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人生哲学论文

人生哲学论文

时间:2023-03-24 15:46: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人生哲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人生哲学论文

第1篇

一、中国式人生哲学

儒家是以孔子、孟子为代表,以《三字经》、《弟子规》为基础,讲求的是仁义,舍生取义,仁孝治国。讲的是入世,重视自身修养,与身边人建立和谐的关系。道家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以《道德经》《庄子》为基础,讲求的是自然和谐,道法自然,无为治国。讲的是出世,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是规律,人要顺其而为。释家,也就是佛教,是以释迦牟尼为代表,以《心经》、《金刚经》为基础,讲的是超世,教人要深信因果,超脱轮回,要得正知正见,度己度人,成就佛果。

研究中国人的人生哲学,需要从儒道释开始。道家,追求清静无为、修养身心的性命之学,以孟子的“达者兼济天下,退求独善其身”为代表。在道家看,兼济天下是进取的目标,独善其身是失意后的无奈之举。儒家思想重在修身,即无论何时都应该坚持“独善其身”,而“兼济天下”则是当拥有机遇后,可以努力去争取的。释教追求的是内心的觉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可见儒、道、释三家皆是修身养心之学,殊途同归。儒、道、释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经过一千年的融合,已经三位一体,以道行、儒礼、佛法为灵魂影响着每一位华夏子孙。其与西方哲学的最大区别,就是关注的是人自身的修身养心,通过内省,提高自身境界,达到与世界万物的和谐。这构成了中国式的人生哲学。

二、修炼太极拳,体味中国式人生哲学

太极拳,以“心为令”,无疑是与儒道释三教合流的中国文化思想一脉相通的。太极拳的宗旨,是修心为本,练体为用,恰恰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太极拳的修炼,讲求的是内心清静,以柔软的姿势去搏弈拙劲和蛮力,以无欲的方式,追求人生的最高境界,其实中国式的人生哲学莫过于此。“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中国人要得到一样好东西,会在思想上把它看淡,而不是老去想一定要得到它。太极拳的“无欲”,不是让人“心无所思”,而是恰恰相反,“柔”可带来“极刚”,这种“无欲”带来的是平和的心态。

“大智若愚”。世人都想得到的、都去争的东西,你不要去争,这就是“大智”。太极拳的“柔缓”是修炼的手段,不是目的。虽然凡夫俗子认为你很愚蠢,其实不然,我们做事要的是最后的结果,而不是讲求手段。做事情,要因人而异、因智而异的选择方法,不人云亦云,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大道似水”。太极拳讲求从“柔”入手,待人处事也应当以“柔”待之。天下柔之莫过于水,但滴水可穿金石,也可绕道避之。修炼太极拳,以“柔”为本,通过身体放松,动作柔缓,去硬求柔,在追求至柔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客观规律。

“虚怀若谷”。江河湖海把自己放在了最低的位置,实现了百川汇聚。为人处事,随遇而安,能屈能伸,能高能低。太极拳练到刚柔相济、五阴并五阳的太极境界时,是可以品味出做人准则与处事哲学。“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太极拳讲求的是阴阳互变,阴阳对立统一,这是物极必反、循环交替的状态。太极拳的刚中有柔、柔中寓刚哲理,就是好事中有坏事,坏事中有好事。对人对事要处之泰然,宠辱不惊。“大成若缺”。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不要去追求完美,留些遗憾,留些空间,要善待人生的顺境,修拳悟理,以辩证的规律看待成功。

“谦让崇德,厚德载物”。太极拳讲究的是以柔克刚,避实就虚。这种谦让,可聚无形的力量。练拳的真功夫是德行,德高功自高,德高艺自高,与人友善,淳厚处世,具备宽容万物的气度。阴阳互变、刚柔相济的“中庸”之道。常言说“富在知足,贵在知退”,在对待事情上要一分为二,用阴阳、刚柔两只眼去看。为人处事上不走极端,保持中和,掌握分寸。由此,太极拳不仅仅是一种拳术,更是中国式人生哲学的世代传承。太极拳,通过含蓄内敛、连绵不断、以柔克刚、急缓相间、行云流水的拳术风格,让中国人练就丰饶的心灵、包容天地的度量,提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走向圆融一体的至高境界。修炼太极拳,做独善其身、兼善天下的现代中国人。

作者:崔瀚允单位: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第2篇

关键词:“情”“礼”孔子 礼乐制度 中庸

引言

以“情”和“礼”为着眼点对孔子哲学思想中的感性和理性进行分析,是二十一世纪以来学术界对孔子思想研究的重要切入点之一。如:于莉莉在《论中的情与礼》一文中,立足于《孔子诗论》的文本,对其中所体现的“情”与“礼”的关系加以研究;王海成、卓在《先秦儒家道德哲学中“礼”与“情”的紧张及其解决――从说起》一文中,论述了从孔子到孟子、荀子的先秦儒家是以何种方法解决“情”与“礼”之间的矛盾,以此论述先秦儒家对“情”与“礼”关系的把握;梅晶磊于《发乎情,止乎礼――孔子思想中情与礼的辩证关系》一文中则以文本分析的方法研究孔子思想中情与礼的辩证关系。此方面论文众多,在此不一一列举。纵观近十几年来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其研究方法都仅局限于以文本为基础的论述,如以《论语》、《诗经》中的相关篇章为基础,对其所体现的哲学思想进行探究从而得出“情”与“礼”关系的结论。这样的研究方式虽直接明了,但不免浅显粗略。本文则在深入究析孔子哲学思想中“情”与“礼”内在理路的基础上,从孔子所构建的哲学命题本身出发,以抽象的推理方式对其中“情”与“礼”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探究,并将其与文本中所体现的孔子的社会实践一一对应验证,研究孔子对于“情”和“礼”的把握,并思考其社会意义。

一、孔子思想中“情”与“礼”的内在理路

“情”和“礼”作为孔子思考人之所以为人以及人何以立世的两个着眼点,深刻地体现着其人生哲学。为深入探究孔子对“情”和“礼”的把握问题,此部分首先对两者在孔子人生哲学中的内涵及其内在理路加以分析。

《性自命出》云:“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于性。”1这句话对“情”的叙述包括两层含义:一则为情是人与生具有的本性,所谓“情生于性”、“性自命出”;二则为天地万物的准则“道”都以情为基础,所谓“道始于情”。这是先秦儒家对于“情”的基本看法。基于此对孔子人生哲学构建中的“情”加以分析,可知其有两层内涵:一则为其所谓“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2,即发自人本性的情感和欲望;二则为人用于触发真情实感表达的自觉意识。这方面虽无直接记载,但于孔子对“巧言令色,鲜矣仁”3和“吾不与祭,如不祭”4的批判和愤慨中,可见孔子对虚伪“巧言令色”和缺乏真情实感祭祀的否定态度,反而言之则是对真性情抒发的肯定,孔子认为君子应当充分体现自己的真性情并将此贯穿于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如此才能坦荡荡。这个层面的情实则强调的是人之于感情的能动作用,即唤起真性情表达的自觉意识。孔子对此之所以如此注重则正是因为“道始于情”,只有发自人本性的感情意识得到唤发,天地万物方才有道可言,人类社会才能有纲纪可寻。若非发自真性情,那么社会上只会充斥“巧言令色”之徒,又何言仁义?何言道德?由此观之,孔子十分强调情的重要性,正如蒙培元先生所言“情感是全部儒学理论的基本构成部分,甚至是儒学理论的出发点”5,孔子所提倡的道德实践都是以发自真情实感为基础的。

而孔子对“礼”的重视则源于其对“周礼”的追求6。周公作礼,追根溯源,是在殷商零散且不系统礼仪活动的基础之上完成的,而礼在殷商时期的初始含义,据王国维研究,是指宗教色彩浓郁的祭祀上帝和各种神灵的活动,正如《礼记・表记》所云“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当时人们出于对天和神的敬畏心理,以祭祀表示对神的无限尊敬,以求多福。这种传统至周公系统化、完善化。周公使“礼”与“乐”的艺术形式结合形成礼乐制度,并将此作为区分社会等级的重要标志,所谓“礼不下庶人”7,从而使礼的形式和内容更加具体、严密,成为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而孔子所追求的,正是这种“礼治”模式,如其所言“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8。他将周礼世俗化、内圣化,使其一方面具有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一方面成为个人为人处世的道德规范,如其所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9,使礼具有一定伦理纲常的意义。由此来看礼的发展演变可知,礼在殷商时期是带有原始宗教主义色彩的对“天”、“神”崇拜和敬畏之情的表达,至西周系统化、完善化后,其对“天”、“神”的崇拜、敬畏转变为对统治者即周天子至高无上权力崇敬的表达,因而成为维护社会等级秩序的重要工具。贯穿礼发展过程的强烈的宗教色彩和政治色彩,使其形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被“信而好古”的孔子予以强烈重视,并发展为人所以安身立命的道德规范,成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综上所述,在孔子哲学思想体系中,“情”一方面指发自人本性的情感和欲望,另一方面指人用于触发真情实感表达的自觉意识。而“礼”经孔子的发展、阐述,一方面具有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另一方面是个人为人处世的道德规范。两者哲学内涵的形成均基于社会现实中人们的实践活动,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人们时间活动的能动作用。

二、“情”与“礼”的辩证关系

通过以上对孔子思想中“情”和“礼”内在理路的分析可知,“情”和“礼”在孔子人生哲学构建中既体现着一定的矛盾,又体现着一定的联系。

其矛盾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为,情自内而发,体现的是个体情感的自我表达,而礼作为理性思考的道德准则,体现的则是合乎群体的价值诉求。正如于莉莉所言:“情重视自由,礼强调秩序”10。这是个体与群体、特殊性与普遍性之间的矛盾。其二为 ,情作为人与生具有的本性,是“道之始”,是一切行为准则之所以立的基础,这是一种对内涵的追求。而礼所具有的宗教色彩和政治意义,使其外在形式和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一种对形式的追求。这体现的是两者内涵与形式之间的矛盾。

其联系表现在亦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则为,礼应以情为基础;二则为情应以礼为节制。就第一方面“礼应以情为基础”而言,从上部分对“情”在孔子哲学命题中含义的究析过程中可知,孔子十分注重人用以激发真情实感的自觉意识,这是因为“道始于情”,只有真情实感被激发,道德实践才得以完成。那么反过来讲,一切道德实践和万物的准则也只有建立在“情”的基础上,才符合道的要求而被真正付诸实践。孔子认为统治的最高境界为“民莫敢不用情”11,即民众发自心内地归服于统治者,而礼亦如是,只有以情为基础,才能最大限度激发人们真实情感的认同,从而得以实施和完成。另外,从对孔子思想中“礼”的内在理路的分析中同样可以得出这个结论。礼在殷商时期作为最原始的祭祀方式,其中本身就源自人们的情感需要,即对天、神的崇拜和敬畏。之后经周公的发展,与乐的艺术形式结合形成礼乐制度,而乐的本质,如孔子所言“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12,正是人感情的载体,因此礼与乐的结合就使礼的感情内涵便更加丰富。这与其说是以乐的形式丰富礼的内涵,不如说是礼为了更好满足于社会实践需求,而不得不走向与体现人类情感的乐结合的必然道路。综上所述,从“情”和“礼”在孔子人生哲学构建中内在理路而言,都可得出礼应以情为基础的结论。就第二方面“情应以礼为节制”而言,我们通过上部分对“礼”形成过程的探究可知,礼实质上是作为感情的载体而更有效表达感情、引导感情、节制感情的手段。殷商时期人们以礼的形式表达对天、神的敬畏之情,这表现了礼之于感情表达的作用;西周时期周公作礼维护社会等级秩序,以引导人们对统治者权力的归服,这表现了礼之于感情的引导作用;随后孔子对礼的继承、嬗变赋予礼以规范个人道德情感的意义,这表达了礼之于感情的节制作用。显而易见,情是一种内在意识,需要通过一定的外在形式来表达,情以礼为载体,因此情不可避免的要受到礼的节制。

三、孔子在实践中对“情”和“礼”的把握

孔子曾教育其弟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13,他本人也始终践行着这句话。孔子“发乎情,止乎礼”的思想充分地体现在他的一言一行中。

孔子十分注重礼的情感内涵,他认为“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与祭,如不祭。”14他认为不是发自内心真实情感的祭祀是没有意义的,这样还不如不祭祀。其又曰:“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甯戚。”15相对于奢侈浪费、仪文周到的形式,孔子宁可追求朴素节俭、情韵深厚的礼仪,正如《礼记・檀弓上》所云:“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对于曾子关于“三年之丧”的发问16,孔子反而问之曰:“君子礼以饰情,三年之丧而吊哭,不亦虚乎?”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对情感作为礼的基础的重视。

孔子又十分强调情应以礼为节制,云“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17,提出应以“礼”来节制“和”。而“和”的含义据《礼记・中庸》载“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由此可知,“和”是人感情恰到好处的一种状态,而以礼节制“和”则正体现了情应以礼为节制。他认为当个人情感追求与礼发生冲突时,应当“克己复礼”,如此才能“天下归仁焉”18。他进一步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有耻且格。”19这表达了以礼制情在教化民众上的意义,七情六欲乃人之本性,但只有“齐之以礼”才能使民众有廉耻之心,对不当情、欲加以节制,从而归服统治。这正是所谓的“发乎情,止乎Y”。

孔子认为,对情和礼把握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中庸”的状态,正如其对《关雎》“乐而不,哀而不伤”20的评语,在恰到好处发状态中实现情与礼的平衡,方能最大程度彰显情之于礼的内涵、发挥礼之于形式的意义。孔子在总结自己生平时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21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则正是对情和礼把握最高境界的体现,此时道德规范已经深入人内心情感,正如王海成、陈卓所言“道德规范内化为人的内在德性的”22,哪怕完全随心性行事,也不会超越礼仪制度的规范。

四、总结

孔子对“情”与“礼”和谐状态的追求体现着我国早期先贤对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社会要最大限度的保障个人心性的自由发展,而社会也需要一套制度体系指导人的心性往良性道路发展从而为社会秩序的维护提供有力支撑。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和联系,实质上就是“情”和“礼”的辩证关系。如何让两者在被合理引导的过程中达到“和而不同”的状态,是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反复思考的重要命题。而孔子对“情”和“礼”关系的思考及对两者的把握方法,则为人们思考这一问题提供重要思路。这一命题之后经过历代思想家的阐述和发挥,内涵不断丰富完善,从而内化为中华民族传统独具特色的性格,对历朝历代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今社会,礼已经成为一种传统美德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但孔子对“情”和“礼”把握的思路,仍然能为我们在新时代下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以与时俱进的机制引导人们在个人行为规范的基础上共建和谐社会提供启发。

参考资料:

[1]鲁同群(注评).《礼记》.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

[2]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13年版。

[3]陈伟.《郭店竹书别释・性自命出》.武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4]蒙培元.《情感与理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5][美]赫伯特・芬格莱特(著).彭国翔.张华(译):《孔子――即凡而圣》.江苏人民出版,2010年版。

论文:

[1]于莉莉.《论中的情与礼》.《中国古代文学研究》,2009年5月期。

[2]王海成.陈卓.《先秦儒家道德哲学中“礼”与“情”的紧张及其解决――从说起》,《中国传统伦理思想》,2013年第3期。

[3]梅晶磊.《发乎情,止乎礼――孔子思想中情与礼的辩证关系》.《商业文化・学术探讨》,2007 年 12 月。

[4]汤勤.《孔子礼学探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第3篇

本科生毕业论文致谢范文一

致谢:

时光匆匆如流水,转眼便是大学毕业时节,秋云,聚散真容易。离校日期已日趋临近,毕业论文的的完成也随之进入了尾声。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一直都离不开老师、同学、朋友给我热情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说心里话,作为一个本科生,在最初试图以《周易》为题材进行研究时,还是颇有顾虑的,最大的难题在于自己对《周易》缺乏足够的了解,面对神秘瑰丽的古代典籍茫茫然不知从何处下手,几经酝酿思索,最后在文学院不少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最终确定对《周易》的人生哲学进行尝试性的分析研究,由此才展开此论文的撰写工作。

本学位论文是在我的指导老师陈松青老师的亲切关怀与细心指导下完成的。从课题的选择到论文的最终完成,陈老师始终都给予了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并且在耐心指导论文之余,陈老师仍不忘拓展我们的文化视野,让我们感受到了文学的美妙与乐趣。特别是陈老师借给我的《周易美学》一书,让我对《周易》中神奇瑰丽的殿堂多了一份盼望与神往,虽然与论文不甚相关,却为我将来步入学术研究的殿堂打开了不可多得的方便法门。值得一提的是,陈老师宅心仁厚,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对学生认真负责,在他的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学者的严谨和务实,这些都让我们获益菲浅,并且将终生受用无穷。毕竟“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希望借此机会向陈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此外,本文最终得以顺利完成,也是与文学院其他老师的帮助分不开的,虽然他们没有直接参与我的论文指导,但在开题时也给我提供了不少的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可行性的建议,他们是李生龙老师,吴建国老师,王建老师等,在此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

最后要感谢的是我的父母,他们不仅培养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的兴趣,让我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使心灵有了虔敬的归依,而且也为我能够顺利的完成毕业论文提供了巨大的支持与帮助。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的学习和工作,不辜负父母对我的殷殷期望!我一定会好好孝敬和报答他们!

本科生毕业论文致谢范文二

本论文是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老师为论文研究思路的设计和文献资料的选择提供了有益的指导,使得论文在成文阶段少走了很多弯路。同时,程老师严谨细致的治学态度也令我受益匪浅。在论文完成之际,谨向××老师致以衷心的感谢!

本科生毕业论文致谢范文三

经过半年的忙碌和工作,本次毕业设计已经接近尾声,作为一个本科生的毕业设计,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导师的督促指导,以及一起工作的同学们的支持,想要完成这个设计是难以想象的。

在这里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xx老师。xx老师平日里工作繁多,但在我做毕业设计的每个阶段,从外出实习到查阅资料,设计草案的确定和修改,中期检查,后期详细设计,装配草图等整个过程中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我的设计较为复杂烦琐,但是俞老师仍然细心地纠正图纸中的错误。除了敬佩俞老师的专业水平外,他的治学严谨和科学研究的精神也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并将积极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其次要感谢和我一起作毕业设计的xx同学,她在本次设计中勤奋工作,克服了许多困难来完成此次毕业设计,并承担了大部分的工作量。如果没有她的努力工作,此次设计的完成将变得非常困难。

然后还要感谢大学四年来所有的老师,为我们打下机械专业知识的基础;同时还要感谢所有的同学们,正是因为有了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此次毕业设计才会顺利完成。

最后感谢工学院和我的母校—北京林业大学四年来对我的大力栽培。

本科生毕业论文致谢范文四

历时半年之久的论文写作,终于结束了。从最初的选题、写开题报告,到后来的初稿、定稿,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期间,有很多人给我帮助,给我建议。

首先,我要感谢指导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在我没能及时跟老师联系,讨论论文问题的时候,老师打电话提醒我,给我提出问题,让我及时改正。老师诲人不倦的精神,治学严谨的态度,让我无比钦佩。还要感谢大学期间遇到的其他老师,谢谢你们让我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如何做人,你们的言传身教将让我一生受用。

第4篇

朱光潜在《作文与运思》中谈到:“定了题目之后,我取一张纸条摆在面前,抱着那题目四面八方地想。想时全凭心理学家所谓‘自由联想’,不拘大小,不问次序,想得一点意思,就用三五个字的小标题写在纸条上,如此一直想下去,一直记下去,到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都记下来了为止。这种寻思的工作做完了,我于是把杂乱无章的小标题看一眼,仔细加一番衡量,把无关重要的无须说的各点,一齐丢开,把应该说的选择出来,再在其中理出一条线索和次第,另取一张纸条,顺这个线索和次第用小标题写成一个纲要。”

这便是他编写论文提纲的方法和过程,先运用发散思维,后运用收敛思维。朱光潜的写作习惯给了笔者很大的启示,因而笔者也在平时的议论文写作教学中有意识地尝试进行审题立意中的思维训练,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收敛思维,以拓宽学生思考的广度,并注重思考的深度,走好议论文写作至关重要的一步。

那么,审题立意中的如何进行有效的思维训练呢?

发散思维训练。发散思维又叫做扩散思维、辐射思维,指从同一个思维出发点开始,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以寻找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作文审题立意中的发散思维,先要找到发散点,也即审题立意的核心,而后,以这一核心为基点,向四面八方扩散,充分调动想象力,沿着不同方向、角度进行思考,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进行灵活、多样的思维发散。若是材料作文,学生审出的立意即为发散点,若是命题作文,标题即为发散点。下面,笔者以“活出自我”的命题作文为例,谈谈如何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老师先启发、引导学生,让学生提问:关于“活出自我”,你们可以提多少个问题?(调动学生运用发散思维)

然后把学生的问题逐一写于黑板,大致问题如下:

什么是活出自我?为什么要活出自我?怎么活出自我?活出自我有什么好处?活出怎样的自我?

实际授课中,若发现学生的思考较为单向,只从正面作思考,教师可适时点拨:你们的思维都是从正面角度出发,较为单向,思维可打开,也可作逆向反面思维,或创新质疑等等。

启发后,学生进一步思考提问:

一定要活出自我吗?不活出自我的人为什么而活?活出自我有坏处吗?在什么情况下会有坏处?不应该活出怎样的自我?

收敛思维训练。收敛思维,又叫做集中思维,指对问题进行相对正确的解答,每一思考步骤都指向相对正确的答案,使多种已知信息从不同的方面集中指向同一个目标去思考。这种思维方法是把广阔的思路聚集到一个焦点,从不同来源、不同材料、不同层次中寻找出一个相对正确、接近真理的答案。

仍以“活出自我”的命题作文为例,在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后,在学生深入思考的前提下,可先请同学们集体交流,再师生共作交流。通过生生、师生共同探讨,对问题进行归类梳理、收敛解答,以趋近真知。

大致梳理如下:

1.什么是“活出自我”,它是建立在什么前提下的什么品质(不是什么)?

它是建立在对自己有正确认知的前提下,不轻易受外界影响(包括外在人、事,主流思想观或传统价值观影响等),有自己的个性、思想及对世界的看法。但它又不等同于一意孤行、刚愎自用。

2.为什么要“活出自我”?

①逆向思维:活出自我的对立面——不活出自我

②那么不活出自己的人为什么而活,根源是什么?(追问原因,比如亲人的期待、社会的标准、主流价值观、物质财富名利等,教师可推荐简介《叔本华人生哲学》一书中“关于名誉”一章片段)

③有何危害,反例哪些?

危害:迷失自我、心理扭曲、面具重重、枷锁多多等;

反例:可以虎妈狼爸下的孩子、药家鑫,如心理学上原生家庭、如名利场中人等。

④为什么要活出自我,根据是什么?

体现出个体的生命在场和自我的尊严感等。

⑤活出自我有什么好处?正例哪些?可引用的道理论据有哪些?

好处:自由、悠然、乐享人生、丰富人生等;

正例:可以用陶渊明、庄子、嵇康、陈寅恪、李叔同、特蕾莎修女、到非洲做医生的志愿者等。

⑥活出自我什么情况下会有坏处?(补足观点,以避免偏颇)

当“活出自我”成为一意孤行等的代名词时。活出自我的最高境界应是孔子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3.怎么活出自我?活出怎样的自我?

有自己信仰、定力、爱好等。活出自我、有自己独特人格魅力的自我等。而后,教师可适时推荐文章,比如周国平的《拥有自我》,以便让学生通过次第的系统思考后,在名家有深度、有广度的思考和有层次的表述中得到思想的洗礼、思维的锤炼。

第5篇

关键词:易经,八卦园林

 

中华思想文化的源泉是《易》。作为儒家六经之一的《易经》,有很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相传伏羲氏将其归纳总结,对蓍草反覆排列,而画为八卦,这是原始的易。后经周文王的悉心钻研,将其规范化、条理化,演绎成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有了卦辞、爻辞,人称《周易》。它以简单的图像和数字,以阴和阳的对立变化,来阐述纷纭繁复的社会现象,显示成千上万直至无穷的数字,具有以少示多,以简示繁,充满变化的特点。到春秋后期,孔子对《周易》进行解释和论说,完成十翼,即《易传》。这样,《周易》就发展成为一部内容博大精深的阐述宇宙变化的哲学著作。

一.八卦的形成

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一”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离代表火,震代表雷,艮(gèn)代表山,巽(xùn)代表风,兑代表沼泽。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在《易经》里有详细的论述。八卦相传是伏羲所造,后来用于占卜。坊间亦用汉字“三求平未,斗非半米”来记八卦符号。

所谓卦,其实是古代劳动人民通过测量太阳位置,从而知季节、记录劳作规律的手段。卦字的右边“卜”字,是象形,表示在地上竖杆子,右边那一点是太阳的影子。“卦”字左边的“圭”字是尺子,用来测量影子的长度位置。论文写作,八卦园林。通过长期测量,劳动人民掌握了春耕秋收的各种季节规律。所谓八卦,应该是在地之八方测量结果的记录。论文写作,八卦园林。所以,八卦是源于中国古代对基本的宇宙生成、相应日月的地球自转(阴阳)关系的理解,是农业社会和人生哲学互相结合的观念体现。

《易传》记录:“易有太极(宇宙),是生两仪(天地)。两仪生四象(四季天象,长日照的夏季为太阳,短日照的冬季为太阴,春为少阳,秋为少阴),四象生八卦。”,而八卦再分“三爻”,自然是指二十四节气。八卦符号通常与太极图搭配出现,代表中国传统信仰(儒、道)的终极真理----道。

二.八卦的发展

传说在远古时代,黄河出现了背上画有图形的龙马,洛水出现了背上有文字的灵龟,圣人伏羲因此画出了“先天八卦”。殷商末年,周文王被囚禁在羑(yǒu)里【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汤阴县北】,又根据伏羲的“先天八卦”演绎出了“后天八卦”,也就是“文王八卦”,并进一步推演出了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和爻辞。《易传》是春秋时期的孔子所作。所以《易经》又有“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说法。意思是说:《易经》的成书,经历了上古、中古、下古三个时代,由伏羲、文王、孔子三个圣人完成。

三.《易经》的内容

《易经》是我国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论文写作,八卦园林。如果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

上日下月为易。论文写作,八卦园林。“易之为字,从月从日阴矣。”、“易者,日月也。”、“日月为易,刚柔相当。” 易历来有一名含三义的说法:一是简易,即“易”虽包罗万象,但有一个最简化的公式或“模式”,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以装进这个“模式”里,都可以用这个“模式”来说明。论文写作,八卦园林。即“大道至简是也”;二是变易,即“易”是讲变化之道的,也就是讲“辨证法”的;三是不易,即“易”虽讲变化,但这变化之“道”却是永恒不变的,也就是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经”字的本义是指织布的纵线,跟“纬”相对。没有“经”正,也就没有“纬”成,所以“经”是主要的。人体气血通路的主干也就称为“经”,如:“经脉”、“经络”等;同理,也正因为“经”的重要,所以记载一定阶级最高思想道德标准的书籍、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或宣扬宗教教义的书籍,就称为“经典”、“经书”等。

《易经》包括《经》和《传》两大部分:一是《经》分为《上经》和《下经》。《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一共六十四卦;二是《传》一共七种十篇,分别是:《彖(tuàn)》上下篇、《象》上下篇、《文言》、《系辞》、上下篇、《说挂》、《杂挂》和《序挂》(古人把这十篇“传”叫做“十翼”,意思是说“传”是附属于“经”的羽翼,即用来解说“经”的内容的)。

《易经》的最高理想,就是实现“天人合一”的境界。用《易经》的话来说,就是“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自然界提供了人类生存所需要的一切,人在获得自然界所提供的一切生存条件的同时,更要“裁成”、“辅相”自然界完成其生命意义,从而达到人之生命目的。《易经》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思维模式,充分注重了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它是《易经》哲学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概念,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四.八卦与园林

《园冶》(明)计成著,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该书首先阐述了作者造园的观点,次而详细地记述了如何相地、立基、屋宇、装折、门窗、墙垣、铺地、掇山、选石、借景等10篇。论文写作,八卦园林。《园冶》共三卷,其精髓可归纳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两名话,这两名话的精神贯穿于全书。

《长物志》(明)文震亨著,共12卷,它更多地注重于对园林的玩赏,与《园冶》更多地注重于园林的技术性问题正可互为补充。1995年苏州古典园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向联合国递交的文本就将这本著作列为苏州古代造园理论专著。苏州园林申报成功,《长物志》的名声也就大振了。巧合的是文震亨喜爱的或者说擅长的艺术中有两类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体遗产和非物质遗产,即苏州园林,古琴艺术。

《园冶》与《长物志》两本伟大的专著在造园思想和原则上是一致的,均突出强调了“因、借、体、宜”原则的重要性;强调造园不是单纯地摹仿自然,再现原物,而是要求创作者真实地反映自然,又高于自然,尽可能做到使远近、高低、大小互相制约,达到有机的统一,体现大地的多姿。它有的似山林,有的似水乡,有的庭院深深,有的野味横溢,各具特色。如苏州拙政园,经过造园家的巧妙布置,这一带原来的一片洼地便形成了池水迂回环抱,似断似续,崖壑花木屋宇相互掩映、清澈幽曲的园林景色,真可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佳作。这与八卦形成过程中,伏羲用的三个对中国人影响很大的方法,即仰视(这是人类独有的权力)、俯视(宇宙所有的东西在你身上统统能找到)、广角(看得很周到、想得很周密)是不谋而合的。

总之,《易经》对建筑学的影响主要和“风水”学说紧密相关,古代的城建布局、建筑设置等都要以《易经》理论为指导,四合院就是阴阳平衡、和谐观念建筑的典型。传统建筑中的“九梁十八柱”等都是从《易经》中获得灵感,故宫角楼就是这种风格的典型。

参考文献

1.[明]计成.园冶

2.[明]文震亨.长物志

3.游泳.园林史(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第6篇

做梦了,一夜的梦。

睁开眼睛的时候,已经忘记了梦中的很多情节,忘记了里面人物的样子,只是觉得怕!这些天我都很懒,每天早上赖在床上迟迟不起,朦朦胧胧的想着乱七八糟的事情,我似乎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写,也应该写写的可是我总是懒得落笔,只是在头脑想,很无味的想。

要离开校园的日子已经可以掐着指头算清楚了,我每天除了完成那些临时而来的毕业论文和毕业的其他事务外,很少做其他事情,白天就窝在宿舍里,或者听那些自己永远也听不厌的音乐,或者看看很净化心灵的人生哲学,晚上的时候倒是很喜欢出去,也许仅仅因为贪恋凉爽舒适的夜风!

校园里每天都在发生着让我一眼看不到的变化,比如那些总是穿着学士服满校园里跑着照相的毕业生们,那些按时上课的熙熙攘攘的人流,那些按时而来载着老师的班车,那些逃了课早早吃饭的人们,生活表面上总是这么安静,一切事情似乎都那么孤寂的每天上演着。从紫薇广场经过的时候看到了对面崭露雏形的图书馆已经越来越像回事了,白色和墨绿色的装扮,臧克家题的“图书馆”三个金字让我们这些没有机会走进它的毕业生们更加的激动,怎么说也总算是有一面之缘了!

夏天把校园里的花花草草还有各种的树木都染成了浓重的绿色,偶然一个早起的清晨居然听到了布谷鸟的声音,收获似乎就来了。我几天里不敢有任何儿女情长,因为汶川的灾难让整个社会都处于一种极度悲伤之中,每天的广播,电视,网页都充满了灾区的消息,人们都在为着这场没有预兆的灾难做着各种各样的活动,捐款捐物关注新闻互相号召献爱心等等,整个社会为着灾区的人们默哀,就连网站也一样都成了灰色,邮箱怎们打都打不开,我不敢叙述那些属于自己的心事,我害怕自己的渺小也会招致人们的恶骂,我知道人们大都永远在随着社会的大潮流走,不肯片刻的宁静,就连献爱心的事情也做的很形式化了,而我更喜欢那些默默无闻支持灾区,为着灾区做着实事的人们,灾难总是难以避免的,当那些逝去的人们已经离开了我们,我们也开始了各种各样的祭奠缅怀。

第7篇

【关键词】庄子寓言;形象性;朦胧性;非逻辑性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5-0021-1.5

《庄子》中自称其创作方法是“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庄子》一书,大都是用“三言”形式说理。这三种形式有时融为一体,难以分清。“三言”之中,“寓言十九”,寓言是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庄子》内篇、外篇及杂篇中的许多篇目,都以寓言为文章的主干。寓言在这部文学著作中地位由此可见一斑。因其寓言在全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认真剖析庄子寓言的思维特征是探索庄子思维方式的根本途径,也是理解庄子思维特点的一把钥匙。以下笔者将分析庄子寓言的思维特点。

一、形象性

寓言是理性的文学产物,它要求表达一定的哲理、教训或思想,因此,生动性和深刻性的紧密结合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而这二者又必须完美的融合在一个独立的本体中。在庄子以前,寓言文学虽已初具规模,但主要还是作为论辩的手段来使用的,起着一种譬喻的功能。而在庄子的寓言中,情况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虽然其语言也有抽象的概括和题旨的发挥,但相当多的一部分却已完全独立出来,成为直接的寓言文学形式。换言之,庄子寓言不再是表达思想的一个环节,而是思想的直接承担者。以下就是是从其寓言中对哲理、现实生活的表现中加以说明。

(一)哲理方面

庄子的人生哲学讲求无为、顺应自然,这种理念内容往往并不是通过理论论证的方式来加以表现的。著名的“佝偻承蜩”虽其用意仍在阐明达生之旨,但已能够独立存在。笔者意在强调养神的重要作用,以“用志不分,乃凝于神”作为养生之道。这一意蕴的揭示,是通过形象化的手段实现的,二者互相渗透,思想在形象中迸射出来。寓言细致地刻画了佝偻老人的形象。首先,经过了“累二”、“累三”、“累五”三个层次,表现出情节的进展,然后,到达一种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寓言的形象表现是多层次、多侧面的,有外貌刻画、寓言交流、情节过程、行为动作,这一切形成一种完整的结构和气氛,见出文学手段的丰富性,而思想也就成为形象化的了。

(二)批判现实生活方面

至于庄子以形象化的寓言来反映批判现实生活的内容,那就更多了。庄子生当乱世,眼冷心热,故其寓言中批判现实的锋芒是很尖锐的。如“庄周贷粟”一则反映民力已疲,犹处水火,而统治者仍贪婪成性,无动于中,甚至还表现出假仁假义。庄子以其特有的风格,揭开了这种虚伪的面纱。全文大寓言套小寓言,以夸张的手法,丰富的想象,将监河侯和庄周的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其场景的变化,人物的转换,更显示出奇情异彩,这样,一幅现实的画面,也就被形象地勾勒出来。

二、朦胧性

《庄子》哲学思想博大精深,深奥玄妙,具有高深莫测、不可琢磨的神秘色彩,用概念和逻辑推理来直接表达,不如通过想象和虚构的形象世界来象征暗示。《庄子》寓言的想象虚构,往往超越时空的局限和物我的分别,奇幻一场变化万千,具有不可琢磨的朦胧性。笔者将从主题表现和主题内容两个方面来讨论《庄子》寓言朦胧性的特点。

(一)主题表现的朦胧性

黑格尔说:“语言在本质上只是那表示一般的普遍观念;而人们所指谓的东西却是特殊者、个别者。因此人们对于自己所指谓的东西,是不能在语言中来说的。”庄子的观点印证了黑格尔的这段话,他认为言不尽意,《秋水篇》中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因此,庄子在表达其哲思时并不是直接用语言进行阐述,也不同于其他先秦散文,在文章开头或结尾提出论点。而是大量运用寓言形式说理,但呈现在庄子寓言的表面含义并非文章的主旨,也就是说它的主题具有朦胧性。例如《逍遥游》篇“任公子钓鱼”极力描写鱼之大。而“蜗角蛮触”(《则阳》)曲尽小之情状。但实际上并非是大小之辩。而是体现逍遥无待的精神状态。人物之间,物物之间,梦幻与现实之间,万物齐同,毫无界限,想象奇特恣纵。

(二)主题内容的朦胧性

关于《庄子》寓言的主题无疑是要表达庄子的道学观念。《庄子》哲学思想源于老子,而又发展了老子的思想。“道”也是其哲学的基础和最高范畴,既是关于世界起源和本质的观念,又是至人的认识境界。庄子人生就是体认“道”的人生。“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精神上冲出渺小的个体,短暂的生命融入宇宙万物之间,翱翔于“无何有之乡”,穿越时空的局限,进入无古今、无生死,超越感知的“坐忘”境界。庄子要与有形的天地和无形的神明往来无穷,处于有与无之间,随顺而化,逍遥自在。惚漠无形、变化无常说明道是难以捉摸、难以把握的。它无处不在,却不见行踪。以上道的特点说明了道具有朦胧性。

三、非逻辑性

《庄子》以丰富的寓言和奇崛的想象,构成了瑰玮的艺术境界,具有散文诗般的艺术效果,但《庄子》毕竟是哲理散文,和其他诸子说理文一样,属于议论文。只是它的说理不以逻辑推理为主,而是表现出形象恢诡的辩论风格。

(一)逆想

逆想即逆向思维,指有意识地从常规思维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的思维。庄子很善于逆想,与当时流行的观念意识经常唱反调。比如相互帮助、友爱、关怀、这是一般人所希望的人际关系,也是儒墨诸家倡导的“仁义”之举。庄子通过逆向思维认为,人所以需要帮助、友爱、关怀,是因为有了困难,人有困难总不如没有困难好;有困难受帮助反不如没困难相互忘怀。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响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大宗师》)庄子憎恶社会上虚伪的仁义,通过逆向思维而编造了这个寓言故事。这种逆想,虽然不合逻辑,但思维的结果却令人信服,且钦佩其思维的巧妙。

(二)侧思

侧思也称侧向思维,指从问题的侧面寻找答案的思维。解决问题时,按常规逻辑顺向思维走不通,逆向思维也不可,那么从侧面出击,换个角度去思维,往往会给人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庄子很善于侧思,常常把一些陷人“死胡同”的问题,用侧向思维的方式便轻易的解决了。比如“有用”和“无用”的问题,按照一般人的思维,要么有用,要么无用,二者只能居其一。庄子经过侧思告诉我们,“无用”也是“用”,而且有时是大用。例如《庄子》中塑造的“支离疏”的残废人,相貌奇丑,又无劳动力。却因本身的这些特点而躲过了征兵,保全了性命。很显然,庄子所说的“无用之用”,是摆脱常规而换了角度的侧向思维。

《庄子》一书的文学价值,不仅由于寓言数量多,全书仿佛是一部寓言故事集。庄子寓言玄虚缥缈,充满非理性色彩,思维特点的多元化更使其寓言深厚可感,成为千百年来人们热衷传诵和探讨的话题。

【参考文献】

[1]蒋孔阳.对于形象思维的一些补充意见[J].

[2]张宏生.形象与理念的完美结合——谈《庄子》寓言[J].求索,1989(4).

[3]叶舒宪.庄子的文化解析[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4]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第8篇

论文关键词:鲁迅,现代主义,复杂性

鲁迅与西方现代主义是一个大问题,且前人已有大量论述,但是,大多集中在局部研究上,如鲁迅与象征主义,与表现主义,与意识流等等,所以我认为有必要从宏观上去审视他与西方现代主义的关系,这对全面理解鲁迅的思想及文学实践是有益的。本文将此问题的基本方面作一梳理,希望有益于对鲁迅文学的进一步把握。我拟从鲁迅的哲学思想和文学实践两方面进行描述。

一、西方现代哲学对鲁迅哲学思想的影响

当我们从宏观上审视鲁迅与西方时,我们发现,鲁迅的文学视野几乎是和西方思潮同步的。他的眼光一直投射在世界文化思潮的最前沿。鲁迅的文化思想形成是在早年留学日本时期,他弃医从文,开始著述,并大量地翻译外国文学,出版了《域外小说集》,其早期的五篇论文《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破恶声论》是探寻他思想轨迹的重要资料。综观鲁迅的思想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其与西方现代主义哲学的复杂联系:

第一,鲁迅的“首在立人”,“张个性而尊精神”的主体论思想和西方现代主义哲学家们一样是在审视西方现代文明发展弊端的背景下形成的。18世纪以来,西方世界在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和卢梭的启蒙主义的影响下,天赋人权观念深入人心,理性、科学、公平、正义、自由等价值观深入社会历史各个领域。这些观念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追寻的目标,构成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社会哲学基础。鲁迅同五四一代人一样承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和自由平等原则取代“以一意孤临万民”,“驱民纳诸水火”的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性,但鲁迅又以别人的终点为起点,看到十九世纪文明之偏至,他看到“文明无不根旧迹而演来,亦以矫往事而生偏至。”“人唯客观物质世界是趋,而主观内面精神,乃舍置不一之省。”进而鲁迅认为纠偏的途径就是“张个人”、重主观。因此他极力推崇以施谛纳、基尔凯廓尔、、尼采、叔本华为代表的“新神思宗”。鲁迅抨击以众虐独,灭人之自我的共和体制,主张人必须独具我见,不和众嚣,这深受个人无政府主义先驱施谛纳的“唯一者”思想的影响;而“主我扬己而尊天才”,推崇卓越个人和雄杰,将庸众和天才对立则受尼采和易卜生的影响。鲁迅终其一生坚持对文化精神的看重、坚持对国民性的改造,这是和这种影响分不开的。可以说,“现代哲学先驱极大地影响了鲁迅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把个人、主观性、自由本质、反叛与选择置于思考的中心,从而鲁迅在他批判思想形成之始,就成为一位真正属于资产阶级世纪的‘批判思想家’。具有现代主义的反现代色彩”。

第二、与他的主体论哲学相联系,伴随鲁迅的孤独感、死亡、罪、绝望等生命体验的危机意识是和西方现代主义哲学相通的。由于将人的生命意义同中国令人绝望的现实相联系,鲁迅一生都未摆脱人生的孤独感、生与死、希望和绝望、黑暗和虚无的困扰。而悲观主义正是从尼采、基尔凯廓尔到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直至萨特、加缪等现代哲人的哲学基调。鲁在1908年翻译了俄国作家安特莱夫的小说《谩》和《默》。安特莱夫对人生之谜、死忘之谜和个体恐怖、孤独、忧郁、厌烦、畏惧的追究深深地吸引了鲁迅,鲁迅对安特莱夫的文学保持了持久的热情,对其评价甚高,称“俄国作家中没有一个人能够如他的创作一般,消融了内面世界和外面表现之差。”安特莱夫的表现范畴与基尔凯廓尔的“孤独个体”的哲学精神是一致的。当然,鲁迅与西方先驱不同的是,鲁的生命体验始终不是抽象的心理现象,而是根植于他对中国社会解放的思考。

二、文学实践中的现代主义

鲁迅的文学实践可分为著述和翻译,这两方面贯穿鲁迅的整个文学生涯,是其进行精神启蒙的一体两面。如果说翻译是“盗火”的话,那么创作就是“放火”。我们考查鲁迅的整个文学活动至少可以看出以下几种现代主义文学思潮进入鲁迅视野,它们或者体现出相应的精神联系,或者在文学创作中有所吸收和应用。

象征主义:

象征主义是和鲁迅文学活动联系最紧密的现代主义形态。他翻译的象征主义作品除了上面提到的安特莱夫的作品外,还有迦尔洵的《四日》,荷兰作家望-蔼覃的《小约翰》,鲁迅称之为“象征写实的童话”。1924年又译了日本厨川白村的专著《苦闷的象征》,他引用作者的话说此书的主旨是“生命力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表现法乃是广义的象征主义,凡有一切文艺,古往今来是无不在这样的意义上用着象征主义的表现法的。”1926年鲁迅又翻译了关于苏联象征主义诗人勃洛克的评著《勃洛克论》,鲁迅对勃洛克的著名象征主义长诗《十二个》给予高度评价。象征主义以宇宙万物和人的心态互为象征,一定的景物对应一定的情绪,文学通过变形、夸张创造另一个世界。西方象征主义的先驱是波德莱尔、魏尔伦、马拉美等,对整个现代文学产生广泛影响。

象征主义手法在鲁迅的创作中有大量的体现。《狂人日记》中,他从“狂人”这一形象的心灵中撷取种种状态,把要表达的思想赋予人物主体,从而获得礼教吃人的象征性。而狂人日记受安特莱夫的《红笑》影响,红笑通过战争机器造成的人癫狂,反映了战争对人性的摧残。

当然,《狂人日记》对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及迦尔洵的《红花》、陀思妥耶夫斯基《一个荒唐人的梦》也有一定借鉴。茅盾当年读呐喊时说狂人日记“这奇文中冷峻的句子,挺峭的文调,对照着那含蓄半吐的意义,和淡淡的象征主义色彩,便构成了异样的风格。”另外,长明灯中的“疯子”、“长明灯”、“吹灭长明灯”“放火”等均有一种象征的意味。而留着安特莱夫式的阴冷的《药》则更具有象征主义色彩。《野草》则是象征主义的典范之作。它在构思、手法、作品的内涵方面同波德莱尔的《巴黎的忧郁》极为相似。如“过客”与波氏的“陌生人”都具有孤独、无归宿感等特征。鲁迅对象征主义的引进和借鉴是有选择的,鲁迅早期翻译过尼采的《查拉图斯拉如是说》,但鲁迅并不喜欢其“超人的茫然”。鲁迅推崇的是“象征主义和写实主义相调和”的广义的象征主义,他赞颂陀斯妥耶夫斯大林基是“将人的灵魂的深显于人的”,并认为“是最高的意义上的写实主义者”。又说安特莱夫是“消融了内面世界和外面世界的差异,而现出灵肉一致的境地。”这些体现了鲁迅对外国文学借鉴的独特视角。

表现主义:

自20年代中期起,鲁迅开始密切关注、认真思考西方表现主义。据严家炎先生的考证,鲁迅大量接触表现主义是从1924年在北大讲授《苦闷的象征》时,此书中厨川应用弗罗伊德和克罗齐的学说,强调艺术是表现,“德国的称为表现主义的那主义,要之就在于以文艺作品不仅是从外界受来的印象的再现,乃是将蓄在作家的内心的东西,向外面表现出去。”另外,1924年以后,他大量购入表现主义的书,涉及文学理论、戏曲、雕刻、图案、农民画等,同时他还译了日本文艺理论家关于表现主义的一大批文章(分别收在《壁下译丛》和《译丛补》中)。而鲁十分喜爱的版画家珂勒惠支正是表现主义画家。鲁迅如此多地关注表现主义表明他有所思考和批判:他看重表现派与时代的联系,还有它崇主观、重心灵,以及夸张变形、荒诞怪异、自由灵活的手法。而且这引起他创作思想的变化,强调文艺要与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制造“间离效果”。他在回答郁达夫关于写第三人称主人公的心理状态易使读者产生不真实的想法时说:“一般幻灭的悲哀,我以为不在假,而在于以假为真。”鲁迅利用古今杂揉的方法来制造“间离效果”以扩充艺术的自由度和表现能力。这和表现主义戏剧大师布莱希特的理论基础是一致的。而且,鲁迅这位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创者写小说的时间只有7年,而后期的故事新编和杂文的创作虽体裁不同但均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相当自由,没有“常规”形式的束缚。鲁迅大量借用表现主义不能说和他要摆脱有限形式的束缚、自由表达心灵的意愿没有相通之处。严家炎先生正是从这个角度去考察《故事新编》的,并称《故》是表现主义的产物。他归结为三个特点:首先,《故》在神话、传说及史实演义中引进某种现代内容和细节,制造反差的滑稽和间离效果。其次,情节内容的荒诞性。如《起死》《铸剑》。最后,借古代的故事将作者特定的情感、心境、意趣、加以外化和折射。《补天》宣泄五四落潮期的苦闷寂寞;《奔月》抒被青年利用的悲愤;《理水》寄托对实干家的期待和对一些文人憎恶。等等。鲁迅把英雄、神、写成平常人,“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其后来的小说更重“意”的贯注和表达,这和其借重表现主义文学是分不开的。

佛罗伊德主义:

弗罗伊德主义是鲁迅较早接触的现代思潮。有一个著名的细节是他在《故事新编》序言里明确说《补天》“取自弗罗特学说,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缘起”。鲁迅接受弗罗伊德主义主要是通过厨川的著作了解的,而厨川的理论又掺杂了柏格森的理论,强调的是一种受文明社会压抑的生命力,鲁迅通过中介了解的并不全面(比如厨川象许多人一样误认为弗罗伊德将一切都归为性),所以鲁迅“将弗罗伊德学说中在下意识领域里的‘利比多’去掉了它的性和爱的成分,而变成一种带有个人主义意味的自求解放的生命力,把它作为文艺的起源。然后又借用弗氏的梦的理论,将之变成一种文学意象,成为‘广义的象征主义’”。因而李欧梵先生认为《补天》运用弗罗伊德的理论并不成功,“否则他可以从弗氏学说灵感中蕴育出一个真正了不起的《故》-------他可以大胆地把女娲的故事写成一个中国式的神话。”所以,虽然鲁迅宣称《补天》是按弗氏理论创作的,但我们应以更客观的更复杂的眼光去看待。

虽然,鲁迅对弗氏的理论的理解并不正宗(其实这正是鲁迅“拿来主义”的特点之所在),但是弗罗伊德主义给整个20世纪文艺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其心理分析、潜意识、梦的理论也必然为鲁迅关注。在鲁迅小说中的许多人物身上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影响。如《肥皂》《高老夫子》里的性心理的刻画,《狂人日记》里的心理意识流,《白光》中陈士诚的幻觉、臆念的描写等。

《野草》《呐喊》《彷徨》与存在主义:

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从基尔凯廓尔到海德格尔再到萨特、加缪等,他们虽然在许多方面相异,但至少有两个共同点:一是把个人面临复杂的世界时的感性、情绪、体验置于中心,从主观方面找到人的自由的活动以及人的真正存在的基础和原则。

二是在生命的非理性思考过程中,孤独、寂寞、惶惑、苦闷、死亡、焦虑、绝望等不仅作为生命的伴随,而且构成生命过程本身。

试观《野草》,可以看到和存在主义哲学的某些相似性。《野草》中处处充满悖论式的命题:“影”彷徨于无地的无归宿感;人被抛入毫无意义或荒诞的存在之中的荒谬感;“过客”不知道自己是谁,从何来,往何处去,只有“走”;走向坟墓的死亡观,死亡证明了生命的存在:“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在凛冽的天空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野草》中充满希望与绝望,生和死,幻与真,悲与喜,惶恐------鲁迅深刻的绝望来自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及民族状况的认识,也来自于他对自我与自身否定对象的无法割断的联系的惊人洞见。而在《呐喊》、《彷徨》小说中,“荒原意象”正体现了孤独者对孤独的深切体验。狂人之于他生存的世界,疯子之于吉光屯,连殳之于村人、族人,当觉醒者体会愚昧的“庸众”和“吃人”的残酷时,他们内心深处必然弥漫着一种不可抑制的身处荒原的旷野之感。《孤独者》两次出现受伤的狼“当深夜中旷野中嗥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的描写,是何等的惊心动魄。孤独正是来自于个体意识的觉醒。由爱生恨,终至复仇,以至于“鉴赏路人的干枯”,“无血的杀戮”。凡此种种,我们仿佛看到了存在主义作家如卡夫卡、加缪笔下的那个荒诞、变形和虚无的世界。其实鲁迅的这种“存在哲学”的意义在于:感到传统、民族、自我负荷着难以宽恕的罪恶,因而以一种绝望的近乎赎罪的态度进行绝望的抗战。“鲁迅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表达的种种情绪是‘在’而‘不属于’两个社会(传统和现代)的历史中间物的人生体验。”

限于篇幅,以上只是从宏观上勾勒了鲁迅与现代主义的关系,许多问题均未充分展开。在此我想强调的是,以上将现代主义思潮分开来论述只是为了理清条理,而不能将鲁迅的文学活动和现代主义看作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因为鲁迅的创作活动本身是一个立体的复杂的整体。我们同时要注意到鲁迅思想的流变,尤其是后期接受以后他思想中的“变”与“常”。另外,也不能看成鲁迅对现代主义是机械的直接移植,而忽略其中国化特色。我们要充分注意到鲁迅对现代西方现代哲学的吸收的历史基点是“民族自新”和“建立人国”。只有如此,我们才不会看到一个单面的鲁迅。

将眼光从鲁迅身上拉远,从整个20世纪文学来审视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命运,我认为在中国很难找到真正西方意义上的现代主义文学。其对中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渗透和改造,从而形成广义上的现代主义。五四时期,除了鲁迅外,前期创造社如郭沫若、郁达夫也自觉借鉴现代主义文学;30年代以施蜇存、刘呐欧、穆时英为代表的新感觉派是第一个自觉的现代主义流派。建国后革命现实主义定于一尊,现代主义成了唯恐避之不及之物。直到80年代初,王蒙、高行健等作家才开始尝试现代主义手法,终于在80年代中后期形成颇有声势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先锋文学派”,可谓是现代主义的二次登陆。但回首百年文学历程,鲁迅对现代主义的译介、借鉴和应用显得是那么突出和深刻——这是耐人寻味的。

­­­­­­­­­注释:

[1]鲁迅:《文化偏至论》

[2]汪晖:《反抗绝望》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9页

[3]《鲁迅全集》第10卷

[4]鲁迅译《苦闷的象征》

[5]沈雁冰:《读呐喊》文学周报第91期(1923年10月)

[6]本节参考了严家炎《鲁迅与表现主义》一文,见《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2期

[7]鲁迅:《三闲集-怎么写》

[8]李欧梵:《铁屋中的呐喊》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246页

[9]同上:第249页

第9篇

议论文的语言,要想写出个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妙用修辞。在议论文中巧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增色不少。例如《那一缕不泯的自豪》,考生在引用王昭君出塞的例子时,就运用比喻手法写道:“昭君昂首上殿的那一刻,一朵曼陀罗花灿然开放了。只是一朵普通的花,并非金雕银塑,可它的光芒,却足以使所有金银黯然失色。”比喻修辞的运用,可以化平淡为神奇,给语言增添鲜明优美的艺术色彩,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二、简明平实。在写作中,要尽量避免晦涩难懂的语言,做到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例如,著名作家陈四益在《站着读与跪着读》一文的,开头写道:“我最怕读‘圣人’写的书,就像我最怕同‘圣人’或‘准圣人’谈话一样。老友对晤,促膝谈心,是很惬意的事,可以倾听,可以受教,可以辩难,可以反诘,哪怕争得脸红脖子粗,都无碍于友情,因为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同‘圣人’或‘准圣人’谈话就不一样了……”这段文字,运用生活中朋友交谈的现象来类比读书现象,语言平实,使读者容易接受。

三、旁征博引。引用名言、典故,可以使议论文内容丰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例如,在《暗夜的绝响》一文中,作者这样写:“可谁能说得清呢?就像姬昌摆脱不了侮辱,司马迁回避不了宫刑,苏轼逃脱不了诗案,都似上帝有意安排一样,嵇康的死何尝不是一种超脱,何尝不是一种将易于腐朽的肉体涅为永恒的精神的方式呢?”名人典故的化用,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四、句式多变。在写作中,我们可以运用各种灵活的句式,例如长句短句交叠,综合运用陈述句、疑问句、设句、感叹句等句式。句式变幻多姿,可以相映成趣。例如《语文诗话》一文这样写道:“我想,语文应该是热爱。没有一颗对生活炽热的心,怎会有‘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浪漫?没有对祖国山水、人文风物的痴迷神往,怎会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的拳拳诗情……热爱生活,热爱山川风物,更应该热爱我们自己,爱亲,爱友,爱人,便会有诗情,便会有语文。”这段文字,句式灵活,充满了节奏感、韵律感,令人赏心悦目。

【学以致用】

淡之美

李国文

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

一个年轻的女孩子,从你眼前走过,虽是惊鸿一瞥,但她那淡淡的妆,更接近于本色和自然,好像春天早晨一股清新的风,会给人留下一种纯净的感觉。如果浓妆艳抹的话,除了这个女孩表面上的光丽之外,就不大会产生更多的有韵味的遐想了。淡比之浓,或许由于接近天然,似春雨,润物无声,容易被人接受。

坡写西湖,曾经有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但他这首诗所赞美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也是大自然的西湖。识得西湖的人,都知道只有在那早春时节,在那细雨,碧水,微风,柳枝,桨声,船影,淡雾,山岚之中的西湖,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展现在你眼前的自然的西湖,才是最美的西湖。

水墨画,就是深得淡之美的一种艺术。

在中国画中,浓得化不开的工笔重彩,毫无疑义是美。但在一张玉版宣上,寥寥数笔便经营出一个意境,当然也是美。前者,统统呈现在你眼前,一览无余。后者,是一种省略的艺术,墨色有时淡得接近于无。可表面的无,并不等于观众眼中的无。作者心中的无,那大片大片的白,其实是给你留下的想象空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没画出来,要比画出来的,更耐思索。

西方的油画,多浓重,每一种色彩,都唯恐不突出地表现自己,而中国的水墨画,则以淡见长,能省一笔,决不赘语,所谓“惜墨如金”者也。

一般说,浓到好处,不易;不过,淡而韵味犹存,似乎更难。

咖啡是浓的,从色泽到给中枢神经的兴奋作用,以强烈为主调。茶则是淡的了,尤其新摘的龙井,就更淡了。一杯在手,嫩蕊舒展,上下浮沉、水色微碧,近乎透明,那种感官的怡悦,心胸的熨帖,腋下似有风生的惬意,也非笔墨所能形容。所以,咖啡和茶,是无法加以比较的。

但是,若我而言,宁可倾向于淡。强劲持久的兴奋,总是会产生负面效应。

人生,其实也是这个道理。浓是一种生存方式,淡,也是一种生存方式。两者,因人而异,是不能简单地以是或非来判断的,我呢,觉得淡一点,于身心似乎更有裨益。

因此,持浓烈人生哲学者,自然是积极主义了;但执恬淡生活观者,也不能说是消极主义。奋斗者可敬,进取者可钦,所向披靡者可佩,热烈拥抱生活者可亲;但是,从容而不急趋,自如而不窘迫,审慎而不狷躁,恬淡而不凡庸,也未始不是又一种的积极。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上,不管你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还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只要有人存在于你的周围,你就会成为坐标中的一个点,而这个点必然有着纵向和横向的联系。于是,这就构成了家庭、邻里、单位、社会中的各式各样繁复的感情关系。

夫妻也好,儿女也好,亲戚、朋友也好,邻居、同事也好,你把你在这个坐标系上的点,看得浓一点,你的感情负担自然也就重;看得淡一点,你也许可以洒脱些、轻松些。譬如交朋友,“君子之交淡如水”,像水一样地淡然相处,无昵无隙,彼此更怡洽些。太浓烈了,便有求全之毁,不虞之隙。

尤其落到头上,一旦要给自己画一张什么图画时,倒是宁可淡一点的好。

物质的欲望,固然是人的本能,占有和谋取,追求和获得,大概是与生俱来的。清教徒当然也无必要,但欲望膨胀到无限大,或争名于朝,争得于市;或欲壑难填,无有穷期;或不甘寂寞,生怕冷落;或欺世盗名,招摇过市。得则大欣喜,大快活;不得则大懊丧,大失落。其实,看得淡一点,可为而为之,不可为而不强为之的话,那么得和失,成和败,就能够淡然处之,而免掉许多不必要的烦恼。

人处在世,求淡之美,得禅趣,不亦乐乎?

(选自《李国文文集》,有删改)

1.作为议论文,本文的语言有何特点?

答:

2.根据第十一自然段内容,请分析“从容而不急趋,自如而不窘迫,审慎而不狷躁,恬淡而不凡庸,也未始不是又一种的积极”这句话的含义。

答:

第10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 人文教育 教育观念 教育机制

一、校园文化是一种人文社会氛围、一种精神

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校园文化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是任何课程所无法比拟的。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学生的视野具有深远意义。

作为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大学生的人文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作用。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有:进行宣传教育,举行各种文化活动,即知识讲座、讲演赛、各种征文比赛、读书工程、体育节、学术讲座。发展丰富的社团活动,即大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的社团组织,在学校有关部门指导下开展活动。进行心理咨询、教室宿舍文明活动竞赛等。

二、工科高职院校的人文精神现状

人文社会科学对于现代社会人来说,不但应具备其必要知识,同时应当转化为个人的社会行为准则,融为个人的生活工作修为。所以,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文社科知识教育,对于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以及对大学生的自身成长和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高职工科院校办学目标是培养专业技能型的操作型人才。部分工科院校只重视专业学习,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社科知识的培养,导致有些学生综合素质不高。比如,毕业论文词不达意、错别字连篇;学生当中存在许多实际问题:张口脏话、沉溺网络、逃课游荡、上课睡觉、考试作弊等现象层出不群。在校院当中各色人等纷纷扰扰,大小汽车进进出出,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商业海报或者广告,那种在中小学可以听到的琅琅书声在工科高职院校里却寥寥无几。

三、工科院校人文教育的含义与功能

工科院校较多地强调教育的社会本位功能,长期在狭窄的专业框框内培养人才,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割裂,存在于大学生中的有才无德、社会适应能力差等现象,这就需要在工科高职院校中尽快加强“成人”的人文素质教育。只有学生“成人”了,才有可能“成才”。 “成人”重在思想道德修养,目的是要使他们学会做人,懂得做人的道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成人”教育,就是要促使当代大学生成为一个明德尚美、遵纪守法的人,一个能够适应社会变化的人。

在工科院校当中进行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涵意,就是重视做人的道理,以实现精神的升华与灵魂的净化。人文素质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l)具备人文知识;(2)理解人文思想; (3)遵循人文精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并非是单纯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教育。而应当是培养具有高尚理想道德,高度社会责任和充满人文精神社会主义的建设者。高职教师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就是把人类的教育活动追求的理想目标和掌握现代高等技术技能的人才结合起来,把一个人在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四、工科院校人文教育的机制和指导思想

高职院校制订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差,是其教育指导思想偏离了教育的本质含义,用技术“成才”代替了社会“成人”的教育。工科高职院校的学生来源于高考的中等偏下生源,是其人文教育低水平起点的先天基础。工科高职院校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课时分配机制,挤压了学院人文素质教育长效发展。

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工科人文教育机制,必须从理顺高职教育观念入手。以培养先“成人”再“成才”为工科高职院校教育的新理念。不是把学生训练成只会操作工具的机械型劳动力,而是把学生培养成有思想、会创新、有社会责任的“活人”。从人的头脑深处流淌的思想,才是提高社会道德感、责任感的基础,也是做人做事的理念、原则、方式,是构成人的气质和人格的内在因素。人文素质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和“人生哲学”。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这才是大学人文教育的真谛。

如何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关键是认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进行“成人、成才、成功”教育,让大学生“成才”之前先“成人”。“三成”教育既是素质教育,又是思想政治教育。

五、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工科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机制和环境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工科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环境和机制是一个可行设想。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对于学生的人文教育要贯彻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对于新生要侧重于说理,使学生不断融合新的社会行为规范当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较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则要有弹性的管理,逐步过渡到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行为习惯当中。例如晚自习课可以允许学生到图书馆中去看书;也允许学生在课外进行社团活动。开展人文化系列讲座:自我成才及学习方法、大学学习生活环境的心理适调、大学生的恋爱等等,是学校投入较小,学生收获较大,是弥补工科院校教育偏差良方。

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而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往往培养者对被培养者的影响非常的重要。因此,每位教职员工都应该自觉担任起育人的责任,并把这些责任体现到自己的行动中,真正以优良的工作态度、优质的服务质量、言行举止来影响、教育和引导学生,同时这也是校园文化建设中人文教育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郭耀红.人文教育是工科院校教育的重要内容[J].中国电力教育,2003(01).

第11篇

论文摘要:柳永的《乐章集》不仅在艺术成就上远胜《花间集》,在表现男女、人的意识的初步觉醒上,更写出了《花间集》所未能表达出的思想。这不仅和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有关,更和时代、社会密切相关。《乐章集》的创作丰富了词这种文学体式所表达的内容。

词,原是为配合隋唐时期的燕乐而创作的歌词。因为是合乐的歌词,所以历史上它有“曲子词”的称谓。从文人音乐活动来说,自汉魏以来相和歌、清商乐的创作,到唐宋采诗填词人乐的歌曲演唱,都沿用“依曲填词”的创作方法。唐五代以来,词这种新兴的文学样式,一直被文人视为言情的艺术,同时也是“诗之余”娱宾遣兴的工具。

王灼《碧鸡漫志》卷一曰:“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词者渐兴。至唐稍盛,今则繁声奏,殆不可数。”自隋唐以来,词的创作题材多局限在男欢女爱、羁旅闲愁等凄迷感伤的内容上,词的风格也显得轻柔、绮丽、温婉、细腻。婉约词一直被奉为正宗。明代徐师在《文体明辨序》中说:“而词贵感人,要当以婉约正。”在创作实践上,南唐二主词以及集温庭绮、冯延巳等人婉约词之大成的《花间集》,代表了宋代之前婉约词的最高成就。他们用委婉含蓄、细密缠绵的表现手法,细腻生动、淋漓尽致地抒写了男欢女爱、伤感别离、风花雪月等婉约派惯常抒写的种种情绪,使宋代之前的婉约词创作达到了。

而把抒情推向极致的,当属柳永。这位“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柳永《鹤冲天》)且又把填词作为第一要务、被仁宗皇帝批为“且去填词”的词史上声名最为显赫的词人,“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鹤冲天》),以至“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三),其甚至蜚声境外,相传“金主亮闻歌,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鹤林玉露》卷一三)。对于柳永的词集《乐章集》,历来褒贬不一。在词的发展、雅化的过程中,对其俗的一面的认识似乎已成为柳永及其‘乐章集》的定论。尤其是柳永因失望于仕途,把“烟花巷陌……且惫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作为自己倾心的生活,沉溺于青楼妓院、勾栏瓦肆这些社会下层场所,更触犯了士大夫们的文人风雅。他和那些歌妓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为她们创作了大量的词篇。“《乐章集》中,冶游之作居其半,率皆轻浮狠蝶,取誉筝琶。”这也为柳永招来了许多骂名。因其中大多是写情,故人们常把它和写情专集《花间集》一比高下。笔者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二者题材的表达手法、抒情角度上作比较,通过比较,相信高下立现。

一、表达方式迥异

《花间集》和《乐章集》都以男女恋情为题材重心,但表达方式迥异。

《花间集》对恋情的抒写是缠绵、纤柔、婉约的,犹如隔着纱幕,凝望一位羞羞答答、柔柔弱弱的小姑娘。“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莺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温庭绮《菩萨蛮》)“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袭枕寒。”(温庭绮《更漏子》)通过对女子音容笑貌、言谈举止、穿着打扮等可闻、可见、可感的外部形象的描写以及对女子内在气质的刻画,表现女子轻柔、和婉、含蓄的感情。“春情满眼脸红绢,娇妒萦“人绕。”(魏承班(诉衷情》)“肌骨细匀红云软,娇羞不肯人鸳袅。”(和凝《临江仙》)“柳丝袅娜春无力。”(温庭摘《菩萨蛮》)……这里的女子“娇羞”织弱,含蓄不语,以一举手、一投足、一肇、一笑、一流拟等细微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韵味悠长,含蓄级绵。

而《乐章集》的第一主题却是男女的直白这一题材在我国文学史上第一次被一个作家如此集中地表现出来,热情而直率,赢得了当时世人的珍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乐章集》云:“盖词本僧弦冶荡之音,而永所作旖旎近情,使人易人,虽颇目俗为病,然好之者终不绝。”因为柳永生活的年代,正是北宋初年经济繁荣的时期,市民享乐意识膨胀,对男女的要求不再遮遮掩掩。与柔弱的小姑娘似的《花间集》相比,《乐章集》则更像一位成熟而热情的,对爱的表达直截而热烈,率真而坦诚《花间集》中很少低级趣味的描写,虽有“锦帐”、“香袅”之类,也大都是以感伤和哀怨的笔触写出;多写离情、相思,少有欢会之情。而柳词酷肖敦煌词,直抒胸臆。“已受君恩顾,好与花为主。万里丹霄,何妨携手同归去。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迷仙引》)“愿奶奶,兰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意。为盟誓。今生断不孤袅被。”(《玉女摇仙佩》)在爱的交流中,《花间集》中的女性无一例外都是娇羞、柔弱的,被动地等待爱人的追求。《乐章集》里的女子则缠绵而热烈,勇敢而坦诚,率直而毫不做作,敢于怨恨,也敢于示爱,敢于争取爱的权利。“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忆帝京》)“我前生、负你愁烦债。便苦惩难开解。”(《迎春乐》)而且,此中的女子不仅有情且有欲,“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二郎神》)“待伊药,尤云滞雨,缠绣袅,不与同欢。尽更深,款款问伊,今后敢更无端。”(《锦堂春》)她们泼辣而有自我意识,个个都是有血有肉、有爱有恨、有情有欲、多层次、多侧面的活生生的女人。这在以前的文学作品中是不多见的,尤其在《花间集》中,更是不可能出现的。《乐章集》的表达在某种程度上说,更可触、可感,对人性的挖掘也更直接、更深人。

二、抒情角度不同

在《乐章集》里,无论是到勾栏取欢的士大夫,还是在“秦楼楚馆”里言欢卖笑的歌妓,都有着丰富的情感,都是作为真实的人存在的。

《花间集》中的抒情大都从女主人公的角度进行。这里的词境构筑大多是以女子的口吻摹写物态、抒思,是建立在丰富的艺术想象基础之上的。想象虽然丰富,但毕竟始终隔了一层,与女性的气质、心理不尽贴切。事实上它还是以男性的角度“隔”写女性的心理。另外,《花间集》中的女性在表达自己的时,遮遮掩掩、闪闪躲躲、半吞半吐、欲语还羞,“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裳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温庭绮《更漏子》)“近来心更切,为君思。”(和凝《南歌子》)并且这里的女子独自一人承担了相思的重量与煎熬。“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温庭箔《梦江南》)“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冯延巳《渴金门》)女子爱之煎熬、思之苦楚,被描写得淋漓尽致。女性纵有千种风情,也不会尽情宣泄,她们总是避却情绪,默默忍受,感情偶有流露,也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对感情、欲望极度地隐忍。而这里的男子,大多以押客的身份出现,显得寡情薄义,其形象是单薄的,苍白无力。男女关系在这里明显是不平衡的:男性高高在上,女性则是低微而渺小的。

而《乐章集》里,相思主要是由男子来演唱的。“追念少年时,正惩风炜,倚香偎暖,嬉游惯。”(《阳台路》)“磋因循;久作天涯客。负佳人,几许盟言,便忍把,从前欢会,陡然翻成忧戚。”(《浪淘沙》)“佳人应怪我,别后寡信轻诺。”(《尾犯》)就是面对仕途的选择,男子也能唱出“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鹤冲天》),“便是有,举场消息,待这回,好好怜伊,更不轻离拆”(《征部乐》)。这里的男子与女子,除去押妓与被玩弄的关系外,更深处却有真情流露。《乐章集》里的男子与女子同样是多情的,而且作者把男女分离的原因归咎于仕途浮名的干扰,把男女情感的相思与封建社会的仕途前程结合起来,从而使《乐章集》中的男女关系有了一些新的社会性质;另外,从人性角度来说,男女主人公的形象都相当丰满,代表着市民阶层的审美意识和感情寄托。特别是,这里的歌妓不再仅仅是作为男子仕宦生涯的调节剂,她们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对薄情郎的怨恨,也敢于直言表达:“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决不隐藏心中所怨;这里的男子也不再仅仅以旁观者的身份来看待歌妓的生活,而是与歌妓同命运、共相思,合唱出真挚的爱情来。《花间集》中女子“独倚望江楼”、“肠断白萍洲”的画面,在《乐章集》中叠影而变为男女双方的镜头:“想佳人,妆楼顺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惩凝愁。”(《八声甘州》)变女子的单相思为男女双方的互相思,使一贯作为被玩弄对象的女子有了独立的人格。

鲁迅先生说:评价一个作家,“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且介亭杂文二卷·题未定草》)。柳永之所以能在《乐章集》中如此率真地表现男女恋情与,并且写出人的意识的初步觉醒,与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有关。

宋代统治者历来抑武崇文,知识分子在社会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优越地位,因此,柳永才敢在仕途不济时,以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致力于婉约词创作,大胆抒发所思所感。柳永大量创作婉约词之时,正值城市经济空前繁荣,商业贸易十分发达,宋代已稳步发展了近半个世纪。从宫廷官员到市井小民,都歌舞欢宴,风流蕴藉。都市的繁荣,促进了市民阶层的活跃。现代研究者大都认为,宋人比起其他朝代,更注重自然适意的生活情趣,更注重“浓欢无价”的人生哲学。宋初的“杯酒释兵权”更引发了一代人追求人生的享受,追求生活的情趣,甚而追求感官刺激。生活中已没有轰轰烈烈,也少了许多豪情壮志,只有“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的傲岸与“惩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的满足。这是新出现的市民阶层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第12篇

一、庄子思想的人文性

(一)尊重生命,关怀生命。

庄子于《内篇》所述:“夫大块载我以形,老我以生,失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他所阐述的,无非是陈述一个长于生活者,必也长于看待死亡,反之亦然。一个尊重生命,热恋生命的人,才会懂得如何去享受生命,创造更有意义的生命,让生命充实而有活力。一个漠视生命,厌弃生命的人,断然不会去尊重生命,关怀生命,只会日复一日地无聊打发生命,甚至去扼杀别的生命。对生命的敬重是人类的终极关怀,是最为高级的价值关怀。一个懂得生命、尊重生命的人,他必然有自己的坚守,他不会暴殄天物,物丧其性,必然不会敝履红尘,自了其生。他会在自己精神的引航下向自己的航线坚定地走下去。这种情怀在物欲横流、人为物役的时代尤为珍贵。庄子散文的核心就是对人的肯定。

(二)独立自由,自尊自强。

自由,是人类永远追求的梦想,是人类的终极性价值和终极追求。独立为人类最为高贵的品质。只有不依不傍才可能走向自由,获得自尊和获得别人的尊重。这种独立自由精神的人才是健全的人。在《养生主》中,庄子表述其自由、自尊的思想,说道“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蓄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泽雉虽然在野外求食艰难,“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但它并不希望把自己束缚在笼子里,囚笼的生活虽然条件优越,饮食不愁,但失去了独立,失去自由,失掉了尊严,也就失去了真正的幸福。这种出污泥而不染的独立自尊,也是我们今天在教学中,培养中学生健全人格的一笔宝贵财富。

(三)顺应自然,返朴归真。

庄子崇尚精神自由,把达到独立无待,绝对自由的“逍遥游”作为人生哲学的最高境界。所谓“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的活动,达到这一境界的人,即庄子散文中的真人,神人或圣人。这些理想人格的特征,庄子概括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顺应自然才能返朴归真,庄子的“返朴归真”的理想,意在矫正浇薄浮华,巧诈虚伪的颓风,呼吁保持人自然纯朴的本真天性。

(四)和谐冲淡、宽容豁达。

中国哲学的最终目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和谐是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庄子在《天道》里说:“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谓之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也,谓之人乐;与天和者也,谓之天乐。” 然而,现实生活又是充满着各种矛盾和冲突的。庄子深刻地认识到如果人不能正确地协调好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将会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将有害于个体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相处时,由于事物的复杂性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差异性,难免产生误解和矛盾,如果大家都豁达大度,宽容谅解,则有利于矛盾的解决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反之则矛盾加剧,人际关系恶化。一个人长期生活于人际关系紧张的环境中,将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会使人格扭曲,甚至为了丁点小事也会使人的行为走极端,产生一些令人扼腕痛惜的悲剧。

二、庄子人文性思想的语文教学实践

(一)平等对话、合作互动。

民主开放的教学环境是发展学生个性的沃土。语文教师要转变职业角色,以新形象、新姿态来渲染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新的教学理念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谓组织者,即教师必须改变自身是知识的拥有者和真理的化身的传统偏见,还学生主体地位。所谓引导者,即教师要以思想经验和学术诸多方面的人生积淀来引导学生成长,明确自己的职责是帮助学生成长的知心朋友,而不是独揽真理的权威。

民主开放的教学环境是引导学生自我激励、唤醒、发现和建构的地方,需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知识的汇聚,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情感的融合,尤其是要将教育者的教育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教育。 转贴于 这样的课堂是一个允许,包容,甚至鼓励学生“犯错误”的地方,因为探险是人的天性。学生需要在关心、安全、理解、支持和保护的条件下,才能开展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探险活动。在这种民主开放的教学环境中使学生的人格受到良好的培育。

(二)激发兴趣,拓宽视野。

庄子散文蕴涵丰富的人文资源,但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篇章是十分有限的。所以,在教学中拓展学习其散文是十分必要的。但又不能是强迫式,而应激发学生兴趣,让其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要真正收到实效。那么老师的指导是必要的。

第一,指导阅读范围。如学习《秋水》(节选)后指导学生读完整的《秋水》,使学生了解庄子的世界观,还有学完《庖丁解牛》后要求学习《养生主》等。针对学生实际学习能力适度拓展学习范围,扩大学生知识面。

第二,指导学生开展辩论、演讲,写小论文,办墙报等活动。如学习《逍遥游》后可开展以“从《逍遥游》看庄子人格境界”、“我眼中的庄子”、“《逍遥游》中的自由”为主题的论文评比或者辩论活动,使学生在搜集资料,观摩评比中学会交流和合作、宽容和理解,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三、庄子散文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为道家文化代表之一的庄子,他以独特的视角来关注世界,拓宽了人类的视野。他对现实生活的冷静分析、高度概括,对一些传统观念的挑战和批判对后世影响极深。这些思想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影响。为此,在教学实践中,以庄子散文陶冶学生性情,提高人文素养时,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一)吸取精华,去其糟粕。

庄子散文博奥精深,许多伦理概念十分抽象,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诠释往往见仁见智、各有侧重。我们在探究其散文中的人文思想时,一定要善于理解和区分哪些是正面的、精华的部分,哪些是负面的、糟粕的内容。其寓言中的唯心主义、相对主义、绝对自由等观点当然不足为训,有些还必须批判剔除,但其中还有许多寓言由于蕴涵着前人丰富的经验,或者是形象惊世骇俗,出人意表,往往带来更丰富的积极意义,具有极高的价值。如《逍遥游》开篇有关鲲鹏的描写带有神异色彩,大鹏形象原本是说明“有待”,但它又远远超出了说明“有待”,它更能表现人们向往自由,鄙弃礼俗,一往无前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和勇气。这个形象客观上给古今无数读者带来了积极向上的艺术享受。唐代伟大诗人李白读后就写有《大鹏赋》,极力赞美大鹏“雄姿壮观”,以寄托自己的胸怀。所以,对庄子散文,一方面,我们要充分认识和发挥其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又必须清醒认识并力求避免其消极的影响,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拓宽视野,沙里淘金。

“新课标”强调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到更广阔的阅读天地中获取信息,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深入理解并适当拓展,引导学生扩大视野,将阅读和研究的触角突破教材的限制,涉及到更多的庄子散文作品上,使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披沙拣金,去伪存真。如在学习高中语文课本中《秋水》(节选)部分时,可以适当扩大学习范围,涉及全篇内容。文字开篇写河伯因看到黄河水涨而自鸣得意,以为“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后来看到大海的浩瀚无边时,才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和不足。这则寓言学生很易得到这样的寓意:宇宙无穷,知识无尽,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永远没有穷尽,因此学无止境;天外有天,人外有人;那些坐井观天、固步自封、骄傲自满的认识是十分有害的等等。当然,这些“曲解”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应该鼓励的。同时,我们更应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勇于质疑。阅读了《秋水》篇后,才发现其本意是要通过大(大海)小(黄河)的对比,揭示事物的相对性,阐明“道”的难穷。只有阅读了全文才能把寓意上升到一个抽象、概括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