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网络教育本科论文

网络教育本科论文

时间:2023-03-24 15:46: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网络教育本科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网络教育本科论文

第1篇

论文摘要:时网络教育的研究,现在还相当薄弱。只有理论研究上去了,才能更好地指导和促进网络教育的发展。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网络教育学院建立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的重要性,探讨了网络教育学院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并就网络教育学院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网络教育学院建立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的重要性

1为了确保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教育质量是网络教育的生命线。在教育部批准的67所举办网络教育的试点高校中,有的高校从事网络教育的教师能根据网络学院学生的特点,把握网络教育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和服务,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学管理等各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也有一些高校在举办网络教育过程中,由于没有建立教师教学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多数教师都是兼职的,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认真研究网络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探究网络教育的规律,出现了从事网络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缺乏、教师网络教学经验不足、网络教学技术欠缺等现象,这些都严重制约着网络教育的健康发展。

2.为了建立网络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为了促进网络教育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为了提高网络教育文凭的含金量,使网络大学能得到社会较高的认可,网络教育学院就必须尽快建立网络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在网络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中,除了有完善的网络资源、标准化的管理服务流程外,关键是要有有效的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这样才能充分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育。因为网络教育的学生主要是成人,他们具有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理解能力强、记忆能力弱、学习内容与职业或工作密切相关等特点。因此,如何针对成人学习者的特点,帮助他们有效克服学习时间不足、学习效率低等困难,并根据成人学习者的需求设计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方法策略,探讨并建立适合网络教育的教学模式,这些都依赖于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依赖于建立教师教学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只有教师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同时教师的教学行为又能受到规范有效的约束,网络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才能真正建立起来。

3为了树立网络教育的品牌。在教育部批准的67所试点高校中,绝大多数都是名牌高校或有实力举办网络教育的学校,但在这些高校中,部分高校思想观念不适应,管理制度不健全,办学条件建设相对滞后,优秀教学资源相对缺乏,还有一些高校没有发挥“名校名师”的优势,没有把“名师”放到网络教学的第一线,这不但不能树立网络教育的品牌,同时也会影响名校的声誉和形象。只有真正建立了针时网络教育的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才能鼓励和吸收大批的“名师”投身到网络教育中,从而为网络教育添光加彩。此外,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外国的高校也大举进入中国的教育市场,与中国的高校形成激烈竞争,中国的网络教育要在与外国的名校竞争中求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以过硬的教学质量来树立自己的品牌,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网络教育学院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广东一些高校网络学院的调查,笔者认为网络学院教师教学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存在以下问题:

(一)在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上课酬金偏低。一些高校网络学院的上课酬金偏低,导致一些优秀教师做完课件后就不上课了,把上课的任务转给其他教学经验较缺乏、职称较低的青年教师,或者干脆叫自己的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去上课,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因为名师上课的效果与其他教师上课是有很大差别的,有的学生就是冲着名校名师才来报读该校网络学院的,如果名师不上网络学院的课了,生源肯定会少很多,名校的声誉也会大受影响:个别高校的网络学院招生人数在逐渐减少,而本省其他高校网络学院的招生人数却在不断增加。

网上辅导和值机答疑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每门课都应有主讲老师和责任老师,主讲老师负责值机答疑,责任老师负责BBS回答问题及批改作业,主讲老师和责任老师的酬金要分开计算,如果是主讲老师兼责任老师,那么主讲老师还应拿责任老师的酬金。但有的网络学院并没有这样区分,所以酬金也没有分开计算,这样主讲教师没拿到这份酬金,也就不会花那么多时间去BBS中辅导和回答问题。此外,在各教学点辅导的酬金偏低,如有的网络学院不管到各教学点的距离是多少,到一个点上一次课2个半小时只给300元,如果是近距离的给300元还勉强过得去,但远距离的教学点,单程坐车就要6-7个小时,来回要十多个甚至20个小时,可课酬还是300元,这样低的酬金,导致不少主讲教师叫其他年轻老师去代课,而不管他是否做课件,也不管他是否是上这门课的教师。这样做的结果,不但影响了教学质量,更影响了网络学院的声誉。

2.教师教学行为缺乏激励。有的名教师或主讲教师自己做课件,自己上课,上课前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且教学效果良好,深得学生的欢迎,上课也不随意调课和旷课,但网络学院却没有给这些上课认真负责且教学效果好的教师以恰当的奖励;而有的教师随意谕其他老师或研究生代课,随意调课或旷课,或教学效果差,但两者计算课酬的标准都一样这种既不奖优也不罚劣的做法,既挂伤了一些认真负责的教师的积极性,也使一些不负责或教学效果不好的教师不去改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还是随意旷课或调课,也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挫伤。

3.缺乏心理激励。每个教师本身都有繁重的本科、研究生教学和科研任务。因此,要激励上网络课程的每位教师都能认真负责地像上本科和研究生的课一样,上好网络教育的每一节课,认真布里和批改作业,并认真负责地进行网上答提,从而保证网络教育的质量。但有的网络学院不但缺乏行为激励,酬金偏低,而且还缺乏心理激励。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心理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别人尊重的需要,因此,领导者要设法满足被领导者的被尊敬的需要,这样才能激发他们在工作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但是,一些网络学院由于实行公司化操作,把利益看得太重,不少教师评价这样的公司化操作缺乏人情味,这样又怎能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呢?

(二)在约束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1.上课时间缺乏严格的纪律约束有的网络学院的教师上课经常迟到,有的迟到半小时势至一小时以上,有的学生到了课堂却不见老师来上课,让学生白跑一趟,这种现象不止出现在一个老师身上,可却让学生无可奈何。还有的老师要调课没有提前通知学生,只是到了上课前几小时甚至学生到了教室才说要调课,又让学生空跑了一越:这种上课时间缺乏严格的纪律约束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损害了网络学院的形象。 2.教学过程缺乏约束网络教育完全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教育,它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网络教育的学生都是在职的成年学生,他们相对于脱产的正规大专、本科生来说,年龄偏大,不容易死记硬背,但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因此,对于网络学院的学员来说,不但要注重对学员的考核结果,更要注重学员们的学习过程,包括学员平时参与网上互动回答问题次数的记录,平时参加BBS讨论的记录,网上作业的提交,专题的讨论,网上实验以及校本部的学生上课的记录等但有的网络学院并没有把叶学员的学习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没有时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严格的制度化的规范和约束,导致一些教师极少参加BBS网上讨论和值机答疑,使学生提的各种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答,影响了学生平时的学习进程,有的布五作业也不规范。还有的教师对校本部的学生上课,课前准备不充分,教学效果不好,而网络学院只有时课件的评价机制,却没有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考核机制,这样也难以确保教学质量。

3.毕业论文指导缺乏约束。毕业论文是检验网络学院学员几年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毕业论文质量的好坏不但与学员的写作水平和实验经验有关,而且与指导教师的水平也有很大关系。因此,严把毕业论文质童关就显得特别重要。但有的网络学院在定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时,指导小组组长一人指导全组30人的论文,其他两位教师只是挂名而已,或只是参加论文答辩。而指导论文的全过程只是一人在指导,一人拿指导论文的酬金。这样既不能发挥集体智慧去提高论文指导质量,也没有体现教师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

1‘适当提高教师上课和辅导的报酬。

(1)在原来报酬的基础上适当提高每门课的课酬。根据职称的不同确定不同的系数,拉开一定的距离;同时根据教学效果的好坏确定不同的计算报酬的系数。这样既鼓励职称高的教授、副教授投身于网络教育事业,同时也鼓励每位教师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因为教学效果的系数不是根据职称而是根据教学质量,职称较低的人教学效果好,同样可以拿较高的系数。因此,把教学效果与职称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较客观地反映教学质量的好坏,也能较客观地计算报酬。(2)科学确定网上辅导和值机答疑的报酬计算标准。可以根据值机答疑的时间和次数以及回答问题的数量和质量来确定报酬标准,规定只有按规定时间完成了网上辅导和值机答疑的教师才能拿这份报酬没有进行网上值机答提的必须另外安排时间进行,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对学生负责的精神,才能随时跟踪和了解学生学习的动态和过程,从而指导和监督学生学习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而确保网络教育的教学质量:(3)科学合理地确定到各教学点考前辅导的报酬,可以鼓励做了课件并且职称较高的优秀教师亲自到各教学中心去授课,从而确保教学质量,同时也调动了各教学中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各教学中心反馈的信息来看,各教学中心的学员欢迎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到教学中心去辅导,不欢迎不上这门课而只是去代课的教师像蜻蜓点水一样地讲一下就了事,也反叶学生只是自学而从不与任课教师见面的做法-

2.强化行为激励网络学院可以成立教学督导组,由教授等专家组成,随机抽查教师上课的情况,并对教师上课的情况进行评分,专家评分占40 %,学生评分占60 % ,综合起来就是对教师上课质量的评价学生评分还应包括网上学生对课件质童、值机答疑的评分网络学院根据对每个教师的综合评分,每学期评选优秀教学奖一、二、三等奖,这样持续的激励,既可以激励获奖的教师把教学搞得更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又可以鞭策教学质量较差的老师提高教学质量

3.注重心理激励一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大学教师来说,很看重从心理上受到别人的尊重:因为不少老师评价公司化操作的网络学院太缺乏人情味,上了几年的课还未见全体上课教师一起集中聚餐或交流。如果网络学院不是把利益看得特别重,拿出一点钱让全体任课教师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中交流或搞些活动,并在教师节等重大节日对每个任课教师表示一点礼物,这样会激励更多的优秀教师投身到网络教育事业中来,更认真地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建立规范有效的约束机制

1.制定严格的上课纪律。规定每位教师必须按规定时间上课,不能随意调课、缺课。对确实有特殊情况需要调课的,至少要提前三天在网上通知学生,并安排好补课时间。对随意缺课又不安排补课的,要扣除要奖金。设立学生投诉电话,加强学生对教师上课出勤的监督。

第2篇

关键词:化学;网络教育;教学管理;创新和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173-03

网络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科技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传统教育在时空上的局限,为众多的求学者特别是成人继续教育提供了进名校,聆听名师教诲的机会,是新型的高等学历教育形式。网络教育使原来处于封闭状态的高校教育资源为社会共享,教育不再受校园的限制。从1999年迄今,已有68所高校开展了网络教育,学生达数百万。高校网络教育开发使用了大量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形成了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与管理方式。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技术的应用、教学方式的探讨、网络技术的实现备受国内大多数学者青睐,而对教学管理模式关注较少[1-2]。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网络教育在给每位学习者提供全新学习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管理上的新问题,教学管理的内容、方法、手段和普通的教学管理相比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何对教师、学生进行管理和评价,如何制定教学计划、进行专业设置等新问题亟需解决。网络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教师、网络教育媒体、学生等诸因素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具有教学功能的有机整体,教学管理是这个整体的核心部件[3],为全面持续地提高网络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我们探索和构建了化学网络教育教学管理新模式。

一、化学网络教学管理基本思路

以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制定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规范(试行)》中的关于远程教学管理系统的要求及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为基础,在以质量为核心、以人为本、以科学的管理方法为手段、以优质服务为目标的网络教育教学管理基本理念指导下,与学校网络教育学院教务管理工作人员合作,融合双方力量进行科学化管理,从学院层面的系统管理、教务管理、教师管理和学生管理四个模块构建网络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二、模块化化学网络教学管理模式

1.系统管理。网络教育教学管理由于受到网络运行状况、计算机性能等因素影响,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要有与它契合的管理制度和办法。鉴于西南大学网络学院已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用户管理和安全管理,我们重在研究为有效指导与监督教学过程的系统制度化管理,制定了《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育管理办法》和《西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师管理制度》,成立了“化学化工学院继续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教学过程监控和管理。

2.教务管理。教务管理包括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教材管理(学籍管理已由网络学院完成)。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学院在2001年开始开设网络教育《化学》专业,2008年在对培养方案做出调整和修订后,专业更名为《化学教育》专业,同时新增《应用化学》专业。两个专业在培养方案、教学内容等方面都采取不同于全日制本科的方式,突出网络教育的继续教育特色。教学计划是根据网络教育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培养目标、专业方向、学习年限和教学对象而制定,没有盲目照搬普通教育计划。网上教学组织严格遵守教学计划,作为考核、验收教学质量的标准。两个专业教学计划各自包含不同的11门专业课程、各有特色的6门选修课程、教育实习或工业见习以及毕业论文。《化学教育》遵循当前中学化学教学的改革模式和中学化学新课程标准,教有所依、学有所用;由于大多数学员都是来自基层教学单位,因此依托基层教学单位完成教育实习的实践教学环节,并设计合理的与学员从事教学相关性强的毕业论文题目,精心进行指导。而《应用化学》则遵循当前经济改革浪潮中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实际需要,充分考虑来自工矿化工企业的学生实践优势,依托企业完成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化学网络教育教材包括文字类(一般使用统编教材制作为电子课件、题库和案例库)、图形(像)类、音(视)频类,动画类等教材,各类自成体系,独立使用。

3.教师管理。教师管理主要从资格审查、培训管理、责任管理和考核评价上进行管理。学院规定从事网络教育工作的教师必须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并且有一定网络教育经验。教师任课前均需经过岗前专门培训,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和实践技能,在进行教学管理的时候,能够主导学生的在线讨论活动,准确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客观评价和指导。教师一旦承担网络教学,需认真学习管理办法,熟知各项规章制度,并与学院签订“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育教师教学工作责任书”,并建立化学网络教育教师档案。教学队伍建设:网络教育师资队伍的学科结构、学位结构、职称结构和年龄结构均有相应要求,按照“化学化工学院关于成立网络教育课程教学团队的决定”,针对学院网络教育优质资源利用不够,缺乏国内外知名专家授课情况,通过外聘请内培养构建合理的教学队伍。目前已形成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力军的多个课程教学团队。教学研究:为了提高网络教学质量,有效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开展网络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内容涉及网络课程内容的组织、网络资源的利用、网络教学方式的探究、高校网络教学的设计原则、高校网络课堂教学的优化运用、网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等等。鼓励教师总结自己进行网络教育过程中的经验和感想,按照科学论文的规范格式撰文投稿,给予相应奖励,推动网络教育管理的理论研究。

4.学生管理。学生管理包括学生自我管理和学习评价管理。网络教育具有“师生分离”和“教管分离”性质,教师角色淡化,教学管理弱化,而学生的自我管理凸显。我们在每个年级实行班组管理,自选班长,定期轮换,让每一位同学充分参与管理,锻炼自主能力,加强自我服务,同时重视对学生自治的引导。学生学习评价管理由自我性评价和客观性评价组成。自我性评价:学生先完成自测题目和思考题目,提交后与标准答案比较而做出自我评价。客观性评价:根据学生平时作业完成质量、设计实验的完成情况等给出具体的分数,通过提供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使学生感受到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和公正性。教学秘书定期分析学生学习评价,相关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做相应教学调整。

三、化学网络教学管理模式特点

西南大学校是教育部批准开展远程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化学化工学院是学校较早开展网络教育的传统学科,拥有具有学术理论基础的高层次的师资队伍,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为网络教学管理的实施提供智力、人才,结合网络教育学院良好的技术支持和教务管理,形成较好的资源共享,为化学网络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研究与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形成了自己的管理特点。

1.制度管人。学院制定了《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育管理办法》、《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师管理制度》。从教师选派、教材选用、网络课件建设、具体教学(直播、录播、网上辅导、作业批改、考试命题和答辩等)一一做出相应规定,使管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制度管人。

2.责任到人。教师一旦承担网络教学,需认真学习学校和学院的管理办法,熟知各项规章制度,并与学院签订《化学化工学院网络教育教师教学工作责任书》,责任到人。

3.监控有人。学院成立的“化学化工学院继续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加强教学过程监控。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定期检查各教学环节的完成情况,定期与不定期通报检查情况,如增加了对作业批改和论文指导的中间检查次数,做到在网络学院检查日期前,提前2天进行院内检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有效避免了各类教学事故的产生,教学事故率为零。

化学网络教育的管理与其它学科网络教育教学管理一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需要针对各功能模块,认真分析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林娜.我国网络教育的现状与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4):219-221.

[2]尚元东,张宝歌.从美国网络教育看我国高师院校网络教育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68(4):54-56.

第3篇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在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的新形势下,中医药院校毕业实习管理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传统的毕业实习管理工作已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学生毕业实习质量有着下降的趋势。随着每年招生人数的扩大,我院药学类专业实习生人数不断增多,这给实习安排、管理、毕业论文指导等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而如何更好地指导这些学生的毕业论文的写作,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是药学专业全体教师一直在努力探讨的课题。我们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药学生在实习期间进行毕业论文写作进行指导,以提高他们的论文写作水平。

1.当前的药学毕业生科研能力不足,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必须加强实习生的科研能力的培养

1.1 目前的药学本科教育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1.1.1 本科实习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欠缺中国教育的传统模式,基本上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而未能接触到真实的科研环境,更未涉及到撰写论文的过程。因此药学学生的实习阶段,可以说是从被动学习的模式向主动学习模式的转变,如果这样的机会也没有能够得到充分地利用、用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这将不利于发挥学生自主创造的能力、激发学习的热情、锻炼科研实践的能力;对学生曰后的进一步学习和就业产生消极的影响。

1.1.2 不利于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和融会贯通 实习过程本身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在理论指导下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进步的过程。如果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没有经过查阅文献、选题等步骤就直接参加实验研究,那么实习生在很大程度上只能单纯重复一些实验技术和技巧方面的工作,往往很少考虑到研究当中所用到各门课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关性,更谈不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单纯做实验根本不能称为科研。

1.2 校外实习基地的文献资料有限,无法满足毕业论文写作的检索需要

毕业论文的设计是一项科学研究的前期工作,要确定学生毕业论文的方向,首先是要了解该学科发展现状、存在什么问题、关键问题在哪里,另外是别人已做了哪方面的研究。把握这些内容才能怡当地确定自己的研究题目、方法和途径。所有这些工作都需要学生经常查阅文献资料,并汲取新的成果,从中得到启发、形成新的思路,采用新的实验手段,使本身的研究工作逐步深入,不断向更高水平发展。在整个毕业论文设计与写作中,学生均需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然而,文献资料是需要大量的资金去购买和专业人员去管理的,一般的企事业单位是无法承担这些费用的,他们内部的文献资料很不齐全,根本不能满足科学研究的需要,而高校因为承担着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因而都有文献资料较齐全的图书馆,能够满足科研工作的要求。

1.3 校外实习基地带教老师教学科研水平参差不齐

指导老师博学的知识及丰富的实验室经验不但能够帮助学生选题,而且在实验进展中可以理性地预见实验的结果,以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实验问题。但由于高校扩招,大量的药学毕业生需要到医药生产、营销、使用、服务和管理等环节的医院药剂科、药厂、医药公司、药检所(药监局)以及药物研究所等部门实习,这就要求高校加大力度扩展相应数量的校外实习基地。然而校外实习基地带教老师水平参差不齐,他们教学科研水平差距较大,有部分单位仅能接收学生实践但根本不具备本科生论文写作指导能力。而且实习单位的带教老师大多是单位里的骨干,肩负重任,工作很忙,很难集中精力对学生论文的选题和开题进行有效的指导,很少有充裕的时间来指导实习生开展科研工作和撰写毕业论文。

1.4 校外实习基地开展科研的条件与高校相比相差甚远

目前我校药学专业学生主要到医院药房、药厂及流通领域的药店等部门实习,这些地方的科研氛围、文献资料的查阅和检索、实验场地等都无法与高校相比。一方面是实习基地的科研氛围不足,良好的科研氛围才能促进学生踏实、勤恳地开展科学研究;另一方面是实验室的硬软件匮乏,缺乏实验必须的基本仪器设备,更谈不上大型或先进的仪器设备。

2.充分利用网络教育的优势加强校地合作,提高实习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能力

为了解决由于高校扩招而带来的生源素质下降、教学资源短缺等原因造成的高校教学质量严重下滑的矛盾,我校计算机与信息中心、药学系及附属医院药剂将信托校园网络建设药学信息应用与服务平台,实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强化药学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按社会需求量身打造新时期药学人才,构建科学的药学实践教学体系。

实习论文质量如何是检验药学生实习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为确保学生实习论文质量,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教育的优势,加强校地合作,推行毕业实习双导师指导制:在众多的实习单位里挑选质量较好的实习单位,根据药学类专业各方向的教学目标不同,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校内老师才有资格担任学生指导老师,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配合实习单位带教老师,根据学生专业特点,还从学生实习岗位出发,一同指导学生开展科研工作和实习论文的指导工作。

2.1 学校老师远程指导学生在实践选题

选题是做好毕业论文的首要环节,它直接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毕业论文选题应该既要面向科研训练,又要突出实用性;要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又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选题应从两个方面着手,—方面是突出实用性:与临床一线用药情况密切相关;另一方面是突出科研性:让学生参与到科研课题中,了解所学专业发展的新水平、新动向。以往一般的做法是学生在实习前从学校老师拟定的诸多选题中选取论文题目,然后到实习单位联系指导教师,根据论文题目由指导老师指导实习生开展研究和撰写论文。因为高校与实践环境有着较大的脱节,在实践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一方面,有的选题过大,超出了一个本科生的能力和所学专业的知识范围;有的题目过窄,使学生难以发挥或施展其能力;有的题目几年甚至十几年一贯制,缺乏创新,有的题目则过于超前,与现实脱节。另一方面,有相当一部分指导教师由于没有科研课题或者出于以备后用的目的而让学生查阅资料,完成文献综述类的论文;还有的教师只让学生整理资料、分析数据,写出数据分析报告式论文,这或许对提高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有一定帮助,但显然有悖于毕业论文(设计)的初衷,尤其是无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在实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选取课题,做到课题就是为了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然后通过实习生成为沟通学校和实习单位的桥梁,发挥高校老师的理论优势和实习单位的实践优势,让我们的同学真正能够在实习中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高校老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进行有效的指导,以提高药学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质量。

2.2 远程查阅学校图书馆文献,获取参考资料

在选取参考资料上,由于毕业生没有丰富的资料作论据支持,使很多本科毕业论文缺乏时代性、实用性和参考性。对于本科毕业生,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选取丰富的参考资料可以使论文增色不少,可是现实状况是实习单位的文献资源毕竟有限,图书的更新率较低,最新的医学、药学的研究进展很难在本科毕业论文一见。高校建设了网络教学中心,给学生们上网查询最新资料带来了便利,而且现在电脑已经普及到寻常百姓家,就是个人没有电脑到网吧使用也很方便,只要我们做到学生能在学校网站注册帐号,就可以浏览药学系的药学信息应用与服务网页,也可在学校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就可解决学生在外实习不方便往返学校查阅文献资料的困难。

3.利用网络课程对药学生做论文写作的指导

毕业论文的写作是实习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科技论文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我们的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对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认真、主动地学习,因此对科研工作的开展程序及论文写作方法都不太清楚,有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当他们进入实习环节,在撰写科研论文时,常常发生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格式不规范、表达不准确、层次不清、逻辑性不强等。但是他们远离学校没有老师在身边指导,实习单位的老师有的水平有限,有的虽然会写但是却没有教学办法和相应的教材,有的因工作忙无暇顾及,态度生硬不够耐心,学生不敢请教带教老师,使得学生在初次撰写论文时困难重重,在撰写论文时常犯低级错误。而且今后工作中很少会有人向他们悉心传授这方面的知识和技巧。

论文撰写,以总结研究成果与他人共享,是每一位毕业生必须做的工作。撰写论文对他们来说是第一次,所以往往不知道从何入手。我们可以把科研论文写作的基本要领和规范、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图表的正确表示方法以及如何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讨论等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或视频放在网络课程上,让学生身在实习单位都能学到这些知识。

4.通过科研论坛远程指导论文设计和实施、数据处理及论文写作

随着本科招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本科生入学人数的急剧上升,本科毕业生人数也在与曰倶增,给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致使毕业生数量的急剧上升和高校教师数量缓慢增加之间的矛盾成为了影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一个瓶颈,随着毕业生人数增多,导致教师工作负担的不断加大,使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中,其次我校的药学专业课教师中仍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达到硕士及以上学位,他们年纪轻、从教时间短、缺少教学实践经验,科研课题和教学改革项目少、成果贫乏、论文写作水平偏低无法起到“传帮带”作用,这些不利因素对专业课教师指导学生开展毕业论文写作影响极大,无力承担专业性很强的论文指导工作。而能参与本科毕业论文评定的教师人数与实习生相比欠缺很多,无法做到一对一或一对几的指导,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队伍的短缺使得毕业论文的指导和监控问题尤为突出。

我们可以通过药学信息应用与服务网页建立科研论坛,让有能力指导的老师及学校大学生科研创新社的同学参与药学毕业生的论文写作指导工作。让药学毕业生把他们的论文的设计、实验数据以及写作存在的问题贴到科研论坛,让大家讨论、分析,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这样达到提高实习生和大学生科研创新社的同学的科研水平和写作能力的目的,实现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第4篇

[论文关键词]网络教育;专职教师;教师素质;师资建设

随着互联网应用于教育领域,网络教育应运而生。网络教育打破了传统面授教学时空的同一性,具备了以往教学媒体所没有的无疆域性、等距离性、实时交互性的优势。因此,网络教育使得彻底摆脱课堂的束缚而形成完全开放的点对点教育成为可能。没有了课堂,还会有主宰课堂的教师吗?很多人认为,网络教育不需要教师,尤其是不需要专职教师。这是对网络教育的曲解。网络教育虽然没有了课堂,但“教和“学”的过程仍然存在,既然存在“教”,就必须有教师。网络教育并不是不要教师,而是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换,教师由前台退到了幕后。从我国目前实施的网络教育的实际来看,从事网络教育的教师都是该大学其它院系的面授教师兼职,由于近年来大学本科和研究生连年扩招,大学面授教师本来就存在缺口,根本没有精力去应付网络学习的学生。因此,为了使网络教育事业良性发展建设一支专职的网络教育教师队伍迫在眉睫。

一、网络教育教师的特点

网络教育的出现,使人们头脑中原有的“教师”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网络教育中,“教师”已被其他新型的社会教育职业群体所分担。除了用于“讲课”“答疑”等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外,软件工程师、电脑美术设计师、教育心理学家以及教学节目的策划、设计、编导摄制、解说等人员都是网络教育教师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教学模式必然与传统的面授教学模式有根本的区别。传统的面授教学使以教师为主体,以灌输式教学模式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网络教育于教师与学生处于“准永久性的分离状态”,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现代学习心理研究证明,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接纳过程,而是学习者的自主建构过程,学习内容不仅包括知识信息,而且包括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网络教育中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教师传递的只是信息而非知识,信息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成为其认知结构中的知识。教师的作用表现为指导学生如何去获取、选择、处理和利用信息,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出现的知识性、技术性、情感性以及人际交往、伦理道德等方面的问题。因此,网络教育教师的特点表现为:

1.从传统的“讲”师变成“导”师

传统面授教学中,教师是“讲台上的圣人”,课讲得好不好是衡量教师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是教师,教师讲什么,学生即获得什么。而在网络教育环境中,“学习者控制”成为重要特征,学生学习什么,学多少内容,按照什么顺序学习,都由学生自己决定,前提是事先由资源提供者提供信息丰富、功能完善的网络资源。教师的职能实际上变成了导师,导师只是对学生进行开放型的引导,这种引导不只是局限于学习的具体内容,更倾向于给学生的内在态度和高级策略带来提高,效果可能不会马上表现出来,但却对学生的学习终身受益。

2.从传统的“权威”主体变成“平等”主体

传统面授教学中,教师是权威的象征。教师要给学生一“勺”,教师自己必须具备一“桶”。因此,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知识的化身,具有无可挑战的权威性。而网络教育是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看不见权威的教师,学生只是在网络的一端自主地学习,遇到问题则毫无顾忌地与网络另一端的某一个人(这个人有可能是教师,也可能是其他学习者)进行交流、讨论。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也是一个学习者,他从与学生的平等交流、切磋中获取知识。因为在某些方面,学生的知识技能可能高于对方,那么此时学生即是“老师”。即使交流的双方某方面的知识技能相近,二者也是互相讨论的学习伙伴。

3.从传统的“中心”位置变成“辅助”位置

传统面授教学中,“教”与“学”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教师是教学的中心,掌握着教学的内容、进度,学生被动地跟着教师转。而网络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为中心的优点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不是被动的学习。认知心理学家普遍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当给予学生建构他们知识结构以及获得对知识之间的关系个人的理解的机会,有意义的学习就会发生。教师主要给学生以帮助,尤其是当学生遇到学习挫折时给学生以激励。

4.从传统的“单打独斗”变成“团队协作”

传统面授教学中,教师的工作是“单打独斗”,备课、讲课、答疑、批改作业等都由主讲教师一人完成,与别的教师基本没有关系。而网络教育的教师不再是“单打独斗”,在强调每个教师更加专业化的同时,更强调团队协作,他们按不同的需要和各自的专长分为:学科和课程专家、教学设计专家、媒体设计专家、主讲教师、网络学习导航员、媒体和学生学习评估专家等,他们共同对学生的学习发挥作用。

5、网络教育教师的素质要求

根据上述分析,网络教育的教师在网络教学中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然,有可能同一位教师同时扮演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担任不同的任务,其基本的素质要求也不同。学科和课程专家的主要任务是编制文本教材。他可以不懂网络和计算机,但他必须是熟悉本学科知识的行家,是熟练掌握课程编制技巧的一流专家。他必须熟悉本学科的发展历史,不断吸取本学科的最新学术成果,快速更新知识,以求不断创新。一所大学在某一学科有无这方面的专家,代表着该大学的这一学科在学术界有无地位和影响。教学设计者在网络教育中是“教”的枢纽,它既是网络教育理论研究的专家,又是教育资源传输的专家。他要了解网络教育的学习对象,熟悉网络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他要了解计算机网络技术,熟悉网络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及制作要求。他应具备总体设计观念,具有统筹各种网络教学素材的能力。在实际的网络教育过程中,教学设计往往被人们忽略,大多是将文本教材翻版的文字、各种图像、色彩还有声音等杂乱的呈现在学习者面前,对学习者没有任何吸引力。媒体设计者要对教育技术学和传播学有所研究,对学习者视听学习心里有深入研究,还要有科学地运用各种媒体为学习者服务的能力。媒体使用的效果要恰到好处,而不喧宾夺主,影响学习者的注意力。主讲教师只是在双向视频讲课及制作流媒体课件发挥作用,而双向视频讲课在网络教学中有很大的局限性,且流媒体课件是目前最单调的网络教学课件,因此,实际工作中用主持教师代替主讲教师。

主持教师不需要“讲”课,他在网上就某一学科或某一课程通过实时或非实时方式与学生交流。因此,主持教师对所主持学科的知识要有深入的研究,要有一定的表达能力,还要会熟练地使用网络。主持教师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网络学习导航员,他除了具备学科专业知识外,还要了解网络资源状况,具备诊断和治疗学生学习障碍的能力。不过,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开发的学习系统越来越优秀,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为学习者设置了相当好的导航系统,使得学习者可以无障碍学习。因此,基本上不需要人工的网络学习导航员。 学习效果评估者主要是对学习资源的使用效度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测量、评估,提出客观的结果,反馈信息以调整和改进资源、促进学习者更有效地学习。

三、建设一支科学的专职教师队伍

在网络教育中,很难想象一个人能同时担任上述全部角色,不论是从知识背景还是精力限度来说,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也就是说,网络教育的教师需要不同知识背景的人来分别担任。

1.专业结构

从专业结构的角度来说,网络教育所要的应该是具备较深专业知识的专职教师。因为他们的主要工作是“面对”学生,与学生直接交流,他们是其它院系的兼职教师无法替代的,其它院系的兼职教师也是没有精力来很好完成这一工作的。因此,开设了哪些专业,就需要哪些专业知识的专职主持教师和学习效果评估者。

2.技能结构

从技能结构的角度来说,教学设计者和媒体设计者应该是具备相应技能的专职教师。他们也无法由其它院系面授的教师替代。因为他们不一定要具备所开设专业的专业知识背景,但他们一定要具备网络教育的理论背景,要具备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技能,他们就像一个特级厨师,把各种原料、材料、佐料等恰到好处地运用,制作成各种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肴呈现存食客——学生的面前。因此,他们是保证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并坚持到底和引发深层学习的关键。

3.数量结构

网络教育也存在科学的师生比。由于网络教育的特点导致学习人数的不限定性,也就是说,从理论上讲,网络教育可以让无限多的人同时参加学习。但是实际上,除了网络技术因素智约外,教师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参加网络学习的学生越多,主持教师、学习效果评估者相应要求越多,否则不能满足学习者的网上学习要求。学生越多,说明对网络资源的需求也越多,因此,教学设计者和媒体设计者必然要增多。笔者认为,网络教育中师生比最大不能超过1:50,其中作为主持教师和学习效果评估者的专业教师占绝对比重。只有保证科学的师生比,才能保证网络教育的教育质量。目前网络教育要达到这一师生比有一定困难,因此这一比例必须包含一部分兼职教师。

四、充分调动网络教育教师的积极性

前面谈到,网络教育的教师是通过团队协作来发挥作用,通过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充分调动每个教师角色的积极性,将会使得I+2+3+…+n>n(1+n)/2。

1.对教师进行职业培训

包括理念培训和技能培训。首先是理念培训。要对正在从事和准备从事网络教育的教师进行现代教育理念培训,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为学习者服务的思想,使教师认识到现代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励思考、服务导航。其次是技能培训。网络教育环境中成功的教与学不仅仅需要教师有“我能做”的态度,还有赖于对于媒体的充分利用。网络教育所提供的环境对于师生双方来说可能都是不太习惯的。对教师进行技术和教学策略方面的培训会使师生双方都受益。因此,对教师进行职前职后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是必要的。教师对教学设计和计算机网络越熟悉,就越能更好地为学习者服务。

2.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

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必须要有有效地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要承认网络教育教师的网上教学工作量,并对不同l丁作的工作量进行科学的计算制定适当的课酬标准,并根据不同的职称确定不同的系数,同时通过教学督导确定不同的教学效果,从而确定不同的计算课酬的系数。另外给教师以更多的关心和关怀使得教师心情舒畅,乐于奉献。通过教学督导和学习者的信息反馈,了解教师的态度、责任心、教学水平等,责成不合要求的教师改进工作屡教不改者取消网络教育教师资格,从而促使教师积极进取、工作向上。

第5篇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对中国网络教育需求市场分析,发现了我国高等网络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其投资的价值和发展的趋势。

远程教育(distance education) 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它通过声音、视频、数据流和印刷品等综合手段完成教学活动,利用现代技术替代了教学过程中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近十年来,现代远程教育开始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实现了现代网络教育模式。通过传统教育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完美结合,现代网络教育模式不仅可以让最大范围的人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受几乎和学校课堂学习一样效果的教育,而且实现了教育权利的平等、教育机会的平等。现代网络教育对千百年来我们所习惯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手段提出了挑战,成为业内以及许多普通人关注的焦点。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逐步推广与普及,现代网络教育尤其是高等网络教育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现代网络教育不仅受到众多的高等院校青睐,还吸引了众多对其趋之若骛的投资者。网络教育对于中国it行业和中国众多高等院校来说,无疑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世界经济与合作组织的研究表明,从1995年到2000年,全世界的远程教育市场规模正以每年45%的速度扩张着。2000年,全世界有7000万人通过远程教育方式进行学习,2001年达到1亿人。可见,远程教育市场的规模和潜力是无穷的。正如著名的新经济英雄美国人钱伯斯所说,“网络教育未来三年内对社会生活发生的影响,将像电子商务对商业世界的影响一样巨大。”

一、中国网络教育需求市场分析

从经济学角度看,需求是发展供给的惟一动力,网络教育就是一个需求潜力无穷的市场。

1.生源市场分析

网络教育作为新兴的一种教育模式,对于整个世界范围来说都是一种所趋。据不完全统计,现有100多个国家开展了现代远程教育,大部分大学在网上拥有自己的网站并推出了现代远程教育课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本科教育逐渐从高等走向普及。大学生占人口比例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而且也在某种意义上代表国家的未来发展潜力。我国目前在18到22岁年龄段中,毛入学率不到11%,计划到2010年将毛入学率提高到15%。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家庭在子女教育上的投入不断增加,有45%的家庭认为储蓄的第一用途是教育。尽管高校连年扩张,但由于教育资源的限制,大多数适龄人员还是没有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教育市场潜在的能量不可估量。如果能够将全国受高等教育人口提升1%个百分点,每人接受2年每年平均5000元的教育,市场规模就达到几千亿级。这就为远程教育提供了巨大的并且是持续增长的拓展空间。另外,网络教育有非常好的可重复利用教学资源,在扩大招生规模上有很大的升缩空间。此外,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和支持各试点高校开展现代网络教育,这也为中国网络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市场投资价值分析

为了对高等网络教育产业状况有一个客观、全面的把握,我们需要弄清它的价值链。高等网络教育市场与其他产业市场相比,既有共同之处,又有自己独特性。网络教育不仅需要提供各种硬件设备和软件支持,包括各种服务器、网络设备、系统平台、课件开发系统、虚拟演播系统、课件库、素材库、试题库和参考资料库等。还需要提供完善的教学管理、教学应用、资源管理、教学评测和安全管理等软件。由于网络教育具有技术含量高且受众广大的特点,市场中潜在的利润也巨大。近年来,企业对介入网络教育的兴趣已经明显加大,对网络教育投资的力度也不断加大。企业投资网络教育领域,投资领域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投资收益较大且投资周期不太长的领域:(1)投资通信和电脑等教育设施;(2)投资课件;(3)投资教学点;(4)投资通用网络教育平台。

二、我国高等网络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网络教育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使教育资源共享变为现实,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的条件,有助于实现交互式学习,有利于促进教育社会化和学习社会化。许多国家都高度重视网络教育,努力扶持和发展这一全新的教育方式,为推进网络教育的普及与发展投入大量资金,不断扩大网络教育的普及化程度,教学培训的层次和内容更加宽泛多样。目前我国的网络教育尚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表现在网上教育资源建设问题、如何体现个性化教育问题、思想观念转变问题、网络教育投入不足等问题。

1.网络教育投入不足问题

有人预言,网络教育将是社会的第三大需求领域。它的建设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仅靠政府投资显然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对此,应积极探索企业与学校合作的最佳运行式,利用企业的资金和技术,调动学校的教育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同时要引进和培育市场机制,以确保其进入良性循环。

2.我国学历教育还基本上处于“国家垄断”的局面

正规的高等学历教育,最终的成果都体现为高含金量的“文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高等远程教育最重要的资源掌握在高校的手里,企业涉足这一领域只能选择与高校联姻的形式。然而,在现代高等远程教育的实践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高校普遍缺乏商业人才、运作经验、网络术开发和维护能力以及的资本和资本运作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现代高等远程教育的发展。

3.我国现代网络教育产业缺乏对网络和教育均有深刻理解的复合型人才

网络教育产业是it向教育界延伸的产物,最先从事网络教育产业的是it界的人士,由于缺乏深厚的教育理论的指导和深刻的教育从业背景,他们对网络教育缺乏足够理性的思考,有的更多是投资和从业的激情。而教育界人士对it这一新生事物也同样缺乏理性而深刻的认识。

因此,中国当前极其需要既对信息技术有深刻理解、又有深厚教育理论根基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在网络教育产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而这种人才,当前十分匮乏。虽然it界人士后来逐渐认识到一定要有教育界人士参与网络教育产业,但是由于上述复合型这一桥梁相当匮乏,导致了网络与教育没有在深层次上相互渗透和融合。其表现之一就是,网络技术不知道究竟如何运用,才能满足教育的需要;教育如何应用网络技术,才能体现网络技术的独特作用。

三、校企合作是高等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

发展现代网络教育需要众多资金的投入,不能等靠国家来提供全部资金,应以大学为主体,与公司,企业联合办学,国家支持,企业赞助,学员负担,三方共筹资金。大学是智力资源的中心,有雄厚的技术支持,与公司企业联合,不仅可以获得资金资助,而且能从企业的实际需要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教育软件。随着我国对国家教育科研网的投入的增长,国家教育科研主干线的带宽逐步增加,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高校对发展远程教育和校园网的投入也会增大,中国现代网络教育将成为构造社会化终身学习重要组成部分,前景是广阔和美好的.对此,应积极探索企业与学校合作的最佳运行式,利用企业的资金和技术,调动学校的教育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同时要引进和培育市场机制,以确保其进入良性循环。

商业化的公司往往能够更准确的把握住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需求,更贴近市场需要来做远程教育教育产业。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校企合作新教学模式的设计与运用,为学校和企业互惠互利互赢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将企业的先进技术与高职学院的教育教学紧密联系起来,探究适合高职发展实际的高职人才培养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强化传统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现代教育教学模式的有机融合,强化反馈环节,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将更好地适应高职学生未来的就业需求。

校企合作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高校与企业(社会)双赢的模式之一。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高校教育及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快企业自有人才的学历教育,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企业与高校进行校企合作并回报社会,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公益事业,是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益实践和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赵浩兴:校企联合的高职实践教学模式探讨.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胡跃荣: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特征及其评价[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06期

第6篇

【关键词】网络教育;印第安纳大学;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0―0090―04

我国目前进行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的高校,大都属于优秀的研究型大学,且网络教育的组织模式比较单一。而美国涉足网络教育的院校众多,包括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型大学、社区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等多种类型;不同院校的网络教育组织模式也不尽相同,具有多样性。本文选取一所公立大学―印第安纳大学作为案例,试图窥视美国公立研究型大学网络教育开展的一斑,以期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发展网络教育提供启示和借鉴。

印第安纳大学布卢明顿分校是印第安纳大学系统的旗舰校区,在教育、商学、音乐等专业领域有较强实力。在卡内基高等教育机构分类中,布卢明顿校区属于“研究活跃度非常高”的研究型大学。国内提到印第安纳大学一般指的就是该校区,方便起见,下文中的印第安纳大学也主要指布卢明顿校区。文中所述相关信息,基于对印第安纳大学网站内容的分析及对教育学院、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图书馆等部门相关项目负责人的访谈得到。

一 网络教育层次

1 硕士学历项目

开展硕士学历层次网络教育的有教育学院、体育与保健学院、商学院等。其中教育学院提供“教学技术系统”和“语言教育”两个专业,体育与保健学院提供“运动休闲治疗”专业,商学院提供MBA项目及其它三个硕士学历项目。

2 副学士和学士学历项目

继续教育学院开展有副学士和学士层次的“通识”教育(General Studies)项目,为学习者提供灵活的学习方式,目前可以通过网络形式完成项目中所有课程的学习。

3 网络学分课程

网络教育项目中的网络课程除了面向本项目的远程学生,也允许校内外各类学生选修。有些没有提供网络学历教育的院系或项目也开设有部分网络学分课程,如没有提供网络学历教育的教育心理学、特殊教育学等专业都有网络学分课程可供选修。

4 非学历项目与无学分课程

开展网络学历教育项目的院系有时也提供非学历教育项目。以商学院为例,除提供MBA和三个硕士学历项目外,还提供两个证书项目(Certificate Program),以及两个无学分(Non-credit)证书项目。前者中的课程为学分课程,可获得与校园课程同样的学分,而选修后者中的课程不获得任何学分。这两种证书教育项目都不以获得硕士学历为目的。

5 网络辅助课程

网络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有不同的形式和程度,除以网络教学为主要形式的网络课程外,印第安纳大学还有许多以课堂面授教学为主、网络教学为辅的网络辅助课程,或网络教学和面授教学两种形式相结合的混合模式课程。

二 主要院系网络教育的开展状况与模式

1 教育学院

基于学生和教师对网络教育形式的需求,以及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学院积极开展网络教育实践,主要提供硕士学历教育项目和网络学分课程。两个硕士学历项目开始采用网络教育形式的时间都较早,其中教学系统技术专业从2000年开始提供网络教育项目。在整个项目网络化之前,该专业先开发了两个示范性的、基于因特网的网络课程,面向校园学生开设,为网络项目的开展积累经验。网络教育并不独立运行,而是与校园教育有一定整合。在教学方面,网络课程的模式不尽相同,但以异步教学为主;一般采取教师引导式教学,参照校园教学日历安排教学进度,对学生与教师及同学之间的网络交流有一定的要求。不同课程还设定有不同的人数上限,之所以设定上限与课程采取的教学模式有关,很多课程基于小组学习、团队作业的模式进行;另一方面,设定上限是为了保证研究型大学的教学品质,确保师生之间有足够的互动和信息反馈。在教师配置方面,网络课程教师的组成也是多样化的,包括全职教员、兼职教员和研究生助教。如果兼职人员或研究生进行网络课程教学,则在全职教员建设的课程基础上进行教学,并接受全职教师的指导和监管;如果要对课程有大的改动,需与全职教员商量后进行。在学生支持服务方面,学院配置了专门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各类学生注册网络课程和申请网络教育项目的信息咨询和支持。

2 体育与保健学院

体育与保健学院开展远程教育已有超过20年的历史,在教学模式上经历了:基于卫星电视系统的同步教学模式、双向视频同步教学模式和同步教学与异步教学相结合的模式等三个阶段。在同步教学部分,教师和校园学生在布卢明顿校区的教学现场通过视频系统同步传播到邻近的印第安纳波利斯等学习点,并将课堂进行实况录制,即时地制作成DVD寄送到其他远程学习者或者转为流媒体在网上。每次课堂录像分别寄送或,而不是一次把一门课程所有的录像都事先录制好。在异步教学部分,主要采用学校的Oncourse网络教学系统。每门课程的学生数量约为12~20名,远程学生和校园学生共享同一名任课教师,完成相同的学习任务,且有明确的任务完成期限。该学院也没有设置专门的远程教育部门,网络教育与校园教育整合在一起运行。

3 商学院

商学院在布卢明顿校区和印第安纳波利斯校区实行合并式管理,由同一院长负责。与其他学院不同的是,商学院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来相对独立地运行网络教育。这一专门的机构也是跨两个校区的,分别安置有一些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支持服务人员,招生工作通过印第安纳波利斯校区进行。在08~0年大约有1500名网络学生,其中约600名是从社会分散录取来的MBA学生,另有约600名为来自合作企业的MBA学生。商学院提供网络教育的主要动机在于解决“夜校”项目中产生的问题。以往夜校项目中的学生往往需要灵活的迁徙,因此无法在同一地点完成历时3年的项目。为了解决这种因学员迁徙产生的问题,商学院开始提供部分网络课程,继而扩展为提供整个项目,并推广至州内外和国际。虽然设立有专门的网络教育机构,但网络课程的教师大部分来自两个校区的校园项目。课程以异步教学模式为主,教师对网络学生采取与校园学生相同的评价标准,对网络学生有相同的“期望”。

4 继续教育学院

印第安纳大学的继续教育学院是一个跨所有校区的、相对独立运行的机构。继续教育学院提供有副学士和学士层次的通识教育项目和大量的非学历项目和无学分课程。其中,通识教育项目与一般的专业教育项目有很大不同。该项目制定的是一个跨学科的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必须从人文艺术、社会与行为科学和数学与自然科学三大领域分别选修一定数量的课程。在必修的课程外,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修一些特定专业方向的课程。该项目约从2005年开始提供网络课程,最初以学生独立学习模式为主,后来交互式网络课程越来越多,教师通过网络对学习进行更多的引导。除了自己提供课程外,该项目还承认学习者从其他地方通过多种方式获取的学分,包括校园课程、函授、通过考试获取等,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大部分学生分散在各地的学习中心学习,接受面授、网络等多种形式的课程。项目中的课程一般由继续教育学院自己聘请兼职人员承担,所提供的课程接受普通院系的“审查和批准”,但普通院系的参与并不多。

三 网络教育管理、服务及支持机构的参与

1 分布式教育分委员会

教授参与学校治理是印第安纳大学的重要传统之一,教授委员会就是体现这一点的重要机构。教授委员会下设多个分委员会,其中就包括“分布式教育”分委员会,专门关注网络教育技术在校园教育和远程教育中应用的相关问题。印第安纳大学在学校层面并没有专门的网络教育管理机构,网络教育主要由院系自主开展,方式也具有多样性。分布式教育分委员会主要就一些具有共性的、影响全校的问题进行决策和监管,其中涉及最多的就是网络教育的收费问题。作为州立的公立大学,分布式教育分委员会认为远程教育的收费不能损害公共利益,或者间接造成将公共的投资用来补助州外学生的情况。但如果学费收取过高,势必降低网络教育的吸引力。因此该分委员会建议由各院系自主决定学费,但州外和国际学生的网络教育学费不能低于州内校园教育标准,且需经学校批准;而非学分课程的学费标准则完全由各院系确定。

2 技术服务部门

印第安纳大学十分重视校园的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中心为全校提供信息技术服务,负责网络教学平台Oncourse的运行和维护,以及平台使用方面的咨询和培训。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开展网络课程和网络辅助教学,普通院系不需要自己搭建网络技术平台就可以直接开展网络教育,不需要自己解决技术上的问题。教育学院、体育与保健学院等院系都将这种以异步教学模式为主的教学平台纳入了自己的网络教育项目中。信息技术中心还提供基于H.323技术的视频会议系统,可实现同步教学。此外,学校的广播电视服务部门提供基于卫星通信技术的视频会议技术方面的支持和服务,体育与保健学院就与该部门合作面向一些远程学习点同步授课。

3 教学咨询与服务部门

印第安纳大学里的教学咨询和服务部门并不唯一,他们提供与教学、课程和教师发展相关的咨询和服务,一般均涉及网络技术的课堂应用。其中,“教与学的技术中心”尤其针对信息技术在各类课程中的应用提供咨询和开发服务,服务的方式包括:展示、培训、一对一的支持等。一些大的学院,如教育学院、商学院、体育与保健学院均有教学服务机构,以服务所在学院的教师为主,但同时也面向其它院系的教师。这些教学服务机构都由学校财政资助设立。可见,印第安纳大学教学咨询和服务的提供十分多样化和分散化,而且同时面向校园课程和网络课程。

4 图书馆远程教育服务

图书馆也提供有远程教育服务,面向远程学生、在外地访问或学习的师生、选修印第安纳大学课程的外校学生,以及做论文的博士研究生等。该服务由专人负责,通过协调图书馆的各部门来实现。学生只需选修有印第安纳大学的某门课程就可以申请该服务。图书馆为学生申请和办理远程教育服务提供了详细的引导页面,学生可以通过该服务申请借阅可出借的任何材料,或获得电子资源使用的帮助,图书馆员们也往往会建议申请者先通过当地就近的图书馆或机构获取资料。总体上,目前申请这种服务的师生并不多,一方面与很多师生并不知道这项服务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图书馆提供有较方便的电子资料服务有关。

四 网络教育发展的总体特征

1 以硕士层次的网络教育为主

从教育层次来看,网络教育的开展以硕士层次为主。虽然继续教育学院等部门提供有副学士和学士层次的学历项目和学分课程,但并不是方向明确的专业教育,而是普通教学院系没有的通识教育项目。教育学院、体育与保健学院等都仅提供硕士层次网络学历教育,文理学院明确不允许本科学生通过网络课程获取学分。总体而言,印第安纳大学更多在硕士层次采纳网络教育,普通院系则在学士教育阶段保持传统的校园教育形式。

2 分散的网络教育开展格局

对于网络教育的发展,印第安纳大学在学校层面并没有统一的规划,而是形成不同院系“各自为政”的局面。作为大型的综合性大学,要想统一各部门、各院系对网络教育的认识十分困难。分散式的管理模式,使得那些比较适合,且有能力、有兴趣开展网络教育的院系能够自主决策,以便在网络教育“市场”中抢得先机。这些院系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和优势,选取适合自己的网络教育组织模式和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自主性和创新性,而不被固定的模式所局限。学校的分布式教育委员会仅对某些关乎整体利益的问题进行政策引导,并不过多干涉具体的运行。

3 网络教育与校园教育的整合

尽管开展网络教育的出发点和具体组织方式不尽相同,但普通院系大都十分重视在网络教育开展中与校园教育进行不同程度的整合,具体体现在师资、课程、教学等方面。承担网络教育的老师大部分来自校园教育项目,他们同时承担校园课程和网络课程,对两种教育形式的学生有基本一致的要求,希望他们有基本相同的学习体验。有些教师还在课程教学中将网络学生和校园学生混合分组,让他们参与共同的团队作业,进行合作交流。校园学生也可以选修部分网络课程来获取学分,或者转为网络学生继续完成自己的学业。校园教育中网络辅助教学和混合模式课堂也在不断增多,淡化着网络教育与校园教育的界线。

4 完善的技术支持和教学咨询服务

虽然在网络教育开展方面没有统一的规划和机构设置,但学校提供有充分的技术支持和教师、教学服务,且同时面向校园课堂和网络课堂,不做形式区分。信息技术部门负责网络教学平台的运行和维护,为网络辅助教学和网络课程的开设提供支持。学校还有多样化的教学咨询和服务体系,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提供支持。

5 面向国际的网络教育发展

印第安纳大学的网络教育不仅已经推广至州外,而且还不断向国外拓展,呈现出国际化特征。凭借高水平的师资、声誉和口碑,教育学院、体育与保健学院的网络教育吸引了很多国际学生。商学院通过与企业建立合作,已将网络教育项目推广到印度、泰国等国家,在2008年还招收了十几名来自中国企业的学生。在这些企业合作项目开展中,还吸纳国外大学的优秀师资进行合作教学。

五 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发展网络教育的启示

1 支持研究型大学普通院系开展硕士层次的网络教育

目前我国硕士层次的网络教育还没有发展起来,个别院校提供有网络教育形式的研究生课程班。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基本上都属于国内优秀的大学,完全有实力开展硕士层次的网络教育项目,为学生提供更为灵活的学习方式,更好地培养高层次专业人员。试点高校均通过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网络教育,这些学院大部分基于原有的成人教育或继续教育学院组建而来,以本专科层次教育为主,没有提供研究生层次教育的经验和基础。硕士层次网络教育可由研究生院来协调各教学院系来组织运行,以专业硕士教育为主,在提供更多、更灵活教育机会的同时,有效地保障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2 鼓励硕士层次网络学分课程的开设

网络课程的建设在网络教育发展中十分重要。从印第安纳大学的实践来看,许多院系网络教育的开展从部分网络课程的开设开始,然后才实现整个项目的网络化。对于一些没有任何远程教育经验的院系,可以沿着网络辅助教学、网络课程、网络学历项目的路径,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推进,逐步发展网络教育。一些课程和培养环节并不适合以网络教育的形式开展,因此有些专业无法在整体上实施网络教育。仅提供部分网络学分课程也很有意义:网络课程在时间和地点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为学生和教师均带来很多便利;网络学分课程还可面向校外学生,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扩大院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此外,随着网络时代和终身教育时代的到来,对学生网络学习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提供部分网络学分课程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3 构建完善的信息化教学支持和服务体系

美国许多大学即使不开展网络学历教育或网络学分课程,也构建有专业性的网络教学平台。通过平台开展网络辅助教学或者混合模式课程,对校园教学起到促进作用,也给师生带来很多便利。各个院系可以借助这些平台开展网络教育,而不需要再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除了技术方面的支持,印第安纳大学的教学咨询服务也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利于保障网络教学的质量。我国高校的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主要体现在图书馆系统和教育教学管理系统等方面,在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以及信息化教学服务支持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4 协调好继续教育部门与普通院系发展网络教育的关系

第7篇

【关键词】 网院; 会计学; 培养定位; 教学实施; 教学计划

1999年以来,国家允许68所网络教育学院(以下简称网院)进行以互联网为主要依托的学历继续教育,截至2009年末其累计招生近1 000万人,而会计学专业则是其中的热门专业之一,据笔者粗略统计,目前至少有53所网院办有该专业,因此有必要对这类特殊办学机构的会计学专业的培养定位和教学实施进行分析研究。

一、网院会计学专业的培养定位

培养定位是教育对象经过培养后在社会中的相对位置,如果把教学过程视为人才这一教育产品的产销过程,则培养定位如同产品定位。确定培养定位的出发点,除了考虑“市场”――职业的需要,还要考虑“原材料”――生源的特点,以此做到培养过程始终端的契合。

(一)网院生源特点

网院的生源是脱离普通学历教育的社会人员,多数为在职人员,因此与普高和高职有所不同,工学矛盾导致的学习时间有限是固有问题,而近十年来其生源发生了一些新变化:

第一,生源平均质量降低,是普高扩招和宽松入学等政策带来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影响,这突出表现为学员个体学习基础和学习积极性的下降;

第二,生源总体构成复杂,由于缺乏统考录取和统一管理,学员不仅能力水平参差不齐,其个人情况也千差万别;

第三,生源所在岗位基层,中高端岗位的学员已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学员从事基层工作,相当部分会计学专业学员为非从业人员。

(二)会计职业环境

会计类职业市场需求一直较大,因此会计学专业成为各类院校普遍开设的长线专业,从而造成从业人员长期大量供给,这种情况使会计职业呈现以下趋势:

第一,专业能力要求日趋提高,经济发展和与国际接轨带来的业务处理和分工越发复杂,而现行会计准则较以往容量大大增加,这使得从业人员必须通过越来越专业的学习获取职业资格和业务能力;

第二,从业经验要求日趋普遍,企业一方面是希望能迅速满足企业业务需求,同时减少自身的职业培养成本,另一方面则是会计职业市场巨大的供给量推动了岗位标准更加苛刻,这已经成为毕业生或者从业不久者的一大短板。

总之,会计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数量庞大的中低端基层会计人员(网院的生源或毕业生多属于这个群体)更是如此,适应职业需要成为这个群体的第一要务。

综上所述,传统的“带有浓厚的文凭补偿性质”的成人教育改革就变得更加迫切。网院的培养定位除了教育学意义上通用的“获取学习能力”之外,远程教育专家严继昌先生专门指出:“就目前的生源情况,宽进严出的培养机制来看,实事求是讲是做不好的,因此量大面广的网络教育只能做另一类型的教育,即应用型人才培养”。在会计学历教育问题上很早就有“通才”和“专才”的学术探讨,与普通高校“多学科知识视野和思维素质”或者“厚基础、宽口径”的复合型“通才”培养定位有所不同的是,网院这种高等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应定位于“专才”,即适应会计职业需要的专业型应用人才。

二、网院会计学专业教学实施的要求

教学实施,是为了达到培养定位组织教学的具体活动。对网院来说,教学实施不能仅仅考虑网络和远程的形式,更要从培养定位的实质出发,突出以下要求。

(一)基础性

基础性是由网院生源特点所决定的,不管是从个体还是总体出发,教学实施应照顾其理解能力和思维水平,以“双基”为主,而超出学员接受水平的教学只能是揠苗助长,使其学习能力培养更加困难。

(二)专业性

专业性是会计职业的生命,虽然多数人参加网络教育目的是拿文凭,但学员选择会计学专业则是从职业出发,专有的知识技能和职业资格所构筑的“职业壁垒”使该专业具有实用性。因此教学实施必须立足专业,以此满足学员的职业需求,使其具有相应的职业胜任能力和职业学习能力。

(三)实践性

实践性是基础性和专业性的结合,能拉近理论与实务的距离。如会计模拟实验基本上将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体现出来,也成为学员亲身体验会计职业,积累职业经验的重要途径,这不仅可以提高学员学习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部分学员从业经验不足的缺陷。

综上所述,在教学实施中,基础性是现实,专业性是灵魂,实践性是途径,最终落实到专业型应用人才的培养定位上。

三、网院会计学专业教学计划中体现的问题

教学计划是教学实施的大纲,是培养定位的直接体现,因此可以从实证角度来分析各网院公开的专业教学计划。截至2009年秋季笔者共收集27所网院“高起专”(以下简称专科)和31所网院“专升本”(以下简称本科)教学计划作为研究样本,资料来源于网站或奥鹏远程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一)学分设置

学分设置是指必修和选修课程模块之间及其内部的学分占总学分的相对比例,笔者将必修课分解为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公共课(包含经管专业公修的经济类数学)和实践课四个模块,而专业课由核心专业课和准专业课两部分组成,后者为会计工作和资格考试必需的专业基础课程,如财务管理类、经济法和税法税制类课程。

1.总体分析

总体分析即对各网院教学计划中各模所占总学分比例进行对比,会计学专业各个样本课程模块学分各描述性统计量表见表1。

据表1可知,各个样本单位教学计划中各课程模块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较大(影响后面进行的聚类分析),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从必修和选修课分布来看,大多数样本必修课比例占有绝对优势。不管本科还是专科,选修课比例中位数远小于平均数,说明多数样本选修课所占比例较低。

第二,从必修课内部看,综合实践课程比例较少。专科综合实践课程的比例平均只有总学分的7%不到,本科平均水平上升到12%(后面将详细论述),并且也存在中位数小于平均数的现象,说明多数样本该比例小于平均数水平。

第三,从培养层次上看,专科本科略有差异。主要体现在必修课内公共课模块比例上,专科段中公共课平均比例相对本科段较高,这说明多数样本单位的教学计划专科段以大本低年级课程为主,而本科段以大本高年级课程为主,所以专科段公共课程比例较高也就不足为奇。

2.聚类分析

为了进一步研究各办学单位教学计划的特点,本文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系统聚类方法(中间距离法)进行分析,变量为样本中各模块学分比例,距离选用欧式距离的平方,分析工具为SPSS13.0,聚类结果及简要分析见表2。

对照表2可知,不管是专科还是本科,由于各样本中“选修课”这一变量差距最大,因此很容易从聚类结果中辨识出以选修课比例最高和较高分类的类群。这两大类样本可以归类为“高选修”类群,然后可以分离出“高专业”类群,而包含样本量最多的类群则是专业基础课程与公共课合计比例最大的类群,可以称为“非专业”类群。由于实践课的比例太低,因此在聚类中该变量作用不大。

“非专业”类群成为容量最大的类群,体现了多数网院会计学专业教学计划借鉴普通高等教育注重“多学科”或者“宽口径”复合型人才培养定位的倾向。

3.综合实践课程分析

实践课是专业课的延伸。在专科段,有11个样本根本没有综合实践类课程,而其余16个也可以从表3看出总体比例非常有限,较高的比例也是由于论文比例较大,明确开设实验课的仅有2家;在本科段,其比例的提升更是归因于毕业论文,且有22个样本综合实践课程内容仅有毕业论文,而其余8个样本根据表4可以看出,明确开设实验课的也仅有2家。

从内容上看,首先,占综合实践环节比例较大的毕业论文,其实践价值有待商榷;其次,教学计划说明中对于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表述也比较模糊,而多数的教学计划也未标明是否存在与专业课程匹配的课程实践教学内容。

(二)课程设置

本文所指的课程设置是指各模块内部课程的数量和内容。学员在学习时对学分往往不如对课程数量反应敏感,且由于各样本单位对于学分设置并不统一,故有必要分析这些作为佐证(因选修课可比性差,故本部分以必修课为主)。

1.课程数量

表5是各办学单位必修课各模块课程数量列表,可以看出如下特点:在专科段,总体平均水平上公共课与专业课数量持平;在本科段,专业课平均数量较专科段有所增加,这与对学分比例分布状况的分析结论可以互相印证。

2.课程内容

据表6,在必修课中,专科段出现频率高的基础专业课程在本科段的出现频率大大下降(特别是那些专本兼招的办学单位),这印证了前文专科课程安排向大学低年级看齐,本科则向高年级看齐的倾向;而在选修课中,专业课数量比例为专科14.04%,本科31.62%,所占比例较低。

综上所述,网院会计学专业教学计划体现的主要问题是普高色彩浓厚,专业和实践课程比例偏低,离教学实施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

四、相关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除了经常提到的教学方式网络化之外,还必须仿照“业务流程再造”理论从源头进行系统化的符合客观实际的“教学流程再造”,其要点如下。

(一)改变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是教学的根本,也是进行流程再造最基本的一环,对于网络学历继续教育中会计学专业的指导思想应从培养定位出发,明确网院学历继续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果照搬普高的培养定位加上“普高模式简化版”的教学实施只能是南辕北辙,而将其仅仅视为普通高校创收工具的认识更是违背教育初衷。

(二)定位专本层次

从目前教学计划中反映出“专科向低年级,本科向高年级看齐”的思路仍是继续教育瞄准普通教育的做法。既然我国会计职业资格有自己的体系,不妨将视线转向会计职称考试,将专科段定位于[从业资格,初级资格)区间,将本科段定位于[初级资格,中级资格)区间,在此基础上可适当添加非专业课程。

(三)优化课程设置

在不增负前提下进行课程重新分配:首先应该提高专业课程比例(包括选修课中的专业课比例);其次应该加大专业实践力度,配备课程实践和综合实践;最后应该着眼于学员基础,加强基础专业课程的教学,培养学员的会计理念。而对于必要的非专业课程,也应该贴近生活,以观念和知识普及为主,因为过于抽象的内容不仅浪费学员时间而且效果不佳。

(四)重构学习资源

教学流程再造离不开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其中教材是源头。目前多数网院教材仍是走“普高教材缩减版”的路线,严重脱离学员的理解能力和思维习惯,以此为基础开发的网络资源要么继续脱离实际,要么改弦更张浪费大量资源。因此有必要从实际出发重编适合网院学习的专业教材,以此开发更加具有实践性的网络教学辅助资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微观层面的再造,教育部门在宏观层必须有所行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中明确指出“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稳步”二字要求网院这种学历继续教育单位必须找准培养定位,优化教学实施,走质量发展的路子。这就必须加强行业规范和监督,防止各类短期行为的蔓延,使其回归人才培养的本位,真正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专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赵晓展.成人教育,历史使命已经完成?[N].工人日报,2005-12-8(5).

[2] 严继昌.事关网院声誉,定位至关重要[J].中国远程教育,2003(1):69-70.

[3] 王光远,陈汉文,林志毅.会计教育目标之我见――试析通才与专才之争[J].会计研究,1999(9):45-50.

[4] 刘永泽,翟胜宝.会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及对策研究――基于改革开放30年来会计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变迁[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9(6):43-48.

[5] 翟琳,张彦国,宋春燕.会计本科教学计划改革浅谈[J].财会月刊(综合),2008(1):93-94.

第8篇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网络宽带技术的辅助教学方式愈来愈吸引人们的眼球。如何把丰富的网络资源应用到食品教学中,构建课堂学习与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全新食品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成为食品教学工作者讨论的新话题。以网络教学资源在本科食品教学中的应用为切入点,探讨网络教学资源在面向学分制的本科食品教学管理过程中取得的创新成果,并提出进一步完善食品教学环境的对策。

关键词:学分制;网络教学资源;食品;本科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1-0116-02

学分制,是教学管理制度的一种,以选课为核心,通过绩点和学分来衡量学生学习质量和综合能力,现已成为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的主要模式,与班建制、导师制合称三大教育模式。[1]然而,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教学资源不足,影响着学分制的推行效果。随着宽带网络在高等院校中的广泛普及和逐步完善,基于宽带技术的网络辅助教学模式因不受时间、地点、人数的限制等优势,吸引无数教育工作者的眼球,为教学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不仅催生了新的教学模式,也为传统的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本文将以食品专业的教学为例,探讨网络教学资源在面向学分制的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如何有效利用现有的相关网络资源优化食品专业的教学方法,提高网络教学资源在食品专业中的应用效率。一、现状分析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创建于1958年。现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食品加工工程研究中心以及省市级重点实验室,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更是天津市“重中之重”建设学科。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致力于探索适应各时代大学生特点的教育管理模式,不断将创新意识融入教学改革之中,创造性地解决许多教学难题。为适应当代“80、90”后大学生自由活泼、不拘一格的特点,学院以学校建设的网络教学资源为基础,积极探索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管理方式,加强质量管理,依靠考前突击获得学分的时代已经基本过去,部分课程学分的获得不再由一张试卷决定,而是需要课堂学习和课后网络自主学习共同决定,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计算出课堂学习成绩上传到学生管理系统中,网络管理员根据学生登录自主学习系统的时长和网络测评情况给出成绩,也上传到学生管理系统中,再按照一定的百分比将两者进行求和计算,通过综合成绩来衡量学生是否能够获学分。这种学分获得方式在扩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和综合动手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二、网络教学资源在食品教学中的应用1.网络教学资源简介网络教学资源包括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人力资源。按照《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的界定,网络教学资源的主要类型有:网络媒体素材、网络题库、试卷、网络课件、网络课程、教学案例、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以及文献资料等。[2]经过多年的建设,学校网络教学资源已形成一定规模,包括电子图书馆、易佳网、校园高清视频网、第二课堂、英语自主学习、尔雅网络课程等。食品学院申报了多门精品课程并自主开发学习网站,现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食品技术原理”、国家双语课程“食品科学技术导论”以及市级精品课程“生物化学”和“食品生物技术”。2.网络教学资源应用所取得的成果(1)丰富了教学资源。在国内,目前食品专业使用的教材多为较经典的“老教材”,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均不能满足当前的教育需求,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丰富了现有的教学资源,为我院食品专业教育管理带来无限生机。学生不再像从前那样抱着厚厚的教材奔走于各教室之间,取而代之的是一支笔、一张纸和一个U盘。课堂上教师通过ppt、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进行演示教学,教学内容则是从多本书中挑出后重新加以总结的精华,学生只需要用笔记下重点之中的重点以及教师提出的思考问题,课后用U盘拷出课上内容加以消化复习,课余时间学生可以通过登录学校网站,查看教师们精心录制的精品课程、常见实验的视频、国外知名大学录制的视频公开课程以及可以在数据库中查询学科前沿的文献资料和学术成果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性地补充知识,弥补了传统课堂重视理论轻实践的弊端。由我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多位教授开发的食品精品课程资源库,在丰富食品教学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食品精品课程资源库内含国家级精品课程“食品技术原理”、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食品科学导论”以及市级精品课程“生物化学”、“食品生物技术”等,学生通过登录精品课程资源库可以实现在线学习,可以无障碍浏览500多个科技视频,资源库还为学生提供学习参考、视频问答、实践活动等功能,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2)创新教学形式。当前,我国高校绝大多数课程为传统封闭、单向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无法体现教与学双方的交流,打消了学生在与教师、学习资源的交互过程中主动构建知识体系的积极性。我院将网络教学资源应用到食品专业的教学管理中,创新了教学形式。教学过程从单纯的讲授式转向为对话式、讨论式、发现式、交互式等新型教学模式,强化了教师、学生及教学资源之间的相互碰撞,刺激了师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课堂上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教学材料,原本静态的文字转变为动态的画面和生动的语言,方便学生理解。特别是那些较为抽象专业知识,如PCR技术等,通过flas视频进行演示能够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扩增的整个过程,方便学生记忆。教师将开放性的思考问题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学生在课下可以通过网络教学系统自主学习网络课程,利用网上资源、搜索引擎等工具进行学习。学生也可以在网络上自行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各种研究性的学习,并将研究结果以演示文稿、报告或论文的形式提交到数据库中进行展示。教师通过登录系统进行在线指导、在线评阅。师生通过计算机进行设疑、回答、讨论、练习、测试的过程,实现了教师、学生、资源之间的多向交流与互动,充分体现了“受人鱼不如授人渔”的教育思想。(3)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养成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能力,即从“浅层学习”向“深层学习”的转变。网络教育资源的运用改变了学生“应付毕业”的现象,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他们变得渴望理解学术观点的正确意义,他们能够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中获得快乐,他们不再将作业视为负担,他们在网上讨论的过程中养成了思考的习惯,也在激烈的辩论中迸发出许多智慧的火花。网络教育资源的运用使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不仅局限于书本,而是更紧密地与生活联系在一起。 (4)深化学分制改革。网络教育资源的运用有助于深化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网络教学资源的运用是对传统资源的有益补充,学生更加便捷地参与到课程学习之中,教师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计算机网络参与到网络学习资源的管理之中,进而深化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三、进一步完善食品教学环境的对策网络教育资源在面向学分制的食品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取得了许多成绩,然而,人们不能止步于此,探索教学改革的道路还有很长,应秉承“没有最适合只有更适合的”的改革理念,不断推陈出新,将创新意识融入到教学改革之中去,不断探索完善食品教学管理的新方法,为此,笔者提出进一步完善食品教学环境的建议和对策。1.学校层面应进一步作出规划学院的建设离不开学校的规划与指导,学校应该在更高的层面上制订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的计划。注重对网络教学资源的资金投入与开发管理,应定期审批资源,及时更新资源,保证审批合格的资源无缺漏、有更新、有互动。学校还应该着眼于对资源的优化与整合,注重品牌教学资源的开发,不能单纯收集资源、运用资源,而是应该在建设的过程中注重品牌的营造,这样才能实现资源建设的良性循环。2.扩宽资源来源渠道建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拓宽教学资源来源渠道。第一,可以与兄弟院校公共开发教学资源,选拔各自最优秀的教师录制视频公开课、撰写教学精品课程讲义,将优质资源上传到共建的网络资源管理系统中,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第二,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学的教学资源,可以将耶鲁、哈佛公开课作为本科生拓展知识面的素材,可与江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进行沟通,向其购买或交换各类优质食品教学资源,扩展教学资源内容。第三,可以对互联网上现有的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多渠道、多领域的需求扩展教育资源的路径。3.开发更多学习支持系统手机已经成为学生必备品,智能手机在学生中早已普及,应该针对这一特点开发基于IOS、安卓系统的各种学习终端,如校园App等,方便学生在各种环境中都能够第一时间满足自己的求知欲,让“泛在学习”成为一种潮流。四、结语总之,网络教学资源给食品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在推进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网络教学资源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要在实践教学中不断探索运用网络教育资源的方式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食品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参考文献:[1]吕向虹.论学分制内涵体系及其制度设计理念[J].高教探索,2007,(2).[2]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S].(责任编辑:王祝萍)

第9篇

论文摘要:不同地区的成人教育有其不同的特色,在西部欠发达区,地方高校发展成人教育有其地域和历史特点,联合办学是其丰富教学资源的必然手段,加强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是保障,组织动员好生源是生存基础,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和终身化学习服务是发展的方向。

我国的成人教育起源于抗战中期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培训班、扫盲识字班等教育活动。而真正意义上的成人教育,应该是五十年代初期由国家高教部批文组织的中小学教师进修班和培训班教育。我国的成人教育,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普通高等学校的成人高等教育、由团体或社会力量创办的成人教育(依托高校)和由政府部门或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短训班、进修班及学习班。其中办得规范、影响力大、规模大的还是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从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情况和电大系统成人教育来看,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各校领导都比较重视成人教育,建立有专事成人教育的单位。二是办学历史长,教学规范,管理严格,有一整套规范系统的成人教育管理规章制度,管理人员稳定,办学经验丰富。三是成人教育的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和实验设备齐全,教学环境好,并能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能极好地丰富和开拓成教学生的知识视野与创新能力。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主要有如下几种办学形式。

1、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普通高等学校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分四种形式:一是全日制脱产班形式(成人脱产班);二是半脱产形式的函授教育、夜大学教育;三是自学考试;四是远程网络教育形式。从目前情况来看,函授、夜大是主流、远程网络教育是发展趋势,并以本科教育为主,专科逐年减少,在职研究生逐年增加。目前,我成教院成人学历教育中函授夜大学生占51.99%,成人脱产班占 10.62%,电大开放教育31.49%,远程网络教育占5.9%。远程网络教育打破了传统的学校教育理念,穿越时空的限制,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自由地安排学习,这给成人尤其是有家务劳动拖累以及工作时间、地点经常变动的成人学习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使得大批由于各种原因而无法涉足校园或从未有机会上大学的普通人,也可以通过网络接受正规大学的课堂教育。其所占比例正逐年增加。

2、职业技能和专业培训。这是一种以培训和提高在职人员专业技能与素质能力为主的教育形式。虽然目前采用的一般是系统内指令计划,主要是为了各行业需求而进行的一种成教育形式,但随着教育终身化的推进,这必然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发展的主要方向,从而让成人教育在更广泛的领域内为社会服务。

3、远程网络教育培训。远程网络教育培训由于自身的特点,具有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便于社会各阶层成人学习等优点,更适应于推进终身化学习社会的进程。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学历提高也不再是人们唯一的学习要求,更多学习需求来自于对自身能力的提高和全面充实提高自己,以增强自己在社会的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更能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从而成为一种新的成人教育发展趋势,特别是在非学历教育领域内会有更大的发展,也将成为今后成人教育学习的主流。

地方高校成人教育发展建议

1、关注地方成人教育发展趋势。

地方高校,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高校,大都处于专科层次和近几年才升入本科行列的高校,我们应特别重视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基础建设。成人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有极大的市场和功能作用,而且还是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的主要途径。因为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的人口大国,而普通高等学校仅一千多所,而西部地区的地方高校,一般来说,一个地州只有一所普通高校,也就肩负起一个地州几百万人员的成人教育任务,也是地州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的主力军。而普通高等教育,一因为人多,招生有限;二是经济条件所限,很多人仅完成了初中的教育;三是在职人员不可能脱产学习几年。 以一个地区的教育系统学历构成情况为例:2008年全州共有教职工35867人,其中40岁以下青年教师共有24648人;专科学历层次的18801人,中专层次的有8650人,共计27451人,无论是40岁以下青年,还是学历在专科层次以下的教师都大都有学历提高的需求,也就是说在全州教育系统就有两万人左右还是学历提高的需求。而在西部地区,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是学历层次相对较高的两个系统,从而我们可以看出还有很多人学历有待提高,也就要求我们做好学历教育的准备。欠发达地区的高校由于自身的教学资源的原因,为做好成人教育工作,还需要与与电大系统,各兄弟院校、各网络高校联办,成立学习中心,丰富教育资源,才能为所在地区的高等教育需求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也才能更好地为高等教育大众化贡献出一份应有的力量,同时也能提高学院成教的经济效益。

2、做好生源组织工作

对一所高校来说,成人教育的发展,不仅要考虑社会效益,同时也要考虑学院的经济效益,我们都知道,规模出效益,所以在当前买方“市场”的前提下,学院的成教工作重点之一就在于做好生源的组织工作。生源的组织重点在于招生宣传动员上,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做好招生宣传,一是利用行业系统进行招生宣传,把招生简章发到需要的人手中,二是利用各种传播媒体进行招生宣传,让招生工作深入人心,让社会了解学院成教服务项目;三是做好学院在校生的宣传工作,今天的在校生,明天步入社会后,只要有提高的需要,就有可能是我们的成教学生。四、充分利用在读学员,做好招生宣传工作,每个学员都有一个自己的生活圈子,而他圈子内的人员就是我们潜在的生源。

3、做好教学管理服务工作

成人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效性的工作,在终生学习型社会的今天,我们的招生宣传最直接的其实就是在读学员的宣传示范作用。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将成为成人教育的主题,做好学员的学习生活服务工作,获得学员的认可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我们的工作得到学员的认可,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也才会的更广泛的生源。从而让我们成立的“终身学习中心”真正成为本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的终身学习中心。

对教育主管部门的建议

1.教育主管部门应放开成人高教的招生计划。

当前的社会是服务的社会,我们的成人高等教育本身就是为社会服务,我们的招生计划应该是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尽可能的为社会服务,并且成人教育“市场” 逐步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由社会导向为主的传统教育向以个体、生活为导向的现代教育转变,已不再仅仅是富裕公民闲暇时的文化充实活动,或国家实施政治运动的手段,而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从而促进社会和个人全面发展的战略手段。所以我们认为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放开招生计划,而重点去加强教学质量的监督检查,保障成人教育的质量。

2.应丰富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生入学的考试形式目前函授、夜大的入学考试是由国家教育部统一组织命题、考试,然后统一阅卷、统一划录取线录取。这样的形式虽说比较公平,但由于各地区的文化程度差异相当大,统一考题不利于当地人们实际水平的发挥;同时使很多有实际能力水平而又想学习的人因难考而入不了学。因此,我们建议取消国家统一考试,试行国外大学招生入学的方式,改由各高校自主考试、录取。实行宽进严出的方式开展成人教育。

参考文献

第10篇

近几年,我国许多高等院校纷纷开设电子商务课程,学生反映强烈。北方交通大学是我国率先电子商务教学的高校,年就开设了《条码技术与电子数据交换(edi)》的选修课,年该课被列为物资管理和国际企业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新制订的九八级教学大纲中,《电子商务》被列为管理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北方交大由教师的电子教案、学生的电子作业、交互式的远程网络教学系统电子商务网络案例教学模拟试验等构成的全方位多媒体教学体系。教育部远程网络教育试点,在因特网上了“电子商务”课程的远程网络教学。“电子商务”是北方交大学生们的热门话题。

那么,在校大学生们是怎样看待电子商务问题的呢?年底,由与北方交通大学电子商务协会对北方交大的在校学生做了电子商务的问卷调查。调查采用书面问卷,受访大学生575人,生38人(mba20人),学生分别来自各个年级,涵盖了电信、经济、管理、法律、运输等多个专业,较强的代表性。

调查包括两。是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包括几个问题:1、你知道是电子商务吗?2、你能就电子商务对社会的谈谈的认识吗?3、你能说出电子商务的流程吗?4、你知道是edi吗?5、你对电子货币吗?是电子商务的途径,包括几个问题:1、除了上课外,平时你从哪些电子商务的知识(依次举出三种途径)。2、请列出你阅读电子商务论文的报刊名称。3、你参观过电子商务的展览会吗?

对电子商务的认知程度在被调查者中,60.5%的本科生和100%的生表示对电子商务的概念有。数据显示,大学生们对电子商务了的关注,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对此的认识也越深。在对电子商务的概念有的学生中,电子商务对社会有的占23%;有,但短期内难以规模的学生占46%;发展电子商务尚有难度,对老百姓力有限的占31%。说明在校大学生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对社会的的认识还较为冷静,另一也说明,我国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和在校教育与社会的需要还有的距离。

这不让担心,电子商务正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高速度发展,而的教育及受教育者能否市场的需要?在对电子商务的程度调查时,问题确实。表示对电子商务流程有认识的同学中,本科生仅占32%,mba占80%,大非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对电子商务贸易流程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

在对edi的认识上,仅有9%的人(生32%)表示曾有过;4%的人(生18%)能就edi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发表的看法,且这人是经济管理类学生。可见,在系统的学习中,电子商务逐渐体现了它的学科性——以经济管理为主。,经济管理类的学生有其专业的优势。所占比例之少,是专业的现状实在令人担忧。在对电子货币的调查中,仅有1人在网上使用过电子货币。本科生中仅有9人表示对此作过的研习,而且都在计算机专业和信息通信专业。生中也仅有4人表示曾钻研过此类问题。另有10人表示对此很有兴趣,数字是低的,仅占总人数的2%。电子商务是跨学科的领域,在涉及到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问题——金融电子化与贸易安全上,电子专业、法律专业的学生有独特的优势,但尚未引起经济管理专业的。就而言,真正认识到电子货币与很近的学生并不多,对此投入精力的学生更少。对电子商务的学习途径。

调查主要是想学生学习电子商务知识的途径,哪些报刊上刊载的文章学生引用次数最多。经分析,除去开设电子商务课程的专业,大本科生是计算机类的杂志(43%)和报纸(30%)来电子商务知识的,从专业书籍与广播电视上学习知识的并不多。

调查数据显示,被学生引用的电子商务的论文来自91种中英文报刊,一反映了学生的阅读面,另一反映了媒体对电子商务的报道也在加大,也反映了当前我国电子商务的专业报刊尚未面世,面向大众的宣传仍是以面为主的普及,较少涉及的实施细节,系统介绍电子商务知识的报刊并不多。

在普及电子商务受到学生们认可的媒介主要有《计算机世界》、《互联网世界》、《信息与电脑》、《计算机用户》、《市场与电脑》等几家刊物。调查到,排名靠前的报刊,在年都设立了电子商务普及类的专栏或专题讲座。在人们迫切想电子商务知识的时候,选择系列刊载的报刊无疑是读者的首选。一家刊物所占的比例超过15%。

最后,在任何组织的前提下,大多数学生(本科生的65%和生的89%)都去过电子商务的展览会,从中电子商务的最新发展和最新技术应用。

调查,大学生们对电子商务都感兴趣,不少人阅读课外资料或参加展览电子商务,有目的地学习电子商务知识,缺少系统的学习。在电子商务21世纪贸易主要手段的趋势下,电子商务的普及与教育工作若能更上一层楼,将会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第11篇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在走过了传统图书馆、自动化图书馆阶段后,开始进入了数字图书馆阶段。[1]由于数字图书馆是没有围墙的图书馆,其丰富的资源优势和便捷的服务功能对在线学习提供了强大文献支持作用,同时数字图书馆也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供了良好场所。因而,数字图书馆应用于网络教育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严冰教授认为,相比较于传统高校,数字图书馆在远程教育的发展中,更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2]近些年来,数字图书馆正在逐步成为远程开放教育数字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新领域,少数电大系统的数字图书馆,如浙江电大的“都读远程”数字图书馆(DLDL),已经成为知识传递的“第二课堂”。然而,相比较而言,试点网络院校的数字图书馆在在线教学中的应用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只有个别院校,如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少数网络院校提供了远程数字文献资源服务,其他许多试点高校没有实现对其远程学生提供文献信息服务,数字图书馆的远程教育功能急需得到加强。[3]

只有了解用户对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认知需要和期望,数字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和信息服务的提供才能做到有的放矢。[4]因而,了解数字图书馆用户对电子文献的需求特征及其规律,对于构建以用户为导向的数字图书馆,对于改进数字图书馆文献信息服务的内容和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以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以下简称“网上人大”)的远程学员为调查对象,开展了数字图书馆用户的电子文献需求调查研究。

本次调查共收到调查数据127条,其中有效数据125条,有效率98.4%。在125条有效样本中,在籍生115人、毕业生9人、结业生1人;男生64人(占51.2%),女生61人(占48.8%);平均年龄31.5岁,最小年龄19岁、最大年龄50岁;学生入学批次涉及200203、200709、200803、200809、200903、200909、201009、201103、201109、201203、201209、201303、201309批次共计13个;专业涉及财务管理、传播学、法学、工商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汉语言文学、会计学、金融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工作、市场营销等共12个;学历层次涉及单科选修、本科第二学历、高中起点本科、高中起点专科(32人)、专科起点本科(69人)等共5个;样本分布在全国范围的59个教学站。本次调查利用SPSS19.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1.访问数字图书馆的主要目的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访问数字图书馆带有明确的目的,只有16.3%的学生是“随便看看”。在五种主要目的中,“完成课程作业和考试”的比例最高、有66.7%的学生怀有这种目的;其次为“撰写论文”、占58.5%,“业余爱好”占56.9%,都超过了半数。以“休闲娱乐”、“科研创新”为目的学生所占比例较低,分别占29.3%、22.8%。

由此可见,学生访问数字图书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完成学业,其次为业余爱好。由于他们的学历层次所限,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较弱、休闲娱乐他们也有更合适的地方,怀有这两种目的的学生较少来到这里。因而,在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中,最主要的显然是学科专业的学术性资源建设。

表1 用户使用数字图书馆的主要目的

2.影响访问数字图书馆的因素

在影响学生访问数字图书馆的因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不了解数字图书馆”,比例占到了55.2%,超过了半数。可见,对数字图书馆的宣传推广,以及文献检索信息素养方面的培训和教育十分迫切。其次,“馆藏资源不够全面”、“资源更新速度慢”成了影响学生访问数字图书馆的较重要因素,比例分别占到38.4%、36%。因而,保证数字资源的丰富全面、及时更新也是十分重要的。最后,学生对检索过程和结果的不适应、对传统图书馆的倾向性等因素也对学生访问数字图书馆产生一定影响,但是影响程度相对较小。

表2 影响用户使用数字图书馆的因素

3.数字图书馆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

对于目前的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包括Apabi电子图书、万方数据两个资源库,约有半数(57.6%)的学生认为满足了他们的需求,他们认为这些资源基本满足、或者大部分满足了他们的需要。但是,依然有16.8%的学生认为,这些资源不能满足其需求,即大部分不满足或基本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除此之外,尚有24.8%的学生没有使用过数字图书馆,他们对资源的满足程度不清晰。可见,有近一半(占41.6%)的学生需要进一步挖掘或者明确其需求,给予充分的文献信息支持。

对于不同性别的学生群体,数字图书馆满足他们需求的程度存在差异,男生的满足程度较高于女生。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这种差异是显著的。可以看出,女生相对而言对数字资源的要求更高,她们对数字图书馆的需求有待于更好地满足。对于高中起点专科、专科起点本科两个层次的学生群体,高中起点学生群体的满足程度更高,专科起点学生由于知识和能力基础较高,相应的对资源的期望也更高,因而满足程度低。但是,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这种差异不显著。对不同年龄组的学生进行满足程度的差异比较,方差齐性时采用Scheffe法、非齐性时采用Tamhane's T2(M)法。检验结果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文献资源的满足程度随之降低(36-40岁年龄组除外)。相比较而言,19-25岁、36-40岁两个年龄组的学生满足程度最高,31-35岁、41-50岁两个组别的学生满足程度最低。但是,经过事后多重比较检验,这些差异不显著。

因而,从整体上看,学生对数字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满足程度一般,对于女生、专科起点学生,以及31-35岁、41-50岁年龄段的学生群体而言,他们的满足程度较低,其需求需要进一步挖掘。

5.用户需要的文献服务项目

对学生而言,他们认为,他们最需要的数字图书馆服务是专题下载、新书上架、培训与指导服务等三项,需求比例均超过了半数。其次为在线参考咨询服务、专业主题资源聚类、读者荐购等,需求比例分布在38.4-44.8%。移动阅读的需求程度相对较低,需求比例为30.4%。

图2 用户需要的文献服务项目

6.用户获取数字图书馆服务信息的渠道

在获取数字图书馆的信息渠道上,学生 最倾向的是手机短信、电子邮箱两个渠道,比例分别占68.5%、66.1%。其次为数字图书馆首页公告,比例为56.5%。上述三项需求比例均超过半数。QQ群消息通知所占比例为37.9%,微博、电话通知的需求程度不高,分别占20.2%、14.5%。MSN的需求程度最低、占2.4%。

可见,在传播数字图书馆服务信息时,手机短信、电子邮箱、数字图书馆首页公告等三种渠道是最为重要的,其他渠道可作为补充。

三、讨论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在“网上人大”已经有较大比例的远程学员开始使用了数字图书馆。但是,他们在访问数字图书馆时面临了一系列阻碍因素,他们在需求的文献资源及功能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为了更好地发挥数字图书馆在网络教育中的文献支持和参考咨询作用,数字图书馆需要以用户需求导向,向网络学员提供便捷、全面、准确的文献信息服务。

1.文献资源的补充与更新

当前我院数字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只有万方数据和Apabi电子图书两个资源库,种类较为单薄,尤其是电子图书馆藏只有16000多册,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因而,亟待补充更多的电子文献,以丰富数字图书馆馆藏资源。根据用户反馈,最需要引进的是中国知网、新东方多媒体资源库等两个质量相对较高的资源库。

学院也有必要建立自己的教辅、教参资源库,将日常教学中使用的各种教材、教辅文献、历年试卷、优秀毕业论文等资料数字化,经过分类、标引后提交到数字图书馆以供学生查询阅读。

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用之于网络教学中也是有必要的。但是,需要在杂乱的网络信息中利用专业软件(如InfoRadar)采集有价值的信息,挖掘、整理出学科专业信息,建立分类目录式的网络资源体系,为学生提供网络学科信息资源导航服务。[5]

在数字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建设中,要重点考虑到这些电子文献的学术性,使之能便利于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同时又能应用于学生的工作实践中。除此之外,文献资源的建设兼顾其趣味性和生活化也是有必要的。

2.完善电子文献服务功能

数字图书馆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建立个性化的图书馆(My library),通过个性化数字图书馆开展丰富多样的文献服务项目,如新书推荐、信息推送、参考咨询、专题文献、个性化定制服务等。[6]信息推送要以手机短信、邮件列表、或QQ即时信息为主。个性化定制服务是“以用户为中心”的图书馆功能的生动体现,通过个性定制服务用户可以便捷的查阅到最适合自己的数字文献资源。开展参考咨询服务可以按照专业或课程分类,聘请馆内外以及各领域专家在线进行资源使用和知识方面的指导。在实践中,可以借助FAQ、或e-mail、QQ、MSN等通讯工具开展同步或异步的参考咨询服务。[7]

图3 个性化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

3.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根据调查结果,网络学员的信息素养迫切需要得到提高。数字图书馆开展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要不断强化学生的信息意识,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各种信息资源的内容及其检索方式、方法,提升他们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还要逐步提高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使他们具备信息分析、判断和评价的能力,并能对信息进行深入的加工、整理,实现知识的重组与创新。[8]

数字图书馆为高等网络院校的在线教学提供了坚实的文献资源基础,并开始在个别院校的教学实践中得到应用。但是,数字图书馆还不能充分满足网络学员的需要,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及其服务的推广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付胜军,文丽.数字图书馆建设探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30-131.

[2] 单永刚.广播电视大学远程服务数字图书馆的设计与实现[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0:2.

[3]晏磊.面向远程学习需求的高校数字图书馆功能延伸策略[J].图书馆工作研究,2011,(3):68-71,99.

[4]乔冬敏,于丽萍.新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需求调查分析[J].图书与情报,2010,(4):91-99.

[5] [8]郭连生,徐晓明.网络环境下高校大学生信息需求调查分析:以河北工业大学图书馆读者为例[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2):80-85.

[6]陈伟,周安.东莞理工学院图书馆读者信息需求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7,(3):95-98

第12篇

【关键词】论文分类;主要任务;写作步骤指导;典型题目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1―0018―03

教育部高教司2001年编写的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对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是通过毕业论文巩固所学理论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各项基本技能、实践能力和决策能力[1]。教育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是综合考查学生运用教育技术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能力的重要方式,但是现有很多毕业论文缺乏科学和规范,论文质量并不高。本文参照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尝试将论文分类,并就每类的主要任务和具体写作步骤展开探究,列举出典型题目,以求为毕业生提供参考。

一 综述/评述类论文

1 定义

查阅某一专题在一段时期内的相当数量的文献资料,经过分析研究,选取有关情报信息,进行归纳整理,作出综述或评述的文章[2]。

2 主要任务和写作步骤指导

(1) 选题

选题首先要内容新颖,且近几年确有进展,为本专业所关注的焦点;其次题目不要过大,面面俱到的文章很难深入研究核心问题,往往流于泛泛而谈。

(2) 查阅和积累有关文献资料

一方面,需要搜集权威性的参考书,如专著、教科书、学术论文集等。另一方面是查找期刊和文献资料。

(3) 提出综述/评述的问题

用200-300字的篇幅提出问题。指明写作目的、意义和作用;阐述所综述/评述问题的资料来源、历史、现状及发展动态。如果所选题目属于争论性课题,需要指明争论的焦点所在。

(4) 进行具体综述/评述

首先,通读、细读、精读文献资料,分析每篇文章的主要论点,分类摘记其主要内容,包括技术方法、重要数据、主要结果和讨论要点。其次,对摘记的资料进行加工处理,使之系列化、条理化。可以从以下顺序进行综述[3]:①历史发展:按时间顺序说明这一课题的提出及各历史阶段的发展状况,体现各阶段的研究水平。②现状分析:介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各家观点,详细介绍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或假说,并引出论据;对有争论的问题要指出问题的焦点和可能的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一般的、过时的或已被否定的观点可从简描述。③趋向预测:在纵横对比中肯定所综述/评述课题的研究水平、存在问题和不同观点,提出展望性意见。

(5) 总结

对综述/评述所得出的结论进行评议,对文章的特色和不足进行总结。

(6) 参考文献

依引用先后次序或参考程度排列参考文献,引用的国内外文献必须真实。由于现在的综述/评述多为“现状综述/评述”,所以70%的引用文献应为3年内的文献。

3 典型题目

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综述/教学设计的国际前沿研究/从网络教育的发展看回归教育现象/面向学习者的教学设计评述/教育技术研究范式与发展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教育游戏的国际研究动向以及启示。

二 实证类论文

1 定义

针对教育技术领域的某一问题或专题,有目的地进行调查与考察、试验与分析,或进行相应的实验研究,得到系统的观察现象、实验数据或效果比较等重要的原始资料和分析结论的论文。实证研究分为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后两者,主要研究方法有调查问卷/量表(常伴有访谈)、文本分析、观察法,实验法等[4]。

2 主要任务和写作步骤指导

(1) 确定研究的问题

明晰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分析课题是否具有创新性、可行性,影响可行性的一般因素是什么。

(2) 分析研究的问题

首先,界定研究涉及的基本概念,搜集相关支持理论。其次,分析所研究的问题是否具有普遍性及导致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前人的研究成果及其可借鉴的研究方法或手段;再次,说明作者拟从哪些创新角度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建立研究假设。

(3) 制定研究的方案

运用实证方法展开的研究,需要事先作好周密的设计,以求对实施研究进行严格的控制,尽量排除研究者、被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具体做法如下:确立研究中需要考虑的相关因素和观测指标;确定研究方法;明确已具备条件和尚需创设的条件;明确研究的具体步骤和时间安排;设计必要的问卷、调查表、测验题、实验过程等。

(4) 实施实证研究

依据方案进行研究,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时,研究过程也有差异。例如在以调查/访谈为主的实证研究中,首先需要进行预调查,然后根据预调查结果修改调查设计;实际调查中注意尊重客观事实,如实记录,不把主观倾向带到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在以实验为主的实证研究中,首先,进行实验前测;控制实验的各个环节、实验对象、实验时间和场所的安排等因素;其次,如实记载自变量的操作情况、无关变量的控制情况、因变量的变化情况和其他相关情况;再次,进行实验后测,了解实验后被试在所研究的特质上达到的水平[5]。

(5) 整理资料,作出总结

对研究过程进行总结;用适当统计方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并详细分析;得出研究结论,以量化资料反映客观属性,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指导性或改进性的策略或建议。

3 典型题目

(1) 课程/课堂教学

幼儿园动漫环境创设效果的研究/非语言符号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小组讨论学习在**课堂中的效率研究/**市高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状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现状调查和研究。

(2) 学生学习

**地区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情况与调查研究及推广措施/概念地图支持学习困难学生写作的实验研究/**市在校大学生博客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大学生信息技术技能的调查研究。

(3) 教师专业发展

对**市中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方式的研究与建议/中学对教育技术师范生能力与素质需求调研/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职业倦怠调查研究及应对策略/**地区高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的调查与分析/教育Blog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研究与展望――以**地区为例。

三 设计类论文

1 定义

本文界定的设计类论文是设计课堂活动、模型、系统等一些应用性研究的文章;它重在应用或检查理论,并依据理论进行分析设计,得出直接的设计成果。本类主要是设计课堂活动及一些应用平台模型,对于以编程实现的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将在第四类论文中阐述。

2 主要任务和写作步骤指导

(1) 对选题背景和依据理论进行概述

对选题背景进行描述,指出设计的目的;对相关概念和支持理论进行概述。

(2) 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深入调查

深入调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从已有研究成果提炼出本课题可以借鉴的具体内容和要素,并重点指出已有研究成果中的不足之处,分析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初步确定本论文中的设计需要解决什么实际问题。

(3) 对设计进行需求分析

在上一步中已经初步确定所做的设计需要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后,紧接着就要对设计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如果可行,则要进一步具体回答“本设计要做什么”的问题,细化设计任务。

(4) 进行具体的设计

根据细化的设计任务来进行具体的设计,作者可以自行选择是否详细描述具体的设计过程。

(5) 应用所做的设计

应用分两个阶段:试应用和真正应用。前者主要检测所做的设计是否完善;后者是根据试应用结果对设计进行改进和完善,直接检测所做设计的应用效果。不管是哪种应用,都需要记录应用的具体过程。

(6) 分析成果,总结和展望

对应用成果进行分析,将成果与目的对照,看有没有实现设计目的;指出具备更完善的条件时设计还能改进的地方。

3 典型题目

基于三维动画技术的视频课程片头设计/基于协作学习的课堂活动设计/中学信息技术网络学习社区的分析与设计/多媒体界面的创意设计/网络教学平台的整体设计/绩效观下的企业培训教学系统设计。

四 开发类论文

1 定义

本文界定的开发类论文是描述为解决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而设计的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及应用过程的文章。由于是教学应用软件的开发过程,所以可以参考各类软件生命周期模型,在模型指导下融入对教学过程的思考,实现教学过程思想对软件开发的指导,以及软件应用对教学过程的反馈与建议。

2 主要任务和写作步骤指导

(1) 对选题背景和依据理论进行概述

同“设计类论文”,着重描述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性质、简要解决办法及对系统功能的大概要求。

(2) 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深入调查

同“设计类论文”,并对该软件系统解决特定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期。

(3) 进行软件需求分析,

首先进行可行性分析;其次确定系统可以实现怎样的功能,即系统“要做什么”,从该步骤开始,可以参考几种常见的软件工程生命周期模型来安排系统开发的过程和进度,采用常用的结构化分析方法来进行分析,并且撰写相应的文档,例如数据流图,数据字典,说明以及补充材料等[6],为设计过程做好充足的准备。

(4) 设计过程

包括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过程。对(3)中的系统功能进行细化,进行系统总体结构设计,数据结构以及数据库的设计,产生若干独立的功能模块,然后再对每个模块进行详细设计。

(5) 编码与测试

即软件开发中实现的环节,可以独立进行,撰写相应的文档,总结一些实现方法和技术优化上的体会。

(6) 系统的应用和反馈

类似于系统开发的调试阶段,即让系统在实际环境中运行,看系统的运行是否能够适应软硬件环境,是否真正满足预期的要求,并记录反馈信息,以再回到阶段(4)进行优化设计,改善系统的性能;在最终成品的应用中记录最终的应用效果。

(7) 总结和展望

对开发成品及其应用成果进行评价,将成果与开发目的对照;对比目前同领域中的其它系统,总结过人之处和不足之处,指出具备更完善的条件时开发还能改进的地方。

3 典型题目

网络教学交互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基于.net的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开发/基础教育研究性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开发/基于Web2.0的在线搜索系统的开发/基于Web2.0的网络学习平台的开发。

五 比较类论文

1 定义

比较研究法是通过审查、判断并列举事物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的方法,可分为横向与纵向、同类与异类、定量与定性比较;比较的对象可以是同一事物在时间序列上的特征或现象,也可以是不同事物在同一时间序列、不同空间结构上的特征或现象[7]。它广泛存在于上述四类论文中,本文探讨的比较类论文是指通篇以比较为主要手段,展现和分析比较的内容,以揭示事物本质的论文。

2 主要任务和写作步骤指导

(1) 确定比较的主题

首先,选择比较对象,确定比较的主题。其次,在头脑中产生对此主题比较目的的假想,比较目的需要立足实际,且在比较研究中可验证。再次,确定比较的具体内容和比较标准。

(2) 获取相关资料

搜集和初步整理资料。可以通过实地考察、阅读文献、调查访问、座谈讨论、实验等多种渠道收集资料,但考虑到所选材料对达到比较目的的可靠性和有效性,需要选择最优的渠道以保证材料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3) 描述比较内容并进行差异分析

对每一项比较内容进行描述,进而列举比较对象间的异同,站在历史、辨证、多维的视角上来分析比较对象间形成异同的原因。

(4) 得出比较结论

对所比较事物的本质进行进一步揭示,并验证笔者的假想有没有实现,得出比较结论。

3 典型题目

信息时代电视传播的嬗变/论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多媒体信息传播与大众传播的比较/网络课程与精品课程的对比研究/大众传媒信息与学校教育信息比较研究/Web2.0应用国内外现状比较研究/现代远程教育监督机制中外比较研究/农村受众媒介素养习得差异性研究/**和**区域信息化差异比较/**市重点小学教育网站主页设计比较研究。

六 总结

本文探索出的教育技术本科毕业论文的几种分类及各类的主要任务和具体写作步骤,只是在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上的一种探究,必有不足之处。在论文实际写作中学生还需综合地、灵活地选用各种研究方法,在各类论文具体写作步骤基础上学会变通,不能固化在这些框架中,这样才能写出创新的、高质量的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手册:管理卷/理学卷/电子信息卷[M].高等教育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1-6.

[2][3] 如何写综述论文全攻略[EB/OL].

[4][5] 马云鹏.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7,196-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