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课外阅读教学论文

课外阅读教学论文

时间:2023-03-24 15:46: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课外阅读教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课外阅读教学论文

第1篇

下文是教学论文的三种类型及其写作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一、方法型教学论文

1.阐述运用方法的依据

为什么要运用这种方法?依据是什么?任何一种新颖方法的运用,不可能凭空捏造,总会有一定的背景。背景通常有两种: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现实背景是指当前教学中的实际情况和客观存在;理论背景是指新的教学理论和思想。方法介绍之前,应该把它扼要地写清楚。写清楚背景,有助于增强论文的现实针对性,有助于增强方法的实用性。如果这种方法所涉及的概念比较冷僻,还有必要对概念作些诠释,

以便让读者一读开头就能明白。

2.介绍方法的实施过程

这是教学论文的重点部分,必须对方法作详细的叙述。介绍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有的方法是渐进式的,有逻辑顺序,这就应该按逻辑顺序一步一步地介绍;有的方法是并列式的,没有严密的逻辑性,这就可以根据先主后次的顺序来介绍。在介绍时,小标题中不要用空洞的、玄乎的词语,也不要用表示结果的话来代替操作,要尽量用操作性的语言,直接写明怎么做。比“如每学期向学生推荐三篇时文美文”,如果换成“用时文美文陶冶学生情操”,那操作性就大大削弱了。介绍过程时,最好用小标题,分条列项。如果操作步骤较多,在小标题下还可以再分几个方面来说。总之,方法的介绍要有层次性,力求让读者读起来方便。

3.陈述方法实施的效果

一种科学而新颖的方法实施后,往往会取得理想的效果。作为方法型的教学论文,有必要把效果陈述出来,以引起读者的关注。效果有显性和隐性两种,对显性的效果,能够用数据说明的,尽量用数据;对有些无法用数据说明的,可举例说明,选择一两个典型事例。陈述效果时,最忌讳的是光说些大而空的话,比如“提高了积极性,激发了兴趣”。用事实说话,让人心服口服,是这一部分的关键。当然,陈述的效果必须与实施的方法相关,不要把与本方法毫不相干的效果也统统扯上去。

4.陈述应注意的若干事项

某种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肯定会碰到一些想象不到的问题,比如本来以为某个环节很简单,实际上却非常复杂,或者本来以为学生很感兴趣,可实际上兴趣不大;有些方法在实施时,必须有充分的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而这些,对没有经历过的人来说,可能不会注意。总之,某种方法在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要特别注意些什么,都要交代清楚,以免读者走弯路。这部分可简单些。

对于处于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来说,最喜欢看的就是方法型的教师教学论文,因为它最实用,学了马上可以在自己的实践中运用;最容易写的也是方法型教学论文,因为它来自自己的实践,都是自己曾经做过的和想过的,写起来比较顺手。如何使方法型教学论文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如何使介绍的方法更有普遍的指导性,这是写作方法型教学论文的关键所在。

二、观点型教学论文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思考,往往会产生一些新的观点和想法,不吐不快;一旦有了新的观点和想法,又觉得它会对现实有一定的警示意义和指导意义, 就总想把它表达出来,于是就有了观点型教学论文。观点型教学论文是直接阐明作者观点的,常常用这样的句子形式作为标题《要……》《……是……》《应该(必须)……》等。例如《低年级学生要特别注意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学设计应该简单扼要》。观点型教育教学论文的写作程式一般为——

1.根据现状提出观点

观点总是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提出来的,它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可以先罗列一些现象,陈述一二个具体事实,然后从现象和事实中概括出自己的观点来。这里的现象和事实必须具有典型性,不是个别的偶然的;观点必须是旗帜鲜明的,不要含糊其辞,当然也不能绝对化或极端化。例如浙江有位教师最近通过尚在使用的浙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和将要使用的根据新课标编写的人教版教材进行比较后,写了篇教学论文,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这个观点建立于两种教材的比较,由于马上要使用新的教材了,因而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有些人,为了让自己的观点吸引人,用耸人听闻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这是不可取的。

2.摆出依据分析观点

光有观点是没有说服力的,只有通过具体的论证,才会使观点站立起来,才能为读者接受。这一部分就是论证观点。论证通常有理论依据或事实依据。理论依据就是用逻辑思维进行推理、演绎或概括,常常要引用一些名人的观点作为佐证;事实依据就是摆出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一般而言,依据越充分,就越有说服力。例如上文说的“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这个观点,作者就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论证的:

A.课内分量明显增加;B.课外阅读要求提高;C.课文理解难度加大;文本内涵丰富多元;E.知识分布松散无序。对这些依据,作者自然都作了详细分析,或举例说明,或用统计数字,或运用对比等。这一部分是此类文章的重点,它的篇幅应该占全文的三分之二以上。

3.得出结论指出对策

第2篇

[摘要]当前,许多作文教学处于被动状态,学生往往是“得法之处不得法”,教师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学论文我认为引领学生进入真正的阅读世界,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作文教学阅读生活自然

从教几年来一直为批阅作文而感到“痛苦”。这痛苦一方面源自高强度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另一方面则是自己花了大量的时间面对的却是大量不尽人意的作文。曾想,如果批阅的是优秀作文,那感觉应是春风拂面,何等的身心舒爽啊!遗憾的是,我很少进入这样的佳境。于是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作文教学,总结得失利弊,寻求解决方略,以减轻自身的“痛苦”,现归纳为以下几小点,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没有引领学生进入真正的阅读世界

我之所以持这样的观点,是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深切体会到的,老师所进行的大量讲解和反复的阅读训练并没有引领学生进入真正的阅读世界。教师顶多是做了教参的高级搬运工,以教参的提示引领自己的阅读,以自己的理解来“同化”学生的阅读,以致阅读教学成了教师阅读的教学,长期如此,学生的阅读就养成了惰性,没有了自己的思维;养成了随声附和,没有了自己的见解,学生的阅读有了一定的量却失去了重要的质,还有更可怕的是这些最后会导致学生对阅读失去了兴趣。其实,真正的阅读教学应该是这样的:一个具有理性思考能力同时又充满激情的老师,引领一群思维活跃而且拥有话语自由的学生,在极具语言价值、审美价值、思想价值等美好因素的文本中畅游。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都能平等、自由的对话。

在对话的碰撞中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激起学生心灵的涟漪,引发学生对真善美的强烈向往……关于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阅读能激发学生对祖国的崇拜、对人的崇拜、对书的崇拜和对祖国语言的崇拜”。而阅读是作文的基础,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我竟欲谓教阅读如教得好,更不必有什么写作指导”。如果没有成功的阅读教学为前提,作文教学就会出现精神上和语言上的断流。多年来,我的阅读教学留下了太多让人遗憾的地方,在分析、理解文章的过程中,我成了教参的奴隶,学生是我的奴隶,我总被一个个“标准”捆绑在一起,尽管这一个个“标准”绝大多数是正确的,但那是不是太理想化、机械化了?为什么不听一听学生的声音呢?为什么总要让学生发出一样的声音呢?如此阅读教学,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熄灭了学生的阅读激情,还使我们的阅读教学走进了一条“死胡同”:学生不能独自理解并运用教材,不能甄别选文的优劣;教师没有时间给学生补充一些课外的美文,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学生没有好的书籍进行课外阅读,难于从课外阅读的世界里获取更多的精神养分和语言养分……正是如此多的阅读教学的失误,致使学生不能进入真正的阅读世界,这不但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而且直接切断了联系阅读与写作之间的血脉,造成了作文教学的滞后。

二、没有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

美国教育家科勒斯涅克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教育名言已经得到了我们语文教育同行的普遍认同。叶老也早就说过:“写作的根源在于生活,脱离了生活,写作就无从谈起。”《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指出:“中学生作文就是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这句话阐明了中学生作文要言之有物,并指出了“物”的涵义是“见闻、感受和想象”,这是中学生作文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之一。可是,在作文教学的实践中我却屡屡发现这样一个事实,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作文达不到这一要求,他们言之无物,见闻虚假、感受空洞、想象贫乏。按理讲,当今社会,信息时代给人们带来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孩子们见多识广,作文时应该言之有物,可为什么言之无物呢?

纵观我们的作文教学,长期以来,教学点是封闭型的,重课堂轻课外,为分数,为应试,为升学;作文内容与学生生活脱节,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教师出题学生写,学生习作教师评。这种落后的作文教学模式使孩子们失去了广阔的时空,致使学生被动作文,心态消极,生编硬造。这种境况使他们无法撷取更生动的作文素材,因而每当作文的时候,“干瘪的作文素材仓库”使他们感到“囊中羞涩”,言之无物。在要求学生写作文的同时,我们更应努力建立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作文教学体系,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参与生活,体验生活,产生“不吐不快”的欲望,让写作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

从近几年来看,我关注阅读教学较多,而关注作文教学就实在太少了。自己头脑中的一些作文教学理论,大多因脱离中学教学的实际而显得苍白无力,或未能联系实际,在教学中未能灵活运用而失去了指导意义。叶圣陶先生在作文教学中提出,首先,强调生活的积累。其次,是精蕴的探求。最后,才是表达的技巧的精辟论断,我已烂记于心,但遗憾的是叶老的理论并没有被我在实际教学中“发扬光大。在作文教学中,我注重的是表达技巧的训练,而常常忽视了生活的积累和精蕴的探求。正是这种舍本求末的做法,使得作文教学大多处于被动状态,学生往往是“得法之处不得法”,没有产生多少行之有效的方法,更何况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当然,造成我作文教学现状不佳的原因不只这些,我要直面其中的问题,找出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多亲近自然,多接触社会,不但要教给他们正确的读书方法,还要多给他们介绍一些好书,更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加强语言的积累,想方设法让学生克服畏惧作文的心理,学会用自由的笔墨写出自由的精神,让作文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需要,我想,只要我和学生一起努力,这样的现实应该为期不远。

第3篇

一、在观察中发现素材

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和千变万化的社会实践是学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只有靠观察才能发现、掌握与积累,才能形成写作的素材。鲁迅先生说:“如要创作,第一要观察。”观察是学生认识社会,感受生活的起点,也是学生获取写作材料的最有效的途径。因此,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自然,认识社会,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和意识。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学生写周记和随笔,及时记录,随时积累自己的所得、所知、所感等,不断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使他们在写作时能厚积薄发。

二、在实践中创造素材

学生亲身经历的各种实践活动,生活中体验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也是积累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当前,综合实践课已成为学生的必修课。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综合实践课这一课程平台,组织学生开展诗歌朗诵、演讲比赛、自编小报刊、课外阅读成果展、社会调查、专题辩论等中学生喜爱的活动,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班级开展的各种活动与社会实践,使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真情实感,并要求学生及时记录活动体验,整理有关资料,这样就大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

三、在教学中寻找素材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均是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思想之精深,材料之广博,是学生难得的写作素材。如知己知彼、审时度势的《曹刿论战》,破除迷信、兴利除弊的《西门豹治邺》,广开言路、勇于接受批评的《邹忌讽齐王纳谏》,掌握规律、迎刃解难的《庖丁解牛》,等等。只要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对这些故事加以浓缩、提炼,就可以成为学生很好的写作素材。当然,要使课文中的人与事为我们的作文所用,关键在于一个“熟”字,熟了,写作时自然流入笔端。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多背课文,特别是大纲中要求

背诵的篇章、优美句段和生动事例,把这些作为对写作有用的素材存储起来,写作的时候便可下笔千言了。

四、在课外阅读中获取素材

课外读物内容广博,知识丰富,是前人观察成果的结晶,更是中学生写作时可以广泛采撷的素材。高中新课程规定,高中学生三年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50万字。因此,教师应积极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造条件,提供空间,并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必要的指导。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延伸课堂教学。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组织学生在课外阅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章。(2)组织学生开展网络阅读。现代网络资源丰富,隐含大量写作素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性的阅读。(3)定期组织学生开展阅读交流。这种交流包括阅读心得和阅读笔记的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激发兴趣。

五、在视听中索取素材

视听节目如电视节目、流行音乐等比书刊杂志更形象,更生动,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但由于缺少正确的引导,学生往往将视听节目当作消遣,忽视了隐含其中的丰富的写作素材。作为语文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欣赏视听节目,如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观看新闻联播、动物世界、社会法制等节目,组织学生开展流行音乐欣赏讲座等,有意识地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克服娱乐性收视倾向,从而使学生学会动态观察,养成良好的收视习惯,并使其获得大量的写作素材。

六、在情感中挖掘素材

人类的情感自古以来就是说不尽,写不完的题材。杜甫正是因为沉浸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巨大惊喜中,才有“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的佳句。鲁迅正是因为“深味”着“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才得以把“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刘和珍君的灵前。可见,一部成功的作品离不开作者对自身情感素材的发掘。我想,学生作文之所以干瘪,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学生没有融入自己的情感。学生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喜怒哀乐,都是难得的写作素材。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情感,记录自己的成长,也是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途径。

七、在练笔中积累素材

叶圣陶先生说:“为养成写作的习惯,非多作不可;同时为适应生活的需要,也非多作不可。写日记、作读书笔记、作记叙生产经验的文章,作抒发内容情思的文章,凡遇有需要写作的机会,决不放过,这也是而且必须做到的。”在引导学生积累素材的过程中,开展练笔活动,既锻炼学生的写作水平,又能使学生将日常发现的作文素材以文字的形式得以永久保存。如上文提到的周记和随笔,写日记或观察日记,做读书笔记,搜集名言名句等,都是学生练笔的好方法。据推算,中学生写作水平要能基本达到大纲要求,各类练笔不得少于50万字。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题材积累中勤于练笔,通过练笔,将学生日常的无形积累化作有形思考,在思考中进一步丰富素材。

材料丰富了,学生在写作文时也就有话可说,而且由于学生在搜集素材时有亲身体验和真情实感,写出来的作文也就有血有肉了。

参考文献

[1]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外国作家谈创作经验[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

[2]蒋成.特级教师教学论文荟萃[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姜鸣宇等.中外名言集锦[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9.

[4]萧涤非等.唐诗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5]潇龙.我们怎样做父亲――文化名人谈青少年教育[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6.

[6]盛斌,季银泉.我国的中小学语文教改实验[J].教学与管理,1999(4).

第4篇

“‘国培计划(2017)’——山西省乡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团队研修项目(初中语文) ”培训汇报材料

李 锐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

承蒙领导的厚爱与同仁的支持,我于9月1日到11月10日,很荣幸的参加了“山西省国培计划”的培训学习,在这里我要感谢领导和老师们给了我这次难得的机会。这次培训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山西师范大学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学习,第二阶段是基地校临汾市曲沃县乐昌中学为期一个月的实践活动。

两个月的培训学习中,我认真聆听了众多专家教授的精彩讲座,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知识内涵、独特的见解令我折服的同时,给我带来了心智的启迪和情感的熏陶,饱享了高水平的“精神文化大餐”。在这里我将培训中感触最深的内容与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我的话题是“走近卓越,超越自我”。下面我从三方面谈谈我的感触。不当之处望大家见谅。

一、热情点燃激情,坚持成就不凡

8月30日接到通知让我到山西师大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国培,当时心情矛盾复杂,更多的是对家庭的不舍与事业的惰性带来的排斥,几经周折还是决定奔赴学习圣地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盘点行装、带着家人的支持、领导的信任踏上学习的征途,途中载着思索、揣摩、忧虑、企盼……种种复杂的心情,于1号中午1:30到达山西师大文理院报道,心想正当午一定不会有人接待,但是师大的老师们一直坚守岗位,热情招待每一位报道的学员,让我们有一种回家的感觉,那时那刻悬着的心落地了。

9月2日上午的开班典礼上聆听着教授们的句句诙谐幽默的忠言,享受着学员之间探讨交流的真挚热情,我的心一步步的贴近培训,抑制不住的激情在悄然中被点燃,在释放。    

临汾一级教师王玲玲老师做的《一个优秀语文教师的成长之路》专题讲座让我明白,他之所以优秀因为他每一天都在热情的工作,快乐的生活,她的生活名言是“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善待生活中的每一天”,她的语言质朴传达着真理:“高高兴兴的教学,让学生享受语文”,“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人没有被好好的对待过,他就不会好好的爱别人”“快乐自己也让别人快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语文,从阅读上找乐子”等等,每一句质朴的语言都在告诉我们,生活需要自己创设情趣,需要在平凡中用心经营,需要乐观开朗的待己待人,需要在一丝不苟的工作中寻找乐趣,成就不凡。

二、聆听专家讲座,在收获中提高

本次培训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在师大培训项目共30多个活动专题,基地校亦有20多个专题,给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帮助。现在我选择性的将几位专家的讲座精髓与大家共同交流和分享。

山西师大副院长武永明教授深入浅出地给我们解读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使我们对新课标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认识,现截取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与大家分享。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即:

第一、语文课程有丰富的人文性。

第二、语文教育有很强的实践性

第三、语文课程的民族性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方向和灵魂,是课堂教学行为的起点和归宿,更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与保证,为此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明确课标要求,吃透课标内容,践行课标准则。

特级教师杨东俊的《初中语文教材分析专题》和《初中语文教学设计专题》亦让我们叹为观止,学有所获。杨老师特别强调

1、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

一是培养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它是“思维课”。二是培养学生独立自由的思想,它要的不是客观真理,而是精彩的道理,它是“智慧课”。三是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它是“能力课”。

2、阅读教学要有意思

阅读教学要有意思,用理论语言来讲就是“寓教于乐”。 “有意思”指的是你能在语文课上给学生提供新鲜的思想,新鲜的认知,新鲜的看问题的角度乃至于一些新鲜的知识。这些东西才会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杨老师生动有趣的讲授让我明白课堂教学的过程非常重要,鲜活的感觉,生动的讲述,巧妙的点拨,智慧的思索,这些东西共同组成了教学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又决定着一节课的成败,甚至决定一个教师自身的价值。好教师之所以好,共同点就是课堂教学的过程很精彩。

河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刘静教授深入细致地讲解《群文阅读与核心素养的培养》,现截取几点与大家分享。

1、“现在语文教学普遍是两多一少:精读精讲太多,反复操练太多,学生读书太少”。扩大阅读量是改革的方向,因此“部编本”语文教材格外注重让语文课往课外阅读延伸,往学生的语文生活延伸。

2、“部编本”语文教材更重视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

 “以往语文教学较偏重精读,抠得很死,虽然有用,但这是很不够的。比如默读、浏览、跳读、猜读、比较阅读、读整本的书等等,以往教材与教学都较少关注,结果是多数学生只会精读,只会考试,而阅读速度很慢,也不晓得运用各种不同的阅读方法。部编教材在多种阅读方法的教学上,增加了一些分量。希望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格外注意阅读方法问题,重视阅读速度的教学。”

3、何为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把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并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

群文阅读课堂教学实践的关键词“思辨”,现代阅读理论认为,阅读的过程,是理解、感悟、体验、动情,也是诉求、宣泄和表达。群文阅读强调思辨,就是强调思考与辨析,强调想象力、创造力与逻辑推理能力在阅读空间的演练与自由飞翔。

群文阅读以“解放”为前提来张扬学生的阅读感悟,以期“知无不言”,以“对话”为载体来展开思维的交流和碰撞,以期“言无不尽”,又通过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系列冲突与协调,达成“分享阅读感悟,提升文化底蕴,完善人格品质”的阅读目标。

通过聆听刘静教授的讲座,我认识到语文教师应将推进学生阅读作为自己的份内职责。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阅读多篇文章,进行群文阅读,能够有效地改善教师实施阅读教学的效果,弥补传统阅读教学模式的不足,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教学需要群文阅读。

另外,山西师大卫建国校长讲的关于新时期师德规范与践行策略的讲座,也让我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卫校长在讲座中就当前的社会风气和当前的教师职业道德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同时,对当前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听了他的讲座,我深感做一名教师,特别是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肩上所负的责任有多重。我很欣赏也很赞同他的一句话:“你怎么样,中国的教育就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的教育就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的教育便不会黑暗。”

其次,晋中师范的赵介平教授与学员们交流了朗读教学的重要性的,交流中赵老师的朗读声情并茂,师生的互动迭起,学员们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明白了“吾生也有涯,吾知也无涯”。语文报社副社长刘远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论文的写作会使我们智慧地生存,享受到意想不到的幸福和快乐。张春莲老师关于“教好语文课为学生铺设未来之路”的专题讲座让我明白了语文教师应该是思想家——不人云亦云,有教学智慧,是学习者——不断学习进取,对生活充满兴趣,是实践家——语文课要常教常新,教师要勇于实践,更应该是写作者——必须会写作教后记、教学论文、文学创作等。

……

聆听一位位专家教授的讲座,无不在告诉我,作为教师,为了我们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为了我们自己,我们就应该时时处处注重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注重思考,在琐事中积淀总结提升。

三、博众彩之长,做最好自己国培期间武永明教授引领我们观摩了全国特级教师余映潮、王君老师的课堂实录并进行精要的点评,在临汾三中现场观摩了宋小民老师的小作文教学,在西安市远东二中蒋慧玉校长关于《初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案例研究》讲座中狩猎了贵校众多的优秀教学案例, 在乐昌中学进行了一个月的基地校实践活动,观摩了多节精彩的课堂教学。每一次的观摩、聆听都在震慑着我,感染着我,敲击着我想要超越自我的心,惊喜之中忽又陷入迷惘,名师们众多的精彩我能学的几招,他们的方法适合我的教学风格吗?走进乐昌中学,结对教师范晓鸿老师的言行举止,及其卓越不凡的成绩帮我解惑,让我明白我们和名师之间的距离,隔着仿佛千山万水,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与名师最主要的差别来自于行动,他们之所以一身光芒,是因为他们的词典中没有观望,只有行动,而我们经常是想法激情四射,行动聊聊无几,所以说成功的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少了。这些著名的特级教师、名师,成功的背后何尝没有过坎坷、艰辛,人生就是一堂大课,透过别人耀眼的光环,我们要成长,成功,就要用心去读、去悟,去聆听。

萧伯纳说过:生命中真正的喜悦,源自当你为一个自己认为至高无上的目标,献上无限的心力的时候。一位老师也说过:你有多努力,就会有多幸运,越努力,越幸运!一个个成功的案例,一句句哲人的思想精髓,都在告诉我向一切可以学习的人和事学习,博采众长,让自己好些,再好一些,最终成就最好的自己。

第5篇

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研究是当今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我们搜集了相关资料,查阅了教育科研方面的报刊,翻阅了一些教育理论专著,发现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在国内外都在广泛地研究,也是每一个初中一年级教师考虑最多的问题。从上世纪的90年代,在大城市就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到本世纪,随着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小学英语教学的普及,这方面的研究更多。但已有的研究及成果也有局限性。我县自全面进入课程改革实验后,中小学英语的教学实践方面存在很多困惑和问题:中小学教师之间由于时间、空间、场所的限制,存在着严重的各自为政现象,在教学方法、阅读教学、词汇教学、语音教学、语法教学等方面相互脱节;县城和乡镇(小学英语教师70%为兼职非专业教师)师资水平差异较大,小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初中英语学习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极大地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

本文所指的衔接是指小学六年级英语教学和初中七年级英语教学的衔接,以英语课程标准倡导的“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遵循“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多样”,“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和参与”,“注重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原则,主要从中小学英语教学方法、语音教学、词汇教学、阅读教学、语法教学等方面的衔接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中小学英语语音教学和词汇教学的衔接

在小学阶段,每学期只有100来个简单的、不作记忆要求的常用单词;而到了初中,仅初一上册单词量就增至400多个而且大多需要牢记。根据问卷调查,初中新生最怕的是记单词,小学时就掌握了记单词基本方法的学生很少。大家都知道地基对于建筑物的重要性,而构筑英语殿堂的基石我们认为则是英语音标。在初中阶段大多数英语单词的拼写和音标拼读非常遵循读音规则。我们将以外研社《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小学三年级、四年级的教材为载体,渗透音标教学,在低年级、中年级引入phonics教学法,通过音、形、义相结合的方法,教给学生一些英语拼写和读音的基本规律,通过把单词嵌入歌曲、歌谣、韵律诗中,配以图画、实物、情景等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所学单词的音、形、义;同时在小学高年级培养拼读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拼读规则,做到听音—辨音—识词、识词—辨音—发音;初中阶段进行复习和加深。由此带动学生听、说、读、写等技能的基本形成,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促进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的形成,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二、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衔接

从2009年秋季学期开始,我县实现小学、初中教材“一条龙”,使用外研社的《新标准英语》,根据教材,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变换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学的自然衔接。小学教师适时地安排些看图说话、值日生汇报或free talk的一些话题,或布置一些必要的口头、笔头作业,注重音标、拼读规则训练和语感的培养。七年级第一学期上半学期在授新课的同时进行以学习方法、初中小学衔接复习为主的教学,从下半学期逐渐过渡到以初中教学内容与方式为主的教学,并随时注意把小学的相关内容作为引入新知识的铺垫。初中教师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运用游戏、卡通图片人物、唱歌等有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采用活动途径,倡导参与体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氛围。我们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依托课后的教学反思和研讨,中小学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归纳和总结适合我县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的教学方法。

三、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衔接

明确目标,由浅入深,达成阅读教学的总目标,遵循学生的英语阅读心理规律。在小学阶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要求学生收集、摘抄身边的英语阅读资源,设立班级阅读角,利用教室的板报、墙壁张贴英语单词卡片,分期、分批张贴小学阶段学过的运动、四季、食物、交通工具等专题内容,配以色彩艳丽、生动活泼的卡通图片,让学生一进入教室就能阅读英语,感受英语学习的氛围。阅读教学中教师利用图片、录像、英语词典、图表、简笔画等帮助学生阅读英语故事或短文,结合新标准英语(三年级起点)中年级、高年级教材,传授基本的阅读技巧和策略,采用略读法(skimming)、寻读法(scanning),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同时注意阅读与写作结合, 以写作促进阅读。在年级段中开展制作英语单词卡片、英语板报比赛和英语朗读比赛,多渠道充实英语词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抓好初一过渡阶段,在“渐变”中顺利完成衔接,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和训练,把重心放在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上 。

通过泛读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习惯、技巧和能力。另外,师生之间增强心得交流,以便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英语课外阅读的指导。

四、中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衔接

从语言学习的目的上看,具备一定的语法能力才能有效地提高以书面形式运用英语的能力,进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初中英语学习最大的障碍是语法和句型,而这些在小学阶段却并非重点,这就导致了初一新生学习困难。可组织中小学教师学习英语课程标准和《新标准英语》一条龙教材, 找出初中第一册课本与小学课本内容的异同之处,有机地整合小学和初中的内容进行语法教学。在小学阶段,开展隐性语法教学,寓语法教学于听说读写教学活动中,激励学生大胆准确地表达;通过创设情景、创编儿歌,使语法教学形象化、趣味化;通过归纳整理,使语法教学系统化。在初中阶段,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优化语法教学,新授语法时让学生观察、发现,小组讨论并归纳语法规律,通过听说读写系列活动达到巩固和能够正确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目的。

我们将通过调查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行为及教学活动,开展衔接教学观摩课、教学经验介绍等教研活动,开展校本教材的编写如衔接单词,衔接语法对照表、词汇读本,开展教学论文交流评比,不断完善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在教学实验和实践中总结教学策略,深化中小学英语新课程改革,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模式理论,真正实现“师与生”的双向适应、“教与学”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夏侯富生.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与对策[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3(6).

[2]蒋建华.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行动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4).

[3]王茂礼.如何搞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J].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6(7).

[4]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6]教育部.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柴金红.新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语法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10).

第6篇

     

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1

 

新的学期,新任务,为了使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能更上一层,尽心尽力地搞好本职工作,特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一、班级概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他们从幼儿园进入了小学的大门,一下子比较难以适应小学生活。尤其是不少学生还保留了许多从幼儿园带来的不良习气,如课间纪律差,上课比较自由,还未懂得小学学习的一些常规要求。同时,由于他们来自各个不一样的幼儿园,所受的教育也各不相同。所以,教师一方面要抓好常规教育,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虽说都上过幼儿园,理解过必须的教育教学,但有的不够规范,异常是拼音和写字方面,需要进行纠正和辅导。此外,此刻的孩子在家都是小皇帝,自主性差,个性强又怕困难。我们应当加以正确引导,多加锻炼,帮忙他们尽快适应学校生活,接轨新课程学习。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六个部分。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忙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接下来是汉语拼音,学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做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资料上有必须的联系。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资料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本事。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资料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汉语拼音。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2.识字与写字。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100个会写。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资料。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进取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我的意见。

 

四、本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汉语的工具,所以汉语拼音的教学是重点。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会写100个汉字。

 

3、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二)、难点:

 

1、汉语拼音比较抽象又容易混淆,所以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所以,拼音教学是难点。

 

2、识字量的增加,是学生“回生率”很高,所以400个汉字教学是难点,如何巩固汉字更是一个难点。

 

3、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是个难点。

 

五、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措施:

 

1、帮忙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忙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的情境图,创设简便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5、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6、认真批改每课作业,及时作好反馈、小结。

 

7、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导优辅差。

 

8、变学会为会学,教给学生学习的灵活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注重教材和整合,整体地运用教材,并力求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整单元备课,在备课时注重单元内每个教点的联系。

 

9、识字教学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景之下,使他们能够尽早阅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将已经学过的部件、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认记生字的学习当中。尊重学生的不一样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相信学生能够应用已经构成的初步的识字本事来独立识字,鼓励他们用自我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汉字。进取提倡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一齐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一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10、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要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一节课中写字不宜太多,为避免学生疲劳,写字要分散到每一堂课中去。在写字的量的把握上,注意写字的质量。

 

11、在口语交际教学之前,要提早布置准备工作。在教学时,重视情境的创设,经过多种方式引起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在交际过程当中,进取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为学生供给能够模仿的对象,同时关注交流的状态,对交际的过程予以调控,构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还要善于发现学生交流过程当中富有创意、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还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对于前者,要给予肯定,使其感受到交际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对于后者,则在适当的时机予以纠正,一般不打断学生,以免打断交际进程,影响他们的情绪和交际的顺利进行。学生的口语交际本事的培养,除了经过专门设计的口语交际课,在很大的程度上还要依靠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经过回答问题、讨论交流,对学生进行交际训练。此外,还要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交流,从而不断提高口语交际本事。

 

六、教学进度安

 

(略)

 

 

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2

学情分析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经过学习,要能到达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异常是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养成的学习习惯,不管好与坏,到了高年级是不大容易改变的。

 

所以说,四年级是很关键的一个学年。我任教的班级学生大体上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有些孩子善于动笔,可是,个别学生的表现的确不够梦想,反映出孩子们基础知识的不牢固,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归根结底,他们学习态度不端正,常常不按时完成作业,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协作精神差,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所以,我的教学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提高语文素养上,也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当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的态度抓起,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以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积累与运用三大部分。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小练笔”或“课文链接”,以帮忙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

 

教学目标

 

1、认字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本事。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资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资料,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我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资料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方法措施

 

1、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2、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

 

3、完善学习管理制度。

 

4、重视指导后进生的学习。

 

5、加强优等生的提升。

 

 

 

 

 

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3

 

一、教育教学指导思想

 

1.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有步骤地落实现代民主的、开放的和人文化的语文教育理念;

 

2.推广我们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已经获得的经验,继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教法,把课堂的研究性阅读推向深入,争取构成一套与新课标配套的新课型并加以完善。

 

二、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确实存在基础普遍不够扎实的问题,阅读本事、分析鉴赏本事及对文章整体感知本事均令人担忧,且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语文。所以,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探索改善讲与练的方法并努力提高效益,就成为这一阶段教学的重中之重。

 

三、教材分析

 

新教材的体系和构建,在试验修订本的基础上作了“四大改革”:一是建立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三线并行的教材编写体系;二是破除了比较复杂的记叙、比较复杂的说明、比较复杂的议论三个阶段模式,阅读部分不再以文体为中心编排,而是结合本事培养目标和课文本身实际组织单元;三是编写了与教材相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供学生在课外阅读;四是设计了探究性学习的资料,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本事。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前3个部分纳入课内学习计划,“名著导读”可在课外自主安排。

 

必修1“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既有写景抒情的诗歌散文名篇,也有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文章。4个单元分别是:情感与意象(现代诗歌),提要钩玄(古代叙事散文),品人与品文(记叙散文),博观约取(新闻、报告文学)。“表达交流”中的写作部分主要从写作资料的角度训练记叙文的写作,写作专题分别是:《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口语交际”专题为《朗诵》。“梳理探究”设计的专题有:《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名著导读”介绍了《论语》和《大卫科波菲尔》。

 

四、教育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作品,感受其思想,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境界。经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在探究活动中,勇于提出自我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不断提高探究本事,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

 

引导学生能围绕教学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根据自我的特点,扬长避短,逐步构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了解学习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能根据具体对象,采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经过对语文知识、本事、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会整合,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学习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的资料和思想倾向,提出自我的看法。

 

五、教学构想

 

1、继续贯彻国家课程标准计划的教学思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新教材的“减负增效”尤为重要,加强探究性阅读教学和创造性作文教学的实践和总结,共同研究课堂三种方式的变革(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评价方式)。

 

3、阅读教学要以“点”带面,关注本事培养的不一样层级目标,不断反思教学的实效性。写作、口语、文言等资料可作穿插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异常重视语言的感悟、文言的积累、文化的积淀、文学的评鉴等教学要点的夯实。

 

4、自由写作实践活动也纳入正常的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之中,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活动。此外,在常规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等语文实践性本事的培养。

 

5、继续探讨新教材活动课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式。

 

六、具体措施

 

(一)进取研究课改实施办法。

 

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资料,探究其精神。充分利用每周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讨论每个单元的教学资料、操作程序、教学方法。

 

(二)进取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忙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我的学习方法和途径。而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所以,我们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进取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为了改变过于强调理解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我们提倡并实施在课堂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组织学习小组,开展合作性学习。落实课前预习疑难问题收集制。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努力创设交流、表达空间。

 

(三)多阅读,开阔眼界,陶冶情操。

 

除教学上安排的阅读资料外,充分利用《语文读本》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本事。进取开展周末阅读活动,每周精选较有思想性、篇幅短小的现当代美文和文言短文,供给给学生阅读,,努力经过学生的自身积累和教师的指导,从阅读习惯、语感等多方面提升学生阅读本事。充分利用图书馆和网上的资源,让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知识,同时要求做好摘记,写读后感、随笔等,这样,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理解文章资料的水平,训练学生学会自我找资料,既到达开阔学生的视野又积累资料的目的。课前语文活动突出成语、古诗词、好书等介绍。

 

(四)加强备课组合作交流,学和复xxx度、统一练习等。加强备课组内听课评课活动。为完成教学目标,在团体备课、分工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电子备课、电脑教学的优势,努力探索并走出一条课改的路子,使学生真正想学、乐学和会学,真正爱上语文这门课。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同心协力,应对新教材、新资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实行备课资料资源共享,备课方式各施所长。同时,经过相互听课、评课,相互促进,提高自我的教学本事,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五)注重初高中知识衔接,充分利用课前3分钟。课上,引导学生动起来,质疑问难,深入探究,师生一齐切磋学问,砥砺思想;课外,经过少而精的作业,积累知识,激发兴趣,培养本事。课堂内外,都要让学生意识到:自我才是学习的主人!

 

(六)注重基础知识和积累和阅读本事的提高相结合,注重鉴赏水平和表达本事的提高,讲练结合。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利用好早读、早自习和课间时间。作业精选精批,及时校对讲解。认真组织好单元考、模块考试、期末考试的复习工作。

 

(七)进取参加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安排组织的各项教学教研活动,发挥学科组和备课组的团体优势,集思广益,共同提高。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强化教学教研意识,进取承担课题研究及学校校本教材的编写,撰写学科教学论文,提高教学教研本事。加强与外界交流,及时了解教学、高考的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