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4 15:47: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环境心理学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现代室内设计,就是指在不会影响房屋的安全性能以及其他一些相关要求的前提下,将室内元素进行合理地搭配、变换,通过其他方式将室内的艺术气息体现出来,为人们创造一种科学、实用、安全、优美的室内环境,满足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要求。进行现代室内设计,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确保这些方面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就可以打造出更加适合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首先,要考虑到室内空间的使用情况,合理利用空间,充分发挥空间想象力,为室内环境的设计提供更大的发挥空间,创造更好的视觉效果。接下来要对室内装修进行设计,利用适当的装修材料,充分体现环境的优越性,例如各种不同颜色的涂料会使得室内设计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要根据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追求,打造更加符合人们要求的舍内环境。最后,需要考虑到房屋内各种物件的摆放,需要进行合理地设计,既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又不会使得室内看起来显得拥挤。详细了解每一个物件的尺寸大小、功能,以及人们对其的需求程度等,再经过分析,合理安排每种物件的位置,实现各物件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为室内环境增添更多优美的元素。以上即是对现代室内设计做出的相关介绍,只有了解了设计的主要过程等,才能更好地设计出安全性和艺术性均会有所提高的室内环境,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让人们体会到生活中的美,增强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2.环境心理学对现代室内设计的影响
环境心理学是由环境学和心理学两方面构成的,在心理学中明确提出,人们的行为和心里变化都是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因此,在进行现代室内设计的过程中,人们对环境的行为及心里都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在进行室内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要充分考虑到用户的需求,理解用户对室内设计的感受,了解其个性及行为特点,这将使得室内设计工作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能够更加符合用户的要求。另外,环境心理学对人们的引导作用也会得到充分地体现。有时候,人们的心理及行为变化会受到一些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应该充分利用环境的引导作用,对人们的个性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2.2室内设计师要注意进行室内设计要符合用户的心理特点及行为特征。在进行室内设计时,设计师要针对用户对环境的需求,以及用户在某个物件上的使用习惯等,设计出更加方便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室内环境。
2.3不同的用户对室内设计的要求会有所不同,因此,进行环境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成了现代室内设计的主要依据。设计师与用户之间可能不会有太多的沟通,因此,在人们的表达上并不能对室内设计做出更好地规划。然而,在对用户进行环境心理学方面的分析后,设计师可以较为清晰地理解人们在室内设计上的需求,方便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科学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2.4设计师要始终注意良好视觉效果的产生,人们会通过眼睛,感受到室内环境的好坏,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设计时要重视环境对人们感知器官的影响,选择适当地设计材料等为人们提供符合人们审美要求的室内环境。因此,在进行室内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环境心理学的作用,对人们的心理情绪进分析。环境心理学是环境带得人们的第一反应,人们通过这一学科将对环境的要求及认识充分地展现在室内设计师面前,为其提供更为科学的理论依据。另外,环境心理学还可以引导使用者体会到更加完美的室内环境,指引设计师进行更加符合人们要求的室内设计。
3.环境心理学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问题
在社会逐渐发展的今天,我国对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更加重视,然而,由于我国对环境心理学的研究还处于不够充分的阶段,导致其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影响作用较小,不能充分发挥出其本质功能。另外,随着人们对室内环境要求的逐渐提高,现代室内设计也开始转向以环境心理学为研究基础的发展方向。然而,在这种条件下,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环境的要求也是未能得到充分满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经济条件不允许。人们往往希望将自己所生活的室内环境变得更加符合自己的需求,然而这种需求的实现却需要付出太多的物质条件,因此,人们便无法追求自己内心高质量的室内环境。
3.2人们对室内环境的高要求往往难以用语言表述出来,无法使得室内设计师了解到其对室内环境的需求,由此可能会导致室内设计效果与用户的要求完全不符,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3.3由于室内设计方案的局限性,人们无法发挥出更加丰富的想象力,内心对良好的室内环境的需求也会受到限制,导致对室内设计的效果降低,无法实现内心对室内环境的认可。由此看来,在进行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各种约束条件使得环境心理学难以发挥更大的作用,导致现代室内设计无法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符合要求的生活环境,严重影响了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的情感态度,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
4.结束语
关键词:环境心理学;色彩;城市;外部空间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色彩初步探究
环境心理学是在基于继承和吸收环境设计的基础上,将人的心理需求体现在环境设计,使设计更舒适宜人。色彩存在于我们所处的物质环境的每一个角落,又是人的心理最为直接的影响因素,因此,它起着连接环境与心理的媒介作用。不同的环境色彩能引起人们不同的心理感知,主要有:温度感觉、轻重感觉、距离感觉及面积效果、对比效果与协调效果等。
城市外部空间的色彩分析
城市外部空间的色彩构成可分为三类:自然色、半自然色和人工色。在我们所调研的公园、广场中,其空间组成元素有:水体、植物、铺地、建筑小品等。这些元素都有自己的色彩偏向,自然色与人工色的交织构成了一个色彩空间。这些色彩的设计与搭配是否合理,取决于人们的心理感受。当然,公园及广场的性质及使用主体不同也会对色彩的整体布局产生影响。
环境心理学在城市外部空间色彩布局中的应用
(一)绿化
绿化随季节和生长的变化而不停地改变其色彩、质地、叶丛密度以及树冠形状等。这种变化赋予城市生命力,使城市空间更富有自然的意味。即使是在同一个城市空间中,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色彩景象,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
即使是同一种植物,其色彩也会随季节时令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色调来。和所有物质一样,绿化植物也有肌理的表情,具有粗犷、厚重、轻柔或细腻之分。由于夏季和冬季的色彩表现占据着一年中大部分的时间,而秋天的色彩维持时间却很短,因此在对不同植物进行配色设计时,最好更多地考虑夏季和冬季的色彩:在植物色彩的处理上使用一系列色相变化的植物,考虑四季所呈现色彩的变化,使之在构图上具有丰富的视觉层次。
在烈士公园,高大的乔木形成一条幽深的林荫道。四季常绿的树木使得即使是在略有寒意的秋季,也依然绿意葱茏。这条林荫道地势平坦,且周围缺乏灌木、花卉的点缀,单调的植物设置使得整体色彩单一,缺乏变化,容易引起人的视觉疲劳。然而,在湖南文化村落里,地势高低起伏,周围的植物种类较为丰富,颜色各异,随着地势高低错落。缤纷的颜色倒也不显得杂乱,反而更让人觉得温馨自然。因此,在植物搭配上,一些季节性的高低错落的灌木、花卉,将会使景观更加丰富而有层次。
(二)铺装
铺装是为了便于人的活动而铺设的地面,具有耐损防滑、防尘排水的性能,并以其导向性和装饰性的地面景观服务于整体环境。另外,不同的活动区域,使用者不同,对色彩的心理诉求也会有所差异。如儿童,好奇心强、色感较单纯,喜爱一些单纯、鲜艳而对比强烈的色彩组合,因此儿童活动区宜使用明度高、纯度也高的红、黄、绿、蓝等色彩组合;青少年大多性情强烈,有着活跃的朝气,对色彩偏爱明快与活泼的组合,因此青少年活动区可考虑明度高、中等纯度的暖色的运用,并注意形成视线焦点;老年人喜静,好回忆往事,性情沉稳,视觉需求中以视觉经验为主,与流行色常保持一定的距离。
在芙蓉广场,使用者为城市居民。主要休息区多采用鹅卵石铺地,同时在平面上呈现出曲线的构图,与广场的主要吸引点——拉小提琴的铜色女神飘逸的长发形成很好的呼应,统一而和谐。
(三)雕塑与小品
橘子洲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众所周知,头像雕塑是该公园主题的点睛之笔,每一个来到这里的游人都怀着一颗崇敬、瞻仰的心情。站在淡黄色的巨型雕塑下,仰望之中,只觉得伟岸高大而没有压抑的感觉。一个成功的雕塑就是要有好的内涵,并给人美的享受,这个雕塑无疑做到了这一点。雕塑家准确的运用色彩的象征意义使雕塑的内容与形式高度和谐统一,给人以强烈的雕塑艺术色彩美的感受。
东方红广场作为一个纪念性广场,它的历史韵味比较浓重。广场整体色彩以灰色绿色为主。同时,广场的北、西、南三面被周围道路栽种的高大乔木围合起来,形成较好的半封闭空间及视觉景观,处于中心地位的雕像显得高大伟岸,淡淡的灰色让人肃然起敬。同时,又不会产生疏离感,恰如其分地表现出特有的情感效果来,同样体现着广场的主题。
(四)水景与照明
水可动可静,可无声可喧闹,平静的水使环境产生宁静感,流动的水则充满生机。水的蓝色是一种令人产生遐想的色彩,使人感到幽雅宁静。橘子洲的水景设计,充分利用了有利的地理气候条件,并与周围环境和人的行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出了包括看水、戏水的安全近水场所和空间,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照明也是城市开场空间的重要元素之一。在橘子洲头像营造的主空间中,采用橘红色的高压钠灯,给人以温暖的高亮度的感觉,符合整体环境的氛围。另外,其不足之处在于,光源的选择还应考虑季节的变换,冬天宜采用桔红色的光使整个环境充满温暖感,夏天宜采用高压水银荧光灯使整体环境充满清凉感。
结语
色彩是城市外部空间设计中需要关注的要素之一。在景观视觉效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人们的心理,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探究色彩对人影响的同时,有必要将研究的结果应用于实践之中,然而这却是景观设计中常常被忽视的地方。通过运用环境心理学分析城市开敞空间中的色彩美的特性,同时对构成空间的各个要素进行色彩设计,必将使城市开敞空间的色彩更加合理宜人。
参考文献:
[1] 郭良.《构筑人情化城市广场》 重庆大学硕士论文 2001
对象存在着本质的区别。最为根本的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有着自我觉知的人,因而研究对象并不是被动的反映客观世界,而是主动的建构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建构心理世界的过程中,文化环境提供了意义资源。因此,心理学的研究方式也应该与自然科学有着本质的不同,必须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的特征,确定适合的研究程序与研究方法。’
2.2大学生心理的校园文化特性
根据前述有关心理学的文化转向的理论,心理具有文化的属性,文化对于心理行为方式的影响不容忽视。而在大学校园中,以高素质人才‘培养为根本目标而形成的校园文化,其文化环境存在的独立性、完整性和系统性,都是其他社会亚文化所无法比拟的。因此,校园文化对于处于其中的大学生心理的影响也更为显著。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作用机制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深入研究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作用机理,才能更好地发掘校园文化中蕴涵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1、物质环境对心理的影响
依据有关环境心理学的理论,个体总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环境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它为我们提供直接而真实的感觉刺激,即环境信息。”2个体在通过所有感官获取环境信息的同时,其心理也会受到环境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就有不同环境对人心理的造成不同影响的描述,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在“阴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的环.境里,人们的心理状态是“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但是在“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邻游泳;……”的环境人们的心理状态是:“心旷神怡,宠辱不惊,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物,田浩.文化与心理学研究方式的变革[D].长春:吉林大学,2006,马铁丁.环境心理学与心理环境学【M〕.国防工业出版社,19%:164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大学生心理的校园文化特性质环境的光彩、颜色、声音、温度、形状、构造等等,或多或少都会对处于其中个体的心理产生影响。以色彩为例,红色使人朝气蓬勃、充满生机与活力,但容易使人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黄色使人感到温暖、轻快、镇定,有助于集中注意力。蓝色使人感觉恬静、柔和、凉爽,可以减慢心率,降低血压。绿色寓意生命、希望,象征和平、自然,给人清新的感受,能调节神经系统,活跃思维,消除紧张情绪。白色清纯、素雅,让人感觉安全,利于静心休养,镇定烦燥情绪。整体而言,优美的校园环境,让学生感到心情舒畅、愉悦,并能激发学生的美感,丰富审美表象,促其审美情趣的高尚化,提高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而相反,昏暗、脏乱的教室则会让学生感到烦躁、甚至厌恶。
2、群体心理作用
群体是指“一群人有共同目的并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所组成的人群集合体”’。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们结成的各种群体,不是静止不变,而是处于各种因素不断互相作用和相互适应的过程中,因此,群体不是个体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动力整体,是一个系统,其中某一部分的变化也会导致其他部分的状态发生变化;群体的行为通过协作活动所产生的力量,会超过各个人单独活动的力量总和。这是因为群体具备将个体力量聚合成新的力量的功能,其对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这表现在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抑制作用、群体规范的影响、群体压力与社会从众行为等。而在大学生群体中,上述影响具体的表现为大学生群体能够满足学生个体的心理需要,产生归属功能,认同功能,支持功能和塑造功能。任何群体成员都有许多需要,有些需要通过学习可以得到满足,而有些需要则必须通过群体来满足,例如,安全需要、自尊需要、交往需要、归属需要、社会化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等。一个学生当他属于某一群体时,会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产生一种归属感,特别是在涉及到群体利益和荣誉的情境中给人产生更为强烈的归属感。大学生群体具有认同功能,其自身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对成员有吸引力,而个体也往往自愿接受这一群体的影响并与其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心理倾向;个体的思想、观点、情感特征、行为方式和具体业绩等若符合群体的要求,便会得到群体的支持,而这种支持又会强化个体的思想、情感、行为和业绩,增强自唁心,推动个体前进。大学生群体对学生个体还有塑造功能,按照规定要求评价各成员的言行和成绩,规范各成员的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个体可以通过群体实现个人力量所不能胜任的事情,可以相互勉励,共同进步,相互关心照顾,解除精神上的空虚和无聊以达到健康心理。大学生个体的价值观主要来自于他所生活的社会,特别是来自于他所属的群体,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也受到他所属群体的巨大影响。这说明群体价值趋向、群体心理对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和行为有多么的重要。群体心理的形成后不是一成不变的,除了群体内部变化引起群体局部或整体变化外,外力作用对群体心理亦会产生影响,特别是对可塑性较强的大学生群体。而校园文化恰恰是这样一种非常有效的外力,它能够营造一个积极的、向上的、健康的大环境,通过影响、引导大学生群体,达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最终目的。 3、环境因素对创造性行为的影响
创造能力是个体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且是较高层次的一个方面。从创造性来分析,人类创造性的生态学理论研究者哈弗林顿通过多阶段的分析,提出了两个平行的生态系个体资源与生态资源。前者指的是个体的认知技能、人格特质等,后者指的是对创造性具有影响的环境性因素,如关于智力的、审美的社会标准,合作与竞争的形式,信息与训练的获得等。当然,在本文中我们关注的是生态资源,即环境性因素。哈弗林顿认为生态资源对创造性加工产生影响的机制是匹配,创造加工对创造活动的个体与环境提出很多要求,如果要求得不到满足,创造性就不可能产生。生态资源主要是通过促进人格资源的表达而发生影响,如果创造性活动要求个体具有勇气,而生态资源具有鼓励勇气的特征,人格资源的要求获得满足的程度就更高。哈弗林顿认为创造活动一般受到心理社会的利益追求的激发,有必要进一步去构建这种动机关系。从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这样说,对于创造性加工活动,个体资源与生态资源是两个平行的生态系,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生态资源即环境因素蕴含与创造性活动要求匹配的资源,促进个体产生动机,利用个体资源,实现创造性活动。心理健康与成长对环境提出要求,环境的好坏,将影响学生适应和改善环境的动机和方式,从而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
2.2.2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功能体现
1、陶冶功能
校园文化的陶冶功能,主要是通过给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物质环境、制度环境与精神环境来感染情绪、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从而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首先,优美的校园物质环境,可以让身处其中的校园主体有意无意间受到感染和影响。鸟语花香、浓荫蔽日的校园环境,令人心旷神怡、精神振奋;整洁的教室、明亮的光线,会使人心情恬静、舒畅;年代久远的建筑、前辈大师的塑像,让人心生敬畏与自豪……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非常重视校址的选择,他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学生心理的校园文化认为:“天然环境和人格陶冶,很有密切关系。”基于这种看法,他提出了选址建校的五项目标:“一要雄壮,可以令人兴奋;二要美丽,可以令人欣赏;三要阔大,可以使人胸襟开拓,度量宽宏;四要富于历史,使人常能领略千百年以来之文明,以启发他们光大国粹的心思;五要便于交通,使人常接触外界之思潮,以引起他们自新不已的精神。”
其次,人性化的制度管理,可以让被教育、被管理者感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并影响他们在将来处理事情时的态度和做法。在对校园主体特别是学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与单纯的批评教育、生硬的管理者姿态相比,激励、引导等方式、亲切的朋友的角度更容易为学生接受,不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可以在平心静气中实现教育和管理的目的,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发现并正确对待自己的错误,接受对方的教育或管理。并且这种人性化制度管理方式还会影响被管理者的处事态度,使他们在以后处理类似事情的时候,也会采取积极的态度和人性化的方式。
再次,校园精神环境对大学生的陶冶作用更为明显。校园精神以大学精神、学风、教风、人际关系等方式表现出来,对学校的各个方面起指导性的作用,给置身于其中的大学生以深刻而深远的影响。学风踏实严谨,就容易形成刻苦好学、锲而不舍、孜孜不倦、兢兢业业、实事求是的品格;人际关系融洽,就能感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温暖以及帮助他人的快乐。校园文化通过各种有形的、无形的、物质的、精神的因素的综合作用,于潜移默化中感染了情绪,陶冶了情操,美化了心灵。这种“润物细无声”的陶冶教育,是其他任何形式所无法替代的。
2、导向功能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通过校园文化所建立起的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影响和引导大学生的行为心理,制止不良行为的发生,通过各种文化活动,逐步把学生引导到校园文化所确定的价值目标上来。从社会大环境的角度来看,尽管大学生的主要生活限于校园以内,但校园的开放性、网络的盛行、学生自主性的增强等因素的存在,使社会文化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有增无减。对于来自国内社会甚至国际社会的各种新观念、新思潮澎无不引起大学生的关注和反思,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他们的价值取向。而校园文化便成为社会文化作用于大学生的缓冲带,通过显性或隐性的方式,校园文化帮助大学生对社会文化中的各种观念、思潮进行正确的评价、鉴别、取舍,引导他们提高认识、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最终确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正确的价值取向。从校园建设的角度来看,每一所高校在追求发展的既定目标之外,都有各自不同的“个性”,有的严谨务实,有的自由活泼。不同的文化气质和行为方式在有形无形中也会影响、引导学生个体形成相近的文化气质。例如,“各高校围绕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学生心理的校园文化特性各自的发展目标而开展的各项创业活动,广大师生在实践中所体现的创业精神,对每一个学校成员都是一种鼓励,一种爱校、建校的动力,对新进校的学生、老师更是一种召唤,一种要求,一种期望,使他们很快地接受高校文化的引导,认同高校文化中包含的团体意识和价值理念等。”’ 3、塑造功能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塑造功能体现在能力塑造和人格塑造两个方面。一方面,丰富的校园文化为大学生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大学生可以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通过积极参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使他们各自的组织管理能力、社交能力、自主能力在不同程度上得到锻炼和提高。另一方面,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满足了大学生求知成才、开展社会交际、锻炼能力、提升自我等各方面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通过校园文化所创设的优美的物质环境、和谐的制度环境以及良好的精神环境,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影响和熏陶,对他们良好素质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塑造力,使他们能在轻松偷快的校园文化环境中,自然地塑造健康的人格。
4、凝聚功能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的凝聚功能,体现为校园文化能够在学生中形成一种向心力,一种团结一致的合力作用。校园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体现在校园精神文化上。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它主导着校园文化发展的方向与具体形态,一所学校与另一所学校的区别主要就是校园精神的差别。居于校园精神文化最深层的是校园人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它对大学生的精神状态、行为方式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学校师生员工共创和认同的价值观念,校园精神具有无形的不可低估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认识并体验到彼此具有共同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会使生存于同一所学校的人们彼此之间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并进而升华为强烈的归属感、责任感,从而把大家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并生动地以“交大人”、“清华人”自居。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理想目标,就是使身居校园中的大学生们时时处处感受到师长的爱护和集体的温暖:同学之间,大家团结友爱、互相鼓励、互相关怀;师生之间,学生尊敬师长,老师爱护学生。而在他们将来走出校园后,又会以曾经身为这所学校的一员而感到自豪,会为维护母校的声誉、为母校争光而努力奋斗!这种凝聚力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使得无论是在校生还是校友都自愿地、积极地团结起来,共同为学校的发展而奋斗
2.2.3校园文化影响大学生心理成长的特点
1、影响方式的潜隐性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影响机制,既包括了能动的理性因素,同时又包含着被动的感性知觉因素,并以非理性的因素为主。校园文化往往具有规范性,但具体的规范与管理方式更多的是潜在的,不具有强制性。这种潜在的教育方式将具体的教育目的隐含于教育过程中,学生对教育者的教及自己的学都没有明确的意识,而是在无意识中接受到教育者所要传导的意义,教师是通过无意识强化的情感共鸣影响学生的心理、观念和行为,从而能够绕开意识的障碍,避免了学生对说教式教育的反感和抵触,保证育人目标的实现;同时学生以被尊重的主体角色进行交往,体验着参与者的价值感和自尊感,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与发展产生深刻的激励作用,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会使学生毕生难忘,而且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
2、影响范围的全面性
不同于某种制度的制定或者某一模式的选择,校园文化是伴随着学校的出现,伴随着某一所高校的建成而逐渐萌芽、发展起来的。校园文化涵盖了学校课堂教学内容以外方方面面,几乎无所不存、无时不在。它不仅涵盖了以校园建筑为主体的整个校园景观,也涵盖了教室、宿舍、食堂的特殊的文化氛围;不仅涵盖了教学系统,也涵盖了行政和后勤系统;不仅涵盖了学生的课外活动,也涵盖了学生的日常生活;不仅涵盖了历史传承的校园精神,也涵盖了新形势下学校制度文化的创新……校园文化内容的广泛性决定了它与生活、学习于其中的大学生的密切关系,任何一个在校生几乎无时无刻不与校园文化发生着联系,受其影响;同时这种广泛性也使得校园文化的影响波及学生生活、学习甚至休闲的方方面面。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心理全方位和多层次的渗透式影响,也要求教育者们对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进行更加全面、精心的控制和设计。
关键词:幼儿园室内空间色彩心理
中图分类号:TU238+.2文献标识码:A
色彩之于人们的生活,犹如调料之于佳肴。试想一下,如果生活失去了色彩,就如佳肴失去了调料,将索然无味。色彩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时刻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及情绪的变化。尤其是在封闭的人为的室内空间当中,更加显得尤为重要。人们可以通过色彩来调节心情,减缓压力。那么,不同的人群对于色彩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幼儿作为一群特殊的人群,生理以及心理都未发育成熟,也正是处在对色彩的认知阶段。因此,色彩对于幼儿还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幼儿园的室内空间色彩布置应在统一中又有创新,根据室内空间的不同作用合理布置色彩分布,使幼儿正确认识理解色彩的表现,构建一个令孩子们舒畅的环境,提高孩子们的生活情趣。
一、幼儿园的场所特征
对于幼儿来说,幼儿园的空间环境是幼儿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在幼儿的生活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设计不应只是为幼儿提供一个保护用的容器,幼儿园作为我们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西安交大幼儿园作为交通大学的附属幼儿园,决定了它有着不同于一般幼儿园的教育氛围。它依托百年名校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氛围,着力创造适宜每一个孩子发展的教育环境,也正是这样的氛围使得它对园内各个室内空间的布置更加重视,尤其体现在色彩应用上。根据幼儿园不同的室内区域划分,对各自的色彩要求也不同。
二、幼儿园室内空间的分类及特征对色彩的要求
幼儿园室内空间分为学习室、活动室、卧室、衣帽间、教职工办公室、医疗保健室、病儿隔离室等几部分。由于不同空间的作用不同决定着室内的布置以及色彩场景也截然不同。但都是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为宗旨。
(1)学习室
学习室是孩子们接受教育,老师传授知识的地方,应该形成严肃的学习氛围,但是又由于接受教育的这个群体是幼儿,所以这个氛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应根据幼儿的情况,以柔和、活泼的方式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吸取知识。而不是以生硬强行的手段一味灌输知识。因此,学习室的色彩应以严肃活泼为主,既可以让孩子们认识到这是学习知识的地方,又不会造成孩子们心理的拘束感和压抑感。
色彩以及图案布置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但是,过分鲜艳的颜色会使人产生倦怠的感觉,过分深暗的颜色则会使人的情绪感到沉重,在孩子们学习室的布置当中可以以平静的白色绿色为主,使孩子们静下心来,同时布置一些少量的彩色元素,增加学习的趣味性,缓解紧张的气氛。
(2)活动室
对于儿童来说,活动室应该是安全、宽敞、整洁且对孩子们有吸引力的室内空间,也是他们所处时间最长的空间,活动室的面积相对于其他教室也会大一些,供孩子们在此游戏玩耍。。简单、鲜艳、明快、活泼的纯色调和甜美的柔和色调是被他们接受和欣赏的。最好是结合丰富的想象力,在自然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形成连续的、动感的、美妙的色彩整体。这样的话就可以营造出一个既活泼动感,又不会过于浮夸的环境供孩子们游戏玩乐。
总的来说,在整个幼儿时期,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较弱,缺乏一些想象。推论、象征的能力。只能从直观的表面看自己喜爱的颜色。这也是这批人群的特殊性造成的。因此,活动室的色彩虽然多样化,但也应遵循幼儿心理喜好。
(3)卧室
卧室是幼儿休息的地方,需要营造一个宁静、温馨的气氛,蓝色是精神安定剂,可以是人的情绪镇静,帮助睡眠。因此幼儿卧房选用蓝色系。但是若一味的将卧房的一切都布置为蓝色,又显得有些清冷,会使人觉得过于忧郁,所以,在卧室中添加一些清淡的花纹图案,增加少许的绿色会对忧郁的气氛有所缓解,另外,根据季节的不同,室内布置也有所不同,冬天的时候,铺上红色的地毯,粉红色的窗帘,都可以使房间变得温馨而又宁静。夏天的时候,则换上清凉的颜色都可以为孩子们营造一个良好的休息氛围。(如图所示)
(4)其它
除了孩子们的学习室、活动室、卧室以外。幼儿园还有许多的其它室内空间布置也是不能忽视的。由于幼儿这一特殊的群体,身体心理尚未发育成熟,所以,他们所处的各个环境一定要符合幼儿的心理需求,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在幼儿园还有一个特殊的室内空间值得注意就是医疗保健室以及病儿隔离室。它不同于成人的卫生所或者医院的布置,如果室内全部像常规刷成白色的墙壁,白色有时候给人的感觉是希望,但有时候给人的感觉却是恐惧和悲伤。尤其对于幼儿来说,会对他们造成一种心理上的恐惧,从而产生抵触和排斥的心理。达不到治疗的效果。因此,在室内设计上,色彩应该以白色为主,可以让人心情平静,在加以淡绿色、淡粉色这样柔和的色彩,减少幼儿心里的恐惧。
三、总结
色彩心理与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相密切相联系。根据相关的研究,幼儿大多在3-4岁的时候,可以辨认出色彩的色相及明度,到了5岁后,大概可以识别出全部的色相,清楚色彩的明度层次,并在此基础上逐渐显现出色彩对幼儿心理活动及行为活动造成的影响。因此,幼儿园建筑的室内外空间应该满足幼儿的心理特征,从幼儿的审美角度作为依据来设计,加以新奇、鲜明、直观的形象取悦孩子,并使这些建筑作为他们欣赏使用的主体,最终构建出满足孩子心理需求的色彩场景。
参考文献
[1]林川.幼儿园教育环境之探讨:=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安冶金建筑学院, 1987
[21周南.小学校园规划与儿童行为发展之研究.建筑学报,1998(08)55一57
[3]王小慧,张卫华,吴良等.心理学在托幼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陕西煤炭,
2002(02):46一48
[4]马铁丁?《环境心理学与心理环境学》.国防工业出版社1996.10.
关键词:文化景观 校园景观 路径分配空间 路径景观
1 概述
1.1 研究背景
建大校园内存在着众多文化景观分部在各个交通路径中。校园内的道路分部复杂,有两个校门,长廊有东西两个出入口,教学区对外出入口很多。这些因素有可能导致交通路线的重复设置,而且容易使人在路径选择中产生困惑。因此校园内的文化景观就起了在路径选择中的导向功能。校园文化景观与天气、时间、人的心情等一些因素共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因此选择《建大校园景观与校园路径选择偏好》为研究题目来专门研究文化景观对路径影响的具体原因。提出合理的文化景观与路径设置原则,制定设计策略。
1.2 研究对象
学习生活在沈阳建筑大学校园的全体师生。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通过运用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校园文化景观对学生路径选择的影响。
研究中通过实地感受和利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得到多数人对路径空间的感知体验以及在路径空间中人们的行为活动。总结归纳出影响人们在路径选择上的因素。评价校园文化景观对路径选择影响的重要性,存在的合理性。
1.4 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在研究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扰,起初我们将题目写成校园景观与路径选择的影响研究,但后来发现这个题目不能准确的诠释我们所要研究的选择路径的现象,所以我们将题目改为建大校园景观对于路径选择的影响程度研究。然而当我们拿着一份完整的调查问卷时发现在校的同学们对待问卷的态度完全不一样,有些同学就是草草了事,而对于最尊重我们调查问卷的建筑学专业同学真的很是感谢,这样对待事情认真的态度值得赞扬。最终,我们还是克服了重重困难得到了宝贵的调查结果。
2 理论研究
2.1 名词定义
①文化景观: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景观,它反映文化体系的特征和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②校园景观:校园景观是校园中各种可见的、有形的文化特征,它显示在校园空间中,反映一定群体的精神风貌、审美情趣、价值趋向,对学生具有潜在的教育功能。
③路径:路径空间是一种极具生命力的建筑空间,它以丰富多样的形态广泛地存在于各建筑、建筑群体中。路径空间连接了建筑物的功能空间,形成了空间的秩序和系统,构成了建筑的“空间脉络”。
④行为:行为是人的心理反应,行动的目的和动机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行为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综合性学科,重点研究和探讨在社会环境中人类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及行为规律。
⑤心理:人的心理或意识是指人们心中的思想感情,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情感、意志、能力、性格等心理现象的总和,可分为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⑥路径分配空间:我们姑且先用这个自创的概念。诚然,一个空间它不可能会直接对一个人分配路径产生影响,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说,选择路径的主动权在于人自身的意志偏向。这里的路径分配空间是指几条路径出发或交汇或分歧的点所存在的空间。
⑦路径空间:这一概念主要用于与上面概念相区分。它是联系自然、建筑以及人们行走空间的连接体,它对人们的路径选择同样会产生影响。
⑧路径景观:分布于路径分配空间和路径空间中的校园景观。
2.2 针对研究对象――校园中的人们
校园环境空间与城市其他空间的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所承载的活动人群不同,校园的主要使用人群是教师和学生,而城市公共空间则是向全体市民开放的,不同的人群对空间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明确环境服务对象的行为心理特点,对人群活动内容与行为心理需求进行分析,是研究校园环境景观设计的根本所在,也是尊重生态、以人为本的环境营造的真实体现。
大学生群体是由青年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溺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没有遭遇过大的困难和挫折,也从小就缺乏集体环境,导致他们缺乏集体感与合作精神,缺乏自立能力和为人处世的能力。另外学习紧张对于心理脆弱者,也可能产生悲观失望、焦躁、嫉妒、自暴自弃等不良情绪。现代大学生交际困难也是十分常见的。一方面导致学生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因无朋友无倾诉对象,得不到心理帮助而加重心理压力,易导致心理疾病。随着网络的普及,交际困难又导致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在虚拟世界中获得交际的满足。
3 研究方法
根据物理环境的整理,总结出与研究题目相关的几个要素――宿舍、教学区、路径分配空间,路径空间。
3.1 校园基本资料(如校园内景观示意图)
3.2 路径的选择:(根据学校现有的景观分布暂定四条路径)
路径一:毫无疑问多数学生的选择,原因是:
①学校的交通枢纽长廊②几乎最近的行走距离
③最直观的路线 ④长廊入口的交通引导
路径二(长廊下层),选择原因:
①良好的视觉走廊②同样短的行走距离
③教学区景观组团的设定 ④多变的景观刺激
⑤去商业街的便利
前提:门必须开,季节不能是冬季
路径三:
①景观丰富,桥、水②图书馆便利
③宿舍区南部方便 ④稻田景观
路径四:
①操场便利 ②稻田景观
③无阻挡,路径多④桥、水等景观
⑤南宿舍区距离较近
3.3 根据路径选择性的观察
日期:2010、3、19
观察记录:
路径一――34人16:00-16:05
路径二――5人 16:00-16:05
路径三――14人16:05-16:15
路径四――2人 16:10-16:15
由于人数有限,观察做不到完全同步,仅能做到在时间段上相同,而且不计行走方向,只计通过人数。
4 调查后的路径分析
4.1 由校外进入校园生活区的路径分析
主要选择三条路径:
北大门――商业街――生活区
北大门――高层公寓――生活区
这两条室外路径拥有便利的服务设施与开阔的空间。
西门――长廊――生活区为室内路径,距离相对较短。
4.2 校门评价:
北门作为学校的主入通便利,景观构筑特点鲜明,但校外服务设施缺乏。
西门拥有便利的服务设施,但景观环境一般,校门狭窄,出入不够便利。
4.3 针对问卷中四条主要路径,不同季节、时间路径选择情况
综合比较,选择路径3的人数最多,选择路径4的人数最少。
选择路径一的主要原因:路径较短适宜早晚行走,不受气候影响。
选择路径二的主要原因:方便购物。
选择路径三的主要原因:交通便利,景观良好。只在冬季有一定局限性。
路径四极少有人选择。
4.4 户外学习地点分析
教学区庭院较封闭、宁静,是最适宜的室外学习地点,但目前庭院内座椅较少,部分庭院出入不方便,在庭院内停留的人数也很少。应针对不同庭院的情况做出调整,充分发挥教学区庭院的作用。
4.5 主要集会地点分析
长廊和铁石广场分别为室内外最主要的集会场所,应相应布置展板与电气设备接口。
4.6 休闲场地分析
中央水系、校园环路、教学区庭院为主要的休闲活动场所,针对中央水系应修缮局部亲水平台拓宽滨水步行道路。
4.7 室内外路径偏好分析
4.7.1 选择室内路径的原因分析
大多数同学选择室内路径主要是因为其不受气候影响,并且距离较短,因此有必要加强室内的景观环境,对长廊陈设进行系统规划,将绿化引入室内。
4.7.2 选择室外路径的原因分析
4.8 综合分析
4.8.1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整理可以看出,大部分受访者对行走路径的选择取决于交通的便利性以及季节或气候的影响,这是两个最主要的方面。其次是交通的景观以及路上行走时是否有便利的设施。在其中一些问题上选项比较集中,证明整个校园的规划主次干道、交通要道与休闲小路分明,流线基本明确。但是需要做出局部调整:
①增加更加人性化的标识。
②拓宽局部休闲小路,使主要流线更通畅。
③增加教学区对外入口。
④对室内交通陈设进行系统规划,增加利用率与趣味性。
4.8.2 在校园的几个主要出入口的问题上,大部分受调查者认为既有优点、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并且优缺点分散于不同的几个方面。在从相同的出发点,经过不同路径到相同的终点这个问题上,路径的选择较为分散,比例也大致相同。在改造中有针对性的改变地面铺装与绿化景观,符合每个路径的功能与特点。
4.8.3 经过最后一张图的统计得出,校园内主要的景观及交通节点之中,最常有行人停留的是:教学区庭院、中央水系、稻田、铁石广场、校园环路以及长廊等六个部分。针对每个场所的功能调整景观构筑,充分发挥其价值。
教学区庭院:
①明确主题,可作为室外临时展场。②增加植被。③取消局部护栏。④增加标识。⑤添加座椅。
中央水系:
①亲水植被多样性。②滨水步行道路层次。③通过景观构筑激活龙潭广场。
校园环路:
①增设感应照明设备。②道路两侧微地形处理。
长廊
①院系展板美化。②分主题布置陈设。③完善服务设施。
参考文献:
[1]大学校园环境景观设计中行为心理学应用研究.[南京农业大学硕士论文].
[2]行走在空间――环境路径空间的解析.[苏州大学硕士论文].
[3]景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育人功能――以沈阳建筑大学校
园景观设计为例.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9.11.04.
[4]对高校校园景观设计的思考.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5.07.04.
[5]大学校园空间认知地图案例研究――以大连理工大学校园
为例.[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
[6][设计心理学].唐纳德.A.诺曼.
[7][环境心理学]林玉莲,胡正凡编著.中国建筑公园出版社,2000.
[8][空间的语言]布莱恩・劳森著,杨青娟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关键词】:地铁空间;设计;文化;环境
【 abstract 】 : in the modern era, the subway gradually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modern city construction part, metro space is peculiar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odern city with space, it has access to the entire traffic in the city, and take the residents of daily travel need. So, for space reasonable artistic design appears especially important, can strengthen its space functional, comfort, artistic and demand, but also can make it present a space the city'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 and culture breath, meet the needs of people's spiritual culture.
【 key words 】 : the subway space; Design; Culture;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 TU9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空间设计主题化
现代设计往往赋予空间特定的文化内涵,通过对于装饰的不同手段,提高整个空间设计的空间层次以及基于地域的环境可识别性,向群体传达出特定的意义。现代地铁除了是交通性、技术性的空间外,也应当是文化性、标志性的空间。因而,车站的文化气质是其艺术性、个性和场所性的体现。
1.1主题文化装饰
文化性是从内容上表示空间的最有效办法。在空间内含上强调地铁地段的文化特征来形成识别性,创造有场所感的车站环境,是当代地铁站设计的基本目标之一。地铁空间不仅整体上要统一体现地域特色,站与站之间同样要体现文化的差异和趣味性。
世界上最早的地铁―巴黎地铁的空间设计就是采用装饰上的主题化设计,巴黎的铁每个地车站各有特色,如巴士底车站的墙壁上贴满了关于攻占巴士底监狱的图片并摆放着一些历史文物,俨然让你接受一回"革命传统"教育;同样在国内中大站位于岭南的最高学府一中山大学南门。车站运用大面积的墨绿色搪瓷钢板,流露出浓浓的书卷气息。给人以宁静致远的意境和无穷的求知愿望.涌动着强烈旺盛的活力和创造力。
1.2文化趣味性
在当代城市中,地铁由于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如安全快捷以及低污染等,成为当代都市主要交通工具。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地铁对于人们的作用也不仅仅只是一个交通工具,而地铁站空间也并非是一个换成地点这么简单了。人们精神上的需求越来越明显,将生活艺术化,将生活高品质化是现代都市人的愿望。所以,人们需要在换乘的同时,不仅可识别要求得到满足,而且心理和精神上也得到的平衡与享受。美化地铁环境,在地铁站中设置公共艺术品,就是让我们离艺术与生活更近一步的有效方法。在地铁站这个特殊的公共空间中,对于当代快节奏生活的都市人来说,人们更需要生活化、自然化的东西。
2.地铁空间导向设计
地铁空间设计必须提供给乘客简单明了的导向指示系统,在秉承功能为主的设计原则下尽可能的将设计元素简洁化,迅速传达信息并且准确无误。
2.1 实体元素的诱导传达
地铁导向标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引导乘客迅速、安全、顺畅的完成整个车站的过程。统一使用地铁线路以及车身的颜色,所有图像、文字和颜色均统一,结合地下空间的环境特点、乘客的心理及视觉要求进行设计,满足了乘客疏散的主要功能需求。单一的线性通道本身具有极强的导向性,导向性往往采用界面上的线来完成,如通过路面铺砌形成的方向线、墙面角线、装饰线、顶部灯带等来加强通道的方向感,此外,还可以通过通道尽端的光诱导来实现。
岔道是容易使人产生迷惑或焦虑情绪的空间节点,除了运用标志传达的手法之外,还可以从中间界面处理来增强岔道的“可读性”:如对从属的支道空间采取顶部降低或地面抬高的手法,来暗示主要干道与支路之间的关系;对不同支路空间界面采用不同肌理、色彩处理方法,以提醒通行者注意区分,并对下次通行产生记忆帮助。
界面上有规律的视觉符号的分布可以对通道中人的运动速度起到加快或缓解的调节作用,铺地材料的色彩、图案、质感等,伴随人的行走路线有所变化,可引导步行者变换方向。
2.2地铁空间色彩运用|
色彩,特别是较为鲜艳的色彩能使车站站台识别性增强,使人一目了然,快速识别。纯色比较适用于用于宽敞单一的空间界面。所以,善用导向标志系统的色彩,发挥其调节作用,不仅可以满足视觉导向和信息传达的要求,也可以调节地铁空间内部单一的色彩空间。但运用时要注意导向系统脉络清晰,对于导向系统色块的运用做到点线面协调运用,切勿使空间看上去杂乱无章。
3.光环境的透明化和自然化
在地铁站空间设计中,如果将整个设计比作一幅画,结构设计和材料设计为地铁站的“实”,那光环境设计就是地铁站的“虚”。“实”为主,空间形态肯定明确,形态细致。给人明朗的感觉。在空间关系上明确、肯定,形态上不含糊,给人明朗、清爽、力的感觉。那么,“虚”就在不影响空间导向明确的前提下与实相结合,创造出独特的氛围,传达着设计者的一份关切,一份提供给使用者的温馨与舒适。而实际上地下空间的人工光源变化少,也不同于自然光给人的自然贴切的导向作用和心理反应,会使人产生乏味的感觉,所以合理的光环境设计是极其必须的。
3.1光环境的透明化
为了增加地下空间的导向性,我们要重视光环境设计的透明化:透明有空间通透、环境交融之意,让自然光、环境信息通过透明的空间介质与深层的空间交融,让人获得更多自由空间信息,增强对环境理解。“透明”是一种设计理念。它能使空间更富于变化,使人的视界更远、感知范围更大,利于人的位置感的形成。所以,‘透明”通过增加环境的多样性从而提高环境的可识别性。所以为消除地下空间封闭带来的不利条件,应尽可能的让自然光、环境信息通过通明的空间介质和深层空间交融,让人获得更多的空间信息,增强对环境的理解,使空间更富于变化。
3.2人工光的自然化
地下空间一般受条件限制,很多部分无法引入自然光线,这时我们可以模拟自然光:采用模仿自然光线的室内照明手法,利用顶棚或侧墙隐藏人工光,人们看不到光源和灯具形式但是溢出的光却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人工光源的自然化设计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因为自然光的照度能力有限而且并非地铁空间每一处都能利用自然光源,所以人工光仍然是空间环境的主体。所以人工光的利用中要合理安排灯具位置,光源强弱,甚至灯光色彩,以期能够让乘客能在心理和生理上能够顺利的接受空间的光环境,顺利的完成行走路线。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2]徐磊青,杨公侠.环境心理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3]严晏. 地铁车站空间界面的可识别性设计.合肥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4]朱小雷.大城市地铁枢纽站换乘与衔接高效空间设计初探.广州:华南理
关键词:园林设计;人性化设计;园林保护法的实现
Abstract: at present, wants to make the garden and its facilities was not damaged, you must make full use of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the protection of landscape garden cause damage to control behavior. The author of the related theory of environmental behavior and garden design analysis indicates, garden design of landscape protection law realization has certain effect, some quality is not high landscape design can cause garden protection law difficult to achieve.
Keywords: garden design; Humanized desig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arden protection law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园林设计是一项比较复杂、综合性的学科,其与自然科学以及技术问题、人民群众的生活、社会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之所以建造园林,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人。所以,园林设计不单单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也不单单是一个美学问题就能够概括的,它更应该不断的对社会、人的心理以及人的行为进行充分的研究,还有就是研究园林设计对园林保护法实现所造成的影响。
1.园林保护法的实现与园林设计相互关联的理论依据
我国虽然制定了关于园林保护法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也看到了实际效果,然而,即使这样园林破坏行为的发生率并没有降低,园林保护法的实现程度依然较差。本文主要对园林设计与园林保护法实现之间存在的关联性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主要论述的内容是园林保护法难以实现,除了不法人员的破坏行为对其造成影响之外,园林设计是否对其的实现也造成了影响呢?如果园林设计对园林保护法的实现有一定的影响,那么,理论依据在哪?
园林设计与园林保护法的实现存在关联的理论依据主要涵盖了犯罪心理学理论、环境心理学理论、以及设计学理论;从犯罪心理学理论角度而言,之所以有破坏行为的发生,主要还是因为该处发生破坏行为的机率很高,并且还相继有人采取同样的破坏手段对该处实施破坏。总而言之,园林之所以存在破坏行为,是园林本身所造成的,也就是说,园林自身就存在着容易被破坏的因素;丹麦学者杨・盖尔曾经说过:“如果环境存在了缺陷,那么不良行为的发生机率也就会越高”,他提倡相关人员应从环境设施方面着手,为人类营造出良好氛围的交往空间。那么,这时我们不难发现,园林保护法与园林设计这两个看上去并不相关的问题,实质上它们之间却有着相互影响的内在联系。
在对园林进行设计过程中,园林设计者必须对园林破坏行为进行充分的考虑,只有这样,园林设计的整体质量水平才会得到提高,园林破坏行为的发生率才会降低,从而促进园林保护法的实施。如果园林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不重视起人的行为因素,那么,园林设计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将会面临着困难。可以说,人们对于质量不高的园林设计产生的失望是造成园林破坏行为发生,让园林保护法难以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
2.园林设计对园林保护法的实现造成的影响
前面我们说到,园林设计与园林保护法的实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首先体现在低质量的园林设计对园林保护法的实现造成的影响上。园林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如果没有对使用者的空间行为进行全面的考虑,那么,低质量的园林设计就成为了园林破坏行为发生的潜在因素。近几年,园林设计的理论和实践有着较大的局限,园林设计者和园林工作者更多留意主观的美感意识,神韵和风格,对使用者的空间行为缺乏考虑。而且,设计者也很少在意建成后的园林作品,它们被启用后设计者很少回顾察访,倾听使用者的呼声,其主要兴趣乃是注重内行的评价,这种做法,无疑更加疏远了设计者和使用者本应默契的关系。俞孔坚提出:忽视人的破坏行为,缺乏人文关怀:“非人性的设计和暴发户与小农意识下的‘城市化妆运动’”,招致人的破坏行为。
低质量的园林设计不仅不能够将园林破坏行为的发生率降低,相反还可能进一步加大园林破坏行为的发生次数。从实际角度而言,园林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如果对休息者、游玩者的特殊行为忽视了,那么就会产生园林破坏行为。园林保护法的实现的社会环境指的是园林保护法在实现过程中,社会系统的内部与园林保护法的实现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这些因素可以和园林保护法的实现产生信息交换,对园林保护法的实现有着直接、间接的正面与负面影响。例如(“我区十年前的桔乡广场绿化”),如果按照常规走法,某人依广场设计的路径行走,从广场绿地的入口深入广场中,需要行走的距离为635米(实测)。而横穿草地直接进入广场同一点的距离仅为112米,所以草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还有公园里的圆球形景观被人粗暴的打破;园椅被游人踩踏;本来用于某些功能的设施被无端的挪做它用;所谓美观的草坪被抄近路的行人开辟新径等等。撇开其他原因不谈,单就园林设计来看,依据“设计必须为人”的理念,我们便不难看出园林设计阻碍或部分阻碍了园林保护法的实现。
3.园林设计能够促进园林保护法的实现
园林设计与园林保护法的实现之间存在着关联,不仅体现在低质量的园林设计对园林保护法的实现造成的影响上,同时,它还体现在人性化的园林设计对园林保护法的实现的促进上。现代的园林设计的基本概念与内容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行为科学的介入,使得其新的内涵更加的充实。
设计师们在最初的园林设计的时候,必须对未来的作品作出预测和评估,并且其作出的预测和评估须尽量准确与全面。譬如园林设计须尽量保障人在园林中的行为安全,避免安全隐患;设置必要的包括园林灯具、园椅等休息设施、垃圾箱、指示牌、厕所、停车场地、园林道路等园林硬件设施,使游人站立、行走、坐息舒适、便利;增加包括园林绿化植物(乔木、灌木、地被和草本植物)以及相当数量的管理人员等必要软质设施,从而避免、减少园林破坏行为的发生。
园林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使用者提供服务,因此,,园林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人的心理、人的一般行为、人的特殊行为全面的考虑,从而让设计出的园林作品不仅满足了人的审美需求,同时也满足了他们的功能需求,真正实现人性化的设计。有的园林破坏行为本身就带有故意的性质,因此一个园林作品出现了问题并不一定就是因为设计不全面而造成的,园林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并不能完全以使用者的需求为主,因为这样也无法降低园林破坏行为的发生率。
园林保护法的实现主要是将园林保护法实施的过程性与园林保护法实施的效果性进行相结合的一种概念;相关法律法规要想消除园林破坏行为发生的现象,就必须在园林设计上实现人性化的理念。因为只有人性化的园林设计才能确保人与环境和谐共处,才能为使用者提供自然舒适的环境,让他们感受到园林艺术具有的魅力以及其丰富的内涵。
4.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园林作为人们休息、游玩的公共场所,是园林设计者在一定的范围领域中,将园林艺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通过地形改造、种植花草树木等渠道设计出较为美观的自然环境。园林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通常是将山、水、植物、建筑这四大要素合为一体,以此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一致,从而让人们在休息与游玩的同时,体会园林艺术给他们带来的自然和谐的美感。园林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充分的考虑人的心理、人的态度、人的行为,只有这样,园林破坏行为才不会发生,园林设计才能够促进园林保护法的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唐学山,李雄,曹立坤.《园林设计》.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7(8):1.
[2]罗大华.《犯罪心理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0997,141.
[3]安旭,安学惠,陶连珍.《人的破坏行为和园林设计浅述》.河北林业科技,2003(6):33.
关键词:商业步行街;发展演变;休闲空间
一、研究的缘起
商业步行街最早起源于欧洲,其发展的早期是为了将购物者吸引回已经衰败的城市中心,发展至今,它已成为集购物、餐饮、娱乐、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的休闲空间,是一个城市休闲的象征之一。
休闲空间是伴随着休闲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产生的,由人们的休闲行为和所处的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它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消费需求,是人们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随着居民休闲意识的增强和休闲方式的改变,对城市日常休闲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商业步行街的产生及其发展演变
(一)国外城市商业步行街历史溯源。在古代的欧洲,城市广场始终是商业活动的主要发生地。随着巴洛克时代的到来,城市产生了无限扩展的道路和沿路的节点,广场也就变成了城市道路的交汇点,其宗教权威和城市纪念意义日益独立化;与此同时,商业机能日渐消退,交易商贸空间也由广场形态逐渐过渡到街道两边的线形空间,形成了沿街店铺鳞次栉比的商业街,这就是西方早期商业步行街的雏形。
工业革命后,西方各国逐渐成为世界经济与贸易的中心。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随之城市人口也急剧膨胀。生产和人口的集聚,促使城市发展,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城市成为重要的市场。百货商店和超级市场的出现,又大大推进了步行商业空间的发展进程,这两种新型商业形态迫使传统的小商店在经营上向着商品专业化和服务综合化转移,逐步形成了在城市干道路口、道路转角处布置大型综合商店,而街道两旁排列多家专业商店和服务行业的典型商业街区布局。这期间出现的商业建筑型制的演化及商业空间规模的扩大和发展,都标志着城市商业形态新的发展趋向。1926年德国的埃森市由于城市结构紧凑,人口居住密度高,在“林贝克”大街禁止机动车辆通行。1930年建为林阴大街,使商业获得成功,成为现代步行街的雏形。在20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伴随着西方国家能源危机的爆发以及旧城中心商业区的衰败带来的种种城市问题,人们开始模仿早期欧洲步行街的建设,以此来恢复城市中心区的繁荣以及解决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于是各国掀起了建设步行街区的,如德国的慕尼黑、波恩;法国的巴黎、里昂;英国的伦敦;美国的旧金山;加拿大的多伦多、蒙特利尔等城市都建设了步行街区,并且也都达到了预想的效果。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西方步行商业街区的发展经历了由单纯吸引顾客,到对步行者的关怀,再到成为社会活动中心三个阶段,城市发展和街区设计更加注重对于人的关怀和重视,使人们在空间中享受交流的乐趣,并真正成为城市和街道的主人。
(二)我国城市商业步行街的发展。在古代的中国,街道是传统意义上的公共生活空间。人们的一切公共生活都在街道上完成。街道的产生则可追溯至周代,在中国古代基本上按《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前朝后市”来组织城市空间形态。春秋时期,统治阶层开始对商业行为进行了严格的管制,实行“里坊制度”,只允许在划定的区域内进行商品交换,定时聚散。北宋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使城市里逐渐形成了临街设店的商业街和院落型商店,这时的商业场所不再是集中布置在特定的“市坊”内,而是分布在全城,与住宅区混杂,沿街开设各种店铺,形成熙熙攘攘的商业街。到了明清时期,城市中心就已经出现了繁华的商业中心区,如北京的钟鼓楼、东西牌楼及东安市场等地,许多当时繁华的商业街甚至延续至今,成为宝贵的旅游资源。
后,传统的封建社会经济基础开始逐步瓦解,资本主义的初步萌芽,使得我国的商业环境、服务模式以及建筑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伴随着签订,外商在租界区内建立了大量的娱乐设施,因而吸引了城市大部分的商业贸易活动,并最终形成了城市新的商业中心;此外,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民俗街市也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如上海豫园、苏州观前庙等集游览、购物于一体的庙会式步行街等都是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城市步行空间。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我国步行商业街的建设也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同许多西方国家曾经遇到的问题一样,城市化所引起的诸多问题在商业区的表现也越来越明显,我国也开始对传统的、已有的、旧式商业街区进行改造,如南京夫子庙商业街区的改造、苏州的观前街步行化改造,并在新兴的城市中心区域新建一些多层的大型的综合商店和相关服务行业,形成新的商业街区。
纵观国内和国外各种形式的城市商业步行街的形成,体现了如下发展过程:传统商业街坊的步行街——人车交通混杂的商业干道——现代综合步行商业街。步行商业街的使用主体是人,从人的休闲行为出发,人们只愿意在经过合理设计的休闲空间中进行活动。商业步行街的出现是城市居民追求精神生活的必然结果,它的发展演变体现了人们对精神享受的追求和回归自然的心理需要。
三、商业步行街发展演变原因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步行街已经成为城市生活的缩影,是居民休闲活动的重要场所,它的发展演变扩展了人们的室外活动空间,使得休闲在人们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纵观国内外商业步行街的发展与演变,我们可以看出: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商业空间形式的变化,在改变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提高消费水平的同时,也促使人们的商业购物行为及方式发生相应的变化。从深层次上来说,城市商业步行街的发展演变不仅是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更是一种社会结构的变迁。
由于不同的人群在社会中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也就产生了收入结构上的差异,进而形成了社会的阶层结构。经济在发展,这种结构也在一天天变化着,它直接影响了构成商业步行街空间的人、物及环境等因素的关系和变化,从而导致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文化心理、价值观念等发生变化,这些要素通过行动表现出来便触发了城市休闲空间的发展。从社会角度讲,休闲空间的发展是一个社会进步的表现,它体现了一个城市居民的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城市空间是由人创造的,他们从居住于其中的人们那里得到他们的特殊性。由于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城市空间中,他们逐渐将自己的特性施加给他们的环境,并尽其所能地改变和调整环境,使之满足他们的需要并体现他们的价值,同时人类自身又适应了自然环境和周围的人。因此,存在着一个连续的双向的过程——社会空间辩证法,即人们在创造和改变城市空间的同时又被他们所居住和工作的空间以各种方式控制着。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社会、经济、人文、空间的物化反映,它的发展演变反映了城市发展变动的历史,它的内在结构又反映着城市形态的本质。
四、商业步行街的未来
商业步行街是随着城市社会生活的进步、商业活动的高度发展,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公共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它也呈现出诸多的趋势。
(一)功能的多元化。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明显加快,城市休闲空间的功能也日趋完善。传统商业步行街的主要功能是经商,现代城市商业步行街则把商业与休闲相结合,注重非营业场所空间的设计,商业步行街不仅有大量的绿地、水面等休息处,还配备了一些文体设施,形成一个多功能的商业街区。
(二)环境的室内化。露天步行街的最大的缺点就是容易受气候条件的制约,尤其是在气候不好的地区或者季节,很难实现全天候营业。因此,室内步行街应运而生。最早的室内商业步行街出现在19世纪的西欧,如汉堡的西勒姆集市和意大利米兰教会广场商业街。室内商业步行街排除了一切车辆的干扰,完全成为步行者的天地,便于其进行各种休闲娱乐活动。
(三)设计的人性化。步行商业街是人们消费的载体,一个地区与商业活动的结合度最终决定了它是否具有足够的活力。要形成一定的社会活力首先要有一定数量和密度的人群作为主体保证,因此,一个良好的步行系统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在设计上充分满足人们的需求,为其提供安全舒适的购物环境,延长行人驻留时间,从而也提高商家的经营效益。
五、结语
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空间物化的反映,它的发展演变给城市带来新的面貌,体现了对城市历史的尊重,并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的环境和商业功能,对发挥城市土地的综合价值起着重要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现代城市商业步行街已不再是单一的购物场所,而是一种综合性的商业文化活动空间,其发展演变的最终目标是创造高度人性化的城市休闲空间。
主要参考文献
[1]Francis,Mark.Urban open spaces.In Advances in environment,behavior and Design,eds.E.Zubeand G.Moore,71-106 New Yourk:Plenum 1987.
[2]Gerater London Council.Pedestrian Streets.London Greater London Council,1973.
[3]Norberg-Schnlz,Christian,Existence,SpaceAxethitecture,lqewYork:Praeger,1971.35.
[4]Tevinson,Daniel J.(1986).A Conception of Adult Development.Ilerican Psychologist,4l.1.
[5]李雄飞,赵亚翘,王悦等编译.国外城市中心商业区与步行街.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
[6]芦原义信.尹培桐译.街道的美学[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7]扬·盖尔.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8]凯文·林奇.何晓军译.城市意向[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9]简·雅可布斯.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10]戴志中.国外步行商业街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11]谭颖.商业步行街外部空间形态及环境塑造-人文精神的复归与文脉主义建筑观的应用[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大学建筑系,1999.
论文关键词:心理暗示法;优化;德育;课堂教学
德育课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肩负着传授道德知识,提升学生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重任。但长期以来,德育课教学实效低下,难以发挥德育主渠道的作用却是不争的事实,德育课堂教学“多灌输、少启发;多压制、少诱导;多说教、少指点;多替代、少帮助;多言教、少身教;多理论、少实践”的方法,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产生抵触情绪,加之崇高的人类道德理想和泛政治化倾向的德育目标空洞而遥远,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容易产生排斥心理。德育课如何“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放松、无对抗的心理状态下潜移默化地接受道德教育,并逐步认同、内化,优化课堂教学,值得我们深思和探索。
心理暗示的内涵
《心理学大词典》是这样描述心理暗示的: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人人都会受到暗示,受暗示性是人的心理特性。心理暗示通过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是在无对抗情绪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认知、情感、意志以及行为产生影响的心理活动过程。心理暗示往往不易受到个体的抵触和对抗,容易被暗示对象所接受,会使他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是一种特殊的信息传递方式。
心理暗示法的内涵及其积极意义
20世纪60年代,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将心理暗示引入教育研究领域,创立了“暗示教学法”,其基本原理就是运用暗示手段开发学生个体的心理潜能,特别是无意识潜能,使学生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中学习知识、发展思维,增强学生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达到快速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暗示教学法理论认为,理智和情感、分析和综合、有意识和无意识(潜意识),都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而暗示则是个人和环境之间一个经常性的交流因素。人的学习活动是意识与潜意识交织的心理活动,每个人都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而实际学习成效受制于意识与潜意识的协调状态。在课堂上,当学生的意识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他们的潜意识也在吸收各种信息,并对意识时时刻刻地施加影响,增加或削弱意识学习的效果。当意识和潜意识处于积极和谐的相互作用状态时,学习效益就会成倍提高;反之,当潜意识处于消极状态或抵抗意识活动时,学习效率就会降低。所以,教师的责任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激发起潜意识并诱导其倾向于学习对象,最大限度地将潜意识与意识协调起来。因此,教学应力求给学生尽可能多的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提高记忆、思维、想象、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正如洛扎诺夫所说,暗示教学法“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角度出发,在学习的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暗示组织起来”。实践证明,通过心理暗示手段,能够使受暗示者具备无意识心理倾向,并且指导这种倾向和个人的动机、兴趣、期待、情感、意志等因素有机结合,发挥出受暗示者的积极潜力。
心理暗示教学法在国际上已形成一大教学流派。近年来,心理暗示教学法在我国学校中也逐渐得到重视。有人认为,心理暗示教学是一种高层次的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改革的新方法”。我们可以尝试将心理暗示教学法的理论和经验渗透到德育教学实践中,以优化德育课堂教学。
心理暗示法优化德育课堂教学的策略
青少年由于其心理不够成熟,人格尚未独立,具有一定依赖性,受暗示性较强,同时青少年具有逆反心理,容易产生抵触情绪。如果在德育课教学中巧妙运用心理暗示方法,将德育知识和道德规范以含蓄、间接的方式,通过人和环境的暗示作用渗透,相比直接的教育方式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营造积极的课堂心理暗示环境
暗示机制存在于人和环境的关系之中。环境心理学认为,任何环境都易激起人的情感共鸣,它是产生熏陶作用的重要因素。环境以各种方式刺激着我们的感官,让我们做出反映,养成习惯,形成观念并指导我们的行动,许多活动从本质上说都是人们无意识地对外界环境的各种暗示所做出的反应。
课堂心理环境是学习心理活动与学习个性特征之间的中介因素,它通过影响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情感体验以及评价效应,进而制约学生课堂学习效果。不同心理环境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情感体验、学习注意力有很大差异,学习中的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也有较大区别。课堂教学中的心理环境可以分为人环境和物环境两方面。人环境就是人与人之间交往而形成的在心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所造成的心理气氛,在课堂上表现为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所形成的心理场。教学中民主和谐、相互尊重、合作竞争的人际关系所产生的心理氛围,将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所谓物环境就是周围物体与人的关系中所形成的心理场,如教室布置温馨整洁,课桌椅摆放井然有序,灯光柔和明亮,班风标语积极奋进,一个整齐有序、轻松舒畅、积极向上的教学环境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心理暗示。因此,教师应在德育教学中营造积极的心理暗示环境来感染学生。只有在这样的心理氛围中,学生才能思维敏捷深刻,想象丰富活跃,记忆力增强,进行创造性学习,同时在和谐的人环境和物环境中感受和领会规则、秩序、尊重、平等、民主等等。
(二)暗示者——教师权威的运用
心理暗示的成功需要一个条件,就是受暗示者对暗示者存在的“自卑、自贬心理”——觉得自己不如暗示者、暗示者比自己更高明更具有智慧,自己应该向暗示者请教,接受他的判断和影响,甚至放弃自主思维。当然,这样的自卑、自贬心理以及对于暗示者的崇拜和能力的夸大,受暗示者很少意识到,这些心理过程通常都发生在潜意识,所以,暗示者的权威性及受暗示者对他的信任度,对暗示的结果具有重大的影响。
教师的人格威信来自于师德修养、思想境界、敬业精神、教育教学能力和成就水平的综合反馈。教师的威信越高,相应地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威望、信任度越高;对学生的心理暗示越强烈,学生心理上产生的“尊从效应”越明显。具体表现为学生愿意服从教师的规范和要求,主动学习教师传授的知识,认同、接纳教师传递的理念和价值观,努力使自身行为更趋向于教师的期望等,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效其行”。所以,德育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树立威信,在民主平等、双向合作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利用自己的权威作用,对学生实施积极有效的心理暗示,促进教学成效的提高。
(三)运用多种心理暗示手段强化或抑制学生行为
言语或非言语的心理暗示手段,如语言、手势、表情、体态、动作以及某种情境等,都可以含蓄间接地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起到强化或抑制学生行为的作用。如赞赏的语言、亲切的微笑、肯定的眼神、微微的点头、竖起的拇指等,这些都是心理暗示最常用、最基础的方法,可以感染学生,让学生受到鼓励,找到自信,赢得力量,消除戒备和对抗心理,形成支持性的课堂心理气氛和积极的情绪效应,从而强化教师所期待的课堂行为;而语气的转换、话语的停顿、眼神的凝视、表情的严肃可以暗示和提醒学生自律,抑制课堂上学生的某些不良行为,避免直接的批评和师生矛盾冲突。另外,师生间的、距离同样也可影响暗示的效果,坐在教室前排的学生接受的暗示较强,坐在后排的学生接受的暗示较弱。如班主任通常把易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调到前排,以增强其接受暗示的强度,使其纪律意识得到强化。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和相对距离的改变来强化暗示。不管是哪种心理暗示手段,只要教师抓住时机,适时、适当地运用,就能有效优化课堂教学。
(四)善用积极的心理暗示,避免消极暗示
心理暗示是一把双刃剑,暗示的作用可以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心理暗示发挥作用的前提是“自我”的不完善和有缺陷。人的依赖性越强、人格越幼稚、主见越少,就越容易受别人暗示,“自我”越容易被别人的暗示占领和统治。学生的“自我”是不完善、不成熟的,存在着一定的依赖倾向,而课堂上教师享有职业所赋予的权威,对学生的影响不可估量。所以,教师要慎用心理暗示,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坚持积极、正面引导学生,避免负面暗示对学生心理和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如教师往往会列举一些名人、伟人或历史人物寒窗苦读、逆境奋发的事例来激励学生,但无形中却渲染了学习的艰苦性,让学生认为学习是件苦差事,反而望而却步。此时不如多给学生以“学习是有意思的、愉快的、不困难的”“我能成功”等积极暗示,以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使他们能轻松愉快地从事学习活动。又如暗示作用应该只是作为“自我”和“主见”的补充和辅助,不能取代自我判断和自主思维,教师过多的提示、帮助,会通过心理暗示作用被学生无限放大,最终使学生缺乏自主性,过分依赖教师,思维潜能被压抑;教师对课堂上不良现象和学生违纪行为的放纵,暗示着学生的行为被认可,可以随心所欲,虽违反纪律却可以不受惩罚,误导学生藐视纪律和规则;教师对学生的错误评价和贬低,会引发学生的自我轻视和自我否定;教师对社会现象和现实事件的歪曲评价、偏激看法或愤恨抨击,容易诱发学生的反社会倾向等。所以,教师要慎用、善用心理暗示。
(五)引导心理暗示向自我暗示升华
心理暗示分为自我暗示与他暗示两种。自我暗示是指通过主观想象某种特殊的人与事物的存在来进行自我刺激,达到改变自身行为和主观经验的目的,是自己接受某种观念,对自己的心理施加某种影响,使情绪与意志发生相应改变的心理活动。
关键词:保健植物应用
1银川地区保健植物资源调查及分析
1.1调查地点调查地点主要选择在银川市城市苗圃、银川市西干渠苗圃、中山公园、宁夏老干部疗养院、宁夏传染病医院、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
1.2调查内容银川地区保健植物资源调查,包括与人类的五觉:视、嗅、触、听、味有关的保健植物,对其长势、胸径、抗性(包括越冬性、越夏性、抗病虫害、干热、土壤板结、贫瘠、盐碱化等不良因素的逆境适应性)等。
1.3调查方法通过实地调查,采集植物标本,拍摄照片,对其枝叶特征、植物生境、观赏特性及应用评价作详细的调查记录,根据其保健特性统计银川地区的保健植物资源并分析其应用价值。
2结果与分析
2.1保健植物的种类调查统计,能够在银川市区露地栽植的树木品种(包括变种)可达到236种,其中生长良好的品种就有132种,分属28科,45属。在银川地区共发现保健植物18科29属38种,有乔木、灌木、藤本、草本等。
2.2保健植物的分类所谓保健植物,是指对人们身心健康的保持、保护有着明显功效的植物[1]。根据目前的研究,对保健植物的分类是根据人类视觉器官、听觉器官、嗅觉器官、触觉器官、味觉器官对保健植物所产生的不同心理、生理感受,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2.2.1视觉型主要是指花、果、叶、枝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保健植物。人们长时间注视绿色植物,可以达到心旷神怡、神情目爽、增强体质的效果。蓝色能缓解紧张,调节体温;红色能振奋精神;黄色会增强食欲;绿色促进思维,减缓脉搏速度;白色镇静催眠[2]。
2.2.2听觉型植物的叶片或枝干在风雨作用下能发出各种不同的声响,有的萧瑟,有的优美,有的汹涌澎湃,这些声音能消除人烦躁不安、心悸不宁的情绪。人们熟悉的河清蝉鸣、雨打芭蕉、万顷松涛就是指人们心理获得了美感和满足,从而达到了保健效果。听觉型的保健植物要发挥保健作用,要选择安静的、没有噪声干扰的场所,在配置时要选择叶片经大自然风雨撞击后能发出优美声响的树种,而且要有一定的数量,才能具有声响效果。如核桃、梓树、睡莲、荷花、美人蕉等。
2.2.3嗅觉型“芳香疗法”(aromatherapy):指的的是用植物香精治疗或预防疾病,是既年轻又古老的自然疗法。嗅觉型保健植物主要通过散发出来的各种香气或其他挥发性物质如芳香油、萜烯类物质来起作用。如有些植物的气味具有很强的驱虫功效;有些植物的气味具有抗菌灭菌作用。对于人的保健作用,主要体现在一些植物的气味可以改善人的食欲、调节情绪。
2.2.4触摸型触觉是一种新型的、具有发展空间的、有益身心的接触自然的感觉方式[5]。而触摸型保健植物正好满足了人们亲近自然的需要,植物的花、茎、叶的质感(粗糙、光滑、毛茸茸)对触觉都有应激作用。植物经触摸后,挥发出来的物质经过皮肤毛孔直接吸收,可以起到健身治病的目的。如触摸型保健植物萱草能消炎退肿,跌伤、扭伤可用接骨木涂擦。
2.2.5味觉型中医保健讲医食同源,植物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和保健功能。这类保健植物在园林绿地中应用较少,主要适合在宅前和阳台绿化栽种。如号称“果中之王”的中华猕猴桃,能增强体质,抗衰老、降血脂;一年生地被植物马齿苋,含丰富的去甲肾上腺素,能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
3保健植物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
在园林绿地建设中,保健植物是构建养生保健型生态群落的基础,它能为人们提供一个生态健全、空气清新、景色宜人的健身、医疗空间和“森林浴”旅游场地[6]。随着环境心理学和医学渗透到园林绿地景观中,园林绿地植物材料的选择也偏向于具有防病、强身、祛病、延长寿命等保健作用的植物,从而营造出便于人们追求健康的场所。
3.1营造高质量的健身活动空间在园林绿地中进行建设活动也已成为人们追求健康的最佳方式。园林植物有调节空气负离子浓度的作用[7],许多人都喜欢在树林环境中健身,因为松柏类等植物能会发出有益物质,具有提神、醒脑、舒筋、活血的功效。建设活动空间的植物配置,应以嗅觉型保健植物为主,再配以适量的水体[8],水边配置菖蒲、芦竹、香蒲等湿生植物,营造保健与观赏兼有的景观。
3.2开展“森林浴”旅游“森林浴”就是到森林中沐浴那里特有的气息。森林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利的良性物质,能清肺强身,使人心旷神怡。因此,“森林浴”收到众多旅游者的欢迎,而“森林浴”疗养院、“森林医院”也帮助许多疾病患者恢复了健康。
3.3开辟植物保健专类园保健植物专类园是保健植物引种、栽培的试验基地。
3.4室内盆栽观赏提倡在居室的厅堂、阳台或办公室放上几盆食药用型或芳香的保健植物,起到调节生理、心理机能,增强免疫力的的作用[9]。
3.5与其他园林要素进行搭配保健植物与其他的园林植物一样,能为山石、水体、建筑以及道路增添美感,使之产生出一种生动活泼而具有季节变化的感染力。
参考文献:
[1]殷利华等.居住区绿化保健植物的合理运用[J].江苏林业科技,2005.32(4):50-53.
[2]程绪珂,胡运骅.生态园林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95-104.
[3]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4]蔡丽敏等.浅议植物保健园的营建[J].现代园林.2008.75(2).
[5]孔宪琨.感觉原理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C].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1:46-49.
[6]陈立军.保健型园林营造探讨[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4)108-114.
[7]吴克宁.探索城市园林绿地的新功能——植物保健园规划设想[J].中国园林,2003(10):31-33.
关键词网络消费;非理性消费;强迫性消费;冲动性消费;感性消费
分类号B842.3
DOI: 10.16842/ki.issn2095-5588.2017.05.007
1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通讯技术(ICT)迅猛发展,随着互联网应用在消费领域的推广,全球步入网络经济时代。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商务类应用保持高速发展态势,网络消费用户规模达448亿,使用率达到631%,较2015年底增加3448万。新兴的网络市场环境催生了新的消费者心理,消费领域向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转变,加速了消费者消费需求的过渡,消费行为在满足个体基本生存需求的同时,更多地承担起满足消费者心理需要的职能,心理学在消费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消费者在能力允许的前提下,按追求效用最大化原则进行的消费通常被称为理性消费行为,与之相对的是非理性消费行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非理性消费是消费者基于直观体验、主观意愿、直觉冲动等因素做出的消费决策和行为。相对于理性消费所强调的客观性、逻辑性和效益性,非理性消费往往具有更强的主观性、体验性和非约束性特征,以网络平台为依托,通常可表现为网络强迫性消费、网络冲动性消费和网络感性消费。
2网络强迫性消费
21网络强迫性消费的含义
强迫性消费是一种适应不良的行为,表现为个体易于产生消费冲动,失去对消费行为的控制, 持续过度地消费,正常生活受到扰乱(Valence,Astou, & Fortier,1988)。在网络情境中出现的强迫性消费行为,通常被归为网络过度使用的一种,具有突显性、情绪改变、耐受性、戒断反应、冲突性和反复性六个核心特征。网络过度使用指个体反复而难以控制地使用网络,出现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对网络使用所带来的满足感产生心理与生理上的依赖,可分为五种类型,即网络性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强迫行为、信息收集成瘾和电子计算机成瘾(陈侠,黄希庭,白钢,2003;Shapira, Lessig, Goldsmith, Szabo, Lazoritz, Gold, et al., 2003)。网络强迫行为表现为对网络贸易、拍卖或消费的过度沉迷,属于行为成瘾问题中的冲动控制障碍(Young,1998)。Davis(2001)提出的认知-行为模型,可体现网络强迫性消费行为的发生和维持过程。该模型强调适应不良的认知症状对互联网过度使用的影响。如图1所示,适应不良的认知(maladaptivecognition)作楹诵囊蛩兀位于病因链的近端,是网络强迫性消费心理和行为发生的充分条件。个体易患素质和环境线索(压力等)位于病因链的远端,是网络强迫性消费形成的必要条件。
22网络强迫性消费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网络强迫性消费是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常见影响因素有人格特质、生理基础、社会与文化因素等。
221人格特质
人格特质,指能引发和引导人的行为,并使个体在不同时间与情境中保持相对一致的行为方式的特定心理结构。已有大量研究证明了人格特质对消费行为的影响作用。例如,具有一些特定人格特质的消费者(如高孤独、高抑郁、低自我认同和低冲动控制等)更易产生强迫性消费行为,社会性分离和人际关系冷漠与网络消费成瘾有较高相关性(Lee,Aaker, & Gardner,2000)。生活方式单一刻板的个体更易于网上消费(Bellman,1999)。
222生理基础
生理基础与成瘾现象密切相关。成瘾现象是广泛存在的,除药物外,赌博、消费、使用互联网等行为也能使人成瘾。网络过度使用现象的发生可能与“奖励系统”(包括海马、伏隔核、杏仁核、前额叶、纹状体等)有关,具有一定的神经生物学基础。精神卫生研究者一般认为过度使用网络,是中枢神经系统持续受到刺激而引发神经内分泌紊乱,导致社会功能受损的一组症候群,以特定心理障碍、精神症状、躯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已有研究表明,长时间使用网络会导致纹状体中多巴胺水平的上升,给个体带来短时间的高度兴奋体验,吸引其沉溺网络,耐受性不断增强,但之后会出现更为强烈的沮丧感等戒断反应,长此以往便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和生物化学变化(Gaetano & Valentina, 2007; Koepp, Gunn,Lawrence, Cunningham, Dagher, Jones, et al., 1998)。研究显示,用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 类抗抑郁药对治疗强迫性消费患者有疗效。
213社会文化
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现代人不断面临新的生存压力和挑战。Young(1998)认为网络过度使用者大多是为了逃避现实压力问题,也是个体沉溺于网络负强化作用的结果。同时,都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也引起部分人的社会支持系统缺失。网络强迫性消费行为可能是一种寻求自我的方式,也是一种补偿行为,个体通过更多地获得物质财富来寻求情绪修复、提高自我认同。已有研究表明,持续而强烈的消极情绪状态容易激发个体的强迫性消费行为(Maxwell & Kover, 2003; Miltenberger, Redlin, Crosby, Stickney, Mitchell, Wonderlich, et al., 2003)。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弗洛姆认为,生产性活动使人摆脱自然束缚,获得广泛的自由,但同时也割裂了人与自然原始的纽带联系,原始自然带给人的稳定的安全感和归属感随之消失,个体出现异化行为。在消费领域体现为物质主义消费倾向。在异化的消费行为中,重占有的价值取向使消费行为本身脱离了个体真实的需要,消费异化的个体追求占有更多要保存的物品,而不再仅仅满足于占有真正有使用需要的物品,他们企图在盲目攀比和炫耀的消费行为中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消费行为由原本的一种手段演变成了一种目的,失去了原本应有的意义。
3网络冲动性消费
31网络冲动性消费的含义
网络冲动性消费是冲动性消费行为在网络购物情景中的体现,指个体在特定情境刺激中体验到突然而强烈的立即消费驱力,在未仔细考虑后果的情况下采取行动,且能从消费行为中立即获得满足(Zhou & Sengupta,2006)。虚拟在线情境在一定程度上为网络消费过程提供了虚拟的社会性氛围,网络商店的社会属性可以通过顾客评价、在线客服、热卖推荐、同时在线人数显示等形式得以体现。因此,社会心理学的从众理论对网络冲动性消费行为的解释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在网络虚拟社区中,消费者对网络的感知经验、网络参与程度以及规范性从众心理都是促成网络冲动消费的重要因素,在网络消费情境中消费者这些从众行为通常表现为消M者对商品销售数量、好评度、社区讨论等信息的参考和心理依赖。同时,当消费者处于虚拟社区时,社区成员的经验交流、处于虚拟社区所带来的归属感等因素也会促进从众心理的形成,使消费者产生相应的规范性从众心理和信息性从众心理。另外,Youn和Faber(2000)的研究表明,低自我控制的个体更具有冲动性消费倾向。关于冲动性消费跨文化对比的研究指出,相对于集体主义文化氛围的消费者,来自个人主义文化氛围的消费者更易于出现冲动性消费行为(Kacen & Lee,2002);从调节系统来看,前者更倾向于预防定向,而后者更倾向于提升定向(Lee, Lennon, & Rudd,2000)。
32网络冲动性消费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当前对网络冲动性消费行为的研究多是以传统消费环境中冲动性消费模型为基础,结合网络环境新特点,探讨这一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例如,Jiang, Hsu, Klein和Lin(2000)的研究体现了网站信息的适时性、可读性对网络消费者消费决策形成的重要影响。Huang(2003)从环境心理学视角出发,表明网站信息量是影响消费和支配感的重要因素。Pookie,Michael和Vaidotas(2004)强调了网站互动性的作用。也有学者从网店形象、他人评价、图文展示、成交记录等角度出发,探寻网络购物环境构建的新特点为消费行为带来的影响作用(韩理俊, 2008;王庆森, 2008;袁晓媛, 2011;张迪, 2010)。
同时,感情动机也是影响网络冲动性消费的重要因素。感情动机是由人的情绪和感情所引起的消费动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情绪动机,由心境、应激、激情引起,较为强烈但短暂;另一种情感动机,由道德感、理智感、美感引起,较为稳定而深刻。相关研究表明,愉悦情绪可使消费者对环境产生趋近行为,反之则引发规避行为。虚拟氛围被看作是来源于在线环境的感觉信息源的集合,可以激起个体情绪和认知状态,进而引发趋近-规避行为。Sharon,Beatty和Elizabeth(1998)研究证明,愉悦情绪有助于消费者对网络店面的浏览体验,诱发冲动性消费行为。消费者情绪同样对自我控制有着重要影响(Tice & Bratslavsky,2001)。Dittmara, Beattieb和Frieseb(1995)研究表明,象征化和情绪化的商品更易引发冲动性消费行为。惠顾动机指消费者对特定的品牌、厂商或店铺产生、建立起信任和偏好,倾向于重复消费的动机,具有习惯性、频繁性的特点。已有研究发现,仅有积极的消费体验并不意味着消费者会形成更高的惠顾动机。当个体形成高预防定向的成就感后(比如通过机警策略获得成功的消费经历后),消费者的重复消费意向反而会降低( Louro, Pieters, & Zeelenberg, 2005)。当然,网络消费所带来的直观经济效益也是诱发冲动性消费的重要因素。网络消费平台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也使消费者可以选购到质优价廉的商品,强化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的同时,也使其体验到成就感和满足感。
4网络感性消费
41网络感性消费的含义
感性消费由世界著名营销学大师Kotler提出,认为这是一种以自身的情绪情感体验作为消费决策标准,以心理满足为主要消费目标,重视商品情绪价值的消费形式(王海鹰,2002)。他将消费行为划分为三个连续发展的阶段:(1)量的消费,此阶段消费者追求能够买得到和买得起的商品;(2)质的消费,此阶段消费者追求品质好、有特色的商品;(3)感性消费,此阶段消费者追求消费时与情感体验相关的因素。网络感性消费则主要表现为个体在网络购物平台中基于情绪情感或直观感知进行消费。调查显示,网上支付、互联网理财用户较去年规模增长率分别为 93%和 123%。电子商务应用的快速发展、网上支付厂商不断拓展和丰富的线下消费支付场景,以及各类打通社交关系链的营销策略的实施,带动感性消费进一步发展。感性消费是继量的、质的消费之后的又一消费发展阶段,主要特征是个体以自身感性体验作为消费决策标准,强调产品及消费过程是否符合其喜好、理念的精神消费形式。
心理学研究对网络感性消费行为的解释可参考需要层次论和具身认知论:(1)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该理论将人的需要归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通常来说,低层次的需要基本满足后,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就会成为新的行为驱动力。五个层次的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即较低级的的生存性需要和较高级的成长性需要。随着物质财富的积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生存性需要不断得到满足,更高一级的成长性需要逐渐成为新的消费动力,侧重于满足心理需要的网络感性消费成为必然趋势。(2)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的观点。不同于传统认知心理学仅将身体视为刺激的感受器和行为的效应器,具身认知赋予身体在认知形成过程中的决定性意义,强调生理体验对心理活动的激活作用(Landau,Meier, & Keefer,2010;Niedenthal,Barsalou,Winkielman,Silvia, & Francois,2005)。已有学者将这一理念应用于网络感性消费研究,认为认知的素材取自人对身体的主观体验,身体在物理、文化世界中的活动为认知提供了基础内容。Gorn, Chattopadhyay, Sengupta和Tripathi (2004)研究表明,采用暖色系展示商品可使对身体边界感知模糊的消费者体验到加固感。同时,认知是身体的认知(包括大脑在内),身体又是嵌入环境的。认知、身体和环境三者有机结合,相互影响。Deng和Kahn (2009)研究表明,商品图片位于包装的右下角时,消费者倾向于高估商品的重量;而位于左上角时,倾向于低估商品的重量。
42网络感性消费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互联网为感性消费提供了新的平台,越来越丰富的消费体验可通过“人―机”互动的方式得以实现。网络消费平台集书刊、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介优点于一体,构建了突出时间性、过程性和体验性的虚拟消费情境,有效促进感性消费的发展。
421 网络消费的高效性和便捷性特征
一方面,网络消费平台虽存储了海量的信息且更新速度快,但高效便捷的信息处理和检索技术的发展,大大提升了消费信息的获取效率和质量。技术采纳理论认为,消费者对技术可用性和易用性的感知评估是影响消费者决定是否采纳该技术的一个重要因素,已有研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证实(Dailey,2004;Gefen & Straub,2000;Parboteeah,Valacich, & Wells,2009)。另一方面,W络商店的全年、24小时营业,消费选项的快速查阅与对比,支付方式的逐渐简化,送货上门、退换货等快递服务业务的发展,特别是手机移动通信与金融应用的结合,弥补了传统消费渠道的不足,网络消费情境对消费者的约束(时间、 空间、 消费隐私等问题)明显弱化,消费者的主导地位提升。
422网络消费平台的信息传播特点与趣味性
在网络情境中商家可选择丰富的刺激类型,信息的传达可采用不同的方式。商家可通过文字、图像、音频、视频、Flas等表达介质,以色彩丰富、视听兼备的方式展现商品。网站提供商品信息的及时性、详细性也是传统消费情境无可比拟的,消费者可以通过放大、对比、旋转等网络设置获得更新更完整的商品信息,消费决策质量大幅提升。同时互联网中的信息传递具有简化性特征,许多内容在传播过程中会被剥离,最终仅剩余有代表性的关键词得以流行,这些热点词汇通常具有极高的辨识度和易记性。有学者认为网络消费情境在制造积极愉悦的氛围来促进消费行为方面更具优势,有关人机交互过程的研究也表明,网络情境中图像、视频、动画的操控简易程度可以影响消费者的自我效能感(Eroglu,Machleit, & Davisb,2001)。Wu,Cheng和David(2008)的研究表明,慢节奏的音乐和冷色调颜色背景更易使消费者产生愉悦的情绪反应,进而影响消费决策。网络情境中信息传播的新特点有利于创造轻松舒适的氛围,借助娱乐元素在商品与客户之间建立情感联系,通过情感共鸣自然引发消费行为,而不仅仅是从理性角度说服消费者。
423虚拟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感性消费提供丰富素材
3D、声控、数字信号模拟等虚拟现实技术在网络销售中的应用,可承载更真实化的感官信息,提供更丰富的感官体验,使消费者形成直观的认知,增强感知娱乐性。感性工学主张运用工程技术的手段和心理学原理开发出感性商品,即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是通过商品的外观形态和功能来传达的, 而商品信息在网络渠道中的传达具有独特的优势,即可以通过逼真的实物展示与特效的虚拟构建相结合的方式展示商品,网络情境的巧妙设置可激发消费者的好奇心和冒险乐趣。通常认为,消费者学习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和使用商品的过程中,通过有意或无意的认知加工获得经验与技能的积累,进而改变其消费行为的过程。一般分为模仿式学习、反应式学习、认知式学习三类(Arnold,Kozinetsb, & Handelmanc,2001;Biocca,Kim, & Choi,2001;Li,Terry, & Frank,2002)。消费者学习有助于使消费者对特定品牌的商品或厂家形成认可和信赖感。高品质的信息呈现和互动方式有利于消费者学习,进而提高对商品的评价和消费意愿。
424网络社交媒介为消费群体的交流互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门户网站、虚拟社区、微博、论坛、搜索引擎等互联网信息传播渠道的推广,使得网络消费过程更加社会化。在匿名情境中更自由地表达意愿的同时,社交媒介互动又满足了消费者的交际和归属感需求。聊天交流工具逐渐完善,特别是手机等即时通讯设备与网络应用的结合,实现了随时联系、海量检索、资讯服务、批量、分类管理、多方洽谈等业务,客服服务更加人性化,更具亲和力。电通公司针对互联网时代消费方式的转变提出AISAS消费路径模型,如图2所示,区别于传统的AIDMA消费路径模型(Attention、Interest、Desire、Memory、Action),AISAS模型体现了互联网消费情境中搜索(Search)和分享(Share)的新特点,强调了信息搜寻过程和分享评估过程的重要性。在社交网络中进行信息分享、互动评估,不仅能帮助消费者更真实地鉴定商品的优劣,还使其自身成为品牌的推广者和传播者,增强客户对品牌的忠诚度,充分体现网络消费的互动性与趣味性,提升用户粘性。更便捷的网络交流形式使得消费者在信息不足的情况下,很容易参考其他消费者的网络评价做出消费决策,网络口碑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425网络消费平台商品种类丰富,为个性化消费提供充足的货源保障
突破了传统消费渠道的种种限制,消费者可以选购到数量稀有、个性化强的商品(如DIY礼品、定制家居用品等),此类商品人工附加值高,能针对性地达成消费者的特殊需求,满足其猎奇感和成就感。同时,文化背景、风俗习惯、个体消费倾向等因素会使得消费者对同一产品进行不同的感性解读。调节定向理论认为,个体对特定属性的信息更加关注和敏感,不同调节定向的个体易被激活的自我调控系统不同(提升定向和预防定向)。提升定向的个体强调积极正面目标和收益能否获得等与抱负相关的需求(即趋利型);预防定向的个体强调消极负面结果和损失能否避免等与安全相关的需求(即避害型)(Pham & Avnet,2004;Wang & Lee,2006)。这导致消费需求并不总是一致的,例如,在网络消费中的信息检索方式存在差异:提升定向的个体更依赖内部信息,通常是基于多重选项(item-based)或备选方案(alternative-based)进行选择,倾向于进行全局式搜索;预防定向的个体更依赖外部环境,通常是基于商品的特定属性(attribute-based)进行选择,倾向于局部式搜索(Jens & Tory,2005;Mourali & Pons,2009;Pham & Chang,2010)。总之,在多媒体宣传和促销互动中应准确定位目标消费群体,有针对性地体现出消费者的切实诉求。
5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网络消费决策是一个连续而又结构化的过程,网络强迫性消费、网络冲动性消费和网络感性消费在个体行为表现上虽具有明显差异,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相互发展转化的可能。因此,在对网络消费决策课题的探究中不应将三种行为表现绝对区分开来,也应注意到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同时,网络非理性消费行为影响因素众多、作用机制复杂,又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从其三种表现形式(网络强迫性消费、网络冲动性消费和网络感性消费)的角度出发归纳探究现有研究成果,对后续网络消费决策的理论探索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对网络消费行为的现实发展具有指导价值,也可为病态网络消费行为的临床鉴别与诊断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尽管近些年有关网络消费心理机制的实证研究成果丰硕,理论构建日臻完善,但该领域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未来研究予以注意。
51克服以往有关消费心理研究的不足之处
以往有关消费心理的研究主要存在三方面的不足:(1)以往研究多基于理性消费模型,将消费者的行为提前假定为理性的、遵从效用最大化原则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次消费都是完全理性、经过周密计划的,非理性消费现象普遍存在。特别是随着感性消费、体验消费等现象的出现,消费行为中的主观性、非约束性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2)以往研究多是针对实体商店中的消费行为展开的,网络购物的兴起,给消费行为和消费体验带来了新变化,结合互联网特点,研究网络非理性消费行为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3)以往研究对于非理性消费多持否定态度,实际上非理性消费中的感性消费并非一无是处,随着经济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消费行为开始建立在用户体验基础上,这一新兴消费形式体现了实体商品消费与体验消费、服务消费融合的大趋势。
52辩证看待网络感性消费
有学者将我新主流消费群的特征归纳为三点:(1)越来越注重消费行为中的情感因素;(2)品牌偏好日趋强烈,品牌忠诚度提高;(3)网络购物比例显著增长(王烨,2014)。特别是随着商业竞争日益激烈,市场消费需求变得更加多元化,消费者在市场营销中占据越来越主动的地位。对网络感性消费这种新兴消费形式进行理论的探讨和应用价值的开发,是研究者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521感性消费对营销实践中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电商企业逐渐从“价格驱动”转向“服务驱动”,网络消费体验不断提升,而这正是网络消费者规模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服务质量是影响感性消费过程中消费体验的直接因素。已有大量研究探讨论证了服务质量与消费体验的相互作用关系,例如,Mattila和Cranage (2005)研究发现,在服务中给予消费者一定的选择权(如选择靠窗的餐桌)会提高其对服务质量的评价,进而提升消费体验。Lemmink和Mattsson(2002)研究表明,服务人员的面部表情、语言和行为都会影响顾客的消费体验等等。
Everett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提出,服务质量本质上是一种感知体验,是由消费者的预先服务期望与实际服务经历的比较所决定的。在消费过程中个体可以产生愉快、满足、兴奋等积极情感体验,也可以产生失望、不满、气愤等消极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Everett将服务质量划分为两个方面,即技术质量(与服务产出有关)和功能质量(与服务过程有关),进一步引入企业形象因素,并构建了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模型(图3),系统反映了消费者服务质量感知的影响因素(范秀成,1999)。
由模型可见,未来营销服务需要通过多种途径、从多角度出发,提升消费者感性体验。例如准确定位客户需求,彰显个性和风格,为消费者的情感表达提供渠道;通过沟通与互动引发对品牌或产品的情感共鸣;拓展体验,开发关联产品,定期升级和更新产品,使消费者能够通过新鲜和持续的投入感受到情感的联结。总之,感性消费的兴起对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22心理账户理论指导下的感性消费心理机制研究不断深入
芝加哥大学著名心理学家Thaler于1980年提出心理账户理论,阐释了情绪情感因素对非理性消费行为的影响。该理论认为大到公司或组织、小到家庭和个人都存在一种特殊的账户体系,这种账户体系在运算规则上与传统规范经济学理论存在显著的差异,从而使个体的消费决策经常偏离理性经济人假设。后续关于消费过程中情感因素的研究多以此理论为基础,如赵立军,刘永芳和佟丽君(2008)认为,相比于西方人,情感账户在中国人的心理账户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李爱梅,凌文辁,方俐洛和肖胜(2007)通过对中国人心理账户的内隐结构进行研究发现,人情关系和情感维系在中国人的心理认知和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可见,根据心理账户的分类特点,设计与情感诉求密切相关的产品与促销手段,有利于营销效果的提升。Levav和Mcgraw(2009)在心理账户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表明,金钱所附带的情感标签会影响消费者对这些金钱的使用方式。当个体在负性情境下获得一笔金钱时,这笔金钱会被附带上负性的情感标签,此时消费者会避免将这笔金钱消费于享乐性的商品,而是更倾向于将其消费在实用性商品上。
虽然近些年心理账户理论在投资、消费、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以此理论为基础提出的情感账户理论在消费领域的研究与应用尚处起步阶段,基于情感账户视角对感性消费心理机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523情感分析等新兴信息技术的运用推动了感性消费研究的发展
情感分析是进行网络舆情分析、挖掘网络热点、推介产品服务等应用的重要基础,是对带有情感色彩的信息进行归纳、推理等分析处理的过程(陈晓东,2012)。有关文本情感分析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常见两种基于不同思想的情感分析方法:基于文本分类技术和基于情感词典技术。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逐渐成为大众抒感的平台,同时也积累了大量与人类心理和行为有关的文本信息,对这些文本信息进行情感分析,可为感性消费研究提供大数据支持,有助于对网络感性消费现象的了解与分析。可以说,感性消费时代是自主性凸显的时代,网络感性消费更加追求个性的彰显、感官体验的满足、心理的愉悦与舒适。但也必须注意到:网络感性消费能否健康发展,一方面取决于社会经济的进步和物质财富的积累程度,另一方面又取决于该种消费形式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利弊作用,只有顺应潮流、因势利导、兴利除弊,才能使其更好的服务社会。
53深化拓展c网络应用相结合的消费决策研究
互联网技术在经济领域的推广,体现甚至放大了非理性消费的主观性、体验性、非约束性等特征,也为消费心理学带来了全新的研究课题。后续研究可将网络交易平台特征、消费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研究成果结合起来,探讨网络强迫性消费行为的预防和治疗;网络冲动性消费行为的诱发因素已积累大量研究成果,可为网店经营者提供理论参考,但应注意不能违背遵纪守法、诚信经营等基本前提;技术渗透的日益加速使得商品在性能、品质等方面难分高下,探讨网络感性消费发生机制、有效利用网络感性消费规律,关乎每一名消费者的切身体验,也关乎企业新利润的获得。同时也应注意到,三种非理性消费形式并无明显界限,三者相互联系甚至会相互转化,消费者应将是否影响正常生活、危害社会发展作为消费行为选择的基本评判标准,自觉预防网络强迫性消费,适度控制网络冲动性消费,健康体验网络感性消费。
参考文献
陈侠, 黄希庭, 白钢(2003). 关于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11 (3), 355-359.
陈晓东(2012). 基于情感词典的中文微博情感倾向分析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范秀成(1999). 服务质量管理: 交互过程与交互质量. 南开管理评论, 8(1), 8-12.
韩理俊(2008). 体验和心境的冲动性消费倾向影响因素研究. 厦门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李爱梅, 凌文辁, 方俐洛, 肖胜(2007). 中国人心理账户的内隐结构. 心理学报, 39(4), 706-714.
王海鹰(2002). 感性消费下的商场服务对策. 辽宁大学学报, 30(1), 92-94.
王庆森(2008). 基于网站特性与消费者个体特征的网络冲动性消费研究. 浙江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王烨(2014). 浅析中国新主流消费者群体的特征及所带来的启示. 市场研究,62(1), 14-16.
袁晓媛(2011). 网络商店形象和个体特征对冲动性消费意愿的影响研究. 吉林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张迪(2010). C2C模式下消费者网上冲动性消费实证研究. 西南交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赵立军, 刘永芳, 佟丽君(2008). 组织公正管理――基于心理账户的视角. 心理科学, 31(5), 1202-120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6). 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6-09-02, 取自http: //.cn/gywm/xwzx/rdxw/2016/201608/t20160803_ 54389. htm
Arnold, S. J., Kozinetsb, R. V., & Handelmanc, J. M. (2001). Hometown ideology and retailer legitimation: The institutional semiotics of WalMart flyers. Journal of Retailing , 77(2), 243-271.
Bellman, S., Lohse, G. L., & Johnson, E. J. (1999). Predictors of online buying behavior. Communications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42(12), 32-38.
Biocca, F., Kim, J., & Choi, Y. (2001). Visual touch in virtual environments: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presence, multimodal interfaces, and CrossModal sensory illusions. Presence: Teleoperators and Virtual Environments, 10(3), 247-265.
Dailey, L. (2004). Navigational web atmospherics: explaining the influence of restrictive navigation cue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57 (7),795-803.
Davis, R. A. (2001). A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7 (2), 187-195.
Deng, X. Y., & Kahn, B. E. (2009). Is your product on the right side? The “location effect” on perceived product heaviness and package evalua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46 (6), 725-738.
Dittmara, H., Beattieb, J., & Frieseb, S. (1995). Gender identity and material symbols:Objects and decision considerations in impulse purchases.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16 (3),491-511.
Eroglu, S. A., Machleitb, K. A., & Davisb, L. M. (2001). Atmospheric qualities of online retailing: A conceptual model and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54 (2), 177-184.
Gaetano, D. C., &Valentina, B. (2007). Reward system and addiction: what dopamine does and doesnt do. Current Opinion in Pharmacology, 7 (2), 69-76.
Gefen, D., & Straub, D. W. (2000).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perceived ease of use in IS adoption: A study of ECommerce adoption. 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1 (1), 56-58.
Gorn, G. J., Chattopadhyay, A., Sengupta, J., & Tripathi, S. (2004). Waiting for the Web: How screen color affects time percep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41 (2), 215-225.
Huang, M. H. (2003). Modeling virtual exploratory and shopping dynamics: An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approach.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41 (1), 39-47.
Jens, F., &Tory, H. E. (2005). How global versus local perception fits regulatory focus. Psychological Science, 16 (8), 631-636.
Jiang, J. J., Hsu, M. K., Klein, G., & Lin, B. (2000). Ecommerce user behavior model: An empirical study. Human Systems Management, 19 (4), 265-276.
Kacen, J. J., & Lee, J. A. (2002).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on consumer impulsive buying behavior.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12 (2), 163-176.
Koepp, M. J., Gunn, R. N., Lawrence, A. D., Cunningham, V. J., Dagher, A., Jones, T., ... Grasby, P. M. (1998). Evidence for striatal dopamine release during a video game. Nature, 393(6682), 266-268.
Landau, M. J., Meier, B. P., & Keefer, L. A. (2010). A metaphorenriched social cognitio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6 (6), 1045-1067.
Lee, A. Y., Aaker, J. L., & Gardner, W. L. (2000). The pleasures and pains of distinct selfcontrols: The role of interdependence in regulatory focu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8 (6), 1123-1134.
Lee, S. H., Lennon, S. J., & Rudd, N. A. (2000). Compulsive consumption tendencies among television shoppers. Family and Consumer Sciences Research Journal, 28 (4), 463-488.
Lemmink, J., & Mattsson, J. (2002). Employee behavior, feelings of warmth and customer perception in service encount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tail &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30 (1), 18-33.
Levav, J., & Mcgraw, A. P. (2009). Emotional accounting: How feelings about money influence consumer choice.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46, 66-80.
Li, H., Terry, D., & Frank, B. (2002). Impact of 3-D advertising on product knowledge, brand attitude, and purchase intention: the mediating role of presence. Journal of Advertising, 31 (3),43-57.
Louro, M. J., Pieters, R., & Zeelenberg, M. (2005). Negative returns on positive emotions: The influence of pride and selfregulatory goals on repurchase decision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1 (4),833-840.
Mattila, A. S., & Cranage, D. (2005). The impact of choice on fairness in the context of service recovery. Journal of Services Marketing, 19 (5), 271-279.
Maxwell, S., & Kover, A. (2003). Negative affect: the dark side of retailing.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56 (7), 553-559.
Miltenberger, R. G., Redlin, J., Crosby, R., Stickney, M., Mitchell, J., Wonderlich, S., ... Smyth, J. (2003). Direct and retrospective assessment of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compulsive buying. Journal of Behavior Therapy and Experimental Psychiatry, 34 (1),1-9.
Mourali, M., & Pons, F. (2009). Regulatory fit from attributebased versus alternativebased processing in decision making. Journal of Consumer Psychology, 19 (4),643-651.
Niedenthal, P. M., Barsalou, L. W., Winkielman, P., Silvia, K. G., & Francois, R. (2005). Embodiment in attitudes, social perception, and emo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9 (3), 184-211.
Parboteeah, D. V., Valacich, J. S., & Wells, J. D. (2009). The influence of website characteristics on a consumers urge to buy impulsively.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20 (1),60-78.
Pham, M. T., & Avnet, T. (2004). Ideals and oughts and the reliance on affect versus substance in persuasion.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0 (4), 503-518.
Pham, M. T., & Chang, H. H. (2010). Regulatory focus, regulatory fit, and the search and consideration of choice alternative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7 (4),626-640.
Pookie, S., Michael, H., & Vaidotas, L. (2004). Etail atmospherics: A critique of the literature and model extension.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5 (1), 14-24.
Shapira, N. A., Lessig, M. C., Goldsmith, T. D., Szabo, S. T., Lazoritz, M., Gold, M. S., ... SteinDan J. (2003).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Proposed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Depression and Anxiety, 17 (4),207-216.
Sharon, E., Beatty, M., & Elizabeth, F. (1998). Impulse buying: Modeling its precursors. Journal of Retailing, 74 (2), 169-191.
Tice, D. M., & Bratslavsky, E. (2001). Emotional distress regulation takes precedence over impulse control: If you feel bad, do i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0 (1),53-67.
Wang, J., & Lee, A. Y. (2006). The role of regulatory focus in preference construct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43 (1), 28-38.
Wu, C. S., Cheng, F. F., & David, C. Y. (2008). The atmospheric factors of online storefront environment design: An empirical experiment in Taiwan.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45 (7),493-498.
Valence, G., Astous, A. D, & Fortier, L. (1988). Compulsive buying: Concept and measurement. Journal of Consumer Policy, 11 (4), 419-433.
Youn, S., & Faber, R. J. (2000). Impulse buying: Its relation to personality traits and cue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27 (1),179-185.
Young, K. S. (1998).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Cyber Psychology and Behavior, 1 (3), 237-244.
Zhou, R. R.,& Sengupta, J. (2006). Motivational influences in consumer behavior: The role of regulatory focus.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33 (1),532-535.
Abstract
关键词: 传统园林;色彩景观;地域特色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顺德地处珠江三角洲中部,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改革开放30多年来,顺德区府解放思想、把握机遇,充分发挥政策、地缘和人文优势,城市建设得以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园林景观在文化趋同的过程中色彩运用混乱成为普遍现象。色彩作为美感形式、视觉审美的核心,在组成城市环境的众多视觉因素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在城市景观个性塑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参考法国色彩学家让.菲利普.朗科罗的色彩调查研究方法[1][2],仔细调查分析顺德区传统园林景观色彩现状,并对顺德区园林色彩景观发展走向提出看法。
1研究对象
本论文主要分成2个方向对顺德区传统园林色彩景观展开:私家园林景观,以清晖园为主要调查对象;寺庙园林景观,以西山庙为主要调查对象。
2研究方法
2.1调查方法
结合前期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归纳总结,确立调查方案,对清晖园、西山庙进行实地调查。调查中使用的工具有数码相机、笔、纸等,内容包括现场摄影、记录、初步统计等。
2.2分析方法
从色彩地理学的角度出发,结合色彩理论、环境心理学理论等研究对象(清晖园、西山庙)进行调研,分析色彩、研究历史,拍摄照片、采集色彩数据,分析总结色彩运用规律,并提出顺德区传统园林色彩景观构象。
3 顺德区传统园林景观色彩分析
3.1私家园林景观色彩分析
清晖园作为岭南私家园林的代表,建筑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地方风格,大多为砖木结构,造型轻巧灵活,开敞通透;为适应岭南炎热的气候,庭院形成前疏后密,前低后高的独特布局;其园林空间组合是通过各种小空间来衬托突出庭院中的水庭大空间,造园的重点围绕着水亭展开[3]。园林色彩以植物群落与水体的绿色为基调,建筑墙体以水墨青砖、铺装花岗岩的灰白色为主调,以红柱黑梁、绿色预制漏窗点缀(图1、2)。
3.1.1人工景观色彩组成分析
清晖园人工景观色彩应用丰富,西为中用。例如园内澄漪亭廊道门洞、绿云深处通廊门洞为仿罗马式拱形和爱奥尼式柱式,形成园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欧式门洞的上方半圆拱形中,或用岭南灰塑勾勒花鸟,或划伤传统国画,或配以书法题联,中西融汇,立体感强。色彩运用丰富鲜艳(图3)。从建筑的组成元素看,建筑的主色调体现在墙面、屋顶等面积较大的部分;与建筑主调色相配合的其它建筑元素,如门、窗框、栏杆等可视为建筑的中间色调;建筑上色彩较为艳丽的灰雕砖雕等装饰可作为建筑色彩的提亮部分。主色调和中间色调相配合,加以小面积的鲜艳色彩提亮,最终形成了清晖园内的建筑色彩的整体面貌。清晖园内人工色以水磨青砖的青灰色为基调,以红色与黑色为主调,配调以金色与绿色为主,灰塑主要以明度高的砖红色、绿色和黄色为装饰点缀。
3.1.2植物景观色彩组成分析
实地调查中发现,清晖园的植物种类十分丰富,乔木共有43种,灌木有19种[4],根据园内植物的常绿、落叶、阔叶、针叶属性,它所占比重从多到少分别是常绿阔叶、落叶阔叶、常绿针叶、落叶针叶。主要的常绿阔叶树有白兰、菠萝蜜、垂叶榕、番石榴、荔枝、龙眼等。符合岭南地处亚热带,自然地带性植被以常绿阔叶为主的地理位置情况。按照植物的观赏特性对研究区域内的乔灌木进行统计。观花植物约有41种,观果植物约有17种,观叶植物约有7种。
其中观花植物的花色大致包括了3个系列,红花植物有24种,占观花植物类的58.53%;黄花植物有5种,占观花植物种类的;白花植物有12种,占观花植物种类的;清晖园内没有出现蓝紫色系列的观花植物。由此可见,清晖园内的观花植物以红色为主,白色为辅,黄色和蓝紫色较少(见表1)。
观果植物有12种,红果植物有7种,约占观果植物41.18%,黄果植物有5种,约占观果植物种类的29.41%,白果植物4种,约占观果植物的23.53%;黑果植物仅有1种,约占观果植物的5.88%。由此可见,清晖园内观果植物以红色类为主,黄色为辅,白色和黑色较少。
观叶植物的色彩由5种,其中红色类植物有4种,分别是红继木、朱蕉、红背桂和南天竹;黄色类植物有3种,分别是落羽杉、水杉和银杏;复色只有1种,变叶木。由此可见清晖园内观叶植物以红色和黄色为主,复色较少。
表1 清晖园植物花色分析表
红色系 白色系 黄色系
植物名称 刺桐 大叶紫薇 蒲桃 含笑
红花羊蹄甲 凤凰木 荷花玉兰 无忧树
假苹婆 苹婆 玉堂春 黄兰
木棉 石榴 灰莉 鸡蛋花
山茶 希茉莉 大叶米兰 四季桂
桃树 小叶紫薇 枇杷
洋蒲桃 美丽异木棉 水石榕
洋紫荆 腊梅 水翁
五月茶 串钱柳 白兰
红花继木 红绒球 九里香
吊灯花 勒杜鹃 狗牙花
毛杜鹃 朱瑾 米仔兰
种类 24 12 5
比重 58.53% 29.27% 12.2%
3.2寺庙园林景观色彩分析
西山庙(图13)在佛山市顺德区大良凤山(别称西山)东麓,本名关帝庙,始建于明嘉靖20a(1541)。全庙依山构筑,历经重修扩建,现为清光绪年间重修格局,1985年由县政府拨款重修,现为区文物保护单位[5]。
3.2.1人工景观色彩组成分析
西山庙与清晖园相似,都是以水磨青砖的青灰色为建筑的基调,不同的是西山庙用了大量色彩缤纷的陶塑瓦脊、墙头灰塑、墙檐壁画、石雕、木雕装饰(图6)。陶塑瓦脊讲究艺术造型,脊饰比例较高,脊饰 “广罗戏剧故事题材,博览地方风物,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西山庙山门花脊,采用此为门额上的装饰、日月双神、独占鳌头、双风朝阳、百年好合单体陶塑对称分布,三顾茅庐、夜读春秋、仿水镜、收关平、卧牛山五组三国故事,连景穿插其间的装饰手法,从而使花脊表现出错落有序,产生极为丰富的韵律美,组成一幅有条不紊的立体画面,层次分明,光彩夺目,场面宏伟。西山庙的陶塑瓦脊原是由康熙年间顺德籍陶艺家文如璧开创、文逸安堂制造的,文逸安堂主要以生产精巧绝伦的园林建筑陶器、陶塑瓦脊闻名遐迩。现在西山庙山门上瓦脊是石湾美术陶瓷厂新制的。
西山庙的牌坊、正殿、山墙等均以绿色琉璃瓦砌檐(图7),上饰以色彩缤纷的陶塑瓦脊。经过调查分析,西山庙内的陶塑、灰塑,壁画基本用色为明度较高的绿、红、黄、蓝四色,这与清晖园内的装饰用色是很相像的。不过与清晖园相比,西山庙运用的色彩明度、彩度都更高些,而且比重也相对大很多。
3.2.2自然色彩现状组成分析
西山庙内的植物种类比较少,主要是以白兰、细叶榕等常绿树种为主,植物色彩以绿色为基调(图8),色彩特别鲜艳的观花观果植物运用较少,更加突出了庙内建筑装饰色彩鲜艳夺目的特性。
4 顺德区传统园林景观色彩属性分析
4.1顺德区传统色彩景观的地域性
调查分析发现,顺德区内以江河冲积平原为主,河涌交错,土地肥沃,四季常春,这样优异的自然环境色彩背景给顺德区带来优厚的色彩规划条件。区内传统建筑上的装饰砖雕陶雕等多呈现红色、黄色,色相(色彩的相貌)基本处于红色系(10R系)-黄色系(2.5Y)范围内。色彩明度(明亮程度)则位于3.0-7.0之间,属中明度。色彩的艳度(鲜艳程度)则位于3.8-8.0范围内,属中高艳度;良好的气候、土壤条件使得顺德区内花、树等植被则呈现出丰富的色彩类型与变化,明度基本属中明度范围内,艳度则从低到高分布广泛。区内传统园林总体色彩印象丰富、明丽、鲜亮,从中亦反映出岭南水乡对特定色彩风格的喜好。
4.2 顺德区传统景观色彩的文脉性
中国传统园林备受释儒道三家哲学的影响,回归自然、返璞归真、追求平静素淡之美的色彩观对中国传统造园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江南的传统园林尤为突出,通过淡雅清幽的园林色彩,表达了主人淡泊名利的情怀。本次调查发现顺德传统园林与岭南的商业文化、海上文化息息相关[6][7],色彩运用大多以构建材料原色为基调,但又不乏西化的高彩度、高明度的色彩运用。清晖园与西山庙色彩应用承袭了传统的中华文化历史特色,以淡雅的青灰色为基调,在建筑装饰上大量运用暖色系的红、黄色的砖雕、陶塑点景、点题,包括建筑局部西化的装饰形式的运用,反映出顺德区兼容并蓄、敢为人先的岭南文化精神。
5结语
色彩景观是一个多学科交融的研究命题。传统园林景观是传统文化重要成果之一,同是也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从这个角度来看,传统园林景观色彩无疑是城市历史文化以及其精神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传统园林景观色彩的研究有利于传达城市景观色彩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格,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和继承优秀的景观元素。 而目前,国内园林绿化由于缺少对景观色彩的科学系统的调查、取证工作,园林色彩运用的地域特征不明晰。本次调查工作依据顺德区的城市定位,对顺德区内传统园林景观色彩进行了调查梳理,发掘顺德区富有地方特色的园林色彩图像,有望对城市景观建筑外立面、公共设施等人工色彩形成指引;通过对顺德历史色脉和自然色谱的挖掘,弘扬顺德区的色彩景观的历史特色;本次调查为科学设计并创建顺德区城市景观色彩管理工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确保城市色彩景观的合理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加速人居环境质量升级。
参考文献
[1] 邹林. 浅谈色彩地理学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 国土绿化, 2009, (7):18-19.
[2] 孙旭阳. 基于地域性的城市色彩规划研究[D]. 上海:同济大学, 2006.
[3] 陆琦. 岭南园林艺术[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4] 余盘满. 岭南四大名园植物调查分析[D]. 广州: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1.
[5]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教研室. 顺德人文读本[M]. 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2012.
[6] 晏忠,蔡如. 浅谈晚晴岭南园林植物景观[J]. 景观与城市, 2011, (3):48-49.