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学科竞赛论文

学科竞赛论文

时间:2023-03-24 15:42:34

学科竞赛论文

第1篇

儿童是天生的探索者,呵护和培养儿童的探索精神、探究能力是科学教师的崇高使命。为了培养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力所能及的科学探究活动,经研究决定,举办2015年小学生科学小论文竞赛。

一、参赛对象

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

二、征文内容

1.围绕生活中的科学问题,通过自己的探究所获得的发现、解释。

2.对自然事物、现象的观察分析报告,

3.小发明、小制作,自己设计的小实验.

4.小学生的奇思妙想。

三、注意事项

1.学生自愿参加小学生科学小论文竞赛。由老师集中组织进行电子投稿,清老师将所有参赛作品按中年级和高年级两个组分类,将学生姓名、作品名称、初评结果制作成“小论文竞赛初评表”(在表后注明指导教师姓名、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手机号码和电子信箱),和小论文一起发到小学生科学小论文竞赛投稿邮箱xxslw@126.com(如果教师本人参加教师论文或案例竞赛,请与学生论文一起打包发到该邮箱)。

2.科学小论文必须是小学生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家长不要加工。抄袭者一律取消评奖资格。

四、评选办法

1.分中年级和高年级两个组进行评比、设奖,按比例每类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2.本次竞赛设组织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

组织奖。对各学校、县以上的教研部门或学会设组织奖,根据该地组织参加小论文竞赛的学生数量和获奖情况评定。

优秀指导教师奖。对组织小论文30篇以上,且小论文质量较高的指导老师,颁发优秀指导教师证书。

3.对获奖的优秀科学小论文,在时机成熟时,将择优汇集成书,正式出版。

五、活动安排

1.本次科学小论文竞赛的起止日期为2015年3月10日至201 5年11月30日+以收到邮件的时问为准。

2.每篇小论文交评审费1O元。评审费寄至: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桂元路67号科学课编辑部陈文斌收(邮编:430079)。

第2篇

【关键词】 学科竞赛 实践教学 应用创新型人才 校企合作办学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008-01

在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1号),其中在“教学质量工程”建设方面明确提出:继续开展大学生竞赛活动,重点资助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广泛参与面的大学生竞赛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状态数据库”也在不断更新全国性学科竞赛的成绩,并定期向社会公布。[1-6]所以,大学生学科竞赛作为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提高学校知名度的重要手段之一,被很多高校普遍认可,也使很多高校把学科竞赛的水平作为评价高校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很多学科竞赛的题目背景都是来源于企业生产过程中或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对问题的解决思路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对竞赛的结果企业也非常认可,为大学生就业加重了不小的砝码。本文就如何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构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和搭建校企联系桥梁作出讨论。

1 学科竞赛对构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和搭建校企联系桥梁的意义

1.1 学科竞赛对学校教学体系改革的意义

一个教学体系,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有反馈系统,不断地修正和更新,使教学对象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中学科竞赛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馈系统之一,通过学科竞赛,可以使学生和老师了解当前企业或社会比较关心的热点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索,反馈到平时的教学过程,起到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又加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以2012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为例,A题是关于房屋搭建太阳能装置的问题,它包含了建筑学、物理、数学、地理学、计算机等众多学科。如果单纯的学习某门课程,很难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衍生的很多交叉学科。当老师和学生对学科竞赛的总结和吸收,对后续教学工作和拓宽学生知识面具有很大地促进作用。

1.2 学科竞赛对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意义

学科竞赛通过学生自主选题,老师的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思维创新、团队协作和实践等能力。以现在全国比较热的摄影大赛为例,通过对大赛主题的宣传,不仅使学生了解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同时也激发同学的想象力,最终通过照片形式表现出来。

1.3 学科竞赛对拉近和企业联系的意义

以桂林电科技大学为例,通过机器人大赛为契机,组建一个由学生自主管理开放式的实验创新基地,吸纳本校的电子爱好者,通过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周围地区企业都知道了学校有这样一支队伍,很多企业都主动找上门,对当前企业遇到的技术问题寻求合作,为探索校企合作举办学科竞赛提供借鉴意义。

2 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构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

作为一名应用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专业技能和作为准社会人的基本素质等两方面。其中专业技能包括基础知识的熟知、专业知识的掌握,实际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准社会人的基本素质包括团结精神、人际交往能力、积极进取地精神风貌。随着高校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多方面参加实践活的改革,其中学科竞赛的作用已被大多数学校的认可,学校高层对学科竞赛极为重视,特别是作为独立院校,由于生源素质的先天原因,普遍学生对学习热情不高、理论知识不扎实,怎样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很多独立院校的定位都是从理论研究型向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向转变,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宽的知识面、较深厚的理论基础、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解决生产问题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以江西理工大学应用科学学院信息工程系为例,构建以IT文化节为院级学科专业竞赛为支撑,以省级电脑知识竞赛和全国性“ITAT”学科竞赛为重点的竞赛体系,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这个竞赛体系中,借此构建一个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结果表明,这个人才培养平台效果良好,得到学院和很多企业的肯定。同时,也在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引进企业赞助并以企业的实际工作需要开展学科竞赛。

参考文献

[1] 王勇.独立学院经管类学科竞赛组织管理工作初探[J].科技风,2010年.

[2] 张艳博,赵英娜等,服务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学科竞赛管理体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年.

[3] 孙爱良,王紫婷.构建大学生学科竞赛平台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年.

[4] 彭华.基于电子设计竞赛的实践教学改革[J].电子世界,2012年.

第3篇

关键词:控制论;竞赛;学生;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8-0274-03

如今,高校的教学模式依然是以课堂面授为主,强调理论的理解,忽视理论的应用,这种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教研改革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探索有益的教学模式,以与时俱进地适应国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发展要求。

将控制论应用于在高校教学管理,以之为基础构建人才培养模式[1],是一种新的研究思路。智能汽车竞赛是自动化专业本科生所从事的主要综合赛事,也是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工科大赛。本文结合智能汽车竞赛活动[2],通过提出一种将“控制论”引入竞赛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高等院校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创新提供科学依据及教学方案,推动高等院校电类专业的健康发展。

这种思路的基本原理是:在竞赛管理中引入控制论的基本原理,这些基本观点是:系统的观点,反馈的观点,调控的观点以及最优的观点。即把整个竞赛培养模式看做一个系统,把学生当做被控对象,通过目标设定,控制环节,执行环节,检测环节,建立控制系统模型,实现竞赛结果的最优化。

一、控制论与教学控制系统

1.控制论的基本原理。维纳于1948年提出了《控制论》,自此之后,控制论的思想和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控制论的核心就是对整个系统实现最优化控制,通过将控制论引入到教学改革中以达到最佳模式下的人才培养;在控制论中,需要将控制设备进行组合,组建控制系统,进而实施对被控对象的反馈控制。

经由不断比对设定输入量与输出量差值的方法,借助反馈控制器作用,使得输出量逐渐地趋向于设定值,直至差值为零,反馈控制器的作用过程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到,反馈控制系统通常有五个部件构成,它们的功能分别是:(1)比较器:用来比较输入量与输出量,并计算出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偏差。(2)控制装置:根据输入量与输出量之间的偏差和控制策略得出控制量。(3)被控对象:指控制系统中需要进行控制的对象。(4)测量元件:检测被控对象的输出信号,并将该信号输送至比较环节。

利用控制论思想研究教学活动的主体思路是:通过分析教学环节的各个过程,找到优势和不足;同时设定教学指标,对教学全过程进行掌控,以期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显然,通过实现控制论下的教学指导模式可以提高整体教学的质量[3]。

2.教学控制系统。控制论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4]主要是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控制器就是教学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尤其是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控制器具有约束性,鲁棒性。在控制论视角下,教学控制过程可以看成一个控制系统,由教师、学生、反馈、比较等主要环节组成,其教学反馈系统框图如图2所示。

(1)教学目标:即教学要达到的效果,教学目标由各学院协助教务处设定。

(2)信息反馈:在教育过程中,通过一定方式将学生的教育结果进行采集,并输送至控制器环节。通常是由老师通过答疑、作业、问卷调查、测试等方法从学生群体中获取有关教学效果的信息。

(3)教师(控制器):教师通过接收来自比较器的差模信号,对学生进行教学调控。教师通过授课、布置作业、讲评等方式进行教学调控,引导学生到有吸引力的事物上来,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扰动:即由老师的教学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社会环境、学生的心理因素等引起的教学效果不确定。老师通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可以抑制降低扰动发生的频率,提高教学效率。

(5)比较器:比较器的作用是获得反馈信息,并与教学目标进行比较,获得差值,并把差模信号传给控制器,通常是由系(教研室)执行。

根据上述原理,首先由教务处及学院制定教学目标,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一系列教学活动,从学生那里获取相应的教学效果反馈信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与教学目标进行比较,及时有效的调整教学方法,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在运用教学控制系统时必须确定教学反馈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反馈要及时,反馈不及时会错过教学调控时机,也会影响教学成果。

教学控制系统建立的意义:从控制论的视角下进行分析教学过程,可让我们用更科学的观点量化的提高教学质量,重视参与过程的反省性,以循环控制思想为基础,通过提出问题,看待问题的方式达到循环过程的再认识[5,6],而不是过去粗放的、宏观的、定性的认识教学质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学控制论竞赛培养模式

组织自动化专业学生参加智能汽车竞赛,是培养该专业本科生综合能力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该竞赛全面涵盖了自动化专业教学大纲的主干课程系列;实施智能汽车竞赛,对改善自动化专业教与学两方面的效能都大有裨益。

为提高智能汽车竞赛在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本文了一类将教学控制论的观点引入竞赛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构建竞赛管理控制体系来管理竞赛过程。

1.竞赛管理控制体系。竞赛管理控制体系就是依据反馈控制系统建立的,其示意图如图3所示。

竞赛质量控制环节是根据竞赛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调节。通过学校、学院开设的“智能汽车设计与实践”选修课及相应的招新活动,最大限度地向同学们宣传竞赛及其所需技术知识,吸引学生参与竞赛初选,再经过训练、观察和比较进行复选,优秀者才能进入下一轮[7]。

2.智能汽车竞赛比较环节模块。将采集的智能汽车竞赛实际值与竞赛质量设定值进行比较,来发现智能汽车竞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智能汽车竞赛质量信息采集模块。信息采集模块是非常重要的。采集模块的功能就是及时采集竞赛过程的信息,为竞赛管理提供及时的信息。通过定时向学生发放竞赛信息采集表在上述管控体系中,被控对象是竞赛的进程。根据控制论对竞赛过程进行控制,通过比较环节的到竞赛质量实际值与设定值的偏差,通过竞赛质量控制环节和执行机构校正偏差,从而实现竞赛过程最优化。整个竞赛管理控制系统是由竞赛质量设定环节,竞赛质量控制环节,执行机构,竞赛质量信息采集环节构成。(1)智能汽车竞赛质量设定的确定。为了保证智能汽车竞赛的质量,学校、学院两级制定了一系列的竞赛质量标准:指导老师的研究水平和时间保证;参赛队员的技术能力、学习能力及合作能力;参赛单位的实验测试场地和经费支持。(2)智能汽车竞赛质量控制环,收集竞赛进程的信息。

2.智能汽车竞赛控制系统。智能汽车竞赛控制系统在教务处的指导下运行,教师、学生收集竞赛信息,并按照竞赛质量标准分析竞赛中发现的问题借助智能汽车竞赛培养自动化专业人才,这种培育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007―2013年以来,我校共获得“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特等奖2项,全国一等奖多项。实践证明,基于教学控制论的竞赛培养模式有利于检验教师的课堂授课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习惯养成,并提升其创新意识,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和社会对工科本科生的能力素质要求。参考文献,及时进行调控,实现竞赛结果最优化[8]。

对于智能汽车竞赛的参赛队员,他们必须学习《控制理论》、《控制系统》等自动化专业知识,这些知识点主要包括:PID控制算法及其参数自调整技术、模糊智能控制算法、稳定性与动态特性分析、数字离散控制系统设计法、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数字电机技术等,综合利用这些方法来控制驱动电机及转向舵机,进而设计出可自主控制的智能车。随着竞赛的开展,参赛者可以更加深刻的了解自动化控制的核心理论和实用技术。

3.建立智能汽车竞赛控制体系的意义。在教学控制论的视角下,竞赛管理过程是一个可控系统,分析竞赛管理也就是分析一个反馈控制系统,因此会让我们用更科学的观点量化提高竞赛管理。建立竞赛管理控制系统是提高竞赛质量的有效途径,对提高竞赛质量有突出作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9]。

三、结论

借助智能汽车竞赛培养自动化专业人才,这种培育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007―2013年以来,我校共获得 “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特等奖2项,全国一等奖多项。实践证明,基于教学控制论的竞赛培养模式有利于检验教师的课堂授课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习惯养成,并提升其创新意识,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和社会对工科本科生的能力素质要求。

参考文献:

[1]孟梅.控制论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4):66-69.

[2]程磊,吴怀宇.结合智能汽车竞赛活动的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31(S2):116-119.

[3]赵丹梅.控制论视角下高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初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3,11(3):133-136.

[4]吴建国,控制论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Z].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

[5]杜锋.控制论系统观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6,21(S2):67-69.

[6]曹玉华,郭晓燕,高锐涛.“控制论系统观”视阀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3(203):134-136.

[7]于金霞.基于机器人竞赛的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J].计算机教育,2010,(19):58-60.

[8]曹科才,高翔.从智能车模竞赛谈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9):156-157.

[9]曾文波,劳有兰.搞好电子设计竞赛深化实践教学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0,22(1):61-62.

第4篇

关键词:学科竞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科技创新活动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6)05-0156-04

中国的高等教育历经几十年的蓬勃发展,目前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学毕业生的知识结构、综合技能却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对此,《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高等院校要注意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简称“四种能力”)的培养。这一决定精准概括了新时期大学毕业生应当具备的素质,也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指明了努力方向。迄今,关于如何建立有效的“四种能力”培养机制,对高等教育而言还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新课题。

一、学科竞赛对培养大学生“四种能力”的作用

“四种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也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就目前而言,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四种能力”的一种相对更直接、可行、有效的方式。对此,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发《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把学科竞赛纳入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要建设内容,通过学科竞赛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这充分肯定了学科竞赛在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一)启发学生创新精神

创新与创造能力是高校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学科竞赛本质上就是新方法、新思维、新技术的竞争。学科竞赛以问题或课题为导向,从竞赛准备到作品呈现都需要发挥创新思维,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巩固既有理论的同时,针对竞赛涉及领域进行拓展学习,形成求异思维。在作品设计、制作、分析到最后的实验调试过程中潜移默化,培养大学生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激发创新热情。

(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目前,工科学校实践教学占总学时的比例一般可达30%左右,但实践性教学主要针对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具有程式化、封闭性特征。学科竞赛是整合课内课外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内容和形式优势明显,它要求团队成员通过思想交流和工作协调,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全新命题的构思、实施、分析,这一过程多次循环直至答辩,使学生创新所需的实践能力得到全方位训练,是一种宝贵的创新实践体验。

(三)引导树立正确价值理念

人文教育需要多元化的渠道,学科竞赛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接受人文精神教育的整体氛围[1]。学科竞赛一般准备时间较长,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需要独立钻研,也需要群策群力。参加学科竞争不仅能锤炼学生的意志品格,增强集体协作意识,而且能促使学生将目光投向社会,感受社会的需求和担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推进教学体制改革

完善人材培养体制,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通过学科竞赛的示范和导向作用有效推进学科和专业建设改革,将实践教学、实验教学与学科竞赛结合,整合创新实践资源,优化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重视四种能力培养过程化。经过学科竞赛的全面考验,可以较好地展现学校在四种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从根本上推动教学体制改革,使之能够更好地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二、制约大学生“四种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

(一) 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

目前,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在高等教育中还普遍存在,成为制约“四种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按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等教育本身应不限于知识本身,更应是获取知识的方法以及付诸实践创新应用的能力。但应试教育模式下,知识的传授以灌输为主,重理论,轻实践,奉行书本中心、课堂中心和教师中心主义,形式和内容过于定势、单一,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机械而被动,只关注书本知识所教授的定理、规律而不思破旧立新和深层次探索,缺少实践机会和创造平台。大学生所学难以致用,进而缺乏步入社会就业、创业的能力和信心。

(二) 资源配置与大学生个性化成长预期不匹配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但往往存在培养目标不清晰、过程同质化倾向。主要原因在于部分高校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导向,固化资源配置,现实中只按既定程式向大学生集体式传递知识,搞批量化培养,而缺少对个性化成长需求的关注和投入。由此,也导致高校缺乏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的主动意识和有效反馈机制。因个性化的成长需求得不到满足,大学生的创新实践意识被极大压制,“四种”能力培养成为空谈。

(三)大学生价值观存在偏差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很多大学生价值取向出现偏差,表现在:好高骛远,不能吃苦耐劳,以自我为中心,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薄弱;虽有一定的实践创新热情,但缺乏锲而不舍的精神,遇到困难易束手无策、灰心丧气;情绪化严重,缺乏持久积极的心态。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就业导向对大学生的思想冲击明显,很多大学生舍本逐末,热衷于跑关系和自我包装,试图以此增加就业筹码,短视化、功利性色彩浓重。

三、 依托学科竞赛,大学生“四种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一)建立健全学科竞赛运行机制,保障“四种能力”培育有效开展

针对学科竞赛建章立制,使学科竞赛常态化、规范化,从而保障“四种能力”培育有效有序开展。(1)建立健全学科竞赛院系二级管理体制,明确工作职责,规范组织机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课堂、学校网站、广播等多种途径宣传和倡导竞赛活动[2]。(2)实行导师指导制度,重视指导教师队伍梯队建设,保证学科竞赛和创新活动中教师的指导作用[3],落实教师指导及培训工作量计算及奖金奖励政策。(3)设立创新学分认定及与竞赛成绩挂勾的相关学科免试制度,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4)建立学科竞赛长效机制,完善学科竞赛体系,形成以学科竞赛促“四种能力”培育的良性循环:大一新生主要是了解各类学科竞赛,学习基础知识,进入备赛状态;大二、大三学生作为主力参加省级和国家级竞赛活动,充实完善实践基地软件和硬件储备;大四学生则侧重于经验传承,通过传、帮、带,促进新生快速成长。对大学生而言,每一次学科竞赛都是对创新实践能力的综合检验,每一件竞赛作品都是大学生通过团队协作完成的具体而细微的创新成果。借助学科竞赛,加强教育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为步入社会就业、创业提供精神保障。

(二)以学科竞赛和创新活动为载体,打造“四种能力”培育平台

大学生“四种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以学科竞赛和创新活动为载体,将创新意识与科学研究融入教学全过程,全面打造“四种能力”培育平台。(1)将学科竞赛和创新活动纳入到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中,围绕学科竞赛和创新活动设计实践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考查内容,在赛题设计、可行性分析、加工实施、调试验证等各环节中注重启发引导。例如,大连海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借助结构设计大赛建立了土建类专业学生力学综合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方案:大一学生针对大赛题目负责模型设计及制作;针对实体模型数据,大二学生负责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分析;大三学生负责加载实验,并将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数值分析结果做对比分析及方案改进建议,形成整体研究报告,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2) 依照竞赛层次及科技活动规模,建立如工程实践中心、创新团队工作室、实验示范中心等形式的创新实践基地作为竞赛创新活动场所及学生创意孵化载体,由专业负责人负责制定基地建设规划,组建由学术带头人、专兼职教师、研究生助教构成开放式的师资指导队伍[4]。此外,各实践基地还结合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招生制度和学生管理制度,为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制度保障。(3)借助导师制促进科创竞赛项目与教师科研相结合,建立科研创新平台,设立科技活动专项基金,以立项形式对学生进行资助,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科技创新活动。(4)引导鼓励学生组建学术性社团组织,举办科技竞赛活动文化节,组织竞赛交流论坛等,营造实践创新的文化氛围,全面打造四种能力培育平台。

(三)加强课程建设,提升“四种能力”成长的内在动力

改变传递式教学模式,以学科竞赛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优化教学课程设置,将一般性的基础理论学习交由学生自主完成,而把有限的资源投放到创新实践中来,通过实践验证、强化基础理论。例如,大连海洋大学土木类专业建立了专业认知层次、技能训练层次、综合能力培养三层次和课内模拟、课外实践两模块的新型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了实验教学改革,凝练材料性能测试及工程应用技能训练两大类型实验项目,设立了综合实验训练课程,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鉴于学科竞赛往往涉及多知识领域,相互渗透,彼此交融,学校可有针对性地淡化专业限制,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学习,或增设不同种类的通选课程,帮助大学生建立复合型知识结构,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内在潜能,促进在交叉学科中产生新思维,新方法,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四)完善竞赛成果转化机制,提供“四种能力”培育支撑动力

加强学科竞赛在学科建设和科技产业方面的成果转化。在学科建设方面,将学科竞赛经验和成果形成实践教学案例和教改立项,推动学科建设发展,为大学生四种能力培育提供支撑;在科技产业方面,在探索学科竞赛时,许多领域会出现新的知识、新的成果和方法,通过撰写论文、申报专利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将成果转化为知识权。此外,还需加强推广宣传,使行业企业对学科竞赛给予关注和赞助,及时将实用的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移植,将书本知识直接“落地生根”。该举措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全面打造“四种能力”,并产生实效。

(五)与学科竞赛形成互动机制促就业创业

大学生就业能力取决多重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个体素质。而学科竞赛是个体素质的综合反映,具有很强的标志性意义。因此,学校可建立相应机制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并对参与者给予激励(包括授予荣誉,宣传报道、向企业推介等),进而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与此同时,学科竞赛一定程度上也是学校某一专业学科建设水平的反映,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很大。可在学校层面针对学科竞赛建立反馈机制,通过竞赛来客观评估教学和备赛,以及学生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提升学科建设的同时,间接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

学科竞赛为大学生打开了一个通向创业之路的窗口,尝试依托学科竞赛建立孵化体系。一方面,对学科竞赛中表现优秀、具有创业意愿和创业潜质的大学生进行引导并给予政策扶持,帮助实现创业梦想;另一方面,对学科竞赛中形成的有市场价值的智力成果、知识产权和创业灵感帮助大学生孕育孵化,形成创业资本。 但需要注意的是,大学生创业除具备创业素质外,还特别需要创业意志。目前,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偏低,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做好充分的创业准备,存在盲目性和冲动性,缺乏坚忍不拔的毅力。学科竞赛集智慧、意志和团队精神于一体,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系统锻炼。因此,应针对学科竞赛,加强总结和反思,及时对大学生开展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四种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不断提升。

四、注重处理好学科竞赛可能存在的负面效应

学科竞赛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特殊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学科竞赛常态化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产生短视化、功利化倾向,导致学生精力分散,学习目标不明确,影响专业学习的拓展与深入,反而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对此,笔者认为还应考虑以下两方面:第一,明确学科竞赛定位。要明确学科竞赛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辅助地位,服从服务于基础教学,其功能是强化而非替代基础教学成果。在实际操作中要避免只抓技能训练,而忽略理论知识的学习,因此,针对学科竞赛,高校还应在理念、机制、资源配置等方面做出正确导向,给出合理安排,回归能力培养的本源,不能本末倒置。第二,加强人文关怀,寓教于竞赛全过程。要重视学生在竞赛参与过程中的感受、体验、互动和交流,激发学生在创新过程的乐趣,

将实践精神、创新精神寓教于赛,不单纯以成绩论“成败”。同时,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帮助大学生处理好专业知识学习与学科竞赛的关系,做到量力而行,不盲动、不偏废,避免“为赛而学”“以赛代学”。

五、结语

学科竞赛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特殊重要作用,其示范和导向效应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并带动高校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谢红梅,耿葵花.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大学生的四种能力[J].高教论坛,2013(8):47-50.

[2]王一华,杨琼.论科技竞赛与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29):24-26.

第5篇

赛事概况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竞赛活动,创办于1989年,每两年举办一届。竞赛旨在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实事求是、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多出成果、提高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高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

该竞赛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迎接挑战”的宗旨,自创办以来,已分别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连续举办了13届。已形成校级、省级、全国的三级赛事,参赛同学首先参加校内及省内的作品选拔赛,优秀作品报送全国组委会参赛。

竞赛章程规定,凡在举办竞赛终审决赛的当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各类高等院校在校中国籍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均不含在职研究生)都可申报作品参赛。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作者限本专科生。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限定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科技发明制作类分为a、b两类: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竞赛以学校为单位计算参赛得分,团体总分按名次排列,按位次公布。最高荣誉“挑战杯”为流动杯,授予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学校;设“优胜杯”若干,分别授予团体总分第二至第二十一名的学校。累计三次捧得“挑战杯”的学校,可永久保存复制“挑战杯”一座。

大赛影响

2013年10月13日至17日,第十三届“挑战杯”交通银行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苏州大学举行。上海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并列以总分480分获得本届“挑战杯”。决赛期间,内地及港澳地区450余所高校的4000余名师生代表参赛参展。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界、科技界、企业界、新闻媒体代表和当地中小学生观摩了作品展。近百家企业与所关注的参赛作品作者进行了投资意向洽谈,有的还现场签订了投资合作协议书。

“挑战杯”竞赛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另一个则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这两个项目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目前共有2000多个学校加入。“挑战杯”系列竞赛,每一届承办都有独特的会徽、口号、吉祥物、展板、创新故事等线上和线下特色品牌活动,使得“挑战杯”与时俱进,不仅具有权威性更具备时尚、高端、大气的特性,更深入的走入了学生内心。

历经20多年的发展,竞赛规模持续扩大,作品类别日益丰富,涵盖了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科技发明创造、哲学社会科学调查研究等多个领域,每届参赛高校已达千余所。由于“挑战杯”竞赛活动在较高层次上展示了我国各高校的育人成果和推动了高校与社会间的交流,已成为学校学生课余科技文化活动中的一项主导性活动,成为高校与社会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受到学术界、投资方的垂青,实现了孵化与升级,创新成果与资本市场的结合向着更深的层次推进。目前,“挑战杯”系列竞赛是国内大学生最关注、最热门的全国性竞赛,也是全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示范性、导向性的大学生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

第6篇

【关键词】学科竞赛;人才培养模式;人才质量;迭代式

目前普通高校普遍存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学生缺少动手能力,理论知识严重与实践脱离,造成培养的人才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弱。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学科竞赛”为载体进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科竞赛是指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和教学目的而开展的实践创新活动,是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在课外以竞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竞赛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和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的活动。创新型人才是目前教育部人才培养的目标[1],使人才培养注重实践,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学生为主体,使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1创新研究室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平台

目前普通高校学生在完成理论课之后,没有专属的学习场地,多数去图书馆,没有集中式,针对式进行管理,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多,动手能力得不到优质的锻炼,所以提供创新研究室能很好解决这种松散式学习。1.1创新研究室管理模式学生在进入创新研究室进行双向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爱好,兴趣选择对口的创新研究室;创新研究室负责老师可以对进入研究室的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可以进入创新研究室进行学习,考核制度是动态的,每两个月进行一次,根据刷卡出勤,项目和案例完成等级,进行末尾淘汰,末尾淘汰者可以把案例和项目完善再次进入创新研究室进行继续学习。1.2创新研究室理念创新研究室是以创新为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创新研究室的理念是“以创新为主”。不以创新为目的的学生是不允许进入创新研究室,这样保障在研究室的学生目标一致,志向一致,很容易培养学生创新氛围,提高学生创新的积极性,能更好地完成理论应用于实践。学生在研究室的创新基于“思想碰撞”、“方案敲定”、“技术实施”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是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学生是创新的主体。

2完善的竞赛体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保障

2.1构建“循序渐进”的竞赛辅导机制

竞赛辅导是保障竞赛效果的基础环节之一;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前期基础工作之一。在学生进入研究室前期,竞赛辅导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学生在没进入研究室之前多数是以教室、自习室、寝室进行学习,学习的针对性不强,多数以书本理论为主,存在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竞赛辅导以竞赛为目标,针对竞赛内容做基础性辅导,提高式辅导。基础性辅导是系统讲解相关知识,主要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降低竞赛心理门槛高的虚假现象。提高式辅导是以项目为目标,辅导学生独立完成设定项目。在研究室辅导形式是多样化,学长带学弟学妹的“以旧带新”式辅导,以经典案例“集中式”辅导,定期“研讨式”辅导,假期“培训式”辅导。每种辅导方式都注重学生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因为创新涉及不同学科之间,这就要求在研究室的学生涉猎的知识面是广泛的,在知识培养辅导上也不是基于单一的,是多学科多融合的。例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竞赛,在题目完成上以电子类学科为主,但同时又包括计算机编程、机械制作等学科知识。在研究室的竞赛辅导是递进式的,是一层一层螺旋式辅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有效的、专一的、创新性辅导。通过竞赛辅导增进学生的知识的灵活掌握,曾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2.2创立“多层次、多分支、递进式”的竞赛内容

目前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模糊,动力不足。针对这种现状,在构建大学生创新平台、组织学科竞赛的同时、以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其他研究性学习,调动学生潜在创新意识[2]。在竞赛内容上构建“多层次、多分支、递进式”竞赛格局。(1)“多层次”指学科竞赛级别,在不同时间段参加不同级别的竞赛,例如构建从学院级别开始,学院可以组织相应学科竞赛,学院组织的竞赛称作院赛;由院赛比赛的结果作为参加学校的竞赛,学校组织的竞赛称作校赛;由校赛竞赛的结果参加更高一级别的竞赛,例如省里举办的赛事(省赛),国家举办的赛事(国赛),区域举办的赛事(联赛)等。这种“多层次”竞赛内容每次竞赛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次动手机会,都能起到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2)“多分支”指在一个研究室的学生可以参加多种竞赛,不要拘泥于一种竞赛,例如学软件设计的就做软件类学科竞赛,学习电子设计类的就做电子类竞赛,这种针对自身专业做自身学科竞赛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束缚的。真正的创新不是单一学科所能做到的,而是多学科多领域相互融合,才能真正对学生起到培养其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学科竞赛上也要“多分支”参与。例如鼓励和指导学生参与数学建模、ACM、电子设计和机械设计等,通过“多分支”参与竞赛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3)“递进式”指学科竞赛的难易程度,做到先简,后难,循序渐进。该模式对于培养学生对积极性是重要的保障。学生的学习持久度和学生自身的兴趣和积极性是成正比的,如果学生的时刻能保持很高的积极性,那么其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会不断加强,在实际创新过程中会不断得到锻炼,能力会不断提升。

2.3一院一赛制

“一院一赛制”是在学校组织管理下,学院针对自身专业开设的一种院内学科专业竞赛。“一院一赛制”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提高,对未进入研究室学习的学生一种“查漏补缺”。是学院内各个研究室之间的一种小范围内竞赛交流,该模式能很好营造学院学生的学习氛围,同时对学生也是一种激励机制,对于在学院竞赛取得好的名次学生给予奖励。

3学科竞赛和项目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试金石

3.1多种形式并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学科竞赛在形式上是一种荣誉比赛,能很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竞赛目前形式繁多,这就要求对竞赛需要进行甄别,选择高水平、高要求学科竞赛,例如国家举办的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竞赛、ACM程序设计竞赛等国际国内重要学科竞赛。这些竞赛具备难度大,时间短,在规定时间里完成竞赛要求,例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需要在四天时间里完成方案设计,焊接,功能调试,创新设计,最终完成一个能够实际操作演示的作品。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能与全国各个高校学生进行评比,学生获奖会极大曾强其自身的积极性。在竞赛中,学生之间会出现分歧,激烈讨论,解决分歧,形成方案,分工实施,最终完成竞赛作品。这一过程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同时锻炼了学生自身创新思维,挖掘了自身创新潜能,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2以学科竞赛和项目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学科竞赛是检验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标准,为了能更好培养学生这种创新能力,在研究室的学生有阶段性任务需要完成,以“周为迭代”的案例驱动,以“开放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等项目驱动。学生在参与这些任务过程中,需要查阅文献资料,补充项目需求知识,自主完成项目分析、设计和实现。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项目中期检查、项目结题答辩,这些环节充分培养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论文报告撰写、答辩技巧、表达交流、逻辑思维等多方面能力,培养了学生敢于竞争和自我挑战,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的综合素质。

3.3形成特色的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构建以“创新能力”为理念的大学生研究室平台,实现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案例与项目创新为驱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机结合本校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实践教学方法、手段与学科前沿的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进一步促进教学手段、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使教师能充分发挥其启发、激发和引导的作用,同时注重“双师”培养[4],既注重自身理论知识增长,又要注重企业社会实际需求。促进教师自身教学改革思考,促进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5]。

4结语

以学科竞赛为载体、以案例和项目迭代驱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构建“以创新为主”的研究室平台,同时提出在该平台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施方法,保障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保障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性,保障学生能力提升的扩展性。该培养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式学习;同时要求教师积极辅导、引领和激励。逐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姚正海,王珊珊.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述评[J].教育与职业,2015,(18):18-21.

[2]李金昌,林家莲.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相结合,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1-3.

[3]严薇,杨天怡,袁云松.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2):107-108.

[4]徐辉,郁汉琪.依托校企合作共建平台提高大学生学科竞赛水平[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2):153-155.

第7篇

关键词:高校;学科竞赛;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6-0097-02

一、学科竞赛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和意义

1.是促进高等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有效途径。高校学科竞赛内容不是单一的某个课程,而是涉及一个课程群,甚至是多学科知识内容的融合、交叉。开展学科竞赛,可有效促进与竞赛内容相关的一系列专业课程内容的更新和改革,从而形成某些专业新的课程体系。参与学科竞赛指导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指导竞赛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常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调整方案、改进教学方法。从而达到“以赛促改,赛课结合,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

2.是提升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方式。学生创新的动力来源与实践,学科竞赛不仅需要巧妙的构思,还要动手设计、实施。整个过程将创新构思与动手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而竞赛内容的广泛性、综合性及趣味性,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又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竞赛培训与竞赛实施过程中,各团队成员之间的分工协作,既有能力互补,又有共同提高,极大地提高了参赛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协调能力。在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还塑造了创新人格。因此,学科竞赛使学生们创新所需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是一种宝贵的创新实践体验。

3.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有效手段。目前,高等教育偏向于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学生人生态度、社会责任等人文精神层面的关怀。现代产品的设计理念越来越注重人类的个性化服务和情感需求,更加体现人文关怀。参赛学生通过竞赛选题、设计作品及其实施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们将目光投向社会需求、关注关心大众生活的过程。而学科竞赛恰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符合所学专业特点,体验人文精神教育的机会。参赛学生通过竞赛过程不仅得到了实践创新的启迪,同时还认识到社会的需求和肩负的使命。

二、基于学科竞赛的应用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措施

1.课程设置体系改革。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的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基本是遵循学科体系进行课程设置,学科型的课程体系教育也普遍被认为是最能让学生构建完整专业知识储备的方法。但实践表明,学科型的教学体系对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基础知识要求较高,而且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取决于教师授课能力,这种课程体系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属于学习者被动学习的状态,学生难以理解课程衔接及其关联性,难以激发探究式的学习热情。如果学习者的基础薄弱,或教师水平不高,则容易产生学习者不能完成学业或者学习质量大打折扣。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设置应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学习的基础上,建立以实际生产需要的课程设置体系,在前后课程衔接上要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课程深度与广度上以应用技能为本,着重训练学生应用执行能力。

2.激发学科竞赛兴趣。对于刚进入高校求学的学生,对自身专业发展不甚了解,但却充满了好奇心。在这一阶段主要注重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引导,可适时引入专业教师的科技前沿讲座,向他们介绍本专业最新的科技发展及科技成果动态;从而达到普及专业知识、激发低年级同学专业热情的目的。同时,协调学生科技协会的组织运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邀请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在协会定期活动中撰写科技前沿动态报告。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掌握如何利用网络搜集最新科技动态的方法,初步培养其科技论文写作能力,为学生开拓视野,提供新的思路。学生通过一段时间对某一感兴趣问题的现状、发展方向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进而归纳整理出一份研究报告,并在协会活动中与同学分享、研讨。这种方式为大学生提供了积极交流的学术平台。在此过程中,学生更加系统地了解某一专题的发展情况,培养了敏锐的学术洞察力。同时这也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个过程,进一步激发其发现和创造的欲望。

3.借助多重力量。首先,保证对行政人员的资源利用,实现对具体的比赛规范以及时间和人员安排上的设置,同时对各个环节进行分工,保证学科竞赛的顺利开展。其次,各个参赛者的任课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竞赛中的知识活动开展,辅导员或是任课教师要向学生传达学科竞赛的情况和信息,将在院校、省市等学科竞赛中的学生进行班系内部的表扬和宣传。最后,学生会和总团的努力,将具体的竞赛活动赛程分配到学生会和团系的相关部门,各个部门要实现相互之间的配合,积极发挥协助作用

4.学科竞赛、教学改革、创新实践为一体。以教学改革为背景,有利于充实构建学科竞赛的政策环境;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引导实践教学改革和促进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果可以推动创新实践活动的内涵和形式;学科竞赛、教学改革、创新实践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科竞赛、教学改革、创新实践组织架构。

5.组建多元化的优秀指导团队。组建雄厚的指导教师团队是学科竞赛取得优异成绩的保证,吸引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有一定科研成果的优秀教师,吸引校外企业专家等加入学科竞赛的指导教师队伍中,团队中也可以是高年级的优秀学生,以缓解竞赛指导师资短缺矛盾,通过开办讲座、现场指导、过程参与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强有力的知识支撑和技术指导。同时,要吸收具有明显职业背景、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和相关科研领域的专家、学者们共同承担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

6.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源于实践、实践成就创新。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较,社会实践能够让学生能够紧密结合社会实际中发生的具体事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促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鼓励同学社会实践到企业中去真正感受自己今后可能直接面对的问题,学习专业人士是如何解决问题,自己加以思考。同时也鼓励同学加入教师的科研项目,为学科竞赛早作准备。社会实践不仅强调学生的参与度,更重要的是总结与交流,这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再升华的有效环节。鼓励学生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进行汇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在讨论过程中思想火花的碰撞闪现。教师应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背景,为学生指明新思路,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同时,通过讨论使学生意识到自身专业知识的缺乏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主动查阅相关书籍文献,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7.构建学科竞赛运行保障制度及激励机制。学校要十分重视学科竞赛的策划与组织,学校每年划拨专项经费支持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学科竞赛工作在主管教学的副校长领导下统一进行,教务处(创新创业园区)负责协调管理,各院系负责具体实施。学校设立学科竞赛的相应管理机构,通过制订学科竞赛管理制度文件,包括学科竞赛类别、组织结构及职责、立项程序及要求、获奖学生及指导教师奖励、学科竞赛经费二次分配、学分认定办法等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再完善。

8.创造良好的信息舆论。导向高校应加大设计专业学科竞赛的宣传力度和广度,形成立体化的宣传形式。利用多媒体加强社会舆论的宣传,能够促进学科竞赛的发散性效应,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笔者所在高校积极发挥信息化平台的作用,利用北航校园网、iHome平台,以及学院微信群,及时公布学科竞赛的有关信息,追踪报道学科竞赛中获奖学生的先进事迹,形成引导和推动学生参加竞赛活动的舆论氛围,这将有助于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学科竞赛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以学科竞赛为依托,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必须对其实现进一步重视研究,进而有效提升教育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字: 竞赛平台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随着时代的进步,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普及化的时代,教育教学的质量问题成了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学科竞赛是在教育部全面实施教学“质量工程”的背景下,推出的科学性竞赛活动,这就代表新世纪高校培养学生的核心是重创新、重实践、重能力。

一、学科竞赛的意义

(一)有利于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

学科竞赛与课程建设、教学体系改革是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通过开设竞赛相关课程,优化教学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对竞赛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教学,为教学体系改革提供借鉴。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学科竞赛重点考察的是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利用学科竞赛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意识,达到对学生的理论、实践、协作等多方面素质的训练,从而提升其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三)有利于促进良好的学风和校风

学科竞赛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竞争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让其体会到学习和创新训练的乐趣,培养其创新和实践能力,有效地推动学风、校风建设。同时,大学生素质的提高也带动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质量,形成了良好的教学局面。

二、学科竞赛推动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能力既是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一种综合能力,也是创新的必备能力,通过自主学习控制自身的学习方法和内容,从而拓宽知识面的宽度和广度。学科竞赛是以学生为主的自发性竞赛活动,竞赛培训是必不可少的^程,除了指导教师的大力帮助,还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因此,学科竞赛逐步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既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也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平台。

(二)赛事驱动创新

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学科竞赛则是培养创新兴趣的最好方法之一。学科竞赛作为学生的第二课堂,是在第一课堂基础上,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重组梳理,并结合实际和实践需要,从而完成理论到实践的转变。学科竞赛活动的特点和要求会极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驱动课外学习的动力,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拓宽知识面,使其了解更多的创新成果,也激励学生在竞赛活动中乐于创新、学习创新、勇于创新。

(三)学科竞赛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竞赛

创新意识是人们改变客观环境和现状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因素和前提。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一种积极向上地、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力争做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的同时,不断激发他们潜在的创造欲望和热情,使其逐步形成创造性思维,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其创新能力。学科竞赛本身就是创新性思维的竞赛,目的是希望大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学到创造性思维方式,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构建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一)赛前培训,奠定赛事平台基础

赛前培训分三部分:1、基本训练,目的是让学生具备基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在培训中,利用指导教师帮助和指导,并结合以往的参赛经历,将经验直接传授给学生,避免其在学习上走弯路,提高效率;2、专题训练,学科竞赛要求的知识面广而深,学校应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组织指导教师做相应的专题培训,这样可以使学生结合自身专长和兴趣进行选择,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发挥高效;3、校内赛选拔,师生赛事准备中的不懈努力固然重要,但学校的赛事平台构建更是必不可少。

(二)透明选拔,发挥赛事社团作用

学科赛事社团的成立和开展是学科竞赛的基础和载体,并利于学科竞赛活动的不断发展。丰富的学科赛事社团活动,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完善了知识结构,提高了创新和实践能力。通过学科赛事社团的活动,既可以选拔到优秀学生参赛,也可以使其他学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更可以储备比赛的后备军团。

(三)组织参赛,挖掘学生的潜能与活力

学科赛事平台的搭建和社团活动的开展,都是赛前准备工作,正式比赛才是学生真正实战锻炼的开始。在比赛前,既要研究对手可能采用的方案,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还要通过充分的准备,提高实战效率。在比赛过程中,临场要做到审时度势,拥有过硬的心里素质,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发挥团队协作能力。同时,还要利用好后备军团与智囊团的力量,让其做好比赛的供给保障,帮助出谋划策、指点迷津,便于参赛学生取得更好成绩。

(四)赛后总结,提升学科竞赛内涵

大学生参与学科竞赛活动,无论成绩如何,都是其难得的宝贵经验。参赛同学要及时对赛事进行总结,既要总结成功经验,更要总结不足之处,真正做到通过竞赛的参与来提升自身的创新实践能力。同时组织指导教师和学生一起比较赛中方案,并进行认真讨论,使比赛的内涵得到提升,进一步促进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向长城.陈世强.方壮.唐利明.基于学科竞赛平台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J]科教文汇.2015.08(324)

第9篇

关键词:挑战杯 创新教育 大学生

一、引言

大学生创新教育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方面,是整个大学创新体系乃至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实现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形式。应坚持“政府扶持、高校主导、教师辅导、学生参与、社会支持”的原则,加强高校创新教育投入力度。各高校以“挑战杯”作为平台,开展各类形式多样的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丰富校园生活的同时,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经过二十多年的成功发展运作,“挑战杯”竞赛水平不断提高,影响也日益扩大。从第一届只有31所高校参与到第十二届覆盖全国300多所高校,还包括港澳台地区的高校。“挑战杯”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了科技后备人才的成长。以往研究往往基于学校本身或者“挑战杯”竞赛中存在的问题分析。赵春霞等(2008)依据河北科技学院近三届“挑战杯”获奖数据和调查问卷的分析,提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团队精神,创新教学模式和学生参与科研模式,加强学生科研素质培养的层次性是提升高校学生科研素质的关键因素。单耀军(2008)依据“挑战杯”竞赛,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分析构建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措施和对策。宋之帅(2010)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例,分析“挑战杯”竞赛对改革教学模式、搭建教学平台、加强队伍建设、完善竞赛体系、建立孵化基地、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的积极影响,提出适合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本文基于“挑战杯”全国和陕西省大学生的获奖情况,通过“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分类以及创业大赛的分析,特别是对人文社会科学在“挑战杯”的发展情况进行研究,从而分析“挑战杯”对创新教育的影响,并提出对策建议。

二、陕西省高校在“挑战杯”获奖情况

1.陕西省高校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获奖分析

随着“挑战杯”的规模愈来愈大,参赛队伍愈来愈多,陕西省各高校大学生也开始广泛地参与到“挑战杯”中来,陕西省高校参赛作品的数量在逐年的增多。

表1显示,随着陕西省各高校对“挑战杯”重视程度的提高,获奖的次数和比例不断提高,西安外事学院等民办高校也开始重视挑战杯的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陕西省高校从最初的只重视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和科技发明制作,鲜有哲学社会科学类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获奖。一方面由于最初参加“挑战杯”的高校以理工科院校为主,理工科院校本身具有很强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由于初期参与和重视“挑战杯”的高校较少,也就使得陕西省高校获得“挑战杯”奖项也较少。随着“挑战杯”逐步的深入开展,各高校逐步重视社会问题的研究,从整体来讲,哲学社会科学类的获奖次数和比例也在逐年攀升,获奖的级别也有所提高。一方面,由于部分以文科为主的高校逐步开始参加“挑战杯”的比赛,依托文科类院校的优势学科,为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提供相应的研究报告和解决方法;另一方面,高校开始不断重视理科学生的人文教育,通过“挑战杯”使更多的理工科学生学会如何解决社会问题,这也为实现高校创新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思路。

表1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陕西省分类获奖情况

第七届 第八届 第九届 第十届 第十一届 第十二届 小计

理科 文科 理科 文科 理科 文科 理科 文科 理科 文科 理科 文科

特等奖 2 — — 1 1 — — 1 — — — — 5

一等奖 2 1 4 — 1 2 1 — 3 — 2 1 17

二等奖 10 1 15 3 12 3 4 2 7 5 11 5 78

三等奖 19 8 14 11 18 12 30 8 29 7 25 7 188

小计 33 10 33 15 32 17 35 11 39 12 38 13 288

合计 43 48 49 46 51 51 288

注:理科类包括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和科技发明制作;文科类包括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2.陕西省高校在“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奖分析

“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开展时间比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晚十年左右,因此陕西省高校开展此项活动也相对较晚。第一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只设金奖和银奖,不设铜奖,西安交通大学获2枚银奖,陕西师范大学获1枚银奖。之后的比赛中,陕西高校获奖数量逐年增加。从全国大赛获金银铜奖的情况分析,陕西省高校获奖比例较低,说明陕西省高校的创业计划大赛的开展仍处于一个起步阶段。从陕西省高校获得金银奖作品数目分析,陕西省高校获奖作品的数目在逐渐的提高。这也说明陕西省高校也在逐步的重视创业计划竞赛。

表2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陕西省获奖情况

第一届 第二届 第三届 第四届 第五届 第六届 第七届

金 银 金 银 铜 金 银 铜 金 银 铜 金 银 铜 金 银 铜 金 银 铜

小计 0 3 1 2 5 1 3 7 1 6 15 1 3 11 0 7 16 2 6 19

合计 3 8 11 22 15 23 27

注:第一届赛事未设置铜奖。

3.陕西省高校人文社科类作品在“挑战杯”系列科技竞赛中的演化分析

总体来说,人文社科类作品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方面陕西省特别是西安市汇聚了许多知名的院校,这就有利于各个院校的各类社会科学交流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陕西省部分院校社会科学师资力量和科研能力很强,从而带动了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但是最近两届人文社科类作品的获奖数目和所占比例都有所下降,一方面说明全国其他省份高校已经开始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陕西省对于人文社科学科重视力度不够,导致获奖数量下降。

表3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人文社科类作品陕西省获奖情况分析

第七届 第八届 第九届 第十届 第十一届 第十二届

社科类 百分比(%) 社科类 百分比(%) 社科类 百分比(%) 社科类 百分比(%) 社科类 百分比(%) 社科类 百分比(%)

特等奖 — — 1 50.0 — — 1 100.0 — — — —

一等奖 1 33.3 — — 2 66.7 — — — 1 33.3

二等奖 1 9.1 3 16.7 3 20.0 2 33.3 5 41.7 5 31.3

三等奖 8 29.6 11 44.0 12 40.0 8 21.1 7 19.4 7 21.9

小计 10 23.3 15 31.3 17 34.7 11 23.9 12 23.5 13 25.5

注:百分比为人文社科类作品占作品总数的比例。

创业大赛是对大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能力的培养,是高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良好途径。从各届的获奖情况分析,陕西省获奖数量在逐年增加,陕西省各高校重视“挑战杯”创业大赛,使得大学生通过“挑战杯”创业大赛来将自身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调查中也发现了,参与过创业计划竞赛的大学生,在今后的就业过程中,比其他人具有明显的竞争力,也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4.“挑战杯”竞赛对高校大学生创新教育活动影响分析

随着“挑战杯”竞赛的拓展与深化,“挑战杯”竞赛水平不断提高,影响也日益扩大,有力地推动了高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了科技后备人才的成长。因此,“挑战杯”竞赛不仅仅是一次大学生科技成果的大展示,更是造就优秀科技后备人才的良好土壤, 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

陕西省各高校随着“挑战杯”竞赛的拓展和深化,开始广泛的参与到“挑战杯”竞赛中。特别是省内部分民办院校也参与到“挑战杯”竞赛中,这说明高校已经广泛开始重视“挑战杯”竞赛。各高校重视“挑战杯”竞赛,这就可以使它们以竞赛为依托来完善创新教育,高校予以经费支持,建立高水平的指导老师团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挑战杯”竞赛实践活动中,丰富了创新教育理论,从而最终有利于创新教育的发展。

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在“挑战杯”竞赛的参赛比重和获奖比重不断提高。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改变了过去完全由理工科主导教育创新的局面,使得各高校更加全面地认识到教育创新不仅仅是自然科学的创新,更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共同发展的创新。

“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是最贴近于社会的竞赛项目。大学生将新奇的想法以合理的方案形成创业计划书。大学生将自身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实现大学生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校园和社会相结合。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创业大赛给大学生提供了平台,使他们认识到创业也可以成为自身未来谋求发展的出路。对于创新教育而言,高校需要将学生切实关注的问题和教育教学相结合。

三、通过“挑战杯”竞赛推进高校创新教育的对策建议

1.政府是高校组织开展创新教育坚强的后盾

政府制定相应政策,正确引导,保障教育创新的顺利开展。教育部门要建立资金支持机制,各个高校的教育创新活动提供专项资金的支持,特别是对于缺乏科研能力的高职院校和民办院校要给予相应的照顾。“挑战杯”竞赛和创业大赛是由政府组织的综合性创新教育活动,教育部门也可以组织开展各类专业性科技创新活动,是科技创新活动更具有针对性,也是实现创新教育的重要形式。科技部门加强对于大学生创新活动的技术引导和支持,推动大学生的创新活动向社会化方向发展,并加强对学生创新成果的宣传,实现大学生创新实践的社会价值。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引导大学生依托创新活动实现就业,使大学生创新活动与未来职业发展方向相结合。

2.高校是推进教育创新的助推器

高校应积极制定配套政策,加大组织发动、正确引导、表彰奖励力度,促进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一要建立指导老师队伍。要鼓励有关专业教师开设专门课程,系统地对学生传授有关发明创造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发明创造的技巧和能力。同时教师要在诸如确定选题、创新性、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关键环节进行指导。二要完善经费和设施保障机制,学校设立学生学术科技活动基金并尽可能争取社会支持。学校对于参与社会科学类实践教学的学生,要培养学生认识、分析和解决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能力。

3.大学生是实现创新教育的中坚力量

大学生是创新教育的主体,在教育创新过程中,大学生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创新意识的培养对自身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参加形式多样的创新教育活动,如创业大赛,学术作品竞赛,积极地参与到教育创新中。大学生要有意识地与指导老师沟通交流,通过老师的指导,使大学生系统地参与到创新教育活动,充分认识创新教育对自身的作用。培养大学生科技活动骨干力量,通过学生科技活动骨干力量,带动广大同学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4.社会是实现高校创新教育的重要补充

高校创新教育活动必须符合社会的需求,相反,社会作为高校创新教育的重要补充,要充分地认识到自身在高校创新教育中所起的作用。一是企业要积极参与到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中,对科技创新活动的针对性和可行性进行指导和评价,使大学生和指导老师充分认识自身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二是实现社会和高校创新教育对接,使大学生的创新成果实现其真正的社会价值,从而实现科研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结合。

“挑战杯”竞赛是实现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大学生通过参与“挑战杯”竞赛真正地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政府相关部门要提供平台,各高校要积极推进创新教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创新教育中,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社会也需要提供相应的指导。“四位一体”,使创新教育成为全面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有效方式,培养出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春霞,李艳坡,田辉.从“挑战杯”透析普通高校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为例[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7(4):68-71

[2]单耀军,张小升.论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问题及对策——从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看高校科技创新教育的新发展[J].教学研究,2008,31(2):140-143

[3]宋之帅,赵金华.探索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5):142-145

第10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艺术设计学科竞赛;艺术设计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13-0096-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13.047 [本刊网址]http:∥

一、学科竞赛融入教学课堂实践中的原因

艺术设计是一门理论和应用型并重的学科,它将艺术绘画中的一些形式美感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的物品当中,所以,艺术设计教育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美的思维,美的理论,更需要把美的感受运用在实际中,把头脑中的想法制作成可以运用的实物。所以,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对于这一特征,教师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需要与时俱进、因地制宜,教学内容应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发展。所以,在课程中加入实践教学这一重要的环节就变得极其重要。

如何在课程中加入实践教学这一环节呢?很多优秀的教师做出了很多的尝试与探讨,但随着艺术设计系作为创意产业的代表近些年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近些年一些由政府部门、企业高校联合赞助的各种设计竞赛就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出现,在课程中融入学科竞赛也就成了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有益教学探索。

二、学科竞赛融入教学课堂实践中的历史和作用

1919年,格罗皮乌斯创立了包豪斯设计学院,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设计师,包豪斯也用它的独立的客观的和注重实际的设计教育理念闻名于世,提升了德国设计在全欧洲的地位。包豪斯之所以能培养出那么多的优秀人才,是因为它的教育始终贯彻这样一个艺术原则一“技艺的统一”以及“实践和教育相结合”,这一模式反映出包豪斯致力于将艺术与技术相统一的艺术设计教育思想。从那时起,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理念的就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接受,近些年来,我国各大艺术院校也纷纷学习其先进的艺术设计教学理念。我们发现,现在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设计、模式和案例。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在竞争和实践的乐趣中主动的学习和掌握知识。

实践教学环节是设计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特别是艺术设计学科是一门与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学科,从事艺术设计的人员如果没有创意的思维、敏锐的市场意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就将被市场抛弃。所以在教育中艺术设计学科要重视教学与市场的结合,关注和研究当前经济发展的特征,市场信息的趋势和走向,从而使教学活动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也会充实而不空泛。而近些年这种趋势也得到了政府部门和企业的支持,一些由政府部门、企业高校联合赞助的学科竞赛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出现,它们的兴起满足了教育对于上述能力的培养,就拿现在比较热门的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来举例:这个比赛很好地将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融会贯通,通过和企业之间相互合作,去激发大学生的设计灵感。

通过把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引入课堂,学生可以把课堂上所学的很多理论的知识通过实践的手法进行消化和理解,并且和很多设计的学生进行竞争也大大加强了学生的进取心,奖项的设置也使得学生对比赛更加关注和更加专注。通过真实的商业项目直接或者间接地转换成课程作业的要求,让学生把参加设计竞赛当作一次具体的设计项目的“实弹演习”的过程。

三、学科竞赛融入教学课堂实践中的优势

成熟的艺术设计竞赛要求往往反映出了社会对于这个学科的期望,这样的竞赛对于学生主动学习以及更加客观的评判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把握未来的学习方向都有了很大的帮助,并且教学中引入学科竞赛教学的内容可以使学生开阔专业视野,加强对自己的专业未来发展态势的关注。

四、学科竞赛融入教学课堂实践中的方法

如何在课程中融入学科竞赛这个问题,我提出以下几点方法:

(一)密切与产业相结合,注重实践训练。我们知道,许多创意设计工作是以项目为单位开展的,把项目引入学校课程中,由学生和从业人员合作完成项目,通过构建“学校――企业―社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社会、企业共同组成项目小组,学生可以通过参加一个项目(有时可能是几个项目)的平台,在实践中掌握从项目分析、到设计到最终实现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其中还包括团队精神、与项目实施能力等。这一整套流程使得学生在学校期间就开始参与或模拟企业发展的一些实际的项目,对于毕业后的实习和工作都起到了一个完整的过渡效果。

(二)充分重视课堂实践教学。课程中融入学科竞赛其实主要是以“社会实践项目融入课堂教学法”为依托,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的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在教学实践中与教师的指导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并且积极的聘请业界精英作为学校的实践导师,并结合校内专业类的教师,实行“理论+实践”双导师制度。

(三)注重实训基地建设。在新的形势下,一方面学校需要开设与市场需求对应的专业实践类课程,使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学习到相应的职业技能训练,并在各个课程的学习结束后,把所学知识直接运用到社会项目上。

第11篇

[关键词]机械类 大学生 学科竞赛 赛制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3-0094-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教育领域的改革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开始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一些学者甚至希望可以利用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但是素质教育的理论还不是很完善,目前还没有一个成熟的考核方式,因此只能在日常的教学中,尽量采用一些素质教育理念。例如全国大学生科技类的竞赛就是一种体现素质教育的方式,学生们在参加竞赛的过程中,可以对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行最大限度上的提高。

一、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的赛制现状

(一)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的特点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学生在毕业以后,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很好,而实际的动手能力很差,这使得很多企业在招收新员工时,对应聘人的工作经验作出要求。老师应该尽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然后增加实验课的比重,如果教学条件允许,还可以增加实践教学环节。除此之外,政府部门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针对不同的学科,都会定期地举办一些竞赛,如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械创新设计等竞赛;而一些地方的企业为了增加自身的影响力,同时配合国家提升大学生素质的需要,也会举办一些地方性质的竞赛。对于机械类的大学生来说,影响最大的竞赛就是教育部举办的全国大学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这个竞赛每两年举办一次,参赛的学生主要来自机械类和自动化等专业。

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是一个面向所有大学生的竞赛项目,主要就是为了配合日常的理论教学,引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目前采用的赛制是团队的形式,学生自行组队参加,每个参赛队伍的人数必须在5人以下,每个队伍都可以找1个或者2个指导教师。机械类学科竞赛与其他学科竞赛最大的不同,就在竞赛的时间上。其他学科竞赛的时间通常是固定的,如英语竞赛还采用统一考试的方式,而机械类学科竞赛时间通常都没有固定的要求,对于竞赛的地点也没有具体的要求,学生在报名比赛后,会接到一个参赛的通知,从这个时候起就可以进行参赛的准备工作,在规定的一段时间内,通过队伍中几个人的协作、老师的指导等,完成机械作品的设计和制作,检查没有任何问题之后,就可以向所在赛区的组委会提交,在固定的赛区先进行初选,选出赛区内优秀的作品,提交到全国委员会,最终评选出冠军和亚军等。这样的赛制在我国已经实行了很多年,从中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机械设计作品,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获得名次的学生,通常具有较强的创新和动手能力,在毕业后都能顺利地找到一个很好的工作。

(二)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的发展

通过具体的调查发现,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已经举办了五届,而地方性质的一些机械类学科竞赛举办的时间甚至还要更早。由于机械类是一个发展速度较快的学科,随着工业水平的提高,相关的理念和设备更新速度非常快,但是高校中的教学内容很难跟得上机械发展的速度,而且出于实际教学上的考虑,学生要想学习最新的机械类知识,首先要在学习传统机械理论的基础上,这样就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就很难接触到最新的机械类知识,而机械类的学科竞赛,无论是地方性质的还是全国性质的,都会优先考虑最新的机械设计理念,学生要想在这样的竞赛中获得成绩,就必须通过查找相关的资料,对竞赛的题目进行全面的了解,然后通过具体的设计和制作环节,对这些知识进行实践。这样的过程,可以让大学生接触到先进的机械知识。

在最初的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中,考虑到我国大学生数量较多,因此组委会对参赛学生会提出一些要求,如平时成绩上的限制,这使得一些学习成绩较差,但是实际动手能力很强的学生无法参加比赛,这些学生大多具有前卫的设计理念,如果能够参加到竞赛中,必然能够取得很好的成绩,而且通过竞赛中的设计和制作,也会了解到自己理论知识哪些不足,从而在日常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学习热情。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现在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中,已经没有了任何的限制,只要是在校的大学生,都可以参加到这个竞赛中,虽然增加了评审的工作,但是也使参赛作品更加丰富。

二、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的赛制设计分析

(一)目前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赛制中的不足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目前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的赛制主要采用团队的形式,虽然地方也都有一些机械类的学科竞赛,但是在赛制上,都是模仿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赛制,然后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对赛制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从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出现开始,赛制就在不断地完善,竞赛的每次举办,都会积累一定的经验,在竞赛的不同阶段,都会发现一些问题,在竞赛完成之后,组委会就会对这些问题进行统计,然后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在下次竞赛举办时,就会在赛制上进行一定的完善。但是我国目前的教育水平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学科竞赛这样的教育模式也是从西方引进的,但举办的时间还比较短,在赛制和规则等方面,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机械类的竞赛属于开放性的,学生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机械的设计和制作即可。学生可以自由地查找资料和请教老师。这就存在了一个很大的问题:受到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地区的高校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差距。首先,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高校的建设相对较好,学生能够查找到的资料较多,日常的学习中能够接触到的机械知识比较先进,这些学生在参加竞赛时,就具有一定的优势;其次,指导老师的因素也至关重要,如果老师具有很强的创新设计能力,对于学生作品质量的提升是很大的。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一些优秀的参赛作品学生只做了很少的工作,大部分的设计理念都是老师的,这样就失去了学科竞赛的意义,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动手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赛制设计的措施

针对目前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赛制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对赛制进行一定的完善,在实际的赛制设计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竞赛的初衷。举办学科竞赛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动手能力,主要的对象是学生,那么就应该最大限度地削弱指导老师的作用。在最初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的赛制设计中,指导老师也是作为辅助学生的作用出现,但是随着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影响越来越大,学生在获得名次后,不仅对获奖的团队有很大的影响,对于指导教师也有一定的影响,在这种名利心的影响下,指导教师就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参赛队伍,甚至会提出几个设计理念让学生们选择,老师的作用已经从辅助学生们设计,发展到了指导学生们设计,这样设计出来的机械作品水分很大。要想从本质上解决这个问题,只有学生团队在提交自己的作品时,不会体现出指导老师的名字,这样就能够极大地减少老师的名利心。

三、结语

通过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我国大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较好,实际的动手能力较差,针对这一现象,我国开始大力地提倡素质教育,对日常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和方式都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学科竞赛的方式,通过全国和地方性质的学科竞赛,让学生们参加具体的竞赛,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由于在学科竞赛方面的经验较少,目前我国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的赛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竞赛的效果,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经验的增加,赛制的设计会越来越完善。

[ 参 考 文 献 ]

[1] 付兴锋,张常年,肖秀玲,范金华.以大学生竞赛活动为契机,推进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5):100-101.

[2] 陈海英.机械类创新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J].中国电力教育,2009(07):82-83.

[3] 刘琳,宋义林,毕永利.本科机械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改革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12):41-42.

第12篇

[关键词] 科技竞赛;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1?0021?04

十报告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当前,有些高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形式近乎统一,人才定位单一,这种共性化教育不利于高质量创新人才的涌现。要想真正培养出对国家有用的创新人才,需要在制度和文化层面上有突破,要树立和完善个性化培养的理念,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福州大学八方物流学院实行“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式办学模式,是福州大学“面向海西建设,提升三大贡献,走区域特色创业型大学强校之路”的新实践。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作为目标,以大学生科技竞赛为平台,建立了科学、精细、长效的工作机制,结合自身的学科特色设立了一套完善的竞赛激励机制,形成了依托科技竞赛平台培养创新人才的特色化道路,探索出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互相促进的创新型教育模式。

一、科技竞赛对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

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富于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这种人才,一般是基础理论坚实、科学知识丰富、治学严谨,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同时,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他们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者,是最新科学成果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是未来科学家的培育者。[1]

(一)促进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实践与创新

科技竞赛是指在高等学校课堂教学之外开展的与课程有密切关系的各类科技竞赛活动,是综合运用一门或几门课程的知识去设计解决实际问题或特定问题的大学生竞赛活动。它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个综合性、创新性的教学活动。在竞赛过程中既强调理论设计,又注重动手实现,着重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大学生仅仅从书本获取专业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学以致用。通过参加科技竞赛,可以检验自己的专业知识是否扎实,同时有助于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相结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和熟练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这种学践结合的学习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励并指导大学生去深入理解专业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促进了对专业知识的实践与创新。

(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品质与意志

有位美国的心理学家说过:“一个人有没有成就与其智力远不是完全相关的,而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其个性品质。”可见,个性品质对创新人才是多

么的重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顾大局、识大体,善于与人合作的品质,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创新的品格,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作风,刚毅的性格,有序、严谨的科学态度,乐于奉献、追求真理的精神,这些都是创新人才必备条件。通过科技竞赛可以锻炼参赛学生的毅力和耐心,只有经受了挫折甚至失败的考验和洗礼才能走向成功。科技竞赛能磨练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力,这些将有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大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发展人的理性,养成智性美德,实现最高的智慧(睿智)及最高的善,从而培养出“完人”。因此,在组织学生参与科技竞赛的活动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显得十分必要。

(三)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科技竞赛既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又提高其综合素质,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与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无论是竞赛题目,还是实践过程,科技竞赛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及培养是多方面的。他们进行创新实践时会遇到很多科学和非科学的问题,都需要通过缜密的研究和创新思维的运用。对于一项科技竞赛来说,参赛前的准备会促使学生主动去学习本领域那些与先进技术相关的知识,同时主动积极参加各种培训,以使自己系统地掌握相关科技创新需要的知识,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科技竞赛,和其他参赛选手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和较量,拓宽了学生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当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一)培养创新人才的环境缺失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环境包括校园文化以及受教育的环境等多方面。从政策来看,国家一直在推动创新人才的培养,但是当前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许多的关键技术都是从国外引进的。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大部分高校对人才的培养都停留在应用型人才目标上,是应试教育的延续,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不够成熟。从教师教书育人来看,高校很多的财力和物力都集中在教师队伍的人才引进和创新人才培养上,但没有发挥其作用。教师的精力都集中在自己的课题研究中,对学生的创新指导不够。从课程体系来看,目前高校只有少得可怜的几门类似创新理论课程。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的“211”高校中开设相关课程的学校不足一半。总体而言,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令人担忧。

(二)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高校仍然是以传统科目成绩为主要导向的培养制度,对专业学科学习成绩进行了要求,并未考核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致使大学生在疲于应付繁重的专业课程学习的情况下,无暇锻炼自身的创新素质和能力。大学教师往往更为注重系统地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力、创造力等更深层次能力的培养。课堂多为大班课,相当多的实验实践教学亦是整齐划一,“满堂灌”“填鸭式”仍是大学课堂教学的基本格局,缺乏师生的互动。缺乏创新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不能很好地优化教学运行和资源配置的各种机制安排。对创新人才的培养缺少激励,不能很好地营造大学生人才培养积极主动的氛围。

(三)大学生创新需要动力不足

创新动机驱使创新行动,是大学生发展创新能力的关键。创新需要理论的扎实学习,具备刚毅的性格,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吃苦的精神。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层次理论中阐述的自我实现需要指出: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从而对生活和工作真正感到满足和有意义。据调查资料显示,相当部分的大学生希望通过别人的帮助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一方面,他们可以说是使用高科技电子产品的一代,上课手机不离手,对理论的学习不认真或学得不扎实,动手实践的能力比较低下,失去了创新的基础。另一方面,大学生热衷于新鲜事物,他们也崇尚创新,但是行动上存在着执行力不强、主动作用发挥不够、投身实践的勇气和能力欠缺等消极状态,失去了创新热情。

三、基于科技竞赛平台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一)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八方物流学院自成立以来,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围绕物流人才培养的整体方向和发展趋势,积极探索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本着“拓宽基础,重视创新,提高素质,鼓励创业”的原则,依托一个讲坛、二本刊物、三个面向、四项赛事(如图1所示),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如举办一些增强本科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训,积极引导学生提高实践和动手能力,不断激发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在校园中营造出“崇尚科学、追求真知、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良好氛围。

图1 全方位、渗透式创新能力养成体系示意图

(二)构建科技创新的实践教学平台

为了发挥实践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满足大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的需要,学院力推开放式实践教学平台的建设。开放的实验教学模式在实践中主要采取两种形式(如图2所示):一是预约开放,主要适用于实验教学计划以外的综合型、设计型自选实验课题,学生可到实验室预约实验。这类实验采取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启发指导的实验教学模式。二是访问网络平台开放,主要是利用学院的服务器为数据中心的PC电脑联网在线实验平台实现,允许学生以远程登录的方式,全天候使用实验室的资源进行自主实验。实验室丰富的软件和设备资源,对本科生课外科研训练(SRTP)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等提供了有力支撑,满足了学生课外科研实验的需要,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科研实验的兴趣与热情,充分发挥了实验室开放在学生创新精神培养体系中的平台作用。

(三)加强科技竞赛指导,提升创新能力

科技竞赛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是件简单的事,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学院成立由院长任组长、书记任副组长,有优秀科研项目、有创新精神的专业教师为成员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委员会,其目的就是加强对大学生科技竞赛和科研训练的指导。学院通过集中训练,专业老师再进行课外辅导等形式,加强对科技竞赛的指导。组织参与或举办各类专业竞赛,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参加第18届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有1支队伍获全国一等奖,3支队伍获全国二等奖,21支队伍获全国三等奖,笔者所在学院被授予中国赛区一等奖和最佳组织奖等荣誉称号,获得三等奖以上的学生为全院的40%。二是举办学院第三届沙盘大赛和物流沙盘大赛。三是积极参加物流知识竞赛,多次获榕城高校物流知识竞赛一等奖。四是开展物流设计大赛,其中有两支队伍进入全国物流设计大赛复赛。通过学生在参与各项科技竞赛中有意识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意志品质等的培养,特别对竞赛时的实战指导和竞赛经验交流会,有效地培养和强化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图2 实验室开放教学模式

(四)建立科技竞赛激励和评价机制

建立健全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教师指导与学生自我锻炼相结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机制。首先,建立健全以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导向的新教学效果评价和各类评优制度,制定包括学生学习态度、基本理论知识、实验(调查)设计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论文质量等一系列指标体系的量化标准。其次,制订合理的科技竞赛评价机制。完善科技竞赛考评及奖励办法,建立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科技竞赛激励机制。八方物流学院出台了《福建省交通集团奖助学金》《王锐铭奖学金》《八方物流学院文化科技创新奖学金》和《八方物流学院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实施细则》。这些办法有两类,一类主要是在推优评奖等方面进行导向,如在学生综合成绩评定中,专门增加了参加各类科技活动及情况的获奖奖励分;另一类主要是加大专项经费投入,对大学生参与各类科技竞赛在经费上予以支持。最后,建立导师工作量核定制度,鼓励老师对科技竞赛的参与和指导,并根据项目的完成情况对导师在指导的工作量上给予认定和一定的倾斜。

(五)校企联动合作机制

企业力量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础,为了给大学生提供一个创新创业的锻炼平台,学院与合作办学单位福建交通集团共同组建了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该基地2012年被列为福建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实践基地坚持“创新创业一体化”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校企互动、产教对接、学做合一。学院按照“真设备操作、真项目训练、真环境育人”的“三真”要求,让学生在基地中可充分利用企业的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进行实验和创新研究。创新创业项目主要是以企业实际业务需求和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作为素材,同时聘请企业生产一线的工程师作为企业导师来指导学生的研究,从而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使学生能更多地接触到前沿行业的信息和技术,不仅对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与就业竞争力有促进作用,还为学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物流人才提供了很好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郭世田.创新型人才研究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1(9):154-157.

[2] 李宁.基于科技竞赛平台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讨――以湖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6):70-72.

[3] 王成林.物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构建研究[J].物流技术,2009,28(9):155-156.

[4] 郭兴启,李菡,郭恒俊.国内外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J].高等农业教育,2009(2):89-91.

[5] 王莹.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22(5):77-80.

[收稿日期] 2014-01-07;[修回日期] 201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