须立足于应用型。

二、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在公共管理专业教育中十分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并进行了有益探索。

1.理论教学课程中的课内实践。公共管理类专业培养计划将课程分成理论教学课程和集中实践环节,但这并不意味理论教学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没有作用。课堂理论教学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实现:(1)在教学内容上,强调密切联系实际,关注国内外公共管理现实发展新动向、新成果,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概括总结。及时改造旧的课程体系,适当增加一些前沿性、跨学科的课程;删除与实践严重脱节的课程内容,大量增加反映学科前沿的实践性强的课程内容。(2)在教学方式上,加强多方位的教学,变单向灌输为师生交互式学习,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互动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探索研究式、发现式、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努力尝试将探究式发现法、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引入课堂。学院要求每门专业课都拿出4~8个课时用于师生互动和课堂讨论。(3)在考核要求上,注重考核的应用型导向,变以考知识为主的单一卷面考试为以测能力为主的多元考核。几乎每一门专业课都要求学生自愿组成团队,开展小范围的社会调查,完成规范的课程论文写作。学生调查及论文撰写情况都会纳入考核,占比约20%~30%。

2.集中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专业实践。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是专门设置的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教学活动,主要包括专业实习、产学合作教育和毕业论文三种类型。(1)多项专业实习,各有侧重。根据每一年级学生特点和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在四年专业学习中,共安排了四次专业实习,其实践目标也各有侧重。学院学生配备指导教师,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条例来规范实践活动。(2)产学合作教育,彰显特色。学生参加产学合作教育的方式多种多样,既有顶岗实践,也有短期出国交流、开展产学研究项目等。拥有稳定的、合作良好的校外实践基地是实施校外实践教学的前提和基础。[3]学院与相关单位合作,建立了多个产学合作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促进学生融入社会,提升实践能力。(3)毕业论文写作,突出实证。学院要求每位同学的毕业论文必须研究当前公共管理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并开展实证调查和定量分析,同时,还要求学生运用公共管理的主要理论来分析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教师全程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指导,主要包括:选题、撰写文献综述、制订研究计划、拟定论文提纲、设计问卷与访谈提纲、开展社会调查、整理与分析数据、撰写并修改论文、答辩。

3.“第二课堂”体系中的广泛实践。“第二课堂”相对于教师在教室里的“第一课堂”而言,泛指在课堂教学以外的时间里,学生所进行的旨在加深基础知识,扩大知识领域,开拓视野,发展科技、文体、艺术等方面的兴趣和才能,培养独立工作和创造的能力,提高思想品德水平的一切教育活动。学院依托学生办公室,与团委、学生会保持紧密的联系,充分利用各种大学生赛事、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平台,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本院每年都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科研训练,包括校、市两级的大学生创新课题以及校内的重点科研平台训练项目。学院还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各类竞赛,如全国数学建模比赛、大学生“节能减排”科技竞赛等,获得了全国一等奖、二等奖等好成绩。可见“第二课堂”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尤其是动手实践能力训练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已经构建了较为健全的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但其在实施中尚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实践经费投入不足,实验室等硬件条件不能满足教学需要。相对于理论教学来说,实践教学的投入花费较大,不仅需要规模相当的实验室,还需要更新换代的相关软件。若能建立模拟实验室,开展包括公共决策过程模拟、公共服务大厅模拟、公文流转模拟等的演练,可以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这些投入是一笔不少的费用。目前该学院没有自己独立的实验室,学生需要进行定量分析技术训练时,都得向其他学院借用实验室,在教室容量、使用时间上有诸多限制,不便于教学工作开展。

2.校外实践基地不够,双方合作层次较低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尽管学院已建立了一批校外实践基地,但数量上还不足于集中安排所有学生开展专业实习。这与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对实践基地的特殊要求有一定关系。因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实践基地一般只能是政府部门或社会组织,而政府部门由于科层制色彩过浓、封闭性较强,对学生的开放程度较低;而社会组织发展时间较短,往往不很成熟,规模较小,提供给学生的实习机会并不多。即使是已经结成合作关系的实践基地,也仅仅是接纳学生作为志愿者在其中做一些简单的工作,缺乏系统的专业训练安排,难以取得理想的实践教学效果。

3.实践指导教师不多,师资队伍实力较弱影响实践教学质量。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离不开经验丰富的教师的指导。但该院目前公共管理类专业毕业的博士很少,多数是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方面的博士,而且,这些教师都是从校园里毕业后直接到高校工作,自身的公共管理相关的实践经验也很不足。因此,在指导学生实践环节,也有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实践教学质量难以令人满意。

4.学生参与实践不诚,部分实践活动流于形式而偏离教学目标。部分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表现为:不少学生在亲戚朋友的工作单位实习,经常不出勤也不会受到任何批评;有些学生虽然满勤,但在实际工作上缺乏主动性,只做一些简单的杂活;甚至还有一些学生把专业实习理解为“打工”,直接放弃那些没有报酬、但专业相关度高的实习机会。由于学生多数分散实习,指导教师很难有效地监督学生的实习情况。

四、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的路径创新

为了进一步提升培养公共管理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性,必须进行实践教学的路径创新。

1.加大实践教育投入,建立专业教学实验室。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实验室是“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基础上,借助模拟、仿真手段和虚拟环境,应用广泛的信息资源和软件资源,进行公共管理教育教学的综合性场所”。[4]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建立公共管理专业实验室,引入实验教学和科学试验方法,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由于公共管理类专业往往不是学校的重点学科,所能获得的教育经费投入相对有限,在专业教学实验室建设上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一方面要不断向学校呼吁公共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可尝试引入公共部门的合作,整合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相关资源,建立共享的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实验室。

2.加强校外基地建设,进行深入合作的创新。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应建立一批高质量的教学实践基地,“建立并加强与公共部门的紧密联系是实践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和有效途径。”[5]学院应携手相关的政府部门与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效的实践基地,并展开深入的合作创新。首先,学院应根据培养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对教学实践基地进行系统、全面地规划,建立完整的、多元的教学实践基地体系,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拓展视野、亲身体验,又能掌握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公共管理实践技能的系列场所。其次,学院应与实践基地的单位秉持双赢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探索多途径的合作方式。比如,基地为实践教学提供便利,为教师“挂职”锻炼与学生顶岗“实习”提供岗位;学院教师可结合实践基地的现实工作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共享研究成果;学院还可与实践基地共同商讨,进行人才需求预测及人才培养标准的制定,既可使所培养的人才满足社会需求,又可为相关组织“量身定做”培养人才;学校也可邀请实践基地经验丰富的工作者进课堂担任实践教师,并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等。

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公共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教师既“专”又“博”,既通理论又懂实践,因此,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公共管理作为一门相对较新的学科,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量力打造结构合理的专业师资队伍。可通过引进、培养等措施聘任国内外优秀公共管理教师投身到教学实践和科研工作中,使师资队伍建设稳步发展。其次,强化师资队伍的培训。通过在职短期培训、国内外进修(向名牌高校派送国内访问学者、派教师出国考察或访学)、参加学术研讨会等途径,提高现有在职教师的专业素质,更新知识,以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再次,重视实践型教师的培养。一方面,教师应经常性地进行调查研究,主动提高科研水平,促进专业教学;另一方面,通过让专业教师在政府或社会组织担任顾问、挂职锻炼等形式,加强教师与社会的联系,促使教师深刻理解、领会公共管理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4.提升学生重视程度,完善质量监控的体系。公共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最终还是落在学生身上,人才培养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离不开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首先,要提升学生对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通过加强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及实践环节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进而能够积极、认真、踏实地参与到各项实践教学活动中去,真正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其次,创新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机制。比如,为了提升学生参与的效率,可鼓励学生建立探索实践小组,或创新学习团队,组队时注意不同年级、班级、个性、成绩等多样化的搭配组合,团队运作时可实行组长负责制、定期会议轮流主讲制、成员末位淘汰制等,使团队能够在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发挥独到的作用。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课题,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当前一些重要的研究课题,又可以参与到课题研究的实际环节中来,加深了他们对学术研究的理解与把握,真正实现了教研结合。最后,加强对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质量监控体系。一方面,每个实践指导教师要强化对学生的指导与监督,要对实践过程与实践记录进行定期检查,对异常情况必须加以严肃教育与整改;另一方面,教师要对学生的实践结果、实践报告等进行合理评价,判断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低,对于未达到教学效果的应予以及时的、适当的补充教育。

参考文献:

[1]张锡侯.我国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民办高等教育研究,2008,(03):26-29.

[2]张士献,李永平.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综述[J].高教论坛,2010,(10):5-8.

[3]钱玉英,钱振明.城市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J].中国行政管理,2011,(12):84-87.

第11篇

摘要:生态化的思想是人类的取向和必然选择,城市和建筑设计的生态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生态工程是既古老又年轻,既通俗又深奥的一门学科。研究内容涉及到农业 生态工程、生态,及生态城镇建设、节水与废水处理及利用、山区小流域治理与 开发等众多领域。生态建筑作为其中的一个领域引起建筑界的高度重视,其作为 一门学科诞生至今不过 40 多年的历史,20 世纪 60 年代美籍意大利建筑师保 罗・索勒尔把生态学 Ecology 和建筑学 Architecture 两词合并成为 Arcology, 即生态建筑学。此后麦克哈格、吴良墉等建筑师开始了生态建筑的研究,经过几 十年的探索,生态建筑在理论与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关键词:生态建筑、研究

一、我国生态建筑设计的研究现状 在 20 世纪 80 年代顾孟潮就提出了“未来的世界是生态建筑学的时代”的观 点,1994 年 5 月,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 21 世纪人口、环 境与发展白皮锄,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 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1972 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后,我 国环境保护运动日益扩大和深人, 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的绿色革命蓬 勃展开。1996 年 3 月,中国国家环保局推出两大举措:一是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 控制;二是实施“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在九五期间重点治理淮河、 海河、 辽河等的污染。1996 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将“绿色建筑体系研究列 为九五重点资助课题”,1998 年又将“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环境研究”列为 重点资助项目。2000 年我国颁布了《建筑节能技术政策》;2001 年,建设部通过 雄录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贝邸首次明确提出了绿色生态小区的概 念、内涵;2001 年开始实行仁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1 年我 国第一部生态住宅评估标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删出台,以可持续发展战 略为指导,以节约资源、防污染、保护生态为主题,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推进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生态建筑发展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生态建筑的正确理解 生态建筑的概念国内外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解释, 但核心的内容是根据当地 的自然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 素的关系,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 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减少污染、延长 建筑寿命、改善生态环境等优点。但是有人认为只要将建筑物周围加一些绿化就 是生态建筑,在建筑物内部点缀一些植物就是生态建筑,建筑物单纯的节能就是 生态建筑,还有人认为建筑的平面将来有重新划分的可能就是生态建筑等等。但 这些观点只停留在生态建筑的表面,对生态建筑的理解是不全面的。 2、缺乏对农村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不平衡,其中城乡的差别较大。目 前各个学科研究的重点大多局限在比较发达的城市, 缺乏对农村居住环境的系统 研究,特别是东北地区。大部分的研究都从本学科(生态学、环境学、城市规划 学、建筑学、农业建筑学、能源学)的专业角度出发,虽然研究的内容较为丰富, 但是各个学科之间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进行深人的研究, 特别是如何在特定地区 将人居环境与植物环境工程结合起来是函待解决的课题。 3、缺乏生态建筑的广泛实践 目前,我国建筑界发表了许多关于生态建筑的论文,这些论文对于宣传可持 续发展的思想、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绝大多数的论文 都停留在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理论框架、设计原则及生态学理论对建筑学的指 导、国外先进生态建筑的经验介绍,缺乏实际工程实践模式、计算机模拟、环境 效果的测试分析。

三、我国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从本质上讲,生态建筑设计是一种由生态伦理观、生态美学观共同驾驭的城 市建筑发展观。在实践中的生态建筑设计思路可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 1、贯彻以人为本的人文原则。 国际建筑师联合会第十四次会议宣言指出:“经济规划、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 建筑设计应当是探索并满足人的各种需求”。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不仅 是建筑发展的最终目标,而且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在未来建筑设计中, 要充分认识和确定人的主体地位和人与自然的双向互动关系,强调把关心人、尊 重人的宗旨具体体现在城市空间的创造中,以适应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职 业的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2、善于因地制宜,尊重环境属性。 根据生态学的进化论,生态建筑设计包含着资源的经济利用问题,其中首要 的是土地的利用问题。今后城市的发展,势必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内展开,为了节 省有限的土地,必须建立高效的空间体系,如在地面上建立亲和大自然、充满人 情味的低层高密度建筑;利用生态技术建立起巨构城市, 向地上空间要效益;充分 开展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研究等,使城市地面、地下、空中连接为有机协调 的立体网络。生态建筑设计强调与环境具有最佳关系,对环境破坏最小,一并充 分发挥环境效益。与环境互选共生、共同增长是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原因之一。 建筑的选择做到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与周围的环境特点以及当地的地理 与气候特征相适应,做到“因地制宜”。 3、增强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结合和协调。 建筑物作为联系使用者与自然环境的桥梁, 应尽可能多地将自然的元素引人 使用者身边,这也是生态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人是自然环境的一分子,人的活 动必须建立在生态化的基础上,必须与环境建立起一种新的结合和协调关系。4、增加“绿色”面积,保护生态平衡 生态建筑外部与自然相呼应,内部空间的设计也应绿色化,即通过精心的室 内设计,将室外的绿色引人室内环境。绿色植物可以制造氧气,吸收各种有害气 体、虑尘、调节湿度、温度、减少噪音等。生态建筑的兴起为绿化环境开辟了广 阔天地。通过建筑设计,可以使室内空间室外化,运用绿化、水面等划分空间, 这些设计手法在建筑创作上最为常见。如建筑物内的共享大厅、内庭院,在其上 部加一个可调节的开启式屋顶,根据时间季节的变化,由计算机或人工控制,达 到室内温湿度的调节,又可使室内外空间连成一体。另一种设计手法也被建筑师 经常应用:屋面绿化。不仅美化了环境,获得了良好的景观,而且对屋面刚性防 水有维护作用。生态建筑在保护生态平衡、提高人居的自然度方面大有作为。 根据以上发展思路,生态建筑设计对策可以在以下几个具体环节上进行操 作。 首先,在宏观环境方面,城市规划设计要根据生态原则了解城市发展的自然 过程,用它来指导土地的利用和开发建设,同时协调好城市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 的关系, 在空间利用方式、 强度、 结构和功能配置等方面与自然生态系统相适应; 区域规划,则要与城市整体环境所设立的系统相衔接,研究探讨城市改造、更新 过程中的复合生态问题等。其次,在微观环境方面,如单体建筑设计、园林景观 设计等,要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建筑与自然因素的关系。由于微观环境方面极具 广泛性和灵活性,所以,其具体途径和式、法非常丰富,蕴含着广阔的创造性生 机。

结束语 生态化的思想是人类的取向和必然选择, 城市和建筑设计的生态化是历史发 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它契合了“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共识;另一面它为城市设 计和建筑设计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生态建筑理论的发展将导致建筑科学技术 内容的极大丰富与建筑艺术创造的相应发展,推动整个建筑学不断向前发展。

第12篇

论文摘要:生态现代化理论是当今一种颇具影响力的思想,主要包括环境问题策略论,科学技术作用论,市场、政府与公众作用论以及“弱化”和“强化”论等基本内容,它为解决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生态城市提供了启发,即要树立现代生态观,积极发展生态科技,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公众的作用,建设生态城市系统。

生态现代化理论是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发达国家对环境与发展问题进行深入反思而产生的。它最初由德国社会学家胡伯提出,并首先在一些西欧国家特别是荷兰、德国和英国产生了较大影响。经过近30年的发展,生态现代化理论从一开始强调技术创新对生态现代化的作用,到注重政府和市场等其他因素在生态转型中的作用,再到关注全球生态现代化的研究,逐渐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重要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生态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环境问题策略论。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治理环境采取的是传统策略,即“应付治疗”的补救策略。这种方法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随着环境污染在全球范围内普遍的发生,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传统策略存在的缺陷。生态现代化理论认为,“环境问题的解决应从补救性策略向预防性策略转化”。所谓补救性策略是指对破坏环境的产品和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给予修复或补偿,由此消除污染;所谓预防性策略是通过技术创新使得生产及其产品不对环境造成影响,同时通过对经济和社会结构进行调整。消除那些引发环境污染的生产与消费方式。生态现代化理论把从补救性策略到预防性策略的转变看作是实现生态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科学技术作用论。在生态现代化理论看来,科学技术是治理环境恶化、改善环境,实现生态现代化的又一重要手段。它认为,虽然环境问题的出现与科学技术有关,但科学技术并非是造成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科学技术在预防和治理环境问题时有着更重要的价值。实现生态现代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轨迹要改变方向,不能是发展以前的与自然对立的、破坏环境的技术,而是要大力发展先进的环境技术。一方面,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自然的危害;另一方面也能减少生产过程及其产品造成的环境问题,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良性互动。

(三)市场、政府和公众作用论。生态现代化理论很注重市场、政府与生态现代化的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主张一致,生态现代化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与环境改善能同步进行,经济与生态之间是可以实现双赢的,而不是不相容的。市场在实现生态现代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遏制污染的新技术必须通过市场才能使生态走向可持续发展,政府是不能干预的。然而,这丝毫不否认政府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在生态现代化中,政府应该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制定环保政策,变补救性策略为预防性策略,最大限度地减少发展的环境代价。市场和政府的重新定位也改变了公众在生态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新技术通过市场化运作和政府的鼓励,得以在公众中广泛传播,这大大调动了公众的参与意识,从而使他们成为生态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四)“弱化”与“强化”论。生态现代化理论有“弱化”与“强化”之分。所谓“弱化”理论就是指用科学技术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提倡由科学界、经济界与政界合作,共同参与制定政策。这种理论针对的是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可以利用这一理论巩固它们在全球的垄断地位,从而把其他国家排除出去。而“强化”理论则把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注视扩展到全球范围,这有益于全球民众对环境问题进行关注、参与和交流,可以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提供指导性的、全面的、开放的策略。生态现代化理论认为,人类的环境意识正在发生转化,即逐步由生态现代化“弱化”意识走向“强化”意识,这是人类环境意识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当前我国城市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集中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政府管理能力与国际竞争力。联合国权威机构预测,“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中国要实现现代化也必须走城市化道路。近年来的发展表明,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城市化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带动了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国工业增长值的60%,第三产业增加值的85%,国内生产总值的70%,国家税收的85%都来自城市,中国城市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然而,由于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比较快,并长期受到传统城市化理念的影响,使得我们片面追求城市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城市环境问题和生态建设,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一方面,我们在城市化过程中资源利用不合理。拿土地资源来说,近20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的数量增加与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占用土地的面积也逐年扩大,这使得全国耕地面积迅速减少。从2004年土地变更调整结果来看,全国耕地面积由1996年10月底的19.5亿hm2减少为2005年10月底的18.31亿hm2,耕地净减少1848万hm2,人均耕地由1.59 hm2降为1.4 hm2。与此同时,土地利用率低,浪费比较严重。据有关专家统计,我国近几年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除北京和上海等少数几个城市有上升趋势外,其他地区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均出现下降,城市土地的4%--5%都处于闲置状态,40%被低效利用,城市平均建筑容积只有0.507,远远低于工业化国家的水平。

另一方面,环境污染成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又一严重问题。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仍然存在重视经济和忽视环境的问题,尽管这一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和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但解决这一问题还缺乏必要和有力的措施。拿城市交通对环境与资源的危害来说,随着私家车的增长,汽车越来越成为城市能源消耗和环境恶化的主要方面。2000年我国汽车消耗油量为4800万吨,比1999年增长7.81%,大大超出了过去10年我国每年平均能源消耗2.6%的增长速度。据估计,到2020年我国的汽车燃料需求量将达到1.5亿吨,是1999年的3.34倍,年均增长5.92%。同时,据环保总局估计,2005年我国机动车排污在城市大气污染中所占的平均比例将达到79%,汽车尾气污染将对人类的生存造成致命的损害。不仅如此,城市垃圾、噪声污染、水污染、沙尘污染和烟油污染等也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严重问题,如果不采取措施,这些问题将引起严重的生态失衡,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总之,在传统的发展模式影响之下,我国城市发展仍然存在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以及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我国城市的发展模式必须转变。在这一方面,生态现代化理论则为我国城市发展提供了启发与指导,为我国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即向生态城市发展,使我国在城市化过程中达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互利双赢。

三、生态现代化理论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

对于“生态城市”而言,目前学界还未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生态城市作为城市化发展的一种理想模式,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区形式,它使得经济与环境融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城市是人类改变传统发展模式,谋求可持续发展的结果,也是未来城市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向。它不简单等同于自然保护主义的“绿色城市”,不仅仅指“天蓝、地绿、水清”这些城市形象,更重要的是,它有一套良性的生态机制,能够使城市的生态形象与生态功能相统一、协调起来,从而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那么,我们应采取什么措施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呢?生态现代化理论启示我们:

第一,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现代生态观。传统观念把自然环境作为为人类服务的工具,人类可以对之任意处置。然而,在现代生态城市建设中,我们不应该把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作为相对立的两极而应把它们看作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不仅如此,我们也不能把对“生态城市”的理解片面化,认为只不过是要搞绿化建设,而是要把生态城市的建设理解为一个系统工程,它是社会生态化、经济生态化和自然环境生态化相互协调发展的统一体。社会生态化表现为社会发展的和谐有序,社会环境公平、公正;经济生态化表现为基础设施完善,产业结构优化,资源利用合理高效,生产消费模式可持续等;自然环境生态化表现为自然环境优美,人与自然有机结合、和谐相处。我们必须把这一理念贯穿于生态城市建设的始终。

第二,积极发展生态科技,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生态现代化理论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把革新技术看作是实现生态现代化的核心内容。生态科技是一种系统的科技,它不仅具有传统科技的专门性功能,而且还具有系统性功能,因为它在维护生态系统协调的同时,还能够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当前,我国应该鼓励发展生态科技,发挥生态科技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例如,我们正在倡导的清洁工艺就是这样一种生态科技。清洁工艺是对产品和生产过程持续运用整体预防的环保战略的工艺,它不包括末端治理技术,如空气污染控制、废水处理、固体废弃物焚烧或填埋,而是通过应用专门技术,改进工艺技术和改变管理态度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中,积极发展生态科技有助于从源头上遏制环境污染并提高生产效率,达到环境与发展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