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

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

时间:2023-03-24 15:41: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西方建筑差异论文

第1篇

关键词:轴线;文化;景观;差异

一、 概述

16-18世纪中国处于皇家园林的繁荣发展时期,而欧洲国家则兴起了乐诺特尔式园林,中西方的帝王园林更是分别代表了中西方当时造园艺术的最高成就,因此本文主要以16―18世纪的具有典型特征的园林中轴线做法作为参考。

中轴线在中国及欧洲出现有其共同原因,但基于文化影响上的差距,他们又以不同的形式表现。本论文则从文化视角分析了基于中西古典园林轴线差异的深层原因。提出当今全球化的景观规划设计轴线设计趋同的问题,并呼吁文化识别性在规划中的重要性。

二、 中西文化比较对轴线的影响

1 地理背景影响下的轴线差异

从地理区位上来说,中国地大物博,属大陆文化,而西方临近地中海,是海洋文化。大陆文化因受山岭江河阻隔而造成狭隘性与封闭性,因对土地的私人占有而产生封疆与世袭观念,又因土地占有的面积大小与山岳的高低形成等级制度。这就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轴线多以封闭院落形式组构而成,而轴线上的建筑高低起伏象征着等级制度。

海洋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天风海涛,最能启迪人们想象与幻想;而险恶的风波,又能培养人们的冒险精神,使航海成为勇敢者的事业。海洋是流动的,变化的,宽容的,有较大自由度,较少狭隘观念与保守思想。因此,西方的轴线往往更为宽敞开放,像一幅平面的图案,有较大自由度,常见各种地毯式花坛,非常壮丽1。

2社会心理引起的生活方式不同

在中国古典园林的轴线中我们常见到那种院落围合而成的轴线,园林以静幽取胜,而西方园林中的轴线形式则非常张扬,体现西方人外向的特征。

中国人生活方式有明显内向的特征,不是向外探索自然界规律,而是向内探索人的心灵世界,重视人格修养,追求道德意识的完善。修身养性成为知识分子读书人独特的生活方式。这不同于西方人外向型的认知取向,向外探索自然物的结构成因,追求纯知识是基本特点。在对于自然之物的探索,中国人不是追求对自然界纯规律性的认识,而是用自然界的规律来说明人身道德意义和做人的道理。这些都表明了一些内倾的取向。这些内倾的取向在园林中就要求达到两点要求――启迪人心与赏心悦目。而西方人把宇宙自然看作是对立面,人要认识宇宙,征服自然。因而西方17到18世纪的轴线变现的极为理性。

3思维模式

密西根大学研究小组通过心理学实验科学证明,西方人在观察物体时,专注于中心物体,而中国人会用更多的时间观察背景,透过环境看物体。西方人把事件看作具体动因的结果,而中国人则把事件置于更广阔的背景之下。研究人员表示:东亚人生活在相对复杂的社会关系网中,有固定的角色关系,因此关注背景对有效的职能运作非常重要。相比之下,西方人的社会约束较少,强调独立性,他们较少关注环境。西方人虽也讲究关系,但西方整个社会建构在法律和契约之上,个体的发展与其出身背景和社会关系的相关性已相对降低。

中国依环境设置轴线,注重轴线与周边环境的联系,中轴线上注重于周边山水环境的关系,轴线更虚,而通过点景物联系,这是在欧洲园林轴线布置中所没有的。而规划中功能分区的理念也是由西方传入中国。

4伦理道德

在人情与契约上,中国人重人情,人情是维系中国人际关系的主要纽带,而西方则是以自我为中心,强调独立、自由,契约也就成了西方人际关系的基础;在罪感与耻感上,“耻”为中国的基本道德底线,因而中国人强调内心的自律,而西方文化则是一种“罪”感文化,强调由外向内寻求解释,以实现对“道”的追求。

在园林轴线中的表现,中国有着严密的宗法礼教制度,中轴线上的建筑及空间的错落布置表现了等级秩序,尊卑有序,表现了中国人重人情及复杂的人际关系。而西方轴线则以主体建筑为中心,没有其他建筑与其构成错落有致的尊卑秩序,表现了西方以自我为中心的伦理道德观念2。

5审美情趣

中国人总是努力把美直感化、直觉化、使之融入生活、融入自然、尤其是融入自我。相反,西方美学从古希腊的柏拉图时代开始,就一直与哲学、科学密不可分。西方美学家倾向于让科学意识统摄生命意识。因此,中西方美学从本质上就不同。

中国文化以和谐、含蓄、体悟与综合为其主旋律,并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审美观的独特性――模糊性。西方的审美思维更注重个体性和精确性,是一种解析性思维,习惯于从个体上把握描述对象,长于对整体中各个细节的精密分析,能比较深入的观察事物本质,却少了一种朦胧美感,少了一丝含蓄,多了一种直白。

中国式轴线不拘泥于形式,更加自由,但注重的轴线上各点之间的含蓄的联系,更临近自然,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西方的轴线逻辑性强,强调理性的秩序,西方常通过大水渠作为轴线、几何的水池及有规律的喷泉、雕塑或修剪整齐的花坛作为轴线上的视觉焦点,这些元素都是人类对自然界理性的创造。

6传统价值观念

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重风水思想,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如我国的寺庙园林,深山藏古寺,安徽休宁县的寺庙园林太素宫为江南的道教名山之一,中轴线上的建筑群左、右、后三面群山环抱,山势前低后高,前缓后陡。山门、真武殿以及对面的香炉峰刚好形成中轴线4。体现了中国人的风水思想及天人合一的观点。

三、 对当今规划的启示

从我国的世纪大道的建设与法国香榭丽大道的规划对比可以看出,香榭丽舍大道的历史比较久远,其演变同巴黎的市政发展紧密相连。三百多年来这条街道见证了法国的许多历史时刻早已成为巴黎最具景观效应和人文内涵的街道。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这条轴线既传承了历史,又憧憬了美好的未来。而世纪大道较为年轻,由法国事务所规划,规划初期就有很高的定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规划,当规划建成后,毫无历史积淀及文化传承,不符合人性化的需求,破坏了城市原有肌理。西方的那种宽大恢宏的尺度不适应民主化时代要求,西方的那种对轴线直白的表现手法更不符合我国的文化体系,在规划中不顾本国文化历史及市民的需求而刻意模仿将国外的轴线形式将导致文化认同感及归属感的缺失,该场地将最终成为城市的失落的空间。

四、 结语

中国人的老祖宗在每个中国人出生前,就把这种“炎黄基因”的大部分覆制传递到中国人身上,就是说,还没出生,中国人就不由自主地成为特定意义上的“中国人”。而德国人,或者说欧洲的那些西方人,也一样,也只能将他们祖先的基因传承下去。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的根之所在,设计师应努力将中国魂通过轴线展示给世界。

参考文献

1 (日)针之谷钟吉.邹洪灿译.西方造园变迁史――从伊甸园到天然公园[M].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159.

2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版,1999:8-9.

第2篇

关键词:设计; 文化; 思维; 差异

2012年6月8日,伦敦奥运组委会公布了伦敦奥运会火炬的设计,引起社会各界特别是设计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很容易将该火炬与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进行对比,两者风格迥异,体现了完全不同的设计风格。奥运会对一个国家来说是一个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难逢的重要的盛会,而奥运火炬又作为一届奥运会的一个象征,深受重视,因而我认为奥运火炬是最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的设计风格的工业产品、艺术品。接下来我就通过对Barberosgerby奥运火炬和祥云奥运火炬设计风格的比较来粗略的谈一下中西文化及思维方式对各自国家工业设计风格的影响。

12年伦敦奥运火炬―Barberosgerby,火炬形状是易让人牢牢握住的三棱形状,金色代表了奥运圣火的光芒照耀着大地。火炬造型时尚现代流线型强,设计元素简单但却独特。08年北京奥运会的祥云火炬,祥云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无论从整体设计风格上的形状,颜色,纹饰还是寓意元素的运用,两个火炬都是截然不同的设计风格,非常突出地体现了中西当代设计风格的一个差异,我认为是中西各自的文化下,产生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及对事物的认知,从而影响了人们在工业设计这一门类的不同见解。

首先,我们可以看出祥云火炬的设计突出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又不乏现代感。相对于祥云火炬,伦敦奥运火炬―Barberosgerby体现的英国传统元素较少,多体现一种现代感。这种对待传统元素运用的差异的原因我认为这是由于两个国家不同的文化性质造成的。从文化上来讲,中国是高语境文化的代表,而英国相对于中国是低语境的文化。这两种文化的差异形成的一个原因就是两国的历史,中国用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而英国相对于中国历史文化积淀较少。正因为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而决定了中国人对自己历史文化的重视,这种特殊的重视体现在当代设计上就是对传统元素的运用,中国人希望弘扬历史文化,借助产品设计来体现历史,体现传统。而西方等国家,注重未来,这点我们从电影电视剧中也能有所感觉,西方的电影很多都是反应未来的生活,而我国的电影历史剧很多。由于这种认识的不同导致西方国家在设计上现代感甚至是未来感特强,而中国在设计上运用传统元素比较多。而中国文化的兼容性,决定了中国的文化并不排斥外来文化,而是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情况加以吸收和创造,使之更好地融入本民族的文化体系之中,因而我们看到祥云火炬并不是一味的使用传统元素,而是在现代的设计中糅合传统元素,是两者达到一种统一,甚至升华。

人们的行为习惯是由他们的思维方式所决定的,而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是受各自的文化深刻影响的。中西方有着各自的历史文化,因而对各自人民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观察问题的角度等造成了不同的影响。在工业设计中,中西设计师在解决同一个问题,做同一类设计时,考虑问题的方式及切入点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也产生了不同的产品设计。一个比较明显的区别就是中国的设计师的切入点往往是感性的,类比的,甚至是一种比喻式的手法,习惯将设计赋予一定的寓意,使之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比如祥云火炬的设计就是运用了纸卷轴这一造型元素,使造型上具有纸卷轴的特征,让人们能够联想到纸卷轴这一事物,从而体现中国悠久的历史以及过去辉煌的技术。这种设计思路有利于赋予产品一定的寓意,增加卖点,但也造成了一定的不好的影响,某些设计只追求形态上的寓意而忽视了与产品本身特点的联系,是我国的设计普遍出现一种杂乱,低水平的局面。而在西方设计中,切入点较为理性,逻辑性比较强,而不会过多考虑这种寓意性。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就是不同的文化,而文化的差异很重要是语言文字的差异,从文字上来看,中国人使用的文字是象形的,比如说甲骨文,是用图形,画来代表事物,而西方使用的文字是抽象的符号,用一组抽象的符号来表示某件事物,这种文字的差异对人们的思维方式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人思维方式较为理性,对事物更喜欢用可视化的方式进行表达,而西方人较为理性,对待事物更为理性,解决问题时逻辑性比较强,讲究合理性,而中国人多靠自己感觉来。这也同时影响了中西方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国的科技起步很早,但是发展缓慢,这是由于中国人在发现并解决问题时讲究一种经验性,不过多考虑背后所藏的原因。而西方,解决问题时逻辑性强,多乐于用抽象的思维来解决问题,用理论来证明经验的可行性,这导致了西方的科技突飞猛进,而中国一直滞后。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人们在设计上的很大的差异。中国的文化讲究中庸,较为保守含蓄,讲究和谐。而西方的文化略带侵略性,较为进取,寻求个性的发展,张扬自信。这种文化差异中西方的设计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西方的设计较为大胆,创新,讲究个性,造型上也很有特色,流线型造型突出。由于我国文化讲究静,而西方讲究动,我国的设计很多都体现一种沉静的感觉,而西方的设计风格上,动感,力量感很强。

随着设计的不断发展,文化也不断于设计融合,各个国家对设计的深入思考,以及对自己文化的合理运用,形成了他们国家设计的强大竞争力。所以,我认为在设计中应体现自己国家文化的精神,并通过工业产品将文化影响、传播到全世界。我们需要通过我们的努力使我们设计的产品不仅有创意,还具有我国的独特的文化风格,从而形成较强的设计竞争力,向设计强国迈进,不再沦为一些国外大企业集团的产品加工厂。真正摆脱中国制造,实现中国创造。

参考文献:

[1]罗怡.《在中国设计》.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

[2](2)Linell Davis. 《中西文化之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

[3]李梁军 托马斯・霍夫曼. 《全球化设计》. 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年.

[4]汤志坚等. 《世界经典产品设计》.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第3篇

关键词:类型学 原型 欧式几何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1 历史与传统

类型学设计方法主要从社会、文化和历史的角度切入,从本质上去探究建筑的原始意义。其实,在前工业社会或传统社会中,它是一种设计方法,并非最近才形成的一种设计手段。类型学实质上是对现实建筑与城市的阅读,这与欧洲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分不开的。广义上来讲,只要建筑设计中涉及到“原型”理念,并且后期能够分析得出其原型特征的,就属于建筑类型学的建筑范围之内。

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和理论家科尔孔认为,类型学的实质在于类型学思想辩证地解决了“历史”、“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即“不变”与“变”的关系问题。在运用类型学时,理性地对待历史与传统是极具重要性的,并且对其筛选和批评,对历史文化内容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结合时代、社会和文化等特征进行有目的性的再设计。

2 类型形式

类型学设计方法除了尊重历史与传统以外,还需要一套特殊的“元语言”,即对构成建筑的几何要素语汇和基本组合方式。而几何原型在几何要素语汇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对于建筑设计的作用就如同字母至于文学作品,是建筑师感知与创作的源泉。而意大利的格拉西认为:“建筑问题的关键在于对这些类型(元语言)进行集合、排列、组合和重建”。

在朱文一博士论文《空间・符号・城市》中,在对中西方空间、符号、城市的比较研究中涉及到原型研究。这种“原型比较分析”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出“中西方城市在物质形态构成方面上存在本质差异”,而这种“原型”就是对前者“不可再分的最小构成单元”的探索。这与类型学中提到的“元语言”意思相似,但是又有所区别,仅仅指物质上的、可见的最小单元。

对于“原型”概念的问题,浙江大学张毓峰教授关于建筑空间原型研究中提到:原型是“保持空间属性的不可分割的较小单位”或 “空间元”(保持空间的最小单位)。与上文中原型不同的是,这里提到了“空间”,建筑学的一个核心概念便是“空间”。在《道德经》中有这样一段话,“涎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墉以为居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些文字描述了空间基本形成的原因――围合界面的状态决定了空间的存在。“原型”,不仅是“不可再分的最小构成单元”,而是一种具有空间属性及使用功能的形态,包括围合结构和其内部空间。

3 原型的作用

阿尔多・罗西曾说过,“在传统城市建筑中抽取的单纯几何体式用现代语言表达古典精神的最适宜元素”。原型对于建筑创作起到重要作用,就如同字母至于文学,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方面,通过对原型的挖掘为建筑创作提供参考和引导。当面对设计无从下手或无法判断设计方向时,就可以参考同类建筑的原型,这是除地形限制以为的一种条件制约。但是参考不能仅停留在形式的模仿或功能的借鉴,而是结合原型的历时性和现实条件,进行一种“动态的”参考。

另一方面,延续建筑的历史和传统精神。“原型”是建筑与城市得以传承的本质,因此,合理地对原型深入解析和再创作,就可以达到传承建筑精神与城市文脉的目的,保证历史与传统的延续性,其中会涉及到原型的“复制”和“转译”两个过程。

最后一方面,将历史已经存在的原型作为设计的灵感来源,在此基础上进行建筑创新。无论是建筑的缘起,还是其他人造事物的产生,最初都是对自然的模仿,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凭空出现或产生,其创造或产生过程都会受到已有事物的影响,只是受影响程度不一。但是,以原型作为创作灵感,设计过程中一定要经过理性的思考和恰当的处理,不能是单纯地形式上的模仿。简单的照搬会造成思想上的懒惰,而且建筑作品也会毫无生气。国内市场习惯性模仿,因为设计周期短,又容易被认可,但是所有事物也包括建筑在内会因地制宜,是否适合,他们却不怎么考虑。所以如果条件允许,寻找创作灵感最好从挖掘原型开始,可使作品富有灵性和生气。

4欧式几何原型的运用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追求经历了一个由简变繁再变简的过程。而正统的现代主义建筑,其形态的形式语言简洁不繁复,设计更为抽象,目的是对建筑形态要素的抽象和去意义化。而新理性主义建筑师也会采用建筑类型学手段,运用几何原形进行形态塑造,但是与现代主义不同的是,它更为关注几何原型中蕴含的传统精神与历史文脉。在罗西的类型学观点中认为,“城市的建筑可以简约到几种基本类型即原型,这些基本类型存在于历史形成的传统城市建筑中”。在他通过纯粹几何体来演绎历史,并通过模仿或复制的手法表达对建筑某种形式永恒价值的追求,如连续的拱廊与列柱。简单的几何原型频繁地出现在建筑的平面及立面,显示出罗西对于该建筑形式语言的喜爱与继承;在建筑底层充满古典意味的廊柱,表达出罗西对米兰建筑中租屋形态的尊重与思考,以唤起出人们对历史建筑的记忆。该建筑用现代建筑语汇表达出生活体验与场所记忆。

在几何原型与建筑类型学结合的领域,瑞士建筑师马里奥・博塔也有着独特的设计理念。圆形,是其宗教建筑的创作中一定采用的几何原型,从最基本的几何原型入手,以原教堂中厅轴线为轴线,演变出新教堂的椭圆形平面,以倾斜切面作为结束建筑形态的终点是博塔的宗教建筑中常采用的几何手法。表达了对古老巴洛克教堂建筑平面形式的回归,同时也体现了现代环境下宗教传统的延续与发展。

5 总结

在建筑类型学理论中存在这样的观点:任何设计源自原型(不仅仅是建筑学),但必须超越原型,只有这样,历史与现实、个人与社会、特殊性与普遍性才可以通过设计和创造的过程实现完美结合与进步,否者只会停滞在原型阶段。并且不同时期的科技水平、文明程度有所差异,所以建筑在相同媒介的作用下可以“相似”,而不能“相同”。建筑“美”源于历史,但是更多地要超越历史。建筑对历史文化的继承,不应该仅存在与表面,用建筑语汇去表达更深层次的内涵。

参考文献

[1]汪丽君.建筑类型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17页

[2]沈克宁.当代建筑设计理论-有关意义的探索.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29页

[3]张侃侃.设计形态生成研究-关于设计形态的“塑”与“构”[D].天津大学.2011.78页

第4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构造特点;布局;形象特色;差异性

Abstract: in the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due to improper thoughts, ideas and feudal hierarchical view, the effect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ancient architecture makes our present a unique style and form, this paper from the construction concept, layout characteristics, image art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these four aspects are discussed, analyses the uniqueness of the ancient buildings.

Keywords: ancient Chinese architecture; Tectonic characteristics; Layout; Image characteristics; difference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要分析中国古代建筑的营造特点及建筑特色,首先就得从建筑者的文化心理入手。我国古代建筑的产生与发展,与古代封建社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封建社会的君臣伦理思想、皇权等级观念等,都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所以要分析我国古代建筑的布局特点、艺术特色以及中西建筑的差异性,就必须从建筑者的营造观念出发。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营造观念

在中国古代建筑的营造观念中,最为主要的就是敬天祀祖的礼制观念、天人合一的思想、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观念和以家长为中心的家族观念。这些中国传统的观念与思想,直接影响了古代建筑的构造特点,例如在宫殿的建造中,许多殿堂建筑的屋顶、台基、斗拱和装饰都体现了以皇权为核心的等级观念,具体而言,就像是故宫太和殿是皇帝上朝处理政事的地方,就会使用最高级的屋顶、台基和彩画,其开间和进深的数目也最多,以体现帝王“君王之尊”的思想。

而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则淋漓尽致地表现在北京天坛上,整个天坛建筑群是由内外两重围墙环绕,内外墙的南面为方角,北面为圆角,象征着“天圆地方”。此外,古代宫殿的辉煌、雄伟、崇高、灿烂等外观特征,也蕴含着古代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肃穆的特色,体现出中国古建筑的营造观念。

二、中国古代建筑的平面布局特点

所谓平面布局的规律,就是每一处宫殿、寺庙、民居等建筑都是以“间”为单位,从而构成了单体建筑,然后再以单体的建筑组成庭院,以庭院为单元,形成了风格各异的群体建筑。而庭院这种群体建筑,一般都是前后串联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思想意识的产物。宋朝欧阳修《蝶恋花》词中有“庭院深深几许?”的字句,古人曾以“侯门深似海”形容大官僚的居处,这些都形象地说明了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重要特征。

同时,这种庭院式的建筑群与布局特点,通常是使用均衡对称的方式,这与我国传统的“中庸思想”一脉相承,这种建筑群会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然后将较为重要的建筑安置在纵轴线上,例如一国之君、一家之主的起居室;而次要房屋,则安置在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这样才能使得建筑群体主次有分,相互映衬,层层有序。北京的故宫和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皇权的至高无上、封建的等级观念;又如,北京四合院由三进院落组成,每一进院落内又有东西厢房、正厅房,正厅房两侧有耳房。四合院各房的使用一般按长幼、内外、贵贱来安排,体现了以家长为中心的家族观念。

三、中国古代建筑丰富多彩的装饰特点——以彩画为例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及其自身风格的独树一帜,是长期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后的表现,集中国式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色于一体,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形象,因此,下面就以彩画作为切入点,探讨我国古代建筑的艺术形象特色:

彩画多出现于屋顶内外檐梁舫、斗拱及室内天花板、藻井和柱头上。原来用以防潮、防腐、防蛀,后突出其装饰功能,因而具有保护、装饰、标志、象征等多方面的功能。明清时期彩画已成为宫殿和王公大臣等宅第不可缺少的装饰构件。明清的梁舫彩画最令人瞩目,主要有三种:

一是和玺彩画,这是清代宫式彩画中等级最高的彩画,这种彩画大约形成于明末清初,主要应用于主宫殿中梁枋檩等大木构件上面的装饰,构图受当时较为成熟的旋子彩画影响,为三段式构图,中间为方心,方心占整个构件的1/3,方心两边是找头、盒子、箍头。和玺彩画比较突出的特征:一是折线形彩画大线;二是其纹饰主要为龙纹和凤纹,龙凤是帝王家族的象征,彰显着统治者身份的高贵;三是所有纹饰均贴有金箔,放眼望去,金碧辉煌,富贵华丽。

二是旋子彩画,等级地位仅次于和玺彩画,是清代官式建筑彩画的一个主要类别,运用范围很广,例如应用在皇宫的次要建筑、贵族府邸、衙署、城楼、和一般的佛庙、寺院建筑。旋子彩画品种繁多,历史悠久,于元代便初具雏形,经过明代的不断规范,至清代早期,构图、纹样、设色(彩画三要素)就基本固定下来。

旋子彩画最突出的特征是被施建筑构件上的旋涡状花纹,这也是称其为旋子彩画的原因。梁枋檩上施旋子的部位称为“找头”,找头左边往外依次是箍头、盒子、箍头、副箍头,找头右边是方心。因为古建筑的梁枋檩构件长短不一,所以有的构件亦可不设盒子,找头的长短形式也不尽相同,常用的构图方式有一整二破、喜相逢、勾丝咬等。

三是苏式彩画,这是清代官式建筑彩画的一种,而非字面上理解的“苏州地区彩画”。苏式彩画与苏州地区彩画在构图、纹样、设色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苏式彩画色调与其他官式旋子、和玺彩画类似,以青绿两色为主,早期常用吉祥图案,表达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美好祝愿,晚期写实性绘画渐盛,其整体仍是华丽富贵。苏州地区彩画则不然,它的图案以锦纹为主,用金量小,追求的是淡雅清丽之格调。

四、中国古代建筑与西方古代建筑的差异性

1、封建等级观念VS自由平等观念

中国经历了几千年封建制度的统治,因此,在古代建筑的营造中,也明显地受到了这一严格的等级观念的影响,但是,与西方古代建筑相比较,是存在一定差异的。虽然西方国家在一定的时期里,跟中国一样经历了封建专制和君主专制的制度,但是,到了欧洲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以后,西方国家就已经基本了君主专制制度,加上之后席卷而来的英国工业革命,使得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蓬勃的发展。随后涌现出一批具有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艺术家和思想家,建筑当然也经历了这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革命。

民主、自由、独立、博爱等资产阶级启蒙思想迅速在西方各国散播开来,因此,在这种朝气蓬勃的艺术思想指导下,建筑设计与建筑的风貌也逐渐走向了自由化和个性化,呈现出多样化的色彩,在建筑的装饰上,更加崇尚自然、真实、合理,并且将“方便、坚固、美观”奉为了当时建筑设计的三条经典原则。

同时,一些受到启蒙思想影响的建筑设计师还大力提倡建筑要要合乎自然,要为社会服务、为大众服务,在建筑中还要宣扬人的“个性”,提倡从建筑的外部结构到内部装饰,都要体现出人文色彩,表现出平等、自由的观念,因此,与中国古代建筑的营造观念截然不同。

2、注重群体统一性VS注重单体的差别

纵观中西古代建筑,不难发现,中国古代建筑非常注重群体的设计,但是西方的古代建筑,则侧重于单体个性化的建筑。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个人必须服从群体,强调社会的服从性、等级性,要先“大家”,后“小家”, 例如中国华北地区古代仿生名城,还有明清时期的傲州仿生村落,无不体现着城镇与天、地、人三者形成有机活体的宏观整体概念。所以,中国古代建筑群的艺术成就是卓越的,而单体的民房建筑则是鲜为人知。

而在西方哲学中,从“我思故我在”就可以看出,西方文明的源头是从强调个人自身的生命意义出发的,先个人,才考虑到社会群体。因此西方古代建筑的构造设计历史多以建筑单体为突出,成就也是最大的。

参考文献:

[1]栗德祥、周榕,建筑学的千年涅槃——建筑的学科困境与自我拯救,[J]建筑

学报.2011.04.

[2]赵和生,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J]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

[3]连蓓,江南乡土建筑组群与外部空间.[D]硕士学位论文,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第5篇

关键词:翻译跨文化交流旅游经济旅游资料旅游文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流日趋频繁。论文百事通古老神秘的中国文化每年都吸引着大批的外国游客到中国旅游,带动了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而旅游资料的翻译也就成了旅游文化交流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旅游资料的翻译是跨国界、跨文化、跨社会的宣传活动。翻译工作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又面临各国文化与语言差异所带来的各种困难。译者需具备语言、社会文化、民俗、美学、心理学、市场经济学、广告原理等多方面的知识。目前,我国旅游资料的英译情况仍存在很多问题。表现在以下几点:拼写语法错误;措辞不当;滥用汉语拼音(中式英语);文化信息处理不当等等。

旅游资料是一种宣传资料,其功能就是向读者亦即游客介绍旅游目的地的地理历史背景,文化特色,引起游客参观的兴趣,达到传播本地文化的目的。同时,旅游资料中所蕴涵的信息以文化为主,涉及文化的各个方面,从历史考古到风土人情,无所不有,极具独特的中华民族特色。因此,翻译旅游资料就是要把含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信息转换到译文中,这才是旅游资料翻译的重点所在,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却给这种文化的转换带来极大的困难。有的译文让外国游客不知所云,有的译文的语法杂乱无章,错误百出。有的译者强行按中文的句法进行翻译。那就无法达到其英译的目的——吸引游客。比如用hangfootbuilding来翻译吊脚楼让人无法想象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建筑物。下面就旅游业相关的几方面内容进行探讨。

旅游资料的翻译

虽然旅游资料的翻译应该以读者的文化为主,以译文为重,但是外国游客感兴趣的是旅游资料中与其不同的文化,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还应在读者接受范围内最大程度保留原文的文化信息。如果译文不作任何改变照直翻译,不但令外国游客不知何意,而且还会失去阅读的兴趣,达不到翻译的目的。那么译者应适当地增减文化点来让读者更容易接受,所以采用删减、释义、类比、改译等方法。

典故是旅游资料中一种常见的文化现象,出自历史事件、寓言、神话、传说、谚语、某些作品等。其特点是源远流长,富含较浓厚的民族色彩,因结构固定,义在言外,已失去指称意义,只有语用意义,在直译以后读者无法理解典故含义时,要对典故作适当转换。采取直译加注其背景知识和解释原文含义,避免损失其民族色彩形象性和联想意义。意译向译文读者忠实地转达原文信息,有时要作适当的文化转换。如:“玉兔”为什么英译成“MoonRabbit”而不译成“JadeRabbit”?让人误认为是玉做成的兔子。

旅游景点的翻译

旅游景点的翻译在旅游文化的介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求译者对景点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充分的学习,有条件的最好作实事求是的实地考察。想办法拉近外国游客与中国文化的距离,使他们产生亲近感,激发他们的游兴。中国悠久历史中有许多著名事件,英雄人物,典故传奇等,旅游资料中经常提到的许多风景名胜往往与他们有关。不增加说明,一般外国游客就无法理解。有时候在翻译旅游资料中删减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大多数外国游客阅读这些资料都是为了了解中国的风土人情,增加一些旅游兴趣。

值得一提的就是汉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在翻译选词时更应该慎重。比如说“楼”在英语中有许多个对应语,并不是可以随便调用的。浩然楼译为HaoranMansion,是因为这是一座公馆大楼式的建筑,岳阳楼译为YueyangTower,因为其形状类似塔,而天安门城楼是众所周知的类似检阅台、主席台的建筑,故译为theTianAnMenRostrum。

饮食文化的翻译

我国由于历史和地域的不同,形成众多菜系,在翻译时充分考虑它的中、西文化差异、其原料成份及烹调方法等。如将韭菜合子译成ChiveBox就会让人费解,何为“ChiveBox”?看到“盒子”就直接对应了“box”?可见译者在翻译菜单时对这种传统小吃本身还不够了解。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不禁想到了“dumpling”一词,其所指不仅限于“饺子”,还可以指其它食品,如:粽子、水饺、锅贴等,虾饺可译为ShrimpDumpling,素菜锅贴可译为VegebrDump1ing。此类英译名现已广为接受,而韭菜合子的形状与饺子相似,体积较大,看似扁平,dumpling一词也可适用。综合考虑韭菜合子的制作方式,制作原料,笔者建议译为FriedLeekDumplings。

在对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翻译时,可采用直译:烹饪方法+原料名,如:清蒸桂鱼SteamedMandarinFish、回锅肉Twice-cookedPork、炖牛肉StewedBeef。音译+意译:麻婆豆腐BeanCurdSichuanStyle、西苑饭店XiyuanHotel。意译:红烧狮子头BraisedMetBallswithBrawnSauce、棕子Pyramid-shapedDumpling。论文百事通

公示语的翻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化语言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举办奥运会、世博会都需要良好的国际化语言环境。然而,当海外旅游者来华发现“EntranceVisa”(凭票入内)、“FeePark”(收费停车场)、“TicketOfficeFor”(补票处),OffLimits(旅客止步)等非规范英译的公示语时又会作何感想呢?在北京,各街道路口都设置了路街名牌,如“长安街”。路牌上汉语“长安街”置于汉语拼音“CHANG''''ANJIE”之上组合共用。像这种路标中国人只看汉字就一目了然,而无看拼音的必要;海外旅游者不懂汉字,看了标注的汉语拼音也不会明白这“JIE”意味着什么。如能将拼音CHANG''''ANJIE的“JIE”改用“AVE”或“AVENUE”岂不更恰当。公示语的应用功能特色公示语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也直接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公示语应用功能的不同直接导致英译公示语的语言风格、语气的差异。新晨

突出服务、指示功能的公示语广泛应用于旅游设施、旅游景点、旅游服务、商业设施、文化设施、卫生设施、街区名称、旅游信息咨询等方面,如:InternationalDeparture国际出发、InternetCafe网吧、DrinkingWater饮用水、ShoppingMall购物商城、Information问询服务、CarRental租车服务。突出提示、限制、强制功能的公示语广泛应用于公共交通、公共设施、紧急救援等方面,如:TurnRight向右转弯、Slow减速行驶、NoParking严禁停车。严格禁用生僻词汇,英语公示语的词汇选择非常重视公众化,严格避免使用生僻词语、古语、俚语、术语。

公示语的汉英翻译必须在汉英两种文化中对相同使用场合的具有相同功能的公示语进行一对一的汉英对译。一些具有中国本土意义的公示信息经确认实有必要保留,在暂时无法找到对应译法的情况下应当参照实际功能需要选择适宜形式风格进行试译,然后在部分海外旅游者中进行检验。在确认不会产生任何误解的情况下才可广泛应用。

总之,中国要实现在2020年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家的目标,必须重视旅游英语翻译的作用。分析其中、西语言文化差异,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恰当翻译旅游资料,注重语言文化上的差异。旅游英语翻译得好,会唤起外国游客心中的美感和向往,有助于他们领略华夏千古文明的醇厚魅力,译得不好,则会破坏游客的兴致,影响我国旅游事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维友.英语词汇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第6篇

关键词: 温柔敦厚 静穆的哀伤 透视法

图1 仇英《竹林品古》

图2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引言

似乎中西传统绘画的比较不仅局限于哲学方面,还涉及审美意识的一些区别,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到中西方文化,从根本上具有不同的格局。但实际上人类都是相通的,哪怕是在绘画上表现出如此巨大的差异的民族,原则上说也是可以了解的。但是这种了解是建立在比较之上的,我们要了解西方人和西方的文化,那么艺术和审美这两个环节是不可或缺的。

中西绘画的审美理想,我们通常是凭感觉来看待。国画和油画,我们通常凭感觉觉得其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精神气质。但是这样一种精神气质,究竟区别何在?我们却说不清楚,我们只会说这是国画,用毛笔画的;那是油画,是用油彩和画布等画成的。诸如此类,我们可以从外部的使用材料或者技法做些比较。但是这些东西其实反映了两种文化心理的内在区别,这个区别究竟何在?

首先,我们来看看中西传统绘画审美理想的结构。中国传统绘画精神及其审美理想,如果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温柔敦厚。”当然,也可以说这是以偏概全。除了“温柔敦厚”以外中国传统绘画也有很多其他风格,比如“怒目金刚”式的。但是我这里指的主要是一种艺术理想。中国的一种最理想化的、达到最高理想境界的作品通常体现出“温柔敦厚”的艺术风格。那么西方古典绘画的理想可以用黑格尔的描述来概括它:“静穆的哀伤”。“静穆”是安静,但是很肃穆的意思。西方的艺术是静穆里透露出一层淡淡的哀伤,这是西方古典绘画艺术达到理想极致的一种风格。

仇英(1502—1552),他是明代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与沈周,文征明和唐寅被后世并称为“明四家”、“吴门四家”,亦称“天门四杰”。他出身工匠,早年为漆工,兼为人彩绘栋宇,后从而业画。他的创作态度十分认真,一丝不苟,每幅画都是严谨周密、刻画入微。他的山水和人物故事画,形象精确,工细雅秀,色彩鲜艳,含蓄蕴藉,色调淡雅清丽,融入了文人画所崇尚的主题和笔墨情趣。比如他的《竹林品古》(图1),其工笔人物,刻画细腻,神采飞动,精丽艳逸,为明代之杰出作品。此画颜色温润,神情温静,它体现了“温柔敦厚”的品格。“温柔敦厚”有一种道德评价,是一种政教的态度。这是中国艺术精神自先秦以来一脉相承的态度,在中国艺术里面到处都可以看到其间贯穿着这样一种政教的态度,这就是所谓的“乐通伦理”、“文以载道”。虽然这其中也有些哀怨、矛盾、冲突,但总的来说其风格都是非常敦厚和温柔的。所以对于自然万物,中国艺术精神总是不忘道德评价。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出两个层面的内容,一个是儒家的层面,一个是道家的层面。儒家的层面可以说是动态的层面,儒家是主张入世、健动的,主张有所为。而道家主张虚静,是属于静观的层次。动静互补,儒道互补。“温柔敦厚”体现出中国文化传统心理中把个人融于群体,或者说融于自然的这样一种倾向,即“天人合一”的思想。我们观看那些“温柔敦厚”的作品的时候感觉到的就是个体完全融于群体或者自然之中,温情脉脉,有一种融化感。

西方早期绘画是为宗教服务的绘画,其艺术观念和表现手法,来自于基督教教义本身。基督教教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上帝创世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包括人及人的躯体,都是上帝创造的。基督教神学家还多方论证上帝创世的真实可靠性。在这“信仰的时代”里,艺术家是“忠于上帝”的工具,必须全身心地为宗教服务,描绘人物形象时,要注意表现人体的比例、结构,因为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样子塑造出来的,画家必须小心翼翼地表现人,不能歪曲人的形象。西方在文艺复兴时期前后,壁画盛行,一些壁画大多数画在教堂的墙壁上,天花板上,内容都是宗教的,是为宗教服务的。这些壁画一直保留到今天。如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它就是为基督教服务的。

西方艺术精神,黑格尔总结的是“静穆的哀伤”,其实也是古典绘画的艺术精神。“静穆的哀伤”里面也有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是尼采通过他的慧眼,通过他对于古希腊文明的追溯而发现出来的,这就是所谓的“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这两种精神形成了古希腊艺术的理想:静穆的哀伤。如何理解?我们可通过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图2)来进行分析。

《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家列奥纳多·达·芬奇所创作,此画是他毕生创作中最负盛名之作。在众多同类题材的绘画作品里,此画被公认为空前之作,尤其以构思巧妙,布局卓越,细部写实和严格的体面关系而引人入胜。当耶稣入座后即席说了一句:“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了我。”说完此话,引起在座的众弟子一阵骚动,每个人对这句话都作出了符合自己个性的反应:有的向老师表明自己的忠诚;有的大感不惑要求追查是谁;有的向长者询问,整个场面陷于不安之中。其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无不表现了一种“酒神精神”。“酒神精神”是动态的。酒神,很形象,喝过酒后狂歌乱舞,躁动不安;在酒神精神中人们承受了极大的痛苦,但另一方面又是一种群体的狂欢,回归到大自然。而且通过这样一种个体解构的痛苦,他们更加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个体。耶稣知道自己已被弟子犹大出卖,耶稣坐在正中间,他摊开双手镇定自若,和周围紧张的门徒形成鲜明的对比。耶稣背后的门外是祥和的外景,明亮的天空在他头上形成一道光环。他的双眼注视画外,仿佛看穿了世间的一切炎凉。他和门徒们形成对比,代表“日神精神”,“日神精神”是静态的,是梦幻式的,是对酒神精神造成的那种痛苦的拯救。梦是指太阳神给人的一种美丽的梦幻的表象。它具有一种心理上的拯救作用。就是说对于痛苦,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一定能够摆脱,但在梦幻状态里可以寻得安慰,可以恢复自己对于个体的一种意识,甚至可以意识到自己身上的神性。人的有限性带来的痛苦在一种梦幻中被扬弃,感觉到自己和神实际上是一体的。这些典型性格的描绘与画题主旨密切配合,与构图的多样统一效果互为补充,使此画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美术宝库中最完美的作品之一。西方传统绘画的另一个特点是强调描述。长期以来画家们一直是把有效地表现故事和传说、描绘具体的情节,以表达某种寓意或象征,当做自己的任务。

如果说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具有音乐感的倾向,那么西方传统绘画艺术具有雕塑感的倾向。美学大家宗白华先生把中西艺术精神归结为这样一种结构:中国艺术精神是一种空间意识的时间化,西方艺术的精神是时间意识的空间化。结合我们前面所讲的,空间意识我们可以理解为静态的方面。空间是静止的,时间是运动的,所以我们也可以把中国审美意识的结构看做是静态意识的动态化。本来是静态的,但是“感于物而动”,可放在时间中来处理和看待。静止的态度,使人达到一种超然和旷达。欣赏中国的文人画,就能够从中获得一种心旷神怡的心态和情调。就像这幅《竹林品古》,它的线条在音乐里边相当于丝竹(管弦)那样的音乐:连贯、婉转、悠扬,相应地在绘画中表现出流畅。西方是把动态凝聚在空间之中,本来是生动的、躁动的,但在空间中被定格、定位了。《最后的晚餐》就像雕塑,人们看到它时内心很震撼,有种神性的超越感。这个“神”,不仅仅是因为他比一般的凡人要高大和美丽,而且从他的表面神态来看你会感觉出这不是凡人的神态。这是神的神态,但是又体现在人体身上,体现出人体有种神性的超越。

观中国文人画的时候要以一种欣赏音乐的心情去看,你才能品评出其中的味道。最突出的一点是中国传统绘画没有西方传统绘画中的那种透视关系。有的人把中国传统绘画的透视关系称为“散点透视法”,是没有焦点的。画家取景时的视线是流动的,这幅仇英的《竹林品古》,画面中的房屋和家具,是不符合“近大远小”的规律的。远近是一样大的,所以你如果要用通常的透视关系去看,你会觉得很不舒服。觉得房子好像散了架一样,方形的不像方形,会觉得出了什么问题。事实不是这样的,中国人采用的是“散点透视”。你在欣赏中国画的时候,就如同身临到中国画里边,你从一点游到另外一点,没有统一的聚焦。特别是那些画山川、大河的长卷,例如《清明上河图》描绘的那样的场面,均是散点透视。在每一处你可以根据那个地方的情况来看,就像你在旅游的时候,游到一个地方你不会把前面看到的地方综合起来看,而是每一点每一点地去观察。中国传统绘画则从魏晋开始,由“形似”逐步转向对“神似”的追求,又进一步发展成为“写意”。中国画家较早地认识到“形似”不一定能达到“神似”,为了更好地传神,形的描绘可以更加灵活、更加夸张,强调绘画应把“神似”放在首位,而不必一味追求“形似”。可以说,“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既是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标准,也是中国传统画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它关注的是人内心的世界,传达心里情感,不追求描绘物象的真实。中国的绘画艺术观更能体现强烈的人文精神。中国的宇宙观中人与自然是相通的,主客体是统一的,相互融合的,追求精神与宇宙、心与物、人与自然统一的境界美。这种艺术的精神性来源于儒释道的思想理念:即“天人合一”。千百年来,中国艺术在这种哲学精神的引导下,努力使自己的精神与自然相融,强调再现客观物象与表现主观精神的统一,强调“有我之境”,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理念。在中国艺术几千年的发展中,无不渗透着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道、心、气、舞、悟、和。在天地之间立其心,是中国美学所表现的文化精神的核心意义,这也是传统中国美学对当代艺术的重要启迪所在。因为人生与天地一体,人生也就展现出混同天地的无限生机和玄远意蕴。中国美学精神永远是指向人生的,即使是在一片荒寒无着的意象中仍然运行着深烈的人生情怀。但是,这种指向人生的审美精神又是归于宇宙的,即归于冯友兰所说的最高人生境界——天地境界(《新原人》)。这就是为什么在中国艺术意境中,总是既感受到缠绵氤氲的人情意味,又感受到挥之不去的宇宙荒寒。

相比而言,西方的透视关系是“焦点透视法”。西方传统绘画为了表现上帝创世的可信性,追求事物的真实性,在观察事物的方法上,相应发展了焦点透视法。它有特殊的关系且合乎一定的规律,如近大远小之类。《最后的晚餐》构图时,画面展现于饭厅一端的整块墙面,厅堂的透视构图与饭厅建筑结构相联结,使观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一方面,西方绘画以人为主要的描绘对象,追求造型的准确、质感、光感;另一方面,几何形式的结构,不但是一种绝对永恒的美,而且是宇宙万物必须与之相符合的一种抽象的“理式”。这种“理式”,先于和高于自然界的万物,万物只有符合这种“理式”,才能有美。上帝就是最大的几何学家,上帝以几何的法则创造了美。在西方,毕达哥拉斯学派是古希腊哲学史上最早的大学派,他们认为“数”是万物之源,事物的存在就是数理的存在,美就是数的和谐。西方古代哲人们直接把对美的追求具体化为视觉的和谐形式创造。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他们发现构成长方形比例协调感的“黄金分割”比是[a∶b=(a+b)∶a],换言之,矩形的长边为短边的1.618倍。黄金分割率和黄金矩形能够给画面带来美感,令人愉悦。人体美也同样取决于不同数之间的比例和谐。《最后的晚餐》同样也应用该比例布局。

结语

中西传统绘画的审美理想与各自的文化土壤息息相关。中国传统绘画温柔敦厚,内敛沉静,弥漫着诗意和乐感;西方传统绘画静穆典雅,有雕塑般的宏大气魄。二者都表现了人类心灵的东西,艺术给予我们的是心灵的意义,艺术的特定意义正是心灵的不断超越,因此,艺术是属于全人类的。

参考文献:

[1]丰子恺,丰子恺谈名画[M].海南:东方出版社,2005.

[2]李泽厚,美学四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第7篇

关键词:双语教学;土力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TU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6)05-0079-04

随着中国经济、教育等各方面体制越来越多地融入世界体系,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人才培养国际化的要求,国家教育部在2001年提出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 4号) [1],其中要求各高校用外语讲授公共课和专业课的比例要达到所开课程的5%~10%。2005年1月,教育部召开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研究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 〔005〕 1号) [2] 。该意见明确提出: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提高大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高等学校要全面推广和使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成果,以非英语通用语种作为大学公共外语教学要求的院校和专业,也要根据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路推进改革,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继续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2014年,中国矿业大学颁布了《中国矿业大学本科双语课程、全英语课程教学实施办法》(中矿大教字2014 〔35〕号)[3],其中明确要求全校每个专业争取至少开设2门双语课程和1门全英语课程,并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双语教学改革,进一步推动学校双语课程和全英语课程教学工作,实现教育教学国际化以及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土力学课程是土木工程、地下工程、交通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最重要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其内容贯穿于土木工程领域的各个方面。鉴于土力学课程的重要性,按照教育部和学校的文件指示,在制定土木工程专业2012版培养方案中已明确将土力学课程设为双语教学课程,为此,积极探索对土力学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双语教学工作势在必行。

一、双语教学的意义

双语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水平,增强英语的应用能力,而且能够培养学生掌握国际最新专业动向,参与国际交流,直接接触本专业国际最新知识的能力,使学生逐步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复合型人才。

(一)开展双语教学是培养适应建筑工程领域国际型人才的需要

随着中国高铁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海外很多国家纷纷引进中国高铁技术,加之近年来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在海外承担了很多的基础援建项目,这使得中国的建筑企业有了更多参与海外工程项目建设的资本和机会,因此,很多毕业生在本科毕业即有机会赴世界各地参与工程建设。在国外的工程建设过程中,能够用英语和当地的工程技术人员直接交流对话尤为重要。而且,英语作为全世界的通用语言,不仅仅限于英语语系的国家,在世界上绝大多数非英语语系的发达国家,能够用英语自由交流几乎是发达国家国民的一项基本素质。因此,也可以说英语的普及程度能够间接地反映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和发达程度。开展土力学课程双语教学是开展国际化办学和培养国际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开展双语教学是提高学生专业英语能力的需要

目前,中国正处在走向国际化的时代,专业英语的作用愈发显得重要和必要。长期以来,中国传统的外语教学存在明显的弊端,即学生从中学到大学几乎所有的英语学习很少涉及到专业外语,而从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需要来说,最有用的恰恰是专业英语,尤其是对于以后从事科学研究的学生,专业英语在以后的外文文献阅读、学术论文写作、国际同行交流等各个方面无不显示其重要作用。掌握了专业英语这个工具,学生才能在以后事业的大道上越走越平坦。显然,对土力学课程进行双语教学,无疑是提高学生专业英语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

(三)开展双语教学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大学生象征着青春和活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未知世界有强烈的求知欲。因此,对于土力学课程双语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如果教师引导得当,必然能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另外,通过双语教学,必然会使得学生花在这门课程上的精力和时间更多,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双语教学的目的

双语教学是指采用两种语言进行教学活动的教育体系。在中国,双语教学是特指除汉语外,用英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双语教学的特点一是采用双语教学;二是讲授专业知识。第一点将双语教学和单纯的英语教学得以区分,第二点则将双语教学和汉语专业课教学加以区分。因此,双语教学的目的也应从这两点进行讨论。首先,双语教学不是单纯的英语学习,并不以提高英语水平为最终目的,而是让学生将英语和自己学习或者从事的专业相关联,属于英语学习的一种拓展。然而,采用双语授课,学生课堂和课外学习不可避免地受到英语语言环境的重复刺激,也能起到间接提高英语水平的作用。另外,双语教学的目的也非单纯地传授专业知识,如果仅仅从传授专业知识的角度来讲,相信母语的授课效果应该要远远好于双语授课,所以,双语教学的第二个目的应该是在学习到基本知识的前提下,掌握课程的专业术语、习惯的英语表达以及科技英语的写作习惯和风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用英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英语表达习惯,形成本学科英语语言环境语感,为以后的专业文献阅读与交流做好准备。以上两个目的都是建立在传统教学模式之上,属于浅层改革,双语教学更高层次的目的应该是引入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课堂也向全英语过渡,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主动性,充分理解课堂内容,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国内和国外教材的对比及选用

土力学课程双语教学一个很大的改革措施就在于选择合适的教材。一般双语教学可供选择的教材有国外原版教材、国内自编的英文教材和国内中文教材。

由于中西方的思维习惯问题,国内教材和国外教材在语言习惯和讲述方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国内教材一般喜欢直接给出论点,然后再加以论述,即重点放在首要位置,首先告诉你概念,接着进行简单的解释。此外,国内教材行文结构类似大纲,每个东西的定义、证明、应用、例题等所处位置规规矩矩,所以很容易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结构性的了解,方便已具备相关知识的人查阅,但对零基础的人来讲,往往会产生为什么要学这个?有什么用?前后两章有什么关联?为什么要按这个顺序学习等诸多疑问。而西方教材则习惯于采用诱导式阐述问题,通过“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结论―引入话题”的次序进行讲述,能让学生对概念有比较清楚深入的把握,由浅入深,通过大段的阐述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即对该知识点的意义有了一定的了解。

造成中西方教材存在以上差别的原因在于编写体制的差异。国内教材编写基本由相关部门制定编写大纲,然后由多名教授或教师依照大纲分部编写,最后由专人统一汇编。由于参编老师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讲解方式存在较大的差异,极易造成部分内容的重复或者各章节的难易程度不统一。而国外教材通常并不按照编写大纲编写,编写者可以依照自己的逻辑进行编排,书中内容前后照应,全书自成体系。另外,国外很多优秀教材的编者一般为该领域国际地位和学术造诣深厚的教授,其对研究领域的把控能力很强,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深刻,讲述内容时也往往结合实际工程应用展开,

无论对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知识的人而言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对于双语教学来讲,学生需要花费成倍的时间在课外进行学习,而课外学习的主要材料就是教材,因此,土力学课程双语教学效果的好坏和教材选择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土力学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课程,其课程内容涉及到的应力、渗流、变形、强度等,是多门力学课程的综合应用,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具有较强的力学基础储备。因此,要想取得较好的双语教学效果,就需要考虑学生的前期基础及课程内容的特点,分情况选择不同的教材进行授课。例如,土力学课程双语教学如果只作为试点,选择部分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授课,则可以选择英文教材;如果土力学课程双语教学对整个专业实施,可以考虑采用中、英文教材联合授课,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对比学习的方式加深对课程的理解,保证在学习到课程基本内容的前提下,掌握该课程的专业术语以及科技英语的写作方式。

四、教师队伍的培养

开展土力学课程双语教学的另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需要建立一支能够胜任双语授课的教师队伍。首先,教师需要对土力学课程的课程体系和授课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要有极为丰富的授课经验,能够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互动,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授课节奏和授课方法。另外,授课教师需要有较强的英语水平,能够熟练采用英语对课程内容进行讲授。教师英语水平可以通过在平时的科研活动中大量阅读英文文献、在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高质量的英文论文、与国际同行就学术问题通过邮件等方式进行深入探讨、赴国外参加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会议等途径得以提高。另外,随着中国留学规模的扩大,各种留学途径不断涌现,出国留学是提高教师英语水平的最佳途径。以中国矿业大学为例,教师可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江苏省教育厅以及学校自己的出国留学项目三大途径赴国外深造交流。

目前学校留学规模得到空前发展,留学人数也大幅度增加。学校土力学课程主要由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研究所的老师负责授课。近年来,随着老师频繁出国学习访问,系所13位教师中,具备海外一年以上留学经历的有9位。教师普遍具有较高的英语应用能力,为土力学课程开展双语授课提供了良好的师资条件。

五、双语教学的实施措施

双语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目前各高等院校的双语教学都处在探索和实践阶段[4-8]。为了确保双语教学的授课效果,应该从学校、学院、教师、学生多层面出台相关的措施,以确保双语教学的授课效果,同时在考核方式上也需进行必要的改革。

首先,在学校层面上,学校应该鼓励开设双语课程,并在职务晋升、考核评优和教师评选中优先考虑。另外,在教学工作量的计算上也应该予以政策倾斜。例如,中国矿业大学规定:双语课程的课堂教学工作量按2倍计算。另外,为了保障良好的教学效果,学校在双语授课教师的遴选上也应该出台有关选拔程序,保障双语授课教师具备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其次,在学院层面上,学院要认真做好双语课程授课教师的培养,对拟承担双语课程和全英语课程授课的教师优先安排国内外进修和培训。

在教师层面上,双语课程授课教师应对学生的英语基础进行充分地了解,用英文撰写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教学日历和教案等。教师授课幻灯片可以以中、英对照的形式呈现,充分利用授课时间,对学生进行中、英双语刺激,扩充学生的专业英文词汇量。另外,教师在授课时也要优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幻灯、录像等辅助教学手段,精心设计教案,将工程案例、工程图片及动画演示等通过屏幕,以中英文的形式,直观、清晰地进行形象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对课程的重点和关键内容,可适当放慢授课进度或者使用规范易懂的英语进行讲授,保证教学的效果,必要时可适当增加课外辅导。

在学生层面上,双语教学学生最好具备较好的英语水平,而且人数也不宜过多,每个教学班人数以1~2个自然班人数为准。如果选课学生人数较多,可优先安排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组建双语课程和全英语课程教学班,其余学生安排普通班进行教学。

最后,双语授课可采取更加系统、合理并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适应的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考核方式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最终的考试成绩为依据,适当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教师授课时应鼓励学生采用英语进行交流。另外,教师也可以布置一定的课外作业,让学生用英语完成,进一步巩固双语教学的效果。教师可将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情况、作业完成情况作为平时成绩的参考依据。期末考试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决定采用中文试卷还是英文试卷进行考核。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 教高[2001]4号,2001-8-28.

[2]国家教育部.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Z]. 教高[2005]1号. 2005-1-1.

[3]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本科双语课程、 全英语课程教学实施办法 [z].中矿大教字2014[35]号. 2014.

[4]潘健. 土力学基本原理的双语教学实践[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5): 169-171.

[5]潘健. 土力学基本原理的深入教学实践[C]//第一届全国土力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2006.

[6]潘健. 土力学基本原理的教学实践[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S): 37-40.

第8篇

十年来,语文味理论与实践探索,按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螺旋式反复的路径,将理论思考研究和教学实践进行协同式或捆绑式推进, “语文味”的概念不断明晰,“语文味”研究也显现出大众化和草根化的倾向。这一植根于教学实践土壤的带有本土特色的概念,最终成为了考量语文教学实践的重要尺度,成为支撑语文教学的重要理念,成为指导语文教学方向的重要指针。值此《语文味教学法》专著问世之际,本刊特撷取其中的重要章节连载三期,以饕读者。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5) 07-0037-05

一、语文味教学法:一种新的教学语言

此处使用的“教学语言”这一概念,在语言形式上,是一个司空见惯的老名词,但就内涵而言,是一个新名词。先看国内外两本最权威的教育辞典的情况。查阅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第一卷,发现收录有“教学语言”词条。该辞典把“教学语言”解释为:“教师用以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的符号系统。其特点是把自己能明白的意思转化为展开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能为学生理解的语言形式。为此要求教师善于选择最合适的词、词组、语法结构,最确切地表达他的思想内容。”

而瑞典著名教育学者胡森主编的《国际教育百科全书》,堪称第一部真正国际性的、全面反映当代教育现状和最新研究成果的大型教育辞书,全套书共10卷,收录词目45000余条,由100多个国家的1300多位学者撰写,其中没有“教学语言”词条,但收录有与之关系密切的“教与学的语言模式”词条,指出它“当前集中研究语言怎样使教学清楚明白的方式”。

我们还查阅了国内外的一些教学论著作,发现它们对教学语言的定义和以上定义大同小异。由此可见,国内外教育学术界都是把教学语言看成是教育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因而都是从教育语用学角度对教学语言进行研究和定义的。

我们知道,建筑、电影、绘画、舞蹈等,它们本身并不是一种语言。但为何又有建筑语言、电影语言、绘画语言、舞蹈语言这些理论术语呢?

以建筑语言为例。当代著名建筑理论家亚历山大及其合作者编写了一套丛书,《建筑模式语言》是其中的一本。这套丛书以一系列新的观点分析了建筑和城镇,建立了关于规划和建筑的模式语言理论体系,其中《建筑模式语言》提供了253个描述城镇、邻里、住宅、花园、房间及内部构造的模式,是丛书中最重要、最精彩的一本。这里所谓模式,就是用语言来描述与活动一致的场所形态。实际上它们就是从大量的建筑和规划实践中精心提炼出来的经验。253个模式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种语言,掌握了它们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写文章”,创造出千变万化的建筑组合。可见,用人类语言的规则性来比拟建筑形式中各部件之间关系的精确性、规范性或经典性,这乃是建筑语言概念由来的初因所在。

根据建筑语言的这一定义可知,不同民族的建筑有不同的建筑语言,不同民族的建筑语言表达的内容和表达的方式不尽相同。例如,中西方建筑艺术语言的差异,首先来自于材料的不同。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头为构架的。这种建筑材料的不同,为其各自的建筑艺术提供了不同的可能性。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的社会功用,使得中国与西方的古典建筑有了不同的“艺术语言”。不同的语言,表达着不同的思想,流露出不同的情感;不同的建筑,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体现着不同的信念。西方的石制建筑一般是纵向发展,直指上苍的。这样一来,能否将高密度的石制屋顶擎入云霄,便成为建筑艺术的关键所在,而执行这一任务的柱子也便成了关键中的关键。所以,西方建筑的“基本词汇”是柱子,即那些垂直向上、顶天立地的石头。如果说柱子是西方建筑艺术的“基本词汇”,那么屋顶则是其“主要句式”。屋顶的不同,导致了其风格类型上的差异,如希腊式、罗马式、拜占廷式、哥特式、巴洛克式等等。

与西方的石制建筑不同,中国古代的木制建筑以斗拱为“基本词汇”。所谓斗拱,是将屋檐托起的交叠的曲木,它可以将纵向的力量向横向拓展,从而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同西方建筑的屋顶一样,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句式”,飞檐也有许多类型,或低垂,或平直,或上挑。其不同的形式制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或轻灵,或朴实,或威严。不仅亭、台、楼、阁都要用飞檐来标明自己的身份,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飞檐的高低、长短往往会成为建筑设计的难点和要点。正所谓“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飞檐的设计必须恰到好处才能显得轻灵而不轻佻,朴实而不机械,威严而不呆板。

中西建筑语言的差别,是文化差别的表现,它反映了物质和自然环境的差别,社会结构形态的差别,人的思维方法的差别以及审美境界的差别。由此可见,所谓建筑语言,即是对基于不同文化、物质和自然环境、社会结构形态、人的思维方法以及审美境界的差别之上的建筑模式的一种表达。这种语言模式,大而言之包括“词汇”(建筑材料)和“句式”(建筑形式、风格等)等方面。

再以电影语言为例。电影本来也不是一种语言,但却像是一种语言,由于它像语言,因此电影理论家、电影评论家用研究语言的某些方法来研究电影,会有所裨益。实际上,近十年来,这种研究电影的方法――实质上是语言学的方法,变得愈来愈重要了。自电影历史的开端,理论家们就喜欢把电影和文字语言相比较。但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一种更广阔的新思想范畴得到了发展之后,人们才认识到文字和说话只不过是众多交流系统中的两种,就是说还存在文字和说话之外的交流语言。这时,才得以把电影作为一种语言来进行认真的研究。这种包罗万象的范畴就是符号学,是对符号系统的研究。符号学家通过对文字语言和口语概念的重新确定,肯定了应当把电影作为一种语言来研究。任何一种交流系统都是一种“语言”。英语、法语或汉语都是“语言系统”。因此电影也可能成为某一类语言,但是它显然不是一种“语言系统”。而所谓电影语言,是电影艺术在传达和交流信息中所使用的各种特殊媒介、方式和手段的统称,即电影用以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传递思想感情的特殊艺术语言。电影语言以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的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基础,其演进与电影技术的进步有密切联系。常用电影语言有:拉镜头、空镜头、跟镜头、合成镜头、声画对列、声画同步、同期录音、先期录音、替身、性格演员、闪回、全景、实景、外景、特写、推镜头等等。由此可知,美学角度的艺术语言概念,其内涵包含材料(类似于语言中的词汇)、建构方式方法与模式(类似于语言中的句法),当然也包括作品传达和交流信息中所使用的各种特殊媒介。

著名修辞学家骆小所教授认为,艺术语言是发话主体感知世界的言语形式,发话主体感知世界与认识世界不同:认识世界所依据的是事物的本质,所以,它的对象往往只能是处在固定关系的联系中的客体;在感知世界中,事物的关系和联系却是流动的、变化的。这样,形成了科学语言与艺术语言的区别。就艺术语言的言语表述来看,它反映的虽然不完全是客体,但它是客体信息对主体情感的激活,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由于艺术语言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所以在其他诸如建筑、电影、绘画、舞蹈等艺术学科,都在广泛使用诸如建筑语言、电影语言、绘画语言、舞蹈语言这样的概念,对它们的研究也很热门。

鉴于此,我们觉得,在教学理论领域,也需要一个与传统教学语言内涵不同,而与上述建筑语言等概念内涵近似的一个概念――即新的教学语言概念。我们认为,和建筑语言等概念一样,应该把这个新的教学语言概念赋予一种属于教育美学或教学美学的内涵,我们可以把它的内涵初步规定为:教学语言指特定民族、地域的教师群体或教师个体,有意无意地,在适合自己的文化、物质和自然环境、社会结构形态、思维方法以及审美趣味的某种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将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正”与“常”)与突破模式的灵活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奇”与“变”)相统一,以教学内容为载体,反映教学认识、表达教学理念、传达教学信息、通过各种教学艺术手段(媒介),创作出课堂教学艺术作品来表现主体的教学思想与情感的一种教学艺术之表达方式。简单些说,我们这里所定义的教学语言,就是指特定民族或地域的教师群体或教师个体,在文本(教材)的基础上,打造课堂教学艺术作品与表达课堂教学艺术作品主题的整个艺术手段的总和。

显然,上述关于教学语言的内涵规定,和传统的教学语言概念内涵有很大不同,或者说,传统的教学语言,只是本章所说的教学语言的一个很小的方面,而且还是不太重要的一个方面。

从上述界定可以看出,本文所说的教学语言这一概念,可以看成是“教学模式语言”的简称,但又和我们通常使用的教学模式概念的内涵有很大不同。它不仅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学风格等概念的内涵都有关系,还与教学技术媒介有关,或者说是这些方面的综合。所以,当我们说某一个民族、某一个地域的教师群体或某一教师个体的教学语言和其他民族、地域的教师群体或教师个体的教学语言有所不同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在说,前者与后者,在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学风格乃至教学技术媒介的使用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同。事实上,我们能经常发现这些不同。但我们目前的教学理论,对我们所说的这种教学艺术语言的研究是很不够的。由此可见,在教学理论领域,赋予“教学语言”这一概念以新的美学内涵,并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著名画家、美术史论家、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教授在《黄致阳:符号构成的趣味》一文中指出:“对于一位艺术家来说,建构、发现、重构个人的艺术语言体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体现出艺术的核心价值,或许会成为毕生的追求。所谓的‘衰年变法’就是这种一以贯之的努力。”如果说,艺术语言是一个艺术家的身份认证,那么,对一位教学理论家或优秀教师而言,建构、发现、重构个人的教学艺术语言体系,也是一件非常充满激情与诱惑的工作,体现出教学艺术家的核心价值,或许会成为毕生的追求。

中国当代语文教育史走过的是漫漫六十年追寻之路。在这条道路上,有心有情有信念的语文人,内心深处想必总能听到一种深切而深情的呼唤――那是对有中国特色、能反映汉语文教学规律、体现汉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审美个性的新的语文教学语言的历史性呼唤。

哈代说过一句大意如此的名言:“呼唤与被呼唤的很难应答。”尽管如此,我们还是愿竭尽绵薄之力,勉力去做一个这种呼唤的应答者。基于此,本文尝试中提出一种新的语文教学语言――语文味教学法,以就教于学界。

二、语文味教学法之内涵

过去十几年,语文味理论与实践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探索历程。语文味,从2001年笔者评课时随机讲出这个词语为发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从其逐渐学术化、概念化,再到在此基础上不断尝试将其理论化(体系化),进而将理论变成语文教育教学理念(理念化),再到反复实践(行动化),最后提炼形成为一种语文教育思想。这正是一个实践――理论――实践――理论无限循环的过程。目前,语文味理论在再理论化过程即提出人文语文教学观之后,需要一个理论化与实践化相统一的过程。具体说,就是把笔者个人已研究、实践多年的,一种相对个性相对微观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抽象概括成具有一定普适意义的、共性与宏观性较强的“普遍模式”―― 一种新的语文教学法。

做好这个抽象工作的逻辑起点,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需要把语文味教学法这一概念进行界定。经过对多年的语文味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笔者把语文味教学法初步界定为:指教师在语文教育教学规律制约和关于语文味与人文语文的教育教学理论与理念指导下,在相对固定的语文味“一语三文”教学模式与突破固定模式的、灵活性的教学方式方法之间保持适度张力的前提下,以教材文本为载体,以渗透生命体验为核心,反映教学认识、表达教学理念、传达教学信息、表现教学思想与情感、彰显教学气质与风格,通过运用语文味教学艺术手段,创作出洋溢着浓郁语文味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作品,使语文教学过程产生教学审美意象,最终成为真、善、美、乐相统一的创造美的过程,从而让语文教学过程在实现语文味的教学宗旨的同时,成为语文教师展现文化眼光、释放人生情感、体验职业美感与挥洒生命创造性的文化场所的一种“有温度”的语文教学方法。

三、语文味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语言之“核心词汇”

语文味教学法的核心内容即“一语三文”教学模式。所谓“一语”即语言;所谓“三文”,即文章、文学、文化。语文味教学法提倡语文教学从语言、文章、文学、文化四个层面进行解读。显然,要掌握语文味教学法,就先要对语言、文章、文学、文化这些概念进行定义。目前,语言学界、文章学界、文学理论界、文化学界对语言、文章、文学、文化等概念都没有一致公认的定义,我们只能根据学术界一般看法,结合中小学语文教学实际作初步定义。

1.关于语言。倪宝元先生主编的《语言学与语文教育》一书把“语言”定义为:“语言是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交际工具、文化载体的,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和非体系特征的、处在不断地从无序向有序运动过程之中的,一种复杂的开放的多层次多等级动态平衡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根据这一定义可知,语言的本质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交际工具、文化载体。语文教学中语言教学的基本任务“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要讲解语言文字运用中的规律规则,而且传授语言知识又是为运用”。从外延说,语言教学的任务主要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及其运用。需要强调的是,运用语文味教学法“一语三文”的完整模式处理第一环节语言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只需要对文本的语言进行“单纯”的基础性的语言处理,也是初步的语言感知,因此除了传统的“扫清拦路虎”作用之外,更着重注意强调其基础性、引导性(起导入新课的作用)、兴趣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多的要考虑的是通过第一环节的语言选点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兴趣等等。

2.关于文章。文章学界对于文章的定义也是众说纷纭。我国文章学界大体说来分为广义文章学派和狭义文章学派。认为普通文和文学作品虽有区别,但都是文章,属于广义文章学派。认为文章主要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以及其他非虚构性为主的一些文体的,属于狭义文章学派。语文味教学法中的“文章”,是根据狭义文章学的观点,即指以非虚构为主要特征的文章。我们也认同认狭义文章学的观点,即认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文章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文章规律(意贯律、言接律、得体律)、文章信息(事料、意旨、情感、境界)、文章的体式(结构、语体、文体、技法)以及文章风貌(气势、风格、作风、美质)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等内容。

3.关于文学。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所谓文学,即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而“形象化”主要是通过典型化和想象(虚构)手段来实现。所谓想象,是人在脑子中凭借记忆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加工,从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也就是人们将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一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结合。想象是人类特有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达到“思接千载”“神通万里”的境域。童庆炳先生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则把文学定义为:“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而“话语蕴藉”是指“文学活动的蕴含深厚而又余味悠长的语言与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从这两个定义可以看出,文学在思维方式上主要是运用想象这一特殊思维方式,在语言形式上具有含蓄的特点。这两点,正是文学和文章的区别之所在。而中小学特别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就是把文学看作是一种话语蕴藉的语言艺术,主要探讨文本中语言的情境化和个性化以及文学语言本身具有的形式美,以及如何运用语言手段刻画文学形象等问题。

4.关于文化。语文味教学法中的文化主要指反映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深层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多元文化观和文明价值观。这是语文味教学法中文化教学的主要内容。

四、语文味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语言之“关键句式”

根据语文味教学法的定义,可以解析出语文味教学法的一些关键句式:

1.语文味教学法,是一种“有温度”的教学方法。

2.语文味教学法,要求语文教师要像艺术家打造艺术作品一样,把课堂教学打造成自己的教学艺术作品。

3.语文味教学法,能让语文教学过程产生教学审美意象,即让语文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创造美的过程。

4.洋溢着浓郁语文味的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作品要通过语文味教学艺术手段来创造。

5.语文味教学法,主张语文教学过程要做到真、善、美、乐相统一。

6.语文味教学法是强调通过有语文味的语文教学,师生达到共同发展的教学。语文味教学法,是让语文教学过程在实现语文味的教学宗旨(语文味教学宗旨包含在语文味定义中,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主张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以臻美境的思想指导下,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和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的同时,成为语文教师展现文化眼光、释放人生情感、体验职业美感与挥洒生命创造性的文化场所的一种语文教学方法。因此,它能给语文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内发动力。

7.语文味教学法,以教材文本为载体,以渗透生命体验为核心,反映教学认识、表达教学理念、传达教学信息,表现教学思想与情感、彰显教学气质与风格。其中,以教材文本为载体是基础,渗透个体或族群的生命体验(文化浸润)是核心和关键。

8.语文味教学法,主张在相对固定的语文味“一语三文”教学模式(“正”与“常”)与突破模式的、灵活性的教学方式方法(“奇”与“变”)之间保持适度的张力。

9.语文味教学法,既是语文教师将语文课教出语文味的一种方法,又是学生乐学语文的一种重要方法。

10.语文味教学法,必然要受到语文教育教学规律的制约,在关于语文味与人文语文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进行。因此,熟练地掌握并运用语文味教学的艺术语言,是真正掌握语文味教学法,并熟练进行语文味教学艺术传达的前提。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1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6: 192-193.

[2]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译本)(第5卷)[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0,6: 748.

[3] 参见“百度・百科”:《建筑模式语言》词条。

[4] 参见“百度知道”:《现代建筑语言与古典建筑语言有哪些主要区别?》。

[5] 参阅“百度・百科”“电影语言”词条。

[6] 骆小所.艺术语言:发话主体感知世界的言语形式[J].学术探索,2002,(5).

[7] 程少堂. 呼唤“文人语文”――“文人语文”放谈[J].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11,(2).

第9篇

【关键词】现代建筑;设计风格;设计创新

1 前言

风格是时代的特征,是民族和文化的特征,建筑是人为且为人的居住环境。各时代、各民族的建筑风格,凝聚着当时当地几乎全部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灵魂。透过西方建筑风格的流变历程,我们可以追溯和领略西方民族的表征于建筑之上的生活情趣、文化精神和审美理想。新时代、新理念、新需求必然会引发相应方法的产生。对于建筑设计风格创新也是这样,建筑设计风格创新方法便具备了其相应的现实依据和社会背景。

2 现代建筑设计风格

现代建筑共同的特点是反对装饰,而以基本几何形体为构图元素。墙面平滑光洁,钢与钢结构的轻巧特点及金属制品和大片玻璃的晶莹反光特征暴露无遗,建筑形象简洁明快且风格显明,其样式和历史上的建筑没有联系,从而具有鲜明的时代感。

现代建筑经过整整一个世纪的发展,至今已步入一个新的时期,人们已从工业化产生的那种机械、纯净、冷漠的理念中走出来,转入后工业化时代,向往自然、丰富、热烈的情感需要,注重公众交流和地方性,借鉴历史,以及强调城市文脉、装饰、表象、隐喻、公众参与,公共领域等。在全世界的建筑设计领域里,由于地域、文化的差异,从而造成建筑设计的多元化。

中西方的文化从古至今有着极大的差异性,从肤色、语言、图形、信念到生活方式,而各自的表达方式和审美的趣味也如同十字架和太极图的区别,从这两种图形及其背后的信仰,展示了不同的文化脉络:十字架有力、明确和具体;太极图却若有似无、含蓄而体现中华民族模糊的思绪和游走的审美情趣。

3 国外建筑风格创新的趋势

3.1 从结构领域带来的建筑风格创新

在建筑结构技术不断前进的同时,结构工程师们也注意到,一些在结构工程问题中所遇到的概念和数学上的难点同样存在于水文学、航空学领域,这些不同学科完全有机会相互借鉴。例如,一个建筑结构计算程序曾是为了建模分析地下水流而编写的。又如,最初用于设计法国幻影战斗机,之后用来设计波音777客机的程序,也被用来分析计算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大量的计算机程序,就好像捷克监理工程师设计的用于计算布拉格水晶宫的程序一样,不管它们最初编制的目的是什么,毕竟将结构工程师们从过度繁重的计算工作中解放了出来,使得他们可以设计那些在计算机出现之前根本不可能设计的建筑物。

3.2 从材料与构造领域带来的建筑创新

在传统建筑学教程中,材料一向被认为是构成建筑的基本物质,是媒介与手段而不是建筑的本质。材料构筑建筑的实体,实体界定形成了空间,而空间才是建筑的本质和目的。而在今天,对于建筑本质的问题已经有了多元的看法。密斯就曾提出过观点,认为建筑就是“把两块砖头仔细地放在一起”。其言外之意是说建筑的本质在于其构成材料(砖头)以及其构造方式(仔细地摆放)。事实上,密斯的建筑基本上是个材料与构造的问题。他明确地反对把形式当成建筑的目的,“形式不是我们的目的,它只是结果。”是建造的结果。而且,他不但仔细地把两块砖头放在了一起,还把钢和玻璃这两种不同的材料放在了一起。由此引发的问题是:材料除了作为构成实体的物质形成围合空间的表面,它本身是否携带着建筑的意义?换句话说,材料本身能否成为建筑的基本问题,下面这些实例也许能在某种程度上回答这个问题。同上一节类似,在本节的案例中,建筑师除了要和结构师紧密沟通外,还要联合大量相关材料专业的专家,共同完成一项复杂的计划。

3.3 从生态技术领域带来的建筑风格创新

很多观点都认为,生态的城市与建筑是建筑学未来发展的趋势。已经有大批的建筑师投身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建筑设计实践中去。很多的建筑创新都直接来源于建筑师对生态技术的理解,同时生态技术研究本身的新成果也常为建筑师提供灵感。生态技术分为:建筑形式的气候效应、能源资源再循环、水循环、风力、生物能几部分。每部分又联系到一系列各学科的高新技术。几乎没有建筑师能一个人掌握如此繁杂的生态技术的方方面面,这就更需要建筑师同结构师以及其他相关学科间的通力合作。德国建筑大师托马斯-赫尔佐格称之为“整合设计”通过一种科学的设计方法,整合多个学科的最新科学知识,并将之体现在最终的建筑设计或者建筑概念的发展中。

4 建筑风格创新实例分析

国家体育场 “鸟巢”结构将成为北京市的重要标志性建筑。其一大特点就是其结构与造型的统一。支承体育场看台的是一系列放射状的混凝土框架。覆盖体育场碗状看台的是一个巨大的“鸟巢”形空间钢结构。国家主体育场原方案主体钢结构分为主结构、次结构和移动屋盖三部分。主结构实际上是两向不规则斜交的平面桁架系组成的约为340m×292m椭圆平面网架结构,网架外形呈微弯形双曲抛物面,周边支承在不等高的24根立体桁架柱上,每榀桁架与约为140m*70m的长椭圆内环相切或接近相切;次结构为镶嵌在主结构上弦多边形网格内的一系列杆件。

其屋盖主结构的构成规则如下:1.用于生成屋顶曲面的外椭圆被分成若干等分;2.屋盖洞口边界是由位于运动场两端的椭圆和由步骤1生成的点定义的两条直线确定;3.从外椭圆的等分点引出的直线和内椭圆相切。用这些规则定义主结构的平面形状,然后将平面几何形状投影到马鞍形屋盖的内、外表面,腹杆位于主桁架上、下弦之间,保持在垂直平面内。

网架周边相交的两榀桁架延长,从而形成立体桁架柱的两个侧面,从而创建出三维空间主结构。最终经过调整后的方案,长轴最大尺寸332.3m,短轴最大尺寸296.4m,最高点高度68.5m,为了避免出现过于复杂的节点,4榀主桁架在环梁附近截断。由于去掉了可开启屋面,屋顶开口扩大,48榀主桁架基本被拉直。从室内效果图上可以看出,方案在修改后,结构和室内空间出现了比较大的变化。国家体育场建筑造型复杂,建筑与结构高度一致,存在大量空间扭曲构件,是现代建筑设计风格创新的典型表现。

5 结语

建筑风格设计创新方法是建筑设计主体通过一系列条件的控制达到建筑设计创新的实践途径,所以首创性与有效性是建筑设计创新方法实现的基本标准。人类的思维对于建筑设计创新方法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方面,对于新作品的产生来说,新想法的产生往往更加关键。目前我国社会的对建筑设计创新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有助于人们对建筑设计创新的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

参考文献

[1] 吴焕加.现代建筑20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2] 张萌.建筑设计创新基本理论探析.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3] 邹广天.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7.

第10篇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跨文化; 语言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1-0149-01

一、跨文化教育注重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文化在学术界历来有多种定义方法。笼统地说,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显性元素和隐性元素。显性元素有服饰、建筑、交通工具等,隐性元素则包括了价值观、、文学等。课堂教学中所涉及的文化,主要是狭义的文化,即一个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行为标准、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跨文化教育是外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指把目的语的习俗、历史知识、价值观等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受种种因素影响,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还是不能令人满意,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也没有得到很好地提高。一方面,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还是更多关注与考试相关的技能训练,文化教育则遭遇冷落。另一方面,文化教育的教学缺乏统一的、成熟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即使有些教师认识到了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其教学效果也往往千差万别,不尽如人意。

二、文化导入应遵循的原则

文化教育导入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实用性优先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导入首先应该遵循实用性原则。由于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而文化这一概念所涉及的内容又繁多复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挑选出最具实用性和普遍性的部分,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合理设置课程方面,学校应改变原有的“文化课等同于英美概况课”的思路,增加西方文化入门、中西方文化比较等课程,并根据教学重点和难易程度,对这些课程进行系统性的安排,穿插在英语教育的各个阶段。文化教学不能是空中楼阁,没有目的和边界的内容,因为这会让学生无所适从,找不到学习的重点和方向,甚至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学内容的相关性和目的性也非常重要,但文化教育的教学不能完全脱离教材,应在精选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授课内容而定。

(二)加强本土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双向互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国际交流越来越多,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英语也因此成为多向、多元的交流工具,人们利用英语,不仅是和美国人及英国人交流,还要和世界各个国家的人交流。传统的英美文化输入,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跨文化意识,不单指对目的语文化的认知、了解和掌握,还应加强对目的语与母语文化差异的理解,英语作为一门被广泛使用的语言,不应只承载文化输入的任务。在与他人交际时,还要承载起母语文化输出的任务,这样才能最终达到文化理解和文化宽容。对中国的英语学习者而言,中国文化的输入,无疑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塑造出真实的语境来方便学生的语言学习,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文化的双向互动。

三、采用现代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文化敏感性

(一)创造文化语境,注重学习兴趣

新时期的社会发展,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他们舍弃惯有的词汇+语法的教学方法,认识到文化导入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尽可能创造出真实的语境,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体验和学习。例如在词汇教学中,教师需要在分析重点词汇时,必须分析它们的特定文化背景,以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内在需求,创造出真实自然的文化语境,使他们自然而然地处于那种文化氛围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教师可以采取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采用分组讨论、演示、采访或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二)教材背景入手,多种角度渗透

文化这一定义所涵盖的内容错综复杂,如果没有适合的切入角度,学生在纷繁的话题中就找不到学习的重点。因此,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找到适当的切入点。正如上文提到的,课堂教学所涉及的文化一般是狭义的文化,主要包括风俗习惯、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等内容,教师应从中找到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或者能体现出中西文化差异的话题。对此,教师可以从教材的背景中,发掘出与文化相关的资料。那些题材广泛、内容新颖的课文,往往涉及方方面面的文化信息,如西方国家的风土人情、生活方式、思维信仰、社会习俗等。挖掘这些课文背后的信息,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文化积累,增强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同时,对于课文中涉及的交际技巧,包括非语言交际,教师都应适当涉及,挖掘背后的文化含义,以加强文化知识的渗透。

(三)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改良教学手段

英语课堂教学中现代技术的使用尤为重要。一方面,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用声音和影像技术来辅助英语教学,全面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增强他们的直观了解,使他们尽可能身临其境地感受语言学习。网络为语言学习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资源。另一方面,英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上网查阅资料,积累文化知识;利用网络,创造交流平台,促进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教师可以及时解答学生的学习困惑,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交流思想;利用网络,实现资源共享,教师和学生可以把有用的材料放到网上,和其他人分享,共同学习,分享经验。这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异国他乡的文化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开展第二课堂,提升文化积累

第二课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正确合理利用第二课堂,不仅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还可以迅速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第二课堂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首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组织以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周、文化月等交流活动,邀请外国专家全面系统地介绍西方文化,或组织文化专题讲座,增加学生的文化积累,提高他们的文化敏感性。其次,要尽可能地培养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和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体会文化差异,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教师引导他们进行与文化相关的实践,如开展社会调查、撰写与文化相关的论文和报告等。再次,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广泛阅读文学作品,观看原版电影,听英文歌曲,等等。教师也可摘选一些经典的英美文学小说或段落,加以适当的讲解或点评。值得注意的是,为解决英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本土文化缺失的问题,在鼓励学生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还应引导他们通过适当的活动,来增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如观看有关中国文化的英文节目等,以增加他们对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了解。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的历史条件对英语教师和英语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涌现的今天,英语教师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他们应该尽快调整教学思路,提高自身文化修养,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把握时展的脉搏,加强西方文化和本土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导入,增强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尽量消除语言沟通的文化差异,如此才能真正改善教师的教学效果,消解学生的跨文化交流障碍,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最终达到自如地进行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赵泽碧.从构建和谐社会高度探讨教育均衡发展问题[J].教育探索,2006(3).

第11篇

一、公示语的定义、特点及功能

“公示语”顾名思义,就是公开面对公众, 告知、指示并标志与生活、生密切相关的文字及图形信息。公示语的应用范围涉及到衣、食、住、行等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公示语具有发散性、公众性、及时性等特点,所以要求公示语语言短小精炼,信息一目了然,同时要符合语言使用者的使用习惯。因此对公示语的翻译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意思传达准确,语言还要规范得体,符合外国人的使用习惯,既能够达到公示语告知、提示、警示大众的目的,又能够展示我国城市对外开放的风采,体现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据调查,外国友人在中国旅行时借助的主要向导,英语公示语占到近三分之一,而且这一比例在不断扩大;有四分之一的调查对象认为中国的英语公示语“非常有帮助”。(全国公示语翻译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中国翻译,2007)

二、公示语翻译存在的问题分析及策略

现实状况中,公示语的翻译不仅随性、任意,有些偏离了汉语本来的含义,更有甚者用词不恰当,造成翻译笑话,影响了城市形象。适逢今年“十”提出社会全面加速改革,尤其是在文化领域的改革,尽管之前国家技术监督局编制了国家公共标志与标识语,提供了涉及道路、旅行、安全、环保和储运等方面的标准汉英翻译规范,但是各级单位和组织并未严格按照规范执行,现实中翻译状况谬误百出;另一方面由于社会迅速发展,公示语中涌现出大量新词汇,当下的公示语翻译规范急需扩充。笔者经过调研,总结出以下几种常见翻译问题:

(1)汉语拼音代替

一些重要的公示语如街道名称、商店名和主要建筑名,只标出汉字和汉语拼音,没有翻译成英文。这类偷工减料的翻译不仅不能帮助来投资旅游的外观商人和友人,还会影响他们对城市的印象。

(2)单词拼写错误

公示语翻译要求符合语言使用和表达规范。例如,在拼写规范上,英语标牌文字通常每个单词的首字母都需要大写,特别是公司名和店名,甚至全部大写,其他标牌至少第一个词的首字母一定要大写,例如丹尼斯百货,应翻译为Dennis Department Store,而不是Dennis department store。另外,街道名称翻译时通常先译方位词,再译道路名字,汉语拼音应该以词为拼写单位,将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分开书写。如 建设东路 应拼写为East Jianshe Road,而不是Jianshe East Road, 或者Jianshe Dong Road。

(3)语法错误

语法错误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错误,由于译者对词性的误用,忽视英语句法结构,造成了表意不明,逻辑混乱,令外国友人理解困难。例如,开车前十分钟停止检票,我们看到现实中翻译为 Check in Stops 10 Minutes Before Train Departure. 首先,check in 作为名词使用时,中间应加上连字符“-”;其次,即使采用check-in,用在这里也不够恰当,根据柯林斯高阶英语学习词典查询的check in 的使用情景:1. When you check in or check into a hotel or clinic, you arrive and go through the necessary procedures before you stay there. 2. When you check in at an airport, you arrive and show your ticket before going on a flight. 可以看到check in 多用于酒店、旅馆、诊所或者飞机场的检票,而火车的检票口多用 ticket wicket 或者 ticket entrance。再比如 此地禁止吸烟,违者罚款,有些公示语翻译为 Here no smoke, and offenders fined. 很明显的no smoke 和 offenders fined都属于基本的语法错误,应改为no smoking 和 will be fined. 这些错误只要我们拼写仔细认真并稍加研究都是可以避免的。

(4)盲目对等翻译

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着许多诸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差异,因此每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和语篇组织结构自然各有其特点和风格,例如汉语宣传标牌结构上多见四字成语和字数相同的并列句式,讲究对仗,而英文标牌常用通俗易懂、富于表现力的日常口语等。我们不能简单的将汉语按照字面意思按部就班地翻译成英语,这种想当然的翻译让外国友人一头雾水。例如,货物电梯 应翻译为Freight Lift 而不是Goods Lift。再比如,前方施工,请绕道行驶 有的公示语翻译成 Front of the construction, please bypass。这类翻译过于机械化、生硬死板,不仅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更无法达到公示语应有的目的。因此,翻译时需入乡随俗,尽量套用译语中相应习惯说法,参照国家公共标志与标识语汉英翻译通用表达规范,进行必要的调整。

(5)语气使用不当

由于语言文化差异及其所导致的不同的接受习惯,汉英标牌内容迥异。特别是一些宣传性的标牌,它们在内容上带有深刻的文化印记。如汉语宣传标牌喜欢使用铺张夸张的形容词和套语,英语则比较平白朴实,重实质信息。汉语标牌通常具有明显的限制性和强制性,而翻译成英语时应尽量婉转、客气。例如,禁止采摘花朵的标语翻译成Don’t pick the flowers,尽管拼写、语法和意义都没有问题,但是这样的语气未免太过强硬,不够友好,容易引起外国友人的反感,显得过于侵略性。既然公示语的目的是吸引人们的注意,不去做违反规章制度的事情,我们不妨采用让外国友人更舒服的翻译方式,人们看的舒心,自然更愿意遵守规章制度。例如翻译成Please keep away from the flowers 或者 Please take care of the flowers会更好。

三、结语

公示语是一个城市展示经济发展水平、文明建设和国际地位的窗口。面对目前公示语翻译存在的问题,建议翻译者本着严谨治学的精神,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句公示语,按照公示语特点,遵循翻译原则,确保翻译准确规范得体。同时建议地方政府能够在城市建设和城市文明推广的过程中,关注公示语翻译,引导媒体宣传公示语的重要性,号召各界共同关注公示语翻译。只有认真探讨公示语的功能意义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改进公示语的翻译,公示语才能真正为城市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邹彦群,满颖,孟艳梅:“公示语翻译研究十年综述”,上海翻译,2011

[2] 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年

[3] 丁南:“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汉英公示语翻译”,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

第12篇

关键词:德育;校本课程;德育校本;德育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4-0061-02

一、引言

德育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国家和上级有关教育部门规定开设的课程以外,在国家和地方颁布的德育课标指导下,对本校学生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学校及当地社区的德育资源,以学校教师与学生为主体,借助相关人员力量,选择、改编或新编适合于对本校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政治、心理品质教育的教材或活动,并纳入学校正式教学计划的德育课程。国内各中学开发出来高质量的德育校本课程并不多。比较有影响的有上海行知中学“真人教育”系列;上海金山中学的“模拟家庭”系列;青岛第三十九中学开展“德美体”;天津市南开区教育局构建了学科德育,在地方和校本课程中发展学科德育,编写了《学科德育的理论与实践》、《德育课程优秀教案100例》、《德育活动集》德育校本书籍,供全区内的学校使用。当前国内多数学校对开展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不足,也不知道如何开发,开展系统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就更少了,质量也不高,本文对如何开发德育校本课程进行探讨,为各级中学开展德育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借鉴。

二、德育校本教材开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改革德育工作现状的需要。传统的德育教育与学生的实际反差大。德育的“政治化”、“成人化”,德育目标“高、大、全”,德育主题错位等等,影响了德育目标的正常实现,德育工作没有充分发挥出应有的“育德”功能。

2.调动了老师参与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由原来德育课程的被动执行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课程的设计者、执行者、评价者。调动了教师参与德育工作的热情、信心、积极性、主动性。贴近学生实际,学生参与程度高,有利学生个性发展。德育校本课程有利于充分发挥学校、社区、独特的人文、自然资源特点,创建有特色的学校,培养有创造性的独特个体,接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寓于丰富多彩的德育校本课程中,调动了学生参与德育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3.是整合学科教学和德育工作的需要。学校教育与教学没有整合一致,学科教学与德育工作要求不协调的现象普遍存在,抓德育的只抓思想品德教育,不注重发挥学科教学的育人作用;抓教学的往往只管知识传授,不重视学科教学德育渗透。

三、德育校本教材开发的组织与管理

成立德育校本教程开发管理机构。分管德育的副校长为负责人,德育主任为具体组织者和管理者,年段长为实施者,教研组长为协助者,成立德育校本培训、开发管理体系。德育处负责制定德育校本教程开发计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德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内容、考核、评价。管理课程开发的资金、编写进度、开发课程的先后顺序、审核与评价,对课程的实施与考核等。德育校本课程编写流程。专家指点德育处撰写课程纲要评审修改分配任务编写讨论修改审查印刷实施评价。

四、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效益

1.开发校园文化的德育校本课程,激发学生爱校情结。通过立足于校园文化之上的德育校本课程建设和学习,营造学校的校园文化,传递学校的办学理念,传承学校的优秀传统。开发以校园物质环境为素材的德育校本课程,激发学生以校为荣的爱校情节。如《校园建筑历史变革》、《校园植物探秘》等。以校园舆论文化环境为素材的德育校本课程,如设置内容丰富的专栏橱窗、学生电视台以及广播站。如我校厦门集美中学是著名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办的学校,“诚毅”校训,是嘉庚精神的精髓体现。以“诚毅”和“嘉庚”为主线开发系列的德育校本课程。如《“诚毅”校训与集美校友》,《嘉庚建筑》、《陈嘉庚与教育》、《嘉庚与华侨办学》等。开发以校园制度为素材的德育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习惯养成。校园制度包括教学管理制度等各种规章制度,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规范,学校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制度纪律等。优秀的制度文化,可以培养师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形成优秀的品行和价值观念,凝结成一种在代代师生中薪火相传的文化传统,培养出高质量的优秀人才。开发德育校本教材,如《学生手册》、《班主任工作手册》等。

2.开发学科渗透德育的德育校本课程,润物细无声中沐浴德育教育。开发各学科中蕴涵的德育功能,寻找德育和学科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融合点,实现学科教育与德育的无缝隙连接。以教务处为组织者,教研组长为执行者,挖掘各学科中的德育素材,开发学科中渗透德育的校本课程。既可以在学科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也可以编写德育教材,如《化学史与批判精神》、《哲学与延安精神》、《青少年性心理与性生理教育》、《中国历史中的民族英雄》、《感怀哲学》、《欧美文化差异分析》等。

3.开发地方德育校本课程,激发学生爱我家乡的情感。地方德育校本课程是挖掘学校所在地的风土人情、人文地理、风俗、文化、地理等知识,开发出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地方德育校本课程。如少数民族居住集中地区,可以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如《藏歌》、《藏文化》,《侗歌飞进校园》、《芦笙飞歌》、《民族服饰》、《民族体育运动》等。

4.开发品德修养类的德育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发适合学生的品德修养类的德育校本课程,提升学生人文品质,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和进行交流的能力,健全学生的人格。如《礼仪手册》、《人际交际》、《职业规划》、《交通安全教育》、《形体健美》、《中西方美术欣赏》、《艺术与审美》、《插花艺术》、《剪纸艺术》等。

5.开发系列活动类的德育校本课程,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育。学校有计划地开展月系列活动。如感恩月、民族精神月、艺术月、科技月、体育月、读书月等等。感恩月系列活动,以“感恩”为主线的情感教育,如“感谢父母养育我”、“感谢老师培育我”、“感谢他人帮助我”、“感谢社会关爱我”、“感恩自然赐予我”;艺术月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如“书画专场”、“舞蹈专场”、“十佳歌手”评比、“相声、小品”专场、“棋类专场”等等。

6.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德育校本课程,在体验中提升道德素养。利用特定的节日或活动为契机,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如清明节,祭扫先烈;端午节,纪念文化名人等。活动如义务劳动、植物、参观访问、社会调查、青年志愿者、服务敬老院等。通过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提升接受教育,提升修养。

因此,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是提升德育效益的有效途径,通过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等,使德育教育活动生活化、真实化、校本化、趣味化、人文化,为学生今后的生活、工作的继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修养好的建设人。

参考文献:

[1]丁蓓.中学德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优秀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