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4 15:44: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历史学本科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研究型教学 历史学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evelopment Path of History Graduate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in Research Teaching Perspective
SHAO Kan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
Abstract Under continuous deepening reform of university teaching background, many universities research teaching to become a professional disciplines and goal-oriented reform, professional history is no exception.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is innovative model, practice teach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History teaching professional practice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present, it is often a mere formality rather difficult to produce utility. Only the same time force from universities,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ree levels, the formation of active benign interaction, can only reflect the true meaning of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research teaching will become possible.
Key words research teaching; history; practice teaching
1 历史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在研究型教学中的地位
历史学是典型文科专业,在其教学活动中存在诸多文科共性问题,如: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知识性课程较多,方法论的课程很少;教学手段单一,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师多重科研而轻教学,教学内容陈旧等。这些包括历史学在内的文科专业所具有的通病,近些年来常常为学界所攻诘。毋庸置疑,在这种僵化陈旧的教学模式下,人才培养质量很难保证,专业培养目标能否实现也极为堪忧。许多高校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不断通过推动教学改革来扭转这种局面,力图将研究型教学落到实处。总体看来,业已形成的规范性认识将“研究型教学”定位为三个主要特点:一是要有课题(专题、问题),师生共同研究、共同讨论;二是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引导而学生自主钻研;三是实现知识的“内化”,通过体验,提升素质和能力。①
基于上述特点,很多高校围绕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两个层面展开了探索和改革,其中课堂教学改革是主要发力点。从教学氛围的培育到学习兴趣的培养;从教学主体的互动到课堂效果的评价;从教学过程的优化到教学手段的更新,探讨不可谓不全面,不可谓不细致。各高校管理者和相关研究学者,考古鉴今、兼收中西,形成了大量的极具智慧的研究和探索成果。相较而言,对于课外实践这一环节却长期疏于关照。古语有“纸上得来终须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之说,特别是对于历史这门偏于理论和知识的学科,更是需要注重实践,否则所谓研究型教学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研究型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精神,自主钻研、自主创新,这种能力的培养只通过课堂是很难实现的,实践环节不可或缺。人的能力总是在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运用所学知识,方能实现“知行合一”。有研究表明,一个人对于听到的信息能记住25%,对于听且看到的信息能记住45%,而对于听到、看到且做过的事情则能记住70%。也就是说,虽然课堂有内外之分,但却不应割裂开来,唯有将两者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教学与实践的良性互动,方能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对于学生来讲,课外实践活动的实现形式是多元化的,比如参加甚至主持课题研究,或者自发参与一些社会活动,即便是做一些兼职也可视为实践活动的一种。但上述方式均有局限性,课题研究从目前来看对于本科生而言机会还是比较有限,而自发参与社会活动或者兼职目的性不强且随意性很大,这都难以收到实效。在这种情况下,体现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包括课程见习、综合实习、毕业论文等就显得尤为重要。
2 历史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事实上,历史学专业的管理者和教师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是有清晰而明确的认知的。但是限于各种主、客观因素,这种认知大都停留在理念上,以致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并没有落到实处,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按照培养大纲要求,历史学本科专业在课堂教学之余,还设置有固定时间安排的实习活动,包括课程见习和综合实习两个方面。课程见习,顾名思义是针对于特定课程所安排的实习,如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考古学通论、史学论文写作等课程,一般要安排至少两天的单科实习。综合实习,又称为综合认识实习,即提供给学生一个较长时间(一般为7天)去校外开展实践活动。无论是课程见习还是综合实习,其目的是相同的,就是通过重返历史现场、开展田野调查,将文本知识与现场实况互为映证,使枯燥乏味的文字变为立体形象的鲜活材料,从情感上和学理上更为深刻地感受历史背景、认知历史事件,进而将所学知识与身处的社会、自然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一种内化的体验。这样一种设置和安排,无疑是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具有开放性、创造性的一个平台。这样一个平台如若搭建规范完备,就能够将合作性、问题性、实践性三个维度有机结合起来,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有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升。然而目前许多高校的实习环节操作往往是流于形式,几无效果。析其原因大概有三:一是传统教学理念的惯性作用,“重理论而轻实践”,高校管理层面没有予以足够重视和支持,比如实习经费安排比较低难以有效开展活动;二是教师重科研而轻教学,“课题、论文”至上的倾向依然比较严重,不愿意投入精力于实践教学;三是院系在运作中对于师生安全顾虑过重,往往简化甚至改变实习形式,当下一种常见的做法就是将实习活动完全交由旅游公司打理,从而规避责任,但实践活动却变成了旅游观光。
实践教学的另外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毕业论文写作,其设置的目的在于检验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科知识、思维能力等各种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将所接受的教育和所学习的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和水平。③但是近年来关于本科毕业论文的声讨之声不绝于耳,有部分学者甚至提出废止这一规定,其原因就在于东拼西凑、粗制滥造的论文严重浪费了教育资源,伤害了本科教育的形象。教育部曾多次下达通知,要求各高校加强本科毕业论文工作,加大改革力度,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各高校也纷纷采取举措,力图改变这一现状,如进一步规范论文写作流程和制作要求,严格论文的考核和评估,加强对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管理等。但从效果来看,似乎难尽如人意。就历史专业而言,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较低是有客观原因存在的。一方面专业课程设置偏重于知识体系掌握和理论观点介绍,而方法论课程设置较少,加之大学期间又鲜有机会参与科研活动、接触乃至写作科研论文,以致到大四阶段毕业论文写作时有手足无措之感,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严重不足,也就很难形成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另一方面,大四阶段正是学生面临择业的关键时刻,考研、找工作成为核心内容,在目前的就业环境下,很多学生在重重压力下没有心思、也没有精力投入过多时间在毕业论文写作上,往往只是抽出几天时间就草草完成,其质量也就可见一斑了。
3 研究型教学导向下历史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与展望
研究型教学的宗旨是通过教学与研究、实践的结合,激发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勇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④这就要求在课内教学活动和课外实践活动搭建一座桥梁,以问题为导向,在师生平等而又积极互动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充分而又自由的探索空间。
正如前文所述,课外实践的全面开展和落实,主体环境尚不成熟和完善,目前有效的着力点就是抓好培养方案中的实践教学活动。若要做好这一方面,需要来自三个方面的合力。其一,高校层面。高等院校要自上而下重视实践教学活动,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扶持和激励机制。在目前实习补贴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高校可以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免除师生后顾之忧;面对指导教师主动性不强的现状,高校可以将实践教学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或者可以通过课题等方式给予指导教师一定的物质奖励。针对于历史学的专业特点,高校应该积极引导具有丰富考古经验或者田野调查经验的高水平教师充实到指导教师队伍中来,以优化师资结构。在毕业论文工作方面,高校要采取有效举措严把质量关,还可以结合实际进行适当变通,如将时间安排至学生在校的大四第一学期全部完成。其二,教师层面。无论是校外实习活动还是毕业论文写作,都需要指导教师与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互动,可以说实践教学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导教师的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负责的敬业精神。以田野调查为例,一次大规模的田野调查活动往往需要极为耐心和周全的准备工作。事先要有具体的运作方案,包括确定调查主题、遴选合适田野点、制定详细调查计划、准备充足经费、培训人员等方面都要面面俱到。调查期间,要结合实际情况把握好计划进展的节奏,耐心细致地进行指导,保护好师生的安全,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调查结束后,要及时组织人员进行资料的汇总和整理,完成调查报告的撰写及后续的收尾工作。所以作为指导教师而言,既然承担了这样的角色,就要认真履行职责,不辱使命。其三,学生层面。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归根结底还是要由学生自主来完成,即使是方案和计划制定得非常完美,如果学生不积极参与进来,一切都只能是零。作为学生来说,应该珍惜每一次实践教学活动,积极走向田野与社会,确保教学“情境化”的生成。⑤在经费相对有限、实习环境相对艰苦的条件下,学生要“吃得苦、耐得烦”,配合实习方案组织实施,积极参与互动,更要在这其中树立主体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培养才干,增长见识,提升综合素质。
基金项目:湖南吉首大学教改项目(重点)“《中国古代史》研究型教学研究”(2011JSUJGA08)的成果
注释
① 董宇艳.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海导航(2001-2005督学撰写材料选编)[M].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6:310.
② 刘凡丰.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改革透视[J].高等教育研究,2003(1):100-104.
③ 王文举,王传生,赵慧军.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509.
一、被调查的六所高校的历史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介绍
1.陕西师范大学。该校本科历史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分为五类,即通识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专业课程模块、教师教育模块和实践模块。共187 学分。⑴通识模块。该模块又细分为三小类包括公共必修课、公共限定选修课和公共任意选修课。公共必修课有49 个学分,占总学分的26.2%,主要课程为外语、计算机、政治、大学语文、形势与政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公共限定选修课共8 学分,公共限定选修课共4 学分。⑵学科基础模块。包括相关学科基础课和本学科基础课两小类。相关学科基础课共5 学分,含高等数学和考古学两门课。本学科基础课39 学分,占总学分的20.9%,主要开设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和史学概论等课程,在第一至第四学期开课。⑶专业课程模块。共41 学分,分为三小类。即专业必修课、专业限定选修课和专业任意选修课。其中,专业必修课开设20 门课程;专业限定选修课开设12 门,分为中国古代史系列、中国近现代史系列、世界史系列、其他系列等4 个方向;专业任意选修课开设53 门。学校规定学生应从限定选修课中至少选修12 个学分,要求每个系列都要选,并且要选修一个完整系列。至于任意选修课,学校要求学生至少修10 个学分。⑷教师教育模块。共17 学分,分为必修和限定选修两类。必修课开设6 门课程13 个学分,限定选修开设两门课程4 个学分且必须全选。⑸实践模块。共24 学分。包括军事理论与训练、教育见习、公益志愿服务活动、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等课程。
2.西南大学。该校本科历史学专业的课程结构分为六类,即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发展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自主创新学习。⑴通识教育课程。共57学分,分成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小类。必修课45 学分,开设课程11 门。开课时间安排在第一至六学期,主要有外语、政治、体育、计算机和就业指导等。选修课由学校统一开设,学生根据专业要求自主选择。⑵学科基础课程。共32 学分,全部为必修课。课程主要是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开课时间安排在第一至四学期。⑶专业发展课程。共111 学分,也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小类。其中必修课21 学分,开设课程6 门,开课时间在第一至六学期。主要有中西史学史、史学理论与方法、考古学通论、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历史文选等。选修课进一步细分为八小类。包括专门史类10 学分,5 门课程;断代史类8 学分,4 门课程;晚清史类10 学分,5 门课程;世界史类20 学分,10 门课程;区域史类6 学分,3 门课程;博物馆类12 学分,6 门课程;民族学类8 学分,4 门课程;综合类16 学分,8门课程。⑷教师教育课程。共34 学分,也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其中,必修课12 学分,5 门课程。主要内容为:教育概论、心理学、中学历史教学论、教育技术应用、中学历史课程设计等;选修课22 学分,11 门课程。包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历史课程改革、当代世界教育改革、教育美学、班主任工作等课程。⑸实践教学环节。共20 学分,含教育实习、论文写作等五项。⑹自主创新学习,不计入总学分。
3.华中师范大学。该校历史学本科专业课程结构比较简洁,分为两大类。即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专业必修课主要包括外语、计算机基础、大学体育、政治、教育学等课程和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中国历史文选、历史科学概论、历史教育学等课程。可见,该校的专业必修课实际涵盖了外校通识类、专业基础类甚至实践教学类的课程,体现出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专业选修课大致开设有50 门,涉及面比较广泛。
4.东北师范大学。该校历史学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主要分为五类。即,⑴普通教育课程类,开设有外语、计算机、体育、思想品德、军事理论和综合知识等,学校要求学生应修44 个学分。⑵专业课程类,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系列课两小类。专业基础课共43 学分,专业系列课共58 学分。学校要求学生应修99 学分。⑶教育理论和技能课,开设有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论、教育实习和研究中等教育课程等,学生应修18 学分。⑷专业实践,主要形式是文物考察。⑸副修课程,开设的主要是有关学科课,共20 学分,但不计入总学分。
5.华南师范大学。同华中师范大学一样,该校历史学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也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⑴必修课。进一步分为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两小类。①公共必修课。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理论和思想品德课程;其他公共课程;公共实践教学;教育理论与教师职业技能课程。②专业必修课。由三个部分组成,共69 学分。分别是专业实践教学计16 学分;学科基础平台计39 学分;专业基础平台课群计14 学分。⑵选修课。有专业限选课和任选课两种。①专业限选课。分为历史教学方向模块和历史研究方向模块,前一模块含历史唯物主义、经济学说史、中国文化史等10 门课程,计28 学分;后一模块主要是专题类课程,包括中国古代史专题研究、中国近代史专题研究、世界史专题研究等11 门课程,计30 学分。学校要求学生选中其中一模块,修满19 学分即可。②任选课。任选课也分为两类,即专业任选课和公共任选课。专业任选课包括中国哲学史、欧洲哲学史、演讲学等六门课;公共任选课由学校统一安排。学校规定学生在任选课上必须取得16 学分。
6.江西师范大学。该校历史学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分为四个组成部分。⑴通识教育基础课程,共46 学分。内含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两小类。前一类课程共36学分,后一类课程共10 学分。⑵学科基础课程,共31 学分。也包括必修和选修两类。其中,必修类开设8 门课程,共25学分。选修类系指跨系跨专业选修6 学分。⑶专业课程,共60学分。分为专业必修课程共40 学分和专业选修课程任选20学分两类。⑷集中实践环节,共23 学分,要求不少于25 周。
二、课程设置的特色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这几所大学基本上都能立足自身实际,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需要,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不少学校的课程设置显示出了亮点和自己的特色,下面分别叙述之。
1.西南大学。⑴在通识教育课程这块,比较重视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培养。为此,在第二和第三学期开设了大学计算机基础I 和程序设计Visual,两门课学分达8 分之多,且课时达144 个。相较其他被调查学校同类课程,无论是学分还是课时的分值都是相当高的。⑵在学科基础课程这块,基本开设的是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这也是他们的一个比较独特之处。⑶在专业发展课的必修课程安排上,他们非常重视史学理论、史学史等课程的教学,安排的多是此类课程。看得出该校在这一块比较强调对学生方法论的教育,力争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在专业发展课程的8 类选修课安排上,他们除了做到了广和博外,还兼顾了西南地方特色、民族特色。表现为开设了一些区域史类课程,如川渝地方史、西南历史文化地理等;还开设了民族学类课程,如西南少数民族史、藏族历史等五门课程;以及博物馆类课程等。⑷在教师教育课程的安排上,该校非常注意贴合实际,注重对学生教师技能的培训。在必修、选修的16 门课中,紧密结合中学历史教学的课程就占到了11 门之多。⑸在实践教学这块,除了正常的教育实习、论文写作等以外,他们还专门在第六学期给学生安排了一个有1 学分和18 个学时的课堂教学能力训练课。该课正好放在教学实习的前一学期,对实习的开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陕西师范大学。⑴在通识模块这块,和西南大学一样,该校也非常重视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分别在第一、第二学期开设了计算机基础和VF 程序设计,两门课学分达7 个,课时达162 个。⑵在学科基础模块的本学科基础课这块,除了一门史学概论外,安排的都是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课。表明该校对通史课在整个课程结构中基础地位的认识。⑶在专业课程模块的必修课安排上,他们除开设了中西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文选、历史地理学等课程外,引人注目地开设了历史学科专业导引课。⑷教师教育模块,课程特色是专和广的结合。必修课只安排了6 门13 学分,但选修课却达到了29门之多,学生从中选修4 学分即可。
3.华中师范大学。⑴在历史系基地班的教学中,该校压缩了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的课时和学分,由原来的720 课时40学分减至450 课时25 学分;增加了选修课程,并将选修课分成专门史和专题研究课两类。他们拓展了课程内涵,注重前沿和学术特色。开设了一批新课,如博导专题课、中国文化史、西方文化史、国学元典导读等;设置了一部分有助于提高专业素质的课程,如史学论文写作、史学信息介绍等。⑵历史系师范专业的教学上,该系强调加强基础,注重科研;拓宽领域,提高技能(师范技能);形成特长,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在课程结构方面,加强中外文化史、经济史、世界主要国家现代化史、国际关系史等课程的开设。
4.东北师范大学。⑴在课程体系方面,在基地班的教学中,打破了以往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压缩了专业基础课,增加了专业选修课;增开相应的文史哲、文理科交叉的概论课和技能课。经过系统调整,该系的课程体系已基本与高素质、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⑵该校重视历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教学;重视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的教学。⑶还开设了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课程,如东北民族与边疆史、奉系军阀史、中俄关系史、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等专门史课程。
5.江西师范大学。他们在做好自身定位的前提下,既注重拓宽学生知识面,又兼顾课程的现实性、地域性和实用性,力争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为此,在开设了本科生应掌握的一般专业必修课的同时,该校在专业选修课上动脑筋,开设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国陶瓷史、万寿宫文化、江西地方史等课程供学生选修。考虑到中学历史课改的趋势,他们还为学生开设了西方经济史、西方政治思想史、科学技术史、中西文化比较、现代化问题研究、普通自然地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课程,应对课改提出的新要求。
6.华南师范大学。与江西师范大学一样,华南师范大学也是一所省属师范大学。该校历史系的课程设置也充分考虑了这个前提。在课程设置的特色方面,他们留给我们最大的印象是在第五学期开设的专业限选课。他们把专业限选课分成历史教学方向和历史研究方向两个模块,规定学生任选其中一个模块的所有课程。历史教学方向的课程主要为培养一个合格的中学历史教师而设计,主要有经济学说史、中国文化史、广东地方史、客家学概论、西方政治思想史、领导科学、人生观通论、政府经济职能与宏观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历史研究方向的课程则以断代史、专门史等专题课为主,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深度,为学生毕业后进一步深造做好准备。
三、启示与借鉴
1.把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放在首位。这个特点主要体现在几所重点师范大学身上,在课程设置上他们努力使学生达到学会学习、学会研究的目的,并不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在处理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关系时,大多做到了优化基础课淡化专业课,纷纷压缩了通史课的学时和学分。优化基础课就是要使基础课同时满足就业市场需求、个人可持续发展、后续课程奠基、继续深造等多元目标。
2.加强选修课程的设置。进入21 世纪,随着各学科的不断交叉、融合,边缘学科的不断涌现,在人才培养上人们越来越形成一种共识,即单一的专业知识训练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所以开设恰当比例的选修课程是尊重学生个性与个人成材选择的重要表现。
关键词:大学生科研项目;项目管理;科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5-0134-02
一、引言
教育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旨在通过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该计划项目较原有大学生科研项目更强调过程管理,实施中期考核、经费浮动等管理方式:通过项目中期验收,给予科研成果突出的项目团队更多经费支持,同时减少或终止验收不合格项目的经费支持,此激励政策给大学生科研项目实施过程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需要各组织单位对本院获批项目进展情况有实质性掌握。本文拟对目前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对国家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及其对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作用的体现做出概述和论证,并对新形势下对项目管理提出的新要求进行探讨。
二、做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现代社会对大学生培养的质量和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是当今社会发展现代化的客观需要,也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发展需求。作为教学活动的进一步深入,每年一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提供大学生了解课本和课堂以外更多专业知识的机会,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组队或独立完成科研项目,提供学生增强专业素养和多方面能力的机会。通过完成项目的方式,使大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展开研究,可以有效地增强大学生对科研工作的兴趣和科研水平能力的提升,所以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管理,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有促进作用。
三、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举措
以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为例,本文将探索科学、有效地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方式方法及其对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一)学院基层教学组织的严格评审
各教学单位对科研项目申报过程的评选是否公正以及能否严格把关,关系着大学生对科研工作严肃认真性质的认识,并对大学生建立崇尚科学、求真务实的研究态度有重要影响。在各学院教师认真评审的良好学术环境下,提交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书的各项目组会更加踏实、认真细致地进行前期资料整理及项目调查论证。
以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为例,每年申报国家级和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期间,历史学院都组织学院古代史教研室、近代史教研室和世界史教研室及考古教研室四个教研室负责人、院督导团教师和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师对学院本科生提交的项目申报书进行公开、细心、科学的审核和公平、客观的排序,为各项目提出修改和完善意见,并推荐申报国家级训练项目的项目组。逐年进行之下,这项制度逐渐完善、担任评审的教师公正认真,使得历史学院近五年来每年推荐参加学校组织的国家级项目答辩会的过关率都很高,获批项目数更是连年居武汉大学人文学部中最高。
公正合理的制度和严格执行的过程使得师生都受益颇深,严谨的学术风气培养了学生科学论证、言之有据、言之有理的良好学术习惯,有效地提高了学院本科生的科研水平,使得学院连续多年在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奖中获奖率居全校前列,多年在湖北省大学生科研成果奖中获奖率居学校前茅,近五年来在两届全国史学新秀奖中,学院本科生分别获得一等奖1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的好成绩,2012年学院本科生还在权威期刊《历史地理论丛》上发表文章,彰显了历史学院本科生优秀的科研水平和能力。
(二)宣传、组织申报和过程管理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科研项目参与意识不仅需要依靠学院教师的指导、院基层教学组织的认真评审,还需要教学管理人员对申报的良好组织和对获批项目的有序管理。本科教学院长和副书记及其领导下的教学秘书、学生辅导员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组织安排工作需认真、及时、有创意。在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每年一度的新生入校见面会上,教学秘书都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进行重点宣传,使新生入校时即对参与科研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有全面、耳目一新的了解,继而介绍培养个人科研能力对其自身专业素养和全方位能力锻炼的价值和意义。
学院还定期组织新老生交流见面会,为高、低年级学生之间沟通大学学习、科研、生活、就业、考研等信息搭建平台,使低年级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高年级学生的优秀学习经验。为保障高、低年级学生间的顺畅交流,历史学院还建设了一项特色制度——“学长制”:优秀学长不定期给予低年级学生有关大学学习和校园生活的指导,这样一来,在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大获裨益的高年级学生会在交流中介绍并建议低年级学生进行申报。由于宣传和组织的到位,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学生历来对科研项目申报极为踊跃,2013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数更是较2012年申报数翻了一番,且历年申报项目中从来不乏优秀者。
除了申报组织外,对项目的过程管理也是提高项目完成质量的有力保障。作为本科教学秘书,需组织各项目组按时提交申报书、安排好项目评审会;在项目申报阶段保持与学校教务部门的联系,项目评审结果公布后,及时通知学生提交项目合同书;在项目进行中期,给予学生关于项目报告书写规范的指导,组织学生提交科研日志、中期报告和中期报告表,项目完成阶段组织各项目组提交项目完成报告表、项目完成报告和科研总结,并把关项目完成报告的格式;结项后期,安排学生经费报账。整个过程周期长、联系事务多,事务琐碎,如何做好该过程的管理工作是值得每一位教学秘书认真思考和总结的问题。
作为项目指导教师,不仅要了解项目进程、给予项目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式的指导,并严格把关每份报告的学术规范。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过程各个环节看似简单,但是只有本着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才能处理好所有细小的问题。
(三)创设院级、教研室级科研基金,营造良好科研氛围
学院为鼓励学生参与科研的方式各有不同,有的学院设立研究小组,有的学院组织以科研工作为主题的项目大赛。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建立了院级和教研室级科研项目,以支持和鼓励学生投入科研工作、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历史学院自2008年起设置历史学院本科生科研基金,并颁行《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本科生科研基金与本科生科研项目管理办法》,以此激发学院各专业本科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和努力创新的科研积极性,营造浓厚的大学生科研氛围,全面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推进学院本科生培养质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值得一提的是,世界史研究所科研基金的评审采用的是校外专家盲评制度,将学生已经形成的科研成果匿名发给校外专家,综合校外专家评审结果,给予学生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的奖励。此举对学生科研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项目评审的公正度增加了砝码,该制度实行以来一直广受世界史学生欢迎,切实资助和鼓励一批向往从事历史学科研工作的学生,使他们在大学学习成长过程中更加确定自己努力的方向。在这样优秀的培养制度下,历史学院每年都走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他们中一半以上走向了海外著名大学和北大、清华等国内著名高校进行进一步的深造,为历史学科研究队伍输送了优秀的新鲜血液。可见,院级和所级科研项目的创设为本科生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为提升大学生培养质量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四)奖励机制的创设
1.对学生的奖励。为鼓励学院本科生参与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院在每年一度的保送研究生和奖学金评定中给予主持和参加国家级、校级和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完成项目的成员各自相应的加分,以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热情。
2.对指导教师的奖励。教师对学生的指导直接影响着学生科研项目完成的水平,所以指导教师对项目指导所投放的精力多少、是否与项目成员间定期沟通等作法关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质量,所以学院很重视对项目指导教师的支持和鼓励。每年度本科教学劳酬分配中都对指导并完成结项的国家级、校级和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教师给予分配倾斜。
奖励机制的创设无疑对教师和学生投入科研项目的激情起到促进作用,使得教师为指导学生科研学习付出大把精力后能得到更多来自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肯定,使得学生在收获科研水平进步的基础上,增强对从事科研工作的信心和兴趣。
(五)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与大学生科研间相互促进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先后建立了国家第二档案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和安徽铜绿山考古基地等实习基地作为学院学生集中实习的实践基地,每年大三年级学生都会在学院指定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奔赴各专业基地实习3~4星期,考古专业实习期为一个学期。
历史文献和档案、文物对历史专业的学生来说不陌生,通过接触第一手资料,紧密结合实习内容与平时专业训练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科研内容,使得学生增强了以后从事史学研究积累处理档案资料的经验,真正做到了实习与专业学习的紧密结合。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科研水平,基层教学组织的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需要从宣传、评审到过程管理都采取认真、公正的态度,并不断挖掘新的思路来支撑和优化项目的实施,从而形成促进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多角度培养模式,最终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大学生科研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卫飞飞.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项目管理实践[D].西安:西安交通大学,2012.
创设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一直是教育界的追求目标。为此,各地涌现出很多促进高效教学的模式。但我认为这些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过于机械化,往往对单纯记忆性知识的掌握有益,而历史学科一来常无固定结论,二来需要深厚学术积淀,三来教科书存在漏洞,需要动态化的思维训练才能形成真正的高效课堂。那么,什么样的历史课堂才是高效的呢?
我认为,历史课堂的高效性,不在于训练学生背熟了多少书本知识,而在于帮助学生形成了怎样的历史观和学习方法。我把这种历史观定位在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上,学习方法主要是以史料为依托,通过证史、疑史,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必须从史料出发,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这样才能更好地分析历史事件的影响及意义。下面,我着重谈谈我的历史高效课堂是怎样“炼”成的。
一、以史料教学法为核心,引导学生掌握和了解历史知识
主要做法是查阅相关历史资料、采访当事人,使用网络资源要特别谨慎。
如教学《春秋战国的纷争・长平之战》,我要求学生以“白起是否坑杀四十万赵军”为题,根据我提供的史料进行讨论,并阐发自己的观点。支持“坑杀四十万降卒”的观点,主要可凭借《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赵)括军败,卒四十万降武安君(白起)。武安君……乃挟让而尽坑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 并以《资治通鉴》作为佐证。
持反对意见者可主要参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既然“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那赵国为什么能在五年之后“大破燕军”,使“燕割五城请和”呢?以战国时期的实际情况看,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就屠杀四十万人也是十分困难的。依据古人爱用虚数的习惯,还可推测长平之战所坑杀人数应当是古人惯用的虚数。
讨论最终选取哪种结果不是最重要的,“高效”的体现应是学生学会对不同史料进行比较性的综合深入分析,并能有理有据地阐发个人的观点。
二、以“了解之同情”及实事求是的态度,引导学生不对历史人物与事件妄下结论
我的主要做法是引导学生:看人,要学会站在当事人的角度体察人物;看事,要学会用证据说事儿。
传统的历史教学总是喜欢站在高于历史的角度褒贬人物,评论事件,而忽视了当事人的心理状态与事件的真实情况。比如,一谈戊戌就说康梁保皇的局限性,一提慈禧就说她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保守派。以戊戌而告终,我们就说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不能救中国,但康梁哪一个是资产阶级呢?我们天天说出卖谭嗣同、慈禧太后阻挠改革,却拿不出能服人的证据。没有根据就妄下结论,这是对历史的不敬。因此,在教学中,我一方面引导学生通过古今不同的视角,根据当时的现实情况,甚至是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去看问题,这样能更好地体察当事人的心理状态,看清历史的本来面貌;另一方面在一个历史事件的教学中,我往往精选出多种史料记载及由这些史料推出的不同结论,供学生选择,培养学生依据史料、“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认知态度和思维习惯。
三、以“大胆怀疑,小心求证”的态度,引导学生勇于质疑、慎于求证
现行历史教科书中,尚保留着许多存在争议的问题,历史教师也会因个人学养的深浅而存在教学漏洞。因此,我引导学生不偏信任何观点,只要认为证据不足,就要大胆质疑教科书和教师,直到证据确凿为止。比如,教科上说开始当天,光绪帝亲自登上天安门城楼颁布《明定国是诏》,学生就曾对此提出质疑。面对质疑,一方面我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得知清朝皇帝颁布诏书确实要在天安门举办颁诏仪式;另一方面肯定学生的质疑,因为根据诏书起草者当天的日记来看,光绪帝当天几乎没有时间参与颁诏仪式。
此外,我由蒙文通先生采用的考试方式得到启发,尝试改变课堂评价方式――不是出题考学生,而是让学生出题考我;或者在某些测验中让学生自己提出质疑性问题,自问自答,鼓励学生质疑。实际上这也是考查学生的学问深浅,只有学明白了,才能问出有水平的问题,而学生也确实提出过很多有思想的问题。比如,“已经大权独揽控制中华民国,但为什么还要皇帝这么个名号”;“抗美援朝战争,为什么同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没有在联合国决定出兵时使用一票否决权”;“张謇为什么放着好好的官不当,却去搞实业”,等等。这些质疑质量之高,很难想象其出自初中生之口。能提出这些疑问,正是因为学生有了正确的学习态度与方法的结果。提出问题就要解决问题,通过搜集史料后的合作交流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学习。
[关键词]专题课程;原典教学;课堂研讨;学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3)10-0064-04
通常而言,我国历史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在一二年级基本完成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等主干课程的学习以后,自三年级开始,逐渐进入专业选修课程的学习。相较于专业主干课程而言,一系列专业选修课程的开设,往往是各个学校的教师根据自身的研究专长或依据本校的学科特色、本地区的区位优势而确定,学生也多半是根据自己的学习或研究兴趣而选择研修,人数自然不会太多。因此,这类课程的主要特点就在于课程内容的专题研究性和授课方式的灵活性,其目的着重于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术兴趣和研究能力。基于此,笔者结合自己在给历史学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所开设的“中越关系史专题”这一选修课程,谈谈自己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经验,期望能为高校选修课程的开设提供一些参考。
一、我们为何开设本课程
越南是我国的重要邻邦,山水相依、境壤毗连的中越两国有着悠久而紧密的历史联系。中越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有着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历史上的中越关系,在古代中国与周边国家国际关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一直备受学术界关注。广西地处中国南部边疆,直接与越南接壤,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广西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尤其是越南交往的重要媒介,广西也因为有史以来所扮演的沟通中国与东南亚等地区经济往来、文化交流的桥梁角色,而与当今越南等东盟国家发生密切的往来联系。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得广西处于中国面向越南及东南亚开放的前沿,也奠定了广西在中国与越南、中国与东盟等对外交流合作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在今天的广西已吹响“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扩大对外开放的时代号角的背景下,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更迫切需要我们培养更多的具有系统的中越关系史知识结构、学术研究能力和解决中越关系现实问题能力的人才。而有关越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以及中越关系的历史与现状等相关课程的开设,也直接关乎越南研究以及东盟研究领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更为重要的是,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战略逐渐向西南转移,也必然需要大力加强越南学、中国―东盟学学科建设。
进入21世纪,高等院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高校竞争优势的根本体现,就在于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在于人才的培养与聚集。所以,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通过结合地方实际发展特色学科,由此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广西师范大学作为“人文强桂”的台柱,一贯秉承发扬人文社会学科优势、服务广西的办学传统和特色,一批颇具地方特色和优势的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是造就广西师范大学良好社会声誉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显示广西师范大学实力的重要筹码之一。广西师范大学与越南在文化教育方面的交流合作历史悠久,这为她的越南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搭建了优越的平台。但相对于广西在中越关系史研究领域所具有的特殊的区位优势,相对于广西师范大学与越南在悠久而密切的交流联系中所聚积的丰富历史内涵来说,我们的越南研究还显得不够。这就要求我们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拓宽研究领域,提升研究水平,加快人才培养,推动越南研究的全面发展。因此,立足本土实际,依托广西特殊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并将其转化为学科优势,加强有关中越关系的教学与研究,既是推动学术研究的客观需要,也是维护和发展中越睦邻友好关系的现实需求。此亦为我们之所以开设“中越关系史专题”这门课程的原因所在。
二、原典教学,提高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
对于历史学专业的本科学生而言,史料的阅读能力无疑是其最基本的专业技能。开展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史料的分析解读,是其将来从事历史研究的重要基础。所以说,历史学离不开史料。越南是受中华文化影响最深的周边国家之一。特殊的历史关系,使我国的历代典籍中保存有丰富的关于越南的记载,正如冯承钧先生在法国学者卢梭《秦代初平南越考》的译序中所说的那样:“我们研究宋代以前安南史事,只能去检寻中国史籍。”而越南也因中越两国深厚的文化渊源,形成了大量的本土汉文典籍。这都为我们开展中越关系史专题这一课程的原典教学提供了独特的便利。
为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我们一般采取课前布置和课堂直接印发相关史籍的篇目、篇章的办法,让学生在阅读中走进历史的现场,感受史学的魅力,特别是引导学生通过史料的阅读发现问题。例如,在讲到“从交州刺史部到安南都护府:郡县时代之安南”这一专题中的唐代安南都护府时,我们并不仅仅将课堂教学对象拘泥于唐代南疆一隅的安南都护府,而是从多维的视角引导学生去思考安南都护府在唐代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通过安排学生重点阅读《新唐书・南蛮传》、樊绰《云南志・名类》等原始材料,并结合学生阅读的理解和教师对史料的讲解,将安南都护府置于地理单元上的岭南这一古代中国南方区域体之中去考察,并从唐代边疆相互维卫的军事防御网络的战略构想出发,将安南都护府与唐代前期的南宁州都督府和岭南的邕州联系起来,理解安南都护府对于构建唐代南部、西南边疆相互维卫的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地位。从而使学生明白:考察某一具体历史问题时不能过于局限,需具备历史全局观,要从更加广阔的视野去开展史料的收集,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生受此启发,思考问题的兴趣大增。如有学生根据阅读材料提问:为什么越南在经历中国秦汉至隋唐的1000余年的郡县统治后,却在唐朝末年逐渐走向独立?对此,我要求学生阅读《新唐书・地理志・羁縻州》和印发的越南学者潘文阁等主编的《越南汉喃铭文汇编》第一集《北属时期至李朝》中所收录的中国唐代时期的安南实物资料《青梅社钟铭》,并辅以我国台湾学者耿慧玲教授在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七至十四世纪越南国家意识的形成》一文。结合二者,启迪学生重新检讨唐代于广大边疆民族地区长期推行的羁縻政策,提出在充分肯定唐代羁縻政策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它的消极作用。因为有了材料的直观反映,学生对于导致唐末安南离心的社会根源便有了全新的认识。当然,我们在本课程讲授过程中的课堂教学设计,并非只是基于解决课程具体讨论对象的相关知识的考虑,更重要的是通过原典的学习,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史料整理、鉴别、考订和研究能力,能够从看似凌乱的史料之间发现其中某些内在的有机联系,挖掘隐藏在文本背后的潜在信息,懂得历史研究必须从史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入手,而非简单的史料罗列。
三、贯穿学科前沿,培养学生的研究兴趣
我们都知道,大学教学绝非只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学习的兴趣以及问题意识、创新意识和精英意识,旨在训练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的创造能力。正如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曾经说过的:“办学校,特别是办大学,应有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才。”武汉大学前校长、著名教育家刘道玉先生亦言:“无论在中国或是国外,大学都是最高的学府,是造就优秀人才的基地,是从事高深学问研究的园地,是新思想、新理论、新文化诞生的摇篮。”也就是说,大学之所以称作大学,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是其存在的核心元素。而无论是学术研究还是人才培养,其行为的主体无疑都是大学教师,这就要求我们在高校从事教学与研究的教师首先必须树立“以学术为终身志业”的坚定信念,同时还要以纯真的思想、端正的品行、强烈的责任心、负责的敬业精神、诚恳的工作态度、熟练的业务能力去感化学生、影响学生,以身作则方能教书育人。所以,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教学的内涵和思想性。大学教育应该摈弃照本宣科式的灌输型教学模式,而应当践行知识课与研究课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基于以上思考,在开展“中越关系史专题”这门课程的教学时,为了达到历史过程的讲授,而非知识碎片的整合,更体现一种探索研究、还原真实的学术追求之教学目的,我们针对每个专题的知识讲授,在开展原典教学的同时,亦根据自己的学术专长,注重在教学中贯穿经典的学术信息,介绍前辈学术大师或学界名家的治学方法与治学理念,并及时将相关学术领域的最新前沿信息反馈到教学内容上,要求学生阅读学术界在该领域的一些代表性研究成果,以加深他们对史料的理解。如在讲授“朝贡秩序与中越宗藩关系研讨”这一专题时,我们一方面要求学生阅读美国学者费正清主编的《中国的世界秩序:传统中国的对外关系》等著作,了解过去学术界多从中越朝贡关系的礼仪制度出发,提出以古代中国为中心的所谓“朝贡体系”“中国世界秩序”等传统中国对外关系的理论范式;另一方面又重点推荐学生研读近年来不少学者运用新资料、新方法、新理论、新视野就古代中越宗藩关系以及传统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研究所取得的新的突破,如复旦大学葛兆光教授的《预流、立场与方法――追寻文史研究的新视野》、韩国学者刘仁善的《19世纪的越中关系和朝贡制度:理想与现实》、新加坡学者李焯然的《越南史籍对“中国”及“华夷”观念的诠释》等论文。对比二者,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当我们换一个视角――如果从朝贡国的角度来观察他们处理与“宗主国”中国的关系,其实际情形则与我们站在中国的立场上所看到的并不一致,甚至完全相反。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不仅让学生弄清了中越朝贡宗藩关系的邦交实质,而且开阔了他们的学术视野,激发了他们的研究兴趣。
总之,作为一门面对本科历史学专业高年级开设的专题选修课程,我们希望改变过去传统的授课方式,而采用研讨式的教学手段,将知识的讲授与学术的研讨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有关中越关系历史记录的文献原典,加强学生史料研读的“文本意识”,由见诸字面的史料深度推导潜在的史实,充分挖掘隐藏在文字记录背后的有效信息,培养学生史料驾驭的能力。另一方面,配合原典教学,及时将有关本专题课程的学术前沿信息反馈到教学中,选择相应的研究著述要求学生认真研读,并结合自己的研究心得,通过与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研究探索的经验,引导他们参与课堂研讨,撰写读书笔记,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勤于思考的自觉性,以至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独立自由的学术思想。
参考文献:
[1]严耕望怎样学历史――严耕望的治史三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
[2]葛剑雄,周筱历史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何兆武,口述文靖,撰上学记[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4]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从周边看中国[M]北京:中华书局,2009
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大学
国家重点支持的西部地区十四所大学之一
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优秀高校
国家体育与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国务院首批确定的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办学历史】西北师范大学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设的重点大学、国家重点支持的西部地区十四所大学之一。其前身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发端于 1902年建立的京师大学堂师范馆,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3年改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37年“七七”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与同时西迁的国立北平大学、北洋工学院共同组成西北联合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整体改组为西北联大下设的教育学院,后改为师范学院。1939年西北联合大学师范学院独立设置,改称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41年迁往兰州。胜利后,国立西北师范学院继续在兰州办学。同时,恢复北平师范大学(现北京师范大学)。1958年前学校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6所重点高师院校之一,1958年划归甘肃省领导,改称甘肃师范大学。1981年复名为西北师范学院。1988年更名为西北师范大学。
【机构设置】 1985年教育部依托学校设立了教育部直属的、高等院校建制的“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与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两位一体的管理体制。 1987年,国务院在学校建立了“藏族师资培训中心”。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依托学校设立“西北师范大学华文教育基地”。学校现有省级以上科研机构26个,其中,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研究中心2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省级研究中心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创新研究群体2个,省级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6个。学校现设26个二级学院、65个系、3个教学部,1个独立学院,2个孔子学院。
【办学条件】学校具有良好的办学条件。校本部占地面积960亩,新校区占地面积729亩,定点绿化和建设补偿用地3741亩。校舍总规划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其中各类教学及辅助用房33.4万平方米。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0511万元,各类图书文献资料364万余册(盘)。学校建成了以远程教育、综合教务管理及校园计算机网、通讯网和有线电视网为主体的现代公共教育服务网络系统。
【人才培养】学校自独立设置以来,已培养各类学生19万余人。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各类学生37496人。其中,研究生6277 人,普通本、专科学生18676人,留学生243人,继续教育本、专科生12300人。连续五期实施本科教学改革工程。2003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2008年教育部英语本科专业评估获得优秀。
【师资队伍】学校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524人,306人具有正高级职称,763人具有副高级职称。其中专任教师1363 人,教授(含研究员)291人,副教授514人,483人具有博士学位,647人具有硕士学位。现有双聘院士4人,博士生导师121人,硕士生导师828 人,教学名师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教学团队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学校聘请了400余位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为特聘或兼职教授,其中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12人。李蒸、黎锦熙、袁敦礼、董守义、李建勋、胡国钰、吕斯百、孔宪武、常书鸿、陈涌、黄胄、彭铎、郭晋稀、李秉德、金宝祥、金少英、南国农等教授先后在学校任教。
【学科专业】学校是国务院首批确定具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单位。现有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化学、物理学、理论、地理学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教育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地理学等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有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2个省级重点学科、34个校级重点学科。现有70个普通本科专业(其中,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美术学、汉语言文学、地理科学、物理学、历史学、化学、生物科学等9个专业为特色专业),已形成较为合理的学位授权体系,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
【科学研究】学校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历来重视产学研结合。近年来,社会科学在中国古代文学、西北历史与地理、课程与教学论、民族教育、古籍整理、敦煌学等学科领域的研究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自然科学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基础数学、原子与分子物理、教育技术等领域研究深入,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被SCIE 收录论文数量和质量稳步提高,收录论文数居全国师范大学10位左右。学校获得了一批高级别的科研奖励,共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60余项,其中全国“五个一工程”奖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8项(其中一等奖1项),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5项(其中二等奖3项,终身成就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奖79项,省社科优秀成果奖437项,省敦煌文艺奖35项。
【国际合作】学校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与美国中田纳西州立大学、莫斯科大学、英国胡弗汉顿大学、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香港大学、台湾大学等世界大学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海外70多所科研机构签订了学术合作与交流协议,在学生联合培养、教师互访、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实质性合作。目前,学校已在苏丹国喀土穆大学、摩尔多瓦自由国际大学分别合作建立2所孔子学院。
【附属办学】西北师范大学现设有附属教育集团,建有附中、二附中、附小和幼儿园,均为甘肃省和兰州市示范性学校,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是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的窗口学校和教育实习基地。
【社会服务】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彰显特色优势,着力提升质量,为服务地方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一是教师教育、教育学科实力雄厚,着力推动我省及西北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和民族教育发展。二是人文社科优势突出,着力服务政府规划决策和示范区建设。三是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水平较高,着力夯实我省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的知识源头。四是艺术体育区域知名,着力提升我省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五是产学研用紧密关联,着力支撑我省创新驱动和转型跨越发展战略。
【办学定位】目前,学校正紧紧围绕甘肃及西部地区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努力向“教师教育为主,特色鲜明,西部一流,全国高水平综合性师范大学”目标迈进。
一、招生地区及计划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招生人数
招生省份
备注
130201
音乐表演
70
甘肃、河北、内蒙古
甘肃省考生使用甘肃省音乐学类专业统考成绩,河北、内蒙古考生使用该省音乐类统考(联考)成绩
130202
音乐学
40
甘肃
使用甘肃省音乐学类专业统考成绩
130204
舞蹈表演
70
甘肃、河北、内蒙古、新疆、山东、青海
甘肃省考生使用甘肃省舞蹈学类专业统考成绩,青海省考生使用青海省舞蹈类统考成绩,其他省份考生使用我校校考成绩
130205
舞蹈学
30
甘肃
使用甘肃省舞蹈学类专业统考成绩
130401
美术学
80
甘肃、安徽、广西、河北、山西、山东、河南
甘肃省考生使用甘肃省美术与设计学类专业统考成绩,其他省份考生使用我校校考成绩
130402
绘画
40
130502
视觉传达设计
25
130503
环境设计
50
130310
动画
25
甘肃、安徽、山东、河北
130401
美术学(书法方向)
30
甘肃、山西、山东
甘肃省考生使用甘肃省美术与设计学类(书法)专业统考成绩,其他省份考生使用我校校考成绩
130305
广播电视编导
105
甘肃、山西、河南、四川、湖南、山东、河北
甘肃省考生使用甘肃省戏剧与影视学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统考成绩,山西省考生使用山西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联考成绩,河南省考生使用河南省编导制作类专业统考成绩,四川省考生使用四川省编导类专业统考成绩,湖南、山东、河北考生使用我校校考成绩
130305
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方向)
130309
播音与主持艺术
30
甘肃、山西、河北、山东
甘肃省考生使用甘肃省戏剧与影视学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统考成绩,山西省考生使用山西省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联考成绩,河北、山东省考生使用我校校考成绩
130201
音乐表演(空中乘务方向)
160
甘肃
使用我校校考成绩
注:1、招生计划如与正式公布的有出入,以正式公布的计划为准。
2、以上专业均为文理兼收,学制四年。
二、专业报名、考试时间及地点
省份
招生专业
报名时间
(2014年)
考试时间
(2014年)
报名地点
甘肃
美术学、绘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动画、美术学(书法方向)
2013.12.20-
2013.12.21(中午12:00)
2013.12.22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馆
音乐表演
1.4-1.5(中午12:00)
1.6-1.10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馆
音乐学
舞蹈表演
1.13-1.14(中午12:00)
1.15-1.17
西北民族大学
舞蹈学
广播电视编导
1.10-1.11(中午12:00)
1.12-1.14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馆
广播电视编导(戏剧影视文学方向)
播音与主持艺术
音乐表演(空中乘务方向)
1.14-1.15(中午12:00)
1.16-1.17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馆
广西
美术类(含美术学、绘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1.16-1.17
1.18
广西师范大学
湖南
广播电视编导(含戏剧影视文学方向)
2.7-2.8
2.9-2.10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河北
舞蹈表演
2.15-2.16
2.17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北校区)
广播电视编导(含戏剧影视文学方向)
播音与支持艺术
美术类(含美术学、绘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动画)
2.15-2.16
2.18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南校区)
内蒙古
舞蹈表演
待定
待定
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新疆
舞蹈表演
2.17-2.18
2.19
新疆师范大学
山西
美术类(含美术学、绘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待定
待定
太原师范学院
美术学(书法方向)
河南
美术类(含美术学、绘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2.9-2.10
2.11
郑州市106中学
安徽
美术类(含美术学、绘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动画)
待定
待定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山东
美术类(含美术学、绘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动画)
2.16-2.17
2.19
潍坊(富华国际展览中心)
美术学(书法方向)
广播电视编导(含戏剧影视文学方向)
播音与主持艺术
2.18
关键词:教学管理模式;本科生导师制;学业导师;学业指导;学术引导;职责定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6)05-0022-06
收稿日期:2016-07-18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校教改项目“借鉴传统书院模式完善本科生导师制的研究与实践”(2014064);湖南省2016年度普通高校网络文化精品建设项目“传统文化创意微产品”(16WL03)。
作者简介:吴仰湘(1970-),男,湖南溆浦人,历史学博士,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主要从事经学史研究;全淑凤,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
综观二十多年来国内高校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有的是阶段化导师制(给新生、低年级或高年级本科生、毕业生短期配备导师),有的是特别生导师制(给少数优秀拔尖学生或学习成绩较差、心理状态欠佳等需要特别关注的学生配备导师),有的是专项性导师制(为指导大学生项目研究、学科竞赛、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考研、就业等各种实际需求而配备导师),可谓形式多样。因现实指向明确(学习辅导、科研引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现有各种本科生导师制基本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对本科生的专业学习、科研训练、生活适应、情感诉求等有着显著影响,对推进本科教学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了积极作用。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自2009年招收历史专业本科生以来,吸取国内外著名院校本科生导师制的长处,推行全员化、全程式学业导师制,所有学生自大一入校至大四毕业,全部一对一地配备学业导师(聘请本院专业教师担任),同时辅以生活导师(聘请本院优秀博士生或硕士生担任,通常一间宿舍配备一名生活导师)、建制班导师(为每个班配备一名专业教师,从整体上指导班级日常工作和开展集体活动)、兴趣班导师(为大一和大二同学自发组织的学术兴趣小组“汲泉学社”,聘请一位专业教师担任学术指导),全面介入本科生的专业学习、日常生活和人格塑造,希望能对每一名学生的成长、成才实现全覆盖。经过数年实践,岳麓书院本科生导师制已初见成效,得到教师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参与,身受其益的学生更是交口称赞。
岳麓书院在实施全员化、全程式学业导师制的过程中,既积累了不少经验,同时也出现一些不足。拙文即基于我们在岳麓书院实施学业导师制的工作实际和相关思考,就如何充分履行学业导师的应有职责、大力提升学业导师的工作水平略述所见。文章先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学生需求出发,论述本科生学业导师的职责定位,然后基于岳麓书院本科生学业导师的实施情况,具体探讨人文专业本科生学业导师的工作方向,希望有助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人文专业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进一步完善,并在探索与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本科生学业导师的职责定位:从“全能咨询师”到“学术引路人”
目前,从全国重点大学到地方高职院校,已广泛推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①,但实施中普遍存在一个不足,即对本科生学业导师的定位不明、职责不清。无论担任学业导师的专业教师,还是置身其中的大学生,都对本科生学业导师的概念和内涵缺乏清晰认识,对学业导师的职责没有明确判别,不太清楚学业导师应该如何准确定位,其所承担的责任与辅导员、班主任、专业课程教师等究竟有什么区别。在施行过程中,学业导师经常被视作大学生的“管家婆”、“全能咨询师”,无论学生的学习、生活还是思想、情感,都要求学业导师加以关心、给予指导,无形之中让学业导师身兼数任,使分身乏术的学业导师工作无从下手,看起来面面俱到,实际上蜻蜓点水,指导效果大打折扣。这种情形,对于一般大学的学业导师和学生均有不利,对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来说,更会造成宝贵教学资源的闲置或浪费。推行学业导师制的初衷,原是要从专业知识、综合素质、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全能培养,造就英才。因此,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学业导师的职责定位,既要符合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培养精英人才的高端办学理念,更要满足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高起点学生的高层次需求。
首先,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需要贯彻“精英教育”理念,本科生学业导师可在其中助上一臂之力。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时代跨入大众化时代,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课程设置模块化,教学管理计算机化,人才培养模式化,培养过程如同流水线,学生的个体差异被漠视,个性发展被忽略。因此,不可能把所有学生培养成卓越人才,反而有可能将少数优秀、拔尖的人才磨灭掉,容易导致毕业生的大众化、平庸化。面对这种情况,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仍想坚持“精英教育”的办学理念,努力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知识丰富、勇于创新、善于探究的高素质、精英型人才,为此纷纷推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以推行导师制著名的牛津大学,就有不少教授认为,“如果高等教育有必要精英化,那么牛津就要挑选最好的学生,并让本身都很优秀的教师(用非常严格的要求及精深的方法)来训练他们”,“导师制教学就是这种严格而精深的学习体验的主要特色,而这种体验非常有助于个体才智的发挥”[1](P61)。我国高校纷纷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正是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为贯彻“精英教育”理念而仿效牛津大学等国外做法,探索英才培养的新模式[2]。因此,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业导师的根本职责,仍然是要充分照顾学生的个性,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一部分优秀学生脱颖而出,造就一小众“精英人才”,弥补大众化教育的缺憾。
其次,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学生起点较高,基础较好,因而自我期许普遍很高,人生规划比较远大,在读书、科研、读研或留学等方面有较为强烈的内在需求。这就需要学业导师更多地在专业学习、学术成长、科研训练等方面,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和长远的引导。例如,根据何齐宗教授主持的“导师制与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组的问卷调查,对“你认为大学生需要参与科学研究吗”的问题,肯定回答者为86.7%,否定回答者为5.8%,说不清楚者为7.3%[3](P56)。可见,绝大多数本科生抱有参与科研的热诚。湖南大学对全校2015级新生作问卷调查时,关于就读大学期间的计划,学生回答准备考研者为76.5%,想在学术会议或期刊者55.4%,想跨院系修习专业课程者49.6%,想修习第二学位者47.4%,想独立从事研究者45.7%,准备出国留学者34.8%[4]。可见,他们已从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适应社会激烈竞争和未来多元发展的自我定位出发,对大学学习的期望较多放在获取专业知识、获得学术研究训练,培养科研素质和初步形成创新性研究的能力。教育部在“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中,就特别安排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各个高校也相应大力开展本科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或在修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时加大实践教学、创新性探索在整个教学环节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比重。这些既为本科生从事科研创新、学术探索提供了更好的机会,同时也对学业导师如何指导学生提高学业层次、培养研究素质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事实上,目前已有不少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明确将培养和提升本科生的治学能力、科研水平,作为本科生导师制的一大目标,对于指导高年级本科生更是列作主要目标。
开创研究型大学先风的德国教育家洪堡(Humboldt)曾明确提出:“如果一所大学只是注重于去满足国家的短期需要,则它终究会在对国家的贡献及其自身的存在上都陷入失败的境地――那种纯粹职业化的教育路径,将会把教育的长期价值排挤出去。”为此,他倡导“以学术为本位的大学教育”,主张“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应该致力于学术”[1](P13)。自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以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然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本科教育,不能亦步亦趋于社会、家长普遍抱持的职业取向,而应充分考虑高等教育中原本占有重要席位的学术取向,坚持精英教育理念,回归学术本位,服务于国家宏观战略和社会长期发展的需要,矢志培养专业知识扎实、综合素质较好、实践能力较强的高级专门人才乃至精英人才。因此,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学业导师必须肩负起重任,主动调整角色定位,从消极的咨询型转为积极的引导型,对学生从自主学习、创新思维、科研素养、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和锻炼。换言之,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学业导师应当从“全能咨询师”转为“学术引路人”。
岳麓书院为本科生分别配备了学业导师、生活导师、建制班导师和兴趣班导师,使得学业导师职责相对单一,事务明确。不过在实际推行中,学业导师仍然出现身份混同、定位凌乱的现象。学生在与学业导师的交往中,不管是哪方面的问题,都会找学业导师交流、求助,学业导师也因此应接不暇,每次与学生见面,大量时间耗费在一些琐碎杂事上,冲淡了本应指导学生读书治学的正题。这种现象虽然反映出学生对学业导师的信任,但作为学业导师,不能满足于充当学生的“咨询师”,要时刻不忘自己的“导学”职责,最好是结合学生的个性与兴趣,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术的过程中,达成思想交流、心理疏解、品性陶冶、人格型塑等非知识性目标,在引领学生走进学术殿堂、一步一步茁壮成才的同时,潜移默化、水到渠成地促成学生的健康成长。民国年间在浙江大学力推本科生导师制的费巩,曾描述牛津等大学本科生导师的工作情形说:“导师每周接见一次,命题作文,指导就读之书,批改课卷纠缪指正而外,相与探讨辩难,导师发问,诱导学生思索,学生质疑,乃得导师薪传。此种教法,重博览群书,不重捧住一本课本或几篇讲义,重思想见解,不重强识呆诵,足以尽启迪诱掖之功,养成有器识抱负之学者。因材施教,尤足使聪明才智不为愚劣庸陋所牵累。导师与二三学子,时常相聚一堂,或坐斗室,相对论学,或集诸子共处茶点,小饮于导师之家,剖析疑难而外,并得指示学生修养之法,解答学生个人问题。导师视门人如子弟,门人视导师为良师益友,从学之期虽短,而缔交辄终身,受其潜移默化,不觉品德与学问俱进也。”[5]虽然校方规定“大学生依其所专攻,随指定之导师研究,课业、品性均由导师负其全责”,可是导师在实际工作中,只是指导学生读书、作文,相聚之时也是大谈学问,在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亲切的师生互动中,让学生受到薰染,在潜移默化中“不觉品德与学问俱进”。费巩未从理论上对英国名校的本科生导师制进行解读,却十分明白地指出导师制在具体实施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主要方式及其效应。今日岳麓书院的学业导师,大多数也是每两周与本科生相见,“相聚一堂,或坐斗室”,“或集诸子共处茶点,小饮于导师之家”,如果在频繁的师生互动中“相对论学”,始终坚持把提高学业、切磋学问作为主题,相信会让我们的本科学子受益更大。
二、本科生学业导师的工作方向:从学业咨询到学术引导
有研究者将英、美精英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归作三类:一是咨询导师,主要依托住宿学院,为学生提供学业、生活等方面的指导;二是教学导师,以阅读和论文写作为主要方式,促进学生主体意识和专业能力的发展;三是研究导师,以师生双方的兴趣为基础,将学生纳入到科研活动中。其研究还建议:主要实行专业教育的中国精英大学在构建本科生导师制时,应着眼于教学导师和研究导师,强调师生关系应建立在专业指导上,主要基于学术论文或研究项目,由导师指导学生进行学术探索或科研活动,从中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6](P14)。而反观国内各高校推行的本科生导师制,大多数属于咨询导师和研究导师,后者尤为普遍,特别是理、工、农、林、医、矿等技术类、应用型专业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时,往往提倡导师带领学生做项目、报课题、搞发明或参加学科竞赛、完成毕业设计(论文)[7]。这种以科技创新为目标、以项目或竞赛为形式的科研型学业导师制,对于人文专业的人才培养显然不适。因为人文专业重基础、重涵养,其知识的获取、思想的触发、创新品质的形成、研究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读书、作文,学生必须有浓厚的兴趣和长期的积累。就国外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现状与效果来看,人文专业最宜借鉴牛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校成功推行的教学导师制做法,学业导师要以阅读和论文写作为主要方式开展指导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相关介绍,牛津大学的本科生导师制实是一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通常一个导师指导一到两名学生,每周上一次导师辅导课,大概持续一个小时。学生要在辅导课前充分准备,阅读导师所开参考书目,写出文献综述、研究计划、书评或论文,按期提交或在课堂汇报;导师基于学生的书面或口头报告,与学生展开讨论,但导师并不纠正学生的错误,也不传授知识或讲述导师的观点,而是引发学生思考,产生新的想法或得到更好的解决方案。牛津大学新学院院士、牛津高等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大卫・帕尔菲曼,就总结该校的导师制说:“事实上,牛津导师制就是这样一种教学方法,它基于一种非常简单但同时又相当重要的理念,即学习某一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去撰文论述它:先收集材料(如果单独进行的话,材料将不会轻易地在头脑中留下印象),再在解答问题的情景中去理解这些材料,对其进行整合融通、反复揣摩、凝神苦思,并用这些材料来解答论文中提出的问题;接下来最为关键的就是,当导师辅导课上当场陈述所撰写的论文时,用这种方式讨论这些材料的用途。由此,学生对这些教学材料的理解也会更为深刻,并且这整个过程也很容易促使学生扎实稳步地提高其学习能力和方法。”[1](P73)可见,在牛津大学的导师课程中,阅读、写作与讨论环环相扣,构成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提升的完整过程。
再从国内高校人文专业本科生对学业导师的实际需求来看,也可以清楚地看出学业导师的工作方向。其一,由于人文学科的课程体系比较稳定,课程类别并不复杂,可供学生选择的空间不是很大,加上专业相对单一,一般不会搞专业筛选和分流,因此,人文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咨询以及与学习相关的教学事务上,对学业导师指导的需求不大。事实上,关于选课程、修学分等细节性规定,不必向学业导师咨询(学业导师也未必清楚),可以从教务管理人员、辅导员或学校教务处、学院公告栏、校园BBS等途径得到解答。其二,因社会和家长普遍对人文学科的就业前景存在疑虑、担忧,受此影响,人文专业的学生大多对专业没有明晰的认识,大学入校时对专业缺乏兴趣,所以特别需要学业导师指导学生正确认识专业的性质与前途,帮助学生增强专业认同,激发专业兴趣。其三,因受学科特点限制,人文专业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比例普遍较低。某些优秀学生即使有强烈的研究兴趣与较为成熟的研究计划,也不像理工类等专业学生那样必须依赖导师的科研项目、实验设备、团队支撑。所以人文专业的学业导师在科研方面对学生的指导,更多的体现在读书、治学上[8]。因此,人文专业本科生学业导师的职责主要不在学业咨询、科研指导与辅助,而是在专业认同、学业指导和学术引导等方面发挥作用。与此相应,人文专业本科生学业导师的工作方向,就要集中在对本科生的学业指导和学术引导上。大体而言,对于低年级学生,关注重心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与学习方法,主要是在专业课程学习中诱发其“求知欲”,帮助学生完成从应试性学习到自主性学习的转变;等到学生进入大二、大三以后,学业导师就要适时转移关注重心,主要通过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与论文写作、参与课题研究、举办学术讲座与读书报告会等激发其“学问欲”,培养学生的治学素质与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完成从自主性学习到研究性学习的提升。
按照岳麓书院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规定,师生每两周见面一次,每次持续一个小时,由学生填写“学业导师见面表”,报告两周来课堂学习或课外阅读的情况,导师加以检查、评点,师生之间进行交流。这种制度借鉴了牛津大学和国内文科院系的做法。不过从实际执行情况来看,“学业导师见面表”篇幅短小,学生填写较为简略,甚至有学生以三言两语加以敷衍,学业导师难以获知学生学习、读书的详情,无法判断学生读书、写作的进展与不足,加上学生所读之书五花八门,师生之间的讨论缺乏现成的依据与必要的基础,交流难以深入,成效一般不太理想。另外,我们的学业导师虽然贯串四年,但导师普遍重视对低年级学生的指导,并习惯性地将指导内容停留于学业辅导,没有及时跟进学生的专业发展,从学业辅导转向学术引导。在牛津大学担任历史学专业导师的克里斯多佛・泰尔曼总结他们的导师制教学说:“大多数历史学专业的导师辅导课的精髓,就是每周的论文――论文的撰写基于前一周导师所建议的阅读书目,但通常并无更多的其他指导。每周论文的撰写是一个学生在导师辅导课上最主要的付出,它为每次辅导课的讨论设定了最初的方向、需要涉及的术语,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也设定了切入点。这样,在导师辅导课上,学生就能够产生像导师一样大的作用,影响辅导课的进展。无论如何,导师的辅导课不是学生汇报每周学习情况的场合,而是一个机会――它能使师生面对面地讨论阅读及论文写作中碰到的问题,进而天马行空地漫谈那些与最初的论题无甚关联的更广阔的话题。”[1](P193)因此,我们可以进一步仿效牛津大学历史学专业导师辅导课的做法,由学业导师根据学生专业发展的需要,结合学生专业课程进度,预先布置一项具体的阅读或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在师生见面会前完成,以书面或口头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样,学业导师可以有的放矢地开展指导工作,促进师生密切互动,使师生见面会真正发挥导学的作用。当然,学生们在和学业导师交流时,不宜以琐碎杂务让学业导师焦唇敝舌,以个人感情纠结让学业导师劳心费神(这些问题可以找辅导员、生活导师交流解决),以漫无边际的闲聊消磨时光,而应该在专业学习、治学、科研等方面多向学业导师请教,让学业导师尽其所长,最大程度地完成学业指导、学术引导的职责,使学业导师制更加富有成效。
三、完善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对策建议
对于我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人文专业来说,确实有必要借鉴欧美一流大学的教学导师制成法,实施以学业为本位、以学术为导向的学业导师制,为那些自我定位于学术方向的本科生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要通过引导他们博览群书并适度参与学术探究,围绕专业领域内一些具体的学术问题,积极进行自主性学习,开展体验式、探索性的学术研究,激发其学术热情,提高其学习能力,强化其创新意识,培养出笃志向学、全面发展的本科学术创新人才。
当然,人文专业本科生学业导师在履行学术引导职责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其一,本科生的程度与要求不同于研究生,学业导师在以专业阅读和论文写作为主要形式指导本科生从事学术训练的过程中,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不能以完成课题、为导向,而要以专业课程为中心,以高质量完成大学各阶段的学术训练任务(如读书报告、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为目标,通过学术训练来深化课程学习,实现课程学习与学术训练的适度结合,激发和巩固本科生的“学问欲”,培养学生好读书、勤思考、喜探究的治学品质和创新思维,形成良好的科研素养,为下一步读研深造和将来专门从事学术研究打好基础。其二,本科生学业导师是一种双向选择,需要师生双方密切配合,导师需要激情和责任,学生需要兴趣与毅力,不管哪一方有所缺乏,就难以持久、奏效。而根据个性化教育的原则,并非所有本科生都适合这种侧重学术引领的学业导师制,只有一部分甚至是极个别的学生,因为好学上进、强烈渴求知识或有较强的“学问欲”,才适应并乐于接受学业导师的学术指导。因此,学业导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选择,不强求所有学生都从专业学习中走向学问人生。特别是大三、大四的学生大多已有自己的职业规划与发展方向,有的倾向于就业,有的想改换专业报考研究生,这些学生就不会乐意在学业导师引导下往专业研究方向发展。换言之,学业导师要在大一、大二时对所有学生履行学业指导的职责,但到大三、大四时只要对部分学生履行学术引导的职责。
鉴于此,为方便人文专业本科生学业导师更好地开展工作,引导学生沉潜向学,大学或院系应该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加以支持,促进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的进一步完善:
其一,筹措专项经费,实施本科生治学能力提升计划。为了充分发挥学业导师制引领学风、培养人才的效益,学院可以安排部分教学经费,设立专门的学业导师基金,每年面向高年级本科生,以课题的形式实施本科生治学能力提升计划,鼓励高年级学生在学业导师指导下自主设计研究课题,或者瞄准校级以上SIT项目设立培育课题。
其二,营造学术氛围,开展读书报告会或学术论文展览、评比。学院应该定期举办本科生读书报告会,由学业导师推荐质量较好的读书报告,由学生向全院师生汇报,请老师或同学细作讲评。学院也可以征集本科生的各种学术作品,如读书报告、课程论文、学年论文或其他专业文章,附上导师评语,在院系公告栏张贴,或者在师生电子信息平台,进行展示、评比,再请院内外专家评审,对优秀论文加以奖励。院系还可以制订相应政策,在评选专业奖项、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时,加大学术论文在考核、评比中的权重。这样,既可以对本科生的学术成果进行积极的评价,在院系内部营造出浓厚的学术氛围,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业导师的工作成效作出衡量。
其三,加强监督管理,制订合理的考核办法。人文专业本科生的培养不能照搬理工等技术类、应用型专业的做法,不宜要求本科生的读书活动、学术探索必须拿出“可见性”成果,更不宜将学生的创新立项、科研获奖、等作为考核学业导师的硬性指标。因此,对人文专业本科生学业导师的“导学”工作进行合理评价,可以参用“形成性评价模式”,即注重过程,兼顾效果,主要考察学业导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学术兴趣、研究素养、创新品质与发展潜力,还可以从所指导学生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质量、学生读研深造等方面加以评鉴。
参考文献
[1] [英]大卫・帕尔菲曼(David Palfreyman).高等教育何以为高:牛津导师制教学反思[M].冯青来,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 杜智萍.今日牛津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的特点及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06(6):85-88.
[3] 何齐宗.导师制与本科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4] 湖南大学教务处,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大学2015级新生入学调查暨新生研讨课实施状况调查报告[R].湖南大学教务处,2016.
[5] 费巩.试行导师制之我见[N].浙大校刊,1940-07-20.
[6] 金津.精英大学本科生导师制:国际经验与中国个案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1.
1.初试时间
研究生初试日期是由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的。从12年-14年考研初试时间来看,每年的初试时间是1月第一个周六日,但并不固定,15年考研初试时间相比较往年就提前了一周。
2.考试科目
共四门:两门公共课、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一门专业课
两门公共课:政治、英语 ;一门基础课:数学或专业基础
一门专业课(分为13大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
法硕、西医综合、教育学、历史学、心理学、计算机、农学等属统考专业课,其他非统考专业课都是各高校自主命题。
3.考试时间:每科3个小时
第一天
上午政治:8:30-11:30 下午英语:2:00-5:00
第二天
上午数学或专业基础课:8:30-11:30 下午专业课: 2:00-5:00
4.考研科目分数设置,总分500分
政治:100分 ;英语:100分 ;数学或专业基础:150分 专业课:150分
另外管理类联考分数是300分(包括英语二100分,管理类综合200分)
5.公共课试卷结构
政治:(马原24分 毛特30分 史纲14分 思修与法律基础16分 当代世界经济与形势与政策16分)
英语(分为英语一和英语二):(完型10分 阅读A40分 阅读B(即新题型)10分 翻译10分 大作文20分 小作文10分)
数学:理工类专业考数一、数二,经济类专业考数三(数一:高数56%、线代22%、概率统计22%;数二:高数78%、线代22%、不考概率统计 ; 数三:高数56%、线代22%、概率统计22%)
6.考试成绩公布时间
一般是每年3月份,但是不固定,具体时间还要看报考的学校通知。
二、专硕解读考研名词
1.学术型硕士
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学术型学位按招生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军事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3大类
2.专业性硕士
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中国经批准设置的专业硕士已达15类,专业硕士教育的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大致分为在职攻读和全日制学习两类
3.同等学力考研生
报考硕士研究生同等学力者是指未获得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但是业务水平达到了本科毕业生水平的生源,这类没有没有国家教育部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的考生,均属同等学力考生。同等学力考研的最低学历是大专,如果是中专及以下学历,需先有大专或者自考的学历
4.在职研究生
在学习期间仍在原工作岗位承担一定工作任务的研究生,毕业后基本上只能获得硕士学位证书(需要通过申硕考试和论文答辩)和在职研究生毕业证书(结业证书)
5.非定向研究生
在录取时不确定未来的工作单位,在校期间享受国家规定的奖学金和其他生活待遇。毕业时应服从国家就业指导,在国家规定的服务范围内进行安排或实行双向选择
6.定向培养研究生
在招生时即通过合同形式明确其毕业后工作单位的研究生,其学习期间的培养费用按规定标准由国家向培养单位提供
7.统考
统考也就是全国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分为公共课统考和专业课统考。公共课统考报考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统考有8个专业:计算机、法硕、心理学、教育学、金融联考、西医综合、历史、农学
8.联考
联考也就是全国联考,是由招收该专业硕士的多所高校联合招收,统一命题,一般有金融联考、法律硕士联考、同等学历申请硕士联考等
不过,从2016年起,将不再组织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全国联考,除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外,其他类别的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工作,将以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形式纳入国家招生计划和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管理。
三、介绍考研地区划分
考研地区的划分
考研地区总体分为两大类,国家按照一类、二类确定考生参加复试基本分数要求
一类: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21个省(市)
二类: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0个省(区)
每类地区考研要求分数线(俗称国家线)是不一样的,一类对应A区线,二类对应B区线,其中A区要求较高,B区较低
四、计算2017考研的成本
1.学费、奖助学金是多少?
按照国家规定,2015年秋季学期起入学的硕士生将实行新的学费制度和奖助学金制度, 研究生普通奖学金将调整为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硕士生的标准为每生每年不低于6000元。国家同时设立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虽然2014年研究生取消了公费,但是各个地区省市都提高了资助标准,所以我们也不用担心花费过高。
学费:学硕一般是8000元左右,专硕根据专业的不同学费也会不同,学费奖助学金政策学校官网8、9月份都会公布,我们要及时关注
国家助学金:6000元,全员覆盖,每位研究生都有
学业奖学金:人均8000元,按比例分配,覆盖面为40%-60%
国家奖学金:20000元,表现优秀的研究生,约占在校研究生2.3%左右
三助津贴:科研经费、学费收入、社会捐助等资金,设置研究生"三助"(助教、助研、助管)岗位,并提供"三助"津贴
2.考研成本怎么算?
决定是否考研之前不妨算一下我们的读研成本,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读研成本也不一样,下面的公式仅是供大家参考
考研成本=书本费+资料费+补习班+报名费+生活费
如果参加复试的话,还需加上复试时候的交通费、住宿费、面试费用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研究能力;研究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96(2012)06-0117-06
一、引言
近年来,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问题和弊端屡屡被曝光,饱受诟病。学界就此也有许多研究。少数观点主张取消本科毕业论文,更多的关注和研究集中在如何改进和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方面。总结回顾近年来相关的研究,笔者发现,就本科毕业论文阶段工作本身思考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观点越来越少,更多的是从本科阶段教育全程来考虑问题。如朱劲松和陈欣提出毕业论文不仅是对本科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全面考核,又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以培养他们独立分析和综合运用的能力[1]。蒋亦华认为,毕业论文是对我国本科培养规格和培养质量的表现维度[2]。乔瑜和李康主张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论文意识,锻炼学生的能力。课堂教学尽量运用启发式、探讨式、辩论式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主动搜集资料和积极思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有目的的阅读较高质量的专业学术论文,尽可能地在中期测评或者课程考核中较多使用论文写作的考核方式,及早开始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自己开展研究或参与教师从事的课题研究,尽早参与到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来[3],等等。
笔者一贯认为,本科毕业论文是对本科阶段教育质量的一种综合性考试;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不高,就意味着本科教育质量不高;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根本途径,应当是全面改进本科教学工作[4]。从这个角度讲,多数研究的方向是正确的。但相对而言,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是此方面已有研究的一个缺憾。由于缺少数据支持,有关的研究结论还不足以令人十分信服。鉴于此,本文的研究思路是,在同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若干研究假设,并设计问卷收集第一手数据,用数据分析来验证相关的假设,支撑研究结论。
二、问卷设计和样本
1.问卷设计
问卷主要基于下列研究假设设计:
第一,本科生研究能力低下,难以按规定的标准完成本科毕业论文工作。
第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存在一定的设计缺陷或未得到有效落实,导致学生研究能力低下。
第三,包括教学、考试等环节在内的本科教育模式存在问题,不重视研究性、探索式教学与学习,影响到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
第四,本科阶段缺少学术研究氛围,对学生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培养不利。
第五,毕业论文工作期间,受学生心态不稳、写作时间不足、学校资源不足和导师指导不利等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毕业论文质量不高。
问卷第一部分包括性别、年级、专业门类、学校类型等4个问题,作为分类变量使用;第二部分拟了解评价被调查者的研究能力,分为5个维度,每个维度包括4个问题;第三部分旨在调查分析影响研究能力的因素,分为4个维度,每个维度也各含4个问题;第四部分设4个问题,由正在撰写毕业论文的应届毕业生回答,了解对论文写作条件的评价信息。
第二、三、四部分共40个问题均采用李克特七级累加量表方式提问,被调查者根据符合自己情况的程度打分。最不符合自己情况的记1分,最符合自己情况的记7分。其中有些问题的提问不完全属于询问主观态度,还包含了行为结果,如“我曾经公开发表过学术论文或曾尝试投稿”,对此本文也采用了由被调查者评分的方式,原因在于笔者想了解被调查者“做这件事(如)的意向强度”信息。相应地,对这类问题做数据分析时,笔者也不使用绝对的表述方法,而采用“认可”、“倾向于”和“不认可”这样的表述。其中,本文将得6分或7分的结果判定为“认可”或“倾向于”某种说法或结论,而将得1分或2分判定为“不认可”某种说法或结论。即:“认可”、“倾向于”等同于得高分,“不认可”等同于得低分。
40个问题中有24个为正向问题,16个为反向问题,在数据录入时做了分数转换调整。
分数汇总后,研究能力各维度和合计得分越高,表明被调查者的研究能力越高、信心越足;影响因素各维度和合计得分越高,表明该维度或全部维度对研究能力的正向影响越强。由于量表的7级计分方法在分析表述时不够方便,为此,本文分析时将量表的7级制得分转换为百分制得分。
问卷初稿曾做过小规模试验性调查,经过分析和修订后用于正式调查。
2.样本
本次调查采取派调查员到有关高校校园或自习室,随机发放并现场回收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涉及辽宁省的8所高校,其中包括1所985院校,1所211院校,6所普通高校,共发放并收回问卷1 465份。对收回的问卷做了可靠性分析和筛选,凡校验问题得分结果明显矛盾的问卷均予以剔除,最终保留并用于分析的问卷为1 251份。
该1 251份问卷构成一个样本。基本结构是:
第一,性别结构:女生占53.6%,略多于男生。
第二,专业类别结构:共涵盖了11个专业门类。占被调查者总数比重较大的为经济学(16.1%)、法学(5.4%)、文学(4.1%)、理学(12.5%)、工学(40.3%)和管理学(16.8%)等6个门类,哲学、历史学、教育学、农学和医学等5个门类被调查者数量较少。为防止造成分析偏差,在进行专业门类分析时未包括后者。
第三,年级结构:调查表共设了5个年级选项,除正常的1至4年级外,针对个别专业或试验班有5年学制的情况,另设了一个“其他年级”选项。各年级被调查者人数结构为:1年级21.6%、2年级34.6%、3年级32.3%、4年级和其他年级11.5%。
第四,学校类型结构:普通高校、“211”院校、“985”院校(虽亦属“211”院校,但分列)被调查者占总体比重分别为70.3%、14.1%和15.6%。
受条件限制,本次调查所形成的样本不是随机样本。但从高校类型、专业门类等方面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这个样本的分析可以大致折射出辽宁高校本科生总体的一般情况。
通过信度分析,笔者认为本次调查的信度处于可以接受的水平。研究能力合计(含20个问题)的α信度系数为0.859,其下各维度(各含4个问题)最高为0.734,最低为0.350;影响因素合计(含16个问题)的α信度系数为0.667,其下各维度(各含4个问题)最高为0.673,最低为0.398。
三、样本数据汇总及描述
关键词:中学 历史教学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5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中学历史教学要教育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定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作为一名历史老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呢?
一、 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以人为本的教育不仅要求教师赋予学生广博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塑造学生真善美的心灵和高尚的人格。历史学科教学除了体现学科知识的特点,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外,还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绪、情感,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形成。历史课堂不仅是传授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孔子说:“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教育是以教师的人格和言行来影响和感化学生,让学生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教师的师德形象和人格魅力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发展和整个美好心灵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正如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教育工作者,一切都应该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额规章制度,任何人为机关,无论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的人格作用”;又说教师的情感和人格魅力,对学生心灵上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可替代的一种教育力量”。“育人先自育”。作为历史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涵养,加强道德修养,以良好的情感资质和人格力量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楷模。
二、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教育学也认为:兴趣是学习动机重要的心理因素,它大大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应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如利用历史教材故事情景多,图文并茂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生动、形象、幽默的语言,使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鲜活起来,给学生描绘出一幅幅活生生的历史画卷;精心设计引人入胜的导语和耐人寻味的结束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精心直观性教学,再现历史场景;适当进行课堂讨论,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组织历史知识竞赛或进行课堂演讲,活跃课堂气氛;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启迪学生思维,提高自身素质等。总之,要让学生在历史教学中充满热情、积极探究获取知识和发展智力,必须以有效地激发兴趣为突破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加强情感教育,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氛围对学生的生活、学习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用一颗诚挚的爱心去滋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对学生始终能够保持平和、宽容、理解的心态,用欣赏和发展的眼光看学生,把自己真挚的爱,播洒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田上,让他们在积极健康、愉快和谐的气氛中接受教育,去接受、去体验人间的温暖,创造人生的幸福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在历史教学中,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其中,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都巧妙地注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心理健康因素,找准切入点,创设尊重、信任、理解、关爱、激励、愉快的课堂气氛,以这种自然而然的方式,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学生在获取历史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自信心、团队协作精神、竞争意识、情绪调控能力和坚强勇敢等意志品质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精神饱满、举止大方地站在讲台上,可使学生精神为之振奋,注意力迅速集中;教师以和蔼可亲的教态、抑扬顿挫的语言、扣人心弦的讲解来创设一个轻松、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在这种关系的基础上时时注重用真心体察学生,用真情感动学生,用爱心抚慰学生,以引发与学生情感的共鸣,唤起他们自尊自爱之心,使他们成为一个懂自尊、健康向上的学生。
四、通过丰富的历史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培B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中学历史知识浩瀚无边,博大而精深。在教学中,精心挖掘历史素材,用丰富的史实、众多名人伟人的嘉言来滋润学生心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比如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辛酸血泪的屈辱史,但更是一部中华民族不畏艰难险阻的抗争史,它记录了刚醒的中华民族精神。从到运动再到的失败,中国人民不屈不饶,从未被挫折摧垮,而是愈挫愈勇,奋发图强、奋勇前进。古今中外许多历史人物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如“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等,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总之,中学生学习的特点决定了学科渗透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应充分认识心理健康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人教版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及《教师教学用书》
作者简介:
姓名:贾红武 出生年:1979年 性别:男 单位: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实验学校 民族:汉族 籍贯: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 学历:本科
职称:中学二级教师
地址:山东省菏泽市中华路凯瑞国际写字楼19楼 徐浩东(收)
《史学集刊杂志》2015年第五期
冷战国际史研究是国内外学界一个方兴未艾的新的学术领域。所谓“冷战国际史”,按照沈志华先生的概括,其基本含义在于“无论是学者队伍和史料来源,还是研究对象和观察视角,凡在冷战史的范围内,都不能再以某一个或几个国家为中心,而已经构成了一种国际现象。”③其中,挪威籍学者文安立(OddArneWestad)近年来在史学界声名鹊起,被誉为二十年来冷战国际史研究最有成就的学者之一。
文安立1960年生于挪威,本科就读于奥斯陆大学,1990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获博士学位,师从美国著名外交史学家迈克尔•H.亨特。1991年至1998年期间,他返回母校奥斯陆大学任教,同时担任挪威诺贝尔研究所研究部主任。1998年,他移师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担任该校国际史教授,同时兼任学院新设立的外交和战略研究中心(LSEIDEAS)的联合主任,此外,他还担任冷战国际史研究的核心期刊《冷战史》(ColdWarHistory)杂志的主编。2015年夏,文安立执教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文安立治学勤奋,著述颇丰,在冷战国际史和当代国际事务,特别是与中国和东亚相关的研究领域颇有建树。迄今为止,文安立共出版专著或与他人合作编辑著作15部。2005年出版的著作《全球冷战:美苏对第三世界的干涉与当代世界的形成》荣获2006年美国史学界最高奖“班克罗夫奖”,并被翻译成14国文字出版。2010年,他和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莱弗勒教授(Mel-vynP.Leffler)共同主编了三卷本《剑桥冷战史》。2012年,文安立出版了《躁动的帝国:1750年来的中国与世界》一书,荣获美国亚洲学会颁发的2013年伯纳德•施瓦茨优秀图书奖(BookA-wardBernardSchwartz)。作为冷战国际史研究的新一代领军人物,文安立的学术研究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即将全球视野引入了冷战国际史研究之中。
首先,文安立的研究拓展了冷战国际史研究的时空维度,凸显了冷战史的全球化历史叙事功能。长期以来,在西方学界的冷战史研究中存在着一个无形的禁锢,即冷战史研究的时段被认定为二战结束到苏联解体,空间则集中于美苏和东西方集团这一中心地带。文安立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他将冷战史的研究从中心转向边缘地区,并将之放在全球化进程的背景中加以考察。文安立的研究最初集中在中国,后又拓展到越南、南非、埃塞俄比亚、伊朗、阿富汗等多个冷战中的第三世界国家。在拓展冷战国际史空间维度的同时,他还将冷战史研究的时间维度延伸,从第三世界的视角来思考冷战,提出“在第三世界看来,冷战并非一个始自1945年或是1917年———而是1878年或者1415年———的连续性进程的一部分:1878年,柏林会议在欧洲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瓜分了非洲;而在1415年,葡萄牙人征服了其第一块非洲殖民地。”
可以说,文安立的研究是以真正的全球化视野,对处于冷战同一时间段里的多维政治地理空间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在强调冷战的全球维度的同时,文安立还试图探寻全球冷战的历史动因。在其代表之作《全球冷战:美苏对第三世界的干涉行劲与当代世界的形成》一书中,文安立对第三世界和全球冷战的关系进行了论述,他指出,“传统的关于冷战的看法,冷战是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在军事力量和战略控制上的较量,其主要战场在欧洲。本书作者则认为,冷战最重要的方面既不是军事的,也不是战略的,而且也不是以欧洲为中心,而是它与第三世界的政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②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美苏在第三世界的干涉推动了冷战向第三世界的扩展,从而产生了一个冷战全球化的进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美苏长期干涉第三世界呢?文安立认为,不分析美国和苏联在第三世界干涉行动的意识形态根源以及第三世界政治变革如何促进超级大国的介入,就无法理解两个超级大国的决策。③文安立将美国和苏联分别视为“自由”的帝国和“正义”的帝国,指出深深根植于美国和苏联自身政治生活的意识形态促使它们干涉第三世界。因此,学者们认为,强调两种意识形态或价值观念的竞争构成了文安立冷战史研究的突出特征。④也有部分学者对这一研究范式提出了不同意见。在2007年美国人文社会科学在线外交与国际史专栏圆桌书评会的书评中,几位学者认为文安立的研究强调文化和意识形态作为考察冷战的核心要义确实反映了冷战结束后研究的新趋势,但是,文安立忽略了安全、地缘政治等因素对美苏外交行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此外,经济动因和国内政治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⑤学界虽有不同意见,但文安立的研究将意识形态因素引入冷战国际史研究,拓宽了冷战史研究对象与材料来源,革新了人们对于冷战的理解,凸显了全球视野下冷战国际史研究的新变化。
其次,文安立的研究强调采用多国、多语言档案和综合运用多学科研究方法。文安立本人精通多国语言,长期以来他的学术研究一直以来以使用第一手材料见长,他不仅充分利用多国、多语言档案,同时还旁征博引,研究中注重多边历史档案的相互印证,公开出版的回忆录、史料集、博士论文及其他二手资料都是他多边考证的资料来源。他出版的第一部学术著作《冷战与革命:美苏冲突与中国内战的起源》就综合运用了英、俄、中三国档案材料,而在《全球冷战》一书中则综合运用了八国档案材料,文安立高超的语言能力和多国史料的梳理能力为他赢得了学界的称赞。⑥文安立的研究,除历史文献丰富之外,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在研究方法上打破传统外交史研究的禁锢,采用了人类学、社会史、政治学、文化史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长期以来,学术界将冷战史研究的主题限定在美苏和东西方权力冲突,不仅忽略了处于边缘地区的广阔的政治地理空间,而且也造成了人们观察冷战的单一视角,正如美国外交史学家入江昭所批评的“国际事务中的每一个事件都被放在冷战的框架中,被理解为是增强了或是削弱了这场对峙中某一方的势力。它限定我们用地缘政治的框架看待所有事件,遮蔽了这一时期其他全球性进程对冷战的影响”。
①文安立认为,冷战并不仅仅意味着两大集团之间的政治冲突,意识形态、科学技术和第三世界是可能理解冷战的三种新范式。②在他看来,新冷战史在研究上是多国档案的,在分析上是多极而非两极的;在一些最成功的范例中,它还具有理解不同的、有时是相互冲突的思维模式的能力,因此还是多元文化主义的。③学术观念的更新,带来了学术研究领域的扩大和新研究方法的介入。因此,在文安立的著作中,众多处于冷战从属和边缘的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得到重视,文化、社会、技术等要素都被纳入了研究的范畴。再次,关注现实,在冷战历史与当代世界之间探寻联系,寻求后冷战时代一系列问题产生的历史根源,是文安立学术研究的突出特点。当代性是历史学的基本属性之一,正如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所说,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当文安立站在当代的时间节点上进行冷战国际史研究时,他并没有因循既定范式展开历史叙述,而是通过追寻历史从而探寻现实问题的历史症结。文安立的冷战史研究重点在于1970年代至1980年代并一直延伸至21世纪初的当代世界。在文安立看来,这一时期美苏对第三世界的干涉与当代国际热点问题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并指出“9•11”事件后美国所采取的干涉主义并不是一种反常,而是冷战时期政策以一种更为极端方式的延续,美国从冷战中得到的历史教训就是:单边主义军事干涉对谁都没有好处。
对文安立而言,冷战国际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历史研究课题,而且体现了他对身处其中的全球化时代的道德关怀。文安立对现实的关怀同样体现在《躁动的帝国》一书中,虽然这部关于中国与世界的著作已经远远超出了冷战史研究的范畴。在这部著作中,文安立以其一贯所长的多国档案和多元视角对1750年直至当代的中国对外关系史进行了全景考察。文安立指出:“过去影响现在。今天的中国被其现代蜕变及内外压力造成的转变所影响。因此历史是了解今天中国的外交关系的最根本的基础。”⑤文安立的冷战国际史研究,着重历史的现实性,是对“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一历史命题的生动诠释。
综上所述,文安立的学术研究承袭了冷战国际史研究强调多国档案和国际合作的特点,更为重要的是,他开启了全球视野下冷战国际史研究的新态势,即在全球时空维度内研究冷战史,侧重中心与边缘地区的互动,引入多学科和多问题领域研究视角,探求历史与现实之间的关联性。文安立以非西方的第三世界视角来考察全球冷战的努力尝试为我们探寻当代和20世纪乃至更久远时代人类历史的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路径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孙丽萍 单位:吉林大学 公共外交学院
Abstract: With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further depending, it increases the demand for innovative talent. Therefore, how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 with high-quality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Som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ill take instill teaching method which neglects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innovative ability to a certain extent.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innovation. The second part is to summarize the implementation of foreign seminars. The third part describes the significance of implementing innovative seminars in China and its implementation way. This study will further develop the innovative capacity of the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nd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and thus improve our higher education.
关键词: 创新;教学;研讨班
Key words: innovation;teaching;seminar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4-0282-02
1 创新的提出背景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国家对重大科研项目的补助力度也逐渐加大。但是从投入产出的效果来看,目前很多的科研项目只是摆设,并没有真正意义上为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另外通过反观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许多高校把自己称作是研究型大学,但是真正能够称得上是研究型大学的却屈指可数。因此,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日益加速,我国有必要对高等教育的质量进行提高,并加快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进而改革我国的高等教育。
2 国外研讨班的实施
《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研究报告是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委员会于1998年发表的,它通过分析研究型大学在本科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困境之后,指出研究型大学应当为本科生建立一种独立自主且具有挑战性的新课程模式,并在改革本科教育的途径中明确提出了改革本科课程模式的建议,其中包括“确立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方式”、“建构以探究为基础的新生学习活动”、“消除跨学科教育的障碍”、“融合交流技能与课程学习”、“创造性地利用信息技术”和“以顶峰体验作为本科教育的顶点”。①而在创新教学方式中,研讨班则是历史最为悠久的教学方式。
研讨班是一种由教师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美国的大学最初是因为受到德国大学的影响而采用研讨班这种教学方式。具体的研讨班教学方式的引入则是由曾在德国的柏林大学学习的历史学家亨利·亚当斯。然而直到1998年博耶本科教育委员会发表了关于重建本科生教育的研究报告之后,美国的研究型大学才逐渐意识到采取研讨班教学的优势,进而加大对本科的研讨班教学方式的重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