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4 15:44: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育类毕业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以下为求学网为您编辑的:“语文教育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范文”,敬请关注!!
语文教育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范文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语文教育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的写作范文”,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关键词: 数学专业 本科毕业论文 教学改革
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是数学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它是检验高校数学专业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是集学习、研究、实践于一体的过程,更是学生毕业资格的重要依据。
数学专业作为老牌专业,自高校扩招以来,学生人数剧增。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数学已经向许多学科渗透,在以往作为基础理论学科的基础上,出现了许多交叉学科。但是由于其理论的深度性,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许多方面并未得到很好的体现,看似应用很广的学科在做科学研究的时候还是处于基础理论研究阶段,其理论性的侧重及其他客观原因导致数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与写作中出现了诸多问题。这不仅会影响数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而且会动摇这个专业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的根基。此外,作为数学专业教师,笔者曾亲身经历本科毕业论文的撰写,同时结合指导本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经验,就目前数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加以总结,并结合这些问题,给出相应建议。
1.存在的问题
数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在时间设置方面,本科毕业论文一般都放在第七学期开始进行,这实际上是很不合理的。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毕业与就业时间发生严重冲突,这导致许多学生对待毕业论文的态度很不端正,随便选题,应付写作,草草了事,这严重动摇了在本科毕业论文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使它无法成为检验高等教育阶段对学生专业素质及创新能力培养质量的工具。
(2)在选题方面,许多学校采取的是指导老师命题和学生自主命题两种方式。由于每年都有毕业论文的写作,教师在制定论文题目的时候,尽量避免同一课题重复几年出现,尤其是基础研究的课题,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通过查找资料及本身的知识储备写出具有创新意义的东西。因此,许多指导教师会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进行选题,但是目前各指导教师的研究领域(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居多)普遍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他们自身能进入相关领域研究,也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然而想要学生在几乎全新的领域内有所突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而如果让学生自主命题,则由于其有限的知识储备,他们往往会选择自己熟悉的东西,而这些知识本身就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想要有其他突破也很困难。此外,结合平时指导毕业论文的经验,数学专业的许多学生特别钟爱于教育方向的课题研究,而往往这些熟悉的东西由于缺乏实践性,短时间内很难见到成效。
(3)在文献查新方面,网络数据库是最权威的资源库,尽管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了计算机课程,但是许多学校根本未开设网络资源检索(或者普及率不高)这样的课程,这直接导致许多学生根本不会使用数据库查找最新、最权威的资料,而仅仅依赖于百度文献的查找,对课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现状无法了然于心。此外,高校薄弱的科研物质基础[1],也极大了限制了学生的文献查新,有些高校的公共资源并未及时有效地向全校学生开放,许多数据库只能借助于公共平台才能查找文献。
(4)在毕业论文撰写方面,由于论文的规范性,对学生的撰写要求非常严格。而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很少能接触到这样的训练,最后的成文往往很不合规范。从以往指导学生的经验来看,由于科研基础薄弱,许多学生在撰写摘要、引言的时候,不知道具体写些什么,并且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较文科学生弱;再则数学专业毕业论文往往会出现许多字母、公式,由于平时缺乏训练,这让很多学生在使用数学公式编辑器的问题上犯难,甚至有些学生不习惯使用它,最终导致论文中的数学符号或者公式书写很不规范,给论文后期的修改增添了麻烦。
2.对数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方面的教学改革建议
基于以上的问题,要使数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得以提高,需对本科教学加以适当改革。
(1)加强数学专业学生对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视,正确认识本科毕业论文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理解本科毕业论文在本科教育中的定位,从而端正学生对本科毕业论文的写作态度,确保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如新生一入学就应该让学生知晓不合格的毕业论文将导致其无法毕业,优秀毕业论文将作为优秀毕业生的评选标准之一。此外,高等院校应该加大力度出台和完善对教师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激励机制,弥补因经费不足而影响对课题的研究[3],并将指导本科毕业论文作为教师晋升的重要指标之一。
(2)取消时间限制。对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整个本科教育过程中,毕业论文的撰写与答辩可以放到大四进行,但是毕业论文的前期准备可以提前至大四前的任何时间(最晚不能超过三年级下学期)。学生一入学,就应该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定期组织一些大学生创新培训讲座等,并及时告知学生可以开始毕业论文的选题准备工作,并且配备相应的指导教师(可以自行选择导师),以便及时交流思想。只要通过开题,就可以开始论文的写作[2]。这既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又变中学时代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完成从中学向大学阶段的过渡。
(3)学生自主选题为主,指导教师为辅。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想法,可以将想法与指导老师交流,指导教师在做出合理可行性判断后,辅助学生选题。指导教师可以结合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以参考的方式给学生拟定可供选择的课题。要提醒学生,基础研究和实践性课题研究要注意不同的研究方法,教育类方向的课题可能需要更多地接触实际,课题一旦确定,就要进入实践阶段,进入中小学调研,走访一些有资历的中小学教师,做好调查研究,通过真实的数据分析做理论支撑,切忌空话套话。
(4)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加开数据资源检索类的课程,让学生熟悉数据库资源检索,以便学生更好地查找资料;高校应该加大对科研的物质基础投资力度,加强资源检索平台的建设力度,例如:增加图书馆的藏书量,尤其是增加数学专业的基础理论教材数量,加快校园电子阅览室的建设(如增加电子图书阅览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购买必要的中外文数据库,实现校园网络通到哪里,资源就通到哪里。只有学生便捷地利用了这些公共资源,才能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5)认真开好数学实验及数学建模类的课程。这类课程不仅能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当给学生布置一些撰写数学小论文的作业,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应用能力,同时让学生了解数学论文的结构和写法,训练他们使用数学公式编辑器的能力,加强数学公式、字母的规范性书写,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文风,为后续毕业论文的写作提供必要的基础保障。
(6)做好毕业论文的评比奖励工作[4]。毕业论文工作的最终完成,不仅有学生的辛勤劳动,而且有指导教师的精心指导,因此,在对优秀毕业论文进行评比表彰的同时,要对有突出贡献的指导老师予以嘉奖,体现毕业论文过程中的示范、促进作用,从而营造学校教育的良好氛围,为后续毕业论文的教学改革工作提供健康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韩玉志.高校本科毕业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中国高校研究,2000,9:78-79.
[2]李俊龙,胡锋,吉东风等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6,8:41-42.
[3]李卫祥.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J].太原大学学报,2005,6(1):59-62.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下午好!
我是xxx届毕业生xxx,很荣幸能在这个神圣而特别的日子里代表全体毕业生发言。今天我们教师教育学院举行10届硕士研究生毕业典礼。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是复杂的,既有大结局的喜悦,也有告别这里一切的不舍。
两年或三年的岁月,听起来似乎是那么的漫长,而当我们今天面对离别,又觉得它是那么的短暂。两年或三年前,我们带着梦想与期待,进入了教师教育学院,开始了我们的读研之旅。在读研期间,我们既要学习教育类课程,也要学习专业课程,还要进行支教和顶岗实习,这可谓一条光荣的荆棘路。现在,站在希望的门前回首张望,那一路的荆棘竟然都变成了盛放的蔷薇。为此,我代表10届全体毕业生感谢母校优良的学风和传统,感谢学院严格的要求,感谢老师忘我的工作精神,没有你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两年或三年的时光,弹指一挥间,我们一定会记得研一时繁重的课程学习,商讨课程作业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会记得研二时忙碌的顶岗实习,穿梭于大学与中学之间成为我们每日的必须课;我们一定会记得毕业论文写作期间,学术导师、实践导师和学术联系人给予我们的关心、支持与帮助;我们也一定会记得学院各位老师不厌其烦地聆听我们汇报毕业论文进展。当然,我们还会记得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记得我们入学时的欣喜与毕业时的不舍。如今,我们就要毕业了,所有这些温暖的记忆都将铭刻在我们内心深处,成为我们生命中最难忘的日子。
两年或三年里,所有的酸甜苦辣都凝聚成今日的成果,我们的硕士研究生生活也即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毕业既是一个终点,又是一个起点。我们即将挥别美丽的随园,走向各自的工作岗位。今后的人生旅途上,我们不会淡忘刻骨铭心的同窗友情,不会放弃曾经拥有的理想信念,不会辜负师长的殷切期望!同学们,让我们牢记母校领导、老师们对我们所有毕业生的殷切期望,带着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里耕耘两年或三年的收获奔赴八方,在未来的社会中书写新的华彩篇章!
同学们,让我们以最热烈和最真诚的掌声向老师们致以最崇敬的感谢,感谢他们潜心的教化。同时,也让我们将最热烈的掌声送给自己这最真实、最美丽和最难忘的研究生时光。最后,祝愿我们教师教育学院硕果累累、人才辈出!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我国高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局限:①一是学科专业单一,知识面狭窄;二是在课程体系结构不尽合理,课程内容相互脱节与重复现象突出;三是忽视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比较欠缺;四是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脱节,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缺乏;五是缺少社会责任感和正确从业观及能力培养。这些问题导致高等农林经济管理人才模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本专业人才缺乏自己的特色和竞争力,因而需要改革与创新。
表1华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现状分析
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完善程度来看,东北农业大学最为完善。东北农业大学农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了:②办学指导思想;分析优势所在;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术交流方面分析办学特色;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具体措施和改革成效;注重实践教学和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培养。
就华南农业大学而言,农经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始终围绕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地得到调整,在摸索中日臻完善(见表1)。但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存在如下主要问题:
(1)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国内理论、轻国外理论。具体而言:①课程涉及面很广,但缺乏深度。课程涉及通识教育、基础教育等近70门课。老师只能点到为止,学生学得不精。②课程安排不合理。有一些学时数较多的课程集中时间上课,导致学生听课疲惫,影响教学效果。③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不够。在实际教学中却以传授知识型的课程为主导,重点介绍农林经济管理的相关理论,而与农林经济管理实践结合较紧密的应用型课程则很少涉猎,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实践教学方面,缺乏明确的教学实践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实践措施,效果难以保证。学生们普遍认为,学校的实习指导和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多以短时参观为主,学校对实践环节投入太少,补助标准太低,实习计划的拟定受到经费的严重制约。究其原因,一是实习基地建设滞后;二是教师的实践能力本身有限;三是学校实验设备明显不足;四是实践教学内容本身不明确。③
(3)毕业论文写作的要求相对宽松,学生重视程度不够。以“考试”为导向的专业学习模式,促使学生将重心摆在考试分数上,专注于考试范围内的知识,而非对于学术的研读深究。而对于毕业论文的写作,大部分同学的重视程度不足,心存侥幸未认真对待。这一方面是毕业论文的撰写时间与找工作的时间冲突,面对就业压力,同学们将更多的精力置于后者;另一方面则与目前对于毕业论文较为宽松的考评机制有关。
(4)人才培养与社会就业需求存在一定的矛盾,专业的就业局限性较大。学生们反映:在农林经济管理四年本科教育中,最大的体会是什么都学,什么也没学。客观上,除了农口的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下转第159页)(上接第129页)业生有直接需求之外,毕业生们经常遭遇招聘限制。
2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建议
2.1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1)注重合理性与综合性。注重课程结构的科学化、课程内容整合衔接的合理性和知识结构的整体性。(2)注重深度性与学术性。优化专业课的课程体系,要深入浅出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思考。(3)注重实践性与社会适应性。提供平台加强学生的实操能力,课程设置应结合学生的就业方向,与社会需求的就业人才方向相适应。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农林经济管理类选修课比例,扩大选择范围,尤其是人文教育类课程比例。④二是强化农林经济管理课程的深度,打造专业化的农林经济管理人才。(4)注重政策性,与时俱进地关注农林方向政策的更新,通过案例分析、专题讲座、课堂讨论等形式进行分析。
2.2 创新教学管理体制
本科生导师制学长制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学生通过比较系统地参与到指导教师的科研而提高创新、分析和研究能力。华农的“红满堂计划”和“助理班主任”制度已有一定的成效,但是辐射范围不够大,约束力度不够大,仍需要改善。此外,农业经济管理可以依托“国家级重点学科”这一平台,实行“本硕连读”或“本硕博连读”的制度,着力培养研究型人才。
2.3 完善实习制度
(1)在内容上,注重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更新,突出对农村经济研究的科研训练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教学形式的运用。(2)在体制上,要将实践教学固定到人,责任到人,每个实习由专人负责,长期在实践领域有所成就。(3)在经济力度上,加大经费投入以改善实验实习条件。⑤(4)在对象上,利用各种机会和条件,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可以考虑与村镇以及涉农企业磋商,充分挖掘资源,如华农经管的长期合作伙伴温氏企业等。
2.4 培养开发教师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构建公共管理框架体系,以及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教师首先需要换脑,重新学习更新知识,并在改革、更新、探索中创造新知,提高教师创新素质与能
关键词: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为了确保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顺利落实,课程设置情况科学与否十分关键。自南师大首个小学教育专业开办以来,小学教育专业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课程设置也基本成型[1]。但根据当前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来看,课程结构依然亟待调整,课程设置无法满足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也难以满足新时期对小学教师素质所提出的新要求[2],因此,必须结合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理性地分析所存在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思路与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建设,促进专业教师人才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分析
结合当前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国家、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并未制定统一的设置方案,因此,多由高校结合自身情况自主进行课程设置。本文以某高校为例,探讨了该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该校设立小学教育专业较早,目前该专业分别了设置了文、理两个方向,其课程设置在同类院校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课程设置情况
当前该校小学教育专业各课程一共2499个课时,学分一共141分。此外,教育见习两周修2学分,毕业论文共5学分,实习8周修8学分。根据课程类别而言,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包括公共必修、选修类,专业必修类、选修类课程四种。根据总课时情况,必修类一共2035个学时,学分一共115。而选修类464个学时,一共26学分。对于公共必修类课程而言,开设英语、政治、体育、计算机基础四门课程。教学大纲及要求与其他专业相同,而计算机基础第1学年开设,英语、体育为第一、二学年开设,政治课前三个学年均开设;对于专业必修课程而言,根据学科的不同也存在差异性,文科学时1208,理科学时共1210,学分数均为68;对于公共选修课而言,必选课程包括十个,任选课不同学期可供选择的课程不同,一共180个学时,10学分;而对于专业选修课而言,包括文、理、教等课程,共284个学时、16个学分。就课程内容而言,课程包括通识类、教育类、学科类三种类型。以文科课程而言,通识类课程共53个学分,如政治、英语、体育、计算机等必修课和统一要求的选修课;而教育类共32个学分;学科类共56个学分。
(二)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根据该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课程内容结构方面实现了通识类、学科类、教育类课程的有机结合,拓展了课程内容的广度、深度,实现了高教共性、师教个性、小教特性的有机融合,有助于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的发展。课程内容方面打破了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设置了中外教育史、管理学、教研方法等课程,课程内容自成体系,内容愈发充实,加上加强了教育类课程,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现代教育知识,便于其更客观、理性地审视教育教学问题,帮助其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但应注意的是,该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仍存在很多问题:必修课多、选修课少。根据所开设课程体系,必修课占绝对性地位,选修课学分仅占总学分18.6%。这表明虽然该校小教专业课程具有一定的弹性,但仍很小。为了促进学生综合发展,需要提供条目分明的选修课,如此方可确保留出足够的时间、空间,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需求及兴趣研修对应课程,促进其个性化发展。通识类课程结构不科学。小教专业课程设置中,通识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但该校课程结构中,虽然通识类课程比重不小,但除去英语、计算机、体育以外,其他均为马哲、毛概、法律等政治类课程,自然及人文科学课程未有充分体现。教育类课程缺乏应有的可行性、针对性。该校小教专业教育类课程多为分科或综合程度较低的课程,各课程教学过程中多关注课程内在逻辑,不关注理论提升,导致与小学教育的具体需求不一致。实践活动不足。该校小教专业课程设置中,未充分考虑实践活动的重要性,虽然设置了教育见习、实习、论文等,但由于见习、实习时间短无法得到充分锻炼,不利于理论及时转化为实践。综合课程不完善。该校综合类课程仍然薄弱,为了顺应科技发展的要求与日趋多元化的问题,必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学校必须增设综合类课程,如合科、融合课程等。
二、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策略
结合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必须明确课程设置与建设的指导思想,即体现现代化教育理念,顺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求,体现新时期对新型教育的要求,促进小学教师的专业化、规范化发展,逐步建立一个完善、科学的新型课程体系。
(一)课程模块的科学划分
总体而言,为了完善小教专业课程设置,必须进行模块划分。一方面,应结合小教专业所要体现的专业共性,完善包括综合素质、通修课程在内的通识类课程,另一方面,需要结合小教专业所应体现的师教个性,设置学科及教育专业双专业教育[3]。此外,应结合小教专业所应体现的小学特性,增强实践类活动,增设一系列完善的实践类课程。具体而言:对于公共必修课程而言,应结合传统政治、英语、计算机、体育等课程,对课时的比重、内容等进行适当调整,减少政治课时,并积极辅以丰富的隐形课程活动作为补充;对于英语课程而言,应增设专业英语,帮助学生掌握专业词汇、阅读、外文资料评价等知识,增强课程的针对性,顺应小教专业要求。就计算机而言,应在精选内容方面增设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计算机辅助教学等一系列内容,提高学生的现代科学技术应用施教水平。对于专业必修课程而言,为了顺应综合培养的要求,必须取消文理分科,统一进行设置,以满足综合培养与发展的需求。对于专业选修类课程而言,应在这类课程中体现文、理的差别。一方面,应增加此类课程的课时、学分比重,满足学生个性化要求,另一方面,对现有课程科目进行调整,将文理专业选修课进行综合整理,确保专业发展的深度。此外,对于教育类选修课程而言,必须全面体现小学教育特点。4)对于公共选修课程而言,应转变传统的封闭式情况,充分发挥综合类高校的条件,结合各学科统一进行选修课组织,增加课时、学分的比重,将传统必选类转变为任选,便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就业要求。此外,需要将多个模块进行整合划分,如分为素质教育、文修类、心理类、艺术类、专业类等。
(二)确保课程的贯彻、实施
课程设计与完善后,关键是贯彻和实施,如何将课程付诸于具体的教学实践是重点,这也是实现预期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就小教专业课程设置而言,除了需要明确课程结构的合理性,确保课程价值的实现、课程预期目标的实现以外,还需要在课程设置改革基础之上,突破传统课程实施方法,增强学生的教育教学理论与从师技能。具体而言,可从如下方面着手:提高课程管理水平。一方面,应注重设置专业的课程顾问,为学生的科学选课提供专业化指导。由于新课程体系提高了选修课比重,虽然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很多学生面对复杂的课程体系不知如何科学选课,致使课程目标、培养计划无法顺利实现。因此,需要设置课程顾问开展专业化选课指导。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随着专业层次的提升,必须注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结合小教专业教学要求,掌握小学教学的要求与发展情况,加强理论思考、实践探索,同时,还应聘请优秀小学教师、教研人员来校授课、讲座等,提高学生对于基础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优化教学方式方法。各学科教师应注重将专业知识与能力培养加以结合,积极优化教学方法、方式改革,充分利用讨论式、探究式、学导式、问题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收集、分析、处理,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同时,注重授“点”不授“面”,为学生留出足够时间进行自主思考[4]。借助于探讨式、开放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利用启发、讨论、案例式教学,促进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其创新思维能力。丰富教育实践活动。一方面应注重打破高校的“墙围”,带领学生深入小学开展教学观摩、研讨,通过教育实践活动锻炼学生教学能力,通过微格教学等方式开展模拟实践与实践—理论—实践的循环模式,培养学生专业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应注重将论文研究作为课程进行全面实施。通过论文的研究、撰写过程,培养学生科研意识与精神,使其掌握科研的正确方法,以便更好地指导小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三、结束语
一言以概之,小学教育专业进入高校师范体系的时间仍然很短,无论各方面都仍处于探索时期,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科学与否直接关系着小学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高校必须加快构建科学的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注重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的同时,还应注重培养其高尚的道德品质,使其了解“做学问”前必须学会"做人”,这样才能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地做到为人师表,实现由“教书匠”朝着“教育学家”的方向转变。
参考文献:
[1]卢兵,王智秋,杨圣佐.构建北京市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若干思考[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2(11):392-395.
[2]戚万学,魏薇,路书红.高师教育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3(06):233-238.
[3]纪国和.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协调发展的研究与思考[J].辽宁教育研究,2013,14(09):193-197,257.
关键词:二阶段准员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都提出要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国家和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已经全面启动。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是国家创新和确立高职教育类型的龙头工程,而专业改革与建设则是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核心内容之一。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于2006年5月开始实施“工学结合”教学改革,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已先后有物流管理专业8个班级约S00名学生上岗完成了教学实习任务。
一 “二阶段准员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基于高职教育类型创新与发展的历史性任务要求,在对粤港澳地区物流业发展需求进行了大量调研的基础上,我们确立了专业改革与建设目标。即经过2~3年的建设,构建“二阶段准员工”顶岗实习为主要形式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完成以“培养目标能力化、课程内容工作化、教学过程行动化”为目标的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建设,校企合作建成满足顶岗实习和一体化教学需要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校内实训基地,创新基于学习全过程表现和结果的全方位学生评价方法。至2010年,毕业生职业关键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充分发展,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对外服务水平有明显提升,专业建设能更好地服务于粤港澳物流业务模式创新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1 “二阶段准员工”顶岗实习工学交替进程方案
物流管理专业实施的“二阶段准员工”顶岗实习的主要特征是:学生第二学年的学习划分为3个学期,其中1个学期为顶岗实习学期,学生轮流到校外实习基地协议企业参加顶岗实习。企业和学生之间虽没有正式的雇用合同关系,但企业把学生看作正式员工,实行与正式员工一样的工作要求、管理和薪酬制度。
每年年末是物流企业业务高峰期,也是物流企业一年中招聘用工的高峰时期。从第3学年第1学期后半段开始,通过三条渠道(企业来校招聘岗位、毕业生自我推荐就业岗位、校外紧密合作型企业和物流园区的中小物流企业的用工岗位),安排与就业同步的毕业顶岗实习。学生毕业实习成绩由校企双方人员共同评定。“二阶段准员工”顶岗实习工学交替进程方案见表1。
2 校内教学与校外顶岗实习有机衔接
根据物流服务业工作对象多而杂、工作地理范围、工作方法无定法的特点,校内课程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基础性和通用性知识和技能。学生到校外企业参加顶岗实习前,在校内或在企业由校企合作共同开展针对工作岗位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以及企业生产流程、管理制度和文化、安全等内容的教学,实现校内学习过程和校外顶岗实习过程有效衔接。
3 要求学生完成与毕业顶岗实习同步的管理改善案例式论文,培养创新能力
从第3学年第1学期的后半段开始,安排与毕业顶岗实习同步的管理改善案例式论文,目的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从事实际工作的能力。在顶岗实习期间,针对学生参与和实践的物流运营一线实际问题,由教师、企业人员、学生三方共同确定案例式毕业论文的题目,学生在学校和企业双方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深入物流运营一线收集信息,运用所学知识方法、工具和模型进行分析,制定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并对解决方案进行评价。论文首先由企业指导教师对其论文的实用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进行评价,再由学校教师从科学性、创新性、合理性、先进性等方面进行评价,结合双方评价确定学生毕业论文的成绩。
4 学生物流运营管理职业素质和关键能力培养途径
物流运营管理高技能人才职业关键能力构成及其培养途径见表2。
二 “二阶段准员工”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及实施
1 以职业岗位为目标,构建课程体系
粤港澳地区是世界范围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聚集度较高的地区,现代物流业务模式创新活跃。针对珠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特点和物流业务模式创新实际,我院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物流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
物流服务营销等物流基本业务领域、以及动产质押监管和保税仓库监管等创新业务领域运营管理高技能人才。
针对仓库作业管理、配送作业管理、运输调度与过程管理、运输、客户服务、保税仓库监管、货权质押监管等主要岗位群设置课程,按照实际工作逻辑重构课程内容,形成与物流链工作过程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
将《运输管理实务》、《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物流服务营销实务》、《动产质押监管》、《保税仓库监管》作为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将物流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内容融合到专业课程之中,将职业证书课程化。将职业道德和素质的培养渗透在学生在校的课程学习和各种学习活动中去,每名教师都要承担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与素质的责任。物流管理专业的初步课程体系见表3。
2 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和实施模式
依托再现真实工作情景的校内物流管理广东省高职高专教育实训基地,开展基于“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六步骤行动导向PDCA循环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教学的实施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行动主体的方式进行。每个项目任务开始学习之前,教师给予必要的引导,学生个人或学习团队根据项目任务,收集相关信息,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并征询教师的意见,学生自行按照计划开始学习活动,自我评价达到任务目标的程度,教师的角色是指导、咨询、答疑、协调、支持,并最终根据学生的过程表现和结果评定其学习成绩。
3 以职业素养为质量目标,构建考核评价体系
与行动导向一体化教学模式相适应,改革传统的以笔试为主的学生成绩考核方式。引入基于学习过程表现和结果的全方位学生评价方法。校内课程教学采用学生先自我评价,然后由教师进行评价的考核模式。校外顶岗实习和案例论文采用企业学校双方共同评价的考核模式。同时,引入学生党团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学术活动、师友计划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职业生涯规划活动等的量化考核,成绩计入学分。
引入能力等级评价标准,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表现确定考核结果。能力等级划分如下:
1级:能完成部分工作任务,但需要别人的帮助才能完成全部工作任务;(新手)
2级:能独立并与他人合作完成全部工作任务;(熟手)
3级:能又快又好地完成全部工作任务;(内行)
4级:能又快又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且能灵活地应对特殊情况;(优秀人员)
5级;能又快又好地独立运用该技能,且能指导别人运用该技能。(专家)
关键词:综合;师范教育;师范性
作者简介:谢冬平(1981-),女,湖南涟源人,红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云南?蒙自?66110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5-0025-02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原有的封闭师范教育体系逐步走向开放,一些师范院校与其他院校联合办学,向综合院校发展;而一些综合院校介入教师教育,开始成立并发展教育学院。这不仅顺应了时代要求,更能推动地方教育的发展。地方综合院校承办教师教育有自身不可替代的优势,如学术氛围强、能综合利用学校的学科交叉优势,师范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拘泥于“师范”二字,通过跨学科的系统学习,能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等。但是实际上这与当初设计的目标有所偏差,从目前地方综合院校承办的教师教育情况来看,目前对地方综合院校最大的诟病就在于:综合院校的师范生技能素养和水平还不能满足地方实际需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综合院校在一方面沿袭了传统师范学院的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学术提升”,另一方面又忽略了实践环节的安排与训练,使得学生在“师范性”上明显劣于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因此,在保留“学术性”的前提下如何加强地方综合院校学生“师范性”,从专业化的角度培养基础教育教师的从业能力和水平是值得研究人员深思的。
二、对地方综合院校师范教育专业学生课程体系的分析
本研究所引证的一所地方综合院校H校,其下设的教师教育学院为该地区13个县市的各级学校培养教师,毕业生服务面向是该地区的中小学及幼儿园。可以这样说,H高校教育专业的学生质量直接关系到该地区教师队伍的长远发展。以H校教师教育学院的师范专业的课程体系及培养过程作为提升地方综合院校师范教育专业“师范性”能力的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
1.地方综合院校师范教育课程体系范例
H校注重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完善,因而对于课程方案的修订比较审慎,本文基于H校2011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提供的课程体系,同时参考结合H校2008~2010年的课程方案进行说明。
在培养目标上,要培养具备较高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系统掌握教育基本理论,具备从事该专业扎实的专业知识及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研究,胜任教学工作,能够为地方基础教育发展服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师资。
H校教师教育课程被分为通识课程、教育学科平台课程、专业课程三类。通识课程是指政治思想品德类、外语、计算机、体育、军事等通用课程,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宽阔的普通文化基础,使学生对社会和文化有全面的理解;教育学科平台课程是指教育理论所构成的课程,它是为各专业学生开设的有关教育教学理论、方法、技巧等培养教师专业素养和技能的课程,是解决未来教师如何施教、怎样育人的课程;专业课程主要是一些由抽象程度较高的专业性学科知识构成的课程,它是教师教育的学生在未来的教学中要教的内容,包含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在课程体系中,通识课程占56个学分,学科平台课程占40个学分,专业课占64个学分。师范专业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有:课程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课程实践教学伴随理论课程的开设同步进行。课外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军训十天,集中安排在第一学期新生入学时进行;社会实践安排在暑假期间完成;教育见习安排在第六学期进行,要求学生到实践基地学校听课;教育实习5周,在第七个学期集中进行;毕业论文在七、八学期进行。
2.地方综合院校师范教育对“师范性”的误解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目前对于“师范性”师生群体中存在着两种误解:
一是认为“师范性”就等于师范技能。基于此,认为要提升师范性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师范技能训练,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减少理论课程的比重,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并专门制订师范技能训练方案,对学生进行技能考核。但是问题在于,一味强调技能使得教师的创新力、探究力失去了发展的根基和土壤,长此以往,教师在专业发展将出现难以克服的发展瓶颈。
二是认为“师范性”与“学术性”是鱼与熊掌的关系,二者不可兼得,体现在课程上要么偏重于纯理论课程,要么偏重于纯实践课程。对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多数教师感觉力不从心。
实际上,“师范性”不仅仅是要关注教师的技能素养,比如教学技能的提升,还要关注教师师范精神的培养和发展,比如师德、师风的建设以及教师学科专业发展的相关教育教学理念的系统学习。
3.地方综合院校师范教育在提升“师范性”技能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H校的师范专业的课程体系,从中可以看出地方综合院校是非常重视师范性的培养和训练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
(1)课程实践性不足。“教师教育类课程是指培养一个教师所需要的品德教育、知识教学内容以及教育实践内容的总和。”[1]每一门教师教育类的课程对教师职业素养的培养都有不同的功能,要养成教师全面的职业素养就要有齐全的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
1对我国普通高校2003年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
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简称《课程方案》)是指导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含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体育院校)培养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指导性文件。其培养目标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高等学校办出特色、提高质量的重要前提。课程方案制定的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到各高校培养人才的高低。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课程方案》,其培养目标是指培养本专业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课程设置主要是必修课(1126学时、60学分,占56.1%)包括必修课和一般必修课,选修课程(880学时,50学分,占43.9%)主要包括方向选修课(约530学时,31学分)、任意选修课(不少于350学时,19学分),实践环节主要包括社会实践(入学教育、军训、劳动教育、社会调查、毕业教育、就业指导);教育实践(10~12周,其中见习l~2周、实习8~10周),科研实践(毕业论文、学术活动)。其中教育实践是学生教学能力形成的主要环节。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教育部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为出了多元化的特点,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不同要求,但是《课程方案》却没有对教师的核心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做特殊的、具体的要求,没有体现出对教师教学能力重视。很明显滞后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教师教学能力要求。因此,各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应考虑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整。从课程设置看,教育部很注重体育基础学科,忽视人文学科课程和教育类课程,而且理论选修课较少、技术选修课较多。从教学实践环节看,学生实习时间太短(只有10周),这一点与国外教师教育明显不同,比如英国的学校非常重视教学实践课,其课时量远超过200课时,同时通过微格课程的教学训练,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法国的教师教育业非常重视学生的教学实习,其教学实践达到486学时。
2对陕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分析
由于西安体育学院是陕西省及西北地区唯一所高等体育专业院校,其体育教育专业开设时间长、规模大、人数多,是体育教育人才主要培养基地。所以本文以西安体育学院2004年教学计划中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为例对陕西省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进行分析。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学校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从事学校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与竞赛,以及管理工作的复合型体育专业人才。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包括公共课(636学时、占23.9%)、专业基础课(548学识、占20.6%)和专业课(648学时、占24.4%)。选修课(828学时、占31.1%)和实践性教学活动(教学实习10周)。
西安体育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和2003年《课程方案》中的培养目标保持了高度一致,都是培养复合型人才,不同的是西安体育学院强调了人才的专业性,体现了社会对人才的专业化要求的特点,要求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等,体现出为中小学培养人才的特点。必修课划分更为具体,但是课程设置只是强调了体育基础学科,忽视教育类课程的开设,选修课也缺乏对教育类课程的重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人才培养目标向课程目标转换时没能突出为中小学培养教师人才的特点,课程设置脱离《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特点和对教师的教学要求,忽视体育与健康课程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缺乏对学生教学能力的训练,缺乏针对学生教学能力专门课程的开设以及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相关专题课程的开设。教学实习时间太短,实习前的培训主要是常规口令练习和中学校园集体舞练习,缺乏针对学生教学能力和从事《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培训。西安体育学院新修订的08年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与以前相比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善和进步,但是教学实习时间的规定、实习前培训以及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专门性课程仍没有得到重视。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①陕西省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2003年《课程方案》中的培养目标都定位高度一致,都为复合型人才。存在的共同问题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教育类课程设置较少,缺乏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综合性实践课程。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向课程目标转换时没能突出为中小学培养教师人才的特点。③课程设置没有体现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要求;人才培养规格有时滞后于社会需求,缺乏灵活机动的调整机制。
3.2建议①各地方院校在制定和完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除了在照国家颁布的人才培养方案之外,应考虑基础教育对教师的需求特征,并结合教师专业化发展趋势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进行适宜调整,使人才培养的过程真正的成为双向过程,减少不必要的人才资源浪费。②正确处理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关系,课程设置要围绕培养目标,同时要满足中小学体育教学对教师人才的需求特征,重视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实习前期给学生积累大量的教学经验。
人才培养模式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是教师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当前,各高师院校在充分认识教师教育一体化和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同时,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积极进行了各具特色的教师教育模式改革探索。如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锦州师范学院等,已经进行了创建教师教育学院的有益尝试:有的是整合校内教师教育相关机构,组建新的办学实体;有的是在原有教育系、教育科学学院(或教育学院)的基础上拓展新的职能,加强教师教育。依据职能分工和运行机制的不同,目前重建的新型教师教育机构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独立建制型。该类型是为了突破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混编的模式而独立设置的专门机构。以研究、规划、管理、统筹和组织实施教师教育,把学科专业教育和教师教育分离开来,把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统一起来。它是一个整建制的独立办学机构,在管理、教学和研究方面有较大的自。该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整合教学与研究、校内与校外、实体与虚拟、职前与职后的教师教育资源;有利于推进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和一体化。该模式的不足是:职能泛化,层次复杂,因诸多工作的开展需要多部门联合进行,协调成本较高,推广难度较大。
职能拓展型。该类型以学校原有的教育学院或教育科学学院为依托,将其职能加以扩展,增加了教师培训职能,在原有办学机构的基础上增设教师教育培训中心等。该模式的优点是:承担起了中小学教师的培训职能,使学校教师教育体系更加完整;学校内部机构勿需大幅度调整或增设,原有的教育学院或教育科学学院均能完成相关任务,有利于节省教育资源。该模式的不足是:难以有效整合校内资源,学科教学论教师和教育实习的组织实施仍分散在各相关学院,无法实现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的分离;不能充分体现教师教育模式改革思想,是一种改良型的教师教育模式。
职能提升型。该类型借鉴了美国教师教育模式的做法,将全校教师教育资源整合至教育学院,实施教师教育的教育学院化。该模式囊括了教育学学士、教育(学)硕士、教育(学)博士等多层级的培养培训任务,并向高层级、研究型发展。该模式的优点是:提升了教师教育培养的层次和水平,突出了教师教育研究的优势,符合教师教育发展的长远目标。然而,该模式目前尚不具备在全国地方高师院校推广所需要的深厚研究基础,同时缺乏国家的相关政策支持,在实施中存在着诸多制度。
行政管理型。该类型是从学校教务处中将教师教育的相关行政职能分离出来,再加上教师在职培训任务,成立新的教师教育管理机构,如教师教育管理处、教师教育中心等。该模式的优点是:加强了对教师教育的统一管理和协调,强化了在校师范生教师教育课程的管理和在职培训的管理。但缺点是,管理有余研究不足,缺乏学科和专业依托,使得教师教育一体化与专业化发展难以落实。
教学研究型。该类型是以学科教学论课程和教育学类课程为主线组建的教师教育学院,面向在校师范生培养和在职教师培训,进行相关课程的研究与教学。该模式的优点是:有利于组建教学与教学研究团队,有利于组织教研活动,有利于集体攻关教师教育方面的重大课题,促进教师教育的学科发展。但缺点是:学科教学论教师易于失去学科专业的支撑,不利于其专业发展和联系实际。此外,教育理论、专业背景和教学实践活动的结合亦存在管理和协调上的困难。
综上所述,由于种种原因,教师教育模式改革的探索虽各具特色,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回避的困难和问题,尚未形成公认的成功范型。
二、地方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模式改革缓滞之缘由
由上分析可见,为推进教师教育专业化和一体化发展,各地方高师院校在创新教师教育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综括目前发展,仍存在以下问题:
改革设计不彻底。有些师范院校没有从根本上理解教师教育专业化和一体化的内涵,没有真正把握专业教育与教师教育的内在关系,只是在原来教育学院或教育科学学院的基础上,进行职能或机构的添加,在教学管理与运行模式上依然采取以专业发展为目标的二级学院模式。不少该类学院依然固守着大众化时代为扩展规模而增设的各类相关专业;它们既要办好自身专业,同时还要兼顾其他专业师范生的教师教育课程和在职教师的培训工作。职能的扩展带来了教育任务的繁重,多数学院在运行中力不从心、精力分散,导致教师教育的改革流于形式,难于触及本质。
运行机制不畅通。高师院校创建新的教师教育模式,或者整合校内外教师教育资源进行机构重组,或者基于原有的教师教育机构进行内部职能的彻底分解与组合。质言之,这种改革单靠二级学院难以完成,需要从学校层面自上而下进行。由于这种综合性的机构改革势必触及学校整体的学院制的运行模式,触动其他专业学院的利益,牵涉人事与财务的纠葛,所以在协调运转过程中经常出现抵触、推诿、扯皮等机制不畅通的现象。
制度保障不健全。教师教育模式改革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局的事业,闭门造车是难以推进的。它不仅需要来自学校层面的整体运作,更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支持,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对于师范生而言,入口之前在中学,出口之后到社会,如果没有来自社会和政府、家庭的共识和支持,所进行的改革行为必将步履维艰。就此而言,当前各高师院校进行的教师教育模式创新还只是一个自我探索的阶段,尚无从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出台的有关教师教育改革的具体法规,因而在改革探索过程中时常遇到由于政策上的缺失和制度上的障碍而导致的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
利益冲突难解决。综合型教师教育机构的设立,不仅整合了师资和其他教学资源,而且给师范类学生(或有志于从教的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特殊阶段,即学生毕业前,可以到教育学院学习或接受来自教育学院的课程。然而,这种方式的直接障碍就是利益的分摊。在当前依然以学生数量体现办学效益的现实境遇下,学生的转移就是利益的丢失,课程的开出就是效益的挖掘。因此,教育学院与其他从事专业教育的二级学院之间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利益冲突,这势必影响到整个教师教育改革的开展。
学科依托较薄弱。任何专业发展都离不开学科依托,教师教育学院也是如此。与其他专业二级学院不同的是,教师教育学院所从事的教师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教育活动,不是具体的某个专业或学科的发展,因而其学科定位尚不明确。虽然学界提出加强教师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意见,但毕竟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学科依托的缺乏,对教师教育教学与研究造成了较大局限。诚望教育部正在酝酿推行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对此能有一个大幅度的推进。
三、推进“教师教育学院”模式改革之举措
在西方,教师教育学院模式较好地解决了教师专业教育和教师职业教育集合的问题。专业教育主要依托专业学科投放到各专业进行,教师职业教育依托教师教育学科投放到教师教育学院进行,即人才培养是分阶段、分专业进行的。我国高等教育有着浓重的单科性历史基础,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即使是在综合型本科院校,其教师教育也只投放在一个学院或一个系独立进行,没有形成专业打通、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步进行的合理机制。在目前地方高师院校逐步走向综合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才能走出传统、强力推行教师教育学院模式呢?
(一)加强组织领导与资金投入
教师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单位多部门合作完成。省级教育行政与财政部门要联合成立“省级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领导小组”,协商决定该项目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总体规划。各相关高校要成立由校级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校级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各项具体工作。
“省级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领导小组”要加强对建设项目的检查、审计和绩效评估,并根据检查、审计、评估的结果,对有关高等学校的项目和资金进行调整。建设项目完成之后,组织专家会同相关部门进行验收、推广,以充分发挥创新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校级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领导小组”要按照统一部署,根据模式改革的总体目标和任务,结合学校特色和办学定位,确定项目资金投入和实施方案,组织项目落实,并保证项目建设达到预期成效。
(二)明晰教师教育学院建制与职能
教师教育学院是在高师院校综合化进程中,顺应教师教育专业化发展要求,具体承担高师院校教师教育使命的专门办学机构。它是在“学术性”基础上强化“师范性”、在学科专业基础上融入教师职业内容的教师教育发展的新模式。教师教育学院应整合教师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三种职能,将学科专业教育和教师职业教育融为一体,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师资,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支撑。其角色定位应当是:专门的教师培养机构;教师教育研究机构;教师专业发展基地;教师资格认证机构;高师院校与中小学互动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地方高师院校要整合校内教师教育资源,凝聚学科优势,组建教师教育学院,将各院系的学科教学论教师并入。教师教育学院作为学校直属的独立实体单独设置,由高校相关校级领导兼任院长。教师教育学院负责教师的教学、科研、晋升、考核和管理工作,针对学科教学论教师制定相应政策;负责全校教师教育类课程、微格教学、常规教学技能、专业教学技能等课程的教学与组织工作;负责各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专业学位建设及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统一部署、与各专业学院共同承担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教学实践实习活动和毕业论文的指导与答辩工作。
(三)创设地方高师院校新型教师教育模式
虽然教师教育学院的设置承载着师范院校教师教育模式改革的重任,但模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地方高师院校自身所属的类别层次和自身所处的区域特点,并形成灵活的培养方案。要改革四年一贯制的学科专业教育与教师专业教育的“混合式”教师培养模式。根据国内外教师教育改革趋势,借鉴国外“大学+教育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吸纳国内部分师范大学率先开展的教师教育模式改革试点经验,考虑基础教育发展需求和高校实际,提出以下不同层次教师教育模式建议。
1.研究生层次的教师教育模式
其培养目标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宽厚的理论基础、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能力,熟悉、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高素质、高学历的研究型骨干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
(1)“4+2”、“4+3”教育学硕士培养模式本模式的培养主体是获得学校规定的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的本科生,具有推荐免试研究生资质的高等院校均可采用本模式。本模式在实施中可以采取两种形式:
第一,学生在本科阶段的前3年在各个院系学习,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接受所在专业的培养,学习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在第3学年末,对志愿从事教师工作的高素质学生经过一定筛选程序后,从中择优选拔进入“4+2”模式培养的学生人选。第4学年对他们进行本硕衔接培养:一是继续完成本专业学士学位要求的学分,撰写毕业论文,获得相应学士学位;二是修读本专业研究生的部分学位课程;三是从第4学年下学期起到中学见习。第5学年开始进入教师教育学院学习两年,以学习教育类课程和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实践环节为主,同时继续修满一定学分的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和专业选修课,学位论文选择针对教学实践的题目进行研究和撰写。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
第二,学生在4年本科学习期间,完全按照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接受本专业的培养与训练。同时,志愿从事教师工作的学生,要选修教师教育学院指定的教师教育基础课程,获得规定学分,为接受教育硕士的学习奠定基础。在获得学士学位之后,经过审核,进入到教师教育学院学习2-3年。主要学习教师教育专业的相关课程和进行大量的教学实践,同时研修本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学位论文选择针对教学实践的题目进行研究和撰写。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
(2)“4+2”教育硕士培养模式
本模式的培养主体是通过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统考录取的学生。具有教育硕士授予权的高校均可采用本模式。学生在4年本科学习期间,完全按照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接受本专业训练。在获得学士学位后,志愿从事教师工作的学生,通过全国研究生招生考试统考,进入到教师教育学院学习2年。主要学习教师教育专业的相关课程和进行大量的教学实践,同时研修本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学位论文选择针对教学实践的题目进行研究和撰写。通过学位论文答辩,授予教育硕士学位。
2.本科层次的教师教育模式
(1)“1+3”培养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培养以综合课程为主、兼有分科课程教学任务的小学教师。
学生入学后第1学年接受大类培养,专业界限淡化,在各个院系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接受所在专业的培养,学习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突出外语、计算机、普通话等“工具课程”的能力培养。在第1学年末,学校遵循成绩、素质、兴趣三个原则,对一定比例的学生进行师范和非师范专业分流(即二次选择)。第2和第3学年,分流后进入师范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教育类课程,同时继续学习学科专业课程,课程主要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这是学科教育与教师教育的融合阶段,也是学科教育向教师教育的过渡阶段。第4学年,继续学习教育类课程,并增加教育技能类课程和教育实践类课程,强化教师教学技能,完成教育实习,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学位论文选题在教育实践领域范围内选择。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该阶段也可根据用人单位需求进行定向专项培训培养。
学生第1学年的培养由各专业学院负责,第2和第3学年的培养一般由各专业学院和教师教育学院共同负责,第4学年的培养由教师教育学院负责。
(2)“2.5+1.5”培养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培养以分科课程为主、兼有综合课程教学任务的初中教师。
“2.5”是指大学本科培养的前两年半。学生在该阶段主要接受大学通识课程和主要学科课程的学习。从第3学期开始,对有志于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可以选修教师教育类课程;第5学期末,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专业,由学校组织进行二次选拔,合格者进入教师教育学院学习。
“1.5”是指大学本科培养的后一年半。通过二次选拔进入教师教育学院学习的学生,在这一阶段继续学习教师教育类课程,接受教师基本教学技能训练,完成教育见习、实习。修满本课程计划规定学分,完成教育实践环节并成绩合格,取得教师资格证书;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后,可授予相关学科专业的学士学位。
3.专科层次的教师教育模式
专科层次的教师教育模式,可采取初中起点“3+2”模式和高中起点3年培养模式,加大教师教育类课程与教学方式的改革力度,主要为服务区域内部分小学、城乡幼儿园培养合格教师。
(四)重构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
本着“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强能力、高素养”的思路,调整优化、创新设计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教师教育课程三大模块构成的现行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适当加大教师教育课程比例,拓展教师教育课程空间,形成学科专业性和教育专业性均衡发展的,有利于教师知识积累、智慧增长和技能养成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教师教育课程比例应不低于专业总学分的20%。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学科教师教学能力结构要求,鼓励分学段、分学科构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突出不同学段教师教育特色;逐步取消大一统的教师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加强教师不同成长阶段的研究与指导,采用与之相匹配的教育措施,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结构发展的最优化。改革过去由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组成的相对单一的“三大门”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重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构筑由“教育理论类课程”、“教育技能类课程”、“教育实践类课程”、“教师发展类课程”四种类型和“一般教育课程”、“学科教育课程”两个层次的新型课程结构,并贯彻“多门数,少时数”的课程设置原则。
(五)加强实践环节设置与教学
一是增设技能和实践类课程。把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加强“三字一话”、多媒体课件制作等基本功训练并保持日常化;增设班主任工作技能、课堂管理、学习方法指导等课程;建立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教育见习—模拟教学—教育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要引入“实践智慧”的理念,构建融入性的实践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内容融入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各阶段,将实践体验与理论学习相互交融。不同学段教师教育实践课程设置应有所不同,如学前阶段教师培养在落实好“三字一话”基本功要求的同时,还需要加强手工、舞蹈、音乐、儿童画等技能内容。
二是保证实践教学时间。加大实践教学时间设置,实践教学学分占教师教育类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0%;教育实践时间不少于16周,其中,教育见习时间不少于4周,教育实习时间不少于12周;加强教育技能课程中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实践实训学时不少于相应课程总学时的50%。要“在实践中、通过实践和为了实践”进行合格教师的培养。
三是加强实践教学改革。要克服毕业前一次性的“蜻蜓点水”式的实习形式,将师范生的教育见习、实习和研习活动根据需要分布到各个学期,力求三年(或两年)不断线。同时,要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保证每一名学生都能以教师的身份体验教学过程,把教师培养的职业性真正落到实处。
论文摘要:针对中小学课程新标准的实施,目前师范教育的发展面临极大的挑战,提高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和专业化水平是当务之急。文章分析了教师职业技能的特点及培训途径,针对数学教育专业的具体情况,分析了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数学教育专业提高教师职业技能和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措施。
一、教师职业技能的涵义与特点
原国家教委教师司[1992]39号文件《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试行)》中,把教学技能定为教师的职业技能,要求“师范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积极、自觉、主动地进行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掌握教师职业基本技能,把具备教师职业技能作为师范生从师任教的基本素质。在国家教委1994年下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中,把教学技能分为:教学设计、使用教学媒体、课堂教学、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教学研究五类技能。在课堂教学技能中,主要设定了九项基本技能:导人技能、板书技能、演示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反馈技能、强化技能、结束技能、组织教学技能、变化技能。
此后,国内关于教学技能的研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些专家对国家教委的观点进行了补充和发展。许昌师专的张铁牛把教学技能分为课前、课堂、和课后教学技能三大类,然后又将它们细分为20项基本技能,课前教学技能包括:确定教学目标、了解学生、分析处理教材、选择教学媒体、选择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技能包括:导入、讲解、提问、演示、板书、强化、变化、应变、结束;课后教学技能包括:复习、辅导、指导课外活动、教学测评、教学研究。
教学技能既具有一般职业技能的共同特点:(1)功能上的必要性和必然性;(2)范围上的专业性和有限性;(3)内容上的稳定性和连续性;(4)形式上的多样性和具体性;(5)训练上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又具有鲜明的复合性:(1)类型上的内隐性和观念性;(2)来源上的多样性与简约性;(3)形式上的练习不可替代性和知识的不可残缺性;(4)熟练程度上的自动化。
二、教学技能的培训途径
(一)微格教学模式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行微格教学后,大大促进了教学技能的研究和训练,微格教学的引人,对改革教学法课程、实现师范生培训方法、手段现代化,以及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实践表明,通过微格教学训练,师范生对单一技能的掌握和应用明显地优于在复杂条件情景中技能操作的正确性,微格教学作为师资培训中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与手段,不仅使师范生将所学知识转变成能力成为可能,而且具有在理论上、设备上、实际操作运用上的优势。
微格教学的开展,开辟了教学技能培养新途径,它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它使师范生和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其培训方法是把构成教师教学的要素分解为不同的教学技能,然后逐一训练,通过多次训练最终达到总目标要求,微格教学在培训师范生与教师课堂教学技能上具有四个方面的作用和优点:(1)理论联系实际,具有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的中介性;(2)目标明确集中,具有可操作性;(3)反馈及时有效,具有可评价性;(4)查漏补缺,具有可重复性。
(二)多媒体交互式培训模式
应用现代电教技术的听觉媒体、视觉媒体和视听媒体训练学生课堂教学技能,使师范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习和掌握各种教学技能,具备应用多媒体组合教学原理,设计课堂教学的能力。
(三)改革传统教学技能训练模式
传统教学技能训练模式:观摩(见习)分析试讲实习,这种传统的教学技能训练模式实用而且具有生命力,但有许多不足之处:
具体的教学技能不明确;针对性差;只注重教学的整体效果,忽视了单个技能。其结果要么是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不清楚自己的薄弱技能;要么是清楚自己的薄弱之处,但不知道如何强化提高。相关专家提出了分为三大类的训练方法:第一类是师范生和教师可以独立操作、分解训练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书面作图法、对镜练习法、录音训练法;第二类是师范生和教师模拟教学情景,对教学技能进行分解训练的方法,包括角色扮演、模拟教学、介人教学、微格教学;第三类是进人真实教学情景,进行教学技能综合训练的方法,主要是见习、实习。各种方法相互关联,层层深人,使师范生和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能更快更好地提高教学技能。
(四)说课模式
微格教学易于把握每种单项技能的基本特征与构成要素,侧重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学习训练,它在总体上是一个固有模式,此模式被实践证明,对训练单个教学技能确实有效。但对教师整体的综合技能训练不够。
改革一般的微格教学技能训练模式,使教学技能的训练从经验型的课堂教学中心模式,向教学设计指导下的教学技能训练模式转化,并以“说课”的形式切人,构建新的训练模式。这种模式将整个训练过程分为三个模块:第一个模块是教学技能理论的学习与观摩;第二个模块是“说课”;第三个模块是课堂教学技能训练与评价。三个模式依次相联,循环进行,直至达到教学技能评价目标才算结束。
三、现行数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及问题
(一)课程体系的指向性不明确
目前,数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基本上是以数学学科课程为中心,强调学科本位,开设的学科课程分量偏重,课时偏多,其结果导致教育类课程一方面是教学时间不够,只占总课时的7%左右,而发达国家和地区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学时都在30%左右,如德国师范院校教育课程学时数达总课程的30%,日本达到了38 %,美国和台湾也达到了20%以上;另一方面,教育理论课程科目少,长期以来只有这三门:即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且内容空洞、陈旧,脱离中小学实际,这种课程体系以培养传授者数学教师为目标,片面强调数学知识的制约作用,课程整体规划没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师范教育的特性体现不明确。
(二)课程体系很难实现培养目标
现行的数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体现不出明确的“中小学数学教师”的培养目标及“数学教育”这个专业定位,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去做中小学数学教师,他们的教学素质与实际需要有巨大差距。
(三)适应中学数学教改的能力差
数学教育专业开设诸多数学课程,是形成与完善学生专业知识结构,发展数学专业技能,提高专业修养,形成分析和处理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及解决中小学数学教学问题的前提,没有数学教育专业的严格系统训练,就没有数学教师的专业化。但现实中,师范生在高师阶段通过多门高等数学知识的学习,所形成的个体知识结构对其实际从事的中小学数学教学的指导作用不明显,学生缺乏用高等数学的高观点来指导初等数学教学的意识,所学高等数学对他们今后具体从事的中小学数学几乎没有什么用处。
另外,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数学课程的改革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目前,已经进人大面积实施阶段,本次基础教育数学新课程改革涉及课程价值、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六个方面,新课程标准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四个方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目前,数学教育专业在校生对新课标了解甚少。作为数学教育专业如何适应基础教育数学新课标的要求,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
四、强化数学教师专业性,提高教学技能
(一)根据数学教师专业化要求,完善课程体系
教师专业化(teacher professionalization)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过程。
根据数学教育的双专业特点,它要求在三年时间内,使学生在数学专业水平和教育专业水平上达到一定的程度。数学教师必须具有以下四方面知识和技能:(1)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必须掌握的普通文化知识,即公共必修课内容;(2)数学专业知识,即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内容;(3)教育学专业知识,即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内容;(4)教育实践技能,即教师职业技能。
普通文化课程要增强通识性,要使普通文化课程真正能够培养和熏陶师范生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人文情怀。开设《大学语文》必修课,《文学欣赏》等公共选修课;数学专业课要增加综合性,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的要求,加强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建设,保障学生数学学科知识结构的形成及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加强三基(《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教学,将《初等代数研究》、《初等几何研究》合并为《中学数学解题研究》,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删去《初等数论》,增加数论研究前沿方面的讲座,使学生了解数论研究的进展;增加《现代数学基础》选修课,使学生了解现代数学的发展;强化教育学科课程在整个课程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提高教育学科课程的比例,在第五学期专门开设与中学数学紧密联系的数学教育学科课程,如:《数学方法论》、《中学数学解题研究》、《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与案例分析》等,培养学生把中学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各种能力作为教育内容传递给中学生的能力,将数学“学术形态”知识转化为“教育形态”知识的能力。数学教师这种专业人员的解题演变过程一定要让学生看懂,这是数学教学的最大特点,也是教师专业化关注的焦点问题,要让学生看懂演变过程而且在让学生看懂会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造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职能。作为数学学科教材教法,必须密切联系基础教育的教学实际,全面了解数学新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掌握新课程的理念和实施方法,为我们培养的未来教师今后上岗做好观念、知识和能力上的准备。
(二)改革培养模式加强综合实训
对数学教育专业施行分层教育,实行“2+1模式”,即前两年集中学习普通文化课程和数学专业课程,最后一年集中学习教育学科课程和进行专业综合实训,具体就是在第五学期专门开设教育学科课程和数学教育类课程,在第六学期进行教育实习和做毕业论文。将做毕业论文与教育实习结合起来,紧密联系中学数学教学实际,指导学生在培养教师职业技能过程中,同时培养学生进行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提高创新和研究能力,及从教技能,提高毕业生的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他们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强化“试讲”这一环节的管理,要求指导教师从教学技能的各个方面指导学生,并提出具体要求,严格把关。适当延长学生在校试讲时间,在此期间,也可以聘请中学骨干教师来校讲课,让这些准教师知道什么样的教师才是一个好教师,如何成为一个好教师。对于达不到要求的学生,不允许他们下去实习,直至他们达到要求为止。
(三)加强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提高职业技能水平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2004年12月25日,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这是我国颁布的第一个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标准。为了达到这个标准,我们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课件制作》、《c语言程序设计》、《数学实验》、《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课程,提高了学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
(四)适应素质教育要求,发展新的教学技能
关键词:学生培养模式;改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6-0197-02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学科间交叉程度的不断加大以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日趋增加,在“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培养模式下,各高等学校增加了计算机、外语等基础课的学时数,强调了课外创新训练与社会实践等,而相应缩减了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课时数,淡化专业教育。加之现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着被动学习(即缺乏学习主动性,主动动手和动脑的意识淡薄)和应试学习(即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弱化)等问题[2]。这种情况严重地制约了当代大学生的自我发展,降低了大学生的竞争力。
我校车辆工程专业起源于上世纪初,并于1986年获得博士点,现已有近百年历史。在2013年和2014年中,我校车辆工程专业连续两年在全国130所高校中排名第一。目前我校车辆工程专业分为铁道车辆、机车、城轨车辆3个方向,共有在校本科生700余人,多年来为我国铁路行业输送了大量优秀学子,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诸多贡献。我校车辆工程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方式源于上世纪50年代前苏联的模式,其虽经多次改革,但主体仍保留至今。近年来,随着铁路技术的飞速迅猛发展,车辆工程涉及的新技术领域不断扩大,电子、计算机、信息及网络等技术开始广泛进入车辆工程领域,我校的机车车辆专业教学和科研同铁路的发展已不相适应,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仍还停留在传统的技术层面上,特别是城市轨道交通在国内的兴起,我校的机车车辆专业无论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均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
因此对学生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真正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意义重大。
一、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知识的传授为核心,以讲授法为主导,把学生看作接纳知识的容器,没有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难以培养出高质量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1]。因此急需对教师教学方式做出调整。
首先要求教师对自己所教课程涉及的诸多环节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做到对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和知识有足够深入的理解,之后要求教师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如多媒体、课程材料等,根据自身教学经验灵活生动地为学生讲解课程知识。
其次,教师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一味地把学生定义为活动的参与者,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引导学生总结课程知识,而不是被动学习现有的知识和结论。
再次,提高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的有机整合。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在促进教与学、教师与学生关系转变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不甚理想,为此,应以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为抓手,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技能,促进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育质量[1]。
二、优化课程设置
1.通识教育类课程。我校现安排通识教育类学分要求为16学分,占本科培养计划的8.6%。但通识教育类课程更应该是常识性的课程,不应该列入专业培养计划之中,更不应该有专门的机构来监督这类课程。同时这部分内容应该由其他的组织(家庭、行会)而不应该是大学来完成这类课程的讲授。英国高校大多是双科或者是三科专业,设置主修和辅修,在某一方面扩充了学生的学习量,也使学生避免学习了过杂的知识。而且,英国大学的学生有很多的自主时间并且学生本身有很强的自主性,他们能够合理利用自己的时间来学习自己渴望并且需要的各方面知识。这些方面是国内的大学和大学生不具备的。因此,学校更应该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利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来完成通识类课程的学习,而不应该由学校来强制要求。
2.人文社科类课程。在通识与公共基础课程设置上,我校除了思政类课程、体育、外语、军事技能训练等传统的必修课程之外,主要包括哲学、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管理学等方面的课程。因为办学水平的关系,我校在这方面的开课情况并不良好,学生在课程上的认识和思考也不够,所以我校虽然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数量众多,百分比占到培养计划的23%,但是收效甚微。大学安排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宗旨在于专门提升学生的管理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但传统的教学方式对于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法适用性不强,针对这种现状,人文社科类课程应更加注重小组讨论以及学生实践环节。
3.专业课程。目前我校专业课程的选择面较窄,学生几乎没有自主选择权。就专业方向而言,我校学生可供选择的方向比较少,不是所有的同学都能适应现有课程的学习。专业选修课课程缺乏系统性,我校的专业选修课设置较少,对于学生来说只有很少的途径可以学习到与专业相关的课程和知识。
对比我校的专业课程,国外理工科学校,其专业课程设置普遍比我校的专业课的数量更密集,学时的要求更多,自然也要求学习得更精通。与此同时我校在第三学年下学期之前几乎没有专业课程,主要是设计和实习,我校车辆工程专业虽然也是鼓励同学们大三学年下学期与大四学年参与实习以及实际的工作,并且同学们也很愿意在高年级阶段参与一系列的实际操作,但是苦于知识的积累过浅,并且大三大四学年的课程繁多且非常重要,同学们完全没有精力从事更多的训练及实际操作。相比较之下巴斯大学在大四学年要求同学们从30门课程中选择最少两门课程进行学习。其目的是在大四的同学们参与了实际的工作并且心智更加成熟之后,他们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己的研究方向,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学习。由于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的课程,同学们更能够潜心学习,获得自己喜欢的知识。我校的实际情况是,同学们大多在大一大二完成选修课程,多数同学的选课依据是获得学分的难易程度或者教师给分的高低。造成同学们的学习没有针对性,很多课程仅仅是为了凑够学分而选修的。因此,建议调整专业课程安排,开设与本专业相关的选修课程。
三、加强实践环节
西南交通大学及国内各高校均注重实践课程的种类及要求,但值得注意的是,清华大学的实习和实践环节中更加注重于外语的强化训练。随着学校国际化的程度越来越高,社会上的公司和企业对英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某种程度上讲,外语的水平直接决定了一个学生在职场上能够到达的高度,所以外语的强化训练也是必要的。而且,很多高校都很重视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而我校在这方面开课较少,学生大多数时间只能靠自学,因此导致我校学生在软件应用和编程能力上都有明显不足。
此外,我校课外实践学分分量不足。很多高校在课外实践学分方面都有要求,课外实践学分的设定能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科创竞赛的积极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习更广博的知识,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专业的知识,更能督促学生合理利用课下的大量时间。
加强课程实验建设,课程实验重在培养学生实验室操作技能。根据我校实际,我们在加强课程实验过程中,一是保证实验项目的开设与课程内容的更新相辅相成;二是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增加实验课的系列性、系统性、综合性、通用性。注重学生独立操作、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验证型实验,多开设分析型、设计型、综合型实验,增加实验室的开放程度,鼓励学生开展课后创新活动[2]。
四、严抓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一个大学生所学知识的完整体现,是检验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手段。我校应严把毕业论文质量关,使大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方案与当前铁路的发展趋势及机车车辆的发展现状相结合,使其满足中国铁路发展的需求。通过这种实际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结语
专业的培养模式必须适应社会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否则,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或多或少存在不足。随着高速铁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在国内的兴起,我校车辆工程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提出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从而培养出质量更优的、综合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寿君,范富,张庆国,侯迷红,苏雅乐.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492-494.
[2]王晓玲,范魁元.学生培养模式转变: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内容[J].教育发展研究,2012,(5):6-10.
[3]范魁元,褚宏启.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关键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11,(9):1-4.
论文摘要: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培养的师资,必须适应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而目前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在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方面与培养适应中学语文课程改革要求的师资上有很大的不适应之处。因此,必须对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课程设置、课程结构进行改革调整。
一、本文产生的背景
面对当前如火如茶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等师范院校(以下简称“高师”)中文专业将如何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培养出合格的具备相应素质的语文教师,这一重大问题已经十分尖锐地突显在人们的面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的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本文正是从探究中学语文课程改革需要什么样的师资出发,从而探索高师中文专业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的调整与改革。
二、中学语文课程改革对高师中文专业培养的教师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首先对新一轮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什么作一个了解。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的前言中对语文课程改革的重点作了明确的说明:即“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法、评价目标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归纳起来,主要体现了基础课程改革的三大主题:教育观念的更新、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制度的重建。这正说明两点:一是这一轮的中学语文课程改革是一个整体性的、具有质的飞跃的变革。这对于我们高师中文专业培养中学语文教师的具体目标及其相关方面,提出了重新审视的必要。二是通过对语文课程重点改革的这些方面,特别是体现并指导这一系统改革的语文新课程标准及与之配套的语文新教材的认识概括中,可以捕捉到中学语文课程改革对中学语文教师素质、能力要求的信息。
具体来说,都有哪些信息呢?
1、在“语文新课标”中,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性质至少说明了两点: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性质决定了培养思维能力(语言和思维互为表里)与语文运用及言语交际能力,必然是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任务。
(2)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揭示了语文的文化属性,它本身就是文化,同时它负载着文化、传承着文化,文化是语文的根基。作为语文教育凭借的教材来说,所选的文章和文学作品大多文质兼美,在语言文字方面既是典范,同时又汇集了古今中外的思想及文化精华。所以文化内涵是与语文工具性不可分离的特性。正因为如此,“语文新课标”里课程总目标的第1条中,提出了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第2条提出了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可见多种文化的积淀与人文素养对语文的学习与运用是十分重要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两位一体的。
2、语文新课标还提出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新课标中,基本的语文素养被解释为:“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3、重视对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体验、理解与创新精神,注重语文规律在实践中的把握与运用。
4、新课标中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5、努力建设开放性的、有弹性、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注重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构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
6、教师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并恰当运用互联网技术,收集、运用好信息,能设计、制作并使用语文课件,同时能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这些新技术及信息处理。
7、语文新教材的编写不但体现了上述思想,而且选文更新力度极大,五分之四的选文是新的,不仅强调文质兼美,强调名家名篇,而且进一步加大了时文比例。从新教材注明的选文出处,不少选自1999年和2000年新近出版的书籍,选文内容和主题富有时代气息。
以上信息给予我们深刻的启迪,那就是中学语文课程改革对语文学习观、语文教育观、语文教师观、学生观,对语文素养、对语文教学策略和方式、对语文教材观等等已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理念,特别对语文教师提高到专业化程度上来要求,对语文教师综合素养要求是更专业化更高更全面了。
从上不难分析出中学语文课程改革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如下的思想理论知识素养与能力结构,才能适应基础教育语文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1)思想理论知识素养
能适应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师必须有良好语文教师思想品格情操素养,职业道德素养,语文学科基础知识素养,语文教育基础理论素质修养,广博的人文素养,及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素养,网络信息知识素养及其它自然科普知识素养。
(2)能力结构
能力结构可大致分为两大块,一块是知识能力结构,一块是语文教学能力结构。
知识能力结构包括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语文学科知识的能力,特别是较强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普通话口语交际能力;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储备能力;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丰富的形象思维能力,特别是联想、想象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较强的审美能力;较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敏锐地感知并吸取新的知识理念的能力。
语文教学能力结构,包括“三字一话”的基本教育技能,师范性教学语言的能力,创造性理解和处理使用教材的能力,建构校本教材的能力,具有策划并实施语文教育教学策略的能力,具有组织与引导语文学习活动的能力,具有设计教案与学案、组织教学、测试反馈、教学评价的能力,具有驾驶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具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具有语文教学研究的能力。
三、目前高师中文专业在课程设置、课程结构上与培养达到中学语文课程改革要求的师资尚有不适应之处。
以贵州省师专中文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为例来看,与培养适应中学语文课程改革需求的师资有极大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高师中文专业课程设置、课程结构的总体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缺乏明晰的理念,或其理念已与中学语文课程改革不相适应。
就毕节师专中文专业而言,其课程设置、课程结构,也跟省内其他师专一样,是根据贵州省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学时间计划表制定的“毕节师专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教学时间计划表”。其课程为何这样设置,为什么这样结构,不见任何说明。我们除了知道师专中文专业就是培养合格初中语文教师外,至于什么样才算合格的语文师资,认识就十分模糊了。当然,这样设置什么课程,不设置什么课程也就有了许多随意性、盲目性。其课程设置和结构与师范性要求的不适应性更是显而易见的。
2、语文教育类课程设置极为薄弱
从毕节师专中文专业的教学时间计划表看,语文教育类课程的设置,仅在第五学期开设一门“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课时为72学时。语文教育类课程在高师中文专业应该是一个重要的板块,是一个课程系统,它可以包含语文学、语文课程论、语文学科教育学、语文学习心理学、语文教育史、语文教学法、语文教材研究、语文微格教学、语文名课点评、语文教育研究等等系列课程。其中既有基础理论类课程,亦有语文技能及教育实践类课程。这一系统中的课程都是相辅相成的。仅仅一门72学时的初中语文教材教法,无论如何也包容不了以上各门语文教育类课程,实际它也不可能负载得了语文教育类课程的全部内容。所以仅设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这一门课程,涉及内容多,教师取舍左右为难,教学上显得仓促;学生则大多惜惜懂懂,既不能更深更广地去把握中学语文教学的理念与规律,试教时间也极为不足,实习时难以胜任语文教学。现在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三大主题,即语文教育观念更新,教学方式、学习方法的变革,语文教育制度的重建,要求对高师中文专业语文教育类课程系统的构建、设置与加强,已是势在必行的了。否则,学生的语文教育基础理论素养和语文教学能力也不可能建构起来。
3、口语交际课程被忽视
从毕节师专中文专业的教学时间计划表上可以看到,该专业没有口语交际(或口才学)类课程,只能看到在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中,有36学时的普通话课。而普通话课作为全校都开的公共教育类课程,旨在进行普通话的培养,重在语音形式的训练,算不得严格意义的口语交际课程。语文教师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新课标中,无论哪一个学段,都是重要的能力目标之一。语文教师的交际口语,不仅仅如其它学科教师那样是教育、教学、生活、工作的手段与工具,更是中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示范,是学生获取交际口语语感的重要途径。因此,口语交际课的开设,对中文专业加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极为重要的。
4、缺失广义的文化类课程
从毕节师专中文专业的教学时间讨一划表上我们看不到广义的文化类课程。本文前述表明,高师文化类课程的缺失是不能适应中学语文课程需要的,是不利于中文专业学生的文化品位的提高、文化素养的拓展与培养的。文化类课程的缺失,直接影响了学生文化素养。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总目标中,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尚且有文化渗透教育的要求,而高师中文专业就更没有理由在课程设置与课程结构中,将文化类课程抹去了。
5、有的课程学时设置和结构需要调整
普通话对高师中文专业的学生而言,不仅是他们将来从事语文教师工作的工具,是他们的教学语言,更是他们将来做语文教师时学生学习普通话和交际口语的活生生的楷模和示范,同时普通话亦是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前提与基础。毕节师专的学生,大多来自偏僻农村,方言影响根深蒂固。大多数学生汉语拼音基本没有掌握,发音顽固地格守方言影响。掌握普通话虽说更多地体现为技能的问题,要靠习得,但也十分需要个别的点拨指导。现时班级大,人数多,仅36学时要切实走完教学进度,亦是困难的,要让学生通得过毕业要求的等级测试,更是困难,而要过得了对语文教师要求的等级就更是难上加难了,所以在教学实际中早已不得不再加一个学期(36学时)的普通话课,才能完成教学进度。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安排在第一至第三学期,每个学期学时分别为每周3节、2节、2节。现代文学部分往往将第一、二学期的学时占完,而余下第三学期的周2学时给当代文学,教师学生皆反映学时显得极为紧张。而现行中学语文新课改教材,选文进一步加强时文比例。要与之相适应,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时比例应该调整,以加强当代文学课程,增强学生中国当代文学素养。
以上虽只举普通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两课程为例,但亦说明了高师中文专业在课程学时设置与结构上有待调整之处。
6、缺乏语文现代教育技术课程
在信息网络技术的时代,现代教育技术作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早已进人到基础教育的课堂,成为大加推广,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了。声像影视、多媒体课件使中学语文课堂生动活泼,魅力无穷。高师中文专业虽然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但并未同专业教学的应用结合起来。不开设语文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学生无法适应将来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应用的需要。
7、学科本体性课程拓展不开,适应不了语文新课改新教材的需要
中学语文新课改教材内容已显示,作为一位中学语文教师,其知识结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不在于一个深,而更多的是体现为一个“杂”与“博”,当然“杂”非杂乱无章之意,“杂”与“博”指的是教师的知识门类及各门类知识面的广博,这就要求高师中文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对学科本体性课程加以拓展,而且要拓展文化类课程,方能适应这一需要。而从中文专业的教学时间计划表上已明显地看到,别说专业外的文化类学科,就是学科本体性课程门类数量也有限,面也较窄,拓展不开,适应不了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需要。再加未开设选修课,不能给课程设置以更大的空间,无法使本体性课程得以拓展,自然也不能适应每位学生对学科本体性课程的选修需求-
8、忽略了边缘性课程的设置
人类许多专门的科学与知识,往往要转化为边缘科学与知识才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如在高师中文系,为什么开设普通教育学与普通心理学之后,学生却不能或者是不会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运用呢?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没有将普通教育学和普通心理学与语文教学的有关方面联系起来,转化为语文学科教育学、语文学习心理学。如果我们能将一些边缘性的学科开设起来,不仅有利于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加强对学生语文教学及其科研实践的指导,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性学习与运用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从而更有利于其将来从事语文教学能力的培养。
四、高师中文专业课程设置、课程结构的改革调整设想
为适应中学语文课程改革,培养出能胜任语文课程改革的师资,针对高师中文专业在课程设置、课程结构上与中学语文课程改革不适应之处,结合毕节师专中文系的实际,我们对高师中文专业课程设置、课程结构的改革与调整作如下设想。
1、确立高师中文专业适应时代需要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使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使各学科课程有一个凝聚的核心,使专业内的课程既有独立性又有联系,既有区分又有整合,建构开放式的课程体系,共同打造适应时代需要的基础教育语文师资。
2、加强语文教育类课程,明确专业主干课,使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既能拓展,又突出汉语言教育专业特点。
3、为扩大课程设置空间,拓展课程门类,充分挖掘并利用教师教育资源,扩展学生的智能,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课程设置可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活动课。
必修课分为公共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专业主干课列人专业必修课范畴。
选修课分为限选课与任选课,给学生的发展既给以导向又给予充分的自由度。
实践课包含军训、劳动、教育实践(见习、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论文及其答辩。
活动课,由系根据校、系、班及学生具体情况,根据培养现代语文师资的需要,与时俱进,每学期制订活动课内容及计划予以公布实施。
4、在选修课中增设文化类课程、语文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口语交际课程、语文教育类课程、边缘性课程
5、对相应的一些课程设置及学时作调整。
6、现以高师中文专业专科为例制定教学计划。
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专科(三年制)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的
本专业培养适应21世纪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思想道德情操,热爱语文教育、具有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和较深较广的文化知识修养的,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创新精神,能从事现代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教研的教师和教研人员。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的毕业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具有较好的人文素养,较为宽广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
2、掌握古今汉语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正确理解和处理古今汉语文字材料的能力。
3、有比较广泛的古今中外文学基础知识,具有文学分析批判评价能力。具有较好的审美修养。
4、能综合运用汉语言文学知识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5、掌握比较系统的语文教育理论、语文学科教育学、语文学科心理学,具有语文教育的新理念,初步具有运用这些理论、理念设计语文教学的策略并实施于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实践的能力,有进行语文教学科研的能力。
6、具有良好的语文教师职业技能,具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事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的基本能力。
7、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主干课程(11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