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4 15:46: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绿色科技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培养一批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如云南白药股份有限公司,昆明红塔集团等企业,设立了博士后工作站,这些企业具有先进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已先后开发生产云南白药系列,灯盏系列,蒿甲醚组等产品,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占有率以及较高的生物资源研发及产品的深加工。现在,云南生物多样性的深入研究,植物化学,生物资源的再保护,动物药品的研发,原料生物的活性成分提取技术,生物产品开发等领域的研究目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1政府在绿色科技创新的引导作用
绿色文明是追求人类和自然界的和谐统一,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它需要对绿色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资源利用不能超过替代资源的发展速度;污染排放量不能超过自净系统的自然规律,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科技创新、绿色文明符合中国当前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的思想基础。各级政府部门应发挥职能作用,从宣传和倡导绿色技术创新的概念着手,环境因素以及生产全过程,引导企业和消费者关注绿色产品。通过政府绿色采购,对企业和公众消费者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政府采购,优先采购具有生态设计的产品,在使用的过程中,保持节约和多循环利用,形成一个绿色消费引导绿色技术创新,绿色科技创新促进绿色消费的良性循环体系。
2.2发挥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调节作用
发挥经济、社会、绿色技术为国家带来的产业环境效益,运用绿色技术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整合落后传统产业。
2.2.1增强绿色科技创新研究的投入与研发工作政府要引导和规划绿色技术的创新,绿色技术创新要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优惠绿色项目的审批、资金及人员配置,设立绿色技术转让和推广交易中心,建立绿色技术资源信息网络便于交流。
2.2.2健全绿色科技创新的激励和保障机制人才是创新的关键所在,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显得尤其重要,融资机制,风险投资体系的建立,是保障科技创新的外部环境,提供足够的人员和资金,绿色技术创新才能发展的更好。政府应根据产业发展的不同时期,考虑成本和效益来调整政策,以鼓励有发展前景的绿色技术发挥作用,更要突出“以人为本”。政府通过政策来计划和税收、优惠、扩展等各种行政工具的组合,加强政府采购中鼓励绿色创新产品的应用,也要特别注意各部门之间的政策协调的作用。
2.2.3促进建设绿色科技创新的中介组织科学研究机构是为社会发展成果,技术扩散,创新决策与管理咨询,技术评估,创新资源的配置等专业服务组织,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和技术创新体系。面对新的绿色技术,科技中介机构传统的进一步改革,以适应新的行业的要求,促进了一批整个系统的科研机构的科技中介机构资格;组织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是基于科学研究设备和人才优势,建立各类科技中介组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指导政府部门的政策研究,为政府决定软科学研究机构的过渡机制,同时,开展科技咨询,面向社区的评估活动;大力推行“行政决策咨询”制度,重大决策的重要工作,重大项目示范和部署进一步依靠科技中介组织,以支持其独立,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政府应建立支持系统和服务体系覆盖的成果的政策转变的全过程,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包括人员,资金,信息,市场开发等系列服务。
2.2.4运用法律和经济政策为企业开展绿色科技创新施加压力把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市场价格准确地反映环境成本的经济活动,改变过去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免费使用,和社会上的环境代价的情况下,迫使企业改善过程中的经济利益,节能降耗,降低环境成本,绿色科技创新发展和推广。
3结语
我们在查阅前人的学术劳动成果时可以获得他们的研究结果,同时也可以学习前人的方法和提供的相关信息,这是我们撰写参考文献信息的最大来源。以下是千里马网站小编整理的关于建筑论文英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建筑论文英文参考文献:
[1]孙礼军等,建筑的基本知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8
[2]刘先觉等著,生态建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冉茂宇,刘煜.生态建筑[M].北京: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11
[4]张俊.谈在建筑设计中综合考虑建筑节能与建筑噪声控制——以湖南(夏热冬冷)地区为例[J].中外建筑,2008(2).
[5]林宪德.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6]开彦,王涌彬.绿色住区模式——中美绿色建筑评估标准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2
[7]姚润明,李百战等.绿色建筑的发展概述[J].暖通空调.2006.36(11):27~32
建筑论文英文参考文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洪雯.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对亚洲未来发展的重要性[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88.11
[3]万蓉,刘加平等.节能建筑、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建筑[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4.33(2):150
[4]仇保兴.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刻不容缓[J].金融信息参考.2005.4
[5]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6]邹晓周,曲菲.绿色节能主义之低碳建筑[J].建筑节能,2009.4
[7]龙惟定,白玮,梁浩,范蕊等.建筑节能与低碳建筑[J],节能经济.2010(2):38~40
[8]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9]俞允凯.中国城镇建筑能耗现状、趋势与节能对策建议[D].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5:11~14
[10]李启明,欧晓星.低碳建筑概念及其发展分析[J].建筑经济.2010.2:41~43
建筑论文英文参考文献:
[1]陈通,姚德利.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低碳建筑发展研究[J].价值工程.2011.34:85~87
[2]张陶新,周跃云等.中国城市低碳建筑的内涵与碳排放量的估算模型.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1.25(1):77~80
[3]气候组织政策简报.2011年第2期.
[4]柳云状.中国发展低碳建筑的障碍因素及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10
[5]TopEnergy绿色建筑论坛组织.绿色建筑评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6]颜廷珊,李春雷.建筑经济角度的建筑产品与建筑生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2(01):257.
[目录]
一、项目概况
二、 项目建设理由及依据
1、项目提出的背景
2、项目提出的必要性
3、资源优势
三、市场需求预测与建设规模
1、市场需求现状
2、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四、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五、项目进度安排
六、项目效益分析
[原文]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食品加工厂
2、建设地址: ××××
3、项目单位:××××食品加工厂
4、项目主管:××××
二、 项目建设理由及依据
1、项目提出的背景
竹笋营养价值丰富,味鲜而嫩,清脆可口,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属天然绿色森林食品。随着倡导自然保健食物的时尚化,作为寒士山珍和防止肠癌和减肥的天然健美食品,竹笋已备受市场和消费者的重视和青睐。
2、项目提出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对农业产品深加工项目的开发工作日益显现出其重要性,国务院对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上报的《关于以食品工业龙头、加快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有关问题的请示》中确定的“十五”农副产品深加工食品工业发展重点,结合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的实际情况,决定实施农副产品深加工食品工业专项工程。把农副产品加工的食品行业做大做强,应调整发展新思路,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提高农副产品加工质量,迅速向世界水平靠拢,巩固特色优势,产品加工向高档次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同时向深加工和精加工发展开发特色食品、绿色食品、保健营养食品。
3、资源优势
【关键词】应用化学 重点学科 建设 实践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063-01
应用化学专业是一个年轻的专业。由于它的专业特色和社会对应用化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使其成为发展最快的理科专业之一。石河子大学应用化学专业于2002年开始招生,2005年成立化学化工学院后,在师资、教学条件、实验设施和科研水平等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06年获批“应用化学”硕士点,2007年“应用化学”进入石河子大学重点建设学科行列,同年获批建立“新疆兵团化工绿色过程重点实验室”,2008年建立“石河子大学-新疆天业集团化工绿色技术研发中心”,2009年石河子大学将应用化学学科的研究领域“化工绿色工艺及新型材料技术”作为大学“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这将有力地促进应用化学专业的发展。
一. 研究方向的确立
应用化学重点学科紧密结合新疆和兵团新型工业化对人才和技术的需求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围绕新疆煤化工产业,特别是氯碱化工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研究,目前形成以下研究方向:(1)等离子体催化反应技术;(2)绿色多相催化技术;(3)精细有机合成技术。
二. 学科队伍的建设
学校虽地处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学科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我们在相对困难的条件下,努力改善研究教学条件,争取并承担了一批国家级项目及西部重大工程科研项目,培育了优良学术氛围,吸引了国内外一批高水平青年博士来校任教。2010-2014年,引进绿洲学者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引进知名高校毕业博士11名;博士毕业返校教师9名;目前在职攻读博士学位8人。2011年获批兵团创新团队:氯碱化工高效清洁生产技术创新团队;2012年获批教育部氯碱化工清洁生产与产品高值化创新团队。
三. 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
2010-2014年本学科积极争取国家、兵团和大学等各级科研项目,累计主持和承担国家部委项目课题49项、省级项目课题26项,校级项目16项,累计立项经费7300多万元。在此期间,项目结题共33项,目前在研58项,在研经费达到6800多万元。学科建设期间,共150余篇,其中发表SCI/EI收录论文12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8本;申请中国发明专利36项;获兵团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
在人才培养方面,目前,拥有应用化学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相近二级学科硕士点6个,与本学科相近的二级博士点3个。本学科一贯重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把学位论文的质量放在首位。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改变单一导师的培养方式,鼓励成立指导教师小组,同时明确学科带头人为硕士论文审查的责任人,增强了学科内部对硕士论文审核的力度;严把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关,要求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与国家级课题或化工生产中重大生产实践问题相结合。
四. 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
本学科积极拓展和加强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目前已成为兵团对外学术和技术交流的窗口,也对石河子大学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引领和推动作用。根据对口支援政策,除天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化工学科外,还与清华大学、中科院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和院所建立了良好的联系。
五. 学科建设与管理所取得的经验
(一)在重点学科建设中,发挥“创新团队”的凝聚作用和带头作用,利用组合优势,发扬团队精神,整合已有基础,突出学科特色,营造学术气氛,带动青年教师。
(二)在学科建设中,坚持以教学为核心,学科建设与教学建设紧密结合,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科研选题紧密结合自治区和兵团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和需求,同时也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紧密结合起来。
(三)坚持开发办学思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对外合作与交流,“走出去、请进来”,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的精华,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
六. 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进一步改善研究条件与环境,建设国内一流的教学研究平台。加大学科建设的投资力度,争取得到上级部门在经费和政策上的支持,同时我们也将与地方企业和研究机构进行联合,充分发挥好现有学科建设经费的效能,共同打造开放式教学研究平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学科的基础条件。
(二)创造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条件和环境,做好学科队伍的稳定工作。加大师资培养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有计划、有步骤地继续选送中青年教师出国深造;同时,积极吸引回国留学人员,有针对性地培养科研拔尖人才,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学科梯队。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节能,生态环境,理念
1前言
建筑业在改善和提高人居环境功能质量的同时,在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和拆除或再使用的全寿命过程中应考虑环境影响,促进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即发展绿色建筑。
一、绿色生态建筑内涵与要求
要做到四点:一是在建筑工业中实现高效、节能、使用再生、不产生副作用的建材产品。二是建材的研发应更多地致力于可再生的建筑材料。并尽快扩大这种材料的使用范围。三是注重工程建设中的能源节约,尽量使用节能降,能够再生的天然材料,四是建材原料从使用到回收是否影响环境的污染,也是划定生态建筑的重要标准。
二、绿色生态建筑设计原则
(一)讲求节约能源
绿色生态建筑,最重要的是要遵循节能原则,也就是节约能源、资源、无害化、无污染、可循环。建筑材料使用应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的资源,同时还要严格做到建材的无害化(无污染,无辐射)。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要求利用各种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的平衡,构建一个和谐高效利用以源的生存环境。
(二)讲究生态和谐
建设绿色生态建筑,其次要做到生态和谐。也就是要注重研究建筑物旁边的植被、微生物、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强调各种物体之间的共生共荣,强调人与自然和和谐统一。这些都可以通过植被的多样性、自然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化学污染的降低来体现,这样就营造建筑旁边的环境质量。
(三)设计科学。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应当是设计的根本原则。这是因为,人是社会的主体,追求高效节约决不能以降低生活质量、牺性人的健康和舒适性为代价。在以往设计的一些太阳能建筑中,有相应一部分是服务于经济落后地区的,其室内热适度较低,没有认真做到合理设计和以人为本。随着人们生活水准的不断提高,这种标准的“绿色生态”建筑很难再有所发展,也必将被社会所淘汰。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这与国家宠观要求也是相符的。
(四)从实际出发,不照搬盲从
绿色生态建筑应该着重强调的是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不能照搬盲从。我国的绿色彩生态住宅设计存在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很多设计者喜欢照搬西方的现成设计,认为西方的就是好的。殊不知,西方发达国家与我国的建筑模式很不相同。其次,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也应该讲究地域性特点。建筑设计应充分结合当地的气侯特点及其他地域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被动式集热和制冷,从而减少因采光、通风、供暖、空调所导致的能耗和污染。
二、绿色建筑在总平面设计时的思考
(一)场地的全理选址与设计
绿色建筑的场地选址应避开建筑抗震不利的地质环境,选用无洪灾、泥石流威胁,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的场地。
进行场地设计时,应结合建筑场地的现有条件,充分保护和利用原有场地上有价值的树木、水塘、水系等,采取措施提高土地生态价值。在有天然河道的场地设计中,充分利用天然河道与人工水景相结合,利用天然河道的不资源作为场地灌溉和人工水景的用水需求,达到节水的目的;在山地场地设计中,采取合理的建筑布局,充分利用场地的生态环境,可以采取庭院式建筑,对建筑的采光需求、自然通风达到生态化的设计;在适宜的场地设计利用地下空间,可利用地下空间作公共活动场所、停车库或储藏室等用途,亦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结合民用建筑工程修建地下人防工程,达到节地的目的。
(二)景观与绿化设计和合理化
建筑实体材料有很强的蓄热能力,这将导致城区内热量时间得不到期挥散,甚至会导致建筑场地的的热岛效应。总平设计时,可根据当地的条件和植物自然分布特点和土壤条件,栽植多种类型植物、乔、灌、草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植物落,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增加绿化面积是改善有效生态因素。绿化在调节环境的温度和湿度的同时还可以结合景观小品的设计,发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和降低建筑热岛效应的影响,营造由树木花草等植物组成的自然环境与建筑和人和谐共处的画面。
三、绿色建筑在建筑单体设计时的要点
(一)因地制宜。绿色建筑非常强调的一点是因地制宜,绝不能照搬盲从。科技论文。气侯的差异也使得不同地区的绿色设计策略大相径庭。建筑设计应充分结合当地的气侯特点及其他地域条件,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被动式集热和制冷,从而减少因采光、通风、供暖、空调所导致的能耗和污染。在日照充足的西北地区,太阳能的利用就显得高效、重要。而对于终日阴云密布或阴雨绵绵的地区则效果不明显,甚至可有可无。北方寒冷地区的建筑应该在建筑保温材料上多花钱、多投入,而南方炎热地区则更多的提要考虑遮阳板的方位和角度,即防止太阳辐射和避免产生眩光。科技论文。某种建筑平面或户型在一个地区也许是适合气侯特点和典范之作,而搬到另一个地区则会成为最蹩脚的抄袭。
(二)尊重基地环境。在保证建筑安全性、便利性、舒适性、经济性基础上,在建筑规划、设计的各个环节引入环境概念,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规划、设计时须结合当地生态、地理、人文环境特性,收集有关气侯、水资源、土地使用、交通、基础设施,能源系统,人文环境等资料,力求做到建筑与周围的生态、人文环境的有机结合,增加人类的舒适和健康,最大限度提高能源和材料的使用效率。
(三)重视整体设计。科技论文。整体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绿色建筑铁性能及成本。建筑设计必须结合气侯、文化、经济等诸多因素进行缩合门析、整体设计,切勿盲目照搬所谓的先进绿色技术,也不能仅仅着眼于一个局部而不顾整体。如热带地区使用保温材料和蓄热墙体就毫无意义,而对于寒冷地区,如果窗户的热工性很差,使用再昂贵的墙体保温材料也不会达到节能的效果,因为热量会通过窗户迅速散失。在少花钱的前提下,将有限的保温材料安置在关键部位,而不是均匀分布,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对于有些类型的建筑如内部发热量大的商场或实验室,没有保温材料利于降低空调能耗,也会更利于节能。
(四)建筑总体格局的合理设计
建筑格局的设计在要考虑场地的功能组织,对建筑单体、人流、车流等诸多活动在空间上的合理安排的同时,建筑总平面设计要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则利于自然通风。可以利手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建筑体形、朝向、楼距,采取有效的遮阳措施,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采取不同建筑层次的组合,南高北低的建筑布置,形成高低错落有致的格局,达到日照充足、采光合理、通风舒畅的总平规划,实现对可再生能拳的最大限度的和利用。协调建筑与景观格局的合理设置,实现中水的合理利用,采用建筑自身优质排水作为再生水源,使建筑中使用者生活用水的经过净化处理后,供给景观用水。
(五)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包括:使用对人体健康无害的材料,控制危害人体健康的有害辐射、电波、气体等,符合肥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室内具有优良的空气质量,优良的温、湿度环境,优良的光、视线环境,优良的声环境。
(六)应用减轻环境负荷的建筑节能新技术能源使用的高效节约化。减轻环境负荷的建筑节能新技术能源使用的高效节约化包括:根据日照强度自动调节室内照明系统、局域空调、局域换气系统、节水系统;注意能源的循环使用,包括对二次能源的利用。蓄热系统,排热回收等;使用耐久性强的建筑材料;采用便于建筑保养、修缮、更新的高计;设备坚井、机房、面积、层高、荷栽等设计留有发展余地。
(七)使建筑融入历史与地域的人文环境。融入历史与地域的人文环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古建筑的妥善保存,对传统街区景观的继承和发展;继承地方传统的施工技术和生产技术;继承保护城市与地域的景观特色,并创造积极的城市新景观;保持居民原有的生活方式并使居民参与建筑设计与街区更新。
结束语
要实现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共生的绿色建筑,需要对传统的建筑理念进行反思。任何一个绿色建筑的实施离不开绿色建筑的策划,科学、合理、有序的策划有助于绿色建筑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刘海龙.发展生态建筑,改善人民环境[J].住宅科技,2001,9
[2]李效军,陈翔.可持续的生态建筑设计[J].建筑学报,2000,5
[3]籈黎,李桂英.绿色生态建筑-房地产业发展的新趋势[J]环保视窗,2002(3).
所谓“绿色营销”,是指社会和企业在充分意识到消费者日益提高的环保意识和由此产生的对清洁型无公害产品需要的基础上,发现、创造并选择市场机会,通过一系列理性化的营销手段来满足消费者以及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的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绿色营销的核心是按照环保与生态原则来选择和确定营销组合的策略,是建立在绿色技术、绿色市场和绿色经济基础上的、对人类的生态关注给予回应的一种经营方式。绿色营销不是一种诱导顾客消费的手段,也不是企业塑造公众形象的“美容法”,它是一个导向持续发展、永续经营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在化解环境危机的过程中获得商业机会,在实现企业利润和消费者满意的同时,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存共荣。
二、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的障碍
我国现有的市场由于竞争不充分,市场主体过分注重近期和微观利益,加之法制不健全,使我国的绿色营销面临着不少障碍:
(一)没有形成全社会性的绿色消费需求。由于一些人的素质还不太高,加之媒体宣传、引导滞后,了解并接受绿色营销理念的至今仅是少数消费者,许多人甚至还不知道绿色消费、绿色产品的概念。
(二)绝大多数企业仍未建立绿色营销理念。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生产经营仍是在一味追求近期和微观效益的理念下进行的,对眼前利益考虑的多,对环境保护和社会长远利益考虑的少;有的企业尽管意识到绿色营销可以开辟新的市场,但由于需要花费较大的成本,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而不敢贸然行事;有些企业由于长期亏损,连生存都成了问题,更顾不上花较高的代价推行绿色营销。
(三)企业的生产管理方式滞后,与企业的营销组合策略也不相适应。虽然我国也制定了一些有利于环保的法律法规以及促进绿色运动开展的措施,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是远远不够。
三、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对策
(一)搜集绿色信息。面对大量的绿色商机,企业应从市场需求出发,搜集相关的绿色信息,并结合自身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深入研究信息的真实性和可行性,为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提供依据。绿色信息的搜集包括:绿色消费信息、绿色科技信息、绿色资源和产品开发信息、绿色法规信息、绿色组织信息、绿色竞争信息、绿色市场规模信息等。
(二)加大教育宣传引导的力度,尽快培育全社会的绿色意识。针对我国目前人们绿色意识淡薄的现状,应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培训,以提高全民的环境知识水平,增强全社会的绿色意识。
大力进行绿色宣传。绿色消费是绿色营销的前提,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宣传方式,积极传播环保和绿色消费知识,积极引导广大消费者将眼界由自身扩展到自然生态环境及整个社会范围,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三)转变企业的生产经营观念,培育绿色企业文化。传统观念认为,人类所需的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导致不少企业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而不顾环境效益,认为对环境高投资是无谓地增加生产经营成本,加重企业负担,得不偿失,但事实并非如此。实施绿色营销的企业,环境投资应作为成本计入绿色产品价值,从而可以获得比经营同类型非绿色产品更高的利润。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增加环保投入,不是企业多余的负担,而是企业节能降耗、拓展市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前瞻性投资。
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就要注重培育绿色企业文化。培育绿色企业文化,就必须注重对企业员工的教育与培训,努力使他们把环保和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融为一体。
(四)树立绿色营销组合观念,实施企业的营销组合策略,研制绿色产品。绿色产品的生产是绿色营销的支撑点,而开发绿色产品必须从产品设计材料的选择、产品结构功能、制造工程的确定、包装和运输方式、产品的使用到废弃物的处理等,都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研制绿色产品,绿色科技是物质保证,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为绿色产品的普及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强化绿色管理。“绿色管理”就是融环境保护观念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生产活动之中。企业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以监督和管理企业绿色营销的实施和发展。绿色营销管理机构的职能主要有:绿色资源和产品开发的管理与控制、绿色信息管理、绿色资源和产品开发的管理与控制、绿色产品质量的检测与控制、企业治理“三废”及其他环境指标的指定与监督管理等。企业只有在绿色管理原则下,才能加快向绿色企业发展,推动企业采用各种环保技术,实行清洁生产,产出符合社会和消费者需要的绿色产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低碳环境 食品包装 设计 绿色特征
检 索:.cn
2010年爱尔兰皇家科学院孙大文院士在第六届世界华人论坛上提出了“低碳食品体系”的概念,即包括生产、加工、包装消费在内的各个主要环节建立具有最小温室气体输出的经济体系。其中食品包装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具有产量大、普及和更新换代快的特点。目前,绿色食品包装设计是包装设计的主流,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诸多领域,在生产、流通、销售和消费领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具有商品和艺术相结合的双重性。如何系统地对食品包装进行绿色设计,避免浪费和污染环境,已成为食品包装行业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认识食品包装设计的绿色特征是保持食品包装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一、注重环境保护
食品包装绿色设计要求从生产到使用乃至废弃、回收处理的各个环节都对环境无害或危害甚小,其评价按当代国际社会公认的环保标准进行,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选用清洁的原料、清洁的工艺过程,从设计上应保证用户在使用该产品的全过程中不产生环境污染或只有允许的微小污染,并同时保证产品在报废、回收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最少。
目前,我国突出的环境污染是与食品有很大关联的“塑料垃圾白色污染”问题。为了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在保证商品使用、卫生和安全性能完好的前提下,在生产过程必须选用环境友好型材料进行食品包装,例如纸质包装材料、资源广阔的竹类包装材料、“零度包装”包装材料。这不仅有利于回收,而且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另外,随着我国环保意识的增强,功能化、环保化及简便化的包装形式逐渐成为主流,发展具有制造工艺简单、使用方便、保鲜效果好、易降解、节约能源、安全、卫生等特点的新型食品包装材料将是今后的重点。
二、材料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规定:“发展循环经济应当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实施。”在低碳环保时代,食品包装绿色设计应尽量减少材料、资源的消耗量,尽量减少使用材料的种类,使用减量化技术(即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遵循“小就是美”,“少就是好”的原则,特别是稀有昂贵材料及有毒、有害材料的种类和用量。
长期以来,我国包装设计十分注重提高品牌吸引力以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购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造成了产品过度包装的现象。例如,中秋节的月饼礼盒,其包装多数制作精美,材质各异,造型繁复,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但节后其回收处理却成了棘手的问题,不但浪费资源,而且加大了回收的难度和成本,一些处理方法(如焚烧、填埋等)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设计师应该高度关注这一类问题,进行包装设计时在保证产品包装使用功能的同时,不仅要严格依据美学法则做到构图布局合理,包装形象新颖独特,色彩鲜明且有感染力,造型美观而实用等,而且选材方面必须遵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保证包装材料对环境的友好性。另外,相关部门也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政策及法规来规范包装设计,摆脱包装行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增长方式。
三、采用先进科学技术
食品包装绿色设计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满足人类现代生活方式的需求,是赢得市场竞争的前提,并且具有如下优势:(1)保证实现用户要求的全部使用功能、性能和可靠性;(2)先进科技可以减少环境污染;(3)可避免原材料及自然资源的浪费;(4)由于环境也是生产力,先进工艺的应用会直接或间接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5)在竞争激烈的食品加工行业,能缩短研发周期,提高研发效率。因此,使食品包装设计具备绿色特征必须要因地制宜地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加强应用研究和管理,才能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确保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及健康
绿色食品包装设计首先必须考虑的是食品的安全问题,包括结构设计、材料选择、生产制造和使用的各个环节上均采用先进、有效的安全技术,实现产品安全本质化,确保用户或使用者在使用产品时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注重食品的安全和卫生问题,尤其是作为保证食品安全及卫生重要手段的食品容器和食品包装材料更是得了广泛的重视。目前,我国食品包装时食品接触包装材料以及材料表面的涂层材料,合格包装容器设计及材料的选用,首先可以保护食品不受外界的污染,并使食品本身的水分、成分、品质等特性不发生改变。其次,由于包装材料本身的化学成分会向食品发生迁移,合格的包装材料不会破坏到食品的卫生。再次,与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相关食品用工具、设备也必须符合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进一步确保消费者人身安全及健康。除此之外,包装上的图案、文字及色彩的运用由于对消费者的心理会起到引导作用,因此这方面的安全性设计也不容忽视。
五、人机工程学和设计美学结合运用
现代社会需要的食品包装绿色设计必须将人机工程学与设计美学相结合,使其具有良好的人机和谐性和美的外观特性,使用户在使用该产品时感觉舒适、轻松愉快、误操作率小,具有最高综合工效。
(一)设计美学
设计美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不是经济领域、科学技术领域或单纯的形式美等单一性因素所决定的,它是与材料的发现、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作为主体的人在社会实践中表现的合乎规律性和目的性的自由创造,以及自然的任何过程中形成的自身审美能力等多种因素紧密联系在一起,也可以说是这些因素的统一。包装设计将材料的选用、结构和功能的定位、使用对象和使用方式,以及与环境的关系处理等方面都考虑在设计的范围内,必须符合科学技术的规律及使用功能。因此,对设计美的评价应该从多层次、多角度和多方面来考察[8]。
(二)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学科。人机工程学可以为食品包装绿色设计提供有关人和人机方面的理论知识和设计依据,可以从科学的角度指导设计,为设计出来的绿色包装更为科学、合理、适合人使用,能够把一切可能给使用者造成危险或不便等方面的因素消灭在设计的过程中。因此,食品包装绿色设计必须进行人机分析,涉及产品生产、销售和使用中的功能、成本、材料、工艺、生产、销售、使用、回收、形态和色彩等各种因素。
六、具备可拆卸功能及方便使用和运输
良好的可拆卸性在现代生产可持续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已成为现代机械设计的重要分支。具备良好的可拆卸性设计的产品可大量、可重复利用零部件,避免浪费及废弃物处理不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是否具有良好可拆卸性是衡量一个产品绿色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七、适应市场需求
食品包装绿色设计必须适应市场需求,随市场的发展而变化,设计制作成本达到最低,让消费者愿意买、买得起、用得起,甚至报废时扔得起,即具有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最小的全程成本,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八、拥有多生命周期
产品的生命周期是产品从其产生到完全失去使用价值而报废的时间过程,而绿色产品则拥有多生命周期,这是与传统概念的产品相区别的一大属性。普通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本代产品从设计、制造、装配、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为止所经历的全部时间,即是从“摇篮到坟墓”的所有阶段。而绿色产品的生命周期不但包括本代产品的生命周期的全部时间,而且还包括报废或停止使用以后、产品或其有关零件在换代或以后各代产品中的循环使用或循环利用的时间、简称“回用时间”,即从“摇篮到再现”的所有阶段。
结语
绿色食品包装设计是全面实现绿色产品各基本特征的设计,确保了环保要求和材料、资源、能源最优利用或重复利用等方面的并行设计,能够迎合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光辉事业。
注释
1 张建华:《绿色产品的概念、基本特征及绿色设计理论体系》,84~85页,《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0-4(28)。
2 李新:《新型食品包装材料:零度包装》,89页,《中国包装》,2002-3(22)。
3 黄家莉:《果蔬包装材料研究进展》,111~113页,《包装工程》,2010-1(31)。
4 黄胜文:《格力空调包装设计在低碳环保时代中发展》,19~20页,《中国包装工业》,2010-11(191)。
5 宋萍:《包装设计评价体系研究》,济南,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0。
6 韩维生:《板式家具的绿色特征》,66~68页,《陕西林业科技》,2002-1(141)。
7 樊永祥:《国内外食品包装材料安全管理状况及对策分析》,342~345页,《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6-4(18)。
8 陆家桂:《设计概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9 周莉:《关于人机工程学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为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建设和谐节约型校园,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保护环境的积极宣传者和实践者;同时,也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及科技创新能力,__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举办__第五届大学生环保作品大赛。请各院部积极做好宣传、组织报名和参赛等相关工作。现将活动方案通知如下:
保护人类环境,倡导低碳生活,构建和谐节约型校园。
__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
作品分三类,即文章、摄影作品和环保科技制作。
1、文章,具体形式和要求如下:
本次文章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的环保实践和生态体验,参与绿色家园创建活动的经历、故事和感受,以及在保护环境、治理污染、节能减排、构建节约型校园等方面的创意、设想、调查报告和科研论文等。
(1)文章必须是以环保和构建节约型校园为主题,如学习环保知识的体会,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报告、建议等;
(2)题目自拟。题材为: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应用文、散文、杂文、言论或调查报告;
(3)文章内容健康,有现实意义;
(4)科研论文以学生本人的实践创新课题为主;
(5)文章必须用a4纸打印且题目为3号,文章内容为5号宋体字。
2、摄影作品,具体形式和要求如下:
(1)以环境保护为主题。
(2)需要具有一定的创意,具体形式不限。
(3)作品需以照片的形式上交参赛,并附有1000字以内的创意说明。
3、环保科技制作:具体形式和要求如下:
(1)可以制作各类形的模型,要求必须是实物;
(2)模型的材料不限,但必须本着节约、环保、实用、美观的思想;
(3)模型要结构合理,比例适当,具有代表性、创新性、环保性,安全性。
1、宣传与发动:
10月29日—10月31日,通过校园广播、宣传版面等形式向广大同学积极宣传此次活动。
11月1日—11月20日,利用课余做好环保调研,准备提交作品。
2、作品提交:
11月21日—11月30日,学生以系团总支为单位向大赛组委会报名提交作品,报名地点设在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团总支(a-01楼209房间)
3、评比表彰:
12月1日—12月8日,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和相关教师对参赛作品进行评比,最终评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和最佳创意奖若干名;在12月9日,进行总结表彰。
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参赛,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按照上报方案完成作品。比赛期间,参赛者(组)可以使用相关的辅助工具,可以找相关教师进行辅导,但决不可搬用抄袭他人作品。
七、大赛组委会联系方式
办公地点:__
咨询电话:__
参考文献是说我们在论文撰写的过程当中引用和借鉴前人的学术研究成果,在引用的地方要做标注用阿拉伯数字按顺序的编著,然后在论文的末尾依次列出参考文献。下面是学术参考网的小编采编收集的关于农技推广论文参考文献,欢迎大家借鉴分析。
农技推广论文参考文献:
[1]郭文瑞.基层农技推广中的语言沟通技巧[J].安徽农学通讯,2007(13):179.
[2]王思斌,谢立中,马凤芝,等.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历史与现状[J].中国社会工作,1996(2):54.
[3]许莉娅.个案工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9-64.
[4]谢春香.试论农机推广中与农民的有效沟通[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6(2):4-5.
[5]李亚男.农业推广沟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4.
[6]陆迁,王秀娟.加强农技推广的双向沟通[J].农村经济,2001(3):38-39.
[7]何蒲明.农业技术推广如何走出困境[J].农业科技竹理,2005(5):89-91.
[8]曾研.社工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2:1-3.
[9]吴易雄,晏红安.平江县创农技推广新模式[N].农民日报,2009-08-31.
农技推广论文参考文献:
[1]乔方彬,张林秀,胡瑞法.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推广行为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1999(03):13-16.
[2]胡瑞法,孙顶强,董晓霞.农技推广人员的下乡推广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11):29-35.
[3]陈秀兰,何勇,曾维忠.农业科研人员技术推广的意愿研究——基于四川省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0(02):263-268.
[4]田桂山,张正河,程景民.中外农技推广人员业绩评价比较及对策[J].世界农业,2003(07):35-37.
[5]王移收.试论农技推广人员及农民思维定势的改变[J].湖北农业科学,2005(06):13-14,+26.
[6]熊明华.我国农业推广人才的培养体系建设[J].农村经济,2004(07):70-72.
[7]孟成民,魏旭娇,陈然,等.浅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推广人才培养[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9-11.
[8]王慧军.依靠管理创新深化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改革[J].农业科技管理,2001(03):41-45.
[9]林清山.加强福建省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3):28-30.
[10]姚文山,张劲松,庄文才.广东省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05(06):104-107.
[11]吕珂,徐世艳,侯倩倩,等.加快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07(06):94-96.
[12]王春霞,贠谦吉.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08):377,+385.
[13]唐文金,周红兵.农技推广队伍的问题、成因及对策[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10):103-105.
[14]杨曙辉,宋天庆,陈怀军,等.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若干热点问题探析[J].农业科技管理,2010(03):90-93.
[15]陈伟民,汤红东,陈金凤,等.我国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广东农业科学,2010(06):287-288.
[16]陈斐,康松,康涛.试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和对策[J].科研管理,2004(01):23-28.
[17]李立秋.完善农技推广体系要把握的重点[J].农村工作通讯,2007(11):12-13.
[18]王法坤.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与对策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06):51.
[19]熊尚鹏,付文杰.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与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J].农村经济,2005(06):51-54.
[20]郭予光,杨家荣.对新农村建设时期农业推广工作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7(19):122-123,+131.
农技推广论文参考文献:
[1]宋彬彬,贾天慧.引导农民推广农业技术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2,(33).
[2]罗斯.浅谈当前乡镇农业技术推广[J].四川农业科技,2008,(01).
[3]童泽平,鞠磊.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经济,2009,(02).
[4]蒋和平,等.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及改善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12,(09).
[5]吕剑红,等.创新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11,(05).
关键词:绿色营销;房地产;营销策略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01
一、房地产企业绿色营销概述
(一)房地产企业绿色营销的概念
房地产绿色营销是绿色营销理论在房地产行业中的实际应用,房地产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更注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贯彻绿色环保的理念,采取各种绿色营销策略来满足房地产市场中消费者对于绿色产品的需求,从而同时为企业、消费者、社会和生态环境创造收益。
(二)房地产企业绿色营销的特点
房地产绿色营销策略和传统房地产营销策略的不同之处在于房地产绿色营销在生产管理过程中,注重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向消费者推广时着力于展现其产品绿色环保的特点。
从获益对象方面来说,传统房地产营销只能为企业带来收益以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房地产绿色营销还考虑到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房地产企业绿色营销所面临的问题
(一)房地产项目成本增加
房地产企业开发绿色住宅势必会造成开发成本的大幅提高。首先,扩大项目绿化面积就会导致建筑面积的减少,从而使得商品房收益降低,房地产项目的成本也相应提高,这样的结果是房地产企业所不愿意见到的。其次,为了满足绿色住宅的要求,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各种环保设施,考虑到我国在环保技术方面水平有所欠缺,不能以较低的投资建设令人满意的设施,同时又缺少相关的研究资金,为绿色住宅的建设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成本。
(二)绿色消费观念普及性不高
在当前的房地产消费观念中影响消费者购房的因素主要集中体现在价格、商圈、配套和环境几个方面上。消费者固然会考虑住宅周边的生态环境,但此时消费者对生态环境的考量仅仅停留在绿化、空气质量层面上,并没有真正了解绿色住宅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虽然绿色消费观念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深入人心,消费者也愿意在挑选商品时选择更为环保的商品,但住宅作为一个高消费产品,已然给大部分需求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因此在当前房地产市场环境下,绿色住宅往往供大于求,在房地产绿色营销过程中如何普及绿色消费观念也成了房地产企业所需克服的一个艰巨挑战。
三、房地产企业绿色营销对策
(一)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应支持绿色住宅相关技术的研发,提升环保设施的建设能力,增强环保设施的环保效果,向房地产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从而减少企业自身的研发费用。为了使企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研究创新环保技术,政府可以减少绿色房地产企业相关的税收,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政府应该完善房地产行业的各项技术指标与绿色认证,对达到标准的房地产项目颁布由政府部门提供的绿色认证,加强人们对绿色住宅的认同,这样一来就能形成技术和营销相互促进的局面,加速房地产绿色营销的发展。
(二)实行绿色定价
绿色定价是指与绿色产品相适应的定价方式,它是房地产企业绿色营销模式不可缺少的一个关键因素。绿色住宅的设计与开发与传统住宅相比增加了成本,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施工环节实施环境保护而增加的成本;二是绿色住宅的生态运营和维护所增加的成本;三是采用绿色建材和绿色施工技术而增加的成本等。绿色住宅的定价方法可以使用成本加成定价法,在绿色住宅的成本的基础上加上一定的利润;也可以使用竞争定价策略,通过比较绿色住宅与相近地段的传统住宅,利用住宅差异化带来的竞争优势进行定价。绿色住宅由于其成本及价值特殊性,其绿色定价策略要尽可能把握绿色住宅和消费者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定价方法,才能赢得竞争优势。
(三)发展绿色科技
对房地产企业自身来说,为了能使房地产绿色营销的成效更显著,必须要在绿色科技方面不断取得突破。目前房地产市场中的绿色住宅品质良莠不齐,一些房地产绿色项目在宣传其绿色环保特点时夸大其词,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原因就是没有相应的技术支持,只能通过简单注入绿色生态环保的概念而与绿色住宅打一个球。
房地产企业可以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结合本土环境的特定情况,研发适合国内绿色生态理念的技术和设备。掌握先进环保技术的房地产企业往往在消费者心目中拥有更强的影响力,在足够影响力帮助下便能更有效的向消费者传达绿色消费观念,这样一来消费者对绿色住宅的消费需求就会增加,提升企业收益,从而为企业环保技术的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以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四)开辟绿色分销渠道
绿色物业管理和传统房地产开发企业最好建立自己的绿色分销系统,因为这样可以直接面向消费者,并获得对分销渠道的完全控制,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分销过程中资源的损失,同时可以直接在市场上建立知名度向顾客直接提供更完善的服务,所以如果企业的经济实力雄厚,并试图直接在市场建立知名度或向顾客直接提供完善的服务,就应建立自己的销售系统,直接控制分销渠道。
四、结论
房地产行业倡导绿色理念,实行绿色营销,是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无疑在房地产行业中,随着时代的变迁都有着属于这个时代最合适最有效或者说是最赚钱的营销方式,但房地产绿色营销却是任何时候都不应改变的中心思想,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政策和形式的不变导向。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房地产企业将一改原来资源高消耗的特点,成为保护环境,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最强劲的一股力量,房地产绿色营销终会在不断摸索,不停进步的过程中发展成熟。
参考文献:
[1]梁丽.绿色营销理论在房地产开发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7,5.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分析现状中国农产品特产包装的现状,特别是特产类具有浓重地域文化的农产品包装设计现状。分析研究产品包装对于产品与企业的重要性。了解包装设计对于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研究山川绿野油闷笋包装现状,联系地域文化和产品特点,量身打造产品的包装。
意义: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和了解,将地域文化,农产品包装趋势,农产品特点相互结合,并且融入到山川绿野油闷笋的产品包装设计上,增加产品销量,提升企业知名度等意义。
1.2理论研究现状
包装设计在当代来说不仅仅是包装一个意义,包装是产品与品牌企业对外的第一视觉。是商品品牌的一部分,有时候包装的重要性甚至是超越了包装这一纯粹的功能的。能够通过包装的个性化视觉感受强化消费者的品牌认知,加深消费者对其品牌的印象。中国是农产品大国,可是中国农产品包装的现状是包装落后,我国农产品外包装形象设计存在问题有:设过于混乱,低档。设计形式过于陈旧,农产品的外包装袋在使用上没有考虑到环保因素等。农产品外包装大量使用化工原材料制作而成的材料较多。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文化层次和审美能力的提升,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外包装设计及包装材料的使用上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保型包装设计符合大众喜好,国际绿色环保理念。特产类农产品包装没有明显的区别,很多特产包装的并不能体现其地域文化,体现其产品特殊性。地域性农产品是应该强调其产地特色的农业产品,它是地域性农产品品牌生存的基础。将地域文化融合到包装设计既可以丰富包装设计文化内涵,满足消费者的审美要求,又可以借助产品包装无声的推销地域人文内涵,可以添加品牌的寓意加强企业品牌的竞争力。
2.关于山川绿野油闷笋包装设计主要理论观点汇集
2.1地域性农产品包装研究
地域性农产品富有地域性文化特点,所以地域性农产品包装是在传统地域文化的基础上包装设计,展现其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地域性农产品是指生长于特定地区,在|量和特点取决于它的生长地理和人文文化因素。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和沉淀,发展为具有鲜明地域特彩的农业产品,比如说东北大米,章丘大葱等。地域性农产品的特点有地域性,文化性,正宗性,代表性,品牌性。而地域性和文化性,告诉我们从地域的地理特征文化人文因素和历史因素,可以使我们的农产品品牌更加有文化内涵和知名度。地域农产品因为有标志性的环境和人文条件,形成了地域性品牌先天优势,相对于其他的农产品更加容易培养市场偏好,获得消费者的喜爱。
2.2绿色环保性农产品包装设计研究
商品包装在最初时候的功能是承载和保护商品,使其避免受到损坏,变质还有散落等。可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审美的提升,消费者们对于产品包装的要求也随之变化,不仅仅是希望包装能保护好商品,也要求其能美化产品,有实用性,个性化和艺术性。而包装设计是产品的脸,是吸引消费者的直观感受。所以过度包装也随之而来。过度包装是为了经济利益从过度包装造成严重浪费。绿色包装可以在产品使用后对其回收利用,有利于环境保护,维持生态平衡,减少生产不必要的废弃物,不仅减少了资源浪费而且保护了环境迎合了社会喜好。
2.3山川绿野油闷笋包装设计理论分析与评价
农产品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日益增长,农产品的包装设计的现状急需改变。绿色包装在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喜爱,而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环保政策不断完善,人们的环保意识也日益增长。绿色环保包装设计是发展趋势。而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农产品质量优良,地域文化各异。地域性农产品包装如果融入了其地域文化,人文因素,历史发展和地理特点,不但可以丰富产品文化内涵,宣传地域文化而且有利于产品品牌发展。并且事实证明地域性农产品更容易依靠其优良质量等特性得到消费者喜爱。所以我认为农产品的包装设计如果融入了它独特的地域性和绿色环保理念,是非常有利于产品与企业的发展的。
参考文献:
[1]书籍:土特产包装的地域性和品牌化探视(D)作者姓名. 潘阿芳 苏州大学 出版年:2008
[2]书籍:日本包装设计的思考(J) 作者姓名.李岭 美术大观 出版年:2007
[3]书籍:包装设计与文化意义(M)长沙 出版社:湖南科技技术出版社 出版年:2003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农产品出口;国际贸易;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07-0164-02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相关理论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内涵
绿色贸易壁垒也称环境贸易壁垒,从其意义上说,它是指那些以维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为目的而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有关国际贸易活动的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及其相应的行政措施,以避免这些贸易活动可能导致的环境污染,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
(二)绿色贸易壁垒的产生及原因
谈起绿色贸易壁垒,也许大家并不陌生,但在刚开始其实并没有“绿色贸易壁垒”这一专业名词,其相关的概念都被包含在技术贸易壁垒之中,所以绿色壁垒其实是技术贸易壁垒的一种形式。绿色贸易壁垒作为一种非关税壁垒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于各国[2]。从其背景来看,以下因素加快了绿色壁垒的产生和发展:
1.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迫切需要改善环境。随着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存和健康,从而引发了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思考。国际社会关于环境保护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涨,世贸组织也在相关文件中指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aim to improve the use of resources and reduce pollution by setting specifications for products and production methods.They cover objectives such as energy efficiency,emissions performance,waste minimization and recycling,forestry management,and soil,wildlife and natural habitat protection.Because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set specified targets,they provide greater certainty about outcomes for the environment。”[3]
2.传统的非关税壁垒已不能满足发达国家对外贸易的需要。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受到重创,为了重新崛起,西方各国开始考虑实行贸易自由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GATT和WTO的运行,关税壁垒不断降低,非关税壁垒也受到了限制。发达国家为了限制一些发展中国家进口产品,开始寻求新的贸易保护,贸易壁垒应运而生[4]。发达国家工业的迅速发展,产生的经济污染也给环境问题带来伤害。这些问题的产生使得国际社会不得不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其中WTO和GATT在对外贸易中也对环境问题做出了相关规定,这些环保浪潮的兴起促进了绿色壁垒的产生和发展。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生产力水平的差距是绿色壁垒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国际贸易中,发达国家凭借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的主导优势,由此造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对外贸易问题上尖锐化。发达国家为了保护快速发展的经济,不得不考虑从别的国家获取资源。另外,发达国家为了保持其在国际贸易中的领导地位,便让检验不合格的进口产品限制在本国市场之外,因此使得绿色贸易壁垒迅速在国际市场中发展开来。
二、河南省农产品出口总体现状
(一)河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现状
河南省作为传统农业大省,但农产品出口量在全国来说并不大,而且相对于农产品出口大省山东省来说差距较大。2006―2013年,河南省农产品出口额呈增长趋势,但相对于全省总出口额来说河南省农产品出口额占全省产品总出口额比率并不大,2006―2013年均未超过10%,这种趋势的造成很大程度上是由绿色贸易壁垒引起的。
随着河南省政府和企业对农业的扶持,农产品出口速度呈快速增长趋势。其中在2014年,河南省共出口农产品达93.1亿美元,出口总额再创新高。至2014年河南省新增8家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总数已达17余家,位居全国第二。从出口种类来看,主要集中在香菇、蔬菜及其制品、果汁、禽肉等少数优势产品,而产量居全国前列的小麦、棉花、油料等出口量很小[5]。
(二)河南省农品出口的主要市场
河南省农产品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地区,在这些地区中,又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市场[6]。从2011年情况来看,河南省出口到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农产品分别达到7.12亿美元、1.47亿美元和1.13亿美元,所占比重分别为66.25%、13.7%和10.51%,三大洲占河南省农产品总出口额的比重达到了90.46%,而新拓展的市场所占比重之和尚不足10%[7]。而三大洲都是绿色贸易壁垒比较盛行的地方,由此看来,河南省农产品还需向非洲、大洋洲等洲际国家开拓市场,加快农产品出口。
(三)河南省农产品出口的主要贸易方式
随着河南省近年来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河南省农产品出口贸易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以传统贸易方式出口的农产品比重仍然高于其他贸易方式。加工贸易对技术和人才要求较高,而河南省生产技术相对比较落后。但随着河南省经济和科技实力的增强,加工贸易方式也得到了一定发展,已逐渐成为农产品出口主要方式。自2008年以来,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产品的出口额增长迅速。出口额由2008年的15多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228多亿美元,并且超过了传统贸易方式。
三、规避绿色贸易壁垒,扩大农产品出口
(一)加大科技投入,建立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传统农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因此,要改善河南省农业生产技术,不得不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培养一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并研制出一系列现代化的生产技术。另外,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在河南省并不普遍,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不能形成统一的出口市场,限制了河南省农产品的对外出口。
(二)广泛建立农产品行业协会,应对绿色壁垒
农产品行业协会是由同类农产品供应链中的众多市场主体为实现共同利益和可持续发展而自愿组成的具有行业代表性的社会团体[8]。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农产品行业协会便纷纷要求进入中国市场,为本国农产品开辟国际市场,由此可见,农产品行业协会对农产品的重要性。河南省目前虽然也建立了农产品行业协会,但目前只有4家,郑州市2家,南阳市1家,濮阳市1家。所以,加快建立农产品行业协会的步伐,对于积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转变农产品出口贸易方式,向加工贸易发展
目前,河南省农产品的出口贸易主要是传统贸易方式。因此,农产品出口不注重对环保质量的检测,很容易因为农药残留超标不符合出口国家的检测标准而遭到出口国的绿色壁垒限制。而且出口初级产品的利润也较低,所以转变农产品出口方式,促使农产品出口向具有高附加值、高标准的加工贸易发展,对于扩大农产品出口、规避绿色贸易壁垒十分必要。
(四)适应市场化潮流,开展绿色营销
现如今,绿色营销已经成为一种人们比较关注的营销方式,也更容易使消费者接受。因此,开展绿色营销也成为出口企业应对绿色壁垒的一个有效手段。企业可针对贸易国特定的绿色壁垒,积极进行市场调研,探索相应的绿色营销方式,研发绿色产品、绿色包装,树立绿色形象,形成一个绿色营销体系[9]。在推广绿色品牌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市场口碑,加快农产品出口的步伐。
(五)做好ISO14000国际标准认证
ISO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政府性标准化专门机构,它在国际标准化中占据主导地位[10]。ISO14000系列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编制的环境体系管理标准,在制定环境标准时综合考虑了其他国家的情况,最大限度地使标准能在国际社会中普遍适用[11]。因此,实施ISO14000标准是对外贸易的“绿色通行证”。而河南省农产品出口的市场大部分是欧美国家,所以河南省企业必须提高农产品出口质量检验标准,使农产品获得ISO14000国际环境认证,这样才能使河南省出口的农产品检验能够通过发达国家严格的检验标准,顺利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参考文献:
[1] 王红梅.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贸易与环境的影响及对策[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2).
[2] 严艳荣,刘成群.绿色壁垒对我国花卉产品出口的SWT0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21).
[3] WORD TRADE ORGANIZATION.Harnessing trad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a greeneconomy[J/OL].https:///english/
res_e/publications_e/brochure_rio_20_e.pdf[J/OL].
[4] 桑玉芬.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5] 胡红月.河南省食品农产品出口现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1).
[6] 何学松.后危机时代绿色贸易壁垒对河南省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J].江苏商论,2012,(2).
[7] 车.河南省农产品出口市场研究[J].中国商贸,2010,(4).
[8] 丁长琴.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0,(5).
[9] 吕玉花,毛健.行业协会对提升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作用[J].经济导刊,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