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历史剧论文

历史剧论文

时间:2023-03-24 15:43: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历史剧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历史剧论文

第1篇

    2002年9月,初中历史教学的课程改革己全面展开,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课改要求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贯穿到实际的教学中去?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何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我一方面不断研究学习《历史课标》与教学大纲,一方面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的开拓创新,大胆尝试和探索。现就将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心得和体会谈出来供同行讨论。

    一、让学生仿制文物

    以往的历史教学,我们都习惯于拿着现成的教具展示给学生,虽然学生能直观的看到但对它如何制作的过程,如何体现当时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想象却感受不到,而且课堂展示一闪而过,对学生印象不深,针对这些弊端,在教学中我大胆改变了教学中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引导学生仿制文物。我给学生提供仿制文物的选材要求,剩下的就是学生回家自己找材料制作,我们的交件日期一般都是以一个月为准,因为有些文物需要埋在地下一段时间才能达到逼真的程度。我们的学生先后仿制了甲骨文、半坡遗址模型、大文口遗址模型、汉代画像砖、赵州桥、彩陶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丰富的教学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观看影片

    形象生动的情节必将加深你对事件的印象,为了让学生了解特定历史情况下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发展走向,我多次带学生到电教室观看有重大影响的影片,如反映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影片《》,反映的影片,《我的一九一九》,反映二战时期苏德战场的影片《世纪的悲剧》等,这些影片以故事的形式再现了当时的历史风貌,剧中人物个性鲜明,爱憎分明,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的教育贯穿其中,通过让学生观看,可以加深他们对课本的了解与理解,同时有助于培养他们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复杂的电影故事情节让学生们学习用辩证的观点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

    三、写作论文

    记得第一次让学生在历史课上写论文,要求论文的内容必须联系现实,同学们表现得很惊讶,他们想象不出历史论文与现实有什么联系,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同学们很快就喜欢上这种学习方式,我们写的题目《从唐朝长安城的城市布局联想到今天的环境保护》,这是个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的问题,你可以任思维驰聘,联系今天的水土流失,乱砍乱伐,沙尘暴,全球气温变暖,汽车尾汽排放,工业废水污染等来写作,这样由于取材广泛,同学们思维非常活跃,通过写论文,我们既达到了历史学习的要求,又树立了每位同学环保的意识,还提高了他们写作的能力。此后我多次布置这种论文,我选择的都是一些社会热点和社会焦点问题,只求论文短小精悍,说明问题,不求洋洋洒洒长篇大论,每次我都把其中的优秀论文挑选出来在全校展出,让全校师生一览他们的风采,这也将更加激励学生们写出更好的文章来。

    四、历史剧表演

    为再现历史事件中典型的故事情节,我们让学生表演历史剧,当然这很花时间,事先得准备一段日子,教师拟好主题,学生表演各个角色,故事情节和对白都由学生自编自导,但不能偏离主题,必须体现书本中要求的基本知识点。我们表演的历史剧《张骞出使西域》,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道具,如:汉武帝的皇冠,张骞手中的汉节,西域各少数民族的服装等。学生自己准备西域的物产,葡萄、核桃、苜蓿等。表演时,他们的演出是那么的投入,汉武帝想通西域时的急切心情,张骞的刚毅与勇敢,西域各民族的热情与好客,匈奴的强悍与凶猛都通过学生的表演栩栩如生……表演历史剧这种方式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展示了学生的表演才华,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个性与能力都得到了挖掘与升华,保持了学生学习的旺盛热情。

    类似上述形式的做法还有许多,如带学生去阅览,举行小报展,展开社会调查,在此不一一列举,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既保证教学内容按期完成,又能开展如此多的教学活动呢?我的做法就是合并课时,如:讲运动,教材上分为两个课时,运动初期和运动后期,教学时完全可以合并成一个课时,这样做可以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概念过程,不割裂历史,有利于学生辩证地分析和看待问题,同时还节省了一个课时去开展活动教学。

第2篇

罗允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韩国留学生,现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攻读传播与文化方向的硕士学位。为了完成对允善的访谈,我来到了她位于海淀区双榆树南里的小屋。屋子拥挤却很干净,电视柜、电脑桌、床和一张简易的折叠桌几乎占满了小屋的全部空间,电视旁还挤着一架小提琴和谱架,谱架上夹着一张五线谱和韩文谱。我随手翻看曲谱,允善不好意思地笑了:“刚开始学,这个很简单,就是那首歌ding ding dong,ding ding dong,”她开始哼起调子来。这就是允善给我的第一印象,单纯、可爱,仿佛对一切都怀着婴儿般的兴趣。

伴随着允善电脑上不断打开的韩国视频节目,我们的谈话快乐而自由地层开,却始终没有偏离大伙儿都感兴趣的主题――韩剧。

韩剧让我忘记了陌生

1998年的罗允善,是汉城一家贸易公司的普通职员。当时公司有两笔跟中国的生意,与中国方面的接触过程中,罗允善尝试地学习了一点中文,这便是她与中国最早的一点点渊源。2001年,她竟幸运地被韩国文化部选拔来中国从事文化交流,这一来,就真的迷上了中国,从此扎根北京。

允善说,她在汉城时很少看韩励,来到北京以后,一来重回学生身份有了很多闲暇时间,二来需要与祖国保持一种文化上的联系,韩剧就成为她课余消遣的重头戏。允善每年暑假会回汉城一趟,一年一次的回归显然不能让她足够接近,中国电视中排山倒海的韩国故事让她彻底忘记了那份陌生,看着大街上处处张贴的韩国明星照,允善觉得祖国总是这样的接近。“现在我基本上都是从网上下载片子了,”允善随手给我打开一个她经常获取资源的视频网站,最新的各种韩国影视、综艺节目和MTV,应有尽有。“所有的片子看过以后,我都会把它刻成碟,”允善边说边拉开电脑旁的抽屉,满满一抽屉的刻录碟片,都是看过的一些剧集。

一部戏能放8个月。“废人”也愉快

说起韩剧来,允善真是打开了话匣子,怎么也停不住。《对不起,我爱你》和《巴厘岛的故事》是她最喜欢的两部韩剧,“我真的好喜欢《对不起,我爱你》哦,看完这部片子之后我大概难受了一个月。”和所有的观众一样,允善为剧中的情节和人物牵肠挂肚。她介绍说,与中国相比,韩国剧集播放的周期会更长。一般来说,电视台会选择周一和周二播放剧集A,周三和周四播放剧集B,这样一部在中国播放周期大概1个月的片子在韩国的播放周期可能达到8个月,而喜欢剧集A的观众可能在周一周二的相关时间内取消一切活动,在非周一周二的时间内等着剧集A,故有电视剧“废人”之说。“我去年的传播学课堂论文就写的这个!”允善很有研究地给我展示这一发现。当然,“废人”并不带有褒贬指向,有很多年轻人,因为剧中人物的感召改变了自己的性格,治疗了忧郁症,这样的例子在韩国屡见不鲜。

其实,慢慢播也有它的好处,韩国的电视剧大多可以保持边拍边播,这会使韩剧像新闻一样新鲜无比,或许这也是韩剧吸引人的魅力之一。比如去年年初,日韩独岛问题出来之后,韩剧中的人物会在毫无相关情节的情况下突然振臂大呼:“独岛是韩国的!”让人忍俊不禁。而SBS刚刚播完的《布拉格恋人》中,在外交部工作的女主角会演绎到当时正在召开的釜山APEC峰会,电视剧仿佛无差别地与生活同步。虽然这样会带来影视逻辑上的硬伤,还会在观众的意见压力下不断修改剧本带来预算的增加,但那股新鲜劲儿还是让允善欣喜不已。

《大长今》为什么这样红?

去年10月,《大长今》的热播把韩剧在中国的热度推向了顶峰。允善说,04年在韩国播出时她就听说了,据说头两集收视率就突破了50%,北京一出盗版碟,她就买来熬夜看完了,特别喜欢。《大长今》为什么这样红?“我也很纳闷,这部片子怎么会红遍整个东亚,其实,韩国一直有历史剧的传统,只不过中国人可能才看到罢了!”说到《大长今》的时候,允善甚至觉得这并不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现象,“我们一直都有看这种历史剧的习惯,比如《茶母》《海神》《女人天下》等等。”韩国本土晚上播出的大多是历史剧,因为韩国电视台没有剧集重播的习惯,只能通过分配调配好之后,让不同的喜好人群都可以跟踪收看自己喜欢的剧集。韩国家庭主妇比较多,白天不上班,电视台投其所好,爱播感情戏,但一到晚上的黄金时间,电视台知道是爸爸拿着遥控器,电视上就基本以爸爸爱看的历史剧为主了。

当然,《太长今》的走红毕竟有其特别的地方。从允善的专业角度来看,这是一部五十多集的大规模古装戏,一个有着历史原型的传奇故事,一个有着漂亮宫廷料理的视觉盛宴。再加上息影多年的李英爱的加盟和大制作。宣传的轰动效应,这可能是它如此受欢迎的最主要原因。一般的影视剧收视率是随着剧集的播出慢慢升高,而《大长今》的先期推广就非常成功,实在是韩剧出口史上的一大奇迹。“从韩剧的发展来看,不管是技术还是内容,《大长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对视觉效果的高度重视,化妆。首饰。俊男、靓女……片中元素无不追求精致,对于观众来说,哪怕内容无聊也可是一种视觉享受,再加上感人曲折的情节内容,想不红怕也难了!”

第3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

新课程改革浪潮已经涌向高中阶段了, 这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需要, 它为我们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一线的高中历史教师, 面对新一轮的历史改革, 结合教学实践,探索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及学习评价方式,与广大同行探讨。

1 对新教材的分析

新课改中,高中历史教材就变动得非常大,由原来的通史变为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这样教材具有以下特点:新教材主题突出,有一定的条理性,注重各单元内容间的逻辑联系,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广大师生用世界的眼光去认识历史的发展,从一个新的角度来了解和思考历史问题。教材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体现了人类各个历史时期的精华,将人类文明中最灿烂的部分呈现给学生。与传统教材相比,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这部教材所编写的内容跨度非常大,研究的范围、空间更加广阔。

2. “标”“本”兼顾, 全面准确领会新课标理念

新一轮课程改革从课程理念到课程目标, 从教材内容的选取到知识的呈现方式, 从课程结构到课程评价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全新价值观念。新课程提倡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自助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 无论是学生探究还是教师讲授, 传统教法还是新的教法。都需要教师在真正领会新课标、新教材各项要求的基础上, 认真备课、综合把握、灵活运用。凸现学生的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和探究意识,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最终让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协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研究课程标准, 再分析课本, 再由课本回到课标。一般来说, 新课程所产生的新的教育理念的变革, 往往会和教师的传统固有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发生矛盾, 短期内使得教师的教学过程出现不适应情况, 这是经常出现的现象。但是从教育的前瞻性考虑, 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考虑, 我们的教师必须在认识上,在行动上落实新课标理念。无论有多么大的困难, 也应该想办法去克服。

3.更新教学观念,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 所以着眼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 要以学生为本, 改革授课的方式、方法, 构建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1)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 也不再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 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新教材在这方面给师生们留下了较大的思维空间。如“”对旧教材中评价前期成就进行了删除, 而设计了一道课后习题对“打倒孔家店”口号的评价, 并建议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和文章加以分析得出答案, 它的设问向开放性试题发展。类似例子有许多, 历史教师必须借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历史、诘问历史、评判历史的方法和能力,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2)历史教学要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教育新理念。《历史课程标准》着重强调要“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鉴于此, 历史教师要鼓励进行思维创新活动, 尊重学生的独立见解, 提倡科学的创新思维活动。现代教学论认为,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在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都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以往教学的最大特点, 在于教师基本上包办或者代替了学生的学习, 没有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因此, 在新一轮课改中, 应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 以改革历史课堂为教学突破口, 营造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真理的氛围, 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 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为学生的禀赋可潜在自由、充分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尽可能使教学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3)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要重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 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新教材增加的阅读课和活动课, 就是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历史教师可以在组织指导这两种新课型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当然还可根据新大纲要求开展好其他类型的研究性学习, 比如课堂讨论、辩论, 收集历史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 编演小历史剧, 制作历史题材的音像作品或计算机课件等。

(4)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人文学科,囊括了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民族、文化等方方面面,因此单靠教材和教师讲解,难以尽现其原貌。现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教师提供了方便。既增加了历史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也增加了历史教学的容量。笔者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经常使用多媒体。如《新航路的开辟》、《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等,用多媒体授课比传统授课效果要好得多,这些课件可以从网上下载,也可自己做。历史学科资料丰富,课件做起来并不困难。另外还可采用多媒体放映历史知识讲座和历史剧。如CCTV―10百家讲坛的“清十二帝”,学生就很感兴趣。电影《大决战》、《甲午风云》、《开国大典》;电视剧《走向共和》、《康熙王朝》、《成吉思汗》等,也可作为教学的辅助资料,但一定要向学生讲清,历史剧可以“戏说”、“正说”,甚至可以歪曲,但历史知识却一定要尊重客观事实。

(5)充分重视讨论课。高中新编历史教材,增设了讨论课,这是国家教材编委会在历史教学改革上的一个新举措。一线历史教师应积极配合,勇于实践,切不可忽略不上。讨论课是以讨论为中心的综合、启发式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主要问题(如基本概念,重要人物的评价,重大事件等)进行探讨,辨明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历史思维能力,体现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大有裨益。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课前要求学生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清楚地了解讨论内容,打有准备之仗;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使讨论向纵深发展,但不要暗示问题的结论。最后还要做好小结,澄清错误模糊的历史观念。

4. 更新学习评价方式

第4篇

【关键词】关汉卿;戏曲作品;风格;成因

中图分类号:J80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021-02

“风格”的定义,历来说法不一。亚里士多德就认为:“修辞的高明就是风格。语言的准确性,是优良的风格的基础。”[1]这里将“风格”理解成为独特的语言形式。还有人认为风格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流露,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就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2]也有人认为风格是文本主体与客体相契合时呈现的特色。譬如刘勰《文心雕龙・体性》就说:“夫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见,盖沿隐以至显,因内而符外者也。”[3]由此观之,“风格”定义较多,难有定论。童庆炳先生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中对风格的定义,笔者认为比较全面,书中认为:

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此定义的要点是:创作个性是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文体和语言组织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4]

对于关汉卿的作品,历来评论较多。譬如元・贯云石在《阳春白雪・序》中把庾吉甫和关汉卿并论,说二人作品“造语妖娇,却如小女临怀,使人不忍对滞”。元・何良俊则说:“关之词激励而少蕴藉。”[5]由于角度不同,所以结论亦有差异。清末王国维则说:“关汉卿一空倚傍,自铸伟词,而其言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6]徐子方所著《关汉卿研究》一书,专门开辟章节“关氏风格论”[7],对关汉卿作品从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很有见地。本文中,笔者拟从作品题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戏曲语言四个方面,简要概括关汉卿作品的风格。

(一)作品题材

关于关汉卿戏曲作品的题材,有学者将其分为历史剧、喜剧和悲剧三大类。而笔者则认为,将关氏作品归纳为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更为合理,因为按照历史剧、喜剧和悲剧的划分法,部分有重叠现象。譬如《西蜀梦》既是历史题材,也是悲剧题材。而按照现实题材和历史题材划分,则似乎更为合理。在关氏作品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现实题材作主要有《救风尘》《金线池》《望江亭》等,而颇具代表性的历史题材作品,则主要有《单刀会》《裴度还带》《西蜀梦》等。但是,我们不难看出,尽管关氏有很多历史题材的作品,但对于这些历史题材的作品,剧作家并不拘泥于史实,而是进行精心的构思和裁剪,甚至偷梁换柱,将不同史实结合在一起,其主要目的,还是针对于现实而言的。这说明关氏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批判性,和现实生活结合得比较紧密。关汉卿对现实社会的关注,是他作品具有很强现实性的原因。这也就印证了前面所说的“创作个性是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

(二)人物形象

“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关氏的戏曲作品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覆盖面甚广,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皆有容纳,而且每一个阶层的人物现实感都很强,与生活靠得很近。这也折射了关氏作为戏曲大家,对生活敏锐的观察以及归纳能力,他把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通过戏曲展示了出来。在关氏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之中,女性形象是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关氏所塑造的女性形象,既有下层良家妇女,譬如《窦娥冤》中的窦娥,也有被迫的,譬如《救风尘》中的赵盼儿,还有门第制度下的待嫁女子,如《拜月亭》中的王瑞兰等。这些女性形象几乎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尽管身份地位不同,但是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命运多舛!但就是在这种命运多舛的情况下,关氏借手中的如椽大笔,帮助她们顽强反抗,最后取得胜利。哪怕就像是《窦娥冤》中的窦娥,虽然负屈含冤而死,但最后依然得以申冤,而这一切,是窦娥孜孜不倦地反抗所取得的结果。这也就说明了,关氏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对苦难百姓的同情,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精神。

(三)故事情节

关于戏曲作品的故事情节,李渔在《闲情偶记》一书中说道:“填词之难,莫难于洗涤窠臼,而填词之陋,亦莫陋于沿袭窠臼……窠臼不脱,难语填词。”[8]实际上,一部戏曲作品,能否取得很好的演出效果,故事情节占很重要的因素。所以我们读关氏作品,不难发现,关氏作品的故事情节主干比较清晰,节奏舒缓适当。当然,这只是从戏曲的剧场性方面来说。从另一个角度看,关氏在故事情节的设计和考量上,依然体现其关注现实、与现实顽强斗争的风格。譬如《窦娥冤》中窦天章因高利贷无法偿还,将窦娥抵押给蔡婆婆,蔡婆婆又因收高利贷差点丧命,虽被张氏父子救下,却是才出虎穴,又入狼窝。而隐藏在剧中的这条“高利贷”的线索,真是对当时社会流行放高利贷的反映。又如《救风尘》中周舍骗取宋引章,到手后又对其百般打骂,视为草芥,这样的情节,无疑也是对当时社会的反映。即使是像《西蜀梦》这样的历史剧,作者也隐约向我们展示了怀抱济世救民雄心壮志的英雄,死前欲救天下人,但临死却无人相救这样一个现实,委婉表达“英雄死了”的观点,这是对当时异族入侵的深刻思考,同样具有很强的现实批判性。

(四)戏曲语言

“填词之设,专为登场。”有元一代,外族入侵,是一个极不重视科举的朝代,读书人生活极其艰难,甚至有“九儒十丐”之说,其境况可想而知。不重视读书,很明显会导致社会文化水平的普遍下降。何况关氏所写剧本,大多是要面对普通群众,所以其戏曲语言要自然直白,通俗易懂,不能是“书袋子语”。而关氏也确实做到了从生活中吸取精华,应用到戏曲创作中去,正如我们开始提到的,王国维称赞其是“自铸伟词,而其言尽人情,字字本色”。譬如在《窦娥冤》中,当蔡婆婆告诉窦娥自己准备答应张驴儿父子的要求时,窦娥骂道:

婆婆,这个怕不中么?你再寻思咱:俺家里又不是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又不是少欠钱债,被人催逼不过;况你年纪高大,六十以外的人,怎生又招丈夫那?

剧作家在前面为我们塑造的是一位孝顺懂事善良的窦娥,但是在这里,面对婆婆的懦弱,她依然对其进行辛辣讽刺,而其语言,也是寻常百姓家的口语。又如在《单鞭夺槊》中,李元吉夸下海口说:

只一拳,踏的一声把他那鞭打在地下,他就忙了,叫“三爷饶了我罢”。我也不听他说,是我把右手带住马,左手揪着他眼扎毛,顺手牵羊一般牵他回来。

语言通俗易懂,生趣盎然。正所谓“文体和语言组织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因此,我们通过戏曲语言不难发现,在关氏剧作中,其戏曲语言依然是来源于现实,而且也是反映于现实。

文学风格的形成,绝非无中生有,而是有一定的时代、社会等因素。元代民族矛盾尖锐,统治者施行民族压迫的政策,在政治上将百姓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四个等级,依次分别贵贱,区分特权。一些蒙古统治者和汉族地主豪强相互勾结,鱼肉百姓。譬如《鲁斋郎》中鲁斋郎在上场时就地说:

小官嫌官小不做,嫌马瘦不骑,但行处引的是花腿闲汉,弹弓粘竿,鸟残儿小鹞,每日飞鹰走犬,街市闲行。但见人家好的玩器,怎么他倒有,我倒无,我则借三日玩看了,第四日便还他,也不坏了他的;人家有那骏马雕鞍,我使人牵来,则骑三日,第四日便还他,也不坏了他的。我是个本分的人。

这里,借一个市井无赖的口,将社会的现实展示了出来。

同时,儒家思想在主流意识上的主导地位出现动摇,这与蒙古民族粗狂的性格以及重视实用价值有很大关系。蒙古统治者甚至一度废除科举考试,截断了一般读书人跻身“肉食者”的道路,所以读书人的情况并不乐观。面对这种情况,有的人选择逃避,遁入神仙体系中,寻求自我麻醉,譬如“万花丛中马神仙”的马致远,也有的抱着玩世不恭的态度游戏人间,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关汉卿。

王国维先生说“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文化,剧作家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的文化氛围中,不可能不受到影响。这些影响对作家的日常个性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关汉卿面临社会黑暗的情况,那就要对之反抗,于是他拿起了如椽大笔,以文字为兵器,与黑暗社会作斗争。这就必然要关注现实,以现实为依据,以道德为准绳。所以,我们也可以说,是时代和民族的实际情况,迫使关汉卿在作品中形成了关注现实,与现实作斗争的风格。

在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有学者将关汉卿划归为北方杂剧圈的代表人物之一。关于关汉卿的生平,我们所知甚少。譬如,就他的籍贯而言,有学者说他是解州人,也有学者说他是大都人。目前暂无定论。但关汉卿留下的一支散曲,却能为我们了解关汉卿的作品风格提供一些线索。

关汉卿著名的【南吕・一枝花】其【黄钟尾】云: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g,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口,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那,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在这支曲子中,我们清晰地看到关汉卿为自己塑造的这一“浪子”的形象,而这个形象所体现的,则是传统文人对道德规范的叛逆、任性和无所顾忌,散发着浓郁的个体生命意识和顽强抗争的意志。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这样一位多才多艺的剧作家眼下,关注现实,描写现实,反抗现实,也就不无道理。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影响风格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且这些因素又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最终统一在某作品中,展示在读者眼下。

参考文献:

[1]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91.

[2][晋]陆机.文赋译注[M].张怀谨译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63.

[3][梁]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中华书局,1985.39.

[4]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87.

[5][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M].北京:中华书局,1983.337.

[6]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5.124.

[7]徐子方.关汉卿研究[M].北京:文津出版社,1994.334-377.

[8][清]李渔.闲情偶寄[M].上海:国学研究社,1936.6.

第5篇

活动课程理论最早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由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和现代教育的创导者、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教授约翰·.杜威依据自己独特的哲学观、心理学观和社会观,在对教育问题、教育现象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其基本理论是:以问题为中心,师生共同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融汇多种学科知识,打破传统的学校课程单一化的倾向。提出在活动中学习,通过活动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培养科学的思想、态度和思维方法。相对于以教授知识为主的课程来说,活动课程具有以下特点:1.以探究体验为主要方式,把学习知识和亲自实践结合起来,强调“做中学”,重视直接体验。2.不受本学科知识体系的局限,涉及多学科的综合体系。3.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强调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探索和创造精神。

由此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课型——活动课,而历史活动课也作为历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以期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历史,在活动中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基本理念”中的表述为: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历史课程标准还在“内容标准”部分每一个单元的教学活动建议中都提出了2~3个活动建议,并在“实施建议”中附有9个教学活动案例。所以从课程标准的设计层面上讲,对历史活动课程的价值给予了较高的期望,但从我们对历史新课程实施的调研以及收集的大量案例来看,目前历史活动课的价值开发远远不够。

一、加深历史教师对历史活动课程价值的认识,确保历史活动课程的正常开设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是集中体现、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而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它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在人教版的历史课程标准中提出要“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这个目标体现了杜威活动课程的思想。课标在教学建议中专门为活动课程做了较具体且操作性强的建议:“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例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历史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采访历史见证人,编演历史剧,观看并讨论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仿制历史文物,撰写历史小论文,写家庭简史、社区简史和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题材的板报、通讯、刊物,举办小型历史专题展览,等等。”在课标中赋予活动课以课程意义,要求按照课程规范开设。

然而,从我们所做的调查来看,在今天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历史活动课程的实施并不理想。很多教师对历史活动课程的价值认识不足,历史活动课最终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课程。事实上,由于教材内容安排,活动课被单列在每个单元正常的教学内容之后,且由于活动课程内容的性质,活动课的内容与前后的历史关联度不大,所以绝大多数教师认为,历史活动课上与不上不影响正常的历史教学任务完成,具体地说不影响学生的考试分数(或者说不影响教师所追求的分数效果)。主要的问题是目前普遍存在的教师对有效教学理念的认识错误,只注重显性的分数评价,忽视学生的能力、素质发展,与新课程理念相悖。所以要确保活动课程的实施首先要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切实提高教师对历史活动课程价值的认识。历史活动课作为历史常规课必要的有益的补充是历史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历史活动课可以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目标的全面真正实现,我们历史教师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认识活动课程对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提升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严格执行课程标准要求,认真开设好历史活动课。

二、提高历史教师自身的课程开发能力,确保历史活动课有效开展

课程开发能力指教师在理解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把潜在的课程资源发展成显性课程,把理论上的课程资源发展成现实性课程的能力,主要包括对课程资源的识别、发掘整合、应用和评价等方面的能力。以历史课程为例,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是准确解读历史课程标准和课程计划,立足本校本班学生的学力基础等学情,利用教材、教学环境、信息技术等各种课程资源,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对教学要求进行校本化的实施以实现课程目标。如一节活动课的主题为调查近二十年来家庭生活状况的变化,其活动目标可确定为:1.了解近二十年来家庭生活状况,尤其是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并探究其原因。2.掌握开展社会调查的一些基本方法,学会撰写小型调查报告。3.从二十年家庭生活的变化以及原因思考感受到党的政策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然而,我们从大量的历史活动课案例中了解到,教师对活动课的课程目标确立存在误区。较为典型的是,历史活动课中教师最容易忽视历史的认知目标,认为活动课就是“学生活动”,只要学生动了就是活动课,所以往往一节看似热热闹闹的活动课,却没有“历史味”。既然是历史课,不管采用哪种教学方式,都应该为实现特定的历史教育目标服务,如果历史课没有三维目标的体现,就不能叫历史课了。

三、正确处理好历史课程实施中的几个关系,确保学生在历史活动课程中得到发展

1.处理好历史活动课中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主体关系

教师不能取代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剥夺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同时,也不能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缺位。

当然,处理好主体关系的关键,是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一门学科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障。因此教师要重视教学理念的创新,以学生为本,创设历史情境,引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学习需要,促使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并善于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体差异出发提出要求,指导学生根据各自的特点分工合作;在思想和学习方式上大胆创新,使学生能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注重探究;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善于独立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才智;要对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进行正确、及时的评价和鼓励,使学生在活动中不断获得成功体验、个性的发展。

从我们了解的历史活动课案例分析,历史活动课中教师缺位的情况较为普遍,往往是学生一唱主角教师就退到了“局外”,等学生“表演”结束,教师站出来让全班学生鼓鼓掌。所以我们认为,教师只有在活动课程的全过程中都积极发挥指导、帮助、评价作用,才能更好地实现历史活动课程的价值。活动课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统一活动,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2.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历史活动课的组织形式是内容的展示方式,组织形式很多,例如编写历史剧本,表演历史剧,搜集、整理、展示历史文字、图片资料,探讨热点历史问题,参观、调查历史文化古迹,采访历史见证人,举办历史故事会和历史辩论会等等。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其方案设计必须体现历史性,都应该为实现特定的历史教育目标服务,因此历史活动课的设计也应该遵循一些原则:如学生体验原则(以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为主)、简约原则(在同样能达到学习目标的前提下,选择活动形式时,首先选择省时省力的)。

3.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预设与生成是活动课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两者缺一不可,没有充分地预设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就无法保证教学有序进行,预设是生成的基础。

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精心的预设,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的分析和经验回顾,这些都是教师的基本功。教师需要在全面分析学生和教材的基础上,对历史活动课的教学包括教学目标进行充分预设,对每个教学环节作出多种可能的预设,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答案等等。预设是生成的方向标,是课堂富有成效的保证,它为生成播下种子并使自身在生成中升华。有效的生成就是在预设中不断调整的,没有精心预设的生成,学生是活跃了,课堂看似是热闹了,但表面的热闹掩盖不了实质的苍白——好看不中用。

但是把预设当成圣经,不顾学生实际情况,一味照搬,也不能体现活动课特有的价值。每一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太多的动态需要教师去促成、引导。例如从学生的答案中生成,学生的答案是正确答案的起点,并由此及彼,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果学生的回答有偏差,可因势利导,还要善于从学生的问题中顺势延伸,趁热打铁。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一旦课堂上出现“意料之外的预设”,教师要沉着冷静,牢记围绕教学目标,调整预设,持续生成;或顺应学情,因势利导;或借机施教,放大生成。总之,要处理好课堂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需要较多的教学艺术与智慧。

参考文献

[1]朱汉国等主编.历史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汤文科,胡桂英.“杜威经验课程理论对当前活动课程的启示”[J].教学研究,2010(15).

[3]黄翠华.论新课程背景下高师学生课程开发意识与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09(1).

第6篇

关键词:中学教育;历史教学;课堂效率;提高方法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倡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性学习。高效课堂,不仅是达成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超常提高、超常进步。作为教育组织者的教师,是课堂改革的最直接的一环,或者讲是高效课堂实现的关键因素。怎样能达到初中历史课堂的高效呢?在这里,谈谈我肤浅的几点认识:

一、新颖,别致的导课

开篇上课重在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常用开篇形式有:直接通过诗歌,歌曲,故事,图示,影片等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如,学习“三国鼎立”时,教师先用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MTV导入,然后她说:“那么让我们共同步入那个风云变幻,人才辈出的三国时代,去揭开那一幕幕真实的历史画面吧!”这种导语起到投石激浪的效果,使学生的思绪仿佛得到了三国时代。

二、恰当,适时的演示

恰当,适时地演示课本插图,地图,实物及播放音像制品等直观资料,再配合教师的讲解,可以使知识内容图文并茂,增强叫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让学生在想象,分析,综合形象思维基础上进行抽象和逻辑思维,例如,教师在讲述“”时,配以影视资料和各种图片,使一幅真是的历史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在历史事实中“耳濡目染”,加快接受知识的速度,对实时掌握得更准确,更透彻,从而进行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创设情境

在讲述和演示过程中,教师要不失时机的巧妙设置历史情境和情景和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动机,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的热情,并抓住关键点,诱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即换位体验、激疑设问,发挥自主性,使学生在疑问和惊奇中思维,从而实现目标。如,学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时,提出:“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热血青年,你会以哪种方式挽救民族危亡?”另外,也可以紧扣教材适时地组织一些简短的历史小辩论等,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深入感受历史,拓展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演绎能力。

四、干练、悬念式的教学

课堂上经常以悬念作为学生好奇心的触发点,不但会仅仅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也会使学生产生探索问题“奥妙”所在的神秘感,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的浓厚兴趣,这样导入新课,避免了平铺直叙之弊,又可收到寓教于趣之效。历史情境教学要求课堂小结干练、利索,抓住主线,提升观点,并以评书演播后历史剧连播的方式给听众一个悬念,为下节课的导课埋下一个伏笔。教师要使结语留有情趣,留下思维的尾声。

五、巧妙利用活动课

活动课的特点之一就是让学生从以自己为主体的活动中主动地得到发展,这是和人才成功过程、科学发现过程、技术发明过程及文艺创作过程相一致的。 依托活动课,安排一些活动作为课堂情境教学的延伸,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实现历史与现实的链接,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我曾经组织学生编排课本剧《昭君出塞》,从剧本到演员、道具整个过程,由学生自己完成,参加表演后,受到好评,受到表评,也使学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第7篇

关键词:维吾尔族题材电视剧 发展 现状

中国电视剧发展的50多年历程中,国家一贯重视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的创作。理由不言自明,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各个民族以前所未有的活力,登上了新时期的历史舞台,文艺创作不应该也不可能是没有他们的形象出现的。通过查阅每年的中国电视剧题材规划会议的相关资料得知,国家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等部门的领导年年提出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创作的重要性,电视剧题材规划会议年年制定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在全年电视剧制作中所要占的比例。可是和全国每年生产的7000部左右的电视剧作品相比,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简直是凤毛麟角,维吾尔族题材电视剧更是罕见。其原因众多,除了经济落后、人才匮乏、电视剧创作受新疆主客观条件的制约等原因之外,还有很多因素值得深思。

维吾尔族题材电视剧概念解读及其文化类型

维吾尔族作为中国主要的少数民族之一,她的电视剧创作也伴随着中国电视剧的成长而成长。维吾尔族题材电视剧涉及维吾尔族的饮食起居、婚丧礼仪、宗教崇拜、道德习俗、文化娱乐等诸多方面。所谓的维吾尔族题材电视剧就是取材并反映维吾尔族历史生活和现实生活的,表现维吾尔族的思想感情、精神风貌、精神气韵和性格特征的,在一定程度上展现出维吾尔族民风民俗、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并能够揭示出其文化底蕴的,在镜头表现风格上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景观及叙事特征的,形成一定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意识认同的,具有一定数量规模,具有艺术和文化族群特征的电视剧集成。

维吾尔族题材电视剧按其表现的文化特征可以分为主流文化取向、世俗平民文化取向、历史演义和民间传奇文化取向等三种文化类型。

主流文化取向:这一类维吾尔族题材电视剧承担着传播和表达主流意识形态的职责,强调主旋律。当下,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通俗文化)成为我国文化格局中最为主要的三种文化形态。由于新疆影视传媒的首要功能和基本价值取向是主流意识形态观念的宣传与传播,因而主流文化无可质疑地成为维吾尔影视文化格局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文化构成。

从1980年至今的维吾尔族题材电视剧创作中,出现了大量的主旋律作品。如,1981年新疆电视台与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合拍的第一部维吾尔族题材电视剧《蓝色的项链》(民族团结题材),随后的《天山作证》(题材)、《绿色的梦》(改革开放题材)、《痴情》(爱国主义题材)、《悠悠远乡情》(支援边疆、建设新疆、民族团结题材)、《电话》(改革发展中的新人新事题材)、《亚细亚阴影》等作品和由天山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咱们的主任迪丽拜尔》、《拾花妹》、《天山紧急出动》、《多雪的冬天》(被称为中国第一部反恐题材电视剧)、《苍茫天山》、《愤怒的叶河》、《阳光不锈》等作品强调思想性,反映和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精神意志、价值观,提倡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坚持民族团结、坚持稳定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等为主题。说是主流文化类型,但这些作品并非有泛文化取向。

世俗平民文化取向:是维吾尔族题材电视剧作品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一种类型。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戏剧内容展现的平民化和非英雄化,主要以维吾尔族城乡平民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但这并非有与主流文化正面冲突的意思。关于主旋律电视剧与通俗剧的关系问题,曾庆瑞教授曾提到:“主旋律”电视剧集中体现的是主流文化(同精英文化不同),通俗剧表现的是大众文化。主流文化总是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对大众文化进行分析和解释,希望把大众文化纳入主流文化之中。在我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主流文化才终于逐渐承认了文化分化的现实。进入90年代,当主流文化意识到无法将大众文化同化后,它不仅没有再用文化暴力进行压制,而是正视大众文化存在的现实,并把它看做社会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同时对文化市场从行政管理逐步地转为通过法律的手段进行管理。这意味着大众文化在中国社会的合法化地位得到承认。而且主流文化的文化产品由于手段的保守和陈旧等原因,虽然资金和人力投入很多,但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事倍功半;与此同时,大众文化的影响力却如日中天,于是主流文化开始主动与大众文化接近,借用现代大众文化的技术与形式,而不再固守过去行之有效的方法,二者出现了融合的趋势。①

维吾尔族题材电视剧作品中有100多部通俗电视剧。它们以最世俗化的思想、最世俗化的情感讲述维吾尔族普通百姓的悲欢离合,展现出现代维吾尔人在社会、文化、经济改革嬗变中的思想、情感变化、心理冲突和真实生活图景。如:《新疆姑娘》、《最后的涝坝》、《驿站情》、《哈密瓜的故事》、《西部风流》、《月亮作证》、《果园》、《阿力木江无赖》、《芦花公鸡》、《傻瓜》、《开在岩石上的花》、《手鼓》、《这不是梦》、《卖牛奶的女人》、《农村来的父亲》、《寂寞的黄昏》、《撒旦与警察》、《喜剧演员》、《奇妙的婚礼》、《妈妈,请原谅我》、《雾晨》、《桥》、《被劫持的逃犯》、《三青年》等。这些作品通过正在经历改革风雨中的维吾尔农村生活断面的描绘,真实而深刻地揭示出文明与愚昧、科学与迷信、先进与落后、开放与保守之间的冲突与斗争,揭示出城市维吾尔人在全球化背景下所面临的文化选择与文化冲突等客观现实。

历史演义与民间传奇文化取向:“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历史的缺失使历史剧有了不同程度的虚构的空间,演义历史剧正是发挥历史的缺失,借助创作者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去戏说历史。它包括民间文学改变的电视剧和以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为原型创作的电视剧。维吾尔族的民间文学和传奇都是维吾尔族悠久的生活历史中体验创作出来的,它必然集中反映维吾尔族社会生活,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它主要的来源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民间传奇。维吾尔族题材电视剧作品中,这一类电视剧所占的比例不多。如维吾尔民间传奇人物、幽默大师纳斯尔丁・阿凡提为主人公的50集电视剧《阿凡提》,以维吾尔民间大型音乐套曲十二木卡姆为故事背景的电视剧《阿曼尼莎罕王妃》、《木卡姆往事》,以历史人物毛拉・再丁为主人公的电视剧《阿凡提二世》,根据历史人物额敏和卓的有关史料及民间传说创作的《吐鲁番郡王》,以20世纪初的“喀什土皇帝”马福兴造成的喀什美女康巴尔汗之死为背景的电视剧《病危中的泣诉》等。

维吾尔族题材电视剧创作机构简介

维吾尔族题材电视剧作品主要出品于新疆电视台电视剧制作部、天山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其他省市影视制作部门和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疆内民营影视制作机构等。这些部门出品的维吾尔族题材电视剧已经达到200多部,其中,民营影视制作部出品的电视剧偏多。

新疆电视台电视剧制作部(中心):在新疆1970年建台以后,从1980年开始生产电视剧,已经走过了30年的发展历程,共摄制了45部125集电视剧作品,其中维吾尔族题材电视剧共有19部67集。

从1980年到1983年是起步、学习阶段,是边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边学摄制方法的过程。这一阶段在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的教导下拍摄了《心花》、《蓝色的项链》等短片电视剧。从1984年到1991年是初步形成阶段。中国电视剧的迅速发展、年产量的迅速增加,激励了新疆电视剧的生产。制作部独立摄制了《天山作证》、《痴情》、《三青年》、《果园》、《桥》、《被劫持的逃犯》、《亚细亚阴影》、《快乐的小伙伴》、《奇妙的婚礼》、《开在岩石上的花》、《绿色的梦》等维吾尔族题材电视剧作品。其中,《果园》在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题材电视艺术“骏马奖”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快乐的小伙伴》在央视播出并荣获第四十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三等奖。《被劫持的逃犯》在第三届少数民族题材电视艺术“骏马奖”评比中荣获电视连续剧三等奖,《奇妙的婚礼》获电视单本剧三等奖。1988年电视剧部正式成立后,新疆有了具有一定实力的制作队伍。从1992年至今,是发展中阶段,也是对电视剧生产的管理体制进行试探性改革的阶段。1993年成立新疆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后,电视剧创作进入市场经济模式,3年内摄制了27部电视剧。其中维吾尔族题材电视剧有《悠悠远乡情》、《撒旦与警察》、《妈妈,请原谅我》、《电话》、《雾晨》、《古兰木罕》、《阿曼尼莎罕王妃》、《帕米尔医生》等。《悠悠远乡情》在央视播出并在第五届少数民族题材电视艺术“骏马奖”评比中荣获二等奖。天山电影制片厂:天山电影制片厂成立于1956年(当时被称为新疆电影制片厂)。建厂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天山电影制片厂创作生产了100多部故事片,49部312集电视剧,为新疆影视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天山电影制片厂的电视剧生产是从1989年摄制第一部电视剧《经理的故事》开始的。电视剧产量中,维吾尔族题材电视剧占多数,如《西部风流》、《哈密瓜的故事》、《驿站情》、《最后的涝坝》、《寂寞的黄昏》、《愤怒的叶河》、《咱们的主任迪丽拜尔》、《多雪的冬天》、《新疆姑娘》、《天山紧急出动》、《苍茫天山》、《阳光不锈》、《吐鲁番郡王》、《木卡姆往事》、《拾花妹》等。从1994年拍的《哈密瓜的故事》开始引起了疆内外受众的关注和喜爱。1998年出品的《最后的涝坝》获第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三等奖、自治区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新疆姑娘》获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视艺术“骏马奖”二等奖、自治区第二届“天山文艺奖”荣誉奖。

民营影视制作机构: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民营影视制作机构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新兴。它们以制作通俗剧为主,触及了维吾尔族百姓生活的各个层面。主要有塔克拉玛干音像中心、阿塔西音像中心、纳瓦音像中心等40多个民营公司、中心。这些机构在维吾尔族题材通俗剧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代表性作品有《阿力木江无赖》、《刀郎青年》、《这不是梦》、《傻瓜》、《手鼓》、《芦花公鸡》、《月亮作证》、《爱情故事》、《乡村保姆》、《远村教师》、《无辜的罪人》、《卖牛奶的女人》、《有凌的玻璃杯》、《母亲的生日》、《农村来的父亲》等100多部,都具有浓郁的喜剧式悲剧色彩。这些民营影视制作部门的作品虽然没有得到播出,但以音像制品形式,以故事性、娱乐性的风格贴民百姓,满足了百姓少花钱天天乐的简单而即刻的精神需求。

维吾尔族题材电视剧创作经历了30年的历程,共有200多部电视剧,跟其他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相比可以说处于优先发展阶段。但在电视剧评论和理论研究方面还处于空白状态。笔者通过一番搜集、整理,简单地梳理了其发展现状,以迎合国家少数民族题材电视剧发展的号召,我们要加大关注力度、挖掘题材、不断提高其文化品位、寻求本土创作的可能性。从整体而言,维吾尔族题材电视剧从类型到创作观念到创作格局都显得单一和陈旧,还需要在创作观念和格局上进行改革,要突破现有的模式和观念,吸收和借鉴优秀电视剧的创作经验,认识并积极利用本土资源优势,着重培育本土影视人才,创作触及生活、及时而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揭示民族精神世界,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和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品来抗衡维吾尔族题材电视剧日趋庸俗和商业化、程式化的不良趋势。

注释:

①曾庆瑞、郝蓉主编:《通俗电视剧艺术论――世俗生活的神话》,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56页。

参考文献:

1.吴素岭:《中国电视剧发展史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2.切吉卓马:《藏族题材电视剧类型分析研究》(硕士论文),2007年版。

3.《开拓进取、迈向二十一世纪》――庆祝新疆电视台建台30周年论文集,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内部资料,2000年新华印刷厂出版。

第8篇

【关键词】 创新能力 问题情景 民主和谐 动手动脑

进入二十一世纪,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作为人文学科中的历史学科,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必须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下面就如何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1 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愉快学习的保证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培养的主阵地,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导,课堂上,教师不能搞一言堂,而应该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探究,走出思想的禁锢,走向无拘无束地探索与创新,学生们会觉得,学习是非常愉快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给他们发言交流的机会,让其敢于发言。不仅如此,教师还要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和他们交换意见,交流看法,并给学生提出一些参考性建议;同时,要用欣赏的眼光对待学生的每一个新发现,新观点,新思路,及时给他们以鼓励、表扬、肯定,哪怕学生的想法比较幼稚可笑,也要肯定其乐于思考的精神,保护他们的创新意识。

创设民主和谐课堂氛围的策略有:①允许回答错误的同学重新答题;②如果初次回答不完整,可允许补充;③学生对提出的问题听不明白,可以向老师发问;④允许还没有想好的同学继续思考;⑤允许不同观点的同学进行相互辩论;⑥允许学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提不同的见解;⑦允许学生在争论文题时接话茬发表不同意见,这样可清除学生的心理负担,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促进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的形成,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

2 有效问题情境是学生创新思维的驱动力

“学贵有疑”,有效的问题情境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没有问题就谈不上学习,从某种程度上讲,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实践证明:一个好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去认识历史的本质规律。

如何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在教《探险者的梦想》一课时,我主要是采取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读教材,然后引导学生互相探讨提出的问题:①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是什么?②新航路开辟的社会根源是什么?③新航路的开辟的客观条件有哪些?④新航路的开辟有什么意义?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学生积极思考,互问互答,教师针对个别重点问题解答,把学生从压抑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敢于标新立异,从而唤起了学生探索创新的意识。

3 各种教学手段是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教师要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创创新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就必须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好的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造性的运用教学手段,充分发挥这些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

3.1 使用多媒体。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电视等多媒体设备的普及,多媒体已经广泛进入了初中历史课堂,多媒体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点好处: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②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③易化历史教学难点,突出课堂教学重点。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既要保护上课学生的积极性,好奇心,同时也不能稀释课堂的授课内容。因此,要慎重使用多媒体教学,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遵循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入手,合理运用多媒体,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3.2 编排历史小品。历史课所授的内容都是过去的事情,不可能真实的再现,为了让学生感受历史事件,体验历史人物,老师可以组织学生事先编排好历史剧在课堂上表演,让学生参与历史,“对话”历史人物,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3.3 组织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每学习完一节历史课,为了内化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探究能力,可以组织学生搜集历史材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选题和搜集材料方面给予学生必要的方法指导,让学生自主确定主题,独立运作,并给予充足的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直到学生完成整个论文,在学期末组织学生成果展示,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4 引入时政,联系史实。在教学中,根据新闻时事,联系具体的史实导入新课,既可以使学生看到历史无处不在,学习历史能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又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兴趣。

第9篇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38个试验区启动。初中历史学科在课程改革中变化较大,高中历史课标尚未正式出台,这不等于说高中历史教师就可以等闲视之,何况大纲和教材已有了较大改动,至少在理念与方法上我们完全可以有所作为。

一、更新教学观念,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本,改革授课的方式、方法,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所谓多样化,即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电子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所谓科学化,就是不再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新教材在这方面给师生们留下了较大的思维空间。类似例子有许多,历史教师必须借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在过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历史、诘问历史、评判历史的方法和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改革师生互动方式,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以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营造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的禀赋可潜在自由、充分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第三,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新教材增加的阅读课和活动课,就是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历史教师可以在组织指导这两种新课型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当然还可根据新大纲要求开展好其他类型的研究性学习,比如课堂讨论、辩论,收集历史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编演小历史剧,制作历史题材的音像作品或计算机课件等。

二、目前高中历史教学,高一年级是关键,培养历史情结是重点 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把历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而必修课只有高一年级开设,这实际上使大多数高中生接受历史知识学习的时间就只有宝贵的一年,所以高一年级的历史课学习就显得颇为重要了。重视高一历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情结”,也是势所必然,历史教师虽难上加难,但却责无旁贷。改善之法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如前所述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构建先进而科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愿”学。

二是提高历史学科的课程实用价值,让学生“乐”学。我们至少应该向学生显示历史学科在学校这个小社会里的作用,比如可以改革历史考试方法,用写作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调动学生运用历史思想、寻找历史依据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内容,联系当今世界所发生的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指导学生对世界形势发展加以认识;还可以在校内多办一些历史学科的课外活动,如开设历史讲座、展示学生的历史小文章、搞一些历史性的纪念活动,等等。总之,校园要强化历史学科的气氛,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受到感染,让他们觉得至少在学校里,学好历史课还是有用武之地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增加。

三是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功心理,使学生“喜”学。高一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与初中比较,普遍感到困难,出现“怕”的情绪。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采取有效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成功心理,这对稳定学习兴趣有极大作用。我们可以结合教学由浅入深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对每一层次的内容,作出达标的要求,对学生每达到一个层次,进行及时的评价和鼓励,让学生觉得自己是一个成功者,有信心进入下一个层次学习。再比如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让他们在不同的场合获得不同的成功感觉,可以对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正确的学生作出当众表扬;可以对作业中有出色解答或独特见解的学生予以高分;也可以让学生在校内办的刊物或壁报上发表一些作品,如历史小论文、历史漫画等;或者将学生的优秀作品推荐到公开发行的报刊杂志上。总之,教师要对学生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多加以肯定和鼓励,使他们对自己的学习抱有信心,最终保持历史学习的稳定兴趣。

因此,教师要深入细致地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接受能力限度,不能加重学生学习负担,更不能使他们不堪重负而丧失学习信心、兴趣。

三、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渗透世界近现代史教学 高中世界近现代史、中国古代史只作为选修,必会削弱本身的地位,因此如何在两难局面上照顾学生对历史在古今中外内容的学习,是教师不容回避的问题。虽然,初中阶段这些内容高一学生都已学过,但对初高中的要求深度、广度不同,中国古代史学生相对还熟悉点,但世界史内容他们是在初三学的,由于初三升学压力,大多数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好世界史的内容。所以,若在高中阶段学生不接受世界近现代史的学习,就会出现严重脱节,从宏观的角度来说不利于素质教育的要求,不利于教育“三个面向”中“面向世界”的要求;从微观角度来说不利于学生系统掌握历史知识,中国是世界一部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且在高考综合科目考试中,世界近现代史部分内容又是出题的“热门”内容。所以,高中生掌握世界史,特别是世界近现代史内容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在这一点上决不能囿于大纲,而是要根据教学实际对高一教学内容作适当的调整。在给学生讲中国近现代史内容时就不能单纯从中国国内历史的演变去考虑,而应将其置于世界历史这个大背景、大环境之中进行分析。新教材已注重到将中国近代史置于世界近代史发展的大背景中来认识,“引言”就很重要,教师要重视这些内容,用好这些内容,同时还要进一步挖掘教材,找出与世界近现代史相关内容和结合点。

第10篇

高中历史 新课改

一、更新教学观念,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实施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正是我们教学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要以学生为本,改革授课的方式、方法,构建先进而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改革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化和科学化。所谓多样化,即教学内容呈现不再单纯依靠教师的言传身教,而是大力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进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体教学及电子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上。所谓科学化,就是不再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储存历史结论,而是结论与形成结论的过程并重。新教材在这方面给师生们留下了较大的思维空间。例如“”这一节,新教材有意识地留下了对的评价不写,却通过课后“结合史实,谈谈你对的评价”的练习题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过程,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来得出历史的结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类似例子有许多,历史教师必须借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在过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思考历史、诘问历史、评判历史的方法和能力,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改革师生互动方式,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以改革历史课堂教学为突破口,营造一个实事求是、崇尚真理、追求真理的氛围,对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的禀赋可潜在自由、充分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尽可能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第三,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学生发展自己、学会学习的过程。新教材增加的阅读课和活动课,就是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历史教师可以在组织指导这两种新课型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当然还可根据新大纲要求开展好其他类型的研究性学习,比如课堂讨论、辩论,收集历史资料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人物小传,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编演小历史剧,制作历史题材的音像作品或计算机课件等。

二、目前高中历史教学,高一年级是关键,培养历史情结是重点。

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把历史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而必修课只有高一年级开设,这实际上使大多数高中生接受历史知识学习的时间就只有宝贵的一年,所以高一年级的历史课学习就显得颇为重要了。重视高一历史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情结”,也是势所必然,历史教师虽难上加难,但却责无旁贷。

有人进行过问卷调查,调查统计表明:表示很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占41.9%,表示不置可否的学生占55.3%,而明确表示不喜欢上历史课的学生仅占2.8%。学生没说不喜欢历史,可教师却在抱怨学生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原因何在?无外乎两个因素:(1)因主课学业繁重紧张,把学习历史当作类似看小说看电视等缓释紧张情绪的功能。(2)某些历史知识通过教师引人入胜的讲述,激发了学生的新鲜感,使他们产生了一时的冲动。这些统计表明,目前高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层次还较低,大部分停留在刺激性的历史情节中,也就是停留在直接兴趣这一层次上。我们知道,直接兴趣是不稳定的,常会因各种因素而减退,比如知识简单易懂、概念重复讲述、结论不易理解、内容难记难背等,再加上其他学科学习压力,一旦学生感到乏味,或感到困难时,直接兴趣就会衰减、消失。改善之法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如前所述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构建先进而科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愿”学。

第11篇

关键词:新课程 历史教学 误区 对策

高中新课程改革是近二十年来最大的一次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观念,增强课程意识,这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究竟存在哪些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新的教学思想、方式流于形式,走入什么误区?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有如下的体会。

一、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参与性,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听的局面有所改变,开始重视学生多悟、多想、多动、多讲,重视给学生营造情景,吸引学生参与,引起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见解。但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教师少讲、一再强调学生讲和学生活动、设置情景只是为了追求表面热闹但却无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过分强调学生自主建构,忽视教师价值和教师的专业引领。教师这样安排,可能是认为讲多了就是“灌输式”的教学,就会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但实际情况是,由于学生缺少必要的背景知识,教学活动难以深入。

实际上,课堂上教师的讲授是非常必要的,不能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表演,教师要正确认识授导型的教学模式和探究型教学模式的关系,要兼收并蓄,发挥这两种模式的长处。

二、小组合作流于形式无实效

小组合作学习,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互助协作精神的培养,也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助。在一些教师的观念中,新课程的教学实践就应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不讨论就不足以体现出新课改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提出问题后,马上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讨论,于是学生热热闹闹了一阵子后,各组分别表达意见,最后是教师统一大家的认识。目前,不适宜的分组讨论已经成为新课程下课堂教学的“流弊”。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合作。主要表现在:合作学习的内容没有探讨价值,小组合作前缺少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有些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流于形式,为讨论而讨论。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在组织讨论。有些问题需要讨论,但只给的时间很短,学生还没有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

那么如何解决小组合作讨论活动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呢?首先,小组合作讨论的频率要适当。其次,小组成员要分工明确。再次,要设置合理的合作讨论题目。

三、多媒体使用不合理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趋势,体现了一种新的教学理念,适当运用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然而,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使用过于频繁,往往置教学内容不顾而追求形式,纯粹是为了使用而使用,盲目走极端。一堂课中,学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课件的演示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冲淡了,学生的思维、情感活动被压抑了,师生、生生对话消退了,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削弱了。

我们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1)辅原则。注意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2)适度性原则。应根据实际的需要在“精”字上下功夫,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3)最佳化原则。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学重点的实际情况,选择制作什么类型的课件,力争达到最佳效果。

四、由满堂灌到满堂问

课堂教学中,满堂问也是一种常见现象。有些教师认为,互动教学就是教师和学生都要“动”起来,他们认为“提问-回答”次数越多,教学互动效果就越好。为了体现新课程中“师生互动”这一理念,从开始一直“问”到底。许多问题就是简单的是与不是,学生被动回答。

问答式是开放式教学中一个重要方法,教师应该对问题的深度、难度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要研究“问”得是否适宜,是否科学、是否有重点和层次性,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探究流于形式

探究式学习不是绝对的和万能的,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于学生通过探究去解决。有些教师在课堂上随意提出一个问题,就让学生进行探究,课堂气氛看上去很热闹,学生只是泛泛而谈,缺少质疑和思考。从理论上来讲,研究性学习确实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深化理解。但这只是一种方法和手段,因为过分热衷于这种专题式的研究必然影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同时,学生的时间有限,这种学习方法分散了学生大量的精力,搞不好会一业兴百业废。这样的探究方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丝毫没有帮助,只是走模式化和程序化的探究过程,脱离了探究式学习的根本。

历史问题的探究可以形式多样化,课前设计时教师应该对问题的深度、难度等诸多方面进行考虑,不要让问题滥而不精,有些问题可以进行课堂探究,有些需要史料来证明的东西,可以让学生课后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撰写小论文来表明自己的观点,或组织活动课、编写历史剧、撰写小论文等方式来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巩固学生的实践探究,同时也吸收内化知识为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改革给历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正确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历史课程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历史课标、教材与教学的关系、传统教学手段与高科技手段的关系等。历史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周文胜.新课程《历史与社会》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初探.教法学法新探,2008,(6).

第12篇

摘要:政治有其独特的理论性,但文科是相通的,在政治教学和学习中语文和历史的融入,更容易增强政治教学的趣味性,更容易提升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本文就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穿插语文和历史,以增加课堂趣味性和培养学生联想、归纳等能力进行探索研究。

关键词:初中政治;融会贯通;兴趣培养

兴趣是学习最原始的动力,当我们对学习、对课程充满兴趣的时候,我们便会积极主动地学习,遇到困难也会勇往直前。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今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家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笔者认为,政治学科作为文科中的一员,不是孤立的、单一的,必然离不开其他文科(语文、历史)的融入,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

一、内容上

政治内容看似都是自己的一套理论,却和语文、历史有分不开的联系。1.在教材的编写上,政治通过引用大量的文学作品和历史人物、事件完成理论的描述,使得枯燥的理论形象化、生动化,便于学生理解。2.教师授课时采用历史和当代的事件、人物深入浅出地说明平面化的理论。

二、形式上

1.上课的形式。现代课堂已经不是传统的课堂,教师和学生一起采用多种上课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知识。文科和理科不同,没有实验,没有演示,更多的是情境的体验和感受。所以在政治教学上,教师会采用朗诵、表演小剧本、情景设计等方式辅助教学,而这些活动离不开语文和历史知识。2.考查的形式。教育的进步体现在考查方式的改进。现在的考查方式不是传统知识点的背诵默写,而是通过理解和运用考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理解和运用无非是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时事政治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和评价,这种分析能力需要强大的理解力、文字处理能力作为支撑,离不开文史功底。鉴于以上分析,我们应该有种“大文科”的情怀,使得语文、历史、政治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共同完成政治的学习。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学科间互相配合和渗透,共同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三、组织教学

1.教师。教师在备课时要有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文字处理能力。如可以采用一些语文的教学方法,如给定一段材料,让学生找出重点,归纳段落大意,从而找到知识点。近日《中国智能手机依赖度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手机用户均解锁122次,接近一半的用户零点后还在玩手机,每天使用手机超过6小时的“手机依赖症患者”达12.4%。而过频使用手机会导致眼睛伤害、引起颈椎疾病和手指腱鞘炎、影响脑神经等。英国一家研究团队发现,包括青少年肥胖、高胆固醇和高血压、注意力不集中、阅读成绩下降及失眠和孤独症在内的很多健康问题都与孩子们过频使用手机有关。针对这样一段材料,教师应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出段落大意,归纳出重点,再让学生自己琢磨材料中包含哪些知识点,学生经过自己的理解和总结,逐渐提高对文字的处理能力,从大段文字中迅速提炼重点;或者进行诗朗诵,让学生从诗文表达的内容情感中找出和政治知识点相关联的内容,这样的活动安排既能培养学生在政治上的联想和理解力,又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如学习《民族情民族魂》一课时,学生预习的时候在家准备陆游《示儿》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朗诵,诵读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和情感的体验,课上展示的时候结合课本内容进一步升华爱国的情感;又或者表演小剧本,教师指导学生将一些历史事件改变成小剧本,简单的排练,在课上展示编写剧本的过程,就是对历史事件理解的过程,也是文字处理能力的锻炼,随着剧本的编写完毕,学生对于历史事件会有新的认识,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这样的形式既增加了趣味性,又深化了知识点的学习,同时学生对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识记及写作能力都会相应提高。如学习《法律和道德的关系》时,让学生根据平时见闻编排几个生活的片段演绎,一来将生活和学习结合起来,二来通过演绎让知识点更明确;学习《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时,学生演绎商鞅变法和被擒的一段历史剧。从剧本编写到人员挑选,学生付出很多,这节课的效果是很好的,不但政治知识点掌握了,还了解了历史中商鞅变法这一部分的来龙去脉。2.学生。教育教学主体是学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第一位的。教师要在教育教学中打破自己的主导地位,在把握好大方向的前提下,和学生共同商讨,确定上课形式。学生参与教学方法的选择是一种对学生的信任,也是对学生能力的锻炼,他们通过课前对教材的分析,就会掌握对重难点的把握,对生动课堂取得良好效果是有利的。3.兴趣小组。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外,适当的课外兴趣活动也可以利用起来。三科可以采用手抄报展览、政治小论文比赛、知识竞赛等形式。选择适当的题目,如学习《分清是非》时,结合我国法制宣传日,学生一起办手抄报在校园内展览;学习《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收集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关的内容,指导学生写一写小论文;学习《与法同行》时,开展法律常识和我国法制史等内容的知识竞赛。各种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仅是政治一科的努力,更需要教师将大文科融会贯通,串联成一幅立体的构架,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平台,那么政治教学效果的增强便顺理成章。

作者:郭擎 单位:徐州市第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